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先进人才工作计划合集12篇

时间:2022-04-11 21:01:49

科技先进人才工作计划

科技先进人才工作计划篇1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推进计划)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师、优秀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打造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和带动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到2020年,推进计划的主要任务是:

设立科学家工作室。为积极应对国际科技竞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科研领域设立100个科学家工作室,支持其潜心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努力造就世界级科技大师及创新团队。

造就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养和支持300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使其成为引领相关行业和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组织完成重大科技任务的领军人才。

扶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着眼于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面向科技型企业,每年重点扶持1000名运用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创新创业的优秀创业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建设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建设500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通过给予持续稳定支持,确保更好地完成国家重大科研和工程任务,保持和提升我国在若干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园区为依托,建设300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营造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政策环境,突破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难点,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人才培养政策、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的人才特区。

二、支持措施

落实和制定配套政策。加大现有人才政策落实力度,结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研究制定《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根据推进计划各项任务的具体情况,在科研管理、人事制度、经费使用、考核评价、人员激励等方面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并先行先试、逐步完善。

加强人才与项目、基地的有机结合。在国家科技计划实施和重点创新基地建设中,进一步突出对人才和团队的培养。改革科技计划管理办法,简化立项程序,对推进计划入选对象中已承担科研项目的,完成项目任务后优先给予滚动持续支持;未承担科研项目的,可自主提出研究项目,符合国家科技计划要求的,按程序给予优先立项。具备条件的依托单位优先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基地。

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统筹国家科技计划等相关经费的安排,调整投入结构,创新支持方式,加大对推进计划入选对象的支持力度。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设立中央财政专项经费,对科学家工作室等重点任务给予支持。加强专项经费监督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探索建立适应不同任务特点的具体支持措施。对科学家工作室采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的方式,给予充分的经费保障,不参与竞争申请科研项目;首席科学家实行聘期制,赋予其充分的科研管理自,建立国际同行评议制度。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加大培养和支持力度,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落实期权、股权和企业年金等中长期激励措施,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加大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支持力度。鼓励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体制机制改革与政策创新,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进计划入选对象所在单位、园区、地方和部门要集成各方资源,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及时总结推广在推进计划实施过程中创造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加强对优秀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宣传报道,为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组织实施

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指导下,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推进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

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成立由科技部牵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参加的推进计划实施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研究协商重大问题。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科技部。

科技先进人才工作计划篇2

过去的几年里,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把科教兴市、人才强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优先发展、优先投入。特别是2008年以来,提出了“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增长、和谐共享”的发展思路,十分重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以高层次人才带动全市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以高层次人才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成了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态势。下面,我重点汇报一下我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作情况。

一、国家、省市人才计划导向鲜明,含金量高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高端人才。目前,全国上下高度重视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工程,从国家、省、市层面来看,主要有国家“”、省“双创计划”和市“331计划”。

1、国家“”。这是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即中央层面围绕国家发展战略,从2008年开始,用5到10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等,引进2000名左右人才,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要求入选者一般具备下列条件: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的专家学者;在国际知名企业和金融机构担任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海外自主创业经验,熟悉相关产业领域和国际规则的创业人才;国家急需紧缺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2、省“双创计划”。这是省委、省政府重点围绕我省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引进一批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若干人才团队,促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孵化一批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带动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国内一流或国际先进行列。主要包括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重大决策和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能够对我省产业结构优化、技术水平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高层次人才;实施省级以上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创建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和技术服务平台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地方、部门、企业及社会资金重点支持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在高校院所、创业在园区的高层次人才。

3、市“331计划”。这是2008年9月,市委在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后决策的,3年内引进培育30个领军人才(团队)和10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人才计划。进入“十二五”,又赋予了“331计划”新涵义,5年内引进培育30名国家层面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00个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和1000名海外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31计划”领军人才,通常指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在国内外具有创新创业经历,拥有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其技术国际先进,能够填补国内空白或引领相关产业发展,或在国际某一学科、技术领域为带头人、拥有高技术含量科研成果、市场开发前景广阔的人才,以及引领我市产业发展的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人才(团队)。

国家“”、省“双创计划”、市“331计划”,各自独立面向海内外大力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又互相影响,互为依托,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引才系统。

二、高层次人才队伍凸现跨越态势

我市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工作起步较晚,与苏南其他城市比较基础薄弱,曾处于无引才政策、无专项资金,人才零星分布的状态。2008年启动实施“331计划”以来,经过3年拼搏,引才初始目标圆满实现,在海内外产生了磁吸效应,人才集聚态势强劲,与经济社会同步实现了跨越发展,也得到中组部、省组部的充分肯定。截止去年底,“331计划”分3批次共引进资助125个人才(团队),带动引进高新技术企业98家、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605名,其中,博士247人,有6名“两院”院士参与项目,有64人入选省“双创计划”,4人入选国家“”,1个人才团队成为全省首批8个科技创新团队中唯一属于国际先进水平的A类项目,通过“331计划”引进人才项目争取国家、省级人才工程财政资金9130万元。今年又有新的突破,截止目前又将入选国家“”4人,同时成功引进“”4人,另有1人有望入选国家新设的“青年”。这一成绩排全省第4,列苏州、无锡、南京之后。7月份,中组部人才工作局局长来镇调研,给予了充分褒奖。

人才集聚推动产业跃升,创新驱动推动跨越发展。上半年,我市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新兴产业实现销售801.3亿元,同比增长54.2%;完成投资203.2亿元,同比增长82.5%;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1100亿元,同比增长38.8%,占规模工业比重达41.8%。实践充分表明,人才工作起步虽有早迟,但起点更见高低。我市在新一轮发展中抓住了人才机遇,立足高起点,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抢得了应有的“蛋糕”。主要做法是:

1、突出三个重点,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体制机制。我们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放大人才集聚效应。一是突出整合重点,凝聚各方力量。市委专门成立领军人才工作办公室,由我兼任主任,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组织部、科技局、人社局“三驾马车”同心协力,分工明确,高效推进人才引进、评审、服务等各项工作。组织部门管宏观、管协调、管考核,对人才工作者实行“备案制”管理,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工作队伍;科技部门积极为人才争取国家、省科技专项资助;人社部门为人才项目提供人事、人才猎头、人力资源服务等。同时,财政、外办、侨办、经信、发改等部门协调推进。目前,我们的工作团队在全省有影响、有名气,深受好评。二是突出政策重点,规范工作程序。市委、市政府和市领军人才办相继出台了《市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三年(2008-2010年)行动计划》、《市“十二五”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集聚计划》、《市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市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项目评审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实施“331计划”提供政策依据。同时,大力推行党政领导科技与人才目标责任制,将人才投入、载体建设、引才实效等指标作为考核重点,考核分值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全市所有辖市区委书记、市(区)长党政“一把手”和常委组织部长作为职能部门“一把手”无一不抓“第一资源”,新增财力无一不首先用于人才与科技,市县联动、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氛围空前浓厚。三是突出投入重点,加大支持力度。按照许书记“招才引智全天候、扶持资金不封顶、人才项目求实效”和“人才科技与民生、‘一高一低’两笔钱不能少”的最新要求,推动市和各辖市(区)、新区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市县两级财政已直接兑现“331计划”人才项目资助金1.5亿元,争取省级以上各类支持3亿元,还享受风投、资金担保、技术入股、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十二五”新的“331”计划,又将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扶持标准相统一,创新和创业均按重点、优先、一般三个类别分给予300万、150万和60万元资助。

2、推动三个对接,实现人才、企业和资本良性互动。坚持人才高端引领、企业主体地位、市场主导机制相整合,致力在科学家、企业家、资本家之间搭建桥梁,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各家所长,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立体平台。一是推动人才引进与产业对接。坚持高起点定位,着眼于推动全市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和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制造、海洋工程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爆发式增长,“331计划”把目光瞄准具备世界先进和国内顶尖水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推进产业向高端跃升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力争引进一位领军人物,带动集聚一批人才,开发一批成果,催生一个产业。坚持高规格招才,把欧美发达国家作为我们首选之地,市政府通过境内外知名媒体,向全球引才信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率团招才引智,足迹遍布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依托留学生组织、华人华侨专业社团等,在全球建立36个海外引才联络点;组团参加深圳留交会、大连海创周、广州留交会等高规格引才引智活动,宣传推介人才政策。坚持高标准准入,既不降格以求,也不轻言放弃。建立科学引才评审机制,技术评审由清华、北大、中科院等国家863、973计划评审专家把关,综合评审和面试邀请省内外风险投资、管理、知识产权专家对项目进行全方位论证。实行半开放式评审,设置专家集体讨论环节,凝聚集体智慧评价项目。通过层层把关,严格评审程序,确保人选质量。二是推动人才技术与企业对接。为加强企业与全球人才的沟通交流,我们坚持政府牵线搭台,多次组织民营企业家参加专题招才引智活动,在人才引进面试环节邀请企业家旁听,引导他们较早介入,深入全面地了解人才及其项目背景,加速企业与引进人才“联姻”。近两年连续举办“双高人才交流大会”、“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百名海外博士行”等引才活动,成为我市企业引进世界高端人才的重要平台。中亚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云胜,原来是我市“169工程”乡村优秀科技人才,主要从事玻纤材料研发生产,高薪引进美国三维微结构光学膜发明人路志坚博士后,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和封锁,设计研发的新型高性能光学膜成为“国内第一膜”、“世界第一膜”,实现了企业产品的快速升级。巍华精密合金有限公司引进陆敏博士团队,攻克了只有少数国家掌握的高温镍氢合金与钛合金精密熔模铸造关键技术,成为国内唯一掌握该核心技术的企业,该项目成为去年全省首批8个科技创新团队中唯一的A类项目。陆敏和路志坚也都先后入选国家“”、“省双创计划”和市“331计划”,路志坚还评为“江苏省留学回国先进个人”(共10名)。三是推动人才升级与资本对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创办的科技型企业,制约瓶颈往往不是技术,而是资金。破解难题的关键,在于拓宽企业融资平台,推动社会多渠道投入,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敢于投、勇于投、带头投。今年4月,市领军办牵头与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合作在设立首家以搭建“331计划”引进人才企业融资平台为目的、政府引导资金入股的红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偿等方式,吸引境内外股权投资基金等投资机构在我市开展创业投资业务,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流向科技型初创企业,充分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目前,我市共有备案创投企业8家,注册资本10.8亿元。2010年,我市创投对新兴产业投资案例19个,投资金额4.5亿元,创业投资已成为推动我市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的重要力量。近期,市政府颁布实施了《关于加快全市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意见》,目标到“十二五”末,全市创业投资机构达到50家,创业投资规模突破100亿元,届时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助创投做强、做大,实现上市目标。

3、实施三项关怀,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最优环境。人才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环境的竞争。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对干事创业的环境要求更高。一直以来,我们坚持用最好的服务、最优的环境、最大的诚意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努力营造创新活力最强、创业环境最好、服务效能最高、人居条件最佳的人才环境。从一开始,我们响亮提出“打造创新创业圆梦之城”,现今口号已逐步成为现实。一是推进科技载体建设,关怀人才“工作圈”。按照合理布局、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快现有经济科技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软件园、服务外包基地的转型升级,依托各类园区建设一批机制灵活、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创新创业孵化器,提升对高层次人才的承接能力。目前,经济开发区、大学科技园、润州和京口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升格为部级。科技新城投资13亿元,新建载体面积达50万平方米,集双子研发大楼、五星商务酒店、精英公寓于一体,成为资本、技术、人才聚集地,已吸引50多名海归博士落户创业。全市科技孵化器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近两年,支持各类企业新建136家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在加强硬件设施的同时,软环境建设摆到同样重要的位置。例如,我们主动服务,积极帮助人才申报国家、省级人才计划项目,指定专人实行“一对一”挂钩,提高申报成功率,邀请省内专家模拟现场答辩,提高人才面试水平和临场能力。今年,为更大幅度增加省“双创计划”入选人才,我们超前布置,对符合申报条件的人才逐一摸底,举办专题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预审材料,集中力量对申报材料逐一过堂,取得全省好的成效。据了解,今年省“双创计划”资格初审,全省共淘汰206名申报人员,我市仅淘汰6名,淘汰率全省最低。科技部门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为人才项目争取国家、省科技扶持资金,近两年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资助经费达4.35亿元,位居全省前列。人社部门利用苏南人才资源市场,为社会和各类人才提供的猎头、招聘、测评、培训、评审等服务项目达8大类60多项,创新创业人才所在企业每周可享受一次免费人才招聘服务。二是提供全面配套服务,关怀人才“生活圈”。积极落实人才待遇,实施优秀人才“一卡通”工程,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持卡免费享受创新创业、文化教育、医疗保健、交通、休闲、综合等六大类19项便利服务。对带项目、带资金来镇创新创业的人才,在购房置业、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方面提供专业化、人性化服务,部分高科技园区和企业为交通不便的人才免费配套班车、公共食堂,切实满足人才对高标准生活服务的需求。三是建立素质提升平台,关怀人才“学习圈”。注重人才教育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国内外学术、技术交流和短期研修培训活动,定期邀请知名企业家、管理专家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创业培训和辅导。近两年,市领军人才办共选派近百名企业负责人分批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参加专题培训。邀请中组部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宋永华院士来镇专题授课,约请尚德的施正荣、红豆的周海江等科技型企业家现身说法,讲述创业经历和体会。积极举办产学研活动,推荐创新创业人才到高校、科研院所担任产业教授、客座教授和研究员。依托高校科技、人才优势,通过开展项目联合攻关,推动科研成果中试放大,共建研发平台和产业化基地等,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目前,我市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等10多所高校院所签订了长期全面科技人才合作协议,有35所高校在我市设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三、全面服务高层次人才,尽快实现人才高回报

近年来,全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集聚态势令人振奋,但是对照国家创新型城市要求,对照苏州、无锡先进地区,对照加快转型升级、推进跨越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无论在人才的数量规模上、质量层次上,还是在人才工作队伍的素质能力上,在人才与新兴产业的匹配性、支撑力上,在人才的载体建设、贡献率和环境优化上,我们都还有许多不足。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许书记“只有人才工作进入第一方阵,的科学发展才能进入第一方阵”的指示要求,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力度。更加主动地、更有针对性地、更大力度地“走出去”,按照“五+X”的产业发展定位,适宜规模、灵活多样地组团赴海内外高端人才聚集地开展专题引才活动,大力引进能够带动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对重量级人才一事一议,重点扶持。

科技先进人才工作计划篇3

年中,无锡市委出台了《关于深化“530”计划,建设“东方硅谷”的意见》、《关于推进“东方硅谷”建设的意见》。

过去几年,无锡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取得显著成效。2010年,无锡研究与开发投入首度跃上百亿元高点,占GDP比重超过2.3%。按照国际惯例,R&D投入强度达到2%是进入“创新驱动期”的标志之一。依此标准,当年无锡已经进入“创新活跃期”。

2011年,无锡市提出建设“东方硅谷”的构想。9月,2011“”太湖(无锡)峰会上,国家“”五百余名专家汇集,“东方硅谷”为世人熟知。

如今,无锡市再次出手,大踏步推进“东方硅谷”建设。

“东方硅谷”的源起

大约5年前,科技创新对于无锡来说还是个待破之题。“十一五”期末,无锡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5%,虽然走在全国前列,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

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日、英等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达到了50%以上,目前,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左右,美、日则高达80%以上。

改变发生在2006年。这一年,无锡市在全国率先推出吸引海外留学归国领军人才的“530”计划,即5年内引进30名海外留学归国领军型创业人才。这成为无锡市人才战的第一枪。

对于“530”计划,媒体多有报道。无锡市雄厚的财力,使其引才计划颇具豪气。通过给予创业者创业资金、创业场地、安家费用等多方面的扶持,无锡市迅速吸引了一大批极具实力的海归创业领军人物。

从2006年到2011年底,这座湖畔城市已经吸引了1631家“530”企业注册落地,总注册资本50.4亿元,团队货币30.7亿元,带动引进硕士以上学历的团队成员4552人,企业集聚本科学历人才6620人。全市累计有36名人才入选“”,46名外省市人选“”专家来无锡科技创业。

目前,已有687家“530”企业产生销售,58家企业年销售超千万元、4家企业年销售超亿元。围绕部分“30”企业建起的新兴产业链与产业园区在无锡已渐成规模。

据统计,“530”企业列入无锡市重点发展新兴产业的项目占90%以上。“530”计划的成功实施,不仅在于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和高新技术项目,其深层次意义在于这些高层次人才携带的科技项目具有前沿先导性,项目落户后能起到对新兴产业的引领带动效应。分析人士认为,“530”计划的实施成为城市迈入创新活跃期的重要抓手。

高层次人才的加速集聚,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和光伏产业规模全国第一,液晶产业和工业设计产业规模全国第三,风能产业规模和原创动漫产量全国第四,物联网研发应用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2011年底,在“530”计划诞生5年后,无锡市提出建设“东方硅谷”的构想,即通过深化实施“530”计划,大力引进国际国内顶尖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中介服务领军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社会事业领军人才,并充分汇聚海内外优秀大学毕业生,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黄莉新在全市建设“东方硅谷”动员大会上指出,要积极推动人才、科技、产业的有机结合,健全用好用活人才的政策,建立适宜创新创业的机制,营造催生新兴产业的环境,完善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举措,更好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推动无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东方硅谷”的建设,正是这一指导思想下的探索实践。

产业升级之道

作为一座在机械、冶金、电子、纺织等方面都有雄厚产业基础的工商业名城,无锡拥有江苏省最多的中国500强企业。放眼全国,无锡市位居所有城市中第七位。而且,相比依靠大批国有企业排在前列的几座城市,无锡市的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相当多。这些,都成为无锡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良好基础。

如今,在物联网、新能源等多个领域,无锡已经领全国之先。在新兴产业方面,无锡全力打造物联网、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微电子、软件与服务外包五个世界级的特色产业基地,新材料与新型显示、生物、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三个部级特色产业基地,重点发展25个特色产业园区。

“东方硅谷”的建设,力图将无锡眼前的优势进一步扩大。

为了更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速度,无锡市推出了极具力度的产业扶持政策。

一方面,无锡市设立100亿元规模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引导资金,每年投入20亿元左右,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引进新兴产业重大项目,支持优势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扶持产业龙头企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以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由无锡制造向无锡创造转变。

另一方面,对于科技领军人才创办的企业,政府通过政府采购等实际行动予以支持。

无锡市支持科技领军人才创办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品纳入省、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目录,采用各种方式加大政府采购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无锡通过将此举措制度化给予创业者更大保障。无锡建立了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产品政府定购制度,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机关、事业单位,对列入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产品,按相关规定优先采购使用。支持科技领军人才创办企业承接政府立项的重大工程,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东方硅谷”的人才观

2011年12月17日,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李源潮在会上指出,要大力宣传和普及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人才是科学发第一资源,人才工作要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服务。

事实上,无锡市近年来科技创新的进步,其根本都在于人才政策的成功。而在推动建设“东方硅谷”的过程中,无锡市亦多次强调:建设“东方硅谷”,就是贯彻科学人才观,从根本上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科技先进人才工作计划篇4

启明星计划面向35周岁以下的科技人员,目的是选拔和培养一批脱颖而出的杰出青年科技人员,促进其加快向学术、技术带头人成长的步伐。资助项目分为A、B两类,A类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为依托,B类主要以企业为依托。

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面向50周岁以下的科技人员,目的是选拔和培养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技术带头人,促进其建设高水平科研梯队和创新团队,带动上海科技和产业发展。资助项目分为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带头人两类,学术带头人项目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为依托,技术带头人项目主要以企业为依托。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前期有较好合作基础的,可依托企业申报技术带头人。

浦江计划面向50周岁以下回国工作的海外留学人员,目的是加快集聚优秀海外留学人员,向其提供在上海创新创业的“第一桶金”。其资助项目分为A、B、C、D等类型,市科委主管其中A、B两类项目。A类项目资助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为依托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研究,B类项目主要资助以企业为依托的科技创新创业。

(一)基本条件

1.申请者所在单位和依托单位应在沪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依托单位承诺给予申请者必要的人员配备和条件保障。

3.已入选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任一类型计划的人员,不得再次申报该类型计划。在受资助项目结题验收前,不得申报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的其它类型计划。

(二)申报各类型计划的申请者还应分别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扬帆计划

(1)截至申报次年1月1日,申请者不满32周岁。

(2)申请者具有硕士(含)以上学位。

(3)申请者未曾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2.启明星计划

(1)截至申报次年1月1日,申请者不满35周岁。

(2)A类项目申请者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博士学位;B类项目申请者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有博士学位,或有硕士学位且有两年以上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经历。

3.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

(1)截至申报次年1月1日,申请者不满50周岁。

(2)已形成以申请者为核心的稳定的科研团队,团队中人才结构、梯队配置合理。

(3)学术带头人申请者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一般应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且有独立主持部级科研项目的经历;技术带头人申请者应具有副高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担任所在单位技术部门负责人,并有主持科研或技术攻关项目的经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员依托企业申报的,应与依托企业有较好前期合作基础。

4、浦江计划

(1)截至申报当年1月1日,申请者不满50周岁,且回国不超过2年或回国创业不超过4年。

(2)A类申请者须具有博士学位且以留学身份在国外连续学习或进修2年以上;B类创新类申请者须以留学身份在国外连续学习或进修2年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或具有硕士学位但在海外知名跨国企业从事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4年以上;B类创业类申请者须以留学身份在国外连续学习或进修1年以上,具有学士(含)以上学位,所创企业已获得本市有关部门颁发的工商营业执照。

申请者回国后未获得过国家或本市政府资金支持。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国科发政[2011]538号)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师、优秀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打造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和带动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遴选条件:

1.科学家工作室。

科学家工作室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首席科学家原则上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研究方向处于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取得了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突出成就,具有发展成为世界级科技大师的潜力;能够坚持全职潜心研究;坚持科学精神、品德高尚。

首席科学家由有关部门、地方或国内外权威专家推荐产生。科学家工作室要有具体的科研规划、建设方案和部门(地方)支持措施,加强与国家相关人才计划的衔接。科技部组织专家对首席科学家人选和工作室建设方案进行论证,会同有关部门或地方批准建设。

2.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原则上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在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取得高水平创新成果,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具有主持承担国家或地方重要科技项目的经验;表现出较强的领军才能、团队组织能力;拥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年龄在45周岁以下。

3.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原则上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科技型企业的主要创办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企业创办不足5年;企业拥有核心技术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具有较好的经营业绩和成长性。

同等条件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承担单位的主要创办人、法人科技特派员的法人代表以及“”创业人才入选者优先。

4.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原则上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所从事科研工作符合国家、行业重点发展方向和长远需求;具有承担国家重大科研课题、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的经历;团队创新业绩突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团队组织结构合理、核心人员相对稳定;团队具有明确的创新目标和科研规划。

5.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科技先进人才工作计划篇5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8-0029-03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十五科技计划评估”(批准号:06457265);河北省专家出国培训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余迎新,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技计划管理;李子彪,河北工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胡宝民,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技术管理。(天津 300130)

一、国外科技计划的特点

国外的科技计划一般实施决策、管理、咨询与评价相互分离的计划运行模式,即由政府各部门进行科技计划的决策,由各部门委托下属科研机构进行项目的管理,社会相关组织共同参与计划项目的咨询和评价。

科技计划的制定在许多国家已形成较为规范的程序,并有相应的咨询审议机构。在美国,每个领域、部门、科研机构都有十分详尽的计划,科技研究和发展计划的编制通常采用兰德公司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规划、计划和预算一体化的编制方法;在日本,科学技术会议以回答总理大臣咨询的方式提出科技发展大纲,各科技主管部门采用向科学技术会议或本部门技术会议咨询的方式,制定出本部门的重大科技发展计划,一些依法设立的审议会、委员会等机构持续开展科学技术调查与技术预测、分析与评价,为科技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发达国家一般都有不同层次的制定和实施科技研究开发计划的机构。在日本,以研究开发为主要目标的计划,由政府直接管理,或委托部门技术会议、国立科研机构管理;以技术应用和再开发为主要目标的计划,主要委托有关民间机构管理。在美国,一些跨部门的计划一般由国家科技委员会成立由国家科技顾问牵头、合作各方首脑联合组成的高级领导小组制定政策,并进行协调;高级领导小组下设计划工作小组,负责制定计划、预算、执行计划和具体的协调工作。

在科技计划具体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呈现多样化,依据计划项目的领域、性质不同,由相应的部门与机构,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于基础研究计划和基础性的应用研究计划,一般采取专家管理模式;对于涉及经济发展的技术开发计划,多采用部门与专家相结合或部门、专家与产业界结合的管理模式。例如:美国的“人类基因研究计划”和日本的“创造性科学技术推进计划”属基础研究开发计划,采用的是专家管理模式;韩国的G7计划属技术开发计划,其管理模式则是部门和专家相结合。

在资助模式方面,基础性研究计划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如日本脑科学研究计划。高技术计划多采取政府匹配资金的模式,如美国先进技术计划项目政府资助低于项目研发总投资的50%;日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各项目中政府拨款仅占40%;英国大型战略计划一般也采用政府、学术界和企业合作方式,政府与企业各自承担50%。再有,刺激民间科研投资的积极性。是国外高技术产业计划的一大特点。政府所采取与企业分担经费的办法,既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又使企业自身获益。

在执行模式方面,不同性质项目选择不同执行机构。基础研究类项目主要由政府部门下属实验室和高校执行;而技术开发与推广类项目,多通过有关部门与企业签订合同来委托公司承担,或由政府实验室与公司签订合作研究开发协议来共同承担。

在计划评价方面,各国一般都有专职机构负责计划的审议与评价,以美国为例,国会审议办公室负责人负责计划的审计;白宫管理与预算局和国会评价办公室负责计划项目的可行性评价;各执行机构负责年度项目的自评价。评价方法同样因为计划项目性质的不同而各异。例如,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应用研究项目有严格的验收程序;而政府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计划评价方式则相对简单,基本上不搞定量评估,而采取模糊定性的方式,以专家判断其是否“成功”为标准。

通过对各国科技计划决策、管理、咨询和评价等分析,国外科技计划具有如下特点:

1.国家科技计划都是专项领域计划,战略目标突出。在美国,每个计划又可分为若干专项子计划,每个子计划有明确的领域、目标技术或目标产品。这既保证了计划边界清晰,减少了计划之间的重复和交叉,又确保了计划实施效果与目标的高度统一。综合性战略计划不是单纯的项目计划,而是以项目为主,兼有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推广、信息网络建设和相关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有机整体。

2.国家科技计划一般通过立法或制度化方式确立,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阶段性。而且关于科技有关的立法,包括科技发展战略的拟订与修订,都集中在国家这一层面上,当然,地方也可以制定一些促进地方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3.计划以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总目标。计划充分反映了本阶段经济与科技发展的状况,是政府为实现国家目标进行干预的有效手段,是构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有利措施和方法。计划内容成体系,大部分以国家优先领域专项计划实施,计划内容包括研究开发、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

4.计划项目根据目标、性质、对象不同,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对于基础研究计划和基础性的应用研究计划,一般采取专家管理模式;对于涉及经济发展的技术开发计划,多采用部门与专家相结合,或部门、专家与产业界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计划的决策、实施、管理、评价之间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机制。

5.计划中政府投资的份额,依计划性质设定。体现国家意志,关系到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前瞻性、公益性基础类研究计划,以政府投资为主;与产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高新技术、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类计划,以政府引导资金的方式,刺激社会资金的广泛投入。

6.研究开发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基本相同或相似。即由独立的研究机构(包括国立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机构等组成,而且,分工较为明确,一般来说,大学的科研机构以基础研究为主,独立科研机构以应用研究为主,企业科研机构以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为主,社会科技中介机构则主要从事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活动,以促进技术的转移。

二、我国科技计划的不足

1.科技投入低,特别是对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据统计,2003年至2005年,我国的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13%、1.23%、1.33%。而2005年,美国为2.6%,日本为3.1%。科技投入

低是影响科技计划实施和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据“八五”科技攻关计划的抽样调查,在未完成的项目中,有28%左右停滞或拖期的项目是由于经费不足而引起的,在未应用的成果中,有33%的成果也是由于经费不足所造成的。

2.缺乏整体战略和目标。我国有一些科技计划缺乏围绕某一个产业进行研究发展的战略思路。现有的科技计划大多是通过“自下向上”的机制制定的,即由基层科学家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特长提出重要题目,再汇总、平衡,特别是各区域的地方科技计划。这种做法缺乏战略目标,缺乏前瞻性研究,缺乏科技规划的指导。各个计划之间缺乏集成,重点不突出。

3.条块分割,设置存在交叉,没有形成整体效应和规模效应。现有的科技计划体系中,部分国家科技计划与省市科技计划重合,缺乏总体的指导思想和设计框架,各个计划之间交叉重复,计划内部重视单个项目,忽略了发展战略、配套政策、能力和体系建设等关联行动,使得现有的科技计划体系缺乏整体性和规模性。

4.地方科技计划制定缺乏地方特色。长期以来,我国地方科技计划或者是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翻版缩影,或者是较少地依据本地区的资源、科技能力和科技需求来考虑本地区的独有特点以确定地方科技计划体系,地方科技计划缺乏明确的地区发展目标定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全国各行政区域的经济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特色性和差异性,专精于某一产业形成产业群的区域往往能表现出其显著的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但作为支撑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结构的科技却经常没有表现出其应有的区域差异和特色,区域系统不完善。相反,从计划的设置、项目经费的投入到科技计划的管理很多是相同的,缺乏针对区域经济特色和差异的科技服务体系。

5.计划目标、重点多年一贯制,难以跟上实际需要和时代需求,影响计划实施效果。许多科技计划出台时,由于种种原因,出台时间仓促,比较重视当时的需求和目标,但随着经济、社会对科技发展的需求不断深入,原有计划目标重点任务没有及时调整,影响了科技计划的实际效果和作用,也影响了政府配置社会资源的实效。

6.科技计划含基地建设,但未与人才、优先资助领域相结合。科技大部分以国家优先领域专项计划实施,计划内容包括研究开发、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在5项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相关的科技计划中,其中2项与基地建设相关,即重点实验室和大科学工程。其余不论是指令性还是指导性计划,大都采取单一的项目资助模式,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项目中,也不匹配设备设施费。

与一些国家计划相比,我国科技计划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够,如目前的研究生教育经费由国家教育部统管,不论从投入数量还是投入方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严重影响培养研究生的质量。研究生始终是科研中最宝贵的人才资源之一,许多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都出现在博士论文中,而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却基本没有参与这方面的工作。

7.“产学研”研究开发机制未真正形成,企业无法成为创新主体。我国现行的科技计划基本没有考虑到构建有利于企业、公共研究机构、大学之间研究与开发合作的制度及其环境,而只是通过项目方式给企业以过高的R&D补贴。企业本身的R&D投资不足,这可按照国际通行的衡量标准,即企业R&D支出占GDP的比重比较,如在1988年只占O.32%,不及同期的OECD成员国平均水平的25%。科技计划在资助阶段上主要集中于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这就导致了企业R&D缺乏激励机制,是企业不能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我国科技计划管理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1.加大科技投入,加速形成多元投入体系。“十五”期间科技活动经费虽然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相比较还远远不够,科技活动经费(R&D)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企业R&D投入虽然已经占到R&D投入的一半以上,已经成为了创新的主体,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企业R&D投入到创新性科研行为的数量相对较少,严重阻碍了产业的发展后劲。科研经费由多家管理,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难以形成合力。今后这一局面应该得到改善。

坚持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动员各级、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建立起以企业为科技投入主体、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多种投入方式并存的科技投入体系,同时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

2.加强科技管理,提高科技管理能力。“十五”期间科技体制已经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但还需加强管理,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科技立项、成果评定和科技奖励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促进科技系统行风建设。科技项目实施的管理力度有待加强,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尚待完善,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文献资源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还难以满足科技发展的需求。加强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管理体系,提高科技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提高科技工作的效率,促进科技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的提高。全面落实“人才、专利、标准”三大战略,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完善科技评价体系,提高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是当务之急。

3.规划、集成科技计划项目,加强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建设。首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社会公益科学的研究和基础科学研究,重视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工作,为产业发展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充足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其次,加强科技中介建设,为技术转化搭建一个交流通畅的平台,同时加强整个交流平台的管理工作,提高买卖双方的彼此信任度,从而达到交易顺畅、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加强大型科技设施、科学数据和科技文献库、自然科技资源库、交互网络科技中心建设,以及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文献资源中心、科技成果转化等平台建设,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为创新体系建设做好谋划。

4.重视人才、技术战略,提升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尤其是与国家和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行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采取相应的政策引导,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提高人民对于科学技术作用的认识,使科技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深入人心,保障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实施。积极引导和支持原始性创新活动,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原始性创新。

5.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使科技成果有效、快速转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有待提高,高校、科研院所研究重点与产业发展相悖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科研成果束之高阁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断展开,使得产学研三方达到共赢。

参考文献:

[1]宋海峰.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管理及实例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5.

[2]陈峻锐,苏竣,林淼.美国先进技术计划(ATP)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6).

[3]陈宏愚,白希贤,著.地方科技管理新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4] 左瑜,吴来,王琼.科技创新体系的中外比较研究[D].北京:机械科学研究院,2000.

科技先进人才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科技计划;科技计划管理;改进建议

一、国外科技计划的特点

国外的科技计划一般实施决策、管理、咨询与评价相互分离的计划运行模式,即由政府各部门进行科技计划的决策,由各部门委托下属科研机构进行项目的管理,社会相关组织共同参与计划项目的咨询和评价。

科技计划的制定在许多国家已形成较为规范的程序,并有相应的咨询审议机构。在美国,每个领域、部门、科研机构都有十分详尽的计划,科技研究和发展计划的编制通常采用兰德公司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规划、计划和预算一体化的编制方法;在日本,科学技术会议以回答总理大臣咨询的方式提出科技发展大纲,各科技主管部门采用向科学技术会议或本部门技术会议咨询的方式,制定出本部门的重大科技发展计划,一些依法设立的审议会、委员会等机构持续开展科学技术调查与技术预测、分析与评价,为科技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发达国家一般都有不同层次的制定和实施科技研究开发计划的机构。在日本,以研究开发为主要目标的计划,由政府直接管理,或委托部门技术会议、国立科研机构管理;以技术应用和再开发为主要目标的计划,主要委托有关民间机构管理。在美国,一些跨部门的计划一般由国家科技委员会成立由国家科技顾问牵头、合作各方首脑联合组成的高级领导小组制定政策,并进行协调;高级领导小组下设计划工作小组,负责制定计划、预算、执行计划和具体的协调工作。

在科技计划具体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呈现多样化,依据计划项目的领域、性质不同,由相应的部门与机构,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于基础研究计划和基础性的应用研究计划,一般采取专家管理模式;对于涉及经济发展的技术开发计划,多采用部门与专家相结合或部门、专家与产业界结合的管理模式。例如:美国的“人类基因研究计划”和日本的“创造性科学技术推进计划”属基础研究开发计划,采用的是专家管理模式;韩国的g7计划属技术开发计划,其管理模式则是部门和专家相结合。

在资助模式方面,基础性研究计划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如日本脑科学研究计划。高技术计划多采取政府匹配资金的模式,如美国先进技术计划项目政府资助低于项目研发总投资的50%;日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各项目中政府拨款仅占40%;英国大型战略计划一般也采用政府、学术界和企业合作方式,政府与企业各自承担50%。再有,刺激民间科研投资的积极性。是国外高技术产业计划的一大特点。政府所采取与企业分担经费的办法,既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又使企业自身获益。

在执行模式方面,不同性质项目选择不同执行机构。基础研究类项目主要由政府部门下属实验室和高校执行;而技术开发与推广类项目,多通过有关部门与企业签订合同来委托公司承担,或由政府实验室与公司签订合作研究开发协议来共同承担。

在计划评价方面,各国一般都有专职机构负责计划的审议与评价,以美国为例,国会审议办公室负责人负责计划的审计;白宫管理与预算局和国会评价办公室负责计划项目的可行性评价;各执行机构负责年度项目的自评价。评价方法同样因为计划项目性质的不同而各异。例如,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应用研究项目有严格的验收程序;而政府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计划评价方式则相对简单,基本上不搞定量评估,而采取模糊定性的方式,以专家判断其是否“成功”为标准。

通过对各国科技计划决策、管理、咨询和评价等分析,国外科技计划具有如下特点:

1.国家科技计划都是专项领域计划,战略目标突出。在美国,每个计划又可分为若干专项子计划,每个子计划有明确的领域、目标技术或目标产品。这既保证了计划边界清晰,减少了计划之间的重复和交叉,又确保了计划实施效果与目标的高度统一。综合性战略计划不是单纯的项目计划,而是以项目为主,兼有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推广、信息网络建设和相关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有机整体。

2.国家科技计划一般通过立法或制度化方式确立,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阶段性。而且关于科技有关的立法,包括科技发展战略的拟订与修订,都集中在国家这一层面上,当然,地方也可以制定一些促进地方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3.计划以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总目标。计划充分反映了本阶段经济与科技发展的状况,是政府为实现国家目标进行干预的有效手段,是构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有利措施和方法。计划内容成体系,大部分以国家优先领域专项计划实施,计划内容包括研究开发、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

4.计划项目根据目标、性质、对象不同,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对于基础研究计划和基础性的应用研究计划,一般采取专家管理模式;对于涉及经济发展的技术开发计划,多采用部门与专家相结合,或部门、专家与产业界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计划的决策、实施、管理、评价之间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机制。

5.计划中政府投资的份额,依计划性质设定。体现国家意志,关系到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前瞻性、公益性基础类研究计划,以政府投资为主;与产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高新技术、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类计划,以政府引导资金的方式,刺激社会资金的广泛投入。

6.研究开发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基本相同或相似。即由独立的研究机构(包括国立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机构等组成,而且,分工较为明确,一般来说,大学的科研机构以基础研究为主,独立科研机构以应用研究为主,企业科研机构以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为主,社会科技中介机构则主要从事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活动,以促进技术的转移。

二、我国科技计划的不足

1.科技投入低,特别是对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据统计,2003年至2005年,我国的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13%、1.23%、1.33%。而2005年,美国为2.6%,日本为3.1%。科技投入低是影响科技计划实施和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据“八五”科技攻关计划的抽样调查,在未完成的项目中,有28%左右停滞或拖期的项目是由于经费不足而引起的,在未应用的成果中,有33%的成果也是由于经费不足所造成的。

2.缺乏整体战略和目标。我国有一些科技计划缺乏围绕某一个产业进行研究发展的战略思路。现有的科技计划大多是通过“自下向上”的机制制定的,即由基层科学家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特长提出重要题目,再汇总、平衡,特别是各区域的地方科技计划。这种做法缺乏战略目标,缺乏前瞻性研究,缺乏科技规划的指导。各个计划之间缺乏集成,重点不突出。

3.条块分割,设置存在交叉,没有形成整体效应和规模效应。现有的科技计划体系中,部分国家科技计划与省市科技计划重合,缺乏总体的指导思想和设计框架,各个计划之间交叉重复,计划内部重视单个项目,忽略了发展战略、配套政策、能力和体系建设等关联行动,使得现有的科技计划体系缺乏整体性和规模性。

4.地方科技计划制定缺乏地方特色。长期以来,我国地方科技计划或者是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翻版缩影,或者是较少地依据本地区的资源、科技能力和科技需求来考虑本地区的独有特点以确定地方科技计划体系,地方科技计划缺乏明确的地区发展目标定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全国各行政区域的经济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特色性和差异性,专精于某一产业形成产业群的区域往往能表现出其显著的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但作为支撑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结构的科技却经常没有表现出其应有的区域差异和特色,区域系统不完善。相反,从计划的设置、项目经费的投入到科技计划的管理很多是相同的,缺乏针对区域经济特色和差异的科技服务体系。

5.计划目标、重点多年一贯制,难以跟上实际需要和时代需求,影响计划实施效果。许多科技计划出台时,由于种种原因,出台时间仓促,比较重视当时的需求和目标,但随着经济、社会对科技发展的需求不断深入,原有计划目标重点任务没有及时调整,影响了科技计划的实际效果和作用,也影响了政府配置社会资源的实效。

6.科技计划含基地建设,但未与人才、优先资助领域相结合。科技大部分以国家优先领域专项计划实施,计划内容包括研究开发、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在5项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相关的科技计划中,其中2项与基地建设相关,即重点实验室和大科学工程。其余不论是指令性还是指导性计划,大都采取单一的项目资助模式,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项目中,也不匹配设备设施费。

与一些国家计划相比,我国科技计划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够,如目前的研究生教育经费由国家教育部统管,不论从投入数量还是投入方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严重影响培养研究生的质量。研究生始终是科研中最宝贵的人才资源之一,许多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都出现在博士论文中,而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却基本没有参与这方面的工作。

7.“产学研”研究开发机制未真正形成,企业无法成为创新主体。我国现行的科技计划基本没有考虑到构建有利于企业、公共研究机构、大学之间研究与开发合作的制度及其环境,而只是通过项目方式给企业以过高的r&d补贴。企业本身的r&d投资不足,这可按照国际通行的衡量标准,即企业r&d支出占gdp的比重比较,如在1988年只占o.32%,不及同期的oecd成员国平均水平的25%。科技计划在资助阶段上主要集中于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这就导致了企业r&d缺乏激励机制,是企业不能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我国科技计划管理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1.加大科技投入,加速形成多元投入体系。“十五”期间科技活动经费虽然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相比较还远远不够,科技活动经费(r&d)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企业r&d投入虽然已经占到r&d投入的一半以上,已经成为了创新的主体,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企业r&d投入到创新性科研行为的数量相对较少,严重阻碍了产业的发展后劲。科研经费由多家管理,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难以形成合力。今后这一局面应该得到改善。

坚持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动员各级、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建立起以企业为科技投入主体、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多种投入方式并存的科技投入体系,同时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

2.加强科技管理,提高科技管理能力。“十五”期间科技体制已经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但还需加强管理,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科技立项、成果评定和科技奖励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促进科技系统行风建设。科技项目实施的管理力度有待加强,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尚待完善,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文献资源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还难以满足科技发展的需求。加强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管理体系,提高科技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提高科技工作的效率,促进科技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的提高。全面落实“人才、专利、标准”三大战略,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完善科技评价体系,提高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是当务之急。

3.规划、集成科技计划项目,加强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建设。首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社会公益科学的研究和基础科学研究,重视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工作,为产业发展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充足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其次,加强科技中介建设,为技术转化搭建一个交流通畅的平台,同时加强整个交流平台的管理工作,提高买卖双方的彼此信任度,从而达到交易顺畅、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加强大型科技设施、科学数据和科技文献库、自然科技资源库、交互网络科技中心建设,以及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文献资源中心、科技成果转化等平台建设,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为创新体系建设做好谋划。

4.重视人才、技术战略,提升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尤其是与国家和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行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采取相应的政策引导,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提高人民对于科学技术作用的认识,使科技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深入人心,保障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实施。积极引导和支持原始性创新活动,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原始性创新。

5.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使科技成果有效、快速转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有待提高,高校、科研院所研究重点与产业发展相悖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科研成果束之高阁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断展开,使得产学研三方达到共赢。

参考文献:

[1]宋海峰.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管理及实例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5.

[2]陈峻锐,苏竣,林淼.美国先进技术计划(atp)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6).

[3]陈宏愚,白希贤,著.地方科技管理新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4] 左瑜,吴来,王琼.科技创新体系的中外比较研究[d].北京:机械科学研究院,2000.

科技先进人才工作计划篇7

2011年9月15日,吉林省长春市“人才特区”在长春高新区揭牌,长春市委组织部、长春市高新区在同时召开的“长春市人才特区”建设新闻会上高调宣称,长春高新区将率先在东北地区建成地域特色突出、高端人才集聚、科技创新活跃、新兴产业高速发展,带动“长东北”、引领“长吉图”、辐射东北亚的“人才特区”,创建部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抢占先机,才能占得主动。在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春市已经宝剑出鞘,果断担当起辐射和带动东北亚区域人才共享与科技合作的重要引擎,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从“人才长春”到“人才特区”

城市的发展总是呈现非线性扩张的态势。一旦发展的机遇来临,往往一日千里,日新月异。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核心城市之一,长春这个城市创造了新中国建立以来许多城市无法企及的辉煌:新中国的第一辆汽车、第一部电影、第一部动画、第一辆轨道客车、第一辆有轨电车、第一列地铁列车、第一辆磁悬浮列车(实验)、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支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均在长春诞生。但进入新世纪,以往的体制、机制,以及过去城市产业仅靠投入、靠扩张、靠中低端生产的发展模式已让长春的发展越来越难以为继,城市创新动力不足、人才一度出现负流入等现象警示着城市管理者,长春要在新一轮发展中获得先机,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依靠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而这一切,都需要人才,需要全市产业发展特性与人才资源优势有机结合,把人才链条同步嵌入产业发展链条,实现人才与产业的有效融合,整体联动。

随着2003年12月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总书记在会上深刻阐述了科学人才观的内涵,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开发人才资源,走人才强国之路”,“以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级各类人才协调发展”,这为长春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百舸争流,千帆竞破浪。“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一次次思想解放的浪潮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束缚长春人的精神枷锁被不断打破。2003年以来,长春市人才工作始终坚持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创新人才发展机制,优化人才创业环境。2007年,长春市委、市政府创造性地提出打造人才长春、建设产业人才高地的战略构想,并站在全市新一轮大建设、大发展、大变化对人才的需求的高度,制定了《2009-2013年人才长春建设规划》,明确了以产业人才高地建设为突破,发挥现有人才资源比较优势,强化产业高端人才的引进和紧缺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的产业承接、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等各项措施。

为了推进产业人才高地建设,2009年长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适时地出台了《2009-2013年人才长春建设规划》、《关于加强重大项目建设急需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实施意见》、《关于产业人才高地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产业人才开发培养的意见》等配套性文件。着眼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始构建人才长春规划体系;着眼建立健全产学研整体互动机制,加快产业人才高地建设;着眼产业升级发展目标,全面推进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并制定了引进高端紧缺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等一系列政策,从根本上构建和完善了长春市人才开发、培养、引进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

“古今俊鸟高枝落,只缘雍容大野心。”人才长春激荡起的阵阵涛声,如春雷响动,引得今朝孔雀成群东北飞,人才负流入的现象趋于扭转。

但长春人才工作的步伐并没有因此而停息,相反,越是人才汇聚,越需要有更加灵活的机制来突破政策局限,实现新的跨越。而在实践中,长春市委、市政府也深刻地认识到,2007年提出打造人才长春、建设产业人才高地,解决的主要是战略、载体和方向性的问题,实施人才长春战略,还必须结合国家新的人才政策,大胆探索创新机制、突破瓶颈。

机遇总是垂青有所准备的人。正当长春市委组织部门为人才长春战略机制创新苦苦寻找新的突破口之时,2010年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将“机制创新”作为人才发展主要指导方针之一,同时要求,对一些创新难度大的政策,要依托大型企业集团、高新技术园区、海外人才创业基地先行试点,建立人才管理改革实验区。

以此为指导,长春市委组织部门迅速行动,抓紧研究部署,“人才特区”概念随即在长春高新区呼之而出!

“人才特区”先行先试

按照中央对“人才特区”的定义,就是在特定区域内人才工作的政策保障、体制建设、机制运行、资金投入、环境营造和工作内容、工作模式等方面具有相对特殊性、前瞻性和优先性,从而增强对外招贤纳才的吸引力、对内留住人才的凝聚力、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同时,提出人才特区五大特征,就是区域人才集聚度高,与产业的融合度好,人才贡献率大,科技创新能力强,环境开放度宽。

从吉林省委领导,到长春市委组织部门,都不约而同地将这个“特定区域”与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联系到一起。

长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子明认为, “人才特区”必须按照人才发展和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找准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推动与市场配置的最佳结合部位,通过人才特区这个载体,在一个点上先行先试,探索实施一些突破性政策,并把政策光圈聚焦到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身上,用政策创新这把“刀”,来重新分割创业利润这个“蛋糕”,让科技发明者和成果转化者最大限度获取“蛋糕”份额。通过这样一些非常的政策,让党管人才这只有形手和市场配置那只无形手形成合力,实现行政推动、政策引导和市场运作三者之间的有效统一,为党管人才和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找到新抓手和“试验田”。在杨子明看来,长春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各类科研机构、企业和开发区都比较多,“人才特区”最终花落长春高新区并不意外。首先,高新区产业和人才基础较好。多年来,高新区把人才工作作为保障新一轮发展的重要举措,狠抓人才“引进、培育、发展”三个关键环节,每年拿出上亿元资金用于兑现扶持和奖励政策,促进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集聚。目前全区有高新技术企业92户,占到全省的40%、全市的70%;各类科技创新人才1.8万人,占到全市的近三分之一。201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374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7.9%、全市的41.3%。其次,从管理模式上看,高新区介于企业和政府之间,体制机制比较灵活。另外,还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比如,科技创新资源丰富,是全省惟一一家争创部级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单位,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以及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总数占到全省一半以上。比如,产业基础比较好,是国家火炬计划光电信息产业化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现代装备制造、文化创意、电动汽车产业也都初具规模。再比如,人才开放度较高,已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等 23 个国家的近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各类金融服务中介机构100家,基金公司20余家,并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先行先试,时不我待。围绕高新区“人才特区”建设,一系列调研论证工作迅速展开。从2011年3月长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子明带领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到高新区听取关于人才特区建设的总体构想,到2011年4月长春市委组织部主持人才特区建设工作第一次调度会,明确今后一个时期人才特区建设的推进步骤和重点任务,带领市科技、人社、工信、药监等部门分管负责人,就人才特区和战略新兴产业人才高地建设问题登门走访专家、实地考察调研,再到2011年8月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侨办、高新区共同组织73名海外高端人才到高新区进行参观考察和项目对接,再到2011年9月9日,长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讨论通过《长春市支持人才特区建设若干意见》,再到2011年9月15日,长春市人才特区揭牌暨命名大会在高新区召开,短短半年间,长春市委组织部、长春高新区丝丝入扣、条分缕析、缜密无隙地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拔得东北地区首个“人才特区”的头筹,挤入全国“人才特区”建设第一方阵。

而就在这段时间,各国各地许多城市也纷纷推进“人才特区”政策,探索人才管理创新模式。如北京中关村提出建设中国 层次最高的国际化“人才特区”五年计划;天津市在滨海新区重点先行先试一批重大人才政策和工程,打造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集聚高地,形成人才排头兵效应;江苏省无锡市则提出“5年建成人才特区”的口号,到2015年人才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达到47%;武汉、上海、厦门等城市也先后结合自身实际,推出“人才特区”建设战略。

根据《长春市支持人才特区建设若干意见》,长春市将在十二个方面支持“人才特区”建设,如在重大项目布局方面,将优先布局和重点支持一批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和项目;在人才创业孵化方面,为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优先提供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支持政策,鼓励引进人才以知识产权等智力资本作价出资、入股,作价金额最高可达公司注册资本70%等;在科技成果评估方面,围绕区域重点产业发展,分类别邀请产业一线知名科技创业人才和部分优秀民营创业家,建立一支门类齐全、专业互补、实战经验丰富的科技评估人才队伍,对科技成果和技术创新进行定价,让更多专利和技术走向市场;在资本市场建设方面,加大政府主导的创业投资、风险资金的投入力度,大力引进和聚集各类投资机构,推动天使投资者、股权投资机构和股权投资管理公司在人才特区发展;在科技经费使用方面,在人才特区内承担长春市重大科技专项的单位,可在项目(课题)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和基本建设费后,按照一般不超过13%的比例列支间接经费;在人才待遇和服务方面,建立人才特区高端人才贵宾门诊通道;在人才引进和激励方面,人才特区引进国家“”人选,直接纳入市级专家管理,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此外,在人才选拔和表彰、人才引进和激励、科技人才兼职方面,也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站在东北春城改革开放的前沿,长春高新区正在抢占吉林全省乃至东北地区人才政策和人才集聚高地,并充分利用自身的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把高新区打造成为人才政策最优、人才创造活力最强、示范带动作用最好的人才工作品牌。承担起辐射和带动东北亚区域人才共享与科技合作的重要引擎。

英才计划打造“长白慧谷”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原动力,是生产力之源。“人才特区”落户长春高新区,让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杨俊良喜不自禁。在长春市人才特区揭牌暨命名大会上,杨俊良讲话认为,长春高新区启动“人才特区”建设将令长春高新区的人才建设工作实现质的飞越,它不仅有利于高新区在更广的范围内吸引和集聚人才,形成更加活跃的创新创业环境,也有利于整合各类创新要素,加快建设以集约、集聚、集成创新为特征的区域创新体系,更有利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

据悉,围绕“人才特区”建设任务,长春高新区将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制定人才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支持,提升人才待遇,强化表彰奖励。高新区财政将每年列支1亿元,专项用于“人才特区”建设,对引进的世界一 流创新团队,最高可给予5000万元的启动经费,全力打造政策先行特区;加快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入推进与中科院、中关村的战略合作,打造东北最大创新集群和吉林省自主创新示范区;进一步整合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及企业的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海外学人创业园、新兴产业示范园、中俄科技园等孵化园区建设,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拓宽发展空间,全力打造创新活力特区;加快部级“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园区”建设,在创新金融组织、创建科技银行、创办科技保险、创优金融环境等方面先行先试,不断集聚金融服务机构,壮大基金规模,拓宽融资渠道,构筑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融资服务体系,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融资支持,全力打造科技金融特区;紧紧围绕打造汇聚产业精英人才的“长白慧谷”目标,重点实施海外高端领军人才集聚计划、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育计划、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提升计划、高技能人才成长计划,为人才提供启动基金、风险投资、贷款贴息等创业服务,技术培训、技能提升等专业服务,医疗、健身、疗养等特色服务,不断提升人才在高新区生活的幸福指数,全力打造人才服务特区。

科技先进人才工作计划篇8

1月18日,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是我国电工领域在国家科技奖上获得的最高荣誉,在世界电工领域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亲手将获奖证书授予了项目第一完成人、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刘振亚,并亲切握手祝贺。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具有不平衡的特点,煤炭资源的2/3以上集中在晋陕蒙“金三角”内,水能的80%集中在西南地区,可集中开发的风能和太阳能则分布在西北和东北地区,然而70%的用电负荷却聚集于东中部16省。长期以来,为了给用电负荷大的地区提供足够的电源,通常选择在负荷中心区建设电站。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煤电运之间的矛盾,以及环境和资源的双重约束,决定了这是一条长期下去难以为继的道路。特高压技术成为破解我国能源问题的一剂良方。

一直以来,我国的电力科技工作者们在研发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力传输技术上孜孜以求,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我国特高压技术的研发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近十年,特高压技术终于实现了突破并真正应用于电网实际,促进了能源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确立“人才强企”战略

特高压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背后是强大的协同科技攻关团队,项目在国家电网公司刘振亚总经理的亲自主持并大力推动下,汇聚了30多名院士,9所高等院校,500多家建设单位以及200多家设备厂家开展联合攻关。可以说,特高压技术攻关团队汇聚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也因此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光荣。

一直以来,电网企业都是技术密集型企业,特高压电网的建设更是将推动中国的电网技术走到世界的最前沿。如何在国际上并无成功先例、无可借鉴的基础上实现零的突破,实现电力发展史上第一次“中国引领”?答案是人,是人才。人才是企业之本,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对企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国家电网公司正是抓住了突破特高压技术的关键——人才,最终实现了特高压技术的“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特高压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发展,与国家总体经济水平提升和科技进步密切相关,也与国家电网公司一直以来奉行的“人才强企”战略密不可分。

早在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的一届一次职代会暨2006年工作会议上,总经理刘振亚就强调指出,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按照“引进急需人才、用好现有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人才工作思路,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提倡敢于创新、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创新精神,在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下,通过大力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培育和造就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搭配合理、专业种类齐全、能够满足公司和电网发展需要的多层次梯级科技队伍,全面提高公司系统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为推动公司“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在2008年第二季度工作会议暨科技工作会上,国家电网公司正式提出“一流四大”科技发展战略(建设一流人才队伍、实施大科研、创造大成果、培育大产业、实现大推广)。在该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公司逐步构筑电网尖端科技人才大本营,加快了高层次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力度。

人才支撑特高压之路

2005年元旦前5天,国家电网公司召开专门会议启动特高压工程。深入讨论之后,会议决定正式向国家发改委提交特高压立项报告,成立由刘振亚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及工作组,并聘请院士、专家组成顾问组,6月,国家发改委在北戴河组织专家就特高压进行专业讨论,决定特高压技术由国家组织研究;可以上马特高压示范工程,但须遵循客观规律。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技术攻坚之路由此开启。为了更好地服务特高压电网建设,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和刘振亚总经理提出“加大发展特高压电网所需人才的培养力度”,要求充分发挥培训教育先导作用,培养特高压电网急需人才。

2005年9月,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部在公司总部召开了公司系统特高压培训工作座谈会。各网省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教育培训工作的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提出要围绕公司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这一工作中心,培训教育要主动作为、有所作为,变等靠为进取,变被动为主动。确立了公司特高压培训的总体思路:围绕建设坚强国家电网,以普及特高压电网知识为基础,以培养造就特高压电网建设运营急需人才为重点,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层组织、分工协作的原则,加强特高压电网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为公司特高压电网建设和运行提供人才保障。

同时会议对国家电网公司、区域公司、省公司在特高压培训中所承担的工作做了明确分工,国家电网公司主要负责特高压培训基地建设、特高压电网培训师资队伍和教材体系建设;区域公司、省公司主要负责特高压电网知识普及培训。特高压培训要按照分层次、分类别的原则进行,尽快培养一批了解掌握特高压电网技术与生产管理特点,能够有效管理特高压电网生产经营的管理人员;培养一批专业理论扎实,生产实践经验丰富,了解掌握世界最先进的特高压电网知识技术,能够引进、吸收、改造和技术攻关的特高压电网科技人才;培养一批掌握特高压电网施工技术,敢于吃苦,能打硬仗的特高压电网施工人才队伍;培养一批熟悉特高压电网技术与设施设备,能够进行特高压电网生产运行和检修的技能人员队伍。

“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大力实施全员教育培训计划,专门通过特高压电网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即根据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的要求,加强特高压科技人才的培养,5年内滚动培养2000名能够承担特高压电网技术研究、设计、建设、生产运行、维护和管理等专业人才。实际上,仅2008年至2009年一年时间,公司就培养了特高压专项人才1080名。截止2010年,公司采取专题培训、技术交流和国际合作等多种方式,已培养了约3200名特高压及智能电网规划、科研、设计、建设和运行检修人才。

从特高压工程起步到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国家电网公司通过开展全员教育培训,加强特高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快了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通过统筹教育培训资源,合理安排培训内容;通过全面开展专业调考,以考促培、以考促学、以考促训,促进了员工业务水平快速提升,为特高压技术的研发和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积极引进海外高端人才

国家电网公司要实施的特高压工程是世界电压等级最高、最先进的输电技术,要攻克的技术难题很多都是世界级难题,急需一批高端科技人才,除了积极培养已有的技术人才外,还必须广泛引进吸纳国外高端人才,充实人才队伍,培育和造就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搭配合理、专业种类齐全、能够满足公司和电网发展需要的多层次梯级科技队伍。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刘振亚指出:创新的关键在机制,核心在人才,最终目标是多出快出世界一流的创新成果。海外高层次人才长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既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又了解国外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以使国家电网公司在较短时间内拥有一批世界一流人才,对于我们及时掌握世界科技前沿最新动向、建设一流科研团队、增强持续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面向海内外为其直属的5家科研机构公开招聘100名高端科技人才,其中包括4名院士、42名首席专家和54名学术带头人。

按照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重点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在中央、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分层次、有计划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国家电网公司出台了《国家电网公司2011-2020年人才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创造灵活的用人机制,逐渐建立和完善法律、金融、特高压等专业领域的全球性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形成一支世界级水平的专家人才队伍,力争取得居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促进世界电力科技进步,推动国家电网公司成为世界级卓越企业。

针对特高压建设项目,公司适时开展特高压建设高端人才引进专项工程,深入开展特高压挂职及后备人员的选拔,加大新员工招聘力度,为后续特高压工程建设储备人才。同时,公司完善机构和人员配置,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依托特高压工程建设搭建成才平台,实现员工与工程同成就、员工与企业共发展。2011年,公司启动特高压专项人才开发计划,依托设备、建设、运行等直属单位,培养引进特高压人才100名。

在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上,刘振亚指出国家电网公司的快速发展,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干事创业、施展才华提供了良好机遇和广阔舞台。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将为大家创造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同时也希望大家在思想创新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在国家电网公司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在攻克电网发展难题中发挥领军作用,在培育创新人才中发挥“孵化器”作用,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发挥桥梁作用。

自2008年“”启动实施以来,国家电网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引才工作,目前已成功引进“”专家17人。到岗专家全部工作在公司科研和产业第一线,在重点业务领域担任关键专业技术岗位的重要职务,推动一批高精尖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在特高压输变电、新能源发电、清洁能源发展、智能变电站、电力载波通信等关键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促进国家电网公司创新体系建设、科研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链接1:

特高压电网知识窗

特高压电网指1000kV的交流或±800kV的直流电网。输电电压一般分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国际上,高压(HV)通常指35~220kV的电压;超高压(EHV)指330kV及以上、1000kV以下的电压;特高压(UHV)指1000kV及以上的电压。高压直流(HVDC)通常指的是1600kV及以下的直流输电电压,±800 kV以上的电压称为特高压直流输电(UHVDC)。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电网来说,高压电网指的是110kV和220kV电网;超高压电网指的是330kV,500kV和750kV电网。特高压输电指的是正在开发的1000kV交流电压和±800kV直流电压输电工程和技术。特高压电网指的是以1000kV输电网为骨干网架,超高压输电网和高压输电网以及特高压直流输电高压直流输电和配电网构成的分层、分区、结构清晰的现代化大电网。

特高压输电具有容量大、距离远、能耗低、占地少、经济性好等优势。“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特高压电网发展的重要阶段,到2015年“三华”地区(华北、华东、华中)将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的特高压交流电网,全国还将建成11回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特高压总投资将高达4000亿元,其中设备投资将达到2500亿元左右。

链接2:

特高压人才培训档案

特高压电网专项人才培养计划:根据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的要求,国家电网公司加强特高压科技人才的培养,计划“十一五”期间5年内滚动培养2000名能够承担特高压电网技术研究、设计、建设、生产运行、维护和管理等专业人才。

特高压高层次人才培训班:2009年7月,第一期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高层次人才培训班分别在武汉和北京同时开班,培训采取校企合作、集中授课方式,两个班各60人。参加培训的人员主要是公司2012年前计划竣工投产的特高压交、直流工程项目涉及的网省公司、相关直属单位、科研院所拟从事特高压专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脱产半年接受培训。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培训以武汉大学和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为主,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培训以清华大学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为主。2010年5月,第二期特高压高层次人才培训班开班,培训对象主要是公司计划2012年前竣工投产的特高压、智能电网工程项目所涉及的网省公司、直属单位、科研院所相关技术和管理骨干。培训为期5个月,内容包括高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及特高压、智能电网最新技术,将培养变电和输电方向高端人才共130人。

链接3:

国家实施的若干高层次人才建设举措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人才工作翻开新篇章,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人才建设的重大举措。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为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并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跨世纪优秀学术带头人,国家特设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由科学基金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进行日常管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国内与尚在境外和即将回国定居工作的优秀青年学者,在国内进行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科技先进人才工作计划篇9

优化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结构。江苏高校院所众多,人才资源较丰富,但人才结构不尽合理,尤其缺少引领产业高端化的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紧缺人才。确立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鲜明导向,通过人才结构的调整引领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人才结构的高端化引领产业结构的高端化,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是大力引进高端人才。从2007年开始,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并带动全省13个省辖市及大多数县(市、区)制定专项引才计划,其中,无锡“530计划”、苏州“姑苏人才计划”、南京“紫金人才计划”等已成为海外人才中知名的引才品牌。我省还相继组织实施了“科技创新创业双千人才工程”、“科技企业家计划”、“企业博士集聚计划”等专项人才计划,目前全省各级人才专项资金超过60亿元,近三年引进高层次人才近9万名、创新创业团队2200多个,列入国家“”246名,形成了引进高层次人才、创办高科技企业、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链式效应。二是大力引导科技人员进入基层和企业创新创业。积极开展“校企联盟”建设,动员和组织全省高校院所与企业建立校企联盟5500多个,吸引6万多名科技人员活跃在企业一线,接受企业委托开展科技攻关。大力推进再名科学家、千名博士、万名研究生到企业从事创新工作,形成人才“千军万马”下基层进企业搞创新的良好局面。三是探索高校院所与企业创新人才双向流动配置的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产业教授”选聘计划,从骨干高技术企业中遴选科技企业家担任大学特聘教授,并对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度。组织实施“企业博士集聚计划”,资助高校院所博士进入企业创新创业。开展“科技企业家培育计划”,大力提高全省企业家创新队伍的层次与结构。

科技先进人才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科技计划;科技计划管理;改进建议

一、国外科技计划的特点

国外的科技计划一般实施决策、管理、咨询与评价相互分离的计划运行模式,即由政府各部门进行科技计划的决策,由各部门委托下属科研机构进行项目的管理,社会相关组织共同参与计划项目的咨询和评价。

科技计划的制定在许多国家已形成较为规范的程序,并有相应的咨询审议机构。在美国,每个领域、部门、科研机构都有十分详尽的计划,科技研究和发展计划的编制通常采用兰德公司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规划、计划和预算一体化的编制方法;在日本,科学技术会议以回答总理大臣咨询的方式提出科技发展大纲,各科技主管部门采用向科学技术会议或本部门技术会议咨询的方式,制定出本部门的重大科技发展计划,一些依法设立的审议会、委员会等机构持续开展科学技术调查与技术预测、分析与评价,为科技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发达国家一般都有不同层次的制定和实施科技研究开发计划的机构。在日本,以研究开发为主要目标的计划,由政府直接管理,或委托部门技术会议、国立科研机构管理;以技术应用和再开发为主要目标的计划,主要委托有关民间机构管理。在美国,一些跨部门的计划一般由国家科技委员会成立由国家科技顾问牵头、合作各方首脑联合组成的高级领导小组制定政策,并进行协调;高级领导小组下设计划工作小组,负责制定计划、预算、执行计划和具体的协调工作。

在科技计划具体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呈现多样化,依据计划项目的领域、性质不同,由相应的部门与机构,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于基础研究计划和基础性的应用研究计划,一般采取专家管理模式;对于涉及经济发展的技术开发计划,多采用部门与专家相结合或部门、专家与产业界结合的管理模式。例如:美国的“人类基因研究计划”和日本的“创造性科学技术推进计划”属基础研究开发计划,采用的是专家管理模式;韩国的G7计划属技术开发计划,其管理模式则是部门和专家相结合。

在资助模式方面,基础性研究计划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如日本脑科学研究计划。高技术计划多采取政府匹配资金的模式,如美国先进技术计划项目政府资助低于项目研发总投资的50%;日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各项目中政府拨款仅占40%;英国大型战略计划一般也采用政府、学术界和企业合作方式,政府与企业各自承担50%。再有,刺激民间科研投资的积极性。是国外高技术产业计划的一大特点。政府所采取与企业分担经费的办法,既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又使企业自身获益。

在执行模式方面,不同性质项目选择不同执行机构。基础研究类项目主要由政府部门下属实验室和高校执行;而技术开发与推广类项目,多通过有关部门与企业签订合同来委托公司承担,或由政府实验室与公司签订合作研究开发协议来共同承担。

在计划评价方面,各国一般都有专职机构负责计划的审议与评价,以美国为例,国会审议办公室负责人负责计划的审计;白宫管理与预算局和国会评价办公室负责计划项目的可行性评价;各执行机构负责年度项目的自评价。评价方法同样因为计划项目性质的不同而各异。例如,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应用研究项目有严格的验收程序;而政府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计划评价方式则相对简单,基本上不搞定量评估,而采取模糊定性的方式,以专家判断其是否“成功”为标准。

通过对各国科技计划决策、管理、咨询和评价等分析,国外科技计划具有如下特点:

1.国家科技计划都是专项领域计划,战略目标突出。在美国,每个计划又可分为若干专项子计划,每个子计划有明确的领域、目标技术或目标产品。这既保证了计划边界清晰,减少了计划之间的重复和交叉,又确保了计划实施效果与目标的高度统一。综合性战略计划不是单纯的项目计划,而是以项目为主,兼有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推广、信息网络建设和相关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有机整体。

2.国家科技计划一般通过立法或制度化方式确立,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阶段性。而且关于科技有关的立法,包括科技发展战略的拟订与修订,都集中在国家这一层面上,当然,地方也可以制定一些促进地方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3.计划以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总目标。计划充分反映了本阶段经济与科技发展的状况,是政府为实现国家目标进行干预的有效手段,是构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有利措施和方法。计划内容成体系,大部分以国家优先领域专项计划实施,计划内容包括研究开发、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

4.计划项目根据目标、性质、对象不同,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对于基础研究计划和基础性的应用研究计划,一般采取专家管理模式;对于涉及经济发展的技术开发计划,多采用部门与专家相结合,或部门、专家与产业界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计划的决策、实施、管理、评价之间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机制。

5.计划中政府投资的份额,依计划性质设定。体现国家意志,关系到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前瞻性、公益性基础类研究计划,以政府投资为主;与产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高新技术、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类计划,以政府引导资金的方式,刺激社会资金的广泛投入。

6.研究开发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基本相同或相似。即由独立的研究机构(包括国立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机构等组成,而且,分工较为明确,一般来说,大学的科研机构以基础研究为主,独立科研机构以应用研究为主,企业科研机构以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为主,社会科技中介机构则主要从事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活动,以促进技术的转移。

二、我国科技计划的不足

1.科技投入低,特别是对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据统计,2003年至2005年,我国的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13%、1.23%、1.33%。而2005年,美国为2.6%,日本为3.1%。科技投入低是影响科技计划实施和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据“八五”科技攻关计划的抽样调查,在未完成的项目中,有28%左右停滞或拖期的项目是由于经费不足而引起的,在未应用的成果中,有33%的成果也是由于经费不足所造成的。

2.缺乏整体战略和目标。我国有一些科技计划缺乏围绕某一个产业进行研究发展的战略思路。现有的科技计划大多是通过“自下向上”的机制制定的,即由基层科学家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特长提出重要题目,再汇总、平衡,特别是各区域的地方科技计划。这种做法缺乏战略目标,缺乏前瞻性研究,缺乏科技规划的指导。各个计划之间缺乏集成,重点不突出。

3.条块分割,设置存在交叉,没有形成整体效应和规模效应。现有的科技计划体系中,部分国家科技计划与省市科技计划重合,缺乏总体的指导思想和设计框架,各个计划之间交叉重复,计划内部重视单个项目,忽略了发展战略、配套政策、能力和体系建设等关联行动,使得现有的科技计划体系缺乏整体性和规模性。

4.地方科技计划制定缺乏地方特色。长期以来,我国地方科技计划或者是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翻版缩影,或者是较少地依据本地区的资源、科技能力和科技需求来考虑本地区的独有特点以确定地方科技计划体系,地方科技计划缺乏明确的地区发展目标定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全国各行政区域的经济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特色性和差异性,专精于某一产业形成产业群的区域往往能表现出其显著的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但作为支撑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结构的科技却经常没有表现出其应有的区域差异和特色,区域系统不完善。相反,从计划的设置、项目经费的投入到科技计划的管理很多是相同的,缺乏针对区域经济特色和差异的科技服务体系。

5.计划目标、重点多年一贯制,难以跟上实际需要和时代需求,影响计划实施效果。许多科技计划出台时,由于种种原因,出台时间仓促,比较重视当时的需求和目标,但随着经济、社会对科技发展的需求不断深入,原有计划目标重点任务没有及时调整,影响了科技计划的实际效果和作用,也影响了政府配置社会资源的实效。

6.科技计划含基地建设,但未与人才、优先资助领域相结合。科技大部分以国家优先领域专项计划实施,计划内容包括研究开发、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在5项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相关的科技计划中,其中2项与基地建设相关,即重点实验室和大科学工程。其余不论是指令性还是指导性计划,大都采取单一的项目资助模式,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项目中,也不匹配设备设施费。

与一些国家计划相比,我国科技计划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够,如目前的研究生教育经费由国家教育部统管,不论从投入数量还是投入方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严重影响培养研究生的质量。研究生始终是科研中最宝贵的人才资源之一,许多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都出现在博士论文中,而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却基本没有参与这方面的工作。

7.“产学研”研究开发机制未真正形成,企业无法成为创新主体。我国现行的科技计划基本没有考虑到构建有利于企业、公共研究机构、大学之间研究与开发合作的制度及其环境,而只是通过项目方式给企业以过高的R&D补贴。企业本身的R&D投资不足,这可按照国际通行的衡量标准,即企业R&D支出占GDP的比重比较,如在1988年只占O.32%,不及同期的OECD成员国平均水平的25%。科技计划在资助阶段上主要集中于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这就导致了企业R&D缺乏激励机制,是企业不能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我国科技计划管理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1.加大科技投入,加速形成多元投入体系。“十五”期间科技活动经费虽然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相比较还远远不够,科技活动经费(R&D)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企业R&D投入虽然已经占到R&D投入的一半以上,已经成为了创新的主体,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企业R&D投入到创新性科研行为的数量相对较少,严重阻碍了产业的发展后劲。科研经费由多家管理,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难以形成合力。今后这一局面应该得到改善。

坚持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动员各级、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建立起以企业为科技投入主体、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多种投入方式并存的科技投入体系,同时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

2.加强科技管理,提高科技管理能力。“十五”期间科技体制已经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但还需加强管理,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科技立项、成果评定和科技奖励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促进科技系统行风建设。科技项目实施的管理力度有待加强,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尚待完善,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文献资源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还难以满足科技发展的需求。加强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管理体系,提高科技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提高科技工作的效率,促进科技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的提高。全面落实“人才、专利、标准”三大战略,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完善科技评价体系,提高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是当务之急。

科技先进人才工作计划篇11

作者简介:刘全忠(1978-),男,河南浚县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王洪杰(196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课题编号:HGJXH B211029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10-02

20世纪末,由美国康奈尔、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等8所大学联合发起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运动,引领了世界工程教育领域“回归工程”的潮流,由此,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化”改革方向成为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共同选择。[1]

2013年我国普通本科及以上的在校生中工科学生数达到了485万,如此大规模的工科在校生无疑是实现工程强国战略目标的宝贵人力资源,并为欧美国家所羡慕和瞩目。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工程教育整体质量以及工程师的培养质量不高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2~2013全球竞争力报告,我国“教育系统的质量(Quality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和“研究和培训服务的可用性(Availability of research and training services)”分别排名57位和55位,“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可用性(availability of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也仅排名46位。

目前国内工科院校一般在通识教育和基础课教育的基础上开设专业课程,并通过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能力,形式单一且效果有限。另外,教师科研任务普遍繁重,影响到了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企业更注重生产效益进而不愿接待学生实习。近年来随着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工科院校广泛开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但存在忽视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趋势,一些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基本实践教学环节实际上是被弱化了。毕业设计引入大量研究型课题,一定程度上也忽视了对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工程能力和企业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总体来看,工科院校具有理论知识学习的优势,企业具有实践能力培养的条件,而培养学生工程实际能力的最好途径还是通过院校与企业进行广泛合作。因此,需要立足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探讨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深入开展工程教育改革的方法,在人才需求分析、培养计划制定、实践教学环节的完善、青年教师工程能力培养等方面,开展相应的教学研究工作,探索积极稳妥地推进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一、校企合作背景

在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国都在研究需要什么样的工程人才。20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了工程教育“回归工程”;进入新世纪,又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领袖素质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2]欧洲一体化以后,欧洲高校进一步加强了与工业界的紧密结合,通过加强校际协作、学生交流等促进工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日本、韩国、印度等国把实行产学合作、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3]虽然各国都有各自的特色和特殊情况,但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上却有着共识:加强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实施领导力培训计划,培养工科学生引领本国和世界工程科技发展的能力;培养工程师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美国的工程教育开展比较成熟,早在1949年MIT就发表了著名的Lewis报告,提出“实事求是的专业人员”概念,强调工程教育的实践和综合[4];1955年ASEE发表Grinter报告,提出了“工程科学”的概念,建立了完整的工程教育课程结构模式;1967年的《工程教育目标报告》提出了五年一贯制和工程硕士计划,改变了美国高校以研究为取向的传统路线;1989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发表《美国工程教育实践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程教育实践模式。2005年美国工程院(NAE)发表《2020工程师培养报告》,研究了2020年工程教育的战略、工程教育实施项目与机制,以及对2020年工程教育的具体建议。欧盟也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研究计划,对工程教育的类型、模式和核心课程等问题进行了阐述。[5]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受前苏联影响,习惯于从系统性和科学性出发组织课程及内容,而较少从需求出发进行考虑,体现了一种典型的学科课程观。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几十年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我国近30年的课程体系改革,基本的思路还是在原有课程体系下的改善,而没有从根本上变革。表现在:大部分工程教育依然维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的三段论模式;没有打破学科的壁垒,课程的思维仍在学科内单向进行;工程实践课与理论课的矛盾仍未解决。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之前,包括天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内的高校已有计划、有目的地系统总结美欧日澳等发达国家和国内院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拟制了“工程创新人才基本要求大纲”,从工程创新人才的品行、能力、知识多个维度将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并通过品德养成计划、心理健康计划、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等教育实践当中的具体改革来完成培养目标的实现。

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较早推进了工程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改进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方法,培养教师具有较高的工程素质,进而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近年来,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该计划是教育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在内的61所高校,成为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原则,从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制订“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等五方面推进该计划的实施。

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第一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985高校,结合自身在工科专业和工程教育领域的传统优势,提出了“弘扬传统、与时俱进,科研支撑、校企联合,强化实践,突出特色,面向世界、培育英才”的基本思路,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优化和调整了本科、研究生各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倡学校各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之一。企业参与工程教育,可以更好地宣传企业文化,满足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校为企业参与工程教育提供有利条件,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经验。以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目前共有在校生858人,为国防科工委“十一五”国防重点专业,所属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以来,该专业与哈电集团下属的哈尔滨电机厂、锅炉厂和汽轮机厂等企业签署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合作协议”。此外,学科牵头与哈尔滨电机厂共建了面向全国高校的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企合作层次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来,通过和企业的密切联系和深度合作,形成了若干校企合作的互动模式。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企业参与培养计划的制定

由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根据培养标准,校企联合制定培养大纲,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包括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制订。学校在进行本科生培养计划方案修订过程中,通过与企业充分沟通,在第二学年新开设了“项目学习方法与实践”课程,在第三学年新开设了“企业专家讲座”课程,并结合工程化培养的需求详细制定了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另外,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情况下,结合专业课程及就业需求,深入分析和制定了学生实习计划,使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组织机构和生产组织管理情况、主要产品的开发方法和生产流程、产品的工作原理及典型部件的装配工艺过程、先进制造技术和现代化生产方式、技术文档资料的编写和管理规范等。

2.共同开发和共享人才资源

企业具有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学校具有基础理论扎实的研究人员,双方可互为提供科研、讲学条件,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学校每年派遣一定数量青年教师到企业接受工程化培养,也为企业科技人员提供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职培训、学术讲座等形式的继续教育。另外,依托哈尔滨锅炉厂、电机厂、汽轮机厂等国有企业的资源,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与国内大中型企业的长期科研和教学合作为基础,从企业中聘请富有教学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壮大教师队伍。国有企业的工程师具有丰富工程经历和掌握较先进的工程技术,是补充“卓越工程师”教师队伍的师资源泉,目前已有10余名高级工程师在从事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研究生合作培养等教学工作。

3.加强本科毕业设计的工程化背景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每年约有40名本科生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毕业课题全部来自企业生产、开发和测试的实际工作,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全部实施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制定毕业设计任务书,企业导师全程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答辩委员会由校企双方相关人员组成,答辩小组根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情况和答辩情况给学生评定成绩,并向院学位委员会提出是否授予学士学位的建议。目前已有约70名参与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顺利毕业并获得学位,其中5名学生论文获得校优秀毕业论文。

4.建立应用型研究生企业实习基地

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应用型研究生的合作导师,实行双师制,即由校内硕士生导师和企业合作导师共同指导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入学后由所在学院学科点和企业实习基地商讨安排校内导师和企业合作导师,学校导师负责制定培养计划,并与企业导师充分协商,为研究生选定学位论文题目。研究生按培养计划要求在第一学年内完成课程学习、文献检索并做好开题报告,第二学年进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按要求完成论文后回校参加答辩。2011年以来,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联合建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遴选出6位具有丰富工程背景的技术专家担任应用型硕士指导教师,已合作指导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8人。先后已有30余人进入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进行实习并参与工程项目的现场调试,有15人在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1人硕士毕业论文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在硕士研究生工程化培养期间,通过企业的国内外技术交流平台选送5人参加国际会议,研究生发表EI、SCI检索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校企合作培养的研究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有了大幅提高。

5.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科研合作

学校和企业研究机构合作,先后共同申报并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在内的多项科研合作。在科研项目的支撑下,参与项目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和优秀的本科生有了更多与企业接触、和生产实际接触的机会,且以上科研成果都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学校与企业的科研合作一定程度上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可持续的条件。

6.加强学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校企联合培养为学生的工程化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是受众面毕竟有限。为了进一步扩展校企合作培养的适用范围,有必要在校内创新实验平台建设中引入校企合作机制。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根据校企合作培养的需求,通过与企业共同制定建设方案,在校内建设了烟气污染控制技术、管路系统动态特性等10余个创新实验平台。这些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有机地结合了基础理论与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为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另外,通过企业的合作与资助,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承办了包括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在内的各类科技创新实践竞赛,为全国能源与动力类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交流平台。

校企合作下的工程教育模式根据学校的培养标准、企业的研发结构,以及校企合作的范围和深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无论实行何种合作模式,关键在于使校企双方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并且切实深入到教学和科研领域,形成具体的方案和制度,使校企双方在合作中过程中受益,并且有继续深入合作的驱动力。

三、结束语

探索校企合作下的工程教育实践模式,可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向互补,融合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和企业发展理念,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总体良好,企业对高级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学校也有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目标,这些都给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工程教育改革中不断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对工程教育制度进行完善和提升,才能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差距,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等工程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吉臻.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思维转向:工程化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42-45.

[2]甘俊英,赵婷婷.工程实践项目:回归工程之本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84-88.

[3]倪师军,曹俊兴,等.新时期地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2):12-14.

[4]何振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理念的演进及启示[C].纪念

科技先进人才工作计划篇12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进入国家“”、省“百人计划”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技术带头人。

3、拥有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发明专利,且产业化开发前景广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能力强,对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作用大的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及团队。

4、在汽车及零部件、钛及钛合金、机床工具、石油装备、煤化工、酒类、轨道交通、航空安全装备、太阳能光伏等九大产业集群和国家、省确定的新兴产业领域内,我市高新技术企业、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急需的具有正高以上职称,具有科研开发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

5、自带科研成果的海归或海外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6、具有理工科博士学位应届毕业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引进方式

坚持单位自愿,政府鼓励,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原则,实行灵活多样的引进方式。一是办理正式调入手续,在我市落户的刚性引进方式;二是聘用、兼职、咨询、科研与技术合作等柔性引进方式;三是我市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引进方式。

三、主要载体

高新区、蔡家坡开发区,现有和建设中的各类产业园区、县区科技工业园,高新技术企业、中小民营科技型企业,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重大科技平台。

四、扶持政策

1、薪酬纳税奖励。用人单位对引进的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协议薪酬制,报酬和待遇应与其能力、贡献挂钩,并随其贡献大小调整。正式调入我市的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市级留成部分,前5年予以全额返还奖励。聘用、兼职及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引进的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原则上不少于3年,每年在我市工作时间累计不低于6个月,在我市工作期间所取得的薪酬,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市级留成部分,前3年予以全额返还奖励,后2年减半返还奖励。引进的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在我市得到的政府奖励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2、技术攻关支持。引进的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围绕产业发展,在我市企业领衔承担国家、省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项目的,给予10—50万元的项目资金配套支持。

3、科技创业扶助。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带资金、带成果、带项目,联合或独立在我市新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经专家评审,在产业化生产过程中流动资金不足的,根据项目资金投入总额,可给予不低于100万元的资金担保。依据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产生的效益,按产品投放市场当年销售额的1%,一次性给予不超过100万元奖励。

4、科研成果奖励。对博士工作站引进的科研项目牵头负责人或项目主要研发人员(课题组前三名),并进站工作2年以上的博士,给予2万元生活补助(分年度补助);按合同完成科研开发并小批量试产的、科研成果批量生产的,分别给予3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5、财政资金补贴。引进的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是国家“”、省“百人计划”和市“2155计划”的,按照《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宝市办发[]4号)规定执行。引进的海归或海外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但没有进入“”、“百人计划”和“2155”计划的,参照市“2155计划”高层次人才政策,给予3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视同政府奖金)。其他引进的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含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引进的教学研究在高校或科研院所、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在我市的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其引进费用按照《市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宝政发[]44号)规定执行。

对与企业正式签订合同工作不低于3年的应届博士毕业生,给予3万元生活补助(分年度补助)。

6、人才公寓居住。由高新区建设人才公寓,作为周转用房,用于安置在我市工作1年以上、用人单位确实无法提供住房的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年内免收租金。引进的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子女入学入托、养老、医疗、工伤保险等优惠政策按照《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宝市办发[]4号)规定执行。

7、工作环境保障。用人单位必须为引进的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提供必要的科研生产场所。特别是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在我市独立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根据本人意愿,由高新区、蔡家坡开发区或县区科技工业园区提供必要的科研生产场所(孵化场所),3年内免收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