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管理制度合集12篇

时间:2022-03-12 08:35:27

出差管理制度

出差管理制度篇1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出差管理流程、加强出差预算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为制度参照本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相关制度的规定制定。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三条

员工出差依下列程序办理。出差前应填写出差申请单。出差期限由派遣负责人视情况需要,事前予以核定,并依照程序核实。

第四条

出差的审核决定权限如下:

1、当日出差

出差当日可能往返,一般由部门经理核准。

2、远途国内出差

由部门经理核准,报主管副总审批,部门经理以上人员一律由总经理核准。

3、国外出差

一律由总经理核准。

第五条

交通工具的选择标准

(1)短途出差可酌情选择汽车作为交通工具。

(2)副总经理远途出差一般选择飞机作为交通工具。

(3)其他员工远途出差一般选择火车作为交通工具,部门经理、高级技术人员的报销级别为软卧,其他人员的报销级别为硬卧;特殊情况,可向总经理申请选择乘坐飞机。

第三章

出差借款与报销

第六条

费用预算

坚持“先预算后开支”的费用控制制度。各部门应对本部门的费用进行预算,做出年计划、月计划,报财务部及总经理审批,并严格按计划执行,不得超支,原则上不支出计划费用。

第七条

借款

(1)借款的首要原则是“前账不清,后账不借”

(2)出差或其他用途需借大笔现金时,应提前向财务预约;大额开支,应按银行的有关规定用支票支付。

(3)借款要及时清还,公务结束后3日内到财务部结算还款。无正当理由过期不结算者,扣发借款人工资,直至扣清为止。

(4)借款额度与借款人工资挂钩,原则上不得超过借款人的月基本工资。

出差管理制度篇2

(一)国内出差:六日内由部门经理核准,四日以上由主管副总经理核准,部门经理以上人员一律由总经理核准。

(二)国外出差,一律由总经理核准。

第四条 出差不得报支加班费,但假日出差酌情予以计新。

第五条 出差途中除因病或遇意外灾害,或因工作实际需要电话联系,请示批准延时外,不得因私事或借故延长出差时间,否则除不予报销旅差费外,并依情节轻重论处。

第六条 出差旅差费分为交通费、住宿费、膳食费、通讯费、交际费等,其标准另定。

第七条 出差费用的报销:

(一)交通费、住宿费按标准报销,超标自付,欠标不补。

出差管理制度篇3

1 危险与差错管理框架

危险与差错管理框架的提出是为了使相关人员加强对危险与差错管理的理解。该框架是从一线人员的角度,以动态方式表示安全和人为因素的关系,它着重通过分析人和系统的具体表现揭示工作人员和操作的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这一框架可以清楚地表示出系统分析对象运行时人的具体表现和系统的运行状况。危险与差错管理框架可以以及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作为一个安全评价工具,该框架可以集中评价一个事件;而在分析一个系统的时候,它又可以被用来分析多个事件。

当不同的使用者(如一线工作人员,中层干部,高层领导,机组以及空管员)应用该框架时,只要稍微进行调整,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就危险与差错框架在空管中的应用加以讨论。

2 危险与差错管理框架的组成要素

2.1 概述

危险与差错框架由危险、差错和非理想状态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在该框架中,我们通常认为危险和差错在管制员的日常工作当中是无法避免的,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会转化为非理想状态。管制员必须具备处理非理想状态的能力,一旦不能有效处理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非理想状态和危险、差错一样,也是危险与差错框架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非理想状态甚至比前两者更为重要,因为非理想状态是出现事故前最后转危为安的机会。

2.2 危险

危险的定义是:在空管工作中影响管制员正常工作、增大管制难度、并且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调整的事件。在管制工作中,管制员会遇到各种危险,比如:处理复杂天气情况;机场周围高山;复杂空域;飞行器故障等。因为这些危险都会对空管工作造成不利影响,所以他们都是危险与差错框架研究的对象。

当研究人员将精力放在研究人体工程学对安全影响时,他们往往忽略了可调节程序、组织因素这些隐性危险所起到的作用。而这些隐性危险不管管制员预测危险的水平有多高,也只能针对这些隐性危险做出相关行动而不能完全消除。

有数据显示,失控的危险往往都会转化为差错,而差错又将会转化为机组的错误,最终转化为非理想状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三者间存在着线性关系,有时候危险会直接转化为非理想状态,而有时候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也会有差错的出现。而在有些情况下,管制员不一定会有机会处理危险,差错和非理想状态。

因为危险管理是在危险发生的开始进行处理的,因此它也是保障安全最有效的手段。而管制员将是将危险造成的损失最小化的最后一道屏障。

2.3 差错

差错的定义是:根据标准程序,管制员应该实施却没有做或者管制员不应该实施却实施了的行为。当差错没有被更正或者没有被有效更正的情况下,差错通常会转化为非理想状态。因此,我们应该有效地对差错实施更正,以便达到增大安全余度和减小事故发生率的目的。

某些情况下,差错的出现是独立的即:没有明显的危险造成这次差错。比如:飞行员的错误复诵;重复发送跑道使用许可;误操作设备等等。

差错影响空管安全的程度取决于管制员是否在差错发生之后及时发现这个差错,如果没有的话,这个差错很有可能转化为非理想状态。因此,危险与差错管理的目的之一也就在于分析差错管理而不仅局限于找出差错发生的原因。从安全管理的角度上看,通过某些手段控制差错使得差错不会对空管安全造成影响的想法是不符合逻辑的。除了可以保障空管安全运行,差错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不管是在培训还是差错管理都体现了人为因素在空管工作的重要性。

相对于了解差错的分类,研究人员更倾向于了解如何科学的管理发生的差错,也就是差错发生的时间;出现差错的相关人员;发生差错后的应对手段以及差错造成的后果。不同的差错会有不同的结果:有些差错被合理的处理,而有的差错没有能够被及时发现或者发现之后没有能够被合理的解决。如果差错没有被合理解决的话,它会生成其它的差错或者转化为非理想状态。

危险与差错管理框架将差错分为三类:设备误操作、错误程序、交流错误。管制员错误的操作了设备的情况被定义为设备误操作;管制员没有按照正确程序实施管制的情况被定义为错误程序;管制员和其他人员错误交流的情况被定义为交流错误。而这三种类型的差错有时候并不是单独出现的,有些情况下,会有两种甚至三种差错同时发生。

2.4 非理想状态

非理想状态的定义是:在空管工作中,不是管制员所需求,而且将要减小安全余度的状态。航空器爬升或下降至其它航空器的高度层或者航空器以一个错误的角度转弯,这些状况都属于非理想状态。当危险管理或(和)差错管理失效时,非理想状态就会出现且影响空管安全。管制员是事故发生前最后的希望,因此非理想状态管理也就变成的管制员的工作职责之一。非理想状态是可以被有效控制的,因此如果能做出适当的非理想状态管理,将会大大地增大空管的安全性。

非理想状态和事故是有着本质区别的,非理想状态实际上是处于正常状态和事故之间的一个临界状态。当处于非理想化状态的时候,如果管制员处理得当,飞机可以在不改变安全余度的情况下恢复到正常状态,而当非理想状态转化为事故时,不管做出什么处理方法,安全余度都会减小的。

2.5 危险差错管理动态关系图

如图1,一般情况下,当出现危险情况时,当危险得到妥善处理,事故就会在第一时间得到避免,但是如果处理得不适当,就会造成差错,这时管制员还是有机会避免事故的发生,一旦差错管理不当,事故就会转化为非理想状态,这也是管制员处理事故的最后机会,假如管制员还是不能正确处理,事故也就在所难免了。

当然,危险、差错和非理想状态这并不意味着这三者间存在着线性关系,有时候危险会直接转化为非理想状态,而有时候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也会有差错的出现。有些情况下,管制员不一定会有机会处理危险,差错和非理想状态。

出差管理制度篇4

独立学院是依托母体学校优质资源创办起来,走自己独特发展之路同时,部分制度则完全是遵照母体高校制度执行,差旅费管理制度就是其中的一项。差旅费是独立学院日常公用经费支出中重要内容,随着独立学院规模壮大,差旅费开支随之成倍增加。目前独立学院差旅报销中存在诸多问题,出差人员经常抱怨出差不划算,并对财务严格报销有不满情绪。究其原因是出差人员的伙食补贴、公杂补贴不足冲抵实现开支,出公差要倒贴钱。独立学院要充分意识到目前执行的差旅制度已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要,及时修订一套科学合理的差旅费管理制度,能为职工差旅工作提供恰当支持,保证出差人员工作与生活基本需要,贯彻勤俭节约精神,合理降低成本,有效实现差旅费用精细化管理,同时对于加强独立学院创造性开展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1.当前独立学院在差旅费管理执行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独立学院缺乏完善的差旅管理意识,差旅费用控制薄弱,制度制定与执行呈现严定宽报态势,从执行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如下问题:①近几年各地相继开出动车、高铁,这些车速度快、票价高,按行车速度分一等座二等座(两者价格相差很大),原来差旅费制度对乘坐火车的软硬卧都有严格的区分和限制,即便乘坐严格限制的卧铺,价格也要比现在的动车或高铁的价格低。目前差旅报销无新制度出台,财务人员无据可依,只好实报实销,原来的差旅报销制度已显得苍白无力。②出差期间打乘出租车现象比较严重,金额越来越大,一次出差往往要报销上百元的打乘出租车费,与城市间交通费金额相当,这些打车费用只要分管领导签批就能全额报销;相反选择乘公交,坐地铁等省钱交通工具的按制度是不能报销,而公杂补贴不足以冲销乘车开支,无形中引导大家去打车,造成铺张浪费。③对差旅费中不能报销的部分花销,则以虚开住宿费用、购买办公用品、招待费用、会议费、培训费等名目进行处理。其次举办会议单位常以开会的名义组织旅游,比如开会中就有一项两日游或发放纪念品之类的活动,其费用在会务费中体现,所以现在开会的会务费很高。④住宿费中加开伙食费用,报销中超标部分同样只要分管领导签字就可实报实销。或将出差中花销的出租车费、餐费发票不在差旅费报销中体现,分次单独签单报销。也有的是带车出差,司机与同行人员分别报销,尽可能想得到补贴。 ⑤现行差旅费报销伙食、公杂补贴标准偏低,以江苏省内出差补助标准来看,伙食补贴省内20元,省外40元,公杂费省内10元,省外20元。现时状况在南京消费一碗面也要十几元,一天下来吃饭最少也要50元左右。⑥制度缺少对外出参赛学生、驾驶员等特殊人员的考虑,带队外出参赛老师报销时很尴尬,司机出车同样很辛苦。⑦制度体现不出节约奖励,超支不补原则。也造成老实人吃亏现象的存在。

2.独立学院如何做到差旅费精细化管理,发挥专项费用管理作用

要做到差旅费用精细化管理,加强制度建设是关键,规范财务管理行为,解决差旅费用透明问题。独立学院应能根据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使差旅费以“可控、在控、能控”为管理思想,制订科学合理差旅报销制度。尝试将企业精细化管理理念方法移植到独立学院差旅管理之中。独立学院实施精细化管理具体措施应以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指导,对每一个环节管理做到细化,从多个层次跟踪,多个方面分析,最主要是完善内部的整套流程,其管理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具体地讲就是将差旅费精细化实施方案细化为严格控制其报销流程,从出差申请、天数控制、乘坐交通工具选择到住宿标准费、伙食、公杂补助标准制订,各项费用超标与否及分项补贴计算,票据的合法合规,签字审核报销等等每一个环节的把关与控制都关系到差旅费开支真实与否。运用科学方法,从精细化角度出发,学会信息收集、整理和积累,把基础性工作做细做实,使独立学院差旅费管理上一新台阶。

3.改进独立学院差旅费管理建议和具体措施

独立学院应能根据目前经济发展实际状况,以《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为指导,参阅不同省份院校差旅费制订标准,及时修订出符合当前实际消费的报销标准,创造性开展工作。制订政策目标是进行成本管理,笔者认为差旅费改革的指导思路应是宽定严管,制定差旅费报销标准要适当提高,放宽限额,但在审核环节应严格控制,加强制度约束,给审核工作提供尽可能多的客观标准,避免争议,降低随意。真正实现制订政策目标。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独立学院差旅费管理办法:①重新修订一套体现独立学院文化、充满人性化的差旅政策。管理层应在思想上对差旅费管理予以足够重视,政策规定出差人员按级别选择乘坐交通工具,除了对乘坐飞机有严格限制外,为提高办事效率,可适当放宽乘车标准,地铁、磁悬浮列车票据要准许报销,打车费可给予报销一定标准范围。对带车出差的要细化报销范围,目前带车外出的比较频繁。应考虑驾驶员这一特殊职业,可按公里数给予适当补贴,但对外出期间行车违规被罚的要由个人负担,单位不能给予报销。外出参赛学生也要列入补贴行列,可按外出一般人员补贴。规范报销程序,建立健全出差审批管理制度,学院要设计“出差申请审批表”,出差人员在出差前要填写出差申请审批表,详细写明出差事由、时间、地点,出差人员职务级别人数等内容,由分管领导签字,凭此单据到财务正常办理借款手续,此申请表借款时供财务审查,等出差回来报销时附后。②改革差旅报销办法。具体报销管理将城市间交通费按照出差人员规定等级内凭票据全额报销,其余费用住宿、伙食、公杂可采取在规定的限额内凭票报销,超支自付,节约归己的办法,无住宿发票的不能享受住宿包干补贴。这种报销方法更能有效杜绝一些不合理开支和超支浪费现象,为学院节约不必要的开支,让员工外出办事满意。地区划分以特殊地区和一般地区比较科学,特殊地区指: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珠海、海南。特殊地区以外的都是一般地区。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以一般人员为例一般地区包干标准住宿300元+伙食50元+公杂30元总计可定为380元,特殊地区可为定为480元(住宿380元+伙食60元+公杂40元包干。这里住宿费是指标准间或单间,同性外出,仍按一个标准间包干,只是伙食、公杂按人员补贴。如两位男性出差每天总补贴为300+50*2+30*2=460元;带车出差的省内350元包干,省外440元包干,尽管限额与独立学院目前正在执行的标准相差不多,但报销方式不同,出差人员会积极主动节约费用,不必再为如何找票冲抵伙食费等开销花心思,集中精力办理好出差事务,对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起到很好的效果。也可以选择住宿费按地区及职务级别规定上限标准,在限额内报销,节约部分给予出差者奖励节约金额的50%,伙食补贴、公杂费实行定额包干,提高定额标准,不再报销费用。③严格审核,规范报销程序,加强管理。审核把关不单单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从出差开始就要由所在部门和分管领导把好第一关,对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做出正确分析,严格控制出差天数和人数,不能报销的不予签字。财务人员应严格按规定办理报销手续,常规差旅报销有会议通知的一定要求附会议通知,根据会议通知决定补贴的标准、项目和天数。一次出差开支的票据应一次报销,不允许将同一次出差票据多次报销,报销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少特批情形的发生。④个人信用卡(或银行卡)的消费为出行人员带来了便利,提倡刷卡消费,出差期间不必事前预借大量现金。⑤鼓励登陆党政机关出差会议定点饭店查询网,该网站能迅速查询符合条件的饭店信息,并以列表形式出现,用户可以进行比较住在哪家旅店最方便且经济实惠,在互联网上直接预定所要入住的旅店,方便快捷。学院为了更好掌握当前各地住宿价格,可指定专人兼职负责查询信息。特别关注所在学院的省汇城市,从近几年报销差旅情况来看,每年赴省汇城市出差的次数约达到50%至60%,要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实现对差旅费进行信息化自动化成本管理。网络给我们提供了解外界信息的平台,预订车票、酒店等都可以查到其最优惠的价格。也可借鉴中小企业使用的网上差旅费管理系统软件,即“中小企业商旅通”,此系统可以帮助企业严格执行差旅政策,能在互联网上可直接与众多差旅服务供应商进行结算,实现费用公开化管理。这一管理方式将为独立学院探索差旅费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差旅费政策直接关系到员工个人切身利益,需要有清晰的指导依据,要做到精细化管理,尽可能的增强差旅费管理的透明度和合规性,提高费用管理流程效率,增加员工积极性,让员工得到所需。同时也有助于独立学院对资金进行宏观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差旅政策至少每五年要修订一次,以适应经济的发展。

基金项目:2011年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项目。

参考文献:

[1]李洪军.浅谈新差旅费管理办法的执行问题[J].管理观察,2009年3月.

[2]张郁.差旅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新疆农垦经济,2009年7月.

[3]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财行[2006]313号.

出差管理制度篇5

收录日期:2011年11月24日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公积金中心)设立办事处(或称管理部),直接为客户提供前台窗口服务,是当前住房公积金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公积金中心加强前台业务管理,是行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公积金中心对前台业务进行定期考核是提高业务质量、防范前台业务风险、提升员工业务技能的有效手段。如何合理界定前台业务差错,确定合理公正的业务考核方法,是当前前台业务考核工作的关键性问题,将直接影响业务考核的预期效果,影响前台管理工作正常开展,我们有必要对前台业务差错管理(以下简称差错管理)进行深入研究。

一、加强和改进差错管理的必要性

1、加强和改进差错管理是强化办事处前台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这与公积金中心及办事处的发展大局和发展趋势相适应,前台窗口服务工作代表着公积金中心的对外形象,只有办事处前台工作做到位,客户才能满意。

2、加强和改进差错管理是全面提升办事处管理水平,提高办事处服务效能和业务质量的基本要求。办事处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受业务差错量高低的影响,从长期来看,业务差错量和业务差错率不断下降的趋势正是代表了办事处业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3、加强和改进差错管理是公积金中心创新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前台考核方式方法的改变,做到前台业务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加强和改进差错管理就要从根本上减少和降低办事处业务差错量和业务差错率,由被动出错向主动改错转变,由事后控制向事前控制转变,由员工抵触考核向员工自愿考核转变。

4、加强和改进差错管理是强化业务考核工作、加大考核力度的需要。通过对前台考核方式方法的改变,推动办事处业务考核和员工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前台差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业务差错认识不足。在前台管理实践中,多数公积金中心及其办事处并未把差错管理放在重要位置,没有对前台业务考核做到精细化管理,对前台业务差错的产生原因、类别、分布情况没有进行细致有效的剖析,对差错管理还停留在较为肤浅的认识当中,没有找到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来降低和控制业务差错,在考核过程中往往陷入业务差错屡次控制、屡次效果欠佳的怪圈,采取的措施也往往治标不治本,从而导致“领导不满意、员工有意见、考核人员力不从心”的现象一再出现。

2、差错管理考核方式方法不合理。差错管理考核方法较为粗糙,业务差错考核不成体系。具体体现在:一是前台业务差错考核指标不合理,只体现定量考核指标,没有定性考核指标;二是定量考核指标不全面,只考核业务差错量,没有将业务差错量与业务量挂钩,无业务差错率指标;三是没有量化考核的指标值,不利于业务差错控制的目标管理;四是业务差错管理只体现结果管理、事后控制,没有做到动态管理和过程管理,未做到事前控制;五是差错考核和控制重点不突出,业务差错考核不区分业务差错性质、种类,对业务差错扣分情形不加以区分,不利于对业务差错精细化管理,不分重点、盲目管理的做法势必会影响业务差错管理的总体效果;六是差错考核方法可操作性差,主观考核和单一指标考核占据主导地位,考核扣分自由度较大,对于考核执行人来说考核的扣分尺度不易把握,如果差错扣分的尺度过松,起不到考核的督促作用,如果扣分尺度过紧,仍会反复出现扣分过重的现象,传统的考核方式将无法走出考核工作困境。

3、差错管理激励作用不明显。在差错管理过程中,激励作用未得到应有的发挥。具体体现在:一是重差错量,轻差错率。前台柜员在前台干的多差错多,干的少差错少,干的时间长差错多,干的时间短差错少;二是重查错,轻方法。考核方式是发现差错问题直接按具体差错对应扣分条款扣分,差错管理考核方式过于简单,考核方法存在缺陷;三是重差错,轻公平。前台业务与后台业务相比更易产生业务差错,前台柜员与后台柜员因工作岗位不同,导致业务差错扣分情况差异较大,前台柜员扣分多、后台柜员扣分少;四是重扣分,轻排名。对前台柜员产生的业务差错进行扣分,却不对产生的业务差错进行分析统计,没有对柜员按业务差错率和业务差错量进行排名,柜员无法知道自身在前台业务中处于什么水平,与先进柜员差距有多大;五是重扣分,轻人性化。对待前台柜员业务差错发现一笔扣一笔,没有为前台柜员考虑可容忍差错限值,不利于减轻柜员心理压力;六是重扣分,轻更正。差错管理的重点放在了查差错上,忽略了对业务差错的跟踪改正,一些可更正的业务差错在完成考核扣分后,就无人负责跟踪改正,而被扣分的柜员也往往对改正差错持消极态度。

三、前台差错管理改进措施

出差管理制度篇6

中图分类号:F272.92;F224 文献标志码:A

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使得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标冲突显现,高管存在背离股东目标的情形:一是道德风险,即经营者不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实现企业的目标,而是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不会为了提高股价而冒险,股东也很难追究他们的责任;二是逆向选择,即经营者背离股东目标的行为。高管薪酬差距反应了高管内部薪酬是否公平合理,其理论支撑主要有锦标赛理论和行为理论,大部分学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验证符合的理论支撑,而研究高管薪酬差距影响因素的文献还相对较少,股权结构是公司内部治理的重中之重,研究股权结构对高管薪酬差距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shleifer等认为,提高股权集中度能够有效地解决现代企业两权分离的委托问题,由于持股比例高的大股东愿意并且有能力监督高管,所以高持股比例的股东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Rexford E santerre等通过Hemndahl指数来衡量股权集中度,进而检验股东与高管薪酬水平的关系。认为公司只有几个持股相对集中的股东时,股东之间因共同的利益,对高管的监控程度较大,CEO薪酬差距就较小。Adward A Dyl在研究中发现公司股权越集中,越能有效地监管高层管理者的活动,与股权相对分散的公司不同,企业的股权集中在少数控股股东手中时,企业往往付出的成本更低。Hambrick认为存在外部控股股东的公司相对于缺乏外部控股股东的公司而言,支付给CEO的薪酬水平要低。Douglas D等认为,如果所有权高度集中,所有者就有动机去监控管理者的行动,所有权集中程度与高管薪酬反方向变动。李维安等认为随着股权机构投资比例的上升,国内投资机构倾向于采用扩大高管之间的薪酬差距来达到激励的效果。

股权制衡方面的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集中在大股东掏空行为及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也就是通过股权制衡来解决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占的行为。直接激励大股东实施掏空行为的根源在于大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掏空行为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不仅影响上市公司的资源利用和发展机会,而且会降低企业价值,主要有并购、关联交易、资金占用以及过度投资等行为。Bennedsen等认为,多个大股东之间存在制衡的作用,通过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能够有效的抑制大股东的掏空行为。

针对高管薪酬差距日益凸显的问题,部分学者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进行融资,分析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对高管薪酬差距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等股权结构和股权性质,两个指标来衡量对高管薪酬差距的影响。

1.提出假设及构建模型

1.1理论假设

(1)股权集中度。股权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股东的监控能力,当单个股东持股较少时,单个股东影响高管行为的力量就比较弱小,监控高管需要付出的成本可能远远高于单个股东能够获得的收益。如果存在少数几个控股股东为了各自共同的利益结合起来,并且有足够的能力和动力对高管人员的决策和经营实施监控,通过对高管的有效监督,可以达到高管薪酬差距维持较稳定的状态。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1:股权集中度与高管薪酬差距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2)股权制衡度。股权相对集中对于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有很好的作用,特别是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其自身利益的实现与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关系越密切,这样使得大股东更加有能力和动机监督公司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但是,上市公司存在多个股东,股权结构中存在多个股东相互制衡的情况,即控制权掌握在少数几个大股东的手中,大股东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每个大股东都没有足够的能力决策和制约公司的活动,从而呈现出股权制衡模式。当存在制衡的股权结构时,大股东之间存在权力牵制,管理层的权力没有充分受到监控,内部人控制现象就较为显现,会造成小部分高管人员的权力过大,不同层级的高管之间的薪酬差距将增加。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2:股权制衡程度越高,高管薪酬差距越大,二者同方向变动。

(3)股权性质。一般认为,国有持股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其任职由政府部门任命和委派,并且采取“半市场化”的薪酬定价模式,受政府部门的影响大,不同层级的高管之间较易实行较小的薪酬差距水平。上市公司法人股股东要少于流通股股东,法人股持股比例较大的企业类似于国有企业,对薪酬差距的影响较大。流通股比例高的企业市场化也相对比较成熟,企业更加注重竞争与效率,较大的薪酬差距有利于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3:国有股比例与高管薪酬差距反方向变动。

假设4:法人股比例与高管薪酬差距反方向变动。

假设5:流通股比例与高管薪酬差距同方向变动。

1.2样本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1-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国泰安CSMAR数据库、RESSET数据库和各公司年报中有关高管薪酬、股东持股比例、股本结构、盈利能力以及企业基本状况的数据,并剔除以下因素的影响:

(1)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样本。由于金融行业高负债经营的特点有别于其他行业的公司,大规模资产的存在,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2)财务数据不充分的样本。不充分的财务数据不能进行有效地实证分析,因此予以剔除。

(3)ST、*ST等极端值的样本。极端值不能正常地反应总体的水平,为使研究结果更加可靠,应将其剔除。最终得到3395个样本,通过EXCEL和SPSS17.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3定义变量

高管薪酬差距为被解释变量,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持股比例为解释变量,公司规模和公司经营业绩为控制变量。高管薪酬差距通过上市公司高管最高薪酬与其余高管平均薪酬之间的差值的对数来衡量。

股权集中度用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来衡量,股权制衡度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到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来衡量。一般认为股权集中度越高,高管之间的薪酬差距越小;股权相对越制衡,内部人控制现象较为明显,高管薪酬差距也就较大。

不同的股权性质也会对高管薪酬差距存在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分国有股比例、法人股比例和流通股比例考核对薪酬差距的影响。在研究股权结构对高管薪酬差距的影响时,假定公司的规模和经营业绩保持不变,采用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评价公司规模,净资产收益率是重要的盈利指标,因此采用它来衡量公司的经营业绩,如表l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高管的界定,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通常高管仅指公司的总经理。本研究认为将高管扩展到高级管理层,更易于得到普遍适用的规律性结论。因此,本文认为高管人员包括总经理,总裁,CEO,副总经理,副总裁,董秘和年报上公布的其它管理人员,包括董事中兼任的高管人员等。

1.4实证模型

根据前面提出的假设,为了进一步探讨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以及股权性质对高管薪酬差距的影响,构建如下模型:

2.实证分析

2.1描述性统计

描述统计量可以看出高管薪酬差距的自然对数的极小值为7.1792,极大值为15.6235,均值为12.3968,而标准差为0.82036,说明不同上市公司之间的高管薪酬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如表2所示。

2.2回归分析

调整后的R2的值为0.153,F统计量的值为89.274明显大于显著性水平a=0.05时的F值3.84,总体通过F检验,说明模型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Herfindahl和Balance的P值在95%的置信水平上分别为0.006和0.000,说明结果显著,如表3、表4所示。

各个变量与高管薪酬差距的相关性,回归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与高管薪酬差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52,说明股权集中程度与高管薪酬差距负相关,即股权越集中的企业,高管之间的薪酬差距显示出较小的趋势,假设1成立,如表5所示。

股权制衡度与高管薪酬差距的相关系数为-0.10,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第二到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的比值越大,股东之间的制衡程度越弱,第一大股东有能力监控管理层的作为,管理层行使权力受到有效监管,管理层之间的薪酬差距就较小,由此可见,股权相对制衡的企业,高管之间的薪酬差距较大,假设2成立。

一般认为,国家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股权集中度越高、董事会越独立,高管薪酬差距越少;法人股比例较高的企业,股权相对集中在少数法人手中,能够有效监督企业高管,使得高管薪酬差距较小。对于流通股比例较高的企业,股东有效控制企业的能力相对较弱,使得高管薪酬差距较大。从相关检验结果看,国有股比例、法人股比例、流通股比例与高管薪酬差距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44,-0.037,0.046,说明企业高管薪酬差距与不同性质的持股比例有相对应的负的和正的相关性,但是显著性系数均较低。

回归结果还显示,企业规模与高管之间的薪酬差距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391,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不难理解较大公司规模的企业为了有效的激励高管实现股东的价值最大化目标,对高管做出的边际效益付出较高的边际报酬,使得高管更好地经营公司。

企业绩效与高管之间薪酬差距相关系数为0.018,说明高管薪酬差距验证了锦标赛理论,提高高管之间的薪酬差距,对于公司绩效的提高有正的推动作用。一般企业也愿意为较好的企业业绩付出较高的薪酬水平。

3.结论

高管薪酬是公司治理研究的重要内容,确定合理的薪酬结构有助于解决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委托问题,基于二者存在背道而驰的目标,研究高管薪酬差距对于强化公司治理有着重要的推动力。面对高管之间巨大的薪酬差距,对于薪酬结构的研究对于公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影响高管薪酬差距的因素复杂多变,本文立足于股权结构对高管薪酬差距的影响,通过对满足条件的2011-2013年3395个上市公司的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

(1)股权集中度越低的企业,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越小,单个股东影响高管行为的能力就较弱,为了监督高管所付出的对价有可能超过作为单个股东所能获得的收益。如果存在少数的控股股东,控股股东的联合使得股东能用以较小的成本监督高级管理者的执行,使得不同层级的高管之间的薪酬差距缩小,同时避免高管因道德风险或是逆向选择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出差管理制度篇7

差旅费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中一项经常性支出项目,其数额大,业务量多,管理难度较大,建立科学合理的差旅费管理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原有差旅费报销管理办法下出现问题及原因

对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来讲,原有的差旅费报销管理办法大多已执行很多年(笔者所有县原来执行是1992年9月的规定,2014年7月开始执行新的管理办法),在执行的过程中已出现了一些与实际不相符合的地方,单位内部及审核人员在差旅费管理审核方面也不到位,出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一)差旅费报销不及时

基层单位人员出差地点大多较近,单次出差发生费用较小,出差人员经常多次差旅费一次报销,造成各种费用相互混淆,多次单据相互混淆。单位领导及财务人员也往往由于时间过长,次数过多没有作细致的了解和审核,无法起到监督的作用。

(二)任务、路线不明,时间、日期不详

单位出差的人员,时间、地点、事由等情况都由单位领导掌握,只要领导签字了,财务人员很难对其进行真正的监督和把关。

(三)交通费支出失真

城市间车票的时间不是出差期间的日期或者没有日期;有的用加油票抵汽车票价,市内交通费票据杂乱,时间上不相符等等。另外,由于县乡交通发展的不平衡性,单位人员到乡下的交通票据取得也是形形。这说明报销核算人员没有对原始单据进行检查和规范,出现了“见票就报”的现象,没有对经费支出的真实性认真核实。

(四)住宿费有超标准现象和虚假情况

基层单位人员长途出差情况不是太多,但由于长期以来凭票报销的实际情况,出差人员本着有票回单位就能报销的思想,住宿时有普通宾馆不住偏住豪华宾馆,可以合住一间的非要分开住两间。还有的住宿费以小开大,将其他不能报销的费用打入住宿费,给本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五)原有管理办法确有补贴过低的情况

基层单位差旅费多年以来大多执行的是凭票报销加伙食补贴的报销办法,而笔者所在县执行的伙食补贴标准一直沿用1992年9月的标准,省内出差每天补贴8元。这在客观上也为出差人员违规及审核人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提供了借口。

二、现有差旅费报销管理办法的特点

现有差旅费管理办法推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克服原有管理办法出现的问题,呈现出明显的特点:

(一)明确了差旅费的报销范围

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差旅费的报销范围为四项内容,即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的市内交通费。其他费用不属于差旅费的范围,避免了含糊不清超范围报销的可能。

(二)明晰了差旅费各项费用的标准

现有管理办法明晰了城市交通费、住宿费的执行标准,制定了切合实际的伙食补助标准,并创新设计了出差市内交通费的包干使用标准。避免了原有管理办法下城市内交通票据的杂乱情况出现的可能,减轻了财务人员票据审核的工作量,达到控制开支的目的。

(三)明确了差旅费报销可操作性程序

新管理办法从工作人员出差审批到出差结束办理报销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性强的程序。明确了审批人员、出差人员、审核人员的责任,减少了互相推诿扯皮的可能。

三、新差旅费管理办法下基层单位加强内控管理措施

基层单位应当加强对职工出差活动和经费报销的内控管理,建立出差审批制度,对差旅费预算及规模进行控制,相关领导、财务人员等对差旅费报销进行审核把关,确保票据来源合法,内容真实完整、合规。杜绝不按规定开支和报销差旅费的现象出现。

(一)建立健全公务出差审批、报销管理制度

基层单位内部应当制定适合单位管理的公务出差审批、报销管理制度,明确支出的内容构成,明确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及所涉及的表单和票据;明确支出事前申请、审核审批程序、借款和报销业务流程;明确审核审批权限、程序;明确事后的监督检查和责任。

(二)加强差旅费支出事前申请审批控制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账务除由单位财务部门人员处理外,应受上级核算中心审核监督。由于基层单位人员出差大多是短途,单次发生差旅费金额较少,在出差之前应当履行支出事前申请程序,填写工作人员差旅费审批单,按制度规定报经单位有关领导批准。如果遇有大额差旅费项目,应先由单位领导批准做出预算,再报上级核算中心审批备案。审批时根据差旅费预算管理,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控制差旅费支出规模。审批内容包括:出差按照规定的等级乘坐相应交通工具,目的地可选择的出差和会议定点饭店以及可入住的房间的标准等信息进行事前申请,由单位领导审核确定,待出差回来实际报销时再按照支出审批、审核、资金支付、核算和归档程序办理。

经过事前审批,能使出差人员外出心中有数,不会盲目增加费用,从而杜绝造成差旅费超支后能不能报销的矛盾问题,达到控制差旅费用的目的。

(三)加强差旅费支出审核控制。

出差人员出差结束后应当及时办理报销手续。会计核算人员在审核差旅费报销单时,先核对差旅费审批单,核准出差人员姓名、人数、出差事由、天数、地点、乘坐交通工具类型等信息,再审核交通票据、住宿票、会务票等是否与外出往返时间相符,按照规定的等级乘坐相应交通工具并做到一事一报,并确保票据来源合法,内容真实完整合规。不能夹报与出差目的地不同的票据。财务部门和出差人员必须对支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避免用内容不真实的发票套取现金。对未经批准出差以及超范围、超标准开支的费用不予报销。

(四)加强与上级核算部门及审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

基层单位财务处应加强与上级核算部门及审计部门的协调配合,对单位差旅费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差旅审批制度是否健全,出差活动是否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差旅费开支范围和标准是否符合规定;差旅费报销是否符合规定等等。对在核算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不能确定解决的事项要及时向上级核算部门请示解决办法。加强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跟踪评估,对制度设计、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适时修订完善,将落实内部控制成为常态自觉的行为。

(作者单位为黎城县职业高级中学校)

出差管理制度篇8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1.22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1-0101-04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MT compensation gap to overinvestment, and the influences diversify by the nature of entities ownership and proportion of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empirical evidences to the impacts TMT compensation gap on corporate investment behavior in a microcosmic level. Overall, the compensation gap increases every one standard deviation, the extent of overinvestment will decrease 12% on average. Additionally, extensive studies show the inhibition of compensation gap of overinvestment is mainly reflected in samples of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alysts highlights and companies with a higher proportion of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Key words:pay gap;overinvestment;ownership;institutional holdings

近年恚伴随着薪酬制度改革,“天价高管薪酬”屡见报端,引起社会各界的争议。2008年中国平安的马明哲“天价薪酬”事件再次把高管薪酬激励问题推向风口浪尖之上,由此引起了社会公众的质疑。“天价薪酬”对高管是一种激励,还是高管的自利行为?学术界为此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但至今仍未得到一致的结论。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锦标赛理论认为不同层级之间的薪酬差距实际上为低层级员工提供了潜在的晋升激励,企业绩效随着薪酬差距的增大而提高[1,2];但另一类依据行为理论则认为较小的薪酬差距可以减少团队摩擦,提高团队满意度和合作意愿,进而使公司绩效得以改善[3,4]。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有关高管薪酬激励方面的研究中大部分仅限于对高管努力程度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探讨,并未对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重大财务决策行为给予充分的关注。资本结构、股利分配以及投资决策是公司财务决策的重要内容,而在管理实践中,与融资和股利决策相比,投资决策与企业经营业绩和经营风险相关程度更高,很大程度决定着企业可持续发展和价值创造。因此,检验高管团队薪酬差距是否激励高管努力工作,最大化创造企业价值,考察高管薪酬激励与投资决策之间的相关性更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高管团队薪酬差距与企业过度投资

根据理论,股东与管理层效用函数的不同,管理层有动机追求投资规模而非投资效率使其偏离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由于信息不对称,管理层可能违背股东目标,导致企业过度投资[5]。两权分离加剧了现代企业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问题,而激励机制则是解决股东与管理层冲突的有效方法之一,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股东与管理层目标利益协同,最终降低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6]。然而,我国管理层持股比例普遍偏低,大部分公司的管理层持股比例不足1%,激励作用非常有限,因此考察管理层薪酬激励意义更加深远。现有文献已不再局限于薪酬水平的研究,已经拓展到薪酬差距激励效应方面。

本文认为,高管团队薪酬差距能够有效激励高管团队,缓解其与股东之间的冲突,抑制企业过度投资,这是因为:首先,过度投资是高管薪酬激励不足的非货币化补偿,而高管团队薪酬差距能够减少管理层的道德风险,当其追求过度投资带来私人利益的同时,不得不承担因股东利益受损而导致的薪酬降低、股价下跌和职位稳固性的后果,避免高管团队机会主义行为,有助于抑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7]。其次,有效的薪酬契约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高管的才能和努力作出补偿,有助于缓解高管自利行为引发的问题,通过协调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使得管理层的私人利益外部化,从而抑制企业过度投资[8]。第三,高管团队薪酬差距不仅可以抑制人才流失,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团队中,而且可以提高整个高管团队的薪酬满意度,对非高管团队也起到激励作用[9]。高管团队为了“保位”和“保薪”,将薪酬差距与股东利益紧密结合,激励其竞争意识和创造性,进而抑制企业过度投资,提高投资效率和企业价值。由此,提出假设1。

H1:高管团队薪酬差距有助于抑制企业过度投资。

12所有权性质的调节作用

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并存是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已有文献表明,行政干预的存在削弱了以业绩为基础制定的薪酬激励契约有效性,使得经理人的才能和努力与报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显得模糊[7]。同时,我国经理人人才市场以及薪酬水平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管制,特别是国有企业高管职位的角逐带有更多的政治色彩,部分国有企业高管本身就是政府官员或是政府直接任命,而非国有企业高管职位晋升较少受到政府干预和管制,晋身机制相对更加公平,薪酬差距激励作用相对也更加有效[10]。此外,国有企业薪酬水平管制的结果可能会扭曲国有企业高管的相对薪酬水平,这种不合理的薪酬激励势必导致国有企业经理人出于自利性动机进行过度投资,以获得权力、在职消费等非货币化补偿[6]。基于此,由于国有企业受薪酬管制、经理人人才市场管制等因素的影响,削弱了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发挥锦标赛的激励作用,从而导致国有企业高管自利性动机进行过度投资,本文预期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由此提出假设2。

H2: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更为明显。

13机构持股的调节作用

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上市公司一种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减轻问题,强化外部监督,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11]。已有研究表明,机构持股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水平,尤其表现在提高公司投资效率方面[12]。机构投资者之所以能发挥治理作用,一方面是由于投资效率的提升将增加公司持续盈利能力,机构投资者因此将获取更多的利益;另一方面,相比小股东而言,机构投资者拥有较强的专业研究和判断能力,也有能力和动机去影响公司投资决策,抑制公司过度投资和减公司投资不足,从而提高公司价值[13]。机构投资者的话语权随机构持股比例增加而增大,较大的话语权有利于发挥公司治理作用,有助于监督和约束高管的投资决策行为,抑制低效率过度投资,最终提高公司价值。由此,提出假设3。

H3: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在机构持股比例高的企业更为明显。

2研究设计

2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7~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剔除金融类、ST、*ST、数据缺失以及行业样本观测值小于15的公司样本,并运用Richardson投资期望的模型来计量过度投资水平后,得到3525个过度投资样本观测值,同时考虑本文后续模型所用变量缺失值后,最终得到有效样本观测值2987个。高管薪酬、公司财务数据及公司特征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企业所有权性质和机构持股数据来自WIND金融数据库。

22研究模型与变量定义

借鉴Richardson度量企业投资期望的模型来估计正常的投资水平[14],为了消除行业差异和年度宏观因素变化对投资水平的影响,进行分年度和分行业回归。通过回归估计得到公司新增投资支出的估计值(即正常投资水平),模型的残差反映了公司投资效率,回归残差若为正,则为过度投资,用OVERINVEST表征;若为负,则为投资不足。本文重点关注过度投资(OVERINVEST),残差大小代表企业过度投资的程度。在计算了企业过度投资之后,借鉴Chen等的研究[15],采用如下模型来检验本文的假设:

公式中,GAP为关键解释变量,表示高管团队薪酬差距,以上市公司前三位高管薪酬均值与其他高管薪酬均值之差的自然对数来衡量,数值越大表示薪酬差距越大。若模型中高管团队薪酬差距(GAP)的系数β1显著为负,则表明高管团队薪酬发挥了竞争的激励效果,从而降低了企业过度投资,改善了公司投资效率,反之亦然。

PRIVATE和INSTSHARE为调节变量。其中,PRIVATE为所有权性质,国有为1,非国有为0。INSTSHARE为机构持股比例,如果高于机构持股比例中位数时取1,表示机构持股比例高;反之则取0,表示机构持股比例低。

参照以往文献的常用设定,本文包括以下控制变量:(1)自由现金流(FCF),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除以期末总资产衡量;(2)管理费用率(GXFEE),用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之比表示;(3)两职兼任(DUAL),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时取1,否则为0;(4)股权结构(FIRST),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来表示;(5)高管持股比例(TMT),用高管持股数量与公司总股数之比来衡量;(6)大股东资金占用(TUNNEL),采用大股东及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其他应收款净额除以期末资产总额之比表示;(7)两权分离度(SEP),定义为控制权与所有权之间的差值;(8)独立董事比例(INDPER),采用独立董事人数与董事会人数之比确定;(9)制度环境(MARKET),采用樊纲等编制的中国市场化指数来衡量;(10)财务杠杆(LEV),用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确定;(11)成长机会(GROWTH),定义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12)公司规模(SIZE),定义为当年营业收入的自然对数。此外,在模型中加入了行业(制造业细类进行划分,Industry)和年度(Year)控制变量,控制其他未观察到的因素对企业过度投资可能产生的影响。

23单变量分析结果

表1报告了主要变量的单变量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高管团队薪酬差距低的样本组(A)中,过度投资的均值为00633,显著高于高管团队薪酬差距高的样本组(B)过度投资的均值00574,二者在5%的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与高管团队薪酬差距低的样本组相比,高管团队薪酬差距高的样本组中过度投资降低了932%,初步支持了本文假设1的预期。

3检验结果与分析

31高管团队薪酬差距与企业过度投资

表2报告了高管团队薪酬差距与企业过度投资关系的检验结果,列(1)是采用D-K标准差进行稳健性估计的结果,列(2)是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估计的结果。列(1)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管团队薪酬差距与企业过度投资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beta=-0010,p

32高管团队薪酬差距、所有权性质与企业过度投资

表3列(1)为基本模型,包含了控制变量和调节变量,列(2)包含了控制变量、调节变量和解释变量,列(3)则进一步包含了调节变量的交互作用。列(2)的回归结果显示,高管团队薪酬差距与企业过度投资显著负相关(beta=-0009,p

33高管团队薪酬差距、机构持股与企业过度投资

表4报告了机构持股比例调节作用的检验结果。列(3)检验了机构持股比例的调节作用,从表4中可以看出,回归结果中交叉项INSTSHARE×GAP的系数显著为负(beta=-0004,p

34稳健性检验

为了确保结果的稳健性,本文以分年度行业调整的前三位高管薪酬均值与其他高管薪酬均值之差的自然对数来衡量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并对前文的模型重新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依然支持假设1、2和3(限于篇幅,未列报)。进一步地,借鉴已有文献做法[16],用T期的按照行业计算的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对T-1期的企业过度投资做回归,同时还对按行业计算的高管团队薪酬差距的变化对T-1期的企业过度投资做回归。如果这些回归系数是显著的,那么意味着可能存在内生性担忧。而检验结果显示这两个回归系数都是不显著的(P=0195和P=0373)。因而,本文认为这种潜在的反向因果关系带来的内生性担忧并不存在,对实证结果影响有限,再次说明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可靠的。

4研究结论

企业过度投资可能是经理人对投资机会和未来净现值的误判所致,在项目无利可图或不经济时必将放弃或终止该项目;而另一可能是源于冲突经理人有意而为之,这也更符合解释企业过度投资作为一个均衡状态长期存在的现象。为此,本文以2007~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并考察了企业所有权性质和机构持股比例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薪酬差距能够有效抑制企业过度投资,有助于提高投资效率;并且上述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对企业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机构持股比例高的公司样本中更明显。

本研究为我国企业过度投资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厘清了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过度投资产生激励效应的作用机理,不仅丰富和完善了高管团队薪酬激励和企业过度投资方面的相关文献,以便更好地理解我国企业过度投资现象为何长期存在,而且有助于客观和理性认识高管薪酬问题,高薪是公司对高管能力的期望,在薪酬制度改革中切勿“不患寡而患不均”,要遵循打破平均、强调效率优先的原则,激发高管团队的竞争意识和创造性。同时,将企业所有权性质和机构持股比例情景因素纳入到分析框架中,弥补了以往较少关注情景机制的不足。本文的结论对于完善我国高管薪酬激励制度,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意义和实践启示。

参考文献:

[1]林浚清,黄祖辉,孙永祥.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公司绩效和治理结构[J].经济研究,2003(4):31-40.

[2]刘春,孙亮.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来自国企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0(2):30-39.

[3]Fredrickson J W,A Davis-Blake,W M Sanders. Sharing the Wealth:Social Comparisons and Pay Dispersion in the CEOs Top Team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0,31(10):1031-1053.

[4]张正堂.高层管理团队协作需要、薪酬差距和企业绩效:竞赛理论的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07(2):4-11.

[5]Biddle G C,G Hilary,R S Verdi. How does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Relate to Investment Efficiency?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9,48(2):112-131.

[6]詹雷,王瑶瑶.管理层激励、过度投资与企业价值[J].南开管理评论,2013(3):36-46.

[7]辛清泉,林斌,王彦超.政府控制、经理薪酬与资本投资[J].经济研究,2007(8):110-122.

[8]Jensen M C,W H Meckling. 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4):305-360.

[9]Messersmith J G,J P Guthrie,Y Y Ji,et al. Executive Turnover:The Influence of Dispersion and Other Pay System Characteristics [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11,96(3):457-469.

[10]缪毅,胡奕明.产权性质、薪酬差距与晋升激励[J].南开管理评论,2014(4):4-12.

[11]薄仙慧,吴联生.国有控股与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盈余管理视角[J].经济研究,2009(2):81-91.

[12]Bajo E,M Barbi,M Bigelli,et al. 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in Public-to-private Transactions [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13,37(11):4327-4336.

[13]唐松莲,林圣越,高亮亮.机构投资者持股情景、自由现金与投资效率[J].管理评论,2015(1):24-35.

出差管理制度篇9

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交通事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好时机。与之前相比,航空事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航空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但是随之而来的关于航空交通管制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针对航空交通管制的差错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加强航空交通管制风险管理的措施,下面将展开详细介绍。

1航空交通管制中出现的差错成因分析

目前,我国航空交通业虽然得到迅速发展,在交通工具中逐渐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但是与之相关的航空交通管制方面也存在很多差错和风险。我国航空交通管制中出现的差错成因具有多样性,通常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设备安置错误、配置和程序上出现差错等,其中人为因素占据主要部分。而航空交通管制中存在风险有很大原因也是人为造成的,下面将针对我国航空交通管制中存在的差错的成因和风险进行详细分析,下面展开具体论述:

1.1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导者,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内活动并有着主导权,航空交通方面也不例外。据相关资料调查显示,我国航空交通管制差错中人为原因是主要因素之一,这些差错都具有特殊性和个别性。调查显示,我国航空交通管制中差错出现次数较多,成因是由于管理人员对航空安全问题没有足够重视,在出现差错时很容易发生推脱现象,对工作岗位的责任感不强,在操作方面存在不按规章制度行事等现象。除此之外,在航空过程中,地面对运行中的航班指挥力度不够,两者之间的配合出现问题。同时部分技术人员责任心差,在航空交通管制出现差错时处理不及时导致问题不能迅速解决,带来很严重的恶劣影响等。这些都是在我国的航空交通管制中经常见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

1.2管理因素的影响

导致我国航空管制出现差错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管理因素,管理人员对整个航空事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候直接影响着航空的发展。据资料显示,在航空交通管制中管理层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有关规章制度执行力度不够,甚至存在违规操作;(2)对航班以及技术人员的工作安排不合理,工作分配不到位;(3)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到位,出现差错时不能及时有效解决;(4)相关工作人员的选拔制度没有落实,存在徇私现象等。这些原因都给航空的顺利进行带来一定的影响,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使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保障我国航空交通的安全。

1.3技术以及设备因素的影响

航空交通管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要提供天气、航空交流量以及机场特别安排等信息,帮助飞行员和航空公司做出相应的安排,因此需要很多设备来联合进行。另外,在航班飞行时,飞行员也需要利用通信设备、监控传送设备等对飞行状况及时向地面传送,因此对设备精度等要求都很高。但是我国的航空事业中,普遍存在机器老旧、设备老化、技术不到位等现象,导致航空交通事业发展受阻,同时也给航空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1.4自然因素的影响

除了上面讲述到的对航空交通管制带来差错的人为因素以外,还有自然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减少人为因素对航空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却无法预知自然因素,只能通过预测来减少差错出现的概率。自然环境因素具有多变性,例如暴雨、大风、雷电等自然因素,都会对航空交通带来影响,甚至会威胁到有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由于外界通讯信号对航班电磁场造成干扰,严重影响航班与地面的信息传递,这都会对航空交通带来不利的影响。

2航空交通管制风险管理的优化措施

针对航空交通管制中存在的诸多差错,为了确保我国航空事业能顺利发展,必须要从根源上减少甚至解决上述差错,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下文将针对上述风险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制定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

针对上文中讲述的我国航空交通管制中存在的差错,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实践调查,制定出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航空交通管制中存在的人为的或者自然的因素造成的差错,相关人员可以这些差错为根据,合理规划出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防止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工作人员措手不及。另外还应该对风险评估体系进行演练,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和优化,最终确立一套完整的、合理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

2.2对航空交通管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我国航空交通管制系统的各个部门应该根据各地方的实际情况,结合制定的风险评估体系和风险等级,安排专业人员在固定时期对航空交通管制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并及时记录在册,对相关差错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还要对其进行操练,以免真正出现差错时反应不及时。除此之外,将风险评估工作落实到个人,强化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杜绝对风险评估工作草草了事的现象发生。

2.3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当前我国关于航空交通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发展状况,为了防止有心之人钻漏洞,有关部门应该及时对航空交通管制方面的法律法规等进行完善,使航空风险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另外还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应变能力和紧急处理能力,在航空出现紧急事件时,有关工作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安排技术人员队紧急情况进行解决,将危险降至最小,保障飞行员以及其他人员的生命安全。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航空事业虽然有了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存在很多差错,自然因素虽然无可避免,但是人为因素可采取有效措施来将其降到最低。同时还可以通过加强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来提高解决差错的效率,进而提高我国航空企业的服务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航空交通管制系统存在的差错的成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详细介绍,提出了有关加强风险管理的一些应对措施,可有效降低我国航空交通管制中差错出现的频率。

参考文献

[1]王超.探究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错成因机理与风险管理[J].科学与财富,2015,(5).

出差管理制度篇10

随着近年来网络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网络教育在线学生人数、学习中心数量呈现上升趋势,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及工作难度也相应增加,教务管理工作琐碎、繁杂的特征愈加突出。由于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的覆盖面非常大,可能导致各种不良后果,这就要求我们在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工作中,对差错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控制和管理措施。

一、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类型

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是指在网络教育教务管理过程中,违背了事先制定的策略或不符合系统目标,从而妨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或任务完成的行为。可分为人为、流程缺陷、软件功能和随机差错四大类:

1.人为差错。

教务管理过程中的人为差错指的是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出于某种目的,知害而仍为之的行为。

2.流程缺陷差错。

指由于网络教育本身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不能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教学管理要求,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管理工作中流程差错的产生。

3.软件功能差错。

在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考虑问题的原因及分析方法、解决措施存在偏差,导致程序上传后存在异常差错。

4.随机差错。

由于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环境因素影响,工作人员为完成某项规定任务而产生的无意识的人为失误。

二、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分析

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差错形成的因素错综复杂,一般分析认为教务管理差错的出现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因素起主要作用。

1.主观因素

主要指的是人的因素,包括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承受能力。

(1)生理节律:

人的生理变化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使员工的思维及行为处于紊乱状态,极易造成人为失误。人的智力、情绪和体力的变化时高时低,据统计呈正弦函数规律,周期分别是33天、28天和23天。

(2)意识水平:

网络教育教务管理者自身行为习惯不规范,工作缺乏责任心、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及规定的工作流程操作而导致差错的出现。

(3)心理问题:

由于人们普遍存在着某种有害的个性心理倾向。比如:求快心理、厌倦心理、自负心理、麻痹心理、紧张心理、侥幸心理等。

(4)技术能力:

部分网络教育教务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教育管理理论知识,业务熟练程度不高,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不强。

2.客观因素

(1)环境因素:

因网络教育教务管理设施或设备、工作环境无法满足管理要求而导致的差错。

(2)管理因素:

网络教育教务管理本身的体系结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与实际工作要求之间存在着差距而导致系统性差错的出现。

三、减少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的管理策略

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的处理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反省自查式,责成责任人写检查,对责任人内部通报批评;二是行政处理式,根据事故认定程度,给予责任人全校通报批评、行政警告或记过处分,并与年终考评、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等挂钩;三是经济处罚式,根据事故认定程度,扣发1个月至1年的津贴不等。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差错控制和差错管理。

1.差错控制

对于可能出现的差错,要有预见性,通过采取有效的控制来降低差错发生。

(1)避免人为差错出现。

通过加强网络教育教务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对管理人员进行适当调整、充实,使人员组成、年龄、知识结构搭配合理。另外,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群体意识,可有效降低人为差错。

(2)在过程中杜绝流程缺陷差错产生。

根据教学管理要求,明确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漏洞和不规范行为,消除差错隐患。

(3)减少软件功能差错产生。

流程软件要反复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必要时进行软件暴力测试,确保软件功能的稳定性和完善性。

(4)减少随机差错产生。

随机差错据统计占到了教务管理差错的80%。要减少随机差错的产生,首先要关心管理人员的心理、生理状况;其次要改善工作环境,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

2.差错管理

对差错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培养员工处理差错的能力,减轻甚至消除差错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通过分析差错性质及产生原因,及时发现管理漏洞,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从而形成科学的网络教育教务管理系统。

(2)建立“差错申报零惩罚”制度。

对于发生的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主动上报并能及时处理者,不追究其管理责任;对因疏忽而引起差错的责任人免于处罚。

(3)培训提高教务管理人员水平。

定期组织管理人员通过分析差错典型案例,进行防差错培训,吸取经验教训,从差错学习中获取知识,增强员工的探索精神。完善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防范体系,减少差错再发生的可能性。一方面要建立起完善的差错控制体系、降低差错发生率,提高系统安全性及服务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网络教育差错管理策略,寻找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产生的原因和处理办法。只有控制和管理并举,才能减少差错发生的次数、降低差错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网络教育教务管理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闵杰.高校教务管理中的差错因素及监控策略[J]湖北社会科学,2011,(6)

出差管理制度篇11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政府绩效管理制度设计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实践中,在科学认识中国民族问题现实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并实践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作为一项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以此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和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依据。因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民族地区差异化政府绩效管理制度设计的制度基础。

1.为实施差异化政府绩效管理提供了制度

依据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区域自治与民族自治的结合,是各少数民族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对本民族和本地方事务的自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这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国家以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形式授予了民族自治地方诸多自治权力,涉及政治、行政管理、经济、文化等方面,按照民族地区实际管理本民族、本地方内部事务。其自治权力包括:第一,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第二,变通执行权;第三,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正是由于《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了民族自治机关在不违背相关法律的原则下,可以根据本民族区域实际有权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促进本地区社会加速发展。因此,民族地区自治机关根据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生态环境,在实施政府绩效管理时有权选择有所区别的政策措施和灵活做法,使得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更加有效,更好地解决民族地区政府管理中的“绩效失灵”。

2.差异化政府绩效管理

有利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自治机关,自治地方政府承担着民族地区绝大部分经济社会管理事务。因此,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和运作状态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历次政府机构改革中大都处于被动服从状态,缺乏主动创新和民族地方特色。而差异化政府绩效管理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结合自身存在的特殊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制度创新和机构改革,有利于提升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改善其运行状态,有利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政府绩效管理制度设计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既是实施政府绩效治理的结果,同时又是政府绩效治理的深层环境和影响因素。一方面,经济发展为政府绩效管理的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在构建政府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时要适应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因此,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需要差异化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设计,适合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反过来又能够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体现为两个方面的特征,即发展与差距并存。发展是指由于民族地区在国家大力扶持和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明显改善,逐步缩小了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从2014年全国民族经济工作暨民族地区经济形势分析会议通报获知,“2013年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647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地方财政收支稳步增长。2013年,民族地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435亿元,同比增长13.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639亿元,同比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13年,民族地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5282亿元,增长23.8%。农业加快发展,粮食实现丰收。2013年,民族地区粮食总产量达到9098万吨,同比增长4.7%。市场销售和对外贸易稳步增长。2013年,民族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34亿元,增长16%。2013年,民族地区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14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0%”。差距是指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的发展差距以及民族地区城市与农村牧区之间的差距。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数据,近十年民族自治地方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2%左右,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以2010年为例,全国人均生产总值平均为29992元,而民族自治地方为22061元,差距较大。民族自治地方农村贫困人口占同期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重分别为44.5%、52.2%、52.5%、54.3%、53.5%和54.6%。从民族地区城乡差距来看,该地区是全国城乡差距最大的地区。从民族地区的城乡差距变化看,从1990年到2005年,整体呈现出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从2005年到2012年,城乡差距虽然呈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由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面临的特殊的经济发展环境,要求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实施政府绩效管理时应结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才能够通过绩效管理这样一种管理工具提升行政效率,进而改变民族自治地方落后面貌,推动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环境与政府绩效管理制度设计

文化环境是意识形态、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社会心理、教育、科技、文学艺术等要素的综合反映。文化因素属于社会上层建筑范畴,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但文化的某些因素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又具有历史沉淀的特性,使得文化因素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超越物质经济时代,从而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产生影响。世界各国历史发展呈现出不同特点,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造成了各国公共管理制度、观念和方式的不同。美国历史上不存在君主专制的统治形式,所以在开国之初便确立了分权制衡体制和地方主义、分权管理的特色,而中国经历了漫长封建社会历史,组织体制、传统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传承给现代公共管理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使得人治、、权力本位等现象在公共管理领域中屡见不鲜。由此可见,文化因素与公共管理密切相关,对公共管理体制、人员、职能、行为等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是少数民族成员世代繁衍生息的区域,其社会文化环境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民族地区文化呈现多元性。由于中国民族众多而且各民族历史进程各异,在现实中其分布又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造成中国民族文化呈现出多元共存而又层次不齐且相互交融的特点。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与交融使得民族聚居区内各民族在价值观、创业精神、市场意识、应变能力和革新意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增添了很多复杂因素。第二,一些相对保守的文化观念阻碍着先进管理理念的引进。有些传统观念,如原始的平均主义思想、重农牧轻工商的思想、竞争意识淡薄等等,都在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先进管理理念的形成和发展。第三,民族地区教育科技落后。从总体上看,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在教育综合指数、适龄儿童入学率、人均教育经费、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方面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文盲率较高。在科技方面,民族地区科技人员数量、科研机构数量、R&D投入、有效专利等数量很少,科研水平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环境机遇与障碍并存,利用文化因素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因此,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多元性与差异,要求民族地区政府在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时,必须深入研究民族文化,有必要设计适合于民族地区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

二、民族地区政府绩效管理制度的构建

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与非民族地区相比,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正是这种特殊性在推动实施政府绩效管理时需要差异化的制度设计;另一方面,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生态环境,为政府绩效管理差异化制度设计提供了现实基础。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差异化的制度设计并不是抛开国家统一部署和要求专门为民族地区设计一套单独政府绩效管理制度,而是既要考虑政府绩效绩效管理的一般性,同时要兼顾到民族地区政府绩效管理实践的特殊性。对于那些一般性问题要通过国家政府绩效管理的顶层制度设计来完善,对于民族地区政府绩效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国家统一制度安排基础上,依据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生态环境,作出适应性调整,实现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平衡。基于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民族地区政府绩效管理差异化制度。

(一)构建民族地区政府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

政府绩效是一种社会价值建构,是一个具体政府在历史文化变迁过程中和对公民基本需求回应中而形成的有形与无形成果。因此,在追求普遍认可的价值如公平、民主、公众本位和社会协调发展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应结合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生态环境确立差异化的政府绩效治理的价值取向,如民族地区政府绩效治理价值取向应关注经济增长、稳定、民族关系和谐、民族文化差异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二)民族地区政府绩效考核目标要体现差异化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教育、科技发展水平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均呈现出各自不同程度的发展状况,因此在实施政府绩效管理时,要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差异化的绩效考核目标。

出差管理制度篇12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05-0034-04

近年来,为了确保国内流动性水平处于相对合适区间,中央银行不断创新管理工具,采取多种方式对流动性规模进行有效管理。但随着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规模的日益增长,外汇占款成为中央银行被动投放货币的主要渠道。货物贸易代客结售汇顺差是形成外汇占款的主要原因,而通过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后的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可以有效控制外汇占款规模,进而增强国内市场流动性管理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一、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对国内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一)外汇占款与银行代客结售汇高度正相关

从外汇占款的定义看,商业银行收购外汇资产的行为也就是代客结售汇行为,如果将商业银行向市场主体的售汇减掉,那么代客结售汇的差额应该是形成外汇占款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外汇占款”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的增加(见图1)。

(二)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的结构性特点

既然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的扩大直接导致外汇占款的增加,有必要进一步分析银行代客结售汇的结构特点。

本文利用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银行代客结汇和售汇数据,计算了代客结售汇顺差的结构(见图2和图3)。结果显示,2012年全国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为1106亿美元。其中,资本和金融项下顺差仅36亿美元,经常项下顺差达1069亿美元(占比96.7%)。而在经常项目中,货物贸易项下顺差为1869亿美元,服务贸易项下呈现逆差格局为-856亿美元,收益与经常转移项下顺差为56亿美元。因此,货物贸易项下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占顺差总额的绝对比例,这个特点在之前的年份中也具备。

[经常项目][资本金融项目

可以看出,货物贸易项下结售汇差额的多少直接决定当期银行代客结售汇差额的大小,而银行代客结售汇规模与外汇占款规模息息相关,外汇占款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国内市场流动性。

需要说明的是,从理论上来看,货物贸易代客结售汇顺差的形成实际上包括两个环节:一是跨境收付环节,即外汇由境外到境内,或由境内到境外;二是汇兑环节,即由境内外汇到境内人民币的转换,或由境内人民币到境内外汇的转换,也就是结汇或者售汇。在企业结售汇意愿不变的前提下①,如果跨境收付汇顺差增加,代客结售汇顺差必然增加;而“货物贸易收付汇差额”与“新增外汇占款”的相关系数为0.85,依然呈现高度正相关,表明货物贸易收付汇顺差与外汇占款也具有密切关系。

二、货物贸易改革中的宏观审慎管理

既然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对国内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很大,那么如果可以通过有效管理,使得货物贸易跨境资金流入和流出达到相对均衡,则可从根本上提升央行流动性管理水平。2010年启动的货物贸易改革为从宏观上管理跨境资金提供了可能。

(一)改革总体思路

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促进贸易便利化为主要抓手,以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为底线,切实转变货物贸易管理方式,真正实现“便利化”与“防风险”的有效统一。改革后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的主要框架是“总量核查、动态监测、分类管理”。其中,“总量核查”摒弃了核销制度“一一对应”的要求,全面采集企业进出口与收付汇数据,从整体出发评估企业货物流与资金流的匹配程度。笔者认为,“总量核查”为从宏观上对货物贸易开展审慎管理提供了可能性。

(二)改革后的货物贸易宏观审慎管理

改革后货物贸易宏观审慎管理根据管理工具实施条件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日常管理;二是应急管理。每一类管理工具在理论上均是对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强化,是“不可能三角”的其中一角。在保持汇率稳定的前提下,对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强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1. 宏观审慎日常管理。笔者将“货物贸易宏观审慎日常管理”定义为:根据国际收支形势和外汇管理需要,外汇管理部门利用“监测指标阈值的动态调整机制”和“对企业主体实施差别化管理的分类管理机制”这两个工具,实现对资金流与货物流偏离程度的逆向纠正,从而达到“逆周期调节”的管理目的。

(1)监测指标阈值的动态调整机制。货物贸易宏观审慎管理的起点是确定“监测指标”的“阈值范围”。所谓“监测指标”是指改革后设计的一系列总量核查指标,外汇管理部门通过这些监测指标可以核查地区、行业和企业货物流与资金流匹配情况。“阈值范围”则是指外汇管理部门认定的指标正常区间,阈值范围内的被认定为正常企业,范围外的则是需要重点监测或核查的市场主体。按照规定,省级外汇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跨境资金流动形势和管理需要对监测指标阈值进行动态调整。

笔者认为,“指标阈值动态调整机制”是体现货物贸易宏观审慎管理中“评估风险”、“逆周期调节”和“总量调节”的最重要手段。首先,监测指标能够从不同方面根据指标数值衡量货物贸易跨境资金流入或流出的偏离程度,指标数值的正负以及数值的大小均有较为明确的意义,外汇管理部门能够依据数值的大小来合理评估跨境资金流动总体风险。其次,阈值范围的调整是由外汇管理部门人工设置,可以根据宏观形势,按照指标含义进行“逆向”设置,即:若跨境资金宏观上是流入态势,管理的目标是减少流入规模,则可以将指标阈值的正常范围向流出方向调整。再次,阈值范围的“动态”调整机制使得外汇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中能够及时对市场形势进行有效“反馈”,避免定期调整产生管理时滞的问题。最后,当监测指标应用于地区、行业等宏观层面时,这代表了对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的“总量”调节,而非仅针对某个市场微观主体予以管理。

笔者以监测核心指标之一――“总量差额率”②为例。该指标主要衡量地区或企业资金流与货物流的整体偏离程度,如果总量差额率为0,则代表货物流与资金流是平衡的;如果总量差额率为正,则代表有资金流入,数值越大代表资金流入越多;反之亦然。假如目前某地区将总量差额率的阈值设定为[-5%,5%],也就是说总量差额率在[±]5%之内的企业都为合规企业,之外的企业则被纳入重点监测与核查的范围。如果某一时间段跨境资金流入压力显著增加,需要加大对资金流入企业的管理力度。这时,可以将总量差额率的阈值范围进行调整,假设重新设定为[-7%,3%],这种调整意味着:一方面,将更多呈现流入特点的企业纳入重点监测视野,原来5%以内的企业均为合规,现在这一标准提高到3%;另一方面,资金流出企业的重点监测范围在缩小,原来大于5%的企业才纳入,现在则为大于7%才纳入。可以预见,调整后可将更多呈现流入特点的企业纳入重点监测视野,后续的非现场监测、现场核查和分类管理对象也更多集中在资金流入企业,从而实现对跨境资金形势的“逆向纠正”,进而减轻资金流入压力。

(2)对企业主体实施差别化管理的分类管理机制。在确定监测指标阈值范围后,实现宏观审慎管理目标还需要对市场微观主体实施具体的管理措施。类似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制度设计,改革后,外汇管理部门对企业也实施了差别化管理,将企业分成A、B、C三类。A类企业适用便利化管理措施;B类企业实施收付汇额度管理,且不得办理90天以上的延期付款和延期收汇业务,不得办理收支日期间隔超过90天的转口贸易业务;C类企业业务则需经外汇管理部门逐笔事前登记,且不得办理90天以上的延期付款、托收业务,不得签订包含90天以上(不含90天)收汇条款的出口合同,不得办理转口贸易外汇收支等。

笔者认为,“分类管理机制”是宏观审慎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一方面,“分类管理机制”对微观主体形成正向激励,督促企业实现货物流与资金流的基本平衡,从根本上减少宏观层面上跨境资金大出大入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分类管理机制”中限制的部分业务均是在以往管理实践里发现的异常跨境资金流动较常利用的渠道,通过限制B类和C类企业开展这部分业务,可以有效提升审慎管理的效率。

2. 宏观审慎应急管理。笔者将“宏观审慎应急管理”定义为:在国际收支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出现大规模的跨境资金流入或流出的形势下,外汇管理部门利用应急管理工具,在短时间内实现逆向调节的管理目标。宏观审慎应急管理是日常管理的必要补充和辅助。

(1)调整待核查账户管理政策。改革前,企业出口获得的外汇收入首先需要进入待核查账户,在额度内可在银行办理结汇。结汇额度根据企业报关出口数据确定,这为收汇的真实性与一致性提供了必要保证。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结汇速度,便利企业经营,改革取消了额度管理,A类企业不再受结汇额度的限制。但改革并未取消待核查账户,所有企业的出口收入依然要先进入待核查账户。一旦发生形势逆转,尤其是资金大规模流入时,可随时调整待核查账户政策,如:可恢复待核查账户额度管理,以延缓企业结汇速度,确保外汇收入均具有对应的货物流。

(2)针对跨境资金流动结构性特点出台差异化管理政策。改革后,外汇管理部门能够利用电子化系统对货物贸易项下的跨境资金流动进行更为深入的结构性分析,包括不同行业、不同经济类型、不同规模等。因此,在形势发生变化时,外汇管理部门可直接锁定形势最严峻、最需要予以管理的领域,出台相关管理举措,实现“精确打击”。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将货物贸易改革中的宏观审慎管理逻辑总结如下:外汇管理部门利用监测指标阈值动态调整等宏观审慎管理工具来调节货物贸易收付汇差额和代客结售汇差额,从而影响外汇占款规模,最终影响市场流动性水平。

三、货物贸易宏观审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建议

从改革后的管理实践来看,货物贸易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发挥了显著作用。在极大提升贸易便利化的同时,管理的主动性、有效性、针对性大幅提高,但依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管理工具作用的发挥。笔者认为,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应坚持“全面与重点相结合”原则,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予以完善。

(一)宏观政策协调配合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实践证明,虽然对货物贸易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强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流动性管理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但作为管理的下游部门,仅仅依靠外汇管理部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由外汇占款激增带来的国内市场流动性规模庞大问题,应加强各类宏观政策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充分发挥政策合力。建议切实推进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变和优化,健全完善鼓励进口的外贸政策,改变以往片面鼓励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的倾向;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扩大汇率波动区间,提升人民币估值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加快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步放松市场主体在境外投资等方面的政策限制,丰富和增加用汇渠道。

(二)监测指标动态调整的科学性和及时性需继续完善

改革后的管理实践显示,虽然省级外汇管理部门每个季度均需要评估监测指标阈值的合理性,但评估方法的科学性有待完善和验证。鉴于地市级外汇管理部门与市场更为贴近,建议可将监测指标阈值调整权限由省级外汇管理部门适当下放;建立健全阈值范围动态调整的指标标准,明确何种指标达到何种标准时需要及时调整阈值范围;增加阈值范围合理性评估的频率,确保调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三)进一步健全中观监测分析机制

改革后,外汇管理部门可以利用电子化系统数据开展中观层面的监测分析,但目前来看依然存在电子化系统数据挖掘深度不够、监测分析方法有待完善、形势分析敏感度需要加强和监测分析与管理政策制定衔接不够等突出问题。建议进一步利用系统提供的数据挖掘工具,将不同维度相结合来发现数据背后包含的更多信息;通过管理实践发现、验证能够提升宏观审慎管理绩效的分析指标和分析方法,并将其固化和推广;提升形势分析敏感程度,及时发现货物贸易项下异常跨境资金流动的结构性特点,准确锁定异常资金流动的主要渠道、主要方式和所涉及的相关微观主体;加强对待出台政策的科学性评估。

(四)丰富完善微观主体分类管理措施

笔者认为,目前“分类管理机制”中的相关措施与实现管理目标之间的衔接程度还不够直接,尤其是对企业结售汇环节的管理还需加强。建议根据管理实践增加对B类和C类企业结售汇、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限制。例如,可以考虑规定B类或C类企业结汇或售汇总体规模,并根据国际收支形势和管理需要实施动态调整,超过规模的结汇或售汇应经过外汇管理部门的审批。

(五)做好宏观审慎应急管理政策的储备工作

目前来看,货物贸易宏观审慎应急管理可以利用的工具还不多,应进一步做好相关政策的储备工作。建议充分发挥待核查账户功能,研究其在延缓结汇周期、提高业务真实性等方面的作用,并制定相关政策;借鉴差别准备金率制度,探索设计银行主体货物贸易宏观审慎管理指标体系,在国际收支形势发生急剧变化时,通过限制银行向央行结汇或购汇规模来达到有效调节流动性水平的目的。

注:

①当然,企业结售汇意愿会直接影响结售汇顺差规模,如果收付汇差额不变,而企业结汇意愿提高,或售汇意愿下降,均会导致结售汇顺差的扩大。

②总量差额率=[(收汇-付汇)-(出口-进口)]/(收汇+付汇+出口+进口)×100%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综述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发展研究,2011,(1).

[2]黄为,李京晔,段京文.我国货币供应中的货币陷阱研究[J].财贸经济,2007,(10).

[3]方先明,裴平,张谊浩.外汇储备增加的通货膨胀效应和货币冲销政策的有效性――基于中国统计数据的实证检验[J].金融研究,2006,(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