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7 05:01: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网络安全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 任丙强,孙龙.我国互联网信息内容安全及治理模式研究[J].2007,1.
[3] 孙 龙.社会公众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及监管需求研究[J].对四个城市3774位网民的问卷调查与分析.2007,1.
[4] 李国武.从ICP视角看我国网络信息内容安全的治理[J].2007,1.
[5] 任丙强.我国互联网内容管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2007,1.
[6] 林阳,祝智庭.中国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研究.
2010年,欧盟公布了一份青少年网络安全调查报告,在被调查的30个欧盟成员国中,有24个国家将网络安全主题列入到学校课程中。在很多教育体系中,网络的使用是教学目标里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是信息和通讯课程(ICT)的考查内容,同时,其他学科也有所涉及,共同配合,以提高学生在个性、社会性、健康方面的竞争力。在一些国家,采用常见的方法是补充网络安全的定义,例如,在比利时,“E-Safety”是为更新后的信息和通讯课程(ICT)特别设计的专业术语,涉及更广泛的能力和态度。这些态度包括严格仔细地操作计算机,爱护设备和软件,警惕有害的或歧视性的内容;能力包括认识网络病毒、垃圾邮件和不安全的弹出窗口,并认识不寻常和不可靠的信息。在捷克共和国,网络安全措施包括在更广泛的教育计划框架范围内,旨在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以防止排外情绪和种族主义。[4]
(二)网络安全的多种问题包含在教学内容中
在欧盟,网络安全课程的内容广泛,贴近实际生活,多种多样,主要涉及三大类问题。首先,个人隐私安全问题得到普遍的重视,“隐私问题”列入课程,教导学生不泄露任何个人信息,包括个人地址、学校名称、电话号码等。其次,网络行为安全问题也是重要的教学主题,这一主题又被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如何与陌生人交流,教导学生在和陌生人交流的过程中懂得保护自己;第二类是网络文明问题,教导学生不要偷用别人的用户名,不要散布谣言,不要对他人进行网络欺凌等。最后,下载及版权问题和如何安全使用手机也是欧盟各国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教师负责校园网络安全
在所有的欧洲国家中,负责操作校园网络系统的教师,必须有特定的教师资格,并经过特定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知识的培训。在希腊,国家教育部通过国家教育程序直接向计算机学科教师提供专门的培训课程。在法国,培训分两个步骤进行:先由专家对学校校长进行培训,然后再由校长对本学校负责教学的团队进行培训。在其他许多国家,例如西班牙、卢森堡、瑞典和英国,负责培训的部门会为教师提供特定的自学材料和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的在线课程。
二、对我国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的启示
(一)将网络安全教育的主题灵活地渗入到学校课程中
欧盟将网络安全教育的主题列入学校课程中,并采用了许多灵活的教学形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欧盟的经验可以加强我国的网络安全教育。首先,我们要将网络安全的主题列入到学校课程中,并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的目的性和系统性。接下来,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当前网络安全的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融入到网络安全教育内容中,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的全面性,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将网络安全教育与实际相结合,强调教育内容的实用性。除此之外,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将网络安全教育的主题渗入到不同的学科中,并配合灵活的时间表,这对提高我国网络安全教育的质量都是很有帮助的。
(二)对教师进行专门化的培训
欧盟国家负责网络安全教育的教师大都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反观我国目前现状,负责网络安全教育的教师绝大多数只是普通的计算机科任教师,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网络安全知识的培训。目前,我国的学校也没有对网络安全教育教师的专业化进行要求。所以,加强网络安全教师的专业化是我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5]各地区教育部门可以向欧盟学习,根据自身的具体条件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对负责网络安全教育的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让学校的网络安全教育更具有计划性和专业性。
(三)加强手机上网安全教育
根据2011年4月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网民手机应用较为活跃。有72%的青少年手机网民使用手机在线聊天服务,使用手机搜索和手机音乐的青少年手机网民也达到了62%和58.2%。由数据可见,手机上网已然成为青少年上网的一个主要渠道。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学校对青少年手机上网持强硬的反对态度,强制要求中小学生禁止使用手机,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妨学习欧盟对青少年上网的开放包容和正确引导的态度。与其强制反对,不如将手机上网安全的各种各样问题加入到网络安全教育内容中,引导青少年正确安全地使用手机进行上网,让青少年学会安全便捷地利用网络。
《网络安全教育》是中等职业院校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广大社会安全稳定工作尤为重要的情况之下,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安全教育,增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防范能力,是中等职业院校和广大学生应当思考并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给大家带来的无数个便利和巨大的财富,有力的推动着整个社会的繁荣发展。同时影响极大可参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比如:黑客对网络的攻击、计算机病毒对互联网的威胁、犯罪分子借助互联网进行高科技犯罪、有害信息的传播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安全和身心健康。尤其是在校的学生,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普遍较低,容易相信并无心传播后又会造成更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在职业学校的安全教育中,网络安全教育尤为重要。
二、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近几年,在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下,各职业院校的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在校的学生不断增多,再加上互联网的普及更广泛,日常运用更是生活化,因此通过互联网而引起的安全问题普遍存在。职业学校学生年龄小,明辨是非能力低,往往会成为网络安全问题的直接受害者。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强。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年龄比大学生普遍较小,知识结构不够完善,法律意识淡薄,再加上中等学校学生容易受到所处的社会环境因素的干扰。他们在校期间容易受到网络上传播的种种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成为直接的受害者。其次,片面的认为网络安全教育光靠计算机基础课程当中开设的网络安全内容就能解决中等职业学校的《网络安全教育》是完全不够的。
2、网络安全教育的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对青少年免受网络信息的侵害,也在努力去采取一些措施。但由于是初步阶段,机制体制不够完善,因此还是需要做很多事情。作为中职院校更是存在这方面的漏洞。不光在 基础课程里或者在学校安全教育里参透一点网络安全知识,更是需要建立专门的机制,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系统的教育。
3、网络安全教育更不上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而职业教育本身就存在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整体现象。现在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运用的计算机基础教材比较重视基础知识和操作运用。对网络安全教育方面的内容少之又少。再加上学校安全教育涉及的方面较多,因此网络安全教育的宣传也不够到位。
三、做好中等职业学校网络安全教育的看法
网络安全问题自因特网诞生之日起就普遍存在,人们也不断的对其想办法解决好此类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不会因为发展而消失,而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怎样去针对性的解决,预防这些网络安全问题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侵害,是目前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大挑战。
3.1建立学校网络安全运行制度
管理制度是做好网络安全教育的必要保障,完善的网络安全制度不仅是网络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且是规范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网络行为的一个重要保障,通过完善制度不仅能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网络行为,还能帮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网络安全习惯。通过网络安全素质教育、理论知识、宣传阵地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就能使他们具备使用网络的基础知识、网络安全的法律意识、明辨是非的分辨能力,以及网络道德素质。从而能让他们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侵害,从而培养了能合理运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3.2做好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
中职院校的学生年龄比大学生较小、知识结构不够完善,法律意识不够强的特点下,容易受到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为了初步缓解这些问题带来的直接侵害,学生入学开始就应该重视网络安全教育。引导他们正确使用互联网。学生进入学校开始职业生涯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规划好,把网络安全教育融入到学校各各层面,如:除了在计算机教学当中必须有网络安全教育内容的同时,其他课程的德育目标也要参透网络安全教育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定期举行专题讲座,观看警示片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网路安全教育意识。还可以利用宣传栏、板墙报等宣传阵地做好网络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
四、结束语
中等职业院校的网络安全教育是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为了维护校园稳定,保证中等事业学校学生健康成长,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回看多次发生的校园网络安全事件,都是因为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不够重视网络安全教育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因此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抓住任何能抓住的宣传途径,针对性的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
参 考 文 献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主要工具,网络在影响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安全隐患。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安全地运用网络,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安全的危害性
1.网络诈骗。互联网自问世以来,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大学生可以在网上购物、交友、浏览信息,但网络的隐蔽性和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负面消息屡见不鲜,网络诈骗成为危害社会安定和谐的因素之一。
2.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又称因特网心理障碍,其发病率在大学生中不断攀升。网络成瘾带来的危害很大,在大一新生中尤为突出。网络成瘾使学生荒废学业,造成留级或者退学。在网络安全问题上,网络成瘾在学生中所占比例极大。
3.网络失范。网络是把“双刃剑”,在为广大网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少数法律、道德意识薄弱的大学生提供了进行不良甚至非法行为的土壤。污言谩骂、肆意攻击,使互联网成为发泄不良情绪的场所,而对不实信息的传播也危害了他人生活的空间。不仅如此,由于大学生的受教育水平较高,其网络失范行为体现出技术性强的特点,如窃取他人信息、创建网站等。
二、网络安全教育的意义
1.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从目前高校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情况来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已刻不容缓。在网络安全教育过程中,可大力宣传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大学生文明使用网络,不在网络上肆意攻击他人,不传播流言蜚语;同时,教育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不健康信息,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素养。
2.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合法利用网络技术。大学生作为国家公民,必须知法守法。通过网络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从而避免大学生在网络上恣意妄为,使大学生合法利用网络技术。通过网络知法守法教育,帮助大学生文明上网,让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有利工具。
3.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减少网络侵害。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有的学生喜欢网上购物,因网络安全意识的缺乏造成个人信息泄漏,网络诈骗屡见不鲜。另外,大学生对网络虚幻世界的错误认识也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通过网络安全教育,学生能学会如何在网络社会中保护自己,预防网络诈骗,自觉抵制网络成瘾的危害。
三、网络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
1.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增加网络安全教育内容。高校在新生入校后会开展入学教育,来帮助他们适应高校的学习和生活。在新生的入学教育中,增加网络安全教育内容是非常有效的网络安全教育方式。首先,能确保对新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的及时性;其次,能确保网络安全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最后,确保了网络安全教育在新生中的覆盖性。
2.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教会学生预防网络诈骗。利用网络这一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平台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无疑能增加学生的接受度。网络实时、快捷、信息量大的特点也使网络安全教育更能深入人心。如通过网络平台,可深度剖析网络诈骗案例、宣传网络法制法规等,另外,网络平台还能进行视频播放。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能使宣传教育方式多样化,开展宣传教育的时间更灵活。通过网络教育,教会学生预防网络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