音乐节活动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2-11-25 08:31:35

音乐节活动总结

音乐节活动总结篇1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8-0168-96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8.090

节奏教学是提高音乐教学水平和音乐教学质量十分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著名儿童音乐学家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不可脱离节奏而存在,不管任何旋律,一旦脱离了节奏,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能称之为旋律。对于幼儿园的节奏乐活动,我有如下见解。

一、教师要确定节奏乐演奏的方案

教师在进行节奏的演奏活动时,首先要选择适合的音乐。幼儿园使用的节奏乐曲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伴随歌曲或演奏旋律的器乐曲而进行的由节奏乐器演奏的乐曲;另一类是纯粹由节奏乐器或替代性的节奏乐器演奏的节奏乐曲。是选择歌曲还是器乐曲,要充分地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水平来选择适合的音乐。在选择了适合本班幼儿演奏的音乐之后,就可以来确定演奏的方案了。教师可以根据音乐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总谱法、指挥法、创作法等通过幼儿自己配器,编制变通总谱,激发了幼儿创作欲望,培养了创新能力。幼儿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体的动作来表现乐曲的节奏,而教师也可以设计简单易懂的图谱来帮助幼儿记忆演奏的方案,再通过独特的语言提示来帮助幼儿掌握不同的节奏型。

二、让幼儿了解节奏乐知识和技能

演奏的技能主要有:用自然协调的动作演奏,奏出适中的音量和美好的音色,注意倾听音乐和他人的演奏,并使用自己的演奏与整体音响相协调。

首先,要让幼儿知道常见乐器的名称、演奏的方式和音色的关系等等。教师可以利用区域活动,让幼儿进行不同节奏型的练习,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为乐器演奏打下基础。在幼儿的节奏感有了一定的发展之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各种图谱帮助幼儿记忆节奏型,比如说语言图谱、动作图谱,图形图谱、节奏谱等,在图谱的运用中,幼儿的各种能力就得到了发展。

其次,到了大班阶段,教师就可以尝试利用指挥的方式来指导幼儿进行演奏,在幼儿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之后,就可以让幼儿尝试自己即兴表演,即兴创编演奏,让孩子充分动起来。

三、选择合适的节奏乐演奏材料

演奏的材料要考虑到三个要素:音乐、乐器和配器的方案。教师在音乐的选择上要考虑节奏清晰、结构工整,旋律优美、形象鲜明的作为演奏的音乐。3―4岁的幼儿选择的音乐最好是幼儿熟悉的歌曲或者韵律音乐,韵律简单的,结构短小一段体的为宜。5―6岁的就可以选择稍微复杂一些的,可以两段体或者三段体。

在乐器的选择上应该考虑到乐器的音色、声音的大小,幼儿的演奏技能的水平如何。首先音色要好。比如铃鼓鼓面一般不宜选用塑料制或铁质的。其次就是大小和重量要适合,比如铃鼓的直径一般不宜超过15厘米,以12厘米为宜;木鱼的底面积不宜超过幼儿手掌的大小。

四、多方位创造演奏乐器,让幼儿体验节奏活动的乐趣

音乐节活动总结篇2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7-0235-01

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最大程度激发幼儿对节奏的想象力

节奏来源于生活,换而言之,生活中的一切事物运动都是有节奏的,它们有强有弱,有快有慢,有长有短......乡村里有节奏,日出日落,风吹鸟鸣;城市里有节奏,上班下班,汽车鸣笛;环境中有节奏,我们的身体也有节奏,节奏无处不在。幼儿本是自然之子,所以我们就要让他们去聆听这些天然的节奏,让他们用自己的耳朵在自然和生活的各种音响中去体验节奏,你会发现孩子们对声音和节奏的想象能力是我们成人所不能估计的。

例如,在新学期刚开始,许多孩子都还沉浸在假期的懒散当中,当老师打击铃鼓示意孩子们安静下来时,一个孩子突然像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似的迫不及待地说:“黄老师,快听!你摇铃鼓的声音就像烟花从天上落下来时的声音!”这是多么美的联想啊!许多孩子都会在春节的时候放烟花,他们正是聆听了放烟花时的声音,为天上的烟花欢呼雀跃过,才能对铃鼓所击打出来的节奏声充满了想象、充满了兴趣。于是我就让孩子们都来试一试,自由地用铃鼓演奏放烟花时的声音,之后再学习有组织地、更强化地用音乐节奏的形式表现放烟花。因为有了生活经验的铺垫,孩子们的情绪非常高涨,乐此不疲地在教室里放起了“烟花”。

其实所有伟大的音乐家们,他们的创作灵感都是源自于生活、取自于生活的,比如班得瑞的音乐作品,都是对自然声音和节奏的表现。那么,不断地丰富孩子们的生活,才能激活孩子们的想象力,才能让孩子们觉得美妙的音乐和节奏就在他们的身边。

二、结合幼儿在生活中的兴趣,提高学习节奏的积极性

孩子是有自己的世界的,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点,自己的关注点,作为孩子的老师或家长,就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审视孩子的世界,因此,节奏乐的教学也要结合孩子本身的兴趣,以孩子的视角来构建活动,化枯燥为童趣。

例如近段时间,《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受到了全国孩子的热情追捧,片中的几个动画形象个性鲜明,情节生动有趣,且富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班里的孩子也特别喜欢这部动画片,成天将“喜羊羊”挂在嘴边,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素材。教师为此结合动画片中各个形象的名字,并配合肢体动作创编成一个小班的节奏反应游戏。游戏内容如下:

X X X X X X | X X X |(说到最后一个“羊”时,幼儿做喜洋洋造型,教师扮演灰太狼去捉未反应过来的幼儿)

喜羊羊 喜羊羊 喜 羊羊

X X X X X X | X X X |(同上,幼儿做美羊羊造型)

美羊羊 美羊羊 美 羊 羊

X X X X X X | X X X |(教师扮成灰太狼,幼儿变成小蜜蜂去蜇灰太狼)

灰太狼 灰太狼 灰 太 狼

……

这个创编的节奏反应游戏深受班里孩子的喜爱,所有的孩子都完全投入到了游戏当中,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节奏型。

因此,将儿童生活里的流行元素投入到节奏教学中,必将激发出孩子无限的兴趣。这同时也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世界中,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事物,时时观察留意有关于孩子的最新动态,并巧妙地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做到关注孩子的关注点,让节奏活动充满新鲜感,这也是让孩子爱上节奏活动的方法之一。

三、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开发生活化的教育内容

在节奏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必须注重拓展儿童的经验和视野,教师要把儿童年龄段的教育目标内化在心中,在日常生活中抓住儿童的兴趣点,以此为中心,改编或设计新的音乐活动方案。教师要从选择音乐最基本的结构要素入手,编制台阶式、递进式的活动目标及教育内容。

同时,必须创设游戏化、趣味化的教育情境,使儿童在做一做、玩一玩的过程中感受节奏的美。比如:小班的音乐活动《听音辨物》,教师选择了5种平时生活中的声音,加上要认识并学习的铃鼓、碰铃、响板的声音,再配上图片让儿童在游戏中听一听、猜一猜、认一认。在活动中幼儿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学习兴趣,在边玩边学中萌发了对音乐的兴趣,形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

在音乐教育实践中笔者发现,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越要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在游戏化、趣味化的情境中学习音乐,感受节奏。

四、多方位创造演奏乐器,让幼儿体验节奏活动的乐趣

乐器是幼儿表达节奏的最自然最直接的工具,演奏乐器也是令孩子感到快乐的活动。在各种乐器中,打击乐器是孩子最容易掌握的乐器之一,因此,教师经常为幼儿提供各种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有碰铃、响板、大鼓、三角铁、沙球等等。这些乐器演奏方法简单,声音效果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选择几种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打击乐器进行教学。

但是,我认为,这些乐器固然对孩子的节奏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我们也不能丢弃生活中的“乐器”。其实,孩子对所有能发出声音的东西都充满着强烈的兴趣,穆希德、桑德威克和威特所说:“当给幼儿一个简单的乐器时,他们使用它就像玩积木和画笔那样自然……孩子们听到的声音和他们用身边的东西创造出来的声响成为他们音乐经历的一部分。”这个“简单的乐器”,可以是铃鼓,当然也可以是锅、碗、瓢、盆,甚至是身体的一部分。

在一次参观活动中,我看到这样一个音乐区域:这里面没有任何一件专门的乐器,教师和孩子共同收集了各种各样的锅,并用它们拼搭组合来代替爵士鼓,把许多不同的盆子吊起来组成云锣,用大小不一的小瓶子做成编钟,旁边还有许多装满水的玻璃瓶等等,这样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音乐区域谁都会想要进去尽情地敲打一番。

尽管这些自制乐器的音色并不如专业乐器来的动听,但是这种来源于生活的创意一定能够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事实也证明了一点,每一次开展区域活动时,这个小小的音乐天地的人气也总是最旺的。生活总会给我们带来惊喜,成人也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忽视掉,但是天真的孩子们一定能发现生活的秘密并热情地投入其中。那么我们就不该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乐器演奏了,和孩子一起共同寻找生活中美妙的声音,你会发现生活本身就是一个节奏天堂。

总之,如果能从孩子的生活中去发掘节奏活动的素材,让节奏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发展,又回归于生活,幼儿园的节奏活动一定能充满无限的乐趣。

参考文献

音乐节活动总结篇3

二、活动组织

如何组织音乐活动是幼儿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首先要有清晰的活动流程,幼儿园的教学活动都是分几个环节进行的,活动应当紧紧围绕活动目标,由于幼儿的年龄特征,其控制能力比较弱,必须要在每个环节都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进入一种积极的活动状态。活动开始的时候,可以安排一些相关的活动内容进行铺垫,使得后边的音乐活动能够顺利地进行。例如音乐活动《春天》,教师就可以进行一个充分的活动准备,让幼儿说说自己心中的春天、用画笔画春天、跳自己心中春天的舞蹈等等形式,这样引导幼儿进入春天的一个状态,为下面的活动做一个充分的准备。活动的过程一定要建立在幼儿感兴趣的基础上,例如在歌唱活动中可以加入音乐欣赏,不仅是去学会唱而已,还可以加入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表情等进行表现,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结构的变化而且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在打击乐活动中,教师可以事先用一些词语代替节奏,当幼儿可以体验歌词和节奏的关系时,就可以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填词,还可以参考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提到的“声势”,就是把身体当作乐器,用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进行表演,这主要是让幼儿掌握节奏和加强肢体的协调性,幼儿对这种形式十分的感兴趣,乐于接受。音乐活动中教师应当启发引导幼儿勇于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在播放一段音乐后可以提问幼儿想到了什么,鼓励幼儿充分展开联想,增强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在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组织中无论是韵律活动、歌唱活动、音乐欣赏、打击乐活动中的任意一种活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教师需要在音乐活动中进行一个正确的引导,以幼儿的兴趣为前提,重视幼儿的主观体验,鼓励幼儿自由地去想象和创造,让音乐活动的过程变得趣味十足。

音乐节活动总结篇4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高中的音乐欣赏课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不足之处是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稍微忽略了对初三、初二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不足: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特别是对于坐在没有桌子、讲台的教室中的一群群倍有优越感的中学生。还有,幽默力量运用不够。

三、课外活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按学校的计划,在古城初中组建舞蹈队。舞蹈队的队员则是由具备舞蹈素质基础的学生组成。每周的大课间排练。

在这个学期里:组织学生参加了我市蔬菜艺术节的排练与选拔;我辅导的群舞《星光》获得了寿光市蔬菜文化艺术节“少儿才艺展演”一等奖,并参加了古城街道政府组织的群众文化艺术节的文艺演出,在校领导、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较成功地举办了 “六月飞歌”学生才艺比赛活动,本人还参加了潍坊市音乐学科教学能手的选拔和讲评比赛,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不足:没能实现在初一组建管乐队的计划。学习器乐是一种很好的艺术实践。对于音乐课少、学习紧张的初中生来说,学习演奏一些乐器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是大有裨益的。另外没有专门的舞蹈教室,排练节目非常受限制,希望不久的将来能有一个高水准的舞蹈教室。

五、其他:

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自费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学生适当地接触一下电脑音乐。此外,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习。如:参加市里的音乐教研活动;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上网上的教育工作站与各地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交流。但做得非常不足的是听课太少,使我失掉了很多直接学习的机会。

总之,自觉做事还算细心,但考虑太多缺乏魄力。还有不太会运用学生会、校团委的力量开展活动。凡事都要有计划,重要的得做详细计划。在交际方面,还应多学习,处理事情要灵活。2012年教学教研工作总结小学音乐课教学工作总结

体育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数学半期教学工作总结

音乐节活动总结篇5

音乐课标明确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音乐欣赏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重要地位。

这几年,笔者在区级赛课中听过不少欣赏课,可是能够做到在欣赏活动中真正关注音乐要素的课不多。那些赛课的教师课前精心准备,课堂上各显神通,发挥专长,教学内容形式多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却往往给大家留下这样的疑问,这节课孩子们真正掌握的音乐知识是什么?然而在日常教学中,音乐教师在音乐欣赏这一块也是有所忽略。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受到生活体验和知识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对所有的音乐作品都感兴趣,喜欢的则听,不喜欢的则表现出厌烦情绪,随之而来的是课堂的纪律则很难掌控。这样一来,音乐欣赏课则往往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笔者总结出一些方法,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参与音乐欣赏,在关注音乐要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把握音乐作品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以提升。

1.游戏参与法

德国教育家福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儿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性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高尔基也曾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快乐的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游戏。在游戏中,儿童的运动器官,感知记忆力都能更快更好地发展。可以把一些音乐作品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游戏,让他们通过游戏关注一些音乐要素。音乐游戏的设计是从音乐本身入手,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去感受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创造者。

2.打击乐参与法

节奏是重要音乐要素之一,是音乐的灵魂。在乐曲欣赏中加入打击乐器既能让学生感受作品的节奏,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情绪,舒缓、浪漫、沉郁、激越,在乐曲与打击乐的碰撞中被激发出来。参与的打击乐器可以是双响筒、碰铃、手串铃等现成的乐器,也可以是从生活中寻找的创作资源。比如,想用沙锤为乐曲伴奏,可是学校的沙锤有限,与乐曲音响达不到平衡,这时就可以启发学生去寻找制作可以发出像沙锤一样音响效果的东西。有部分学生创造性的在一次性饮料瓶里面装上米粒或是其它谷物,晃动时发出“沙…….沙……”的声音。其实课堂上还有最原始的打击乐器,就是学生自己,适时地加入拍手、跺脚、弹舌等动作也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把握歌曲的节奏。打击乐参与不是一味地按照作品节奏敲击,可以根据所关注的音乐要素,灵活运用打击乐器的音色设计不同的加入节奏方法。可以在重拍加入,也可以在弱拍加入,还可以随着音乐情绪层层加入伴奏。总之,根据学生情况和需要设计,不能破坏音乐的美感,要遵从作者的创作初衷。

3.演唱的参与

从以往的欣赏课中笔者发现不少孩子对他们喜爱的乐曲还是有很浓的学习兴趣的,利用好他们的兴趣,抓住传授音乐知识的良机,突出音乐要素,使孩子们走出教室也能记住作品的名字,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对唱过的歌曲,往往记得比较牢。所以,教师在欣赏教学中不要忽视演唱的参与,这能让学生对音乐作品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如果是歌曲的欣赏,可以选择歌曲的副歌部分,或是便于学生演唱的部分来演唱;如果是乐曲的欣赏,可以选择主题乐句,或是适合学生音域的段落演唱。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作品的旋律,还能增强学生识读乐谱的能力。演唱旋律的方式多种多样。

4.音乐图谱参与法

音乐图谱,是音乐教学中常用的便于让学生欣赏音乐的一种形式和方法。采用图形谱分析出乐曲的结构,让学生在读图形谱的过程中欣赏音乐。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也经常采用图形谱,在能够让孩子在读谱、看谱、点谱的过程中了解音乐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想象音乐故事、创编肢体动作等。图谱作为音乐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合理的运用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使得一些较难理解的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具体化。尤其是其在小学初级阶段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应用的较多,由于小学生所接触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有限,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其年龄、心理以及思维发展特点,在音乐教学活动应多采用形象具体的方式进行教学,辅助学生关注音乐要素,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5.律动参与法

律动就是让学生通过身体来体验节奏感。音乐教育家柯达依就曾说过:“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可以看出,律动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动作来诱发孩子自身的音乐潜能,达到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是融身体、音乐、情感为一体,不断促进听觉、动觉、情感思维发展的音乐教育体系,当学生参与这种体系的活动时,会沉浸在一种快乐和良好的自我感觉气氛中,这是一种艺术上的感受、体验和追求。笔者认为律动教学的目的不仅要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引发学生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与态度;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还要利用律动来感受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以上总结的欣赏参与活动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地运用。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必须要重视和坚持“音乐本位原则”,让音乐课堂教学不仅新颖,而且实在,不要让学生用理论认识音乐,而是要用音乐认识理论。任何一种参与活动设计都必须从音乐欣赏本身出发,为“聆听”服务,关注音乐,关注音乐要素。一首音乐作品包含的音乐要素,音乐知识太多,节奏、音高、旋律、速度、力度、音色、结构等等,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是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教师懂得取舍,选取音乐作品最具特色的几点进行设计,或是将作品中比较突出的基本要素划分到不同的段落里去设计活动,这样学生在轻松的音乐活动中体验感悟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音乐节活动总结篇6

一、让音乐贯穿幼儿的一日生活

(一)用音乐指挥幼儿一日生活

1.幼儿早上来园时,我们播放轻快的音乐迎接孩子的到来,让孩子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愉快地开始新的一天。孩子们在轻快的音乐声中玩桌面游戏,愉快地交流。晨间活动结束后,一曲《玩具进行曲》将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以便收拾整理玩具。久而久之,孩子们一听到这个曲子,就会主动收拾玩具,如今《玩具进行曲》已成为他们整理玩具的口令,现在他们听音乐收拾玩具的速度已经很快了。

“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早睡早起咱们来做运动……”现在一听到这首《健康歌》,孩子们就会精神抖擞地边唱边做动作,排起队伍来。曲子结束,孩子们队伍也排整齐了,然后再一起跟着音乐的拍子踏步,出去玩游戏。

在户外进行体育游戏活动时,我们选了节奏很明快的儿歌联唱作为活动的背景音乐,孩子们在音乐下玩得更开心了。因为音乐作为我们户外活动的背景,孩子们现在越来越喜欢参加体育锻炼了。

2.进餐时间我们降低音量播放一些舒缓的钢琴曲,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在音乐世界里进餐,这样有利于消化吸收。经过了剧烈的户外游戏活动后,用《水果音乐会》、配乐散文诗等消除活动带来的疲劳,做到动静交替,符合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莫扎特的《小夜曲》、贝多芬的《致爱丽丝》等舒缓的乐曲为午睡前的准备,让孩子们的情绪在音乐中静下来,一曲《摇篮曲》将孩子带入甜美的梦乡。起床时,我们也播放一些活泼、有力的乐曲,孩子们快乐地穿起鞋袜来了。

(二)音乐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收玩具、上厕所、喝水、自由活动、户外活动等,让幼儿一日的生活都受到音乐的熏陶。这些音乐是结合幼儿学到的歌曲录成的,幼儿听多了也就熟悉了,并且让那些同时不喜欢开口唱的幼儿也愿意跟着音乐唱起来。

借助音乐,因势利导,不仅便于活动,而且还能增进孩子喜爱音乐的情趣,帮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为未来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将选择更多适合孩子们一日各环节活动背景或口令的音乐,让音乐一直围绕在孩子们的身旁。

二、让音乐活动具有游戏性

(一)感受音乐的快乐

托班幼儿天真无邪,易受音乐的感染,白纸一样纯净的直接反应和追求,最贴近艺术的真谛。在游戏中,幼儿得到了情感的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会有最真、最纯的感情和表情的流露。如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中,小鸡去草地散步、吃虫子,他们会跟着老母鸡扇动翅膀,蹲下吃虫子,还创造性地抓虫喂给同伴吃,拍拍肚子表示吃饱了。当老鹰快速而诡异的音乐一出现,幼儿就会露出有些害怕的表情,紧张地看着老鹰,坐在椅子上一动也不动;当老鹰走了,小鸡安全了,他们会欢呼跳跃,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喜悦:有的拍手跳,有的挥舞自己的双手,有的跳舞,有的甚至满场乱跑……在游戏中,幼儿受到了音乐的熏陶,获得了简单的技能,得到了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二)音乐在游戏中的作用

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只有真正让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发展,教学活动才能发挥它的效应。托班幼儿学习经验少,学习新的东西时总是反应慢,学习新的歌曲,常常瞪大眼睛听着,就不开口唱,要等歌曲比较熟悉了,才能兴致勃勃地跟着学。对于理解新的游戏规则、歌词的内容等也需要时间来适应。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熟悉而陌生”的手段,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如音乐活动中内容都很丰富,有练声环节、复习歌曲环节、节奏练习环节、新授内容环节、游戏环节,有时还有让幼儿随音乐自由跑跳的环节,每个环节都尽量采取趣味的方式进行。这些环节中,许多都是孩子熟悉的内容,但提高了要求。如练声的游戏曲,曲调相同,歌词却跟着教学活动适当变化;节奏练习环节是幼儿学过的歌曲或者儿歌,却每次要求更高;游戏还是旧的游戏,可上次只要求按规则,这次却要创新不同的动作。这样,孩子觉得不难,却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在达到目的后产生的成功感,会让他们建立对音乐游戏和活动“深层的兴趣”,激发孩子想学的欲望,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跟着学”为“创造学”。

参考文献:

音乐节活动总结篇7

为响应教育局号召,我来到地处偏僻的西来桥镇幼儿园进行为期两年的教师城乡交流活动。刚来幼儿园,我接手的是中(2)班,班上有近五十名幼儿,看着那一双双好奇的大眼睛和天真的笑脸,我心中不由升起一种旁无责代的使命感。第一次上音乐课,孩子们音乐能力的发展现状就让我大吃一惊。我发现他们不知道如何倾听音乐;他们唱起歌来总爱直着嗓门喊;他们跟着音乐连最基本的二四拍固定节奏都不会用手拍出来。

一、幼儿音乐能力发展不佳的原因

课后我仔细地分析了一下,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有很多。

1.幼儿家庭教育的因素,这里的幼儿大多有爷爷奶奶陪着,父母大多出远门打工,即使有些幼儿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接触音乐的机会也不多。

2.这是一所农村幼儿园,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很多教师不愿意到这里来工作,导致这所有三百多名幼儿的幼儿园专业教师只有四名,其中还有两个在管理岗位上,其他都为民办教师。这些民办教师大多是非专业学校毕业,他们在基本技能和专业理论、教育教学水平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上音乐课大多是开着录音机让孩子跟着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唱,只要学会歌曲就算活动完成。

3.由于办园条件的限制,这里缺乏音乐教学必须的一些设施设备,很多班级甚至没有钢琴,幼儿园没有打击乐器等,幼儿园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总结的经验

如何播撒音乐的种子,让艺术之花在农村孩子心中开放,让每个农村幼儿喜爱音乐,心中充满音乐,促进幼儿音乐方面的发展呢?也许这是我们每一个农村教师面临的或许比教学更重要的问题。在这工作了快一年,根据这一年的音乐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一些经验。

1.要创设和谐氛围,让幼儿轻松表述,不拘泥于教材,尊重幼儿的独特感受。在幼儿眼中,一朵花是美的,一片落叶也是美的。像花和落叶一样,在幼儿的思维中,一切音乐也都是优美的。因此,我在音乐教学中打破原来的定格教学,将教学内容与幼儿们的实际欣赏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相结合。例如,歌曲《郊游》,要求中速演唱,情绪活泼。而当我提问这首歌曲听起来怎样的时候,许多幼儿回答是好听的、开心的。我当时并没有给他们纠正或是定义必须唱出活泼的情绪,只是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演唱这首歌。我想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把幼儿都培养成像莫扎特那样的音乐神童,而是要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教法要生动、灵活多样,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我在每次的课前练声中,采用了问答式的教学方法。比如,问小鸡怎样叫?幼儿会回答叽、叽、叽;问小猫怎样叫?幼儿会回答喵、喵、喵,这样做不仅使幼儿学会了叽和喵的正确发音,还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节奏训练中,我引入了奥尔夫节奏训练法,即用乐器或身体部位敲击一个连续而稳定的节奏,让幼儿在这个节奏的基础上,以与老师所敲击的节奏合拍为标准进行节奏活动。这样做幼儿不仅争先恐后地站起来拍击自己所掌握的节奏,还培养和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因地制宜,让音乐融入幼儿生活。因为农村音乐方面的设施条件较差,也影响了农村的音乐教育。但教师应正视现实,巧妙利用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让美妙圣洁的音乐融入生活,走到幼儿的身边,让幼儿感到――啊!音乐就在我们身边,音乐如此美好!

例如,去年冬天西来镇的庙会,有很多摊位播放音乐,我就提前布置任务让幼儿去逛庙会时仔细听那些音乐,然后到幼儿园来向大家讲述自己听到的音乐,这样在美好的回忆中幼儿学习了更多的音乐知识。

让音乐融入幼儿的生活,其实很简单,但贵在坚持。每天的桌面游戏、美术活动、午餐等,我都播放适宜的音乐。如为了让孩子们在进餐时保持安静,我会播放类似《致爱丽丝》的优美的钢琴曲;美术活动时我会播放钢琴曲《梦》;中午午睡时,当孩子们刚躺下,整个人还处于兴奋状态,这时来段轻音乐能让孩子很快地进入梦乡。

我有时喜欢弹奏一些钢琴曲,一来可以练练琴,二来也让孩子学会倾听音乐,特别是在孩子进餐前和午睡起床后弹奏,更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

另外,教师要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音乐教学活动。刚开始每当有打击乐活动的时候,我就暗自着急,因为没有打击乐器。有次节奏活动时,我无意听见有个幼儿在用手拍桌子,于是我灵机一动,这些不都是很好的打击乐器吗?于是在以后的节奏活动中,桌子、椅子、碟子,甚至是筷子和泥工板都可以成为幼儿的“乐器”,并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去做声势。由于这些乐器来自于幼儿生活,他们比较熟悉,所以,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同时我还将打击乐器的运用中与朗诵、表演、舞蹈相结合起来运用,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音乐节活动总结篇8

1.基本分(10分):

能根据活动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在指定的时间按时交计划书。能计划出活动中各项活动的进度和时间,有社团成员名单。

2.奖励分(10分):

(1)计划合理,各项活动具体可行,在活动主题,内容,形式,组织活动的形式等方面有创新,可酌情加2~5分。

(2)活动的计划周密,内容充实,内容清晰完整,可酌情加1~3分。

(3)在计划工作中其他方面工作突出的酌情加1~2分。

(二)活动的进行(50分)

社团活动进行的评价主要以活动过程为主。

1.基本分(30分):

能成功地完成活动,达到预期效果。活动中没有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和各项规定。

2.奖励分(20分)

(1)活动按时开始,有条不紊,活动中时间安排的合理,没有因故而影响活动的延迟进行。(1-5分)

(2)活动的气氛热烈;同学们热情参与,活动过程中社团各社员通力合作。(1-10分)

(3)活动期间的秩序、组织纪律良好,能按时对本社团活动参加学生点名考核,活动过程中没有违规现象。(1-5分)

(4)在活动中其他方面表现突出的酌情加1~5分。

(三)活动的影响(20分)

1.基本分(10分)

活动能在某方面使同学们有所收获。社团活动内容展示效果好。

2.奖励分(10分)

(1)活动完满结束,活动的层面涉及广,达到预期效果酌情加1~2分。

(2)同学们普遍反映较好,活动后会员对该社团的活动很满意,酌情加1~2分。

(3)能在全校有很好影响,形成代表性活动的酌情加2~3分。

(4)能在校外媒体报道的酌情加2~3分。

(四)活动的总结(10分)

1.基本分(7分):

能认真写总结并按时(学期末)上交。

2.奖励分(3分):

(1)认真总结能为下次活动提供很好借鉴酌情加1~3分;

(2)因主观原因没能按时交总结的扣1分。

小学音乐社团活动考评细则二一、音乐教师工作量(满分200分):

音乐教师周任课达到18节(包括兴趣小组辅导),辅导文艺兴趣小组活动,负责文艺器材保管及文艺档案管理,每学期排练有质量的文艺节目3个并组织一次文艺演出,负责音乐特长生的培训指导工作,负责参加校外文艺演出的组织排练工作,视为满工作量。具体评分细则如下:

1、音乐教师周任课(包括兴趣小组辅导)达不到18节,每少一节扣除1个标准工作量。

2,辅导音乐兴趣小组活动4个标准工作量。其中,每学期组建15人以上的兴趣小组一个,并利用课外活动进行辅导,效果明显得4个标准工作量,未开展此项工作扣4个标准工作量,虽有兴趣小组。但辅导不正常,效果不明显扣2个标准工作量。

3、辅导音乐特长生6个标准工作量。其中,每学期辅导音乐特长生10人以上,辅导效果明显得6个标准工作量,未开展此项工作扣6个标准工作量,虽开展特长生辅导工作,但未达到10人以上,每少一人扣0.6个标准工作量。各专业教师为每个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认真填写学校音乐学生专业学习发展档案卡。(中学教师还应有科目教学进度表。音乐科目:声乐、键盘、试唱、练耳、乐理、舞蹈等。)无专业学生学习发展档案卡扣1个工作量。

4、文艺器材保管及文艺档案管理2个标准工作量。其中,按时填写音乐器材的使用、外借、添加和报废帐目、清单和记录。文艺器材管理规范,使用较好,文艺档案齐全,分类装订,音乐室整洁得2个标准工作量。未开展此项工作扣2个标准工作量,虽开展此项工作,但管理混乱扣1个标准工作量。

中学音乐专业教师的教学主要职责是:

①建立健全琴房的组织管理系统、设计周教案、上课与辅导、学生常规管理、使用管理教学器材、组织专业活动,联系班主任等。

②专业教学以琴房为单位展开,每个琴房为一小实体。专业教师为琴房的责任人,既上好专业课,又要抓好学生的常规管理等,不得只管上课,不管其他。

③学年初,按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并适当兼顾文化课成绩,将本年级全部学生均衡分组,以抽签形式决定各琴房的学生名单。

5、文艺节目排练、组织或参与文艺活动4个标准工作量。每学期排练有质量的文艺节目3个并组织一次文艺演出得4个标准工作量,未开展此项工作扣4个标准工作量,虽开展此项工作,但效果不明显扣2个标准工作量。(中学各年级音乐专业每学期应安排12次综合性的教学汇报演出,进行全校范围内成果展现。同时,分为年级规模和跨年级规模搞好大型综合性专业教学会课活动。音乐教师应安排好出场顺序,承担伴奏,并对每一学生的情况作好分析记录,努力提高讲评质量。)

二、音乐教师教学工作情况(满分100分):

说明:1、考评所需材料以原件(或原始记录)为准。

2、考评小组以中心校为主,县教育局不定期抽查。

小学音乐社团活动考评细则三我校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本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精神,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在音乐课课上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采用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的形式,综合地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

考评应当既是理性的,又是充满人类情感的;既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又适应他们的心理要求;既促进当前学习,更立足于长远发展;既满足个体需要,更要为人类总体利益服务。

音乐成绩的评定可以包括欣赏,歌唱、器乐、律动、音乐常识、配乐朗诵、相声、学习态度等诸方面。班集体授课形式决定了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要面向每位学生,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能力的差异,项目的强弱来做出评价。

如有的学生唱歌条件好些;有的则舞蹈好些;有的擅长器乐、有的擅长欣赏、有的虽在唱、跳、奏方面不行,但在乐理常识、诗歌朗诵等方面掌握得很好针对以上情况故在考核时不能将先天五音不全与节奏不稳的就一律给予低分,而应根据具体条件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每个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都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进行相应的考评。

音乐节活动总结篇9

作为一名从事艺术教育的老师,笔者发现学习舞蹈的学生跟其他孩子相比有着较好的乐感,这多半缘于环境的熏陶――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作为舞者,要让肢体语言与音乐融合,需要有较高层次的音乐理解力和表现力,如何把对音乐的理解与感悟融入到舞姿中,从而达到完美、和谐、统一,笔者认为应从最基础的舞蹈基训课做起,从小培养习舞者的音乐修养。因此我们要在课堂中指导学生用心灵聆听音乐,然后用舞蹈动作再现音乐。

芭蕾舞基训是一门十分科学的形体训练,它在一系列长期的形体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肌肉形态。如果我们把上述的“脚尖”等几个身体的末梢看成一个“点”,那么通过这个点带动肢体的运动就形成了舞蹈动作的线条。芭蕾基训正是沿用了这个点、线的结合来训练形体的。音乐中,节奏和旋律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们与舞蹈中的点和线相对应:音乐中的节奏对应舞蹈动作的点,旋律则对应动作的线条。我们通过研究音乐与舞蹈点和线的对应关系,来指导学生聆听音乐,从而更好地表现舞蹈。

在基训课中,舞蹈老师对每个动作的讲解都要涉及其路线,即动作的起点和终点――这两个点总是和音乐的节奏点对齐的。老师会告诉学生注意听音乐节奏,动作的点要和节拍点相吻合。以擦地这个动作为例:老师提醒学生注意思考脚尖(或脚跟)的运动方向,让动作的起止与音乐的节奏点相对应,这样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脚底,解放大腿肌肉,将节奏准确地体现在舞蹈中,不仅统一了动作,而且通过对节奏的关注,更好辅助学生加强对舞蹈技术的掌握。这就是音乐节奏点与舞蹈动作中点的结合,而要做到这点首先需要让学生“预知”音乐,即先有内心节奏才有动作体现。要让动作的起点、终点与音乐的节奏点统一,到了节奏点动作也同时到位,不能听见音乐才开始做动作,否则就晚了。要在思想上先有准备,思维要在行为之前,这就是“预知”音乐。苏联一位著名的芭蕾舞蹈家曾经说过:“我总是在音乐前做动作,这样,动作才能与音乐很好地吻合在一起。”这就是说,要让音乐节奏与动作中的点相一致,舞蹈者做动作时就得“提前一点”。舞蹈老师总是强调“内心要先有节奏”,“要抢在节奏之前做动作”,经常说“抢一点”,就是这个道理。其次,随着学习的深入,训练学生适应复杂的节奏变化,提高他们的节奏感。音乐的节奏训练步骤与舞蹈基本训练步骤是一样的,节奏。

从简单到复杂,动作从单一到繁复。音乐的节奏训练通常是通过细分来达到更加准确的,而舞蹈动作的训练也是同样道理,低班八拍完成一次擦地,渐渐四拍完成、二拍完成……通过一次次的节奏细分,加快动作的频率,训练肢体的灵活性。因此,动作中节奏的体现越来越复杂,需要有一定的节奏感,甚至是严格的节奏训练才能达到。

节奏可以统一动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要领。但如果一味地强调动作的点,而忽略了舞蹈动作中线条的体现,就如同没有生命力的音乐,呆板、生涩。音乐中的旋律是优美的,如同舞者曼妙的身姿。舞蹈中动作的起伏如果与音乐合拍,无疑如鱼得水、锦上添花。如果说前面所提到的节奏与点的结合,更多的是强调舞蹈者要跟上音乐步伐的话,那么这里就应该由音乐来跟随舞蹈者。首先,音乐应力求与动作同呼吸,共起伏。这里以芭蕾基训中的蹲为例:舞蹈动作中有快有慢,它们可能四拍完成一次蹲,可能两拍,甚至一拍。而这时音乐就要“迁就”动作的变化,如果四拍完成一个动作,音乐就要四拍一次呼吸。音乐中的句法应受到舞蹈动作线条的影响;其次,情绪的表达应力求统一。舞蹈中线条的起伏表达了舞蹈的情绪,这又与如何处理音乐旋律息息相关。以动作控制为例:它的动作性质比较抒情,每一组动作的组合就如音乐中的每个句子,它们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可以是渐进的、对比的。这时可将音乐旋律的情绪处理、强弱变化与舞蹈动作线条的表达相结合,达到节奏的统一;再次,旋律风格应与动作性质统一。芭蕾基训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其不同的性质特点,如一位擦地较平稳、规整,而五位擦地就带着一点脆劲,应当说,动作是选择不同音乐风格的依据,音乐旋律应与每个动作一致。所以,引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旋律的呼吸、情绪、风格,让音乐的旋律感染舞蹈者,使其线条更流畅,动作富有激情。

以上分别论述了音乐和舞蹈中的点和线,其实在实践中它们是结合在一起的。点的延续产生了线条,线条的形成必有起止,所以在舞蹈教学中突出音乐的节奏与旋律,并将其融入动作的讲解中是很关键的。学生入学伊始,在讲解单一动作时就应强调这一点,使其形成良好的听音乐的习惯,这也是提高学生乐感的必要手段。以刚开始学习小跳动作为例,在简单的分解动作练习中,虽然有许多的技术要点需要掌握,但提醒他们借助音乐节奏来统一动作是必不可少的。小跳的重拍在下,如果第一拍的后半拍起跳的话,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将第二拍准确地踩在脚底下。同时要求他们根据音乐欢快、弹性的旋律特征,用情绪指导动作的表现。随着教学的深入,老师对音乐要求会更加复杂,学生对音乐的表达就会更加自如、准确。因此,叫学生听音乐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如何让节奏点与动作吻合和如何让音乐的旋律指导动作而产生美感。

音乐节活动总结篇10

  一直以来,音乐课被称为副科课,特别是在个别偏远的农村学校更认为音乐课是可有可无的科目。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音乐在发展学生智力等方面所发挥的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使人们对音乐课越来越刮目相看。而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不负众望,更好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让音乐放射出它应有的光彩,这是我在这两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与实验的课题。我发现影响上好一节音乐课的因素虽很多,但以下这几方面更不容忽视。

  一、师生对音乐课的认识态度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之一。

  常言道: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作为老师首先要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要自尊自爱,对任何一节课都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感染和影响。针对那些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老师要了解学生,把握他们的思想脉博。否则,只一味地想怎么设计课堂教学花样,只能抓住学生一时的心,却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改变对音乐课的态度。所以一旦发现有学习不端正的学生,我就利用上课几分钟的时间让大家讨论:音乐课到底有什么作用?音乐课究竟会给同学们带来什么?没有音乐课会怎样?……同学们马上七嘴八舌,大讲特讲其好处所在。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了老师工作的意义,也使他们更多更好地知道学好这门课的意义,从而自觉自愿的完成学习任务。

  二、课堂上老师的夸奖与鼓励也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大家都非常熟悉这样一则事例:某几位专家学者到一所学校做实验,到某班时,随意点出几个学生并很认真地对老师们说:“他们几个将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果不其然,几年之后,本来表现一般的这几位学生真的成为了学校的佼佼者。原因很简单,专家学者的暗示转给了老师,老师对这些学生时常充满信心,而正是积极的心理暗示,使他们的情绪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所以,结果就如人们所看到的。

  在实际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地实验发现:同样的班级,如果这节课我鼓励赞扬的话语多了适当了,学生的情绪便会异常地高涨,他们的行为也会与我紧密配合默契。相反,我有意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几个所谓的调皮学生身上,批评多了,学生唱歌的情绪马上让人觉得无精打采,心不在焉。这一点特别是在年龄较小的年级表现尤其明显。比如学习《四季童趣》这首歌曲,节奏较难:除了切分节奏,还有全音符八分音符多次的交替出现。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我除了采用各种教唱的方法之外,重点放在给学生心理暗示上,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整个教唱过程中,我时不时地赞扬激励他们:“你们真棒,这么难唱的句子都难不住你们,老师真为你们的聪明能干高兴!”“你们的声音真是太美了,我真想再欣赏一遍!”“你们愿意吸收老师加入你们的合唱队吗?”……一节课下来,不但不觉得累,反而会让你身心愉悦兴致更高。无数次的实验证明:越是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也就越好。当然必要的批评也要有,不过要考虑课堂气氛及学生的承受能力,讲究语言艺术。比如唱歌时,有说话或大声喊唱的声音,我就让学生自己说说内心的感受,让学生辨别美与丑,对与错。通过这一环节,使那些没做好的同学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并且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美的不文明的。另外,我还在课下和同学们达成协议,课堂上违反纪律或有不文明言行,老师就用眼神或伸出手指提醒大家,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第三次就在受支扣除平时成线绩的惩罚。这一方法不仅保持了课堂气氛不被破坏,而且还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三、音乐老师不仅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而且还是美的传播者

  在实际教学中,我不只一次地发现:当我身体不舒服,精神面貌欠佳时,学生上课也是懒洋洋的,歌唱时很难进入状态。同样的班级,当我富有激情地和他们一起活动,一起唱时,学生不仅学的快,对作品的理解也到位。同时,我和其他老师交流中都发现,学生把音乐老师当成了美的标准。音乐老师会唱歌,声音美;音乐老师会弹琴,很让人着迷;……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所以,作为音乐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学生从老师这里不仅能学到书本知识,还能感受到美的熏陶。

  成功的上好一节课所包含的因素还有许许多多,以上几个方面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我将会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积极总结教学经验,争取早日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音乐教师!

  关于优秀音乐老师工作总结范文

  一、教学方面:

  1、认真备课:本学期我采用的是书面备课的形式,按要求有单元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每一课也都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和详细的教学过程(学生、教师活动预设)。

  反思:在备课中,还没有能够做到对教材的充分理解和把握,对学生活动的预设考虑不够周全,应在备课之前增加对学生情况的分析,这样才能在备课中更加全面和完善。

  2、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在对各年级的学生进行分析、对教材进行了解的基础上,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当然教学计划应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教学计划应该再详细一点。

  3、认真上课: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如听音乐起立问好、听到相应的音乐保持安静。按照备课的准备实施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目标,本学期期末,多数同学能达到优秀。

  反思: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有预先制定的教学目标和详细的过程,但是,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全按照老师的意愿进行,这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及时、灵活的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有效评价,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改进的地方;另外,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上,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能过难或者过于简单,除了活跃课堂气氛外,要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让学生对音乐产生、保持浓厚的兴趣……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工作应该努力和改进的地方。

  4、认真考核:按照《XX——XX年学年度上期期末检测方案》对学生进行考核。

  反思:在制定方案中,有些可能还不够完善,检测、评价的方式较单一,不利于孩子音乐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应该思考和努力的地方。

  5、课后反思:本学期,由于跨校区上课,听、评课的效率不高,听课的次数较少,反思不够深刻和具体。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上,做的还不够,特别是教学随笔,没能及时地记录下来,对自己进行总结,在教学工作中留下遗憾。

  总的说来,本学期,在教学工作中我做的还不够,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很多地方还需要提高,应该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学习,多参与听、评课的活动,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为成熟,对学生和教材的理解、把握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教育工作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三、四班及三年级的音乐教学,开学初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家长开放课,并且取得了家长的好评。在庆“六、一”的活动中,编排了腰鼓队的表演和三年级的口风琴表演。并且参加了全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大赛,在我的精心准备下,这节口风琴课《欢乐颂》身受同学们的欢迎,在这节课中同学们不仅学会吹奏乐曲,而且还认识了大音乐家贝多芬,了解了他的一生及他的作品。本学期的活动很多,但是我还的秉着以学生为本的宗旨,抓好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期末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特色工作

  本学期,我参与编排了县艺术节选拔表演的节目《加油歌》,虽然结果代定,但是我们的付出受到了好评。

  我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与不同学科的老师进行交流合作,能向他们好好地学习,以提高自己各个方面的视野和能力,加快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关于优秀音乐老师工作总结范文

  时光飞逝,转眼在学校工作已有两年了,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课堂教学: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不足之处是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稍微忽略了对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不足之处是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还有,幽默力量运用不够。

  三、课外兴趣活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按学校的计划,在学生中挑选对音乐喜爱的学生。兴趣小组的成员基本上是自愿报名参加的。不收任何费用。周一至五的下午活动课时间进行活动。这学期我还组织了学校庆祝元旦文艺活动,均获得很好的成绩。

  四、考试:

  为了是音乐考试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学生能更自然地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为了让我对每位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学期的音乐考试我采用了:让学生选择一种表演方式,即唱、奏、舞等来表现。

  五、其他:

  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还让学生适当地接触一下电脑音乐。此外,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习。

  综上所述,这学期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足之处,希望以后自己能多多学习,努力充实自己,做一个对学生负责,更对自己负责的好老师。

音乐老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范文2   时光荏苒,在过去的一学期,作为音乐教师的我,忙碌着、辛苦着、奔波着同时也收获着,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成绩,也有一定的不足,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等都要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下面我就把本学期的工作做简要的汇报总结。

  一、考试:

  这学期的音乐考试我选用了:演唱及欣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表现。使学生们对音乐有了总结及新的认识。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舒畅地上音乐课,多用鼓舞学生的语言。用心做到用好的教学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矫正。

  三、师德表现:

  我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关心、热爱学生,做孩子们的好朋友。

  四、课堂教学:

音乐节活动总结篇11

一 学生方面

学生进入初中后,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他们的身心发育和内心世界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观察、记忆、逻辑思维等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具有较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在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意见,对自我的需要也不断的扩大,需要满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二 教师方面

1.备课环节

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应具有反应敏捷、精力充沛的内在素质。现代教育倡导学生主体,主导的教学方法,而一节音乐课的成功就在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师采用何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以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

2.教师方面

不乏音乐老师备课环节做得非常的好,但是上课时师生之间的互动却还是不尽人意,原因在于教师上课的情绪,例如《走进歌乐山》这一首曲子,教师上课的情绪就不能是平平淡淡,《走进歌乐山》的大背景是重庆歌乐山上为取得全中国胜利而牺牲的烈士们,此时教师的情绪应该是充满着激情,斗志昂扬,只有教师本身的情绪融入到了歌曲中才能把学生带动起来。如何才能做到音乐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呢?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的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音乐节活动总结篇12

一、前言

面对经济全球化,掌握一门外语已经成为国际交往与多元化文化交流的需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双语教学成为了一个新的亮点。双语音乐课是从创设情景、欣赏感知逐步过渡到学生主动参与、丰富经验,最后达到自我表现、巩固迁移,从而强化第二语言的习得。下面就我校双语音乐的课堂教学,谈谈我自身对小学双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的感受。

二、“双语音乐”教学结构探索

双语音乐课一般分为三种课型:欣赏课、歌曲教学和表演课(音乐剧和戏剧表演)。

1.欣赏课

欣赏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中心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双语音乐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这样一种将“看、听、讲、议、练”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结构,既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等形式,积极主动参与到整个音乐欣赏活动中来,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培养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可贵的创新意识。通过对经典的英语歌曲的欣赏,理解感受音乐的情感之外,同时也对异国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2.歌曲教学

歌曲教学是我们双语音乐课中最为普遍的课型。对于双语音乐课,解决词汇及专业术语,是课堂正常进行的必要环节,如不解决好这些问题,将会使课堂不连贯,中断教学流程,影响学习效果。

3.表演课

表演课其实也是一种拓展课,主要涉及音乐剧和戏剧等内容。在教学中,双语音乐课演变为英语音乐剧,音乐教室转变为生活舞台,使学生参与到自我实现的创造性活动中来,让他们有自由支配、自主发挥的时间与机会,让他们有可能展示独特的才华,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和方式,才能鼓舞每个人开发潜能的信心与勇气,同时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双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优化课堂结构,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双语教学是一个新生事物,并无现成的范例可寻,所以我在音乐双语教学的探索实践过程中,一方面积极吸取别人双语教学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不断总结自己在实践中的得与失。本着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努力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课堂,时时保持对双语音乐课的积极心态并由此产生愉悦体验,使课堂成为学生感悟音乐魅力与拓展英语学习的重要平台。

1.英语教学方法迁移到双语课中,提高课堂实效

我校的双语音乐选材中,很多都是地道的经典儿童英文歌曲,这就涉及到英语歌词的学习与掌握。在教学中,我把英文歌词视为一首首诗歌,让学生用打节奏的方式学习,这是以一种生动鲜活的方式代替单调的朗读歌词,同时也体验了一种音韵美和节奏美,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2.巧妙处理英语歌词中的破词与连词

英语歌曲中的破词(breaking)与连词(joining)的处理是英语歌词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中我采用视听法、图标法、押韵节拍法来解决这些难点问题。押韵节拍法,主要是根据英语单词的音节,把多音节单词做个分开为独立的单音节,以此降低学习的难度,再配上节拍,学生也乐学。学生在这轻松、活泼、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可谓是学中玩,玩中学。

3.英汉两种语言演唱的巧妙结合

学习和欣赏优秀的中国儿童歌曲和外国儿童歌曲,避免一味学习英语歌曲,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舍弃的做法。如《找朋友》《老师,您好》《我们新疆好地方》等,都是教育部编教材中生动有趣的儿童歌曲。对这些歌曲的学习以中国文化为背景,进行友爱教育、尊师重道,民族友谊等传统美德教育。在教学中我还对相同的旋律配以英汉两种语言的歌词。

四、结语

总之,双语教学还刚刚起步,尚处于摸索阶段,出现一些问题和引起一些争议是不足为怪的。我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相信经过各方多年的努力,由实践到理论,进一步提升双语教学的层次和品位。它将成为教学园地中最丰富的一片花丛。当然在音乐课中贯穿双语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它能使我的音乐教学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同时也能推动学生的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James J. Asher.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Through Action.Sky Oaks Production, Inc,199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