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合集12篇

时间:2022-06-16 01:30:56

九下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九下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1

年数学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工作计划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全国中小学延迟开学期间广泛

开展线上教学服务,统筹考虑在线教学计划,做到与开学后

教学的有效衔接。为了使开学后数学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更

加顺利有序的开展,保证九年级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

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了如下的开学衔接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

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引,加强九年级本学期数

学教育教学升学理论学习,深入钻研新教材,不断更新数学

教学观念和数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做好数学

教学常规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毕业升学考试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

基础。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水平不同,基础不一样,有的学生成绩很好,

分析问题的能力很高,但有将近半数的学生学习态度差,学

习能力弱,课本基础知识掌握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水平不高,所以在教学当中存在很大的困难;本学期九年级

的数学教学工作,要学一册新教材才能全面复习,时间紧,

任务重,老师、学生心理压力较大,练习的综合性难度加强,

所以本学期的数学课教学任务非常艰巨。

三、摸清学生线上教学的“底”

1.对居家上网课所学内容,科学命题,进行学情测查。

2.发布问卷调查,分主题、分考点统计学生学习情况。

拿到学生反馈后,教师要全局考虑,分析学情。掌握较好的

内容开学后就少讲或由学生讲,掌握不好的内容就巧妙设

计,或与新课结合建立知识图谱,或独立安排课时进行难点

突破。

3.找到个性化教学的“关键”起点。学生居家学习情况

各异,老师要了解:学生已知什么、未知什么,学生想知道

什么、能知道什么,学生网上学习疑难、关键性问题有哪些,

为什么有这些问题,等等,与学生一起找到他的“零起点”。

4.制定知识内容清单。通过多种方式摸底和评估学生线

上学习的效果,将线上所学内容进行双向细目表的制定,明

确能级要求,发给学生逐项评估掌握情况。可以让学生根据

教师提供的知识清单绘制思维导图。建立知识框架,捋清内

在联系,在绘制的过程中审视自己在相关知识上的掌握情

况。

5.可以让学生自行列出考点,设计考题。教师对学生提

交的考题进行精选,汇编成摸底卷,在开学时供集体测试使

用,这样做既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又便于教师掌握学生

所学情况,找出问题,后续跟进。

四、多措并举,差异化的异步学习、确保教学质量

策略一:校级学科能级走班、班级同质分组分层学习。

以年级学科或班级为单位,依据学情测查数据,学生自主选

择加学科教师引导,实行同一学科三级同质分班、分级,切忌按总分分班、分组,一定要按学科同质分班、分组,一个

学生数、英、理化可能选不同层级。

走班、同质分组的班级复式补学定位:避免优等生重复

学,中等生表层学,差生虚假学。

优等生学科班、小组,以自主学习为主,重在拓展提升,

重在知识综合运用、新情景中创新应用。

中等生学科班、小组,以相互讨论为主,重在查漏补缺,

重在答疑解惑。

潜能生学科班、小组,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重在概念、

定理建构,重在夯实双基、跟上进度,不影响后续学习

策略二:1+13

补学。对学科前十名拔高内容难度,让其

独立钻研,让班级

11

名至

20

名学生当小老师,一个人带

3、4

个学困生,实行小组小先生制。因中等生、学困生思维差

异较小,中等生讲题学困生能听懂,同时中等生给差生讲一

遍,胜自己学几遍,教会别人是最后的学,这样差生学会了,

中等生知识深度理解、重新建构了,也跨入优生行列了。

策略三:双测重点强化法。对某一知识点,依目标先检测;据前测暴露问题,有针对性答疑、解惑、合作研讨、针

对性练习;后测,检验补学效果。

策略四:以新带旧法。复课后开始学习新课,遇到前面

知识点、概念、定理、公式,可以用旧知链接形式进行系统

补习。即学新课,用什么补什么,以新联旧,以新带旧。

策略五:补学新知再次串联法。对宅家上网课调整的内

容如口语交际、理科实验,可以以此重组课程设计、学程设

计,采用串联思维统整、建构方法,在新情景中实现思维生

长、深度学习。

策略六:翻转课堂法。居家上网课权当学生看视频、听

直播自学,一上课就进入主干问题研讨,个人、小组问题答

疑,最后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系统梳理,并进行针对性测查。

复课后,采取个性化选择、私人定制、“六法”补学,

实现差异化的异步学习,让补有新收获、学有新提高。

五、实施课堂微创新,让学习后半学期知识课堂真正高

效起来。设计课堂微创新切入点:

切入点

1:单元、主题整合。比如单元整体学习,尝试

单元高效课堂:一课导引+一课合学讨论+一课自主学习。

切入点

2:学程、学时代替传统课时,提供学习地图,

搭建脚手架。

切入点

3:尝试学教评一体化。明确目标和与目标匹配

的评价任务,并将评价任务嵌入学习过程,实现学-教-评的

一致性,从关注设计目标,到更关达成目标。

切入点

4:向课堂模式要质量;向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融合、内化要质量;向运用思维工具、学习工具要质量。

切入点

5:关注高效课堂“3G”辅助系统一一高效早读、

高效作业、高效纠错。

切入点

6:培养学生听课“5G”学习素养一一高效阅读、

高效思考、高效倾听、高效表达、高效记忆。

篇二

幼儿园疾病防控的应急预案

一、成立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长:xxx

副组长:xxx

员:xxx

xxx

xxx

xxx

责:

1、对出现重大疫情进行处理。

2、督查各班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实情况。

3、加强校园内及周边环境的治理。

二、下设组织机构

1、疫情监测组:各班班主任老师

职责:

(1)每天对各班疫情报告信息进行收集。

(2)要将校园出现的疫情于第一时间内报告给校长办公室,校长办将收到的疫情信息立即报告校长,县疾控中心当地卫生院和县教育局。

(3)督导各班扎实做好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

(4)做好各类传染病预防材料的收集。

2、宣传方式

(1)要利用黑板报、红领巾广播室等媒体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讲座,规划方案《学校(幼儿园)疾病防控应急预案》。

(2)认真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着力抓好校园环境卫生的整洁工作。

(3)充分发挥班级文明值日岗的作用,每天开展两次卫生检查,彻底消除教室、清洁区、厕所、食堂、宿舍等卫生死角。

(4)确保垃圾桶垃圾不过夜,垃圾池每周清除一次。

(5)要收集好各类宣传材料。

三、疫情监测形式

一观,二量,三报告。即:

1观看学生是否有感染传染病的`迹象,如手足口病等部位是否有斑丘疹、疱疹等。

2、用温度计测量学生是否有发烧症状。

3、一旦有疫情发生,在第一时间报告给学校。

四、传染病防治原则:

竭尽全力,群防群治,严控疫情,确保平安。

五、疫情报告时间:

每天早晨和下午签到时,义务班班主任向教导处报告。六、几点要求

1、各部门、各班要抱着对祖国下一代高度负责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秩序稳定健康开展。

2、各班要认真履行职责,要把传染病的防治与学校创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保证防治的各个环节不留空档。

九下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2

九年级体育特长生是初中学校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想以此作为升入重点高中的阶梯,这类学生往往文化成绩较差,考重点高中普通班上线的几率很小,又想继续升学,迫不得已只有报考体育类。本人连续几年担任九年级体育特长的训练辅导工作,就如何提高九年级体育特长生的升学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齐抓共管,提高九年级体育特长生的思想觉悟

以往有些学校领导或老师错误地认为,九年级体育特长生纪律差、难管理,每年录入重点高中的人数少,对学校整体的升学率影响不大,九年级体育特长生可有可无。有些家长也认为自己的小孩成绩比较差,纪律比较松散,考取普通班无望,干脆报个体育特长生,在初中最后一年好好锻炼一下身体,也顺便让体育老师"教导教导",至于能否考上就"听天由命"了。而九年级体育特长生也感受到这些不良因素,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所以,要提高九年级体育特长生的升学率,首要任务是对九年级体育特长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齐抓共管,提高九年级体育特长生的思想觉悟。

1.学校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深刻理解体育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而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就是学校体育工作成果的最直接体现之一。所以学校要安排工作得力、责任心强的体育教师担任九年级体育特长生的训练辅导工作,对特长生进行人性化管理,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重视和肯定。

2.班主任要改变思想认识,支持课余训练。班主任要改变"唯分数第一"的思想,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认识放在首位。充分利用学校运动会或课外体育活动,让本班的体育特长生得到展示的机会,并引导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3.体育教师要言传身教,引领体育特长生成长。体育教师可以用学校往届优秀体育特长生的成功事例来激发他们前进的动力。

4.家长要关心关爱,合理要求。虽然现在的小孩独生子女多,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是家里所有人的关心对象,甚至有些家长什么事情都由小孩说了算。但作为九年级体育特长生的家长,你必须给小孩提出合理的要求,如努力学习、按时休息等等,并为孩子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

二、科学训练,提高九年级体育特长生的运动技能

我县教育主管部门会在每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组织九年级体育特长生术科考试,然后根据各高中体育特长生招生计划,按1:2.5的比例得出术科成绩入围名单。那么每届留给九年级体育特长生训练的时间大概是4个月,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训练出好成绩,就需要体育教师周密制定训练计划,科学有效地进行训练。

1.科学选才,按需组队。要想提高九年级体育特长生的升学率,选才组队是关键。体育特长生的选拔必须杜绝单凭运动成绩或体育教师的经验与直觉进行选才的现象。我们现在采用的程序为:学生报名(需有家长同意书)、体检报告、术科测试、文化成绩查档、走访了解、面试、综合分析、确定对象。通过八个环节的工作,我们对每一位特长生都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开展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2.周密制定计划。想快速提高九年级体育特长生的术科成绩与制定科学完善的训练计划是分不开的。根据4个月训练时间,我们制定出提高身体综合素质、初步掌握术科技术、熟练运用术科技能、模拟术科体育考试等四步走的训练计划。学生通过系统的训练,在术科考试时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3.科学有效训练。根据学校作息时间安排及人体机能特点,我们一天安排两次训练。清晨训练主要安排身体柔韧性练习或一些低强度的练习;下午训练主要根据训练计划进行体能练习、专项练习、专项测试等等。另外,为了保证训练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我们还根据训练进程安排学生在节假日进行以中等强度为主的各项训练,以确保训练效果。

4.模拟测试促成长。模拟测试是训练计划中重要的环节,通过测试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术科成绩与存在问题,找出学生个人差距,帮助其树立信心,也为教师安排下一步的针对性训练提供有效数据。

三、系统学习,提高九年级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成绩

我县重点高中录取体育特长生的条件之一就是中考文化成绩必须达到400分以上,然后根据术科成绩由高往低进行录取。以往部分术科成绩特别优秀的特长生就是因为文化成绩不达标,造成"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果,所以要提高九年级体育特长生的升学率必须务实学生的文化成绩。

1.摸清底子,激发兴趣。体育特长生既要上好文化课,又要参加体育训练,相对其他学生而言,他们要付出更多体力和精力,而长期训练又大量占用了本应该学习文化课的时间。这些客观原因造成大多数九年级体育特长生基础知识较薄弱,学习习惯不良,甚至在课堂上出现过度疲劳乃至睡觉的现象。所以体育教师要和班主任、科任教师紧密配合,摸清每个体育特长生的学习底子,帮助他们制订切合个人实际的学习计划,明确文化课的学习奋斗目标。遇到以上情况,老师要对其处境给予理解,并针对其学习上的困难给予有效的支持和引导。例如,帮助他们学会科学管理自己有限的业余时间,在完成正常学习任务的同时,争取更多的休息时间,恢复自己的精力和体力。还要和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及时给予加油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理解和帮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九下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3

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关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1993年,中国政府在印度举行的世界9个人口大国参加的“全民教育大会”上,向世界庄严承诺将在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各地在推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形成了一些债务(以下简称“普九”债务)。为维护农村中小学正常教学秩序、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消除农民负担反弹隐患、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党和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化解历史遗留“普九”债务问题,要求在全面核实债务的基础上,对“普九”债务进行化解,这对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的全面进步、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普九”债务的现状和特点

据教育部此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农村“普九”债务高达500多亿元。河北省初步认定“普九”债务40多亿元,主要包括教学及辅助用房、学生生活用房、校园维修建设、教学仪器设备购置等与学校建设直接相关的债务。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主要包括修建教学楼、办公楼、综合楼、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等设施;学生生活用房主要包括学生宿舍、餐厅、厕所等设施;校园维修建设主要包括房屋、操场、校内道路、大门、围墙、门窗的维修以及校园的绿化;教学仪器主要包括微机、多媒体、实验仪器、桌凳、体音美器材、图书资料等设备。认定债务中,按债务主体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占债务总额的50%以上,其次为村民委员会、乡(镇)政府、县级教育主管部等;按债务来源分,工程单位垫款占债务总额的60%以上,其次为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学生家长、教职工借款等;按债务用途分,基本建设所欠债务占债务总额的80%左右,其他为教学设备等所欠债务。“普九”债务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

(一)涉及对象多

一是县及县以下教育主管部门管理的农村中小学;二是村级组织筹资建设的村级小学;三是国营农场、林场自办的中小学。对象多、范围广,一般一个省所涉及的学校在20 000所以上。

(二)涉及时间跨度长

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1993年正式启动(有的地方1991年就开始试点),截至2005年底,债务形成的时间跨度长、变化大。

(三)涉及的内容多

“普九”项目支出包括:土地征用、校园绿化、校道硬化等校园建设支出;教学及教辅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不含教职工宿舍)等各类校舍建设支出;购置课桌椅、图书和教学仪器等支出。

(四)债务形态复杂

农村中小学财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核算很不规范,几乎所有的学校既有账内债务,也有账外债务,很多是“包包账”、“流水账”、“断头账”、“白条账”,甚至还有假账。加之多年来行政区域变化、乡镇体制改革、学校布局调整及人事调动,使很多财务资料残缺不全。

二、“普九”债务形成的原因

“普九”债务是指各地以县为单位,从推进“普九”工作至通过省级“普九”验收合格期间发生的债务,主要包括教学及辅助用房、学生生活用房、校园维修建设、教学仪器设备购置等与学校建设直接相关的债务。1986年我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提出到20世纪末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制定了从校舍到图书室在内的“普九”验收标准和计划,逐县检查验收。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受当时国家财力所限,在教育投入不足和达标压力下,各地学校不得不举债搞建设,提出了“人民教育人民办”的指导思想,依靠群众集资办学来发展义务教育。在一些地方,为了加快“普九”进程,提前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务,采取一次建校、逐年集资的办法解决学校的校舍问题。因此,在一些地方形成了较为沉重的义务教育债务负担,究其原因如下:

(一)教育投入不足是“普九”债务形成的根本原因

一是中央财政投入不足,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过小,低于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标准。“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更是将本应由政府、社会共同承担的义务教育的义务转嫁给了农民,县级财政仅是“吃饭财政”,只能维持学校公用经费资金。学校为加快“普九”达标建设,不得不广泛举债。二是“普九”期间,教育附加及教育集资多用于弥补教师工资缺口以及学校的教学支出。“普九”期间,县、乡(镇)政府财力有限,投入不足,导致当地政府征收的教育附加费,不能完全应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大多用于弥补公办教师工资缺口和发放民办教师工资以及学校的日常教学支出。三是农村税费改革后,相继取消了农村教育集资费、农村教育费附加两项收费政策,加上乡、村两级以农业税征收名义捆绑搭载乱收费的机制不复存在,导致乡镇、村委会筹措办学经费的收入渠道只剩下“一事一议”这个来源。偿还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时期的债务更加困难。

(二)盲目建设是“普九”债务产生的直接原因

为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一目标,拿明天的钱办今天的教育,超规模、超标准、超预算“普九”,形成了“低水平的普九、高负担的债务”。按照“普九”达标要求,上级投入对“普九”学校进行达标升级需要采取三个“三分之一”的方式,即上级拨三分之一,本级配套三分之一,学校自筹三分之一的办法。因本级财力有限,需本级配套资金有很大部分不能到位,而是以建筑商垫资及学校自筹资金作为本级配套资金。学校自筹资金无收入来源,为达标升级只有向教师借款和学生借款用于普九项目支出要求教学楼、办学设施等硬件建设达标升级,并要求政府配套大量的教育经费,有的乡镇无资金来源,在上级教育部门扶助一部分后,往往采取在民间高息集资的办法筹措资金兴建教学楼及其设施,以此来达到达标升级的目的,造成学校债务累累。2004年,国家又实施了“两免”政策,不允许向学生收取其他费用。这等于切断了偿还债务的主要经济来源,学校基本上只能维持运转。

(三)管理不规范是“普九”债务增加的重要原因

一是没有用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教育规划没有考虑规模、质量、速度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相当数量的农村“普九”时期的村级学校在“普九”不久就被撤并,资产闲置,间接地形成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负债。二是学校“普九”建设期间财务管理不规范、建设项目监督不力、审批不规范,扩大了“普九”支出成本。少数学校为筹集资金,擅自提高借款利息,增加了债务负担。三是上级主管部门对部分建设项目监管不到位,没有对其进行科学规划,也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审批制度,致使“普九”期间的基本建设支出成本扩大。这种现象以部分村民委员会承建的农村小学建设项目尤为突出。

三、“普九”债务化解的方法和途径

多年来,农村“普九”债务成为农村中小学和基层政府组织的沉重包袱,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隐患。随着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解决“普九”债务更为紧迫。因为全面免除学杂费后,学校完全丧失资金来源,一些债主更会因此“堵学校”、“封大门”,甚至采取极端措施。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农民负担就可能反弹,农村综合改革的进程就可能受到影响,最终危及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是落实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关系着国计民生,关系着社会稳定。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化解债务也是政绩的观念,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

(一)摸清底数,锁定旧债

对各乡镇、村和农村中小学校的农村“普九”债务逐校、逐项、逐笔进行审定。在审核认定报审的债务时,着重把握证据不足不简单认定,以原始手续的原件为准,项目管理及债务记录应互相印证,特殊情况下的证据毁失不作简单否定。通过核实原始单据和工程决算资料,剔除不属于“普九”债务范围、债务证据不充分、手续不齐备等债务,锁定实际债务数额。逐笔明确债权债务人、债务管理人、债务审计锁定人等相关责任。真正落实债务的真实性,切实做到严谨细致。根据实际情况,对清理审查的债务,在乡镇、村庄、学校等债务单位逐项逐笔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为下一步“普九”债务化解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二)明确由政府承担,把学校从债务中解脱出来

积极筹划和疏通各级偿债资金的筹措渠道:一是借助中央财政计划安排本县“普九”化债奖补补助资金;二是借助省财政计划安排下达的“普九”化债补助资金;三是县级自筹一部分“普九”化债资金。为此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可靠的偿债资金来源,可从以下渠道筹集偿债资金:一是统筹安排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上级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以及中央财政给予的化解“普九”债务补助资金;二是从地方征收且作为地方收入的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及其他基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偿债;三是进一步整合地方现有教育专项资金;四是通过统筹有关非税收入途径筹集偿债资金;五是社会和民间自愿捐资赞助的偿债资金。鼓励有条件的乡镇积极筹资用于偿债。省级财政要加大对财政困难县的资金支持力度。

(三)发挥教育职能部门作用

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科学的教育发展规划来防控新债务的产生,确保新建项目量力而行,避免举债建设。对现有学校资产进一步明晰产权,严防国有资产流失。由于生源高峰期已过,部分农村中小学校产处于闲置状态,债务主体可在政策允许、相关部门的监督下,通过盘活闲置校产偿债,既可弥补资金缺口,又可防止校产流失。

(四)严肃偿债资金管理纪律

坚持“量入为出”原则,对“普九”偿债资金实行台账管理,封闭运行。按照核定的债务偿还计划,对每一笔“普九”债务实行“销号”处理,兑付一笔,销号一笔,确保“普九”债务专款专用。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制约机制。严明工作纪律,对弄虚作假、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套取资金及造成资金损失的行为,除追回资金外,还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参考文献】

九下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4

(1)执行学期教学计划的得失:在本学期开学之初,李正学老师便组织九年级组的数学老师一起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统筹好各个章节进度的时间节点。以及本学期的年级数学竞赛时间,全组老师严格按照该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我在执行该计划的过程中的得失如下:教学计划是基于全年级的学生情况和九年级的上、下册数学教学要求制定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每一个班的学生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情况;这样的调整不能和计划有太大的出入,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年级的统一的检测。但是,由于每一个阶段会碰到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比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决定是否进入下一章节的学习,一次全年级的进度有细微的差别!

(2)执行学期教学计划的经验

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加年级组组织的教研活动,进行集体备课,仔细听,认真记,领会精神实质。然后根据要求,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同年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学困生回答。桌间巡视时,注意对学困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3)执行学期教学计划的问题

没有一种计划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准则,八年级上册数学是整个初中数学的难点内容,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很多时候,需要改变教学计划以适应教学的需要,而不同的班级学生情况不一样,所以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一个小计划!

二、 今后教学工作的打算及措施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加强守纪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课下也要按校纪班规严格约束自己。

九下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5

  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19号),坚持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   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到2007年底,力争使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突破口,加强西部农村初中、小学建设。   ——摘自《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化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就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问:教育部新颁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首先提出要重点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再一次把农村教育摆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能请您谈谈这样做的理由吗?   答:农村教育面广量大,中小学在校生多达1.6亿。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青少年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要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离开农村教育的发展,根本无从谈起。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广大群众受教育水平和接受教育机会明显落后于城市和发达地区。要缩小教育差距,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和西部地区的教育。   问:《行动计划》在加强农村教育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我们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以期实现西部“两基”攻坚、中部“巩固提高”、东部“双高普九”的目标,努力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在此过程中,特别要做的工作如下:一是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力争到2007年底,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二是贯彻落实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和财政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意见》,确保农村地区“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取得成效。三是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四是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投入,完善保障机制。五是建立和健全扶持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助学制度。六是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七是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问: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答: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主要目标:一是到2007年,西部地区整体上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扫除600万文盲,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二是到2007年,西部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分别实现各自的“两基”目标,有条件的省(区、市)通过国家的“两基”评估验收。截至2002年尚未实现“两基”的372个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8个团场,到2007年绝大部分要达到国家“两基”验收标准,极少数特别困难的县也要达到国家“普六”标准。   完成这些目标的主要措施是: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扶持西部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大力加强西部农村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力度;明确各级政府在“两基”攻坚中的责任等。中央主要是对“两基”攻坚的重点项目给予支持,省级人民政府必须对本地“两基”攻坚目标的实现切实负起责任。各攻坚县要结合中央、省级“两基”攻坚目标,制定出县域内分年度、分项目的具体发展目标,认真组织实施,把各项工作落在实处。   问:《行动计划》对于中部和东部的农村教育作何考虑?   答:除了“实现西部两基攻坚”外,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现“中部巩固提高成果、东部‘双高普九’”的目标,目的就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   已经实现“两基”目标的地区要巩固成果,提高质量。要以加强农村初中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增加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要加大控制初中辍学的力度,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要加快推进课程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为实现2010年全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打好基础。   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将建立起“双高普九”的任务目标责任制,将有关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县,以县级(市、区)为单位组织实施。要在使所有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优质学校的数量、扩大优质学校的规模。有条件的地方,要提高校舍建筑质量和生均校舍面积,全面消除危房,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要建设符合国家建设和卫生标准的学生宿舍、食堂和学校公共卫生设施;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和图书馆建设,使学校的教学仪器配备、图书藏书量及生均占有量达到国家一类标准,体育、美育设施达到国家或省级规定标准。   问:在加强农村教育过程中,农村师资队伍的素质问题将会凸显。这方面我们有何考虑?   答:提高农村师资队伍素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部的充分重视。首先,这次振兴行动计划包括了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内容。提出要加强编制管理,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积极推行校长聘任制。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及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中小学任教,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专任教师要全部达到国家规定学历的基础上,小学、初中专任教师的大部分要达到专科、本科学历,其中一部分要达到研究生学历。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在职教师培训制度,使所有在职教师能够定期接受新课程、新知识、新技能等的培训。建立起完善的校长选拔任用方式制度,完善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定期提高培训制度。(本报记者符德新)   努力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2010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打好基础。   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   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投入,完善保障机制。   建立和健全助学制度,扶持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   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   ——摘自《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宁夏:奋力攻坚势在必得   “两基”攻坚,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已成为宁夏人民最熟悉的词之一。   从黄河两岸到六盘山下,10年间宁夏几届党委、政府带领全区近600万回汉人民,打响一场气壮山河的“两基”攻坚持久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成果:1998年年底,在占总人口55.4%的北部川区13个县(市、区)全部实现了“两基”目标;2003年秋,在“贫苦甲天下”的宁南山区,实现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目标。如今,漫步在酣战“两基”硝烟未散的宁夏山川大地,人们所见到的最漂亮的建筑大多是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灿烂的笑容洋溢在每个孩子的脸上。   在宁夏“两基”攻坚的“三部曲”中,前两部已经完成,眼下宁夏再次向南部山区“普九”攻坚发起最后冲刺。   盐池在宁夏山区九县(区)中今年将率先完成“普九”任务,日前记者来到该县大水坑镇中心小学,看到“普九”的春风已吹到了这所远离县城的学校。校长张云兴奋地告诉记者,自治区副主席刘仲、教育厅厅长蔡国英几天前刚来过学校,当听说学校有2000人规模,办学质量也不错时,领导们非常高兴,鼓励他们要借“普九”之机,使学校的基础建设、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张校长充满信心地说,“普九”的政府行为一到位,师生们的心里就踏实多了。今年,学校教师办公楼和学生饭厅的建设及校园美化的硬件建设都有望得到解决,到了秋天当你们再来时会发现学校变得更美。   日前,记者从宁夏“两基”攻坚指挥机构——自治区教育督导室了解到在2003年初,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各项社会事业必须全面提速,到2007年在宁南山区实现“普九”目标。决心下定,自治区及时召开了宁南山区“普九”攻坚大会,自治区政府与各地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完成“普九”任务的时间表。   实施宁南山区“普九”攻坚,重点和难点在于民族教育。为此,自治区在投入近3亿元深入实施“百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回民中学重点工程,打造回族教育优质骨干学校体系的同时,又决定实施回族教育“五个一”工程,即:乡村动员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一个都不能少,乡村和学校巩固学生一个都不能流失,在每个回族人口超过50%的乡镇各建设一所示范性初中和小学,自治区一个直属机关单位帮扶一所初中,干部职工广泛开展“一帮一”助学活动,以推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快速发展,为如期实现“普九”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相信再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宁夏一定会在全区每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实现“两基”这个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宏愿!(本报记者陈晓东)   河北:多措并举巩固“普九”成果   河北省在全部实现“普九”目标并通过国家检查验收后,全省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开始转入全面巩固提高阶段。   从2000年起,河北省委、省政府在认真分析了全省义务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后,把“普九”巩固提高工作列为省政府对各市政府的考查目标,并要求市、县、乡建立目标责任制,省政府为此下发了《关于做好“普九”巩固提高和复查工作的通知》。2001年起河北省对各县(市、区)进行每三年一轮的“普九”复查,到去年年底,全省172个县(市、区)全部进行了普九后的第一轮复查。“普九”复查制度促进了各地大力提高“普九”水平、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的积极性,使“普九”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普九”水平大大提高。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全省接受“普九”复查的县(市、区)用于“普九”巩固提高的总投入达到54.7亿元,共新建、扩建校舍335.23万平方米,维修改造校舍343.8万平方米。   为进一步提高“普九”水平,河北省大力调整学校布局。据统计,3年来,小学由46465所减为28433所,校均规模由175人提高到237人,初中由4191所减为3908所,校均规模由982人提高到1109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明显加快,大部分学校建起了多媒体教室、微机室,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和整体业务素质迅速提高。据统计,小学专任教师中具备专科学历的由2000年的22.22%提高到目前的41.2%,初中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比例由8.92%提高到13.6%,与此同时,学校的管理工作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都得到稳步提高。   河北省还对“普九”巩固提高做出了中长期规划,到2007年,基本完成农村中小学现存危房的改造,初步建起具有本省特色的远程教育体系,农村中小学基本实现“校校通”,建立起“研训一体化”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到2010年,全省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河北省已开始全面推进实施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按照标准化要求实现均衡发展,努力转化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支持山区、边远地区和坝上地区建设寄宿制学校。(本报记者杨占苍)   福建:“双高普九”潮涌八闽   日前从闽南晋江市传来喜讯:通过为期4天的严格评估,晋江市顺利通过了福建省人民政府组织的“双高普九”评估验收,成为该省第7个通过“双高普九”验收的县级市。   实施“双高普九”是福建省推进“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重大举措。2002年初,福建省教育厅根据全省“两基”工作不断发展的实际,及时作出了实施“双高普九”工程的部署,决定从2003年起启动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评估验收工作,并规划“十五”期间分批对经济基础较好或“两基”工作较巩固的34个县(市、区)进行“双高普九”的评估验收。验收工作分三年完成:2003年安排7个县(市、区),2004年安排10个县(市、区),2005年安排17个县(市、区)。   为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经省政府同意,福建省教育厅及时制定了“双高普九”评估标准和验收办法,把评估标准分为普及程度、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教育质量、扫盲工作等6个项目,并逐项进行了细化,从28个方面提出了要求。省里还对验收程序进行了严格规定,在县(市、区)自评的基础上,经设区市核查,基本具备验收条件的,再由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验收。经验收达标的,由省政府授予“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称号。但“双高普九”的荣誉称号并非终身制,获得称号后,如有明显退步,先予以警示,整改期限之内仍未改变面貌的,将取消荣誉称号。   厦门市开元区是全国“两基”工作的先进地区,在实施“双高普九”工程中,全区喊出了“做福建省‘双高普九’的排头兵”的响亮口号,区委、区政府明确把“双高普九”工程摆在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区里一举投入3670万元建设区电教中心,完成区教育主干网和区教育中心的建设;投入4800万元进行校舍扩建和改造。接受验收前,又筹集240万元完善区属小学劳技室、语音室、体育器材设备等,全面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双高普九”水平。   泉州市鲤城区当年“两基”验收时小学校舍面积仅4.9万平方米。在“双高普九”工作中,区委、区政府优先保证“普九”的投入,并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多渠道筹措改善办学条件资金,全面抓好乡镇中小学“十配套”建设,使全区中小学校舍面积迅速增加到11万多平方米,新添中小学电脑2430台。同时立足当地实际,积极推进课改,坚持依法办学,以德治校,把育人放在首位,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为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8.3%,辍学率0.98%。   在涌动的“双高普九”热潮中,各地各有关部门、各区辖街道都积极行动起来,把支持教育、实现“双高普九”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通力协作,积极主动为教育办实事、办好事。如财政部门及时追补不足的教育经费;城建部门为学校基建大开绿灯;人事部门优先解决教师编制问题;公安部门积极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在校园设特别保护区,设立综治副校长;关工委、妇联与社区主动配合,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外来人口多、流动人口多、拆迁户多、空挂户多是2003年7个首批接受“双高普九”验收县的共同特征,为了解3岁至24岁人口文化情况,各区所辖街道(乡镇)克服人员流动性大、人难找、证难取等困难,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普及程度和扫盲工作的动态管理机制 。       

九下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6

    高中地理新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国家教委正在研究制订中,原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高中地理部 分未曾修改,因此,我社出版的高中地理课本也未修订。由于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1995年 春季开始使用的高中地理课本(必修)下册,其中部分内容和引用的统计资料已落后于不断发展中的形势。为 此,我们希望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1、与高中地理课本配套、中国地图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的新编《高级中学地图册》(下册), 其中与课本各章配合的地图和统计资料,基本上是根据国家统计局1994年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的资料 所编绘,可作为课本的补充,对照课本说明国内外经济发展变化的情况。

    2、我国有些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的最新情况,课本和地图册都无法及时反映的,教师可根据国家统计局 或国家有关部门在报刊上正式公布的资料补充。例如,1995年2月14日,我国人口基数(不包括香港、 澳门和台湾地区)达12亿。1994年底,我国钢产量已达920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我国跨世纪的宏 伟三峡工程已经开工;新修建的纵贯南北的京九(北京-九江-九龙)铁路1995年底将完工,等等。

    3、关于我国农业、工业的发展前景和国土整治规划的部分,课本是按国家1991年至2000年我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国家八五计划(1991-1995年)纲要的有关部分写的。经过近五年来 的建设,国家八五计划的要求有些已超额完成,九五计划即将公布。1994年3月国务院通过了《中国21 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此书已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教师在教学时,可 参考《中国21世纪议程》,并注意国家即将公布的九五计划,对课本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或增减。

    4、1996年春季使用的高中地理(必修)下册,我们正在修订中。

九下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7

    高中地理新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国家教委正在研究制订中,原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高中地理部 分未曾修改,因此,我社出版的高中地理课本也未修订。由于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1995年 春季开始使用的高中地理课本(必修)下册,其中部分内容和引用的统计资料已落后于不断发展中的形势。为 此,我们希望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1、与高中地理课本配套、中国地图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的新编《高级中学地图册》(下册), 其中与课本各章配合的地图和统计资料,基本上是根据国家统计局1994年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的资料 所编绘,可作为课本的补充,对照课本说明国内外经济发展变化的情况。

    2、我国有些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的最新情况,课本和地图册都无法及时反映的,教师可根据国家统计局 或国家有关部门在报刊上正式公布的资料补充。例如,1995年2月14日,我国人口基数(不包括香港、 澳门和台湾地区)达12亿。1994年底,我国钢产量已达920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我国跨世纪的宏 伟三峡工程已经开工;新修建的纵贯南北的京九(北京-九江-九龙)铁路1995年底将完工,等等。

    3、关于我国农业、工业的发展前景和国土整治规划的部分,课本是按国家1991年至2000年我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国家八五计划(1991-1995年)纲要的有关部分写的。经过近五年来 的建设,国家八五计划的要求有些已超额完成,九五计划即将公布。1994年3月国务院通过了《中国21 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此书已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教师在教学时,可 参考《中国21世纪议程》,并注意国家即将公布的九五计划,对课本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或增减。

    4、1996年春季使用的高中地理(必修)下册,我们正在修订中。

九下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8

(一)教育地位(标准分25分,自评分25分)

1、教育事业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突出(标准分4分,自评分4分)

历年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优化教育结构,改善办学条件。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和捐资助学措施,完善贫困家庭学生教育资助体系;努力办好优质初中,重视学前教育,发展远程教育,促进教育协调发展。贯彻实施全民科技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大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推广普及适用科学,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为了吸引优质师资,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乡人民政府出台了对中小学校和师生学年终奖励办法,同时对代课教师每月人均核发200元作为考核工资,建立了教育工作激励机制,提高了教师工资待遇。在单位人员核编上,优先考虑学校教学人员,配齐配足教师编制。并根据学校实际需要,对代课教师的使用宜增则增。在乡财政支出使用上,优先保证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优先保证代课教师考核工资,优先保证对学校和师生学年终奖励资金。

2、教育经费投入年初有预算并认真执行(标准分4分,自评分4分)

3、教育工作有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落实(标准分4分,自评分4分)

**乡人民政府对**乡教育事业发展每五年作一次规划,并采取可行措施有计划、分步骤进行落实。各中小学严格按照五年规划目标要求,分年度分别制定年度教育工作计划,层层制定考核、奖惩方案,确保计划内容的落实。

4、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以及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机制(标准分4分,自评分4分)

**乡人民政府由乡长主管教育,由一名副乡长具体分管教育工作。在乡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明确各单位、各部门、各村民委员会教育工作职责,将教育工作列为对各单位各部门、各村民委员会年度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良好工作机制。

5、适时召开教育专题会议或现场办公会,及时研究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每年为教育办几件实事(标准分5分,自评人5分)

历年来,**乡党委政府坚持每学年召开一次教育工作会议,主要领导每学年到各中小学进行一次形势教育。同时,适时召开教育专题会议和现场办公会,研究决定学校领导班子调整、教师竞聘和调动、校点布局与撤并、校舍建设与教育投资等工作,及时排查学校安全隐患,调处教育相关纠纷。2006年主要完成了中小学校长选聘、教师竞聘工作,制定了对中小学奖励办法,完成了水炉

完小、团山完小学生宿舍楼建设。2007年对全乡各学校学生厨房进行了修缮和改造,全面取消学生小锅灶,完成了**完小搬迁新建工程和金马完小学生宿舍楼建设工程。2008年修缮了土皮完小宿舍楼,解决了**完小师生饮水问题,完成了**九年一贯制学校主体房建设和挖沙完小排危新建工程。2009年成立了**九年一贯制学校,完成了打平完小学生宿舍楼建设和一贯制学校部分附属工程。

6、全面完成县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考核教育发展指标任务(标准分4分,自评分4分)

(二)教育管理(标准分25分,自评分24.5分)

7、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有“控辍保学”的明确责任制和具体工作措施(标准分3分,自评分3分)

“普九”成果的巩固提高是**乡下大力气狠抓的一项重点工作,乡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农村初中入学难的“瓶颈”问题进行研究,作出了具体的安排,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统一思想、转变观念、中小学联动,尽力巩固“普九”成果,改变小学负责“普六”而中学负责“普九”的前后脱节的落后现状;二是主动争取全乡干部群众的理解支持,切实将“三长负责制”落实到位,抓好初中生入学巩固工作;三是采取有效措施,运用“双线”保“面”之法,确保初中生入学巩固指标稳中有升。“双线”,即由乡人民政府与各村村委会签订责任书,中学、各村村委会又与家长签订入学巩固责任状;另一线是中心完小与各村完小签订责任书,中学、各村完小又与各位教师签订入学巩固责任状,实行挂钩包片包人的做法,以此来确保初中生入学巩固这个“面”上的工作;四是继续抓好小学阶段“普六”工作,重点抓好少数民族村社与经济薄弱地方的入学巩固工作,杜绝流失;五是把初中入学巩固指标和小学巩固率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学校评先推优的依据和教师学年考核的重要内容;六是落实好贫困生救助资金,建立救助的长效机制,“两免一补”专项经费重点向边、贫、少数民族村社倾斜,确立“一个也不能少”的思想;七是对已撤并校点,多做宣传解释工作,稳定生源。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理环境特殊的自然村落,不搞一刀切,采取相时相机逐渐撤并的办法;八是及时抓好“普九”月报年报工作,杜绝延时和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通过党委政府重视、全乡干部群众热心支持、中小学协同、多渠道建立贫困生救助长效机制、及时主动寻找流失生等一系列措施,使该项工作落到了实处,成效明显。

8、切实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严历打击扰乱学校治安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学校的安全及正常教学秩序(标准分3分,自评分3分)

每年由乡创安办牵头,组织工商所、派出所、医院、文化站负责人组成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组,对学校周边环境开展排查整治活动,每年至少4次。在学校组织运动会、文艺晚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组织派出所、交通执勤点、工商所、卫生院等相关人员到学校做好学校安全工作。

9、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改造薄弱学校,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分3分,自评分2.5分)

为了加大集中办学工作力度,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乡2006年至今撤并了**小学等8所小学,**完小和**中学搬迁合并后成立了**九年一贯制学校,合理调整了学校布局,进一步整合、优化了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目前,各校点教育发展还有些差距,故此项扣除0.5分。

10、建立严格的教育收费管理制度,辖区内学校严格执行收费标准,无乱收费事实(标准分3分,自评分3分)

各中小学严格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和相关学前教育费收费标准,无教育乱收费现象。

11、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及人民群众捐资助学、建立对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帮扶制度(标准分3分,自评分3分)

,资助190多名中小学贫困生。乡民政办资助中小学贫困生被褥200套。烟站2006年至今资助2名初中贫困生,每人每月200元。*酒厂2004年至今资助35名初中贫困生,每人每月资助20元。

12、为学校新建、扩建校舍提供土地及相对固定的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标准分4分,自评分4分)

目前,每个校点都有校舍建设土地和勤工俭学基地。近几年来,协调提供了土皮完小、**完小、栗木完小、**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用地。

13、认真落实有关保护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严禁使用童工(标准分3分,自评分3分)

我乡认真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认真落实保护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2006年以来,没有严重影响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没有使用童工现象。

14、坚持在学校开展形势教育,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标准分3分,自评分3分)

多年来,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注重深入各学校,对教职工开展形势教育,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每学年到中小学全体教职工会议上作形势教育至少1次。

(三)教育发展水平(标准分50分,自评分47分)

15、在园在班幼儿逐年增加(标准分5分,自评分5分)

2006至2008年,全乡学前幼儿在班人数分别是:426人、463人、508人。

16、小学正常适龄儿童入学率达“普九”验收标准(标准分5分,自评分5分)

2006至2008年,全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是99.95%、100%、100%。

17、初中在校生毛入学率达“普九”验收标准(标准分5分,自评分5分)

2006至2008年,全乡初中在校生毛入学率分别是111.6%、114.9%、101.1%。

18、小学生年辍学率控制在“普九”验收许可范围内(标准分5分,自评分5分)

2006至2008年,全乡小学辍学率分别是:0.05%、0.09%、0.05%。

19、初中生年辍学率控制在“普九”验收标准许可范围内(标准分5分,自评分5分)

2006至2008年,全乡初中生辍学率分别是:0.49%、0.89%、 0.19%。

20、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达“普九”验收标准(标准分5分,自评分5分)

2006至2008年,全乡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分别是:100%、100%、100%。

21、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普九”验收标准(标准分5分,自评分5分)

2006至2008年,全乡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分别是:91.6%、97.9%、96.9%。

22、初中毕业生升学人数逐年增加(标准分5分,自评分4.5分)

2006年,全乡初中毕业生346人,中考参考生人数211人,参考率61%,升学人数109人(其中高中81人,职中10人,其他18人),升学率51.7%。

2008年,全乡初中毕业生331人,中考参考生人数310人,参考率93.7%,升学人数175人(其中高中98人,职中36人,其他41人),升学率56.5%。

三年来升学人数逐年增加,但2008年升学率稍有下滑,升入高中人数有所减少,因此扣出0.5分。

23、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质量逐年有所提高(标准分5分,自评分4分)

全乡中小学 坚持“安全为第一、德育为首位、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合格中小学生,中小学教育质量逐年有所提高。目前,我乡家庭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高,学前教育质量有待提高,中小学理科、英语学科教学相对薄弱,所以扣出1分。

24、图书、实验仪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音体美器材等各项教学设备设施基本达到省定标准(标准分5分,自评分3.5分)。

(四)办学特色(标准分10分,自评分6分)

25、办学特色(标准分10分,自评分6分)。

结合地域广阔、校点分散的实际,实施分片管理。2009年3月成立了**九年一贯制学校,**片小学和初中实行一体化管理,**片小学高年级全部集中到一贯制学校进行教学。**片小学由中心完小具体负责管理。**片区归属**中学招生范围。

各校点大力发展泡核桃产业,既增加了学校勤工俭学收入,又美化、净化了学校周边环境,保护了学校周边生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通过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自检自查,我们看到我乡教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1、改善办学条件工作任务还十分艰巨。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小学还有2000多平方米的危房没有排除;二是**中学和各村完小,由于搬并校点,开办学前班,义务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等原因,师生数量增多,教室和学生住宿用房不充足;三是绝大部分学校功能室不齐全;四是各学校各学科教学仪器、设备设施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严重不足。

2、学校点多面广,各学校发展不平衡,优质师资和其它教育资源分散,要实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人人享受良好教育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3、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全乡学前教育质量不高,部分学科教学薄弱,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全乡中小学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存在问题,今后工作措施主要是:

1、一如继往,积极向上争取项目,筹措资金,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九下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9

一、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根据天桥区数学学科教学进度安排本学期应完成以下章节的教学

九上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九上第四章:图形的相似

九上第五章:视图与投影 ; 九上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九下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九下第二章:二次函数

九下第三章:圆

二、学情分析

刚接手这两个班,对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尚未能有十分清楚的认知。仅凭对上学期期末成绩的分析(有18名学生未参加考试)、咨询上任数学教师及开学第一课时与学生的相互了解,得到分析如下:

因课时等原因学生上学期仅学到了平行四边形,九上前两章仅简略带过,因是重点章节应重新学习。

期末考试中两个班共83人参加考试。仅4人及格(都在5班)。52人低于30分,11人分数仅为4分。通过了解4班普遍基础差,5班较好有10人以上学习积极性好。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与主要措施:

提升全体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我的教学目标。抬高底部是工作的关键。避免教学中的重视教而忽视学。课下完成作业、形成预习等对本学科来说可以说是妄想,所以一定要向课堂要效率,有兴趣的学生就调动兴趣,对绝大多数对数学不敢兴趣的学生要威逼利诱。

具体目标定为:九上期末考试中消除成绩个位数学生,平均分达到40分。为下学期冲刺中考打下基础。

具体措施

(1)狠抓课堂纪律。杜绝睡觉等现象。认真听讲是新的学科基本素养中提出的对学生的要求。发现睡觉第一次警告并去洗脸清醒,第二次陪老师站立上课,可通过抢答问题争取坐下(不加分也不扣分)。如有第三次或第二次站立听课仍表现不好,则按旷课论处。这是我教学的威逼手段。

(2)采用小师傅领学方法。每节课按点名册顺序一名学生上台领学。协助老师完成学案。有问题他先回答,他回答不出扣一分再其他学生抢答。抢答题目答对的学生每次加一分。每节课结束后根据小师傅的表现加量化分1-5分。这样既保证了小师傅如果学习基础差大量扣分打击积极性的问题。又可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我教学的利诱方法。

(3)压缩讲的时间,加大练的时间,省去探索的时间。探索也许对学优生进一步提高成绩有帮助,利于其构建知识体系,发展思维,但对学困生来说却基本无用,大多数情况都是不知道要讨论什么,白白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时间。学困生数学提升成绩的方法只有讲和练。精讲多练是关键。体校学生尤其缺少练的时间。

(4) 改变作业评价方法。不再以正确有否为评判的唯一标准。体校学生缺乏自己动手做数学题的信心一直是难点。除选择填空外的题目基本不做是常态。我通过基础性练习让学生都能找到每种题型的得分方式,对全对得满分不做要求,只要求做题努力得到分。让每名学生都能自己独立做题,让每名学生都有获得感。

四、教学进度

第一周:试卷分析2课时

九上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菱形 2课时

第二周九上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菱形 2课时

九上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 2课时

第三周九上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 2课时

九上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2课时

第四周九上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4课时

第五周国庆放假

第六周九上第三章概率4课时

第七周九上第四章相似4课时

第八周九上第五章4课时

第九周6.1反比例函数1课时

6.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3课时

第十周6.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1课时

6.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1课时

九下1.1锐角三角函数 2课时

第十一周1.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2课时

1.3三角函数的计算2课时

第十二周1.4解直角三角形 2课时

1.5三角函数的应用 2课时

第十三周2.1二次函数 2课时

2.2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2课时

第十四周2.3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课时

2.4二次函数的应用2课时

第十五周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2课时

3.1圆1课时

3.2圆的对称性1课时

第十六周3.3垂径定理 1课时

3.4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2课时

3.5确定圆的条件1课时

第十七周3.6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课时

3.7切线长定理 2课时

九下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10

上思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县,辖6乡2镇,全县21.59万人。全县现有中小学校71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初级中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县直小学3所,民办学校2所,中心小学6所,村级小学47所,教学点291个。

二、“普九”攻坚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全县普及程度明显提高

在实施“普九”攻坚以前,我县小学阶段入学率仅为97.07%,初中阶段入学率仅为90.46%,小学辍学为1.80%,初中辍学率高达9.20%。经过三年的努力,(即2005—2006学年度)我县小学阶段入学率达99.72%,提升2.65个百分点,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6.66%,提升6.2个百分点。小学辍学率仅为0.13%,下降1.67个百分点,初中辍学率为2.34%,下降了6.86个百分点。

(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高

我县现有小学专任教师1341人,其中大专毕业以上571人,中师(含中专)毕业744人,高中文化22人,高中学历以下的教师取得[本文转载自找文章,到]专业合格证1人,合格人数1338人,合格率99.78%;全县初中专任教师581人,大专以上学历556人,大专以下学历取得专业合格证9人,合格人数565人,合格率97.25%。中小学校长131人,培训率100%,合格率100%。

(三)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1、校舍面积不断扩大。2002—2004年,我县共投入教育建设经费1026万元,新建教学楼12900平方米、学生宿舍楼1460平方米、学生饭堂1800平方米、厕所15座、球场17个;2005年新建或续建项目55个,其中教学楼8栋,学生宿舍楼13栋,学生食堂17栋,学生厕所10座,篮球场7个,学校大门3个,教学点改造219个,使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由2003年的3.3平方米提升到5.47平方米,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由2003年的5.15平方米上升到6.2平方米。

2、教学设备得到不断补充和完善。今年我县投入540万元,大批量添置和装备各种教学设备、仪器和图书。我县已有13所中小学装备了14个计算机教室,拥有电脑600多台,有4所学校装备了5个多媒体教室;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示范学校装备模式一达到17所,模式二1所。小学拥有图书总数28.18万册,小学生均图书11.6册,初中拥有图书总数18.26万册,初中生均图书20册;全县各初中、中心小学的理科教学仪器、电教设备、体育器材、音乐器材、美术器材等品种配齐率均达到90%以上,卫生设备和劳技设施品种配齐率也有大幅度地提高。

(四)“控辍保学”工作成果喜人

据统计,2004年秋季学期,我县共有适龄儿童少年未入学和辍学多达1574人,其中初中未入学或辍学1401人,小学生173人。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2005年春季学期,我县共动员858名辍学的中小学生返校上课;2005年秋季学期,我县又动员421名中小学辍学学生返校上课,使初中辍学率从2003-2004学年度的9.20%降至2005-2006学年度的2.34%。

三、主要做法、措施和体会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是当前我县农村教育工作中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它涉及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实现和巩固好“普九”工作成果,是提高我县民族素质和科教、兴县、富民的有力保证。近几年,我县非常重视“普九”攻坚工作,县有关领导多次深入学校、教学点开展调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有关工作,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制定了《上思县2004—2007年“两基”实施规划》。成立了上思县“两基”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县长担任组长,分管意识形态的副书记、分管文教的副县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教科局、财政局、发改局、建设局等部门的主要责任人担任,同时成立了三个指挥部(初中和中心校基础设施建设指挥部、村小学教学点改造工程指挥部、乡镇相应成立学校建设指挥部)、三个工作小组(学校布局规划小组、资金筹措和管理小组)和一个办公室(两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乡镇相应成立“两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均由党政第一把手亲自挂帅。此外,我县根据“普九”攻坚的进展需要,又成立了“防辍控辍”工作领导小组、“防辍控辍”攻坚督查组以及“两免一补”工作领导小组,这三个小组都设立有办公室,全面加强了对“普九”攻坚工作的领导和督查,保证“普九”攻坚的顺利进行。

(二)广泛宣传发动,全员参与“普九”

一是专门召开三次全县“普九”动员会,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二是开辟“普九”攻坚宣传阵地,为“普九”攻坚创造广阔的宣传天地。我们主要是通过板报、拉横幅、贴标语、发放宣传传单、文艺下乡以及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普九”攻坚,使“普九”攻坚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据不完全统计,我县总共开辟电视节目专栏300多次,开设宣传专栏1000多版,出版了“普九”专题书籍《希望》一套。张贴有关“普九”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标语3516条,刷写固定宣传标语400多条,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3万多件,下乡文艺演出21场,全县干部、师生共出动动员辍学学生回校达3281多人次。全县“普九”工作人人有责,形成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全面部署工作,层层分解任务。我县根据自治区“两基”攻坚的总体规划,出台了《上思县2004—2007年“两基”实施规划》以及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普九”攻坚的具体工作目标、任务、职责、工作方法和要求。各乡镇也结合实际,制定了“普九”迎检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日程表。我们在工作中把“普九”攻坚任务分解到各单位和具体人员身上,强化责任,明确职责。县委书记、县长亲自负责“普九”攻坚工作,我主要抓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装备工作,县人大××*副主任抓校容校貌整治和学校常规管理工作,县政府××*副县长抓防辍控辍和资料建档工作,县委常委、宣传部苏若仲部长抓“普九”宣传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大攻坚力度,今年6月份县委、县政府启动了“普九”攻坚百日大会战,县四家班子领导挂点实行分片包干,全县所有机关单位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分别派员进驻学校蹲点开展帮扶活动,有力地配合了全县中小学校开展“普九”工作。同时建立完善了“普九”攻坚定期汇报制度、工作例会制度、“普九”攻坚联系制度等,有力地推动“普九”攻坚进程,确保“普九”达标工作有序进行。此外,我县各职能部门也主动服务于“两基”攻坚,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共同为“两基”工作保驾护航,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运行机制。

(四)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1、坚持以财政拨款为主,保证“普九”所需经费。县财政继续落实“三个增长”,并在去年拨出85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县财政继续预算1380万元作为“两基”攻坚专项经费。明年才付款的约260万元的教育装备现已提前完成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

2、各部门、企业和个人慷慨解囊。上上糖公司、昌菱糖厂、那板电厂、平福水电站等企业为全县的“普九”捐款62万元,全县干部、教职工捐款121万元,市“支教”后援单位、县帮扶单位分别为各个学校捐资、捐资达120万元;人民群众累计为学校捐资达130万元,其中叫安乡村民黄灿为教学点建设捐款5000元。参与工程建设的工头愿意垫资修建各个中小学校的围墙,金额累计达40多万元。

3、合理安排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保障实施义务教育所需资金。2004年我县获中央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1039万元,用于教育的资金为974万元,占94%,其中用于“普九”攻坚的经费开支达696万元。2005年度教育经费列入预算1000万元。

4、利用国债项目、“西部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义教工程”、“世行贷款”等项目资金2170.93万元,新建校舍面积39332平方米,大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五)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几年来,我县加大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力度,在全县各中小学范围内推行《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校常规管理的暂行规定》和防城港市《学校管理及校长工作达标评估暂行办法》,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在评估验收工作中,强调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注重过程性实施情况的检查,指导整改,强调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第二,对评估验收的合格学校、达标学校实行动态管理,跟踪督查,督促其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和办学质量;第三,抓好学校的常规管理。第四,总结、宣传学校的“亮点”,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学校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和教育质量。

(六)措施落实到位,“普九”成效显著

1、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近年来,我县财政投入300万元,社会各界捐资、群众献工献料(折款)130万元,对非砖混结构的218个教学点推倒重建。二是改造村级小学的危房。2005年县财政投入800万元,对严重危房、校舍不足的村级小学和初级中学的校舍进行改造和新建。三是利用“西部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世界银行/英国政府赠款、国家义教工程等工程项目,消除学校危房面积达30000多平方米。

2、规范建设项目的管理。一是抓好规划管理,把中小学危房改造与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相结合。在制定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时,周密测算,科学规划建设,对不在学校布局规划内的危房坚决予以拆除。二是强化对改造项目资金的管理。对于危房改造工程项目资金的管理,我县实行设立专户,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并按工程进度拨款。三是加强对危房改造项目建设质量的监督管理。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和项目业主责任制,认真落实工程管理,各职能部门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3、加强建设项目进展的督促和检查。为确保全县中小学危改工程进度,每一季度县中小学危房改造领导小组都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以及县人大、县政协分管领导的带领下,深入各乡镇和部分学校进行调研和检查督促,全面了解危改资金筹措、工程进展及危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跟踪督查危改工程进展情况,并将检查情况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确保了全县中小学危改工作的顺利实施。

4、突破“普九”难点,狠抓控辍保学。我县建立了中小学校学生流动报告制度和控辍保学工作责任制,使控辍保学工作正常化、制度化。今年3月份,我县还组织召开了全县“两基”攻坚再动员大会,县政府同教科局、各乡镇政府签订“防辍控辍”工作责任状,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同时,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大张旗地鼓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依法动员流失生入学,控辍保学的宣传教育活动。县直机关人员按挂钩分工,下乡配合乡镇政府和学校抓辍学学生返校动员工作,实行动员辍学学生返校工作“五日一报,十日一通报”制度。通过努力,我县“控辍保学”工作圆满完成了任务。

目前,全县各中小学校实现了“一无两有”(即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实现了校舍、桌凳、大门、围墙、操场、厕所“六配套”;绝大多数的学校布局合理,校貌干净整洁,布置得体,校园平整,校道分明,各功能室齐全,门窗完好,有校道、运动场、升旗台,文化长廊等,全县各中小学校正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几年来,我县在实施“普九”攻坚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目前我县的“两基”工作距离达标标准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控辍保学”工作任务仍然艰巨。

2、“普九”攻坚经费缺口大。

3、小学布局调整难度大。

4、学校的常规管理有待加强,农村中小学的功能室和体育运动场还不够齐全。

九下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11

(二)要积极处置闲置资产,争取社会捐赠资金,多渠道开辟解决教育债务资金来源。积极处置闲置资产、争取社会资金,尤其是争取已承诺的捐赠资金,多方面促使其早日到位。地方政府应将每年增加的财力拿出一定的比例用于化解教育债务。

(三)要坚持“量入为出”原则,对“普九”偿债资金实行台账管理,封闭运行。偿债资金由县级财政从特设专户直接支付到债权人的银行账户中,同时要按照核定的债务偿还计划,对每一笔“普九”债务实行“销号”处理,兑付一笔,销号一笔,确保“普九”债务专款专用。

(四)要加强偿债资金管理,明确偿债主体。要建立学校危房改造和基本建设长效机制,农村中小学今后原则上不得再搞举债建设,在安排项目规划时,确保新建项目遵循“量力而行、发展重点、突出效益、规避风险”的原则,“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增加学校债务。在债务锁定后,将债务从学校和教育部门中剥离出来,纳入政府减债的整体规划,对教育债务实行挂账停息,财政兜底,制定化解计划,逐年偿还。

(五)要分轻重缓急、有所侧重化解“普九”债务。鉴于特别困难县,国家只给政策不给资金,造成财力“三空”,无可比拟的特殊性,导致校建压力大,财政支出多,化解债务能力弱,形成的债务相应也更多的特点,对存在特殊困难、特殊情况的县,在偿债资金划拨时给予重点倾斜。

(六)要建立农村义教债务台账、建立数据资料库。1986年我国实施《义务教育法》以来,当时本着“人民教育人民办”的宗旨,依靠群众集资,形成农村义教债务,解决困扰农义教育的包袱问题,审计要全过程监控,在做好债务清理核实的工作基础上,按照债务的来源和用途,逐笔登记造册,建立债务台账和债权债务数据库,按照市、县、学校、项目、料工费建立债务台账、数据资料库,实行动态管理和义教期间报告制度,坚决制止发生非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对虚假谎报债务,挪用化解资金,侵占贪污资金的要严肃处理处罚。

二、提升义务教育巩固率对策

(一)应进一步建立完善教育公平机制。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九年义务普及教育是教育公平的基础。要合理解决农民工子女在城镇就近就学问题;要更好解决留守农民工子女就地读书学习问题;要取消借读费收费;要解决农民子弟、城镇贫困子女读书困难补贴问题;要动态管理生均拨款等。

(二)应进一步正确处理好教育效益问题。义务教育效益特征是教育效益外部化,是社会主义公益事业重要组成部门。既要防止教育产业化,又要防止教育效益外漏,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下,正确的处理好教育内部效益问题,处理好长远效益和眼前效益,国家效益和单位效益的关系。

(三)应进一步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应建立资产管理台账,详细登记资产的筹建,完工及使用情况等;基建工程立项要科学,程序要合规,招投标手续要完备;实施工程要全过程监理;应完善工程验收制度,工程质量要检验;应完善完工决算制度,工程完工决算要通过审计部门及工程造价审计中介机构进行审计,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应完善资产的档案管理制度,从工程项目的立项到完工验收决算,所有资料应收集齐全,按照档案管理要求整理成册,并妥善保管,要经得起历史考验。要加强撤销合并闲置学校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损失流失

九下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12

台湾九年一贯课程于1996年开始规划,2001年正式实施。九年一贯课程是台湾教育改革的核心部分。

一、美丽的愿景:九年一贯课程的设计特点

(一)学校本位与能力本位

“学校本位”首先体现在九年一贯课程打破了自上而下的课程设计方式。以往台湾课程的设计和实施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由台湾“教育部”拟定课程标准,统一实施。九年一贯课程打破了自上而下的课程设计方式,主张学校、教师自主设计课程、自编教材,达成“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的理想。其次还体现在九年一贯课程以“课程纲要”取代了“课程标准”,给学校留有弹性空间。台湾以往的“课程标准”规定详细、繁琐,而“九年一贯课程纲要”仅就原则性问题加以规范,其余留给学校和教师弹性处理。

九年一贯课程同时强调能力本位,在课程纲要中提出了现代国民必须具备的10种基本能力,以10种基本能力作为课程设计的主线索,台湾“教育部”依据10种基本能力,拟定具体的学力指标;各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发展适合本校的子能力。

(二)课程统整与弹性课程

“课程统整” 首先体现为台湾“国小”的11个科目与“国中”的23门学科,统筹在九年“国民”基本教育体系下。其次,九年一贯课程强调要加强中小学衔接。台湾以往小学和中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有各自的修订委员会,而九年一贯课程的课程修订是采用一个专案小组对课程目标与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实施课程统整。再次,九年一贯课程以“语文”“健康与体育”“数学”“社会”“艺术与人文”“自然与生活科技”“综合活动”7大学习领域取代了科目本位的分科课程,并把信息、环境、两性、人权、生涯规划、家政和政治等议题融入7大领域之中。

同时,课程纲要中明确规定了弹性课程占课程总时数比例的20%;各学校和教师在完成统一规定的学习要求后,可以弹性运用教学时数。

(三)课程松绑与动态生成

“课程松绑”首先体现为以“课程纲要”取代“课程标准”。以往台湾的“‘课程标准’内容详细繁琐,而九年一贯课程改为‘课程纲要’,仅就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的概念构架,以及基本能力表现水准等做原则性的规范,其余则留给学校和教师做弹性应用的空间,教科书编者也能各具发展特色。教师的专业自主与学生的个别差异将更受尊重,学校将更有特色。”[1] 5再者,“课程松绑”还体现为教科书的“一纲多本”。1996年民间出版社开始介入教科书市场,教科书由“统编本”改为了“审定本”,教科书更为多元,学校和教师的自主性得以体现。

此外,九年一贯体现了过程哲学的课程观。九年一贯课程的设计理念,体现了课程研究范式的变化,课程设计经历了从单一的目标模式到过程模式、批判模式的发展过程。九年一贯课程力图改变课程的目标设计模式,强调课程研发过程中家长、学校、社会、决策层面的共同参与,强调课程开发者、使用者之间的互相调试。

二、现实的迷思:九年一贯课程推进中引发的争议

(一)仓促实施,适应困难

台湾九年一贯课程规划始于1996年台湾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会的“教育改革总咨议报告书”,1998年9月公布了《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总纲纲要》,1999年开始在全台选择100多所学校试行“九年一贯课程”,2000年试行学校扩为200多所。在“试行之成效未见深入之检讨” 的情况下,2001年正式实施,2004年全面实行新课程。对原有课程进行全面的革新,而且在实践层面也正在进行着课程改革的全方位操作,这对教育行政、一线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九年一贯课程从规划到铺开的时间显得仓促,加之目前台湾的管理体制、财政发展状况和文化传统影响而形成的现实环境,还不足以去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而且必须是优质工程)。

(二)课程统整,遭遇窘境

九年一贯课程将以往的分科课程改为合科学习,而台湾的师资培育是以分科培育的形式进行的,导致老师措手不及。九年一贯课程领域的划分方式,也被专家质疑,九年一贯课程,将学科统整为领域,课程领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是否有必要来划分,还缺少科学的论证。

(三)课程松绑,越松越紧

在“一纲多本”的政策下,民间教科书业者推出不同的审定本教科书,而且教科书的价格也上调了很多,致使家长经济负担加重。再者,在“一纲多本”的教科书政策下,各个学校分别选用不同版本的教科书,面临升学压力,学生只能求助于补习班,因为只有补习班才有可能对不同版本的教科书进行综合,这无疑又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

(四)弹性课程,流于形式

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总纲纲要》将总教学节数的20%作为弹性教学时间,但教师已习惯了排得满满的课表,对于如何安排弹性课程来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没有经验也缺少相应的培训。加之九年一贯课程虽然试图将以往的分科课程统整为7大学习领域,这7个学习领域要“统整现有的中、小学课程,并将资讯、两性、人权、环保、宗教、法治等当代新兴议题,融入相关的学习领域中。”[1] 2如此复杂的信息源和信息量是九年一贯课程难以承载的。

(五)能力指标,抽象笼统

究竟什么是“能力本位”需要进一步厘清。“课程改革初期,能力指标比较抽象和概括,需要老师自己解读,然后发展课程。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老师感到无所适从,课程改革的前4年基本上处于一种“空转”状态,很多学校和老师只能自己摸索。”[2] 课程模式的提出,要基于对教育的目的、知识的性质和价值的认识。九年一贯课程提出的“能力本位”的设想,使得“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个经典的课程问题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然而,“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是课程改革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不能含糊的问题。

(六)生成课程,仍需努力

九年一贯课程强调课程的生成性,这一理想的达成仍需努力。首先是因为多元化的课程理想与一元化价值观的冲突。九年一贯课程强调多元、选择、自我和民主,但教师、家长和学生在“能力指标”面前,所能想到的依然是升学压力。他们需要知道哪些内容必考,哪些内容不考,并据此来处理教材。因此,这是多元课程理想与一元价值冲突的表现之一。表现之二就是到目前为止,对教育目的的理解仍难脱离现实的一元价值论,就是经济中心论。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轴,课程的理想可以是丰富的、多元的、选择的,而课程的现实必然受制于经济。

三、经验与启发: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改革借鉴

(一)实施层面问题归因

第一,知识价值含糊。不同历史背景下,由于价值判断体系的变化,各类知识的地位和作用也在发生变化。此次国民中小学课程纲要的修订,邀集各界人士参与,专门成立了教改会。教改会的成员有各级学校校长、教师、企业家、文化界人士、政府官员。来自方方面面的人士,他们需要回答一个共同的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问题是一样的,而各界人士给出的答案一定是多元的。因此,什么样的知识最应该进入学校课程,这是一个争议中的问题,即使九年一贯课程纲要已经出台,这个问题也还是悬而未决的,指导课程纲要的是模糊的知识价值论。

第二, 理论真意扭曲。首先表现为对专业性概念的误解,例如课程统整、能力本位的内涵究竟是怎样的?“2001年修订的《暂行纲要》强调‘领域教学应以统整、协同和教学为原则’,有些学校将统整误解为合科,于是强迫教师包领域教学,造成教师排斥九年一贯课程。为澄清误解,特将上述字句修正为‘领域之学习应掌握统整之精神,并视学习内容,实施协同教学。’而后继续进行纲要的修订工作。”[3] 再者表现为对某一种专业性概念乃至课程思想缺乏追本溯源的历史性地理解。没有对专业性概念乃至课程思想历史性地关照,理论在实践中就遑论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带好每位学生”是台湾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而这些思想就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思想的重述,那为什么还要谓之以改革的头衔呢?似乎应该说成是珍视传统,回归传统了。

第三,专业领导缺失。是否具备专业化领导决定改革的成败。教改会成立之初的设想,在人员组成上的想法是不以教育行内的人为核心,因为他们相对保守;很多人对台湾“教育部”也信心不足,认为教育行政系统出身的人会满足既得利益,不支持教改,于是成立了以非教育专业人士为领导的“教改咨议委员会”指导教改工作。教改会的成员有各级学校校长、教师、企业家、文化界人士、政府官员组成,提出《教育改革总咨议报告书》后就解散了,其职责没有延续性。再者,台湾教改过程中,1994年至今换了八任教育部长,人事的频繁更迭破坏了教育改革的连续性、一贯性。教育改革专业化领导与专业化设计的缺失给九年一贯课程的推进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二)反思与启示

第一,课程改革需要科学视角。首先,对什么是课程改革要有科学的界定。具体来说,就是在提出一种课程理想的时候,对于课程究竟应该限定在一个什么样的范畴,是需要明确阐释的,这样可以避免课程改革的盲目性及脱离实际的理想化。其次,课程改革中重要的不是学科的选择和领域的划分,而是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学科和应该圈定哪些领域,其凭据到底是什么,这需要科学的依据和论证。这种依据应该是超越教育科学的,要以多学科的依据来进行论证,这种依据和论证一定是明确的。最后,课程改革还需要充分考虑国际差异、地区差异、校际差异乃至个体差异。课程应该是根植于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之上的,所以,课程改革在吸纳外来经验的同时,要“寻根”,进行本土化的思考。

第二,课程改革需要对话与协商。无论是对教育改革问题的探讨还是对课程改革问题的探讨,我们更需要的应该是冷静地面对面地对话,而不是望文生义地互相攻击。康德曾经提出过“理性的批判”,康德所提倡的批判性思维,它不仅仅是否定性思维,同时,它还包含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需要站在他者的立场上来对事物进行全面的感知。理性的批判思维,是教育改革中所急需建立的。

第三,课程改革呼唤专业化领导。提倡专业化领导已成为专业发展趋势之一。与其他行业相比,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活动,具有影响范围广、传递时间长、损失不可逆、回馈不明显和成效难量化等特点,因此在实施课程改革时,更应由专业造诣深厚的学者来论证、指导、实施和评量。

第四,课程改革需要全民的关注。对课程改革的大力宣传是非常重要的。宣传不是为了制造口号,而是为了让每个家庭、每个人都了解改革,并发出自己的回应。伴生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的台湾民众的积极的热情、殷切的关注和踏实的责任,形成了推动改革的重要的软环境,这样的一个软环境能够得以建立本身就昭示着一种成功,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改革本身。

[ 参 考 文 献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