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2-05-28 11:26:43 关键词: 大学 心理 毕业论文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一环。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心理健康系统,在此基础上要认真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努力为高校学生解疑答惑,积极发挥其重要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心灵成长。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论文

[摘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一环。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心理健康系统,在此基础上要认真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努力为高校学生解疑答惑,积极发挥其重要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心灵成长。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教育管理;角色

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戴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关注心理健康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大趋势。然而,大学时期是人的心理与生理发展趋向于成熟的重要阶段,在如此关键的时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与健康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高校的教育理念是将大学生培养成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的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在大学生群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表现

随着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而就大学阶段来看,大学生们主要面临着学习、生活、就业这三方面的压力。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环境变迁。这一问题主要集中在刚进校的大一新生上。生活环境的变化,让他们对陌生的城市产生消极、害怕的情绪,要适应周围的变化则需要花费一段的时间,良好的生活环境对大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人际关系的变化也让许多大学生难以适应,面对来自各地风格各异、特点各异的新同学,如何建立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则成为了让他们的头疼的问题,人际关系的交往对大学生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当然这其中还包括对新的学习生活的适应,大学生的学习不同于初高中,初高中的学习多依赖于教师,而大学生的学习则主要表现在自主学习上面,这一学习方式的转变让许多学生难以适应。如何进行自我调适、如何适应外部环境问题,这些都是高校对大学新生所进行的第一课教育。面对这些问题,许多高校都进行了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以及相关的团体辅导培训。以宿迁学院为例,在新生军训期间,心理健康中心会以“和谐班级,你我共创”为主题进行团体辅导培训,这一活动使班级学生意识到班级群体是一个“家”,同学之间是彼此互帮互助的家人,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游戏得到放松,同时,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逐渐打开心扉,让同学们和谐良好的相处。这一主题活动的开展为最终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群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人际关系。大二学生逐渐开始适应大学生活,在此基础上,诸多问题层出不穷,而其中最为明显的则是人际交往问题。随着自己的个性特征逐步显露出来,对于朋友的选择,有了自己的取向,面对宿舍里、班级上性格各异的同学,同学们开始变得不适应或者不习惯,冲突会更加明显,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面对这一问题,高校会举办心理情景剧。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来看,心理情景剧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一种治疗方法,让来访者把自己的焦虑或者困惑用情景剧的方式表现出来,心理咨询师在一旁进行点评,并借此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治疗,来访者在咨询师指导以后继续表演情景剧,直到最终对自己的问题解决有所帮助。而高校中举办的心理情景剧,团体成员扮演日常生活问题情境中的角色,让成员把平时压抑的情绪通过表演得以释放、解脱,同时,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及获得处理问题的灵感并加以练习。同学们通过举办心理情景剧,把生活中的事情搬上舞台,敞开心扉,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分享。这样,心理情景剧为同学们的个性释放提供平台,台上台下可以进行互动、一起解决,使更多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同时团体辅导以及户外拓展训练,促进同学们能够相互分担、互相扶持,从而共同成长。再次,认识自我。大三阶段的学生,已经强烈意识到“自我”,也注意到了自我的脆弱,因此产生出强烈的充实自我、发展自我的需求。有的同学在追求发展自我中顾此失彼,没能达到期望的目标,产生了不良心理反应;有的同学在发展自我过程中,放大了自我弱势、忽略了自我优势,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而采取防御机制,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甚至产生了烦恼与恐惧不安等严重问题。由于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学生会选择采用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学院一般会选择开展心理课堂、心理咨询热线又或是心理沙龙,让同学们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对于学生的问题,心理健康教师也会相应地给予咨询与治疗,运用合理健康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最后,职业规划。怎样进行良好的职业规划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是困难的,往往无从下手。职业规划对于大四学生而言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职业规划对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世界观、人生观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这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开设选修课,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将职业规划作为一门课程提供给学生选择,甚至在大二就提前开设此类课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了解社会,为职业规划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一份优秀的职业规划不仅需要有正确的认识,还需要教师的引导与评价。在这个问题上,高校要定期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需求,让学生能够建设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体系,让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更加完善,同时也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服务,通过系统、完善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自我,走向成功。

三、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在大学教育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通过前文的描述,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每一个年级段的大学生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因而,高校的心理健康系统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高校众多的学生组织与学生社团,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它以自己专业的理念参与着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所以,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在大学教育管理中的角色定位,我认为应当分为以下几种:

(一)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主要以教师和学生干部为主。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困惑,我们往往会采取团体辅导和咨询的方式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干部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并对高校的心理工作制度、基本的咨询方式有具体的了解。对于全国开展的“5•25”心理健康节,教师和学生可以以此为契机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心理健康系统承担着本校的心理健康的重任,教师和学校则是主要的领导者,要善于利用各种主题日的活动来帮助学生们解疑答惑。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并没有深度的认识甚至不了解,这就提醒我们,要多开展相应的活动,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来,主动咨询,从而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学会帮助自己,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作用。

(二)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扮演朋友者的角色

高校的运行离不开各个学生组织之间的配合,如果说学生会是以行政工作为主,学生社团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为基本目标,那么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则是以建设学生心灵工作为宗旨,同样是他们学习生涯中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心理健康建设,可以让学生快速适应学校,在大学这个平台上提高自己、发展自己,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基础。所以,在这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要学会将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让他们能够相信心理健康机构,信任心理健康的教师,从而让学生们学会倾诉、学会倾听、学会减压、学会交往,这些都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帮助。因此,想让学生能够健康地发展自己、学会规划职业生涯,那么我们就需要将每一个来寻求帮助的人当作是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人一样呵护,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合理的建议。

(三)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扮演管理者的角色

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作为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也是其中的工作项目之一。例如开学的新生讲座、毕业生的职业规划等活动,其中都有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身影。因此,在这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要充分发挥好管理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积极举办相关活动,引领学生的成长,让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成长生涯中的关键作用。以宿迁学院为例,在开学之初,我校会让学生做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大一新生对于新生活的适应程度如何,这一做法能够充分地帮助辅导员认识、了解自己的学生,为教师了解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专业的数据分析,辅导员可以清楚地看见自己的学生会有哪些困惑、哪些难题,这对于学生日后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优秀的管理方式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涯,更好地树立自己的目标,确立自己的地位,这些认识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是学校管理工作中关键的一个环节,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可以帮助学生的成长,让学生生活在和谐健康的氛围中。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必须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正确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希望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与生活品质,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促使他们日后成为一个具备高素质与好心态的人才,这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作者:张剑宇 华夏 刘翠英 单位:宿迁学院文理学院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心理健康大学生管理论文

一、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我校秉承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坚持为学生做思想政治、作风纪律、形势与政策等教育,保持学生政治时势教育学习不断线;注重加强诚信和社会荣辱观教育,在开学、各种考试、先进评选以及“奖、助、贷”的发放和签订等形式上,积极开展和加强“诚信、励志、成才”教育、义务劳动活动等;针对飞行学生特点和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缓解学生在学习以及飞行训练等方面的压力,成立了心理干预咨询室,建立学校、学生大队、教学小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停飞学生和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预防和应对心理疾病,使学生保持健康身心,做品德高尚的飞行员。

二、“严”字当头,坚持

对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为进一步培养学生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意识和习惯,我校坚持把“一日生活秩序”作为准军事化管理的切入点,着力从飞行秩序、站队集合、作息时间、内务卫生、礼节礼貌、请销假等环节上严格管理。坚持每日查房制度,实行内务评比,不断加大学生执行校纪校规的检查力度,特别在节假日前后,定期和不定期组织规章制度宣传教育,以严格的行政管理来培养学生严谨的飞行作风。坚持铁的纪律,敢于逗硬,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谁无视纪律,违犯规定,都要受到严肃的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此外,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在坚持准军事化管理的基础上细化管理措施,制定了相关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分院学生管理的相关规定,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三、突出以生为本

服务育人我校坚持“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方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工作理念,关心关爱每位学生。对学生管理干部提出“重教、严管、善待”的工作理念,要求学管干部做到爱生如子,使严格要求与耐心说服相结合,纪律约束和思想教育相结合,制度逗硬与点滴养成相结合。举例来说,我校新生接收和毕业生转送都由相关部门指派专人到场接送,坚持送生病学生到医院就诊、为生病学生单独制作病号饭、假期专车送学生到车站、为每位学生制作生日蛋糕赠送祝福,为每位学生制作并赠送纪念品(马克杯)等,同时,还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使学生们体会和感受到校方的人文关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热情。学生管理工作既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环节,也打造高校和谐氛围的基础。如何更好地开展好这项工作,需要高等院校结合自身实际,紧随时代步伐,积极探索当代大学生的管理思路,来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和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作者:孙粟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新津分院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论文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性偏差是指大学生在性发育过程中的一种不良反应,比如迷恋黄色书刊和杂志、看黄色影视剧等,他们不属于心理障碍。但这些不良行为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应给予一定的干预,要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他们转向其他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文体活动。5.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主要是睡眠量不正常和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大学生的睡眠障碍主要有失眠、梦魇、过度思睡等,造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身体疾病等。而且,失眠常常是由生活、学习压力造成的,也可能是神经症的伴随物。所以长期的失眠会导致大脑功能的紊乱,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二、齐抓共管,合力创造心理健康的教育管理环境

1.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高校要切实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比如,开设恋爱与心理教育课、心理健康课等,向学生传授和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首先,用教学的形式,通过给学生系统的心理知识培训,让学生的心理发展由“自发”向“自觉”过渡。其次,开设兴趣活动小组,授课教师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加强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相结合。这样,不仅活动气氛轻松,学生可以自由地学习、讨论和研究,提高自主创新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磨炼学生的学习意志,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拼搏精神,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

2.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活动

学校要定期开展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活动,在参与中真正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在内容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强调大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行动的全面投入;在组织上结合各个班级和各个团队活动来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有关知识,也可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或者小组辅导。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大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管理自己、接纳自己,认识掌握了周围环境,并不断与其相适应,增强他们应对困境和压力的能力和勇气,并鼓舞学生寻求生活的真谛。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科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心理发展过程。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疏导,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同其他心理教育的方式相比,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仅有广泛性,而且有整体性。因为它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一学生的心理问题来辅导,而是针对广大学生普遍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倾向来咨询和辅导,这种教育是隐形的,它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方法将心理影响积淀在学生的心理结构中。所以,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灵活性。

4.提高高校教师的心理素质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心理发生着巨大变化,使一些高校教师的心理产生了压抑感和冲突感。教师的行为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所以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代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包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所教学科和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充沛的精力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崇高的品德、严谨的治学风格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富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人格特征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了解大学生为基础,营造和谐的气氛为前提,教师通过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用自身的健康心理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5.注重学生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而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对学生的健康教育进行指导,开展多形式和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三条途径的健康教育影响形成一个最大的合力。我们要逐渐改变传统的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好的教育教学观念,指导学生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学生在幸福的环境中成长,在平等、民主、和睦的家庭环境中陶冶健康的心理品质。而且还要调动社会广大力量,净化社会环境,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在文明的社会环境中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作者:杨翠碧 单位: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论文

一、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生年纪轻轻,却被家庭和社会寄予厚望,这种厚望也许能成为学习的动力,也许让其不堪重负。此外,一些大学生还面临贫困、就业、情感等问题困扰,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不健康的心理必然会导致不健康的行为。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有的学生与老师、学校甚至社会对抗。甚至于,有的学生产生罪恶的念头,最后走向犯罪的深渊。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实属必要。如果能够加强对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就容易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目前很多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大多是学生有了问题自己去找老师。大多数高校仅在新生人校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之后就将心理档案束之高阁,不再对资料进行更新,测评结果缺乏系统性。这种管理具有粗放性和随意性,使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滞后,很难针对问题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很多高校也建设了大学生心理档案,但这些高校建立心理档案的主要目的就是排查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忽略了绝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心理需要。大学生心理档案应该是普适的,如果过于重视大学生心理档案的诊断功能,就可能忽视大学生心理档案的预测价值,忽视正常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忽视对大学生心理档案全面的、有价值的、有效率的研究和开发。

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可行性

(一)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心理档案的建立提供专业知识保障2005年教社政1号文件及时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文件要求各高校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这种要求反映了高校扩招的实际和高校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如果不及时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校的质量和声誉将受到影响。目前绝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室,有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高素质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已初具规模,这为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专业知识保障。

(二)计算机与网络的发展为心理档案提供技术支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不断发展壮大,这为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系统,提高其使用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持。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心理档案管理软件得到开发应用。目前出现的心理档案管理软件一般分为单机型和网络型两种:单机型仍然依赖纸笔测试,将所得的团体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通过软件进行分析,并将统计分析结果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网络型是通过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来实现个人及团体的心理测验、分析统计与评估工作。

三、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议

(一)加强相关师资队伍建设

1.扩大师资规模一定的专职师资规模是加强心理健康管理的保障。在发达国家,学校心理服务人员一般都占一个较高的比例。为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加强学生心理研究,日本国立大学专职心理咨询老师与大学生的比例是1:5000—1:10000,而私立大学则为1:30O0~1:50O0。我国高校一般只有1~2名心理健康管理人员,与学生的比例约为1:15000,但是高校为数不少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应当成为心理健康管理队伍的强大后备军,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置”的要求,经过近l0年的发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已形成规模,而且他们直接面对学生,容易与学生建立友谊和加强沟通,更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

2.强化专业培训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统计学、档案学等相关知识,掌握心理咨询、统计归档、跟踪服务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强化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美国,心理辅导人员必须符合美国人事指导协会制定的标准,一般要求学校心理辅导人员具有硕士或者博士学位,要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两方面都受过专业的训练。

(二)加快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系统开发

1993年北京理工大学开发出单机版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2000年王建中开发了心理测验与统计软件系统,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2004年开发出的金海大学生心理档案系统,这些都是单机版的大学生档案管理系统,便于档案的统计与分析,但建档和管理不方便。北京心知章文化交流有限公司1999年出版发行“心海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和北京安人测评技术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发行的“京湘学生心理档案系统(安人软件)”都是网络版,但这些系统重点在心理测试上,不便于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归档、管理和操作,且在同时段测试人数过多时,容易出现瘫痪。2008年南昌大学硕士罗亮亮采用Application+XML缓存机制,以XML作为数据的传输格式,开发了一套网页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但这套系统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实践检验和推广。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系统的开发仍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三)深入挖掘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应用价值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它,而目前许多数高校对心理档案的利用仍停留在诊断和筛查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层面,而忽略了绝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心理需要。心理学家认为,心理疾病的形成大致经历心理危机、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心理衰退四个阶段。心理危机是心理疾病的肇始,详尽、准确的心理档案资料,能够帮助心理健康工作者及时了解大学生身边发生的危机事件,有助于及早开展心理危机干预,防微杜渐。除此之外,心理健康档案还有更多使用价值。如法国,学校心理档案的利用更趋于综合化,把实践的重心放在三个方面:定向、预防、综合。心理健康专家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帮助教师和管理者确定未来的教学方向,给家庭提出建议,帮助学生ca我评价。德国学校心理档案除用于特殊教育、行为矫治和学业指导外,还在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定向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这些国家的学校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经过长期摸索,逐渐成熟,为我们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参考。

(四)建立成长性心理健康档案

一个人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心理问题的产生也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成长性心理档案将个体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来并连贯成一个整体,它包含了个体从幼年到成年各个阶段的资料。在欧美的发达国家,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已经形成一个系统化的体系,一旦建立,即为终身制,同时材料会不断更新。目前部分大学通过让学生自我描述成长经历、家庭背景、早期抚养与教育情况以及对个人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来了解其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如果能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就建立系统的成长性心理档案会更全面更真实。因此,在个体成长的各个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心理档案,使之系统化,成为个体成长性心理档案,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韩香芝 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大学生社会心理论文

大学不仅是现代社会的“发动机”,还是“世俗化的教会”。大学是有可能也有必要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引导、优化社会心理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应有的作用的。大学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加强对社会心理的引导和优化。

第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引导达成社会价值共识,从而引导、优化社会心理。当前社会心理的复杂多变,大量消极社会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社会转型阶段价值观多元化所引起的价值迷失的必然后果。因此,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关键是要解决价值标准问题。而价值观是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即观念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核心内容之一,是意识形态各要素的综合反映形式,它集中体现了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所以,从这层意义上说,优化社会心理实质上就是要坚持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因为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全体人民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认可、普遍遵循、自觉践行的主导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当前,我国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我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实践煅造而成的思想文化成果的精华,是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联系的、特定的、在意识形态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思想形式的总和,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其核心就是十八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一个共同思想基础,作为社会上最高层次的文化教育结构,大学更应严格贯彻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第二,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加强社会意识理论研究从而引导、优化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包括水平不同的两个层次: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是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具有朴素自发性、日常经验性和大众普遍性的典型特征。意识形态是意识水平较高的社会意识,是在社会心理中沉淀提炼出来的思想体系。在一定社会关系基础形成的社会心理经过系统化、抽象化,就上升成为社会意识形态;而社会意识形态一旦形成,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心理,使其按照意识形态的理念发生变化,即通过教育、传播等方式可以使意识形态转化为社会心理。也就是说,在社会意识内部,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且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在建设和谐社会心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会心理本身的理性研究,另一方面加强对社会意识形态的理性研究也是必要措施之一。此外,大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科荟萃的优势,充分调动各学科的优势人才来研究相关内容,从而丰富、完善社会意识形态,使社会意识形态发挥出强大的理论力量来引导社会心理的变化。对于当前我国社会来讲,大学主要是调动广大教师特别是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师积极参与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中来,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第三,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是大学引导、优化社会心理的根本途径。社会心理的优化从根本上看是要实现社会转型的关键和核心——人格的转型,即现代健康人格的塑造。人格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性格和精神品格,包括认知品质、意志品质、情感品质等感性和理性的构成要素。只有人格健康,个体内部心理成分和谐,社会心理和谐才有望达成。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负有思想教育、塑造品质、培育人才的重大任务,培养具有现代健康人格的大学生,向社会输送各类合格高级专门人才本就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且,由于大学生接受的是本时代最高程度的文化、知识教育,他们的思想、意识、观点等往往也是本时代先进精神的代表,在由个体心理向社会心理转化过程中,这种合规律度越高、可信度越高的个体意识、观点等越容易被社会化,从而成为社会心理。所以说,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塑造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心理的和谐,也对社会其他成员的心理发展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人口数量日益增大,其本身就在社会总人口中占有了相当大的比重,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的心理和谐程度本身就是社会心理和谐的一个重要内容。由此可见,培育和塑造当代大学生积极健康人格对当代社会和谐社会心理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学教育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作用于大学生,一种是教化育人,一种是环境育人,而这两种方式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精神为内核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称,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具有激活作用。积极的文化环境促使大学生人格向更协调、完善的方向发展;而消极的文化环境会抑制大学生人格的正常发展,使人格塑造发生偏差。大学生还处在人格发展的不稳定阶段,同时也意味着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积极向上的大学校园文化可以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和谐的人格。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组织——社会高端文化组织,大学文化建设就是社会高端文化建设,代表着社会先进文化。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建设当前我国大学校园文化成为培养当代大学生和谐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

作者:吕素珍单位:江汉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试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如何解除大学生心理危机,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辅导已经引起了我国各大高校的高度关注。为此,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对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就如何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大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大学生某种心理上的严重困境,当事人遭遇超过其心理承受能力的紧张刺激而陷入极度焦虑、郁闷和失去控制乃至不能自拔的心理状态。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大学生自杀或致伤他人,给学生家庭带来极大的伤害,也给高校和社会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些现象都是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外在表现。心理危机事件虽然发生在极个别学生身上,但却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好,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2011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专家论坛公布了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结果。这项名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课题显示,全国300多家高校接受调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中,有40%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危机情况比较严重。68.1%的受访者表示,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积累,引起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首要原因是恋爱感情问题,其次是人际关系问题,占55.1%,接下来是心理疾病问题、学习问题等。这项研究还发现,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时,显得自信心不足,对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的认同度一般。不少被调查者呼吁所在高校能够加强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专业队伍的培养,其次是“加强普及工作”和“建立危机干预机制”。

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巨大的冲击。教育部门希望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意识、心理疾病预防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获得心理支持的能力;为有心理困扰和轻度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为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提供心理治疗服务;对校园内出现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及时干预和转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覆盖面广、普及性强的特点。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停留在抽象的道理说教上,教育内容与实践脱节情况严重,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教育方法单一,停留在传统的德育理论灌输上。主要存在问题有:对于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应变能力和意识差。当学生发生心理危机时,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行动迟缓,对于有心理危机的学生防控意识差。对待学生心理危机的非科学化和专业化现象严重,行政干预情况较多。缺乏高素质、专业性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和有效的机制。投入用于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经费不足。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现代化的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开始加速,社会变迁的速度加快时,不仅社会问题频繁发生,而且心理问题也大量凸显,导致出现社会性的“心理动荡”现象。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日趋开放,竞争日益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也难免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生活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另一方面,人际关系更加丰富而复杂。一些人际交往能力相对差的学生在新的环境里不可避免地遭遇人际交往困惑,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2)严峻就业压力的影响。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60余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大学生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力。有的学生对自己不能有正确的认识,在择业前盲目乐观,过高估计自己,在就业失败后,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导致紧张、烦躁、焦虑、情绪低落和自卑,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家庭问题的影响。父母的价值观、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家庭经济情况及家庭环境的氛围等对一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家庭教育是大学生的第一课堂,他们最初的是非意识都是通过对家长和亲人的模仿学习而来的,这些意识是耳濡目染的从小就刻在孩子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所以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长期以来,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期望下,在只追求学习成绩的压力下,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只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由于相当一部分家长自身受教育程度较低,不但不懂得科学的教育观念,反而采用一些自认为很正确的错误观点来误导孩子,在教育方式上也多采用简单粗暴的家长制手段。这种落后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心理品质。

(4)学业问题的影响。大学的教育与学习方式和高中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大学课程很多 教师上课进度很快,和学生交流的时间有限,平时作业和考试都非常少,留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该怎么学,学什么都由学生自己安排,很多学生由于自控能力差,不能很好地合理安排,而利用这些自由的时间上网、看小说、谈恋爱等,最后导致逃课、厌学、考试舞弊、课程考核不及格等问题,从而产生困惑、矛盾、烦躁等情绪。

(5)情感问题的影响。大学生对人际交往抱有强烈的需求与较高的期待,但由于缺乏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和经验,而使期望与现实产生强烈反差,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学生,比较严重的是因恋爱问题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在心智上还不完全成熟,也没有能力承担该尽的责任,加上对爱情的懵懂及不恰当的认知,这使得他们在相处过程中出现矛盾、纠纷,导致分手、自杀等一系列问题。

(6)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互联网因其跨时空性、匿名性、互动性及便利性等特点,很快为大众所接受并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流行的沟通形式。不少大学生一方面通过网络浏览了大量的信息,扩大了视野,丰富了生活;但是,另一方面有的意志薄弱的学生也因此对网络日益迷恋和依赖,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沉湎于虚拟世界。网络成瘾导致大学生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进而可能导致心理错位、人格分裂,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形成。同时,境内外敌对势力也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渗透,可能造成一些大学生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思想矛盾引发心理焦虑,进而产生心理问题。

(7)环境适应问题的影响。目前在校生已有相当比例为90后,独生子女所占比例大,不少学生受长辈溺爱或缺少家庭教育,父母等长辈未能很好地纠正和引导子女的一些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导致一些大学生缺乏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缺乏尊重与关爱别人的情感,自我中心意识与逆反心理较强,耐挫折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三、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1.建立健全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及后干预机制

通过开展新生心理普测、高年级学生心理疾病调查、对长期身体疾病困扰和学业困难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加强心理咨询中心、门诊医生、辅导员与学生心理危机信息沟通,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和寝室长作用等渠道,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信息的预警机制。同时组织专家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心理鉴别,形成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评估一整套工作机制;建立学院心理异常学生及时报告制和咨询教师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制,建立从学生党员干部、班主任、辅导员、学院、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校领导的心理危机信息反馈机制;对严重心理疾病学生及时转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或休学治疗,对轻度心理疾病学生和心理康复期学生要求家长陪读治疗等措施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通过对危机当事人进行危机干预,一般会产生三种结果:一是心理平衡,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二是留下永久性的心理创伤;三是暂时实现了平衡,但随时可能会反弹或爆发,因此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连续性、长期性的工作。建立后干预机制不仅是对干预效果的强化和保证,也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需要。

2.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通过教育宣传使学生树立心理危机理念,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课程体系之中,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心理测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举办心理剧演出、心理沙龙以及网络咨询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宣传和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心理危机知识。

3.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相关研究结果发现,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危机脆弱性成强负相关关系,即社会支持越多,个体的危机承受能力越强;反之则相反。因此,建构社会支持网络是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外部援助的重要方面。来自家庭亲友的关心与支持、学校师生的鼓励、心理工作者的早期介入,这些都可极大缓解心理压力,使其产生被理解感和被支持感。心理干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家庭这一重要环节。应及时和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因为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沟通更方便,学生也更易接受。但要对家长沟通的方式、方法进行指导,防止出现负面作用。

4.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培养大学生成才的有效方式,自然要承担起调适大学生心理,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教育者要从分析研究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特点入手,理顺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关系,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探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为大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在实践工作中密切相关,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都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都是为了促进大学生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问题往往是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交织在一起,要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重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借助思想品德教育途径,重视在意识层次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二者在教育目标和内容上的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试析大学生手机上网行为及心理研究

[论文摘要]手机上网已成为当今社会流行的自媒体,成为大学生信息获取与沟通的重要渠道。大学生手机上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我们必须顺应手机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手机上网进行健康心理引导,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手机上网 行为偏好 心理研究

一、大学生手机上网概况

近年来,手机网民成为中国网民的第一大群体。各项指标显示,手机网络的增长速度全面超越了传统网络。2013年1月15日,《中国第31次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手机网民数量年年刷新:统计截至2011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3.56亿,年增长率为17.5%;截至2012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已达4.2亿,年增长率为18.1%,手机上网比例从2011年69.3%,上升到2012年的74.5%。①

在手机网民构成中,大学生网民是手机上网用户的主要群体。《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由中国网络信息中心于2011年4月,数据显示,2010年底,中国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规模为2.12亿人,占网民总体的46.3%,其中手机网民达1.7亿人,占整体手机网民的56.1%,72%的青少年手机网民使用手机在线聊天服务,使用手机搜索和手机音乐的青少年手机网民达到了62%和58.2%。②

2012年,新型即时通信如微信、微博等新兴互联网应用迅速扩散,网民的网络应用习惯出现了显著变化,即时通信的使用率增至83%。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4亿,微博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提升5.3个百分点至43.8%,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3.09亿,其中手机微博用户达2.02亿,占所有微博用户的65.6%,③微博发展成为使用率增幅最大的手机应用。

(一)大学生喜爱手机上网的原因

大学生对外界新鲜事物有比其他年龄段群体需求更强,手机已经成为了大学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喜爱手机上网主要有以下原因:

1.手机上网方便快捷。“影像”和“图文”是“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最常用的手段。相比传统电脑的使用,手机携带更方便,获取信息更快捷,时空限制更少;手机具备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功能、多媒体应用功能、个人信息管理功能,可以下载资料、查询信息;手机的移动互联网功能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

2.手机上网功能日趋完善。目前各大手机网络运营商均加大了针对校园群体的移动互联产品研发力度。其中,作为校园用户群体覆盖率达90%以上的中国移动,通过对其四大产品业务线(飞信、139邮箱、移动MM、移动微博)的功能优势与校园群体使用需求相结合,推出了多款适用于校园群体的移动互联功能。有可以随时记录校园生活的移动微博;有适用于同学群体之间沟通的飞信拇指群;有随时免费接收邮件的139邮箱;还有为课外娱乐生活提供各种益智游戏下载的移动MM。

3.手机上网费用较低。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网络运营商针对大学生推出了手机上网系列优惠,包流量和包月等多种手机上网计费形式费用相对较低,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进行选择,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手机上网的重要原因。

(二)大学生手机上网的行为偏好

1.微博是大学生使用最多的互联网平台。微博是基于推特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型网络平台,是一种新型的人与人沟通的方式。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是腾讯QQ、中国移动Fetion、微软MSN、互联网Skype等发展出来的。2006年,博客的鼻祖Evan Wiuiams通过Obvious公司推出了Twitter(推特)即时信息服务,但是它限定每条信息不能超过最大容量,即140个字符。大学生是使用微博的主要群体。他们用微博记录多彩的大学生生活,表达个人的情感情绪,用来推广自我形象,通过与他人交流以加强人际交往,寻求社会认同。

2.微信作为即时通信工具成为大学生的新宠。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手机聊天软件,它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图片、视频、文字,可支持多人群聊,带给大学生全新的移动即时通信体验。微信推出至今,已经以一种迅猛的态势进入了大学校园。

大学生喜爱使用微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费便宜。微信软件本身完全免费,微信走流量,流量套餐相对比较便宜,且凡有WiFi的地方都可以免费使用;第二,方便实用。微信的“LBS功能”通过“摇一摇”可查看自己所在位置附近使用微信的人;更有其独特的“语音对讲”“手机群聊”等功能,深刻地影响了大学生传统的社交生活,大学生们用微信找教室、找朋友、找老乡;第三,提供娱乐。微信支持QQ邮箱、腾讯微博、语音记事本、漂流瓶、QQ同步助手等插件功能,沟通变得生动有趣;第四,潮流时尚。不少大学生拥有Android、iPhone、Symbian等智能手机均能使用手机微信,体现移动互联网的潮流性,微信成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新生自媒体。

二、手机上网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分析

(一)积极心理影响

1.满足大学生群体积极“入世”的资讯需求。截止到2012年6月底,手机搜索用户规模达2.6亿,使用率达66.7%,是仅次于即时通信的第二大网络应用。大专学历网民网络新闻使用率为87.6%,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第一目的,便是关注时事、满足日常新闻资讯需求。

2.促进大学生个体的认知与发展。手机网络在传播信息、倡导先进理念、舆论监督、传承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手机上网使大学生获得丰富海量的信息,并能即时更新。对心理养成处于活跃期的大学生群体而言,它延伸了大学生的认知感官,扩大并加深了大学生感知、思考、探索世界的广度和深度,对其心理机制、道德认知、心理人格等方面,均有着积极意义。

3.同学间的联系和交往更紧密。手机上网使校园内资讯针对性和可利用率更高,QQ 号已经成为时下大学生互相联系时必备的身份验证码,有 90%以上的大学生使用 QQ 作为聊天工具,以人人网(原名校内网)为代表的互动平台,由于校内网民基本上都是大学生,相比于其他共享资源,校园内分享的资源可利用率更高,它既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资源共享空间,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交友平台。

4.师生间的沟通更快捷方便。教师通过微博、微信及时掌握大学生动态,从大学生和转发的内容,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惑、所行,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抵御不良信息影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微博、微信平台变成平等互动的沟通桥梁。

(二)消极心理影响

当代大学生在享受手机网络给自己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也正经受着它带来的种种心理困惑。

1.沉溺于手机网络不能自拔。部分大学生由于自制能力比较差,一部分大学生成为“手机控”,一时一刻都离不开手机,甚至上课时也登录手机网络,对学习、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甚至存在“到课率”高、但“抬头率”低的情况;虚拟空间交往时间过多,使现实生活中的交往,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流机会减少,同学间、朋友间、家庭成员间的联系逐渐淡薄,有少数大学生出现孤僻、疏离、人际关系淡漠等心理异化现象,长时间浸淫手机上网,一旦在虚拟空间遭遇交际挫折,在真实世界里容易滋生敏感、多疑、恐惧,乃至冷漠、麻木等心理疾病。

2.造成心理麻木和思维混乱。虚拟空间呈现的海量信息,在超过大学生的正常接受能力后,往往只是快速浏览,没有时间细细思考、咀嚼、品味、甄别,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容易造成心理麻木,甚至思维混乱。长时间被动接触,会降低大学生的感知能力,形成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

3.消解道德责任感。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在逐步成熟。当网络上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个体呈现的多元文化信息,一旦与他们正在形成的道德观念发生冲突与碰撞时,如果没能及时疏通和排解、辩证分析和洞察,理性整合和提升,对于道德信念还未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多元的伦理与道德观念,容易消解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的道德责任感。

4.影响健康人格的发展。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自己的微博,一些大学生效仿一些“网络红人”的做法,在自己的微博中一些涉及自己和别人隐私的内容,甚至在微博中出现了辱骂他人和互相对骂的现象,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大学生行为失控,影响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出现偏执性人格障碍。

三、对大学生手机网民的健康心理引导

高校要发挥手机网络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武装人、鼓舞人的作用,为大学生营造美好的网络精神家园,就必须 “主动占领网络教育新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④

(一)手机网络心理健康引导的优势

1.手机网络空间具有安全感。由于目前社会对心理问题依然存在种种偏见,使得有些大学生对心理咨询望而却步,也羞于电话咨询,信函咨询又未必能得到及时回复,许多大学生选择手机网络的虚拟性进行交流。手机网络空间的安全感使师生可以进行心理、情感等方面的真实交往,首先以匿名的身份畅谈,无须客套、试探、戒备,也不必担心隐私暴露。在笔者和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实践中发现,这种咨询方式最受大学生认同。当师生间融洽、和谐的信赖关系建立后,大学生往往会采用真实姓名继续交流。

2.手机网络内容丰富。大学生视野开阔、想象力丰富、求知欲旺盛,他们的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异常活跃,手机网络心理健康引导的信息量大、涉及面广、意识观念开放,有助于大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养成和心理定力的提高。

3.手机网络形式活泼。手机网络具有多媒体综合性,通过视频,文字、声音、动画、图表等能生动直观地呈现,通过手机网络在线心理咨询、在线心理测试、微博聊天等多种形式,可改变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载体过于单一等不足,营造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有助于大学生活泼、幽默的心理品质的养成。

4.手机网络使用不受时空限制。无论是就业、感情还是人际关系问题,当大学生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个性障碍出现时,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就产生了。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手机网络通过适当的心理引导,可以帮助大学生达到心理与环境、心理与行为的协调统一。

5.手机网络受众众多。手机网络也能解决服务对象受限的难题,它可以使心理健康引导的课堂更大,受众更多。一位咨询老师可以同时接受多名学生“一对多”的心理咨询,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进行多维度、多方向的探讨,使更多人受益。

(二)大学生手机网民健康心理的引导方法

1.建立手机网络健康心理引导队伍。除了专职心理咨询队伍以外,还要建立学生工作第一线的兼职心理辅导队伍,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大学生中成立心理社团、班级心理辅导小组,为适应手机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提供人力保障。

2.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以手机网络为阵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利用微博、微信的传播优势,有效的引导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相关问题讨论,把握舆论的话语权。从2011年12月开始,全国高校团组织就启动了微博体系建设,分为团中央学校部官方微博、省级团委学校部官方微博、校级团委官方微博和班级团支部微博四个层级,以“精彩微博团,青春心连心”为形象口号,在腾讯微博平台和移动微博平台上建构信息共享、特色各具、优势互补的微博体系。⑤许多高校在新浪、网易等知名网站开通官方微博。

3.通过手机网络强化心理辅导。建立手机网络心理健康网站,达到优化心理素质、疏导心理障碍、防治心理疾病的目的。通过微博、微信还可以强化团体心理辅导,把心理需要调适的大学生,置于辅导与治疗的群体环境中,利用大学生的群体归属感、心理认同感,让大学生意识、分享他人相似的情绪体验,从而降低心理担忧与焦虑程度。

4.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手机媒介的功能和作用。微博虚拟网络空间传递的信息良莠不齐,很多大学生缺乏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因此要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引导他们认识媒介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培养学生健康的手机网络使用能力和批评能力,培养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和良好的微博、微信使用习惯。

5.鼓励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手机网络的出现和迅速发展,需要多途径、多渠道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它不仅需要高校和全社会的努力,也需要大学生通过自我教育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著名心理学家特罗茜·罗尔在《走出抑郁》中就提出了“解铃还须系铃人”的自我教育主张,当大学生陷于网络成瘾症时,可以自己把自己构筑的“心病牢狱”的枷锁打开,通过自我教育而获得自我解放。当前,针对大学生手机上网等原因导致的种种心理问题,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以达到心理与行为的协调统一。⑥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浅议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对策研究

论文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文化适应 心理健康 对策

论文摘要: 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不适。文章分析了文化适应过程和模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提出创建多元文化教育环境、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感、提高汉语水平的相关对策来解决文化适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走出自己熟悉的文化生活环境,奔赴内地高校求学,开始一段独特的文化适应过程。由于在语言、风俗习惯、生活环境、教育基础等方面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较大差异,在差异感、陌生感、压力感的促使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容易产生一种包括混乱、无力、孤独、愤怒、敌意、挫折、疏离、抑郁等多种负性情绪的心理不适应感。因此,探讨由文化适应引发的少数民族学生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文化适应过程与模式

文化适应最初是人类学研究的范畴。人类学家将文化适应定义为:“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①心理学家 Graves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心理文化适应的概念 ,强调不同文化接触所导致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国内学者万明钢教授将文化适应定义为“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生活的文化不同的异质文化中后 ,个体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调整。”

文化适应既是一个结果,也是一种过程。奥地利人本心理学家Adler在对文化适应进行系统研究之后提出了“文化适应的五阶段”模式假说,即“接触阶段——不统一阶段——否定阶段——自律阶段——独立阶段”,揭示了文化适应过程的规律性。在接触阶段,人们刚进入异文化环境,对新环境文化好奇心旺盛,对异文化表示出强烈的兴奋;在不统一阶段,人们开始觉察文化差异,并被这种差异压倒,感到混乱、困惑、无力、孤独、抑郁,找不到适应新文化的头绪,无法预料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到了否定性阶段,人们否定文化差异的同时,产生攻击性倾向,对异文化产生疑问和否定性行为;在自律阶段,人们能够承认文化差异,个人心理防卫性得以消除,人际关系和语言上已能与环境协调 ,行为开始变得沉着、自信,有控制力 。最后是独立期阶段,人们对文化差异的认识进一步确立,能够采取实现自我价值的行为,已能担负起社会职责,日常生活也很顺利 。

文化适应是在两种及以上的文化环境间展开的。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一个双向的影响过程。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往往是弱势文化群体要作出更多的努力和调适。John Berry从文化适应的策略角度提出了文化适应的四种模式,即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弱势文化群体中的个体如果只注重维持原有的母体文化而避免与主流文化群体接互动,就选择了消极固守的“分离”文化适应模式;如果个体不认同原有的母体文化而一味追求主流文化,这是一种盲目顺应的“同化”文化适应模式;如果个体既不想维持原有的母体文化,又不愿意与主流文化群体保持互动,就形成了一种失范的“边缘化”文化适应模式;如果个体既保持对原有母体文化的认同,又保持与主流文化群体的互动,就是采用了积极的“整合”文化适应模式,这是最理想的文化适应模式。

文化适应过程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揭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中的心理适应阶段性特征,而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问题背后的深层心理机制。

二、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

笔者曾对某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和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过深入访谈。研究显示,以Adler 的“文化适应五阶段模式假说”为经,以John Berry的文化适应的四种模式为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文化适应阶段,个体所采取的不同的文化适应模式,即文化适应模式也是一个动态发展到定型的过程。少数民族大学生刚到内地城市,周围的社会文化环境突然发生了变化,城市风貌、生活习惯、人际关系、价值取向等与自己家乡的完全不同。这种差异会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感官上受到刺激。文化刺激能够满足人类猎奇冒险的心理需求,在认知上会感觉新奇,情绪表现兴奋。但这种文化刺激时间不会持续很长,往往在数天到数个月不等,最长的不会超过六个月。在这个接触阶段,他们表现出对异域主流文化的亲近、对母体文化的疏远,在文化适应的模式上更倾向于“同化”。

当文化刺激所带来的兴奋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弱之后,文化差异对心理的负面影响便会显现出来,进入不统一阶段和否定阶段。这一阶段大约会持续3-8个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情绪会降到最低点。一是由于语言障碍、教育起点低等原因导致跟不上学习进度,学业成绩不理想,少数民族大学生会感到沮丧、自卑。二是由于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差异、语言障碍、社会偏见、价值冲突等原因,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里的人际交往并不理想。他们常常感到失落、孤独、愤懑,表现出敏感、抑郁。三是由于主流文化群体对少数民族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不甚了解,常常出现误会和隔阂,使他们感到不被尊重和重视,他们有时会愤怒不满,有时又会觉得无能为力,甚至有的少数民族学生还会有极端攻击性行为。这一阶段,他们在文化适应的模式上大多表现为“分离”,即对母体文化的亲近,对异域主流文化的疏远;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混乱和困惑的心理状态下进入边缘化的境地,即既不与母体文化保持亲近,也不与异域主流文化维持互动。

大约在6-8个月之后,浸润在异域主流文化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学习能力也有所提高,人际交往也有所拓展和延深;加之对内地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开始能够正视母体文化与异域主流文化间的差异,心态趋于平和,显示出自信、沉稳、有控制力,进入自律阶段和独立阶段。在文化适应模式上他们更倾向于积极“整合”,并由此形成稳定的文化适应模式。当然,这两个阶段的文化适应过程是因人而异。也有少数民族大学生很长时间内都不能正确认识母文化和异域主流文化的差异,找不到适应异域主流文化的头绪,在心理上产生深度焦虑,甚至引发心理疾患。

总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很强 ,所以文化适应的困境在他们身上会体现得异常突出 ,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也就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三、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能力、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对策。

(一)创建多元文化教育环境,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感。

英国教育家詹姆斯·林奇(gaJnes Lynch)提出,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是在多民族社会中满足少数民族群体和个人在文化、意识、自我评价等方面的需要而进行的教育改革运动,其目的是帮助所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学会如何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积极和谐地生活,保持群体间教育成就和教育需要的平衡,在认识各个民族群体差异的基础上促进相互尊重和文化宽容。②当今,多元文化教育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在“普适化”教育理念的学校教育中,教育关注的更多的是主体民族文化,而忽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从而造成主体民族学生单一的从自己民族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现实中的问题,也使少数民族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而对主流社会和主体文化怀有戒备心理。因此,学校要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包括教学计划、课程建构、管理模式、师资培训、科研项目规划等方面,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心理上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视,从而消除戒备心理,提高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感。在多元文化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多民族与多元文化共存的意识,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文化整合的适应策略,学会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积极和谐地生活,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二)推广双语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

心理学家萨皮尔和语言学家沃尔夫提出的萨皮尔— 沃尔夫假说③认为:语言决定个体的心理过程 ,人们通过自己使用的语言进行一切认知活动。那么那些对教学语言(汉语)越是熟悉和理解的个体 ,在学校教育中会表现越好。有研究表明,那些接触教学语言(汉语)时间越早、 使用频率越高的个体 ,受主流文化影响越大 ,在主流文化环境中就越容易适应。目前,语言障碍已经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学业成绩、拓展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广双语教育,结合当地民族教育现状完善双语教育体系非常重要。通过双语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而且是少数民族学生通过语言学习了解汉民族文化,为文化适应作必要的准备。

总之,文化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不断调试的过程。通过掌握文化适应的规律性,积极寻求对策,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文化适应能力,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未来成为少数民族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的中坚,在构建和谐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浅析森田疗法治疗大学生心理障碍

论文关键词:心理疗法;学生;心理过程

论文摘要:森田疗法的主要治疗对象是森田神经质引起的神经症,包括普通神经症(即神经衰弱),强迫观念症,恐怖症,发作性神经症如心悸发作、焦虑发作、呼吸困难发作等。在近4年的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用森毋疗法对22例神经症及神经质倾向的求询者进行咨询与治疗,收到满意的效果。

1运用森田疗法分析心理障碍原因

森田疗法是由日本森田正马教授从他亲身的神经症体验和多年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森田认为神经症发生的基础是神经质,其性格特征是精神内向,内省力很强,有疑病倾向,对自己的心身活动特别敏感,总是担心自己的健康。神经质的人生存欲望很强,追求十全十美,往往在理想愿望和严峻现实之间形成“思想矛盾”,因而过度紧张,这是神经症的诱发因素。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心身可能出现某些一过性不适感和轻度功能障碍,如紧张时的失眠、心悸、头昏、口吃、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森田认为,人们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生存,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不安、恐怖、担心、焦虑的心理,这是完全正常的心理现象,如不特别注意,常可自行消逝。而神经质往往把这些现象误认为是“病态”,并力图排斥它、否定它,结果,由于他们对自己感受的过分注意,这种雄感的感觉又会促使注意进一步加强,使感觉和注意持续地相互作用,终于形成神经症症状。22例来访者中有神经质倾向的12例,普通神经症3例,强迫观念症5例,恐怖症2例。其共同的性格特征是:性格内向、过分疑虑、敏感、谨懊,对细节和规则过分关注,对自己要求严格、追求完美,大多有疑病倾向。

1. 1学习问题导致的心理津碍多见于新生,其中有些人在高中阶段已有不同的心理障碍,他们往往在初中或高中阶段是学校的“尖子生”,进人重点高中或大学后,他们失去了“尖子”的地位,自尊心受挫,希望自己“最好”与无论如何努力也赶不上的现实面前,开始出现矛盾冲突,他们常常幻想自己是全班第一,各方面都很优秀,老师喜欢自己,同学羡慕自己,当回到现实中,他们无法接受现状。由于长期解决不好这个矛盾,继而出现身体不适,如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或总感觉上课走私,杂念丛生,于是担心自己出了间题,力图排除“杂念”,结果使症状固着。

1. 2人际关系所致的心理障碍这些人往往对自己和别人的要求都过高,与人际交往过分敏感,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渴望与人交往,但交往中又不知说什么好,理想中别人对自己的崇拜和热爱与现实中自觉木呐和盆笨形成的落差太大,从而感到失落和自卑,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他们苦思冥想,总关注自己的言行,同时又不断的否定自己,久而久之,变得孤独不合群,产生心理障碍。

1. 3各种自卑导致的心理障碍相貌平平、家庭贫穷、父母离异等均能使追求完美的人将其夸大化而感到自己的不完美,例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长相一般(主要见于女性),他们总幻想着有佼好的面容,得到许多异性的青睐,但一回到现实中,在无法改变的现实面前常感到无奈、自卑、痛苦,从而导致心理失衡,进而影响学习。

2运用森田疗法指导心理咨询

森田疗法的治疗原理是:①“顺其自然”的治疗原理,让患者承认并接受症状及与之相伴的苦恼和焦虑,不把症状当作心身异物进行排斥,以消除主客观之间的冲突,不把注意力集中在“症状”上,听其自然,不予理睬,反而会使症状逐渐消退。②“为所当为”的治疗原理,除了对症状采取顺应的态度,还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行动上,即一面接受症状不予抵抗,一面进行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本治疗中心用森田疗法对22例来访者进行指导,通过讲解森田理论,告诉他们由于自己多疑、敏感、追求完美、内省力强等人格特征,致使对某些不适感过分关注,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而对神经症症状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的是精神交互作用,只有“顺其自然”,才能打破精神交互作用,促使他们心理和行动的变化,使其能慢慢接受症状的存在及与之相伴随的苦恼焦虑,自觉的面对现实,并在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找回自信,发现真正的自我。经过多次讲解,并让求询者不断领会和实践,使他们逐步消除了强迫观念。森田“顺其自然”的治疗原理,说来简单,但让患者真正学会运用原理去对待自己的症状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咨询过程中,一方面用森田疗法耐心指导,一方面推荐森田疗法的小册子让求询者学习,经过努力,22例求询者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事实证明,只要灵活运用森田原理,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论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心理透视及调剂策略

论文摘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已成为高校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心理透视,找出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根本对策。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心理透视;对策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不仅影响他们自身的成长和将来工作成就,而且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已成为高校重点关注的问题。目前,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研究的文章不胜枚举,有从教育管理角度进行探究,也有从状况角度和心理角度进行分析。但我们认为,治标必治本,只有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心理透视,找到根本原因,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心理透视

为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并通过心理透视找出根本原因,我们调查了我院的五个系,包括一、二、三年级大学生,发放了42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00份:根据收回的问卷分,发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是好的、积极的,政治立场稳定,对共产党是拥护的,对“三个代表”理论是肯定的,但也发现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分析概括,我们认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忽视道德和法律,缺之正确的道德认识和法律观念。

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是知、情、意、行。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判断做前提,就容易做出缺德和违法的行为。经过调查,对“大学生行为准则”了解的只有28%,不了解的占72%;对《劳动法》了解的更少,只有9.8%,不了解的占90.2%;对“诚信、守规则也是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持肯定的只占30%大学生对道德和法律的忽视,固然有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但主要原是缺乏社会体验,认识不到缺乏道德知识和法律观念的严重后果和拥有高尚道德品质和具有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2.缺乏人生目标的设计。

经过调查,大学生学习生活有目标的占63.2%,无目标的占36.8%,然而围绕目标看书和参加活动的只有42%,没有围绕目标看书和参加活动的占58%;每月阅读课外书0.5本的占38%,1—2本的占28%,2—3本的占66%,3本上的只占18%;每天平均浪费的无效时间2—4小时的居然占50%。这说明大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缺乏人生目标的设计,即使有目标,也不知道如何去实现目标,所以自然不会安排自己的课外时间。

3.缺乏冷静、深刻的独立思考并导致偏激心理的出现。

通过调查得知,大学生对“9.11”事件只有22%对本·拉登感到愤怒;东南亚的海啸造成几十万人的死亡,只有49.8%的大学生引发对人生的思考,50,2%的人麻木不仁。这不仅说明当代大学生缺乏人道主义的价值观,也说明当代大学生缺乏对人生和社会问题冷静、全面、深刻的独立思考。

由于大学生情感丰富,又易波动,再加上缺乏冷静、理智的思考,往往容易出现偏激心理。表现为不分是非良莠.易受借误思想的影响,缺乏辨别能力,易失去理智,如当你的人权受到侵犯时可以采用打击、报复、以牙还牙手段,肯定的占20.9%;在竞争中要取胜,也需要不择手段,肯定的占13.9%;“”是邪教,否定的占6.1%,不知道的占14%。虽然这种偏激心理比例不大,但问题往往出现在这些人身上,所以,这是高校的高危人群,必须高度重视。

4.缺乏正确的自我观并导致知行脱节:

经过调查,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感到乐观的只有39.5%,不乐观的占61.5%;了解自己天赋的占29.2%.不了解的占71.8%由此可见.大学生并不了解自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不明确自己能或应该成为一个怎幺样的人,即正确的自我观普遍没有形成由于缺乏正确的自我观,再加上脱离社会实践,大学生常常会出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知行脱节。如人生的价值在于达到自我实现.肯定的达73%,否定的27%,然而在学习中却不是力求自我实现,作业抄袭的有84.6%,没有的只占15.4%;学习不勤奋、刻苦的有88.3%,学习勤奋、刻苦的只占21.7%。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存在问题的的解决对策

1.加强实践,丰富体验是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根本策略。

隐性课程在实践中最易体验、感受到而受到教育。实践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有积极的价值。它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做到学以致用,体验到成就感;能提高创新力和实践能力;学会做人、做事,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适应性;有利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自我观的形成。所以,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你最赞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一项调查中,发现有70%的学生选择“实践活动、观看材料”,有21%的学生选择“谈心、聊天”,其余才占9%。目前也有的大学生到社会打工获得社会工作的体验,但毕竟数量极少,而且与专业有联系的更少。所以,学校应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丰富实践体验。具体的途径有:一是加强案例教学,有的学科或内容无法或无条件让学生亲身体验,可通过案例教学也能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获得深刻体验;二是加强实验、调查,通过动手实验、调查,不仅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也可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三是加强学生见习、实习,这一环节对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非常有利,它既能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融汇贯通,也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的信心。四是开展专业的竞赛活动,目前高校的业余活动丰富多彩,但专业活动太少,让学生互帮互学的机会太少。故各年级各班应多开展这种比学赶帮的活动,促进学生早日成才。

2.开设心理健康课,提高心理素质是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心理前提。

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是从“心”开始的,是以健康的心理作前提的。心理健康情绪才会受到理智的支配,行为才不会偏离轨道。综观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种种案件,无不与心理密切相关,甚至有许多案件其根本原因,是道德与法律问题,而是心理问题。如马加爵事件。这些学生如能早日觉察自己的心理是不正常的,且能自觉纠正和寻求帮助得以恢复,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就不会越陷越深,不至于最后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所以,对大学生的种种问题单单从思想政治教育人手很难奏效,只有结合心理教育才能达到标本兼治。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阐明了健康心理的标准,而且指出了如何使心理健康的途径和做法,以及对种种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节的策略性知识,对大学生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长效性。

3.培养冷静、深刻、全面的独立思考能力是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关键。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无不与冷静、深刻、全面的独立思考能力相联系。冷静、深刻、全面的独立思考能力才是真正的智慧。大学教育应以培养这种能力为重点。因为大学生毕业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他们面临的一切问题,包括应聘、工作的适应、提升等都无法从学过的书本上寻找答案,都需要冷静、深刻全面的独立思考才能形成新的问题结构,选择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个过程即是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这种能力,在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工作中就应提倡:①少灌输,多启发。即在教育工作中不要都是灌输,应多启发引导。学生只有深刻领悟教育内容,才会主动接受,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指导自己的言行;②少说教,多讨论。大学生对民主、独立自主有强烈的愿望,所以在教育中应充分发挥他们主人翁的作用,说教少一些,民主讨论多一些;③少脱离实际的形式,多注重现实内容的感悟。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随年级增高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满意度是逐渐下降的,而对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的反感随年级的增高逐渐上升。这说明他们的评价是逐渐趋于现实,注重实效。

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是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保证。

对每个大学生最了解的应是辅导员。因为辅导员不仅负责学生的学习生活及课外活动的开展,还要给学生作鉴定。他们与学生接触最多,最有机会听到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所以,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养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解决。综观大学生所发生的种种问题,其实在问题发生之前,学生就有异常的言行迹象,如果辅导员能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向上汇报,与心理咨询中心联系,并告知家长及时进行干预,就不会导致问题的发生。另外,我们在调查访谈中发现,大学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满意度与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养有密切联系,而且思想政治状况与辅导员的素质更是密切联系。所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重要保证。

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每一个大学生的健康发展,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研究,并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部门,提高教育工作效率。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试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成才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对大学生的生理健康、环境适应、潜能发挥及全面发展具有着重要影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涉及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情感问题、就业压力等方面。大学生应正确面对学业压力、保持浓厚学习兴趣,主动进行人际交往、保持和谐人际关系,树立正确自我意识、培养良好个性品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多种兴趣爱好,正确面对各种挫折、保持积极乐观情绪,从而不断增进自身心理健康。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才

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心理健康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认识到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性,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因素,把握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早日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1.心理健康影响着生理健康

健康既包括生理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心理健康常常会对生理健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常常会影响消化、循环、内分泌、免疫、呼吸等生理系统的活动,从而使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2.心理健康影响着环境适应

在人的一生中,周围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心理健康状况则影响着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健康的心理状况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变化的环境,有助于他们及时调节自己的行为,适应环境要求;有助于大学生承受外界环境造成的压力,促使大学生与环境保持和谐;有助于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更好地主动适应大学及未来生活。

3.心理健康影响着潜能发挥

所谓潜能,是指个人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学习和工作,逐渐形成的能力倾向。人人都有一定的潜能,但并不是所有人的潜能都能得到较好地发挥,心理健康对潜能发挥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往往在学习和其他实践活动中保持着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利于自身潜能的更好发挥。

4.心理健康影响着全面发展

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其全面发展。大学阶段是人生道路各阶段中极其重要的阶段,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新阶段,要面临很多过去从没面临的压力和问题。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压力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由学习产生的学习压力也成了大学生较大的压力源之一。大学的学习具有与中学不同的特点,课余时间很多,自主学习为主。一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不能很好地及时地适应大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不知道该如何安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这种改变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无所事事的感觉,容易使人在不知不觉中虚度时光。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将会增加大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感。对于学习和学习带来的竞争压力,必须及时进行调整,否则容易使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并导致焦虑失落心理及其他心理问题的出现。

2.人际关系

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其主要活动都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进行与实现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信息交流,为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完善创造条件,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反,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则会阻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大学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需要宽容与合作。但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进入大学后往往不能很快地适应独立的生活。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独立生活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常常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人际交往困难现象。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不懂交际技巧、人际敏感等原因使一些大学生封闭自我、害怕交往,影响了心理健康。

3.情感问题

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年龄往往在18~25岁之间。他们向往美好的爱情,但由于生理心理还没完全成熟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把爱情简单化、片面化、理想化的倾向在大学生中并不少见,并因此造成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大学生由于年轻,情感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遇到情感方面的挫折,并产生消极情绪和心理。据报道有近35%左右的大学生存在情感方面的困惑,因情感处理不当而引发的案件目前已成为高校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4.就业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工作强度和生存压力日益增大。伴随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学生从大学一年级起就开始考虑自己的工作出路问题,并不得不因此而放弃很多施展自己个性空间的机会,甚至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个性去做自己本不喜欢做的事。比如用很多的时间去背GRE单词,花很多的精力去准备让自己感到非常烦躁的各类证书考试。但这些努力是否能取得预期效果还是个未知数,这使得一些大学生心理上长期处于紧张和压抑状态。严峻的就业压力,容易让人产生紧张、恐惧、焦虑、逃避的心理,就业压力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原理告诉我们:外因只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即使处于同样的社会环境,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一些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同时,另外一些大学生却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方法,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增进自身的心理健康,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1.保持浓厚学习兴趣,正确面对学业压力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具有强烈求知欲望和浓厚学习兴趣的大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还乐于接受其他学科的新思想、新知识,从而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把被动的学变成主动的学。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学习各种新知识,发展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主动去适应周围的环境和未来的社会,而不应被动地让环境和社会来适应自己。这就要求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树立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提前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注重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2.主动进行人际交往,保持和谐人际关系

我国已故著名心理学家丁瓒先生曾经说过:“人类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引发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人际关系与人的心理健康之间具有着密切的联系。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培养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的能力,有助于大学生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有助于大学生群体意识和亲和力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增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往往乐于与他人交往,并且能在交往中用尊重、理解、宽容、信任的态度与他人和睦相处。大学生应把握人际交往的基本策略和原则,积极健康地进行人际交往。同时大学生还应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对情感问题合理认知,在积极健康的交往中不断发展自我、提高自己。

3.树立正确自我意识,培养良好个性品质

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大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来说自我意识包括大学生对自己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大学生若过高评价自己,就可能会自负甚至狂妄自大;而如果过低评价自己,就可能会自卑甚至自暴自弃。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自我意识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具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越接近现实,社会适应能力就相对越强。因此,大学生应在积极开放的人际交往中,通过比较鉴别、客观体验等方法,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而大学生的个性心理主要涉及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大学生应培养自身良好的个性品质,积极悦纳自我,不断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完善自我。

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多种兴趣爱好

兴趣是指大学生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大学生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爱好在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大学生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大学生潜能的发挥和身心健康的维护。大学生积极参加校、系、班级组织的艺术、体育、科技、社会实践等活动,既能从中经受环境的锻炼、丰富自身人生经验,也能增进与他人的交流和友谊,更能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能丰富大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间的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有利于大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

5.正确面对各种挫折,保持积极乐观情绪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的障碍。在心理学中,挫折主要指个体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在人的一生中,挫折人人都会遇到,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它。大学生应正确面对自己在学习、感情、交往、就业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各种挫折,悲伤和忧愁时既不压抑自己,也不放纵自己,通过运动、放松、转移、幽默、升华等多种方法调节情绪,适度控制,合理宣泄。大学生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耐挫能力,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和愉快开朗的心境。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试析大学生法律心理的课外引导

2.校园媒体渗透

校园媒体主要包括校报、学报、校园广播、校园网、校园电视和橱窗等形式。高校要充分发挥这些校园媒体在正面宣传法律文化中的积极作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校园媒体是更改大学生法律心理的一种强有力工具,从长远来看,它的潜移默化作用是巨大的。

3.环境渗透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要重视建造校园法律文化景观,寓情、寓教于这些景观。虽然物质环境对人的影响是被动的,但是能够随时随地对人的感官产生某种刺激,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取向,对人的情绪和行为能起到无声语言的隐性教育作用,产生潜移默化的法律心理引导效果。里斯和特劳特在《定位》一书中早已指出,在我们这个传播过剩的社会里,“普通人的大脑已经是一块满得滴水的海绵……最后的办法是传送极其简单的信息。传播和建筑一样,越简单越好。”通过校园法律文化环境建设,向学生明确地进行概念式的法律引导。

此外,高校要积极实现与区域法律文化环境的对接。例如,中国近代著名法学家沈家本系浙江湖州人。湖州的高校应充分发掘和弘扬沈家本法律文化,积极组织新生参观湖州历史文化名人园中的沈家本雕像和沈家本法律文化陈列室,引导学生积极加入沈家本文化研究中心(现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该研究中心),发动学生社团开展人物传记《法学泰斗沈家本》的读书及征文活动,配合普法活动开展沈家本法律文化专题的宣传,争取机会让部分学生列席“沈家本法律文化学术研讨会”。

4.榜样形象渗透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类行动的形成是一种靠直接经验的学习而进行反应的结果,二是靠观察榜样的示范行为和间接经验的学习,靠自己行为反应的结果进行学习,是非常缓慢、吃力的,代价也是很大的。人类大部分行为是靠观察榜样的行为而习得的。??可见,大学生的法律心理及行为,往往是在观察榜样的基础上逐渐获得的。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特殊的社会存在物,只有思想而没有情感,思想就会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而只有情感没有思想,情感就会变成盲目的、不稳定的精神现象。而榜样对人的影响始终经历着由思想到情感并最终作用于行动的心理历程。因此,高校务必要注重抓好榜样形象的宣传,但在宣传对象、宣传方式上要一改以前的套路。以前我们往往想当然的把树立的榜样形象完美化,习惯性地将榜样优点放大甚至让人觉得榜样简直就是超人、神话。让我们的大学生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学,从哪些方面去学,即使努力去学了也最终达不到榜样的标准,这样就容易挫伤大学生们学习榜样的积极性,榜样形象渗透效果自然就差。建议高校积极建立一支信仰法律的辅导员队伍,使学生有顺从的基本榜样。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一线的教育管理人员,可以说是大学生在校园里最亲近的人。辅导员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行为是否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是否合法正当,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大学生的法律心理。此外,高校要善于变“偶像”为“榜样”,注意新时期“偶像—榜样”的选择和宣传。

(四)紧挨阶梯占位式的法律心理引导

中国人考虑法律问题总是以法律的适用是否合情合理来评价。情理作为中国式的公平公正概念,中国人包括我们现代的大学生都无法摆脱这种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面对如今的大学生法律心理现状,如果法律心理引导不紧挨着情理这一阶梯的话,就很难取得预期良好效果。所以,高校在依法治校的过程中,不要排斥情理,而要充分体现出情理与法律的一致性,也就是说是:以情理来考虑法律问题,而不是抛弃法律讲究情理。

大学生虽是受高等教育的特殊人群,却和其他普通中国人一样,习惯性地、想当然地将情理作为他们行为的模式和纠纷解决的主要依据,而强调逻辑性和规范性的法律的适用在较多情形中可能表现出与一般情理不符的尴尬,从而使大学生产生对法律的失望,这样容易伤害他们对法律的信任和认同。比如,对学生的违纪案件,直接适用法律法规或校纪校规若明显有悖情理、显失公正时,学生管理部门就该在情理与法理出现激烈冲突时,依据公序良俗等法律基本原则来正确处理案件。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浅论和谐校园语境下大学生思治教育课逆反心理的多维审视

论文摘要: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逆反心理基本概念入手,对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此基万出上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课;逆反心理;多维审视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建设”和谐高校”的前沿阵地,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课堂。党的十七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不少学生对这门课程还有较为严重的逆反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成才产生了消极影响,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因此,在新形势下探求这一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学生逆反心理内涵及表现

(一)基本内涵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与教育者对对方的要求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换言之,它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顾名思义,思想政治教育课逆反心理就是大学生接受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时产生的一种与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相对立的强烈否定情绪。从严格意义上讲,其作为与外界引导相对抗的反控制心理,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对事物的否定态度和抵触情绪,二者在逻辑上是种属关系而非同一关系,我们不能简单把对抗、猜疑、不满等归结为非常规性质的态度反应。

(二)具体表现

1、主观上抵制:思想政治教育课无用

思想政治教育课来与不来、学与不学都无大碍,不少学生持有此种观点。在现实的条件下,整个社会都在忙于发展经济。大学生受”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空洞无物,学这些课还不如学一些对将来找工作有帮助的实用课程和技能。于是,很多同学盲目逃课,甚至还出现为了通过”考研”平时不努力学习而大把花钱上辅导班的怪事。

2、态度上偏激:对正面教育从负面思考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青年中的精英阶层,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有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阴暗面,往往以自己提出的”新思维”对主流的思想和价值观进行消解,造成了学生中间的逻辑思维混乱,使得同学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愈发淡漠,市场经济下的极端功利化主义倾向日趋明显,最终影响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学生逆反心理成因剖析

造成上述问题的成因较为复杂,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学生的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大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

首先,教师素质和教学内容、模式:产生逆反心理的外在诱因。从教师自身素质来看,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中,作为学生信息输入源和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其精神的感召力量和人格力量、知识结构和教学体态及教学语言都可以影响到学生形成对所讲内容的可信度。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年岁偏大,知识结构不甚合理,这样不免会出现缺乏教学热情,令学生和教师都很尴尬的两难境地。某些教师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工作热情不高,教育教学理念不够科学,对待工作抱着”作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去敷衍,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果;还有些教师对待学生自以为是,自恃甚高,那就更会使学生的对立情绪加剧,导致逆反心理的进一步加深和升级。

从教学内容来看,单调乏味的枯燥内容使学生逆反心理日益加剧。大学生具有高度爱国热情和政治热情,他们非常渴求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求自己对人生、社会的认识有一个重大的飞跃。然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内容中有很多问题只是把一些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无法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所以对社会生活中的重大变革和突发事件难以作出合理解释。

从教学模式来看,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又一重要原因。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采用的是灌输理论和填鸭式的方法,缺乏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并且忽略和轻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特点,教师讲,学生记,上课记,下课忘,考前背,考完忘,强制性的顺从式的教育教学的模式实质上并没有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

其次,学生生理因素和自身素质:产生逆反心理的内因所在。从生理因素看,青年学生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对外界的事物和问题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急切渴望长大的情绪使他们急于审视成人,考察自我,向别人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青年学生无不希望像父母和师长一样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并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尊重。但他们的阅历太浅,对社会的了解还甚少,只是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这些有限的方式和途径来进行,从而在自尊心受挫的极为敏感的情况下,以自己出人意料的”反叛”行为引起师长和社会对其存在和要求的重视。

从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来看,他们的知、情、意、行具有典型的不平衡性。他们的思维更多的还是一种感性的思维,还没有达到足够和理性和成熟,而认定的事物和观念也往往处于一种懵懂和憧憬的状态。在认识问题的过程中,即使面对权威他们也从不迷信,敢于挑战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情感带有明显的两极性和矛盾性,但由于他们的社会实践有限,眼界相对狭小,故而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并不能用客观、辩证、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去前瞻性的看问题,难免在控制和支配自己上有一定的任性和会轻率盲动。

最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环境: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中介。从本质上讲,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益经济,效益是首要原则,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深深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影响,使得人们的竞争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前进迫切需要国人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不断变化的实践。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距今160多年前的欧洲,当时的社会现实和现在完全不同。面对在实践中不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我们很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找到现成的答案,很难用传统的理论来解释现在的一些复杂问题。大学生作为中国公民中的一员,很自然也会受到影响,他们这场深刻的变革中深切体会到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和自身存在的时代价值。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个别党员干部的贪污腐化行为和官僚主义作风严重侵犯了人民的利益,损害了我们党的形象。

三、消除逆反心理的路径选择

(一)教师素质:全面提升,展示人格魅力

教师是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示范者和领路人,他们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业进步和思想素质起到关键的导向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必须要把坚定的政治思想素质建设摆在首要的位置。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过硬,态度诚恳且作风民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品质和待人如己的爱心定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较低,讲课无的放矢,毫无耐心,完全用命令去对待学生的质疑,甚至还不时讲一些反面消极的东西,致使学生思想混乱,无法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身教重于言教。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尤其是加强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和,博的人文基础知识、新兴学科知识和时事知识的学习,才能对不断涌现的各种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合理的评价。

(二)教学内容:精挑细选,合理组织

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他们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严格遵循着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和心理状态,在充分摸清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特征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之上,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现到本质的去看待和分析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拥有的材料既要全面,有正面的事例还要有反面的典型;另一方面,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的眼光本质而辩证地看待和评价周围的人和事,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进行分析。

(三)评价体系:改变了考定音的格局,逐步走向多元化

考评体系不仅影响着教学效果检验的准确度,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整体素质的提高。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课考核还是以学期末的一次大考为主,应该逐步过渡到考评方式的多样化,除基础知识考试外,还要通过课堂讨论、写论文、社会实践等手段考核学生的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等。通过加大对平时考核比重的上调逐步激励学生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拎领会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只有建立~套科学的考评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才能从传统中走出来,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试析大学生网络暴力问题的心理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网络暴力问题层出不穷,从当年的“铜须门”事件到“网络暴力第一案”,再到北京三里屯“优衣库事件”。在这些网络暴力案件的背后,大量的年轻网民特别是大学生正在成为事件的推手和暴力事件的加害者。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上网,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难点问题。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暴力 心理分析

一、大学生网络暴力问题的表现

(一)制造或传播谣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大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渠道接收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然而,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很多信息无法验明真伪。

在此情况下,受惑于信息本身的刺激性和冲击力,很多大学生会在尚未辨明真假的情况下将信息散播出去。从而出现一传十、十传百,成为网络谣言。

(二)“围观”现象

围观现象主要指的是网民对具体的某个事件或某个人物进行聚焦、关注和评论的行为,是建立在互联网物质架构和网络化逻辑的基础之上,以延伸的视觉形成的虚拟围观现象,围观者在网络空间对被围观者进行话语评判,有时围观者的行为会延伸至现实世界,从而对被围观者产生直接影响。 围观本身并不具有确定的危害性,甚至在很多场合还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比如在很多网络反腐中,正是网民们的“强势围观”,让很多贪官因为一盒烟、一块表这样的细节而落马。然而,在网络暴力问题中, 很多受害者的个人隐私信息全部公之于众,而那些默默围观并指手画脚的看客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暴力事件的推手,让事态更加严峻。

(三)语言暴力泛滥

网络语言暴力是指在互联网络上,以话语霸权的形式,采取诋毁、蔑视、谩骂、侮辱等手段,侵犯和损害他人人格尊严、精神和心理的行为现象。 在近年来的诸多网络事件中,除了事件本身值得关注外,网民们大量地使用粗鄙之言也使语言暴力问题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不仅如此,各种暴力语言也开始蔓延于校园,致使大学生们之间的日常交流中也充斥着大量的粗话、脏话。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低俗语言经过谐音等某些方式“处理”后,不仅变得容易被大家接受,甚至成为某些大学生标新立异、凸显个性的标签和资本。

二、大学生网络暴力产生的心理分析

(一)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的失调

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大学是沟通家庭和社会的桥梁,也是很多大学生离开父母,走上独立生活的第一步。由于大学生的身份优势、社会经验的缺乏、从小受到父母的宠溺以及受到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自我评价相对较高而对于他人和社会的评价相对较低。因此,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自我意识过剩,表现出的行为主要有:喜欢发号施令、逃避课程和集体活动以及不守纪律、漠视规则等。

然而,由于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失调,许多大学生并没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残酷的现实不仅没有积极回应他们的期待,反而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产生更多的挫败感和失望情绪。为了补偿和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失意,部分大学生会选择躲进互联网的世界。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他们可以“畅所欲言”,打着各种正义的旗帜对他们认为的敌人进行“口诛笔伐”。而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他们几乎不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任何代价。渐渐的,网络成为了他们宣泄不良情绪的垃圾场,同时也成为了滋生网络暴力的温床。

(二)领头羊效应

领头羊效应指羊群中有一只领头羊,当领头羊朝一个方向运动时,羊群就朝这个方向运动;当领头羊停下来时,羊群也就停了下来,这只领头羊成了羊群的示范。在群体中,人们为了获得他人的支持,无形中会夸大原本的倾向、态度,或者用夸张的语言、内容描述一件事情,其结果会使行为变得极端甚至失去理智。而整个群体成员往往无法察觉这一点,反而会被这种夸张的激情感染,与之一起变得极端。

那么,人们为什么容易被这些极端的言论和思想所影响呢?认知心理学的原型理论告诉我们,观点和行为的极端化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最单纯的原型(无论好坏),尽可能排除了其他的干扰项,使人们能够更容易接受群体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比如,在诸多网络暴力事件中,几乎所有的事件描述都是充斥着煽动性的语言和夸大其词的言论。而大学生群体由于心智尚不完全成熟,极易被这些言语所打动,产生盲目跟风、偏听偏信,最终为网络暴力推波助澜。

(三)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受到外界群体行为的影响而产生的模仿、顺从的行为,俗称“随大流”、人云亦云。生活在一定群体当中,人们总是免不了发生从众行为,这主要是由于人们不愿意承担犯错的风险。

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意见与多数人不一致时,第一反应往往会去进行一定程度的自省,而不是充满自信的据理力争。反之,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大多数,则会充满自信地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鲜明地展现出来。

在现实生活中,从众心理并不鲜见,比如“中国式过马路”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对于生活在校园里的大学生们,从众心理更是自始至终的存在着。恋爱从众、消费从众、入党从众等等,这些都是年轻的大学生们每天必须经历和面临的真实状况。而在网络暴力事件中,由于网友们的评论、发帖几乎都是一边倒的对被害人实施语言攻击。那么,对于不明真相的大学生来说,真相本身已经不再重要,只有跟大家一起发帖谩骂才是正确的行为方式。

所以,网民们特别是大学生网民们在从众心理的影响和控制下,让网络暴力持续升级并最终酿成恶果。

(四)社会流瀑效应

一般来说,群体的人数越多、相似程度越高(如都是学生、抱有相同或相似的价值观等)、环境压力越大,社会传导越容易出现。桑斯坦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社会流瀑效应。流瀑效应是一种社会性趋同心理,当流瀑发生时,信念和观点从一些人那里传播到另一些人,以致许多人不是依靠自己实际所知,而是依靠别人持有什么想法。

因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流瀑效应有时能让群体成员进入一种类似被催眠的状态,从而丧失了理性思维的能力。

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便是流瀑效应的结果。近年来,网络谣言频发。尽管国家已经立法规范,但仍然无法阻止谣言的肆虐。在诸多的网络谣言中,明星“被去世”的谣言所占的比重较大。

据不完全统计,金庸老先生已经“被逝世”20多回。虽然我们无法确定这些谣言是出于某些商业目的还是个人无聊,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谣言在传播过程中,大量“不明真相的人民群众”在背后推波助澜。

由于从他人那里得来的信息可能是错误的,因此流瀑效应可能会引发群体成员走向一种失控的极端状态,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引发混乱。

三、大学生网络暴力的预防措施

(一)政府要加强对网络行为的立法与规范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家尚未出台打击网络谣言的专门法律。但是,随着网络谣言等不实言论的甚嚣尘上,政府也开始重视并整顿公民的网络行为,开始了打击网络谣言的司法尝试。

比如被誉为“网络谣言第一案”的秦火火获刑三年,标志着政府打击网络谣言的决心和魄力,也彰显着一个法治国家应有的态度和准则。现实社会要有法律来保障,虚拟的网络空间也应该有法律来守护。只有把网络行为纳入到法治建设的轨道中,才能使每一个网民在公平、健康和安全的环境中享受网络资源。

(二)学校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很多大学生由于不适应大学生活会随之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令人担忧的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已经成为影响其学习生活的重要阻力。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一个可以宣泄不良情绪的渠道。但是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相对无规则性,这种宣泄会使负面情绪和情感快速传播,从而更加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

作为学校,除了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要求之外,还要特别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如可以开设一些心理健康课程,提高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定期对学生进行调查或者访谈,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正能量充满学生们的课余时间。

(三)大学生要理性上网,自觉抵制网络暴力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一项工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了。年轻人越来越习惯于用互联网交友(微信、微博等)、用互联网学习(慕课、微课等)、用互联网购物(天猫、京东等),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面对网络世界中各种鱼龙混杂的信息,由于经验的缺乏、理性的缺失和法律意识的单薄,大学生们不仅很难辨别其中的真伪,甚至可能会在不经意间成为网络暴力事件的推动者。

因此,理性上网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大学生要在网络生活中自觉提高认识,对于未经证实的消息绝不偏听偏信以及转发传播;对于网络谣言自觉抵制并依法举报;对于网络暴力的恶语中伤做到不跟风、不参与。只有参与网络生活的每一个人理性上网,网络暴力问题才真正有可能避免和杜绝。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指导;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在对择业心理指导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同时,列举了大学生常见的几种不良择业心理,并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择业心理指导的方法和思路。

一、择业心理指导的必要性

职业选择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课题,正确选择职业关乎人的潜能开发和自我实现,关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需要慎重对待。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处于由学校走向社会的人生转折期,面临着择业和承担各种社会义务的选择,特别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现实压力,更加重了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负担;改革开放不断深人发展所带来的人们世界观、价值观的变化,也剧烈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择业心理。

有些学生因为受到校园内外就业压力的影响,身心长期处于矛盾和焦虑状态;一些自身条件不够理想的学生对自己定位不准,盲目四处投送求职书,在收不到任何回音的情况下,自信心受到打击,甚至产生了自卑感和挫折感;有些条件不错的毕业生也会产生困惑,主要原因是选择太多,无法确定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常有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会感到迷惘、困惑、焦虑、苦恼、忧郁,甚至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固然受经济体制的变革、经济发展状况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毕业生自身的不良择业心理从中作祟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对大学毕业生的不良择业心理作必要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调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不断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生常见的不良择业心理

1.依赖心理

部分大学生缺乏独立求职的思想观念,致使他们一方面希望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自己思考决断,而是依靠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缺乏自我选择和决断能力,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

部分大学生虽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但缺少竞争的勇气,当真正面对竞争时或畏首畏尾,或疑虑重重,或坐等靠要,认为学校、社会甚至家长理所当然应给自己安排一份满意的工作,一旦要自己找工作,就怨天尤人、牢骚满腹。

2.焦虑心理

一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当面临个人的期望值与社会期待不完全吻合,加之有些毕业生认为“四年寒窗苦,不如有个好父母”,在这样的情况下,表现出恐惧、焦虑等负性心理体验。

3.自卑心理

部分大学生因所学专业不吃香,或因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同学,或因求职屡次受挫,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表现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并进而转化为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对人的思维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往往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用人单位,不能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的长处,从而严重影响了择业效果。

4.自负心理

与自卑心理相反,有的大学生存在过高评价自我、自以为是、孤芳自赏的自负心理。表现为:职业期望值过高,择业过程中挑三拣四,对用人单位提不合理要求等。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往往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个单位不顺眼,那个单位也不如意,从而错失良机。

5.盲目心理

部分大学生因为盲目,没有目标,见别人忙于找工作,而自己不忙,心里不踏实,存在着浮躁、不安、无名的苦恼;还有些大学生存在盲目求高的心理,他们只单向考虑自己的就业理想,要求用人单位十全十美,工资、福利、住房、地理位置、工作环境,无不在其考虑之中,却忽视了如此完美的单位能否赏识接纳自己。由于不掂量自己的才学,不给自己合理定位,最终导致择业受阻。

6.急躁心理

有些大学生在择业时,表现为情绪的极端性,心境受到多种择业因素的困扰,缺乏应有的冷静和自控力,心情急躁,对各种信息常作出不加思考的反应,一味强调自我意愿,不能客观分析和合理归因。

7.从众攀比心理

在择业的思维认识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对就业形势、就业环境、就业政策等缺乏深刻全面的了解,无法确定自己的择业方向,盲目随大流。这类学生往往不虑及自身的能力、专业和条件,只追求时髦职业,向往“黄金城市”,以至于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结果“高不成,低不就”,错过择业良机。

有些大学毕业生往往拿自己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标准。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些方面比不上同学所选择的就业单位,就轻言放弃,事后却后悔不已。部分毕业生,见到别的同学被挑中,自己落选,就感到脸上不光彩,低人一等,心里蒙上一层阴影,甚至心灰意冷,滋生虚荣、攀比心理和好高鹜远的心态。

8.求稳心理

大学生追求职业稳定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部分毕业生在认知方式上陷人非理性状态,将职业稳定绝对化,将其当作择业的唯一标准,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任何具有风险的职业都排除在选择范围之外,以至于同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

除上述之外,对毕业生择业影响较大的不良心理问题还有怯懦、孤傲、冷漠、问题行为、躯体化症状等,这些也都直接或间接影响毕业生择业过程及其结果。

三、择业心理指导的方法与思路

大学生中存在的诸多不良择业心理,具有不同的性质与原因,或因为缺乏自我意识、或由于缺乏有关的信息、或苦于缺乏自我决策能力或源自不同的职业价值观。针对不同性质的问题,应采取不同形式的择业心理指导。

1.问题解决式择业心理指导

通过提供有关信息,使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及人才需求状况,特别是自己所学专业、理想职业、适合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并澄清问题,协助学生对相关的问题作出适当的决定。这种心理指导和方法可以迅速解决问题,适应于处理毕业生因缺乏政策或信息而产生的问题。比如对存在依赖心理和焦虑心理的学生,可具体帮助其了解用人单位情况,分析各地人才市场、人才交流会显现的就业态势及特点,着力消除其依赖和焦虑的心理。

2.能力培养式择业心理指导

职业能力是人从事某些职业所应该具备的能力,职业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成就的大小、事业的成败。这种择业心理指导不仅在于解决毕业生的具体问题,还要注意培养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为毕业生未来自行解决问题创造条件。这样才能人尽其才,不会因未来无法胜任所择之业而苦恼。比如对存在自卑心理和坐等心理的学生而言,其心理实质是自我评价过低,而且缺乏职业能力的培养,因而可从能力层面对其进行锻炼和提高,这有助于培养其自信心和坚强的信念,从而消解自卑心理困扰。

3.正面引导式择业心理指导

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教育学生从个人实际出发,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就要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困难和机遇的关系以及挫折与成功的关系等。这种择业心理指导主要是教育和引导学生,要克服负性情绪,正确把握自己,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择业观念,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职业适应式择业心理指导

所谓职业适应,消极言之,指个人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兴趣、能力、需求、愿望等条件相符的情形。积极言之,则指个人自愿配合职业上的限制或要求,肯主动学习从而增强能力,培养兴趣,克服困难,并最终在职业活动中获得满足的适应过程。显然,无论是消极的职业适应还是积极的职业适应,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完善自我意识,也就是从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不同层面正确认识自我和调适自我,对自身素质和能力有客观的评价,并能加以合理调适。这样,才不会因估计过高而盲目自信,也不会因估计过低而信心不足。这种择业心理指导方法视职业适应为一连续的过程,而不是局部的单一目标导向的职业选择。指导的重点是以一连串的决策、适应为主。比如对存在急躁心理和从众心理的学生,除注重各种决策技巧或适应能力的培养外,还可通过改善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将职业选择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考虑各种可能的选择机会与发展途径,以帮助其职业适应。

5.自我发展式择业心理指导

这种择业心理指导方法充分重视个人内在品质的发展与完善,强调通过认清自我,发掘潜质,化解不良心理,以健康的心态去迎接新生活的挑战,最终达到主动地去开创自我发展的前景,选择适合于自己特长和环境的职业。比如对存在攀比心理和求稳心理的学生,可引导他们不必为此而苦闷、压抑,应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发展,同时,在符合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应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追求自我实现。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浅析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环境的构建

论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环境

论文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主张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心理现象,关注正性情感、积极品质和积极组织环境的塑造。本文简要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分析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环境的构建。

积极心理学逐渐成为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新方向和主流。它致力于从积极的层面来研究和探讨心理健康及其教育问题,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开拓了视野,为开创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本文通过分析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和本质,力求把握积极心理学的精髓,构建积极组织环境,保证与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一、积极心理学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等人倡导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等,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这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

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积极的组织系统,以培养公民的美德,使公民有责任感、有利他人主义、有礼貌、有职业道德。非常重视社会背景下的人及其体验的再认,意识到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势必考虑到环境对他们产生的重大影响。

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环境的构建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致力于从积极的层面看待心理现象,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环境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

(一) 积极更新观念,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包括培养全体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帮助个别的学生消除心理问题两个方面。把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与个性品质这一预防和发展性的目标摆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尽快转变过去以为无病即是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即是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错误观念,完成对心理健康的研究与评定从消极心理取向向积极心理取向转变。教育者要以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为己任,在进行学科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同时适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构建良好的组织氛围。

(二)采取多种渠道,切实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因此,尊重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主体性,使他们成为自我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促进者是成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此外,除了通过现有的课堂教学和心理辅导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外,还要从整体上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与学校生态环境的联系,积极扩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活的各个层面。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心理健康教育在消极心理学取向背景下诚然也强调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但与此同时,教师却把学生当作问题的来源,常常带着有色眼睛看待学生,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把学生置放在了被动的位置。只有把学生当作是充满潜力的个体,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与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的价值与享受幸福的生活当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个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才能得以发挥,问题意识才能得以削减,才能真正营造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氛围,激发出学生潜能。

2.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在消极心理学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这不利于形成和谐的教育氛围。积极心理学则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和改善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以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一个成长、发展中的个体,教师需要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也需要以积极的心理来看待成长发展中的学生。重视学生个体自我成长的经验,帮助学生培养和发展积极的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多使用平等、积极的词汇,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营造积极和谐的氛围。在面向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中,应该与学生建立起平等、信任的关系,尊重学生,耐心倾听,有同情心,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发掘自身的积极品质,多强调学生的优点与长处。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课程的建设。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它受众面广、影响大、效果显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在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上,如积极思维活动、积极情绪情感体验、积极习惯的形成、积极人格的培养和积极的组织与群体等。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尽量避免对学生负性心理品质的过分关注,而要以培养积极、乐观等心理品质为重心,提倡他们对生活中的事件和产生的心理状态做出积极的解释,促进其积极情绪的产生。

4.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活动,注重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活动课程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强调学生的兴趣和体验,贴近学生的心理世界,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重视学生潜能的发挥,更容易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可以开展如团体辅导、专题讲座、主题讨论、心理自助等专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注意在常规课外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真正使学生在积极的体验中增强适应社会和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培养积极品质,促进心理健康。

5.在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中,要开展积极情绪的培养和乐观精神的辅导。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人均有两种基本能力,即认识的能力和爱的能力。积极心理治疗就是让心理与行为异常的人了解到自己有认识的能力和爱的能力,充分相信自己,并发掘自己的潜能。他们认为在心理治疗中要掌握权威形象、和睦关系、言语等技巧,增强患者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修复他的缺陷。积极心理学的上述观点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更新观念,开辟工作视野,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例如,现在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荒废学业,虚度光阴。帮助他们戒掉网瘾的手段除了采取说服、教育、规劝以外,最重要的是找出并发展他们自身已拥有的力量。一个积极乐观向上、关注未来、心存理想、人际关系良好的大学生是不会轻易沉湎于网络的虚幻世界的。

(三)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建立起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宽泛的视野,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

1.摒弃以往心理健康教育以问题为靶子的模式,强调学校的一切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可供利用的资源。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校的其他工作的关系不是割裂和对立的,而是一个融合的有机整体。重新整合社会及家庭、学校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要素,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学生、家庭和社区为载体,构建一个积极完善的心理教育系统,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的最大功效。

2.注重积极校园文化的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也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条件。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促进其更加热爱生活、感悟人生,从而养成良好健康的人格。

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应当由专业人士来负责”的错误观念,要以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为己任,在进行学科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同时适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构建良好的组织氛围。我相信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导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定会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科学评价及现实途径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理测验 标准化 常模

论文摘要:当前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出现了一定的偏差,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学科建设滞后、理论基础薄弱,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评价标准构成了理论研究层面的原因;而心理测验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不科学,心理测评的操作过程不规范,心理测评的评价指标混乱则构成 了实践操 作层 面的原因。

科学评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高校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然而,随着相关研究的日渐增多和深入,我们却发现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越来越令人困惑。大学生中究竟有多少人有心理不适,其主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研究者给出的答案差异极大,甚至相互对立、相互冲突。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而言,有的研究认为不足 10%,有的在20%~30%,有的则高达 60% ~70%¨’。这种研究上的分歧,事实上已经造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认识上的混乱,极大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及实践的发展。因此,及时对其进行反思与匡正,不仅是学术上的慎重选择,也是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需要。

一、 问题与反思——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价混乱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理论研究层面的问题;二是实践操作层面的问题。

1.理论研究层面的问题

(1)学科建设滞后,理论基础薄弱,基本概念曲解混乱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理论研究的不成熟。从目前心理学的发展看,心理学本身许多基本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善解决,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学则存在更多问题。由于学科建设滞后,理论水平偏低 ,导致心理健康研究中一些基本范畴,如心理健康、心理异常、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界定模糊,至今没有得到科学的诠释和规范使用。究竟心理健康(问题)的本质是什么,研究者的理解是不同的。即研究者不是在同一语境下理解心理健康 (问题)的,他们属于不同的话语群体。这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混乱的根本原因。

“作为学术研究,概念的界定、辨析是最基本的工作。因为,概念不仅是思维的工具——有了概念才能作出判断、形成命题、进行论证 ,也是学术探索的成果——在对概念作出的界定和使用中包含着论者的学术主张,概念的演变往往标志着学术思想的演变。一切研究成果不但在概念中积累,而且理论也借概念和范畴而发展” 。可以说,基本概念的日臻完善准确,标志着相应学科的日益成熟;而概念界定模糊混乱甚至曲解,必将导致对事物本质认识的随意性,最终妨碍它的科学发展。因此,进行心理健康研究,首先必须科学界定心理健康等基本范畴,只有这样,研究者才能有共同的语境和论域,才能有效地开展对话和交流,才能避免一些争执和误解。

(2)缺乏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标准体系

要评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首先必须要有区别与鉴定心理健康(或异常)的标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心理健康标准一直是国内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目前,我国学者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至少有六种:统计学标准、社会学标准、主观经验标准、生活适应标准、医学标准和心理学标准。由于研究者在研究中所采用的评价标准不同,研究结果出现相互矛盾、甚至相互冲突的现象也就成为必然。受多样化评价标准体系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也是纷繁多样,远未达成共识。究竟学生出现什么样的心理或行为可以界定为心理健康(或异常),研究者的认识是不同的。这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混乱的又一重要原因。

2.实践操作层面的问题

(1)心理健康评价工具存在的问题

第一,心理测评工具的选择随意性强,差异大。目前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常用的测验工具主要是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和与心理健康有关的人格量表。前者如症状自评量表 scL 0、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 自评量表 SAS等;后者如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 MMPI、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卡特尔 l6项人格 因素评定量表 16PF、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心理健康测查表 PHI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 sCL90.其次是 MMPI、EPQ、UPI等。

采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必然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相关研究显示:以 UPI和 SCL 9O对同一群体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 UPI的阳性检出率远远高于 SCL904 J。另一研究采用 SDS和 CES—D对同一组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SDS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 17.38%,远远低于 CES—D的检出率43.93% 。由于心理测评工具使用混乱,导致心理测评的结果相互矛盾。表面上看,这些研究似乎针对的是同一个问题,而实际上它们来源于不同的测评工具,其结果是不具备可比性的。只有采用标准化的测验工具,进行标准化的测量及评价 ,其研究成果才能与他人及文献进行比较 。

事实上,每一种心理测验工具都有自己特定的理论基础和适用范围。如果缺乏对其理论基础、测验内容及用途等的正确理解,必然会导致测验工具的滥用。以 scI9O为例自 1986年建立 中国常模后,sCL90得 到了广泛 的应用在所有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证研究中,运用 SCL90研究的文献占到70% ~80%。但由于缺乏对其理论、用途和内容的正确理解,近年来在该工具的使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scL90是否适用于判断、比较大学生等正常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已受到质疑。研究者指出:scL90作为准则参照测验,其设计的初衷主要是用于衡量门诊及部分住院病人的 自觉症状和严重程度。它能较好地反映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变化,但并不适于判断比较普通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研究显示:scLJ90用于正常人群心理健康测量时,其信 度高,但实证 效度差。相关研究 显示:以scL90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几乎所有的指标均高于常模。因此,以 scL90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估工具是值得商榷的。

第二,测验工具本身不完善。心理测验工具是人们构建的结果,测量对象与工具之间并不具有同一性。理想的测验当然是包含所有能反映测量特质的行为,但事实上即使是再好的测验,也只能反映测评对象的部分属性,而且描述的只是现状,并不能揭示现象背后质的原因。因此 ,心理测验本身具有不完全、不稳定 、不精确的特点。

而在我国,心理测验存在更大问题。由于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常用的测量工具多是从西方引进的。西方的量表产生于西方的文化土壤,其本身并不成熟,即使在解释其 自身的心理、行为上还存在许多问题 ,而在其他国家 ,则存在更大的局限性。相关研究显示:以 MMPI和 EPQ用于中国人样本 ,结果发现中国人测谎一项得分特别高。这一结果并不表明中国人更会 自我掩饰,研究发现 MMPI和 EPQ的测谎题对西方人可以起到测谎的作用,而对中国被试则是无效的,它只是另一项人格或临床的指标。在自我概念的跨文化研究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Bond发现,中国人 自我概念的得分总是低于西方人0 ;White&Chan也发现,即使在 中国文化价值中较重视的一些因素,中国人自我概念得分仍低于西方人” 。研究者指出,这一结果并不意味着中国人自我概念差 ,它反映的只是一种文化的差异而已。

中西方文化有很大不同,许多西方量表并不适合中国人 ,对量表仅做一些语言上的修订便应用到临床和实践中是不科学的。“去文化”的研究范式必然导致不科学的研究结果。

(2)心理测验的操作过程不规范,缺乏标准化目前,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本方法有心理测验法、观察法、会谈法、产品分析法等,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心理测验法。而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组的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标准化是指测验的一致性,即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及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所有被试的测量条件相同,所获得的测评结果具有可比性。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的实践情况看,心理测验的实施极其混乱,无论是测试环境、测试手段、操作技术、指导语还是研究取样等都缺乏标准化。

(3)心理测评结果的处理和解释存在问题

第一,心理测验的评价指标不统一。标准化测验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计分、评分的标准化。客观统一的评价标准,才能保证所有被试的测评结果具有可比性。而当前,在心理健康测评中,心理测验的评价标准极其混乱。以 scL-_90为例,该工具的阳性筛查标准就有多种:①因子分标准:有的以至少一项因子分兰1为标准,有的则以至少一项因子分 ≥2或 至3为标准;② 以总分或总均分(GSI)为标准:有 GSI至1.28(GSI室 X±1.96)或 GSI至 1.09(GSI至 X±1.50)几种 ;③复合标准:以总分或总均分和至少一项因子分超标为标准 :如 GSI 1.22或至少一项因子分 2。不同的评价标准必然会得出不同的测评结果。相关研究显示:以 SCL一90对大学生测量 ,如果以至少一项因子分至 1为筛查标准,则阳性检出率为 29.2%;以 GSI 1.09为标准,则阳性检出率为 16.6%;以 GSI至 1.22或至少一项因子分耋2为标准,则阳性检出率为 4.4%_I 。

第二,常模老化。常模是测验分数相互比较的标准,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常模过时、样组分布偏态、样组规模过小等都会影响测验结果的解释。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评定中使用的测验工具大多存在常模老化的问题。如scL—90、EPQ的常模修订于 1986年;MMPI、16PF的常模修订于 1988年。根据心理测验的理论要求,常模应在样本组和时间上有代表性,一般应每五年进行更新,及时修订常模对科学解释测验结果有重要意义。

二、应对与变革——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评定科学性的现实途径

1.夯实研究基础——加强理论研究,进一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学的学科发展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自2O世纪 8O年代建立以来,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总体上看 ,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尤其是,我们至今仍未形成适合本土的、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学学科体系,这已成为制约心理健康研究及实践最为重要的因素,所以,构建科学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学学科体系,建立必要的学术规范已势在必行。

所谓的学科体系,是指“学科研究对象的结构模式和反映研究对象各组成部分客观逻辑关系及其运动、变化、发展的系统理论” 。学科体系的形成不仅是学科独立的标志,而且也是学科领域 内相关研究科学化、专业化的必要保证。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所涉及的基本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对象的确立;二是研究方法的确立;三是理论体系的构建。

未来心理健康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应注意遵循以下两条基本原则:“一是要有比较完善、严密的概念、术语和范畴体系。二是各概念系统、基本命题和框架结构之问必须按一定的逻辑构成有机整体,而不是机械堆积或拼凑而成。”我们认为,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是,必须对一些基础性、关键性的问题展开全面探讨,如基本的范畴、术语,学科对象、学科性质、学科边界等,各学科积极参与,众多学者的积极讨论、交流,必将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学的科学发展。

2.优化研究队伍——提高研究人员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

心理测评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只有那些接受过专业训练且具备一定心理测量经验的人员,才能保证测评工作的科学性及测评结果的应用价值。由于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当前,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员极其短缺且良莠不齐。有些人员的专业能力差,职业道德和知识产权的意识非常薄弱。所以,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建立相应的行业准入制度已势在必行。

3.提升研究水平——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评定工具的本土化建设

引进国外成熟的心理测量技术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一味地盲目照搬,缺乏批判力的移植复制,只能使我们离科学越来越远。正是出于对当前心理测评领域“过度西化”、严重忽视文化差异的“文化迟钝”、“文化色盲”现象的不满,学者们发出了心理测量本土化的呼声。

西方的心理测验,体现西方的世界观、价值观,当它用于本土社会时,它是有效的,而当它用于其他文化语境时,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认识上的曲解和误读。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肖除文化差异 ;二是编制中国 自己的心理测验,其实质就是本土化问题 。本土化不是另起 “炉灶”,另建一套体系,也不是搞狭隘的民族主义,拒绝与世界学术对话,其最终的目标是以本土文化为依托,积极吸取和改造西方心理科学的合理成分并不断创新,在遵守基本学术规范的前提下,构建中国特色心理测验工具,并最终为世界心理学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当前 ,在这方面我们已陆续开展了一些研究,如针对一些高校滥用心理测验工具的现象,教育部组织专家编制了“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评价量表”,目前在积极推广中。

4.实施科学管理——推进心理测评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

在发达国家,心理测量等行业管理已纳入法制化轨道,有严格的心理学准入制度,对心理测评人员的资格认定,测验的编制使用,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等都有严格规范。比如,美国心理学会(APA)与教育测量理事会(AERA)等共同制定了《教育与心理测验标准》,使美国的心理测评从混乱走向有序。我国目前尚缺乏这样一个标准。尽管中国心理学会早在 1992年就出台了《心理测验管理条例》和《心理测验者的道德准则试行条例》,对心理测验的控制和使用、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 、职业道德等做了规定,但实际上形同虚设 ,现阶段,我国的心理测验的使用还处在一个十分混乱的状态。可以说心理测评行业管理的瘫痪状态,法制化建设的滞后,是导致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混乱的根源。所以,当前应尽快将心理测验纳入法制化轨道,并尽早出台行业标准。只有这样,我国的心理测评才能从混乱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获得健康 、持续的发展。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浅议高师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心理透视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师;贫困生;自卑;透视;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我国悄然兴起一个新的群体一一贫困大学生。做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他们大多具有自卑心理,自卑心理引发的种种不良现象,如云南“马加爵现象”,已向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他们的自卑心理尤应得到高度重视,做为未来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本文试从高师贫困生的自卑心理的成固与对策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引言

在“高校贫困生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的同时,高等师范院校中的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家庭生活贫困,这些学生十分被动地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以及由此所带来的极大精神负担,有的因此陷入“心理贫困”当中,这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所谓心理贫困,在这里指的是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目前我国高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这其中尤以贫困学生为主。高师贫困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由于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将会到各个学校做教师,其心理的健康更是我们应当关注的对象。其常见的异常心理问题的主要包括自卑、焦虑、过度自尊、嫉妒、抑郁、孤僻自闭、敏感多疑、叛逆等等。这些心理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否则必将严重阻碍他们的成才成长。

二、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1)自我评价过低。自卑者在对自己的身材、外貌、学习、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的评价上.往往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与优势.而是夸大自己的不足。他们在认识和评价自己时.进行的是一种不正确的社会比较,即拿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结果是越比越泄气、越自卑。

(2)消极的自我暗示。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惯于进行自我暗示,对自已期望值总是很低,在任何活动之前,常对自己进行“我不行”、“我很难成功”的消极自我暗示。这种自我低估的倾向使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力量.抑制了能力的正常发挥.结果必然造成活动的失败,而失败又似乎证明了他们早先过低的自我评价与期望。从而强化了他们片面的自我认识,增加了他们的自卑感。

(3)潜意识中的自负。这是大学生中一些人自卑心理产生的深层原因。许多人在行为中表现出的自卑、自我贬低是由于他们心灵深处的自负所引起的。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以为人家能的我都能,别人有的我也都有,总认为无论是外形长相还是学问才识,自己都要比别人高些。这使得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容不得自己落于人后,一遇挫折,他们就会很快走向原有状况的反面,出现自卑。

(4)不当的归因。大学生对自己学习、交往方面的不当归因也是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之一。如一个数学勉强及格的学生认为他在数学上没有下工夫,考这么差,说明他缺少数学细胞。不是那块料.因而十分自卑.而不是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一些思考.从而加以改进。许多自卑者习惯于将自己的优胜与成功归之于偶然的机会、外界有利的条件等等,而失败时又总认为是自己缺乏能力、本领。

(二)、客观原因

(1)学习上的失败、挫折的积累。正像一帆风顺、不断取得成功的人容易产生自傲情绪一样。在学习和交往上屡受挫折、接连失败的大学生也容易在心理上出现自卑情绪。大学生涉世浅,阅历欠丰富。不能全面认识和应付生活与学习中的挫折,他们需要积极的反馈和成功的经验来肯定和支撑自己的信心。如果事与愿违,有的只是消极的反馈与失败的累积,就会挫伤他们的锐气,使他们在冷漠与嘲笑中形成自卑心理。

(2)社会文化的不良因素。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惟一目标的亚文化,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导致心理失衡。一旦别人讥笑自己穿戴不时髦、经济不宽裕,贫困生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

(3)经济生活压力和人际交往压力。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农村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经济拈据,因此他们长期处于有形的巨大经济压力中.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将自我封闭起来,贫困大学生也有着和普通学生一样的强烈的交往需要。他们渴望理解、期待沟通、追求友谊、甚至也尝试恋爱,希望过着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他们既无经济实力、也无时间精力更多地进行人际交往、享受大学生活。理想和现实引发的冲突,也加剧了他们人格与心理健康的负性变化。

三、克服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对策

高师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原因,因此克服高师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对策应该是内外结合,标本兼治。

(一)贫困大学生应健全心理.练好“内功”。

1.提高自我期望,修正理想自我。自卑者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其具体做法,一是自我列举法,可以用写日记的方法.每天列举自己一条优点.日子长了,累积多了,人的自信心就会随之增强,自卑就会逐步消退。二是征求意见法,请同学、朋友、亲友评价自己、既请人家谈自己的缺点,更要听人家讲自己的优点,优点听得多了也会增加自己的自信心。三是学会同人比较,在努力发现自己长处的同时,也去发现周围人不如自己的地方。

2.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大学生要在做事之前多分析自己的有利条件,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体验过去成功的快乐,增加信心,不断提醒和激励自己.使自己在心理上确信能够获得成功。

3.学习自信行为。因自卑而妨碍交往的大学生,还应当在交往中学习自信行为,特别是在同那些比自己强的人交往时更应如此。比如,锻炼自己能径直向对方走去;讲话时敢于盯住对方的眼睛;讲话时声音洪亮,不吞吞吐吐,当对方声音超过自己时,要学会故意将声音放低,使对方听自己的,掌握交往主动权等等。

(二)教育工作者要正确教育引导,助一臂之力。

1.关心、尊重和信任学生。自卑的学生多缺乏勇气和斗志,意志力不强,迫切希望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关心、帮助和鼓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学习中取得成绩——这是儿童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坚定学习愿望的内在力量的惟一源泉”。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应认真寻找有利于激励自卑者的途径,对自卑的学生事先点拨.提供机会、及时鼓励、热情帮助、促使进步,这样可使自卑生显示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潜在能力,恢复积极的自我形象,让他们尝尝成功的乐趣,以此激发求知的心理欲望,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2.组织健康有益的校园活动,充分发扬自卑学生的优势、特长。开展社会实践。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街头,参加社会劳动,充分发挥他们的劳动特长,组织演讲、板报、摄影、歌舞、球类、棋类等各种文体活动。充分展现他们的文体特长。

3.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治疗。设立规范心理健康咨询室,选派专业人员担任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心理测试和调查,建立自卑生心理档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咨询治疗,针对有严重自卑心理的学生,要全程跟踪制定综合治疗方案。确保从根本上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

4.政府和学校应建立健全法规制度,解除自卑生的后顾之忧。健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让学生步人大学殿堂;设立专门岗位,为贫困生勤工俭学创造条件。帮助贫困生建立造血功能。学校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质量观,健全奖励制度,形成激励机制,让自卑生脱颖而出,体验成功的快感,培养“我能行”的自信感、成就感。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论大学生发展阶段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提出大学生发展可分为三阶段五层次,并分析了各阶段(层次)的主要心理特点厦其相应的教育时策。对高校遵循大学生内在发展规律,培养符合社套要求的合格人才,在认识上有一定的理论意叉并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发展阶段 心理特点 教育对策

大学生的发展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大学生能否成才、怎样成才,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且研究较多的问题。大学生的发展是分阶段、依层次递进的。教育实践表明,如果不了解和遵循内在发展规律,一些学生的发展就会出现“断层”,成为教育的“残次品。在近2O年的高校教育教学和心理辅导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教育者与大部分大学生缺乏教育和成长的阶段性概念。我们对大学生的发展阶段及层次进行长期的专题研究,尤其是重在发展阶段和层次的心理特点的研究,意在总结其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及相应的目标和要求,以便教育者遵循其内在发展规律,采取相应对策,加强教育引导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一、第一阶段:适应阶段——正确定位,克服心理落差(这一阶段只有一个层次)

第一层次:自我定位。新生入校,面临着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心理角色转换大学生要求更强的生活自理性,学习自觉性以及班级管理的自主性。新生一下子难以适应,往往不知所措。这一阶段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的自我定位。从心理临床案例综合来看,大学新生阶段许多心理问题是由心理落差形成的或者间接诱发的。所谓心理落差,是指原有的自我概念、自我意向、自我定位或自我预期在新的情境中的实际感知和心理体验(真实的或假想的)差别较大而形成的自我失落感,即一种心理反差。主要类型有:

1.真实落差:即现实的自我地位的反差,如学习成绩排名,在高中阶段总是排前5~10名,而在大学阶段却总是排在后5~10名,即使排在中等,许多人仍有落差感,这是一种成就动机的失落,又如身份与地位,在高中阶段一直担任班上或学校的主要干部,在大学则是一名普通的学生,因而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怀疑,或感到不受重视,或感到受到了不公正对待,从而产生落差感;还有人际关系方面,许多学生反映高中阶段同学之间沟通好,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融洽,而大学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不密坷,好似各行其事,互不交往,社会支持微弱,形成人际交往动机的失落总之,这类落差是由现实情境产生的心理体验。

2.假想落差:即心理构想的反差,是一种自我贬低的心理倾向。自我定位比实际的地位要低,实力相等的竞争环境中常常发生这种心理反差现象。如有些同学在高中阶段鹤立鸡群”,具有绝对优势,长期具有强烈的优越感,感受不到“风险意识”。而在大学,高手云集,大多数学生都差不多,原有的优越感丧失,自我优势地位不再或不稳的“风险”不期而至,因而总感到处境“危险、“不安全”、“不如人”、‘很快就要落后”,同往日的优越感相比,有一种强烈的失落感,这种心理落差是由于缺乏竞争意识形成的。

3.预期落差:即往日的理想与未来现实的反差。许多或大多数中学生都把考上大学作为人生的理想,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成才而进人大学后,充耳都是要面向社会竞争,始知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特别是要找到称心的工作远非易事加上种种有关社会复杂的传闻,因而整日忧虑将来在社会上有无立足之地、有无出头之日,有的同学甚至达到食不甘昧,寝不安枕的地步。自感往日的“幼稚”,“美好的理想”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担忧和无奈或是牢骚满腹,因而没劲”、“无聊”几乎成了口头禅。这种落差是由于过高的焦虑水平形成的。由于这种落差是由高焦虑水平引发的,又可称之为“落差焦虑”。

心理落差如果处置不当,可以产生气馁、焦虑、抑郁、强迫、回避,依赖、自卑、无奈,无助、自弃、怨恨、嫉妒等等心理障碍与行为问题,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形成主要的阻碍。

在这一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自我角色定位的引导工作引导学生认识各自的长处和不足,明确大学学习和自我发展要求:来日方长,只要各自努力.都是能得到良好发展的。这样尽快地稳定下来向前看.迅速地进入第二阶段。

二、第二阶段:进展阶段——由被动学习变主动追求(这一阶段是主体阶段.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二层次:被动跟进。学习上尽量争取跟上课程教学的进度.逐渐适应教学方式方法,最关心的是课程考试的成绩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对学习中的困难要予密切关注.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使他们克服困难。对于基础鞍差的学生来说.这是最困难的时期.一旦拉下将会严重影响其后续发展。如何使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摆脱完全被动的处境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教育者要注意辅导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各种心理障碍。在品德心理方面同样要注意学生处于被动状况,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思想品德修养,加强教育引导。当然,品德教育与修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三层次:主动扩展。顺利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门课程的学习,且学有余力。通过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逐渐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对此有了主动钻研的兴趣,井围绕发展方向主动扩展学习范畴。这是由一般水平开始进人“高层次水平”的一个明显特征由于学习的主动性增强,追求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因而自我意识水平提高,自我设计倾向明显,自我心理调控的能力亦有所增强在品德方面学生的主体调控能力明显增强这既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好的主体条件,但引导不力叉可能会成为德育工作的障碍,即学生的所谓“逆反心理”现象。要特别关注潜课程”对学生心理的深层次的负面影响,做深人细致的思想引导工作一。这一层次中学生的人际关系表现得较为微妙。心理咨询中普遍反映的就是人际关系问题和情感问题。

第四层次:深化升华。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更加确定,自我追求目标更高也更加具体化。在主动学习和自觉拓宽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深度探究,在某些领域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甚至有独到的见解;专业发展信心更足、自我效能感明显增强,在专业学习和学术上进人较高层次。在思想上价值观念已构成较稳定的体系,注重品德的自我修养,政治上认识亦较成熟、盲从与被动大大减少,人格特征较为稳定,个性表现更为突出。

进展阶段无论从那一方面而言都是大学生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主体部分在这一阶段,尽管学生在其心理反映上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但大多最主要的还是集中在对学习的态度、知识的价值观与认可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学习的动机水平与成就感及对学习成就(或失败)的归因的性质上因而在这一阶段确定学生是否在沿层次递进.完全可从心理特征上得到反映和解释显著的区分标志是:正在沿层次递进的同学的心理特征主要是学习或学科的问题:专业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专业领域的发展在国内外状况如何?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怎样?怎样与相关教师联系或怎样请求个别指导等等有关学习、专业和自我发展(联系社会】的问题他们也会发生诸如人际关系、情感纠缠及对一些社会问题的困惑,但这些都是居于附属地位的.不会对其学习产生重大的、很直接的影响。而不能有良好进展的同学的心理问题可能集中表现为对知识的价值持模棱两可的态度,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过多思考(这类问题可以是无穷无尽且无确切答案的),人际关系的过于卷入、纠缠不体(也可以是无穷无尽的)或是花费过多精力于情感方面,或是过分热衷于各种与学习无直接关系的活动甚至直接卷入社会低层次行为。他们也会“经常”考虑学习问题,但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只是附属的问题。在学习上总是停留(甚至满足)于被动跟进的层改,当然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判断大学生的进展有多方面的指标,包括政治思想、政治品质、活动态度与能力(包括管理组织能力)、社会关系与身心健康水平。但我们认为,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其天职,任何不同方位的指标都必须落实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上,这是判断进展状况的核心指标。

三、第三阶段:社会心理适应阶段——适应社会要求,注重培养健全的社会人格(选一阶段进入了大学的最后时期即第五层次)

第五层次:建立准社会心理角色。毕业前,面临即将走人社会,都会主动或被动地将自己与社会(行业、岗位)进行紧密的实际联系、心理的社会适应——建立准社会心理角色。学术水平基本确定,特别注重社会(行业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部分发展不良或在层次发展上出现。断层”的学生其思想和价值观往往会产生理想与现实的各种矛昏冲突,产生所谓的毕业综合症”。出现严重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个别的甚至会出现行为变态。从心理临床的案例分析,许多心理危机都在这一阶段“不同症状爆发出来,且矫治相当困难。

大学阶段在心理上属“人格再造期”。社会心理适应最根本的就是要确定什么样的人格标准作为评价指标。我们认为国际通用人格模式Big Five(“大五”)最适用作为评价指标的人格模式,而且“大五”在各个领域如:(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学、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及应用领域,如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S.P.,Robbins,2001) 、(组织)领导学(G.Yukl,2002)、管理学(s.P.Robbins,2002)等受到广泛重视。“大五”的主体内容如下:

1.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的意向和性格表现(外倾性一一Extraversion):社会改革开放来,明显对我们的社会人格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具有社会交往的各种能力和性格倾向,只有通过积极的人际沟通,才能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进程中抓住机会。对于个体来说内倾性人格(包括性格与气质)的改变可能是有难度的。但依据社会需要,经过有意识的培养和矫正,具有适度的外倾性心向和行为是完全可能的:

2.有爱心和同情心,尊重他人,不以自我为中心(宜人性——Agreeableness);引导个体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审视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自我为中心是人格健全的标志之一(A.H.Maslow)。实质上,一个人的自我中心不断分化的程度就标志着个体的成熟水平,也标志着他(她)的社会适应水平大学生正处于这种分化的决定性阶段,应不断理性“否定”(扬弃)自我,在与社会(他人)的互动中明确自我的位置.才会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

3.责任心强,要求人格特质与人品的统一(责任感-Conscientiousness)。什么样的人最受人欢迎最能适应社会,是社会心理学家最关注的课题之一。一项经典的研究成果颇能给我们以启示:N.H.Anderson的研究表明.人们普遍认为。最积极品质”有:真诚、忠诚、真实、可信、体贴、热情、善良、友好、不自私、负责等等:。最消极的品质”有:说谎、装假、不老实、冷酷、不善良、不真诚、自负、自私、粗鲁、不友好等等。此后,相关的复习都印证了这一成果。这一点通过我们长期的日常生活观察(Folkwisdom)亦被证实在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更要强调社会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心品和人品”,才能真正适应社会,也才能走向世界。

4.用理性调控非理性.制于理而不受制于情(情绪性一Em0ti0nalitv或Neuroticism)人是处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动物.始终难以摆脱非理性因素要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就必然要用理性有效地制约非理性,应引导青年大学生多做理性思考.多用理性来矫正非理性的归因偏差。,才能提高自我的心理成熟度(社会智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5.不断获得新知和探索未知.创造性地面对社会(开放性——Opennesstoexperience或Intellect)。开放是一个广泛而模期的问题。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并不等同盲目地反传统,打破常规,或是生活方式上(侧如穿着打扮)的标新立异。而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富有创造性或创建性的工作.它与知识(经验)的广度与深度密切相关。如像爱因斯坦与居里夫人等科学家在生活方式上可能是很“保守”的,然而世界公认他们是最开放的人。人类发展至今的历史已经证明,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开拓发展,都与人的知识掌握水平和探索精神紧密相关,善于获取新知和勇于探索的人才是真正开放的人。

实际上,大学生一开始就要以“大五”作为健全人格培养的指标。在整个大学期间时常对照自我。在毕业前作一个总的回顾与检查.“查祸补缺”。进一步在人格上来完善自我。

四、结语

以上概要地阐述了大学生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五个层次,总的发展趋势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但学生之间会有一定差异,有的甚至差别很大。有部分同学始终停留在较低层次如第二层次,至多能勉强达到第三层次的一部分要求,而最后又不得不进入第五层次.由于发展出现“断层使这部分学生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潜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个性发展严重压抑.同时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这实际上是我们教育的失误。此外,上述各阶段及层次的发展包括知识学习(含学习心理)、思想品德(含品德心理)和心理健康水平(含个性心理)等主要方面,其发展并不是很平衡的。可能在某一方面能表现发展优势,而在另外的方面却明显滞后。因而教育者要关注和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从宏观管理的方面而言.这几个层次皆可进行辣人而全面的分析研究,通过分析.概括出各个层次的各项要素及指标(假设每个层次有20项指标,则20·5—100项),编制出《大学生发展层次量表》。可用此对学生进行个体发展的测量,就可明确各个层次量表,编制出《大学生发展层次达标要求》.使学生在明确自己所属层次的同时确定向高层次奋进的具体要求和指标,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层次的合格人才。

大学心理毕业论文: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现状及其各种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山东省3所高校700名大学生,进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自尊量表(SE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S)、防御方式问卷(DSQ)、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以及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应用SAS8?0软件进行累积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大学生轻度人际关系困扰者占38?51%,严重人际关系困扰者占15?06%。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主要因素为参加集体活动情况、对别人不信任程度、社交能力、害怕死亡、神经质、生活事件、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和父亲拒绝否认。结论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率较高,学校、社会及家庭应注意改善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

【关键词】 大学生

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上升的阶段,他们的人际关系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许多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状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相关〔1,2〕,人际关系和谐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外有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心健康,能促进学业的进步;不良的人际关系常引起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如焦虑、空虚、心情压抑、抑郁、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倾向〔3〕。为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的咨询、诊断和辅导提供理论指导,进行了本次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5年10月~11月,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和济南大学随机抽取在校大学生700名作为研究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31份,回收有效率为90?14%。其中男生311名,占49?29%;女生320名,占50?71%。一年级159名,占25?20%;二年级298名,占47?23%;三年级174名,占27?57%。理学147名,占23?30%;工学134名,占21?24%;医学350名,占55?46%。年龄16~22岁,平均年龄(19?39±1?06)岁。

1?2 调查工具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4〕、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5〕、自尊量表(SES)〔6〕、抑郁自评量表(SDS)〔6〕、焦虑自评量表(SAS)〔6〕、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S)〔7〕、防御方式问卷(DSQ)〔6〕、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6〕和一般情况问卷。

1?3 方法 调查员均为本校研究生,施测前进行严格培训。在正式调查前,首先随机选取2个班(75人)进行预调查。2周后开始正式调查。调查以班级为单位,采用匿名笔答方式进行,要求被试者独立完成问卷。在调查结束15d后,随机抽取2个班,共83名学生进行重复测量,并对2次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Kappa系数和Pearson相关系数均>0?75。

1?4 统计分析 将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逻辑检查、整理编码和数据量化,然后输入计算机建立Excel 2003数据库。以人际关系困扰总分≤8、≥9且≤15、≥16将人际关系困扰划分为无、轻度、严重,分别赋值0,1,2。运用累积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在进行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时,对于分类变量需进行如下量化:两分类无序变量赋值0、1;无序多分类和多选变量,根据例数多少及实际需要合并成两项,或者引进哑变量;有序多分类变量按照顺序赋值1,2,3,……。从而确定共计51个自变量。最后检验各自变量与LogitP之间的线性关系。经检验,a14(每周上网频度)、a15(每周运动频度)与LogitP之间为对数关系。因此对a14和a15 进行变量变换,以对数形式引入模型,其余自变量直接引入模型。

2 结果

2?1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状况 大学生无人际关系困扰者占46?43%(293/631);人际关系困扰总检出率为53?57%(338/631);其中,轻度人际关系困扰者占38?51%(243/631),严重人际关系困扰者占15?06%(95/631);具有明显人际关系障碍者占1?43%(9/631)。

2?2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对模型的拟合优度的检验结果(P>0?05),说明预测值和观察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的预测能力为:一致性=91?9%,不一致性=7?5%,模型拟合优度较好。对模型进行假设检验结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单因素分析中P值<0?10的32个指标进一步用多因素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拟合(选入和剔出标准均为0?05)。最终共有8个变量进入模型,见表1。

3 讨论

本调查发现,轻度人际关系困扰者占38?51%,严重人际关系困扰者占15?06%,与汪雪莲〔8〕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就所有累积Logit而言(即人际严重困扰对轻度困扰、无人际困扰的对数发生比;人际严重困扰、轻度困扰对无人际困扰的对数发生比),在其他变量相同的情况下,神经质程度重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发生的危险性,是无神经质的4?078倍。原因可能为神经质程度高的人,表现为焦虑、紧张、易激怒、偏激,常伴随有抑郁。在其他变量相同的情况下,社交能力差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发生的危险性,是社交能力强的2?755倍。社交能力差,即缺乏人际沟通、交流的技巧,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在人际交往中常处于被动的境地,从而产生人际关系困扰。在其他变量相同的情况下,受生活事件影响重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发生的危险性,是不受生活事件影响的2?257倍。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应激源,当累积到超过心理承受限度时,就会导致心理负荷过重,其精神状态会处于崩溃的边缘,从而引发心身疾病,人际关系也会失调。在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的角色作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突出。当父亲在满足子女需要方面表现得小气、吝啬,对子女的行为挑剔、否定,认为子女带给自己反感、不快等拒绝否认倾向,容易让子女感到无能和自卑,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子女人际交往的健康发展。而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则对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谐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