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鉴编纂经验交流材料合集12篇

时间:2022-06-05 00:51:56

年鉴编纂经验交流材料

年鉴编纂经验交流材料篇1

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校企服务、社会宣传等这些中心工作相比,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年鉴编纂不够重视,没有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缺乏统一规划和操作性较强的编纂计划,人、财、物投入严重不足,年鉴编纂人员积极性不高。

(二)年鉴编纂队伍不稳定

各高职院校的年鉴编纂队伍不够稳定,人员流动性强,导致年鉴编纂任务不明确,完成质量不高。各基层单位常常是在接到年鉴编纂任务后才临时指定一位人员参与编纂工作,或由办公室某位成员担任,或由辅导员参与撰写,尤其是一些科室较多的大部门通常通过分条分块任意指定人员分别撰写,然后直接拼合,而不经过任何文字修饰与风格调整,有时还会遇到基层单位部门人员调整、竞聘等各种因素带来的人员流动性问题干扰。这些年鉴参与人员多数都是部门新人,缺乏经验、责任心不强,且不了解年鉴的体例格式和任务要求,常常无法做到根据部门实际情况适当增减条目,只能在往年年鉴的基础上更改一些数据,体例格式常年一成不变。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增加了高职院校年鉴的编写难度,以至年鉴编纂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三)年鉴编纂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高职院校的年鉴编纂成为学校基本情况的全面汇总,格式套用工作总结的模版,甚至有的部门将年度总结不做任何修改就直接上交给年鉴编辑部,导致年鉴中空话套话多、宣传本部门成绩的内容多、年度资料收集不全、重要内容缺失多、条目年年老面孔的现象较为普遍。同时,由于年鉴编纂者在编纂中不了解年鉴体例格式特点、不学习年鉴的相关要求,再加上自身文字能力有限,导致行文措辞不够规范、一些语句字词表达错误、段落层次内容混杂等问题,甚至出现前后行文措辞不一、上下段落语句自相矛盾等情况,甚至在时间表述、计量单位、标点符号、称谓称呼等细节上也常有不规范的表现。

(四)年鉴校际横向交流少

目前,有很多地方年鉴与专业年鉴之间的横向交流,有些还成立了如研究会之类的沟通渠道,定期举办全国性的或区域性的研讨会或论坛,深入进行经验交流和学术理论研讨。与其相比,高职院校年鉴的横向交流就显得非常缺乏,大部分高职院校年鉴编纂工作者处于单打独斗、“闭门造车”[3]的状况,这无疑极大影响了年鉴编纂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年鉴编写的基本情况和做法

(一)加强领导,建立专门机构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属于全国首批100所示范院校,年鉴编纂工作走在了全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前面,由于没有现成的编纂高职院校的年鉴的标准与范例,一切都是从头开始。编纂初始,学院就明确把年鉴目标定位在“创一流、办精品”上,不管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方面都给予了充分重视与足够保证。学院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年鉴编审委员会,委员会由院党委书记和院长任主编,由学院各分管副书记和副院长任副主编,成员为各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在委员会的领导下,学院成立专门的采编、编务、审稿和编写小组,学院办公室负责具体采编和编务工作,各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基础社科部语文组专家分别负责两次审稿工作,各部门、各系(院、部)及直属单位指定人选专门负责本部门的撰稿工作。稳定的组织机构的成立,各层级任务的明确,为学院年鉴编纂工作的高质量完成提供了最基础的人员保障。

(二)明确思路,制定编纂计划

根据学院各项中心工作的特点,编审委员会在制定年鉴编纂计划和组稿大纲时多次外访调研、借鉴学习、明确思路、分层设计。外访调研时,根据学院实际情况,注意学习吸取地方年鉴和本科院校年鉴中切合本校特点的有效经验和方法。在编撰内容时,把握学院各项工作发展的线索脉络,以求突出重点、全面细致地反映学院各项重点工作及常规工作。学院的编纂计划和组稿大纲里详细设定了编纂的指导思想、总体规划、框架建构、使用对象、收集资料的原则、编纂人员的构成、编纂力量的组成、编纂的起止时间、文本字体、图片格式、纸张大小和装订方法等各项细则,力争使学院年鉴从起步阶段就开始纳入正规,成为学习的示范。编纂计划和组稿大纲的制定,为学院年鉴编纂工作的高质量完成提供了纲要性的指导保障。

(三)分层布置,明确编纂责任

在布置年鉴撰稿人员正式会议之前,学院会严格按照年鉴编撰计划和组稿大纲的要求,结合各级地方年鉴和专业年鉴的规范体例格式,编出学院年鉴纲目体例格式。在征求院领导、编审委员会及全院教职员工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学院年鉴纲目体例正式稿。再通过召开撰稿人员会议的形式,总结上一年年鉴编写情况及问题所在,布置下一年的工作任务。除了召开首次工作布置会议外,学院办公室会在年鉴编写的各个阶段,分别再召开二至三次不定期编辑人员会议,主要是针对部门提出的各类编写情况及可能遇及的条目变化进行集体讨论、集体商定,以求全体编辑人员能在编纂过程上统一认识、把握大局、协调工作。分层布置、责任明确,为学院年鉴编纂工作的高质量完成提供了责任意识保障。

年鉴编纂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对材料的审核和文字把关工作,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年鉴的整体质量。为确保年鉴的高质量,学院采取“四进四出”法,严格编辑审查。各单位(部门)负责人通过党政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对本单位(部门)的年鉴材料经过审查后报到学院办公室,此为一审,即“一进一出”。学院办公室专门人员对各单位(部门)所报材料从内容到文字进行审核把关,完成采编和编务,此为二审,即“二进二出”。经过采编和编务后的年鉴基本已大体成形,此将由基础社科部的语文组专家结合年鉴文字要求对年鉴进行三审,即“三进三出”。随后所有材料交由学院年鉴编审委员会和各单位(部门)负责人进行第四次校查,根据年度工作任务进行查缺补漏,即为“四进四出”。唯经过此四层严格把关的基础,学院年鉴才能最终成稿。严格的编辑审查,为学院年鉴编纂工作的高质量完成提供了层层把关的保障。

(五)积极探索,规范编务工作

从2008年至今,经过5年的探索和实践,学院已正式形成了4本年鉴,目前第5本年鉴正在组稿过程中。得益于向诸多本科院校年鉴交流学习的经验,得益于学院年鉴工作者的大量付出与努力,学院年鉴的编纂、审校、出版质量逐年提升,并初步形成了一套组稿、审稿、编辑、校对、印刷、分发等整个编务工作的规范,形成了一套积极有效的编纂工作人员的激励制度。这些制度和规范的形成,为学院上下所有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按照年鉴编务规范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提供了导向和目标,为学院年鉴编纂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了制度保障。

年鉴编纂经验交流材料篇2

年鉴是一种具有权威性、综合性、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规范性的信息资料工具书,全面记述一年中的新情况、新成绩、新经验和新问题,为今后了解局历史和续写《局志》提供翔实的历史资料。年鉴要求我们做到:实事求是,注重时效,突出重点,彰显特点,内容全面,体例完备,追求创新,科学编辑,认真校对,保证质量。可以说编写一个单位的《年鉴》是十分严肃的事情,我们也必须要以非常严肃的态度来对待,务必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我们工作的最基本原则就是按照历史发展的真实情况将历史完整的呈现出来,并严格按照文体要求去撰写,同时由于这是一个企业唯一的资料性书籍,尊重历史显得尤为重要,要真实的记载与反映本单位的发展进程和行进轨迹。年鉴虽与志书有些许区别,但相同的是都要尊重历史事实这一基本原则。

在编撰前后遇到了很多问题,如排版、彩页、各单位材料不全等,最后得以一一解决一方面是领导的重视,另一方面也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在参加工作之初对工作的认识很模糊,丝毫不知道如何去开展自己的工作,于是我参考了历年本单位的年鉴以及省公司、国网公司的年鉴,通过一系列的自学我初步理解了年鉴编纂工作,如今第一本已经于2011年12月完成全稿,全局有60余人参与编写和提供材料,撰写稿件到58.3万字,选列大事记113条,设立条目463个,共计34.8万字。

二、依靠群众 专兼合一

年鉴编纂的特点之一是众手成书,确定参编单位和编写人员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工作。以大纲内容为统领,参照我局历年组织机构表,逐个单位联系确定做到了篇目结合、覆盖全面。并据此建立了年鉴编纂信息采集制度,以期实现年鉴编纂工作的规范化和长效良性运转。年鉴编写成功与否,制定科学实用的编纂大纲是关键,也是年鉴编纂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结合往年年鉴编纂大纲与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对上交年鉴的要求,编写并以办公室名义下发《关于征集年鉴资料的通知》。

之前说了好多文字撰写材料方面的体会,下面说一说在编写年鉴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后期送审的事宜。由于本单位下属的机构较多,各机构之前写作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在让各单位撰写本单位情况之前,应该对所交的年鉴统一要求;如对所用数据的单位加以限制,对跟时间关系较密切的数据要规定起止时间,对一些有不同名称的设备、单位等给予确定的名称等。如果条件可以尽量让单位主管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这对于此后工作的开展非常有利。除了提前要求沟通也很重要,因为年鉴工作具有连续性,如果一个部门的稿件有问题应该及时沟通,这样才能避免以后续交的稿中存在同样问题,进而增加工作量。除了对下面基层单位的沟通,与上面主管领导间的沟通也尤为重要,因为本单位的特殊性,有部分东西是需要保密的,对于这部分敏感信息应该在形成送审稿时说明,由主管领导决定是否保留。

三、掌握原则 简繁有序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一整年发生的事情数以万计,如何取舍也是个大问题,我个人的经验是:大事不漏,小事看价值。所谓大事就是对企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或是一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此来看一年中的大事便寥寥无几,正因如此更可将每个大事都翔实的记载下来,以免漏过其重要的精髓和内容。对小事而言重要的是它的价值,看它是否对本单位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正面的可以激励前人,负面的可以警示后人。有些事情本来就是本职工作且又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大可以一笔带过,或者从全局的角度加以概述,这样以免各个单位均陈述这项事宜而显得累赘。比如写某个单位在贯彻某次会议精神时,传达会议精神时的会议等等的内容,就可以从全局的角度写,而不是各个单位分别说,这样会让内容更统一、更正式。

四、上下协调 严格分类

年鉴编纂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涉及方方面面做好,除了撰写材料还要上下协调的工作,十分复杂。为保证各基层单位的撰稿质量,我们多次发通知强调年鉴撰写的要求和规范,深入基层指导与基层撰写人员深入交流,并结合各自单位实际情况帮忙改正其年鉴编纂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用了逾三个月的时间收稿、整理、编纂,先把各个篇目分列到Word文档中,同时边收稿边编纂,严格按照年鉴编纂的规范要求,按照章节目的层次区划,合理分类,统一格式。同时与单位档案室和新闻中心联系选列照片近百幅并分别作了文字说明,以增强年鉴资料的直观性、存史性、可读性。在编写“特载”和“大事记”几个篇目时我们尤为用心,“特载”收集了领导重要讲话和几次重要会议等,“大事记”则从由新闻中心主办的报纸上,收集、选录了一年以来的发生的重要事件及与企业相关的大事,这都是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为后人留下的史料也最为翔实。

年鉴编纂经验交流材料篇3

(一)加强领导,《地方志工作条例》得到进一步落实

县委、政府领导非常重视地方志工作,加强领导,把地方志工作列为县委、县政府的重要工作,年地方志工作列入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目标,分值占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的1.5分,并且由县政府一名副县长分管负责地方志工作,做到统一部署,同一考核,同时,为顺利开展地方志工作,推动地方志事业发展,县政府将年地方工作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具体预算情况是:《县年鉴》印刷经费10万元,二轮修志工作经费5万元纳入了县财政预算,并且能够按时足额拨付。为顺利完成二轮修志工作,县政府把二轮修志纳入年县建县六十周年文化建设献礼工程,并作了认真安排部署,二轮修志有望明年上半年编纂出版发行。

(二)、二轮修志有序推进

年二轮修志进入总纂以来,县志办相继召开了次会议,认真部署总纂阶段工作,以质量为志书生命基准,在总纂中优化工作方案,细化每个阶段和每章节编纂工作,精雕细刻,确保每章节的质量,全面开展续志工作,同时志稿编纂班子边总纂志书稿,边做好查缺补漏工作,把编审完的志稿分别返回各部门,让各部门认真审阅志稿,提出意见和建议,确保地方志资料真实可靠,并返回县志办进行再认真编纂。坚持“一支笔统稿”,同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大胆进行方法、体例的创新,不断提升志稿质量,目前,续志工作按要求和时间表有序推进,现已完成三分之二的总纂任务。

(三)年鉴编纂有创新发展

年鉴编纂工作是地方志的一项重要工作。年的年鉴编纂工作在年版、年版《县年鉴》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在版面设计、内容上进行改革创新,突出新颜的特点,突出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努力向精品年鉴迈进,到月底,已完成70%的资料收集。一是精心组织,认真收集资料。按照年鉴篇目、内容的要求,将年鉴的资料分解到各部门,年鉴编纂人员责任到人,分片负责收集汇总。二是落实责任,认真编辑。为确保年鉴按时、按质完成编辑,并向精品目标迈进,工作实行岗位责任编辑制,并且各章编辑责任落实到人,做到责任落实,任务落实,充分调动各编辑人员的积极性。三是突出重点,加强指导。为确保年鉴按时、按质完成编审工作,县志办与各单位加强联系,督查各单位年鉴资料撰写情况,并对年鉴资料撰稿人给以适时指导。四是认真编审,反复修改。质量是年鉴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为确保年鉴上精品,县志办在加强指导的同时,进行认真编审,反复修改,力求年鉴资料真实可靠。

报送省、州年鉴材料。《年鉴》、《州年鉴》、《小康年鉴》每年都从不同角度收录县概况材料、政治、经济、文化材料,这是对外宣传县的重要渠道。按照省、州、年鉴编辑部要求,县志办安排专人撰写,负责撰写的同志积极主动到有关单位查阅资料,核实数据,做到准确反映县年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到月中旬,已完成报送资料。

(四)抓好地方志理论研究,积极组织撰写理论文章和信息报导工作

我们在全力抓好续志和年鉴编纂工作的同时,注重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组织动员和鼓励修志人员,积极撰写理论文章和工作信息的宣传报道工作。上半年,向州级以上刊物报送理论文章和工作信息3篇,已采用3篇,完成了州级考核任务。同时,紧密结合我县地方志工作的实际,组织全体职工和修志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理论研讨。如,我们结合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针对修志和年鉴编纂工作的实际,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努力开创我县地方志工作新局面”为主题进行研讨;结合创优争先活动,开展了学习讨论。大家谈认识、谈体会,谈设想,交流思想,相互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完成县委、政府及省州志办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积极做好挂钩扶贫联系点的工作。洛恩乡多脚村是县志办的扶贫挂钩点,多年来,县志办积极为多脚村办实事,努力为该村脱贫致富作贡献。年月,在自身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5000元经费帮助多脚村抗旱抗灾工作,促进该村经济的发展,力所能及地为联系村办实事。二是积极主动地完成接待州志办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三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组织建设,按照县委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党纪政纪,年内全体职工没有发现违法乱纪的现象;五是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努力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六)加强修志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编纂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修志队伍是修志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工作与学习两手抓,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全体编辑人员,加强政治理论和编纂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确保志书正确的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着力提高志书质量。一是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二是学习党的大六中全会和大精神,以及省、州、县党代会精神;三是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宪法和法律法规、等;四是学习省、州和县委、政府的重要文件,积极参加县委、政府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六是积极参加省、州志办举办的业务培训和学习;七是要求编辑人员边工作边自学,有计划地组织编辑人员集中学习有关编纂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讨论,相互学习,提高编纂业务水平;八是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为适应新形式文字编辑工作的需要,边实践边学习,要求每个编辑人员熟练掌握电脑操作技术,目前编辑人员已经掌握了电脑操作技术。

(七)扎实推进效能政府四项制度

按照县政府的安排,县志办认真学习贯彻实施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全面推行“四项制度”。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机构,把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推行纳入重要工作来抓。二是制定了县志办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基本制度的工作措施,优化了政务环境,提高了服务意识。三是结合实际,开展承诺服务,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效率。三是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在工作中消除推、拖、不负责任的情况,具体落实到人和事。四是上半年完成公务卡推行工作。通过开展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贯彻实施,提高了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

(八)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按照县委的安排,县志办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一是成立创先争优领导小组,加强对创先争优活动的领导;二是拟定实施方案,制定出计划,创先争优活动得到有序开展;三是认真部署,周密安排,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干部职工提高政治意识、思想意识,人人争当先进的动力和平台。四是认真学习,统一思想,以自己的业务工作为起点,按质按量完成修志任务,使二轮县志修成一部良志、名志。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年总体工作进展顺利,但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少数部门和单位,对志、鉴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按时供稿,影响整体编纂进度;二是从各部门报送的材料来看,内容残缺,重要事件情况不清,体例不符合要求,有关数字前后矛盾等情况比较突出;三是修志队伍新手多,业务素质需进一步提高;四是修志经费不足,工作条件差,设备落后,适应不了新时期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需要等等。

三、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州志办的具体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大精神为指导,继续抓好续志和年鉴编纂工作,努力开创地方志工作新局面。

(一)切实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理论和业务素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大精神和省、州、县党代会精神;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编纂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业务能力。

(二)以“创精品、修名志”为目标,努力推进第二轮修志工作。具体安排:年月份前基本完成县志总纂送审稿,年上半年做到县志资料齐、清、定,月份县级审查,月份送州审验,再用两个月的时间进一步修改最后定稿,争取年月底交出版社出版发行。

(三)总结经验,继续抓好《县年鉴》编辑出版工作。做到早布置、早安排、早动手、早出版,力求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着力提高年鉴质量。

年鉴编纂经验交流材料篇4

(一)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史志编纂水平。按照年初拟定的工作计划,3月18日,举办了2016年年鉴编纂业务培训班,并邀请市年鉴编纂专家讲授年鉴编纂业务知识,全城区各单位撰稿人员共90多人参加了培训; 3月25-26日,组织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参加市地方志办公室举办为期2天的全市地方志编纂业务培训班,进一步提高编稿人员编纂水平;9月22—28日,派员参加市委党史研究室在江西井冈山举办的党史研究室干部培训班,学习掌握党史业务知识。

(二)全力完成《____年鉴》(2015年卷)编纂出版工作。《____年鉴》(2015年卷)从2015年5月启动编纂,对上报稿进行了三次审改和反馈给供稿单位核对,2015年9月形成初稿, 10月份进行统稿,后经____人民出版社编辑审核,形成送审稿。12月初,送审稿送城区党委、政府领导审核定稿。2016年1月至5月,通过____人民出版社编辑2次审校,5月底正式印刷出版。

(三)做好《____年鉴》(2016年卷)的编纂工作。2015年12月,印发《<____年鉴>2016年卷编撰方案》,并于3月18日,召开了2016年年鉴编纂动员暨业务培训会,对各单位的年鉴编写人员进行了培训,并动员各编纂单位按时供稿。截至5月20日,完成全城区120个供稿单位的供稿任务。我办对征集到的文稿,进行了3次修改和编辑工作。同时,我办创新工作方式,与____县____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作,开展《____年鉴(2016)》入刊图(照)片征集工作。9月30日,共完成83个单位、企业的入刊图(照)片的采集、修改和编辑工作。并于 10月12日,将《____年鉴(2016)》(记述2015年____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成形书稿报城区党委、政府审核,12月底,按出版程序,送出版社印刷出版。

(四)完成《____县志》(1991.1~2005.3)复审、修改及终审工作。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2016年1月初,我办联合____地方志办对《____县志》(1991.1~2005.3)市复审文稿从新进行修改、总纂,并于2016年3月上旬,将志书文稿报市地方志办复审和____区地方志办终审,5月底,《____县志》(1991.1~2005.3)送审稿通过了____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终审。目前我办正按照____区地方志办终审意见,对稿件进行最后的材料补充,12月底,按出版程序,送出版社印刷出版。

(五)完成《____区大事记》资料的收集工作。按照年初工作计划,3月30日,我办完成《____区大事记》2015年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并报市委党史研究室收录;目前我室已完成《____区大事记》2016年1—10月份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六)完成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相关工作。一是按照____区和____市党史研究的工作要求,多次深入____县、____区的____镇、____镇和____镇____村、____等县、镇和村屯开展大量的采风工作,完成____区和____市党史研究室交办的____机要交通史料(____区部分)的搜集整理工作;二是积极配合____区委组织部《____》摄制组工作,协助完成了《____》第二集____区____村____烈士部分的拍摄工作;三是完成《____年鉴》、《____年鉴》、《____市大事记》(2015年)和____市地方志资料年报____区部分材料的撰写和上报工作。

二、开展纪念建党95周年系列活动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我室党支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____镇____村支部共同开展了一系列党庆活动。一是开展庆“七·一”暨“两学一做”联学活动。7月4日,我室全体党员干部到____镇____村开展庆七·一暨“两学一做”联学活动。组织两个支部部分党员学习、党员义务,围绕“怎样做合格党员”作心得学习交流;二是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及贫困户。同日,我室支部慰问____村退休村干、困难老党员曾章明等5名贫困老党员,6户贫困户,并走访了____村____卧病在床的困难老党员____的家,并分别给他们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三是

开展党性教育活动。7月5日,我室组织两个支部党员,共30多人,一同在党旗下集体重温了入党誓词,重新学习党员义务。城区区委常委、卿勇副区长给全体党员作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专题党课辅导,对党员进行全面党性教育。四是开展捐赠党内互助金活动。按照城区组织部的工作部署,积极组织支部党员开展“党内互助金”捐赠活动,共捐款250元,用于帮扶困难党员。三、开展“美丽·____、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和“美丽____·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活动

按照城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室积极开展“美丽____·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和“美丽____·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活动。一是与____镇____村村委结对共建,指导该联系点开展清洁工作;单位主要领导3次带领本办党员干部深入村坡宣传、发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研究建立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2次筹集资金2000元,支持____村开展清洁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建设工作。二是开展“美丽____·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活动。制定清洁区值班制度,定期组织干部对责任街巷进行清扫,并坚持每天派出一位同志经常性地进行巡查,劝导违规停放车辆的司机和违规人员,及时清理乱贴的小广告。

四、高度重视,严格标准程序,积极开展精准帮扶工作

我室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根据城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今年城区调配给我办在职职工帮扶的贫难户7户,其中____镇____村2户、____镇____村5户,共计18人。4月-11月,我室共组织全体帮扶责任人8次下乡登门造访贫困户,开展对接、慰问、政策宣传、收入登记、脱贫认定等帮扶工作,按时完成____市扶贫手册、____区“八有一超”工作台账和____区下发的____脱贫攻坚精准帮扶手册的填报工作,为贫困户申报自选产业项目补贴,助力贫困户精准扶贫小额信贷入股分红,11日下午,贫困户领到了第一笔4000元的入股分红,使贫困户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五、积极参与城区的征地拆迁工作

按照城区____新区征地拆迁攻坚项目工作任务安排,我室协助____社区工作队完成____河、____综合整治二期工程楞良渠上游段项目征地拆迁工作,10月8日—11月10日,我室主要领导4次联络拆迁工作组深入地头与拆迁户调解养蛇场搬迁、坟墓迁移和地头水管拆迁方面问题,目前已经完成____河、____综合整治二期工程____上游段征地评估、走完程序及通知张贴工作。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班子不够健全,我室缺额的副主任自上任退休后未能及时配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业务的开展。

(二)部分年鉴供稿单位的领导及编写人员认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的现象依然存在,不按时供稿,供稿质量低,多次催稿并反复修改后才成稿件,影响工作进度。

(三)编辑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史志资料征编、党史理论研究等工作有待加强。

(四)设区时间不长,对党史研究的工作经验不足。

七、2017年工作计划

2017年,我们将在全面完成2016年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深入学习党的十、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系列讲话精神,学习 2017年区、市党史和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理论水平。

(二)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做好对各单位的年鉴编纂及党史业务的培训和指导工作。

(三)做好《____年鉴》(2017年卷)的编纂启动和出版工作。

年鉴编纂经验交流材料篇5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02.015

〔中图分类号〕Z58: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2-0057-04

Research on Compiling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Utilization

of the Year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Guo Maolin Shao Yuejian Liu Suoro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in Shanxi Province,Taiyuan 03000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urrent status and achievements in the compiling of domestic local yearbook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ir information resources.Moreover,it 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measures to deal with existing problem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Key words〕comprehensive yearbook;year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yearbook information resources

科技年鉴是系统汇辑上一年度重要的科技文献信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也是科技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全国各地编纂出版的科技年鉴大都由地方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纂出版,客观、真实记载年度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技术进步、重大科技活动和重要科技事项以及企业自主创新成效,因其科技信息含量大、信息来源正规可靠,涉及科技工作的方方面等特点,逐步得到政府相关部门重视和社会有关方面关注。当前,如何搞好科技年鉴编纂工作,有效的开发利用科技年鉴信息资源,促进区域转型跨越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1 科技年鉴编纂及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1 科技年鉴的利用价值与作用

科技年鉴记载了科技发展的历程,记述了科技发展过程中层出不穷的新创意、新举措、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一系列新知识、新思想,涉及管理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尤其是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等领域[1]。地方性科技年鉴一般都设有科技工作综述、科技统计资料 、科技成果奖励、科技大事记和索引、名录等(类)栏目,每个(类)栏目都具有不同的职能,提供不同的信息。利用年鉴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为用户提供多种信息参考服务。归纳起来为[2]:一是利用科技年鉴查找国内地方重要科技信息(如科技统计数据、政策法规文献等),制定科技发展战略、编制科技发展规划、撰写科技发展报告等,为各级领导(机构)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二是利用科技年鉴查找综合科技信息。如区域、行业、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科技活动主体的相关信息(研发进展与研究成果,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成就等),为地方经济建设、转型发展、区域科技交流合作、产学研用一体化提供咨询服务。三是利用科技年鉴查找专题科技信息,如科技成果、专利技术,以及标准文献等,为科研教学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全面了解国内外科技进展,工程技术进步,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等提供指导。四是利用科技年鉴查找科普性信息,启发和引导社会大众学科学、用科学,利用科普知识指导解决学习、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3]。五是利用科技年鉴查找原始文献和回溯性资料[4],如科技大事记、科技人物等参考资料,回顾了解地方科技发展历史,为地方编史修志提供科技文献资料和其他信息服务;为人们总结过去、分析现状、探索未来提供借鉴[5]。等等。

1.2 科技年鉴编纂及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省级科技年鉴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编纂出版的,较早编纂出版的年鉴有《河南科技年鉴》、《北京科技年鉴》等。20世纪90年代编纂的有《上海科技年鉴》、《山西科技年鉴》等,其他省、市、自治区的科技年鉴是从2000年以后开始编纂的。科技年鉴主要以公开出版和内部资料交流两种形式编辑出版。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近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其所属的地、市等)编辑出版科技年鉴,见表1。国内内蒙古、吉林、浙江、安徽、海南、重庆、贵州、、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市自治区,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地编纂的科技年鉴情况不详。

2012年2月第32卷第2期科技年鉴编纂及其信息资源利用研究Feb.,2012Vol.32 No.2表1 国内部分省、市、自治区科技年鉴编纂出版简况

序号年鉴名称创刊时间出版形式与出版单位印刷数量主办或承办单位类(栏目设置)备 注1北京科技年鉴1987年公开出版物/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不详市科委设特载、大事记、科技管理与服务、统计资料等。设索引2天津科技年鉴2004年公开出版物/方志出版社/20101~1 000册市科委/市科技史志编修办公室设特载、高技术研究、工业科技、农业科技、科技大事记、附录等。设索引/书附光盘3河北科技年鉴不详内部资料免费交流/2008年卷1~500册省科技厅设特载、专文、大事记、综述、统计资料等。4山西科技年鉴1992年内部资料免费交流/2010 1~500册省科技厅/省科技情报所设特载、科技管理、科技统计、表彰奖励、大事记、附录等。1992-1994年曾正式出版;1995年-至今为内部资料5辽宁科技年鉴不详公开出版物/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不详省科技厅设特载文献、宏观科技管理、行业科技、大事记等。6黑龙江科技年鉴不详不详不详省科技厅科技综述、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奖励、科技服务等2006-2008年电子版挂省科技厅网7上海科技年鉴1991年公开出版物/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01~1 700册市科委/市科技信息中心设基础研究与高技术研究、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科技管理与服务、科技园区与区县科技等书附光盘8江苏科技年鉴1989年公开出版物/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1~3 000册省科技厅设特载、科技管理、科技统计、科技政策和法规、大事记等。同版光盘9福建科技年鉴2001年公开出版物/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1~5 000册省科技厅设特载、科技管理、科技统计、文献法规、大事记等。设索引/书附光盘10江西科技年鉴2003年公开出版物/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3 000册省科技厅设科技综述、科技管理、科技统计、科技法规资料等。11山东科技年鉴2004年公开出版物/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1~2 000册省科技厅/省科技情报所设科技管理、行业科技进步、科技统计、科技大事记等。设索引12河南科技年鉴1983年内部资料/2004不详省科技厅设科技政策与法规、科技成果、科学技术普及、科技人物等。 续表1

序号年鉴名称创刊时间出版形式与出版单位印刷数量主办或承办单位类(栏目设置)备 注13湖北科技年鉴1986年内部资料免费交流/2009不详省科技厅设特载、科技活动、表彰奖励、科技统计等。14湖南科技年鉴2002年公开出版物/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卷)不详省科技厅设科技活动、特载、专题综述、科技统计、科技大事记等。15广东科技年鉴1992年公开出版物/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卷)1~4 000册省科技厅、省科技信息中心设综述,科技政策法规及软科学计划、区域科技创新发展、附录等。16广西科技年鉴不详公开出版物/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2005)不详自治区科技厅设特载、综述、科技管理、行业科学技术、大事记等。17四川科技年鉴1997年内部资料免费交流/2009500~600册省科技厅/省科技厅史志办公室设特载、科技创新体系、科技管理与服务、科技人物、科技统计等。18云南科技年鉴不详公开出版物/云南科技出版社/20091~1 000册省科技厅设特载、科技人才、地方科技、大事记等。19陕西科技年鉴2007年公开出版物/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卷)不详省科技厅/省科技史志办公室设特载、科技资源、科技管理、科技服务、政策法规等。设索引、电子版上网

1.3 科技年鉴编纂及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效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地方性科技年鉴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已初步形成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科技管理部门为主的年鉴编纂与利用网络体系。科技年鉴编篆与利用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科技主管部门领导开始重视科技年鉴编纂工作。全国各地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纂科技年鉴,在经费投入、人员配置、办公条件等方面以不同的方式给以支持。如《福建科技年鉴》,坚持按照“政府主办”的指导思想,把它当作省科技厅的“一把手工程”来建设。省科技厅始终把它作为全省整个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日常工作计划,由办公室直接负责,并培养建立了一支以编辑部为主体的专职为主、专兼职相结合的编审队伍[6]。《陕西科技年鉴》在编纂工作开始之初,由省科技厅厅长主持召开了专题会议,明确了领导分工,提出了工作要求,并给予经费保证。实践证明,得到领导的支持与重视是《 陕西科技年鉴》 编纂取得成功的关健[7]。除省级科技年鉴外,国内一些地(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也组织编纂科技年鉴,如《杭州科技年鉴》、《深圳科技年鉴》、《宜昌科技年鉴》、《厦门科技年鉴》、《合肥市科技年鉴》等。二是依托年鉴网络化、信息化平台,促进科技年鉴资源共建共享。(1)北京、天津、广东、广西、湖南、云南等地科技年鉴已入编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2)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已主办《中国年鉴网》,并与北大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创办“中国年鉴资源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资源全文数据库》收录了部级年鉴、地方综合性和专业性年鉴等共计近千种,并已成功地应用服务于全国300多家单位[8]。(3)《黑龙江科技年鉴》、《陕西科技年鉴》等地年鉴的电子版已挂在省科技厅网站,对外提供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三是科技年鉴编纂利用社会认可度逐步提高。2003年,《上海科技年鉴》荣获上海市首届年鉴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级各类档案馆档案编研成果展评会二等奖[9]。《上海科技年鉴》获得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综合奖一等奖,《天津科技年鉴》获得综合奖二等奖;《山东科技年鉴(2009)》在全国地方志系统第二届年鉴评奖活动中获一等奖。四是科技年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用化。据了解国家图书馆和各省、市、自治区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科技情报(信息)服务部门都收藏数量和种类不等的科技年鉴,多年来为用户和读者提供了不同类型的服务。(1)利用馆藏提供年鉴借阅、参考咨询、专题检索等信息服务。(2)为地方各级各类编史修志部门提供年度基础资料数据。(3)为相关部门编写项目可行报告、评估报告、统计分析报告和起草其他相关文献等提供专题参考资料。(4)《陕西科技年鉴》、《山东科技年鉴》、《福建科技年鉴》、《北京科技年鉴》等地年鉴书后设有索引,方便文献检索;《天津科技年鉴》、《福建科技年鉴》、《上海科技年鉴》等地年鉴同时也出版年鉴光盘版,满足用户、读者查阅信息。五是促进了科技年鉴编纂及利用学术交流与合作。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全国地方科技史志研究会等社团组织,团结并组织全国年鉴界同仁,探讨年鉴编纂理论,交流年鉴出版经营工作经验,维护年鉴界的合法权益,发挥在年鉴行业中的服务、协调、协助管理的作用,推动中国年鉴事业健康发展,提高年鉴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文明服务的水平等。各地科技年鉴编撰人员也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交流年鉴编纂体会,研讨年鉴信息利用经验,推进年鉴信息开发利用步伐。

2 影响科技年鉴编纂与利用的因素和问题

一是科技年鉴作为一种新的科技参考工具书,目前还没有被广大科研教学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士所认知。二是科技年鉴编纂机构(部门)设置、人员配置、经费来源渠道等方面亟待规范落实。三是科技年鉴编辑和供稿人员的业务素质高低不一、供稿质量优劣不齐、编辑和供稿人员急需专业知识培训。四是大多数科技年鉴编撰部门以编纂年鉴为主要工作任务,如何深层次开发利用年鉴信息资源则刚刚起步,有许多工作要做。五是深层次的统计、对比分析文献信息亟待充实。六是科技年鉴编纂印刷发行量偏小与地域性差异。大多数地方编纂的科技年鉴印刷发行量仅在1 000~3 000册之间,边远地区科技年鉴的编纂工作亟待加强。

3 科技年鉴编纂及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措施

科技年鉴编纂,除了存史资政,更重要的是应开发其丰富的科技信息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企业自主创新服务[10]。具体措施如下:

3.1 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全力支持

一是各级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科技年鉴存史资政的作用和重要性,建议将科技年鉴编纂应同科技志编纂同时列入科技管理部门日常工作加以支持。二是建议由科技部组织,建立全国性的科技年鉴编纂管理协调部门,统一规划和指导全国的科技年鉴编纂工作,科技年鉴编纂经费应列入同级财政或专项经费给以支持;科技年鉴编撰机构人员岗位设置可参照地方综合年鉴编撰机构设置执行。三是科技年鉴编辑部门要与地方史志编撰管理部门加强联系,争取在年鉴编纂业务等方面得到其指导和支持。四是科技界要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宣传和扩大科技年鉴信息的利用效果。也可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网络等传播媒介大力宣传科技年鉴利用价值和作用,普及利用年鉴知识。五是科技年鉴信息资源的共享。科技年鉴信息可通过政府和其他网站面向社会、面向公众开放(除内容外,可挂在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网,同时可链接在图书、信息服务部门的网站上),要让社会大众了解科技年鉴信息资源特点,逐步开发利用年鉴信息。

3.2 稳步提高科技年鉴编纂质量

一是年鉴编纂管理部门要统一编纂格式(框架结构设计、篇章内容布局、装帧印刷形式等),编辑出版单位要依据国家出版规范和行业规定运行(如校对标准、数字、计量单位等用法)。二是年鉴编辑部门要严格执行稿件“三审”制度,确保稿件的整体质量和信息的全面准确。三是年鉴编辑部门要坚持年鉴的记载功能和存史资政作用,确保年鉴收录信息内容的全、新、准;要规范年鉴图文内容,不断提高年鉴的装帧设计质量,在丰富年鉴内容的同时,提高年鉴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四是科技年鉴编撰部门要定期组织召开年度编撰质量检查座谈会,找问题、提建议,依据编纂大纲,不断充实年鉴类(栏)目内容,进一步提高年鉴的装帧设计,稳步提高年鉴印刷出版质量等。

3.3 不断充实科技年鉴信息内容,深刻揭示年鉴利用价值一是建议年鉴编纂部门增加科技计量学分析内容,如地方性科技经费投入、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市场技术合同等数据资料,进行区域经济科技综合指标对比分析,提高区域经济科技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建议年鉴编纂部门增加一些地方经济比较资料和运行数据:如地方性GDP、CPI、工业、进出口等运行数据;科技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专题分析数据;地方科技投入与产出的效果研究数据;地方科技进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数据等,有利于周边省份的经济科技发展比较,有利于提升地方科技的整体实力。

3.4 切实提高科技年鉴编纂人员的整体素质

一是科技年鉴编纂管理部门要加强继续教育工作,贯彻执行培训上岗许可制度;编撰部门要定期组织年鉴供稿人员撰稿业务培训,整体提高供稿人员业务素质。二是科技年鉴编辑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编撰业务理论和实际编校知识,了解和学习编辑现代办公自动化知识和相应的编辑排版技能和其他有关知识,逐步提高编辑电子化操作技能。三是科技年鉴编辑要在编辑工作一线多实践、多磨练,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创新;要加强与同行间的学术交流研讨,努力提高年鉴编撰质量,以适应现代编辑工作的要求。

3.5 扩宽科技年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途径

一是图书、情报(信息)服务部门要正确处理科技年鉴编纂与利用的关系,积极探讨年鉴利用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加强年鉴信息内容的分析研究和年鉴信息内容的揭示,同时进行年鉴利用效果的调查研究。二是图书、情报(信息)服务部门要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企业自主创新等需要加强搜集科技年鉴和其他类别年鉴,编制馆藏年鉴目录和应用指南;建立年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网络,建设专题数据库,为社会各界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咨询服务。三是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科技情报(信息)部门要举办相应的年鉴类工具书的检索知识辅导,重视培养读者和师生利用科技年鉴等类工具书的检索查新能力,普及和提高读者和用户利用年鉴工具书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四是加强科技年鉴发行工作,确定发行范围,扩大年鉴的影响力。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抓起:强化年鉴的增阅;年鉴的交换;年鉴的订阅等工作。五是科技年鉴工作的创新发展。年鉴应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在组织管理上创新;在技术上创新;在经营方式、发行宣传渠道上创新[9],等等。

参考文献

[1]郑哓娟.浅谈科技年鉴及其功用[J].广东科技,2008,(9):29.

[2]赵爱明.参考咨询与年鉴的利用[J].图书馆学刊,1995,(5):43-46.

[3]王红.年鉴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0,(3):45-48.

[4]范青.论年鉴的社会价值[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1993,(1):18-20,17.

[5]侯威.年鉴资源重在开发与利用[J].安徽科技,2009,(5):33-34.

[6]郑雨苹,洪文昌.《福建科技年鉴》的编篆特点与创新思路[J].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3):9-11.

[7]吴晓霞,李军.编篆《陕西科技年鉴》的几点体会与认识[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9,(5):107-108.

年鉴编纂经验交流材料篇6

一、20__年的主要工作

(一)组织领导

1、认真落实“一纳入,五到位”的修志工作原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修志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把修志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政府经济社会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总结,并做到“五到位”。一是领导到位。坚持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和完善“一把手总体抓,分管领导专门抓,志办领导具体抓”的责任制。及时调整充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由县长任编委会主任,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县志办主任任编委会副主任,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任编委会委员;二是机构到位。从1984年成立县志办以来,基本上保持了修志机构。1996 年机构改革时与党史办合署办公,到20__年又分设出来单独办公,属正科级参公管理单位,核定编制6人,基本做到事有人管,志有人修。三是经费到位。按照“修志经费由地方各级政府负责”的原则,县政府已将修志经费和年鉴编纂经费统一纳入每年财政预算,基本上保证了正常业务的工作经费。四是队伍到位。组织人事部门已按编制和工作需要为县志办配齐了人员。现有干部职工6人(大学本科3人、专科2人、高中1人,其中1人还在读本科)。五是条件到位。县政府逐步为县志办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配备了公务用车、电脑等工作设备,逐步改善了工作条件。

2、认真学习有关地方志工作的方针政策和重要会议精神。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地方志工作的方针政策、领导讲话;学习省、州志办的重要文件和有关地方志工作资料;学习州、县人民代表检查《地方志工作条例》情况,并加以落实有关反馈情况;积极参加省、州召开的各种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并抓好落实。年内组织干部职工学习12次,重点学习领导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要讲话,省、州志办的重要文件和工作要求,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以及有关业务知识。

3、积极向县委、政府领导汇报工作,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加强对地方志工作,提高地方志工作的知名度,争取得到县委、政府的支持。我们在工作中加强请示汇报,协调解决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努力做到事前请示,事后报告。一年来,我们针对第二轮修志和《__县年鉴》的工作情况、以及单位财务状况、存在问题、打算和一些想法,及时向县委、政府分管领导汇报,向县委副书记汇报4次,向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汇报8次,向州志办领导综合汇报8次,按时报告每月一次的续志工作进展情况。同时还向当地

组织人事部门汇报人员编制等有关问题。由于我们加强了请示汇报工作,得到了县委、政府的重视、有关部门的支持,地方志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4、顺利完成参公管理工作。按照《云南省人事厅关于__州人民政府研究室等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法管理的通知》(云〔20__〕51号)精神要求,并按州、县要求,今年3月顺利完成交接参公管理各项手续,转入参公管理。

(二)业务工作

1、续志工作。第二轮续修《__县志》工作,自20__年7月正式启动以来,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州志办的具体指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的积极配合支持,全体修志人员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完成初稿交主编统稿。

一是精心安排,广泛征集。按照续修《__县志》篇目、章节和内容要求,将所需资料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负责完成撰稿,县志办为部门提供编写提纲,写作要求和写作范例,并进行认真指导。

二是落实责任,认真编审。为确保《__县志》按要求时间圆满完成编纂任务,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实行编辑岗位责任制,把各篇章编辑任务落实到个人,做到职责清楚,任务明确,奖惩分明,充分调动修志人员的积极性。

三是督促检查,重点指导。按照编辑岗位责任制的分工,加强与部门的联系,督促检查部门志书撰写情况,协调有关部门做好资料的征集。对重点部门和有困难的单位,深入实际认真帮助指导编撰工作。

四是认真审阅,反复修改。真实、准确是志书的根本,而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为确保志书质量,把《__县志》编成精品良志,县志办对部门上报的材料,认真进行审阅,对不符合要求,资料不全,内容空洞的单位,提出修改补充意见后,退回原部门重新修改补充,确保第一手资料真实可靠。

2、年鉴工作

年鉴编纂工作是地方志重要的一项工作。20__年,年鉴编纂工作在20__年版《__县年鉴》(创刊号)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借鉴外县年鉴编辑的经验,努力向精品上下功夫,突出着力点,积极做好年鉴编辑工作,到11月底,《__县年鉴》20__版出版发行。一是精心组织,认真收集资料。按照年鉴篇目、内容的要求,将年鉴的资料分解到各部门,年鉴编纂人员责任到人,分片负责收集汇总。二是落实责任,认真编辑。为确保年鉴按时、按质完成编辑,并向精品目标迈进,工作实行岗位责任编辑制,并且各章编辑责任落实到人,做到责任落实,任务落实,充分调动各编辑人员的积极性。三是突出重点,加强指导。为确保年鉴按时、按质完成编审工作,县志办与各单位加强联系,督查各单位年鉴资料撰写情况,并对年鉴资料撰稿人给以实时指导。四是认真编审,反复修改。质量是年鉴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为确保年鉴上精品,县志办在加强指导的同时,进行认真编审,反复修改,力求年鉴资料真实可靠。

3、加强修志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编纂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修志队伍是修志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工作与学习两手抓,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全体编辑人员,加强政治理论和编纂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确保志书正确的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着力提高志书质量。一是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二是学习党的十六大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以及省、州、县党代会精神;三是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宪法和法律法规、等;四是学习省、州和县委、政府的重要文件,积极参加县委、政府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六是积极参加省、州志办举办的业务培训和学习;七是要求编辑人员边工作边自学,有计划地组织编辑人员集中学习有关编纂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讨论,相互学习,提高编纂业务水平;八是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为适应新形式文字编辑工作的需要,边实践边学习,要求每个编辑人员熟练掌握电脑操作技术,目前编辑人员基本掌握了电脑操作技术。

4、认真学习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20__年5月,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这是我国地方志工作的第一个法规,《条例》的出台将地方志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对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立地方志工作长效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把学习、宣传、贯彻、执行《条例》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一是召开座谈会。今年10月29日,召开了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学习《条例》座谈会,会上学习《条例》内容,深刻领会《条例》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二是畅所欲言,广泛听取意见,做到广泛宣传,用《条例》规范地方志工作,逐步将地方志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

5、抓好地方志理论研究,积极组织撰写理论文章和信息报导工作。我们在全力抓好续志和年鉴编纂工作的同时,注重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组织动员和鼓励修志人员,积极撰写理论文章和工作信息的宣传报道工作。一年来,向州级以上刊物报送理论文章和工作信息12篇,到目前已采用9篇,完成了州级考核任务。同时,紧密结合我县地方志工作的实际,组织全体职工和修志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两次理论研讨会。如今年5月份,我们结合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针对修志和年鉴编纂工作的实际,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努力开创我县地方志工作新局面”为主题进行研讨;11月份,围绕“如何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料,更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主题,开展了学习讨论。大家谈认识、谈体会,谈设想,交流思想,相互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6、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完成县委、政府及省州志办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一是积极做好挂钩扶贫联系点的工作,加强联系协调,为联系村订阅报刊杂志,力所能及地为联系村办实事;二是抽调人员参加全县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三是陪同做好省、州组织的__流域考查团,在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提供服务,圆满完成__县境内的考查任务;四是积极主动地完成州志办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五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组织建设,按照县委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党纪政纪,年内全体职工没有发现违法乱纪的现象;五是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努力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三)中心工作

1、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按照县委的部署,县志办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一是成立机构,精心组织。县委解放思想大讨论实施意见下发后,县志办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二是学习提高。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学习省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学习了有关解放思想大讨论指定的篇目; 三是交流思想,认 真查摆。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对照贯彻科学发展观,对照县委书记“六破六强”的要求,认真查摆存在的问题,发放意见表,广泛听取多方意见,并召开民主生活会,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形成了20__字左右的剖析材料;四是制定整改方案,认真整改。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在学习、开拓创新、增强精品意识、突出着力点,做好年鉴和县志工作,内部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整改,并制定6条整改措施进行认真整改。在历时4个月的开展活动中,县志办严格按照县委的部署,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明显成效。

2、认真贯彻实施四项制度

按照县政府的安排,县志办认真学习贯彻实施四项制度,全面推行“四项制度”。一是成立领导小组,高度重视。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机构,把四项制度的推行纳入重要工作来抓。二是制定了县志办推行四项基本制度的实施细则,优化了政务环境,提高服务意识。三是结合实际,开展承诺服务,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效率。三是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在工作中消除推、拖、不负责任的情况,具体落实到人和事。通过开展四项基本制度,提高了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工作保障

1、续志、年鉴经费列入财政预算。__县是边疆少数民族特困县,县级财政十分困难,但是,县委、县政府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切实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从县级有限的的财力中安排15万元作为续志、年鉴编纂工作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按时足额拨付。

2、工作条件进一步改善。一是由于县委、政府领导重视,县志办多方筹措资金,去年9月份购置了一辆公务用车;二是办公室从原来的三间增加到5间;三是购置办公桌椅2套,从而大大改善了办公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__年总体工作进展顺利,但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少数部门和单位,对志、鉴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按时供稿,影响整体编纂进度;二是从各部门报送的材料来看,还存在着内容残缺,重要事件情况不清,体例不符合要求,有关数字前后矛盾等情况比较突出;三是修志队伍新手多,业务素质需进一步提高;四是修志经费不足,工作条件差,设备落后,适应不了新时期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需要等等。

三、20__年工作计划

20__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州志办的具体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继续抓好续志和年鉴编纂工作,努力开创地方志工作新局面。

(一)切实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理论和业务素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州、县党代会精神;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编纂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业务能力。

(二)以“创精品、修名志”为目标,努力推进第二轮修志工作。具体安排:20__年6月份前基本完成县志总纂送审稿,7月份资料基本做到齐、清、定,同时分别报省、州、县三级审查,8-9月用两个月的时间进一步修改最后定稿,争取10月底交出版社出版。

(三)总结经验,继续抓好《__县年鉴》编辑出版工作。做到早布置、早安排、早动手、早出版,力求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着力提高年鉴质量。

(四)积极抓好方志资料的开发利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在抓好续志、编年鉴的同时,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开发利用方志资料,为县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五)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努力推进地方志工作法制化进程。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采取多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用《条例》规范地方志工作,努力推进依法修志的步伐。

(六)积极争取资金,努力改善办公条件。积极向县委、政府要求,多渠道争取筹集资金,对现有办公楼进行一次修缮,努力改善办公条件。

二0__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主题词:行政事务 工作总结和计划

年鉴编纂经验交流材料篇7

(一)组织领导

1、认真落实“一纳入,五到位”的修志工作原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修志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把修志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政府经济社会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总结,并做到“五到位”。一是领导到位。坚持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和完善“一把手总体抓,分管领导专门抓,志办领导具体抓”的责任制。及时调整充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由县长任编委会主任,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县志办主任任编委会副主任,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任编委会委员;二是机构到位。从1984年成立县志办以来,基本上保持了修志机构。1996年机构改革时与党史办合署办公,到**年又分设出来单独办公,属正科级参公管理单位,核定编制×××人,基本做到事有人管,志有人修。三是经费到位。按照“修志经费由地方各级政府负责”的原则,县政府已将修志经费和年鉴编纂经费统一纳入每年财政预算,基本上保证了正常业务的工作经费。四是队伍到位。组织人事部门已按编制和工作需要为县志办配齐了人员。现有干部职工×××人(大学本科×××人、专科×××人、高中×××人,其中×××人还在读本科)。五是条件到位。县政府逐步为县志办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配备了公务用车、电脑等工作设备,逐步改善了工作条件。

2、认真学习有关地方志工作的方针政策和重要会议精神。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地方志工作的方针政策、领导讲话;学习省、州志办的重要文件和有关地方志工作资料;学习州、县人民代表检查《地方志工作条例》情况,并加以落实有关反馈情况;积极参加省、州召开的各种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并抓好落实。年内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次,重点学习领导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要讲话,省、州志办的重要文件和工作要求,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以及有关业务知识。

3、积极向县委、政府领导汇报工作,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加强对地方志工作,提高地方志工作的知名度,争取得到县委、政府的支持。我们在工作中加强请示汇报,协调解决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努力做到事前请示,事后报告。一年来,我们针对第二轮修志和《**县年鉴》的工作情况、以及单位财务状况、存在问题、打算和一些想法,及时向县委、政府分管领导汇报,向县委副书记汇报×××次,向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汇报×××次,向州志办领导综合汇报×××次,按时报告每月一次的续志工作进展情况。同时还向当地组织人事部门汇报人员编制等有关问题。由于我们加强了请示汇报工作,得到了县委、政府的重视、有关部门的支持,地方志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4、顺利完成参公管理工作。按照《云南省人事厅关于**州人民政府研究室等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法管理的通知》(云〔**〕51号)精神要求,并按州、县要求,今年3月顺利完成交接参公管理各项手续,转入参公管理。

(二)业务工作

1、续志工作。第二轮续修《**县志》工作,自**年7月正式启动以来,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州志办的具体指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的积极配合支持,全体修志人员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完成初稿交主编统稿。

一是精心安排,广泛征集。按照续修《**县志》篇目、章节和内容要求,将所需资料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负责完成撰稿,县志办为部门提供编写提纲,写作要求和写作范例,并进行认真指导。

二是落实责任,认真编审。为确保《**县志》按要求时间圆满完成编纂任务,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实行编辑岗位责任制,把各篇章编辑任务落实到个人,做到职责清楚,任务明确,奖惩分明,充分调动修志人员的积极性。

三是督促检查,重点指导。按照编辑岗位责任制的分工,加强与部门的联系,督促检查部门志书撰写情况,协调有关部门做好资料的征集。对重点部门和有困难的单位,深入实际认真帮助指导编撰工作。

四是认真审阅,反复修改。真实、准确是志书的根本,而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为确保志书质量,把《**县志》编成精品良志,县志办对部门上报的材料,认真进行审阅,对不符合要求,资料不全,内容空洞的单位,提出修改补充意见后,退回原部门重新修改补充,确保第一手资料真实可靠。

2、年鉴工作

年鉴编纂工作是地方志重要的一项工作。**年,年鉴编纂工作在**年版《**县年鉴》(创刊号)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借鉴外县年鉴编辑的经验,努力向精品上下功夫,突出着力点,积极做好年鉴编辑工作,到11月底,《**县年鉴》**版出版发行。一是精心组织,认真收集资料。按照年鉴篇目、内容的要求,将年鉴的资料分解到各部门,年鉴编纂人员责任到人,分片负责收集汇总。二是落实责任,认真编辑。为确保年鉴按时、按质完成编辑,并向精品目标迈进,工作实行岗位责任编辑制,并且各章编辑责任落实到人,做到责任落实,任务落实,充分调动各编辑人员的积极性。三是突出重点,加强指导。为确保年鉴按时、按质完成编审工作,县志办与各单位加强联系,督查各单位年鉴资料撰写情况,并对年鉴资料撰稿人给以实时指导。四是认真编审,反复修改。质量是年鉴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为确保年鉴上精品,县志办在加强指导的同时,进行认真编审,反复修改,力求年鉴资料真实可靠。

3、加强修志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编纂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修志队伍是修志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工作与学习两手抓,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全体编辑人员,加强政治理论和编纂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确保志书正确的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着力提高志书质量。一是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二是学习党的十六大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以及省、州、县党代会精神;三是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宪法和法律法规、等;四是学习省、州和县委、政府的重要文件,积极参加县委、政府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六是积极参加省、州志办举办的业务培训和学习;七是要求编辑人员边工作边自学,有计划地组织编辑人员集中学习有关编纂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讨论,相互学习,提高编纂业务水平;八是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为适应新形式文字编辑工作的需要,边实践边学习,要求每个编辑人员熟练掌握电脑操作技术,目前编辑人员基本掌握了电脑操作技术。

4、认真学习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年5月,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这是我国地方志工作的第一个法规,《条例》的出台将地方志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对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立地方志工作长效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把学习、宣传、贯彻、执行《条例》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一是召开座谈会。今年10月29日,召开了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学习《条例》座谈会,会上学习《条例》内容,深刻领会《条例》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二是畅所欲言,广泛听取意见,做到广泛宣传,用《条例》规范地方志工作,逐步将地方志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

5、抓好地方志理论研究,积极组织撰写理论文章和信息报导工作。我们在全力抓好续志和年鉴编纂工作的同时,注重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组织动员和鼓励修志人员,积极撰写理论文章和工作信息的宣传报道工作。一年来,向州级以上刊物报送理论文章和工作信息12篇,到目前已采用9篇,完成了州级考核任务。同时,紧密结合我县地方志工作的实际,组织全体职工和修志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两次理论研讨会。如今年5月份,我们结合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针对修志和年鉴编纂工作的实际,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努力开创我县地方志工作新局面”为主题进行研讨;11月份,围绕“如何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料,更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主题,开展了学习讨论。大家谈认识、谈体会,谈设想,交流思想,相互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6、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完成县委、政府及省州志办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一是积极做好挂钩扶贫联系点的工作,加强联系协调,为联系村订阅报刊杂志,力所能及地为联系村办实事;二是抽调人员参加全县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三是陪同做好省、州组织的**流域考查团,在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提供服务,圆满完成**县境内的考查任务;四是积极主动地完成州志办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五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组织建设,按照县委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党纪政纪,年内全体职工没有发现违法乱纪的现象;五是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努力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三)中心工作

1、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按照县委的部署,县志办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一是成立机构,精心组织。县委解放思想大讨论实施意见下发后,县志办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二是学习提高。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学习省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学习了有关解放思想大讨论指定的篇目;三是交流思想,认真查摆。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对照贯彻科学发展观,对照县委书记“六破六强”的要求,认真查摆存在的问题,发放意见表,广泛听取多方意见,并召开民主生活会,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形成了2000字左右的剖析材料;四是制定整改方案,认真整改。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在学习、开拓创新、增强精品意识、突出着力点,做好年鉴和县志工作,内部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整改,并制定×××条整改措施进行认真整改。在历时×××个月的开展活动中,县志办严格按照县委的部署,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明显成效。

2、认真贯彻实施四项制度

按照县政府的安排,县志办认真学习贯彻实施四项制度,全面推行“四项制度”。一是成立领导小组,高度重视。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机构,把四项制度的推行纳入重要工作来抓。二是制定了县志办推行四项基本制度的实施细则,优化了政务环境,提高服务意识。三是结合实际,开展承诺服务,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效率。三是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在工作中消除推、拖、不负责任的情况,具体落实到人和事。通过开展四项基本制度,

提高了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工作保障

1、续志、年鉴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县是边疆少数民族特困县,县级财政十分困难,但是,县委、县政府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切实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从县级有限的的财力中安排×××万元作为续志、年鉴编纂工作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按时足额拨付。

2、工作条件进一步改善。一是由于县委、政府领导重视,县志办多方筹措资金,去年9月份购置了一辆公务用车;二是办公室从原来的三间增加到5间;三是购置办公桌椅×××套,从而大大改善了办公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年总体工作进展顺利,但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少数部门和单位,对志、鉴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按时供稿,影响整体编纂进度;二是从各部门报送的材料来看,还存在着内容残缺,重要事件情况不清,体例不符合要求,有关数字前后矛盾等情况比较突出;三是修志队伍新手多,业务素质需进一步提高;四是修志经费不足,工作条件差,设备落后,适应不了新时期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需要等等。

三、2009年工作计划

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州志办的具体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继续抓好续志和年鉴编纂工作,努力开创地方志工作新局面。

(一)切实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理论和业务素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州、县党代会精神;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编纂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业务能力。

(二)以“创精品、修名志”为目标,努力推进第二轮修志工作。具体安排:2009年6月份前基本完成县志总纂送审稿,7月份资料基本做到齐、清、定,同时分别报省、州、县三级审查,8-9月用两个月的时间进一步修改最后定稿,争取10月底交出版社出版。

(三)总结经验,继续抓好《**县年鉴》编辑出版工作。做到早布置、早安排、早动手、早出版,力求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着力提高年鉴质量。

(四)积极抓好方志资料的开发利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在抓好续志、编年鉴的同时,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开发利用方志资料,为县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年鉴编纂经验交流材料篇8

年鉴的权威性和史料性

年鉴是一个行业的年度百科全书,它又是这个行业的窗口,可为读者提供丰富、翔实的资料,翻一翻年鉴,就能够了解这个行业的大概。《中华慈善年鉴》是读者全面、完整地了解中国慈善工作基本情况的最主要工具书。

年鉴的作用是其他一般工具书所不能替代的。年鉴富含大量的各类信息,信息量是年鉴功能的标志。由于年鉴的这种特殊功能,因而对其知识的严密性、史料的真实性、选材的实用性、立论的权威性的要求都是很高的。年鉴提供的信息和经验是全面的、丰富的,是权威的、准确的:是经过系统编排便于查检的;是连续不断逐年更新的。

年鉴可以说是一种“编年史”,具有巨大的存世价值,为后人了解和研究方面的发展提供有重要价值的史实。年鉴编纂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一年的工作进行认真回顾、归纳、分析、总结的过程,一年工作的重点是什么,有哪些得和失,有什么经验和教训,都要在年鉴中归纳出来,并予以真实地反映。

业内同行也需要看一看其他慈善组织的一年是怎样过的,他们一年中最有价值的事是什么,其主要成就是什么?有什么历史事件与他们相关,在其中的作用如何?这会给自身的成长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

年鉴的内容反映中国慈善事业的面貌,代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水平,这些年来,慈善事业成绩很大,年鉴也应力求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更全面、更准确、更真实地反映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

年鉴的质量和品位

《中华慈善年鉴》编纂之前,从编委到编撰者就形成一个共识,在年鉴的质量和品位上一定要坚持高水准。大家都是根据这个要求来努力实践的。现在可以说,这本年鉴确实比较客观地反映了2006―2007年全国各地慈善工作情况,是一部品位比较高、质量比较好的出版物。无论在政治方向、地方特色和信息容量上,都坚持了高标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从总体上看,绝大多数单位的组稿是认真的,质量也是好的,交稿也是及时的。但是也有个别单位的稿件内容比较单薄,分量不够,说明还没有认真下功夫。还有的单位交稿较晚,文字质量不高,这虽然是个别的,但是也会影响到全书的质量,我希望这些缺点在下一本年鉴中有较大的改进。

年鉴的顺利出版有编委们的一份辛勤劳动。今后大家还是要继续负起责任,并争取做得更好。我们所有的稿子都要经过层层把关,每一层都要负起自己的责任。各慈善机构把自己的稿子送出来的时候,就要把好第一道关,看看是不是准确反映了本省、本市、本单位这一年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在数据上、文字上、基本观点上,都要把好关,送上来的文字材料不能是乱糟糟的。

另外,编纂工作是非常细致的工作。每一张图片,每一段文字,每一个数据,它的差错或者不适当,都会影响年鉴的整体质量。年鉴特别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要经得起推敲。这就需要严谨、细致的作风。新出版的年鉴基本上是一本质量好、品位高的年鉴。但仔细去看,还可以挑出好多毛病。希望我们2008年的《中华慈善年鉴》要编得更好一点,更经得起推敲,更经得起大家的评价。

年鉴是以年为期的期刊,出版周期的长短也是衡量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我们不能忽视这个问题。我们希望2008年的年鉴能够提前出版。但一部年鉴的出版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历经撰稿、编纂、审样、印刷、出版等几个工作环节,各个环节都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任何一个环节的延误,都会影响到整个工作的进度。因此,每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大家都按照时间表来工作,齐心协力地如期完成工作任务。

年鉴的发行和使用

我们编纂出版年鉴,必须时刻牢记作为精神产品生产者所负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一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强调发行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提高年鉴的质量,如果年鉴的质量上不去,年鉴就无法生存下去;而发行上不去,年鉴同样也无法生存下去。

我们编辑出版年鉴的目的就是要为慈善组织和社会各界服务,如果编好以后就被束之高阁,那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是对我们自己劳动成果的不尊重。其实一旦我们学会用鉴,那么一本年鉴在手,将为我们的工作提供极大的方便,为我们节省好多时间。所以,各地慈善组织还要积极做好年鉴的发行利用工作,让年鉴为慈善事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年鉴在慈善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年鉴编纂经验交流材料篇9

文登上一轮修志工作始于1980年,至1996年《文登市志》出版,历时16年。据市志办公室统计,在上一轮修志过程中,全市各镇各部门共成立专门修志班子70多个,直接参与修志的人员达500多人,共收集地方史志资料两亿多字,编出乡镇志、行业志和部门志73部,为文登第一轮市志的编修打下坚实的资料基础。1996年《文登市志》出版后,不仅深受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喜爱,而且得到方志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好评,在全国新编优秀地方志评比中,1996年版《文登市志》获一等奖。

第一轮修志任务完成后,文登仍保留着史志机构,为做好文登地方史志工作提供了保障。17年来,文登先后编纂出版了《文登简志》《文登学人》《文登年鉴》《文登进士》《光绪本点注》等17部1500多万字的地方史志丛书,影印了雍正、道光本《文登县志》。期间,市人大、土地局、卫生局、建设局、农业局、农机局、广播电视局、电业局、粮食局,水产局、人民银行、文登师范等二十多个单位还编纂出版了行业志和部门年鉴。这些地方史志丛书的编纂出版,不仅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为第二轮市志的编修保存了大量的资料。回顾过去二十多年的工作,不难看出,文登地方史志工作形势总体是好的,各部门对史志工作很重视,一些已经离开史志工作岗位的老同志,受聘仍在社会各行各业从事着史志工作,运用丰富的专业学识和编纂经验,继续发挥着余热,并在编修过程中带动了新生代,为史志工作培养了人才。

一、二轮修志面临的困难

在经过第一轮全国性的编修地方志以后,我国的地方史志工作已经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2005年9月,省政府颁布《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2006年5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工作条例》。按照“两个条例”关于“地方志书每20年左右编修一次”的规定,山东省政府2001年就把文登市列为全省第二轮续志工作的重点单位,由于文登第一轮市志下限较晚等原因,我们的第二轮修志工作在2008年底启动,下限为2008年。至2011年,下限改为2010年。从时间要求上看,二轮修志启动以来,进度快的县市二轮修志已经完成,有的志稿已进入评审阶段,文登二轮修志工作已落后于全省整体进度。我们上一部《文登市志》的下限是1990年,距今23年了。所以,无论对比全省二轮修志的总体进度,还是按照两个《条例》的规定,我们的二轮修志工作都不能再拖了。《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促进了全社会关心修志事业,也提高了修志人员的积极性。但2008年文登市二轮修志启动以后,作为参与修志的编辑,我们还是体会到了其中的难度,一是收集资料难,二是修志力量薄弱,任务繁重。这两个困难是相互关联的,各有主客观原因导致。

(一)收集资料难

相对于一轮修志,二轮志的时间跨度虽然只有20年,但这20年是改革开放进程最快的时期,社会转型、经济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主管部门职能转变,等等。其中,机构的分拆、合并,尤其是取消,客观上形成了信息容量大但资料收集难的矛盾。如财贸办担负原商业、物资、供销管理业务,经信局要协调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的行业归上级主管,例如各商业银行、石油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气象,有的以经济利益为主,对于上不上地方志书抱无所谓的态度。资料收集难度可以想象。方志的编写原则要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而资料性是三者之中最重要的。地方志是资料性的著述,资料性是地方志的基础,也是决定能否为社会提供全面、系统、翔实、准确的有价值服务的关键。资料是志书的生命,作为方志编辑有时无能为力。如文登市志初稿,虽然在体例上有所创新,但从内容上看,有的条目如自然环境编二十年的内容记载数据相当一部分只有至2005年数据,社会生活中民俗章所记和现实变化有很大差距,作为志书内容的记述看不出变动情况,应补充有关资料。二十年来的工业、商贸变化情况没有完全体现。志书记述因资料缺乏而有年鉴化的倾向,内容丰富翔实的志稿难得。

(二)修志力量薄弱,任务繁重

对于任何一项工作来说,人员队伍是基础,机构是载体,机制是保障。目前文登志办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志书的纂修质量和速度。威海方志机构陆续参照公务员管理,文登执行的是职称工资,但没有作事业类定性,一定程度影响到方志队伍的稳定和工作积极性。作为县级方志机构不仅要完成自身的地方志书、年鉴和地情书的编纂,还负责辖区内部门、行业志书志稿的指导。文登志办在职编辑6人,要承担每年一部100万字左右的《文登年鉴》编纂任务,承担省市志办年鉴资料收集工作,编制少,任务重。2008年续志与年鉴同时编纂,续志工作量增加,但方志机构编制不但没有增加还减少两个。二轮修志已启动4年多,每年7、8个月的时间要用于年鉴的催稿、编纂,目前续志完成初稿的单位仅占半数。第一、二轮修志,都存在修志周期长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资料收集阶段用时长。第一轮修志从1980年成立机构,至1996年志书出版,前后历时十六年。二轮修志启动大会开过之后,有的部门经志办人员三番五次的动员仍无动于衷,这就导致了全市参与修志的一百多个部门进度参差不齐。《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地方志工作,履行职责包括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地方志工作;组织编纂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但从实际履职情况看,地方志纵横百业,涉及上百部门,主要包括行政机关、社会团体、金融财贸,“门户”欠对当,地方志机构要行使这样的行政职能,有些力不从心。而像服务业、民俗等门类因为没有主管部门提供资料,只能通过社会调查、走访专家编写,以力求保证志书质量。

由上可见,从具体办事部门的角度看,资料收集难,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客观上,各种改革、改制,机构分拆、合并、撤消,事多变,又无人认领;对志办管理体制不明朗;志办人少事多权轻任重,人力与差事不匹配,等等,这些都算是外因。主观上,志办人员畏难发愁、知难而退、懈怠应付的现象也有程度不同的表现,这是内因的问题。

二、解决困难的对策

历朝历代编修的大量志书,在记载国情、地情,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化,推动社会发展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县级地方志在这方面的作用就更加突出。假如文登没有雍正本、道光本和光绪本《文登县志》,我们对文登千余年的历史就知之甚少。因为县一级的人和事能够载入国家正史的少之又少。因此,要提高基层对二轮修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当务之急是要增强做好二轮修志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二轮修志纳入工作的重要议事议程,作为打造文化强市的一项重要工程抓紧抓好。

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志书能否发挥其重要作用,关键在于质量。一部志书只有真实地反映本地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才能起到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才能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借鉴。否则,编出来的志书,不仅不能发挥重要作用,还会适得其反。正因为如此,历代修志都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佳木反复强调:“要把提高第二轮志书的质量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确处理好进度和质量的关系,坚持进度服从质量。”文登第一轮修志和全省、全国第二轮修志实践证明,要提高志书的质量,要修出一部高质量的志书,离不开强有力的领导、有效的资料收集网络、规范的编纂方法、专业的编纂水平,而最最离不开的,是志办编辑人员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就是说,解决二轮修志面临的困难,从志办角度,要正视客观原因,想方设法加以解决,但不能一味强调客观原因,不能纠结在那些我们无法左右的理由上,要立足实情,立足自身,内部挖潜、自我激励、竭尽本分,把我们应该做,通过努力能做得更好的事情做好。

(一)争取党政支持,加强部门沟通,构建有效的资料收集网络,建良好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的修志体制要求,文登第二轮修志,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竞同志担任名誉主任,市委副书记、市长栾波同志担任主任的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委会副主任和委员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有关编委会、市志办公室和承担为二轮修志提供资料的单位的责任,在续修《文登市志》(1991―2010)方案中已作出了规定,要求各部门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办公条件到位,努力为全市第二轮修志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从市志办公室拟定的《文登市志》(1991―2010)篇目(初稿)可以看出,各单位在第二轮修志中,所承担的提供资料的任务有轻有重,差别较大。有的部门或单位的工作在整部志书占一编的位置,有的占一编之下的一章或几章,有的占一章之下的一节或几节,还有的只占节下一目。这就决定了有的单位需要提供数万字的资料,必须花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按要求完成收集资料、编写资料长编的任务;而有的单位可能只需要提供几千字甚至更少的资料,几天之内就能完成任务。因此,要求各单位根据所担负任务的多少,或成立专门班子或至少确定一名撰稿人,在一定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好资料收集和编写资料长编工作。单位政工负责人、主要负责人要经常调度情况,帮助修志人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提供资料任务。各单位的资料长编完成后,必须经主要负责人审查通过。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权威性负责。各单位提供资料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核。

二是加强协调,通力合作。一部志书就是一部地方百科全书。按照“两个条例”的规定,续修《文登市志》的总体要求是全面系统地记述1991―2010年全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全面系统”是对志书内容两个层面的要求。“全面”,就是要求志书所记述的方面,要“横不缺项”。也就是说,全市各行各业、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在志书中都有一定的位置,其人和事在志书中都有所反映,缺了任何一个单位的资料,都会影响志书内容的全面性,都会影响志书的质量;任何一个单位不能按要求及时完成提供资料的任务,都会直接影响全市第二轮修志工作的进度。“系统”,就是要求志书所记述的内容,要“纵不断线”。要充分反映出1991―2010年全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方面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可以说,续志要记述的这20年,是文登有史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20年,也是全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方面面变化最大的20年。要全面系统地记述这20年的发展变化,确实是一项浩繁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靠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参与和通力合作。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行业和单位的归属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还有一些部门和单位合并了,撤消了,这就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要树立大局观念,增强责任意识,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按照市志篇目分工和提供资料提纲的要求,积极主动地承担工作任务,认真做好收集资料和编写资料长编工作。市志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协调指导力度,及时总结推广经验,推动二轮修志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加强修志队伍建设。修志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二轮修志的质量和进度。据文登实际,修志队伍由三部分人员组成:一部分是专门修志人员,也就是我们市志办的同志;一部分是各部门各单位的兼职修志人员,也就是各部门、各单位在修志期间确定的撰稿人或执笔人;还有一些资历较老的同志,包括已退二线但身体好又适合做这项工作的老同志作为单位的执笔人或撰稿人。市志办的同志作为专门修志人员,在第二轮修志过程中,承担着非常繁重的工作任务。市志办公室要加强自身建设,通过业务研讨和专业学习培训等手段,不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思想、理论和业务素质,以适应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的需要。兼职修志人员的工作非常重要。我们知道,志书是资料性的著述,而志书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各部门各单位,没有各部门各单位提供的资料,要编修市志,就像要建一幢楼,没有地基、缺少材料是不可能的。从质量要求看也是这样。志书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权威性是志书质量的基础,也是对志书质量的本质要求。如果各部门各单位提供的资料不是客观的、真实的、有权威的,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本部门本单位这20年的发展变化,要编一部高质量的志书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各部门各单位的撰稿人所做的工作非常重要,是基础性的工作,也是关键性的工作。要选准单位撰稿人。无论做什么事,选准人都非常重要,要完成好单位提供资料的任务更是如此。选准了人,确定一名有事业心、责任感,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对本部门本单位的情况比较熟悉的同志作为单位的撰稿人,就会事半功倍,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应该1个月完成好的任务,结果3个月甚至再长的时间也完成不好。有关撰稿人的选择,这些年来,各单位为编纂年鉴提供资料的人员应该是第二轮修志撰稿人的重要人选;但是还应该考虑到修志与编年鉴有较大的差别,编年鉴只需要各单位提供上一年的情况,而修志要提供过去20年的情况,这就要求撰稿人还要有一定的阅历,要对本单位这20年的情况比较熟悉。所以,还应该注重安排一些已经退到二线或者退休的但熟悉情况身体健康又有一定水平的老同志来做这项工作,给予一定的补助,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市志办要按计划抓好对各单位确定的撰稿人进行培训,增强大家做好修志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大家修志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圆满完成二轮修志任务提供有效保障。

四是依照标准规范修志。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非常重视质量第一的原则。对二轮志书编纂提出若干规范性要求,形成了《地方志书质量标准》,《标准》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出版管理条例》而制定,《标准》的出台对于各级方志机构的二轮修志起到规范和指导作用。特别是对编辑力量较薄弱、培训机会较少的县(市、区)级方志机构,可作为志书编纂的依据。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标准》是对志书这一产品质量的“事前控制、过程控制”。控制活动包含拟定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按《标准》衡量工作成效,用《标准》制定纠正偏差的措施。二轮修志的编辑首先要对《标准》进行了解,以便在收集资料、修改初稿过程中就进行规范,从而提高志书初稿的质量,加快编纂速度。

(二)倡树和谐修志、责任修志理念,提高职业修养和精神追求,练扎实内功

1.和谐修志。和谐理念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髓和核心。和谐理念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人人讲和谐,事事讲和谐,工作生活讲和谐,那我们都会融合在充满激情创业的大环境和小氛围中。编修志鉴同样也离不开和谐。我们要倡导和谐修志,创建和谐的同事关系、和谐的供需稿关系、和谐的内外部关系,齐心协力完成志鉴的编纂。

一是内部和谐,即同事之间的和谐。“百年修得同船渡,多年修得同共事”。在一起共事,就是一种缘分。和谐的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能够成为工作的动力,它体现在工作上的相互帮助支持,共同解决困难与问题;体现在对外交往上的步调一致,有着大家庭大集体的风范。佛祖释迦牟尼曾说过:一滴水,风可以把它吹干,土可以把它吸干,太阳可以把它蒸发掉,要想永不干枯,只有让它融入大海。当今社会,个人力量是很难和团队力量抗衡的。一个人无力独撑天下,不能融入团队的人,很难成就完美。要想获得成功,得先从学会合作开始,和谐相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才能提高编纂水平。有信息资源共同利用,有经验教训共同借鉴,有困难问题共同解决,有心得方法共同分享;有分工有协作有团结,才会有成果有进步有提高。与同事和谐,强调的是合作、沟通,应真诚坦荡,不能遇到问题袖手旁观,幸灾乐祸,不能心存私念,各自为政。某个部门的资料和图片在我这里用不上,到你那里可能就会排上大用场;我觉得你这个章节的设计不是十分合理,如此修改会更贴切更通顺些,大家大讨论、大PK,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尽最大努力减少志鉴的漏洞与缺失,从而达到全书的协调与平衡。共同编纂一部志鉴,就是共同建造一座大厦,如果运作过程中个人(或各个部门)不能和谐相处,团结协作,就会先天不足,成为“软”志鉴。

二是内外和谐,即志鉴编辑部门与供稿单位的和谐。有稿源才能编纂出有价值的志鉴。稿源来自各基层单位,包括各乡镇党委政府、各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管委、市直各部门、各有关企业事业单位、上级驻文单位等,若一个单位安排一两个撰稿人,那全县的志鉴供稿人多达300多人,队伍庞大。可以说,在政府部门的行政指令下,志鉴编辑部门是本区域内与各部门各单位、各行各业打交道最多的。志鉴编辑部门拟订好篇目后,发送全县(市)相关单位的撰稿人按照要求提供具体资料。征集提供资料的过程,就是志鉴编纂部门与供稿单位和谐相处、加强联系沟通了解、增进友谊的过程。和谐相处,不能只体现在一两个月的供需稿期间,还应体现在日常的、长期的沟通交流上。如此,志鉴编辑部门才能像海绵一样汲取到更多的资料信息,然后再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多的查询服务,解决疑难,互通有无,信息共享。从这一点说,志鉴部门就是一个资料信息集散地。

当然,各供稿单位有积极的也有拖拉的。对拖拖拉拉的单位,编辑不能抱怨,不能一味地拿政府命令压、逼、催,换位思考,多沟通,多上门联系,确实有单位忙不过来,只要他们能提供资料信息,我们可以帮助撰写,既节省时间又能把握稿件质量。千万不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越“麻烦”的单位,越不愿意沟通,关系越来越淡,和谐越来越少,稿件就越难征集。不和谐的音符,有可能造就缓慢的供稿速度与低效的供稿质量。只要编辑手勤、腿勤、嘴勤、眼勤,这种恶性循环便可能变成良性循环,慢慢地和谐了,融洽了,就会促进工作进展,换来志“丰”鉴“满”。

同时,对统计部门、工商管理部门、税收管理部门,更要多联系,因为在市场经济下,个体私营企业、民营企业迅猛发展,但这些企业已经没有主管部门可以统一组织供稿,要想获得它们的信息资料,只有从上述部门的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等方面入手。还要多与档案局、报社、电视台等和谐沟通,获得更多的图片影像资料。

和谐的供需稿关系,不是临时抱佛脚,不是编辑的人情索要,不是政府的行政命令,不是步步强催或软语恳求,而应是志鉴编纂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积攒的人脉资源,平等、健康、顺通,是一种稳定的、长期的合作关系。

此外,与外地文登籍人士也要保持友好的和谐关系,通电话、通信、通网络,史志办寄给他们各类地情资料书,也请他们寄回最新的时情动态,共同为史志事业的发展出力献策做贡献。

三是横向和谐,即与兄弟县市保持和谐的友情联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志鉴编纂部门不能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在志鉴编纂方法、队伍建设与管理、方志利用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省内外的兄弟县市有许多成熟的理念,多与他们交往,不定期地拜访,探讨修志编鉴的新经验新做法和新成就,在探讨中提高志鉴的整体质量,在交流中提升编辑的业务水平与素质,在发展中创造和谐,和而不同,和中求特,和中求精。其他的,如加强与出版社的和谐,与各印刷公司的和谐,各种良好的人脉资源可以为高质量地编纂出版志鉴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四是自身和谐,即个人内心的和谐。自身和谐是以上诸多和谐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志办人员的心态决定着志书的质量。志办人员对志鉴编纂工作的态度,不仅决定自身的工作质效,而且对分管联系单位的供稿人产生强烈的示范影响作用。一个富有责任心、专业能力强、敬业勤奋的编纂人员,他在联系工作的时候,一定会给对方传递一种正能量,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激励和督促作用,让对方觉得不认真、不按时提供资料都对不住责任编辑。而一个作风松散、对工作满不在乎或颐指气使的人,会让对方觉得毫无专业水准和做人素质,配合工作的积极性自然大打折扣。所以说,在志鉴编纂部门工作,保持自身思想意识与行为态度的和谐一致十分重要。

首先自己要心态平和。放眼那些在喧嚣闹市中追逐物质或被物欲奴役的人们,风光的表面下是浮躁的灵魂和纠结的心态。而我们做的这一行虽然清苦些,但工薪足以使我们衣食无忧,活得体面有尊严。所谓的幸福,就是灵肉相安。细想,我们已拥有享受幸福的条件,再感觉不幸福,就是心态问题。由此,我们应该庆幸从事了这项工作,不失落,坐得住,编得下,保持内心的平定、平衡、平静,以平和的心态完成工作任务。

年鉴编纂经验交流材料篇10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深入扎实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史志办于3月25日全面启动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自学习活动开展以来,我办精心组织,在县委指导检查组的指导下,严格按照要求圆满完成了三个阶段的各项工作。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周密安排部署。二是统一思想认识,深化理论学习。三是紧密联系实际,专题调研和主题实践活动富有特色。四是广泛征求意见,找准突出问题,活动共发放征求意见表30余份,走访座谈群众6人次。五是切实开展好多层次“交心谈心”活动,活动共开展谈心40人次。六是紧扣科学发展主题,认真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七是深入分析检查,严把分析检查报告质量关。八是紧密结合实际,组织群众评议。九是制定整改措施,坚持边整边改。十是注重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提高整改成果。

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一是部门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有了新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推动和促进部门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了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二是通过横、纵比较和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找准查清了部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部门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工作举措,明确了整改目标和方向。三是有力促进了部门各项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达到了以学习促进工作的目的。

(二)严谨作风,党史资料收集、整理成效明显

宣传党的历史,用党的伟大成绩激励人,用党的经验教育人,用党的历史警示人,是党史部门和党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工作职责。2009年,史志办全体干部职工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严谨作风,党史资料收集、整理取得了良好成绩。

1、指定专人,通过走访部分老同志和查阅大量档案材料,历时两年的《抗日战争时期**县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及其《大事记》的收集、整理工作已于上半年完成,并分别通过了市委党史研究室和省委党史研究室的审验。

(三)统筹安排,地方志资料编纂工作在讲求质的基础上实现了量的突破

2009年的地方志工作,史志办统筹安排,以创精品为目标,地方志资料编纂工作在讲求质的基础上实现了量的突破。

2、精心做好年鉴编修。年鉴编纂工作是史志办的一项常规而重要的工作,2009年版《**县年鉴》编纂工作在认真总结、借鉴县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新的特色和亮点,目前已完成编纂校对工作并交付印刷。

3、扎实做好外宣工作。指定专人按时按质完成了《云南年鉴》、《云南小康年鉴》、《**市年鉴》、《**市志》(**部分)等资料的收编上报工作,其内容既客观记述了**县该时段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轨迹,又积极地宣传了**的工作及亮点。

4、部门志编修取得新进展。在认真做好部门既定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统筹安排,抽派有力的编辑班子,于4月初启动了《**县气象志》的收集、编纂及审核工作,目前该书已交付印刷。同时,《**县人民医院志》、《**县林业志》的编修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四)自身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1、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史志办12项内部管理制度,研究制定了《**县史志办公室奖惩办法》,部门科学发展的制度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

年鉴编纂经验交流材料篇11

《农业年鉴》是我省农业文化工程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我省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国唯一部省级大农业行业年鉴——《农业年鉴》,伴随时代,风雨兼程,走过了近十年的光辉历程。该年鉴于年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开始创办,从年起,由省直17个部门共同联合编纂,至年联合编纂单位扩展到省直30多个部门和市州县。同时,年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改版,内容全面更新。至今已连续出版7卷(年卷即将出版),它的创办和发展,全面系统地记录和反映了农业改革发展历程,对于全面推动农业的改革发展,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与交流,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继年荣获“首届中国地方志年鉴奖一等奖”、年荣获“省首届年鉴奖一等奖”之后,年又荣获全国年鉴综合二等奖、框架设计一等奖、条目编写一等奖、装祯设计二等奖。日益成为我省农业文化的精品工程,成为各级党政领导、理论实际工作者必备的“省情信息库”和“决策参谋库”。

回顾《农业年鉴》创办发展历程,无一不是注入了创新的内在推力。由于我们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坚持以质量求生存,创精品求发展的信念,使这部全面展示农业发展成就的行业年鉴越办越好。这些成绩是我们创新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如何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把握未来发展大势,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以创新的战略谋发展,以创新的思路求突破,以创新的举措抓落实,以创新的工作出成果,将其培育打造成全国同行业第一流的精品名牌。

二、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的方式与途径

(一)框架结构和组织形式创新

年鉴的框架是年鉴的基本结构,也是全书内容和结构的总体设计。就一般情况而言,年鉴的框架结构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为更加贴近时代,展现大农业发展强劲态势,体现国家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和政府指导农业的总体部署,我们从卷开始对农业年鉴框架结构进行了调整、改版、设计。一是扩大联合编纂单位。编辑委员会成员由原来的45人增至62人。参加联合编纂的省直部门由原17个扩大至30多个,新增涉农的财政、信息、保险、文化、体育、卫生、教育、民政、社会保障、组织、人事等联合编纂部门约20个,充分展示大农业的发展气势和特征。二是新增部分专文栏目,展示大农业发展特色。如市(州)长专文、现代农业经济、旅游文化特色产业、农业市场体系建设、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与城乡统筹、农村法制与制度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乡村治理、农村改革推进等一些新的栏目,大大更新丰富了农业年鉴的内容和特色。三是建立健全编纂工作体系。指导和督促各市、州、县、区相应成立农业年鉴编委会,稳定队伍,加强力量,从上至下层层建立健全特约编辑和撰稿负责人队伍。统一印发编辑人员聘书,逐步开辟和形成《农业年鉴》编纂工作体系。

(二)篇目内容的创新

《农业年鉴》是以一年为横断面,年复一年地反映农业发展的大型资料工具书,篇目内容的创新至关重要。从年卷开始,我们对《农业年鉴》篇目内容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和改版。一是大大拓展内容信息量。调整改版后的年卷内容涵盖现代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方方面面,全面反映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情况,成为一部名符其实大农业行业年鉴。二是体现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特征。我们将“特色农业产业”“农业板块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流通与农业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安全与质量标准”等内容从“种植业”篇目中剔出来,单独作为重要篇目编纂,充分体现我省现代农业今后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三是增加了标志农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趋势的新栏目和内容。如新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与城乡统筹”、“农村扶贫”、“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乡村治理、”等篇目内容,全面反映出我省现代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总体情况。

(三)版式装帧的创新

年鉴记载的是“历史的缩影”,是具有自身文化特质的“信息库”。如果说年鉴内容的质量特征是以信息的密集度、资料数据的权威性、“知往鉴来”的历史性等方面来表现的话,那么,年鉴外在形式的质量特征则是以封面的设计(含书脊的设计)、开本及装订、材料使用、正文版式的设计以及字体字号的选择,广告彩页的组合编排等装帧版式设计方面来表现的。一本高质量的年鉴只有当“内质量”和“外质量”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时,才能够真正成为精品。为此,《农业年鉴》年卷版式创新体现在:一是创新装帧版式设计工作。封面设计精美得体,外观流行新颖。二是彩页广告编排醒目合理,版式规范、内容丰富。三是尽可能地运用图案、色彩、字体、字号等多种艺术手法创新。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选择高质量材料,反映出《农业年鉴》的气质和风格,使年卷成为创刊以来最优质的精品之作,深受读者欢迎。

三、进一步推进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

《农业年鉴》创办以来,受到省地方志办公室、省年鉴研究会和农业厅领导的高度重视,省直有关部门鼎力支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但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是农业地方特色体现不够明显;二是资料收集不够全面,农口以外的资料收集欠缺,有待进一步充实完善;三是部分编辑队伍不够稳定,编辑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彩页征集和年鉴发行需进一步规范;五是出版时间有些滞后,需大力改进。为进一步推动《农业年鉴》的创新发展,今后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一)树立创新意识,努力塑造精品名牌。打破年复一年的总结式和统计式资料汇总状态,不断调整和改进年鉴的框架结构、内容、版式和图文设计,不断注入创新的元素,提高编纂质量,打造同行业精品。

(二)明确编纂宗旨,突出时代特征。《农业年鉴》是分年度反映农业改革与发展全貌的大型综合性资料政刊,是一部重要的农业文献资料工作书。办刊必须突出时代特征和行业特色,全面、客观、系统地反映年度内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情况、新成就、新变化、新经验、新特点,为宣传农业,推动农业改革发展服务。

(三)精心筛选条目,突出历史价值。条目是年鉴的基本元素和主要表现形式。条目反映年鉴的具体内容,为读者提供信息资料,是读者检索的主要对象,被人们称之为“年鉴的骨肉”,可以说条目是“年鉴的灵魂”。因此,条目的选题是否准确,撰写是否规范,文字是否简洁凝练,直接影响到年鉴的质量。条目的精选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首先,条目的选题必须体现和符合《农业年鉴》编纂工作的总体方针、原则及大纲内容要求。其次,要体现时展的特征,围绕服务“三农”这一主题,精选具有地区和行业特色的条目内容来写。突出涉农部门的职能特点,突出大农业年鉴的特色。第三,注重内涵特色,突出价值品位。年鉴的历史价值在于他的条目内涵丰富、品味典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年鉴资料是事后记录的历史,而不是新闻。其中许多信息经过时间的沉淀,轮廓事非已经分明,尤其是许多撰稿人亲历亲为,记载这段历史,更加准确、真实和权威。年鉴条目的选题,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对事业发展变化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从中寻找出有规律、有价值、有特色、有典型意义的内容,做到既对全省农业年度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提炼,又要从中筛选出有典型代表价值的条目信息;既要全面反映“三农”的现实主题,又为编修农业史志积累素材资料;既服务现实,又惠及后世。

(四)强化“四大”特点,突出品牌价值。年鉴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于它的品牌价值,必须突出“高、大、新、特”四大特点。“高”,是指战略角度要高,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全面观察和反映我省农业农村改革和发展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再是选材立意要高,充分体现“三农”的时代主题和高价值、高品位的信息。“大”,是指反映年度内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重大事件,举办的重要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的全局性工作和重大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政策举措等。“新”,是指年度内发生的新事物、新情况、新成就、新经验、新问题,重要的、新的信息内容不能遗漏。“特”,是指年度内发生的具有年度特点、行业特色的重大事件。省直各涉农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特点,精心筛选出充分反映我省“三农”工作全局的重要信息和内容,真实准确的记录各涉农部门在新时期反哺支农工作中作出的重要贡献。全面展示其促进我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贡献和作用,从而充分体现大农业年鉴特色。

(五)树立质量意识,从严把好“五关”。年鉴作为公益性资料工具书和权威性的出版物,没有高质量的保证,必然缺乏生命力。因而,年鉴要提高它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就必须提高年鉴编纂的质量。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历史责任感,切实履行职责,把农业年鉴当作一项重要的品牌工程来做,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严格把好保证质量的“五关”。一是把好政治关。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以对本部门本行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精心筛选条目内容,重点是本部门本行业本年度涉农工作的大事要事,杜绝政治性和原则性差错。二是把好编写关。各承编单位具体撰稿人要广泛搜集资料、认真掌握第一手资料,精心筛选资料,精心选择条目。年鉴条目的设置排序要科学,编写体例要一致,标点符号和计量单位的使用,都要力求规范统一。认真按照年鉴稿件的要求和特点,提供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有典型意义、质量较高的稿件,做到资料详实,内容丰富、文字精练,统计数据要做到真实、准确、杜绝常识性差错。三是把好审稿关。坚持承编单位负责人审稿制度,上报文稿须经单位领导审签同意。四是把好保密关。按照国家信息公开条例要求,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制度,防止内容泄密。五是把好创新关。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和撰搞人员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首要的是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年鉴理论创新发展,其次是内容形式的创新,要及时调整框架,强化特色,增加信息含量,扩展信息深度,增加纵横比较的资料,扩大实用信息的覆盖面。在表现形式上,要力求多样化、时代化,办出自己的特色。从内容到形式,从文字到图片,从装帧设计到出版印刷,都要不断创新。再是增加年鉴的品种数量,突出品牌的系列化和多样化。在创新栏目和内容、提高编纂出版质量的同时,还应在年鉴的系列品种开发上有所突破,省直各联合编纂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联合协作,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创办《农业年鉴》特刊、专刊、发展报告等系列文库,大力提高年鉴的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年鉴编纂经验交流材料篇12

李思维先生在教学尽力的同时,又为充实、深化教学内容,而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侧重于历史词汇、语义和普通汉字学。所著《汉字形音学》中,在汉字的发生、汉字体系的形成、汉字的性质等问题上,与郭沫若、周有光、裘锡圭争鸣,提出了更符合汉字实际的独立见解,有着自己的建树。在历史语义的判断上,如先秦的“缉熙”,魏晋的“消息”,唐宗的“向”等,都优于《辞海》的解释。

1997年,李思维先生业已退休。因华中师范大学所承接的《中华大典》项目迟迟未能启动,他又受命牵头,组织《中华大典》编纂组,主持其中的《语言文字典・训诂分典》的编纂。他不辍,将自己退休后的时间和全部精力,无私地投入到这项造福国家、泽被学林的重大文化工程建设之中。先生未曾想到,这项工作一做又是十五年。

《中华大典》是一项由我国以国家的名义和力量来组织编写的一部中华古籍优秀文化资料总汇的大型系列类书,是一部可以和历朝最著名的大型类书相媲美的中国古典文化的集成。

《中华大典》于1990年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启动,被列为部级重点古籍整理项目和《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规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项目,总投资经费4亿元人民币,参加编纂的专家学者约3000人。《中华大典》编纂工程于1989年开始试典,1992年正式全面铺开,全书一级经目分为24个典,包含100多个分典,规模宏大。这24个典是哲学典、宗教典、政治典、军事典、经济典、法律典、教育体育典、语言文字典、文学典、艺术典、历史典、历史地理典、民俗典、数学典、物理化学典、天文典、地学典、生物典、医药卫生典、农业典、林业典、工业典、交通运输典、文献目录典。

《中华大典》是一部全面、系统、科学地对中国文化古籍进行整理、分类、汇编和总结的新型类书。在编排上以现代图书分类方法为参照,同时吸取《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等古代类书编纂体系的长处,以古文献资料辑录的形式,对先秦至1911年我国文化典籍进行梳理、汇编,涵纳了中国古代经、史、子、集四部图书及佛道众教文献、方志等书籍中的优秀文献资料。成书后预计辑录经典古籍2万余种,总字数近8亿字,堪称跨世纪的最大文化出版工程,乃华夏泱泱国学之大观。

中国古代编纂的类书约700多种(张涤华《类书流别》),自公元222年《皇览》成书以来,至唐代《艺文类聚》、宋代《太平御览》、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古今图书集成》,都是收集典籍文献资料的宏富之作,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无论在资料的赅备和体例的严谨上都是有缺陷的。《中华大典》将弥补以前类书的不足,并尽量收入经过整理的古籍版本以及考古学成果和散见在国外的文献资料,在编纂上要体现出既有现代的学术高度,又尊重传统的学术体系、学科结构的学术面貌。

《中华大典》是惠泽后人的文化建设,是中华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风貌的一次集中展现。它将有利于海内外专家学者考察、研究中国文化,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文化工程。

湖北省承担了《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的编纂任务。大典湖北工委约请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分别负责《语言文字典》中三个分典的编纂,我校承接的任务是《训诂分典》的编纂。专家们一起讨论了分典的编纂原则,认为《〈中华大典〉编纂及校点通则》和《〈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编纂总则及校点条例》是编纂《语言文字典》的规范。在体制上以清代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为框架结构参考。分典以经目和纬目两个分类系统统摄整个款目,纵向经目分为分典、总部、部、分部四个级次,横向纬目系统又设立题解、论说、综述、传记、纪事、著录、艺文、杂录、图表等目属。整个体例系统经目、纬目纵横交织,用以网纳、部约所征集的文献资料,体例谨严,条理秩然。例如《训诂分典》就设立训诂理论总部、语义通释总部、经籍注疏总部、方言俗语总部、语法修辞总部等5大总部,下辖16个部,横向纬目则列在总部或部下面。

《训诂分典》始事于1997年。训诂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古人虽然有着极为丰富的训诂实践,但他们并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直至近代,由于现代语言学对传统“小学”的影响,训诂学才彻底摆脱古代经典的附属地位,发展成为一门有自己的原理、方法和有专门研究对象和研究术语的学科。古代学者的训诂理论和训诂实例,有的比较集中地体现在训诂专书(包括专著体和札记体)如《尔雅》、《广雅》、《经义述闻》、《经籍纂诂》等著作中,但更多的是散见在他们研读、传习经典时随文注疏的实践中。古代文献中,运用这种训诂体式整理过的典籍多不胜数。即以儒家经典《诗经》而言,自汉代毛亨《诗故训传》、郑玄《毛诗笺》始,历代有关《诗经》的训诂的著作不绝如缕,至清代,《四库全书》就著录有146种,这还不包括之后的著作。

摆在李思维先生和他的编纂组面前的繁重任务,首先就是资料普查。古籍浩如烟海,内容良莠互杂,先生于众多的典籍中爬罗剔抉,稽查寻检,耗费了大量的精力。有的重要的书籍,一次普查尚怕有挂漏之处,须派第二位资料员再普查一次。据先生介绍,编纂组先后普查过的书籍超过3000种。为避免有遗珠之憾,一些稀见的抄本、稿本也进入他们的视野,比如现藏于北京图书馆的晚明张宗缙抄本《白涯书抄》,藏于上海图书馆的清人胡世琦的手稿本《小尔雅义证》等。稽选训诂资料的具体工作也是极其繁杂的。首先,要选择最好的、字迹清晰、字体较大的版本,将选中的资料复印下来,断句、标点,然后附上专门的资料引得卡片,并注明此段内容应放在经目或纬目的某一目类上,字迹不清晰的,尚要用专门的稿纸誊抄一遍。自然,这些资料的取舍及如何编辑,都需主编最终过目。先生坦言,材料的标点、校勘及取舍,是对人的学养和研究能力的严峻考验。几年的编纂工作,他积累了许多新鲜经验,并且将之上升为类书编纂的方法论认识,比如,在谈到资料的去取原则时,他总结了几点认识:

一、分析材料时,眼力体现着研究者学术能力的高至与浅陋,要能看出材料在哪个方面能显示什么问题。

二、要有正确的判断力,应该知道某一材料应该安放在什么地方,才能最大限度地显示材料的信息功能,材料安放不准,还不如古人的“长编”。

三、无论是字典、辞书抑或是类书的编纂,都要对该种书籍的功用、特点、编排和检索形式有深入的认识,要考虑所有的材料怎样才能构成一个合理的体系。

理论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前人在古籍校勘领域内,每有将他们所从事工作的经验归纳为理论而获得成功的例子,例如,元代岳浚校刻《九经》、《三传》,将其校勘经验总结为《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后来,他列述的这些校勘条例,成为人们研究、校勘古籍的重要理论。试想,当《大典》编纂工作结束后,如果有人能将各地编纂者的编纂经验加以总结汇合,形成理论,将会极大地推进我国工具书编纂理论的研究,成为惠学后代的有益工作。

谈到是什么机缘促使他从事这项工作时,李思维先生颇以感慨系之:原来,当1992年华师领命编纂《训诂分典》时,先生并非编纂组成员。或许是因为人们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得还不够,或许是因为这项工作我国当代学者以前从未接触过,人们还不知道从哪里下手,领命两年来,却未启动。这使得大典湖北工委着急了,来我校和华师摊牌,华师当时面临着这样的选择:接受还是放弃这项任务。在有关领导的动员下,先生方应允牵头《训诂分典》的编纂工作,当时,他可谓是临阵受命。说及此事,先生一脸肃然,说:“我当时就是想为华师的学人争口气,为华师争口气。”领命之后,先生立即组织纂修班子,研究编纂体例,分嘱有关事宜,不到两年,就拿出了110多万字的送审样稿,且一次通过。

谈到参加《大典》的编纂有何感受和获益时,先生说,“前修未密,后出转精”是学术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的责任是要通过《训诂分典》,显示这个学科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重要作者,重要论述和他们所达到的高度,以及他们的成败、得失,他们的贡献与局限。《分典》不是简单地再现前人的成绩,而是要达到今天的学术高度,要让研究者从中获得这个领域中的精华和借鉴。他坦言,通过《大典》的编纂,自己才真正深入到训诂学这个学科领域中去了。先生认为,这几年的工作,最使他感到欣慰的是,在他的带领下,一批年青学者在这里得到了锻炼,他们的业务和研究能力获得了进一步的扩展和提升,学养更为厚实。这些青年学者,近年来都逐渐成为各个单位的学科担纲和领头人。

古往今来,学子士人辛勤刻书、著书,名随书行,或可于辛苦中有所慰借,然而先生凌越于这些见识的是:他将推广发扬文化遗产,传延惠学后代视为己任,自觉地承负起繁衍学术文化的历史使命,这一点,尤其令人敬佩。

李思维先生领修《训诂分典》时,已过花甲之年,且患有心脏方面的疾病。他目营手检,无间晨夕,摩挲披览,老而不倦,将全部身心投入到这项工作之中。兄弟院校编纂工作的进度,像滴答作响的钟声,时时敲打着他紧张的内心,呕心沥血的工作不断吞噬着他的健康,2008年8月,他倒在病魔面前,住进了医院。病榻上,常有难以排遣的忧结袭扰着他,他忧虑的是,当《大典》编纂进入关键的收官阶段,他病倒了。他还忧虑,确实有一些年长的学者,由于健康原因,未能克竟《大典》修纂工作,而不得不惜别他们钟爱的事业。幸得昊天眷顾,一段时间后,先生得以病愈出院,回到了他心爱的工作岗位上。病愈后,先生一如既往,往来于家和编纂工作室之间,夜以继日地披览寻检于古籍文献之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