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3-02-22 06:26:01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篇1

3.活动地点:社区

4.活动目的:将积雪清除,方便同学和市民的出行,减少安全隐患。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女孩,我对雪早已有了很深的感受,东北的每年冬天都会下好几场雪,白白的雪,软软的,会把整个城市变成一个白色的世界,小孩子们都会在这个时候堆雪人,当然,打雪仗也是常事。我很喜欢雪,雪花洁白如玉,它是天宫派下的小天将,还是月宫桂树上落下的玉叶呢?雪花像美丽的玉色蝴蝶,似舞如醉;像吹落的蒲公英;似飘如飞;像天使赏赠的小白花儿;忽散忽聚,飘飘悠悠,轻轻盈盈,无愧是大地的杰作!只见眼前的雪花像蝴蝶一样调皮,一会儿落在屋檐下,一会落在树枝上,还不时飘在行人的脸上。洁白的雪,我爱你,我爱你的纯洁。你把大地装饰得一片银白,你把大地打扮得多么美丽。我愿自己像雪那样纯洁和高尚!

年12月4日早晨八点,我们化工试点全体同学齐聚在九星广场门口,在化学工程学院两名学长和一名学姐的带领下,一起出发到指定的小区扫雪。经过了近三个月的接触,我们班的同学已经相处得很融洽,大家的关系都很好,这也是我们班集体进行第一次实践活动,我的内心里是很兴奋很开心的。我们班被分成了三组,每组大约有十三名同学,分完组后,各小组就去各自指定区域进行劳动。我们小组在去小区的路途中一直说说笑笑,也并不觉得累,不一会儿就到达了目的地!

可是当我们真要热火朝天的干起来的时候,才发现我们都没有带扫雪工具,不过,庆幸的是,没过多长时间,别的班的同学就完成了他们的工作,于是就把扫雪工具借给了我们,呵呵,真是好巧啊!,可惜,由于扫雪工具的不足,女生便在男生的绅士风度下让在了一旁。男生们便开始了劳动。可是我们女生也并未闲着,而是前往社区的各户进行养生宣传。我们组的男生为了居民的安全与方便,力铲残雪,尽管踩过后的雪成了冰块深深扎进地面上,可他们依然用集体的力量一点点地将雪铲尽!他们的精神让我钦佩!后来,我们女生也主动帮了几个男生扫了一会儿,可是我们的力气太小了,没干多久,呵呵,还是由男生们接着干了!

不知过了多久,艰巨的任务总算快完成了。同学们便开始了打闹,女生也加入了“大埋活人”,“集体作战”等,玩得不亦乐乎!一阵游戏后,又是劲头十足。更有一些女生也要参加。真的是太让人兴奋了,化工的女生果然巾帼不让须眉!渐渐地,道上的雪越来越少,不一会儿,就铲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此时的我们已经精疲力竭,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甩一甩胳膊,虽然很是酸痛,但仍旧很高兴!一切就当作是锻炼身体了!同学们都不觉得累,扫雪过程中我们充满了快乐和欢笑,我们看到居民的笑脸,我们让人们知道我们大学生的素质,我们觉得很值。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我们将路上的积雪终于清理干净了。同学们的头上也都渗出了汗珠,我们虽然感觉有点累但看到广大市民走在我们清扫干净的道路上行走却感到心里很温暖。居民脸上再没有行走在积雪之上的小心翼翼的表情就是我们最大的回报。

活动总结

1.通过这次扫雪,大家都感到了为他人服务的快乐。听到过老师、同学的赞许,我们都感到无比的高兴!

2.让同学们知道奉献的快乐!有利于培养同学的团结能力!

3.有利于培养同学们再次参加类似的活动的信心。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篇2

(1)、知识目标:劳动和就业的意义;如何解决就业;劳动者的权利及如何依法维权。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对大量实例的讨论应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怎样的就业择业观,在法制社会,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要有助于提高学生择业、就业和维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平等的观念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2、学情分析

高一对初中与高中政治教学的差异性的适应能力还不强,对于政治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成为重点考虑的问题。课堂教学以大学生为主线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从而生成知识,升华情感。

3、重点难点

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难点:就业的意义。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

4、教学过程

1、【导入】导入新课

通过歌曲《劳动最光荣》,让学生感受劳动者的风采,引出课题---新时代的劳动者[幻灯片2:标题]。

情景一:体验劳动之美

课堂小调查:你参加过哪些劳动?你还了解哪些行业的劳动?

生:扫地、擦黑板、做家务、学习……

农民种地、工人做工、教师讲课……

师:读书、做作业是脑力劳动,扫地、大扫除是体力劳动。引出劳动含义,劳动是劳动者体力和脑力的支出,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各行各业都是不可或缺的,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幻灯片3:各行业的劳动者]

有一个职业被称为“城市美容师”,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生:环卫工作。

师:是啊,是环卫工人,他们是每天早晨第一个身影,他们让城市更美好,[幻灯片4:环卫工人工作图片]。面对环卫工作的辛勤劳动,我们该做些什么?

生:不乱扔垃圾。

师:是啊,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乱扔垃圾,关心关爱环卫工人,在美丽城市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温暖。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是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看了这两幅图片,我们该如何对待劳动呢?

生: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热爱劳动、勤奋劳动、尊重劳动、保护劳动。

师: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劳动的含义和意义。[幻灯片5:知识总结]知道了劳动是光荣的,人人都应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大家想想我们的劳动要怎样才能实现啊?(通过就业)。对,人们的就业是体现劳动的最主要方式。

情景二:托起就业之梦

师:说起就业,老师想起一件事情,我有个学生小张会计专业,大四面临就业,而今年高校毕业生高达765万,堪称“史上最难就业季”。小张各地的招聘会参加了不少,简历也投了无数,却一直没有成功。谈起求职路上的艰辛,他说,还是上学舒服,人干嘛非得要就业啊?

问题设置:小张的这种观点对不对?人们为什么要就业?[幻灯片7展示图片、材料]

学生概括总结就业的意义。[幻灯片8展示知识总结]

分组讨论探究:

展示小张及室友甲乙丙丁的观点,把学生分为五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选出一名代表回答。(3分钟时间)[幻灯片展示观点]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析,在甲乙丙丁观点评析后由学生总结出就业观。

师:那小张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就业要靠党和政府。你怎么看?

生:不对,应该依靠自己。

师: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该做些什么呢?

生:结合课本总结。

知识总结:

引导学生从劳动者个人、国家、企业方面总结

畅想未来:我的职场规划

你未来的职业理想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情景三:走上维权之路

师: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张成功实现了就业的梦想,去了一家企业。但是最近,他好像遇到烦心事了,经常从微信朋友圈里发信息,我摘了一则:[幻灯片展示]

问题设置:

请运用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张的哪些劳动者权利受到侵犯?

2、为什么要实现和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3、小张应该怎样做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生讨论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课文知识回答,老师总结。

师:小张现在怎么样了呢?自己创业当老板了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篇3

【中图分类号】f3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2

1 导言

在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上,代表党中央提出了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方针,决定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1]这表明自我国十五大建立了以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之后,在十七大我国全面完善并且强调了这套新的收入分配制度。

近日,省部级干部中央党校研讨班上,同志发表了要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讲话,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上他提出8点意见。而排在第一位的便是“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可以说收入分配制度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结构变革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头等大事,那么按照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对新的收入制度的理解便有了新的必要。

回顾一下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掀起了一场以激励机制的改革和分配制度的变革为开端的改革开放浪潮,第一阶段为1978年到1987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长期以来实行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方式,这一阶段主要恢复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第二阶段为1987年到1992年,提出了多元分配格局的理论,在分配问题上第一次提出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第三阶段是2002年以后,形成了多元的分配格局。提出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

1954 年斯大林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倡导按劳分配,即每个工作者从社会产品中得到的份额取决于他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而其所创造的价值正是劳动质量相同条件下由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劳动的数量决定的,那么按劳分配的规律其实正是一个价值分配的规律。

经济活动过程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参与经济活动的各方如何分享创造出的财富,是分配要解决的问题。[3]因此劳动价值的创造和价值分配问题,对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构建科学的价值分配制度具有重大意义。

考虑到科学技术在现今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经济生产中的比例也逐步超过传统操作性劳动,本文着重针对收入分配中技术这一生产要素进行分析,利用劳动价值理论探讨科学技术劳动的特征与价值创造,并分析适应新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对技术要素贡献的分配特点,加深对科学劳动的认识,并根据对技术要素的理解深入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解。于是,利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对科学劳动进行深入的分析不仅可以更好的对马克思理论体系进行新时代的内容理解,更可以加深对我国经济变革方针的理解。

2 技术要素与价值创造

在当代社会主义社会,价值是由总体工人的劳动共同创造的。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科学技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多,相比直接操作劳动者相比贡献大,那么科学技术劳动者获得相适应的报酬,正是贯彻了我国当下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4]然而对科技创造价值的讨论离不开对科技本身创造价值还是科学劳动创造价值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学界也有着对这两种看法的争论,一些学者甚至产生了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怀疑。

2.1 技术本身无法创造价值

一些理论认为,科技本身能够创造价值,他们认为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活劳动不变,如果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使生产的价值量增加了,该理论就认为其增加的价值量是科学技术创造的。[5]该理论颠倒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概念。把由于技术进步而导致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使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或使用价值的增加,理解为价值量的增加。

另一个理论认为知识是价值的源泉,社会进入了知识创造价值的时代,称为知识价值论。知识价值论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的约翰·奈斯比特在其著作中提到的:“在信息社会里,知识是最重要的因素。知识具有合作增强的作用,整体的值要大于各部分的和。在信息经济里,价值增长不是靠劳动,而是靠知识实现的,知识是一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劳动。”[6]于是知识价值论者认为马克思由于所处的时代原因,工业生产为主,阶级革命为目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失效了。[7]但其实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理解马克思的本意。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知识在物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了,但是决不能由此证明知识创造价值。如果离开劳动者本身,知识单纯是无法产生价值的。那么价值产生于活劳动的凝结,知识本身是无法创造价值的。但是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知识可以作为一种有机组成部分,构成人脑力的一部分,在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过程中创造价值[8],不过那时知识已经依附于劳动者本身了。

其实对于这一点,马克思已经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过,他认为,再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也不会改变其物化劳动的性质,作为物化劳动,它不能创造价值,价值只能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他说:“机器与工场手工业中的简单协作和分工不同,它是制造出来的生产力。机器具有价值;它作为商品进入生产领域,在那里,它作为机器,和为不变资本的一部分而起作用。机器和不变资本的任何一部分一样,把它本身的价值加到产品上,也就是说,它使产品由于加入生产它本身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而变贵。”[9]也就是说,科学技术成果不会创造新的价值,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

2.2 科学劳动创造价值

科学劳动一词是马克思提出的,他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直接劳动在量的方面降到微不足道的比例……同一般科学劳动相比,同自然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相比……却变成一种从属的要素。[10]这就是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商品价值中来自直接劳动的部分降低到微不足道,商品价值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马克思所说的“一般科学劳动”,是指掌握了一般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的劳动。

科学劳动本质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的耗费是抽象劳动支出的一种形式。于是科学劳动创造价值是劳动价值论一个规范的体现。

但是科学劳动创造的价值跟普通操作性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不一样,科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11]科学劳动是一种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复杂劳动,科学劳动不是一般的脑力劳动,而是一种以脑力劳动为表现形式的高智力劳动;科学劳动是一种知识积累型劳动,科技成果一般不是少数人或者一两代人的劳动结晶,通常是人类长期摸索、配合协作的结果;科学劳动的成果一般是非物质产品,科技成果与一般生产的重要区别便在于科技成果不能像生产成果那样是真实可见的物质产品;科学劳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具有相对性,根据适用范围与使用目的的不同,可以发挥不同的特定效用。

而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对科学活动作为劳动的性质给了我们一个解决的思路。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提出了关于“总体工人”的范畴。他说:“产品从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即结合劳动人员的共同产品。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较直接的或者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因此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职能就够了。”[12]那么按照总体工人的观点,企业里的工程技术人员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那么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总体工人”的一部分,完成的是总体工人的智力劳动部分或为生产提供目的方式,他们的劳动当然也是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劳动。

一种劳动,如果它的生产劳动的性质已经确定,那么这种劳动在什么地点进行,是不会影响劳动的性质的。既然工厂里的技术人员是总体工人的一部分,那么作为独立部门的研发活动当然可以进行地点上的转移,随着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科技研发部门逐渐分离成为独立的法人后,他们仍然是企业生产性的总体工人的一部分,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

3 科学技术成果的价值决定

3.1 科学技术成果的价值

科学技术商品的生产是一次性的,是不能重复进行的,产品也始终是一个。如果有几个单位同时进行同一个课题的研究,只有首先取得成功的单位才对该项技术拥有所有权,其他单位则是竞争的失败者,他们的劳动单就局部来看,是无效的,这种无效的劳动无法和有效劳动直接并列来求平均值,因此科学技术产品只存在个别劳动时间,不存在普通意义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于是有学者认为衡量的方式可以采用计算发明过程中所使用、耗费掉的其他各种物质商品的价值的总和方法。[13]但是显然无法解决的是在发明过程中耗费掉的商品价值不一定完全转移到科技成果产品中,而且科技成果产品的价值往往大于期间科技人员的生活资料与研究用品价值。

纵观各种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赵学清老师提出的科学技术成果的价值决定方法最为清晰可行,他认为科学技术商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科学技术劳动的生产能力和社会需求共同决定的,即生产能力与社会需求共同决定了科技商品的价值。[14]

根据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科学技术商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同样需要考虑两层含义:

一是考虑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水平及该课题研究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因为作为“总体劳动”的产品,科研成果是直接以及间接参与的所有研究者的共同成果,那么尽管最终成功者只有一个,但是所有参与研究的人员的劳动都应该得到承认。那么在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应该是所有成功与不成功的科研人员的劳动时间的加权平均值。用社会总体耗费在取得科研成果的劳动时间除以社会科研成功者们所共耗费的劳动时间得到一个系数a,那么对于个别科研项目来说,该科研成功者所耗费的个体劳动时间p上升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q需要乘以系数a并乘以复杂劳动系数b,即q=p*a*b。

二是考虑某项科学技术劳动在社会总体需求中的水平,即通过社会对某产品的需求来分配该行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设社会总科学技术劳动时间为s,分配给某类科学技术研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r,全社会科学技术研究总类数为o,则某类科学技术研究所分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社会总科学技术劳动时间分配中的水平c=(r*o)/s。设社会总劳动时间为t,全社会行业总数为n,分配给某行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u,那么某行业分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社会总劳动分配中的水平d=(u*n)/t。

那么综合两方面的考虑,该科研成功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q=a*b*c*d*p。[15]这其实正是科学劳动产品价值的量化表现,而我国科技人员的收入分配正是可以以此为一个思路来参考进行衡量的。

3.2 科学劳动成果的使用价值

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历史的范畴。价值的创造不可能离开使用价值的创造。

虽然我们知道科学劳动成果本身并不创造价值,但是科学劳动成果的作用非常巨大,在生活生产中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概括一下科技劳动成果的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先进生产那要素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同样的时间内生产出的产品数量有所增加。二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使简单劳动转变为复杂劳动,从而使劳动者在相同时间内创造更多价值。三是为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创造条件。

前两方面较好说明,第三方面利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可以这样理解:由于企业在本行中率先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使本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个别价值小于社会平均价值,获得一般企业不能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这部分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不是来自本企业劳动者做的更多的劳动,而是由于采用了高科技成果使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到了社会平均水平以上。超额剩余价值会维持一段时间,直到同行业其他企业效仿进行科技创新使整个行业的生产率重新回到统一。

追求超额利润使得企业不断追求技术的进步,进行科技研发,而整个行业所有企业的同时科技研发便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我国十七大提出倡导科研的“创新型国家”新型发展战略正是希望以此来推动经济发展,拉动产业升级。

4 总结

本文利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对科技产品以及科学劳动进行了分析,更加深入的理解了作为一个劳动产品非物质化,劳动性质复杂化,劳动力人才的特殊化的科学技术生产要素。通过分析修正了一些以往学者的论述的错误,指出科技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而创造价值的是科学劳动。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篇4

五一劳动活动总结报告一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校通过开展以“红领巾爱劳动”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劳动节”的由来,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风采,将“劳动最光荣”这个主题思想转化到我们每个少先队员的实际行动中,通过在学校、家庭、社区三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少先队员积极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并能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4月26日(周一)王主任在国旗下做“五、一”劳动节的宣传教育。各班开展以劳动最光荣的.主题班会。有能力的同学“以劳动者是最光荣的”为主题拍摄在节假日期间仍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的叔叔阿姨的照片(如:公交车司机、执勤的交警叔叔等)。

二、低年级学生了解“五、一”劳动节的由来或意义;放假期间与爸爸妈妈一起对自己的住所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并能做到我的餐桌上没有一粒剩饭(菜);学会自己穿衣服;学会自己整理书包;能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三、中年级学生写出主题班会的体会;清理自己的“小天地”( 铺床、叠被子、整理书桌、打扫自己的房间等);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做两件好事,帮助身边遇到困难的人。

四、学生办了一期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手抄报;围绕 “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主题,通过查找、阅读有关宣扬劳动美德、赞美人民劳动成果等内容的文章,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关

热爱劳动的事例,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体验劳动的甘苦。

五一劳动活动总结报告二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我校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本次活动培养了学生爱劳动、爱祖国的情感,逐步养成爱国、务实、勤俭的优良品格,我们学校的五月份活动的主题为“劳动光荣,奉献最美”。下面我就我班五月份的活动总结如下:

1.通过欣赏图片、资料让学生对”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及意义有深刻的认识及领悟。让学生受到启示。并在假期与爸爸妈妈主动对自己的家进行了大扫除。

2.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大力宣传本次活动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主动认真的参与和对待本次活动。

3.创作“五一”劳动节手抄报的过程中,多数同学能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手抄报,来展现自己的创作风格,并且突出主题,锻炼了学生的多方面的表现能力。

4.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身体会劳动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快乐,同学们能利用假期走进社会、走向家庭,去帮助孤寡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中他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总之,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更加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积极劳动的热情,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并能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五一劳动活动总结报告三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五一节活动,同学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精神风貌,热情很高,收获很大,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奋斗方向。现总结如下:

1、学生了解了五一节的由来、意义;了解了世界各国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这是五一劳动节的精髓所在。

2、学生了解并关爱中国各年代的劳模,懂得了“劳动光荣,奉献最美”,并树立了向他们学习的思想,立下了自己的誓言。

3、学生通过关爱自己身边无私奉献的劳动者,懂得正是他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篇5

更多劳动教育相关内容推荐

学校劳动教育计划书

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

劳动教育国旗下讲话稿

中小学劳动教育计划范文

爱劳动教育热爱劳动演讲稿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一】一百中学多年来一直重视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劳动技能的教育和培养,我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为宗旨;以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目标。以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增强学生的劳动光荣的观念,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同时使学生的思想作风、意志品质、组织纪律、行为习惯都有了很大改观,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品学兼优、身体强壮的合格人才。

一.定位明确

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们看到,现在的年轻一代,从小娇生惯养、不善劳作,自理和自立能力较差,同时缺乏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困难面前往往表现为意志不够坚定、信心和勇气不足,尤其是重点校对学生的全方位高标准要求,最终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劳动教育效果的高低,关系到学生能否以全新的精神面貌、优良的思想作风,规范的行为习惯和敢于胜利的勇气迎接高中学习生活。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作风。

二.领导重视

为切实搞好学生劳动教育,在学校党支部和校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每年定期由主管校长牵头,学校德育处、教务处、体卫处、总务处、团委、年级组负责人及全体班主任参加的劳动教育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教育计划、方法、途径,分析近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确定教育的重点,并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取得了显著效果。

三.组织严密,管理严格

在各种劳动教育活动中,规模和难度最大的,要算高一高二一年一度的一周劳动实践活动。我们在劳动实践之前都要召开专门的准备会议,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和部署,我们还专门制定了《一百中学学生劳动实践纪律》。聘请责任心强,有管理经验的老师担任班主任,与劳动基地的教官和老师配合,共同负责学生管理。老师与学生同吃、同睡、同劳动,合理安排学生的劳动内容,集中将劳动的要求、要领。劳动中,老师们身着劳动服装,手拿工具,带领学生到田间地头,耐心细致地为学生讲知识,做示范,自始至终与学生在一起。夏初的太阳虽称不上骄阳似火,却也已有些酷热难当,但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干得仍是热火朝天,有的学生甚至喊起了劳动的号子,在这个别开生面的大课堂,正是老师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给学生上了既生动而又非常有意义的一课,让学生们在劳动的苦与乐中锻炼了身体,增长了农业知识,提高了劳动技能;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磨练了坚韧不拔意志。亲身劳动的体验,让同学们不仅更多地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而且意识到学习生活的宝贵。再次回到校园,他们会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更加刻苦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分秒必争,努力向上,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管理,劳动教育能够落实的保证。

一百中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还制定《章程》,《章程》规定了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时间;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机构,明确了从属关系。一百中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八年来,尽管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可“团结、友爱、奉献、进步”的宗旨始终没变,这不能不说是组织严密,管理严格的结果。

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将劳动教育纳入课表:

每年一周的集中劳动教育虽然教育功效不小,可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决不是劳动教育的全部。我校近三年来一直将每周下午的最后两节课定为劳动教育课,每次一个班,由德育处安排劳动内容,班主任组织和带领学生在校内开展卫生清整、整理花木等力所能及的劳动项目,每一次,同学们都非常认真,效果很好,受到各方面的肯定。

2.学生负责教室和教学楼的卫生:

当前不少学校将学校的卫生清整承包给家政服务公司或个人实行市场化管理,也有一些人认为一百中学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如果将学生做卫生的时间尽可能减少或干脆不做卫生,他们就有更多时间学习,成绩可以再提高。但是,为了提高百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始终坚持让学生负责教室、教学楼和宿舍的卫生清整,做到一日三清,轮流值日、坚持小组承包制、个人责任制等。学校派专人对各班教室、寝室、卫生区进行检查和学生互查相结合,成绩记入班级量化综合评定。

3.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我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开展起来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雷锋活动的继承和发展。同学们在自愿报名基础上,由校团委、学生会审批才能成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员。青年志愿者帮助困难同学,救助病残者,帮助军烈属孤老户,参加学校建设,为希望工程捐款,进行社会调查和科学普查工作等。工厂、部队、幼儿园、社区居委会留下了百中青年志愿者的活跃身影;惠康敬老院、马三里老人园的老人们笑得更开心;青年文明示范路得到定期清洗和维护;在“地球日”和“环境日”开展“绿我校园、美我环境”为主题护绿——捡拾垃圾——清理口香糖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校园文明建设,提高了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增强了青年人的责任感和奉献意识以及爱家乡、建家乡、强家乡的思想感情。

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一百中学的劳动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想素质、意志品质、集体观念、劳动技能,为我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我校高考本科及重点大学升学率一直维持很高水平,全国主要名牌大学都留下了百中学子的足迹;我校四名同学先后被评为天津市“十佳中学生”;百中还被评为全国名校、天津市“三A”学校、天津市德育特色学校、天津市绿色学校等。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拓展活动领域,使学生劳动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使一百中学真正成为人才辈出的摇篮。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二】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我在一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

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快感,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3)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4)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看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持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总结一年的工作,我坚信,只要劳技教师意识到学生具有创造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坚持"教、学、做合一",积极创造条件,劳动课教学将使无数学生创造力迸发出艳丽的火花,而且常开不败。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三】为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学校生命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能力发展为中心,坚持榜样引领与激励评价相结合。实验中学结合对于劳动的重要论述、《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指南》中的相关要求,以课题研究推动主题教育,以主题教育携手家校共育,以家校共育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形成。

一、开展劳动教育课题研究

学校以卿晗班主任工作室为依托,申报区级规划课题,开展劳动教育课题研究,通过研究新时代背景下重视劳动教育的意义,劳动教育相关内涵界定,家长在劳动教育中的误区,劳动教育对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十大能力培养,提升初中学生劳动素养的实践及策略等,建立初中学段劳动教育家校共育体系。用课题研究指导学校、年级、班级、家庭、社区等开展主题教育。

通过研究,对劳动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劳动是拼搏的行动,劳动是奉献的精神,劳动更是可以分享的成果!劳动可以培养强大的独立人格,提升学习效力,培养责任感,增强体质,促进良好品质的形成,提高创造力,增强做事条理性,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就业能力等。这十项能力足以让每个人受用一生。

二、开展劳动主题教育

学校结合生命教育理念,通过尊重劳动——学会生存——创造价值的“劳动三步曲”从意识、能力、习惯三方面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构建劳动教育家校共育体系,丰富和深化生命教育的内涵。

(一)“五抓”主动进取精神培养

一抓升学目标制订。制定三年升学目标,我们通过一个个的小目标去实现人生大目标。二抓学习团队建设。一是找一个学习榜样、一个竞争对手、一个追赶目标,学习、研究并超过他;二是找一个学习伙伴,做到互学互励,共同进步。三抓学习“六认真”。认真上课笔记、认真作业、认真记忆、认真阅读、认真积累、认真反思自评。四抓高效学习方法。根据老师的指导,他人的经验、个人的感悟,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以高效的学习,应得一流的成绩。五抓自我反思激励。建立一套自我反思激励的体系,永远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学习动机与活力。

(二)“四活动”助推劳动奋斗精神培养

各年级认真开展“劳动·奋斗”四阶班会,在集体中形成尊重劳动的意识,在生活中培养自理能力,在学习中熔炼劳动意志,从而养成学生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活动一:致敬平凡人

一是利用四阶班会——素材班会讲述我眼中的劳动者,了解他们的职业、薪资、学历等基本情况,通过讲故事、谈细节等了解他们的劳动成果以及创造的价值,畅谈我们的劳动现状,分享感悟。

二是利用四阶班会——素材班会邀请家长进课堂讲述奋斗故事、传授劳动技能等,深入了解职业背后的故事,培养劳动情感,理解各行各业都需要付出才能在平凡中不平凡。

三是利用博采经典节——生命故事征文演讲活动,让学生参与撰写《致敬身边的劳动者》征文故事,让家长撰写自己的奋斗故事等。

活动二:我为你点赞

一是赞要大声说。选择心目中的劳动榜样(老师、家长、学生、社会劳动者等)撰写点赞词,在选题班会中分享。班级家委会引导家长在班级微信群里为孩子和老师点赞。有写点赞孩子生活小进步、勤学小故事等,让家长发现孩子闪光点;有点赞老师的辛勤付出,让家长感恩教师。

二是赞要看得见。在班级外墙设计一个展示平台,将收集的点赞卡以各种造型(如树、心、手掌等)张贴出来。家委会负责制作本班的点赞语录网络版。(美篇、动感相册等)学校制作点赞台,师生可以为身边正能量的人、默默付出的人点赞。各班家委会收集本班的点赞语录,在班会课一一呈现,让学生看到父母家人的真心真情,同时,家长们利用微信等平台广泛宣传各班的点赞语录,形成较好的社会效应。

活动三:研学劳动体验

一是家庭劳动。选择一项力所能及的劳动项目,坚持每周或每天做。例如:拖地、做饭、洗碗、整理房间等家务劳动;坚持为家人付出;坚持做好份内事等。开展《实中未来家》职业体验、实践劳动成果展。

二是学校劳动。认真开展教室规范化定时与不定时常规检查,开展“实中义工”捡拾垃圾劳动,督促学生随时随地保持教室及校园公共区域的干净整洁。

三是研学劳动。3-4月,学校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的全体学生分三批到张关水溶洞研学基地开展两天一夜的研学旅行。我们将主题定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与祖国共成长”。通过“小红军重走长征路”课程体验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学会外伤急救的简单包扎;通过“徒步探寻亚洲第一长河——张关水溶洞”科普课程研究溶洞上亿年的形成过程,观察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探寻洞内植物奇观;通过“自制火锅”生活生存体验课程让同学们学会“自已动手,丰衣足食”的朴实精神,充分享受劳动带来的收获。除此之外,还有军事体验课程、感恩课程、团队拓展课程、创意晚会等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满足。

四是公益劳动。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学校“牵手”志愿队携手初2021级24班利用五一节到天爱阁老年公寓开展公益慰问劳动,活动得到老人们的热烈欢迎,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得到社会广泛赞誉。

活动四:“五一”劳动表彰

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教职工、优秀家长、突出学生,为选树典型,激励先进,根据评选方案,各班认真组织了评选活动,经层层推选,严格审核,学校两个校区开展“筑梦劳动,榜样同行——20__年最美劳动者暨劳动之星评选颁奖典礼”。授予钟欣等19名教职工、向丹等15名家长“最美劳动者”称号,授予徐元豪等15名学生“劳动之星”称号。通过评选活动肯定老师、家长对学校、孩子的付出,肯定学生的劳动付出。

实验中学是一所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学校。正是因为劳动创造,学校有了辉煌的历史;也正是因为广大教职员工、家长们和孩子们的辛勤付出,学校有了今天的成就,也必将创造新的辉煌。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四】本学期,本人接手担任初二年级227、228班的劳技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劳技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本学年劳技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劳技学科在学校历来是次科,因此学生的基础也比较薄弱,普遍不感兴趣。为了纠正这一观点,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认识,我先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入手,通过对身边环境的感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及一些学生的知识缺陷所在,逐渐摸清了每个学生的基本特点。接着,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四季的花卉分别有哪些等等,努力营造一个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从思想上逐步扭转对劳技的枯燥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我利用各种机会,经常给不同层次学生以成就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二、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

在业务上,本人从不以自己多年教学的“丰富经验”自居。本人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钻研教材教法,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我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课余,我经常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从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三、关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尽量使每一位学生进步。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面对各层次的学生,我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面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课堂上,我尽量做到分层施教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课余,我让优秀学生与“待进生”实行“一帮一”结对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一年来,学生们原本薄弱的基础知识有了稳步提高。

四、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部分学生多年来形成的一些不良学习方法和习惯,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引导;今后,本人将继续本着“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探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继续保持与学生家长的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把我们的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争取个人成长与学生成长实现双丰收。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五】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我在一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快感,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1) 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 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3) 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4) 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篇6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2006年软科学计划研究项目(061301330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翠红(1963-),女,河南襄城入,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61;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3-0073-04 收稿日期:2007-01-02

在“二元经济”社会中,由于农村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致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落后于城市。所谓“二元经济”(Dual Economies),主要指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实现产业结构转换和工业化过程中,由于部门间生产函数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区域间或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原因导致的经济性两极分化现象。从经济学研究的历史线索来看,关于二元经济的思想很早就受到关注。早期重农学派,以及以李嘉图、马尔萨斯等为代表的古典学派都有过相关论述(古斯塔夫・拉尼斯,1988)。但第一个明确提出、并在现代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的是荷兰经济学家J.H.伯克(J.H.Boeke,1953)。真正掀起二元经济研究热潮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1954)。随后二元经济理论模型经拉尼斯(Gustav Ranis)和费景汉(John C.H.Fei)、乔根森(D.Wjor-genson)、托达罗(Michael P.Todaro)等人的修正和发展,形成当展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成为不少经济学家研究的出发点。陈吉元和胡必亮(1994)基于农村工业的异军突起,提出了包括农业部门经济、农村工业部门经济、城市部门经济构成的三元经济结构理论。John.Z.Ma(1999)、赵阳(2000)在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分别提出了双二元结构,即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二元性同时也伴随着各自内部经济成分的二元性。高立金(1997)、周天勇(2001)等结合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际情况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对二元经济结构的研究,其目的在于尽快消除二元经济现象,促使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因此,如何消除经济中的二元结构现象,是落后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其实质在于采取什么样的发展路径和制订什么样的政策手段,使经济以最低的成本和代价,尽可能快地步入到“同质”的现代化经济中。

河南作为农业和人口大省,在近年来以中原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为标志引领中部崛起的同时,农村中仍然存在着数量巨大的剩余劳动力,属于比较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对河南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严重制约着就业结构进而影响经济结构的高度化。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用最新的数据论证说明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对河南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造成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错位

1.河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状况

区域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部门之间的产值结构波动是由各部门的增长速度决定的,而增长速度又受投入要素增长的影响。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投入要素,如果在产业均衡协调发展的情况下,其变动应与产值结构变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吻合,但在河南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二者在变动趋势上表现出大体一致,而在产值份额上却表现出明显的错位(见表1)。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产业的劳动力结构与增加值结构之间的一种不对称状况,反映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利用结构转换偏离度模型,可以对河南劳动力投入结构与产值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其模型如下:

ELij=Cij(GDP)-Cij(L)

D=∑|ELij|

式中Cij(GDP)代表第j年第i产业产值增加值占当年GDP总量的比重;Cij(L)为第j年第i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ELij表示第j年就业结构的产业错位值;D代表整个经济的结构偏离度。

从理论上讲,产业结构及其转变应与就业人员(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分布相一致,即各次产业相应比例的劳动力应创造相应份额的增加值。但现实中并非如此,GDP产业结构与劳动力产业结构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即产业结构错位值ELij≠0产业结构错位值具有以下涵义:

(1)如果各次产业之间内在的劳动生产率相同,而且劳动力充分就业(实际劳动生产率与内在劳动生产率相等),则不存在产业结构错位,Eij=0。反之,如果各次产业之间内在劳动生产率相同,且ELij<0,则表示j年第i产业存在剩余劳动力;产业错位值大于零ELij>0表示j年i产业劳动力短缺,在业劳动力超负荷劳动;ELij=0表示j年第i产业劳动力充分就业。

(2)对于某一产业i,ELij≠0,则各次产业间的实际劳动力生产率存在着差异。当ELij<0,表示j年第i产业的实际劳动生产率低于其他某次产业;当ELij>0,表示j年第i产业的实际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某次产业;当ELij=0,表示j年第i产业的实际劳动生产率等于本产业的内在劳动生产率。

(3)不同学者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对应于一定的产业结构和错位幅度(如表2)。

根据产业错位值的涵义(1)和(2),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存在着错位,主要原因是各次产业的内在劳动生产率存在着差异以及存在剩余劳动力。根据国际经验,结构偏离度的一般趋势是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不断下降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小,说明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的吻合越

好。

3.河南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根据以上关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模型可以测算出河南(1978~2005年)的结构偏离度(见表3),并通过比较分析出河南GDP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的错位幅度变动,以此揭示说明在河南产业结构转换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

对河南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比较分析发现:

(1)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河南GDP产业结构变动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动基本遵循克拉克定律,即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但从表3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错位状况仍显著存在,且随着时间的变动幅度不大。

(2)整体来看,在1978-2005年间,河南的产业结构错位幅度是渐趋缩小的,但整个偏离度下降不多。尤其是农业错位幅度反复性强,基本上没有下降。按照上述模型,以河南现在的人均收入水平,产业结构的错位幅度至少应与人均1000美元的结构相似,但除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比重差距近几年来有所减小达到模型所述外,其他产业错位幅度调整并不明显。

(3)单从各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偏离度从1978年的40.8%下降到2005年的37.5%,但偏离度绝对值仍然很大,年下降幅度很小;第二产业的偏离度在改革初期迅速下降,1985年已经降到22.7%,在随后的15年里,虽有波动但一直变化不大,处于一种稳定状态。这显然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三产业的正向偏离度与第一产业的变动过程一致,表现为明显的波动变化,2005年河南第三产业正向偏离度为7.5%,表明对劳动力的吸收不够。

(4)对比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偏离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可以知道,在劳动力转移快的时期,总偏离度下降也快,反之亦然。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质就是劳动资源在社会不同部门之间的再配置。劳动力从低效益的农业部门向高效益的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势必提高劳动力的总体收益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1.模型

一个比较简单的测算模型可以从总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公式中得到。总产出V为总劳动生产率Y与投入的总劳动力数量L之积:

V=L*Y

(1)

由(1)式可以得到总产出的增长率GV为投入的全部劳动力的增长率GL与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之和:

GV=GL+GY

(2)

如果将生产部门只划分为两个部门即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话(分别记为i=1,2),总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可进一步进行如下分解:

GY=(P1GY1+P2GY2)+(P1Gr2+P2Gr2)

(3)

式中Pi=Vi/V为不同部门在总产出(GDP)中的比重,Gyi代表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Gni代表不同部门就业比重的变化率。(3)式表明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GY由两项因素构成:一是劳动者人均产出的部门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即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加权平均数,记为B(y);二是具有不同劳动生产率的部门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可见,第二项代表了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之间就业变化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视其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益,记为A(y)。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和总产出增长的贡献分别为

Eay=A(y)/Gy

(4)

Eav=A(y)/GV

(5)

在具体测算中,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是通过(2)式由总产出(GDP)的增长率与总劳动投入的增长率之差决定的;同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益A(y)是通过(3)式由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与分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加权和之差决定的。

2.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再配置效益的表现是,劳动力从低效率的农业部门转向高效率的非农业部门导致全社会总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事实上,剩余劳动力从低效益的农业转向高效益的非农业,不仅可以提高全社会总体劳动生产率,还可以提高农业部门自身的劳动生产率。

由表4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无论是农业部门还是非农业部门,或者是全社会总体劳动生产率,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表5列出了河南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资源再配置效益对河南经济增长的情况。

从表5可以看出从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及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

(1)1979~1998年GDP年均增长11.2%,劳动力增长2.9%,劳动生产率增长8.0%。劳动力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为25.9%,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GDP增长的贡献为71.4%,两者共同作用的不可分解因素的贡献为2.68%。可见在这期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河南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而在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由于劳动力由低效益的农业转向高效益的非农产业带来的贡献约为31.4%。因此,在河南的GDP增长中,源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贡献率约22.43%。

(2)1999~2005年,是经济发展的平稳时期,河南GDP的年均增长率上升为11.1%,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为9.5%,对GDP增长的贡献为85.69%。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部分占23.8%;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升至20.4%。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在河南经济增长中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因为这种资源再配置效应尤其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979-1998年问,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速度较

快,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和GDP增长率的贡献率分别为31.4%和22.4%。而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最低的1986~199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和GDP增长率的贡献率仍分别为17.9%和11.5%,二者相比差距是相当大。

三、政策建议

1.加快以户籍制度为中心的制度变革

户籍制度一直是造成城乡分割的壁垒,而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形成的就业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进一步强化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局面。这些制度因素形成了城市与农村间劳动力市场“屏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制度约束。虽然随着改革的深化,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约束有所放松,但是由于客观存在的制度惯性和部门利益冲突,使得近几年的制度变革难以推进,甚至有时出现制度变革中的“旧病复萌”态势。而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消除制度因素对劳动力转移的阻滞作用,加快推进制度变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仅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张桂文,2005)。

2.从深度和广度推进现有城市化水平

户籍制度的放开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要给进城的农民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因而加快以第二、三产业和扩大内需为特点的城市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现有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是必不可少的选择。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城市化具体方针应该是合理发展与改造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心城市,适度发展中小城市,增加城市的就业岗位,增强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轨迹看,第三产业不仅是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主体,也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部门。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村第三产业不仅总量小,而且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一方面不仅制约了农村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容量。因此,应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促使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篇7

[中图分类号] F2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1-0035-0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通货膨胀也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但就业形势却日趋严峻。在此,笔者从凯恩斯就业理论中所提出的周期性总量性失业模型入手,从理论上的整体失业概念阐释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的生成机制及其治理对策。

一、凯恩斯就业理论与中国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的提出

对就业的理解可以从三个层面上进行考察,第一个层面是潜在的就业规模。它是指意愿劳动力的总需求与意愿劳动力总供给相等时的就业规模,即均衡就业规模。第二个层面是充分就业规模。它是指非自愿失业为零时的就业规模。在新古典理论中,均衡点右边的失业均为自愿失业,只有在均衡点左边才存在着非自愿失业。因而,在均衡就业规模上就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实现了充分就业。潜在就业与充分就业虽然内涵不同,但外延是一致的。第三个层面是实际就业规模。它是指经济社会中所实际存在的就业规模。

凯恩斯就业理论中所提出的失业类型是周期性总量性失业。他认为,潜在就业就是充分就业,解析非自愿失业的基本思路是将实际就业规模与潜在就业规模分离开来,而分离开来的基本工具就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在一个信息不对称和未来不确定的社会里,价格向量(包括工资)是呈刚性的,有效需求可能是不足的。如果有效需求不足,商品市场萧条,企业就会通过解雇工人来对付产品滞销,从而一部分工人就会被迫离开他们的供给曲线,成为非自愿失业者,这种失业不能通过实际工资的变动而减少,必须提高总的有效需求,使商品供大于求的状况消失,才有可能重建充分就业均衡。在他的理论框架中,充分就业规模是一个外生变量,而实际就业规模受到有效需求的调节。有效需求限定了总供给,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使社会总产出与有效需求趋于一致。这一自发均衡产出规模决定了厂商对劳动力的实际需求,进而决定了实际的就业规模。实际就业规模与充分就业规模之间的差额就是非自愿失业。他用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解释了总量性的非自愿性失业的存在,并系统地提出了一套治理非自愿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虽然这种非自愿失业是总量性的,但是这一理论只能解释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有效需求不足时的非自愿失业,而对在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有效需求旺盛时的非自愿失业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这种周期性失业具有阶段性,只有当有效需求不足时,总量性失业才能得到合理解释。实质上是他对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只作出了短期回答,而没有作出长期回答,他仅解析了短期的总量性失业。

从中国的失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中国的失业问题主要应该归结为劳动力的总供给超过了总需求,而不是市场的功能障碍或者有效需求的不足。不可否认,在中国,摩擦性、结构性和周期性失业都是存在的,但是中国失业人口的主体应该是劳动力总量大大多于就业岗位的总量而造成的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人口。即使在经济处于高潮时期这一失业仍然是存在的,只不过这时的失业率稍低一些。在中国的失业人口中,既不能由自然失业解析,也不能由周期性失业解析的那一部分就属于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人口。据有关专家估计,中国的总失业率在30%左右,而周期性失业率只能解释5%左右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只能解释4%~6%的失业率,还有20%左右的失业率属于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因此,现阶段解决好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问题对中国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的建构

(一)相关经济学流派对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的相关阐释

古典经济学认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萨伊,1803),经济社会不可能出现总量性的经济危机,社会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否认了总量性失业存在的可能性。

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1867)认为:相对于劳动人口的绝对数而言,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一个独立变量。资本家以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资本只有在其增殖的范围内才会雇佣劳动。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只是把工人人口分为产业现役军和产业后备军。同样,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而言,劳动人口的绝对数量也是一个独立变量。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减少了单位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限制了资本总量扩张,因而,劳动力的总供给不可避免地超过资本增殖对劳动力的需要,从而产生相对过剩人口。这种相对于资本价值增殖需要的过剩人口(产业后备军)显然就是长期的总量性的失业人口。相对过剩人口的提出揭示了长期的总量性失业产生的机制。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可能存在着一种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人口。但是受当时的历史条件局限,他未能对这种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人口的形成机制作出深入的分析。

新古典经济学确定了劳动的边际成本等于劳动边际收益的就业边界的原则,合理地解释了自愿失业的存在。但是它没有解释现实经济社会中存在的大规模的非自愿失业现象。

现代新古典经济学将失业的成因归结为劳动力市场的功能障碍。依据新古典就业模型,工资的自由浮动可以出清劳动力市场。失业的持续存在,一定是工资的下降遇到了市场力量以外的其他障碍因素。这些因素引起了自然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它对经济社会长期的失业作了部分回答,即它仅能对长期的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作出合理解释,而对其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缺少解释的功能。虽然它可以说明长期的失业,但这种失业主要是由摩擦和结构性原因引起的。

刘易斯在其提出的二元经济的传统经济部门进行分析时认为:在传统经济部门劳动边际生产力很低,甚至为零或负数。但劳动者的工资必须要能维持劳动者的最低生存,按这种价格提供的劳动超过对劳动的需求,劳动的供给是无限的。在劳动力供求均衡点之外,尽管劳动的边际成本高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但在传统的经济部门中,劳动者都能直接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实现就业,劳动者实际上是处于隐性失业状况,其劳动边际生产力小于这个给定的不变工资的劳动人口。如果把它从传统经济部门扩展到整个国民经济部门来考察,他们就是一种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人口。他是从基于劳动边际生产力水平的角度来分析失业的,为解析长期的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提供了一个思路。但是他是在传统经济的隐性失业的形态上研究失业问题,而不是在失业的一般形态上的研究。同时他只解释了国民经济整体中的一个局部(传统经济部门)的失业总量,而没有解析国民经济整体的失业问题。他对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只作出了局部回答,而没有作出整体的回答。因而,要构建一个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需把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原理推广到整个国民经济。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古典经济学认为社会是不可能存在总量性失业的;马克思用相对人口过剩理论指出了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存在的可能性;新古典经济学仅解释了自愿失业,没有解释非自愿失业;现代新古典经济学也只解析了长期的摩擦和结构失业,没有解析长期的总量性失业;刘易斯也仅是在从国民经济的局部解析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没有从整体上有所阐释。长期的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的生成机制在理论上并没有得到完整的诠释。

(二)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的生成机制

笔者首先分别从劳动力供给曲线和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形状分析着手,然后在此基础上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构造出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

1. 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古典经济学认为,工资(劳动的自然价格)是由工人为维持其自身及其家属的生存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而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则是由生产它们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劳动的供求关系不调节劳动的自然价格,而是劳动的自然价格调节着劳动的供给量趋向于劳动的需求量。不是劳动的供给数量调节工资水平,而是劳动的工资水平调节劳动的需求量。正是因为在长期劳动的供给量总是趋向于劳动的需求量,劳动资源总是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依据其工资理论,劳动的供给曲线与横轴平行,终止于与劳动需求曲线的交点。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劳动的需求价格,劳动的边际负效用决定劳动的供给价格,劳动的供求均衡决定了均衡的工资水平。劳动的边际负效用决定劳动的供给价格依据的是古典经济学劳动成本决定工资的决定理论,它是把劳动的边际效用和劳动的边际成本结合起来分析均衡工资的决定。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成本决定劳动的供给价格(W)进而决定劳动供给量(L)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劳动成本应是劳动的生产成本与劳动的使用成本之和。劳动的生产成本主要是指生产维持劳动者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而劳动的使用成本主要是指补偿劳动者因其劳动而带来负效用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古典经济学只研究了劳动的生产成本,而忽视了劳动的使用成本,因而只得出了劳动的供给曲线与横轴平行的结论;而新古典经济学只研究了劳动的使用成本,忽视了劳动的生产成本,因而只得出了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结论。它们都是片面的。所有的劳动者都要求工资必须补偿劳动的生产成本。有些劳动者不仅要求工资补偿劳动的生产成本,而且还必须补偿劳动的使用成本。不同的劳动者对劳动的使用成本的评价各不相同。因此,与劳动的生产成本所决定的工资水平为最低工资水平,劳动供给曲线不能向左下方无边界地延伸,在最低工资水平之下,劳动的供给为零。而在最低工资水平上,所有的不要求补偿劳动负效用的劳动者愿意工作,劳动供给曲线与横轴平行。到了平行线的右端以后,要再增加劳动的供给,就必须要有更高的工资水平。依照对劳动负效用的评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供给劳动,劳动供给与工资水平正相关变化,劳动供给曲线表现为向右上方倾斜。到劳动的供给量到达劳动存量水平时,劳动供给就达到了极限。无论工资水平怎样提高,劳动供给量都不能增加,劳动供给曲线与横轴垂直。因此,总的劳动供给曲线如图1所示。

2. 劳动力的需求曲线。劳动力需求曲线的位置决定于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的位置。对劳动力边际生产力变化的分析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维度进行。

(1)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的短期分析。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是以资本存量不变为前提的,它是一种短期现象。若资本存量发生了变化,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就会发生位移。在不同的短期有不同的资本存量,其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的位置也就不一样。一般来说,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劳动边际生产力是向右上方移动的。资本积累对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位置的影响,实际上表现为不变投入――资本的变化所引起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位移。因为在短期,资本的投入是固定的,其边际成本为零,产品的边际成本全部表现为劳动成本,短期边际成本的变化从反面反映了劳动边际生产力的变化。而只要有了足够的资本积累,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在短期,劳动人口是一个既定的数量,在资本积累的推动下,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总可以调整到劳动边际生产力等于工资率的位置,从而劳动力的总需求就可以吸纳所有的劳动人口。但在现实经济中资本积累是普遍不足的,这是因为资本存量已经调整到最优规模,无法再进行资本积累,即使进行了资本积累,资本增量也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只有扩张资本存量的最优规模,厂商才有资本积累的需求。而资本存量的最优规模有限是一个长期的制约因素,不仅在短期调整内无法解决,在长期调整中也是难以解决的。所以,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从这个角度看就不可避免地带有长期性了。(2)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的长期分析。从长期来看,资本品是一种中间产品。对资本品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是由对最终产品的需求所决定的。资本品的价格受初级生产要素的优劣的影响。而由于初级生产要素都是有限的,而且在质量上有优劣之分。同时人们在进行资本品生产时,按照从优到劣的顺序使用初级生产要素。笔者在此假定产品的需求价格是既定的。当使用最优等的初级生产要素生产产品时,如果产品的供给价格低于产品的需求价格,这说明这种产品还有扩大生产的利益空间。但是,最优等的初级生产要素的数量是有限的,当这种等级的初级生产要素被充分利用以后,要继续扩大规模,只能使用次优等的初级生产要素。这个过程持续进行,直至产品的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扩大生产的利益空间完全消失。而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是由资本品的边际成本决定的。因为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有资本品的成本耗费和普通利润构成。这就要求使用最劣等的初级生产资料的厂商也必须得到普通的利润,否则这些生产要素在经济上就无法利用,因而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是逐渐递升的,这就引起最终产品的成本上升。

假设产品的边际效用线不变,而最终产品的边际成本线是上升的,两条线必定会在某一点上相交,这个交点就是效率约束条件的边界。这一点是宏观意义上长期调整所达到的最佳产量状况,整个社会的福利也是最大化的。在这个产量水平上,如果还有劳动力资源没有利用,那么这些劳动力资源只能处于一种闲置状态,这种失业是一种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这些闲置的劳动力资源不是不能利用,只是利用这些资源生产的产品的供给价格高于需求价格,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因而,只要确定了社会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就可以确定资本存量的最优规模,因为最终产品的需求决定了对资本品的这种派生需求。而该最优规模又是由效率约束条件所决定的产出规模来确定的。资本存量最优规模的确定就进而决定了厂商对资本品的投资需求。而厂商对资本品的需求限定了资本品的供给,资本品的供给一旦确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曲线也随之确定了。

3. 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如图2)。在该模型中,ON0为在一定时点上经济社会的劳动人口的存量。在E点左边的劳动人口ON2处于就业状况,在E点右边的劳动人口N1N0因为不愿接受均衡的工资水平而失业,属于自愿失业,而N2N1的劳动人口的失业则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性质:(1)非自愿性。这部分劳动人口是在愿意接受均衡工资水平的条件下仍然处于失业状况,因而是一种非自愿失业。(2)总量性。这部分劳动人口之所以处于失业状况,是由于厂商对劳动力的总需求小于劳动力的总供给,因而是一种总量性失业。(3)长期性。社会对劳动力的总供给是一种长期的总供给,厂商对劳动力的总需求是一种长期的总需求,供求之间的不平等的状态无法通过短期调整来消除,因而是一种长期性的失业。从整体来看,这一部分失业是一种长期的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

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把劳动力供给曲线不看作一条完全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而是把它分为三个不同的区间,一个区间与横轴平行,一个区间向右上方倾斜,一个区间与横轴垂直。当厂商对劳动力的总需求曲线在劳动力的供给曲线与横轴平行的区间(劳动力无限供给区间)相交时,潜在的就业规模与充分就业规模不仅在内涵上发生了分离,而且在数量上也发生了分离。劳动力无限供给区间终端所对应的经济规模为充分就业的经济规模,而劳动力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所对应的经济规模为潜在就业的经济规模,这两种经济规模之间的差额将引致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这时的劳动力需求曲线的位置特别的重要。如果劳动力需求曲线不与劳动力无限供给区间相交,那么经济社会将不会存在长期的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如果交点位置位于这一区间,那么长期的总量性失业就必然会产生,并且交点的位置越往左,长期的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规模就越大;反之,这种失业的规模就越小。在劳动力需求曲线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劳动人口的增加表现为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区间的延长,从而表现为长期的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人口的增加;反之,则减少。

三、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的治理对策

凯恩斯就业理论中对治理周期性总量性失业的对策是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扩张有效需求。这些对策对治理周期性总量性失业是有效的。但是用扩张有效需求的政策来治理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却是失效的。因为这种扩张有效需求最多只能将实际就业规模调整到潜在就业规模,而要将潜在的就业规模调整到充分就业规模,只能依靠扩张效益约束边界。凯恩斯认为,假定商品价格普遍上升而货币工资率不变,劳动力需求将增加,而劳动力供给保持不变,从而,效益约束边界可以扩张。因此,如果存在失业,通过增加货币量使价格提高就可以减少失业。但这种效益约束边界扩张仅是一种货币幻觉,而这种货币幻觉是不会长久,工人及其工会会觉察到价格上升所造成的实际工资下降,从而要求提高工资,并且在以后签订工资合同时把现期的通货膨胀率考虑在内。这样,工人逐渐将他们的预期价格水平调整到实际水平并且力求使实际工资调整到与价格上涨一致的水平,以弥补购买力的损失。因此,从长期来看,不能通过扩张需求的方式来扩张效率约束边界。在到了效率约束边界以后如果再继续扩张有效需求,不能解决失业问题,只能拉动通货膨胀。

凯恩斯对治理非自愿失业的对策主要是将实际就业规模调整到潜在就业规模。这种调整对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是不产生影响的。根据上面的分析,对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的治理应当是将潜在的就业规模调整到充分就业的规模。当潜在经济规模小于充分就业规模时,两者的差额所对应的劳动力人口就是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人口。这种调整就是要消除长期的总量性失业。这一方面,应该缩减充分就业规模。充分就业规模是由劳动力无限供给区间的终端位置决定。因此,缩减充分就业规模,实际上就是要减少在生存工资上的劳动力供给量,即缩短劳动力供给曲线上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区间,其主要手段是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降低劳动参与率和适当地缩短劳动时间,实行灵活的就业制度等;另一方面,扩张潜在就业规模,引致资本积累增加,从而推动劳动力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使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点向劳动力无限供给区间趋近。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的根本手段。从比较静态的角度考虑,经济增长的问题实际上是经济规模扩张问题,实际经济规模的扩张以潜在的经济规模为基础,潜在的经济规模由效率约束边界限定,而扩张效率约束边界一方面可以提高社会总产品的边际效用,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社会产品的边际成本。其基本方法是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管理改善等。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高鸿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方福前.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4]厉以宁,吴凯泰.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M].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1988.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篇8

一、我国人口结构的特点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和学者们的预测,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人口结构呈现出一下特点:

(一)我国人口增长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

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4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年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平均增长率下降0.5个百分点。按联合国生育水平中方案预测,中国总人口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约为14.5亿,此后,人口数量将开始出现负增长,2050年总人口数量回落到13.95亿左右的水平。

(二)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11月1日,我国大陆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87%,上升1.91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划分方法,即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7%以上为老年型人口来分类,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彭万,2012)。

(三)流动人口比率大幅上升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加11700万人,增长81.03%。由此可见,进十年中人口迁移更加活跃,流动速度加快。

(四)人口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6557.5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万人,占总人口的50.32%。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总量增加20963.53万,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2001~2010年间我国城镇化率年平均提高1.35个百分点。据预测,(邹湘江,2011)。

(五)受教育年限进一步提高

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增长到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增长到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增长到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减少到26779人。文盲率以及15岁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8%,比第五次人口普查的6.72%下降了2.64个百分点。(胡鞍钢、才利民,2011)。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口无论是从年龄结构、素质结构,还是地域结构上都发生了变化。总结以上结论,可以看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人口结构呈现以下特点,即我国进入低生育和老龄化阶段;劳动力供给的后续力量不足;人口素质不断提高,高学历劳动力占劳动力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扩大;人口迁移速度加快,规模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总量加大,劳动力的地域结构发生变化。

二、人口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影响

经济增长与发展离不开资源投入,而投入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货币资本和技术等。其中的人力资本主要是指劳动力资源。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将关系到该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水平。

王桂新等(2010)认为人口变动因素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庞大的人口规模形成了巨大的、不断扩张的消费需求市场;第二,庞大的人口规模、年轻的年龄结构满足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劳动力资源的巨大需求;第三,愈益活跃的人口迁移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集聚效益的提高;第四,年轻的人口年龄结构不仅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而且还创造了丰厚的“人口红利”,提高了储蓄率和投资能力。

蔡日方(2004)源引Bloomet的观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具有不同的经济行为,因而,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在人口结构的较大比例由儿童和老人组成的情况下,社会负担较大,生产性较低,对经济增长不利。而当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时,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也高,有利于经济增长。在后一种情况下,社会追加的人口生产性为经济增长贡献一个具有促进作用的人口红利(Bloomet all,2002)。如果一个国家恰好处于人口年龄结构最富生产性的阶段,并且能对这种人口红利充分利用,经济增长可以获得一个额外的源泉。但是,不管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年龄结构阶段也好,还是处在这样的阶段而实际利用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增长,都不是自然而然的,而需要具备一系列条件,如公共卫生事业的实质进步、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策、教育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以及有助于形成灵活有效的劳动力市场、对外开放和提高储蓄水平的经济政策(Bloomet all,2002)。

三、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程恩富,高建昆(2012)认为影响有效劳动力的因素包括:(一)劳动力素质;(二)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三)劳动参与率。周也(2009)认为,反映劳动参与或者供给变化的一个总量指标是劳动力供给总量,另一个指标是劳动参与率。齐明珠(2010)认为劳动力的供给影响因素有两点:一是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二是劳动参与率。陈仲常,马红旗(2011)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是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而不是人口的增长。

四、人口结构变迁影响下的人力资源供求矛盾

(一)劳动力素质对比

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强制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目前,我国劳动力素质的总体水平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05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8.38年)与美国1964年的水平相差2.66年,与美国2005年的水平相差5.25年之多,与日本2005年水平则相差5.37年。

(二)劳动力数量的供给与需求对比

齐明珠(2010)认为,从2010年到整个“十二五”期间,劳动力市场上总体表现为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虽然总体上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情况还比较突出,但是局部劳动力市场可能表现为供不应求。事实上,局部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已经开始显现。2016年以后,劳动力市场将表现为供不应求的矛盾。

(三)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结构对比

在“十二五”期间,由于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在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阶段,就业压力表现非常明显,既有总供给过剩带来的失业,也有产业结构升级、区域产业转移带来的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失衡导致的劳动力供给不足,同时失业比例上升的问题,这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之后会出现新的问题,即年龄结构的失衡,需要年轻劳动力的行业或岗位将出现短缺。

(四)人口红利逐渐减弱

蔡日方(2004)认为人口结构的转变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固然为中国提供了利用人口红利加速经济增长的时机,但是总体抚养比会因老年抚养比的快速增加而在今后会大幅上升。这种变化意味着经济增长可资利用的人口红利将逐渐弱化乃至最终消失。

由此可见,现在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呈现以下特征:短期内,劳动力供给过剩,但局部存在短缺;长期内,以现有的劳动力素质和经济发展速度,劳动力缺口不断加大;以现有的产业结构模式,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将更突出;劳动力素质水平不断提高,仍然不能满足未来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人才的需要;对流动人口的管理缺少有效手段,无法形成对人口流动的激励作用。

五、对策建议

对于当前和今后人口结构变迁对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学者们主要从以下方面提出对策:

都阳(2008)认为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应努力继续保持劳动力供给方面的优势。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遏止劳动参与率的下降趋势,凡是可能影响市场工资率水平和保留工资水平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劳动参与率,所以要从调整市场工资率和保留工资水平两方面着手来改变劳动参与率;(二)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的水平,即除正规教育以外,还要重视培训对劳动力素质的意义。(三)通过更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减少结构性失业。(四)进一步发育劳动力市场解决就业问题。

针对我国被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万鲁健等(2009)认要想顺利突破刘易斯转折点,必须借鉴日本在劳动力转移方面的经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延缓我国劳动力供给优势减弱趋势。1、完善户籍制度;2、建立城乡衔接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3、完善劳动就业市场,建立一个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环境。4、推进教育公平化;5、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结构调整。

郭琳等(2011)认为劳动参与率是影响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人口红利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提升我国劳动参与率,充分发挥人口红利的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延长退休年龄,提升老年劳动参与率;二是改善国民整体受教育状况,提升女性劳动参与率;三是促进劳动力市场流动,减少劳动年龄人口失业率水平,增加充分就业程度。

胡鞍钢(2011)等认为由于教育大发展,中国正在获得大规模的人力资源红利,在未来不仅可以有效地抵消人口红利不断减少的负面作用,而且还可以保持人力资本总量的持续增加,从而支撑整个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高增长,为未来20年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提供巨大的丰富的人力资源基础。

鉴于劳动力供给短期和长期的矛盾不同,齐明珠(2010)认为短期内,一是要鼓励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二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扩大就业水平和能力。三是要大力发展知识劳动密集型产业。四是要提升国内消费水平,持续稳定就业水平。长期的政策:一是要适度放宽人口政策;二是要提高人口素质;三是要发展科学技术;四是要逐步建立鼓励提高劳动参与率的政策,

概括起包括三个方面的措施: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篇9

一、深化发展“劳动”概念,认识劳动价值论

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发生的变化事实,结合不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的经验教训,结合劳动与劳动价值论个别结论和一般原理的不同适应性和适应的不同程度,我们认识到:

第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劳动与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没有过时,适用干对当今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与劳动价值的分析。

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个别论点应该根据当今世界经济社会的新情况加以补充和完善,基本原理的阐述应该加以深化,内涵和外延应该丰富和扩大。

‘在发展的现实面前,任何理论若不发展、不充实其内容,就会丧失指导意义。劳动价值论也正是如此,应当通过扩展“劳动”这个概念,重新界定“劳动”这个范畴,构建新的劳动价值理论,再将其运用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使其产生指导意义:

首先,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在传统的劳动价值论中,劳动更偏重意味个体的体力劳动,然而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极大提高,从类的生产活动日益突破了个体劳动的局限,整个生产过程已经不是单个劳动者所能完成的,而是众多的劳动者在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总体工人”的劳动共同构成。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们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许多工人共同生产一个商品;二这些或那些工人的劳动同生产对象之间直接存在的关系、自然是各种各样的。例如,前面提到过的那些工厂小工,同原料的加工毫无直接关系;监督直接进行原料加工的工人的那些监工,就更远一步;工程师又有另一种关系,他主要只是从事脑力劳动,如此等等。一所有这些劳动者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生产主体是生产这种产品的活机器”。可见,在新的历史情况下,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不仅包括生产过程的直接劳动,而且包括一些间接劳动;不但包括简单劳动,而且还包括复杂劳动;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而且还包括生产服务的劳动;不仅包括生产商品的劳动,而且包括服务的劳动;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而且还包括科学劳动、精神劳动、管理劳动等等脑力劳动,而且脑力劳动日益成为创造价值的主体。一句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总体工人的总体劳动。其中价值的主体是总体工人,价值的客体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总体劳动。

其次,判断一种劳动的地位高低和作用大小,不应只以是否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有的属于实现价值或价值形态转换的流通劳动,有的则属于分割现存价值的分配劳动,但都体现了现实经济生活中不同的劳动分工和活动性质,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在公有制经济活动中还是在非公有制经济活动中,从事直接生产过程的劳动与从事科技工作和经营管理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的重要形式,而且在现代生产中,后者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这正如江泽民指出的,”人类生产及社会服务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在不断提高,许多繁重、重复的体力劳动正在被各种自动化机械和计算机所取代,对劳动者知识和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二、劳动价值论加强对我国市场经济下劳动分工和劳动价值的正确认识

深化发展了劳动的概念,可以加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分工和劳动价值理论的正确认识和研究,提供帮助和导向:

第一、正确对待脑力劳动。

马克思所讲的劳动价值创造比较偏重于体力劳动面,而现在的经济发展已进人了以脑力为主创造商品价值的新阶段。人的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异不大,但人的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异悬殊,其创造的价值也差异悬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劳动和社会总劳动中智力劳动所占的比重明显增大,社会各部门中以智力劳动为主的部门也明显扩大,因而,充分肯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并深人探讨科技和教育创造巨大价值的内在机理是很有必要的,对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正确对待管理劳动。

过去,在人们的思想中,似乎创造价值的人是企业的直接操作人员,组织管理和从事服务的人员好象不创造价值,甚至把党群政工部门看成是企业的包袱。其实,组织管理和协调服务,通过调整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消除腐败,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安定团结的良好环境,既为劳动者提供帮助和导向,也为劳动者提高劳动能力提供条件和营造氛围,具有双重劳动价值。

第三、正确对待精神文化劳动。

现代市场经济越来越注重物质产业的文化含量。比如:企业形象设计、产品广告宣传等等,都充分体现了企业的文化品位,都离不开劳动创造价值或实现价值这一基本原理。但在现实中,却存在着精神文化不创造价值的错误观点,对此,必须加以除旧创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有了明显增强,精神文化劳动正是通过提高人们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来创造价值,而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证,提高劳动效率和效益,更需要强有力的精神文化动力作为保证,才能保持生产力的良性发展和持续发展。因此,精神文化劳动不仅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并且它所创造的使用价值能加速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更快更好地产生更多地价值。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对理解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地政策有着深刻地指导意义。

三、应用劳动价值论。对企业主管理劳动的评价

劳动范畴的扩大还有助于解决我们在当前应用劳动价值论时遇到的一些敏感问题,例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将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的私营企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是对私营企业主管理劳动性质的评价问题。马克思把资本主义工业的企业主描绘成完全脱离生产的、纯粹的剥削者,只是理论上的抽象,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在我国,传统的观点是将从事生产性经营管理的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属性与企业的所有制属性相结合,在肯定公司所有制企业厂长经理从事生产性经营管理的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劳动属性的同时,完全否定或回避资本主义私营企业内从事生产性经营管理的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劳动属性,从而在分析逻辑上形成了一种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对本来属于创造价值的生产性经营管理,一旦与该企业的财产所有权相结合;则全部丧失其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劳动属性,同时也不得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私营企业中的私营企业主一般具有双重属性身份:一方面是企业的主要投资中所有者,从而具有从财产所有权获得的必要管理中产生的职能,并在客观上又会无偿占有他人的剩余价值,即私营企业主尤其是大中型私营企业主的收人,除了相当于高级工薪收人部分外,还会有更多的利润,这种利润包含着对他人剩余劳动的占有,包含着剥削;另一方面,从现实情况看,繁荣企业主一般而言又同时是劳动者,他们承担着企业的经营管理,履行管理职能。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也属于”总体工人"的一部分,或者至少可以说他们的劳动是”总体劳动”的一部分,从而创造价值。由于私营企业主正常的经营管理属于高级复杂劳动,因而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性企业中,”利润中也包含一点属于工资的东西。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是作为管理者和指挥者出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家在劳动过程本身中起着积极作用。,.,二这种与剥削相结合的劳动.…当会就与雇佣工人的劳动一样,是一种加人产品价值的劳动”。如果私营企业主同时还从事科技工作,兼有管理和科技工作的双重职能,则是倍加的生产劳动,从而也必然创造倍加的价值。

因此,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私营企业主的上述两种职能是交织在一起的,并由一个来承担,但这并不妨碍在科学分析过程中加以定性区别。

四、运用劳动价值论,对科学技术和科学劳动概念的区别

同时,扩展对劳动的概念也涉及到了科学技术、科学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篇10

在劳动技能课堂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教会学生动手操作、编织等劳动技能。如何才能把劳动课这门课程教好,使学生爱学、会学。 我采用灵活的教法,学生被动地学习,变为主动地学习;变机械地学习为有目的地学习。从创新、合作和成效三方面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总结如下:

一、创新

在劳动技能课实践、动手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 低年级培养学生行为习惯、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的本领,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小常识,体会劳动课中的乐趣刷牙、打扫卫生、叠衣服、系红领巾等习惯的养成。

例如:

1、刷牙

在刷牙课上,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杯子和一个小牙刷。我教会学生正确的方法,每次上课前,我总是要问每天刷牙时间,为什么要刷牙?让每个学生轮流表演,还运用儿歌让每个学生牢固掌握刷牙的方法,略差的学生,我手把手的指导,,教育学生养成早晚刷牙、漱口的卫生好习惯。

2、系红领巾

课堂上,我采用提问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自己是一名少先队员,每天来到学校要戴红领巾,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我们要爱护红领巾,利用课件,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步骤练习系红领巾,采用一帮一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学会带红领巾和洗红领巾、叠红领巾的正确方法,不会的,我在课外进行辅导,耐心的教育,收到了成效

二、合作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技能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例如:

1、穿、系鞋带

能充分发展学生手指协调活动能力,养成独立完成事情的好习惯。我采取穿好的鞋,让大家轮流欣赏老师的作品,引出今天的课题。提问同学们,你们的鞋带是自己系的吗?谁来帮助老师完成系鞋带全过程,只有两名同学能独立完成,其余学生在老师的辅导下,才能勉强的完成。通过今天学习,希望同学们以后自己独立完成,不要在让父母为你们操心了。

接着,我讲鞋带系好的好处和不系好的坏处。然后利用自己穿带鞋带的鞋子,进行分布练习,教师辅导,纠正不足。最后,分组练习,组长负责把每个学生都教会。老师并利用游戏比赛的方法,比比那一组的学生以最快完、系的最好完成任务,及时颁发奖品。

2、炒酸辣白菜

记得学生炒酸辣白菜的时候,我就亲自示范切炒,并讲述方法,逐个辅导学生刀法。手把手的教,个别不够熟练的,丝切的不均匀的,就耐心的讲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让每个学生把菜切完,进行评讲,哪个地方不到位,哪个地方做的好都给与很好的评价。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炒菜要领和方法,才能做好一顿可口的饭菜。对示范中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严厉批评教育,课下个别谈心。老师完整的示范后,优秀的练习,充分发挥的小组长的聪明才智,由组长负责完成本组的任务,老师巡视每个学生操作的过程,及时找不足,改正。

三、成效

我在劳动技能课教学中,尽力满足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课堂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我总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并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使他终生受益。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观察实践的力度,让学生亲自动手去研究、去体味,才能使学生学好劳动技术,掌握劳动技能,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经过一个学期的劳动教学,三年级的学生也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对本学期的劳动教学小结如下:

一、在本学期的劳动教学中能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劳动活动,积发了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

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本班进行劳动实践时,我的教育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但是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同时,在劳动的过程中让不同的学生担任不同的劳动角色,并经常进行互换,让学生时时对劳动都充满了期待。

二、尽自己所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本学期我让本班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将他们所有有限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他们也十分的乐于运用与相互教导,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乐观、创新的意识。这对他们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有极大的帮助。

三、在劳动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懂得了自我检查以及帮助他人。

在自己做完了本部分的劳动任务后,学生都知道要先把自己的劳动任务检查一下,看能否通过自己的检查,如果通过了,他们就会对我说,让我去评分。在得到优分后,他们会相互帮助,直到任务完成,接受学校的检查。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篇11

[中图分类号]A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285(2000)12-0013-03

正确认识第三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曾进行过广泛讨论。这对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观点似乎已成定论,其实不然。其中有的同志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总体工人的论述,得出了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结论,我认为这是不妥的,因“总体工人论”并不能说明整个第三产业都创造价值。本文想就“总体工人论”与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关系作几点分析。

有的同志断言,马克思关于总体工人的论述,“正是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根据。”这种把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完全纳入总体工人范围从而论证其创造价值的观点,是对马克思总体工人论的曲解。

关于总体工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篇第十二、十三章中阐述相对剩余价值理论时曾几次作过分析,而第五篇第十四章只是对第四篇的小结。总体工人是相对个体生产者提出的一个概念,分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剥削范围扩大了,剥削程度提高了,从而使雇佣工人更加隶属于资本(这同整个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分析是一致的);同时也说明个体生产者转化为总体工人,总体工人中的直接生产者、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生产商品,共同创造价值,这是社会化商品生产发展的一般规律。

在简单协作中,个体工人正在向总体工人转化,产品成为许多人协同劳动的结果,而资本的确占有了由此产生的新的社会生产力,捞到了不少的好处。通过对工场手工业的考察,马克思指出:“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了畸形物,”“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工具。”“在工场手工业中总体工人从而资本在社会生产力上的富有,是以工人在个人生产力上的贫乏为条件的。”也就是说,工场手工业由于企业内部专业化分工而使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以工人终身成为局部工人畸形发展,从而大大压抑工人全面发展的积极性为代价的。显然,马克思在这里所指的总体工人,就是手工业工场内部局部工人的总和,它没有超出一个企业的范围。

在工场手工业中,虽然局部工人畸形发展,但作为总体工人一部分的局部工人,还有一定专门技术特长,熟练劳动力还不容易被排挤。然而在机器大工业中,机器代替了许多局部工人的局部劳动过程和熟练技术,把工人则变成了局部“机器”。因此,总体工人即结合工人的构成也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同工场手工业时期相反,现在,只要可行,分工的计划总是把基点放在使用妇女劳动,各种年龄的儿童劳动和非熟练工人劳动上,总之,就是放在使用英国人所谓“廉价劳动”上。这一情况不仅适应于使用机器或者不使用机器的一切大规模结合的生产,而且也适应于在工人的私人住宅或者在小工场中进行生产的所谓家庭工业。资本除了把工厂工人、手工工场工人和手工业工人大规模地集中在一起,并直接指挥他们,它还通过许多无形的线调动着另一支散居在大城市和农村的家庭工人大军。”而且,“现代工场手工业中对廉价劳动力和成熟劳动力的剥削,比在真正的工场中还要,……在所谓的家庭劳动中,又比在工场手工业中更加。”在这里,马克思对总体工人的分析又深刻了一层。第一,总体工人是指不同性别、年龄和技术水平的生产工人的总和;第二,总体工人既包括机器大工业工厂的工人,也包括配合大工业加工零部件的手工工场工人、手工业工人以及家庭工场的工人;第三,从总体工人看,资本在机器大工业条件下的剥削范围更大,剥削程度更高。这样,就有力地驳斥了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会给工人阶级带来幸福的资产阶级理论,证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会给工人阶级带来灾难。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由于社会分工协作和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总体工人的范围已经超出了本企业,进一步扩展到与大工业企业密切相关的其它中小企业和家庭生产者,这是机器大工业本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机器大工业不仅使那些厂外直接生产工人纳入总体工人,而且使一大批不直接参加生产的科技要员和管理工员加入总体工人队伍。这是由于,大工业的发展不仅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物质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也为科技成果的大力推广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场所,科学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了生产力当中去。马克思指出:“大工业则把科学作为独立的生产能力与劳动分离开来,并迫使它为资本服务。”“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所以,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劳动者必然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同直接的生产工人一样也创造价值。无论他们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在企业外部已经成为独立的科技部门,其实质都不会改变。不过在后一种情况下,他们实际上既是间接生产者,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同时又成为独立的技术商品的直接生产者,因而同样创造价值。与此同时,机器大工业是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需要管理。因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因此,被资本所雇佣的管理者也是非常重要的,因而也成为总体工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总体工人中包括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这一点,马克思曾讲的十分明白,他说:制造社会产品的总体工人中,“有的人做管理工作者、工程师、工艺师等等工作,有的人做监督者的工作,有的人做直接手工劳动者的工作或做十分简单的粗工,于是劳动能力愈来愈多的职能被列在生产劳动的直接概念之下,这种能力的承担者也被列在生产劳动概念之下。”

由上可见,马克思讲的总体工人,无论是直接生产者还是科技工员和管理人员,都是指参与社会化商品生产的雇佣劳动者,并没有超出这个范围。正是基于这种分析,才在第五篇第十四章分析生产劳动时对总体工人作了如下小结:“产品从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即结合劳动工员的共同产品。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直接地或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因此,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了。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肯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它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上面从物质生产性质本身中得出的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定义,对于作为整体来看待的总体工人始终是正确的。但是,对于总体工人中的每一单个成员来说,就不再适应了。”怎样理解马克思这段论述呢?如果把它和上述关于总体工人的分析联系起来,我们就不难看出:第一,总体工人是商品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由此使一般性的生产劳动和生产工人概念必然扩大,这就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和生产工人的特殊性打下了理论基础;第二,总体工人包括直接参加生产的工人和间接参加生产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他们共同生产商品,创造价值;第三,单个工人如果离开总体工人,就无法生存,因此,雇佣工人更加隶属于资本。但资本对总体工人的剥削加深了。这就是机器大工业的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化商品生产作为资本生产力表现的必然结果。版权所有

从上述马克思的整个分析来看,总体工人是指直接从事社会化商品生产的生产工人和间接参与社会化商品生产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它并不包括其它领域的职工。马克思根据社会化商品生产一般规律得出的这个结论无疑是正确的,对于指导我们当前的理论探讨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马克思在十九世纪中期对总体工人的分析,难免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一百多年来,世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马克思未曾设想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有较快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然而,马克思这一理论的基本点并未过时,无论社会化生产程度如何提高,总体工人三个部分的比重如何变化,第三产业如何发展,但只有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才会创造价值,总体工人始终和社会化商品生产相联系,它并没有也不可能超出这个范围而扩大到其它领域以至于整个第三产业。事实情况也正是如此。在现代以自动化生产为基础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直接生产工人的比重大大减少,而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比重大大提高,同时,不仅需要企业内部的直接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科技人员,而且需要大量的协作厂家和某些专门机构的直接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科技人员,所有这些人都是从事商品生产的生产工人,他们分别成为总体工人的组成部分,执行不同职能,共同生产商品和创造价值。例如,所谓现代资本主义的“无人工厂”中并非无人,无论自动化程度有多高,机器人的作用有多大,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本身既不会生产商品,也不会创造价值。“无人工厂”里不仅有一定数量的工人操纵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而且有更多的人从事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设计、研制、安装、维修、调节、控制和对生产的监督管理等等。总体工人范围的确扩大了,但它的扩大不可能离开自动化、社会化的商品生产,其实,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虽然第三产业无所不包,但也并没有把第三产业中的职工都看作总体工人,或说他们都创造价值。例如说,总统、警察、教师、演员等都是总体工人,都在创造价值,显然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那末,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总体工人是否已经扩大到整个第三产业呢?也没有。因为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除了从事商品生产的总体工人外,客观上存在着大量从事商品的交换、分配和生活消费以及其它为发展商品经济服务而属于第三产业的广大职工。只有前者创造价值,而后者一般地说不属于总体工人,也不创造价值。总体工人是就商品生产而言的,它并不等于全体职工、全体人员等等,比如,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商业职工(商业运输、包装、保管、储藏等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里继续劳动的除外)、专门从事货币流通及证券交易的银行职工和证券交易所职工、社会科技工作者、教育、文化艺术、体育部门的工作者等,尽管把他们都可看作第三产业的劳动者,但却不可能都纳入总体工人范围。在我国,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是就其政治地位和阶级属性而言的,决不是说所有知识分子都是生产工人,都创造价值,至于把国家党政机关,不从事生产和经营的军队、警察等看作第三产业,这本身就是欠妥当的,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不存在是否是总体工人的问题。在第三产业中,的确有不少部门、行业、企业或其中某些劳动是创造价值的,然而这并非因为它们被纳入总体工人才创造价值,而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作为商品生产者的总体工人的一部分。所以,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理解现代商品生产这个概念,如果把它仅仅限于传统的物质商品生产范围当然是不正确的。在现代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概念的外延扩大了,不能作过于狭隘的理解。比如除了最基本的物质商品生产外,还有大量的非物质商品生产,主要指交通运输业的生产(它生产的结果是客货场所的变动)和服务商品的生产(即理发、洗澡、照相、旅馆和医疗等行业通过劳务活动,为人民生活消费提供各种服务);兼有生活和服务二重性质的邮电、饮食、修理、城市公共交通等行业的商品生产;技术商品的生产(这是由于科技成果商品化的结果)。总之,现代化商品生产不是单一化的,而是综合多样化和相互交叉的。只要我们把握住这个关键,就比较容易理解第三产业中的不少劳动创造价值的,进而探讨这些不同形式的商品其价值量决定的特点。

然而,如果我们不做具体分析,人为地把第三产业统统纳入总体工人范围,而笼统地论证其创造价值,这不仅会造成许多理论上的混乱和矛盾,而且对于指导实践也是非常有害的。从理论上讲,它不仅把劳动价值论从生产领域转移到了几乎一切领域,把商品生产和产业混为一谈,似乎任何劳动都创造价值,从而使其逐渐脱离商品生产而失去科学性,而且混淆了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的严格区别,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还抹煞了工商、农商矛盾,降低了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意义等等。从实践上看,它也为当前市场上的第三产业乱涨价、乱收费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人们认为只要从事第三产业,就都会创造价值,由此形成全民经商热潮。企图都靠流通领域来发财致富。教育部门片面追求创收捞钱,少招计划内学生,多招委托培养和自费走读生,严重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文化艺术部门脱离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广大劳动群众服务的方向,追求金钱,劣质作品市场泛滥,门票价格成倍上涨,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严重损害。诸如此类,枚不胜举。当然,第三产业创造价值论就目前看,在客观上对于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作为科学探讨,不应含混不清,追求形式,而应该实事求是地揭示其本来面目,作出具体科学的分析。由上可见,第三产业并非都创造价值,马克思的总体工人论也并不能说明第三产业都创造价值,把第三产业统统纳入总体工人从而论证其创造价值是缺乏科学根据和实践基础的。

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本身是一个不科学的、含混不清的概念,统统把以产业或部门来划分是否创造价值很不准确,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要从创造价值的角度去认识第三产业,就不能一概而论,必须进行具体分析。要充分认识第三产业中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企事业单位的特点;把第三产业中从事商品生产、创造价值的劳动和其他方面的活动、不创造价值的劳动严格区别开来;把第三产业的收入与其本身创造的价值严格区别开来。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一概肯定或否定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收稿日期]2000-06-20

【参考文献】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篇12

2021最新国际劳动节活动总结1关心教职工的生活,满足教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根据--区教育办公室通知精神和我校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活动安排,4月15日下午,---学校工会以“欢庆‘五一’,构建和谐”为主题的庆祝活动分别在篮球场和教职工活动中心拉开帷幕,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分别进行了教职工(男女混合)篮球运球投篮接力赛和教职工乒乓球(男女单打)赛两项竞赛。场面热闹,气氛紧张,情绪热烈,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一、教工乒乓球单打赛

4月15日—4月30日期间,通过比赛分别决出男子组和女子组前八名,其中我校副校长--获得男子组第一名。此次活动共有70多名教职工参赛,比赛竞争激烈,比赛氛围友好。通过这种小巧灵活的比赛活动形式,丰富和活跃了教师的业余生活,在友好的比赛气氛中,增加了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凝聚人心;达到了以活动锻炼身体,愉悦心情,缓解工作压力的目的。

二、“校园之声”师生诗朗诵

4月30日下午2:20,在我校多媒体教师的大力协助下,首次采用了多媒体投影技术即舞台音像数据化管理技术,在灯光控制,音源美化,图像处理等方面,给广大师生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姿的光影舞台,为广大师生搭建了一个计算机动画终端技术的介绍平台,同时也反映出我校多媒体教师在计算机实用技术的应用领域中运用自如的高超技术。本次活动精彩纷呈,十余名师生选手朗诵风格各异,有娓娓道来、深情演绎的,有慷慨激昂、一路高歌的。通过这次活动,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了校园和谐。

三、组织迎“五一”教职工篮球运球投篮接力赛

4月26日—4月30日期间,篮球运球投篮接力赛,是以团队形式参赛,竞争激烈。通过这种轻强度、趣味性和合作型运动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活动形式,有利于带动中青年教师、男女教师参加比赛的积极性和兴趣性,有利于加强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有利于建设和谐的组织管理文化和校园忠诚文化,体现合作型社会对新时代教师的素质要求,丰富和活跃了教师的业余生活。

四、“远离烟害,亲近美好生活”健康知识讲座

4月20日下午4:10全体教职工参加,由体卫艺办公室、政治教研室和电教室举办的“远离烟害,亲近美好生活”健康知识讲座。通过这次讲座,让教职工认识到身体是工作的本钱,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忘记了保养自己的身体。

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教师业余文化生活,又活跃了教师的身心发展,更调动了广大教师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加强了团结,增进友谊,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体现了和谐校园的理念。使广大教师能以旺盛的精力和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去。

2021最新国际劳动节活动总结2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到来,--乡工会根据县总工会《关于开展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系列活动的通知》的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工会工作实际,在“五一”前后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活跃了全乡机关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计划详细,措施到位

为热烈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到来,同时,为进一步丰富我乡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乡工会把庆“五一”系列活动摆在乡工会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和计划,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到活动有计划、有安排,能落实。

二、加强领导,经费到位

在乡党委的大力领导下,乡工会按照活动方案,进一步明确机关、站所及中小学的主要负责人为活动具体承办者,并下发通知确保活动在全乡的知晓率。同时,为切实保障各项活动有序开展,乡工会在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确保了活动经费的落实,增添了全乡的活动氛围。

三、活动丰富,取得实效

一是4月10日,乡工会在乡机关会议室隆重举办以“歌唱祖国、欢庆五一”为主题的大合唱比赛,乡机关、站所共97人2支合唱队参加了比赛。二是为响应县总工会关于“五一”前夕走访困难职工的号召,乡工会主席于4月30日前往我乡3户困难职工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并为每户家庭带去了大米、粮油等生活用品,充分发挥了乡工会在帮扶困难职工方面应有的作用。三是乡工会利用“五一”、“五四”节日期间,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娱乐活动。活动分为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等13项活动,全乡机关、站所共90余名职工参加了比赛,极大丰富了干部的业余文化生活。四是5月6日,乡工会在乡党委的大力指导下,与乡团委、妇联、计生办等部门联合对第27个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进行了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全乡各族干部群众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及群众的民族意识。

通过开展此次活动,既为“五一”国际劳动节献上了一份厚礼,也为全乡广大干部职工奉献了一顿精神文化大餐,并进一步增强了全乡干部职工之间的相互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相信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总工会的关心指导下,我乡今后的工会工作会搞得更好。

2021最新国际劳动节活动总结3为发扬光荣传统,弘扬先进思想和时代精神,充分发挥教职工在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实践中的主力军作用,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到之际,按照区教育工会的指示精神,我校以“颂改革、促振兴、建和谐”为主题,共建和谐、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唱响“劳动光荣,教师伟大”的主旋律,开展庆“五一”系列活动,以展示教师风采,激发广大教职工建设和谐校园的积极性、创造性,让教职工过好自己的节日,现把此次系列活动总结如下:

一、组织开展踏青活动,舒缓教师紧张的工作压力。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校教育工会组织全体教师来到大连滨海路。漫步在滨海路上,体会着滨海路的浪漫与多情,忙碌的老师们也由此感到消遣放松,很是惬意。同时也将调整好身心准备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

二、组织开展学习“杨爱军事迹”活动,加强教师师德培养。

为全面加强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教师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增强教书育人、敬业乐教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职业精神,全面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做一个富有激情的好教师。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杨爱军事迹”活动。教师们观看了“杨爱军事迹”的录像片,聆听校长及专家的讲座,教师们撰写了学习笔记、教育随笔,进行了演讲比赛。通过此活动,教师们都决心在杨爱军精神的感召下,努力树立人民教师良好形象,做让学生

三、组织开展教学节活动,提高教师教学素养。

我校此次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举办的第三届教学节活动,不仅是对老师们自身专业化水平的一次大检阅,也是对学校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开展情况的一次大检阅,它为展现教师的专业素质风采和精神风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本次教学节盛况空前,由个人素质、提升理念和实践研究三大板块10个项目组成。通过这些活动,启迪老师们的才智,发展老师们的特长。教师们在活动中有思想的翱翔,有感情的抒发,有激情的旋律,有技能的展示,有科学的探索,有诗意的飞扬各项比赛充分展示了教师们的教学才华,展示了学校教学文化特色,丰富了教师的校园文化生活,有力地推动了校园和谐团队建设.

可以说,以上活动依据“教工欢迎、广泛参与、师生互动、立足实效”来精心设计各项活动,通过新颖的载体、丰富的活动、扎实的工作,让广大会员感到贴心,振奋精神,展示风采,凝聚力量,团结动员广大教职工为办人民满意教育,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2021最新国际劳动节活动总结4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我班在园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开展了"庆五一----我们爱劳动"主题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全班幼儿对"五一"劳动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初步理解"五一劳动节"的含义,现将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如下:

首先,我们向幼儿介绍了"五一劳动节"的来历,介绍了各行各业不同阶层的劳动者,参观幼儿园炊事员的.工作并向她们行礼感谢。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识劳动工具,如:农民用的镰刀、铁锹、锄头;工人用的手钳管钳、榔头、锯子等。

其次,组织幼儿说说自己父母的职业以及所获荣誉。在介绍环节幼儿纷纷登台,即锻炼了幼儿的胆量和自信心,又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相互介绍爸爸、妈妈从事的工作岗位及突出成绩。幼儿进一步认识到:热爱劳动的人会得到大家的赞扬,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幼儿深知劳动是最光荣的事情,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

接着,我们组织幼儿讲述《雷锋的故事》;朗诵诗歌《悯农》,演唱歌曲《劳动最光荣》,并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通过表演,幼儿表示要学习小喜鹊和小蜜蜂,懂得从小爱劳动,劳动最光荣。还组织指导幼儿用灵巧的小手制作一朵朵漂亮的红花,在"五一"期间送给各行业的劳动者人,表达自己对劳动者的热爱,并祝劳动者节日快乐。

最后还在班级开展了"劳动竞赛活动和技能比武活动",小朋友们争先恐后,为班级整理图书、抹桌子、扫地等;踊跃参加"穿脱衣服和叠被子比赛",通过这些活动,充分地调动孩子们热爱劳动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爱劳动的强烈意识,

此次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各行各业不同的工作者对社会的贡献,而且还懂得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各行各业的资源;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了解到了"五一劳动节"真正的含义,感受到了辛勤劳动者的光荣,激发了孩子们对这些最可爱人的爱戴之情!

2021最新国际劳动节活动总结5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我校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本次活动培养了学生爱劳动、爱祖国的情感,逐步养成爱国、务实、勤俭的优良品格,我们学校的五月份活动的主题为“劳动光荣,奉献最美”.下面我就我班五月份的活动总结如下:

一、通过欣赏图片、资料让学生对”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及意义有深刻的认识及领悟。让学生受到启示。并在假期与爸爸妈妈主动对自己的家进行了大扫除。

二、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大力宣传本次活动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主动认真的参与和对待本次活动。

三、创作“五一”劳动节手抄报的过程中,多数同学能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手抄报,来展现自己的创作风格,并且突出主题,锻炼了学生的多方面的表现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