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机械发展史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2-09 00:30:10

世界机械发展史论文

世界机械发展史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A811;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082-02

一直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都争议不断。有的哲学家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的是实践性,不涵盖辩证性与历史性特点,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唯物主义为主。还有部分哲学家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在于辩证性和历史性,所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义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认可实践唯物主义这一说。对于以上定义,笔者比较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并且其实践性本质特点中还包含了辩证性与历史性的特征,故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也说得通。

一、旧唯物主义的缺点

旧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不懂得社会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只限于对世界的解释和说明;注重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反映论。由于马克思主义是针对旧唯物主义的不足而形成的,因此在掌握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前,应先分析旧唯物主义的缺点。

(一)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必然会导致机械性的缺点

旧唯物主义对事物的理解以直观形式为主,而这样一来就使得事物的本质得不到体现,难以获取事物内部的能动性及事物能动性的变化和发展情况,只掌握了事物的外部现象。在事物运动过程中,只能获悉直观感受下的机械运动情况,认为运动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而形成起来的,使得原本多样化的运动形式变得机械化,而且围绕机械运动来揭露各种不同的现象。尤其将人的所有生理现象纳入到机械运动范畴。比如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学者拉美特利将人的身体比作机器,指出人的一切活动都属于机械运动,且通过实例证明自己的说法正确性:当人站在深不见底的悬崖边,身体会机械性的往后退;寒冷的天气人的身体毛孔会机械性的闭起来,防止寒流涌入体内。可见,唯物主义的机械性缺点并非偶然形成的,而是因其直观性缺点最终所致。

(二)旧唯物主义未结合实践来直观世界,必将导致唯心史观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类历史存在的根本在于存在有生命的个人,个人自觉和动物分开的第一个历史行动并非凭自己思维而进行,而是个人清楚的知道开发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的重要性。个人最初的劳动实践,是人类社未来发展的引领,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大各种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领域,这样一来,就强调了人类社会发展史和物质生产发展史间的一致性,人类口中津津乐道的世界历史体现的就是人通过自身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由此可以证明,在历史唯物主义整个领域中,实践占据重要位置,若不结合实际情况来考察历史,忽略历史发展中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实践关系,忽略自然科学和工业,那么就会产生一种与自然、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相脱离的以抽象为特征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旧唯物主义之所以难以涉及社会历史方方面面,是因为旧唯物主义忽视了实践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和意义,只是通过感性的形式直观客观世界。所以其在认识和把握社会历史过程中,仅仅将人和社会作为直观的对象来认识。这样直观到的人就非常的抽象,是感情领域中承认现实的、单独的、肉体的人。由主观感受到的社会历史仅仅是各类偶然事件的积累过程,不能突出实际存在的必然联系。由于旧唯物主义未结合实践来直观人类社会,因此无法清晰的明确人类社会就是实际的物质过程,最终朝着唯心主义方向发展。所以我们应以不同的层次角度了解旧唯物主义的缺点,而直观性忽视了实践的作用与意义是旧唯物主义最突出的缺点,该缺点必然会导致机械性、唯心史观等缺点的产生。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由于旧唯物主义存在机械性、唯心史观等缺点,因此落实科学实践观,从实践角度出发理解事物现实、感性,扬弃旧唯物主义缺点,实现具有实践本质、辩证本质及历史性的唯物主义已刻不容缓。实践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突出的一种本质,其内部蕴含了辩证性特征、历史性特征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特征决定了辩证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从实践的角度看待真实存在的世界,实现了能动性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明确指出,人类实际开展的活动就是能动的改造现实存在的世界。在此基础上理解真实的世界,那么就将真实的世界作为了人类能动的改造领域及结果的过程。马克思认为,自然社会中的人存在自然力和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而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紧密联系实践来看待客观世界,通过全方位的分析研究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意义,有效促进了唯物主义和人的主体能动性间的统一,并基于此产生了实践的辩证法。其次以实践的角度为出发点理解世界,可以清楚的获悉世界并非是长期不变的事物的全面综合,而体现的是全过程。人类实际活动过程中,在对外部世界施加作用的同时,外部世界也会通过自身存在的能动力量对人施加作用,对实际存在的人的活动方式进行制约,决定了实践活动的成与败,让人们充分的了解客观世界原本就存在的能动发展的规律。同时,实践活动还使人们得到了了解客观世界本质特征与客观必然性的渠道。由此可见,人类要想理解真实世界,就必须注重实践这一“平台”,人们通过该平台全方位的认识客观世界辩证发展的规律,并积极主动的体现真实世界中潜在的辩证法。通过统一实践辩证法和真实世界中潜在的辩证法后,赋予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内容,全方位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集唯物论和辩证法为一体的目标,使得唯物论与辩证法达到了统一性,而一切的统一性都离不开实践观。因此辩证唯物主义是在实践性特征下了解世界的必然结果。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特征决定了历史的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规律,而要想切实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规律,首先就要从实践理解历史的角度获悉社会生活的本质。只有结合实践理解人类社会,才能清楚的获悉社会生活实况和历史发展中所遵循的规律。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特征强调以实践为出发点来理解事物、实际、感性,因此就获得了了解历史的途径,进而正确认识唯物史观。除此之外,应树立正确的实践观意识,清晰了解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实际活动间的联系性,突出人类的本质特征,从而对不断变化的历史观中的重大课题予以有效处理。从揭露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依旧强调以物质实践角度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现象,通过深入分析物质实际情况及其内部矛盾,可及时准确的获悉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具体规律,从而促进了历史唯物主义。由此不难看出,实践性本质特征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特征突出阶级性

在传统哲学中,总是将人类的理论思维活动看的比较重,而对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却关注的较少,将看待与认识世界作为了核心任务,无法主动地站在哲学的角度来改造客观世界。和传统的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特征直接强调了其不仅要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世界,还要以实践的角度来改变客观世界。以哲学的方式改造客观世界最根本之处在于建立符合于世界的哲学思想,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获悉具有符合世界的哲学思想的实践主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强调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造,通过共产主义社会带领人类走向解放。毫无疑问,无产阶级就是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实践主体。所以马克思非常清晰明确的提出了将无产阶级作为新唯物主义不可或缺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则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了主要的精神武器。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性本质特征和阶级性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淋漓尽致展现。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解放思想主要强调了以马克思主义为重要指导,消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陈旧思想观,加强对各类新情况和新问题的研究力度,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革命批判的本质;实事求是强调的是始终站在客观实际的角度,从中找寻其本质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关键一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概括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其次,与时俱进强调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紧密联系现代社会,注重规律性,强调创新性和创造性,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理论品质,而且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强大的功能。解放思维与实事求是都必须符合与时俱进。

此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彼此间存在渗透、促进的关系,将这三者紧密联系可全面体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构建一套涵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内的机制,从而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本质特征、社会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的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使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得到了统一,唯物辩证中自然观及其历史观得到了统一,客观科学性与革命性得到了统一,体现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实践性,始终以实践的角度为出发点对事物、现实、感性科学合理的理解,因此形成了实践唯物主义,消除了将直观性、机械性、唯心史观作为本质特征的旧唯物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综合特征得到了全面体现,因此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之间存在互通性,有效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沐.实践时空观[D].吉林大学,2009.

〔2〕李冲.马克思理论对近代人道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09.

〔3〕相秀丽.从理论到实践[D].吉林大学,2008.

〔4〕卢继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D].安徽师范大学,2007.

〔5〕周春妹.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原理[J].才智,2009,(12).

世界机械发展史论文篇2

作者简介:林志平(1955-),男,山东沂南人,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与加工;章轶鸣(1972-),男,安徽太湖人,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5-0074-02

一、中国机械史与历史发展简述

在我国“机”和“械”二字有着不同的含意,有时分开使用,则“机”为机关之意;“械”为器械之意,如《新唐书・李密传》有“以机发石,为攻城之械”之句。在《韩非子・卷十五・难二》中又有“舟车机械之利,用力少,致功多”的记述。至于二字何时合二为一尚无定论。但不管如何机械一词都有“用力少而致功多”的作用。因此,任何满足这一条件的工具都是“机械”。

根据这一论说,我国古人类在原始社会所使用的石器和木棒进行的狩猎与采集等劳动都是古人类使用最简单的机械器具在生产、生活。为此也揭开了中国机械史发展的序幕。根据大量的出土文物可以看出,新石器时代人们已能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来开采石料,生产工具的种类也较多。后期出现了原始织机和制陶用转轮,工具的改进明显加快了生产力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发展。

大约从四千多年前直至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古代机械经历了一个由迅速发展阶段向成熟阶段再趋于缓慢的演变过程。迅速发展阶段铜和铁相继得到广泛应用,用金属制作了高效工具和机械的重要零件。机械的种类由少到多、结构由简到繁、制作技术由粗到精、机械加工方法日趋完善。运输用车拉,耕地用畜力,提升重物和灌溉用了辘轳、滑轮和绞车,打仗用了弩箭和战车,机械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加。到了成熟阶段。大约是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机械的发展已趋于成熟,冶炼、铸造及锻造水平都已很高,尤其是冶铁技术发展很快,创造了迭铸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当时的一些机械上出现了复杂的齿轮传动,还有绳带和链条传动。指南车和记里鼓车,以及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都是当时的科技成果。可见当时冷热加工的技术高超、工艺精湛。还有农业上出现了连续提水的翻车、精选粮食的风车和手摇纺车等。到宋元时中国的古代机械发展到又一个高潮,尤其是天文仪器方面,出现了莲花漏法、水运仪象台、水银浑仪、巨型浑仪、五轮砂漏和简仪等众多发明。苏颂的水运仪象台中已先于世界各国应用了擒纵装置;郭守敬的简仪应用了滚动支承。火药开始用于实践,出现了火炮、喷射火箭等武器。至明代以来的几百年间,由于封建集权统治的进一步加强,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一阶段除兵器和造船方面有较为可观的进展,与机械相关的方面几乎没有出现过有价值的重大发明。这一阶段也称缓慢前进阶段。

二、学习中国机械史的意义和作用

一部机械史堪称半部社会史,学习机械史就是要了解它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要了解在促进机械科技发展史上涌现出的历史人物和他们创造发明的成果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学习机械史更为重要的是学习古人对待科学技术的严谨态度及为科技发展的献身精神。

(一)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技术是生产实践的直接产物,技术成为社会发展过程的关键,成为助推社会前进的动力,技术是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是科技与生产联系的纽带,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条件。

机械技术是科学技术的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与保证,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例如:春秋时期农业机械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而封建社会的形成,更带来了秦汉时期生产力的大发展。国内是如此,国外也是如此。就拿几次产业革命来说,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在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它始于纺织工业的机械化。随着蒸汽机的广泛使用,1807年发明了轮船,1814年发明了火车。使交通运输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工业的发展,人们称之为第一次技术革命。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是电力时代的开始,电作为新能源用于生产,电动机的单独驱动使机器结构简化。在同一时期内燃机技术逐渐成熟,相继出现了汽油机和柴油机。二十世纪以内燃机技术为基础建立了汽车工业,拖拉机工业和航空工业等。以电和内燃机技术的应用为代表的时代又称第二次技术革命。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逐渐出现了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及空间技术,开始了第三次技术革命。通过这三次技术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技术作为人类进行生产的重要手段,人们发展技术,有力的促进了生产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了解中国机械科技名人与成就激励学习热情

作为机械专业的学者与学生,在学习现代科学知识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我们既不盲目自卑,也不妄自尊大,更不能数典忘祖。要记住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上曾长期领先,其中许多机械成就至今文明世界。中国的先代机械科学技术也已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成就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诚,激励着我们学习机械专业知识的热情。古代许多科技名人对事业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对科学技术的献身决心和创新精神以及他们顽强拼搏和刻苦钻研的意志;实事求是和严谨治学的态度,为我们学习科学技术树立了楷模与典范。

我国古代机械科技杰出的成就举不胜举,它告诉世人一个道理,科学家们的卓越贡献,在于他们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深入研究并汲取经验。在科学崎岖的道路上,他们敢于攀登,敢于创新,他们的精神可贵,催人奋进,值得我们思考、借鉴、学习和发扬。

三、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

我国古代机械一直领先于世界,而近一百五十年来一直积贫积弱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近代中国缺乏先进的机械设备,从而导致社会生产力不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已在某些科技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重要设备依赖进口,这将直接制约着我国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面对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四,但人均确排在一百位之后的窘况,我国急需创造丰富的物资财富来惠及十三亿国人,而高技术含量的机械设备将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

为了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国务院在2006年2月9日印发了《关于实施<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提出了一系列鼓励自主创新的具体政策。在推进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的大主题下,创新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话题。自主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有力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能依靠外国,更多要依靠自己实现自主创新。否则,将受制于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拥有自主创新品牌,依靠自主创新才能改变我国在国际产业中的地位,才能真正让“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

2007年10月1日我国重要战略装备项目―世界上第一台16000吨级水压机在德阳进行第一次热负荷试车并获成功,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万吨级水压机,它的投产将彻底改变我国超大型锻件依赖进口的局面。试车时就锻造了重达150吨的大型钢锭,这台水压机是中国二重集团自行设计、自行制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它标志着我国重型锻造设备的设计制造水平已跨入国际领先行列。

这些设备是我们国家最新一代的战略装备,是我国极端制造的最关键设备。它有效地解决了我国第三代核电,大型水电,超临界火电,巨型船舶,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以及国防装备等领域所需要的高端大型锻件将不再“受制于人”。从而为更多领域的自主创新与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并同意组建大型客机股份公司。我国自主研制大型飞机,发展有市场竟争力的航空产品,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带动科学技术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竟争力,加快现代化步伐具有重大意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今的中国在制造业的许多领域已经拥有了完全自主创新,科技领先的核心“利器”。在超级大型技算机中我国有“龙芯”;五轴数控机床我国有“中国脑”;如今的高铁时代,我国有世界上最快的“G”字头列车。有了它们“中国制造”才是实际意义上的“中国创造”,才能将“制造”二字真正演变成“创造”。

“十一五”期间,我国采取六大措施保证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其中第三大措施便是“完善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提高科学教育水平”。从中不难看出,科普工作和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决心。而作为直接向社会输送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理应将中国机械史的学习和普及在机械专业的学生中率先开始。要让他们了解中国机械过去的辉煌历史和科技名人对待科学的态度,去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学习激情,明确历史赋予的光荣职责,“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世界机械发展史论文篇3

生态问题走到危机的地步不仅仅只是意识领域的问题,也不应该将反思与改革只限于经济领域、技术领域,还应该将这种反思的范围扩展到政治领域。

一、狭隘的民族主义

(一)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历史

民族主义,就是一个民族对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的一种自我肯定和钟爱,是一个民族对自身存在的价值的肯定和推崇。狭隘的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文艺复兴后,伴随着早期商业贸易的开始,民族主义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点,在这个历史浪潮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无疑成为民族主义的时代主题。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不仅是资本主义经济间的斗争,更是民族主义这一历史元素的猛烈涌现。民族主义的极端形式——狭隘的民族主义开始出现。民族主义是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资本的积累,资本的积累必然要求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权利主体,民族主义完成了这个历史任务。

先进政治制度的建立为经济的顺利发展扫除了障碍,英、法正是在此阶段完成了工业革命;狭隘民族主义在推动种族平等方面功不可没,日俄战争中日本获胜就是极好一例。狭隘民族主义的变种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化破坏了自由主义的传统,使各国政府关注、扶持规模庞大的民族企业以与他国竞争,这使垄断成为可能,正是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狭隘民族主义最突出的贡献是在二战以后,美苏争霸推动了科技的长足发展,形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

(二)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根源

1.机械自然观。机械自然观在16世纪兴起,并在17、18世纪的西方哲学中占居支配地位。机械自然观是指一种单纯用古典力学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观点。首先,机械自然观以一种片面、机械、静止思维方式来看自然,把自然简化为由基本粒子组成的机器。自然界的事物是可以分解成许多基本粒子的事物,了解这些事物可以通过分解的方法,即将事物分解到最基本的层次,通过对这些基本粒子的把握来掌握这个事物的整体。这种思维是一种简单性思维,简性思维有助于掌握事物,更容易造成对事物的忽视与低估而对自己的能力无限高估。其次,自然这部机器的运动与规律由外在理智控制。机械自然观认为事物运动变化都是由外部原因造成,这种观点客观上形成了人对自然的态度:人类征服和统治自然,人与自然敌对的观念开始蔓延。

2.人类中心主义。在某种意义上,人类中心主义的形成是上述观念的逻辑结果或者说是对前者的回应。伴随着机械自然观的确立,自然不再具有生命,不再得到上帝的荫护,在人们的眼中,不过是一架通过力学方式推动的巨大机器。自然观在支持科技万能论的同时,也助长了彻底的人类中心主义:人类无需对任何非人的存在心怀敬畏之情,人类可以在征服自然的征途上一往无前。科技之光驱散了关于自然的蒙昧与困惑,增强了人类征服、改造并进而控制自然的信心,机械自然观则为人类中心主义提供了充分施展的舞台。其结果是,人类愈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然,也就愈危险地导致几乎不可逆转的环境危机。

3.狭隘的民族主义本质上是机械自然观和人类中心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本质上是机械自然观和人类中心主义,机械自然观和人类中心主义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产生的根源。狭隘的民族主义是对自己民族的一种极端盲目的肯定,以及采用极端的手段来捍卫自己权益的努力。这种盲目性、极端性就是一种片面、静止、孤立的世界观的体现,实质上是机械世界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这种民族主义体现的是排他性,采取的手段是对抗与斗争,目的是消灭对方的同时保存自己或强大自己,国家间的矛盾与战争就是例证。这种思维贯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就是人类中心主义,为了自己的需要,人类以自己为中心对自然界展开了肆无忌惮的掠夺与瓜分。

机械自然观和人类中心主义就是把自然看作一部人类可以制造可以掌控的简单的机器,这种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政治伦理中的体现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这种政治伦理思想迎合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反过来,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维护了这种观念的至尊地位,这种理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告诉了人类如何去认识自然和开发自然,却没有告诉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狭隘的民族主义对生态的影响

首先,在处理民族矛盾时,狭隘民族主义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战争与剥削是民族冲突的表现与解决手段,民族之间冲突与矛盾最终转嫁到了环境中。战争的爆发对环境造成直接破坏,无论哪一方是战争的胜利者,面对环境的破坏,战争的双方都是失败者,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毁灭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灾难,最终是全人类的灾难。民族之间的剥削最终是人对自然的剥削,生物中心主义者阿提菲尔德就指出,“在等级金字塔中,每一个较高等级的利益集团和阶层都从下一等级中获益。发达国家的工人阶级从状况更为恶劣的第三世界穷人中获益。他们的生活从其他生物的交往中获益:驯养的动物被用来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经常因它们的皮毛、肉而被猎捕;森林也因人们对木材和农场的需要而被摧毁……强权体系从人际关系扩散到了种际关系”。由此看出,人与人之间的剥削最终转嫁到了人对环境的剥削上。

其次,狭隘民族主义的发展标准:速度与数量。工业革命以来,人们惯于用单纯的经济增长来衡量发展,发展被简化为财富的增长,这种发展只以单纯的经济指标为增长目标。能源问题、粮食安全问题成为经济高速发展下的产物,形成了发展的悖论:经济越发展人类的生存就越陷入生存与发展的困境中。这种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的发展模式,既不关心自然,也不关心人自身,造成了对自然的污染和破坏。

最后,狭隘的民族主义的不合作态度。生态系统有自组织和自调节的能力,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灾难才不至于频繁发生,生态系统的这种特殊性使得生态危机的影响也具有蝴蝶效应。生态危机的解决不在个人层面,不在集体层面,在国家层面,即全人类的层面。现实中,国与国之间的不合作态度使得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举步维艰,京都议定书的尴尬就在于此。狭隘的民族主义这种政治理念不仅难以给环境保护提供坚强的支持,其理念也不能完全与环保理念相协调。批判中构建新的政治伦理不仅成为必然,也成为可能。

三、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政治伦理的生态转向

(一)树立生态观

1.机械观向生态观转变。狭隘的民族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机械世界观,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就是在克服旧的世界观的同时树立新的世界观,这种新的世界观就是生态世界观。整体观、有机观以及人与自然平等而和谐的关系是生态世界观的核心要素,政治伦理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更应该将生态观应纳入政治伦理的体系中。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政治伦理有其自身的特定的结构,包括政治道德意识、政治道德规范、政治道德活动。生态观的纳入就是要将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贯彻到政治道德的意识、规范和活动中。

2.生态世界观要求政治道德规范应该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政治道德规范的主客体应该从人与人扩展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传统的政治道德规范只涉及人伦的领域,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公民,公民与公民的关系是政治伦理的主要调节对象,生态观的纳入就是要在此基础上让人类与自然,国家与自然,公民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其中一部分。除了对主客体范围的扩展,政治道德规范的内容也应该有质的转变,政治道德规范的评价标准应该以是否符合生态规律为标准,生态标准的确立是政治道德体系生态转向的有效之举。

(二)突破狭隘的民族主义

1.树立世界主义价值观。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是世界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世界主义看来,不管生活在那个国家,基于共同的人性,都属于一个人类共同体。成为这个或那个政治共同体的成员,这是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所决定的偶然事实;作为人类的一员而存在,这才是一个更为基本和各位重要的事实。在世界主义看来,所有人之间都存在着一种根本性的伦理联系。家庭、国家和人类都是我们认同和忠诚的对象。既是特定的国家公民,也是世界公民,既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成员负有义务,也对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成员负有义务。每一个人都应该把保护人类共享的地球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都应当积极地参与和推动地方、国家和全球层面的环境保护。

2.树立生态正义观。正义范畴是一般伦理学的主要范畴 ,特别是政治伦理学的主要范畴。传统的正义观是社会的“平衡器”,生态正义观是将正义概念扩大到对自然本身、自然生命和自然界的关心,将权利的概念扩大到自然实体和过程,确立它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生存的权利。生态正义是指经济、社会发展应该站在全面、均衡、公平、公正的高度认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等社会关系,用理性、求实和正义的原则审视生态文明和生态道德,最大程度地避免生态危机,构建和谐、公正、真善美的生态观。生态正义观的确立,意味着人类自我认识的再次升华,意味着人类将选择在地球上可持续的生活范式。

3.全球合作态度。生态危机的全球性和公害性要求我们超越姓“资”、姓“社”的思维惯性,生态危机的全球性要求以合作的态度来联手解决世界性的生态危机。2009年全球国际生态安全合作年正式启动,这标志着全球生态合作的可能性已经成为现实。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首任主席兼总干事蒋明君博士指出,全球一体化、区域经济合作需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遭遇空前的生态危机:全球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水资源匮乏和污染、森林植被破坏、生物失去多样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传染病流行、城市交通拥挤和基础设施落后等。这些问题,只有合作,才能发展,才能共赢。

参考文献

[1]靳凤林.民族主义政治伦理的道德悖论[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6)

[2]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3]孙爱军,孟桃.基于生态转向的可持续技术[J].《生态经济》.2007(6)

[4]杨通进.环境伦理:全球华语中国视野[M].重庆出版社,2007

世界机械发展史论文篇4

所谓的“蒸汽朋克”(Steampunk)是“蒸汽”(Steam)和“朋克”(Punk)的合成词,原指另类故事的一种特定类型,常指幻想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科技得到夸张发展的小说、电影和漫画。“蒸汽朋克”源自“赛博朋克”(Cyberpunk)的代表人物威廉•福特•吉勃逊(William Ford Gibson)在1911年曾和另一名“赛博朋克”大师布鲁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合写的一本关于平行历史的科幻小说《差分机》(The Difference Engine)。这是至今最权威的“蒸汽朋克”小说。Cyberpunk多描述信息社会高速发展后的人类未来社会,多弥漫黑暗悲观的乌托邦色彩。Steampunk同样关注科学技术的影响,不过将故事依赖的技术背景移至一百多年前。“蒸汽朋克”多以19世纪或更早的科学技术为本,掺杂神秘社团或阴谋理论之类的元素,安排由蒸汽引擎和齿轮发条组成的庞大机械装置。结构外露,功能至上的威猛武器,成为“蒸汽朋克”最明显的视觉特征。

19世纪西方世界,产业革命刚刚完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发明不久的蒸汽机缠身的强劲动力,支撑着红日不落的大英帝国在全球的霸主地位,人类的近代史由此发端。掌握新科技的发明家被视为改变人类命运的超人,对社会动荡中无所适从的普通人来说,这又是个茫然的时代。科技第一次显现了超人的力量,也同时成了电影人构架对现实隐喻的绝佳题材。

19世纪前,日本一直受到来自中国的亚洲传统文化的影响;自明治维新后期整个日本社会被西方的先进技术所震撼。善于改变和学习的日本转而大量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最先在19世纪引入日本的就是西方的蒸汽文明,这成为当代日本人集体记忆的重要部分,为后来日本文化怀旧的“蒸汽朋克”情节打下基础。当“蒸汽朋克”文化在西方再度兴起之时,日本动画和漫画领域大量借用这一元素,已成为当代“蒸汽朋克”最重要的分支之一。

日本动画的第一位大师手冢治虫就在1947年以“蒸汽朋克”风格的漫画《新金银岛》开创自己的事业,他的名作《失落的世界》《铁臂阿童木》和《大都会》也是风格类似的作品。从手冢治虫开始,日本动画常使用混合欧洲与日本的历史搭建故事背景。不少影片借助“蒸汽朋克”手法以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为基础展开“蒸汽朋克”的机械幻想,以至于对于日本动画来说,机械设定几乎成为每部动画影片必备的工作职位,多由插图或工业设计的专门人才担任,这在其他国家动画业中非常罕见,如今已成为日本动画风格独具的魅力所在。

现今日本动画界的两位大师宫崎骏和大友克洋的作品《哈尔的移动城堡》和《蒸汽男孩》都深具“蒸汽朋克”风格。宫崎骏对欧洲的痴迷是众所周知的,曾多次专赴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国家以获取影片背景的灵感。他对飞行器的爱好,也让“蒸汽朋克”风格的飞行器首次出现在动画作品《风之谷》中。随后1986年的《天空之城》宫崎骏一人兼任了原作、监督、脚本和角色设定四项重任,使得这部纯粹的宫崎骏理念的作品更是将“蒸汽朋克”式的幻想发扬光大。《天空之城》中小男孩醉心于机械,具有超强威力的机械巨人、高架铁轨上的旧式火车、黑漆漆的矿洞以及古老的飞艇等都是“蒸汽朋克”故事的经典桥段。宫崎骏把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对18世纪英国社会的幻想,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改造成关于人与科技的宏大史诗。

与宫崎骏相比,大友克洋自一出道就以机械设定而闻名,更是忠实于“蒸汽朋克”风格的动画导演。大友克洋是日本第一代动画电影总监、导演,也被誉为电影感最强的日本漫画家。早在1982年的长篇漫画《阿基拉》、1983年的短篇漫画《童梦》两部作品中均以机械设计闻名。《童梦》获第四届日本SF大奖。以前,这个奖只会颁给科幻小说家,大友克洋成了首位获此殊荣的漫画家。此后的大多数作品:《阿基拉》动画版、《老人Z》、《回忆三部曲》之《大炮之街》《大都会》《蒸汽少年》等影片,无一不以大友克洋独特的“蒸汽朋克”的机械幻想为主题。大友克洋的动画带着那种“颠覆人类文明”的悲观情节。在其作品的风格特点上,他追求细节真实,在画工上的投入不遗余力,其动画的背景和活动主体虽然写实,却刻意制造粗砺、荒诞、诡异的效果,体现着后现代社会的环境畸变,与宫奇峻表现的乌托邦、追求工整秀丽的写实画风全然不同。

1995年大友克洋制作了经典的三段式动画片《回忆三部曲》(MEMORIES)。第三段长达20分钟的《大炮之街》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蒸汽朋克”风格作品,也是三部曲中最特立独行的、耐人寻味的部分。影片《大炮之街》中类似奥威尔小说《1984》中的末世情怀和人类对蒸汽时代超级武器的膜拜,都令人印象深刻。在制作《大炮之街》时,大友克洋就诞生了《蒸汽男孩》(Steam Boy)的最初创意。

在1996年大友克洋率制作团队到伦敦、曼彻斯特等地考察后,决定将《蒸汽男孩》制成动画电影。在对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风俗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最终历时9年,2004年大友克洋创造出让人难以忘怀的“蒸汽朋克”式的幻想机械世界。,该部影片即使在字面意义上也可以看出是一部与“蒸汽朋克”息息相关的动画电影。影片耗资达到了24亿日元,是日本动画史上成本最高的动画电影之―,对于一部2D动画电影来说,如此的投入很少见。

《蒸汽男孩》的时代背景被定位于19世纪下半叶的英国,正是“蒸汽朋克”故事展开的理想地点。影片中三代主角:少年雷、父亲爱德华和祖父洛伊德,也正是蒸汽时代典型的发明家形象,拥有“改写人类历史力量”的蒸汽球驱动的蒸汽城堡,也成为大友克洋在《机器嘉年华》《老人Z》 之后创造的又一机器巨兽。球内的蒸汽用纯度非常高的冰岛溶洞中的水滴制成,因此而具有不可想象的超强压力动力,甚至可以为一座城堡内所有机械的运转提供全部动力,如此可怕而又强大到人类想象极限的效能、如此奇妙的构想,一百多年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实践中是做不到的,而今天的日本动画电影艺术的魔力却可以把当年的幻想搬上银幕。

《蒸汽男孩》沿着“蒸汽朋克”的模式,设想着蒸汽时代继续按着自身的命运不断完善与发展,于是,在我们的面前,出现了匪夷所思的“蒸汽”新发明。在影片中,我们看到,雷发明了形如大圆圈的独轮蒸汽车,与火车展开了赛跑,奥哈拉公司发明了一套由蒸汽为动力的海陆空三军,影片中的重要发明蒸汽球,则相当于蓄电池。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由雷的爷爷与爸爸设计制造的高耸云天的机械城。这是由蒸汽作为动力,以曲杆作为传输工具,以人工协调操作的一个巨大的城堡,其前进方式竟然采用了状如机器人的机械撑脚,艰难地向前挪动、践踏着城市的时候,“蒸汽朋克”时代迈上了幻想的巅峰。《蒸汽男孩》中对蒸汽时代的科学幻想,完全是立足于电气时代与电子时代所达到的文明高度,以此赋予蒸汽以超凡的力度和完美的想象。因此,当影片把蒸汽时代的古里古怪的发明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这种由蒸汽支撑的发明,正在我们今天日常生活中与我们发生着亲密的接触,影片的幻想正是基于这一现实。

大友克洋在他的动画电影中选择“蒸汽朋克”世界观,首先是因为他对那个古老的维多利亚时代感兴趣,在那时发明家掌握足以改变历史的新科技,机械发展到如此荒谬的地步,而普通人则在时代变化中无所适从。一方面是热爱的复杂精致的工业机械,一方面却又对机械所产生的庞大力量感到不安,最后还是由创造它的人类来毁灭机械。他渴望未来世界的到来,但又对未来世界里地文明感到焦虑和恐惧,最终选择了站在平行世界高声呼唤探求科学的觉醒。也许正是这种“矛盾情结”的存在,才使大友克洋的作品更具备深度思考的魅力,这也正是他动画电影的灵魂所在。

深受大友克洋影响的日本动画鬼才导演押井守的两部作品《攻壳机动队》及其电视版也同样顺应了这股“蒸汽朋克”幻想的潮流。《攻壳机动队》取材于日本漫画家士郎正宗的长篇连载漫画,描绘了幻想与现实、精神的追求与乌托邦的理想的模糊界限,堪称“蒸汽朋克”风的先锋之作。在世界上极为著名的“日本动画风格”在这部作品里有着极为突出的表现。本片是2000年戛纳电影节科幻电影展的放映影片之一。此片的英文版录像带登上美国BILLBOARD录像带销售榜第一位,《泰坦尼克号》的导演卡梅隆当初曾为此片的日本LD版撰写文章,称押井守的作品为“科幻电影中最美丽、最艺术、最具风格的作品”,连在好莱坞大红大紫的导演沃卓斯基兄弟拍摄那部影史经典《骇客帝国》三部曲时,在不止一处的关键想法上套用了本片的情节,甚至连片首弹出字幕的方式都和本片一模一样,(注:《骇客帝国》三部曲是电影方面的“蒸汽朋克”风格典型作品)。由此可见沃卓斯基兄弟两个是标准的日本漫画迷《日本动画、漫画在当今世界上产生的深远影响。押井守的动画电影特点是情节复杂,主题灰暗,带有很强的末世情绪。经济过分发达的日本孕育出了一代交织着传统东方思想和激进资本主义潮流的文化怪胎,在经济高速发展中蕴藏的不安全感和失落感正是此种动画影片产生的温床。

日本永远是一个对极致的美感有特殊偏好的民族,比如樱花,比如歌舞伎,比如浮世绘,更比如日本动画电影中 “蒸汽朋克”式的机械幻想。似乎是骨子里的安全感的匮乏,只能在各种极端的方式中得到些许的慰藉。押井守曾经说过:“我不认为离开像漫画这样的娱乐,日本人能生存下去。他们的房子很小,国家也很小,却有那么多人。日本是个令人难以生存的地方,所以人们就可以暂时活在漫画的世界里,这让日常生活更好忍受一些。动漫就像Walkman,可以把身边的世界暂时和自己隔开,这也是种逃离的方式。”从日本人痴迷于机械的开发和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对欧洲文明分外向往,动画影片中异域的浪漫文化背景就体现了日本人的这种普遍情结。“蒸汽朋克”就像是一种“呐喊”,承载着对现实的不满和理想境界的奢望,它可以描绘成是人们对于自身心灵的救赎,为这欲望中的某种趋向而虚构出的一块精神归宿地。从某种角度说,这种异幻的世界,似乎更符合日本人的生存信仰。

注释:

参考影片:(1)《天空之城》 1986年,宫崎骏;(2)《阿基拉》,1992年,大友克洋;(3)《攻壳机动队》,1995年,押井守;(4)《大都会》,2001年,大友克洋,铃太郎;(5)《蒸汽男孩》,2004年,大友克洋;(6)《哈尔的移动城堡》,2004年,宫崎骏。

[参考文献]

世界机械发展史论文篇5

日本建筑流派的多元化梳理多元意味着不同流派的共存,作为建筑文化的传播者,建筑师在建筑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日本建筑师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背景下,结合日本传统的禅文化、自然观,通过模仿—融合—创新,使日本现代建筑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为了清楚地理解和辨析日本现代建筑的多元化局面,下面以建筑师和建筑思想为线索,对日本现代建筑的主要流派进行了如下归纳和梳理(表1)。需要指出的是,每一位建筑师的设计思想和风格并非一成不变,他们自身的成长和演变也很丰富多彩,表中所列仅为建筑师主要创作时期的思想。日本现代建筑的多元化解析日本有与众不同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建筑观,同时又存在着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吸收。日本学者界屋太一认为:“日本善于学习和改造外来技术的特点是带有历史性的,无论任何时代,日本往往后来居上”。日本通过吸收西方现代建筑文化,从模仿为主,逐渐过渡到与本土文化的融合,最后走向创新,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衍生出历史主义模式、自然主义的回归、机械主义情结、现代主义的本土化再生四种主要建筑流派。历史主义模式通过挖掘东西方的建筑历史思想,找到其与现代建筑的契合点。这种历史主义模式不仅来源于对日本传统建筑的重新发掘与解读,而且也来源于对西方传统建筑的重构,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例如,矶崎新在世界文脉中寻找可供使用的视觉语言,筑波中心引用西欧建筑样式,他超越了现代建筑运动的冷漠,对各种文化兼收并蓄,把目光转向世界,形成了建筑设计的多样风格。而黑川纪章则是在东洋的思想中表现现代日本的主题,他的国立文乐剧场引用了日本传统建筑的样式,通过体现地方特色来表达文化共生的重要性。

当日本处于经济腾飞、人口增多、城市扩展的状态时,出现了对建筑传统文化、地方性等自然观的向往。日本建筑师将这种自然观融入现代建筑中,用以指导建筑的设计与构建,形成了独特的自然主义风格。例如,象设计集团对现代日本的消费经济论和高度系统化的产业社会持反对态度,致力于发展民俗世界、生态世界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他们的建筑均体现出建筑与自然、与场所融为一体的设计思想。伊东丰雄设计的长野县取访湖博物馆赤彦纪念馆是建筑与环境同化的流动体建筑的典型。机械主义情结日本民族在近代具有一种机械情结,这在日本的文化作品中多有体现,如宫崎骏的《天空之城》、《风之谷》等作品都表达了对机械的痴迷。对机械的热爱极大推动了日本近现代工业化,而这种情结在建筑上逐渐得到体现。例如,高松伸反对传统的保守和束缚,他的建筑打破现存的条条框框,方舟牙诊所形状怪诞,像一台过于庞大的蒸汽机。渡边诚把机器般的金属造型与计算机技术联系起来,使设计更靠近科学,他的饭田桥地铁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电脑自动生成程序设计并实现的建筑。

现代主义的本土化再生这一流派在当今日本建筑界占有重要地位,继承和发展了以包豪斯派和密斯为主流的建筑思想,讲究纯净、均质、抽象,多用素材的原色。初期现代主义的这些主张,吻合了日本人的审美意识,日本传统建筑所拥有的特质:轻盈、透明、简洁精致的构成、素材感、细部的精美处理以及由此带来的永恒感在这一派建筑师的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3。例如,安藤运用源于西方的现代建筑语言,用混凝土创造出一种能够隐喻日本文化的空间本质,让人们思索宇宙与自然,用现代手法来表达多元化的、丰富的物质生活空间,创造出具有日本本土气质的现代建筑。面对日本现代主义发展中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上四种流派基于不同的思想或世界观,分别从历史、文化、技术、建筑等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寻找出路,形成了日本现代建筑缤纷灿烂的多元化时代。大江宏曾这样评价当代日本建筑的成就:“我们是运用现代西方的方式及其既定原则来思考和看待日本文化的。透过拮取日本文化的独特一面,并仅就此一面作深入探求,才使我们充分了解它。如果存在有任何文化上的奇特性的话,那就是日本以一种催化吸收的方式来接纳不同的文化,以不同阶层相共存”4。日本这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对传统文化的坚持,使日本现代建筑具有独特的魅力。

无论是建筑的发展还是当代的多元,都始终没有离开日本的传统文化观念。共生思想、禅意空间、机械情结、注重细部、简约而有意蕴、创新而不失传统,赋予日本建筑文化以新的生命。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体现了在现代建筑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本土建筑文化的回归,关注建筑发展的多元性,这为中国建筑师在开创新时代中国现代建筑的理论与实践中如何继承传统带来启示。

作者:赵春梅 张长锐 高谨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世界机械发展史论文篇6

本雅明是一位具有忧郁性格的天才作家,正是“这种忧郁(spleen)埋葬了历史的超验主体”[1]P50,成就了他“新天使”的形象[2]P227。“他精心研究过康德的三大批判,写过讨论康德哲学的论文,他对语言提出过独特的见解,并以‘语言哲学家’自许,他也曾希望自己成为文学批评家,写过歌德、荷尔德林、布莱希特、卡夫卡、卡尔・克劳斯、波德莱尔、普鲁斯特等作家的论文,研究过德国浪漫主义艺术批评的概念和德国悲剧的起源,研究过超现实主义,他还转眼过犹太教及其神秘主义”[3]P1。但是,本雅明在生前却默默无闻,有许多著作都未能付印,即使出版了,也是被置于偏僻角落,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据其好友格尔斯霍姆・肖勒姆所说:“他的名字是思想界中最为湮没无闻的。”[2]P227这种尴尬的状况直到1955年泰奥多・维・阿多诺和肖勒姆合编的两卷本《本雅明文集》出版后才得以改观,这为人们接受本雅明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此外,在1961年和1966年,本雅明选集卷册出版;随后,苏尔卡姆普出版社出版了《本雅明全集》考证版;1972―1979年,包括7卷正规卷次和3卷翻译作品补卷相继付梓;1995―2000年,6卷本《书信汇编》也结集出版。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起,本雅明才在国内外赢得了延续至今的声誉。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的主要产生于1933年3月离开德国后长达八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涯期间。他发表了《作为生产者的作者》、《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讲故事的人》、《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论波德莱尔》等一系列论文,“力图从新的角度来进一步思考现代艺术与历史和现实的关系、现代艺术及艺术家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并提出独特的艺术生产理论”[2]P27。

一、从手工复制技术到机械复制技术

本雅明从技术的角度对艺术生产过程中的“复制”现象进行了批判。他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对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做出了明确的区分,认为手工复制技术和机械复制技术是其划分标准。他指出:“19世纪之后,石板印刷、摄影术、声音复制技术先后诞生,到20世纪,复制技术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不仅可以复制一切传统艺术品,还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电影。”[3]P30通过对20世纪照相摄影和电影技术的分析,他总结出了复制技术进步是划分传统与现代艺术标尺,即手工复制转向机械复制的过程中,传统艺术开始衰落了,新的艺术形式和审美观念所代表的现代艺术诞生。从传统农业社会的手工复制向工业社会的大规模机械复制研究中,本雅明对技术革新的态度显示出了些许的暧昧,因此米夏埃尔・勒维把本雅明称作“格格不入”[2]P226者。

手工复制是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发达的技术表现。在西方资本主义时代(16世纪)开始以前,社会生产力水平普遍低下,艺术生产始终是与个人的手工劳动联系在一起的。本雅明认为,在历史上,复制技术是不断进步的。在古希腊时代,“希腊人只知道两种用技术复制艺术品的方法:铸造和制模”[4]P625;而到了中世纪,则相继出现了木刻、印刷、镌刻和蚀刻;19世纪初,石印术的出现使得它的产品批量投入市场,并改变了艺术品的外在形式。随后,在石印术与印刷术并驾齐驱的短短几十年里,照相摄影艺术出现,使得“原来在形象复制中最关键的手便得了解放,从此以后,代之而起的便是关照对象的眼睛”[1]P625。本雅明指出,石印术如果孕育了画报,照相摄影则使有声电影问世。艺术品的复制和电影艺术,这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都反过来对传统艺术形式产生了影响。

1.“韵味”(aura)。它首次出现在《摄影小史》(1931)中,指一种奇妙的、引人入思的光晕。从摄影技术方面说,胶片感光度低,曝光时间长,产生了一个从最亮到最暗的连续光谱;对资产阶级本身而言,指其尚处青年时代,他们的言行举止自然流露出一种特别的韵味。总的来说,“韵味”是一种围绕着艺术品的光晕氛围,一种包蕴在艺术品中的韵味、意境,它与疏离感、膜拜价值、本真性、自律性、独一无二性等都具有联系。本雅明用它来泛指传统艺术的审美特征,其表现为神秘性、模糊性、独特性和不可接近性。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本雅明把“韵味”的思考上升到关于艺术命运思考的高度上,他指出:“在对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时代凋谢的东西就是艺术品的韵味。”[4]P628造成的后果便是,传统艺术的式微体现为“韵味”的丧失,而“韵味”则折射出了从原始艺术继承的那种巫术祭仪的崇拜。他认识到艺术对宗教的寄生性质,肯定机械复制对艺术解放的巨大作用:“在世界历史上,机械复制第一次把艺术作品从其宗教仪式的寄生状态中解放了出来。”[2]P31然而,本雅明对艺术作品“韵味”的消失是抱有复杂心态的,一方面积极肯定了机械复制技术为新的艺术形式和审美观念的出现带来了契机,另一方面又悲悼现代性造成的文化遗产与传统价值观念的式微。

2.震惊。在本雅明看来,“震惊”体验的出现是与传统经验的贫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手工复制时代进入机械复制时代,不仅人们的传统“经验”逐步被普遍的“震惊”体验所替代,传统的“韵味”艺术也在“震惊”中四散。首先,本雅明认为,“经验”其实就“是一种传统的东西,在集体存在和私人生活中都是这样。与其说它是牢固地扎根于记忆的事实的产物,不如说它是记忆中积累的经常是潜意识的材料的汇聚”[5]P126。一旦进入了以机械复制时代,经验世界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传统的感知方式陷入了瘫痪,往昔的“经验”萎缩甚至失效。本雅明认为,大众与艺术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改变,“关照和体验的与行家鉴赏的态度有着直接的统一关联……艺术的社会意义越是多地被减少,观众的批判和享受态度也就是多地被瓦解”[4]P641。因此,机械复制艺术可以使大众不受时空限制地自由欣赏艺术,从而打破了贵族对艺术的垄断。“震惊”体验显示了本雅明对技术革新的辩证态度,它既具有激发大众革命思维、积极改造现实的作用,又造成了经验的贫乏,对人们愈发变得麻木、机械化而深感不安。

3.膜拜价值。传统“艺术创造发端于为膜拜服务的创造物,在这种创造物中,重要的并不是它被关照着,而是它存在着”[4]P630。如原始的巫术艺术,它作为礼仪的存在价值显然是重于被观赏的价值的。膜拜价值需要观者对作品有一种崇敬与神秘的感受,需要观者凝神观照沉湎于其中,这也就是说观众要被艺术品吸引,并在接受中唤起移情作用,达到净化的目的。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不再建立在祭仪基础之上,而开始建立在另一种“实践―政治”的基础之上,它的观照方式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展示价值的消遣性替代了传统的接受方式。

4.展示价值。艺术作品的膜拜价值让位于展示价值,使得艺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艺术品从它对宗教仪式的寄生状态中解放了出来,让展示价值获得了主导地位,即艺术作品的价值转变为被展示与被观照,它与受众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传统艺术的韵味随之失落。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同大众关系的逐渐密切,日益变得世俗化起来。随着诸如摄影、电影等全新的艺术形式的盛行,作为传统艺术审美特征的韵味也必然随着传统艺术的消亡而凋谢。本雅明指出,电影“并非面对观众表演,而是面对镜头表演”[4]P634,它展示给人们的是一个异样的世界和视觉无意识,它丰富了人们的观照世界的方式,它对现实的表现是通过强烈的机械手段,即“必须放弃他的韵味为条件”[4]P635,现代人要求的正是艺术品展现现实中的这种非机械性一面,这个层面蕴含着现实中非异化的、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活动和变化。因此,本雅明认为:“当代电影一般来说就具有一种革命功能,即对传统的艺术构想进行革命的批判。”[4]P637本雅明把机械复制技术看作是一种艺术革命的力量,认为它让美世俗化,最终使美由殿堂走向民众,带来了艺术的解放。

二、从机械复制技术到数字复制技术

数字复制技术,它与本雅明研究的机械复制技术分属于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在本雅明的时代,照相摄影、电影、音乐、报刊等艺术的复制是采用机械复制的方式实现的。它通过“模拟信号来采集和还原物理量”,目的在于“追求的是负载感官属性信息的实物符号的一致性”[5]P35。而数字时代,广播、电视、电影、录音与录像等现代技术设备相继普及,复制技术发生了重大变化与革新。二进制数字“0”和“1”成了数字复制采集物理量的新方式,它借助一定的设备(如计算机)将各种信息(包括图、文、声、像等)进行运算,并对信息重新进行编码、压缩、解码,以至于数字复制技术“实现了负载感官属性信息的数字符号的一致性”。二进制数字以其高度的抽象性,完成了对艺术元话语言的统一。“在数字时代,数字艺术要想继续发展并获得持久生命力,就不能不倚重数字复制技术”[5]P36。与机械复制艺术对比,数字复制艺术具有哪些新的特征呢?它又给当代艺术带来了哪些变革呢?

1.虚拟性。“虚拟”是同现实“实在”相对应的表示存在方式的概念,是人类特有的思维能力和行为方式。数字复制艺术用高度抽象的“数”来表征实物的“象”,即艺术生产的“数字化”。它将信息内容简化成一连串的0与1(或打成“包”的0与1),在电脑中按一定程序加工和储存。这种经过数字化处理后的信息可以被转化成多种信息表现形式,如文字、图画、声音,等等,并以电和磁的方式存储和传播。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复制技术的出现,使艺术生产所必需的时间和场所被大大地压缩甚至被取消了,现实距离对它已不构成可以感觉的物理限制。它确实表现了本雅明观念中“现时现地”性的消解,却又不同于机械复制艺术。前者采用数字化符号在虚拟空间建构对象性存在的实践方式,后者还停留在用“实物符号”表征现实对象的阶段上。数字复制艺术摆脱了前数字化时代人类虚拟活动与思维的对象空无与神秘,也解决了原型实践条件下对象创设的诸多局限与无奈,给人类的思维解放带来了革命性的契机。但是,数字复制艺术也给现代人带来了不小的困惑,其虚幻性给艺术欣赏者造成了一种虚假而不真实、虚无缥缈的印象,不利于对艺术审美价值的判断。

2.拼贴性。“拼贴”一词源于法文coller(胶黏,to stick),在英文中,它既是动词,又是名词,原意指将纸张、布片或其他材料贴在一个二度的平面上,创作出一件拼贴作品。在数字时代,艺术作品的拼贴性主要是指艺术的历史维度被消解后,古今、中外的一切艺术均可成为艺术家挪用与拼贴的对象。艺术成了半成品和原料,对它们进行拼贴、戏仿或即兴改编,产生了数字符号的不断刺激,使人们不断地得到感官上愉快和满足的一种技术手段。如杰姆逊所言:“现实转化为影像,时间断裂为一系列永恒的现在。”[7]P20影像时代造成了艺术历史感的丧失。进而,大众在不知疲倦地消费经过“拼贴”而转换成图画视像,追寻至本雅明所说的感官上的“震惊”效应,只是这种感官上的和欲望的满足是通过“数字化”来实现的,与本雅明论述传统“经验”消失已大相径庭。

3.流行性。数字复制艺术不再追求永恒的价值,消解了高雅与通俗、精英与大众文化的差异,它更像消费社会中的商品,具有时尚、流行等特征。数字时代的艺术生产,将面对社会、市场及广大艺术消费者。它根据时尚和世俗需求,社会文化生活中流行什么,立刻以商业化运作、产业化生产、数字化复制出产品,辅以传媒的大肆渲染炒作,赚取利润。诚然,数字复制技术确实需要“轰动效应”,从商业角度看,这就是“卖点”,获取利润的最佳方式,而健康有益的艺术作品的流行,说明它有群众基础,有艺术生命力,这是值得肯定的。但针对一部分媚俗、趣味低下的艺术作品,则应该进行合理引导,并加以批判。

三、结语

马克思曾对技术进步与艺术生产之间的“暧昧”关系进行了思考,他说:“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因此,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如果说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部的不同艺术种类的关系中有这中形式,就不足为奇了。困难只在于对这些矛盾作一般的表述。一旦它的特殊性被确定了,它们也就被明白了。”[6]P28对艺术进行技术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艺术生产的机制。但“艺术的职责并非承担责任,而是去体验和传播经验”[8]P316,它毕竟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技术革新不可能喧宾夺主,如果把作为客体的艺术研究搞成了纯技术性的科学研究,则必然会有悖艺术的基本精神。艺术对人类所带来的精神魅力,如对古希腊艺术和史诗,困难不在于理解它同一定社会发展形式的结合,而在于“它们何以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7]P29。

本雅明是詹姆逊笔下的“自由漂浮的知识分子”[9]P200,让他“感到不适应的,并非是社会阶级的问题,而是媒介的问题”[8]P203。他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理论的认识,辩证地指出了技术与艺术的二重性。一是技术进步对传统文化与艺术价值起到了消解作用,导致“韵味”消失、“经验”贫乏,膜拜价值取代展示价值,原作品问世时独一无二的“现时现地”性不复存在。如在《讲故事的人》一文中,面对科技现代化对传统艺术的冲击,本雅明对此表露出了强烈的惋惜与怀念。二是复制技术(手工、机械和数字)作为一种进步的力量,促使艺术生产得以技术化和扩大化,极大地增大了艺术作品播撒的范围与广度,使艺术活动走出沙龙、宫廷和“象牙塔”,去除精英文化气质而世俗、大众化,走进了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本雅明对照相摄影和电影等技术作了分析,指出了其对人们的艺术欣赏习惯的改变,自由度的提高,时间限制的突破,以及新的艺术样式与审美观念产生都具有重大意义,充分肯定了技术进步所具有革命的变革力量。

参考文献:

[1]曹雷雨.本雅明的寓言理论[J].北京:外国文学,2004.

[2]郭军,曹雷雨.论瓦尔特・本雅明,现代性、寓言和语言的种子[C].长春:吉林出版社,2003.

[3]瓦尔特・本雅明.本雅明文选[C].陈永国,马海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陆扬.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回归存在之源[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5]许鹏.机械复制还是数字复制・对新媒体艺术文化身份的辨析[J].南京: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世界机械发展史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B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027-02

一、引言

在20世纪初期,随着马克思、恩科斯的相继过世,以唯意志主义、新黑格尔主义、新康德主义和实证主义为代表的哲学派别不断加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攻。反对理性和科学,反对唯物主义是辩证法唯意志主义、新黑格尔主义的局限所在,所以他们很难站住脚。与此同时,实证主义和新康德主义则打着主张理性、拥护科学旗号,吹响了反“形而上学”的号角,私下里却一直拥护实证主义者和新康德主义者的“社会主义达尔文主义”,攻击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过时”、“陈旧”了,否定辩证法,这一时期的著名代表人物有伯恩斯坦、考茨基。同期,意大利著名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受到以墨索里尼为首的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迫害,身陷囹圄。在长达十年之久的时间里,他身心倍受摧残。但也是这样一个契机,让他可以静下来认真思索社会主义的革命问题和策略。在狱中,他仔细阅读马克思主义相关书籍,经过自己的独创性思考写下了《狱中札记》这本至今对世界有着深刻影响的著作。在这本书中,葛兰西把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集中体现在这本书中。他把马克思主义精辟的概括为绝对历史主义。葛兰西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哲学,这也是他发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髓的体现。同时,他提出“实践哲学是绝对的‘历史主义’的论断,思想的绝对世俗化和此岸性,一种历史的绝对人道主义”。葛兰西充分地认识到唯意志主义、新黑格尔主义或是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攻击是错误的。唯意志主义、新黑格尔主义依据的是人的情感意志或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以此攻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因素。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的依据是“物质的自然进化”或“卑污的经济利益”,攻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因素;两者路线不同,而目标一致。

葛兰西指出应该按照马克思本人的著作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人类的任务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完成改造世界任务,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并且通过人类的各种组织的行动,改造世界的任务才能实现。所以,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意义。实践离不开实践的主体,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与人或人类历史必然相关。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实践又与历史紧密联系,所以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概括为“绝对历史主义”,那么,绝对的历史主义的内涵体现和实质是如何体现的呢?对此国内学者的态度不一。本文中,笔者就物质观、客观、人和哲学等四个范畴,对葛兰西的绝对历史主义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和研讨,以揭示绝对历史主义原则和实质。

二、物质观

众所周知,马克思是一位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并且他发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个重要问题,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根据“绝对历史主义”,它“不应被理解为自然科学所获得的意义,也不应被理解为人们在各种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中所发现的意义。组成物质本身的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力学的等特性应被考虑,但只有当它们成为生产‘经济因素’的时候才能被考虑”[1]。这个问题理解可以借助恩格斯的论言来阐明――“世界的物质性都是通过哲学和自然科学长期、艰苦的发展过程来证明的”。物质属于历史范畴已经在自然科学领域被证明,反映了人的本质。“可以说在实验活动中发现了典型的现实统一的过程。这是人和自然辩证结合的模式,是第一件历史工作。通过它,人们运用技术手段认识、统治自然,从而开始与自然发生关系。”[2]同样,在哲学领域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物质反映了人的本质。显然,离开人去谈论物质或是离开物质去谈人都是毫无意义的。

三、客观

在自然界中,客观指的是什么呢?根据“绝对历史主义”,这个问题可以借助恩格斯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论断来说明,即:求助于人类和历史说明客观现实。为了更好地说明,葛兰西举了“东方”和“西方”两个概念为实例,“东方”和“西方”都是客观存在,在地球上任何一点同时既是东方又是西方,但具有“历史”意义的,也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例如:“日本是远东国家,这不仅对于欧洲人而言如此,对于加利福尼亚的美国人和日本人自己来说也是如此。”[2]342-343欧洲文明曾经兴盛,欧洲的教育家们把欧洲文明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形成了共识。总之,它们是历史的文化成果,同时也成为了“客观现实”。因此,在葛兰西看来, “客观”和人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是“人类的客观”或者和“历史的主观”相一致的。

四、人

从“绝对历史主义”角度出发,葛兰西认为人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统一体中的主体一方面,与自然发生关系,人类从自然界中取得基本的生活资料,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是前提,但决定人的本质的不是自然物。葛兰西规定了它为人的现实性。他说:“特定的人的社会以特定的‘物的世界’为前提,如果没有‘物的世界’,人类社会的存在是不可想象的。”[3]353在这种关系中,人们在经济基础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一方面与人本身发生关系,并通过国家、政党、法律、道德和文化等一系列上层建筑的形式得到关于这些关系的意识,从而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葛兰西认为,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首先,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成为一个“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不管两者谁决定谁,谁对谁有反作用,都必须通过人;上层建筑中的任何现象都能直接体现和人发生的关系,而不是和经济基础发生关系。

在哲学中,“人是什么”的问题实质是对“人的本质”或本性的研究。葛兰西认为人的生物学的本性里不包括人类的统一性,因为人还要与其他人发生关系。基于这个论断,在与人类自身关系中,葛兰西又规定了人的社会性。他提出了:“‘人的本性’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只能被看成是生活在社会中而不能被设想成别的什么”。从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政治的动物”开始,人们对人的本性究竟是什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与以往的论调不同,葛兰西具体解释了人的社会性。他认为人与自然界或是他人的关系是“有机地发生关系”,而不是数量上的简单相加,而换言之,一个人在社会中与他人发生关系,“不是硬塞进来的,而是有机地,就是说是通过个人加入他所隶属的各种从最简单到最复杂的社会组织来实现的”[3]352。人与自然所发生的关系也一样,人能够发挥积极、能动作用,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实践改造世界,这一过程也不是简单机械的,而是有机的、有组织的。这也是葛兰西较前人进步之处,他发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并认为人在两种关系中都是积极、有机的,而不是机械的。

五、哲学

有哲学家简单地哲学理解为“在人以外客观地起着作用的机械的知识”的思想,葛兰西与这种观点不敢苟同。葛兰西依据“绝对历史主义”,认为哲学是一种离不开人的理论体系,人的意志是它的基础,人能够正确反映和创造哲学。更重要的是哲学作为上层建筑必须与其基础相适应,并为基础服务。葛兰西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精华,也就是说“它是某一历史时期的哲学,并不是某个哲学家的哲学或某个知识分子集团的哲学,更不是平民百姓的哲学。某一历史时期的哲学,是社会上所有种种因素的集合,是历史发展的最高点。在那个时期,它是集体行动的准则,即成为具体和完整的‘历史’”[2]165。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必须‘历史主义’地提出问题,并将哲学建立在意志的基础上。需要说明,这种意志并不是一种随意产生的意志,而是一种在与客观历史相称的范围内实现其本身的合理的意志。如果这个意志开始是某个人的,其合理性的评定需要观看它能否长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检验它能否成为文化,成为常识,成为同伦理道德一样与其基础相适应的概念”[1]345-346。

葛兰西就回答哲学是什么这一问题上,反对形而上学唯物论和机械唯物论观点,认为哲学是一种人的“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一种单纯反映的活动,或是一种机械地整理活动。同时,他也担心创造性的这一术语会被误解为表明外部世界是由思想创造的,因而会陷人唯我论。所以,“为了一方面避免唯我论,另一方面避免已经包含在把思维理解为感性和理性的活动本身中的机械论的观点,必须借助‘历史’考察问题,同时把‘意志’作为哲学的基础,但这种意志并不是任意的,而要求是合理的,其实现以符合客观的世界必然性限,即以它自己在进步发展时机中为总的历史为限”[4]29。

在对哲学是如何产生这一问题的理解上面,他认为哲学的产生是不能离开哲学史的。如果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哲学的本质要义就不能脱离哲学史来进行独立研究。同时,葛兰西还说明“创建新的文化,并不只意味着独自去进行‘独创的’发现,这一点对于意志向哲学的形成非常重要,批判地传播已经发现的真理,即将合理的意志进行所谓的‘社会化’,以促使它们成为实践活动的基础,成为人们协调一致和活动的基本要素,成为人们精神的和道德的结构的要素。这要比某一位哲学家‘天才’发现新的真理更具现实意义,更为‘独创’,因为这种真理不是某些狭隘知识分子集团的财富”[4]7-8。哲学史是哲学产生的背景和依据,我们对背景的研究会加深对哲学的本质的真正理解。哲学史是哲学产生的源泉,我们要对哲学史和当时的文化背景相关联地研究,从而帮助我们理解哲学。

由上可知,葛兰西把绝对历史主义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之上,它即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方法论。从上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独创性的理解和绝对历史主义内涵的体现。因此,我们只有真正地理解葛兰西的绝对历史主义的实质,才能更好地把握葛兰西其他的哲学理念和思想。我们也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研究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使我们更能清晰地认识到它的科学性和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版,2000:465.

世界机械发展史论文篇8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最基础的行业,机械制造业的水平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水平,我国虽然在这个领域起步很早,但是发展却较为缓慢,例如: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速度要远远快于机械制造业,当然也有机械行业的特殊性因素,中国的大型技术型机械装备很多还是采用国外技术,而国内独立生产的汽车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随着全球化经济一体发展,各行各业之间国际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正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但是由于过去我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社会,受到战争的影响,我国在技术方面处于全面落后的状态,加上资金不足,工业原料匮乏等等很多因素需要完善,这些都为我国迅速在机械制造业赶上国际水平带来了巨大困难。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张,为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带来了新的机会和发展条件。长期以来,欧美在制造业一直处于霸主地位,如今,亚洲经济的迅速崛起,形成了美、欧、亚三分天下的局面,先进技术和经济重心有明显的向亚洲蔓延的趋势。这些都证明了我国机械制造业正在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该针对现实,克服困难,抓住机遇,加大改革力度,以求在短期内完成中国制造业的腾飞,使我国的机械制造业迅速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一、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史

中国是世界上机械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机械工程技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成就辉煌,不仅对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世界技术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机械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传统机械发展时期,这是一个漫长发展的时期,而且在这时期中中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上都是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但在后期却开始落后于西方国家。二是中国近代机械工程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主要特征有起步先天不足,缺钱缺人缺技术却工业协调,而且进步缓慢。三是现代机械发展时期,这时期主要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在中国机械发展与西方国家差距巨大的情况下,我国机械展开快速的发展,向世界水平看齐,甚至超越的发展趋势。

传统机械发展时期:传统机械发展这一时期是中国机械发展的第一个时期,然而石器的使用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青铜器的出现,铁器的使用标志着我国传统机械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石器时代初期出现了磨制的石器,弓箭等一些简单的机械制造;商周时期青铜冶铸技术达到了高潮,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机械技术和制造工艺的诞生。春秋战国之汉代时期铁器开始得到普遍使用,使古代机械在材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另外钢铁技术的产生、铸造、锻造和柔化处理等机械热加工技术在这时期都有很大的发展;唐宋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机械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水利机械有了新的发展,水动力方面应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明清时期:出现了技术含量高的机械制造,如郑和所乘宝船是古代最大的远洋船舶,活塞风箱,风箱靠活塞推动和空气压力自动启闭活门,成为金属冶铸的有效的鼓风设备。

近代机械发展时期:近代机械发展这一时期主要开始标志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始中国开始开设机械制造学校,及机械制造工厂。从1840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为近代时期,这期间中国的机械工业逐步由手工业作坊式小生产,向使用动力机器的生产方式转变。到民国时期中国的机械发展又有了新的进展,1931年南京政府开始筹备中央机械厂,其设备状况较强。另外当时中国也能仿制一些进度较高的机器,如自动缫丝机、钨丝拉细机等。

现代机械发展时期: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近三十年来,我国的机械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很快。经过中国不懈的努力,中国机械工业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综合实力的制造业,初步确立了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向机械产品大型化,精密化、自动化和成套化的趋势发展。在有些方面已经达到或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就目前而言中国机械科学技术的成就是巨大的,发展速度之快,水平之高也是前所未有的。

二、世界的机械制造业发展出现的特点

(一)从经济上看

世界机械制造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它的发展速度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外部元素有着直接关系,并受制于经济周期变动的影响,既表现为对经济周期的敏感性,又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世界性机械制造业突出表现为在大波动中发展,显示其在国民经济尤其是在工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是防止经济“泡沫化”的基础;机械制造业贸易呈现极强的地区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很大的贸易差距,发达国家在机械生产和贸易领域继续其霸主地位。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不仅在于其在本国工业中生产、出口、积累、就业等方面的贡献率均占前列,更在于装备制造业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物质技术,是经济结构高级化不可或缺的战略性产业。

(二)从技术上看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刚性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综合自动化常常与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集成制造等概念相联系,它是制造技术、控制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旨在全面提高制造企的劳动生产率和对市场的响应速度。环境保护的压力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技术化、信息化、绿色化、全球化成为发展的总趋势。

三、机械制造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机械制造行业的企业管理方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企业组织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多表现在大中型企业,在跨国公司最为明显,这种形式将做为新型企业全球化方式而发展下去。这种变化形式突出表现特点是:大量利用其他国家的生产设施与技术力量,在自己不需要花成本去采购生产设备和制造技术所有权的条件下,生产出最终产品,并面向全球市场销售。机械制造业公司根据自己生产的产品,首先在全球各地建立所需的零部件加工网络,加工零部件完成以后,公司只负责零件的总装和销售。原材料调配、零部件采购全球化已成为世界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趋势。机械制造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四种重要趋势将对其产生重大影响。

(1)高新技术与机械制造的融合。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电子控制欲软件技术出现在各行各业当中。在机械制造业领域,高新技术的融入将必然为企业带来核心竞争力。例如,德国格第巴赫机械制造公司主要依靠生产大型玻璃为主的企业,但是目前该公司的软件控制装置、电子机械装置占据了其产值的1/3。

(2)服务性思维对机械制造的要求。人们对产品要求的提高,对生产厂家的生产有了新的要求,已经不再是某以固定的规格,需要根据人们所适合的需求制造适合的产品。因此现在产品的型号在不断增加,正是机械制造服务性思维的体现。

(3)机械制造业的市场扩展。要想扩展企业规模,必须先打开市场大门,产品的销售生产不是闭门造车,现在的市场已经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格局,只有把产品推向国际才能站稳脚跟,使产品面向开放的公共平台和社会资源。

(4)机械制造业更新生产策略。制定新的生产策略,首先要根据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潜力,新的生产策略是为了振兴我国的机械制造业,能够将我国的机械产品大量推向国外市场。为了增加我国机械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必须重新认识机械制造业,认真探讨新世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掌握最新的制造技术特点,不断更新生产策略。

四、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自动化应用

欧洲工业革命以后,一些国家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创新,这些国家在达到高度工业化以后,开始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这对于机械制造业来说,是一次新的机遇,其最关键影响因素的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出现了所谓机电一体化的新概念。出现了一系列新技术如:机床数字控制、计算机数字控制、计算机直接控制、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成组技术、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编制、工业机器人等等新技术。到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生产应用,成为制造业中的重中之重,并且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近年来,FMS技术在世界得到了普遍发展,它应用到机械加工、练造、装配、焊接等多种装备制造工艺中。最初FMS只有在大型跨国企业中使用,主要用于汽车、船舶以及军用设备,现在,这种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普及,服装、食品、家具、药品等多个领域都在使用。FMS同时也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将使设计、制造、管理、供销、财务都用计算机统一管理,实现工厂的全盘计算机管理自动化。如今,柔性制造技术正在向快速可重组制造系统和组态式柔性制造单元两个方向发展。在上述技术领域中。将全球不同位置的所有企业信息融合在一起,形成信息动态联盟,可以根据国际互联网建立的制造资源信息网络平台,在网络上实现资源的调配,产品的经营。

CAD/CAM一体化技术在装备制造中的应用,不仅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而且扩展了产品的设计思维。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产品是否能被大多数人接受,保证产品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前提下减少产品的制作加工成本。在集成制造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装备制造工程,是将设计、工艺准备、加工制造、装配、调试工作从多线衔接作业改成整体一体化作业,使产品的生产周期大大缩减,并降低了生产成本。最近新提出的敏捷制造技术势必将柔性自动化技术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工厂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有机地组织来,融合全球各行各业的资源信息,技术信息,在利用计算机发展技术,实现异地设计与生产,实现产品低成本、高效率、新设计的生产。

参考文献

世界机械发展史论文篇9

【abstract】the angle from history is inspected, people directs on max historical materialism make of, existence lets three kinds main machinery view, namely economic determinism, practice determinism and east social development exception theory develop.

【key words】historical materialism; economy; practice; east society

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解,一直存在着机械理解的论调。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机械性理解的历史进行考察,成为正确认识唯物史观的必要。

1 经济决定论

经济决定论的历史观又可称为经济历史观,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唯物史观是把经济因素看作是历史内在规律的唯一决定因素,只从单纯的经济因素的方面来理解唯物史观,这是把马克思唯物史观作机械理解的最早的一种典型的观点。

马克思唯物史观讲经济因素是历史的决定性因索,是从“归根到底”意义上讲的,但是他们并没有否认政治、法律、宗教等因索对历史进程和历史事件的作用。马克思唯物史观是以经济因素为基础的,同时也重视其他因素来考察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的,而不是经济决定论者理解的那种唯一因素的决定模式。

经济决定论在把唯物史观关于“归根到底”意义上的经济因素作唯一决定的东西理解的同时,对经济因素本身也存在着机械理解的缺陷,即对经济因素构成的单纯片面的理解。例如,把经济因素与经济利益划上等号,甚至把唯物史观理解成了经济利益史观,认为决定历史进程的就是人们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而且这里的经济利益是静止不变的东西。其实,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经济因素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的、动态的体系,这是机械的经济决定论者所没有认识到的。唯物史观的经济因素除了经济利益之外,还包括经济关系、经济状况和条件等。马恩对经济因素的考察是在一种相互作用的形式中进行的,这也是不为经济决定论所认识的。经济决定论者眼中的经济因素就是经济利益,而且这种利益是一成不变的,它深埋在历史行动中的人们的心中,由此决定着人们的行为。西方许多经济决定论者认为马克思唯物史观是一种历史宿命论,从根本上讲,就是建立在这种对经济因素作机械的,一成不变的物质利益的规定之上的。因此,把这种单纯的线性的理论“应用于任何历史时期”,就“比解一个最简单的一次方程式更容易了。”因而,经济决定论既看不到经济因素的复杂层次,也看不到各种因素及每一个层次间的交互作用和普遍联系的动态图景。

对于经济决定论产生的原因,马克思、恩格斯都作过深刻的剖析。第一,马恩提出唯物史观的主要思想大多是在与论敌论战时针对论敌的特点而进行的,很多地方只带原则性的阐明。恩格斯说:“青年们有时过分看重经济方面,这有一部分是马克思和我应当负责的。我们在反驳我们的论敌时,常常不得不强调被他们否认的主要原则,并且不是始终都有时间、地点和机会来给其他参与交互作用的因素以应有的重视。”第二,政治、宗教、文化等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因素虽然来源于经济条件和经济状况,但这些因素一旦产生以后就具有了相对独立性。这些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往往使经济决定论者视而不见。第三、经济决定论者认为经济因素对历史决定作用是自动发生的,是纯粹的经济因素的变动。他们没有看到经济因素发生变动和起作用往往也要借助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形式和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

2 实践决定论

实践决定论是机械地理解唯物史观的第二种突出表现。有人主张将实践唯物主义代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甚至主张用实践人本主义代替历史(辩证)唯物主义,其实质都是实践决定论。

马克思唯物史观,本来是在批判继承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历史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基本常识。众所周知,黑格尔的辩证法是观念的辩证法,其历史观是观念辩证法的产物。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是抽象的唯物论,其历史观也是唯心史观。马恩正是科学地剖析了二者的哲学基础和历史观,吸取了其中有益的成分,然后进行科学的改造,才创立了唯一科学的唯物而辩证的历史观。实践决定论在注意了马克思理论中实践的地位后,并不是把实践放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去理解,把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作了机械的理解,从而导致了对唯物史观的形而上学的、机械的理解。所以有人主张要重新定义马克思主义,要抛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概括,代之以“实践唯物主义”。

马恩从来就没有把自己的唯物主义叫做“物质本体论”,也从来没有把“物质”强调到脱离人的实践、与人的实践毫无关系的东西,他们只是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指出了人的实践必须建立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的物质基础之上。把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只是叫做“物质本体论”或者如上述观点表明的那样,作“物质本体论”基础上的理解,本身就是违反马恩一贯的“辩证法”思想的,就是把马克思哲学基石的“物质”概念作机械的形而上学理解的结果。马克思在强调实践的物质基础后,是十分重视人的实践及其意义的,我们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通篇看到关于人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革命的实践”、“实践的、人类的感性活动”等概念,一句话,看到马克思对实践的深刻理解和重点强调。但这并没有丝毫意味着要贬低甚至否定其“唯物主义”前提和基础。人的实践再“能动”再“感性”,终归离不开“物质”基础。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的实践能动性无可争辩地大大增强了,但看看由此而带来的全球环境问题、航空事故等,就是所谓的传统的“物质本体论”也难于否定,更何况马恩从来就不是主张这种“物质本体论”。总之,我们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决不能任意夸大到甚至可以脱离物质基础的地步。更不能用实践来统括马克思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只能在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上辩证地得到科学理解。从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贯彻的辩证法来看,根本就不存在“物质”还是“实践”的机械的本体论问题,二者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中实现了有机的统一。

3 在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上的机械论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面临的改革与发展课题的提出,马克思社会历史发展理论,尤其是关于东方社会发展进程的理论,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大课题。在理解这一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同样存在着理解的机械性,笔者认为这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机械地理解的第三种突出表现。

3.1 把可能性理解为必然性,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马恩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曾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在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但历史实践的结果是社会主义革命大多数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国家首先取得胜利。有人就以此为依据否认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结论失效了。其实,马恩只是根据自己的唯物史观,对西欧国家社会主义革命进行预测,很显然,这只是预测历史发展的可能性,并没有强调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同样,马恩在看待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也只是持预测的态度。马克思在他晚年的通信和著作中多次谈到象俄国这样资本主义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尽管后来的历史进程证明马克思的预测是科学的,我们今天也只能实事求是地认为马克思当年的考察仍然只能是一种可能性的考察,也不能夸大其辞,认为当年的考察是必然性的。

3.2 把普遍性与特殊性割裂开来。有人认为,生产力较落后的东方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只是马克思历史发展理论的特殊性表现。因此,这种观点认为东方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而走上社会主义,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发展道路”,从而否认马克思有普遍的社会历史理论。马克思历来反对把他的理论当成僵死的教条到处套用。我们也不能就据此认为,马克思本人也反对有一般的历史发展理论。众所周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完整地表述过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理论。马克思坚决反对的是不顾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教条式地套用“历史哲学理论”的作法。把生产力落后的东方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只是看作“独特的道路”,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构成的全球环境毫无关系的“例外”,实际上是割裂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不懂得历史发展的普遍性正是通过历史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出来的道理,是把东方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和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对立起来、割裂开来,否认其中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有人甚至认为东方社会发展的这种特殊性是马克思晚年的“困惑”。其实,马克思从来就没有因此“困惑”过。《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二版序言中,马恩就考察了俄国公社的未来前途:“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共所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可见,马恩是把俄国革命放在整个世界革命体系中统一考察的,俄国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实际,这也是马克思十分强调的,但马克思从来没有说俄国等东方国家的未来发展道路有什么不可预测、不可理解而玄奥的地方。他认为,东方国家社会发展道路,从整个世界由生产力决定的链条中,都是可以得到理解的。

3.3 混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研究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理论,都必然要面对过去西方殖民者在东方的征服与统治的历史事实。有人竟作出了如此奇怪的论断:“如果没有近代西方殖民征服,人类,特别是东方各民族所有优秀的自然才能将永远沉睡,得不到发展”,“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的进程”,公然为殖民统治唱赞歌。诚然,马克思曾承认随着资本主义的侵略,一种较高的生产力被引进到了印度等东方社会,从而使印度等村社这种古老落后的社会组织逐渐瓦解,并从这种意义上说,这是“亚洲历来仅有的一次社会革命”。但马克思也花了大量篇幅论述了西方殖民统治在东方的罪恶与灾难。例如对印度,他说:“英国工业的毁灭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是令人吃惊的,印度人民是不会收到不列颠资产阶级在他们中间播下的新的社会因素所结的果实的。”马克思还总结过西欧经营殖民地的历史:“展示出一幅背信弃义、贿赂、残杀和卑鄙行为的绝妙图画”,“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变得一片荒芜,人烟稀少”。因此,马克思从整体上是反对欧洲殖民统治的,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他最多只是指出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印度等东方国家社会结构所起的客观刺激作用,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夸大了矛盾的次要方面,必然得出赞美殖民统治的不合符事实的错误结论。我们也可以从中再次看出马克思怎样以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从历史事实出发来证明自己的唯物史观的。马克思在19世纪50~70年代,花了许多精力注视着东方,写下了《俄国的对华贸易》、《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等一系列论文,以确凿的历史事实和材料,客观公正地评价了欧洲殖民统治对东方社会发展的影响,使后人理解到了唯物史观的真理性,也再次证明关于马克思晚年东方社会发展理论“困惑”的论调失去了依据。

参考文献

世界机械发展史论文篇10

The interpretation of nature from practical viewpoint

—Marx and Engles’s humanitarian outlook of nature

Abstract :Marx and Engles reformed the outlook of nature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dialectics and practical viewpoint ,just as the epistemological reform. The study and interpretation of nature from the viewpoint of contact and development conquered mechanism. The interpretation of nature from practical viewpoint conquered the limitation that mechanism was hostile to man. And that make Marx and Engle’s humanitarian charactors of nature.

Keywords :Marx and Engles ;practical viewpoint ;humanitarianism; outlook of nature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的独创之处是什么? 这是每一位从事自然辩证法教学和研究的人都要遇到的问题。用“自然辩证法”来概括这一自然观的方法论特征,无疑是正确的。用“自然辩证法”可以体现马克思、恩格斯“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研究、解释自然界”这一特点,但却不能涵盖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然观领域中实现创新的全部内容。受实践唯物主义研究范式的启发,我对照研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著作,感到:马克思、恩格斯在自然观上的革命也像认识论一样,在逻辑上是由于引进了辩证法和实践观点后发生的。对于前者,我们的认识很到位,并恰当地称之为“自然辩证法”。对于第二方面———用实践的观点解释自然的思想,长期以来被我们忽视了。本文初步整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用实践的观点解释自然”的思想,从而得出结论,实践观点引入自然观生成了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人本主义特性,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在出发点和内容上有别于其它哲学的又一独到之处。因此,从思想变革的角度来看,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可以有三个名字: (1) 自然辩证法; (2) 人本主义的自然观; (3) 如果合成一个名字,也可以叫作人本主义的自然辩证法。

一、批判性的历史前提

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生存所遭遇的最基本的矛盾。

由于人的需要有个不同于动物的特点:即一个被满足了的需要会刺激产生一个新的需要,而人的需求的无限衍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天然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无法满足人的需求,因此,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就成为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要想改变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生存状况,人类就要设法预见自己所处的自然界的变化,这样才能控制自然来为自己服务。因此,自然观的实质并非是观“自然”,而是观“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但自觉到这一点,却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文明史前的人们对自然的最初的解释方式是拟人的神话———即用想象中的神化了的人性来解释自然界。远古神话解释尽管形形,但它们却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即各种神话中的神都是人格化的神,或神化的人。宗教是拟人说的充分发展的形式。拟人说是整个古代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对自然的解释。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尤其是力学的早熟,引发了对自然解释的革命:自然机械论代替了神化拟人说。在近代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看来,力学是最典型的科学,它带来了一种新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以力学理论为基础来解释自然界,因此可以叫作机械自然主义的自然观。近代机械自然主义把拟人说中被神化了的人彻底清除,用自然本身来解释自然,以此保证对自然解释的客观性。从此否定了前科学时期的拟人说解释[1 ] 。这是自然观的空前革命———当然是带有两大缺陷的革命: (1) 用孤立静止的形而上学观点解释自然; (2) 机械自然观在否定神性的同时把人性也抛弃了,人没有了高于自然的人性。人淹没在机械化的自然中。恩格斯用“自然辩证法”称呼自己的自然观意在克服第一个方面的缺陷。我们下面着重研究第二个方面的缺陷———机械自然主义是怎样把人排挤出自然观的。

机械自然主义排挤人的第一个办法是,用不变的物质实体—“要素”这一概念来解释一切现象的存在根据。为了解释燃烧现象,人们引入了“燃素”这一物质实体;为了解释热现象,人们想出“热质”,为了解释电和磁,人们设想存在着电流体和磁流体。很显然,人不是任何一种实体。

机械自然主义排挤人的第二个办法是,用“力”这一概念解释各种运动现象,诸如万有引力、推(拉、举) 力、压力、弹性力、摩擦力、离心力、向心力、粘滞力、表面张力⋯等名目繁多的力。为了解释生物所表现出的一些有别于非生命系统的特殊运动。科学家发明了“活力”概念,并且假定,这些动力并不违背物理与化学定律,它们是在这些定律许可的范围内引导有机过程。当时的科学家认为,一旦把自然现象都化为简单的力,而且证明自然现象只要这样来加以简化,科学的任务便算完成了。有些哲学家还把“力”推广到社会领域,霍布斯和斯宾诺莎把力学的数学模型转用为“社会力学”模型,或转用为“情感的力学”模型;亚当•斯密则构思了一个经济关系的“力学”。有些哲学家把动物和人看成是由可以精确定量的力学关系组成的实体———机器。笛卡尔说“动物是机器”,拉美特里变本加厉地说“人是机器”。用机械力学的“自然”观点、概念解释一切,实质上把人分成了两半———肉体淹没在机械的“自然”之中;精神和社会关系被挤出自然界。

机械自然主义排挤人的第三个办法是量化思维,即用数学语言来解释世界的本质和一切现象。黑格尔指出“力学乃公认最不能缺少数学帮助的科学,在力学里如果没有数学的计算,真可说是寸步不能行”[2 ] 。瓦托夫斯基曾经精辟地指出,17 世纪的科学革命,是以这样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信念作依据的,即自然界本身具有数学结构,而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发现这种数学结构而实现的。在这种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上,科学家构思出一系列世界的量化模型。伽利略说;“自然界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正是表达了这种本体论信念并且也提示出一种怎样正确阅读自然界这本书的方法,即认识论信念[3 ] 。

对于机械论从量的方面来规定自然(物质) 的做法,黑格尔曾批评道:“那种仅在量的规定里去寻求事物的一切区别和一切性质的办法,乃是一种最有害的成见”,是“极端的数学观点。”“在这种抽象物质里,诚然是有形式的,不过形式只是一种外在的、不相干的规定罢了”[ 4 ] 。这种建基于抽象自然物质观点之上的唯物主义,实质是同唯心主义一样背离了客观实际。黑格尔以其深邃的眼光看破了这一点,他在《逻辑学》中写道:“古代或近代哲学的本原,如水或物质或原子,都是思想、共性和观念物,而不是直接当前的、感性中的个别事物”[5 ] 。马克思进一步看到数学极端的观点不仅导致了抽象的自然物质观点,而且最终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是无法进行定量分析的。马克思指出,在机械论者霍布斯那里, “感性失去了它的鲜明的色彩而变成了几何学家的抽象的感性;物理运动成为机械运动和数学运动的牺牲品⋯⋯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 6 ] 。机械论的解释把人格化的神或神化的人从对自然的解释中排除出去,企图使解释真正成为具有科学性的解释。但是实体思维、力学思维、量化思维也因此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同盟,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形成了

与人无关的自然(物质) 观。

自然主义自然观用机械力学和量化思维方式把人彻底挤出了自然界,使得自然变成了与人无关的“纯”自然。马克思批评说,由于未理解自然界的人的本质,自然科学有着抽象唯物的,或者毋宁说抽象唯心的方向[7 ] 。马克思在这里一针见血地点出了机械论的病根,一句话,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抽象自然物质论观点与唯心主义殊途同归。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指出,只有考虑了人的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唯物主义者才是科学的。马克思、恩格斯用实践的观点解释自然正是为了克服机械论敌视人的缺陷。

二、实践性的革命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与近代自然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有着本质的不同,二者的总体思路是不同的:自然唯物主义是从自然出发向思维、社会领域推进。马克思的辩证法则从人类历史的社会实践活动出发向自然、思维领域推进。马克思在建立自己的哲学之初便首先指出了自已的哲学出发点与其它哲学的区别,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8 ] 。旧唯物主义(自然唯物主义) 从纯自然出发,即从纯客体出发,唯心主义从主观性(感觉和思想) 出发,实践唯物主义的思维则从人们感性活动———社会实践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一切哲学问题的出发点,也是自然观思想的逻辑出发点。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用实践的观点解释思维领域(认识论) 和历史领域,还用实践的观点解释自然界,这是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区别于其它哲学自然观的关键。马克思之所以要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并不是概念推演的结果,而是因为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是由实践引起的。马克思说:“从物质生产的一定形式产生:第一,一定的社会结构;第二,人对自然的一定关系”[ 9 ] 。

用实践的观点解释自然,就是要突出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就是要求在解释对象时, “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包括到事物的完满的定义中去”[ 10 ] 。如果说旧唯物主义的理想是力图排除人的“干扰”去考察自然的话,那么马克思则要求人们从社会实践对自然的“干扰”的角度去动态地考察自然,把实践包含进对自然的解释,从而和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彻底决裂,辩证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由此看来,用实践的观点解释自然也就是把人本主义引入自然观。用人本主义自然观“观察到的”自然,是人化自然。

1. 自然界不仅是自然性存在,也是属人的社会性存在。

马克思考察的自然不是与人无关的仅作为思维对象的“自然”,而是作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要素的自然。在马克思看来, “被抽象地理解的、孤立的、被认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就是无”[11 ] 。马克思指出:“人只有提供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12 ] 。恩格斯说:“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又说:“如果我们对事物不能加以研究,那么它们对我们来说就是不存在的了”。“自然科学的极限,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的宇宙,而在我们的宇宙之外的无限多的宇宙,是我们认识自然界时所用不着的”[ 13 ]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研究解释的自然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自然。马克思明确地指出:“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14 ] 。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运动的最初的和最基本的关系,因而是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与自然界的关系”,因此,“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15 ] 。因此,“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16 ] , “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的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本质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的本质。也就是说,只有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才是人的现实自然界[17 ]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近代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但他仍然是个自然唯物主义者。他肯定人从自然中来,这在说明世界的物质本原时是完全正确的。但费尔巴哈却将同样的观点运用于人类产生以后的人类生活世界,认为自然事物的存在如果加上人的因素便会失去自身的本质。这就使他从逻辑上不仅否定了人对世界改造的意义,也使他无法正确地说明现实世界。他的唯物主义在现实面前反而陷入了脱离现实的唯心主义,无法超越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所理解的“这种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在其中生活的那个自然界,在这个问题上,他重新陷入唯心主义”[ 18 ] 。仅仅坚持人来源于自然,并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撇开人的实践活动而单纯谈论客观世界,这样的唯物主义最终将滑向唯心主义。实际上,我们是通过制造自然,才知道我们是否认识了自然的。恩格斯说:“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使它按照它的条件产生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那么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就完结了。⋯⋯‘自在之物’就变成了‘为我之物’了”[19 ]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解释自然的基本原则,有着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2.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主体。

人使自然变成自己的对象的同时又使自己成为主体。马克思指出,人不是某种驯服的自然能力,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主体出现的,这种支配首先体现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第一,劳动是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工具意味着人不满足于直接享受自然的恩赐,意味着人对自然界的改造。因此,工具的出现是人确立自然对自然界的主体地位的真正开端,是人类改造自然力的测量器;第二,劳动是对象性的活动,人利用工具把自然物改造成合乎自己需要的对象,从而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体力、智力和联系起来的社会力量)物化于对象之中。因此,根据劳动对象是什么,可以判定人的何种程度上实现为主体;第三,劳动的结果,使自然界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成为人的消费对象,其范围之广,为一切动物所望尘莫及。总之,生产劳动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它的动物中提升为主体,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把自然生有条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作自然界的主人,这是人的主体性的第一层含义。

在与自然交往的过程中,人之所以能成为主体,是人具有向着选定的目标前进的自觉性。这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恩格斯说:“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多的具有经过事先考虑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行为的特征。”当然,“我们不想否认,动物具有计划的、事先经过考虑的行动方式的能力。⋯⋯但是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做不到在地球上打下它们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是属于人的”[20 ] 。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用自己的存在在自然界中而引起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但这仅仅是初级的或表层的能动性,是与动物的活动特点相对而言的。更重要的是深层的能动性,即人类不断学会认识、理解、预见和控制由于人的行动的造成的自然界变化的长期后果(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直接的和间接和、积极的和消极的) 。特别是人化自然的负效应。

恩格斯曾严肃地提醒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线和第三线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消除。”[21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别的地方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在这些地方剥夺了森林,也就剥夺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存器。因此我们必须在每一步都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族那样,绝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大脑都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比其他一切生物都强,在于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

因此,人的深层的主体性表现在,“我们一天天地学会了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学会了认识在自然界的惯常行程中我们的干涉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特别是从本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就愈来愈有能力去认识,因而也学会去支配至少是我们最普遍的生产行为的较远的后果”[22 ] 。我们不仅需要学会预见我们的行动的产生的自然后果,而且还应学会预见这些行动的较远的社会方面的后果,当然后者要比前者困难得多。创造蒸汽机的人们没有料到,他们造成的工具,会比其它任何东西更使全世界的社会状况革命化。但是经过长期的常常是痛苦的经验,经过对历史材料的比较和研究,我们在这一领域中,也渐渐地学会了追寻清楚我们的生产活动的间接的、比较远的社会方面的影响,并且因此我们也有可能去支配和调节这种影响。

当然,要实行这种调节,仅仅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迄今存在的方式以及和这种方式在一起的我们今天整个社会体制进行完全的变革。因此“迄今存在的一切生产方式,都只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出发的。那些只是在比较晚的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变成有效的进一步的结果,是一直全被忽视的”[23 ] 。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说的话,今天听起来仍然振聋发聩。

3. 人自身作为自然的人化

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自然界的关系,不单是指人和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还包括和自身自然的关系,因为人“本来就是自然界”。工具的使用不仅确立了人对外部自然的主体地位,而且确立起人对自身自然的主体地位。当人使用工具“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24 ] 。

工具的使用不仅仅延伸了人的肢体器官,而且改造和完善人的器官,使之真正成为人的实践器官和认识器官。例如,动物的驯养和火的使用,使人类祖先的饮食方式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革,从而使他们的脑髓更迅速更完善地发展起来,大大促进了正在形成中的人的体力和独立性。由于人类实践方式的影响,今人的身体已非“原人”的身体,专业性的劳动以及体育运动、交通工具、医疗实践使人的身体越来越成为人自己活动的产物,正反两方面都是如此。比如,现代人的身体疾病可以说是人自己造出来的———癌症、艾滋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疲劳综合症⋯⋯哪一种疾病与人的现代实践无关?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把动物驯养和火的使用看作是“直接成为人的新的解放手段”的两种进步。人自身自然的人化过程是人的自我实现过程。主体的自我实现是一切实践的终极目的。

从以上几方面的论述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人本主义的自然辩证法,而非自然主义的自然辩证法。自然主义地理解自然辩证法会产生两个消极后果(1) 无法在理论思维的层次上超越旧唯物主义的自然主义自然观;(2) 在内容上把自然辩证法搞成了自然科学概论。

参考文献:

[1 ] 李醒民. 科学解释的历史变迁: (上、下) [J ] . 百科知识,1987 (11、12) 。李醒民研究员从历史的角度把科学解释分成拟人说、机械说、嵌入说三种类型。本文直接引用了该研究成果中的“拟人说”、“机械说”两部分,特此说明并致谢。

[2 ] [4 ] 黑格尔. 小逻辑[M] .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21 - 220.

[3 ] 舒炜光,邱仁宗主编.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78.

[5 ] 黑格尔. 逻辑学:上卷[M] .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64.

[6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64.

[7 ] 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5.85.

[8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 . 根据朱光潜先生的译文改动.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

[9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96.

[10 ] 列宁全集:第32 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84.

[11 ] [12 ] 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35 - 124.

[13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 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83、561、557.

[14 ] [15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23 - 24.

[16 ] [17 ] 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12、78 - 79、85.

世界机械发展史论文篇11

【正文】

今天的宇宙学探讨的问题是:宇宙有着怎样的结构?有着怎样的起源?对于牛顿时代里的一位像牛顿这样的思想家来说,宇宙论则应当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上帝如何创造世界?如何支配、统治他所创造的世界?这两组问题具有某种同构性,均由一个宇宙状态论问题与一个宇宙生成论问题构成,但是今天的宇宙学由宇宙状态论而至宇宙生成论,其间完全遵从科学的逻辑联结;而牛顿时代的宇宙论往往是由宇宙生成论而至宇宙状态论,其间的联结规则并不仅仅取决于当时的自然哲学。在这两组问题之间还有一个更明显也更突出的区别:后者多了一位“上帝”,以上帝为创造者。

那么,牛顿究竟以怎样的方式构筑他的宇宙论?今人将宇宙学问题交给科学回答,牛顿将之提交给自然神学。牛顿通过自然神学的综合思考探讨他所面临的宇宙论问题,而他的自然神学原理分别取之于他的神学(上帝信念)、炼金术与物理学;由此而至的牛顿宇宙论所揭示的是一幅活的宇宙图景,区别于通常所谓的“牛顿宇宙”。

一、牛顿的宇宙论与“牛顿宇宙”之区别

一个历史人物、事件、过程或文本可以引起复杂的效应史,理解一个历史人物、事件、过程或文本,意味着要将它置于多重史境下即置于多重不同的历史事实结构中理解;因此,历史家不应在看到一重有意义的历史结构之后,否认其他可能存在的同样有意义的历史结构。解读牛顿,应将对牛顿其人及其思想的考察与对与牛顿相关的效应史考察区分开来。通常所说的“牛顿力学”、“牛顿宇宙”与原版的牛顿思想之间既存在着直接关联,亦存在着重要区别。譬如,关于引力的性质,人们正是从牛顿引力定律出发认为,引力发诸于物体,因而是物体固有的性质;但是牛顿在思想上偏偏不这么看,并且恳求人们不要将这种观点强加给自己。事实上,当人们从字面上阅读牛顿公开发表的论述引力定律的文本,尤其是在他们对牛顿的基本信念缺乏了解的情形下,他们便很容易将引力理解为物体的性质并将这种观点说成是牛顿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牛顿的确是那种“注定要被人误解的人”。话语者总是在特定的氛围中为着特定的目的说话,在说话时他总是要受到某种限制,而且话语者在内心里对于“可言”与“不可言”、“能言”与“不能言”也总是有着某种理解。一部《原理》(第一版),几乎被写成了一部理性的史诗,由定义、公理、定理、推论及注释组成的展开形式,即使是在今人眼中,仍透射着现性的光辉。然而,牛顿分明说过,在这本名为《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著作中,我“只想研究力的量与数学关系”;“做完这些准备工作之后,我们就更有把握去讨论力的本质、原因和关系。”[1]牛顿对于可言与不可言的理解,无疑与他对实验哲学的理解有关,与他过去在光学问题上独自一人与胡克及全欧洲学者的论战经历有关,也与他独特的神学主张有关。当他这样做时,他也就在无意之间为后世科学划定了字面上可言与不可言的界限。但对牛顿本人来说,他的确渴望通过自然哲学论说上帝,而且他也觉得应该对此问题有所交代,所以,他便撰写了《原理》第二版的“总释”。

《原理》“总释”并非掩饰之词,但过去数百年中总有学者不愿意按照它字面上的意义去理解。牛顿撰写这篇“总释”时的确承受过“能言与不能言”之苦:他绝不能以《原理》所特有的那种最为明晰的方式将他关于上帝的全部主张和盘托出,但他还是在能言的范围内作了最大限度的说明。在神学上,牛顿是一名唯意志论神学论者,这类神学主张上帝的武断意志是世界的终极本源(这是他可以公开的);而且他在教义上反对三位一体说,信仰早期基督教一神论(阿里乌主义)意义上的上帝(这是他不能公开的)。在“总释”里,牛顿批判了唯理智论神学的上帝主张(如莫尔等剑桥柏拉图派成员的上帝观),这种神学认为上帝是宇宙之灵,只具有自治权而不具有对宇宙的主宰权。牛顿写道:“上帝不是作为宇宙之灵而是作为万物的主宰来支配一切的”,“没有统治,没有庇佑,没有终极原因的上帝,与命运和自然无异。盲目的形而上学(如笛卡儿机械论哲学)的必然性,当然也是永远存在而且处处存在的,但却不能产生出多种多样的事物。而我们随时随地可以见到的各种自然事物,只能来自一个必然存在的存在物的观念和意志。”[2]

从牛顿所给出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力学公式导出牛顿的上帝信念,在科学史家而言是一种不适当的做法。的确,从牛顿的物理学公式里,可以引出一种广义的宇宙哲学以及一幅相应的宇宙论图景。这幅被后人称为“牛顿宇宙”的宇宙图景所刻画的是一个无限的宇宙,这种星云、星系、星体均匀地分布于无限空间之中且服从牛顿引力定律。绝对空间是一种无限实体,其中盛装万物。这个宇宙必定是无限的,否则按照牛顿引力定律,该宇宙必将崩塌。然而,“牛顿宇宙”概念的形成史只是牛顿物理学思想的一种效应史,后人从牛顿学说中剔除了某些东西,同时又将某些东西引入了牛顿学说,遂有这部效应史。事实上,近代科学兴起于有神论文化背景之中,但自启蒙时代以来,近代科学知识体系背后的有神论世界图景逐渐被替换,代之以泛神论或无神论世界图景,科学家、哲学家均曾贡献于这一伟大的转换。因此,我们所说的这部效应史体现了时代的印记,体现了科学思想的变迁,完全值得史家作认真研究,但我们没有必要将之与对牛顿个人思想的考察混为一谈。

由于时间上的距离,由于心灵之间的差异,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并如实重视牛顿的整体思想,但是,时间上的距离并不会抹掉历史的全部印迹,心灵之间还存在着相似的一面,我们还是有可能对牛顿其人及其思想取得某种合乎历史的同时也是合理的理解。重构牛顿的宇宙论思想,我们首先必须寻找一种适当的解读牛顿的方式。我们不能将视线约束在通常所谓的“牛顿的科学”(或者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范围内,因为牛顿并不是在此范围内建构他的宇宙论学说,也因为在牛顿的自然哲学与其自然神学、神学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对于一名试图对牛顿整体思想与工作取得某种整体理解的历史家来说,割断牛顿整体思想体系中的种种内在联系,孤立地、分别地从牛顿思想的不同方面解析牛顿,则易于发生误解。r.s.威斯特福尔(westfall)在试图对牛顿作出全面理解时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例子。他一面从牛顿的神学(教义学、《圣经》诠释学、神学年代学)解读牛顿,一面从牛顿的科学解读牛顿,所以他便在牛顿那里看到了两位上帝。这两位上帝在本质上是截然对立的,前者是宗教意义上的、人格化了的、凭其武断意志主宰一切的上帝;而后者则是自然神论意义上的上帝——这位上帝创造了自然却不能主宰自然,他自己也受制于他自己所设定的理性律令。所以威斯特福尔声称他看不出有任何迹象表明牛顿能够完成这两位上帝之间的协调工作。但是,牛顿本人实际上从未意识到这种困难。

牛顿认真地说过:“要做到通过事物的现象了解上帝,实在是非自然哲学莫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牛顿要通过自然哲学探讨上帝的本质。对于一名唯意志论神学论者来说,上帝存在是可知的,但上帝的本质是不可知的。上帝存在并主宰着一切,人只能以理智膜拜上帝,通过研究上帝的创造物洞知上帝存在,从世界的异样性与秩序之中领悟到上帝的存在和统治,但人不能由此奢谈上帝的本质。在这种意义上,牛顿承认:我们对于物体的本质一无所知,“对于上帝的本质更是一无所知。”

二、牛顿自然神学的三要素:上帝信念、炼金术哲学与物理学原理

“自然神学”在学术语汇中常用以指介于“哲学(自然哲学)”与“神学”之间的中间领域。[3]就基督教文明而言,“哲学”源于古希腊,而“神学”的基本信念则出自《圣经》。关于西方文明中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冲突与互渗历程,本文作者之一曾多次指出,在“哲学”的背后耸立着古希腊人的神——这位神的泛神论世界图景中的神(记为g[,1]),而《圣经》中的上帝则是有神论世界图景中的神(记为g[,2]);所以,通常所谓的信仰与理性之冲突在更深的意义上可理解为这两位神在本质上的对立与不相容(g[,1]vsg[,2]),一部西方理智史,就是g[,1]与g[,2]的相互作用史(g[,1]附图g[,2])。基督教思想家的要旨就在于调和这两种相互冲突的思想并使之融为一个协调的体系,他们为之奋斗了两千年,先后建立了许多不同的思想体系,但所有这些体系所取得的成功都是暂时的,它们内部都充满着张力,或迟或早会因之而崩塌陷落。自然神学,作为哲学与神学之间的中间领域,其发展状况(兴盛与枯萎)直接关系着西方思想的整体发展,也直接影响着自然哲学的发展。当自然神学兴盛时,介于自然哲学与神学之间的诸多棘手问题往往得到了某种解决,自然哲学也因之获得较为宽阔的发展空间,所以,在西方思想上多次出现的自然哲学与自然神学协同发展现象不是偶然现象。相反,当自然神学发生萎缩时,自然哲学的生存空间亦因之萎缩。事实上,当17世纪英国科学(自然哲学)获得迅速发展时,自然神学也十分兴盛。英国皇家学会的元勋,如威尔金斯、波义耳等人,在致力于建构他们的自然哲学的同时,也建构了形式完备的自然神学系统;他们通过自然神学阐述其自然哲学的意义、方法,为新型自然哲学辩护,并以之处理介于哲学与神学之间的种种问题(如创世及上帝的支配作用)。[4][5]

在牛顿时代,完全按照机械论哲学构想宇宙生成及宇宙结构已成为一种可能。笛卡儿以物质和运动作为机械哲学的两大原理,提出宇宙涡漩说,认为宇宙中不存在真空,宇宙是一个充满着物质的世界,大大小小的物质涡漩共同排列于宇宙空间中,行星的运动则是由这些涡漩的转动引起的。如果说笛卡儿还为上帝意志的超然作用留下了余地,那么霍布斯则将笛卡儿机械论原理提升至极端,演绎为完整的宇宙论哲学,将上帝从自然王国里驱逐出境。霍布斯的这种做法,在使他自己成为当时神学家与哲学家的公敌的同时,也将笛卡儿哲学中潜含的无神论趋势暴露无遗。皇家学会的早期成员,如威尔金斯、波义耳等人,均反对霍布斯的极端机械论哲学,认为必须坚决回击通过笛卡儿式的机械论哲学在哲学领域里抬头的无神论思想。波义耳曾经在将世界区分为无机界与有机界之后将整个无机世界设想为一个庞大的时钟,但是他同时认为自然中没有一件事物是纯机械的。因为提出这一著名的世界——时钟比喻,波义耳常被后人视为17世纪英国机械论哲学的大师,但是在更深的意义上,波义耳说过,他将整个世界视为一所教堂,将自然哲学家视为这所教堂里的牧师。[6]

与波义耳一样,牛顿从事自然神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也在于以下两个相关的方面:1)为他自己的自然哲学提供辩护、以自然神学为基础陈述自然哲学方法论;2)探讨上帝创世过程以及上帝的主宰作用。牛顿构想其宇宙论学说,是从论说上帝存在及其至上的权力意志开始,而非从论述机械论者的物质与运动开始。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牛顿是精神一元论者,他坚信上帝意志是宇宙的终极本源,认为作为受造之物的物质本身不具有任何活性和运动能力,活性与运动能力必然发诸于上帝。但是,牛顿不可能也不愿意象某些哲学家或神学家一样单凭几条先验原理自上而下地演绎出上帝创世过程及上帝支配他所创造的世界的方式(如柏拉图自然神学、笛卡儿-霍布斯宇宙哲学),也不可能、不愿意单以人类理性自下而上地理解上帝及其本质(如中世纪末期的自然神学学说以及这类学说在17世纪英国的直系后裔即赫伯特等人的自然宗教、18世纪初的自然神论)。事实上,在牛顿时代,单凭几条神学原理或是单凭几条哲学原理,均不足以对宇宙生成论及宇宙状态论问题作出完整回答。牛顿正是将神学、自然哲学这两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或者说,将他阅读在自然及《圣经》这两部大书时所形成的全部知识结合起来,构筑了一个统一的形而上学系统,以阐释上帝创世及其主宰作用。

牛顿《原理》“总释”就是以当时的自然神学语言写成的。除“总释”外,牛顿还在《光学》一书附录“疑问”以及他给一些朋友的书信中,公开陈述过自己的自然神学见解。《原理》“总释”与《光学》“疑问”30-31”可视为牛顿自然神学思想的系统表达。

如果说牛顿的上帝信念构成了牛顿在宇宙论方面的全部思想的基点,那么,他的自然哲学则为他理解宇宙的性质与结构提供了具体途径。牛顿关注没有生命的物质之间的作用规律,也同样关注生命、生长与增殖现象,因此,牛顿的自然哲学绝不只是关于冷冰冰的无机世界的哲学。《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只是牛顿全部自然哲学的一部分。须知,牛顿在探讨太阳系的运动的同时,也探讨物质的内部结构与组成,在揭示宏观物理运动的同时,也试图揭示物质的生成与变化之道。牛顿的炼金术、化学以及光学,均是他认识物质之谜的重要途径,均是其自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很容易想到,牛顿在探讨宇宙论问题时,必定将其发现的引力作用定律引入他的思考之中;我们也应该想到,他的炼金术活动,也像其物理学研究一样,同样贡献于他的自然神学与宇宙论思考。

关于牛顿炼金术与其物质论之间的关系,多布斯于1982年曾经指出:“过去数十年,一些历史学家一直不愿对牛顿炼金术正眼相看,并对牛顿炼金术一定与其公开阐述对物质理论存在着内在联系这种见解嗤之以鼻。而现在我们知道,牛顿是将炼金术用作一块至关重要的砝码,以填补古代与当时原子论的种种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涉及内聚性与活性、生命与生长、以及上帝的支配与庇佑。牛顿在炼金术、神学、形而上学以及观测方面的探索,促使他逐渐形成了他对于物质的性质以及同物质相关的种种动力的最后结构。”[7]关于牛顿炼金术的性质与分期研究,尽管我们在许多地方不能同意多布斯的看法,但我们赞同多布斯的这一结论,所要补充的只是:两极相通,牛顿炼金术与其物质理论之间的关联,正映射着它与牛顿宇宙之间的关联。

炼金术活动在欧洲发展至17世纪,由于有众多的江湖炼金术士走街串巷,已开始染上一层不名誉的色彩,但是,正如波义耳在其《怀疑的化学家》中所描述的那样,炼金术中既不乏招摇撞骗之徒,也不乏真正的哲人。真正的炼金术哲学家,如帕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1493-1541)、赫尔蒙特(j.b.van helmont,1577-1644)、史塔克(g.starkey,1628-1665)等人,他们探讨的正是宇宙间最深奥的问题——物质乃至于整个自然的生成与变化之道。他们不但对炼金术的价值、行动准则与方法论作了全面的论述,而且构建并发展了一整套基于炼金术的宇宙哲学。正如现代学者所认识到的那样,这些炼金术哲学家的学说在当时背景中可以说是一种堪与新兴的机械论哲学相媲美的“化学论哲学”。两者都将矛头直接经院哲学体系,都以取代经院哲学为己任,并且都在历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当然,最终在竞争中获胜的是机械论哲学而非“化学论哲学”。[8]

帕拉塞尔苏斯—赫尔蒙特的炼金术传统,如同机械论哲学一样,对于17世纪英国自然哲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波义耳、牛顿以及当时的另一些自然哲学家,均深深地介入了炼金术研究。他们认为,真正的炼金术实验,首先是一种毁金术,在这一阶段,炼金术实验成功与否是以是否能真正摧毁天然黄金为判据的;而且,他们还认为,炼金术不但对于证明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具有重要价值,而且还能以一种不同于机械论哲学的方式描述关于宇宙生成与生长的另一幅图景。波义耳、牛顿等人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从事炼金术研究,并将之视为自然哲学的基础,同时,他们将炼金术的宇宙论思考引入他们的自然神学之中。

三、牛顿宇宙论:上帝创世、活性原理与惰性原理

人们通常按照以下线索理解牛顿以降的现代宇宙学史:牛顿对太阳系运动的解释——康德星云学说——拉普拉斯宇宙学理论——爱因斯坦宇宙方程——大爆炸理论、当代宇宙学。这是一条基于物理学规律不断进行外推与反演的知识发展线索。那么,牛顿在思考宇宙论问题时是否也进行过某种外推与反演?他又是怀着怎样的目的、基于怎样的原理进行外推与反演并得到了怎样的见解?

1691年底,波义耳去世,遗嘱出资设立一个自然神学讲座,从自然哲学角度颂扬上帝,并反驳无神论、自然神论。本特雷受命为该讲座的第一任主讲人,在撰写题为“反驳无神论”的八个讲道时,他数次致函牛顿并就自己的思路请教于牛顿。牛顿与本特雷于1692年底至1693年初的通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的。他们所探讨的有两个主题,其一是以牛顿新近发现的宇宙秩序颂扬上帝,其二是论证世界不能单由纯机械的原因产生。在致本特雷的一封信中,牛顿写道:“根据机械论原理从均匀散布于天空中的物质导出世界的结构这一假说,和我的体系是不相容的,因此,在你来信谈到它以前,我很少考虑这个假说。”[9]而本特雷则声明,他所要反对的也正是这种倾向。当时,牛顿与本特雷的确认真地考察过上述假说。牛顿甚至设想过,对上述假说而言,物质均匀分布于其中的空间必须是无限的,否则所有物质都将落入一有限空间的中心并在那里形成一个巨大的球体。但是,牛顿随即指出,太阳这样的恒星发光而行星却不发光,而发光的物质与不发光的物质如何区分开来并分别聚集在一起形成恒星与行星,这类现象却不能由纯粹的自然原因解释,因而必须将之归于上帝的意图与设计。[10]在考虑太阳系的形成时,牛顿还指出,在设想行星受太阳的引力作用从远处逐渐靠近太阳并转入其运行轨道时,很难从力学角度说明行星如何由指向太阳的径向运动转入轨道运动的。如果太阳系是这样形成的,那么,就必须借助于上帝的直接干预。

在进行宇宙论思考时,牛顿始终恪守自己的上帝信念并引为最高原理。牛顿一生以摧毁笛卡儿宇宙体系为自己的使命。像波义耳等人一样,他最初感到不能认同笛卡儿的哲学原理,即是出于神学上的考虑。笛卡儿从心、物二元论角度解说世界的双重本质,认为物质即广延;牛顿从青年时代起就深感无法接受笛卡儿学说,在他看来,物质是受造的,空间是非创造的,而广延是空间的特性,说物质即广延就等于说物质即空间,就等于说上帝需要创造空间,这样,就连上帝自身的存在也存在着问题:在他创造空间以前,他如何存在?容身于何处?牛顿在一份写于1668年的手稿(现存于剑桥大学图书馆,标号为u.l.c.ms.add.4003。这份手稿开头写有“论流体以及流体中固体的重力与平衡”的字样并因此得名,但这份手稿的绝大部分内容是对笛卡儿关于物质、空间以及上帝的学说的批判)里指出:“空间有着永存性与不易性,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是发诸于某一永恒的、不易的存在物的某种效应。设若空间并非一直如此,那就是说,上帝曾无处存身。这样,么要说他后来才在他原本并不在的地方创造了空间,要么说他创造了他自身的无所不在,而这两种说法都是荒谬的。尽管我们能够想象空间里空无一物,但我们不能想象空间不存在;这正如尽管我们可以想象没有任何物体延续着,但我们不能想象没有延续。”[11]

关于上帝与时间、空间的关系,牛顿自始至终认为,上帝是全能的、无时不在的、无所不在的,因此,时间、空间也必须是永恒的、无限的,但是,并非凡是无限的和永恒的就是上帝,时间、空间不是上帝本身,而是上帝存在所必然发出的效应。后人常常认为牛顿主张一种无限的实体空间,但牛顿并不认为空间是实体(substance)。因为空间或者说广延,既不能凭其自身而独立存在,亦不能像精神实体一样引起运动或给人以各种感觉。这就是说,空间既不是物质实体即物体(body),亦不是任何精神实体。[12]因此,绝对空间是上帝存在引发的效应,相对空间则是物体之间的配置关系。人并不能感知绝对空间,但是人可以基于对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感知来理解到:即使没有任何物体占据绝对空间中的位置,位置与位置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

世界形成于上帝的创世意志,上帝可以凭其意志从空无一物的空间创造出物体。空间可以是空无一物(物体)的,但是其中有空间的各个部分(spaces),上帝令其中的一些部分失去不可入性,即可以创造出物体。同样地,上帝也可以令物体所占据的空间部分失去不可入性,即可以消灭物体。那么,上帝所创造的世界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牛顿倾向于认为:绝对空间是无限的,而位于其中的世界却很可能是有限的。[11]多年以后,牛顿在其《光学》“疑问31”中重述了这样的看法:“由于空间是无限可分的,而物质并非必然出现于空间的各个部分,所以也可以认为上帝创造出具有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物质粒子,它们有各种空间比例,且可能有着种种不同的密度与力,也就是说,上帝能够改变各种自然规律,并能在宇宙的某些部分创造出不同种类的世界。”[13]

显然,牛顿设想上帝可以在空间的不同区域创造出不同的粒子、不同的世界并设定不同规律,足以表明他并不打算将他在这个世界上发现的物理学原理推广到整个空间。同样地,牛顿在《原理》“哲学推理规则4”中也以类似的方式表述其归纳原理:“在实验哲学中,我们必须将由现象归纳出的命题视为完全正确的或基本正确的,而不管想象所可能得到的与之相反的种种假说,直到出现了其他的或可排除这些命题、或可使之变得更加精确的现象之时。”[14]这表明牛顿也并不认为在一定时刻归纳出的物理学规律必定在全部时间范围内成立,因为在他看来,上帝是全能的,只要他愿意,他可以改变规律,此时,人就应该通过基于新现象进行新的归纳,找出新的规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牛顿是完全不能认同自然神论的。如果上帝在创造出原始粒子之后即不再干预世事,听任它们按机械原理运动下去,那么,这个世界必将崩溃并趋于死亡。而且,若没有上帝的引导,原始粒子根本不能运动,不能逐步凝结成物体乃至整个世界,更不能使这个世界上出现芸芸众生,且每一种生物的个体均各有其个体特征。所以,仅仅靠机械原理,绝不可能对世界的生成取得完整的理解。在牛顿深邃的思考中,他预见到纯机械的宇宙终将热寂,因此,他认为世界的总运动是不守恒的,上帝在源源不断为之补充动力,使之运动、生长、繁衍,使之生生不息。也正是在上述意义上,牛顿将炼金术中的"active principles"与他所发现的力学原理一道引入其宇宙论思考之中。(《光学》“疑问31”)

active principles在炼金术上指种种“活性要素”,它们可以是物质的或精神的实体,如“种子”、“精”或如同天使般的种种“精神存在物”,它们控制着种种生命过程:生殖、生长、腐败、死亡等等。牛顿在与passive laws或passive principles成对的意义上使用active principles一词,在此可将它们译作“被动原理”与“主动原理”。牛顿认为:上帝在创世过程中以及在创世以后均使用了这两类原理,正是通过这两类原理,上帝行使其普遍意志与特殊意志。在牛顿看来,惯性力是一种被动原理,可以使物体保持其原有状态;而引力,从形式上看像是一种被动原理(它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量),但由于它参与了世界的形成过程,因而迁居于主动原理之中。

牛顿认为:上帝创世是分两次进行的,首先,他创造了坚硬的、同质的、非人力所能破坏的原始粒子,使它们处于运动之中并继续通过主动原理引导它们运动。在引力作用下,这些粒子可以聚集、凝结在一起,形成各种第一凝结物或第一级组成粒子,而第一级组成粒子可进一步凝结上去,逐步形成最大的组成粒子。继之,上帝创造出各种形式的生命,并使各种生命的个体千差万别,同时,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活的世界。整个创世过程以及世界在此之后的演化历程,均出于上帝深远的意志,而且上帝始终没有放弃他的创造物,没有放弃对世界的主宰:上帝对自然的超然干预所体现的是其特殊意志,自然规律所体现的则是上帝的普遍意志;而这些规律在长时间里维持不变,这本身即是一种奇迹,即是上帝的一种特殊意志。

【参考文献】

[1] 牛顿著,王克迪译:《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宇宙体系》,武汉出版社。p.197.

[2] 同上,p.552.

[3] 自然神学(natural theology)一词用以指称一学术领域,区别于自然神论(deism),后者指上帝在创世之后即不再干预世事这样一种主张。

[4] 袁江洋:论波义耳-牛顿思想体系及其信仰之矢:17世纪英国自然哲学变革是如何发生的?《自然辩证法通讯》,1995年第1期。

[5] 袁江洋:科学史:新的综合,北京大学博士论文。1998.

[6] 袁江洋:探索自然与颂扬上帝:波义耳自然哲学与自然神学思想,《自然辩证法通讯》,1991年第6期。

[7] b.j.t.dobbs.newton's alchemy and his theory of matter,isis.vol.73.no.269,1982:p.311.

[8] a.g.狄博斯著,任定成等译,《科学与历史:一个化学论者的再评价》,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pp.177-140.

[9] the correspondence of isaac newton,vol.ⅲ,1688-1694,edited by h.w.turnbull,cambridge:the university press.1961,p.244.

[10] ibid,p.234.

[11] unpublished scientific papers of isaac newton,edited by a.p.hall and m.b.hall.cambridge:the university press.1962.pp.137-138.

世界机械发展史论文篇12

在普遍意义上,我们认为社会科学现代性是随着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而产生的,这一时期就是社会科学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一、近代西方社会的“普遍危机”以及近代自然科学诞生

人类历史发展进入十七世纪以后,西方社会开始面临一场“普遍危机”。这场危机波及整个西方世界,社会秩序遭到破坏,政治文化遇到冲击,经济秩序亟待调整。然而这场“危机”一方面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威胁”,而另一方面则使得人们开始探索新出路――开始求新求变。这个大背景,为后来的社会科学现代性发展创造出一个时代背景。

在这场新探索的征程上,近代科学诞生。新的科学体系,新的科学思想开始传播。社会大众开始挑战权威和专制,解放思想,对自然有了新的认识,人类发展步入一种新的求索期。人们更加注重观察与实验,在自然学科基本概念构建过程中,为了准确证实,一些经验(这里指实验)被当作科学研究和检验的方法。同时,人们开始重视数学语言,运用数学语言开始准确地描述一些规律性问题。

二、近代哲学兴起和认知的转变

经历了一系列历史上重大改革之后,西方社会开始真正追求理性、自由、科学这些“精神”。我们观察哲学史,不难发现科学与近代哲学是相伴而行的,近代哲学家显现出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他们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学素养。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近代哲学为了迎合这种契机,开始向认识论转向。近代哲学主要产生了经验主义和唯理论两个阵营。经验主义强调观察,而唯理论,顾名思义强调理性。但是无论是哪个阵营我们不难发现,这两派虽说各有论据,但是归根到底都是在强调理性。近代哲学延续了哲学的思辨精神,并以实践为指向,把自然科学作为参考,进而想要改造社会,改善生活。

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变化开启人类思想领域的新航向,为广大受众提供了新的思想,这为社会科学的兴起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也为社会科学创造了许多前进式的理论。人们走下神坛,开始用社会科学新的知识构建社会。

三、早期思想理论对社会科学的影响

(一)机械论

社会科学思想是随着历史发展并与时代紧紧结合的。早期社会科学思想与当时最典型的机械论(Mechanism)相结合,换句话说机械论成为社会科学普遍特征。机械论是在物理学经典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机械论的前提假设是“人性论”,运用数学化的逻辑思维和推导过程,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机械论图景,进而分析社会各种现象。

机械论的开端可以追溯到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霍布斯主张人和世界都是机器,世界是遵循因果规律解释的大机器,世界上唯一存在的就是“物体”。之所以说机械论的产生对社会科学的兴起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是因为机械论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科学最早产生的范式模型。机械论范式在社会科学现代性进程中发挥着深远影响。

(二)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斗争的工作,我们也可以将它认为是一种哲学思维。这一理论的目的是要让人的全面解放这一宏伟目标得以实现,进而成为推动社会快速前进的动力。

自由主义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力量,人们需求推动创造,创造的过程力求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旧事物必然会遭受冲击和反对。由此一来,新事物源源不断地涌现,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变革里,近代文明逐渐萌生,不得不说自由主义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抛开自由主义的话,我们也无法论及所谓的民主,更不用谈及在民主政体里蓬勃发展的社会科学了。

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凭借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在思想领域它也需要新的观念和理论的支持。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政治观念的更迭转换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社会科学框架的变化,引领着社会科学逐渐走向新的康庄大道。

(三)启蒙思想

1. 理性思想将主体的能动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它将主体的能动意识与自然本性区分开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的创造力,它说明主体的认识能力并不是自然本能可以比拟的。因此,理性思想成为了社会科学现代性的核心观念,奠定了人这一主体思维范畴和模式。

启蒙时期的思想家们将理性思想视若珍宝一般,它像一把利刃深深地刺入封建神学的躯体之中,撼动了这一专制制度长久的统治地位。理性思想并不仅仅指称为人性论思想,它还涉及人道主义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观与世界观。社会科学家们将科学与自由推崇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强调人的主体意识以及人的能动的创造性,将人们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随着理性思想的不断完善与丰富,它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思想体系并在社会科学各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启蒙思想将视角由群体转向个体,它更加重视个体的内在变化与发展,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自我”,并将这个“自我”不断提升,不过启蒙思想在关注“自我”的同时,并没有盲目的排斥“其他”。以此同时,启蒙思想在鼓励人们不断寻求自我价值肯定的同时,也要求人们在“必然的当下界限”中去认识与把握。在具体学科的研究上,主张各个学科专注于自己的研究对象上,研究对象的细化使得科学研究的对象更加细化与深入,这也促进了社会科学的蓬勃兴盛。

从经济学这一领域来看,之前,社会经济遵循的是自然规律的指导,商品的主要功用是自给自足。随着启蒙精神的影响,理性主义在经济的发展中开始发挥作用,数学的精确计算被引入进来,齐美尔的货币经济理论就是具体科学对经济产生影响的最好示例。同理,在其他思想领域中,启蒙思想的渗透让这些不断变革的思潮相互作用与影响,共同建构着新的社会理念与秩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