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合集12篇

时间:2023-02-05 08:33:33

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

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篇1

事故发生的原因:

一:对设备及电力线路不熟悉,不知道35千伏进线柜停电以后,上级110千伏过来的电仍然有电。

二:安全意识淡薄,没有搞好确认制。在操作以前没有看到35千伏进线柜的来电显示信号。

三: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没有听到上级指令就自行操作。

四:设备本身存在缺陷,没有带电打不开柜门的联锁装置。

五:作业人员业务水平有限,危险源辨识能力差,既然验电后证明柜子有电,就不应该进行任何操作。

六:与同事关系不和,带情绪作业。

这仅仅是对事故个人的分析,不存在任何感情情绪,只是为了下一步工作进展顺利,当然领导说他们是业务骨干,如果换了我们,很可能还不如他们。是的,这一点没有人能肯定的否认,但也不能说得那么绝对,说不定因为自身业务不好,能多一步确认,或少一步操作。领导的话是有偏见的,是带着袒护当事人的情绪的,可以理解,再说死里逃生也不容易,大家也愿意对她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是针对此事,班组要进行整顿了,要不停地查岗,不停的学习(这一点是好的)进行针对的结果就是班长以上的领导们都不必干活了,都是指挥家,下一步工作就是“老职工”监护,新进入的职工操作,那么该干活的,该处于危险的都是没有关系,没有“能力”的破工人。唉,人要吃饭容易么,一定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好好上学,长大了好好的拍马屁,他们才能吃得开。

事故发生以后,还是要开会,还是要写心得,是应该好好的反思自己,大家各抒己见,不要有什么疑虑,可是大家都不敢,怕说错了什么话会得罪领导,那比出事故危险性要大得多,要是有人切入主题,领导也不会让他说话的,“下一个,下一个,制度没有学好!”,所谓的制度不过是养着他们赚钱的工具。可是出了这样的事情,领导从上到下还是很生气的,不是对当事人,是对整个与电有关系的工人,不在规定时间写心得的要实行强制罚款,拖一天100元,大家吓坏了,都草草应付了事,审批全体重写,不够深刻。

事故让我们反省自己,是不是在工作中太懈怠了!说实话,我们的业务水平真的很差,危险源辨识能力也很差,安全意识也很差,这让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努力提高自己,不能把自己的命交到别人手中,工作要会干,工作中要胆大心细,还好搞好同事之间的关系。

工作建议:一,建议领导帮助我们组织业务学习,反事故演习,只要把业务水平搞上去,做一个合格的工人,无论奖惩考罚我们都愿意,

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篇2

目前我们组织学习了《××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6.6人身触电事故》,《昭通供电局6.14误操作事故》,《曲靖供电局110kv富源变电站6.24人身触电事故》的安全事故通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未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按章作业,工作负责人现场管理不到位。此三件事故的发生,暴露了安全管理的一系列问题,凸现了工作人员安全责任不清,现场不进行查勘,作业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技能。事实证明,如果对危险点不预测,不防范和控制,那么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就可能演变为事故,后果不堪设想。通过学习,在次强化了大家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并切实落到日常工作中。此三件事故的发生,使每个员工的心里都十分沉痛,同为南网人,发生在他们身上,如同发生在我们的身上一样,沉痛的教训,只有认真思考,进行反思。

通过学习,体会如下:1、三件事故充分暴露出来的问题是:“违章,麻痹,不负责任”,三违行为就是野蛮行为,不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只图省事、快当、存绕幸心理,怕麻烦,这就是事故发生的必然。2、作业人员严重的违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不验电不挂接地线,无安全措施保障的情况下就作业,严重违反《安全工作规程》和保障安全的技术措施,这也是事故发生的必然。3、制度的缺失,管理的缺位。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执行力差,而且在检查中只报喜不报忧,平时对设备管理又不到位消缺又不及时,判断缺陷又不准确,日常巡检工作又不认真,致使存在不安全的因素而导致事故的发生。4、风险管理流于形式,有章不循,有规不遵,工作浮躁,作业人员现场操作不按要求执行,危险点控制措施虚设。5、在工作中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未落实,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安全学习流于形式。

通过学习我们反思很多、很多,我们应该深刻地吸取教训,对照《安全工作规程》,结合我们公司的安全生产实际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和反事故演练,对设备进行全过程管理,认真学习事故通报,努力提高我们的业务技能和安全意识。做到安全无小事,筑牢防线,长抓不懈,警钟长鸣,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做实,作出新的成效。

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篇3

电力作为现代社会一种特殊的产品已成为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电力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依靠电力人的努力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电力企业在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之后进入了一个急需完善的阶段,电力企业每年的安全生产事故并没有随着电力需求增长和电网的发展而有所减少,相反在有些年份电力事故还呈现增长的势头。电力事故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1)一般电网事故按技术分类情况:一般电网事故的技术分类可分为接地短路(外力破坏、对地放电)、继电保护(保护误动、保护拒动、二次回路故障等)和雷击是构成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技术原因。(2)一般电网事故按责任分类可分为:自然灾害(雷击、雾闪、覆冰舞动等)、人员责任(运行人员和其他人员责任)、外力破坏和制造质量依次是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责任原因。本文从电力技术的应用与电力技术的发展和电力安全制度建设两方面论述保证电网安全两个重要方面。

一、加强电网技术投资,提高电网技术含量;加强对电网技术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提高电力人的专业素质

每年的电网事故中因技术原因造成的电网事故以华中电网络2001-2003年的149次电网事故统计为例,因继电保护问题造成的电网事故占电网事故将近3成:按技术分类属继电保护因素的共39次,占全部一般电网事故的26.17%,是造成或扩大为电网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继电保护技术分类可以看出,保护误动、误碰误动、保护拒动和二次回路故障是造成或扩大成电网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39次继电保护技术分类中,保护误动共19次,占48%,居各类技术原因之首;其次是误碰误动共8次,占21%。

对39次继电保护问题进行责任分析,由于制造质量不佳共15次,占38%;继保人员6次,占15.3%;其他人员责任(运行、试验、检修、调试、管理等)共11次,占28.2%。继保人员和其他人员责任两者合计共17次,占43.59%。保护误(拒)动和人员责任是继电保护造成或扩大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原因;对70次线路故障按技术分类,由于自然灾害(恶劣天气、雷击、污闪、雾闪等)引发的线路故障共30次,占线路故障的42.86%;由于外力破坏造成的输电线路外力短路共21次,占线路故障的30%;由于维护处理不当(维护不当、处理不当、树障、巡视不到位等)造成的故障共11次,占线路故障的16%。线路故障按电压等级分布,220kV线路15次,占21.4%;110kV线路52次,占74.28%;35kV及以下线路3次,占4.28%。

由上述统计数据显示要在技术和电力设备两方面去遏制电网事故的发生:1.加大电网建设和改造资金投入,优化完善电网结构,加快电网结构调整,提高电网技术装备水平。高可靠性的电气设备能有效的减少因雷击、污闪、保护误动、一次设备缺陷等原因引发的电网事故。2.加强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和技术监督:①加强继电保护装置入网管理、整定计算管理和运行维护工作,把继电保护“五查”工作作为强化继电保护管理和技术监督的常态机制。②严格执行二次设备与装置的定期检验、检测、试验标准,重点做好母差、主变、失灵等重要保护的检验工作,严格质量验收标准;重视二次回路管理;严格整组试验和带负荷检查等项目的检验,确保回路接线正确,装置动作可靠,防止一次设备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拒动和误动,扩大事故。③提高继电保护专业人员的技术素质,严防继电保护人员“三误”事故发生;

加强对设备的投资力度是保证电网安全的最基础条件,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作为操作和控制电力设备的人来说,人的因素对电力系统的可靠与稳定也起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提高电力人的专业素养也同样重要。电力系统的设备是电网的硬件,人则是电力系统的软件,两者是构成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在加强对一次设备投资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电力人培训的投资。

二、加强安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安全文化体系

众所周知电力系统是一个高危行业,“安全大事”使人们不得不去考虑,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电力企业已经形成了独俱特色的安全文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供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确保电网坚强、确保供给高质量的电能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最基本保障;在以人为主的社会里对人的尊重早已深入人们的生活理念,在保证电网安全、用户可靠用电的同时首先是保证人的安全。由于电力供应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质量,而人作为电力企业的主体,从主观上说电网的安全主要靠人们的安全意识,只有电力人增强了安全意识才能尽可能的减少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在人们增强安全意识的过程中便形成了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安全文化建设及其重要性:

首先,要完善安全机制,努力使员工提高安全意识:安全机制是一种有利于调动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有效地控制事故、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的管理手段。它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电网安全的最基本的制度,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安全机制,才能保证规范的安全管理,从而使电网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完善安全保证机制,突出以安全第一责任者为核心的安全保证作用。建立和健全3种体系,即:建立以各级行政正职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建立适应现代安全管理,实行标本兼治,做到行为有规范、考核有依据、奖惩有标准的制度体系;建立党政工团齐抓、部门联动、人人监督、纵到底、横到边的网络体系。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和激励机制。建立安全风险共担机制,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奖优罚劣。健全安全检查评比机制,达到超前控制。安全生产机制来自生产一线,是从电力前辈们血的教训中得来的。它是保证电力安全的治本之举,是保证电力企业职工生命安全的最根本保障。不管机制有多好,不付诸实施一切都是空谈,只有严格落实、严格奖惩才能使安全机制真正起到保护员工保护电网的作用,否则再好的机制也是一纸空文。

其次,要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也就是说从加强对人的教育和培训,减少由于人的主观因素造成的电网事故。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作用。企业的主体是企业的每一个员工,企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人的作用。反过来说人的行为又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想办法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从管理方面人手,加强安全管理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

加强对人的关怀,人的精神状态将直接影响工作质量和安全,而人的不良情通常受各种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影响。因此各班组应切实履行好作为一名班长的职责,在班前会或者确定班组成员时要充分了解班组员工的精神状态。一线生产的领导应多到基层多与一线员工交流多关心了解员工多与员工交流,及时发现和处理家庭压力、员工间的矛盾、对工作的厌倦等不良情绪。将加强基层员工同领导的交流形成一项制度并明确列入相关部门的岗位责任制中去。

多一点关怀,多一份安全保障。在对一线员工的关爱中形成电力企业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环境。居安思危,优胜劣汰。在前社会经济对电力供给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供电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严峻形势下,对我们的电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力企业施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今天,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现状必须得以根治才能适应社会高速发展新局面。作为一名供电企业的一线员工,我们必须克服“抱铁饭碗”的思想,要树立“危机意识”,加强学习新技术,从技术层面保证电网的安全和人身的安全。在调整员工的岗位时要充分尊重员工个人选择,因人而宜,人尽其才;要充分考虑每位员工的性格、能力、心理因素等,适当考虑员工的兴趣和尊重个人的意向,以企业的总体利益为重,这样也会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努力发掘自身的潜力,积极争当企业主人翁,发挥集体智慧。不重视安全知识教育、不完善现场运行规程、不配备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等,这些都是造成人身事故的主要原因。尊重人的劳动和生命价值,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从“小”抓起,才有大环境的安全保证。

树立安全意识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这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人是安全工作的主体,人是保证电力生产顺利进行、防止事故发生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动的计划者、执行者和控制者,但往往也是事故的引发者、事故责任的承担者、事故后果的受害者。因此,电力安全文化强调人的因素,强调内因在保证安全上的主导作用,强调以人为本。安全是靠人创造的,大多数事故也是人为的,事故往往要以人的生命为代价,所以,维护生命权,是保护员工所有合法权益的基础。关爱员工就要从保护生命、关心健康做起,使员工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这既是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安全文化的首要目的,也是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更是员工家庭和社会的基本愿望,这些目的和愿望都要以很强的安全意识为基础,因此,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就是对职工的关心和关爱。

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篇4

作者简介:吴声声(1984-),男,浙江杭州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宋守信(1946-),男,山东莱州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100044)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121-02

一、问题提出

电力企业由其基础能源的行业特性决定了电力发生故障时会影响地区的国民生产、生活,甚至社会稳定。诸多研究表明,人的因素是导致电力生产中产生故障与问题的主要原因。电力企业中人的因素在70%-80%之间。员工安全促进计划ESAP(Employee Safety Advance Program)通过分析生产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心理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从组织和个体层面促进员工心理与行为的安全。ESAP从2008年研究至今,理论研究不断完善,应用实践不断改进,更加贴合了电力企业的实际,并先后在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能集团等大型电力企业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ESAP核心理论基础

1.海因里希多米诺骨牌理论

海因里希Heinrich(1931)是著名的美国安全工程师,他对美国75000起工业伤害进行调查后,发现人的不安全行为占主要原因事故的88%,因此他认为所有的工业伤害事故都是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1]。海因里希的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伤害事故是由于一连串的事件,有顺序性地发生而导致的,每一事件都受且仅受其前序事件的影响。各个事件如同排列成一列多米诺骨牌,假如一块多米诺骨牌被触倒(事件发生),则会引起后面多米诺骨牌都连锁倒下(其他事件相继被诱发),如图1所示。

海因里希提出五种事故原因:社会环境及遗传、人的缺点、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机械或物理危害)、事故、伤害。前三块骨牌都是人的原因导致。

2.瑞森复杂系统事故原因理论

如果说海因里希从个体角度来探索事故发生的原因,那么瑞森Reason(1990)则是从复杂系统的组织角度分析了管理问题的作用[2]。瑞森模型的内在逻辑是:事故的发生不仅有一个事件本身的反应链,还同时存在一个被穿透的组织缺陷集,事故促发因素和组织各层次的缺陷是长期存在并不断自行演化的,但这些事故促因和组织缺陷并不一定造成不安全事件。当多个层次的组织缺陷在一个事故促发因子上同时出现缺陷时,不安全事件就失去多层次的阻断而发生了。其复杂系统事故原因模型如图2所示。

三、电力企业中人的因素与安全管理问题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电力企业对于生产事故中人的因素已经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缺乏深入的心理原因分析,经常寄希望于通过规章制度的制定、处罚措施的升级等一些简单严厉的安全管理方法来加强安全生产。这些方法有效性短,安全管理效能不高,且有悖于电力安全所要求的长期持续的安全理念。研究表明,员工积极健康的心理和对于职业压力、不良情绪等有足够应对的能力,对安全生产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员工的心理健康、提升员工安全心理特质,便于员工养成持久规范的安全行为,并探索组织中影响员工安全心理的因素,从安全管理的组织层面提出解决方案,才能根本上保障电力企业的生产安全。

1.人的违章心理

毋庸置疑,人是安全管理的核心,那么人的核心又在哪里?人是在心理动因和支配下进行生产活动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是人的核心也是安全管理最深层。人在不安全的心理状态下操作,感觉、知觉、思维分析和反应能力就不能正常发挥,事故容易发生。

违章者的心理分为两类:主动违章和被动违章。主动违章,即我们常说的“明知故犯”,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主要包括逞能心理、冒险心理、逆反心理等,其心理动机来自于违章所带来的某种好处。主动违章心理容易发现,组织便于采取有效手段进行控制,而另一种违章心理――被动违章,则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由于其突发性强,易成为事故的触发器。其原因是由于体力、心智能力、认知能力的有限性,情绪、压力在短时间内无法有效疏导后导致的不自觉的差错行为。在被动心理下,员工尽管有安全生产的愿望,但是面对操作决策情境不能准确做出判断,慌乱、疲惫等,做出了有悖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随着安全教育培训的不断加深,员工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主动违章正在大幅减少。但是由于安全工作绩效压力、生活压力提高等因素,被动违章悄然上升。被动违章心理在现阶段还没有引起广泛深入的关注,但是从关爱职工,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被动违章及其成因更加应该引起重视。

2.组织的安全管理的常见问题

(1)全员动员不足。许多电力企业从领导层到基层全员制定了安全任务及责任,事实上全员参与率却很低。班组长是各种安全管理的第一人,因此经常需要大量培训。对其他员工来说,既然班组长获得了额外的培训,也就对安全负有额外的责任。电力企业对事故采取严厉的处罚,事故会导致区公司所有员工都受到处罚。按照一些企业制度,员工报告微小事件后会得到相应评估,然后决定是否给予奖励或处罚。所以员工报告面临的是一种风险性的后果,结果可能是潜在的“坏结果”,比如额外的工作,与同事关系的紧张;也有可能是“好结果”,比如获得举报奖励。这都导致了员工安全管理中的参与率低下。

(2)惩罚带来的负面影响。谈到违章现象,电力企业常用“加大奖惩力度”来抑制违章率。重罚通常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在见效快的背后,潜伏着长期的负面影响。

惩罚措施带来的最严重的问题莫过于破坏人际关系[3]。电力的班组制度让班组成员长时间相处,团体内的成员关系亲密。处罚会使得班组与处罚他们的管理层产生对立的情绪。没有人会愿意看到工友受到惩罚,从而导致了缓慢的工作进度,不合作的态度以及逃避的情绪。进而个体会被调离本班组,极端情况下,这个班组会被解散。这种人际关系的破坏是不可逆的,且极难修复。而且员工学会了只有在某些管理者在场时才遵守流程,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分担能力降低。安全管理必须创造出一种工作环境,鼓励员工承担自己的安全责任并形成有效的互防互助。

惩罚措施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在巨大压力下的操作将直接影响员工的安全觉醒水平。管理大师戴明指出,应该在工作场所中驱除恐惧,让员工在工作中获得自信心。惩罚措施的过度使用,会让工作环境充满了压力。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中需要针对员工的不安全心理加强健康教育、疏导与调试、创造良好组织环境。而ESAP模式正是针对上述情境开发的,它可以对员工安全心理进行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提升,并且对于可能影响员工心理的组织管理因素进行动态实时的评价和监控,综合全面地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四、ESAP的实施

1.ESAP的实施原则

ESAP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与实施的过程密不可分,因此在实施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4]。

(1)系统性原则。ESAP的实施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应当统筹兼顾,系统地考察安全生产中岗位的职业要求,生产的设备与环境,人员的心理和行为等各种元素的自身特点以及相互联系,不能孤立地就事论事。

(2)持之以恒原则。对心理问题的关注和安全心理的提升都不是一时的努力就可以把握的,因此,ESAP要求持续性,心理咨询、辅导、培训等相关工作要长期坚持下去。

(3)保密原则。ESAP的实施过程中触及人员的内心问题,为了使每个成员能够切实做到敞开心扉,保证ESAP切实产生有效的帮助,保密原则是必须遵守的。

2.ESAP的功能与流程

ESAP的功能包括四个方面:

(1)针对不同关键岗位员工进行职业适应性的测试是ESAP的实施基础。不同岗位对于员工的安全职业适应性要求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体现在多种认知能力、情绪应力和性格倾向上,同时,员工之间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岗位要求与从事相应职业人的职业意向、职业特质应该是相互适应的,当两者相宜的时候,生产最安全;当两者不相宜的时候,容易导致事故发生。特别是企业生产的关键岗位,应当做好上岗前的甄选,上岗之后的调试和培训。

(2)针对组织进行安全应力的测量与评估。员工的安全理念与价值理念是从员工进入企业后形成的。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安全氛围和人际关系,安全培训效度,安全生产信息的获取方式和程度,组织安全工作开展的广度与深度深刻影响了员工个体的安全心理。ESAP关注个体的同时也注意安全管理过程对于群体的影响。组织中群体安全意向的表达,反映出了安全管理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会针对性地影响员工安全心理。所以,对组织因素进行测评为安全管理实施内容和形式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3)安全心理咨询和培训涵盖了个人与组织两个层面。一方面,包括个体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的培训,针对员工在工作中产生的挫败感、压力、紧张感等心理障碍,及时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开通“安全心理咨询热线”,采取培训、面谈等多种途径方式,提供及时的集体讲座和个体心理咨询。员工学会有效的自我心理保健知识与技能,随时缓解压力、疏导不良情绪、提高心理健康状况。ESAP也关注突发事件下员工的心理应急情况。另一方面,对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心理管理,包括组织心理学、管理工效学等方面的培训,它是以组织安全应力的测量为基础的。这使得企业管理人员对于安全管理措施可能将会引起深刻影响有更清楚的认识,在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和制度上更加科学,充分考虑群体的安全应力和安全效能,从而也减轻了自身管理工作的压力。

(4)安全职业能力训练提升。安全生产对于人的反应能力、判断准确性、手脚协调能力等等都有着特殊的要求。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治理结构下的企业的人力资源特征也存在着不同。ESAP对安全职业能力给予充分的关注。针对各类企业安全心理和行为存在不足的员工,形成一系列的安全职能训练方案,以进一步提升其安全操作水平,通过系统的训练提升其安全职业能力。

ESAP的实施流程,如图3所示。

ESAP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安全管理方式存在的不足,将安全管理中严格的制度约束、绩效考核与春风化雨般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消除员工对安全制度、规定的抵触情绪,促进员工拥有长期稳定的安全心理状态,保持安全行为,使员工安全工作、快乐工作。

参考文献:

[1]Heinrich.H.W.,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a scientific approach[M].New York:McGraw Hill,1931.

[2]Reason J. Human Erro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篇5

xx-xx年x月x日,在我们碳素厂,发生一起安全事故,组装车间的相某等人在配合拆卸阳极导杆时,发现设备故障时并未上报,并违规操作,造成相某右大腿骨折。此次事故的原因很多,悬链钟不可靠,导杆受力不均匀,阳极钢爪存在内伤等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还有一些主观上的原因:安全意识薄弱站在设备上违规操作,悬链小车控制失灵后没有终止作业,员工对非拆卸位拆卸阳极钢爪的危险性认识不够。事故发生后,合成碳素厂、公司安环部本着对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多次详细的分析,对事故的责任人进行了严肃的经济处罚,同时针对本次事故对广大员工开展了一次安全教育。

作为一名带班班长,我认识到本事故的教训是深刻的,事故不仅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也给责任人及相关人员带来了经济损失,同时给个人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精神伤痛。思痛之余,我更加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对如何进一步做好安全工作有深刻的体会。

一、提高安全素质,杜绝事故发生。本次事故的主要根源是操作工在关键时刻失去了对事故发生的可能预见和后果的意识,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对安全的侥幸心理。为此,抓安全生产必须抓好人的安全文化素质、安全思想行为的教育和提高。

二、从多方面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全体员工要互教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要养成专心致志抓安全的良好习惯,操作工在做到三会、四懂的前提下,还应做到五勤,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生产的安全。

三、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当前公司上下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降本增效活动,身为一线员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就是最好的降本增效。在工作中不仅要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规程,还要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杜绝习惯性违章,敢于同身边的不安全行为较真。每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做到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只要人人都来重视安全,时刻关注安全,把安全生产铭记在心,消除任何对安全工作的饶幸心理,公司的安全工作必定能做得更好。 安全是企业兴亡的基石,是企业的生命线,效益的前提,安全生产事关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因此作为一名开磷化工装备工程公司的员工,更应该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学习,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

通过这次公司下发的《安全生产事故案例通报》的学习,使我意识到在工作中要强化超前意识,预防为主的理念。通过《安全生产事故案例通报》里的几个案例我知道,生产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即使多加几个不放过也时为晚矣。在贯彻安全第一工作中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对设备的状态,检修管理,有效防止设备维修过或又维修,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利用率。再者,要加强个人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不仅仅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在班组绩效考核中要把自身的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相结合,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技能,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实现安全工作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认真贯彻落实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执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并将安全生产工作放在自己的职业价值中去。

安全事故心得体会

安全生产 以人为本、关注安全从我做起!,爱是我们共同的期盼,平安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安全则是平安与幸福的源泉翻开我们的安全警示录,一起起的安全事故历历在目,看着那因事故造成的伤害,看着那触目惊心的事故现场,我流泪了!是的,正是这些惨痛的事故,让千万个家庭失去了欢笑的权利。

人是万物之灵,是社会发展之本,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生产,安全是生产的基石,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人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是具体工作的执行者,社会上各样的工作都必须围绕人来开展,离开人什么事情都将无所事事。当今社会提出了许多发展的新理念,要构筑和谐的社会,和谐企业,作为一个供电人深感身上责任重大,应主动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意志风格,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安全生产中坚持以人为先。

在安全生产中,必须坚持以人为先,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的因素,是最具有创造性的,同时也具有破坏性,任何工作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古代钻木取火,到当今高科技的使用都离不开人,离开人去谈社会的发展,那不过是水中月,雾中花。当今人类为了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及生产自身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不得不从事一些高危险性的工作,如我们所从事的电力生产、煤炭生产等,往往由于人的疏忽三大敌人(麻痹,不负责任,不遵章),常常给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既害了国家、企业,最终害的是自己和家人。人是工作的主宰,其决定性是很强的,如果工作中出现三查、三对的思想,会导致今天的恶果吗?作为基层的工作者,又是企业大厦的基石,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多一分责任心,少一分麻痹,一切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在电力生产中,发生的事故何其的多,一件件,一桩桩,这些大多数都是人的因素造成的。

正如培训中老师手里拿着《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对我们所说的那样,你们要熟记、牢记,这里面的每一条规程,这全都是电力工作者用鲜血和生命所写下的。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前人用血与泪留下经验教训,含泪写下的规章、规程、制度,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学习它,遵守它,它是我们驾驭好电力生产的方向机。作为从事变电运行的我们,在工作中应树立起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安全、人人安全的工作理念。我是安全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安全从我做起,从小事抓起,从身边的事抓起,谨小慎微,防微杜渐,只有个体安全了才会有整体的安全,这是一个很崇高的工作理念。

安全生产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的管理在于人的管理,抓住人这个能动因素,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人来开展,这样在安全生产中才会有成绩。正确、恰当的管理好人,才能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只有相信人是安全生产中最积极的因素,多一点人性化的管理,企业才会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万事人为先。

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篇6

中图分类号 TM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12-0112-01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电力系统规模变得越来越大,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监理全国统一、甚至跨国的互联大电网系统,已成为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方向。电网系统互联程度的不断提高,其运行方法相应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影响电网安全可靠、节能经济运行的因素也越来越多,这就对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技术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智能大电网中,各区域、各部分相互联系、密切相关,尤其是风电、太阳能、自备发电站等分布式微电网系统接入到电网系统后,一个局部的小扰动或异常运行均可能引起整个电网系统发生连锁反应,甚至还会引起大面积停电甚至系统崩溃等恶性事故发生。因此,充分利用电网经济调度运行管理过程有的地位和条件,发挥经济调度运行管理中应有的纽带与桥梁功能作用,不断提高电网安全水平和电能供应人性化服务水平,就显得非常有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价值。

1 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从大量实际案例分析可知,导致电力系统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主要因素包括不可抗拒自然外力破坏、电力设备故障、电力需求侧供需失衡、人为蓄意破坏以及管理存在不足等5个大的因素。

1)不可抗拒的自然外力破坏。从大量实际工作经验可知,造成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发生损坏的主要原因还是自然外力的破坏作用。如:严重覆冰导致线路断线、舞动发生短路故障;凝露、冻雾、雷电等引起线路绝缘子发生闪络故障;架空线路对树发生闪络等。我国2008年发生南方雪灾引起大面积的停电事故,就是遭遇极端灾害性天气所引起的。

2)电力设备故障。电力设备是电能输送、分配调度最为重要的设备。电力设备故障是引发电力系统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最常见形式,除了由于上述气候和自然环境外力破坏引起设备故障外,设备自身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异常等均可能引起设备发生“拒动”、“误动”等故障,甚至整个设备功能失效。

3)电力需求侧供需失衡供需平衡破坏。需求侧电力负荷或发电容量由于某些原因出现较大突变波动,导致电力系统中功率供需出现严重不平衡,也是引起电力系统发生大面积停电的另一主要原因。气候条件引起需求侧负荷发生突增或锐减、受电端电能输送通道终端、系统中重要负荷发生解列等,均可能引起需求侧供需失衡,进而引起大面积停电事故发生。

4)人为蓄意破坏。在电能生产、输送、分配、消耗等环节中,人为失误均可能引起大面积停电事故发生。另外,和心怀不满的极端分子等制造的蓄意破坏也会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发生。

5)管理存在不足。完善的管理制度、确实的管理落实等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电力系统中电能生产、输送、分配、消耗等各环节均离不开完善可靠的管理,如果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力度不强、管理不到位等情况,就可能导致实际管理模式不能有效适应复杂大电网中存在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导致电力系统发生大面积停电

事故。

2 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的应对策略

1)构建完善电网安全性评价体系。结合电网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电网运行安全性、经济性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对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技术指标进行动态评估分析,不仅可以了解电网实时的运行工况状态,同时可以找到影响电网高效稳定运行的制约性因素,通过对各个关键性技术指标的综合比较评价分析,精准把握各方面因素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电网具有较高安全运行水平。电网安全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综合评价电网度运行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的重要内容和核心环节。

评价体系的制定,在遵循科学合理的评价原则的基础上,应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的分层详解构建方法,总结设计出完善的电网经济调度运行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要从电网结构安全、经济调度运行安全、供电可靠性、方案稳定性、富裕性等方面构建完善的指标体系,同时每一个评价指标下面还应结合各自功能特点划分详细的分指标体系,包括:N-1结构校验合格率、变配电变压器负载率 、变压器容载比、分支线路负载率、电力负荷预测、变电事故发生率、输电事故发生率、频率稳定性、电压稳定性、旋转容量备用率等多个具体评价指标。

2)全面加强电网安全运行管理。在电力系统安全调度运行生产过程中,要充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关于保障大电网安全调度运行的重要工作部署,将分地区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与大电网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开展加强电网安全运行管理工作,以确保电网、电力通信网、以及综合自动化保护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运行水平,为电力用户可靠经济用电打下坚实的基础。对电网调度运行管理人员、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安全防护设备等方面均提出具体要求和性能指标,通过详细合理的安排和策划,对可能危害电网安全运行的所有要素进行彻底排查,从而有效确保电力系统高效稳定的正常运行发展。

3)电力信息安全。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是电网系统安全经济调度运行的重要保障条件,数据中心标准化技术体系是电力企业生产运行管理各部门间数据资源共享、互操作、以及高级应用功能系统互联互通至关重要的基础。为此,在进行电力信息数据系统构筑时,数据中心要按照标准化进行总体设计,确定标准统一的数据中心体系架构,制定实用化标准规范,开发出完善标准管理系统,从而为电力企业建立标准符合性安全检验机制。将不同空间、不同位置、不同资产中分散分布的电力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统一汇总、过滤、以及动态关联分析,对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威胁与风险进行动态响应和实时处理,并提供对电力运营中核心业务的风险评估,从生产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电能营销系统信息安全、互联数据共享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以及安全管理等5个方面出发,构筑完善的电力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确保电力企业电力信息安全稳定运行。

3 结束语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具有较高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除了制定完善的安全运行管理制度措施和防范策略体系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电力系统安全基础自动化设施的投入,深化安全管理机制改革,积极开拓有限的电力市场,加强运营安全监管力度,保持电网始终处于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的高效持续安全运营状态。

参考文献

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篇7

2电网调度安全事故的主要特点

电网调度工作是保证电力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做好电力运行的管理倒闸以及事故处理工作是电网调度的重要工作内容。而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任何的操作失误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直接影响到电力能源的正常供应。从上文的案例分析可知,造成电网调度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处理安全事故,分析事故原因的过程中,要结合安全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的分析,不能完全按照手册进行分析合理处理。同时,在安全事故处理过程中要基于故障现象予以分析,在结合线路系统状况的基础上,对故障位置进精确定位,分析故障原因,从而提高故障处理的处理精确度。为了提高安全事故处理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在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应该对技术研发、人员培训、安全制度落实等常抓不懈,保证全体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得到提高。

3电网调度安全管理创新策略

3.1增加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力度

在优化电网自动化调度系统的过程中,要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并分析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进行分析,持续加大科研力度,力图通过技术创新与优化的方式弥补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漏洞。在整个过程中,应该做好如下几项工作:其一,应该选择质量与性能优良的设备,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应用水平,例如规模、运行方式等合理选择设备。主要针对系统的接口进行优选,并在设计完成施工后做好对应的验收工作;其二,将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监测作为电网调度及管理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定期做好对运行环境的检查和维护,更换其中的老化设备,确保系统处于技术稳定状态。

3.2完善事故风险管理体系,提高调度人员事故处理能力

建立一个完善的事故风险管理体系,首先要求加强安全管理岗位的风险管理工作。对于不同的工作岗位,其所面临和需要处理的风险是不同的,这就要求风险确定的过程中根据性质和工作需求的不同确定对应的风险水平,保证对应岗位工作人员具有足够的风险意识,从而在风险出现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另外,还应该建立对应的风险预案体系,对其中可能因为多种因素,例如雷雨天气、用电负荷以及人为操作等而造成的风险问题,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预先构想和处理,以免真正出现事故时没有对应的处理方案。同时,还应该进行预防演练,通过模拟事故的出现让员工能够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现场演练,从而提高其事故处理的主动性和准确性。

3.3对电网调度安全管理培训进行创新

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篇8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

一、电力安全生产现状

我国目前电力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电网事故、设备事

故不断增加,针对目前电力生产状况,笔者总结了电力生产安全中主要存在的几个问题:

1.1多发、频发的自然灾害对电网设备造成严重危胁,造成事故不断。

1.2不受控的外力对电力设备的损坏大大增加,例如偷盗电力设施。

1.3电网发展跟不上电源发展,电网发展跟不上用电发展,对电网安全生产更是投入不足。

1.4电力建设工程受阻,增加电网瓶颈,网架不坚强。

1.5施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工程以包代管,是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不断的根本原因。

1.6电力安全生产责任、管理以及监督不到位,人为责任事故不断。人身事故,恶性误操作时有发生,造成全站、全厂停电,并威胁电网安全。

1.7对于特高压直流、百万机组或者超高压电网大发展,以及高新技术大量应用,造成技术准备跟不上、管理跟不上、人员素质跟不上,加上大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机制还没有被充分认识与掌握。

二、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分析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了具体采取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

2.1生产准备阶段

(1)对新建、扩建项目初步设计经过审批后,上级单位即应按部颁规定提高配备生产人员并组织培训。

(2)生产单位在新设备投产前应组织专业人员结合实际编制各种电力生产现场规程制度和技术管理基础资料,经审批后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通过考试合格。

(3)电力生产单位在新设备投产前应指派有关人员参加新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工作。

(4)新设备试运前应完善各种安全设施。

2.2设计制造阶段

(1)电力生产的规划设计工作应严格按国家和部颁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进

行,充分听取电力生产部门意见,满足电力生产部门提出的安全生产要求。

(2)生产单位应会同施工单位分别派出熟悉业务、责任心强的人员对电力设备生产全过程的质量进行现场监造。

(3)在审核设计文件和图纸时,各级审查人员应对设计负有安全责任。

(4)设计部门应按规定编写《安全和劳动卫生》专篇,对人身安全等都应有完善的措施。

(5)设计部门要及时吸取生产中反馈的威胁安全生产的问题和事故教训,改进设计,必要时修改设计标准。

2.3施工建设阶段

(1)一切设备和建筑设施的安装建设均应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要求进行。

(2)工程中有关安全和劳动卫生的项目不得任意削减。

(3)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会同生产单位加强安全质量监督,严格执行验收制度,质量不合格的不验收,没有取得生产单位发给验收合格证的设备不能试运行。工程项目未全部完成的机组不能投产。

(4)对于新建或者扩建工程必须贯彻执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原则。

三、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要注意的问题

3.1重视电力生产的过程控制

由于电能不能大量储存,它的生产、供应和使用必须同时完成,因而实现电能生产和消费的发、输、变、配、用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系统,电能质量在某一环节是不可调整或只能在小范围内调整的。为此,在发、供电企业中建立ISO9000 质量体系时,不应过多强调产品的质量管理,而是应该应用ISO9000 管理的原理,建立一套规范电力生产流程的过程管理体系。

3.2重点抓好人身、电网和设备的安全

按照事故成因理论,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物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因此,电力生产安全工作的重点是确保人身安全、电网安全和设

备安全。

(1) 人身安全。应用OHSMS 管理体系的方法,通过广大员工对所从事的生产作业活动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制定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并加以贯彻落实,以保障自身和他人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安全。

(2) 电网安全。电网是电力生产的物质基础,要把《输电网安全性评价》作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风险评估依据,并作为电源规划、电网改造和发展的主要依据。

(3) 设备安全。通过发电厂、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对设施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根据25项重点反事故措施计划,以及“设备无油化、装置自动化、保护微机化、调度自动化”等要求,进行更新改造,提高设备、装置的现代化水平。

3.3加强技术监督

管理体系必须依靠有效的技术管理为系统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生产、建设过程中相应的参数、指标、试验数据的监督,判断设备的健康水平、运行工况和电能质量,以发现设备或生产过程的异常,从而进行调整和检修维护,达到超前预防和控制。

四、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4.1树立“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思想

各级领导要树立“管理就是责任, 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好《安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安全网络。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了解每一个员工的思想状态和喜怒衰乐, 既严格要求他们, 又热忱关心他们。原因是电力生产一线的职工日常工作单调、重复、枯燥, 要应对随时发生的电力事故, 心理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4.2坚持理论、制度、机制、科技创新

安全生产管理也要根据形势的发展,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要求。首先要坚持理论创新, 树立与市场化运作相适应的现代管理理念。其次要坚持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最大利益的变革, 是在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面的一种新发明的结果。再次要坚持机制创新, 关键是

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要开展多层次的员工职业道德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知识培训, 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以适应电力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4.3加强现场管理,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现场管理是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关键, 必须从严要求, 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一些电力安全事故中,往往是由于现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酿成了事故。一些工作人员或者是贪图省事,抱着侥幸心理,或者是自以为是,盲目自信,不仅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不幸和灾难,而且也给国家和人民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因此,建议对多发性和重复性的事故进行认真的总结,提高改进办法,并形成规定和制度,治理薄弱环节。

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综合素质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生存和工作的环境是否安全和环保。由于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带有危害性、灾难性及社会性等特点,因此,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的主要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篇9

作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的总经理,在福岛核事故发生伊始,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这个事故来得太意外也太突然,可能会对我国核电发展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造成直接影响。第二个反应是新闻尤其是电视转播的冲击力过强,公众在对核电知识了解不多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不准确的观念和判断。第三个反应是东京电力公司无论是在信息还是在事故应对上,似乎都未能达到社会预期。我也在反思,如果此类灾害发生在我国,我们会如何来处理,如何避免事故的不断恶化。

今天,一年多过去了,福岛核事故最终报告也已。事实证明,福岛核事故与其说是天灾,不如说是人祸。而我国核安全检查报告也已完成,虽然在检查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隐患,但我国的核电站总体上是安全的。表面上看,福岛核事故暂时延缓了我国核电的发展,但长远来看,福岛核事故促进了全社会进一步反思核安全,强化了安全意识,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公众认知在核电发展中的作用,增强了我们对公众关系的认识。总之,它不仅不会阻碍我国核电的发展,反而会促进我国核电更健康地发展。

如何看待公众的环境关切和过激反应

最近几年来,因为公众对环境以及社会问题的关切而导致的不断发生。这些事件不仅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也给当地政府带来极大压力。当问题出现之后,许多人可能认为公众反应过激,或者不了解真相,或者是受少数人蛊惑所致。在福岛核事故之后,我对类似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在自我反思的同时,我认为我们应当对公众的意见,包括某些较为过激的反应给予足够的理解。

就福岛核事故而言,根据最新调查结果,这起事故与其说是百年不遇的海啸造成的,不如说是东电公司的麻痹大意、安全意识薄弱造成的。

早在1999年法国布莱耶(Blaye)核电站发生洪水事故之后,欧洲各国都大力加强了核能设施抵御极端外部事件的能力。2008年,东京电力公司也通过计算机模拟试验发现,如果日本再发生类似于公元869年的毁灭性大地震,其引发的海啸将会淹没整个核电站。可是,东京电力公司并未采取有效措施来防范此类灾害。日本核能监管机构也未能遵循国际标准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有效监管,对技术老旧的福岛核电站的安全隐患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直至事故发生前一直未能采取有效的安全对策。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核爆炸伤害的国家,按理说日本公众应该对核能有天然恐惧心理。但长期以来,日本核电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比例始终保持在1/3左右,这说明日本国民已经充分接受并认可了民用核能的安全性。同时,日本人向来对自己的技术、质量和管理具有高度的自信。正是由于这种自信,以及福岛核电站存在的安全隐患,导致了惨剧的发生。

事故发生后,日本民众的反应非常强烈,对涉核的所有事项基本上一概持否定态度。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敏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公众对环境影响的恐惧而导致的过激反应,主要是因为不了解相关信息、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以及错误的信息引导所致。但企业在处理公众的环境关切时,多少会由于正确引导的意识不够,或不愿公开细节,往往忽视甚至无视公众的情绪和诉求,也缺乏及时沟通的意识和有效沟通能力,结果导致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如果一个好项目因为公众的不了解而停工,这不仅是企业的损失,也是全社会的损失。强化与公众的沟通,让公众参与到企业的环境管理中来,既是对社会负责,也是对企业管理工作的最大促进。

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我们加强了与公众的沟通,率先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2011年12月,我们推出了国内首个“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公开平台”,在大亚湾核电基地电站出现异常的两个工作日内,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包括能力因子、辐射防护、工业安全、运行事件、一级火险次数、三废管控、环境监测等七个方面。公布信息的详细、全面程度在全球核电企业中,中广核可谓走在前列。

为了强化与公众的沟通,建立更加良好的公共关系,我们正计划将大亚湾核电基地公关中心展厅从大亚湾核电厂区搬出去,建到核电站附近的社区里,贴近社区百姓,面向公众有效开展核电科普和公众宣传工作。我们还组织社会公众到大亚湾核电基地,参观核电公关中心展厅、岭澳观景平台、技能培训基地、核电站主控室与汽轮机厂房、国家能源核电站核级设备研发和试验中心、核电学院等,让公众真实而全面地了解核电,对核电放心。对于新建核电站,我们也计划直接设计一个参观通道,方便公众更加直观地看到核电站是如何建设的。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希望进一步提高行业透明度,更多地接受公众监督,逐步减少公众对核安全的疑虑,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在公众这个层面,我们的核心理念是要让公众参与核安全监管,通过公众监督来促进核安全管理。

媒体的“大惊小怪”与“小题大做”

前面我说过,在福岛核事故掀起的反核浪潮中,媒体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当事人对媒体往往是抗拒的。因为他们认为媒体经常会小题大做,有时是故意夸大,有时是无心之失,无论是哪种情况,往往都会增加公众的疑虑和恐惧。例如辐射剂量的单位通常使用毫希沃特和微希沃特,1毫希等于1000微希。福岛核事故的泄漏,在最严重的3月12日下午,监测到的数据是每小时1015微希,这相当于10次X光检查接受的辐射。而在某些媒体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却把微希报道成毫希,从而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公众恐慌。

2012年初,我们在网站上公布了一则有关数据偏差的信息,结果就被媒体说成事故,中广核被迫站在风口浪尖。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核事件的分级,“偏差”属于0级,不存在安全问题。1-3级称为“事件”,4-7级则称为“事故”,福岛核事故就属于7级事故。

这样的“小题大做”和“大惊小怪”,我们能不能完全怪罪媒体或者公众?当然不能。因为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个别媒体不负责任,恶意炒作,但从根源上看,还是我们的主动沟通不够到位,或者是我们对媒体和公众的习惯与诉求不够了解,沟通的方式方法有问题。比如说,在中广核内部,为了提高大家的警觉意识,我们习惯将“偏差”也说成“事件”,殊不知“事件”又被媒体转报成“事故”,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但是,在审视这些小题大做和无心之失时,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企业、媒体和公众往往处于各自的信息孤岛之中,彼此缺乏真正的理解与沟通。实际上媒体只是想报道公众关注或渴望听到的东西,只是“说”出了公众心中的恐惧。对于这一点,我们过去关注不多。要破除这些恐惧,还必须学会与媒体沟通,并通过媒体来强化与公众的沟通:一是要与媒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真诚面对媒体,让媒体了解相关专业知识,避免出现沟通偏差。同时,要全面、及时、准确地向媒体传递有关信息。二是要追踪媒体动态,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现在是一个全媒体时代,许多不实消息和谣言往往瞬间传遍全球,如果不及时追踪和纠正,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三是要学会用媒体和公众能够听得懂的语言与媒体和公众沟通。无论是毫希还是微希,公众和媒体都比较陌生,产生误解也在所难免。四是与媒体和公众沟通过程中不要将任何事情视为当然。由于专业知识和认知的差异,企业视为当然的东西,对媒体和公众而言可能就是问题。因此,我们要耐心地听对方的“大惊小怪”,并将每一次“大惊小怪”和“小题大做”都当成一次沟通和教育的机会,当成一次消除误会和沟通盲区的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步学会与媒体沟通,建立与媒体和公众的良好互动机制。

我们的安全管理哲学

在福岛核事故发生之前,中广核就建立了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第一的理念、纵深防御的安全管理体系、领导率先垂范深入现场制度,以及一整套严格科学的管理程序、制度和操作规范等。可以这么说,核电安全工作的系统性、严谨性和核电操作培训的严格性在各个行业中都是排在前列的。核电一个普通的操作员需要3-5年的培训,而一个值长(相当于工厂的班长)需要10年。我们整个工作都是以安全为中心的,从核电站选址、设计、采购、工程建造、机组运营等各个环节,一直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因为我们知道,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命,没有安全,企业就没有未来。

但是福岛核事故促使我们更深入地反思。世界各国核电站安全管理的通行标准和要求是一致的。福岛核电站与我们一样重视安全,而且日本向来以管理严格著称,他们的核电管理历史更久,经验更为丰富。但事故还是发生了,而且事故的根本原因不是技术,而是管理。这次事故给我最大的启示是:需要足够安全的技术,更需要足够安全的管理。安全管理没有止境,只有永远的敬畏,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举例来说,我们现在的轿车安全技术已经够先进了,除了先进的吸能设计外,还有安全带、气囊、ABS等,但每年还是有几万人因为交通事故而死亡。这些事故的发生绝大部分不是因为技术和外部因素,而是因为超速、违规和操作失误。因此技术不能确保百分之百的安全,再先进的技术也需要人来操作。而在操作方面,人的优点是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缺点是具有不可靠性。因此,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加强对人的管理,只有通过对人的有效管理,才能最终将安全隐患消弭于无形。安全管理永无止境,就像任何一个司机都没有资格吹嘘他的技术多么高超。比尔・盖茨说,微软离倒闭只有18个月。现在,我们也要以这样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安全管理。

核电企业的社会责任

福岛核事故也让我反思,作为立志成为行业领先者的中广核来说,企业的社会责任究竟是什么,我觉得主要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有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从国家和历史的高度来看行业的存在意义和发展前景。

福岛核事故之后,我一直在想,为何日本这个天然存在核恐惧的国家,会在核电技术发展初期就大力发展核电,而且其核电比例竟高达1/3。究其原因,还是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需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处于重工业化阶段,经济快速增长需要大量的能源作为动力。但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岛国,要确保稳定且低成本的能源供应,核电是最佳选择。可以说,没有核电,日本的经济腾飞就会失去动力。现在,日本已经度过了重工业化阶段,对能源的依赖也不像原来那么大,因此可以宣布逐步弃核。我国现在正处于重工业化的腾飞阶段,作为制造大国,单位GDP的能耗肯定要比美、欧、日这些后工业化国家大得多,而且短期内很难改变。因此我国经济要发展,必然需要电力和能源产业的持续稳定增长。但是,现在全球对温室气体的担忧制约我国火电的发展,而我国水电资源有限,且多数已经得到开发,发展空间有限。风电和太阳能虽然是可再生能源,却存在成本高和不稳定的缺陷,难以担当大任。因此,从国家产业竞争力和能源安全的角度来看,我国必须发展核电。

核电有三个优势。

成本相对较低。虽然建设成本是火电的两到三倍,但运营成本不到火电成本的一半。目前,在我国并不缺乏资金的情况下,核电的经济优势尤其突出。

环境友好。人们往往因为核事故而觉得核电具有潜在的环境危害。但是无论是生产过程、建设过程,还是最后废料处理过程,核电的环境排放都是非常少的,即使是经常引起非议的核废料,目前的技术也可以做到无污染地加以处理和利用。而火电在煤的开采和运行过程,以及燃烧后产生的粉煤灰、二氧化碳等,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足够安全。福岛核事故的发生没有颠覆“核电是安全的”这一基本认识。正是由于“核”的敏感性和特殊性,核电从诞生之日起就打上了安全管理“超高标准、极严要求”的印记,在固有安全性方面远高于其他一般工业设施。尽管我国政府每年都采取强有力的安全措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连续9年下降,但2011年仍然达到1973人。与之相比,我国核电连续多年实现零伤亡的记录,从未发生2级及以上核事件。

因此,无论是从战略高度,还是从经济角度来看,大力发展核电都是我国的必然选择。一个国家的能源战略,必须服务于其经济战略;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必然影响其能源战略,能源战略的核心是提高整个国家经济的竞争优势。美国的经济和生活方式建立在轿车基础之上,如果石油价格进一步暴涨,美国的经济就会逐渐失去竞争力。因此,美国必须驻兵波斯湾,不惜与盟友翻脸也要占领伊拉克,其根本目的是要控制石油资源。中国是一个低成本制造大国,成本优势在未来十年仍将是中国的主要优势。而确保高质量低成本的电力供应,是保持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基础。目前我国核电占比不到2%,因此核电发展大有可为!

第二,要理解公众,加强普及教育,学会与公众沟通,建立透明的核安全环境,让公众实际参与到核安全监管的过程中。

反思过去,对于面向公众开展核安全知识普及教育和沟通,我们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还很不够。主要原因是,核电站的管理者大多是从最基础的技术员一步一步做上来的,我们更习惯于抓企业的内部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对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尤其是舆论环境重视不够。客观上,我们也缺乏和公众、媒体沟通的意识和技能。现在我们已经深刻认识到,企业是社会的企业,企业生存的目的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因此,如果我们的工作不能得到公众的足够理解与支持,我们的努力和贡献不能得到公众的认可与接纳,那么我们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现在,只有少数人知道核电是一种清洁能源,也只有少数人知道核电是一种相对更为安全的能源,就像飞机比火车更为安全一样。未来,我们要通过更加有效的宣传和沟通,在更多民众中间普遍建立起对核电的全面认识与客观理解。这将成为我们的一项基本战略任务。

第三,要培养敬业的员工,更要建设让员工充满幸福感的企业,一个幸福的企业才是让公众真正放心的企业。

核电企业的员工与其他行业的员工有所不同。一方面他们受过严格的训练,工作内容相对枯燥,不允许有太多的个性和随意性,不允许出现人为差错,这无形中会对他们的性格、情感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同时外界由于对核电工作内容和环境的误解,比如担心核电厂会对员工的生理健康有影响,这也会对员工在社会交往中产生各种困惑和困难。因此,对于我们企业管理者来说,我们必须把员工的幸福当成企业的幸福,把创建幸福企业当成自己的使命,因为只有幸福企业才是让公众信任的企业,也只有幸福企业才是真正安全的企业。

最后,我们不仅要在技术上追求进步,在管理上追求卓越,在安全上追求万无一失,还要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推动核电技术和装备的自主化、国产化。只有我国的基础工业发展了,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提升了,我们的核电产业才能发展得更好更快,才能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安全、高质量、低成本的清洁能源,我国经济也才有持续的竞争力。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简介

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篇10

随着区域性经济建设的发展,地区电网迅速扩大,发展中的电网难免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事故和异常,都会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不良的影响,严重时会造成局部电网的瓦解,引起地区大面积停电[1]。然而人们对事故停电心理承受能力却逐步下降,人们在电网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安全可靠供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当系统发生事故时,地调调度员作为地区电网事故处理的指挥者,他们处理事故的能力对遏制电网事故的发展、扩大和电网恢复正常运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提高地调调度员处理事故的能力就尤为重要[2]。

1影响调度员事故处理能力的因素

1.1整体业务水平

业务水平决定调度员事故处理能力高低。如果调度员不熟悉电网运行方式,不熟悉现场设备,不了解各类电气设备原理,对事故征象不能有效地分析、判断,不能熟练运用各种规程制度,就不可能处理好电网事故。

1.2 工作责任心

“不负责任”是安全生产的三大敌人之一。责任心是做好工作的必需条件,工作责任心不强,做事马马虎虎,值班时不关心电网运行的方式,不注意电网隐藏的危险点和薄弱环节,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不安全因素[2]。

1.3团结协作精神

在事故处理事故时, 调度员既要分工合作,也要互相通报所得到的事故有关信息,共同分析事故、制定事故处理方案,并在关键的时候互相提醒,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无疑会提高调度员整体处理事故的能力。

1.4心理素质

电网调度员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电网发生事故时,就会不知所措,,头脑一片空白,其后果是不能及时准确地分析电网事故,延误事故处理甚至处理不当,导致事故扩大。

1.5 外部条件

通信是否畅通,调度员能否得到及时、准确、详细的汇报,自动化信息是否准确,调度自动化水平的高低,调度员值班环境的好坏都会影响调度员对事故的处理[2]。

2提高地调调度员事故处理能力的途径

2.1 实施全面培训

电力调度是一个技术要求较强的工作,虽然地调调度员都经过上岗前的培训并通过了考核,但其所学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不够的。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应用,电网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对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就要求地调调度员在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

2.1.1 制定地调调度员培训制度

根据地调调度运行岗位的特点,制定出调度总值长、正值调度员、副值调度员的岗位规范和培训技术标准。

2.1.2编制系统化、标准化的地调调度员培训教材

据了解,“师徒合同”模式的培训方式仍然是电网调度部门培训调度员的主要方式之一,这种传统培训方式的优点是培训可以因人施教,但是带来的问题就是培训标准不统一、培训内容不系统,不能全面地对调度员进行培养。师傅的水平高,徒弟的进步就快;师傅的水平低,徒弟的进步就慢[3]。另外,调度员培养周期一般来说也比较长,现在培养一名地调值长一般需要4~6年的时间,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电网发展的需要。为了加快调度员的培养步伐,除了继续采用“师徒合同”模式以外,还应将各岗位的日常业务进行分类,依据相关规章制度,制定调度和监控岗位教材,编制《正值调度员岗位培训教材》、《副值调度员岗位培训教材》。另外,结合地调调度员岗位培训教材的知识点,选用具有典型性、广泛性的工作事故案例,编写《正值调度员岗位培训教材(案例)》、《副值调度员岗位培训教材(案例)》,并根据电网的发展每年进行滚动修编,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的地调调度员培训教材。

2.1.3 采用多样化培训方式

调度员培训方式除了教学式培训之外,还要增加实践式培训如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Dispatcher TrainingSimulator,简称DTS)培训,让调度员在与实际调度值班工作相似的环境中进行训练中,以达到既不影响实际电力系统的运行而又使调度员得到身临其境的实战演练的目的。另外,调度员可以到输电、变电、配电部门的现场进行参观,请技术骨干为调度员讲解掌握了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注意事项,以利于调度员准确判断、正确处理运行中碰到的问题,对调度员分析事故原因、提高处理过程的速度、避免操作失误和扩大电网事故。

2.1.4 提前介入电网风险分析,提高抵御风险意识

调度员接班后应根据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找出电网最薄弱的环节,制定出相应的事故处理措施。一般来说,地调电网风险都是在白天操作停电后才开始的,而白天值班的调度员通常面临着大量的调控操作,对电网的风险的分析可能不够充分,而夜班值班调度员的调控操作相对较少,因此,要求夜班调度员提前对电网进行风险分析,做好事故预想或预案,并在交接班的时候进行说明,使调度员对电网的运行方式更加明确,调度更加合理,事故处理更加正确。实践证明,提前介入电网风险分析,大大提高了调度运行人员抵御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将电网的风险降到最低,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

2.1.5 DTS反事故演习制度化

DTS为调度员提供一个逼真的培训环境,在DTS中调度员可以亲身体验到事故处理的全过程。通过DTS训练,可以了解各种事故的现象、原因及变化过程,积累各种事故的处理经验,增强事故处理时的自信心。而且DTS在训练结束后可以回顾事故发生和处理的全过程,分析调度员每一步操作的正确性,并给予正确的提示。可以对电网中曾经发生过的重大典型事故进行演示和培训,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事故时的现象,使调度员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通过DTS培训,能够大大地缩短调度员的成长历程,提高调度员处理事故的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2]。

2.1.6加强调度员心理素质培训

由于电网事故发生的偶然性,可能有的调度员一年都不会遇到一次的事故,因此就心理素质难以得到锻炼。而DTS反事故演习则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空白,通过分析每一次反事故演习过程,可以了解调度员业务技术方面的不足,可以了解调度员的思想动态。在日常培训中重点对调度员的业务技术“短板”进行“修补”, 有针对性培养调度员沉着冷静分析电网事故信息的能力,以达到“消缺”的目的。“短板”消除了,调度员面对电网事故时就能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有信心、有能力处理好事故。

2.1.7提高调度员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能力

一般来说,调度员上岗前必须能熟练地应用调度自动化系统基本功能,如查阅电网的历史数据和在线数据、告警信息等。但是对调度自动化系统高级应用软如网络拓扑分析、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电力系统在线潮流、静态安全分析等方面的培训应加强,提高调度员事故分析、判断、处理能力。在电网发生事故时,有必要进行安全分析计算,如系统不满足N-1,就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发生系统解列或者崩溃。

2.2 加强调度员安全生产管理

2.2.1加强调度员责任心培养

提高调度员的责任心可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要加强班组管理,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积极进取的集体,对工作不负责任的现象和调度员予以批评;对工作负责、积极主动的调度员给予嘉奖。第二,对事故处理结果进行评价和奖励。第三,开展军事化训练,达到“言必行、禁必止”。

2.2.2 培养调度员团结协作精神

开展户外拓展活动,让调度员在活动中体验团队的伟大力量,增强团队成员的责任心与参与意识,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和群体合作意识,达到培养调度员团结协作精神的目的。

2.2.3坚持开展安全活动

安全活动是提高调度员安全意识的手段,真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可按以下方式进行:

(1)针对一周电网发生的故障或事故进行分析、讨论,集思广益,找出最佳处理方法。(2)做好安全活动记录,并对事故处理过程进行评价。同时应将记录交现场人员传阅及其它岗位人员学习,共同提高[4]。(3)坚持开展“三不一鼓励”。 “三不一鼓励”是指对员工在电力生产工作过程中报告的未遂事件和不安全行为,实行不记名、不处罚、不责备原则,鼓励员工主动暴露不安全行为。应当鼓励调度员主动暴露事故处理过程中的未遂事件和不安全行为,以警示其他调度员,避免今后发生类似的情况。

2.2.4加强拉闸限电序位表的管理与执行力度

在发生电网事故时,为了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在必要时就要对用户进行拉闸限电。故需要提前做好《电网事故限电序位表》,并要求调度员熟悉《电网事故限电序位表》,在电网发生事故时能快速、准确的执行,确保主网稳定运行[2]。

2.2.5加强电网运行安全风险管理

(1)滚动修订电网事故处理预案。从年度、季度层面,应针对电网结构的发展变化,及时滚动调整年度、季度电网事故处理预案和年度电网迎峰度夏预案,并滚动修订电网黑启动方案。

从短期层面,应制定日前电网方式事故处理预案(电网运行风险事故预案)及调度台实时运行事故预想,或根据需要制定特殊时期或特殊方式下电网事故预案[5]。

(2)利用DTS对各类事故预案进行校核,保证事故预案正确性。

2.3 加强外部环境管理

2.3.1严肃调度纪律

处理事故需要事故有关方的全面配合,在事故发生时,调度员需要及时得到准确、详尽的汇报。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变电站、发电厂、用户等方必须积极配合调度员。

2.3.2 加强通信设备运维管理,保证通信畅通

通信设备是调度员的“嘴”和“耳”,如果在事故处理过程中,通信中断,那么调度员就无法实施事故处理操作,所以通信通畅是调度员圆满完成任务的根本保证[2]。

2.3.3 加强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

在当前电网结构日益复杂、电网互联日益紧密、输电裕度逐渐变小的情况下,调度员对自动化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调度自动化系统维护直接关系到电网安全,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力争做到可靠、高效、万无一失[6]。

2.3.4做好调度运行值班后勤保障

后勤保障部门应关心调度人员的生活,解除调度员的后顾之忧,给调度员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而使调度员能心情舒畅地投入电网调度工作中去,这是搞好电网安全的基础工作。

2.4 运用科技手段建设调度员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引进多学科手段,建立调度员“电网调度驾驶舱”,实现调度台的多角度立体决策、智能调度。

2.4.1雷电定位监测系统

在雷雨季节,中山电网的线路跳闸主要是由雷击造成,雷电定位监测信息系统是采用雷电遥测技术,实现对雷击故障点的定位和雷电参数的统计,调度员可方便迅捷的查询雷击故障点,从而指导线路维护人员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点,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

2.4.2 气象决策系统

电力生产运行受气象环境影响极大,尤其是近年来暴雨、台风、雷电、冰雪灾害等恶劣天气频繁出现,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构成很大的威胁。加强与气象服务部门的合作,开发对电网可能造成灾害的气象信息进行定时、定点、定量化的短时临近预报和全方位、多层面预警的气象决策系统,有助于掌控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气象风险,对电力防灾减灾、保证电网可靠供电具有重要意义。

2.4.3继电保护信息系统

在事故发生时,继电保护信息系统能快速、准确、全面地获取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和各种运行参数,为给调度员事故处理时提供决策依据,快速遏制事故发展,及时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应建设地调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使电网继电保护及故障录波装置处于全过程的可控、在控状态,为调度监控人员提供便捷的查询方式和丰富的继电保护资料,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别是故障的快速准确分析及故障后及时恢复系统供电具有重要意义。

3结语

在电网不断发展壮大和科技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通过加强对调度员的技术培训及安全生产管理,运用科技手段建设调度员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等途径,可以有效提高调度员处理事故的能力,对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志红.加强事故处理的应对能力[J].江苏:电力安全技术,2005(11):43.

[2]梁洁,蒋春芳.关于提高地调调度员事故处理能力的探讨[J].广西:广西电力,2005(6):60-62.

[3]宋鹏涛.强化电网安全 重在以人为本[J].北京:华北电力技术,2004(7):7-8.

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篇11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1-014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1.072

我们通常说的电力系统主要是由电厂、变电站、输配电线路以及众多的电力用户装置共同形成的一个整体。为了能够使其正常安全无事故运行,必须要保证设备质量,更要注重对调度员业务能力的培养。电网很多电气设备是处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这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自然天气的影响以及人为的破坏,造成设备老化和损坏。所以当电网设备发生故障的时候,就要求调度员能够及时根据电网运行结构和潮流分布进行维护处理,假如处理不得当,就有可能造成电网故障的进一步恶化,甚至有可能会造成电网瘫痪和伤亡事故。总而言之,从事此类操作的调度员要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每当出现电网相关故障时,能够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故障分析判断,及时使故障得到解决,以保障电网尽快恢复运行。

1 调度员故障处理水平的影响分析

1.1 是否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在电网的实际运行中,是否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事关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大局。试想一个安全意识和责任心淡薄的调度员,从事电网工作是多么危险的事情。这类人在电网发生故障时,难免不会做出危险的误判,从而可能产生重大电网运行事故,甚至造成人身重大伤亡。所以,是否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是衡量一个调度员对故障处理水平的重要评价因素。

1.2 值长对故障处理协调能力的高低

每当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是否具有丰富的实际电网运行经验、是否具有熟练的业务能力、是否具有冷静应对突发故障的处理能力,都会暴露出相关值班人员的业务能力的高低。在故障处理中,正值作为主要的指挥人员,要能把控住全局,要能冷静、准确及时对故障进行判断处理,并且能够协调指挥同班调度相关人员把故障和善后工作处理得比较妥当。

1.3 整体业务水平

整体业务水平的高低对于班组应对故障的处理能力高低是显而易见的。较高的班组整体业务水平必将对故障的处理水到渠成。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发挥出整个班组的合力,才能把事情处理好,提高班组的整体业务水平,就是要求班组人员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1.4 运行值班的质量

运行值班质量通俗地讲就是有关接班时候的检查,如操作质量、班中发现以及相关人员的精神状态等,“人逢喜事精神爽”说的就是人在心情舒畅的时候,精神就会高涨,做起事来事半功倍,所以值班员的精神状态是最关键的要素。接班的时候能否做出认真检查是安全的前提,认真地对前班工作进行检查,对电网相关设备的运行、天气情况做到了然于胸,只有这样在故障突发时才能冷静地做出正确判断处理。班中发现能够利用相关遥测设备来对电网运行情况做出正确的把握,防患于未然。操作质量主要是让我们在安全操作时,能够做到严格把关,不要出现任何的纰漏,从而提高值班品质,增强故障突发处理能力。

1.5 严格执行好规程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组日常工作中对于电网故障的处理也概莫能外。我们都知道,对于故障的处理过程中,涉及的操作繁多,实地环境也会比较凌乱,处于此种工作状况中,如果不能把规程制度记于心,就会乱成一团麻,只有严格遵守规程制度,才能做到井然有序,把故障处理好。

1.6 电网调度的SCADA系统

调度员每时每刻都要从SCADA系统中获取电厂、变电站的实时信息,包括输电线路负荷、电压、有功及无功潮流、稳定极限、系统频率等。当电网运行条件出现重要偏差时,SCADA系统要能及时自动告警,在电网出现故障时,有正确的开关分合闸、动作的保护类型、负荷和电压的变化等信号。传输数据有误、通道中断导致不能遥控分闸或者遥控号不对应而分错开关等都会影响到调度员不能准确而快速地判断分析事故并进行处理,因此,保证通信畅通和自动化系统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对调度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 加强调度员对于故障处理能力的对策

2.1 要顾全大局,具有安全服务责任意识

虽然一个小小的调度员涉及到的责任是有限的,但是故障无小事,一旦因为某个调度员的失察失责就有可能对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重大事故。故此,作为调度员,要时刻立足本职,要有全局观念,要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安全责任意识。唯有如此,才能怀着高度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完成单位交予的使命

2.2 开展多元化培训提升调控员的综合素质

一些突发性的电网事故常伴随着许多不正常的工作状态出现,如保护拒动、开关拒动等,在这种情况下要求调控员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特别是主岗位人员、值班负责人。如果缺乏良好的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就极有可能在事故处理中发生误判断、误指挥、误操作等,造成事故扩大。如在未判清越级的情况下盲目送电,将使系统再次经受故障电流的冲击,容易造成输变电设备损坏。

通过开展多元化培训工作,提高调控员的业务水平。积极进行每日事故预想,是提高电网熟悉程度、事故应急处理的良好方法。每日事故预想就是调控员根据当日电网检修方式的安排、系统的控制点和薄弱点由副值进行事故预想,主值对事故预想进行点评和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并将事故预想作为当天的事故处理预案在交接班时进行交接,长期坚持对调控员熟悉系统方式、保护配置及电网的控制点和薄弱点有很大的帮助。积极开展多形式培训,调度运行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专业,它要求调控员对电厂、变电站、线路等专业有相当程度的熟悉和了解。我们更改以往传统枯燥无味的培训方式,充分应用幻灯片、视频、录音、面对面授课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使培训内容入眼、入脑、入心。同时安排调控员到电厂、变电站等相关单位进行实习培训,提高新调控员的业务能力和知识面。

2.3 加强值长的组织协调能力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讲的就是一个优秀的领导指挥人的重要性。在日常对于电网故障处理中,一个值长是否具有出色的组织指挥协调能力,将关乎到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电网故障的发生都是突发性的,值长能否对突发故障做出正确的判断处理,这与其个人业务素质、头脑反应能力以及个人的实战经验都是息息相关的。值长作为带头人,应对突发故障时候,要事事突出其核心领导作用,每个正确的号令都能将全值班人员唤醒,组织协调众人各司其职,沉着冷静地对故障做出处理,以确保第一时间恢复电网正常运行,把故障损失降到最低。

2.4 熟练掌握相关规程

在事故发生时,除做好现场事故处理外,还必须向管辖或许可该设备的相应调度进行汇报。一般情况下,调控员在处理各类事故时均应按照各级调度规程、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运行规定、事故处理预案等及时与上级、下级调度机构取得联系,反映所发生的情况,并及时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运行方式,使电网重新正确、安全供电。现实中因为忽视规程制度最终导致事故扩大的事例有许多,通报的大量事故都证明了在不符合规程的条件下工作和习惯性违章是引发事故和扩大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强调调控员对各种规程的熟悉运用,同时还要根据工作中积累的运行经验不断对规程进行修编和完善,使其能够在调控员进行事故处理中真正起到指导作用,确保事故处理的正确性,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5 完善SCADA系统

SCADA系统是调度运行工作中最重要的系统,对于日益庞大的电网结构,SCADA系统充当调度员的耳朵、眼睛和手,该系统的告警信号帮助调度员发现电网故障现象,再通过查看相关的遥测数据判断故障的情况和制定处理事故方案,遥控开关隔离故障,转移负荷等操作。假如告警信号不正确、遥测数据更新不及时、开关遥控号不对应等,就会造成调度员对电网故障做出误判或误操作,不但不能及时处理电网事故,甚至还会造成事故的扩大。因此,必须不断完善电网调的SCADA系统。

3 结语

调度运行是一项长期而不间断的工作,每分每秒都不能掉以轻心。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网结构的日新月异,电网事故的类型层出不穷,调度员不能再固步自封,必须不断学习了解电网新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提高处理电网事故的能力,才能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董国强.如何提高调度人员的事故处理能力[J].天津

电力技术,2007,(2).

[2] 段慧萍.提高调度员的事故处理能力[J].电力安全技

术,2003,(2).

[3] 白孝进.220kV变电站运行管理及事故处理[J].中国

新技术新产品,2015,(10).

[4] 陈禹帆.优秀电力调度员的能力结构分析[J].中国西

部科技,2014,(11).

[5] 李文娟.缩短电网事故处理时间探讨[J].科技资讯,

2012,(18).

[6] 刘敏,李英,黄睿,周朝晖,吴炜.直流配电网调度

研究[J].科技传播,2015,(24).

[7] 胡润滋.如何提高电厂事故处理能力[J].电力安全技

术,2008,(5).

[8] 陈劲.影响事故处理能力因素的初探[J].农村电气

化,2002,(1).

[9] 王璐.水电站运行人员事故处理能力分析[J].新疆电

力技术,2008,(4).

[10] 刘欣,杨宝梁.浅谈如何提高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

能力[J].企业技术开发,2012,(11).

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篇12

中图分类号:X820.4 文献标识码:A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各项工作的基础,是电力企业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特别是在当前电力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安全生产确保电网稳定运行显得尤为重要。而电力系统运行中,变电运行是电网运行管理,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执行机构。变电运行值班员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的执行者。在电网运行维护中,任何不规范的行为都有可能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甚至造成重大事故。

1 变电运行的含义和基本状况

变电站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重要作用,它的安全经济运行对电力系统有着重大的影响,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变电运行是电网运行管理,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执行机构。变电运行的主要任务是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其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机率大;工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一旦发生变电事故,轻则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重则危及电网、设备和人身的安全,甚至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的稳定。

2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中国南方电网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南方电网公司通过近5年的研究与实践,在结合电网企业特点,总结多个供电局试点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应用经验的基础上研究编制的。整个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包含了安全管理、风险评估与控制、应急与事故控制、作业环境、生产用具、生产管理、职业健康体系、能力要求与培训检查和考核等9个管理单元与51个管理要素、159个管理节点和480条管理子标准。所提出的管理内容和管理要求与方法,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一个管理平台,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好安全生产中“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为提高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水平,确保电力生产安全和电网安全稳定,提高设备精细化管理水平,云南电网公司按照“体系化、规范化、指标化”的安全生产战略思想,应用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思想,结合安全生产实践经验,编制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和生产管理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梳理核心业务流程,完善标准和规章制度,深入探索适用各层面的规范化生产管理模式,逐步实现生产管理模式的规范和统一,实现安全生产的集约化、流程化、精细化管理,为安全生产风险的有效控制提供坚实基础。

3 变电运行存在的安全风险

3.1 变电运行存在哪些安全风险

变电运行中经常发生的故障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设备故障和系统故障。设备故障可能发展为系统故障,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而系统故障又能使某些设备损坏。

3.2 存在安全风险的原因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认为,所有安全事故的根源都在于安全管理的不完善或不到位,缺乏控制,缺少科学性,因此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管理失误。大多数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完全依靠工程技术上的改进来预防、 解决安全是不现实的,需要完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就安全管理而言,安全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

3.2.1 管理不到位。管理中对有些重要工作未引起高度重视,并层层弱化管理要求。未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工作许可制度、 工作监护制度和工作间断制度,现场安全措施未得到落实,在工作中未进行认真有效的过程监督。例如:a.操作人员思想麻痹,精力不集中,缺乏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操作的严肃性;b.无票操作,不开票或者开了票也不带到现场,或操作后补开票以应付检查,使操作票流于形式;c.不唱票,不复诵,不核对名称编号,监护制流于形式。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错位,不履行各自的责职,实际上变成单人操作,失去监护;d.未执行逐项打钩、复诵的操作程序,跳项或漏项操作造成事故;e.操作时不核对保护定位,不检查保护压板;f.对系统运行方式不清楚,没有按模拟图核对设备的运行方式;g.未认真审核上一班移交的未完成操作票,未认真核对调度令和操作票;h.防误装置管理不到位。

3.2.2 防范措施不到位。企业管理者贯彻落实防止误操作事故的措施未到位,如值班员可以不经车间管理人员许可就使用接地刀闸机构箱的机械挂锁的钥匙。在执行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工作方面存在流于形式、应付检查的现象,并没有真正落在实处。

3.2.3 缺少员工安全培训。职工培训中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职工安全素质及专业技能难以满足工作要求,没有真正使安全制度、 要求和措施深入职工日常工作。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过去长期养成习惯性违章行为未得到根本性纠正。

3.2.4 设备老化,未能及时更新。电气设备从出厂到安装投人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老化,超过使用寿命年限,设备的隐患威胁着变电运行的安全。变电运行涉及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新改造,是造成安全事故的潜在隐患。

4 加强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

以上我们已经描述了变电运行容易出现的安全风险和其原因,下面就要讨论如何加强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加强变电运行的安全风险管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