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论文

时间:2022-04-10 10:02:46 关键词: 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论文

摘要:通用技术教学课程是高中时期的基础性学科,通过对其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等,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通用技术教学的内容、策略、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可以与信息技术有机的整合,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高质高效的教学.

通用技术论文

通用技术论文: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信息技术论文

1.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概述

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处理一些实际中的信息,在高中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的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方式上,包括对教学资源的收集、课件的编辑以及利用。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将原本略显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也能将较为抽象的教学知识变得具体。另外,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了教学经验的共享,使得教学逐渐的脱离了封闭的状态,慢慢的走向开放。而通用技术是在日常活动中利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以及通用性。在高中教学过程中,通用技术主要指的是一般的教学课程,并不是指单纯的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与一般高中教学中的劳动技术科具有本质的区别。通用技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

2.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优化策略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优化,就需要将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整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评价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2.1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目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高中教学课程中的通用技术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都同属技术学科。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主要是通过教学实践,来增强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信息技术课程算是一门辅助工具课程,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并利用其达到教学的目标。所以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将信息技术整合到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目标中。

2.2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策略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方式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以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减少教学难度。关于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利用信息技术对通用技术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可以丰富高中教学的方式,并且能更加形象、直观的将教学的内容进行展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不仅仅在通用技术教学的课程设计上,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各个阶段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第二,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有许多章节都是在教学实验室中完成的,这主要与通用技术课程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密不可分。在此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并利用信息技术去解决实际的技术问题。学生要在通用技术课程中很好的掌握电子技术,就必须通过大量的实验,并通过讨论、总结,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使掌握的知识更加的牢固。我们有很多高中学校,其实并不具备让学生进行大量实验的条件,所以可以用专业的仿真软件来进行模拟实验,这样也能达到原来的教学目的,这也是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策略、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过信息技术对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内容以及策略的整合,不仅简化了较为繁琐的课程,降低了教学的难度,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更加生动、形象的氛围下学习知识,大大提升了学习的效率。

2.3高中教学资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目前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如果仅仅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进行讲授,那么在知识面上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与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资源的整合,可以利用目前网络信息高度共享、丰富、无时间空间界线等特点,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将信息技术合理的整合到通用技术教学课程中。这样整合的优点在于,学生不仅仅可以学习到教材上的知识,还能拓展新的知识,紧紧与时代接轨,并完善课本中的知识。如高中教学中,一些实验的过程与背景材料,不可能详细的整篇整幅的阐述,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就能去了解,这样不仅仅能够丰富知识点,还可以巩固原本学到的知识。

2.4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评价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有教学评价的实施,这样才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是提高通用技术课程有效性的主要手段。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评价进行整合,不仅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上,还体现在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定有关通用技术教学的网站,并设立学生的个人档案,将学生的个人档案储存到教学网站上。制定详细的教学评价标准,让学生通过网站能进行自我评价,还可以利用网站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其次,教师可以将学生在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小发明、论文、设计等成果展示到网站上,这样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其更加积极的参与到通用教学过程中。

3.总结

通用技术教学课程是高中时期的基础性学科,通过对其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等,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通用技术教学的内容、策略、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可以与信息技术有机的整合,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高质高效的教学.

作者:邹舟单位:重庆市江津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通用技术论文:通用技术课程技术实践活动研究

摘 要 通用技术课程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实践性,完成教学的目的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技术学习平台,以提高他们的技术素养。从技术操作技能、技术探究、技术设计、技术实践活动的评价四个方面,探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如何通过开展技术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技术素养。

关键词 通用技术;技术素养;教学设计;三视图

1 实践活动重在提升学生技术素养

在通用技术课程中属于操作技能范畴的内容,笔者认为有两方面。一方面属于技术语言的内容,表现为以图样的方式表达设计意图以及与他人进行技术交流。技术图样的表达也就是对学生读图、绘图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就是木工、金工、电工等制造技术领域的操作技能。通用技术课时有限,把学生培养成熟练的绘图员和技工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教学目标,所以只要能配合整个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有选择地进行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学习即可。

如“三视图及其绘制”的教学设计,应着重把握技术交流语言的功能与作用,知道三视图产生和形成的过程,能绘制简单的三视图,能通过所给基本视图建构零件实体形状;能看懂主要尺寸标注;能通过标题栏信息获取相关技术信息。在技术图样的实践活动中要牢牢把握它的语言功能和作用,运用图样的目的就是传递设计意图,尽可能规范使用图样,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有了三视图的基础,在选修模K进一步引导学生识读相关图样,如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让学生绘制简单的平面图,体验建筑的空间关系。学生绘制的图样及依据图样制作的模型中,图1是用轴测图表示的设计草图;图2是用轴测图表示的每层的体量关系及平面图;图3是用三视图表示平面、立面及西立面,以及用轴测图对整体的表达;图示4是制作的1:50建筑模型。

本案例目的在于在有限的通用技术课时内,使学生通过绘制图样,实现技术交流,完成模型制作,感受建筑体量及空间之间的关系,实现教学目标。

在通用技术课堂上,制造领域的操作技能常用到木工、金工、电工技能,在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技能实践活动时,教师应通过正确示范,包括利用一些视频媒体演示等方法,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传授给学生手工工具的安全使用方法、机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现场操作的各种注意事项等安全知识。课堂上常用到的工具的操作,如锯割木块、挫削、电路的焊接等,教师应首先规范演示,再使学生进入操作过程。在操作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保证学生正确操作。近年来,激光切割、3D打印也开始被引入实践活动,设备所加工出的模型精度更高。教师应加强设备操作基础规程的常识性指导,使学生学会安全使用即可。

2 基于技术探究的实践活动

通过技术试验增强探究性 技术探究是技术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技术的主要方法之一。应用技术试验不仅可以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技术试验能力,并从中构建新的技术知识与技能。如教学苏教版“建筑及其设计”的第二单元第三节“简单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模型制作”,教师让学生设计制作梁柱结构的模型,试验探究在规定的条件下如何提高结构强度。学生用ABS杆、502胶水设计制作模型,用10吨的小型微机屏显万能试验机进行加载试验,直观观察结构形变、破坏,机器记录下形变大小、受力的曲线图。试验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激情,同时培养了技术试验能力,让他们学会从技术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案。

做好设备、工具的准备工作,调动学生人人参与、亲身体验 如在上述梁柱模型设计制作的案例中,上课前教师要检查调试好万能试验机,准备好ABS杆、502胶水、PVC板

等材料,以及壁纸刀、剪刀、钢尺等工具。相应地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指导学生操作万能试验机对材料进行性能试验;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做出设计方案,经过讨论优化,制作出模型;对模型再进行测试,根据试验数据,每个小组撰写试验报告。

案例具体设计要求包括:1)设计制作一个梁柱结构,模型质量小于100克,最长边长(圆就是直径)不能超过100 mm,结构高度(400±10)mm;2)除了所给材料,不准使用或者添加任何其他材料;3)由万能试验机检测承载值的大小并记录承载值;4)求承载与自身重量的比值。

每一项探究试验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材料、工具以及设备,准备得是否周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显然这些需具备一定经济条件。大连市普通高中创新实践学校目前是大连地区专门为大连市高中生创办的创新实践学校,大连市财政局、教育局投入相应专项资金,为各种实践活动项目的开展提供保障。学校开展多项丰富多彩的探究试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活动中来,做到人人动手、亲身体验,使实践活动的探索性不断增强。

3 在技术设计实践活动中培育创新思维

技术设计是通用技术课程学习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良好载体。产品设计最重要的阶段就是技术设计,产品的结构是否合理,工艺性、可靠性、经济性如何,都取决于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实践活动一般过程

1)发现与明确问题。在苏教版“电子控制技术”的教学中应用案例[1]:小孩和老人夜间上厕所开灯很不方便,开灯时甚至会摔倒,请帮忙设计一个能自动控制的小夜灯,方便夜间小孩和老人上厕所时照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了解要解决的问题所受到的限制,在此基础上,教师明确提出设计要求。

2)功能要求:用手触摸片,灯自动会亮;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定灯亮的时间,超过设定的时间灯会自动熄灭。

3)技术要求:设计电路图,选择电子元件并填写元件清单;搭建电路,模型制作(用插式面包板搭建电路并验证,按一定的比例制作模型,画出电路布局图及模型中的电路走线图);焊接电路(根据改进优化的电路图焊接电路并安装到模型中调试优化,根据功能需要调试电路并优化)。

4)外观要求:美观大方。耐用性:结构坚固。

5)安全性能:使用直流低压电源,绿色环保。成本要

求:低于25元人民币。

6)完成期限:7天。

制订设计方案

1)收集信息。

2)进行设计分析。围绕使用者、待设计的产品、使用产品的环境三个方面分析。

3)方案构思。引导学生思考人机关系,遵守设计的一般原则。

4)方案呈现。创新是设计的灵魂。在规定限制条件下,只有创新才能促进形成多角度的设计方案,促进设计的不断优化。高中生的工程意识还很模糊,在通用技术课堂上通过呈现设计方案的形成过程,引导他们使用标准图样进行技术方案呈现与交流,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工程素养及创新意识。

模型或原型制作 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模型是设计的一个环节和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而且模型在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模型能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使设计对象具体化。

测试、评估与优化 测试是检验所设计的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能否正常使用的一个重要环节,测试过程也是一项设计不断优化的过程,从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使产品设计得到改进。再好的设计也有可能被优化,而优化的过程往往需要反复进行试验与改进。

在组织学生进行技术设计实践活动时,一般采取“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策略――既要考虑到设计活动过程的规范要求,使之能够产生培养学生各种技术素养的效果,又要考虑到学生动手能力有限的实际状况,选用容易制作的材料来制作模型、表现设计作品。

4 关于技术实践活动的评价

这里所说的技术评价特指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对技术与设计方面知识技能学习过程的“评价”[2]。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无论是讲授课,还是设计课、技术实验课、作品制作课、作品点评课,都时常面临如何对某一设计进行评价的问题。对于通用技术实践活动中技术设计的评价,可以从技术性、使用性、创造性及社会性去评价,如图5所示。

教师的评价包含和综合了课程内容的核心,对学生技术学习起着重要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在教学中无论是对技术产品、技术试验、作品设计的评价,还是对模型制作的评价,都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评价,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可以采用自评、他评、小组评、教师评相结合的方式。

2)需要使学生明白评价的依据和标准,把评价和指导联系起来。要对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找出因果关系,确认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及时的、具体的、启发性的反馈,让学生明白如何做。

3)在评价过程中可适当采取量化评价,所采用数据应相对准确。

评价技术产品既是学生技术素养的体现,又是促进学生技术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把技术评价的一般原则融合在活动过程中并加以引导,通过评价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还应把技术产品评价与技术产品的改进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5 结论

本文从技术操作技能、技术探究、技术设计、技术实践活动评价四个方面,结合一线教学实例论述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开展技术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技术素养的方法、经历的过程或步骤,应用创新教学设计理念,以项目教学为载体,贴近技术实际应用,贴近生活,以丰富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用技术实践教学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开展通用技g课程的技术实践活动是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素养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通用技术论文:“自慧课堂”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摘 要 运用“自慧课堂”模式开展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做好课堂四个环节:以数为证,精准备课――智慧候课,巧妙引题――学生参与,学为中心――四评作业,注重反馈。在四个环节的基础上再细化为八个事项:设计标准与课程、预评估、营造积极的学习文化、预备与激活先期知识、获取新知识、深度加工知识、自评互评师评讲评、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通过课堂实践检验,提出加入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形成新的“自慧课堂”模式。

关键词 “自慧课堂” 通用技术教学 实践研究

“自慧课堂”模式从“智慧课堂”衍生而来。“自慧课堂”强调“自”和“慧”, 是“自主学习”与“智慧课堂”的有机结合。我们认为:“自慧课堂”是通过课堂的形式,进行自觉学习、自省学习、自主学习,从而明白一切事相,了解一切事理,实现由“无知”至“知识”、由“知识”至“智慧”(即“转知成智”)的认知发展与认识飞跃。

1“自慧课堂”的构想

概括起来可以描述成四个环节,八个事项,如图一所示:

图1:“自慧课堂”模式流程图

2“自慧课堂”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实践

2.1以数为证,精准备课

2.1.1设计标准与课程

一堂复习课的设计首先从解读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分析教材的内容与逻辑结构开始,这是第一步。在这一步骤中要明确概念、技能、要点问题以及彼此相关或相似的内容。

(1)分析:从教材上看,在《技术与设计2》第三单元里已明确了系统的概念,第四章重点介绍控制系统,其核心内容就是本课的主题“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电子控制技术》第一章进一步明确了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打破这三块知识的壁垒,融会贯通对分析理解具体的控制系统非常重要。

(2)确定:首先确定目标。本节课要让学生明晰系统概念、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功能等知识点;要打通控制系统与电子控制系统在方框图表述上差异的障碍,让学生融会贯通;要能准确、快速分析简单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和方式。其次确定手段。用模块化的方式组织教学环节;用辩论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问题;用实时反馈和差异讲评进行课堂练习;用美学和文化的思维理解技术的内涵。过程上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辩论、概括总结、案例讲解、随堂练习等手段明确各知识点的概念,掌握解题方法。技术上通过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教室”网课平台开展教学。

另外,作为一堂复习课,还要确定学生的思维地图,这有利于学生全面而快速地对知识模块进行理解和运用。

2.1.2预评估

在网课平台上设置若干道预习题,全面考查学生本堂课教学内容的知识点熟悉度和掌握度,利用平台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学生在本课学习中存在的知识缺陷和分析障碍主要有三点:一是对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理解模糊;二是选修教材中对电子控制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的提法与必修二教材里对控制系统工作过程中环节的划分表述上有差别,所以造成学生一些理解上的混乱。三是开环与闭环的判断存在问题。

2.2智慧候课,引发兴趣

2.2.1营造积极的学习文化

学生在平时往往处于不安全的、拒不让步的保护模式当中,在上课之前要转变学生的状态,让学生处于积极、自主的生长模式当中。在本课中,采用了三个方法实现此目标。

首先,教师通过候课、恰当的聊天,鼓励学生与老师对话,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尊重、快乐、亲近、和谐的气氛,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善意和赏识。

其次,教师通过课前分组游戏,建立起8个学习小组,每组成员5―6名,由小组推选组长,负责主持小组学习讨论、引导学习相互帮助等活动。学生之间有比较深的相互了解,所以给组员赋予一定的责任,分担相应的工作由小组自行讨论决定。主要的角色有:记录员(绘图员)、发言人、侦查员、计时员等。

再次,用“一句话”和掌声游戏进行学习小组内的自我激励和小组间的相互激励,为接下来的正式课堂营造让人期待的、积极的学习气氛。

2.2.2预备与激活先期知识

正式上课,首先利用头脑风暴法,让学生按小组进行思维地图的绘制,通过每个小组绘制一张思维地图来预备并激活先期知识。教师可以利用智慧教室网课平台,实时展示各小组的绘制情况,利用平板电脑终端参与学生的讨论,并不断完善。

2.3学生参与,学为中心

2.3.1获取新知识

用“四选项加工”方法设计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讨论:

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参与个别小组的讨论,主要任务是鼓励并赞许积极发言的同学,不要去直接评判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教师可以用“你的想法很有意思”、“你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你还有补充吗?”等话语鼓励、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3.2深度加工知识

(1)用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和方式,特别加强了学生对开环与闭环两种控制方式的判断能力。

辩题来源于通用技术教师QQ群里热烈讨论的一道题目:

图2:铣床工作示意图

如图所示是铣床和铣床工作台的工作示意图,由铣床内的电机电动工作台前进,当工作台运动到B点碰到限位开关SQ1,通过控制线路使电机反转工作台后退,后退到A点工作台碰到限位开关SQ2,通过控制线路使电机工作台前进,这样实现铣床工作台循环来回运动,下列关于铣床工作台控制系统分析中,正确的是( )

n堂上发起“随堂练习”,根据答题结果,选择A的占45%,选B的占43%,选C的占7%,选D的占5%。C和D答案是明显错误的,选A的同学认为“铣床工作台控制系统是开环控制系统”,他们当中自主报名4位同学组成正方;选B的同学认为“铣床工作台控制系统是闭环控制系统”,他们当中的4位同学组成了反方。通过一辩开宗明义、二辩类比分析、三辩反证批驳、四辩总结陈词、教师点评等环节加深学生对控制系统工作过程和方式的理解,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前期的小组讨论与辩论两种方式进行外部感知,让学生对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工作过程(信息流向)、工作方式等概念的认知更加明晰。学生通过大脑思维加工,由相互分享观点而产生的新看法和思想,总结获得判断开环闭环的“两看”、“三步”解题思路与技巧。

“两看”:

一看输出量(被控量)与输入量(给定量)是不是同一种物理量?能不能比较?能比较的一般都是闭环控制系统。

二看系统里的检测装置检测的是什么?检测输出量的是闭环控制系统;仅检测输入量的是开环控制系统。

“三步”:

第一步,从控制系统名称或实现的功能中找出输出量(被控量)和被控对象。

第二步,找出输入量(给定量)和检测装置。

第三步,依次找出控制器、执行器,确定控制量。

第一步和第二步完成后,即可利用“二看”法判定控制方式是开环还是闭环。第三步完成后可以判断出控制手段是手动还是自动。

(3)总结出“两看”“三步”后,立即进行随堂练习,学以致用,提高分析问题和实际应用的能力。练习的题量为三题为宜。第一题较容易,正确率为97%以上,让学生体验利用自己总结出的解题思路轻松解决问题的快乐;第二题稍难,正确率为85%以上,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思考分析获得正确答案,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第三题拓展到控制系统的优化分析,承上启下,为学生学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干扰与反馈”提供兴趣点和引题材料。

2.4四评作业,注重反馈

2.4.1四评作业:自评―互评―师评―讲评

教师先在网课平台的“随堂练习”功能模块里输入答案和解析,学生课堂练习递交答案后就会自动批改、赋分,自己阅读解析理解错题,是为“自评”;对一时不能理解的错题可以开展短暂地同学交流,讨论解决,是为“互评”;老师对比较集中的错题进行讲解,是为“师评”;学生在理解后再讲给自己或其他同学听一遍,加深理解,是为“讲评”。

2.4.2评价学生的学习

课堂临近结束,教师除了总结一堂课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步,就是给学生恰当的鼓励性评价。表扬课堂里思维活跃、表现积极、有创新意识、有团队合作精神等优良品质的同学,对需要改进的方面也提出期待和希望。我们可以采用5分制坐标图的形式对学生学习维度的五个视角进行评价,如图三所示:

(1)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了些什么?是(下转第59页)(上接第46页)否充分而有效等。

(2)课堂倾听:听老师或学生讲解时是否专注,倾听的同时是否赞赏性或批判性地思考问题,有没有进行记录等辅助性地倾听行为等。

(3)互动讨论:讨论时的积极性如何,有没有自己的观点并明确地表达等。

(4)自主学习:有自主完成思维地图吗?有进行知识总结归类吗?有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总结和应用吗等。

(5)目标达成:学习目标是否明确?随堂练习效果如何?以及能否对自己的错题进行解析并讲解等。

教师可根分值规则逐项整体评价,也可具体到每一位同学部分评价,坐标图围成面积越大,说明“自慧课堂”在学生方面体现出的效果越好。

3“自慧课堂”的再次构想

一堂课等到下课铃声的那一刻,形式上已经结束了,但作为一堂完整的“自慧课堂”应该还没有结束。教师和学生都要从只中反思课堂的每个环节的目标是否达成,评价课堂过程是否有良好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我们重新回到对“自慧课堂”模式的思考,重新构想,增加过程评价和反馈回路,打造“智慧课堂”2.0版,不断完善每一个环节,让整个流程更严谨的同时,增加人文性和艺术性地处理,才能让“自慧课堂”自“慧”不断,生生不息,学生在课堂里获得更大的生命价值。

通用技术论文:试论通用技术教学应遵循的目标及原则

(长春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

摘 要: 通用技术教学的目标和原则是通用技术教学应遵循的依据和重要保证,明确目标,找到依据,确立原则,使通用技术教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做到有的放矢。为此,各地、各校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通过各种途径把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及人、财、物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多方面、多渠道地组织实施。

关键词: 通用技术;教学;目标;原则

一、在明确通用技术总目标的基础上,应着力追求以下五个目标:

1.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

这是技术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通过通用技术课程学习应当实现的基本能力。过去,我们可能更多的看重技术的使用能力,也即对技术操作技能的掌握以及熟练程度比较重视,但这仅仅是技术课程目标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由技术的使用能力拓展到理解能力、改进能力、决策能力及管理能力,这是技术课程发展的必然。

2.意念的表达与理念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能力

我们常常说某人“茶壶里煮饺子,有口倒不出”,一些人头脑中有想法,但表达不出来或表达不清楚。技术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如设计中设计理念、设计思路的交流,把设计思路用图形等技术特有的语言表现出来,形成设计的方案等。

3.知识的整合、应用及物化能力

在分科课程的框架下,尽管各学科的呈现是系统化的,但学科之间的鸿沟是清晰可见,有时甚至是不可逾越的。如何将分科的知识综合、将信息意义的知识转变为应用、将无形的知识转变为有形的知识等,技术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知识的整合能力、应用能力及物化能力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中介,同时也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化。

4.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的能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创造想象是人类知识增长和财富积累的重要机制。创造性的想象不仅使人的智能得到锻炼和发展,而且能给人以良好的情感和身心的愉悦。创造性想象与批判性思维有着紧密联系。敢于和善于对人类已有成果进行反思、进行批判的人才会有更丰富的创造性想象,才会产生更为强烈的创造性想象的内在驱动力。如果围绕问题展开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那么问题的解决就等于插上了两扇翅膀,就容易产生问题解决的思路,到达能力发展的意境。这方面的能力不仅对技术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一个人的能力塑造,对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5.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

技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性不是技术外在的特征,而是其内在的特性。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产生着不同的技术文化,不同世界观、不同价值观催生着不同的技术文化。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使学生去解构技术中的文化特性,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在技术上的体现,能从一定的价值观出发去选择适合自己或本民族的技术文化,并尽可能将文化要素列入技术设计的考虑因素之中。

二、通用技术教学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直观性原则

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教学活动的特点之一在于它是一种间接认识,学生在教学中是以学习前人经验即书本知识为主的。这些书本知识的真理性固然毋庸置疑,但它们与学生的生活和他们自己的个人经验存在相当的差距,有些甚至是完全陌生的。而人的认识总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具体过渡到抽象,完全没有感性认识和具体形象做基础和支撑,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纯粹理论知识的。由于书本知识与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距离,学生们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直观性原则的意义在于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通过提供给学生直接经验或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掌握原本生疏难解的理论知识。

2.启发性原则

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蛑鞫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离开了这一点,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真正掌握、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态度感情的成熟和提高都是不可能的。

3.系统性原则

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上述几个方面都对教学活动的进行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学科课程体系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最主要的,教学活动的顺序必须以这两方面为依据,按照这两方面的要求持续、连贯地进行。同时,教师也要了解作为课程基础的科学理论本身的发展变化,从而能够更自觉地安排、处理教学,使教学活动的顺序更加科学、合理。

4.巩固性原则

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教学活动是不间断地、连续地进行的。学生要不断地学习、记忆新知识,而人的记忆和遗忘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必然会产生对旧知识的遗忘,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进行不断的巩固工作,通过练习、复习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巩固的意义不仅在于强化旧知识,也有助于学习新知识,因为知识是有内在联系的,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

5.量力性原则

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教学活动要讲究效率,在同样的时间内,学生所学越多则教学效率就越高。但是,教学效率的获取必须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脱离了这个基础,不仅教学效率本身是不可靠的,还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消极的结果。教学难度超过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学生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各种心理机能也不可能得到恰当的运用和提高;教学难度低于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学生会因为缺少必要的注意和紧张而难以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印象,而且由于无法进行有价值的学习活动而使各方面的发展失去机会。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为了解决和防止理论脱离实际、书本脱离现实问题而提出的。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知识,而且是在相对封闭的学校和课堂里通过教师的讲授和书本学习的。这种状况很容易导致学生所获得的理论知识与其来源和去向脱节:既不了解概念和原理是如何产生的,又不能够运用它们去阐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提供和创造机会,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和形式使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体会思想观点、态度信念等的形成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意义。

7.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问题。由于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和个人成长经历的不同,在同一班级中的学生,虽然有着共同的年龄特征,但是在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方法、兴趣和爱好、气质和性格、禀赋和潜能方面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是对由个性完全不同的学生组成的集体教学,因此因材施教要适应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及可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国的学校教育普遍班级大,学生人数多,因材施教原则的贯彻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教师应当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将这一原则最大限度地付诸实践。

通用技术论文:3D建模打印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摘 要 从通用技术课程角度出发,以实践为基础,认识3D建模打印对通用技术课程的价值和意义。从实际教育教学角度,探索3D建模打印有效实践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3D建模打印;通用技术;创客

1 什么是3D建模

3D打印、3D建模是目前一个热门话题。关于3D的概念,一般这样解释:D是英文单词dimension的缩写,是维度的意思,3D就是三维。人们都知道并理解二维的概念,三维就是在二维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维度形成立体空间。通常人们可以理解为三维就是三个坐标轴,X轴、Y轴、Z轴。X轴表示左右空间,Y轴表示上下空间,Z轴表示前后空间。三维物体,简单通俗地讲就是具有长、宽、高三个维度的物体。3D打印就是利用打印机打印出三维物体,3D建模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三维制作软件在虚拟三维空间中构建出具有三维数据的模型。

2 3D建模打印应具备的条件

需具备适合的3D打印机 3D打印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在近几年,发展势头有质的飞跃,3D打印产品逐渐被人们熟悉。3D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可联合的各种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其实3D打印机和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区别点在于普通打印机打印的是二维平面,3D打印机打印的是三维物体。3D打印机只是通过电脑程序控制,把相应的打印材料逐层叠加起来,最终把电脑上的数字三维模型打印成实物物体,所使用的材料是金属、陶瓷、塑料等。

对于中学来说,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能买到工业级别的3D打印机那就再好不过了。一般而言,普通的桌面3D打印机即可满足日常教学的需求。比如,桌面3D打印机Makerbot Replicator、REPGO、Creatbot科瑞特等。这些3D打印机使用的材料是PLA或者ABS。耗材易得,价格实惠,而且桌面3D打印机易学易上手。

通用技术教师需具备3D基础建模能力 光有3D打印机还远远不够,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下载别人的3D建模模型为己用。更需要通用技术教师具备建模能力,通过三维设计软件将自己的创意建模,再利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学习使用三维软件并非难事,网络上有大量的教学视频以及有相应的论坛、QQ群和微信群,通用技术教师只要利用好业余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学,即可具备一定的3D基础建模能力。3Ds MAX2014、SketchUp2014、Autodesk 123D Design等三维设计软件都比较适合教师自学,其中3Ds MAX2014软件对电脑硬件有一定的要求,其他两款软件对硬件要求不高,容易上手。通用技术教师可根据自身的学习习惯去选择相应的软件学习。

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 笔者认为,如果仅仅是教师使用,只需要一台打印机配置一台电脑即可。如果是想形成规模,或者是开设3D基础建模课程的话,就需根据实际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电脑和打印机,初期班级人数不宜多,控制在20人以内。3D基础建模课程理想状态配置包括5台左右的3D打印机、相应的电脑和教室,最好拥有一间专门3D基础建模教室。3D打印机均放置在这间教室里,同时教室周围配置3D打印作品展示橱窗。对于电脑配置要求,笔者认为,有资金投入的话,电脑配置越高越好。如果资金投入有限,近3年的电脑配置版本也可使用。电脑数量跟学生数量一致,达到人手一台。

3 3D建模打印在通用技术课程中的价值和意义

亲近现代科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表明: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通用技术课程内容同样要与时俱进,既要体现基础性,也要选择具有时代气息,适合社会发展、体现未来科技走向的资源。3D建模打印符合这一要求。中学生对未来的科技都有一定的探索欲望,在通用技术课堂中,引入3D建模打印技术,可以更好地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中展示自己建模并3D打印的作品,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现代科技就在眼前、就在身边,也可以更多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加强辅导交流 相信很多通用技术教师跟笔者一样有过这样的经历:学生有时会把自己的创意设想提出来跟教师一起探讨,但是学生的设想有的停留在脑袋里、有的停留在图纸上,没有实物。教师仅靠自己的个人经验无法答复,有了3D打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设想,将其建模出来,再利用3D打印机打印出构想,再与学生一起探讨方案是否可行,笔者认为,这样的深层次交流,对彼此都更有促进,都有提升。

丰富通用技术选修课程 通用技术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可以根据各校的能力有选择地开设。只要具备笔者前面提及的3D建模打印所具备的条件,3D基础建模课程完全可以在中学开设,同时3D基础建模完全可以与创客活咏行整合,将想法落地。

为校创客社团添砖加瓦 “创客”本意是指勇于创新,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成现实的人。如今大部分学校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都成立了创客社团。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创客社团是以Arduino开源资源为核心,进行一系列的创客活动,3D建模打印技术让创客们的想象能即刻变成现实,为促进创客的快速发展增添力量。

4 3D建模打印在通用技术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自制教具,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自制教具是教学设施的重要部分之一,在自制教具方面,师生们经常有好的创意、好的想法,但苦于一些硬件设备的缺乏,导致无法或难以制作出来,或者要花费很长时间,得不偿失。通过3D桌面打印技术,可以很好克服自制教具的困难,以前是想得到而做不出,现在是想到就能做到,极大方便了师生。

比如通用技术“简单的结构设计”内容的学习,要想让学生理解构件的横截面与结构强度的关系,光靠书本上的几幅图或者靠教师口头直接传授,学生只能停留在记忆的层面,达不到深层次的理解,课堂效率不高,更谈不上在结构产品制作上的应用。这时教师可以借助3D技术,打印出相应的3D产品,在课堂上现场演示,或者课前摄录成微课视频,让隐性的知识转变为可感知的具体实物,不仅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还为下一步的项目制作奠定理论基础。

再如在讲解“技术试验”章节时,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三种长度一样、厚度一样、截面周长一样,仅仅是截面的形状不一样的产品(正方体、圆柱体、三棱柱),然后再打印一个支架,这样就可以给同学们现场演示什么样的截面载重能力比较出色,一目了然。而且3D打印可以批量打印出产品,满足日常教学需要。

优化项目制作方案,提升项目制作质量 在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项目制作是不可缺少的。在设计方案环节,出现多方案是常有的事。怎样在多方案中进行抉择?传统的方法是先花费一定的时间做出模型,再进行技术试验,再比较,这样的方法费时费力。现在有了3D打印技术,可以短时间之内通过将方案进行3D数字建模,然后再进行技术试验,可以高效率地进行方案的遴选。这个过程由师生共同进行,教师利用自身掌握的3D建模技术协助学生完成数字建模,然后再打印出来,由学生自己进行技术试验,得出需要改进和优化的地方。找出最佳方案进行制作,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制作的质量。

辅助科技创新制作 以往在作品制作活动过程中,曾遇到这样的问题:有时需要一个小零件、小部件,走遍市场、网络都难以寻到踪迹。怎么办?放弃很是不舍,不放弃又难以完成,去外面定制,费用昂贵。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自己参与建模打印使用到作品制作中。如果教师觉得自己没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建模,可以在创客社团中挑选出对3D感兴趣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3D建模软件的学习和培训,培养3D建模群体,共同参与建模。比如,笔者以前在制作科技小车时,发现没有十分适合放置板子的地盘,自己手工制作,时间不够,通过3D技术应用,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好数据即可进行3D建模,有效缩短了制作进程,提高了作品制作效率。

3D建模打印不仅可以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创客社团、科技创新等领域发挥作用,还可以促进通用技术教室文化建设。传统的通用技术教室,通过3D建模打印,教师可以把日常新颖有创意的产品设计、工业设计获奖作品打印出来,一一展示在教室橱窗里,还可以自行建模打印一些日常用品,比如花瓶、茶几、古式窗几、凉亭建筑、肥皂盒、手机支架、水杯、铅笔笔帽、桥梁模型等,摆放在教室橱窗里。学生一走进通用技术教室,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创新设计,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无形之中激起了学生制作的兴趣,丰富了通用技术教学内容,促进了通用技术教学目标的实现。

通用技术论文:提高学生通用技术学习兴趣的策略

摘要:《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课程。通用技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创新性等特征,那么,如何保持和提高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兴趣,笔者拟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通用技术;兴趣;策略

通用技g是一门新兴学科,《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通用技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创新性等特征,这门课程本应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注意挖掘课程价值、展现课堂教学魅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有可能衰退或丧失。曾有不少教师反映,学生在学习《技术与设计1》模块的开始几节课还有兴趣,越往后学习兴趣越少。下面,笔者就自己对通用技术的了解,谈谈如何保持和提高学生学习通用技术兴趣的几点看法。

一、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又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用技术课程也是如此。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好导入,一开始就充满趣味,让学生兴趣盎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跨进通用技术课的知识大门。

1. 设计教学情境导入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计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讲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则”的美观原则时,笔者让学生选择自已喜爱的手表并说明理由,学生兴趣高昂,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顺势引入课题,一下就把学生情绪带动起来,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体会到技术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通过合理地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 用视频导入

教师可以展示一段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如:讲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一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时,首先给学生展示“海底五星级宾馆”的电影(事先准备好的视频),学生很认真地看,然后接着提问:“同学们能从这个视频中得到什么启示?”进而归纳总结引入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生活中处处有设计。这样使学生对学习本节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二、动手操作,提高兴趣

高中通用技术课是以学生设计学习、动手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立足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和亲身经历。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和设计是学习的有效手段,是提高技术素养的重要载体,是通用技术课不可缺少的内容。技术教学的关键就是要落实学生达到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通用技术课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怎样去发现问题;制定设计方案;怎样去实施;怎样去优化。如果将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囿于如同语言类、文史类学科一般以讲述、提问充满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会下降。依据通用技术课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条件的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在动手设计、制作的实践环节中体验技术与设计,由技术感性到技术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地学习,学生必会被深深吸引。同时,将设计方案进行物化,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重要一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将自己的设计方案转变为作品,既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增长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们经常看到,在通用技术课堂上,学生为了一个台灯的设计创意而争执不下,为了相片架与相片框连接牢固而紧张地忙碌,为了自行车车轮上辐条的松紧对自行车行车影响的测试方案而冥思苦想。学生能够从自己的设计方案和作品中,体会到设计的乐趣、制作的艰辛和创造的成就,以此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贴近生活,增添兴趣

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自生活的材料是最有生命力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而设计来源于平时碰到的一些问题。如在讲授《技术与设计1》中第二章的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时,可以让学生分析自己坐在椅子上存在的人机关系。而在讲述“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时,对于高效、健康、舒适、安全这些目标,教学时不需要严格按照书本上的顺序,可以打乱。比如,可以举台灯的例子,上课时带一个普通的台灯过去,向学生提问台灯的灯罩、支撑架、底座、灯泡等在设计时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由于台灯学生经常用到,这些设计他们习以为常,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学生拿到这个问题后会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而在这些设计中就体现了人机关系所要实现的什么目标。这个分析好以后,再回过头去问学生:“你们觉得自己坐的椅子有没有实现这些目标,如果没有可以怎么改进?”由于这个问题和他们息息相关,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分析,并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样就会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更加注重观察、注重思考。

总之,兴趣是知识的源泉,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动力。通用技术教学应该认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只有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教学效果才会得到提高,才能上活上好通用技术课。以上是笔者讲授《技术与设计1》这门课程的一些体会,有一些还是自己走了弯路后的心得。但因讲授时间不长,缺乏一定的经验积累。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会多与有经验的通用技术教师交流,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地改革教学内容,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提高通用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通用技术课堂充满欢声笑语!给我们通用技术的学习注入新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乐成寄宿学校 325600)

通用技术论文:浅谈通用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机智

摘要: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教师才能避免刻板和公式化,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和特点,以意外造意外,运用适当的手段从意外中得到更大的收获。

关键词:教学机智;通用技术;教师;学生

在通用技术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一定已经深深体会到,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常常使教学情境瞬息变化,情况错综复杂,随时都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如果要自如地驾驭课堂这一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掌握教学机智。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呢?

一、深钻教材,对话文本

备课是上课的准备工作,只有备好课才有可能上好课。因此,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文本的钻研上,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倾注在备课上,做到“懂”“透”“化”。

首先,对教材中的疑难问题应一一搞清楚,不带一丝疑点进课堂。只有这样,教师才不至于在课堂上打被动仗。如《控制与系统》这一章中,各种概念非常多,比如闭环控制系统中的给定量、控制器、执行器、控制量、被控对象、检测装置等,都是非常重要而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那么只有教师充分备好课,翻阅查询相关资料,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其次,对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深思熟虑,要事先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且对学习难点如何引导,如何以学定教,备课时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通用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指出: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不再仅仅停留在单一的动手技能的培养上,而是定位在学生的技术素养的提高上。因此,应该重视通用技术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通过对文本的不同解读,从中也感悟到通用技术课并不是枯燥乏味的。

二、随机应变,深化认识

新n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信息传输反馈的过程,也是精神、情感交流融会的过程。教师丰富细腻的面部表情,充满爱心的教学语言,恰当、适度的评价方式,能产生师生心理上的“认同”与“共振”。这种宝贵的合作关系,可以大大加强课程结构向学生身心结构的内化,使课堂出现十分轻松而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气氛,教学的高潮,也将在这动态的双向统一中得到展现,这正是现代教学的本质特征。如教学《设计的一般原则》中讲到现在的月饼包装时,有个同学突然说:“这哪是吃月饼啊,吃黄金嘛”。同学们大笑起来。这时,教师应热情地给予褒奖,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思考,使学生在充实而热烈的学习气氛中感受到了理智的满足和情感的愉悦。这种临场应变,调整感情的教学机智,同陈腐的教育观念视学生为捣乱,动辄训斥学生的做法相比,无疑是高明的。

三、伺机而动,投情入境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课堂上,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建自己的教学方式。相比之下,教师高水平的教学机智比刚性机制极强的书面教案显得更为重要,更具有实用价值。有一次,在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眼睛一直都盯在了事先准备好了的一张自制小板凳上。此时,如果无视这一变化,依然按部就班教学,把相关的知识点介绍完,再让学生考虑这个小板凳,效果肯定不好。所以,教师应该马上转变方向,提出你能不能也设计一款板凳出来,那么是不是用脑子想想就够了,还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或其他呢?这样,顺势调整教学秩序,肯定会有更好的效果。

四、善待错误,引领绝处逢生

新课程教学观认为,教学不只是课程的执行和传递,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教学不是实施计划、教案,照本宣科的过程,而是课程内容持续生存和转化的过程,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及时创造条件,巧妙诱导,使之感悟并纠正自己的失误。如学生上课玩手机可能会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中,很多时候教师的做法是把手机缴了,批评一下。而那次笔者刚好上到《设计的一般原则》这一章,而且这位学生的手机也很有特色,然后笔者就说:“原来今天某某替老师准备了一个这么有特色的教具啊,下面我们请他为我们分析一下这款手机在设计上体现了哪些原则”。这位同学刚开始很不好意思(意识到自己犯错),低着头,但当他结合自己的手机把几个原则有声有色地讲完以后,看到了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那高兴的样子就显露在脸上了。课后碰到这位同学,他说“谢谢老师”。

五、信任学生,灵活处理

现在的学生思维敏捷,平时耳闻目睹甚多,视野开阔。有时,教师不甚了解的事,他们也能说得头头是道。因此,在教学中偶尔遇到一些不知所措的问题,教师应该放下架子,不妨先听听学生的想法,有时会茅塞顿开。

记得在《经典结构的欣赏》中,给学生介绍了赵州桥之后,突然有个学生举手问到“饕餮”这两个字怎么读,什么意思?笔者马上就明白了,这个同学有后话,又一次让他表现的机会到了,于是笔者说了句“这和赵州桥有什么关系吗?我们大家很乐意洗耳恭听哦”。“‘饕餮(tāo tiè)’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它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是因为他太能吃把自己的身体吃掉,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什么吃什么,于是古人就用它雕刻在桥上,希望它能把洪水吃掉。所以,很多桥上都雕有这个图案。”信任学生,鼓励学生,我们通用技术的课堂就是学生展现自己的舞台。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一门艺术,教学机智是教师素质的画龙点睛之笔。教学机智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它以教师高度的修养、深厚的功力、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对教材的高度稔熟、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对知识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生的真挚感情,要因人施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使自己教学机智的应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乐成寄宿学校 325600)

通用技术论文:新视野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实践探索

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

【摘 要】在新课标的指引下,高中教师在通用技术教学中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通用技术是一门新型科目。文章探索了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实践策略,旨在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通用技术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 教学实践 意义 策略

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影响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培养出了许多具备实际运用能力、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一些高新技术工具已经逐渐被运用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因此,学校应注重对学生进行通用技术教学。虽然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与新课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式,不能拘泥于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应该引入符合时代潮流的教学方法,结合高中教育工作的重心,把握不同学生的年龄阶段,努力开展高中通用技术的渗透工作,更好地提高学生对通用技术的应用能力。开展高中通用技术实践教学,将枯燥的传统教育形式转变为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然后转化为学习动力,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一、开展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实践探索的重要意义

当前的通用技术教学一般采取的形式是教教学为主,学生自学为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实验探讨课程的形式。一般情况下,通用技术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这对于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通用技术是一门新型科目,与传统课程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一般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他们的自制力比较差,不能够较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通用技术课堂氛围比较轻松自由,相比于其他课程的枯燥教学,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自制力。

其次,通用技术教学能够帮助教师减轻教学负担。其他学科教师一般会同时担任多个班的教学工作。在面对不同的班级时,教师需要重复对相同的内容进行讲解,这容易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厌倦感。但是在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该科目的优势,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既能够减轻教学负担,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开展教学实践,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当学生想要验证一些工艺常识或者原型与模型制作时,可以参与教学实践。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学习。这样就满足了不同学生对学习知识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新视野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实践探索策略

针对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特点,引入一些具体的实践设计操作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组织学生将通用技术学习中那些不懂或者不能够自主解决的问题带入课堂上进行探讨交流。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实例引入进来。通用技术课程设计应该以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思想意识为中心,帮助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结合实际考虑高中通用技术学习内容

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在教学《走进技术世界》这一节时,教师需要根据当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特点设计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展现知识点。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并注意语气,要让学生容易理解,循环渐进地开展教学。另外,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的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对教学大纲的研究,明白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的重点,根据不同的情况对通用技术进行讲解示范。

(二)创建自主学习任务单

在学生对通用技术进行学习体验设计实践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向学生明确下达学习任务和目标。例如,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先掌握课本中的一些基本定义或者实践流程。教师也可以先讲解一些作品的设计原理,然后让学生对这些设计原理进行学习探讨,最后在对这些设计作品进行创新。学生在学习通用技术时,可以创建学习任务单,明确学习重点,以更好地掌握知识要点。在具体创建学习任务单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学生练习、学生反馈等建立不同的项目。建立学生学习任务单,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良好的联系,解决学生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通用技术这一门课程。

(三)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流程

具体的通用技术教学活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的自主学习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利用课本自主学习通用技术,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在这一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对课本的学习记录下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或者自己的见解,然后通过一些测试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第二部分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讨论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可以将自己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师在课堂上一起讨论研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的练习,帮助学生达到高效的学习效率。最后,教师应该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会应用通用技术。

(四)开展教学评价

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可以创新评价方式,比如学生可以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评价,也可由教师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由教师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应该多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合理有效的评价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三、结束语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不断地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提高通用技术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用技术论文:浅谈提升通用技术教师图样绘制能力的对策

【摘 要】伴随着我省新高考政策的实施,技术学科以黑马姿态异军突起。然而,通用技术教学的核心能力――图样绘制能力,很多通用技术教师却未曾真正掌握。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通用技术教学,从提升通用技术教师图样绘制能力的必要性出发,提出如何提升通用技术教师图样绘制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通用技术教师;图样绘制能力

随着浙江新高考政策的实施,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不但首次成为“七选三”选考模块中的一个模块,而且据有关统计,在高校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中,技术仅排在物理和化学之后,位列第三。这些新的变化都表明,技术不管在高校还是在高中学生的心目中都越来越重要。技术学科中通用技术模块,由于学科开设时间短,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低,在通用技术的核心知识图样绘制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无所适从。因此,研究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如何提升图样绘制能力,不但能提升通用技术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而且对提高普通高中技术教学质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通用技术教师提升图样绘制能力的必要性

图样绘制是通用技术学科设计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是通用技术教师的图样绘制能力呢?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教材对技术图样的定义是,采取某种规范形式将设计用图样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设计交流语言。因此,我们可以将图样绘制能力理解为教师用某种规范形式(比如草图、三视图、轴测图)绘制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它也可看作是通用技术教师的一项特殊能力,就像写作能力与语文教师、绘画能力与美术教师的关系。它既是通用技术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组成,又是通用技术教师从事具体的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的专门能力。

1.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要求

通用技术学科在我国虽然是一门新开设的学科,但在欧美和日本、香港等地早就有相应的学科,这个学科意在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等核心素养,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开设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关注技术与设计(technology and design)。目前我国也把《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作为通用技术学科的必修模块,我省除了把《技术与设计》列入学考和选考外,还把《电子控制技术》列入选考。可看出,从国家和省级的课程要求来说,通用技术均已全面列入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为了指导技术学科的教学,国家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早在2003年2月就制定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把技术图样作为设计交流的主要技术语言,其中的“内容标准”指出,要“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线路图、效果图等常见的技术图样,能绘制草图和简单的三视图”。既然国家的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必须能够使用技术图样作为技术语言进行设计的交流,那么教师必须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学会图样绘画制,并提高学生的图样绘制能力。

2. 通用技术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

从《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我们知道,技术图样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设计交流语言,学生要想进行设计交流,就必须学会图样的绘制,为了达成这个教学目标,通用技术教师也就必然需要掌握甚至精通图样的绘制,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具有一桶水”。但目前很多学校的现状是通用技术教师都是从其他学科转岗而来,具有工科背景的教师很少,即使有工科背景的教师,也往往多年没有接触相应专业知识。因此通用技术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我们及早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尤其是设计交流的图样绘制能力。

3. 提高通用技术教学质量的必然需求

前面我们提到通用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中主要有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等,这是通用技术教学的主要导向。为了考查学生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在现有通用技术纸笔考试的条件下,一般都是采用技术设计题的方式进行考察,这种题型要求学生使用设计草图表达出自己的设计想法,如果学生不能熟练地用草图绘制自己的设计,教师没有能力教会学生绘制图样,那么提高通用技术的教学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

4. 防止通用技术图样绘制教学走入误区的需求

随着我省通用技术学考和选考试卷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已明确图样绘制能力的重要性,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图样绘制能力,也在教学中想方设法、使出浑身解数,奈何受教师原来学科背景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走入误区。比如三视图的教学,具有数学背景的教师会教学生注重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因为数学的三视图教学主要是为空间立体几何打基础的,而通用用技术的三视图教学主要传递设计意图,用来设计交流评价使用。再比如设计草图的教学,很多通用技术教师向美术教师请教,美术学科的透视图虽然和通用技术的草图很接近,但他们在教学中关注更多的是“二点透视、三点透视、灭点”美术教学要点,目的是让学生如何将身边的物品用透视法表现出来,而通用技术的草图绘制主要是记录头脑中那些一闪而过的设计灵感,用草图表达出设计想法,眼前根本没有实物可做临摹。为了防止通用技术学科教师走入教W误区,我们必须要有通用技术学科本身的图样绘制教学方法、图样绘制训练方式、提高图样绘制能力的对策。

二、通用技术教师提升图样绘制能力的对策

若要提升通用技术教师图样绘制能力,我们必须了解通用技术教师的学科背景,以我区为例,目前我区共有通用技术学科教师16位。具体的学科分布如表1:

从表1中可知,除了一位新分配教师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与通用技术学科相近外,其他的教师几乎都没有设计图样绘制的专业背景。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提出以下提升通用技术教师图样绘制能力的对策。

1. 寻找最近发展区,促进教师自主发展提升图样绘制能力

我们都知道学生有最近发展区,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应该着眼于其最近发展区。同样要想提升通用教师的图样绘制能力,我们也必须找到教师的最近发展区。从通用技术教师的学科背景中可知,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具有信息技术或教育技术专业背景,这部分教师比普通教师计算机操作技能更强,如果我们能够首先让这些教师学会使用计算机软件来绘制图样,那么我们在教学中也可以非常方便的与学生交流设计想法。那么,哪种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适合我们高中的通用技术教师呢?在目前的高校设计教学中,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非常广泛,常见的有AutoCad、SolidWork、CAXA、Rhino等。但这些软件往往专业化程度高,对电脑的配置相应也要求较高。高中教师不仅很难自学掌握,而且不方便在配置较低的便携式电脑中使用。我们进行多方查找、试验,最后为教师推荐了一款草图大师(Sketchup)软件。由于这款软件图样绘制操作简单,绘制出的图样表达效果多样,立刻调动了这部分教师利用计算机绘制图样教学的积极性。随着他们对软件的深入学习,其自身的图样绘制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例如,有的教师经常使用如图所示的方式交流设计想法。

通过寻找信息技术背景教师的最近发展区,采用的软件绘制图样的方式不仅提升了教师的图样绘制能力,而且无形中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设计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完善通用教师的评价制度,激发教师提升图样绘制能力

通用技术学科最初开设时,由于没有专门的专业教师,需要从其他学科转岗,那些转岗到通用技术学科教学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在原本学科可有可无的教师,他们的通用技术教学积极性本身就不高,大多是抱着混日子思想。而图样绘制能力又专业性很强,这部分教师几乎就是直接放弃提升,教学中任由学生自由发挥。

若要提升这些教师的图样绘制能力,学校必须进一步完善通用技术教师的评价机制,积极营造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同等地位的氛围,鼓励教师以教学为本、以培养人才为荣。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完善通用技术教师的绩效考核,目前从我区各高中来看,虽然通用技术已经列入高考“七选三”的模块,但学校在技术教师的绩效考核中,不管是课时工作量还是对学生高考的贡献度,往往没有将技术放置在于理、化、生、政、史、地同等的考核地位。造成通用技术教师觉得本学科不受学校重视的错觉,间接打击了教师提升学科专业能力的积极性;二是完善通用技术教师职称评定、岗位设置的指标体系,教师在职称评定时,往往有班主任的任职要求。近几年来,虽然对技术教师取消了班主任的任职要求。但各校在校内推荐教师时,往往还是将班主任的任职作为重要的考核项目,受惯有制度的影响,技术教师一般很难担任班主任。只有打消技术教师职称难评、得过且过的思想,才能激发教师提升专业性较强的图样绘制能力;三是本着提升所有教师教学能力的思想,重视通用技术教师的过程评价和评价反馈,学校应该根据不同学科制定不同的定性、定量的综合考核方式。例如,对于通用技术学科由于平时统考机会少,学校可以采用学生评价、平时推门听课的方式,促进通用技术教师提升专业的图样绘制能力。

3. 改进通用技术教师的专业培训,迫使教师提升图样绘制能力

现在通用技术教师的培训不少,不管是入职前的培训,还是入职后的继续教育培训,都很难提升教师的图样绘制能力,从笔者近几年参加的培训来看,通用技术教师的短期培训可分为:一是专家讲座进行观念更新;二是教材解读解决知识疑问;三是疑难问题解答等等。几乎没有专门的图样绘制能力培训,而作为专业性很强的图样绘制能力,教师很难通过自学解决。因此,我们需要改变通用技术的专业培训方式,需要增加一定比重的专业化、实践操作能力培训。对于教师的图样绘制能力的培训,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网格纸(如图2所示)练习开始,引导教师在网格纸上,使用正等轴测图、斜二轴测图表达自己头脑中的基本几何形体或物品。

4. 借助各种渠道、引入网络资源,拓展提升通用技术教师图样绘制能力的方式

通用技术教师的图样绘制能力不同于一般的学科知识,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需要一定量的重复训练,因此要提高通用技术教师图样绘制能力,我们必须借助各种渠道,拓展训练方式。例如,可以向美术教师学习徒手画线的技能训练方式。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物理教师来说,我们可以通过拆卸相框、小物品,从而进一步了解其内部的连接方式和原理,然后进行实物产品的临摹,提升自己的结构细节、造型绘制能力。例如,可以从临摹最简单孔明锁开始。

当熟悉了一些简单几何体、物品的图样绘制后,可以开始训练绘制一些实际产品的设计,对于这些不常的家具、物品,可能找不到实物,或者不方便随时随地的观看、临摹,这时可以借助网络资源,现在网络上表现产品细节最详细的莫过于购物网站的产品展示。例如,可以通过购物网站查询乒乓球桌,就可以非常详细地了解到乒乓球桌桌脚的折叠设计细节。

三、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技术学科这个往昔的边缘学科,已经以“黑马”的姿态异军突起,高校、学生、家长将会对通用技术学科的越来越重视,这对通用技术教师来说,既是动力又是压力。因为技术学科的重要性加强,师范院校必将培养专业的通用技术教师,普通高中学校的领导也会采用措施,选调优秀的教师进入技术学科队伍,因此目前的通用技术教师要想在日趋竞争激烈的通用技术教师队伍中站稳,必须及时提升自己的图样绘制能力、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否则必将面临淘汰。

通用技术论文:通用航空运营监管系统接口技术研究与应用

摘要:通用航空运营业在通用航空产业链中具备通航飞行特性,为保证飞行安全,实现对通用航空运营企业及其空勤人员、通用航空器、飞行任务的监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JSON格式和REST架构模式设计了一种统一的资源数据接口,实现通航运营企业监管平台对通航运营业务管理系统的数据抓取,对通用航空运营监管信息化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通航运营;企业监管;集团型通航运营企业,飞行时间;接口技术

1 I务背景

1.1 通航运营业务管理

通用航空产业是指围绕通用航空运营形成的一系列产业总称,其产业链条长,带动或衍生产业多,主要有通用航空制造、通用航空运营、通用航空服务保障、通用航空现代服务等,其中具备通航飞行特性是通用航空运营业在通用航空产业链中的最显著特征。依据通用航空运营业的飞行服务对象和性质,通用航空运营业可大致分为生产作业、公共服务、航空消费三类,从事这三类通用航空运营业务经营生产的企业为通航运营企业。为保证我国通航运营企业能安全从事运营生产和飞行服务,国家民用航空总局颁布了多项通航政策法规,如CCAR-91部、CCAR-141部、CCAR-135部等[1]。为满足通航政策法规要求,促进运营生产和飞行服务能安全规范运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行成本,各通航运营企业越来越认识到通航运营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并逐渐开展了相应的信息系统建设。

1.2 通航运营企业监管

对通航运营企业的监管是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机场、空管等诸多方面,其中负责空管的通航监管局要对管辖内的通航运营企业进行专业监管,如运行活动审批、航空器及空勤人员资质审查、通航作业程序检查等[2]。有多家下辖通航运营子公司或分支结构的通航运营企业为集团型通航运营企业,这类企业需要获得下辖企业的经营活动信息、航空器及空勤人员信息,以保证下辖企业既能满足安全监管要求,又能科学调配企业资源,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通航运营企业监管系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需要与各通航运营企业的通航运营业务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实现相关数据的抓取。

2 接口的功能需求

通航运营活动主要是围绕飞行业务工作开展,对飞行时间的管理是通航监管局、集团型通航运营企业对下辖的通航运营企业进行监管的最重要指标,因此管理飞行时间及由飞行时间产生的各种生产数据是通航运营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绝大多数空勤人员的薪酬、激励、晋级、资质的获取均依据飞行时间;其次,通航运营企业的实力及产生的价值依靠飞行时间直接或间接进行衡量;最后,通航监管局部分监管工作要求企业提供详细而准确的飞行时间信息。各类对飞行时间的管理需求则形成了通用航空运营监管系统接口的功能需求,飞行时间统计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企业与组织管理

企业与组织是所有空勤人员、通用航空器资源的容器,对企业与组织管理主要是指监控能体现企业与组织的综合实力的飞行时间和运营资质。

2.2 空勤人员管理

空勤人员管理是指对飞行员、机务、签派等专业技术人员资质有效性、健康状况、飞行时间的管理,建立监控其专业证照状态的信息库,并为其合理化安排培训和能力保持训练。

2.3 通用航空器管理

通用航空器管理要求为航空器建立信息档案,以方便航空器的查询及整体调度。档案内容包含其三证信息、飞行任务计划、使用维护计划、总飞行时间、状态信息、维修项目跟进、时寿件信息等信息。

2.4 飞行任务管理

飞行任务管理包括飞行计划管理和飞行任务执行监控。飞行计划管理的关键是根据飞行任务需求编制飞行计划,计划需要包含飞行任务的各要素,特别注意要关联有效的飞行员和航空器信息。飞行任务执行监控通常是通过机载定位装置来监控并记录飞行任务的高度、速度及位置信息。在飞行任务执行的过程中,所有相关的资源都将产生飞行时间数据。

3 关键技术的及接口设计

3.1 接口应用场景设计

各通航运营业务管理系统呈分布式部署,通航运营企业监管平台通过调用各系统的数据接口抓取数据。数据接口首先要遵循统一的数据规范,其次是要满足基础架构为B/S模式的通航运营业务系统使用,然后要求使用JAVA语言开发、可支持多种主流数据库并可在多个主流操作系统上稳定运行。

3.2 基于JSON的数据交换格式

3.2.1 JSON简介及作用

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由于具备完全独立于语言的文本格式及使用了类似于C语言家族习惯的双重特性,使JSON易于人阅读和编写,同时也易于机器解析和生成,成为理想数据交换语言[3]。JSON简单说就是JavaScript中的对象和数组两种结构,通过这两种结构可以表示各种复杂的结构,其数据的书写格式是“名称:值对”。

3.2.2 JSON数据格式的定义

将通航运营业务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资源统一用创建时间(createTime)、数据内容(data)、数据操作类别(dataOperateType)、数据来源(serverId)、数据所属类别(superviseClassName)这5个属性来描述,那么这些属性就是JSON的名称,其中数据内容(data)则根据需要再定义相应的“名称:值对”。

3.3 基于REST 的数据接口

3.3.1 REST架构简介

REST是一种架构模式,主要提出三条设计概念和准则,第一,网络上的所有事物都可以被抽象为资源;第二,每个资源都有唯一的资源标识,此标识不会因操作而改变;第三,所有的操作都是无状态的[4]。所以,任何资源都可通过统一资源标识符(URI)来识别和定位,依据HTTP 规范和CRUD原则,资源只要有创建、获取、更新和删除四种行为就可完成相关的操作和处理,这四种行为就是GET、PUT、POST、DELETE。

3.3.2 基于REST的资源接口设计

为企业与组织、空勤人员、通航航空器以及飞行任务四类功能需求设计REST架构模式的资源接口以及相关操作。图1为对空勤人员资源接口的设计,可以看出,标识空勤人员的URI上的GET方法是获得空勤人员列表,而标识某个空勤人员的URI上的GET方法是获得某个空勤人员明细信息。

3.4 数据源接口调用机制

在各通航运营业务管理系统中分别REST服务,通航运营企业监管平台通过调用REST服务的GET方法完成数据抓取任务。数据抓取时机分为定时和实时,定时抓取是利用系统空闲时间批量将数据抓取到通航监管平台中,定时抓取定的时机通常设置在每日0时。实时抓取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手动方式发起数据抓取任务,为提高数据抓取效率,数据实时抓取只抓取变更的数据。

4 应用验证

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面向通用航空装备研发制造、通航运营、客户支持和服务保障的全产业链发展,为监管下辖多家通航运营子公司的运营管理系统,部署了通航运营企业监管平台,并采用本文所述的接口技术抓取监控数据,以下是系统应用情况。

4.1 通航企业录入与接口设置

通过录入单位功能配置一个新的下辖通航运营子公司,录入数据包括数据抓取URL前缀(即各通航运营业务管理系统的访问地址)、具有数据抓取权限的用户账号及密码、通航运营子公司的LOGO及企业类型、各运营管理系统的UUID。配置完成后,系统将完成一次批量数据抓取任务。

4.2 空勤人员信息查询

监管平台中可查询空勤人员信息,例如输入关键字“安”,则可查到姓名中有“安”的空勤人员所属企业、基地、执照签发单位及有效期等信息。

4.3 通用航空器信息查询

监管平台可查询下辖企业拥有的通用飞机资源情况,如飞机所属单位、飞机型号、引入日期、所属基地和所属企业等信息。

4.4 飞行时间统计

监管平台可以自动统计下辖通航运营企业年度飞行总量、上月飞行时间、昨日飞行时间、辖区飞行资源概况以及辖区通航单位飞行量。

5 结语

本文基于通航运营业务管理和通航运营企业监管的业务背景,分析了通用航空运营监管系统接口的功能需求,进行了关键技术研究和接口设计,最后完成了应用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使用本文阐述的通航运营监管系统接口技术,可从各通航运营业务管理系统中抓取企业、人员、飞机、飞行任务等资源及其相关的飞行时间等关键业务数据,从而实现对下辖企业的有效监管。

通用技术论文: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初探

【摘 要】通用技术开设至今不足10年,与其它科目相比是一门比较年轻的课程,再说许多通技老师并非是本专业的,面对这样一门全新的课程老师感到更多的是茫然,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如何教?这些都是我们一直苦苦探索的问题。本人在通用技术教学的岗位已经有些时日,在从教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感悟,下面把这些经验与同行一起分享。

【关键词】通用技术;设置任务;拓展知识

很多通用技术老师包括我在内,一开始,为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在课堂上讲了一拔又一拔理论,可是能真正能听进去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老师看到学生更多情景是要么打瞌睡,要么讲话,稍微好一点的学生能主动拿其他书来看。一堂课下来老师累的筋疲力尽,而学生收获甚微,时间一长,学生对这们课程出现倦态,整个教学过程中陷入一种低效的教学状态中。这说明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老师对这门课程的特点认识不清,把握不准。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老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少讲,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技术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形这样一个过程形成自己的技术思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我认为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放手给学生动手实践,在做中学

通用技术课标中指出: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学中做,我们的课堂通过学生亲手操作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将所学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比如,在流程与设计中,让学生组装小车体验流程,并理解系统的概念。

二、设置情景,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学生对于通用技术的学习兴趣,在最近阶段需要老师的指导。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一般通过给学生设置任务的形式,引领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发展。通过任务引领教学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例如,教学“设计过程、原则、评价”时,笔者首先布置了三个任务:制作便携式小板凳、多功能笔筒、自由设计(材料为瓶盖)。第一个任务是制作便携式小板凳,是为了让学生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学会自我评价;第二个任务是制作多功能笔筒,注重小组合作,以及学生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第三个任务是自由设计,不给学生具体的设计要求,只限定材料,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自主设计和创作。既体验一个设计的过程,又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渗透相关的评价知识。这三个任务贯穿于设计过程、原则、评价,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通过具体任务呈现出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了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拥有技术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拓展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教师要有“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思想。通用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掘教材中隐含的知识 ,拓展教材上的内容。例如,在课堂教学上采取以生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尽量排除教材和教师权威对学生的束缚,教学地质版必修,“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中,教材重点介绍了金属加工工具的使用,笔者在教学中根据教学情况,适当地增添了木工加工工具的使用,并通过播放视频――小铁锤的制作和动手实践、七巧板的制作,让学生对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模型制作有个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制作七巧板,学会使用锯、锉等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四、全程导学,我会学

根据通用技术学科的特点,我们一直在探讨属于通用技术课程的全程导学案,全程就是将课堂进行科学的“前置”与“后延”。全程并不是让老师们在除课堂以外的自主学习时间进行讲课或辅导,而是给学生以科学合理的学习建议或指导。学案关键在于“导”。应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导师、合作者这一教育理念。体现“先学后教” “以学论教”的教学思想。导学不但应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究、规律的总结、方法的提炼、能力的培养,还应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教育和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实施全程导学案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指点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学科教学课时较少的前提下,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调整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教师的“导”贵在精,“点拨”妙在到位。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用在释疑解惑上,用在形成知识框架上,用在思路方法点拨上,用在规律概括总结上。这样的导学设计可以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和思考,这样的引导是符合科学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的,自然也成了学生学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自然就能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不H可以摸清学习的规律,还可以有创新的方法和措施。以上的导学过程其实还隐含着一个常用创造技法的学习,头脑风暴法和缺点列举法,为后面的学习做一铺垫。通用技术课堂应该以新教材教育理念为指导依据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和能力以主题知识为中心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开展合作探究并注意营造积极和谐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主动发展努力实现“三维教学目标”。通过基于案例、基于问题、基于情景的设计通过一个个探究活动引领学生体验、感悟、获取学科知识及其意义。在这种开放式学习中以求达到“学习内容活动化探究活动内容化”。

通用技术论文:通用技术有效教学之我见

摘要:新课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有效教学就是其中最关键的一项。高中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广博的学科知识体系和通俗生活化的课堂素材是它的两大特点,如何在通用技术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必然是众说纷纭的话题。本文以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为出发点,分别从时间分配、课堂内容的扩展和有效处理三个方面论述有效教学的实施。

关键词:通用技术;有效教学;时效;动态生成

有效教学是教师精心准备并实施的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有魄力的,能促使全体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而通用技术是一门新兴课程,由于缺乏长期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没有专门针对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专著,因此潜心思考有效教学问题成为每一位通用技术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通过查阅有效教学相关理论著作并结合自身教学体会,笔者认为要在通用技术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兼顾低层学习目标达成和高层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

在有效教学研究中,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与教学时效优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现代教学理论从教学所达到的思维水平角度,将课堂教学的时间结构区分为记忆、理解和发展三个层级。其中记忆、理解性的内容属于较低层次的学习目标,发展性内容属于较高层次的学习目标。一个完整的课既要有低层学习目标用时,也应有完成高层学习目标用时。一堂真正有效的课应该尽量减少低层学习用时,增加高层学习用时。

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使学习效果最大化,就成为每位通用技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从听评课等教研活动和网络等途径了解到,由于通用技术教材的大部分内容相当浅显易懂,加上没有深入挖掘教材,结果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照本宣科,或通过观看视频、重复例举相似案例等方法来消磨课堂时间。比如上《技术的未来》一课,一位教师差不多用了半小时播放视频《比尔盖茨的未来之家》,虽然学生看得兴高采烈,教室里惊讶声此起彼伏,但显然,这样的课堂其效率和效益都是相当差的。

如何改善这种状况,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深入学习有效教学的理念;其次教师要提高技术素养。其中,转变观念是前提,提高素养是保障。在课堂教学中应始终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目标,真正将通用技术课上成有知识、有能力、有思想的课。观念可能因人而异,技术素养的提高则是共性的问题。让不少通用技术教师苦恼的是,因为对生活和生产中的技术案例或技术现象拿捏不准,所以不敢轻易拿来补充课堂内容,结果让课堂变得“营养不良”。当教师不具备较好的技术素养时,就不能从生活和生产现象中看到有价值的技术问题,也不能对技术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自然不能引领学生去认识丰富多彩的技术世界。这样就导致教师只能照本宣科,将大量课堂时间消耗在低层学习目标上,而留给高层学习目标特别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时间就少得可怜,甚至为零。因此,要实现有效教学,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技术素养。

二、在充分预设的前提下实现有效动态生成

预设即教师在备课阶段设想好的课堂教学活动既定的发展方向,是教师完全掌控的。生成指教师将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预设之外的状况或者学生的“另类”提问,通过恰当的方式和方法整合到本节课或本章节教学中,使之成为有效教学资源的过程。生成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在这个班级出现,而在另一个班级不一定会出现,因此它不是教师可以完全掌控的。在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上,预设是第一位的,只有充分的预设才有可能实现有效生成;生成又是预设的得力助手,有效的动态生成是一种难得的、可能比预设的教学活动更为有效的教学资源。

笔者在上《结构与功能》一课时,为了说明结构的改变可能会导致功能的改变,在屏幕上展示了一幅拐杖伞的图片,并介绍这种伞的妙用:晴天时老人可以拿它当拐杖用,下雨时又可以当雨伞用。这时有思维敏捷的学生提出了疑惑:“如果老爷爷拄着它散步时突然下起雨来,那他该撑上呢还是撑下?”还没等笔者开口,下面已经是讨论的不可开交了。既然是大势所趋,笔者索性顺水推舟:“刚刚的问题非常犀利,请同学们帮忙解决这个问题。”经过短暂的讨论,很快就有了不少解决方案。这个意外的环节反倒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它让学生明白结构就在我们身边,结构设计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有心,谁都可以成为结构设计大师,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三、正确处理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科学世界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研究方法,生活世界也有它独特的经验积累方式和认识方法。通用技术在高中所有科目中是与生活联系最普遍和最紧密的一门学科,也是最应该研究这两个世界关系问题的学科,教师应努力在课堂上达成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融通和整合。

比如,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在《结构与设计》单元的开始就提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结构,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学生在学了结构的类型后就试图把生活中所有的事物进行归类,这势必会走入学习的误区。事实上,教材中所提出的实体、框架、壳体的分类方法只是结构分类中的一种,“根据需要还可以有其他分类方法”。又如,学习闭环控制方框图,教材上给出的方框图只是一个一般化的模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简化的理想模型。如果一味地强调生活化,随便拿个生活中的例子就想画出它的控制方框图,那一堂课从头到尾可能就只有一件事可做:争论。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高中阶段的通用技术课程毕竟是一门强调基础性和通用性的课程,它不是一门专业性课程,没必要也不可能解释生活中所有的问题。而教师也应该认识这一点,讨论前可以先界定好范围,不让课堂落入科学与生活难解难分的泥沼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用技g课程涉及非常多的学科知识和工程实践问题,而课堂时间非常有限,课堂教学又极其错综复杂,要在通用技术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需要广大一线教师长期的探索和总结。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市塘下中学 325200)

通用技术论文:高中通用技术情境教学研究

摘 要:高中阶段的技术教育课程之一就是通用技术教育,通用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目前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包括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两种,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将所学知识很好地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因此,情境教学显得格外重要,有利于学生深层次理解所学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和应用。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情境教学;情境设计;教学实践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极具实践性的学科,情境教学能够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典型的情境,及时总结在通用技术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解决技术问题,保持学生对技术问题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特点及现状分析

1.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特点

情境教学能够突出通用技术课程实践性的特点。目前,高中通用技术教育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学生具备生活的基本生存能力。通用技术教育倡导学生经历实践过程,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过程中积极进行小组交流,互相协作,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确定最终的实践方案,并依据方案制作实物,最后测试其性能。根据高中生的性格特征和年龄特点,教师在开展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动手又动脑,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学生将自己的想法通过技术语言表达出来,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通用技术教学要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构建。通用技术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积极主动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避免出现不安全事故,教师要重视加强学生的安全管理。

2.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情境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思想。首先,从教师方面来讲,通用技术教师专业知识欠缺,现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大部分都是物理、机械类的教师,对通用技术学科的背景知识欠缺,教学方法不恰当,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人文素养;其次,从学生方面来讲,通用技术课堂中学生实践容易出现状况,为了避免学生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教师不让学生触碰工具,阻碍了学生养成使用工具的好习惯;最后,从教学环境方面来讲,由于学校对通用技术教育不够重视,学校资金有限,不能为通用技术教育提供足够的加工工具和画板,阻碍了通用技术教育的发展。

二、高中通用技术情境教学的可行性

1.依托情境,突出通用技术课程的内容特色

通用技术教育重视学生的实践经验和经历,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是其主要特色。利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创造热情。教师要针对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内容,为学生创造多种学习情境,如语言情境、媒体情境,突出该学科的特色。

2.通用技术学习的内在机制

高中通用技术学习需要一定的情境,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理论知识、技能、策略、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对陈述性的技术知识进行加工是通用技术理论课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学生要掌握技术名词的概念,通过情境的创设,加深对技术的理解,在以后提及技术实验时,学生能够准确地说出技术实验的步骤,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情之理念

素养理念是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理念之一,一个人的整体表现能够体现这个人的素养。教师在技术语言教学中强调情的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增强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情感教学理念与情境教学理念相呼应,在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教学内容,从而领悟到技术的重要性。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用情感去感受美、发现美。在学生创造作品时,需要设计图纸和不断修改设计方案,最终确定设计方案。教师要不断完善设计方案,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身的潜在能力,让学生学会更多的生存能力,促使学生带着“情”观察和审视周围的世界,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

三、总结

在通用技术教室中为学生精心布置情境教学的真实情境,让学生能够看到实物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热情,提高学生对通用技术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自由、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通用技术情境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用技术论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 要】通过分析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未参与课程准备、实践机会少、缺少课程实施环境问题及现状。进而提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通用技术实施环境教学对策。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进步与发展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密不可分,需要从设备投入、人才投入上加大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实践的研究,加大对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研究力度,满足当前高中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并培养高中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实践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对策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已经逐渐的受到了社会以及学校的关注。虽然其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在通用技术课程的设备、材料的准备等方面不足,师资力量比较落后,使得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难以全面的开展。而且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学生由于考试压力大,学习任务重,对于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研究时间较少,课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就造成了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通用课程无法得到真正的落实,不能充份的发挥通用技术课程在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科学的解题方法的能力。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逐渐暴露出缺陷,对其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指明了通用技术课程课改的方向,明确了其在高中课程中的重要地位。本文研究了新课改背景下高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帮助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课堂之中,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程实践中,在课堂上动手操作、积累实践经验、参与分析讨论实验、总结结论等。课堂上在教师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指导下进行课堂实践活动,学生有意识的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动手操作,对事物深刻的理解。高中生动态的感知客观事物,将外部语言转化成内部的意识形态。学生在参与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了锻炼,高中生在课堂实验中通过动手实际操作,习得了知识和技能、综合素养等,高中生通过参与、观察分析思考等,寻找个中规律,由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形成解题技巧。

二、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问题

1.未参与课程准备

高中生参与课程准备的机会较少,学生与教师进行课堂讨论、教学内容和方案探讨的机会同样不多。主要由于通用技术操作在高考中所占比例较少,难以引起学校以及学生的注意。由于高考压力大,学生无暇顾及通用技术课程。高中生虽然对通用课程十分感兴趣,但是由于课程紧张,没有太多的时间投入到通用技术课程学习中,也就构成了通用课程实施的制约因素之一。

2.实践机会少

由于专门的通用技术操作实验室等操作条件限制,高中生普遍存在动手实践机会少,不能满足高中生实践的要求。尤其是实验材料的匮乏,难以满足人手一份的需求,学生的构思难以变成现实中的作品,从而影响高中生学习通用技术课程的积极性。高中生在通用技术操作课程中受到教学环境、教学水平的限制,导致高中生实践的机会有限,并不能满足高中生对于通用技术课程实践的要求。

3.缺少课程实施环境

高中生参与通用技术课堂实施的内外部环境都比较不够理想。校内环境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实践资源有限,教师获得通用技术资料的途径有限,绝大多数的学校不够重视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学校实验室设备、材料培养高中生综合应用能力、思考能力较弱。通用技术课程资源设备欠缺,导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较差,限制了预期目标的实现。缺少高中生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环境,导致高中生在通用技术课堂中自身素质的培养力度不够。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对策

1.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作为通用技术教师应该从自身入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激发高中生学习通用技术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具有理论修养的同时,应该具备足够的实践经验,能够为高中生设计足够深度和内涵的通用技术操作空间,以培养高中生理论技术修养和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激发高中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建构高中生抽象思维能力,实现高中生实践操作的多元性发展。总之,通用技术教师必须在具备更多的知识技能的前提下,积累大量的知识,发挥高中生积极主动关注实际生活的能力,重视对课程的评价和建构,将高中生看作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参与者,引导高中生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课堂中学习更多的技能和践经验。

2.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高中生学习通用技术课程必须端正学习态度,明确自身学习的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通用技术课程中培养自身的技能、锻炼个人的品质和毅力,从而保证高中生在通用技术课程中习得更多的探究、发现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增加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扩展思维方式,充分调动高中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习的主体性。让高中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调节学习习惯、形成学习方法,锻炼解题技巧,总结经验等。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有更多发挥的空间,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形成通用技术课程创新的意识,在促进高中生改变以往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提高高中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赋予课程内涵,得到高中生价值的充分认可。

3.通用技术实施环境

学校为高中生提供尽量多、全面的通用技术设备资料,满足高中生学习的需求。师生共同努力,全面的提高高中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高中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增强通用技术课程师生的凝聚力,在课外给予学生以更多的发展和认知空间。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的特点购置符合要求的技术实验室设备,为高中生提供优质的通用技术教育环境和良好的学习环境。科学有效的利用通用技术资源,保证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不仅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了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发展,在满足自身对通用技术课程学习的要求的基础上,发挥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环境助力高考,提高高中生备考的积极性和能力,从而保证高中生在通用技术课程学习中,培养自身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四、结论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通用技术课程实施存在高中生实践机会和经验少的问题,相应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师资源质量层次不齐,教学方式方法还在摸索中。绝大多数的学校对于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抱有敷衍了事的态度,对通用技术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新课改背景下通用技术课堂实施必须以教师为依托,发展高中生为主体的地位的积极性,努力实现高中生在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环境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建构高中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操作能力,并在通用技术课程学习中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以此来保证高中生通用课程实施环境课程改革的目标,促进高中生技术实验能力的培养。

作者简介:

傅华平(1978.7~),男,籍贯:浙江金华人,民族:汉族,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论文:巧用情境教学法构建通用技术高效课堂

摘 要:通用技术是高中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属于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为了提升学生在通用技术上的水平与认知,应对现有的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予以完善,将更具特色的情境教学法应用其中,将一些相对抽象性的内容以实际的情境进行模拟,以增强知识点呈现的趣味性与说服力,可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本文就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情境教学法;应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教学越发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传统教学模式中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注重教师的引导,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通用技术教学质量。为了实现高中通用技术的不断革新,应强化对情境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充分彰显情境教学法的个性化与趣味性,能将更具立体性的通用技术知识点呈献给大家,对学生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具有积极影响。

一、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现状分析

1.教学缺乏真实性

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通用技术教学中是一项重大进步,其是通用技术教学创新的重要体现,其可实现教学质量与效果的不断改善。然而,情境教学法的真正应用效果却不尽然,教师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教学之中,并未考虑到其实际的生活环境,采用的方式与手段与实际不符,情境设计缺乏实际价值。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以实践教学为主,但是鉴于高中学校的实际情况,其缺乏足够的实验器材,并不能真正的满足情境教学的要求,教学设计活动以教室为主,使得教学的真实性缺失。

2.评价体系不规范

传统的高中通用技术评价方式是采用最K书面成绩考核的方式,该教学评价方式存在非人性化的问题,评价不合理、不规范,教学模式问题相对突出,成为当前教学中所面临的实际性问题。同时,若采用不公平的教学评价方式,学生的积极性会受到严重影响,只会为了最终的考核数据而考试,进而出现了一系列的抄袭问题,制约着高中通用技术课堂的高效开展。

二、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情境教学法应用的优化措施

1.结合生活实际践行情境教学法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通用技术课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实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很多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都喜欢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很难激发高中生的课堂学习兴趣的。为了有效的在高中通用技术课堂中践行趣味教学法,我们完全可以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展开教学,拉近通用技术与生活的距离。

案例:执教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设计的一般原则》中的“道德原则”的时候,我并没有直接向同学们讲授道德原则的定义是什么,而是通过图片、视频以及案例等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了食品安全中人们所普遍关注的地沟油事件。说到这个话题,同学们立刻来了兴致,大家议论纷纷。看到此种情况,我要求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地沟油对人体健康所产生的危害,并引导同学们探究和感悟技术设计活动中我们必须要遵循的道德原则。这样的情境教学方式比传统的直接向高中生灌输道德原则的定义效果要好很多。

结合生活实际在高中通用技术课堂中践行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激发高中生的通用技术学习兴趣,这一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因此,我们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结合生活实际践行情境教学法,不断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

2.结合动手操作践行趣味情境教学法

布鲁纳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往往是通过动手操作所获得的。”相关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动手操作,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的课堂学习兴趣。基于此种情况,我经常在高中通用技术课堂中结合动手操作践行情境教学法,且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成效。

案例:执教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这个单元的时候,在之前通过相关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常见的材料以及工具已经具备了基本了解,于此同时亦具备了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假如此时教师仅仅依照课本单纯进行讲解的话,则很难激发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为了有效激发同学们的课堂学习兴趣,我设计了“铁丝也疯狂”的这样一个动手操作活动。运用铁丝这种材料,让学

生独立完成铁丝作品。而同学们的心灵手巧也让我大感吃惊,他们制作出了很多精美的模型。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他们不仅加深了对铁丝这一材料性能的认识,于此同时还掌握了技术活动中模具的作用以及模具的制作,可以说是一举几得。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亦是同学们兴趣养成的过程,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我们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多结合动手实践践行情境教学法,让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充分体验到学习通用技术的乐趣。

3.结合合作学习践行情境教学法

相关研究表明: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小组之间的同学可以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合作,通过思维的碰撞,会产生创新的火花。这样的合作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高中通用技术教师也可以结合合作学习,在课堂中有效践行情境教学法。

案例:执教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五章“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第一节“方案的构思方法”的时候,在对草图法进行介绍的时候,我先给同学们呈现出一个台灯的实物,然后要求各个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对台灯提出改进方案,并用草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各个小组的同学立刻来了兴致,他们相互讨论和探究,最终设计出了自己小组理想中的草图。最后,全班同学在一起讨论哪个小组设计出的操作最科学,师生共同点评。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课堂学习氛围一直都非常高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亦得到了有效激发。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合作学习比让学生自主探究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必须要充分重视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结合合作学习,在高中通用技术课堂中有效践行情境教学法,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更多的欢乐和灵动。

三、结语

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能够极大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学生技术能力的快速增长。在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场景的巧妙创设,并且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以确保情境教学法的顺利实施,促进通用技术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通用技术论文:通用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摘 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通用技术的创新性发展也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一大动力。为此,在通用技术的课堂上,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新能力。

关键词: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创新能力;措施探讨

在社会不断发展和前进的今天,各方面的创新要求被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在这种发展背景下,教育教学领域内的创新性要求也得到相应的提高。通用技术这一学科是最能够集中社会发展的动态因素,也是能够体现社会的最新发展状况的一门学科,同时,作为新一代社会发展的继承者,要想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中始终保持前行的状态,就需要教师从点滴做起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促使学生能够发挥积极的创新作用。但是,在传统的通用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往往不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常常忽略对学生的发展潜力的激发和发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应当获得相应的提高和改善,为此,教师应该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发展形式,从多方面入手,以具体的教学措施为依托,最终实现在通用技术的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的积极教学效果。具体来讲,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实现。

一、教师要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受到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可能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般来讲,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教学情境的创设,而在通用技术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技术发展具有时效性,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把握和了解通用技术相关的内容信息,尤其是对那些新开发或者是新发展的软件设施等相关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具体的信息发展现状之间存在差距,这就需要教师做好中间信息的传达者和传递者的良好角色,并能够通过具体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现形象生动的通用信息技术知识。而对于那些以往经典的应用技术,学生对其理解也难免会存在抽象性问题,在这种前提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被激发起来,而难以理解的学习知识也难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或者是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

具体来说,兴趣是推动学生不断学习和探究的动力,教师单一的讲解式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教师利用创设情景教学的方式,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空间和教学环境,力求真实、生动而又直观地将通用技术相关知识内容展现给学生,从而激发其探究的欲望。比如,在学习相关的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究,利用室内的温度传感器等相关设施,让学生自主探讨室内的光照度的干扰因素,并对其在加热过程中多呈现的温控器方面的反馈信息进行探究。同时,在教学中加强对生活实际情境的强调,还能够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技术的能力。比如,有些学生能够利用电子锁以及lcd触摸屏、红外感应器等相关的技术,综合起来设置方便使用的智能储物柜,从而方便生活。

二、教师可以巧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创新性思维

在传统的通用信息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往往会处于彼此孤立的状态之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之间的沟通和融洽度不高,这就会造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脱节。对这一教学情况加以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就会发现,教师的教学内容不一定契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而学生的真正需求也往往得不到有效地表达,教师也就无从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为此,教师为缓解师生教学之间存在相对孤立的教学问题,就可以借助于提问的方式,将课堂的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加以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沟通。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倡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能够取得的最大教学效果恰恰是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以及学习思维的养成。

无论是在对任何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存在疑问是能够动脑思考的前提,也是获得新知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中,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往往会停留在听讲的层面上,很少有同学会将自我的思考能力得到有意识的激发和提高,更难谈得上对思考能力的有效运用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常问“为什么”就能够有效的带动学生的思考,而创新就是孕育在思考之中的。正如牛顿在思考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问题中,才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一重要的物理知识一般。可以说,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恰是教师的问题引导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也才能帮助学生培养和养成思考的习惯。

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新的技术

在传统的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往往注重于现有的课本知识内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等相关的教学安排和教学计划,都是以旧的通用技术教材为依托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通用技术知识结构和框架就会存在滞后的缺陷。而教师落后的知识结构也将不利于学生的知识结构的更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和吸收的机会。为此,教师首先要密切关注新的技术的更新内容,并能够了解相关内容,以传递给学生,同时,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生只有具备了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够提高知识获取的效率。也就是说,教师要提醒学生自己关注新知识,以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眼光和发展思维。

比如说在之前的课堂使用教学设施中,投影仪是被众多教师接受和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投影仪的技术已经和电脑操作技术相融合,并形成了融合声音、动画、影视、色彩等多样化的教学元素的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而在影视方面也逐渐出现了2D观影技术、3D观影技术等相关的高新技术。如果教师和学生对新技术的关注度不够,只是将关注的中心和焦点安置在旧的教材所提到的技术信息内容上,就很容易出现与现代技术发展脱节的学习问题。而新技术、新内容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为此,加大教师自身和学生对新技术的关注力度,也成为当下通用技术教学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方面。

总之,在通用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不断促进该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最终在实现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基础上,促进通用技术课堂整体创新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