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艺术协会工作计划合集12篇

时间:2022-02-22 21:44:26

京剧艺术协会工作计划

京剧艺术协会工作计划篇1

3、会员档案及通讯录。为增强会员归属感、荣誉感和凝聚力,经理事会议多次讨论并报市文联批复同意,对第七届会员进行了重新登记、颁证,并认真建立了会员档案及通讯录。本项自评5分。

4、理事长会议。理事长之间关系和谐,联系经常,常年保持有良好的勾通机制和办事效率,本年度召开理事长会议6次,本项自评4分。

5、理事会议。理事会成员具有大局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分工明确,尽职尽责,本年度召开理事会议3次,本项自评4分。

6、会员大会。9月4日,在欧阳予倩国剧社召开全体会员大会,报告了协会前期工作和近期安排,宣读了市文联关于本会会员重新登记的批复并颁证,重申了协会会员管理制度。市文联领导熊水芳、朱玉喜、唐柱子发表了讲话。省、长沙市戏剧家协会负责人到会祝贺并进行了业务辅导。本项自评5分。

7、组织外出采风、讲座等交流活动。

请进来的交流活动有:元月份邀请江西萍矿票友在欧阳予倩国剧社举行湘赣边境戏迷迎春联欢会;元月份请上京和省京老师在银花宾馆举行“文朋艺友”交流演唱活动;五月份请省京、省花、省歌及长沙市湘老师在银花宾馆举行端午互动交流演唱活动;省艺术节期间邀请省京领导及专家在欧阳予倩国剧社举行联谊活动;十月份邀请资深京剧鼓师赵炳其来浏培训乐队武场面。

走出去的交流活动有:陈管国率队去萍乡参加交流演唱活动2次;江晓率队去常德、武汉参加交流演唱活动各1次;

年内还将以“中国戏曲简史”为题举办本会全体会员专题讲座,讲座稿已打印成册。

本项自评5分。

8、年度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在总结2008年工作时即讨论制订了2009年工作计划,08年工作总结及09年工作计划已于去年底呈送市文联。4月14日,理事会主要负责人进行了明确分工,各执其事。凡重要活动,都在制定实施方案的同时制订日程表,确保了本年度各项活动有序开展,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本项自评4分。

京剧艺术协会工作计划篇2

1、艺术实践及联谊交流活动有了新的进展

一年多来,联谊会继承了以往的宗旨和传统,艺术实践始终紧密配合中心工作举行演出活动,并在以戏会友、进行艺术交流活动的过程中扩大影响,广交朋友,以京剧艺术为纽带和桥梁,加强了与各界人士,尤其是与外地政协之间的交往和联系。

*月*日,联谊会为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五十五周年,举办了专场演出。我们在前期策划时就确定了广为宣传,扩大影响的思路,邀请南京本地的其他京剧票社和各界人士中的京剧爱好者参加,并且在内容的安排上突出了两个五十五周年"高歌欢庆"的主题。《**赞》、《钟山颂》、《红梅赞》等京歌演唱,《华子良》、《江姐》、《杜鹃山》、《红灯记》、《沙家浜》等现代京剧中的精彩唱段,再辅之以主持人的串场词,使观众在欣赏演出的同时也回顾了充满坎坷和艰辛的革命征程,缅怀了为新中国和劳苦大众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在"流派纷呈"这个板块里,众多传统剧目的精彩唱段则充分展示了京剧艺术的缤纷多彩和博大精深,使人由衷地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而感到自豪。这场演出涉及演员和乐队70多人,南京市京剧团部分著名演员、江苏省戏校教师、南京海内外京昆艺术联谊会、十四所老年大学京剧班、中山陵园管理处工会等团体,以及南京甚至外地的部分著名京剧票友都纷纷赶来参加。市政协原主席张晔、潘寒操和秘书长陈五一等领导同志观看了演出。

2004年5月初,上海顾氏票房来宁交流。7月间我联谊会负责人应邀赴沪回访。顾炳兴先生一家老少三代七人同台,而且行当齐全,技艺精湛,为振兴京剧艺术举家发奋,潜心钻研,实属难得。在上海观摩顾氏票房专场演出时,我联谊会赠送锦旗一面,上书"国粹家传,京韵流芳",向他们表示祝贺和敬意。在沪回访期间,我们应邀前往上海市春秋京剧票社,与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朱达人等领导同志再次切磋交流,并在那里与李蔷华、夏慧华、尤继舜、王玉璞等著名京剧界人士和部分香港、澳门及旅欧的著名京剧票友会面,加强了双方的联系和友谊。

2、认真进行准备,会庆活动筹划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年来,本着通过庆祝联谊会成立十周年,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术,扩大社会影响的指导思想,我们就庆祝活动的专场演出、出版专刊、召开座谈会、举办联谊活动等方面的具体方案、计划安排,先后作了多次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有的已按计划开始实施。

3、着力提高全体会员的艺术水平

联谊会通过多种途径,努力为全体会员创造"提高演唱水平和鉴赏品位"的条件和机会。

平时每周的练唱活动经常有著名专业演员和戏校老师到场指导,特别是省市京剧院团的领导及有关演职人员,给予了长期的关心和支持。他们热心地参加我们的练唱和演出活动,与大家交流切磋,经常是一字一句、一招一式地传授辅导,再加上亲自示范,使我们获益非浅。长期应邀担任我会伴奏的几位鼓师、琴师,更是给了我们经常性的指导和帮助。

联谊会先后邀请省京剧院王新农和市京剧团章嘉禾两位著名演员讲课,为会员们讲授京剧知识,悉心传授演唱要领和技巧,并结合典型唱段进行具体辅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融会贯通,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好评。会员们觉得听了这样的讲座,不仅明白了自己该怎么唱,而且知道了如何去听别人唱,可以全面提高自己的京剧艺术修养。

联谊会在市政协领导的关心下,于*月*日、*日组织会员观看了著名程派演员张火丁的专场演出。这是一次十分难得的观摩学习机会,《锁麟囊》、《荒山泪》等经典剧目在张火丁的潜心演绎下精彩纷呈,给大家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成为大家难忘的艺术享受。

4、坚持正确方向,加强组织建设

联谊会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组织建设的规范化和严肃性,从而保证了会员队伍既具有成熟的艺术修养,又体现较高的精神品位,多年来在京剧票友界享有良好的口碑。

年初,根据第三次会员大会提出的任务,第三届理事会一次会议认真讨论了2004年的工作思路和计划,以及2005年联谊会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的设想。在一年来的活动和工作中,这些思路、计划和设想正在逐步实施。

为了加强管理,结合会员的登记注册,理事会重新设计制作了富有特色的会员证,为出入活动提供了规范和方便。为了让全体会员更好地参与联谊会的活动与建设,我们在分区域建立会员联系小组网络的同时,根据近年来人员的变动情况重新印发了通讯录,并进一步完善组建了四个业务组:剧务组、乐队组、宣教组和联络组。这些业务组在日常活动和重要演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些业务组负责人尽管有专职工作或年事已高,仍然充满热情地承担起许多具体工作。

于2003年底和2004年初先后颁发的《关于规范联谊会练唱活动的通知》和《关于练唱活动的若干规定》,使得联谊会的活动更加有序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存在的问题

一年多来,联谊会的工作在市政协的领导下,通过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对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1、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节目排练,并为专场演出作准备的设想未能实现;

2、下基层的演出活动没有按计划进行;

3、联谊会经费得到了市政府、市政协的大力支持,胡连元同志也设法筹措了一笔社会捐款,但总的来说经费筹措渠道还不够宽;

4、弘扬京剧艺术和我会自身的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产生以上问题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就我们领导工作来看,主要是组织措施不够落实,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2005年工作要点

2005年我会将遵循一贯的宗旨,配合全市的中心工作开展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术,为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广交朋友,联系各派和各界知名人士,为我市三个文明建设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一、今年,以隆重举办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通过出版专辑、举行座谈、广泛开展与兄弟城市政协票房的联谊活动和举办专场演出,回顾历程,展望前景,以戏会友,扩大影响,旨在弘扬京剧艺术,并以京剧为媒介,团结各界人士,为统一战线服务,为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协的中心工作服务。主要活动安排如下:

1、出版专刊

征集稿件,收集有关的照片资料、领导题词。拟于4月底完成征稿和资料收集工作,6月底完成初审,7-8月份完成复审定稿,9月份付梓。

2、召开座谈会

拟在7月初举行。邀请市政协有关领导、省市京剧团领导和著名演员、南京著名京剧票友、联谊会部分成员参加座谈。

需确定主题和重点发言代表,并组织落实。

3、举办联谊活动

拟在上半年邀请上海市政协国际票房、武汉市政协京剧合唱团及南京著名专业演员和票友参加。需拟定活动及接待方案,建立筹备组,确定负责人及成员。

4、举办专场演出

以市京剧团为依托,聘请著名导演担纲,分工落实演出剧目、演出场地、主持串场、舞美设计、灯光音响、舞台监督、布景道具等问题。既要继承传统,也要有创新,内容和形式要丰富多样。

每周练唱活动应围绕专场演出任务展开,应尽早确定演出曲目及演唱者,以便安排个别辅导,以便与文武场多做磨合。

二、加强联谊会自身建设

1、进一步加强全体会员的思想建设,努力提高艺术水平;继续聘请专业老师和演员举办京剧讲座,并结合具体行当,与演出节目的个别辅导有机联系起来。

2、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发挥专业组及会员联系小组的作用。

京剧艺术协会工作计划篇3

――熊召政《潜江梅苑赋》

一、金点子

2010年5月18日,对于潜江来说是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这一天,潜江市人民政府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届中国f潜江)曹禺文化周新闻会。其实,这一天对于潜江还有另外一个特殊意义,那是后来人们才明白的。

上午10时许,我去首都国际机场接前来参加新闻会的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永泽。

我和刘永泽是第一次见面。一上车,刘永泽就问:“王部长,你以前是唱戏的吧?”

我一笑,也许我的形象气质容易给人这种印象。刘书记的这句玩笑话立即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我们从戏剧聊到潜江花鼓戏,从潜江花鼓戏聊到胡新中、李春华,从胡新中、李春华聊到梅花奖。刘书记告诉我,梅花奖是中国戏剧表演最高奖,在全国影响很大,现在有五百多位获奖者,潜江的胡新中、李春华就是其中的两位。现在全国有不少城市都在争取这个资源,借戏剧文化发展地方文化旅游。

“你们潜江要是把梅花奖这个资源引进来,建一个梅花奖的园子,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事呀!”

刘书记的这句话使我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件好事,更是一件大事。我建议他在下午去人民大会堂的途中把这个想法向市里的主要领导讲讲。

下午,在开往人民大会堂的车上,刘永泽向市里的领导讲了这个建议。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金点子”,如果付诸实施,对潜江文化旅游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场的几位市领导――朱汉桥、张桂华、张宗光、尹本武等在车上就开始了研究和谋划。初步商议,就利用我市现在正在建设的马昌湖综合整治工程,目前这项市政工程还没有明确的文化主题,在建的曹禺祖居和仿古商业街也可以和戏剧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今后引进“梅花奖”资源,就以展示中国戏剧文化为主题。大家把公园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梅苑”。

在人民大会堂湖北厅,市委书记朱汉桥和刘永泽一道,向前来出席新闻会的中国文联副主席廖奔、湖北省政府副省长张岱梨汇报了建设“梅苑”的想法,得到了他们的首肯,这更加增强了潜江建设“梅苑”的信心。

新闻会结束后,朱汉桥立即进行安排部署:一、由市长张桂华带队,迅速向中国剧协汇报建设“梅苑”的思路,争取中国剧协的支持;二、由市委副书记张宗光牵头,宣传、文化、建设、规划等部门参与,迅速组成专班,拿出具体方案。

当晚,我和付海棠同志在北京连夜起草上报中国剧协的文件。定稿时,朱汉桥挥笔写下了“让植物之梅与精神之梅交相辉映,将成功之美与景色之美融为一体”,这既是对“梅苑”内涵的诠释,也为今后“梅苑”的规划布局和建设确定了基调。

二、携手中国剧协

5月20日,市长张桂华率领我们专程飞往广州,向在广州参加“九艺节”的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季国平作了专题汇报。季国平对我市建设“梅苑”的想法给予了初步肯定,表示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并建议我们到浙江余杭去考察学习。

不久,我和文化、建设部门的同志在省剧协副主席李家玉率领下,前往浙江余杭。

回到潜江,市委副书记张宗光听取了汇报,并召集相关部门迅速拿出了中国戏剧梅花奖博物馆和“梅苑”的初步方案。经过反复讨论,市委、市政府形成了建设“梅苑”的总体思路:一、“中国戏剧梅花奖博物馆”选址在曹禺祖居所在地、现正在建设改造的马昌湖,将马昌湖综合整治工程整体冠名为“梅苑”,占地约800亩;二、博物馆建筑设计风格与曹禺祖居相协调,建筑面积约15000平米。馆内主要展出历届梅花奖得主的演出剧照、道具、服装、剧本手稿等;三、突出“梅”的符号,在园内遍植梅树,并将曹禺祖居和中国戏剧梅花奖博物馆坐落在梅花岛上,用诗、书、画歌咏“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品格。

这一思路要变成现实,关键是要得到中国剧协的支持。6月18日,市长张桂华再次带宣传、文化、规划等部门赴中国剧协汇报。中国剧协惊叹潜江的工作效率,也为潜江市委、市政府的诚意所打动,季国平当即表态,近期将带专家组赴潜江实地考察。

6月29日,季国平率中国剧协专家组一行6人飞抵潜江,和省文联、省剧协一道,冒着酷暑对潜江建设“梅苑”的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据悉,季国平将于3天后去日本访问,为了尽快敲定潜江“梅苑”项目,特意在出国前挤出时间来潜江考察。

在参观了马昌湖综合整治工程建设现场之后,在华康大酒店进行讨论。会上,市委副书记张宗光、市委宣传部长尹本武对潜江建设“梅苑”的思路作了汇报,并向中国剧协提出了将“梅花奖”落户潜江,支持潜江建“中国戏剧梅花奖博物馆”的请求。中国剧协认为,潜江应该建一个曹禺剧本奖创作基地,培养中青年剧作家。并认为为“梅花奖”建博物馆不太妥当,因为梅花奖目前只办了二十四届,资料十分有限,而且还要继续办下去。他们建议,可建一个“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供梅花奖演员在这里进行艺术交流、演出代表剧目。

中国剧协的观点虽然与潜江的初衷有距离,但却开阔了潜江建设“梅苑”的思路。经过热烈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于7月1日上午,中国剧协、湖北省文联和潜江市政府三方签署了备忘录。《备忘录》明确,中国剧协原则同意在潜江建设曹禺剧本奖创作基地、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暨“梅苑”,在艺术交流中心设展厅对“梅花奖”的相关资料进行展陈。

这份《备忘录》,使“梅苑”的蓝图变得更加清晰。

签字仪式上,市长张桂华与季国平紧紧握手。

这意味着,“梅苑”不再是潜江单方面的一种设想,而是中国剧协与潜江共同的目标。

为了趁热打铁,10天后,也就在季国平访日归来的前一天,市委副书记张宗光安排我和文化旅游局局长郑学国携带潜江市政府的请示飞赴北京。从周一到周五,我们两人和中国剧协的同志一起上下班,协商草拟中国剧协和潜江市政府关于共建曹禺剧本奖创作基地和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的协议。刚刚访日归来的季国平调整工作日程,5天内召开了两次分党组会议,讨论与潜江的合作事宜。

7月16日,中国剧协正式批复,同意与潜江共建曹禺剧本奖创作基地和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

拿着批复,我凝视良久。从提议建“梅苑”到拿到中国剧协批文,我们仅用了58天!如果说建设梅苑的“金点子”是一粒种子的话,那么这粒种子已经在肥沃的土壤里生了根,接下来,就是发芽、开花、结果啦!

三、建成“全国一流”

中国剧协将曹禺剧本奖创作基地和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落户潜江,既是对潜江的信任,也是对潜江的考验。

“要将梅苑和曹禺大剧院建成全国一流的文化设施。”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宪生在考察“梅苑”时指示。

如何建成“全国一流”?首先要请专家学者周密论证、精心策划。

应潜江市委、市政府的邀请,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永泽带着省内知名的文化学者、楹联专 家、美术家先后4次来到潜江,指导潜江的“梅苑”建设。市委书记朱汉桥3次主持研讨会,市领导张宗光、尹本武、郑家荣全程参与。经过多次研讨,潜江形成了建设“梅苑”的完整思路一

“梅苑”的文化定位:(1)湖北文化旅游的极品景观;(2)戏剧艺术的大观乐园;(3)全国戏剧活动的基地;(4)世界戏剧的交流平台。

在此基础上,潜江将向着“中国戏剧之都”的目标迈进。

“梅苑”的布局设想:(1)两大主体建筑遥相呼应。东区的曹禺祖居展示当代戏剧大师曹禺成长的文化背景,西区的大剧院和“基地”、“中心”则展现当代戏剧工作者的风采,展示戏剧文化的独特魅力;(2)戏剧艺术景观化:用雕塑、诗词、书画等手段,展现中外戏剧名家神韵、呈现经典名剧剧情,使之可观、可感、可玩;(3)凸显“梅”的符号。两大建筑坐落在两个梅花岛上,岛上遍植梅树,在苑内散落的石头上镌刻咏梅佳句;(4)将仿古街定位为文化美食街,让游人买文化工艺品,品潜江小龙虾;(5)利用大佛寺与梅苑的比邻位置,将戏剧文化与宗教文化结合起来,使“梅苑”集游览、看戏、购物、美食、求佛于一体,打造旅游目的地。

曹禺大剧院和“基地”、“中心”是“梅苑”西区的重点建设项目,为了建成“全国一流”,潜江面向全国进行设计方案招标,最终中南建筑设计院的方案胜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有着浓郁中国元素的一主两辅的连体建筑――金色的琉璃瓦屋顶,鲜艳的中国红横梁,石级圆柱,斗拱翘檐,既有艺术殿堂的恢宏气派,又与曹禺祖居风格一脉相承。

一流的外观造型,更要有一流的功能设施。为此,副市长郑家荣带着相关部门和设计单位上北京,向中国剧协、北京人艺、北京保利剧院管理公司的专家求教,请他们把关。

一流的功能设施,还需有一流的运营管理。保利集团是国内运作文化市场的高手,目前在全国有十九家院线,文化产业做得风生水起。如果潜江能与保利合作,不仅曹禺大剧院能发挥最好的功效,而且潜江的文化产业将站在一个很高的起点。市委副书记张宗光专程拜访了保利集团总经理张振高。张总对家乡的建设十分热心,委派旗下的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全程参与。

为了增加已建建筑和景点的文化内涵,省文联组织楹联专家们在国庆节期间云集潜江,为“梅苑”景点撰联、定名。

“梅苑”的建设得到了中央和省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为“曹禺大剧院”题名;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胡振民为“梅苑”题名;中国剧协主席、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中国剧协顾问、著名词作家阎肃分别为“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和“曹禺剧本奖创作基地”题名;中国书协名誉主席、著名书法家沈鹏为曹禺祖居题写楹联;省文联刘永泽、罗丹青、周韶华等领导和书法家也为景点题名。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熊召政挥毫写下了《潜江梅苑赋》。这些领导和文艺家的墨宝更增添了“梅苑”的人文内涵。

第二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开幕前夕,“梅苑”东区落成。放眼望去,只见粉墙黛瓦,参差错落;石桥亭榭,布局精巧;湖光潋滟,树木葱茏。好一幅江南水乡美景!

10月26日上午,“梅苑”锣鼓喧天,人头攒动,前来参加第二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率中国文联、中国剧协、湖北省政府、湖北省文联领导为曹禺大剧院、中国剧协曹禺剧本奖创作基地、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奠基,为曹禺祖居剪彩,并为“梅苑”植梅。

28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代表不同剧种的梅花奖艺术团的艺术家们也来到“梅苑”,亲手种下了梅树。

一个月之后,“梅苑”东区迎来了第一批组团游客。

与此同时,在“梅苑”西区,挖掘机正在紧张地施工,隆隆的轰鸣声仿佛一阵阵春雷。

虽然还是严冬,但望着这热气腾腾的场面,我仿佛看到一朵朵梅花正含笑绽放,一片香雪海中,一座雄伟壮观、金碧辉煌的建筑拔地而起……

京剧艺术协会工作计划篇4

首先,艺术创作类型与范围被拓宽,在跨学科领域出现许多新型艺术形态。例如,在美术与舞蹈的交融地带,产生了以互动表演、装置与行为等艺术形式为代表的互动舞蹈项目;在影视与舞蹈的交叉领域,出现了专门为屏幕而存在的舞蹈实验短片。其次,艺术创作方式被颠覆并再造,跨界协作成为主要的新媒体创作手段。在新媒体舞蹈的创新实践中,艺术与媒体、科技,乃至生命科学的边界被不断地打破与重组,单一学科背景的艺术家已无法独立完成此类艺术创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甚至这样宣称:“艺术家已经没有权力了!因为传统艺术学院并不教科技,所以,他们不能利用科技方法来创作,这是主要问题,这也是为什么MIT媒体实验室能够特立独行的原因。重要的是,这是个科技和艺术共同携手创作的地方。”①

而创作手段与创作技术的变革,也进一步模糊了创作者与接受者、艺术家与传播者的传统边界。网络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与普遍应用,使“人人都是艺术家”变成了现实。一个没有经过系统舞蹈训练的艺术爱好者,可以借助“网络编舞”等新型创意传播平台参与到专业化的新媒体创意实验中去。

同样,一个没有专业电影导演、摄制训练基础的年轻人,也可以通过“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处女作迅速扩散开来。2012年2月以来,一部叫做《唯我独尊》(Solipsist)的10分钟实验短片以微博传递等形式在全球互联网上迅速窜红,并顺利摘得本年度美国斯兰丹斯电影节②评委会特别奖。这部结合舞蹈、服饰、戏剧等元素的实验短片,以新媒体“手工”操作的方式制造出了惊人的视觉效果,并借助网上“口口相传”的方式实现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诸多的同类案例告诉我们,新媒体时代特有的艺术创作和传播机制,将使传统的艺术生产-消费模式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新媒体策展,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实现跨界协同创新,赢得传播先机,已成为当今新媒体舞蹈创意实践系统的关键性成功因素。③

一、走向体制化的“屏幕上的舞蹈”

自玛雅·德琳的《一项关于为镜头编舞的研究》(1945年)之后,舞蹈艺术家、媒体艺术家,甚至是媒介技术工作者都在不断进行着各种方式的舞蹈视频创新实践。这些适合未来新媒体展览、播映和传播的含有舞蹈创意元素的视频艺术,都可以称之为“屏幕上的舞蹈”。而在长期实践中,“屏幕上的舞蹈”已逐步形成演出空间的“屏幕化”、表演方式的“碎片化”和语言结构的“蒙太奇化”等创意实践特色。

首先,所谓演出空间的“屏幕化”指的是,此类艺术作品的展演空间必须从剧场舞台空间转换为各种类型的屏幕。这就意味着,“屏幕上的舞蹈”是一个专有名词,它原则上不包括对已有舞台舞蹈作品的二度创作,④而是特指“专门为镜头/屏幕而创作的舞蹈”。着名媒体舞蹈艺术学者约翰斯·布林格(Johannes Birringer)⑤曾论证说,舞蹈的演出空间已进入一个“屏幕化”时代。通过“换舞台”艺术实验,部分先锋舞蹈艺术家充分认识到了“镜头”和“屏幕”本身的创造性价值。他们发现,经过镜头捕捉和计算机软件处理,舞蹈动作可以在完全不同的时空环境里被自由重组或再造,舞蹈的“时空力”元素因此而改变。

其次,“镜头”的选择使舞者表演元素呈现“碎片化”特征。为适应“镜头前的表演”,舞蹈演员要更加注重表情和局部动作细节的表现力。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虚拟舞者”和其它视觉元素也可以很方便地被用作“屏幕舞台”空间的特殊“演员”。例如,由戴维·欣顿导演、约兰德·斯奈思编舞的《鸟》(2000年)就是一个没有舞者却充满舞蹈动感的舞蹈作品,并因此而摘得该年度IMZ影像舞蹈节最佳屏幕编舞大奖。

再次,蒙太奇手法使“屏幕上的舞蹈”在时空表达中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在我国,第一部比较成熟的舞蹈短片是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电视舞蹈专业毕业生康健飞、顾晶辉等人的《逐梦》(2006年,时长3分27秒)。该作品在全国“迎奥运”三分钟DV/动画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它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钻木取火”和“触摸广告屏”等局部动作的特写镜头,结合现实环境中的舞蹈表演,将主人公穿越时空来到北京共赴奥运盛会的故事“讲述”得惟妙惟肖。

目前,“屏幕上的舞蹈”已成为国际上诸多专业舞蹈团体的“常规”作品类型,而不再是先锋舞者的一种实验工具。同时,拍摄剪辑技术及网络传输技术的普及,使很多舞者都可以很方便地创作出自己的舞蹈短片,并把它上传到网络上进行展示与交流。对于他们而言,“技术冲动”完全让位于“创意表达”,舞蹈创作的“换笔运动”已经结束。另一方面,原本以“合作伙伴”身份进入这场创新运动的媒体艺术家和技术工作人员,则开始转向技术难度更大的新舞蹈特效设计。

二、“舞台上的屏幕”及其多元开放的创意实践类别

在此,笔者仅以“屏幕上的舞蹈这种概括性的说法来描述各类现场的表演艺术实验与多媒体设计实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艺术家和工程师们就开始研究此类结合的多重可能性。到90年代,这类创意实践活动在“舞台多媒体特效”和“公共空间内的交互表演”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从整体上看,这类创意实践活动以交互技术和多媒体投影技术为基础,追求的是“由电脑操控的声光影像系统与人体行为的结合”。[1]17目前,“舞台上的屏幕”已演化成为回归剧场空间的多媒体剧和进入公共空间的交互表演艺术项目等两个类别。

(一)舞台多媒体特效设计及舞蹈多媒体剧的研发

作为一种特殊的计算机辅舞台艺术方式,“舞台多媒体特效”已成为当今各国表演艺术家、媒体艺术家和技术工程师都愿意积极介入的一块新领地。与电影、电视及 游戏中的特效相类似,舞台上的多媒体特效也需要借助计算机软件制作出某些特殊声音和视觉效果。所不同的是,投影装置艺术在多媒体舞台艺术实践中占据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纱幕、水幕等新型投影幕布材料的使用以及对传统投影幕布的异型设计处理,都为多媒体舞台特效设计者提供了施展其创意才华的基本空间。而多种视觉形象在同一个时间里呈现某种结构或逻辑上的“空间蒙太奇”效果,则为舞台空间内多媒体介质交互对话提供了新的可能。在此基础上,具有整体或称全息艺术效果的多媒体剧开始走向成熟。

我国的舞蹈多媒体剧研发以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策划、制作的几部中小型实验多媒体剧为代表。其中,由美国媒体艺术家约翰·克劳福德、美国舞蹈编导里萨·诺格尔、中国舞蹈编导肖燕英等艺术家联合导演的舞蹈多媒体剧《北京影像》(2006年)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典型的多媒体剧。⑥

该剧主要采用异型投影幕布及其主体视频内容交互作用的方法来营造“舞台特效”,并在成功营造多媒体视觉效果的同时,让舞台上的投影和演员共同参与了“表演”。舞台左侧幕布以电子声效和抽象视觉符号的实时播放为主体内容,右侧幕布以依次播放的“胡同的北京”、“CBD的北京”和“798的北京”等三个原创舞蹈短片为主体内容。右侧主题舞蹈短片讲述了关于现代化北京的三个视觉意象故事,左侧实时播映的影音特效则在提示这三个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在现场表演部分,以简约服装和仪式化表演为特点的舞者视觉形象,则象征着生活在国际大都市北京的现代中国人。作品中,多重时空交错的多媒体舞台特效,不但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视听感受,而且也有效传递了主创者对时代背景下大都市北京的视觉印象。可以说,在多媒体剧《北京影像》中,“技术的革新”已被成功整合进了“艺术的创造”之中。

此后,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还在学院沙龙舞台相继推出了《女阅》(2009年)、《舞者》(2010年)和《逆光@青春》(2012年)等三部原创中小型舞蹈多媒体剧,分别从整合传播、特效设计、艺术表达等角度对舞蹈多媒体剧进行了探索。尽管这些作品还不够成熟,但从历史纵轴来,它们也反映了创作者在借鉴国际经验、推进本土舞蹈多媒体剧创作方面的递进式策划思路。可以说,从《女阅》对新媒体投影设计的局部实验,到《舞者》对投影内容与现场表演交互的结构性设计,再到《逆光@青春》以全效多媒体设计进行整体叙事的积极努力,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的这三个小成本制作,已经为中国式舞蹈多媒体剧创作提供了第一组完整的实验样本。

(二)公共空间里方兴未艾的多媒体交互表演项目

与舞蹈多媒体剧的“学院派”背景迥异,公共空间里的多媒体交互表演项目则因对社会议题的关注而成为各国政府资助体系的宠儿。在这类项目中,策划人及导演关注的焦点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创新或艺术表达,而是社会公众对艺术的参与问题。这种以交互技术为基本载体的“交互表演艺术”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观演关系,观众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以下简称QUT)创意产业学院资深舞蹈及创意产业教授切丽尔·斯多克博士策划并主持实施的大型公共空间交互表演艺术项目《身在异乡》(2008年)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个案。项目以网络时代人的身体漂移为主体,将昆士兰科技大学创意产业学院的主楼、广场和周围街道设计为主要表演区域。项目以“空间蒙太奇”为主要结构方式,通过舞者在QUT外空间的即兴表演和QUT内多媒体交互表演,诱导社区民众进入主创者实现设定的立体交互空间“观赏”或“参与”表演。最后作品以QUT教学主楼外墙大型LED新媒体展板为“结点”,使各个空间内不同层面的交互表演节奏加快并在高潮点停止。

我国在这方面的创意实践尚处于以国外引进为主、自主策划为辅的萌芽阶段。在国外引进方面,被论者引用最多的一个案例是英国新媒体空间艺术剧团KMA带来的多媒体交互舞蹈《天鹅湖》。该项目曾多次在爱尔兰都柏林的“蜂巢”、英国伦敦的特拉法广场等空间“上演”,并被英国BBC电视台誉为里程碑式的数字艺术作品。其核心技术就是利用30米高的高清晰投影设备将普通的广场改造为波光粼粼的“虚拟天鹅湖”,并以交互技术效果引发专业舞者与普通民众的参与式表演。项目策划灵感和基本结构就是柴可夫斯基为芭蕾舞剧《天鹅湖》所创作的音乐。2009年11月18日晚,在重庆人民广场,KMA的专业舞者与500名重庆市民在“虚拟天鹅湖”上翩然共舞,开启了中国观众接触公共空间内舞蹈多媒体交互表演的先河。

尽管侧重点各不相同,上述项目的共同特点就是采用项目管理方式来推进整体创意的实施。在这里,导演更像是一个懂艺术的项目负责人。他不但要在艺术上把握多媒体表演项目的跨界艺术本质,而且还必须以团队领导、技术工程师、艺术家管理者、主题项目策划人等四合一身份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进行领导、监控和督导。

结语

从历史上看,当前各类新媒体舞蹈创意实践都可以回溯到20世纪那场影响深远的当代表演艺术创新实验运动。1966年11月,在美国纽约军械库艺术空间内,“艺术与科技结合运动”先驱劳申伯格策划并主持了新媒体艺术史上着名的多媒体实验表演项目——“九天九夜:剧场艺术与工程师”。这个项目的价值在于探索了“跨界实践”的创作方法,确立了多媒体技术与表演艺术交互作用的实验模型,培育了一大批掌握多媒体创作表演理念和技术手段的新媒体舞蹈表演艺术家。

就实践现状而言,包括“屏幕上的舞蹈”和“舞台上的屏幕”在内的各类新媒体舞蹈创意实践活动,都至少需要两个关键性成功元素。这就是,“物”的元素和“人”的元素。其一,明确到位的资助与合作机制是项目执行的物质基础。其二,导演能力与管理者能力兼备的艺术总监是项目实施的人力资源基础。

为实现文化、艺术、经济、社会效益的共赢,当今各国政府都会调集经费和资源对网络视频空间的新媒体艺术以及公共空间里的交互表演艺术项目进行资助。我国现行文化政策中事业与产业并重的格局,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的确立,也势必会为中国式新媒体舞蹈创意实践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最后,此类项目的成功实践,还需要培养一批“超级导演或艺术总监”,以确保项目创意、结构和整体意图的实现。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建立起新媒体舞蹈创意实践所必备的协同创新机制。因此,在创作、展示和研究协同发力的基础上,以跨界策展等方式推动创意实践的落地实施,这既是国际新媒体舞蹈创意实践的现实路径,也是中国新媒体舞蹈发展的未来趋势。

注释:

①根据有关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媒体实验室网站信息及有关内容编译整理而来。

②斯兰丹斯电影节以鼓励“第一次拍摄”、“微电影”而着称,是影响力最大的实验短片艺术节之一。

③关键性成功因素法(key success factors,KSF)是一种常用的信息系统开发规划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找出促使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并围绕这些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有效规划。在此,笔者借用这种方法来探讨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实践路径和成功要素。

京剧艺术协会工作计划篇5

“导演”一词,有两种内涵:一种是指表演艺术创造工作中的职务之一,即在戏剧演出或电影片、影片制作中对艺术创造负全责的人,大型晚会、歌舞、团体操等也往往设有导演。另一种是指导演艺术,即将文学剧本转化为戏剧演出、电视片或影片的艺术创造活动。本文所实用的“导演”概念,指的是第一种内涵。因此,话剧导演,便是话剧演出中对艺术创造负全责的人。

一、话剧导演的艺术地位

话剧导演在整个话剧剧目生产(排练与演出)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对演出中艺术创造负全责的人,他的“三军统帅”地位不容置疑,也不容动摇。这一点,与我国传统戏曲以演员为中心(素有“角儿的艺术”之称)形成明显的不同,可以说,话剧艺术是以导演为中心的。

话剧导演是把话剧艺术的“设计图纸”――剧本变为具体直观的话剧艺术的“艺术大厦”――剧目演出的“施工总指挥”。因此,导演艺术水准的高低优劣,便直接决定着话剧演出的高低优劣,导演的艺术创造力,也直接影响到话剧演出的艺术品位与美学品格。

导演作为剧本的诠释者,对同一剧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与艺术呈现,不同的导演对不同的剧本更有不同的诠释与解读,创造与发挥。我们看到,许多话剧剧目的成功,均与导演的艺术创造力密不可分。例如北京人艺的已故著名导演艺术家焦菊隐先生,就以导演话剧《虎符》、《蔡文姬》、《茶馆》等,开创了中国话剧民族化的成功之路;上海人艺的已故著名导演艺术家黄佐临先生,也以导演话剧《布谷鸟又叫了》、《第二个春天》、《市长》、《伽利略传》等,开创了中国话剧“布莱希特体系”的成功之路;中央戏剧学院著名导演陈晓钟,以导演探索性话剧《桑树坪》纪实,引起剧坛的轰动;哈尔滨话剧院的著名导演王志超,以导演话剧《北京往北是北大荒》而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导演终身成就奖”。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可见导演在话剧演出中的重要地位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

二、话剧导演的艺术作用

话剧导演的重要艺术地位,是通过其艺术作用得以具体体现的。

话剧导演通过对剧本的搬演,对话剧文本具有创造性的诠释作用。这种创造性的诠释作用,首先通过导演的案头工作――《导演计划》作为“施工计划书”来具体体现的。《导演计划》是在导演构思的基础上形成的,又成为导演排练时的指针。而在具体的排练中,导演既对每一位演员起着指导、启发、训练、培养的重要作用,又对话剧艺术各创作部门――表演艺术、舞台艺术(布景、道具、灯光、化妆、服装、音响效果等)起着组织、协调、统一、指挥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话剧导演直接关系到话剧演出的优劣成败。例如王志超导演的《北京往北是北大荒》,不仅整个剧目荣获文化部第四届文华新剧目奖、1993年度“五个一工程奖”,并被中央戏剧学员、上海戏剧学院列入教学实习剧目,搬上京沪舞台,好评如潮,而且其剧本也荣获1992年曹禺戏剧文学奖一等奖第一名。可以说,导演之功不可没。

三、话剧导演的艺术修养

京剧艺术协会工作计划篇6

6月20日,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分别与国家大剧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及19家在京演艺团体签署北京天桥演艺区战略合作协议,就进一步推进天桥演艺区建设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天桥,作为民间艺人的发祥地和北京民间艺术的摇篮,不少曲艺和杂技中的曲种、绝技,如相声、双簧、快板,武术中的硬气功、杠子和车技、空竹等,从民间娱乐上升为大众艺术,都源自天桥的孕育发展。

对于这个承载着首都特有文化内涵和使命的区域,2009年是一个新的开端,这一年市政府出台城南行动计划,建设天桥演艺区的构想被正式提出。

3年之后,天桥演艺区一个集演艺总部、文艺演出、文化展示、休闲体验、文化商务等功能于一体,具有中国特色、国际水准的首都演艺核心区已初步规划成形,建设即将全面启动。然而,形势却较当初大不相同。

新形势的最大不同在于,3年之内,2010年7月原西城区与原宣武区进行了合并,文化和金融成为了新西城的特点和优势,西城区正有意将两者融合发展,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新模式,这为天桥演艺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建设条件;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全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员令,致力于打造先进文化之都的北京适时出台《北京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并决定在中心城区建设与世界城市相适应的首都核心演艺区,天桥演艺区成为了重中之重。

虽然机遇难得,但此时反观北京的演艺区建设却已经不再是天桥一枝独秀,作为首都核心演艺区的一部分,东城区携手港中旅拟投资330亿元打造天坛演艺区;此外,国际机构高度集聚的朝阳区也规划在崔各庄一带建设国际演艺区。不仅如此,更多的北京区县都在试图跻身这一行列。

显然,大多区县还都处于对各自演艺区“画图”规划的起步阶段,但尽管北京的天桥已经开始将蓝图转为实际行动,可是否会像人们预期中的那样,成为世界文艺荟萃的舞台呢?

“四有”支撑领跑

西城区政府组建天桥演艺区建设指挥部,并由金融街集团成立了天桥盛世文化公司,全力负责天桥演艺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标志着天桥演艺区的建设正式由规划转入建设阶段。

底蕴深厚又率先建设的天桥演艺区正在领跑,但能否领跑?

“相比其他区域,天桥演艺区建设有项目,有内容,有想法,有基础。”天桥演艺区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称,实际上天桥演艺区正在形成领跑的支撑条件。

据介绍,自2009年提出天桥演艺区建设构想以来,西城区政府已相继收购了天桥盛金商厦和天桥南里危改小区等,规划建设天桥艺术大厦和天桥艺术中心。

如今,天桥艺术大厦于已完成对原有装修、结构、机电等设备的拆除工作,目前正在进行结构加固、内部隔墙砌筑、预埋管线工作,而项目的招商工作也已启动,正在与多家演艺总部、经纪公司等机构洽商入驻事项,预计年底前将完成80%可租面积的招商工作;天桥艺术中心地下结构的施工已经开展,将建成拥有3000多个座位的4个剧场,目前正在与国内顶级的文化场馆运营主体进行接洽。此外,现有的一些演艺载体如德云社等场馆的改造方案也在制定之中。

在加快场馆建设和改造的同时,今年西城区将实施南中轴路疏堵工程,启动演艺区城市景观设计、夜景照明、绿化布置及天桥地表标志建设工作,开展核心区环境综合整治,营造天桥演艺区传承与创新并重的文化氛围,打造南中轴路特色鲜明、体现文化气息的样板街。

牵手国家大剧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则是天桥演艺区载体建设的标志性事件,这等于为未来演艺区的文化演出活动、影视作品制作、全球重要演出项目引进和国内外推广合作打通了渠道,必将促进更多的演出产业向天桥集聚,提升演艺区品牌和影响。

但演艺产业毕竟是内容产业,没有内容即便有再多的场馆也无济于事,“天桥”之所以历经数百年而长盛不衰,就是因为这里至今仍有天桥剧场、湖广会馆、张一元茶社、中华电影院、德云社等十几个剧场天天在演绎着首都不同风格的文化内容,而此次西城区与19家在京演出团体的正式签约,也再次显示了“天桥”这块金字招牌对文化内容的巨大吸引力。

上述负责人指出,19家演出院团除了在京的中国国家京剧院、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央芭蕾舞团、中国广播艺术团等13家中央部委直属院团外,还有北京人艺、北京京剧院、北京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北京市属演艺机构,这些演艺机构普遍具有较强的原创制作能力,拥有众多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和演艺人才以及常演不衰的经典剧目,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具有广大的观众基础,未来都将参与天桥演艺区的内容建设。

京剧艺术协会工作计划篇7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朱明德、北京市宣武区政协副主席喻建平等领导认为,召开首届全国中青年影视编剧精品创作研讨会,对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对激发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促进更好更多的优秀影视精品的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索谦对参加学习的中青年编剧寄予了厚望。他表示,北京市文联和北京市影视艺术家协会将继续秉承建一流之家,推精品力作。在结业典礼上,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局长孙向东代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也表示将为大家提供最好的创作条件,包括从资金到各方面的支持。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李春良在与编剧交流中介绍,从这两年北京影视剧的管理情况看,数量一直呈递增的趋势。去年北京市生产电视剧1300多集,今年截至到9月份,已经发放许可证的电视剧达到了1700多集,预计到年底会突破2000集,能占到全国电视剧产量1.3万集的六分之一。应该说电视剧精品迭出,但总体来看也不乏平庸之作、鸡肋之作。现在真正称得上精品的作品应该说不到十分之一。究其原因,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国范围内都存在的“一剧难求”现状。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改革研究中心产业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岚分析,十七大的报告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提出来,标志着我们文化产业已经不单单为了赚钱。2007年是电视剧的质量年,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电视剧,包括《金婚》《奋斗》《红梅花开》等等。这些电视剧最集中地反映了精神层次的人性化、平民化和叙事化风格。国家广电总局在三个季度下发了11项监管措施。黄金时间不播选秀节目,意味着需要更多主旋律的,或者是一些优秀的电视剧的精品来填补这些空白。

北京广播影视作品审查中心主任阎于京认为,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和文联举办编剧高级研修班,可以扩大大批优秀创作人员到北京创作的阵营。他提醒广大编剧要注意作品的导向。

武警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编剧、制片人阳子告诉广大编剧,一定要善于利用多种渠道寻找作品的出口。编剧应该多结交导演和制片人,学会把创作和生产的环节捆在一块儿。他认为,编剧要扎到生活的底层去,同时要瞄准市场,抓住老百姓关心的选题。

京剧艺术协会工作计划篇8

上海京昆艺术中心副总裁郭宇提出,保护、发展京昆艺术的关键在于培养青年人才。“中心”已经通过各种媒介为“上京”、“上昆”的青年演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宣传,其中包括与SMG(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新娱乐”的合作,给了年轻演员许多展示才华的机会,以后更要进一步和央视合作,大力推广新人。此外,天蟾逸夫舞台也将承担每周一次的昆曲演出计划,将青年昆曲演员放到大舞台上去锻炼。

对此,上海昆剧团副团长张军十分赞同。他说,中心的成立为年轻演员的脱颖而出提供了制度保障,对鼓舞年轻演员的艺术创造热情十分有益。昆剧演员谷好好和沈i丽表示,在“中心”这个平台上获得更多演出机会,对青年人早日脱颖而出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京剧演员李军说,文化是载体,戏曲是传承,“中心”的成立对青年演员的培养锻炼大有帮助,相信可以让他们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起来。

和而不同分工有序

上海京昆艺术中心的成立并不意味着两大院团的简单合并。“上京”、“上昆”以及“天蟾”这三个极具品牌效应的艺术院团和剧场,依然保持各自的独立法人地位,创作主体、青年演员的培养和日常排练演出等工作也都由两个院团分别落实。

郭宇认为,上海京昆艺术中心的理念是“合而不同”――既要发挥综合优势,又要允许个性发展,在具体运作时需把握好“合”与“独”的比例与分寸。“上京”、“上昆”既是独立主体,又与“中心”彼此依附;“中心”统领全局,通过调控手段,把握市场营销、资源使用、宣传演出等各个方面,将京昆艺术事业做大做强;同时,又可以使“上京”、“上昆”更专心地从事创作演出,强化创作演出这一院团的本质职能。

求真务实传承京昆

京剧艺术协会工作计划篇9

杨振武部长出席上海市文联六届四次全委会并作重要讲话

上海市文联第六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日前在上海文艺活动中心大厅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振武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市文联主席吴贻弓,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杨益萍,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迟志刚、何麟,市文联秘书长沈文忠,以及文联委员百余人出席会议。杨振武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文联工作取得的成绩,并指出,2010年上海的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来开展,要放在全市“五个确保”的工作大局中来思考谋划。

上海举行“纪念周信芳诞辰115周年麒派剧目展示演出活动”

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上海京昆艺术中心、周信芳艺术研究会、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综艺部共同主办,上海京剧院承办的“纪念周信芳诞辰115周年麒派剧目展示演出活动”近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隆重举行。此次活动除四场展示演出外,麒派艺术讲座、展览、全国麒派戏迷电视邀请赛等多项活动也同期举行。

上海维也纳共育姊妹音乐厅

在连续6年引进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乐团之后,近日上海音乐厅与维也纳音乐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共享演艺资源”结成姊妹关系展开两地的文化交流。根据合作协议,两家音乐厅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的年度演出季中,均将出现相互推荐的音乐家和音乐团体。上海音乐厅已设计了定期上演“维也纳周末音乐会”的计划,向上海听众全面展示维也纳的音乐风貌,并推荐本地青年音乐人才到维也纳演出。维也纳音乐厅除了定期举办中国音乐家的音乐会、为上海音乐厅提供节目资源帮助之外,明年还将举办中国音乐节。

上海青年马戏团推出新编杂技魔术情景剧《三毛流浪记》

为纪念张乐平百年诞辰,上海市杂协团体会员单位――上海青年马戏团近日推出了新编杂技魔术情景剧《三毛流浪记》。剧中所塑造的三毛突破了传统形象,把杂技魔术与杂技滑稽等元素有逻辑地贯穿在三毛的流浪经历中。以杂技魔术的节目来讲述三毛的故事,是三毛剧最具个性的特点。通过三毛流浪的足迹,人们喜爱的杂技魔术节目逐一展现,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视觉享受。

2009年度上海十佳摄影家、上海市优秀摄影家揭晓

一年一度的“上海市十佳摄影家”评比结果于近日揭晓。同往年一样,本次十佳评比是根据参评者在2008年度参加摄影活动的次数、获奖情况以及在相关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的多少累积分值,按照分值高低排列,最终选出分值最高者为“十佳”。从去年开始,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增加了一类奖项――上海市“优秀摄影家”,以此鼓励那些积极参与活动的会员和摄影爱好者,以及那些无私为协会的发展壮大作贡献的会员。

上海市文联重大文化活动项目评估情况揭晓

经专家评估,并经上海市文联党组审定,在市文联2010年工作务虚会上,党组副书记迟志刚宣布了文联重大文化活动项目评估结果:第11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区获专家评委奖;第5届上海美术大展、第6届上海市大学生话剧节等9项活动获品牌进步奖;祖国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60周年摄影精品展、上海舞蹈新人新作展演、国际盲人日・盲人触觉艺术展、戏折书痕・上海戏剧创刊5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等9个项目获优秀项目奖。

《海上谈艺录》丛书首批六部作品出版

日前,在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的资助下,《海上谈艺录》丛书首批六部作品已由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海上谈艺录》丛书是上海市文联确定的2009年重要项目之一。该项目计划用五年至六年时间,帮助上海一百位艺术家总结艺术成就,留存艺术经典,形成上海文化艺术的一张“名片”。

上海市曲协举办迎世博曲艺专场

京剧艺术协会工作计划篇10

欧阳儒秋1918年生,安徽萧县人。1937年参加第五战区青年军团,随后参加抗敌演剧二队任演员,开始从事抗日救亡和革命戏剧运动,演出《壮丁》《八百壮士》等剧目。

1948年在东北电影制片厂(现长春电影制片厂)开始了电影表演和译制片导演工作。在电影《光芒万丈》《赵一曼》《葡萄熟了的时候》等影片担任角色。导演了译制片《短剑》《山中防哨》《走向生活》等前苏联影片。1956北京电影学院成立,她即从长春电影制片厂调至北京电影学院任教,在表演系从事教学工作。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重建,任学院领导小组成员,全面主持表演系工作。

欧阳儒秋从事表演创作工作70年,在大量舞台剧、电影、电视剧中扮演了各种角色。其中在影片《创业》中扮演周母、在影片《樱》《月亮湾的笑声》中饰演性格各异的老年妇女形象,特别在电影《巴山夜雨》中扮演深情、刚强的子弟兵母亲,因而获得1981年首届电影金鸡奖最佳男女配角集体奖。

《长江七号》周星驰亲传科幻秘籍

2007年12月23日下午,周星驰与自己的干女儿徐娇一同现身北京著名艺术区798厂,在这里举行“《长江七号》大学喜乐汇”,与来自几十所学校的数百名大学生一起解密《长江七号》,并一起交流电影话题、娱乐互动。周星驰不仅为现场观众揭开“长江七号”的“真身”,与大家一起回顾自己的电影历程,甚至还与学生们探讨起了电影中的经典笑声。科幻是《长江七号》的几大主打牌之一,周星驰也在现场亲自讲解了外星狗的创作和制作全过程。

《画皮》全球开机盛典

投资高达1500万美元的华语大片《画皮》,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全球开机盛典。陈坤、赵薇、甄子丹、周迅、孙俪、戚玉武组成的梦幻组合阵容让人眼前一亮。本次新版《画皮》由徐立功任艺术总监,为影片的艺术品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据悉,新版《画皮》大胆采用西部沙漠的绝美风情,通过大漠、孤烟、落日烘托出“画皮”美女的别样妖冶。在道具设计方面,新版《画皮》将颠覆性的出现两副出自三星堆遗址的造型面具,为电影增添了千年神秘气息。

知青题材电影《走着瞧》杀青

近日,一部根据小说《双驴记》改编的电影《走着瞧》在陕西秦岭杀青。该片由北京天寰新宇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投资,中国电影集团导演李大为任导演。影片《走着瞧》从一个小的角度切入,用一种荒诞魔幻的方式而非纯写实主义来叙事。该片视角独特又具有喜剧元素,让观众在享受的同时,又明白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最有意思的是该片的主演是两只驴和影星岳红、文章、白静等人。该片的拍摄地地处秦岭山脉,周围都是没有开发的原始森林,环境十分优美。

徐克打造《女人不坏》

由吉安永嘉影视公司和徐克电影工作室联合监制的爱情喜剧《女人不坏》于1月8日在北京开机。这部由徐克和韩国导演郭在容首度合作的影片敲定三位女主角周迅、桂纶镁和张雨绮。徐克和郭在容决定将三个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女人放在快节奏的北京城里,从她们面对爱情的方式展现时尚笑料。徐克表示这部电影最重要的元素是“漂亮”:“电影里所有人、服装、物品都会是最漂亮、最时尚的选择,让人目不暇接。”徐克已悄悄安排三位女主角在北京集训。

首部春运题材的影片公映

国内首部以春运为主题拍摄的黑色幽默贺岁喜剧《一年到头》已经确定进入春节贺岁档内,影片将在今年春运的首日1月18日,在全国上映。影片首次抓住了每年中国“春运”这一迄今无人触及的题材。通过生活在一个城市中的包工头、中学校长、心内科医生这三个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人物,因要春节前回家团聚而汇合在一起,从而阐释出在这个社会中所有人都是彼此需要的,在向家的回归中大家人人平等的主题。该片由演员陈刚主演。据悉,影片已在小范围的试映会上获好评。

惊悚电影《错爱》上映

据悉,彭式兄弟出品的年度惊悚作品《错爱》于1月8日在全国各大影城全线上映。该片由余文乐和邓丽欣主演。恩明和陆慧是一对情侣,陆慧患了末期胰脏癌,恩明因照顾陆慧被公司裁员。恩明找新工作时,重遇小学暗恋对象芳婷并渐生情愫。陆慧与芳婷发生争执,打晕芳婷离去,下落不明……从此,恩明和陆慧遇到了一系列的奇怪现象。擅于拍摄鬼片的彭氏兄弟此次在影片中加入惊悚悬疑色彩,注重探求人物心理层面的变化,整个影片被笼罩在一层灰暗的影调里。

电影工业从青年开始

――第二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闭幕

文/本刊记者 状态 图/于辉

为期一周的第二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于近日闭幕,本届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电影计划―――天工电影融资会2007”同时宣布了最终获得100万元资助的融资项目:由青年导演李凯执导的影片《八月未央》。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中国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康健民、秘书长许柏林、中国电影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会长张国立、副会长倪萍等到场致辞,导演张杨、路学长向11位入围者颁发了入围证书,导演贾樟柯则为获胜者颁奖。

贾樟柯在颁奖现场忍不住回忆起自己年轻时走过的艰辛电影路。“记得我刚出道的时候,没有钱拍电影,也多次获得这类扶植年轻导演计划项目的资助。不过那都是在国外,像法国。”

华语青年影像论坛(YGIFM)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电影艺术杂志社、中国电影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天工智业文化有限公司承办的,是电影艺术杂志社在经营权威专业期刊《电影艺术》的同时,致力打造的又一业界品牌。

华语青年影像论坛的口号是:电影工业从青年开始。论坛旨在推介华语电影新人,鼓励华语原创作品,在艺术创意、电影工业和公共媒体间创造一个多元的新型电影机制,并借此为默默无闻的青年影像创作者搭建一个优质的展示才华的平台,让年轻的创意真正成为带动电影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京剧艺术协会工作计划篇11

众多知名艺术家的精彩表演紧紧围绕着本次演出周活动的鲜明主题展开,尽情诠释了“明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使持续七天的演出充满了百花竞放、芬芳怡人的热烈气氛。为扩大演出的影响,文联邀请了来自社会文艺各界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和知名人士,由姜昆、周涛等人担纲主持,黄宏、冯巩、蔡国庆、谭晶等歌手纷纷走向舞台,奉献力作。梨园名角尚长荣、邓敏等艺术家不遗余力参与到展演工作中来,更是为演艺工作者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由于本次演出阵容强大,统筹安排紧凑合理,加之演出节目多为至今仍广为传唱的经典之作,观众反应异常热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部长刘云山出席观看了演出,同时出席的还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妇联主席顾秀莲,国务委员陈至立等。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胡振民,副书记覃志刚、李牧、冯远,中国音协副主席徐沛东等领导出席观看了演出,并对举办本次演出的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央歌剧院歌剧《杜十娘》五月亮相

中央歌剧院倾力打造的策划创作长达三年之久的大型歌剧《杜十娘》于5月下旬在北京世纪剧院上演。

取材于明代白话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歌剧《杜十娘》,汇聚了实力雄厚的创作队伍:剧本结构创意戴英禄、邹忆青是卓有成就的剧作家;编剧居其宏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歌剧理论家;作曲刘现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另一位作曲奚其明是上海芭蕾舞团驻团作曲;导演曹其敬是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歌剧《杜十娘》的主要演员是在面向全国选拔的基础上产生的。扮演杜十娘的四位演员分别是中央歌剧院的么红、尤泓斐、徐春雨和中国歌剧院的陈小朵;扮演李甲的杨阳来自空政文工团,于钟来自杭州师范学院,原是辽宁歌剧院的优秀演员,另一位李甲的扮演者是中央歌剧院的李兵;孙富的扮演者是武警文工团的孙砾和中央歌剧院青年演员耿哲。担任指挥的是中央歌剧院音乐总监、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俞峰教授。舞美设计高广健,服装设计李锐丁,灯光设计邢辛。(新)

姚关荣和顾文蕾与厦门爱乐乐团合作演出

应艺术总监郑小瑛和副总监王钧时的邀请,指挥家姚关荣于4月7日晚指挥厦门爱乐乐团《莫扎特与勃拉姆斯》交响音乐会: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序曲,莫扎特《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独奏:国际获奖者、青年女小提琴家顾文蕾)和《勃拉姆斯e小调第四交响曲》。演出十分成功,赢得爱乐岛音乐厅全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这是顾文蕾和姚关荣的第三次合作,第一次1997年和深圳交响乐团巡演柏林、布拉格、纽伦堡;第二次2004年和中国广播艺术团交响乐团巡演米兰等六个意大利城市,拉罗《西班牙交响曲》(小提琴与乐队)和维尼亚夫斯基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巩平)

“中国音乐史学会第九届年会”在山东青岛召开

2006年5月4日至7日,由中国音乐史学会、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主办,青岛大学承办的“中国音乐史学会第九届年会”在青岛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百余名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了中国音乐史研究及教学等课题。(邵晓洁)

斯里兰卡学者丽娜北京讲学

5月15日至17日,来自斯里兰卡的音乐学者NeeNa(丽娜)教授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了关于印度拉格的系列讲座。这一讲座由该院继续教育学院主办,共吸引了二百七十人次前来学习。经过几天的学习,学生们不仅从感性上解了拉格的含义,更感受到了印度文化的独特魅力。

拉格是印度古典音乐中的一种旋律框架,每一种拉格都有特定的音阶、音程、旋律片断,表达相应的感情。由于古典音乐是与宗教相联系的,所以在不同的时节,时间,表演拉格的种类都有严格限制。考虑到中国学生较少接触到印度音乐的实际情况,丽娜教授选择了以教唱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地了解这一特有的音乐形式。她用柔美谦和的声调、平和宁静的气质让大家明白:这种用于表达内心细腻感情的音乐,其实并不要求唱的人有绝美的音色、非凡的技巧,只要你有一颗虔诚的心,专注的态度,你就可以领悟到印度音乐的精神。

丽娜教授在斯里兰卡德兰尼大学学习印度斯坦声乐及考古,后赴印度继续学习印度斯坦声乐。现于上海音乐学院随乐律学专家陈应时教授攻读博士学位。 (张玉雯)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四届年会将举办

本刊讯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四届年会将于10月15日至21日,在杭州师范学院音乐艺术学院举办。本次年会的议题将主要围绕华东地区的传统音乐文化研究、民族音乐学音乐形态研究(包括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以及如何结合文化背景进行音乐形态研究等问题)以及中国传统音乐的教材与教学研究(包括课程开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问题)等专题展开。中国传统音乐学会(THE INSTITUTE FOR TRADITIONAL MUISC IN CHINA)是中国音乐家协会领导下的,对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包括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进行学术行研究的专业学术团体。学会正式成立于1986年10月,其前身为创办于1980年的“全国民族音乐学年会”。学会每两年举行一次全国性学术年会,为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起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并因此在国际上产生一定影响。

(雨田)

京剧艺术协会工作计划篇12

本市保障房用地落实率达108%

市国土局宣布,近日国土部公告了2011年中央下达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用地落实情况,北京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落实率达108%,成为全国提前完成落地、保证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的3个省市之一。根据本市国有建设用地年度规划,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将得到优先满足。全市2011年共安排住宅用地供应量2550公顷,其中,公租房用地300公顷,经济适用房用地130公顷,限价房用地200公顷,定向安置房700公顷,上述政策性住房合计用地1330公顷,在全年住宅用地投放中占比超过50%。

北京南水北调工程投资中心成立

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本市成立北京南水北调工程投资中心,承担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投融资工作,并对银行贷款及债券等金融产品进行统贷统还。据介绍,北京南水北调工程投资中心为市国资委下属全民所有制一级企业。在积极开展北京南水北调工程投资中心筹备工作的同时,先期进行了融资工作,目前已达成22.3亿元的贷款支持、100余亿元融资合作意向。

“北京精神”表述语

北京市政府日前向社会“北京精神”表述语。“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正式成为“北京精神”表述语。短短8个字,高度浓缩着北京市民对这个城市忠诚的热爱。“北京精神”表述语历时18个月酝酿,由290余万首都市民踊跃参与投票选出。

房山区开发传统特色餐饮美食文化

为宣传旅游品牌形象,房山区以“吃在房山――寻觅美食之旅”为主题,以十渡山水为依托,以流水养鱼为载体,开发房山传统特色餐饮美食文化,全面推出了“十渡火锅鱼宴”。 11月11日,十渡火锅鱼宴授牌仪式在十渡镇举行,授牌仪式标志着十渡特色餐饮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十渡镇是北京市唯一旅游专业镇。

北京推动“四个延伸”促城乡统筹

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为加快郊区发展,通过6年努力,市发改委共向郊区安排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668亿元,约占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总和的52%;相当于2003年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向郊区投入总和的30倍;6年来,市发展改革委向郊区安排的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每年增长1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