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风建设合集12篇

时间:2023-02-11 19:08:32

大学学风建设

大学学风建设篇1

一、指导思想

围绕创建优良学风班活动,教、学、管三方面密切配合,分阶段、分层次、突出重点,区别低年级和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不同要求,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遵守学习纪律,促进优良学风的稳步形成。

二、工作主题

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三、工作安排

(一)加强教育和引导,提高对学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1.学风建设是一项持久的系统工程,必须由学校多个部门密切配合、长期坚持,全体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师生良性互动。

2.学校各有关部门、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规范工作内容,确保创建优良学风班活动的有效开展。

3.全校教师要把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纳入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当中,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掌握过硬专业技能的重要意义,从而以实际行动积极投入到学风建设活动中去。

(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积极开展创建优良学风班活动。一年级要结合新生教育,以重树目标,迈好大学第一步为主题,围绕专业思想教育,帮助新同学积极转变角色、重新树立目标、努力投入学习;二年级要针对外语学习和基础课学习,以坚实基础,构筑腾飞翅膀为主题,掀起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热潮,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习成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年级要结合专业课学习,以完善自我,规划美好人生为主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毕业班要围绕就业工作,以放飞理想,争做社会栋梁为主题,着重抓好毕业实习设计、毕业论文等工作,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2.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学生会、研究生会等学生组织要积极宣传和推进优良学风建设,举办学术报告和讲座,在师生中广泛组织开展学习讨论和学术交流,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竞赛、科技竞赛、学习研讨、学风建设网上论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各班级、团支部、党支部要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团日、主题党日等方式,围绕 学风建设工程开展活动和组织学习讨论,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3.强调教风对学风的重要影响。任课教师在优良学风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各位教师应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性,努力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加强学生教育管理,严格纪律,塑造良好学风。

1.各学院党政齐抓共管,分管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学院领导对全院学风建设共同负责。学生工作组组长、研究生工作组组长和学院团委书记具体负责各自的相关工作,定期通报学生学习、纪律等情况;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师生代表座谈会,听取师生意见,分析学风建设现状,研究部署学院优良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2.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强班级管理,按照优良学风班的评估标准,指导班级开展工作,努力把学生引导到专业学习和综合素质培养上来。

3.各班级要制定创建优良学风班工作计划,班委监督和督促全班同学按计划实现班级目标;各班班干部,尤其是班长和团支书,要增强责任意识,加强上课考勤,积极组织本班同学参与学风建设活动,倡导每一位同学做优良学风班的建设者和推动者。

4.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要成为班级创建优良学风班的倡导者,并在创建和推进过程中承担骨干作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起到表率作用,处处走在其他同学的前列,模范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宣传贯彻学校工作精神和反映学生的要求和意见方面真正成为联系学校、学院和师生的桥梁和纽带;各学生党支部要作专门动员,学生党员要从自身抓起,真正在学风建设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倡导党员骨干、学习尖子与学习困难的学生结对帮扶、帮教、帮学。

5.本着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促进学生专业学习的原则,加强第二课堂活动的规划与管理。教育和引导学生根据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和突出个人特长相结合的原则,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理想,主动安排课外学习计划,拓宽知识面,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就业竞争力。

6.严守课堂纪律,加强课堂学习考勤。各班内部上课考勤与教师上课点名相结合,学校和学院不定期对学习纪律进行抽查,定期通报抽查结果,对旷课的学生严格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各学院在今后的各项学生评优工作中注意学生上课和课堂纪律的纪录,并将其与各项评优挂钩。

7.加强对学生宿舍的管理。学生宿舍的日常管理由宿舍长负责。学生会生活部、各班生活委员做好学生宿舍卫生、早起、晚归、就寝的检查,检查结果每月公布一次。综合检查结果,作为文明宿舍建设和优良学风班评选的参考依据。

8.学校成立学风建设督察组,与教学督导组配合对全校学风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监督。

(四)加强教师教学管理,整顿教学秩序,促进优良学风形成。

1.任课教师要在建设优良学风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积极参与到学风建设中去,特别是要做好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学习方法的指导、就业和深造的指导等工作,并辅导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兴趣。

2.任课教师应在第一堂课即向学生说明课堂纪律的要求,明确旷课、迟到、早退以及其它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将与参加考试资格和考试成绩挂钩。任课教师有责任清查并记载到(旷)课学生情况,严格课堂考勤,维护教学秩序,促进和维护良好的学风。

四、工作要求

1.学校各有关部门和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工程,务求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切忌形式主义、表面文章。

2.学校各有关部门和各学院要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宣传优良学风班的建设和典型案例的推广,全面推进学风建设工程的发动和深化工作。

3.在开展学风建设工程过程中,在注重产生阶段性成效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我校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4.学校各有关部门和各学院要根据此实施方案中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开展各项工作。

大学校园学风建设方案范文2为全面落实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及观测点中对学风建设的有关要求,在评估中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全,重在建设的目的,根据学校学风建设年的整体部署,结合我院实际,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人才培养质量,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学风建设活动,并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迎评促建为契机,以解决学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为目标,以教风带学风,以考风正学风,以管理促学风,以活动倡学风,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 宣传阶段:

重视宣传,提高学风建设的意识,形成人人了解评估,人人关心评估,全院学生心牵迎评促建,情系学院发展的良好态势。通过多种渠道向全院学生宣传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要求人人明确在学风建设中的地位和责任,积极主动地投入学风建设活动之中。通过海报、条幅、理论学习、主题班会、讲座、讨论、学习、事迹报告,制做评估知识书签发放每一位学生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迎评促建知识教育和成长成才教育,增强广大学生校兴我荣的使命感、爱校如家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把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上来。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增强成才意识,树立献身科学、爱国成才、服务社会的远大抱负。

三、实施办法:

1、结合我院学风建设实际,采取相应举措,上下联动,深入推进实施。积极准备迎接国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深入落实,强化管理,建立长效的学风建设机制和运行保障体制。要求辅导员在自己所带的学生中召开年级大会,强调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并时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召开全院29个班级的我为评估做贡献,树立良好学风主题班会。分层次、分步骤地召开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全体学生的动员大会,把学风建设活动的有关要求和实施意见传达到每个学生。开展学风建设大讨论,宣传学风建设中的先进事迹,营造人人讲勤奋学习,班班创优良学风的良好氛围,推动学风建设的深入开展。建立与学生个体利益相关的考核激励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综合测评、奖学金、评优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完善院系学风建设考核制度并在学期末,开展优良学风班评比活动,对无违纪,学风良好,成绩优异的班级给予表彰。

2、积极发挥院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使他们积极参与学院涉及学生成长的重大改革发展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了解、宣传学院的发展规划、重大举措以及教学、科研成果,引导学生热爱所学专业;深入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合理要求和建议,自觉成为学生和学院、教师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组织开展学习方法、学习经验交流会和各种学习竞赛活动如(外文演讲比赛,外文短剧比赛,外文歌曲演唱比赛等),形成浓厚的学习和学术氛围。建立学生干部日常挂牌制度,在规范学生干部的同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积极发挥学生党员要先锋模范作用,实行宿舍挂牌制度、学习一帮一制度等,主动关心同学的思想、生活、工作和学习,增强集体凝聚力。在学风建设中以身作则,以突出的综合素质和优良的学习成绩影响和感染周围同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班集体活动,加深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同学的感情和友谊,在生活和学习上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监督、互相约束,培养自律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班风,促进学风建设。

4、打造学术创新工程。积极参加部级、省级、校级、院级各种学生学术科技竞赛活动(如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创业大赛、等)、申请专利、等。并积极组织广大学生参与此类竞赛,造就一批校园学术精英,提高学生活动的科技含量,塑造学术创新型现代化人才。

5、打造就业品牌工程。从新生入学即开始有效的职业生涯教育,指导学生制定职业规划;开展就业形势、政策技能等方面的讲座和就业咨询活动,加强毕业生主动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的培养;狠抓学生英语教学和考研辅导工作,鼓励学生考取计算机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就业相关证书;举办阶段性、局部性的创业大赛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创业;充分发挥学院的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就业指导与毕业生教育活动,开设就业指导专栏,邀请本行业专家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讲座。建立用人单位就业基地,建立毕业生的长效的反馈机制。

6、深入开展百场专家论坛活动,提升学术活动的品位和层次,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结合外语专业特点,认真组织院级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开展英语竞赛、普通话竞赛等多种学科学习竞赛活动,营造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和三下乡活动契机,开展突出专业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全体学生对评估宣传手册的内容进行了解和掌握,适时组织考试测评。

7、完善检查监督制度。要成立由辅导员老教师组成的教学督导组和学生代表组成的学风检查监督组,建立监督反馈机制,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风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认真组织实施对学生的 三查,即查课堂出勤情况、查晚自习情况、查晚归及就寝情况。

8、建立早操(早自习、早读)规范。在现有作息时间中补充规定早晨6:307:00为早操时间,实行大一早操、大二早自习、大三以上早读制度,并提出检查要求。

9、要求学生上课不准迟到、早退、旷课,结合学院实际,指定大一、大二学生实行教室晚自习制度,其他年级学生实行公共自习制度。成立由辅导员和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组成的学风督查队,在晚自习时间对学生教室、寝室进行抽查,对于在寝室喧哗吵闹等与学习无关或影响他人学习的违纪行为进行督导。

10、加强寝室管理工作,重点检查不按时就寝、晚归等违规情况。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处理办法并给予相应处理。学生工作办公室进行不定期抽查。日常没有课程的学生在校园内不得开展影响正常学习的活动,不得影响他人的正常学习和休息,自觉遵守学习纪律。

11、做好三件事,一是三纪工作,即抓好学生的课堂纪律、自习纪律、考试纪律;二是三困工作,即了解和掌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是三管工作,即学生安全、寝室、行为管理工作。

四、保证措施

1、学院成立学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落实学校学风建设方案,调动师生积极参与学风建设的积极性,结合外语专业情况,组织开展学风建设活动。

2、统一全院教职工思想,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成才提供优质服务。

3、学院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保证学风建设中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奖罚并举,各项工作的开展要与年终考核挂钩。

4、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带头作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高度的敬业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较高的学识修养影响学生。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5、充分发挥学生工作干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作用,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加深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在生活和学习上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监督、互相约束,培养自律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班风,促进学风建设。

五、组织机构

组长:马向阳

副组长:石秀文 马艺红

成员:贺林 王宏伟 黄云峰 李冬梅 张伟 铁晨光

大学校园学风建设方案范文3学风教风建设是我校优良传统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工作的重点。为进一步弘扬优良校风,努力创建和谐校园,焕发师生的激情和活力,深入贯彻《华中科技大学关于加强一流教学、一流本科建设的行动计划》,学校将在20XX年开展学风教风建设活动。为保证学风教风建设活动取得实效,并形成长效机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持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营造浓厚的从严执教、主动学习的治学氛围,开创我校学风教风建设的新局面,努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二、活动主题

学习,学习,再学习。

三、组织建设

在学校学风教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全面实施学风教风建设的规划、宣传、组织和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挂靠教务处。各院(系)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由总支书记和院长(系主任)任组长,具体负责院(系)学风教风建设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四、统一认识

通过校报、广播台、校园网等多种渠道,认真做好学风教风建设的舆论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精选学习材料,内容涉及理论阐述、现状分析、正反案例、教师职业道德、学生行为规范,供各院(系)师生学习。各院系参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学习讨论,在交流经验与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华中科技大学学风教风建设实施办法,为今后的学风教风实践活动提供制度保证。

五、建设目标

通过开展学风教风建设系列活动,进一步落实教师教学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和院(系)学风教风建设目标;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完善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努力营造和谐校园;达到树立典型、取得实效、形成机制、服务长远的目的。

六、奖惩措施

通过教学质量奖、师德先进个人、最喜爱的老师、三好生、优良学风班评选以及院系目标任务综合评估等活动,将学风教风建设情况与各院系工作量核算和经费划拨挂钩,并将学风教风建设的绩效纳入相关领导和人员工作考核内容,作为评优、晋升的重要依据,以调动院系开展学风教风建设的积极性。

七、活动安排

学风教风建设活动从20XX年3月到20XX年12月结束,大致分为组织建设、宣传动员、贯彻实施、建立机制四个阶段进行,以学风校风建设实践活动贯穿始终。各院(系)在每个阶段结束后,应将实施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工作办公室。

(一)组织建设阶段(20XX年3月)

1.根据学校学风教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成立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校办、宣传部、人事处、研究生院、教务处、学生处和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同志组成。

2.各院(系)建立由总支书记和院长(系主任)任组长的院系学风教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3.为学生班配备以专业教师为主体的班主任或班导师。

(二)宣传动员阶段(20XX年4月)

1.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精选学习材料,印刷成册后发送至各院系。

2.按照20XX年12月全校学风教风建设工作会议的要求,各院系制定本单位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教育思想讨论,及时召开教师教风和学生学风动员会,进行具体安排部署。

3.各学生班在班主任或班导师的指导下,围绕学风建设召开主题班会,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学风建设重要性的讨论。

4.各单位通过校报、广播台、校园网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多层次进行优秀典型案例宣传,营造严谨治学、主动学习的舆论氛围。

(三)贯彻实施阶段(20XX年5月-10月)

1.通过个别谈话、跟班听课、召开座谈会、检查晚自习、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掌握学风状况的详细情况,发现问题,查找原因。

2.抓学生行为规范,对于学生上课、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考试等具体环节,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认真检查考勤。

3.组织举办育人喻园系列活动,邀请院领导、专家为广大师生做报告;针对教风建设专题,邀请校内外国家教学名师和师德先进个人,举办师德师风专题讲座。

4.开展校规校纪教育月、校园文明行为活动月、优良学风班创建等活动,增强学风建设效果。

5.深入开展党旗领航工程,推动党支部对本班级或本年级的学生情况负责,推动一帮一、结对子、高年级帮扶低年级等活动,推进学风整体前进。

6.积极开展各类校园科技文化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7.继续做好文化素质教育讲座、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创新创业论坛、研究生(本科生)学术论坛等活动的组织工作。

8. 扩大《华中大导师》的影响,继续开展我最喜爱的导师评选活动,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宣传我校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宣扬治学严谨、勇于创新,追求卓越、艰苦奋斗的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

9.召开教风研讨会,就改进教风与建设一流本科、一流教学关系等问题进行研讨交流,推动教风建设的深入开展。

(四)建立机制阶段(20XX年11月-12月)

1.各院系对学风教风建设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报送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

大学学风建设篇2

1、组织学生党员、团总支、学生会及班干部认真学习学校的有关学风建设文件,并召开动员大会,使他们明确开展学风建设的含义、目的。

2、各班召开主题班会,使学风建设入脑入耳,从而深入到各个同学之中。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打基础。

1、借我系教学检查的东风,抓好早读晚修的出勤,抓好早上第一节课、下午第一节课的出勤,对迟到、旷课作好思想教育,并对违规者给予适当处分。

2、以个体带动整体,抓好全学院优良学风的形成。一是深入作好班级学风建设的动员工作。让学生树立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让低年级的4个班先行开展优良学风班级达标活动,与评优同步开展。三是各班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要在学风建设起好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

3、以评优为契机,对先进班集体,优秀三好学生等利用宣传工具网络宣传他们的事迹,同时举办报告会感染教育全体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带动全系学生争优创先。从而掀起学风建设的新高潮。

三、把学风建设和系里其他工作密切结合,使学风建设渗透到教学、学生的日常工作中。

1、把学风建设同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2、把学风建设与安全教育稳定紧密结和。安全稳定是学风建设的基础和保证,是学风建设的重要阵地。把建立宿舍内良好的学习风气作为创建安全文明宿舍的重要内容,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把学风建设与党建工作相结合。

(1)要求学生党员成为学风建设带头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必须成为学生党支部重要工作。

(2)发展党员要考察发展对象在学风建设中的表现。

(3)党校学习班把学风建设的内容渗透进党课里,要求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从进入党校起就要端正学风,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当优良学风带头人。

(4)党小组活动要把学风建设列为主要内容,并经常开展活动。

(5)党建带团建,团支部、团小组也要围绕学风建设这一重点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各项活动,比如演讲赛、辩论赛于活动中。

四、不断深入开展优良学风达标班活动。

1、迅速制定优良学风达标的意见、办法,并组织全系各班认真学习讨论并提出实施意见。

2、把优良学风达标班与文明班级的评比紧密结合,坚持每月一评、学期中评、学年总评。

3、团总支、学生会组织优良学风班级达标的具体评分,作好各班优良学风达标活动的组织工作。

针对于以上四点,我系计划展开一系列的关于学风建设活动:

(一)低年级与高年级的学习交流会

时间:3月29日晚上7点半

地点:待定

活动目的:为了使09届同学更快地适应本学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邀请本系一些老师和优秀的高年级学生与他们进行经验交流。希望通过此机会让同学们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二)各班班长学委交流会议

时间:3月19日中午

地点:系办

活动目的:增强与各班班委的沟通,了解各班学习以及生活上的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议出可行的改善方法。在各班上树立良好的学习作风,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做好总结,积累经验,以进一步提高我部门的工作水平与质量。

(三)“激扬青想,争当时代先锋”演讲比赛院系选拔赛

时间:3月31日晚上

地点:待定

活动目的:响应学校团委和学生会的号召,“抓好党建促和谐,科学发展迎亚运”系列活动,大学生要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激扬青想,争当时代先锋”为主题的党建演讲比赛。

(四)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系列活动

时间:4月1日开始

地点:待定

活动目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系列活动首先是举办一个经验交流会,邀请本系高分通过四级的同学作经验介绍,同学们可以对相关疑问进行提问。其次以班为单位形式开展,包括集体申请课室自修,复习四级。四级考前的一个月每个星期进行模拟考,作文可以让老师帮忙批改。希望我们院系学生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可以有所提升。

(四)亚运知识竞赛

活动时间:4月份

活动目的:为了迎接亚运的到来,营造浓厚的亚运氛围,丰富同学们课余的生活,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五)文明宿舍的评比

学生会生活部为主要负责,其他部门协助展开活动.

1、宿舍文化评比。

活动时间: 2011年3月20日~3月31日

活动地点:信息学院

活动对象:计算科学系大一、大二、大三学生

2、“巅峰pk”宿舍卫生安全知识竞答。

活动时间:2011年3月20日~3月31日

活动地点: 信息学院

活动对象:计算科学系大一、大二、大三学生

3、文章、相片或海报评比

活动时间:2011年3月22日

活动地点: 信息学院

活动对象:计算科学系大一、大二、大三学生

(六)纪检

大学学风建设篇3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8-0143-02

一、大学生学风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关键

(一)强调整顿政风、匡正学风是我党一贯宗旨

在时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全党同志的思想方法问题。”[1]邓小平把学风问题上升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将学习问题作为“三讲”教育重要内容;要求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八项规定”重在“整风”。可见,树立良好学风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高校发展,学风是关键

学习风气已成为大学求“质量、水平、效率、效益”内涵式发展的灵魂和生存的根本支柱。前提保证就是必须树立良好的学风。学风不正将影响大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品德的修养,学风不正的大学所培养的人将不能担当振兴中华、推动社会前进的重任。大学发展看学风,“学生的学习状态、成长状况实际上就是衡量大学各项工作开展状况的晴雨表”[2]。

二、大学生学风扭曲之表现与成因

(一)大学生学风扭曲之表现

1.无视纪律,浮躁散漫。课堂犹如菜场,自由进出;屡屡迟到、早退、缺旷;自认潇洒逃课;教师台上讲授,同学底下任尔神聊,瞌睡者有之,滥竽充数有看小说者,囫囵玩手机者充之,戴着耳机听音乐者纵之。把深思缜密、科学兴趣盎然的课堂当作虚掷青春光阴的休闲场所。

2.专业学习不凝心,慎思谨学不聚气。专业知识是大学生扎根立足社会的本原所在,但松懈者有之,麻木不仁者叠数之。专业知识体系学习不整合、不精益求精,难得虚心涵咏其间。业余只是在网络游戏中漫游,在“你侬我侬”中虚掷光阴。

3.学习被动化,考试应付化。上课刻板做笔录,考前填充式灌输概念、原理,机械性生搬硬套,不惜秉烛夜读;考后半分不纳,全息忘光丢尽,更加纵情玩乐。

4.缺乏生活学习激情,组织生活全无。对学校、班级组织的任何文娱活动、学习竞赛活动、科学实验考察、校外科研调研、暑期支边教学等大小组织活动,一概寻机而遁,既不能咏黄钟大吕,也不会吟阳春白雪。

5.惰性伴随从众。学习的艰巨性,使命的厚重性,使一些大学生选择了懒惰与逃避,他们不愿面对宏观层面的战略理论,也不愿意剖析微观层面的锱铢必较。随波逐流,追星、盲从、网恋,作业视同儿戏,肆意抄袭,剪切、复制、粘贴了事。

(二)大学生风扭曲症结之成因

1.理想与追求的矛盾。理想不是构建在为人类、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从而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之上,缺失人生规划宏观框架。追逐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且急功近利。所谓“志不宏者行之不远”。

2.艰辛学习与意志脆弱的矛盾。学习过程从广义上论是一个改变世界、改变人类、改变自我,社会化的过程;狭义而论,是知识系统纵度深掘、广度延伸无限循环。对学子而言,是艰难的跋涉,精神与体能的磨砺。所谓“志不强者智不达”。

3.社会诱惑与个人修养的矛盾。当前社会诱惑因子颇多,最为严重是“黄、赌、毒”,看、写真成瘾,网络成瘾,泡茶馆、成癖等。一些大学生经过激烈的高考,冲刺进入大学后,认为跨入人生真空,丧失斗志,失落自我。殊不知,大学乃奠定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之所在。

4.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全国大学分层次差别招生,经过层次参差选拔,使考进不适意高校的学子,存在心理的失落,从而放纵自我,逃避现实,荒废度日。

5.学业的高难与学习策略的矛盾。大学教学博采众长,理论延展纵横捭阖,同时对知识结点,逐一拓通凿透。与高中教学围绕高考命题而针对题型强化训练教学相比,两者各领。一些学生不能适应大学教学,因此厌学,甚至弃学。

6.高校扩招与就业压力的矛盾。中国高校经过跨越式外延发展,已经具有世界第一的高校宏观规模。而中国经济还未完全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化为知识技术信息型产业结构,使得中国人才市场转型缓慢。相应地大学生就业压力矛盾重重,导致在校懵懂学子信心殆尽。

7.生活与学习的矛盾。大学生活是一个全新、独立、开放、自强、民主、“慎独”的调适过程。独生子女、家境优越学生、性格孤僻学子,他们在校生活需要相当地,长时间进行个人适应的调整,导致学习激情的衰落。

三、匡正大学学子学风的策略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学校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3],学子如喷薄之朝阳,承担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责任。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人员应不放弃、不抛弃在校任何一名学子。

(二)教风循循善诱,引领学风

高校主要定位是教学、科研和文化传承。教学是高校第一要务,“教风纯,学风正”。要求每一位教师以强烈使感命和责任心,放弃名利,把主要时间和生命的精髓放在教育与教学上,特别注重大学一年级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型。高校有成就的“大师”们一定要亲临课堂,以良好的教风感染学生,把明星热转变为“学师”热。

(三)高度重视励志情感教育

绝大多数厌学的大学生实际上心理都趋于积极向上,只是主观上缺乏学习热情,行动上缺少自律精神和坚强意志,如何激起他们内心的学习欲望呢?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高校教育,立宏志,把个人的价值体系与国家的繁荣富强与地区的政治清明、经济振兴,与学校、班级荣誉紧密契合。升华高尚情感,凝聚精、气、神,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学习困难就会迎刃而解。随之,教师达到“春雨润物细无声”之境界。英国规定:“数学教师的任务除了知识技能传授外,让学生体会数学发现的奇妙与欣喜,形成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与坚忍不拔的精神”。[4]这给我们的启发是科学本体是奥妙无穷,益学益趣的载体。大学就是给学生一把科学的锋刃,让他们去分解、去感受科学的奇趣无比。

(四)扩展优秀文化的张力,抵御不良堕落文化的诱惑

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奇葩,党的文化是中国近现代优秀文化的代表。大学校园文化要以先进性、优秀性、悠久性、厚重性、情感性、教育性、启发性为主体功能,软、硬件一起上,校园建设要体现生态化、信息化、人文化、静谧化,给学子提供优良的学研场所,教室、通道、寝室、公共场所文化相互衔接,以主题性建设布置实施,让学生耳闻目染,渗入心灵。把寒、暑假时间用于实践锻炼,拓展学生的胸襟,锤炼学子自强不息的人格。

(五)教辅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亲切的爱心投入工作

学生管理工作者及时反馈信息,做好学风管理系统的调适。优秀专职教辅人员、学生管理工作者与班主任是高校发展所必须。他们需要经过教育心理学、成长心理学、管理心理学、领导科学的专业培训上岗,能做好心理辅导,能应急处理学生面临的种种困难,把学子的一线诉求及时反馈给领导使之统筹策划,及时解决。

(六)规范化管理,人性化制度

目前高校规章制度应校而制层出不穷,且层层交相重叠,有时学子茫然不知所措,规范化管理的原则是不要增加学生除学习以外应该付出的生存生活成本。降低学生付出的成本,减学生生活累赘,制订出民主、和谐、自律、人性化的高校管理制度是急学风建设之需。

(七)更新学习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求学生树立开放学习理念,使自己的各种潜能素质充分发展,个性进一步丰富完整、充分显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4L学习理念)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法,即第一,学知,就是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广搏与专精相结合,增强获取知识的能力。第二,学做,就是学会适应各种环境,增强处理各种情况的应对能力。第三,学会共同生活,就是学会相互关心、相互团结、相互合作、相互竞争,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第四,学会生存和发展[5],就是学会掌握各种环境的生存办法,找到促进自己发展的动力,增强生存和发展能力。贯之,就是要让大学生在全新的学习理念指导下,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视野开阔、胸怀宽大、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匡正学风是当前高校当务之急,是人才培育系统工程中的子体系,它虽然是次要层面,但忽略之则转化为高校发展主要矛盾。我们还须慎重筹计,在实践过程中,促进学子外动力辅助因子,激活内动力主导因子,在学生中树立“爱学为荣”、“厌学为耻”理念,构建创新型、现代型、内涵增长型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

[ 参 考 文 献 ]

[1] .选集[M].哈尔滨市:东北书店,1948:170.

[2] 徐金燕.高等教育管理研究[M].北京市: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153.

大学学风建设篇4

1、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端正学习动机。要针对新形势下学生思想实际,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素质教育,科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不断研究和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保证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知识学习、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上。

2、加强诚信教育,严肃考风考纪。每学期在部级的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和期末考试前通过各种形式召开考前动员,宣讲有关规定,加强诚信教育,严肃考风考纪。考风的好坏,直接反映一个学校的学风建设的水平,通过诚信教育,使学生能更够为严谨地参加考试,形成良好的学风和考风,创建文明和谐考学关系,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来源:文章屋网 )

大学学风建设篇5

xx区教育局专门制定了《xx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行风工作实施方案》,我校校长办公会议认真学习了文件的精神,专门研究部署民主行风评议工作,成立了实验小学行风评议领导小组,制定了学校行风建设行风工作方案。

第二项:一、学习《xx区教育系统行风工作实施方案》的有关内容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紧紧围绕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把民主评议与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结合起来,着力解决教育系统存在的突出的不正之风,探索并建立教育系统行风建设纠、评、建相互促进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我校民主行风评议工作安排

1、要认真学习研究,领会活动的精神实质,希望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学习和提高认识。

2、了解民众对我校行风的意见和建议,召集部分家长来校评议行风工作。

第三项:家长代表发言:

某家长说:教育需要社会的支撑,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更需要家校的同向合力,同频共振。实验小学长期以来着力于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模式,建立家庭教育的管理网络,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搭建了家校互动的平台。让教师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家庭,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教室,学校、教师和家长进行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形式多样,我们对这样的教育很满意。

某家长:实验小学在我们xx区教育算是“龙头”学校以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的作用,一直以来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学校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的廉政教育,使全体师生从根本上了解“敬廉崇洁”的文化建设,并通过“小手牵大手”活动,让清廉之风吹遍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和家长的心声。我们对这样的学校很满意。

某家长:我认为我们的教师能为人师表,语言规范健康,文明礼貌,作风正派,注重身教。也能经常与家长联系,而且态度热情大方教师中无体罚或变相体罚现象。教师能做到廉洁从教。对待工作认真细致。作为家长我们尤为欣慰。越实验小学继续努力办人民满意学校!

第四项:填写调查问卷

为了认真做好这次评议工作,促进学校教育行风建设,切实解决好家长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努力办好家长满意的教育,恳请家长围绕评议内容如实填写,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整改、纠正。

第五项:总结

建设良好行业新风,创造一流的业绩,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才能赢得家长的好评。我们始终把建设行风新风摆在突出的位置,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推行公开工作,规范收费行为,推进依法治教进程。在校务公开方面,着力做好“三抓”:抓规范化建设;抓公开内容,解决“真公开”问题;抓公开范围。同时加强检查监督,校务公开工作进一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大学学风建设篇6

一、现状分析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也重点强调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对党员也进一步提高了标准。教育是高校最重要的任务和使命,学风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的结果,但随着高校教育逐步走向大众教育的当下,学生中开始出现自身要求下降,缺乏理想信念,学习态度不端正,纪律涣散的问题。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党组织的基层组织,是联系党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应该发挥其号召力和感召力,在各方面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始出现自身学习动力不足,与学生之间脱节严重,工作方式单一,加入党组织后后续教育不足以及党组织内部考核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缺陷。

二、高校党建和学风建设的关系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学风建设工作二者之间有一致性和互补性。一致性体现在二者工作对象和主题均是大学生,都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二者的目标一致。党建工作要为学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政治保证并拓宽途径,同时,学风建设也要成为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和质量保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依靠学风来落实,党员是否合格也需要在学风建设中的具体工作来体现,所以高校党建和学风建设二者相互依靠,互相渗透,共同建设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三、学生党建和学风建设共建机制研究

1.建立考核机制,完善党建工作,促进学风建设。建立大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考核目标,真正落实以党建带领学风的机制。明确要求党员在学业方面的先进性和能动性,在对学生党员自身学业要求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党员带领其他同学加强学习,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构建和推进良好的学习风气。同时在以一批大学生党员为主要抓手带领学风建设的同时,发现和发展低年级或其他同学中学习成绩优秀、愿意在学习上主动帮助他人学生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党支部考察符合党员条件可考虑发展入党,从而以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党建工作。通过构建完善党建促学风建设的机制,对已入党的学生加强教育,通过校、院两级组织的各种培训及党支部会议,不断强化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党员考核中把带领后进同学提升学习成绩纳入考核机制当中,在自身学习保持优秀的前提下,明确规定具体“一帮一”甚至“一帮多”的形式,努力带动同寝、同班甚至同专业的同学,共同进步,让党员的先进性在学风建设上得以体现,发挥党员作用。

2.制定联动互通机制和定期反馈机制,畅通党建工作和学风建设。当前,高校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工作大都依托传统的面对面模式,党员发展、党组织关系转接程序烦琐,党支部自身的学习建设多集中于座谈、集中学习的方式,学习的效果不明显,难以与学风建设形成良好的联动互通机制。同时,在学风建设的过程中,采用传统的线下帮扶机制已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信息沟通、学习资料整理、学习形式多元的内在需求,党员在学风建设中作用发挥较少,在网络新媒体中难以广泛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和宣传优势。制定出定期反馈机制和联动互通机制即通过网络群内定期汇报和讨论阶段性工作和热点问题来加强对学生学习动态的把握。建设学生党建和学风建设的网站,及时学生党建和学风建设的动态以及成果,让学生随时掌握近期的主要学习方向和工作重点,考核党员在学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把学风建设工作优秀的例子树为典型,通过网络平台加以宣传,达到互通的效果;建立党建工作布告栏和留言箱等,获取学生中的关于学习的热点问题和困难,交与学生党支部讨论处理并解决问题,达到联动的效果;制定定期的反馈机制,不仅要有定期的学生党支部会、组织生活会等开展工作总结来反馈一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成效和存在的不足,还要定期不定人随机请同学座谈的方式,询问同学对党组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学风建设良性发展是党建的载体和保障。通过党建的促进作用引导学风建设向良性循环发展,即“党组织带动党员——党员带动同学——同学带动同学——优秀同学发展入党”的走向来推动党建工作的具体实施和可持续性发展。在推动学生在良好学习氛围中追求知识努力学习的过程同时,也能使其中愿意实现自身价值和主动帮助他人的同学脱颖而出,由党组织发展在学风建设中学习优良、表现优秀的同学入党来更好的全心全意为更多的同学服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大学生党建和学风建设作为高校学生工作中两项重要的工作,将二者融合共建,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和推进有着现实并积极的作用。随着“两学一做”的常态化,不仅要求每位党员加强学习,同时也要求每位党员要做合格党员。努力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将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作为考核学生党员的重要指标。以人为本,不断探索党建与学风建设的共建新机制,与时俱进,让党建在学风建设中发挥更有效、有长久的正向引导作用,让学风建设更好的保障和支持党建工作的持续开展,共同促进高校的党建和学风建设工作。

作者:孙剑秋 单位: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贝雷.高校学生党建推进学风建设的实效性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27):168-169.

大学学风建设篇7

关键词:

高等学校;大学生党建;学风建设;关联性;人才培养

在2014年召开的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同志对高等学校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继续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等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大学生党建是全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紧紧围绕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这一目标,从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不断增强大学生党建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大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的关联性

(一)大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具有目标一致性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大学生党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于人才培养。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中之重,没有良好的学风就无法培育栋梁之才。因此,大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在人才培养上具有目标一致性。高等学校担负着培育高素质、高层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则是落实这一战略重任的组织保证,是党在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一线的战斗堡垒,也是推动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全面科学育人的重要保障[1];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永恒主题,2016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在此环境下,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和学术氛围,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显得至关重要。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而大学生党员则是大学生中的榜样,是影响和带动大学生群体素质和水平的重要力量。在这样的关键时期,通过大学生党建工作,实现大学生党员对大学生群体的学风引领和带动,使大学生党建在学风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成为其应有之义。

(二)大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互为有效补充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与群众联系的前沿,是党开展工作和提升战斗力的堡垒,引领整个学校的思想意识形态,担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重任[2]。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是否坚强有力,工作导向是否明确显著,直接影响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3]。学风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应紧紧追随党的旗帜和步伐,着眼于社会发展大局,为党培养优秀的储备人才。同时,大学生党建和学风建设一样,具有长期性和实践性,这为高等学校党建在学风建设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思想保障和时间支撑[4]。为保证高等教育导向的一致,将党建工作向学风建设延伸,建立高等学校党建与学风的联动有利于两者的协调发展,不仅是以创新精神推进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更使学风建设坚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两者的有效补充是推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

二、大学生党员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党员经过严格筛选,层层把关,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对于普通大学生具有较大的影响。大部分大学生党员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优良,大学生党支部战斗力强,对于普通大学生具有榜样示范作用[5]。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的思想和行动中存在一定程度上不如普通大学生的个别现象,甚至有些大学生党员在学习中对他人造成负面影响。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大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具有严格的考查标准,入党前发展对象的学习成绩必须过关,但是在入党之后,一些大学生存在松懈心理,缺乏较强的内动力,理想信念不坚定,没有以严格的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具体表现在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热情下降,课堂表现不积极,对于学习缺少脚踏实地的作风。还有的大学生党员认为只要自己成绩好即可,无需关注其他同学,党员意识观念淡化,缺少与其他大学生的紧密联系,主要表现在没有深入同学中去,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同学的困难,对于学习困难大学生的帮扶和引领作用不强。这些大学生党员思想认识不足,党性修养不高,组织观念淡薄,对班级造成了一定的消极负面影响,使得他们在学风建设中无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二)实际行动落实缺位

大学生党员除要具备过硬的思想素质外,还要将思想落实到实际行动。由于一些基层党组织存在“重党前发展,轻党后教育”的情况,使得有些大学生党员虽然认识到自身应发挥模范作用,但没有做到时时事事以理论引领实践。由于缺少大学生党员学习制度、考察制度、帮扶制度和考核制度,缺乏明确的大学生党员学风建设途径,大学生党员学业帮扶机会不足,更缺少大学生党员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因此,大学生党员思想意识很难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实际行动难以落实。还有的基层党组织缺乏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和载体,没有建立大学生党员与普通大学生的学习交流平台,这也使得大学生党支部地位弱化,大学生党员骨干力量不突出。

(三)群体引领作用不足

大学生党员应具有先锋模范作用,大学生党支部应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战斗堡垒。但部分基层党组织缺乏应有的组织生活,大学生党建工作缺乏创新精神,开展的党建活动基本围绕党员发展考核、支部大会等常规党务工作,且党建活动多局限在大学生党员内部,以开会、报告和交流等传统方式,缺乏创新元素融入,无论对于大学生党员自身还是对于普通大学生群体都缺少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此外,由于缺少对大学生党员适时的约束力,有些大学生党员感觉不到压力与责任,自觉性不强,主动性不够,将学风建设与党员责任义务割裂开来,缺乏在学风建设中攻坚克难的志气、勇气和锐气。

三、大学生党建促进学风建设途径

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针对大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为使大学生党建在学风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要在机制上进行创新,建立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成员学风建设的学习制度、培训制度、考察制度、激励制度、引领制度及考核评价制度体系[6],充分挖掘对大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理论引领、文化熏陶和实践育人功能。

(一)建设学习型党支部,打造党员活动阵地

大学生党支部要有区别于其他大学生社团组织的特点和优势,建设学习型党支部就是要将“学习”作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特点和优势,高标准、严要求,将大学生党支部努力建设成为出思想、出成果和出人才的重要阵地[7]。大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学习成绩过关是对大学生党员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党支部要紧紧围绕“学习”这一基本任务展开其他相关活动,通过自主学习和参加培训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强化思想道德素质,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在日常学习中强化导向示范,为学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使大学生党支部成为学风建设的风向标[8-9]。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如果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放松了,就会在思想和行动上产生偏差和不足。这其中既有不勤学、不真学和不深学等方面原因,也有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手段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原因,还有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成效考核运用少等方面原因,需要综合加以解决。除了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在深入学习教育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和促使大学生党员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运用到实际学习和生活,逐步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和学而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综合决策能力。具体来说,党支部成员要通过开展“”、党校学习、党团干部培训和党建知识专题讲座等活动充分而深入地学习党建理论和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负责和跟进大学生积极分子推优大会、积极分子党课培训、党课知识考试、制定积极分子培养计划等工作,提高自身学习成绩,带头为大学生答疑解惑,通过建立“学习责任区”,不断扩大学风建设工作的辐射点和覆盖面,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知行合一,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学习表率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学风引导助推作用[10]。

(二)建立党员交流平台,开展党员朋辈互动

为了加深基层党支部成员之间的联系,提升大学生党支部成员的凝聚力,提高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丰富自我沟通、人际沟通与群体沟通三种交流方式。建立交流平台旨在为大学生党员提供交流的机会,促使每位大学生党员包括预备党员进行自我评议及互评,以期互相了解,互相督促,互相进步,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加党支部凝聚力,并定期对大学生党支部工作概况进行回顾和提升,这即充分实现了党支部成员的内部联动,又是对党支部成员的思想和行动考查,更好地做到了为学风建设服务。紧紧把握大学生的特点,用大学生喜闻乐见方式开展教育,开通大学生党支部微博和微信平台,建立党员每日一记、开设“党员,我有话对你说”版块,宣传优秀大学生党员事迹,“润物细无声”地实现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对普通大学生的引领。组织开展系列讲话学习活动、“如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研讨会,加强学风建设必须与加强班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对共产党员等专业党建网站内容的学习和“党员一对一帮扶”,建立“一名党员重点帮扶一名学习困难大学生、两名党员全面负责一个对口班”学业帮扶机制,定期开展党支部成员的学习交流沙龙,分享学习和帮扶心得,改进学习行动方法,提升学习和帮扶效果,通过自我学习和沟通学习提升党性修养和服务群众意识。这样的活动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加深了大学生党支部成员对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进一步理解与实践,更为大学生党支部长期的理论武装与先进性建设奠定重要的人文基础。

(三)营建特色

“党员之家”,落实党员活动载体首先,要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改善党员活动条件,创新党员教育载体,提升党员活动实效,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建立温馨、和谐、进步和服务的红色“党员之家”。“党员之家”在学风建设中要彰显“又红又专”的特色,使“党员之家”的建设从个人延伸到集体,从党内延伸到党外,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创新性和实效性。为保证“党员之家”运行的稳定有序,需从团队建设、个人建档、“家庭”例会和民主评议等方面做出基本框架约定。其次,建立党员学风建设的激励、引领和考评机制,通过党员学习自我写实、支部考核和教师评定三部分考核写实表进行定期考察,多角度让党员实实在在感受到压力与责任,强化党员学习的适时性和约束力,对表现突出的优秀个人进行“家庭内部”表扬,激励先进。再次,在大学生党员学风建设实践中,通过特色“党员之家”活动载体开展系统的党支部自建活动,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将各种实践活动同样作为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和培养考察的重要阵地[11],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使大学生党员成为践行群众路线的时代先锋和模范力量,从而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结合学风建设工作实际,从党员“好习惯工程”、大学生党支部活力提升和党支部促学风系列活动三大方面实现对普通大学生的引领,打造大学生党员学风建设服务载体,进而提高大学生党员个人能力,增强党支部活力,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实效化水平[12]。良好的学习、生活和作息习惯是形成良好学风的首要条件,通过组织开展“好习惯工程”活动培养大学生党员良好的上课、自习、作业和作息。为了使学风建设更具实效性,提升党支部学风建设活力,大学生党支部建立“党员之家”服务中心、“党员模范示范岗”及“大学生党员先锋岗”值班制度,负责考试前后的答疑解惑等工作,必要时党支部成员进行大范围的考前讲解。考中设立“我是党员”亮明牌,促进党员自觉学习,自我监督管理,提高党员服务意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坚持开展大学生党员督导进课堂、进班级和进网络的学风建设“三进”工作,加强检查监督,将大学生党支部相关检查评比的通报结果作为个人和集体评优评奖的依据,进行班风学风评比,创设班级内部量化的学风制度。

大学学风建设篇8

学风建设,从新生一进大学校门就要抓起,因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入学教育是新生完成从高中到大学转变的关键,是新生养成良好的大学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基础。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也是学习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的综合表现。那么,为何要搞学风建设,而且是在大一新生阶段?大学生走在社会发展的前沿,也是社会未来建设的新一代革命军,更是意气风发、敢拼敢闯敢干的新生代。大学时光美好而短暂,大学生们应该珍惜这段时光,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学些知识,充实自己,培养自己,提升自己,当跨出校门时可以无悔,能利用专业知识建设社会,造福人类,更能实现人生价值的提升。要达到这些,关键在于学风。学风好,大学生就能自主自律地学习,合理利用时间,扩充自己,在校是优秀的大学生,在外也是为国争光的建设者;反之则可能成为碌碌无为,虚度光阴,无所成就的人。那么,究竟怎样的学风才是适合大学生的呢?

2001年,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上,同志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五点希望”,希望大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同志为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作出了正确定位,也间接地明确了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博学博爱、精益求精的学风及求学态度。

毋庸置疑,学风的建设在大一新生阶段尤为重要,原因在于大一新生对大学既充满了渴望与好奇,也充满了无知与疑惑。如果从大一就开始树立起良好的学风,那么,大一新生从一开始便在良好的学风下学习、生活,既能充实、提升自己,也不会虚度大学光阴。但是,大一新生自身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大一学风建设就将是纸上谈兵。

一、大学生的学风现状

从目前看,大学生的学风状况总体上是好的,有理想、有追求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风的主体形象。但也发现学生在学风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简单地说,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体制的不完善、多元文化的影响,高校中新“读书无用论”抬头,致使学风不良。具体表现为:

1.理想缺失,信念迷茫。

这部分学生高中阶段在家长、学校的高压下,使出浑身解数,一门心思考大学,考上大学后却失去了努力方向。首先,大一新生正处于高中与大学的过渡阶段,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在学习方面,老师的教育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任课老师不再像高中那样监督学生,整天围着学生学习了,而是转变为只在上课出现,上课教的除了专业知识外,更多的是学习方法,学习的内容也比以前更深入,更复杂,更接近真理,这对于大一新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2.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

一部分学生学习时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热衷于当“官”、或将此作为入党的阶梯,一旦达不到目的,就会抱怨、沮丧,进而影响学习;有的学生上大学仅是为了混一纸文凭,学习毫无主动性,完全机械应付以图“过关”。上课精力分散,平时吃、喝、玩、乐,考试时使出“十八般武艺”,奉行“多一分浪费、60分万岁”的信条;还有部分学生好高骛远,学习时急功近利,缺乏脚踏实地的刻苦精神,忽视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制定与自己能力不相符合的人生目标,更有甚者结交一些社会上的不良人员,有的受骗上当,极少数人走上犯罪的道路。其次,大一新生刚度过高三艰苦的阶段,进入大学后,很多新生都有一个心理,那就是已经考上大学了,似乎该轻松一下了。的确,高三生活的枯燥乏味,已使大一新生身心疲惫,是该放松放松了,但放松也是有一定限度的,适度的放松可以调节身心,使新生处于轻松的状态下更好地迎接新的学期,新的学习及生活。但过度放松则会产生懒散、贪玩、丧志的陋习,一旦这些陋习产生则不容易改掉,将会影响到新生今后的学习及正常的生活。

3.纪律松懈,作风疲沓。

目前,高校虽然在大力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但学生组织纪律松弛,违纪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学生上课迟到、早退,自习缺席。有的学生在正常的上课时间内侃大山,逃课逛大街、上网、谈情说爱;有的学生上课睡大觉、看小说杂志,或发短信、听音乐;有的学生作业抄袭,实验报告雷同、毕业设计“拷贝”,考试时抱有侥幸心理,作弊现象时有发生。对于很多大一新生来说,都要离开故乡,离开父母,这就意味着大一新生要开始独立生活,父母不在身边,新生独自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这个陌生的大家庭,环境的改变使得大一新生的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安、孤独。怎样处理好大一新生心理问题,也是学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4.专业思想不稳定,存在厌学情绪。

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认为药学大学毕业后就是站柜台拿拿药、药品销售等,认为毫无发展前途;过分强调自我意识和个人爱好,学习不安心,成绩不理想,进而产生厌学、逃学现象。

二、对策

1.新生。

只有解决了以上问题,大一学风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对于大一新生学习方面,没有了老师及班主任的监督,更多地要靠新生自己的自律性。自律是人的自主内省活动,更多地依赖于人的自觉性,渐渐就形成了习惯和品质。只要新生能自觉学习,辅导员加以引导并调动新生的积极性,那么,大一新生将会很快适应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大一新生生活方面,他们远离父母及朋友,独自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中,内心充满着无助与寂寞,但如果新生能胸怀宽广,与人友善相处,不久之后,新生们便会结下深厚的友情。

其实,解决大一新生遇到的诸多问题,是对新生的一个锻炼,从另一方面将也是学风建设的一部分。只要大一新生具备积极进取的心态,遇事冷静,待人友善等,就一定会适应大学生活,热爱大学生活,并在大学中学到宝贵的知识及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2.学校。

(1)学校应加强大一新生心理教育,注重新生全面发展。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应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不能片面追求“证书”,认为拿到证书便万事大吉,这是完全不可取的。当今社会需要的更多的是各方面均衡发展、专业知识过硬的新型人才,而不是只有一张文凭,什么都不会的人,学校应端正新生的心态,讲明其利害关系。只有这样,新生才能更好地了解时态,更好地投入学习。

(2)学校应重视新生的学习素质的培养。引导新生积极参加班级,院系及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倡导学生多利用图书馆阅读专业期刊,多与专业课老师请教学习方法,在英语、计算机上多下功夫,为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那些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浓,缺乏理想,自控力差的学生们,学校应做好督促工作,鼓励这些新生参与各项活动,引导他们合理科学地安排学习时间,增强其学习主动性。

(3)学校应在新生考勤工作上严格把关。对迟到、早退、无故旷课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如屡教不改者则加以严惩,用以警示其他学生,使学生们能渐渐养成热爱学习、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学校也应帮助新生树立良好的学风。比如说监督新生晚上按时关灯休息,早晨按时起床上课或晨读,以此消除学生们的懒惰情绪,也有利于形成自律的学习态度。又比如可以和新生谈心交流,一方面可以让新生感到温暖,另一方面也可使新生更加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提高其学习自动性,增强其学习动力。

只有在新生及学校的共同努力下,长此以往,良好的学风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旦学校形成一种陶冶和锻炼人才的良好的学风,新生在这种学风下学习及生活,才会受到熏陶和感染,才能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不再碌碌无为,懒散堕落,而是自主自律地学习,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刻苦钻研,敢于创新,勇于进取,成为一个全方面均衡发展的新型人才,当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时,不因虚度青春而后悔,只因实现自我价值而骄傲。

总之,学风建设只有分年级全面展开,在课堂内外师生共建,才有可能在高校建设整体优良环境,使学生树立自主意识,真正形成“求真务实、学以致用、从严治学、学无止境”的优良风气,才能促使大学生追求科学精神,实现高等院校服务社会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大学学风建设篇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Discipline Competition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y Style in the University

HU Doumeng[1], ZHOU Weibin[2]

([1]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601;

[2] Teaching Affair Division of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60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competition in the University, the discipline competition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y styl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of study style and discipline competit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role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 analyze the discipline competition on study styl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discipline competition; style of study; educational reform; initiative

学风是学校的灵魂,是凝聚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精神动力、态度作风、方法措施等。这里讲的学风,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学习风气,具体表现在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学习态度等学习精神方面的表现,是一个班级或者一个专业,甚至是一个学校的整体性表现,具有一定的群体性、一贯性和稳定性。良好的学风一旦形成,就会在广大学生中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无形的精神力量,能时刻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激发学生刻苦学习、健康成长、矢志成才。可以说,学风建设的好坏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当前,高校学风总体较好,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一是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很多同学进入大学后,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该如何自主支配课余时间;一些同学认为,大学是一个“补偿性的青春”,就是用来挥霍的。二是对所学专业缺乏了解,基础知识不扎实。部分同学对自己所学专业只有一个体现在就业方向上的模糊概念,不知道专业课程该怎么学,或者认为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太枯燥,缺乏实际意义。三是沉迷游戏现象日趋普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生活条件的提高,大部分同学进入高校后都配置了电脑和智能手机,玩游戏、上网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和学校学风。

学风建设需要教、学双管齐下,从“教”的角度来说,就是如何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促进教师将学生吸引到教学上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局面,这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提升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广大同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学科竞赛是指高校在大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开展专业竞赛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将课堂的理论学习与课外专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科竞赛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促进大学生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改进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增强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近年来,很多高校在积极参与大型学科竞赛的基础上,广泛开展结合自身教学特色的专业学科竞赛,尤其是部分学科竞赛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与市场发展相结合,不但有效促进高校教学方式转变,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还有效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创新精神培养,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协作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对于促进高校学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1 学科竞赛有效促进教学方式转变

学科竞赛是以比赛的形式,考查大学生对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科竞赛对打造一支具有过硬综合素质的教师队伍,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科竞赛的开展,离不开指导教师的积极参与,这些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往往能够很快和参赛学生融合在一起。完成一项竞赛活动,往往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需要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竞赛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针对实际问题的师生交流和互动,从前期培训,到后期具体指导,从理论知识的讲解,到指导学生具体操作,这些环节既是对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反馈,也是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反馈。教师参与学科竞赛辅导,可以在实践中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修正自身教学方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指导学生参与竞赛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认识自己、剖析自己、自我提升的过程。

学科竞赛的选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学科前瞻性,或者具有一定市场需求,往往能够为指导教师指明学科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以及学科当前发展的热点问题,为本学科教学体系改革和科研方向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意见。目前,学科竞赛得到教育部门和高校领导的普遍重视,已经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科竞赛机制。这些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指导教师在实践过程与管理部门的不断沟通和磨合,竞赛的前期培训、中期管理和后期总结评估,只有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其中,赛事的组织、管理和经费安排,也只有指导教师全程负责,因此,指导教师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实施者和教学管理的参与者,通过参与学科竞赛,能够为学校建立科学竞赛运行机制和合理的管理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2 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促进作用

首先,学科竞赛对于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科竞赛的目的,是希望大学生实现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完美结合。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或者说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能够有效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即通过在竞赛中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既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能够将这些知识加以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取得成就感,参赛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科竞赛能够为参赛学生在短期内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即要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在竞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必须通过多种途径针对性地学习有关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学科竞赛能够有效推动大学生对学科专业的学习。与常规学习不同,通过学科竞赛,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都有明显提升,这种学习模式是对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一种延伸。学生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随着竞赛开展的深入,参赛学生必须要将专业课程进行系统梳理,逐步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解决竞赛遇到的实际问题中。有些问题,学生需要从未学习过的知识中寻找答案,甚至需要在其他学科专业领域寻找解决办法,不但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还有效拓宽了学生学科结构和知识面。

再次,学科竞赛能够积极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学科竞赛的开展,首先就是基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而开展的。学科竞赛的赛题,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并且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竞赛级别越高,完成赛题的难度越大。赛题一般采用要求参赛选手对所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制作符合主题的作品等形式,赛题的本身就对学生创新性提出了要求。要完成赛题,参赛学生需要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并在不断吸收竞赛课题涉及的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去分析问题,构建解决问题的思路,确定竞赛方案,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大学生综合知识运用于实践的体现,对于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都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最后,学科竞赛有利于大学生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培养。学科竞赛的开展,就是希望通过竞争的形式,激发参赛选手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期在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或者名次。作为参赛者的大学生,都期望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能够获得回报,因此竞争意识会贯穿整个竞赛的全程。学科竞赛有一部分采用个人参赛的形式,更多的则是采用团队参赛的形式,这种类型的竞赛,从赛题设置的角度来说,需要的知识面相对较宽,在指定时间内一个人往往不可能单独完成比赛,团队成员必须对课题任务进行分解,每人负责某一个方面的具体工作,几个方面共同开展,密切合作,共同完成赛题。这个过程,是团队不断交流、不断磨合的过程,有效培养了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对于营造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具有重要作用,是高校促进学风建设的有力手段。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当规范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参赛热情,调动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史宁,陈芳.简论学科竞赛与高校学风建设之关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2).

大学学风建设篇10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也不能例外。以知识全面的武装自己的头脑,提升自己求职的竞争力,树立良好的学风,真正实现治学严谨、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基本要求,激发我系同学的学习热情,争取在各项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为我系争光。

二、主题:

“掀学风新浪潮,树##新风尚”

三、时间:

四、具体形式:

(一)学风讲评系列活动

1.专升本讲座

原因: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专升本考试,解除同学们的紧张情绪,理清复习思路,提高应试技巧。

对象:##级专科同学等。

方式:邀请##主任和升本成绩优秀的同学作报告,现场向同学们解惑答疑。

2.四六级讲座

(1)原因:四六级考试是同学们关注的大事,为使同学们增加信心,摆正心态,找出自身的弱点,理清思路。

(2)对象:##级大二学生及报考英语六级的同学等。

(3)方式:一是与##书店合作,引进视频课堂为同学们进行讲座;二是邀请外语系老师、四六级成绩优秀者作报告。

3.考研讲座

原因:针对“考研热”进行深入探讨,向大家传授考研心得,增强信心。

(1)对象:准备参加考研的同学等。

方式:首先让同学们探讨考研的利弊和苦乐,由个别同学发言。有请##老师和大四考研学长做考研心得报告,为大家介绍经验。

(二)学风竞赛系列活动

1.四级模拟考试

(1)原因:加强应试技能,全面巩固复习四级知识,提高做题速度,锻炼应试心理。

(2)对象:##级大二学生等。

(3)方式:从第#周开始,逢双周进行小考,一月一大考。大考进行排名,进行奖励。具体奖励措施:班级平均分第一名将对此班级加班级积分;个人成绩85分以上,80分以上,75分以上分别予以奖励。

2.知识百科竞赛活动

原因:全面提升同学的知识覆盖面,活化思维,锻炼思维灵敏度。

对象:##级同学等。

方式: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以竞答的形式召开一场知识百科竞赛活动。以海报形式广而告之,使大家踊跃报名,确定时间地点开展活动,并邀请老师做评委,获奖者进行奖励。

3.辩论赛

原因:锻炼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展示我系的风采。

对象:##级同学等。

方式:每级每专业选拔同学进行辩论赛,比赛以小循环进行,决出优胜方队进行奖励,并从中选拔我系的辩论人才。

(三)学风检查评比活动

1.早读检查

原因:迎接即将到来的英语四级考试,解除懒惰心理。

对象:##级大二同学。

方式:周一、二、四、五早6:50—7:00在教室早读。由学生会纪检部和学习部组织人员进行早读检查。检查内容如下:各班出勤率;是否准时到达;早读气氛;组织纪律等等。

2.学习辅导员计划

(1)原因:加强同学们的学习意识,做到能学、会学,在学习中寻找乐趣,发掘原动力。

(2)对象:##级学生

(3)方式:以“大三辅导大二,大二辅导大一”为主线,每班配一名高年级的学习优秀者作为学生辅导员,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疑惑等。

(四)学风奖先树优活动。

1.总结表彰活动

原因:总结一年以来的各项活动的获奖情况。

大学学风建设篇11

2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全育人”的全员包括教师、学生工作队伍、后勤管理人员等,全过程包括从开学到结束,从进校到毕业这一整个过程,全方位包括了学生组织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等。从“三全育人”的内容上看,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当然是“三全育人”的重要工作之一,在“三全育人”背景下,理应做好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目前一些在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上虽有所作为,但仍然有很多欠缺之处,部分高校依旧发力不足,存在很多问题。

2.1高校对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重视不够

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的学业与就业压力急增,为保证学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及时就业,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学业发展高度重视,重点塑造学校学风。但在关注学生学业发展过程中,往往轻视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忽视宿舍文化对学风建设的影响,把两者隔离开来,未能发挥宿舍文化育人功能。总体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宿舍基础设施建设缺位,部分高校认为宿舍只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宿舍区域也没有除了生活所需的其它陈设,没有营造任何文化氛围,设施的不完备也让学生无法在宿舍内进行学习;二是忽视后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宿舍后勤管理人员是在生活上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负责了大部分的宿舍管理,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作为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但大部分高校不重视宿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多数是聘用学校周边的居民,且由于学校大都不会对此类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导致他们在工作过程出现责任心缺乏、工作能力不足等问题,无法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三是任课教师对宿舍学风建设参与度低,大学生宿舍是最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地方,教师深入宿舍,能够近距离的学生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学习情况等,但目前多数高校仍然只采取班导师定期进宿舍制度,深入宿舍仅限于班导师群体,任课教师对学生了解较少,无法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不利于学生学业发展。

2.2现有制度不适应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及执行缺失

目前,基本每个高校都有宿舍管理办法,用于规范大学生的宿舍生活,但这些制度基本都属于管理制度,极具约束性,义务性规定多,权利性规定少,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容易引起学生的抵抗心理,没有体现出“三全育人”中服务育人的内涵。而且,现有的宿舍管理制度基本内容都限于管理、安全层面,少有高校制定关于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层面的制度,缺失明确的制度规定,让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缺乏实施依据。除此之外,有基本宿舍管理制度的学校,也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学生干部在宿舍管理中投入精力少,室长多是名义室长,辅导员精力有限,无法实时监管,学校发现违反宿舍管理规定人员,也只是象征性通报批评。监管力度不够,宿舍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宿舍卫生差、环境不好等成为常态,基本生活氛围都存在问题,遑论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

2.3信息化时代给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带来挑战

在这个信息化爆炸的时代,网络给大学教育带来了很多便利,在畅通了交流方式和拓宽了学习途径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带了很多挑战。现在的大学生在宿舍生活中,多数时间与网络为伴,学生沉迷网络也成为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因为沉迷游戏,宿舍成员之间面对面交流较少,缺乏正常沟通让宿舍关系僵硬;因为沉迷网络,导致作息时间紊乱,宿舍成员之间因作息时间不同相互影响也成为产生宿舍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学生本身就有惰性,舍友沉迷网络很容易误导其它同学,大学生中因沉迷网络,全宿舍挂科的现象并不少见。根据对某高校土木工程学院毕业生获得学位率的调查发现:2010年至2012年近三年来的毕业生中未授予学位的比例分别在7.06%、8.27%、7.36%,而究其主要原因,主要包括心理性格和沉迷网络两大方面的因素,而其中心理性格因素仅占10%,沉迷网络导致无法获得学位的比例却占据了90%。为应对信息化时代带来这些挑战,急需高校创新方式,灵活措施,吸引大学生加入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中。

3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途径

3.1转变观念,重视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

正确的领导观念是大学生宿舍与文化建设的基础,高校党政领导应该认识到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充分理解“三全育人”的内涵,认识到宿舍的育人功能,宿舍文化建设与学风建设应该两手抓,要加大在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上的投入。首先,要完善宿舍相关基础设施。在宿舍区域内要建立除了基础生活设施外的其它设施,为同学们在宿舍内提供学习条件。如在宿舍楼内设置自习室,宿舍每层楼都配备一个自习室,以供同学们自习使用,在每栋宿舍楼下设置党建活动室,用于同学们开党组织生活会、团会等,丰富学生宿舍文化;在宿舍楼道挂上名人名言、楼下树立名人雕像等,营造宿舍文化氛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每栋宿舍楼底添加健身设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其次,要提高宿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在招聘宿舍管理人员的过程中,适当提高待遇和提高要求,把好入口关;在招聘之后,要定期对宿舍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召开学生管理专题讲座,提高宿管理能力和思想意识,明确管理人员责任,让其重视学生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最后,党政领导要对高校教育工作者加以引导,让所有教师重视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特别是引导专职教师加入其中,多深入宿舍,了解学生,以便针对性的解决学业问题,树立良好学风。

3.2健全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制度并加大执行力度

制度建设是完善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的保障,只有在制度的约束和鼓励下,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才能切实落到实处。一是要健全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制度。为健全制度,应该增加文化建设与学风建设方面的制度,把对宿舍的文化建设要求和学习要求具体化,如为杜绝学生滞留宿舍,可规定在具体时间段必须走出宿舍,设定晨跑、晚自习打卡制度等;明确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把文化建设和学习作为评定文明宿舍的标准,对表现优秀的宿舍给予精神、物质奖励,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每个宿舍内部都有成文或不成文的宿舍公约,可以参照宿舍公约对现有制度进一步改进完善。二是要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制度执行到位,才能实现制度制定的意义。为落实制度,要管理人员的加大监督、担当监督责任,如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把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纳入二级学院年度考核等;为落实制度,还应切实履行奖励、惩罚制度,对违法制度的学生决不姑息,发挥好制度的教育、指引作用。

3.3发挥榜样学生模范带头作用

每个班集体都由一批榜样学生,学生干部、党员、“学霸”都是榜样学生,在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中要抓牢这批榜样学生,让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学生发挥比、学、赶、帮、超精神,真正做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经笔者对一些“学霸”宿舍的调查发现,优秀的宿舍有几个共同点: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学习习惯、共同的学习目标、良性的竞争环境,而这些共同点的形成都是来自于榜样学生的带领。故要找好一个宿舍的榜样学生,发挥榜样力量,日常生活中,带领同学学习,上课监督同宿舍成员,课余时间组织好宿舍活动和自习,团结协作,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共同打造宿舍氛围。还可发挥优秀宿舍的榜样作用,可以采取经验分享交流会等形式,分享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的经验,为其它宿舍提供学习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结语

“三全育人”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是当下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和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重要途径。时代的发展虽然给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带来挑战,但也提供了机遇,只要抓住机遇,改进不足,转变观念、健全机制、抓好队伍,一定能推进大学生宿舍文化及学风建设,真正做到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冯友梅.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新探[J].中国高等教育,2001,(23).

[2]殷伟敏.高校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的实践性研究[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4).

[3]杜晓溪,靳利波.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之于学风建设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0).

大学学风建设篇12

作者简介:巩丽荣(1975-),女,黑龙江大庆人,三亚学院大学生学业信息咨询中心、大学生学务协调中心,工程师。(海南三亚57202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7-0127-02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对于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将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于学生而言,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是大学生迎接竞争和挑战,“更好地走向社会”的优质阶梯,学习则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最主要的任务。于高校而言,在培养适应时代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育人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和学风建设则成为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两个最为重要的环节,两者必须彼此渗透,相互融和,才能取得教育实效。

一、学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理论必然

学风建设在培养人的总体任务中起着内在的、核心的、关键的作用,它要解决好的关键问题是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这就涉及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就是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这与学风建设的本质和内涵是一致的。为此,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学风建设中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联系实际,抓住大学生普遍关注的时事热点问题,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增强荣辱观念,使其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这既是学风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和本质。

二、学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的系统建立

学风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两项要素内容,在学生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风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实践路径上的新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功能、作用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为学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学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有机融合,发挥育人作用,就要在一个耦合的系统中开展工作,发挥相互的促进作用(见图1)。

1.学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系统宏观内容

优良学风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校重要的无形资产,是高等学校办学的“品牌”,是育人能力和品质的标志。作为高校,三亚学院不断深化内涵发展,聚焦自身工作理念(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专注学风建设,通过组织机构改革,制度机制完善,人才队伍培养和工作平台建立,为学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构了工作系统,为两者形成合力,发挥最大效能提供了宏观支撑。

(1)一体化组织机构的建立。大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其组织机构既是一种松散连接的组织系统,同时又是一个学科、专业和事业行政单位双重权力的矩阵式结构。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组织结构日趋复杂,学校的行政管理职能也得到不断加强,三亚学院在组织机构建设中也面对同样的问题。由于职能性强,分工较为明确,工作业务(尤其是学风建设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属于学校的不同职能部门,虽然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都在开展学风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实际上是两条不同的运行线路,各行其是,彼此之间相互独立运行,虽然学校和分院的纵向垂直关系较强,但部门间横向联系却很薄弱,造成了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之间的松散关系,形成了一种松弛的连接方法,影响了学校的学风建设,也就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工作的开展。对于这种不利于学风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结构关系,三亚学院及时调整机构设置,优化人员配置,完善分工协调。一是丰富教务处职能,使教务与学务形成良性互接,教务处设置教学运行管理、学生管理、教学基本建设管理和实验实践教学管理四个职能工作块。二是建立大学生学业信息咨询中心和大学生学务协调中心,通过咨询和协调服务,满足学生主体的主动需求,解决学生在学业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发挥部门在学风建设和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鼓励个性成长工作中的推动作用。三是强化二级分院管理职能的重心下移,分管教学的分院领导要协调学生工作,加强、完善和优化分院办公室职能和人员配置,办公室统一负责教学、科研、学工、党务、行政人事工作的日常管理。从而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一体化提供组织保证,也就为学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提供了组织保证,在具体工作操作中实现学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2)一体化制度机制的完善。三亚学院办学的基本观念、基本价值、基本图景是不断改革创新的思想引领,“现代大学制度的‘轴性理论’、坚持公办大学机制的稳定性和民办大学机制的灵活激励性相结合的‘优势互补理论’下的充满活力和高效运行的社会主义民办大学办学机制的探索、‘职业化全位理论’的现代大学不可或缺的管理模式思想”等为三亚学院构建学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提供了思想指导。三亚学院在现有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各项制度的基础上,根据一体化管理目标要求,逐步建立、完善和创新一整套管理制度,如,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例会制度、任课教师和辅导员交流协作制度、专职教师兼任班主任制度、导师制度、教风与学风建设联动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师评学制度等,要求以“学的好”来落实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学校使命;以“学的实”来落实应用型、实用性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的正”来展现党建工作、德育工作的成绩;以“学的有内动力”、“学的自觉”来落实愉快学习,自主成长的育人理念;并要求人事工作、管理工作都要围绕学风建设积极主动地开展和落实,从而为一体化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良好的制度和运行机制,使专业教学、思想教育、健康人格养成相互交叉融合。

(3)一体化师资队伍的培养。一个工作系统能够生机勃勃的运转,源自人才队伍的推动。三亚学院以“志业、敬业、专业、乐业”、“有团队精神”为价值向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责任意识,培养热爱教育事业,肯于奉献,业务精干的师资队伍,使学院教师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动学生,以良好的教风促学风,以良好的学风推教风,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生动局面。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风建设前沿的先锋队。三亚学院坚持选拔、使用、管理、培养、提高相结合和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发展方向,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同时结合三亚学院的特色,按照“12345”的标准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1”即辅导员队伍要执行职业化的要求;“2”即辅导员工作要富有爱心和责任心;“3”即辅导员要具有豪气、大气、正气的三亚学院校风精神;“4”即从事辅导员工作要志业、敬业、专业、乐业;“5”即辅导员要有智、信、仁、勇、严五种品德。经过学院的精心培育,学院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辅导员队伍。

(4)一体化工作平台的搭建。要使学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彼此贯穿工作始终,必须搭建有效的工作开展平台。

三亚学院具有先进的育人理念和人才培养机制,在“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学院使命驱动下,在学风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共同目标要求下,学院提出了“311”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五种素养(工具、专业、人文、人格、行动力)和五种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求,建立了七大人才培养平台,即专业建设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多层面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教学平台、健康人格教育平台、人文通识教育平台、课程改革与创新平台、质量监控与保障平台,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和学生在专业知识、能力、素养、人格、人文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学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系统微观内容

学风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共同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质量人才,两者都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的问题,这就形成了两者的微观结合点。

三亚学院通过建立学生健康成长的指标要求和观察点,为学风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建立了微观结合点。指标体系包括三个一级指标、十四个二级指标和三十九个观测点,涵盖了学生大学阶段“思想品德修养”、“专业知识与技能”、“职业发展素养”方方面面的要求和需求。作为一级指标的“思想品德修养”,旨在引导大学生在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要求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强烈的法制观念。“专业知识与技能”则致力于改变过去只注重学业成绩,忽略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方式,通过对学生在“学习态度与素养”、“学习能力”、“课堂表现”、“专业实践”等方面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不断激发学生个性学习需求和营造自我进取的氛围,克服学生学习盲目性和被动局面,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愉快学习,自主成长”的目标。“职业发展素养”以培养能够“上岗、上阶梯”的人才为目标,为学生在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努力方向。

三、学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的方法措施

1.不断创新教育载体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以去惑、学以致用、学以济世”的学习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三亚学院严格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确定为学院重点教改课程,学院设立了社科部,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科研二级机构专门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学院按照16号文件要求,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学院还注重在专业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专业素质,坚定学生职业理想。学院积极倡导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自觉渗透职业意识和专业意识的教育,自觉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在专业教学、学生实习实践的各个环节中,积极介绍本专业、本行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取得的辉煌成绩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注重激发学生热爱所学专业,树立长远职业理想,增强学生投身本专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坚定学生职业理想。

(2)合理利用管理载体。三亚学院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赋予管理活动之中并与管理手段相配合,以达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规范行为、调动学习积极性的目的。通过教学管理制度、考务管理制度、学生自我管理制度、奖惩助贷制度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3)积极创造活动载体。校园文化活动是将学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的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教育载体。为达到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学院着眼于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活动和学术科技活动,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同时根据大学生自身特点和思想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发挥学生社团、学生社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活动中,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和艺术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新知、投身社会的激情,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全体学生中广泛开展“我是谁”、“我和你”等一系列素质拓展活动和大学生健康人格养成教育;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新生大学第一课”、“我在大学最后一课”,各类文化节(芒果节、寝室文化节、旅游文化节、外语文化节、记者节、体育欢乐节等)、人文艺术各类活动(学术讲座科技文化月、安全文明月、阳光健身月、师生演讲辩论月、缤纷社团活动月、毕业感恩活动月)及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团课、业余党校、主题团日活动、明星班级评选、感动校园十大人物、五四评优等),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为优良学风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培育环境。

2.抓好三个关键教育

(1)入学教育。新生的可塑性较强,依照新生的这一鲜明特点,对大一转变期的入校新生要开展系列新生入学教育和大学生活、学习方法及生活规律介绍活动,使新生快速适应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学习方式转变及从高中单一学习为主的生活转向更为复杂的“社会化”生活场景的变化。三亚学院每年9、10月均会开展系列新生入学教育活动。

(2)专业教育。专业教育是学风建设的基本要求,持续进行专业教育可以保持学风建设的活跃度,专业的深入了解和持续强化,特别是对高年级学生,专业教育可以更好地引导他们学好专业知识。在课堂深化专业教育的主阵地外,三亚学院开设了“三亚大讲堂”,邀请国内外名师来校做讲座,解读学生专业学习的相关困惑和问题。

(3)职业规划与就业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清自己优势和潜质,明确努力方向,有计划的开展学习活动,客观分析就业形势,积极舒缓就业压力。《三亚学院健康人格培养手册——毕业篇》是三亚学院进行毕业生就业教育的指导性手册,以帮助学生顺利走向社会。

总之,学风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相同的思想内涵、总体目标的一致性及教育内容的紧密相连为研究学风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工作的深层次发展提供了探索依据,我们要深入开展此项研究工作,使高校育人工作扎实有效。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