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应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12-25 02:03:28

经济效应论文

经济效应论文篇1

【论文摘要】 反倾销是一把双刃剑,对各方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对进口国,反倾销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有一些负面效果;而对于出口国,影响则主要是负面的。 【论文关键词】 反倾销进口国出口国经济效应 一、反倾销对进口国的正面影响 1.有效调控进口,维护市场秩序 随着关税水平的不断降低,反倾销调控进口的作用日益加强。反倾销不仅能通过征收反倾销税来直接调控进口,而且能够通过直接调控的扩散效应,对国外出口商施加影响。反倾销能够对国外的倾销行为产生威慑效果。一旦国外出口商意识到其倾销必将或很可能受到制裁,那么他们从长远利益出发,就会主动规范其出口秩序。因此,反倾销具有调控进口、维护市场秩序的作用。 2.保护相关产业,维护社会稳定 倾销会对进口国的产业造成实质性的损害,造成企业减产,失业率上升。反倾销措施的实施,有效遏制了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倾销行为,扩大了企业的产量,增加了就业。另外,遭受倾销冲击的往往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如果这些产业受倾销冲击而垮掉,必将阻碍该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大量的失业,威胁该国的经济安全。因此,反倾销对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3.改善出口环境,促进外商投资 以中国为例,近十年来,中国面临相当严峻的出口贸易环境。为了有效遏制国外对华滥用反倾销的势头,尤其是遏制歧视性的反倾销的做法,开展进口反倾销调查可以起到有效的威慑作用,减少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滥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出口贸易环境。此外,反倾销能限制国外对华出口,那些急于打开中国市场的国外公司可能会由“贸易进入”转为“投资进入”,即反倾销能促进外商投资。 4.有利于下游产业的长远利益 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是一条供应链上相互作用的环节。通常,国外在上游产业搞倾销,目的就是要整垮进口国的上游产业。虽然在倾销阶段,进口国下游产业可能会暂时得到一定实惠,但如果进口国的上游产业因倾销的冲击而垮掉,国外的出口商又会依靠垄断而卖高价,把它当初低价销售的损失加倍地补回来。因此,虽然短期内反倾销使下游企业原料采购成本上涨,但从长远看,反倾销有利于下游产业的利益。 二、反倾销对进口国的负面影响 1.损害了国内消费者的利益,减少了社会福利 进口国对某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实际上是损害了国内消费者的利益,因为消费者要付更高的价格购买征税产品,使国内消费者失去了从低价进口中可以得到的好处,消费者剩余减少。从短期来看,反倾销是以牺牲国内其他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保护特定的商品生产者。按照自由贸易增加世界总福利的理论,整个国家的整体福利水平比征税前下降了,产生了净福利损失。 2.以倾销产品作为原料或中间产品的产业发展受阻 某一特定产业的发展既会受到政府对其销售产品征税的影响,也会受到对它的中间品或原料投入征收关税的影响。反倾销的结果使进口国被征收反倾销税的产品的进口量减少,从而国内同类产业或相似产业会因此而获得发展的空间。由于反倾销税的直接承担者是进口商,使进口成本提高,并因此而使那些以这些进口产品为中间投入品的进口国生产企业的成本增加,使其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 3.限制了进口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反倾销对进口国的出口贸易也会带来危害。根据WTO 的规定,各成员国可以正确、合理地采用反倾销措施来抵制外国商品的低价倾销。因此,反倾销已经成为应对不公平竞争合理、有效的手段;对于滥用反倾销措施,各成员国拥有回击的权利,可以采用反倾销措施来抵制外国商品的倾销。因此,由于他国对反倾销的反感和报复,进口国的出口贸易也可能会更多地受到反倾销指控,使其出口贸易的发展受到限制。 三、反倾销对出口国的经济效应 1.降低出口国的出口规模 反倾销会严重阻碍该产品在进口国市场的销售,市场被迫缩小,甚至完全退出市场,对出口国的产品出口起到限制作用。结果也可能是进口税率上升,商品的成本提高,难以销售。反倾销会令进口商徘徊观望,或从他国进口。为了避免经营风险,进口商多将其贸易转移到第三国。另外,反倾销可能会使出口方不但失去一国的市场,而且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因为同一种产品遭受反倾销后,另一国也可能采取同样的行动。 2.冲击了市场 出口商品 被征收反倾销税后,在暂时来不及转移市场或转移市场无望的情况下,势必要返销国内市场,导致出口商品的非正常回流,冲击国内市场。在返销品的价格与国内市场同类商品的价格相当的情况下,出口商品势必会因其较好的质量和新颖的款式而使其销量高于内销产品。这必然会冲击国内市场上的同类商品或替代品,造成相关企业产品积压,库存加大,甚至迫使一些企业停产。 3.减少了社会净福利 反倾销减少了出口国的净福利,因为反倾销会给出口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或是因为败诉而退出市场,或是因为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财力和精力才赢得了胜诉。巨额的反倾销税往往不仅使出口商损失惨重,而且可能会导致企业倒闭,大量的工人失业。反倾销缩小了出口国企业的能力,降低了经济实力,减少了就业机会,从而减少了社会财富总量,也就降低了社会净福利。 4.阻碍了出口国对外资利用的发展 反倾销会使跨国公司对出口国投资造成不良影响。仍以中国为例,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在中国出口总额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处于上升趋势。反倾销的结果会使得这些企业逐渐减少或丧失其海外的市场份额,势必危及外商投资者的利益,影响其投资的信心。这对中国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利用外资的扩大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可能造成外国投资者撤资,进而影响出口国经济的利益。

经济效应论文篇2

一、税收的经济增长作用

(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税收的作用

经济效应论文篇3

【论文摘要】 文章阐述了对外投资在我国的经济效应,接着分析了当前我国对外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对外投资健康快速发展的一些对策。 【论文关键词】 中国对外投资 经济效应 对策 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必须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从而获得更多的开放利益。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众所周知,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是对外开放相辅相成的两面,二者应该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外投资的规模要远小于吸引外资,按照邓宁(Dunning,2002)的投资发展周期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且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这种状况是正常也是在所难免的,但伴随我国经济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对外投资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会逐渐呈现出来,这一点已由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历所证明。因此,研究中国对外投资就具有了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对外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中国要在本世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解决好经济增长与就业这两个重要问题。一方面,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高度重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另外,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就业问题始终是国家关注的一件大事,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对外投资创造的各种效应来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就业问题。于是,下文拟从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两方面来探讨对外投资的经济效应。 1.经济增长效应 (1)生产要素配置效应。生产要素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源泉,而我国生产要素结构比例严重失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于是,必须通过国际交换,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为此,对外投资将发挥重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更好地利用国外自然资源。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比较短缺的国家,耕地和水,石油天然气、森林、橡胶、铜铁矿、等重要资源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则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稀缺资源,现在已经在大比例地进口,有人估算到201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将接近或超过50%(江小娟,2004),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我们不能完全依赖进口,因为它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外投资参与国际资源开发,与那些资源丰富但缺少开发能力的国家合作,并且拥有对稀缺资源的股份,以保证我国重要资源供给的长期安全性。②更好地利用国外先进技术。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综合技术实力还是比较低的,人均技术水平也急待提高。到目前为止,我国利用国外技术资源的主要方式是引进资金与技术,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仅凭国外引进已远远不够,对外投资可通过两种方式来利用国外技术资源。一种是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到海外人力资源密集的地方设立研发中心或者设计中心,这不仅可以利用和发展原有的技术优势,还能够保持和寻求新的技术优势(马亚明等,2003)。另一种是到海外收购或兼并有核心技术的国外企业,通过利用已有的核心技术、顾客资源和品牌优势,我们可以提高技术效率和技术竞争优势,从而缩短时间、降低风险,迅速获取经济效益(李蕊,2003)。③获得更多国外资本。中国对外投资极大地拓宽了利用国外资本的渠道,因为它不仅增加了我国的外汇收入,而且从东道国或国际金融市场上筹措到大量资金,由于实现了资本积累,从而突破了企业发展的资本瓶颈,结果企业可以扩大经营规模、优化资本结构、促进技术升级,实现企业良性发展。 (2)产业结构优化效应 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工作的重点,由于我国还未实现工业化、信息化与现代化,加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们必须抓住对外开放的契机利用对外投资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①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现在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经济效益不好,企业发展滞缓,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商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失衡所致,并非完全归因与产品的质量、层次与水平。其实传统产业的大部分产品适应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通过对外投资,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这些生产能力,将使这些资产继续发挥作用、促进国内结构调整,减轻国内企业困境。②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面对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一国的综合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发 展水平,而高新技术则是其集中体现。然而,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大量的技术开发投入,许多生产项目需要巨额投资,如果小批量生产,不能弥补前期的大量投资,企业就不会有投资的积极性。我国国内市场虽然容量巨大,但相对于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国内需求不足,必须以全球市场为目标,才能进行大规模生产和经营。因此,通过对外投资到国外市场与对手一起竞争将加速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此同时,国外企业的技术扩散也为我们高新技术发展提供了示范作用。 2.就业效应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对外投资则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一条主要途径。它对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一是刺激效应,二是置换效应。前者是指对外投资导致国内就业增加,后者则是指国内就业被国外替代造成就业减少。对外投资主要通过增长出口来刺激就业,它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越来越明显,它的作用机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的跨国经营特别是对外投资办厂首先会带来资本品的出口,从而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出口,这必然会给国内就业产生拉动作用;第二、对外投资中的境外加工贸易中,所需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大多是从国内进口,增加了对国内产品的需求,关联产业的就业需求增加;第三、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国际化竞争力增强,加深了对国际市场的了解,扩大了本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从而会拉动对母公司产品的出口,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就业;第四、我国对外投资多以制造业为主,相对而言,服务业的发展比较滞后,而在国外投资的竞争压力将会提高我国的服务水平,由于服务业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增加就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伴随对外投资规模的逐渐扩大,将对我国就业产生积极影响。 就对外投资的置换效应而言,目前在我国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对外投资对就业置换效应的强弱与母国对外投资的动因有密切关系,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一个重要动因是寻求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而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原因是带动出口和更好的利用国外资源,使生产要素配置更趋合理,再加上我国本身所具有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在长期内不会改变,这决定了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不会舍近求远,而会充分利用这个比较优势。所以对外投资对我国就业的置换效应很小。总之,对外投资不会减少国内的就业需求,相反会因为对出口的带动和服务业的刺激而扩大关联行业的就业需求,所以对外投资有明显的就业正效应。 二、目前中国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1.宏观规划和管理不够完善 由于国家及政府鼓励和支持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外投资,所以许多不具备条件的企业也急于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但它们在企业制度、技术能力、人力资源、品牌优势等方面均未达到进行国际经营的实力。政府在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健全之处,同时对企业到国外投资的资格认定、业绩评估、过程管理等方面也还有许多不完善,造成了对外投资的企业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企业未达到对外投资的预期目标。 2.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虽然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规模较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国外企业相比差距仍很大,在竞争中常常处于劣势。企业的投资规模偏小直接限制了规模经济的形成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发挥;另外工作人员少,大多数企业只有几人或十几人,很少有几十人的,致使他们难以进行有效的分工与协作,导致企业很难沿着正常轨道顺利发展。 3.技术研发能力薄弱 由于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规模较小,资本相对稀缺,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资金并不充裕,特别是对外投资主体多以资源开发和贸易性开发投资为主,它们缺少技术创新的动力与压力,另者,我们对海外企业人才的培养也不够重视,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与管理人才,结果我国对外投资行业的核心技术、创新水平、国产化程度并不高,核心技术仍来自于国外,自身没有升级换代的能力,这意味着要受制于人,且在市场形式变化时没有回旋余地。 4.企业管理水平偏低 由于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的历史不长,经验不多,所以对海外投资的管理存在许多不足。首先,中国对外投资的大部分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它们在人事管理中往往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及人员变换机制,多数民营企业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其次,对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不严格,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再次,企业投资决策欠妥。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缺乏足够市场调研,对市场需求和产品规模论证不够,投资企业的产品存在着市场需求较小或生产规模不经济问题,对重大事项的定夺 缺乏影响力,在选择合作伙伴方面经验不足;最后,对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往往存在着经营者谋取私利而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 三、促进中国对外投资良性发展的对策 1.加强政府宏观规划和管理,为企业对外投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要防止“定指标”“下计划”式的发展方式,避免盲目发展、一哄而上,政府要做到真正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和长期发展潜力为目的,讲求实效;同时政府要简化审批手续,完善登记制度,加强对企业海外投资项目的监管 2.制定和完善促进企业对外投资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许多规章制度来规范对外投资企业的行为,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和国外投资状况的不确定性,我国的企业还面临着来自诸多方面的风险。国家应鼓励支持国内有实力的各种投资主体开展对外投资,并在企业融资、税费负担、权益保护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持;另外要为企业提供风险分担机制,形成境外投资风险保障机制,鼓励企业前去投资。 3.加强企业自身建设,积极推进企业改革 要实现对外投资的健康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且急迫的是提高企业自身素质,从根本上增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体而言,要至少作好以下几项工作:其一、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标准强化企业制度建设,形成企业多方利益主体的制衡机制,借鉴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经验,逐渐改进完善企业制度;其二、加大企业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力度,将自我技术创新同技术模仿改进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其三、形成人才选拔、任用、转换、培训等一整套良性循环机制,使我国在同国外公司的竞争中始终保持人才优势。 参考文献: Dunning ,John. H. The selected essays of John. Dunning[M]. Edward Elgar.2002 潘岳主编:中国对外投资发展战略[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江小涓:吸引外资、对外投资和中国的全面小康目标[J]国际贸易问题,2004,(1) 马亚明等:技术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扩散的分析框架[J]南开经济研究,2003,(4) 李蕊:跨国并购的技术寻求动因解析[J]世界经济,2003,(2)

经济效应论文篇4

【论文摘要】 文章阐述了对外投资在我国的经济效应,接着分析了当前我国对外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对外投资健康快速发展的一些对策。 【论文关键词】 中国对外投资 经济效应 对策 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必须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从而获得更多的开放利益。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众所周知,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是对外开放相辅相成的两面,二者应该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外投资的规模要远小于吸引外资,按照邓宁(Dunning,2002)的投资发展周期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且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这种状况是正常也是在所难免的,但伴随我国经济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对外投资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会逐渐呈现出来,这一点已由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历所证明。因此,研究中国对外投资就具有了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对外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中国要在本世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解决好经济增长与就业这两个重要问题。一方面,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高度重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另外,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就业问题始终是国家关注的一件大事,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对外投资创造的各种效应来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就业问题。于是,下文拟从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两方面来探讨对外投资的经济效应。 1.经济增长效应 (1)生产要素配置效应。生产要素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源泉,而我国生产要素结构比例严重失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于是,必须通过国际交换,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为此,对外投资将发挥重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更好地利用国外自然资源。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比较短缺的国家,耕地和水,石油天然气、森林、橡胶、铜铁矿、等重要资源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则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稀缺资源,现在已经在大比例地进口,有人估算到201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将接近或超过50%(江小娟,2004),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我们不能完全依赖进口,因为它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外投资参与国际资源开发,与那些资源丰富但缺少开发能力的国家合作,并且拥有对稀缺资源的股份,以保证我国重要资源供给的长期安全性。②更好地利用国外先进技术。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综合技术实力还是比较低的,人均技术水平也急待提高。到目前为止,我国利用国外技术资源的主要方式是引进资金与技术,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仅凭国外引进已远远不够,对外投资可通过两种方式来利用国外技术资源。一种是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到海外人力资源密集的地方设立研发中心或者设计中心,这不仅可以利用和发展原有的技术优势,还能够保持和寻求新的技术优势(马亚明等,2003)。另一种是到海外收购或兼并有核心技术的国外企业,通过利用已有的核心技术、顾客资源和品牌优势,我们可以提高技术效率和技术竞争优势,从而缩短时间、降低风险,迅速获取经济效益(李蕊,2003)。③获得更多国外资本。中国对外投资极大地拓宽了利用国外资本的渠道,因为它不仅增加了我国的外汇收入,而且从东道国或国际金融市场上筹措到大量资金,由于实现了资本积累,从而突破了企业发展的资本瓶颈,结果企业可以扩大经营规模、优化资本结构、促进技术升级,实现企业良性发展。 (2)产业结构优化效应 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工作的重点,由于我国还未实现工业化、信息化与现代化,加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们必须抓住对外开放的契机利用对外投资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①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现在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经济效益不好,企业发展滞缓,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商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失衡所致,并非完全归因与产品的质量、层次与水平。其实传统产业的大部分产品适应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通过对外投资,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这些生产能力,将使这些资产继续发挥作用、促进国内结构调整,减轻国内企业困境。②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面对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一国的综合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发 展水平,而高新技术则是其集中体现。然而,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大量的技术开发投入,许多生产项目需要巨额投资,如果小批量生产,不能弥补前期的大量投资,企业就不会有投资的积极性。我国国内市场虽然容量巨大,但相对于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国内需求不足,必须以全球市场为目标,才能进行大规模生产和经营。因此,通过对外投资到国外市场与对手一起竞争将加速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此同时,国外企业的技术扩散也为我们高新技术发展提供了示范作用。 2.就业效应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对外投资则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一条主要途径。它对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一是刺激效应,二是置换效应。前者是指对外投资导致国内就业增加,后者则是指国内就业被国外替代造成就业减少。对外投资主要通过增长出口来刺激就业,它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越来越明显,它的作用机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的跨国经营特别是对外投资办厂首先会带来资本品的出口,从而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出口,这必然会给国内就业产生拉动作用;第二、对外投资中的境外加工贸易中,所需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大多是从国内进口,增加了对国内产品的需求,关联产业的就业需求增加;第三、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国际化竞争力增强,加深了对国际市场的了解,扩大了本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从而会拉动对母公司产品的出口,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就业;第四、我国对外投资多以制造业为主,相对而言,服务业的发展比较滞后,而在国外投资的竞争压力将会提高我国的服务水平,由于服务业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增加就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伴随对外投资规模的逐渐扩大,将对我国就业产生积极影响。 就对外投资的置换效应而言,目前在我国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对外投资对就业置换效应的强弱与母国对外投资的动因有密切关系,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一个重要动因是寻求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而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原因是带动出口和更好的利用国外资源,使生产要素配置更趋合理,再加上我国本身所具有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在长期内不会改变,这决定了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不会舍近求远,而会充分利用这个比较优势。所以对外投资对我国就业的置换效应很小。总之,对外投资不会减少国内的就业需求,相反会因为对出口的带动和服务业的刺激而扩大关联行业的就业需求,所以对外投资有明显的就业正效应。 二、目前中国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1.宏观规划和管理不够完善 由于国家及政府鼓励和支持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外投资,所以许多不具备条件的企业也急于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但它们在企业制度、技术能力、人力资源、品牌优势等方面均未达到进行国际经营的实力。政府在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健全之处,同时对企业到国外投资的资格认定、业绩评估、过程管理等方面也还有许多不完善,造成了对外投资的企业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企业未达到对外投资的预期目标。 2.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虽然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规模较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国外企业相比差距仍很大,在竞争中常常处于劣势。企业的投资规模偏小直接限制了规模经济的形成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发挥;另外工作人员少,大多数企业只有几人或十几人,很少有几十人的,致使他们难以进行有效的分工与协作,导致企业很难沿着正常轨道顺利发展。 3.技术研发能力薄弱 由于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规模较小,资本相对稀缺,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资金并不充裕,特别是对外投资主体多以资源开发和贸易性开发投资为主,它们缺少技术创新的动力与压力,另者,我们对海外企业人才的培养也不够重视,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与管理人才,结果我国对外投资行业的核心技术、创新水平、国产化程度并不高,核心技术仍来自于国外,自身没有升级换代的能力,这意味着要受制于人,且在市场形式变化时没有回旋余地。 4.企业管理水平偏低 由于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的历史不长,经验不多,所以对海外投资的管理存在许多不足。首先,中国对外投资的大部分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它们在人事管理中往往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及人员变换机制,多数民营企业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其次,对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不严格,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再次,企业投资决策欠妥。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缺乏足够市场调研,对市场需求和产品规模论证不够,投资企业的产品存在着市场需求较小或生产规模不经济问题,对重大事项的定夺 缺乏影响力,在选择合作伙伴方面经验不足;最后,对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往往存在着经营者谋取私利而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 三、促进中国对外投资良性发展的对策 1.加强政府宏观规划和管理,为企业对外投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要防止“定指标”“下计划”式的发展方式,避免盲目发展、一哄而上,政府要做到真正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和长期发展潜力为目的,讲求实效;同时政府要简化审批手续,完善登记制度,加强对企业海外投资项目的监管 2.制定和完善促进企业对外投资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许多规章制度来规范对外投资企业的行为,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和国外投资状况的不确定性,我国的企业还面临着来自诸多方面的风险。国家应鼓励支持国内有实力的各种投资主体开展对外投资,并在企业融资、税费负担、权益保护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持;另外要为企业提供风险分担机制,形成境外投资风险保障机制,鼓励企业前去投资。 3.加强企业自身建设,积极推进企业改革 要实现对外投资的健康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且急迫的是提高企业自身素质,从根本上增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体而言,要至少作好以下几项工作:其一、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标准强化企业制度建设,形成企业多方利益主体的制衡机制,借鉴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经验,逐渐改进完善企业制度;其二、加大企业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力度,将自我技术创新同技术模仿改进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其三、形成人才选拔、任用、转换、培训等一整套良性循环机制,使我国在同国外公司的竞争中始终保持人才优势。

经济效应论文篇5

一、引言

外国直接投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它对投资国以及东道国以及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通过对103个国家的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这些国家中只有4个国家没有对FDI提供任何优惠。1991至2000年期间,世界各国共有1185项FDI政策改革,其中1121项是朝着有利于吸引FDI的方向改进。可见,世界各国对FDI的重视是日益加深的。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截至2005年6月底,全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30153个,合同外资118271.9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59061.64亿美元。2002年,中国引资总额更是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取得这样的成果是和我国吸引FDI的大量相关优惠政策是分不开的。一般而言,吸引FDI的优惠政策包括财政优惠、金融优惠和其他优惠工具。在这三种优惠政策中,财政优惠中的税收优惠应用最为广泛,这也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爆发一轮轮全球减税浪潮的重要原因。但有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首先,就是与税收优惠政策相关的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分析问题;其次,我们应该深入的分析一下税收优惠政策在FDI的选址过程中究竟对最后的决策产生多大的影响,也就是他对决策的影响权重究竟有多大。这也正是本文分析的重点。应该说对于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经济效应的研究早已开始。国外的有鲁特和艾哈迈德(Root&Ahmed,1978)、德弗罗和弗里曼(Devereux&Freeman,1998)、杰克。明茨和托马斯。齐奥普洛斯(JackM.Mintz&ThomasTsiopoulos,1992)、格罗普和科斯蒂尔(Gropp&Kostial,2000)、Blomstrom&AriKokko(2003)等等,它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税收因素在外资投资决策中的影响力度大小及其经济效应。从国内来看,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期间和2001年入世前后,有关FDI的国民待遇和税收优惠问题就曾经受到学界的关注。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市场基础的发展和完善,2004年我国开始了第二轮税制改革,这其中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合并问题成为这次改革的重点,关于FDI的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的探讨再次成为了学界的焦点。

二、FDI税收优惠政策的理论依据及工具选择

对于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最具有说服力的解释是“幼稚工业说”,其基本要义与国际贸易理论中支持保护措施的幼稚工业说是完全相同的即:在一国某一产业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规模小,技术也不十分成熟,生产的成本较高,该国在这一产业不具有比较优势。如果能够引入外国资本,并以此带动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引进以及随着东道国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与完善,那么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技术的成熟与进步,东道国该行业生产的平均成本将下降,从而使东道国获得在这一产业的比较优势。可是,由于存在着市场缺陷或失效的现象,完全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实现这一目标的。比如,由于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可能因无法判断企业某一投资项目是否能够盈利而对投资于该项目望而却步,于是出现投资不足。所以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的介入以弥补市场调控的缺陷,使投资能够反映某一项目在长期内降低成本的潜力。

在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的过程中,许多国家采取了多种税收优惠方式相互配合,避免了政策目标的模糊性和调节对象的单一性,其具体做法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直接优惠方式,通常表现为免税期和低税率;二是间接优惠方式,通常表现为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和亏损结转。直接优惠方式和间接优惠方式的运行结果是不一样的。直接优惠方式的特点是对税收直接免除,这不但造成税收收入的流失,而且容易造成钻政策空子逃避税收。间接优惠方式的特点是对税收的间接减免,这种形式是允许企业在合乎规定的年限内,分期缴纳或延迟缴纳税款,其税收没有放弃,有利于体现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保障国家税收收入。因此,不少学者认为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优惠方式要比减免税更为有效。发达国家一般较少或很谨慎地使用直接优惠方式,主要以间接优惠为主。即使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逐渐由以直接减免税为主转向以间接优惠引导为主。

三、FDI税收优惠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

(一)FDI税收优惠政策的成本收益分析

税收优惠政策最直接的成本就在于税收优惠直接减少了一国的税收收入。而且在当前税收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各个国家甚至在某个国家范围内的不同地区会出现以争夺FDI为目的的税收优惠竞争,从而导致过度“慷慨”的税收优惠,这不仅造成大量财政收入的减少,而且将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扭曲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除此之外,针对FDI的税收优惠政策还会诱发资本外逃、政策性寻租、转移利润和逃避税等行为,这些非直接的、隐性的成本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甚至他们会占到优惠政策总成本的很大比重。资本外逃形成假外资,也就是国内资金为了获取外资所拥有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各种途径在境外绕一圈之后以FDI的形式回到国内。从2000年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看,我国贸易顺差241亿美元,FDI约为400亿,但外汇储备比1999年增加了93亿,差额高达550亿美元,这么大的误差很难完全计入“误差与遗漏”项下。所谓政策性寻租是指,因为很多的优惠政策都是有一定的裁量空间的,甚至于某些部门和地方有较大的政策决定权,这就给寻租行为留下了巨大的空间。从而在引进等量FDI的情况下,大量的腐败官员和利益集团又从中分一杯羹,而国家利益则受到侵害。跨国企业大量的转移利润的行为以及关联交易、转让定价等各种其他逃避税行为,造成大量资金的流失。世界银行中国代表处估计,1995年我国对外资实行税收优惠而让渡的税收利益达到了660亿人民币。有关专家估计,外资企业利用关联交易在我国每年避税300亿以上。应该说很多FDI之所以进行投资,其看中的往往不单纯是直接的税收优惠,而是与这些优惠政策相关的潜在的利益优惠,所以后三种成本虽然难以精确计算,但我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税收优惠政策最直接的收益即是吸引来大量的FDI,而FDI进一步对引资国产生各种积极的影响,概括起来这些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本形成效应。FDI的引进,尤其是与之相伴的实物资源的流入,以及由此引致的母国相关企业的追加或辅助投资,有效缓解了我国隐性的投资不足。(2)技术进步效应。FDI的增长促进了中国工业技术的进步,其“示范”效应及其于与前向和后向企业的交易互动关系促进了先进技术、技能和管理经验在国内的扩散。(3)结构调整效应。FDI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升了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水平,通过打破引资国产品出口的路径依赖,推动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4)外贸拉动效应。FDI带来了贸易替代效应、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补充效应和市场扩张效应,有利于引资国接近国际市场,增加出口,优化出口结构。(5)就业拉动效应。FDI通过在国内大量创办新企业和产业关联效应,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同时,其对国内员工的职业培训和企业员工的“干中学”效应,有效推动了引资国国内劳动力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创新研发能力的提升。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FDI税收优惠政策的成本收益大量体现为间接效应,相关的精确的数据很难取得,所以这就给本应该量化的成本收益分析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但这样的分析同样有它的现实意义,它让我们更加理智、客观地看待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

(二)税收优惠政策对FDI投资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力分析

1.影响FDI投资区位选择的一般因素分析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itedNationConferenceonTradeandDevelopment,简称UNCTAD)设计了一套决定国际直接投资的区位因素。UNCTAD按照动因的不同将FDI分为了四大类,他们投资区位选择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是不同的。市场开发型的FDI重点考虑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市场增长率、关税、国民待遇、运输成本等因素;资源开发型的FDI重点考虑原材料可获得性和成本、劳动力成本、技能等因素;战略资产增加型的FDI重点考虑技术或战略资产、当地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等因素;追求效率型的FDI重点考虑规模经济、投入品成本、基础设施、运输成本、供应商及分销商的集聚水平等因素。应该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复杂的因素体系,税收因素只是FDI投资决策考虑的众多因素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且,吸引FDI的优惠政策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而言,吸引FDI的优惠政策包括财政优惠、金融优惠和其他优惠工具。财政优惠主要包括降低公司所得税税率、亏损结转下期、免税期、投资补助、投资额纳税抵免、对国外红利、利息派发的税额减免、对长期投资收益优惠待遇、对合格支出的增税减免、零关税或低关税、基于就业的减免、对价值增值的税额抵免、对外国硬通货所得的税额抵免和税额减免等。金融优惠主要包括补助金、补贴贷款、政府参股、优惠费率、政府保险或贷款承诺等;其他优惠包括基础设施补贴、服务补贴、市场优先、外汇优惠待遇等。

2.FDI税收优惠政策影响力分析

国外的相关分析可以说是由来已久了。鲁特和艾哈迈德(Root&Ahmed,1978)利用41个发展中国家1966~1970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他们依据年度人均FDI的流入量,把这些国家分为没有吸引力的、具有适度吸引力的和具有高度吸引力的三类国家。44个变量被选择当做潜在重要的影响因子,以鉴别这三类国家组。在6个与政策相关的影响因子中三个与税收水平相关,其中公司税率被证明是鉴别三类国家组的有效影响因子。然而,税收激励法规和税收宽免没有被证实是有效的影响因子。德弗罗和弗里曼(Devereux&Freeman,1995)发现税收对资本是选择在国内投资还是国外投资的决策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税收却影响了FDI的区位选择。杰克。明茨和托马斯。齐奥普洛斯(JackM.Mintz&ThomasTsiopoulos,1992)在对中欧和东欧的转型经济国家外国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进行研究后发现,税收优惠并不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有效方法。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分析,他们发现,大多数情况下税收优惠在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中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只有两种例外情况,那就是极端高的税收水平以及所谓的自由资本。除此以外,不同国家间微小的利润税差异不可能对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格罗普和科斯蒂尔(Gropp&Kostial,2000)的研究方法力求在减少非税因素干扰的基础上,分析税收对FDI流动的影响。这一研究运用了OECD国家1988~1997年的数据,建立了FDI流动和法定税率以及其他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方程式,进行回归分析,考察税率变化对FDI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税率变化对FDI流动有着显著影。Blomstrom和AriKokko(2003)指出跨国公司主要是被东道国强大的经济基础所吸引,其中最重要的是市场规模和实际收入水平,其次还包括东道国的技能水平、基础设施有利于高效专业化生产的其他资源的可用性,贸易政策、政治和宏观经济稳定也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基础条件相差不多时,税收优惠这一直接的优惠手段的作用会比较明显,如果一个国家单纯的运用税收优惠手段而不重视其他条件的培育,那么税收优惠对FDI的影响是很小的,至少它的吸引力不会太长久。

国内的学者在这一领域的著述也是很多。高培勇(1997)认为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以优惠促开放”的政策极大的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但他同时指出差异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造成了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有害市场公平竞争等问题,而且他认为税收优惠只能说是吸引FDI的众多环境因素之一。马拴友(2001)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税收优惠和税收优惠预期与外商投资是正相关的关系,但我国惊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汇率水平的变化也是FDI投资的重要诱因。梁琦(2003)对中国外国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其得到的实证结果中,开放度、关联度和优惠政策变量都具有正的估计系数,而反映市场有效需求的指标的估计系数为负。而且,地区开放度的影响大于地区产业关联,地区产业关联的影响又大于地区对吸引外商投资而采取的优惠政策的影响。徐思嘉,麦挺(2004)同样认为曾经在中国引进外资中起重要作用的优惠政策已经退居次要地位,外商现在更为看重的是地区开放度和地区产业关联程度。夏杰长。李朱(2004)分析认为作为资本和公司在国家、区域间的流动性增大的结果之一,利用税收激励吸引FDI的诱惑将增大;但在存在巨大政治和制度风险的环境中,跨国公司对税收制度的稳定性和简单性比税收优惠赋予更高的价值。

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FDI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是有其理论及现实依据的。国内外学者对FDI税收优惠政策的看法虽然存在一些争议,但是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是比较一致的。首先,税收优惠政策对FDI的地区和结构分布是有影响的,在资本流动加剧的今天,它是一个不能轻易放弃的引资手段;第二,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度的把握,并且相关优惠措施一定要明确、科学、合理,以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决策程序将负面效应控制在最小;第三,单纯的税收优惠政策决不是吸引FDI的长久之计,必须注重国家市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法规制度的完善等问题,否则的话,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将得不偿失。

具体而言,个人认为我国针对FDI的税收优惠政策应作出如下调整:首先,对中央各部委尤其是各地方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整顿,清理违法优惠,调整过度优惠,规范合理优惠,切实避免地方间和部门间的恶性税收优惠竞争,鼓励地方依靠各自不同地区的区位和要素禀赋来吸引外资。第二,继续坚持适度的税收优惠政策,但要以“总量控制、结构调整”为原则,逐步将FDI向国民待遇的方向调整。第三,细化税收优惠政策条款和实施领域,尤其将优惠政策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结合,改变过去“大优惠”的思路,使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第四,加强对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外资公司的监管力度,有效防止关联交易行为等避税行为的发生,减少税收优惠政策的不必要成本。第五,采取符合WTO要求的方式,实行税收优惠,通过建立双边、多边协议创造更加灵活的优惠机制来适应宏观经济因素的多变性。第六,在实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加强公平效率的市场环境的培育,社会公用基础设施的改善,行政机关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社会法律制度的完善,应该说这些方面才是能否吸引到FDI的根本决定条件。

参考文献

[1]高培勇。演变中的中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J].涉外税务,1997,(8)。

[2]马拴友。税收优惠与投资的实证研究[J].税务研究,2001,(10)。

[3]梁琦。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与产业集聚[J].世界经济,2003,(9)。

[4]徐思嘉,麦挺。外国直接投资的福利效应与激励政策———兼论中国外资激励政策调整[J].改革,2004,(2)。

[5]夏杰长,李朱。税收政策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影响的国外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4,(6)。

[6]刘建民,印慧。外商直接投资税收优惠政策国际比较与借鉴[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11)。

[7]林静。FDI与税收政策的思考[J].管理与财富,2004,(12)。

[8]闻媛。税收差别政策与外商直接投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对FDI影响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11.

[9]Blomstrom&AriKokko著,赵学尽,黄克臣译。外国直接投资激励经济学[M].经济资料译丛,2003,(2)。

[10]UNCTAD.IncentivesandForeignDirectInvestment,1996.

[11]RootandAhmed.TheInfluenceofPolicyInstrumentsonManufacturingDirectForeignInvestmeninDevelopingCountries,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1978,9(3)。

经济效应论文篇6

由于事实上采取了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近年来随着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持续增长,为保证人民币汇率稳定,中国的外汇储备不断攀升,业已超过3000多亿美元;与此同时,自2002年2月起美元对欧元和其它主要工业国家货币持续贬值,人民币相对其它货币也在相应贬值。这一现象已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国内外有关人民币具体低估幅度的看法较多,其中以美国高盛公司经济学家胡祖六的估计值最大,约为15%.近来,国外不少经济学者及政策制定者纷纷提出中国应对人民币重新估值,某些日本学者和政府官员甚至指责人民币弱势是向世界,尤其是向日本输出通货紧缩。因此,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政治角度,人民币均面临前所未有的升值压力。

在进出口贸易总额同GDP之比已达50%的今天,人民币升值肯定会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到底有多大?持续的时间会有多长?目前已发表的文献尚无法就这些问题得出量化的回答。本文通过应用China_QEM模型就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模拟,得出了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数量结论。

汇率的变动将首先影响到中国的国际收支,之后通过对经济总量及价格的影响波及宏观经济的其它变量。在事实上采用固定汇率制、对资本项目实施严格管制并且利息率市场化程度还很低的情况下,汇率变动将不会对短期资本流动产生大的影响。另外,由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尚在起步阶段,数额相对较少,因而基本上可假定,国际收支表中的金融项目是由外商来华直接投资所决定的。同时,由于数据来源的限制,在经常项目下,China_QEM模型也只考虑了商品进出口,未包括服务进出口等其它项目。因而,在引用本文所列China_QEM模型拟合结果时须加以注意。

在确定基准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利用ChinaQEM模型对汇率的三种调整方式进行了模拟,结果如下。

模拟方案一人民币一次性中幅升值的效应分析

本方案假定,2004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升值5%,之后汇率保持在新水平。

人民币升值,将首先影响到进出口价格、进出口额以及人民币实际汇率和外商直接投资。与基准方案相比,升值后人民币进口价格将下降5%.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受人民币进口价格指数下滑的影响,自第二季度开始明显低于基准方案,在持续低于基准方案约5年之后方趋于平稳。届时,与基准方案相比,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约下降1.5%.

消费者价格指数受人民币进口价格指数的影响较小,但受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影响较大,它与基准方案的偏离略晚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自2004年第三季度才开始低于基准方案,但偏离时间长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下降幅度也大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8年之后与基准方案相比,消费者价格指数间的差距仍在扩大,与基准方案相比降幅接近2%.以消费者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在最初两个季度几乎与基准方案相同,但第3个季度起开始低于基准方案约0.25个百分点,之后降幅渐渐回落,两年后虽仍低于基准方案,但已可基本忽略不计。

受工业品出厂价格和进口价格下跌的双重影响,人民币出口价格指数与基准方案相比,2004年第一季度将下降2.83%,自第二季度起下降幅度将有所减缓,至第三季度下降幅度达到最小,之后下降幅度将渐渐回升,在约8个季度后下降幅度稳定至3.3%左右。

尽管人民币出口价格指数呈下降态势,但由于人民币升值,美元出口价格指数仍呈上升态势,因而导致出口相对价格大幅上扬。2004年第一季度出口相对价格比基准方案上升2.29%,2004年第二季度上升2.47%,2004年第三季度上升幅度最高,达到2.56%.之后上升幅度逐渐下降,在人民币升值约8个季度后趋于稳定。届时,与基准方案相比,升幅约在1.8%左右。

尽管人民币进口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均呈下降态势,但进口相对价格仍大幅下跌。2004年第一季度,由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尚无变化,进口相对价格下跌幅度与人民币进口价格指数的下跌幅度相同,为5%.之后,随着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下降,进口相对价格下降的幅度有所减缓,至5年后降幅稳定在约3.6%左右。

人民币升值后,受进出口相对价格以及国内产出水平下降的影响,进出口额呈现下降态势,但由于J曲线效应,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额下降幅度在最初的5个季度内要小于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口的下降幅度。之后出口下降幅度超过进口下降幅度,约在5年后两者下降幅度之差稳定在0.35个百分点左右。与此相对应,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额自人民币升值后却一直呈上升趋势。与基准方案相比,除第一季度出口增幅略小于进口增幅外,出口增幅在第2个至第6个季度均高于进口增幅,之后进口增幅开始高于出口增幅,约在4年后进出口增幅之差稳定至0.35个百分点左右。

相对于价格指数的下跌幅度而言,人民币升值对现价总消费的影响很小,仅使现价总消费下降不到0.7%;同时受消费者价格指数下滑的影响,不变价总消费却在短暂下降后一直呈上升趋势,8年之后与基准方案相比上升约1.2%.

名义固定资产投资在人民币升值后虽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极为有限。在汇率调整4年后下降幅度稳定在0.4%左右。

人民币升值,在最初的约6个季度内对名义政府消费基本无影响。此后政府消费与基准方案相比开始有所下降,至6年后降幅稳定在0.5%左右。

综合上述各因素的作用,与基准方案相比,名义GDP在人民币升值后下降较快,但在连续下降约10个季度之后降幅趋于平稳,约为0.6%左右。各价格指数虽均呈下降趋势,但各自下降开始的时间与速度有较大差别,因而GDP减缩指数在人民币升值最初的约8个季度内与基准方案相比却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其升幅在第2个季度达到最大,为基准方案的1.15%,之后升幅开始减小,约在3年之后较基准方案有所下降。在人民币升值8年之后较基准方案约下降0.7%左右。在上述两项因素的作用下,实际GDP同比增长率仅在人民币升值的前4个季度内低于基准方案,其中第一季度低1.29个百分点,第二季度低1.41个百分点,第三季度低1.32个百分点,第四季度低0.96个百分点。但在第2年的前3个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率却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较基准方案反而高出0.4至0.6个百分点。之后,虽仍高于基准方案,但超出的幅度却只在0.2个百分点上下波动。

由于中国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证券市场规模还很有限,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还基本限于商业银行贷款,居民储蓄的主要形式也还是把钱放入银行(与存款利息率的高低基本无关)。鉴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已基本属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资本使用者成本(由通货膨胀率、折旧率、利息率以及税率共同决定)已成为决定企业投资的主要因素,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而在利息率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基本取决于经济增长和相应的物价水平。因此从模拟结果看,货币供应量Ml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很小,8年后相对于基准方案也只下降了不足0.5%,但由于人民币升值对消费的影响,准货币的供应量(M2-Mi)相对于基准方案却在8年后下降了1.5%.不过总的来看,正如以消费者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所显示的那样,通货收缩的压力仅表现在最初两年,之后对货币供应量基本不再有大的影响。

模拟方案二人民币一次性较大幅度升值的效应分析

本方案假定,2004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升值10%,之后汇率保持在新水平。

升值后人民币进口价格较基准方案下降10%.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在前两个季度几乎与基准方案相同,但自第三季度开始出现明显下滑,到8年后与基准方案相比降幅达3%以上。消费者价格指数基本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时下降,但与基准方案相比,其降幅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8年后与基准方案相比降幅已接近4%.以消费者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在最初两个季度几乎与基准方案相同,但第三季度起开始低于基准方案约0.5个百分点,之后降幅渐渐回落,与方案一相似,两年后虽仍低于基准方案,但已可基本忽略不计。与此同时,人民币出口价格指数在人民币升值后即开始低于基准方案,虽第2、3个季度下降幅度有所减缓,但之后降幅逐渐加大,约在8个季度后降幅稳定在6.7%左右。

与方案一相似,进口相对价格最初较基准方案下降达10%,之后随着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下降,进口相对价格降幅缓慢回升,8年后回落至7%左右。出口相对价格最初上升较快,前5个季度均在5%以上,但自第3个季度起升幅开始下降,约在8个季度后稳定在3.7%左右。由于J曲线效应,人民币升值后,在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额与基准方案相比均呈下降趋势的同时,出口额的降幅在最初5个季度内小于进口额的降幅。之后,出口额降幅将大于进口额的降幅,约在5年之后两者下降幅度之差稳定至0.7个百分点左右。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额在人民币升值后均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同时,与基准方案相比,只有第2到第5个季度的出口额升幅高于进口额升幅,自第6个季度起进口额升幅开始超过出口额升幅,并在约4年后两者之差稳定在0.7个百分点左右。

与基准方案相比,人民币升值10%,对现价总消费的影响从最初的些许影响到两年后稳定在低于基准方案1.3%左右,而不变价总消费只在第2、3个季度出现短暂下降,之后则一直呈上升趋势,8年后与基准方案相比上升约2.5%左右。

名义固定资产投资与基准方案相比下降幅度很小,在汇率调整4年后下降幅度稳定在0.8%左右。

人民币升值后的最初5个季度内,名义政府消费基本与基准方案一致,此后政府消费开始下降,但降幅在6年后将只有1%左右。

与方案一类似,名义GDP在人民币升值后呈下降的态势,但在10个季度之后将稳定在略高于1%.GDP缩减指数在最初约8个季度内较基准方案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升幅在第2个季度最大,达2.27%,随后开始缩小,并于3年之后开始低于基准方案,8年后将较基准方案下降1.2%左右。实际GDP同比增长率仅在幅度上与方案一有所差别,其趋势基本相同,也是先降后升,最后稳定在高于基准方案0.4个百分点左右。

与方案一类似,货币供应量Ml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不大,8年后相对基准方案也只下降0.9%左右。准货币的供应量(M2-M1)在8年后相对基准方案下降了约3%.通货紧缩的压力只体现在最初两年。

模拟方案三人民币小幅渐进式升值的效应分析

本方案假定,人民币自2004年第一季度起每季度升值1%,连续升值5个季度,之后保持不变。

相对于一次性大幅调整,如进行持续的小幅调整但最终调整的幅度相同,则由于误差修正机制的存在,系统调整的过程将大大缩短,对宏观经济的冲击要小一些。以价格的变化为例,无论消费者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还是人民币进出口价格指数,与方案一相比,相对于基准方案,它的下跌幅度均会有所减少。相对于一次性大幅升值,人民币小幅渐进式调高币值的做法,对进出口的影响在前两年明显减弱,但对更长期的影响基本与一次性大幅调整接近。同样的情形可见于其它名义类变量,如名义GDP、名义总消费及名义固定资产投资等。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不变价总消费在第一年较方案一有所上升,而在第二年和第三年明显低于方案一,同时在长期也要略低于方案一。相比之下,实际GDP同比增长率第一年要高于方案一,而第二年低于方案一,但随后却基本与方案一相同。

尽管从长期看,方案三与方案一中以消费者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基本相同,但在前6个季度,方案三却高于方案一或与方案一持平,表明人民币的渐进式升值所产生的通货收缩压力要明显小于瞬间调高人民币币值的做法。同时从长期看,无论以M1或M2-M1所表示的货币供应量均高于方案广。

结论及政策建议

综合上述,采用China_QEM模型对人民币升值进行政策模拟的结果与经济学理论基本相符,如汇率调整之后所出现的J曲线效应、人民币升值所引致的通货收缩压力等。

经济效应论文篇7

1.经济增长效应

(1)生产要素配置效应。生产要素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源泉,而我国生产要素结构比例严重失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于是,必须通过国际交换,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为此,对外投资将发挥重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更好地利用国外自然资源。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比较短缺的国家,耕地和水,石油天然气、森林、橡胶、铜铁矿、等重要资源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则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稀缺资源,现在已经在大比例地进口,有人估算到201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将接近或超过50%(江小娟,2004),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我们不能完全依赖进口,因为它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外投资参与国际资源开发,与那些资源丰富但缺少开发能力的国家合作,并且拥有对稀缺资源的股份,以保证我国重要资源供给的长期安全性。②更好地利用国外先进技术。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综合技术实力还是比较低的,人均技术水平也急待提高。到目前为止,我国利用国外技术资源的主要方式是引进资金与技术,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仅凭国外引进已远远不够,对外投资可通过两种方式来利用国外技术资源。一种是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到海外人力资源密集的地方设立研发中心或者设计中心,这不仅可以利用和发展原有的技术优势,还能够保持和寻求新的技术优势(马亚明等,2003)。另一种是到海外收购或兼并有核心技术的国外企业,通过利用已有的核心技术、顾客资源和品牌优势,我们可以提高技术效率和技术竞争优势,从而缩短时间、降低风险,迅速获取经济效益(李蕊,2003)。③获得更多国外资本。中国对外投资极大地拓宽了利用国外资本的渠道,因为它不仅增加了我国的外汇收入,而且从东道国或国际金融市场上筹措到大量资金,由于实现了资本积累,从而突破了企业发展的资本瓶颈,结果企业可以扩大经营规模、优化资本结构、促进技术升级,实现企业良性发展。

(2)产业结构优化效应

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工作的重点,由于我国还未实现工业化、信息化与现代化,加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们必须抓住对外开放的契机利用对外投资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①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现在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经济效益不好,企业发展滞缓,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商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失衡所致,并非完全归因与产品的质量、层次与水平。其实传统产业的大部分产品适应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通过对外投资,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这些生产能力,将使这些资产继续发挥作用、促进国内结构调整,减轻国内企业困境。②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面对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一国的综合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发展水平,而高新技术则是其集中体现。然而,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大量的技术开发投入,许多生产项目需要巨额投资,如果小批量生产,不能弥补前期的大量投资,企业就不会有投资的积极性。我国国内市场虽然容量巨大,但相对于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国内需求不足,必须以全球市场为目标,才能进行大规模生产和经营。因此,通过对外投资到国外市场与对手一起竞争将加速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此同时,国外企业的技术扩散也为我们高新技术发展提供了示范作用。

2.就业效应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对外投资则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一条主要途径。它对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一是刺激效应,二是置换效应。前者是指对外投资导致国内就业增加,后者则是指国内就业被国外替代造成就业减少。对外投资主要通过增长出口来刺激就业,它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越来越明显,它的作用机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的跨国经营特别是对外投资办厂首先会带来资本品的出口,从而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出口,这必然会给国内就业产生拉动作用;第二、对外投资中的境外加工贸易中,所需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大多是从国内进口,增加了对国内产品的需求,关联产业的就业需求增加;第三、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国际化竞争力增强,加深了对国际市场的了解,扩大了本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从而会拉动对母公司产品的出口,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就业;第四、我国对外投资多以制造业为主,相对而言,服务业的发展比较滞后,而在国外投资的竞争压力将会提高我国的服务水平,由于服务业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增加就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伴随对外投资规模的逐渐扩大,将对我国就业产生积极影响。

就对外投资的置换效应而言,目前在我国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对外投资对就业置换效应的强弱与母国对外投资的动因有密切关系,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一个重要动因是寻求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而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原因是带动出口和更好的利用国外资源,使生产要素配置更趋合理,再加上我国本身所具有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在长期内不会改变,这决定了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不会舍近求远,而会充分利用这个比较优势。所以对外投资对我国就业的置换效应很小。总之,对外投资不会减少国内的就业需求,相反会因为对出口的带动和服务业的刺激而扩大关联行业的就业需求,所以对外投资有明显的就业正效应。

二、目前中国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1.宏观规划和管理不够完善

由于国家及政府鼓励和支持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外投资,所以许多不具备条件的企业也急于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但它们在企业制度、技术能力、人力资源、品牌优势等方面均未达到进行国际经营的实力。政府在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健全之处,同时对企业到国外投资的资格认定、业绩评估、过程管理等方面也还有许多不完善,造成了对外投资的企业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企业未达到对外投资的预期目标。

2.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虽然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规模较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国外企业相比差距仍很大,在竞争中常常处于劣势。企业的投资规模偏小直接限制了规模经济的形成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发挥;另外工作人员少,大多数企业只有几人或十几人,很少有几十人的,致使他们难以进行有效的分工与协作,导致企业很难沿着正常轨道顺利发展。

3.技术研发能力薄弱

由于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规模较小,资本相对稀缺,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资金并不充裕,特别是对外投资主体多以资源开发和贸易性开发投资为主,它们缺少技术创新的动力与压力,另者,我们对海外企业人才的培养也不够重视,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与管理人才,结果我国对外投资行业的核心技术、创新水平、国产化程度并不高,核心技术仍来自于国外,自身没有升级换代的能力,这意味着要受制于人,且在市场形式变化时没有回旋余地。

4.企业管理水平偏低

由于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的历史不长,经验不多,所以对海外投资的管理存在许多不足。首先,中国对外投资的大部分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它们在人事管理中往往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及人员变换机制,多数民营企业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其次,对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不严格,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再次,企业投资决策欠妥。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缺乏足够市场调研,对市场需求和产品规模论证不够,投资企业的产品存在着市场需求较小或生产规模不经济问题,对重大事项的定夺缺乏影响力,在选择合作伙伴方面经验不足;最后,对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往往存在着经营者谋取私利而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

三、促进中国对外投资良性发展的对策

1.加强政府宏观规划和管理,为企业对外投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要防止“定指标”“下计划”式的发展方式,避免盲目发展、一哄而上,政府要做到真正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和长期发展潜力为目的,讲求实效;同时政府要简化审批手续,完善登记制度,加强对企业海外投资项目的监管

2.制定和完善促进企业对外投资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许多规章制度来规范对外投资企业的行为,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和国外投资状况的不确定性,我国的企业还面临着来自诸多方面的风险。国家应鼓励支持国内有实力的各种投资主体开展对外投资,并在企业融资、税费负担、权益保护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持;另外要为企业提供风险分担机制,形成境外投资风险保障机制,鼓励企业前去投资。

3.加强企业自身建设,积极推进企业改革

要实现对外投资的健康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且急迫的是提高企业自身素质,从根本上增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体而言,要至少作好以下几项工作:其一、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标准强化企业制度建设,形成企业多方利益主体的制衡机制,借鉴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经验,逐渐改进完善企业制度;其二、加大企业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力度,将自我技术创新同技术模仿改进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其三、形成人才选拔、任用、转换、培训等一整套良性循环机制,使我国在同国外公司的竞争中始终保持人才优势。

参考文献:

[1]Dunning,John.H.TheselectedessaysofJohn.Dunning[M].EdwardElgar.2002

[2]潘岳主编:中国对外投资发展战略[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江小涓:吸引外资、对外投资和中国的全面小康目标[J]国际贸易问题,2004,(1)

[4]马亚明等:技术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扩散的分析框架[J]南开经济研究,2003,(4)

经济效应论文篇8

一、企业自主创新对区域经济转型产生驱动效应的理论基础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斯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批评和修正哈罗德-多马模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7年,索洛-斯旺在生产函数中引入技术进步因素,并给出一个总量生产函数:

Y=AKaLb(1)

其中,A就是被肯德里克(J.W.Kendrick)定义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进步因子,它是促进生产函数变动的力量。由(1)式可以得出增长方程:

Y/Y=A/A+aK/K+bL/L(2)

于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A/A为:

A/A=Y/Y-aK/K-bL/L

由以上公式可知,如果扣除资本和劳动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aK/K+bL/L),一国的经济没有其它增长率,则该国属于要素投入型经济增长方式;如果有其它经济增长率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则该国属于技术推动型经济增长方式。

(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区域生产周期取决于区域内主导产业的生命周期,在区域经济中起带动和促进作用的主导产业的发展与衰退直接关系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兴衰。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处于迅速发展时期,则这个区域经济处于兴旺期,而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处于衰老期则这个区域经济出现衰退或停滞。因此,区域经济要想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必须在现行的主导产业部门出现衰退迹象时,改造原有的传统产业或通过创新发展新兴产业部门,成为第二代主导产业从而保证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业内产品的生命周期决定产业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于1966年发表在《经济学季刊》上的《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首次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任何工业产品都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即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产品的技术密集程度会下降,且随着产品技术密集度的变化,产品的生产会发生区间转移,产品在生命周期内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创新阶段,扩展阶段,成熟与成熟后期阶段。

二、企业自主创新对区域经济转型的驱动效应

(一)企业自主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地区一直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业基地。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以依靠生产要素投入为主要支撑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在目前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严重,工业设备陈旧等条件下,明显表现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后劲不足。

推动老工业基地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依靠企业自主创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特别重视技术创新。在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中,引起生产率提高的原因有四个:资本品积累的增加,劳动力质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和技术变革。斯蒂格利茨指出,尽管这四个因素全部都重要并相互联系在一起,但经济学家们还是试图测出它们相对重要性。索罗和丹尼森都明确认为技术变革起着支配作用。但斯蒂格利茨明确指出技术创新是最重要的生产率增长之源泉。因此,经济增长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上,是集约型增长方式的主要特征。所以,切实把经济发展从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转变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方式向质量型发展方式的转变的中心环节就是自主创新。

(二)企业自主创新驱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区域经济转型的重中之重,企业自主创新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兴起,进而驱动区域经济转型。技术创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主要表现在:由于技术创新,使投入传统产业的各生产要素的比例发生变化,如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而降低成本,增加产出。可以说,技术创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是通过产业间或内部的流动来实现的。

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但会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还会通过自主创新增加新产品,提高生产率,这就会在产业内带动其他不部门自主创新。因为只有创新才能适应市场新需求,以及不同需求层次;同时,也会带动产业链的延长,从而就会产生一些相关的新兴部门,进而会产生一些新兴产业。

三、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1.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由于自主创新的企业承担巨大的财务风险,因此政府应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2.建立健全法律保护制度。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产品技术实行法律保护,健全专利制度并减少申请专利手续和费用,使创新者在国家的法律保护下,合法地拥有自己创新成果的权利,以取得应有的利益。

3.搭建产学研平台。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知识创新体系的主体,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源;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场所。产学研联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加强主体创新意识。企业要充分认识当前的形式,树立危机意识,认识自己就是区域自主创新的主体,应具有强烈的创新愿望,提高自主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建立创新激励体制。一方面,企业要充分的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建立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和营造充满创新的氛围。另一方面,从物质上,加大对创新人员的奖励力度,从而激励他们创新的积极性。

3.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科研经费上的投入都很少。因此,企业应从长远的利益出发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郭熙保,周军。发展经济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张秀生。区域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经济效应论文篇9

2005年7月21号,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对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走高,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首次突破7.0大关,升到6.9920。

一、人民币升值的起因

从形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国际背景来看,日本和西方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直接理由就是我国持续多年的贸易顺差。日本经济自从上世纪80年代的泡沫经济破灭以来,已连续十几年的低迷和衰退。在2001年,日本政府就提出了人民币币值被低估的问题,并称因为我国的出口产品和日本相竞争,造成了日本经济困难。2002年12月,日本财务省黑田东彦、盐川正十郎等官员先后公开指称,我国在向世界输出“通货紧缩”,并将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责任归咎于我国,要求人民币升值。2003年7月的亚欧财长会议上,日本鼓动欧美、亚洲的一些国家开始附和日本人的“倡导”。

从2004年下半年至今,欧元区经济一直疲弱不振。为了缓解经济增长压力,欧洲也加大了对人民币的施压力度。欧洲人认为,我国所谓的“盯住美元”政策(即1美元兑换8.28元人民币的固定汇率),意味着欧元过度地承担了美元疲软带来的全球经济调整后果。

2004年6月19日,在美国最大的工商业团体——美国制造业协会的牵头下,“健全美元联盟”决定力促政府动用“301条款”来迫使人民币升值。2005年4月6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舒梅尔—格拉汉姆”提案。该提案声称,我国政府在6个月内将人民币升值,否则我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将面临高达27.5%的惩罚性关税。美国财政部宣称,要在2005年10月15日左右的下半年年度报告中,将我国明确列入汇率操纵的名单之列,这使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更倾向于提早进行。

美国压迫人民币升值除了经济原因外,还有深远的政治考虑,即防范我国迅速崛起所带来的影响。我国经济的崛起,意味着原有经济格局下的利益分配正在发生变化,使得西方一些国家对我国产生了防范和敌视心理。

近几年,由于我国出口迅猛扩张,2007年我国贸易顺差扩大到2622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47.7%。持续的贸易顺差使我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接连不断,多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持续多年的贸易顺差还造成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增加。因此,2005年7月21日,随着我国政府关于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措施的出台,其汇率将参考一篮子货币来确定。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

1.抑制出口,增加进口

近几年来,我国贸易出口不仅保持较快增长,而且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基本稳定在20%左右,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出口行业主要有纺织、服装、化工,电子机械制造业等,这些行业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化非常敏感。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出口企业成本相应提高,引发出口产品价格上扬,原有出口优势逐步丧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削弱,进而导致出口利润空间的萎缩,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尤其严重影响那些以低价格取胜、科技含量较低的产品出口。如:纺织服装业附加值低,出口价格弹性较低,降价空间很小,主要以价格为竞争手段,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

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进口商品相对以往价格便宜,将会增加我国贸易进口,影响国内产品的需求,对略有缓解的通货紧缩又形成新的压力。部分商品尤其是奢侈品消费会被进口替代,分流部分国内消费人群,最终导致货物贸易顺差逐步缩小。由此会引发一国减少国民收入的乘数效应,使我国的国民收入减少。

2.影响外国对我国的直接投资

据我国商务部数据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一直维持在400亿美元以下的水平,近两年增势更猛。据海关统计,截止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12549.28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57.73%。数据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同出口和外国直接投资密不可分的。

人民币升值,外商在我国的投资成本,如:投资建厂购置设备、人力资本的成本提升,对投资规模和本地化进程受到影响。其次,外商投资企业的各类产品和服务中有相当部分是面向国际市场,人民币升值给这此企业的产品走向海外市场受影响。再者,人民币升值,将造成国际投机资金大量流入我国,增加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可能导致直接投资的减少和生产基地的转移。因此,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不利于引进外资,并加速资本外流,减少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3.导致国内就业压力加大

人民币升值严重打击劳动密集性企业的出口,进一步加大就业压力。目前,我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依靠出口和外国对华的直接投资,人民币升值将抑制出口,扩大进口,出口企业和外贸生产企业将会陷于困境。人民币升值还会导致我国非贸易品如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从而减弱国内需求,给就业市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使外资流入减少,同时也将刺激我国的海外投资,迫使我国的企业向海外进行产业转移,促使国内一些制造业萎缩,减少我国的就业机会,增加我国的失业率。

4.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人民币一旦升值,迫使央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进外汇,从而使以外汇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人民币升值导致购买力提高,从而加重通货紧缩,这会影响我国培育和刺激内需政策的效应。另外,人民币的升值,财政赤字增加,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尤其是对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容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给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5.引发房地产大涨,推动股市上扬

人民币升值,房地产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投资者能获得与升值幅度相应的收益。人民币升值,外资的投机性需求进一步被激发,外资大量、快速地进入房地产市场,对房价上涨形成较大的压力,导致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受到挑战。

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不断加强,上千亿美元的游资涌入我国,这些资金正在寻找投资机会,只要股票市场基本面转好,这些资金将大规模转向股市,从而推动股市的上涨。巨额资金进入股市和房市,会促使股价、房价上涨,从而出现泡沫经济。

三、对策与建议

1.重新定位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相关政策

要解决人民币升值产生的负面效应,就必须对包括外贸政策、外资政策、产业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相关战略和政策进行调整,统筹内需和外需。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政策的控制和引导作用,通过分析及定位我国经济结构中最为脆弱的环节,实施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与政策,减小我国经济可能受到的负面影响。在政策上扶持产品出口企业,在WTO协议允许的范围内,给予相关产品出口补贴或者提高出口退税额,缩小国内外市场产品价格的差距,恢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减少国际市场的受损额。调整外资税收政策,提高外资利用水平,促进对外贸易的平衡发展,减少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摩擦,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2.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增强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

出口企业以人民币升值为契机,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优化出口产品的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加强成本控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生产技术的改造,以市场化为主要手段实现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使企业逐步走向国际化。建立能够有效运转的产品销售系统,减少流通环节的费用,形成低成本的出口竞争优势。

3.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水平,通过金融手段规避外汇变动风险

央行应积极研究资产结构调整方案,盘活某些类别资产的流动性,恢复资产结构的弹性。在外汇收入和支出方面建立平衡关系,培育人民币远期和期货交易市场,大力发展汇率风险规避工具。目前,在国际金融领域,各种衍生证券交易、货币互换、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外汇市场掉期交易、远期和约等金融工具十分常见和流行。我国金融业要精心制定自身管理风险和承担风险的策略,要不断提高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和定价能力,在竞争环境中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在金融创新和改进服务的同时,金融机构也能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密切关注预期变化,加强预期指导,使我国经济可以更平衡、稳定和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扑: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经济效应论文篇10

(二)乘数效应乘数的表现形式在于乘数原理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对于乘数在经济活动中的运用,其不同变量发生改变时会产生同一个连锁反应,同时某一个变量受到影响,其他的相关变量则会出现成倍的变化。而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则出现了增量财产权,它的运行特征具有动态以及扩张性,并且在经济生活中表现出狂热的利润性质,增量财产权中的变量均受到影响,其变量出现成倍,具有连锁的反应,因此体现出经济生活作用中的乘数效应。独立的经济法主体行为对其他的经济法主体、社会成员的权限及其义务、社会以及国家的经济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形成放大效应。目前随着我国虚拟经济进一步的发展,资本出现了较强的流动性,且由于乘数效应的出现,导致了经济法主体行为额放大效应尤为明显。

(三)社会分工合作随着增量财产权时代的来临。大部份企业生产产品目的均发生转变,由满足生产者生活需求消费转变为获取利益的目的。因此企业必须将各项生产的效益提升,对分工合作进行深入的实施。从微观的角度看,我国的中小大型企业将产品分成很多个环节进行生产,如某一个环节出现生产的问题,则会导致之前的工作完全报废,而后面的环节也无法继续操作,从而会整个生产的各个环节造成无效的后果。而站在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其各个不同企业之间也具有紧密的关系,这种关系均体现出分工合作;而相同企业链之间的企业,其出现的牵一企业将整个企业的相关局势进行整顿。由此可见,社会化的分工进入深化阶段,其与之前的社会分工具有显著的差异。它促进了各个经济法主体行为之间,以企业为根本的关系更加紧密,且相互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联系,不再是独立以及割裂的,同时任何的经济法主体行为都会不同程度的对其他一些经济主体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社会分工合作是根据劳动力对其生产利益结合的方式,虽然将生产的效益不同程度的进行了提升,出现了累积效应。但同时造成了经济法主体行为不同程度的对其他一些经济主体的影响有所加大,导致出现的多种负面以及正面的影响程度均超过自身能力的控制范围,有时会出现以无数倍的能量向外界传播,因此导致放大效应的出现。同时由于我国科技信息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这种放大效应更加快速的展开。

二、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对经济法的影响主要在基础理论以及集体制度方面

(一)社会本位思想经济法基础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本位思想,可将社会本位思想简单解释为社会的公共利益均受到法律的保护,经济法主体行为对它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现代工业的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类对市场的各种环境均出现了相互依赖的现象,并且个人要借助并依赖他人的条件来对自身的经济行为进行仔细选择,同时他人对经济行为的选择也要依靠个人所作的选择。因此促进了不同的经济法主体之间的关系的变化,其利益之间的结合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力非常紧密,社会公共的利益均会受到单个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的影响。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的出现导致人类对自身利益顾及的同时还要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密切的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理论传统的企业法理论中的企业其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主体。将股东所得的利益实行最大化性质,是其最终目的。本着对股东负责人的态度,其实是因为股东是一个经济组织及实现利益的工具。但是随着现代工业市场化不断的发展,作为经济法中的主体,企业经济法行为中的放大效应急剧加大,企业中的个人行为影响着其他不同层次的社会人员。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必须将企业坚持的行为以及对股东所得的利益进行整合。

(二)对经济法具体制度的影响随时工业市场经济的发展,美国、法国、日本等多个发达工业的国家都相继制定了产品召回制度。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是对这一制度进行推动的主要因素。召回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的将一些有问题的产品及时的召回,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出现。同时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可通过召回制度进及时的阻断。而从有效的对社会的经济秩序以及人们的利益进行维护。

经济效应论文篇11

2008年银监会《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小额贷款公司接连成立。几年来,小额贷款公司盘活民间资本规模逐渐扩大,带动投资作用日益明显,最优经济规模开始显现,贷款品种有了较大创新,但仍然存在资本缺乏后劲、经营税负较重及风险防控能力差等问题,建议拓宽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渠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并逐步把小额贷款公司纳入征信系统。

一、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效应分析

(一)盘活民间资本规模逐渐扩大

2009年末,吉林市共9家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业务,资本规模累计约3.42亿元,截止2013年6月,吉林市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增至56家,资本规模累计约25.53亿元,累计增长近8倍。从表1可以看出,公司数量与资本规模都在不断增加,资本实力不断壮大。从资本构成来看,小额贷款公司资本中,80%—90%资本来源于自然人和民营企业,可见民间资本是小额贷款公司资本的主力军。调查发现,由于小额贷款公司业务开展和盈利,不断吸引诸多民间资本流向小额贷款公司,或成立新公司,或参股入股,从而有效聚拢社会闲散资金,使盘活的民间资本规模不断扩大。

(二)投放资金杠杆作用日益明显

我们以2010至2012年连续3年数据进行资金效率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近3年来,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投放量一直增加,整体保持上升趋势,带动投资量持续增长。为准确测算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投放效应,我们用资金杠杆率指标来测算,即资金杠杆率=带动投资量/资金投放量,从表2可以看出,资金杠杆率从2010年的1:1.67,上升到2012年的1:4.55,即投放资金每增加100万元,就能带动455万元投资增长,可见投放资金的杠杆效应日益明显。

(三)最优经济规模范围开始显现

按照美国现代经济学家斯蒂格勒提出的适者生存法(The Survival Technique),我们对小额贷款公司行业最优经济规模进行研究,该方法的运用原理是对行业中现有企业按规模大小进行分组,然后对其市场占有率等某个增长指标作时间序列分析,生产效率高的企业集合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或其它某个增长指标就会不断提高;相反,效率低的企业集合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或其他某个增长指标就会不断降低。通过对增长指标进行进一步比较、分析,就可确定在市场上适于生存的企业规模范围。我们对小额贷款公司按资产规模分类,按投放资金行业占比为效率指标进行。

规模小于2000万的公司个数虽然增加,但投放资金行业占比却持续下降,同样,规模介于2000万与3000万之间的公司个数从2010年末的6个增加到2012年的11个,投放资金行业占比却从29.17%下降到9%,因此,可以推断出这两类公司规模有很大的不经济性。而公司规模介于3000万—5000万和5000万以上的两类公司,随着公司个数的不断增加,投放资金行业占比也大幅度提升,故有较大的经济性。3000万及以上的公司规模增加或保持份额,从而构成最优经济规模的范围。

(四)贷款品种有了较大创新

随着业务的开展,各小额贷款公司积极研发新的贷款品种,增加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辖内某小额贷款公司推出的“信元乐”品种贷款,被农户称为“流动信贷部”。该产品主要针对那些信誉较好的农户在不符合其他商业银行贷款条件的前提下,通过信用贷款或联保贷款对农户进行融资,并随着农户信用度的提高增加授信额度。同时,该公司还专门为农村贷户设置了一台专用服务车,在农忙期间,信贷员走家串户,为农户就近发放贷款,并通过随时走访,及时了解农户的贷后情况,有效解决了部分农户在农忙期间的贷款需求问题。截止到2013年6月末,“信元乐”共为660农户累计发放贷款758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后续资金严重不足

从前面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小额贷款公司资本金80%—90%来源于民间资本,即自然人或民营企业的自有资金,然而自有资金毕竟有限,虽然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发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吸收银行业金融机构资金,但金融机构出于风险及收益考虑,基本不对其融资,加之只能贷款不能吸收存款,目前小额贷款公司只能依靠自有资金进行经营,后续资金严重不足,而对于资产规模小于3000万的小额贷款公司,增资不足便达不到最优经济规模,从而不利于其行业竞争,有被迫退出市场的风险。

(二)经营税负较重

目前,小额贷款公司为从事贷款业务的工商企业,享受不到与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同样的税率待遇,加之其贷款周转速度较快,一笔资金每年至少周转三到四次,而对于行为税(印花税)、流转税等税种,每年要重复缴税多次,相当于提高了税率,加重了税负,影响了小额贷款公司的收益和经营积极性。如辖内某小额贷款公司要缴纳占营业收入5%的营业税、占营业收入0.5%的营业税附加、占利润25%的企业所得税、占合同金额0.05‰的印花税(多次缴纳),总税负约占营业收入的30%,远远高于农村信用社及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

(三)风险防控能力较差

首先,从人员构成来看,小额贷款公司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风险防控意识淡薄,风险管理不完善;第二,从市场竞争看,小额贷款公司极易因偏好贷款规模扩张和增加市场占有率而忽视贷款风险;第三,从信息对称情况看,目前,小额贷款公司尚未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也没有征信系统查询权限,因此不利于对借款人信用状况进行准确判断,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容易造成信贷风险。

三、政策建议

(一)应采用多种方式拓宽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渠道

在只贷不存的大前提下,建议采用以下方式促进小额贷款公司融资,一是对内控制度健全、不良资产率低、盈力能力强、资信评价系统和风险控制系统较为完善的小额贷款公司,允许其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基础上,与民营资本、法人单位、自然人在资金上进行合作,扩大资金规模;二是对风险控制出色的小额贷款公司,可适当放开金融市场,包括银行间拆借市场、短期与中期票据、再贷款等。>>推荐阅读《融资租赁公司的财务风险》

(二)应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政策扶持力度

考虑到当前小额贷款公司非金融机构性质及资金周转快的业务特点,应制定适合其发展的特殊的扶持政策,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银监会等有关部门出台相关办法,让小额贷款公司享受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一样的税收减免和政策补贴待遇;二是在个别税种优惠上给予政策倾斜,有关部门可出台相关办法,避免小额贷款公司因资金周转较快而多次缴税问题,减轻小额贷款公司在行为税和流转税上的负担。

(三)应尽快将小额贷款公司逐步纳入征信系统

经济效应论文篇12

摘 要:针对季度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具有增长性和波动性的二重趋势,首先对该指标建立GMDH自回归模型和AC模型,然后用基于误差平方和最小的多元回归方法对各单一模型的预测值进行组合,得到最优模型。同时将组合预测结果与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实际值以及GMDH、AC单一模型的预测结果相比较。进一步显现出组合预测模型在工业经济效益预测中的优势。从而为工业经济效益的预测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论文关键词: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AC模型;GMDH自回归模型;组合预测  1 GMDH自回归模型原理  GMDH是由乌克兰科学院A.G.Ivakhnenko院士于1967年首次提出,并在Adolf Mueller等德国科学家的协作下得以不断发展,如今已成为一个有效而实用的数据挖掘工具。自组织建模的过程实质上是寻求并确定系统最优复杂度模型的过程。它处理的对象为若干输入变量,一个或多个输出变量构成的变量间关系待定的一个封闭系统。通过各输入变量相互结合产生众多候选模型集,利用外准则选出若干项最优模型,再将其结合,由此得到再下一代。如此不断重复直到新产生的模型不比上一代更加优秀为止,则倒数第二代中的最优模型就是我们寻找的最优复杂度模型。 GMDH是基于神经网络和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类似于生物神经网络,自组织建模方法将黑箱思想、生物神经元方法、归纳法、概率论、Godel数理逻辑等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自动控制与模式识别理论的统一。 2 AC模型原理 2.1 待选模式的产生 对于一个给定的具有N个观察值的实值m维序列xt={x1t,Λxmt}(t=1,2,Λ N),一个模式定义为从第i行开始的含有k行的表格Pk(i),这里k称为模式长度(i=1,2,Λ,N-k+1)。 将所有可能的待选模式Pk(i)(i=1,Λ,l,Λ,N-k+1)与参照模式PR相对比,希望找出与参照模式相似的模式来研究系统的行为。根据任务的不同,参照模式可以是任何特定的模式。由于AC算法将相似模式的延拓组合起来作为参照模式的发展状态,因而该方法进行预测时,应该使预测区间恰好是参照模式的延拓。于是选用预测起点前的最近一个已知模式作为参照模式,即取PR=Pk(N-k+1)。 2.2 待选模式的变换 根据工作原理,对于长度为k的某参照模式,在数据样本中可能有一个或几个长度为k的相似模式。但是由于系统是动态的,不同时期的相似模式可能具有不同的平均值和标准方差。 令x*1,i+j=ai0l+ai1l,j=0,1,Λ,k-1;i=1,2,Λ,N-k+1;l=1,2,Λ,m参数aiol可解释为参照模式与相似模式Pk(i)间的状态差异,而参数ai1l则视为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使用参照模式的对应数据xij(i=N-k+1,N-k+2,Λ N;j=1,2,Λ m)作为基准值,对每个待选模式pk(i),由最小二乘法估计出未知的权重aiol,ai1l,并给出用于计算模式相似性度量的误差平方和。 2.3 相似模式的选取 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识别模式形状间的相似性,我们将其度量称为模式相似度。为了度量一个已按步骤(2)变换了的待选模式pk(i)关于参照模式pR的相似性,就需要测量两个模式中具有m个系统变量的k个观察值之间的距离。一般地,第i个待选模式与参照模式间的距离可定义为: di=1k+1k-1j=0mr=1xj,i=j-xr,N-k+j+12 模式相似度可由距离来度量。第i个模式关于参照模式的相似度si定义为: si=1/di 显然距离值越大,模式相似度就越小。 模式相似度计算出来以后,我们就可以根据相似度大小来选取相似模式。 2.4 将相似模式的延拓进行组合以得到预测 值得注意的是,与通常的参数模型相比,在对输出变量进行预测时,AC算法不需要预先对输入变量的发展趋势进行估计或作假设,即预测完全由一致的数据给出,是 真正意义上的预测。这也是它优于一般预测方法的特点。 3 组合预测模型 所谓组合预测,就是将不同的预测方法进行适当的组合,综合利用各种方法所提供的有用信息,从而尽可能的提高预测精度。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C.Granger教授关于组合预测的评价是:“组合预测提供了一种简便而实用的可能产生更好预测的途径。” 假设对工业增加值预测问题建立了m个预测模型,他们对目标变量的预测值分别为f1(t),f2(t)L fn(t),组合预测模型为f(t)=∑ni=1ωifi(t)+c。 其中,c为常数,ω1,ω2,ω3,L,ωn为各种单项预测方法的预测值在组合预测中的权重。常数c和权重ωi(i=1,2,…n)的确定是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是预测值和实测值误差的平方和达到最小而求出。  4 实证分析 4.1 组合预测结果及误差分析 把2007年1季度~2007年4季度的GMDH模型和AC模型的相关数据代入组合预测的线性模型式中,即可求得组合预测的权重。在此组合预测模型下,可使预测的误差平方和最小,解得 ω1=4.979,ω2=-7.019,c=482.877 由此得到GMDH和AC预测模型及组合预测模型的相对误差分布见表1。 由表1可知组合预测之后,模型的相对误差大大减小了,模型的最大相对误差也在3%以内,属于宏观经济预测可接受的误差范围。 5 结束语 论文讨论了GMDH自回归模型和AC模型在工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并针对两种预测模型的结果建立了最优线性组合预测模型。实例证明,组合预测取得了比较好的预测效果。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于工业经济效益的预测工作越来越重视。论文借助GMDH自回归模型和AC模型进行组合预测,经过验证,该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预测的精度,比单一预测模型的相对误差更小,更适合预测未来经济的发展。 用本文所提出的组合预测方法进行工业经济效益的预测已经在四川省得到应用。实践证明,这种组合预测方法的预测效果很好。 参考文献 [1]贺昌政.自组织数据挖掘与经济预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周鹏.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模型算法及应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