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对流通业的赋能机制分析

时间:2023-04-10 11:35:41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流通业 赋能机制

摘要:结果表明:第一,我国各省市数字经济发展总体向好,但存在一定地域差异。第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流通业发展水平提高。第三,数字经济对流通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资本要素、知识要素和人力资本要素流动水平的调节下,呈现出非线性递增的特点。

数字经济对流通业的赋能机制分析

引言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5%。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一方面,数字产业极大改变了社会生产生活图景,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完善了我国产业生产体系,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极大激发了经济发展活力,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各省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数字经济的均衡发展,尤其是网络交易平台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供求匹配精准度,从而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流通业规模和范围产生影响,数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要素布局结构更加优化,从而推动流通业产业结构升级。因此,本文在要素流动视角下考察生产要素流动水平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13-2020年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面板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影响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并研究要素流动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以期拓展流通业发展的研究视角。

相关文献综述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关于流通业与数字经济间关系的研究多集中于数字经济促进流通业发展领域。叶悦青和王东(2021)以浙江省为样本,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投入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效率协同度逐年递增,并且区域异质性显著。李媛媛和叶舜(2021)基于STR模型对数字经济促进流通业产业结构高级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流通业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效果显著,并且二者间存在结构转换和速度转变的非线性特征。陈开江(2021)认为数字化新基建会通过重构产业链、网络聚集效应和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促进流通业效率提高,实证结果表明,数字化新基建会显著促进流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梁鹏和李宁宇(2022)认为,微观层面,数字经济促进了流通功能和流通价值的重塑,实现了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流通效率提升,并形成了以流通为主导的新型“生产-流通-消费”关系,激发了流通业促进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中观层面,数字经济通过对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数字化赋能,催生出新业态、新模式,有利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宏观层面,数字经济所产生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促进了流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流通企业引进数字技术,从而实现数字经济和流通业的协同创新发展。孔奕和薛佳(2022)基于双循环视角,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聚集有显著促进作用,但该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颛孙丰勤和张敏(2022)在对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对数字经济与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逐步提升,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态势,并且数字经济促进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地区差异化显著。另外,也有部分研究涉及要素视角。段联合(2022)研究发现,数字化要素禀赋对流通业扩容提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于流通业提质的促进作用更强。杨继军等人(2022)认为数据要素的跨境流动是数字贸易治理、数字贸易规则制定中的核心议题之一,只有完善数字贸易规则才能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由此可见,学术界已对数字经济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缺乏在要素流动视角下探究数字经济对流通业发展影响的研究。实际上,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劳动、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加速流动,特别是数据作为全新生产要素,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契机,也影响着流通业发展。因此,本文基于要素流动视角,就数字经济对流通业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为促进流通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研究设计

(一)模型构建

为检验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如下:其中,Digitaleconomyi,t表示i省市在t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Circulationi,t表示i省市在t年的流通业发展水平,X为一组控制变量,ε为随机扰动项,C为常数项,α为待估计系数。进一步,为探究要素流动在流通业与数字经济之间所起的作用,在不同流动水平下,数字经济对流通业的影响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本文考虑构建面板门槛模型进行门槛效应检验,设定门槛模型如下:其中,ADJi,t为门槛变量,φ为待估计门槛值,I(·)为指示函数,取值0或1,其余变量均与式(1)中相同。

(二)变量测度与说明

1.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如表1所示,参考以往研究,本文设定了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数字产业化水平、数字技术应用水平3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多维度评价体系,对2013-2020年30个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记为Digitaleconomy。2.流通业发展水平。本文选择批发、零售以及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来衡量各省市流通业发展水平,记为Circulation。3.资本流动水平。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本文选择各省市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各省市资本流动水平,记为Capital。4.知识流动水平。本文选择各省市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地区GDP比重来衡量各省市知识流动水平,记为Knowledge。5.人力资本流动水平。本文选择各省市普通高校在校生数占地区常住人口比重,来衡量各省市人力资本流动水平,记为Human。6.控制变量。本文选择各省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记为PGDP。基于流通业具有连接生产端和消费端的作用,本文选择第二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来衡量各省市生产水平,记为Production;选择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衡量地区消费水平,记为Consumption。

(三)数据来源

本文旨在探究资本、知识和人力资本等要素流动水平在数字经济促进流通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数据均来自2014-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相关数据缺失,最终获取30个省份2013-2020年数据。

实证检验结果

(一)特征结果描述

本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项指标数据平均化后降维,并进一步进行旋转因子分析,得到我国各省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值,分别测算出东、中、西三个地区和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平均值,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第一,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各省市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观测期内,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从-0.33上升至0.56,中部地区从-0.38上升至0.46,西部地区从-0.42上升至0.40,全国范围内从-0.41上升至0.41。第二,分地区来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东部地区历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为0.12,中部地区为0.04,西部地区仅为-0.01。

(二)基准回归检验结果

为探究数字经济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本文首先对二者进行基准回归检验。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流通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在加入控制变量的模型(2)中,数字经济发展每提高1个单位,流通业增加值就提高0.26个单位,并且该结果通过了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表明结果可信。

(三)门槛效应检验结果

本文通过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对数字经济影响流通业的内在机制进行探究,即在资本、知识和人力资本不同流动水平下,检验数字经济对流通业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如表4所示。在进行门槛模型回归之前,首先进行门槛存在性检验,经过自助法反复抽样1000次后,结果表明资本、知识和人力资本要素流动水平均通过了单一门槛检验,门槛值分别为0.1050、0.0463和0.0255。在此基础上进行门槛模型回归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资本要素流动水平的提高,还是知识要素流动水平和人力资本要素流动水平的提高,数字经济对流通业发展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都呈现增强趋势。当资本要素流动水平跨过门槛值后,数字经济对流通业发展水平的估计系数由0.17上升至0.24;当知识要素流动水平跨过门槛值后,数字经济对流通业发展水平的估计系数由0.2上升至0.27;当人力资本要素流动水平跨过门槛值后,数字经济对流通业发展水平的估计系数由0.23上升至0.31。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流通业规模和范围扩大到前所未有的地步,流通业规模扩大造成了新的交易匹配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客观要求数字经济与传统流通业融合发展,通过应用数字信息通信技术,加快信息交互速度,提高匹配精准程度,从而提高流通效率。数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生产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流动,也有利于流通业发展。数字经济与传统金融业相结合,从而提高了资本流动水平,有助于解决流通企业在应用数字技术进行产业升级过程中资本缺乏的困境;数字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科学、技术、知识等的交流,获取知识难度降低,从而为流通业应用新技术提供了有利经济环境;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者劳动技能、知识储备不断提高,从而为流通发展提供了具备数字化技能的劳动力,为流通业发展、流通效率和行业生产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结论及政策建议

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流通业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基础性支撑作用。本文基于要素流动视角,通过构建门槛效应模型,就数字经济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第一,我国数字经济整体上呈现向好发展态势,但具有显著地区差异;第二,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流通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提高1个单位,流通业增加值上升0.26个单位;第三,资本要素流动和知识要素流动在数字经济促进流通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门槛效应,即随着资本、知识和人力资本要素流动水平的提升,数字经济对流通业的促进作用呈现非线性递增的特点,当资本要素流动水平未达到门槛值时,数字经济对流通业的回归估计系数为0.17;当资本要素流动水平数字跨过门槛值后,数字经济对流通业的回归估计系数为0.24;当知识要素流动水平未达到门槛值时,数字经济对流通业的回归估计系数为0.2,当知识要素流动水平跨过门槛值后,数字经济对流通业的回归估计系数为0.27;当人力资本要素流动水平未达到门槛值时,数字经济对流通业的回归估计系数为0.23,当人力资本要素流动水平跨过门槛值后,数字经济对流通业的回归估计系数为0.31。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以国内统一大市场为支撑,促进流通业发展。作为集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流通业是我国经济的先导产业,其联通生产端和消费端,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要加快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规则和竞争机会,破除地方市场保护和隔离,扩大流通业规模、提高流通效率,实现全社会更大范围内的商贸要素流通。第二,推进要素流动市场化,提高生产要素流动水平。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完善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着力推进资本要素优化配置,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金融服务体系,促进数字技术在传统金融业中的应用,加快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传统金融体系所存在的金融歧视等问题,增加金融供给。加快发展知识要素市场,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强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以成果应用为导向,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支持服务体系。第三,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激发数字经济活力与潜力。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海量、多样、价值、非竞争性是数据要素的重要特征。虽然数据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要想用于生产活动并获得收益,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数字化分析,才能转化为用于决策的信息,而又因为数据具有非竞争性,企业不会无偿将其收集到的数据公开。因此,政府必须加快建立数据收集共享平台,构建经济数据库,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间数据共享,从而激发数字经济活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悦青,王东.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提升的作用机制——基于浙江省的经验[J].商业经济研究,2021(14)

2.李媛媛,叶舜.数字经济对流通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基于STR模型非线性效应的实证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6)

3.陈开江.数字化新基建与我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1(23)

4.梁鹏,李宁宇.数字经济赋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理论机制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22(3)

5.孔奕,薛佳.双循环视角下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区域商贸流通业集聚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22(18)

6.颛孙丰勤,张敏.数字经济发展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溢出视角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2(5)

7.段联合.数字化要素资源禀赋与商贸流通业扩容提质的关系——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2(17)

8.杨继军,艾玮炜,范兆娟.数字经济赋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工的场景、治理与应对[J].经济学家,2022(9)

9.叶剑,徐文华.数字经济背景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基于调节机制与异质性检验[J].时代经贸,2021,18(4)

作者:柴彦超 陈肖 梁雪 单位:邢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