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1 13:47: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函授本科毕业个人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毕业设计是对函授本科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透过毕业设计,我复习了以前在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体会到了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思想。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工程师,就应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本着建筑以人为本的思想,力求做到安全、经济、实用、耐久、美观;设计过程中,就应严格按照建筑规范的要求,同时也要思考各个工种的协调和合作,还有建筑周边环境的考虑等等。这些就要求工程设计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仅要抓住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矛盾,同时也要思考一些细节的问题。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规范是设计的航标,务必多思考、多体会,在设计中严格遵守规范要求,同时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注重对建筑规范的学习,不断加强对建筑规范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较少错误的出现。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学习,注重交流。遇到很多设计上的问题,我都做到不耻下问,不断向优秀的前辈们学习,得到了他们的很大帮助,同时自己也学习到了很多专业课堂上面没有学习到的实战经验。脚踏实地,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不怕苦难、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我在这次设计中最大的收益。我想这是一次意志的磨练,是对我实际潜力的一次提升,也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科研训练;学生需求;循序渐进
一、引言
大学生在科研活动过程中, 一方面总结和归纳所学领域的经验成果,巩固和深化已学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了解本领域最新的科研动态和发展前景,拓展新的或交叉领域(庄军等,2004)。《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指出“毕业论文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综合能力主要指“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英语专业毕业生学士论文的写作日益受到学者关注。孙文抗(2004)发现英语专业毕业生在领会论文要求、查找资料和英语表达方面存在明显的问题;王崇(2004)指出学生不清楚毕业论文性质和特点,缺乏论文写作经历、写作者基础写作知识、语言运用能力较弱,受到求职、考学等社会因素干扰。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是高校众多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熊淑慧(2011)提出基于学术语言、学术论文的语篇及科学思维三要素构建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过程的模型;张奕等(2009)提出“在管理体系的建立中促使学生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所学知识”的理念,并构建毕业论文检查、监控与评价、质量评估、控制与管理的多维立体化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管理体系。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生学习科研活动的一次实践,是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思辨性和创新性的综合教学环节。
二、构建师生关系
国内外学者对指导教师的角色和作用进行了探讨。Kuo & Chiu (2009:2) 将导师定义为“Instructors have individual conferences and meetings with students outside the class to discuss questions and problems that students were unable to resolve or clarify in the class.” Kuo (2011) 提出指导者愿意和学生会面并提供学生所需指导来完成他们的研究论文,并认为一位好的指导教师能够做到开放式沟通、有效的反馈并帮助学生在过程中成长。指导关系即是创造一种可以帮助双方成长并影响被指导者的一种关系。Cramer和 Prentice-Dunn (2007) 认为有效的导师应当意识到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影响学生科研活动满意程度和收获。Bruce (1995) 指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将有助于学生获得自主性、竞争意识和互相尊重,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身份感,增加学生自信心,使学生积极展示自我和拥有更高职业期望。张玲(2012)研究了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资质与职责,指出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教学研究经验和水平与毕业论文成功与否关系重大。融洽、信任、有效的关系有助于师生之间有效沟通和科研活动顺利进行,基于信任和协作开展科研训练和论文指导。
三、基于学生需求的循序渐进式科研训练和论文指导:个案研究
1.明确指导任务和过程
毕业论文撰写是学生学习进行科研的一种过程,王崇义(2004)提出论文写作指导是从宏观指导向微观指导过渡的过程,宏观指导包括认识指导、过程指导(选题、准备书单、搜集资料)和内容框架指导(拟定提纲和完成初稿);微观指导指修改论文并定稿(局部内容调整、语言润色、格式完善)。笔者负责一名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共计21周,虽为个案研究,希望能够提供一个微观视角的参考。指导过程分为毕业论文准备阶段和毕业论文正式写作阶段。准备阶段涵盖选题、文献搜集和阅读、开题报告和提纲写作;正式写作阶段涵盖初稿到定稿过程,如文献归纳总结、研究方法实施、研究内容与结果的科学性和意义等。郑悦等(2007:179)指出“本科生论文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做论文的各阶段技能和知识”。教师与学生对毕业论文各环节的认识应达成一致,巩固和深化学生专业知识、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性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帮助学生克服论文写作认识不清、情绪焦虑浮躁的弱点,达到阶段性和总体性目标明确,稳步完成科研计划。
2. 了解学生需求
王崇义(2004)提出写作过程指导是帮助学生解决论文写作中由笼统到具体、由“虚”到“实”有条不紊一步一步完成论文的策略上的指导。了解学生在论文写作中的问题和需求,教师做到“有的放矢”,就薄弱环节重点加强训练和指导。笔者采用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准备阶段调查问卷和正式写作阶段调查问卷,每个问卷各有10个问题。准备阶段调查问卷考察学生学术英语写作知识基础和对文献查阅和使用、研究选题、开题报告、任务书和提纲撰写的认识;正式写作阶段调查问卷考察学生对引言、文献回顾、研究方法、结论和意义、引用、参考文献、语体要求和英语表达方面的理论认识。问卷中的问题从完全不了解、初步了解、部分了解、比较了解和完全了解五个维度来获取学生对论文写作各环节的熟悉程度,保留一个开放式问题供学生反馈具体困难和所需帮助。
3.循序渐进式指导
准备阶段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通过英语写作课程和指导规范手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术英语写作理论前提,这对科研活动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和学生互动式讨论来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现自己的研究兴趣。选题是学生在毕业论文准备阶段所面临的困难和希望得到指导的方面之一。学生仅初步了解选题步骤,题目契合点不易把握,或过于宽泛而无法囊括所述领域,或过于狭窄而导致研究失去了广泛应用意义。此外,关于创新的概念,导师认为“创新”常常指突破某一问题的前沿,而学生认为“创新”主要指未搬用现成的东西(郑悦等,2007)。教师要对选题进行科学引导,可以推荐10至15个题目和摘要范例供学生阅读,讨论其合理性和适宜度,帮助学生认识选题作用。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话题列举出1至5个题目供教师评阅,教师避免直接评价题目的适宜性,而是由学生反思题目确立过程,教师给予补充或修正,从而促进学生更改或完善论文选题。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在择选文献来源、有效阅读文献、使用电子资源库、使用文献理论支撑话题方面迫切需要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反馈信息主要进行宏观指导,分析每个环节困难和找到解决方法,学生亲自实践并及时与教师沟通,提高科研活动的有效性。
写作阶段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引言、文献回顾、研究方法、结论和意义等环节熟悉程度,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采取恰当的指导方式。结果显示文献回顾写作和研究方法是学生正式写作阶段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文献查找和使用与献回顾写作紧密联系,前一项是实践搜集,后一项是对搜集的文献资料的理论总结、归纳和评价,是学生科研能力的综合要求与体现。教师应指导学生认识到文献回顾不是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盲目堆砌和拼凑,而需要论文写作者能够对所研究领域的重要历程和发展进行逻辑概述并给予评价。学生对定量或定性研究方法知之甚少,虽然不要求本科生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但教师应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原理去分析某数据或现象,锻炼学生思考、分析、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引用和参考是学术英语写作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学生可能具备了学术英语写作的引用和参考意识,但对于具体要求不甚熟悉,为了避免文献来源使用不当,如省略文献来源、盲目引用文献、曲解文献原意等而造成无意抄袭,教师首先帮助学生构建理论支架,了解文内引用、参考文献条目及学术语体特点等,然后通过示范法培养学生学术论文写作思维和构建学术语篇。
四、意义
Guterman (2007,引自Kuo,Ya-Hui, 2011) 强调本科生如果和指导教师之间拥有一个强烈的关系纽带则能够从研究实践中可以获得极大学习和成长。教师在指导学生科研实践活动中,应建立起融洽、信任的关系纽带,宏观指导与微观指导相结合,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研究话题、确立问题、撰写文献回顾、应用研究方法、思考和分析数据、总结并拓展研究结论和意义。基于学生需求开展循序渐进式指导,逐一解决科研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学生个人自身成长和发展,培养学生自主性、协作性、思辨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1] Bruce, Mary. Mentoring women doctoral students: What counselor educators can do. Counselor Education and Supervision[J], 1995, 35(2), 139.
[2] Cramer, Robert J. & Prentice-Dunn, Steven. Caring for the whole person: Guidelines for advancing undergraduate mentorship. College Student Journal[J], 2007, 41(4), 771778.
[3] Kuo,Ya-Hui. Applying a proposal guideline in mentoring English major undergraduate researchers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vidence Based Coaching and Mentoring[J],2011,9(1),76-82.
[4] Kuo, Ya-Hui & Chiu, Jean. Mentoring undergraduates in their research proposal writing: EFL students in Taiwan. The Mentor: An Academic Advising Journal, 2009. Accessed 1 November 2013 at: http://dus.psu.edu/mentor/old/articles/091216yk.htm.
[5]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K],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 孙文抗,英语专业学士论文写作现状分析,外语界[J], 2004(3): 59-64.
[7] 王崇义,加强毕业论文指导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若干问题的思考,外语教学[J]. 2004(6).
[8] 熊淑慧,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及构建写作过程模型,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版)[J],2011(2):126-132.
[9] 张奕,王健,构建多维立体化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管理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 2005(09),71-72.
[10] 张玲,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资质与职责的研究,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J],2012(4),76-77.
[11] 郑悦,张海瑛,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策略,中国成人教育[J],2007(9):179-18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219-02
一、引言
近年来,为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优秀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继续深造的渠道,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北京市教委在北京市市属普通高等学校中实行了专升本招生工作。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毕业生经过一定选拔程序可以进入本科高等学校继续学习。我校作为北京市市属学校之一,自2009年起,连续4年面向北京市4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招生。目前共有近900名优秀毕业生经过北京市专升本招生考试后到我校11个相关专业继续本科学习。专升本教育工作进一步丰富和体现了我校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特点,满足了北京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需要。本文结合学校实际,分析了普通高校专升本学生特点,并总结了目前高校专升本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我校在改善和提高专升本教育质量的专升本教育中采取的措施,为普通高校专升本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二、普通本科院校中专升本学生的特点
“专升本”学生,在进入普通本科学校后直接进入大学本科三年级学习,需要经过两年的本科学习。与普通本科大三本科生相比,“专升本”学生有以下自己的特点。
1.专升本学生的理论知识相对薄弱。与普通本科的大三学生相比,专升本学生入学时,普通本科的大三学生已经经过了两年的基础及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基础,大三年级的专业课程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而“专升本”学生虽然已受过系统的大学专科教育,大都有较为扎实的专业技能,但大学本科低年级本科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比较薄弱甚至缺乏,这使得专升本学生进入本科大三年级学习会感到有些吃力。
2.“专升本”学生都是专科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欲望强烈,学习时比普通本科的学生学习更加认真。但由于专科阶段与本科阶段培养重点的差异,专升本学生在专科阶段形成的一些学习方法往往不适应本科阶段的学习,会存在学习方法不当的问题。
3.由于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招生专业存在较大差异,专升本后的学习专业与专科所学专业存在差异或完全不同,造成专升本学生中大多专业不对口,同一班级中学生专业基础参差不齐。
4.专升本学生由于经历过大专的生活和学习,生活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强。
三、高校专升本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我校专升本培养措施
由于专升本学生所具有的上述特点,专升本教育作为衔接专科与本科教育的桥梁,在培养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教学培养计划与专升本学生不相适应。培养计划是培养学生的基础,培养计划的好坏往往决定了学生的培养质量的高低。所以,对于专升本学生的培养,必须根据其特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适合专升本学生的培养计划。目前高校专升本教育在培养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课程设置不合理,学分要求过高、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不适合、教学方法应用不恰当、教材的选用不合适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专升本质量培养的质量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是对专升本学生的管理存在管理方法不当问题。由于专升本学生在思想、生活和学习方面与普通本科生有其特殊性,在对专升本学生各个方面进行管理时,应该考虑到其特点,管理方法与普通本科生有所区别。我校近几年来的专升本培养,虽然学生数量相对普通本科来说很少,教学资源有限,但在培养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使“专升本”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适合专升本学生特点的教学培养计划。对于“专升本”学生而言,如果完全按照普通本科培养方案,让其按照大三课程进行修读,就会导致学生的不适应。我校本科教学中多年来实行学分制管理及分层分流分类培养的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专升本的培养中,在实行学分制管理和分层分流培养机制的基础上,根据几年来专升本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特点,2012年专门制定了“专升本”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对课程修读及毕业学分做了具体要求。2013年又对相应内容做了修订。有专升本学生的专业,按照学校的规定制定了专门针对专升本学生的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时增加了一些低年级开设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以补充专升本学生的理论基础,同时减少了普通本科计划中高年级比较难的课程。这种有针对的培养计划既能够补充专升本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课程教学,又注重进一步培养其实践技能课程的开设及提升专升本学生发展及就业的课程。在具体课程教学方面,对一些重要的专业课程,针对专升本学生单独合班上课,在教学内容及难易程度、教材的选用、任课教师的安排、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各个环节都与普通本科有所区别。以我校工商管理专业为例,每年新入学的专升本学生都单独设置2个自然班级,在课程设置中,为学生单独开设低年级的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还指定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为学生指定选修课程。这种课程设置使得专科阶段不是管理学的学生,通过修读这些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补充了其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空白,再修读大三的专业课程,就不会感觉吃力。同时,普通本科大三年级修读的专业课程《管理信息系统》,由于该课程对综合知识的要求比较高,在专升本计划中就不要求修读。学生在选择课程修读时,能够结合自身专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在保障知识结构完整性的基础上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学校的这种管理体制和培养方案,使得专升本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近几年我校专升本学生的毕业率、学位率都达到了95%以上。
2.加强和细化对专升本学生的管理。专升本学生作为普通本科高校中数量相对比较少的一个群体,在学生管理方面也需要与普通本科有所区别,采取有针对性的学生管理办法。在班级设置上,有的专业人数较多,需要单独成班,并指定专人负责和管理。比如我校的工商管理和会计学专业,近几年都有两个班的学生。在学生日常管理方面,除了有年级辅导员负责学生的一些日常管理工作,学院还为每个班指定了班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思想等各个方面进行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细化专升本学生的入学教育。专升本学生从专科到本科,面临着新的环境和挑战。往往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所以在学生入学时,学校、学院、专业各个层面都会对学生组织入学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尽快熟悉校园环境、生活作息、专业概况、班级同学及教师等信息。同时从心理上关心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得到新的归属感和对学校的认同,尽快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比如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在专升本学生入学时,除了组织学校规定的入学教育活动外,学院为每位新入学的专升本学生制作并发放《专升本学习指导手册》,对学生入学后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二是加强在校期间的过程管理。一方面是更注重本科阶段专升本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专升本学生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往往会有一定的自卑、失衡心理。年级辅导员和班导师会通过找学生谈话、召开主题班会,组织有针对性的班级活动等方式,引导和帮助专升本学生摆正心态,增强信心,以乐观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第二方面是学院和班导师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和各种班级活动,增强其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归属感。第三方面是班导师更注重对专升本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指导。由于专升本学生学习基础差异大,要针对每个学生进行专门化指导,如指导学生每学期的选课和学习规划,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我校各个方面细致而有针对性的过程管理方法在专升本培养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三是加强专升本毕业生的就业及升学指导,帮助专升本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由于社会的一些偏见等因素,专升本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压力往往比普通本科毕业生更大。为了帮助专升本学生就业,学校、学院、班导师各个层面都会组织并鼓励学生参加就业与考研专题讲座、主题讨论会,经验交流等活动,并为学生出谋划策,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规划好毕业后的职业目标,培养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按照自己拟定的目标,逐步实现个人理想。比如,对一些学习基础好、有望继续深造的学生,从入学开始,学院和班导师就会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定好考研目标学校,帮助学生制定考研计划等。近几年来,我校专升本学生就业率良好,并有不少学生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
四、结语
总之,专升本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部分,虽然人数相对较少,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却不容忽视。作为普通高校,应该从培养模式和管理等方面改善和提高专升本学生教育教学的质量,使普通高校中的专升本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特色,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多层次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江.我国专升本问题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9).
[2]蒋菡.高职教育视角普通高校专升本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J].新西部,2009,(06).
不断攀高的房价,让买房成为许多年轻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然而,就有那么一些不肯服输的人,坚信水滴石穿的道理,不气馁,不放弃,一步一个脚印地接近自己的目标。在国内知名的个人理财社区“挖财”论坛上,就有这么一位乐观坚韧的“女财主”雪梅兰:月收入不足三千,决心在五年内买车买房。
2012年本科毕业的雪梅兰,现在在苏州某公司工作,月工资3000元,扣掉五险一金,到手2700元左右。2013年,她和相恋三年的男友结婚,老公月工资2000元左右。虽然两人收入较低,但目前他们的存款已突破12000元。
关于理财,雪梅兰坚持开源节流的“四步走”原则。
第一步,记账。小两口花的钱,事无巨细,都要用“挖财”记下来。由于账记得详细,两口子省钱也特别到位。比如去超市买菜,雪梅兰会特别留意减价促销的,时令菜、荤菜间隔搭配,兼顾价格与营养搭配。第二步,把记账省下的钱存定期。每个月,他们根据预算,留下一部分钱,剩下的钱都放进银行,存期三个月、半年、一年不等,这样既可收获最大利息,又能保证资金流动性。第三步,信用卡。在消费方面,雪梅兰没有太大的用卡需求,但她可以利用信用卡的免息期,把卡里的钱存入银行收获利息。信用卡的优惠活动,也让他们省下一部分钱。第四步,投资。投资主要是投资自己。现在小两口父母健康,自己没有孩子,正是奋斗的好时候。雪梅兰打算边工作边读研,她老公也在接受函授本科教育,边工作边学习。她计划两年后,两人的工资都涨到4000元左右。除了理财方面的规划,雪梅兰还详细计划了买车买房的时间表。他们打算两年内买车,五年内买房,七年内为父母存一笔养老金。她介绍,苏州新区郊区的拆迁房价格不高,“上个月路过中介,看到38万可以买一套60平米的毛坯房。公司里的同事去年6月份买了一套120平米的拆迁房才55万元,还是精装修的。”这更让雪梅兰有了信心。
除此之外,雪梅兰也在尝试各种开源途径,比如摆地摊、开淘宝点、写小说,等等。为了接近目标,小两口正努力奋斗着。这个奋斗过程虽然偶尔伴随着艰辛,但就像“挖财”的口号“记账的人更富有”所说,奋斗的生活,必然会回馈奋斗者不一样的风景。(高晨04)
职场风声:与人交际的禁忌
不少人在职场中都遭遇过“称呼的尴尬”,“老板”、“老大”、“老总”……该选择哪一种来称呼领导呢?而同事之间,又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称呼最合适呢?如果你是初涉职场的新人,面对“称呼的尴尬”时该怎么办?下面几条,可谓是前人总结出来的职场称呼宝典,不妨好好学习学习。
不知道怎么叫,就先叫“老师”。新人进单位,首先应该对自己所在部门的所有同事有一个大致了解。如果是职位清楚的人,可以直接称呼他们“张经理、王经理”等,对于其他同事,可以先一律称“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叫声老师总没错。
变个法子喊高一档。刚进入一个公司,可以灵活一点,适时变个法子“高呼”同事。如,不知道同事的职位,就称他为经理,通过称呼暗示他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当然,时机要留意好,别在老总面前把普通的同事称为经理。
公司里亲昵的叫法,能少就少。有些人喜欢在公司里玩“哥俩好”、“姐俩好”,其实过分亲昵的叫法,一来容易引起别人误会,二来也会显得轻浮,特别是制度比较严谨的公司,这还是蛮犯忌的。
和同事相处的小禁忌
第一 要认识到大家同在一间办公室里工作,和睦相处形成一个和谐一致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否则科室的正常工作可能都要受到干扰,作为职场人要有和同事和睦相处的能力
第二 人都是有感情的,有可塑性的,是可以被说服的。因此和同事友好相处是完全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