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钢琴教学论文

时间:2022-05-22 04:50:31 关键词: 儿童 钢琴教学

摘要:在儿童钢琴教学中,一名优秀的钢琴教师应传授给儿童钢琴的基础知识和钢琴技巧,教师做好积极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目标明确地进行钢琴学习,教师把音乐基础知识以及弹奏技巧传达给学生,学生通过刻苦努力的练习,获得钢琴的弹奏技巧,从而,钢琴教学效果也能够得以展现。

儿童钢琴教学论文

儿童钢琴教学论文:简谱配奏儿童钢琴教学论文

一、儿童练习简谱配奏对学琴兴趣提高的重要性

(一)在游戏中学习简谱。

为了加强学琴的记忆,有效提升他们的想象力,钢琴老师可以在简谱编配的过程中穿插各种游戏,比如听老师弹奏同一首简谱的不同的编配效果,即兴舞蹈,从而感受不同的编配带来的不同感知,或者听老师弹奏同一首简谱的不同的编配,然后回答所想象到的不同的音乐效果,或者老师弹右手,学生弹左手,合作编配一首简谱,用游戏来带动教学,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当中,这样也能够加深记忆。从游戏中获得音乐学习与成长是儿童钢琴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老师在游戏化音乐教学中扮演什么角色,做出什么样的指导都是相当重要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具有非常敏锐视觉的观察者,能够根据不同的目标以及需要在合适的时间介入到游戏当中给学生指导和教育,能够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简谱配奏的内容,识别更多的伴奏织体形象,打开眼界,获得成长。

(二)培养良好的听觉能力。

不同的和声配置和织体选择会带来不同的声音效果,因此,在配奏练习中学会倾听自己的弹奏至关重要,良好的听觉审美是长期训练出来的,如果对声音的表现力没有辨别,也就谈不上对声音的设计和追求,那么配奏水平也很难有提高,因此,学会倾听,训练听觉,也是为了运用听觉来指导自己的配奏,让自己的弹奏更有目的性,从而提高对和声和伴奏织体音响的审美,进而提高配奏水平,而不是盲目、机械的低水平重复。对于听觉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多个方面努力,最好也是能够贯穿在游戏化的教学过程中,借助自身想象去进行听觉训练,体验倾听声音所传达出的不同情感和意境。

二、简谱配奏在儿童钢琴学习中的难点

(一)和声基础教学。

简谱配奏中最难的教学点在于和声的选择。儿童比较难理解和声基础知识,如果不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就很难被接受。所以,在进行和声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目前大部分教师采取的办法是配置较为简单的模式,按照简谱里面每一小节出现的音频率最多的音来选择和弦,虽然这样有弊端,但能够在短时间内起到一定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步进行正规的、简单的和声基础知识的学习,才能解决长期面临的和声教学难的问题。

(二)伴奏音型如何选择。

许多学生在学习简谱配奏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如下问题:例如,很难选择合适的伴奏音型,但我们还是可以大致简化成三种类型:第一:节奏明快、力度较强类型的歌曲使用柱式和弦,选择与旋律相对应的和弦音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同时弹奏出来,这样的声音饱满而厚实;第二:比较抒情类的,节奏舒缓的可以选择分解和弦,将与旋律调性一致的和弦音按顺序依次弹出,这种织体的运用,声音效果更连贯,第三:综合性音型,指的是将分解和弦和柱式和弦结合运用,这样就避免了单一的音型,可以更全面地表达歌曲情绪。

三、简谱配奏对儿童学钢琴兴趣的积极作用

(一)赋简谱配奏教学以感性,以情促教。

简谱配奏兴趣能够充分调动儿童学习钢琴的探究以及思维,激发他们的内在驱动力,促使其不断产生兴趣进行学习。创建具有创造性的简谱配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能够激发他们对钢琴弹奏充满强烈的兴趣。没有唯一答案的简谱配奏能够激发和强化音乐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有了兴趣,就能够真正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并且还能够产生出一种快乐的情绪,但是这种兴趣也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在后天不断培养形成的,老师要及时的发现和引导,比如随时关注学生近期有没有喜欢的动画片、电影或者什么歌曲,可以把动画片、电影里面的插曲用简谱记录下来进行编配和弹唱,多增加接触音乐的机会。用音乐游戏形式去带动学生,因为对于儿童钢琴教育来说并不是简单的进行理性传达,要让自己的情感去丰富他们的内心,否则这种兴趣往往是短暂的,因此,保持学琴的长久兴趣是教师需要长期做的功课。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用游戏的办法,把编配的难点转化为兴趣点,不断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进而通过穿插学习简谱配奏同时结合五线谱的学习,不断用音乐的氛围感染他们的内心,做到以情促教。

(二)赋简谱配奏教学以创造性和自主性。

创建富有游戏性和教育性的物理环境,对于钢琴学习的空间创设,可以和一些游戏设备在一起,相互发挥作用,旨在促进学生们的内心世界发展。为培养学生学习简谱配奏,可以在钢琴室内创建一个完整的感知环境,为他们能够在钢琴学习还有日常的活动过程中形成一种直观的、形象的感官刺激。物理环境的创设实质就是指硬件设施的建设工作,硬件设备主要包括多媒体设备、计算机设备、游戏器材、常用教学设备等。通过各种设备的组合,可将和声的内容或者伴奏织体以丰富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比如不同的和声都分别代表一个视频、图像或音频,增强了学生的感官刺激,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认识和声的趣味性。在音乐教学游戏化发展的过程中。创建富有游戏化的人文环境主要需要从钢琴教师的信念以及价值、习惯,还有行为等方面出发。从外在显示看来,人文环境主要体现在教师以及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想方面,但是从内在看来,还包含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程度,比如说学生是否具有能够自行倡导游戏化音乐教学的权利,为了学生的发展相互协作、沟通和支持,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赋予简谱配奏教学以创造性和自主性。

(三)发挥简谱的实用性。

第一,简谱中以1、2、3、4、5、6、7七个人人都认识的阿拉伯数字作为乐谱符号,易懂、易学、易记,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学习新乐曲的速度快,可以使学生在短时期内大量的接触到新作品,认识很多好听的音乐,在视觉上也很清晰,可以迅速提高儿童学钢琴的兴趣,它把高深莫测的五线谱简化了,无论是什么调号的乐谱,只要用1、2、3、4、5、6、7这七个音就能够表达出来。从识读乐谱的难易程度上看,简谱的音高虽然有时要上、下加“点”但是无论怎样加“点”音符的唱名都不变,有利于视唱、收效快,有利于音高概念的培养。第二,在书写方面,对于学生来说,简谱的音符是用数字表示的,数字是学生接触最多、最熟悉的符号,在实际记录乐谱中简谱的误差率很小;对于老师来说,简谱更有利于书写。第三,从学习时间上来看,学习简谱只需花学五线谱几分之一的时间与精力,这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这种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好事我们为什么何乐而不为呢?有个别学生弹钢琴就是觉得记忆五线谱很繁琐,所以很抵触五线谱,这时简谱就可以暂时缓和这个难关。第四,有利于做各种练习、如:听音、记谱、创作旋律等。第五,具有普遍的实用性、通俗性,如今社会上的各种音乐出版物也多以简谱作为传播音乐信息的载体,小学校园里的音乐教材也使用简谱,它使音乐真正成为了一种大众化的东西,使音乐变得易懂易学易入门。第六,简谱有利于转调。但是,由于简谱没有五线谱那样记谱更全面、更专业,所以我们最终还是必须结合着五线谱的学习,力图愉快地过渡到五线谱的学习。

四、结语

注重儿童在简谱配奏方面的培养,让儿童创造性地学习钢琴弹奏,才能够全面调动视觉、听觉以及感知,增加对音乐的敏感程度。在简谱配奏学习中进行游戏化教学的时候,激发了他们对和声以及各种伴奏织体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增强了音乐的表现能力,使儿童除了五线谱以外又多了一种学习钢琴的方式,从而给学琴带来新的生机。

作者:邓莉 张茂林 单位:四川音乐学院声乐二系 四川音乐学院声乐一系

儿童钢琴教学论文:儿童钢琴教学论文

一、在儿童钢琴教学的现状及解决策略

(一)现状

1.从社会方面看,培养人才趋于利益性,许多商家利用儿童学琴的热潮在社会上设立多种教育机构,许多钢琴老师没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却戴上了钢琴老师的头衔。现阶段的钢琴老师主要是来自各音乐学院或者艺术院派的学生,他们朝气蓬勃,充满了对工作的热情,但由于经验的不足导致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如今学琴孩子的能力增长速度远大于培养一个专业老师所需的时间。那么所出现的问题就是儿童钢琴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儿童学琴过程中家长太过拔苗助长,欠缺正确的引导方式。在国外,钢琴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钢琴文献、教学方法、伴奏和第二乐器等,但是我国却没有这方面的硬性规定。传统一对一模式让一些学习钢琴的孩子感到孤独和乏味,缺乏一个良好的氛围进行交流,对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有一定束缚。

2.家长给孩子们学习钢琴带来的误区:音乐从稚嫩的手指流淌,是爸妈心中最动听的旋律。他们梦想孩子如闪耀的明星在耀眼的舞台上弹奏钢琴得到雷鸣般的掌声。一些家长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者因为儿时未完成学琴的心愿便客观地把这种思想强加到孩子身上。作为审美艺术的钢琴教育,大多数儿童不是在快乐的氛围中接受美的熏陶,只为互相的攀比去扼制住孩子对钢琴的兴趣。他们只是希望孩子能以最快的时间达到十级,级数的限定也给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他们让孩子不断地盲目练习考级曲目,给孩子的学习造成一定的误区,孩子难以体会学琴的真正快乐是修身养性。这样带来的弊端是让孩子们学琴的根基不扎实而且对钢琴的兴趣减弱,最后导致厌烦钢琴不愿再踏实学琴。有些苛刻的家长总吝惜自己对孩子表扬的话语,因为他们觉得轻微的表扬会给孩子带来盲目的自信和自负的情绪。这样会削弱孩子对任何事情的积极性并且让他们大减自信心。

3.老师带来的影响:由于我国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较深,学校的老师们给学生布置了沉重的作业,导致学生有很大的负担,外加上思想压力,便使孩子没有精神上的体验。他们认为学习好文化课才是重中之重,只有考上好的大学才能有美好的前途。其实,作为老师应该懂得艺术对大脑的开发是很有影响的。课堂中为缓解课堂的紧张气氛可采用一些娱乐的方式,比如可以让有才艺的同学们表演,从而提高他们的修养。近年来,由于学习钢琴的孩子越来越多,在孩子整个学琴的方向上没有一个整体明确的把握。对于孩子手型和基本功的练习要求不够,他们只单纯的完成家长交代的任务去弹考级的曲目以此给家长一个交代。在教学方法上也过于死板,让孩子没有足够的动力去体会钢琴学习的趣味。

(二)解决策略

1.针对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应举办更多钢琴比赛从而引起社会的重视,让孩子在比赛中相互交流和认识更多学习钢琴的孩子,孩子的成绩也能影响到自身的发展,让他们在比赛中更加融入社会,不会让他们感到孤独。也可以举办钢琴交流会,让各个省区学习钢琴的孩子能交流自身的练习方法,使孩子的经验和演奏更加丰富,只有在同龄人身上才能让他们对自己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于从事儿童钢琴教育的老师应该充分重视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而不单纯是举行演奏比赛。比如讲解《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时,让学生随着老师一起唱一段旋律,然后讲诉妈妈在旧社会中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告诉孩子们要懂得妈妈的辛苦,珍惜与妈妈在一起的时光。课堂的丰富和趣味会让孩子们感受乐曲中所表达的深刻含义。

2.学校里应该有广阔的艺术气息而不是沉重的学习氛围。作为老师应该有意识去培养孩子对艺术的理解,因为艺术创造力的想象需要后天不断地培养和开发,让他们注重各科功课学习的同时懂得全面获取知识的营养。每个孩子应懂得握住自己人生彩色画笔的命运,拥有浓厚的浪漫气息并且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课堂上可以让孩子展示自己的才艺来活跃课堂气氛,对于增长学生的自信心有极大促进作用,他们会在相互的学习中懂得自身的不足并取长补短去发掘自己,开发自己的强项。作为一名优秀的钢琴老师要有很好的专业技术,拥有到位的技巧还要有打开儿童心灵窗户的能力,拥有自己自由的想法去通透所弹奏的乐曲,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而不要死板地按照谱面教学,反思和积累经验需要下苦功,钢琴是需要插上想象的翅膀的,对音乐的理解和技术层面的灌输传送需要老师强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3.家长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导师,当他们下定决心要为孩子开启一条艺术道路的同时就应该拥有一颗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孩子学琴,家长应经常鼓励孩子们在亲朋好友面前展示自己的特长,这样可以激发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从内心渴望展示自己。作为家长要懂得孩子学琴过程中切勿拔苗助长,如果把考级当作学琴的终极目标只会适得其反,学琴之路是漫长和艰辛的,家长可时常陪同孩子一起练琴去体会,不能因孩子对音乐有某种“突出”表现就确认自己孩子音乐天赋很高,望子成龙心切,不顾仅三四岁幼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强施以苛严的“训练”,动辄怒骂、体罚。反过来,只要弹好了琴又百般宠爱迁就,给予过分的物质奖励刺激,这种做法同我们期望把孩子培养成才的大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这样只会让孩子厌恶钢琴甚至是学习本身。

二、发展前景

(一)观念提升

现代教育理论更多主张学生主动学习。学生是教育和知识的载体,所以让学生要主动的提出对钢琴学习的建议,对教学程度有自己的掌握,老师也不能按以前的自我教学方式为中心,应该按孩子提出的建议和接受的程度进行辅导,这样孩子对自己的知识接受程度才有更好的把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情景使学生对于技巧的掌握更娴熟,充分打开孩子自身的思维模式,老师要以协作教学为原则,与孩子交流,构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对演奏技巧的深刻感悟和思索。

(二)方法革新

肖邦曾说过他最遗憾的两件事是他的长鼻子和软弱的四指。他的谦卑告诉我们技术的薄弱需要后天勤奋的练习且用有效的方法去磨练支撑,哪怕一个业余钢琴家也要掌握手掌的控制、大臂小臂的协调、手腕的放松、全身需要极其放松才能漫不经心的演奏,这种随心所欲是需要基本功的支撑的。技术训练的重要课题是要把每只手的五个长短不同、粗细不一的手指训练得力量均匀,各自都能很能好地发挥作用,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是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在1924年创造的,这是世界上极其著名的教育法。20世纪80年代时候才将这种先进思想引进我国。这种学习法是将舞蹈、语言和动作完美结合。这种方式让孩子的全身动起来无疑是适合儿童天性的教学方法。把语言引入到音乐教学是伟大的贡献,将姓名或词组朗诵进行节奏的训练。学生将汉字和节奏结合,音乐的节拍就更具体和形象了。多让儿童接触中国的传统钢琴作品可让他们更领会其中的丰富情感,中国钢琴充满的神韵气息推崇自然与人声的结合,其内涵之美耐人寻味。节奏上多变、旋律以五声民族调式为主,也包含六声、七声和偏音,还有添加的装饰音修饰创作,强烈的和声色彩和声部的不同层次的完美结合把明亮与黯淡的感情加以创新,让孩子更好的聆听钢琴演奏中出现的和声音响,以此提高自身的听觉能力,有一双好耳朵。

(三)内容变更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学习成果的升华应当是表现在“用”上面。而且怎么“用”,如何“用”是极其重要的。学钢琴的孩子更应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不应该局限在钢琴独奏上。而对于其他的演奏形式比如:重奏、伴奏、合奏、四手联弹都应该有一定的提升。其次可通过自弹自唱可挖掘孩子内心的情感,加上一些合适的舞蹈更能增添神韵。重奏的演奏是钢琴演奏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合奏中两个孩子需极强的默契,整齐的协调是基础,流畅且完整并带有音乐本身的情感才能将乐曲演绎得更完美。重奏比独奏更显趣味性和丰富性,增加学生的团队精神的同时也让他们更有学琴的热情和信心,艺术感染力的培养在合奏中能得到极大发挥。四手联弹也是很好的激发兴趣的方法,二人同时弹一架钢琴能让他们很好的配合对方,相互倾听彼此演奏的旋律能让乐感提升,使得作品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也有提高,美妙的旋律给他们本身也是一种享受,让观众能够投入你所弹得美妙乐章中。

作者:吴艾娜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

儿童钢琴教学论文:儿童的钢琴教学论文

一、经常举办实践音乐会,锻炼心理素质

(一)创设舞台表演机会

琴房是封闭的环境,没有干扰、没有交流,除了自己、父母和老师外没有别的听众,儿童感受不到表演的兴奋,更体会不到临场的忐忑。从关起门来弹,到走出去,这一步对于孩子的音乐未来是非常关键的。不管是面对什么年龄段的琴童,钢琴教师都要积极创设表演机会,使孩子尽早登上艺术舞台,使他们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并能得心应手地在公开场合中演奏,将乐曲的思想感情既符合原作的精神,又有创造性地表现出来。起初,教师可要求家长举办家庭音乐会,让孩子先弹给同学、亲朋好友听,再扩大到关系较密切的琴童家庭之间,逐渐锻炼儿童的适应能力。正式舞台上的音乐会规模可大可小,但观众要越多越好。演奏形式最好包括独奏、重奏(四手联弹、双钢琴)。只要教师和家长的态度、方法得当,儿童对舞台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会越来越强。对于天生胆小、心理素质较差的儿童,教师要多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战胜自我。在正式演出之前,教师一定要带领儿童反复走台,熟悉舞台气氛,习惯包括音响、灯光、舞台等在内的环境,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怯场。

(二)阶段性总结

要为儿童多创造有充分准备的演出机会,不搞突然袭击,最好留存音频、视频资料,同时要善于在演出之后对每个孩子做出阶段性总结。要牢记多表扬多鼓励、演奏刚结束不批评的原则,结合视、音频资料,对其坐姿、身体各部位的动作、触键与音色、踏板、作品完整性与音乐表现都要反复回味。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每个孩子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和改进的措施。

二、举办音乐基础知识讲座

作为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家长,必须掌握一些音乐基础知识,但这样的家长毕竟是少数。要让家长在陪练过程中明确孩子弹奏正确与否,定期举办音乐常识的讲座很有必要。家长要掌握基本乐理知识,速度、力度、表情等常用音乐术语以及基本弹奏方法;了解奏鸣曲、进行曲、小步舞曲、圆舞曲等曲体结构;掌握学习钢琴的要领与决窍。通过学习,提高家长的音乐素质,促进儿童钢琴教学顺利开展。

三、开展琴童家长交流会

钢琴教师应适时搭建平台,加强琴童之间、琴童家长之间的交流。以座谈会、沙龙的形式,鼓励家长畅所欲言,提出教育孩子学琴的困惑,分享成功家长的育儿经验,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交流切磋后得出的教育理念使许多家长受益匪浅。另外,建议家长多看一些儿童钢琴教学辅导方法之类的书籍,如:《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琴趣满屋》《琴童妈妈的金钥匙》等。

四、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

提倡钢琴教师打破老死不相往来的僵局,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在日常授课和举办教学汇报音乐会时,邀请其他钢琴教师参加,注重评议环节。针对问题集中的儿童,可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方法,集思广益、取百家之长,营造和谐健康、互相促进的开放式儿童钢琴教学环境。琴童的健康成长需要教师、琴童和家长三方的共同努力,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协调和指导的重要作用。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势、积极引导家长主动配合钢琴教学工作。同时,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国际前沿教学信息、保持经常演奏的状态、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儿童钢琴教育事业。

作者:沙莎 单位:伊犁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儿童钢琴教学论文:儿童钢琴教学论文

一、联想力的培养是乐感萌发的起点

对于声音的敏感度是培养孩子乐感的首要条件。所谓对声音的敏感度就是指对不同的音色和音响效果有简单的分辨能力。当然,这种分辨可能需要加上教师对孩子童话色彩般的引导,把抽象的声音色彩变成具象的情景模拟,这样才能使孩子产生共鸣。比如,轻柔的声音像清凉的微风,也可以像抚摸着小猫咪光滑的皮毛,也可以像说给妈妈的悄悄话等;有力的声音像雷声,像犯错时父亲的批评,也可以像开心时的大笑等。教师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让声音的变化拟化成孩子能够体会和感知的东西。儿童的听觉本身就很敏感,儿童的想象力也比大人要更加无拘无束,因此,对声音的引导可以很好地启发孩子的联想力,同时把这种联想力和音乐结合起来。

二、音色辨别与手指训练相结合是乐感产生的基础

很多教师在儿童的钢琴教学中,往往只单纯的告诉孩子用什么方式弹奏。当然,如何弹奏的方法固然很重要,但是却忽视了这种弹奏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可能会觉得孩子年龄很小,说得多未必有用。这种教学思路是大错特错的。应该在孩子一接触到钢琴时就让他明白弹琴是为了表现美妙的声音,是为了追求美,而不是简单的机械运动。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在这种学习方法下慢慢的对钢琴失去了兴趣,觉得枯燥乏味,并且进入一个误区:弹钢琴就是不停的重复练习。然而,一旦把机械的手指训练和声音的意境结合起来,不仅能够使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更重要是认识学习钢琴的本质———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慢慢的孩子自然就会发自内心的有自己对音乐的追求和想象。因此,在儿童的钢琴教学中,一定不能忽视技术与音乐的结合,不能自认为孩子还小,没有深刻的理解力就没有教学作为,其实儿童对于音色和音乐的联想力是很丰富的,关键是看教师有没有正确的引导。

三、理性的音乐表现引导是乐感自我培养的手段

如果做到了手指训练和音色的结合,那么孩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练习乐曲中,自我的意识就会慢慢的加强,不再觉得枯燥乏味。而另一方面,教师如果能在乐曲的演奏中理性的将音乐的表现做一引导,那么对于儿童乐感的启发就会有更深入的作用。一般来讲,儿童所演奏的小型乐曲一般只有8个小节左右,而教师有时候会觉得这8个小节的乐句能有什么音乐内涵呢?而且孩子年纪小,又能做出什么表现呢,何必这么麻烦!这样的理解也是非常不负责任的。音乐其实就是由每一个音符组成的,只有每一个音符都有所表现,组织在一起,才能产生优美的乐句、美妙的音乐。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在最简单、最短小的乐曲里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呢?一种方法是选择比较好的专业的儿童简易钢琴作品,一般在谱面上会有简单的音乐表情记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不能嫌麻烦,或者对此不重视,要严格的按照乐曲的表情记号来教导孩子。可能孩子的理解力和表现力在接受的时候,会有一个过程,这是很正常的,教师在此时要耐心的去引导他们,哪怕孩子在音乐上只做出一点点的变化都是值得鼓励的。另一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大多数儿童简易钢琴作品是没有音乐表情术语的,此时,就需要教师把音乐的表现力传达出来。比如,上行级进的音型可以渐强;下行级进的音型可以减弱;模仿进行的音型可以做强弱对比的变化;音级跨度比较大的音型可以根据音高的不同来设定音色的变化等。通过教师这样理性的引导,孩子慢慢的会形成音乐表现的潜意识,逐渐的就会有自我音乐表现的意愿。这样,乐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四、音乐情景的描绘让孩子现实中产生乐感的想象

音乐情景是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和场景,是将抽象的音乐具象化的方式。以上强调的都是如何引导孩子对单个音符或者乐句的想象。那么在完成这些步骤之后,教师就要在乐曲的音乐情绪上有所引导和把握。一首乐曲必然有一个完整的音乐情景或故事情节,如同一篇童话、寓言,或者一件他所经历过的事情等。比如德国作曲家韦伯的钢琴独奏曲《邀舞》。这首作品将音乐的故事性完美的融入到乐音中,描写了一位男士在舞会中邀请一位女士一同起舞的过程。乐曲不仅用音乐把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细致入微的展现出来,而且故事性特别强。教师可以将这首作品作为对孩子音乐故事性联想力培养的欣赏曲目。当然,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进行讲解:低音乐句是彬彬有礼的绅士形象,高音乐句是高贵美丽的女士形象,两个乐句不断的交织进行是他们之间的对话,至于对话的内容教师和孩子可以一起想像使这个故事完整。这种音乐联想力的培养,在孩子自己演奏的作品中也会慢慢的体现出来。比如教学常用的适合入门学习使用的汤普森现代钢琴教材,书中每一首小作品都有非常形象的标题。教师可以根据标题、基本的乐思和孩子们一起勾勒有意思的故事,在生动有趣的情节中孩子很容易与音乐产生共鸣,慢慢的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一点一点的表现出来。关于对音乐情景描绘能力的培养,笔者强烈推荐迪斯尼出品的音乐动画电影《幻想曲2000》。这部电影将8首世界著名的古典交响乐作品作为背景音乐,用孩子们喜爱的迪士尼动画人物演绎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音乐与动画结合的天衣无缝,是一部启发孩子们音乐联想力的好教材。

五、其他门类艺术形式的学习和欣赏是孩子乐感成长的土壤

钢琴表演艺术是众多音乐门类中的一种,但是家长、甚至教师往往会忽略这一点,把钢琴表演变成一种孤立的艺术。生搬硬套、纯粹机械性的练习无法学好钢琴的,也不可能让孩子有美的享受,更不会对孩子自身的修养起到积极作用,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和厌学心理。因此,要学好一门乐器必须要让孩子接触更多更全面的其他艺术形式。钢琴演奏只是音乐门类的一种,还有很多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音乐表演形式可以让孩子去聆听欣赏,从而有助于其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比如经常去音乐厅听交响乐、声乐或者其他器乐作品的音乐会,或者经常给孩子播放音乐作品CD等,如果能提供一个大的艺术氛围,孩子的音乐感觉、艺术修养自然会积累提高。音乐本身是艺术这个大门类中的一部分,其他的艺术门类,比如建筑、绘画、舞蹈、戏剧等,都是应该加以重视的。艺术是相通,所谓相通,就是指他们都是人类精神领域的精华,都在传递美的信息,都在净化人的心灵,不断传递着正能量。如果能在演奏乐曲时,脑海里想象到曾经欣赏过的一部油画作品,那么笔者相信,情感就会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又或者,在看一部芭蕾舞剧时,能够联想到演奏的某一部作品有同样的韵味,那么弹琴时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灵感。当然,可能有的家长或者教师会说,孩子那么小,怎么可能看懂这些呢?笔者要强调的是,并不一定要孩子看懂多少,而是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艺术感受是在潜隐默化中慢慢形成的,孩子的艺术修养、综合素质也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氛围里积累的。

六、总结

音乐的学习,因人而异。乐感很抽象,有些人天生就有很好的乐感,有些人则需要后天的培养。天才总是极少数的,而大部分的普通人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一样也能具有完美的音乐才能。但在目前某些地区艺术培训市场较为混乱,若选择不当,就会毁掉一个孩子的艺术前程、人生理念。因此,儿童的钢琴教学中,专业性和科学性是特别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儿童音乐素质的引导比技术训练更加重要,这样培养出来的才可能是具有专业演奏水平的艺术家,而不是匠人;是具有艺术气质和综合能力俱佳的人才,而不是庸才。

作者:刘玉茹 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儿童钢琴教学论文:当代儿童钢琴教学浅谈

摘要:本文将探索儿童钢琴教法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培养儿童的音乐兴趣、音乐素养,丰富其情感,我们教学生要让他们懂得音乐的语言和表现手法,并教会他们自己用这些手段处理乐曲,从而达到钢琴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儿童钢琴教学;钢琴音乐;演奏技巧

一、专业的教学

在当今钢琴教学中,有很多家长对孩子学习钢琴的目的不明确,缺乏深入的理解,所以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有些孩子每到考级的时候,我会发现,有些小朋友虽然把音符都弹下来了,但是他们并不明白自己弹的是什么,也感觉不到享受,只是完成任务而已。我认为,在我们的钢琴教学中除了教技术以外,应该加强对音乐的解释,以及对音乐表现中应该有的情感,因为音乐是一种语言,我们必须教会学生读懂乐谱,并去研究作曲家的意图,想一想作曲家为什么这样写。我们要让学生不仅理解乐谱上记法及其意思,还要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我们所学的钢琴文献大部分属于西方文化,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像学外语一样。但音乐应该比外语好懂,因为音乐是一种超越国界的语言。解释音乐并不是要让老师讲故事,而是要懂一些理论知识,对音乐进行分析。例如运用和声、复调、曲式、音乐史等知识对音乐作品更深入的解释。当然,有时我们也要讲一点故事。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启发学生,加深对乐曲性质的理解。但最主要的还是对作品本身的分析,帮助学生真正的搞懂音乐。曾经的一位美国钢琴教育家弗莱谢尔的公开课,他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音乐表情不需要加进去,音乐长成什么样,你就弹成什么样。”意思是,作曲家都写清楚了,就看你看懂没有。我们常常会自做主张去“做表情”,自以为这样展示乐感,而不认真的读谱,去理解作曲家的意图。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们可以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一些演奏示范,对小朋友起到主要的作用,因为小孩子观察力、模仿力很强,更容易接受感性知识。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听音乐会,感受音乐的美,使他们热爱音乐。我认为,一切学问来自兴趣,有了兴趣,他们就会自觉地去学习。那种被动学琴的孩子,家长吃力不讨好,结果还是学不出来。参加音乐会和比赛也能促进学习积极性,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积累舞台经验。聆听好的钢琴家演奏或听一些大师的音像资料都会激起人们对音乐的爱好。对专业学习音乐的人音乐的大环境是极其重要的。

二、专业的培养

我们教学生要让他们懂得音乐的语言和表现手法,并教会他们自己用这些手段处理乐曲。好的演奏必须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有清醒的头脑和对音乐的想象力;二、有熟练的技巧;三、有丰富的感情。这三方面的所包括的内容都要融合到钢琴课里去。钢琴演奏真正之难,并不是仅仅把音符准确无误地弹出来,也不是把技巧夯实到完美无缺那样的程度。多少钢琴家一辈子在琢磨钢琴演奏,如果非常笼统地概括起来,就是四字:“理感结合”,但是它涵盖的意义远远可以写成一本书。首先,我们强调的一定是理性思考。任何一部作品,我们从接触到背谱上台,都必然经历从陌生到熟练的过程。当搁浅一段时间不弹,我们对作品的熟练度慢慢下滑,每个人情况不同,陌生度也随之不同。而在把它当作一首新曲子时,一位优秀的演奏者应该要从乐谱中,尽量挖掘作曲家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和想法,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其次,理性分析可以是从作曲家背景、风格把握、作品创作背景、作品涉及的乐理、和声、曲式等等非常多而复杂的作品本体入手,这已经相当不容易了。这还不够,作曲家这么创作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或许对演奏者提出更高的思考要求。最后,感性方面则需要我们对读乐谱、听声音、动手指、记音符提出了诸多要求,但是追其源头,最重要的是演奏者必须具备一双非常挑剔和敏感的耳朵。这里的耳朵不仅仅具有主动性,还有被动性。前者是倾听自己的演奏,这是“去听”的过程;后者是弹后检验自己是否是根据乐谱信息反馈得到所需的声音,这是“听到”的过程。之后根据这个判断再去对手发出弹奏命令,终而复始,不断循环。无论是技巧的好坏、手的敏捷快慢、手的协调程度、强弱对比准确,如果没有感性地主动去听或听到作出反馈,弹得所谓的再快或再好,都不是理想的状态。很多人弹了几十年琴,会弹弱,也会弹快,但是让专业人士听却怎么都不对。与其说他是风格没有把握准确,倒不如说他从来没有真得通过耳朵作出过准确的判断———要什么声音、这样的声音是否符合这首作品、这首作品的声音是否与其他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同音色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等等,都需要耳朵的主观能动性,但是话说回来,还是需要理性思考。

结语

在儿童钢琴教学中,一名优秀的钢琴教师应传授给儿童钢琴的基础知识和钢琴技巧,教师做好积极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目标明确地进行钢琴学习,教师把音乐基础知识以及弹奏技巧传达给学生,学生通过刻苦努力的练习,获得钢琴的弹奏技巧,从而,钢琴教学效果也能够得以展现。

作者:张晓瑶 李涛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儿童钢琴教学论文:儿童钢琴教学中创造性音乐思维培养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培养孩子成材,提高孩子的个人修养,丰富孩子的情感,大部分家长开始送孩子去进行钢琴学习。而对儿童来说,其正处于人生的启蒙阶段,在学习钢琴演奏时培养其创造性音乐思维对其未来的发展十分关键。本文结合当前钢琴教学对儿童的要求,针对钢琴教学中儿童创造性音乐思维的培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儿童;钢琴教学;创造性思维

在儿童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儿童钢琴的弹奏技能,注重儿童在弹奏过程中的聆听,培养儿童创造性音乐思维是教师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要求。这对培养儿童的艺术表演力,激发儿童的想象空间,以及塑造自我个性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对儿童钢琴教学的要求

对于钢琴演奏家来说,其从事的钢琴演奏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是因为钢琴演奏家在演奏钢琴曲目时,通过自身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会重新创造音律间的相互联系,且这种联系只能是从作者原谱某种程度的肯定性出发而固定下来的。而音乐作品给听者的印象则最终取决于演奏者的演奏。因此,这就要求演奏者除了具备一定的天分外,还需要有鲜明的个性,良好的文化修养、较高的艺术趣味。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的审美情趣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因此为了迎合人们的审美,不同历史时期下对儿童钢琴教学的要求也有所差异。首先,在十七、十八世纪时,人们对儿童钢琴教学的要求仅仅在于使儿童能成为一名音乐家。故而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儿童能够演奏各种音乐作品,还要求他们在自己在对音乐作品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以使音乐作品能在不同场合中演奏;其次,到了十九世纪时,人们对儿童钢琴教学的要求变成了弹奏技能的高低上。故而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儿童要有精湛的弹奏技能,并能演奏各式各样的音乐曲目;最后,二十世纪以来,伴随人们对音乐的重新认识,儿童钢琴再次受到了广大家长的重视。这一时期不仅仅要求儿童要掌握高超的弹奏技能,而且还要求教师要培养儿童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二、儿童钢琴教学中创造性音乐思维的培养措施

1、充分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在钢琴演奏中,精湛的演奏技巧固然重要,但精湛的演奏技巧本就是钢琴演奏对演奏家最基本的要求。对钢琴演奏艺术来说,其灵魂在于对音乐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即演奏者在精湛演奏技巧的基础上,在演奏时还要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音乐中,进而实现作品与演奏者的统一,跳出呆板、僵化、程式化的演奏套路,激发出钢琴演奏中的艺术感染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加强这一方面的引导,并不断鼓励学生动脑学习,为学生介绍与音乐作品相关的知识点,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记忆。但由于儿童年龄尚小,身心并不成熟,可能一时无法理解到音乐作品中的含义,这时教师就可以多采取演奏优秀音乐作品的方式,来熏陶学生,并在演奏完毕后询问学生从作品中能感受到怎样的感情,脑海中对音乐作品的还原是怎样的。而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开展分组讨论的方式,共同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情感,然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对作品的理解来进行弹奏练习,在弹奏前想象作品中蕴含的情感,练习时仔细看曲谱,并认真聆听自己弹奏的乐曲,感受其中的情感。

2、增强儿童的自信心

对儿童来说,由于其学习钢琴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各方面的技能都还不高,在演奏时难免会出现一定的错误。这时部分儿童可能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学习钢琴,而随着音乐学习中各种问题的积累,很可能直接毁掉一个钢琴天才。因此,增强儿童对钢琴学习的自信心便成了教师重要的工作。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做出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引导儿童正确来衡量自己,肯定自我进步。如教师在课后开展一对一的师生对话,在师生间的交谈中发现儿童存在的问题,并在今后的教学中故意制造相同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突破问题。又如教师可在教学中组织儿童开展个人独奏,每节课时结束后,请每个学生演奏自己最拿手最喜欢的作品,并在旁引导学生保持欣赏的态度,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开展鼓励式教学

儿童的个性差异较大,且音乐表现的动机也各种各样,加之儿童年龄尚小,因此鼓励儿童钢琴演奏创造力的方法也应当有针对性且多样化。通常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积极地鼓励方式,亦或消极的批评教学,都需要根据不同性格、年龄的学生而定,但总的来说应当迎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尤其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一旦教师采用了错误的方式,会对儿童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儿童今后在音乐方面的发展。教师在夸奖或责备儿童时,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先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弄清楚学生出错的原因,这样才能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解决,使钢琴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优。如对学习原本就很勤奋的儿童,就要多鼓励他们,但在鼓励后要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培养其创新能力;对天分较高的儿童,要多鼓励他们加强自身弹奏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在不扼杀其艺术创造力的同时,培养其精湛的弹奏技术;对年龄比较小的儿童,在教学时可选择节奏轻快、活泼的作品,激发其对钢琴演奏的兴趣。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儿童钢琴教学中创造性音乐思维的培养需要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针对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儿童采取的教学措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这就是要求钢琴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调动儿童主观能动性,增强儿童自信心以促进儿童创造性音乐思维的培养。

作者:孙友迪单位:立陶宛国立师范大学

儿童钢琴教学论文:儿童钢琴教学内容及方法

一、儿童钢琴教学的特殊性

(一)儿童钢琴教学对象的特殊性

儿童钢琴教学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年龄,儿童的注意力和意志力都非常的薄弱,没有很好地自学能力,容易被其他的事物所吸引,在这个时间段里的孩子,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都受到一定思维能力的限制,这却要求老师的教学能力来帮助学生完成钢琴演奏。但幼儿的模仿能力是极强的,因此教师需要自身能力,并且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给予正确的教学方式。

(二)儿童钢琴教学方法的特殊性

儿童钢琴教学中,幼儿的年龄、心理上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有相应的教学方法。另外,注重家长的观念有没有发生变化,相对来说,儿童在学习中只一味的追求考级,并非为了要以陶冶情操或真实学好钢琴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和家长沟通试着改变他们的想法,钢琴不只是炫技和炫耀的资本,而是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的手法,所以教师要通过教学方法进行引导,注重演奏水平和音乐素养的培养。

二、儿童钢琴教学中方法的运用

(一)儿童学习钢琴的方法是思维开拓的手段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都了解到钢琴演奏的重要性,以及所要付出的辛苦程度,可是在学习中,常年的日复一日的学习和练习是很多学生难以接受的,而且我们都知道钢琴是左、右手之间的配合协调性的运动。在演奏曲目时脚还需要有一定踏板上的控制,而且在弹奏时也需要眼睛在不断地看着曲谱。所以,钢琴在演奏的时候要求身体的各个器官协调心,更是锻炼和开发左、右脑的特殊作用。小脑的发展对其自身发展与创造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实验证明同一年龄段的孩子,学习钢琴的儿童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其接受能力也都要高于不学钢琴的儿童聪明许多。

(二)学习钢琴的过程是培养意志力、自信心的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会或多或少的了解到或在电视上看过钢琴家的表演,那样生动、光鲜亮丽的表现让听众折服,大家都非常爱听也非常愿意成为像钢琴家一样的人。然而,殊不知那些钢琴家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是我们所看不到的。在钢琴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一项非常枯燥乏味的事情,想要弹出一段美妙的音乐是需要长时间的技巧练习才能达到的,这样坚持不懈的练习却是意志力不断成长的过程,也是一种品质的考证,在钢琴教学中,儿童在学习钢琴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怎么去解决手指折指,怎么去解决节奏等等问题,这都是一个意志力不断迈向成熟的表现,每到一个难点都要静下心来去思考,去解决问题的所在和关键点,长时间的练习钢琴就会让儿童找到一个很好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地提高和改善自己,儿童在练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优良的品格,为其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学习钢琴的过程是培养意志力和自信心不断增强的过程。

(三)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是钢琴教育方法必不可少的条件

儿童演奏过程中,儿童在弹奏乐曲时是一种享受作品的过程,更是与伟大的钢琴家一次又一次灵魂深处的碰撞。而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处于即使传授者又是倾听者。教师在教授中要具备全面的音乐素养,更要保证儿童心理上的变化和曲谱的变化,因此,注重教师的演奏水平和观察力,有利于儿童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得到一个正确的演奏方式,更会挺高幼儿演奏水平和练琴的意志力,也是一中精神财富的积累过程。

三、幼儿钢琴教学中所具备的创新性

在钢琴的教学中,幼儿钢琴教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到了相应的重视,是一种通向音乐殿堂的必经之路,钢琴也不断的推陈出新,如钢琴教材的变化,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形式的变化等等。互联网的时代也成就了音乐的传播与快速发展的步伐,许多钢琴家的出现也对我们所不了解的曲目进行演奏与教学示范,然而幼儿教学中这样的示范是非常有帮助的,有助于通过幼儿极强的模仿能力来了解和试奏乐谱。然而这只是其中一个部分。在幼儿钢琴教学中,儿童的创新能力和想法是非常特别的,且非常灵活。教师在教授钢琴的同时也要发散性思维来开展幼儿的创新思维潜能,对于幼儿来说,音乐有助于提高幼儿智力、创造能力。充分利用幼儿的想象力,通过音乐来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教师要通过曲子的元素来开发和发觉幼儿的想象力并充分利用这些元素,通过音乐来训练幼儿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演奏迷人的音乐去陶冶孩子们的心灵,丰富幼儿的精神生活,启迪幼儿美好的思想。创新性思维的开发是离不开轻松、愉快的心情等等,教师的良性教育,优美的语言来促进儿童的积极性,而且配合和应合儿童一切积极的想法和言论,平等的对待幼儿的主动性。在学琴的过程中,持之以恒是练琴的重重之重,让孩子们让成有责任心、责任感,不要轻易的放弃练琴的念头,而且家长也要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心态。不要过分的追求曲目数量的多少,应多关注音乐质量和孩子的学琴兴趣以及心态才是明智的。在钢琴教学中,教学方法要推陈出新,传授新鲜教学方式,更加注重情景教学、听力引导、言语交流等方法。总之,幼儿钢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琴初期的儿童心理、兴趣等问题,在学琴的过程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态度与毅力,通过教师、家长及幼儿这三个重要环节的协调配合,使幼儿掌握科学的练琴方法,引导他们走上通往音乐的艺术之路。

作者:陈雷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儿童钢琴教学论文:儿童钢琴教学中的教师语言运用分析

一、教师语言运用现状

目前而言,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是注重将知识讲解给学生,而对于语言的应用却缺乏重视度。根据教学观察,可以看出许多教师在语言运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有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表情严肃,语言枯燥无味,语调也较为平淡,可以说语言丝毫没有感染力。尤其是对儿童来说,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听教师的讲解,这就会使其无法投入到教师教学中,当然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还有的教师语言运用过度夸张,在一堂课程中,教师一直用非常有激情的语言进行教学,学生刚开始也许会兴奋起来,投入到教学中,但是整堂课都用这种语调来进行教学,很明显会使学生产生听觉疲劳,甚至不想再听下去,同时,此类的教师一般只喜欢唱赞歌,一味地表扬学生,时间长了学生也无法对课程有兴趣,这种语言给学生一种“假”的感觉,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厌烦的心理。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重复,毫无逻辑,让学生听后特别困,这种语言成为了学生的催眠曲。另外,有的教师有些习惯用语经常出现在教学中,特别是习惯赞扬学生,长此以往,使其赞扬没有任何意义,这样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

二、儿童钢琴教学中教师语言运用的必要性

基于以上对教师语言运用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效率不高与教师语言运用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对年龄小的学生来说,其认知能力在比较弱的情况下,教师的语言运用显得更加重要。儿童钢琴教学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钢琴教学效果呈现两极化,与钢琴教师的语言应用有直接的关系。而要改善其教学效果必然要从此方面入手,首先需要了解儿童钢琴教学中教师语言运用的必要性。

(一)教师语言运用是提升

钢琴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学实践的成功与教师的素质有直接的关系,而语言作为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语言的运用是提升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若能合理运用语言,那么就会使儿童清楚知道教师要表达的内容,这样对钢琴知识的讲解就会有很大的帮助,以此可以很好地指导实践。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语言的运用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的合理应用不但对儿童的智力有开发作用,同时可以提升儿童对音乐的领悟能力,以此作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提升的重要手段。教师语言具有感染力,还可以让儿童可以被语言吸引,以此集中精神听课,这也是能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而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过于死板和枯燥,那么必然会使学生因为不想听而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因此,加强教师语言的应用能力是必要的。

(二)教师语言运用是儿童学习钢琴兴趣及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教师语言的合理运用有利于儿童对音乐作品的准确理解,以明确教师要传达的教学内容,这样对儿童的创造力及想象力的调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儿童来说,其认知能力较弱,因此,启蒙老师对于儿童来说是很重要的,对于儿童的钢琴学习来说,钢琴启蒙老师的教学方式及综合素质直接影响了钢琴教学的质量,因此,必然要提升儿童钢琴启蒙教育的重视度,教师要讲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钢琴教学中,根据儿童的特点,合理地运用教学语言。在钢琴教学中将语言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构建教师与儿童之间和谐的关系,积极地与儿童进行沟通,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将儿童引导到音乐领域。因此,儿童钢琴教师如果运用生动、形象及幽默的语言向学生传授钢琴知识,不但对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极大的提升儿童对钢琴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师在讲课时发现学生走神,那么教师就可以运用幽默的语言将儿童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可以以一个儿童喜爱的动画片情节,《喜洋洋与灰太狼》中谁最聪明啊?大家都会说喜洋洋,那么谁比较会坏事呢?大多数学生会说是懒洋洋,那么有的学生不注意听讲就会变成懒洋洋,被灰太狼抓住哦!以此,使其注意力其中,其语言不至于生硬,以此提高儿童对钢琴学习的兴趣。

(三)教师语言运用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师语言的运用,任何教学方法的完成都必然与教师的语言运用有关,只有合理运用语言才能使教学方法科学的运用到教学中。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年龄较小,对知识的认识能力也较弱,因此教师的引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对儿童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而基于教师语言应用不被重视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问题,加强教师提升语言应用能力也是教学方法改进的重要环节,教师只有运用适合的语言加上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儿童掌握钢琴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儿童钢琴教学中教师语言运用建议

一个著名的教育学家提出,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将本领传授给他人,而是要将他人的思维及潜力唤醒,并且使其得到鼓舞而去探索知识和本领。而钢琴教师语言的运用也具有如此的功能,可以将儿童对钢琴以及音乐的感觉唤醒,使其主动去学习钢琴,以提升钢琴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下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对儿童钢琴教学中教师语言运用提出几点合理化的建议,以帮助提高钢琴教学中教师语言运用的能力,提升钢琴教学的效果。

(一)运用和蔼可亲的语言进行教学,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由于儿童具有年龄小的特点,离开了家庭,会因为缺乏安全使其比较依赖教师,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儿童产生极大的影响。儿童面对自己陌生的环境,最需要的心理安慰,此时教师必然要发挥着安抚儿童心理的作用。如果教师的态度比较严肃,那么在教学中学生必然要产生恐惧的心理,排斥这个学习环境,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效果。因此,作为钢琴教师必然要从儿童的心理出发,用和蔼可亲的态度进行教学,并且用亲切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构建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儿童就不能与教师产生疏离感,这样儿童就会认真听教师的讲解,理解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更好地对儿童钢琴弹奏进行相应的指导。钢琴教师不但只是要进行教学,而且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儿童来说,情绪容易发生波动,心理也较为脆弱,在钢琴课堂上,很多儿童会产生紧张的情绪,此时教师的语言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师的态度及语言运用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儿童情绪的波动情况,如果教师用和蔼和亲的态度,具有亲和力的语言对儿童进行开导,带领儿童走出紧张的情绪,使其可以投入到钢琴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同时也是教师与儿童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儿童不排斥教师,就会遵循教师的引导,这样才能为钢琴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结合生活实际,保证教学语言形象

因为儿童具有年龄小的特点,因此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能力会比较差,而有些音乐知识也很抽象,如果直接进行讲解,儿童不但不能理解,而且会影响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此时教师必然要采取一个适合的教学方式让儿童容易接受。儿童的社会阅历也是极少的,那么教师就可以构建一个儿童熟悉的情景,让儿童可以在熟悉的情景中学习和理解知识。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儿童熟悉的语音让儿童投入到教学中,并且不自觉地投入到钢琴的弹奏中。因此,教师要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才能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知识进行理解。例如,钢琴教学中必然要教会儿童识谱和记谱,如果只是死记硬背,那么很难记忆,那么教师就可以将五线谱中的符号与生活中儿童常见的事物联系起来,将符号想象成为小动物等,增强儿童的记忆,当儿童回归生活时,见到生活中的事物就会想到乐谱,这样将教学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了。钢琴教师用语言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或生动化,使得抽象的知识变为具体,这样才能有助于儿童理解。这一观点的提出是针对于学生的特征而提出的,同时以这种方式对儿童学习钢琴兴趣的激发也有重要作用,将音乐与生活相结合,使儿童可以在生活中体会到音乐,培养儿童的艺术情操。

(三)教师语言故事化,增强儿童的音乐感悟能力

由于儿童的好奇心比较强烈,因此,钢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这一特点,将教学课件与故事结合起来,活跃教学气氛,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以此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而这个故事的讲述必然要求教师语言的生动性,将儿童喜爱的动画片的歌曲作为教学的内容,并结合动画片的内容,引导儿童学习钢琴。另外,有很多钢琴家的学习钢琴的故事也可以讲给儿童,比如贝多芬的故事,为儿童学习钢琴树立好榜样,使其树立学习目标,使其可以为这个目标而付出努力,这样就可以大大提升钢琴教学的教学效率。

(四)多应用鼓励性的语言,树立儿童的学习自信心

由于每个儿童呈现不同的特点,不论是性格还是接受能力都不同,那么如何才能整体提升钢琴教学的效率,必然要针对儿童的实际出发,有些儿童比较含羞和内向,体现出自信心缺乏的特点,那么教师就需要经常用鼓励的语言来激励这个类型的儿童,以此提升儿童的学习积极性。而针对在教学中的不足,教师也不要用特别严厉的语言进行批评,而是要用耐心的语气指出儿童不正确的做法和想法。而对于儿童的各种想法也不要全部否定,要先给予肯定,在纠正其不足,以免伤害儿童的自尊心。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儿童,一定要耐心,并且要多加鼓励,这样才能提高其积极性,使其体会到成就感之后,就会更加用心的学习,这样自然而然就会提升其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组织儿童进行钢琴比赛,让儿童产生竞争意识,并且为满足自己的自尊心,体会到喜悦感,必然会加倍努力,对培养儿童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教师语言运用的基础

如何才能运用合理的语言来促进儿童钢琴教学效率的提高,与教师的素质有直接的关系,作为一个钢琴教师,不但要有坚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基础,同时也要有较高的钢琴弹奏水平,但是就目前而言仅有这两点是不够的,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将音乐知识传递给学生,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行指导,因此,针对这一点,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其在钢琴教学中可以运用具有感染力、生动形象、幽默、适合的语言进行钢琴教学,在充分认识到自己在钢琴教学中的作用,提升责任感。教师不但要交给学生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是伴随学生成长的重要人物,因此,教师的使命感要增强,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全面素质,为钢琴教学的提高奠定基础。

四、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教师语言运用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必要性,明确了教师语言运用的重要作用,并针对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教师语言的运用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可以促进儿童钢琴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促进儿童的成长。

作者:余燕 单位:荆州教育学院

儿童钢琴教学论文:儿童钢琴教学

一、培养孩子热爱音乐

林华先生认为培养兴趣这样伟大的精神力量,要做很多努力,最根本的就是应当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音乐本身,从中让他们认识到,这是一种利用音响符号组合变化以表现自己情绪的语言。

第一,给孩子听不同情绪、体裁的歌曲

列宁说过“不懂音乐就不懂生活”,音乐是人类的第二种语言,它对人的身心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十分重要。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听不同体裁、情绪的简单歌曲,使他们感受到音乐也是一种语言,是表达人类情感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从音乐中感受到人们的喜怒哀乐,对此,我们可以适当给予讲解。如《娃哈哈》表现了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活泼、欢乐的景象。《扎红头绳》中爹爹给喜儿扎上新扯的二尺红头绳后,喜儿高兴得唱起来。而《北风吹》则表现的是旧社会穷人的苦难生活。

第二,“玩”音乐

家长不能急于让孩子坐在钢琴前,那样极有可能使孩子以后对练琴的枯燥乏味感到厌烦,从而排斥并产生逆反心理。我们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合着音乐的节拍做游戏,而拉近他们同音乐的距离,比如《丢手绢》《小兔子乖乖》《找朋友》等,这对于启发他们表达内心情绪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还可以给孩子购买一些好学的简单乐器当玩具,如口琴、小钢片琴、小钢琴等,引导他们用这些玩具吹出或奏出自己喜爱的旋律,这样就使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与音乐建立了感情,音乐是他们的好朋友。

第三,带孩子去听音乐会

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听听音乐会,教他认识舞台上的各种乐器,并注意听各种乐器发出的不同音响。尤其多听钢琴音乐会,逐渐让他熟悉钢琴的声音、喜欢钢琴,使他产生要弹琴的欲望。我们可以让他慢慢了解钢琴这个“大玩具”也可以歌唱,可以奏出这么美的旋律,也可以表达我们内心的各种情绪,这是演奏者与听者进行交流的途径。

二、教师——钢琴教学中的重要角色

第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无疑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对于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孩子对感情的反应极为敏感,老师过于严肃会使他们不敢回答问题。只有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认真体会孩子的感受,才能看到他们的真实性格,以便更好地挖掘其音乐才能。老师可以同孩子交谈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让他觉得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他最亲密的朋友。他可以大胆地对老师说出自己心理的感受,这样,老师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才能根据孩子的性格爱好、身体情况等方面上课。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我们为其应该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融的良好环境。

第二,教师启发孩子要讲究语言艺术

孩子的年龄、领悟能力、反应速度等各不相同,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因材施教,不能因为孩子某个问题听不明白就加以训斥,要考虑一下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教学语言是传道授业的载体,是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开发智力的工具,因此,教师在教学语言上,要讲究艺术性,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孩子们易于接受的语言,以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第三,坚持给学生进行“示范”演奏

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大都是感性的,教师“示范”弹奏时,其优美的旋律、抑扬顿挫的乐句、生动的音色变化、有韵律的节奏以及弹奏姿势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感染着孩子们,他们会从老师的演奏中感受到钢琴音乐的美。

著名钢琴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钢琴系凌远教授认为:“一个好的演奏家不一定是一个好教师,因为他还必须具备热爱钢琴事业、关心学生、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素养。但真正的好教师必须是一个好的演奏家。”所以作为教师,要给学生做好每一次“示范”演奏,坚持练琴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多示范、演奏,“用音乐说话”,这种视觉和听觉的综合作用使得所教的音乐“形象化”“简单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儿童的学习兴趣。

第四,巧留作业,引导孩子科学练琴

周广仁先生说:“学生每周应有明确的任务,这个任务的分量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程度来定,要恰如其分。要让学生通过正常的努力(每天专心的练1—2小时)在一周内能够比较好地完成。”老师给学生留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那些用功练却进步慢的学生。如果老师布置得太多,孩子老是练不完、练不好,就会觉得学琴很难,这会挫伤他的积极性。但是对于那些能力比较强的孩子,老师要使他有一点压力感,告诉他曲子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学习钢琴时对手指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讲却比较枯燥乏味,往往不容易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把不同的训练内容放进曲调优美的乐曲里,或把它们编成儿童熟悉的旋律并配上简单的伴奏,这在提高孩子对音乐的兴趣的同时,孩子的手指得到了应有的训练,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小孩子来说,注意力不集中、好动的天性使他们难以较长时间坚持这个枯燥的练琴过程。而学生每周只上一次课,所以教师有必要详细地跟家长讲明练琴应该注意的问题,以便家长能更好地引导孩子练琴。

三、适当地让孩子参加一些实践活动

第一,增加琴童之间的交流

老师要定期举行学生演奏会或开钢琴小聚会,让孩子们互相听一听,引导他们交流一下学琴的感受。同龄人之间易于沟通,孩子们可以从别人身上学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尤其是听到别人演奏和自己相同的曲子或是自己曾经弹过的曲子,他会特别认真地去听,老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让他们互相点评。让孩子们互相组合进行四手联弹,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他们弹伴奏或协奏,这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还提高了他们互相配合的能力。

第二,适当参加演出、比赛,增强孩子的荣誉感

适当地让儿童参加演出、比赛,鼓励他们多去想并大胆地按自己的想法去理解曲子并演奏,鲁宾斯坦说过:“首先要弹奏乐谱上所写的东西,如果你把应该做的都做到了,然后你还想对某些方面做一些补充或改变,也没什么,你就去做好了。”因为乐曲的情绪表现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孩子从小就仔细体会他所接触乐曲的细腻的感情变化,这对他以后的音乐学习甚至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正如钢琴家戈多夫斯基所说:“在钢琴演奏上对感情的要求就像对花的香味的要求一样。”老师要让孩子知道这个道理,无论在演出或比赛中都努力去想怎样做好他想要的音乐,这样,他就会喜欢从自己手底下流淌出来的曲调,自然会正常甚至超常发挥。中央音乐学院李斐岚教授认为,孩子参加当众的表演最好是有步骤地扩大范围,最初是给家里人表演,然后可增加一些亲朋好友,再由小型演出扩大到大型演出。这样,让孩子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特别是在第一次上台之前,一定要在各方面做好充分准备,让他有一个好的开头。即使弹得不好,不要批评他,否则孩子会由于害怕导致以后更加怯场。我们要让孩子“习惯演出就如同节日,演出是自己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刻”,这时他们才能在艺术上面得到极大的满足。

总之,指导孩子学习钢琴要把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放在首位,根据孩子的性格和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其加以引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老师、家长,都要遵循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不能强迫孩子,要知道,培养孩子的兴趣是首要的。

儿童钢琴教学论文:儿童钢琴教学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钢琴练习是一个具有反复性的较枯燥的练习。所以在教学当中兴趣是关键。那么,在音乐教育范畴,尤其是儿童学音乐谈钢琴过程中如何对其进行诱导和提高?在学报《钢琴艺术》2004年1月——6月合订本中,李雯岚老师探讨学音乐,谈钢琴的兴趣。我也总结出自己的几点关点:(1)教音乐要放在教学指导思想的首位。(2)常规教材中穿插“可爱的小曲作诱饵”一提高学生学音乐的兴趣。??(3)只??有学好音乐基础才谈的上享受音乐兴趣。(4)通过音乐会的熏陶和参加表演刺激扩大直接兴趣。我有一个学生一开始对学习钢琴很有兴趣,可让他反复的练断奏,家长也不管孩子是否有兴趣,就一味逼孩子练,于是学生便由喜欢——不喜欢——厌烦——厌恶,最终会导致教育的失败。在学琴的漫长过程中,家长必须认识到良好的学习气氛和家长对学琴的正确认识态度是孩子学好钢琴的重要心理基础。做到收放自如及控制好孩子练琴的松紧度,以使儿童在良好和谐轻松的环境中保持学琴的兴趣。

二、规范意识是必要的课前准备

家长们把学琴为了“提高素质”的动机曲解为“非专业性”的“休闲、消费享受式学习”这种意识传染给了学琴的孩子,孩子也抱着游戏娱乐的心态进入钢琴课堂。一动手便毛病百出。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散漫,华而不实等不良习惯。所以教师必须有预见地明示学琴的基本要求。

1.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一旦学琴,则应当把练琴当成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

2.固定一个家长陪孩子上课,作好笔记,每天要安排足够的,较稳定的时间辅导孩子练琴。

3.家长对孩子的严与爱应把握尺度。要让孩子对家长有既爱又惧的心理。

4.尽可能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琴环境。

5.生活中家长需要尽可能对孩子的注意力,意志力,美的情感等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6.家长要主义自己言行对孩子的潜移默化作用,尽可能多学一些基础音乐知识。

三、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首先应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充分尊重儿童,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支持,从而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其次教师应正确积极的鼓励儿童学习钢琴,帮助他们形成主动、积极的内在动力.使幼儿感受到爱护、关注、鼓励、支持、赞许等,这样儿童的钢琴学习才会从简单到复杂,从稚嫩到成熟,从失败到成功。

钢琴练习是一个具有反复性的较枯燥的练习。所以在教学当中兴趣是关键。那么,在音乐教育范畴,尤其是儿童学音乐谈钢琴过程中,兴趣到底包括些什么呢?如何对其进行诱导和提高?在学报《钢琴艺术》2004年1月~6月合订本中,李雯岚老师探讨学音乐,谈钢琴的兴趣。

提高学音乐弹钢琴的兴趣:(1)教音乐要放在教学指导思想的首位。(2)常规教材中穿插“可爱的小曲作诱饵”一提高学生学音乐的兴趣。(3)只有学好音乐基础才谈的上享受音乐兴趣。(4)通过音乐会的熏陶和参加表演刺激扩大直接兴趣。

四、弹奏技巧训练,情感审美教育相结合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建造起美丽的钢琴艺术大厦,就必须打造好牢固的基础工程。基本技能训练只是钢琴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之一,掌握了钢琴演奏技术之后,必须要向表现音乐美、创造音乐美的方向发展。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弹奏的方法,但是他们不懂音乐,更不知如何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他们弹奏的只是没有生命的音符,而不是音乐。为此我们应明确教学方向,在重视学生弹奏技巧训练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想像力和表现力。儿童喜欢幻想,幻想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的奇思妙想,是他们纯真心灵的一种大胆的无拘无束的表露,也是一种智慧、聪颖的反映。因此,音乐教师要用动人的音乐艺术形象去陶冶孩子们的心灵,去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去启迪他们美好的思想,还要为孩子们架起幻想的天梯。

五、定期观摩:阶段性学习汇报的规范形式

儿童的学琴,我会要求他们写简单的学琴日记,特别制作了一本小本,上面有我的作业栏,作业要点,一天要练习多少遍;学生练习的情况,自我感觉怎样;老师评语等。让学生据此有一个对比。年龄较小儿童还奖励小红花,每当得奖,小朋友的兴致就更高了。定期观察学生学琴情况,如:为什么这个学生学得特别慢?为什么这个学生作业不能完成?“对症下药,因势利导!”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儿童主要通过感观,依靠表象来认识世界的,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弱,还没有摆脱知觉印象的束缚而抽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他们喜欢具体直观的东西,如对色彩图形等的敏感度远远强于文字,在语言上,易于接受简单的动名词,对复杂的动词,抽象的形容词较难理解。由此我在儿童的钢琴教学中,依据儿童特有的心理特征对儿童进行兴趣的培养,在教学的语言上也注重形象生动地表达,运用拟人的手法,让儿童能更好的体会。“站稳”、“手指立起来”、“走”、“跑快一些”这是我经常要用的口号。教师要用形象的语言解读每一要点,让孩子们理解深刻,记得牢固。应让孩子们每弹一个音,都能想到它叫什么名,它的“家”在键盘上的什么位置,用第几指去弹它,手指在“家”呆多长时间等等。

钢琴的学习,经历着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欣赏美几个审美心理过程,它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教师应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儿童审美心理学、钢琴教学法,给孩子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孩子通过技能促进修养,通过学习知识重视感受,着重强调学习过程,获得好的结果,让孩子的钢琴学习,真正成为他们的翅膀,飞向美的天空。

儿童钢琴教学论文:儿童钢琴教学技巧

内容摘要:教师要从长远的角度去训练学生、注重培养儿童的音乐感,并根据儿童的心理变化指导他们学会合理的练琴方法。

关键词:儿童钢琴教学前瞻性音乐感

儿童初学钢琴尽管浅易,但却是万丈高楼的根基,因此,当一个孩子初次坐在钢琴前提起一只手弹奏一个乐句或两小乐句的小曲时,就已经接触到钢琴艺术的大部分原则与原理。在这个意义上,初学并不构成降低教师水平的理由。那么,应该注意哪些方法技巧才能把学生学琴的道路引向正确的方向?这是本文将要论述的重点问题。

一、儿童钢琴教育工作者应具有前瞻性

现在,家长让孩子学琴都是以开发智力和素质教育为前提,那么是不是在钢琴前弹几首曲子就开发了智力呢?很多老师在给初学的学生上课时都将着眼点放在手指的运动上,把曲子完成就觉得是教会了。其实,作为儿童钢琴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具有前瞻性,教师要从长远的角度去训练学生、教导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而不是追求立竿见影式的教学。

首先,教师应重视对儿童感官协调能力的培养。心理学家认为,所谓聪明,无非就是反应快、接受能力强、理解力强。这些能力需要多种感觉器官同时产生反应,互相配合、协调运动才能迅速提高。而学习钢琴,除了身体的肌筋运动外,必须把感官的各个系统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平衡觉协调起来(见图1)。长期投入这种综合性训练的人,他的神经细胞就会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刺激增长,他们的反应力就会优于别人,整体能力也会随之提高。这也是为什么学习钢琴可以开发智力的关键点。

其次,在学琴初期,教师应该给家长灌输正确的学琴观念。对儿童进行钢琴教学是由教师——家长——学生三个环节构成。在儿童漫长的学琴道路上,家长的正确观念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家长通常有以下几种典型现象:家长代替太多,理应由孩子自己努力去做的事却由家长代劳了;因急于求成而对孩子过分施压,这种情况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采取完全不过问的方式。在学琴初期,家长都是满怀好奇与神秘,但这种兴奋瞬息即逝,伴之而来的是艰苦和漫长的陪学、陪练。这个持之以恒的过程让很多家长焦急、苦恼,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必须一开始就给家长树立几个正确的观念:1.学习钢琴是长期的行为,贵在坚持;2.学习钢琴,家长不只是投资金钱就万事大吉,更重要的是投资精力和时间;3.学习钢琴,家长应担负起提示、启发、协助的工作。

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主要落实在孩子上课以外全部练习的辅导中。学龄前的幼儿接受钢琴启蒙教学,就像刚刚学走路时一样,需要父母的帮助。现在有不少家长已经认识到辅导的重要性,从孩子学琴起,就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跟着孩子一起学。当年龄幼小的孩子刚刚开始学习钢琴时,家长要先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比如,开始练琴前先要洗干净双手,修剪好指甲,检查琴凳与脚垫的高度、位置,为孩子安置合适的灯光做好练琴的各种准备工作,使孩子努力做到一旦上琴便专心致志,直到完成练习要求。幼儿学琴出于智力和能力上的原因,家长可以帮着记一记教师上课的要求,尽早有步骤地培养孩子独立练琴的能力。家长要帮助孩子安排每天的练琴内容、练习重点、练习目标,切不可简单地规定弹多少,否则充其量只有量的变化,不会有质的提高。家长要在孩子练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研究具体解决的办法。

掌握儿童的心理变化,因材施教,也是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很多钢琴教师经常为了一些个体心理差异的孩子、顽皮的孩子、精神不集中的孩子而烦恼,这就需要我们细致分析孩子在不同年龄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见图2)。学龄前儿童的认知水平是以不自觉性发展,以具体形象为概括;而学龄儿童的认知水平向自觉性发展,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概括过渡。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不同年龄儿童的智力差距,深入了解儿童的爱好,努力探索儿童音乐感知等能力如何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引领儿童的喜怒哀乐。

二、教师对儿童钢琴课技术性问题的表述

教师应该如何把抽象的钢琴技术问题和教学中所使用的基本概念、术语教给孩子呢?教师应该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它包括教育性、趣味性、逻辑性、形象性,并通过声情并茂的表述把无形的概念转化为有形实体。

初学钢琴必须注意几个重要的技术问题:放松、读谱、敏锐的听觉。

1.放松

放松对于初学儿童是很抽象的概念。放松是针对紧张而言的,要让孩子懂得放松首先要消除心理紧张和肌体紧张。笔者运用了能动就能松的原理,让孩子做两个放松辅助练习。放松操:先介绍弹琴时要联系到的关节,包括手指的三个关节、掌关节、手腕、手肘、肩膀、脖子、腰。这九个位置的松弛度,在整个弹琴的运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如落下的落臂练习:让小孩的两手自然放松地垂于身旁,不要有主动的动作,由家长拿着两只手,把它渐渐提起,直到一定高度(最好超过肩高),前后左右轻轻地摇,在孩子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放掉,让其完全松弛坠落下来。在这个过程要注意手臂的活动不能主动地上举与坠落,手臂在家长的协助下要被动地进行活动。

2.读谱

熟练地认识五线谱对幼儿学习钢琴是一个重要关口。读谱训练与基础训练同步入手,脑、眼、手、耳全面训练对开发智力、增强独立学习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刚开始学琴的小孩而言,头脑、思想难免处于非常集中甚至是紧张的状态,在这期间教师要让孩子用记忆的方法像学认字那样学认音,侧重帮助家长辅导孩子识谱(制作识谱卡)和帮助纠正在孩子识谱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除了要注意五线谱的线间关系,还包括谱号、调号、指法、临时升降号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在初学期间,让孩子眼睛看着谱子,手指自己去找琴键,一时找不准由耳朵帮忙纠正。读谱不能完全依靠理性的判断,更多需要依靠的是条件反射,所以初学时应该进行“大运动量”的视谱训练,目的在于不断有新的信息通过感官协调系统:视觉—脑—触觉(平衡觉和运动觉)的路线,从而使这个感官协调系统更熟练、迅速地配合,训练好准确的键盘位置感。

3.敏锐的听觉

敏锐的听觉是辨别触键正确与否的导师,如何触键主要靠听觉来分别。从学琴的第一天起,就要树立一个明确的学琴原则:所有的触键技术、方法,都是为了发出好的、正确的、高质量的声音。听觉与技术两者的关系是:听觉是主导方向、指明目标,技术提供手段。正确的触键动作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好的,好的声音一定是正确触键弹出来的。在学习触键技术中涉及到的触键准备动作、触键主要动作部位、各个部位的协调、重量的运作、用力与放松等动作要领方法时,都要与对声音的倾听和辨别相结合。要在学会技术动作的同时,懂得什么声音是正确的。教师要多示范、讲解,树立正确的声音听觉,培养学生拥有一双灵敏辨别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的耳朵。

三、在教学中注重对儿童音乐感的培养

所谓音乐感,简单地说就是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一个孩子的演奏具有较强的音乐感,指的是他对旋律、节奏、和声、力度等有较强的表现力,对于作品的音乐形象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并通过自己的演奏把这些感受的想象力表达出来去感染别人。音乐感的培养是一个从小就应着眼的重要课题,在学习各种基本技术的同时仍要启发孩子主动表现音乐。

儿童钢琴音乐作品既有标题音乐,也有非标题音乐。由于标题音乐具有明确的曲名,给儿童提供了联想和想象的具体范围,只要稍加讲解和启发,儿童就比较容易理解它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情绪和意境。如《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布格缪勒钢琴进阶二十五首》以及其他常见的钢琴初级教材中,很多都采用了具体的标题,使学生很容易产生明确、生动的音乐联想。但非标题音乐,对于儿童来说,联想和想象起来困难要大一些。联想和想象非标题音乐,首先依赖于学生对音乐语言已有的感受和反应,同时也要从乐曲本身所标明的音乐表情记号、速度力度标记,以及乐曲采用的节拍、织体、和声等方面去理解。

在初级钢琴教材中常见的非标题音乐作品有《小奏鸣曲》《回旋曲》《变奏曲》等,曲名只说明了乐曲的形式、类别,力度、速度标记,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教学指导,就会让学接近音乐所要表达的含义。以《小奏鸣曲》为例,教师在教授曲目之前就应告诉学生奏鸣曲式的基本含义:一般是三个乐章,第一乐章一般是快板或小快板,主题往往比较欢快、热烈,也可以是优美、流畅而明快的,而副题和主题在性格上应该有所不同。第二乐章一般是慢板或行板,旋律优美歌唱或宁静沉思。第三乐章则是比第一乐章更快的快板。如果学生弄清了这些一般规律,再结合乐曲中其他演奏标记,就容易产生正确的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是丰富、加深审美体验的心理过程,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联想和想象,使学生的审美体验得到拓展和深化。

四、传授儿童科学的练琴方法

教师除了教琴外,还应告诉学生科学的练琴方法。对于儿童练琴的安排,一般应坚持以下原则:

1.将练琴时间固定安排在学生精力充沛的时候,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保证质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2—5周岁左右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故每次练习时间安排20—30分钟为宜,每天安排两至三次。3.每次练琴要有明确的要求,具体的目标,不要简单规定弹几遍,弹几个小时,要有质有量。4.坚持天天练琴不间断,从中可以培养孩子的毅力和品质。

结语

对于儿童钢琴的教学而言,教师的着眼点必须站在高处,要为长期的钢琴学习培养好的习惯,打好坚实的基础,树立正确的学琴观念,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这些都是儿童钢琴教学的关键所在。

儿童钢琴教学论文:儿童钢琴教学兴趣分析

摘要:钢琴作为“乐器之王”是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我国学习钢琴的队伍也是越来越庞大。作为一名合格优秀的钢琴老师首先应该培养儿童们学习钢琴的兴趣,使用适合儿童心理与生理发展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多鼓励和表扬孩子,多创造让孩子登台的机会,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钢琴。

关键词:儿童音乐;儿童钢琴;钢琴教学

改革开放后,钢琴学习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学习钢琴这门乐器。长期弹奏钢琴不仅能陶冶孩子的情操,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还能开发孩子的大脑,培养孩子左右手的协调能力,而且在必要时,钢琴作为一门才艺能为孩子未来的考学加分。然而钢琴是一门对技术要求很高的乐器,想要掌握好它不在于一朝一夕,而在于长期的努力。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钢琴教师应当如何陪伴孩子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远呢?笔者就这个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激发孩子学习钢琴的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钢琴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孩子对钢琴学习充满了兴趣,那么他就会从一个学习的被动者变成学习的主动者。在他的观点里,学习钢琴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而是一件能给他带来快乐的事。只有觉得弹钢琴是件事快乐的事,他才会愿意多花时间在这上面。然而,学习钢琴本就是枯燥无味的,很少有小朋友愿意一直坐在钢琴面前安安静静的弹几个小时,所以大部分孩子学习一段时间的钢琴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失去耐心。那么如何激起孩子学习钢琴的兴趣呢?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了。

(一)先感受再弹奏

在学习一首新的曲子之前,教师先不要着急立马布置给学生,要知道对于一个只有几岁的儿童来说,他们对于新的知识都是有畏难情绪的。老师可以先播放这首曲子的CD音乐,或是亲自弹奏,如果更有心的老师可以把这首曲子变成一个小故事用音乐说给学生听。让孩子先从“耳朵”开始学习,这样孩子在一开始就对音乐有个大概的印象,等到他们再去弹奏这首曲子时,就会觉得这首曲子的旋律特别熟悉特别亲切。

(二)节奏教学可以配合“达尔克罗兹”律动教学法

“达尔克罗兹”律动教学法是享誉全国的教学方法,它能让孩子在做游戏时掌握音乐的律动,让孩子在游戏中跟着音乐不断的击掌、拍腿、拍肩等身体动作来感受节奏。这种教学方法贴合了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大部分的儿童都是活泼好动的,如果采取老旧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法,他们会觉得非常枯燥,并且容易走神,而且“四分音乐”,“八分音符”对于只有几岁的孩子来说是非常抽象的,如果完全用嘴巴讲授,是很难让他们完全掌握,但如果让他们自己站起来,随着音乐动起来,那么他们会觉得非常有趣,在玩中就不知不觉将节奏掌握了,更重要的是,他们会觉得这样学习钢琴非常有趣就像在做游戏一样。

二、教学过程要做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教小朋友是非常需要耐心的一件事,有些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由于耐心不够或是急于求成,常常出现“拔苗助长”的情况,甚至很多老师让一个只有3级水平的孩子,去参加5级的钢琴等级考试。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老师应当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教学。笔者认为,要做到“循序渐渐”、“深入浅出”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善于打比方

很多知识在小朋友的认知里都是比较抽象的,他们还没有那么强的能力去理解掌握,但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将抽象的事物拟人化具体化,这样孩子就能很好的理解。比如,在教授孩子手型时,可以把小手比作一座小房子,告诉他们,要想房子不塌下来小手就必须牢牢的立在钢琴上,不然“房子”就会塌下来,我们都不能住在倒塌的房子里的。这样他们就明白了,弹钢琴时手要立起来。

(二)善于提问

老师要学会启发学生,而不是一开始就一股脑的就将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效率非常低下,学生也无法很好的掌握。但是如果学生跟着老师问题一步步去思考,解答,这样不仅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更牢固的将知识点掌握好。比如,在学习五线谱时,老师可以提问,你觉得音符像什么呀?让孩子自由想象,随心所欲的回答,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补充修改,这样当下次他们在碰到这个音符时,立马就能想到自己上次自己说出的答案,牢牢的将这一知识点掌握住了。

(三)善于引导孩子多动手

钢琴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在音乐学习中多动手。比如,让孩子自己在乐谱中标示指法,音乐术语,表情记号等。孩子们自己动手完成的内容,一定会比老师口头上教授的记的更加的牢固准确。

三、多鼓励和表扬孩子

钢琴教师要充分掌握儿童心理学,这个年纪阶段的孩子都是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的,不能过于严厉和苛刻。比如,当孩子认真优秀的完成一次作业时,教师应当表扬他们,或者奖励他们一个小玩具,这样孩子就会特别骄傲开心,他们为了得到下次的表扬和玩具,就会想认真完成第二次作业,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另外,登台演出也是很锻炼孩子的一种方式,教师应当多创造这样的机会给孩子们。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增加孩子们的胆量,并且在活动中孩子们能互相学习,增进友谊。这样的活动也会让孩子们对于学习钢琴的兴趣更加的浓厚。

四、一对一与小组集体课相结合

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是一对一教学,但是钢琴集体课能让孩子们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享受到更多的乐趣。所以,教师们在条件允许下,可以采用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授课。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握好儿童的心理,结合适合于孩子们心理与生理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进行教学。教师要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钢琴,而不是一谈起钢琴就觉得痛苦;教师要让孩子们在学习钢琴的同时,其他的能力与素质也能得到一定的提高;这样才是一名合格优秀的钢琴老师,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小琴童!

作者:邓倩娉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儿童钢琴教学论文:儿童钢琴教学与音乐审美问题及解决

【摘要】音乐审美教育是美国音乐界提出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现当代音乐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以及音乐教育方式的变化。钢琴教学作为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在实践中必然也会应用音乐审美方面的教育思想。本文针对儿童钢琴教学中的部分音乐审美问题进行剖析,希望能为儿童钢琴教学的优化开展提供一些有效帮助。

【关键词】钢琴教学;儿童;音乐审美

随着“钢琴热”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儿童加入到学琴的队伍中。大部分家长是为了让孩子通过学钢琴来接受艺术熏陶,提高音乐欣赏能力,这种“艺术熏陶”以及“音乐欣赏能力”其实就是音乐审美。随着琴童数量越来越多,舞台上经常出现超乎年龄的华丽炫技、家长之间互相炫耀攀比等,导致包括钢琴教师在内的很多人只关注演奏技巧问题,忽视内在的音乐审美。这使琴童在熟练背谱以后还是无法理解乐曲的意境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更别说演奏出内心情感了。

一、音乐审美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大多数琴童来说,学习钢琴是为了接受音乐教育,而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具有一定的音乐审美是弹好钢琴的前提。钢琴本身就是一个美的体现,通过手指触键使琴槌敲击琴弦发出声响,其声响的独特性和规律性就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钢琴的音域使钢琴的表现力得到增强,再加上和声、节奏、力度、速度的配合,听觉上给人美的享受;演奏者的演奏姿态以及演奏过程中肢体的微妙变化更是视觉上美的体验。因此培养孩子音乐审美就变得格外重要,一旦对音乐审美有了一定的认识,演奏者的情感,以及音乐想象力、表现力就会油然而生。技巧固然重要,但必然是建立在一定的音乐审美之上的技巧才能使整首钢琴作品产生应有的美感。

二、如何将音乐审美融入到儿童钢琴教学中

(一)从音乐语言入手,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在钢琴教育中,审美感知能力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如果学生没办法感知所谓的音乐美,那么他们便无法将自己所演奏的音乐以美的形式呈现出来。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办法,从不同的节奏、速度、旋律、音色中,启发孩子去体验音乐的美感。但音乐的抽象性及多义性带来了审美理解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固定的教学模式,用启发式教学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美的看法,对音乐审美的理解,这样既带动了学生思维的运转,又提高了学生对审美的感知能力。

(二)从听觉入手,让儿童在技能训练中提高音乐审美。技能训练是相对枯燥的,对于初学钢琴的儿童来说,基本的技能就是以不同难度的音阶琶音和弦、练习曲为主的一种指头的训练方式,这些作品的旋律往往很单一,对儿童来说,更难抓住其精髓。但是培养儿童的音乐审美就要从这些最基础的地方开始。就音阶来说,我们可以先在音阶中用相同力度演奏,再用上行渐强下行渐弱的方式让孩子聆听,并说出与之前所演奏的不同,最后引导孩子了解如何演奏音阶才能让音乐更美、更有表现力。再如,学习某条和弦演奏,教师可以先用一样的力度来演奏,再用上行下行强弱明显,并且手指张弛有度颗粒感很强的方式来演奏同样一条和弦,让孩子分辨哪一种更富有表现力,之后为其讲授能够演奏出富有表现力的和弦的几个要点。让孩子通过耳朵分辨不同的演奏方式,并在练习过程中尽量向这种声音靠近。

(三)注重想象力的培养,从音乐形象的表现中提高音乐审美。音乐没有明确的语义,所以在学生学习和演奏过程中,音乐审美就决定了其是否赋予了这首乐曲“灵魂”,即音乐语义。这就要求学生抓住音乐中所要表述的场景和人物形象,此时便以培养学生想象力为基本,借助想象来走入音乐,进而通过一定的手指技能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提高其音乐审美起到关键作用,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学生的不断尝试。在学习带有标题的曲目时,教师可对曲目的创作背景加以讲述,对乐曲的产生原因、标题音乐的特点等进行解说,让学生总结曲目所营造的意境以及人物形象。无标题音乐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要求更高,教师应从旋律入手,先让学生从旋律中找到规律,主旋律、副旋律区分清楚,从音符的排列上来看速度,从音符的进行趋势上去感受强弱,这样会更容易让学生从审美方面去理解乐曲。

三、结语

钢琴多为“一对一”教学,所以在钢琴教育中,教师要做好儿童音乐之路的领路人,让儿童能更好地融入音乐、欣赏音乐、表达音乐。对儿童钢琴教学中音乐审美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不断变化的过程,要培养琴童正确的音乐审美,使其受益终身。

作者:孔靖雯 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儿童钢琴教学论文:儿童教育中钢琴唱谱教学研究

儿童受到文化知识、年龄等的综合条件束缚,普遍对于唱谱的认知与学习能力较差,对于系统化的乐谱理论以及复杂的音符理解很难深入,尤其是对于唱谱的音符、音高、节奏等相对概念的用语的理解与认知很难达到契合,因此,对于儿童整体钢琴教学方向存在难度。目前教育教学的弊端阻碍了儿童的能力发展,现在教学必须突破传统教育方式,针对儿童的特点,因人而异,选择合适而更有效的方法,促进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儿童唱谱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一)唱谱能够提升儿童对于协调平衡的能力

唱谱能让儿童在弹琴过程中训练边弹奏边唱谱的能力,同时把注意力分配到音阶、眼睛、嘴、受等几个部分,集中注意力,提高反映能力、思维能力等协调能力的锻炼。对于开拓儿童的大脑具有很好的保证。

(二)唱谱能够有利于迅速认知钢琴基础

唱谱的训练能够在儿童弹奏的过程中更好的熟悉与认知音阶,提高儿童对基本音的认识。法国文学家雨果有这样一句话:“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唱谱的过程中能够加强对于基础的训练,把握音阶的准度。更好地把握对于四分音符、音高、时值的概念。

二、儿童唱谱教学培养方式分析

(一)教学中对于教材的选曲

儿童唱谱的教材是儿童学习的基础,因此教材中对于唱谱的选取是学习的关键,儿童正处在对于乐理的启蒙阶段,要根据儿童的生理。心里特点选取合适的适宜的编曲,对于歌曲的接受程度高,学习的基本兴趣就会提高,而只有有兴趣才能更好的关注对于音乐的感知,在唱谱的教授过程中,利用教材选曲充分积极的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教材选取的难易程度也要相对本班级的同学。这就要求教师能即使的发现与解决。

(二)教学方式探究

(1)引导性探究学习培养唱谱的多形式化

在对教授过程中,不是一味的应试教育下的填鸭式学习,使其被动的接受唱谱的这种形式,而是讲求探究式的引导几种基本形式,丰富唱谱的多种形式化,给儿童带来更多学习的乐趣。对于儿童很难理解的钢琴中的乐理、术语等可以替换成儿童世界内的可以理解与把握的词语或者图画,让儿童学会看谱、唱谱的同时了解内在深入的乐理背景与方法,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从儿童的兴趣爱好出发,找到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特点点,因材施教,手把手教学,从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学。教学过程中为儿童提供充足的自由,让每个儿童找到存在与归属感。才能投入更多的学习热情在其中。促进更好的教学。

(2)习惯性培养教学深化唱谱的重要性

唱谱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在儿童使其就培养儿童对于唱谱的重要性认识,使其成为钢琴弹奏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培养起养成良好的唱谱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唱谱的目的为了更好有效的保证节奏以及节点的准确性,儿童对于节奏的把握感相对较差,这就需要在前期教学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唱谱的习惯,初级阶段学习练习节奏感与准确性的有效方式就是利用打拍子的形式,更好准确的区分几分音符,例如,普遍唱谱中,部分而言对于唱谱的四分音符的理解就是一拍,即全音符,可以用手腕打出“V”手势,那么一次类推,就可以用更加生动的方式掌握二音符、八音符等基本概念。这种形式的教学相对儿童更加简单易懂,容易把握。儿童前期利用这种方式加深唱谱的理解,形成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习惯式培养,良好的习惯是儿童学习的基础。

(3)寓教于乐形式的唱谱教学方式加深儿童对于唱谱的兴趣化

多种形式的唱谱方式能够加深对于唱谱兴趣化,尤其是寓教于乐形式,一味的利用上课传统教授形式,很难满足现在儿童对于多种素质能力的培养。儿童更主要是培养天性,兴趣以及能力素养。因此,适当形式的游戏能够达到这种形式化,还能锻炼儿童的合作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等。

1、用比赛的形式练习唱谱

教学中,对于唱谱的练习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赛的方式能够促进儿童的合作意识,可以在唱谱的过程中,分组练习,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儿童用时最少、表现优异的给与适当鼓励与表扬,可以让儿童担任评委,找出其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也能在下次的唱谱中找到经验与教训,最后老师给出关键性总结,以学生为主体,这才是真正在教学过程中所要关注的重要点。

2、通过形象的比喻练习唱谱

将学生难以理解的唱谱用更加生动的形象化的外界存在的事物表现出来,将抽象图标转换成儿童认知的客观事物,就能更加带动儿童的想象力与加深理解记忆。

3、其他技能分析

在儿童掌握了唱谱的基本形式之后,可以适当加入其他的技能,包括对于唱谱的轻重急缓、连音、情感等不同因素形式的唱谱的表现,增加了唱谱的多样化,丰富了其基本形式。

4、利用课余加强对唱谱的基本训练

课余加强对唱谱的训练,只有达到了一定程度量化的积累才能达到质变的可能,所以儿童不仅要在课堂上练习唱谱,课余,甚至闲谈交流之中都可以适当插入对与唱谱教育的练习,使其真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分析总结

儿童是一个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也是培养与掌握钢琴弹奏的基础与能力训练的极其重要阶段,对于儿童唱谱的教学不可忽视,要因而而已,找到适合每个儿童不同的方法,才能因材施教,促进儿童对于钢琴学习能力的提升。初级用简单易懂、生动形象的符号、图片代替,利用多种形式的积极有效的训练,达到对于钢琴弹奏的兴趣与掌握基本的技能。不断的提高儿童的对于学习的认知渴望,促及其全面发展,让儿童在一个更加融洽和谐的氛围中感悟艺术的魅力与熏陶。教学作为重要的环节,切不可急功近利,一味填塞,利用积极有效的方式才能更好的培养儿童整体素养。

作者:支媛媛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儿童钢琴教学论文:儿童钢琴教学中节奏训练分析

对于钢琴演奏而言,节奏无疑是音乐的灵魂,也是构成优美乐章的必要组成因素。幼儿在刚开始接触钢琴教学的时候,很多幼儿钢琴教师更注重的是教学生手型和对旋律的接触,并没有专门安排节奏方面的训练。通过对幼儿钢琴教学课程的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这样的教学安排其实并非科学合理的。幼儿在刚开始接触钢琴学习的时候是最敏感的时期,如果能够在这个时期就给予幼儿最系统和科学的节奏训练,不仅能够让他们打下扎实的基础,还能让幼儿在整个学习钢琴的过程汇总建立良好的节奏感,可谓是受益终身。本文通过分析幼儿钢琴教学中开展好节奏训练的好处,进一步探讨如何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在幼儿钢琴教学中开展好节奏训练,试图为全面做好儿童钢琴教学打下更加扎实的理论基础。

一、什么是节奏训练

节奏训练的概念十分广泛,并没有规定具体的内容,我们一般可以从广义上和狭义上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广义上说,节奏是指大自然中和社会一般生活中一切能表现出规律的声律运动。狭义上说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节奏训练除了要教会学生识不同的节奏类型,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在节拍器的帮助下建立正确的节奏感。诚如著名的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所说的一样:“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而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单独存在,而旋律却不可脱离节奏而存在。”由此可见,节奏训练在儿童钢琴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能够在儿童钢琴教学过程中科学的安排好节奏教学的内容,将让儿童钢琴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儿童钢琴教学过程中节奏训练的困难

(一)培养儿童建立正确节奏感的过程十分漫长

儿童刚开始学习钢琴演奏的时候,大多数是被优美的旋律引起的好奇心,进而产生了学习的兴趣。这个时期他们并没有建立节奏的概念,而是全凭感觉进行练习。但是节奏是十分严格和精准的,但是这种严格、精准和机械化是有区别的。节奏虽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是在音乐中,节奏也是有生命力的。这种概念对于初学钢琴演奏的儿童来说,无疑是很难接受的,因此,儿童钢琴教师要培养儿童建立正确的节奏感的这个过程是十分漫长的。

(二)儿童没有建立清晰的节奏意识

对于初学的儿童而言,并没有建立清晰的节奏意识,他们仅仅是跟随着老师的指挥进行演奏,老师说快就快,老师说慢就慢。尤其是一部分儿童在初学的时候触键的感觉较差,很难控制好自己的手指,就算想要控制好节奏也很难做到。加上年纪小,乐理知识跟不上,一些弹奏特点不明显的节奏类型就很难区分开来。由此可见,想要开展好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节奏训练,就必须要科学合理的引导儿童建立清晰的节奏意识。

三、如何在儿童钢琴教学中开展好节奏训练

通过上述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儿童钢琴教学中节奏训练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儿童钢琴教师却没有专门开展节奏方面的训练,这对儿童养成长期的正确演奏方式显然是不对的。下面,我们就具体从几个方面分别论述如何在儿童钢琴教学中开展好节奏训练,以期能够更好的培养儿童演奏的节奏感,并提高他们对节奏的控制能力。

(一)培养学生养成聆听和律动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是老师对儿童进行节奏培训的基础,为了让儿童更快的适应这种节奏训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聆听乐曲来感受别人演奏时候的节奏感。有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一边聆听一边给所听的乐曲用手打拍子。一开始的时候可以带着学生一起打拍子,并鼓励学生跟着播放或者弹奏的乐曲小声的哼唱,学生能更好的随着乐曲一起律动。这种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培养自己的节奏敏锐感。除此之外,在学生演奏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示范演奏进行模仿,进一步加深对典型的节奏类型的认识,并仔细体会不用节奏的长短,加深学习的印象。

(二)因人而异,选择更适合儿童节奏训练的时间与方法

在儿童钢琴演奏的节奏训练中,对速度的把握、时值的区分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儿童的接受能力受到年龄的影响,因此学习的方法不宜过于复杂。无论是儿童开始上课前的预备练习还是在整个学琴的过程中教师都应该始终贯穿好节奏训练,做好教学规划。根据不同的孩子的学习特点制定不同的节奏训练模式,例如有些孩子是慢热型,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总带有一些紧张的情绪,弹奏乐曲也比较容易出错。这样的孩子就适合在上课前一开始就进行一下小游戏,比如跟着乐曲打拍子,回答老师一些简单的节奏训练问题等为整堂钢琴课“热身”,这样不仅运用了整段的时间进行了专门的节奏训练,还有效的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为更好的开展下面的教学活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正确使用辅助工具和辅助方法

我们这里说的辅助工具主要是指节拍器,辅助方法主要是指用手或者脚打拍子的方式。对于用手或者脚打拍子的方式很多老师是持反对意见的,认为这样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性,一但不自己用手打拍子了,就不能更好的掌握乐曲的节奏。而且老师们也会认为用脚打拍子在演奏的时候不美观,不应该使用这样的方法。笔者认为,用手打拍子不一定要孩子本人完成,家长和老师在聆听孩子演奏的时候一但发现在节奏上有问题,可以正确的使用打拍子的方式来帮助孩子们找到正确的节奏感。当然,更科学的方式我们提倡使用节拍器,因为机械化的节拍器在节奏的掌握上更加精准,也更加不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性,对于建立正确的节奏感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引导孩子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以最自然的方式来感受到节奏的存在是钢琴学习节奏训练想要达到的重要目标,这对孩子们建立完整的音乐素质也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帮助孩子有意识的建立起自己对节奏的认识,尽可能多的让孩子们接触到正规、科学、合理的节奏训练,帮助孩子加深对节奏内涵的理解。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游戏和对辅助工具等各方面的运用,寻找到儿童最能够接受的节奏训练的方式,让孩子们爱上节奏训练,并通过培养更好的节奏感将乐曲表现的更加完美,也是每一个儿童钢琴教师应该不断追求的教学效果。

作者:庞琳琳 单位:山西省运城学院

儿童钢琴教学论文:儿童钢琴教学中方法的运用

一、儿童钢琴教学的特殊性

(一)儿童钢琴教学对象的特殊性

儿童钢琴教学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年龄,儿童的注意力和意志力都非常的薄弱,没有很好地自学能力,容易被其他的事物所吸引,在这个时间段里的孩子,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都受到一定思维能力的限制,这却要求老师的教学能力来帮助学生完成钢琴演奏。但幼儿的模仿能力是极强的,因此教师需要自身能力,并且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给予正确的教学方式。

(二)儿童钢琴教学方法的特殊性

儿童钢琴教学中,幼儿的年龄、心理上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有相应的教学方法。另外,注重家长的观念有没有发生变化,相对来说,儿童在学习中只一味的追求考级,并非为了要以陶冶情操或真实学好钢琴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和家长沟通试着改变他们的想法,钢琴不只是炫技和炫耀的资本,而是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的手法,所以教师要通过教学方法进行引导,注重演奏水平和音乐素养的培养。

二、儿童钢琴教学中方法的运用

(一)儿童学习钢琴的方法是思维开拓的手段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都了解到钢琴演奏的重要性,以及所要付出的辛苦程度,可是在学习中,常年的日复一日的学习和练习是很多学生难以接受的,而且我们都知道钢琴是左、右手之间的配合协调性的运动。在演奏曲目时脚还需要有一定踏板上的控制,而且在弹奏时也需要眼睛在不断地看着曲谱。所以,钢琴在演奏的时候要求身体的各个器官协调心,更是锻炼和开发左、右脑的特殊作用。小脑的发展对其自身发展与创造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实验证明同一年龄段的孩子,学习钢琴的儿童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其接受能力也都要高于不学钢琴的儿童聪明许多。

(二)学习钢琴的过程是培养意志力、自信心的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会或多或少的了解到或在电视上看过钢琴家的表演,那样生动、光鲜亮丽的表现让听众折服,大家都非常爱听也非常愿意成为像钢琴家一样的人。然而,殊不知那些钢琴家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是我们所看不到的。在钢琴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一项非常枯燥乏味的事情,想要弹出一段美妙的音乐是需要长时间的技巧练习才能达到的,这样坚持不懈的练习却是意志力不断成长的过程,也是一种品质的考证,在钢琴教学中,儿童在学习钢琴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怎么去解决手指折指,怎么去解决节奏等等问题,这都是一个意志力不断迈向成熟的表现,每到一个难点都要静下心来去思考,去解决问题的所在和关键点,长时间的练习钢琴就会让儿童找到一个很好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地提高和改善自己,儿童在练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优良的品格,为其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学习钢琴的过程是培养意志力和自信心不断增强的过程。

(三)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是钢琴教育方法必不可少的条件

儿童演奏过程中,儿童在弹奏乐曲时是一种享受作品的过程,更是与伟大的钢琴家一次又一次灵魂深处的碰撞。而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处于即使传授者又是倾听者。教师在教授中要具备全面的音乐素养,更要保证儿童心理上的变化和曲谱的变化,因此,注重教师的演奏水平和观察力,有利于儿童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得到一个正确的演奏方式,更会挺高幼儿演奏水平和练琴的意志力,也是一中精神财富的积累过程。

三、幼儿钢琴教学中所具备的创新性

在钢琴的教学中,幼儿钢琴教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到了相应的重视,是一种通向音乐殿堂的必经之路,钢琴也不断的推陈出新,如钢琴教材的变化,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形式的变化等等。互联网的时代也成就了音乐的传播与快速发展的步伐,许多钢琴家的出现也对我们所不了解的曲目进行演奏与教学示范,然而幼儿教学中这样的示范是非常有帮助的,有助于通过幼儿极强的模仿能力来了解和试奏乐谱。然而这只是其中一个部分。在幼儿钢琴教学中,儿童的创新能力和想法是非常特别的,且非常灵活。教师在教授钢琴的同时也要发散性思维来开展幼儿的创新思维潜能,对于幼儿来说,音乐有助于提高幼儿智力、创造能力。充分利用幼儿的想象力,通过音乐来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教师要通过曲子的元素来开发和发觉幼儿的想象力并充分利用这些元素,通过音乐来训练幼儿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演奏迷人的音乐去陶冶孩子们的心灵,丰富幼儿的精神生活,启迪幼儿美好的思想。创新性思维的开发是离不开轻松、愉快的心情等等,教师的良性教育,优美的语言来促进儿童的积极性,而且配合和应合儿童一切积极的想法和言论,平等的对待幼儿的主动性。在学琴的过程中,持之以恒是练琴的重重之重,让孩子们让成有责任心、责任感,不要轻易的放弃练琴的念头,而且家长也要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心态。不要过分的追求曲目数量的多少,应多关注音乐质量和孩子的学琴兴趣以及心态才是明智的。在钢琴教学中,教学方法要推陈出新,传授新鲜教学方式,更加注重情景教学、听力引导、言语交流等方法。总之,幼儿钢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琴初期的儿童心理、兴趣等问题,在学琴的过程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态度与毅力,通过教师、家长及幼儿这三个重要环节的协调配合,使幼儿掌握科学的练琴方法,引导他们走上通往音乐的艺术之路。

作者:陈雷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儿童钢琴教学论文:儿童钢琴教学趣味性探究

一、儿童钢琴学习的重要性与趣味性教学的优势

学琴时期的儿童往往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易分散,很多孩子静不下心来学习。钢琴中大量枯燥乏味的技术训练和理论、传统的填鸭式课堂灌输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使其产生了厌学情绪。因此,钢琴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儿童学琴的趣味性,这不仅能让学生保持对钢琴的兴趣,激发其学琴的主动性,养成每天练琴和主动聆听音乐的好习惯,而且能把被动的练琴变为轻松快乐的学习活动,并在学习中不断挖掘自身潜能,提高学习效果,为日后能顺利学好钢琴做好必要准备。

二、提高钢琴教学趣味性的途径

(一)教师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兴趣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刺激,创造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首先,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多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堂活动,可以通过动作、语言、音乐及多媒体来塑造或再现与学习相关联的情景。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再次,让学生融入创设的情景中学习,深刻地体会弹奏的要领和表现的情感。如在学习《摇篮曲》的音乐表现时,教师可以讲故事或以播放视频形式,呈现出在冬天的夜里,一位慈祥的母亲用舒缓的歌声哄孩子入睡的场景,并引导学生想象这位母亲歌声中的柔美情境。在钢琴上模仿静谧柔和的音色,通过图片、经典音乐,多层次、多角度地欣赏作品中的意蕴。随后让学生尝试角色扮演,想象自己正在为同伴们弹琴,让优美琴声伴随着他们进入甜美梦乡。这种形式让枯燥的琴谱变得生动且形象,学生弹琴不在是机械的重复练习,琴声会承载着他们丰富的想象与真挚的情感,让其充分体会音乐的美和钢琴丰富多彩的表现力。

(二)学生观摩学习,激发学习趣味

观摩学习是把2至3个程度相同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同时进行教学的形式。这种学习最适合初学者,而这种方式将教师资源发挥到了最大化。在学习钢琴的初级阶段,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掌握手指独立运动的能力,还要讲解大量音乐理论方面的知识,如在学习放松弹奏时,教师要告诉学生在弹琴过程中,手腕到肩膀都应是完全放松的,力量是通过肩、肘、腕的放松自然传递到指尖,这样才能弹奏出通透圆润的音色。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全部站立起来,腰向前伸,手臂自然放松地垂直向下并前后摆动,体会手臂放松的状态。学生可以相互观摩,观察手臂完全放松的状态。随后,教师要求学生先从中指开始,在钢琴上学习短奏弹法,保持手臂放松的状态,先提腕,再随手臂的自然力量落向琴键。手指触键瞬间,指尖要有支撑,弹奏出明亮歌唱的音色。最后,让学生轮流在钢琴上弹奏。学生会在相互聆听的过程中发现音色的优劣,弹得好的学生会增强自信心和成功感;弹得稍差的学生会不断努力、克服困难,改变懒惰散漫的学习状态,争取在下次弹奏中表现得更好。钢琴是表演的艺术也是听觉的艺术,传统“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可适当结合小组课的形式,增加学生观摩的机会。学生的聆听过程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形成对优质音色良好的感知能力,激发其竞争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教师启发联想,活跃课堂气氛

启发联想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索性学习的形式。通常是教师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语言,把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以及贴近生活的比喻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逐渐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如学习音高,教师把高音比作母亲说话的声音,把低音比作大灰狼说话的声音,通过“捉迷藏”的游戏,让学生在钢琴上找出高低音。在学习音名时,把钢琴上的CDEFGAB分别比喻成七色光环或七个小矮人,以加强学生对音高的认识与听辨。学习音符时可以编成歌谣,以方便学生学习,如全音符空心拳头数四拍,二分音符白气球数两拍,附点二分音符白气球多一点数三拍,四分音符小蝌蚪数一拍。在音乐的表达上,让学生明白音乐和文学一样,都能自由地表达情感与思想。音乐是由乐句构成,而乐句有力度强弱之分,就像人们说话的语气一样,要与呼吸相结合。关于讲解乐谱上表情术语,可以将力度记号“f”比喻成雷声一般洪亮辉煌,“p”宛如小鸟低声吟唱。值得注意的是,初学钢琴最容易出现手指第一关节凹陷,教师不妨把指尖比作芭蕾舞演员的脚尖,并告诉学生:“想在钢琴上跳舞就要把指尖立起来,才能跳出优美的舞姿。”学生就会很快领会并规范手指触键。在儿童学习的钢琴曲中,有很多乐句是相互呼应的,前一乐句与后一乐句会形成鲜明对比。要在弹琴过程中启发学生把乐句想象成对话,学生就能更好地根据不同情绪做音色上的对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的方式来表现音乐,启发儿童合理、丰富、多彩的联想,为乐曲增光添彩。

儿童教学是钢琴教学中的关键领域,尤其是在加强手指基本功训练和乐感的培养方面,这对其今后钢琴的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琴兴趣,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取得更优质的教学效果。

作者:吴倩霞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