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毕业设计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2-12-28 07:28:10

室内毕业设计总结

室内毕业设计总结篇1

室内设计是三维空间设计的重要内容,而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联系紧密,可以说建筑设计是室内设计的载体,因为他们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设计中必须重视方法和艺术的协调性,必须把这这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且需要运用包含体量、色彩、质感及构图等在内的多种类的艺术手段进行创作性设计活动。二者的结合主要呈现了递进的关系,首先是自然环境,然后是建筑设计,最后才是室内设计。

现阶段,我国的室内设计与人们的身心有很大的影响,体现了人们的审美观感,功能与技术相结合,必须体现了室内设计的个性。但是在室内设计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室内设计中很少考虑到整体环境和建筑功能的协调性。室内设计师视野不够宽阔,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充分了解室内外的环境和建筑的使用性能,只是单一地对室内设计进行考虑。其次,设计师对技术和经济等问题不够重视,尤其是对相关的法规不够重视,影响了设计进程。最后,室内设计不能及时创新,室内设计的精神是经过了功能、风格和个性的过程。虽然提倡国内外的优秀成果,但是难免会产生照搬照抄的现象,设计也要与时俱进,根据人们的物质和精神追求而不断地更新。

室内设计毕业总结500字2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是思维方式的两种方式。感性思维即形象思维,就是在感官作用下思维形式的形象延续。而理性思维即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思维方式,感性思维是根据一点,向外发射性的思维方式。而理性思维是从一点推导另一点思维方式,其推导方式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理性思维方式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也就是具有明确的目标,是一种点的空间模型,往往会得到真理性的结论,科学性的研究运用理性思维,最后可以指向一个结论。而感性思维没有清晰的方向,目标是多种多样的,每个目标都有可能成立,是一点对多点的空间模型,结果是非常模糊的,以感性思维主导设计行为,具有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室内设计是一个艺术设计门类,也是一个边缘学科,其本身归属于空间艺术,主要是形象思维。室内设计有很多技术层面内容,这就需要设计师们利用感性思维来处理各种类型的功能技术内容。因此,要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思维形式。

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必须结合起来应用,是室内设计思维的要求。因为室内设计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思维过程中,要转换思维,不要钻牛角尖,不能就走一条路,拒绝其他的路径。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太过完美的设计,所有的设计方案都不会没有缺陷,达到完全的圆满。因此,设计师要重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不影响主要使用功能和艺术效果的情况下适可而止。单一的思维形式很难解决复杂的室内设计,而多元化的思维形式能够较好地应对较复杂的设计项目,在设计过程中要角度想问题,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室内毕业设计总结篇2

一、指导思想与相关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环节,在培养本科生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贵州民族大学本科专业培养计划,本科学生必须在第八学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即本科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一次综合考核与展示,体现学生在知识运用能力、专业技能以及独立工作能力方面的素质状况。

鉴于音乐舞蹈学院大多数学生写作基础较差,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往往大多学生写论文都是走捷径,网络拼凑,形式应付,没有起到论文撰写的实际作用,很难达到毕业论文撰写的真正目的。另一方面,音乐舞蹈专业其专业形态属于表演类型,学生从进校至毕业的专业课程均根据舞台表演实施教学,各专业教学计划及其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生专业表演技能和艺术实践能力进行培养(理论、作曲专业除外)而制定的,舞台实践的环节显得非常突出和重要。基于前述两个方面的考虑,为了有效贯彻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贯彻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为了给学生以非常必要的舞台实践机会,有必要将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为以专场(音乐、舞蹈)专业音乐会、表演汇报会为主,并与撰写专业学习总结(体会)、艺术实践感想、社会调查报告相结合进行的模式。

二、实施内容与具体操作

音乐舞蹈学院目前所设三个专业方向,即音乐表演(含作曲理论、少数民族特色专业)、音乐学(含民族音乐、音乐普修专业)、舞蹈学。从专业方向分析,基本可以分为形态表演和理论创作。由此,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分两种模式实施:i)理论性质的专业(民族音乐学专业、音乐理论、音乐学理论选修专业)撰写毕业论文,按学校毕业论文要求实施。2)表演性质的专业(含音乐表演、民特、作曲、音乐学声乐普修、音乐学器乐普修、舞蹈学)实施专业表演(音乐、舞蹈)汇报会并撰写专业学习总结(体会)、艺术实践心得、调查报告的模式。其中,作曲专业学生完成音乐作品创作并演示。具体实施由教研室负责。作曲理论专业由理论教研室指导,表演专业类由声乐、器乐(钢琴、民乐、西乐)、音乐学、舞蹈教研室组织实施。

设计内容包括:

1.音乐会的表演形式可为独奏、重奏、合奏等,音乐学(音乐普修方向)专业的毕业汇报音乐会以重奏、合奏为主。音乐会要有详细的节目单及参加演出的学生名单和指导教师名单。

声乐、器乐、音乐学普修专业学生音乐会(设计)表演可以三种方式进行:1)个人独唱、独奏音乐会(由专业教师推荐教研室讨论同意专业突出的毕业生举行,音乐会演唱作品在8~12首之间)。2)以本教研室毕业班为年级组织的分场音乐会,每场音乐会3~5人。3)自由组合组织音乐会,个人演唱、演奏作品3首。

每场表演汇报会当场给予学生表演成绩评定,教研室安排评定小组,评定小组由5人(含组长1人)组成,均为讲师及以上职称。成绩由教研室根据本教研室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制。毕业生要撰写2000字以上的四年专业学习总结(或心得),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分初稿和定稿完成,初稿要有指导教师的红笔批改记载,撰写完成后,教研室要组织指导教师进行交叉评阅,成绩评定由教研室组织评定。结合汇报表演成绩,评定最终成绩,由教研室主任填写。最终要填写《音乐舞蹈学院毕业生艺术实践系列活动意见表》(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计划表、指导过程记录表、毕业设计音乐会、舞蹈汇报会评分表等),按一式二份制作交教务处存档。

2.舞蹈专业表演汇报会。教研室根据舞蹈专业毕业生人数及学生表演状况确定表演场所选择。每个学生汇报表演涵盖‘‘基训、民间舞、剧目”三个部分。教研室制作节目单成品,节目单供演出及存学生档案用。学生存档节目单一式二份。表演汇报会后给予学生表演成绩评定,教研室安排评定小组,评定小组由5人(含组长1人)组成,均为讲师及以上职称。成绩由教研室根据本教研室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制。毕业生要撰写2000字以上的四年专业学习总结(或心得),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分初稿和定稿完成,初稿要有指导教师的红笔批改记载,撰写完成后,教研室要组织指导教师进行交叉评阅,成绩评定由教研室组织评定。结合汇报表演成绩,评定最终成绩,由教研室主任填写。最终要填写《音乐舞蹈学院毕业生艺术实践系列活动意见表》,按一式二份制作交教务处存档。

高校教学改革研究

理论作曲专业由理论教研室负责组织,包括民族音乐学专业及其他专业选择撰写毕业论文的,按程序进行论文写作、指导、答辩工作,完成的时间按学校毕业生毕业论文相关规定进行。

作曲专业的论文撰写,分两类进行:其一,毕业生指导老师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根据专业特点提出创作要求,学生写作毕业作品(范围可涵盖器乐、声乐、舞蹈等音乐作品),并写出创作感想以及技术分析,进行作品展示。指导教师对作品进行评判、评语,教研室做出结论并按五级制进行打分。其二,学生可选择撰写音乐理论的相关毕业论文,完成的时间按学校毕业生毕业论文相关规定进行。

音乐舞蹈学院以2011届、2012届试行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案,以本文方案执行。其中2011届学生为106人,举行音乐会10场,参加学生54人,舞蹈专场演出1场,参加表演人数48人。撰写论文即答辩4人(篇),撰写学习总结、专业学习心得102篇。2012届毕业生133人,举行音乐会11场,参加学生76人,舞蹈专场演出1场,参加人数40人,撰写论文即答辩15人(篇),音乐作品创作2人(件),撰写学习总结、专业学习心得118篇。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毕业设计,学生普遍积极性得到很大的调动,他们均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将自己四年的专业学习展现在舞台,展现给所有的老师和同学,反应和效果良好。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分类处理,音乐理论专业的学生也充分体现其理论研究的特点和水平,所撰写的两篇民族音乐理论论文,评选为我校毕业生优秀论文并发表。

室内毕业设计总结篇3

室内设计是依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使用功能,在现有条件下运用建筑设计原理、美学及相关物质技术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有使用价值,能够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精神文化内涵、环境氛围、审美等精神因素。室内设计是综合的室内环境设计,它不是单方面的美学制图,而是涵盖了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例如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以及氛围、意境等心理环境和文化内涵。可见,室内设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门学科,综合性非常高,和众多科目均有交叉。欧洲室内设计主要来源于建筑设计,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室内设计从建筑设计中分离而出。中国室内设计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室内设计教育同步出现。有别于欧洲国家,中国室内设计初期是艺术设计中的一个学科,此外,艺术设计从属于美术专业,至今艺术设计专业入学还需通过艺术加试。一定程度上,西方室内设计趋于理性,中国室内设计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

一、中国室内设计的三个时期

中国室内设计发展分三个主要时期: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至上世纪末,室内设计发展的初级阶段。此阶段中,中国经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生活主要以满足基本物质生活为主,室内设计在此期间同样处于初级阶段。高校设计教学也基本趋于缓步前进阶段,90年代中后期甚至还用80年代的教材,教学模式也长期围绕着素描、色彩、图案、设计基础几门课程摸索。第二阶段是21世纪初期至2010年十年,这十年是世界的十年,世界对中国刮目,住房制度的改革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中国的地产业得到了空前发展,同时带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同时室内装饰行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随着国家对产学研的重视,室内设计教育在此期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室内设计教育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装饰材料层出不穷,装饰工艺的更新周期也日益加快,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的教学需要,室内设计教育开始紧跟行业发展。

2、计算机的出现及设计软件的开发和升级使得设计表现效率提高。在此十年中,毕业生毕业设计作品的质量也随着计算机的发展逐年提高。

3、信息化发展。教师通过社会实践和海外求学,将国内外一线信息和方法带到课堂。第三阶段就是2010-2015年,这五年是互联网崛起的时代。互联网是双刃剑,一方面学生通过网络信息可以快速扩大自己的信息量,更便捷地获取设计资源,例如下载模型材质、了解法律法规等。另一方面网络时代下人们的审美视野开始扩大,可以轻松了解欧洲或者美国的流行趋势。在室内设计行业被越来越多人认可的同时,网络也给设计师提出了难题,用户参与到室内设计过程中,欲左右室内设计师的想法,甚至对设计师提出质疑。所以学生面临这些问题,不仅仅需要提高设计能力,还需要掌握更全面的理论知识,以便从业后对自己的设计想法有足够的自信。

二、当代室内设计的行业形势

纵上所述,设计行业的难度日益增大,凭借CAD、3DSMAX、PHOTOSHOP三大软件谋生的时代将成为历史,室内设计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就毕业设计而言,2010年之前,计算机表现及基本设计技能还是毕业设计的重点。社会对人才的选择依据也多是图面效果,并非不关注设计能力,而是社会普遍认为学生不具备设计能力,在此前提假设下宁愿选择表现能力较好的学生。2007年,苏州工艺美院环艺系响应国家教育部门关于高校产学研的号召开始实行工作室制度。毕业生在校期间开始在老师的带领下接触项目,毕业设计和实际项目结合。初期项目来源于老师个人资源以及和学校合作的企业等,学生参与到整个项目的设计过程,开始切实了解到很多绘图之外的内容,毕业设计不再只是皮囊。毕业设计展览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得到行业的一致好评,学生在毕业设计中也找到自我发展方向。工作室在近8年的发展中,软硬件条件得到快速提高,一度成为艺术类院校的焦点,学生的学习成果较之前有了很大进步,校企合作也取得很大的成功,学生在掌握基本绘图技能之外也对设计的深度有了很大认识。近几年软件的升级更新及互联网信息快速发展,设计表现效率提高,专业化程度降低,通俗表达就是经过短期培训的学生也能表现出质量较高的效果图,这对高校毕业生无疑形成了很大的压力,毕业设计的两张图版已经无法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

目前,设计行业形势已经进入僧多粥少的局面,并且在未来的几年将持续下去。未来设计院校的学生将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甚至将会出现多人竞争一个岗位的局面。此时,毕业设计作为展示自我能力,媒介将变得尤其重要。学生不仅要体现设计深度,还需要进行设计突破。此时学校的考量标准已经无法全面地对毕业生进行考量,需要行业和社会共同评定。室内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区别于工业设计、服装设计、装饰艺术等,这些专业均用最终作品进行展示,多媒体专业也可以制作成影片进行播放。室内设计是一门讲究团队合作的专业,目前通常认为图纸展示是最终成果。固然,设计者无法将一个五星级酒店搬到展厅,也无法将一个三居室搬到展厅。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艺术院校的室内设计师生,很多人多数尝试在展厅里呈现实物作品,例如某一个家具或者某一个装置艺术品,以此增加展示的丰富性,然而这并不能完整体现室内设计的要点,只是加强了展示效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室内设计未来发展方向

针对毕业设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空间设计小型化。毕业生在毕业设计中通常喜欢做大而全的作品,以此体现自我能力。其实越大的作品专业度越强,如果不具备深厚的设计功底很容易将自己的不足暴露于众。相反,小型空间更能够体现自我能力。比如渡假VILLA,可以从建筑设计开始,组织其他相关专业同学共同参与,一方面可以体现自我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另一方面可以将自我设计能力通过最终作品进行实物展示。当然,还可以与露营车企业合作,将室内设计工业化、产品化,响应室内设计新概念。

室内毕业设计总结篇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信息化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同时发展,建筑智能化是大势所趋。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的特点的建筑物。智能建筑的发展对专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既要懂建筑结构的基础知识,又要掌握电气、自动化、通讯和计算机等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教育部和建设部共同审核并批准的智能建筑新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应运而生。为适应现代建筑业发展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的需求,我校电气工程学院于2006年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设置了建筑电气与楼宇自动化方向。200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建筑电气与楼宇自动化专业方向的基础上,设置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是涉及多学科、多种技术系统综合集成的专业,结合我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学型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现代民用建筑和智能建筑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和智能化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及产品开发等工作。毕业生可在建筑行业中的设计院、建筑电气安装公司、自动化设备安装公司、监理公司和装潢公司等单位从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监理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也可在大型酒店、体育中心、写字楼、智能大厦、房地产公司等单位从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管理等技术工作,还可在设备生产单位和管理单位从事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需要通过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必要的实践环节进行培养。笔者主要探讨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如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达到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培养要求。

1 科学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

我院根据培养本科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科学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验、专业方向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专业方向综合课程设计、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本专业每学年都结合有关课程有针对性地安排实践教学。其中,第一学年安排了军事技能训练和计算机强化训练,第二学年安排了金工实习、英语强化训练、电工实习1、电子实习,第三学年安排了电工实习2、电子课程设计、电控及PLC课程设计、建筑电气CAD应用训练、建筑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和电力电子课程设计等,第四学年安排了单片机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方向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通过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以及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等。实践教学时间在42周左右,累计学分占总学分的22.95%。

2 实验课程设置科学合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高

公共基础模块课程实验有物理实验32学时,大学计算机基础及C语言程序设计和文献检索上机共56学时。专业基础模块课程实验有电路系统实验、电机与拖动实验、电子技术实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共96学时,工程制图上机8学时。专业模块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实验8学时和专业方向综合实验16学时。另外,专业选修课电气控制与PLC检测技术等课程也安排了相应的实验。实验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满足了学生深刻理解相应课程理论知识和培养动手能力的要求。对实验教材和实验指导书进行科学合理的修订,最大限度地减少验证性实验,充实和加强设计性、综合性和自主开发性实验。实验开出率100%,课程实验含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90.90%。

3 推进校内实验室建设,建成建筑电气系统集成分中心

为保证教学计划实施,学院进行了广泛调查和研究,科学制订和认真执行实验室规划,加大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力度。2008年,建设建筑电气设备综合自动化系统实验室;2009年,建设住宅智能化系统实验室。从2011年起,在原有专业实验室的基础上,以省级电气与新能源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抓手,在项目的资金控制、前期调研、计划论证、采购招标、合同论证、安装调试验收等环节上层层把关,稳步推进实验室建设规划的实施,按时、高质、高效地完成建设任务。现在,省级电气与新能源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心拥有21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

电气与新能源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筑电气系统集成分中心,现有价值21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可用于在校学生的建筑电气、楼宇智能化技术、楼宇自动化技术、安全防范与监控系统和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施工等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服务于校内教师的科研工作及校外企业的员工培训等。

目前,建筑电气系统集成分中心建有5个专业实验室,配备完善,设备先进,利用率高。专业建筑设备综合自动化系统实验室可开出给排水系统、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中央空调系统、中央空调系统和照明与供配电系统实验;建筑智能化系统实验室和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实验室可开出对讲门禁系统、巡更与闭路监控系统、智能家居系统、三表抄送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实验;安防与消防系统实验室可开出火灾报警系统、消防喷淋系统、防火卷帘门系统、室内对讲系统、安防监控系统、防排烟系统、群控电梯系统实验;建筑影音与会议系统实验室可开出声道音频系统、视频系统、扩声、会议系统实验。

建筑电气系统集成分中心实现了智能集成工作站集成软件技术方案:建筑设备综合自动化系统实验室、建筑智能化系统实验室、安防与消防系统实验室3个实验室的24口百兆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分别与智能集成工作站的三层交换机连接;智能集成工作站通过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统(IIBS),采集实验室教师机设备管理信息,将各实验室子系统的信息资源汇集到一个系统集成平台上,集成软件监测建筑设备综合自动化系统实验室5个设备所有数据信息;教师版集成软件与学生版集成软件的通讯协议代码开放,方便学生自行开发集成;智能集成工作站学生机两两一组,通过以太网交换机完成计算机网络实验。学生机与智能集成工作站通过三层交换机组成局域网;智能集成工作站显示的设备运行状态参数通过投影仪显示到屏幕上,将建筑设备综合自动化系统实验室设备数据传输到工业自动化网络服务器上,成为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子系统。建筑电气系统集成分中心结构设置合理,功能清晰,实验内容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新颖性。

4 推进校内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习内容全面广泛

根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教学计划,为了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专业技能,我们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在校内或校外进行实习。设置的实习环节有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对于每一次实习实践教学,都制定详细的实纲、实习指导书、实习计划安排等,并制定较为可行的学生实习考核办法。实习结束后,学生要完成实习报告。教师认真总结,为各类实习教学文件的修订提供依据,便于以后实习计划的安排与组织实施。

通过金工实习,学生加深了对机械加工中常用加工方法的了解,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通过电工电子实习,学生加深了对电工电子电路的设计制作和安装调试的感性认识,初步掌握了电工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学生学习和了解了智能化建筑行业工作流程以及建设和管理过程,了解和掌握了建筑电气工程和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系统设备的组成、运行工艺流程、工作原理以及操作规范等内容,了解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集成方法与软件功能等。除校内物理及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行政楼、电气与新能源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以外,我校进一步加强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与国内10多家企事业单位实习基地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校内外实习基地完善稳定,实习场所设备齐全,实习内容全面广泛,涉及电梯、空调、建筑供配电系统、消防安防系统、室内外照明工程、舞台影音系统、给排水工程等,满足了本专业实习教学要求。建立健全实习环节的管理和考核机制,激发实习带队人员的积极性。此外,我们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选派部分年轻教师到企业一线,帮助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并建立长期的产学研互助关系。

5 课程设计内容丰富,综合运用并巩固提高课程理论知识

在理论课程结束后,我们安排了两周课程设计,综合运用并巩固提高在课程及其他先修课程中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初步树立起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及独立设计的能力,训练设计构思和创新能力。

本专业设置的课程设计有电子课程设计、电控及PLC课程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力电子课程设计、建筑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建筑电气CAD和专业方向综合课程设计等。课程设计指导书中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设计内容既重视课程基础内容,又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新颖性。指导书给出相应的参考书和相关的国际著名的高校、研究机构、电气公司的官方网站,供学生参考使用。学生相互探讨,独立完成课程设计。教师则发挥指导作用,指导学生阅读参考文献,审阅设计方案,检查设计进度,及时指导和帮助其解决出现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设计技能,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重视学生提出的具有创新精神的见解,重视设计的过程考核。

6 加强过程管理和监控,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毕业设计是教学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做毕业设计时,学生针对某一课题,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独立作出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设计。

为加强对学生毕业设计教学工作的管理和监控,我校制定了《毕业设计教学工作手册》和《毕业设计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对毕业设计教学工作的工作计划、教学大纲、选题、任务书、开题论证、资料翻译、教学情况记载、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进度情况、成果的规范格式、学生完成任务数量、成绩评定、毕业设计工作三级总结、毕业设计校外评审等进行了规定,严格评审和考核,保证学生毕业设计质量。

毕业设计紧紧围绕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建筑供配电工程、安全防范与监控系统、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电气照明技术、建筑电气控制与PLC、微型计算机应用等方面选题。绝大多数毕业设计课题是工程应用型课题,部分课题是结合指导教师纵向、横向科研项目或学生就业意向企业的研发课题,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科研实际,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设计以一人一题(包括子课题)为原则,几个学生共同做一个较大的课题时,每个学生有明确的独立完成部分。

指导教师原则上要求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并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经历和能力,我校首届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82名学生的毕业设计由28名教师指导,指导教师都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其中教授、副教授17人,都有一定的教学科研经验和能力,专业水平较高。

严谨的计划、严格的规范和严密的管理,保证了毕业设计工作按章有序地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首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中,获校级优秀毕业设计3项,校级优秀毕业设计团队1个。我校从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档案中抽出校内评阅成绩表后,送校外同行专家评审,校外专家评审的成绩与校内评审成绩高度吻合。

7 制定和实施较为完善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学生学科竞赛成绩优异

实验中心制定和实施了较为完善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课内开放实验由指导教师负责实验室的使用和管理,学生通过预约就可以使用实验室的设备进行课外实验,并有指导教师在场指导。

目前,实验中心开放实验室支持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各种学科竞赛的训练。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参加的竞赛有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大赛和电子设计竞赛等。近几年来,我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学生在全国、省级大赛上取得了优异成绩。获第一届、第五届“亚龙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特等奖,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一等奖,第三届“亚龙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二等奖,第四届“亚龙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三等奖,“和利时杯”电气可编程控制应用大赛江苏预赛二等奖等。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提高了学生知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8 结束语

我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科学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之中,实习教学环节设置科学合理,计划性强,过程管理严格,学生的校内外实习实践教学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认真布置,组织周密,安排恰当,执行情况良好。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校内外实习等实践环节,巩固了理论知识,提高了建筑设计施工图识读、建筑电气设备选型和安装使用、建筑智能化信息处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统初步设计等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达到了既定的教学和实践目的。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专业指导小组.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室内毕业设计总结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性人才的主要基地,教学模式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在注重理论知识培训的同时[1],通过侧重学习实践知识与实用技能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室内设计专业作为培养室内空间设计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知识的课程体系,对相关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素养要求较高。毕业设计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培训的最后一站,是教学计划中巩固与检验教学质量的有机组成部分[2]。然而由于室内设计专业特殊性与局限性,传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无法较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科复杂性与特殊性,对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的改革与创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教育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变革,在取得显著效果教学成果的同时也迎来了全新的挑战,特别是高职院校中的室内设计专业,面临着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的尴尬处境,导致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存在诸多不足。笔者通过调研多所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现状,总结出当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缺陷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院校更注重职业技能的训练,然而,受教学环境、师资结构等条件的影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仍无法摆脱传统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的影响,教学模式大多停留在教师传授理论知识的层面,学生作为单纯听课的受众,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境,导致知识结构仍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具备独立的室内空间设计能力。上述教学模式反馈到毕业设计教学中,最终就会导致大部分毕业生不具备社会需求的职业技能,从而丧失了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培养特色。

2.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质量偏低

室内设计作为设计行业的一部分,具备其独特的技能手段和行业特色。一方面,传统的毕业设计仍肤浅的停留在理念设计中,由于就业压力大、毕业课题缺乏明显主体性,大多高职毕业生只是为毕业而进行设计,从而缺乏针对性的研究与实际性考虑,使得毕业设计只是流于形式,不具备实际应用价值,无法充分了解社会需求,自身技能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进而无法顺利完成学校到社会的过渡[3]。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自身重视度不高或水平限制,毕业设计选题不具备良好的代表性和可行性,课题来源往往是历届学生做过的题目或较为陈旧的实际项目,学生通过参考以往方案或照搬设计思路即可顺利完成设计,使得设计脱离了实际生活,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并没有模拟实际设计过程,缺乏创新思维的锻炼和对设计作品的修改与磨合。

3.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美是因人而异的,设计评价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更多高职院校对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评价体系也不明确,一方面是大部分毕业设计课题无法变成实际空间场景,从而缺乏现实性;二是指导教师时间与水平有限,自身也缺乏实际设计能力,无法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设计作品进行指导与评价。毕业设计作为检验教学成果的试金石,广大高职院校理应加强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对于室内设计这种实践性更强的专业,更应重视对毕业生的设计考核,切实提升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从而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做好学子与社会连接的桥梁。

二、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针对上述提出的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针对性的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法,通过对毕业设计选题、指导、答辩、评价等环节的模式改革,努力培养具备一定设计能力的技术性人才,更好的与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和全民教育相互渗透[4]。

1.毕业课题的真实性

室内设计专业的社会性决定了它与市场之间的紧密关联性,将毕业设计课题来源选定为真实的社会项目,可以让学生将设计思想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将作品从图纸层面转化为实际场景。毕业设计与实际项目挂钩,既可以提高学生设计能力,也可以锻炼自身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增强毕业生的自信心与竞争力[5]。学校在将真实项目作为毕业课题的同时也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将毕业设计作为“竞赛项目”,企业相关人员参与评选并由企业提供奖学金,调动学生参与设计,深化设计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以赛促学、以赛精艺”的教学模式[6]。毕业课题的真实性与“以赛促学、以赛精艺”教学模式的结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与专业能力,也可以让社会检阅学校与学生的成果,从而提升学校自身教学水平,培养出符合社会与行业需求的理论与实践兼备的设计人才[7]。

2.毕业指导的双导师制

教学模式决定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项目化”、“工作室”等方面展开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8],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监督、指导、评价也可以引入相关企业专业人士,在毕业设计的师资配备上形成高校、企业并存的双导师制。毕业课题采取真实项目在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以赛促学,以赛精艺”教学模式的实施既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对教师队伍从通用理论型教学向专业实践型教学转型的一种要求[9]。然而受客观条件的制约,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很难满足这种要求。因此,将传统毕业设计导师制从院校导师转变为院校与企业并存的双导师制,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现存的教师质量问题。

3.毕业设计的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从本质上看是学生从学习向工作转变的过渡阶段,因此,毕业设计的课程设置应当从构建学生职业素养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出发。只有设立新的评价体系,同时将学校、行业、社会三方都纳入到这一考核评价体系,才符合所有人需求,真正落实高职院校的教育职能。以往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评价机制主要为主题表达、装饰风格、效果渲染等课堂理论的表现,然而当毕业设计变为真实项目,其考核形式也将变得更为复杂和多元化,因此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院教师、企业人员与项目实际甲方三方共同考核才能将毕业课题尽可能从行业、社会角度进行公正评价。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评的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更可以突出设计对细节的处理和对甲方特殊需求的满足,社会场景的模拟度更高。通过导师指导及毕业设计综合考评,可以让学生在学校的“最后一课”变得更生动与现实,最终培养出具备高实践能力与实际设计能力的人才,实现设计行业全面、科学的发展。

4.毕业设计展示的一体化机制

“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是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10],将毕业设计作为学生系统化教育培养过程就要把毕业课题的项目设计融入到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中,进而在毕业设计展示中将毕业设计展览、答辩、求职纳入一体化流程中,既方便毕业生求职,也利于企业人才招聘。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宗旨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的一次弹性转变,将毕业设计同人才招聘之间渠道打通,可以让学生从心理重视毕业设计,从行动上积极实践,从而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将毕业设计做成自己最合格的一份“简历”。企业也可以通过毕业设计更加了解学生,从而找到更适合企业的员工,减少人力、财力的消耗。

三、结语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是行业进步的必然结果。针对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偏低、毕业设计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现状,通过充实毕业课题来源、毕业指导双导师制、完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引进一体化毕业设计展示机制等改革措施,院校教师综合素质得到改善,学生毕业设计水平可以得到不断提升,学生综合应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得到相应锻炼,社会对高职院校认可度也会逐步提升,从而迈入院校、企业、人才共发展的良性循环中。

作者:宋国栋 单位:北海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室内陈设设计课程设计探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06.

[2]黄艳丽,戴向东,李节.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创新教学模式初探[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1(12).

[3]刘春侠.“呼叫服务工作坊”解决方案[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4]李顿.社会转型期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现状、问题与政策选择[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06.

[5]韩倩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国际经贸语言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5(09).

[6]姜亚娟,邓伊玲,阚淑敏,杜佳.中职护理技能教学构建“以赛带教、以赛促学、以赛精艺”模式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18).

[7]宋国栋,尹云霞,郭峰君.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多元化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探索[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03).

室内毕业设计总结篇6

随着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一方面社会需要大量合格的艺术创意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大量毕业生不能满足公司与企业的需求,致使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产生了供需矛盾。随着高校连年扩招,艺术设计专业已呈泛滥之势,就业形势严峻。

艺术设计专业与市场需求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社会对于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毕业设计作为实践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环节,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多元化市场对人才的需要。灵活、高效的教学模式必将成为将来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面对新环境和新形势,毕业设计也应该行之有效地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教学模式上的改革与创新。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如何与之相适应的问题已成为高教改革的重要课题。

1 国内外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也在不断与时俱进,毕业设计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国内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也都先后按各专业的特点设立了不同专业方向的导师制教学工作室,通过导师负责制的学习引导,向学生传授专业基础知识,指导学生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融入生产环节,完成教学实践任务、培养学生所需专业知识技能,使教学与实践达到完美的结合。这种灵活、高效的教学模式必将成为将来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

同样是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现今世界各国的艺术与设计教育培养目标的特点就是顺应社会需要,培养务实人才。例如,美国高校十分注重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多数艺术院校以工作室教学为主体,设有各种各样的工作室,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随时在工作室进行学习创作,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创造的能力。在高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教师的研究特长有针对性选择课程学习方式,在最后的毕业设计展示中,学生可以有能力展示出学习课程中比较成熟的作品,提升了设计实践综合能力。

2 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考

毕业设计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对于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竞争力等诸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对艺术设计专业而言,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学生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总结和深化的过程。因此,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一方面保障毕业设计的顺利开展,促进毕业设计的质量提高,另一方面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如何避免毕业设计内容惯用以总结为目标的传统教学思路,倡导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将通过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等多方位的尝试和探索,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操作模式,从市场规律和具体项目的先进经验中找方法,提升学生的设计实践综合能力,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方法与措施

顺应设计趋势潮流不断探索毕业设计教学新形式和新设计的多元化发展,针对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新特点,通过与导师工作室的教学模式、校企联合机制的教学模式、项目参与的教学方法,师生双向管理机制,深化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1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方法

打破传统的专业结构教育模式,将以教授灌输的常规教学方法,通过项目化解传统教学中失之简单的单向授受关系,以促成新型的“自助式教育”,形成动态的参与教学,提升学生对于毕业设计课程的参与意识和学习投入的兴趣程度,将被动式完成式学习转化成主动探索式学习。。项目教学同时还能培养团队参与意识,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更好的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

3.2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尝试运用导师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以教师为中心的统筹安排转换为以工作室为基础的灵活教学运行机制,毕业班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后,根据自身的兴趣与特长自主选择发展方向,进入工作室由一至两名导师进行指导进入相应的工作室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创作,这样学生的创作更有专业性和针对性,学生组成团队能够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设计作品。

3.3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机制

建立长期的校企联合机制,提升学生的设计实践综合能力。通过校企联合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真实的设计项目,开展毕业设计与学生就业相挂钩的联动机制,使学生参与到企业项目的具体环节。一方面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设计行业的设计流程,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积累相关的一线设计经验,更好的挖掘自己的特长,可以有针对性进行最后的毕业设计创作。这些与社会、市场结合较为紧密的课题,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既避免了设计主题同质化,又为今后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实践经验。

4 结语

作为艺术设计教学理念及成果的最终体现,毕业设计既是高校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也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导师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与校企联合的多种教学形式实践探索,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能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使学生所积累的专业知识逐步运用到现实工作中,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室内毕业设计总结篇7

(一)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不合理高职院校各专业的毕业设计都安排在第6学期,这个时间也正好是学生择业的阶段。随着高校的扩招,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大多是速成高考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有距离,加上学制短,高职三年制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学生的精力放在了招聘会上,没有更多的时间放在毕业设计上,外出顶岗实习的同学都是在答辩前的1个月左右时间才开始做毕业设计,草草应付,只求通过,这种敷衍的态度,严重影响到毕业设计的质量,实现不了毕业设计的教学要求,偏离了人才培养目标。

(二)学生在认识上有偏差毕业设计是学生从学校走上社会前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也是将三年的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使得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很多毕业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缺少认识,为了及格而完成。高职艺术院校的毕业设计通过率是比较高的,一般学生做了毕业设计且答辩情况正常,都让通过,所以给往后的同学一个侥幸的心理,导致他们不重视毕业设计,应付的心理做成的毕业设计质量比较差,不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

(三)缺乏合格的指导教师室内设计是当前比较热门的专业,报考的同学比较多,很多高职院校一个班的学生人数很多,一个指导教师可能要指导30多个学生,指导老师工作量大,周期长,精力很有限,在指导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做的怎么样了,进展到什么程度,能不完成毕业设计,不太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水平、专业兴趣、就业方向等方面,不太在意培养效果等实质内容;答辩小组在最终答辩确定不予通过的学生名单时,都会尊重本班级指导老师的意见,一般情况下指导教师都会因为面子问题,尽量提高班级的答辩通过率,必然会使一部分不认真对待毕业设计的同学混过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毕业设计整体质量的提高;部分教师的职称结构、实践经验、教学经验、管理经验有限,很多高职院校对毕业班指导教师都有明确的要求,比如必须是副高职称,必须有丰富的做实际项目的经验,但实际情况中,高学历、高职称和实战经验丰富的教师所占比例很低,很多助教和讲师都在指导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四)选题不规范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要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切实可行性,要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要体现室内设计专业的特点,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当前,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很不规范,具体表现在:(1)缺乏可行性。指导教师直接将装饰公司的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课题,项目太大,不太适合做毕业设计。(2)缺乏创新性。一些年轻的指导教师由于经验缺乏,往往参照前几届的选题,很多选题被多届同学选用过,过于陈旧。(3)学生自拟课题过于简单,覆盖的知识面窄,用到的技能不多,不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达不到综合训练的目的;课题范围过大,泛泛而谈,结构松散,如“家居设计”、“办公空间设计”,这些选题范围大,反而显得研究内容比较空洞。

(五)缺乏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高职院校对毕业设计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也有具体的实施细则,但在具体执行时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实施二级教学管理,系部作为二级教学管理的实施者,在制定相应的监控制度时,没有学习和研究学院的相关制度,不结合本系的具体情况,很难制定出可操作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制度。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特别是在外地的,系部和指导教师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个别同学只在开题时跟老师见过一面,指导老师很难控制着一部分同学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提高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一)规范化管理选题,建立相应的审核制度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备装饰设计与施工、装饰工程监理与预决算等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毕业设计的选题要结合培养目标,课题的设置要顾及到专业特点、能力需求、实习岗位需求,难度、分量、综合性要适当,与本科类的毕业设计要有区别。毕业设计选题要规范化管理,选题环节涉及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指导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将科研课题细化、拆分后作为学生的课题;很多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师都在家装公司兼职,可以选择难易适中、大小合适的实际项目作为备选课题,教师制定课题后,系部要进行审查控制,根据系部的毕业设计题库,进行相似度的检查,将过于陈旧的、缺少创新、脱离专业特点的课题进行调整,再反馈至教师,最后统一将课题发放给学生,经过反复调整,最终确定课题、教师、学生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学生是自拟课题,拟定的课题一定要贴近自己的毕业实习,与自己的专业紧密结合。

(二)建立全方位监控制度,加强全程管理,做好初期检查、中期检查、后期管理毕业设计是时间最长、工作量最大的一个环节,要严格做好毕业设计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的监控工作。要加强指导教师的管理,建立具体的考核制度和任务制度,实行责任制,让指导老师参与到毕业班的教学管理中来,明确毕业设计时间进度要求及前期、中期、后期汇报的时间,有效控制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1)初期检查。在毕业设计初期进行毕业资格审查,对挂科成绩比较多的同学,要劝其推迟答辩;对于已经找到工作准备上班的同学,可由本人提出申请到工作单位做毕业设计,但必须是经过指导教师、辅导员、系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家长签字同意后,才可批准在工作单位做毕业设计,并且要提供本人详细的毕业设计计划,实习同学的毕业设计由单位师傅和学校老师共同指导。(2)中期检查。毕业设计中期检查分为班级自查、系部检查、学院抽查三步骤。在班级自查这环节中,指导教师检查每个同学的进展情况和实施效果,总结出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建立指导教师团队模式,增强师资力量,提高指导教师指导水平指导教师的科研背景、实践能力、教学经验、学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采用教师团队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指导教师工作量过大的问题。可以聘请企业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项目经理、能工巧匠进入到教师团队中,结合企业的实际项目,专兼职教师共同指导,让毕业设计融入到真实的生产环节中,学生结合岗位要求,提前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学习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教师组团时要考虑到其职称结构、知识结构、研究方向。企业兼职教师可以指导设计投标、施工、材料、造价、施工等相关的内容,校内专任教师侧重毕业设计规范化管理。专兼共同指导过程中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不仅有利于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校内专职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师资力量。另外,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数要适当,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辅导,保证每个环节顺利进行。

室内毕业设计总结篇8

一直在学校生活、学习的大学生对学校建筑都很熟悉。学校建筑是教育建筑的集中体现,它为育人提供了专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现代化的教学楼设计与几十年前的不同,多媒体教室的普及以及教学多元化的需要,也为设计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在毕业设计中,以教学楼为主题的毕业设计题目往往更受学生的青睐。笔者根据多年的毕业设计指导经验,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教学楼专题设计的指导进行了研究。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根据时间和任务量的安排,主要分为建筑设计部分和结构设计部分。

一、建筑设计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说,教学楼在满足教学科研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为师生提供各种社会交往、信息交流和知识融汇的交往空间,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建筑创作必须考虑的一个新课题。除此之外,教学楼的设计还应具有便利的交通联系和良好的采光及通风条件,同时还要合理安排学生的专用教室、教师的办公室,以及卫生设备和储藏空间等功能房间。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的要求,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应遵守下列原则:满足教学功能要求;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校园本质安全,师生在学校内全过程安全。校园具备国家规定的防灾避难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精心设计、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满足降低运行成本的原则。在指导学生进行教学楼专题毕业设计时,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目的的引导:一是确定班额人数及建设班级数,以确定教学楼的建筑面积及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二是满足国家有关校园安全的规定,并与校园应急策略相结合。安全设计应包括校园内防火、防灾、安防设施、通行安全、餐饮设施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设计。注意平面设计中疏散楼梯和疏散通道的设置,疏散楼梯的个数及间距的设计。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门的数量及门到各疏散口的间距,均应满足相关规范疏散的要求。三是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应包括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公共教学用房及其各自的辅助用房。普通教室与专用教室、公共教学用房间应联系方便。教师休息室宜与普通教室同层设置。各专用教室宜与其教学辅助用房成组布置。四是教学用房内窗户应符合采光、保温、隔热、散热和遮阳等方面的要求,教学用房的门、黑板或书写白板、讲台以及其他教学基本设备及设施(如讲台,投影仪,投影屏幕,显示屏,储物柜等)的设置均应注意符合规范的要求。五是根据普通教室课桌的排布,教室内纵横疏散走道的设置宽度,以及桌椅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都要符合要求,设计教室的尺寸并应满足教室的净高。六是各种专用教室,均应按人数进行比例设计,专用教室的布置应根据使用功能进行。七是主要行政办公用房的位置应符合规定。如校务办公室宜设置在与全校师生易于联系的位置,并宜靠近校门;教务办公室宜设置在任课教师办公室附近;总务办公室宜设置在学校的次要出入口或食堂、维修工作间附近;会议室宜设在便于教师、学生、来客使用的适中位置;值班室宜设置在靠近校门、主要建筑物出入口或行政办公室附近等。八是教学楼中饮水处、卫生间等生活服务用房的设计:每处应按每40人~45人设置一个饮水嘴计算水嘴的数量;卫生间位置应方便使用且不影响其周边教学环境卫生,卫生洁具的数量及设置的位置均应符合规范要求。此外,服务用房、等候空间不得挤占走道等疏散空间。

室内毕业设计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28-02

1.引言

本科毕业设计是在本科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进行的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学生应当综合运用本科阶段所学的各科知识和技能,对所需解决的课题进行思考、分析、设计和研究,从而全面、系统地完成课题交给的任务。可见,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本科阶段学习质量的全面性的检验,也对学生能否顺利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起到直接和决定性的作用。

计算传热学又称数值传热学,是研究用数值方法求解传热问题的一门科学。它可以理解为:根据所需求解的实际问题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利用离散化处理的数值方法,再通过用计算机高级语言编制的程序,以计算机作为工具来求解传热问题的、与工程实践密切结合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1]。而市场占有率高达40%[2]的数值计算软件FLUENT是解决传热领域数值计算问题的较好的通用软件之一[3]。

运用FLUENT等CFD软件,可以在不具备实验条件或暂不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的情况下,借助计算的方法进行相关工程分析,从而极大地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成本。因此,在本科学习最后的毕业设计阶段,若能让部分学生学习并基本掌握FLUENT软件对本领域问题的计算过程,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今后对相关问题的建模和分析等工作。

2.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FLUENT软件的专业性,在指导与FLUENT软件工程计算相关课题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的选择

要能较好地掌握FLUENT软件相关计算过程,首先需要具有较为过硬的微积分、流体力学、传热学、计算传热学(也称数值传热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这不仅要求学生较好地理解课堂所讲知识,还要能够灵活运用课内外相关知识。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相对较弱,并不具备过硬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有的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与本专业距离较远,或者对相关的数值计算兴趣不大,因此缺乏从事相关课题毕业设计工作的原动力;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整个毕业设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对于与FLUENT软件工程计算相关联的毕业设计课题,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来做。为了有效地开展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在学生的选择上往往优先推荐让学习相对努力的、有兴趣和求知欲的以及未来将继续深造或从事相关科研工作的学生来进行。

(2)课题的选择

在本科教学阶段,由于受限于书本和教学大纲的安排,教师在对流体力学、传热学等课程的讲授中往往较少涉及数值计算相关知识,书本上只有一章内容与之相关,课堂上一般只传授数值计算的基本概念、简单情况下的离散方法、离散方程的建立等较为浅显的知识,这与FLUENT软件中对相应问题处理方法的深度和难度相去甚远;然而,在毕业设计的短短一学期时间内,要让学生完全掌握相关知识是比较牵强的。因此,在FLUENT软件工程计算相关课题的选择上,应选择相对基础性的、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具有科研应用前景的课题作为毕业设计课题。这样既可保证毕业设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也能使学生在软件方面得到基本训练,为后续科研工作以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指导过程中的问题

在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中,笔者发现有部分学生在使用软件进行计算时,较为注重结果的可视化,而恰恰对计算中关键参数的设置、计算方法的选择等关键问题较为忽视。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无论在软件中设置怎样的参数、选择怎样的计算方法,总能通过软件的计算得到一个可视化的结果,即使参数设置或计算方法的选择欠妥或有误,只要计算过程没有脱离现实太远,计算结果看上去都有一定的可信度,再加上学生对具体计算过程的“不求甚解”、不仔细推敲,往往易使人误认为该计算过程是正确的。因此,在指导过程中,应对学生使用软件的具体计算过程进行仔细地把关,确保计算过程和结果的正确性。

3.毕业设计算例

算例一:建筑空心砌块传热问题

图1a为所需计算的典型建筑空心砌块的尺寸标注图。该砌块是某典型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三排孔结构,每排均由大小相等的两个孔组成,孔厚30mm。热量由室外侧(左侧)传向室内侧(右侧),室外侧为稳态或非稳态热边界条件,室内侧为稳态热边界条件。

图1b为数值计算得到的该砌块传热的某时刻温度分布图。可以看到,温度从左到右大体上呈现由高到低的分布状况。由于空心砌块为非均质构件,砌块材料的热导率与空气层的当量热导率不相等,造成了内部等温线的非均匀分布。

(a)空心砌块结构俯视图(单位:mm) (b)典型砌块温度分布图 图1 空心砌块结构俯视图

算例二:加气混凝土墙体结露问题判断

待计算的房屋的加气混凝土自保温墙体结构类型如图2所示,图中的B05表示型号为B05的加气混凝土砌块。计算中,加气混凝土砌块可以认为是热均质结构,这样导热系数相对较高的混凝土柱或梁便成为了结构体系中的热桥。由图3、图4可以看到,加气混凝土自保温墙体内表面温度最低点均发生在热桥部位室内表面宽度的中心处或阴角处。将该处的温度与当地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相比较,既可判断是否会产生结露现象。

图2 框架结构房屋自保温墙体结构

图3 B05厚度为50 mm墙体的温度场

图4 B05厚度为100 mm墙体的温度场

4.总结

利用FLUENT软件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数值计算,大大节约了经济开支和时间成本,也为学生对本领域的传热和流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手段,夯实了学生的理论基础,增强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与从事相关毕业设计课题的学生的交流得知,学习FLUENT软件的工程计算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物理过程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兴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专业竞争力。由于兴趣的作用,采用FLUENT软件进行工程计算的学生的毕业设计得分总体较进行其它课题的学生的得分高约15%。由此可见,在做好本文所提及的三点问题(学生和课题的选择、指导过程中的问题)的前提下,在毕业设计中加入FLUENT软件工程计算相关课题不仅可行,还值得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参考文献:

[1]陶文铨.数值传热学(第2版)[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2]姚征,陈康民.CFD通用软件综述[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2,24(2):137-144.

[3]韩占忠,王小敬,兰小平.FLUENT流体工程仿真计算的实例与应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室内毕业设计总结篇10

The present teaching usually follows from basic theory study, and then continuously theoretically. But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using this teaching method no matter how teachers efforts, the results are often unsatisfactor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fter graduation in the first-line high-end technical work, so we could use a case as the teaching material, put every training as teaching process. In order to solve the indoor design graduates in employment and business problems encountered.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Interior design course;Teaching method;Practical teaching

室内设计课程如何教学才能够满足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需求。教学方法如何改进才能够使学生更多的掌握专业能力。据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方向的毕业生在毕业后返校座谈时反馈的信息看来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生感到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到了工作中不够用。第二:工作中用到的很多知识与能力在学校从没有涉及过或者涉及的比较少。第三,自己的制图能力满足不了单位的需要。个别学生甚至出现在最后一个学期的实习过程中到一些电脑培训班去学习效果图制作的现象。第四,在学校学了很多的理论,但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却很难为工作服务。从这些反馈信息来看我们的教学存在着以下种种问题:

一、目前常见的教学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

作为教师我们通常惯性的认为我们的学生要学习一个未知的课程,必然要遵循从基础理论学起这个规律。因为没有了对概念和基础理论的认知恐怕我们的学生就会像“盲人摸象”一样,无法对所学课程进行整体的把控。但是实践证明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无论教师怎么努力,结果常常是不尽人意的。综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毕业生的信息反馈来看,是由于我们的课程教学设计中理论教学占用了大部分的时间,学生的实训设计时间便显的不太充足。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学生感觉没有将课程学好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现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面对繁多的理论知识必须面面俱到吗!

理论知识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学生进入一个学术天地的“金钥匙”。我们的课程通常是以理论为切入点的,比如,教师常常从室内设计的概念入手讲起,到室内设计的分类,再到室内空间的类型,室内空间的划分方法,空间的感受等等逐步的深入。这样一来课程便会变得复杂,所有的理论知识当真值得我们花很多时间全部去学习吗?在48到60课时的课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到科学的安排,有待我们思考。

2、学生通过传统的教学过程得到了什么?

传统的教学过程强调的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解决一个知识点才会向下一个知识点延伸。这样一来理论教学的时间往往会用完全部课程的一半甚至更多时间。接下来留给学生考察、作业、绘图以及参考和推敲的时间便会很紧张。结果使得大部分学生学到了理论知识却没有没有得到有效的设计实践,这种结果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探索

1、健全实训室,用好实训室

几乎所有开设室内设计课程的高等职业院校内的艺术系都有自己的室内设计实训室,那么实训室的作用是否真的发挥了呢?实训室的结构怎么设计最合理呢!在这里我提出一点设想,室内设计实训室应该拥有3个有代表性的“户型结构毛坯房”实训室。“户型结构毛坯房”实训室模仿现实中的商品楼毛坯房并在其内部设置各种实训器材和结构材料用来实训使用。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学习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知识还可以利用这里的“户型结构毛坯房”实训室进行专业实践。

2、尝试从“案例”入手学习,寻找有效的切入点。

从理论入手的学习方法值得保留但同时显示出了种种弊端。室内设计特别是居住空间设计课程部分学生平日里都是经常见到的。可以说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认识只是还不全面不系统。那么我们的课程如果从“案例”入手,是否会达到较好的效果呢?

所谓“案例”是指模拟装修公司从接单到完工的流程。从一个简单的设计任务入手讲解案例,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工作流程一方面让学生感受设计任务的方方面面。

此时的教学效果不再是教条的理论概念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教师可以从这个案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作为切入点,将理论学习和设计实训有机结合。

3、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总结,并导入理论。

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反过来,不是从理论和概念入手而是从实践入手。学生在没有学习理论知识或者理论知识不丰富的基础上做出来设计必然存在着诸多的不成熟。于是教师将这些不成熟进行汇总和整理。把其中典型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比对分析,得到那些是优秀的、那些是不足的。然后因势利导将理论融入其中,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得到一个切身的体会。从而达到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总结”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总结

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一线技术工作。那么我们运用一线案例作为教学的素材,把每一次实训作为教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坚持“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总结”的良好教学方法。有效使用室内设计实训室。从而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一名被社会所认可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室内毕业设计总结篇11

学生作品不能体现农业院校的特色

纵观湖南农大各届室内生态专业学生的作品,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所有的作品与其他非农业院校的作品没有多少差异:无论是从选题、材质、空间表现上,还是在植物配景、景观设计方面,都不能体现农业院校的独特优势。

农业院校室内生态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点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1.专业课程设置需体现生态特色

作为农业院校,唯有将室内设计专业与本校传统老牌专业如园艺、园林专业完美结合,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专业特色。农业院校设置室内设计专业,必须要体现其独有的特色。从师资力量、专业水准、教学硬件方面,农业院校设计专业都比不上各大美院及专业类学校,但是农业院校设计专业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以湖南农大历年的毕业设计为例,设计中与生态、景观结合的设计少之又少。学校虽然开设了与园林设计相关的课程,但是学生对植物配置、植物生理、景观布置没有实践经验,所以也不敢冒险设计到毕业设计中。作为农业院校学生的毕业设计,体现“生态景观”与“室内外环境”的结合,本应是重中之重,但是,现在我们学生的毕业设计与其他非农业院校的作品没有任何区别,不能体现农业院校的特点。历年的毕业设计答辩,问学生“生态设计”的概念是什么?学生总是回答:“园林、景观”,但是如何将其与室内环境结合,在施工工艺方面应如何处理,学生们的回答却相对比较欠缺。

从本校室内生态设计专业教学计划表可见(表1),专业基础课的设置比重比较大,占专业总数的61.6%,专业主干课占总数的19.1%,而专业选修课则占19.3%。不可否认,在专业主干课课程讲授的过程中,老师一定会对生态方面的内容有所涉及,但毕竟是专题课程,授课老师对此不会过多讲授。所以,像湖南农业大学这种以农业为主的学校,专业设置应在“大农业”的基础上进行。虽然学术有专攻,室内园艺、景观生态学的课程讲授是园林专业的教师的教学任务,但是毕竟园林专业的教师只对园林、景观、植物生理生态方面比较熟悉,而在将植物生态与室内空间环境结合方面则相对比较欠缺。解决的办法是,将跨学科的课程,例如“景观生态学”分为教学与实践两个部分:教学部分又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植物生理生态方面,由园林专业老师介绍、讲授,艺术设计专业老师随堂听课、指导;第二部分,植物配景搭配、空间绿化方面,由室内的老师介绍讲授。对于实践课程部分,应加大实践施工,增强动手能力,同时,还可以请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做专题讲座,缓解课程的枯燥性,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从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来讲,湖南农大本专业大部分教师都是同一院校毕业的,学术上存在“近亲关系”,故本专业应秉着持续发展的战略,引进各个兄弟院校优秀人才,尤其是农业院校的人才,不单是环境艺术专业、园林专业,还应包括材料等专业的优秀人才,这样才能实现多学科的交叉、交流,打破目前本专业教师人员构成和专业设置的单一局面。

2.课程实习要与园林实习结合

室内毕业设计总结篇12

本科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常规性教学工作,是检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证明,毕业设计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实际能力、毕业后的就业以及学校的社会影响。

1.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我校交通工程专业经过50多年办学经验积累,形成了鲜明的专业定位与办学特色。目前形成了总图设计与运输工程和交通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其中总图设计与运输工程专业方向办学历史悠久,基础积淀厚实,在全国有重要的影响。该专业方向主要研究工业与民用建筑场地的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管线综合设计运输系统设计和绿化美化设计,专业综合性强,研究内容涉及面广,是我国唯一的总图运输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在全国具有唯一性。交通工程方向于2003年开始招生,培养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与以前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就业范围拓宽。总图运输专业方向的本科毕业生不再局限于工业设计院,近年来分配到民用设计院的学生比例不断增加,而工业与民用设计院的总图运输设计的侧重点有明显不同。②两个专业方向相互渗透。为了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高级专门人才,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搭建了许多平台课程,充分满足两个专业方向的学习。目前90%以上的交通工程专业方向本科毕业生在总图运输岗位就业,如何确保交通方向的毕业生能胜任总图运输设计工作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③过分依赖指导。大部分学生过分依赖教师指导,毕业生独立工作能力较差,设计成果创新之处极少,这样不利于今后走向社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开展科研和工程设计活动。

为了改变目前的现状,满足社会需求,急切需要研究如何提高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

2.提高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

2.1 科学选题。根据我校交通工程专业的专业特色,在确定课题时强调专业性、实用性、代表性和综合性,严把选题关,力求使学生受到全面锻炼。

2.1.l 选题性质。选题尽可能做到与社会生产实践、科学研究项目和实验室建设相结合,以增强学生参与社会和生产实践的意识,了解交通工程专业在国家基本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正确引导学生的专业定位、择业观念,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由于交通工程专业属于应用性较强的工程技术类专业,因此工程应用类型的选题占较大比例,目的在于强化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锻炼学生专业基本功。同时应增大科学研究类选题的比重。通过撰写毕业论文,一是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2.1.2 选题内容。交通工程专业具有涉及领域广、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等特点,结合本科生的就业方向,各年度的选题内容广泛,覆盖的知识面较广,几乎涉及到各大个行业,如钢铁行业、化工行业、电力行业、建材行业等,根据近几年学生的就业去向,还增设了民用方向。同时要保证选题难易程度适当,要根据每届学生的具体隋况,调整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在对2009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有22.8%的学生认为难或较难,61.4%的学生认为难易程度适中,15.8%的学生认为易或较易。

2.1.3 选题方式。选题先由指导教师提出,经教研室充分讨论和教研室主任审阅并签字后上报学院,经分管教学院长批准签字后,方可列入选题计划。指导教师根据批准的选题计划,编写任务书。选题计划和任务书确定后及时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申报选择意向。

2.2 注重指导。在毕业设计中,指导教师是整个毕业设计的组织者。从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任务布置到设计指导,指导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作用。首先,指导教师应结合自身具有的实际设计和研究工作的经验注重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其次,让学生进行必要的毕业设计资料文献搜集和阅读及相关知识的储备,充分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共同制定设计主攻方向、研究路线和设计进度,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找到毕业设计的恰当切入点,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再者,注重指导的方式与方法,毕业设计应强调创新性,避免越俎代庖式具体的指导。在指导2009届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中,要求学生记录工作日志,实行每周汇报制度,每位同学介绍自己一周的设计情况,并在每张图纸完成后,组内的学生互相评图,找出不足,并进行总结,收到了良好的成效。这种方式不仅及时督促了学生,而且为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同时还大大地锻炼了学生的组织整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3严格管理。

2.3.1 保证出勤。考勤实行三级管理制度,一是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行考勤制度,保证学生出勤率;二是学院教学办及督导组对指导教师和学生实行抽查,要求指导教师每周指导次数不少于4次,指导实践每次不少于2小时;三是学校教务处和督导组实行中期检查,对教师的指导情况和学生的设计进度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