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时间:2022-04-03 04:39:46 关键词: 地区经济 经济发展 经济论文

摘要:人类社会在进入新世纪的同时,也正在进人一个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主要形式的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只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技术创新,并由此带动新兴产业的崛起,周边地区的科技产业才会成为经济增长的龙头,地区经济才能大踏步地向前推进。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地区经济发展分析论文

论文摘要:人类社会在进入新世纪的同时,也正在进人一个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主要形式的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把高校直接推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本文试图在如何依托高校科技优势,实现区、校联手,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等问题上作番探讨。

一、高校科技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辐射作用

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要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

目前,上海有近30所高校,其中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都是国际国内知名的高等学校,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由于历史的变迁,目前本市高校比较集中于上海的东北角(杨浦区)和西南角(徐汇区),在高校周边还积聚了不少科研单位,形成了较为集中的研究与发展氛围。从1999年开始,市政府在浦东张江高新技术开发区实行新一轮政策聚焦,与国家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国家医药管理局等部门联手一方面吸引国外知名企业人驻,另一方面加大技术创新园区的建设,吸引高校、科研院所进人园区发展,加速了技术创新源泉建设。与此同时,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著名高校在近几年先后成立了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大学科技园,兴办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引人风险投资等等。高校科技产业在近3年内发展很快,已从产品经营提升到资本经营阶段,并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高校科技产业具有大、新、活的特点:

大:即通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已形成以上市公司为主的龙头企业,如交大南洋、复华实业、同济科技、交大昂立等。其中交大昂立在1998年通过组合社会资本,经营规模迅速膨胀,从年营业额2亿元跃升到8亿元以上,保持了在保健品行业中l0年不倒的纪录。

新:即通过政府推动和引导,企业与高校合作新办了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本规模大、体制机制均有创新的科技企业,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如复旦网络、交大盈河、海鼎实业等。

活:许多已毕业的学子和留学生在母校周边,依托母校科技、人才优势创办了科技企业。这类企业数量多,机制灵活,年轻人才在其中占多数,体现了高校周边科技产业旺盛的发展势头,如复旦金仕达、携程旅游网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其共同的特点是带着与高校周边地区结合的强烈愿望,在形势和政策的引导下,开始创办中小型科技企业的。一般来说,高校的科技人员对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工商企业的注册、管理以及市场准入制度等了解不多,对企业在市场中如何运作也没有足够的经验,而这正是地区政府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基于这一点,高校周边出现了许多区、校合办的科技园,专门扶持科技小企业的创业和发展。目前全国有36座大学科技园,上海有4座,并在蕴酿新的大学科技园建设。事实表明,高校科技产业对地区经济具有先导作用、积聚作用,辐射作用、整合作用和示范作用。

先导作用。高校要处于科技创新的前沿,必须时刻跟踪国际科技先进水平,不断调整其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研究手段,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这必然会对地区科技产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上海交大的数字技术、复旦的基因技术、华东理工大学的纳米技术都是具有先导性的高新技术,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集聚作用。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必然要求地区内的资源,包括人才、成果、技术、资金、信息、设备等,向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集聚,并在集聚本地区资源的同时,吸纳周边地区的资源。这种积聚、吸纳的范围和数量将伴随着高校科技产业的不断扩大而扩大,逐步形成一批具有竞争活力和较好发展前景的科技型企业,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型企业群落。

辐射作用。高校科技产业作为知识资源的荟萃之地,通过知识的扩散与应用,逐步向传统产业渗透,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加速传统产业的改组改造。目前,上海有l0个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半数在徐汇区、杨浦区和张江开发区内,已积聚了500多家各类科技企业,它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和发展,必然会优胜劣汰,向周边地区辐射,并有可能向全市乃至全国辐射。

整合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主体是高校与科研机构,技术创新的主体则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是要解决好产、学、研结合的机制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而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从学校分离出来的科技企业中的科技创新最为活跃。依托高校的优势,通过发展高校科技产业可以整合产、学、研三方面的关系,促进各种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使之在新的起点上、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地区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示范作用。由于高校在催生民营企业、转化科技成果、发展科技产业,探索创新机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高校科技企业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经营机制、经营策略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因此可以为地区内非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成功的经验和有效的借鉴。像复旦、上海交大、同济的校办科技企业在l0年不到的时间里已实现了两次管理理念上的飞跃,对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发展科技企业表现出相当大的信心和决心,这对国有企业在改革中进行资产重组、技术创新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也为其他社会力量创办新型企业提供了范例。

二、促进区、校间紧密合作创造“互动双赢"新模式

高校周边地区的人文氛围相对较浓,科技人才的相对密度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加上有地缘优势,所以在发展高新技术方面先行一步,尽快形成一个科技产业的高地,不仅对于本地区的发展,而且对于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都是有利的。因此,要进一步研究、关注高校周边地区科技产业的发展,尽量创造条件,正确引导和扶持,使之发展得更为迅速、健康,真正成为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转变观念,拆除围墙,营造区、校合作的良好氛围。

要充分认识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一步转变观念,破除“条块分割”的围墙。实践证明,区、校之间是一种共存共荣的关系,区、校之间的合作需要双方共同克服狭隘的“门户”观念。要切实增强“科教兴区、科教强区”的观念,充分认识高校的智力资源和科技优势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要认识到利用科技力量参与地区经济建设,既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高校在新世纪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也要让企业认识到自己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在组合技术创新要素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拆除围墙,实现优势互补,使区、校合作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大事。

2.构筑舞台。用好载体,进一步拓展区、校合作的发展空间。

——积极开展高校与地区的长期合作,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区经济所进发出来的科技需求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舞台。这几年,徐汇区、杨浦区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全面、长期的多边合作关系,通过政府政策上的扶持、产业上的引导服务上的配套,造就了一批像复兴高科技集团、交大盈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著名企业,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也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建立联合基地,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区、校合作可把联合研究、开发和建立生产基地作为载体,如已建立的上海交大慧谷创业中心、杨浦高科技孵化基地等。这些联合基地把人才培养、项目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市场竞争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既是增强企业和地区开发能力的一条效途径,也是高校服务经济建设的一种有效形式。

——创办好高校科技园区,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实践证明,学校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开辟了一条重要渠道。由地区政府投资参一股的复旦高科技园、上海交大高科技等,直接依托学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使技术密集的科技攻关成果较快地实现产业化,在增加地方财政税收的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地区经济和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

——突出政府的服务功能,开展多形式和深层次的区、校合作。要不断完善政府的服务体系,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积极推动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的改革。要大力发展以高校教师、学生和科技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服务业,如政府可提供土地资源,帮助高校在校园外兴建教师和学生公寓,并在生活区内参与物业管理,引进商业服务业、中介服务业、拓展文化和生活服务业。而高校也可以利用其丰富的图书资源、信息网络、体育场馆等,有条件地向地区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

——利用高校的综合优势,参与地区工业企业的改革。大学的科研成果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工业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科技企业可以运用“技术+资金”的模式,对地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或资产重组,可充分利用这些企业的闲置厂房与现有设备,以产业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以资金为后盾,实现传统工业企业的第二次创业,这既可以拓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途径,又可以为地区工业注入新的活力。

3.完善政策。强化服务,为区、校合作营造完美的创业环境。

——要突出产业导向,对高校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实行“政策聚焦”。地方政府要立足长远,着眼于全局,鼓励创办各种创业中心和科技型企业,努力为高校科技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要根据市政府的“科技成果转化十八条”的政策精神,创造性地与地方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税收、金融、外贸、物价、土地等各种政策服务,让科技型企业在创业初期以凝聚人才、吸引资本和快速积累为主,积蓄力量,使其尽快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

——利用高校人才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府要充分利用高校人才荟萃的优势,完善人才机制和内部运行机制,以优惠的人才政策,把高校中大批有胆有识、有真才实学的科技精英吸引到高新技术产业的舞台上来。要海纳百川,积极吸纳国内外、校内外的优秀人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实行“柔性”人才政策,鼓励人才流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使其发展成为地区中的科技制高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制体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由于高科技产业本身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行业,其发展既要有国家投资的“输血”机制,更要有运用政府扶植来营造自身的“造血”功能。对于目前高科技企业存在的融资瓶颈制约的问题,可采取地方政府“投”一点,高校自己“出”一点,科技企业“筹”一点的方式,组成“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或“科技企业投资基金”,来增加对高科技产业的投资;也可以通过政府的融资担保、贷款贴息、技术入股、股权转让等方式来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各类资金介入。此外,还可以鼓励科技企业与社会资本结合,通过引入民间资本风险投资以及创业板挂牌上市等途径,促进科技成果面向市场,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产业化。

4.深化改革。完善体制。充分发挥高校在区、校合作中的先导作用。

——鼓励高校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挂职。提倡高校科技人员进入区属企业。通过双方的接触,激发科技人员的灵感,拆除企业与科技人员之间的“围墙”。实际上,企业不仅需要高新技术成果,更需要的是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和经营理念,而这些单靠科技人员在科研院所是研究不出来的。

——改革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机制,激活科技创新源头。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必须从分配机制人手,充分调动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是科技人员,落实他们在科研成果转化后的经济权益,允许和鼓励科技人员将科研成果作为无形资产参与入股与分配,对于激励广大科技人员转化科研成果的积极性至关重要。知识经济的分配方式与工业经济时代不同,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实行按才能与股份,并按业绩得报酬的分配方式。知识经济的核心环节是技术创新,其分配制度必须体现知识、信息、技术的价值。

——鼓励科技成果持有者兴办企业。这一方面可以确保知识产权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企业与成果所有者相互之间的扯皮,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为此,要制订鼓励科技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奖励带头创业、敢于创业并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做出显著贡献的科技人员和企业家。

——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拥有的多学科交叉、各专业人才积聚的优势,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要把这种优势体现在企业的发展上,更好地支持企业做好迎接加入WTO挑战的准备,使科技企业成为创新型、外向型、人才型、学习型的企业,成为青年人才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

由此可见,只有形成紧密型的区、校合作,充分发挥高校的科技优势以及地区的综合优势,才能创造出“互动双赢”的新模式,真正把科技、人才高地变成产业高地,把技术密集区变为产业密集区。只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技术创新,并由此带动新兴产业的崛起,高校周边地区的科技产业才会成为经济增长的龙头,地区经济才能大踏步地向前推进。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非正式制度的普遍情况

少数民族聚居在一起有强烈的民族凝聚力,这在劳动生产中激发积极性,减少“搭便车”、偷懒等机会主义行为,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绩效。另一方面,一些西部民族地区长期传承的社会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对经济发展有很强的约束作用,还成为一种排斥力,使外部的支持无法实现预期目标。普遍来看,西部地区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农耕文明影响较深,人们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小富即安、求稳怕变,商品意识、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淡漠,重人情、轻法制等;同时一些民族地区相对封闭,在主观和客观上难以接受外来事物和理念。这些随着宗教文化、农耕文化发展而来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财富观等,使得其面临着比内地汉族聚居区更大的发展阻力和障碍。即非正式制度会排斥市场制度等正式制度,使市场交易的规模变得十分有限,交易费用巨增,加大制度创新成本,从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二、云南省盐津县大坪苗族村情况分析

大坪苗族村是西南地区苗族聚居村落,以它为例考察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的情况。盐津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边缘,与四川交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大坪村距县城75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组,共302户,1490人,是典型的苗族聚居村。农民收入以种植业收入为主,2010年人均纯收入为1426元。2011年,在云南省129个县区中,GDP排名第95位,贫困面积大、程度深。公路方面,八个村民组已有七个修通,有三条进村公路,但晴通雨阻,甚至晴不通雨更阻。教育方面,村完小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初中入学率处于90%以下,但考入高中的寥寥无几②。通过调研看出大坪村发展非常落后,存在物质基础薄弱,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基础教育不够全面、村民消费水平低等各种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出发可以归结如下。首先,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坪村相对封闭,山地环境塑造了山地意识,生产方式落后,村民发展意识薄弱,墨守成规,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满足于自给自足经济模式。其次,处于严重知识不足状态,电话普及率远远低于全乡、全县的平均水平,互联网用户为零。长期的信息闭塞导致获取、吸收知识的匮乏以及交流途径的缺失,与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发展滞后。再次,由于思想观念落后,使得支持办学的积极性不高,导致高辍学率,尤其是女童辍学率。这对于加强当地的基础教育、培养能够发展建设当地经济的人才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苗族的民族文化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承,民族文化的内容不够丰富,没能很好地发挥民族文化的作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看出,大坪苗族村的情况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遍情况很符合,非正式制度上存在着很多相似的问题,制约着经济发展。

三、西部民族地区通过非正式制度变迁寻求发展

非正式制度中意识形态、习俗、传统文化等方面对于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有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和政策保障,所以在良好的正式制度的作用下,必须重视非正式制度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推动非正式制度的变迁,协调好二者关系,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是构建正确的意识形态,对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和制约,发挥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第二是发挥道德伦理的作用,认识到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通过提高民众觉悟和诚信意识,加强法制建设,防范道德风险,加强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三是改变不利于发展的规范与习俗,可以通过流动使人们受到不同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在碰撞和冲突中,改变那些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非正式制度,建立起制度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第四是挖掘民族文化的潜能,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软资源”,通过合理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可以节约信息成本、规范行为;同时,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可以带动民族地区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

作者:范慧欣 单位: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发展。在此发展目标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教育、卫生、医疗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都得到了全面发展,产值增幅较大;人均收入得到了提高,就业人口数量增加,缓解了就业压力。

(二)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

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从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范围来看,仍然处于不利地位,表现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发展不平衡等。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1)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经济发展主体不明确。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过于依赖各级政府的扶持和干预,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较弱;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相脱节,经济发展的促进性较弱。

(2)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比重特别是传统农业比重较高,工业和商业比重较低,产业结构层次不合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由于长期受重传统重农轻商思想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只注重农业的发展,忽视了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3)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规模小,城镇化发展落后,经济结构单一。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城镇密度和面积小,城镇化水平低,规模经济效应得不到发挥,经济力量薄弱,城镇经济的辐射功能差,经济发展较慢。

二、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1)明确经济发展主体原则。明确县域经济的发展主体,才能发展县域经济。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者。认真处理好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与县域经济活动的主导地位的关系,才能有效调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2)实施工业化导向原则。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受到传统农业思想的影响,技术相对落后,工业化程度低。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努力改变生产技术,使其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化发展,改变贫穷落后的经济现状。

(3)发展特色,突出特色原则。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相对特殊,其县域内资源、文化等相对特殊。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要从特色出发,体现经济的特色优越性和特色潜力,以特色作为出发点,打造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

(4)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原则。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中,处理好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中心城市与农村等发展的关系,发展县城、乡镇的经济辐射作用,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

(5)构建循环经济,实行可持续发展原则。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丰富。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积极构建循环经济,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

(1)确定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县域经济发展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和保障,但是与其他县域相比,其素质技能较低。少数民族地区可以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推行中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等,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实现传统农业化向现代工业化的转变。

(2)突出特色,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特色经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必然要求突出特色,强调特色,以特色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利用优势资源,不断开拓创新,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工业、特色旅游业、特色文化产业等,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3)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立文明的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4)政府及职能部门健全市场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属于行政性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少数民族地区县域政府及职能部门运用有效的政策和法规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扶持和宏观调控,建立县域经济服务性的政府,健全市场机制,合理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战略的统筹和指导。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不仅能调动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积极性,还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作者:穆艳 穆智 单位:云南省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地区经济发展与环保疑问简述

作者:陈孝胜 单位:重庆三峡学院

随着三峡大坝的落成,三峡库区在近年来和全国各地一样,社会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经济总量成倍增长,人均GDP大幅度提高。但库区贫困的面貌并没有根本改变,库区与全国发展水平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在扩大。从全国发展趋势来看,三峡库区依然属于落后的地区。产业结构在调整,未冲破低层次框架[4]。根据三峡库区(重庆)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的比较,库区产业结构在近几年与10年前相比有很大改善,但与全国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过高,第二产业过低。在所有制结构上,库区仍以国有制为主,私有和合作经济成分比重较低,而全国和沿海地区私有经济比重大,国有经济比重小,其间的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三,投资环境差和产业经济效益低的状况导致引资困难。据有关资料数据显示,在重庆库区的15个县市中,人口数量虽大,但作为产业支柱的工业总资产数额很小,且负债率很高。尽管三峡工程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对带动库区工业的发展与贡献极其有限,对吸引外资的希望也很渺茫。三峡库区经济发展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根据三峡库区的经济现状,制约经济发展主要有三个问题:首先是库区人口素质的问题。三峡库区目前共有人口三千多万,除了重庆市中区人口素质较高以外,其余地区的人口素质还较低。这种现状还适应不了城市大发展、经济大启动的需要。因此,要提高三峡库区的整体人口素质,就必须加大对库区居民的教育力度。其次是对库区的规划、政策和资金等问题。众所周知,三峡工程的修建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工程。当然发展库区经济也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它涉及许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组织一支专家队伍经过认真调查、仔细分析和充分论证之后,制定出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意见并且认真贯彻落实。除此之外,为了保证规划政策的顺利落实,还要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法规制度,以加大依法管理的力度。此外,库区经济的发展还需要有必要的资金作支撑。三峡库区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改变其基础设施较差,工农业基础还很脆弱的现状,同时采取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以增强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最后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5]。由于三峡工程的落成,各项基础设施都还很差,远远适应不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要从奠定发展基础和改善投资环境的角度出发,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能源、交通设施、通信设施和城市环境设施的建设。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土地资源有限,人地矛盾突出[6]仅从2008年的相关数据来看,重庆库区总人口达1497.52万人[7],长江沿岸是人口密集区,每平方公里600人以上。万州区、涪陵区及其他10多个县市都分布在沿江的狭长地带上,作为一个山区密度高的地区,其人口早已超过其环境容量的承受能力。为了解决众多人口的生活问题,在相当长时间内只有大面积伐树,盲目开荒,使库区的原始植被受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发生。此外,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水土流失,进而加快水库淤积,缩短三峡工程的使用寿命。生态基础脆弱三峡库区地处大巴山断褶带、川东褶皱带和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三个构造单元的交汇处,地势崎岖,河流横贯其中,山高谷深,70%以上的土地都为山地,不利于农垦,也给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增加了难度。三峡库区由于地质、地貌复杂,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干旱、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由于该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差,已成为全国危岩滑坡的高发地区[8]。环境污染严重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和库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峡库区的环境污染也日益加剧,库区生态环境日渐恶化。重庆库区2007年的生活污水排放量为65238万吨,2008年为78086万吨;二氧化硫2008年的排放量为78.24万吨,其中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达15.52万吨。三峡库区的环境负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库区已成为我国酸雨严重地区之一。森林覆盖率低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三峡库区除鄂西三县外,其他各县森林覆盖率仅有7.5%~13.6%,沿江地带仅5%左右[9]。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对策

促进库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本文着重从政府、企业和公众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对策。政府方面第一,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库区公民的环保意识。群众是实践的主题,库区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必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政府可以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加强有关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共识和支持,促进广大群众树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绿色观念,自觉减少和防治污染,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促进库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还可鼓励社会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并监督三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第二,尽快出台库区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及配套规划,并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机制,坚持政府领导,各方参与,综合治理,稳步推进,讲求实效等原则,运用生态环境学等理论和思想,遵循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依靠科技支撑,有效地协调好经济发展、移民安置、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第三,加快三峡库区水库管理和环境保护立法工作步伐[10]。政府可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和领导的批示精神,用法律支撑三峡水库管理和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使其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办事,有序开展,规范进行。第四,实施研究和实施生态移民,将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进一步结合起来。生态移民是解决库区人口超载和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敏感,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的战略性措施。政府及有关部门可适时编制生态移民规划,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移民安置,并强化管理,促进生态移民有序进行。第五,高度重视生态与环境保护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同时推进有关理论、科技、政策和管理的创新。第六,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保障体系[11]。环境保护工作需要我们调动各个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坚决落实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联系面广,人才济济的优势,通过他们带动广大群众对环保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破坏环境的不法之徒予以严厉的制裁,使保护环境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第七,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人口的过快增长往往会对脆弱的生态环境构成很大的影响。过量的总人口会使社会负担加重,持续发展势头削弱,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使就业压力增大,生产效率下降,同时还会削弱在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增加投资的能力。因此,适量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对于环境保护,促进库区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第八,对库区产业进行重组,发展环保产业,重点培植交通运输、旅游、建筑、天然药物、特色纺织、绿色食品等产业。发展此类产业既可减少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又可促进库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第九,努力推动区域经济合作[12]。经济落后的地区,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联动。要实现库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有三个层次:一是强化与周边区县的经济合作,在合作中壮大经济的整体实力;二是强化与武汉和重庆主城区的经济合作,接受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强化与大城市产业的互补性、配套性和协作度;三是强化与对口支援省市的经济合作,充分利用对口支援省市提供的资金、人才、技术、物资和信息,增强库区城市经济的实力。第十,将经济发展目标由单一目标型转向综合目标型。传统的发展战略,是以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为目标的,它只单纯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从而必然忽视环境保护,造成生态条件恶化等环境问题,其结果只能是不但环境遭到破坏,经济发展也难以为继。只有把环境质量纳入经济发展目标之中,才能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令经济和环境同步发展。企业方面第一,库区企业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加大经济发展的力度,以壮大库区自身的发展能力。三峡库区今年的发展很大程度是依靠国家密集的投资来拉动的。对于西部发展滞后的地区,从长远的市场经济发展上看,区域的发展不能依赖国家的投入,而应该靠库区自身的能力和努力,特别要开拓外资、私人和集体投资的途径。因此,库区的各企业都要下大力气拓展与库区外企业的合作渠道,促进库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第二,库区企业加大对库区环境保护的投资。库区企业是库区经济发展的主体,也应是库区环境保护投资的主力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要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企业就应为库区环境的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而促进政策环境和投资环境的改观,以此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家来库区投资以促进企业甚至三峡库区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第三,自觉加强对企业污水和烟尘排放的控制和处理。库区企业特别是沿江企业要尽量减少污水和烟尘的排放量,自觉使用环保清洁能源进行生产,同时对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减少对江河与空气的污染。第四,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企业对资源的需求量是最大的,要保护三峡库区的环境就要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第五,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扩大再生产方式来看,应由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向内涵型扩大再生产转变;从速度和效益来看,应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在实现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第六,把环境保护作为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解决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矛盾,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要从企业内部循环的角度,大力发展生态工艺,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产业,优化产品结构。公民方面第一,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生态理念,特别是干部群众要加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3]的环境价值理念,实现将环境换取经济增长转变为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同时正确处理环境与建设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环保的思想基础应该是一种强烈的生态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意识。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要千方百计地做到不耗竭资源,不破坏环境,不仅使当代人收益,而且能给子孙后代留生路。第二,自觉接受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宣传教育,提高自身素质,从自身出发,不乱扔垃圾;并积极向他人宣传环保知识,让环保观念深入人心,人人都为库区的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第三,积极参与到植树造林的行动中来。每年的植树节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增加植被覆盖率有利于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对库区经济的发展起着间接的促进作用。第四,使用环保产品,尽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第五,转变消费观念[14],打消高消费、超前消费、挥霍消费及畸形消费的观念,形成适度消费观念以促进库区经济的公平协调发展。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一、四川凉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障碍

(一)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

凉山州民族地区地貌复杂多变,盆地、平原、丘陵、高原等地貌交错,最高海拔和最低海拔相差5653米,平均海拔超过2500米,70%以上区域在海拔1000米以上。这些地区海拔悬殊,气候垂直变化大,降水量少,土地贫瘠,地广人稀,经济分散,经济总量小,不适合大规模农业开垦。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差异大,直接影响了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除凉山州安宁河谷流域的五县一市经济较好外,其余少数民族为主的11个县均为部级贫困县。究其原因,安宁河流域地处凉山州的交通干线-成昆铁路和108公路国道,其他县以公路为主,甚至个别乡村还存在公路未通的落后情况。落后的交通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该区域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都难以进行大规模地开发利用。据统计,2009年国庆期间,凉山州有超过90%的旅行社因买不到团队返程票而停业,可见对经济的制约明显。

(二)经济开发粗放,环境污染破坏严重

凉山州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山区,以种植业或畜牧业生产为主,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强。并且,由于少数民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区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以及粗放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导致出现过度垦殖,水土流失加剧而导致土地更加贫瘠的情况。此外,凉山州的矿山开采集约化程度差,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开采技术落后,导致采选回收率低,采矿成本高以及综合利用率不高等情况;私挖滥采,采富弃贫,破坏浪费矿产资源的现象比比皆是。许多矿产企业粗放地开采矿产资源,不妥善处理选矿尾渣、采矿废石和采空区,对矿山及周边森林植被造成严重破坏,引起水土流失以及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有些企业还不做处理直接把选矿水排入河道中,造成水体污染等各种环境问题。即使第三产业旅游业发展也以观光为主,片面追求旅游业的观光人群数量等指标,这对于生态脆弱的多民族聚居区来说影响相当严重。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2012年,凉山州民族地区生产总值11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位列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州的第一位。201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18.8亿元,同比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87.9亿元,同比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16.0亿元,同比增长11.3%。凉山州三大产业结构比为19.5:52.4:28.1,第二产业的比重和对经济的主导作用显著,根据西蒙•库兹涅茨三大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判断,凉山州工业化水平尚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环境等因素,凉山州的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2014年较发达的安宁河流域六县一市生产总值占到凉山州的72.7%,而彝区和藏区11个县生产总值仅占全州的27.3%。在民族地区劳动力仍然高度集中在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发展不足,难以吸纳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凉州民族旅游发展又存在过度商业化和庸俗化、民族文化“同化”现象,同时缺乏科学、系统的促销方案,省外的知名度低,没有形成品牌效应,也就不能吸纳更多就业者。(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制约凉山少数民族的贫困主要表现为彝族的贫困。2012年凉山州总人口497.2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69.28万人(彝族人口252.13万人),占总人口的54.15%(50.71%),全州彝族人口的一半多,130万彝族人口都居住在凉山州的12个贫困县。此外,由于彝族是直接从奴隶社会跨入现代社会,大多数彝族又居住在山间和高寒山区,因此彝族聚居的农村都维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封闭的自然经济条件,使凉山彝族地区农业发展滞后,农村劳动力一直未得到有效转移,大多数劳动力仍滞留于第一产业。民族地区劳动者普遍存在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总体素质教育水平偏低,难于直接转移到第二、三产业,2008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为32.7%,而凉山州还不到20%,特别是在母语“彝语”为主的彝族聚集地更为明显。因此,民族地区要实现经济增长,还需要积极推动民族地区第一产业的发展。

二、积极推动四川凉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一)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扶持当地发展

1.扩大基础建设投资

凉山州民族贫困地区由于地域复杂、人口稀少,整体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要加大基础设施、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等投入,解决民族地区电力、通讯、交通和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其中,旅游交通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方便、快捷、低廉的旅游交通直接影响旅游地的可进入性,从而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凉山州地区位处我国西南内陆地区,游客进入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较高。因此,应该大力加强旅游交通建设,重点发展大众性航空、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对西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

2.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凉山州民族地区的发展应该根据开发者付费、受益者补偿以及破坏者赔偿的原则,建立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项目支持等举措,从国家、地区、产业三个角度,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合理补偿,这是为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3.增加教育资金投入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资金来源由中央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实际上很多民族贫困地区中央财政投入所占比例低,而地方财政又比较困难,导致义务教育难以实施。应该增加中央财政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减轻民族地区地方财政和农民的经济负担,改善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水平。

(二)民族地区应大力发展优势低碳产业

1.依托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工业

民族地区把资源优势与低碳经济相结合,是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必然的选择,因此,凉山州少数民族地区应该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发展特色工业,以其地理区位、自然资源等资源禀赋为依托,对区域内部各经济要素与生态环境间相互整合、协调发展。从少数民族自身利益出发,开发特色产品和产业,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一方面发展清洁能源,根据各民族地区自身特点,发展风能、水电、太阳能和地热能等,以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粗放型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应该向精深加工转型,走延伸矿产资源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因此应该加快成都-凉山工业园区、西昌钒钛产业园区等重点产业布局的建设,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包括水电、有色金属、稀土等,建立相关产业集群,构筑现代工业发展体系,以工业振兴带动经济全面发展。

2.发展生态特色品牌旅游

要保护凉山州当地民族原生态环境旅游开发,就应该尊重凉山州当地民族文化、生活方式和信仰,重点进行民俗文化结合生态深度旅游的方式开发,并进行多项资源整合和综合深度全方位开发,以单项旅游开发为主导,兼涉其他的综合项目开发,多层次的、多角度地充分发掘出吃、住、行、游、娱、购的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和民俗风貌,在部分较为深入民族生态居住区域可以采用小众旅游的开发模式。例如探险、远足等旅游模式,开发规模、服务方式和营销策略都针对部分特殊的市场或消费者。这样就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从而对凉山州民族地区民俗进行整体性开发。

3.发展生态特色农业

凉山州拥有极丰富的农业资源,可以根据凉山州不同县域发展特色农业,例如在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的安宁河、金沙江、雅砻江三条流域区内,种植优质稻谷、蔬菜、水果和烟草;在宁南、会理和会东地区可以种植蔗糖、蚕桑和石榴;西昌德昌片区培育花卉基地;昭觉、布拖和美姑等区域则开发野生蔬菜、野生菌类等珍贵林下资源。并且,不能停留在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应该通过精加工初级农产品,打造农业特色品牌,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业产业。

作者:周雪莲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中亚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1研究区概况

中亚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位于50°~80°E,35°~55°N,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5个国家,北靠俄罗斯,南邻伊朗、阿富汗,东接中国,西达里海,土地面积接近400万km2.地貌特征南北差异明显,南部是荒漠、绿洲和山区,北部为草原、平原和丘陵.2012年GDP总量达3039.06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为0.42%,二、三产业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三次产业之比为8.46∶42.67∶48.88,人均GDP达4651美元,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454.42亿美元,占国民经济的80.76%,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使中亚地区日益成为世界能源供给的重要地带和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本文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中亚各国历年的统计年鉴、世界银行网站等,为方便各国间数据比较,货币单位均转换为美元.

2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特征及阶段划分

2.1经济发展特征

近20年中亚地区各国经济快速发展,在区域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和人均GDP、三次产业增加值等均有较大的提高.其中,经济总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增长速度平稳推进,人均GDP不断提升,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1)经济总量先减后增,各国差异显著中亚地区生产总值由1993年的848.08亿美元降至1995年的339.68亿美元,随后快速增加,2012年GDP达3039.06亿美元(表1).由于各国经济基础和政策不同,经济总量变化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第一经济大国,经济总量在波动中快速增长,占中亚地区经济总量比重由5.50%增长到66.97%;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经济总量变化波动较大,整体略有增加;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总量先减后增,其占中亚地区经济规模的比重变化不大.2)经济增长速度波动上升中亚地区GDP年均增长率为6.95%,各年增长率呈波动变化.1993—1994年因通货膨胀塔吉克斯坦生产总值较高,导致1995年中亚地区的生产总值表现为明显下降.1996年以后中亚地区经济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3.76%,但受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影响,1998年和2009年中亚地区生产总值有所下降.各国经济增长速度表现出一定差异,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增速较快,1995—2012年年均增速分别为16.20%与16.51%,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增长速度则低于中亚地区的平均水平,1995—2012年经济增速分别为9.96%,11.09%和9.02%.3)人均GDP不断提升中亚地区人均GDP随地区生产总值有所增加,1993年为304美元,2012年为4651美元,增长近15倍.各国变化具有差异性,哈萨克斯坦人均GDP增长最快,增长42倍,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分别增长7倍和8倍,塔吉克斯坦1993年人均产值数值较大导致增长幅度较小,土库曼斯坦则因人口基数大,导致经济总量的增长带来的人均GDP变化幅度较小.2012年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人均GDP大于3000美元,分别为12121美元和6798美元,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人均GDP分别为1717美元和1155美元;塔吉克斯坦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仅953美元(表1).4)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中亚地区的三次产业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产值规模大幅增加.其中一、二、三次产业产值分别由1993年的179.50,373.32和295.26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257.09,1296.62和1485.34亿美元(表2),年均增速分别为1.91%,6.77%和8.87%,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远大于第一产业.乌兹别克斯坦成为中亚第一农业大国,农业产值规模增长近5倍;哈萨克斯坦依托能源资源优势,工业发展迅速,逐渐取代土库曼斯坦成为中亚地区的工业大国,到2012年工业总产值达755.11亿美元,较1993年增长近8倍,占中亚五国总产值比例达68.35%;第三产业发展以哈萨克斯坦最为突出,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其他产业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吉尔吉斯斯坦国际贸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塔吉克斯坦的发展则较为缓慢.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比重显著下降,由1993年的21.17%减小到2012年的8.46%;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由1993年的44.02%下降到1997年的33.26%再上升到2012年的42.67%;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由1993年的34.82%上升到2012年的48.88%.总体而言,中亚地区的农业地位显著下降,产业发展趋向于二、三产业,产业结构从二、三、一演变为三、二、一(表2),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不同国家的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哈萨克斯坦第一产业比重持续降低,二产比重先降后升,三产比重先升后降;其余4国第一产业比重相对稳定,其中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第二产业逐步增长、第三产业波动减小,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第二产业比重波动减小,第三产业显著增加.

2.2经济发展阶段划分

根据中亚地区的经济总量、人均GDP和产业结构演变过程,结合前人研究将其经济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

1)经济停滞和衰退阶段(1991—1995年)

从独立到1995年,中亚各国开始打破旧制度,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并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该阶段各国经济发展骤然失去依靠和联系,为制止经济形势恶化、巩固国家独立成果、建立独立的市场经济体系,中亚各国逐步建立健全的经济管理机构、相关制度和法律体系,并相继发行本国货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这一阶段,地区经济发展总体下滑,三次产业均有所衰退,地区生产总值降低50%左右,其中一、二产业产值下降比较明显,分别从1993年的179.50亿美元、373.32亿美元下降到1995年的67.65亿美元和126.21亿美元.

2)经济复苏阶段(1996—2000年)

该阶段中亚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各国相继制定了本国的经济或工业发展战略,经济发展进入较为健全的市场经济体系.各国开始重视国家在经济运行中的调控作用,实行具有稳定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在财政、社会保障等方面作出相应安排.这一阶段随着政治局势的稳定,各国经济普遍回升,但因亚洲经济危机和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仍较为波动,1999年以后国民经济发展重新回升.到2000年,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分别达72.82,156.09和160.24亿美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8.71∶40.11∶41.18.

3)经济稳定增长阶段(2001年以后)

2001年以后,中亚国家开始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注重经济区内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能源战略地位促使其对外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与国际接轨的程度越来越高.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的市场经济体系开始日趋完善并发挥作用,各国依托丰富的能矿资源,以资源贸易、资源开发为导向,纷纷制定本国的经济发展重点,各国经济普遍持续好转,经济发展进入稳定增长阶段,三次产业结构向三、二、一合理的产业结构演进.对外贸易成为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到2012年中亚地区对外贸易取得巨大发展,以能源矿产等原料为主体的贸易出口额达1414.91亿美元,以轻工食品等为主体的进口贸易额达1039.52亿元.

3中亚地区经济发展时空演变与推动因素

3.1经济发展差异变化的时间特征

基于数据可获取性,以中亚各国为研究单位,选取人均GDP为指标,计算1993—2012年中亚地区人均GDP的标准差指数和变异系数[15-17].结果表明,近20年中亚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变化表现出先波动减小后逐步扩大的趋势.以标准差指数反映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1993—2012年中亚地区标准差指数总体有所上升,由478.49上升到4355.77,增长近8倍,年均增长204.07,这说明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差异在逐步扩大.根据变化幅度的不同,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1993—2000年为波动减小阶段,该阶段处于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停止衰退与复苏阶段,绝对差异呈现波动减小,由478.49减小到428.23;2001—2012年为快速增加阶段,这一阶段地区经济稳定增长,依托区域资源进行工业发展,区域经济差距不断增大,由428.23增长到4355.77,年均增长327.30.这主要与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进程相关,进入21世纪以后中亚地区市场经济体系日趋完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能源战略地位凸显.以变异系数反映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差异,近20年区域经济差异先减后增,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1999年以前为波动减小阶段,变异系数由0.99减小到0.54,这一时期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有所减小.2000年以后为平稳增加阶段,中亚地区经济发展走上快速增长阶段,各国资源禀赋、发展条件不同,经济总量增长与人均GDP增长也产生巨大差异,区域间经济差距逐步拉大,变异系数由0.65增长到0.96.

3.2经济发展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

为反映中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变化,以1993年、2000年、2012年中亚各国人均GDP数据,按中亚地区人均GDP均值的50%、100%、150%为划分标准,依次将各国分为低水平发展区(<50%)、中低水平发展区(50%~100%)、中高水平发展区(100%~150%)、高水平发展区(>150%).能源产品出口长期给国家提供外汇收入,1997年以前土库曼斯坦是中亚的主要能源出口国,1993年其能源净出口量占中亚五国净出口总量的90%以上,是中亚地区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近年哈萨克斯坦逐渐成为中亚地区主要能源出口国,2000年以后能源净出口占中亚五国总量的比重高于50%且逐年增长,导致其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由中低水平发展区域逐步演变成高水平发展区域(表3),迅速成为中亚地区的第一经济强国,土库曼斯坦则由高水平发展区逐步演变成中高水平发展区.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其经济发展水平逐渐由中低水平向低水平演变,吉尔吉斯斯坦则持续处于低水平经济发展区.从空间上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降低,由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演变成北高南低、一高多低的发展格局.

3.3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

中亚地区的能矿资源丰富,尤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是世界重要的能源战略基地,能源工业成为各国产业发展的重点,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各国均制定了能源发展战略,国际原油市场需求明显增加导致能源价格的居高不下,也使其加快了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出口步伐,成为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对象,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能矿资源匮乏,农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制约了其发展速度,导致了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中亚各国积极改革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了重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逐步完善的产业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使其逐步摆脱经济困境,经济联合作用显著增强.各国和平稳定的政治格局、连续的国家政策,及中亚地区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也促使俄罗斯、欧盟、美国和亚太国家对其能源进口需求的日益增加,有效促进了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

4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1)近20年中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经济总量先减后增,2012年中亚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39.06亿美元,因资源基础、经济政策与发展环境的不同,各国经济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经济增长速度波动较大,整体有所上升,1993—2012年年均增速为6.95%;人均GDP不断提高,2012年达4651美元;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一产比重明显下降,二产比重先降后升,三产比重持续上升,2012年一、二、三次产业产值分别达257.09,1296.62和1485.34亿美元,产业结构调整为8.46∶42.67∶48.88.

2)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可划分为3个阶段:1993—1995年为从独立到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经济停滞和衰退阶段;1996—2000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市场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的经济复苏阶段;2001年以后为积极参与经济合作的经济稳定增长阶段.中亚地区各国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在时间上表现出先波动减小后逐步扩大趋势;空间上,区域经济发展均衡程度不断降低,由均衡发展演变成北高南低、一高多低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中亚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归功于国内、国际因素的双重推动.能矿资源丰富、国际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市场经济改革的有效实施和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是中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因.

3)中亚地区是中国重要能源和原材料进口地,也是中国轻工业等制成品的主要出口地,其经济发展对中国的战略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亚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有利于扩大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合作,为经济贸易发展和区域合作创造条件,促进中国外向型产业的发展.这要求中国在政策措施上加大力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向西开放步伐,促进与中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尤其新疆毗邻中亚各国,是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贸易合作的重要平台,应不断完善区域合作模式与机制,改善投资环境,推动与中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深层次、宽领域发展.

作者:唐宏陈大波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剖析自然资源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的产、供、销几科完全在计划体制的控制下运行资源产品的绝大部分被国家以指令性计划调拨的方式拿走,价格低于国际市场同类产品几成甚至更低。资源产地及其企业使产品进入市场的自主权和活动余地极小。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资源型产品的价格显得越来越不合理。“资源无价、原料低价、制品高价”使加工型产业部门可以因原料低价而毫不费力地取得良好的效益,而资源型产业部门却负担着巨额的行政性亏损。

一、自然资源市场化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的产、供、销几科完全在计划体制的控制下运行资源产品的绝大部分被国家以指令性计划调拨的方式拿走,价格低于国际市场同类产品几成甚至更低。资源产地及其企业使产品进入市场的自主权和活动余地极小。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资源型产品的价格显得越来越不合理。“资源无价、原料低价、制品高价”使加工型产业部门可以因原料低价而毫不费力地取得良好的效益,而资源型产业部门却负担着巨额的行政性亏损。于是,加工型产业部门毫不珍惜廉价的原料,资源型产业部门更无积极性去提高资源产品的产出率,从而造成了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源的高投入。据统计,我国能源投入系数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中高居首位,资源的浪费十分惊人。另外,资源的计划配给还造成了隐性的浪费:资源产品被国家指令性计划调出产地,而产地的资源加工型产业部门又被迫去资源非产地购回这些产品(例如黑龙江省的原木被源源为断地调外省外,省内造纸等行业每年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省外购买原木),这对于运输部门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而且还造成了资源产品的损耗及人、财、物的浪费。

可见,自然资源的计划管理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是我国高消耗、低效益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层次低、转换慢的根本原因。此外,自然资源的计划管理还造成了其他一些消极影响,计划体制使基层单位的领导者没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责感,造成企业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计划体制损害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公平竞争不能得以体现,严重阻碍了技术的进步;计划体制常使资源产品的消费者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常出需要者无供给而不需要者却又被迫购买的现象;计划体制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还引发了环境的严重污染,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二、自然资源市化与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

1.自然资源市化对资源型产业的影响

自然资源进入市场之后,由于需求大于供给,各需求者竞争的结果必然使资源产品的价格上升。摆脱了长期以来计划体制制约的资源型产业部门的经济效益将在短期内显著提高,困扰我国资源型产业部门的“经济危机”将得到缓解。经济状况的改善使资源型产业部门的积极性有所提高,自然资源的产品产出率也随之有所提高。但是为了追求更大的效益,自然资源的开采强度也必然会上升,在我国许多地区的自然资源已处于超强度开采的情况下,如何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成为自然资源市化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其实,自然资源过度开采的问题在计划体制之下已经存在了,是需求大于供给的必然结果,并非市场经济的产物。计划体制下的过度开采,一方面是由于管理部门为满足加工产业部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而对资源产业部门下达超强度开采的指令性计划,另一方面是由于资源产业间门为补帖计划内产品的政策性亏损而自行大开采强度,使企业能够获得以高于计划价格出售的超额产品的收入。其他一些因素,如集体和个人违反政策私自开采等也是造成资源的过度开采的原因。

可见,正是由于计划体制的约束才使自然资源不能在市场机制下达到供需平衡,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低产出和过度开采。解决自然资源过度开采问题的合理途径是自然资源立法,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有健全的法制才能使市场经济得到健康发展。自然资源立法中解决问题的最重要方式仍然是经济手段。自然资源立法中主要应解决的问题有:①自然资源产权关系。要改变目前那种“谁开发就归谁”的现象,真正的将自然资源所有权收归国有,使所有权与使用权完全分离;②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自然资源的使用者要向自然资源所有权的代表――资源管理部门交纳合理数量的税金;③实行自然资源消耗补偿制度。根据自然资源的性抽和数量等收取自然资源消耗费,,以使自然资源的再生和环境的保护得到资金上的保障,这一费用的收取要随着资源开发程度的增加而递增,递增的速度要大于资源开发强度的冲加速度,以避免超强度开发;④对破坏自然资源及无视自然资源法规者进行弄事和经济制裁。

利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避免自然资源的超强度开采无疑比单纯的行政手段要有力得多。资源型产业受到法律的限制和市场中价格升高对面求的限制,必然会把着眼点放在自然资源的产口产出率上,这对于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和节约是十分必要的。

2.自然资源市场化对加工型产业的影响

我国的许多企业,尤其是国营大中型企业,在长期受到计划体制约束的同进,还受到许多保护,廉价的自然资源产品的供给便是其中之一。在目前原材料价格很低而成品价格相对较高的情况下,许多企业仍存在亏损,一旦自然资源进入市场,资源产品价格上升,这些企业所面临的困境是可想而知的。那么自然资源市场化是否应该暂缓呢?

我国各产业部门所面临的竞争不仅来自国外。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使我国的经济运行与世界经济接轨,并融入世界性的经济竞争之中。“入关”之后,能够接受保护的产业部门是很少的。大部分产业部门必须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工产业必须要以质优、价廉而取胜。目前廉价的原料来源使企业缺乏提高原料利用率的积极性,于是出现了加工产品成本虽低而原料消耗却很高的奇怪现象。自然资源进入市场是必然的,一旦失去了廉价原料的供应,加工型产品的成本会随之升高,竞争力会被极大地削弱。现在世界上技术进步飞快,自然资源市场化越晚,加工型产业部门所拥有的对市场原料价格的适应期也就越短,所面临的冲击也就越大。如果在与世界市场接轨之后才能放开对然资源的计划管理,脆弱的加工型产业的生存将更加艰难。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扫国际惯例,用市场经济手段管理加工业的原材料价格和产成品价格。

3.自然资源市场化将促进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的形成

自然资源市场化可以使资源型产业部门加深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可以使加工型产业部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还可以使其他产业部门(例如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增强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这些作用的结果,是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有效需求量(供需平衡时的需求量)在经过新旧体制交替时期必然出现的波动之后稳定下来,这一需求量将低于目前自然资源的有效需求量。可见,自然资源市场化对于抑制产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提高其产出率及减少其浪费,均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自然资源市化对于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换言之,要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必须将自然资源推向市。三、自然资源市场化与产业布局优化

1.自然资源市场化对资源产地的影响

由于资源型产口指令性计划的下降直至取消,使资源的就地加工成为可能。资源型产品经加工后产品技术附加值增加幅度很大,效益明显。例如1吨原油卖价1200元,加工成汽油价格为2800元,加工成睛纶价格就猛升到1.4万元,可见产品加工程度越深,所获效益也就越高,多年以来,一直试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资源产地将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工业,提高资源产品的深加工能力。

资源产地的加工工工业在与原加工区域的加工工业的竞争中,存在着与原料产地距离近的优势,但多数地区由于长期以来只注重对资源型产品的生产,在加工工业的技术方面处于劣势,在资金等方面也困难重重,于是造成加工产品的质量低下,加工工业投入不足等问题。在“肥水不外流”,这些地区将可能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地方保护主义使市场的自由平等竞争受到影响,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增长。如何避免和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成为自然资源市场化后所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的出现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转换政府职能,使政府不能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②切实明确产权关系,并以法律的手段保护资源使用者的权利不受地方政府的左右;③以立法的方式保护自由竞争,防止地区性垄断现象的出现。

2.自然资源市场化对资源匮乏地区的影响

我国地域差异上存在这样的现象:较发达的地区一般资源都较匮乏,其优势在于地理位置、经济技术基础和丰富的劳动力。而资源较丰富的中西部地区经济一般都不很发达。自然资源的加工工业一般都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大多数经济不发达地区仅能输出资源型产品。

自然资源进入市场之后,资源匮乏区域失去了廉价资源产品的计划供应,被迫加入对资源产品的竞争之中。这些地区将很快意识到资源加工工业并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这些地区的产业发展将着眼于发挥其经济技术、劳动力、地理位置等方面的优势,而不是对资源产品的争夺。这些地区有较大发展前途的产业有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大进大出”的外贸型产业等。这些地区原有的资源加工产业一方面进行技术改造,着眼于产品的精深,另一方面其产品原料来源由单纯依靠国内转向国内与国际并重,产业发展的弹性极大地增强。

3.自然资源市场化对乡镇企业发展的影响

目前,资源产地的乡镇企业利用其优势发展起了一些资源型和资源粗加工型产业,这些乡镇企业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即的促进作用。但这些乡镇企业由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长期以来,由于自然资源立法不完善,使这些问题难以彻底解决。伴随自然资源市场化的一系列自然资源立法和有偿使用、消耗补偿等制度将使乡镇企业失去原有的价格低廉等方面的优势,而其产吕质量差等劣势却会很快地显示出来,这些企业的生存将受到极大威胁。

我国经济较争达地区的乡镇企业大多是建立在丰富的劳动的优势之上的。市场经济对这些企业所起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其消极作用。可见,劳动密集型产业才是乡镇企业发展最有利的方面,资本密集型的资源型产业对乡镇企业并不适合。

4.自然资源市场化利于产业布局的优化

自然资源市场化使产业布局受到一定的影响,使资源产地的资源加工业得以发展,并间接促进了资源匮乏地区的高新技术等产业的发展。于是将出现资源产地资源型产业和资源加工型产业并重,资源匮乏地区资源加工型产业和高新技术型、劳动密集型等产业并重的产业格局。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将会使区域的产业向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的方向发展。资源的配置在市场作用下进一步体现出效益优先的原则,产业布局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四、结论

1.自然资源市场化可以消除由于计划体制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利于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的建立和产业布局的进一步优化,自然资源进入市场不可避免,但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市场化。那么逢然资源应以何种形式进入市场,在何种程度上实行市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应在多大程度上对自然资源的配置起作用,哪些资源可以完全放开,哪些资源可以部分放开,哪些资源必须完全置于国家的控制之下。这些问题均需要进一步加以探讨。

2.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健全的自然资源立法将利于消除自然资源市场化后造成的一些消极作用。所以,应尽快制定出全国性的和地区性的法律、法规。这就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国家应当制定出哪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法律、法规,哪些法律、法夫应当由地方政府制定,而这些法律、法规的执行应由哪些部门具体负责。

3.各产业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需要一个适应阶段。自然资源进入市场越早,这个适应阶段结束得越早,我国产业发展所受的冲击就越小。我国目前已经将多种资源产品的价格放开,那么在将大多数资源产品推向市场之前,应采取保种措施,使企业受到的冲击减少到最小程度。

总之,自然资源市场化将伴随着许多新问题的出现,必须认真研究,妥善处理。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1.京津冀三方应在共赢的前提下,加大政策协调的力度。独木不成林,只有形成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才能增强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因此,国家给予天津滨海新区的优惠政策也应惠及北方大港即曹妃甸港。具体地说,最近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已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并给予了多项重大政策支持。在金融方面,国家鼓励滨海新区在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金融业综合经营、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外汇管理政策及离岸金融业务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在土地方面,滨海新区获得了“创新土地管理方式、加大土地管理改革力度”的权利,可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土地收益分配、增强政府对土地供应调控能力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在财政税收方面,国家批准对滨海新区所辖规定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减免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区内的内资企业予以提高计税工资标准的优惠;对企业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予以加速折旧的优惠;中央财政在维持现行财政体制的基础上,在一定时期内对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予以专项补助。同时,同意在天津港东疆港区设立保税港区,重点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这些特殊政策扶持将使滨海新区获得极为有利的发展环境。作为北方大港的曹妃甸港及与其相对应的临港新区的建设,对带动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潜力巨大、作用重大,急需获得国家的上述政策支持;因此,国家应对曹妃甸港及其临港新区给予与滨海新区同样的政策支持。

2.京津冀三方应在共赢的前提下,加大产业协调的力度。“新北京功能定位”以后,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将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出现重大转变。天津和河北都面临着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机会。在这方面,河北和天津应根据各自的要素禀赋条件,加强协调,合理分工。河北的曹妃甸等沿海地区具有发展大钢铁、大化工的有利条件,也具有发展现代化大港口的有利条件。从长远看,曹妃甸港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天然良港带来的成本优势,这一优势不仅属于河北,同时也属于京津冀和整个环渤海地区。在紧邻北京的河北廊坊、保定等地,则具有承接部分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如果以北京市中心为圆心,以延庆县城为圆周划一个圆圈,那末,河北的廊坊、涿州、三河、香河、大厂、固安等市县就都被划在了圈内。北京市的西部和北部都是山区,而上述圈内河北的各市县则都是面向经济较为繁荣地区的平原;正因为如此,据有关报道,最近已有10万北京居民到河北的三河、涿州落户。部分北京居民“移居”河北固然有利于北京转变为“宜居”城市,但河北城市的发展也需要相应的产业支撑,并且本身也具有承接和发展部分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业的有利条件。因此,建议北京和河北在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方面应加大协调力度,减少行政壁垒和不必要的政策限制。即无论在产业转移方面,还是在水资源、生态资源、港口资源共享方面,协作各方都不应抱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旧观念,而应该站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这个大局的立场上,按着市场经济的原则进行统筹协调,实现共赢。现在,京津冀三方都在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试想,如果京津冀属于同一个行政区划单位,那么会制定出一个什么样的规划呢?这一规划又会与京津冀三方各自制定的规划有什么不同呢?这是一个很令人深思的问题。但愿我们把这样一个虽然并不存在、但却可以寻觅踪影的目标作为三方协作、追求共赢的努力方向。

3.要破除行政区划障碍,加快打造一条紧密联系的沿海经济产业带。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把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作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战略重点。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含义是指要依托沿海的港口和临港城市,建设成一条紧密相连的沿海产业带。渤海湾的西侧,共有5个较大的港口,即秦皇岛港、曹妃甸港、京唐港、天津港和黄骅港;港口之间距离较近,且拥有共同的腹地,但由于行政区划不同却分属于不同的省市。在这5个港口中,天津港开发较早,现有设施也较完备;曹妃甸港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具备了建设深水大港的天然条件;秦皇岛港、京唐港和黄骅港也各有特色。目前,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对海运的需求急速扩大,也因此推动了海港建设速度的加快。现在,环渤海各省市加快海港建设的积极性都很高,已形成了大声疾呼、你追我赶的态势。大连港和青岛港因不属于渤海湾沿岸,且各自拥有自己的腹地,在一定时期内与上述5个港口还不会形成激烈的竞争;但秦皇岛港、曹妃甸港、京唐港、天津港和黄骅港的建设已亟待协调,尤其是曹妃甸港和天津港如不及时加以统筹,势将形成重复建设的重大浪费。这一问题已经到了必须引起高度关注的时候了。在行政区划调整难有大动作的情况下,一方面,应尽快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渤海湾西岸5大港口的建设进行协调,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港口的优势,降低管理成本,使整个渤海湾港口群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应统筹规划秦、唐、津、沧沿海经济隆起带的产业布局,力求做到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4.要抓住新机遇,加快河北省会城市群建设。河北省会石家庄市是依赖交通建设这条路而发展起来的。今天,随着京津冀都市圈规划和石家庄市“十一五”规划的实施,石家庄正又一次面临着依靠交通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难得机遇。(1)石家庄新火车站的建设必将给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带来巨大的发展动力。据有关报道,新火车站工程直接投资将达42亿多元,石家庄火车站南移后,铁路正线将在北二环和槐安路之间从地下穿行,与此同时石家庄原有火车站和铁路货运系统将被拆迁,火车站沿线的地道桥也将随之消失,历史上形成的桥东、桥西分割的局面也将彻底改变。地面上原有的铁路沿线将建成商业带和生态绿化带。所有这些都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这不仅会造就一个以新火车站为中心的商业中心,而且还会带动房地产业、物流业和金融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2)京石城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后,使京石之间的路程缩短到1小时30分左右,从而使石家庄名副其实地纳入到首都经济圈内,这就意味着今后京石之间企业的商务洽谈、人员流动将会更加方便,而石家庄获得的发展机会也将大大增加。因此,应及早做好准备,争取最大限度地利用京津资金、科技和人才优势,发挥石家庄市所具有的土地、资源、劳动力优势,积极而有选择地承接、吸纳京津产业转移,吸引大集团、大公司来石家庄市建立产品制造基地。通过培育特色经济、构筑配套经济,形成融合共进的链条产业格局。随着交通建设的进展,石家庄市应加快省会城市圈的建设。现在,石家庄市已具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周围200公里范围内又没有大的中心城市,这些都为石家庄市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应以石家庄市为中心,与卫星城建设、产业布局相结合,建立合理分工、职能明确的城市集群和产业集群,以“大石家庄”为重点形成省会都市圈,使之成为环渤海经济区的另一个子系统,最终形成京津石的三角发展区域,从而真正实现河北省与京津的融合和一体化。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地区外商投资与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一、经济增长效应

1.地区增长效应的时间序列分析

FDI作为长江三角洲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长江三角洲(本文指浙江、江苏与上海两省一市)与全国情况的分析(见表1),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80-90年代期间,全国和长江三角洲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都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速度,其中江苏位居第一,1985-1999年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56.10%,上海和浙江也都在30%以上,平均为33.75%,均远远高于全国和本地区的GDP增长水平。计算GDP与FDI的增长弹性比发现,长江三角洲增长弹性比要高于全国,说明在长江三角洲FDI对GDP增长的带动作用比较强。平均而言,长江三角洲吸收的FDI每增长1%,GDP就会相应增长0.49%。

从实际计算结果看,长江三角洲各省市GDP与FDI存在比较稳定的内在依存关系,长江三角洲的FDI投入对GDP的报酬率是0.3641,即当FDI投入增长1%时,GDP将增长0.3641%左右。从全国和长江三角洲各省市比较来看,以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为特点的省市,FDI的贡献率低于平均水平,但是这些省市的劳动要素由于与FDI的有效结合,对产出效率提高的影响十分显著。这种特点说明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在面向长江三角洲的投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事实上长江三角洲仍然具有劳动要素价格偏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对总产出增长贡献率较大的典型特点。

2.贸易增长效应分析

一般而言,FDI的贸易效应体现在贸易替代效应、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补充效应和市场扩张效应四个方面(刘恩专,1998)。外资的大规模进入,促进长江三角洲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持续上扬。

为测量长江三角洲FDI的贸易效应,我们利用1985-1999年的数据,分别计算了FDI、外商累计直接投资(FDIC)、上一年外商累计直接投资(FDIC-1)和出口(EX)、进口(IM)的相关系数(见表3)。同时考虑到时滞效应,以EX=α+β(FDIC-1)和IM=α+β(FDIC-1)+γFDI进行回归分析(见表4),统计检验表明结果是有效的。

从回归结果看,出口方面,外商累计直接投资与出口之间具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说明FDI对出口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长江三角洲各省(FDIC-1)的系数要明显高于全国,说明FDI在长江三角洲出口中的带动作用要高于全国,长江三角洲的FDI具有较强的外向性。这种现象有其必然性,长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高质,外资可以利用这一条件巩固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香港、台湾省、日本及东南亚来长江三角洲投资的企业,在其资本输出地就是出口加工型的,这些企业因成本原因到长江三角洲地区后,必然仍以出口加工为主。

进口方面,FDI与进口之间具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外商在投资初期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设备,回归分析也验证了这一结果。而全国FDI的系数要明显高于长江三角洲各省,FDI在长江三角洲进口中的带动作用要显著低于全国,说明长江三角洲的投资配套能力较强。

在促进总量增加的同时,FDI还促进了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改革开放之初,长江三角洲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外商投资企业数量迅速增加,且多为两头在外型的加工贸易企业,引起了加工贸易进出口活动的大量增加,(注: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工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多年保持在50%以上,并且这一比重还有增加的趋势。)使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进出口中的比重迅速提高。由于制成品占外资企业出口的比重大多数年份在90%以上,促使长江三角洲出口结构向以制成品为主的结构转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跨国公司和国际电子代工业的大规模进入,又使得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出口结构进一步向高新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产品方向转化。

二、产业结构调整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的总体特征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这一转变具有阶段性特征。在这一过程,外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对国内投资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且大部分外资流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因此,作为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来源之一的外国直接投资及其投向成为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转变的重要因素。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增长及其结构调整;二是通过这种调整带动了三次产业间比例的变化,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三是推动了产业内部的结构优化,特别是工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1.投资带动作用分析

FDI对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首先是通过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其部门结构变化实现的。以LNGDZCTZ=αLNFDI+β对长江三角洲固定资产投资(GDZCTZ)与FDI进行回归分析(见表5),结果表明FDI对本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具有强烈的带动作用。这说明外资在本地区产业结构变动中的作用能力,并不单纯地体现在外资本身规模对三次产业中投资规模的影响上,还通过拉动投资规模放大了这种影响。由于长江三角洲的外资大多流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使得本地区二、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加。而FDI的投资拉动作用,又使得更多的资金进入二、三产业,本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部门结构进一步向二、三产业偏移。这种部门结构的变化,带动了三次产业间比例的变化。

2.产业结构转变效应分析

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相对变化是反映产业结构转变的主要指标,FDI对产业结构转变的影响最终体现为不同行业实际利用外资对其增加值的贡献。为测量长江三角洲FDI的产业结构转变效应,我们以LNGDP(i)=αLNFDI(i)+β进行回归分析(i=1、2、3,分别表示一、二、三产业),结果如表6。

t检验值分析表明,FDI对长江三角洲各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基本没有解释能力,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影响的重要性要高于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影响。这与我们观察到的现实情况相吻合,第二产业一直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资进入的重要领域,特别是江苏的外资有近90%流入第二产业。α值分析显示,FDI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高于第二产业,并远高于第一产业,说明FDI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转变中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以高于全国的速度迅速下降,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上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见,长江三角洲地区能够在短短20余年间由工业化初期迅速步入工业化中后期,FDI是其中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3.结构优化效应分析

FDI不仅仅是一个资金问题,而是一种“一揽子”生产要素整体推进的经营活动,包括资金、技术、研究开发能力、组织管理技能、人力资源开发和世界贸易网络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FDI对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三次产业的变动上,最重要的影响是体现在通过调整社会资源配置使之达到优化组合,以及通过带动技术进步,从而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

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FDI促进了本地区出口导向工业的发展,这可从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出口额的增长,与出口贸易增长的相关性得到证明。二是FDI改造了本地区传统的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如化工、饮料、化妆品、洗涤剂、啤酒、轮胎等。长江三角洲的这类行业原已有较庞大生产规模,但技术落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资大量进入,通过传统技术与成熟技术的转移,对这些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产品结构的优化起到了明显的作用。目前这类行业与国外已无明显差距。三是FDI促进了本地区新兴产业的发展,并使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的比重明显提高,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位次后移。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跨国公司大量进入长江三角洲,投资大多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而使长江三角洲一些重要产业短短10多年跨越了发达国家所经历的传统过程,汽车、邮电通信、家用电器、计算机、电子、芯片等行业,都是如此。四是FDI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一条捷径,由于长江三角洲具有工业基础较好、产业门类齐全等优势,外商投资企业通过一批配套生产企业,通过中间投入品的本地化,带动了本地区中上游产业的发展,并将其带入国际市场,使本地区能够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从而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一条捷径。

三、产业集聚效应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早就发现,集中在一起的厂商比单个孤立的厂商更有效率。这种存在于行业内部而非个别厂商内部的规模经济效应被称作外部性。一般来说,产业集聚能够促进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能创造一个完善的高度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使区域内的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厂商的地理集中分布有助于创造性的构想以及技术秘密在个人之间非正式的交流,即产生知识外溢,从而推动创新;产业集聚是新企业诞生的催化剂,在产业集聚的地方,集中的顾客群降低了设立新企业的投资风险,投资者容易发现市场机会,创业者更容易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再加上产业集聚区域的进入障碍低于其他地区,所需要的设备、技术、投入品以及员工都能在区域内解决,因而开办新的企业要比在其他地区容易得多;产业集聚加剧了竞争,同居一地,同行业相互比较,有了业绩评价的标尺,这为企业带来了竞争的压力,绩效好的企业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荣誉,而绩效差的或者平庸的企业会因此感受到压力。不断的比较产生了不断的激励。产业集聚增强了竞争,竞争也提升了产业集聚区的竞争能力,使得区内的企业比起那些散落在各个地方的企业,具有了更强的竞争优势,更容易进入这一行业的前沿地带。

在没有外资进入时,一个落后地区要形成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群是十分困难,特别是在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改革开放前的长江三角洲就是如此,产业结构“小而全、小而散、小而弱”的特征十分明显。20年来外资的大规模持续进入对长江三角洲的产业集聚产生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使得全球的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本地区集聚,新的生产力布局正逐步形成,区域竞争力不断提高。分析长江三角洲FDI诱发的产业集聚,我们发现:

(1)长江三角洲FDI诱发的产业集聚主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在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主要是汽车、汽车零部件、化工、电子、仪器仪表等行业,并使长江三角洲正逐步成为全球装备工业加工制造中心。

(2)在长江三角洲内部,FDI诱发的产业集聚主要集中在上海周边。以苏州为例,苏州是全国利用外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也是利用台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从1992年开始,苏州每年仅台资的引进合同金额都在10亿美元左右,而且台商投资产业也多集中于电子信息业,投资的产业关联度高,形成了围绕龙头企业配套协作的企业群,如以明基电脑、全友电脑和华宇电脑为核心的IT产业群。目前苏州地区已建立起鼠标、彩显、液晶显示器、超微半导体等多个大规模生产基地,绝大多数产品与国际先进技术保持同步发展,许多产品已在国内、国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

(3)长江三角洲FDI诱发的产业集聚使得高科技群落正在本地区逐步形成。目前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我国电子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诸多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地,以微电子、光纤通信、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居全国领先位置。

(4)长江三角洲FDI诱发的产业集聚并没有形成产业“飞地”。由于工业配套能力较强,能够解决中间投入品本地化的问题,FDI对本地区中上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5)在FDI诱发的IT代工业产业集聚中,对先行公司的跟随造成公司的“群集”的特征十分明显。台湾IT代工业认为长江三角洲生产线操作工人工资水平仅为台湾地区1/20,企业向这里转移能够获得成本优势,不转移的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此外,地理位置上的就近性也是外商迁移产能至此的重要因素。逐渐向内销转型的外商希望能据江南而内控腹地,将长江三角洲的产品以最短的距离运到各省,达到就近销售市场的目的。现在,沿沪宁高速公路的经济带上,产业链的凝聚效应正在吸引IT厂商候鸟似地到江苏“扎堆”。电脑主板、笔记本电脑、显示器、键盘、鼠标、UPS电源、通信、硬盘、扫描仪、微处理器等诸多产品的制造已蔚成气候。

四、结论与建议

实证分析与经济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外资进入在弥补长江三角洲资本不足,推动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产业积聚,增加就业,促进技术进步,加快贸易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等方面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表明在长江三角洲的发展进程中,资本仍是最稀缺的要素,要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必须积极利用外资以加速资本形成。

按照钱纳里等人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长江三角洲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阶段;按照邓宁“投资周期论”的标准,处于第二等级(人均GNP400-1500美元)向第三等级(人均GNP2000-4750美元)过渡的阶段。按照国际经验,在这样的发展阶段,除了要继续保持利用外资规模,以解决资本不足和就业问题外,还需要考虑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加入WT0后,长江三角洲利用外资在高端受到东南亚国家的竞争,在低端受到中西部地区的挤压。要保持利用外资优势,未来外资政策的战略定位应侧重于:一是立足地区产业特色,实施与产业政策相协调的外资政策,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争取由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向主要从事资本密集型产品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的转化。二是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利用全球化所带来的国际分工调整,争取在某些领域从垂直分工序列上升到水平分工序列,继续保持动态比较优势。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民间融资与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摘要: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地区社会经济呈井喷式增长和跨越式发展态势,地区投融资结构呈现资金来源及其融通机制社会化趋势,民间融资成为中小企业融资重要渠道,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民间其中蕴含的风险亦不容忽视。文章分析了民间融资的双刃剑效应,并提出相应规范措施,以引导民间融资为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服务。

关键词:民间金融引导地区经济

一、鄂尔多斯市民间融资繁荣发展的经济背景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能源发展战略西移的历史机遇,借助自治区鼓励优势地区率先发展政策优势,通过实施“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带动战略,地区经济始终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千亿元关口,达1150亿元,同比增长24.3%,人均GDP超1万美元;财政收入达到200.8亿元,同比增长38%;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3.32亿元,同比增长42.8%,标志着鄂尔多斯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入了新阶段,地区经济综合实力排名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28位。鄂尔多斯地区经济增长中呈现的显著特征是,民间融资作为一种有效的直接融资方式,已成为地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二、鄂尔多斯市民间融资状况和特点

1、从事民间融资的机构多、数量多

据统计,经注册的投资公司414家、担保公司159家,典当行12个,委托寄卖商行46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实际上从事民间借贷活动,未正式办理手续的机构和个人数量难以数计。

2、民间融资业务发展迅速,投融资量巨大

据人民银行当地中心支行对两家投资公司、1家担保公司、1家典当公司、1家委托寄卖商行的调查,注册资金为7000万元,投资总量为14000万元,民间融资4200万元,民间融资占投资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委托寄卖商行全部资金来源的60%左右。据估计,投资总量平均为注册资金的1.9-2.2倍,以此比例测算,全市投资公司投资总量在180-200亿元之间,吸收公众存款在87.4-107.4亿元之间。

3、民间融资参与主体多元,借贷用途多样

民间借贷的参与主体包括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资金投向由消费性资金需求为主转为生产经营性资金需求与消费性资金需求并重。500万元以上的资金投向主要是房地产开发、煤炭企业、高载能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500万元以下的主要是汽车经销商、个体工商户短期资金周转。

4、利率高、期限灵活、手续简便

据调查,融资机构吸收存款的利率为月息18‰,最高可达25‰,期限最短为一个月,最长一年。发放贷款的利率视不同期限、额度而变化,一般为月息30‰-35‰。期限最短的5-10天,最长为一年。资金需求旺季利率高达35‰-45‰,手续简便快捷,对中小企业有较强吸引力。

三、鄂尔多斯民间融资高度发达内在成因分析

1、正规金融机构虚位为民间融资发展提供了契机

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有商业银行普遍推行集约化经营战略,市场定位于面向大型企业、重点行业和企业,形成了对县域经济和农牧区信贷支持缺失。鄂尔多斯地区迅速成长的民营经济,无法从正规金融体系获得充足资金,民间融资由此获得了生存发展空间。

2、资本的趋利性成为民间借贷生生不息的推动力

逐利是资本的本性,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无论放贷于何种行业何种企业,获利是其根本驱动力。随着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居民收入大幅迅速增长。2002-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58元增加到17000元,年均增长18.8%。经济的快速发展,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使居民对于闲置资金保值增值的期望较高,寻求新的投资方式拓宽收入渠道。

四、鄂尔多斯民间融资对经济发展的“双刃剑”效应分析

1、民间融资对经济金融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

(1)民间融资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推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鄂尔多斯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8%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的规模扩张、实力增强对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着显著作用。但由于银行难以适应中小企业经济复杂多变的融资要求,大部分民营企业未获得金融机构信贷支持。民间融资强大的输血功能,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为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直接贡献。

(2)民间融资促进了地区就业状况的改善。民间融资通过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间接地支持了本地区的劳动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2006年末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达37.9万人,占全市就业人员总数的45.14%。民间融资主要支持的房地产业、公路桥梁等行业发展迅速,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3)民间融资促进了民间财富的积累。民间融资的发展,扭转了长期以来居民投资渠道单一,高度依赖于银行储蓄的局面,居民投资出现了多样化选择。民间融资投资的高额回报,加速了民间财富积累。

(4)民间借贷市场有利于促进银行业经营能力的提升,提高地区整体金融服务水平。民间融资繁荣对正规金融体系形成了压力,为争取社会资金融入正规金融市场体系,银行必须不断创新适应市场需要的金融产品,提高信贷管理效率,提升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2、对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的不利影响

(1)民间融资的逐利本性,直接影响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民间融资的本质是追逐受益最大化,加之自发性、松散性和信息滞后性特点,必然只关注利润收益,而漠视国家产业政策,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形成冲击,加大了地区产业升级、区域经济结构优化难度。如近几年来国家已明令严格控制小煤矿、电石、铁合金等高载能高污染企业,但在行业高额回报的刺激下,这些企业受民间融资扶持而屡禁不止,直接削弱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

(2)民间融资分割了金融机构存款市场份额,影响金融稳定。民间融资机构未经银监局批准以存款利率比银行基准利率高18.56个百分点的利率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严重冲击了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市场份额。2007年末,全市储蓄存款余额为226亿元,同比增长14.12%,增幅同比回落7.81个百分点,成为2003年以来储蓄存款增速水平最低的年份,主要原因是民间融资市场吸引了居民闲置资金大量投入。储蓄存款的下降,影响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积累,对金融机构放贷能力、信贷支持水平造成负面影响。

(3)大量地下民间融资造成国家大量税收流失。税务部门对从事民间融资机构主要采取定额征收方式进行征收,只能收缴在工商部门注册机构的税款,对从事民间融资但未办理注册手续的机构、个人无法进行征收;一些机构在许可经营范围之外从事民间融资活动,形成事实偷税;民间融资机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也导致了储蓄利息所得税流失。

(4)经济形势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可能触发民间融资存在的薄弱链条,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鄂尔多斯市民间融资市场目前尚未出现大规模非法集资或卷款逃跑恶性事件,但民间融资链条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风险。若宏观经济形势发生逆转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显现,有赖于民间融资“输血”的企业生产经营出现问题,导致资金供应链断裂,将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以鄂尔多斯房地产市场为例,由于面临政策控制、供应过剩、成本上升三重压力,行业预期回报率下降,一部分民间融资机构已从房地产行业抽离资金或进行行业转型。房地产业是民间借贷市场主要资金借入方,市场趋冷,意味着房地产开发商房利润下降、资金回笼困难,一旦某一地产商无法兑现还本付息的承诺导致融资链条断裂,可能会触发大范围内的资金供应偿还问题,引致公众恐慌和社会动荡。

(5)影响正规金融机构发展及其制度变迁。从国家金融机构的制度变迁来看,新的正规金融制度必须正视非正规金融制度所导致的利益格局,但目前正规金融体系对于民间借贷市场做出的反应调整有限,在民众心中的地位持续弱化,不利于正规金融体系的发展。

五、合理规范引导民间融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更新对民间金融的认知,为民间金融合理定位

根据国务院1998年《整顿乱集资乱批设金融机构和乱办金融业务实施方案》定义,乱集资是指未经任何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集资活动,包括擅自以还本付息或支付股息、红利方式筹资、以发起设立股份公司为名变相筹集股份等等。据此,鄂尔多斯市民间融资活动大多可被列入非法集资活动的范围。虽经人民银行和银监局多次清理,仍愈演愈烈,根本原因是国有金融体系体制缺陷造成的,是现有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狭小、缺少层次和行政垄断的必然结果。金融市场既不能满足投资者的投资欲望,也不能满足融资者的资本需求,资金的供求双方只能自己创造市场,在法律制度的规范之外从事投融资活动,具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为促进民间融资的健康发展,应加强政策引导,明确界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民间融资,引导民间融资公开登记并规范其经营。

2、尽快出台规范民间融资的法律法规

建议尽快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修订有关法律法规,缩小非法融资的范围,严格界定违法融资活动。修正的重点一是对非法融资活动做出准确界定,明确禁止从事融资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二是明确开办民间融资业务机构的条件。三是明确对民间融资的管理部门,加强对民间融资的管理。目前民间融资机构由多个部门登记管理,这些部门仅履行市场准入管理,业务合规性监管的力度和深度严重不足。由于缺乏法律支持,银监部门、人民银行无法对这些机构实行业务监管,形成民间融资监管真空。四是制定明确细致的监管办法,有效监控此类机构日常运营与经营风险。五是明确对非法融资活动处罚标准和实施办法,对经认定的非法融资加大处罚力度。

3、加快中小金融机构建设步伐,改组改造非金融机构

切实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直接投资地方经济建设,合理引导民间资金转化为资本,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体系组建民营银行、创投基金、小额贷款协会等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防范民营银行风险可以从提高注册资本金,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着手,切实保证存款人的利益。民营银行可利用其特殊的经营模式,较易克服信息不对称导致高昂交易成本和风险问题的优点,来补充大中型银行服务不足和空白。对民营银行要建立有效的进入退出机制,确保民营银行健康发展。

4、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市场体系

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多种形式拓宽融资渠道,有效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应积极推动债券市场、票据市场的发展,对具有发展潜力和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进一步降低上市的门槛,给与更多的上市机会;积极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进行融资;对中小企业的票据融资予以适当的政策倾斜;鼓励创办中小企业投资公司,鼓励风险投资发展。

5、加快正规金融信贷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发挥其融资主渠道作用,加大信贷支持中小企业的力度

银行要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功能,加快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机构,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降低贷款门槛,对于符合要求的中小企业简化贷款手续,及时给予中小企业信贷支持。

6、加强民间借贷监测分析,制定风险突发的解决方案,有效化解可能出现的风险

政府应会同相关部门构建信息共享的民间融资监测体系,定期对民间融资的规模、利率水平、流向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制定宏观政策提供数据信息支持;建立对民间借贷指标分析和风险预警机制,制定风险突发解决方案,明确各方责任和处置程序,有效防范化解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和社会动荡。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县将企业融资难、民间借贷活跃的原因归结为金融支持力度不够。为全面了解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两者的良性互动。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目前,县域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弱化。

*年-*年,*县工业总产值增长较稳定,年均增幅为15.6%,而同期工业贷款从*年末的20134万元下跌至*年末的15786万元,呈逐年递减趋势,年均下降幅度为3.1%;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幅度也仅为2.4%,同期农业贷款的年均增长幅度虽然高于农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幅度,但增长不稳定。另外,从存贷款增长幅度及存贷比变化趋势分析,*年-*年,*县金融机构存贷款虽然都有所增长,但二者的增长幅度不平衡,存款年均增长幅度为14%,同期贷款年均增长幅度为12.5%。金融机构存贷比也一直在50%左右的低位运转,且略有下降,从*年末的55.3%下跌至*年末的52.7%。具体情况.

导致上述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支持弱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集约化经营导致金融对经济支持的弱化。国有商业银行过分强调集约经营的统一性,忽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没有找到集约经营统一性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结合点,在机构网点设置上实行收缩战略,撤并在偏远山区或经营效益差的金融网点,据统计,从90年代末到*年末,*县金融机构网点由78个减少至44个,使县域经济金融服务网点不足;在信贷管理上实行严格的授权授信制度,尤其是镇级金融机构没有审批贷款的权力,只负责实地调查、组织材料申报(农信社基本上只发放对个人5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在信贷考核上实行“零风险”和“信贷人员第一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即便是由上级行履行审批手续的贷款,一旦出现风险,也要基层行承担主要责任,造成信贷人员的“惜贷”、“惧贷”,削弱了信贷支持的力度。

(2)资金外流现象严重。从*年以来,通过邮政储蓄部门和各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上划使大量资金流出县外。金融机构存差从*年的5.5亿元上升到*年的10.5亿元,这说明各商业银行从县域吸收的资金近50%流向了城市,进一步削弱了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同时,每年近8亿的民间资金外流也大大影响了我县经济发展。

(3)信用环境影响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由于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当年曾在*相当“辉煌”的陶瓷、供销等行业给各大银行留下一大批的不良贷款,使各银行对企业贷款是“心有余悸”,但时至今日,我县的信用环境仍不容乐观,信用社、商业银行时有不良贷款发生,在银行现有的考核体制下,导致金融机构惧贷或是贷款发放慎之又慎,直接导致了金融机构贷款的逐年下降。

二是贷款使用效率低下影响了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县*年到*年GDP总量与贷款余额之比呈逐年下降趋势,它们之间的比值从1.77下降到1.51,这说明*县贷款使用效率五年来出现连续下降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信贷长期化趋势降低了贷款的周转速度,直接影响贷款的使用效率。近几年以来,中长期贷款增长很快,在贷款中占据比例越来越大。据统计,*年末,县域中长期贷款余额占全部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达44.9%,金融机构贷款期限结构极不合理,这表明贷款结构出现了由以前的“借短用长”向“借长用短”转变的趋势,信贷期限长期化必然降低贷款的周转速度,从而影响贷款的使用效率。

三是政府越位和市场缺位影响金融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及领导的金融意识增强,虽然政府越位现象在淡化,但依然存在;由于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还没有真正完成,市场缺位现象还是比较严重。表现在:

(1)金融机构的贷款直接或间接受到行政干预。金融机构的信贷自主权或多或少地受到政府干预,甚至于出现地方产业与国家产业政策矛盾的现象。

(2)金融机构的业绩考核由行政做出,而非市场做出;金融机构负责人的任免由行政决定,没有建立银行家制度,导致金融部门无法提供有吸引力的工资和机会,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人才流失严重。

二、措施与建议

(一)改善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弱化的建议

1、整合金融资源,建立有利于减少县域资金流失的机制,确保县域资金用于县域经济发展。一是人民银行要发挥窗口指导作用,有效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经济建设实际,适时信贷政策指引,确保县重点项目资金需求。二是规定各国有商业银行从县域吸收的资金按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要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将上存资金降到最低水平。三是要求邮政储蓄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要改变当前邮政储蓄全额转存的情况,邮政储蓄机构吸收的资金须全额委托县级法人金融机构使用,风险由县级法人金融机构承担,这部分资金用途和对象不受限制,但要用于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

2、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大对县域经济支持的力度。商业银行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争取最大限度的信贷审批权限、指标和较宽松的信贷政策,增加经营自主权。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县域经济的调查研究,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和特点,加强和改进信贷工作,避免信贷资金运用上的“一刀切”。建立完善信贷考核制度,发挥信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用好用活每一分信贷资金。

3、加快县域信用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各级地方政府要强化金融意识,加快信用村、信用镇的创建,协助金融部门维护金融债权,营造和维护好镇域的信用环境,使金融部门能够放心地增加对镇域经济的贷款支持。人民银行要积极发挥现有信贷咨询系统的作用,加大推进金融业征信体系建设,为“守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创造条件。县域企业、个人应珍视信用,诚实守信,以良好的信誉赢得金融部门的贷款支持。

(二)提高贷款使用效率的建议

1、商业银行要切实以市场为导向,贯彻适度从紧的稳健货币政策,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应注重结构上的优化和调整。要围绕*县政府确定的产业发展方向,寻找信贷工作新的切入点,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2、建议建立担保公司,引导资金加大对县域中小企业的支持。当前,银行资金之所以趋向于基础设施、消费领域和少数优势企业,其重要原因在于缺乏良好的信贷投入环境。政府部门要出台政策、改善环境,按照支持发展与防范风险相结合、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开展担保与提高诚信相结合的原则,加快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建立,解决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因找不到担保企业而无法贷款的问题。从而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3、贯彻落实投资体制改革政策,实现投资资源优化配置。以“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引导企业、民间资本投向。民间资本相对于银行间接融资更具有单纯的趋利性,其流向和流量完全以市场为准则。市场化的民间融资行为的发展和壮大,必须与信贷资金的投放形式互动作用,同时也使信贷资金的投向更为合理,使信贷投向更贴近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实际需求,从而更高效地发挥效用。

(三)政府归位和市场到位的政策措施及建议

1、减少行政干预,转移政府对金融业的干预目标。政府要从汲取金融,转向建设金融。要建设金融,必须赋予金融机构以独立决策权,强化银行独立审贷和风险控制,变金融机构“钱袋子”的角色为“资源配置者”的角色。

2、稳步推进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创建高效率的金融市场体系。根据《公司法》规定,商业银行属于竞争性行业,不必采取国有独资的股权形式,应对其进行股份制改造。要推动国有银行的真正商业化经营,形成竞争性市场机制;要提高银行业的开放度,放宽银行业的市场进入限制,尤其是鼓励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进入市场,使市场上存在一批独立的、规模合理的商业银行,以促进银行市场的有效竞争。

3、建立符合市场化、科学化的人事考核、任免制度。改革金融机构负责人的任免考核机构,放开对所有商业银行负责人的任免考核。要采用有效的激励机制培养金融人才和发挥人才作用。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发挥水务行业优势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xx市水务局承担了帮扶xx市xx满族乡的任务。同时,我们也以此为契机,就水务系统如何发挥行业优势,在帮助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中多做贡献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点成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形成强有力的帮扶组织。帮扶工作,特别是帮扶少数民族地区,事关兴国安邦大局,事关“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振兴xx”战略目标的实现,意义十分重大。我局高度重视帮扶工作,把帮扶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局长xx任组长,其他党委成员为副组长、办公室、农村水利、水土保持等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选派了业务能力强、作风扎实过硬的一名副局长和一名副处长为帮扶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同心乡的帮扶工作。制订了定期反馈、定期检查、定期总结的“三定”工作制度。同时将帮扶项目作为党委会、局长办公会的重要议事内容,及时研究解决问题,为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

二、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明确帮扶工作主攻方向。欲驱之病。先明其症。为了使帮扶工作真正帮在点上,扶在正处,在工作中我们坚持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从了解乡情、村情、民情入手,深入到田间地头、百姓家里,搜集第一手材料,着力解决百姓想什么、盼什么、要什么的问题,寻找从根本上制约民族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症结,进而明确工作的主攻方向。一年来,由局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多次深入到定点帮扶的同心乡实地踏察,在进行了大量调研的前提下,最终敲定了建设砂石路、启动自来水工程、扶持种植毛葱的节水灌溉项目等一系列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有益于当地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实实在在的项目。

三、精心组织,强力推进,全面完成帮扶工作各项任务。今年,我们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主要帮助xx乡建了两大工程。一是畅通工程。拨付34万元扶贫工程款,为育民村的3个自然屯修建了6米宽、5000米长的砂石路,改善了路况,彻底解决了当地村民多年来出门难影响致富的根本问题。路通了,民心顺了,致富的劲头也更高了、今年几个村便出现了大量调养奶牛、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的良好势头。二是节水灌溉工程。投资lO万元,打水井6眼,并全部配套、发展大葱节水灌溉500亩。该项目在今年的抗旱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农民得到了实惠,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四、发挥优势,准确切入,积极支持民族地区水利建设。当前,我市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还大多以农业为主,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因此,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早日振兴,为民族团结多做贡献,我们在做好定点帮扶的基础上,依托自身行业优势,坚持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上向少数民族倾斜,为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了一批民心工程。例如在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建设上,我们对民族乡镇实施了政策倾斜、给予优先支持。省、市水务部门近三年为双城少数民族地区共投资l85万元,解决了23个民族村、3.9万人的饮水困难,而且促使奶牛存栏从l.21万头增加到2.65万头。这个投入相当于双城市饮水解困工程总量的50%。又如,为支持xx满族乡创勤、富贵、富国、富民四个村搞规模型绿色产品——富硒小米开发,我局积极争取进行旱田节水灌溉项目立项、争取国家投资90万元,经3年建设共打井l3眼、安装大型喷灌设备13套,使4900亩的富硒谷子亩产量由400斤左右提高到600斤以上,每亩纯增效益400元,相当于2亩玉米的收益。目前,已获得“绿色食品”证书的富硒小米,每市斤售价高达6元以上,畅销国内市场。仅此一项,就使4个村的人均收入增加280元,同时也带动了小米加工作坊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局投入全市少数民族地区的水利建设资金平均每年都在100万元左右,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总之、我局在帮扶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是民族工件委员会的精心指导,更是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结果。2004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xx书记、xx市长在“全市民族工作委员会委员单位定点帮扶对接情况汇报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对帮扶的xx市xx乡将再投入资金40万元,解决部分村屯吃水难的问题,以实际行动,为民族地区的发展,为“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振兴xx”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出我们新的更大贡献。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站在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提出了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对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突出问题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正确把握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政治教育与知识传授的关系、在校教育与择业创业的关系、法制教育与行为规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路径和措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路径

中国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高低、速度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而少数民族能否快速崛起,关键取决于各方面高精尖人才队伍建设,全国各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来源、基础与核心,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和生力军,是民族地区实现全面振兴的希望所在。因此,如何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显得十分迫切。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业基础相对较弱

少数民族大学生一般来自边远、贫穷、落后的地区,曾受教于中小学、高中的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的待遇低,文化活动缺乏,这些因素,导致他们现代意识不强,生活方式传统落后,旧民族文化积淀和宗教信仰很深,接受新鲜事物较慢,文化活动缺乏,这些因素,导致他们现代意识不强,生活方式传统落后,旧民族文化积淀和宗教信仰很深,接受新鲜事物较慢,从他们一进校门,就与从大中城市来的汉族学生素质形成鲜明的反差,自卑感、距离感、层次感、群体感自然而然地从心底油然而生。

(二)家庭经济相对困难

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落后,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特区、山区,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学费、生活费多依赖父母筹措,而城市消费水平高,致使他们入校后生活相当拮据,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班级组织的旅游、休闲等文化娱乐活动感到有压力,索性编造理由不参加活动,久而久之与班级主体汉族学生拉开了距离,不和谐因素也悄然产生。

(三)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不强

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本民族社会关系和落后生产方式制约,人际交往范围狭窄,人际社会化交往程度不高,他们从小过早帮助父母料理家务或从事劳动,具有较强的独立生活意识,有难处经常憋在心里不愿向人透漏倾诉,进入大学门槛后与大城市汉族比较,产生了自卑和自闭心理,不愿与多数同学发展关系,表现为不合群的孤立状态。

(四)民族意识较强国家观念淡薄

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不同民族地区,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即不同的语言、文字、服饰、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这些传统文化深深影响这他们,在大学校园里,以族缘为纽带的同学会、老乡会在盛行。[1]少数民族大学生从遥远的家乡来到陌生的现代化城市,突感孤单和茫然,于是在本族同袍、同乡之间寻找心灵的关爱和慰籍,久而久之,民族意识扩大化,他们只关注本民族地区的发展,很少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看待问题往往表现为狭隘、片面和偏激。

(五)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部分高校受社会功利主义和社会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影响,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加之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和粗犷性格,经常与汉族大学生因小事发生口角争执,甚至冲动动手伤人,行为过度而触犯法律,破坏了大学校园的和谐稳定。

(六)竞争意识不强缺乏创业精神

高校不断扩招,就业职位日趋紧张,随着中国人事制度改革深化,大学生自主择业和双向互选制度的实施,少数民族学生不得不走向社会就业市场。但少数民族大学生主动性、自信心不强,就业成功率较低,容易产生抱怨社会不公的非正常心理。一旦几次求职失败,他们就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缺乏拼搏竞争意识和创业精神。

二、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路径和措施

(一)从生活帮助切入以情感人

高校应提供多种途径,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解决经济困难,完善学校专门助困机制。如提供助学贷款支持,以解决学费不足问题;鼓励支持少数民族困难学生课余时间打工,以解决生活费用不足问题;设立助困补助基金,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定向补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设立专项奖学金,专门用于奖励家庭贫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完善上述机制,可以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完成学业,减轻生活负担和思想压力提供可靠保障。

(二)从心灵关怀着眼活化教育

高校应注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灵关怀,即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探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力求思想政治教育更赋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将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2]第一,充分发挥班主任、政治辅导员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灵关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好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中国梦”民族伟大复兴宏伟蓝图的宣传,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民族大家庭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中华民族与本民族的利益关系,其他民族与本民族的团结关系,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第二,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各学科教师要在知识传授前,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对改变家乡、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和个人命运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调动他们学习知识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圆满完成学业提供思想保障。第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出发,适时组织各类主题鲜明的文艺演出、主题演讲、书画展览、旅游度假、创业宣讲等多种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培养他们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第四,建立心理咨询中心,通过学校各种宣传工具,宣传心理健康常识,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机构要深入校园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第五、建立健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机制,教师要施教于人,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管理学生既要从严,又要体现人性化、个性化特征;服务学生措施既要全面,又要突出少数民族服务特色。第六,要鼓励建立“红色网站”,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教育新形式,强化“隐形教育”功能作用,提高网络思想教育水平。[3]

(三)从将来就业着手创业教育

适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潮流,各高校应采取创业创新专题讲座、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对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自主择业创业意识培养教育,为他们毕业后顺利择业做好思想准备和创造有利条件。第一,鼓励他们回到家乡报效本民族经济发展,在改变民族落后面貌大显身手、有所作为。第二,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就读学科专业和个人志趣,引导帮助他们选择正确就业方向,使他们看到人生目标和希望,焕发内生动力攻读相关专业知识。第三,培养他们敢闯敢试的性格。高校要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相对封闭的性格,主动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优势和语言表达的平台,锻炼自我推荐能力、职业演说能力和社会公关能力,促进他们封闭性格向开放性格的转变,保守意识向创新意识的转变。第四,高校主动联系政府和社会企业,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创新提供创客服务平台。

(四)从规范行为出发强化法律意识

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致使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他们的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4]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依法规范自我行为的稳定性。针对这一现状,因此,重视和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第一,引导他们认识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这种规范告诉你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这是法律规范的指引作用。第二,让大学生认识法律规范是人们行为和评价的标准,这种标准告诉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该如何去做,这是法律规范的标准作用。第三,让大学生认识法律规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违背了法律规范,就违背了国家意志,就要根据违法的程度受到相应的法律处罚,这是法律规范的强制作用。实地观摩主要是组织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法院庭审了解典型案例处理的司法过程。司法调研主要是组织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行政执法专题调研。行政执法是法律适用的基本环节,通过这一专题调研,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央依法治国的方略,从而坚定法治信仰,树立法治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作者:刘冰 谭琳 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环境艺术设计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要: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温饱,精神追求成为人们主要的关注点,开始对穿着、住房、旅游等有了一定的需求。因此加强城市环境建设,为人们树立一个新的城市形象迫在眉睫。环境艺术的设计非常重要,加快城市化步伐的基础,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地区经济;发展关系

艺术设计的理念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方向,艺术设计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人类的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速度,所以艺术设计和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设计的方向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设计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因此,艺术设计对社会经济有着一定的影响。要想做好环境艺术设计,首先要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经济发展的方向带给艺术设计产生灵感。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

1.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环境艺术设计”,简言之就是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来改变人们居住的城市环境的艺术。其主要特征是社会实用性强、艺术感染能力强以及对人们居住环境的影响力大。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艺术设计,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集中优化。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现代人对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艺术性提出了要求,要求居住环境不仅要具备实用性,同时还应该具备艺术观赏性和科学性。只有具备以上两点,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大环境下人们对生活的态度。

2.环境艺术设计的目标。环境艺术设计在传统社会发展中是不存在的,随着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人们开始对室外环境也开始有了新的需求,最后扩展到人们居住的整个城市的环境设计,城市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标,因此,现代环境艺术的目标就是做好城市化建设。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公共场所艺术设计、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以及城市建筑整体规划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做到自然与人文协调发展。环境艺术基本的设计理念就是根据现有自然环境进行初步设计,对城市现有的自然环境进行人为改造,让自然环境具备人们的艺术观赏价值,所以,环境设计理念的基础就是做到自然与环境的协调发展。(2)艺术性与无害性共存。要求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的同时,要坚持崇尚自然,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所以,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一定要突出无害性,要求艺术设计不能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这样才能在欣赏艺术的同时,让人类居住的环境不受破坏,真正地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3)实用性与审美性有机结合。环境艺术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室内设计的理念,所以环境设计不仅要体现审美价值,同时还要保证实用价值,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念应该是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和方便人们的物质生活。只有具备实用性才会被人们所认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同时具备审美价值,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带给人们美的享受,真正的做到了实用性和审美性的有机结合。(4)多样性与系统性的有机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不是一个简单的室内布局设计,其体现在人们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在环境设计中一定要体现出多样性的设计布局,让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多姿多彩,这样有利于人们才能对城市环境做一个系统性的认识和评价。

二、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联系

1.体现了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自然性。环境艺术设计者的设计思维需要与本地区的自然环境相联系,不能禁锢自己的思想,不仅要广泛地学习国内外优秀城市的经验,来拓展自己的创作灵感;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还要突出本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色,将设计理念融入到城市建筑、绿化、雕塑中去。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突出本地区的地方特色,有助于构建一个自然与艺术并存的城市环境。突出地方特色的城市有很多,体现出了艺术与自然有机结合。例如内蒙古高原的蒙古包、福建土楼建筑、陕北窑洞建筑等,这些形态各异的地方建筑,给人一种精神文化的艺术享受,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让人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2.经济因素主导环境艺术设计活动的发展过程。社会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人类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经济的发展方向主导着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过程,因为其发展必须得到经济发展的支撑。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和经济发展创造的财富为社会环境的建设出谋划策,这就是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经济因素主导着环境艺术设计活动的全过程。环境设计师在设计时要考虑到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首先把涉及到的因素列出来,加以分类和整理,最后形成自己的设计方案。其中,需要考虑设计对象的市场价值、人文需求和对城市经济建设的影响力等等,这些方面的因素都离不开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因素影响着设计方案的构建和实施的各个环节,因为设计的实施需要各种行业的参与,每一个步骤的实施都需要经济基础的支持,只有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让完美的设计方案得以实施,这就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就体现在经济发展现状之上,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环境艺术设计与经济建设互利共生的理论体系,科学有效地做到经济主导环境艺术设计的步伐和方向。

3.改变了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历史性。环境艺术设计者的设计理念是自己的设计能得到人民的普遍认可,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上留下辉煌的成就。纵观历史发展的步伐,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本地区传统文化紧密相关。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地区环境设计就要呈现出地域文化的特点,只有将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体现在城市建设当中,才能突出城市特色,让人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永久传承。传统的文化影响了本地区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环境艺术设计就需要融入到传统文化中去。简言之就是,按照人们的喜好和习惯,设计出符合人们审美观的建筑和环境,例如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精细建筑的有机结合。这属于东西方两种文化理念的碰撞,在现代文明的推进下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人民都各自将自己的历史文化进行永久的传承。

4.改变了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创新性。艺术设计者在设计初期,需要考虑多种外在因素,对本地区居民的性格爱好和审美观都有一定的研究,人们对美的理解要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去,这样的设计方案才能被人们所认可。伴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兴技术的诞生,也让环境艺术设计实现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在近两年的环境艺术设计比赛中,都会看到一些新型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元素,这就得益于设计者的不断探索和新技术的导入,新的技术可以让以前无法实施的方案有效实施,让环境艺术设计更加科学化和全面化,体现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独特性。

三、环境艺术设计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力

1.环境艺术设计带动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改变,同时也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目的就是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于人民。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了解本地区人民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只有了解的人们的喜好,环境艺术设计才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另一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也需要高新技术作为支撑,利用一些新型技术可以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便利,可以使用多样化的设计手段来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目标,同时也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推动本地区城市化建设步伐。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现状,环境艺术设计理念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人们需要从审美的角度去感受环境设计出来的产品,这些产品既要体现实用性价值,同时还要兼顾艺术审美价值,这就对环境艺术设计者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需要从思维方式、建筑材质、科学技术等方面来策划设计方案,设计实施的过程需要社会经济的有力支撑,只有良好的经济基础环境艺术设计方案才能有效实施。从某个角度来说,环境艺术设计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有助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实施。人的审美观念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方向,使用性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人类的各种需求,都需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最大可能地体现出来。环境设计的方向是针对人们的需求,对社会环境进行合理的改造来用于服务于社会,其主要目的是针对人。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满足,同样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条件,通过对环境的不断改造,让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环境艺术设计的目标是按照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在注重个性发展的时代,只有不断地创新和探索,才能对社会环境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造,让人们从中获得享受,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科技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步伐,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城市的形象是对本地区人文历史文化的最好诠释,为了更好地传承地域性的特色文化,环境艺术设计理念需要结合本地区的地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城市化建设中去,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地区经济的发展让环境艺术设计方案得以有效实施,有助于城市化建设目标早日实现。

作者:裴晓阳 单位:榆林学院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发展经济学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析

【内容摘要】发展经济学是诠释发展中国家如何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发达的经济学,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主题,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我国后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具有普适性。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一个国家如何由穷变富的问题,实质上已涉及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亚当•斯密关于经济发展的构想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是国民财富和社会财富的集聚与增长。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劳动力人数的多少决定了国民财富的增长。这是发展经济学的雏形。但是,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则产生于二战后。当时一些国家为摆脱殖民压迫,纷纷独立,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在实践上,一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二是当时战败国的经济复苏问题;要么对原有理论加以改造,这比较容易,要么建立新的理论,这相对困难。一些学者深入研究各发展中国家之后发现,其环境与发达国家最初完全不一样,传统理论无法复制和拷贝到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理论由于条件不同、问题很多、相去甚远,也无法照搬到发展中国家。所以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迫切需要一门新理论,由此发展经济学诞生了。早在1939年,克拉克(Clark,C.G.,1939)就出版了《经济进步的状况》一书,对后来经济发展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东欧与东南欧工业化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在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引领性和开创性的历史地位,是发展经济学的标志性文献。

二、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经济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其政策演化和发展思路的差异性,发展经济学家将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其结构主义思想,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后来也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二战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经济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滞后、经济变量弹性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明显的刚性结构。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完全不同,市场不完善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价格刚性,有时还会出现市场机制的失灵,经济在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难以达到均衡状态。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是静态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而应建立在动态调整可投资资源和保证供给增长的前提下,使社会经济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结构主义发展思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结构主义还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实用上的局限性,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复活”而成为发展经济的新的主流思想。概括起来,新古典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一是社会的发展应是综合的发展,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二是重视人力资本,纠正唯物质资本的缺陷;三是强调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显著拉动作用;四是新古典主义突出了市场机制、资源优化配置、微观经济基础等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第三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同样,由于新古典主义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也存在诸多缺陷,于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盛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思想表现在如下:一是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念的产生;二是新增长理论的快速发展;三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

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即都存在着发达地区和和相对落后的后发展地区。发展经济学主要讨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发展中大国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小国的特征。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经济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发展中大国人口数量众多,消费需求旺盛,市场容量的绝对数相比较发展中小国要大。第二,发展中大国人口基数大,幅员辽阔,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实现产业的集聚、调整、优化,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庞大的基础设施,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庞大的国内需求,需要资金数量大,依靠外援或外资几乎不可能解决问题。第三,由于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起步阶段缺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动因,实现的是内向型发展的政策,工业化起步阶段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也就是必然选择。第四,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腴是发展中大国良好的资源禀赋,国内市场规模大,但是,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如下难题:一是遗产和文明传统的重大影响;二是沉重的人口压力、严峻的就业问题和低下的经济效率;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四是落后农业与工农业协调发展问题;五是内部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适度选择。发展中大国与发展中小国相比较,其工业化过程亦不同:一是资本积累。发展中小国既可以自身积累,也可以依靠国际资本。而发展中大国则不行,尽管利用外资绝对量不少,但所占比例有限。二是产业结构。发展中大国的产业结构要求门类相对齐全,这是由发展中大国的资源状态和国内需求状况共同决定的。三是国内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中小国幅员小,国内统一市场较易形成;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建立交通和通讯网络需要巨额投资,且耗用时间长。所以,发展中大国不同于发展中小国,发展中大国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更为严重,更为棘手。比如中国,存在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处于末端的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大。发展中大国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层级性。

四、发展经济学适用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与其他国家的后发地区相比较,我国西部地区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条件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第一,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区域经济基础薄弱,二元结构典型。第三,教育科技落后,基础设施差,社会发育度低,资本形成能力弱。第四,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发展经济学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今,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内部,亦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后发展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学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问题探索了良好的范例,提供了成功的借鉴,那么用它来解决一国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是可行的。这是因为一国内部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条件和现实情况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类似,所以,发展经济学完全可以用来解决中国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后发展地区具有普适性。

五、发展经济学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就必然要走工业化道路。但是,对工业化的理解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结构主义和激进主义所采取的工业化,既忽视农业的发展,又只采取单向的工业品导向,虽然使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但也导致了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不但农业发展严重滞后,而且工业发展亦后劲乏力。张培刚教授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指出,完整的工业化是包括农业发展在内的工业化。后来发展经济学之所以陷入危机,是因为发展经济学没有完成使命,广大农村依然贫困,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如今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与工业的协调。我国后发展的民族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类似,作为一个整体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民族地区又更为落后,暂时还不具有全面进行工业化的现实条件,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的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化时,应具备较强的物质资源的储备,包括:数量庞大的、可使用的资本储备,劳动技能较高的、符合现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储备;先进的科技发展水平、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基础设施等。显然,西部民族地区在整体上还不具备这些条件。从资本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资本形成能力弱,资本使用效率差;从适合现代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科技教育水平低下,具有一定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力资源稀缺、素质差;就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现代管理制度的适应性来看,就连东部沿海地区目前都还不够成熟,何况西部民族地区;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地势地貌和气候和水资源等特征,其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其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当困难。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应该是这样的路径选择:一是继续做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作。因为一个民族、一个区域如果还没解决温饱问题,怎么奢谈现代化。二是在国家扶持下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关”———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工业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西部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能搞重复建设,要从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潜力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四是发展科学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毫无疑问应是后发展的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主题。

作者:饶毅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路政管理与地区经济发展探究

一、路政管理现状

公路经济区域给公路的养护、建设、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不仅仅加大了管养难度,更增加了管养成本。公路交通便捷、场地宽广、免费试用等特点为各种经济买卖活动提供了便捷之门,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公路的正常使用,难以确保公路的畅通、整洁、绿化。地区大量存在囊括马路市场、物流区、集镇公路经济,一定程度上占用、挤占了公路。由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路政管理部门对此并不求全责备。然而随着我国法律机制的不断完善,不断强调部门职能以及更新人们的理念,地区经济与路政管理的矛盾日益凸显。依靠公路,充分利用公路交通便捷、无偿使用的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形成独具特色的公路经济,对发挥地区经济作用较大。从客观分析,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较好地活跃了市场经济。然而也造成了公路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的负作用。公路经济给公路养护带来了较重负担,提高了管养成本,这必然是转移到了整个养护成本中。公路经济的兴盛的确给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然而就是这样的地区公路经济的活动区域,公路产权也容易被侵犯和损害,倒过来又限制了经济的迅速、健康发展,其路政管理出现了更加复杂的问题。此外公路运输超限超载行为屡禁不止,导致了公路致命性破坏,这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予以养护,更危害了公路的通畅和安全。因此,加强路政管理,有利于减少公路养护成本,促进地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路政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宣传力度

加大路政执法宣传,由于拆除违规建筑与清理路障关系到大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宣传不到位,执法工作很难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时甚至会造成尖锐的矛盾,导致社会不和谐。所以,要采用灵活多变的宣传形式,将《公路法》、《公路路政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深入民心,增强人民群众的守法意识,从而能够主动维护路产路权,减少了整顿阻力,建立了牢固的基础。

(二)拆除违章建筑

完整、畅通、安全的公路设施将会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要严格实施路政管理职能,整治和清除公路两边控制区域内违规建设的建筑物与地面构筑物,创造一个干净、美观的公路路容路貌。

(三)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加强路政工作的日常巡查,提高动态管理力度,并实施路政员执勤执法量化考核机制,激发路政工作人员的工作激情与创造力,从而增强路政工作人员的管事率,充分发挥其管理能力。加强路政管理力度,确保路产路权的完好,保证路况良好,减少经济损失,也降低养护资金的投入,并保证公路安全通畅。

(四)将路政经费统一纳入财政路政经费是路政管理工作有序长效开展的重要保障。

如果路政经费不能及时得到落实,就会极大地影响路政工作的成效。随着国家路政监督管理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路政规费的收入也较之前大幅减少,地区性的路政执法工作受到了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在上路执法、公路险情处置物资等经费来源上无从保证,使得执法人员装备,路政工作的时效性和成效难以保障。路政管理属行政执法行为,因此路政经费理应纳入统一行政开支中。笔者认为应当尽早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路政经费保障体系,从财政资金中划分一部分作为路政执法经费。这样也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执法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

(五)重点整治超限超载车辆

重点整治超限超载运输是路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计重收费是对超限超载车辆通过罚款行为而进行的公路资产破坏行为的补偿。路政管理工作不能仅仅将计重收费作为整治超限超载行为的唯一手段,应当在计重收费的基础上,对于超限超载车辆采取禁行或是减载放行的处理。只有通过计重收费与禁行(或减载放行)的联合处理才能确实保证公路路政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化。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路政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多、更难的挑战。由于路政工作与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妥善处理好服务与管理的关系,寻求有助于地区经济发展的路政管理模式,从而使地区经济繁荣发展与路政管理双赢,是我们每个路政管理人员共同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目标。

作者:黄远 单位:宿州市公路管理局砀山分局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思路

一、明确主导产业,构建优势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指围绕某一特定产业,大量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纵观世界地图可以发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版图就是由大量产业集群组成的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从实质上来说,是一种产业集群的差距。因此,欠发达地区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经济发展的赶超,必须在其区域内形成有影响的产业集群。

1.1定位主导产业

定位主导产业、确定产业发展方向,是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基础。那么,如何定位主导产业呢?第一,分析本地区产业基础、产业结构和资源状况,主要内容有:(1)调查本地区各产业的规模和聚集程度;(2)弄清本地区气候资源、工业原料资源、人力资源、智力资源、资金资源、交通资源和市场区位等等。第二,了解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状况,搞清本地区各产业的比较优势,以便在产业定位时按照差异化策略进行定位,从而提高定位主导产业在周边区域范围内的竞争优势。第三,熟悉产业转移规律,定位产业层级。产业转移一般遵循梯度转移理论。按照这一理论,发达地区的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时,依次按照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梯度转移。欠发达地区要顺势而为,不要好高骛远。因为,只有顺应趋势和规律,才能事半功倍。其实,传统制造业并非没有前途。意大利就靠制衣、制鞋和家具制造等传统产业,成为欧洲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1.2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产业发展方向确定后,有两个工作要做:一是存量造优。所谓存量造优,就是对属于产业集群发展方向的本地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并引导其集中到划定的地理区域。二是无中生有。所谓无中生有,就是招商引资。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要遵循一个原则和一个理念。一个原则,就是地理集中的原则;一个理念,就是产业群体招商的理念,也就是招商的时候,要与产业链条上的多个企业协商,进行整体招商。这是因为,在柔性专业化生产的今天,单个企业很难生存,更谈不上发展。若没有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的支持,单个企业很难同意入驻,即使入驻,也难以生存发展。也就是说,单个企业招商没有意义,群体企业招商才有价值。那么,如何实现群体招商呢?这可以通过寻求当地行业协会的支持来进行,也可以通过与当地政府协商共创产业园、共享利益的方式实现。建设与集群产业相匹配的专业市场,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市场支撑。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网上交易日益得到人们的青睐。2012年未满一年,淘宝交易额就达1万亿。因此,现今发展产业集群要特别重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不仅如此,还可以构建自己集群产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并塑造平台品牌,以此推动产业集群的大发展。

二、加强基础建设,打造区域磁吸力

一个地区,是否能吸引区外要素的进入,基础建设是关键。基础建设,可以从制度建设、环境建设和教育培训三个方面着手。

2.1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的意义重大,可以说,欠发达地区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制度造成的。制度建设主要是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建立管理有效、权力有限的服务型政府,减少对企业的干预,放开对企业的束缚。比如:在行政审批上减少环节、行业准入上拆除和降低门槛等;在行政运行机制上,确保权力在法律轨道上运行,加强对行政工作人员的管理,提高行政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比如,在依法行政方面,要杜绝黑打现象的发生。想当年,重庆的黑打,搞得商人胆战心惊,影响极坏。

2.2环境建设

环境建设包括市场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建设。(1)市场环境建设,就是要建立一个竞争充分、公平有序、诚实守信和税费适当的市场环境。近年来,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需求疲软,加之国内生产成本的提高和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沿海发达地区的商家倍感压力,急需开拓新的市场。本来,内地市场容量巨大、开发价值极高,但由于市场环境不佳,交易成本高昂,很多商家望而却步,不敢进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地区要是能建立起一个优良的市场环境,对商家将是巨大的吸引力。(2)生产生活环境建设,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建设和城市建设等。在交通建设方面,要建立起一个物流畅通的交通网络系统,包括内联交通网络和外联交通网络,提升地区的市场交易能力和辐射能力。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力度。欠发达地区要牢牢抓住这个大机遇,想方设法争取到国家的投资,改善自己的硬件基础。人们常说,有为才有位。因此,要想争取到更多的国家投资,还须自己把发展势头整起来,让决策部门看到希望。这样,在争取投资的时候才有胜算。在城市建设方面,要吸取国内外的经验与教训,利用后发优势,科学规划城市的空间结构和经济结构,建成交通通畅、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城市。为此,要抛弃不科学的城市规划理念,特别是按功能分区的城市规划理念。当前,众多城市交通拥堵,功能分区的城市布局是罪魁之一。在城市规划设计时,要遵循“五地一体、区块布局和均衡发展”的原则。五地一体,即工作地、居住地、商业地、休闲娱乐地和教育医疗地一体。当前,很多地区的园区建起来后,招聘不到人,冷冷清清,原因之一就是功能配套不全。如:没有住房或居住条件恶劣;没有学校或离学校太远,子女就学不方便等;区块布局,就是城市由各个功能配套齐全、相对独立的区块构成;均衡发展,就是各区块平衡发展。另外,在城市规划时,应把环境优美作为目标,使本城市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2.3教育培训

教育的功能有三:普及基础知识、培育人力资源和提供智力支持。对应三大功能,教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础教育,包括小学和中学;第二个阶段是职业技能教育,包括职业技校、大中专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发展职业技能教育是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和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发展职业技能教育,要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相适应。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起步和中期阶段,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学校,为目标产业培育熟练劳动力。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设置要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相匹配,否则,花费了巨额投资,或者于己无用,或者为他人作嫁衣裳。

三、发展金融市场,建筑资本大水库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金融支持力度和服务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和制约作用。一个地区的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影响着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景。因此,发展金融市场,拓宽资本来源渠道,激发资本活力,壮大资本规模,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存在诸多不足,金融市场的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金融改革正处在重要的历史关口,这给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根据金融市场目前的发展状况,欠发达地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发展金融市场。

3.1发展民营金融

资本不足是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的缺陷,使得欠发达地区捉襟见肘的资金源源不断地向发达地区逆流。今年国家已经决定放开民间资本对金融的投资。欠发达地区要抓住这个大机遇,千方百计地发展本地的民营金融机构,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资金支持。

3.2发展担保市场

中小企业是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地区经济活力之所在,但由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规模小、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金融机构对其往往避而远之。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的这一困境,欠发达地区需要大力发展金融担保业,以帮助它们获得资金支持。

3.3发展信托理财市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企业的闲散资金日益雄厚,个人的积累资金亦逐渐增多,但由于精力、时间的限制和金融知识的不足,这些巨量资金被动沉淀起来。为了激活这些沉淀资金,欠发达地区应适应时机,大力发展信托理财市场。

3.4创新金融工具

稀缺性是资本天然的特性。为了开拓资本的来源渠道,人们发明了多种多样的金融工具,如远期利率协议、金融期货、期权与期权合约交易、股票价格指数交易、贷款股权对换交易、股权贷款、可转换为股票的贷款、可转换为股票的债券等。仅以美、日两国为主推出的金融工具,就达上百种。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资本稀缺尤为突出。因此,创新金融工具,开辟多种多样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激发资本活力和激活资本存量,应成为欠发达地区的重要工作。

作者:刘远龙 单位:中共铜仁市碧江区委党校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地区经济发展难点与方法

【摘要】发展地方经济作为评价政绩好坏的重要指标,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经济要求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这对于指导地方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立足于对衡水目前经济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通过吸纳高新技术产业到衡水进行投资发展,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优势,充分实现建设经济强市,共建美丽衡水的愿望。

【关键词】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美丽衡水;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

1衡水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突破的难点

衡水地区作为著名的文化名城,积淀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衡水处在河北、山东的交界处,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是目前,衡水地区经济在全省排名位列倒数第三,故发展衡水地区经济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充分实现协调发展至关重要。衡水地区经济存在的问题有下列几个方面:

1.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慢,没有很好吸纳优秀的信息产业

衡水地区经济发展主要靠农业、机械加工业等中小型企业来推动,没有形成较为有规模的大型企业,这对于吸纳就业,发展地方经济没有充分发挥出重要功能。并且,在衡水只有衡水老白干、六个核桃等食品加工业能够为地区经济贡献出较大的力量,而第三产业: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不能吸纳优秀的信息公司在衡水地区进行发展。这对于衡水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转型产生较大的困难,不利于充分实现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1.2没有充分发展旅游业,未能充分实现地区经济转型

衡水作为著名的文化城市,有备受关注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在衡水有全省最大的淡水湖—衡水湖,是国家AAAA级风景园区。但是在自然景观开发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开发理论,没有充分去挖掘衡水湖所带来的旅游副产业。造成衡水湖在国家影响力不够明显,没有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反响,影响衡水湖的健康有序发展。并且,在衡水湖宣传上做的还是不够到位,只有在河北省有较大影响力,但是放到全国上则是影响力远远不够。并且,在衡水文化资源有相当丰富,有著名的武强年画、宝云寺、灵秀山庄等等。这些文化资源也是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但是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没有形成相应的文化产业,小作坊、散户发展仍是当地文化发展的重要源动力。所以,要积极开发衡水地区的文化产业,实现其能够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1.3衡水地区交通设施配套不够完善,不能很好拉动地区经济

地方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交通设施,一旦交通设施较为完善,可以吸纳更多优秀企业到衡水进行建厂,从而为实现衡水地方经济做出重要贡献。在衡水,铁路轨道交通不够完善,没有自己独立的高铁站,在南北铁路上只有几个铁路线能够贯通衡水地区。同时,衡水高速公路也面临着数量较少,公路设施不够系统的问题,这些都很大制约着衡水地区与其它地区经济贸易的交流。所以,发展衡水地区交通设施对于拉动地区经济,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故而,发展衡水经济需要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吸纳程度不够,第三产业发展不健康和地区轨道交通配套不完善的问题,需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入手,系统地解决这三者的问题,从而更好实现衡水地区的经济腾飞。

2衡水经济研究的方法

2.1通过实地调查取证,通过对地区GDP经济增加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在衡水在全省经济发展的排名情况。2.2统计各个县市经济发展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据的比重进行分析,探究在衡水地区那种产业发展占据重要地位。2.3研究各个县市铁路交通、公路交通配套完善程度,探索在公共设施上衡水地区的覆盖面。

3本文研究的重要优势

本文立足于对衡水地区经济当前发展现状的分析,探索当今在衡水地区哪些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能够为经济转型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充分实现未来衡水地区的经济健康发展。解决衡水经济发展问题途径:

3.1大力发展衡水地区的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实现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

发展地区旅游产业对于拉动就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在目前衡水地区经济发展依旧重视工业的发展,所以发展第三产业符合国家要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学习旅游城市云南、浙江是怎样正确开发自然资源的。在保证不损害自然环境前提下,充分发展当下的旅游产业,把衡水湖,宝云寺,灵秀山庄自然资源、武强年画等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实现衡水地区的经济发展。

3.2积极引入高新技术产业来衡水地区发展,实现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

衡水要积极主动吸纳优秀高新技术产业到衡水来,为他们提供好的政策支持和人员调配,成立专门为招商引资的部门,充分对接优秀的高新技术产业,让他们能够认识到衡水地区的魅力,从而让他们愿意到衡水进行发展,从而更好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3.3继续完善轨道交通设施,为衡水地区赢得更多的机遇

大力发展衡水地区的铁路、公路基本公共设施,对于衡水著名的自然景观、文化景观要通畅其交通,能够为旅客到来奠定良好的轨道交通。这样,可以便捷更多人到衡水地区进行观光旅游,促进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并且,还要为高新技术产业、著名的加工生产企业建立绿色通道,让他们可以把生产出来的产品迅速的转到需求所在地,实现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冯娟 单位:衡水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综合监督执法局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交通运输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摘要:交通运输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可以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交通运输可以实现区域间生产资料的合理、快速配置,推动不同区域之间资源物质的良性流动,促进区域间信息、人才、资金的共享,最先限度地帮助区域间实现生产建设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在对交通运输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交通运输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所能起到的作用,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启示。

关键词:交通运输;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作用分析

前言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然离不开高效合理的交通运输体系的支撑。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对于区域经济尤其是落后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现代交通运输更是具有效率高、运载量大、覆盖面广、受限性小等突出优势,成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支撑。基于此,本文对交通运输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展开分析。雅堑河南郑州450000)况的改善,让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快速,让生产要素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配置更加科学,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的生产要素将自动配置到最佳的企业、最佳的环节当中,实现落后地区生产布局的优化,推动落后地区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交通运输状况的改善,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组织效率,便利的交通条件显著改善了流通环节,落后的资源配置方式和落后的企业经营将被淘汰,而经过优化的、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将会脱颖而出,在企业的组织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低效,都将直接导致企业生产效益的下降,这将直接倒逼企业组织效率的提升,从而达到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效果。

1.降低生产要素的交易成本

在现代社会中,生产呈现出社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因而生产要素的交易成本成为了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改了落后地区交通运输的恶劣状况,缩短了落后地区和其他地区交通运输的相对距离,减少了交通运输所需的时间,在大大增加了交通运输的效率的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交通运输的成本,继而减少了企业之间生产要素交易的成本。在生产要素交易成本显著降低的情况下,企业将更加具有竞争优势,地区间的物资、资金、人才、商品、信息等的流动将更加快速、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还将对地区的通讯、仓储等起到良好的提升作用,从而从多个角度全面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提升了落后地区在经济发展浪潮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4.缩小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差距落后地区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经济差距。在交通运输状况得到改善后,更多的资源、更优质的人才、更先进的技术、更多的资本流入落后地区,将直接推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显著缩小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在交通运输状况改善后,落后地区的投资环境将彻底改善,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将逐渐被优化,在这样的情况,外界的资金将更加愿意投入到落后地区当中,这对落后地区的发展繁荣是帮助巨大的。此外,在良好的交通运输体系的支撑下,落后地区的农村经济将得到快速发展,农村的特色产品将流向外部,外部的先进种植技术将进入农村,在多种要素的良性流通过程中,落后地区的农村将从中直接受益,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有效推动落后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和其他社会领域的建设,打造落后地区区域发展的新格局、新形势,打破落后地区的发展瓶颈,促使落后地区和其他地区一道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显著缩小落后地区和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

2.激活了落后地区的生产资源

由于交通运输能力差,落后地区的生产资源的利用难度较大、利用成本高,直接导致落后地区的生产资源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阻碍了落后地区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增长。在交通运输得到改善后,落后地区首先表现出的竞争优势就是生产资源竞争优势,在交通运输能力提升后,落后地区之前无法得到充分开发的生产资源将被大量开发出来,直接拉动沿线土地的增值。在良好的交通运输体系的支撑下,落后地区的资源价值将得到大幅度提升,落后地区的资源潜力将会得到充分挖掘直接带动落后地区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强大的竞争力。此外,良好的交通运输还将推动落后地区新开发的资源与其他资源的融合,帮助落后地区最大限度地将资源转化为市场价值,并从中获得发展的强大动力。结束语:对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良好的交通运输是发展的前提、基础和保障。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工具,更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交通运输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所能起到的推动作用,是绝对不容忽视的。落后地区要想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最需要改善的就是交通运输。只有将交通运输体系真正建设到位,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才能进入快车道,落后地区其他领域的发展建设才能从交通运输中借到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市场繁荣、文化进步、社会改善才能逐步推进,落后地区人民才能真正感受到便捷的交通运输带来的享受,国家的经济发展成果也才能更加地惠及落后地区人民。

3.优化了落后地区的生产布局

在落后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后,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落后地区生产布局的优化。一方面,交通运输状况的改善,让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快速,让生产要素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配置更加科学,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的生产要素将自动配置到最佳的企业、最佳的环节当中,实现落后地区生产布局的优化,推动落后地区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交通运输状况的改善,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组织效率,便利的交通条件显著改善了流通环节,落后的资源配置方式和落后的企业经营将被淘汰,而经过优化的、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将会脱颖而出,在企业的组织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低效,都将直接导致企业生产效益的下降,这将直接倒逼企业组织效率的提升,从而达到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效果。

4.缩小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差距

落后地区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经济差距。在交通运输状况得到改善后,更多的资源、更优质的人才、更先进的技术、更多的资本流入落后地区,将直接推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显著缩小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在交通运输状况改善后,落后地区的投资环境将彻底改善,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将逐渐被优化,在这样的情况,外界的资金将更加愿意投入到落后地区当中,这对落后地区的发展繁荣是帮助巨大的。此外,在良好的交通运输体系的支撑下,落后地区的农村经济将得到快速发展,农村的特色产品将流向外部,外部的先进种植技术将进入农村,在多种要素的良性流通过程中,落后地区的农村将从中直接受益,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有效推动落后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和其他社会领域的建设,打造落后地区区域发展的新格局、新形势,打破落后地区的发展瓶颈,促使落后地区和其他地区一道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显著缩小落后地区和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

结束语

对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良好的交通运输是发展的前提、基础和保障。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工具,更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交通运输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所能起到的推动作用,是绝对不容忽视的。落后地区要想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最需要改善的就是交通运输。只有将交通运输体系真正建设到位,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才能进入快车道,落后地区其他领域的发展建设才能从交通运输中借到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市场繁荣、文化进步、社会改善才能逐步推进,落后地区人民才能真正感受到便捷的交通运输带来的享受,国家的经济发展成果也才能更加地惠及落后地区人民。

作者:张雅堑 单位:河南省实验中学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民族经济法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民族经济法对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关问题。首先,对于民族经济法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应当发挥规范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少数民族企业利益、保障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增长等作用,之后,分析了民族经济法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包括民族经济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民族经济法律更新滞后于市场发展、法律的有边界与市场的无边界存在矛盾、民族经济法执行不到位等,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建议,主要包括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内容、建立法律更新调整机制、理清法律政策边界、提高法律执行效果等。

关键词:民族经济法;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民族经济法旨在保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然而,在实践中,民族经济法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不明显,没有起到保护和推动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质量提升。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深入分析民族经济法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作用发挥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族经济法对民族地区应当发挥的作用

民族经济法是调节民族地区经济关系的重要法律体系,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应当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规范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秩序。从法理上讲,法律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调节相应的社会关系,而经济法主要是调节经济关系,核心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因此,民族经济法存在的应有之义就是维持规范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秩序。例如,民族地区如何实现有效竞争,需要民族经济法予以调节。如果出现不正当竞争、垄断等问题,也需要民族经济法予以调节。此外,对于民族地区违法市场秩序的现象,也需要依据民族经济法进行处罚和问责。2.维护少数民族企业利益。一般来讲,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企业管理运作不成熟,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同时,许多民族地区的企业是由少数民族群众兴办,管理经验不丰富,从国家大的发展战略来看,应当对于少数民族企业予以保护和扶持,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微企业,更应当加大扶持力度。3.保障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增长。在当前大环境下,精准扶贫成为国家战略,也成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工程。从扶贫对象来看,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集区,需要付诸巨大的精力,而扶贫的最根本途径,就是推动地区经济加快增长,这样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政府也将有更多的财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因此,需要以民族经济法作为保障,建立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增长的长效机制,从而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健康长期可持续增长。

二、民族经济法作用发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客观来讲,我国民族经济法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挥不够突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民族经济法律体系不够完善。从我国法制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民族经济法律体系还很不完善。例如,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没有统一的专门的民族经济法,相应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也不够完善;地方上也没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普遍缺少地方条例、政策规定等,这使得一些地方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无法可依,影响了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2.民族经济法律更新滞后于市场发展。一般来讲,法律的制定出台往往滞后于具体实践,这就意味着,民族经济法律的出台、更新,一般是要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显然,法律法规在调节民族地区经济关系方面,往往会表现出滞后性,这也是民族经济法难以较好发挥作用的主要问题之一。3.法律的有边界与市场的无边界存在矛盾。法无禁止皆可为。这就意味着,法律一般是对于一些禁止性的问题作出界定,在民族经济法领域,法律是有边界的,这对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违法现象,法律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然而,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面,法律很难有清晰地界定,到底哪些行为可为、哪些行为不可为,目前还很不清晰,这需要进一步界定和明确,从而满足民族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促进民族经济法发挥作用的对策与建议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推动包括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是党和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应当从民族经济法律体系入手,想方设法发挥民族经济法的突出作用,维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秩序,维护少数民族企业利益,保障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梦。主要的对策和建议如下:1.完善民族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建议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法律法规体系,首先,应当从国家立法层面考虑,由全国人大牵头,研究制定全国性的民族经济法律,以高位阶、高权威的法律规范民族经济事务。其次,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应当结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出现具体的工作条例和实施办法,从而保障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再次,各地应当出台地方性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办法和措施。最后,基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也应当结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或政策措施,从而形成国家、省、市、县、乡多层次完善的民族经济法律体系。2.加快民族经济法律法规更新。法律不能一成不变,而应当根据变化了的环境,适时作出调整、修改和完善。因此,建议建立民族经济法律法规更新调整机制,定期对各个层次的民族经济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条款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完善。同时,应当做好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评估分析,了解各项法律条款的执行情况,好的法律法规内容一定要执行下去,而对于恶的法律法规条款,要及时予以修改更正,从而确保法律法规内容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符合民族企业需求,符合少数民族群众需要,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律法规的功效。3.制定民族经济法律法规配套制度。由于法律法规有边界,而经济行为、市场行为范围广泛,因此,单纯依靠法律法规难以调解民族地区经济关系,必须依靠相应的配套制度,如政策、规定、制度等。这就要求各个民族地区结合实际,本着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则,制定适合的市场经济制度体系,从而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在法律层面上,也应当加强对地方政府授权,授予其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职能和权限,并加强职责履行的监督管理。此外,要按照国家的要求,尽量实行简政放权,权力做好应放尽放,一放到底,从而给市场、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撒手不管,而是在放权的基础上,退回应有的位置,重点负责对市场行为的引导和监管,避免直接干预。4.注重民族经济法律适用。针对民族经济法律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应当进一步完善法律执行的流程和程序,规范法律适用的范围和条件,从而提高法律执行的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水平。同时,应当加强法律的宣传教育,提高民族地区法律意识和法制思维,从而为民族经济法律的执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四、结语总之,民族经济法对于规范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少数民族企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针对当前存在的民族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更新调整滞后、法律内容不全面、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内容,建立法律更新调整机制,理清法律政策边界,提高法律执行效果,从而确保民族经济法发挥更大功效,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作者:梁利华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强化地区经济发展的构思

加快发展的理论探讨

既然西部地区迫切需要发展,但又有很多约制因素,那么西部地区是否有加速发展的可能呢?我们可以在理论上做一些探讨。第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部地区的加速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根据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木桶理论,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这就是说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这个理论如果应用于经济发展领域,就是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不是决定于具有优势的发展要素,而往往是决定于处于劣势的发展要素,即制约因素。如果制约因素得到克服,经济发展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极大地改善了长期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交通和能源这两个短板,为西部地区的企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提供了最必需的基础,为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第二,国家有关重点项目的实施,为西部地区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根据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创立的增长极理论:经济发展不是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呈点状分布,按不同效应对整个区域发生影响。某些主导部门或企业、行业在地域上聚集,并且有技术创新与扩散,资本的集中与输出,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成为“增长极”。人们一般把增长极概念理解为那些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增长中心。由创新活动而产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多发源于高梯度地区,其后会随着经济发展的进行和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和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得到了加速,一些新兴产业在沿海正逐步兴起,而一些在沿海已经成熟的产业特别是一些自然资源加工业和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逐步向中西部转移,这为西部地区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增加新的产业提供了生产和市场空间,从而为西部地区的加速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

加快发展的有益经验

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开发落后地区、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加速发展、实现落后地区经济现代化方面有一些成功的典型案例。如美国开发西部、日本开发北海道、巴西开发西部、意大利开发南部等。他们对落后地区的开发虽各有特点,但也有共同的有益经验。一是采取各种措施,加快落后地区的交通建设。美国为了开发西部,于1862年就制定和执行了提供政府补贴和土地赠与等优惠政策,使铁路公司于1869年修通了横贯美国东西的第一条铁路,之后的二十多年间又修通了4条,使美国于1893年就形成了5条平行的横贯美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对美国加速西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俄罗斯开发辽阔的西伯利亚,首先是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把遥远的东西部连接起来。巴西开发西部,先后修建了跨亚马逊河的公路和其他国道干线,把西部落后地区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联系起来。二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美国在19世纪后半叶进行西部开发过程中,除了加强铁路交通建设外,还十分注重利用先进技术合理配置和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当时,美国政府把农业机械化作为利用先进技术推动西部开发的重点,并且很快取得明显成就,使当时美国西部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二战以后,美国政府又把部署在西部和南部的大量军事工业转为民用,利用军事工业上的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宇航、原子能、电子等高科技产业,推动美国西部和南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逐步形成了加州“硅谷”、北卡罗来纳州“三角研究区”、佛罗里达州“硅滩”、亚特兰大州计算机工业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我们的邻国印度,在不毛之地班加罗尔等十多个地方建立高科技园区,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和先进的卫星通讯技术发展信息产业,进行软件出口贸易,其规模和质量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为印度如何在其落后地区发展高新产业成功地探索了道路。三是采取多种政策促进企业发展。首先是采取税收优惠或减免政策。如美国的蒙大拿州对新创办企业最初5年的财产税减半征收,州政府有权对增加雇员的企业减征公司所得税。爱达华州实行低税率政策,对在该州内新投资的企业给予3%的税收优惠,对企业每新雇用一名职工,第一年给予减税500美元,第二年减税300美元,第三年减税100美元。亚利桑那州不征存货税和法人专利税,并对以该州为基地的企业免征红利所得税。其次是从技术、培训、金融等多方面实行鼓励企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和扶持政策。如美国的爱达华州设立一项培训计划,专门满足在该州新出现的行业所需职工和原有行业因扩展业务而增加职工的需要。密西西比、加利福尼亚等州都制定有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计划,向提供新职位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意大利政府于1976年颁布法律规定,拨款18.2亿里拉用于南部发展中小企业,对于南方兴建新企业、扩建和改造老企业给予占固定资本40%的优惠贷款,利率为普通利率的30%,贷款期限为15年(新建企业)和10年(其他项目)。国内在开发西部、促进西部加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战争需要,西部修建了大量的公路和机场,客观上加快了西部地区的交通建设;在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西部建设了大量的军工企业,并为了建设军工企业修建了大量通往厂区的公路,一方面在客观上进一步改善了西部地区的交通条件,另一方面又为西部地区培植了具有先进技术优势的军工产业,这些军工企业在后来进行军转民后,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技术优势的工业产业基地,其中,仅贵州省就形成了电子技术、航空技术、航天技术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新世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西部地区的加速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其主要经验为:一是国家执行倾斜政策,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西部地区进行以交通、能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使西部地区的交通能源设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一定程度上解决和弱化了交通能源这两个长期困扰西部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二是加大水利等民生工程的建设力度,使开发建设的成果更加广泛更加密切地惠及西部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避免了三线建设时期出现的“厂内先进技术、厂外刀耕火种”的相互脱节现象。三是把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作为开发重点,促进西部地区既实现高速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又实现长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加快发展的经济对策建议

根据我国西部地区加速发展的迫切要求,参照国内外加速发展的理论根据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实际和西部地区实际,特提出如下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经济对策建议:1.继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着力加强西部地区以交通、能源、水利、生态保护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地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原因,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一次性投资数量大,建成后的短期内难以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所以,国家应继续从宏观全局和长远目标上考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克服市场缺陷方面的作用,想方设法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我国西部地区的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在未来十年至二十年内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水平。即便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而需要削减投资时,国家财政资金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和力度都不能变。2.放宽政策限制,积极利用民间资本参与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证明,要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除了要创造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制度环境保证外,还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活力。西部地区的经济能否快速发展以及发展到什么程度,最终要看西部地区的企业能否不断发展壮大,仅靠国家和政府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鉴于国家的财政资金有限,也鉴于西部地区现有企业数量和资本实力有限,建议进一步放宽政策限制,尽量多地吸收民间资金参与实施西部大开发项目,达到既增加投资量,扩大投资项目,又解决民间资金投资渠道。从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对本国落后地区开发的经验看,政府投资和补贴的资金只占整个投资的一部分,而公司或企业的投资占了项目开发投资的相当一部分比例。我国在放宽政策限制,大力吸收民间资金参与西部大开发方面已有了一定探索,但力度和效果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如果能有较多的民间资金和民营企业在西部地区进行生产经营,那么西部地区的高速发展就可很好地实现了。3.更加注重先进科技和适用技术在促进西部地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国西部地区已经建立有电子、卫星通讯、航空航天等具有一定程度的先进科技生产和研究基地,但总体上来说先进的军工技术优势转化为民用企业技术方面还不够理想,还未像美国西部和南部那样在二战后成功地将先进军工技术转化为高新技术产业。因此,建议参照美国的军转民成功经验和印度在落后地区建立出口软件基地的成功经验,制定和执行对西部地区的特殊科技政策,进一步在西部建立高新技术生产和研究基地,让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好地为西部地区发展服务。同时,根据西部地区实际,注重推广利用适用技术,注重用科学技术装备相关行业和企业,使西部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能较快地得到发展和升级。不管是工业还是农业,亦或是其他产业,西部地区的发展最终还需要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生产方式的逐步改变。4.把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对沿边邻国的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我国的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10。虽然这些邻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形势各不一样,但加强与这些邻国的经济联系,促进与这些邻国交往,提高对这些邻国的开放水平,或迟或早都是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利的。特别是2010年1月1日开始生效的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是与东盟相邻的部分西部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良好机遇。应考虑制定和执行专门的特殊政策,使西部地区抓住并利用好这个机遇。即便是面对目前稳定形势还十分严峻的中亚和南亚国家,仍然有以开放促发展的机遇,应认真研究和对待。5.进一步加大西部地区的教育、科技发展和文化繁荣以及人才开发的工作力度。西部地区居住着大量的少数民族,他们有着和汉族不一样的历史文化,有的还使用不同的文字,信仰不同的宗教,这是西部开发还必须面临的复杂因素。因此,我们要研究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和不同宗教,有针对性地制定和执行特殊政策,进一步加大西部各不同地区的教育、科技发展和文化繁荣以及人才开发的工作力度。只有让居住在西部地区上的各族干部群众都能提高教育、科技水平,都能培养造就各方面的人才,西部地区的长期发展和持久繁荣才可能得到实现。总之,促进西部地区的高速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来完成这个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的艰巨任务。

作者:吴国才 单位: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新时期地区经济发展透析

作者:汪威毅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

泉州的经济结构中,县域经济的特征明显,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集群,泉州的支柱产业形成途径以发展分散的民营经济为主,通过示范效应形成“一县一品”的县域经济,最终形成泉州的五大传统产业集群。这种集群有规模效应,但地理效应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各县区的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相对滞后,难以形成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所具有的区位优势。韦伯指出,任何产业布局都要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原材料、燃料、动力、水、电、土地等条件能否满足布局要求;劳动力的供给及质量;运费的高低;市场的大小。为使泉州的产业集聚既有利于协作,又不过度集中。泉州应该改变原有的产业组织模式,使原来的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变成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五是泉州的民营经济依靠自身的积累,已经在资本和技术要素上有一定的提升。根据倪鹏飞的指标评价[5],2008年在中国(包括港澳台)的全国51个经济较发达城市中,泉州的软件与硬件实力指标的排名如下。硬件指标中:资本数量(丰富)指标泉州排在全国20名以内;资本质量指标泉州紧随香港排名全国第二位;资本获得便利性,泉州排在香港、东莞之后名列全国第三。在经济发展状况方面,泉州在全国的排名也较靠前,如结构竞争力排名全国第26位、环境竞争力排名第35位、基础设施竞争力排名第36位。但在软件指标方面:人力资本与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区位竞争力指标,泉州在全国51个经济发达城市的排名靠后,其中科学技术竞争力排名第43位、人才竞争力排名第45位、综合区位竞争力排名第47位。通过对泉州经济发展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通过长期实施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低要素结构型,实现要素结构提升后,泉州的产业正在向具有一定的资金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转变。也就是说,泉州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弱化过程,并逐渐形成和积累一定的资本要素,必须对此选择一种更适用的发展模式。这种要素禀赋升级的结果,正是“泉州模式”得以提升的重要基础条件,我们必须利用好这些基础条件。

泉州制造业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一)传统制造行业是泉州经济增长的支柱吴争程运用霍夫曼理论[6],分析泉州的产业结构。通过测算各产业部门与泉州GDP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各产业对泉州经济增长影响大小排序依次为: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纺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造纸及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从测算的结果来看,传统行业仍是泉州经济增长的支柱,对泉州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二)新兴制造行业发展提速进一步考察2000年以后,泉州各工业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如表1。进入21世纪后,泉州主要制造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都已超过泉州GDP的增长速度。但是可以发现相比传统行业,新兴行业中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的发展尤为迅速。只是因为,新兴产业在泉州产业结构比重中的基数很小,它们的迅速发展并没有明显优化泉州的产业结构。所以泉州面临着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艰巨任务。

泉州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产业结构处于较低层次,是泉州产业的重要特点,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除此之外,泉州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远未解决。不管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还是逐渐发展起来的重化工业,都是高投入、低产出,高能耗、低效能,高环境成本、低环保效益的产业。因此,泉州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必须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主要依靠劳动和自然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知识和技术的投入转变,从资源耗费型、环境破坏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此可以从泉州的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泉州的产业发展与企业发展现状来认识。(一)泉州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瓶颈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是典型的传统发展模式,与全国一样,这种外延发展的模式难以得到改善,必须从数量型经济向效益型经济转变。1.泉州的工业经济效益水平较低 研究泉州经济发展中的工业增加值率与资本产出率,可以基本反映泉州的工业生产效率。(1)泉州市的工业增加值率偏低。表2和图1反映泉州市的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与工业增加值率的关系。工业增加值率,是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比较,反映在单位工业产值中,能创造多少新的价值。表1-4的数字显示,自1995年至2009年15年来,泉州市的工业总产值从734.33亿元增加到5695.86亿元,15年增加到7.76倍;工业增加值从69.81亿元,增加到1440.65亿元,增加到20.64倍,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是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的接近3倍。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工业增加值率呈现出逐步稳定提高的趋势。从1995年的不到9.51%提高到2009年的25.29%,15年增加到2.66倍。图1直观地反映泉州的工业总产值与工业增加值的二者的比较结果。但泉州的工业增加值率仅为25%左右,既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也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09年年底,我国的工业增加值率是26.8%,世界平均水平是35%,发达国家是40%[7]。反映泉州的工业经济效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泉州市的工业资本产出率有所提升但不稳定。资本产出率反映工业的资本存量与工业增加值的比率。而资本存量,是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年末数,扣除当年的折旧,即工业固定资产净值,加上当年流动资产平均余额之和。由于资料可得性的限制,我们这里的分析以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年末数,近似替代工业固定资产净值。泉州市从1995年到2009年,由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快于资本存量的增长速度,工业资本产出率也有明显的提高,从1995年的30.94%提高到2008年的52.15%。但2009年,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泉州市也加大了工业投资,资本存量从259274亿元,增加到320807亿元,一年里净增长了23.7%,这种增长速度是泉州工业发展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工业资本存量迅速增长的结果,是资本产出率的明显下降。2009年,泉州市的工业资本产出率比2008年下降了7.24个百分点,这也是历年来绝无仅有的。分析以上三个相关数据,从1995年到2009年15年间,泉州的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快于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工业增加值率有较大的提升。但是工业增加值率仅为25%左右,工业的经济效益不是很好。在同一时期,泉州的工业资本存量增长14倍多,而工业增加值增长20多倍,使工业的资本产出率有较大的提升,从30%左右提升到50%左右。这说明当前泉州市表现出来的仍然较为强劲的经济增长态势,其动力不仅来自要素投入的快速增加,而且来自技术进步等带来的效率改进。但是如果持续增加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投资率,必然呈现递增态势的同时,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其结果必然是经济效益的下降和资本产出率的下降,如2009年的情况所示。可见,泉州经济发展中,经济增长不能主要依靠投资增长来拉动,必须十分重视技术进步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通过扩大资本投入发展经济的这种外延式增长也是低效益的。2.制造业大而不强,企业强而不大 泉州经济的优势主要还在制造业。泉州的经济主要由制造业拉动,但泉州的制造业也存在与生俱来的弱点,可以归纳为:泉州的制造业大而不强,企业强而不大。(1)泉州的制造业大而不强。泉州的制造业有强的一面,体现在:传统制造业规模较大,某些产品的产量,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有些产品如男装、运动服装等,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和主导市场的能力。泉州的产业不强,主要是处在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或者是处于低端的产业。泉州的产业发展存在明显的短板:主要表现为主要产业尤其是产业集群大都集中在传统领域、多数产品处在价值链低端,还有相当数量的贴牌生产,低成本竞争优势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2)泉州的企业强而不大。泉州的企业强,表现在以下方面:在产品价值链上,已经向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占据了价值链的一些高端环节。如在产品的研发、设计、产品的销售、品牌建设都达到一定的水平。在制造环节上,由于所使用的设备的先进性、生产工艺的先进性,劳动生产率有相当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泉州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特别是泉州纺织鞋服企业长期以来以内需为主要市场,外销比重不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较小。而通过在国内的销售网络建设和创立品牌提升竞争力,使泉州的纺织鞋服企业在危机初期受到的冲击较小,在抵御危机中止跌回升速度快,幅度大。并且由于在开拓国内市场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在今后进一步扩内需方面可以比其他地方的企业快一步,抢先机。但是泉州企业不大,主要指泉州传统产业的企业与国际一流企业的差距还比较大,表现在几个方面:泉州的企业规模偏小,既是产业难以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形成高能耗低效率、高污染的重要因素。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较,泉州的企业管理相对落后,品牌的价值和产品附加值都存在较大的差距。3.泉州的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突出 与全国其他地区的传统制造业一样,泉州的制造企业也遇到能源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国际市场饱和、出口退税率下降、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加大等一系列普遍性的问题。这样的产业质量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压力增大时,发展空间就会受到很大的制约。为摆脱泉州制造业发展的困境,要求我们找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解决当前产业结构中科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差、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大的问题,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目前已经有较多的研究成果,本文不赘述。

结论

以民营经济为主的泉州经济,30多年来延续着一条通过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发展传统产业的发展路径,形成泉州经济的基本构造和传统优势。虽然泉州目前已经逐渐形成和积累了一定的资金要素优势,但由于发展中存在着人才、科技和综合区位上的劣势,也缺乏强大国有经济的支撑,泉州的工业经济效益提升受到限制。体现在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率等重要指标上,均弱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呈不稳定增长趋势。同时,泉州传统发展模式对资源与环境的高度依赖,也制约了泉州经济的进一步快速稳定发展。以上所有这些经济现实,决定了泉州市在“十二五”期间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