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军人才个人工作计划合集12篇

时间:2022-12-30 06:52:00

领军人才个人工作计划

领军人才个人工作计划篇1

从**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实施了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每年引进100名高层次人才(团队),每个给予100-150万元的创业资助,从而在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人才争夺战。苏南、苏中各市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纷纷把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程来推动。苏州市实施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每年扶持引进1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无锡市实施“530”计划,计划5年引进30名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市实施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计划5年引进1000名海外人才,其中100名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南通市实施“131”海外引才计划,力争5年引进领军型人才100名、创新创业人才300名,新增高层次外国专家和留学人才1000名。镇江市实施“331”计划,力争3年引进培育30个领军人才团队和100名领军人才。主要做法为:

1、坚持高点定位,突出重点引进。为了达到服务发展、推动发展、引领发展的三级目标,各市都尤为重视引进人才标准与条件的设定。一是突出领军人才。从目标定位来看,各市引进人才的目光已经跳出省内、放眼全国、面向海内外,引进人才的重点也从一般的高层次人才转向能够引领高新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和工程技术关键人才。二是突出重点产业。从支持领域来看,各市也都根据产业发展前景规划,明确主攻方向。苏州市确定了集成电路与软件、现代通讯、光电子、纳米技术、生物医药等12个方向;无锡市确定了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高档纺织等8个方向;**市重点面向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南通市确定了机械电子、船舶修造及配套、精细化工和石油化工等10个方向。三是突出新兴项目。除了涵盖目前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各市都比较关注未来产业(空白产业)的人才引进,尤其重视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的人才引进,以求实现“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落户一批项目、形成一个产业”的目标。

2、坚持政策先行,不惜成本引进。面对人才引进的竞争压力,各市都把制定极具诱惑力的政策放在首要位置,不断推出政策“组合拳”。除了给予引进人才巨额的一次性安家补贴外,各市还持续不断地给予引进人才创业资助、贷款担保、重大项目资助等配套支持,有效地缩短了人才项目落户、科研项目转化、企业发展壮大的历程。苏州市提出,对引进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提供不少于200万元的科技专项经费资助和20-100万元的安家补贴,并给予不少于风险投资基金首次投资总额10%的配套投资。无锡市提出,对引进的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不低于300万元的创业投资和不低于300万元的资金担保。**市**年给予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1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年将专家重点推荐项目的支持额度提高到200万元,2008年又将特别优秀项目的支持额度提高至300万元。南通市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除了给予最高100万元的专项资金补助外,对重大项目给予100-500万元科技三项经费资助。镇江市按照重点推荐项目、优先推荐项目和一般推荐项目,分别给予创业领军人才300万元、150万元和6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给予创新领军人才100万元、60万元和40万元创新资助资金。此外,各市还积极引导风险投资跟进。镇江市在启动“331”计划的同时,也同步规划了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建设,年内将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的镇江市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到2009年镇江各辖市(区)都将建立1家以上风险投资公司。**市的创投风投企业已从三年前的1家发展到目前的8家,总注册资本从6900万元增强到9.6亿元。

3、坚持公平公正,科学规范引进。由于对引进人才的政策支持力度大、社会期望值高,因此各市都高度重视引进人选的评审工作。经历两年的探索实践,目前各市基本建立了一套比较科学的三轮审查机制:第一轮是形式审查,由业务部门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进行审核,并请专门机构对相关专利、成果的真实性进行检索。第二轮是技术审查。一般是根据人才项目的行业分布,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对报名者的项目进行技术评审。苏州、**等市还参照省里做法,专门邀请国家“863计划”专家组参与技术审核。第三轮是综合审查。主要是邀请经济和管理专家对项目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进行经济综合评审。**等市在此环节还邀请引进对象进行面试。经过三轮审查,最终入围的人选项目质量都非常高。最后形成的初步名单,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或市委常委会表决通过。

4、坚持跟踪配套,综合服务引进。在比拼优惠政策吸引人才的同时,各市都十分注重人才引进后的后续工作,着力打好“综合服务牌”。一是强化载体建设。各市都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的有效结合。苏州市依托苏州科技城、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科技城、苏州留学生创业园等25家各级各类创业园以及1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5家分站吸引人才。**市大力建设各种留学生创业园和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市拥有高科技企业孵化器11家,面积40万平方米。镇江市的高科技创业园区建设也在加快进度,规划2010年前建成部级大学科技园,确保每个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建成1-2家科技孵化器。二是搭建发展平台。苏州市成立海归创业创新人才联谊会。无锡市定期举办海归人才创业创新培训班。**市专门安排海归人才创业企业科技经费,积极争取省重大成果转化基金项目资助,今年已有3名对象获得1000万元资助。三是建立挂钩服务制度。无锡市提出“创业之初是保姆,发展之中是助理,成功之后是保安”的理念,市领导定期会办引进人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镇江市建立领军人才服务组制度,由市县两级党政领导挂帅,专人专责,全程服务。**市由市委组织部四名副部长分片担任人才引进项目落户负责人,深入一线进行帮扶推动。

5、坚持协同作战,合力推动引进。为确保领军人才引进工作质量,各市都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并明确由组织部牵头,人事、科技、财政等部门各有分工,共同参与,协作配合。其中组织部门主要负责活动实施的整体统筹和综合协调;人事部门负责紧缺人才目录制定,招聘信息,受理报名材料等;科技部门负责成果评估和创新项目界定,组织专家评审;财政部门负责资金落实、拨付和跟踪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市都纷纷出台一些针对性较强的特色举措。**市、镇江市专门成立领军人才引进工作办公室,由常委、组织部长担任办公室主任,统筹面上工作开展。

二、收获与启示

除镇江于今年8月18日刚启动该项工作外,苏州、无锡、**和南通等市的领军人才引进工程基本上从**年就已经组织实施,虽然时间很短,但领军人才集聚对产业突破的推动作用已经开始显现。无锡市引进的施正荣博士创办了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缔造了无锡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引进的赵善麒博士创办了江苏宏微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电力电子功率模块生产线,将使**众多产业的发展率先摆脱对国外电力电子产品的依赖引进。透过这些地区领军人才引进工作的实践,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三点启示。

启示一:思想解放、观念超前、包容大度是前提。引进领军人才,既要立足产业发展实际,又要有超前意识,敢于无中生有,催生新的产业。产业的发展水平与人才的建设水平常常是互动的关系。一般而言,如果超越产业基础和经济发展阶段,引进的领军人才名气再大、层次再高,也只是空中楼阁。但另一方面,任何一个产业都不是天然存在的,特别是对高科技产业来讲,领军人才常常是产业形成和产业突破的核心推动者,只要具备相应的基础条件,领军人才就能发挥出创造性的价值。而同时,许多发展潜力大、投资回报高的高新技术项目还具有投资周期长、市场风险高的特点,是否敢于资助这样的人才和项目充分反映了一个城市对待人才的胆识与气度。从考察情况看,苏南、苏中各市都体现了宽容失败的气度和勇于助才的决心,纷纷把目光瞄向海内外,抢先对接前沿科技项目,敢于拍板引进高风险人才项目。最近,无锡市委、市政府更是明确表示:三年内“530计划”项目如果创业创新失败,将由财政返还引进人才的80%投资。

启示二:政策支撑、持续配套、科学引导是保障。引进领军人才,既要重金以待,又要走出高待遇的误区,善于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综合配套上。领军人才的成功引进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和起点,项目能否顺利落户、健康发展、形成产业优势才是引进工作的初衷和最终目标。高额资助能够产生有效的激励效应,也彰显政府渴求人才的环境。但如果没有较好的创新创业平台,高新企业就犹如在真空中生存。而初创期的高新企业,又如待哺的婴儿,离开融资环境的支撑,亦难以生存发展。因此,落地人才能否留住、落户项目能否转化、落成企业能否发展壮大,就更加需要载体平台、融资环境、风险投入和政府重大项目资助等后续政策支撑。

启示三:领导重视、部门联手、市县联动是关键。引进领军人才,既要落实责任、加强目标考核,又要优化服务理念,乐于当好人才“帮办”。领军人才引进尽管只是一个专项工作,但又是一项着眼长远、事关区域发展的战略性工作,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市上下统一思想,齐心协力;更需要集成各部门优势,协同推进;还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参与。这就要求尽快组建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相关责任,强化奖惩兑现,加快工作步伐。同时,还要求积极鼓励和科学引导全市上下,用招商引资的精神、用招商引资的劲头、用招商引资的办法,进一步优化人才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把**打造成为“人才创业创新的向往城市”。

三、对策与建议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推动区域发展的原动力。这次苏南、苏中人才工作考察之旅让我们深切感到,时代的发展已将区域竞争的重心由物质资本转向人才资源。**能否抢抓新一轮战略机遇期,在苏北率先实现更大的突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

(一)顺应形势发展,优先抓好领军人才引进工作。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是整个人才建设的引领工程。目前苏北其它四市及周边地区都在着手酝酿相关引才计划。建议市委把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战略位置,抓紧研究工作方案,尽早启动实施**市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进工程,在苏北地区取得先发优势,利用三年时间,每年引进20名左右领军人才,通过资金和其它方面的支持,打造**创业创新的第一方阵,推动全市创业创新的步伐。

(二)科学定位引进重点,梯次优化产业布局。根据我市产业发展实际,对领军人才和项目的引进,不能照搬发达地区的模式,更不能贪高求精,建议进一步明确“差别竞争,特色取胜,错位引进,重点突破”的总体引进思路。从支持的类别来看,由于**既有产业的创新基础比较弱,创新载体建设层次比较低,创新领军人才很难扎根落户,创出成果,因此,应把重点放到创业领军人才上来,适当兼顾创新领军人才。从支持的领域来看,也应突出两个方面:一是对我市六大支柱产业和现有新兴产业的升级发展能够起到引领推动作用的领军人才和项目。二是能够创办新兴产业、对我市现有产业结构调整起到推动作用的领军人才和项目。从支持的层次来看,不能简单追求人才的高知名度和项目的高精尖,主要关注人才和项目在**的高成长性和可带动性。

领军人才个人工作计划篇2

充分利用国内外人才智力资源,积极整合政府部门、创新创业载体、金融机构的各类扶持政策,加大创业支持和服务力度,为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从创新到创业、从科研到产业化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构筑创新、创业、创优的新机制,大力吸引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到创业创新,力争到年引进和培育10名领军人才、10个创新团队。

二、支持领域

重点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三、对象和条件

科技创新团队是科技创新或创业集体,领军人才是创新团队的核心带头人物,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可报名参加选拔。

(一)申报项目获省级科技进步奖或省级科技重大专项(优先主题)立项的;

(二)申报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立项的;

(三)具有海外工作背景,硕士研究生或以上学历、学位,属于某一技术领域国内学术带头人,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在国际或国内领先、有较好市场潜力的科技项目;

(四)具有能够使我县重点产业迅速提升并发展壮大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或国际合作项目。

四、认定办法

(一)成立“县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工作办公室”,在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工作的咨询、联络、接待和受理等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

(二)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应是项目落户在创新创业的科技人员,或每年在工作时间不少于半年的创新团队和创新创业科技人员。

(三)凡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团队和人员需按要求填写创业计划书、项目申报书,提供相关资格、业绩、科研成果等证明材料,提交县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办,县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办全年受理申请。

(四)县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办对申请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在资格认定和项目初审基础上,确定进入评审人选,组织相关专业的科技专家进行项目论证和技术评审,并邀请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及财务、管理等专家和有关领导、企业家进行综合评审,根据技术评审和综合评审结果提出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人选,确定项目扶持资金额度,报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五)经审定的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由县政府发文公布,并与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签订协议书,明确签约双方的权利、义务和相关责任。

五、扶持政策

(一)人才政策的扶持

落户的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享受《县鼓励企业引进和培养人才若干政策规定》(安政发〔2007〕50号),为领军人才提供一套人才公寓,3年内免收租金,其创新团队人员可优先租住人才公寓,并协助做好其家属就业和子女入学等工作。对外国国籍的创新团队人员和领军人才及其家属、子女提供入境及居留便利,并优先帮助办理2—5年多次入境的有效签证。

(二)项目资金的扶持

对于获省级科技进步奖或省级科技重大专项(优先主题)立项并落户本县的,给予50—100万元的项目资金资助;对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立项并落户本县的,给予100—300万元的项目资金资助;对具有海外工作背景,属于某一技术领域国内学术带头人,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在国际或国内领先、有较好市场潜力并落户本县的科技项目;具有能够使我县重点产业迅速提升并发展壮大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或国际合作项目,根据专家评审结果给予50—200万元的项目启动资金资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三)风险投资和金融资金的扶持

根据项目专家评审结果,县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给予不少于项目总投资10—30%的风险投资,并优先推荐科技项目贷款。

(四)对获得省认定的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县政府按1:0.5的资金配套,对获得市认定的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按市《实施“精英计划”意见》的有关政策执行。

六、考核管理

(一)根据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与县政府签订协议的内容进行目标考核、动态管理。

(二)定期通报考核结果。对完成目标的继续给予支持;对工作滞后、业绩一般的,督促其查找原因,及时整改;对整改后仍无起色的,停止资助,并取消相应资格。

(三)建立激励机制,对在科技创新中贡献重大、业绩突出的团队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优先推荐参加县“科学技术贡献奖”、“创新创业”先进个人等评比活动。

七、资金来源

县财政设立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金额为每年300万元,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资助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

领军人才个人工作计划篇3

“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员自述的培训收获、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学员晋升。

(一)提升学员能力与素养

第一届和第二届所有受访学员均表示参加“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收获很大,主要的收获来自于:开阔视野、同行交流、更新理念、提升管理能力等方面。

图1 受访学员对培养计划收获的评价

从学员自述的收获来看,培养计划的实施效果与制度设计的初衷和目标比较吻合。“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设计初衷是加强各层次管理者组织领导能力的培养,加强优秀教师的培养,这样的领军人才需要在专业上更“专”,在眼界和思路上更“宽”,把“专”和“宽”付诸实践,使研修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1]

近60%以上的受访学员认为培养计划有助于开阔眼界,开拓思路,“宽”的目标基本达成;平均30%左右的学员认为培养计划有助于更新理念,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并且切实提升了管理能力,尤其是职业教育改革工作的管理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第二期培训计划特别设计了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视导、品牌特色专业视导和三项管理规范检查等内容,访谈中受训学员对此评价颇高,换个身份参与视导、检查工作,对视导、检查工作的理念、标准与内容有更全面的理解;视导工作更为学员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实践研究机会,以评估的视角近观不同学校的办学实践,对其他学校办学经验与教训的分析更为透彻,获益良多。

此外,培养计划有助于同行交流,校长班学员对于培养计划汇聚省内优秀同行表现出更大的兴趣,认为同行交流获益匪浅。对于已经具备比较丰富实践经验的学员,基于经验和实践的学习更符合他们的需求,而经验分享、同辈交流、专家交流等互动方式更能促进他们的学习。

(二)助推职业教育改革有序开展

培养计划的培训内容与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密切相关。大部分受访学员都肯定了培养过程极大提升了职业教育改革项目管理能力,在这些改革项目中,被提及较多的是信息化建设、教师管理与课程教学改革等。“领军”学员是职业教育改革项目实施的实际管理者和骨干,通过培训增强对改革理念的理解并提升项目管理能力,有助于改革工作的有序开展。

图2 运用到实践中的培训内容

(三)提升受训学员的影响力

参与调研的受训学员中,第一届受训学员普遍获得了职务或职称的晋升,17位校长班受访学员中有11位获得了职务晋升,12位教师班受访学员中有6位获得了职务或职称晋升。

尽管职务、职称晋升与“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之间并非直接相关,但是参与培养计划的学员的职务、职称晋升,会提升学员对职业教育实践的影响力,更好地发挥其对职业教育事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完善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制度建议

不管是受训学员的评价,还是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实际影响及其他方面的积极社会影响,“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都获得了极大的认可。作为职业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举措,有必要不断进行完善,成为一种长效培养制度。事实上,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三期各有重点,在培养方式、内容、管理以及领军人才遴选机制方面一直在进行不断的更新和探索,提升培养实效。

(一)培养机制完善建议

贴近实践、任务导向是培训计划调整的关键词,这样的改变亦获得了学员的普遍认可。通过对三期受训学员的调研,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等方面仍有可以改进的空间。

1.分析学习需求完善培养内容

受访学员对培养内容的建议主要集中在如何使内容贴近职业教育实践,不同受访组别的学员都谈及这一问题。其他的建议还包括介绍世界职业教育先进经验、跨出教育看职业教育等。

图5 受训学员对完善培训内容的建议

学员关于“贴近职业教育实践”的建议主要涉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分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职业教育实践问题;对职业教育发展改革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给予分析和指导;加强内容的针对性,尤其是增加与职业院校管理相关的针对性内容等。

培养内容的选择需要分析两个需求:职业教育实践与改革对领军人才的要求;领军人才成长的需求。

职业教育实践的参与者多元,不同参与者需承担的任务各有不同,贴近职业教育改革实践选择培训内容时还需要深入分析领军人物在其中的角色定位和能力要求,使内容更有针对性。

内容选择与设计需要考虑如何适用于学员的成人学习者特征。通常适用于成人学习者的内容有如下特征:从熟悉的某个点开始学习,然后进入陌生环节;解决实际问题,并根据个人经验处理问题;消除与解决问题没有直接联系的理论;听取别人的行为,并且想知道别人的做法如何应用于自己面对的挑战。[2]因此,培训内容的设计需要体现实用性、实践性、经验性等特征,而且还需要考虑学员现有的经验与知识能力水平。多位受访学员谈及应根据学员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菜单,使内容与学习者更加契合。

2.分析学习特征完善培养方式

几乎所有受访者都对培养方式提出了完善建议,主要集中在加强学员交流和增加优秀院校的驻点考察两个方面。

图6 受训学员对完善培训形式的建议

受访学员对于加强学员间交流的需求最为强烈,接近30%的受访学员都提出了加强交流的建议,这一方面体现出学员有强烈的表达意愿,另一方面还希望能够聆听同样作为优秀代表的同伴经验。有学员提出这种交流机制还应该延续到“后培训”时期,成为一种长效机制。

到境内外优秀职业院校进行考察紧随其后,是学员建议的焦点,学员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浮光掠影的参观访问,他们更希望能够进行驻校观察,甚至担任“影子校长”,近距离、全方位地深入考察优秀职业院校的办学实际。

依托项目进行实战演练、分析典型案例也是学员们比较推崇的培训方式,这个建议在第三期培养计划中已经开始实施,获得了第三届受训学员的认可。

“领军人物”培养计划的学员有丰富的职业教育办学经验,计划的目的是要帮助他们成为职业教育变革实践的领导者和实践专家。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学员,最好的学习方式具备这样的特征:基于经验和实践;参与式学习;强调合作和分享。

基于经验的学习。学员希望在学习中能有机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将它们应用到新的学习体验中去,培训者要帮助学员在解决问题、反思和应用逻辑分析过程中借鉴这些经验,并为学员创造更多的进行反思性学习的机会,以利于学员有效地学习。

参与式学习。要促成学习,应让学员投入到一些任务中,进行练习和完成任务,进而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合作与共享也是处于专家成长阶段的学习者偏爱的学习方式,努力推动一个合作的进程,并支持学员们分享他们的经验,将会大大提升培养效果。

在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之外,还有学员对培训师提出了建议:增加国内外职业教育领域“大师级”专家的比重,这样的专家可以是职业教育研究大家,还可以是办学实践的杰出代表。

(二)完善“后培训”成长机制建议

江苏省教育厅采用“以培代评”的方式培养职业教育领军人才队伍,将荣誉体系与培训体系结合在一起进行制度设计,有利于领军人物的成长与领军作用的发挥。目前制度设计的关注点在遴选机制和培养机制,这两方面经过三期的不断完善已趋于成熟;但是领军人才培养对于职业教育改革事业的价值更在于培训后续的影响,领军人才的培养还需要关注“后培训”效应。

所谓“后培训”成长机制,是指为期两年的培养计划结束后,“领军人才”学员的后续发展机制,这里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如何通过制度环境的设计,使“领军人才”学员真正在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中发挥领军作用。建立周期性的述职与评估机制,如五年左右对“领军人才”领军作用的发挥进行考评;省级职业教育研究与改革项目的设置和申报中突出“领军人才”的作用,以项目为载体引导领军作用的持续影响。

其二,学员后续的学习需求如何及时满足。职业教育改革的环境与要求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领军人才不能领一时之军,他们的学习需求也会持续发生变化。建议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联系平台,一方面可以加强学员集中学习外的交流、不同届别学员之间的交流;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实时搜集学员的后续学习需求,采用专题式培训方式提供及时的培训和指导。

三、立足实践与自主专业发展的模式创新

“对革新技术与职业教育而言,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UNESCO)。教师被看作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变革的核心要素之一,其素质关系着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与改革成效。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坚持出台职校教师、校长的素质提高培养计划,促进专业发展,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持续的人力资本动力。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已初步建立,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符合职业教育教师特色的培养模式。

关于职业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文本和培养方案中反复强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注重实效,围绕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学习理论与研讨问题、总结经验与改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但是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却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计划在创新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实践和参与的强调必将引领未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第一,有效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模式必须立足实践,立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要求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这也是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不断改革的方向,从第二期尝试参与省级改革与视导工作,到第三期实施任务引领,培训效果已证明这是正确的方向。立足实践并非简单的就事论事的业务培训,而是培训主题和内容应来自于实践并力求影响实践,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训对学习者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产生增量影响。这种“增量”可以表现在理清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方法、提高理论分析和反思能力等方面,提升学员自主专业发展能力。

第二,激发学习者动机,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发展”,这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中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非常重视受训学员的参与,效果显著。从培养方式来看,准确分析学员专业发展需求和学习风格,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变灌输式的“被动培训”为主动参与式培训,依托来自职业教育实践的任务和内容,让学员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培训过程中,按需施教,“做中学”,推进计划取得更大成效。

第三,导入多方资源,构建“三元合作”师资培养模式。在主管部门搭建的平台上,实施主体由高等教育机构、产业部门、职业院校共同构成,立足职业教育实践,充分整合三方培养优势,构筑完整培养体系。职前教育阶段,大学教育提供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职业学校提供教学实习培养教学能力,企业提供实习实践提高专业实践能力;职后发展阶段,以职业院校为中心,建立校本专业发展体系,通过大学的继续学习提升理论知识水平,通过定期到企业实践不断提高和更新专业能力。[3]

这一模式不仅仅为“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服务,更是为职业教育教师和管理者队伍的整体发展服务,将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助推器。

【注释】

[1]本刊编辑部.打造职业教育领军人才队伍 促进江苏职教又好又快发展——访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处马斌处长[J].职教通讯,2008(5)

领军人才个人工作计划篇4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把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战略,把创新驱动战略作为核心战略,坚持人才优先发展,优先投入。2010年,省级财政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已达10.6亿元,占省级一般预算收入的3.38%。特别是2007年“双创计划”实施以来,全省各级累计投入50多亿元,资助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5350人,其中“双创计划”资助916名,有176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创业类人才90名,占全国总数的26%,位居全国第一。今年,我省又斥资5亿元,面向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教育、卫生、服务业等领域引进30个左右“创新团队”,三年内给予每个团队300-800万元人才经费资助,1000-3000万元项目经费资助。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今年9月16日,省委书记罗志军同志在《求是》杂志发表《以人才国际化促“两个率先”》的署名文章,向全社会表明,将大力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全面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真正让人才优势成为科学发展的第一优势,人才竞争力成为的第一竞争力。

领军人才个人工作计划篇5

我们一定要把更加宽广的舞台提供给各类人才。目前,*正处在人均GDP从2000美元向3000美元攀升的重要时期,正处在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跨越期,也是各类人才需求最旺盛、最迫切的时期。我们大力实施“工业突破”战略,全面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积极培育电子电气、机械加工、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机械电子、金属加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木材加工、化工塑胶等6个千亿级产业;积极策应沿海开发,大力实施“东向战略”,加快推进以人口集聚为核心的城市化进程,着力打造与沿海开发距离最近、连接最紧、影响最大的现代化中等城市群;着力提高“三大收入”,加快实现“三大愿景”,努力把*农村建设成为江苏最整洁、最现代、最生态的新农村;大力弘扬创业文化,深入推动全民创业,充分激活各类创业主体,进一步营造“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所有的这一切,既需要一大批具有国际领先或国内一流专业水平的战略性人才,能够跟踪甚至超越国际前沿技术、引领产业升级、主导产品结构调整、领衔重大项目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以及其他各类人才的加盟,也必将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带来更多的回报。

领军人才个人工作计划篇6

二、总体目标

从服务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计划用三至五年左右时间在我市培养出20名左右专业素质高、发展潜力大、业绩显著,且在我市有较高知名度的会计领军人才。50名左右专业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实践经验的市会计领军后备人才。

三、组织领导

市财政局成立市会计领军人才建设规划领导组,全面负责选拔培养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会计科,具体负责领军人才建设规划工作。

四、选拔范围条件

(一)选拔范围

各类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人员,中央、省驻各企业、单位,专业从事会计工作、会计事务所执业人员、县级会计管理机构人员,大专院校从事会计理论研究教学人员。

(二)选拔基本条件

1、遵守《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有良好职业道德,诚实守信。

2、具有财经类相关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资格或注册会计师,从事会计工作五年以上。

3、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分析研究能力。

4、英语通过人事部门组织专业职称考试合格。

5、会计领军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五周岁;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周岁,具有高级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资格,年龄可放宽3周岁。

(三)评价使用

通过考试确定为会计领军人才和后备人才将选送至国家会计学院及省内外著名财经类高校、科研院所等培训地点参加专项培训,并择优向财政厅推荐参加省级会计领军人才选拔;择优聘任为会计管理咨询专家、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专家;择优向大型企事业单位、组织人事部门以及知名企业等用人单位推荐使用;优先向省及国家有关部门推荐申请科研课题;树立一批会计领军人才的先进典型,以提高其社会地位、影响力和感召力。

会计领军人才负有宣传会计法律法规,完善本单位会计政策,带领本单位会计人员学习会计理论、创新会计理念、发挥会计职能,管理促进本地区会计学术交流,推动本地区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义务和责任。

五、选拔程序

1、个人申请,如实填写《市会计领军人才申请表》(见附件),附近期1寸免冠彩照2张,学历证书复印件、资格证书、复印件、有关论文资料、外语能力证明。

2、资格审核

中央省属单位,由所在单位负责审核,由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市直单位由主管局负责审核签字并盖章,县区由属地财政局会计科(股)负责审核,并加盖公章。

3、选拔方式以推荐考试考核相结合方式进行,选拔考试采用笔试方式进行,考试内容范围以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中级实务教材为依据。

六、培养措施

按照“因材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实行集中培训与在职学习相结合。培训主要依托高等院校,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讲相结合方式,通过建立学习、研究、实践、交流平台,全面培养和提升培训对象综合素质。

培训内容包括:会计职业道德素养、专业会计理论知识,国内外典型会计案例、会计综合能力框架构建、会计改革发展前沿问题、会计国际化趋同探讨、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等相关会计理论与实践知识。

七、培训经费

领军人才个人工作计划篇7

年中,无锡市委出台了《关于深化“530”计划,建设“东方硅谷”的意见》、《关于推进“东方硅谷”建设的意见》。

过去几年,无锡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取得显著成效。2010年,无锡研究与开发投入首度跃上百亿元高点,占GDP比重超过2.3%。按照国际惯例,R&D投入强度达到2%是进入“创新驱动期”的标志之一。依此标准,当年无锡已经进入“创新活跃期”。

2011年,无锡市提出建设“东方硅谷”的构想。9月,2011“千人计划”太湖(无锡)峰会上,国家“千人计划”五百余名专家汇集,“东方硅谷”为世人熟知。

如今,无锡市再次出手,大踏步推进“东方硅谷”建设。

“东方硅谷”的源起

大约5年前,科技创新对于无锡来说还是个待破之题。“十一五”期末,无锡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5%,虽然走在全国前列,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

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日、英等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达到了50%以上,目前,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左右,美、日则高达80%以上。

改变发生在2006年。这一年,无锡市在全国率先推出吸引海外留学归国领军人才的“530”计划,即5年内引进30名海外留学归国领军型创业人才。这成为无锡市人才战的第一枪。

对于“530”计划,媒体多有报道。无锡市雄厚的财力,使其引才计划颇具豪气。通过给予创业者创业资金、创业场地、安家费用等多方面的扶持,无锡市迅速吸引了一大批极具实力的海归创业领军人物。

从2006年到2011年底,这座湖畔城市已经吸引了1631家“530”企业注册落地,总注册资本50.4亿元,团队货币30.7亿元,带动引进硕士以上学历的团队成员4552人,企业集聚本科学历人才6620人。全市累计有36名人才入选“千人计划”,46名外省市人选“千人计划”专家来无锡科技创业。

目前,已有687家“530”企业产生销售,58家企业年销售超千万元、4家企业年销售超亿元。围绕部分“30”企业建起的新兴产业链与产业园区在无锡已渐成规模。

据统计,“530”企业列入无锡市重点发展新兴产业的项目占90%以上。“530”计划的成功实施,不仅在于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和高新技术项目,其深层次意义在于这些高层次人才携带的科技项目具有前沿先导性,项目落户后能起到对新兴产业的引领带动效应。分析人士认为,“530”计划的实施成为城市迈入创新活跃期的重要抓手。

高层次人才的加速集聚,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和光伏产业规模全国第一,液晶产业和工业设计产业规模全国第三,风能产业规模和原创动漫产量全国第四,物联网研发应用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2011年底,在“530”计划诞生5年后,无锡市提出建设“东方硅谷”的构想,即通过深化实施“530”计划,大力引进国际国内顶尖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中介服务领军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社会事业领军人才,并充分汇聚海内外优秀大学毕业生,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黄莉新在全市建设“东方硅谷”动员大会上指出,要积极推动人才、科技、产业的有机结合,健全用好用活人才的政策,建立适宜创新创业的机制,营造催生新兴产业的环境,完善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举措,更好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推动无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东方硅谷”的建设,正是这一指导思想下的探索实践。

产业升级之道

作为一座在机械、冶金、电子、纺织等方面都有雄厚产业基础的工商业名城,无锡拥有江苏省最多的中国500强企业。放眼全国,无锡市位居所有城市中第七位。而且,相比依靠大批国有企业排在前列的几座城市,无锡市的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相当多。这些,都成为无锡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良好基础。

如今,在物联网、新能源等多个领域,无锡已经领全国之先。在新兴产业方面,无锡全力打造物联网、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微电子、软件与服务外包五个世界级的特色产业基地,新材料与新型显示、生物、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三个部级特色产业基地,重点发展25个特色产业园区。

“东方硅谷”的建设,力图将无锡眼前的优势进一步扩大。

为了更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速度,无锡市推出了极具力度的产业扶持政策。

一方面,无锡市设立100亿元规模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引导资金,每年投入20亿元左右,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引进新兴产业重大项目,支持优势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扶持产业龙头企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以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由无锡制造向无锡创造转变。

另一方面,对于科技领军人才创办的企业,政府通过政府采购等实际行动予以支持。

无锡市支持科技领军人才创办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品纳入省、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目录,采用各种方式加大政府采购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无锡通过将此举措制度化给予创业者更大保障。无锡建立了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产品政府定购制度,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机关、事业单位,对列入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产品,按相关规定优先采购使用。支持科技领军人才创办企业承接政府立项的重大工程,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东方硅谷”的人才观

2011年12月17日,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李源潮在会上指出,要大力宣传和普及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人才是科学发第一资源,人才工作要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服务。

事实上,无锡市近年来科技创新的进步,其根本都在于人才政策的成功。而在推动建设“东方硅谷”的过程中,无锡市亦多次强调:建设“东方硅谷”,就是贯彻科学人才观,从根本上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领军人才个人工作计划篇8

一、引言

当前,军队院校围绕部队战斗力生成探索院校优秀军事指挥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军校本科学员领导能力主要依靠学校的培养,目前军校对于本科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的培养并不到位。很多军校毕业生走上第一任职岗位后,不能很快进入角色,工作难以展开。很多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科研能力都很优秀的学员到了基层部队之后这些能力都很难发挥作用。2010年6月,教育部《关于批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高校的通知》,揭开了我国工程教育历史的新篇章。在军事指挥人才培养领域,军队院校适时提出开办“卓越指挥人才创新拓展班”。

在军队领导管理能力研究方面,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孙子兵法》就论述到领导管理能力的问题。“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将领导管理能力概括为体力、智力、道德、行为、管理等诸多要素的集合体。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研究员徐喜全、康治中将军校学员领导管理能力总结为四方面:自我教育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领导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上述研究多局限于军校本身,对于现阶段军校学员初到基层工作岗位难以迅速展开工作这一现状的分析并不深入。并且这些研究得出的领导管理能力组成成分,并未与军校学员基层工作第一任职所切实需要的领导能力建立密切联系。因此,探索卓越指挥人才的领导力模型,可以为军校卓越指挥人才领导力培养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标准,毕业后将能更好地融入基层,发挥其用武之地。

二、卓越指挥人才领导力影响因素初始指标的构建

(一)理论依据

1973年,麦克利兰提出了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冰山模型按照冰山的特点将人的素质分为冰山之上的能看到的素质和冰山之下看不到的素质。冰山之上的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等,这些素质比较容易测量和后期培养,冰山之下的素质包括性格、价值观和社会动机等,这些素质不容易考核和测量。冰山模型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的应用是在美国对外交官的选拔上,由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麦克利兰认为,通过对优秀绩效者的访谈,找出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就可以构成素质模型。

(二)实践经验

1. 卓越工程师计划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工程领导力研究最为发达的国家,许多高校的工程领导力发展计划都已经有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其毕业生也有很多已经成为工业界和产业界的领导型人才。

美国的“培养2020年的工程师”计划的制定小组于2004底发表了《2020的工程师:新世纪工程的愿景》,其中就对工程师的领导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培养2020年的工程师”计划的制定小组于2005年又发表了《培养2020的工程师:为新世纪变革工程教育》,该篇文章在2004年《愿景报告》的基础之上,列举出了现代工程师所应该具备的各项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麻省理工学院(MIT)作为美国最顶尖的理工类院校,在卓越工程师计划方面开始了新的改革,2007年开始实施的Gordon工程领导力计划是其中之一。该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培养工程发明、创新和实践(Engineering invention,innovation and implementation,EIII)的领袖,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最终增强美国工程领域的国家实力。

2. 西点军校学员领导力构成要素分析

西点军校从以下12个方面对学员进行领导能力的培养和评估:职业动机;军人举止;团队精神;影响他人;关心他人;组织能力;委派能力;监督能力;培养下级;决策能力;表达能力;职业道德。这些培养方向上的素质要求适用于学员在所有三个培养项目(文化、军事、体育)中的活动。

(三)初始指标的确定

基于冰山模型对素质的分析,并根据美国高校卓越工程师计划以及西点军校领导力培养的12个维度,论文构建的卓越指挥人才领导力影响因素的初始指标见下表所示,该表包括影响卓越指挥人才领导力形成的12个指标。

三、基于因子分析的卓越指挥人才领导管理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初始指标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共包括12个题项,以学校机关参谋、本科生学员队队干部和领导学管理专家作为调查对象。本问卷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非常不重要,不重要,无法确定,重要,非常重要),1分是非常不重要,5分是非常重要。使用SPSS16.0采用主成分法――正交旋转对12个题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一)KMO与巴特利球形检验

根据KMO检验与巴特利球形检验结果,得到KMO值为0.815,巴特利球形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是0.000。根据学者Kaiser的观点,如果KMO的值低于0.5,就不适宜做因子分析,进行因子分析的普通准则至少在0.6以上。本研究的KMO为0.815,表示变量间具有共同因子存在,适合做因子分析。

(二)因子提取

一般来说,如果所选取的共同因子累积解释变异量能在60%以上就表示共同因子是具有代表性的,是可靠的。各因子的特征值及百分比见表2所示,因子负荷及各指标的从属关系见表3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本研究选取的三个因子能够解释的方差变异量为61.324%,达到了规定值,说明这三个因子能够解释初始的12个指标。

根据每个因素所包含题目的含义并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对各因子分别进行命名。 第一个因子反应的人的关系处理能力,具体包括沟通协调能力、合作意识、人际交往和影响他人能力;第二个因子反应的是人的任务处理能力,具体包括执行力、学习能力、统筹规划能力以及决策能力等;第三个因子反应的是人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包括自制力、抗压能力、情绪调控能力等。

四、结语

论文得到影响卓越指挥人才领导力的关键因子包括关系处理能力、任务处理能力和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因此,军队院校应该构建以领导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譬如“团体领导”、“组织行为与个人行为”和“领导艺术”等课程,通过课内教学, 帮助学员掌握管理和领导部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以知行统一为目的建立完整的领导力实践培养体系,并以影响因素为测评重点建立学员领导管理能力测试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我们得到了影响领导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关系处理能力、任务处理能力和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可以综合采用心理测评、行为测试、无领导小组讨论以及情景模拟等方法对卓越军事指挥人才,不仅对冰山之上的能力进行测评,重点对冰山之下的能力进行测评。

参考文献:

[1]樊立萍.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27).

[2]顾嘉.构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实施保障体系[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02).

[3]李源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卓越军事指挥人才培养的启示[J].新课程研究,2013(02).

[4]徐喜全,康治中.谈军队院校学员领导能力的培养[J].政工学刊,2006(06).

[5]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of 2020: Visions of Engineering in the New Century”,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4.

[6]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Educating the Engineer of 2020: Adapt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to the New Century”,Washington DC: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5.

领军人才个人工作计划篇9

高级会计人才是广东省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对培训班的组织举办作出重要批示并亲自审定培训工作方案。广东省财政厅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企业内部制约基本规范与实务案例浅析浅析”等重点、难点、热点不足,于去年底举办了为期10天的广东省高级会计人才培训班。

西部地区在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方面也同样不甘落后。在偏远的新疆,从启动高级会计人才培养以来,共选拔培养高级会计人才2期64人,结业32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迄今已选拔企业一期、企业二期、行政事业一期、注册会计师一期共185名高层次会计人才进行培养,培养效果显著。

重庆市现有高级会计师1800人,“到2020年,重庆市将培养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较高、富于创新的会计人才队伍,会计人才发展水平在西部和长江上游地区领先,达到东部沿海发达省市水平。”重庆市财政局会计处处长左良伦表示,《重庆市会计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于近日印发。

两年、两期培训班、92名学员,勾勒出内蒙古自治区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的进程,却远远无法囊括其中的涵义。“内蒙古大学EMBA会计领军人才方向班,是全国首个会计领军人才与高端商科教育的整合型创新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总会计师赵兵表示。“将EMBA与人才领军培养相结合,对我们全区会计人才的吸引力更大。”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会计处处长王栓柱说。

领军人才个人工作计划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16-01

1以任职需求为牵引,把领导才能和政治素养放在首位

1.1注重领导才能教育,培养未来的领导人。

注重学员领导素质的培养,是外军院校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把学员的军事领导素质作为现代军官的必备品质,其目标就在于培养未来的领导人。西点军校在其教学计划中明确指出"西点学员在校期间所经历的一切事情,目的都在于培养领导者的品质",每一个学员都是一位未来的领导者。正如西点官员们所说:"他们是在培养未来的将军,而不是少尉"。为此,西点制定了领导能力培养计划,把领导素质的培养作为学员整个成长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融日常军事生活与军事领导能力培养于一体。

1.2重视精神教育,注重学员精神素质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军事职业是一项工具型职业,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不是为其自身而存在,也不是靠其自身而存在,而是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存在。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确保自己在现代战争中打得赢,外军院校都十分重视精神教育,注重军事人才的精神素质与道德品质培养,培养学员的精神承受力和果断性、带有理性的勇气和正直以及责任心,教育、训练、激励学员为国家和民族服务的献身精神。西点军校公开承认,它负有在思想和行为上促进其学员道德发展的深刻而持久的义务,教育、训练和培养学员,使每一个毕业生具有为责任荣誉、国家献身的价值观和品质,是西点使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把学员的品质培养纳入到文化教育、军事教育和体育教育三项互补的综合发展计划之中,并"在所有这些活动(指文化教育、军事教育和体育教育)中,贯穿着强调关心每一个学员从人校到毕业后的积极的道德养成。"

2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着眼厚基础重创新

2.1注重基础教育,培养学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适应新军事的发展要求以及知识的发展趋势,外军院校普遍注重基础教育,要求学员掌握各门学科中最基本的、最精华的知识和技能,养成并发展其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态度,为其奠定一生发展的基础,使其今后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可以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找到现成的起点。譬如,西点的官员们就曾宣称,西点军校的目标就是"奠定军官们一生事业的教育基础。""在任何情况下,基础教育总是放在首位,以求得长期的发展,而不是短期的、狭窄和职业性技能方面的发展。"在1990-199年度教学计划中,西点军校的总体教育目标在智力开发计划中被阐述为"保证西点毕业生面对技术、社会、政治与经济的不断变化和不确定的因素,能做出预期而有效的预测与反应。"这一持之以恒的教育理念,从其课程设置上即可窥见一斑。

2.2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为应对现代战争瞬息万变和错综复杂的种种局面,未来的新型军事人才应当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在这方面的培养中,西点军校无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西点军校在其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军事职业发展方针中指出,"西点军校毕业生的三大特征是:坚强的性格、旺盛的创造精神以及对于人类的了解。"西点军校在《为了西点的第三世纪》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培养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和求知精神"。在1998-199年度的文化教育计划目标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和行动。这一目标是最重要的,是任何完善的教育计划的最终重点。"鼓励批判性思维和精神勇气,以激励学员,拓展其潜力范围,是西点的重要责任。为了培养学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西点普遍采用小班授课课堂讲授时间短,讨论问题的时间长,通过自学讨论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能力。

2.3注重科学教育,培养学员的科学技术素质。

在军事高技术化特别是信息化战争到来的信息时代,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关键,军事人才的科技素质愈来愈重要。外军院校十分重视学员科学技术素质的培养。譬如,西点军校取消了原先的分轨式课程,将人文――公共事务轨和数学――科学――工程轨重新划分为七大学科领域,即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核工程和系统工程,全是理工性学科,重视学员科学技术素质的培养,凸显技术理性,这是对当前军事高技术化的一个反应,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发展趋势。美国海军军官学校同样有这一倾向,学员在四年的学习中,50%的时间被安排用于学习自然科学与工程学课程。俄军也认识到初级指挥军官的科技素质的重要性,着力增加数学、物理、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方面的教学提高初级指挥军官对科学技术和现代战争的适应能力。日本防卫大学在教育训练中强调必须以科技教育为重点,理工科学员在校期间各种课程的安排共有175-177教学周,其中基础及专业科技文化课程136-138周,约占77%;文科学员各种课程的安排共有158教学周,其中基础及专业科技文化课程146周,约占79%。

3发扬人文关怀,注重文化熏陶

3.1注重环境教育,营造文化熏陶氛围。

外军院校十分重视环境教育的作用,把环境因素纳入到整个教育计划中,努力形成"立体教育结构"。西点军校就特别注重环境因素的影响,明确指出"西点军校的责任就是提供一种环境",让学员在精心安排的特别环境中相对快速地去熟悉和养成种种思维和行为习惯,去磨练他们的特别性格和意志。

3.2注重引导教育,对学员进行全程学习、生活指导。

设立专门的咨询机构或咨询顾问对学员进行指导,帮助学员克服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障碍,是外军院校军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空军军官学校设立了学员咨询与领导才能发展中心,帮助学员处理学习问题、压力问题、适应大学与军队生活问题以及自尊心方面的问题等。美国海军军官学校也十分注重对学员进行学业指导,其学业指导分两步:一年级暑期,学校会给每一位学员委派一位军职或文职教官做顾问,每位新生都可得到学术咨询,包括学年开始前的基本学习方法咨询,指导咨询在4年时间里不间断,正如博耶报告所说,"从效益的角度出发,这种辅导关系要尽早确立,而且只要有可能,就应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经历"。

参考文献

领军人才个人工作计划篇11

力的载体 推动和引领该领域的发展

科技人才是我国特有的概念,国际上应属于科技人力资源,是一种广义的包括科学研究人才、工程技术人才、研发(R&D)人员、科技管理人才等科技人才统计概念。研发人员是指那些从事研发工作以及为研发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国外诸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欧盟统计局等关于研发人员的定义,已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权威机构的认可。科技领军人才是把握时展前沿、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的基础,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和国际国内竞争地位具有关键性作用。“领军人才”的称谓源于军事用语,是指能带领大部队集团作战的将帅。科技领军人才是科技创新高端人才的重要代表。

研究分析和揭示科技领军人才的成长规律,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快高素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遵循依据和必然要求。科技领军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城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科技领军人才是自主创新能力的载体。研究找出科技领军人才成长发展的特殊规律,就是要揭示科技领军人才成长发展过程中内外诸因素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及其基本特征。通过人才素质能力开发优化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并得到社会承认而成为杰出人才。

科技领军人才培养目标的构成一般包括素质目标、智力目标、能力目标和绩效目标等构成内容。其中,素质目标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有事业心、进取心、责任心、道德心、坚韧性、协作性、诚实性和开拓性等。智力目标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判断力、外语水平及自学能力等。能力目标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科研定向能力、独创能力、表达能力、获取信息及加工能力、科技鉴别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组织能力和服务能力等。绩效目标主要包括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工作成果包括科技成果、发明专利、论文论著、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等。

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围绕培养目标,坚持理论培养与实用锻炼相结合、坚持用好现有人才与储备未来人才相结合,通过承担创新项目、加强团队建设、组织研修交流、搭建培育平台、开展社会实践等培养方式,以提升国际视野、前瞻思维、驾驭能力、管理能力、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等方面综合素质,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优化知识结构、拓展管理视野、更新经营观念、培养协调和开拓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坚持政府引导、单位为主、个人自愿的联合培养机制,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和领军人才的主体作用。

科技领军人才培养管理遵循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和领军人才培养需求,以目标为导向、以激励为核心、以考核为手段,以制度为保障,构建人才成长通道,助力服务科技领军人才梯队能力建设。加强我市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资助和考核管理。

一是要在完善认定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强化市科技领军人才及科技创新团队目标责任制,培养资助项目可根据培训方式的侧重点细分为创新研发类、研修培训类和学术交流类等不同类别,以便优化资助项目任务合同书的管理。二是要制定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实行高端引领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支持已成名的显才与培养青年潜才相结合,事业支持与服务环境营造相结合,并建立持续动态的跟踪评价使用、量化考核体系及退出淘汰等管理制度。领军人才所在单位结合培养周期和领军人才实际,制定年度和终期培养计划并按计划抓好各项培养措施的落实及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负责本单位领军人才的使用、保障和日常管理。三是要建立科学实用操作性强的人才培育计划考核办法,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践的考核原则,主要考核项目任务合同书实施情况,分别对人才培育、科研成果、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进展情况进行考核。人才培育,主要考核获得的学术荣誉、团队成员培养及职称晋升、入选学术组织及任职、创新平台建设及任职、学科建设及任职情况;科研成果主要考核科研论文、科技专著、鉴定成果、获奖项目、获取知识产权、承担课题、技术转让、学术交流情况;经济社会效益主要包括直接效益、间接效益以及开展产学研、促进产业发展及提升社会影响等社会效益。考核重点主要是其持续创新能力与集成能力、贡献业绩、领衔作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行业或领域科技创新的影响程度等内容以及科研诚信、职业道德、领导才能的考量。考核形式分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两次进行。培养周期一般为二至三年,承担部级重大课题的,可根据项目周期适当延长。年度考核或中期评估由领军人才所在单位按培养计划组织实施,并将考核结果报行业主管部门或所在地科技管理部门。终期考核工作由主管部门或县市区科技部门负责。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自我总结、专家评定、定量计分等形式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确定考核等级。考核等级一般分为优秀、良好和不合格三个等级。考核结果为优秀等级的,予以表彰并进入下一轮人才培育计划,对做出重大贡献、业绩突出的领军人才及其团队,给予更大支持。考核结果较差、不合格的由所在单位督促其查找原因,及时整改。不适合作为领军人才继续培养或连续一年以上出国、调离本科研岗位或其他特殊原因,致使获资助者无法继续进行研究工作发挥领衔作用的,其所在单位应及时向市科技管理部门提出中止资助报告,或由所在县市区科技部门提出调整意见,经市审核后报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核准撤销其资助,取消其科技领军人才称号。

科技领军人才是在各专业中精通业务,熟悉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的高端人才,他们在专业水平上是专业领域内公认的突出贡献的专家,具有优化的智能结构体系;有良好的组织协调沟通和科研管理能力,有良好的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具有敢于创新、勇往直前的胆识魄力,能够提升国际视野、前瞻思维、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带领创新团队不断取得创新突破,推动和引领该领域的发展,从而成为一个团队的核心和灵魂,这就是领军人才与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差别之处。同时也是科技领军人才魅力的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中国科学院《2011高技术发展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

[3]叶忠海,裘克人著.中国人才学研究新进展[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4]李建国著.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编《2010年河北人才发展报告》.河北省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

[5]石家庄市《2010年统计年鉴》.

[6]杜谦,宋卫国.科技人才定义及相关统计问题[J].中国科技论坛,2004(5).

[7]丁晓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江苏省教育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8]林健.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

[9]王斌.重庆市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战略[D].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0年7月27日.

领军人才个人工作计划篇12

“*千人计划”,要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和高科技产业城的总体战略目标,以重点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新传感网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为目标导向,以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为重要内容,重点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并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和紧缺的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主要目标为“一二三四五”,即:从2009年开始,用5年时间,从海外重点引进100名以上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引进200名以上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从国内引进300名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400名以上*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集聚一批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培育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创办企业的销售总收入达500亿元以上。力争到2020年,把*建成集聚高层次人才、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端服务业、具有高品质人居环境的科技之城、幸福之都。

二、*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主要对象

(一)海外留学归国(来澄)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

1、初创式企业引进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即“530”计划引进人才)。指在海外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年龄原则上在55周岁以下,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1)取得硕士学位,且学成后在海外工作五年以上(取得博士学位,且学成后在海外工作3年以上),在国际某一学科、技术领域内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拥有市场开发前景广阔、高技术含量科研成果的领军人才;

(2)在国外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且其技术成果国际先进,能够填补国内空白、具有市场潜力并能进行产业化生产,熟悉相关产业领域和国际规则的领军人才;

(3)在引领我市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高档纺织等支柱产业和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传感网、生物医药、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中的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自带资金不低于政府给予的创业启动资金)、带团队来澄创业的领军人才。

2、嫁接式企业引进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指由本地现有各类企业引进的,携有产品核心技术和国际先进科研成果,受聘担任引进项目的负责人及以上职务,并符合初创式企业引进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条件的海外留学归国(来澄)高层次人才。

(二)海外留学归国(来澄)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

指已设立独立研发中心的本地各类企业及科研机构,引进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年龄原则上在55周岁以下,受聘担任科研项目负责人及以上职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1、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副教授以上职务的专家学者;

2、在国际知名企业担任中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

3、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其技术成果国际先进、能够填补国内空白、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三)国内高层次人才

指在国内取得硕士及以上学历,年龄原则上在55周岁以下,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3、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部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博士生导师,有创业创新业绩的教授或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4、地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5、掌握高精尖技术或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且有较好市场潜力的实用人才;

6、获得硕士以上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本市社会经济发展急需人才。

三、*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支持政策

(一)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享受的优惠政策

1、初创式企业引进海外留学归国(来澄)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享受的政策:

(1)综合评审意见被无锡市评为A、B、C类项目,由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分别给予创业领军型人才120万、80万元、6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自企业产生销售三年内,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50%返还企业,提供不少于300平方米工作场所和不少于100平方米住房公寓,三年内免收租金。

(2)从事科技开发项目的,根据其项目的投资需求,市风险投资基金按无锡市有关“530”政策要求,在论证的基础上给予一定额度的投入,其中:A类项目不低于300万元,B类、C类项目不低于150万元。

(3)对具有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生产过程中流动资金不足的,A类项目可给予不低于300万元的资金担保,B类、C类项目给予一定额度的资金担保。

(4)以技术成果入股投资的,经评估,其技术成果可按注册资本不少于30%作价入股。

(5)如在本市安家的,由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按实际购房价格的50%给予安家费补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不同时享受100平方米的公寓住房待遇)。

2、嫁接式企业引进海外留学归国(来澄)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如在本市安家并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经市有关部门评审、确定,给予领军型创业人才100万元安家费,由政府和引进企业各分担50%。以技术成果入股投资的,经评估,其技术成果可按注册资本不少于30%作价入股。

3、海外留学归国(来澄)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如在本市安家并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经市有关部门评审、确定,给予领军型创新人才100万元安家费,由政府和引进企业(研发机构)各分担50%。

4、海外留学归国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携团队来澄创新创业的,其团队核心成员与企业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且每年在澄工作不少于6个月,由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给予博士5万元、硕士3万元的租房补贴。

5、鼓励海外留学归国(来澄)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做大做强创业企业,扩大“后530计划”的培育范围,企业所建研发机构,被评为省级以上研发机构的由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给予100万元资助;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分中心,建成后经考核成果明显的,给予相应资助;企业引进风险资金或创业投资资金,市创业投资公司可按30%~50%匹配入股;企业符合要求并进入科技企业加速器的,给予1~2年的租金优惠;科技计划资金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创办的企业。

6、加大政府及社会资金投入,大力发展科技创业担保公司,发挥1亿元市创业投资资金、5亿元*光大创投基金和金阳担保公司的引导作用,加强风险投资机构、创业担保再担保机构、技术交易市场等建设,加大对市风险投资基金的投入,建立健全天使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体系和科技企业资本市场的“绿色通道”,为创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7、建立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创办企业专项贷款服务和信贷专管员制度,建立“银行+担保+额外风险补偿机制”的贷款合作模式,拓展知识产权抵押等融资渠道,落实*农村商业银行等定点银行,依据其知识产权的评定价值,按50万、100万、200万元三个等级提供专项贷款,为创业企业迅速壮大提供资金支撑。

嫁接式企业引进海外留学归国(来澄)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和海外留学归国(来澄)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不重复享受安家费政策。

(二)引进国内高层次人才享受的优惠政策

1、国内高层次人才参加无锡市“530”项目评审并列入的,可享受“530”计划相应政策,其团队核心成员与企业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且每年在澄工作不少于6个月,由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给予博士5万元、硕士3万元的租房补贴。

2、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本市安家并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由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按照用人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一次性实际支付安家费用的50%向用人单位提供经费资助,最高不超过120万元。

3、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本市安家并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由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按照用人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一次性实际支付安家费用的50%向用人单位提供经费资助,最高不超过80万元。

4、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部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博士生导师,有创业创新业绩的教授或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在本市安家并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由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按照用人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一次性实际支付安家费用的50%向用人单位提供经费资助,最高不超过60万元。

5、进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博士后由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给予每人5万元的资助经费。其研发的项目如获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经费资助的,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按1:1的比例给予匹配。对出站后在本市安家并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博士后,由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按照用人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一次性实际支付安家费用的50%向用人单位提供经费资助,最高不超过20万元。

6、地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获得博士学位的本市社会经济发展急需人才,在本市安家并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由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按照用人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一次性实际支付安家费用的50%向用人单位提供经费资助,最高不超过10万元。

7、掌握高精尖技术或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且有一定市场潜力的实用人才,以及获得硕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本市社会经济发展急需人才,在本市安家并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由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按照用人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一次性实际支付安家费用的50%向用人单位提供经费资助,最高不超过2万元。

8、对各类高层次人才实施津贴制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每人每月发给津贴3000元;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每人每年发给津贴8000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部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博士生导师,有创业创新业绩的教授或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每人每年发给津贴5000元,由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列支。

安家费、租房补贴等在用人单位已经为引进人才先行支付的情况下给予补助,每年支付20%。落户在开发区、临港新城的高层次人才所享受的各类奖励、补贴等由市财政和所在地财政各半承担。同类补贴、优惠不重复享受,享受标准就高执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夫妻双方同属引进对象的,安家费、租房补贴按一方享受。

四、*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载体建设

(一)拓展引才载体。以无锡市“530”创业服务网、“无锡千人计划”网站和*产学研战略联盟“千人计划”服务平台、*国际人才市场服务平台为依托,实现海外引才网上申报、常年受理、分类招聘。每年独立组团赴海外开展“招才引智”活动,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海外招才活动,推介引才政策,广揽海外创新创业人才。聘请若干名驻外使领馆的科技参赞作为海外引才顾问,在海外留学生团体、华人华侨社团中设立10家“海外引才工作站”,加强海外引才宣传,完善海外引才网络,畅通海外引才渠道,举办“海外百名博士*行”等活动,扩大海外引才的影响力。大力鼓励和引导现有各类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大引进新材料、新能源、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海外高层次人才力度。

(二)夯实用才载体。围绕提高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项目的入驻率、存活率和成功率,高标准建设一批人性化、国际化、智能化的科技创新创业创意载体,加快推进高新技术创业园、百桥生物孵化园、软件园、文化创意园、国际创意港、科技企业加速器、新材料产业园、风电科技园、新传感网产业集聚区等载体、园区建设,到2010年全市建成“三创”载体210万平方米。更好地承接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使“三创”载体成为人才特惠区、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市人力资源大厦、“530”人才大厦等平台,集中资源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工作,

(三)强化支撑载体。深化*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以与浙江大学市校合作为龙头,全面推进政产学研合作。鼓励和支持合作院校已进入国家“千人计划”的专家学者与*企业开展合作,推荐海外留学归国(来澄)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领军型创新人才到合作院校担任客座教授,引导合作院校的重点实验室向我市引进的海内外领军型人才开放。加快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每年新增30家“三站两中心”。5年内培育300家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示范企业。

(四)建设生活载体。通过政企合作、土地出让等多种方式加快人才公寓建设,力争全市新增一批人才公寓,并在我市高层次人才集聚区投资兴建一批适应高层次人才特殊需求的生活、就业、娱乐等公共设施。

五、*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服务体系

(一)人才人事服务。以*市人才服务中心和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市场为依托,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服务网络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功能、拓展服务范围和服务领域,重点在项目申报、政策咨询、人才招聘、猎头服务、薪酬设计、财务审计派遣、法律咨询服务、委托受理工商税务登记、国内驾照办理、护照签证延期、子女入学入托等各方面提供综合。每年编制《*市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为海外留学归国(来澄)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创办的企业提供引才导向和招聘指南,组织企业赴高校举办人才专场招聘会,建立海外留学归国(来澄)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创办的企业毕业生实训基地,每年向有条件的企业派遣应届高校优秀毕业生进行实习锻炼。由公安、教育、人事等部门在护照签证、驾驶执照办理、子女上学以及家属就业等方面给予各类高层次人才有效服务。

(二)项目促进服务。以*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市信息网络中心为依托,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项目促进服务网络建设,建立相关数据库,重点在项目形式初审、知识产权认定、技术评审、综合评审、项目设计、落户洽谈、项目签约、公司注册等方面提供指导服务。由工商、税务等部门在企业办理资金投入、工商税务登记等方面实行“一站式”办公,提供“一条龙”服务。开放*市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完成“一站式”网络门户建设,为高层次人才及其创办企业提供中外专利信息数据库检索、行业数据库和知识产权网上交易服务。完成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分中心用户登陆网页建设,为高层次人才和创办企业提供科技信息服务资源,鼓励并重点支持海外留学归国(来澄)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创办企业申请专利,形成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专利保护,加大对高层次人才、企业专利申请的资助力度,重点扶持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并能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和密集知识产权的优质项目,重点支持一批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骨干企业的发展,引导各种市场资源优先给予扶持。

(三)创新指导服务。建立*市高层次人才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组建由*现有企业负责人、经济服务部门负责人、金融、创投、财务、审计、法律等专业人士组成的*创业导师团,5年内聘请创业导师300名。以企业家创业导师为主体,加快推进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与现有大企业集团在投融资、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的全方位合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市人才、技术、资本对接交流平台。进一步发挥*市高层次人才联谊会作用,更好地凝聚高层次人才,激发高层次人才群体活力。每年分批次组织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创业团队核心人员,开展创业指导培训和企业经营管理等业务培训。

(四)市场开拓服务。建立*市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电子商务和产品销售平台,制定并提供统一的企业产品群样本、行业集团介绍、企业形象策划、招投标策划等综合性的服务。引进一批市场咨询中介机构,及时提供市场信息,拓展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营销渠道。对于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企业产品,可优先参与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组织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参加“广交会”、“高交会”、“华交会”,在无锡“太湖博览会”、“工业设计博览会”、“秋交会”,设立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产品专场(专柜),帮助企业推介产品,开拓市场。

六、*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和专项办公室(简称“*千人计划”工作小组和专项办公室),具体负责“*千人计划”的统筹协调工作,督促、指导开发区、临港新城、*市人才服务中心、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市场等机构具体承担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项目评审、落户、服务等工作,统筹推进*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二)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规模,开发区、临港新城、乡镇(街道)等要设立相应的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全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总额达2亿元,其中市级1亿元,用于扶持各类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市风险投资基金对“530”项目的投入每年市财政予以追加。鼓励用人单位加大对高层次人才投入,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科研、项目经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