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转型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1-23 08:57:35

业务转型论文

业务转型论文篇1

2.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而对金融行业来说,不存在实体化的物流,只有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互联网较传统金融的最大优势在于将无数零散的信息和数据实现了低成本的对接,从根本上打破了结构问题所形成的信息不对称,同时大数据将信息数据进行挖掘、搜集、加工和处理,使得信息对接的功效得到增强。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大数据与金融有天然的弥合性。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有别于传统金融的新金融模式,其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平台等互联网工具,秉承“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采用安全、可移动的互联网技术,能够对传统金融模式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井喷式发展对证券行业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个方面来自诸如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型的互联网企业利用自身客户和营销渠道优势积极参与线上证券业务,通过极其低廉的交易成本和广阔的销售渠道,以证券经纪业务为切入点和立足点,逐步渗透至整个券商零售业务;第二个方面是网络证券经纪牌照的放开,对传统证券经纪业务的巨大冲击,最终券商只能迫于压力而对传统业务进行改革。经纪业务是证券公司的老牌业务,也是证券公司的稳定利润来源,以往传统的经纪业务受众具有价格敏感、品牌认知程度低、可变性强等特点,这些也恰恰能够成为互联网企业向传统证券公司进攻的武器;互联网券商可以利用自己的营销渠道和成本优势,利用大数据支持下的信息为更多的投资者提供全面准确的市场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给投资者带来的非系统性风险,同时互联网券商很有可能将证券零售业务变成“价格战”的主战场之一。放眼全球,不乏优秀的电子商务企业成功经营网络证券业务的例子,比如日本的乐天证券,其通过集团的协作和资源整合效应,将其他金融子版块和自身的业务利用集团电商平台进行整合和优化,将集团整个金融产业链的协同效益发挥到了最大,从而使得自身在日本网络证券交易量中牢牢占据前三的位置。从以往海外发达经济体的经验来看,网络券商的集中程度较高。2013年日本个人股票委托交易量主要集中在五家网络证券公司,市场份额达到71.20%。因此,放开优秀互联网平台新设或控股证券公司展开网络证券业务,对于目前集中度较低的经纪业务则会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当前国内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收入占全部业务收入的比重自2007年至2013年分别为54%、71%、69%、56%、51%、39%和48%,经纪业务几乎占据了券商全部收入的半壁江山,被视为证券公司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前几年证券经纪业务保持较为平稳的收入态势和占比率,是因为佣金费率下降有明显放缓的趋势。2014年2月,由腾讯公司和国金证券联合推出的一款证券经纪业务金融产品———“佣金宝”的正式上线,被业界视为互联网金融向传统证券经纪业务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三、海外网络券商发展状况

佣金费率下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监管政策开放和新技术运用。海外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券商的佣金费率伴随着政策管制到政策开放而呈现下行趋势,未来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使得证券行业的收入结构也将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动:由过去的过度依赖证券经纪业务分散至承销业务、并购业务、做市商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从而实现收入结构由“一枝独秀”向“百花齐放”过渡。以美国的证券经纪业务为例,先后在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经历了两次佣金价格战,分别催生了嘉信为代表的折扣经纪商和一批如E-Trade的纯网络经纪商,而后者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交易方式更加便捷。这两次价格战也使得美国证券经纪业务的佣金率快速下滑,从1976年的0.73%持续回落到1999年的0.08%。日本在2000年左右也经历了互联网券商的高速发展,网络券商的佣金战使得行业佣金率水平在2000年前后下降了50%以上。中国证券行业当下现状与21世纪初的发达经济体,如美国,日本情况较为相似,券商业务佣金费率下调趋势已不可逆转。当经纪佣金收入增长日渐疲软后,证券行业如何实现转型及结构调整,已成为当前各家券商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虽然中国当前的互联网总体环境较之21世纪初的发达经济体有很大差异,但深入分析对比国内外证券经纪业务面临互联网金融冲击时的业务调整思路,有助于为中国证券业提供发展经验和未来变革途径。

四、经纪业务如何转型

业务转型论文篇2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产生的影响

(一)刺激投资,提升财务信息的真实度与可靠性

随着我国税收制度与财务制度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税收制度日益呈现出与我国企业内部的会计财务制度相剥离的状态,从而分化出税务会计这一会计系统分支,以此给税务部门提供一定的信息,同时,有效地协调了应税收益与会计收益之间的差异,促使增值税在企业财务中发挥直接性的积极的良性影响。以增值税的转型为基础,从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过渡过程中,促使企业在注重产品价格优势的同时,考虑其他的竞争因素,使企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调整。增值税的改革,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给企业产业结构的转化提供了动力,指引企业从集约型向投资消费型产业结构转变,成本及产品不再是企业竞争的唯一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想被打破,换来的是对竞争优势的动态性认识,使企业不断变革其竞争力,认识到持续竞争优势的存在,不断创新发展,提高自己能力之上的动态能力,获得长足性发展的动力源,从而促进企业财务方面的变革,保证了企业会计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企业的发展是一个联动效应的过程,企业是在与其他经济主体的相互联系下,得到进一步壮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是企业诚信经营,取得长足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增值税的转型刺激了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企业规模发展得到了有效的推进消费型增值。但是会使企业的损益波动很大,这是因为企业资产的偿债能力及运营能力受到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使得企业投资成本制约固定资产决策,增值税对投资收益本身没有整体性的决定作用,只是决定企业投资成本的因素之一。然而,这种对投资成本的决定性作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市场的活力,加快企业规模化生产的步伐。而且,企业为了获得有效的投资,就会加强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关注,促进了会计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二)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增值税的转型不会对企业净资产产生任何影响,但却会影响到企业的净利润,使得净利润得到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增加了企业回报率,从而使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了提升,另外,企业的进项税额也无法抵扣,这就使其变成了企业的流动负债,这就降低了企业的流动比率。固定资产周转率作为企业资产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固定资产的周转率与企业资产的运营效果成正相关,这就在税收转型之后,企业的固定资产大大地减少,从而导致固定资产周转率的加大。

(三)激发企业分配活动的活力

企业的投资在增值税转型之后将会大大地增加,这不仅提高了企业的利润和收入,而且通过这个运作,企业将不断减少自身的积累,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分配活动。尽管企业纳税将会在增值税的转型减少,但相应的会提高企业的投资的效率,这样一来,企业资金的开源与节流就会相互抵消。虽然,企业分配不会受到增值税的转型而增加,但是将会促进企业分配活动的动态性发展。

(四)促进企业的筹资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筹资活动必然带来一定的影响,表现在企业的投资规模将会得到扩大,常常会对企业活动的开展产生一定的刺激性作用,因为,在传统模式下,企业设备投资只能通过内部融资和企业进本积累来进行,或者是运用一定的资本市场,如利用债券、股票以及贷款等方式,利用外部筹资来进行筹集,之后在进行相关设备的投资,并且提供一定满足性条件。因此,增值税的转型对企业筹资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基于增值税转型后优化企业财务的对策

(一)企业加快投资运营并建立财务会计诚信机制

企业应抓住增值税转型的机会,加快投资运营,通过投资行为扩大企业的发展规模,引入财务会计诚信机制,提高企业的会计财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使企业形成口碑效应,提高企业的诚信度,从而进行有效投资,扩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与生存能力。

(二)从企业盈利能力提高的层面,转变财务管理模式

增值税转型后,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不仅使企业财务方面得到了改善,也促使企业的营销渠道得到了拓展,同时增强了企业相关产品的竞争能力。基于此,应转变财务管理模式,引入“诚信机制”,实现企业财务的正常健康运营。

(三)合理进行企业的分配活动,全面激发企业活力

针对增值税影响企业分配活动,导致缺乏活力的现象,企业可以针对这种现象做出均衡的分配活动,促进企业资源结构的合理化配置,细化产业分工,不断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在消费型增值税的制度下,重复征税的现象被屏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税收债务负担,对技术的改造及新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推动型作用,给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政策支持。

(四)以增值税转型为契机促进企业的筹资活动

在我国,目前重复征税的现象比较容易出现,这是因为增值税的征收范畴还不包括营业税。因此,企业应通过争取相关的政策优惠等方式减轻增值税,同时通过企业对各种资源的优化整合,以增值税的改革转型为契机,合理资源配置,以此企业进行各方面的融资渠道进行投资,真正得到增值税的进项抵扣相关的政策优惠。

业务转型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2

我国在1994年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后,增值税一直是我国第一大税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生产型增值税的缺陷日渐显现,主要集中在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抵扣外购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这极大地限制了企业技术革新的积极性。而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抵扣外购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有利于提高企业扩大投资、更新设备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在全世界迅速蔓延。为应对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恶劣影响,振兴我国的经济,拉动内需,2008年12月1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行业统一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但是该转型是否真的能够起到预期的效果,这个问题一直是税务专家最关心的话题,国内对于增值税转型的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下面分别对四个方面的文献进行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缺陷和未来研究趋势。

一、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影响的文献回顾与分析

(一)增值税转型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

王素荣,蒋高乐(2010),根据最新的数据资料,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重点研究了增值税转型前后不同行业的受益程度,并且主要考察了增值税转型前后农林牧副渔业、采掘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信息业、制造业等五大行业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变化,分析、揭示增值税转型对不同行业带来的巨大收益。王素荣、付博(2011)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比几年各个行业的投资比例,以及增值税抵扣额,对增值税转型的行业效应和微观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掘业、水电煤气供应业和制造业是增值税转型受益较大的行业。李建人(2010)认为除了融资租赁业以外,增值税转型对所有行业都应当是利好消息,重点对比研究了增值税转型前后对融资租赁行业的正负影响效应。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柳建启(2011)运用理论以及简单的公式,论述了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增值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的增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增值税转型可以减少增值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的应纳数额。研究了增值税转型商业企业和工业企业所得税的影响,结果显示增值税转型对工业企业的影响程度大于商业企业影响程度。骆阳、肖侠(2010)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披露的江苏省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为样本数据,分析了增值税转型后可能对江苏省沪市上市公司增值税税负、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产生的影响,同时还对高新技术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税负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在增值税转型前和转型后的不同影响。结论是:一方面增值税的转型,将使高新技术企业增值税的应纳税额降低,并且无论是在应纳税额上,还是在税负率上,都远远高于非高新技术企业。另一方面增值税转型后江苏省沪市上市公司的整体税收负担将大幅度下降。蔡昌(2009)运用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增值税转型给企业及行业在税收负担方面产生的影响。结论是,增值税转型后,设备制造业和装备业将会成为税收负担受益最大的行业,而生产型出口企业、建筑安装业、金融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等几乎没有变化。文章还分析了增值税转型对投资的影响以及对经济的长远效应。

(三)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聂辉华、方明月、李涛(2009)以全国所有的企业为样本数据,采用面板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雇佣和研发行为以及生产率在增值税转型前后发生的变化,同时还考察了企业行为对优化产业结构和就业形势的影响。最终发现增值税转型对促进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且提高了企业的资本劳动比和生产率,但是也产生了一个问题,即显著地减少了就业,引发就业问题。赵颖(2009)阐述了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几种影响,然后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可以采取的措施。顾园(2011)探讨了增值税转型前后固定资产相关业务会计处理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此次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负及利润的实质影响。郭红梅(2009)从增值税转型的背景出发,研究了在此背景下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同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朱娟(2009)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了增值税转型前后,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时间、投资对象、投资金额、投资评价指标以及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等五个方面产生重大变化。同时还提出了在增值税转型的背景下,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卢锐、许宁(2011)运用理论模型以及2003-2009年增值税试点地区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对增值税转型给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增值税转型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另一方面,增值税转型前企业因为该次转型的特点而推迟固定资产的投资行为以及企业对政策的预期效应等可能使得固定资产投资出现短期波动性。

(四)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影响

张欣(2009)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比两种增值税类型下税后利润、投资设备进项抵扣、投资净现值、投资内含报酬率、年平均投资报酬率等来阐述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财务影响。陆群(2009)从增值税转型的背景出发,结合案例重点分析了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实质影响,包括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影响。王秀果(2010)首先对增值税及增值税转型的概念进行了论述,其次从转型前的生产型增值税的弊端着手,比较详尽地阐述了此次增值税转型的原因以及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重大意义,最后重点剖析了新的增值税类型对营业净利润、企业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以及对现金流量表等在会计处理方面产生的影响。盖地、梁虎(2011)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增值税的费用实质及其会计目标为起点,借鉴所得税会计的有关原则,采用“财税适度分离”的会计模式和“价税并流、账内循环”的方法,设计了“消费型增值税”费用化处理的基本框架,旨在促进增值税会计的改革与完善。郭恒泰(2010)采用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根据增值税转型中的优惠条例,阐述了增值税转型前后,企业在会计处理方面产生的变化,包括购进固定资产、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出口退税等方面。

二、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趋势

(一)研究局限性

首先,增值税转型自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自今只有短短的三年多时间,文献数量较少,研究成果不多,导致研究数据量不足,影响结果的完整性。

其次,纵观增值税转型现阶段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在经营绩效和企业价值方面还未涉及,或是涉及较少。

再次,已有的研究对象一般是上市公司,因为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相对公开,取得数据较为简便,但是增值税并不仅仅是上市公司需要缴纳,一般的企业同样涉及增值税的缴纳问题,因此,增值税转型对非上市公司也存在影响,这样就使得研究数据存在可比性不足的缺陷。

最后,在研究方法上,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分析、案例分析,以及少数的实证分析。单纯的理论分析很难提供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的经验证据,案例分析虽然很具体,但是分析对象往往只是一个企业或者是几个企业,研究结果可能只是个别现象,不能推广到某个行业或者是其他行业,缺乏可比性。

(二)未来研究趋势

随着增值税转型实施时间的不断推移,增值税转型的研究成果将会越来越多,研究范围将会越来越广,研究内容将会越来越深入。根据对现有文献的总结分析,本文认为以下几方面将会成为增值税转型的在未来的研究趋势。

首先,增值税转型在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及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影响四个方面的研究已经足够充分,但是增值税转型在企业经营绩效和企业价值的影响方面只有少量涉及,而这两方面对于企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企业经营绩效和企业价值将会成为增值税转型的重要研究趋势。

其次,针对现阶段研究对象仅局限于上市公司的问题,随着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非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将更易于取得,从而使增值税转型的研究从上市公司延续要非上市公司。

最后,在研究方法上,针对现有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研究方法的不足以及实证分析法在其他领域的广泛运用和逐渐成熟,实证分析法将成为增值税转型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素荣,蒋高乐.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财务影响程度研究[J].会计研究,2010(02).

[2]王素荣,付博.增值税转型的政策效应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05).

[3]李健人.增值税转型与转型中的增值税[J].财经问题研究,2010(02).

[4]柳建启.增值税改革对上市公司企业所得税负的效应分析[J].税务研究,2011(08).

[5]骆阳,肖侠.增值税转型对江苏省沪市上市公司税务影响的实证分析[J].税务研究,2010(05).

[6]蔡昌.增值税转型后的税负变化及其影响[J].税务研究,2009(05).

[7]聂辉华,方明月,李涛.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9(05).

[8]赵颖.浅谈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和对策[J].财会研究,2009(01).

[9]顾园.新增值税制度下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及财务影响[J].税务研究,2011(03).

[10]郭红梅.增值税转型背景下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J].财会研究,2009(01).

[11]朱娟.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影响[J].财会研究,2009(02).

[12]卢锐,许宁.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J].会计研究,2011(06).

[13]张欣.全球金融危机中消费型增值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0(05).

业务转型论文篇4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越来越凝聚共识,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转型发展高校的共同追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高校中文学科越来越边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影视、互联网等媒体产业突飞猛进,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对中学语文师资提出了新要求。当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不例外。面对以上新形势、新挑战,一些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却置身“象牙塔”,独处一隅,坐井观天,跟不上高等教育改革步伐,与时代和社会发展脱节;教学上仍然沿袭老一套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因循守旧,不善创新;在人才培养方面,固守精英培养观念,仍然认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不能与时俱进,就业难成为严峻现实。

(二)盲目攀比,定位不准确,不能“因地制宜”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在层次结构上存在层级化和差异化,大体可以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研究型大学,重点培养学术型、理论型人才;第二类是以教学型为主的普通高校,侧重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第三类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即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目标是岗位型、技能型人才。在当前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将自己定位于应用型本科大学,是更符合实际的科学定位。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基本定位是,“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应用学科专业;强化实践实训教学,提高应用能力;重视应用研究,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理论应用和技术能力,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基层管理服务的应用性专业人才”。[1]根据其能级定位,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不能盲目地向重点名牌高校看齐,而应该着眼于服务地方社会发展与学生成才需要的契合点,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和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的提高。然而,很多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地方高校一味攀比,盲目追求“高、大、全”的发展模式,仍注重人文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培养,严重脱离地方高校自身的实际,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地方社会需求脱节。

(三)受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弊端的制约,难以“破茧成蝶”

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长期以来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同时,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该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实践环节、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相对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往往过高、范围过广,以培养宽口径、厚功底的“通才”为其目标,过分强调通才人才的培养。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大部分毕业生理论知识不扎实,又缺乏实际工作需要的熟练技能。在课程设置方面,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局限于文学类科目,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在实践环节上,由于一些高校不重视,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学的知识仅仅停留在纸上,动手实践能力差,不能较快地适应社会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一味地注重学术型、研究型汉语言文学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轨。其结果造成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性不强,学生就业缺乏竞争力,未来发展空间受到严峻挑战。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发展的应然要求

近两年来,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舆论和呼声日益强烈。从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的成立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的,从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到2014年、2015年连续两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在河南驻马店召开,目前在教育部和各省份的引导和推动下,在社会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在部分本科高校的积极探索下,一场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展开。在当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究竟是雷打不动,还是相时而动?是按部就班,还是与时俱进?是讳疾忌医,还是把脉问诊?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明确办学定位。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人与社会现实存在很大的脱节,人才培养与社会现实需求“错位”或“疏离”,那么我们就得反思我们的教育本身了。作为地方院校充分认识到当今社会大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需求的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人才培养要具有前瞻性;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远离社会,它就没有生命力。因此,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成为当前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目标。然而,至今仍有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转型发展,提出质疑和异议。有人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基础性学科,凸显的是人文性,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凝聚民族精神,提升国民素质和人文素养的重任,不应强调应用性。也有人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和理工类专业不同,不能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生产力,不应追求应用性。凡此种种观点,都是对应用性理解的误区。“按照教育学发展的理论思想,任何一门学科是否具有应用性和具有多大的应用性将决定着该学科在体制的构建上是否能够达到完善和是否能够处于较高的发展水平,所以一个学科的应用性是衡量该学科的重要标准。”[2]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不足的现象,应用性强调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将专业知识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的工作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活跃在社会各行各业,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不仅仅是具有扎实的理论和完善的人文素养,更需要具备一种务实、深入实际的工作素质,而不是清高、夸夸其谈,轻飘飘地悬浮在空中,只会纸上谈兵,摆花架子,没有应付实际事务的能力。同时,还需要他们具备书面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以写作能力为例,良好的写作能力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用性的典型体现。然而,很多毕业生写作能力,尤其是应用写作能力欠缺,成为不争的事实。就地方本科高校而言,“面对新的形势,地方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转型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否则汉语言文学专业生存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3]因此,必须顺应时展趋势和高校转型发展大局,要赢得主动。

三、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原则

高等教育有四大基本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传承文明。从高校的职能来讲,服务社会、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地方本科高校只有在“以服务求支持,以服务做贡献”中,才能得到地方的大力支持。地方高校担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任务。从当前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流向来看,毕业生主要是进入地方中小学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等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的人才培养必须立足地方,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原则,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才能人尽其才。

(二)以应用性为导向,与人文性统一的原则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人文性很强的基础性专业。过去,过多强调该专业“人文性”的一面,而对“应用性”特点重视不够,讲得不多,理解不深,甚至忽视其“应用性”。地方本科高校不仅仅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更要注重学生将知识通过一定的技能应用到日常的生活实践的能力。今天我们强调要突出应用性,但不能从一端走向另一端。因为人文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赖以存在的根本,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血脉,丢弃了这些血脉,汉语言文学也就不成其为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会失去灵魂。无论怎样转型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不能丢。我们不能在追求应用性的发展中,失掉了人文性的底蕴。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人文性”与“应用性”统一的专业。相对于传统学术研究型人才,我们应致力于培养融人文性与应用性于一身的人文应用型人才。

(三)以应用性为导向,与特色性统一的原则

专业特色性是高校基于一定的办学思想,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积淀和形成的特色。专业特色可以体现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可以体现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可以体现在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凸显为地方特色服务等方面。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成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不在少数。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转型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应用性为导向的同时,也要注重特色性发展。如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方面,可依托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及研究成果,精心设计地方文化系列课程,注重学生个性特长和独特能力培养,凸显与众不同的专业特色。

业务转型论文篇5

2010 年底,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会,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批复,“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正式成立。国家发改委相关领导表示,这是我国第一个全方位、全省域的综改试验区。在此之前,国务院批准建设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8个“综改试验区”,而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主题这是第一回。由于山西省长期以来对资源的高强度开采,导致资源利用率较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安全生产事故多发、支柱产业粗放单一、资源枯竭等问题一一暴露,传统经济产业发展的深层矛盾和问题变得十分突出。因此,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现转型跨越式发展。

2设计创意产业对实现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的积极作用

“创意产业”理论的奠基者约翰 ・ 霍金斯(John Hawkins)指出15大产业属于创意产业的范畴,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工艺品、设计、时装、电影、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研发、软件、玩具和游戏、电视和收音机、视频游戏。”[1]同时指明创意产业就是让包含创意的艺术或文化形态大规模地直接与市场接触,且产生经济收益。

2.1设计创意产业是提高山西省企业产业附加值的重要动力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曾于1985年提出了价值链理论,且从价值链构成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如何才能得到其竞争优势。波特认为每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营销、发送以及对其产品进行辅助的各种活动的集合体。而所有的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转型”理论的杰出专家厉以宁教授指出,经济转型的主体是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的主力军是优质企业。[2]为此,政府要大力培育优质企业,使它们较快实现经济转型。因此,笔者认为实现企业经济结构转型关键是提高山西省企业产业的附加值。在此,我们可以根据价值链理论和“微笑曲线”理论来理解这一问题。著名的华人企业家施振荣(Stan Shih),在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理论。如果按照产品附加值的高低将设计生产销售的过程画一条曲线,那它将呈现出中间向下凹陷的曲线状。设计、研发、品牌和服务等环节,分布于“微笑曲线”两端,是提高产业附加价值的核心部分。而生产和制造环节,即曲线中部是增加附加值较低的阶段。于是,一个“微笑般的曲线”形成了。在此观念的指导下,一个企业只有不断朝着附加值高的区域挪动,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经营。我们可以看到,微笑曲线一端的设计、另一端的品牌营销都与设计创意产业息息相关。因此,山西省的经济转型就是要从微笑曲线最低的部分向翘起的两端转变。

2.2设计创意产业是促进山西省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

1)更新山西省的主导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一般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在产业体系中处于领先地位,代表着该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或趋势的产业。[3]一个国家和地区范围内主导产业的选择与更替是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发生作用的关键。选择主导产业通常应依据以下条件,从市场角度来判断,主导产业的未来前景应是广阔的;从技术的创新性与进步性的角度来判断,应该优先发展高技术水平、高文化含量,以及利润贡献大的产业。按照以上标准判断,设计创意产业对于山西省而言,应该是未来主导产业结构中最重要的一环,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山西实现转型跨越的目标。

2)推动山西省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设计创意产业,首先有助于山西省企业产业升级和结构的调整。从产业属性上看,文化创意产业本身既是生产型服务业,也是消费型服务业,不仅包含了制造、设计、研发、销售等领域的活动,而且包含艺术、文化、休闲、娱乐等消费领域的服务,再加上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融合性、低资源消耗的特点,因而能加速第一、二产业的“三产化”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合理化。[4]这样一来,设计创意产业在用新的思维方式或新的经营理念满足新的社会需求的过程中,会逐渐成长为一个支柱型的产业,并成为调整与优化社会产业结构级次的先导。

3国内外在设计创意产业方面已取得的成功经验

在设计创意产业推动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特别是经济转型发展方面已经迈出了先行的一步。本文以1997年的“新英国”构想计划和我国无锡市的创意产业发展为例进行阐述。1997年,布莱尔首相上台,随即提出了“新英国”的构想,并且听从约翰 ・ 霍金斯的建议,开始大力扶植创意产业。至今,在英国的伦敦,设计创意产业已经超越金融业成为第一产业。设计创意产业已然成为英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英国社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英国政府能够将主导性的产业从传统的工业成功的转向了创意产业主要得益于对软要素的投入,包括对教育研发、人才创新的大力推进,特别是设计创意产业这一部分。从1998年,布莱尔首相提出《创意产业图录报告》到2000年,英国创意产业增加值超过500亿英镑,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7.9%,年增长率达到了其他产业的3倍之多。[5]可以说,英国的设计创意产业实践为全球的创意产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我国江苏无锡市也站在了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发展设计创意产业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措施,短短几年间已取得卓著的成效。2008年,无锡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超过2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68%,2006~2008年期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45.22%,远远高于GDP和第三产业的平均增幅,形成了以动漫、游戏、工业设计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成为无锡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5]目前,山西省已经在设计创意产业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为山西省唯一的部级高新区,省城太原的高新区已经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列为五大产业集群之一,以动漫、网络游戏、影视研发设计制作和工业产品设计等为重点发展的内容。可以说,如果山西省设计创意产业能够得到持续良性的发展,那么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的目标也指日可待。参考文献:

[1] 霍金斯.创意经济:如何点石成金[M].洪庆福,孙薇薇,刘茂玲,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2] 张晓刚.论设计创意产业对我国经济转型的驱动作用[A].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论文集[C].2009.

业务转型论文篇6

一、引言

2014年财政部文件《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力争在5到10年之内我国管理会计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管理会计是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的会计,它通过加工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业务资料等相关数据,向内部管理者提供有助于经营决策的信息,从而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处于最优状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逐渐突显。能否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的作用往往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中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此外,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财务工作开始向经济业务具体事项的源头延伸,财务核算已不再是主要职能,以预算、规划、分析、管理、绩效等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会计职能日益变得重要起来,财务人员面临转型问题。在以上背景下,进行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转型的研究无论是在企业发展层次还是在国家政策层面都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财务人员转型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相对滞缓,无法为财务人员转型提供理论基础一项改革的实行,改革者必须要了解改革的目标、内容和预期效果,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推动财务人员转型也是一样的道理,要想实现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转型,必须首先要对管理会计形成正确清晰地理论认识,才可能设定可行适当的转型的目标、内容,确保推动转型的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并取得效果。回顾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历程,我国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引进管理会计理论,与管理会计的最早出的美国相比,足足晚了60年。且在近三十年间,由于社会各界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度不高,进行管理会计研究的人员远远小于财务会计且获得的研究资源极其有限,国内学者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的研究成果的介绍,没有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属于自己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这使得管理会计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现实经济的需求,也使得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转型缺乏清晰地理论指导。

(二)对管理会计人才的职业准入资格体系不完善,不利于财会人员的转型技术性强的行业为了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供保证往往设立职业准入考试。比如,对于会计行业来说,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注册会计师资格证等。然而,现阶段并没有专门这对管理会计设计的资格考试,管理会计往往依托着财务会计的准入标准,这极其不利于财务会计人员向管理会计职能的转型。建立既具可以考察专业技能,又着重考察胜任能力的管理会计从业人员准入资格体系具有十分的迫切性。

(三)管理会计的教育供给不足,财务人员寻求培训的渠道匮乏管理会计的教育供给不足,财务人员寻求培训的渠道匮乏首先体现在高等院校的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从目前情况看,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管理会计虽然是会计相关专业的必修课,但是很少有将管理会计专门作为一门专业对学生进行培养。

(四)企业内部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会计绩效考核体系,财务人员在管理会计职能下的转型缺乏具体引导财务人员在管理会计职能下的顺利转型并不单单是财务人员自己的事,企业高管的重视、内部职业规划的建设以及企业推崇的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等企业大环境都会对转型的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从目前来看,很少有企业具有完善的管理会计绩效考核体系,实现财务人员管理会计职能下的转型,虽然成为企业的普遍呼声,但却缺乏具体可行的考核目标。转型完成与否,完成的怎么样无从把握,极大的阻碍了转型的进度。

三、推动财务人员转型的现实思路

(一)加大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的科研投入,为财务人员转型提供理论支持

要想推动管理会计理论发展,必须提高全社会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已经逐渐显现,绝大部分企业开始意识到它的重要作用。首先,国家要加大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科研投入,发动高校的学者和专家积极引进管理会计的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形成中国化的管理会计体系,尝试构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在管理会计实际操作第一线的实践优势,积极推动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系统的创新,探索适合本企业的,更有效的管理会计运行模式和信息系统。

(二)建立注重职业胜任能力的管理会计准入资格体系,推动财会人员的转型

管理会计准入资格体系必须同时涵盖对专业技能和职业胜任能力的考核,对于专业技能方面可以将现有财务会计从业人员准入体系作为依托,补充管理会计人员从业的专业知识,构建更适于管理会计的专业技能考核标准。而对于需要着重强调的职业胜任能力的考核指标的构建,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简称AICPA)特别考虑了管理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制定了相关规定并提出了三种胜任能力。第一种是功能性胜任能力,具体包括建立决策模型,进行风险分析、计量、和报告的能力。第二种是个人胜任能力,包括职业风度、决策制定与问题解决能力以及领导、协作、沟通的能力。第三种是广阔的商业视野,具体涵盖了战略思维、批判性思维、行业、部门以及国际视野。

(三)增加管理会计相关教育和培训的供给,推动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转型

增加管理会计相关教育和培训的供给,首先要积极引导高等院校加强建设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加强对管理会计专业的方向建设,加大对会计高端人才的培养力度,争取培养一大批专业技能和胜任能力俱佳的管理会计人才,从而通过优秀人才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整个财务人员群体向管理会计职能的转型。此外,加强高校以及社会培训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实验性的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这样,既有利于高校获得第一手的实践经验,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度,又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管理会计理论知识,降低企业培训成本的同时为财务人员转型培训提供宝贵的机会。

(四)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绩效考核体系,引导财务人员在管理会计职能下的转型

企业要加快财务人员在管理会计职能下的转型,就必须积极引导这一转型过程,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绩效考核体系。企业可以根据管理会计的职能内容,并结合本企业情况,挑选对于本企业发展重要的几种能力,量化为相关指标。在与员工协商确定每年的目标及发展计划时引入这些指标,并将其纳入年终考核基准体系,从而引导财务人员在管理会计职能下的转型。举例来说,管理会计职能[s1]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技能和职业胜任能力。因而,企业可以将专业技能和职业胜任能力细分为具体的指标,比如建立决策模型的能力,进行风险分析、计量、和报告的能力;职业风度、决策制定与问题解决能力以及领导、协作、沟通的能力等指标,并给予各指标适当的权重,得出综合指标后,纳入年终考核体系。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2014年,财政部文件《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更是将管理会计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作为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重中之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目前看,实现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转型主要存在着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相对滞缓、管理会计人才的职业准入资格体系不完善、管理会计的教育供给不足,财务人员寻求培训的渠道匮乏以及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利于推动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转型,无论是对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还是对国家经济的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Z].2014.

业务转型论文篇7

[关键词]教师转型;大学转型;依存性

学界不乏关于大学教师的论著,但从教师与大学,尤其是教师转型与大学转型相关性方面探讨的论著少之又少,只在某些篇章有些零碎观点。事实上,大学转型与教师转型的相互关系,蕴含着极具实践价值的教育规律,值得我们研究与关注。一方面,推动大学转型,能够牵引教师进行相应的转型;另一方面,实现了教师的转型,必然推动大学的转型。在这种依存关系中,教师转型是第一位的。因为大学能否实现转型,最终取决于教师是否转型。如果一所大学占主体地位的教师体现不出相应的类型,那么,无论该大学自己定位为哪种类型,都只能是有名无实。例如,当前国内明确冠之以创业型大学的任何一所高校,其教师在整体上仍然属于传统型,尚未转为创业型,从而这些高校还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型。在领会大学转型与教师转型的相互依存关系之后,无论在理论上研究大学的转型,还是在实践上推动大学的转型,我们都会有意识地选择从教师转型视角切入,以小见大、由点及面来开展工作,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文主要从大学转型对教师转型的高度依存性出发,试从学理依据、历史考察、现实基础三个方面进行系统与深入的分析,以便获得大学转型与教师转型依存关系的确立。

一、大学转型对教师转型高度依存的学理

依据一所大学的变革与发展,主要体现在其结构性的学校主体、学科属性、办学层次以及功能性的职责与使命上。因而,在学理上确认大学转型与教师转型的依存关系,使其由常识转为一种理论,需要我们从以下方面来论证。

(一)有什么样的教师,才会有什么样的大学

高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教师是大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者来到大学,基于相应的学科与专业,而这些实施学科专业的主体,正是大学教师。校友们日后津津乐道的,往往是大学里的那些大师,在回忆起那些大师的时候,他们就会想到学生时代的大学,体味大学的风骨与精神。教师的学科属性,决定了大学的学科属性。一所大学的教师集中在哪些学科,这所大学就属于哪些学科门类的高校;一所大学哪些学科的教师最有影响力,这所大学的哪个学科就会最有影响力。可以说,有什么类型的教师,就有什么类型的大学。例如,如果一所大学的教师全是体育专业的老师,那么,这就是一所体育大学;如果一所大学的教师以纺织学科专业教师为主体,那么,这所大学必定是一所纺织行业特色大学。有什么层次与水平的大学教师,就有什么层次与水平的大学。评价大学,是一个世界难题。尽管如此,我们同样可以看出,那些排名靠前的大学,其教师的学术声誉亦在圈内更有影响力。同时,世界各国高校共同的重要工作之一,便是发掘尽可能优秀的教师,以此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与层次。可见,从层次与水平来看,大学转型对教师转型具有高度依存性。事实上,教师的质量决定了大学办学的质量。如中世纪大学一样,如果排除管理因素,大学教师的组成就是大学的全部的话,可以说,有什么层次与水平的大学教师,就有什么层次与水平的大学;教师的能力与素质,决定了大学的质量与声誉。

(二)大学转型的实现,最终在于教师

教师是大学文化的传承者,高校办学文化的转型最终体现在教师的转型。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战略目标以及价值追求,可以由学校领导确立,但是,要想使其在全校范围落地、扎根、开花、结果,则需要广大教师的认同和实施。教师是大学文化的播种机与传声器,只有通过他们,才能把这种办学文化广泛传播开来,对外连接各行各业,对内熏陶万千学子。教师是教学育人的承担者,人才培养定位的转型最终体现在教师的转型。作为大学的第一个中心与第一大使命,人才培养是大学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这项中心工作,全靠广大教师来承接。学校增设哪些课程,需要教师来完成;学校推行哪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来实现;学校确立什么类型的人才培养定位,需要教师贯彻落实,甚至要从改变教师的类型开始。教师是科学研究的生力军,高校科学研究的转型最终体现在教师的转型。对于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来说,学校能否创造出更多的应用性成果,并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最终要由广大教师来决定,看他们是否愿意由学术本位转向学以致用,也要看他们能否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性成果。对于一所刚刚起步的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学校力争创造更多的学术成果,改变学校的“专科痕迹”,塑造大学的学术文化,最终同样要看广大教师是否实现了由教学为主转向教学与科研并重,能否创造出更多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教师是社会服务的履行者,高校社会服务的转型最终体现在教师的转型。一所大学要在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的基础上增加或者扩充直接服务社会的职能,需要将这项职能转化为广大教师的工作任务。一所大学要从公益性的社会服务转变为收益性的学术创业行为,需要教师实现其学术产品、服务态度、价值追求等的全面转型。总之,大学的类型、水平与教师的学科、层次是相互依存的。一所大学要实现学科门类的转型,最终体现在师资的学科结构比例上;一所大学要提升办学层次,最终体现在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的拥有上。无论哪种力量引领大学转型,无论大学转向哪种类型,必先获得广大教师的理解、支持,并引导他们的工作与实践,最终实现教师的转型。

二、大学转型对教师转型高度依存的历史考察

自诞生以来,大学就不断变革与发展。当达到一个质的突破,大学便实现了整体的转型。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大学转型对教师转型也是高度依存的。对此,我们从教学型、研究型与创业型三种大学模式来分析。

(一)教学型大学与教师职责分析

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起源于中世纪的大学。意大利的波洛尼亚大学和萨莱尔诺大学,随后的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是高等教育的第一个发展形态,他们将人才培养作为单一的职能,教学育人作为大学唯一的使命。虽然个别学者从事科学研究,但那时的科学家只是业余爱好者,科学团体的成员也大多在大学之外,对科学的主要贡献并非由大学而是在大学之外作出的,大学当时还处在科学的边缘。中世纪大学从某个角度可分成两类:“学生大学”与“先生大学”。所谓“学生大学”,是指由学生主管校务的大学,例如波洛尼亚大学。大学行政事务由学生主管,凡教师聘任、学费数额、学期时限和授课时间等均由学生决定,教师惟一掌控的只有考试制度。“学生大学”的中心任务是教学,课程充满“实用主义色彩”,在学生的评价视野中,能让他们从教学育人中受益的教师便是好教师。所谓“先生大学”,是指由教师主管校务的大学,例如巴黎大学。教师负责制定规章制度、教学内容、学位授予等各种校内事务。教师不仅承担教学的任务,还要履行管理的职责。这里的管理,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管理育人,同样属于“教学育人”范畴。而且,那时尚未形成研究的文化氛围,自由辩论的影响力远远超出著书立说。个别教师开展了相关的或者纯兴趣的研究,只能归于教师职责之外的业余爱好。可见,在中世纪的大学,洋溢着“教学”的浓厚气息。中世纪的大学,其教学有许多让人诟病的地方。如没有普及书本,文字写在羊皮卷上,价格昂贵,只有教师拥有,传承给学生只能通过“老师念,学生记”的方式。但是,中世纪大学也有许多值得我们今天学习与借鉴的地方。例如,大学及其教师拥有较大的自治权,有些高校甚至拥有独立的司法权;虽然宗教色彩鲜明,教学内容崇尚辩论与理智训练,但总体上属于面向职业的教育,体现出务实的一面;在教育过程中,由于强调以教学为中心,甚至作为唯一的办学目标,从而使得学校的教学文化氛围浓厚,师生关系较为紧密。而且,师生自由流动性强,有利于激励地方政府重视大学建设以及下放办学自。中世纪大学教学价值的精神向度,是人类精神圣殿中一块永不褪色的丰碑,是当代大学重新定位其教学价值的重要标尺。

(二)研究型大学与教师职责分析

对于研究型大学的诞生,学界有不同的观点。普遍的观点认为,1810年,德国创建了柏林大学,颠覆了传统的大学模式,提出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此后,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第二项职能。也有人认为,研究型大学起源于美国,美国是现代大学理念和研究型大学的真正缔造者。在此,从德国研究型大学的创建以及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形成,来分析大学转型与教师职责的关系。柏林大学的创建与改革,开启了大学从事科学研究的新篇章,使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第二项职能,推动传统的教学型大学转型为研究型大学。这种转型,首先要有教师的转型。可以说,洪堡在倡导“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之际,并不是从大学转型的角度提出,而是为了推动教师转型,迫切希望教师把教学职责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至于成为高等教育史上的里程碑,更多的是后人根据柏林大学这一原则的历史贡献而赋予,这或许是洪堡以及柏林大学始料未及的。可见,从研究型大学的诞生来说,教师成为研究者是第一位的,一所纯粹的教学型大学转型为研究型大学,其着眼点首先是教师的转型。在洪堡倡导这一原则之初,科学研究在某种意义上并非是对大学组织职能的规定,而是对大学教授职业使命的一种倡导。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形成来看,同样证明先有大批研究型教师的出现,才有研究型大学的繁荣。19世纪,有1万多名美国学生在德国大学学习过,其中一半集中在柏林大学,大部分在德国大学的哲学院学习。这些留德学生回国后,有的直接参与创建了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大部分留德学生回到美国高校任教,大大地推动了这些高校成为美国实至名归的研究型大学。正如康奈尔大学原校长弗兰克•罗德斯所言,“许多美国新大学的教授本身就曾是这些德国研究生院的学生,这样,德国的学术影响和它所创造的新知识就不知不觉地渗入美国的课程当中”。可见,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建立,同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研究型大学办学理念的确立,到大批研究型教师的培养与引进,再到知识传承与知识创造的革新,最后到人才培养规格与学术文化的转型,一步一步由教学型大学转型为研究型大学。

(三)创业型大学与教师职责分析

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提出,大学的教学与科研要考虑社会的实际需要。这就是所谓的威斯康星理念,强调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形成了大学的第三大社会职能。至此,学界将高等院校的三大社会职能归纳为: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与直接为社会服务。从社会服务职能的出现来看,威斯康星理念孕育于美国的赠地运动中。19世纪60、70年代,美国兴起了一批赠地学院。这些学院以实用主义作为办学理念,注重与当地农工的密切联系,关注技术革新对社会的发展,扭转了当时美国学院因过度偏重古典教育而陷于空疏无用的状态,体现出了大学直接服务社会的职能。但是,这种社会服务型的赠地学院,建立在实用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学术活动之上。离开了服务型的教师,赠地学院也就达不到服务当地农工的目的。例如,赠地学院不但在课程方面创立农业、工艺等新的学科专业,而且在教学方法上也要进行变革,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组织学生到农场参加生产,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各个赠地学院普遍设有示范农场、示范车间,后来又建立农业和工程实验站,师生亲自动手实验,走出学校去观察自然,考察工业、社会制度及公共机构,自己动手设计并操作机器,等等。从这可以看出,没有大批教师的转型与实践,这些服务内容就不可能达成,赠地学院的办学理念自然无法真正实现。从创业型大学学术创业的出现来看,只有教师拥有了学术创业的相应条件,并具有饱满的创业热情,才能推动大学走向学术创业的轨道。

三、大学转型对教师转型高度依存的现实基础

教师转型与大学转型的相互依存关系,作为一种理论视角,同样来源于实践且指导实践。基于此,通过对当前高校转型现状(问题与成绩)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验证该理论,进而以此指引高校从教师转型推动大学转型与发展。

(一)教师的单一专业成长模式导致大学的同质化倾向

纵观国内高校,从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到尚无硕士学位点的普通本科院校,甚至再到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的来源大体一致,均是从学校到学校;教师的任务基本一致,很难体现出“学术职业分类”,在履行高等学校三大职能的基础上,均以科学研究作为第一追求;教师的发展通道一致,通过科研业绩点以及教学育人工作量,追求学衔乃至荣誉的提升。单一化的大学教师专业成长模式,导致中国大学只有一个模型,只存在发展层次的差别,尚未形成办学类型的异同。建设一批应用型本科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走向。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转型为职业教育。[14]实际上,这正是高校转型的契机。无论是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转型过来,还是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过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关键在于教师的转型。从目前来看,定位于应用型本科的地方院校,尚未实现真正的转型,因为其教师没有变化,无论教师来源还是业务素质,都与以前没有分别。这与国内提出创业型大学战略目标的高校一样,目前仍处在策划宣传期,尚未建成创业型大学,因为教师尚未从传统型转变。但是,无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类高校,还是那些以应用性学科占主导的创新性大学转型为创业型大学,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15]《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这就意味着,未来的若干年,将是大学教师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只有实现了教师来源的多元化、教师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教师发展通道的多元化,才能出现高等教育类型的多样化。

(二)教师的整体素质决定大学的发展状态

尽管我国尚未形成高校类型多样化,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看到了少数类型不同的高等院校。有些高校实现了质的飞跃,从一种类型转换到了另一种类型,或者说,具有明确的、与办学定位相吻合的发展特征,人们能够从其自身特征而将该高校定性为某种类型的大学。究其原因,还是教师素质的差异性。在通过教师转型推动大学转型过程中,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缩影”的华中科技大学前身之一的华中理工大学,最能体现大学转型对教师转型的高度依存性。从建校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40余年时间内,华中理工大学就从一所教学型院校转型为研究型大学,“1995年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前100名排名”中,该校已居全国第八位。该大学的转型与发展史,正是该校教师的转型与发展史。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校一直把教师的转型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与头等大事来抓。例如,20世纪70年代,当知识分子还被当作“臭老九”受到冷落时,该校顶着巨大风险,慧眼识“骏马”,实施了“广积才”的人才战略。

几乎同一时期,该校率先在同类院校中创办文科,加快不同学科教师的培养与引进,实现文理工管综合化办学;率先提出“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前面”的观点,大力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与科研能力。其实,已有许多学者对该校的成功经验进行过探讨。例如,办学者本人朱九思校长对该校的办学模式有一句话的概括:“从严格的意义讲,作为学校的领导人,如果不懂教育科学和教师的重要性,就很难办好学校。”学者在分析朱九思校长将“学校能否冒尖的根本原因归于抓不抓人才”时进一步指出,“所谓人才,学校里主要是教师,教师是根本……尽管很多人也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但将其上升到‘第一’、‘根本’的高度,还存在不足”。有文在分析该校向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转型过程中认为,值得高教界津津乐道的第一项举措便是“广积人”,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了“四大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校园建设)的首位。该校在总结办学经验时亦指出,“回顾几十年历史,每当学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明确了新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后,第一件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抓培养提高师资”。可以说,正是基于培养与造就一大批高素质高层次学术人才的办学逻辑,逐渐实现了该校“从原来以机电类为主的工科院校向文、理、工、管、医、农的综合性大学转变;从原来以教学为主向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并高度重视校办高科技产业转变……”最终通过教师转型实现了大学的转型。

参考文献:

[1]闫爱敏.培养人才是大学的中心工作——兼对大学教学与科研中心论提出质疑[J].现代教育科学,2005,(4).

[2]王家年.新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二级教学督导工作机制探析[J].大学教育,2012,(9).

[3][9]冒荣,赵群.两次学术革命与研究型大学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4]田静琳.中世纪大学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2010,(12).

[5]张意忠.大学教授的使命与责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80.

[6]吴培培.西欧中世纪大学论辩教学研究[D].深圳:深圳大学,2012.

[7]熊华军.中世纪大学教学价值的取向:在理性中寻求信仰[J].江苏高教,2007,(6).

[8]陈超.从学术革命透视美国研究型大学崛起的内在力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4).

[10]弗兰克•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

[11]杨艳蕾.当代“威斯康星理论”的新发展及其启示——以威斯康星大学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12,(5).

[12]杨光富.美国赠地学院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13]杨超.大学教师的学术职业分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46.

[14]600多所本科高校将转向职业教育150多所地方院校已报名转型[EB/OL].

[15]温正胞.大学创业与创业型大学的兴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3—14.[16].

[17]查有梁.浅议华中理工大学的发展模式[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1).

[18][22]华中理工大学40年的回顾[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3).

[19]朱九思.教育必须按规律办事[J].高等教育研究,1988,(3).

[20]别敦荣.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定位与战略——基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实践探索[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1).

业务转型论文篇8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又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可见,我国高教领域又一重大改革正酝酿出炉——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机制,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学层次来看,虽然大致区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型院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三类,同时也明确意识到各自的职责——研究型大学着力于培养理论研究性专才,应用型院校即地方性本科院校侧重于培养应用型通才,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着重培养应用型专才,但由于各类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层次、办学规模等不尽相同,所以各类大学想要尽善尽美地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满足区域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商务英语是适应时展而逐步兴起的一个新专业(方向),目前大部分地方性院校均设有该专业或方向。地方性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如何来建设商务英语专业(方向)、以适应国内外经济快速变化的形势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特别是我国提出“经济新常态”方针后,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日趋成熟,企业急需懂外语、精业务、有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无疑为商务英语专业(方向)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企业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么培养是摆在地方性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方向)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势头良好但面临转型我

国商务英语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得益于上世纪末商务英语研究会的成立。2003年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商务英语研究会主任联席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将商务英语作为专业独立设置”的工作目标,会议决定成立若干个课题组,“就近十年来商务英语的招生就业、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理论研究等做进一步的调研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尽快递交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学术机构,以便为以后的专业设置决策提供依据。”2006年教育部根据变化的形势对英语专业教育做出适应性调整,批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增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此后,商务英语专业(方向)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在全国各高校设立,截至2012年,我国拥有商务英语专业的高等院校共有146所,商务英语专业学生9201人,而仅在2014年全国获批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就有36所,可见商务英语专业和学生数仍保持增长势头。商务英语之所以发展迅猛,这与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有关。随着现代物流、电商、网购等新型交易平台的成熟,全球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国际商务公司、外资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机构、跨国公司中国分公司、境外中国公司、涉外机构、商场、宾馆、企事业单位办公部门等用人单位都青睐于既有专业知识又无语言障碍的商务英语毕业生。他们非常适合从事国际贸易、进出口贸易、跨境电商、商务谈判、翻译、涉外文秘和管理等工作。设想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也会越来越强,未来我国人才需求更加转向技术密集型和科技创新型发展,因此,传统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很显然满足不了现代产业升级和全球竞争加剧的需要,专业型、技术型和特色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将成为商务英语转型发展的一大趋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才是地方性院校商务英语的办学思路。

二、借鉴德国经验、结合自身优势培养商务英语人才

1.德国二元职业教育的本质

欧洲国家自从2002年《哥本哈根宣言》签署后就启动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计划,“哥本哈根进程(Europeanprocess)旨在整合欧盟各个国家的职业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最大化地共享,打通教育体制,实现欧洲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建立欧洲职业教育区,以便于各个成员国的职业学校的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及成绩可以得到其他成员国的认可。”经过十几年的拼搏,德国的现代职业教育在欧洲日臻成熟,这与德国固有的行业传统分不开。本着校企合作、深度融合、联合培养原则,德国职业教育执行的是“二元制”模式,即“办学主体有企业和学校这两元。其中,企业承担了职业教育的主要部分,职业学校作为企业职业教育的补充,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等适合以课堂形式进行的教育。双元制是一种极富德国特色的教育类型,在德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本质就是要利用校外资源来获取对校内课程资源开发的支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来培养技术含量高、又有一定科技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满足行业、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长期以来,德国职业学校对教师的引进也相当严格,无论是博士还是教授,都必须要有行业知识或企业经验才行,甚至拥有企业、行业从业资格证书是准入职业学校从教的一大硬件。

2.德国经验对地方院校商务英语办学的启示

(1)转型发展是趋势如前所述,商务英语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个新专业(方向),当初只是为了缓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商务人才奇缺的国情下设立的,可以说在设立初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该专业(方向)自身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表现为同质化现象严重,尤其是地方性院校,它们在师资、教学设备等方面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就随大流地设立了商务英语专业(方向),既缺乏明确的学科发展规划或办学定位,又缺乏校企合作、深度融合、联合培养的实际行动,结果也就体现不出办学特色,千所学校一个模子。正是基于此,党的十以后,我国明确提出了地方性院校要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建立应用技术型大学联盟的设想,暗示将对已经或正在转型的院校给予重点扶持,大力推广现代职业教育。此外,商务英语作为一门实操性很强的专业(方向),急需整合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建立学校与企业的联盟,采取联合培养、资助培养、订单式培养和课程交叉培训等模式来内化商务英语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培养既懂技术又有文化知识的内涵较高的专业人才。因此充分利用行业学院、网商商盟等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引进“学校”+“企业”的二元教育机制正是多数地方院校商务英语内涵式转型发展的趋势。(2)突出特色是根基如何转型?德国的二元职业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借鉴,但完全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往往是行不通的。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省、各地区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况且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与学校教育联系不是十分紧密,想要让企业迅速转变观念还得有一个过程,毕竟企业更注重的是利润空间,加上多数地方院校对地方企业的科技支持力度尚不够大,因此地方院校商务英语应考虑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而着力培育自身的特色,在掌握我国目前“经济新常态”以及“一带一路”的发展构想下对地方及周边人才需求做现状分析,有目标地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地域优势,构建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将专业设置与区域内相关行业、企业的需求对接,在把握地方和周边相关行业企业对商务英语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基本素质等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探索产、学、研融合的商务英语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模式,解决地方或周边制约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以及完善地方性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提高人才质量,突出地方院校商务英语的办学特色。(3)课程设置是保障过去,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英语应用能力为核心,以国际贸易能力为支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具有较强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掌握外贸知识与技能,能胜任对外贸易的随行翻译、涉外文秘、商务接待等岗位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课程资源只限于校内,很少关注校外资源的获取。但是,现代企业对商务英语毕业生有了更高要求,人员需求除了要具备以上基本素质外还需掌握一定生产技能和具有创新潜力。因此,地方院校商务英语在课程设置上应体现专业性、实用性、灵活性和可选择性优势,要让学生在学校和企业的协同教育中学到谋生的本领,而且掌握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终身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由于市场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是“语言基础+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综合素质”,英语是获取、应用专业知识的手段和工具,因此商务英语课程配置应是“英语基础课+商务知识课+应用训练课+综合素质课”。借鉴德国的二元制教育模式,引进企业参与办学,建立行业学院,深度开展校企融合,聘请行业专家授课,整合校内外资源,以及引进双师型教师开设个性化课程,成为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首选。实践方面,合理分配时间安排学生到企业、工厂、服务性行业进行专业实践,利用实践期间完成学业论文也值得考虑。(4)教学改革是关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在理论课教学上,淡化传统理论课与实践课程之间的界限,将一些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融为一体,课程安排上讲究创新与特色。课程安排都要紧密围绕“英语+专业知识+实用技术”的主线,努力达到“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标准,形成严密而合理的互联网教学体系,通过开发校外课程资源来构建校内课程体系。其一,在实践上组织模拟商贸谈判及参与涉外服务活动,通过与校外实践基地以及合作单位的各种合作形式使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带薪实习,参与各种商贸洽谈、翻译和对外贸易工作,参与生产车间劳动等。其二,强调开放式的办学理念,高度体现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即“厚英语基础、通外贸理论、重操作技能”。其三,在考核方式上,实施形成性评价和终期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理论教学考试建立以综合测试、答辩、口试与笔试、实操等方式相结合的新型考试模式。

三、结论

在地方性院校向应用技术性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商务英语未来的发展前景可观,但培养模式值得商榷。德国的二元职业教育已经走过了若干年,也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这对于我国正处于转型阶段的地方性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方向)内涵式发展无疑非常具有借鉴作用。但是,毕竟两国在教育体制和经济运行模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能有选择性地参考德国二元职业教育模式,又能结合自身的特点,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道路,这恐怕是未来地方性院校商务英语主动适应我国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

作者:颜健生 单位:贺州学院外国语学

参考文献:

业务转型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060-01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在出现公司的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市场占有率达到饱和状态等情况时,企业的决策者便会发现公司的总体利润、发展空间等方面已经不能令人满足,部分企业开始转型。在中国,企业转型已经形成一种趋势,那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对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多数企业能够实行企业转型战略方式,可见企业的管理者有一定的预见性和领导才能,企业的决策者实行怎样的战略在企业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表明企业管理状况如何在企业转型过程中影响甚大。

企业转型是指企业长期经营方向、运营模式及其相应的组织方式、资源配置方式的整体性转变,是企业重新塑竞争优势、提升社会价值,达到新的企业形态的过程。

根据调查企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结合有关数据分析、市场调查、专业理论知识的探讨,我发现企业转型从根本上追究,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一是内因,即企业内部的管理情况,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决策者的领导能力、业务管理等,二是外部环境,即企业之间的竞争,国家的方针政策,所处行业之间的竞争等,外因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内部原因才是对企业的战略决策有着生死的影响。

一、企业管理的含义

企业管理(Business Management)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具体的来说,企业管理其实就是“管人”和“管事”两个方面的内容;管人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比如招聘、任用、辞退、调岗、晋升、培训、职涯规划、EAP、激励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绩效考核和人力资源规划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的管理直接影响着业务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方面;除了管理人就是管理事情了,企业里的事情就是和业务相关的价值链条上的事情,从计划、采购、生产、市场到服务都是管理的范畴;企业管理是理性和感性相协调的,制度流程和感情要并用,没有人性化的管理,企业就一潭死水,即便有业绩也很难长久;如果光有人性没有制度和流程,企业也无以为继,所以好的企业管理是恩威并施,刚柔并济的方式。

二、企业转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人事管理方面:转型是战略层面的一种选择,转型的企业多是老企业或大中型企业,其员工人数多,人力资源结构复杂,绝大多数员工面临技术、观念、思维等方面的挑战,基层企业和员工对此并不十分理解。企业经过宣传和组织大讨论,短期内员工对于转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可能会有初步的认识,但真正树立与企业转型相适应的全新理念,尚需要一个过程。而且企业是否有一个优秀的决策者,决定着企业能否做出一个明智的战略方向。据调查,企业转型中员工会出现以下表现:有一小部分员工表示支持公司的决定;一部分人因为害怕公司转型,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影响,坚持反对转型;还有一部分人保持中立,对公司转型漠不关心,感觉这些事和自己没有关系,这是从根本上没有理解企业转型的涵义。如果大多数员工在理念上不能适应转型的要求,那么转型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企业转型中人力资源管理是否能有效配置,对转型能否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业务管理方面:企业既然实行转型,其转型前后的业务无论是在内涵还是在外延上都有一定差异。尤其对于历史悠久、平台稳定、广大客户熟悉甚至认可度仍较高、而事实上危机四伏的业务,不管是要向相关产业还是一个陌生行业转型,企业各个阶层部分和企业业务合作伙伴,一时之间能不能接受,还很难预测。转型业务有一个投入回收期的问题,前期收益不明显。转型的步伐小,无法达到转型的目标,在未来新的环境下,经营和竞争就会滞后;如果都做转型业务,转型的摊子铺得过大,那么传统业务就不足以支撑转型业务,把握好这个转型“度”非常重要和艰难。

三、企业管理对企业转型的重大作用

(一)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在企业转型中的作用:1、领导阶层管理:转型总是由高层发起的,这一战略从提出,到准备工作,实施操作,转型结果这一系列的过程,几乎每时每刻都有高层领导人的参与,通过将企业转型目标第一时间传达给各个部门,然后各个高层管理者(如企业董事等)定期与转型团队的领导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企业状况,采取进一步管理措施。领导阶层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他们利用自身的领导才能,强烈的取胜欲望不断激烈着下层员工,他们能够打破企业现存状况,想出新的领导战略,并结合它们的影响性、相关性、重要性综合考虑,不断延伸和发展这些新的思想,带领企业走向创新的发展路线。这些高层领导在企业中被称为“决策者”,对企业的转型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员工管理:转型需要各个层次的员工支持,转型观念要深入人心,员工在思想上、行为上能够接受这一改变,转型才可能成功。所以任何一名员工都是工作团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团队整体的专业技术即便再出色,也要求人们具有一定与人沟通的能力。

(二)业务管理方面在企业转型中的作用:在业务管理方面,及时将目标跟踪与日常管理区分开来,突出业务重点和发展方向,把基本的转型目标置于首要地位。高层管理人员(企业决策者)能够合理地解决转型需要与日常管理需要的冲突,使资源的分配达到最佳状态,防止了生产线管理把资源和管理引向其他的方面,而使转型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在企业转型过程中,要把握一个“度”,不要转的太快,可慢慢先涉及到某个行业的一个产业,然后逐渐深入,进而占领这个行业的重要空间。而且在企业投资方面,前期不要投入过量,要结合市场的反映情况和本企业的财务状况,抓好重点业务,必要时刻需要传统业务加以支持,业务管理方面一旦整理有序,企业距离成功转型就会指日可待了。通过企业内部的有效管理,对转型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清晰评估标准,并及时调整资源的分配或修正计划,对企业向各行业的转型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赵小琴,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教师,本科,助教。

业务转型论文篇10

一、企业转型定义的界定

对于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组织学家贝克哈德从组织行为学角度将企业组织转型定义为:企业组织转型是组织在形式、结构和性质上发生的变革;莱维和默瑞(1986)将组织转型描述为一种彻底的、全面的变革,认为组织转型需要解决组织的核心流程、精神、意识、创新能力和进化等方面的问题;巴图克(1998)认为组织转型是一种发生在组织对自身认识上的跳跃式的变革,并伴随着组织战略、结构、权力方式、模式等各方面的变化。

国内学者吴家曦(2009)认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可以从转型和升级两个层面来理解,转型是状态的转变,即企业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转换和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转变,前者表现为转行,后者表现为转轨。王吉发(2006)认为企业往往是由于自身在所处行业的竞争能力降低或竞争优势的衰退,促使企业通过组织等的变革,提升企业在产业内的能力;或者由于发展前景黯淡,迫使企业采取产业转移战略,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企业转型的类型与模式

Bibeault(1982)把转型分为以管理过程为主的转型、以经济或商业循环为主的转型、以竞争环境为主的转型、以相关产品有突破性发展为主的转型、以与政府政策相关联为主的转型等五种类型。王吉发(2006)结合企业外生成长理论和内生成长理论,提出了企业内生型转型(管理模式转型、产品与市场转型、业务过程转型)和企业外生型转型(行业转型)。李烨(2004)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转型包括重组式转型、再造式转型、革新式转型、再生式转型等四种主流模式,并从转型动因、变革性质、转型目标、学者代表、典型企业和起始年代六个维度对四种转型模式进行综合比较,得出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转型模式在转型内容、转型目标、复杂程度、转型态度的基本走势:从转型内容的关注点看,逐渐从单方面内容转型(如:业务流程、业务内容、组织结构等)到多方面内容转型且更强调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转变;从转型所追求的目标看,从仅仅追求短期绩效(财务视角) 到长期发展(战略视角) 和短期生存相结合的演变;从转型的复杂程度看,随着转型内容的日渐多元化,使得转型难度及其复杂性日渐增加;从转型态度来看,体现为逐渐从危机驱动下的被迫转型转向战略导向下的主动转型。盘华(2008)以联想、格兰仕、巨人集团、安踏集团等为例分析总结了产业转移模式、经营战略转型、商业模式转型。

三、企业转型升级研究

杨一琼(2012)认为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体制手段,经过30多年的发展,对于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学界早有共识。通过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因分析,认为企业转型可分为产品层面、组织层面和产业层面,具体包括企业在产品层面的转型,可实施从简单加工向自主创新转型,贴牌生产向自主营销转型;企业在组织层面的转型,可实施从机会主义向战略主义转型,从传统家族管理向现代科学管理转型;企业在产业层面的转型,产业布局的转型和产业方向的转型,可实施找准产业链中的点,从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

聂正安(2009)根据价值链的微笑曲线,找到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曲线两端。从产业宏观角度研究如何让一个区域经济直接进入更高附加价值领域,但由于路径依赖及资源有限,中小企业需要从自身出发,寻找自身的转型升级路径。企业微观角度探讨如何进行转型升级从而获得更高附加值,迎合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而不被驱逐出去。陈本文(2012)应用价值链及微笑理论、比较优势、产品生命周期等理论,论证了中国加工贸易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指出了企业转型升级的科学路径;结合SWOT分析对企业的竞争性环境进行分析,提出了转型升级的整体战略选择,包括从代工品牌到自主品牌路径,从外销转向内销,技术领先转换等。林立(2012)认为我国外贸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必须具有市场结构优化特征,经营模式优化和自主知识产权结构优化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作用。

杨桂菊(2010)认为在世界经济下行、成本持续上升和贸易摩擦频繁的背景下,实现本土代工企业(OEM)的转型升级,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并对3家本土OEM企业转型升级的演进路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代工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理论模型表明代工企业转型升级过程是代工企业在“核心能力”不断升级的基础上,扩展其“价值链活动”范围的过程。刘善海(2010)针对本土代工企业模式逐渐失去比较优势的现实前提,基于核心能力视角并结合了代工企业的升级阶段,构建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理论模型,分别研究代工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对其转型升级有促进作用、企业家精神对核心能力的构建有促进作用、经营战略对核心能力的构建有促进作用、企业文化对核心能力的构建有促进作用,认为代工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可以促进代工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家能力、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促进构建核心能力,不足之处在于该研究主要是针对民营企业,针对国有企业的实用性仅仅是推测。

刘志彪(2005)认为通过大规模地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来实现中国经济整体的产业升级还没有真正地全面到来,但是某些先进企业在提高和稳定承接OEM订单的基础上,企业转型经营自有品牌,在战略上从提高经营效率转向产品差异化和产品创新等,可逐步实现从OEM向ODM再向OBM的转化,实现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循环渐进累积和产业升级的跳跃性革命。

张海波(2011)结合“波特四因素”模型理论分析广东省家电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广东家电明星企业“美的”为案例,指出广东家电制造业应该朝着技术创新、品牌强化、优化产品、科学战略与结构等方向进行转型升级,并总结出转型升级的渐进式和跨越式这两条路径,认为美的的成功,在于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在科研和技术开发,以“技术驱动”转变增长方式,突破劳动力供给结构限制,突破能源、原材料及零配件等生产成本上涨给企业带来不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影响,重视生产模式等柔性的工艺技术,根据适合模式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周枝田(2010)通过探讨影响企业升级的动因、路径和成果等因素,分析了珠三角台资企业制鞋企业的转型路径,将珠三角台资鞋业企业可分为制造型、研发型、行销型和混合型四个类型,并提出了OEM做大做强策略、就地转型升级至ODM策略、转型为服务型制造业策略及OBM自创品牌通路策略四种转型升级策略。

王锋正(2012)对矿产资源型企业转型升级路径进行了研究,指出其转型升级应以低碳化、生态化成长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产业集群为形式,以资本市场为平台,切实推进生态化、高技术化、集群化和资本化发展。武健鹏(2012)则基于政府作用的视角,针对资源型地区路径依赖深的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型转型过程是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和企业自觉的综合过程,资源型地区产业发展路径依赖问题存在技术、结构、功能和认知上的锁定效应,需要政府有力的规划和政策干预来避免资源比较优势过度而陷入“资源优势陷阱”,认为产业融合、企业融合和区域创新是资源型地区转型的三大主攻方向。

文宗瑜(2010)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把握后工业化时代的许多新特征,着眼于新需求、新供给、新增长、新配置、新思维、新改革,围绕“低碳经济”、“零能源建筑”、“消费主导”。在产业升级与企业转型路径上,要考虑打通工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技术人才装备支持通道,推动资本及部分工业企业向现代服务业领域转移,依托资本与劳动资源的双优势实施资本与劳动力向国外的同步输出。周凯(2012)认为当前中国工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必须从工业化初期的工业结构体系向适应工业化中后期的工业结构体系转变,建立面向工业化中后期所要求的更先进和发达的产业体系,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企业在价值链中的竞争优势。从国际创业路径寻求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认为全球社会经济的大环境为转型升级的国际创业路径提供了理想环境,使企业更容易发现成长机会,获得海外市场的知识与经验,发挥网络资源效用和获得比较优势。高晓兵(2011)提出,注重企业财务管理路径来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包括:推行财务战略管理和价值管理,关注无形资产管理和利润管理,加强融资管理和强化投资管理,严格内部控制,加强信息建设。刘光吉(2012)同样提出财务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提出从推行企业财务战略管理、重视企业投融资管理、严格进行内部控制、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等几个方面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陈凌(2004)提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色同样体现在“民营化”和“非国有化”的概念上,即改变企业经营状态和改变企业所有状态。改变经营状态是指中国国有企业在原有的所有状态下通过改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改变企业所有状态则是企业改革的新阶段和深化,涉及公有产权向私有产权的转变。学者们对私有化的基本原因没有异议,即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与所有权相比,市场竞争程度和政府管制政策对企业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私有化部分企业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度;但并不充分表示私有化能改善企业业绩水平。

尤成德(2010)基于企业家的视角,论述企业家在中国制造业升级中的关键角色,剖析企业家对企业升级的作用机理。认为企业家认知的改变是企业升级的前提条提,企业家能力的提高是企业升级的根本保障,企业家精神的塑造是企业升级的长远之道,为国有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朱杰林(2003)认为企业中对经营者的有效激励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我国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存在缺陷,国有企业更由于其“计划色彩”和经营者的行政任命制成为国有资产管理和改革的难题,并分析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的现状,对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实证研究,详细介绍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激励的构建方法,满足了国有企业改革、竞争和发展的需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现实意义。

通过对部分文献的回顾,我们发现不同的行业产业企业都有着不同的转型升级路径,但是也有许多相同相通的思路可以借鉴,对于我国国有企业而言,针对各自不同的产业特征,采用具体有效的措施来实施转型升级,成为国家新经济时期的重要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烨等. 透析西方企业转型模式的变迁及其启示[J]. 管理现代化,2004(3)

[2]吴家曦等. 浙江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调查报告[J].管理世界,2009(8)

[3]王吉发.企业转型的内涵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1)

[4]李烨等. 透析西方企业转型模式的变迁及其启示[J]. 管理现代化,2004(3)

[5]唐辉亮等. 企业转型升级文献综述[J]. 宜春学院学报,2011(5)

[6]聂正安. 本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研究[J]. 管理,2009(8)

[7]高晓兵等. 财务管理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探讨[J]. 财务会计,2011(4)

[8]刘光吉. 财务管理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J]. 中国外资,2012(3)

[9]杨桂菊. 代工企业转型升级:演进路径的理论模型[J]. 管理世界,2010(6)

[10]王锋正. 可持续性科学视角下矿产资源型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12(10)

[11]刘志彪.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与品牌战略[J]. 财经问题研究,2005(5)

[12]文宗瑜. 产业升级与企业转型:后工业化时代的增长路径[J].董事会,2010(4)

[13]周凯. 国际创业: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J]. 学习与探索,2012(9)

[14]施永. 江西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发展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1(10)

[15]杨一琼. 民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因分析及路径研究[J]. 企业战略,2012(6)

[16]陈凌等. 从政府到市场:国外国有企业民营化文献综述[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3)

[17]张国民. 关于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及其激励机制改革的一个文献评述[J]. 生产力研究,2012(3)

[18]尤成德. 企业家转型对制造企业升级的作用机理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10(10)

[19]刘善海. 基于核心能力构建的代工企业转型升级[D].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0

[20]王害兵.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代工企业的转型升级[D]. 山东:山东大学,2012

[21]林立. 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研究[D].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

[22]陈本文. 中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D]. 广西:广西大学,2012

业务转型论文篇11

当前,各行各业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各级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宣传思想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清醒看到,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当前的宣传思想工作存在不协调、不平衡、不适应的问题。能否摒弃和扭转多年来企业形成的涣散风气文化,清除长期以来企业管理痼疾,这是对宣传思想战线工作者赋予的光荣职责。

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大趋势、大环境,要求全体宣传思想工作者树立更强的危机意识、奋发精神,以更高的责任心、紧迫感,自觉融入,主动介入,准确切入,为重塑企业形象,为企业转型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积极构建、打造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强的舆论宣传主阵地,建立和完善一套既符合企业自身特色,又具有与大企业匹配的宣传思想工作体系。为此,要不断增强围绕中心、服务转型、推动跨越的能力,不断提升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的能力,不断提高宣传融汇理念、激浊扬清、启迪智慧、温暖心灵的能力,不断拓展宣传工作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能力,全力培育具有企业风范的思想精神领地,加快建设适应转型跨越新形势、有利于推动经营管理升级,涵育企业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舆论氛围。

二、宣传思想工作要围绕中心、抓好落实

各级宣传思想工作者要自觉把思想行动置于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工作当中,与企业同频共振,合力合拍,大力宣传各单位坚持改革创新,做大做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保障的奉献精神;大力宣传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有益做法;大力宣传创新管理方式;大力宣传职工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先进群体,树立企业好形象、好风貌。同时,积极解读正处于转型期的煤炭生产企业的各种新情况、新变化,为企业的转型跨越发展鼓劲造势。

一是企业统一品牌形象的塑造。要引深企业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建设,对外统一形象标志,建立统一的文化标识,体现“企业一家亲、上下一盘棋”。二是要加快企业多媒体平台的建设。包括企业网站、企业电视网络、手机报平台及各级网络的分级统一管理和网站内容的扩容工程。三是要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工程。煤炭企业要以煤炭生产安全文化为重点,逐步以新颖的形式,例如动漫、微电影等,出版编制安全生产文化的系列宣传、培训的片子和教材。四是要加快网络合规性管理工程。企业的纪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信息等部门协同联动,要全面推行企业网络合规性管理工程,筑牢网络信息安全,防止企业信息泄密。五是要加快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编写完善学习型企业实施细则草案,要把学习型企业建设量化细化,要把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专业职称的评定和聘任、绩效考核、薪酬待遇挂钩融合,确保学习型企业的各项指标、各项要求真正外化为考量指标,内化为员工的生存习惯。

三、加强宣传思想队伍建设,营造开拓创新浓厚氛围

要围绕中心、突出转型。深刻牢记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有作为才能有权威。要按照调查研究精深、抓倾向性问题精准、运用新兴媒体精确、文字功力精到的要求,继续抓好新闻宣传人员能力素质建设。当前,特别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深入研究受众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上下功夫,努力满足干部员工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信息、文字需求,使舆论引导工作可亲可信、深入人心。二是在改进文风上下功夫,努力避免政策宣传文件化、工作报道概念化、会议报道程式化、典型报道脸谱化的现象,多用群众鲜活的语言,多用员工身边的事例,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感染受众,提供正确导向。三是在强化舆论监督上下功夫。对影响和制约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倾向性问题,对重塑企业形象产生负面影响的各类现象,要旗帜鲜明,敢于下笔,勇于监督,要掌握好度,逐步增加批评性报道的分量。全省自上而下的纪律作风整顿正稳步推进,企业的新闻宣传体系和队伍建设展示什么样的形象,带出什么样的团队作风,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一个加强自身建设的新契机。各级要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培育这支队伍尊崇荣誉的团队精神、令行禁止的纪律观念和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锻造活力蓬勃有朝气,服务转型有劲气,立言立行有锐气,拒绝平庸有正气的,特别能战斗的新闻宣传队伍,为营造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文化凝聚力、思想向心力奋力耕耘,提升企业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质量

业务转型论文篇12

一、 引言

第三方物流是指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经营的物流环节,以契约方式委托给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我国由于历史原因,第三方物流企业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规模不大,效果不明显,但是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数目众多,市场竞争激烈,行业整体利润降低,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寻求利润源和发展机会时出现了向供应链服务商转型的新动向。这就意味着第三方物流将能够为企业提供一揽子的供应链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

由于供应链服务是生产流通过程中,涉及将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免费论文参考网。而一个完整的物流服务供给过程,是由物流行业内一系列的企业相互供应而完成。按现行市场来说,一条完整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结构应该是包含功能性物流服务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工商企业。以工商企业的需求为导向,通过功能型物流企业的供应,第三方物流企业才有可能最终提供客户所需的完整物流服务。

二、第三方企业向供应链服务商转型的动力和可能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全球化程度的提高,2005年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比上年增长30%左右。与此同时,由于石油价格的上涨和在设施、设备和技术上投入的增加,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幅提高;另一方面,行业竞争加剧又导致物流服务收费普遍降低,因此2005年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利润率普遍下降。为提高盈利水平和竞争能力,物流企业的服务日趋专业化,第三方物流市场按照行业、地域、产品不断细分。专业化趋势、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要求、行业整体利润下降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向供应链服务商转向的主要动力。

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般都拥有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较强的物流管理能力和运作经验,可以依靠自身这些优势,整合功能型物流企业的可用资源,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在转型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能达到物流全程过程控制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相对完善健全的物流运输网络;高度系统化、集成化的现代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系统、操作管理系统、组织协调系统、业务承揽谈判管理系统等一整套的现代化管理体系);高素质的物流专门人才;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特殊能力等等。这些都是支撑转型的有利条件。

三、供应链服务商的类型和业务内容

按照物流服务的不同层次,物流服务供应链上也有着不同的内容。

1、一体化物流服务。

物流企业对单一物流服务资源的整合,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免费论文参考网。该过程一般均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在整合基本物流资源的基础上,必须做好利用强大的信息系统提供由基本物流服务延伸出来的延伸物流服务或增值服务如货物跟踪、信息查询。同时要利用丰富的物流管理知识,提供含有一定管理优化技术的增值服务,如库存控制、线路设计及优化。

2、一体化物流方案的设计

第三方物流企业对物流客户的物流战略、物流设施系统、物流信息系统以及物流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客户、赢得客户。

3、供应链的设计与管理

供应链的设计与管理与一体化物流方案的设计有交集,但有所不同。提供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从接到订单后,首先要对订单产品制造过程进行分解,分别选择合适的制造商加工制造,其次还有原材料的采购。这两个过程都是需要在相当宽泛的地域内甚至全球范围内进行,所以供应链管理企业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选择和评估功能型物流服务商,并且依靠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对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进行协调和整合。

四、第三方物流企业向供应链服务商转型的方法和可能路径

物流服务供应链是以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为核心企业的新型供应链。其作用是为物流服务需求放提供全方位一揽子物流服务。其产生背景则是专业化和趋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围绕供应、计划、物流、需求等开展。免费论文参考网。服务供应链的管理目标要满足既定的服务水平,系统总成本最小,并且包括业务集成、信息集成、关系集成以及激励机制的集成。

结合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状和特点,第三方物流企业向供应链服务商进行战略转型存在以下可能路径:

1、技术跳跃式方式

技术跳跃式方式是指企业通过采用企业自身已经拥有的物流核心技术,以此技术为先导,在战略转型的组织实施过程中,能够依靠高端物流技术直接在一个较高的整合水平上进行转型。如企业可以把资源集中于某一关键技术上,以此带动其他增值服务的发展,或者以此为主要联结纽带,建立战略联盟,提供系统的物流服务,促进转型。简言之,企业可以利用较高的技术平台,渐渐跳跃转型,最终能够转向供应链服务商。

2、分布迂回推进方式

在转型战略目标下,根据企业的实际和环境的要求,由易到难地进行,并且以战略目标为主,不纠缠眼前的得失,为了战略目标的实现,甚至可以牺牲部分眼前利益,在具体方法上是迂回的而不是直接的。采取分步迂回推进方式,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暂时绕开自己无法直接进行的业务或暂时无法克服的内部障碍,而将业务逐步推展开。通过供应链逐个业务的开展不断地克服内部障碍,而达到目标,实现转型。

3、全面综合推进方式

企业按既定战略内容和目标全面展开,同时迅速实现转化。对于业务来源有保证又具有良好基础和实力的大企业,可采取全面综合式推进方式,以迅速占领市场,取得优势和竞争力。提前赢得整体供应链服务的市场,实现专业化和竞争力提升。例如宝供等第三方物流,采取的就是全面综合推进的方式,直接从第三方物流瞄准供应链服务市场。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转型方式,使得企业能够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

五、结论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迅速变化,催生了物流产业的诸多业态。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行业利润走低、专业化趋势和核心竞争力要求的动力下,开始寻求供应链服务商角色,开辟新蓝海。虽然转型是一个漫长甚至关系企业是否存活的关键过程,但不谋求变化,企业同样遭遇红海的血腥竞争。物流行业从来就是先谋生存,再谋发展,第三方物流瞄准供应链,应该是向前迈进一大步,能否转型成功,能够接近国际先进供应链水平,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杜培枫、韦福祥,类物流企业的战略化转型研究,天津商学院学报[J],2005

[2] 刘飞燕,传统物流企业转型的实施问题探讨,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J],20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