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三零创建工作计划合集12篇

时间:2022-09-30 20:45:32

学校三零创建工作计划

学校三零创建工作计划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194-02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指出,坚持教学改革与提升院校治理能力相结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推进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1]。“3210”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基于课程体系和校企合作的创新成果,进一步优化了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是我校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建设项目重要成果之一。“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专业内涵,促进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本文主要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为例,应用创新“3210”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一体化课程,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目标、教学项目、课程考核和教学实施等六个方面阐述一体化课程的设计过程。

一、创新“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创新“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为依托,以职业能力需求为目标,以制造工作过程产品为载体,注重过程学习,结合我校“校企联动,工学耦合”人才培养总模式,并遵循知识成长规律,分阶段逐步加深校企合作和工学交替力度,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双素质团队、实习实训运行保障条件,全方位、多因素构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新的“3210”人才培养模式。“3210”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二、“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阶段划分

1.“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2]。“3210”人才培养模式,即“三阶段、两情景、一环节、零距离”,该模式的主要阐述:①三阶段。第一阶段是指第一学年的两个学期,学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校外“实验实训室”和“机械制造工程中心”两个情景中学、做融合,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为第二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第二阶段是指第二学年的四个(小)学期,学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和“校中厂”、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作站)两个情景中工学交替学习专业核心知识,掌握专业核心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做好准备。第三阶段是指第三学年的三个学期,学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工作站两个情景中学习专业拓展知识,完成综合工艺设计和顶岗实习,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顺利实现“零距离上岗”。②两情景。包含校内一体化教学情景和校内实习实训工作情景与校企合作工作站“1=1”(一半工作、一半学习)的工和学的两情景,使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懂得生产实践中如何应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③一环节。一环节是指在校外合作企业完成顶岗实习一环节(也包含两情景即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学生在校外合作企业完成顶岗实习,可以参与企业的日常生产,了解企业的运营管理,为以后的就业和个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④零距离。通过校企合作与顶岗实习,使工作过程知识借助校外真实的企业场景得到升华,同时借助国防企业文化氛围,强化学生的国防意识,培养学生的国防精神,使毕业生从心理和技能上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

2.创新“3210”人才培养模式阶段划分。创新“3210”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目标产品为主线承载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包括一体化教室、实训中心、校内外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工作站等教学条件,创新“3210”人才培养模式阐述了“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三个阶段划分以及不同阶段的学习领域、两情景状态描述和一环节的实质内容。

三、一体化课程设计与实施

1.课程定位。《机械制造工艺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是与生产实践内容紧密相连,主要面向机械制造工艺规程制定等技术岗位。本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是在《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金属切削原理》等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以工艺规程编制与加工实施为主线,以典型零件为载体,根据企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实现了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将工作环境与学习环境有机整合、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培养整合、工作过程与学生认知心理过程整合,形成基于“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2.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备机械加工工艺编制的能力,能够根据零件图正确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确定毛坯、拟定工艺路线和设计工序,掌握编制工艺规程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能独自完成中等复杂零件的工艺编制,为今后的工作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

3.课程内容设计。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导向,结合工作情景设计教学内容,使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本课程内容设计如表1所示。

4.教学项目设计。教学项目的选择与教学效果息息相关,本课程的教学项目以机类学生较为熟悉的减速器为依托,以组成减速器的输出轴、滑动轴承套、箱体、齿轮、轴承盖和拨叉等零件为载体,构建生产实践中常见的六大类零件项目[3],分别为:项目一: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项目二:套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项目三:箱体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项目四:齿轮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项目五:盘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项目六:叉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课程内容的设计是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学生每完成一个项目,可以学会此类零件工艺设计的相关知识,掌握类似零件的工艺编制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5.课程考核方案。每个项目完成之后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点及分值百分比分别为:知识目标15%、技能目标20%、操作实施25%、项目总结报告20%和公共考核20%。考核方式采用“教师评价+组内互评+自我评价”,评价结果分为四级: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

四、一体化课程的实施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六步教学法”,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价,在课堂教学实施之前,需将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一般每组6人左右,并选优秀且主动性较强的学生为组长,组长在后续课堂讨论环节中非常关键,主导整个小组的讨论进程,决定课堂讨论和汇报能否顺利完成[4]。一体化课程的实施过程为:教师下发任务书布置课堂任务要求组长组织组员讨论和资讯确定最优设计方案组长分配实施方案任务并汇总小组分别展示和汇报组间互评和自评教师点评与讲解学生完善设计方案并填写作业单。

五、结论

本课程在我校经过两轮的一体化教学实施,得到了学校肯定和学生好评,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做,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更为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提供了平台和帮助。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进一步细化课堂考核项目,这是本课程继续完善的内容和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Z].

学校三零创建工作计划篇2

一、引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学校向应用型综合大学转变中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机械类本科专业人才的主阵地。《机械设计》是该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教学计划围绕《机械设计》教学目标开设了工程实践实验课程,如《机械设计课程设计》《16+2职业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要求学生能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但是在实践实验教学环节,教学效果差,一是因为机械设计实验教学所开实验多是认知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1];二是因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命题陈旧且单一,缺乏现代设计,无法达到综合训练的目标[2]。为此,本文提出基于慧鱼工程技术的机械设计综合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创新工程实践能力等。

二、机械设计实验教学弊端及改进策略

1.机械设计实验教学弊端。《机械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以《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和测试测量技术》《机械原理》等课程为依托,对机械零件设计准则、摩擦磨损及润滑、螺纹连接、轴毂连接、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涡轮传动、轴系设计、滚动和滑动轴承、机械系统设计以及其他常用零部件设计等知识进行讲解[3]。其课程特点是内容多且杂,存在大量经验公式与图表,教学内容抽象等,多数学生反映内容零乱,找不到重点。为此,通常在制订教学计划开设相应实验课,辅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如《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实验》。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学生的综合创新设计及工程实践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4],但目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实验》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实践实验教学效果差,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对渐开线圆柱齿轮二级减速器进行设计,该实践项目存在一些弊端:一是课程设计命题陈旧且单一,是对通用渐开线圆柱二级齿轮减速器进行设计,主要内容为机械方案设计、传动系统详细设计、装配图绘制及减速器设计说明书,相关设计技术指导书成熟,网络资源丰富,学生设计时基本是依葫芦画瓢,查手册,套公式,设计过程就是仿造,部分学生存在抄袭、买卖现象,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二是重视二维装配图,轻视二维零件图、爆炸图和三维建模及装配的训练,不足以满足机械设计综合训练的要求。机械设计实验方面,主要包括机器组成及典型机械传动零件感性认识、传动试验(齿轮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等)、机械传动轴系部件设计与分析。由于我校教学计划安排,无明确的机械设计实验有关课程,仅在《机械设计》理论教学时,组织学生参观机械典型零部件多功能语音教学示范箱,加深对《机械设计》各章节的理解。为弥补《机械设计》实践实验课程的不足,我校除了积极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做调整外,还积极探索以16+2实践周“专业技能训练”作为实验实践教学的补充,但由于不规范存在教学效果差的问题。2.设计实践实验教学,对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5]。为此,我校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进行创新改革,积极探索机械设计综合创新实验教学。Fischertechnik,即“慧鱼”,是德国人基于六面体接体发明创造的工程技术智趣拼装模型,包含各类机械构件(齿轮传动、丝杆传动、链传动、皮带传动、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减速器等)、电气元件(电机、电气开关、气动零件、各类传感器、控制器、导线及导线接头等)和编程软件等模块。该模型是《机械设计》的理想教学工具。基于此我校,利用Fischertechnik模型搭建机械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结合教师科研、机械工程专业学科竞赛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在16+2实践周“职业技能训练”时机械设计综合创新实验题目,学生自由组队,综合利用《机械原理》《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制图》等课程知识,合理分工,利用Fischertechnik组合模型,完成相关综合创新实验设计任务,力求达到培养综合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的教学目标。

三、机械设计综合创新实验教学示例

学校三零创建工作计划篇3

财务管理是20世纪初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发展是建立在会计学基础上的。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中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为独立的本科教育专业。十多年来,各高校对财务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常州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学校的定位就是为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财务管理专业作为学校新设置的专业,其立足点就是为常州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财务人才。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就是构建具有我院特色的“零距离”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就业优势,在江苏省同类院校中形成特色化品牌。2009年财务管理专业被学校确定为特色专业建设点,进行了为期3年的建设工作。在特色建设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零距离”人才培养特色。

一、“零距离”人才培养的主要特征

所谓“零距离”,是指我校教学工作与社会和专业工作岗位实际尽可能接近。财务管理专业按照特色专业建设要求在人才培养目标和“产学研用”结合的培养方式体现“零距离”的特征,构建具有我院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实地调研,专业培养目标体现“零距离”

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基于21世纪对财务人才需求实际,以《常州工学院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为依据,为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按照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规律,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为前提,坚持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向,以提高人才核心竞争力为目的,以就业市场为导向,走产学研用结合的道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较强实务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财务管理专门人才。

有鉴于此,我校财务管理专业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确定的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务、会计、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接受财务、金融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训练,具有分析与解决财务、金融管理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在工商企业、金融、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的定位就是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二)“产学研用”结合的培养模式

“产学研用”结合,既指一种办学思想,也指培养人才的一种教学途径。所谓“产学研用”结合,不仅是指学校、企业和科研单位以及人才培养、生产和科学研究在形式上紧密结合,更是指学校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中的产学研用在实质上的紧密结合,以及建立的“产学研用结合体”内教学、科研、生产实质上的紧密结合,这样就更有利于实现广大教师与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思想碰撞、信息交流、取长补短,通过产学研用的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挥产学研用结合的综合优势,提高产学研用资源利用的质量和效率;产学研用结合也是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人才的更完善的一种模式,可促进高层次人才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创新与创业的结合,技术与资金的结合,人才与市场的结合。根据我校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财务管理专业在教学工作中努力探索并实践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1.建设专业功能完备的实验室

专业建设需要一定的硬件投入。在教学上,为了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我们结合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情况,学校、学院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学院建立了中心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模拟室)。2005年、2010年分别投资100万元、300万元新建学院四个专业实验室和会计手工实验室,面积达300平方米。目前中心实验室共有计算机200台,专业教学软件8套,包括统计软件、财务软件、审计软件、仿真模拟。同时根据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实验室还配备扫描仪、打印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供教师使用。为进一步满足本科实验教学的要求,学校已建立了十多个集投影、录像、影视和多媒体计算机为一体的电化教室,可供本专业各课程安排多媒体教学环节使用,以生动、直观、高效、易教、易学的方式进行教学。

2.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产学研用”结合构建平台

在校外,利用校友和长期校企协作关系,选择建立了校外较稳定的实习基地。目前已建成20家长期签约实习基地,来满足学生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每年再完成1-2个实习基地的签约,使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为“产学研用”结合构建平台。

3.充分利用稳固的实习基地,做好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校三零创建工作计划篇4

    1、做好工作规划。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要求,深入开展调研,科学制订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校园建设规划、乡镇和县直学校十二五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推动全县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2、推进教育优先发展。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把教育摆上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

    3、营造优良的教育环境。积极宣传教育系统新形势、新举措、新成绩,树立先进典型,解读教育政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二、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推进教育公平发展

    4、加大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力度,不断探索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扶持改造薄弱学校,缩小校际之间办学质量差距。

    5、积极实施“校安工程”,不断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继续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积极稳妥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加大对相对薄弱学校的政策扶持、经费补助、物质保障和结对帮扶等措施的落实力度。

    6、继续建管好“校内留守儿童之家”民生工程工作。

    7、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确保城乡义务教育各项经费足额落实并及时拨付到位;做好免费教科书的发放工作、循环教科书使用工作和贫困寄宿生生活费的发放工作。强化预算管理,逐步完善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加强新机制专项资金的调控和管理,严格执行年度预算,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8、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启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建设完成每个乡镇一所中心幼儿园的目标任务,切实提高入园率。努力提高保教质量,积极发挥县幼儿园的辐射作用。

    9、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普职教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全面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深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改革,大力发展职业学校创优创强工作,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效益,实现普职比大体相当的目标。职业教育要坚持为民服务和面向社会、市场的办学方向,抓好与市场、与企业的衔接,按照市场与企业的需求,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实用型人才,做大做强我县职业教育,提高品位和知名度。落实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各项助学政策。

    三、做好安全稳定工作,确保系统和谐发展

    10、深入推动法制安全教育一主多辅(课程为主,学科渗透、专题活动、实践演练等多种形式为辅)模式的建立,在全面推进法制安全教育进校园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法制安全教育课的实效。

    11、加强学校安全基础工作建设,大力改善校园“三防”条件,在充实人防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学校物防、技防水平。积极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确保师生平安,校园稳定。

    12、坚持信访属地负责和首问负责制度,认真及时办理好群众来信来访,做到有访必接,有信必复,最大限度解决好符合政策的合理诉求。

学校三零创建工作计划篇5

一、研究背景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要科学合理设置专业,重点提升面向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近年来,项目教学法在各类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推行。目前,项目教学的研究和发展方向,不仅只是针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更多是结合各门课程的特点对教学项目的内容进行特色化设计。数控加工类课程的项目设计,是决定项目教学法是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特色化教学项目,不仅能显著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下面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数控加工综合实训”课程教学项目的特色化研究和教学实践为例,来论述教学项目的特色化研究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促进意义。

二、课程分析

(一)课程性质

“数控加工综合实训”是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数控技术专业学生进入顶岗实习前的一门必修课程,是该专业四大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属于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院级重点建设精品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至关重要。本门课程的前修课程包括机械制图、工程材料、机械加工工艺、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零件质量检测等多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学生必须掌握与数控加工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才能有效地学习本门课程的相关内容,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达到课程培养的目标。其后续课程主要包括毕业设计、毕业顶岗实习等具有较强的生产性和实践性的课程。

(二)教学内容及培养目标

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编制;生产工艺分析(设备、刀具、材料等);典型数控车、铣零件的工艺分析(轴、套、回转、轮廓、型腔、箱体类等);车铣复合零件的工艺分析;数控程序的编制(手动和自动编程);数控机床的操作;产品零件的质量检测方法;产品零件的装配与修配;产品的生产管理。本课程主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应用普通机械加工、数控铣削、数控车削、装配钳工和质量检测技术等专业知识及技能解决与产品生产相关问题的能力,达到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所需的新型高技能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实训项目的特色化研究

(一)教学项目的特色化理念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原则上要求项目教学结束后有一件较完整的作品。特色化的教学项目设计,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层次和发展特点,学校的历史背景和办学条件,以及本课程的实际情况等因素,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设计,并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和完善,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学习资源,如学习课件、实训教材、学习视频和示范作品等。在我国,数控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较为普及的专业,大多数工科及综合类职业院校都已开设此专业。如何结合院校自身的特点,打造出具有一定特色的数控加工实训项目,是值得探究和实践的课题。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是一所以园艺、畜牧兽医为主要特色的综合型高职院校,研究和打造具有现代农业装备特色的数控加工实训项目,符合其办学背景和风格。

(二)结合数控技能竞赛命题改革的思考

从各省市及全国性的数控加工技能竞赛试题来看,命题不再是考核学生单一的数控加工技能,更加侧重于团队考核和综合产品的加工。以每年一次的北京市高职高专学生数控技能竞赛为例,从最初的车、铣分开单一考核,到车铣复合加工复杂零件,到零部件加工后完成整机的装配和性能测试,再到2016年的数控车、数控铣、三维扫描与数字建模、3D打印、提升机构设计、排爆车的组装调试和赛道排爆作业等综合技能考核,这充分考虑了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一种改革和创新。这表明,数控加工项目的特色化和综合化设置,是项目法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应在数控加工专业课的教学中不断深入和推进。

(三)结合本课程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结合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打造“都市农业装备技术”专业群的办学理念,通过完成一个与农业装备相关的数控加工综合实训项目,让学生参与“基本的零件图与装配图识图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与编程零部件之间的公差配合分析零部件的加工整机装配”等一系列的教学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等能力。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首先对综合实训项目的各个零部件按照难易程度和装配要求进行分类,建立各个零部件的子项目学习任务,依据从简单到复杂,从零件到部件,从部件到整机的学习过程,让学生逐渐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既完成本专业的学习目标与要求,又辅助“都市农业装备技术”专业的相关建设,在两个专业之间寻找到共性和“沟通的桥梁”,提高整体的办学质量和效果。

四、实训项目的特色化实践

(一)项目总体设计

约翰•迪尔8030系列拖拉机是迪尔公司于2006年重点推出的代表着世界新技术的拖拉机,在2005年11月德国汉诺威举办的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金牌奖,引起全球农机界的广泛关注。以该型号拖拉机的发展和应用为背景,通过对其仿真模型的各个零部件进行手动测绘和三维造型再设计,使其符合数控加工的工装和工艺要求,完成数控加工综合实训项目的特色化研究,并在教学中进行实践。

(二)项目内容及适应性分析

再设计后的拖拉机模型一共包括21个零部件,需要采用锯削、车削、铣削、车铣复合、钳工等加工方法,涉及CAD三维造型、手动编程和CAM自动编程等技术,各个零部件之间有装配的定位精度公差,对装配后的性能也提出了相关要求。因此,该项目内容涉及的加工工艺和技术要求比较全面,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能力要求,需要合理设计和规划教学任务,保证在相应的教学周期内完成实训计划,实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该项目内容专业综合性较强,是针对五年结构上来看,可划分为底盘、前轮轴系、后轮轴系、驾驶室、前挂装置、后挂装置等组成部分。将该模型的各个部分均由不同的零件组装而成,通过一定的机械配合后,一起安装和固定在底盘上。从总体上看,约翰•迪尔8030拖拉机模型的结构比较复杂,各种零部件数量极多,且多数采用铸造、折弯或注塑等工艺方法制造而成,属于难加工异形零件。若采用机械加工的办法进行产品制造,其工装设计和加工工艺过程极为复杂。因此,为了使拖拉机模型的各个零部件符合数控加工的工装、工艺要求,需要对其进行简化处理,简化处理后的拖拉机模型三维造型效果如图2所示。制大专的培养计划而设定的,课程安排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即学生毕业实习前的最后一学期开设。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行动导向理论指导下,整合、序化学习过程,将项目内容与学习难度、学习环境有机联系,并将理论传授、教师示范、学生实践和现场指导等教学手段融为一体,可以避免以往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本课程的各个教学子项目由多个零件构成,每个零件的结构相对简单,适合目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技能水平;同时又通过零件的组装学习过程,让每个单一的零件加工过程不再枯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装配后的整机又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三)项目实践

以“约翰•迪尔8030拖拉机模型”为教学载体,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数控技术专业的五年制高职学生中进行了教学实践。整个项目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将模型的各个零部件设置成相应的学习模块和子项目,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来安排学习内容,充分体现“边做边学”“团队学习”“实用性学习”等原则,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进行项目教学,让学生在每个项目中通过学习活动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五、结束语

“约翰•迪尔8030拖拉机模型”的特色化项目设计与加工过程包含了测绘、拆装、三维造型设计、数控自动和手工编程、数控车、数控铣、车铣复合、普通加工、钳工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性强,对职业院校相关综合实训类课程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数控加工综合实训”课程的特色化教学项目探究及实践表明,以综合产品加工为载体的课程教学和项目设计,将是数控加工实训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特色化创新的发展趋势。该课程的项目建设和实践工作,对于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趣味性,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更好地开展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学生在实训期间攻克个个项目难题的过程中,不仅全面应用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获取了很多的行业背景知识,同时也提到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万金贵,张飞,李蓓华,高琪.数控加工综合与创新实践项目分析与研究[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2,29(2):121-126.

[2]汪荣青.数控加工类课程教学项目的整合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10):133-135.

[3]蒋三生.数控加工类课程教学项目的整合实践[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5(1):108-111.

[4]黄永良,于立.后现代知识观视野下高校体育课程特色化创新性研究——以浙江海洋学院海岛野外生存课程为例[J].浙江体育科学,2012,34(6):48-50.

学校三零创建工作计划篇6

一、超市营销实训室的简介

超市营销实训室是学校市级示范建设规划与建成的重点实训室,根据学校要求,该实训室本着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理念,以“服务教学、服务师生”为宗旨,探索实践“成建制、大规模”的实训模式,将实训室建设成为集“实训、经营、科研、顶岗、培训、技能竞赛”为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二、超市营销实训室的价值

(一)基于实训平台实训,教学效果显著。自该实训室建成以来,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连锁经营管理三个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围绕《市场营销》、《超市营销》、《促销技能训练》、《零售管理》等多门课程,在实训室或基于该实训平台开展了商品促销、POS收银实训、市场调研等10多项实训。特别是“创新创业试点班”和“罗森订单班”的同学多次营销策划活动,学生的创新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职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二)依项实训项目,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依托超市营销实训室,市场营销专业组织每年一届的“营销技能大练兵”的专题促销活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多次开展“商品创意陈列大赛”,连锁经营管理策划了“营销技能大赛”。基于该实训室进行的以赛带练,以赛促学的系列活动,既丰容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也锻炼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学沟通与协调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

(三)创新管理方式,工作有序开展。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学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学院组建了创新创业试点班。为更好的实现超市营销实训室功能及发挥学生班级参与的积极性,超市营销实训室采取招投标的方式选择实训班级。在经营过程中,把零售企业最核心的职能抽出来设置人事、运营、财务、策划等部门,具体负责超市的人员安排、商品进销存的管理、资金和账务的处理和活动组织与策划,激发了学生的实训热情,在实训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动嘴、动脑和动手的能力。

(四)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合作方式。依托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营销管理研究所,以学院超市营销实训室为平台,按照“校企合作指导,学生创业实践”的原则建设,与娃哈哈合作建立娃哈哈校园营销创业实训基地。以真实项目驱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面向全院师生开展商品零售业务及娃哈哈合作项目的营销创业实践。深化校企合作形式,企业专家走进课堂为学生进行促销实训及W生应聘实战指导,给实训学生现场示范商品陈列,为学生开展便利店经经与管理进行专题培训。

(五)依托基地,构筑科研平台。学院教师依托超市营销实训室这一生产性实训基地,申请立项了教研课题1项――基于可经营理念的超市营销实训室建设、运营及管理研究与实践,重点课题;科研课题1项――行校融合共建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及专业群为例;重庆市创新创业实践项目2项――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校园“拼团”服务项目、校园内购网创新创业实践项目。

三、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实训中探索,管理流程不够规范。该实训室建成后,对创新创业试点班尝试了“成建制、大规模”实训,将全班分成四组,每组10人,在超市参与采购、收银、促销、陈列、盘点等方面的实训,每组实训4周。后面又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以岗位为基础,学生可以在财务部、采购部、人事部、策划部、营运部任选1个实训。由于实训方式的不同,在管理流程、标准方面,都在积极探索,尚未形成统一、科学的流程及标准。

(二)少数学生积极性不高,职业素养有待加强。由于是探索“成建制,大规模”的实训模式,通过竞标方式选择实训班级,无论如何,一个总有那么少数人上课不积极,实训不认真的情况。虽然超市实训室可以正常经营,但是远没有达到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水平,学生始终觉得是学生,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实训时玩耍手机、不按规定穿戴工作服等现象时有发生,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尚待加强。

(三)多门课程融入实训,缺乏对实训内容整体设计。超市营销实训室对实训的对象是持开放的态度,根据学院的意见,财经大类10多个专业的学生都有资格参与竞标实训。现在的实训分为两种:一种是 “成建制、大规模”的主体实训,承担超市营销实训室运营管理和辅助其他课程开展实训的工作;另一种是以《市场营销》、《零售管理》等课程为代表,需要依托超市营销实训室进行的项目实训。由于专业不同,前来实训的课程内容和要求也各异,没有对实训内容进行系统设计,还需要对实训体系进行整体构建。

(四)人员变动太快,难做发展规划。校内只有一个纯实训的实体经营超市,面对每年面对1000多学生的实训需求,每期只能先一个班的同学负责实训超市的经营与管理,不管经营得好坏,下期只能换另一个班的同学实训。这样一来,学生更换快,而且是整体换人,学生刚熟悉又要退出,难于进行发展的整体思考和长远规划。

四、对未来建设的几点思考

学校三零创建工作计划篇7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湖南地方高校依托”协同创新中心“培养创新人才的特殊机制研究” (课题编号:XJK014QGD013) ;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可雇佣性视角下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协同研究”(课题编号:2014ZZ116);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 年度大中专学生就业创业研究专项课题(课题编号:XJK014AJC006)。

自从2003年首度得到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以来,开办该专业的高等院校越来越多。据了解,目前全国本科层面有70余所高校开办了该专业,招生规模逐渐加大,同时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由于作为一门新兴专业,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探讨正处于初级阶段,国家对于专业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案没有统一的标准,各院校更多的是从本校的传统和特点出发,根据相关专业的办学情况,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例如:武汉理工大学注重营销,长沙理工大学强调诊断、检测,同济大学则侧重贸易等等。尽管各院校的专业规划和人才培养各有所特点,但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承接原专业目录中的“汽车运用工程”,延续办学,并增加相关内容力求完善;二是抛开交通运输专业和汽车运用工程专业,设置汽车营销、汽车金融类内容成为“新”专业[1]。

一、样本基本情况

(一)统计点选择。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理、管、经、文、法、设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湖南省属重点多科性大学,其下属的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创建于2003年,是在原长沙交通学院汽车与机械工程系的基础上,融合原长沙电力学院机械教研室、湖南省轻工业专科学校机电系等办学力量而成。学院机械和汽车专业已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具有优良的办学传统。学院现有5个专业,其中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部级特色专业,湖南省重点专业,该专业2011届至2013届毕业生共有273人。因此该校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其研究结果对于我省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信息统计。笔者通过就业指导中心,对长沙理工大学汽车服务工程专业2011届至2013届选择就业并当年已就业的224名毕业生进行统计,针对该专业毕业生进入不同的行业、企业等进行分析。

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就业统计分析

(一)就业行业分析。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汽车运用工程、营销工程概念的基本概念,系统掌握汽车构造、汽车电气与电子技术、汽车营销与保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懂技术、善经营、会服务” 的综合素质,能够适应汽车技术服务、营销服务风汽车服务领域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决定就业方向,统计显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主要集中于汽车整车制造及零部件制造企业、保险企业(车辆定损方向)及汽车贸易、物流企业等。其中,由统计得出,三年中就业于汽车整车制造及零部件制造企业的毕业生占总就业人数的52.68%,就业于保险行业的毕业生占22.77%,就业于汽车贸易、物流、机械等其他行业的毕业生占24.55%。由图1分析显示,就业于汽车整车制造及零部件制造企业的人数呈现上升趋势,就业于保险企业的人数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就业于汽车贸易、物流、机械等其他行业的人数有所波动,但波动范围不大,基本维持在17.65% ~

26.03%之间。

(二)就业地域分析。就业区域的选择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初次就业的地域会影响大学生人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就业区域的选择主要与大学生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籍贯等相关。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是大学生就业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研究对了解大学生就业观念,进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统计三年的数据显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就业地域广泛,三年应届毕业生就业于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份,集中于湖南、江西、河南、广东、广西及安徽等省份,其中,又以湖南、广东、江西三个省份为主。就业于湖南的毕业生占三年总毕业生的

24.89%,就业于广东的毕业生占17.19%,就业于江西的毕业生占12.22%。统计显示,就业于广东的毕业生主要集中于11年及12年,13年相比较少,而就业于江西的毕业生主要集中于12年,11年及13年相对较少,较为稳定的为湖南本省,不但总的就业人数趋于稳定,而且每年就业所占比例均在20%以上。

(三)就业性别分析。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工科类专业,与其他工科类专业一样,存在男生远多于女生的状况。许多公司对于性别有要求,因此,对该专业的男生和女生的就业信息分别进行统计十分有必要。统计显示,近三年,就业于汽车整车制造及零部件制造企业的男生占男生总人数的53.93%,女生占女生总人数的39.39%;就业于保险企业的男生占男生总人数的24.61%,女生占女生总人数的12.12%;就业于汽车贸易、物流、机械等其他行业的男生占男生总人数的21.46%,女生占女生总人数的48.49%。统计显示,2011年女生就业于汽车整车制造及零部件制造企业的人数最多,为5人,占到当年毕业女生的50%,而12年和13年,女生就业于汽车贸易、物流、机械等其他行业的人数增多,所占比例增大,12年达60%,13年达

50%。近三年中就业于汽车整车制造及零部件制造企业的男生人数呈现上升趋势,11年为20人,占当年男毕业生的31.75%,13年为38人,占当年男毕业生的65.52%;就业于保险行业的男生,11年的比例为41.27%,12年的比例为20%,13年的比例为12.07%。

三、影响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一)行业及工作性质。近三年,选择就业于汽车整车制造及零部件制造企业的毕业生占总就业人数的52.68%,远高于选择就业于保险行业及汽车贸易、物流、机械等其他行业的人数。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在本科学习了四年汽车服务工程后,绝大部分毕业生都希望找到一份与汽车相关的工作,即使就业于保险行业,大多数人都从事汽车定损等相关工作,只有极少部分毕业生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就业于机械等与汽车无关的行业。第二,学校对于该专业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案的影响。长沙理工大学该专业侧重于汽车诊断、检测及整体构造,与本校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基本相同,因此更多的毕业生选择于汽车整车制造及零部件制造企业。第三,汽车整车制造及零部件制造企业福利较好,工作较稳定。据了解,就业于保险行业车辆定损方向的毕业生需要24小时待命,工作时间不固定,而汽车整车制造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基本实行8小时工作制,工作较稳定[2]。

(二)就业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及毕业生生源地。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吸引毕业生多。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东部地区借助国家的政策性倾斜和沿海的地域优势,经济迅猛发展,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经济的扩张必然增加对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而中部地区依托东部地区的发展,近几年发展迅速,城市发展与东部地区接轨,而生活成本低于东部地区,正受到更多的毕业生的青睐。经济发展速度和生活水平的差距是近年来毕业生主要流向东、中部地区的重要客观因素。

在统计中,我们发现,近三年,选择生源地就业的毕业生占35.22%,其中,湖南省占18.10%,占到选择生源地就业的毕业生的51.39%,这当然与学校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作为一所湖南省高校,本省招生人数占到专业总招生人数的39.08%。而选择回到相对落后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多为回生源地就业。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意向城市时,有部分同学考虑到一些现实原因,比如老家的人际关系可能在找工作上起到一定作用而不愿忍受大城市的激烈竞争和就业难的现状,同时毕业生毕业时必须为未来打算,结婚、买房、生活成本等不少现实问题往往影响着部分同学的选择,因此迫于家庭的压力他们会选择回老家就业。

四、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就业对策及建议

(一)加快专业建设,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探讨正处于初级阶段,专业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案尚无案列及规律可循。教育部门及学校要加快学科发展,抓好专业设置的改革,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要加强大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这一环节是该专业大学生培养最薄弱的环节,要加大汽车类实验室的建设,切实把该专业大学生动手能力落到实处。而毕业生也应该自觉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用技能的培养,强化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在大学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增加个人在就业中的核心竞争力。

(二)改进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在该专业大学生当中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帮助他们了解自我个性、特长、潜质及个人职业发展的相关性因素,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大学生入学之后组织系列就业指导讲座,利用学校的资源邀请就业主管部门介绍就业政策,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邀请用人单位负责人介绍单位需求和人才要求;邀请知名校友返校作报告,激励学生的成才意识。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适当降低就业预期,学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要支持和鼓励研究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此外,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鼓励研究生发挥所学专长自主创业,既可以解决自身就业问题也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三)建立多渠道的实习就业基地,深化和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学校及学院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广泛利用各种资源建立一批比较固定的该专业大学生实习基地。首先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加合企业,申请加入企业之后,校企专门将所有报名学生集合开展职前教育,主要对即将要从事的行业和企业进行重点介绍,同时展现在这一行业比较出色的学长成长的典型案例,激发学生从事这个行业的信心。而后,企业提供实习平台,使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发现自身应强化的方向,同时,可为企业观察人才的机会,提前确定合适人选。

参考文献:

学校三零创建工作计划篇8

年度目标任务:制订实施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年度工作计划,深入推进“三区一园”创建专项行动。加强规划编制、调查研究和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完成县人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深入推进政府实事工程,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实效。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和重点项目推进机制,着力实施服务业倍增计划,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其中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5%以上。着力建设开放合作先导区,全年开展面向上海和浙商的招商活动10次以上。深入开展省、市小城市试点工作,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重点难点、服务基层项目:开展“围绕重大决策、服务重大项目”的双重专项行动,组建八支服务团队,切实解决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推进中的难题。组织开展项目审批提速提效活动,实施一站式全程服务和全程告知制度,完善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制度,协调推进重大项目联合审批,提高重大项目审批效率。深化以“联百企、联百姓”为主要内容的“双联”活动,全年走访100家以上重点企业,组织党员干部到共建单位联系困难党员群众,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推进民生实事工程建设,分解落实十大民生实事工程工作目标任务,定期督促检查,争取完成投资总额16亿元以上。认真执行清费减负政策,加强价格监管,做好价格矛盾疏导,严格落实“12358”价格举报机制。推动各项惠民、利民措施落到实处,力争农村住房保险参保率达到100%。

县卫生局

年度目标任务:完成县一院迁建,启动县二院、县中医院、姚庄医院、惠民卫生院、大云卫生院新建和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站达标建设任务。以“重点学科、名医、名中医”建设、县一院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评审、县康慈医院二级甲等专科医院评审为契机,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创建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开展创建浙江省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县工作。

重点难点、服务基层项目:深化基层医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工程”,门诊均次费用、住院均次费用实现零增长。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完善门诊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工作,加强住院支付方式改革研究,尽早出台配套政策与措施。推进医改信息化试点,启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区域lis系统的对接。

县教育局

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新天凝中学、干窑小学搬迁工作,完成第二职业学校、嘉善三中工程建设,启动姚庄中学、实验小学新校区(暂定)等建设项目。新建、改(扩)建、回购幼儿园10所以上。培育师德师风,开展十佳校长、十佳班主任、十佳教学标兵、十佳科研标兵和十佳青年教师等五“十佳”评创活动。力争顺利通过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考核评估;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校企合作,推进成校独立建制,创建省社区教育示范区。推进教育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工作,加强交流互访、挂职培训,深化合作办学。

重点难点、服务基层项目:探索课堂教学新方式,推进素质教育。完善局机关干部每月下校服务日,解决学校发展难题。推进学生交通安全保障工程,探索以公交接送为重点的运行新机制。

县交通局

年度目标任务: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完成3.69亿元。安全生产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零增长”,杜绝重特大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交通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正确率均达到99%以上;干线公路超限率控制在4%以下。形成一批新的交通经验,形成一套县级交通的经济统计体系。力争把“e路畅优”品牌创建成为县市“十佳服务品牌”。

重点难点、服务基层项目:推进12个项目前期工作、9个结转项目建设、25个新开工项目建设。重点实施“三个十”交通项目(十个交通路网、十个交通站场、十个交通绿化)和农村公路品质提升工程。加强出租车管理,提升出租车服务水平;建成公共自行车一期工程50个点;完善和优化公交线路3~5条,新增、更新公交车客车70辆,适时推出公交直达班线。加速建设信息平台、加速发展现代物流、加速推进交邮合作等。继续深化以“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联村帮扶机制。

学校三零创建工作计划篇9

“零工资”就业是指大学生与用人单位达成“零工资”约定到用人单位工作的“曲线就业”形式。《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收到有效问卷4903份)显示:约18%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接受“零工资”,时限最短一个月,最长为半年。[1]

一、“零工资”就业现象的原因及其合理性

“零工资”就业现象的出现可归根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人才市场供大于求压低了劳动力价格、大学生自我定位高工作难寻、区域选择不平衡东部人才扎堆、传统教育模式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等。

当然,用人单位对工作经验的要求才是“零工资”现象出现的直接因素。用人单位不愿接受创利能力不强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打出“有工作经验者优先”的招牌,甚至将“工作经验”作为录用的必要条件,而毕业生刚出校门,少有机会获得“工作经验”。因此他们不得不采用“零工资”就业的方式,用汗水换取经验,以符合市场的要求。

不过,“零工资”就业现象存在一定合理性:

1、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零工资”就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实的就业压力,是毕业生面对严峻现实采取的“曲线救业”的措施。

2、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社会劳动力资源得到了及时的运用,减少了很多“毕业即失业”、新兴劳动力资源闲置的现象。

3、就业者可以获得隐性收益从而有利于今后的就业,这也是最重要的。

二、“零工资”就业的法律风险分析

在“零工资”就业是否合法的问题上,法律尚无明文表述,学界仍有分歧,有些学者基于契约自由的私法原则等推断出“零工资”就业合法,也有些学者基于其违反同工同酬的劳动法基本原则而予以否定。

我们认为,“零工资”就业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它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具有不确定性,用法律风险来对其进行表述似乎更为妥当。而厘清“零工资”就业法律风险的关键在于要明确:“零工资”就业关系是否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法律关系,以及劳动法律关系是社会法关系还是私法关系?

(一)“零工资”就业法律关系是否属于劳动法律关系如何

第一种观点认为,“零工资”就业的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显然,《劳动合同法》界定劳动关系与否的标准是“用工”,即使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成立劳动关系。

第二种观点认为,“零工资”就业双方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提供劳动报酬的社会关系,它包含债权债务关系、人身权关系和物权关系三层关系。[2]在债权债务关系上,“零工资”就业者不享有劳动报酬请求权等权利;在人身权关系上,用人单位并未完全将“零工资”就业人员纳入到生产经营中,人身关系并不紧密;在物权关系上,用人单位单方面取得了“零工资”就业者的劳动力,而劳动者却没有取得劳动报酬的物权。用工关系不能等同于劳动关系,实践中大量存在的勤工俭学、兼职、实习、帮工、学徒、承揽关系等也具有“用工”的形式,但人们一般不将其作为“劳动关系”来考虑。

在实践中,有一则案例[3]:2006年,某企业“零工资”招聘某毕业生。两月后,学生不幸滑倒、脚腕骨裂,花费5000多元,老板去看望并给予1000元营养补助。学生痊愈后要求公司报销,被拒后,找到劳仲委申请仲裁。老板拿出协议,以证明双方并非雇佣关系,但该协议被认定无效。公司除赔偿该学生医药费外,还要为其补交三个月社会保险。但在更多地方,“零工资”就业现象灰色的存在着,合法与否并不清晰。

(二) “零工资”就业协议中“零工资”约定的有效性

《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第二十条分别确立了同工同酬和最低工资原则。那么,“零工资”就业的双方关于“零工资”的约定是否有效,即是否违反了劳动法关于同工同酬、最低工资的规定呢?

从双方法律地位来看,“零工资”就业关系是一种平权型法律关系,“零工资”的约定是否适用劳动法则取决于该关系是属于私法关系还是社会法关系。若“零工资” 关系属于私法关系,则适用“意思自治”的原则,在私法领域“法无明文规定即自由”,双方达成的约定符合意思自治,应受法律保护。但若“零工资”关系属于社会法关系,从而要受国家意志的约束的话,“零工资”约定便违反了《劳动合同法》关于同工同酬、最低工资的强制性规定,此约定无效,用人单位仍承担相应义务,就出现了上文案例中的情况。

(三)“零工资”就业的法律风险分析

综上所述,“零工资”就业协议的有效性取决于以下两点:1、“零工资”就业关系是否属于劳动法律关系;2、劳动关系属于私法关系还是社会法关系。

如前所述,关于这两个问题,目前均有争议,尚未取得广泛共识,正是此种不确定性决定了“零工资”就业所潜伏的法律风险:若认定“零工资”就业法律关系为劳动关系,且属社会法关系,从而认定“零工资”协议违反劳动法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那么受益者是劳动者,用人单位将承担法律风险的后果,不仅要支付劳动报酬,且需支付相应的劳动保险费、工伤医疗费用等,就如同上文的案例一样;相反,若认定“零工资”就业关系不是劳动关系,属于私法关系,那么受益者是用人单位,劳动者将承担法律风险的后果,一旦发生相类似于案例中的意外,将难以寻求法律保护,对劳工权益的保护不利,实践中恰恰是这种情况占多数,被报道的毕竟是少数。而无论何种结果,社会也因此承受风险,因为企业和劳工利益的失衡都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

因此,对“零工资”法律关系和“零工资”约定的模棱两可的理解导致了实践中法律适用的不一,对企业、大学生和社会都存在风险。对此,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应该作出明确的解释或者出台细则,以平衡相关的利益、降低风险。如何

三、其他国家(地区)毕业生就业政策借鉴

事实上,其他国家(地区)也存在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这些国家(地区)都已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值得我们借鉴。

(一)青年就业工程[4]

法国在1997年推出“青年就业计划”,在3年内向青年就业者提供35万个就业岗位,为每个岗位提供为期五年的80%的工资津贴。

英国在1998年启动“国家就业运动”,向青年就业者提供3种就业选择,包括:6个月全日制工作或者部分时间工作附带一天培训;在环保部门或者慈善机构工作6个月;进修当学徒6个月。如青年拒绝接受安排,将暂时取消其失业补助。

比利时政府为鼓励用人单位多招收青年就业者,规定长期雇用25岁以下的青年的企业免缴2/3社会保险费。

(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5]

在英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指定专门人员同企业保持联系;在澳大利亚、德国和瑞典,每个雇主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都有一个顾问作为固定的联系人,每个顾问手中都掌握着一定数量的求职者名单。

(三)团体培训计划[6]

在澳大利亚,政府也积极推行团体培训计划,主要针对初进市场的学生或学徒工,各团体培训组织承担雇主的责任,保证被培训者的雇佣、培训质量。该计划的目标是创造更多的初次雇佣关系,促进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学生及学徒的就业。而所需的经费也部分由澳大利亚政府补助。

(四)青年职场体验计划[7]

2008年,台湾地区推出“青年职场体验计划”以协助青年顺利实现与职场接轨。该计划由用人单位提供短期见习机会,政府补贴青年见习津贴,作为毕业青年从学校到职场的转衔机制,减少青年的摸索时间、培养其就业能力。

综上所述,各国(地区)的就业政策呈现如下特点:1、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共同推进;2、积极提供实习、培训机会,注重学校与职场的接轨;3、就业促进政策的多元性、系统性、持续性;4、政府的补助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零工资”就业的对策

对“零工资”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应从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分析,借鉴域外的有益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以降低法律风险、维护就业市场的秩序。在此,我们谨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够有所贡献:

(一)优惠政策鼓励招录毕业生

用人单位不肯录用应届毕业生的原因在于缺乏工作经验。对此,政府可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其定向招录毕业生。例如,建立“就业储备基金”,发放给定向招录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作为职业培训的补贴;适当减免定向招录单位的一部分社会保险费,作为定向招录工作的激励机制。

(二)建立失业救济、就业鼓励、创业扶持的综合保障体系

登记失业后可以领到失业保障金,我们认为,单纯的发放失业保障金不符合比例原则,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应该建立失业救济、就业鼓励、创业扶持的综合保障体系,积极鼓励失业人员积极就业、创业。比如可以规定,登记失业后6个月内找到工作或自主创业的,政府给予相应的奖励或补贴。

(三)重视高校职业培训

《职业教育法》第8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高校基本都开设了职业规划课程,但不应流于形式,应重视与社会衔接。比如,法学专业的学生可参与到“律师进社区”之类的活动,在校期间就跟随资深律师走访社区,为市民提供法律帮助,积累经验。

(四)加大“服务西部,服务基层”的优惠力度

其实有不少大学生愿意支援西部,但由于担心生活得不到保障,望而却步。针对这种现象,国家可加大“服务西部,服务基层”的优惠力度,为支援西部的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政策优惠,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中西部建设当中。

五、结语

当围绕“零工资”就业现象进行分析时,人们容易忽视用人单位对工作经验的前置性要求是否合法的问题。《劳动法》第68条、《职业培训法》第20条均规定了对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是用人单位的义务,但用人单位却通过提出“工作经验”的要求,将责任转嫁给了社会、毕业生。工作经验的前置性要求是否必须,是否是就业歧视,是否违法?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

如何

参考文献:

[1]、[6]、[7]周俊宇. 企业视角的“零工资”就业[N].大学生就业,2010-08-12.

[2]林嘉.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学校三零创建工作计划篇10

“零工资”就业是指大学生与用人单位达成“零工资”约定到用人单位工作的“曲线就业”形式。《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收到有效问卷4903份)显示:约18%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接受“零工资”,时限最短一个月,最长为半年。[1]

一、“零工资”就业现象的原因及其合理性

“零工资”就业现象的出现可归根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人才市场供大于求压低了劳动力价格、大学生自我定位高工作难寻、区域选择不平衡东部人才扎堆、传统教育模式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等。

当然,用人单位对工作经验的要求才是“零工资”现象出现的直接因素。用人单位不愿接受创利能力不强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打出“有工作经验者优先”的招牌,甚至将“工作经验”作为录用的必要条件,而毕业生刚出校门,少有机会获得“工作经验”。因此他们不得不采用“零工资”就业的方式,用汗水换取经验,以符合市场的要求。

不过,“零工资”就业现象存在一定合理性:

1、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零工资”就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实的就业压力,是毕业生面对严峻现实采取的“曲线救业”的措施。

2、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社会劳动力资源得到了及时的运用,减少了很多“毕业即失业”、新兴劳动力资源闲置的现象。

3、就业者可以获得隐性收益从而有利于今后的就业,这也是最重要的。

二、“零工资”就业的法律风险分析

在“零工资”就业是否合法的问题上,法律尚无明文表述,学界仍有分歧,有些学者基于契约自由的私法原则等推断出“零工资”就业合法,也有些学者基于其违反同工同酬的劳动法基本原则而予以否定。

我们认为,“零工资”就业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它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具有不确定性,用法律风险来对其进行表述似乎更为妥当。而厘清“零工资”就业法律风险的关键在于要明确:“零工资”就业关系是否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法律关系,以及劳动法律关系是社会法关系还是私法关系?

(一)“零工资”就业法律关系是否属于劳动法律关系

第一种观点认为,“零工资”就业的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显然,《劳动合同法》界定劳动关系与否的标准是“用工”,即使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成立劳动关系。

第二种观点认为,“零工资”就业双方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提供劳动报酬的社会关系,它包含债权债务关系、人身权关系和物权关系三层关系。[2]在债权债务关系上,“零工资”就业者不享有劳动报酬请求权等权利;在人身权关系上,用人单位并未完全将“零工资”就业人员纳入到生产经营中,人身关系并不紧密;在物权关系上,用人单位单方面取得了“零工资”就业者的劳动力,而劳动者却没有取得劳动报酬的物权。用工关系不能等同于劳动关系,实践中大量存在的勤工俭学、兼职、实习、帮工、学徒、承揽关系等也具有“用工”的形式,但人们一般不将其作为“劳动关系”来考虑。

在实践中,有一则案例[3]:2006年,某企业“零工资”招聘某毕业生。两月后,学生不幸滑倒、脚腕骨裂,花费5000多元,老板去看望并给予1000元营养补助。学生痊愈后要求公司报销,被拒后,找到劳仲委申请仲裁。老板拿出协议,以证明双方并非雇佣关系,但该协议被认定无效。公司除赔偿该学生医药费外,还要为其补交三个月社会保险。但在更多地方,“零工资”就业现象灰色的存在着,合法与否并不清晰。

(二) “零工资”就业协议中“零工资”约定的有效性

《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第二十条分别确立了同工同酬和最低工资原则。那么,“零工资”就业的双方关于“零工资”的约定是否有效,即是否违反了劳动法关于同工同酬、最低工资的规定呢?

从双方法律地位来看,“零工资”就业关系是一种平权型法律关系,“零工资”的约定是否适用劳动法则取决于该关系是属于私法关系还是社会法关系。若“零工资”关系属于私法关系,则适用“意思自治”的原则,在私法领域“法无明文规定即自由”,双方达成的约定符合意思自治,应受法律保护。但若“零工资”关系属于社会法关系,从而要受国家意志的约束的话,“零工资”约定便违反了《劳动合同法》关于同工同酬、最低工资的强制性规定,此约定无效,用人单位仍承担相应义务,就出现了上文案例中的情况。

(三)“零工资”就业的法律风险分析

综上所述,“零工资”就业协议的有效性取决于以下两点:1、“零工资”就业关系是否属于劳动法律关系;2、劳动关系属于私法关系还是社会法关系。

如前所述,关于这两个问题,目前均有争议,尚未取得广泛共识,正是此种不确定性决定了“零工资”就业所潜伏的法律风险:若认定“零工资”就业法律关系为劳动关系,且属社会法关系,从而认定“零工资”协议违反劳动法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那么受益者是劳动者,用人单位将承担法律风险的后果,不仅要支付劳动报酬,且需支付相应的劳动保险费、工伤医疗费用等,就如同上文的案例一样;相反,若认定“零工资”就业关系不是劳动关系,属于私法关系,那么受益者是用人单位,劳动者将承担法律风险的后果,一旦发生相类似于案例中的意外,将难以寻求法律保护,对劳工权益的保护不利,实践中恰恰是这种情况占多数,被报道的毕竟是少数。而无论何种结果,社会也因此承受风险,因为企业和劳工利益的失衡都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

因此,对“零工资”法律关系和“零工资”约定的模棱两可的理解导致了实践中法律适用的不一,对企业、大学生和社会都存在风险。对此,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应该作出明确的解释或者出台细则,以平衡相关的利益、降低风险。

三、其他国家(地区)毕业生就业政策借鉴

事实上,其他国家(地区)也存在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这些国家(地区)都已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值得我们借鉴。

(一)青年就业工程[4]

法国在1997年推出“青年就业计划”,在3年内向青年就业者提供35万个就业岗位,为每个岗位提供为期五年的80%的工资津贴。

英国在1998年启动“国家就业运动”,向青年就业者提供3种就业选择,包括:6个月全日制工作或者部分时间工作附带一天培训;在环保部门或者慈善机构工作6个月;进修当学徒6个月。如青年拒绝接受安排,将暂时取消其失业补助。

比利时政府为鼓励用人单位多招收青年就业者,规定长期雇用25岁以下的青年的企业免缴2/3社会保险费。

(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5]

在英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指定专门人员同企业保持联系;在澳大利亚、德国和瑞典,每个雇主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都有一个顾问作为固定的联系人,每个顾问手中都掌握着一定数量的求职者名单。

(三)团体培训计划[6]

在澳大利亚,政府也积极推行团体培训计划,主要针对初进市场的学生或学徒工,各团体培训组织承担雇主的责任,保证被培训者的雇佣、培训质量。该计划的目标是创造更多的初次雇佣关系,促进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学生及学徒的就业。而所需的经费也部分由澳大利亚政府补助。

(四)青年职场体验计划[7]

2008年,台湾地区推出“青年职场体验计划”以协助青年顺利实现与职场接轨。该计划由用人单位提供短期见习机会,政府补贴青年见习津贴,作为毕业青年从学校到职场的转衔机制,减少青年的摸索时间、培养其就业能力。

综上所述,各国(地区)的就业政策呈现如下特点:1、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共同推进;2、积极提供实习、培训机会,注重学校与职场的接轨;3、就业促进政策的多元性、系统性、持续性;4、政府的补助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零工资”就业的对策

对“零工资”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应从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分析,借鉴域外的有益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以降低法律风险、维护就业市场的秩序。在此,我们谨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够有所贡献:

(一)优惠政策鼓励招录毕业生

用人单位不肯录用应届毕业生的原因在于缺乏工作经验。对此,政府可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其定向招录毕业生。例如,建立“就业储备基金”,发放给定向招录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作为职业培训的补贴;适当减免定向招录单位的一部分社会保险费,作为定向招录工作的激励机制。

(二)建立失业救济、就业鼓励、创业扶持的综合保障体系

登记失业后可以领到失业保障金,我们认为,单纯的发放失业保障金不符合比例原则,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应该建立失业救济、就业鼓励、创业扶持的综合保障体系,积极鼓励失业人员积极就业、创业。比如可以规定,登记失业后6个月内找到工作或自主创业的,政府给予相应的奖励或补贴。

(三)重视高校职业培训

《职业教育法》第8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高校基本都开设了职业规划课程,但不应流于形式,应重视与社会衔接。比如,法学专业的学生可参与到“律师进社区”之类的活动,在校期间就跟随资深律师走访社区,为市民提供法律帮助,积累经验。

(四)加大“服务西部,服务基层”的优惠力度

其实有不少大学生愿意支援西部,但由于担心生活得不到保障,望而却步。针对这种现象,国家可加大“服务西部,服务基层”的优惠力度,为支援西部的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政策优惠,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中西部建设当中。

五、结语

当围绕“零工资”就业现象进行分析时,人们容易忽视用人单位对工作经验的前置性要求是否合法的问题。《劳动法》第68条、《职业培训法》第20条均规定了对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是用人单位的义务,但用人单位却通过提出“工作经验”的要求,将责任转嫁给了社会、毕业生。工作经验的前置性要求是否必须,是否是就业歧视,是否违法?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6]、[7]周俊宇. 企业视角的“零工资”就业[N].大学生就业,2010-08-12.

[2]林嘉.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学校三零创建工作计划篇11

(一)留镇计划稳步实施。制定出台《驻镇高校毕业生留镇计划实施方案》,通过发挥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站作用、推进人才“订单”式培养、完善就业见习工作制度、落实驻镇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加强网上才市对接互动力度、拓宽人事和劳动保障事务服务范围、发挥大学生创业培训专项资金作用等服务举措,积极引导和鼓励驻镇高校毕业生留镇就业创业。全年组织35家以上规模重点企业进入驻镇高校开展推介活动,安排350名驻镇高校毕业生进入镇江重点企业、项目见习实习,开展各类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1500多人,其中创业模拟实训500人以上,帮扶创业实践150余人,2016年驻镇高校毕业生留镇就业率较往年上升2%。

(二)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现状调研,出台《镇江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规划》和《江苏镇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规划》。10月30日,产业园顺利开园,国家人社部副部长、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何宪、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毛健、江苏省人社厅副厅长刘晓群、市政协副主席、总工会主席王荣正等领导出席活动。开园仪式上,人才金港、大街网、中智等9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分别与产业园签订入驻和合作意向协议。目前,进驻产业园、与产业园以多种形式开展业务合作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近20家。产业园初步形成人才招聘、高级人才寻访、人才测评、薪酬设计、人力资源软件开发等多元化、多层次、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

二、优化资源配置,服务经济发展

(一)加强招才引智。充分利用市内外人才市场、高等院校、互联网等载体,多方位、多形式开展引才活动,成功举办新兴产业项目与人才对接洽谈会、“双高”人才交流会、百名海外博士镇江企业行、百家企业高校行、江苏省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人才交流会等五大品牌招才引智活动,推介产业项目100个,人才需求4665个,先后组织我市1636家次企业携28169个人才需求赴全国20余个城市引才,与10余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邀请13位海外博士与我市企业对接洽谈,达成初步合作意向10多个项目,在成都、重庆、山东等地举办人才政策推介会,进一步扩大镇江城市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我市创业就业。拓宽引才服务,成功举办5场高校招生义务咨询会系列活动,14个省市的212所448家次高校参会,万余名考生和家长参与互动,有效帮助我市考生科学合理填报高考志愿。深化“政府+高校+企业”的柔性引才合作模式,积极开展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博士生、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人才招聘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建设,市场全年举办本地现场招聘会245场,进场单位6532家次,提供职位需求10.45万个次,进场交流9.8万人次。整合镇江人才在线网站资源,优化网站服务功能,开通蓝领人才频道。5279家单位网上新职位需求1.76万个,网站日均点击量突破11万人次。

(二)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以驻镇高校毕业生留镇计划为主旋律,强化政策落实、就业见习、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等,以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加强驻镇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站建设。相继与江苏大学、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科技大学、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镇江金山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指导站共建协议,实现指导站在驻镇高校全覆盖。出台指导站工作评价办法,制定全年工作目标,细化工作内容,加强指导站建设。强化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宣传月、就业促进月和就业服务月活动。举办就业政策宣传活动35场次,发放政策宣传资料6200册,提供政策宣传服务8500人次。开展就业指导活动21场,提供毕业生就业指导5400人次;办理就业报道预约1100人次,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50人次。举办“五进五送”进校园活动,活动包含“专场招聘会、HR经理走进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人社法律法规政策咨询、技能大师走进实训室、举办创业实训模拟公司项目班”等多个环节。做好政策落实工作。积极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为288名毕业生发放“三新”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补贴115.2万元;为24户企业、84名经营管理人才发放千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引进培养补贴31.8万元;分两批为103家单位的313人次发放2013届大学生租房补贴228.15万元,开展2014届大学生租房补贴申报、审核工作。深化就业见习服务。提高就业见习补贴水平至每人每月960元,组织2100名未就业毕业生进入省级和市县级基地上岗见习,发放就业见习补贴480余万元,目前全市已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128家,其中部级3家,省级35家,市县级90家。

(三)促进业务工作增量提质。一是加强人事服务。接收各类人事档案5275份,转出各类人事档案1943份,档案库存8.5万份。开展毕业生协议鉴证804人,办理毕业生报到手续2962人。代收公积金、各类保险3.78亿元。二是加强人才评价服务。累计初定职称 999人(初级776人、中级223人);举办中级职称评审会12场,参评人员1041人,通过评审921人。举办高级职称评审会2场,参评人员280人,通过评审230人。三是加强人力资源派遣服务。拓展人才开发公司、劳务公司、外来职介所服务项目,提升公司资质,做好费用代缴纳、劳动合同签订、离职手续办理等日常事务,同时在派遣员工补充、劳资纠纷处理方面提供更多服务,维护派遣客户员工队伍稳定。3个公司派遣服务单位累计294家,派遣员工11510人。四是加强人力资源外包业务。新增人力资源外包单位22家,新增委托外包人员1300余人。加强与互为外包单位沟通交流,建立稳定的资源平台,达到资源共享。五是加强人力资源配置服务。累计接待个人求职3042人、单位2449家,推荐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1973人。

三、加强廉政建设,打造优良作风

(一)严明纪律,严守规矩。依据《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暗访督查实施办法》,严格落实作风建设“三查一监督”(日常自查、专项检查、重点督查和接受社会监督)机制,加大对中心领导班子和各职能部门履职作为、工作作风、服务效能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问题、限期整改。认真落实市人社局《关于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的工作意见》和《工作人员工作问责办法》,坚决查处“庸懒散拖”和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促进单位工作重心下移、服务前移,促勤、问效、创佳绩。

(二)强抓队伍,强化责任。加强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两个责任”,班子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其他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带好队伍,以上率下。同时,根据局纪检监察工作要求,成立兼职纪检监察员队伍,把作风建设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兼职纪检监察员负责落实执纪监督责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宣传落实工作,监督中心权力节点、调查处理信访举报件、防控廉政风险等工作。

(三)规定制度,规范行为。建立服务规范,公开服务承诺,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和首问负责制。建立窗口单位领导值班制度,及时、妥善处理群众咨询、服务、投诉等事项,监督检查窗口工作人员工作纪律、服务态度和工作效率。明确准时到位、限时办结、延时服务的“三时服务制度”,推行“定位、换位、补位”三位工作法,落实窗口零推诿、零距离、零投诉、零拖延、零差错的“五零”服务标准。加强支出审核监督把关,制定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财务支出管理范围、管理原则、工作职责,制定支出审批程序,提高财务支出管理的规范化、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

四、增强团队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一)坚持学法守法。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党纪法规和相关条例,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带头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坚持廉洁自律,克己奉公,没有发生违法违纪事件。

(二)锻造学习品牌。全力打造学习创新型团队,组织开展“每月一课”、“两月一书”活动,举办各类讲座、培训、研讨会10余场,组织阅读各类书籍近10本,撰写读书笔记300余篇。“每月一课”、“两月一书”活动成效显著,被评为“全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优秀奖”。

学校三零创建工作计划篇12

为了满足中国IGA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中国IGA、中百仓储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与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合作,于2006年4月,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中百班”的基础上,共同发起成立IGA中国零售学院。学院以物流管理专业为龙头,整合8个专业(专业方向)成为专业群,实施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全面实施工学结合,建立“产学整合,双向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IGA成员企业培养、培训一线生产、管理和服务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对接产业发展,形成“三位一体”的校企合作模式

(一)产业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30年,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空前提升,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着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企业纷纷抢滩中国。这些国际零售大鳄在进入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业态和视野。16年来,中国的现代零售企业在模仿中成长,在学习中成熟,在竞争中壮大。出现了一大批像武汉中百仓储、湖南步步高、深圳人人乐等区域性零售龙头企业。中国的民族零售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其间虽然凭借自己的努力化解了众多困难,但人才问题一直倍受困扰。

巨大的中国市场同样吸引着有着85年历史的IGA全球。2005年11月,IGA正式进入中国,在商务部的支持下,由中百连锁仓储超市有限公司、湖南步步高、大庆庆客隆等五家区域优势零售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中国IGA。该组织现有19个成员单位,均为各区域优秀连锁零售商。

(二)探索“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

现代零售企业的核心技术在“系统”,中国现代零售企业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中国IGA迫切需要没有传统观念约束且具有IT教育特色的高校与之合作,为成员单位批量培养具有IT应用基础的零售人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与中国IGA、武汉中百仓储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一道,以原订单培养为基础,提升校企合作层次,开展项目合作,在校企合作订单班“中百班”的基础上共同发起成立IGA中国零售学院,为中国IGA成员企业培养、培训一线的中高级管理人才。

为提高合作成效,合作三方积极探索行业组织、企业、学校深度融合“三位一体”的合作办学模式,并形成了共识,要将IGA中国零售学院建设成为中国IGA成员企业的人才培养、培训的基地。

零售学院的专业包括物流管理、采购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生鲜管理、会计、网络维护、美工营销、机电设备等8个专业或专业方向。

(三)形成理事会运作机制

在学院的管理、运行中,建立起了IGA中国零售学院理事会,企业直接融入到学院的日常工作中,合作三方的高层领导直接参与学院的规划和管理。全国人大代表、中百集团董事长汪爱群先生与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廖世平先生一起担任学院顾问,中百集团总经理张锦松先生担任学院的理事长,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院长马蜂先生担任学院院长。中百仓储还在学校设立企业代表处,安排专人驻校,从事实践教学、企业文化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

(四)合作各方任务明晰

作为具有国际行业背景的中国IGA,其主要责任是联络IGA全球与学院、协调各成员单位的行动,搭建中国IGA人力资源合作平台。企业定期为学院的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场所和指导、安排顶岗实习活动、提供岗位供学院专业教师挂职锻炼、在寒暑假提供勤工俭学岗位、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就商业企业重大实践问题到学院作专题报告、企业专业人员参加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担任学院兼职教师。学院根据需要为企业中、基层管理人员提供全方位理论培训、在节假日期间选派优秀学生协助促销、承担企业有关商业规划及经营管理方面的调研项目、按双向选择的原则选拔学生,组成IGA中国零售学院××(企业名称)××(专业名称)班,并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培养,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

(五)人才培养目标清晰

为满足中国IGA成员企业快速扩张对人才的需要,解决较强执行力的一线管理人才缺失问题,缩短人才培养周期,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合作三方共同为学生量身制定的职业发展路径是:主管助理—主管—区域主管—店长助理—店长。学生上岗就担任门店主管助理,优秀学生直接担任主管。

二、实施“产学整合,双向融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和企业各自拥有自身的优势,企业的优势在“产”,学校的优势在“学”,校企双方互补的优势和互补的需求促进了资源的快速整合,依托零售学院这一实体平台,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实施“产学整合,双向融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评价体系的建立、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开展了有效的工作。

(一)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开展专业教育教学的实施方案,为保证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的需求的“零距离”,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要的无缝对接,由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研究研究零售人才教育培训基础体系,并按企业的岗位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二)共同建立评价体系

为使学生真正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是学生尽快地融入到企业,从合作开始,双方就在对接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促进校企文化融合方面达成了共识,致力于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为此零售学院制定了《特色班学生操行综合考评办法》、《特色班学生招聘、淘汰及奖励办法》、《特色班优秀学生奖励办法》并印成手册发给学生,用企业文化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符合企业的要求。在日常的教学和学生管理中,引入企业文化元素,在课程模块中专设企业课程,贯彻企业员工守则,开设企业文化专题讲座,营造企业文化氛围,确保学生真正成为忠诚企业、胜任岗位的人才。

(三)共同组建教学团队

良好的教学团队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高职院校的教学团队,既需要有精通·业务水平的专职教师,也需要大量的生产经营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中,学院派出专任教师进入企业门店挂职锻炼,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研究教学方式方法,大量培养“双师型”教师,同时还聘请IGA成员单位的企业家、工作一线的店长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来校讲授实操课程,不定期聘请IGA国际零售专家、中国零售业资深人士来校讲学。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较好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教学。

(四)共同组织教育教学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实行教学分工。学校专职教师主要完成公共理论和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实践教学主要依靠企业经营一线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承担。进入IGA中国零售学院的企业,为学院的实践教学活动提供适当的场所及具体指导。为配合IGA中国零售学院的建设,学校与企业合作,在学校附近建设了一个实验超市,在实践教学中将课程实习与勤工俭学结合起来,既保证实习的效果,又能使学生有一定的经济收入。除门店总经理等管理人员由中百仓储派出外,各区域主管以及普通员工,全部由学生担任。

三、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建立“能力导向”教学模式

为确保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对接,缩短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专业能力转化为工作能力的时间,使人才培养的效果既能满足现代零售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又具有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理事长指导下,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建立“能力导向”教学模式,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合二为一,把课堂搬到店堂,变教为导,按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设计顶岗实习体系,实施工学多轮交替、突出实践教学,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以工作流程为基础,构架系列教材

经过IGA总部授权,学院以IGA全球的标准工作流程为依据,结合现代零售业的实际,与企业专家一道,借助IGA可口可乐学院的支持,利用IGA可口可乐学院的最新零售资讯,共同开发本土化教材。教材突破原有的纵向学科知识体系,根据现代零售企业的经营流程,采用横向划块的方法,将工作内容划分成若干教学项目,每个项目包括理论、实操和工作要求。教师可以直接按教材导学,学生可以直接按教材要求开展实操训练。

(二)以技能培养为中心,改革教学方法

为提高教学效果,尝试改变以“动脑”为中心的单向知识传授为以“动手”为中心的双向技能培养的教学方法。一是采取“教练式”培训方法,手手相传技能。将课堂搬到店堂,把店堂变成课堂,在现场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通过签定师徒协议,强化角色定位,明确教与学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二是开展团队式培训,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通过打破原有的专业和班级建制,组建新的学习团队,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加强不同专业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其与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能力。在实习中强化团队管理,健全了组织机构,明确了实习任务,使学生在实习完毕后能很快适应不同岗位和不同区域的工作,做到每一个团队都能完成复制一个门店的工作。

(三)以岗位工作质量标准为依据,建立顶岗实习标准

为满足企业对应用性人才的要求,学院尝试改变现有的专业实习标准,建立以学生职业发展为中心的职业实习标准。学院根据企业经营组织结构、工作内容、岗位能力要求系统设计了学生《顶岗实习手册》。确定了收货区、理货区、生鲜区、收银区、大客部、电脑部等14个实习项目,每一个项目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制度和注意事项,将企业制度、生产流程和工作质量要求教材化,做到了岗位明确、要求明确、目标明确。学生按照该手册的要求实习结束后,能够掌握相关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企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独立上岗工作,担任门店主管或主管助理。

(四)以工作岗位为平台,完成能力转化

为帮助学生尽快融入企业,学院按照“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原则,将实践教学划分为单元实习、课程实习、专业体验实习和顶岗实习四大块。通过“学校—企业”、 “教学—实训”的多轮交替,帮助学生完成从单一技能的习得到综合技能形成的跨越,并使企业、学校、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发现并弥补在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存在的不足,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企业文化,尽早完成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

经过几年的建设,在IGA中国零售学院这个校企合作的平台上,通过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大部分毕业生都在各门店的中层管理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部分毕业生通过竞争到企业总部重要部门任职,少数毕业生经过层层选拔担任门店负责人。毕业生的忠诚度和进入角色的速度得到企业的认可,具有较强的可持续的职业发展能力。IGA中国零售学院的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为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其他专业深化校企合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以“IGA中国零售学院”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存在着许多待完善之处,现有的规模和水平还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要求,但它在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工作开展,为学校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IGA(international Grocers' Alliance)于1926年在美国成立,总部位于美国芝加哥,目前是世界上最大最早的一家自愿连锁体系,至今已有85年的历史。其性质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IGA的加盟形式和操作方法的特点之一就是要维护各成员的独立性,即保障各加盟成员在经营、商品、财务和资产上的独立性。所加盟的成员,只需要在自己的品牌下方标注IGA的标识即可。IGA提供的是IGA标准的零售管理、技术、培训和IGA自有品牌,并根据不同区域零售商特点来调整零售管理方案,使之适合维护成员特色的要求。

自1980年着手向海外拓展以来,IGA在全世界已经拥有近4400多家门店和80个配送中心,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巴西、柬埔寨、加拿大、开曼群岛、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等45个国家和地区。1987年,海盖(Haggai)博士接任IGA国际董事局主席,翻开了IGA发展的新篇章。在海盖博士的倡导下,“家乡骄傲”的理念开始融入IGA的血液当中,成为IGA经营拓展的战略思路,并于1988年成功进军亚洲。2004年,IGA登陆中国,开始开拓一个蕴藏着巨大商机的市场。

截至2003年,IGA已拥有高达210亿美元的销售和采购能力。除既有的全球零售网络资源之外,作为其红色椭圆大家庭的伙伴供应商,可口可乐、卡夫食品、雀巢等国际大型供应商与IGA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倾力支持IGA事业。在各大国际公司的协助下,IGA建立了世界上目前唯一一家耗资六千万美元的网上零售学院——IGA·Coca Cola。经过80多年的经验沉淀,IGA已经蓄集了足以帮助各中小零售商全面提高营运、采购、培训和管理等方面的力量。

在5年的时间里,IGA吸纳了深圳有荣配销有限公司、浙江宁波三江购物俱乐部有限公司、湖南步步高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大庆市庆客隆连锁商贸有限公司、湖北武汉中百连锁仓储超市有限公司等19家成员单位。 其中有5个企业在深沪证交所上市,1个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

中国IGA,成立于2005年11月,由中国上述首批五家区域优势IGA加盟商共同发起成立,是中国IGA加盟商共同发展中国IGA事业的平台。公司加盟商网点遍布东北、华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十个省、三个直辖市,网点共计2600多个,市场覆盖面达7.63亿人,年销售额达600亿元人民币。2011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