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师在就业指导的优势

时间:2022-01-15 09:37:53 关键词: 专业教师 就业指导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高校工作的难题之一。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经历,从专业、资源和时间等方面详细论述专业课教师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优势和可行性,并就如何提高专业教师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积极性给出建议。

专业教师在就业指导的优势

1引言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事关近千万高校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党的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1]。国家和各高校始终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保障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稳定,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组建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团队,开设多样的就业指导课程,举办各级各类招聘会,等等。但是,即使各地政府不断出台各项政策措施以招贤纳士,高校也都采取“一对一”、“保姆式”服务,毕业生就业情况仍不容乐观,“最难就业季”等字眼屡见报端。与此同时,“某高校就业率造假”“名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等负面报道也为高校就业工作回应社会期待带来新挑战[2]。高校毕业生如何适应市场就业、如何缓解就业压力等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从国家到学校、从家长到学生都十分关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3]。

2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就业人数逐年上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7年1月2017年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的795万人[4],而2018年已经到达820万。每年毕业的应届大学生一方面要面对同届毕业学生的竞争,另一方面还要与往届未就业、跳槽再就业人员竞争工作岗位,导致本就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惨烈,应届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难度逐渐上升,在压力面前,部分毕业生就业积极性又逐渐下降[5],就业矛盾愈发突出。

2.2就业区域结构不合理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学生就业区域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主要位于沿海省份以及省会城市,这些区域经济发达,工资待遇高,就业环境好,发展机遇多,成为全国各地大学生就业首选地,但毕竟这些区域能够承载的就业人数有限,这样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宁愿在发达地区待业也不愿意去其他的城市工作的现象,使得人力资源无法合理分配,造成了大量的浪费;而与此同时,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要想实现产业升级,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但能够提供的薪资和环境又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期望,致使大量的岗位寻求不到合适的大学生,企业发展受限,形成缺人、少人的恶性循环[6]。

2.3就业观念不够理性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学而优则仕”,考公务员热仍然是大学生心目中就业的首选,但受制于极低的录取率,使得每年大量学生错过就业黄金期,甚至部分大学生一年考不上来年再考,总之就是不就业。二是“白领情结”,现在大学生普遍成长环境条件较好,吃亏能力欠缺,遇到需要经常出差,或是下车间等类型工作,往往自动屏蔽,一律不考虑。三是“工作轻松、工资高、离家近”,这也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标准,这方面受家长影响较大,当代大学生基本是独生子女,家长们不希望孩子离自己太远,更不希望子女干一些“不太体面”的工作,反正以他们的条件也能继续供养子女,这就使得学生的就业观不理性,不是所谓的好工作根本不考虑。上述这样原因都会导致学生就业时不积极、不理性,最终导致就业困难。

3专业教师在参与学生就业指导的优势

在目前很多高校中,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绝大部分是政工系列教师如书记、学生辅导员等,专业教师参与很少,而实际上专业教师在就业指导工作上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3.1专业优势,让学生深入了解本专业

相对于政工教师,专业教师长期置身于本专业、本行业之中,他们不仅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对本专业认识更全面,对本领域的发展动态了解更及时,对本行业中具体工作岗位的设置及要求更清晰,他们在指导学生就业择业时,能够告诉学生什么岗位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什么样的性格,具有什么发展前景等等,这样学生在就业时就不会那么迷芒,在公司和岗位的选择上会更加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尤其是对于一些自身经验丰富的教师,更是可以为学生现身说法,提高学生的信任度。笔者作为武汉设计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名专业教师,曾带过《食品感官鉴定》这门课程,课堂上我给学生介绍了与课程相关的品酒师、品茶师、咖啡师等职业,有些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从而以此为职业目标,课下自己报班考证,找对口单位实习,毕业后不乏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而且这些学生毕业后无论是在公司上班还是自主创业,由于在校时就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些积累和准备,发展都比较顺利。

3.2资源优势,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专业教师是高校的主力军,专业教师在本专业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后,往日的同学、朋友、校友、甚至是学生都可能已经成为了单位的领导、专家或骨干,即便是普通员工,也是宝贵的就业资源,他们可以及时提供单位用人信息,进而学校可以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也可以由老师直接推荐毕业生就业,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求职成功率,这也是目前我校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经专业老师推荐的就业信息,安全可靠,可以避免学生在一些非正规的就业市场、就业网站上求职被骗的可能性。此外,学校每年会举办大型校园招聘会,专业教师也会利用自己的资源广泛邀请企业来校招聘毕业生,为学生的就业牵线搭桥。也正因如此,长年的积累使得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就业基地,毕业生到这些单位工作后大部分都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比如武汉的一家食品企业,2013年从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招聘了4名学生过去就业,工作不到一年,4人中就有2人升为了部门主管,并主动要求笔者推荐应届毕业生过去,此后几乎每年本专业都会有2-4名毕业生选择到该单位就业,充分发挥了校友的“传帮带”作用,因此推荐过去的学生工作适应过程往往更愉快、更短暂,并且稳定性高。

3.3时间优势,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

目前在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中提出要加强对毕业生的“个性化”指导,也就是我们要根据毕业生的实际情况,比如籍贯、家庭背景、性格、身体条件等等方面综合考虑,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帮助他们分析自己适合在什么区域、什么类型企业、什么岗位去择业,使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期望有一个科学的定位,从而减少他们择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就业成功率[7]。个性化就业指导需要老师结合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性格特长给出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有非常全面的了解,这一点对于一人管着上百号人的辅导员而言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对于专业教师尤其是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而言可行性则很强。从大一到大四,专业教师或多或少都给学生上过课,带过实习实训,还有一些老师指导过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课外项目,四年级时还会指导他们的毕业论文,因此有相当多的机会接触认识学生,通过课堂表现、私下接触,可以了解学生的专业素养、性格特长、就业意向等,在此基础上,给出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或者推荐到合适的工作单位,就业质量一般都较高,笔者自身有过很多真实案例。比如,一次校园招聘会上,笔者碰到一名学生拿着简历在众多招聘展位前转悠却投不出一份简历,由于对他的情况比较了解,笔者跟他简要分析了一下,建议他试一试某单位,后来他被该单位录取,并且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对于尚未走出校门的学生,他们对于社会中工作单位,工作性质,工作岗位,工作特点甚至自己的就业优势等并不是很了解,找工作时可能比较盲目,以食品专业为例,家庭经济压力比较大的男生做检测,个性比较内向的学生做生产管理,这些都是不太适合的,合适的工作则可以让人如鱼得水信心倍增,不合适的工作会让人事倍功半或频繁跳槽,个性化的针对性指导则可以让毕业生少走很多弯路,提高其就业成功率,顺利完成从大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型。

4提高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积极性的建议

综上所述,专业教师自身具有很多独特优势,若能积极参与到学生就业工作中来,其作用不可小觑。如何调动专业教师参与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呢?笔者有以下两点建议:

4.1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兼任就业导师工作

毕业论文是大学最后一份作业,是大四学生在论文指导老师的密切指导下完成的,耗时长,难度大,师生之间接触的频次和深度都是其他课程所不能及的,导师对学生的了解深入全面,并且论文的完成与求职就业在时间上刚好同步,非常适合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倘若论文指导老师同时也是学生的就业导师,有义务承担就业指导工作,则将对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4.2建立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激励机制

比如将专业教师就业指导工作折算计入工作量,或将其指导成效纳入年终考核体系中,或对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突出的专业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报酬或荣誉奖励等。相信只要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让更多的专业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到就业指导工作中来,那就业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刘益迎,王浩.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若干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18,35(2):28-31.

[2]杨惠.就业优先战略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困境与治理[J].教育评论,2018(4):68-71.

[3]黄权标.浅议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就业指导机制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3(28):209-211.

[4]陈华锋,贲爱玲.“三位一体”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评论,2017(10):84-89.

[5]张轶辉,毕亚玲,杜小明,等.“慢就业”成因探析及其应对策略[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20(4):103-108.

[6]唐诗潮.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18(16):194-197.

[7]王芹,肖斌.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的难点与解决途径[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6):66-68.137

作者:范露 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