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路径研究

时间:2022-11-25 19:52:00 关键词: 小学体育 实施路径

摘要:在体育非遗特色课程开设前期,要对体育非遗在各年龄段的开设进行可行性分析,项目内容的选择、锻炼频率与强度的安排,要与学生机体、心理发展原则相一致,实时调整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如低年级学生,尽量避免过大的力量训练。

小学体育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路径研究

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体育非遗”)正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员,在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全民健身、青少年身体素质提升等国家战略的新时期,对体育非遗在学校传承的历史进程、现实壁垒和未来路进行全面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1]。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鼓励特色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推广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发展新局面[2]。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首次对该如何落实中小学课程教材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给出了明确指导,对于推动传统体育进入校园课程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站在“非遗”视角下,发展体育非遗特色课程,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传承中有了突破点。深度探究体育非遗进入校园课程的“进什么”“怎么进”“进多少”等问题,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拓宽传统文化传承渠道,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1体育非遗融入体育特色课程的意义与价值

1.1学校是传承与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域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提出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3],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学校是传承与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域,是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育的关键载体。重视学校场域作用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等方面有着重要价值。法国思想家布加迪厄认为:“场域是研究操作的起点”[4]。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场域”,“大场域”之中包含着具有相对自主性的“子场域”,如经济场、政治场、教育场、科学场等,各个“子场域”构成了社会这个“大场域”。体育非遗属于文化场域,体育非遗的传承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历史变迁与时代变化,体育非遗的传承场由最开始的族群慢慢向整个社会过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转变,人民生活方式也步入现代化,价值观的改变、人口的流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使体育非遗的传承受到剧烈冲击。曾经的族群传承、家庭传承以及师徒传承的方式逐渐被弱化,学校理应在此阶段承担起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2020年8月31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了《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意见指出“要整合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由教育、体育部门联合评定体育传统特色学校”[5]。学校教育属于教育场域,场域的基本性解释了场域的中介与背景作用对个体产生着影响。学生的认知、行为、思考等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受到学校这一教育场域的影响。学生在学校中接受文化熏陶、技能培养,从而形成惯习,这种惯习具有个体倾向性。研究发现,学龄儿童(义务教育入学年龄至14岁)处于思想、身体的快速发育期,7~9岁和11~13岁为认知灵活性发展高峰期,该时期大脑的可塑性较强[6],有利于学龄儿童快速适应运动项目,习得运动技能,促进生长发育;同时,该年龄段的儿童存在着爱国意识模糊、理想信念薄弱、认知行为不明确的潜在问题,在小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的基础上改变德育方式,营造氛围、寓教于行。将体育非遗纳入学校课程,发展身体技能、促进情感认知、摆正道德思想、提高爱国意识,成为学校德育的另一大手段。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学校,一方面可以传授学生多项运动技能,建设学校特色课程,通过学校场域的中介作用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渗入课程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认同。另一方面,学校为体育非遗的发展提供了生源、师资、场所等。通过学校资源优势,编写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等方面教材,加强科学研究,为体育非遗传承营造积极氛围,弥补家庭社会传承力的不足,促进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正向发展。

1.2开展体育非遗特色课程是丰富学校体育内容的客观诉求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认真梳理武术、摔跤、棋类、射艺、龙舟、毽球、五禽操、舞龙舞狮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因地制宜开展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活动,并融入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机制,形成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竞赛体系”[2]。当代人的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应从义务教育阶段抓起,学校体育应当树立以德树人的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时,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文件还指出,“加强体育课程改革和教材体系建设”[2]。义务教育阶段不仅要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为下一学段的发展乃至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构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国家课程具有权威性、强制性,是基础教育的必修课。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为基础教育增添各地区独特色彩。校本课程特色化旨在为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出发点上,汲取当地现有资源,根据学校的具体课程情况进行创造性发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目前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中可以被理解,多数学校以足篮排等项目为特色发展校本课程,少数易于在校开展的竞技体育项目作为校本特色课程的首选,西方文化的冲击使教育实施者在外来体育项目中钻研,忽视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亮点,体育特色课程的内容开发十分局限,使得传统的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陷入瓶颈。体育特色课程的实施强调“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挖掘当地体育非遗项目纳入学校课程,从而形成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校本特色课程,能够有效解决“无米”问题,进而顺理推进校本特色体育课程的实施。

2“非遗”在学校体育特色课程开展的现状

2.1本土文化认识不足,西方文化占主导地位

新时代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体育的传承与推广中存在着被“窄化”“同化”“虚化”的问题[7]。本土文化认识的不足,导致大多数人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度与广度。古装电视剧、武侠小说以及其他一些传媒渠道向大众展示的民族传统体育多为武术、太极拳等。体育非遗的发展与传承仅限于以武术、太极拳为代表的项目,使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道路越走越狭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方式发生的转变,表现出“小聚居大杂居”的特点,由原生场域和特定的民族文化所形成的体育非遗项目失去了原有的生存环境。大众认知的窄化与长期不容乐观的发展状态,使体育非遗的存在感逐渐被弱化。本土文化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主要源头来自于奥运项目的普及。一方面,奥运会项目的普及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以“竞技性”“难美性”“观赏性”为代表的西方竞技体育吸引着大众视野;另一方面,体育非遗在认知与操作层面受到西方竞技体育的影响,从而出现“同化”现象,造成文化传承偏离本质。学生对体育非遗持有“看热闹”的态度,缺少深入探索与学习的兴趣。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件,但从学校体育的开展、大众体育的选择以及在各式各样的体育场馆中鲜有体育非遗的身影,可以了解到现阶段体育非遗的发展仍处于边缘地带。民族传统文化严重西方化,导致学校对学生价值观念的树立、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文化自信的提升很难落到实处。

2.2体育非遗发展失衡,武术教育一家独大

体育非遗发展失衡主要体现在地区发展失衡和非遗项目发展失衡两个方面。江苏地区部级体育非遗共有2项,省级体育非遗18项,市级体育非遗84项。不同于少数民族地区等体育非遗资源丰富的地区,江苏地区教育资源丰富,体育非遗资源欠缺,存在着体育非遗项目较少、影响力较小的问题。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因当地非遗资源欠缺,开展难度较大,学生对体育非遗项目了解片面、兴趣薄弱。现阶段,江苏地区小学传统体育课程设置总数偏少,且课程项目单一,课程内容设置不平衡。课程内容主要以武术类以及类为主,如武术套路、武术散打、太极拳、围棋、象棋等,其他体育非遗项目在校开展机会极少,传承与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目前,武术类项目发展壮大,其代表着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在体育非遗项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即出现“武术一家独大”的特点[8]。学校因教学与考核要求,将武术基本技术纳入体育教学大纲,经过对江苏地区中小学的调查发现,踢毽子、跳花绳作为冬季三项在冬季运动会开展,滚铁环、扔沙包、舞龙舞狮、抖空竹、腰鼓等体育非遗项目多以大课间、社团、文娱表演的形式在学校开展。仅有少数地区将当地体育非遗项目引入课程,苏州市吴中区越溪实验小学组建船拳队伍,课程设置不局限于技能学习,学生们穿上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服装,感受民族气息,学习民族文化,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推广具有一定作用。镇江地区作为孙氏太极拳的发源地,也将孙氏太极拳融入至校园之中,江苏大学协同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市非遗保护中心、孙氏武学研究院举办演讲与表演活动,向大学传承和普及传统太极文化。2019年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孙氏太极拳”在镇江高专开课,为学生开设“武术零基础班”,学生结课后除取得规定学分外,镇江孙氏太极拳武学研究院还为其颁发结业证书。

2.3课程设置不成体系,缺乏长效管理机制

体育非遗在学校传承中未能完全发挥其文化熏陶、精神培养、强身健体、传承技能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体育非遗的过程中兴趣逐渐消失,体育非遗校园传承空有口号的主要原因出在课程设置与长效管理缺失上。“大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衔接及其逻辑性”终于成为了学校体育课程的最大难题之一[9]。目前,虽然已有部分大中小学已将体育非遗引进校园,但在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教学目标模糊、项目选择缺乏科学性等问题。通过对江苏省部分中小学教师的访问得出,各年级体育课程的衔接不合理,一个难度拳法、一套动作贯穿小学六年,学生一年级学习的体育非遗内容和六年级学习的内容几乎相似。这既不符合国家、社会对体育课程的要求,也不符合学校办学期望,更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偏离了体育非遗特色课程开设的初衷。除体育非遗特色课程的内容单调以外,还出现学习内容与学生身体发展相违背的现象,如带有危险性的项目出现在低年级,是不符合学生身体发展特点的。另外学校注重竞赛、轻视文化内涵的发展,什么项目可以打比赛、拿成绩、争荣誉就练什么项目,什么项目发展周期长、见效低就不管不顾,这严重妨碍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4项目开展浮于表面,非遗传承难以深入

当前体育非遗虽已进入学校内,但传承工作出现浮于表面的现象。体育非遗在校园内的传承工作浮于表面主要有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学校体育非遗的开展形式主要以社团、大课间、文娱表演为主,少量体育非遗项目作为联系内容,缺少体育非遗专业教师与专业教材。地方非遗保护部门、非遗场馆、学校衔接难度高,体育非遗的发展横向链接不足。经走访调查发现,不少学校对体育非遗本身缺少深层次了解,认识层面的不足导致“体育非遗进校园”的实施仅停留在“搞活动”方面,体育非遗在学生、家长、学校角度来看甚至成为了基本教学以外的附加工作。纯粹为了让学生了解到体育非遗项目的存在以及简单习得某个项目的技能,忽视体育非遗项目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使得体育非遗在校园内纵向开展不够。以镇江市润州区某特色学校为例,(1)非遗种类:近十年内学校体育非遗项目的开展没有正向发展趋势,学校未结合当地特色引进非遗项目,而是综合引进了“打陀螺”、“跳花绳”、“抖空竹”等全国普遍开展的非遗项目,缺少独特性与创新性;(2)课程安排:体育非遗项目主要安排在体育课的准备阶段与结束阶段,大课间时间学校提供器材供学生自主活动,无专门的教材;(3)师资安排:由学校专任教师教学,并未与非遗传承人、非遗中心合作;(4)体育非遗在校定位: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文化融合,为学校文化增添色彩。仅有口号的“悬浮式”教育模式使得体育非遗项目停留在认识阶段,“传承教学”空有其名。校内教学方式枯燥,校外比赛机会微乎其微,学生积极性大大减弱,教师、家长对体育非遗的不重视令其在校传承陷入恶性循环。

3学校体育非遗特色课程发展路径

3.1梳理文化脉络,促进融合共生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文化自信上升到了新的高度,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3]。这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融入至体育教学之中。因此,在校园体育非遗的建设中,要精确把握住发展方向,站在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传承的高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内心,使学生在体育非遗学习的过程中,文化与技能并进,塑造中华儿女的民族气概。首先,体育非遗是民族文化的结晶,经历千百年的历史沉淀体现出民族独特精神与地方特色。在校园体育非遗建设中,需要深入挖掘其项目的自身文化内涵,每一项体育非遗都是生产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代表着某一民族、某一群体人文价值与生活习俗。厘清体育非遗文化脉络,充分挖掘文化底蕴,丰富文化内涵,使得体育非遗在校园的实施过程中自带了民族归属感与文化认同感。其次,体育非遗特色课程的建设,使原本被西方体育充斥的校园有了新的亮点。“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学校体育在新时代需要兼容并蓄,吸收西方与东方的各类体育项目,体育非遗也要博采众长,在保留其核心技术与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促进学校体育非遗现代化。无论是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还是西方体育与东方体育都不应该是竞争关系,而应该是合作关系。将“求同存异”的观点运用到学校体育建设中,基础教学与个性发展并存,使学生在学校体育中各放光彩。

3.2利用多方资源,促进均衡发展

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民委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民族中小学和民族地区的体育学校应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创造条件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正式体育课程或乡土教材内容[10]。意在吸收地方特有的体育非遗项目,创造更多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非遗教材。如无锡船拳、镇江孙氏太极拳、沛县武术、海陵撂石锁、常州阳湖拳等诸多当地体育非遗项目均可纳入当地校园之中。此外,项目的甄别、改进工作也尤为重要。刘红婴指出:“传承的体育文化内容一定是与现今文明时代主体价值观相一致,不能与现代社会准则相抵触”[11]。体育非遗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在校园的传承中应当挖掘与当代社会主体价值观相一致的一面,将与新时代文化价值观相背离的内容舍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将体育非遗引进小学体育课程中,在明确定位,清楚认识到体育非遗作为一门新进特色课程的目标与原则的基础之上,保持体育非遗尽可能原生态引入校园。如南京殷巷石锁经过科技改造,已使用名为“e石锁”的新型材料代替传统石锁的石制材料,在可视化、数据化、智能化方面有了大大提升,同时也确保了练习者在使用时的安全,这种符合现展的创新,既保留了石锁的“原生态”,又为石锁在民间以及校园中的传承提供了帮助。体育非遗进校园不仅仅是将非遗项目搬进课堂之中,综合多方主体实现地域资源合力流通尤为重要。地域资源主要包括:场地、师资、学校等,学校可采用与当地民间文化艺术馆、体育非遗研究院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学习,解决教学场地问题。目前,中小学体育缺少体育非遗专项教师,一方面,既要加强对学校现任教师的非遗培训,另一方面可以实行非遗传承人或民间艺人与在校体育教师“1+1”共同授课的教学模式,从而解决师资匮乏问题。上述多方资源合作的方式在无形之中丰富了学校体育非遗课程的内涵,使传统文化渗透至教学之中,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中小学可采取与地方高校合作的方式,为中小学提供有力的科研支撑与师资力量。

3.3立足“以人为本”,健全长效机制

实现各年级段体育非遗课程教育的衔接有序,需要立足“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建立长效机制,注重整体目标的同时要设定各年级阶段的传承目标,形成层层分明、由浅入深的传承模式。通过上述的问题得出:一个具有科学性、选择性、个性化的课程体系是实现各年级段体育非遗特色课程有效衔接的方略。

(1)科学性:在体育非遗特色课程开设前期,要对体育非遗在各年龄段的开设进行可行性分析,项目内容的选择、锻炼频率与强度的安排,要与学生机体、心理发展原则相一致,实时调整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如低年级学生,尽量避免过大的力量训练。

(2)选择性:体育非遗特色课程的设立,不仅仅是为了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更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1~2项擅长的运动技能,探索多种体育非遗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之余可建立体育非遗社团,在大课间让学生主动选择喜欢的体育非遗项目,带领学生参观体育非遗文化馆,积极展开体育非遗表演等,作为体育非遗特色课程的补充形式,使得体育非遗的学习方式具有多种选择性,如镇江市穆源民族学校开展的抖空竹、竹竿舞、武术等社团活动。

(3)个性化:体育非遗在校的传承工作应当以学生需求为本,依据地域特色、学校特色、社会发展来制定适合本校发展的体育非遗特色课程和乡土教材,注重体育特色课程发展的个性化。

3.4多重价值激励,非遗嵌入教学

体育非遗作为一项蕴含着民族文化活动,不仅为学校营造了充满浓郁民族气息的文化氛围,还能够拓展学生的运动技能。与此同时,体育非遗在文化传承与教学创新层面为学校提供了更多的荣誉与教育政绩,体育非遗特色课程的开设将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大闪光点。体育非遗以“沉浸”的模式镶嵌在学校体育之中,这就需要从引导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实施层——学校、教师,参与层——学生、家长、社会相关企业,协同合作,使得体育非遗“沉浸”式嵌入校园之中。引导层应当发挥主导地位,引导激励实施层与参与层共同促进体育非遗传承,提供专用资金补助,制定体质评估、技能考核、区域性比赛等活动。此外,制定学校体育特色课程大赛,将比赛成果与学校、教师的发展与晋升挂钩,为学校、教师、学生设定相应的精神荣誉与物质奖励,从而形成有效激励机制,促进学校办学、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育非遗引进校园为实施层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一方面,学校扩大了自身办学优势、提升了学校知名度,为学校的持续性健康发展助力;另一方面,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提升,丰富了教学经验,为自身职业发展拓宽道路。实施层在引导层的带领下要准确制定教学目标与方案,与相关企业、文化部门合作办学。在体育特色课程开设之余,带领学生参与体育非遗文娱表演、文化讲座、参观游览、比赛、技能评定等活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表现欲以及竞赛需求。可见多重价值激励,方能使校园中产生内在动力,促进体育非遗在学校的传承。

4结束语

当下,我国体育事业正蓬勃发展,体育非遗的传承与弘扬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互相交融的时代,体育非遗进校园成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相信通过各级相关部门、专家、学者、教师的共同努力,我国体育非遗在校园定会焕发生机。

作者:张晋轩 单位: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