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利与弊合集12篇

时间:2022-02-14 00:31:29

科技的利与弊

科技的利与弊篇1

在战争时期,科学给予人们相互毒害和残杀的手段。

在和平时期,科技会使我们生活匆忙和不安定。

忘掉过去,展望现在,电脑几乎家家必备,电脑的用途广之则广,如:聊QQ玩、玩游戏、找资料等等。但是有的人由于沉迷与网络而不能自拔,有的人因为在网络中玩太多战争之类的游戏而不能自拔,有的人因为在网络中玩太多战争之类的游戏而去杀人,还有的人因为家里没有电脑而去网吧,但是手中没有钱,父母又不给,就去抢劫,杀人要钱去网吧,从而走向犯罪的道路,这就是网络的弊处。

网络的利处也很多,比如:在21世纪有的人用电脑创造了游戏,还有利用浏览器来查阅征文,手抄报和一些重点知识从而取的好成绩。如果在电视上没有看到的电视节目就可以从电脑中看到。

科技的利与弊篇2

【中图分类号】G6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1-164-01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科技发展的速度已经不是我们可以想象到的。而在先前,体育界提出了“科技兴体”的口号,旨在让科技去助力体育的发展。科技融进体育中去,引导现代体育的发展,使得体育的发展速度和质量都得到保证。但是无论如何,科技只是体育中的一个小部分,不能主导体育的发展。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科技对体育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强,使得借用科技把持体育比赛和很多不公平现象都显现出来。从上述分析中,我们知道科技对体育来说是有利有弊的,下面结合小学体育的教�W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一、科技对体育积极的影响

1.科技激发学生热情

在以往的体育课堂上,往往是教师就带领同学们做一些基础的动作,这样提不起来学生的丝毫热情,只能让他们感觉体育课是枯燥无味的。而加入一些科技元素后,会让他们产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小学生容易被新生事物吸引,我们就要利用好这种心理,提高同学们对体育课的热情。

例如,在我们班级上的体育课上,我组织同学们利用科技器械进行体育锻炼。这些体育器械富有现代科技气息,学生刚开始的时候操作不好,在专业指导下,他们有模有样的用起了跑步机等一些器械。(这一点要特别注意,教师要对同学们进行指导,不能让他们自由发挥)虽然也是平时的一些锻炼方法,但是却因为是这些科技型器材而引起了同学们锻炼的热情,在下课后,还是意犹未尽。

2.科技提升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一般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室外以体育运动为主,而室内一般是理论授课,这些知识与同学们想象的体育课堂不太一样,教师只是在上面照着课本来念,他们就不会认真听讲。如今,科技的发展使得多媒体逐渐进入课堂,体育教师要善于借用多媒体进行体育理论课的讲授。

例如,体育教师在讲授体育理论知识的时候,比如体操动作要领和一些比赛知识的时候,利用班级多媒体,通过视频和课件的方式进行教课。这样的视听相结合的教学,比较容易吸引同学们的听课积极性,对他们的体育学习颇有好处,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质量。

3.科技创新体育课堂

以往的体育课堂都是重复性很高的,不仅吸引不到学生的兴趣,也起不到帮助同学们锻炼的目的。当科技和体育相互结合以后,体育课堂的开展形式就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我感觉,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可以将体育比赛引入体育课堂中去,并借用科技,使得小型体育比赛公平合理,促进同学们的积极参与。

例如,在学习完五十米跑步之后,同学们都会跃跃欲试,想要进行比赛,教师就不要以场地不便利等理由打消同学们的积极性,而要积极的去帮助同学们完成这一场比赛。在比赛中,教师可以利用电子计分器公示分数,并且在比赛时可以放一些激昂的歌曲,这样不仅促进了同学们的比赛激情,还有助于他们对自己体育水平的了解。

二、科技对体育的消极影响

1.不利于学生的体育素质发展

上述所说的多媒体对体育课堂的好处是颇多的,但是这里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同学们展开思考,通过多媒体教学示范动作要领和一些体育知识,这些都是教师提前准备好的,上课的时候就是直接展现在同学们面前的,这缩小了同学们的想象空间,不利于同学们对体育的想象;其次,不利于同学们注意力的集中,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展现,还掺杂着一些配乐等,都会将小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使得他们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体育知识的学习上。还有一点,这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若是过分依赖教学课件,就会潜意识的认为这样就足够将知识交给同学们,殊不知,这样会减少师生之间的交流,不能给同学们发问的机会。这很不利于同学们进行体育锻炼。

2.科技体育课堂存在安全问题

在科技体育课堂上,会运用到一些电子器械,这些电子器械的运用都是要遵循一定规则的,但是小学生一般好奇心比较重,喜欢去尝试新鲜的东西,防范心理比较弱,而体育教师又不可能看着每一位同学,就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这是科技体育课堂不能避免的问题,但是解决起来,也是着实困难。

3.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体育课堂一旦融入科技以后,形式就会多种多样,这当然会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同学们的兴趣,但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课堂教学进行的速度。以往的体育教师教学然后练习的方式,虽然简单,但是可以确保完成每一项任务。而科技课堂的开展就使得课堂进程被拖慢。

科技的利与弊篇3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便对西方现代科技有一种盲目的恐惧或崇拜,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国门,打碎了天朝上国的美梦,也在国人心中种下了恐惧而又歆羡的种子。科技强国也被无数国家奉为圭臬。科技霸权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现代科技的优势展露无遗。

但我们就该为此放弃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讲究仁义礼智信,中国文化具有兼容并包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伟大的中国文化是我们传承千年,历久不衰的法宝,也是我们走向复兴,开创未来的根本保障。虽然,传统文化不乏糟粕,虚荣、麻木等劣根性便是糟粕的体现。但,我们不能否认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我们经久不衰,绵延不绝。文化的包容维持着中华民族的和谐与稳定,也为民族大家庭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使其焕发生机。五千年的积淀造就的是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社会转型期的今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激烈碰撞,逐步融合,而在这碰撞与融合中,各自焕发出新的的生机。科技赋予传统文化科学特性和创造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而科技发展中形成的科技精神,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念等,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传统文化。在科技条件下,传统优秀文化经过现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创造活力,它既蕴含了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导着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断创新和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发挥科技优势,改造传统文化,是保持传统文化生机的不二法门。

科技的利与弊篇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人们传递信息只能用信鸽、烽火等没有确保的方法进行,可如今,只需在电脑上按一个“发送”按钮,信息便会在第一时间内送达。以前人们走亲访友只能靠马、步行等漫长而又艰辛的方式,可如今,汽车每分钟便可行一千米甚至还要多,出个远门根本不在话下……

但只要是个物质,终究还是一把双刃剑。在享受科技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人类同样也要承受科技所引发的种种副作用。用电脑传递信件固然快,但它却会时常的弹出一些“黑客”、“色情”等不健康的东西,这些不利的东西都会严重的威胁人类的身心健康。使用汽车走亲访友虽方便、快捷,但汽车排放的尾气却会污染清新自然的空气,而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没有了新鲜的空气,人类的健康也将会面临许多隐患。

总而言之,科技发展是有利有弊的。然而,我们既不能因它有利而不计后果的盲目将科技发展开来,毕竟地球只有一个,一旦失去,我们的子孙后代便再无藏身之地。但我们又不能因它有弊而去停止科技的发展,试想一下,如果科技不再发展,那人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如果连美好的生活都求之不来,那人活在世上,即使身体再健康周边环境再美好,又会有什么意思呢?因此,到目前为止,唯一的办法就是人们不单单要靠自己的智慧去发展科技,也要用自己的双手来保护环境。只有这样,人们才会彻底的实现过上小康生活的强烈愿望。那种日子,真可谓是不亦乐乎!

我相信人们会做到的!

六年级:左淮景

科技的利与弊篇5

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不断创新,科技发展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利益,但是,我认为科技发展是弊大于利。

当然,科技发展也有当然,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利是有目共睹的。在古代,在没有科技的封建社会,在距今几十万年的远古时代,人们甚至过着茹毛饮血、以树为巢的生活。那时,没有电脑、电视,没有高速交通工具,缺少现在看来必不可少的电子用品。如果没有科技的发展,古代人便会逐渐退化,人类也就不会进化成今天这唯一的高等动物。科技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给我们的哦生活时时处处带来方便:出门可以坐车、坐船,甚至乘飞机,不必像古代人那样徒步行走,为赶到另一个地方有的需要几年的时光;夜晚有了灯光,不再需要过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想了解各地新闻,可以打开电视、登陆因特网,而在没有科技的古代,一个地区发生的事情有可能在几年后才能被另一个地区的人知道……

不过,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科技发展有利,也会带来弊端。就拿现在全球变暖这一世界性问题来说吧:汽车是越来越普及了,而成千上万汽车的燃料燃烧后排除的有害气体(汽车尾气),这些有害气体会破坏地球的臭氧层,直接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川融化,十余种动物灭绝。以后,上涨的海水还会威胁上海等多个沿海城市,使他们被海水淹没!科技发展的弊端还有很多,有些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有的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科学技术的发展,利很大,弊也不少

其实,总的来说,对于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是没有绝对的结论的,只能说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希望我们在注重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解决科技发展带来的问

科技的利与弊篇6

现代的科技发展迅速。“千里眼”,“顺风耳”已出现了。日行万里已不是幻想。可是在这似乎美好的表面下,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隐患:环境污染。

电的发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发现。电视、电脑、手机、吸尘器等等一系列现代工具已经代替了手。很受人们欢迎。可是,它们需要电来发动,电煤所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是极不利于人体的。

一次性筷子,看上去很卫生。可是这些一次性筷子是砍伐树木所制造的。一棵成长二十年的大树仅能制成6000双至8000一次性筷子。我们一年就要吃掉1000万箱一次性筷子。

汽车、飞机等一系列的交通工具。大大方便了人们。但汽车所排放出来的尾气,会污染环境;飘向天空,会形成酸雨;被人体所吸进会有生命危险......

现在的环境已经被极度污染,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保护、爱护环境

科技的利与弊篇7

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不断创新,科技发展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利益,但是,我认为科技发展是弊大于利。

当然,科技发展也有当然,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利是有目共睹的。在古代,在没有科技的封建社会,在距今几十万年的远古时代,人们甚至过着茹毛饮血、以树为巢的生活。那时,没有电脑、电视,没有高速交通工具,缺少现在看来必不可少的电子用品。如果没有科技的发展,古代人便会逐渐退化,人类也就不会进化成今天这唯一的高等动物。科技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给我们的哦生活时时处处带来方便:出门可以坐车、坐船,甚至乘飞机,不必像古代人那样徒步行走,为赶到另一个地方有的需要几年的时光;夜晚有了灯光,不再需要过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想了解各地新闻,可以打开电视、登陆因特网,而在没有科技的古代,一个地区发生的事情有可能在几年后才能被另一个地区的人知道……

不过,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科技发展有利,也会带来弊端。就拿现在全球变暖这一世界性问题来说吧:汽车是越来越普及了,而成千上万汽车的燃料燃烧后排除的有害气体(汽车尾气),这些有害气体会破坏地球的臭氧层,直接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川融化,十余种动物灭绝。以后,上涨的海水还会威胁上海等多个沿海城市,使他们被海水淹没!科技发展的弊端还有很多,有些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有的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科学技术的发展,利很大,弊也不少

其实,总的来说,对于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是没有绝对的结论的,只能说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希望我们在注重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解决科技发展带来的问

科技的利与弊篇8

引言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出来。在我国各类考试涉及千家万户,关乎考生前途与未来。创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这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随着科技的发展,考试作弊手段也日渐带有了高科技含量。近年来,在各类考试中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考试作弊手段也不断翻新,且屡禁不止,甚至发展到一些不法分子以此为职业,为一些考生提供有偿的信息服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已严重破坏了国家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破坏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因此,如何预防遏制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制裁不法分子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认真研究分析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的现状,提出治理作弊的各种相应措施,对当前各类考试的管理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我国现阶段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情况概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无线设备考试作弊现象屡见报端。据统计,自2008年起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在开展防范和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行为的工作中,共发现作弊信号7000余个,配合相关部门查处考试作弊案件2000余起,采取有效措施阻断无线电作弊信号6000余次。媒体报道,2009年全国司法考试,北京在首场考试时,就查获一名利用无线电作弊的女考生及其同伙。2011年1月16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播发了题为“考研作弊调查”的报道,反映四平市研究生考试利用通讯作弊的情况。广东江门市公安部门破获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机动车驾驶证学科考试作弊案。

要探讨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问题,首先应了解如何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具体表现形式、特征及其原因。

(一)如何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

1.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的操作流程。一般而言,利用无线电通信设备作弊,大部分是有组织的团伙作弊形式。据历年来公安部门破获的此类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交代,作弊大致流程是:首先由不法分子购买电子设备,安装调试,之后让个别考生带入考场,一般是开考后,利用佩戴的微型摄像机偷拍试题,将试卷扫描传输出去,外面一些专业“”在附近接收试题,迅速作出答案,再把答案通过无线发射器(如对讲机或手机等)发射信号传给作弊考生身上的微型接收器。

2.常用的无线电作弊设备。目前较普遍的利用无线电作弊设备有手表式、纽扣式、钢笔式微型摄像机;装有液晶显示屏的指针式手表、格尺、像皮,以及小豆粒大小、微型口腔骨传导耳机,直接放入口腔即可感知声音的无线隐形耳机等;手机、对讲机等发射设备。

(二)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的特征

1.作弊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其方式多在场外使用小型对讲机发射考试作弊的内容,参与作弊的考生用接收器转音频转发器,隐形耳塞收听答案,所用的接收机有的外形似钱包,有的像眼镜盒,隐形耳塞仅有小豆粒大小,不易被直接发现。

2.作弊的区域具有分散性。传输信号使用的设备位置不固定,每一考场有时出现多个同时作弊信号源。作弊使用的无线电频率涵盖所有频段,多数使用非标准频率,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发性。信号扫描难度大。

3.作弊时间短暂,作弊成功率比较高。发射作弊信号时间很短,一般间隔报送答案2次,每次发射时间不到1分钟。

4.作弊现场周边电磁环境复杂。高楼产生的电波反射,定向查找和压制干扰信号源难度大,给无线电测向、定位和查处增加了难度。

(三)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产生的原因

1.高校的逐年扩招,毕业生的日益增多,社会工作岗位的相对减少,使得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而能拥有本科、研究生等文凭或各类高等级专业资格证书,则在社会竞聘中占有优势,于是一些投机取巧者,就会尝试用作弊的手段获取高等级的文凭或各类高等级专业资格证书。

2.在历年的高考和公务员考试中,有个别考生学习成绩不佳,或者严重偏科,凭真本事希望不大。只能采取作弊手段,侥幸过关。

3.近年来随着无线电行业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发展,使得无线电发射设备、针孔摄像机、隐形耳机等本来只能在反特、侦探、间谍等影片中才能看到的东西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为无线电作弊提供了技术手段。

4.网络迅速普及使作弊团伙能较轻易通过这些平台组织起一批“”为其答题。而作弊者也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与作弊团伙取得联系,购买其想要的答案。因此网络及家用电脑的普及为作弊团伙提供了组织及交易平台。

5.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各地催生出考试作弊团伙。一套简易的作弊设备价格从500元~1000元不等,单科答案收费从2000元~5000元不等,而作弊成本不过百元,如此高的暴利促使不发分子走上作弊团伙的道路。

二、现阶段在预防和制止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方面的缺陷

(一)无线电监测人员及设备严重不足。目前基层无线电监测人员不足,监测设备数量有限,在高考、司法考试等大型多考场考试中,难于同时对每个考场进行多个频段监测。

(二)无线电监测设备功能滞后,无法全频段对各类无线电作弊进行有效压制。作弊团伙使用的电子作弊器材改良升级换代迅速,出现很多新产品。考场内的电子狗几乎察觉不到一些改良的新型无线耳机。

(三)作弊者警惕性越来越高。一发现监测车及监测人员便马上停止发射,监测人员一离开作弊信号又开始出现。

(四)电子产品市场监管不力。无线电作弊设备大多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型号认证、生产和销售,属于“三无”产品,在电子产品市场及网上极易购到,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方便。

三、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给社会造成的危害

(一)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已严重影响了考试的公平竞争,扰乱考试环境和考场秩序。

(二)严重影响考生的身心健康,即便考生通过作弊在考试中获得高分,但这并不能衡量该生真实的知识水平,更不利于今后学习和工作。

(三)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为了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无线电监测部门购置了大量的设备,每年还要进行设备升级和业务培训;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门,为制止和打击非法制销作弊工具、散布广告信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四)存在安全隐患。擅自占用和非法使用无线信号发射装置,会在很大程度上损害电磁环境,干扰航空导航、公安、消防、护林防火等重要无线电通信业务,对无线电通信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隐患。

四、预防和制止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措施探讨

只有全社会创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才能选拔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严肃考风考纪,特别是预防和杜绝高科技作弊,是一项全社会都要参与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我国政府开始重视防治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问题,并采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防治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是个繁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而当前有限的人力和设备等问题尚未解决,利用高科技作弊,仍然在各类考试中存在。在现行法律体制下,解决考试作弊问题还存在很多缺陷,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下面笔者根据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加大无线电监测部门的监控打压力度

1.提高认识,明确职责。无线电监测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国家考试中无线电保障工作的认识,明确自身肩负的职责。根据电子产品市场升级换代状况及时升级更新现有监测设备,做好业务人员的培训,搞好经验交流,确保无线电监测在国家各类考试中发挥巨大作用。

2.全方位覆盖,全频段监测。要配齐配强监测设备及车辆,做到考场全方位覆盖。考前应对考点及周边进行全频段电磁环境监测,掌握考点周边区域内频谱占用情况、信号特征等参数;在考试期间对可疑信号进行比对排查。移动监测车与便携监测设备相互配合,搜寻可疑信号,及时锁定目标。对作弊信号进行大功率、全频段、强抑制, 震慑违法人员,迫使其终止作弊行为。

3.加强舆论宣传,扩大社会影响。无线电监测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类全国考试的契机,通过报纸、电台、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无线电监测的力度,曝光查处作弊案件,震慑舞弊的违法分子,减少和杜绝作弊行为发生。

(二)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和考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考生的诚实守信及家长的道德水准是决定考风考纪好坏的重要因素,也是治理高科技作弊的关键。应在全社会树立诚信守纪光荣,违纪作弊可耻的荣辱观,从源头预防作弊的发生。

考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考风考纪工作的成败。一是要对考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观念教育,使之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克服麻痹大意、坚持原则、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发现情况及时制止,严把“监考关”。二是要对考务人员展演当前各类新型作弊电子产品,使其熟悉掌握其形态及作弊手段,准确判断作弊行为。

(三)动员全社会力量,全力打击作弊行为

1.加强电子设备市场监管,杜绝作弊工具泛滥。无线电作弊设备大多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型号认证、生产和销售,属于违法生产流通。工商、公安、技术监督部门应联合执法,认真监管生产和销售环节,减少或杜绝这些设备流入市场,从源头予以根除。

2.借助外界力量,共同打击考试作弊。在考试期间,教育部门或考试承办单位要积极与公安、无线电监测等相关部门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及时通报情况,发挥各自优势,联合查处各类无线电作弊案件。也可以探讨发挥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技术特长和人员众多的优势,组织参与防范无线电作弊。

总结

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是新形势下无线电监测部门面临的新课题,要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掌握各种类型的无线电信息传输与监测最新技术,应用高科技反作弊监测手段,加强对考场周边各类传输信号的监测,严防高科技作弊现象发生,打造良好、公平的考试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参考文献

科技的利与弊篇9

目前国家考试种类有众多,其中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有国家教育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司法考试、国家医学考试等。在各类国家考试中,形式多样的舞弊行为经常发生,甚至愈演愈烈,严重影响社会正义和公众秩序,严重影响政府形象和法制威信,因此,研究国家考试舞弊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刻不容缓,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此作一些探讨。

一、国家考试舞弊的定义、内涵与界定

在国家考试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违反考试规定的现象和行为,并由此派生出法制问题、教育问题、道德问题、处罚问题、权利问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而违反考试规定又有违纪(Discipline)和作弊(Cheat)之分,从词条上分析,违纪是违反了纪律或规则等有约束力的行为;作弊是用欺骗的手法去做违背制度或规定的事情。舞弊(Fraud)则是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显然舞弊不只涵盖了违纪违规和作弊行为特征,更增加了具有产生后果的涵义。

1.国家考试舞弊的定义。国家考试舞弊现象繁杂,但对其定义往往只限于具体行为和现象,很难见到相对权威的理论界定和文字表达。考试舞弊行为从时间顺序上涉及考前、考中、考后直至分数公布以前的整个过程;从对象上可分为考生、非考生,个体、群体,等等;从后果上可分为对考试结果无影响、有影响。我们认为,考试舞弊是一种源于主观,显于客观的,采用不当手段以图达到预期目的的行为,它与时间、空间、行为、后果存在关联,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方面,为便于对考试舞弊行为界定和处罚,从广义来说,国家考试舞弊可定义为:在国家考试组织与实施过程中,采用不正当手段,影响考试信度和效度的一切行为。

2.国家考试舞弊的内涵与外延综述。近年来在国家考试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各类失窃、泄密、顶替、篡改、偷看或传递答案等情况层出不穷,这些现象后面隐藏着的社会背景使国家考试内幕纷繁复杂。与传统考试舞弊相比,市场经济条件加现代科技,极大地丰富了考试舞弊的内涵。其中,既有传统色彩鲜明的夹带、偷窥、传递和窃密、替考等行为,又有现代气息分明的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夹带、偷窥、传递和窃密、替考等行为;既有主观故意性的舞弊行为,又有客观无意的违规现象;既有个体封闭式行动,又有团体协作型行为。还可以分为泄密型、麻痹型、窃取型、替换型舞弊等。综上所述,我国国家考试舞弊内涵可以表达为:在市场经济为条件下,为实现某种个人(或集团)目的,运用欺骗等不正当手段,进行的影响考试公平公正性的行为。主要表现在:在主观上违背考试目的,影响公平公正;在客观上弄虚作假,获取不当利益;在表象上行为失范违规,破坏考试秩序;在本质上反抗社会约束,个人私欲膨胀。从里及外,考试舞弊践踏社会秩序和法制,妨碍社会正义和公正;破坏政府公信力和社会道德风尚;影响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品性养成和身心健康发展,考试舞弊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的负面影响都是难以估价的[1]。上述几个方面,构成了考试舞弊的外延之所在。

3.国家考试舞弊的界定。国家考试中的诸多违反考试规定的现象与行为,分为主观性或客观性的行为,轻度或严重的行为,影响后果或不影响后果的行为,等等。现代考试组织技术尚无法甄别某违规行为是否为主观或客观因素造成的,因此,只能从客观行为上予以判别和处罚。界定舞弊行为,似乎应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违规不影响考试结果的,如考前考生携带违规物品进入考场,不按要求在规定座位上入座,监考者与某被监考生间存在直系亲属关系,等等;二是违规且影响考试结果的,如考生偷窥他人答案或自带的小抄,考生委托他人替考,等等;三是破坏考试过程的,如攻击考试组织管理人员,在考卷绝密阶段传播试题答案,等等。我们不妨把三类行为依次界定为,违纪行为、舞弊行为和违法行为。如国家考试规定不允许将草稿纸带出考场,不允许在规定时间内交卷出场,考生无论有无意识违反了上述规定,其行为即构成违反考试纪律,属考试违规;而利用违纪带入考场的手抄或电子产品并使用,明显对考试结果产生影响,则属于舞弊行为;破坏国家考试正常进行的,则属于违法行为。国家考试具有其严肃性和独特性,因此即使是把在普通考试中进行的作弊行为,施用在国家考试中,后果也会有不同,制裁惩罚也应不同。在此,在界定舞弊行为时,界定清楚违规、舞弊、违法等概念十分重要。

二、国家考试舞弊的现状、成因及趋势

考试舞弊与考试孪生俱来,舞弊的花式同样充斥着人类智慧,历来是统治阶级的眼中钉、肉中刺。当代市场经济加信息化社会是考试舞弊形式发展最多,速度发展最快,后果发展最严重的时代,防止国家考试舞弊已到了维护国家稳定、维护法制社会、维护社会公信力的重要历史阶段。

1.国家考试舞弊主要现状。在现代历史条件下,市场经济与高科技在国家考试过程中紧密结合,形成利益错综复杂、形式千变多样的考试舞弊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当前国家考试舞弊呈以下三个新走向,一是舞弊目的从单一走向多元:许多舞弊事实上已经从过去单一地追求成绩向追求利益与金钱发展,逐利的和赚钱的团伙越来越多地与考生形成舞弊的共同主体;二是舞弊形式从传统走向现代:舞弊行为正在从夹带纸条、伺机抄袭、替考等考场内的封闭状况,向考场内外相互配合,甚至跨省市考点间的联结作弊,特别是采用网络、手机、电子词典、针孔摄像机、无线电耳机等高科技设备传输信息的方向发展;三是舞弊人员从个体走向团伙:当前所有大规模作弊,无一不是有计划、有组织、有预谋的团伙作弊行为,他们寻找命题、制卷、运输、保管环节中可能出现漏洞,甚至打通考试组织管理者、雇佣替考解题,无所不为,集团成员中有明确目标和分工。所有这些,给当前考试组织管理构架带来三个不适应,一是对防范的范围不适应,防范对象从考生所在的学校(单位)扩大到社会;二是防范技术不适应,防舞弊技术总落后于舞弊技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显得尤其突出;三是处置手段不适应,处理舞弊行为往往仅从道德层面开展,缺乏法律处罚依据,抓获舞弊参与者后,无论政策或法规,尚无有效的惩罚手段,舞弊者尚处无代价或小代价之中。

2.国家考试舞弊的成因探源。国家考试舞弊的成因相当复杂,首先,社会原因是舞弊现象盛行的主要原因。当前,就业压力巨大导致人才选拔竞争加剧,致使舞弊冲动频发,加之国家处在社会转型阶段,道德失范的现实与传统人情的世故相融合、诚信的缺失与利益驱动的相融合等,使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成为舞弊发生的温床。其次,考试法制缺损是舞弊频发的重要原因。到目前为止,处理国家考试舞弊的惟一依据仍停留在有关部门的规章层面,国家关于选考人才的法律几乎还处于空白,舞弊者受处罚成本与舞弊成功收益呈“剪刀差”。最后,高科技利用是舞弊加剧的另一原因。互联网以其覆盖面广、隐蔽性强、传播速度高等优势,事实上已经成为国家考试舞弊的平台,各式各样的高科技设备,使作弊手段越来越高,作弊隐匿性越来越强,而反舞弊技术尚远远落后于舞弊技术,反舞弊在道德层面处于优势,在技术层面却处在劣势。[2]

3.国家考试舞弊的发展趋势。从国家考试舞弊现状来看,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彻底根治国家考试舞弊问题的道路还很漫长,考试舞弊花样将会不断翻新,手段将会更加隐蔽,危害将会日益增大。其发展趋势将体现三个特点:一是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团伙化倾向将更加严重。以营利为目的的考试舞弊团伙,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诈骗、窃取、收买等各种手段,攻击考试管理的薄弱环节,组织化、有分工、有避险经验的舞弊产业链已初见端倪。二是高科技设备技术将被更广泛地运用于考试舞弊,考试舞弊产品的翻新速度越来越快。无线传导、电子信息、生物仿真、纳米技术都正在被运用到舞弊产品中来,使查处发现舞弊更加困难。三是舞弊形式从考场(点)内向考场(点)外延伸,舞弊信息已能够实现全国考点共享。舞弊环节成系统化,在系统外部从报名到参加考试有造假、冒名顶替的舞弊风险,在系统内部从命题、制卷、运输、保管、阅卷、登分等更有因人、因设备、因技术、因管理等因素而促成考试舞弊的风险存在。

三、对国家考试防舞弊策略与措施完善的建议

根据以上对国家考试中存在舞弊现象的分析研究,仅用一般意义上的加强考务管理,强化诚信教育,完善监考措施等防范办法,已难以根治国家考试中的舞弊顽症,要从根本上解决或降低考试舞弊现状,必须从改革和创新现有国家考试组织管理体系和操作技术入手,进而建立新的国家考试组织管理体系和操作系统,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1.明晰考试权利,健全国家考试法规体系。

考试是现代社会甄别人才、资质审定、资源分配的重要手段,为确保考试公平公正,国家必须制定统一的考试法规,对国家考试行使的主体、职权、程序、责任等进行规定,明晰考试权利和处罚,根据国家考试舞弊现状,立法中应该对考试舞弊行为的界定、处罚办法予以明确,特别是对考试舞弊行为的概念和构成要件、行为表述、法定量刑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开展国家考试舞弊犯罪化研究,完善国家的法律体系。

2.改革考试机构,创新国家考试管理系统。

权力是权威性资源的核心基础[3],国家考试权属于国家,国家考试组织机构应该代表政府,考试组织管理应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目前国家考试管理系统应向三个方向迈进,一是成立国家专职考试机构,将各类国家考试整合并归,统一管理;二是各级国家考试组织机构形成由国务院派驻省、省派驻市的垂直管理模式,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三是实行国家考试工作人员资格认证,建立专业化的国家考试管理人员队伍。

3.利用现代技术,重构国家考试模式。

防考试舞弊问题既是社会道德层面的问题,又是技术方法层面的问题。我们认为,现代科学技术能为考试舞弊推波助澜,更能为消除考试舞弊立下战功。从考试技术层面来分析,当前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循序渐进,从宏观上推进,应积极探索研究标准化考试实验,改一考定终身为多考选人才,科学建立考试海量题库,建立专门考试基地和标准化考场,采用网络考试为主的形式,采用指纹身份认证等办法,杜绝替考和偷窥答案等舞弊现象发生;从中观上实施,应改进现有考试技术,如可充分运用现有电子技术和印刷技术的特别,采用一场一卷多卡,甚至多卷多卡的考试形式,如同一张考卷可印刷若干种不同版本,打乱后发放给考生,考生通过在考卷上粘贴条形码的办法进行识别,进行计算机自动阅卷并给出相应成绩;从微观上操作,应加强高科技对抗手段研究,采取多样有效的电子技术防范措施,如采用电子监控术、屏蔽技术、侦探技术等手段来防范高科技作弊情况的发生。

4.完善征信系统,建立社会诚信机制。

国家考试采取社会化报名形式,在报名信息纳入国家考试数据库保存的同时,将考生考试信息中的有关条目与考生社会诚信信息联通,分为若干级别,按规定或权限向社会开放,使考生参加国家考试的诚信状况成为携带终身的个人诚信记号,实现社会共享共用,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诚信风尚作探索。

5.开展多样化考试与录取试点,改革人才选拔办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改革单纯笔试的考试模式,如加大学业水平测试与综合素质评价在录取中的比重,再如扩大重点高校自主招生比例,对基础学科和国家急需专业参考个人志向、爱好、身心条件等[4],采用推荐、日常考察、社会实践、专业技能加试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综合因素作为选拔人才的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1]汪信砚.社会稳定及其基本特征[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版),1999,(1):9.

[2]廖平胜.考试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科技的利与弊篇10

科技发展给了我们多少好处。几千年来,马车变成轿车、火车、飞机;煤油灯变成白炽灯、霓虹灯、节能灯;海角天涯变成近在咫尺、视频聊天、鼠标一点尽知天下事。我认为科技发展是推动人类进程的主要力量。没有了科技的进步,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没有科技,我们哪能吃到各式各样的食物?我们哪能穿上棉衣服,我们哪能住进高楼大厦?所以,我认为:科技发展“利”大于“弊”。

科技的利与弊篇11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关于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这个辨题,我方辨友一致认为科技发展利大于弊。

对方辩友,试问可以发展给了了我们多少好处。几千年来,从马车变成了轿车、火车、飞机;从煤油灯变成了白炽灯、霓虹灯、节能灯;从海角天涯变成了近在咫尺、视频聊天、鼠标一点尽知天下事。我认为科技发展是推动人类进程的主要力量。没有了科技的进步,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没有科技的进步,我们哪能吃到杂交二号?我们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们哪能住进高楼大厦?所以,我方认为:科技发展利大于弊。

对方辩友,你们认为科技发展弊大于利。我也确定,是有一些负面影响。但是,所有的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总有些不好的影响。但你们不能光凭这一点就断定科技发展弊大于利。再说,之所以科技有发展,才能发明出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电池……这麽好的节能环保的产品。虽然有弊端,但是比起造福人类,那就无关痛痒。

对方辩友,如果你说科技发展弊大于利,请问,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坐车来上课,不用中性笔、不用圆珠笔、不用钢笔?你能在一周之内不看电视、不听新闻,不看报纸,不读书,不上网?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吃研发的杂交水稻?不吃面食?不喝饮料?不能不能,你不能也不可能能,因为科技已经和你息息相关,已经和你密不可分!

所以,我方坚持认为:科技发展利大于弊。

科技的利与弊篇12

2010年6月20日,央视《焦点访谈——四、六级考试舞弊调查》,记者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多所大学发现,贩卖答案现象异常猖獗。2011年1月16日,央视《焦点访谈——考研作弊调查》报道,吉林省四平市考区个别人员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在教育考试工作中,我倍感压力,如何还广大考生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教育考试呢?

一、教育考试作弊现象客观存在,作弊手段多样

国家教育考试是指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实施,由经批准的教育考试机构承办,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行的教育考试。

《焦点访谈——四、六级考试舞弊调查》,记者在哈尔滨某高校教学楼附近发现,离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还有20分钟,有人就接到了贩卖答案人员发来的考前答案。a卷快速阅读1—7题答案分别是adcabca。再往下看,听力11—15题答案是abbcd,接下来陆续还有很多答案。记者在考前几天调查发现,通过贴在校园里的小广告购买考前答案,一份考前答案最低只要200元。考生购买答案通常分为考前答案和考中答案。目前由于监管加强,通过手机作弊很难。现在卖答案的不法分子会给作弊考生提供相应的器材,如格尺、手表、橡皮,这些作弊工具看起来很普通,但其中另有玄机。记者发现一种十分隐蔽的耳机作弊工具,竟然比绿豆还小。作弊考生只要把耳机放在耳朵里,戴上一副相当于接收器的眼镜,外面的作弊人员就可以把看到的答案发给考场里的考生。

窥一斑而知全豹,作弊现象确实存在,而且作弊手段日益先进,有组织和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现象频繁发生,甚至出现考试作弊产业化的趋势。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对作弊惩罚的力度

考试作弊的原因种种,主要还是急功近利的思想作祟。倡导诚信为重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倡导诚信为主的社会氛围,帮助考生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这是诚实应对考试、防止作弊的根本策略。社会诚信受到挑战,考生诚信意识受到冲击。市场经济发展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影响是双重的,其中唯利是图思想冲击了社会,如滥发和制假文凭使一些人轻松获利,而单位用人的高消费和人才市场学历的高门槛都给学生错误的信号。社会、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通过道德、行政和法律手段来杜绝考试作弊是需要的,而倡导诚信、诚实应考是抵制作弊的重要措施。

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大作弊惩罚力度。目前《考试法》还没有出台,《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部门规章,法律位阶很低。在规范考试方面的法律严重缺失,对考试作弊的处罚力度不足,从而无法有效遏制或打击考试作弊行为。在工作中有些打击、报复、威胁等侵犯考试工作人员行为都不能得到有力的惩罚,严重打击了监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我认为最好的惩罚应该是在全国建立诚信档案,把诚信档案和个人生活、工作的每个环节联系起来,把考试作弊记入诚信档案,只要社会高度重视诚信档案,中国就将不再是制假大国。

三、多方面配合,发现、防止、打击作弊行为

惩罚作弊行为的前提是发现作弊行为,考试作弊方式多样,我总结如下:替考、考前答案、传统抄袭作弊、考试期间高科技作弊等。根据考试作弊方式,应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发现、防止、打击作弊行为。

替考行为分为考前报名时就替考和考试中替考两种,报名这种替考行为隐蔽行极强,但只要把考试和考试后联系在一起就可以解决问题。如a参加高考,b去上学,只要把高考时的相片、指纹等信息提供给大学比对就可以解决。当然,在实际中,相片的参考价值不大,有很多似是而非的相貌,加之大批量图像采集,不可能清楚,个人感觉不能作为主要依据。考试中的替考行为也应主要采用指纹、计算机容貌识别等高科技且唯一性的技术手段来辨别。

针对考前答案现象,应严格检查试卷各个环节,排除试卷外泄的可能。同时在制作试卷时不要只制一套试卷或ab卷,从技术角度完全可以一套题改变题号生成n套试卷,n应大于10,随机分发给考生,每套试卷配套对应的答题卡,答题卡上含有题序,阅卷时按照答题卡上的题序匹配正确答案,这样n套正确答案可以解决考前答案的问题。

针对传统抄袭等作弊方式,需要从增强考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入手,做到“三不”:不接受条子、不传递信息、不参与作弊,要切实增强纪律观念、责任感、积极性。

高科技作弊方式日新月异,监考老师已经很难发现。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重视高科技作弊,在提高防作弊的科技手段的同时,精细化教育考试环节,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要针对无线耳机等设备,配备无线耳机探测器,并做到每考场一台;针对笔、橡皮、尺等常用作弊文具,可以禁止考生自带,由监考老师统一发放;手表禁止带入,考试有统一考试时间,由监考老师提醒或设置考场时钟等措施解决。

此外,公安部门也要采用切实手段,打击作弊团伙的产业链,尤其是宣传渠道,主要从大学校园小广告、作弊宣传网站入手,净化校园和网络环境。

维护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开,需要教育考试部门、纪检、公安、无线电监管等部门通力协作,全方位监督、检查、打击,重点是营造诚信为主的社会氛围与严惩作弊两手都要硬,共同为广大考生营造公平公正的和谐考试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宗曦,李日波,李峥.高考中的高科技作弊及治理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