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发展论文

时间:2022-05-15 10:39:17 关键词: 农业 生态发展 农业生态论文

摘要:生态文明是绿色文明的回归和高级化,生态经济区要发展生态农业必须依靠绿色科技的支撑。因此要发展生态农业,必须要加大绿色科技的投入,营造良好的绿色科技氛围,加强绿色科技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生态论文

1农业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1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通过采用现代化的科技,在农业发生产过程中以不耗尽资源或是破坏生态的农业生产方式,从而确保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同时还要加快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后代人对农产品的需求都能得到有效的满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确保农业生产率的稳步增长,努力提高粮食的产量,确保粮食的安全,在当前农村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可持续发展概念得以进一步延伸,所以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与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自身发展特殊规律和内在要求息息相关。

1.2农业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农业生态环境作为前提和基础,只有具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才能确保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农业生态环境可以说是农业发展和人类生态的基本条件,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证。一旦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则会加重农产品的污染,这不仅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制约作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具有极大的影响,而且影响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所以需要加强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力度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对于一些重点污染区域,更要加强治理,同时还要加快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完善,从而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我国的农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生态环境的保障。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也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也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而且还要提高粮食生产的产量,这就强调了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只有农业生态环境得以保护,才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便会更进一步促使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提高,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1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不仅具有生态意义,还具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食品质量、安全、营养的生活意义。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重大意义的认识,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增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监督性,营造共促、共建、共谋的和谐氛围。

2.2发展生态农业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如何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直接关系着我国未来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生态农业的建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有力的保障。生态农业不仅为农业生态治理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2.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多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乡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编制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法律目前还是空白。所以,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依然是当建设方面的立法步伐,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增长前的重要任务。

3结语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加快构建低碳新农业,通过发展低碳农业,建设低碳农村,培育低碳农民,从而确保农业生产过程中具有低能耗、持续性、协调性和系统性的特征,培育生物多样性的新农业,加快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使农村能源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使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树立循环发展,降低能耗的新理念来对个人的生产、生活和种植进行合理规划,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快推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步伐.

作者:蒲宏艳 单位:正业勘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鄞州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论文

1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尚未制定全面、系统、科学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

究竟要发展什么样的生态循环农业,或者说什么样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生产力发展要求,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尽管,宁波市鄞州区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方面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做出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典型示范,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至今尚未制定一个比较全面、系统和科学的发展规划,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循环农业的有序发展。

1.2单兵作战,没有形成合力,缺乏大联合大手笔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一方面要协调农业内部各业之间的关系,因为从生态学原理出发,农业生态系统涉及农、林、牧、渔、副各业,各业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互相利用和互相促进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生态循环农业不仅与农林产业有着直接关系,还与环保、水利、发改、商务、卫生、土管、技监等部门发生广泛的联系,而且还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在仅仅依靠农林一个部门,而内部各业之间又各自为政的现实体制下,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力量单薄,缺乏大联合大手笔的示范基地。

1.3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生产者缺乏发展生态

循环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生产者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主体和第一责任人。站在生产者角度,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初期,产品优质优价机制尚未形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还不很成熟的条件下,按照生态循环技术路线组织生产,由于将一部分外摊的成本转化成为产品的生产成本,无疑提高了产品的成本价格,同时部分外泄的收益还没有很好地在产品中得到体现,打击了生产者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4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法治氛围和倒逼机制尚

未完全形成部分生产者法律意识淡薄。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除了要充分发挥生产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外,形成依法治农的法治环境和倒逼机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在依法治农方面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部分法律法规条款侧重于“促进、鼓励”,在法律责任上缺乏惩罚性条款,或虽有禁止条款,但没有明确的罚则,缺乏强制性。二是法律法规已有明确规定,也有比较强的可操作性,但执法力度不足。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来说,近年来,为了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工作,国家和地方出台了比较全面的法律法规,如《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条例》,对畜禽养殖场污染物防治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具有比较强的法律约束力;在畜禽养殖场污染物防治技术方面,环保等部门相继出台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和《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其它涉及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应该说针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既全面又有较强的操作性和约束力,可以做到有法可依。然而,由于执法力度不强,基本上尚未起到规范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行为的作用。三是生产者的法律意识淡薄。从农业发展的阶段性来看,目前尚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时期,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仍然偏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生产行为的随意性较强。

2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既要有政府的积极引导,又要有广大群众的热情参与,更要有严正的法治环境,三者缺一不可,为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2.1加强行政执法力度,不断规范生产行为

对于畜牧兽医局作为执法主体的法律法规,应该强调依法治农,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彻底纠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对于执法主体不在本局的相关法律法规,如环保、水利、工商、贸易等,应该加强执法力度,逐渐形成依法治农的良好氛围。

2.2科学制定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

规划应有科学性和严肃性二个方面,即制订规划时的科学性和实施规划的严肃性。建议应该从统筹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制订一个比较全面、整体、科学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从统筹产业内部发展的角度,在本局工作职责范围内,结合本区农业生产实际,制订一个长期发展规划,作为本局中心工作,长期坚持,常抓不懈。

2.3整合全局资源,

实行联合作战,横向联合,纵向联动,实现大农业大循环要把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当作中心工作来抓,在一把手领导下,整合农、林、牧、渔、农机等部门的技术和人才资源,整合全局各级各类资金,实现大联合、大联动,以发展规划为主线,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生态循环农业不断向前发展。

2.4大力发展种养紧密结合型的生态循环模

式在农业内部各产业相对独立的现实情况下,一方面是畜禽养殖场所产生的排泄物得不到资源化利用,成为农业重要污染源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得不到有机肥的滋养,农田肥力在不断下降。如何建立一个农牧紧密结合的生态循环体系,如种粮大户根据经营规模兴建一定规模的畜禽养殖场,或者畜禽养殖企业承包相应规模的农田,畜禽养殖场产生的排泄物在承包的农田内循环利用,既完成了提高畜牧生产能力的任务,又解决了畜禽养殖污染的防控难题,使农田肥力得到不断提升,一举三得。其它如林牧结合、农牧渔结合、林牧食用菌结合等,都是很好的循环模式。

2.5成立区域性畜禽粪污处理中心

探索生物能源开发利用新途径首先是继续做好沼液配送工作,目标是解决区内50%的沼液出路。二是以“产品化、商品化”为目标,继续研究探索沼液产品的深度开发,做大做强沼液产业。三是探索生物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引进或培育有志于生物能源开发应用的企业,对畜禽粪污进行集中处理,利用沼气发电,符合国家能源战略。

2.6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逐渐减少化肥使用,加大有机肥推广应用补贴在国家层面上,建议适当修改已有化肥补贴政策,引导农民减少化肥使用量,并将有机肥纳入补贴范围,鼓励无公害有机肥的推广应用。

作者:孙时军 徐盛明 王斌仙 单位:宁波市鄞州区畜牧兽医站 鄞州区姜山镇农办 鄞州区首南街道经济发展科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福建发展生态农业论文

1福建省生态农业的需求趋势

从2000—2012年,我国绿色食品出口一直呈较快的增长趋势,由2000年的2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28.4亿美元,年均增长24.7%。2002年福建省绿色食品出口企业32家,出口产品数量37种,出口金额4019.98万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8%;2003年,出口企业51家,出口产品84种,出口金额7473.9万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6.9%。福建省生态产品出口较多的主要有水产品及其加工品、精制茶、无公害罐头食品,特别是食用菌加工罐头。2009年,福建省无公害水产品出口37.65万t,金额15.41亿美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49.4%和37.6%;无公害茶叶出口金额5734万美元,比2008年增长8.6%;无公害罐头食品出口额46.27亿元。虽然福建省的生态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趋势良好,但是日益增加的出口壁垒势必会增加未来的出口难度。福建省出口的茶叶、水产品和食用菌等接连受到欧美、日本日益严苛的技术性壁垒限制。

2福建省生态农业的供给趋势

2.1福建省生态农产品供给总量分析

截止到2012年底,福建省绿色食品企业总数为268家,占全国比重为3.9%;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总数为525个,占全国同类产品总数的3.1%(表1)。2003年,福建省绿色食品企业总数为73家,占全国的比重为3.6%;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总数为161个,占全国同类产品总数的4%。2003—2012年间,福建省绿色食品企业平均增加了15.5%,绿色食品数量平均增加了14%。2009年福建省绿色食品产量62.1万t,占全国总产量(5717.6万t)的1.1%;2011年的绿色食品产量为79.2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1.8%。在有机产品发展方面,2010年福建省有机产品企业个数为35个,比2009年增长12.9%,占全国有机产品企业总数的2.9%;有机产品数量171个,比2009年增长28.6%,占全国有机产品总数量的3.1%。

2.2福建省生态农产品供给结构分析

福建省绿色食品中,精制茶和水产品加工品既是绿色标志数量最多的,也是产量最多的两个种类。2008年,福建省精制茶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数量有132个,占全国比重为10.3%,产量为1.25万t,占全国的比重为8.9%(表2)。2008年,水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数量为81个,占全国比重为30.1%,产量为1.51万t,占全国比重为20.7%。其他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数量和产量较多的品种有蜂产品、新鲜水果、蔬菜产品、液体奶、大米、食用植物油。从表2可以看出,福建省的绿色食品数量占全国的比重要高于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说明福建省的绿色食品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不是很高,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2.3福建省生态农业环境监测面积变化趋势

2009年福建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达到2.89万hm2,占全国比重为0.4%;2010年为9.09万hm2,占全国比重为0.6%;2011年则为7.3万hm2,占全国比重为0.5%。总体上,福建省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不大。从类别来看,2011年福建省绿色食品环境监测面积按大小排序,依次为果园2.3万hm2、茶园2.03万hm2、粮食1.22万hm2、蔬菜0.77万hm2、其他3900hm2、油料作物2466.67hm2、水产养殖2200hm2。在有机产品环境监测方面,2010年福建省认证面积为1.15万hm2,比2009年增长了98.3%,占全国总认证面积的0.5%。可见,福建省生态农业环境监测基地规模偏小,限制了生态农产品的产量供给。

3福建省生态农业竞争力分析

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福建省生态农业竞争力。波特钻石模型认为影响产业竞争力的是四类基本因素和两类辅助因素。四类基本因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以及企业的战略、组织结构和竞争状况。这四类因素是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四类基本因素之外,机遇和政府是两个辅助因素,它们对四类基本因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四类基本因素和两类辅助因素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钻石模型体系”。一国的产业竞争力是动态变化的,表现为六类因素综合作用下产业的获利能力、成长能力和竞争能力。

3.1生产要素

生态农业生产要素包括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从初级要素来看,福建省土地总面积不大,仅为12.14万km2,在全国各省(市)中排第23位,而且可利用的耕地面积不足。福建省地形为多山少平原,丘陵山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4.1%,相应的耕地面积约143.47万hm2,仅占全国的比重为1.10%。2008年,福建人均耕地面积仅0.037hm2,远低于全国0.1hm2的平均水平。部级生态农业示范区普遍规模小,竞争力不足。2011年,福建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面积为7.3万hm2。从高级要素来看,由于投入不足,福建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很难为农业生产特别是生态农业生产提供持续的保障和促进作用。2012年福建省农业机械总动力1286.8万kw?h,农村用电量312.9亿kW•h,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3%和4.2%。据统计,2012年福建省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4.9%,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3.9%,同期,全国相应的指标分别为28.4%和5.3%。另外,福建省低碳农业生产技术比较薄弱,包括农业机械化技术、生物技术及产业化的关键技术水平都偏低。在技术推广方面,特别是山区农业科技人员断层现象严重,服务体系不健全,直接影响了低碳农业技术。2003—2007年,福建从事农业科技人员占科技人员比例逐年下降。2007年,从事农业科学人员占科技人员比例约6.2%。

3.2需求状况

生态农产品由于成本高、产量低,价格通常会比普通农产品高出20%~30%,但在国内市场上,随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消费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对不污染环境、人体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福建省生态农产品的国内市场竞争力不强,绿色食品销售额占国内总销售的比重为1%,有机食品的占比为4%。在国际市场上,发达国家消费者早已开始了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消费。发达国家借着生态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为理由,在国际贸易中采用绿色壁垒,这已成为中国农产品贸易中一种主要的非关税壁垒。在福建省,将近60%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受到SPS(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的冲击,50%的企业受到SPS措施的重大影响;农兽药指标限量要求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影响程度最大;水产品、茶叶和蔬菜是受SPS措施冲击较大的产品;来自日本和欧盟市场的SPS措施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影响最为严重。福建省农产品出口企业遭受SPS措施的严重影响,既有国内外标准差异过大、国外SPS标准过高、信息不对称等外因,也有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较低这一内因。为了突破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福建省必须扩大生态农产品的出口。目前福建省绿色食品出口额占全国总出口的比重仅为6%,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

生态农业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包括前期的农业机械、饲料、燃料等产业和后期的农产品的运输、存储、加工和销售等产业,而农产品加工业与生态农业关联度最高。可以说,生态农产品的加工对整个生态农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传统农产品的加工不同,它采取的是生态工业的加工模式,不仅要求原料是生态农产品,还要求加工过程无污染。目前,福建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仍处在以保鲜和粗加工为主,由于技术和设备等原因精深加工比较缺乏。另一方面,福建省绿色食品企业和产品认证数量、有机食品企业和产品认证数量都在快速增加,标志着福建生态农业快速发展,但与国内生态农业发展得较好的省份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截至2012年底福建省仅有268家企业、525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表3),在华东6省中位居第5,仅高于江西省。

3.4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

生态农业竞争力的实现有赖于行业中企业的有效经营与运作。伴随生态农业的逐渐发展,福建省生态农业经营的主体由最初的小农户向生态龙头企业、生态农业合作基地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使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大规模的社会化大生产。从华东6省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情况上看(表4),截至2012年福建省部级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较少,在企业战略和经营创新方面在6省中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3.5福建省生态农业的机遇

生态农业的发展顺应人类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理念,在此背景下,福建省的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Laura等分析表明,生态食品消费以20%~30%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并且一些发达国家有机食品销售的份额已经超过食品总量的10%。全球有机农产品的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这两个地区有机农产品的销售额占到了全球有机农产品销售额的97%。在亚洲,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与中国香港等富裕国家和地区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旺盛。预计随着福建省对东盟、台湾和香港对外贸易的扩大,福建省的生态农产品必将可以进一步扩大出口。此外,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安全、优质、高营养的生态农产品是人们迫切需要的。

3.6福建地方政府对生态农业的相关政策

福建省制定了一系列生态农业发展政策,并逐步开展了一系列的试点示范。2002年颁布了《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引导乡村农民规范生产。2007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认真做好2007年农业农村工作,扎实推进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强调要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积极推行健康养殖方式,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福建省还特别针对有利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及农田保护等方面拟定许多补贴措施,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据统计,2011年至2013年8月,全省地税系统落实生态农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累计减免税款3.78亿元。自1991年,福建省生态农业试点建设全面展开,目前全省有3个部级生态农业建设试点,12个市(县)的省级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可以说福建省已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省、试点县为主导的三级生态农业管理和推广体系,初步建立起了生态农业的理论体系。但是,在福建省生态农业发展中,政府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于生态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执法队伍不健全等,这阻碍了福建省生态农业竞争力的提升。

4结论与对策

4.1研究结论

(1)目前,福建省高收入群体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相对饱和,而占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群体对生态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不足。根据福建省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判断,生态农业国内需求将以一个较快的速度增长。福建省生态农产品出口市场需求占全国总出口市场的比重不高,福建省生态产品出口较多的主要有水产品及其加工品、精制茶、无公害罐头食品,特别是食用菌加工罐头,但是国外市场日益增加的出口壁垒无疑将增加这些品种未来的出口难度。

(2)福建省生态农产品企业数量和生态农产品数量均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是福建省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偏小,外加农业生态技术效率不高,导致福建省未来生态农产品的生产供给不能较快地增加。

(3)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生态农业耕地面积小,表明初级要素竞争力不强;而福建省的高级生产要素竞争力指标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需求状况方面,福建省生态农产品的国内市场竞争力较低,国际市场竞争力优于国内。相关与支持行业和企业战略方面,在华东6省内进40台湾农业探索2014年10月行比较,福建省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总之,福建省生态农业竞争力总体上较弱,有待进一步发挥政府政策的作用,为生态农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4.2促进福建省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2.1针对生态农产品需求方面

(1)缩小收入差距,扩大生态食品需求。包括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扩大农村人口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增加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

(2)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完善食品安全的立法和监督,扩大生态农产品消费。虽然收入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可以潜在扩大增加生态农产品的消费,但是消费者对于绿色食品信息的了解仍然有限,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必然影响其绿色食品的消费意愿。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绿色食品的宣传,并完善生态食品在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各项立法,确保消费者购买的是货真价实的生态产品,消除消费者在购买生态产品前的忧虑,让他们扩大消费。

(3)福建省生态农业面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要发展农产品要出口,政府应该抓紧补充、修订和完善绿色食品标准;与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有影响的认证机构开展认证合作,以有效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进一步为扩大出口创造条件企业必须要加大资金投入,以科技为平台,完善质量的检测检验和标准化体系的建设,重视质量;出国开展形式多样的产品促销和商贸洽谈活动,不断提高绿色食品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拓展国际贸易渠道。

4.2.2针对生态农产品供给方面

(1)扩大生产要素的供给,提升生产要素的质量。

①将中低产田改造成高产、稳产的良田,逐步扩大适合生态农业发展的农地面积;

②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降低生态农业发展的风险;

③大力培育生态农业所需的各种技术型人才,包括生态农业生产、加工的技术人才,以及生态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人才。

(2)增加生态农业建设资金及资本投入。首先,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对生态农业的扶持;其次,政府还应该用税收、贴息、补助等多种经济杠杆,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向生态农业。

(3)扩大生态农业基地和企业规模,走集团化发展道路。生态农业是一种市场化、规模化的大农业,扩大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和企业规模,走集团化发展之路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要按照大规模、高科技、外向型、新机制的原则,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并引导龙头企业以品牌为核心,以资本为纽带,做大做强,提高生态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

(4)加强并优化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支持体系,包括环境监测与控制体系,质量检测体系、销售渠道体系等。这些支持体系将对生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控,并形成产销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发展。

作者:喻翠玲 单位: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县域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论文

一、信阳的旅游业发展基础

信阳旅游业虽起步较晚,但由于良好的自然环境,旅游业发展也已初具规模。目前信阳市境内4A级景区6个、3A级景区1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有6个红色旅游景区进入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名录;已建成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0个,其中部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9个,其中部级自然保护区3个。2013年全年接待旅游者1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5.7亿元,已达到较大规模。由此可见,信阳已具备发展现代农业旅游的基础条件,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向现代农业旅游发展良好的地区学习,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快速发展。二、元谋县现代农业旅游发展的代表性元谋县隶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是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元谋猿人”发现地。元谋县现代农业基础雄厚:县区处于低纬度、高原低海拔地区,尤其是坝区气候温热,光热资源充足,全年无冬,素有“天然温室”之称誉,适宜种植各种热带、亚热带作物以及反季花卉,特别是“冬春早熟蔬菜”种植质优种类多。元谋县还是云南省重要的蔬菜产地,元谋蔬菜产业成为云南最大的冬早蔬菜主产区之一,产品不仅畅销国内157个大中城市,每年还有3万多吨洋葱、番茄、菜豆、牛蒡、香葱等,通过成昆铁路转口贸易等方式出口到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欧盟及东南亚各国,蔬菜外销量占云南省冬春蔬菜出省外销总量的四分之一。

元谋县注重蔬菜品种研发和品牌认证,增加在国内和国际现代农业的影响力,为现代农业旅游的造势奠定坚实的基础。截止到2012年,元谋县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7个,绿色食品(A)级认证21个,有机食品认证1个,获得云南名牌产品称号2个。自2006年以来,元谋县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优势,成功举办了三届“蔬菜节”、四届“红军节”,随着各种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和一批批影视作品的拍摄,元谋旅游知名度及影响力得到了提高。元谋县赢得了“东方人类故乡”、“中国冬早蔬菜之乡”、“中国天然影视基地”、“中国冬季旅游之都”等美誉,也使元谋县游客接待总量从2000年的14.05万人次发展到2010年的164.82万人次,年均增长27.9%;旅游总收入由2323万元增加到56193万元,年均增长37.5%,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旅游业的发展。以小丙岭村和热区作物研究所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旅游现如今发展的如火如荼。位于小丙岭村的小丙令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主要以种苗育苗及物种引进研究工作为重点,2010年在无任何旅游接待设施条件的情况下,该基地已接待了参观游览人员1万多人次,吸引了大批的学习参观及休闲游览的人员前来,后续当地进一步健全了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旅游设施建设,为接待旅游者提供了条件;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简称“热区所”)是位于元谋县南城的一家省级农业科研单位。1987年创建,目前已建成5060亩的3个集科学研究、试验示范、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不仅在蔬菜新品种与新技术推广、热带亚热带水果筛选示范、生态恢复与治理及能源植物开发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也为发展现代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吸引了大量的慕名而来的旅游者,更是周边居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另外,还有大水井—月胧村、橄榄村等地的乡村旅游也较具规模,形成了以农业带动旅游、以品牌带动需求的良好模式。

二、元谋县现代农业旅游的发展带来的启示

元谋县正是找准了现代旅游发展的趋势,也就是针对目前人们对绿色安全、生态养身的果蔬食品追求和需求,不知不觉吸引了大量的休闲度假型旅游者,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再利用坝区的光热资源、温泉水景、反季果蔬和花卉,以及良好的生态农业环境等,重点开发康体养生、避寒度假、农事体验等休闲旅游产品,吸引外地和周边城区居民前来养生度假;充分凸显生态果蔬种植基地的优势,充分发挥元谋“大菜园、大果园、大花园”的资源优势,重点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游、绿色果蔬购物游、特色乡村休闲游、农作体验休闲游等特色旅游产品,促成了自身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探索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参考:1、突出特色、统一规划、有序发展,加强区域联合发展通过元谋县的旅游发展经验来看,我们在旅游开发中应突出特色,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进行重点旅游项目的规划和开发建设,促进旅游业有序发展。要按资源开发有先后,产品改造有重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突出特色、重点开发、逐步推进,以重点项目为契机带动发展;要加强部门协同和地区合作,有效整合“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不断完善旅游产业体系;统筹协调不同层次的区域旅游合作,促进区域内和区域之间的旅游协作配合、信息互通、客源共享、优势互补;还要统筹协调城乡旅游发展,把旅游发展与城市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加强旅游景区、旅游小镇和特色旅游乡村的建设,促进信阳现代农业旅游的发展。

2、在规模效应基础上,培育宣传现代农业旅游品牌

在任何旅游发展过程中,形成规模才能产生更大的效应。元谋现代农业发展规模很大,全县都是蔬菜种植基地,种植品种多选择效益高的品种,且全县范围内各村之间因地域水文的差别,选种也有差别也有统一,观赏休闲体验价值高。在大规模的基础上培育和宣传现代农业旅游品牌,注重绿色、养生果蔬等食品的认证和宣传。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由旅游资源的竞争发展到旅游产品的竞争,并快速向旅游品牌竞争推进。加强旅游品牌培育,不仅能增加旅游资源的附加值,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而且通过旅游品牌来展现旅游地形象,给旅游者深刻的体会并得到旅游者的认可,从而产生持久的旅游品牌扩散效应。因此,在信阳的现代农业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更要注重对旅游品牌的培育,通过科学构思和设计,精心打造和培育,努力把旅游产品建设成精品名牌,培育成唯我独有、难以模仿和竞争性强的旅游品牌。

3、注重科技研发与宣传

进一步奠定现代农业旅游基础元谋县先进的现代农业给其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在种植和输出规模上领先,在科技研发上也是国内国际领先的。元谋县热区所建有研究团队6个,专门进行果蔬新品种选育、生态植被恢复、生物质能等研究。20余年来,承担和参与包括国家科技攻关、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省攻关与省基金等在内的各级重大项目70余项,收集和引进植物资源近2000余份,获得科技成果奖30余项,400余篇,出版专著15部,获技术发明专利权11项,获绿色食品认证10个,申请注册商标3个,制定地方标准13项,相关作物技术规程20余套,科技培训1500余场次,培训6万余人次,发放科普资料10万余册。科技创新与集成技术服务覆盖云南及四川攀枝花市共140多个乡镇,推广品种50多个,应用技术50多项,累计推广示范面积100余万亩,产生社会经济效益近9亿元,为云南省热区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不仅如此,还多次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技术交流,积极引进优良品种,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影响力,为现代农业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注重休闲旅游氛围营造

在现代旅游业发展中,基于旅游体验的动机已超越商务、度假、购物、探险等旅游动机而居首位,说明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和期望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体现了旅游向更高的精神消费层次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在旅游开发中,既要重视对具有“体验性”的旅游新产品开发,并通过对现有旅游产品进行重新组合,增强“体验性”在旅游开发中的地位;又要注重旅游环境氛围的营造,在旅游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突出营造热情、好客、轻松、愉快和良好“体验性”的旅游氛围,满足旅游者通过旅游体验到不同的旅游特色的目的。现代农业旅游正符合这种体验旅游的特点,既能让旅游者体验乡村风情、现代农业的发展,又能亲口品尝绿色果蔬和特色小吃。云南省是个多民族多文化省份,早已营造出休闲的旅游氛围,赢得了旅游者的一致好评。因此,信阳要大力发展以现代农业旅游为代表的休闲度假游,也要注重休闲旅游氛围的营造。

作者:卢俊阳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市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论文

1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法律法规条款侧重于“促进、鼓励”,在法律责任上缺乏惩罚性条款,或虽有禁止条款,但没有明确的罚则,缺乏强制性。二是法律法规已有明确规定,也有比较强的可操作性,但执法力度不足。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来说,近年来,为了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工作,国家和地方出台了比较全面的法律法规,如《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条例》,对畜禽养殖场污染物防治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具有比较强的法律约束力;在畜禽养殖场污染物防治技术方面,环保等部门相继出台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和《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其它涉及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应该说针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既全面又有较强的操作性和约束力,可以做到有法可依。然而,由于执法力度不强,基本上尚未起到规范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行为的作用。三是生产者的法律意识淡薄。从农业发展的阶段性来看,目前尚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时期,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仍然偏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生产行为的随意性较强。

2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既要有政府的积极引导,又要有广大群众的热情参与,更要有严正的法治环境,三者缺一不可,为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2.1加强行政执法力度

不断规范生产行为对于畜牧兽医局作为执法主体的法律法规,应该强调依法治农,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彻底纠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对于执法主体不在本局的相关法律法规,如环保、水利、工商、贸易等,应该加强执法力度,逐渐形成依法治农的良好氛围。

2.2科学制定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

规划应有科学性和严肃性二个方面,即制订规划时的科学性和实施规划的严肃性。建议应该从统筹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制订一个比较全面、整体、科学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从统筹产业内部发展的角度,在本局工作职责范围内,结合本区农业生产实际,制订一个长期发展规划,作为本局中心工作,长期坚持,常抓不懈。

2.3整合全局资源

实行联合作战,横向联合,纵向联动,实现大农业大循环要把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当作中心工作来抓,在一把手领导下,整合农、林、牧、渔、农机等部门的技术和人才资源,整合全局各级各类资金,实现大联合、大联动,以发展规划为主线,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生态循环农业不断向前发展。

2.4大力发展种养紧密结合型的生态循环模式

在农业内部各产业相对独立的现实情况下,一方面是畜禽养殖场所产生的排泄物得不到资源化利用,成为农业重要污染源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得不到有机肥的滋养,农田肥力在不断下降。如何建立一个农牧紧密结合的生态循环体系,如种粮大户根据经营规模兴建一定规模的畜禽养殖场,或者畜禽养殖企业承包相应规模的农田,畜禽养殖场产生的排泄物在承包的农田内循环利用,既完成了提高畜牧生产能力的任务,又解决了畜禽养殖污染的防控难题,使农田肥力得到不断提升,一举三得。其它如林牧结合、农牧渔结合、林牧食用菌结合等,都是很好的循环模式。

2.5成立区域性畜禽粪污处理中心

探索生物能源开发利用新途径首先是继续做好沼液配送工作,目标是解决区内50%的沼液出路。二是以“产品化、商品化”为目标,继续研究探索沼液产品的深度开发,做大做强沼液产业。三是探索生物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引进或培育有志于生物能源开发应用的企业,对畜禽粪污进行集中处理,利用沼气发电,符合国家能源战略。

2.6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逐渐减少化肥使用,加大有机肥推广应用补贴在国家层面上,建议适当修改已有化肥补贴政策,引导农民减少化肥使用量,并将有机肥纳入补贴范围,鼓励无公害有机肥的推广应用。

作者:孙时军 徐盛明 王斌仙 单位:宁波市鄞州区畜牧兽医站 鄞州区姜山镇农办 鄞州区首南街道经济发展科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绿色科技农业发展生态理论论文

1.保障生态农业发展的效益

绿色科技在生态农业中的运用,能够迅速地推进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进程,治理己经出现的环境污染,预防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达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和的统一,极大地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绿色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成果即绿色农业产品,它在进入消费领域后就成为了绿色农产品消费对象,这对人们的消费内容、消费习惯等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绿色科学的生活消费,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生活的质量,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发展。④

2.绿色科技在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中现状

2.1绿色科技对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撑不够

从目前来看,虽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该区域目前还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尤其是还没能向农民提供关于绿色科技方面的指导及有效的信息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农民仍以传统的方式进行生产,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技术含量低,畜牧业环境污染大,资源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特色农业、效益农业所占的比重仍然很低。

2.2绿色科技资金投入不足

作为江西重要的农产品产业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其对生态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的投入,从总体上看是很不足的。这首先造成了农业基础设施比较陈旧、老化,以至于农业的抗灾能力比较薄弱,难以确保农作物生产的高效稳产。其次,各级地方政府也因为受财力的制约,因此对绿色科技资金的投入无论在程度还是范围上,都很难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这将导致许多建设项目因投入的严重不足而难以全面开展。再次,绿色科技资金的缺乏也将抑制生态农业发展所需要的高新绿色科技的引进和应用。

2.3绿色环保、绿色经营意识薄弱

由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民的绿色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对本地的生态环境没有进行有效的保护,往往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破坏了整个生态环境。有些地方农民大量地围湖造田,导致了湖面缩小,湿地减少,鱼类资源也逐渐地衰退,生物的种类减少、存活率下降。在一些山区丘陵地带,农民滥砍滥伐现象比较严重,结果导致了水土的严重流失,植被大面积被破坏,森林覆盖率明显下降。由于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业生产者,很难有机会直接面对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加上长期在稳步发展的思想指引下,已经形成了思想保守、缺乏绿色经营理念等不良局势,因而导致了耕作方式比较落后,这些都很难与鄱阳湖区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3.发展绿色科技以促进鄱阳湖生态农业的发展

3.1加强绿色科技在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要重视绿色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增强环保意识。充分地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农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自觉地开发和利用绿色科技。要积极地搜集绿色信息,进行国内外绿色市场调查。这样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绿色生产,开发绿色产品,开拓和占领相应的绿色市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大力推广绿色植保、绿色大米的生产和有机蔬菜的生产,大力推广无公害生态养殖等绿色技术。在生产模式上要更加注重“生态”,重点推广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精准农业、休闲农业等生态高效的生产模式。

3.2加大绿色科技的投入

政府要逐步加大对鄱阳湖区绿色科技和绿色农业产业的投入,积极引导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与相关的科技研究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提高绿色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缩短绿色科技成果的转化时间。对于那些能够促进绿色科技发展的重大项目,要给予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为绿色科技在鄱阳湖区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政府还要不失时机地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培养和创造创新型人才,特别是绿色科技领军人才,促进高科技创新团队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也要为这些科技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及良好的学术氛围。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农业的需求为导向,依托高新科技创新队伍和科技成果,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3.3提高绿色科技文化素养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养是绿色科技应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绿色科技成果的传播和推广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要建立公共绿色教育宣传网络,普及绿色科技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区人民对发展绿色科技重要性的认识,把发展生态农业变成大家自主自觉的行为。要建立相关的绿色科技信息系统和科技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该区人民有关绿色科技的知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推广,并将有关绿色科技的最新成果及时宣传到位,对相关人员定期进行科技培训等。以绿色科技理念为先导,建设绿色乡村和生态城镇。

4.结论

总之,生态文明是绿色文明的回归和高级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发展生态农业必须依靠绿色科技的支撑。因此要发展鄱阳湖生态农业,必须要加大绿色科技的投入,营造良好的绿色科技氛围,加强绿色科技在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作者:张爱云 张丹 周怡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都市型发展下生态农业论文

1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

1.1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的核心技术在于如何改变自然环境,使得动植物的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水和肥等条件相对可控制,以达到为其生产提供最适宜的环境条件。现代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为此提供的便利实现了设施农业的有效性,降低动植物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

1.2种苗业

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正大力发展,加上各高校和科研院对该产业的深入研究,这些都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随着农业开发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的节节高升,我国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产品的开发业随之深入,种苗业即为其成果。种苗业的发展模式直接导致高端农业产品的开发,农作物良品的相继涌现。

1.3农产品现代物流业

为促进现代城市农业的良性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模式是必不可少的,即在以大型物流企业为领头的前提下,实现以批发市场为主、超市和集贸市场为辅的基本格局。其优点在于将现代农产品的流动形成一个具备全局性、合理性、辐射性的流通网络,保障其顺畅流通。

1.4观光休闲农业

观光休闲农业,归根究底就是建立在农村的农业的基础上,将农村设施和空间充分利用起来,并依托于农村的天然景观和其独有的自然资源,把农村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文化结合起来,通过规划设计,最后将之建设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区域,极具农村经营特色。

1.5农业科技园区

农业科技园区是一项新型农业企业,作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产物,科技的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的展现为其最大特点,

1.6循环农业

现代农村增长方式要求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循环农业,顾名思义,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是其基本特征,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其实践中得以充分体现,即在减量、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实现低耗、低排、高效的目的。

1.7生态农业

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的关键在于一切生产发展因地制宜,生态农业正是基于此进而实现经济、生态和效益的有效统一。其具体要求为:粮食、大田种植和农业的发展不再作为独立的个体,而是让三者分别相应的与其他经济作物、其他生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相结合,共同发展。

2我国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基础设施落后

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基础设施建设,但是近年来,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在农村可以说是停滞不前,甚至是重中之重的交通运输设施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这对都市的农业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作用。事实证明,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阻力关键在于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都市农业产业化的形成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直接导致新型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活动无法开展。

2.2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

农业产品的生产经营组织和其营销手段方式与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不匹配,以及闭塞的农产品产销信息都是源于政府的行政干预。农产品在市场运行中的现状并不乐观。

2.3资金和科技投入不足

现目前,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资金远远不够,更有甚者不将这寥寥资金充分利用,没有规划性的资金使用加大了资金不足这一问题的难度。除了匮乏的资金投入,必不可少的科技投入也让人忧心忡忡,缺乏创新性的科技原创和突破,不满足要求的技术集成等,可见,要发展我国都市农业,除了投入足够的资金,提高相关科技核心的竞争力也是势在必行。

2.4政府政绩观错位

合理配置生态要素并实现其优化,让农业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实现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是都市型生态农业建设的目标。但是现实情况是有些地方领导瞻前顾后,犹犹豫豫,又过分担心自己的政绩不敢放手发展,因此并不看好生态农业的发展前途,这样已然错位的政绩观影响了都市型生态农业建设的有效性。

3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对策

3.1创新都市农业的投融资机制

作为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产业,政府应该推出相应的扶持政策,加大对都市农业的投资力度,积极鼓励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资金投入。随着政府扶持农业生产的资金的增长,应相应的对投入方式做出相应的改善,将投资主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建立农业保险制度,给予参与投保农户相关补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抗风险能力。

3.2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

农业的多功能是指其产品功能、生态功能、服务功能和就业功能。以农业的多功能为中心完成多种农业经营模式的相互转换实现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便利。

3.3加大人力资本投入

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是懂得现代化农业生产文化的现代化农民。采用各个渠道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政府的引领下,通过培训班的方式提高农民的相关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

3.4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城市发展的道路体系为农村交通的发展提供了快速通道,通过交通设施的建设节约产品运输时间,将农产品的可达性和科技性大大延伸,同时农业物流的便利也为农产品市场的开拓提供了快捷通道。细化我国农业物流的发展方案如下:首先,城乡的联系介质无外乎交通和网络,因此,道路体系和网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充分利用农村协会组织,这样能够有效地让物流系统进入到乡村;再次,农产品的加工配送中心的建设有一定的必要性;最后,为了减少哦农产品在农业物流中的不必要的损失,先进的采摘、运输和储存技术是缺一不可的。

作者:伍剑波 陈国英 单位:湖南省军区南湾湖基地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生态视角创意农业发展论文

发展创意农业,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全面、系统和科学的设计,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走出一条低消耗、少排放、高产出、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形成生产活动与自然界和谐一致、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高级形态的农业文明境界,其实质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为依托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1生态文明视角下创意农业的内涵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创意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创意为纽带,以动植物自然生长习性为依据,充分融合现代工业、农业、信息、艺术等产业的先进技术要素,遵循生态规律,不断完善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农业形态。

2浙江发展创意农业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总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资源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长期以来,浙江农业依赖于资源高强度开发,当前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投入品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加剧等严峻挑战。发展创意农业,对于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农业投入方式、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转变,大力推进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有效化解农业安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促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浙江发展创意农业的有利条件

浙江山川秀丽,风景优美,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之称。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通过实施“八八战略”“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为全省大力发展创意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3.1创意资源条件比较优越

浙江南北跨4个纬度,南北之间存有明显的热量差异。浙江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存有明显的垂直分异规律。土壤、植被和农业布局变化多样,有3个比较明显的农业高度层。浙江东面临海,陆上多丘陵山地,农业受地貌的影响十分深刻,拥有沿海海洋岛屿类型、沿海平原类型、河谷盆地类型、丘陵山地类型等4种农业类型。整体上看,浙江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貌多样,物种资源丰富,据统计,目前已登记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有450多个品种,已知植物3800多种,有中国的“东南植物宝库”之称。

3.2创意思想基础十分雄厚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既是浙江发展的经验,也是今后浙江发展的总体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各地依托不同的资源禀赋和经济条件,克服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紧缺等不利因素的制约,紧紧围绕“市场”,全面依靠“创新”,走出了一条独特而富有成就的现代经济发展道路,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意经济。资源总量小,但全省有120多个“中国特产之乡”;不产木头,却有全国最大的林业产业;不产羊毛,却有称雄国内的羊毛衫市场;没有皮革,却有驰名全球的皮革城。浙江人敢闯敢试,勇为天下先,催生了新时期的温州模式、台州现象、宁波经验,并将诸多“第一”写进了中国农村改革的辉煌历史,如全国第1批个体工商户、第1批私营企业、第1批专业市场、第1座中国农民城、第1个股份合作制企业、第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所有这些,都为发展创意农业提供了社会思想条件,塑造了差异竞争的优势,为现代农业发展的蓝海战略的实施创造了前提条件,也将推动着浙江创意农业从创意农业产业向创意农业经济演进。

3.3核心产业实力日渐强大

现代农业科技是创意农业发展的核心产业,也是创意农业发展的技术基础。近年来浙江全面启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和现代农村科技推广工程,构建新型农业和农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农业科技实力日渐雄厚。近年来浙江信息技术加快发展,并被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加工、运输、服务的各个领域;浙江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原始创新、成果转化、服务推广,在农业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性成果中不断涌现出生物技术产品,安全高效的生物农药、生物制剂层出不穷。在理论和应用研究,许多农业科技领域都处于全国乃至世界先进的水平,较好地支撑了创意农业的发展。

3.4创意平台建设突飞猛进

农业“两区”建设如火如荼。近年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正在浙江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开展。作为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两区”建设是“十二五”时期浙江现代农业建设的主阵地。截至2012年,全省公布确定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创建点137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创建点394个,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创建点921个。2013年,省委、省政府领导提出“两区”建设要与适应规模经营、农业结构调整、农作制度创新、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按照这一发展新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深化部署,加快进程,通过改善设施、提升科技、做深服务、创新模式等手段,在“两区”建设上再迈新台阶。到目前,全省已累计建成省级农业综合区43个,主导产业示范区139个,特色农业精品园440个,现代农业园区总面积达到18.7万hm2。累计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4984个,面积11.01万hm2。产销对接平台成效显著。多年来,全省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举办和组织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展示会、展销会、展览会、产品推介会、新闻会等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有力促进了产销对接。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省各地共举办和组织参加各类农业展会150个,现场总销售额为8.1亿元,合同订货总额达92亿元。省农博会通过面对广大客商开辟客商专场,吸引国内外客商到农博现场洽谈订货。2010年美国、日本、菲律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国内近1300个农产品采购集团、主要出口企业(商会)的代表到农博会现场参观、采购。2005年,浙江根据“数字浙江”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以用促建”的原则,建立了“浙江农民信箱”。现系统拥有271.4万户真姓实名注册用户,有网上摊位16832个,建立了农机、粮油、畜牧等5个专业平台和28个农产品供求专场,累计发送信件27亿封,短信25.9亿条,日点击量200万次,基本构筑起信息真实、诚信可靠、方便实用的网上农民社会。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农民信箱的功能越发凸显,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更加广阔。通过农民信箱,借助电脑和手机短信,农民可以进行网上交流,快速、便捷、免费地获得各种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农产品买卖信息和系统提供的其他服务。近年来农产品电子商务得到了迅速发展,2013年全省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近100亿元,农产品电商卖家累计达到3.7万家。继遂昌在淘宝网建立全国首家县级馆-特色中国遂昌馆后,衢州、丽水、临安、龙游、德清等市、县先后在淘宝特色中国栏目等大型电商平台建立了特色馆,免费为农户及网商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及旅游产品的展示和交易服务。此外浙江还通过农展会、特色农产品推介会、客商专场,以及农商对接等多形式、多渠道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既为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打开了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也降低了商家的采购成本,实现了农产品直销,降低了市民消费支出,实现了共赢。

3.5农业创新活力日益强劲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的不断推进,农村留守的妇女、儿童、老人和外来劳动力成为浙江农业劳动力的主体,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与农业劳动力短缺的矛盾日前突出。浙江各级政府和部门深刻地认识到,科技支农、智力帮扶、新型农民培养,特别是培养和造就千百万领军现代农业高级人才是确保现代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1996年以来,浙江省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按照“重点资助、滚动培养、跟踪管理、鼓励竞争”的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培养措施,加大投入保障,全省约0.78万名德才兼备、引领作用突出、创新实力强劲的学术技术带头人获得了“浙江省151人才工程”证书,为促进全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人才引领和支撑。通过实施“浙江省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全省0.5万名中高级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得到轮训;通过实施“浙江省农业系统跨世纪农业人才培养规划”,100余名农业行政管理人才、100余名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0余名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在各种措施的综合培养下,脱颖而出;2001年以来,浙江通过组织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工程”“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全省有0.1亿农民接受了各类培训。2013年,浙江省围绕“建平台、促转型、重提升”,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创业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社会管理服务人才,提出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规划到2015年,全省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05万人左右。在大力加强农民培训和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同时,多年来,浙江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契机,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改革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加快农业走出去的步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各种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断增强,通过实施差异性的农业发展战略,积极创新农业发展的模式,具有高效生态农业本质特征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如数字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循环农业、精准农业、有机农业、智慧农业等迅速发展,产品供应、生态保育、休闲观光、保健养生等生活服务的多功能性,不断在农业发展中得到重视和体现,农业转型升级进展迅速。农业生产模式创新和多样化功能的体现,工商资本投资各种高效生态农业的基地建设,省内外的科技要素投入到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之中,使得浙江的农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依靠功能转变和模式创新,浙江农业活力弥新。

4生态文明视角下浙江创意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4.1北京密云多元组合型创意农业发展模式

2004年北京市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全市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科技为手段、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为支撑、以观光农业为抓手,充分依靠创意理念,创造出了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和服务价值,能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的创意农业发展模式,包括品种多样的创意农业产品、功能多元的创意农业园、影响广泛的创意节庆活动等。北京紫海香堤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建设“紫海香堤艺术庄园”,成功打造了在我国影响广泛,被各地普遍模仿的创意农业模式,在国内创意农业领域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位于北京密云县古北口镇汤河村的“紫海香堤艺术庄园”,核心区占地面积20hm2,园区分为“香草体验休闲”“汤河亲水休闲”2大功能区,种植了薰衣草、紫苏、马鞭草、洋甘菊等200余种世界珍贵香草品种,设计开发了“5大香草休闲”“4大爱情体验”“汤河亲水休闲”3类DIY旅游产品和体验活动,是一个集养生、度假、休闲、体验、艺术创作、婚纱摄影、影视拍摄为一体的综合性都市型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区,也是集“情景式休闲度假”、“文化创意产业”、“现代都市型农业”、三位一体的文化旅游模式。香草园借鉴法国普罗旺斯香草文化,以爱情为主题,浪漫为形式,以创意为切入点,通过对香草文化的包装和利用,极力塑造浪漫氛围,打造“长城脚下的普罗旺斯”,通过主题创意、经营创意、营销创意等多元创意组合,实现了生产、经营、营销的多元组合。该模式突破了传统农业园区种植、观光、采摘为主的经营模式,采取差异化经营战略,运用地理纬度,通过引进异国风情,创造出了新的现代农业资源,开发出了现代农业的浪漫、时尚元素,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诱导游客消费,增加收益,避免因趋同现象导致的不必要竞争。近年来,浙江通过不断引进农业新品种,促进全省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在全省的现代农业综合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中,可以借鉴该模式的成功经验,实现现代农业综合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的转型升级。

4.2上海奉贤空间集聚型创意农业发展模式

上海是我国较早探索和实践创意农业发展的地区之一,多年来,上海各有关部门积极拓展农业的经济、生态、服务等多重功能,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市场化应用,不断提升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组织化水平,逐步建立并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意农业已成为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奉贤区依托其现代农业和旅游良好基础,积极开展融合科技、文化、艺术等元素的各类创意农业活动,成为上海最早开展创意农业的地区。奉贤区以“东南西北中”5大农业旅游集聚区为创意农业发展基地,构建起以上海奉贤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的创意农业核心区,以庄行农业园区、柘林绿都园区、青村申隆申亚园区、海湾都市菜园等4个创意农业特色园,即“一核四园十线”为主体的创意农业发展格局框架。一核,即形成了以上海奉贤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的创意农业核心区。四园,即庄行农业园区、柘林绿都园区、青村申隆申亚园区、海湾都市菜园等4个创意农业特色园。把庄行农业园区的整体生态创意农庄和创意产业、柘林绿都园区的以鱼虾养殖创意与生态环境创意配套、青村申隆申亚园区的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森林创意公园、海湾都市菜园的提供蔬菜生产过程创意和创意产品,包括蔬菜精深加工创意产品等创意特色融为一体。十线,即将一核四园等创意农业主体,串珠成线,形成了10条创意农业观光休闲自助体验路线。奉贤充分利用自身的现代农业先发优势,不断丰富旅游农业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激发了奉贤现代农业的内在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经过整合全区的50多个农业旅游景点,开发出森林度假游、市民体验游、民俗风情游等10条旅游线路,成功打造了“菜花节”“品米节”“黄桃节”等乡村旅游知名品牌,一、三产业联动发展效应显著。近年来,浙江省德清、安吉、临安等县市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观光休闲农业群。但整体上还存在集聚度不够,园区或基地之间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在未来观光休闲农业发展中,全省各地可借鉴该模式,实现区域观光休闲农业的集聚发展,实现观光休闲农业的转型升级。

4.3四川成都区域联合型创意农业发展模式

成都“三圣花乡”景区占地12km2,以红砂村的“花香农居”、幸福村的“幸福梅林”、江家堰村的“江家菜地”、驸马村的“东篱菊园”、万福村的“荷塘月色”5大景区整合形成的“五朵金花”,现已成为国内外盛名的休闲旅游娱乐度假区,被评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获得“全国4A级旅游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花香农居”景区所在的红砂村花卉种植历史悠久,村民世代以种花为生,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村花卉种植面积达200hm2,分为科技示范区、苗木种植区、精品盆花区、鲜切花展示区、川派盆景区、彩色植物区等6大花卉生产、观光片区,有茉莉园、百亩玫瑰主题风情园、维生花卉园艺等众多景点,以及近百余家休闲娱乐场所。通过发展创意农业,红砂村农业已经发展成为集观光、赏花等主题为一体,花卉品种培育、技术研发、花卉生产、包装装饰、旅游休闲等全方位开发的复合型观光休闲农业产业。“幸福梅林”景区所在的幸福村,位于成都市成龙路西段,相传为纪念一位舍己救人的美丽善良姑娘“梅”而遍栽梅花,由于梅花又称“幸福之花”“五福花”,同时又是快乐、健康、幸福、顺利、和平的象征,故后人命名该村为幸福村。幸福村土地面积200hm2,现有梅花种植面积100hm2,面积堪称中国4大梅花之首;有梅花20余万株,且有许多生长良好的高龄梅花树;栽有品字梅、江梅、宫粉、玉碟、朱砂、垂枝梅、杏梅、樱李梅等梅花品种200余个。“东篱菊园”所在的驸马村,面积200hm2。“东篱菊园”景区内地形以浅丘台地为主。目前菊花种植规模67hm2,品种100多个。大田栽种的春、夏、秋、冬四季菊花,形成了独有的四季菊园景观。景区内有用菊花扎制而生成的创意景点众多,如大熊猫、七彩风车、帆船、驸马桥等,在这里,人们可在花海中漫游,感受乡村田园风光,同时园中还收集了众多与菊花有关的经典诗句、典故,提供菊园独特的菊蟹等美食。目前的东篱菊园已经是一处既有菊花美景,又有丰富菊文化的观光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度假胜地。“江家菜地”景区位于江家堰村,江家绿色蔬菜品牌在成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均极高。“江家菜地”景区总面积200hm2,在提供优质蔬菜产品的同时,还为游客提供认种土地、认养蔬菜等服务,让游客能体验乡村生活的惬意与悠闲,感受农业劳动的艰辛与乐趣,享受农业丰收的喜悦与乐趣。实践表明,江家菜地这种农家生活已经转变成为现代都市人体验生活、修身养性的极佳生活方式。“荷塘月色”景区所在的万福村,区域总面积约71.6hm2,现有荷塘种植面积40hm2。“荷塘月色”景区依托数百亩荷塘形成的优美风景,利用自然的田园风光打造独特的人文环境,在景区内道路两边设立姿态各异的艺术雕塑,吸引大批油画家、国画家等艺术创作人员入驻从事艺术创作,逐步形成了万福春光画意村,具有独特的艺术气息。景区内种植以“睡莲”“晚莲”等观赏性荷花品种,形成大面积的生态荷塘景观。景区内有收获季节赏画廊、精品观赏荷塘、莲花广场、乡村天空、万福春光画意村等景观,荷塘、水岸生态景观与乡村酒店、休闲会所、艺术村相互呼应,形成了荷塘月色独有的生态、人文景观。景区内还形成了书画加工,画框、画具生产,颜料、画笔、油布批发销售等产业。该模式在城乡结合部的几个行政村,建设成了以“五朵金花”为品牌的观光休闲农业区,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休闲旅游娱乐度假区,被评定为国家4星级风景旅游区,、等数位中央领导亲临视察。该模式不仅整合了成都市城郊区域之间的农村旅游资源,而且通过创意设计,将农村旅游与农业生产、农业观光休闲、古镇旅游、节庆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以农业生产、农家乐、乡村酒店、国家农业旅游示范区、旅游古镇等为主体的农村旅游发展业态,在不断提升城市旅游总体实力的同时,还丰富了农村旅游的内涵,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近年来,浙江省各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呈现出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景象,推动了各地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但是整体上,各地区各自为政的倾向比较明显,区域之间的联合和合作缺乏,导致景点重复、景区孤立,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聚效应无法充分发挥。浙江省创意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基础较好,地理区位比较紧密的地区,可以借鉴该模式,打造更具特色,更能发挥各自优势的更大区域的创意农业联合发展区,实现创意农业在区域范围内的平衡和协调,更进一步促进观光休闲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4.4四川大英城市农业型创意农业发展模式

四川省大英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县境内的“大英卓筒井”被誉为“世界近代石油钻探之父”“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全县森林覆盖率37.3%。近年来,大英县围绕“新型工业县、优秀旅游城、生态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努力把大英建设成“成渝走廊上快速崛起的现代产业高地、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现代生态田园宜居城市”。构建城市与田园和谐共生、城市有机生长、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布局结构,建设集山水景观、特色丘陵地貌景观、生态田园特色为一体的自然绿色生态、社会公正和谐、城乡有机相融的生态田园城市。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探索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业、创意农业新途径,全力塑造城市发展新业态。2012年大英县与四川省新农村建设开发基金会合作,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的农业科技博览及休闲体验园区为目标,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生态旅游为主题,打造汇聚现代农业展示、农耕文化传承、农业休闲体验、精品花卉展示、餐饮会议接待和儿童游乐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大英县城市农博园。城市农博园引入创意农业理念,综合应用现代农业、农艺、园艺等技术,通过立体栽植,为植物提供更多空间,用农作物扮靓街道,用充满生机的绿色遮盖生硬的钢筋水泥,为城市增添美感与活力,生动诠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含义。大英城市农博园计划通过建造城市绿廊、绿色墙体、屋顶花园、盐华寿乡特色景观、农业科普长廊等系列设施和景观,呈现豆绿稻黄、瓜果飘香,可观赏、可消费、可体验、可养生的都市田园美景。还将依托城市农博园举办城市创意农业博览会、创意农业发展论坛等主题活动。大英县城市农博园结合大英农村发展实际进行规划设计,把现代农业与商业相结合、与旅游相结合、与传统民居相结合、与城市相结合。大英城市农业博览园是集综合性城市会展、城市农业展示、农俗文化展示及商业街区、渔业养殖及展示、原野“活水公园”生态农业种植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旅游项目。其核心是模拟一个微型城市聚落,探讨、展示、实践如何在城市环境中融入农业种植,以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野外大田农业种植。它包括城市阳台农业种植、城市住宅家庭微农业、城市建筑屋顶农业、城市建筑单体立体循环农业种植经济、城市公共景观“微农田”农业种植、城市建筑外立面农业种植(生态建筑范畴)等新科技、新技术、创新性农业新概念,探讨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污染及能源消耗的社会问题,同时也一定程度探讨一种都市里自给自足的业余生活模式,倡导一种新的都市生活方式,达到城市生态平衡。通过探索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文化农业、旅游农业、创意农业新途径,塑造城在田中、田在城中、城景相融、产城相融的城市发展新业态,为加快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夯实底部基础再探新路。近年来,浙江省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大量的农村居民进入城市,特别是大量习惯了耕作的尚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进入城市后,其对田土的眷恋依旧,对农作的旧情尚余。而城市生活能提供给他们的,显然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其精神需求。浙江省各地在城市化进程中,可以借鉴大英城市农业型创意农业发展模式的经验,推动城市农业的发展,促进传统农业文化的更好传承,更进一步满足新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4.5安徽临泉技术突破型创意农业发展模式

该模式由安徽临泉县映日荷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实施。安徽临泉县映日荷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荷花育种的农业现代化龙头企业,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荷花珍优品种的创新和繁育。该公司建设的“柳家花园”位于安徽省临泉县杨小街镇,拥有荷花基地1.07hm2,分为国内外名荷区、杂交育种区、良种扩繁区、新品种展示区、商品盆荷区、观光旅游区等6大功能区,年种植荷花50余万盆,年产荷花等宿根水生花卉300余万株,数量和品种均为中国之最,产品销往国内多个省市,部分种苗远销国外。柳家花园经过不断坚持创新,荷花杂交育种实现了荷花根茎色型、植株高度、叶色、花朵形态、花色、产花量等6个方面的突破。其自主培育的荷花新品种按花色、花形、株型等分为4大类型、26个大系列,正式公布品种达2836个,包括牡丹型荷花、菊花型荷花、重台型荷花、楼阁型荷花、绿色荷花、彩叶荷花等,其培育的“临泉丰花型现代荷花”享誉国内外。其培育的绿色荷花,深受国内外园艺客商青睐,每支种苗售价达十余万元人民币,其培育的彩叶荷花,每盆价值高达160万元人民币。柳家花园还在栽培技术上创新突破。公司探索出的旱地荷花容器栽培技术,省工省水,易栽易管,适应性强,栽后两个月即可开花,搬运摆放都十分方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2010年3月,柳家花园被确认为中国培育荷花品种最多的花卉基地,并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中国之最)”纪录证书。目前该园正在引进新加坡的热带荷花品种,与温带荷花品种杂交后将培植出新的荷花。柳家花园目前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已成为当地高效、环保、生态的观光农业、特色农业基地,各地的旅游者和摄影爱好者慕名到柳家花园观赏荷花。特别是近年来,全国各地争相新建荷花元素的旅游景点,观赏、出售盆荷收入相当可观。浙江自中生代晚期以来,亚热带气候稳定,受冰川影响小,为植物原始类群的保存和进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地处欧亚大陆东部边缘的地理位置,使浙江成为了植物发生的揺篮,同时浙江又处于自南向北,由山地丘陵降为广袤平原的转折点上,便利了植物随季风、候鸟等动物的迁徙进入。在浙江,来自南北、东西各个方向上的多种生物,均得以生存、繁衍、发育、演化,并使浙江省植物区系呈现出门类齐全、种类丰富以及特有植物多等特点。特别是近年来,浙江不断加大各种植物新品种的引进工作,许多新植物具有多功能开发的潜力。无论是传统优势植物还是新引进的植物,如果进行必要的技术突破,都有可能成为功能更全、价值更高的新型经济作物。

作者:杨良山 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县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区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与博州其他县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要缩小这些差距,必须走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一、温泉县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SWOT分析

1.S(优势)分析。(1)温泉县区现有农牧业各类资源大部分属于原生态状态,这是温泉县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最大优势所在。(2)温泉县区地处低温带区域,由于独特的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种植的农作物大多具有较高的品质和创利价值,尤其是马铃薯的品质在全疆名列前茅,具有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纵深发展的潜质。(3)温泉县区以查干屯格乡甜菜协会为典范的农民产业协会是今后温泉县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先进运作模式。据了解该协会在组织农民统一种植、推广科技种植、帮助贫困弱势农民、互助互惠互利、协调农民与政府、农民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较好地发挥了协会的职能和功效。(4)温泉县区大多数农民已经初步跳出了“以粮为纲”的传统种植习惯,开展了多品种多经济作物的种植,这就为在今后发展新型高效产品方面奠定了良好的思想意识基础。

2.W(劣势)分析。(1)温泉县区地域偏僻,交通条件较差,运输成本较高,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创利价值。(2)温泉县区的低温气候条件制约了林果业的多角度发展,使温泉县区的大农业(农、林、牧、渔)缺少了一块利益增长点,这是温泉县区先天的一大缺憾。(3)温泉县区的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比较滞后,没有能够拉动一方经济的增长极(龙头企业),也没有能够全面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企业集群。(4)分散、零乱的小农经济是制约温泉县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最大障碍。(5)温泉县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农业加工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不高,传统农业经营模式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农业产业链条不够长,小农意识仍然存在。(6)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市场建设、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等还相对滞后。

3.O(机遇)分析。(1)党中央提出建设“两型”社会的精神,为温泉县区发展生态农业指明了方向。(2)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生物能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趋势。温泉县区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和农作物资源率先进入生物能源的初级加工领域,构建从农业种植工业加工畜牧业养殖有机肥还田的优质循环产业链,从中获得超值的巨额利润。(3)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的精淀粉已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食品、化妆、制药等多个产业领域,我国以及全球的精淀粉供不应求,温泉县区应较好地利用本地马铃薯种植的优势,尽快形成以马铃薯生产精淀粉的龙头企业和龙头产业项目。(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国策,对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中央为了落实这一战略国策,迄今已出台了20余项优惠扶持政策。温泉县区应及时抓住各项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4.T(威胁)分析。(1)从区域竞争的角度分析,与温泉县区相邻的博乐市、精河县以及兵团87团、88团是温泉县区的直接竞争对手。温泉县区如果不能积极创新发展战略,就无法在竞争中占领先机。(2)从产品结构角度分析,温泉县区原生态农业种植产品在新疆并不是独有优势。因为贫困落后地区的农产品大都属于原生态产品,而新疆贫困地区众多,如果不能尽快地发掘这一后发优势,使之顺利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就仍然摆脱不了贫穷落后局面。(3)温泉县区要想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大的阻力不是资金和其他的自然条件,而是农民传统的农业种植观念和种植方式。

二、温泉县区生态农业战略选择

1.产业领域选择。在大农业产业领域中,可大致分为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渔业及其他养殖业等四个分支领域。受气候条件的制约,温泉县区林果业不具备规模化发展的基础条件。温泉县区域内有疆内知各度较高的赛里木湖,近年来兴起的冷水养殖业项目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赢利能力。但由于起步较晚,养殖技术尚不成熟,目前还不具备规模化养殖的条件,而在种植业和畜牧业方面才有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可能。但温泉县区的畜牧业由于受草场和饲料的限制,目前已出现“天花板”效应,如不解决饲草这一“瓶颈”问题,也难以实现继续做大的目标,而要解决饲草问题,只有走牧区放养和农区饲养相结合之路。因此,农业种植业应成为温泉县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攻方向。

2.产业项目选择。温泉县区目前在农作物种植方面的主要产品有:小麦、玉米、油料、甜菜、马铃薯、西瓜、亚麻等。其中,马铃薯与玉米的综合效应指数较高。马铃薯虽然有乐观的发展前景,但目前温泉县区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仅有1000余亩,要达到规模化生产的要求,一是种植面积难以上去,二是品种质量难以保证。因此,马铃薯只能作为备选的种植项目,待时机成熟后再伺机发展。温泉县区的玉米种植目前虽已达到规模化种植的水平,但其价值创造率和利用率却长期在低水平徘徊。大量的玉米除少量用于淀粉加工外,绝大部分都与玉米秸杆一起做了养殖业的饲料,利润转换率和变现率极低。

3.种植产品创新选择。大力推广设施农业,应当成为温泉县区农产品种植的创新选择。设施农业目前在南北疆都有大面积种植的成功典范。实践表明:只要种植产品适销对路,大棚种植的亩产值可达5000~20000元之巨。

4.畜牧业跨越式发展的创新选择。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关键因素取决于饲草的足够供应。目前温泉县区已出现草场超载过牧的局面,畜牧业受到饲草瓶颈的制约而难以发展。生物质能源替代矿物质能源的新兴产业项目——甜高粱生物能源工程的问世给温泉县区带来了新的商机。甜高粱生物能源的基本原理是:采用美国研制成熟的甜高粱种籽种植后,可亩产收获含糖量达23%以上的甜高粱秸杆7~10吨,将其粉碎后进行罐贮3~4天,发酵产出10~12%的食用酒精,该酒精提纯后可与石油产生同等功效,即能作燃油,又能作为乙烯、乙醚、甲醛、聚氯乙烯、聚丙烯等20余种化工原料。而提取酒精后的剩余物是饲养牲畜的全价上佳饲料。这就意味着,一亩甜高粱秸杆可以饲养2头牛或10只羊。假设温泉县区种植甜高粱面积达到10万亩,这就从理论上使温泉县区的牲畜存栏数可陡增20万头牛或100万只羊。这将使温泉县区的畜牧业发生质的飞跃。

三、温泉县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实施策略

“生态”一词的原义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共生共息的和谐环境状态。现泛指一切符合自然规律、良性循环发展的事物和环境。生态农业的主要产品包括: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一般统称为绿色产品系列。大力发展生态农产品是产业升级、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

1.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培育发展策略。玉米深加工的产业项目有数十种之多,要使之形成优质循环的产业链,应本着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原则实施。该系统的产业项目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一是以玉米籽为原料的初级、中级、高级深加工项目。二是以玉米秸杆为原料的饲料用和建材用加工项目。实现玉米深加工产业链的关键要素是招商,使玉米深加工企业成功地在温泉县区落地,才能实现玉米深加工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延伸化。

2.甜高粱生物工程培育发展策略。甜高粱生物工程是极具市场发展空间和赢利空间、产业延展性较强的新兴产业项目。该项目一旦在温泉县区落地并形成产业化生产规模,将会使温泉县区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和变化。

3.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策略。根据温泉县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与实际需要及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今后一个时期,温泉县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应切实围绕畜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业和品牌产品为支撑,以建设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培育、壮大畜牧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核心,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为动力,按照贸工农、产供销、农科教一体化经营方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民一体化利益机制,延长畜牧业产业链条,提高畜产品附加值,促进畜牧业产业升级换代,增强畜产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并通过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政策扶持、政府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组织化、畜牧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畜牧业产业化配套体系建设,包括畜牧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绿色畜产品基地建设)、无规定疫病区项目建设、绿色牛羊肉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饲草料生产加工标准化体系建设、畜产品加工业体系建设、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畜牧业龙头企业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等。

4.生态农业科技发展策略。(1)实施“科技素质工程建设”。利用“全国科普日”、“牧区科普宣传月”、“三下乡”对农牧民进行科技知识的宣传。积极开展科普知识进社区、进学校活动,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2)实施“科技富民强县工程”。培育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的惠民政策,积极实施富民强县项目;大力实施畜牧科技项目,包括积极推广“细羊毛羊衣技术”、积极实施牲畜育肥和獭兔养殖。加大农村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将县、乡、村的网络统一整合,使60%以上的村(队)能够享受到现代信息化的成果。加大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使农牧民经济合作最大化,发挥其效能和作用,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服务。加大对温泉县区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建立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保护和科技创新机制。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中的主体地位,加大和鼓励中小型企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利用,加大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和转化力度,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为优质商品粮基地、优质畜产品基地和特色产品基地的建设以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引导、支撑和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推动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温泉县区沙棘产业化发展策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具有种植枸杞和沙棘的良好条件,精河县在种植枸杞方面早已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据资料显示,沙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要比枸杞高出两倍以上。因此,大力发展沙棘种植业和加工业,应是温泉县区发展特色种植业的努力方向。充分利用国家鼓励荒滩、荒地开发政策,在防风治沙、水利建设过程中,鼓励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在路边、河边以及其他可利用的空闲地带,组织农民大面积种植沙棘林,本着谁种植、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在3~5年内使温泉县区的沙棘种植面积达到产业化的规模。沙棘的耐旱能力较强,稍加浇水便可成活。因此温泉县区在今后应作出系统的种植计划,实施持久的防风固沙工程,并结合各类水利工程建设,使温泉县区的沙棘种植常规划、规模化。在种植沙棘的过程中,应遵循以点带面的原则,各乡、各村都应建立自己的示范园,使农民充分掌握沙棘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技术。沙棘的繁育技术并不复杂,只要将沙棘插到墒情好的土壤中便可成活。因此各乡都应建立自己的苗圃基地,采用插枝培育法培育大批成活率高的棘苗,以利于大面积种植。当沙棘的种植达到规模化之后,应大力推广滴灌喷灌技术,以确保沙棘果的收成大幅增长。

6.生态农业水利发展策略。重点做好以防渗渠为主的常规节水农业,大力推广高新节水项目,利用地形优势开展自压喷灌工程建设。实行灌溉用水定额管理,总量控制,做好基本农田设施配套完善和改造。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现农村自来水化。全面提升防洪抗旱的安全保障程度和保障能力,以两河治理和山洪灾害治理为主,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现农业用水、农村饮水、防洪御灾安全。开发利用冷水鱼养殖资源和水能资源发展冷水鱼养殖。

作者:巴特尔 单位:中共新疆区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论文

1淄博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1.1多元化渠道综合利用秸秆资源,促进作物秸秆转化利用

全面推进秸秆机械深耕还田,重点扩大秸秆过腹还田、秸秆生物反应堆、秸秆沼气、秸秆固化、生物质能源等转化利用能力。组建完善配套秸秆循环利用技术模式9个,建设秸秆青贮场所9处,年青贮玉米秸秆40余万亩,秸秆固化点40余处,秸秆生物反应堆6000个大棚,秸秆养藕4000亩,户用秸秆沼气5000个,大型秸秆沼气工程28处,制造秸秆颗粒年消化20余万亩的玉米秸秆,玉米机械深耕面积每年达到90万亩,小麦、玉米平均亩产分别增产10%和12%,每亩为农民增收节支近300元。

1.2推广节肥、节药、节水、节种技术,实现农业投入品的减量化

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了全覆盖,建立村级测土配方技术示范面积8.47万亩,年累计推广粮食、蔬菜等农作物配方肥2.2万t,使用面积37.87万亩,技术推广面积300余万亩,减少化肥施用量3万吨,化肥利用率提高3%左右,每公顷化肥使用量减少100kg,节本增效1.7亿元。在临淄区朱台镇建成1万多亩小麦垄作示范推广基地,节肥10%、节水30%以上。在临淄、桓台、高青、沂源等4个项目县建立专业化统一防治示范区4万亩,全市专业化防治服务面积每年达到158万亩次,防治效果平均达到90%以上,每公顷农药使用强度减少0.5kg;粮食作物农药用药量减少5%以上,经济作物用药量减少15%以上。

1.3以沼气建设为纽带,促进农村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

全市共建有户用沼气池10.11万个,占农户的30%以上,其中80%以上的户达到了“一池三改”标准。建成生态能源示范村86个、“千池镇”15个,年可利用人畜粪便30%以上、作物秸秆10万亩以上,提供优质有机肥40多万吨、沼气4000多万立方米,节约标煤3.1万t,减少CO2排放7.1万t,为农民节支8000多万元。发展“猪沼果”模式6000多个,“猪沼菜”1200多个,沼渣沼液利用户数达67048个,沼渣沼液利用率达到93%,亩节药219元,节肥68元,农产品增值179元。

1.4以乡村清洁工程为载体,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选择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条件的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16个,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示范村30个,相继开展了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建设,梦泉村等5个村通过省级验收,被列为全国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通过开展农村清洁工程示范建设,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示范村内100%耕地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化肥减施率超过30%;人畜粪便等废弃物入沼、还田、沤肥等方式使人畜粪便利用率均达到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田间废弃物收集率达到90%以上。有效解决了农村普遍存在的粪堆、柴堆、垃圾堆“三大堆”现象,达到治理面源污染和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的目的,受益农户达到5000余户,农民人均增收1200元,大大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扶持力度偏小,缺少资金支持

目前循环农业项目的覆盖面仍然偏小,循环农业发展中无论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人才的培训、技术的开发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生产者多为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户,发展循环农业仅靠农户和农业部门显然力不从心。由于政府对循环农业资金投入不足,社会多元投入体系尚未建立健全,资金不足仍是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2产业化经营相对滞后,后续服务比较薄弱

目前循环农业相关产业还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从建设使用管理后续服务的产业链条,专业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管理和运作不规范,没有对循环农业发展起到应有的服务保障作用。尤其是农村沼气产业,产品市场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许多产品的质量不过关,这无疑加大了建设成本,影响了沼气产业发展。受服务经费缺乏、运作方式不成熟等原因限制,农村沼气的后续管理和服务还跟不上沼气产业迅猛发展的步伐。

2.3循环农业技术支撑不够,需要进一步强化

目前循环农业模式特别是适合当地的循环模式有待于进一步丰富和创新,部分循环农业产业链偏短,秸秆机械还田在综合利用中所占的比例偏高,多元化开发利用模式规模偏小,而当前对循环农业实用技术的研究和实践相对薄弱,循环农业的技术支撑需要加强。

3对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议

3.1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长效机制

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作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2]。具体到各地市,建设生态文明,最基础的就是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为着力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建议各级政府设立生态循环农业专项资金,加大扶持政策和发展措施的研究力度,以适应当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需求;同时建议省有关部门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并完善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政策和法规,建立生态循环农业的核算体系,并纳入统计体系和考核体系,逐步形成"政府推进、市场驱动、企业发挥、全民参与"的长效发展机制。

3.2强化技术研发,建立促进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机制

建议设立省、市级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研发中心,整合各级、各类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等院校、农业基层技术部门技术力量,强化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提高技术创新力度,逐步完善支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创新循环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建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研发推广人才梯队,完善基层农技推广网络。加快生态循环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建立技术集成示范基地,通过开放性的试验示范,将先进的技术和成果直观地呈现在农民眼前,真正实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让农民学得会、用得上。

3.3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按照“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性服务和综合性服务相协调的“一主多元”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向规范化发展[3-4]。鼓励农村能人、龙头企业、基层供销社等领办专业服务组织,支持具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为农户统一提供农资供应、融资担保、标准化技术等服务。

作者:冯光 单位: 山东省淄博市良种繁殖场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中国发展生态农业论文

一、中国发展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人类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传统和石化农业三个完整历史发展阶段[2],现在正在从石化农业到生态农业转变。一般而言,石化农业被称为传统农业现代化,它主要以化肥、农药和动植物成长激素的高投入获得更高的产出为特征。石化农业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直接威胁了人类生存环境,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早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内人们开始反思传统农业现代化,认为石化农业把原以生态为基础的农业推向了歧途,积极寻找替代传统农业现代化的新的现代农业形式,生态农业因此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生态农业要求将化学化的农业转向主要依靠以生物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等技术,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减少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使用量,大力发展生物性肥料、生物性农兽药、生物性生长调节剂等生物制品,并采用3S技术进行精确施肥、施药和灌溉,生产出更多的优质高效农产品。美国土壤学家沃•艾博克(W.A1berhc)于1970年最早提出生态农业概念[3]。英国农学家沃•克•沃辛顿(M.K.Worhtington)于1981年将生态农业确且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4]。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界又提出低投入持续农业等概念。1991年联合国粮食组织在《丹波宣言和行动纲领》中提出“持续农业发展”新概念。此后,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就持续农业的内涵与外延展开讨论,并在农业生产实际中积极探索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在中国,生态农业概念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0年,在银川召开的中国生态农业学会上,生态农业概念被首次使用,生态农业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推广。1980年,叶谦吉认为,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就是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5]。1987年,马世骏等人认为,生态农业是农业生态工程的简称,应根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进行农业生态工程研究,它以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为指标,应用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设计的综合农业生态体系,在性质上属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一个类型[6]。1991年厉以宁提出,生态农业是指依靠农业内部来维持土壤肥力,促使农业稳定持续发展的一种农业,它的优点在于导致生态的良性循环,使社会既能稳定地、持续地取得农产品,又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使社会的生活质量提高[7]。1996年,钟晓青认为,生态农业是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行模式,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完全在生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统一起来,强调“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8]。在我国学术界对生态农业进行理论探索的同时,生态农业的实践也随之展开。2002年,农业部全面总结各地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经过认真地调查研究,归纳提炼出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后又经过数年的推广实践及科学论证,又从中最后推出十大典型生态农业模式,包括:北方“四位一体”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南方“猪—沼—果”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平原与准平原区的农林牧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持续利用型的草地生态农业模式;混种与轮作型的生态农业模式;生态畜牧业养殖模式;生态渔业养殖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型生态农业模式;工业化设施型生态农业模式;旅游观光型生态农业模式。总之,尽管学术界对生态农业概念的界定不一,生态农业模式多种多样,但人们对生态农业存在以下三点共识:一是强调综合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利用效率;二是强调保护农业资源和环境,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三是强调将传统农业的优势与现代科技和管理相结合,突出现代科技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笔者在接受三个共识的基础上,给生态农业的定义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采用系统科学方法,继承传统农业的精华并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通过自然或人工设计的生态工程,实现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形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农业的内涵将更加丰富,生态农业模式也将不断创新。生态农业是集农业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水利化、合作化为一体的农业,囊括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全部内涵,发展前景广阔。所以中国发展生态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最佳选择,它代表中国农业的未来。

二、中国农业的现实决定了必须走发展生态农业之路

长期以来,由于不注重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牺牲农业生态环境,片面追求农业经济增长,造成了农业资源日益萎缩和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威胁了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目前农业资源严重萎缩及保证粮食安全的迫切性,决定了必须走发展生态农业的现代化道路。

1.土地的数量与质量江河日下。截至2012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2476亿亩,人均不足1.43亩,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尽管国家采取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占优补劣”、“硬占柔补”已经严重危害了耕地的质量,目前全国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仅为1.8%,比欧洲同类土壤低1.5~3个百分点。同时,每年沙化面积为2460平方公里,沙漠及沙化土地总面积达174.31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3。

2.森林与草原锐减。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详查,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20.3%,人均占有林地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7,已基本无成熟林可采,造成森林覆盖率低,植被减少。我国现有可利用的草地面积约33.7亿亩,人均不足2.6亩,目前,草原退化面积达13亿亩,而且每年仍以2000多万亩的速度在退化。

3.水资源不足。中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接近40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缺水300亿立方米。同时,水资源缺少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大,超过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力。

4.农业环境污染严重。一是大气与水体污染。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大酸雨区,酸雨区接近国土面积的30%。农村畜禽饲养业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等污染排放已占到全国总排放的50%,2010年,农业源排放的化学需氧量约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3.7%、总氮和总磷排放量分别约占排放总量的57%和67%。2010年,县域污水处理率约为31%,水体污染严重。二是农地污染。全国1/10以上的耕地遭受污染,土壤呈现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污染混合的局面。平均每公顷耕地使用农药15公斤,高出发达国家1倍,在土壤中的残留量高达50%~60%;每年化肥施用占世界总量的30%,化肥用量60年增加近百倍,用量是发达国家上限的2倍。三是白色污染。每年有约50万吨的地膜和塑料残留在土壤中,百余年不能降解。四是食源性污染。在农牧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生长激素、催熟剂和添加剂,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21万吨的9.7万吨用于畜牧养殖业,造成了农牧产品生长过程的污染,“有抗食品”已成为人体内的“隐形炸弹”,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危害。五是外来物种侵害严重。入侵中国的外来物种越来越多,有飞机草、互花米草、水葫芦等400多种,20世纪90年代,每10年左右才会发现1种生物入侵,可2005年以来,每年都会出现1~2个“新面孔”。

5.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

尽管我国粮食已经连续十年丰收,但从长远看,粮食缺口仍然会扩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新的挑战。2013年粮食产量达1.2万亿斤,人均占有粮食860多斤,自给率约为88.4%,缺口约11.6%,缺口接近粮食生产大省黑龙江全年1300亿斤的产量。我国人口每年净增700多万,比青海省还多200万,预计到2020年,人口将达到14.5亿,对粮食的刚性需求不断增长,需求总量将超过6亿吨。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精深加工的食品需求越来越大,转化为肉、蛋、奶、酒的粮食越来越多,目前我国每年仅生产白酒和啤酒消耗的粮食就有4000万吨。13.4亿人口这一国情决定了中国人的饭碗不能端在外国人手中。目前,全世界粮食贸易量仅为5000多亿斤,假如都被中国购买,也只能满足中国粮食需求的40%,解决不了中国的粮食需求。2012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农产品的第三大进口国和第四大出口国,其中美国出口粮食总量的15%销往中国,贸易逆差133亿美元,已经连续十多年逆差。粮食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我国除了18.36亿亩耕地外,还有60亿亩草原、43亿亩林地、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和内陆河湖。必须充分循环利用农业资源要素,生产出更多的畜产品、水产品、水果和蔬菜,减少国民对口粮的需求。这就要求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要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农情实际出发,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现代生态农业,尤其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以实现较高的资源转化率和维护良好的资源生态环境,这是实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4年粮食生产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的最主要途径。

三、积极推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生态农业建设涉及观念、制度、政策、技术等方面,必须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加强整体设计,积极推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

1.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观念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思想基础。一是中央要明确做出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的战略决定,明确指出生态农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明确把生态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二是加强全党的生态农业文明教育,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最重要,所以要在全党开展广泛的生态农业文明教育,要编写统一教材,在各级各类党干校和农业院校开设生态农业课,普及生态农业知识,用科学的生态农业知识武装广大干部,重点武装农业和农村干部,以提高全党和广大干部发展生态农业的思想自觉。教育全党和广大干部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农业资源,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生态。三是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开展广泛的生态农业文明宣传,使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民热爱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进而形成全社会的生态农业文明意识。

2.制定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与规划。认真研究西方国家的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发展完善已有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并最大限度地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创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具体而言,一是在沿海地区和太湖、洞庭湖、三峡库区、滇池等高集约化地区,借助3S技术,科学施肥施药,减少用量,积极防治工业和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农业环境和农产品环境污染预警,保证农地和农产品免遭污染。二是在长江和黄河中上游地区,黄土高原区,西北、华北和东北风沙综合防治区等生态脆弱区,加大生态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开发适合这些地区生长的优质速生林木品种,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这些地区独特的农业资源,生产各具地方特色的优质农林牧渔产品,重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在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成都平原农业区,防止农产品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尽可能多地生产绿色食品,积极推进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建设。把黑龙江省和豫东平原建成亚洲最大的生态农业区。四是重点推进各地区主导生态产品建设,笔者认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是粮食主产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重点。发展生态农业,重在坚持“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加速建立不同产业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利用体系,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农林牧渔结合,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制定完善发展生态农业的政策和法律规范。一是制定和完善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扩大并提高对生态农业产品生产的补贴额度,扩大对生态农业产品生产的信贷支持,使农民在发展生态农业中受益。各级政府都要加强生态农业基础建设,主要包括农田水利、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水土保持、防护林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改善生态农业的发展条件,减少生态农业的自然和市场风险,增强生态农业发展的后劲,尤其要加大对生态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投入。二是将必要的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政府必须明确在发展生态农业中,支持做什么,不许做什么,奖励遵循者,处罚违规者。三是运用法律手段支持和保护生态农业建设。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要以此为基础,加快制定《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生态农业补贴条例》等保护生态农业发展的配套法律,尤其要加快制定规范农产品市场建设方面的法律,依法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

4.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扩大生态农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一是调绿,大力发展非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业中绿色食品生产,它是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加速有机肥、有机农药和有机生物调节剂的研发与生产。二是调红,非生态农业区和生态农业区都必须大力发展畜牧业,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西藏五大牧区必须率先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以发展生态型畜牧业为主,严格按草原合理的承载力放牧,对严重沙化与退化的草原禁牧,对一般退化了的草原周期性休牧,加快恢复草原生态功能,各级政府要增加休牧补贴数额。三是调白,即大力发展微生物农业,微生物农业是典型的高科技生态农业,要积极开发新的菌种,做好白色产业的精深加工,搞好产业化经营。四是调蓝,大力发展海洋和陆地江河湖泽水产业,变非生态养殖为生态养殖,做大做强海洋生态农业,大力发展海洋菜园、海洋粮食和海洋牧业。五是调特,大力发展各具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产品。总之,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充分考虑农林牧渔业各业间相互依存关系,充分发挥各农作物在生态链条中的作用,建立各种各样高效优质生态农业模式。

5.加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生态农业基地建设的指导,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扩大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面积,提高生态农产品质量。一是继续坚持已经开展的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选取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好的县市,采取整县推进的方法,边推进边总结成功经验,做到以点带面,直至推广到全国。二是依托“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鼓励支持龙头企业自建生态农业基地,鼓励支持企业加速实现已有非生态型农业基地向生态型农业基地转变,借助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实现生态化种植养殖,龙头企业与农户均享加工利润和销售利润,使自己有稳固的基地和农户群。三是加强生态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更多依靠龙头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不断扩大生态农产品出口数量,使其成为农产品出口的生力军,进而成为平衡国际贸易的一支重要力量,并依托其进一步拉动国内生态农业发展。

6.加强生态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科技创新是生态农业发展之本,农业科技创新是突破资源与环境约束的客观要求。一是加快生态农业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是种子,种子的科技含量占农业总科技含量的40%,尤其是要加快培育适宜粮食主产区生长的新品种,积极开展分子生物育种和天空育种,抢占世界种业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二是集中力量开展先进适用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主要包括耕地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农田控磷减氮、畜禽清洁养殖和废弃物综合处理与利用等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循环农业和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及生物调节剂等生物技术,节水节肥节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的再生利用技术。三是加强生态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建议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优秀学子报考农业院校,提高农业院校生源质量;国家免费培训基层生态农业科技人员、生态农业实用人才和新型农民,奖励优秀受训者。四是加快新型生态农业科技成果在基层推广。农业科技推广的重中之重是基层,加强基层站点设备等硬件和队伍建设,实现农业科技入户进田,畅通“最后一公里”。加速建立完善生态农业科技推广的利益驱动机制,实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制,基本工资保底,绩效工资与推广的数量与质量挂钩;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农科教产学研推相互衔接的机制,强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9]的科研与推广评价导向机制;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农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必须承担生态农业农技推广任务,国家要做出农业高等学校的教师将1/3的时间、科研院所将1/2的时间用在农业科技推广上的规定,在职称和利益分配上予以更多的激励。

7.加强与完善生态农业服务保障建设。一是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技术标准体系。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标准化,研究制定生态农业基地、生产资料、生产技术、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研究制定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环境友好技术标准体系。二是加强生态农产品质量保障管理。严格执行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对农户和龙头企业实行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质量监测,严惩生产过程不达标和质量不达标者。通过对生态农产品全面的质量管理,确保质量与安全,提高国际竞争力。三是加强生态农业教育培训。建立培训机构,加强对广大生态农业管理人员和农民的培训,传播生态农业科技知识,使其掌握各项标准和规程,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提高农民经营管理水平。四是加强生态农业信息化建设。重点是加速县乡村信息服务站建设,努力实现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实现在广大农村的全覆盖。加强生态农业信息质量管理,确保生态农业信息的真实性。五是加强生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对生态农产品,尤其是绿色和有机食品及标准的宣传,积极促销;实行生态农产品分级包装进入市场销售,优质优价;实行生态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专卖销售,实行销产连带追溯赔偿制度,以保护消费者利益,防假打假。六是加快建立健全气象、疫病防治、科技推广、信息等全方位的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各服务部门人事管理事业化,强化公益性。

总之,只要我们勇于探索,积极推进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措施,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丰富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国生态农业必将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一条亮丽风景线。

作者:赫修贵 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县区生态农业发展论文

一、现状分析

1.土地资源不足

梁平土地资源可以概括为边缘性、稀缺性、脆弱性和碎片化等特征,具有典型的西南山区特色。即土地资源在空间上远离都市经济中心,信息闭塞;量上不足,人均占有量少(全县宜农耕地106.35万亩,人均耕地仅1.15亩),加上梁平每年平均4.02‰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各种建设用地的增加,将进一步激化人地矛盾;质上劣化,耕层变浅,肥力下降,有机质不高,pH值降低;分布上零散,成片开发难度较大。这种特殊的土地资源状况决定了农业产出率低、劳动强度大和劳动成本高,构成对传统农业生产最基本的制约。因此,要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梁,必须发展生态农业。

2.水土流失严重

据统计,梁平水土流失面积已达673.27km2,占幅员面积35.62%,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382.15km2,土壤平均年流失总量422.86万吨,年平均侵蚀总量227.35万吨,年均每平方公里侵蚀模数3376.83t,年流入江河泥沙达11.84×105t,每年随泥沙带走19.67×103t氮、磷、钾物质,水质富营养化,生态环境恶化,使坡耕地普遍簿瘦,保水保肥能力逐年降低,塘库河道淤塞,河床升高,可利用水资源减少。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来缓解或解决。

3.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梁平现有的农业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以“以粮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和“粮—猪”型的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属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结构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经济环境及新阶段梁平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可以看出,未来生态涵养发展区产业结构调整是在生态、环境背景下的适应性调整。基于这种调整,梁平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优质、高效、低耗的新型生态农业结构。

二、总体方向

梁平地形地貌类型多样,呈现“三山五岭,两槽一坝,丘陵起伏,六水外流”的自然景观,山、丘、坝兼有而以山区为主,土壤类型多样。鉴于该县地形地貌、土壤立体分布明显,故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设计在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应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避灾减灾功能。因此,梁平生态农业产业模式应由中低山立体开发保护带、低山丘陵林果粮畜复合生态农业带、平坝综合生态农业带及增值型绿色产品加工业等有机构成,其中每个产业带又由若干关联性强的生态模式复合而成。

1.中低山立体开发保护带

中低山区,主要分布于县内东、西、中山的中上部及其岭脊部分,包括蟠龙、铁门、竹山及屏锦等乡镇的部分区域。本区主要以合理开发利用山地生态资源为出发点,以发展山区特色农业为切入点,改变传统的用材林、经济林等单一开发模式,发展生态林和山地名优特产,建立以特色种植业为主体的山地垂直绿色产业带。海拔在500~1000m地区,耕地较少,植被覆盖率高,立体地域优势明显,农副土特产种类多,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和巨大的开发潜力,是油桐、柑桔、猕猴桃、板栗、核桃、竹子、牛羊等主产区。针对这一特点,该区在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农林牧复合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采用轮作、间作套种等方式,以发展玉米、杂粮、薯类、魔芋等农作物为主,以农作物及其副产品来发展草食性畜牧业和加工业,建设小片商品杂粮基地、优质薯类魔芋基地、人工牧草和草食性畜牧基地等。同时,打造以干果、中草药为主的林药果蔬立体开发模式,重点发展板栗、核桃等为主的干果林和优质用材林,开发银花、杜仲、黄柏等中药材,利用海拔较高的优势种植具有比较优势的山地反季节、中晚熟蔬菜,建成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海拔1000m以上区域,地势陡峻,植被好,是天然林的主要分布区,应以森林保护为重点。主要是在疏林地带栽植松、杉等,采取封山育林、涵养水源。

2.低山丘陵林果粮畜复合生态农业带

低山丘陵区,分布于县境中西部的高滩河、新盛河、普里河和西北部的波漩河沿岸,地势起伏,森林植被率低,水土流失较严重。该区是蚕桑、油桐、梁平柚、柑桔、花椒等经济林木和小麦、油菜、玉米、红苕、花生、水稻等粮油作物的适作区。针对以上特征,本区应以调整种植结构、优化产品品质为出发点,以实施生态工程为切入点,建立以优质粮油作物基地为主体的林果粮经生态农业带。粮食种植推广保护耕作模式,用秸秆残茬覆盖地表,通过减少耕作防止土壤结构破坏,有效保持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和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林果间放养牛、羊、鸡、鸭等,增加农业产值,发展间套作农作物等粮经复合生态农业模式,开发林间药材、稻田养鱼、果园种菇等,形成农林牧渔复合生态系统,建成优质谷物、经济林和优质经济作物基地。

3.平坝综合生态农业带

平坝地区,分布于县境内中部腹心地带,部分零散于丘陵、低山沿河两岸和漕谷内,地势平坦,条件较好,是粮油蔬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然而,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及一些养殖场粪便处理不当,农业面源污染较为突出。因此,本区域应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治理污染为重点。针对上述特点,该区应在推广生物农药、无公害有机肥、可降解农膜及回收处理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前提下,发展以粮—油—猪—沼气—菜以及稻田养殖等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以粮—油—蔬为重点,发展菜园、生猪、沼气等,建成优质粮油、蔬菜和生猪基地。在生态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城郊以“菜篮子”和“米袋子”放心工程建设为中心,建立城市服务型和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强化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点,形成具有第三产业特征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如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生态观光村、生态农庄等。同时,充分利用梁平旅游文化资源,如西南佛教圣地双桂堂、百里竹海、梁平竹帘、梁平年画以及挑花、刺绣、皮影、灯戏等。这些资源为梁平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底蕴,把梁平民俗文化和观光生态农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旅游产品的开发推销本地特产,增加产业链环节,达到增收的目的。

4.增值型绿色产品加工业

梁平在选择合适的生态农业模式基础上,发展具有地域资源优势、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加工业,实现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本县绿色产品资源优势,可选择以下四方面作为农林牧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突破口:一是中药材加工,如白术、银杏、杜仲、黄连等系列产品开发;二是精瘦猪肉、牛羊肉、鸡鸭肉系列产品开发;三是某些有资源优势的林果系列产品开发,如竹、柚、脐橙、柑橘、板栗、核桃、油桐等;四是加强特色生态示范农业园区建设,如城郊现代农业园区、鸭柚循环生态农业园等。通过以上措施达到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保障生态涵养的目的,更好地实现循环经济和谐共生的要求。

三、对策建议

1.科学规划,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其建设要求人们牢固树立科学的农村经济发展观,坚持“统一规划、分部实施、点面结合、示范带动、突出特色、科技创新”的方针,紧紧围绕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总体要求及梁平“137”总体部署,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要使其建设持续、健康地推进,必须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十三五”计划与2030年远景目标,对国土资源进行新的科学规划,制定一个既切合梁平实际,又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生态农业发展总体方案;二是未来县内的农业工程与开发项目,必须在全县的总体框架内实施,做到其建设有章可循,防止各部门、各地方从眼前利益出发,忽视整体利益或是只强调经济发展而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重蹈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覆辙。

2.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有效资源

梁平由于地形地貌、自然环境、资源配置、经济基础等的多样性,因此,必须遵循自然条件和生态规律,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首先,在建设生态农业项目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基本条件,力求达到区域条件与引进项目的最优组合。其次,梁平资源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巨大。因此,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其优势资源,确定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再通过股权融合、利益共享把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紧密结合起来,打造独特的产业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再次,梁平要利用重庆加快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的良好时机,积极发展一批目前区域稀少的、有优势的特色新产品,确立自己的品牌和名牌。

3.优化结构,促进快速健康发展

梁平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一是要积极推进其产业化发展和无公害生产,发展多种生产类型和经营模式、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渔、种养加、贸工商的有机结合,构建农、工、商的有效链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产业体系;二是推广优质稻米、名优特色水果和茶叶、中草药、优质蔬菜、名优特新稀杂粮等,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三是在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同时,大力推进梁平工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把农村人口从第一产业分流到二、三产业中去,降低农业人口比重,优化调控农村人口及其就业结构,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其持续快速发展。

4.依靠科技,加快技术推广步伐

梁平在高科技人才不足、条件相对较差、任务艰巨、目标要求高的环境下发展生态农业,只能依靠科技支撑,才能取得良好效果。首先,要依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对其关键技术及体系的研究,针对该县发展生态农业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基础性、战略性、综合性研究,研发并应用高产高效的生态种养技术,建立具有梁平地域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技术体系。其次,要选择自然条件不同的区域进行生态农业试验示范,建立一批高科技、高效益、高水平、易操作、强辐射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再次,引进、推广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到梁落户,促进梁平生态农业的发展。

5.争取资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梁平作为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当地政府应按“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培育特色”的要求,从政策和资金上尽量争取更大对“三农”的投入,加大对涉农金融机构财税政策的支持力度。第一,应进一步争取重庆加快对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资金的支持,无论是基本建设投资,还是财政支农资金,都应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统筹安排。第二,县财政应设立生态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水利、交通设施及生态环境的建设。第三,依托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服务行业,在农村建立完善金融和保险服务体系,为生产经营者提供可靠的信贷服务,减少生产经营中的风险损失。

作者:刘君红 易文灵 单位: 庆市梁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经济论文

一、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科学技术以及成果转化的限制。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农业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这时的农业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很快便出现了自身存在的弊端,传统的依靠劳动力和资源投入获得产出的方法,并没有使得农业经济呈现稳定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需要不断的转变生产模式,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再次,体制和意识形态上存在约束。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完善的体制支持,但是,到现在为止,我国的现行的经济体制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的一定的制约,其主要表现在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推进,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的缺陷显露出来,这种小规模的经营方式不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资源优化配置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二、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途径分析

1.保证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

在我国,现阶段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开展生态农业工作过程中需要对生态学规律,自然规律保持充分的认识,保证生态农业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保证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因此,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开展生态农业的各项工作。对农业生态系统以及机构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管理,促进资源和能力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的循环和流动,并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保证农业生产和环境承载能力之间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关系之中,以科学的态度和原理组织安排各项农业经济活动,保证生态农业的发展处于较高的位置之上。

2.大力发展和优化农村地区的环保产业

在农村地区建设和发展环保产业具有很大的优势。通过发展环保产业,可以有效的带动农村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并且在发展环保产业过程中,还能够与外部的生态系统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将资源节约同农村的环境保护优惠政策结合起来,只有得到了政策的支持,才能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和经济方面的支持。

3.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

为了促进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使农业经济处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之下,需要我们加强对生态农业相关制度和法规的建设,要尽快出台与农业投资和贷款相关的优惠政策,保护生态农业市场。鼓励生态农产品外销和出口,加快土地的流转,必要时还可以开展规模化经济点,扩大集约型农业的范围,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加快生态农产品的认证和市场的准入制度,建设生态农业的保险机制,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补助。

三、结语

当前我国还处于并将在一定时间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我国国情的对农业发展提出的要求。农业属于我国的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我们在农业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基础上,不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做到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保证资源的可持续性。

作者:谢梅 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发展问题下生态农业论文

一、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一)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强,近几年由于旱涝、风沙、冷浸以及盐碱等原因导致农田现有肥力下降,总耕地面积的2/3是中低产田。同时,由于不合理开垦利用,土地资源退化明显,3350万公顷的土地已经沙漠化,且以年均15万公顷的速度扩展;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5;草原退化面积达8700万公顷,并且平均每年大约以120万公顷速度增加。随着工业的发展,污染日趋严重,每年烟尘排放量为1445万吨,废水排放量为368亿吨,受污染耕地面积约670万公顷。生态农业的生产技术有利于防治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生态农业要求无污染,所以生态农业技术无论是栽培技术、收获加工技术、施肥技术还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相反,还会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进而保证农业生产在生态上的可持续性。同时,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的监控和运用也保证了农产品的安全性,进一步增强了保护生态环境目的的实现。

(二)发展生态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当前,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是农业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产品结构趋同。我国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农业技术水平还比较低,这意味着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有1/3;科技普及率为30%--40%,这个指标说明现有科技还有2/3的地域没有普及;过去几年我国许多地方化肥投入量持续大幅上升,但粮食增产效果并不显著,农业科技界认为,化肥单位面积的用量适当才能发挥增产作用,除此之外,施肥时间和方法都会影响其作用发挥,化肥当季有效利用率不足40%,这引起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生态农业是农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产业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科技含量高,市场份额大,开发潜力大。因此,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应按照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的要求,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优势产品,并努力提高其集约化、商品化、专业化水平,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这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三)发展生态农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当前,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且能推动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城乡差别的存在和扩大既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度,又影响了党在农村的凝聚力,加之农村发展滞后,一些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久而久之就会演化成社会隐患,给农村的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不利,进而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生态农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稳步实施,减少废弃物排放造成的污染,建设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高效利用资源,实现农产品的无害化和清洁生产,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建设生态农业对于加强环境保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发展生态农业存在的制约因素

总体上看,我国的生态农业还一直在小规模、低技术、低效益、低循环的农业生产层面上徘徊,与产业化、规模化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升。

(一)理论基础不完备,思想认识不足

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林学、农学、生态学、畜牧学、资源科学、水产养殖、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当前,许多农民群众,甚至基层干部生态意识淡薄,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不足,虽然国家已把生态农业建设放在了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加以发展,但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着“先发展起来,再改善生态和保护环境”的错误思想,且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破坏生产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风险防御能力薄弱

生态农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特有的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因此,生态农业生产受自然风险的影响较大。大部分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较差,因此,自然风险的存在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有些传统农业大区,本级财政的反哺能力有限,农业投入资金不足,缺口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适应不了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

(三)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困难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规律为基础,将传统的农业技术与现代的科学成果相结合的一门技术,要求推广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但现阶段我国的农科推广人员接受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不多,普遍学历较低,对先进的农业技术掌握不够,无法将高新技术准确的传达给农户。部分基层农科站所还出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和设备不完善。生态农业远期效益显著,注重综合效益,需要长期实施,这一点有别于传统农业生产的短期效益性,这也降低了相关部门对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关注程度。有数据显示,推广经费占国内农业生产总值世界平均为1%,一般发达国家5%左右,而我国目前仅占0.2%,严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大大制约了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部分地区还出现挪用、挤占生态农业推广资金的现象,这更加阻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四)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生态农业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建立有效的政策保障体系和激励机制是政府最重要的支持。对于贫困人口来说,可能更为重要的是食物安全保障;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可能是较高的经济效益。

(五)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

服务与技术对生态农业的发展同等重要。在一些地方,由于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所以无法向农民提供优质幼苗、品种、技术支撑、肥料、信贷与信息服务。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信息服务,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三、当前发展生态农业的几点对策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并举,进一步优化农业、林业、牧业结构,把保护森林、土地资源与发展休闲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发展现代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生态休闲农业等减少化肥、农药等环境有害物的使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为进一步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打下基础。

(一)建立健全适应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保障,推动整体协调

1.加强组织领导,搞好服务。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及农村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强化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政府对项目建设的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使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以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农业局专业技术人员和当地技术人员包点包基地的技术服务体系。3.加强宣传发动与典型引导。充分发挥电视、网络、报纸和广播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各方面共同关注生态农业和农村新能源开发,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保障区域生态农业的绿色发展

1.整合项目、整合资金,强化农田水利和耕地地力建设。将路、渠、水、电、林“五网”进行配套完善,示范区“田成方、土成型、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比重要达到70%以上。建立以先进适用农业机械装备为特征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2.积极推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做大做强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实施优势农产品主导战略,组织开展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优化农产品结构,着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增强主导产业的发展后劲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档次

1.建立健全政策扶持、绩效考核、监督管理三位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体系,提升生态农业产业化竞争能力、带动能力和创新能力。按照龙头带动、农民参与的原则,立足优势农产品资源,搭建企业发展平台,采取以农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打造强势产业集群,重点引进、培育一批品牌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广、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成为引领示范区生态产业发展的主力军。2.打造绿色品牌,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业示范区秸秆资源丰富,附近一般有正常使用的农村户用沼气池,可建大型沼气工程,因此可提供丰富的沼液沼渣资源,保证生态循环农业的良性循环,较高的肥力为设施蔬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通过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沼渣沼液还田等循环农业技术和以“三沼”、秸秆利用为纽带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不仅有效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能力,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基本要素的污染问题,从源头上控制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可以全面提升农产品品质、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在农业内部形成“秸秆养殖沼气沼肥种植养殖”的循环经济链条。

(四)推广绿色技术,强化农业科技服务,不断提高科技应用水平

1.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优良技术和品种引进推广步伐。如泰安市岱岳区成立专家委员会,与驻泰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示范基地,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选育推广一批新品种,鼓励种子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良繁基地,逐步提高了良种创新能力和种业水平。2.强化科技创新,增强企业带动能力。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加强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遵循“强化区级、理顺乡镇、延伸村级、四位一体”的总体思路,稳步推进农技、林果、畜牧、农机、桑蚕等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培育壮大农技推广队伍,延伸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服务职能,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农民培训,加快造就一支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以科技进村入户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生产技能、从业能力和经营水平,大力推广“配方施肥、设施栽培、集约育苗、生态循环、疫病防控、良种选育、节本降耗、农机农艺结合、标准化生产、质量安全控制”十大技术,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作者:付海静 单位:中共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委党校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论文

一、唐山市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导向、以社会效应为目标,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基础性、目标性和导向性是由它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因此,只有先理解了生态农业的特点,才能理解它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一)唐山市生态农业的特点

唐山市生态农业的特点是:综合性、多样性和高效性。

1.综合性。

生态系统的综合性,主要是坚持以农业整体为中心,协调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效益,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再生,以达到调节整个农业产业结构的目的。

2.多样性。

生态农业的核心是科学技术,通过生态模型的技术方式来实现特定经济作物的增值生产,以生态工程的技术手段来平衡各地区的区域优势,将技术与社会需要、当地实际协调,形成区域农业多样性发展。

3.高效性。

生态农业凭借其循环、再生的综合性,通过对物质的深加工和能量的循环再利用,提高了农民的增值收益,加快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同时改变了局部农业产业结构。

(二)唐山市生态农业的作用

唐山市生态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实现唐山市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综合作用。

唐山市自身耕地面积少但农业资源丰富,生态农业利用其综合性的特点,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地区经济状况,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济作物交叉经营和交替管理的模式,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有效转换。

第二,多样性作用。

生态农业利用科学技术的手段,在唐山市不同区域设立不同生态模式和生态工程,按照地区经济的增长需要,发展多样性的区域农业经济。

第三,高效作用。

生态农业继承发扬了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优点,摒弃了传统农业效率低产量少的弊端。同时弥补了现代农业高污染、高投入、低回报的缺陷,将现代农业提升至生产密集化、资源循环化、技术科学化、发展持续化的高效率高收益生产经营模式。

二、唐山市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

唐山市在生态农业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工作中,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让人诟病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唐山市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理论、技术不足

生态农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农业学科,它还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学等多门交叉学科。对这样复杂的农业学科,要从系统综合角度,分析设计生态农业的结构,科学划分各种学科的类别体系,将经济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合理交叉,综合运用。但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对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往往是单学科深研究,或者多学科浅研究,这些片面的研究对于生态农业理论系统的构建和完善,远远不够。理论是技术发展的前提,因此理论体系不够健全,导致生态农业的技术发展不成熟。

(二)政府支持力度有限

发展生态农业与政府的支持力度分不开。首先,在技术研发上,需要政府联合各大院校和科研部门联合研发,这就需要巨额研发经费;其次,在技术推广上,政府要花巨资和派遣相关技术人员为农民提供优质幼苗、肥料和技术支持;最后,在生态农业长期发展上,政府要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金融信息机制,为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信贷服务支持和信息服务支持。唐山市政府为了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在资源配置、政府财政和人员培训上,下足了工夫。政府对生态农业做出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同时因自身财务和人手的不足,支持力度仍旧有限。

(三)推广普及难度大

造成生态农业推广普及难度大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农村人口科技素质低,需要大量科研人员下乡进行现场培训,而政府机构内的科研人员却严重匮乏。二是生态农业配套的农业技术设备不足,或者部分设备价格昂贵,农民负担不起。三是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均,有的地方经济作物发展好,农民收益高,另外一些部分,因为地域、气候的限制,经济作物发展困难,造成整体产业化结构发展不均衡。四是市场结构不完善,土地市场、技术市场、批发市场、区域经济市场等各部分市场都只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还远远不够完善。五是信息传递不通畅。唐山市农村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各项信息设施不完善,导致农民无法更快、更好、更全面地接收生态农业的第一手信息。

三、唐山市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虽然生态农业有很多问题,但唐山市政府经过多年的经验摸索和实践总结,制定了一套生态农业问题解决方案。

(一)理论讲合作,技术求创新

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以强大的科学技术为动力的,科学技术的基础是理论研究,理论基础的厚度决定了生态农业的高度。因此,必须把理论研究放在发展生态农业工作的首位。生态农业在理论研究上要以合作为原则,以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农、教、科为标准,以产、学、研为动力,以少投资、高收益为指标。在理论研究层次上,政府要加大对科研部门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奖励,鼓励部门间通力合作,攻克难关。在技术层面上,要继承传统农业的技术优点,同时结合现代农业技术、生物技术、生态技术,形成最优化的农业技术配套体系。技术的推广与创新,一定要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导向,通过技术将农业的生态发展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连接在一起。唐山市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生态农业技术研究,大致有以下六个方向:(1)节肥式高产农业技术;(2)节水高能式农业技术;(3)无药低耗式农业技术;(4)中低产良田改良式农业技术;(5)资源循环利用式农业技术;(6)生物生态式农业技术。

(二)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政策体系

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政府政策的支持息息相关,政府建立健全完善的生态农业政策体系,可以使生态农业最快速度走上正规化、可持续化的发展道路。从农业的角度来看,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政策体系:一是农业环境、资源保护方面。建立自上而下的环境、资源网络监测系统,进行定位监测,对监测到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行为,将以法律和经济的手段进行双重制裁。二是农业科技方面。科技研发经费上,政府设立生态农业发展基金和专项筹款小组,保证研发上的经费支持;技术推广上,设立技术推广基金,帮助农民解决技术方面的资金难题,同时提高下乡技术人员薪资待遇,用高薪的方式鼓励他们深入农村,发展农村。三是农业市场方面。政府建立健全完善的农业市场体制,规范市场价格。同时,设立市场危机保障体系,保证农民在减产时,收益损失降至最低。此外,政府要为农民提供良好的信贷服务体制和信息服务支持,最大限度的解决农民的资金难题和农村信息不对称、不及时的弊端。

(三)政府、企业共同推广

生态农业的推广,一方面要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要靠当地企业的积极推动。政府方面:(1)增加对农民生态农业的教育和培训,在村里定期办理培训班和讲座;(2)提高科研人员薪资待遇,鼓励他们下乡进行科研指导;(3)对农业技术设备进行政府资金补贴,让农民用得起设备;(4)建立健全市场结构体系,最大限度保障农民权益;(5)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让农民在家里就能接收到生态农业的第一手信息。政企联合方面:一是培养龙头企业,让龙头企业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起到示范极带头的作用;二是鼓励公司多种经营模式,如订单农业、定制农业、公司农业、工厂农业等。唐山市通过近几年的艰辛努力,在生态农业上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不少成就。不过现在的成就还只是阶段性的,未来唐山市的生态农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困难要解决。因此,把握好沉稳心态,稳扎稳打,循环推进,才是实现唐山市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二法门。

作者:刘振军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