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研究

时间:2022-08-06 10:44:00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人事管理

摘要:在全国性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事业单位作为改革的重点,正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其人事管理制度,以更好的发挥人才和知识密集的优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本文从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着手,分析当前事业单位管理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事业单位改革措施,促进我国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研究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研究:强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见解

1农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观念落后人力资源是农业事业单位的核心,它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农业事业单位的运行和发展,但是现在很多单位中仍然延续着过去的传统思想和观念,把人事管理工作当成是一个机械的工作,导致一个岗位有很多职员,一个职员有很多职务,造成了人员的堆积和分布不均,工作效率下降,质量不合格,从而严重影响了单位的发展。

1.2不重视人才,岗位设置不合理目前农业事业单位中还是存在着有编制和没有编制的说法,对其待遇和重视也存在着很大差别。一方面在引进人才时,流于形式,只有考进编制的人单位才会接纳,不管是否符合本单位真正的需要。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编制,不管多么优秀,单位多么需要,都没有办法进入。这使得很多拥有高端技术的优秀人才流失,造成了人员的滥用。尽管有些单位对聘用做出了改革,唱响着公平、公正、公开的政策,但是还是存在着幕后操作的弊端。这就导致各种人际关系复杂多端,人才参差不齐,工作效率下降,人力资源的利用状态滞缓。

1.3考核机制不健全在现行的农业事业单位的考核机制中存在着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的弊端,采用集体打分评定,而没有合理的、实质的实际的考核制度。对于人员的晋升工作,保持着所谓的稳定状态,实际上只是把现有工作人员的安置工作做好了,而对于新的人才没有重视,也没有给予新的发展空间。对于不符合单位发展、道德素质差的人员也没有做到合理的淘汰,这就形成一种只要进入就永无担忧的状态,使他们更加的不积极。这不仅不会促进人员的积极进步,相反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会造成一种只搞关系不搞业绩,激励制度不严谨的现状,会影响整个单位的发展,缺乏科学性和实际性。

2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2.1创新观念第一,要把农业事业单位中过去的传统思想观念摒弃,树立新的理念和观点,做到创新化,清除因思想观念的陈旧所造成的在管理过程中的障碍。第二,做到以人为本,把人力资源作为核心进行管理,完善岗位的设置,人员的配置,绩效的考核机制以及激励机制,创造一种重视人才的环境,做到公平、公正,尊重人才,鼓励他们创造更大的财富。第三,重视员工的生活,要注重员工的福利、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要加强员工的福利,把员工的工作时间合理化,并和业绩弹性地挂钩。积极的开展内部文化,给员工创造一个舒心积极、健康向上的工作环境。

2.2科学设置岗位,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把目前农业事业单位的身份管理制度向岗位管理转变,科学的设置岗位,最大化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创造精神。农业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单位的需要,对工作目标、任务要求、人员需求和发展空间等制定一个合理化的方案,结合单位的招聘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实行根据需要设置岗位,竞争上岗,根据岗位的需求采纳人才的岗位制度,对采纳的人员进行合理化的分配,设置合理的等级,避免人员的堆积和人才的流失。

2.3完善激励制度一方面,当前的人事管理较多地把人的能力发展以及人际关系作为中心,这就要求激励制度最大限度的公正、公平、合理,因此要加强单位的监管制度,杜绝个人幕后关系的弊端和不正之风。另一方面,单位过多的注重物质奖励,忽略了精神激励,单位应该根据员工的表现和业绩进行表彰,对于有突出贡献的,在绩效考核时不仅选拔和提升、给予更高的薪资,并且要评为先进,借此鼓励其他的员工积极学习和进步,使之创造更大的财富,形成积极文明的风尚,进而带动整个单位的蓬勃向上发展。

2.4加强员工人文关怀目前很多单位只是注重效益的发展,忽略了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因此要加强这一方面的管理。随着社会的急剧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员工的心理压力日趋增大,因此要注重员工的精神生活,积极的疏导他们的心理压力,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使员工有一种积极乐观豁达的精神。积极的开展文化生活,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使他们在一种健康快乐轻松的环境下工作。总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加强农业事业单位的人事资源管理迫在眉睫,因为这关系着整个农业单位乃至社会的发展,因此要积极地改革和完善。

作者:张淼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人事教育处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研究:探求人事管理事业单位的机制创新

1.选人机制

用什么方式选择人才、吸引人才,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按照目前的行政体制,行政领导由全区统一调配、任命产生,事业干部采取公开招考的形式面向社会选拔,自聘职工则尚未形成明确的规范。事业干部招考方面,从现有自聘职员中择优考录是比较好的办法,既可以避免工作上大的波动,同时也是在工资待遇之外留住人才的一种手段。除此之外,还应当从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合理设置事来单位所需的岗位数量、学历、专业、职称等各项指标,作为今后考录的依据。自聘职工方面,要形成一个规范化的聘用制度,参照事业干部,采取设定岗位、公开招考的方法来进行,坚决杜绝人情干扰。

2.激励机制

即便是很平常的人,如果有有效的激励,同样可以发挥出很大的能动性,再加之以良好的指导和培训,同样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好,并且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对于高新区事业干部,有效的激励包括两方面:一个是职务,比如股长、副股长,虽然没有什么很大的职权,但代表的是领导和群众的认可,是对事业干部在精神上和政治上的鼓励;另一个是职称,这是目前事业干部除了工龄以外增加工资的重要途径,是经济上和物质上的鼓励。无论是职务还是职称,都可以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定期择优汰劣,对有冲劲、有动力的干部形成引导和鼓励。对于自聘职工,要制定严格的绩效考评机制,并且把不同绩效等级的收入拉开来。在自聘职工的有效配合下,主导某一方面事务的事业干部也就能更加顺畅的把工作做好做实。

3.交流机制

交流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干部队伍的流动性,及时吸收新鲜备液。在任何单位,没有哪一个人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人离开了,自然会有其他人及时补位。对任何人或任何岗位来说,都不存在行不行的问题,只有适应不适应的问题,专业、兴趣乃至性格脾气不对口,都有可能造成人和岗位的不适应。但不适应这个岗位的人,在别的岗位可能会如鱼得水,不适应这个单位的人,在别的单位可能会游刃有余。高新区近几年来人员流动性严重不足,许多事业干部在同一岗位工作的时间已经超过五年、八年甚至十年。虽然许多干部仍然尽心尽职在工作,但由于缺乏新鲜感,造成创新、突破的勇气和思维都明显不足。所以,要建立健全定期的、规范化的交流机制,包括人员、岗位、职务等等各方面的交流,在产生“鲶鱼效应”、激发活力的同时,让干部在不同岗位上接受锻炼,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

4.总结

最后,要建立完善工程、财务、考勤、请销假等工作管理制度并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严格办事流程、审核审批程序和监督管理责任,对违反工作制度和机关效能建设要求的行为给予严厉惩处,通过制度管人管事,促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要为事业干部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在工作、生活及个人发展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为干部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创造温馨、和谐、人性化的干事氛围,在感情上留住人。

作者:戴自强单位:泉州市鲤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研究: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初探

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现状

从1992年人事制度分类管理改革开始,在将近15年的逐步变革进程中,传统人事管理已经逐渐转化,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带来了人事管理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新概念,建立了岗位绩效工资制度,颁布了各项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政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是建全及完善各类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体制,建立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激励机制,调动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事业单位的效能,提高公益服务的水平。目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距离这一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岗位设置制度还未完全体现真正的全员岗位聘用制,形成能上能下、能出能进的聘用体制,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没有完全发挥。

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问题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是根据各类事业单位的特点进行制定的各项人事管理的法规、措施和规章制度,其中包括事业单位人员的聘用、岗位设置、考核、奖惩、培训、工资福利等各项管理规定。目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在各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1.管理观念相对滞后。由于事业单位原收入分配方式基本与国家机关一致。受到长期旧有观念的影响,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的观念仍然停留在身份管理概念中,对岗位管理和绩效激励机制的认识不足。在实施岗位设置制度时用人机制首要考虑的还是人员平衡,尤其管理人员依旧是领导提名、组织决定,甚至直接套用旧有身份序列结构,从而导致岗位结构和总量设置不均衡,仍未真正实现岗位聘用制,使绩效制度没有发挥其激励机制。“人治”现象普遍存在,缺乏对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和法人治理的观念。2.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较低,人员培训不足。事业单位人员归属国家干部,基本参照国家机关人员进行归类。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从单位内部调配,因此部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是各个单位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兼任的,导致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人员水平参差不一。人员培训是提升事业单位人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事业单位较注重对专业技能和业务知识培训方面的培训,相对创新性和思维发展方面的培训较少。3.考核制度单一,激励机制缺失。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现行考核制度相对单一,缺乏长期评价考核制度。绩效考核基本基于年度考核和个人述职等简单考评,考核制度仍然受到人为因素和首因效应等因素的主导,未有对不同岗位的人员切合其特点进行分类考核,没有形成客观科学综合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4.法律法规支撑不足。目前,针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而颁布基本政策以文件下发为主,真正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法规较少,内部规章也不健全。导致事业单位在管理中介乎参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有关规定或者《劳动法》等企业人员的法律规定进行执行,遇到纠纷时,缺乏有效的法定程序,使事业单位往往处于被动位置。

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建议

1.增强对人事管理的重视,改变管理理念。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和服务性的特征同时兼顾效益的社会服务性组织。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在观念上,首先需要从身份管理更新到岗位管理的理念,重视人事管理活动,让人事管理从边缘化的执行性质转化为具有真正管理决策能力的性质。其次借鉴社会非盈利组织的管理经验,引用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结合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特征建立符合各个事业单位特征的人事管理制度。转化观念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保障。2.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定期实行人员培训。任何制度改革的政策法规都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具体执行,而让具有创新理念、专业人事管理水平的管理人员管理人事会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贯彻实施和推行事半功倍。事业单位应定期对事业单位人员进行分类培训,并增加针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专项培训项目,使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均衡发展,具有专业技能又具有思维创新性,提高事业单位人员的水平是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辅助条件。3.完善岗位聘用制,建立合理绩效考核机制。从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而岗位聘用制和绩效考核机制是岗位管理的主要内容。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事业单位需要完善岗位聘用制度,实行全员岗位聘用,对岗位结构和总量进行战略规划,明确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严格遵照“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和合同管理”的原则;建立符合各类岗位特征,引用科学动态的绩效考核方法,结合短期和长期考核对岗位人员实施人性化的考核和晋升机制,才能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达到绩效激励作用。4.及时颁布相关法律法规。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添加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增强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法律保障,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体系,需要配套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及时颁布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是加快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根本保证。

四、结束语

因此改革中既要保障公益性和服务性功能又要兼顾其效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是国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部分,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改革逐渐深入,将推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进入一个新时代。

作者:谢璐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研究: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措施

摘要:在全国性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事业单位作为改革的重点,正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其人事管理制度,以更好的发挥人才和知识密集的优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本文从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着手,分析当前事业单位管理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事业单位改革措施,促进我国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改革措施

为进一步响应国家行政机关“放管服”的要求,以及“新旧动能转化”的重要战略部署,更好的适应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需要,从国家层面到省市层面,相继出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文件,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事业单位正在逐步改变依靠政府行政职能发展、行业竞争力不强的局面,而这些,都需要科学、高效、可持续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来保障和促进。

1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人事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职能中居于首要位置,是事业单位管理的核心和关键。事业单位能否正常开展各项业务活动、提供相应的公益服务要通过事业单位人员的具体工作来实现,事业单位能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竞争优势要通过事业单位人员的集体智慧来创造。因此,能否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能否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能否形成能上能下的工作机制,是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配置、激发事业单位发展活力的关键。人事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公开招聘、职称评审、岗位竞聘、干部调整、工资福利、社会保险、考核奖惩、人员聘用、人事档案等多个方面,它们的科学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寻求自身发展的“指挥棒”。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依据各项制度规定不断调整自身努力方向,按照制度指引完成工作任务,领取工资报酬,获得岗位或职务晋升,并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2当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

传统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大都沿用行政机关的管理制度,难以充分激发事业单位的内生发展活力,发挥高技术高学历人才集中和科研成果突出的优势。直至近些年来,我国才逐步将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予以区分。

2.1重视程度不够

事业单位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不以盈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如各类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在对外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运行个体,内部也有相对固定的规章制度,如人事管理制度、财务制度、会议制度,以及各类业务制度等。但是,在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各类人事工作是否按照既定流程、符合相应政策要求往往缺少监督机制;个人工作是否履行了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的质量如何也往往没有固定的评价标准。另外,由于事业单位受市场竞争的压力较小,部分人事管理制度滞后于事业发展需要的弊端和现行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在短期内往往不会立即显现和爆发,这就导致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2.2政策推进缓慢

一项人事政策的推行大多需要多个人事管理规范性文件来配套,考虑到涉及人群范围广、波及面大,加之反复论证和征求意见,整个政策的推进过程相对缓慢。如目前正在推进的延迟退休、创新公益类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公立医院和部分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台湾籍高校毕业生大陆就业等等。由于政策欠缺配套文件,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并不完善。比如在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一系列保障措施还处于起步阶段,跟不上制度的变化。再比绩效工资制度,评价体系和标准落实到位之前,绩效工资推进也遇到瓶颈。部分事业单位优秀人才无法发挥自身价值,制约着人才的使用效率。

2.3奖励机制匮乏

事业单位在目前仍旧采用以往的薪资管理制度,按照岗位等级和工作年限来定薪资,对为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之人缺少必要的奖励,这样一来便导致工作人员的上进心降低,认为只要在单位熬到一定年龄就会受到尊敬,这种现象从一开始就不被提倡,却一直沿袭到如今。再就是国家已经制定了关于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标准,但在真正实施时却没有得到很好地运用,出现了一定的偏离,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往往出现各种问题,“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现象频频发生,阻挡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改革。

3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措施

3.1增强改革意识

我国针对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已经做出了改变,逐步确定于近几年构建一个高效运行、监督完善的管理机制。由于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与我国的行政管理部门相关联,因此在人事调配时要考虑到其专业能力是否匹配岗位需求,同时在改革过程中要将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进行分类,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逐步划转为企业,公益类事业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中。要将改革贯彻于全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中,确定方向与目标后,强化思想观念中对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坚定性,增强对改革的大规模宣传,突出改革的重要性,确保事业单位内部对改革的正面认识,形成改革的整体共识,在单位的宣传工作中也要突出系统性教育,让员工真正认识到改革的刻不容缓。

3.2完善改革政策

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需要依托国家颁发的政策文件。2014年4月,国务院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系统规范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权益,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里程碑,解决了多年来事业单位缺乏高层次法律规范的问题。另外,改革政策中还要多关注现有职工的福利待遇,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并保护职工权益,按照工作绩效来给予应得的奖励,保护员工的自身利益,一旦出现问题使员工拥有提出上诉的权力,能够通过法律体系来维护切身利益,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感,才能在单位工作中具备较高的热情。

3.3更新组织模式

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大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并经过一系列考验才获取工作岗位,因此每名员工的文化内涵都略有不同,在进行改革前要考虑到员工在思想认识上的差异,主动更新组织模式,并在组织中构建一种新型关系,整合不同群众的心理变化,帮助有文化差异的职工排解内心压抑,体现事业单位的人文关怀。通过改革后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必然倾向于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主张公平竞争,按效益说话,照顾不同文化群体间的理念,让单位人员在相互竞争过程中又能体会到在单位的归属感。另外,一个组织中的领导阶层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上级领导要正视自身责任,把在幕后的工作任务转移到公众面前,确保人事管理的公开透明,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单位氛围。

3.4创新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不应局限于政府颁布的个别政策,而是要在组织内部展开创新,积极调动员工积极性。首先,按照岗位需求选择人才,而不是通过人物关系来设定岗位,坚决禁止“走后门”的现象发生,给事业单位后期的认识管理造成阻碍,同时令群众对政府失去信任;其次,招聘要面向全社会,将聘用条件公布于互联网平台或进行公布,择优录取,建立有序的人才流动模式;再就是增强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权力,能够根据内部的任务量设定不同岗位,给予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奖励,对一些玩忽职守的员工进行相应的惩处,以此来维护事业单位良好的外部形象。

4结语

总之,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虽然在近几年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依旧需要针对具体岗位职工展开分析,完善其中不够公正公开的环节,保证内部员工有章可循,同时增强社会群众对事业单位的信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发展。

作者:武晓雯 单位: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研究: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策略

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不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其一是必须有编制才能够进人;其二是只要有编制,不管单位是否有需要,只要上级领导人同意便可以进人。这样便造成事业单位很多急需的人才又因为没有编制而不能够进入,然而一些有编制、有后台的人却能够进入事业单位中。虽然目前国家已经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改进事业单位人事聘用制度,并且出台了大量公平、公正的文件,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却没有将其落到实处。其中在人员招聘过程中,领导和人事部门管理者的决定,导致人事关系盛行,大部分考核制度虚设。

2.岗位设置不科学。大部分事业单位为了确保快速向前发展,往往在设立岗位时,主要是为了安置单位内部的人员。设立岗位仍然使用传统的设立方式,没有将科学合理化落到实处。

3.奖励机制不健全。目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仍然不科学,缺乏科学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没有真正实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激烈机制,如:很多事业单位的人员始终还是坚持着铁饭碗的思想;同时事业单位的工资都是根据员工的资历和工作经验来进行设立,没有真正和员工的业绩联系起来。这样就导致很多员工在工作中懒散、混日子,让奖励机制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二、强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途径

1.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先进的管理水平和技术逐渐成为事业单位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人作为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载体,对其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强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改革;同时始终将培养单位成员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以此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强化单位员工培训工作,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加强员工培训是提高单位员工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益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强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坚持将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作为首要任务。其中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个途径:其一是有计划地进行员工培训安排。人事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单位各个岗位的实际需求,有计划地制订培训计划。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保持超前性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用全局的眼光安排培训的方法、培训的时间。其二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员工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日常工作中,让员工转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其中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措施:评选工作优秀的员工,鼓励员工努力工作、设立奖金制度,将员工的工作业绩和工资联系起来、创建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其三是重视重要岗位员工的开发。由于中层干部的工作性质较强,关系着事业单位稳定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对中层管理干部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让其能够更好地应对日常工作。其四是强化单位员工评估项目。通过实施公平公正的评估方案,同时根据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各个项目及时进行修正、改正,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水平。

3.创新薪酬制度,坚持以业绩为导向。随着事业单位不断向前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环境的需要,便需要进一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机制,创新事业单位循环发展。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在创新改建薪酬制度的过程中,虽然坚持了公平、透明的原则,但是缺乏对整个单位员工的薪酬进行科学规划。因此,为了确保事业单位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我们便需要不断创新薪酬制度,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严格根据每个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工资薪酬。

作者:张东民 单位:新疆自治区军队离退休干部第三休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