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活动心得体会合集12篇

时间:2022-02-14 18:07:04

公益活动心得体会

公益活动心得体会篇1

公益活动的心得体会范文2020精选120_年,东四条社区在宽城区委、南广街道办的指导下,按照“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素质教育活动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活动,为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区、商住小区进一步改进生活习惯和培养文明行为,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现就我社区20_年上半年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狠抓落实。

“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是市委、市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城乡文明新风建设新途径和新方法的重要载体,是统筹城乡工作创造性、针对性、有效性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我社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要求,认真研究、周密策划、切实抓好“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此,我东四条社区把该活动纳入创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使该活动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工作完成情况

(一)丰富内容、完善措施

1.积极参加“讲文明、树新风”活动,通过志愿者文明劝导、志愿服务、入户宣传等活动,使活动深入人心。

2.指导各居民小组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建立了三支不低于800人的志愿者队伍,为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入户送知识,踏实做好工作。

今年上半年我社区在各居民小区组织入户宣传6次,共发放“讲文明、树新风”知识宣传单2000余份,还深入到居民家中,对一些不规范的地方进行指正,和居民形成互动。并利用文化共享设备广播向居民播放宣传资料,图文并茂提高教育效果。

(三)深入小区文明劝导及宣传,提高群众素质。

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及广大志愿者,深入辖区内的小区进行文明劝导活动、文明伴我行活动共计6次,向辖区内各居民小组发放文明知识宣传单2000余份。引导广大小区居民树文明新风、创优美环境、做文明职工,要求群众做到“三节、三美、六不”活动: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度电;创工作环境美、居住环境美、家庭环境美;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涂乱画、不乱放养家禽、不乱停乱放,养成文明、健康、有序的生活方式,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做到了辖区企业职工“三新”教育全覆盖。

(四)组织各类宣传、知识讲座、培训及文艺演出,寓教于乐出成效。

东四条社区上半年共组织在辖区内开展宣传文艺演出2次、居民再就业民培训2次、新市民大讲堂2次、法制禁毒宣传3次,通过社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各类宣传信息和图片40条,共吸引2000余人次群众参与活动。通过各类宣传活动和知识讲座,既让群众丰富了文化生活又得到了教育。

(五)及时反馈信息,做好“讲文明、树新风”工作

“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受到了辖区内广大群众的好评。工作组人员不定期到红豆安置小区、瑞临锦苑、怡合花苑、教师公寓对居民进行走访,居民纷纷表示:工作人员们送来的知识宣传手册很及时也很必要,大家都非常渴望新生活,现在从工作人员这里了解到了相关的知识,大家将慢慢地转变旧的观念,改掉以前的一些不良习气,树立起新的风尚,并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定会把所住的小区环境营造得更好,让新家园更美丽。

20_年东四条社区“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认识到,作为一个涉农社区,群众的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参差不齐,有些甚至相对较低,我们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下半年,我们社区将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公益活动的心得体会范文2020精选2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也学到了许多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学校让我们利用寒假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活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因此,我在寒假的时候找到当地的敬老院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我在公益活动中受到教育,有所感悟,引导我去积极了解社会、感受社会。

这天,我来到了我们镇上的敬老院,看到了许多住在那里的老人。首先,我先找到那里的工作人员,说明了此次来的目的,得到了他们的同意,然后,便联系相关的负责人员,请他们帮我安排一些工作。当老人们看到我时,立刻关心起来,询问我在学校及家里各方面的情况,体现出了老一辈对年轻一代殷切的希望和关怀。我也详细询问各位老人的生活起居情况,与老人们聊起了家常,帮助他们打扫卫生,很快就融入其中。我并没有因为寒冷的天气埋怨过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满腔的热情。因为这次看似普通的活动其中实际上蕴含了巨大的人性价值,它是一种美德,更是老人与大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

在敬老院中,我毫不嫌脏,耐心、仔细地帮助老人们整理好房间卫生。这些都让我们体会到了老一辈的孤独、我们的幸福和自私。我在那里尽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谈心,竭尽所能使老人感到温暖。公益社会实践活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社会实践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参加公益社会实践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这次的社会公益实践活动,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避免了我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公益社会实践活动也同样加强了我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同样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我们讲的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当今社会,不知道孝敬老人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忘记了他们的父母含辛茹苦的把他们拉扯,在自己有能力挣钱吃饭后,就将年老的父母给抛弃!任由他们艰苦度日。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来到这里,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锻炼,老人需要社会的关心,社会也应该给予这些老人一定的关注。敬老爱老应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常抓不懈的工作,我们当代大学生有必要和老人们多交流沟通,明白老人的苦处、难处,这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老人,他们是社会的弱者,可曾经他们也是社会的创造者,祖国之栋梁!

到敬老院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将自己活力释放的同时,我们感到一种充实。这些活动很好的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在我们镇上也赢得的一致好评。一方面培养当代大学生关心他人,敬老爱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他们,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老人,是需要我们关心的一个弱群体,我们应该不懈努力的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以报答他们曾经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也将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继续更好的传承下来!

老人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了一辈子,现在尽管子女都不在身边,但是依然保持了一份坚强、乐观的心态,在生活中老有所为。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作为后辈的我们,应该力所能及的去帮助他们,关心他们的晚年生活,或许这些老人的处境还算好。让我们携起手来,献出自己的应有力量吧。奉献我们的爱心,培养关爱生命、服务他人的美好情操,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青春和力量。

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学校组织的劳动,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中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

公益活动的心得体会范文2020精选3由上海少年警校和上海云开优素质小小践行家联合开展的“远离低头族,牵起孩子的手”公益活动,在全市拉开帷幕!今天一早,我带着3位小伙伴,赶到889广场,也加入了队伍。

开始,我的团队一行四人,高举着公益宣传牌,信心实足的出发了。可见到路人却害羞起来。眼睁睁得看着路人一个个从我们身边走去,就是张不开口。心里很焦急!咦,一位阿姨坐在店门口,我们红着脸,壮着胆围上去,手忙脚乱的宣传开了。出乎意料,得到了阿姨的支持,还和我们合影了!

原本紧张、胆怯的心一下子松弛下来。接着看见路人,我们就大胆的围上去。可好些路人,没听我们说完就离开了。我和伙伴们又调整思路:分工合作。我负责用真诚、亲切的语言先开口宣传,其他三位伙伴分别举牌、贴小星花、给路人签字。嗨!井井有条后,成功指数蹭、蹭的上升了。

今天,虽然刮着冷风、下着雨。我们全然不顾,干劲十足。被采访的爷爷、奶奶、阿姨、叔叔、姐姐、工人、警务、商务管理、舞蹈老师、游客……听了我们的倡议后,提问啊,交流啊,气氛融融,连连夸我们讲的好,真棒!短短两个小时,我们记录本上竟留下了43位路人的签名。并愉快地和我们合影呢!

今天的公益宣传,让我们迈出了参于社会公益的第一步,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心。让我们懂得了①要克服胆怯,勇敢迈出第一步,这是成功之母。②团队精神,必不可少。③只有用真诚的心、亲切的语言、甜甜的微笑宣传公益,才会被公众认可,公益活动才会取得好效果。

公益活动的心得体会范文2020精选4景山学校大队辅导员张老师、九贯班主任王老师和九年级贯通班的同学们,来到了北京市通州区人工耳蜗培训学校,进行贯通五班团支部献爱心公益活动。师生一行在早上九点半抵达了耳蜗学校。这是同学们第二次来到这所学校,上次公益活动是在去年的十月。时隔半年,耳蜗学校设施增添了不少硬件设施,环境也有了一些改善。再次见到这里的老师和小朋友们,不少同学都表示有些激动。首先,两所学校举行了物品捐赠和签约仪式。

九贯的同学集体捐赠给耳蜗学校两台空气净化器和六只校服熊,两所学校同时在此签字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正是如此——公益活动不只是偶尔的一次拜访,更应该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长期交流与奉献。未来,九贯的同学会经常到耳蜗学校进行公益活动,景山的学生与耳蜗学校的小朋友们也会“一对一,结对子”,建立长期的友谊。捐赠仪式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走进课堂,和耳蜗学校的学生一起上课。耳蜗学校的学生年龄在3到30岁不等,课程共分为三种:小班课堂、大班课堂、大龄课堂,分别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老师还会根据学生的进度开展一对一训练课,帮助他们训练听说能力。九贯的同学也分为三组,和小朋友一起做“毛毛虫”、玩滑梯;和“大朋友”们一起上体育课。有些同学还有机会参与了一对一训练课。耳蜗学校的老师们会以各种游戏和鼓励的形式来训练孩子的听能、认知、表达、思维等综合能力,也十分耐心的为我们进行了相关知识的讲授。在一点一滴的相处与交谈中,每一个九贯的同学都被孩子们的开朗阳光的心所触动和震撼。

午饭时间,耳蜗学校还贴心地为大家准备了西瓜。用过午饭后,同学们又坐车前往耳蜗学校的“桃园”,开展了“寻找拼图”的活动。全班同学被分为两大组,两到三名同学和一名耳蜗学校的同学组成一对,在桃林中寻找拼图碎片。在游戏中,大家分工明确,互帮互助,轻松愉快的气氛促进了我们与耳蜗学校同学们的交流,合作比拼中我们之间的感情也更深了一层。游戏结束后,九贯的同学也为耳蜗学校的同学表演了歌曲和魔术,收获了大家的掌声。活动的最后,我们依依不舍地和那里的小朋友们告别,也把我们精心为他们准备小礼物送到了到他们手里。

一天的交流即将结束,此时此刻,看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欢笑,我们也感触颇多。同学们在学校门口合影留念,与那里的老师和孩子们挥手道别。

公益活动的心得体会范文2020精选5我参加了院里的公益活动,虽然是仅仅是搬画板,但是我觉得我学习到了很多,首先在精神层次,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具有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思想觉悟;具有投身改革、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具有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自强不息、求实创造的优良品质。

公益活动记录学生组织或参加公益活动等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要求学生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社会能力;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公益活动是记录学生组织或参与的社团活动的一部分,我们所担任的干部职务及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也包括在校外所兼任的社会工作。我们应该要求自己通过社团活动诸如公益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特长,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学和睦相处,同时在公益活动中,也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应变能力,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学会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本领。

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上有“通才”与“专才”的争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社会分工的“专业要求”和社会合作的“社会化要求”之间的关联。大学生公益活动就有部分体现不同需求之间的关联,即从上述入手,铸造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共同平台,突破狭隘专业划分所带来的知识局限,从而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培养通识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益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次公益活动课,我和班级同学负责整场画板的搬运,可谓人少任务重。我们统筹兼顾、各负其责、配合默契、互帮互助,逐渐缩短公益活动时间,提高公益活动效率,提高公益活动质量。

公益活动启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公益活动如此,学习如此,工作也如此只有认定目标,脚踏实地,才能“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我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发扬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正视一切挫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公益活动培养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它使我认识到:课本知识是不够的,应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经风雨,见世面,丰富人生阅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公益活动还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使我们树立了要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人生观。它使我们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

公益活动心得体会篇2

二、设计方案定型我初步设计了好几种方案,经过我们团队的讨论并且征询了不同人的意见,我们最终确定了2款设计方案,并XX年7月7日在xx八中校园上公布了两份设计方案,接受学校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和投票。根据大家的意见选择我们的文化衫设计图稿、与此同时,我积极与校方协调活动相关事宜、争取校方的支持,在充分协调后,xx八中校方同意我们以个人的名义在遵照商品销售的相关原则的情况下销售校庆文化衫、学校方面会给予一定支持、思想汇报专题经过半个月的网上调查投票,两套设计方案中的第二套方案得到大家的支持,之后我们便决定在第二款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与此同时,在八中校学生会社会实践部的帮助下,我们又不断地听取同学们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的意见,并于最终于7月底将方案定型、

三、文化衫印制方案定型后我们在参考对比了许多t—shirt批发商后选定了其中的一家、在之后的图案印制中可谓是一波三折、先是通过同学的介绍联系了一家广告中介公司,但由于价格太高无法承受后来我们只能自己去寻找印刷厂,可是由于件数太少,需要制作的版面过多诸多印刷厂都并不合适、之后我们又从成本考虑对文化衫的设计做了一定修改,基本原则没有变、幸运的是,我们最终找到了一家印刷公司答应为我们印制、之后的印制工作就交给这家印刷公司负责、

四、文化衫销售

i、学生会销售:我们联系学生会相关人员支持组织我们这次销售活动、由学生会相关人员组织,联系各班班级的相关负责人进行购买数量以及尺寸的统计和销售活动的宣传,再由学生会从我们这边取货下发、我们这次活动得到了这届学生会的极大支持、

ii、校内直销我们校内进行文化衫的直接销售,具体时间是在XX年年x月14、15日最后一个课间和放学时。校内直销的时候我们同时进行抽奖活动,以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

公益活动心得体会篇3

树立与营销战略一致的

公益营销主题

作为一家企业,首要的社会责任是实现盈利,为政府增加税收,解决社会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倡导先进社会文化。企业开展的公益活动除了实现企业的社会使命价值,同时要服务于企业经营。公益营销不是简单地开展公益活动、慈善活动,而是长期地、持续地形成有着鲜明主题的公益活动体系。

无论企业是否设置专门的公益机构,在哪些方面开展公益活动很重要。站在品牌营销的角度看,首先企业发起的公益活动与企业整体经营战略、营销战略一致,开展的公益活动要与企业使命、企业倡导的文化一致,最大程度地影响目标消费者对企业品牌做出积极评价,激发消费者的情感,提升品牌美誉度。其次,通过公益事业需要持续的主题化运作,使其为品牌增添更多的公益基因。比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推出的“希望工程”项目,举国上下妇孺皆知,形成了非常好的口碑效应。

以小肥羊基金会为例,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非常重要的一个企业文化基因是“感恩”,无论是羊文化中“羔羊跪乳”的典故,还是小肥羊感恩消费者、感恩员工、感恩社会的企业理念,都充分展示这一点。小肥羊基金会紧密融合公司的企业文化,无论是救助贫困大学生,还是资助见义勇为伤者,或是更大规模的“橙心诚意”援助果农活动,都是通过不同主题的公益营销活动,使其具备一个形象的落脚点。尤其是“橙心诚意”助力革命老区江西赣州果农项目,除了在小肥羊全国11个地区的120家连锁餐厅共有10万消费者品尝到了爱心脐橙外,小肥羊还给呼和浩特敬老院、包头市光荣院、包头市儿童福利院赠送爱心脐橙,使得社会效益最大化。概念化的公益行为,具备更强的传播性与延续性,有效地吸引目标消费群体的目光,以其独有的善举赢得社会公众赞誉。几年来,小肥羊的品牌价值从2005年的55.12亿元逐渐大幅度增长,到2011年,小肥羊品牌价值达到112.67亿元,其中公益营销对品牌价值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多渠道整合资源的公益营销平台

企业组织公益活动,不应该局限于企业自己的资源筹集,还可以吸纳多方力量,或将主题性的公益品牌作为企业的优势资源,打造一个大公益平台,与“爱心公益伙伴”共同拓展公益活动,使公益行为的贡献度和影响力更大。

那么,寻找什么样的机构,使之成为企业某项主题公益活动的爱心伙伴呢?一是选择与主办企业地位对等的代表性品牌,增强主题公益活动的影响力,为公益行为加分、喝彩,这是前提条件。二是与主办企业有业务合作的机构,形成主办企业携手众多合作伙伴的爱心联盟,比如供应商,以及具有深入战略合作关系的伙伴;三是能够为公益活动提供直接支持的企业,如媒体等等。

爱心伙伴加入企业的公益联盟,一是出资金,二是出资源,三是业务上进行资源交换。而主办企业以主题工程的名义牵头向受捐助者捐赠,与爱心伙伴共同开展爱心活动,为爱心伙伴注入公益基因,通过宣传提升其品牌美誉度。

商业化的联合公益营销活动就是由主办企业搭建一个公益平台,联合权威机构提升公益活动的影响力,联合众多品牌增强公益活动的力度,并使公益活动服务于企业经营。

构建易识别的公益营销传播渠道

企业的公益营销运作是服务于企业经营与品牌建设的。如何将公益营销活动深入人心,传播得更深、更广,除了公益活动的日常新闻、媒体评论及围绕公益活动主题的公益广告投放等常见的媒介推广外,还要形象化包装公益活动,使其更易识别,更易推广。

首先,对于企业的某个主题公益活动在全国各地进行推广,需要建立传播体系,比如构建一个独立的网络传播平台,专门用于各项主题公益活动的推广、信息及公众参与推荐公益项目。其次,建立公益活动的VI体系,比如为主题公益活动设计logo,用于各种传播及活动徽章制作,同时可以延伸,制作卡通形象等等。比如,“希望工程”的大眼睛女孩、预防艾滋病的红丝带等等,使公众看到相关的标识就知道主题公益活动的内容。这种包装在传播上更容易使公益项目深入人心。

在事件传播上,可以考虑企业的重点市场在局部进行,也可以全国统一开展重点活动,比如在母亲节、感恩节策划关爱母亲行动,全国捐助母亲达到10000名,进行阶段性事件营销传播。通过各种事件营销活动仪式,企业可以继续整合资源,比如邀请演艺界等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参与公益活动,联合媒体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通过网络开展主题征文活动,延伸传播活动的影响力。

搭建社会公众参与的公益营销平台

企业公益营销要设计一个最能吸引目标消费者及社会公众眼球的公益工程,更要搭建一个让目标消费者参与其中的公益平台。像李连杰的壹基金,采用每人每月1块钱的捐助形式,其累计起来,公众捐款要比李连杰个人捐助的还要多。

公益活动心得体会篇4

2015年,是王老吉“让爱吉时回家”公益活动开展的第三年。与往年“广撒网”的做法不同,今年王老吉将公益活动对象聚焦于高校困难学生这一具体的人群。与社会人士不同,大学生回家的困难有时不仅是一票难求,由于没有收入来源,很多人苦于没有路费而无法与家人团圆。

通过对前两年活动进行总结,王老吉此次将困难大学生作为帮助对象,也是“让爱吉时回家”公益项目更加成熟的体现,公益目标更加清晰,更直接、更切实地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在公益活动推进的过程中,王老吉对传播手段、帮扶方式、公益模式等进行创新,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公益营销案例。

社会化传播:线上线下联动

今年“让爱吉时回家”活动的主题为“一触吉发”,即全民动手,轻松做公益。在传播层面,王老吉进一步加强线上线下联动,充分发挥社会化传播的强大力量,微博、微信双线作战,传递“吉”能量。

在线上微博活动中,王老吉官方微博发起“一触吉发,为爱转发送吉金”活动,连续三周与回家团聚有关的主题。第一周网友通过微博互动话题参与讨论#让爱吉时回家#之“回家那些事儿”,就有机会获得百元话费和王老吉新春吉祥罐1箱。第一期关于“回家那些事儿”的话题后,网友纷纷作为“有故事的人”,留言转发参与其中,分享自己的“人在逋尽保坎坷的、感动的、开心的、难忘的记忆通通被晒了出来。王老吉#让爱吉时回家#之“回家那些事儿”一跃成为微博互动话题的热点。

同时,王老吉官方微信启动“一触吉发,让爱吉时回家”线上活动。网友通过微信游戏参与其中,就有机会获得王老吉送出的百元话费,在每天三次幸运抽奖机会的基础上,邀请更多的朋友参与可以获得更多的抽奖机会。游戏流程简单明了,在娱乐的同时传播公益活动信息,还有机会获得奖品。网友们纷纷表示:“拼人缘和人品的时候到了。”他们呼朋引伴参与其中,甚至有网友得意地晒出自己好人缘得到了108次抽奖机会。

企业开展社会化营销要取得成功,除了活动内容和品牌理念高度契合,必不可少的是要吸引消费者以社会化媒体进行自主传播。“让爱吉时回家”活动开展短短一周时间就有20多万网友参与,正是因为抓住了网友回家的情感诉求和人们普遍的善意心理,公益是吸引力,奖品则是助推力,行善的同时有机会获奖,很多人都乐意以举手之劳成人之美。

除了线上参与,那些通过微博、微信活动征选和抽取出来的幸运网友,还能化身王老吉的爱心代表,与贫困大学生结成一对一帮扶对象,在赢得活动奖励的同时收获爱心荣誉。

送回家吉金:开爱心专列

线上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线下“让爱吉时回家“活动也按计划有序地推进。从上海首站开始,再到北京、广州,活动覆盖三座城市数十所高校,数百名困难学子得到帮助。而且,王老吉每一站都进入高校校园举办公开活动,将回家“吉金”直接交到大学生手中,真正做到公开、透明,避免当前国内公益活动最为人诟病的“暗箱操作”问题。王老吉的公益行动得到各地校方的高度肯定和大力配合,同时也得到了师生们的高度评价。

然而,2015年“让爱吉时回家”活动的真正高潮是1月24日王老吉爱心高铁专列正式发车。爱心高铁专列是王老吉为了能更简单、高效地帮助到受助大学生,也为了让他们尽早回家团圆,与广州日报社共同开展的公益帮扶新形式,通过三条高铁线路――贵广高铁、武广高铁、厦深高铁,直接送困难大学生回家团圆。最终共有340名高校学生通过高校助学平台和网络报名双渠道,成为王老吉爱心高铁专列的乘客。

爱心高铁专列这一大手笔的创新性公益活动充分显示出王老吉做公益的诚意,同时也以十足的话题性引起媒体广泛关注,一时间成为社会热点。爱心高铁专列除了让王老吉受到更多关注外,也进一步提升了困难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关注度,让更多的人关注他们,帮助他们。

公益营销创新:开启公益长效机制

在今年的活动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王老吉开设爱心传递驿站和设置校园经理人,开始构建长期、落地的校园公益新模式。爱心传递驿站通过王老吉校园经理人及时挖掘和沟通交流,把需要帮助的困难学生信息及时传递给王老吉。爱心传递驿站机制改变了以往困难大学生只能被动等待受助的状况,让学生作为主体主动参与到公益活动中,自发主动地走访调研,通过自己的努力为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帮助,在扩大公益活动影响范围的同时,够培养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感,极具社会实践意义,因此受到各方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爱心传递驿站机制还在高校中搭建了一个长期化的公益平台,让公益行动具有持续性和深入性,有利于将公益活动落到实处。近年来,很多企业热衷于做校园公益活动,但大多只是为了一时的热度和关注,就好像“游击战”一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无法对学生形成长期有效的帮助。而王老吉率先在校园公益领域从“游击战”升级到“阵地战”,开辟了新的校园公益事业发展道路。

公益活动心得体会篇5

过去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直销事业在媒体上总是负面消息居多,事实上,绝大部分的从业者不仅是正正当当的生意人,更是热衷公益的善心人士,或响应或发起,爱心绝不落人后。如同雅芳中国台湾分公司总经理王子云所言,这类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正面信息,因为时间拖得又长、又没有冲突性,不符合新闻处理的原则,所以企业不仅要花钱做公益,还要花钱做广告、办记者招待会、发新闻稿,为的是唤起大众对弱势团体的关注。

究竟直销从业者多年来在社会公益方面做了哪些付出和努力呢?从对台湾直销企业公益事业的20份有效调查回函中我们看到,仅一家成立3年多的美商公司表示,依照公司的策略,公益活动均由总公司统筹规划,所以目前在中国台湾尚未有任何公益计划,其余19家企业,均做过公益活动,而且有80%是定期且持续性地在进行,12家有固定捐助对象。在经费来源方面,有7家成立基金会,一半以上企业每年编列固定预算,也有的是搭配业绩提拔一定比例,或者发动募款等等。

企业参与公益活动的方式

通常企业参与公益活动会有几种方式:

1.捐款赞助:提供经费赞助某项活动。社会上需要捐助的对象实在太多,企业通常会选择与自身目标相吻合的社会公益事业,以提升品牌形象。例如,雅芳锁定女性,诉求乳癌防治;安利为了鼓励弱势激发生命中的无限可能,而为身心障碍者提供了支持性的就业机会;如新将“善的力量”发扬到世界各个角落,非洲、雨林,上山、下海;克缇因对文艺、体育活动的大力支持,成为文馨奖的常客。

2.实物捐赠:将产品或服务捐赠给非营利组织。几乎所有从业者在这部分都相当大方,也相当及时,如921震灾之后、SARS盛行期间、逢年过节,营养保健品、防御用品、礼物、礼盒,从业者的捐赠毫不吝啬。

3.志愿服务:主动将员工或直销商组织起来,为特定弱势对象提供服务。例如,一日义工、为福利院的儿童圆梦、带罕见疾病病童出游、免费提供健康检查、举办励志慈善活动、义卖等等;从业者出钱又出力,在实际接触与服务当中,更能体会对方的困境、珍惜幸福的可贵,激发奉献、回馈之心。

公益营销能为企业带来什么效益?

平心而论,公益活动确实是让企业较易赢得大众认同的一种方式,所以它也常常成为企业用来提升形象、提高业绩的一种策略,称之为“公益营销”。

“公益营销”是21世纪企业不得不走的一条路。就自发性角度,在企业规模变大、获利之后,自然愿意回馈社会;就消费者角度,当企业具知名度、市场占有率提高后,对企业的要求不止于提品与服务,而是关怀、照顾社会。从品牌营销的角度,如何将企业的“善行”传达给社会大众,赢得品牌认同,进而赢得长期竞争力,这是公益营销的使命。

虽然说行善不需求回报,但如能为企业带来额外的效益,则更加功德圆满。在一般人的认知中,公益营销,第一,可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为开拓市场打下良好基础;第二,可以造就企业文化,增强组织凝聚力;第三,获得媒体宣传、政府关系资源的开发等附加效应,毕竟投资公益活动带来的附带宣传比单纯的广告宣传更能获得社会认同,更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

从业者并不期待靠公益带动业绩

从问卷调查中,我们还看到从业者对于从事公益活动的心态,已超载追求效益的层次,而是真心的回馈与奉献,所以有一半的情形,企业甚至不做任何宣传,只是默默地行善。如新中国台湾分公司总裁周由贤说得更直接:“企业不应该为了得到形象而做公益,一旦动机不纯正,其社会大众很容易分辨、感受到,而对你的诚意大打问号。”再如安利、雅芳、克缇等也表示,经营这么多年,业绩自有公评,已不需要靠公益活动来为企业形象或知名度加分。

而有9家企业则认为,从事公益活动对企业形象的提升“非常有帮助”,也有9家认为“有帮助,但不是十分明显”,更有1家表示“完全没影响”。

再看对于业绩提升方面,认为非常有帮助的仅3家,有12家表示“有帮助,但不是十分明显”,而多达5家业者明确指出“完全没影响”。显示大部分的企业并不认为公益活动与业绩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且绝大部分企业也表示:“并不会指望靠公益活动来做促销。”“做公益虽然会对形象、业绩多多少少有帮助,但不是行善的本意,公司不会对此有预设立场或任何私心上的期待。”

让公益活动单纯化才是真心回馈

如果以成本和效益的眼光来看,公益营销换得的企业形象需要长期的印象累积,一次一次的媒体曝光就相当于每一次的基石。有公关者认为,这样的活动曝光,为企业主带来的是广告无法达成的传播效益,这些无形的效益,甚至远超过预算规划的品牌资产。

但王子云表示:“每策划一项公益活动,企业都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而且不一定会在媒体上报出,若想靠公益活动来建立或增强品牌知名度或好感度,这样的投资是很不划算的。”公益营销无法让病入膏肓的企业回春,但可以让杰出的品牌更杰出。所以,中国台湾安利分公司公众事务处经理陈功儒建议:“就让公益的归公益吧,目的性太多的,就不算公益了!”

企业从事公益活动应掌握的原则

公益活动需要企业长期投入人力、财力,用心经营,而且不保证会立即产生实质回馈。所以企业在推动公益活动之前,应掌握以下原则:

1.先求生存,再做公益:公益营销需要长期耕耘,不是经营的特效药。先求企业营运正常、有利润,再思考如何扮好企业公民的角色,不要为了面子,伤了里子。

2.量力而为,结合品牌:有多少钱做多少事,选择和企业形象、文化吻合的事情做,才能累积成为品牌资产的一部分。

3.不怕善小,细水长流:企业一旦认养公益活动,只有长期参与,才能产生口碑效益,为企业形象加分。

4.发自内心,不求回报:既是长期投资,就无速效可言,必须发自内心去传达最直接的关怀,进而感动他人,赢得认同,甚至参与。

公益活动心得体会篇6

作者简介:文雯,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在公益活动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研究,一方面能够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性研究,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具有针对性,进而促进个体全面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公益活动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载体,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新的选择途径。

一、公益活动的概述

公益活动的具体涵义是指某些结构或组织出于长远利益的考虑,出人、出钱、出物赞助、支持某些具有公共关系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实务性活动。目前,社会各界的公益活动都具有宣传性,可以说,公益活动的宣传是当前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用来扩大企业影响,提升美誉度的关键手段。公益活动的内容涉及多方面,包括环境保护、社区服务、青年服务、慈善活动、高校的社团活动以及文化艺术活动等等。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单位或学校组织员工、学生开展义务植树、义务大扫除、献爱心、献血、关注孤寡老人等活动,这类型的公益活动都是帮助别人、给予他人爱心的行为,应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提倡。

公益活动的对象与内容十分广泛,公益活动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福利慈善活动是公益活动中的一种,一些企业或机构为了提升企业的美誉度,往往会赞助一些慈善事业,他们通过出资参加福利、慈善事业的建设,为社会各界需要照顾的人提供物质与精神上的帮助。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形式有赞助福利院、赞助养老院,赞助康复中心、少年宫等等,另外当一些地区遭受灾难时,这些机构也会出资修建相应的公共设施。对文化活动的赞助也是公益活动的类型之一,企业对文化公益活动的赞助,一方面能够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树立企业形象。突出的文化活动赞助形式有大型的文艺联欢晚会、文艺汇演、电视与电影的制作等,另外,对科学事业、文学事业的赞助也是文化公益活动的范畴。

二、公益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公益活动是公益精神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实践形式,是展现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讲,推进高校大学生的公益活动,充分挖掘大学生公益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于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公益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公益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此种载体性体现在它能够承载与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信息,是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纽带,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公益活动必须在继承传统载体的基础上,更新发展理念,与时俱进,不断的顺应时代的潮流。长期的教育实践表明,公益活动适应了当代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公益活动在高校中的开展,锻炼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不仅为大学生的公益活动提供了有效的载体,而且也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践的舞台,激发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公益活动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由理论转化为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要想真正取得一定的功效,就必须将理论付诸于实际行动,贯穿到日常的生活中。高校开展的公益活动符合大学生发展的个性需求,广泛的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对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转化为实践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也是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学生的主体性。高校的大学生在进行公益活动时,高校的领导者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引导,在大学生群体中积极倡导帮助他人也在帮助自己的服务型理念,在此种理念的影响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能动性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倡导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大学生在参与公益活动的活动过程中,应学会主动的将在校所学的理论性知识有效的转化为实际性行动,以便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优秀的理念。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活动,大学生的思维得到的扩展,知识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自身的素质也在无形之中得到了提升。

(三)公益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公益活动中所倡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可以说,公益活动为广大的社会群体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途径。进入新时期,和谐社会倡导“公平与正义、民主与法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等,在和谐社会理念的倡导下,公益活动强调和谐、奉献、法治等精神,似乎公益活动与和谐社会在大部分方面具有一致性,二者具有共同的目标与共同的要求。公益活动的开展与进行,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义务植树、爱心献血、关注留守儿童以及环保活动等,都对构建和谐社会起了推动作用,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需要广大的社会群体积极、主动的参与。

三、公益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公益活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目前,在大部分高校中,我们能够看到对大学生公益活动的重视度不够的现象,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也会随着降低。大部分的高校领导者认为公益活动应由校共青团或者是学生会干部负责,而未将公益活动作为思政教育的关键载体去开发。高校的公益活动基本上得不到校党委部门与学校教务处的重视,唯一受到关注的是公益活动在举办之前会受到这些部门形式上的批准,活动后形式上听取一下工作汇报,此类型机构很少参与、组织公益活动的过程。另外,高校的公益性活动大都由高校的班级干部、学生会干部参加,其他的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公益性活动,对公益活动也缺乏必要的了解,认识上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当前,高校的一些公益性活动要求比较高,对参加者提出了相应的素质要求,因此在选拨学生时,往往会优先考虑一些有经验的学生,因此一些想加入的新成员,便缺少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二)公益活动的管理保障机制不健全

尽管我国当前的公益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就,但是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我国很多的公益活动缺乏法律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也未得到完善的建立。尤其是公益活动的开展定位、公益项目的内容确立以及公益活动经费等内容没有统一的标准,管理保障机制存在不健全的现象。公益活动是一项公益性比较强的活动,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人受到伤害以及财产上的损失,而此类情况出现时,我国的管理保障机制未能得到相应的配套。公益活动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社会活动,必须有完善的管理保障机制做支撑,公益活动才能够长期的持续下去。而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高校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保障机制,在公益活动的激励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以及动力机制上表现的不是足够好,整个的公益活动也缺乏整体的规划与管理,往往是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实际性的内容,社会影响力也比较低。随着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很多人对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存在有一定的误区,他们大都认为既然是公益性的活动,那么就应该不求回报,发扬雷锋精神,为社会提供充足的服务,公益活动的开展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们的思想认识不足,公益活动的管理保障机制不完善所致。

四、公益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措施

(一)倡导公益活动与大学生的成才就业相挂钩

长期的教育实践表明,只有将公益活动与大学生的成才就业相挂钩,公益活动才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上一层台阶。当前,国内外的许多高校都在倡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像尼日利亚就倡导大学生去边缘地区做志愿服务工作,服务一定的期限后,会为大学生颁发国家服务证书,这个证书便成为大学生之后就业的保障。再如泰国,也是提倡当地的大学生去边远地区工作,支教,服务期满后,将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一定程度上讲,公益活动以及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从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通过参与广泛的公益活动,大学生不仅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而且还未他们之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针对此种状况,高校应将公益活动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将公益活动与大学生的成才就业结合起来,在高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服务与大学生的实习以及学习成绩综合起来,将公益活动所获得的经验用于之后的职业生涯中,从而促使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公益活动中。

(二)加强组织与协调,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公益服务体系

无组织、无纪律的公益活动将只能是一种分散的,效率低下的行动,收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标。如若无组织、无纪律的公益活动长期存在下去,那么公益活动的普遍价值与意义将不可能得到实现,公益服务的理念将得不到进一步的传播。进入新时期,国外的一些高校积极与社区联合起来,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引导下,共同行动,建立完善的公益服务体系,这些体系包括公益服务介绍机构、公益服务资源管理机构以及公益服务评价体系。鉴于国外,大学生公益活动所获得的经验,我国的大学应加强公益服务活动的组织性,构建完善的公益服务体系,为公益活动的开展提供坚强的后盾。

(三)健全制度保障,充分发挥公益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公益活动心得体会篇7

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公益活动的对象主要是残疾人。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中国残疾人已达8296万,占全国人口的6.34%[2]。残疾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了身体或心理残疾,面临教育、就业、康复等一系列生存与发展的困境。而我国残疾人服务与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得到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及时有效的专业支持服务是他们最基本的诉求。

(二)残疾人得到社会的救助与服务是社会公平的体现

近代社会公平理论的代表人物罗尔斯的“正义论”中提出,社会公平包括道德层面的社会公平和制度层面的社会公平。道德层面的社会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所追求和拥有的社会公平;制度层面的社会公平是指某一个制度必须保证社会公平,只有这样这个制度才能维持下去。同时,他也提出了社会公平的两大基本原则:即平等原则和优先原则。平等原则是指所有社会成员在广泛的基础上享有平等的权利,而不与其他人的权利相冲突;优先原则是指当社会和经济出现不平等时,资源和福利将被重新分配。一方面优先给予社会中处境不利的人们最大利益,另一方面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使所有人获得最大利益。残疾人作为社会上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理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当前,我国贫富差距明显,在资源分配中,虽然国家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残疾人仍然处于弱势地位。而对残疾人进行救助与服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

(三)公益活动是对残疾人进行救助与服务的重要途径

从对残疾人救助的传统上看,公益性质的慈善和福利是早期残疾人救助的主要形式。比如特殊教育就产生于慈善活动。现代对残疾人的救助主要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其理论基础是社会分配机制理论。从社会分配机制上说,社会资源应当有三次分配。第一次分配是通过市场让那些有知识、善于创新并努力工作的人们首先富裕起来;第二次分配是通过政府利用税收等手段来平衡社会财富的失衡,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基本公平;第三次分配是通过开展公益事业,帮助弱者在更广泛的程度上实现公平[3]。所以,对于残疾人这个弱势群体来说,通过公益活动进行救助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二、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公益活动的意义

(一)有助于特殊教育从业者提高精神境界

公益行为的核心是利他行为。利他行为会使利他者获得幸福感,因为利他行为是一种追求满足感和幸福感的行为。幸福感一般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是物质层次上的满足;第二个是精神层次上的满足;第三个是利他层次上的满足,就是通过帮助他人来满足自己心理上的幸福感,这是幸福感的最高层次。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在为残疾人及其家庭服务的过程中能充分体验到助人的幸福,提高其精神境界。

(二)有利于残疾人的正常生活和社会适应

现代社会学认为“人在环境之中”,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依存。多数残疾人由于身心障碍原因,在日常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特殊教育从业人员的公益活动功能之一就是通过服务来恢复和促进残疾人的正常生活和社会适应。一方面,增进他们的社会功能,提高残疾人应对环境压力和挑战的能力,使他们能像普通人一样有尊严的正常生活。另一方面,通过调动环境中的资源和改善环境,向残疾人提供更多的支持,促进残疾人的社会适应。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是社会各构成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社会成员之间相互接纳、平等相处的生活状态。人们之间具有良好的关系和社会支持是健康社会的表现。特殊教育从业人员针对残疾人的公益活动,致力于建立一个平等的、相互关怀的社会。服务残疾人公益活动的开展,可以在社会上弘扬志愿服务和慈善精神,促进相互关爱的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这不但可以改善人们生活的具体的社会环境,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三、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公益活动的类型

特殊教育从业人员的公益活动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种类。

(一)依据性质划分

1.社会工作性质的公益活动

社会工作性质的公益活动,主要是指接受过专业训练,得到专业系统认证,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环境障碍,使他们能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专业活动。从事这种性质公益活动的人员主要包括国家各部门相关残疾人服务的专职工作人员、社区残疾人服务专职委员等。这些社会工作人员是受薪人员,服务残疾人的活动是他们的职业活动,也就是说他们是拿工资的。国家对他们的要求较高。根据人事部、民政部《关于印发〈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71号)精神,从2006年9月1日起,国家对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统一规划。自2008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水平考试,严格执行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2.慈善性质的公益活动

慈善性质的公益活动,主要是指由各种慈善机构组织的为残疾人提供救助的活动。目前,在我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慈善机构主要有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见义勇为基金会和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等。这些机构中从事慈善公益活动的人员也是受薪人员,他们的工作是职业活动。

3.志愿服务性质的公益活动

志愿服务性质的公益活动,主要是指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基于社会责任及义务,自愿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无偿参与残疾人服务的活动。从事这种性质公益活动的人员包括特殊教育教师、特殊教育康复机构人员和社会上关心残疾人的各界人士。他们的公益活动是义务性的,没有任何工资等报酬,属于无偿奉献。他们的行为完全出于个人自愿。

(二)依据内容划分

1.提供物质帮助的公益活动

特殊教育从业人员通过联系某些社会资源,帮助生活上有困难、有需要的残疾人在合法的条件下获得某种物质上的支持,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他们生活、康复训练等方面的困难。比如通过政策方面的服务使他们获得制度规定范围内的经济和物质支持;通过与非营利组织、社会服务机构的连接使他们得到优惠的甚至免费的服务等;通过与各种慈善团体的联系,使他们获得经济和物质方面的支持。

2.给予心理支持的公益活动特殊教育从业人员通过心理辅导等方法,帮助残疾儿童及其家庭,积极地对待生活和挑战,或者通过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给他们以心理上的支持。

3.促进能力发展的公益活动

特殊教育从业人员的公益活动不但帮助残疾人解决具体困难,而且还要帮助他们增强能力以应对各种挑战。

4.维护合法权益的公益活动

特殊教育从业人员通过服务、宣传等方式帮助残疾人争取和维护其合法权益。

(三)依据目的划分

1.以服务残疾儿童家长为目的的公益活动

大量事实表明,残疾儿童家长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比如,孩子救治无望的痛苦;对孩子日后生活的担忧;经济的压力;社会的歧视和误解等等。残疾儿童家长如果长期面对如此巨大压力,又得不到外部给予的支持或不善于主动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他们很容易变得烦躁、失望、绝望,甚至采取极端行为。特殊教育从业人员主要通过向残疾儿童家长提供社会支持为其进行服务。特殊教育从业人员的社会支持主要分为两种:工具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工具性支持是指特殊教育人员给予残疾儿童家长专业知识、技能和信息等方面的支持。主要表现为:针对残疾儿童情况为家长提供康复训练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讲座、座谈会、亲子活动、建立家长团体等形式向家长提供各种相关信息,从而使家长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儿童的教育训练之中,有效地帮助孩子。情感性支持是指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向残疾儿童家长提供的情感上的安慰。这种支持有助于缓解残疾儿童家长的心理压力,使其建立信心,走出心理困境,敢于面对现实,避免各种悲剧的发生。

2.以促进残疾人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的公益活动

公益事业是一项全民事业,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但我国公益事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公民在参与意识、参与程度上都存在很大差距。比如,在美国,有70%以上的家庭对慈善事业都有某种程度的捐赠,平均个人捐款占到个人收入的1.8%,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养成了参与志愿者活动、定期做义工的习惯。捐赠已经成为一种公众的自觉行为。而我国公民个人的慈善意愿却令人堪忧。据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许琳关于我国公民慈善意愿调查的结果显示,在被抽样调查的人群中,当自己在路上遇到因困难而求援的陌生人时,45.9%的人选择“绕过去,不理睬”,只有34.5%的人表示愿意给予帮助[1]。针对我国公民公益意识淡薄的现状,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争取更多的个人、家庭和企事业参与公益事业是十分必要的。特殊教育从业人员作为社会公益活动的主力军,可以通过组织活动、现场咨询、定期培训等形式宣传公益理念,营造公益氛围,提高公民参与公益活动的责任意识。

四、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公益活动的伦理要求

特殊教育从业人员无论从事哪种类型的帮助残疾人的公益活动,都需要遵循以下的公益伦理要求。

(一)保护残疾人的尊严和隐私

残疾儿童由于自身缺陷的存在,往往比正常儿童具有更强的自尊心理,对他人的言语和行为极其敏感,不希望他人提及或关注其缺陷。但是,在公益慈善活动中,无视残疾人尊严和隐私的情况却时有发生。比如有些媒体和施助者不顾残疾儿童的内心感受,在对残疾儿童捐助后,一定要与其合影,而且在没有征得残疾儿童及其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将残疾儿童的“缺陷”拿出来“展览”。这种无视残疾儿童尊严和隐私的慈善行为,在给残疾儿童及其家庭带来关爱的同时也带来了深深的伤害。虽然这些行为有些是出于善意,希望更多的人能来帮助这些特殊儿童。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认为:“如果以丧失受赠人的尊严来获得自己的某种满足,这是一种慈善的暴力行为。”所以,保护残疾人的尊严和隐私是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在公益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范。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在帮助残疾儿童时,要从残疾儿童心理需要出发,注意自己的言行,使残疾儿童真切体会到基于平等尊重的关爱。

(二)助人自助

实际上,对于受助者来说,救助的核心观念就是“助人自助”。所谓自助,就是使弱势群体走向自立、自尊、自强。必要的社会支持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最终摆脱弱势地位还是要靠弱者自身的努力,外部支持的重要作用在于增强弱者改变其弱势地位的能力。“惟自助者天助之”,完全依赖外部支持,是无法彻底改变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弱势地位的。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残疾既可能是残疾人发展的内在阻力,也可能是其发展的巨大动力。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指出:“由于身体缺陷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自卑,一方面能摧毁一个人,使其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疾病,而另一个方面,它也能使人奋发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在对残疾人救助服务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助人自助”的原则,充分利用残疾人的内在心理力量,重在培养残疾人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发现自身的价值,主动积极寻求自身发展。如果因为残疾人某些障碍的存在就无视对其潜在能力的挖掘,自立自强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可能会助长他们的“受助心态”或“仗义心理”,弱化他们的自立自强精神。这不但背离了救助的本质,还可能使残疾人“心安理得”地等待救助和服务,阻碍其发展。

(三)不图回报

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在从事针对残疾人的公益活动中不能谋取任何形式的回报。

1.不图任何物质报酬

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在进行公益伦理活动时,不允许向服务对象个体要求报酬。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个人主观意愿上不能要求物质报酬;二是绝不允许以任何名义向服务对象个体索取报酬。

公益活动心得体会篇8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058-02

我国的公益事业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成长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兼具国际化因素与中国特色,先后经历了公益理念启蒙、公益行动探索、增进社会共识等阶段,浓缩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公益发展历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走过了一条在实践中探索前进的曲折之路。随着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我国公益事业必将由新一代的大学生群体来继承和发展。本次调查将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一次公益方面的调查研究。公益事业是指政府之外的社会法人组织,为满足公众需要,实现共同利益而志愿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活动。

本次调查是通过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对象为江西省南昌市十所高校的在校本科学生,调查共计发出问卷250份,收回240份,回收率为96%;有效问卷240份,有效率为96%,符合社会调查的要求。调查对象从大一到大四各个年级均匀分布。

一、当代大学生公益参与的现状及问题

1.大学生公益参与的动机总体良好

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同时具备多个动机且具有高度相似性,总体表现良好。85.6%的大学生表示希望通过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够帮助他人;78.4 %的大学生表示通过参与公益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66.4%的大学生表示通过参与公益活动交朋友,增加社会经验,对今后找工作有利;53.6%的大学生选择了其它,包括参与公益有利于在校评优评先和学校硬性要求参与一定的公益活动等。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多是希望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满足自己的一些“私心”,提高自己。

2.参与公益活动的大学生人数众多

调查显示89.6%大学生参与过公益活动,但总体上参与度较低。50.4%的大学生很少参加,每年少于两次;24.8%的大学生不经常参加公益活动,每个月不超过一次;12%的大学生参加较多,但每个月不超过三次;8.8%的学生经常去,每个月三次以上,此类多是学生公益社团的成员。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有参与公益活动的经历,但无法形成一个固定、高效的群体,缺乏延续性,现今大学生对参与公益仍然缺乏热情。

3.大学生群体获取公益信息的途径较少,参与公益活动的形式单一。

在大学生获取公益信息的途径方面:68.8%的大学生选择了依靠学校团委、学生会等学生服务机构宣传;17.2%的大学生通过同学之间交往了解公益活动信息;10%选择其它途径,主要包括报纸网络等媒体。参与公益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且大多同时有过多种参与形式,86.4%的大学生是以爱心捐款的形式参与公益活动;74.4%的大学生是以慰问福利院的形式参与公益活动;22.4%的大学生是以义务支教的方式参与公益活动;29.6%的大学选择了其它,包括赛事志愿者、交通协管员等。

4.大学生公益参与氛围较差

整体上大学生公益氛围较差,39.2%的被调查者认为公益氛围较好,参加的人员较多;36%调查者认为公益氛围一般,参加的人员不多;20.8%认为公益氛围较差,参加人数很少。在身边人的支持方面,被调查的学生有34.4%认为身边人对其参与公益活动很支持;31.2%认为身边人对其一般支持以学业为重,鼓励合理参加;30.4%认为身边人对其参与公益漠不关心。由此可见,大学生公益参与的氛围不佳。

二、当代大学生公益参与问题的原因

1.学生自身因素影响

大学生学业繁杂,时间上不灵活是阻碍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62%的学生是利用周末参加公益活动;10.4%的学生是通过寒暑假参加公益活动;23.6%通过工作日的闲暇时间参与公益活动。大学生自身缺乏无私奉献的精神。从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动机看,相当部分学生还是有自己的“小算盘”,希望自己从中得到些什么。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意愿缺乏主动,从大学生了解公益信息的途径可以看出,多数学生是被动的通过中间环节得到公益活动信息,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寻找公益活动信息。这些因素导致了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缺乏延续性。

2.公益组织不完善

在涉及调查的学校中,所有学校都有各式各样的公益组织,其组织基本是学生会青年志愿者部门。但是,这些公益组织并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只有30.4%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公益组织起到了较好的作用;44.8%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公益组织形式大于实际,活动数量不多且质量一般;20.8%的学生表示不清楚、不太好评价。公益组织的不完善导致了许多问题,如参与公益活动的方式较少,只有捐款、志愿者等;没有组织成系统、连续的公益活动和有效宣传,无法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公益组织的公益透明度较低,民众捐款的使用情况、流向不明也打击了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

3.社会诚信缺失

慈善组织的民间属性决定了其公信力来自于民众的信任。[1]当代社会良莠不齐,诚信度缺失。近年来曝光了许多社会丑闻,例如郭美美事件后,2011年民政部中民间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监测数据称,6~8月全国慈善组织共接收捐赠额8.4亿元(约合1.32亿美元),较之前三个月的62.6亿元锐减86.6%。12.8%表示公益丑闻影响了自己参与公益活动的动力。可见这一系列的社会丑闻事件严重打击了民众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随着当代社会科技的发展,信息传播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发展,这放大了社会公益丑闻的负面影响。

4.政府公益政策不合理,监管不到位。

我国当代公益事业的发展经历的时间还很短,社会公益组织还比较不完善。而政府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政府很大程度限制了公益事业的发展。当前中国NGO仍然缺乏一个有力的和足够宽松的制度空间,主要体现在登记在册限制过多、双重管理体制过严和具体针对NGO的管理措施立法上远远落后于NGO的发展三个方面。[2]公益事业基本被中国红十字会等少数公益组织垄断,其他公益组织必须在这几个少数公益组织的庇荫下才能生存。二是政府没有引导公益组织有序的发展,对公益组织的监管缺失。我国大部分的公益组织对外公布的信息严重不足,使得公益活动透明度不高,不利于对公益组织的监管和公益事业的长远发展。

三、当代大学生公益参与问题的对策探讨

1.大学生自身方面

首先,大学生应该培养自身的慈善意识,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培养大学生的慈善意识就是要培养其感恩意识、公益意识、关怀意识、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等,核心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利他主义的价值观和勇于承担责任的人生理想。[3]大学生应该培养自身的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参与公益事业往往不是一次轻松的体验,参与公益活动需要参与者有坚强意志克服活动中的种种困难。公益活动种类繁多,有时还需要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能力,比如手语对于参与聋哑人方面的公益活动很有帮助。大学生应该树立服务学习的理念。[4]服务学习可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协调社区与学校的合作关系,并与学生的学术课程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社区的实际生活情境中去,增进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并有助于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

2.学校方面

第一,加强大学生公益社团的建设。从调查数据分析可见,公益社团是大学生参与公益的重要平台,大学生公益参与离不开大学公益社团。无论是从公益活动的信息传播还是学生公益活动的组织来看,大学生都非常依赖这一公益组织。所以,大学生公益社团的建设尤为重要。学校应该大力加强学生公益社团建设,积极发动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公益活动,给予学生公益社团更多专业的指导,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现代公益的内涵,对于有创造性的公益项目的想法,尽可能地给予资金、资源的支持。有了对学生公益社团全方位支持,大学生公益会做得更好。建立“学分制”考核评价系统。[5]有些大学生公益参与是停在表面上的形式主义,建立“学分制”有利于将大学生教育和公益结合起来,使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把参加公益实践活动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必备条件,层层把关,确保大学生公益参与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3.政府方面

公益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培育与规范,政府必须准确定位,既不能错位,也不能越位,更不能缺位。法规制定、激励支持、监督评估是政府的主要职责。第一,政府应该切实完善在公益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出台政策以加强对公益组织的全方位监管,促使公益组织做好信息披露和公益资源合理使用的工作。第二,政府应该积极引导NGO组织的发展,而不是打压和放任NGO组织(目前多数NGO组织处于三不管状态,是法律地位上的非法组织)。对于NGO组织应该逐步放低门槛,给予其合法的地位和基本的政策支持。例如,可以积极发展区域性的NGO组织,同时分配到该区域的一指定部门监管,既可以防止不法分子假借NGO名义从事非法活动,又可以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可以组建区域性的大学生高校公益联盟,促进公益资源的有效分配。政府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公益的投入,包括资金、人力、制度等。

4.社会方面

社会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公益环境。第一,公益组织作为公益事业发展的组织与运作载体,具有扶贫济困、搭建爱心奉献平台、创造更大公共价值、坚守精神家园四重社会责任。公益组织要解决自身发展困境要从社会中获取资源。[6]公益组织可以从社会各界获得资源,从高层获得资金和管理人员,从底层获得实施的人力资源,大学生群体恰好能提供各个阶层的人力资源。公益组织应该充分利用所拥有的公益资源帮助他人,及时公布工作信息,自觉接受国家和人民的监督。第二,社会各界应该积极联合政府建立一套信用体系,并不断完善。当代社会公众诚信的缺失严重打击了人们的公益心,频繁的社会流动和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使得道德的规范作用只有在小范围内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只有人们树立起信用意识,强制的信用规范才能促进社会公众诚信的建立,从而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只有从大学生等知识分子群体开始。

参考文献

1 蔡勤禹.社会转型期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探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2 唐玮凌.NGO发展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种路径[D].上海交通大学,2007

3 武晓峰.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5)

公益活动心得体会篇9

现代公民社会孕育出的公共精神正成为一种新的认知维度。社会公共领域语境下,重新看待个体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摆脱传统二元观点的束缚。在公共领域中,具有主体意识的个人,积极融入社会公共生活,参与公共事务,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的观点、态度以及行为取向成为缔联个人与社会的重要中介。

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个性化、独立性、自主性等现代社会普世价值观的广泛传播有利于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但是,大众传媒和社会舆论对个人主义的反复强调和过度解读,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个人主义泛滥加剧了社会原子化的现象,进而使得个人与公共世界产生疏离感。成熟的文明社会是建立在基本的、真实的社会连结基础之上的,原子化的社会破坏了基本连结,使个人直接面对国家,缺少了社会组织作为中介的二元关系显得更加刚性和脆弱,社会内部结果也变得松散。在这一背景下,公共精神作为调节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因素显得尤为突出。

二、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具有现实意义

大学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载体,培养大学生的公共精神是当代大学德育教育重要任务之一。现实社会环境决定了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成为一种现实诉求。

(一)传统部族主义的消极影响

中国民间社会传统上奉行“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部族主义(tribalism,又作:部落主义),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族制度试图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利益不被侵犯,同时为谋取本家族更多利益而不惜牺牲其他家族利益或国家整体利益。这种自我中心主义价值观念长期存在于中国民间社会,并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生活植入人们的内心深处。因而使得人们缺乏公共意识和公共价值观念。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来自家庭教育的传统观念先于学校教育,部族主义的影响是普遍存在于学生的心中。因此,大学德育教育事实上面临着逆转传统不良思想观念在大学生中负面效果的任务的。

(二)个人主义泛滥需要控制

个人主义对于个人权利的保护和个体价值的倡导对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但是,作为一种完整形态的伦理思潮和价值观念体系,个人主义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在当代文化的国际交流过程中,西方文化以其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势文化的有利地位,在中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产生着重要影响。个人主义以各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渗透进社会的各个角落。这种泛滥的个人主义使得大学生易局限于自我中心的认知模式,并强化了本位主义的价值观念。

(三)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

在传统部族主义思想和现代个人主义的双重影响下,公共精神的缺失成为大学校园中的常态现象。认为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表现为自制自律行为规范的缺乏,公共价值理性与公德责任观念的缺失以及环境生态意识的缺失①。因而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显得重要。

三、大学基层公益活动是公共精神培育的实践载体

公共精神的培养不能局限于理论式的传授,而要在实践中加以固化和升华。作为德育教育和实践教育主要形式的大学基层公益活动正是培育公共精神的重要实践载体。

(一)基层公益活动的示范效应

不同于一般传播手段的示范作用,基层公益活动的示范效应通过直接参与和直接接触而传播,以此基层公益活动的示范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由于基层公益活动的参与门槛一般比较低,提供的参与机会比较多,而参与成本非常小。因此,基层公益活动,尤其是高校基层公益活动向外界提供的是体验式传播。不同于一般的宣传借助的抽象理念传播,在亲身参与过程得到的个人经验和体会具有无法比拟的说服力。

(二)基层公益活动有助于塑造新的生活方式

公益活动本身不应当是一种特殊性的活动,而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西方发达国家的公益事业随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以美国为例,据《The American》杂志数据显示,截止到2007年,过去50年以来,如果将通胀和人口变化水平的因素考虑进来,美国的慈善捐助比国民经济的增速还快:50年内美国人均GDP增长了150%,而人均慈善捐赠数额则增长了190%。特别是,收入最低的美国家庭将其收入的43%捐献给了慈善机构,超过富有家庭付出的其收入的21%。社会中占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者比高收入者更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在西方发达国家,从事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在社会构成占据着重要位置,英美等国与公益活动相关的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达到5%―10%之间。其中,仅美国第三部门支出在20年前就达到了5000亿美元,占当年GDP的69%。这些说明现代社会中公益事业和公益活动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构成部分。公益活动不是特殊的社会活动,而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大学中塑造培养的公共精神将极大影响到大学生在未来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及其生活方式的选择。大学基层公益活动能够吸收大量的学生参与其中,以体验式的方式使学生接触、感受公益活动。在这种利他主义氛围中,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从中体会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满足。进而将公益活动作为生活方式的理念植入学生的内心。

(三)在基层公益活动中凸显出公共精神的实践意义

现代大学教育秉承的“知行合一”理念强调在实践中把握教育功能。一方面,由于缺少相应的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公共精神理念对于中国大学生实际上是抽象而陌生的,难以通过理论传授的方式进入学生内心。另一方面,公共精神的价值在于在社会生活中的践行。公共精神存在于各种追求公共利益和公共价值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公益实践活动,公共精神得到了其实践形态。(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课题:贵州民族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题目:基层公益组织动力机制研究

编号:15XJS035

注解:

①何植民.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6,(12).

参考文献:

[1]杜汉生.中国精神[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8.

公益活动心得体会篇10

[DOI]10.13939/ki.zgsc.2016.38.10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出现较大增加,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逐步建立完善了“奖、贷、助、补、减”为主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基本上解决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基本、最迫切的问题,但仍存在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回报意识不足,公益性实践活动缺乏或资助育人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经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除了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外,还应努力成长为优秀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培育公益服务意识既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使其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又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举措。因此,除了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上的帮助,来自精神和能力建设方面的资助也非常重要。如何培养大学生公益服务意识,促进学生完善人格的培育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让“他助―自助―助人”贯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1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益服务活动现状

1.1 大学生总体上对公益服务活动了解度不够高、参与活动积极性不强、公益服务意识不够

主要是由于公益服务活动的宣传较少、公益社团组织数量较少、对活动的意义不够明确等原因导致的。

1.2 大学生参加公益服务活动的原因多元化

原因包括有:早点接触社会、扩大交际范围、获得物质补助、获得学校规定的学分、为社会做贡献,使人生更有意义、锻炼自己能力等。

1.3 大学生对公益活动的了解途径较为单一

主要来自有关组织的宣传、成员的介绍等。

1.4 大学生参加公益服务活动的途径多样化

一是社区服务:参加义诊、支教、医疗宣传等;二是捐赠活动:捐书、捐衣物、义务献血等;三是秩序维持:春运车站志愿者、南宁东盟博览会志愿者、大型比赛活动、文艺活动的志愿者等。

1.5 大学生对公益服务活动认可度较高

绝大部分的学生对参加公益服务活动持肯定态度,认为参加公益活动能提升自身的实践组织能力,提升自身价值,也获得满足感、自豪感,同时,也希望公益服务活动能长期有效地开展。

2 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益服务意识的意义

现代的公益,是人人参与的公益,公益服务活动的核心是“人”,既是服务“人”的公益行动,也是培养“人”的有效方法[1]。公益意识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对公益的认识、判断、了解和感知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参与积极性[2]。而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公益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是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

作为公益服务对象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培养公益服务意识,参与公益服务活动,一是能达到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提升能力和完善自我的目的;二是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塑自信心,增强成就感,使大学生懂得回报社会、关心他人,从而实现培养他们的担当精神、探索精神、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三是有利于克服自卑心理,提高与人沟通、统筹协调、分析判断等综合能力;四是更易于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且可以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相互交流,扩大社交范围,提高心理适应性,缓解心理压力;五是有利于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强化自强、自立意识;六是有助于高校以此为平台,深入挖掘公益服务的资助育人、实践育人的内涵。因此,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公益意识,开展公益服务活动,是学校资助育人、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高校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公益服务意识的探索

3.1 实施爱心温暖工程

高校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经济上物质上和心理层面、精神层面均给予关爱,通过开展爱心资助、爱心家访、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培训等活动,积极创设有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成长的优良温馨的环境,树立大学生增强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勇气,为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公益意识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3.2 实施励志教育工程

自立自强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学业的思想保证。高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励志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同学正确认识和对待贫困,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良好的心态。如:加强勤工助学岗前培训指导,开展不同内容的劳动技能培训和纪律教育,通过提高学生素质达到学生自觉励志的教育目的;利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这一契机,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内化自我发展的动力等举措,为培养大学生公益服务意识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3.3 实施感恩教育工程

高校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教育,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回报父母、回馈社会,以此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公益意识。高校可以通过完善助困类奖助学金受助学生管理办法,引导受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义工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传递爱心;或是开展感恩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海报比赛等强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3.4 实施公益服务工程

高校应从机制建设(管理制度、经费投入)、队伍建设(辅导老师)、条件建设(场地)、日常运行(管理、内容、效果)等方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公益团队,开展公益服务活动给予支持,不断加强公益服务活动的组织领导、条件保障、制度完善、资源整合、工作创新和队伍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参加公益服务团体进行义诊、义教、爱心服务、关爱老兵、关爱留守儿童等公益服务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增强了责任感、成就感和价值感,也逐步完成了从“他助―自助―助人”的根本转变。

4 结 论

大学生参加公益服务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有这样的表述:“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探索和建立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新机制,引导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教育部、卫生部等七部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公益服务意识,热心参与公益服务活动是新常态下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培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职业理想教育、锻炼劳动技能、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方式。

公益活动心得体会篇11

锻炼队伍,让记者有情有爱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最贵。”对于一份报纸来说,新闻采编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成败。因此,一支政治觉悟高、社会正义感强、专业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采编队伍,是一份报纸成功的保证。当下,新媒体不断崛起,这对纸媒的采编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于报道,还要善于策划和组织,扩展日常新闻报道的外延,做深、做细,让新闻更有生命力,更加贴近民生、服务民生。

举办一场大型公益活动,策划者、组织者以及宣传报道者缺一不可。当媒体开始介入公益之时,采编人员也一并加入到整个公益活动之中,从前期方案策划,到实施时的组织工作,到贯穿始终的跟踪报道,采编人员在传递“爱”能量的同时,自身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2006年底,《京江晚报》记者采访得知:分布于各个街道的“慈善超市”出现物资短缺的情况。新闻一经刊发,随即引来热心企业和市民的响应,“慈善超市”得到了充盈。

一时的爱心涌动让京江晚报人思考的是:是否可以在更大层面上策划发动一下,让更多困难家庭的新年餐桌更丰富些?于是,从2006年底至2007年2月底,《京江晚报》开展了一场名为“爱心粮油卡,情暖贫寒家”的活动;2008年,《京江晚报》又组织策划了“农家放心菜,情暖贫困人”活动。

公益活动的渠道和方式,总会不断深入和拓展。《京江晚报》2009年策划推出了“爱心年夜饭”活动。6年里,品尝过“爱心年夜饭”的有贫困家庭、特困侨眷、特困知青、环卫工人、残疾人等,总户次接近4000,总价值达100多万元。

在一系列的公益活动中,采编人员齐上阵,除了要完成活动报道任务,还要承担大量的事务性工作。采编人员真正参与到公益活动之中,不只是旁观者和记录者。一场公益活动不仅是一次报道任务,而且是一场公益性的参与和奉献。一场场公益活动的洗礼,就像是一次次爱的教育,采编人员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充实版面,让责任贯穿其中

贴近读者,贴近民生,做一张有温度、有力度的报纸,一直是《京江晚报》孜孜不倦的追求。公益之路上,《京江晚报》与读者同行,共同驱除贫寒、共同呵护生命、共同播撒温暖。

2003年,《京江晚报》联手镇江市妇联,推出了“社会妈妈”帮困助学志愿服务行动。2003年至今的12年里,“社会妈妈”已经先后接纳了1000多个团队组织和家庭,总计3000多人。这数千位“妈妈”先后为7000多名未成年人提供了物质上、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多重关爱。

2007年4月,丹徒区辛丰镇・砖瓦厂打工者吃馒头时,不慎被噎身亡。这个新闻,看似偶然发生,但京江晚报人看到了更多:当下多数人不了解自救和互救知识;急救知识的宣传途径较为单一,宣传方式较为零散。3个月后,“生命急救公益行动”开始,4个多月里,“生命急救快车”先后驶进工地、社区、学校等8个站点,通过现场教学、模型示范,向数千市民现场传授了常用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巧。

当“社会妈妈”队伍越来越庞大,活动运转更加良性后,《京江晚报》顺应读者诉求,于2008年发起“社会儿女”活动。2010年4月,《京江晚报》策划推出“祭扫先贤墓”清明特别活动;2013年重阳节,《京江晚报》策划组织了走进养老院活动。

传递温暖,让小城萦绕大爱

如何营造一个城市的公益生态,让更多的社会成员能够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能够感受到公益带来的温暖,这不只是政府职能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媒体由于自身所具备的传播特性,在营造城市整体公益生态的大工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真山真水灵秀地,有情有义镇江人”,镇江,这座有着3000多年积淀的历史文化名城,本就是一座充满着“善”的城市,有着深厚的公益文化底蕴,“大爱镇江”是对这座城市以善著称的最好描述。《京江晚报》始终以善心来做新闻,为城市公益文化的传播、公益生态的营造贡献自身的力量。《京江晚报》在对待公益活动的宣传报道上,不吝版面、重点报道,通过活动实施期间高强度、高频率的报道,掀起爱心传递的浪潮,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够感受到公益的善心和温暖,从而投身公益活动中。

这些年间,无数读者因为…次阅读而萌生善心,为需要帮助的人们伸出援手。从一些人做公益,到一群人做公益,《京江晚报》借助传播的力量,让这座城市中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的队伍中来,也让这座城市始终闪耀着大爱的光芒。

创新形式,让公益得以延续

最近,经镇江市民政局审批,镇江京晚公益服务社正式成立,标志着《京江晚报》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汇聚力量,将所有的爱心公益活动集中组织策划,统筹规范管理,利用自身优势,为政府、社会组织及个人架起一座桥梁,发挥政府智囊团与思想库的作用,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公益活动心得体会篇12

作者简介:闫小龙(1985-),男,河南驻马店人,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赵凯博(1984-),男,河北石家庄人,华中农业大学团委,助教。(湖北武汉43007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4-0136-02

一、研究背景

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组织实施的“扶贫济困”、“助学支教”、“社区服务”、“奉献爱心”等志愿服务活动,每年都有数百万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其中。公益型学生社团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那么它在高校到底具有哪些育人功能?学校以及社团内部管理模式又是如何?笔者就这些问题,通过调查问卷和座谈走访的形式,对武汉8所高校的10个公益型学生社团及其成员展开深入研究。对所选取的调查对象,总计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2份,有效问卷472份,其中10份问卷由于填写不完整或未按问卷规定填写而被视为无效问卷。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出了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的基本功能及其日常管理模式。

二、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的功能

1.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笔者对武汉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开展的调查中,有93.4%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有助于提高自身的能力,塑造良好的品格;有95.1%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可以锻炼自己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了自己的交际能力;有94.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增加学生在学生工作方面的经验积累以及提高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另外还有94.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大学生拓展社会视野。

(1)高校学生加入公益型学生社团,通过积极参加和组织各类公益活动,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洞察能力。虽然很多情况下,学生参加的公益型活动和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但不论是社团成员还是教育管理者都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成员在开展公益性活动时通过与不同群体的人沟通交流和工作交往,在不经意间学到更多课堂之外的东西,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多信息,提升知识的综合水平。

(2)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发展的独特性质,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了能够将活动开展好,公益型学生社团的组织者必须首先详细了解和分析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然后确定一个合适的服务对象,接着要与服务对象就活动开展形式、具体操作办法进行沟通交流,同时为了获取充裕的活动资金,他们还必须多方奔走,通过宣讲号召、游说鼓动各界人士及商业组织来为自己组织的活动募集更多的资金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公益型学生社团成员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

(3)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成员在组织各类公益活动时,锻炼了自身的活动组织能力。公益型学生社团开展活动与其他学生社团并不完全相同,公益型学生社团面临的活动对象复杂多样,往往面向的是整个社会的大环境,要想保证活动开展取得良好效果,他们就必须制订出更为详细的、全方位的活动方案,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另外,公益型学生社团更多情况下要与资金打交道,而这种资金一般都是爱心人士捐助的善款,如何让这些善款发挥最大作用,也让爱心人士的善良能够获得足够的尊重,这就要求公益型学生社团在开展活动时要有一个良好的财务管理规划。因此,公益型学生社团的成员在制订活动方案、开展公益活动以及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逐渐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2.培育大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1)公益型学生社团团结学生。公益型学生社团组织本身就是一个小的学生集体,聚集了一群关注社会发展、关心社会问题的学生,共同为推动社会公平、公正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在一定意义上而言,这种兴趣团体的存在,就意味着集体精神的存在与发扬,而开展的各种活动,则是对这种集体精神的不断延伸和深化。社团成员在参与或组织活动中,逐渐培养和强化了自己对团队的热爱和感情,每一个成员都希望为团队的发展尽心尽力。

(2)公益型学生社团凝聚人心。学生社团组织相对松散,成员之间追求民主平等,但并不等于社团会允许个人的自由散漫,社团本身明确的发展定位和良好的社团愿景凝聚人心,这些决定着社团本身的发展方向,是社团全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目标和理想。这种理想能够凝聚人心,激发成员的责任感和集体感,使成员在日常开展的活动中不断获得归属感。为了团队的发展,大家会齐心协力、共同工作,在日常活动中相互激励、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也促进了成员之间友谊的形成与加深,强化了成员之间的团队协作意识。在笔者对武汉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开展的调查中发现,有91.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融入集体,体会到了团队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3.陶冶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1)公益型学生社团是陶冶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有效载体。进入21世纪,独生子女已占主流,经济生活水平也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艰苦奋斗的精神少了,并且对社会上存在的弱势群体以及其他热点问题了解较少,同时,竞争压力的增大,也使得他们在竞争中忽视了精神方面的追求。对武汉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开展的调查中发现,有91.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有助于培养并完善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有90.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未来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更有高达94.6%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可以使每一个成员都心存一颗感恩的心。

(2)公益型学生社团开展的各类活动是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外化表现。在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面对各种社会现象,还可以更好地在内心反省自己的言行,校正自我道德坐标,从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通过积极参与公益型学生社团举办的公益活动,在实践中,大学生能够放下急功近利和浮躁不安的情绪,培养起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从而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在学校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主动关注社会发展、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起甘于奉献、乐于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

4.促使大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公益事业

(1)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所举办的活动触动着学生心灵,感染着学生积极奉献爱心。在笔者对武汉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开展的调查中发现,有90.6%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提升了大家对社会公益活动的关注度;有93.9%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的存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公益事业,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许多发展较好的公益型学生社团成为了高校中最受学生欢迎的团体,以华中农业大学红杜鹃爱心社为例,在每年招聘社团管理团队时,应聘人数达到500人以上,超过了学校其他任何学生组织,在组建公益项目团队时,必须通过招聘、考核、培训合格之后上岗。近三年,该团队已经先后组织2000余人次奔赴祖国各地,针对不同社会群体开展了支教助学、关爱聋哑儿童、培训贵州贫困山区小学教师等活动。

(2)公益型学生社团举办的公益性学生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激励和鼓舞着广大学生。湖北省团委每年都会拿出专项资金支持省内公益型学生社团举办的好的公益项目,很多高校成立了爱心基金,比如华中农业大学的“本禹爱心基金”,或者是通过与企业合作等各种形式,来鼓励和推动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的发展。另外,还通过政策支持,在评选各种荣誉的时候给予政策倾斜,使公益型学生社团不断获得学生和社会的认可。随着公益型学生社团的发展壮大,以及一些明星社团的涌现,不断地吸引着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公益型学生社团当中来,去从事更多社会公益活动,部分学生甚至在毕业后加入专业公益机构,将社会公益事业作为自己终生而为之奋斗的事业。

5.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生活

(1)公益型学生社团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益型学生社团开展的活动形式多样,范围广泛,面临的对象丰富多样,通过走访、宣传、调研、志愿服务、爱心奉献等活动使学生走出校园,广泛接触社会,同时也向社会展现学校的精神和文化。笔者在对武汉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开展的调查中发现,有94.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华中农业大学的绿色协会为例,每年举办的武汉高校公益定向越野活动,总是会吸引来自武汉很多高校的学生组队前来参加。

(2)公益型学生社团在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武汉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的调查中发现,有91.9%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在实际的校园生活中,公益型学生社团不仅充实和丰富了广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会避免部分学生因为课后无所事事而参与一些不利于自身发展的活动,为维护校园稳定,建设和谐校园发挥了重要作用。

6.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平台

公益型学生社团自身的宗旨就是教化、感染更多的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关心关注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升具有重大作用。在学生的认知方面,笔者在对武汉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所做的调查中发现,有84.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公益型学生社团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平台。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传统的方式逐渐不能满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公益型学生社团作为学校与学生的连接组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发挥很好的双向服务功能;另一方面,公益型学生社团自身的定位和服务宗旨,决定了社团的发展方向,也对社团成员产生价值取向方面的影响,再把这些价值取向外化为行为和习惯,塑造了大学生的崇高精神、培养了大学生的坚定信念和道德品质。

三、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管理模式

通过调查、访谈以及查阅武汉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相关资料,武汉高校对公益型学生社团的日常管理主要存在两种管理模式:一种是自成体系,独立运营;另一种是由学校的学生会或者团委的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监管。而社团内部的管理基本上相似,根据社团自身发展情况的不同而略有不同,但其内涵模式基本一样,属于典型的垂直结构,倾向纵向发展的模式。

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以及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材料,高校对公益型学生社团的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两种管理模式。

1.高校社团管理模式

一是所在高校团学组织的某个学生部门对社团进行兼管的管理模式。由于学生社团数量不多或者还未充分发现学生社团的重要性,学校内没有成立独立社团管理机构,而是由团委的某个部门或是学生会的某个部门来行使社团管理的职能。虽然这种管理模式流程较少、看似效率较高,但现实情况是对社团的管理力度太弱,为社团发展争取的资源和支持也就十分有限,不利于社团的长远发展。因此这种模式只是在社团刚刚兴起时的一种过渡阶段,目前正在逐渐退出高校舞台,武汉部分高校依然存在,可能是因为实际情况不太允许或管理层不太重视社团建设所致。

二是所在高校成立了学校学院二级联动的社团管理模式。根据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将学生社团划分为学校、学院两个层次,公益型学生社团除青年志愿者协会外,一般都属于校级学生社团。分别在学校、学院设立二级专门的学生社团管理机构,负责对全校学生社团的日常管理,学校团委进行整体的协调、指导工作,学生社团挂靠单位和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社团业务方面的具体指导工作,日常活动开展自主进行。整体来看,这种管理模式结构规整、完善,多个部门合力为社团发展提供支持,有利于社团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不过这种模式更适用于学校社团数量、规模发展比较壮大的情况。随着近些年武汉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以及其他学生社团的不断发展壮大,这种管理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高校所采用,并且已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

2.社团内部管理模式

规范、完善的组织内部管理结构模式,是确保一个组织稳定、持续发展的保障。公益型学生社团作为一个非正式的群体性学生组织亦不能例外。

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内部管理模式的特征体现为结构垂直、重心下移。在对武汉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的调查、访谈中,笔者了解到武汉市高校的公益型学生社团内部管理虽然在管理的部门划分上并不完全相同,但管理架构、模式基本上大同小异。一般都是在社团挂靠单位、指导教师的管理指导下成立的社团理事会,由理事会召开会员大会任命社长,负责整个社团的日常运转工作。理事会下设秘书处、宣传部、财务部、监察部、外联部、项目部等部门,而公益型学生社团则更加重视项目部的建设,项目部下设各公益项目小组,负责公益活动的组织、开展。伴随着公益型学生社团的发展,项目部下设的公益项目小组逐步成为各个学生社团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他职能部门主要为这些项目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保障和服务。

参考文献:

[1]郭丹.高校社团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09.

[2]张国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以兰州地区部分高校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200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