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算会计工作计划合集12篇

时间:2022-09-02 07:52:28

结算会计工作计划

结算会计工作计划篇1

件的增多,促使我们对操作的规范、制度的执行有了更高的要求:

1、定期召开由行长及网点主管参加的内控、制度、风险分析会议,提出业务处理中出现的问题并解决,同时形成会议纪要对一些各网点不规范的业务进行统一落实。

2、会计结算部负责着全行的本外币会计、出纳、资金清算、人民

币结算业务的管理;组织落实相关制度、办法及柜面业务核算和管理;负责人民币结算中间业务的收入;负责综合业务系统参数表的统一管理;负责全行会计凭证的统一管理,包括领取、分发、保管与销毁的管理;负责会计专用印章的领取、分发、回收和销毁工作;负责全辖现金、有价单证等贵重物品保管、调运业务的管理。这些业务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风险点,要求我们按照制度规定加强对每一个环节的控制。

3、加强对全行所有网点在制度执行及业务操作中的监督检查工作,并落实专人负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督促对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定期通报会计结算部的检查结果并跟踪落实,杜绝同样问题在网点的二次发生。

二、加强会计核算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因我行的前台临柜人员的

流动性较大,而且我行的新业务新办法变化较快,对我行的会计核算质量一直都是个挑战:

1、继续执行柜员绩效考核机制,经过20__年的绩效考核对我行的临柜人员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0__年我们将更好地利用这一个考核机制,让更多的柜员参加到这个考核中来,以提高柜员的工作主动性与责任性。

3、对在我们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除进行通报处理外,我们将继续执行对临柜人员的经济处罚手段,以及差错人员的业务学习与考试。促使柜员重视业务差错的发生,努力减少差错。

3、有罚有奖,按照全行临柜人员的差错考核情况,对全年无差错及工作表现好的柜员进行奖励,以促进柜员的工作积极性。

4、定期、准确、及时地向市分行会计结算部上报各种会计结算报表。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临柜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从而提高她们的业务素质。员工的素质如何是银行能否发展的根本,在目前人员流动频繁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1、制定出培训计划,在20__年我们准备对我行股改上市后的会

计制度、支付结算办法、新会计科目以及综合业务系统新版本等业务知识以及各种新兴业务进行培训。及时让柜员吸收新的业务知识,帮助她们跟上我行的变革速度。

2、加强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在业务培训上做好互通有无,通过邀请其他各部门的业务人员为会计结算柜员讲课,或讲业务知识,或讲自己的工作经验,以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从而相互学习,以提高柜员的业务素质,更好地做好服务。

3、好市分行会计结算部下达的各项会计结算工作,如版本升级、

测试验证、帐户管理、计划任务等各项工作安排,并及时将业务信息向下辖网点传达,以更好地完成市分行的工作任务。

结算会计工作计划篇2

一、深入调研,为代表审议提供详实情况。财经工委全体人员全部为计划预算组的组成人员,分管领导为财经工委主管主任马英才,这为会前的调研工作提供了方便,我们结合财经工委的日常工作,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就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和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到发展委和财政局进行调研,有针对性地听取两个部门的工作汇报,重点围绕2007年的各项指标任务完成情况、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财政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及民生问题解决的等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同时对2008年计划和预算草案的编制情况进行了监督,督促有关部门依据法规规定及时提供信息资料,通过认真分析我们认为,计划和财政部门的主要预期目标安排合理,工作重点突出,举措有力,更加注重培育主导产业、全民创业、环境建设、解决民生和社会稳定等问题。

结算会计工作计划篇3

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主要是方便简单、与各业务部门不产生矛盾。但是这种管理办法也有其不科学和不完善的地方:

1、片面追求审计覆盖面,忽略了财政资金的内在联系和资金流动过程的连续性。审计本级政府的预算执行部门单位,一般说来除了发展改革委员会、交通部门、教育部门等少数重点部门单位,为了保证审计覆盖面,其他预算执行部门单位很少安排连续两年或多年进行审计。但是,作为地方政府预算安排的财政资金,为了体现政府的工作,资金分配在各个年度间是有一定联系的。大多数审计部门在预算执行审计计划管理上一般对一个部门是不会按照财政资金的分配情况连续多年安排进行审计,忽视上述财政资金流动的连续性和财政资金安排的内在联系,选择的预算执行审计部门单位,不能够反映财政资金的内在联系。

2、没有协调好年度审计重点与长期审计重点的关系。预算执行审计既有长期的重点,又有年度重点。有一些问题应该连续审计,连续披露,锲而不舍,体现长期重点;而每一年的预算执行审计应该各有侧重,体现出年度重点,而且重点应该有机结合起来。从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看,两者之间缺乏有机结合。特别是当预算执行审计年度重点要反映的问题而在年度计划中不能体现时表现尤为突出。

3、预算执行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的衔接不够,存在脱节的现象。预算执行审计是龙头,财政审计、投资审计等其他审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预算执行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的衔接上缺少“预算执行”这个衔接点,没有用“预算执行”这个纽带来串联其他专业审计,从形式到内容缺乏必然联系,显得比较松散,形成了“预算执行审计是个筐,其它专业审计都可装”的现象。

4、其他财政收支反映的问题不够及时。由于当年计划安排的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企业审计、投资项目审计等,一般要在第四季度才能出结果,而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报告和工作报告一般在第三季度向政府和人大报告,所以当年的审计结果报告和工作报告只能将上个年度的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企业审计、投资项目等审计情况进行反映,所反映的其他财政收支问题则一般是前个年度情况。这些问题由于时间间隔较长,一方面冲淡了审计结果报告和工作报告的时效性,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审计机关效能的负面影响。

多年来的审计实践表明。预算执行审计是一项总揽全局的系统工程,必须将财政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建设项目审计等列入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范围,形成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审计整体。尤其是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后,审计范围更广、直接审计对象更多,这就需要调整审计计划管理方式,建立由综合部门牵头、以财政审计为主体、各专业审计共同参与,既明确分工,又相互配合的审计组织体系,即建立预算执行审计与各项专项审计有机结合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运行机制,通盘考虑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按照整合财政审计资源的要求,预算执行审计要坚持“统一审计计划,统一审计方案,统一审计实施,统一审计报告,统一审计处理”的原则,做到全局一盘棋,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工作。

结算会计工作计划篇4

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主要是方便简单、与各业务部门不产生矛盾。但是这种管理办法也有其不科学和不完善的地方:

1、片面追求审计覆盖面,忽略了财政资金的内在联系和资金流动过程的连续性。审计本级政府的预算执行部门单位,一般说来除了发展改革委员会、交通部门、教育部门等少数重点部门单位,为了保证审计覆盖面,其他预算执行部门单位很少安排连续两年或多年进行审计。但是,作为地方政府预算安排的财政资金,为了体现政府的工作,资金分配在各个年度间是有一定联系的。大多数审计部门在预算执行审计计划管理上一般对一个部门是不会按照财政资金的分配情况连续多年安排进行审计,忽视上述财政资金流动的连续性和财政资金安排的内在联系,选择的预算执行审计部门单位,不能够反映财政资金的内在联系。

2、没有协调好年度审计重点与长期审计重点的关系。预算执行审计既有长期的重点,又有年度重点。有一些问题应该连续审计,连续披露,锲而不舍,体现长期重点;而每一年的预算执行审计应该各有侧重,体现出年度重点,而且重点应该有机结合起来。从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看,两者之间缺乏有机结合。特别是当预算执行审计年度重点要反映的问题而在年度计划中不能体现时表现尤为突出。

3、预算执行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的衔接不够,存在脱节的现象。预算执行审计是龙头,财政审计、投资审计等其他审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预算执行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的衔接上缺少“预算执行”这个衔接点,没有用“预算执行”这个纽带来串联其他专业审计,从形式到内容缺乏必然联系,显得比较松散,形成了“预算执行审计是个筐,其它专业审计都可装”的现象。

4、其他财政收支反映的问题不够及时。由于当年计划安排的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企业审计、投资项目审计等,一般要在第四季度才能出结果,而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报告和工作报告一般在第三季度向政府和人大报告,所以当年的审计结果报告和工作报告只能将上个年度的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企业审计、投资项目等审计情况进行反映,所反映的其他财政收支问题则一般是前个年度情况。这些问题由于时间间隔较长,一方面冲淡了审计结果报告和工作报告的时效性,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审计机关效能的负面影响。

多年来的审计实践表明。预算执行审计是一项总揽全局的系统工程,必须将财政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建设项目审计等列入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范围,形成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审计整体。尤其是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后,审计范围更广、直接审计对象更多,这就需要调整审计计划管理方式,建立由综合部门牵头、以财政审计为主体、各专业审计共同参与,既明确分工,又相互配合的审计组织体系,即建立预算执行审计与各项专项审计有机结合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运行机制,通盘考虑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按照整合财政审计资源的要求,预算执行审计要坚持“统一审计计划,统一审计方案,统一审计实施,统一审计报告,统一审计处理”的原则,做到全局一盘棋,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工作。

结算会计工作计划篇5

 

随着2005年SAP系统上线运行,油田财务管理工作正式迈入集成化、精细化、规范化时代,不同管理模块间的业务信息初步实现了集成,有助于会计核算质量的提升。但受日常运行模式和配套机制影响,基建投资工作相对弱化,业务工作较为被动。一是人员配置少,基建会计侧重于办公室里搞核算,对现场知之甚少,工程结算与现场实际差异大;二是不同业务部门间的目标不能有效统一,工程部门侧重于组织项目施工运行,对结算重视不够,计划部门考虑项目调整因素,对转资工作较为谨慎,财务部门强调结算转资,但协调力度有限;三是乙方施工单位拖延结算,搞年底突击,给基建会计人员年终决算工作带来巨大压力,要按节点完成结算转资任务,只能加班加点连轴转,身心疲惫不说,工作质量也不易保证。以上这些因素导致分公司基建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基础薄弱,结算转资工作滞后,账实差异较大,不利于做实成本。本文结合基建投资管理过程的节点分布情况,围绕项目计划、项目实施、财务管理三个关键节点,抓住工作量、价值量两个过程要素,深入分析问题根源,运用“T型”管理思想,探索实施“T型双要素管理”,力求推进节点要素间的平衡,通过明确部门责任项目管理论文,加大工作协调力度,提升结算转资率,进一步抓实成本核算。

一、“T型双要素管理”的理论内涵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为了挖掘智力资源,许多公司或者把知识集中起来管理,或者投资于知识管理技术,取得了一些成功。能源巨人BP(英国石油公司)则发明了另一种方法:T型管理,其效果非同凡响。所谓“T型管理”是通过跨单元学习,共享资源,沟通思想,来创造横向价值(T的横向部分),同时致力于单个业务单元的业绩(T的垂直部分)。这需要管理者改变他们的行为和支配时间的方式,打破传统的公司等级制度。成功的T型管理者将学会在这种双向责任产生的紧张中生存,最终获得发展。

引用“T型”管理思想的精髓,结合采油厂基建投资工作实际,我们从基建投资管理的过程节点中优选出项目计划、项目实施、财务结算3个关键节点,结合价值量、工作量两个过程要素,探索形成了“T型双要素管理”理念(如图1)。所谓“T型双要素管理”就是以基建项目涉及的价值量、工作量要素管理为抓手,通过计划部门、工程部门管理职能的落实,形成横向的量价平衡(T的横向部分),财务部门的基建会计通过积极过程参与,强化工作协调力度,提升结算转资率,来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T的垂直部分)。

图1:T型双要素管理模式图

作为项目计划节点计划部门主要负责项目计划落实,计划资金的申请、下达,确保ERP项目资金与实物工程进度相匹配。项目实施节点的责任部门工程部门负责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监督项目施工质量,及时反馈工作量进度,督促施工方办理竣工验收结算,配合做好实物转资工作。通过计划部门、工程部门落实部门职责,保持价值量和工作量的有效对接和总量平衡,即T的横向部分维持近平衡状态。而基建会计的管理职责就是要参与到项目运行过程,及时了解项目进展,与计划、工程部门强化沟通协调,切实抓好结算、转资工作,不断提升结算转资率(即T的垂直部分对应的高度水平),使实物工作量形成的资产与价值量转化的项目成本保持一致性。T型管理可以产生的垂直价值―通过提升结算转资率来做实成本、规范管理、降低风险。

二、实施“T型双要素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油田基建投资管理工作的表象是结算转资率较低,与项目进度差异显著,主要表现是:一是计划、工程部门前期对项目评估不准导致项目超预算运行,竣工后缺少相应资金结算;二是项目进度估计失准及向上级部门反馈项目调整变化不够及时,造成计划资金不到位;三是工程部门重视工作量进度,忽视价值量结算,工程竣工后结算资料在乙方单位长时间滞留;四是财务部门协调力度偏弱,工作手段单一,无法根据业务认知判断及时进行核算,结算、转资工作被动等待。这些现象究其实质是部门责任落实不够、协调工作不到位所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基建项目的管理,带来了核算管理不规范,成本运行前低后高的失衡现象,也潜存着一定的业务风险。

近几年,分公司提出夯实基建投资管理工作,并对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一些针对性预案。从加强采油厂基建投资管理出发,关键是要抓实结算、抓实转资、抓细责任。“T型双要素管理”对于强化基建投资管理、评价工作效能能够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T型双要素管理”的内容

实施“T型双要素管理”关键在于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健全工作考评机制,推进信息及时反馈,强化部门目标责任。在信息共享机制方面,采油厂认真落实“三会联检”机制,即项目论证会、合同会签会、关联交易运行协调会和部门联合现场检查验收。在工作考评机制方面采油厂推行了“两会一通报”制度,即经济活动分析例会、结算工作例会和结算运行通报。

在项目计划前期阶段,通过召开项目论证会计划部门、工程部门讨论优化实施方案,形成工作量计划,经工程定额套算制定出资金计划,由计划部门组织申报项目管理论文,落实项目投资计划。采油厂每周三上午组织召开合同会签会,对各类合同申请、合同履行进行集中审核签认,相关责任科室负责说明项目有关情况,便于信息沟通。财务部门通过参与以上“两会”及时切入到项目前端,能够提前掌握相关项目运行信息,对经济性、合规性有了准确把握。

在项目实施阶段,工程管理部门负责牵头组织计划、审计、定额、财务、技检人员开展现场联合检查,督查项目工作量和施工质量,做好日常监督工作,每月25日及时把项目进度情况报计划部门,由计划部门汇总统计形成工程项目统计月报。计划部门根据统计月报可以提前申请,及时落实项目资金计划,财务部门可以及时掌握工程进展,协调做好项目结算及实物转资相关准备工作小论文。

在财务管理上,财务部门在获取工程项目相关信息后,主要工作就是督促协调甲乙方相关部门加快结算进度。对于基建投资项目中比例较大的关联交易业务,采油厂定期组织召开关联交易运行协调会,由各相关业务科室详细剖析结算差异原因,财务部门进行总体协调,形成会议纪要,明确部门责任;对于地面工程项目,采油厂进一步明确了工程牵头科室作为第一责任部门,负责督促乙方施工单位办理结算,防止年底突击结算。项目竣工阶段,财务部门根据工程部门提供的信息,及时协调基层资产员做好实物资产验收交接,收集反馈上来的资产信息,协调计划、地质等部门认真做好项目转资工作。

为了有序推进基建投资管理工作,采油厂进一步加强了工作考评机制建设,完善了“两会一通报”(经济活动分析例会、结算工作例会和结算运行通报)运行机制。每月6号前,财务部门与计划、工程部门一起分析项目成本差异,形成分析材料,参加采油厂月初经济活动分析例会,及时向采油厂领导汇报基建投资运行情况。每月23号采油厂召开结算工作例会,由财务部门编制结算运行通报,并在会上进行通报。为激励责任部门做好结算工作,采油厂定期开展工作考评,对工作落实、绩效明显的相关责任部门和业务人员进行奖励。

推行“T型双要素管理”紧紧抓住工作量、价值量两个要素,强化了部门责任,密切了部门协作,有助于提升基建投资管理水平。

四、实施“T型双要素管理”取得的初步效果

实施“T型双要素管理”通过强化项目过程节点的职能作用,加大工作协调力度,有力地推进了采油厂基建投资管理工作。

一是部门责任意识显著增强。推行“T型双要素管理”就是要激发职能部门的能动作用,通过考评形成压力效应,促使各节点的职能科室不再从局部利益出发,而是着眼于采油厂总体利益,消除了相互间信息传递的无形障碍,增强了管理的主动性。以往,工程部门侧重于现场管理,现在工程部门既要抓好现场管理,也要时刻关注竣工结算,并且建立了相应台帐专人督促落实。

二是纵横向工作协调力度明显加大。09年,采油厂计划部门针对低油价形势,及时与工程部门沟通,了解项目施工进度,认真做好向油田计划开发处室的汇报工作,积极申请计划资金。财务部门定期做好与计划、工程部门的信息沟通,协调落实单项工程的计划资金,针对少数关联方施工单位结算资料送达不及时问题,财务部门及时收集汇总情况向油田关联交易结算运行办公室反馈,争取上级部门协调解决,确保工程项目结算工作顺畅运行。

三是结算工作稳步提升。自年初探索实施“T型双要素管理”以来项目管理论文,财务、计划、工程等相关节点部门的合力效应日渐体现出了,以前上半年地面工程结算滞缓的现象得到改观,关联交易结算步入良性运行轨道,自4月份起采油厂关联交易综合结算率保持在80%以上的高位运行,较好地推进了成本做实工作。

五、存在的问题和下步改进意见

“T型双要素管理”的实施对采油厂基建投资管理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但由于时间短、配套机制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一是现有核算环境制约总体结算水平。目前,ERP尚不能支持暂估结算、项目调整转资和批量转资,致使财务管理人员不能根据职业判断进行相应业务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基建投资工作水平的提升。09年,分公司着手改进ERP系统相关功能,逐步推行暂估结算转资工作,这将对基建核算工作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我们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加快结算转资工作水平。

二是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不利于管理的深入推进。当前,采油厂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缺乏对基建项目过程管理的支撑,信息反馈时效性、准确性不能得到保证。而“T型双要素管理”的横向量价平衡关键是要信息传递、反馈,通过共享提升平衡性,实现用“杠杆”提升结算转资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条件开发相应的基建(资产)管理平台,与ERP系统、管理工作实现动态对接,促进要素信息的高效传递。

三是指标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受一些因素约束,正常的结算转资相对滞后,对基建投资管理工作尚没有建立相应的指标标准评价体系。进度符合率、结算率、转资率、项目回报率等指标尚不能通过设定标准来动态考核,日常考核主要靠同期对比、月度环比,评价不够规范。今后,随着暂估核算的到位,需要健全相应的指标考核体系,实现分类评价。

结算会计工作计划篇6

一、制定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体系管理的工作计划

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管理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有: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的总目标,结合企业自身条件以及国家方针政策和业务发展需要,确定会计电算化的总体管理要求,明确会计电算化总目标;确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及之间的联系;确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实现顺序,按核算—计划分析—预测决策的顺序进行,会计核算部分可先实现账务处理、报表编制、应收/应付账款核算、工资核算等工作的电算化,然后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存货核算、成本核算、销售核算等工作的电算化。在技术上可采用先单机,再上网络,然后逐步扩充实现网络化;确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取得方式,一般有自行开发、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和外购商品化软件等方式;确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硬件配置要求,提出与会计电算化工作规划相适应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机型和网络系统设备配置原则和要求。制定会计电算化工作计划是管理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内容。通过制定会计电算化工作计划,可以明确奋斗目标及主要任务,降低实施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满足外部和内部不同部门的需求,协调会计信息子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使企业信息化工作统一标准、统一安排;有利于实现数据共享,组织各类人员参加和配合;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分阶段完成。

二、确定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体系管理的组织机构

制定会计电算化工作计划后,对技术和经济等方面规划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单位拥有的设备条件、技术力量能否保证会计电算化的正常开展,能否承担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压力,还应对预期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可行性分析通过后,必须将会计电算化工作进一步细化,层层分解,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分阶段实施工作计划,指导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实施工作,并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管理应该建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组织机构,应处理好领导、总会计师、财务部门的关系。会计电算化工作需要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专业人员,因此,制定专业人员培训计划,明确培训人员数量、培训要求、方式、时间等。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包括硬件购置费、软件开发和购置费、耗材料费、运行维护费和培训费用等,没有资金保障,会计电算化工作将无法开展。因此,在计划中做出预算的同时还应安排资金来源。

三、建立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体系管理的教师队伍

二十一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会计行业处于这一潮流的最前沿。认真研究应对的战略与策略,特别是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提出与论证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体系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广大会计教育学者的紧迫任务和前沿问题。如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模式、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改革、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师应当对这些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以保持专业教学的前沿性。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建立队伍负责组织管理工作,建立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体系管理教师队伍,组织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管理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与时俱进、抢占前沿的会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具有开拓进取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会计电算化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专业,需要分析和解决的问题是现代经济和管理问题。我们必须破除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研究方法和模式,发扬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尽量用比较新颖和科学的方法进行专业研究和教学实践,与市场的动态仿真一致,健全会计学课的研究体系,使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内容富有科学性与时代特征。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具有丰富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的课堂,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由于真实、生动而吸引学生并使学生信服,教学效果有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王富强.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施[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7):41.

结算会计工作计划篇7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能作为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的基础能源,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电力工程的质量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作为电力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工作可以说是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应该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1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

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其规划设计工作可以分为长期发展规划和中期发展设计。在对单项电力工程进行规划设计时,其设计到的主要内容包括:

1.1 电力负荷预测和分析

在对电力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对电力工程附近的区域进行电力负荷预测和分析。一般来说,主要是针对未来10年内的中短期电力负荷进行预测。在进行负荷预测时,应该在对历年经济数据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对区域内的最大电力负荷进行逐年预测和分析,确定其对于电网供电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电力负荷预测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序列预测法、模糊理论、专家系统等,对于那些具有重要意义的电力工程,可以利用多种方法进行负荷预测,对其增长因素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确保电力负荷预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1.2 电源规划

电源规划可以说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也是论证电力工程建设必要性的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电力系统的电源可以分为统调电源和地方电源两种,统调电源主要指归属于电网调度统一调度的大型发电站、发电厂等,地方电源则是指包括各类小型水电站以及企业自备发电机组在内的电源。在这些电源中,每一种电源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处理情况,而新建的电源机组在规划设计期间,也会出现逐渐投产的情况,因此,做好电源规划,对电源处理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可以为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1.3 电力电量平衡

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电力电量平衡主要是发挥着约束条件的作用。结合电力负荷预测和电源出力分析,可以对电力工程的覆盖区域进行电力电量的平衡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可以对电力工程的规模和布局进行准确判定。经过电力电量平衡计算,可以确定电力系统设计中需要的发电和变电设备容量,这个容量应该能够满足电力负荷需求的工作容量以及电力系统需要的备用容量。在进行电力电量平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分区间的电力电量交换,结合实际情况,对设备的容量进行合理调节。

1.4 电气计算

电气计算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稳定计算:主要是针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故障情况和异常工况进行模拟和分析,从而对电力系统的稳定问题的主要特征以及稳定水平进行明确。一般来说,稳定计算需要建立在潮流计算的基础上,包括电压稳定计算、频率稳定计算等。通过稳定计算,可以对接入系统方案的运行参数进行校验,以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2)潮流计算:潮流计算是针对电压分布和功率进行的计算,根据其结果,可以对系统的运行方式进行合理选择,对各元件的性能进行检查,同时可以为稳定计算提供初值,为继电保护提供依据。

(3)无功补偿计算:通过无功补偿计算,可以为电力系统中的感性负荷提供无功功率,减少电力系统中的网络元件因无功功率而引发的电能损耗,提高电能的传输效率。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无功平衡,可以确定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对低压电容器在投切时产生的电压波动进行校核,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4)谐波计算:谐波在电力系统中可以说是广泛存在的,如果谐波电流过大,则会影响电力设备,如变压器、电容器、继电保护装置等的正常运行,影响其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谐波源进行分析,对谐波电流进行计算,制定相应的滤波措施,减少谐波对于电力系统的影响。

1.5 接入系统方案

结合电力工程所在区域原有的电网特点以及发展规划,对单项电力工程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同时根据电网的规划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接入系统方案。在方案的制定中,需要充分考虑电力工程的技术性和经济性,采取相应的节能降耗措施,明确电力工程的方案布局、规模、电网结构以及运行方式等内容,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1.6 方案对比

通过对不同项目接入方案的对比分析,可以在电力计算的基础上,了解各个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便于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确保方案选择的最优性。

2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经验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电网工程不断完善,各种各样的电力工程也在不断增加,电力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单项电力工程的建设中,如何做好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工作,确保电力工程的有效展开,是电力设计和施工单位面临的重要问题。结合电力工程的规划设计经验,在对工程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充分重视起来,从不同的阶段开展工作。

2.1 准备阶段

在对电力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前,需要首先做好工程服务范围内的调查工作,对区域内电力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了解电网的基本特点,并对收集到的集料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例如,可以对区域内现有的变电站、电网结构、统调电源数据等进行收集,整理后录入数据库,形成相应的基础数据,为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还需要对电力主网的规划报告进行收集,及时了解区域内电力系统的发展变化情况,分析电力网络发展的特点,形成各规划水平年的网架基础数据。

2.2 设计阶段

首先,要随时关注电力系统的变化情况,对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更新,了解区域内电厂、变电站等的布局情况以及相应的数据资料,为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对于新建项目,要做好电力负荷的收集工作,对区域及周边地区的电力系统资料进行及时更新,配合各类电气计算,为系统的规划设计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然后,为了确保电气计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需要对电力系统中的各项基础数据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以确保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的有效进行。

3 结语

总之,在当前电力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做好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工作,提高设计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对于电力工程建设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薛军.试论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运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3(35).

[2]刘刚,王学申.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探究――以智能电网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11(09)

结算会计工作计划篇8

二、项目总经济师的业务职能

1.计划业务职能。项目总经济师是项目计划应负责项目工程施工计划的制定、调整和考核,参与计划的实施。计划的制定必须满足合同工期及业主提出的阶段性控制目标的要求,同时要从工程成本的角度考虑施工计划安排的均衡性,提出确实可行的计划保证措施。由于施工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计划的实施完成,计划必然会进行必要的调整。计划的调整必须体现旬保月、月保季、季保年、年保总体的特点,并对计划进行动态控制,计划调整后应及时报业主及监理审批,并报公司备案,下发到工段认真实施。计划的实施必须保证其严肃性,并进行考核。项目总经济师应制定本项目施工计划考核办法,并严格执行,这样才能使施工计划安排落到实处。计划的实施由项目生产副经理来负责,项目总经济师应积极参与,提供足够的业务支持,同时加强对分包队伍和外租机械的控制,确保计划的完成。

2.统计业务职能。统计业务是项目经营核算的基础,对于项目总经济师来讲,统计业务不再是工程量、工作量等简单的业务统计,而应侧重于项目经营成果的全面统计分析和统计核算,在保证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及时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统计工作量与计量支付的统一,成本归集与统计产值的统一”的因素。统计分析与统计核算主要内容包括:(l)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未完施工盘点,为财务部门提供可靠的核算数据。(2)对本期上报的产值进行分析,主要是本期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工作量、工程量与形象进度完成情况分析,统计产值与计量支付的对比分析,自行完成与分包产值的分析。(3)分析本期发生的变更索赔项目的工作量完成情况及实际成本支出情况。(4)定期向财务部门提供分包结算分析汇总资料,以便财务部门进行分包成本分析。

3.预算业务职能。预算的本质就是为成本和效益提供预控和核算的数据,主要内容包括:参与投标预算及清单报价;中标后编制施工预算对中标价进行成本和效益分析;施工中分项、分部工程开工前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预算以预控成本;分包单价的确定;施工中发生的变更单价及索赔费用的计算等。

4.定额业务职能。随着项目施工管理模式的改变,施工定额管理不再是纯工序管理,定额管理已逐步渗透到合同管理、预算管理和工程成本管理之中。项目总经济师应根据本项目施工组织特点,制定定额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定额管理的重点,对定额管理进行监控。主要内容包括:(l)定额测定。对施工中出现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进行定额测定,对本项目的重点工序工料机消耗进行测定,积累工程估价方面的资料。(2)定额核算。对工段班组承包结算、分包结算、机械租赁结算、施工任务单结算进行核算,对合同管理进行信息反馈,并提出修正意见。(3)限额领料单的管理和控制。它是定额控制材料量差消耗的最主要手段。(4)定额内业资料的整理和上报。因此,从项目经营角度来看,应设置专职定额核算员是非常必要的,其业务由项目总经济师监控。

5.合同业务职能。合同管理是项目经营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项目总经济师应重点控制的业务之一。主要内容包括:项目与业主间建筑承包合同管理、项目经理部内部经营承包合同管理、分包合同管理及其他合同管理。项目合同管理应采用归口管理的方法,各部门归口拟定合同条款,征求有关部门意见,报项目总经济师审查,最后由项目经理审定和签字。合同归口部门对合同执行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并定期将合同结算资料报计划经营部门核定,最后交财务部门结算及进行财务核算。

三、项目总经济师的管理职能

项目总经济师是项目经理的助手,在开展工作时要站在项目经营的高度上,综合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把自身的业务管理融人项目经营管理中,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

1.投标开发管理。项目总经济师应全过程参与投标开发工作。主要内容包括:(l)在与业主、监理及外界的接触中多注意搜集有关的投标信息,及时向项目经理及公司汇报,从项目经营的角度对是否参加投标进行论证。(2)积极协助项目经理和公司进行投标前的公关开发工作,协助公司及总公司搞好投标资格预审工作。(3)参与投标报价工作。项目总经济师应从项目经营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在投标过程中为报价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这能否中标或中标后项目能否盈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将投标报价中存在的漏洞及差错认真加以分析,努力寻找补救的措施,并将情况及时向公司、总公司业务开发部门汇报,以利以后的投标报价。

2.工程结算管理。包括项目与业主的工程款结算和对外合同结算两方面。(l)项目与业主间工程价款结算管理。项目总经济师要透彻理解和掌据合同协议、合同条件、工程量清单、技术规范等与工程价款结算有关的文件和资料,同时对与工程价款结算有关的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业主及监理对工程价款结算的要求和规定,以及经理部的具体要求,使业务管理形成体系。这是开展结算业务的先决条件。要高度重视工程价款结算资料的及时、准确和完整性。要制定项目经理部工程价款结算管理实施细则,明确资料管理流程,确定各种资料整理上报的时间和其他具体要求,制定奖罚措施,这样才能保证计量支付资料、变更索赔的原始记录报告及时准确上报业主和监理。在生产计划的安排中,要充分考虑到工程款计量支付工作开展的要求,按清单中能划分的可独立进行支付的工程细目要尽快完成到可支付的程度,出现质量问题的工程项目要尽快返工,同时不能一次全部计量的项目要能做到分次计量,努力做到形成工作量尽快拿回工程款。在非清单内支付项目中,要注意材料预付款的支付(及时收集已购到施工现场主材的发票)、工程变更索赔款项的支付(尽量使索赔项目通过工程变更的方式得到业主及监理的确认及支付)和计日工(暂定金额)的支付。在做好工程价款结算业务的同时,要注意处理好同业主及监理之间的关系,尽量避免在工程结算过程中出现人为因素的不利影响。(2)项目对外价款结算。项目经理部对外的合同结算均应由总经济师进行业务控制,项目总经济师应制定明确的书面性的合同结算流程,如分包合同结算管理流程、外租机械结算管理流程、劳务合同结算管理流程及其他对外合同结算流程。在合同结算流程中,项目总经济师的业务审核应是对外结算最后环节。项目总经济师要重视合同结算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尤其是结算原始计算资料、结算单、结算台帐和合同文本等。这些都是在处理合同纠纷的重要辅证材料,也是项目严格控制合同结算业务的有效手段。

结算会计工作计划篇9

企业要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使资源的配置与运用更加合理有效,首先需要弄清预算管理的性质、功用和价值。

预算是20世纪20年展起来的,用来帮助组织机构管理资产和计划资本需求。到20世纪60年代,预算开始用于过程管理和管理业绩评价。今天,预算主要用于制定战略和运营目标、监控战略的执行和管理业务过程。

但预算管理本身的功用和价值却是不确定的,并且不是肯定积极的,以至美国GE公司前CEO韦尔奇说:“预算是美国公司的祸根,它根本不应该存在。制定预算就等于追求最低业绩,你永远只能得到员工最低水平的贡献,因为每个人都在讨价还价,争取制订最低指标。” 预算,可以说是每个CFO的基本功课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号称“世界第一职业经理人”的韦尔奇如此深恶痛绝呢?预算到底有何是非功过呢?

其实韦尔奇的上述观点如果不是在特定语言背景中的特定表达的话,就是有失偏颇的一己之言。预算是什么?预算其实就是计划――关于财务资源配置与运用及其效果估量的计划。如果韦尔奇上述论断成立,那岂不是计划管理也没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了吗?

我们知道计划管理的实质就是要为即将到来的工作,预先做出必要的准备和安排。人们之所以需要计划,乃是因为未来的不可知。同样的道理,人们需要预算也是因为人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因为计划和预算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计划和预算动态的基本性质。所以说计划预算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形成的结果本身(计划预算书),而在于其计划预算活动的过程。

一、中国企业预算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从笔者职业经历中服务过的企业,以及所见所闻的相关信息来看,在中国的企业中,实质性开展预算管理的企业十分有限,真正有效进行预算管理且获得成效的企业,则更可谓凤毛麟角。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计划管理流于形式

很多企业计划管理的目的就在于形成一部计划书,这样的计划管理必然导致计划工作为计划而计划,计划与实际往往相距甚远,计划的工作要素与实际的工作要素往往脱节,甚至南辕北辙。不切实际的计划管理存在,就使有效的预算管理失去了基础。预算管理不仅因此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成效,有时甚至使预算本身都难以有效地进行,更不用说管理和管理的有效性了。

2. 缺乏必要的组织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那些实行计划预算管理的企业,预算管理往往成为企业财务部门的事,并且一般都纳入财务会计管理范畴。这样的体系必然导致两方面问题的产生:

其一是权威性问题。预算说到底是企业的资源配置与运用的管理工作,牵涉到企业的每一个方面,因此在进行预算时,必须得到企业每一个部门的配合和支持,这就需要必要的权威予以保障。预算管理与计划管理一样,是企业全局性的行为,而不是企业的某项具体职能,因此,预算管理不可能由企业的一个具体职能部门胜任实现,起码是不可能有效胜任实现。

其二是技术性问题。预算的价值和作用是建立在“资源-工作要素”的对应基础之上的。我们知道,财务会计是一种规范的报告制度,它的功能是通过一系列格式化的财务数据处理,以反映企业的运行状况和效果。所以财务管理的口径――科目设置是公共性的。而企业的工作要素却是高度个性化的。所以,从财务会计角度入手进行预算管理,根本不可能获得真正有效的助益,更不可能获得真正有效的效果。

3. 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会计支持

管理会计的管理口径是与工作要素高度对应的,科目设置是高度个性化的:其反映的资源配置、运用状况和资源运用收益,直接反应了所对应的工作要素的投入和产出状况。因此,管理会计才可以成为有效的预算管理的基础。可是在很多企业,实际上都没有系统有效的管理会计职能系统,有的也都局限于局部或具体范围。没有系统有效的管理会计支持保证,是难以进行充分有效的预算管理的。

4. 缺乏相应的预算管理工作程序

有效的预算管理必然建立在以下三个流程的有效运行基础之上,这就是预算编制流程、预算评审流程和预算执行控制流程。

前面我们曾经说到,计划和预算的价值和作用不在于计划和预算本身的结果,而在于计划和预算形成的过程。因此,预算管理的实质不在于预算书的编制,而在于预算流程的有效运行。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以形成的预算文本为蓝图,照本宣科地去进行预算管理,那才真是韦尔奇说的完全没有用的预算,价值和作用均为负的预算。遗憾的是,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时,大多进行的都是这样的预算。因为我国的企业家很多都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很多企业因此还没有形成相应的预算管理流程,更谈不上这些流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了。

二、预算管理的功用和价值

前面我们曾经说到,计划和预算的作用和价值在于其形成的过程,而不在于其形成的结果。人们之所以需要计划与预算,乃是因为人们无法确知未来。

从事管理工作的人都知道,计划管理的过程实际就是企业对其自身资源和能力的认识过程,也是企业对其所处环境及其在该环境中自身所处位势的认识过程,还是企业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和运用资源、如何充分有效运用自身能力、如何有效改善企业自身与所处环境的关系、如何有效改变企业在环境中的位势使自己能够处于更有利地位的过程。所以说,计划管理的价值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因为不论是企业的资源,还是企业的能力;不论是企业所处的环境,还是企业在环境中的位势都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任何企图欲将其固化的努力,都将是注定无效的,也没有任何积极意义。计划的过程实质就是企业智能化活动的过程――这才是积极而有意义的。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所谓预算其实质就是资源(通过货币形式表达)的计划管理,本身就属于计划管理范畴――可以谓之为发展的计划管理。但在企业管理传统中,由于财务管理的客观存在,使企业货币管理普遍地集中于财务管理这一职能(主要功用和价值属于控制范畴的职能)之中,从而将原本属于计划管理范畴的预算管理,更多地纳入了控制管理范畴的财务管理,使预算的功效和价值受到极大的限制和约束。

我们知道,在没有预算配合的计划中,计划管理是局限于工作要素的管理,在计划的经济性方面,更多地只能停留在定性的方面,其追求的管理目标更多地局限于效率。只有在计划中进行了配套的预算,才能使计划管理从工作要素性的管理发展到工作价值性的管理;才能使计划管理从定性管理发展到定量管理;才能使计划管理的目标从追求管理效率发展到追求管理效能。

计划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没有计划,任何管理都无法有效进行,任何管理者(包括那些管理大师)都无法对企业实施有效管理,因为计划为管理提供依据和标准,所有的管理行为和管理活动都是以这些依据和标准进行和开展的。计划与企业管理如此重要,在计划管理中有着充分作用和价值的预算的功用和价值也就可想而知了,遗憾的是我们的企业家和广大经理人,很多人对此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三、有效的预算管理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阻碍和约束预算管理功效发挥价值作用的主要因素有:计划管理流于形式,缺乏必要的组织,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会计系统支持和缺乏相应的预算管理工作流程。要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就要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如果不能充分有效地解决好上述问题,要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要发挥预算管理能动的积极作用和功效价值是不可能的。但仅仅解决好了上述问题,也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在企业内部针对全体员工,特别是基层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理念倡导,贯彻和对应的工作知识培养、劳动技能训练。尤其是理念,几乎可以说一切管理要想获得有效的成果,没有先期的理念先导,是难以想像的。当然,系统而充分的沟通,更是有效预算管理不可或缺的前提。

1. 有效的组织

因为预算管理同计划管理一样,是企业活动中的一项持续的存在,没有有效的组织支持和保证,是不可能持续有效地进行预算管理活动的,也更不可能充分有效地发挥预算管理的功能和效用,以实现预算管理的价值。

前面我们已经讲了,预算是计划的一部分,相对于传统的计划而言,也可以说预算其实是一种发展的计划。所以有效的预算管理组织,主体上应该是复合于企业的计划组织体系之中的,但也应该有其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发展的计划管理职能,那就是管理会计系统。

2. 管理会计系统

因为财务会计是一种公共的核算报告系统,其科目的设置是由国家分行业统一设置的,与企业实际业务的配合支持度极其有限,因此直接用财务会计进行预算管理,不仅技术上存在客观的困难,实际的效用也必然极其有限。实际上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的功能效用,更多地在企业活动过程中起到事后总结作用,很难实质性地参与企业活动的事前管理,即使活动过程中的管理效用也是十分有限的。

管理会计则不然,它是企业自定义的核算报告系统,其科目的设置完全可以对应于企业实际活动项目和要素,这样就使财务管理进入企业活动的前期决策,过程控制也就变成了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会计是发展了的财务管理――控制职能向计划职能发展的管理。所以运用这个系统来进行预算,服务于预算管理,不仅技术上可行,实际的效用也十分有效。

欲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建立系统完善的管理会计系统,充分运用管理会计职能配合支持预算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前提。

3. 健全的预算管理工作流程

因为预算管理同计划管理一样,是企业活动中一项持续的过程,没有有效的预算管理工作流程的支持和保证,是不可能持续有效地进行活动的,也更不可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功能效用,实现其管理价值。

预算管理工作流程,不论是预算编制流程,还是预算评审流程或预算控制流程,主体上都应该与计划管理流程相对应契合(包括管理层级、口径、责任关系与责任人,以及周期等等方面)。笔者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实际的处置,就是将预算书嵌人计划书、决算书嵌入绩效评估书,与计划管理的不同仅限于汇总与处理的渠道不同而已。这样进行预算管理,基本不需要额外的管理成本(特别是时间成本),实际效果也不错(需要强调的是,企业的CFO仅仅是企业预算管理的职能责任人,而不是预算管理的责任人,同计划管理一样,预算管理的责任人应该是公司CEO)。

四、困难及其解除

1. 技术方面

由于在企业存在与运行的活动过程中,影响因素浩繁,预算科目与之一一对应实际是非常困难的,可能也不一定是必须的。因此有效的预算管理,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科目设置的合理性问题。如何既化繁就简,又充分有效,本身就是一个难以取舍的难题。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仅凭财务部门的努力,是难以实现的。这需要充分有效的沟通,相关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实现。实际上要真正有效解决这个技术问题,在具体的技术层面是很难实现的,这需要企业高层协调,更需要企业高层通过评估予以抉择和提纲挈领的指导。

2. 协调问题

主要是管理会计系统与财务会计系统之间的配合与支持问题。因为二者都是通过货币为载体,对企业资源的配置进行分析,为资源配置结构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的优化途径和方法提供建议;因为二者都是通过货币为载体,对企业资源的运用进行分析,为资源运用的有效性提供评价;因为二者都是通过货币为载体,对企业资源的配置与运用的效果进行分析,为资源配置与运用效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提供评价和建议。而二者进行这些活动的途径和方法却不尽相同,因此完全可能出现在对同一个活动(行为或事件)进行分析评价时得出不一致的意见或结论,甚至可能完全相左。面对这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企业高层一是要有自己的判断(客观性的,价值性的),二是要充分维护不同系统的尊严和权威,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运用自己的方法,通过自己的途径,自主地得出自己的意见和结论,而不能过多地进行干预,更忌讳具体的褒贬。

还有就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控制问题,企业的同一个活动(行为或事件),在财务会计上的反映与在管理会计上的反映可能有所不同(处置科目的不同,导致描述形态的不同),甚至在具体的财务事务处理上也因为标准和程序的不同,而造成工作秩序上的紊乱。要有效解决这样的问题,企业财务负责人的有效协调,是问题解决的充分保证。

3. 价值问题

这样的问题在现实中可谓屡见不鲜,当一个预算周期结束时,必然出现下述三种情况之一:一是超预算;二是完成预算;三是未完成预算。出现情况一时,有人会责之管理失控;出现情况二时,有人会置疑预算管理的真实性;出现情况三时,又会有人斥责预算编制的不严谨……简直可以说预算管理几乎不会有导致人们满意的结果出现――导致对预算管理功用价值的置疑,对预算管理存在的必要性置疑的原因所在。

因此在现实企业管理中,如非情势所迫,管理者们是不愿意主动给自己套上预算的枷锁的。即使勉强进行了预算管理的,也更多的是停留于作秀层面――定性的、纲要式的,其实质是臆造的预算,是没有任何实质性积极意义的,即没有达到主观与客观的高度统一。

还有就是预算本身的权威性与企业活动客观实际需要可能的冲突,这种冲突的缓解与协调,直接决定预算管理的功用和价值,制度性权威与实事求是解决问题,本身就是管理者永远要面临的问题――可以说平衡这组矛盾的能力,决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这组矛盾解决的有效性,决定管理的有效性。

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对预算管理的价值性认识的偏差:对具体预算结果重视过度而形成本本主义。这是对预算管理价值本末倒置的认识。照本宣科,按图索骥的预算管理,不仅难显管理之功,更可能导致控制桎梏之过。

结算会计工作计划篇10

电能作为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基础能源,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力工业的先行建设,是保证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作为电力工程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系统规划是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前提,也是具体单项电力工程设计建设的方针和原则。

一、电力工程中所涉及系统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系统规划设计相关工作可分为长期的电力系统发展规划、中期的电力系统发展设计。其对单项电力工程设计具有指导性的作用,也是论证工程建设必要性的重要依据。

在进行单项电力工程设计时,其涉及到的系统规划设计主要内容包括:(1)工程所在区域的电力负荷预测和特性分析;(2)近区电网电源规划情况及出力分析;(3)根据负荷预测和电源规划结果,进行电力和电量平衡;(4)提出电力工程接入电网系统方案;(5)对所提方案进行电气计算;(6)分析计算结果,并进行方案技术经济比较;(7)为电力设计其它专业提供系统资料。

(一)电力负荷预测和分析

对拟建电力工程附近片区进行电力负荷预测和分析,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基础。在电力工程设计时,主要进行10年以内的中短期负荷预测。

中短期负荷预测,主要围绕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而进行。在总结历年经济数据的基础之上,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对中短期的近区最大负荷进行逐年预测;同时,根据已建、在建和规划的大项目情况,对负荷的特性进行必要的研究分析,并确定其对电网供电的影响。

(二)电源规划情况及出力

电源规划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对拟建工程周边电网的电源规划进行统计,并分析电源的出力情况,是论证单项电力工程建设必要性的重要依据。

电力电源分为统调电源和地方电源,其中统调电源是指归电网调度统一调度的各类大型发电厂;地方电源则包括各类小水电站,以及企业自备发电机组。每种电源在不同的水文期的出力各不相同,同时新建电源机组会出现在规划期间逐年投产的情况,因此,需对电源出力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统计,以利于下一步工作开展。

(三)电力电量平衡

电力电量平衡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起约束条件的作用。根据电力负荷预测和电源出力分析,进行项目所在地区、供电区域进行电力、电量平衡计算,并对平衡结果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电力工程的布局和规模。

通过负荷预测确定各水平年的系统最大负荷,结合各类电源的出力分析,得出电力电量盈亏,从而确定电力系统所需的发电、变电设备容量。该容量应满足负荷需求的工作容量加上系统需要的备用容量。此外,在进行电力电量平衡时,还需考虑分区间的电力电量交换,并根据情况增减设备容量。

(四)接入系统方案

根据工程所在地原有网络特点、负荷分布和电网发展规划等情况,说明项目工程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按照电网规划,以及政府部门的审批意见,提出项目接入系统比较方案。

在论述项目接入系统方案时,应远近结合、综合考虑节约用地、节能降耗、电网新技术的应用。与此同时,需提出项目工程各方案的布局和规模,投产年及终期近区的电网结构、运行方式和供电电压等内容。

(五)电气计算

电气计算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潮流计算,稳定计算,短路电流计算和无功补偿计算。

第一,潮流计算主要是对电力网络中的功率和电压的分布进行计算,通过潮流计算可确定系统运行方式,检查各元件是否满足运行要求,并为系统继电保护和稳定计算提供依据和初值。

潮流计算作为电力系统设计中最基本的计算,是比较电力工程各接入系统方案最直观的方法。通过潮流计算得出的电网各节点电压、各网络元件电力损耗、以及电力潮流的分布情况,可直接用于分析各接入系统方案的可靠性、合理性和经济性。

第二,稳定计算是指根据要求,对电力系统的各种故障情况进行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确定电力系统稳定问题的主要特征和稳定水平。

稳定计算多是基于潮流计算结果的基础之上,在单项工程设计中常用到的稳定计算包括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计算、电压稳定计算、以及频率稳定计算等。通过进行各种稳定计算,可校验各接入系统方案的运行参数能否满足稳定运行的要求,在必要的情况下提出安稳策略和保障措施。

第三,短路电流计算主要是验算在给定的网架中,由于故障短路而在电气元件上产生的不正常电流值。计算项目工程接入系统节点处的各种短路电流,能为电气设备的选型提供依据。

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的一些经验

随着我国电网电压的升高,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源装机总容量的逐年提升,电力系统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在单项电力工程的设计中,电力系统专业的设计和论证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何独立开展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成为中小规模的电力设计单位遇到的新问题。

(一)准备阶段

在开展系统规划设计工作前,应收集近区电力系统现状相关资料,了解大网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分析和整理收集到的系统资料。收集现有变电站、线路以及统调电源资料,并开列成表录入数据库,形成电网现状网架的基础数据。

(二)开展工作

关注电力系统的最新变化情况,更新数据库资料,收集和研究各地区的负荷情况和特点,掌握大网内各电厂、变电站、电力线路的地理分布情况和数据资料,为系统设计做好准备。

针对新项目工程,展开对当地负荷情况的收集工作,及时更新当地及周边电力系统的资料。之后,进行各类系统电气计算,配合项目工程的设计工作。

结算会计工作计划篇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竞争愈发激烈,企业要想获得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成本信息的有效性和相关性不可忽视。而成本核算是企业获得成本信息最重要的手段,因此,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本文就我国目前采用的制造成本法、西方广泛采用的作业成本法,以及成本会计的新发展――资源消耗会计的理论与应用作一比较和分析。

一、制造成本法

(一)制造成本法的核算特点

制造成本法是制造企业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该核算方法将企业一定期间的费用划分为为产品生产而发生的生产费用和与产品生产过程无关的期间费用两部分。只有生产费用才能最终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而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与当期产品成本的计算无关。

1.核算内容。制造成本法将企业的制造成本划分为三个基本制造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当然,在企业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增加成本项目,例如,废品产生较多的企业,可以增加“废品损失”成本项目;燃料消耗较多的企业,可以增加“燃料”成本项目等等。制造成本法在核算时,主要是将企业的生产费用划分为料、工、费三个基本的成本项目,然后进行核算,继而计算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

2.核算方法。制造成本法的核算方法包含三种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即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这三种基本成本计算方法在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以及期末生产费用的分配上各有不同。因此,不同的企业,其生产特点不同,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的差别导致了企业在采用制造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时,选择成本计算方法的不同。

3.核算过程。成本核算过程,也称成本核算流程,即从费用的发生到产品成本的得出这一过程的核算。一般说来,制造成本法下,无论是哪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核算过程都应该是类似的。生产费用可以分为为直接计入的生产费用和间接计入的生产费用两种。在成本项目中,如果可以辨清某项费用的发生是专属于某一个成本计算对象,那么这项费用即属于直接计入该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费用;反之,则是间接计入的生产费用,需要采用相应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中。计入某一成本计算对象的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之和便是该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

(二)制造成本法成本核算的弊端

1.制造费用的核算。采用制造成本法核算成本时,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制造费用属于企业的间接费用,按照基本生产车间来归集,并于期末分配至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里,直接人工所占的比重较大,制造费用占的比重较小,因而用上述分配方法来分配制造费用,即便有不合理之处,但因为比重较小,通常也不会严重扭曲产品成本;又因为该方法的简便易行,被多数制造业企业乐于采用。但是,在先进制造环境下,大量人工被机器取代,制造费用大比例上升。据调查,70年前的间接费用仅为直接人工成本的50%~60%,而现今该比例提高到了400%~500%;在制造成本法正适用时,直接人工成本占产品成本的40%~50%,而现今该比例不到10%。产品成本结构如此重大的变化,使得传统的“数量基础成本计算”(如以工时、机时为基础的成本分摊方法)不能准确分配制造费用,导致不同产品之间的“成本转移”,继而影响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不能为企业决策和控制提供正确有用的成本会计信息。

2.期间费用的核算。制造成本法下,只有生产费用才能最终计入产品成本,而期间费用是计入当期损益的。但是,有些期间费用虽然不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但却与产品成本有着密切联系。例如,在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的前提下,产品投产前的研发费用增加较多,但是这部分费用不属于生产费用,制造成本法没有将其计入产品生产成本,而是计入了期间费用,从产品成本中剔除出去,不利于产品生产成本的准确计算。同时对于配送、顾客服务等与产品定价有关的成本也不包括在成本的范畴内,容易误导定价决策。

3.人工费用的核算。制造成本法下,成本项目中所致的人工费用的核算包含两部分:直接人工费用(生产一线工人的工资和福利费)、计入制造费用的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不包括研究开发、设计等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也不包括员工招聘、培训等支出,而这些人工费用也是与产品成本密切相关的,人工费用核算内容的不准确性会导致产品成本计算的不准确。

随着经济的发展,制造业企业在经营、技术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意味着一度曾与多数制造企业相适应的成本核算方法――制造成本法需要有新的发展,或者需要有新的方法来替代他。而这时,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

二、作业成本法

(一)作业成本法的产生

由上所述,由于种种弊端的存在,使得传统的制造成本法难以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因此,需要构建一个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基于这种要求,1971年,美国会计学者斯托布斯博士出版了具有重大影响的《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一书,揭开了全面研究的新的成本会计管理模式的序幕。后来世界各国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这一新的成本计算方法。其中美国哈佛大学青年学者罗宾・库伯(RobinCOOper)和罗伯特・卡普兰(RobertKaplan)率先把这种成本计算方法于1988年简称为ABC(Aetivity-basedCosting),从此作业成本法被应用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许多先进企业,其理论日臻成熟。

(二)作业成本法的核算特点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核算各个作业所耗的生产资源,计算出各个作业的成本,然后按各最终产品所耗用的作业数量将各作业的成本分配计入各最终产品,从而计算出各种最终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1.核算内容。在作业成本计算法下,产品成本不是制造成本,而是完全成本,对于某一个制造中心而言,所有的费用只要是合理的、有效的,都是对最终产出有益的费用,因而都应计入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强调费用支出的因果,而不论其是否与生产过程直接有关。

2.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由一系列作业活动组成,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对象是各个作业,核算各个作业所耗的生产资源,计算出各个作业的成本,然后按各最终产品所耗用的作业数量将各作业的成本分配计入各最终产品,从而计算出各种最终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3.核算流程。作业成本法是以“成本动因”理论为基本依据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关键是要确认产生作业的成本动因,并使产出物和投入之间建立因果关系。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转移到“作业”上。因此,作业成本法应用于成本计算的流程基本为: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首先根据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分配到作业,再由作业动因追踪到产品,最终得出产品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拓宽了成本计算的范围,并且在费用分配时,将单一标准的分配基础改为按成本动因的多标准分配,排除了人为设定的分配标准的不合理性对成本计算的影响,提高了成本计算的透明度和准确性。因此,企业管理者更倾向于采用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但是随着作业成本法的深入应用,其弊端也一一显现。

(三)作业成本法成本核算的弊端

1.操作性差。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成本的重大缺陷是操作性差。表现为:首先工作量太大。最初推出作业成本法时,它主要用于单部门和区域的成本核算、分析,这种简单环境下,作业成本法的效果特别显著,但是如果要大范围地推行这种方法,工作量就会很大。其次,获取作业成本法核算所需的成本资料有困难。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下按照部门来归集和分配各项费用;而作业成本法应用时则根据作业耗费资源的情况、跨越了传统的部门来确定成本。因此,企业要采用此方法,势必要进行会计系统的再造,其成本较高。

2.核算中作业划分的难题。首先,传统作业成本法下,对作业的划分是按成本驱动因素为标准来划分的,而成本驱动因素的确定则以因果关系为主,对于一些存在但没有表现出明确的因果关系的因素会被忽略,这必然导致一些作业的划分不能够准确反映真实情况。其次,在传统作业成本法下,作业的划分无既定标准依据,只能依据经验进行,对于未来的作业,如果遇到新情况可能会考虑不周全。在当前订单式生产成为趋势的形势下,若是仍按传统作业成本法进行作业划分,就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作业划分准确,不但会增加许多工作量,其效果也无法保证。

3.核算过程中的问题。作业成本法是基于作业来分配费用的,所消耗资源的费用首先是被归集到作业中,然后再分配到产品成本中。但是,作业成本法下成本中心可能只存在一个成本动因,也可能有两个或多个成本动因,因此会产生多个产出计量单位。在将成本中心的费用分配到作业中时,就会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多个产出计量单位的存在,作业所消耗的各种资源具有不同的计量单位,将成本归集到作业时难以准确计量资源消耗的数量,仅限静态的货币指标,所以难于清晰地反映资源消耗情况,不能动态地强化成本管理,会影响最终产品成本计算和分配的正确性。

鉴于作业成本法以上所述的在成本核算中的局限性,需要积极地寻求解决方案。资源消耗会计就是对作业成本法的延伸与改进。

三、资源消耗会计

资源消耗会计(Resource Consumption Accounting,缩写RCA)是于2002年开始在美国推出的一种新的成本会计方法;是一种总括的、能动而综合的成本会计系统;是将德国弹性边际成本法(GPK)与作业成本法有机结合的产物(Clinton、Keys,2002)。

(一)资源消耗会计的核算特点

1.核算对象。资源消耗会计的主要核算对象是资源。资源消耗会计认为企业存在服务于其他资源的资源,因此,核算对象不仅包括为作业提供服务的资源,还包括资源自身消耗的资源,即资源交互消耗产生的成本。这样才能完整地反映资源消耗过程,从而准确地计算资源成本。

2.核算方法与核算过程。采用资源消耗会计法在核算成本时,首先根据资源动因划分资源结集点。资源动因由“资源作业”和“资源资源”的因果关系共同确定,其中包括“资源作业”的直接分配资源动因以及“资源资源”的交互分配资源动因。根据资源动因划分后的资源结集点相当于美国成本会计中称为“成本中心”的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所有发生的成本(资源消耗)均在此结集,结集后的产出数量称为资源产出量。因为细分以后每个结集点都只有一个“动因”、一个成本对象,因此一个资源结集点只有一个产出的计量单位。然后将结集点的资源消耗分配计入所划分的作业中。最后再计入产品成本中。因此,资源消耗会计的核算过程为:资源结集点―作业―产品。其中,资源结集点的划分依据为资源动因,作业的划分依据为成本动因。在资源结集点的资源向作业分配的过程中,采用的是非货币的量化指标,在由作业向产品分配计算成本时才同时使用了货币指标和量化指标。即产出的量化计量过程与货币计算过程相分离,这一分离充分地体现了资源消耗与成本核算之间的关系:资源消耗是成本核算的前提,成本核算是资源消耗的货币表现。

(二)资源消耗会计核算成本的优势简述

上述对资源消耗会计在成本核算中的特点可以看到,该种方法是将德国弹性边际成本法(GPK)与美国作业成本法(ABC)相结合,取长补短,较好地解决了作业成本法中的种种弊端、问题。因而成为成本核算的发展趋势。

四、三种方法的应用举例及分析

(一)三种方法的应用举例

假设某制造企业的生产区域#1某月发生的有关费用如表1。

1.制造成本法应用。假设该生产区域生产A、B、C三种产品,本月生产工时数分别为2 000、1 200、1 600(单位:小时),计算如表2所示。

2.作业成本法应用。假设该生产区域从事两项作业:操作机械和进行生产准备,通过这两项作业产出A、B、C三种产品。根据成本动因,按以往经验将该生产区域的成本划分为以下两项作业(资源―作业),如表3、表4所示。

接着将作业消耗的资源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作业―产品),如表5所示。

3.资源消耗会计应用(假设条件与作业成本法应用时相同)。首先,根据该生产区域的两种产出(机械和人工),即资源动因分为两个资源结集点:人力资源结集点和机械资源结集点,如表6、表7所示(资源动因―资源结集点)。接着,根据成本动因,按以往经验将该生产区域划分为操作机械和进行生产准备两项作业,将两个资源结集点的资源分配给以下两项作业(成本动因―作业,资源―作业),如表8、表9所示。最后,将作业消耗的资源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作业―产品),如表10所示。

(二)三种方法应用的评价分析

通过三种方法在成本核算中的应用,可以发现:制造成本法中,生产区域归集的四个费用项目均属于间接计入费用,在分配时,首先成本计算对象就是产品的品种,其次费用的分配标准是单的―生产工时;作业成本法中,首先根据成本动因划分作业,然后将生产区域的资源消耗分配至各项作业,再根据各不同产品消耗作业的情况,将各项作业分配所得的资源消耗分配给各不同产品,在这儿,资源的消耗仅以货币计量。资源消耗会计下,首先根据资源动因划分资源结集点,将生产区域归集的费用分配至不同的结集点,每个结集点的成本动因只有一个,然后将资源结集点的产出分配给不同的作业,再由作业消耗的资源分配给各不同的产品。

在应用三种不同的核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制造成本法分配间接费用时受分配标准的影响是很大的,而该方法在选择费用分配标准时是单一的、不科学的,会影响到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核心,每项作业可能会有两个或以上的成本动因,因而会有不同的产出单位,但是作业成本法未加考虑,如上例,在确定作业点分配的费用时,不划分人工工时与机械小时,统一分配,一方面不能得到非货币计量的信息;另外一方面也影响了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而资源消耗会计根据因果关系以资源为焦点进行成本的归属,即依据资源向成本对象分配成本,为企业提供准确的货币和非货币计量信息,并且企业可以资源结集点为中心,进行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反馈及成本预算,是一个全面的成本管理系统。当然,一种新事物的出现一定会有它的缺陷,在实践中,还有待检验和不断地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结算会计工作计划篇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竞争愈发激烈,企业要想获得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成本信息的有效性和相关性不可忽视。而成本核算是企业获得成本信息最重要的手段,因此,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本文就我国目前采用的制造成本法、西方广泛采用的作业成本法,以及成本会计的新发展——资源消耗会计的理论与应用作一比较和分析。

一、制造成本法

(一)制造成本法的核算特点

制造成本法是制造企业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该核算方法将企业一定期间的费用划分为为产品生产而发生的生产费用和与产品生产过程无关的期间费用两部分。只有生产费用才能最终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而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与当期产品成本的计算无关。

1.核算内容。制造成本法将企业的制造成本划分为三个基本制造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当然,在企业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增加成本项目,例如,废品产生较多的企业,可以增加“废品损失”成本项目;燃料消耗较多的企业,可以增加“燃料”成本项目等等。制造成本法在核算时,主要是将企业的生产费用划分为料、工、费三个基本的成本项目,然后进行核算,继而计算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

2.核算方法。制造成本法的核算方法包含三种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即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这三种基本成本计算方法在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以及期末生产费用的分配上各有不同。因此,不同的企业,其生产特点不同,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的差别导致了企业在采用制造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时,选择成本计算方法的不同。

3.核算过程。成本核算过程,也称成本核算流程,即从费用的发生到产品成本的得出这一过程的核算。一般说来,制造成本法下,无论是哪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核算过程都应该是类似的。生产费用可以分为为直接计入的生产费用和间接计入的生产费用两种。在成本项目中,如果可以辨清某项费用的发生是专属于某一个成本计算对象,那么这项费用即属于直接计入该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费用;反之,则是间接计入的生产费用,需要采用相应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中。计入某一成本计算对象的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之和便是该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

(二)制造成本法成本核算的弊端

1.制造费用的核算。采用制造成本法核算成本时,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制造费用属于企业的间接费用,按照基本生产车间来归集,并于期末分配至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里,直接人工所占的比重较大,制造费用占的比重较小,因而用上述分配方法来分配制造费用,即便有不合理之处,但因为比重较小,通常也不会严重扭曲产品成本;又因为该方法的简便易行,被多数制造业企业乐于采用。但是,在先进制造环境下,大量人工被机器取代,制造费用大比例上升。据调查,70年前的间接费用仅为直接人工成本的50%~60%,而现今该比例提高到了400%~500%;在制造成本法正适用时,直接人工成本占产品成本的40%~50%,而现今该比例不到10%。产品成本结构如此重大的变化,使得传统的“数量基础成本计算”(如以工时、机时为基础的成本分摊方法)不能准确分配制造费用,导致不同产品之间的“成本转移”,继而影响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不能为企业决策和控制提供正确有用的成本会计信息。

2.期间费用的核算。制造成本法下,只有生产费用才能最终计入产品成本,而期间费用是计入当期损益的。但是,有些期间费用虽然不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但却与产品成本有着密切联系。例如,在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的前提下,产品投产前的研发费用增加较多,但是这部分费用不属于生产费用,制造成本法没有将其计入产品生产成本,而是计入了期间费用,从产品成本中剔除出去,不利于产品生产成本的准确计算。同时对于配送、顾客服务等与产品定价有关的成本也不包括在成本的范畴内,容易误导定价决策。

3.人工费用的核算。制造成本法下,成本项目中所致的人工费用的核算包含两部分:直接人工费用(生产一线工人的工资和福利费)、计入制造费用的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不包括研究开发、设计等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也不包括员工招聘、培训等支出,而这些人工费用也是与产品成本密切相关的,人工费用核算内容的不准确性会导致产品成本计算的不准确。

随着经济的发展,制造业企业在经营、技术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意味着一度曾与多数制造企业相适应的成本核算方法——制造成本法需要有新的发展,或者需要有新的方法来替代他。而这时,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

二、作业成本法

(一)作业成本法的产生

由上所述,由于种种弊端的存在,使得传统的制造成本法难以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因此,需要构建一个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基于这种要求,1971年,美国会计学者斯托布斯博士出版了具有重大影响的《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一书,揭开了全面研究的新的成本会计管理模式的序幕。后来世界各国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这一新的成本计算方法。其中美国哈佛大学青年学者罗宾·库伯(RobinCOOper)和罗伯特·卡普兰(RobertKaplan)率先把这种成本计算方法于1988年简称为ABC(Aetivity-basedCosting),从此作业成本法被应用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许多先进企业,其理论日臻成熟。

(二)作业成本法的核算特点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核算各个作业所耗的生产资源,计算出各个作业的成本,然后按各最终产品所耗用的作业数量将各作业的成本分配计入各最终产品,从而计算出各种最终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1.核算内容。在作业成本计算法下,产品成本不是制造成本,而是完全成本,对于某一个制造中心而言,所有的费用只要是合理的、有效的,都是对最终产出有益的费用,因而都应计入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强调费用支出的因果,而不论其是否与生产过程直接有关。

2.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由一系列作业活动组成,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对象是各个作业,核算各个作业所耗的生产资源,计算出各个作业的成本,然后按各最终产品所耗用的作业数量将各作业的成本分配计入各最终产品,从而计算出各种最终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3.核算流程。作业成本法是以“成本动因”理论为基本依据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关键是要确认产生作业的成本动因,并使产出物和投入之间建立因果关系。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转移到“作业”上。因此,作业成本法应用于成本计算的流程基本为: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首先根据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分配到作业,再由作业动因追踪到产品,最终得出产品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拓宽了成本计算的范围,并且在费用分配时,将单一标准的分配基础改为按成本动因的多标准分配,排除了人为设定的分配标准的不合理性对成本计算的影响,提高了成本计算的透明度和准确性。因此,企业管理者更倾向于采用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但是随着作业成本法的深入应用,其弊端也一一显现。

(三)作业成本法成本核算的弊端

1.操作性差。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成本的重大缺陷是操作性差。表现为:首先工作量太大。最初推出作业成本法时,它主要用于单部门和区域的成本核算、分析,这种简单环境下,作业成本法的效果特别显著,但是如果要大范围地推行这种方法,工作量就会很大。其次,获取作业成本法核算所需的成本资料有困难。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下按照部门来归集和分配各项费用;而作业成本法应用时则根据作业耗费资源的情况、跨越了传统的部门来确定成本。因此,企业要采用此方法,势必要进行会计系统的再造,其成本较高。

2.核算中作业划分的难题。首先,传统作业成本法下,对作业的划分是按成本驱动因素为标准来划分的,而成本驱动因素的确定则以因果关系为主,对于一些存在但没有表现出明确的因果关系的因素会被忽略,这必然导致一些作业的划分不能够准确反映真实情况。其次,在传统作业成本法下,作业的划分无既定标准依据,只能依据经验进行,对于未来的作业,如果遇到新情况可能会考虑不周全。在当前订单式生产成为趋势的形势下,若是仍按传统作业成本法进行作业划分,就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作业划分准确,不但会增加许多工作量,其效果也无法保证。

3.核算过程中的问题。作业成本法是基于作业来分配费用的,所消耗资源的费用首先是被归集到作业中,然后再分配到产品成本中。但是,作业成本法下成本中心可能只存在一个成本动因,也可能有两个或多个成本动因,因此会产生多个产出计量单位。在将成本中心的费用分配到作业中时,就会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多个产出计量单位的存在,作业所消耗的各种资源具有不同的计量单位,将成本归集到作业时难以准确计量资源消耗的数量,仅限静态的货币指标,所以难于清晰地反映资源消耗情况,不能动态地强化成本管理,会影响最终产品成本计算和分配的正确性。

鉴于作业成本法以上所述的在成本核算中的局限性,需要积极地寻求解决方案。资源消耗会计就是对作业成本法的延伸与改进。

三、资源消耗会计

资源消耗会计(Resource Consumption Accounting,缩写RCA)是于2002年开始在美国推出的一种新的成本会计方法;是一种总括的、能动而综合的成本会计系统;是将德国弹性边际成本法(GPK)与作业成本法有机结合的产物(Clinton、Keys,2002)。

(一)资源消耗会计的核算特点

1.核算对象。资源消耗会计的主要核算对象是资源。资源消耗会计认为企业存在服务于其他资源的资源,因此,核算对象不仅包括为作业提供服务的资源,还包括资源自身消耗的资源,即资源交互消耗产生的成本。这样才能完整地反映资源消耗过程,从而准确地计算资源成本。

2.核算方法与核算过程。采用资源消耗会计法在核算成本时,首先根据资源动因划分资源结集点。资源动因由“资源作业”和“资源资源”的因果关系共同确定,其中包括“资源作业”的直接分配资源动因以及“资源资源”的交互分配资源动因。根据资源动因划分后的资源结集点相当于美国成本会计中称为“成本中心”的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所有发生的成本(资源消耗)均在此结集,结集后的产出数量称为资源产出量。因为细分以后每个结集点都只有一个“动因”、一个成本对象,因此一个资源结集点只有一个产出的计量单位。然后将结集点的资源消耗分配计入所划分的作业中。最后再计入产品成本中。因此,资源消耗会计的核算过程为:资源结集点—作业—产品。其中,资源结集点的划分依据为资源动因,作业的划分依据为成本动因。在资源结集点的资源向作业分配的过程中,采用的是非货币的量化指标,在由作业向产品分配计算成本时才同时使用了货币指标和量化指标。即产出的量化计量过程与货币计算过程相分离,这一分离充分地体现了资源消耗与成本核算之间的关系:资源消耗是成本核算的前提,成本核算是资源消耗的货币表现。

(二)资源消耗会计核算成本的优势简述

上述对资源消耗会计在成本核算中的特点可以看到,该种方法是将德国弹性边际成本法(GPK)与美国作业成本法(ABC)相结合,取长补短,较好地解决了作业成本法中的种种弊端、问题。因而成为成本核算的发展趋势。

四、三种方法的应用举例及分析

(一)三种方法的应用举例

假设某制造企业的生产区域#1某月发生的有关费用如表1。

1.制造成本法应用。假设该生产区域生产A、B、C三种产品,本月生产工时数分别为2 000、1 200、1 600(单位:小时),计算如表2所示。

2.作业成本法应用。假设该生产区域从事两项作业:操作机械和进行生产准备,通过这两项作业产出A、B、C三种产品。根据成本动因,按以往经验将该生产区域的成本划分为以下两项作业(资源—作业),如表3、表4所示。

接着将作业消耗的资源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作业—产品),如表5所示。

3.资源消耗会计应用(假设条件与作业成本法应用时相同)。首先,根据该生产区域的两种产出(机械和人工),即资源动因分为两个资源结集点:人力资源结集点和机械资源结集点,如表6、表7所示(资源动因—资源结集点)。接着,根据成本动因,按以往经验将该生产区域划分为操作机械和进行生产准备两项作业,将两个资源结集点的资源分配给以下两项作业(成本动因—作业,资源—作业),如表8、表9所示。最后,将作业消耗的资源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作业—产品),如表10所示。

(二)三种方法应用的评价分析

通过三种方法在成本核算中的应用,可以发现:制造成本法中,生产区域归集的四个费用项目均属于间接计入费用,在分配时,首先成本计算对象就是产品的品种,其次费用的分配标准是单的—生产工时;作业成本法中,首先根据成本动因划分作业,然后将生产区域的资源消耗分配至各项作业,再根据各不同产品消耗作业的情况,将各项作业分配所得的资源消耗分配给各不同产品,在这儿,资源的消耗仅以货币计量。资源消耗会计下,首先根据资源动因划分资源结集点,将生产区域归集的费用分配至不同的结集点,每个结集点的成本动因只有一个,然后将资源结集点的产出分配给不同的作业,再由作业消耗的资源分配给各不同的产品。

在应用三种不同的核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制造成本法分配间接费用时受分配标准的影响是很大的,而该方法在选择费用分配标准时是单一的、不科学的,会影响到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核心,每项作业可能会有两个或以上的成本动因,因而会有不同的产出单位,但是作业成本法未加考虑,如上例,在确定作业点分配的费用时,不划分人工工时与机械小时,统一分配,一方面不能得到非货币计量的信息;另外一方面也影响了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而资源消耗会计根据因果关系以资源为焦点进行成本的归属,即依据资源向成本对象分配成本,为企业提供准确的货币和非货币计量信息,并且企业可以资源结集点为中心,进行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反馈及成本预算,是一个全面的成本管理系统。当然,一种新事物的出现一定会有它的缺陷,在实践中,还有待检验和不断地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