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10-07 03:40:34

肉牛养殖论文

肉牛养殖论文篇1

饲料消耗估算:肉用牛日粮干物质=体重(kg)×2.0%-2.5%(8)按肉牛日粮的精、粗料比3∶7计;每头牛的人员工资费用(元/头)=每头牛的饲养人员工资费用(元)+每头牛的管理人员工资费用(元)+每头牛的销售人员工资费用(元)(9)

1.2流动资金投资估算

周转次数=365÷{[预期出栏体重(kg)-初始体重(kg)]/日增重(kg)}(10)流动贷款估算(万元)=应收账款(万元)+外购原料费用(万元)(11)生产负荷估算(万元)=应付账款(万元)年流动资金需要量(万元)=流动贷款估算(万元)-生产负荷估算(万元)(12)

1.3利润估算

利润总额(万元)=销售收入(万元)-销售税与附加(万元)-总成本(万元)(13)

2结论

2.1建设投资项目建设投资以参考价格为基准,采用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估算。经估算,项目总投资为194.45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55.42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8.3万元,其他费用5.5万元,流动资金125.23万元,

2.2成本费用估算总成本费用估算采用生产要素估算法,包括外购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人工工资、修理费、折旧费等其他费用。正常年总成本费用201.41万元,其中经营成本192.4万元。

2.3销售收入及利润总额正常年销售收入276.8万元,利润总额为64.08万元。

3讨论

肉牛养殖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 S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210-01

牛属于食草动物,牛肉的特点是高蛋白、低胆固醇、低脂肪,且营养丰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肉越来越受到欢迎,使得肉牛养殖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这对肉牛的养殖带来了很好的机遇。然而当前环境下,农村肉牛养殖业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牛舍的建设不合理

农村肉牛养殖一般是小规模的养殖,大多数养殖户都是将家中的旧房改造成为牛舍,改造而成的牛舍中牛床往往会凹凸不平,牛舍矮小、空气污浊,不能保证牛舍日常的通风换气,同时也不利于牛舍夏季的降温,而冬春季又过于寒冷潮湿,甚至有的牛舍难挡风雨,光照条件也得不到满足。肉牛每天都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会严重的影响到肉牛的健康,影响肉牛的增重。为了改善肉牛的生活环境,首先要对牛舍进行改进,肉牛养殖户要确保牛舍冬暧夏凉,并且要保证牛舍的通风和光线充足。

二、肉牛的肉质不佳

农村养殖户一般是到农村市场挑选本地的水牛或者黄牛作为种牛来自繁饲养,其后代大多数用来出售。而黄牛的体型一般较小,生长速度也比较慢,出栏时间相对比较长。水牛的体型相对黄牛比较大,但水牛的屠宰率比较低,饲养的周期更长,产肉量也比较低,肉质相对较差。肉牛与黄牛或水牛配种进行繁殖,往往会造成后代的品种不良,导致肉牛的增重慢、肉质差、不易消化,从而导致肉牛的销售价格受到影响。

三、饲料营养不全面

天然牧草的数量不足,对于放牧的肉牛来说,不能很好的满足肉牛的需求,从而会使肉牛的增重变得缓慢。虽然农村也有种植牧草来喂牛,但是牧草的种类过于单一,牧草的产量虽然高,但不能提供肉牛足够的营养,尤其是缺乏蛋白质,这会严重影响到肉牛的增重速度。而到了冬季,如果没有贮存足够的优质牧草,而是以农作物的秸杆来喂肉牛,严重的不能满足肉牛的营养需求。同时,农村肉牛养殖户由于资金的紧缺,科学饲养管理技术运用不当,认为饲喂营养全面的全价饲料会影响肉牛的品质,很少用营养达配全面的高蛋白精料来喂养肉牛,从而严重影响肉牛的生长,导致牛肉品质下降。

四、繁殖技术落后

农村小规模的肉牛养殖户基本上没有学习过肉牛的繁殖技术,对公母肉牛往往采取的是混群放养的政策,使肉牛自由进行。没有人工管理的,往往会造成肉牛过早进行,也会出现近亲繁殖的现象,从而导致肉牛的后代早产、体重不足、体制较弱、生长缓慢、增加出栏时间等问题。而推广肉牛的人工受精技术能够节约成本,同时也可以克服本交造成的配种困难的问题,但人工受精有很强的技术性要求,养殖人员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较好的掌握并应用该技术。

五、不注意肉牛的防疫工作

当前农村小规模的肉牛养殖户往往不注意肉牛的卫生防疫工作。当肉牛患病时,会不断的用药把肉牛的病治好,但一般养殖户的消毒防疫意识很低,舍不得花少量的钱去做好肉牛的消毒防疫工作。由于在牛舍内没有专门的消毒池,牛舍也不定期消毒处理,也没有及时对肉牛注射防疫针,肉牛一旦患病,特别是患上传染病时,就会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农村肉牛养殖户应该注意定期对牛舍进行消毒,尤其是在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更要注意消毒措施,同时也要增加牛舍消毒的次数。养殖户需要树立消毒防疫的意识,根据本地区肉牛疫病的发生情况,给肉牛注射相应的疫苗,同时也要注意饲料的安全卫生,保证牛舍的干净。

六、销售渠道不畅通

农村的肉牛市场体系不完善,缺乏规范的活牛交易市场,肉牛的交易一般是牛贩子在村里收购肉牛。农村的肉牛养殖一般采用零散的小规模养殖经营,这种性质就使得农村肉牛养殖呈现分散饲养的状况,且饲养量相对比较少且不集中,品种低劣,不能很好的吸引有竞争力的外来购牛户。即使有购牛户来购买肉牛,而肉牛养殖户本身缺乏市场价格判断,这就会使养殖户受到经济损失,从而挫伤农民养殖肉牛的积极性。如果肉牛没有及时的销售出去,养殖户只能继续饲养肉牛,而对于饲养时间过长的肉牛来说,其肉质就会下降,无形中增加饲养成本;即使最终销售出去,也会影响肉牛的销售价格。因此,当前农村肉牛养殖缺乏畅通的销售渠道对养殖户有很大的影响。

七、结语

本文主要对当前环境下农村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牛舍的建设不合理、肉牛的肉质不佳、饲料营养不全面、繁殖技术落后、不注意肉牛的防疫工作、销售渠道不畅通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重视,会对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不易于农村肉牛养殖业的发展。而在提出改善农村肉牛养殖问题的对策时,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推广科学的养殖技术,推行科学的养殖模式,使农村肉牛养殖产生良好的市场竞争力,最终使农民受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陶佑强. 我国南方肉牛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J].西川畜牧兽医:牧业论坛.2007(05):22-23.

[2]汤绍贤,邱务喜. 松阳县肉牛养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2(07):473.

肉牛养殖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S823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的发展,消费者对牛肉的需求量增加,然而肉牛却连续减产。南方因其气候的优势,草场开发潜力巨大,单位面积的产量高,据估计目前仍可开发利用的草地面积达1300万hm2,利用其独有的自然条件和草地资源优势,再普及科学的饲料配比方法,挑选优质的繁育品种,掌握良好的种牛技术,解决现阶段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可见,南方的肉牛业发展前景可观。

1 南方肉牛养殖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1.1 牛舍建筑问题

南方气候炎热,夏季温度高达40℃以上,而多数养殖户将住房弃房简单地改装一下,当做牛舍,地方狭窄,举架较低,空气流通差,而南方的冬季,在多数地方没有暖气供应,舍内阴冷潮湿,这些恶劣的环境因素极易影响肉牛养殖的质量。

1.2 肉牛品种选择不当

肉牛的目的是生产牛肉,所以养殖户在选择肉牛的品种时应该考虑到牛增重速度、口感、饲料成本及利用率、体躯丰满与否等客观因素。然而,在我们调查中发现,目前南方的肉牛养殖户所选用的牛的品种大多是:黄牛、水牛等。其中,黄牛体态娇小、生长缓慢、饲料吸收率低、所以为了达到肉牛出栏的要求,至少要2a以上。而水牛虽然体型较大,但屠宰率低至30%,且肉的口感较差。

1.3 营养不足、精饲料使用匮乏

1.3.1 肉牛营养不足

1.3.1.1 饲料供给不充分

在南方,多数养殖户采取放牧养殖的方式,然而,随着养牛业的发展,饲养牛数量的增加,天然草场已经不足以填饱牛只的肚子,粮食的缺乏导致肉牛体重的增长率降低。

1.3.1.2 冬季寒冷,牧草匮乏

冬季天气寒冷,牧草生长受限制,再加上养殖户没有储存大量的、营养价值高的牧草,多数饲喂甘蔗等,牛难以解决温饱问题,更不用说营养补充以及长肉速率的问题了。

1.3.1.3 草场种类单一,营养补充失衡

天然草场的种植方式多为某一特定地区种植特定品种的草,一般为一种或两三种以内,如:柱花草等。这些草产量虽然高,但是一方面品种少,另一方面营养价值低,尤其是无法供给肉牛所需的蛋白质,导致肉牛增重率低。

1.3.2 饲料配比不科学,精饲料使用匮乏

多数养殖户的专业水准不高,也不会专门聘请技术人员指导,按照自己的理论,或者随意有什么饲料吃什么的态度,饲料配比随意,导致无法满足肉牛的最佳需求量,饲料利用价值不高,市面上的最佳配比的精饲料是知识匮乏的养殖者的最佳选择,然而饲养者却为了降低饲养成本,基本上很少使用精饲料,导致肉牛增重率低。

1.4 自由,繁殖优质率低

由于目前养殖户的公牛母牛都是自由放养,自由,容易出现近亲繁殖或者过早等情况,致使小牛犊身体状态差、生长缓慢、出栏周期过久、体重轻等情况,导致繁殖优产率低,为日后肉牛饲养造成隐患。

2 对策探讨

2.1 合理的设计牛舍,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

考虑到南方温暖的气候条件以及旧房改造的实际情况,牛舍的设计要在限定的空间范围内保证饲养密度适宜,使牛舍通透、不拥挤。也可以对旧房的棚顶加以改造,用柱子支撑到足够的高度,采用半开放式牛舍。以下设计参考是在借鉴日本的饲养模式下设计的。柱间距4~6m,舍跨度20m左右,牛栏长度在4~6m之间,宽度8m左右,每栏牛数量控制在18头以内,每栏设置1个水槽,1个食槽即可,同时食槽的高度在0.6m左右,保证每头牛的活动面积在5~6m2。

2.2 制定品种改良方案

结合当地牛的品种特点,如:体型大小、肉质口感、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低等,有针对性的对其劣势的方面进行改良。以黄牛为主的养殖户,为弥补其体态娇小的缺陷,可引入国外体型较大的优质品种的牛如:楼来牛、利木赞、西门塔尔牛等进行杂交,从而获得增重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肉质口感佳的杂交牛。

2.3 加强肉牛养殖的营养补充,科学调配饲料

2.3.1 加强肉牛养殖的营养补充

2.3.1.1 自行种植牧草,供给足够的放牧草量

在养殖机经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把牛当猪养,把草当粮种。既然放牧养牛的劣势如此的多,养殖户不妨自己种植足够的草,而且是适宜肉牛快速增长的草种,比如: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适于南方种植的禾本科牧草有:矮象草、“桂牧一号”杂交牧草、多年生黑麦草、苏丹草、杂交狼尾草、高丹草、苦荬菜等。适于南方种植的豆科牧草有:刺槐、紫花苜宿、大翼豆等。

2.3.1.2 储存甘草,以备冬季及阴雨天气

在青草丰富,品种多样的时候,适当的储备一些干草,当寒冷的冬季,牧草种类匮乏的时候,调整营养结构之需。制备干草的过程:天气晴朗,牧草生长良好的状态下,割草、摊晒、反复翻,待完全晒干后,打成捆,堆放于干燥处。干草卡可以选一些产量高、冬天没有的草种:紫花苜宿、三叶草等。

2.3.2 普及科学的配比饲料,合理使用精饲料

在牧草丰富的时候,可以少量或者不使用精饲料,然而在牧草种类有限,容易营养供给不足的冬季,一定要适当添加精饲料,若要降低成本,也可自行配置,以维持肉牛的长膘速度。

科学的配比饲料中,应包括粗饲料、能量相关饲料、蛋白质相关饲料、矿物质相关饲料以及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其中,能量饲料是精饲料的主要成分,占据60%~70%的含量,主要含有棉子饼、花生饼、豆饼等。

2.4 普及繁殖技术,提高繁殖概率

引进利木赞、西门塔尔、楼来牛或其冻精作为父本,以便改良当地黄牛或水牛。了解母牛的周期,掌握最佳的配种时机,增大繁殖概率。母牛的周期为:预兆期、期、后期、间情期四个阶段。预兆期可见母牛的略微红肿、排尿频繁、异性牛紧追。一般持续3~8h不等。随后进入期,此时可见母牛食欲降低、精神振奋、狂躁、红肿、流出透明液体、举尾、允许公牛爬跨。接下来进入后期,肉牛在期后的6~12h配种,此时母牛体内正处于排卵高峰期,受胎成功率最高,但是为了增大成功过概率,往往需要再8h时候重复配种,以免漏配。

2.5 适时出栏

肉牛的养殖要想达到最大的利润,就要选取合适的时机出栏。肉牛在12月龄前长膘速度快,体重约为400~500kg左右,每日增重能达到1kg左右,随后生长速度减缓,若此时仍然饲喂,就会无形中降低饲料的利用率,使饲养成本增加。因此,肉牛出栏要选择适当时机。

3 小 结

南方肉牛养殖具有可观的发展前景,在大自然赋予的巨大财富下,开发潜在的草山草坡,充分利用天然草场,合理的布局牛舍,选取优种作为母本,引进外来优势品种作为父本,杂交出体型大、肉质佳、育肥率高的肉牛,普及养殖户科学配比饲料及冻精冷配技术、方法,出栏时机,本着利润最高化、产量最大化的原则,为南方肉牛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陶佑强.南方肉牛养殖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牛业科学,2007,33(06):56-57.

[2]陶佑强.我国南方肉牛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探讨对策[J].牧业论坛,2007(05):10-11.

肉牛养殖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S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4-0253-2

基金项目:吉林农业大学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中国肉牛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研究。

1 四川省肉牛产业链各环节成本收益分析

1.1 肉牛养殖成本构成及收益计算分析

肉牛养殖成本包括物质成本和用工费用,其中物质成本又分为直接生产成本和间接生产费用。直接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仔畜进价成本、精饲料成本、粗饲料成本,医疗防疫及技术服务费、以及燃料动力及水费,间接生产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折旧、日常维护修理费、保险费及税费。雇用工费用包括家庭用工折价和雇工成本。本次调研一共调查访问了45户养殖户。2012年,四川省肉牛养殖平均净收益为3008.49元。其中,肉牛规模养殖场的经营效益最好,单头肉牛净利润为3614.7元,散养农户的效益其次,为3136.00元,养殖专业户的经营效益最低,为2593.91元。肉牛养殖户(场)生产经营调查数据如下表1所示。

1.2 屠宰加工环节成本收益分析

屠宰户收购一头牛的价格根据养殖环节的调研平均数据来计算,按照肉牛体重为421.11千克,活牛单价为21.29元/千克,收购一头活牛的价格为8965.43元。按照2012年屠宰水平来看,一家年日均屠宰10头牛的个体屠宰户月人工工资为21600.00元,场地租赁费1500元/月,水电费1500元/月,每头肉牛平均购进运费需要150元,屠宰检疫收费费约278元,分割牛肉送货运费每月3000元。按照该数据计算整理得,屠宰一头肉牛总成本费用折合为9485.89元。四川省肉牛平均屠宰率约为55%,净肉率约45%。屠宰率是指肉牛胴体重与宰前活重之比;净肉率是指净肉重与宰前活重之比。按照此比率计算,宰前活重为421.11千克的肉牛,宰后胴体重应为227.40公斤,净肉重应为189.50公斤。按2012年12月牛肉批发平均价格每500克26.5元来算,净肉销售价格为10043.47元。一头牛的牛下水、牛骨等销售收入大约为200元,牛皮销售收入约为220元。综合计算来看,一头牛屠宰加工后净利润为977.58元,成本利润率为10.31%。

1.3 销售环节成本收益分析

牛肉零售商的日常经营成本主要包含牛肉进价、运费、摊位费、水电费、人工费以及自然失重损失,以及牛肉因滞销等原因引起的折价销售损失。牛肉因滞销等原因引起的折价销售损失属于非正常损失,难以估量,因此本文调研未考虑该因素的影响。按照每头牛统货进货的牛肉,28%属于高档牛肉,72%为普通牛肉,计算整理结果显示,各大牛肉零售商销售每500克牛肉平均净利润为1.44元,平均成本利润率为5.52%。然而由于近年来,牛肉价格不断上涨,尤其是2012年来,国内活牛价格增长较快,牛肉价格水涨船高,成本收益整理数据如下表所示:

2 结论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各地区的实地调研,具体分析了四川省肉牛产业链中养殖环节、屠宰加工环节、零售环节的成本收益情况,经数据整理分析,四川省肉牛产业发展情况如下:

从养殖环节来看,养殖一头牛的平均成本为5999.96元,按肉牛体重421.11千克来计算,肉牛饲养达到盈亏平衡时的售价为14.25元/千克。由于近年来牛肉价格稳定快速增长,到2012年末,活牛售价达到24元/千克,全年平均售价为21.39元/千克,养殖平均一头肉牛可获利3000元左右,较往年增长明显,由于今年肉牛口蹄疫等疫病控制较好,大部分养殖户养殖效益比较可观。

从屠宰加工环节和销售环节来看,由于牛肉价格上涨,牛肉消费量大幅度下降,因此牛成本上涨,销量降低,对屠宰企业和零售环节有较大影响。然而个体屠宰场和零售商运营成本相对较低,管理灵便,资金周转快,风险应对能力强,利润率相对比较稳定。从对销售市场牛肉销售量变化的调研情况来看,牛肉价格上涨,市场上零售销售量降低明显,但酒店、餐馆等的配送量没有太大变化,由此可得,牛肉价格上涨对家庭牛肉消费量影响较大,对户外牛肉消费量影响有限。

根据成本收益计算整理数据,可得肉牛产业链各环节成本收益如下图1所示。

参考文献

肉牛养殖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S858.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243-01

家畜繁殖在畜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畜牧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之一[1]。繁殖期是涉及多学科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包括胎儿生理学、生化学、遗传学、内分泌、生殖免疫、病理学、繁殖期疾病及环境卫生学等多门学科。繁殖期保健最终的目的是保证母子在生殖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运用理论和实践中的方法和技术,对孕产者和新生儿的健康进行预测、监护、喂养管理、环境及医疗措施,提供了新的手段,使肉牛优生优育。医学保健工作也就从受精卵着床和胚胎形成开始,直到产后28 d结束。这段时间所发生的预产畜死亡,胎儿夭折、难产,并发病及饲养管理等医学问题,总称为繁殖期医学。所以,肉牛产者对繁殖期医学问题的掌握和认识是十分重要的。

1围产期肉牛医学保健重点

1.1怀孕早期

对育龄母牛,重点是配好种,提高母牛的繁殖力,增加优秀个体数量,实现肉牛产肉力。首先,建立基因库和人工受精站,提高受胎率;其次,预防早期流产及合并症,控制母牛空产。

1.2怀孕中期

牛胎渐现雏形,子宫渐增,母牛出现明显的怀孕现象。这时胎儿的生长发育与母体的营养摄入量显著有关,是培养壮牛犊的重要时期。一般新生牛犊出生重与孕产牛营养摄入量呈正相关,由于孕牛摄入营养量受到限制,为保证胎儿的生长健康,一定要加强饲养管理,必要时添加含V、VC及铁、锌等的饲料。

1.3怀孕晚期

胎儿发育基本完成,胎盘也发育完整,胎儿的生活基本安定。应注意母子系统的监护、胎动和防治怀孕母牛的疾病。

1.4分娩期和产后期

胎儿发育成熟,自然分娩。这期间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做好母子保健,包括饲养管理、医护、防治产后生殖道损伤、感染(如炎)及新生牛犊的疾病(如早产、喂养、低体重、肺炎、腹泻等);二是让母牛的神经系统自行调节,或帮助其生殖道系统尽早恢复机能,从而提高母牛生育力。

2繁殖期中孕体与母体的关系

在妊娠期中,孕体是一个分子信号单位,对母体而言,孕体起积极主动的作用。牛受精卵是在母体周期的第16天着床。从内分泌学来说,孕体抗溶黄体的作用,是由胚胎期中受精卵的滋养层细胞核胎盘产生,妊娠一旦建立,黄体保留就变成妊娠黄体,维持怀孕。

当孕体与母体的正常生理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发生紊乱,导致二者关系破坏,即可引起疾病。控制疾病,广泛使用人工受精,使用激素调节母体生殖免疫作用,促使孕体与母体相互调节,维持孕体在母体中健康发育,提高受胎率[2]。

3繁殖期临床医学监护

繁殖期中母体过肥过瘦均不利于繁殖性能的提高,母体的营养水平要按各孕期营养水平标准,保证母体提供胎儿营养需要,精心设计母体的全价营养,维持母体的体态,有利于繁殖力的发挥。在商品肉牛生产过程中,采用杂交改良方法,用纯种与当地肉牛进行杂交,杂交犊牛生长快,发育好,初生体重大,肥育性能好,产肉多,肉质鲜嫩。伴随现代肉牛生产方式,目前已经推广和正在实施建立肉牛生产基地,在生产上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重视临床医学监护工作。

3.1早期妊娠诊断

肉牛生产,早期妊娠诊断,可以减少母牛空怀,提高繁殖力。目前,肉牛怀孕诊断最适用的方法还是直肠检查和激素激发试验,极为简单且实在。一是直肠检查:其优点在于,怀孕超过20 d,即可出诊;40 d能确诊;能大致确定怀孕时间;还能诊断不孕母牛,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二是激素激发试验:配种20 d,肌注药物。观察母牛,若周期不反转,可认为怀孕;若出现现象,即为未怀孕。

3.2临产前后监护

产前检查预产期,了解妊娠的全过程,做好临产中健康检查和接产工作。产后母牛的复原,如胎盘的排出和恶露排出情况,产后第1次的时间,产后不定的应及早检查,查明性质和原因,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案,尽可能提高繁殖力。

4繁殖期用药

繁殖期疾病,既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病原体),二者任何一种都能破坏孕体与母体的关系,从而引发繁殖期疾病。当前,控制或减少母子的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养殖业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

4.1难产

正常分娩取决于产力、产道和胎儿三因素,如果三者相互适应,胎儿产出就顺利,否则分娩就异常。

解决难产基本原则就是尽早发现,及时处理,利用牵引拉出胎儿。根据情况,用手术助产或剖腹手术,而后加强护理,一般用抗菌素消炎2~3 d,对体质和食欲差的肉牛,应给予补液,常用10%葡萄糖1 000~2 000 mL、10%安那加20 mL、(下转第246页)

(上接第243页)

维生素50 mL混合静注,以提高食欲和体质。

4.2产后感染性疾病

产后期指分娩后42 d,这段时间中,主要有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统称产后感染。分局部和全身性感染疾病2种。局部感染有阴道、阴门、子宫等产后损伤,由病原感染而发炎。处理基本原则是抗菌消炎,防止炎症扩散,处理方法是清洗涂擦消炎药物,向子宫灌注抗菌药物。全身感染细菌及病毒通过感染而进入血液,母牛表现沉重的全身症状,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心跳增强,精神差,食欲下降或绝食。处理原则:清理病灶,抗菌消炎,增强母牛抵抗力;采用全身与局部相结合的治疗方法[3]。

4.3繁殖期中母牛的生育力恢复

母牛的生育率系指繁衍后代的能力,常用一次受精的受胎效果表示,产后乏情,长期近亲,生殖系统的疾病等都会导致生育能力降低。

当前,我国农村多数是以粗饲料为主,很少补喂全价饲料,所以出现母牛过长,使当年不能及时配种妊娠,从而降低母牛的繁殖率。母牛主要表现在产后营养性乏情,产后泌乳乏情等。要用科技理论指导实际,加强饲养管理,兼并使用药物激素,来促使母牛生殖卵巢由间隙态转入活跃状态,诱导其,做到实时配种,减少空怀现象[4]。

总之,在畜牧业生产当中,对健康母牛给予合理的营养,进行良好的管理,常用先进的繁殖技术和正确的医疗措施,使母牛尽可能恢复生育和正常怀孕,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孕和空怀,但事实上只要任何一头母牛出现不或异常,都不能达到母牛的最高生育力,也可以说畜牧业生产就达不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肉牛保健有必要重视繁殖期医学。

5参考文献

[1] 刘以洪.肉牛繁殖注意那些事[N].云南科技报,2012-09-14(003).

肉牛养殖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TS2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23(2013)11-0037-04

水牛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Mammalia)偶蹄目(Artiodactila)反刍亚目(Ruminantia)洞角科(Cavicornia)牛亚科(Bovidae)水牛属(Bubalus)。它是家牛属中1个独立的物种,水牛分为2种不同的类型:沼泽型水牛和江河型水牛[1]。水牛遍布全球各大洲,其中河流型水牛约占67%,沼泽型水牛约占33%[2]。我国水牛多以沼泽型水牛为主,分布于北纬36℃以南、东经97℃以东的广大地区,这个地区的北部由东至西是山东省的临沂、河南省的信阳、陕西省的汉中、四川省的川北等地以南,南部至海南省,西部至云南省的瑞丽,东部至台湾省,分布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3]。

目前我国共有约26个水牛品种(表1),其中地方品种约24个,引进品种2个。中国地方养殖水牛绝大多数为沼泽型,生长速度较慢,但耐粗饲、疾病少、易饲养,而且乳、肉生产具有较大潜力。近些年从国外引进的河流型水牛体型大、泌乳性能好、生长速度快、产肉量高,肉、乳生产性能优于本地品种,已在我国部分地区开始养殖。我国历史上水牛基本是役用,产肉性能低,近年来逐步向肉乳兼用方向发展,但未对本地优秀水牛品种进行系统遗传改良,近亲繁育现象严重,且杂交改良种质资源缺乏,人工授精受胎率偏低,繁育体系尚不完善[4]。本文通过对我国水牛产业概况、水牛应用研究现状以及对我国水牛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旨在为我国水牛科学研究提供相关理论依据,为我国水牛产业发展提供信息资源参考。

1 水牛产业概况

1.1 水牛存栏情况

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水牛2300多万头,能繁母水牛800万头,经过改良的水牛有100万头左右,不到水牛总数的5%。目前我国肉牛年存栏量约1亿头,近些年肉牛存栏数量呈下跌趋势,水牛存栏量约占全国牛总存栏数的20%。我国广西省水牛养殖存栏量居全国首位,其次为云南省,2011年水牛存栏量约为259.6万头,约占全国水牛总量的12%。

1.2 水牛养殖模式及品种地区分布

1.2.1 水牛养殖模式

目前,我国水牛养殖多采用小规模家庭养殖、小区养殖以及农户加公司养殖等组织形式。农户或者组织从繁育基地购买架子牛,在当地经简单育肥后屠宰或贩售,养殖模式类似于黄牛。一些大的养殖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通过农户加公司以及合作社的养殖模式,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小规模养殖带来的管理粗放、养殖水平低、良种不足等技术性问题,该模式必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水牛养殖的主要模式。

1.2.2 水牛品种及地区分布

各地养殖区的水牛一般分别以地区名称或沿用传统名称以示区分,如上海水牛、福安水牛、江汉水牛、滨湖水牛、德昌水牛、德宏水牛等共l0多个地方良种;按体型大小可分为大、中、小三型。东部沿海地区的上海水牛、海子水牛属大型;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属小型,如兴隆水牛、富川水牛;其他江、淮沿岸平原、丘陵和高原平坝地区的水牛属中型,如滨湖水牛、东流水牛、德宏水牛等[5]。《中国牛品种志》按不同地区的生态条件与体型大小,将中国水牛分为滨海型、平原湖区型、高原平坝型和丘陵山地型4种类群。从体型特征看,滨海型较大,丘陵山地型较小,其余2类体型大小居中[5-6]。

1.3 水牛屠宰性能

不同品种、不同地区水牛体型不同,屠宰性能不同。其中上海水牛和海子水牛属大型水牛,3岁正式使役,成年公牛体质量700~900kg;母牛500~600kg,体长大而匀称,肌肉发达。湖南省的滨湖水牛、湖北省的江汉水牛、江西省的鄱阳湖水牛等,体型中等,成年公牛体质量500~650kg;母牛450~550kg。广东的兴隆水牛、广西的西林水牛,体型较小,成年公牛体质量450~500kg;母牛350~450kg[1,7]。不同水牛屠宰性能不同,以湖北江汉水牛为例,江汉水牛平均活体质量为487.9kg;平均胴体质量为262.4kg;平均眼肌面积为45.2cm2;平均骨质量为52.8kg;平均屠宰率为53.80%;平均屠体净肉率为43.03%;平均胴体净肉率为79.99%;平均肉骨比为4.01。江汉水牛的宰前活质量、净肉质量均高于德宏水牛和福安水牛;屠宰率比德宏水牛低4.46%;比福安水牛高3.38%[8]。而我国传统养殖数量较多的乳、肉用性能均较好的西门塔尔牛,其胴体肉多,脂肪少而分布均匀,改良后的公牛育肥后屠宰率可达60%左右,平均屠体净肉率约51%[9],与其相比,我国水牛在肉用屠宰率及屠体净肉率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水牛肉用品质上还待进一步改良。

1.4 水牛养殖效益分析

我国水牛产业多集中在水牛奶业、肉业以及水牛肉制品加等3个主要方面。在水牛奶业方面,以一头奶水牛泌乳期300d平均可产奶1000kg为例,按照目前水牛奶收购价8.1元/kg计算,饲养一头奶水牛年收入可达到8000元,去除人工成本及饲养费用3000元左右,饲养奶水牛每头年获利近5000元。据统计,我国去年奶牛平均单产5000kg左右,以2013年初生鲜乳平均价格3.0元/kg计算,饲养一头奶牛年收入约15000元,但由于奶牛饲养成本较高,除去饲养及饲料成本,饲养奶牛每年每头获益仅为3000~5000元。

目前市场上黄牛肉根据地区不同,零售价格约在55~70元/kg,水牛肉由于其肉质特点,价格低于黄牛肉20%左右。以1头中型水牛600kg,平均屠体净肉率约40%计算,每头水牛屠宰后零售价格约为10000~13500元,去除架子牛2000~5000元/头,人工及饲养费用成本3000元左右,饲养水牛每头可获益5000~6000元。

水牛肉制品方面主要是将水牛肉加工成肉松、肉粒、半肉干、真空包装袋酱卤牛肉制品以及一些熏肉和腌肉和其他相关产品[10-11]。

2 水牛产业应用研究现状

2.1 应用研究现状

2.1.1 遗传育种与繁殖

对于水牛研究多集中于水牛遗传特性,饲养与繁殖条件,疫病防治,生长营养需要量等方面[12-14]。我国在水牛繁育体系,水牛优质供种能力以及养殖屠宰产业化、标准化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1.2 水牛肉品质特性

水牛肉色泽暗红,颜色较深,有紫色光泽,脂肪为白色,干燥且黏性小,结缔组织较多[15]。年龄较老的水牛肉横切面外观较粗糙、质地较韧、颜色较暗[16]。市场上多为役用多年水牛肉,肌肉纤维较多而粗,口感较差,而消费者对于水牛肉品质认知多来自于多年役用水牛肉,因此造成消费者对水牛肉品质认知上的误差。

国外早期研究发现,未25月龄公水牛背最长肌肌肉化学组分:水分75.5%、蛋白质23.1%、肌内脂肪1.8%、70℃胶原蛋白热溶解率11.1%、肌球素2.9mg/g,宰后24h pH值为5.6。对应25月龄公黄牛各指标分别为:水分75.2%、蛋白质23.1%、肌内脂肪1.6%、70℃胶原蛋白热溶解率10.9%、肌球素2.2mg/g,宰后24h pH值为6.4,各指标与同龄黄牛肉相比并无很大差异[17]。后期的研究多集中于比较不同月龄、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加工、冷却条件、不同包装、烹调方式、不同添加物等对水牛肉物理、化学、肉用以及加工制品品质的影响研究[18-21]。

2.2 存在问题与建议措施

2.2.1 存在问题

2.2.1.1 生产方式较落后,产业链尚未形成

目前我国水牛养殖整体水平依然不高,生产方式较落后。大部分水牛养殖地区目前还没有形成较多较大规模的综合肉食品和水牛奶制品加工企业,水牛肉用产品没有较强的深加工能力,产业链尚未形成。此外,由于受传统牛肉及牛奶制品宣传影响,消费者对于水牛的奶用和肉用缺乏足够认识,对于水牛奶和水牛肉品质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水牛产业整体发展动力不足,产业科技含量偏低。

2.2.1.2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我国水牛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取得一些成绩,但总的来看,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广西是全国水牛改良技术推广最好的省份,但其水牛生物技术研究方面目前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一定时期内还不能担负起促进水牛业快速发展的重任[22]。云南以其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饲草、水源丰富,从而带动了水牛业的发展,农民养水牛的积极性很高,并出现了一些养殖专业户。而我国北方水、草资源相对欠缺,加之黄牛养殖较普及,水牛养殖业发展相对滞后。

2.2.1.3 农户养牛减少

由于农业机械化的应用,水牛役用价值降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进城务工人数增加,农村劳动力减少,加之近些年架子牛价格增长,饲料及疫病防治费用增加,农户养殖门槛提高,水牛养殖数量逐年减少。

2.2.1.4 水牛规模屠宰企业数量欠缺

目前我国水牛屠宰多小刀手分散或小片区集中屠宰,缺少规模化的水牛屠宰企业。即便在水牛养殖较多的云南广西地区也没有配套的大型屠宰加工企业,政府定点屠宰有待完善。屠宰场地卫生条件不达标,牛肉贮藏运输环境较差,微生物控制与预防工作不到位,严重影响水牛肉肉用品质的安全。

2.2.1.5 消费者对水牛肉品质认识不足

目前消费者对于水牛肉品质认识多来自于水牛肉酱卤产品,且市场上水牛肉多役用,肉质嫩度相对较差,容易引起消费者对于水牛肉品质认知的误导。

2.2.1.6 水牛养殖及肉产量相关参考数据不充分

自2008年起,国家对于黄牛、水牛、奶牛等出栏量及相关肉产量数据统一归类为肉牛及牛肉产出量,因此08年以后关于水牛相关数据未有官方具体报道,影响水牛规模养殖企业准确判断市场行情,不利于企业及肉牛行业整体发展。

2.2.2 建议措施

2.2.2.1 增加政府引导和扶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促进建立规模化,示范化养殖企业

政府主管部门应针对水牛养殖农户逐年减少、屠宰不规范化、规模养殖及屠宰企业数量不足等问题,引导和扶持一批有规模,有技术,有条件的水牛养殖企业加大水牛养殖规模,同时建立规模化和示范化养殖、屠宰企业,提供屠宰技术支持,规范水牛养殖和屠宰体系,并在现有基础上出台一系列技术和经济扶持补贴政策,促进农户水牛养殖信心提升,稳定和促进水牛肉产业的发展。

2.2.2.2 提供水牛养殖技术培训,推广水牛养殖经验

鼓励规模化养殖企业全国范围内定期举办水牛养殖技术培训会,聘请有技术、有经验的养殖专家现场讲授养殖技术经验。针对水牛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定期走访水牛养殖企业,加大养殖技术的实施,促进水牛养殖的规模化和全国化,缩小水牛养殖的地区间不平衡现象。

2.2.2.3 加大水牛肉用品质研究和丰富水牛肉制品

随着机械化水平增加,水牛役用改肉用,水牛养殖数量必将逐年增加,附加带动水牛肉及肉制品相关商业用途的发展。因此,相关高校及科研部门应加大水牛肉用品质研究,通过科学手段改良水牛肉品质特性,拓宽水牛肉消费市场,丰富水牛肉制品产品类别,增加消费者对于水牛肉产品的选择范围,从而促进水牛养殖数量和范围的提升。

2.2.2.4 恢复水牛及相关数据统计

恢复水牛及相关统计数据,明确我国水牛养殖现状,对于提升我国肉牛产业整体竞争力,促进整个肉牛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3 水牛产业发展建议措施

3.1 加强水牛产业研发

继续开展水牛生物技术、生殖内分泌、分子生物、饲料营养、乳制品精深加工等技术领域的研究,保持我国在水牛繁育、胚胎生物等技术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

3.2 加强科学规划,完善水牛养殖相关政策落实

彻底改变我国水牛养殖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科学增加水牛养殖、屠宰示范基地建设。建议尽快出台农村发展肉牛产业的扶持政策,降低农户上规模养殖的用地门槛、贷款门槛。加大政策落实监管力度,确保相关养殖、防疫补贴政策落实到户。

3.3 加大水牛肉用品质研究力度

增加水牛肉用品质科学研究政策倾向,鼓励高校及相关科研单位积极开展研究。建议成立行业专项资金,加大相关研究机构资金投入力度,提升我国水牛乳、肉兼用品质,促进水牛商业用途的发展,以弥补我国肉牛养殖逐年减少带来的肉牛产业发展受限的趋势。此外,由政府及高校科研单位牵头,通过培训班、网络课堂、宣传品鉴等多方式多渠道开展水牛乳、肉用品质宣传。同时积极引导消费者对于水牛肉用品质的消费认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参考文献:

[1] 耿社民, 刘小林. 中国家畜品种资源纲要[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69.

[2] 杨炳壮, 梁贤威, 曾庆坤, 等. 世界水牛发展趋势[J]. 中国牧业通讯, 2005, 15: 70-71.

[3] 张伟. 中国6个地方水牛类群mtDNA遗传多样性与分子系统进化研究[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12-1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办公厅. 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2011―2025年)[R]. 北京: 农业部办公厅, 2011: 2-3.

[5] 邱怀. 中国牛品种志[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24.

[6] 毛永江, 常洪, 杨章平, 等. 盱眙水牛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地位的研究[J]. 家畜生态学报, 2006, 27(1): 11-17.

[7] 章纯熙. 中国水牛科学[M].南宁: 广西科技出版社, 2000: 11-12.

[8] 李助南, 柳谷春. 江汉水牛屠宰性能的测定[J].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49(11): 2861-2863.

[9] 周光瑞, 麦迪, 姜晓东. 西门塔尔牛在新疆的杂交改良和利用[J]. 新疆畜牧业, 2007(4): 59-60.

[10] PALEARI M A, BERETTAA G, COLOMBO F, et al. Buffalo meat as a salted and cured product[J]. Meat Science, 2000, 54(4): 365-367.

[11] REF J F, POVEA I E. Water Buffalo (Bubalus bubalis) and their technological advantages for the design in healthy meat product[J]. Journal of Buffalo Science, 2012, 1(2): 183-187.

[12] 李思银, 杨亮宇, 白文顺, 等. 德宏水牛与尼里拉菲水牛及其杂交水牛的细胞遗传学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 2013, 40(4): 184-189.

[13] 祝晓丽. 母水牛不同生理时期生殖激素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D]. 南宁: 广西大学, 2012: 39-40.

[14] 梁辛, 杨承剑, 邹彩霞, 等. 不同精料补饲水平对青年公水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畜牧与兽医, 2013, 45(4): 31-33.

[15] 陶亮, 江祈雨, 马元元, 等. 冷鲜水牛肉保鲜技术[J]. 肉类研究, 2013, 27(3): 37-41.

[16] 杨炳壮, 邹彩霞, 梁贤威, 等. 国外水牛肉加工方法综述[J]. 广西畜牧兽医, 2004, 20(4): 185-187.

[17] VALIN C, PINKAS A, DRAGENV H,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Buffalo meat and beef[J]. Meat Science, 1984, 10: 69-84.

[18] SYED ZIAUDDIN K, MATHENDRAKAR N S, RAO D N, et al. Observations on some chemic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uffalo meat[J]. Meat Science, 1994, 37(1): 103-113.

[19] KANDEEPAN G, ANJANEYULU A S R, KONDAIAH N, et al. Effect of age and gender on the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s of Buffalo meat[J]. Meat Science, 2009, 83(1): 10-14.

肉牛养殖论文篇7

近年,肉牛养殖产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各种养殖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肉牛养殖管理期间,为更好地推动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各项资源,要始终坚持以绿色生态为核心,将肉牛养殖产业发展为特色产业,带动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尤其是近年社会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高品质牛肉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要求市场上所提供的牛肉制品绿色生态安全,要求我国牛养殖产业逐渐向科技化方向转变,要始终坚持以绿色环保为基础,加快生态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提高肉牛总体养殖效益的同时,更好地实现生态环境保护,避免规模化肉牛养殖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带动地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存在的问题

1.1发展体系相对落后

生态健康养殖产业是肉牛未来养殖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但是当前很多养殖户对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重视程度不高,基层地区也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发展体系相对较为滞后。很多农牧民群众一直沿用传统的肉牛养殖模式,高污染高消耗,肉牛养殖中对周边生态环境构成的危害较为严重,会添加一系列添加剂和兽药,牛肉药物残留比较严重,缺乏深加工产品,营销渠道不顺畅,如果遭遇市场突变,养殖户将面临较大的经济损失。

1.2资金投入不足

以往的粗放式的养殖管理模式不需要投入过多的成本,养殖户可利用自己的庭院或者空闲的土地开展肉牛养殖,然而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下,对整个养殖管理有较为严苛的要求,需要养殖户在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1]。生态绿色养殖模式虽然能为养殖户带来较高的经济收入,但是前期的成本投入相对较高,再加上肉牛养殖周期相对较长,很多养殖户难以承受规模化生态养殖的资金成本投入,经常会出现资金周转问题。近年,地方部门为更好地带动绿色生态高效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措施,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有效衔接,但是部分养殖户仍然存在资金投入难的问题,由于资金供给不足,造成养殖户不能及时补栏,不能扩大养殖规模。

1.3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绿色生态高效肉牛养殖要求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但从当前的肉牛养殖现状分析,大多数养殖户主要以传统的养殖技术、养殖理念为主,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先进的养殖管理技术还没有在广大基层地区得以有效的推广和应用。由于养殖环节存在诸多不科学之处,普遍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产生的污染物得不到妥善有效的处理,直接向外排放,对周边的土壤、水源、空气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2]。

2高效肉牛养殖措施

2.1加强政策引导带动

近年,随着地方部门对畜牧养殖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相继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更好地带动生态高效肉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未来肉牛养殖业发展中,应充分发挥部门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方面的作用,加大养殖资金的投入力度,将绿色生态高效肉牛养殖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去扶持。还应结合现阶段肉牛养殖现状和地区的肉牛规模养殖场的数量,实现针对性的扶持带动,对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养殖场给予适当的奖励,积极鼓励中小规模养殖户发展适度规模的肉牛养殖产业,让更多的中小规模养殖户参与到规模化生态肉牛养殖产业中,为市场发展部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通过示范带动,加快先进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转变传统的养殖模式,减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2.2创新发展模式

为切实提高绿色生态,高效肉牛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应重视规模化养殖产业的发展,要转变过去散养养殖点多面广污染较为严重的态势。应结合市场需求,引导养殖户对肉牛品种做出动态化的调整,结合市场需求情况鼓励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肉牛养殖产业,通过示范基地,让更多的农户参与到肉牛养殖领域。进一步完善高效生态绿色旅游养殖相关产业链,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养殖基地参与、农户全面融合的综合发展模式。通过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加快高效生态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和应用,推进适度规模养殖产业的发展[3]。对当地的肉牛养殖资源做出有效的整合,打造区域性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养殖产业链,形成地区肉牛养殖品牌,以品牌为带动,更好地提升当地肉牛的市场竞争能力,有效推动绿色、生态、高效肉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3坚持循环,高效利用

绿色生态高效肉牛养殖的关键环节是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高效利用,减轻养殖场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要达到该目标,一方面应加快构建标准化的养殖基地,通过养殖基地的引领大众作用能更好地推动绿色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养殖基地在建造中应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秉持合理分布、保护耕地的观念,积极推广应用生态养殖技术。另一方面要做好养殖场选址和综合布局工作,重视日常疾病的针对性防控,重视对粪便的高效收集及处理,积极推广应用无害化的资源利用模式。绿色高效生态肉牛养殖中,为进一步降低饲料成本的投入,应充分利用好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各种资源,加快推进秸秆饲料化产业发展,将秸秆转化成优质的饲料,为肉牛提供充足的饲料。绿色生态高效肉牛养殖产业发展中,坚持以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绿色养殖技术为基础,不断探索全新的循环养殖模式,在实现养殖效益提升的同时,更好地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扶持那些规模养殖产业或者养殖大户,依托养殖大户,带动地区的生态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2.4优化服务质量

绿色高效生态共赢,养殖产业发展中,应重视科学技术的培训。人才培训是确保技术高效推广应用的关键环节。结合当前绿色肉牛高效生态养殖现状,每年制定针对性的养殖人员培训计划,进一步提高养殖队伍的专业素质,这有利于先进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委派一些优秀的人才到肉牛养殖企业进行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绿色生态肉牛养殖技术的创新能力。通过科技培训、合作等多种方式来提升科技人员的专业技能。结合市场需求及当地肉牛养殖现状,加快构建适合于地区发展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区域性的肉牛养殖协会,依托养殖协会,对养殖环节作出有效的规范,不断提高肉牛养殖产业的市场化水平和组织水平,为肉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结束语

尽管一大批肉牛养殖技术在广大基层地区得以有效的推广和应用,但是肉牛养殖过程中还面临诸多技术问题,普遍表现为环境污染严重,发展体系比较滞后,资金投入不足,规模化企业数量较少。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始终坚持绿色生态为出发,创新发展体系,积极推广生态养殖产业,构建地方龙头企业,有效带动生态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同时在地方部门带动下,引入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将肉牛养殖业打造成区域经济振兴的支柱性产业,增加农民群众经济收入,更好地推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政,黄嵘峥,刘鹏,等.塔额垦区肉牛高效养殖技术要点[J].湖北畜牧兽医,2020,41(5):36-37.

肉牛养殖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S858.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2-0243-01

家畜繁殖在畜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畜牧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之一[1]。繁殖期是涉及多学科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包括胎儿生理学、生化学、遗传学、内分泌、生殖免疫、病理学、繁殖期疾病及环境卫生学等多门学科。繁殖期保健最终的目的是保证母子在生殖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运用理论和实践中的方法和技术,对孕产者和新生儿的健康进行预测、监护、喂养管理、环境及医疗措施,提供了新的手段,使肉牛优生优育。医学保健工作也就从受精卵着床和胚胎形成开始,直到产后28d结束。这段时间所发生的预产畜死亡,胎儿夭折、难产,并发病及饲养管理等医学问题,总称为繁殖期医学。所以,肉牛产者对繁殖期医学问题的掌握和认识是十分重要的。

1围产期肉牛医学保健重点

1.1怀孕早期

对育龄母牛,重点是配好种,提高母牛的繁殖力,增加优秀个体数量,实现肉牛产肉力。首先,建立基因库和人工受精站,提高受胎率;其次,预防早期流产及合并症,控制母牛空产。

1.2怀孕中期

牛胎渐现雏形,子宫渐增,母牛出现明显的怀孕现象。这时胎儿的生长发育与母体的营养摄入量显著有关,是培养壮牛犊的重要时期。一般新生牛犊出生重与孕产牛营养摄入量呈正相关,由于孕牛摄入营养量受到限制,为保证胎儿的生长健康,一定要加强饲养管理,必要时添加含V、VC及铁、锌等的饲料。

1.3怀孕晚期

胎儿发育基本完成,胎盘也发育完整,胎儿的生活基本安定。应注意母子系统的监护、胎动和防治怀孕母牛的疾病。

1.4分娩期和产后期

胎儿发育成熟,自然分娩。这期间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做好母子保健,包括饲养管理、医护、防治产后生殖道损伤、感染(如乳房炎)及新生牛犊的疾病(如早产、喂养、低体重、肺炎、腹泻等);二是让母牛的神经系统自行调节,或帮助其生殖道系统尽早恢复机能,从而提高母牛生育力。

2繁殖期中孕体与母体的关系

在妊娠期中,孕体是一个分子信号单位,对母体而言,孕体起积极主动的作用。牛受精卵是在母体发情周期的第16天着床。从内分泌学来说,孕体抗溶黄体的作用,是由胚胎期中受精卵的滋养层细胞核胎盘产生,妊娠一旦建立,黄体保留就变成妊娠黄体,维持怀孕。

当孕体与母体的正常生理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发生紊乱,导致二者关系破坏,即可引起疾病。控制疾病,广泛使用人工受精,使用激素调节母体生殖免疫作用,促使孕体与母体相互调节,维持孕体在母体中健康发育,提高受胎率[2]。

3繁殖期临床医学监护

繁殖期中母体过肥过瘦均不利于繁殖性能的提高,母体的营养水平要按各孕期营养水平标准,保证母体提供胎儿营养需要,精心设计母体的全价营养,维持母体的体态,有利于繁殖力的发挥。在商品肉牛生产过程中,采用杂交改良方法,用纯种与当地肉牛进行杂交,杂交犊牛生长快,发育好,初生体重大,肥育性能好,产肉多,肉质鲜嫩。伴随现代肉牛生产方式,目前已经推广和正在实施建立肉牛生产基地,在生产上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重视临床医学监护工作。

3.1早期妊娠诊断

肉牛生产,早期妊娠诊断,可以减少母牛空怀,提高繁殖力。目前,肉牛怀孕诊断最适用的方法还是直肠检查和激素激发试验,极为简单且实在。一是直肠检查:其优点在于,怀孕超过20d,即可出诊;40d能确诊;能大致确定怀孕时间;还能诊断不孕母牛,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二是激素激发试验:配种20d,肌注药物。观察母牛发情,若发情周期不反转,可认为怀孕;若出现发情现象,即为未怀孕。

3.2临产前后监护

产前检查预产期,了解妊娠的全过程,做好临产中健康检查和接产工作。产后母牛的复原,如胎盘的排出和恶露排出情况,产后第1次的发情时间,产后发情不定的应及早检查,查明性质和原因,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案,尽可能提高繁殖力。

4繁殖期用药

繁殖期疾病,既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病原体),二者任何一种都能破坏孕体与母体的关系,从而引发繁殖期疾病。当前,控制或减少母子的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养殖业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

4.1难产

正常分娩取决于产力、产道和胎儿三因素,如果三者相互适应,胎儿产出就顺利,否则分娩就异常。

解决难产基本原则就是尽早发现,及时处理,利用牵引拉出胎儿。根据情况,用手术助产或剖腹手术,而后加强护理,一般用抗菌素消炎2~3d,对体质和食欲差的肉牛,应给予补液,常用10%葡萄糖1000~2000mL、10%安那加20mL、(下转第246页)

(上接第243页)

维生素50mL混合静注,以提高食欲和体质。

4.2产后感染性疾病

产后期指分娩后42d,这段时间中,主要有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统称产后感染。分局部和全身性感染疾病2种。局部感染有阴道、阴门、子宫等产后损伤,由病原感染而发炎。处理基本原则是抗菌消炎,防止炎症扩散,处理方法是清洗涂擦消炎药物,向子宫灌注抗菌药物。全身感染细菌及病毒通过感染而进入血液,母牛表现沉重的全身症状,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心跳增强,精神差,食欲下降或绝食。处理原则:清理病灶,抗菌消炎,增强母牛抵抗力;采用全身与局部相结合的治疗方法[3]。

4.3繁殖期中母牛的生育力恢复

肉牛养殖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S8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120

由于牛肉口感细腻,美味可口,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所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因此,从现阶段来看,市场上牛肉的需求量将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对育肥牛进行标准化的生产养殖是养殖户想要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也是必经之路。近些年来,育肥牛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的牛肉产量已经仅次于美国和巴西,位居世界牛肉产量的第3位。牛肉的产量也开始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进行转变,养殖户为了使利益可以最大化,应该及时关注市场动态,以制定育肥牛的发展目标,保证牛肉可以持续性、稳定性的进行供应。

1 厂址的选择

厂址是进行育肥牛生产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集约化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在厂址选择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以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为依据,从而使养牛业的整体效益得到保证。在育肥牛厂址选择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选择地势偏高、通风良好、背风向阳、与山谷河道相距较远且水电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在养殖场周边应该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少外界对养殖厂区的影响,也要保证办公区域、生活区、隔离区、粪便垃圾处理区相互独立,避免互相影响。

2 育肥牛品种的挑选

在对育肥牛进行养殖的过程中,挑选合适的、优良的品种是育肥的关键环节,也是重要环节。因此,在进行育肥牛品种选择的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 品种的选择

在进行架子牛品种的选择过程中,应该结合育肥目标综合考量,而育肥牛的主要目标是在改善肉质的前提下增加体重,对于养殖户而言,若想增加育肥牛的体重则应该选择杂交牛,若想使育肥牛的肉质得到改善则应该选择体型较大的育肥牛品种。

2.2 育肥牛的年龄

育肥牛体重的增加与其年龄具有较大的相关性。通常情况下,1~2岁的育肥牛体重的增加主要为骨骼以及内脏器官的增加, 而4~5岁的育肥牛体重的增加,通常都是由于蛋白质以及脂肪的增加所导致的。以此,1~2岁的育肥牛,体重的增加所需要消耗的饲料远远低于4~5岁的育肥牛。

2.3 育肥牛的体重

在进行育肥的过程中,若想增长牛的体重,则应该首选体重较重、体膘偏瘦的品种;若想着重改善肉质,则应该选择体重偏小的品种。因此,在进行养殖的过程中,作为养殖户应该结合自身的养殖目标,选择适宜的育肥品种。

2.4 育肥牛的性别

在相同的饲养和育肥条件下,相比公牛而言,阉公牛体重增长较快,肉质较为柔嫩,价格也相对较低,因此,在相同条件下,应首选阉牛进行育肥。

3 设施设备、快速育肥技术

在进行标准化育肥的过程中,通常选用牛舍进行饲养,也可以选择栓系喂养或散养饲喂的方式进行。依据辽宁省所具有的气候特点,建舍时应该将其建成窗式、敞开式或半开放式。在生产区内应该设有消毒池,并且在池内应存放适量的消毒液,并进行定期更换。养牛场内还应该建立完整的档案室以及兽医室等。

在进行育肥牛的过程中通常选用的育肥方式为放牧增加饲料以及单纯舍饲育肥。选择放牧增加饲料的方式所使用的饲料成本较小,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在草场资源丰富的地方进行放牧,夜晚应该将秸秆断成3~5cm,以减少育肥牛咀嚼过程能量的消耗,使其每天摄入1.5kg的饲料。而如果选择单纯的舍饲育肥方式,则应该将青贮秸秆作为主要饲料,在对其补给以适当的饲料。

4 疾病的预防

在免疫季节应该对育肥牛进行适当的疫苗注射,以避免其传染疾病。春天和秋天应主要预防胃肠道线虫,而夏天则应该主要防治控疥癣等疾病。

5 总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生活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采用标准化的生产养殖技术对生产质量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育肥牛的过程中,应该制定标准化的生产技术,对生产进行规范化,对养殖技术进行充分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生产安全优质的牛肉,才能够促进养殖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肉牛养殖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20-0012-03

崇信县位于甘肃省东部,是“平凉红牛”百万头基地核心区。由于地理条件限制,畜牧业以舍饲放牧为主,牛是主要畜种,具有农区畜牧业的显著特征。2010年全县牛饲养量10.44万头,被省上确定为甘肃省肉牛产业大县。2011年,全县有肉牛养殖场(区)27个、牛饲养量10.74万头、出栏4.70万头,牛肉产量3 540 t,畜牧业总产值1.7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9 %,全县以牛为主的草食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之一。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舍饲放牧的传统农区畜牧业正在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新问题。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规模化程度不高,商品率低

崇信县肉牛生产基本上还是以农户分散饲养为主要方式,规模化的程度较低,牛仍然作为主要的生产资料,养牛为种田,农户养殖规模小。出栏的牛主要是役用牛、淘汰的母牛及犊牛,农户出栏的育肥商品牛不到10 %。

1.2 肉牛科学养殖技术普及不够,农村散养户牛品种低劣,养殖技术水平差

崇信县大多数养殖农户还沿用传统方法喂牛,新的养殖育肥技术在千家万户的小规模养殖中得不到重视,新技术推广慢。牛的人工授精比例很低,杂交改良速度慢。

1.3 农户养牛收入不稳定

普通养殖农户在整个产业链中仍然是弱势群体,大部分出栏活牛或被牛贩子上门收购,或在乡村集贸市场上进行交易,农民将牛卖给牛贩子,牛贩子再转手倒卖获利,价格掌握在牛贩子手中,造成牛的价格波动很大,农民不能获得最大收益,甚至还可能赔钱。而这些普通养殖户群体数量大,没有尝到养牛的甜头,影响了他们养牛的积极性。

1.4 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作用不够

崇信县有育肥、饲料加工、屠宰等大型龙头企业,但是,龙头企业与养牛户衔接不紧密,企业虽然加工量很大,但没有很好地带动农户开展肉牛养殖。这样就导致了一方面企业产能过剩,大量从外地调运活牛屠宰加工,一方面农户饲养的牛卖不上好价钱。

1.5 存栏量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基础母牛急剧下降

近年来,受社会生产比较效益的影响,许多新生代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而不愿继续养牛,散养户养殖量逐年下降,牛存栏量减少。同时,由于肥育用时短且收益较高,致使母牛被大量肥育屠宰,能繁母牛数量下降,后备母牛严重不足,在牛肉有价格波动时更是如此,现在已经出现肥育牛源不足现象,肉牛生产链条面临断裂危险。统计资料显示,牛饲养量最高的2006年,崇信县农户牛存栏为7.58万头,普通农户平均牛存栏都在4头以上。到2010年存栏减少为2.48万头,有23.6 %的农户不再养牛。目前能繁母牛存栏量只有1.5万头,不到2006年3.3万头的50 %,近两年下滑尤其严重。

1.6 肉牛产业体系发育迟缓,社会化服务有待提高和完善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特别是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手段有待提高。肉牛市场尚存在网络系统不完善、市场功能和社会化分工程度不高、贮运手段落后、信息反馈迟缓等问题。许多农民对市场把握度不准,信息不灵,一旦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受到损失。许多养牛户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近三年群众联户新建的养殖小区,部分农户已经退出,近1/3存栏不足,有的已经转产。

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缺乏资金支持

资金不足是造成农村养牛发展滞缓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农村肉牛的饲养逐步从家庭粗放式饲养向规模化精细饲养转变。但要实现规模养牛,必须解决3个问题:场地建设(土地、围墙、牛舍等),采购架子牛及饲料。而这3个问题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才能解决,购买1头400 kg的架子牛,按10.00元/kg计算,需4 000元,一个存栏100头规模的牛场仅采购架子牛的资金就要40多万元。目前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无法解决,虽然通过政府补贴、农民自筹和信用社贷款建起了一定数量的规模牛场,但由于购买架子牛和饲料的资金不足,农户建好圈舍却没有资金买牛,导致部分圈舍空闲。有的地方虽然建了牛场或养殖小区,但只是把家庭饲养的役用牛转移到牛场或规模小区集中饲养,在总量上并没有多大的发展。

2.2 肉牛养殖技术支撑不足

农户饲养肉牛的技术大多靠经验积累,缺乏必要的养殖技术指导,饲养管理粗放,肉牛品种混杂,饲料配方不科学,致使生长周期长、出栏率低、肉质差。肉牛养殖农民迫切需要肉牛品种安全追溯、饲养、繁殖、疫病防治、牛舍建设、胴体分级等关键技术,但崇信县专业技术人员严重断档,在1990~2005年15年间没有招录1名专业技术人员,虽然近两年招录了20名专业干部,但都处在学习阶段,工作能力还不能适应工作要求,全县专业技术队伍青黄不接,知识老化,甚至没有高级职称人员。

2.3 肉牛养殖比较效益不高

肉牛养殖论文篇1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牛肉消费总量逐步增长,而肉牛养殖尤其是规模化、产业化养殖发展滞后,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加快肉牛产业化发展是适应市场经济和适应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是市场前景广阔、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朝阳产业,也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要求。

1 兴仁县肉牛养殖现状分析

1.1 饲料资源丰富

我县玉米秆、稻、麦秆等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年产量达1100多万吨,还有藤蔓可供家畜食用。全县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每年鲜草总产量可达5000多万吨,还有大量的玉米、马铃薯、糠麸等粮食及其副产品都可为肉牛提供饲料资源。近几年来,我县在冬季闲田上种草育牛,使先行一步的养牛大户受益,激发了周边一大批农户的养牛热情,只需稍加引导和扶持,即可掀起本县养牛热潮。

1.2 良好的国内外形势和良好的政策环境

1.2.1 肉牛产业发展国内外形势看好

世界肉牛市场已经恢复,行情看涨。我国肉牛行业出口规模将不断扩大,国内需求旺盛,牛肉价格将以持续上升为主要趋势。

1.2.2 肉牛业发展政策环境良好

近几年,畜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注重牧业的发展,近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对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从2012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将加一步加大对畜牧业发展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大肉牛业的投资。

1.2.3 牛肉消费需求平稳增长

国内消费市场除在城市仍有扩展的空间外,在农村有着更大的增长潜力。

1.3 独特的自然环境优势

兴仁气候温和,饲草料资源丰富,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为牛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目前我县用于牛肉生产的品种参差不齐,有土种牛,又引进品种与土种牛的杂交后代,也有淘汰的役用牛等,这些品种在产肉性能、生长速度、肉质等方面与专用牛品种有明显的差距,大多属于中低档次,效益低下。因此,充分利用“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规模化、产业化养殖优质专用肉牛,提高肉牛档次和产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创造更好的收益。在此基础上,同时高起点的抓好肉牛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生产加工出高利润、高效益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高端产品,并适时新上一批以肉、皮、骨等为原料的系列精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加工增值空间,这样即培育创造了一批名优品牌,更带动了肉牛产业做大做强,更快更好发展。

2 具体措施

2.1 建立健全的肉牛业发展工程体制和运行机制

兴仁肉牛业发展应采取多元化的运行机制,以企业龙头带动,以场带户和专业合作社带领专业户养殖为主,辅之以散户养殖,全面推进肉牛业的标准化、规模化进程。要在壮大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上取得新突破,着眼增强竞争力、提高带动力,努力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扩大生产,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我县畜牧、草地部门应加强调研,切实摸清我县肉牛发展的各种资源,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及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制定我县发展肉牛规划和优势区域布局,指导肉牛产业化工程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2.2 建立健全的利益联结机制

肉牛业的发展,需重点扶持养殖、加工企业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和合作社的组织作用,按照“市场引导、政府指导、以场带户、互化风险、共谋发展”的方式运作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政府作好政策、组织、协调、融资保障的同时,做好企业和农户的分工合作,农户饲养能繁母牛,为企业提供育肥和生产用牛,为企业承担繁殖风险;企业饲养育肥肉牛,进行产品加工,面向市场进行销售。应在整个产业链中,农户饲养能繁母牛和犊牛周期较长、效益相对较低,而企业饲养育肥牛效益相对高,产品加工增值空间大,所以企业要树立广大农户是第一生产车间,没有农户企业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理念,竭诚为农户服务,让利给农户。

2.3 引进和建立肉牛业发展利益激励和补偿机制

肉牛养殖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F304.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3-0148-04

AbstractChoosing prices of beef and pork, urban disposable income, rural per capita net income, mutton production and unit production cost as explanatory variables, their impacts on mutton price change were analyzed using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ef price, rural per capita net income and unit production cost of mutton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s on mutton price, and the mutton production had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s on mutton price.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such as promoting scale cultivation, reducing feeding cost, increasing the range and level of subsidy on sheep farming, improving mutton supply quantity, building the information database of sheep industry and completing mutton price forecast.

Key wordsMutton price; Regression analysis; Influence factor

畜牧产品是农业生产的终端产品,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营养食品,如果食物构成中蛋白不足,尤其是动物蛋白短缺,会使食物中的营养比例失衡,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由于瘦肉精、速成鸡等问题的不断出现,肉类问题不断挑动着人们的神经。羊肉因低胆固醇、低脂肪、营养价值丰富深受人们欢迎,成为替代鸡肉、猪肉等肉类产品的最佳选择,但自2002年以来我国羊肉价格持续上涨,尤以2007年涨幅较大。

郝永红等(2011)[1]分析了我国羊肉上涨的原因,认为物价的普遍上涨、肉羊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羊肉流通费用过高、国内羊肉市场供不应求以及国际市场羊肉价格的不断上涨都对羊肉价格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余红等(2013)[2]对羊肉价格的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上期羊肉价格、当期羊肉生产成本以及人口的增长对羊肉的价格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上期羊肉产量对羊肉价格变化有负向作用。

本文通过搜集相关数据,构建回归模型,对羊肉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该模型,羊养殖户可以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影响因素变动的判定合理地预期未来一段时间内羊肉价格的走势,从而及时形成科学的养殖决策,规避羊肉价格波动风险;政府通过对各种影响因素变动的判定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抑制羊肉价格急剧上涨或控制价格大幅下跌,从而有效地促进羊肉价格平稳运行,保持羊肉市场稳定,对于保证人民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

1羊肉价格变动特征

(1)羊肉价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其变动可以划分为四个区间: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的价格变动平缓区,在此期间羊肉价格的变动较为平缓;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的价格快速上升期,羊肉价格一年间上涨46.8%,而此前6年间仅上升39.6%;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的价格上升缓慢区,在此期间羊肉价格波动较小;2010年9月至今的持续上升区,经历了2008~2009年的稳定期后,羊肉价格又进入快速上升期。

(2)羊肉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牛肉较为一致,而与猪肉相差较大。

(3)11年间我国羊肉、猪肉和牛肉价格的增长幅度都较大,2011年的价格均为2001年的三倍左右,尤其是2007年后变化相当明显。而相比较于羊肉和牛肉价格的逐步上升,猪肉价格自2007年以来起伏变动较大。

2羊肉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2.1理论分析

根据价格理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羊肉价格由其供求共同决定。影响羊肉需求的因素主要是居民收入状况、猪肉和牛肉等替代品的价格等因素,而影响羊肉供给的因素主要是羊肉的生产成本和产量。当供不应求时羊肉的价格就会上升,反之就会下降。从替代品方面来看,若猪肉、牛肉的价格升高,人们对于猪肉和牛肉的需求降低,对羊肉的需求就会相对增加,从而引起羊肉价格的上升,反之就下降。因此以羊肉价格为因变量,需求方面选取居民收入、替代品(猪肉和牛肉)价格作为解释变量,供给方面选取羊的单位生产成本和羊肉的产量为解释变量。

2.2实证分析

2.2.2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统计年鉴》、《中国畜牧业年鉴》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羊肉、猪肉和牛肉价格均为去骨统肉价格(《中国畜牧业年鉴》),通过对其月度价格平均处理得出年度平均价格;羊的单位生产成本根据《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50千克羊的生产成本计算而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选取中宏数据库中相关数据;羊肉产量源自《中国畜牧业年鉴》。

2.2.3结果分析运用Eviews 6.0进行回归处理。为了消除模型的多重共线性问题,采用向后剔除法,即先将所有变量引入回归方程,再根据系数检验结果,剔除t检验中最不显著的系数,再进行回归,直至模型的各个变量均通过检验为止。在此模型估计中共进行了三次回归,先后剔除了猪肉价格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这两个因素,此时模型中仅剩下牛肉价格、羊肉产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羊的单位成本价格四个自变量且均通过了t检验,但D.W值为3.050,说明模型可能存在序列相关性。通过LM检验,进一步确定模型存在一阶序列相关性,通过广义差分法对模型进行修正,D.W值转变为2.62,消除了序列相关性问题,最后结果如表1。

通过上述模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回归模型中猪肉价格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没有通过t检验,因其对羊肉价格的影响不显著而被剔除。但根据现实经验,猪肉价格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应该对羊肉价格有一定的影响。之所以没有在模型中表现出来,可能是因为:①猪肉的替代品很多,羊肉只是其中的一种,并且羊肉的价格远高于猪肉,同时还受到消费习惯的影响,当猪肉价格发生变化时,多数人选择减小猪肉的消费量,或者选择其他畜产品,所以在一定时期内猪肉价格变动对羊肉价格影响不大。②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大,城镇居民越来越注重营养搭配,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并不会给羊肉价格带来太大的变化。

(2)估计模型中牛肉价格、农村人均纯收入、羊的单位生产成本和羊肉产量均通过了t检验,说明其对羊肉价格的影响较为显著,且均符合其经济意义。牛肉价格发生变动会引起人们对羊肉需求的变动,从而引起羊肉价格的变动;农村人均纯收入发生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支出,从而引起羊肉需求的变动,进而影响羊肉价格;羊的单位成本发生变动,必然会反映到最后的羊肉价格上;而羊肉产量发生变动,会影响市场上羊肉的供给,从而影响羊肉价格。由标准化系数可以看出,对羊肉价格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牛肉价格,其次是羊的单位生产成本,然后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后是羊肉的产量。

(3)由模型系数可以看出,牛肉价格、农村人均纯收入和羊的单位生产成本与羊肉价格呈正相关,羊肉产量与羊肉价格呈负相关。其中牛肉价格、农村人均纯收入和羊的单位生产成本每上升1个百分点会引起羊肉价格分别上升0.6996、0.2672、0.1150个百分点,羊肉产量每上升1个百分点会引起羊肉价格下降0.3795个百分点。

3对策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自2001年来我国羊肉价格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且个别年份上涨幅度较大。为了保证养羊产业的平稳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推动规模养殖,降低饲养成本

我国养羊业大多以散养的形式存在,研究表明散户养殖方式无论是在成本节约、质量安全保障、动物疫情控制及防御还是在销售环节都不如产业化的养殖方式。首先,产业化养殖较容易形成规模经济,进而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成本;其次,产业化养殖的地域比较集中,政府可及时方便地提供疫情信息、行情分析及有效的技术和资金支持;最后,产业化养殖可有效延长羊产业链。

为了实现产业化规模养殖,可采取以下途径:

3.1.1合作社+养羊户成立养羊合作社,实行社内的互帮互助以及一条龙产业,统一收购,直接为屠宰加工企业提供原材料,省去中间环节的成本。

3.1.2龙头企业+养羊户通过龙头企业,可尽快完善产业链,构建自己的品牌,实现以科研为技术支持、以龙头企业为纽带、以种羊场为核心、以养羊户为基础的标准化、一体化、产业化、专业化生产。

3.2加大补助范围及力度,提高羊肉供给量

3.2.1增加羊产业支持力度针对目前我国羊养殖成本上升和养殖户减少的情况,建立健全羊养殖补助政策,如饲料补助、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补助、生态养殖补助、能繁母羊补助、品种改良繁殖补助等,提高养殖户的养殖热情,缓解我国羊肉供不应求的状况。

3.2.2扩大融资渠道建立健全农业金融信贷,为养殖户提供低息或者无息贷款,支持养羊产业,扩大养殖规模、提高产量。

3.2.3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扩大其涵盖范围,如增加能繁母羊、育肥羊保险补助政策等,让养殖户的切身利益得到保障,从而提高其养羊积极性,增加羊肉供给。

3.3构建羊产业信息数据库,做好羊肉价格预测

通过羊产业信息数据库及时地跟踪和掌握羊肉及相关肉类产品价格的变化情况,为养羊户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帮助养羊户做出正确的市场预测,同时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郝永红, 钱贵霞.我国现阶段羊肉价格上涨原因分析[J].农业展望,2011(12):16-21.

[2]余红,李秉龙.我国羊肉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2):69-70.

[3]杨波.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结构因素[J].发展研究,2004(10):55-56.

[4]彭光凤.当前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对策[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41-44.

[5]程瑞芳.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及波动效应分析[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7.

[6]国涓,李会敏.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趋势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144-147.

相关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