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交流材料合集12篇

时间:2022-04-24 11:18:46

读书交流材料

读书交流材料篇1

2、培育典型,树立新形象。在读书活动中,我们着力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激发干部参与读书活动的热情。一是评定干部读书标兵。全县每年都结合打造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干部读书标兵评选活动。几年来共评选出100多名干部读书标兵,他们以自身读书的模范行动有力地带动了身边干部的读书学习。二是推选先进读书小组。根据各读书小组在组织活动、记载笔记、撰写心得、调研成果等方面情况,推选了26个先进读书小组,让先进读书小组引领本单位其他干部的读书活动。三是争创优秀读书群体。全县20多个部门和系统参加了争创活动,经过层层推荐,严格考核评比,产生了4个读书活动优秀群体。我们及时用县人民医院、省___高中等优秀读书群体的事迹,引领全县干部积极投身读书活动,掀起了读书的新高潮。

3、多措并举,创设新的激励。一是纳入干部考察。我们把干部读书学习活动当作工作的一部分,列入干部考察内容,在进行干部考察时,一并进行认真的了解。领导干部述职时要进行述学,群众评议干部时要开展评学。对读书不认真、学习漂浮、不思进取、不能完成学习科目的干部进行提醒谈话,限期整改,增加干部读书的压力感。二是实施鼓励政策。对每年评选的干部读书标兵和先进读书小组、优秀读书群体,都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参加读书活动的干部,适当解决部分书刊的费用:对那些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历学习的干部,除了报销合理的学习费用外,在他们取得学历后还给予一定的补助。三是制定成长规划。从全县跨越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了县镇机关干部能力素质、知识水平、理论素养、学历要求等方面的总体规划,组织全县干部对照总体规划,制定了个人五年成长规划和年度成长规划,把读书活动作为提升个体能力、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途径,立足长远,深度推进,不断促进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4、建立组织,实施网络化管理。全县建立了干部读书学习活动考核指导组、组织管理组、读书小组三个组织,提高了干部常年读书活动的组织化水平。考核指导组负责制订全县干部读书活动计划,组织学习辅导和研讨交流,对读书学习活动进行考核评比。组织管理组负责当年读书学习计划的落实,并进行检查督促。读书小组由各单位根据参加读书活动干部的自身特点和工作特点灵活建立,可以由一个单位单独建立,也可以由几个单位联合建立。目前全县共建立了300多个读书活动小组,形成了一个健全的网络,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化管理。

读书交流材料篇2

四天来,有幸和各位领导一块参加县委举办的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读书班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深感内涵丰富、思想深远,倍受鼓舞、收获颇多,现浅谈两点体会和一点认识,与大家共同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体会一:清新朴实的语言和文风,体现了习总书记务实亲民的作风和爱民情怀。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着眼新时代新特点新变化,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可以说实事求是,高屋建瓴,主题鲜明,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每次讲话都充分体现出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实践性和说服力、感染力。他在讲话中善于把抽象的理论通俗化,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用大众化的语言和中国特色的文化方式生动形象地阐述创新理论和执政理念,令人耳目一新。一是善用大白话诠释执政理念。比如,他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来生动指出衡量小康的根本标准;用"缺钙"、"软骨病"来比喻理想信念的缺失;用"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来说明保护生态传承文明的重要性;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来形象表述一个国家对发展道路的选择正确与否等等,这些很接地气的群众语言,通俗易懂,沁人心脾。二是善用聊天式话语沟通心灵。习总书记讲话中,常用聊天式话语与听众进行沟通。比如,他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第一句话就说"让大家久等了",接下来又讲"大家很敬业、很专业、很辛苦",这是一种近乎谈心式的沟通交流,让人倍感亲切、温暖和感动。在谈及中国"三农"问题时,他说"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样没有高调和口号的语言,让农民感受到的是真切的关怀和看得见的希望。

体会二:大刀阔斧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反腐倡廉建设,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攻坚克难的伟大气魄。

读书交流材料篇3

一、着力继续解放思想,坚持走开放发展之路。走开放发展之路是贫困地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经济实力的现实需要,而思想解放程度是对外开放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走开放发展之路,就是要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继续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创造良好的开放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最大限度地利用“两路”即将建成的区位条件,更深层次、更广泛地融入县外发展的大环境,充分利用外部力量增强发展能力。一是要扎实有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针对少数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层次还比较低,理解范围还比较窄,领会程度还比较浅的实际,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主要任务,重点围绕“五个一”,即突出一个主题(打造“四大品牌”、推进科学发展),办好一个平台(“建始讲坛”干部学习平台)、弘扬一种精神(“银昌精神”)、抓好一个载体(“双联双争”党建活动载体)、健全一个机制(干部绩效考核机制),扎实有效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各种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为实现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要树立有利于开放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开明开放”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大优化发展软环境的力度;树立“特中见长”的产业理念,开发并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效益的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树立“创业兴业”的富民理念,培植更多的市场主体支撑经济的发展;树立“亲民亲商”的服务理念,多办利民之事,舍得用好的项目吸引企业投资。通过树立正确的开放理念,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力争在软环境上有明显的突破。三是要为扩大开放创造良好的硬环境。抓住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机遇,加强项目建设工作,重点推进道路基础设施、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扩大开放创造良好的硬环境。突出建设红岩寺武陵山区魔芋专业交易市场,推进朝阳片区开发、广润河综合治理、209国道绕城线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着力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园,不断提高城镇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同时,以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为载体,加快国家“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县工作步伐,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四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紧紧围绕魔芋、肉食品等农副产品加工,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开发,旅游开发和电子产品加工等行业筛选、编制项目,以长三角、珠三角为中心,以广东、浙江等发达地区为重点,大力实施产业配套招商、区域战略合作招商、“回归工程”招商、资源招商,积极承接沿海地区生产要素和产业向内地转移,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进一步加大对外贸易的力度,加速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培育壮大外贸出口主体,努力发展出口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形成新的出口创汇增长极。

二、着力发挥资源优势,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要始终发挥和挖掘资源优势在生产力要素中的特殊作用,突出自身特色,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和产业优势。一是壮大农业特色板块基地。建立“政府引导、部门服务、项目扶持、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组织领办、农户自主投入”的基地建设模式,在大力发展白肋烟和烤烟“专业村”、稳步扩大其面积、提升其种植水平的同时,突出打造好万亩茶叶、万亩蔬菜、万亩魔芋、万亩猕猴桃干鲜果、万亩核桃板块基地和20万头优质肉猪等板块基地以及以日本落叶松、山地杨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引导作用,加速建设特色鲜明、知名度较高和经济效益明显的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力争20xx年规模达到120万亩、生猪出栏数达到90万头、“景阳”鸡饲养量达140万只,省、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分别达到2家、15家。着重办好三里乡河水坪综合农协试点工作,逐步建立与优势产业带、产业链条建设相适应的各类合作协会,努力构建地域和行业全面覆盖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大团队,切实增强防范农产品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建设特色工业基地。继续强力推进“工业富县”战略,不断壮大电力、建材、煤炭、农副产品加工、药材加工、铁矿产业、电子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重点建设全国知名的高磷赤铁矿采选冶工业试验基地、全省知名的新型能源基地、武陵山区知名的富硒绿色食品加工基地、武陵山区知名的林产品加工工业基地,力争3—5年的努力,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到20xx年、2017年分别达到28亿元、85亿元,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9.8亿元、29.7亿元,实现税收1.8亿元、3.4亿元。三是打造“一品两河”特色 旅游品牌。抢抓省委、省政府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机遇,重点打造“一品两河”4a级生态旅游精品和以土家民歌《黄四姐》为代表的文化旅游精品。按照《建始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把景阳河、野三河峡谷与高坪直立人遗址古人类文化、“黄四姐”土苗文化、景阳民族风情街建设、高坪八角村和花坪小西湖村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加快“一品两河”景区建设步伐。把代陈沟景区与城郊休闲、“农家乐”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力争在两年内见实效。同时,注重树立大旅游观念,在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线路设计上,注重与周边地域结合起来,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

读书交流材料篇4

一、着力继续解放思想,坚持走开放发展之路。走开放发展之路是贫困地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经济实力的现实需要,而思想解放程度是对外开放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走开放发展之路,就是要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继续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创造良好的开放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最大限度地利用“两路”即将建成的区位条件,更深层次、更广泛地融入县外发展的大环境,充分利用外部力量增强发展能力。一是要扎实有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针对少数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层次还比较低,理解范围还比较窄,领会程度还比较浅的实际,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主要任务,重点围绕“五个一”,即突出一个主题(打造“四大品牌”、推进科学发展),办好一个平台(“建始讲坛”干部学习平台)、弘扬一种精神(“银昌精神”)、抓好一个载体(“双联双争”党建活动载体)、健全一个机制(干部绩效考核机制),扎实有效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各种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为实现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要树立有利于开放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开明开放”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大优化发展软环境的力度;树立“特中见长”的产业理念,开发并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效益的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树立“创业兴业”的富民理念,培植更多的市场主体支撑经济的发展;树立“亲民亲商”的服务理念,多办利民之事,舍得用好的项目吸引企业投资。通过树立正确的开放理念,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力争在软环境上有明显的突破。三是要为扩大开放创造良好的硬环境。抓住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机遇,加强项目建设工作,重点推进道路基础设施、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扩大开放创造良好的硬环境。突出建设红岩寺武陵山区魔芋专业交易市场,推进朝阳片区开发、广润河综合治理、209国道绕城线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着力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园,不断提高城镇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同时,以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为载体,加快国家“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县工作步伐,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四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紧紧围绕魔芋、肉食品等农副产品加工,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开发,旅游开发和电子产品加工等行业筛选、编制项目,以长三角、珠三角为中心,以广东、浙江等发达地区为重点,大力实施产业配套招商、区域战略合作招商、“回归工程”招商、资源招商,积极承接沿海地区生产要素和产业向内地转移,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进一步加大对外贸易的力度,加速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培育壮大外贸出口主体,努力发展出口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形成新的出口创汇增长极。

二、着力发挥资源优势,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要始终发挥和挖掘资源优势在生产力要素中的特殊作用,突出自身特色,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和产业优势。一是壮大农业特色板块基地。建立“政府引导、部门服务、项目扶持、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组织领办、农户自主投入”的基地建设模式,在大力发展白肋烟和烤烟“专业村”、稳步扩大其面积、提升其种植水平的同时,突出打造好万亩茶叶、万亩蔬菜、万亩魔芋、万亩猕猴桃干鲜果、万亩核桃板块基地和20万头优质肉猪等板块基地以及以日本落叶松、山地杨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引导作用,加速建设特色鲜明、知名度较高和经济效益明显的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力争20xx年规模达到120万亩、生猪出栏数达到90万头、“景阳”鸡饲养量达140万只,省、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分别达到2家、15家。着重办好三里乡河水坪综合农协试点工作,逐步建立与优势产业带、产业链条建设相适应的各类合作协会,努力构建地域和行业全面覆盖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大团队,切实增强防范农产品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建设特色工业基地。继续强力推进“工业富县”战略,不断壮大电力、建材、煤炭、农副产品加工、药材加工、铁矿产业、电子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重点建设全国知名的高磷赤铁矿采选冶工业试验基地、全省知名的新型能源基地、武陵山区知名的富硒绿色食品加工基地、武陵山区知名的林产品加工工业基地,力争3—5年的努力,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到20xx年、2017年分别达到28亿元、85亿元,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9.8亿元、29.7亿元,实现税收1.8亿元、3.4亿元。三是打造“一品两河”特色 旅游品牌。抢抓省委、省政府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机遇,重点打造“一品两河”4a级生态旅游精品和以土家民歌《黄四姐》为代表的文化旅游精品。按照《建始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把景阳河、野三河峡谷与高坪直立人遗址古人类文化、“黄四姐”土苗文化、景阳民族风情街建设、高坪八角村和花坪小西湖村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加快“一品两河”景区建设步伐。把代陈沟景区与城郊休闲、“农家乐”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力争在两年内见实效。同时,注重树立大旅游观念,在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线路设计上,注重与周边地域结合起来,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

读书交流材料篇5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始终将学习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力求通过学习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始终做到“真学、真思、真议”。因地制宜,做到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的结合。在认真组织好规定篇目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各单位与自身工作相结合,确定了政策法规、经济知识、农业土地及__镇建设相关方面的知识作为选学内容。在学习方式上,采取了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专家培训、交流研讨、送学上门等多种形式,并辅以观看先锋在线、电教片、外出参观、案例分析等方式,并创新开展了“____镇建设规划解读”、领导干部警示教育等学习活动,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切实增强党性修养。为了解决工学矛盾,促进工作,我们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大建设”工作紧密相结合,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强大动力,推进__又好又快发展。今年计划实施的20多项重点工程项目,全镇上下对照目标任务,强化责任,细化内容,倒排工期,狠抓序时,强力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各党支部针对农村党员、离退休党员、企业职工党员等的不同特点,采取分类指导的学习形式,做到“一村一品”,应学尽学。如新民村以“葡萄合作社”为载体,将农业科技知识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南斗村以加快村级自来水管网建设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有力推动民生工程……

二、学习体会

__镇的各项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也存在着思想不够解放,科学发展领悟不透,影响科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深地体会到:

1、勇于解放思想,提升精神状态

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是我们与先进地区的根本差距。只有不断开拓思想解放的新境界,树立科学发展的新观念,才能不断开创__经济发展新局面。对“有所为有所不为”和“错位发展”的理念片面理解,曲解了“不发展就是发展”的论断,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到位,理解不深刻,过多地注重政策限制了什么,而不是政策没有限制什么,常说的是不行、不能办,而不是怎么能行、能办,敢于自为、善于自为、主动自为的事做少了。因此,我们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敢于见贤思齐,善于开动脑筋,破解难题,变夹缝发展的压力为智慧发展的动力。

2、深刻剖析不足,激发发展动力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__的最大问题是发展不足,都市农业、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亟待提升,社会各项事业亟待进步,尤其是经济建设亟待发展。客观上是土地和规划等相关因素制约__的发展,主观上是学习不够,努力不够,压力不够,导致思路不广、视野不宽、办法不多。通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敢于直面差距,不甘落后,敢于超越,提高发展的紧迫感。能办的事情全力以赴,有希望办的事情紧盯不放,多谋划、多思考,绝不放弃,千方百计做强做优农业生态,破解__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难题,努力实现__镇建设的突破,为全区“大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3、树立责任意识,实现统筹兼顾

抓发展,要有一种敢负责、敢干事,敢抓敢管的意识。__作为“合肥市的大氧吧、__新区的后花园,合肥市民的大客厅”,这既是市、区对__的定位,也是__的重要使命。要从负责任的角度出发,做好“绿”文章,打造“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品牌,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营造更加优美的湖区都市田园风光。“大建设”已经辐射到__这块热土上,科学发展的着力点要放到研究解决“大建设、大发展、大稳定”的重大问题上来,放到研究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上来,多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

4、强化学习意识,谋求理性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带着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论知识,再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理论知识进行再加工,循环往复,才能不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要做到学以致用,将外地发展经验与__实际相结合,千方百计,敢闯敢试,做到将激情作为与理性发展相结合,不盲目、不浮躁,依法行政、有序发展。不然越了位、踩了雷、碰了线,还稀里糊涂直喊冤。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我们要学会吸取教训,科学理性发展。

三、下一步建议

1、学习形式多样多,多借鉴外埠科学发展的成功经验;

读书交流材料篇6

通过近两天集中学习,特别是深入学习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对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那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文中,习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点论述说出了人民群众的心里话,很接地气,尤其明确指出人民热爱生活,第一条就是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作为一名从教三十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心里既感觉沉甸甸的,又感觉使命光荣,尤其作为一名基层农村中学校长,面对的不只是一个个求知若渴的学生,还有他们身后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父母。

所以我认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守初心,就是要有一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心;担使命,就是不怕苦,不怕累,尽职履责,教书育人;找差距,就是活到老,学到老,不满足现状,讲先进的经验运用到教育教学及管理当中去;抓落实,就是敢担当,善作为,解决学校发展的实际问题。

读书交流材料篇7

第一,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政治自觉。

就是要通过此次党史学习活动,教育引导全党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特别是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第二,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第三,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

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第四,进一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

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着眼于解决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第五,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

读书交流材料篇8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0-0074-02

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多元化的信息载体出现后,虽然电子书在传播方式的便捷性和广泛性等方面更具优势,但纸质书在质感上有着其无法取代的独特性。质感在表现书籍的整体美感,体现书籍的个性特征,构建书籍审美空间、提高读者对书籍的感受性体验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 质感的产生与体现

1质感的产生

质感即物质的真实感,是人对物品呈现状态的物质感受。书籍质感:通俗来说就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身体感官所感知到的视听嗅触味一系列的感官体验。材料作为物质,它是书籍形态构成的基础也是质感产生的媒介。我们拿到书的一瞬间就与书籍发生碰触,并处于持续的直接体验中。书籍的外观材料,或粗糙或细腻,装帧风格,或淡雅或庄重,色彩图文或绚丽或简约,翻阅书籍,纸张碰触发出的沙沙声响等多重质感都会直接展示于读者的视、听、触等多感官感受中。材料保证了书籍质地感觉的产生,工艺强化了其存在。

2材质体现的质感

纸张开始用于印刷之前,书籍材料也经历了甲骨、玉版、石头、竹木到帛的发展。材质的选择是书籍设计者表达设计意图的最基本依据,每种材料都具有自己的材料语言,不同的材料会呈现不同的质地感觉。纸张,不仅是构成书籍形态的重要物质载体,同时,在营造书籍质感氛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种类的多样性、物理性能的差异性都成为了影响书籍质感氛围营造的重要因素。其材料本身的厚度、光泽度、纤维肌理等都不相同,因此,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质感表达。例如:新闻纸因其表面纸纤维明显,会呈现轻微的毛质感。牛皮纸因其纸面呈光滑的暗黄色,纸张较厚重,容易营造朴实、温暖的质感氛围。

随着材料的不断发展,书籍材料的运用也更加多样化,非纸质材料的出现与恰当的应用也极大丰富了书籍质感的表现空间。比如纺织品、木材、金属等材料在书籍设计中被综合应用起来,呈现出不同的视觉质感与触觉肌理,极大丰富了阅读体验。例如:吕敬人先生创造出的―本新形态的《马克思手稿影真》,将装裱后的信纸用铜钉连接镶嵌在木板上,木板和皮带上雕刻出的文字图像用于封面。信纸的“手稿”感,木板的自然厚重感,铜钉的时代感,多种材料质感的对比,不仅增添了书籍的美感,也为读者创造了多种感觉体验空间。

材质是构建书籍形态的承载物质,不仅形式要追随内容。同时,材质也是构建书籍艺术的重要元素,独立的美感形式和审美价值为书籍营造了特定的质感空间。设计者应重视对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不断地探索和丰富书籍设计的表现空间。

3工艺强化的质感

印刷术的发明对人类书籍设计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将书籍的内容文字通过印刷技术完美地在纸张上承印出来,使得信息的传播有效流畅。印刷方式,油墨的色泽度、气味、图案的清晰度都会直接影响读者的视觉感受,印刷的品质会直接关系到书籍质感的呈现。

为了提高书籍的品质与艺术性,强化书籍整体的质感与手感,工艺的应用必不可少。例如,在封面对书籍名称的主题文字进行压凸,对内页插图进行局部烫金烫银处理,以此来打破书籍的平淡感,凸显层次感。从而,触动人的触觉神经,诱导手感阅读。以书籍《海底100天》为例,本书以海底探险为主题内容,精湛的制作工艺将书的主题质感呈现得淋漓尽致。书籍封面的主题文字和中间的圆圈符号采用烫金工艺呈现,圆圈上的装饰纹样用击凸起鼓制作出浮雕效果,鼓起的纹样增强了触摸感。封面圆圈中间模切的舷窗设计将乌贼形象镂空,将读者引入船舱,呈现出阴阳变幻的质感变化。

除此之外,为了达到特殊的效果,还会采用闪粉、植绒、拉页、UV等手法,也会在书口处做文章,根据书籍的特定材料用特殊的裁切方式,营造出粗糙的毛边书质感,书籍设计师朱赢椿的《不裁》便是代表,整本书的设计上选材质朴,书芯由3种不同颜色,不同质地的纸张混合装订而成。书籍翻口的设计引导读者在阅读中手眼其用,边读边裁,翻口由光边转换成了毛边,整本书呈现出毛边本的装帧形态,阅读伴随着质感变化而完成,增加了阅读的趣味。印刷制作工艺是强化凸显书籍质感的有力手段,同时,工艺的应用应掌握一定的度。如果对材料的选择和对材料的处理方式相一致,便是好的设计。

二 质感的传递及其情感表达

1通感与质感传递

人体的感觉器官分工不同却又相互联系,对同一事物的感受力是多样化多方式的,每个感觉器官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通共存的。当单个器官在感受物体时,其他感觉也会回应其表现,彼此合作,相互交流,此种表现称为“通感”。通感(synaesthesia)一词源于希腊语,syn意为“一起”、“融合”之意,而aesthesia就是感觉之意,通感也是心理学和语言修辞学中的术语,指在艺术文学创作音乐表演中各感觉器官不分界限的相互沟通交流,比如:颜色可以有温度,声音可以有形象,冷暖可以有重量,气味可以锋芒。

通感即五官感觉的综合感受力,当面对一个艺术作品时,人们会调动五官进行审美行为,口、手、耳、鼻、眼在审美活动中相互作用,发生挪移,产生五种不同的感觉。审美活动中,美感的产生有时还借助于调动人的联想与想象力,各种感觉器官相互交叉,产生特殊美感。

现代书籍设计大家杉浦康平先生提出的“五感”理论与通感相契合,“五感”构成了现代书籍的生命。五种感觉的递进过程就是读书的过程,读者拿到书首先看到的是书籍的封面图文色彩,即视觉感受,打开书的瞬间触感便产生了,翻阅书,纸张发出的沙沙声作用于人的听觉,文字印刷的油墨气味进入到人的嗅觉中,当这些感觉发生后,读者进入到味觉即“品书”。这一系列的审美活动中书籍的质感呈现是多元化的,各感觉器官相互作用。一种感觉的产生会带动其他感官审美,诱导读者的联想与想象,引发和传递不同的情感交流。

2视觉质感传达的书籍审美

我们对外界事物的形态,大小,表现特征等认识大部分是由视觉传达。视觉质感就是眼睛感受事物,物体通过眼睛所传递给人的质地感觉。有时,我们不需要亲手去触摸物体就能感受到其表现肌理特征。在审美的过程中,我们在不断地积累触觉经验,通过人们不断的感知和体验,形成了对物体触觉的概括,从而植入于我们的记忆中。比如当我们看到羽毛会自然地想到其轻薄柔软的质感,看到木板会知道它是厚实僵硬的。

书籍不仅是知识传播的载体,也是特殊的商品,销售过程中就具备了视觉传达的功能。书籍置于货架等待人购买的过程中,其外部形态,材质设计等信息都会通过视觉传达给消费者。书籍的视觉质感是指书籍的材质运用,色彩构成,形态等综合构建带给人的一种整体感受。人们看到书的瞬间就体验了书籍的审美,它是人对书籍的一种直接感受。―本好书能够在读者接触阅读过程中给人带来心理愉悦。书籍的材质运用,色彩选择,主题表达等首先都会通过视觉进入到人们的感官感知中。好的书籍设计应该是在视觉上首先就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让人感受到其内在魅力,建立读者进行细细“品书”的兴趣,激发人的联想和想象,发生情感交流。

3触觉肌理引发的情感交流

触觉质感是指人们通过手和皮肤触摸材料而感知和体验到的材料的感受。广义上的触觉即人手碰触物体而产生的触摸感觉,通过手去感应物体表现的温暖冰冷,细腻粗糙、长短大小。触觉肌理还有其独特的相反两面性,材料所呈现的触觉肌理不仅能产生令人愉悦的舒适感,还会产生令人不悦的不适感。

书籍所选用的材料与书籍最终所呈现出的质感紧密相连。书籍的触感来源于材料的质地肌理和所能触摸到的制作工艺,触觉感受的差异会带来不同的信息传递,以此引发的情感体验也不尽相同。比如温润的碧玉表面会呈现光滑的质感,会给人带来舒适流畅的手感体验,而钢铁表面呈现的斑驳粗糙感,会给人以艰涩的反感,从而与人难以产生喻悦的情感交流。

设计者应对材料的特性全面认识,把控其个性,设计有效的触觉肌理。材料最终呈现的触觉肌理应能让读者“移情”,当读者的触觉感受投射于物体中时,触发人的联想与想象,从而,伴随产生特定情感,发生交流。例如原研哉先生在长岛东奥会的节目单设计中选用特殊的白色松软纸张,将封面文字进行压凹处理,制造出凹凸的质感来映衬其想表现的“雪”,当读者触摸到书籍封面的凹凸手感时自然会联想到雪地里留下的脚印,以及白雪皑皑的场景,唤起人们心中对雪的期待和喜爱之情。

三 质感的引导创新

1准确传达书籍内涵

书籍质感的表现并不是一味地让书籍变得华美精致,而应是用材料质地表现的美感来准确昭示书籍的精气神,让书籍呈现的质感与书籍内涵达到契合。一切设计的目的都应为本体服务即为书籍本身与读者服务,任何工艺材质的运用都不应脱离书籍的内在,应是对其本质直接准确的昭示,以便读者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效地获得传达的信息。当读者体验到身体感官所传递的感觉与文字传达的内容相得益彰时便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和谐。此时,书籍传达的信息与材料质地带给读者的感受便在流畅的交流中完成,这也便是质感设计所表达的正确性引导作用。

2创新书籍形态空间

书籍设计的不断创新发展,材料种类的多样化,制作工艺的科技化使得书籍质感的营造更加丰富有效,同时,也拓宽了设计师的表现空间,促进了书籍形态的创新。设计师们应更加重视对书籍材料的选择与表现,了解材料特性、把握材料设计语言、熟悉工艺制作流程,将艺术与工艺恰当有度地结合起来,努力创新书籍的形态空间。与此同时,书籍质感的呈现不应是单一质感的表达,而应重视不同材料的结合应用,营造多重质感,塑造多维度的书籍空间,立体书的出现为书籍空间形态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吕敬人先生曾这样说过:“好书会因为书的内容主题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然而令读者见到书抚翻品读,聚心会汲的则是书籍设计家为他们创造的享受美感”。不断地创新阅读空间和制造美感是设计师们永恒的使命。

3正确引导读者思考

读书交流材料篇9

二、阅读目的

1、为学生发展服务,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

2、重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强调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

3、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感染,通过阅读典范的诗、文,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审美能力。

三、阅读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本学期努力使学生达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背育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四、阅读途径

1、阅读课外书籍和报刊。

2、图书馆借阅图书和查阅资料。

3、班级设图书角,供班级同学阅读。

4、利用上语文课时融入的扩充阅读材料,进行课内阅读。工作计划网

五、阅读时间

每周开设1-2节课外阅读指导课

所有的语文课

晨会周三

每月汇报会

课外自读,每天阅读30分钟

六、阅读内容

语文教材

聪明语文及其它的练习当中的阅读材料

报刊、杂志

典范的古代诗歌及现代诗歌、散文

七、反馈

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心得读后感交流会;

速读赛、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知识赛、辩论赛;

好的读书笔记的展评等。

八、具体安排

3月利用弹性课介绍读本,并写阅读计划;

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家庭、查阅资料、亲临书店等方式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班级图书馆成立:请家长协助和配合,每位学生提供2本故事书,充实班级图书。

4月展开交流,到各班的图书角去借书并注意归还;

聘请有经验的老师就『如何成立班级读书会举办讲座,老师、及热心家长共同参与研习,以便未来推广班级读书会。

5月对学生阅读方法进行指导;

读书交流材料篇10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知识面有限、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责任除了学生自身,老师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更占据到很大的比例。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很多老师只是凭借自己知道的给予学生很多讲解但不关注学生是否都能接受;只是让学生加大课外阅读但并不落实阅读效果;只注重学生的阅读数量但是不关心阅读质量。这种做法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没有显著的效果,相反会让很多学生盲目,并且逐渐失去阅读兴趣。为此我进行了很深刻的自我反省,最终得出三方面原因:(1)学生的阅读时间。应试教育现象较为严重,大多时间用来做一些“应试”的题,久而久之,学生读书的兴趣就淡化了。(2)学生的阅读材料有限。农村学校图书存量有限,再加上农村学生自买书籍有限,造成了课外阅读的局限性客观因素。(3)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环境。

针对以上情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着重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对阅读教学产生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只要学生产生了兴趣,就会用心学习,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故事讲解的形式,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相关问题,当讲到精彩和激动人心的时候,我们可以吊足学生的胃口,让学生课外阅读原文以便下次探讨。另外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偶像心理,向学生介绍一些明星,如体育明星、歌星、演员等,告诉他们这些名人取得的成就无不是靠自己的勤奋学习和刻苦努力得来的。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二、规划出更多的时间用于阅读

应试教育条件下,很多学生包括老师都认为做题越多,熟能生巧从而使学习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其实不然,阅读教学中学习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都是靠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精读书“读”出来的。只有让学生真正地走进书中,与作品进行心灵对话,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有显著的提高。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即使从教于偏僻乡村,仍然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文学是一条清甜溪流,是滋润学生心田,启迪学生心智,完善学生人生的一种媒介。所以,我们要规划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用来多读书、读好书,读对自己有用的书。

三、丰富阅读材料,扩展阅读范围

大多数学校中农村学生毕竟占据多数,由于入学条件、社会、家庭的影响,而很多阅读书籍的价格相当昂贵,加上学生的购买能力有限,就导致很多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变得很少甚至没有。针对这种阅读材料欠缺的问题,我们可以让一些有优越条件的学生贡献出自己的阅读材料,班集体互相之间借阅,同时让学生对自己读过的材料或书籍,做好阅读笔记,摘选优良词句,写出阅读心得等方法来巩固自己的阅读知识。期间,老师可以传授更多的阅读方法,让学生积累一些作文素材,开展阅读交流,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自觉阅读习惯。

四、营造更好的读书氛围

读书交流材料篇11

在新媒体时代,数字出版拓展了出版物的载体,打破了传统纸本书籍一统天下的局面,使得“书籍”的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图书可以将文字、声音、图像、影视综合为一体,并且可以通过特殊的编程达到与读者进行快速便捷的互动目的,这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阅读方式和信息获取方式,这使得传统纸质书籍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设计师们也面临着消费市场的考验与挑战。据有关学者研究,传统书籍的价值取向在不久的将来将发生转化,并且会通过设计形态和形式上的突变来呼应这种转化,设计评论家克里斯•福格斯曾经说过:“今天的人们也许会有这样的想法,印刷的书籍在未来只能作为装饰品或奢侈品,而数字化媒体将会占据主导地位。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时期,这完全可能发生,一些人只对新型材料的出版物或有独特设计的出版物感兴趣。”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某种具有后现代情节的阅读、审美倾向。

事实上,只凭视觉形象来传达信息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追求感官刺激和心理共鸣的需求,因此,除了文字语言继续担任知识内容信息的传播以外,以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五种感觉的体验式设计的需求接踵而至。触觉是五种感觉之中最本质、最直接的,它可以让我们感觉到真真切切的拥有,也许正因为这种感觉如此真切,才被我们疏忽了。从生理上分析,人们对外在的刺激非常敏感,触觉感受器在头面、嘴唇、舌和手指等部位的分布都极为丰富,尤其是手指尖。压力的变化,温度和位置的移动等,都会让我们感觉到外在信息的存在,我们的神经系统会把这些信息传达给大脑从而产生各种心理感受。触觉还有更为神奇的作用,即可用来表达某种亲密、善意、温柔与体贴之情,它是启迪人们心灵的手段。

二 触觉体验中的材料选择

材料作为设计师表现书籍内涵的重要物质载体,采用合理的材料可以将内容和触觉体验融为一体,同时也可以提升书籍设计的美感和品质,使阅读成为一种充满新奇感的体验过程。触觉体验的设计涉及到开本、内文、环衬、封面、封底、护封等各个环节,让读者在阅读中体会到因材制宜的独特个性。例如,图像与文本,正文与说明等内容印刷在不同类型的纸张上,通过纸张的分类来呼应编辑体例,澄清阅读线索,这些纸张在肌理上的差异可以形成自然的视觉节奏。除了单一材料的选择,还要考虑多种材料的搭配是否合理,是否与书籍内容相互协调,本着“少即是多”的原则进行材料的选择和搭配使用,如果使用多种材料,尽力选择具有较大差异的材料种类,防止混淆和减弱各个材料自身的独特性。在书籍设计中借助真实的材质触感传达信息是表现触觉体验的最直接办法。一本书首先接触到的是这本书的材料,当你拿起它时便会传来各种不同的触觉体验,而这种触觉体验,便是由材料传达出来的,我们可以感受到材料触感潜在而强烈的表现力。材料表面的各种纹理特征,粗糙与细腻,厚重与轻盈,刚劲与柔美,都会唤起读者强烈触觉体验的新鲜感。这种丰富的触觉体验可将书的个性充分显现出来,进而让人体验到整本书的品格与个性,让人产生阅读欲望,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情感。

书籍设计中,材料既是触觉体验的重要部分,又是体现整体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的巧妙运用可以强化设计创意。合理运用材质特性,需要设计师了解不同材料触觉感受的差异性,对于不同书籍的内容需要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创作;创造性地运用材质要求书籍设计人员能够突破书籍设计材料运用的陈规,大胆使用新材料和新工艺,能对材料赋予新的运用形式,创造新的艺术效果。书籍新型材料的应用,要符合书籍的整体格调,不同材料的触觉表现和色彩一样,也有自己的性格和气质。如柔韧、轻质的塑料;刚硬、冰冷的金属;粗糙、质朴的麻布;光洁、细腻的有机玻璃;平滑、温润的皮革等给人的触感各不相同。从触觉感受来看,厚重的材料给人稳重、坚实、可信的感觉;轻薄、半透明的材料给人缥缈、浪漫的感觉;粗糙的材料给人原始、古朴之美;光滑的材料给人以流畅之美;柔软的材料给人以亲和温暖之感。除了材料本身的质感以外,书籍装帧的印刷形式的革新也是塑造触觉体验的利器,除常规的印刷之外,其它的工艺手段也都各具特色可以创造出多彩的肌理形式,让我们得到很多自然界无法给予的奇特肌理。龚颖冰老师指导的学生作品《刀刀》是一本儿童手绘本,书籍的装帧形式采用了手工锁线装而非常见的胶装,书脊部分出内页的锁线部分,这使书脊部分的设计显得活泼而淳朴,手工风格突出。封面采用了硬纸板做内衬,外面使用纺织品进行包裹,手工缝制的卡通形象把原本显得比较硬挺的书籍顿时变得柔软亲切。在材料上,纺织棉布的柔软特性可以加强书籍与读者的亲和力,手工缝制的图形和锁线产生了非常微妙的凹凸触感,我们在翻手轻拂的触觉体验中,会不由自主的投入个人情感,这样的触觉体验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同时也激发了更多的阅读可能。

三 异性结构的触觉体验

书的常见外形结构是方型,这是由于方型便于收集、储藏、摆放、生产,然而现在的书籍消费需求已经有了很大转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书籍结构的设计不能再墨守成规,这会导致读者的审美疲劳,慢慢的对书籍缺乏阅读好奇心。从空间上来说,书籍设计是一门立体的空间造型艺术,设计师不仅要突出书籍本身的内容主题,更要巧妙地运用结构语言,为读者塑造出丰富的审美空间。通过对书籍的看、听、触、嗅等知觉体会得到连续流畅的精神享受,这是书籍设计整体性原则的根本要求。

书籍设计中的触觉体验依靠材料肌理来完成,对现代书籍设计而言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设计师对书籍结构进行大胆创新,对书籍的外部形体和内部结构营造出巧妙的触觉空间。有关学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同时放置三个基本几何模型:正圆体、正方体、三角体,实验者蒙住双眼用手触摸,脑电波反应其相应的心理情绪,摸到正圆体的时候人的情绪最为放松,摸到三角体的时候人的情绪最为紧张,正方体适中。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出触摸不同的形体会调整或改变人们的心理感受。再从设计需求上来说,吸引人的设计应该是在某个细节上具有独创性的,这样才可以在诸多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异性结构能够利用读者的求异求新心理增强书籍的吸引力,同时激发人们触摸书籍的欲望,并用触觉去解读书籍的具体内涵,因此异性结构是触觉体验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书籍设计整体性的重要表现方法,是纸质书籍设计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在现代书籍中,众多的设计者已越来越注重异型结构在书籍装帧中的运用了,因为合理的异型结构能够更有力地传达书籍主题和文化内涵。在设计异型结构时着重注意三个方面,第一,必须通过不同的书籍风格、类型和内容等元素来选择书籍的异性结构,从而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增加阅读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第二,必须对读者的心理特征进行详细的考察和分析,目的是设计他们所能接受和喜爱的异性结构,从而赢得读者的信赖;第三,必须在书籍体量和空间分割上进行合理布局,切忌为了结构而结构,导致完全丧失书籍的阅读功能。龚颖冰老师指导的学生作品《走过一星期》是本心情手绘本,整个结构设计符合内容定位的同时,也增强了趣味性和吸引力。书籍的切口采用的是递减式结构,可以露出每个书页的颜色,形成了一个立体彩虹,封面使用的是无纺布材料加上缝制的主体图形,别有一番童趣,书套模拟了球鞋外形,与内部书籍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风景,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很容易感受到轻松愉悦的气氛。

四 触觉体验中的互动性

最早的书籍是以储存信息为目的的载体形式出现的,主要功能是记录信息和阅读信息,因此,传统的书籍设计只注重对书稿内容的形象化和对书的装饰。而到现在,书籍的存在目的已经开始发生转变,确切的说今天的书籍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信息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交流从来都不是单向的,是一种相互的动作,需要双方参与,这种交流形式我们称为互动。互动设计理念与传统书籍设计方法相结合,是现在书籍设计的一个趋势,书籍当中的互动性离不开触觉的参与,触觉的体验过程也离不开互动性的伴随,当我们用手翻阅书籍的那一刻,就开始了互动行为。包含丰富的互动式触觉体验式书籍能让读者参与到阅读的过程中来,使读者与书籍实现相互影响和作用,从而享受阅读的愉悦。

读书交流材料篇12

命题者设计一种具体的活动情景,让考生参与其中,然后根据自己的感悟和社会实践经验,运用语文知识来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如设计开场白、模拟记者提问、对某些社会现象发表看法、作出评论等。

例1.(2012年浙江省宁波卷)最近,为配合“书香宁波”活动的推广,某校开展相关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本次活动设计了三个板块,请你根据活动内容拟定【板块二】的名称。

【板块一】书藏古今:藏书文化调查

【板块二】________ :经典好书推荐

【板块三】书香四溢:读书心得交流

活动二:下列材料中能为“藏书文化调查”活动所用的两则是( )( )

材料①:电视剧《向东是大海》反映了宁波帮低调的作风,实干的精神,创新的思想,这与宁波海派文化务实思想有着直接的关联。

材料②:自宋代以来,宁波的私人藏书蔚然成风,历代著名的藏书楼有80余座。

材料③:《徐霞客游记》开篇所记载的那条行经路线被命名为“徐霞客古道”,这条古道现已成为宁波的旅游亮点。

材料④:历经430余年的天一阁是宁波藏书文化的典范,也是中国藏书文化的象征。如今天一阁已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宁波的书房”。

活动三: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学校“读书心得交流”活动拟一段开场白。(不少于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2012年四川省南充卷)学校团委会决定举行“五四”青年节文艺汇演活动,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该次活动写几句简短的开场白。(要求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内容里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策略】 解答这种类型的试题时要注意题干的要求,仔细审题,回答问题要符合情境,不能脱离情境去回答。语言要有文采,联系自己生活实践去总结答案。两道题目都设计到开场白的写作。写开场白从两点入手:一是紧扣题目所给的情境,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切入,分析各要素的内在特点、意义,解决“说什么”的问题;二是对照命题要求以及开场白的特点,将初步构思好的句子加以整理,解决好“怎么说”的问题。

【参考答案】 1.活动一:【示例】书海导航(符合要求即可)活动二:材料②和材料④ 活动三:【示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宁波是一座弥漫着浓郁书香的城市,生活在这座城市,我们应该更好地传承宁波人爱读书、读好书的传统,让我们在“书香四溢”的读书心得交流活动中,分享读书的快乐吧! 2.提示:符合开场白格式,围绕主题,能正确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语句通顺给满分。示例:当五月的花香飘满整个校园,当青春的日子如风如梦,微风轻启,你张开了沉睡的眼睛;细雨迷朦,你挥动着轻盈的翅膀,是你,点亮了我们渴望的眼睛,绘成了五月里色彩斑斓的梦。这梦里,有翠楼上的凝妆远望,有淡淡风中的柳絮池塘,有胡天明月下的羌笛声声,有大漠长河的思念遥遥。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一起感受着文艺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

二。材料探究型

试题中出示一则或多则材料,这几则材料或者相近(关)或者相反,要求考生写出探究的结果。

例3.(2012年浙江省台州市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烟民已超过3亿,占全球吸烟者总数的1/3,二手烟民更高达7.4亿人。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烟草诱发的相关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资料

材料二:全球大约每6秒就有一个吸烟者死亡。一个十几岁就开始吸烟并连续吸烟20年或更长时间的人,要比从不吸烟的人平均少活20-25年。——CCTV新闻

材料三:吸烟有害健康——烟盒上的警示语

⑴从材料一、二的数据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⑵有人认为材料三的警示语缺乏力度,请你设计一条更有冲击力的警示语。

例4. (2012年湖北省襄阳市)怎样读书才更有效?请联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