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辑论文

时间:2022-05-18 03:03:23 关键词: 网络编辑 编辑

摘要:网络信息时代下,新闻出版行业的发展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对于从业人员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编辑人员也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和综合素质能力,才能够适应时展,更好的发挥编辑才能。对于编辑人员的培养是刊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编辑人员的素质、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出版物的质量。

网络编辑论文

网络编辑论文:学术期刊编辑流程网络技术论文

编辑前阶段是编辑部进行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阶段,这是编辑为学术期刊的文稿编辑加工设计之前的准备阶段。编辑中阶段是编辑流程中的核心步骤,这一阶段,编辑者需要对文稿进行评审、加工整理、设计、编排,因此在这一阶段内,编辑部通常会增加多个流程和环节来审查和决策文稿是否采用和是否有出版价值,一般会进行初审、复审、终审三个阶段来决定文稿是否进入最终流程。编辑后流程是整个编辑过程的收尾工作阶段,主要包括出版和对反馈信息进行收集。学术期刊编辑的网络化给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工作模式下需要多人合作才能进行的策划、组稿、审稿、加工、校对的工作通过网络化整合,通过网络就可以将几道工序在网络上进行整合、完成,据统计,一名大学学报的编辑用传统模式每天使用信息软件校稿的效率比传统人工校稿的效率提高了70%。网络信息技术通过其快捷化和网络化的特点极大地提高了编辑部的编辑流程,节省了编辑时间,并且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学术期刊的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

2基于网络技术学术期刊编辑流程的创新

2.1选题、组稿方面的创新

学术期刊编辑需要及时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反馈,并且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选题,传统的选题策划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而网络信息的便捷性使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变得十分简单。学术期刊编辑可以根据学术专业的特点精心设计,组织策划和开发选题,不断提高选题的质量和水平。学术期刊的编辑在网络上通过关键词、主题词等的词频搜索、检索可以快速掌握选题在国内外其它刊物上的发表信息,同时编辑还可以通过其它刊物的文献资料掌握选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向。编辑部通过策划、比较、分析和选题确定,及时评价选题的科学性和研究价值,编辑部通过网络调查使读者参与网络互动,分析市场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组稿计划和编辑方案。在网络化的帮助下,学术期刊可以将组稿计划及时在网络上公布,给期刊读者更多的信息和透明度。编辑部通过在线交流和电子邮件与专业学术条件符合要求的专家学者约稿或组稿,能够提高组稿效率。通过网络技术,编辑部既能快速、高效地组稿、约稿,同时读者又能够参与编辑过程,有利于读者群体的扩大。

2.2审稿方面的创新

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学术期刊的编辑通过网络数据库可以方便地查阅各种科技文献资料,同时利用数据库的高速运算机制提供的检索功能,通过关键词、主题、期刊来源、参考文献等条件进行定向检索,进而审查稿件的学术价值、论文水平和创新之处,提高了审稿的工作效率和稿件质量。同时数据库上提供的强大的抄袭和复制率查询使稿件的可信度和防止稿件抄袭有了极大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稿件整体质量,避免学术剽窃。针对学术期刊的复审和终审,编辑部无需再用传统的会议或当面审核的方式,通过网络交流和在线审稿的方式,网上优选的专家或审稿人,即使身处异地,同样可以审稿,编辑部在网络上综合专家或审稿人的意见。网络审稿的方式节省了审稿时间,降低了审稿费用,并通过优秀专家和审稿人提高了审稿质量,缩短了审稿周期。

传统的稿件收集过程中,因为人为录入的误差导致稿件的错误率增加是编辑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但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网络交稿的方式大大缩短了排版时间,保证了稿件的准确性,降低了稿件的错误率。学术期刊编辑在电脑上通过电子排版系统对稿件进行编排处理的同时,可以随时根据版式要求和其它编辑的意见进行及时修改。鉴于学术期刊的特点,其专业性较强、术语较多、专业符号较多,运用计算机编辑软件中的专门模块可以方便地查询常见错误和编辑专业术语中的错误。对于准备采用的稿件,编辑人员在电脑上进行编辑的同时还可以将编辑和修改痕迹保留下来,方便审核或主编审阅。对于包含较为复杂的图表、公式等稿件,编辑人员可以将其通过网络交给专业技术编辑或美编对图表、图片进行编辑排版。校对人员通过专业软件进行机上校对,或通过联网进行交叉校对,提高了稿件的准确率,缩短了校对时间。

2.4出版方面的创新

普通的期刊编辑部可以加入专业网站的大型网络期刊数据库,规模较大或影响力较大的期刊或编辑部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要求建立自主网站,实现期刊网络化出版。网络化的出版方式提高了学术期刊的出版效率,扩大了读者群,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读者能够及时、方便、快捷地查阅学术期刊和利用学术期刊。网络出版的方式提高了学术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增加了学术信息的影响力,同时通过网站数据库的查阅记录和引用记录等信息使编辑可以获得文稿查阅量和引用量等信息,同时许多期刊社或编辑部自建的网站通过建立论坛或交流空间等方式增加了读者与编辑互动交流的空间,使编辑过程体现出更多的互动性和受众参与性。

3.1编辑部的办公和管理要实现网络化

编辑部的办公和管理要充分实现网络化和智能化。通过网络化管理,编辑部通过网络调查和网络征求专业审稿人和专家的意见、建议等有利于提高期刊的出版质量,及时跟进读者需要,更新栏目设置、版面设计和刊物特色,以满足读者群体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编辑部通过网络化办公和智能化管理等手段,将编辑部的成本预算、发行管理、行政、财务等方面管理智能化、系统化,降低了编辑的工作量,提高了编辑的工作效率。

3.2编辑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需变革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学术期刊的编辑应当具备创新意识和时代紧迫感,要紧跟时代潮流,解放思想,及时转变编辑出版的思维模式。学术期刊的编辑不仅要具备数字化意识,还要具备开拓精神,敢于开阔传统视野,理性思维处理稿件。学术期刊的编辑还要具备组织协调能力,能正确处理各方的利益关系,在谨慎处理各个稿件的同时,能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期刊的质量,保证社会效益是首要位置,辅之经济效益。此外,学术期刊的编辑要具备一定的计算式操作技术,能熟练进行文字处理、排版编辑、图形处理,并能运用相关软件辅助编辑,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网络基本知识并能有效运用,将全新的网络稿件处理工作方式应用在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中。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学术期刊出版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要求学术期刊的编辑应当具备全面的知识和素养,在精通业务知识的基础上,认真学习新的科技手段和网络技术,针对期刊的专业要求,以相应的基础知识做支撑,同时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学术期刊编辑软件和网络化的编辑流程,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要全面系统地掌握网络化的期刊编辑流程。在信息技术时代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全面掌握文稿的背景、内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文稿的研究层次,要根据自身定位合理编辑出版。同时学术期刊编辑要要根据行业的动态和走向用超前的战略思想和行动来武装自己的知识,更新自身编辑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全面适应网络时代的学术期刊编辑环境。

4结语

通过对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学术期刊的编辑流程特点分析,基于网络技术的学术期刊编辑从选题、组稿、审稿、出版等方面都有了诸多创新,但创新的同时,也对学术期刊的编辑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质的要求。

作者:佟笑 赵春杰 凌桂霞 蔡敏 单位:沈阳药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网络编辑论文:新闻编辑人才培养的网络信息论文

1.1新闻策划能力

在新闻媒介当中,编辑的策划从根本上来讲是对于新闻资源的整理和再度创造。新闻编辑人员要能及时的发现资源,并且对资源进行评估和最大限度的利用。媒体规模越来越大,最终带来的是激烈的发行以及广告竞争。而要面对这些竞争,媒体人员在版面设置以及稿件的处理上就应该同其他的媒体有所不同。而这种不同,就体现在其策划能力。因此,对于新闻行业的编辑人员而言,要具备较高的新闻策划能力。

1.2处理信息能力

在信息和厚报的时代,新闻媒体需要向大众提供很多信息资源,无论是何种媒体的编辑,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来自于不同的层次,内容十分的繁杂,而最终呈现给受众时确要是简单明了的信息报道。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从这些繁杂的信息当中提取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部分,就要求编辑人员能够准确的区分哪些信息资源是需要深入挖掘的,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因此,快而准确的接受和处理信息是新闻编辑人员综合素质的基本体现。我国新闻行业的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尽管同新闻改革前的新闻编辑人员素质相比有所提高,但同实践要求还存在较大的距离。从编辑人员的总体水平看,新闻行业还缺乏策划型和全能型的人才。由此可见,我国新闻编辑人员的培养责任重大。

标题是新闻的核心,短短的新闻是庞大信息的集合。要将一篇新闻报道缩减成短短的内容,能否将主题内容凸显,加以渲染,删除多余的部分,使得文章内容更加的精粹,这不仅要考察编辑的逻辑能力,还要求其具有较高的文字编辑能力。而且在短短的时间要能够具备较高的逻辑和文字能力,就需要新闻编辑人员多练和多思。

网络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总是在在匆匆忙忙中购买和订阅报纸。因此,报纸尤其是头版新闻的包装十分重要。除了新闻版面设计之外,新闻报纸的包装能力也是新闻媒介的一个主要的竞争力。例如,标题的制作要给人以直观的感受,而且还要具有吸引力。诸如漫画、数字等非新闻元素,以此来增加新闻的可读性,也更加便于读者阅读。新闻编辑人员可通过采用这些方法来对新闻进行包装,获取更多的读者的注意。

2.2开展交流培训

新闻单位可定期对新闻编辑人员开展业务学习,提供学习型的刊社氛围。新闻编辑人员不仅要接受基本的专业知识培训,还应当接受法律、科技和文化知识等及技能和知识培训,以适应网络时代下的新闻发展趋势。参加各种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交流会等来提高新闻编辑人员的知识层次,扩大其视野,使得其及时的了解和掌握新闻动态,增加新闻编辑人员的信息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选取一些编辑到高校或者国外进修学习,提高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有计划的选择编辑人员参加培训,鼓励编辑参与各种新闻交流活动。对于单位中的重点骨干要重点培养,让其接受相关的继续教育或者是业务培训。此外,还组织新闻编辑人员利用网络学习,从网络中获得更多的新闻资讯。

在网络媒体时代,电视、广播发展的一大趋势就是数字化。利用计算机和电视技术来实现电视特效技术,为大众提供更具有可观性和感染力的视频场景。非线性的编辑系统的产品化也同样的使得更多的制作单位通过桌面工作站来对节目进行控制和管理。因此,在人才培养中,也应该强化其实践操作能力,提高编辑人员的专业技能,使得其能够适应网络媒体环境。

2.4改革现有的采编制度

现有的采编制度过于的繁杂,有很多的中间环节。不少报社都是以采编分立的机制建立编辑和采访中心的,而编辑事务以及采访事务也都是分开进行管理的。这种采编分立的机制很容易使得记者同编辑间的交流产生障碍。隶属于不同部分的编辑和记者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记者主要是搜集线索,记者对事件进行整理加工,稿件写好后通过编辑中心传给编辑主任,再通过编辑主任传给编辑。而编辑的想法也同样的需要这样的一个过程传给记者。其中的环节过于繁杂和冗余,最终影响了记者和编辑的及时沟通,而且也很容易对编辑人员工作的主动性造成不利的影响。分到什么稿就编什么稿就是其导致的一个不良现象。

3.结论

网络信息时代下,新闻出版行业的发展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对于从业人员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编辑人员也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和综合素质能力,才能够适应时展,更好的发挥编辑才能。对于编辑人员的培养是刊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编辑人员的素质、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出版物的质量。

作者:王翔 单位:南昌日报社

网络编辑论文:高校学报编辑网络传播论文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学报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政策执行不到位

在中国,对高校学报有专门的政策法规及规范,以便加强对高校学报的管理,推动高校学报的发展。但调查显示,各高校学报对相关政策及规范执行率普遍较低。如高校学报管理办法其中一条规定,相关学校需为学报编辑部提供所需的图书资料、设备以及办公区域,指导学报的出版编辑工作,提高学报编辑的出版水平。但现实中,大部分高校对学报编辑工作并不重视,其工作人员的待遇普遍较低,且投资也相对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很多高校学报都还在沿用传统的方法和模式进行信息处理、编辑等工作,严重影响了学报的创新式发展。缺少科学、网络化的管理,导致很多高校学报无法适应网络时代的实际。

在高校学报,编辑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计算机操作水平较低,致使网络运用的能力也相对较低,无法用电脑进行稿件编辑、校对及排版等;编辑人员不会对相关图片、网页进行处理和制作,办公效率普遍较低,严重的影响了高校学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的进程,跟不上现代报刊业的发展脚步。

二、网络环境下,改善高校学报工作的对策

(一)建立良好的网上办公编辑系统

高校学报网站是学报的名片,很多读者愿不愿意更深入了解其内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网站首页给人的第一印像。因此,网站首页建立有吸引力的链接是第一步。其次,网页的相关栏目要清楚明了,如信息、采集栏,稿件处理等栏目,让读者能很清楚的了解到有关学报的历史、特色及投稿要求等。最后,建立网上办公系统,让学报编辑可以在网上进行办。如,利用网络进行组稿、审稿等,提升学报的办公效率。

(二)设计适应网络运行的编辑流程

1.来往稿件登记。通常,高校学报都拥有专门的投稿邮箱,所有的来稿都会投到这个邮箱中。因此,编辑人员在值班时,应该先将这些稿件从邮箱中取出来,进行统一登记,之后依据稿件的类型配置单一编号,再将作者的资料存进信息库中。对于符合本学报要求的稿件,存入相应的文件夹中;不符合本学报要求的则第一时间告知作者,并给予退稿。

2.审核。高校学报的稿件审核主要分为三步:一审、二审及三审。一审是责任编辑对所管专栏的来稿给予初次审核,若来稿符合学报的基本要求,则将来稿交给相关的审稿专家,审稿专家审核合格后,提交二审。二审的稿件审查工作通常是由编辑部主任完成,如果稿件在二审中依旧合格,便可以直接交给负责三审的主编进行终审,最终由主编决定是否采用稿件。

3.稿件的检测和加工。通过三审的稿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其进行检测,如果没有抄袭和一稿多投的情况,便可将稿件交给责任编辑,让其对稿件进行必要的修整和加工。

4.校对和排版。校对和排版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美编人员自行对稿件排版,另一种则是将稿件交给印刷公司由印刷公司进行排版。待印刷公司排版完成后,将稿件发回编辑部,相关责编对排版样式进行校对、加工,确保稿件的内容及版式符合相关要求。

5.大样审读及交付印刷。经过“齐、清、定”之后,编辑部将大样交给相关的专家对其大样进行审查,专家指出问题后,编辑部对大样进行再次修改,修改完成之后交给主编签署意见,并根据主编所签意见,对大样进行最后一次修改,最后将大样发给印刷公司进行印刷。

三、培养高素质的高校学报编辑队伍

当前报刊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高校学报编辑人员的创新思维和策划能力直接影响学报的竞争力。学报纺编辑人员也可运用网络优势,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及整理,探究学术的发展方向,寻找学术研究的制高点,结合编辑团队的实际,为学报选题策划提供依据。

(二)不断提高法律素质

网络的传播快捷、方便,但同时也容易产生与版权费有关的问题。如,作者的著作权和学报汇编权利等。如果编辑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很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因此,加强学报编辑人员的法律素养,提高编辑人员的意识,才能有效规避法律纠纷,使高校学报健康发展。

(三)熟练撑握计算机,网络技术

当前,高校学报正不断的向网络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学报编辑人员熟悉掌握与计算机有关的技术,学会运用计算机处理学报的各项工作。因此,高校学报应该对其编辑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拥有一定的计算机使用能力,拥有一定的编辑策划能力。如让他们学会使用常用的软件,如图形图像、网页制作及office办公软件等。通过培训提高高校学报编辑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高校学报网络化建设。总之,当前的高校学报已置身于网络传播环境中,网络化和数字化成为高校学报的一大特点。高校学报编辑要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高校学报的出版质量,让高校学报更快更好地发展。

作者:徐阳 单位:赤峰学院

网络编辑论文:网络编辑通信技术论文

1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研究概述

在网络的数据通信当中有很多的网络通信方式,而不同的网络应用是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网络通信方式进行数据通信的。现阶段较为常用的网络通信方式有单播、多播通信以及广播通信这三种,其中单播通信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于网页的浏览等相对比较简单的网络通信环境中,而多播通信一般都是用于会话,比如说视频通话这一类的。而广播通信的使用范围与多播通信大致相同,但是广播通信的通信对象是不受通信限制的。我们这里所说的这三种通信方式是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通信方式,还有其他的一些通信方式也被运用鱼不同的网络应用中。

2网络编码

2.1网络编码的基本原理

网络编码较为全面的定义了网络结点输入和输出的关系,中间结点一旦具备编码条件,那么中间结点就会对其所接受到的数据按照相应的方式进行编码方面的处理。当编码的数据被逐渐的传送到后续结点之后,后续结点可以进行编码,也可以不进行编码,如果有需要还要进行编码的话,这时就要对接到的信息按照之前的方式再进行一次编码,然后传输,经过不断的反复编码传输,最终就会实现所有的编码信息都能够到达目的结点。最后一步工作就是目的结点通过对信息进行译码之后,就可以得到最初结点所发出的基本信息了。

2.2网络编码的构造方法

在对网络编码的研究当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结点要根据哪种方式对所接受的数据分组进行编码组合。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络编码的构造方法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探讨,比如说采用的编码系数选择方式,分组编码操作方式等方面,其具体的表现是根据编码结点分组进行编码操作的方式,其中线性网络编码主要表现是结点对所接受的数据分组实行的是线性编码组合型操作,不然编码的工程就会变为非线性网络编码。我们根据编码系数的选择方式,把网络编码构造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确定性网络编码,另一种是随机网络编码。这两种编码都有一定的好处,但是确定性网络编码构造方法的编码系数是根据某一种算法进行确定的,而随机网络编码中编码系数是从伽罗符号中随机进行选择的,因此随机网络编码构造方法在整个的网络编码系数选择中占据着灵活性的地位,这也是随机网络编码构造方法的特点。我们根据编码在网络系统中的具体实现过程,将网络编码分为了两种编码形式,一种是集中式网络编码,另一种是分布式网络编码。集中式网络编码是在编码的过程当中需要了解全局的网络拓扑,根据全局网络的情况来分配相应的编码系数,这一编码形式并不适合拓扑变换较大的无线网络。分布式网络编码仅仅需要了解网络当中一部分拓扑信息就可以进行相应的编码操作,而且分布式网络编码还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性能。

2.3网络编码应用网络数据传送的研究

网络编码是一种编码和路由信息交换的技术,在传统道德路由方法基础上,通过对接收的多个分组进行相应的编码信息融合,以达到增加单次传输信息量的作用,从而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网络编码最开始提出时是因为多播技术,网络编码最初是为了提高网络多播的数据速率,而随着网络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网络编码在其他的领域也逐渐有了优势,比如说提高网络带宽的利用率,从总体而言,对网络编码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网络的实际吞吐量,进一步的减少了数据分组的传输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据传送的功耗,由此我们看出网络编码为网络的数据传送性能的改善提供了新的途径。

2.4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传送技术研究趋势

随着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很多新的理论,但是网络编码所面临的问题也随之增多,尤其是网络编码的网络数据传送技术问题,虽然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面临着许多难题需要我们去逐一解决。

1)网络编码复杂度得到降低

现阶段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在提高网络编码效率的同时降低网络编码的复杂程度。这会涉及到网络编码的相应网络开销,这也是作为网络编码性能评价的内容之一,还有就是在网络编码实用化的过程当中,逐渐控制网络编码的复杂程度,减少网络编码需要的额外的计算量,从而降低系统的实施成本。这对于网络部署以及应用网络编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数据传送可靠性研究

保证网络性能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提高网络数据传送的可靠性,现阶段对网络数据传输可靠性的网络编码研究主要是根据多径路由展开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编码中的数据传输提供了可靠性。因此在多跳动态的网络环境当中,分析研究提高网络编码数据传送的可靠性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3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的相应解决方案

1)在对网络编码的网络协议结构研究当中,其出发点主要向三个方面集中:一是较为系统的分析网络编码在各个协议层与现有协议相结合的参数,其目的是为了让应用网络编码提高网络的系统整体性能;二是设计相应的对应网络性能指标的线性规划模型,以便求解出线性规划模型的最有设定;三是提高各个协议层之间的信息反馈机制来实现参数的实时调整。

2)在对网络编码时延约束控制的研究当中,针对数据在网络中各个结点频繁的参与编码和解码的操作,使得数据编码时延逐渐成为了网络数据传送累积时延的主体,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在网络编码的实际应用当中,提出了基于数据传送时延约束的网络编码模型,这一模型的出现在较大程度上对传送时延进行了优化的控制;与此同时我们还引入了数据传送信息反馈机制,以此来促进数据在网络结点中的及时有效传送。

4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的研究,可以了解到我国的网络编码在实际的网络应用中还是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都需要我们解决,其中网络编码方案的设计、简化复杂的编码这些问题都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到解决,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目前所应用的协议软件的更改,与此同时也降低了网络编码的复杂度,进而减小了协议运行的开销。希望在以后的研究当中,可以更好的对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进行创新研究,以便更好的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作者:赵晓丹 单位:大庆油田信息技术公司

网络编辑论文:编辑教学法网络信息论文

1“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方法既有共性,比如都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学习方式,都有成果展示和评价环节;但从培养目标侧重点、实施特点、实施过程、教师作用、成果应用上看又各具特点,不能相提并论。按照网络信息编辑课程的核心要求和现实工作过程中的职业特点,教学实践中将二者结合使用,往往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是两种教学法的简单叠加,事实上,“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在实施中仍需高度整合,合理安排。

2教学实施过程

2.1以教学目标为核心:任务布置与项目确定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的项目与任务,二者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对知识点和能力作出具体要求。网络信息编辑根据网编一般工作的内容——信息采集、加工、审核与原创,相应确定五个项目,即网络编辑职业基础、网络稿件编辑、网络内容整合与策划、网络互动管理、网络平台规划与运作,最后一个项目“网络平台规划与运作”依据网络编辑工作规范和流程化特点,对前四个项目进行统筹和强化;项目之中依次包含信息系统使用、文字基础、网络信息筛选与归类、网络稿件修改、网络稿件标题制作、网络稿件内容提要制作与关键词提炼、网络专题策划与制作、内容产品创作与推广、网络调查设计与实施、论坛管理、网民互动等十一个任务。

2.2以教师为主导:课堂组织与课外监督

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指导和监督的作用,不仅要组织好课堂教学,从网编从业特点来看,也必须引导学生保持课外操练的惯性,使学生代入职业角色。任务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完成网编技能的储备,项目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网编工作状态、提高综合能力。任务比较容易如网络稿件标题制作,由教师在做范例讲解并在课堂练习中一对一评价和指导;相对来说,项目要难一些如网络稿件编辑,要求学生进行原稿修改、标题制作、内容提要撰写、关键词提炼和超链接运用一系列连贯的独立操作,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就最后完稿作出评价。其中最后一个项目“网络平台规划与运作”比之前四个项目难度更大、要求更高,由学生自选主题,以团队形式,打造一个网络平台并进行内容制作、维护与运营推广,历时至少一个月。在这个项目中,学生拟定创业情境体验网络编辑的工作流程、工作状态,从平台选择到实施运作都主要靠学生协同推进,同时需要结合网络新闻、网络广告、网页设计、网络营销、网络媒体运营管理等其他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尽管具体指导较少,但一方面教师要提供硬件资源支持和相关课程沟通条件,另一方面也要密切跟踪项目进展,保持师生互动,确保项目实施顺利进行。

2.3以学生为主体:个体练习与分组协作

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都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即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教师在时间、空间、知识、资源等方面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在有关网络编辑职业的调查中恰恰表明学习能力也是网络编辑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研究者就网络编辑的职业素质要求和职业技能要求对412位各类型网站编辑和22位网络媒体业界、学界、管理者等权威专家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和专访,参考调查结果,我们设计提高学习能力的实现方式为个体练习与分组协作相结合。比如任务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系统使用、信息采集与加工、专题策划与制作、互动设计与管理等具体方法,其中还会涉及多媒体、图片、网页设计与制作等多种操作手段,必须通过大量个体练习,反复训练,才能将其内化为娴熟技能。项目教学中要求学生善于沟通,勤于探索,乐于思考,勇于实践,与此同时,媒介内容生产发展到网络工业化生产时代,采取组团方式更能锻炼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和流水线作业适应力。例如“网络平台规划与运作”项目由教师提出项目设想,根据学生情况分成若干项目组,尽可能平衡各组学生的兴趣、专长,各项目组自行选择“创业平台”,确定小组人员分工,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步骤,最终形成项目成果,包括一个正常运作的网络平台,平台上线策划、实施及管理文案、平台运营推广活动等。

2.4以效果为标准:任务考核与项目验收

任务完成和项目结束后的考核与验收是整个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及时的展示、交流、讨论、评价,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计划性、执行力和成就感,也能够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的具体情况,保持课程推进的动态平衡。一般来说,任务驱动法和项目导向法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评价双方进行经验教训总结。但本课程的特殊之处在于现实环境中网络编辑所在网站的生存发展直接与页面流量、点击率等量化指标息息相关,因此网络编辑十分重视受众反应,以期带来网站人气和好评。这种意识在课堂实践伊始就理应着重强调和培养。对此我们的做法是,所有任务和项目均在学生个人或团队的网络开放式平台上体现,作品形成后的点击量、好评率、推广度将作为评价的必要补充,以作品在网络世界中达到的实际效果衡量完成质量。

3总结与建议

3.1理实一体,精心准备任务和项目

任务和项目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必须紧紧结合实际情况,突出技能训练应用性、实践性特征,同时要融入知识教育、职业精神教育。网络世界瞬息万变,网络信息错综复杂,如若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全面而扎实的知识结构,作为网络编辑即使技能无比娴熟也无法不断满足网站内容建设、网民互动、商业化运作等高层次的要求;网络编辑工作压力巨大,已成为业内外普遍共识,如若没有优秀的品质和专业的态度,则更加无法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3.2规范流程,灵活把握自主学习尺度

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点、巩固知识阶段形成并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但必须结合学生群体的特质,把握好自主学习的松紧度。如果一味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可能会导致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效率低、质量差。对此,在教学流程中要严格规范、巧妙引导、适当鞭策,使实践不流于形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学有所获。

3.3突出主导,积极发挥教师作用

要成功使用这两种教学法,教师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一方面无论是任务分割还是项目选取都非易事,需要综合考虑大小规模、难易程度、区分度、整合度、推进顺序等,教师首先必须深刻领会和理解任务驱动法和项目导向法的本质要求,按其规律去设计任务和项目;另一方面教师除了自身需要具备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也不能忽视师生互动的艺术和作用,培养优秀网络编辑的关键不在于在多短时间内教会了学生多少网络编辑技术手段,而是在于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网络行为和习惯,对网络对象进行充分理解,对网络文化形成深刻感知。

3.4鼓励创新,充分激发学生潜能

从事着精神文化生产和再创造的智力劳动,取得的成果也颇为丰硕。来自行业一线的广泛共识是网络编辑首先是互联网人才,其次才是编辑人才,这意味着网络编辑必须对互联网本质与特点有充分认知和理解,即强化互联网意识——利用新技术对内容产品推陈出新,满足用户需求做好信息服务。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潜能,鼓励他们在任务操作和项目实施中开拓独特视角、挖掘深刻思想、融合多元资源,呈现自身和团队的创造力。

作者:杨贝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网络编辑论文:网络传播中编辑的道德责任透视论文

论文关键词:网络信息传播;恶意传播;网络编辑;伦理道德;监管责任

传播活动的传者、受者和中介三个要素中,在很大程度可以将中介理解成为一种环境,理解为传播品平台,理解为编辑的管理与监督。在信息与网络时代,在网络传播中编辑应具有怎样的职业道德,担负起怎样的责任,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无疑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由于网络信息的宽容性、包容性、匿名性等特征,使得传播过程中编辑的责任,包括道义、伦理、监督以及舆论倾向的责任被显然忽略。类似“文责自负”、“不表示本网站赞同发文者观点”的免责声明,便能轻易地推卸去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编辑责任。

例如,近年来网络传播中出现与虚假传播迥异的恶意传播,已经泛滥成为一种网络诋毁文化,而编辑责任的缺位,也是这类恶意传播泛滥的缘由。因此,撇开恶意传播中传者的战略效应、信息者的诋毁目的,本文只通过对此类传播中心理因素的分析,来讨论其中的编辑责任。而这正是以往的关于网络编辑理论讨论中所忽略的。

网络传播的重要特征是互联网信息的匿名性。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由于多数用户在传播中都采取匿名制,一方面,人们在网络环境中有机会表露自己不为人知的或压抑的一面,甚至于多重面貌,在其中,没有社会道德与价值观的约束,一切都可以依照自己的好恶来进行;另一方面,由于用户以匿名方式在网上进行交流,使得传统媒体既有的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无法在虚拟环境中发生效用。例如,网络恶意信息的。

相对而言,网络上的虚假新闻只是媒体一种愚弄大众的造假狂欢,有时甚至是媒体和受众间的默契产物。与网络的虚假传播情形不尽相同,很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网络传播中大量出现的恶意倾向传播,则起到一种有意为之战略传播效应。恶意传播的一种存在形式是凭空捏造,颠倒黑白,起到恶意传播的战略效应;恶意传播的再一种形式是刻意放大或传播一些不适应传播的事实,达到传播外的某些效应。即将确有其事或部分有其事的信息被有意地发掘并广为传播,使得信息的价值在另外一个区域内被放大和扭曲。这是本文特别关注的一种恶意传播。作一个简单的描述,除了捏造的虚假传播外,在网络传播中,恶意传播通常表现的是“真实的传播”。即往往传播的不是虚假或是谬误的消息,而是确有其事,或者部分真实,或像煞有介事的信息。这类恶意信息传播的手法,如传播学研究者蔡雯指出那样:在报道客体“有时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报道依据,但新闻不反映局部和某些细节,甚至以主观伪造的‘事实’为依据”;报道主旨“以夸大或掩盖客观事实的某些因素,取得轰动效应”;报道原则“不以新闻传播规律所要求的新闻必须真实、准确、公正为准则,不以新闻职业道德自律,为媒介之私利不惜损害公众利益”;报道形式“选择能够夸大、渲染事实中某些因素的报道角度、手法和表现形式,形式的运用与内容的报道价值不相统一”。恶意报道的效果是:“受众为某些局部内容所吸引,无法把握事物的全貌和本质,被媒介所误导。”这些判断也是恶意传播的关键,目的性很强的恶意传播正是如此作祟的。

为何网络环境中的恶意传播比现实环境中的恶意传播势头更迅猛,且泛滥更迅速?笔者以为就是网络环境中编辑责任的缺位。网络管理甚至比平面媒体的编辑更喜欢使用“免责声明”。由于网络普遍接受的宽容度和容错度,或说是习以为常的对恶意传播的“免疫力”,使得网络编辑会明显地降低自己的道德判断、伦理判断。这还不包含编辑在某种程度上的参与造假、传假的恶意。这些,显然是有违编辑的职业伦理的。而以往的关于网络编辑的讨论中,一般会更加关注信息者的心理倾向和道德倾向,相反,对于编辑者——在网络上是传播平台的提供者——的心理倾向和道德倾向明显地视若无睹。因此,既然网络伦理是信息与网络时代人们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而讨论网络伦理的问题时,也不应该绕过编辑的责任这个话题。

当前,在我国积极推进网络文化建设的形势下,借鉴国外网络伦理理论及实践的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西方学者在把西方社会认可的一般伦理价值观念,应用到计算机信息与网络伦理分析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网络伦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原则问题。例如,关于计算机伦理,美国的一些专门研究机构制定了一些简明通晓的道德戒律。如著名的“网络伦理十诫”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与过于关注恶意信息的始作俑者的道德或责任不同,西方学者还对计算机“职业”、“职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特殊性问题作了探讨。

如韦克特和爱德尼认为,由于计算机技术广泛的社会性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专家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人员或专业人员,他们对社会公众有着特殊的职责。这种职责就是网络编辑的职责。他们倡言:“一个真正的计算机职业人员,不仅应当是自我领域的专家,而且也应当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人类文明的一般准则,具有这方面的道德自律能力与渴望。”美国计算机协会1992年通过并采用的《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明确规定了“基本的道德规则”,其中包括为社会和人类的美好生活作出贡献、避免伤害其他人、做到诚实可信、敬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财产权、尊重他人的隐私、保守机密等。这些,都指出了网络传播过程中的管理人员——编辑的基本职责,以及网络编辑的伦理道德底线。

即使在“网络免责”前提下,美国新闻界也是很严格地对待网络信息传播的:如《林肯每日星报》(LincolnJournalStar)的守则是:“网上的信息必须经过充分扎实的核实,而且必须坚持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全部标准。”美国学者斯平内洛在《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一书中,提出了计算机网络道德是非判断应当遵守的三条一般规范性原则,其中的无害原则被称为“最低道德标准”,即人们不应该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给他人造成直接的或间接的损害。

无害原则认为,无论动机如何,行为的结果是否有害应成为判别道德与不道德的基本标准。在伦理学研究者王正平教授提出的网络伦理的一些基本问题中,也提到了“信息技术产品对消费者和社会的责任”,“信息技术应用者个人的自由权利与道德责任”等问题。由此可见,“公正性”、“无害”、“社会责任”、“道德责任”等关键词是网络编辑的道德责任的底线。

对于具体网络编辑而言,信息技术应用者个人的自由权利与道德责任问题应该是最直接而且最无可回避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对立的方面。网络信息的责任可以举要如下:网络传播过程中,个人信息自由权利必须与个人的道德义务相一致。如在重视保护个人信息隐私权的同时,也必须尊重他人的信息隐私权,应当遵守本国和别国的基本法律和文化习俗。作为编辑,尊重网络作者的自由与责任原则的同时,对其他行为主体的权利和自由给以同样的尊重,这才是真正的传播“公正性”的体现。

同时,作为编辑更要注重网络中的无害原则。即要求任何网络行为对他人、网络环境和社会至少是无害的。这是最低的道德标准,是网络伦理的底线伦理。除了网络病毒、网络犯罪、网络色情等严重违反无害原则的行为外,恶意传播就是一种有害于他人与社会的传播,是违反了网络伦理的。计算机网络行为主体必须小心谨慎地考虑和把握可能产生的后果,防止传播谣言或有害信息,杜绝任何有害举动,避免伤害他人与社会。

三、网络传播的个性心理分析

现代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赋予个人以巨大力量和自由,由于网络管理立法的滞后,目前网络行为主体的个人行为的善恶是非,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道德自律”而不是法律。这样,科学技术越是发展,越是要求人的道德自律;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越发达,越要求相关联的个人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计算机网络道德素养。这是因为,在网络环境中的个体心理与现实环境中的个体心理有着极大的不同。因此,从编辑心理学的视角来说,分析网络传播中的个性心理是有其独特意义的。

网络与现实环境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行为主体的匿名性,这给网络使用者提供了不用顾忌后果而任意宣泄的途径。在社交匿名的环境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个体的心理呈现出明显的去个性化和去抑制性特点。

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又叫个性消失,是网络个性心理的一种表现。指在某些情况下个体丧失其个体性而融合于群体当中,很少考虑自己行为的适当性和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往往以非典型的、反规范的方式行动。单就去个性化状态而言,它是有着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的。但事实上,大量的研究发现,去个性化现象更多的是与反规范的消极行为联系在一起的。津巴多(P.Zimbaodo)认为,一旦去个性化开始并聚集力量,就难以逆转或是停止。

去个性化状态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评价意识;降低了对社会评价的关注,因而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都被削弱,从而使压抑行为外露的阈值降低,使人表现出社会不允许的行为,促使了不道德行为的增加。去个性化产生的环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匿名性。即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匿名的,没有人认识自己,所以无所顾忌地违反社会规范与道德习俗,甚至法律,做出一些自己在非匿名环境中不会做出的行为。二是期望避免道德责任的消极评价,即责任模糊。当一个人成为某个群体的成员时,他就会发现,对于群体行动需分担的责任是分散的或模糊的。法不责众,个体无需为群体行为而承担责任,由于感到压力减少,能够避免道德责任的消极评价,内疚感降低,以致行为肆无忌惮。更有甚者,会觉得他们的行动是允许的或在道德上是正确的,仅仅因为群体作为一个统一体参加了这一行动。可见,群体的保护会使其成员可能做出其单独时所不敢做的事情,甚至会违犯他们在社会情景中常常遵守的社会准则,做出失去自我控制的行为。

去抑制性(Disinhibition),则是网络个性心理的另外一种表现。心理学研究中的“抑制”指的是个体行为受到自我意识的约束,对社会情景维持一定的焦虑水平以及在乎他人的评价等。这种抑制作用的解除,表现为自我约束水平降低,自我揭露水平升高,容易说出平时不容易说的话和产生攻击性行为,更容易表露自己的人格特征甚至相应的弱点等。研究表明,个体在网络中的行为极易显示出去抑制的特点。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系统给人们行为带来的作用,在于使网络使用者的心理压力得以缓解。

在这个虚拟的环境中,主要是一种以文本交流为主的交流,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场景相比大为简化,这样,个体对事物的判断缺乏源于事物本身的感官线索的直接参与,因而可能是歪曲的、感情用事的,就会表现出更少的受社会规范的制约,个体不必为了维护自己的身份、地位而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被迫接受世俗、规范或准则的约束。正是这种去抑制性影响了传播者的心理反应。人的一些欲望在主流文化中是被压制的,加上巨大的生存压力,个体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就会天然地有着逃避现实、追求娱乐、寻求放松的心理诉求。这种诉求的存在,在去抑制性特点的操控下,个体无视对他人可能造成的伤害,热衷于爆隐私,满足窥视欲与好奇心,从中获得“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由上述对网络传播中的个性心理考察,可以大致看出网络恶意传播的心理机制。在实际生活中,恶意传播的传者和接受者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也是一种“双赢”的关系,这或许是恶意传播效应巨大的深层次根源。这一观点,符合大众传播理论研究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UseandGratifications)引。

通过对网络传播中的个性心理考察后,回到网络传播这一虚拟空间的情景来讨论编辑的监管责任。在采用聚合内容技术传播的信息第二代网站时代,由于传播方式多元化,因而易于传播,不易监管。

这也是一些第二代网站游离于网络文化监管之外的技术原因。应该承认这样的事实:网络传播彻底改变了受众的地位,将传统的传播模式转变为一种开放性、互动性的模式,对于传播双方而言,使用与满足产生了极大的对称;网络传播还改变了传播者对传播工具的利用,既有点对面的传播,又有点对点、多点对多点的传播;网络传播成了传播者个性化表演的舞台。但是,也正是传播过程的这些特性,决定了网络传媒自身的责任性与公信力的降低,产生了恶意传播的现象,传者和接收者身份的模糊,和再传播的情形混杂,编辑的职责还在吗?

通常的说法是,至此,原来的监管(编辑)业已经完全退出,网络上每个者都是话语权的完全拥有者,“他律”已经为“自律”所替代。其实,网络的传播不可或缺的是门户网站提供的平台,这与传统的平面媒体的提供的平台完全是一样的。个体的传播完全是靠公共的话语圈产生传播的效应的。一句话:编辑犹在,监管的责任犹在。因此,网络传播需要呼唤编辑职责的到位;当代传播依然需要传统的职业监管。

与平面媒体一样,网络媒体的监管作为公共信息的守门员,有责任负责网络新闻信息的可信性、客观性。对于传播内容的约束,既有法律的、道德的要求,也有真实性方面的、专业上的、技术上的要求,这些方面,不但需要完善法律体系、道德氛围进行规范,同时还应该提供更多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工具,帮助网络传播者提高其传播内容自身的约束度。

网络恶意传播问题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当然不能仅仅作为一个个人的心理问题来解决,也不可能仅仅(或主要)通过对个性的心理学研究解决这个问题。每当此类事件发生,批评的声音便提倡“抵制’’、“遏制”、“封杀”之类。但是,对于不同情景下网络传播的内容和行为,应当因地制宜,允许传播者享有与其约束度相当的传播自由,“一刀切”的方法是行不通的,这便需要有新的编辑智慧来面对。如何阻止恶意传播现象也涉及了多元的因素。因此,在堵绝、遏制、封杀不可能奏效的情况下,应该提倡的是编辑责任的到位,编辑的道德伦理职守的到位。以下,笔者就传播过程中的个体接受心理或道德规范提出几点目前最需要关注的方面:

1.提倡把握道德底线。应该在网络传播中把握最起码的道德底线。网络传播的这个底线就是:对社会整体的普遍公众或某个具体的个体是否有伤害。上位的传播追求的是有益,低端的传播标准是无害。宁可无益无害,也不能无益且有害。这便是最低限度传播的道德底线。既然以传播的名义,恶意的传播行为就应该收敛或是节制,即使是恶意传播可能成为娱乐大众的狂欢。

2.提倡对网络传播者的道德教育。网络恶意传播暴露出的问题,是道德规范的缺位。网络传播者的人格水平、道德意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在网络活动中的行为,失控的公众传播在侵犯私人领域时,一旦侵犯者自认为抓住了被侵犯者的某种“把柄”,由于人多势众的“暴民心理”和法律规范自身的不完善或适用先例的缺乏,被侵犯者往往处于极端弱势地位。因此对于网络传播者的道德教育、培养其健康人格成为重要的部分。

3.提倡网络的社会责任。上述道德教育还涉及规范网络传播的法律法规建设,即以法律法规来约束恶意传播的人与事。网络经营的商业竞争中,采取各类极端手段去争取受众是正当的,但是,只能在法律规范的限制之内。网络论坛、新媒体如博客等与传统媒体间似乎墨守着“网络免责”惯例。在网络媒体发展到了今天这样的规模和态势,应该接受网络传播就是媒体传播的事实,网络传播同样应该使用传统新闻的法律法规规范。

4.提倡网络传播的分级管理。对于不同情景下网络传播的内容和行为,要确立唯一的标准和要求是不切实际的。在不同的传播情景当中,可以根据传播的影响、范围的不同,提出不同的管理要求。比如,对于传播范围广、影响大的传播者,必须实行严格的实名制;对于那些传播范围不大、影响也较小的传播者,可以实行相应的间接的实名制;至于个人沟通,则是可以放开的。

5.提倡网络分众传播。由于大众传播中的受众是一个具有分散性、匿名性、流动性和无组织性的未分化的群体,大众传媒很难满足他们作为组成群体的个体的需求。应该提倡从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的转化。分众传播的特点则是信息传递从多点到多点,体现的是承认差异、尊重个体。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公认的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

6.提倡针对性管理。要注意划分不同类型的网络传播的不同情景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也就是要分清在不同的传播方式中,各自的传播者和受众各自的身份、技能水平、传播目的和传播范围,针对网络传播情景的不同,根据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分别限定其传播的内容、方式和范围,这类似于交通管理中“各行其道”的基本策略,其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网络传播的平台和服务提供者应当、也可以提供一些适当的工具和方法保护传播者的传播自由,帮助传播者更好地、更符合其原始目的地进行传播。从网络传播的义务着眼,还可以看到更多可以规范的方面。所谓对于传播内容的约束,既有法律的、道德的要求,也有真实性方面的、专业上的、技术上的要求,这些方面,不但需要完善法律体系、道德氛围进行规范,同时还应该提供更多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工具,帮助网络传播者提高其传播内容自身的约束度。但是,以上的关于网络信息传播中的诸多提倡,其前提毫无疑问是建立在编辑道德伦理责任的基础上的。无论是网络传播还是传统的平面传播,编辑的道德伦理基础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媒体过多地关心“吸引眼球”、追求点击率而放弃了编辑或者媒体的职业操守,放弃了道德底线,那么所有的讨论将会是毫无意义的。

网络编辑论文: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组成结构论文

摘要: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探讨了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组成结构,存在问题,系统性能评估内容和指标,为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的质量提升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电视节目;非线性编辑系统;评估指标

非线性编辑(NonlinearEditing)系统从产生开始就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并不断在应用中更新换代,取得技术的突破。近年来,非线性编辑系统在全球范围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以磁带录像机为基础的传统线性编辑方式,成为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重要手段,极大地提高了电视节目制作效率和效果。

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在以计算机为主的硬件平台上对数字化的视频、图形、动画、字幕等进行综合处理,完成视频图像编辑、声音编辑、特技、动画、字幕制作等绝大部分电视制作工作,结合了电影编辑和电视编辑的优点,使节目编辑人员能够运用电子方法,在任意时间,对任意画面精细编辑、修改,可不按时间顺序对素材画面精心拾取,特技处理,节省了大量的搜索及卷带时间,也由此消除了对图像和录像机造成的损伤。一个典型的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应该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输入输出接口单元。它影响视频质量,目前一般采用SDI接口(串行数字接口)。

(2)中央处理单元。一般为基于PC平台的高配置兼容机系统、基于MAC平台的系统和基于SGI等工作站平台的系统。根据产品的不同分别集成了不同的板卡进行编解码,主流的包括MatroxoTv、Lx,PinnacleTarge3100系列等板卡。目前也有不采用编解码板卡的CPU+GPU纯软方案,如苹果公司的FinalCutPro。整个非编网络系统视音频处理功能通过中央处理单元实现,其性能对系统性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3)存储单元。是非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网络带宽、网络稳定性。目前一般采用虚拟存储技术。

(4)网络管理单元。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和MDC(MctaDataCnotorl)服务器。

(5)网络设备单元。目前多采用FC+以太网双网结构,也有采用纯千兆以太网方式的。选择不同组网方式主要是为了满足带宽要求。组网方式影响到网络带宽、网络稳定性。

(6)软件单元。主要是各大厂商在相应板卡的基础上自行开发,在系统功能、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素材上下载耗时。采用非编网络系统进行节目制作必须对原始素材进行上载,在加工完成后需要对成品带进行下载。目前大多数非编网络上下载耗时和视频时长相等,上下载的过程实际上是视频播放的过程,这已经成为影响非编网络工作效率的重要问题。

(2)软件质量参差不齐。目前非编网络相关软件,包括编辑软件和管理软件,大多由厂商自行开发。但因为各厂商对相应非编板卡二次开发和软件开发能力参差不齐,导致软件功能大相径庭,软件质量以及编辑后的视频质量都难以保障。

(3)带宽不足。Pal制非压缩的视频流数据量达到约165MB/S。如果按照3:1的比率压缩,为确保双路视频通道编辑,每台非编工作站要求很高的实时带宽,约为14MB/S。目前的解决方法是采用各种虚拟存储技术。但随着网络站点的扩展和容量需求的增加,带宽问题已成为制约非编网络系统扩展的重要问题。

(4)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目前各电视台和影视制作单位大多购置了非编网络系统进行节目制作,但关于非编测试的国家标准迟迟未能出台,如何有针对非编网络系统进行测试评估已成为推进系统应用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对湖南、广东等多家省级电视台的调查,各台对非编网络系统分别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测试评估,但均未有系统的评估方案。

三、非编网络系统评估内容

为了检测和提高非编网络系统的性能,电视台需要对系统进行测试评估。目前非编单机系统国家标准正在制订中,而非编网络系统国家标准出台还有待时日。针对非编网络系统的评估,电视台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

(1)网络带宽测试。采用SANergy等软件进行网络带宽测试。

(2)软件功能测试。根据节目制作的需要,对非编软件的功能进行相关测试。

(3)系统稳定性测试。采用频繁登陆、同时读取、制作复杂特技等方法,对非编站点及服务器进行稳定性测试。

(4)视频质量测试。目前各电视台非编网络采用的主流编码方式已经从M-JEPG过渡到了MPEGⅡ。在非编网络视频质量方面,除编码方式和码率外,编解码过程也会影响到非编视频质量。一直致力于MPEGⅡ编解码问题的ATLANTIC项目组做了相关的实验,证明了在编解码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图像质量的劣化。因此,单纯依靠视频编码方式和码率来判断视频质量是不可靠的,也是不严谨的做法,必须把视频质量测试纳入非编网络系统测试评估中去。

(5)规范系统稳定性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包括软件、硬件的可靠性、容错性等多个方面。

(6)软件性能测试。根据国家标准中的明确定义:软件质量是软件产品具有满足明确的或隐含需求能力的特征和特性总和。具体包括:易用性、功能性、可靠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等方面。

四、非编网络系统评估指标

非编网络系统评估指标主要包括确定性性能指标和泛化性性能指标两大类。

(1)非编网络系统的确定性性能指标

根据非编网络系统测试各项目的情况,在网络通道和视频接口质量测试单元相应的指标有:

①SDI幅度。实验表明,从信号源改变信号幅度,幅度为720一880mV时可实现无误差接收。

②上升时间。上升时间符号为(t),指标称幅度的20%-80%所经历的时间。上升时间应为750—1500ps。

③下降时间。下降时间符号为(t),指标称幅度的80%一20%所经历的时间。下降时间应为750—1500ps。

④上冲下冲。两者以标称幅度的百分数标记。

⑤抖动。抖动符号为(J),指数字信号跳变沿在时间上对其理想位置的随机时间偏离。用皮秒或UI的百分数标记。抖动值应小于74Ops。

(2)非编网络系统的泛化性性能指标

主要指标有:

①软件编辑功能。表现为对视频编辑功能的支持能力,对素材采集、素材共享、素材管理、故事板编辑、故事板共享、多轨混编、多格式混编、音频编辑、特技编辑和字幕制作等参数估算权值。

②音频功能。表现为对音频处理的支持能力,对音频采集、音频编辑、视频同步观看和内嵌调音台等参数估算权值。

③字幕功能。表现为对字幕的支持能力,对唱词滚屏制作、高级字幕包装、帧精确编辑和模块无缝连接等估算权值。

④网管功能。表现为对网络管理的支持能力,对用户管理、网络管理、空间管理、日志管理、权限管理、软件设置管理和统计功能等估算权值。

⑤软件稳定性。表现为满负荷情况下对功能的支持能力,包括上载模块测试、下载模块测试、合成模块测试和综合测试。

五、结束语

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是在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能够充分发挥创作人员的创造性,把电视节目制作得更生动、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提高该系统的性能,制作出精美、受众率高的电视节目,需要不断改进系统性能评估指标和方法,以促进系统性能的不断提高。

网络编辑论文: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的应用论文

摘要: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探讨了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组成结构,存在问题,系统性能评估内容和指标,为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的质量提升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电视节目;非线性编辑系统;评估指标

非线性编辑(NonlinearEditing)系统从产生开始就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并不断在应用中更新换代,取得技术的突破。近年来,非线性编辑系统在全球范围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以磁带录像机为基础的传统线性编辑方式,成为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重要手段,极大地提高了电视节目制作效率和效果。

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在以计算机为主的硬件平台上对数字化的视频、图形、动画、字幕等进行综合处理,完成视频图像编辑、声音编辑、特技、动画、字幕制作等绝大部分电视制作工作,结合了电影编辑和电视编辑的优点,使节目编辑人员能够运用电子方法,在任意时间,对任意画面精细编辑、修改,可不按时间顺序对素材画面精心拾取,特技处理,节省了大量的搜索及卷带时间,也由此消除了对图像和录像机造成的损伤。一个典型的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应该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输入输出接口单元。它影响视频质量,目前一般采用SDI接口(串行数字接口)。

(2)中央处理单元。一般为基于PC平台的高配置兼容机系统、基于MAC平台的系统和基于SGI等工作站平台的系统。根据产品的不同分别集成了不同的板卡进行编解码,主流的包括MatroxoTv、Lx,PinnacleTarge3100系列等板卡。目前也有不采用编解码板卡的CPU+GPU纯软方案,如苹果公司的FinalCutPro。整个非编网络系统视音频处理功能通过中央处理单元实现,其性能对系统性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3)存储单元。是非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网络带宽、网络稳定性。目前一般采用虚拟存储技术。

(4)网络管理单元。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和MDC(MctaDataCnotorl)服务器。

(5)网络设备单元。目前多采用FC+以太网双网结构,也有采用纯千兆以太网方式的。选择不同组网方式主要是为了满足带宽要求。组网方式影响到网络带宽、网络稳定性。

(6)软件单元。主要是各大厂商在相应板卡的基础上自行开发,在系统功能、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素材上下载耗时。采用非编网络系统进行节目制作必须对原始素材进行上载,在加工完成后需要对成品带进行下载。目前大多数非编网络上下载耗时和视频时长相等,上下载的过程实际上是视频播放的过程,这已经成为影响非编网络工作效率的重要问题。

(2)软件质量参差不齐。目前非编网络相关软件,包括编辑软件和管理软件,大多由厂商自行开发。但因为各厂商对相应非编板卡二次开发和软件开发能力参差不齐,导致软件功能大相径庭,软件质量以及编辑后的视频质量都难以保障。

(3)带宽不足。Pal制非压缩的视频流数据量达到约165MB/S。如果按照3:1的比率压缩,为确保双路视频通道编辑,每台非编工作站要求很高的实时带宽,约为14MB/S。目前的解决方法是采用各种虚拟存储技术。但随着网络站点的扩展和容量需求的增加,带宽问题已成为制约非编网络系统扩展的重要问题。

(4)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目前各电视台和影视制作单位大多购置了非编网络系统进行节目制作,但关于非编测试的国家标准迟迟未能出台,如何有针对非编网络系统进行测试评估已成为推进系统应用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对湖南、广东等多家省级电视台的调查,各台对非编网络系统分别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测试评估,但均未有系统的评估方案。

三、非编网络系统评估内容

为了检测和提高非编网络系统的性能,电视台需要对系统进行测试评估。目前非编单机系统国家标准正在制订中,而非编网络系统国家标准出台还有待时日。针对非编网络系统的评估,电视台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

(1)网络带宽测试。采用SANergy等软件进行网络带宽测试。

(2)软件功能测试。根据节目制作的需要,对非编软件的功能进行相关测试。

(3)系统稳定性测试。采用频繁登陆、同时读取、制作复杂特技等方法,对非编站点及服务器进行稳定性测试。

(4)视频质量测试。目前各电视台非编网络采用的主流编码方式已经从M-JEPG过渡到了MPEGⅡ。在非编网络视频质量方面,除编码方式和码率外,编解码过程也会影响到非编视频质量。一直致力于MPEGⅡ编解码问题的ATLANTIC项目组做了相关的实验,证明了在编解码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图像质量的劣化。因此,单纯依靠视频编码方式和码率来判断视频质量是不可靠的,也是不严谨的做法,必须把视频质量测试纳入非编网络系统测试评估中去。

(5)规范系统稳定性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包括软件、硬件的可靠性、容错性等多个方面。

(6)软件性能测试。根据国家标准中的明确定义:软件质量是软件产品具有满足明确的或隐含需求能力的特征和特性总和。具体包括:易用性、功能性、可靠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等方面。

四、非编网络系统评估指标

非编网络系统评估指标主要包括确定性性能指标和泛化性性能指标两大类。

(1)非编网络系统的确定性性能指标

根据非编网络系统测试各项目的情况,在网络通道和视频接口质量测试单元相应的指标有:

①SDI幅度。实验表明,从信号源改变信号幅度,幅度为720一880mV时可实现无误差接收。

②上升时间。上升时间符号为(t),指标称幅度的20%-80%所经历的时间。上升时间应为750—1500ps。

③下降时间。下降时间符号为(t),指标称幅度的80%一20%所经历的时间。下降时间应为750—1500ps。

④上冲下冲。两者以标称幅度的百分数标记。

⑤抖动。抖动符号为(J),指数字信号跳变沿在时间上对其理想位置的随机时间偏离。用皮秒或UI的百分数标记。抖动值应小于74Ops。

(2)非编网络系统的泛化性性能指标

主要指标有:

①软件编辑功能。表现为对视频编辑功能的支持能力,对素材采集、素材共享、素材管理、故事板编辑、故事板共享、多轨混编、多格式混编、音频编辑、特技编辑和字幕制作等参数估算权值。

②音频功能。表现为对音频处理的支持能力,对音频采集、音频编辑、视频同步观看和内嵌调音台等参数估算权值。

③字幕功能。表现为对字幕的支持能力,对唱词滚屏制作、高级字幕包装、帧精确编辑和模块无缝连接等估算权值。

④网管功能。表现为对网络管理的支持能力,对用户管理、网络管理、空间管理、日志管理、权限管理、软件设置管理和统计功能等估算权值。

⑤软件稳定性。表现为满负荷情况下对功能的支持能力,包括上载模块测试、下载模块测试、合成模块测试和综合测试。

五、结束语

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是在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能够充分发挥创作人员的创造性,把电视节目制作得更生动、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提高该系统的性能,制作出精美、受众率高的电视节目,需要不断改进系统性能评估指标和方法,以促进系统性能的不断提高。

网络编辑论文:网络新闻编辑规律研究论文

网络传播是一个全新的传播模式,基于“技术”而生的网络特点赋予网络传播一些全新面貌,对网络传媒这样一个“崭新的、上升的”媒体进行研究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在网络传播学众多的研究方向中,选取其中一个方面-----“网络新闻编辑学”作为研究主题;在众多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中,选取目前网络传播研究中选用较少的心理学视角,从受众的多元需求出发,探索网络新闻编辑规律。

为了全方位反映“网络新闻编辑学”的各个方面,本文从三个层面:“宏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思想与受众的多元需求”、“中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与受众的多元需求”、“微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实务与受众的多元需求”进行分类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注重“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研究”、注重“传受双方‘良与不良’的互动研究”、注重“传播理论与新闻实例相结合的研究”。

本文第二部分,通过对网络传播特点的深入分析,提出“‘开放式’是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这一论点。文中各个部分的论述都是基于对这一基本规律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本文第三部分用了大量篇幅探讨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中“编辑思想”的重要作用,提出网络新闻编辑应该具有“全历史”、“全社会”、“全受众”“全天候”的编辑思想”。

本文第四部分对于“网络新闻策划”的研究是网络编辑研究中一个崭新的领域,学界目前对这一命题的研究还显不足。文中从“网络新闻策划的内容”、“网络新闻策划的功能”、“网络新闻策划的特点”等几方面展开论述。特别注意到了“经济功能对于网络新闻策划的要求与影响”、“网络新闻策划中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双收益?”“网络新闻策划的特殊形式”等问题,尝试通过粗浅的论述探索“经济功能在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中‘度’的把握”这一命题。

本文第五部分将研究聚焦于“网络新闻编辑实务”这一微观层面,通过对“网络新闻内容媚俗化倾向”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网络新闻编辑内容建构标准与规律”;通过对“网络新闻形式呈现方面不良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网络新闻编辑形式呈现标准与规律”。文中还首次提出了一些基于技术而形成的网络新闻编辑中的特殊手段-----“邮发之最/阅读之最---新闻之上的新闻”、“推销内容”等。

研究过程中,注重“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研究”、注重“传受双方‘良与不良’的互动研究”、注重“传播理论与新闻实例相结合的研究”。

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维度

一、问题的提出:

本文论题的选定与论述的确立基于这样一个现实层面:自1995年因特网在全世界出现,此后数以万千计的大小网站雨后春笋般地成长、发展。尽管各网站主营内容、经营模式纷繁复杂,但是提供信息与服务几乎是所有网站共同的目标。在这期间,诞生了一个全新的职业:网络新闻编辑-----以向受众提供信息及信息服务为工作任务的全新职业。伴随着新兴事物而来,学术领域可能更为关心“受众的需求对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影响”以及“受众的需求在网络新闻编辑过程中的具体体现”这一命题。具体来讲,就是要求学界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对以下问题展开研究:“什么样的信息及服务是受众关心的?怎样提供这些信息与服务被证明是有效的?有没有一些切实可循的标准可供参考?网络新闻编辑应涉及和不应涉及的领域是哪些?涉及的深度、广度是怎样的?网络新闻编辑过程中所涉及的受众、传者(编辑)、传播技术、信息等诸要素之间是何种关系?如何在它们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这一网络传播中的重要内容,源于现实的需要与紧迫性:

一、网络传播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对于整个互联网来说,它至今仍然处于儿童期(从1995年到今天,不足6年),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讲,缺乏经验的累积与规律的探索。全新的事物犹如空白的纸张,充满着待垦的诱惑。

二、网络传播是一个上升的领域。全新充满着悬疑,而“上升趋势”则意味着研究更有价值。不论从全球还是我国范围来看,整个网络事业仍然处在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网民数量连月增加、网页内容不断翻新、网络普及范围日益深广。这一切都说明,对于网络传播的研究有前瞻与实际意义。

三、网络传播的研究依然不足。相较于传统媒体,对于网络传播这样一个全新领域,,国内外的研究都比较薄弱。台湾学者在1997年曾经做过一项对“全球资讯网传播学术资源”的研究,他们利用关键词查询“与大众传播相关的网站”,在亚太地区共找到56个中英文传播研究和教育网站,其中台湾有38个,澳大利亚有9个,香港有3个,新加坡2个,日本2个,泰国1个,新西兰1个。至于中国大陆则未找到任何网站。[1]虽然到目前国内也有了类似“中国传播学评论”的传播学术网站,但关于网络传播的学术研究与日益增多的网络传播现象相比,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依然显得不足。

心理学视角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规律有自身优势与独特性。本文在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规律时选择心理学视角,从受众多方需求的角度审视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在论述中,更为关注受众需求的多样性特征、传受者的心理互动机制、以及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在满足受众需求方面的“足”与“不足”等问题。

我们知道,技术赋予网络的交互特征,使得传、受者的心理互动较之传统媒体而言更为经常更为深入,而传受者的心理互动深刻影响着网络传播过程的各个方面,因此,从这一视角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规律更易贴近与深入问题的实质。从另一方面来讲,目前学界对于网络传播的研究仍较多地停留在宏观层面的理论探讨上,例如: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探讨第四媒体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影响;2)探讨第四媒体与传播新闻传媒的关系;3)探讨新闻媒体网络的建设与经营;4)对国内外网络法规的评介;5)调查新闻从业人员使用网络的状况。”[2]而对于微观层面,比方说用心理学视角、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对网络传播实务进行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本文则试图从这一角度进行一些学理意义的尝试性探讨。

由于技术的密切介入,与传统新闻编辑不同,网络新闻编辑从诞生之日起就决定着它的内容、趋势等都将更多也更密切地受到技术的影响,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将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将影响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与方式方法。这种影响可能表现为渐进式,也可能表现为瞬间突破性。正是技术的深度介入,使得网络新闻编辑工作表现为更多的动态性、开放性。因此,对它的研究也必然应该选取动态、多维、开放的视角。

二、研究的维度:

传统意义上的编辑研究一般关注报道方针、报道策划、报道实务等三方面。这三方面立体地构成了编辑学的全部内容。网络新闻编辑虽然是一门全新课题,但对它的研究依然离不开上述三个层面的内容。因此,本文在研究维度的选择上采用了传统编辑学的方法,从宏观---网络新闻编辑思想、中观---网络新闻编辑策划、微观----网络新闻编辑实务三个层面进行研究。

宏观----网络新闻编辑思想和受众的多元需求:

本文将“编辑思想”做为论述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编辑思想”是传统编辑学研究的一个方面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编辑思想”一度被人忽视或者说从来被人重视不够,这或许由于网络传播的“技术决定论”或许是“传播主体多元化”导致的网络编辑工作的“唯技术”或“人人皆为传者,无需编辑”的现实倾向;而对网络编辑工作理解上的错觉与误读已经并且还在给现时的网络编辑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正本清源-----从源头上的重新认识将有助于网络新闻编辑具体操作的良性发展。本文从“更好地满足受众多样性需求”出发,提出“全历史、全社会、全受众、全天候”的网络新闻编辑思想,着重强调了网络新闻编辑应该具有的对历史、对社会、对受众的全面负责态度。

中观----网络新闻编辑策划和受众的多元需求:

长期以来,对于编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策划的研究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近些年来,随着媒介产业化进程,这一问题又重新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毫无疑问,对于网络新闻编辑研究来讲,网络新闻策划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网络新闻策划的目标是为了让自己的新闻产品能被更多的受众接受、喜爱,因此,对于它的研究一定是基于对受众的心理特点、多元需求仔细分析基础之上的。

网络新闻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立于媒介产业化的前沿,较传统媒体而言,它带有更强的商品属性、经济功能。这使得网络新闻策划在功能与模式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本文试图探讨“经济功能对于网络新闻策划的要求与影响”、“网络新闻策划中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双收益?”“网络新闻策划的特殊形式”等等一系列问题。目的就是尝试通过粗浅的论述探索“经济功能在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中‘度’的把握”这一命题。

微观----网络新闻编辑实务和受众的多元需求:

对宏观编辑思想与中观编辑策划的研究,目的是勾勒出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应有的一种宽广视界与胸怀,它们是隐性的、稳定的,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常态。而具体到“每篇稿件的选择、每个网页的建构、每条链接的设计”这些属于编辑实务方面的具体编辑工作,则更多表现为显性的、动态的、受众能够直接感受到的编辑成果。因此,对它的深入研究最具现实指导性。

通过对网络新闻编辑内容选择方面的“长与短”、“新与旧”、“软与硬”、“深与浅”“真与假”、“原创与整合”的研究;通过对网络新闻编辑形式呈现方面的“网页空间”、“信息编排”“版面色彩”“导航结构”的研究;通过对基于网络技术而形成的特殊编排手段----“新闻之上的新闻”、“推销内容的编辑手段”等等专题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回答“什么是受众讨厌的?”“什么是受众喜欢的?”、“如何满足并提升受众的喜好?”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为传受良性互动与网络新闻的高效传播找到实现途径。

网络编辑论文:非线性编辑网络技术论文

摘要:近年来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在国内县级电视台开始应用,随之而来的是网络的选型问题。本文从网络的组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出发,总结了组建非编网需要注意的各个环节,并做简要介绍。

关键词:非线性编辑网络;光纤通道;磁盘冗余阵列;SCSI技术

近年来,在广播电视行业中谈论最多的就是非线性编辑网络,它可以说是未来一段时间视频技术发展和人们注目的焦点。正是由于它的出现,使得我国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系统在由数字化和网络化过渡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非线性编辑网络集成了非线性编辑系统和网络的共同优势,有利于提高全台工作效率,所有网上资源实时共享,同时也为编辑人员的艺术创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因而受到视频界的普遍关注。我台在去年由大洋公司承建了一个光纤网与以太网双网结构的非编网络,网络由8个有卡工作站组成。为了让技术人员能够进一步认识非线性编辑网络,现在对组建网络中所涉及的一些相关技术进行探讨。

1FibreChannel连接与SCSI连接

通常把FibreChannel简称FC。FC接口是SCSI接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许多方面FC都与传统的SCSI非常类似,它们都是与存储设备的快速接口。然而,FC在一些非常重要的方面增强了SCSI性能的不足,两者对比如下:

⑴速率与连接距离

FC是一个串行接口,也就是说,在某一瞬时,只传输一个bit,这与SCSI是不同的,SCSI传输信息时是多个bit同时传送的。FC的实际速度为1.06Gband/S二进制下,由于所有数据采用“8b/10b”的编码方式,所以FC有效传输速率为106M/S,而这个速度是FastWideSCSI(20M/S)的五倍,是UltraSCSI接口(40M/S)的二点五倍。使其能应用到对速度需求更高的应用领域,包括视频领域。FC可连接距离达到500米,而SCSI可连接距离仅为30米,不利于网络工程的实施。

⑵可靠性

FC被设计用来支持不间断的热插拔设备。也就是说,在环路中,增加设备时不会影响网络中的数据流。这是SCSI所不能支持的。FC还可用双环来增强性能和可靠性,如果在一个环路上出现故障,另一环路使FC网仍保持畅通。同时,由于使用双环将使环路带宽可达到200MB/S。

⑶容量

FC最多可以连接126个设备,如果每个端口连接9G硬盘,则在单环上存贮网络空间达1TB,而SCSI只能支持16个连接。SCSI不利于网络的扩展。

所以说,在SCSI的基础上,FC为了存贮界带来很多新的性能和可靠性。FC可以支持更多的设备,加上集线器和Switch,FC极大开拓了高速存贮器领域。我们在组建非编网的时候,坚定信念地使用了FC网+以太网的双网结构。

2硬盘容量和数据传输率

对于PAL制的视频数据,如果不压缩,其数据率为20MB/S(720×576×2×25),双通道音频数据率为192KB/S(48×2×2),由此可以计算出在某个压缩比情况下,一定素材量所需要的硬盘空间总和,如某个系统的总的素材量为8小时,在压缩比为4:1时,则总的硬盘空间需要20×3600×8/4=144000MB,即约144GB(由于音频数据相对视频数据很小,通常可以忽略不计)。我们要求的系统存储空间是80小时,在实际运用中,我们采用了146G硬盘12块,其中1块用来热备份,RAID5校验占用146G,所以实际存储空间为1.46T。

视频网络系统所传输的数据量是非常大的,同时,系统要求数据有很好的同步,即每秒严格25帧,因此在编辑回放和采集时,对硬盘的读写速度和网络通道的带宽要求比较苛刻,即要求速度高,而且高速度能够持续稳定。通常,一个非线性编辑系统有两个实时通道,假如系统压缩比为4:1,则该编辑工作站最大占用的带宽为10Mbps。我们要求的是8个有卡工作站,在极限情况下,所有站点同时双通道访问FC,所需FC带宽为80Mbps,而我们采用的FC硬盘陈列提供200Mbps的带宽,完全可以满足高质量素材的实时上载与存储。

3磁盘冗余阵列(RAID)技术

RAID是利用若干台小型硬磁盘驱动器加上控制器按一定的组合条件,而组成的一个大容量、快速响应、高可靠的存储子系统。由于可有多台驱动器并行工作,大大提高了存储容量和数据传输率,而且由于采用了纠错技术,提高了可靠性。硬盘阵列是视频网络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硬盘阵列的容量、速度、稳定性往往决定整个网络的性能。而网络中是运用RAID3还是运用RAID5也是一个值得推敲的问题,在通常情况下,RAID3比较适合大文件类型且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视频编辑、硬盘播出机、大型数据库等;而RAID5适合较小文件的应用,如文字、图片、小型数据库等。

RAID3:是把数据分成多个“块”,按照一定的容错算法,存放在N+1个硬盘上,实际数据占用的有效空间为N个硬盘的空间总和,而第N+1个硬盘上存储的数据是校验容错信息,当这N个硬盘中的其中一个硬盘出现故障时,从其它N+1个硬盘中的数据也可以恢复原始数据,这样,仅使用这N个硬盘也可以带伤继续工作(如采集和回放素材),当更换一个新硬盘后,系统可以重新恢复完整的校验容错信息。但是,当由于在一个硬盘阵列中,多于一个硬盘同时出现故障率的几率很小,所以一般情况下,使用RAID3,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RAID5:RAID5和RAID3的原理非常类似,硬盘的有效使用空间也是一样的,但是它将校验容错信息分散存储在N+1个硬盘上,所以它的安全性要比RAID3要好一些。

而我们考虑到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我们选用了RAID5方式。

4FibreChannel网络及管理软件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FibreChannel指光纤通道,并不是仅指光纤光缆。FC不仅试图解决计算机和各种外设(RAID系统等)间的数据传送速度问题,也解决网络间数据传送速度问题。FC的目标是在一定的时间和距离范围内保持高的带宽传输。

FibreChannel管理软件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共享硬盘阵列的文件和目录信息对网络中所有工作站保持一致,即某个工作站对共享硬盘阵列的文字写入和删除,必须在其他工作站得到及时反映,否则,便失去共享的意义。另外,管理软件也被用来管理共享信息的读写权限控制和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平台。目前,国内一些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的开发商,主要采用了两种FibreChannel管理软件:Transoft公司的FibreNET和Mercury公司的SANergy。

FibreNET是一种基于共享硬盘卷一级权限控制的管理软件,即在同一时刻,某个共享逻辑卷只能被网络中一个工作站拥有写权限,其他工作站对该卷只读,通过软件切换可实现逻辑卷写权限转移到其他工作站,当一个工作站在其拥有写权限的卷中写入或删除文件时,其他工作站需经过手动或自动定时刷新操作,才可保证文件和目录信息的同步。

SANergy是一种基于共享硬盘中文件一级权限控制的管理软件,即在同一时刻,多个工作站可以往同一个逻辑卷中进行写操作,但同一个文件在同一时刻只能被一个工作站修改,其他工作站对该文件只读。当一个工作站向某个卷中写入或删除文件时,其他工作站会自动同步整个卷的文件和目录信息。使用SANergy的优点是,工作站不用切换卷的写权限,不用进行刷新操作便可同步所有共享硬盘的文件和目录信息。但使用SANergy管理软件要求系统必须是双网结构,即FC网和以太网并存的网络。我们在网络实施的过程中,采用了后一种网管软件。

5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考虑

⑴机的安全性

指网络中工作站点的安全性。一方面,主机本身的稳定性以及与各种板卡使用的兼容性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对此在主机或主板的选型方面会进行很严格和长时间的测试;另一方面,工作站点软件的稳定性,包括各个非线性公司自主开发的编辑软件和网络管理软件,在使用网络功能,如网络文件传输和调用网络素材时,会形成站点安全性的隐患,因此,在软件设计时,需充分考虑网络突发异常的应急处理。再次,考虑网络攻击的避免,采用norton公司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避免工作站遭受攻击。我们选用了大洋公司基于DigisuiteLE板卡的DY3000LE

⑵共享硬盘的安全性

共享素材硬盘是FC网络的核心,共享硬盘的损坏意味着音视频素材的丢失。与共享硬盘阵列安全性相关的因素有阵列的容错功能、阵列控制器的质量、硬盘的质量以及阵列的设计工艺包括电源、风扇、机箱工艺、防震特性等。目前许多硬盘阵列提供备份部件,如备份电源、备份风扇等。在选择硬盘阵列时,需根据其应用场合和资金预算进行综合考虑,如在节目制作网络中,其系统对硬盘的速度、容量要求比较高,可考虑使用非容错硬盘阵列,而在节目播出网络中,考虑更多的是安全性,所以通常会考虑使用容错硬盘阵列。

⑶服务器的数据安全

服务器负责的是网络系统的管理,包括素材、节目、栏目、操作人员权限、生产、文稿等管理以及高压缩比素材存储,所有的数据库都存放在服务器上,所以一旦服务器崩溃,整个系统的管理信息将会丢失。所以,服务器必须选用高性能名牌产品。在安全性要求极高的系统中,利用windowsadvancedserver,采用服务器cluster方案。

⑷播出的安全

播出在电视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播出的安全性。通过如下的一些措施可以使得播出的安全性得到一定的保障。

6结束语

随着数字视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非线性编辑网络已经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新型大容量硬盘、标准数字接口、新型的视频总线、光纤网络的发展将进一步改进非编网络,提高编辑工作效率,非编网络必将成为电视台编辑制作的前进方向;而组建非线性编辑网络的关键就是要根据本台的需求设计出相应的网络组建方案,网络的安全稳定永远是第一位的,网络的性能特性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相信只要本着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你也必将能够建成一个完善的非线性编辑网络.

网络编辑论文:网络新闻编辑研究论文

前言

网络传播是一个全新的传播模式,基于“技术”而生的网络特点赋予网络传播一些全新面貌,对网络传媒这样一个“崭新的、上升的”媒体进行研究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在网络传播学众多的研究方向中,选取其中一个方面-----“网络新闻编辑学”作为研究主题;在众多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中,选取目前网络传播研究中选用较少的心理学视角,从受众的多元需求出发,探索网络新闻编辑规律。

为了全方位反映“网络新闻编辑学”的各个方面,本文从三个层面:“宏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思想与受众的多元需求”、“中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与受众的多元需求”、“微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实务与受众的多元需求”进行分类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注重“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研究”、注重“传受双方‘良与不良’的互动研究”、注重“传播理论与新闻实例相结合的研究”。

本文第二部分,通过对网络传播特点的深入分析,提出“‘开放式’是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这一论点。文中各个部分的论述都是基于对这一基本规律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本文第三部分用了大量篇幅探讨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中“编辑思想”的重要作用,提出网络新闻编辑应该具有“全历史”、“全社会”、“全受众”“全天候”的编辑思想”。

本文第四部分对于“网络新闻策划”的研究是网络编辑研究中一个崭新的领域,学界目前对这一命题的研究还显不足。文中从“网络新闻策划的内容”、“网络新闻策划的功能”、“网络新闻策划的特点”等几方面展开论述。特别注意到了“经济功能对于网络新闻策划的要求与影响”、“网络新闻策划中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双收益?”“网络新闻策划的特殊形式”等问题,尝试通过粗浅的论述探索“经济功能在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中‘度’的把握”这一命题。

本文第五部分将研究聚焦于“网络新闻编辑实务”这一微观层面,通过对“网络新闻内容媚俗化倾向”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网络新闻编辑内容建构标准与规律”;通过对“网络新闻形式呈现方面不良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网络新闻编辑形式呈现标准与规律”。文中还首次提出了一些基于技术而形成的网络新闻编辑中的特殊手段-----“邮发之最/阅读之最---新闻之上的新闻”、“推销内容”等。

[page_break]

研究过程中,注重“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研究”、注重“传受双方‘良与不良’的互动研究”、注重“传播理论与新闻实例相结合的研究”。

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维度

一、问题的提出:

本文论题的选定与论述的确立基于这样一个现实层面:自1995年因特网在全世界出现,此后数以万千计的大小网站雨后春笋般地成长、发展。尽管各网站主营内容、经营模式纷繁复杂,但是提供信息与服务几乎是所有网站共同的目标。在这期间,诞生了一个全新的职业:网络新闻编辑-----以向受众提供信息及信息服务为工作任务的全新职业。伴随着新兴事物而来,学术领域可能更为关心“受众的需求对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影响”以及“受众的需求在网络新闻编辑过程中的具体体现”这一命题。具体来讲,就是要求学界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对以下问题展开研究:“什么样的信息及服务是受众关心的?怎样提供这些信息与服务被证明是有效的?有没有一些切实可循的标准可供参考?网络新闻编辑应涉及和不应涉及的领域是哪些?涉及的深度、广度是怎样的?网络新闻编辑过程中所涉及的受众、传者(编辑)、传播技术、信息等诸要素之间是何种关系?如何在它们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这一网络传播中的重要内容,源于现实的需要与紧迫性:

一、网络传播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对于整个互联网来说,它至今仍然处于儿童期(从1995年到今天,不足6年),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讲,缺乏经验的累积与规律的探索。全新的事物犹如空白的纸张,充满着待垦的诱惑。

二、网络传播是一个上升的领域。全新充满着悬疑,而“上升趋势”则意味着研究更有价值。不论从全球还是我国范围来看,整个网络事业仍然处在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网民数量连月增加、网页内容不断翻新、网络普及范围日益深广。这一切都说明,对于网络传播的研究有前瞻与实际意义。

三、网络传播的研究依然不足。相较于传统媒体,对于网络传播这样一个全新领域,,国内外的研究都比较薄弱。台湾学者在1997年曾经做过一项对“全球资讯网传播学术资源”的研究,他们利用关键词查询“与大众传播相关的网站”,在亚太地区共找到56个中英文传播研究和教育网站,其中台湾有38个,澳大利亚有9个,香港有3个,新加坡2个,日本2个,泰国1个,新西兰1个。至于中国大陆则未找到任何网站。[1]虽然到目前国内也有了类似“中国传播学评论”的传播学术网站,但关于网络传播的学术研究与日益增多的网络传播现象相比,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依然显得不足。

心理学视角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规律有自身优势与独特性。本文在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规律时选择心理学视角,从受众多方需求的角度审视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在论述中,更为关注受众需求的多样性特征、传受者的心理互动机制、以及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在满足受众需求方面的“足”与“不足”等问题。

我们知道,技术赋予网络的交互特征,使得传、受者的心理互动较之传统媒体而言更为经常更为深入,而传受者的心理互动深刻影响着网络传播过程的各个方面,因此,从这一视角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规律更易贴近与深入问题的实质。从另一方面来讲,目前学界对于网络传播的研究仍较多地停留在宏观层面的理论探讨上,例如: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探讨第四媒体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影响;2)探讨第四媒体与传播新闻传媒的关系;3)探讨新闻媒体网络的建设与经营;4)对国内外网络法规的评介;5)调查新闻从业人员使用网络的状况。”[2]而对于微观层面,比方说用心理学视角、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对网络传播实务进行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本文则试图从这一角度进行一些学理意义的尝试性探讨。

由于技术的密切介入,与传统新闻编辑不同,网络新闻编辑从诞生之日起就决定着它的内容、趋势等都将更多也更密切地受到技术的影响,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将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将影响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与方式方法。这种影响可能表现为渐进式,也可能表现为瞬间突破性。正是技术的深度介入,使得网络新闻编辑工作表现为更多的动态性、开放性。因此,对它的研究也必然应该选取动态、多维、开放的视角。

二、研究的维度:

传统意义上的编辑研究一般关注报道方针、报道策划、报道实务等三方面。这三方面立体地构成了编辑学的全部内容。网络新闻编辑虽然是一门全新课题,但对它的研究依然离不开上述三个层面的内容。因此,本文在研究维度的选择上采用了传统编辑学的方法,从宏观---网络新闻编辑思想、中观---网络新闻编辑策划、微观----网络新闻编辑实务三个层面进行研究。

宏观----网络新闻编辑思想和受众的多元需求:

本文将“编辑思想”做为论述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编辑思想”是传统编辑学研究的一个方面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编辑思想”一度被人忽视或者说从来被人重视不够,这或许由于网络传播的“技术决定论”或许是“传播主体多元化”导致的网络编辑工作的“唯技术”或“人人皆为传者,无需编辑”的现实倾向;而对网络编辑工作理解上的错觉与误读已经并且还在给现时的网络编辑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正本清源-----从源头上的重新认识将有助于网络新闻编辑具体操作的良性发展。本文从“更好地满足受众多样性需求”出发,提出“全历史、全社会、全受众、全天候”的网络新闻编辑思想,着重强调了网络新闻编辑应该具有的对历史、对社会、对受众的全面负责态度。

中观----网络新闻编辑策划和受众的多元需求:

长期以来,对于编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策划的研究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近些年来,随着媒介产业化进程,这一问题又重新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毫无疑问,对于网络新闻编辑研究来讲,网络新闻策划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网络新闻策划的目标是为了让自己的新闻产品能被更多的受众接受、喜爱,因此,对于它的研究一定是基于对受众的心理特点、多元需求仔细分析基础之上的。

网络新闻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立于媒介产业化的前沿,较传统媒体而言,它带有更强的商品属性、经济功能。这使得网络新闻策划在功能与模式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本文试图探讨“经济功能对于网络新闻策划的要求与影响”、“网络新闻策划中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双收益?”“网络新闻策划的特殊形式”等等一系列问题。目的就是尝试通过粗浅的论述探索“经济功能在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中‘度’的把握”这一命题。

微观----网络新闻编辑实务和受众的多元需求:

对宏观编辑思想与中观编辑策划的研究,目的是勾勒出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应有的一种宽广视界与胸怀,它们是隐性的、稳定的,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常态。而具体到“每篇稿件的选择、每个网页的建构、每条链接的设计”这些属于编辑实务方面的具体编辑工作,则更多表现为显性的、动态的、受众能够直接感受到的编辑成果。因此,对它的深入研究最具现实指导性。

通过对网络新闻编辑内容选择方面的“长与短”、“新与旧”、“软与硬”、“深与浅”“真与假”、“原创与整合”的研究;通过对网络新闻编辑形式呈现方面的“网页空间”、“信息编排”“版面色彩”“导航结构”的研究;通过对基于网络技术而形成的特殊编排手段----“新闻之上的新闻”、“推销内容的编辑手段”等等专题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回答“什么是受众讨厌的?”“什么是受众喜欢的?”、“如何满足并提升受众的喜好?”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为传受良性互动与网络新闻的高效传播找到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