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探索3篇

时间:2023-01-13 16:20:38 关键词: 构造地质学 教学改革 探索

摘要:从板块构造到大陆动力学的构造理论深入发展,使得构造地质学基础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加强实验教学,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是实现“构造地质学”教学培养目标的主体教学任务之一,也是培养高水平构造地质学人才的基础和关键。

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探索3篇

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篇1

实验教学是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构造地质学”以地质构造为研究对象,具空间尺度变化大,时间跨度长,而时间与空间思维的建立是“构造地质学”课程的核心特色和关键任务,因而实验教学在地质构造时空思维建立的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资源勘查工程和地质学专业“构造地质学”教学任务中,实验学时超过总学时的三分之一,体现了“构造地质学”实验教学在地质学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如何通过“构造地质学”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帮助时空思维的建立是每个老师最为关心的教学问题[5]-[9]。因此,基于构造地质学理论知识的特点,并结合学科的发展,探索“构造地质学”实验的教学方法,是不断增强“构造地质学”教学效果,实现理论在实践的体现,建立时空观的核心,也是在构造地质学由板块构造向超越板块构造发展过程中进行构造地质学人才培养的关键。

1.“构造地质学”课程特点及实验重要性

“构造地质学”课程以地质构造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动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各种构造地质的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条件、形成机制、分布和组合规律及演化史,并进一步探讨产生地质构造的地壳运动的方式,规律及动力来源。该课程的丰富构造地质类型多以剖面图和地质图展示,因此,阅读、分析和编制地质图是“构造地质学”教学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帮助学生建立构造地质时空思维的关键。地质构造现象的系列变形与变位为地质体空间上的动态演化及变形之结果,只有通过三维甚至四维才能有效展示演化过程。而目前教学过程中展示的地质图和剖面图均为二维,对于刚开始学习“构造地质学”的学生而言,在初始阅读这些二维的地质图和剖面图时,难以很快建立起地质构造的时间与空间思维,如《读倾斜岩层和不整合接触地质图并作剖面图》实验中,平面图显示剖面线南东段和北西地表出露为水平岩层白垩系,而白垩系之下地层在作剖面过程中需基于该区地层的发育、分布特征进行补全,但是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学生难以建立起构造形态三维空间的产出状态,对白垩系之下的地层难以确立。因此,“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须加强实验教学,采用“正”“反”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正”即为从三维到二维的分析模式,通过构造立体模型,建立地质构造的空间结构,以理解地质图和剖面图,而“反”为通过对地质图和剖面图的读图,建立起三维空间模型,恢复空间立体结构[11]。地质构造的空间构造和时间演化特征决定了“构造地质学”课程需重视实验教学,只有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紧密结合,重视实验教学,才能进一步促进理论教学,真正达到课程教学目的,才能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真正符合新的专业培养计划要求,培养出具创新精神与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学生。

2.“构造地质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板块构造向超越板块构造的构造地质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地质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揭示都是其重要的基础。实验教学作为“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地质构造分析技能、帮助学生建立地质构造思维的重要方式,但目前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尚存在以下问题:

2.1实验过程学生主动性不够。“构造地质学”实验多为读图和作图,涉及构造现象的时空理解。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尚未完全掌握,难以建立起地质概念,导致不会读图、不会分析图,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对老师的讲解和实验教材产生依赖性,不愿积极查阅和思考,从而难以达到实验的教学目的,即没有通过实验培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小比例尺地形地质图中求取岩层产状的实验中,课程上讲得很细致而且例题很典型,部分学生在实验作业过程中照搬过程,而未深入理解走向线如何确定,以及走向线相互之间关系,因此在实际解决问题过程中,部分学生感觉无处下手。又如在利用赤平投影方法分析断层滑距的实验中,要建立断层三维空间模型才能更好地判别斜向滑动断层性质及两盘滑动方向的,但是部分学生对平面和剖面的结合方式不愿意仔细思考、不愿意构建三维空间模型,从而对断层两盘滑动方向难于准确判别。构造地质学的实验多为作构造剖面图、构造等值线图等,因此每次实验课下作图时间相对较长,部分学生不愿意多花时间在作图上,存在一定的抄袭现象。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不能融会贯通、专业动手能力弱,进而可能无法适应构造地质工作的实际需要。

2.2现有课程考核方式不利于实验教学。“构造地质学”属于资源勘查工程和地质学专业核心课程,学时较多,分别为56个学时和64个学时,其中实验均为24学时,因此将构造地质学分为两门独立课程:“构造地质学”理论和“构造地质学”实验。由于理论课学分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课程的学习,在平时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对理论投入时间较多。而对实验部分重视程度不够,对各类图件分析方法和作图基本原则掌握不甚全面,使得知识不能灵活任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未得到很好的训练和提高。近几年的理论课程试卷分析显示,综合读图题的失分比例最高,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因次,目前这种课程考核方式不利于人才培养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难以全面达到教学目的和专业培养要求。

2.3实验教学投入不足。“构造地质学”课程来源于实践,为地质现象的概括与总结。如果建设“构造园”,应将野外的构造现象集中“搬回”实验室,将对课程教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12]-[14],如将褶皱、断层、石香肠构造、线理等地质构造现象的小型手标本直接运用至实验课上,有助于学生对地质结构的几何学有更直观的理解。由于对实验教学的认识不足,使得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的建设尚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

2.4实验教学未与实际有效结合。贾承造院士指出:“当前的构造地质学具有以技术、产业和社会需求、人才为导向的发展特点。”“学科的发展要求我们把握新技术、新资料,适应经济产业发展和国计民生的需求”[15]。在构造地质分析领域,计算机被广泛应用,如利用钻井数据编制相关构造平面图和剖面图、通过专业软件进行构造应力计算、玫瑰花图制作、展示赤平投影过程等。目前的实验还是基于基本原理,用手工完成相关图件的编制,这种手工完成图件编制最大的好处就是使得学生明白并掌握编图的基本原理、编图的注意事项、图件所表达的主体内容等。但是在手工编图的过程中,还可以同时借助相关软件,再一次在计算机上编图,使得计算机编图与手工编图相结合。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实验还是采用原始的手工作图,未将相关地质软件的成图纳入实验教学中,使得学校教学与单位工作的需要存在一定的脱节。显然,当前构造地质学实验课程这种教育状况尚难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

3.“构造地质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为了更好地增强“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效果和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对“构造地质学”课程实验教学提出以下几点改革探讨,以加强实验教学。

3.1重视实验课,加强构造地质学基本技能培养。实验课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关键,在教师和学生中都要树立起重视构造地质学的意识。让学生明白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地质图的读图和作图,培养基本专业技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解决构造地质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从课前预习、课题实验、课后习题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从文字语言、符号表达方式、地层与断层色彩等细节方面规范图件编绘规范。实验过程中,注意教授构造地质工作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能,使学生熟悉和了解地质图件的编绘思想、方法和技巧,并结合实际问题的分析,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如在“绘制褶皱地区剖面图”实验中对于次级褶皱的分析和褶皱转折端深度的确定,“分析褶皱断层地区地质图并做剖面图”实验飞来峰和构造窗与逆冲推覆断层的关系及剖面图的编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地质模型构建、帮助学生建立起构造空间模式,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实际编图能力。

3.2让学生参与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参与实验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讨论、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填鸭式”的知识灌输。部分较为容易的实验,以及与实验密切相关而非实验习题内容,安排学生自己当老师来讲授,促使学生做到课前认真复习,认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几年对“用间接丰富确定岩层产状要素”实验内容均随机抽点学生,让学生自己讲授,而老师只提示走向线的性质、走向线之间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走向线确定倾向。在“读倾斜岩层和不整合接触地质图并作剖面图”实验中,对于白垩系下伏岩层界线的给学生提供思路,让学生自己讨论并讲解。通过实验课程的参与,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真正地思索地质问题,逐渐形成构造地质思维。

3.3实验内容贴近实际地质问题,使理论与实际更为有效结合。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是更好地运用,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将实验问题与生产实际需解决的问题紧密结合,这样学生对实验在生产实际中的实用性就更为清楚,同时在完成实验过程中成就感更强烈。笔者最近接触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本科生“构造地质学”实验习题,与实际问题结合紧密,这样学生在解决实验习题中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基本专业技能得到很大的提高。“用赤平投影方法确定褶皱枢纽和轴面产状”实验习题要求判别钻遇铁矿层的钻孔位置是否合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构建褶皱三维空间产出状态,并结合铁矿层在褶皱转折端的分布特征,自己设计出能钻遇铁矿层的钻孔位置,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理论知识用“活”了,学习兴趣提高了.

3.4改进实验的考核方式。长江大学资源勘查工程和地质学专业“构造地质学”课程分别为56个学时和64个学时,其中实验课为24个学时。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验不分开,作为一门课程,同一教师讲授理论课和实验课,以保证授课过程中实验课配合理论课进度,并使实验中集中问题能及时反馈至理论课。考试依然可以将理论和实验分开考核,但是这种考核不是分开、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即只有同时通过理论和实验考核,才算“构造地质学”课程通过,若存在一项不通过,均需要补考,甚至重修。这样将使学生重视起实验课程,实现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密切结合,使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并且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掌握实践反作用于理论,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3.5传统和现代的实验教学方式综合运用。实验习题大部分为编制系列地质图件,通过实验的传统手工编图主要培养学生知道“为什么这么编图”、“编图的关键点在哪里”等问题,以提高编图水平和专业技能。但是生产实际中,则利用相关计算机软件完成编图,如构造等值线图、应力计算、玫瑰花图制作等均可计算机成图。为了更好地培养与生产实际相接轨的人才,在实验教学课程中采用手工与计算机并行的教学模式。即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首先用传统的方法,即完全手工完成赤平投影、节理走向玫瑰花图、构造等值线图的编图,然后再介绍相关地质类小型软件,进行计算机成图。这种传统和现代的实验教学方式综合运用,不仅使得学生明白并掌握编图的基本原理、编图的注意事项、图件所表达的主体内容等,还与现在的矿油企业科研工作能直接接轨,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3.6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设施。“构造地质学”中的断层和褶皱构造类型、断层效应和“V”字形法则等涉及三维空间,而这些用图片很难全面展示其构造特征,因此需借助于三维构造模型和小型实物样品。即建立一个构造类型齐全的“构造园”,设置一次“构造园”观察,并对两三件构造模型或样品进行构造几何学的描述,并展开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探讨实验,将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构造地质学”课程的兴趣,增强地质构造的时空思维。

4.结语

从板块构造到大陆动力学的构造理论深入发展,使得构造地质学基础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加强实验教学,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是实现“构造地质学”教学培养目标的主体教学任务之一,也是培养高水平构造地质学人才的基础和关键。

作者:汤济广 单位:长江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篇2

“构造地质学”是一门理论、实践和探索性很强的课程,如何在加强理论基础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本课程在教学改革中面向21世纪地质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

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构筑完备的教学体系

构造地质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仅从课堂或书本中获得的基础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缺少实践环节,很难辨识野外复杂的地质构造现象,更无能力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因此,本课程教学,需要在强化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与地质实习和动手能力培养密切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由理论——实践——理论的教学体系。

1.强化理论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课程教学学时数的缩减和知识量的剧增是最为突出的矛盾。针对这一矛盾我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教学法研究,从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角度出发,认真分析和总结课程的内容,抓住课程系统中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环节,分析各环节难易程度和环节间的内在联系,要求讲课内容重点突出、连续性强,集中主要课时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使学生从本质上把握课程内容,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作为重点内容详细剖析和解释,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不拘泥于课本的内容,而是针对不同的章节,把最新进展和最新研究成果向学生展示。在介绍的过程中,不局限于表象,而是透过现象,为学生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成果在理论和实践中重要意义。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并使其认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以及该学科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通过教师本人所亲身经历的科研成果的介绍和生动的实例剖析,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让学生加深了理解和记忆,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2.系统配套的教学实践,加强能力培养

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仅仅是感性认识,必须通过与地质实践的结合,才能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并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我们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实践教学和实习体系,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1)重视实习课,加强基本技能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主要环节安排了具有针对性的实习课,其目的是通过基本技能的培养,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实习课上对学生严格要求,并教授地质工作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能,熟悉和了解不同地质图件的内容、格式、编绘方法和技巧,并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强化课程设计,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构造地质现象,是多期构造运动和不同性质的应力综合作用叠加的结果,各种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质的地质构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复杂的构造图像,因此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必须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具备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了巩固基础知识和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结束后,安排了1周的“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基础资料为国家行业攻关课题“中国东部煤田滑脱构造与找煤研究”的子课题——“湖南涟源煤田滑脱构造研究”的部分成果。湖南省涟源地区断裂、褶皱和区域构造演化史均较典型,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巩固基础知识是不可多得的好材料。在运用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重点进行地质图、构造纲要图、地质剖面图和综合柱状图等重要地质图件的绘制和分析的训练,巩固了知识,扩大了视野,提高了技能。

(3)搞好野外实习,培养地质人才综合素质。地质工作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较强,野外地质资料掌握的程度和理解的正确与否,是地质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在“构造地质学”课程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实习基地建设,先后建立了秦皇岛、南京和徐州等实习基地。在岩石、矿物、地层、古生物、构造和矿产等方面作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在构造地质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野外地质调研和分析,并邀请有关专家给予精心指导和研究,选取了最佳的实习路线,为学生的野外实习、基本技能的提高和素质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对如何搞好野外地质实习深入进行了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深入研究,从根本上保证了实习的效果和效率。在徐州实习基地建设中,针对岩性单调、构造现象不易观察等特点,多次组织教师实地考察和备课,保证了实习质量。通过野外地质实习,学生的实际工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加强,掌握和了解了地质工作的程式和要求,综合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以上各实习环节与课堂教学密切结合,环环相扣,使学生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保证了教学的完整性和质量的提高。

二、加大力度进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地质构造的演化不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且是多期次、多旋回的,一种构造的演化经历了生成、发展和改造的复杂历程,而多期构造的叠加更使构造图像更加复杂多变。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讲授清楚这种动态的演化过程,并增加了学生对问题理解的难度,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势在必行。

1.制作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本课程的迫切需要。与整个教学体系密切结合的《构造地质学多媒体教学课件》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该课件的主要特色如下:

(1)完整的教学内容。本课件构建的总体思路是:在遵循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应涵盖整体教学内容,并尽可能使内容生动,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和感召力。本课件在从绪论直至区域构造综合分析的全部内容中,以突出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为重点,对主要章节(如褶皱、节理、断层和岩浆岩等)除突出基本概念的介绍外,以大量的图件和野外实际地质照片丰富了课件的内容,加强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记忆,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极大地增加了知识面和信息量。

(2)形象的动态演示。对一些典型构造(如不同类型的褶皱、断裂、逆冲推覆构造、岩浆侵入和喷发过程等地质现象)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均实现了动态演示,形象逼真,使学生在理解动态演化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并能把握住问题的实质,而不是像传统教学方法那样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3)丰富的插图。本课件以大量美观、准确的插图为特色之一,图件内容和形式多样。如平面图、立体图和剖面图等,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大了信息量。

(4)大量精美的野外地质照片。对主要构造内容,如褶皱、断裂、节理和岩浆岩等,除在讲课过程中选用部分典型照片予以介绍外,在相关的章节后附有大量的选自全球各地的精美构造地质实际照片供学生课下学习和欣赏。在领略地质构造和美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乐趣,也使他们对地球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教学模型和课堂小实验加强了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地质构造往往是空间三维的立体图像。立体模型与多媒体课件的密切结合不仅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更有利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立体模型,如应用板块俯冲带构造模型分别从剖面、平面及不同角度解释了俯冲带的结构以及由俯冲作用所造成的各种构造现象;空间立体构造转换为地质图上平面现象是较难理解和掌握的问题之一,通过地质界线、断裂构造和地形等高线等在平面上投影立体模型的应用,使学生对这一问题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加深了理解和记忆;对不同性质的断层、不同类型的褶皱和岩浆侵入体等均采用立体模型教学,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地质构造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某些概念比较抽象,仅靠文字描述和讲解,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和掌握,而课堂小实验的应用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剪切褶皱是岩层沿着一系列与层面交切的密集面发生不均匀剪切而形成的“褶皱”,岩层实际上没有发生弯曲。学生对这一概念很难理解,而在课堂上利用一组卡片进行动态实验,问题就得以迎刃而解。

作者:姜波 云武 王继尧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篇3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专业的三大支柱学科之一,也是矿产普查与勘探、水文地质、地球物理信息探测等专业的必修课。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该课程的教学中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摸索出“板书型”多媒体教学、“思维训练型”及“发展型”教学模式的一点体会,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板书型”多媒体教学模式

所谓“板书型”多媒体教学,就是以尊重教学规律为前提,将传统的板书教学特点融合到多媒体的设计、制作与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是并不需要在黑板上写大量信息,而是将要讲解的内容通过精心的动画设计和制作融合到到多媒体课件之中。笔者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将要讲解的内容按照传统板书的教学思路进行设计和逐条分解;其次通过Coreldraw、Photoshop、Powerpoint等软件按照上述设计逐条精心制作,并根据内容设置动画。值得注意的是,动画的设计并不是为了仅仅是让其动起来的作秀,而是紧扣要讲解的内容,这样不仅有动感,而且加深了同学们对所讲解内容的印象和理解。比如在讲解“孔隙压力对岩石变形习性的影响”时,笔者首先在多媒体中设置“阶梯状”动画依次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连贯绘出有效正应力与剪应力的横、纵坐标及坐标名称,其次利用“盒状展开”动画绘出孔隙压力为零时,稳定岩石内的应力莫尔圆及当前外界条件下的莫尔包络线,最后设置随着孔隙压力的增加,应力莫尔圆的动作路径,使其在点击放映时能缓慢向左侧移动,直至与莫尔包络线相切。并在以上三个环节中,适时地穿插标注。使整个讲解过程如同在黑板上板书一样,不仅做到了图件的绘制与讲解同步,而且还做到了声音与文字的同步。整个过程比板书更美观、更工整、更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这种教学模式在利用现代科技的感染力给同学们视觉、听觉等感官带来极大的震撼的同时,不仅遵循了教学规律,而且解决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穿插时所遇到的二者光线强度要求不同的“灯光”问题。对于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普遍反映是效果很好。笔者在进行构造地质学的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按上述模式进行备课和动画制作,对于有些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内容,一页幻灯片动画设置甚至达到80余次,课堂讲解时放映出来的内容与讲解的声音基本完全同步,真正遵循了“以讲为主,充分发挥语言的巨大作用”、“逐条播放、逐条讲解”[1]的教学规律,避免了照本宣科、或扫描课本图件再对照图件进行讲解的“解释型”教学模式。

二、“思维训练型”教学模式

所谓“思维训练型”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通过问题设置启发同学们对所讲内容的理解并提出自己的认识,从而使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思维得到训练。该模式的特点是在继承传统“明晰的逻辑结构式”讲解基础上,加强兴趣的激发以及思维的主动性训练,努力使讲解呈现“渗透的跳跃结构式”的特点。传统“明晰的逻辑结构式”讲解是典型的“掌握方法式”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对概念、地质现象及成因等的讲解来使同学们获得知识。由于这些内容本身都具有可用语言表述的确切含义,因此将同学们限定在一个确定的领域,并没有给同学们的思维留下自由空间。该教学模式不仅需要同学们上课认真听讲,而且要求课下仔细看书,并进一步理解、领悟。这对于学习地质学专业兴趣本来就不大、课程安排密集的同学来说很难起到满意的效果。鉴于此,笔者在进行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时,更多采用的是“思维训练型”教学模式,讲课时并不急于讲解课本内容,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设疑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进而让同学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再将其结论与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比较,找出不足之处。例如,在学习褶皱这一章时,笔者并不急于讲解褶皱的定义和分类,而是首先展示出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及褶皱岩层的野外照片,请同学们自己思考它们之间的区别。在找出褶皱岩层与前二者之间的区别之后,同学们对这种构造现象的理解就深入了一层。对于褶皱的分类,笔者讲解时首先展示出各种类型的褶皱图片(包括各种尺度),请同学们自己总结褶皱的基本类型(按形态),虽然同学们并不一定能总结出来,但这种教学模式给了同学学习的主动权、思考权,极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兴趣,也在这种分类的思考中学会了构造分类的哲学思维。对于褶皱描述的讲解,笔者首先是展示出《红楼梦》中关于人物描写的多个精彩片段,通过这种似乎与课堂内容无关的教学形式说明了描述的重要性、多角度性及优劣性,进而引出褶皱描述的多种形式。众所周知,对于褶皱的描述至少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如果不加以引导容易引起同学思维的混乱,如果将褶皱的描述看作是对一个人物的描写(眼睛、面部、身高、眉毛等),则同学们就很容易理解,并且也乐于接受这种非定量的描述了。“思维训练型”教学模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注重同学们哲学思维的训练。构造地质学是一门充满哲学思维的学科[2,3]。笔者在讲解过程中除了注重引导学生“由特殊典型到普遍一般的过渡”、“由间断静止到连续变化的分析”、“由单个局部到系统整体的分析”等辩证思维的训练之外,还着重强调“动态分析”的辩证思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这种辩证思维的最好诠释。各种构造现象,如褶皱、断层,在表面看来它是静止的,由于思维定式的影响,同学们也容易用静止的、孤立的角度来认识它,但它却是动态、渐变的结果,如果忽略了其动态的形成过程,很难对现今很多构造现象还原出真正的成因,也进一步制约着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因此培养同学们动态分析的思维是该课程一个重要的内容,尽管教学大纲上没有这样的规定。在课程学习时,同学们对于“中和面褶皱作用”、“弯滑褶皱作用”、“弯流褶皱作用”等褶皱作用的条件和特点都有了明确的认识和理解,但是在学习到“压扁作用”时,有的同学却对“中和面褶皱经20%和50%均匀压扁的应变分布型式”不理解,认为既然是中和面褶皱作用,怎么会存在不同于中和面褶皱特征的应变分布型式。这种不理解的实质是一种静态思维的结果,这种思维认为既然开始褶皱时是中和面褶皱作用,就应一直存在下去。殊不知,中和面褶皱作用也是有其脆弱的条件的,随着外力的加大,其条件可能已不成立,压扁作用可能逐渐取得了早期的中和面褶皱作用。现今存在的各种褶皱现象,可能经历了多种褶皱成因机制方才形成,而不可能是一种机制下的产物。

三、“发展型”教学模式

所谓“发展型”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工作模式,该模式是对“人本理念”在教育领域的理解、贯彻和坚持。从表面看,该模式似乎与教学内容无关,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做的事情;但从实际来看,恰恰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的有益补充,是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全身心投入课程学习和对未来进行职业规划的一个重要保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不了解、对未来前途的迷茫,甚至有的同学对自己在大学阶段该干什么都没有明确的认识。当然,思政工作者应该对此现象负有一定责任。但是,作为专业课教师也不能对此无动于衷。首先,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学校负责思政工作的大多是本科毕业生,其对专业的认识本身就不是很全面;另外,思政工作者在学生的心目中,大多是作为管理者的身份出现,有的同学抵制其思想教育工作;再次,一个思政工作者通常负责的学生过多,很难对所有同学有所了解和指导。但是,对于大多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专业课教师,由于授课时间长、与同学接触的时间多、对专业也比较了解,如果其在传授课堂知识的同时,适时的穿插一些本专业相关知识,则势必引起同学们的重视;如果因势利导,介绍一些自己较丰富的求学经历、科研经历及一些学长们成功的案例,则势必拓宽同学们视野,并引起同学们对未来职业成功的渴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这样的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是:第一,争取每周介绍一条名人名言,一方面创造理科专业教育的人文氛围,另一方面以激发同学们的志气和求胜的欲望;第二,走下讲台,深入班级。争取每节课提前十分钟到教室,无论是课前、课间还是课后,始终与同学们在一起,向他们提出问题并聆听他们的提问;第三,根据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适时穿插一些本专业就业的一些动态、考研的相关信息,并请同学们做好职业规划。使每个同学都对未来进行思考,在未进入毕业班之前,就已经对未来做好了充分的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胡绍祥.遵循教学规律,实践教学改革———“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6,(57):84-85.

[2]钱建平.在构造地质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J].中国地质教育,1999,(2):84-85.

[3]姜波,云武,王继尧.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02,(2):71-72.

作者:倪金龙 唐小玲 余继峰 胡绍祥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