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业设计的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

时间:2022-11-17 18:12:20 关键词: 优化路径

摘要:兴趣存在于学生的经验之中,只有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的作业往往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状态等方面的学习品质。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格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往往暴露出畏难情绪、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规划、整理与反思意识及方法缺失等学习品质问题,影响作业完成效率。

小学作业设计的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

为进一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2021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为学校的作业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同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提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1]。作业设计作为整个作业的核心和起始环节,是教师教育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直观反映,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之一。系统思维是一种将认识对象作为系统,运用系统概念来识物想事、整理思想的思维方式[2],它关注系统自身及其相关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与深度耦合,要求打破时空、学科、行业界限,大尺度、大跨度、全维度地看问题,抓住事物主要矛盾寻求多种问题解决方法,这种全局观念极大地简化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问题解决的过程。正因为系统思维是在整体观照下对认识对象进行深入分析,一定程度上也为作业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指导与理论支撑。系统思维下的作业设计强调从整体视角来认识和解决作业设计中的一系列复杂关系与问题,不再将作业设计看作一个孤立的系统,更关注在整体观照下用分析思维对作业设计本身及其系统内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与整合。聚焦高质量作业设计,运用系统思维对当前小学作业设计中凸显的真实困境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针对性优化路径,对推动小学作业改革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现状聚焦:系统思维下小学作业设计的三大问题

学生作业负担过重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随着一系列政策的颁布和相关理论的探索,学校、教师、家长等教育主体在作业设计理念与内容形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改善,但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缺乏系统思维引领的小学作业设计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1.认知偏差:尚未形成科学的作业观

受凯洛夫教育思想影响,传统的作业观认为作业具有实现“分数导向”的工具价值,大多数教师将作业看作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巩固[3],往往忽略作业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培养综合能力方面的隐性作用,让学生做着大量重复性、机械性、无效性作业,这种根深蒂固的作业观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小镇做题家”“二流做题机器人”。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与实施,提质增效成为当下作业改革的目标,以实现“素养导向”为指导的现代作业观应运而生。但在实践过程中受到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学校和教师往往停留在作业设计需要创新这一理念层面,而不愿耗费过多精力将理念付诸实践,仍以传统整齐划一、机械重复的作业“骗取”孩子们在学习上的获得感,这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缺乏作业设计的相关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支撑,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教师并未掌握作业设计的具体实践策略与方法,因而他们在作业设计上依旧选择守正而不愿创新。

2.管理低效:高质量校本作业设计体系缺失

构建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是当前小学作业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是指学校充分利用各种人、财、物等要素,以系统思维形成学校作业改革合力,并对作业设计中出现的零散、不系统问题进行全面部署,从而推动学校作业提质增效。当前大部分学校在作业内容的纵向结构、难度结构、类型结构、水平结构等方面都缺乏系统设计,这就容易导致作业内容要求的重复,也会导致作业与教学、评价之间的脱节等,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学业负担[4]。首先,表现为作业设计未形成校本合力。大多数教师主要从网络信息技术、个人平时教学经验和各种专业培训中获取作业设计资源、方法及策略,缺少与其他学段或学科教师的合作沟通。其次,学校作业内部要素脱节。表现在作业设计往往只聚焦于作业中的某一环节或环节中的某一要素,缺乏对作业环节及其内部各要素的整体考虑,如在作业内容的设计中忽视其与作业批改、统计分析、讲评等环节的相互联系。最后,作业设计的反思与改进意识不够。学校或教师对作业设计的反思往往停留在对作业数量、难易、类型等作业本身的思考,缺乏作业反思到教学反思再到课程反思的过程。

3.能力欠缺:作业设计的研究不够深入

(1)作业的“量”与“质”无法权衡

据2018年《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显示:四年级学生数学、语文单科平均每天作业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3.6%、40.4%,在60分钟以上的比例分别为14.7%、21.5%,在2小时以上的比例分别为4.4%、8.7%[5]。这些数据从总体上暴露出学生作业时间长、题量大、负担重等问题。“双减”政策指出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6]。时间上的要求意味着对作业总量的调控,在“分数至上”观念的影响下,不少教师试图利用作业的数量来实现教学的增量,无形中接受着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之间的叠加效应,不能正确看待作业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首先,两者并不呈正相关关系。并非是作业数量越多,作业质量就越高,学生成绩就越好,质量互变规律表明作业数量应适度,并且要注意作业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防止单纯只抓作业数量或脱离作业质量的偏向。其次,对作业数量的控制是为了更好地提升作业的质量。控制作业的总量,是指舍弃那些原本重复性、机械性、无效性的作业,并非是毫无依据地减掉作业的数量,只有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业水平,精心选择并设计差异性和个性化作业,才能既提质又增效。

(2)作业内容与形式同质化严重

一方面是作业内容和形式与学生生活相脱节。各科以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内外习题、教辅习题和少量教师自编自创习题等为主,多涉及对课内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很少延伸到学生的课外生活。另一方面,作业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各科作业大多以学生独立完成抄写、背诵、教辅练习为主,内容统一、题量较多、难易程度不一、学生可选择性小且答案较为固定,这种整齐划一的作业以形式上的公平掩盖了实质上的不公平,导致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又“吃不完”。大量重复性、机械性、无效性的作业也反映着当前小学作业设计在内容与形式上与学生生活、兴趣和身心发展规律相背离,变相地加重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近年来,不少教师已经初步意识到小学作业应进行差异化的分层设计,即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给予不同的学习任务供学生自主选择,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由于自身精力不够与分层设计方法掌握不到位,将作业分层设计等同于作业数量、难易的分层,忽视了对作业内容与形式的分层,缺乏分层、弹性化、个性化作业形式的创新。

(3)作业目标与内容设计不匹配

作业设计包括对作业目标、作业时间、作业数量、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难易等的设计。其中,作业目标设计是整个作业设计的核心,是作业设计中确定其他各要素的依据,影响着作业实施的效果。作业内容和作业目标的匹配度反映了教师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以及目标针对性,是判断作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7]。当前小学作业目标与作业内容不匹配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教师对作业功能的认识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浅层设计上,缺乏对作业深层次功能,如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设计。二是不同学科确立三维目标的难易程度有差异,如语文、英语学科的三维目标制定比数学学科困难,这就导致各科教师的作业设计出现内容针对性不强、交叉重复作业多等问题。三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作业设计往往要难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作业设计,因而更高层次的作业多难设计、难落实、难评价。

二、策略赋能:系统思维下小学作业设计的三大路径

“双减”政策下聚焦小学作业设计的现实困境,探索系统化、创新性的小学作业设计新路径,是当前小学作业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当前小学作业设计中暴露出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可以从理念转变、系统引领、专业成长三个层面整体优化小学作业设计。

1.理念转变:树立课程视域的作业观

从教学视角出发的作业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单纯延续;从课程视角出发,作业作为课程的一个环节,承担着课程目标诊断和改进教学的功能,与校内的学习形成优势互补[8]。教学视域下的作业设计强调实现知识与技能层面的目标,课程视域的作业设计立足“学生本位”,更关注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目标,强调学生在作业设计中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最近发展区和多元智能的培养与发展。因此,课程视域下教师应树立“素养导向”的作业观,发挥学科教研组在作业设计中的核心作用,注重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关注作业各要素之间的循环互动,并创造性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学校作业设计。同时注重学科课程标准和单元教学目标的整合,注重学生整体要求和个性差异的融合,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使作业目标的设计更具体、更科学,从而正确把握作业设计导向[9]。

2.系统引领:构建高质量作业设计体系

一是构建校本智慧作业平台。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改变了传统作业模式,一些学校以购买相关企业产品的方式构建了以大数据为驱动的校本智慧作业平台。在不改变传统纸质作业习惯的基础上,帮助教师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助于教师开展差异化教学、精准化教研以及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实现信息技术赋能下的作业数字化转型,助力学校作业改革的提质增效。二是形成作业设计整体合力。首先,发挥教研组在作业设计中的核心力量。学校教研组作为最基本的教研单位和学校工作的中流砥柱,在沟通、交流、分享中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存在着经常、直接、实质的联系[10]。在作业改革中,各学科教研组应成为学校作业设计的领头羊。在传统学校教研组专业活动中加入作业研制活动,依托智慧作业平台,在教研组带领下进行学科或跨学科校本作业设计,集众位教师之所长,呈作业设计之风采。其次,整合作业内容。确保同一学科不同学段作业内容的纵向衔接。各科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为了避免同一学科不同学段作业设计的无序、重复、简单叠加等情况,要求同一学科在不同学段体现作业设计内容的针对性、难易的进阶型、层次的差异性和形式的时代性等特征。确保同一学段跨学科作业之间的横向联系。不同学科的作业要求在同一学段内保持内容、数量与能力上的关联性和协同性,通过限制各科作业时长来实现作业过程的优化,让学生在有限的作业时间里尽可能暴露单元问题、课堂共性问题和学生个性问题。

3.专业成长:多途径提升作业设计能力

(1)多元形式:激发兴趣,发展多维学习品质

兴趣存在于学生的经验之中,只有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的作业往往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状态等方面的学习品质。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格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往往暴露出畏难情绪、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规划、整理与反思意识及方法缺失等学习品质问题,影响作业完成效率。第八次新课改强调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现代技术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11]。因此,教师应将学生生活经验作为作业设计的出发点,着眼学生多维学习品质的提升,注重作业内容与形式的生活化,在学科作业与综合素养作业设计中做到书面作业与非书面作业、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知识技能作业与素养发展作业三结合,创新性地设计出激发学生兴趣的主题类、探究类、合作类、创意创作类、综合实践类等作业形式,促进学生最近发展区和多元智能的发展,在多元作业形式中培养并发展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2)分层设计:自主选择,助力学生个性成长

在现有的教学制度框架下,“分层教学”是确保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好形式,能更好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下的分层作业设计是根据学生个性、能力差异选择不同层次的有针对性的作业,同时辅以分层评价与辅导,是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最大限度发展的一种作业设计形态[12]。“双减”背景下的学校分层作业设计可以从以下两个维度考虑。一是设计自主化的学科作业。首先根据学生学业成就水平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分别对应高、中、低学业水平,将作业分为基础作业、提高作业、扩展作业和自主作业四类,前三类作业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教师在考虑作业数量、难易、类型和学生学业水平的基础上,要注重跨学科作业内容的设计,与不同学科教师进行充分交流讨论,增强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自主作业日”将作业设计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设计当天所需完成的作业,并及时与老师或同伴共享、修订、完善其作业设计内容。二是设计个性化的综合素养作业。以学期或周为单位,由学校提供如阅读类、运动类、劳动类、操作类、创意类等不同类型作业供学生选择,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综合素养分项作业计划,鼓励采用多种形式,如合作、探究、实操、创作等方式自主规划各项作业完成时间、内容与进度等,家长和教师进行辅助,及时与学生协商、监督并优化完成过程。针对求多求全或计划笼统的学生,教师要进行适时点拨辅导,如有学生在阅读项目中制定“每月一本书”计划,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具体书目、时间安排、检验方式等子项目计划。

(3)复盘巩固:优化过程,提升作业反思能力

作业的复盘巩固可以让教师及时发现作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思学生在学习品质方面暴露的真实缺点,以便做出针对性的教学决策,达到以作业设计优化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目的。教师不仅要在作业结果的反思中促进学生多方面学习品质的发展,如养成规范书写、合理分配时间、整理错题、总结反思等习惯,而且要通过作业的反思优化课程、教学中相关要素的设计。一方面,教研组应进行系统总结与反思。发挥好教研组在作业设计中的全局调控作用,定期召开作业研讨活动,不断提升学校、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与质量。另一方面,教师应基于作业目标完善作业设计过程。在作业预设计阶段,先做一遍自己设计的作业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用前瞻性眼光预估“应然作业”与“实然作业”之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尝试全自主、半自主的作业方式,以自主设计的学习方案代替教师布置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业[13]。最后,用作业结果推动作业设计过程。通过作业结果反思课程、教学、学习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作业中各要素的设计。

作者:汪小娟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