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艺术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2-02 10:42:17

包裹艺术论文

包裹艺术论文篇1

1 前言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的色釉料,陶瓷包裹色料因其优越的高温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耐温性和环保性能等,受到研究人员和生产厂家的高度重视,并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包裹色料主要用于日用瓷、工艺美术瓷、卫生瓷和建筑瓷等。按其装饰方式可分为釉上彩、釉下彩、颜色釉、彩绘和花纸等,按其颜色分类可分为包裹红、包裹黄、包裹桔黄和包裹桔红等。包裹色料因其特殊的包裹工艺,具备发色力强、耐温性好、烧成温度范围宽、呈色稳定、色泽纯正以及颜色鲜艳等优点。包裹色料不仅能扩展出新的调和色,还极大地丰富了传统陶瓷色料的种类。

2 几种常见包裹色料

陶瓷色料以其高温时在釉坯中独特的呈色稳定性而著称,色料在釉中稳定存在的温度范围为800~1300℃,具体温度高低取决于色料的组成。许多无机色料具有很好的色泽和呈色能力,但其高温稳定性差,高温状态下易发生反应从而使色泽或呈色大大改变,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些色料的使用范围[1-3]。如果将这些色料包裹在高温稳定性好的晶体中,如ZrO2、ZrSiO4等,就可以制成高温稳定性好、呈色鲜明的包裹色料。常见的包裹色料有ZrSiO4/Cd(SxSe1-x)包裹色料、金红色包裹色料、铬绿色包裹色料和钴蓝色包裹色料等。

2.1 ZrSiO4/Cd(SxSe1-x)包裹色料

该系列色料已商品化,它广泛应用于墙地砖和卫生瓷装饰上。它的基本组成之一是Cd(SxSe1-x),随着x值不同,其呈色从大红转变为橙,继而转变为黄。该系列色料色泽鲜艳,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它们在釉中的高温稳定性很差,通常到800℃以上就要分解。通过将这些色料用稳定的硅酸锆晶体包裹,便可制得高温达1300℃时仍然稳定的色料。

2.2 金红色包裹色料

金红料是最适合于采用包裹技术的。因为金红料本身的制备方法就是基于液相沉淀法的,通过沉淀法来制备金红色包裹色料的试验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已制备出从紫罗兰到紫红色的包裹色料,经分析可知,金色料胶体的微粒尺寸还不能达到完全控制的程度,而胶粒尺寸的控制正是成败的关键,这为该色料的开发指明了方向。

2.3 铬绿色包裹色料

传统的铬绿料似乎是稳定的,但实际上它给用户带来的麻烦最多。如果采用类似于制备铬色料所用的标准沉淀过程,则在锆英石晶格中渗入足够量的铬氧化物,以产生一种深料,其难度要小些。铬绿包裹色料是非常稳定的,其性能要明显优于传统的铬绿色料。新一代铬绿色包裹色料的开发,将从根本上杜绝使用传统铬绿色料所带来的一系列麻烦。

2.4 钴蓝色包裹色料

传统钴蓝色和其它钴系色料一样,呈色能力很强,但易于迁移和流动,从而使得装饰时较难定位,难以形成准确、规范的图案。如果将钴蓝包裹在锆英石晶体中,则上述问题将迎刃而解。在合成包裹色料时,须降低锆英石的形成速率,以便能与相应的钴色基的形成速率同步或匹配。如通过改善和优化煅烧条件,则可获得性能优异的钴蓝包裹色料。

3 陶瓷包裹色料的主要制备方法

包裹色料作为一种新型陶瓷色料,由于它要求色料中的包裹相能够最大程度地把呈色离子包裹起来,而且包裹相应具备一定的透光性,从而不影响呈色离子的呈色;同时包裹相本身必须是高温稳定的,以保证呈色离子的高温稳定性[4-5]。近几年来,包裹色料从研究开发到工业化生产,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可喜成就。包裹色料的制备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3.1 熔剂包裹法

采用含18%~30%Cd的硅酸盐熔剂保护色料,可改善色料的耐热性能。Panzarino等[6]用一种碱硅酸盐玻璃作稳定剂,将色料的耐热温度提高到800℃;朱振峰[7]提出了“表层保护机理”及“熔剂颗粒包裹机理”,并研制出了“耐热釉上丝网大红色料”。

3.2 异晶包裹法

W.Volker[8]分别用ZrSiO4、SnO2和TiO2作为基质对Cd(S,Se)进行异晶包裹,将色料耐热温度提高到1200℃以上;V.L.Lavill[9]等详细研究了用ZrSiO4包裹Cd(S,Se)的反应机理;Arno Broll[10]等报导了干法混料,高温烧结合成ZrSiO4包裹色料,但包裹效率极低(1%~2%);吴大清[11]等用共沉淀法将Cd(S,Se)的包裹率提高到6%~7%;A.Spiller[12]等用共沉淀方法将包裹率提到9%左右。目前市场销售的包裹色料的包裹率在12%左右,达到了较高水平。即使如此,包裹率还是太低,大部分色料在ZrSiO4形成时已经分解,所以降低ZrSiO4晶粒生长的温度是问题的关键。

3.3 水热法

水热法是一种利用水作为活媒并在高温、高压下制备材料的一种方法。近年来,水热法制备陶瓷粉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水热法制备的陶瓷粉体具有晶粒细小(制备的Cd(S,Se)晶体可达100nm)、发育完整、粒度均匀以及成份纯净等特点。而且制备过程无污染,制备周期短,制出的粉体避免了煅烧法制粉体时粉体结构不完整的缺陷。另外,水热法制粉的温度低(

3.4 微乳液合成法

采用微乳液法,通过减小ZrO2和SiO2的粒径,使之充分接触,降低ZrSiO4的合成温度,合成了ZrSiO4/Cd(S1-xSex)包裹色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色度测试对色料的物相、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14]。结果表明:当烧成温度为1150℃,焙烧时间为30min;ZrSiO4/Cd(S1-xSex)比为2,Zr/Si比为2/3时,合成的样品结晶性能好;ZrO2与SiO2反应较完全,且对Cd(S1-xSex)包裹较好;色料具有较高的色度值。

4 陶瓷包裹色料的应用现状

4.1 镉硒红色料装饰新型大红釉的应用

镉硒红色料装饰新型大红釉的研究主要以包裹型镉硒红色料为着色剂,开展日用艺术陶瓷装饰用新型大红釉的研制,着力研制适用于日用艺术陶瓷装饰,氧化焰下烧成温度为1250℃的一次烧成大红透明生料釉,以改变日用艺术陶瓷装饰用高温大红釉只有铜红的现状[15]。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大红色釉呈色均匀鲜艳,不流淌不开裂;并可用氧化焰一次烧成,又不必制备熔块;大大节约了成本,简化了工艺,方便了操作。基釉为普通石灰-碱釉,无铅无镉无公害,在日用陶瓷和艺术陶瓷装饰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本世纪初兴起的ZrSiO4-Cd(S1-xSex)包裹色料配制大红釉以其生产工艺稳定,有毒元素Cd被ZrSiO4所包裹而毒性极小的特点,很快被人们接受并迅速发展起来。山东淄博美洋陶瓷有限公司的王登其[16]以Cd-(S1-xSex)-ZrSiO4为色料,成功研制了1240~1260℃下烧成的大红釉产品。不过,这种包裹色料,只局限于装饰壶、杯类外壁的应用,不能用于餐具内表面装饰。

4.2 低温高光泽艺术陶瓷装饰用大红釉的应用

随着包裹色料生产技术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包裹红色料在陶瓷工业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翟新岗、董波[17]以包裹红色料为着色剂,以低温高铅透明熔块釉为基础釉,以高档骨质瓷素烧坯为试验坯体;通过调整工艺参数,研制出一种亮度非常高、鲜艳度极好的大红釉。该大红釉的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控制方便,产品发色稳定,给大红艺术釉的生产又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径。

4.3 包裹法国红色料在陶瓷领域应用探索

目前研发人员主要探索了法国红色料在建筑陶瓷工业釉料及坯体中应用的工艺技术条件,采用正交实验方法找出包裹法国红色料在陶瓷内、外墙砖及地砖中的最佳发色条件。试验结果表明[18],在釉料中一价的钾、钠离子特别利于该色料的发色,二价离子钡较好,钙次之,镁最差。法国红色料在普通熔块中发色不理想,在特制的熔块中发色良好。

4.4 无铅镉溶出高档大红釉的现状

翟新岗[19]以无铅釉DV13067A为基础釉,以R1为着色剂,加入量为8%~10%,使用已素烧的瓷坯为坯体;通过选择合适的包裹红色料,成功研制出釉面质量好、颜色鲜艳饱满、无铅镉溶出的大红釉陶瓷制品。

4.5 新型无毒铬绿粉彩颜料的应用

为去除传统粉彩颜料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毒害的铅、砷等有毒组分,曹春娥、杜肖、陈云霞[20]等人从原料配方上着手,制备出满足要求的无毒粉彩颜料。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制备硅溶胶包裹色料,再与无毒害粉彩熔剂调配,制备出无毒粉彩颜料。通过SiO2微晶相和SiO2玻璃相对着色剂进行包裹,有利于降低有毒物质的溶出,并且避免与玻璃白以及其他色料之间相互作用而影响呈色,提高呈色的稳定性。

5 结论

(1) 陶瓷包裹色料具有高温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及发色稳定等特点,常见的包裹色料有ZrSiO4/Cd (SxSe1-x)包裹色料、金红色包裹色料、铬绿包裹色料和钴蓝包裹色料等。

(2) 随着陶瓷包裹色料技术的不断发展,现行的陶瓷包裹色料制备方法有很多,主要常见制备方法有熔剂包裹法、异晶包裹法、水热法及微乳液合成法等。

(3) 对于包裹色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国内学者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新型无毒铬绿粉彩颜料、无铅镉溶出高档大红釉、低温高光泽艺术陶瓷装饰用大红釉以及镉硒红色料装饰新型大红釉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做了大量基础性和实用性的报道。

参考文献

[1] 俞康泰.陶瓷色釉料研究开发的现状及进展[J].佛山陶瓷,2000(4):2.

[2] 俞康泰.陶瓷色釉料与装饰导论[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3] 田高,俞康泰.包裹色料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2):20-22,30.

[4] 朱振峰,蒲永平.论色釉料与建筑陶瓷装饰[J].中国陶瓷工业,2003,(3):44-48.

[5] 张 阳,邓建成.包裹硫硒化镉颜料的制备[J].中国陶瓷工业,2005(5):39-41.

[6] J.N.Panzarino,US.Pat 4,1981.

[7] 朱振峰.镉硒红颜料保护机理的研究[J].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1992(2):43-47.

[8] W.Volker .Inclusion Pigment Do not Sweat High Firing Temperature[J].Ceramic Industry,1987,5:28-30.

[9] V.L.Lavilla.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Formation of Zirconium-cadmium Sulphoselenide Pigment[J].Trans.J.Br.Ceram.Soc.1981,80(3):105-108[10].

[11] 吴大清,王辅亚.锆英石型系列陶瓷颜料的研制[J].中国陶瓷,1991,118(3):1-4.

[12] A.Spiller.A.C.Airey.CB.Pat 2,1983.

[13] 陆彩飞.水热合成纳米硅酸锆及镉硒红颜料[D].陕西科技大学硕士毕业论文,1999.

[14] 宋晓岚,丁意,彭林等.微乳液法合成ZrSiO4/Cd(S1-xSex)包裹色料[J].硅酸盐学报,2010,38(5).

[15] 沈华荣,曹春娥,熊春华等.日用艺术陶瓷装饰用新型大红釉的研制[J].中国陶瓷工业,2002(5):55-58.

[16] 王登其. Cd(S1-xSex)ZrSi04色料在陶瓷釉中的应用[J].山东陶瓷,2004(2):28-29.

[17] 翟新岗,董波.一种低温高光泽艺术陶瓷装饰用大红釉的研制[J].陶瓷,2006(8):34-36,38.

包裹艺术论文篇2

1 引 言

硅酸锆包裹型镉硒红色料(结构式为Cd(Sx-Se1-x)-ZrSiO4,以下简称包裹红色料),以其颜色鲜艳、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和适用性,在陶瓷装饰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外生产包裹红色料的厂家众多,其质量参差不齐。大量实验表明,包裹红色料对基础釉要求严格,在艺术瓷、建筑卫生陶瓷领域应用较多,且多用含铅的铅硼熔块釉。包裹红色料在日用瓷尤其是高档瓷方面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以无铅熔块釉为基础釉,以高档日用瓷素烧坯为坯体,对比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包裹红色料的发色情况,分析了影响包裹红色料发色的因素。

2 实 验

2.1实验仪器与设备

电子天平(精度0.001g)、行星式四头快速球磨机(带玛瑙罐及玛瑙球)、量筒、烘箱、高温箱式硅碳棒电炉(智能控制)、喷釉设备、色度仪、激光粒度分析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2实验用釉料

使用英国某公司生产的无铅透明熔块釉为基础釉。该釉为成品釉,已加工磨细处理好,可直接加水混合使用。该釉的粒度分布为D50=7.35μm、D90=28.15μm、D100=50μm;细度为325目筛余0.5%~2.5%。该釉为光泽透明釉,软化点为670℃,热膨胀系数为170×10C7/℃,烧成温度范围为1040~1100℃。

该釉的化学组成范围(wt%)为:SiO2:40~50;Al2O3:8~15;B2O3:10~17;Na2O:2~8;K2O:2~8;CaO:10~17;ZrO2:0.5~2.0。该无铅釉粉末中PbO含量小于600ppm,釉烧后陶瓷制品的铅溶出量为零。

2.3实验用坯体

实验所用坯体为高白度骨瓷素烧坯体。为方便对比颜色,坯体做成平板状。先期实验证实,该坯体与基础釉的匹配性很好,未出现任何釉面缺陷。

2.4实验用包裹红色料

实验选用国内外有代表性的8种包裹红色料,分别编号为:德国产R1、R2;山东产R3;江西产R4,湖南产R5、R6;江苏产R7;广东产R8。这8种色料的粒度分布见表1。

2.5实验过程

仔细称量100g基础釉,倒入玛瑙罐中,然后外加9%的包裹红色料,再加入60%的CMC溶液(在1000mL水中充分溶解5g高粘度CMC制得),用快速球磨机球磨10min,倒出釉浆过筛备用。

把坯体清洁擦拭干净,手动喷釉,控制各试片的釉层厚度基本一致。喷釉后的坯体放入60℃烘箱中烘干,然后把坯体置于电炉中烧成。设定升温时间为180min,烧成温度为1070℃,保温时间为25min。烧成结束后关闭电炉,使其自然冷却。将烧后的试片用色度仪测量CIE L、a、b值。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色度测试结果

釉烧后各色料的发色情况见表2。根据颜色外观和测量值,可把这8种色料分为三类:发色浅,色调不红的为一类,包括R1、R2、R7;发色较好,为鲜艳大红色的是一类,包括R4、R3、R6;还有一类是发色为深红色,但鲜艳度稍差一些,包括R5、R8。

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发色深度还是鲜艳度,国产包裹红色料都比国外同类产品好很多。同时可以发现,不同厂家的包裹红色料差别较大。

3.2铅镉溶出量

将各试片依照GB/T3534-2002《日用陶瓷器铅、镉溶出量的测定方法》测定铅镉溶出量,判定标准依照GB12651-2002 《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测量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使用优质的无铅釉,配合使用高质量的包裹红色料,大红色釉制品的铅镉溶出量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3.3烧成制度对包裹红色料发色的影响

3.3.1升温时间的影响

实验中分别设定升温时间为90min、120min、150min、180min,结果各包裹红色料的发色情况及釉面质量并无明显区别。所以,该基础釉可以快烧以节省能源。

3.3.2烧成温度的影响

烧成温度对包裹红色料的发色有重要影响,偏低的温度有利于包裹红色料的发色。通常来说,温度越低则发色越好;烧成温度在1250℃以上时,很难得到鲜艳的大红色。同样的试片在1100℃釉烧后,釉面质量明显不如1070℃时好,部分包裹红色料的发色情况如下:

R2: L=39.90、a=50.62、b=21.57,颜色比1070℃偏深。

R3:L=29.79、a=54.63、b=17.85,颜色比1070℃偏深、红。

R6:L=28.23、a=50.04、b=16.07,颜色比1070℃偏暗、不红。

R5:L=57.00、a=48.99、b=15.39,颜色比1070℃偏暗、不红。

3.3.3保温时间的影响

实验中考察不同保温时间对包裹红色料发色的影响,保温时间低于10min时,釉面质量不好;保温时间超过40min时,发色明显不红。综合考虑,保温时间为20~30min比较合适。

3.3.4烧成气氛的影响

在还原气氛下烧成时,包裹红色料也能发出红色,但不如在氧化气氛下颜色深、鲜艳。所以,包裹红色釉适合在氧化气氛下烧成。

3.4生产工艺条件对包裹红色料发色的影响

3.4.1釉层厚度的影响

对包裹红色釉来说,釉层不宜过厚,否则极易出现针孔、起泡等缺陷;但也不能太薄,否则色釉的遮盖力不足,易出现色差。具体的釉层厚度要根据坯体和基础釉的情况,通过实验来确定。对于高温一次烧瓷器色釉,通常要求釉层较薄,一般不超过0.3mm;同时在基础釉中添加适量的硅酸锆有利于提高色料的稳定性。

3.4.2色料加入量的影响

随着色料加入量的增加,颜色会越来越深。包裹红色料加入量在5wt%以下时,颜色为粉红色;加入量在8wt%以上时,颜色为大红色。加入量超过16wt%后,颜色已基本达到饱和,继续提高色料加入量并不能使颜色加深,生产中包裹红色料的通常加入量范围是8wt%~13wt%。

3.4.3坯体颜色的影响

通过对灰坯、炻器坯、普通瓷坯、高白瓷坯这四种坯体的色釉颜色比较,发现高白坯颜色最干净、色调最鲜艳。

3.4.4色料球磨时间的影响

大量的实验及生产实践证实,球磨时间越长,包裹红色料的发色越浅。只要能保证色料在釉浆中分散均匀,则球磨时间越短越好。应采用分步球磨工艺,通常建议在釉浆出磨前2h加入包裹红色料。

3.5基础釉组成对包裹红色料发色的影响

包裹红色料选定后,基础釉组成就成为影响色料发色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性因素。包裹红色料在熔块釉中的发色通常要好于在生料釉中。

实验中选定了国内有代表性的4种熔块釉,分别是骨瓷釉、强化瓷釉、高石英瓷釉、精陶釉,烧成温度范围都在1120~1160℃。把耐温性较好的R2、发色较好的R6分别加入到这4种釉中,烧成温度为1140℃,结果两种包裹红色料在4种釉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起泡缺陷。由此可见,釉料组成对包裹红色料的发色影响很大。

制备高质量大红釉的关键,是提高包裹红色料的呈色稳定性。基础釉中引入ZrSiO4,有利于提高色料的稳定性。基础釉中加入适量ZnO,不仅对呈色无负面影响,反而能提高釉面光泽,减少釉面缺陷,以3wt%~6wt%的加入量为宜。烧成温度在1250℃以上的釉中,目前仅发现镁质釉、锂质釉、锆釉可以获得良好的釉面。

4 实验小结

(1) 包裹红色料的自身质量是制备高质量大红釉的前提条件;

(2) 合适的基础釉是制备高质量大红釉的基础;

(3) 合适的生产工艺和烧成制度是获得高质量大红釉的重要条件。

包裹艺术论文篇3

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传统文化已经被广泛运用。但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浓郁民族风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扎染艺术,目前的主要应用还是在服饰方面。通过对扎染艺术的研究,作者认为:扎染浸润着我国传统的审美风格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如果将其与现代的审美需求相结合,并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在保留其传统文化内核的同时,运用于现代包装领域,不仅能有效地提升产品价值,还能有效地保护和继承这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文化。

二、现代包装设计

“包装”一词从字面上理解即为:包裹装饰,从设计角度上分析,“包”是物质性概念,它是指将特定的物品用一定的材料包裹起来,利于物品的运输和保护;“装”是文化性概念,它是对包裹起来的物品进行美化装饰,从而使物品的外在包裹更加漂亮。因此,“包装”是保护特定物品,传达物品信息,增强物品的展示与传递,将物品本身与美学相结合的整合性概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包装设计是综合品牌理念、产品特性和消费心理的艺术设计行为,包装设计的品质将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被包装物品的认可性和购买欲,它是物品自身与消费者建立联系的直接而有效的方式。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包装设计作为展现和提升商品价值的必要手段,无论是在生产过程、还是在流通、销售等环节中,它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最初的包裹物品材质多为树叶、果壳、贝壳等自然物体。随着人类的进步发展,容器性的包裹方式逐步出现,或为木、藤、竹、草等手工编织的容器,或为金属器、陶器、漆器、染织物等,集中于为包装服务的工艺使得人们在包装过程中渐渐地呈现出一定的文化内涵,如:雕刻描绘花纹,文字及图画等。当艺术性和文化性成为提升商品附加价值的因素时,包装设计就不仅是单纯地为了保护商品而存在了。包装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带给人们视觉愉悦和超值心里享受,并具有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作用。因而,当代包装设计应该是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的。

我国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富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设计师们如何在包装设计中运用好这些独特而丰富的民族元素,为合理的产品有效地表现和传达,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民族性是信息时代下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从内层的设计文化理念到外层的物质构成形式,无不表现出设计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包装设计不仅要完成基本的包裹装饰功能,更重要的还需把握和坚持挖掘、整理包装设计中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将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精髓同包装设计的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不断提升包装设计文化载体的传播能力。

三、扎染艺术及其文化内涵

扎染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纺染技艺,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称“扎缬” 或“ 绞缬”。它的印染原理主要是通过用线将被印染的织物在印染之前打绞成结,印染完毕后再将打绞成结的线拆除,被线打绞成结的部分保留了原本织物原先的颜色,其余部分则随印染而上色,以此形成了特色的图案和花纹。

通过透过众多的文献记载可知,最早的扎染起源于秦汉,鼎盛于唐代,当时的绞缬服饰曾是贵族时尚的象征。到宋仁宗时期,扎染制品一度被认为是皇家专属,除宫廷外,民间禁止使用任何扎染物品。元朝之后近三百年的战乱使得扎染技艺开始衰退于中原,其传承与发展的区域逐渐转向了战乱波及较少的西南地区。这里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资源,为扎染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清朝末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再次带动了扎染的发展,染布行会的出现便是当时扎染经济发达的客观写照。时至今日,云南大理的周城一带成为了扎染技艺的主要传承区域。周城一带自古就是白族聚居的自然村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扎染与白族结下了的不解之缘。今天,当人们提到扎染的时候,总认为这是白族特有的民族手工艺,“白族扎染”也成为人们对扎染的通俗称谓。时代的变迁与发展,为扎染染出了丰富的历史色彩,一幅幅构图精美,色彩绚丽的扎染作品为我们记录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06年5月20日,扎染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扎染艺术是建立在扎染工艺之上的艺术概念,它不仅仅是以视觉审美为目的的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它通过生活实用物件蕴含和展示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集功能性与审美性为一体。扎染制品中的每一个图案符号都流露着浓郁的淳朴气息,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风格。众多的图案纹样以图形方式记录着千百年来的人们对于自然、社会和民族自身的认识。如苍山彩云、洱海浪花、塔荫蝶影等表达了人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三角形、八角形、菱形,以及福,禄、寿、喜等字体,以其严谨的构图和饱满的布局体现了白族极具智慧的审美情趣。同时,色彩是反映一个民族特性、品格和情感的重要途径,色彩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文化和传统里面有着不同的内涵。白族崇尚白色,视白色为尊贵的象征。扎染艺术以双色的对比变化衍生出千变万化的趣味,通过纯粹的技艺流程展示无限的民族性、区域性和时代性。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中,扎染艺术的发展使古老的艺术样式与现代审美自然、和谐地的对接在一起,扎染的图案、纹饰,以及历史文化在蓝白相间的柔软布料之间诠释着。扎染艺术正是以其自然纯朴的精神净化着人们的心灵,愉悦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从而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四、扎染艺术与现代包装设计

现代包装设计需要不断强化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并以此最大限度地增加商品的附加价值。扎染艺术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设计题材,将扎染艺术合理应用于包装设计中,丰富了产品的文化内涵,符合时代的需求。其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宣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切实提升产品价值,凸显产品品牌的有效途径。

扎染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的应用中,一方面需要保存有自身的特色和特性,另一方面,也要确保被包装物品实现包裹装饰的功能性,因而,探索扎染艺术与现代包装设计的结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扎染艺术的原真性和文化性

扎染艺术是扎染技艺千年文化的积淀与体现,将扎染艺术运用于现代包装设计中,首先就需要在设计过程中保留扎染艺术的原真性和文化性。具体来说,也就是在设计过程中,在图案、色彩和布艺选择上能够充分体现扎染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通过包装设计能够为扎染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扎染艺术中的图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其图案是记录历史和文化的一种形式,同时,图案也是各个时期人们情感的反应。扎染中的图案大致可分为写实型造型的扎染图案,如花果草木、鸟兽鱼虫等;抽象型造型图案,如方形、三角形、圆形以及不规则的点线面等各种形态构成的图案;装饰型造型图案,如火腿纹、宝相花、龙凤纹等;组合型造型图案,如五福捧寿、松鹤延年、狮子滚绣球、鸳鸯戏水、凤凰牡丹等传统题材的图案。各类图案都具有自身特定的设计构思和寓意,但总的来说,它是人们在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浓缩的文化,是文化性的艺术体现。

扎染艺术中的第二大特点就是“色”。传统扎染的色彩以蓝白为主,不同的设计构思在浸染和漂洗的过程中实现,在蓝白之间展现出无限美感和艺术魅力。晕层效果是扎染艺术的“灵魂”,增强图案轮廓,吸引视觉的主体。在染色过程中,因扎线的缝缀力度不同,织物承受的松紧不同,染液浸渗于织物的程度也就不同,由此产生了深浅虚实、变化多样的晕层色彩。

扎染在布艺方面的选择由最初的土布发展到为现今以棉、麻、毛为主的面料,其布料本身具备柔软清薄,吸水性强,透气性好、易上色的特点。布料的视觉和触觉传达给人以朴素、厚重、典雅的感受。

要在包装设计中保留扎染艺术的原真性和文化性,一方面需要设计师们能够充分理解扎染艺术,掌握扎染艺术的丰富内涵;另一方面,在实际的设计中,对于扎染艺术自身的形、色、以及布艺特点要合理而准确的运用,不破坏其艺术效果,不影响其文化内涵。

2、被包装物品的民族特色和品牌效应

包装设计需要以特定的物品作为既定的设计对象,通过包装设计,不仅实现包裹保护物品的功能,同时以外形和视觉化的美感提升物品的价值。在设计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包装信息,使受众群体与物品本身发生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将扎染艺术与现代包装设计相互结合,其实质就是将民族文化、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引入包装设计之中,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更好地在物品与受众间建立链接和沟通,实现包装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扎染艺术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包装设计提供了良好的设计素材,但在设计之中,如果不考虑被包装物品的特点,而单纯地为了美化物品而乱用、滥用,其效果将适得其反。今天,当人们提及扎染时,总是能够联想到的白族及其文化,联想到大理周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信息,这些信息构成了扎染运用在某种特定物品包装中的交流体系。因此,对于被包装物品而言,其自身应是在扎染所能表达和体现的范围之内,包括民族内容、文化内容、艺术内容等。被包装物品与扎染艺术之间具有着某种,或是某方面的信息结点,例如:对白族的特色手工艺品的包装,对大理周边旅游产品的包装,对具有染织历史相关物品的包装等。它们或是与其民族文化,或是与其地域特色,或是与其内容内涵都发生必然的联系,通过包装设计,清晰直观地拉近受众与物品本身的距离,并因其艺术特性和文化内涵吸引受众的视觉和心理。

同时,包装设计在提升产品价值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包装本身的价值所在。物品的品牌效应因包装而稳定和扩展,而包装的独特性、标识性、文化性又因物品而反应其定位和层次。因此,扎染艺术运用于现代包装设计中,需要结合被包装物品的商品定位,销售区域,受众审美及消费心理等因素来开展。扎染艺术体现的是东方文化艺术的特点,它是一个区域、一个民族的展示窗口。它与包装设计的相互结合,使物品、包装同时以一种精神活动方式进行传递,通过文化增加其感染力,增进消费者对物品及其品牌形象的了解和认可,同时这也是进一步对商品的生产地域、国度、以及文化传统的宣传和保护。扎染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所引发的品牌效应不只是对特定的、符合我们所探讨的被包装范畴的物品,它也是扎染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文化品牌构建的具体实施。

3、扎染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创新性

包装设计就是针对包装进行的艺术设计,一切设计理论和设计手法在包装设计中均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和具体实践的价值。特别是在现代商品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包装设计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被包装物品的市场认可度。因此,设计需要创新以适应市场审美的需求。同样,扎染艺术在不断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其内涵也在随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而不断丰富。将扎染艺术运用于包装设计,同样需要在具体的运用实践中不断创新,以此保证被包装物品的价值体系。

在创新的设计与尝试中,需要确保产品包装的功能性。对扎染艺术的发展及其艺术体现要及时了解,不因滥用、错用设计元素而导致包装功能不全,诉求不清。同时,扎染的布艺具有很强的工艺需求,尽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仍不能随意更改,或是用低劣的材料取代之,既要保证被包装物品的品牌形象,也要对扎染艺术本身进行传承和保护。再者,对于扎染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创新性,设计师们应充分发挥民族情感在色彩选取上的运用,既不破坏文化主体,也不拘泥这些成规。

四、结论

扎染艺术以其独特的图案造型和色彩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眼球,它以纯朴、优雅的文化气息,不仅体现了我国特色手工工艺的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同时也承载和展现了其灿烂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将扎染艺术运用于现代包装设计,是时代审美的需求,是人们返璞归真、崇尚自然、追求个性发展的主流心理体现。二者的合理结合,将对区域经济、民族文化、现代包装设计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彭建祥:《包装设计的时代特征和民族性关系的思考》,载《现代艺术与设计》,2004年第1期。

2. 彭建祥:《对中国当代包装设计文化格局的思考》,载《中国包装》,2003年第6期。

包裹艺术论文篇4

1前言

路面水泥混凝土通常是按砂、石、水泥、水一次投料的搅拌工艺制备的,其质量容易波动。使用将砂、石表面以水泥浆为外壳包起来的造壳搅拌方法,可改善水泥的分散性,使混凝土的质量与耐久性得到显著提高。

80年代,我国许多单位在研究SEC工法新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应用了“混凝土分次投料搅拌工艺”。其目的在于通过新的搅拌工艺,获得高质量的混合物,提高混凝土强度,继而在满足原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节约水泥用量。

根据大量的应用研究结果,各种分次投料搅拌工艺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混凝土强度。其中裹砂石法和净浆裹石法的增强效果最显著。分次投料工艺改变了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传统的混凝土混合物搅拌工艺,我们从分析混凝土破坏途径和增强机理出发,论述了裹砂石法的应用研究效果。

2混凝土的破坏途径

硬化混凝土受力前在粗骨料和砂浆界面上存在很多微裂缝,称界面裂缝。这是由于水泥水化化学收缩,硬化后干燥收缩在骨料界面上产生拉应力导致界面裂缝。此外水分的迁移受到粗骨料阻止,从而水分向界面集中形成水膜,也是界面裂缝的根源。混凝土受力后,石子和砂浆变形不一致又导致这种原生裂缝开展。

此时E石>E砂浆,骨料粒子处于软基体内,在纵向压力下砂浆横向变形(内聚力)大于石子,从而在石子上下部位产生压应力,边侧产生拉应力,界面有脱离的倾向(粘附力破坏)。这种由于两相变形不等产生的界面拉应力使原生裂缝开展。可见裂缝的发源地是界面,然后向〖DM(谢勇成:路面混凝土混合物的造壳技漱砂浆中延伸,最后贯穿试件,最终导致破坏。界面在受力前存在隐患,成为裂缝的发源地,界面拉应力的存在又为裂缝开展提供条件。因此,只有增强界面和提高砂浆强度才能阻止裂缝开展。

3混凝土增强机理

3.1改善孔结构、强化水泥石

一般认为,水泥石是由凝胶、晶体、水与孔组成的聚集体。根据现代混凝土强度理论,水泥石内聚力主要取决于水泥石基材的孔隙率、孔分布、孔级配、孔形状等孔结构参数。所以水泥石从形成、发展直到破坏均与孔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但孔隙率不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唯一因素,在孔隙率相同情况下,不同孔结构水泥石性能也不同。平均孔径小的强度高,0.1μm以上的毛细孔微缝对强度和耐久性不利,0.05μm以下的孔对强度及性能无影响,Mehta证明,大于1000A的孔存在是强度和抗渗性下降的原因。将大孔改变为小于500A的孔则可提高强度和抗渗性。由此可见,存在着调整孔级配来提高水泥石强度和耐久性的可能性。例如,采用真空脱水,分次投料,重复振捣,加入外加剂、活性混合物,聚合物浸渍以及限制膨胀等工艺措施,均能达到调整孔结构,提高强度的办法。

采用分次投料造壳搅拌工艺,可使水泥石最可几孔径减少,增强显著,试验采用灰砂比为1∶2.5,W/c=0.5的软练砂浆与造壳砂浆作了强度和孔结构参数的比较,试验结果列表1。

不同砂浆对比试验结果表1

(MPa)

(cm2/g)

(m2/g)

当量

比表

面积

(m2/

cm2孔)

最可几孔径

分段孔

体积含

(cm3/g)×10-2

中孔区

(100-

1000λ)

大孔区

(1000-

2500λ)

7500

λ

5000

λ

2500

λ

1000

λ

500

λ

250

λ

30.8

0.1075

29.02

270.0

37.0

798

7500

2.0

80

2.3

50

2.7

36

3.4

40

6.2

30

7.7

44

39.2

0.1044

30.89

295.9

33.8

500

1596

0.7

073

0.93

65

1.3

61

2.1

12

4.7

31

7.6

19

从这些试验结果看出,造壳砂浆比普通砂浆的孔隙率只减少3%,而强度却提高27%,这主要是由于造壳砂浆和孔径分布得到了改善。第一,在大孔区,最可几孔径仅为普通砂浆的21%;在中孔区仅为63%,可见采用造壳搅拌工艺后,不仅能减少一些孔隙率,而且主要地可使毛细孔变细。第二,造壳砂浆的有害孔(500?!)含量仅为普通砂浆的6%;第三,造壳砂浆孔隙当量比表面积和平均水力半径比普通砂浆分别增加和减少9%。

总之,最可几孔径变小,使渗水通路变细,加上平均水力半径减少,提高了抗渗能力,对强度有害的大毛细孔减少24%,这将对裂缝的引发和扩展起很大的阻滞作用,因而能提高其强度及抗冲击性能。

3.2强化界面过渡层

界面微观结构性质早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重视。研究表明,骨料和水泥石之间存在约几十微米的界面层,它是由水化粗骨料表面,首先形成水膜层逐渐被新生产物填充而来。如水灰比大或泌水均会使水膜层厚度增加,在过渡层会留下薄弱环节,所以只有减薄水膜层才能强化界面层。

在传统的搅拌方法中,所有固相材料几乎同时倒入搅拌机,此时砂、石、水泥混合物中主要是固——气界面。在加水搅拌过程中,水必然要浸润所有的固相材料表面而形成固——液界面,同时产生气——液界面,亦即在搅拌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气相残留在液、固相的包围之中。

在新的裹砂石法中,大部分水优先与砂石表面接触形成固——液界面,骨料湿润后形成液——气界面,基本上消失了固——气界面。当水泥投入时,立即粘附在骨料表面的水膜层上,强化了水泥的水化历程,使首先生成的水化铝酸盐复盖在骨料表面限制Ca(OH)2晶体扩散而强化了界面层。同时,残留的气体也必然少于传统工艺。

当水泥浆体作为粘附剂时,其粘附力大小首先决定于水对骨料表面的湿润效应。裹砂石法湿润本身说明水分子和骨料表面产生吸附作用(即范德华力),骨料表面的湿润效应可提供所有砂石骨料周界被水泥浆体包裹机会,骨料间的孔隙被水泥浆体全部填充。水泥浆对骨料湿润面积越大,粘附力越大,故亲水性好,表面粗糙的石灰岩,石英岩使砼强度提高得更多。

此外,全部水加入搅拌过程中,稀浆中的水分向壳膜中渗透。以及壳膜中的水泥粒子向稀浆中扩散。这样,渗透和扩散过程,使固——液相均化,气相细化,改善了孔结构。

4粗骨料径影响

无论是道路混凝土,还是普通混凝土,其最薄弱环节,都处在骨料下缘,尤其是粗骨料的下缘。

粗骨料粒径越大,其下缘处的水膜层也越厚。因此,当道路混凝土采用裹砂石搅拌工艺时,随着粗骨料最大粒径增大,界面过渡层结构可得到更显著的改善。同时,还由于粗骨料粒径增大,其表面积相对减小,造壳所需水泥量也减少;另外,骨料粒径增大也有利于造壳砂石形成连续相的骨架。所以随着粗骨料最大粒径的增大,水泥裹砂石混凝土的增强效果更显著(列表2)

粗骨料粒径影响表2

最大粒径

(mm)

搅拌工艺

坍落度

(cm)

抗压强度

(MPa)

提高率

(%)

10

5-10

普通法

裹砂石法

4.5

5.0

25.6

27.8

8.6

20

5-20

普通法

裹砂石法

4.5

4.5

25.1

26.1

4

40

5-40

普通法

裹砂石法

4.0

4.5

25.2

29.6

17.5

从试验结果看出,当粗骨料最大粒径分别为10mm、20mm、40mm时,以最大粒径40mm的裹砂石混凝土增强效果为最好。这对于道路混凝土采用粗骨料最大粒径40mm的拌合料是非常有利的。

5生产应用

(1)裹砂石搅拌工艺为二次投料工艺,即造壳搅拌和匀化搅拌工艺。不同分次投料工艺的试验结果列表3。

从表3可看出,各种分次投料搅拌工艺的7d强度增长率均高于28d强度增长率,其中裹砂石法的强度增长率最高。另外,从工艺角度考虑,净浆裹石法为三次投料,而裹砂石法为二次投料,工艺简便易行。

不同分次投料工艺的强度增长率表3

种类

R7(%)

R28(%)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常规法

水+砂+石+水泥

净浆法

12.2

6.7

水1+水泥

水2+砂

石+水3

砂浆法

11.1

7.8

水1+砂+水泥

石+水2

裹砂法

14.1

8.8

水1+砂

水泥

石+水2

裹石法

12.1

9.5

水1+石

水泥

砂+水2

净浆裹石法

12.2

10.9

水1+水泥

水2+石

砂+水3

裹砂石法

14.0

12.0

水1+砂+石

水泥+水2

(2)裹砂石法搅拌工艺方案如下:

在此搅拌工艺方案中,下限为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上限为自落式搅拌机搅拌时间。第一次投料为:砂+石+70%水(包括砂石含水量);第二次投料为:水泥+30%水;

(3)福建闽清市政建设工程公司采用裹砂石法进行了现场强度对比试验,其结果列于表4。

强度对比试验结果表4

搅拌工艺

抗压强度(MPa)

强度相对值

7d

28d

7d

28d

常规法

21.2

30.1

100

100

裹砂石法

26.1

34.5

123.1

114.6

由表4可见,裹砂石法的强度增长值较高,R7为23.1%,R28为14.6%;因此,采用裹砂石法后,C30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由360kg/m3降为324kg/m3,可节约水泥10%。

此外,由于裹砂石法拌制的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早期强度,可加快施工进度,如大庆油田扩建工程让湖路立交桥30m予应力钢筋混凝土T梁的施工过程中,原先需7d才能达到85%设计强度,采用造壳任务,而且28d强度由原先技术仅用4d就可达到85%的设计强度,不仅提前9d完成了的42.3MPa提高到46.9MPa。

6结语

在所选定的试验条件下,各种分次投料搅拌工艺中,裹砂石法在不增加搅拌设备和生产管理人员,不延长搅拌时间的前提下,增强效果最好,而且投料次数少,适用性广(适用于坍落度<9cm的塑性和半干硬性混凝土=,操作简便,易于推广。此外,裹砂石法混凝土抗渗性、抗裂性、抗冻性及抗弯拉性均有明显的改善。

包裹艺术论文篇5

1 前言

防静电陶瓷砖是一种新型的防静电产品。以往的防静电产品,如:环氧和三聚氰胺、PVC防静电涂料、地板、防静电橡胶板等高分子材料,其具有易老化、不耐磨、易污染、耐久性和防火欠佳等缺点。而防静电陶瓷砖正好克服了上述的缺点。同时,又兼具了陶瓷墙地砖耐磨、抗污能力强、装饰效果较好的优点,是防静电PVC、水磨石、花岗岩等材料的优良替代品。现有的防静电陶瓷主要是通过掺和法制备的,即通过在基体中掺入一定量的导电填料,再通过煅烧而形成复合导电材料[1-2]。

目前,对防静电陶瓷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釉面导电瓷砖和通体导电瓷砖两方面。Nakarnura[3]等提出了ATO(Sb掺杂SnO2,下同)在玻璃体中的导电模型,将ATO加入到陶瓷的釉中,釉层烧成后形成富含半导体成分的熔体层,熔体层相互接触,形成了良好的导电网络,从而使釉面电阻下降,达到防静电的要求。华南理工大学的颜东亮[4-6]分别将ATO包覆氧化硅和ATO包覆硅酸锆导电粉加入到陶瓷透明釉中,制备出了浅色防静电陶瓷砖。华南理工大学的汪永清[7]以ATO半导体为导电填料,选取透明釉、钡无光釉、锆乳浊釉为基釉进行了防静电陶瓷的研制,探讨了釉中晶相对防静电陶瓷电性能的影响。此类釉面防静电砖虽然都达到了一定防静电要求,但由于只是釉面层导电,在工程实际铺贴时存在施工难度大,工程整体防静电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佛山市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陶瓷研发中心蔡晓峰[8]和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的范玉容[9]将所制得的导电AZO粉料按一定比例与陶瓷抛光砖坯料相混合,煅烧后得到通体导电陶瓷砖。此方法的缺点是坯体成形困难,压制出来的坯体强度低,且生产成本较高。因此,如何改进传统制备技术,寻找一种简便、廉价工艺将导电填料均匀引入坯体中,是实现防静电陶瓷砖批量化生产的关键。

本文将AZO导电粉制备成浆料;然后将其雾化后包裹在净白料的表面上,进而将包覆有导电粉的净白料压制成形;最后煅烧得到通体导电陶瓷砖。采用该工艺制备出了导电性能优良、生产成本较低的防静电陶瓷砖。目前,通过包裹技术来制备防静电陶瓷砖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2 实验内容

2.1 样品制备

以仿古砖净白料(佛山某公司生产)为核,壳物质的AZO导电粉以浆料的形式雾化沉积在核颗粒表面而获得包裹有AZO导电粉的仿古砖净白料。此净白料经压制成形、干燥后置于电炉中烧成,得到防静电陶瓷砖。包裹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1) 取仿古砖净白料,过80目筛,取20~80目粒径的粉料,并控制粉料的含水率为3%;

(2) 在AZO导电粉中加入0.3%坯用甲基、0.3%减水剂、一定量的水,要求控制浆料的含水率为40 %,慢速球磨30 min后,得到AZO导电粉浆料;

(3) 将步骤(2)中得到的AZO导电粉浆料雾化后均匀包裹于步骤(1)得到的仿古砖净白料上,其中,导电粉加入量占所有干料量7.5wt%(以下无特殊说明,导电粉的添加量均为7.5wt%),包裹完成之后将粉料含水率调整为6%;

(4) 将包裹有导电粉的净白料干压成120mm×80mm×6mm的试样,干燥后,在1170℃条件下煅烧,保温30 min,得到防静电陶瓷砖。

2.2 样品的表征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采用静力称重法测定样品的吸水率(Wa,%);采用佛山市华洋设备有限公司制型号为HYK-10000A的数显式抗折仪测试样品的抗折强度,样品的尺寸为120mm×80mm、测试跨距为100mm、加载速度为0.5 mm/min;采用无釉砖耐磨试验仪(LM-Ⅱ型,湘缆集团湘潭仪器仪表厂)对样品耐磨度进行表征;通过数字式绝缘电阻表(PC27型,上海远中电子仪器厂)测定试样表面电阻和体电阻,测试条件为环境温度为25℃、湿度为35%。

3 结果与讨论

3.1 包覆工艺参数对陶瓷砖电性能的影响

3.1.1净白料粒度对陶瓷砖电性能的影响

不同粒度净白料制备的陶瓷砖电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随着净白料粒径变小,陶瓷砖的电阻变大。净白料的粒度为20~30目时,陶瓷砖的电阻最小,其表面电阻为1.6×107Ω、体电阻为5.7×106Ω。因为细颗粒比表面积大,在包裹同样多的导电粉时,大颗粒粉料包裹的导电粉比细颗粒多,导电颗粒之间的距离不断减小,更容易形成比较连续的导电网络,陶瓷砖的电阻变小。

综上所述,净白料应选取粒径为20~60目的粉料。但是考虑到陶瓷砖的成形,粉料的粒径分布必须合理,才能得到较紧密的颗粒堆积,保证成形后坯体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因此,在陶瓷砖中要求20~60目的净白料占80%,60~80目的占20%。

3.1.2 包裹前净白料含水率对陶瓷砖电性能的影响

包裹前净白料含水率对陶瓷砖电性能的影响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陶瓷砖的电阻并未随着净白料含水率的变化而呈规律性变化。当净白料的含水率为4%时,陶瓷砖的电阻最小,其表面电阻为1.9×107Ω、体电阻为1.7×107Ω。净白料的含水率的多少直接影响导电浆料在其表面的包裹厚度,进而影响陶瓷砖的导电性能。粉体间的间隙相当于一束毛细管,由于毛细作用,液体能自发渗透进入粉体间隙中,称为毛细上升效应。毛细作用取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和对固体的接触角,表面张力愈小,液固间粘附力愈大,愈容易发生润湿。净白料含水率太大,导电粉浆料与净白料不易发生润湿而不易包裹在其表面,陶瓷砖的电阻较大,达不到防静电的要求。净白料的含水率太低,较易提高导电粉的用量,提高生产成本。因此,包裹前净白料的含水率应控制在2%~4%时最佳。

3.1.3导电粉的加入量对陶瓷砖电性能的影响

不同添加量的导电粉制备的陶瓷砖电性能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随着导电粉AZO添加量的增加,陶瓷砖的电阻值逐渐降低。当加入量小于5.5wt%时,由于导电粉在陶瓷体内仍以孤岛状存在,形成不了导电网络,陶瓷砖的电阻值大于109Ω,防静电效果极差。当导电粉的加入量大于7.5wt%时,AZO颗粒在陶瓷体内开始出现相互联接,形成导电网络,特别是加入量为7.5wt%时,陶瓷砖的电阻值达到107Ω数量级,可以满足防静电陶瓷砖的电阻值的要求。继续增加导电AZO导电粉的添加量,陶瓷砖的电阻值还可能降低,考虑到制造成本,应尽量减少AZO导电粉的添加量。因此,包裹工艺导电粉的最佳添加量为7.5%。

3.1.4导电粉的细度对陶瓷砖电性能的影响

将AZO导电粉进行过筛,分成不同细度的AZO导电粉,所得陶瓷砖的电性能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AZO导电粉的细度对陶瓷砖的电阻值有一定的影响。导电粉越细,陶瓷砖的电阻越小。200目筛下的导电粉制备的陶瓷砖的电阻最小,其表面电阻为8.7×107Ω、体电阻为1.4×107Ω。颗粒太粗不利于防静电陶瓷砖的制备,因为在陶瓷体内形成导电网络较少,陶瓷砖的电阻值高;而太细的AZO导电粉加工非常困难,极易提高能耗。在综合考虑现有陶瓷砖制备工艺条件下,AZO导电粉的颗粒度一般控制在80~120目为好。

3.2 导电粉的加入对陶瓷砖吸水率、耐磨度和强度的影响

将80~120目的AZO导电粉浆料(导电粉的添加量7.5wt%)为壳物质,以含水率为2%仿古砖净白料(20~80目)为核,按照步骤将导电粉浆料包裹于净白料的表面,将包裹好的粉料经干压成形,煅烧到1170℃,保温30min制得防静电陶瓷砖。取仿古砖净白料直接干压成形,煅烧到1170℃,保温30min制得仿古砖。防静电陶瓷砖和仿古砖的物理性能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AZO导电粉引入仿古砖净白料中,防静电陶瓷砖的物理性能发生了一些变化。陶瓷砖的吸水率在AZO导电粉加入后变小,这主要是因为AZO导电粉是一种粒径比较小、比重轻的物质,而且又有分散性差等特点,填充的空隙率相对较少。陶瓷砖的抗折强度在AZO导电粉加入后略有降低。这可以解释为氧化锌的加入会降低陶瓷的烧成温度,当AZO导电粉的加入量达到某个程度时,在相同的烧成温度下,会导致陶瓷的微膨胀,陶瓷的吸水率提高,宏观上表现为抗折强度下降。而AZO导电粉的引入并没有影响陶瓷砖的耐磨度。

4 结论

(1) 以AZO导电粉浆料为壳物质,仿古砖净白料为核,采用包裹技术能够制备出性能优良的防静电陶瓷砖。

(2) 陶瓷砖的电性能与AZO导电粉添加量和导电粉细度密切相关。在仿古砖净白料和AZO导电粉为初始原料的组成中,陶瓷砖的电阻随导电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随导电粉细度变细而变小。而仿古砖净白料的粒度分布和含水率对制备防静电陶瓷砖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陶瓷砖中要求20~60目的净白料占80%,60~80目的占20%;包裹前净白料的含水率应控制在2%~4%最佳;AZO导电粉的颗粒度一般控制在80~120目为好。

(3) AZO导电粉加入(添加量7.5wt%)会影响陶瓷砖的一些物理性能,但影响程度不大。

参考文献

[1] Li Lili,Duan Xuechen.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meter ATO Powder by Heterogeneous Precipitation[J].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2006,35(3):441-445.

[2] Claudio Fontanesi, Cristina Leonelli, Tiziano Manfredini, et al.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Surface Conductivity of Glassy Materials by Means of Impedance Spectroscopy Measurements[J]. Journal of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1998,18:1593-1598.

[3] Nakarnura M, Kamino M, Nagano T, et al. Micostructure and Electrical Proterty of Semiconducting Tin Oxide Glaze[J]. Journal of the Ceramic Society of Japan,1987,95(5):562-566.

[4] 颜东亮,吴建青,钟 燚. 包覆型导电填料的制备及在防静电陶瓷中的应用[J]. 硅酸盐通报,2008,27(5):928-932.

[5] 颜东亮,吴建青,陈 林. 导电纤维的制备及在防静电陶瓷中的应用[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39(11):2018-2022.

[6] 颜东亮,吴建青. ATO包裹硅酸锆的制备与应用[J]. 中国陶瓷,2007,43(3):18-20.

包裹艺术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 R28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4(c)-0132-03

Molding process research of bupleurum effervescent

YANG Jun-tao ZHAO Bian

Luohe Medical College,Luohe 4620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best molding process of bupleurum extract effervescent.Methods Orthogonal test method was used,and pH,disintegration time,hardness,and taste were taken as evaluation indexes to determine the ratio of the amount of additional agents,so as to optimize the molding process.Results The amount of citric acid was 10%,sodium bicarbonate was 15%,PEG-6000 was 4%,and stevioside was 1%.Conclusion This preparation process is stable and reliable.

[Key words] Effervescent;Molding process;Orthogonal test

柴胡是常用的一种中药,具有清热解毒、解表退热的功效,常用于外感发热等症状。目前,有关柴胡市售的品种,主要以颗粒剂、片剂和口服液为主,对于新剂型的出现还比较少,而开发出柴胡应用的新剂型还有待加强。中药泡腾片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剂型,因其携带方便、溶解迅速、疗效确切、口感良好而深受大家喜欢,尤其适宜老人、儿童和吞咽困难者应用[1]。柴胡在应用中疗效明确,改变柴胡的传统剂型,使之成为易带易服,效果优良的新品种是一种趋势。本试验采用正交设计对柴胡泡腾片的酸碱系统配比及应用辅料进行了相应的优化,确定了较好的成型工艺条件。

1 仪器与试药

真空干燥箱(上海市实验仪器厂);ZP-19旋转式压片机(上海天祥制药机械有限公司);pH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78X-2型片剂四用测定仪(上海黄海药检仪器厂)。

柴胡(河南弘景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批号20131125);聚乙二醇-6000(安徽山河药用辅料有限公司,批号:20091126);枸橼酸(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30928);碳酸氢钠(河北华晨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31101);乳糖(上海华茂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10122);甜菊糖(上东浩天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00506)。

2 方法与结果

2.1 中药材的提取

取柴胡500 g(500片用量),用4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4次,60 min/次,滤过、浓缩,合并浓缩液,减压干燥,粉碎为细粉,备用[2]。

2.2 正交试验设计

实验中通过正交试验优选了酸碱系统(枸橼酸、碳酸氢钠)配比、基质聚乙二醇-6000应用比例及矫味剂的用量。采用L9(34)表进行试验,各因素水平见表1。评价指标为泡腾片成品的pH值、崩解时限、硬度、口感等。

表1 L9(34)试验各因素和水平

2.3 试验方法与结果

根据预试验结果和参考相关文献,由于应用聚乙二醇包裹碳酸氢钠成分和聚乙二醇不包裹碳酸氢钠成分,对试验结果会产生较大影响,尤其对泡腾片硬度、崩解时限及稳定性的影响较大[3],故本试验采取聚乙二醇包裹碳酸氢钠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按比例量称取聚乙二醇-6000,加热熔融,加入碳酸氢钠,搅拌均匀,然后冷却粉碎,过80目筛。另将枸橼酸、甜菊糖、乳糖分别过80目筛,与柴胡提取物、聚乙二醇包裹物细粉混合均匀,用无水乙醇制软材[4],过14目筛制颗粒,干燥,整粒,压制成0.5 g的片即得。各项指标结果见表2。

表2 正交试验结果

由正交试验结果可以看出,pH值虽由酸碱决定,但其受碳酸氢钠的影响较大,考虑到口服制剂的酸碱度以近中性为宜,故B2水平为优;相比较而言,崩解时限受枸橼酸和聚乙二醇-6000的影响较大,可优选A2、C3;硬度受聚乙二醇的影响最大,故C3水平为最优;通过对口感适宜程度评分分析,可以看出,甜菊糖的量对泡腾片口感的影响最大,故D2水平为最优。根据各因素对各项指标的影响大小,经综合考虑,得最佳组合为A2B2C3D2,即枸橼酸10%、碳酸氢钠15%、聚乙二醇-6000 4%、甜菊糖1%。故确定最优制备工艺为:按总量称取4%的聚乙二醇-6000,加热熔融,加入15%的碳酸氢钠,搅拌均匀,然后冷却粉碎,过80目筛。另称取10%的枸橼酸、1%的甜菊糖及适量乳糖,分别过80目筛,然后与柴胡提取物细粉、聚乙二醇包裹物细粉混合均匀,用无水乙醇制软材,过14目筛制粒,干燥,整粒,压制成约0.5 g的泡腾片。

2.4 制备工艺验证

按上述最优工艺生产3批(每批500片),进行工艺验证,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所确定的最优工艺条件稳定,效果较好。

表3 工艺验证结果

3 讨论

中药口服泡腾片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固体剂型[5],其不仅具有片剂的优点,便于携带、运输、储存,同样也具有液体制剂的好处,便于服用,吸收迅速,口感适宜,为此,泡腾片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泡腾片是以适宜的酸碱作为崩解剂制成的一种片剂剂型,投入水中5 min内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可迅速使该泡腾片崩解、溶出,尽而使药物作为液体制剂的形式被服用,加快了吸收,提高了疗效。另外,酸碱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对药液起到一定的矫味作用,对服药者也提高了用药的顺应性。但是,泡腾片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即防潮的问题,这就要求泡腾剂从开始生产到生产中,直到生产后储存都要做好防潮处理,故在制粒时,选择无水乙醇制粒,避免了生产过程中水分的引入。再者,为解决防潮问题,本试验选用了一定比例量的聚乙二醇-6000进行包裹。同时,聚乙二醇-6000对硬度的影响较大,随着聚乙二醇-6000比例量的增多,其泡腾片的硬度也随之增加。采用聚乙二醇-6000包裹不仅可以消除颗粒的色差,还可提高泡腾剂本身的抗湿性能,增强了泡腾片的稳定性[6]。为进一步改善泡腾剂的可压性,处方中加入了可压性和流动性都较优良的乳糖。另外,中药泡腾片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黏冲、崩解迟缓、澄明度等问题[7],特别是以水提取时所得的浸膏,黏性更大,更不利于干燥和制粒,故试验中采取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对提取成分更易浓缩、干燥和制粒。同时,干燥过程中温度也不宜过高,可选择温度在50~60℃范围即可。生产中还可选择适当的方法对有效成分进行纯化,或加入一些适宜的附加剂对上述问题加以改善。

中药泡腾剂的发展也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泡腾剂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地增多,如口腔用泡腾片[8-9]、阴道用泡腾片等品种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患者的病痛。泡腾剂在发挥治疗疾病作用的同时,由于其便利的携带服用特点,也开始在其他领域出现,尤其在保健品领域,也已开发出众多性能优良的泡腾剂产品[10]。随着新辅料、新技术与新设备的不断涌现,泡腾剂必将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赵存梅,朱世斌.药物泡腾剂技术[M].北京:化学工艺出版社,2007.

[2]赵磊,刘本亮,吴福祥,等.柴胡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药材,2004,27(10):766.

[3]肖焕,张嘉乐,崔升淼,等.山楂叶提取物泡腾片成型工艺的研究[J].中南药学,2010,8(3):202-203.

[4]米之金,何宇新,刘洪,等.甜叶菊泡腾片的制备工艺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9,4(4):257.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7.

[6]胡晶.黄连小檗碱泡腾片成型工艺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08,6(2):191.

[7]王文宝,王飞,王占一,等.小儿七星茶泡腾片成型工艺优选[J].医药导报,2013,32(1):88.

[8]许楠,刘薇,黄宇光.芬太尼口腔泡腾片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8,17(4):241.

[9]白雪,于丽云,王向党.祛瘀化毒口服泡腾片配方筛选及工艺条件的研究[J].武警医学,2009,20(6):523.

包裹艺术论文篇7

水晶按不同的色泽分为:无色透明的白水晶;葡萄紫色、浅紫色的紫水晶;淡黄、黄色、橙黄的黄水晶;深浅不一茶褐色的茶水晶和呈墨黑色的墨晶。

水晶按其各色包裹体中所含有的金色、白色、黑色、褐色、棕色发丝而被称为发晶、鬃晶,并在名称前分别冠以发丝颜色的名称,如金发晶、白发晶、黑发晶、红发晶等。有的水晶包裹体含有液态成分,被称为水胆水晶。有的水晶包裹体中呈现片状密集成块且光彩耀眼的金色发晶,被称为钛晶,属水晶中的极品,是名贵稀少的玉石材料。

水晶的特性是千变万化的光效应。水晶雕刻家采用凹凸弧面、切削块面、磨砂与抛光相结合等技法和技巧,允分体现水品的内在美,使水晶造型的块面光泽更能展示雕刻艺术的视觉冲由力。

在世界工艺美术史上,水晶长期以来成为欧美及日本各国雕刻艺术家共同迷恋的源头,也使他们的创作充满激情,而在中国大陆,专业从事水晶雕刻的艺术家属凤毛麟角。被中国宝玉石协会评为玉雕大师的沈德盛,近十年来致力于水晶雕划艺术品的刨作,硕果累累,被业内誉为“晶科状元”。

早在1976年,沈德盛就进入上海玉雕厂,在全国人大代表、玉雕艺术家魏忠仁门下学艺,后又得朱宁芳、萧海春乇雕大师的亲授,在雕刻技艺和造型设计上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长达数十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沈德盛从事过翡翠、白玉等不同材质的雕刻艺术创作,艺术积淀和创作经验让他憬悟到:每种材料都有其特殊的生命语言。无沦翡翠或白玉都不适宜于太具现代感的构思和创作,而水晶这种材料很时尚,具有时代感,且表现手法多样,具有光效应。他决定独辟蹊径,专研水晶雕刻技艺,弥补国内工艺美术行业的空白。

2004年,他创业开办了“晶科状元工艺礼品社”。同年,他的水晶雕刻艺术品获中国玉雕“天工奖”金奖,另有一件获最佳创意奖,十件获优秀作品奖。

沈德盛的水晶雕刻艺术品造型优美、手法多样、立意新颖,内涵丰富。他大胆采用现代手法来表现传统题材的人物形象,别具创意。他把原来呈三度空间的水晶材料,独具匠心地总结为“十度空间”:材料本身的三度空间,加上其内部的立体包含物也呈三度空间;再加上水晶的光效应,在光线下千变万化,又会形成三度空间;最终观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心灵感应形成一种特殊的一度空间。如他创作的水晶财神,正面看头带珠冠,面露微笑,一手执如意,一手捧元宅,身穿腹饰吉祥纳福的衣袍,腰串金钱,足蹬如意祥云;背面看,财神头部会随观者视线的转动而转动,腹肚膨大脚短小,财神呈橄榄形,水波纹的凹凸与左右弧面使财神变形。这是雕刻大师利用水晶玲珑剔透的特性与哈哈镜原理,经巧妙设计,雕制而成的特有艺术效果。

沈德盛认为一个时代要有一个时代的特征,水晶艺术品也要反映出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活特色。好的作品不但造型要优美,内容更要意义深刻,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他刨作的金发晶“和谐”,因寓意深邃而获2007年中国玉雕“天工奖”银奖。一块纯净的白色水晶上雕刻了二童子相背而卧,他们天真地仰望满天繁星,仿佛充满了好奇与希冀。水晶包裹体中金色的丝丝发晶,则被雕琢成开放的莲蓬,在色泽上与白色的童子形成反差。在打磨的技巧上,莲蓬采用高亮抛光手法,而童子则采用“亚光”手法,使作品主体突出,在艺术形象上形成强烈的对比,提升了作品的艺术观赏价值。

包裹艺术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据介绍,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是继有粘结和无粘结之后的一种新型预应力技术,它秉承了无粘结预应力施工简便的优点,同时又具有有粘结预应力力学性能好的优点,是预应力技术发展的一大创新。在缓粘结预应力新技术信息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司局领导对此项技术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是因为该项技术首次以材料销售形式全面进入市场,将工程结构与工程材料相结合而开发出的,从缓凝材料配制、缓粘结钢绞线生产到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的一整套预应力技术体系。

该项技术由中冶建研预应力技术研究院、中国京冶预应力工程公司潜心研究,从2002年首次提出、2008年在河北省承德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工程首次应用接受市场检验、2011年在山东省日照市凌云海食糖精炼—糖储存库工程中融合材料、结构、机械等专业知识到2012年在住房城乡建设部主编的两部行业标准中获得权威认可,走过了10年的自主创新之路。

二、技术原理

缓粘结预应力工艺解决了有粘结压浆工序及压浆质量问题和无粘结局部应力损失较大等问题。缓粘结预应力施工是指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间采用缓粘结材料隔离,在预应力钢筋张拉施工时可以保证其自由伸缩,在张拉施工完成后再发生凝结的一种施工工艺,无须压浆工序。

随着高强度混凝土及预应力筋的采用,构件截面尺寸的减小,三向预应力的采用,施工中的混凝土分批灌筑、张拉、压浆的阶段性等因素都使一些问题更显突出,后张法有粘结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预应力筋的孔道设置及孔道压浆均是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却又为极其重要的一环。

缓粘结预应力筋(如图1)在预应力筋的张拉前具有无粘结筋的特点,而后期又具有有粘结筋使用效果,即它既具有无粘结筋的使用方便、布索自由、无需孔道的设置和压浆的优点,又具有有粘结筋在后期使用力学性能好和安全的优点。

图1缓粘结预应力钢筋剖面图

1、外层套管

2、胶粘材料

3、预应力钢筋(钢绞线)

缓粘结筋的作用机理是在预应力的外侧包裹一种特殊的缓凝砂浆,这种砂浆要求能在30天前不凝结,在5~40℃密闭条件下,这就满足了现场张拉力筋的时间要求。在30天后开始逐渐硬化,达到30MPa以上的抗压强度,对预应力筋产生握裹、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理之一是缓凝剂与Ca离子作用,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不溶性物质膜,阻碍了水泥矿物正常的水化作用,而起到缓凝作用。当不溶性质膜内渗透压增大使之破裂,暴露出新的熟料表面,消耗缓凝材料生成不溶性物质。直到消耗尽缓凝物质,才能使缓凝砂浆具有强度,使水泥正常水化。之二是难于较快地生成钙矾石晶体而起到缓凝作用,这是由于所掺入的缓凝剂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或水化产物表面,使得水分子和Ca、SO+等离子与C3A类物质作用程度变弱。

主要施工技术

缓粘结设计施工控制技术有以下几个关键点:总包单位准确通知工程进度,使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加工时间与工程整体进度相协调,减少缓粘结筋制用到铺放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总包单位还应合理安排施段的划分和施工顺序,尽量避免缓粘结预应力筋穿越后浇带,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尽快优先张拉缓粘结预应力筋;其在张拉阶段与无粘结预应力筋性能基本一致,可以完全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工艺,设备及锚固装置。

缓粘结预应力筋的材料要保证施工阶段不离析,固化后体积稳定不收缩,应具有良好的性、涂附性和自行固化性能;缓粘结预应力筋运输、吊装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对预应力筋表皮的损伤,轻拿轻放、严禁抛摔,铺放时避免拖擦,端头要用胶带包裹密实,避免剂流出和杂质进入。

(一)、施工技术要求

1、原材、机械设备要求

为保证所有施工工艺、工序有序可控,首先现场应有备用设备及易损器件;

张拉施工所使用的千斤顶和油表必须事先完成标定、检测工作,保证设备状态;同时施工所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如混凝土搅拌站、汽车泵、振动器等必须保证设备运转良好;现场使用的所有材料(钢绞线、钢筋、水泥、粉煤灰、粗细骨料等)必须准备到位。

2、时限要求

为保证梁体预制质量,期间工作钢绞线定位、绑扎,支立箱梁内模,清理模板等工作需衔接紧密,缓粘结砂浆从拌制到浇筑箱梁混凝土不允许超过48h,缓粘结砂浆从拌制到梁体张拉结束不能超过240h。

3、过程控制

一是决不允许使用放置较长时间的缓凝砂浆,缓凝砂浆需随用随拌, 一般缓凝砂浆配好后必须尽快内包裹于预应力筋上,包裹好的预应力筋也应该随包随用。

二是在箱梁混凝土浇筑时,振动棒不能接触钢绞线。包裹好的钢绞线需置于阴凉处存放,避免阳光直晒,保持缓粘结砂浆的水份不散失。特别强调为防止缓凝砂浆中水分的散失,在预应力钢筋绑扎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不能将钢筋外层的塑料布刮破。

4、劳力组织

提前进行监理报验的准备工作,防止因报检环节组织不当影响施工,钢筋绑扎和模板支立必须保证施工质量,现场准备重组的劳力,确保检查一次通过进行施工。

(二)、拌制缓粘结砂浆

1、砂浆配合比控制

水泥:粉煤灰:复合缓凝剂主料:复合缓凝剂辅料:水=120:40 :20:4.8:60(单位:kg)。严格按照此公式配比(配料时应先按照配比将小料和粉煤灰、水泥搅拌均匀再加入水拌制),将缓凝材料、粉煤灰及与梁体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拌制缓粘结砂浆。

2、预应力钢筋包裹缓粘结砂浆

首先将缓凝砂浆包裹厚度控制在5-7.5mm,将配置好的缓凝砂浆均匀地涂抹在5cm宽的塑料布上;其次将塑料布的一头同预应力钢筋绑牢,均匀施力,顺时针旋转,将缓凝砂浆包裹在预应力钢筋上,再反时针用塑料布缠绕一遍,在端头扎牢。第三,将包裹好的钢绞线需置于阴凉处存放,避免阳光直晒,包裹好的缓粘结预应力筋平放好待用。最后绑扎普通钢筋时将缓粘结预应力筋一同绑扎入模。为防止缓凝砂浆中水分的散失,预应力钢筋绑扎过程中应包裹时必须密闭妥贴, 不得留有空隙,不能有破损, 两端塑料布一定要扎牢。

(三)缓粘结预应力筋制作要点

1、制作过程

缓粘结预应力筋下料应在平坦、洁净的场地上进行。其下料长度应采用钢尺丈量,使用砂轮锯或专用切筋器切断;在缓粘结预应力筋制作或组装时,不得采用加热、焊接或电气焊切割;在缓粘结预应力筋近旁对其它部件进行气割或焊接时,应防止缓粘结预应力筋受焊接火花或接地电流的影响。

缓粘结预应力筋挤压锚具挤压前,钢绞线、挤压模与活塞杆应在同一轴心线上,并在钢绞线端头安装异型钢丝衬套与挤压套,挤压套外表面要涂油。钢绞线端头应露出成型后压锚具外端,挤压锚具应与锚垫板固定可靠,液压挤压机的压力表读数按生产厂提供的参数控制。

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

根据混凝土同期试块强度报告达到张拉要求,即各层板混凝土达100%设计强度后开始缓粘结预应力筋张拉。张拉顺序根据施工流水段划分及进度,分施工段张拉,再各施工段内张拉尽量均匀张拉。缓粘结预应力筋张拉采用张拉力与伸长值双控进行,缓粘结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及伸长值应满足设计要求。

具体张拉步骤如下:在张拉前进行试运行,保证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清理端部及穴模后安装锚环及夹片。预应力张拉设备在使用前,应送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对千斤顶和油表进行配套标定;安装千斤顶,连接好油路系统。张拉到初应力(张拉控制应力的10%)时,首次记录千斤顶伸长值,然后继续张拉至控制应力,再次量测伸长值,卸载锚固回程并卸下千斤顶,张拉完毕。

四、缓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的优点

(一)、降低施工造价。比如说一个桥梁工程,同样的跨度,由于截面小,材料用量节省,还降低了台后填土的厚度;在不改变梁体截面尺寸的前提下,缓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可减少预应力筋数量的15%。

(二)、适宜用于截面尺寸受限制或配筋空间不足的桥梁上。截面尺寸受限制或配筋空间不足的桥梁如采用T梁或其他预应力的箱梁设计,有事满足不了通行双层集装箱火车的高度要求。但由于缓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使梁体的高跨比控制在1/25~1/30,大大降低了梁体高度。

(三)、安全性好、张拉操作简单。梁自重较小,结构可靠性增强,易于运输、架设安装施工,可靠性大大增加。加上缓凝结预应力工艺预应力筋均为单根布置、张拉,所需的张拉设备较小,易于对准定位及保证张拉质量。

五、结束语

缓粘结筋工艺目前已在实际工程中多次应用,目前主要应用于公路桥的空心板上,常用跨径16m~30m;尤其应用于三向预应力箱梁的竖、横两个方向,使其优点得到极好的体现。缓粘结钢预应力在施工中要保留同批次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检查在规定时间内是否固化。在施工前也要充分考虑现场施工工期的要求,适当留出备用时间,以便确定缓粘结剂的固化时间,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张拉。

由于本工艺在桥梁上的使用还较少,其施工工艺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受力机理和设计理论也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但缓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可以按照无粘结预应力的施工方法达到有粘结预应力的受力模式,是预应力施工技术发展的趋势,其展现出来的优势预示着它必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参考文献:

[1]赵建昌.王起才.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2002(02)

包裹艺术论文篇9

许多商家总是是希望能够借助一种方法,让原本雷同的商品以差异化形态展现在顾客眼前。无疑,跳眼的包装以其出众的视觉识别力所形成的感官高度评判,会帮助我们的商品从众多商品中脱颖而出,使消费者留意、停顿、观察,赞赏并产生购买行为,这也是每个商家所追求的最理想化的包装。泰山的土特产数不胜数,其中泰山煎饼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替代的绿色食品。它的独道之处,离不开泰山水的滋养,泰山三美当中,以水为先,不但泡茶清香可口,生喝没有异味,烧水,壶上不结水垢,只有用它孕育的五谷杂粮,制作的煎饼,才是闻名于世的泰山煎饼,才具备泰山的神韵。如何让消费者看到产品的特色,泰山土特产应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让包装设计给绿色食品穿上漂亮的衣服。

从字面上讲,"包装"一词是并列结构,"包"即包裹,"装"即装饰,意思是把物品包裹、装饰起来。从设计角度上讲,"包"是用一定的材料把东西裹起来,其根本目的是使东西不易受损,方便运输,这是实用科学的范畴,是属于物质的概念。"装"是指事物的修饰点缀。这是指把包裹好的商品用不同的手法进行美化装饰,使包裹在外表看上去更漂亮,这是美学范畴。单纯的讲"包装"是将这两种概念合理有效地融为一体。Www.133229.COm包装设计中的功能性永远是第一位的,无论设计怎样的造型都应赋予它简洁的原则,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结构,构成一种对产品安全对使用者方便的包装。有时设计者会一味追求新颖的材料和新奇的造型,从而忘记包装的基本要求,安全可靠性和方便性,这是设计中的一大忌。

包装设计在满足产品的基本要求之后,我们应更多考虑的是设计中的内涵部分。如果说包装设计的概念是无服饰艺术包裹、修饰的人体,包装设计的表现形式是人的衣着装束的话,那么,包装设计的内涵就是这个人的精神文化思想。一个人的装束能反映他的思想和修养层面,包装设计也能反映出产品、品牌、企业等不同的内涵。

首先,我们要找到产品的个性特点,同一年龄层次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产品也是一样。同类型的产品也有其自身和特征。比较同类产品找出异同点,针对目标市场划分消费阶层,给产品进行准确的定位,符合产品鲜明个性,这些是包装的第一个切入点。以泰山土特产中的泰山煎饼为例,它的消费群体包括老中青三个层次。针对这一消费层心理,从设计的要求上取自人们喜欢的煎饼固有颜色土黄色彩,又因为它是绿色食品可以把它设置为绿色,利用简明的金黄和绿色把泰山煎饼的特征表现的一目了然,也能被广大消费者识别。包装为产品而设计,产品出自于企业,包装设计无疑也折射出企业的文化形象。比如:泰山爱迪利食品公司的包装设计不但赋予的产品品牌内涵,更是企业文化积累的一种反映。利用金黄色和绿色表现了泰山的文化底蕴,还表现了泰山人民的辛勤和智慧。能够让消费者一眼就有感觉到泰山人朴实的品质和泰山土特产的品质,人们总会感觉到泰山那固有的文化精髓。

其次是图形的选择。选取传统图形的资料进行平面造型设计,常见的有:图腾,传统的花边纹样、国画、民族服饰、民间图案纹样、民间寓意吉祥图案、历史文化遗产、名胜古迹等等。传统的纹饰在现代包装中运用十分广泛,无论是作为底纹,主体图案还是边饰或角饰,都能带来一股古朴、清新的气息,并具有强烈的装饰感。

最后是字体的设计。字体本身是一种艺术形象,具有形体美和抒发感情的特性,在设计时不仅满足文字的可辨性和可读性,还应灵活运用文字的装饰性。文字源于图画,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提及:"既是字,又是画"汉字可以说是物象符号化,语义图案化的典范,在设计中适当运用文字象形这一历史成果,仍不乏产生耐人寻味的构想。中国的书法具有奇特魅力,如篆书古老雍容,流畅宏伟,李斯书的《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残石,给人一种图案花般的装饰美。利用古老的泰山文化更能表现泰山土特产的历史悠久。

包裹艺术论文篇10

许多商家总是是希望能够借助一种方法,让原本雷同的商品以差异化形态展现在顾客眼前。无疑,跳眼的包装以其出众的视觉识别力所形成的感官高度评判,会帮助我们的商品从众多商品中脱颖而出,使消费者留意、停顿、观察,赞赏并产生购买行为,这也是每个商家所追求的最理想化的包装。泰山的土特产数不胜数,其中泰山煎饼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替代的绿色食品。它的独道之处,离不开泰山水的滋养,泰山三美当中,以水为先,不但泡茶清香可口,生喝没有异味,烧水,壶上不结水垢,只有用它孕育的五谷杂粮,制作的煎饼,才是闻名于世的泰山煎饼,才具备泰山的神韵。如何让消费者看到产品的特色,泰山土特产应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让包装设计给绿色食品穿上漂亮的衣服。

从字面上讲,"包装"一词是并列结构,"包"即包裹,"装"即装饰,意思是把物品包裹、装饰起来。从设计角度上讲,"包"是用一定的材料把东西裹起来,其根本目的是使东西不易受损,方便运输,这是实用科学的范畴,是属于物质的概念。"装"是指事物的修饰点缀。这是指把包裹好的商品用不同的手法进行美化装饰,使包裹在外表看上去更漂亮,这是美学范畴。单纯的讲"包装"是将这两种概念合理有效地融为一体。包装设计中的功能性永远是第一位的,无论设计怎样的造型都应赋予它简洁的原则,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结构,构成一种对产品安全对使用者方便的包装。有时设计者会一味追求新颖的材料和新奇的造型,从而忘记包装的基本要求,安全可靠性和方便性,这是设计中的一大忌。

包装设计在满足产品的基本要求之后,我们应更多考虑的是设计中的内涵部分。如果说包装设计的概念是无服饰艺术包裹、修饰的人体,包装设计的表现形式是人的衣着装束的话,那么,包装设计的内涵就是这个人的精神文化思想。一个人的装束能反映他的思想和修养层面,包装设计也能反映出产品、品牌、企业等不同的内涵。

首先,我们要找到产品的个性特点,同一年龄层次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产品也是一样。同类型的产品也有其自身和特征。比较同类产品找出异同点,针对目标市场划分消费阶层,给产品进行准确的定位,符合产品鲜明个性,这些是包装的第一个切入点。以泰山土特产中的泰山煎饼为例,它的消费群体包括老中青三个层次。针对这一消费层心理,从设计的要求上取自人们喜欢的煎饼固有颜色土黄色彩,又因为它是绿色食品可以把它设置为绿色,利用简明的金黄和绿色把泰山煎饼的特征表现的一目了然,也能被广大消费者识别。包装为产品而设计,产品出自于企业,包装设计无疑也折射出企业的文化形象。比如:泰山爱迪利食品公司的包装设计不但赋予的产品品牌内涵,更是企业文化积累的一种反映。利用金黄色和绿色表现了泰山的文化底蕴,还表现了泰山人民的辛勤和智慧。能够让消费者一眼就有感觉到泰山人朴实的品质和泰山土特产的品质,人们总会感觉到泰山那固有的文化精髓。

其次是图形的选择。选取传统图形的资料进行平面造型设计,常见的有:图腾,传统的花边纹样、国画、民族服饰、民间图案纹样、民间寓意吉祥图案、历史文化遗产、名胜古迹等等。传统的纹饰在现代包装中运用十分广泛,无论是作为底纹,主体图案还是边饰或角饰,都能带来一股古朴、清新的气息,并具有强烈的装饰感。

包裹艺术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P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7-0107-02

0 引言

难处理金矿石,又称为难选冶金矿石或难浸金矿石,是指富含碳、硫、砷等杂质,在常规氰化浸出条件下,金的回收率低于80%的金矿石。难处理金矿石有两个特点:一是用常规的方法难直接浸出;二是化学药剂的消耗量大[1]。

世界上约2/3的金矿属于难处理金矿。在我国西南(四川、滇桂黔金三角)、西北(甘肃)和东北(辽宁)等地也存在着大量品位低、赋存状态复杂、难以用常规氰化法提取的难处理金矿石,约占全国金矿储量的30%[2,3]。随着易处理金矿的日益开发和减少,难处理金矿将成为黄金工业的重要来源[4]。在先进国家,对难处理金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占很大比例,而我国则与之相差较远[5]。虽然我国产金量已位居世界第四,但在难处理金矿的工业利用程度方面却仍然偏低。

1 难处理金矿石的特性原因

导致金矿石难处理的原因包括化学原因、矿物原因和电化学原因等。

1.1 化学原因

许多矿石中存在着耗氰、耗氧及吸附金的化合物,这些物质干扰氰化过程,从而造成金矿石难浸。其中最常见的难处理金矿是高砷、高硫、高碳的硫化矿,在氰化过程中,这些硫化矿物不仅与氰化物作用,消耗大量的氰化试剂,并且引起金的溶解钝化,从而降低金的溶解速度[6]。

1.2 矿物原因

主要表现在:1)微细的金粒被包裹于共生矿物之中,即使采取磨矿也不能使金暴露,从而导致金粒难以与浸出液接触;2)金矿石中存在大量的粘土矿物,不仅恶化矿浆的性能,而且还吸附已溶解的金;3)金矿中存在着有机碳,吸附已溶解的金[7]。

1.3 电化学方面

主要表现在金与锑、铋等一些导电物质形成的化合物导致金的阴极溶解被钝化[8]。

因此,难处理金矿石浸出之前必须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目的一是氧化包裹金矿石的硫化物,使矿石形成多孔状,利于金与浸出液接触[9];二是去除碳、硫、砷等妨碍浸出的有害杂质,从而使难处理金矿由难浸变为易浸[10]。目前常用的预处理方法主要有:焙烧氧化法、化学氧化法、加压氧化法、细菌氧化法等,其中应用于工业的主要为焙烧氧化法、加压氧化法和细菌氧化法[11]。

2 预处理工艺

2.1 焙烧氧化法

焙烧作为一种传统工艺,是分解碳质物,同时氧化分解硫化物,获得金高回收率的可靠方法。适用于既有硫化物包裹金,又有碳质物“劫金”的难处理矿石。该方法是在高温通气的条件下,将包裹金的硫化物氧化分解为多孔状,从而使金暴露出来[11]。焙烧温度一般约为454℃~815℃[12]。目前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有回转窑和沸腾焙烧。早在20世纪70年代,湖南黄金洞金矿就用回转窑焙烧对含砷金精矿进行预处理,脱砷率为96%,金的回收率高达98%。长春黄金研究院采取沸腾焙烧法对贵州紫木凼含砷金矿进行了半工业实验。

焙烧氧化法具有工艺成熟、操作费用相对较低、适应性强、可综合回收硫、砷等优点,但是会释放出大量的SO2、As2O3等有害气体,污染环境,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为了高效环保,近年来,焙烧工艺也得到了一定的完善和发展,这使得焙烧法重新得到重视。设备方面由单膛炉发展到多膛炉,由固定床到流态化沸腾炉、闪速炉;工艺方面从一段焙烧发展到二段焙烧,从常规焙烧到闪速焙烧,从使用空气焙烧到富氧焙烧、加盐固硫、砷焙烧等[13]。美国曾采用加石灰球团焙烧预处理含砷金矿,脱砷率高达95%,金的回收率也在90%以上;我国亦对该工艺进行了试验,如中南工大加石灰焙烧预处理含砷金精矿、广东工业大学采用了氯化焙烧等方法,但都处于试验阶段,并未实现扩大型试验或工业化生产[14]。

2.2 化学氧化法

该方法是通过在矿浆中加入强氧化剂来氧化金矿石中的硫化矿物,从而使金暴露出来[9]。该工艺分为氯化氧化法,硝酸氧化法和电化学氧化法三种。本文主要介绍其中的氯化氧化法。

氯化氧化法,[11,15-17]:

氯化氧化的实质是利用氯气来氧化难处理金矿石,是碳质难处理金矿石的有效方法。由于液相氯及氯气溶于水后形成的HOCl具有强氧化性,因此能将难处理金矿石中的硫化矿物及碳质物氧化。

20世纪70年代,美国卡林金矿首先用水氯化法处理碳质金矿石。从1987年开始,采用了新工艺“闪速氯化”,这种工艺使矿石中的碳质物不再影响新沉积金的氰化。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曾用水氯法对贵州某金矿石的焙砂进行浸出;中南工业大学也曾对该工艺进行试验研究。除了使用较多的上述两种方法外,HCl-NaCl、FeCl3、CuCl2等体系的氧化预处理方法也得到了一定的研究。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工业应用的相关报导。

氯化氧化法可以有效地抑制碳质物的作用,使“劫金”作用钝化;但是氯化物成本高、对设备严重腐蚀;且由于氯气氧化的机理是氯气先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后两者与矿石中的脉石矿反应生成次氯酸钙和氢氧化钙,生成物继续与碳质物反应,从而钝化碳质物并分解腐殖酸,如果矿石中无氧化钙或其含量很低时,则不宜采用该工艺。

2.3 加压氧化法[15,19]

该方法的原理是在高温高压下,加入酸或碱来分解矿石中的硫化矿物,使金颗粒暴露出来。根据所用介质的不同,可分为酸性加压氧化法和碱性加压氧化法。

2.3.1 酸性加压氧化法

通常的操作条件为温度170℃~225℃,总压1.5MPa~3.2MPa,氧分压3.5kPa~7kPa[17]。矿石中包裹金粒的黄铁矿、毒砂等矿物在酸性介质中与氧发生反应,从而使得硫化物分解,被包裹的金粒暴露出来。美国Mclanghlin金矿首先采用了这一工艺,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美国高尔德斯切克金矿采用该方法处理微细粒黄铁矿金矿石(Au 7g/t、S 2.5%、C 0.5%、As 0.15%),金的浸出率可达90%左右。

加压氧化过程中,反应速度很快,在短时间内硫化矿物就会被氧化分解完全。但由于矿浆为酸性体系,所以对设备的材质以及生产管理的要求很严格;此外,投资和维修费用也较高。

2.3.2 碱性加压氧化法

该方法是加入碱性物质(主要是氢氧化钠),在100℃~200℃和较高压力(总压>3MPa)条件下,包裹金的矿物与氧发生反应而分解,从而使被包裹的金释放出来。

虽然该方法氧化温度低,但是仅适于碳酸盐含量高、硫化物含量低(

2.4 细菌氧化法

该方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在酸性条件下,将包裹金的黄铁矿、砷黄铁矿等有害成分氧化成硫酸盐、碱式硫酸盐或砷酸盐,从而将金粒暴露出来。细菌氧化法中常用的菌种是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硫硫杆菌和氧化亚铁微螺菌[19]。

目前,比较受科研人员看重的是组合细菌法,美国Newmount公司已经培养出这类组合细菌,可以大大削弱有机碳的“劫金”作用,劫金率由68%降至5%。我国对这一工艺的研究较晚,但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含砷难处理金矿细菌氧化法研究发展很快,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1998年陕西中矿公司建成我国第一座细菌氧化法提金工厂,处理后金的浸出率由2.5%提高到76.44%[20]。2000年,中国有色工程设计院建成了国内第一个细菌氧化预处理-氰化提金厂,标志着我国的这一工艺已经由科研阶段转入工业化生产。

细菌氧化法具有环保、金浸出率高、流程简单、投资少及工艺成熟等优点,但是由于其周期长浸出设备大,需要制冷冷却,且对溶液的酸碱及温度要求苛刻,并且不同矿种需要不同的菌种使得这一方法的应用不够广泛,尤其是其不适合碳质金矿石的预处理,更使这一工艺的使用受到大大的限制。

3 结论

综上所述的各预处理方法各有利弊:焙烧工艺由于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完善和发展,使得其重新得到重视,我国应加大对焙烧工艺的研究力度;化学氧化法和细菌氧化法由于其环保性,目前研究较为活跃。对难处理金矿石,应先搞清楚其难处理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选择预处理方法进行实验室试验和半工业试验,再根据结果进行可行性研究,从而确定最佳工艺,这样才可以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康增奎.我国难处理金矿资源开发的现状与问题研究[J].资源与矿业,2009,11(6):59-63.

[2]张文轩,钟宏,等.难浸金矿石预处理工艺研究现状[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08,3(3):62-65.

[3]王力军, 刘春谦.难处理金矿石预处理技术综述[J].黄金,2000,21(1):38-45.

[4]俞海平,刘菁.难处理金矿石浸出工艺研究现状[J].广州化工,2011,39(17):25-27.

[5]周一康.难处理金矿石预处理方法研究进展及对策建议[J].有色金属,1999(6):33-37.

[6]刘汉钊.难处理金矿石堆浸的预处理技术[J].四川地质学报,1997,17(3):231-235.

[7]陈红轶,姚国成.难浸金矿预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金属矿山,2009(9):81-83.

[8]李卫,谭凯旋.我国难处理金矿的研究现状与开发前景[J]. 湖南地质,1999,18(2、3):201-205.

[9]徐远志.难浸金矿的预处理方法及影响其工艺选择的冶金因素[J].云南冶金,1998,27(增刊):10-11.

[10]王立军,刘春谦.难处理金矿石预处理技术综述[J].黄金,2000,21(1):38-45.

[11]郑晔.难处理金矿石预处理技术及应用现状[J].黄金,2009,30(1):36-41.

[12]凌海清.从设计观点看难浸金矿石的预处理工艺[J].黄金,1995,16(12):37-41.

[13]闵小波,柴立元,等.难处理金矿预处理技术工业应用评述[J].矿产保护与利用,1998,12(6):45-48.

[14]杨振兴.难处理金矿石选冶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J].黄金,2002,23(7):31-34.

[15]利镇有,赵文焕.从高碳银精矿中提取金银的工艺研究[J].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学报,1993,2(3):65-72.

[16]Dodson Chris.TORBED reactor-potential opportunities to treat refractory gold ores. Randol Gold & Silver Forum’98 Denver USA,235-238.

[17]Weeks T.McGaffin I. Operational aspect of whole ore treatment at PT Newmont Minahasa Rasa. Randol Gold &Silver Forum’98 Denver USA,227-234.

包裹艺术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J648.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一、引言

音乐的品牌是个外来词,品牌是借用市场营销学的专业术语,是音乐艺术品的商品属性的直接体现,是音乐走向市场化的伴生物,更是市场经济基本原素溶入音乐生产、销售、消费领域的必然趋势。音乐的品牌已在社会音乐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外和港台的音乐品牌在为音乐生产者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充分满足广大音乐消费者,特别是追星族群体的心理需求。品牌与包装是商品销售的两个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比商品的质量更为消费者看重。品牌与包装原来是有形商品的专利,近几十年来被广泛运用于音乐行业,为音乐艺术品的生产、销售带来巨大机会和利润,也给音乐从业者带来一次观念上的变革。丝竹音乐艺术品的品牌与包装意识已越来越浓烈,丝竹音乐形象品牌与包装的价值也日益成为音乐人的共识。

江南丝竹的形成与发展同它特定的历史条件、地理与人文环境,以及海派音乐博采众长的特点息息相关。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江南丝竹曾与这一地域的戏曲、说唱、歌舞、器乐、宗教音乐等音乐形式相互影响,风格鲜明却又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江南音韵。明清时期盛行于江南各地的“家乐班”和晚清民初渐盛的“堂名”,其表演内容都以戏曲、歌舞、器乐为主,而其中的乐器就包含有丝竹乐器表演和丝竹音乐教习,所用乐器涉及琵琶、筝、阮、箫、管、羯鼓、拍板等。

二、音乐形象包装设计

音乐艺术品的质量,不是单指音乐表演专业技能的质量,而是指音乐表演者综合素质质量的总和。具体而言,就演唱或演奏者,除了本专业的业务技能外,还应包括与音乐演出直接相关的舞蹈、表演、作曲、作词、主持等技能,更包括间接影响音乐表演的道德水准、文化艺术修养、做人准则、人际沟通能力等一系列音乐以外的基础素质。关于这个问题,音乐行业已意识到音乐整体质量的重要性,并已经开始着手想法提高音乐艺术品整体质量的水平。

音乐的每一个完整的包装视觉传达设计的流程应该包括:设计准备阶段、设计展开阶段和设计制作阶段。其中设计准备阶段是对所要进行的包装从商品特点、品牌形象、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文化特质等进行定位,并经过策划和创意梳理出设计意图,从而完成设计的构思。设计展开阶段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运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艺术性的创造,通过具体的设计形式来表现内容,并传达出包装的文化品味。制作阶段是采用某些材料,配以合理的工艺完成设计,同时在进行包装设计时,还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国际惯例。

三、江南丝竹音乐形象包装的基本组成与形式

1.音乐形象包装的基本组成

市场营销学中所指包装,是针对有形物质产品包装,其定义是:“包装是指盛装产品的容器和包裹物,也可指要盛装的工作过程。包装反映了产品的外在质量,是产品质量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盛装可口可乐的塑料瓶或易拉罐,以及包裹彩电的纸箱等。音乐艺术品是无形精神产品,它无法被盛装或包裹。丝竹音乐艺术品的包装,是指运用文字、语言、图像、造型等手段,对丝竹音乐艺术品的生产组织或表演者、创作者进行全面装饰、修饰的过程。它是音乐整体艺术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艺术品外在质量的体现,更是音乐艺术品质量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因素。

2.丝竹音乐形象包装的策略

2.1形象包装策略

亦称造型包装,指对丝竹音乐表演者进行包装,通过发型、服饰、化妆等手段,为音乐表演者在音乐消费者面前树立特定的外部形象特征。例如:丝竹音乐表演者的形象塑造非常重要,有时比表演技能更富有音乐市场价值。

2.2性格包装策略

指根据丝竹音乐表演者的表演特点和风格进行包装,在音乐消费者心里占据一个特定的位置,让人铭记在心。例如:在演奏《高山》、《流水》等曲目时,可以配以小桥流水的画面,进而展示音乐所表现的性格与内涵。

2.3文化包装策略

是以音乐生产组织和音乐表演所处的特殊区域或文化背景为基础,运用不同手法强调、渲染、营造特有的文化氛围,突出文化特征,达到包装的效果。例如:民歌手和少数民族表演团体的表演最具民族文化性,最利于民族文化特色的表现。

2.4双重包装

既对音乐生产组织又对音乐表演者进行包装。一方面尽力表现音乐生产组织的特色;另一方面充分展示音乐表演者的特点。并把两者统一在同一个风格里,让两者相呼应,给音乐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5分类包装策略

音乐生产者的音乐艺术品可依据不同的档次,不同的用途,不同的音乐消费群体采用不同的分类包装。例如:交响乐团的包装要显得高雅、华丽,流行音乐乐队和歌手的包装要注重时尚、新潮,丝竹音乐的包装则要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和内涵。

2.6组合包装策略

指按音乐消费者的习惯或特殊的需要,将多种相关的音乐艺术品组合、安排在同一场演出活动中去。例如:各种专题文艺晚会和大型演唱会,它能满足广大音乐爱好者的习惯需求和特殊需求。

四、结论

江南丝竹音乐作为我国古典音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人民音乐素养的培养,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具有积极的作用和价值,在新的历史时期背景下,借助于音乐包装设计中的形象包装策略、性格包装策略、文化包装策略、双重包装、分类包装策略对丝竹音乐进行再包装,对于丝竹音乐的发展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和价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