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城区创建合集12篇

时间:2022-06-02 05:58:25

创业型城区创建

创业型城区创建篇1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到2013年底,按照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用3年时间,通过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使我区创办企业和项目的成功率和稳定率大幅提高,进一步完善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开发、融资服务、创业孵化、跟踪扶持等“一条”服务体系,建设高标准的创业孵化基地。

具体工作目标:3年内全区实现新增创业人数3000人,参加创业培训人数500人,成功帮助约2000名劳动者创业并带动社会就业大约4000人。力争达到:小企业平均创业成本30000元以上、创业初始成功率为60%、创业培训后创业成功率80%上、创业企业1-3年存活率达70%以上、创业服务满意率为95%以上、创业带动就业率为1:5以上。

三、实施步骤

从我区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订实施我区创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规划。具体分两个步骤实施。

第一阶段:启动实践阶段。依托“区专利技术实施孵化基地”,整合园区资源,创建“区创业孵化基地”,区政府投资2600多万元,开发提供创业基地约3500m2。为20家符合创建条件、有发展前景的项目进入孵化基地,提供3年场地租金优惠、优先安排区级科技三项经费等优惠支持。

第二阶段:推广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基础上,总结创建工作经验,继续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支持,在全区7个街道(镇)全面推广创业带动就业创建经验,扩大创建覆盖面。依托外砂镇“中华毛衫名镇”、“省潮式工艺毛织服装产业集群省级示范单位”,祥街道“日用化学产品技术创新专业镇”,“集镇商贸区”,新津街道“包装印刷专业街道”、“珠江路美食一条街”,金霞街道“电子技术创新试点专业街道”以及珠池街道“电力电器专业街道”等地方特色经济和基础,充分利用各街道(镇)闲置厂房、场地和专业化市场等设施,建立一批创业孵化基地,为城乡约200家创业者提供更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孵化服务。争取各级财政投入建设资金约700万元。

具体步骤:

创建工作具体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年底-年)。(1)成立“区创建创业型城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建立工作组织协调机构。(2)成立“区创建创业型城区工作专责小组”。(3)制订“区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区工作方案”。(4)请市局相关部门领导现场勘点和指导。(5)申请启动资金。

第二阶段:组织发动阶段(年底-年)。重点做好四项工作:(1)召开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工作会议,部署创建工作,明确相关部门职责。(2)发挥各级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全民创业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创建氛围。(3)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能。(4)整合资源,做好创业孵化基地的立项、规划建设工作。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年-2013年)。主要落实五项工作:(1)成立由企业家、专家学者、政府工作人员组成的创业指导专家队伍。(2)建立创业项目库和项目采集、评估、制度。加强创业项目的开发推介,研发、收集、购买一批发展前景好、投资见效快、适合创业者需求的新项目,形成创业项目库,供创业者参考。(3)加强对创业者的创业技能培训和后续服务,使参加培训的创业者成功创业率50%以上。(4)加强拓展创业融资渠道。(5)争取完成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建设,不断完善创业载体及服务体系。

第四阶段:自查迎检阶段(2012年)。重点抓好三个“确保”:(1)确保按照进度安排,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2)确保创建工作的系列政策得到贯彻实施。(3)确保各级财政对创建工作的支撑力度。对照相关创建标准和要求,查漏补缺,完善考核评估体系,收集创建工作的资料表格,建立工作档案,做好自查验收工作,迎接省的评估验收。

四、主要工作

(一)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加强统筹协调

成立“区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人社局,牵头负责创建的具体实施工作。各街道(镇)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大辖区创建工作的力度。制订出台《区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区工作方案》,把创建工作纳入区“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探索建立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和社会化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以及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等组织的作用,积极参与实施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区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创业主体,树立一批自主创业的典型人物,营造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协办单位: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单位)

(二)健全政策支持体系,优化创业环境

1、完善创业政策。

认真贯彻执行《区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区关于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区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方案》、《区扶持促进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区专利技术实施孵化基地和软件园入孵入园管理办法》等文件政策,结合创建工作的具体要求,继续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共同研究制订创业发展规划,落实扶持创业优惠政策和信贷扶持措施,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和鼓励劳动者积极创业并带动就业。(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协办单位: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单位)

2、拓宽创业空间。

(1)放宽准入领域。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进入以及国家承诺对外开放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对国家限制的行业和领域,平等对待各类创业主体。对产业政策重点鼓励的行业项目,暂时无法提交前置审批许可文件的,工商部门可先核发一年有效期的筹建营业执照,完成前置审批手续后,再办理变更登记。(牵头单位:区工商局;协办单位:区人社局)

(2)放宽登记条件。申请个体工商户、创办合伙企业或独资企业登记,一律不受出资数额限制;投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的最低限额降低到3万元,出资额不得低于公司注册资本的20%即可登记,其余部分可在两年内分期缴付。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小商小贩,在集贸市场或地方人民政府指定区域内销售自产农副产品的农民,免予工商登记,并免收各项工商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农村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军队退伍人员、残疾人等创业人员投资创业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工商登记并按国家优惠政策减免相关登记注册费用。(牵头单位:区工商局;协办单位:区人社局、区经信局、区民政局、区残联)

(3)放宽经营场所要求。按照国家和省鼓励劳动者创业的产业指导政策,引导创业者进入国家、地方优先和重点发展的产业或行业开展创业。允许企业(公司)、个体工商户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作为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注册,具体凭住所(经营场所)使用证明、《住所(经营场所)登记表》,以及所在地居(村)民委员会或业主委员会出具的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证明文件办理。各级政府投资兴建或给予优惠政策的各类经营性市场、商铺,应预留一定比例的摊位优先租赁给初次创业者,并在租赁费、管理费收取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牵头单位:区工商局;协办单位:区国土分局、区城管局和各街道、镇)

3、落实税费优惠。

(1)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按照创业者所办企业的类型或自谋职业的实际情况,为符合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纳税人办理减免税收手续。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牵头单位: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协办单位:区科技局、区经信局)

(2)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对农村劳动力、毕业2年以内的大中专毕业生、军队退役人员、登记失业人员以及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经同级就业服务机构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后,税务、工商等有关部门自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符合有关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现行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牵头单位: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区工商局;协办单位:区人社局、区民政局、区团委、区残联、区妇联)

4、培育创业主体。

(1)鼓励就业困难人员创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如就业后其家庭月人均收入达到或超过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继续保留6个月的低保待遇。对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的,在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后,可给予一次性创业资助。对符合享受就业扶持政策的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按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给予税费减免。(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区民政局;协办单位: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和各街道、镇)

(2)鼓励大中专和技校毕业生创业。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大中专和技校毕业生毕业两年内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交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及其部门所属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要为创业大中专和技校毕业生提供劳动保障(人事)事务,并免收两年费。(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协办单位:区工商局、区团委、区妇联和各街道、镇)

(3)鼓励复员退役军人创业。本省户籍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凭退出现役证明3年内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对从事个体经营(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的军队转业干部、退役士兵,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自办理税务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牵头单位:区工商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协办单位:区人社局、区民政局)

(4)引导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引导农民从事高科技种子、种苗产业或其他农业新品种生产,对从事规模种植、养殖的,提供各种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各级政府要对回乡创业农民工给予适当扶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农村公用事业建设。(牵头单位:区农业局和各街道、镇;协办单位:区人社局、区妇联、区团委)

(5)支持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办企业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及有关部门可在用地、信贷、资金等方面给予适当支持。(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协办单位:区科技局、区财政局)

5、融资信贷支持。

对经专家评审符合条件的入驻企业或孵化项目提供优惠的孵化基地。并对持续正常经营并能有效带动辖区居民就业的企业或孵化项目,优惠1-3年场地使用租金。对符合区专利技术和软件项目的高新技术企业,优先安排区级科技三项经费等支持。对新认定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区一次性分别奖励企业5万元和3万元。对通过省级鉴定且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的新产品、新技术,每项补助企业2万元。(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区科技局、区经信局;协办单位:区财政局和各街道、镇)

加大创业信贷支持力度。根据创业工作的需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管理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的通知》(银发()238号)的规定,将小额担保贷款的额度提高到5万元,扶持本市户籍的城乡创业者创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可提高至8万元;从事微利项目的,可按规定享受全额贴息。对符合现行小额担保贷款申请人条件的城镇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为8万元。(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区妇联;协办单位:区财政局、区团委和各街道、镇)

6、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1)鼓励创业实体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创业实体新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且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按实际招用人数在相应期限内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补贴时间,除对招用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不超过3年。就业困难人员的具体对象、范围和认定程序,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府[]142号)规定执行。(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区财政局、社保分局;协办单位:区经信局、区工商联和各街道、镇)

(2)鼓励小型企业招用下岗失业人员。对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除广告业、房产中介、典当、桑拿、按摩、氧吧外)、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符合享受就业扶持政策的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税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4000元。(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协办单位:区经信局、社保分局、区工商联)

(3)鼓励初创企业招用本省农村劳动力。初创企业当年新招用本省农村劳动力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给予企业社保补贴;对招用人员属农村贫困户劳动力、40周岁以上或被征地农民的,同时给予企业岗位补贴。(牵头单位:区人社局、社保分局;协办单位:区经信局、区工商联和各街道、镇)

(4)放宽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鼓励、支持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共同扶持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展。对当年新招用符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达到企业在职职工总数30%(超过100人的企业达15%)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经办金融机构根据企业实际招用人数合理确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人民币20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两年;经办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的,由当地政府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展期不贴息)。(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区财政局;协办单位:区经信局和各街道、镇)

(三)健全创业培训体系,提高创业能力

1、扩大培训范围。要积极开展以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军队退役人员等为重点的创业培训,逐步将所有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劳动者纳入创业培训范围,提高全民创业的意识和能力。(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协办单位:区农业局、区民政局、区总工会、区团委、区妇联、区残联和各街道、镇)

2、创新培训模式。要创新培训模式,全面实施“创办你的企业”(SYB)、“改善你的企业”(SIYB)的创业培训项目。区职业培训中心要强化与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的联系和合作,开设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课程。积极开展创业实训活动,提升创业能力。建立起劳动力培训与就业的衔接机制,实行培训就业一体化。要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和企业用工需要,针对不同群体提供特色培训服务,结合各街道、镇的实际和产业特色,发挥当地头企业在师资、场地、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广泛开展校企联合,实现培训与本地企业用工需求的紧密挂钩。(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协办单位:区农业局、区总工会、区团委、区妇联、区残联和各街道、镇)

3、提高培训质量。要充分发挥区创业培训基地的主导作用,从培训标准、师资队伍、培训模式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创业培训的质量,提高创业培训的合格率、考证率。组织开展教师培训进修、研讨交流和质量考证活动,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和配备,提高教育水平。要采用案例剖析、知识讲座、创业成功人士现身说法等多种方式,增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开发推广创业培训技术,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协办单位:区农业局、区总工会、区团委、区妇联、区残联和各街道、镇)

4、实行培训补贴。通过实施创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补贴等办法,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复员退伍军人等参加创业培训。对符合享受就业扶持政策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进城登记求职的农民,可提供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或创业培训补贴。对经培训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一律取消贷款担保,由经办银行凭《创业培训合格证书》审核放贷,贷款额度可提高至5万元以上。对合法经营和组织起来创业的,可根据下岗失业人员人数扩大贷款规模,贷款额度每人最高可达3万元。(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区财政局;协办单位:区民政局、区农业局、区总工会、区团委、区妇联、区残联和各街道、镇)

(四)构建创业服务体系,提高创业服务水平

1、搭建创业服务平台。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创业指导服务组织,承担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组织、服务和实施,尽快搭建创业信息、政策平台,建立创业项目评估推介制度,形成有效采集和定期制度。充分发挥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和各类创业咨询服务机构的作用,建立创业指导专家服务团、创业项目资源库和创业指导中心,加快形成创业服务专兼职队伍,推动创业咨询服务工作的开展。(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协办单位:区科技局、区经信局和各街道、镇)

2、完善创业服务内容。根据创业者需求,组织开展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服务。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开业指导、信息咨询、创业申办、登记等服务;为企业提供政策法律服务、管理咨询、融资指导、政策信息技术支持等服务。建立创业者信息管理服务系统,设立创业服务热线,接受创业者的咨询和投诉,及时提供后续服务和跟踪指导。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管理办法,为创业者及其招聘的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政策便利。(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协办单位:区科技局、区公安分局和各街道、镇)

3、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各有关部门要依法规范收费行为,行政监察部门要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的收费行为。禁止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严格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乱培训行为。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及创业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立项、审批手续,公布各项行政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和办事指南,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开辟创业“绿色通道”。对创业者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受理,公平对待,限时答复。(牵头单位:区监察局、区发改局、区人社局;协办单位: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单位)

4、高标准建设创业孵化基地。要通过多方融资方式,整合资源,面向全社会开放孵化基地,并努力提高孵化基地规划和建设水平。各街道(镇)要充分利用城乡各类园区、闲置土地或厂房、专业化市场等适合中小企业聚集创业场所,因地制宜,建设创业孵化基地。鼓励企业参与合作建设创业孵化基地,要为进入基地孵化培养的小企业提供有效的培训指导服务和一定期限的政策扶持,增强创业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竞争力,提高创业稳定率。(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和各街道、镇;协办单位:区财政局、区科技局、区国土分局、区城管局)

创业型城区创建篇2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一、工作现状

2012年初,清河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近几年来,通过出台文件、营造氛围、搭建载体、强化服务、落实政策,大力扶持各类创业者创业,全区创业环境不断改善,创业氛围愈加浓厚,创建成果尤为显著。全区共建成淮海、府前两个创业型街道,建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等省、市、区三级创业孵化基地31个,省、市级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7个,市、区级创业培训基地5个;40个社区全部建成充分就业社区,其中向阳等5个社区被认定为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共组织各类创业培训15000多人,新增创业户7253户,扶持自主创业3156人,创业带动就业30000多人。全区创业环境满意指数、创业活动指数、创业带动就业率逐年上升。当前全区创业体系完善、创业服务到位、创业政策优惠,已初步形成了城区有创业园、街道有创业街、社区有创业点的创业新格局。

(一)组织领导健全

成立了以一把手区长为组长、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区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办公室设在区人社局。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创业载体建设组、政策落实组、宣传报道组、考核验收组,分别由政府办、发改委、人社局、宣传部、软建办等部门牵头。组建创业专家咨询团、创业典型宣讲团、创业者协会等组织,强力推进创建工作。建立“8、5、3”工作机制,即:“8”指抽调8名精兵强将到创建办办公,“5”指各街道明确1名分管领导、1名劳保所长和3名协理员专职从事该项工作,“3”指其他相关部门各明确1名分管领导、中层干部和办事员专职从事该项工作。

(二)政策支持创新

近年来,清河区政府结合本区实际,在省市已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陆续出台了《清河区创业型城区建设实施意见》、《清河区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意见》和《清河区创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创业扶持政策,制定了“六扶持、十补贴、一奖励” 扶持政策,对大学生创业实行学历、年龄、地域“三放宽”;区政府专门设立创业引导资金,用于创业补贴和小额贷款,并在市场准入、税费优惠等方面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支持。

(三)创业培训规范

近年来,清河区狠抓师资力量培育,实现创业培训全覆盖。全区共培养创业培训师资15人,广泛开展SYB、IYB等提升型创业培训,依托市创业培训平台,重点做好大学生、被征地农民等特殊群体创业培训,并与项目开发、后续扶持等紧密结合,在培训合格率和创业率上下功夫,培训合格率和创业率分别达100%和60%。2013年三、四月份,通过开展“全民创业宣传月及万人创业培训工程”的“四进”(即进高校、进基地、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共组织创业意识培训11403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万余份。

(四)创业服务配套

通过对辖区内闲置楼宇和厂房改造提升,共打造了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大学生创意创业大厦、万达金街等31个各具特色的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基地创业者达1668户,带动就业7625人。积极开展创业沙龙、创业大赛、项目推介会、“创业清河”电视专栏、创富商学院、创业主题月以及创业进校园、进社区等多种创业活动,建设丰富的创业文化。认真开展“创业政策落实年”和“创业服务提升年”活动,充分运用国家和省市各级创业、人才、科技以及全民创业淮商崛起等优惠政策,及清河特有的“十补贴、一奖励”政策,积极鼓励各类人才来清河创业生根,在创业者证照办理、政策咨询、扶持资金申请、创业指导、项目推介、融资贷款等方面提供了“101%”满意服务。

二、存在问题

(一)整体合力不强,部门的责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是个别单位对创建工作重视不够,部分垂管部门参与创建工作的责任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二是部分单位创建工作开展不扎实,创建工作计划不够详细具体,操作性不强;三是部分区直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力度不够,配合程度还有待加强;四是个别行政审批方面偶有一些程序繁琐、效率不高等现象。

(二)扶持力度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创新与完善

一是我区创建工作的相关配套政策还不够健全,如:我区的“六扶持、十补贴、一奖励”政策中的初次创业补贴适用范围仅限于大学生、被征地农民、残疾人和低保特困家庭人员等四类人员,覆盖面不广。二是创业贷款融资难、融资贵、门槛高等问题,制约了创业者的积极性和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创业意识不强,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一是市民的创业意识仍然不够浓厚,创业激情需要进一步提升,创业的队伍仍需不断壮大,创业的成功率还有待提高;二是一些束缚全民创业的体制机制性弊端仍然存在,需要不断改革和调整。受传统惯思维的影响,总体上自主创业意识不够强,择业观念相对落后,还有不少人处在“找固定工作,吃稳定饭”,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三、意见和建议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民富之源。开展部级创业型城区创建活动是区委、区政府推动全民创业,实现富民强区的一项重要举措。只有各成员单位全员参与,高度重视,将创业型城区创建与全民创业、淮商崛起两项工作有效融合起来,才能取得真正实效。

一是强化领导,保障创业。充分发挥创业型城区创建和全民创业、淮商崛起两套工作班子职能,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齐心协力地深入推进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

二是落实政策,助推创业。通过降低创业准入门槛、简化工商登记手续,加大税费减免、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和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各类人员在清河投资创业。

三是造浓氛围,弘扬创业。在现有宣传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创业政策咨询会、创业沙龙、创业大赛等各种主题活动以及印发政策宣传汇编等,宣传创业扶持政策,普及创业知识,弘扬创业文化,树立创业理念,营造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

创业型城区创建篇3

二、全疆创业型城市绩效概览

各创建城市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创建创业型县(市)工作绩效考核评估的通知》(新人社函[2012]号)要求,以“五大体系建设”为抓手,不断推动创建工作向深层次发展。18个创建城市创业氛围日渐浓厚,参加创业服务、创业培训和开展自主创业的劳动者数量不断增加,创业规模不断扩大,政府鼓励创业、企业引领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全社会协力扶持的良好格局已经形成。

对18个创建城市的实地考核评估结束后,自治区考核评估小组集中汇总考核情况,起草考核评估报告。18个创建城市的考核评估得分分别为:

图一

如图一所示,乌鲁木齐 93分,博乐88分、克拉玛依87分、吐鲁番87分、塔城87分、昌吉86分、伊宁85.5分、哈密85分、阜康85分、阿克苏84分、布尔津82.5分、乌苏82.5分、阿勒泰79.5分、霍城76.5分、阿图什74.5分和静72.5分、、和田72.5分、拜城72分。

就全疆五大体系的建设情况而言,我们将各县(市)每一体系的分值平均后所得数据如图二所示:

图二

若全疆各体系平均分值以百分制换算则分别为:组织领导体系92分、政策支持体系79分、创业培训体系91分、创业服务体系78分、工作考核体系85分,总分82.28分。

由图一可知全疆创业型城市建设绩效各市差异明显,分值从93至72不等,分析原因,一方面可以归结为所属区位和现有经济实力差异,但另一方面各市对创业政策支持和执行,以及创业环境的建设力度也不一而足。上述观点可从全疆五大体系分平均分值亦可得到支持(政策支持体系79分,创业服务体系78分)。因而,就全疆总体而言,在继续保持组织领导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工作考核体系工作推进的同时,加大力度于政策支持体系和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关键。

三、结语

根据上述对新疆2013年地区间对建设创业型城市任务的评价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新疆各县(市)的建设创业型城市任务完成存在显著的差异。建设创业型城市任务完成优质和良好的地区4个城市,分别为乌鲁木齐、、吐鲁番、塔城、昌吉;创业型城市完成一般的地区有8个,分别为伊宁、哈密、阿克苏、布尔津、乌苏、阿勒泰、霍城、和静;建设创业型城市任务完成较差的地区有3个,分别为阿图什、和田、拜城。

(2)不同等级间创业型城市任务完成的差距较大。创业型城市任务完成评价中处于中等水平的县(市)与创业型城市任务完成优评价较高的乌鲁木齐市、博乐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创业型城市任务完成中处于较差的县(市),与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相比差距就更大了。因此,如不及时加以有效解决, 将会产生区域经济发展的“马太效应”,即创业型城市任务完成好的地区越来越好,创业型城市任务完成差的地区越来越差的状态,从而阻碍新疆创业型城市任务完成的协调、持续发展。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完善新疆各县(市)的创业环境:

创业型城区创建篇4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5-0006-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5.25.004

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综改试验区)是我国为破除“资源诅咒”,推动全国资源型经济转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在山西实施的重大政策试点,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综改试验区,也是唯一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部级综改试验区。探索一种适用于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成为山西省和国家关注的焦点。山西省委、省政府决定,从山西省“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出发,依据省政府制定的实施方案,将山西科技创新城列为山西综改试验区的标杆项目,将其打造成全国科技引领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特色示范区。如何更好地进行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是政府和学界的关注所在。

1 山西综改试验区

2010年12月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区”。2014年6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范恒山指出,我国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从主题上可以分为六种类型:开发开放、统筹城乡、“两型”社会、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农业现代化、资源型经济转型。

山西省位于我国中部,是典型的资源型地区,长期高强度的资源开发,使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山西的可持续发展。山西省委、省政府为了改变对煤炭的路径依赖,寻求适宜于山西乃至全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模式,曾围绕资源型经济转型进行了多种尝试。其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期(1996~1999年)。1996提出“全面调整产业结构是振兴山西经济的关键”。第二阶段,起步阶段(1999~2003年)。这一阶段实施了“一增三优”、“战略工程”、“六大支撑体系”、“1311”等调结构的重大工程,实现了由产品调整向行业调整的深化。第三阶段,稳固阶段(2004~2006年)。这一阶段提出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战略,并确定了“七大优势产业”。第四阶段,发展阶段(2006~2010年)。这一阶段提出“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等转型路径。第五阶段,成熟阶段(2010年至今)。这一阶段是转型跨越发展和综改区的确立及实施阶段。提出“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路径,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2 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2.1 山西科技创新城

山西为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太原市的辐射能力,形成以太原为中心的全省的经济区和发展核心区,决定将山西科技创新城列为山西综改区的标杆项目,将其打造成山西乃至全国科技引领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特殊示范区。构想中的山西科技创新城是以山西路和108国道为轴线的太原小店区东部以及晋中榆次区西北部的山西交界处,大约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其中科技创新城的核心区在太旧高速以北、靠近榆次大学城的区域。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功能区主要由科技创新研发区、高新科技产业化示范区、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区、科技与文化融合区等组成。具体而言:科技创新研发区由省级、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团队工作室等构成;高新科技产业化示范园区由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中心、中小企业创业中心等构成;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区由创业基金、成果转化、企业上市、财务公司、金融服务等构成;科技与文化融合区由高科技文化企业、创意中心等构成。山西科技创新城重点扶持的产业主要为山西省重点扶植的创新型产业,即现代装备制造业、特色煤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煤层气产业)等新兴行业。

2.2 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目标及任务

创新型城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是创新资源高度集聚的一种城市发展形态,是城市发展走向知识化和高水平的产物,其目的是提高民生水平、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而科技创新城是区别于工业型、资源型、旅游型等城市的一种新兴的特殊城市类型,包括科技研发、高科技产业以及为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产业服务机构三种体系。从各国科技城的发展轨迹来看,主要有科技园区的城市化和城市高科技化两种,从各国科技城的发展模式来看,主要有政府强制型、政府主导型、政府引导型、自由发展型四种。山西科技创新城应该为政府引导下的城市高科技化。也就是说,从整个城市范围来看,高新技术产业是城市的主要产业,各种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在城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结合山西省该区的建设目的以及山西同城化的规划、太原与榆次的区位、资源、工业基础、文化底蕴、发展环境等现状,山西省委、省政府决定科技创新城将依托并整合太原高新区、太原经济区、榆次大学城、晋中经济区、榆次工业园区等各类园区的区域资源,在依托和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及优势的基础上,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和带动作用,将科技创新城打造成既能推动已有项目和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又能辐射带动两区交界相邻地带的发展,使之成为山西乃至中部产业转型和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科技创新城规划按照“一带两翼”的构想,结合“创新、开放、人本、和谐、便捷”五大核心理念。山西科技创新城发展总体目标是建设成为“三大高地”,即战略性支柱产业及其产品的研发创新高地、战略性支柱产业研发创新精英的人才集聚高地、资源经济区域型发展的产业示范高地。探索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有效转化的发展路径。

3 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的难点

综改区下的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具体到操作层面,难点主要是在转型跨越发展和山西同城化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工作重点和难点是如何破解“转型跨越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山西同城化”等难题。

从现有资源看,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具有区位、人才、产业等多种依托优势。就区位而言,太原是山西的省会,更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信息中心,同时,太原作为全国最大的综改区中心,是全省中部经济的枢纽所在,面临着承担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新探索。就人才而言,山西地区拥有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等高校和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中国日化院等科研院所。产业方面,山西地区拥有太钢、太重、山西焦煤等一批行业领先企业。但是,如何发挥优势的最大作用,让优势资源有机融合、相互碰撞,孕育和培育出巨大的合力是难点所在。

2009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促进中部崛起规划》就曾明确提出,要以山西同城化为中心,将太原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与技术创新基地。《规划》为山西同城化提供了实施依据,山西科技创新城可以看作是促进山西同城化的一种有效途径。省委、省政府也曾多次强调“山西获批综改区之后,晋中的机遇最大”。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山西同城化步伐较为困难。从20世纪90年代山西同城化的提出,到2011年许西收费站的拆除用了近20年的时间就可见一斑。

4 促进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的措施建议

科技城的发展表明创新是科技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实上,科技城的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创新目标主要是通过科技创新体系实现的。科技城的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是城市创新体系构建的指针,科技创新体系是实现科技城战略目标的保证。科技创新体系由科技创新主体构成,包括政府、企业、中介服务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等人才支撑体系以及政府投资、风险投资等投融资体系。根据各主体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实物、技术、政策、文化等四个层面。科技城创新体系的建设是通过建立创新机制和营造创新环境,构建完整的创新网络,激发高科技企业、各类科技中介、科研机构以及政府等主体的创新活力,增强城市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竞争能力实现的。因此,要建设好山西科技创新城,需要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来调动主体的积极性,带动经济顺利转型:

4.1 解放思想促进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

在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解放思想,才能冲破影响和制约发展的思想心结和体制障碍。在山西转型发展过程中做到如下五点来促进经济转型:从煤炭依赖中解放出来、从政府依赖中解放出来、从内陆经济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从计划经济模式中解放出来、从守成求稳心态解放出来。在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认识和利用好山西的文化资源,做到从封闭到开放、从一元到多元、从传统到现代、从单打到联动。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尝试打破山西经济圈的范畴,将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成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创新示范城,可以尝试汇集全省的科技创新力量,凝聚“一核一圈三群”的所有优势,在发展建设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同时,为晋北、晋中、晋东南经济圈培育创新体和经济增长点。

4.2 科技创新城协调发展委员会的建立

要建立强有力的科技创新城协调发展委员会,负责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实施。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大系统,系统的领导及其动员、组织体系的构建与效能机制发育,势必成为系统的中枢与纽带。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创新城建设战略的实施和组织、政策予以立法保障;对现行的创新领导机构机器组织体系予以提升、强化和规范;组建决策辅助体系,整合社会研究力量,提供决策支持;不断提升创新领导阶层的学习力、知识量和决策能力。

4.3 促进产业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从产业形态看,山西科技创新城作为山西跨越式发展的代表,应该走产业复合型的道路。发展好以煤炭为基础的行业,做好煤炭深加工产业,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工业新型化步伐的同时,大力发展服务业。结合山西自身的科技基础和科技能力,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在全国有影响、有竞争的产业链、产业创新集群。

4.4 调动主体的积极性

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是科技创新城的主体,创新城的各主体之间应准确定位,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政府启动,统筹规划;面向市场,企业运作;以人为本,社会参与”的原则,明确职能。确实做到政产学研的充分融合,发挥科技创新城的引领作用,就要准确定位各主体,并明确职能。只有明确各职能主体的位置,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4.5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机制,实施考核评价机制

在增加研发投入、加大扶持技术创新,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科技中介组织,健全技术市场体系的同时,着重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培育多渠道、市场化、产学研结合、产业化提升的科技成果转化与服务体系。

4.6 优中选优,重点先行

选拔一批重点企业和拳头产品,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对其进行重点扶植,将其培育成山西科技创新城的主力军和领头羊。

4.7 多元投资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建立并完善多元投资体制,吸引外部资金的同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山西科技创新城。一方面,吸引外地甚至国外资金。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不能只依靠国家和山西省的资金支持,应该主动走出去,积极吸引国际资本加入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另一方面,在积极寻求外部资金支持的同时,利用好山西本地的民间资本,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新科技产业。

5 结语

目前资源型城市转型跨越发展遇到困难,是由历史原因和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实现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光有大决心和大勇气是不够的,还需要大智慧、大力气和大手笔。最根本的是建立由高层领导负责的领导协调机制,负责国家政策的实施并制定出一套好的办法,进一步解放思想,从体制和机制上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充分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资源型向创新型的转变,切实使山西科技创新城在综改试验区建设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 安华.山西转型经济史[D].山西大学,2012.

[2] 尤建新,等.创新型城市建设路径的思考――上海与深圳的比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 申小蓉.国际视野下的科技型城市研究[D].四川大学,2006.

[4] 樊杰,等.(高)科技型城市的指标体系内涵及其创新战略重点[J].地理科学,2002,(12).

[5] 李政文.前沿资讯[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

创业型城区创建篇5

本文为科技部前瞻性课题“科技推动国家战略性区域发展相关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编号:2010GXS3K064)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切入点和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中心环节,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对我国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唐山市作为科技部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在探索科技创新引领和推动经济发展以及实现传统资源型城市和工业重镇的转型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唐山市的城市发展特点

唐山地处环渤海区域中心地带,毗邻京津,总面积为13,472平方公里,总人口为729.41万,200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0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413.3亿元,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沿海重工业城市和传统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在“科学发展・科技先行”理念的指引下,唐山市加速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被授予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点城市、国家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等称号。

1、工业基础雄厚,但城市发展仍然偏“重”。唐山素有“北方煤都”和“北方瓷都”之称,共有160多个工业门类,已形成钢铁、能源、装备制造、建材、化工等优势支柱产业,是国家重要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钢铁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陶瓷材料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焊接产业基地、国家高速动车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009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931.4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10.42亿元,精品钢材、基础能源、优质建材、装备制造和化工五大产业完成增加值1,252.07亿元。成功研制国内第一台应用于煤矿井下的机器人和首列国产时速350公里CRH3“和谐号”动车组。2009年唐山市三产增加值结构为9.5∶55.9∶34.6,工业占GDP比重达到56%,超过服务业20个百分点;从工业内部构成分析,重化工业高于轻工业。产业结构仍然偏“重”,“两高一资”工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比重较低,资源和环境压力逐步增大,对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降低碳排放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2、产业工程化能力较强,但创新资源仍较为匮乏。目前,唐山市初步具备了较强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工程化研究能力。截至2009年底,共建立部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2家,其中部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行业重点实验室、农业产业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100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个。但与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创新资源仍较为匮乏。仅拥有本科院校4所,人才的本地培养能力较弱;从事前沿基础研究的研究机构较少,创新成果储备较少;全市R&D经费占GDP比重不足1%,不仅明显低于北京、上海等城市,而且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R&D经费中,政府投资所占比重达到4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产业界的创新投入积极性有待提升;与周边区域比,吸引重大项目和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较弱,还未形成创新人才集聚发展的局面。

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主要进展

2011年初,唐山市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随后,围绕城市发展特点,在更好地利用区域创新资源、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积极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

1、积极进行全局性部署。唐山召开了全市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推进大会,颁布实施了《唐山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建设的方向及路径。提出要围绕推动资源型城市在创新中转型、在转型中跨越的目标,通过广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完善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逐步建成环京津及环渤海区域重要的创新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高素质人才聚集基地,成为我国推进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创新型城市转型的示范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抓好三大任务、实现六大突破,即抓好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支撑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创新活力三大任务,努力实现钢铁产业技术创新、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电动汽车研发、曹妃甸循环经济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和唐山湾生态城市工程技术中心建设。

2、突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唐山依托高速动车组和首都钢铁公司搬迁等重大项目,进一步强化主导产业优势地位,突出城市发展的产业特色。首先,积极构建有唐山特色的现代产业格局。加速以曹妃甸为龙头的唐山湾“四点一带”开发建设,逐步培育形成两个“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即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精品钢铁、装备制造、化工产业的传统产业发展格局和新能源、环保、生物医药产业的新型产业格局。打造一批拥有知名品牌、主业突出和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一批机制灵活、专业化分工明确的中小企业;其次,做大做强传统支柱产业。进一步强化钢铁、装备制造、化工产业的优势地位。引导钢铁企业向南部沿海、北部资源聚集区有序转移、集聚发展,形成资源利用深度化的现代钢铁产业体系。以建设国家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和现代制造业配套基地为目标,发展规模效应突出、带动性强的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以曹妃甸大型石油炼化一体化项目为突破口,发展高附加值、精深加工特色产品链,形成石油化工、煤化工、海洋化工“三化合一”发展模式;第三,推进“三个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发展现代金融、物流等生产业,形成与农业、工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局面;借全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契机,以传统支柱产业信息化改造为重点,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引导企业培育良好企业文化,实现科技、文化与工业发展的融合。

3、有效利用区域创新资源。为弥补本地创新资源匮乏的不利局面,把握环渤海区域合作日益紧密的战略机遇,唐山市围绕产业特色,加强平台建设,筑巢引凤,取得了一定进展。首先,积极推动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成了中科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已吸引中科院过程工程等5个研究所入驻。每年资助2,000万元,吸引各研究所专家开展适合唐山主导产业发展的课题研究及成果转化工作。启动唐山环渤海知识市场和唐山科技城建设,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经贸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等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开始了河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唐山分园建设;其次,扶持企业加强对外合作,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积极促进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的研发合作。如在电动汽车领域,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电工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等合作建立专业研发团队。以共性技术和重要标准为纽带、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核心,支持建成唐山钢铁产业技术联盟、高速动车组产学研联盟、中药现代化产学研协同技术创新联盟。

4、为营造良好创新氛围提供政策保障。为激发创新活力、营造创新环境,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了《唐山市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意见》、《唐山市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唐山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唐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和《唐山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重要法规和文件,明显优化了创新政策环境,初步形成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政策保障。

三、启示与建议

虽然唐山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才刚刚起步,还未取得明显成效,但在探索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型中的一些做法对我国政府进一步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突出城市特色优势,构建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网络。当前,我国区域发展还不均衡,东西、南北差异较大。创新型城市建设要统筹兼顾,发挥各个城市的特色和优势,逐步培育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共同构建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网络。围绕各创新型城市的已有发展基础,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重点支持以下三个方面:围绕发展特色,制定分类考核办法,引导各创新型城市加强沟通交流,进行差别化竞争;利用增量投入,引导、扶持支柱产业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加强对重点企业科研开发及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形成能代表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群。

2、搭建区域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发挥创新型城市的区域支点作用。聚集创新资源是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唐山市创新资源较为缺乏,但并不是我国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创新资源最缺乏的城市。从我国城市发展情况看,除北京、上海等少数几个城市可称得上创新资源较为丰富外,其他城市基本都处于创新资源缺乏状态,因此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唐山的实践表明,需要构建服务于本地支柱产业发展的区域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吸引外地创新资源为繁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建设区域性平台方面,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向创新型城市倾斜,以创新型城市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支持跨市乃至跨省的平台建设,促进创新资源向创新型城市集聚,进而产生溢出效应,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使创新型城市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支点和核心。

3、允许并分类支持先行先试,发挥创新型城市对体制机制创新的贡献。创新型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排头兵,创新型城市试点的意义在于探寻建设的普遍模式。对唐山的调研表明,虽然当前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优化了政策环境,但由于国家层面约束较多,地方政府体制机制的创新性尝试十分有限。建议按照所处区域或资源禀赋特征,将创新型试点城市划分为科技创新领先型、产业创新领先型、社会创新领先型等类别,分类授予创新型城市在不同领域的先行先试权利。同时,对各城市提出的体制机制创新予以分类支持,支持各试点市在科技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城市管理体制、审批和人事制度等方面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系统地解决制约创新的体制性问题,进而通过创新型城市的体制机制创新尝试,总结经验,形成运转有效的政策措施体系,逐步向周边城市乃至全国推广。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主要参考文献:

创业型城区创建篇6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创建学习型组织规范意见》(试行)和《中共甘井子区委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区的意见》,以“干部创新、市民创业、农民增收”为重点,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不断设计各种学习载体,开展各具特色的学习实践活动,挖掘培养各类学习创新、学习创业的典型,引导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增强全区干部群众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全面实施新体制、推进城市化、建设现代化绿色城区提供学习力、创新力。

二、主要工作

1、开展图书“五进”活动。在全区开展图书进机关、进社区、进村屯、进企业、进家庭活动。通过举办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书评征文等系列活动,在全区营造崇尚学习、崇尚文明的新风尚。在全区组织“好书大家看”活动,由区学习办向全区干部群众推荐各类好书,在读书研讨交流过程中,提高学习的品位和学习的效果。在区直机关和各镇街广泛开展一次图书捐赠活动,为家庭、社区、企业等援建图书室(角)。

2、实施“知识更新工程”。结合我区实施新体制、推进城市化的实际,在农村开展农民知识更新培训,在职工中开展学技术提素质活动,在青年中开展青年人才培训。各单位、各部门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工作岗位,广泛开展继续教育活动。

3、举办“学习创业者足迹”巡回报告会。挖掘和培养我区学习创新、学习创业的典型,组织“学习创业者足迹”报告团,通过到基层作巡回报告、座谈等形式,激发市民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潜能,激励更多市民走上学习创新、创业之路。

4、开展“学习·发展”纪实活动。各类学习型组织牵头部门和基层党委要做好典型的培养、选树和事迹材料、图片的整理工作。由区学习办牵头,制作学习典型纪录短片,全面展现我区几年来学习型城区创建的风采。短片同时作为我区鼓励市民参与学习型城区创建的教材,下发到各基层单位,推进市民学习创新、创业的开展。

5、开展“我与学习型城区共发展”征文活动。通过征文活动,收集个人和组织在参与学习型组织创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创建经验和理论研究,进一步激发市民的学习创业、学习创新的热情,为学习型城区创建提供理论支持。

三、几点要求

创业型城区创建篇7

(一)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大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市场准入、财税金融、经营用地等方面提供便利和优惠,鼓励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张德江副总理在为全国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会议作的专门批示中指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举措,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稳定我国就业形势的有效途径。要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着力完善创业政策措施,着力加强创业培训服务,着力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政策引导效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密切配合,扎实工作,努力创建创业型城市,促进增加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创建创业型城市,是从政府层面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解决就业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全民创业热情、提升城市发展活力的有效途径,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全民创业促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措施。受金融危机、货币金融政策、节能降耗的影响,我国经济由靠投资增长转为消费拉动,发展速度趋缓,部分企业关停,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企业用工需求减少,就业压力明显加大;今后几年,我市每年需要就业的城镇劳动力在10万人左右,每年提供就业岗位只有6万个左右。能否在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就业需求下降的情况下,保持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是对我们的严峻考验。因此,通过开展全民创业,鼓励各类人员自主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就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据统计,我国1人创业平均可以带动3至5人就业。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既有利于我市创业者队伍的扩大,带动就业增加,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又有利于促进我市生产力发展,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创建创业型城市,是促进城市就业、发展城市经济的积极行动。城市作为人口聚集地、经济聚集地,存在着大量的创业机会,具备良好的创业条件和创业氛围,是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主战场。开展创业型城市的创建工作,既有利于城市本身创业者队伍扩大,带动就业增加,又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拓展新的增长点,还有利于改善城市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镇化速度增加,需要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特别是“创业型城市”这一称号,是对一个城市创业工作的一项荣誉和褒奖,是一座城市发展和进步的具体体现。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也将进一步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四)创建创业型城市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经国务院同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决定,在全国选择部分经济发展环境较好、劳动保障和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扎实有效、组织工作基础较好的市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实现率先建树、率先突破、率先取得成效,形成示范作用。去年7月9日,省政府在莱芜召开了全省创建创业型城市动员大会,郭兆信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拉开了全省创建创业型城市活动的序幕。我市的牡丹区、、东明被确定为首批省级创建创业型城市。这是省对我市工作的充分肯定和信任,也是对我市的巨大鼓舞和鞭策。赵润田书记、刘士合市长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能不能做好这项工作,闯出路子,创出经验,交一份合格答卷,是对我们的重大考验。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群策群力,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真抓实干,创城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全省创建创业型城市动员大会以后,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的决策部署,把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作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推进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有利契机,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体系,改善创业环境,加强舆论引导,使创建工作保持了稳步、健康、协调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了工作指导体系。县、牡丹区、东明县分别成立了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县区长、人大、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为成员的创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城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和指导。召开了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动员大会,落实部门职责分工和任务分解,按照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对创城工作进行了分工,对创建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明确责任主体,形成政府积极促进,部门广泛参与的创城工作推动机制。

(二)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10部门《关于创建创业型城市(县区)的指导意见》,针对我市实际,市就业工作联席会议下发了《关于推动我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县区)的通知》,重点对创业者在市场准入、场地安排、行政服务、融资渠道和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税费减免、各项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创业扶持政策,鼓励支持全民创业,形成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县出台了《县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实施方案》、《县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县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联络制度》、并制定了《县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推进计划》,牡丹区、东明县也都制定了《创建创业型城市实施方案》,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出台,确保了创城工作的稳步开展。今年以来,三个县区共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90.2万元,岗位补贴229.8万元,小额担保贷款1342万元。

(三)健全创业培训体系。进一步扩大了创业培训范围,将由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了创业培训范围,全面落实创业培训补贴,实现城乡全覆盖。全市认定35所创业培训基地和定点培训机构。今年以来全市举办各类人员创业培训班125期,培训人员3580人,经培训人员创办企业1595个,带动8463人就业。县把就业创业、青春创业、巾帼创业、工友创业、百千万富民工程等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今年以来共举办创业培训班30期,培训人员950人,参训人员创办企业789个,带动就业3500人,掀起了全民大创业的高潮。

(四)构建创业服务体系。各县区根据创业者需求,组织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目前,三个省级创城县区都组建了由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组成的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成员89人。采取多种方式,储备近100个项目,建立了创业项目资源库。积极培育创业服务载体,在各类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市场为创业者提供经营场地,建立创业孵化基地。牡丹区已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基地,并与孵化基地签订了协议,对创业者全部进行了培训。另外,牡丹区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已初具规模。县已建立温州工业园、书画创业一条街和服装创业一条街等6处孵化基地,目前,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工作基本完成,岗位开发补贴正在发放中。东明县创建了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基地、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和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孵化基地3处,并开辟了“创业一条街”。孵化基地从培训、推选项目、开业指导到提供贷款扶持、落实税费减免、后续服务等环节上实现一条龙全方位服务。三个县区都组建创业指导中心,为创业者提供有效的培训指导服务和政策扶持。除三个县区外,成武、单县组建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工商、税务、城建、卫生、工青妇以及科技部门和知名企业家代表等组成的专家志愿团。县依据资源、产业优势,建立了“人发产业创业园”、“木材加工产业创业园”、“中药材产业创业园”,对入园项目免收三年税收和地租。

(五)健全工作考核体系。省已建立创建工作考核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出台了创城工作绩效考评办法。我市要积极落实《省级创业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把创业扶持政策、创业培训效果、创业服务质量、创业初始成功率、创业稳定率、创业带动就业率等工作指标作为衡量创建工作的主要指标,逐级分解目标任务,纳入政府就业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推动创建工作的全面开展。、牡丹区、东明要按照标准,逐项落实,迎接明年省里验收,确保按期验收合格。其他县区也要自加压力,借鉴这三个县区的成熟经验,在省规定的标准范围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市在创城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宣传力度不够、创业氛围不浓厚,基地建设不规范、档次较低,创业项目少、创业人员可选择余地小,政策落实没完全到位。其他县区普遍存在工作不到位的问题,一是领导重视不够,造成有关部门配合不积极;二是工作开展不平衡,有的县区至今动作迟缓;三是创业指标完成率低,创业人员少、创办企业少、企业运行不稳定。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着力加以解决。

三、强化措施,推动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上新台阶

按照创建工作目标,牡丹区、、东明要进一步按照省里的部署,明确工作目标,落实激励政策,将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确保一次通过省里的验收。其它县区也要做好基础工作,力争下一批都要纳入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确保2010年全市创业培训4000人以上,新增创业带动就业2万人以上。在创业培训和服务方面,力争创业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培训合格后的创业服务率达到100%,创业参与率保持每年5%以上的增幅;在创办新企业的数量与企业存活率方面,力争创业初始成功率达到70%以上,创业企业存活率达到80%以上;在社会满意度方面,力争创业满意度测平达到90%以上;在创业带动就业效果方面,力争实现自主创业1人带动就业5人以上,创办1个企业带动10人以上的倍增效应。完成这一要求,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各级各部门强化措施,通力合作,共同努力。

(一)密切配合,做到部门联动。创城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各部门共同参与、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共同研究制定和实施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和工作计划。在促进创业的过程中,要做到相互衔接、协调配合,不推委、不扯皮。坚持条块结合,发挥部门在促进创业中的作用,经贸部门要积极开展在岗创业,科技部门要积极开展科技创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开展大学毕业生创业、失业人员创业、就业困难人员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会要积极开展工友创业,共青团要积极开展青春创业,妇联要积极开展巾帼创业,民政部门要积极开展复退军人创业,残联要积极开展砺志创业。通过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和种类的创业活动,形成共同促进创业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落实,做到政策引动。各部门要把促进创业的各项政策再进行一次梳理整合,横到边,纵到底,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降低创业准入门槛,落实土地使用、工商登记、税费减免、创业孵化、资金扶持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全面促进各类群体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作用,将覆盖范围扩大到转业退役军人、被征地农民、残疾人、随军家属、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创业群体,切实落实微利项目贴息政策。要加大对创业的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安排资金,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开展。落实创业鼓励政策,对创业成功首次领取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可以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吸纳失业人员就业的,可以根据创造的就业岗位个数给予一次性岗位开发补贴。要切实改善行政管理和办证手续,构建绿色通道,把改进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落实在推进全民创业的具体工作中。

(三)积极引导,做到示范带动。发挥带动、引导作用,培植、命名一批符合示范条件的创业型县区、创业型街道、创业型社区、创业型园区、创业型行业、创业型企业、创业明星等,积极培育创业型社会,促进全民创业。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园、青春创业园、返乡创业园、科技创业园等创业园区。开展“创业之星”评选表彰活动,培养和宣传创业典型。大力营造创业氛围,鼓励更多的人员投身创业。要及时交流各地、各部门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和创建工作的突出成效,引导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坚定信心,服务大局,全力推进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

(四)完善平台,做到服务推动。健全完善创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四个平台:一是创业指导平台。在市、县区建立创业指导中心,配备工作人员,成立创业指导专家服务组织,征集、建设创业项目资源库,实行项目推介、职业指导、融资服务、场地安排、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积极培育创业载体。二是创业培训平台。建立和认定一批创业培训基地和见习基地,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工、军队退役人员等各类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创业培训范围。积极推进创业培训进街道、进村镇、进校园、进园区、进商场。加强创业能力培训、项目对接培训和模拟实践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三是创业孵化平台。在各类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建立孵化园区,作为扶持、试验、示范创业的基地;在商业、服务业集中的地域,通过扶持引导、场地租赁等方式,建立创业街、创业城,为创业者提供有效服务。每个县区孵化园区、创业街、创业城要不少于2个。四是基层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在促进创业、服务就业、保障民生中的积极作用,全面实施创业贴近服务,开展创业助推“1+3”活动,对每一个有创业意愿并参加创业培训的劳动者,推荐一个创业项目、协助落实一处经营场地、帮助办理一笔小额担保贷款。各部门、各单位、各社会团体也要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完善创业服务体系,为创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五)深入宣传,做到舆论鼓动。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宣传创业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通过营造创业氛围、改善创业环境、树立创业典型、宣传创业经验、弘扬创业精神、建设创业文化,在全社会形成“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的浓厚氛围。各新闻媒体要开辟“创建创业城市专题”、“创业之星”、“我的创业故事”等各类专题、专栏,加强创业教育,加大创建创业型城市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各级人力资源市场要设置宣传区域,及时宣传国家、省市创业政策,推介创业项目,展示创业成果。街道、社区等公共场所要通过设置广告牌匾、宣传专栏等形式,对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宣传动员。各行各业广泛开展创业文化建设活动,激励全民参与、支持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投身创业,以创业促进城乡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

创业型城区创建篇8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在世界上是最近20年来的事情,在国内是近两年多的事情,但其发展却是惊人的。我们发现创新型城市代表了当代世界城市的未来发展,国内的主导城市也纷纷加入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行列。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来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他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简单地来讲,就是主要依靠创新来发展有巨大影响力的城市。百色是一个后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要跟上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必然要建设创新型城市。

一、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要性

在探讨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中,首先要谈的是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要性问题。我们认为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对接国家与自治区发展战略的需要

一方面是与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对接的需要。党中央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审时度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高瞻远瞩,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施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着重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指出:“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我们必须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使命。”他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力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m要“坚持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完善创新机制,宽容创新挫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所以,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一致的。

另一方面,是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的走创新跨越之路相吻合的。《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桂发[2006]12号)中提出:我们要“提高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跨越之路”,“走创新跨越之路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本质要求,是我区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在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突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集成创新,鼓励原始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力争在特色优势产业中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动大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建设一批创新型企业。”这是全区今后五年开展自主创新工作很重要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自治区政府主席陆兵在全区科技大会上指出:“目前,我区已进入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到2020年,要实现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2.5番、达到人均生产总值3000美元、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这些都表明今后广西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以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来实现广西发展的目标,走跨越发展之路,赶超先进省市。

百色要加快发展,就要把自己的发展战略与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对接起来,主动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自治区的发展结合起来,所以,百色市要加大创新力度,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二)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百色主要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都是主要靠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实现百色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首先,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是使城市的发展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来驱动,这样可以降低城市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依赖性。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为城市经济的转型提供了空间。

其次,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吻合的。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鼓励科技创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正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城市发展路子。[

再次,建设创新型城市可以使我们的干部群众形成更科学的资源观和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城市,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发展百色,降低自然资源对百色经济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可以使我们的干部群众更加意识到人才、知识、科技、管理、人文环境、基础设施等在一定意义上是比自然资源更为重要的资源,对经济发展具有更强大、更持久的支撑力。

(三)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是百色赶超先进城市的需要首先,没有创新,我们在城市竞争中就会落伍。低科技、低管理水平往往会降低我们企业的竞争力。根据广西统计局的资料:2006年,百色在规模以上工业243个企业中,亏损企业106个,亏损面达43.62%,亏损企业亏损额11573万元,在亏损企业中,小型企业97个。为什么?原因有二:一是上半年全国性煤、电、油紧张,工业用电不足,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二是企业经不起市场竞争所致。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企业的发展主要不是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来发展的。其实城市的竞争又何曾不是如此?

第二,创新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强大动力。作为后发展城市,我们除了借鉴先进城市、发达城市的发展经验之外,还应该借助创新,借助世界科技进步的成果,这样我们就能够跨越发展前进中的某些局部、某些过程,实现跨越式的推进。事实上,区外很多地方,甚至国外的经验也证明,借助创新,借助世界科技的最新成果是完全有可能实现跨越的。在百色,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据了解,百矿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的,CAD/CAM]CAPP技术,缩短了新产品研发的周期,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步伐;银海铝业公司、平果铝业公司、平果百合化工公司等企业,全面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控生产,使产品成本下降20%左右,有的产品降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大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所以,百色要赶超先进城市,必然要建设创新型城市。那么百色有没有可能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呢?

二、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可能性

百色市通过大力实施“科教兴百”战略,把经济增长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2005年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已达到43%,2006年达到47%。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大有希望,因为:

(一)百色有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强烈需求

百色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的需求越来越大。一方面,提升老企业的竞争力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企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新企业的创办需要有新技术的支持。

(二)百色拥有了一定的创新资源

一方面,百色有一定的人才和知识基础。2006年,百色国有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有58839人,各个高校、科研机构和一些其他单位也有一批高级职称人才,还建设有科技人才专家库。今后随着百色高等教育的发展,百色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另一方面,百色有日益雄厚的创新资金后盾。2006年,百色GDP达29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全年财政收入40.08亿元,比上年增长23.82%。如果我们每年投入GDP的2%,那就是每年约6个亿,就是财政收入的2%,也有约8000万。

(三)创新机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是拥有了一批高校,如百色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百色职业学院等,并且它们的发展都很快,其中百色学院今年获得了两项部级社科资金项目,右江民族医学院正在积极申请硕士点。

二是有几个人才小高地,聚集了一批人才,已经建立了“现代农业人才小高地”、“百色铝产业链人才小高地”、“百色临床医学人才小高地”。并且推进了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认真实施“75321”创新计划。全市四个县(区)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田阳县、平果县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市35个乡镇通过市、自治区“乡镇科技进步”考核,8个乡镇评为“全区科技进步先进乡镇”。

(四)创新机制建设有一定的基础

创业型城区创建篇9

[作者简介]曹桂香(1988―),女,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财会教研室主任、助教,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吴 玮(1987―),女,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管理学学士,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江西鹰潭 335000)

一、引言

智慧城市是信息时代对城市发展的新要求,2014年住建部联合科技部公布的全国试点智慧城市名单,鹰潭市作为第三批试点城市位列其中。鹰潭市对信息改革全面扶持,秉持“互联网+鹰潭”的新型智慧城市理念,在包括政务、城市治理、社保、养老、医疗、环保等领域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在此背景下,鹰潭市的创新型经济发展,也将受到智慧城市建设的有利影响,在新形势下创新经济成为鹰潭市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有力支撑。

二、鹰潭市智慧城市现状

鹰潭拥有月湖区、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信江新区、贵溪市和余江县六个市县辖区。其中,贵溪号称“铜都”,拥有最大铜工业生产基地,是鹰潭市工业GDP大头;龙虎山景区是著名5A级旅游名胜,是鹰潭市旅游总收入的主力支撑。

截至目前,鹰潭市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已经为广大市民构建地方卫生信息系统,通过网监平台全面监管就诊过程中的相关医疗药费。鹰潭云计算数据中心,在华为云平台的技术基础之上建设起来,包含全市国土、水利、农林业、财政、审计、卫生和教育等领域共计37个数据系统,互动耦合良好。同时,云平台上部署了电子政务综合办公平台,为智能办公和监管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智慧城市的建设,除却智能化管理之外,对新型智慧产业以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都能推动鹰潭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同时,智慧产业的催生,也促进智慧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三、智慧鹰潭下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形势

(一)鹰潭市2013-2015年创新型经济发展

近年来,鹰潭市积极响应“十二五”规划,在五年规划里,全力保证经济稳增长,接连公布“稳增长40条”和“创业创新36条”等政策措施,强调生态城市建设,节能减排成果喜人。鹰潭市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成效显著,贵溪市和余江县双双获得“省级森林城市”称号,同时大力构建生态乡镇。鹰潭市在绿色城镇化指标环境排名国内前二十名,贵溪和龙虎山景区已获批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根据2013-2015年度鹰潭市统计公报,鹰潭市园区和旅游收入情况如下表1。

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鹰潭市在2013-2015年间的经济发展增速稳定,规上工业增值占比较高,三大园区完成工业增值比重较高,可见鹰潭市在园区工业经济发展上投入较多。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里,铜产业占比90%左右,三大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则以高新区和贵溪为主,经济平稳增长。旅游收入逐年快速增长,2015年全年创收200亿元,以“寻梦龙虎山”等系列活动推进旅游业全面发展,进而推动服务业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截至2015年年末,在鹰潭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科技技g园区建设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平台质量稳步提升的良好成效。在产业技术创新、尤其是铜产业绿色减排技术创新改造中,在2015年统计公告里,以万元GDP能源消耗下降3%的优质表现,宣告鹰潭市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之中的节能减排指标。同时多方面鼓励大众创新、企业创新和产业创新,引入“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概念,发展绿色铜产业、智慧产业、大力推动园区建设和电商基地构建。

(二)2016年鹰潭市加快创新型经济发展

智慧城市的新型发展模式,结合鹰潭市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以“科技+改革”对经济发展起着有利的推动作用。据调查,鹰潭市就业信息化体系已经全面覆盖了市、区、街(学校)三大就业服务机构。街上随处可见的“天网工程”视频监控,更是全市社会治安的有力保障,有效减少犯罪。尤其像鹰潭特色的旅游产业,龙虎山景区更是以“互联网+”的模式进行产业创新,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旅游体验。高新园区的高新企业专利业已突破1000个,对高新企业的认定逐年增多,大力支持企业技术革新。

鹰潭市2016年召开的十四次党代会上,提出要全力做好铜产业、旅游业和物流业。铜产业作为鹰潭工业支柱产业,继续做大做强,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优化产业构造。打响“龙虎天下绝”这一旅游品牌,做好“寻梦龙虎山”活动。同时,建设现代化的物流园区,以便利的交通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城市。提高“信息江西”的智慧城市建设,全力打造智慧鹰潭,全面深化创新和改革,重点领域推动技术革新。

2016年鹰潭市全面加快建设创业创新平台,以江西师专为例,学校响应宣传,近年来逐步加大对教职工和师生的创业培训,已经形成诸如师专创业园超市、师专眼视光基地等各种特色创业项目,尤其是为优秀学生提供广大就业和实训平台。学校已经全面实施视频监控和规范化教室安排,保障师生财物安全,同时为承接大型规范化考试做好准备。

四、推动智慧城市下鹰潭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建议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高度融合信息化和城市化,推动鹰潭市的智慧管理模式,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推进智慧鹰潭的创新型经济建设。

(一)突出绿色、创新的工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创新

加快建设绿色铜都,推动绿色产业诸如循环能源、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增长。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动力,适度发展“互联网+产业”的产业发展新结构,稳步推动智慧城市的信息化建设,促进鹰潭市产业结构创新,推动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产业经济,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水平,集成创新,争取在经济支柱如铜产业以及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实现关键的技术改革,提高产业竞争力。

(二)加强智慧技术的应用,打造知名品牌,推动绿色崛起

围绕智慧城市、低碳环保,探索诸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服务,例如市区今年新安装的公交站台都带有智能到站提醒,建议将鹰潭地图和交通纳入“掌上公交”应用平台,可及时更新公交站台、行车路线和到站时间。借助“互联网+”,发展地区生态农业建设,打造“区域物流中心”,发展物流和电子商务,将知名品牌推向国内外。促进产业集群,以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模式,走生态发展的新型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建设创新性人才体系,培养智慧人才团队

构建创新型人才体系,着重实施人才优先发展策略,以政府为主导地位、企业作为主体、各类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模式培养和投入人才资源。推进“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学科带头人计划”和高层次人才以及农业生产实用人才的培养,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如加大引进博士等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加强科技创新团队人才建设,构建具有鹰潭特色的优秀创新团队,促进鹰潭市创新型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创业型城区创建篇10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213-02

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创新强省”的发展战略,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推进创新强省的重要构成。2010年,杭州已经列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名单,宁波市、嘉兴市已经成为科技部确定的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这为浙江打造创新型强省带来了机遇,对浙江省整个转型升级也具有重要意义。最近几年,浙江省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城市创新能力,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但仍存在很多不足,离建设创新型强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创新型城市及其构成要素

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来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对其它区域具有辐射与引领作用;是在新经济条件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创新型城市是能够激活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集聚创新资源,发挥创新作用,创造创新成果,把创新作为基本驱动力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对所在城市群或更大范围内的其它区域具有辐射与引领作用。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一般体现在涵盖发展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等在内的全方位的创新体系。

创新型城市必须具备5个基本要素。(1)创新主体。主要包括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等。(2)创新资源。包括科技人才、科技投入、科技平台、资本要素和科技园区等要素。(3)创新机制。包括科研经费筹集保障机制、科研创新组织与管理、创新激励与竞争、创新评价和监督机制等等。(4)创新环境。包括城市的基础设施、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律环境、金融环境、人文环境等等,其中创新精神、科学思想、价值导向、伦理道德、爱国主义精神等是人文环境的核心内容。(5)创新绩效。主要体现在科技成果、社会经济发展、结构优化、节约资源、提高效益等方面。

二、浙江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有利于提升城市自身综合竞争力。城市创新能力的提高直接决定着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新时期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国内竞争激烈,自主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国家或地区之间竞争的关键和焦点,经济竞争力、文化影响力归根结底都依赖于自主创新能力。

2.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有利于提升浙江区域创新能力。城市创新系统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城市经济是区域经济的核心,也是区域创新的中心,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基础。从中外发展史看,城市尤其大中城市,是社会资源的主要集聚地,是现代经济的主阵地,也是推动创新发展的主战场。浙江省要完成提出的建设科技强省和创新型省份的战略任务,关键是要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充分激发城市的创新活力,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充分发挥省内主要城市的先导和主导作用。

3.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有利于推进浙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城市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斐然。但毋庸讳言,城市发展走的基本上是一条投资驱动型的路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特征比较明显。随着国际国内竞争的不断加剧,资源要素制约和环境承载压力的逐步增强,发展的质量、结构和效率问题日益突出,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给浙江产业升级带来了动力和机遇,充分利用国家宏观调控形成的“倒逼机制”,扎实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三、浙江省创新型城市发展评价

城市创新能力受很多因素影响,其外在表现也不尽相同。随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展开,关于创新型城市及其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越来越多,本文根据《2009年中国城市创新报告》所提供的评估体系和数据,对浙江省创新型城市建设进展状况评价分析。

1.浙江省城市创新能力评估。

(1)与我国主要创新城市的比较。

根据表2、图1可知:杭州、宁波省内中心城市与北京、上海、深圳比较,综合创新能力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创新基础条件和支撑能力。创新杭州、宁波作为副省级城市需要凸显其核心创新竞争力,发挥其区域创新增长极作用。

(2)省内创新型城市间的比较。

根据表3浙江省内各个地级市之间创新能力的比较,我们得知浙江省各地级市总体创新能力普遍得分不高,特别是舟山、衢州、金华地区创新能力相比较差,还有很大提升改进的空间。

根据表4浙江省县级市创新能力综合测评,可知浙江各个县级市已经有一定的创新基础。浙江省县级市也在全国2009县级城市创新能力综合测评100名中,占据18席。

2.优势。结合图表和现实我们能充分认识到浙江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表现出来了一定的优势:浙江省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具备良好基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载体已经形成,创新投入稳步增长,创新能力逐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得进步。

3.不足。但与先进省市相比,在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浙江省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是认识还不够统一,创新投入强度不高,创新优势不突出,创新型人才比较缺乏,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创新的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对创新理念认识还不够到位,创新资源整合还不够充分,创新公共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创新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

四、浙江省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创新型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战略工程,需要全省上下合力推进。我们必须研究制订出合理的浙江省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明确目标要求、功能定位、创新方向和主要任务,并与“十二五”发展规划相衔接,使目前各市分散自发的创建活动置于规划的统一指导。构建城市创新体系,已成为浙江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环节。美国、日本、芬兰、韩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国内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重庆等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探索也值得浙江省借鉴。

1.创新型城市战略选择。建设和发展创新型城市,构筑区域、全球视角下的产业结构高地和经济发展中心,以“点――线――面”路径推动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浙江在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优化竞赛中取得发展先机的重要战略决策。重点扶持杭州、宁波、嘉兴大城市的自主创新系统和公共平台建设。加大对创新型试点城市的科技支持和制度供给。积极探索与培育区域性科技创新增长极。

2.创新型城市建设思路和理念的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首先应在建设思路和理念上实现创新,创新发展模式,力求城市定位、基本内涵、文化品味、战略举措、实施步骤等方面都能充分体现和发挥自身特色,避免千城一面。省会城市杭州经济科技实力雄厚,应以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宁波、温州、台州、绍兴、舟山等产业特色鲜明、基础雄厚、优势突出的城市,应大力推进支柱产业创新提升,建设产业创新型城市,尤其是国务院计划单列市宁波更应发挥其海洋经济优势,建设创新型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嘉兴、金华等服务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建设服务创新型城市;而湖州、衢州、丽水有着丰富自然资源和文化蕴涵的城市,建设文化创新型城市。义乌市将专业市场为代表的商贸业与小商品制造业相结合,着力于打造产业与服务复合型的创新型国际商贸名城。

3.把握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和重点。建设创新型城市,科技创新是核心,产业创新是重点。把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努力在重点领域寻得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新突破。浙江省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又该如何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结合起来;以科技园区建设为载体,制定《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要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尽快成为浙江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传统服务业特别是传统优势工业。依托部级、省级开发区设立一批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园,要围绕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着力抓好一批创新型企业,抓紧抓好滨江科技城、大江东新城、省科创基地、余杭创新基地等科技、人才、产业集聚大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与名校大院的战略合作,全方位推进优质创新资源聚集。

4.完善城市创新基础设施。城市创新能力基础设施是城市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创新活动的公共平台,是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条件。包括“硬”和“软”两种形式。在“硬”创新基础设施方面,政府应加大对研发设施的投入,加强信息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晰知识产权,使风险投资更加便利;在“软”基础设施方面,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创新文化。进一步弘扬“浙江精神”,鼓励企业家创新精神,改善吸引创新型人才的软环境,包括休闲娱乐配套设施、公共空间、文化带以及诸如更具包容性的生活方式,鼓励多元化和非对抗的思维方式。

5.加强创新型城市软环境建设。优化创新环境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保障。推动科技资源有效整合,促进新技术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形成创新的内生动力和整体合力。进一步加大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工商土地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力度,完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转化。进一步深化科研经费使用体制改革,努力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加大力度支持重大发明、重大创新,同时支持人民群众广泛开展各类创新活动。积极宣传创新典型,大力倡导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勇于竞争、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加大对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大力惩处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创造保护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6.培养和引进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支撑。要坚持培养和引进一起抓,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注重青少年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加快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型企业家和企业高技能人才。要在高等教育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创新精神,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引导和支持人才流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紧密结合,加强科技的对外交流合作,在扩大浙江省外派留学研修队伍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浙创业创新发展。

7.创新型城市社会管理的创新。通过加强社会创新推进杭州创新型城市建设,当今现实社会中,人们关注和研究得较多的是物质生产领域的创新,如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而对社会创新则说得较少。社会创新的过程就是城市、政府以及企业通过对于新的、更有效的方法的设计和开发,应对城市扩张、交通堵塞、人口老龄化、慢性病以及失业等迫在眉睫的问题的过程。社会创新的价值也就在于释放社会活力、弥补市场失灵、促进组织的整合协作与公民社会成长。建构创新型城市应该靠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和市民主体自下而上的运作交织在一起的路径来实现。创新城乡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组织管理,充分依靠社区、社会组织资源进行有效社会管理。创新分散化状态下的社会成员管理机制,让每位社会成员都有归属感,使社会各阶层都能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潘艳平,潘雄锋.我国创新型城市的评价与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0(7)

2.毕亮亮,潘锡辉.关于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0(12)

创业型城区创建篇11

abstract:the region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having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are placed in specific geographic space. they symbolize the capacity and level of regional innov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and the functions for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innovation system,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aking science&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s as the spatial development method of the innovation system for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and it analyzes the action of science&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s on the innovation of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at last, the article considers that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should develop science&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s adjus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key words:resource-based cities;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patial structure;science&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区域创新活动布局于特定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是区域创新能力与水平的表征,合理布局的创新体系空间是区域创新体系功能发挥的重要条件。我国多数资源型城市创新行为主体能力不强,创新资源匮乏,社会经济基础薄弱、技术条件落后,创新体系空间结构残缺,阻碍了其创新体系功能的发挥。因此,正确认识各种制约因素,合理布局资源型城市的创新空间,选择符合其特点的创新体系空间结构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技工业园是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空间的发展方式

在世界范围内,创新最先发源于经济基础较好、技术条件优越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然后向全球范围内扩散;在国内,创新首先集中于发达地区,形成创新高地,并逐步向欠发达地区推移;在特定区域内,创新也是发源并集中于自然、经济、社会、特别是技术条件较好的地域,再沿着一定梯度向其他空间扩散[1]。这些区域内的创新高地,实质上就是区域创新集群。研究表明,创新行为主体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有明显的空间集聚趋势。集聚的成因从生产过程的角度是为了节约能源和运费,共同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和基础设施。从创新过程的角度来说,创新行为主体在地理上的接近和联系会产生如下作用:第一,促进关联实体的竞争和合作。地理上的接近使区域内的创新行为主体在更知同行创新压力时激烈地竞争;长期演化形成的制度环境会激励区域内的创新行为主体相互影响和合作。第二,有助于关联实体竞争力的提高。包括上游产业如投入品的供应商以及基础设施提供商,延伸到下游产业如顾客的分销渠道,以及为创新服务的政府机构和公共机构等。第三,推动了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使信息、编码化知识和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流通,降低信息搜寻和交易的成本[2]。第四,有利于区域内形成学习和知识溢出的环境,促成集体学习的氛围。第五,促进新企业从现有企业中衍生出来。因此,区域创新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由于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的创新行为主体,它是一种有效的创新空间安排方式,成功的区域创新体系在空间结构上必然具有集聚性特征。

目前,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空间发展方式主要有增长极、梯度推移、反梯度推移、点轴开发、网络开发,以及近20余年经济地理学界刚开始研究的新产业区。创新的本质要求增加组织中要素的网络化联系,现代社会的发展也证明,网络为组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界面,使创新可以在多个层面、多个环节中发生,成为各行为主体采用的新型组合与运作方式。国内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研究发现网络是一种有利于创新的区域治理结构,是一个由区域内各参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具有创新特征的制度安排,区域创新体系如果基于网络组织运行会更加高效,创新能力会更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即区域创新网络作为区域适应知识经济特点的崭新形式,无疑将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发展方式。现在国内一些发达地区创新使用了网络开发方式,这些区域的创新网络结构已基本成形。由于资源型城市不可能在薄弱的创新基础上和落后的创新环境中,直接形成内部空间单元有机联系的、发达的创新网络。根据区域创新集群的作用机理,资源型城市只能集聚有限的创新资源,在一个较小区域内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重点培育创新空间增长极,使这一小范围区域成为城市的主要创新源泉,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潜力,通过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逐渐向周围地区或创新低梯度地区扩散,推动整个城市创新体系的营建。这一小范围区域的实质就是科技工业园,国内有学者称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源型城市科技工业园的空间结构布局如图1所示。

凯斯泰尔兹和豪尔(castells and hall,1994)认为,发展科技工业园的目的是再工业化、区域发展和协同创造[3]。科技工业园的基本功能包括孵化功能、科技成果的引进吸收与创新功能、培训功能、辐射带动功能、信息集散功能、聚集功能和对外交流功能等。资源型城市发展科技工业园的目的包括:第一,资源型城市的再工业化。通过园区技术的产业化和集群化,来推进资源型城市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的现代化。第二,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资源产业,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区域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保障。第三,资源型城市的协同创造。以区域学习和区域结网促进知识的流动与创造,逐步提升以园区为主体的资源型城市的创新力和竞争力。由此可见,科技工业园明显具有区域创新体系的集聚性特征,积极发展科技工业园能够推动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营建。

二、科技工业园对资源型城市创新的作用

科技工业园是产业综合体,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经济社会区域,包括孵化器、科技园、科学城、大学研究园、高技术产业带、高技术加工区、高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区和技术城等七种基本类型,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尽管如此,它们的共同点也十分明显,这就是规划和建设好这些科技工业园,对整个区域的创新具有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对资源型城市而言这会进一步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促进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如图2所示。

(一)促进创新行为主体发展和创新资源整合

我国多数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低下,多年来单一发展资源产业的模式造成了创新行为主体数量较少,发展缓慢、功能缺失;创新能力、动力和活力不强,创新意识薄弱[4];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在其发展规模、服务能力和规范管理等方面同国内发达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对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推动作用十分微弱。在创新资源方面,创新人才匮乏;创新人才部门和结构分布不合理,科技人员集中分布在中央企业、省直企业和资源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资源产业、冶金、建材行业及相关行业的科研机构;大多数城市底子薄,财力有限,创新资金投入能力较低;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产品的技术水平、企业的规模大小以及组织结构是影响高技术产业地方联系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工业园通过前后向联系吸引其他相关产业生产活动,促进它们共同发展,对资源型城市就业产生拉动作用。科技工业园的发展对本地区就业产生影响的大小取决于新的r&d活动和制造业活动增加的状况。国际研究表明,高技术活动在本地区所产生的就业增长仍然是有限的,科技工业园创造的就业机会可能会发生在城市之外,所以吸引园区外r&d活动和生产活动、促进新企业的衍生和集聚能够促进城市就业的增加[5]。在此过程中,这些活动将促进资源型城市创新企业的孵化,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创业人才的培养及创新资源的整合。

(二) 有利于创新环境改善

新产业区理论常被用来研究创新,该理论认为成功的区域就是区内企业能够持续创新的区域,但并不是所有区域都具备发展新产业区的条件,为此在建设区域硬环境的同时更要重视软环境的建设,因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等硬环境可以成为创新的条件,但它不必然为创新提供机会,而区域内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沟通等软环境,却能诱发创新。资源型城市创新发展的软环境较差,缺乏一种有利于创新要素整合和高效率发挥作用的社会文化环境;创新活动受制于历史形成的制度,面临着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市场法规不健全等困难和挑战,制度环境亟待改善。同时,资源型城市空间布局呈离散状态,受资源空间分布的影响,资源型城市大多缘矿而建,一些矿区的建城条件很难满足一个正常城市对地形、交通、供水等方面的要求,城市基础设施亟待改善。

科技工业园内创新行为主体在地理上的接近,促进了园区内外知识和信息通过正式和非正式交流进行传播。同时,园内企业间平等互惠的联系有利于创新氛围的形成,带动整个资源型城市市场环境的健全和完善;园区内的企业文化同当地文化相互交融,有利于城市创新文化的形成。由于科技工业园对园内基础设施具有一定的要求,而且随着科技工业园的发展会引起本地税收的增加,政府会有更多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都将促进资源型城市创新硬环境的改善。

(三)促使创新网络和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区域创新网络可以活化创新资源,增加其灵活性,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减少创新的不确定性。由于资源型城市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模式,经济中的条块分割以及自上而下的刚性管理、层级节制的权力结构,使得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大多以政府为绝对主导,形成由政府控制创新行为主体间联系和创新资源配置的、高度集权的等级结构。这种结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具有效率优势,有助于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权威作用,统筹整个创新体系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限制了创新行为主体的发展,阻碍了创新行为主体间的联系,减弱了创新体系的开放性。因此,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其创新体系期望的结构应是一种创新网络结构,它能够为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行为主体提供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有助于调动多个主体参与,激发更多主体进行创新,加强创新行为主体间的联系,形成创新合力;促进各种创新资源的合理流通,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

总的来说,目前资源型城市尚未形成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或者即使极少数资源型城市的创新网络初具形态也显得十分稚嫩。科技工业园在发展过程中会得到所在资源型城市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加之园区内良好的创新环境,会吸引园外适合园区条件的r&d活动和生产活动迁移到园内。在园内大量创新行为主体和创新资源的地理集聚,使园内各类正式与非正式、机构与非机构之间的联系密切,园区内外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加强。在创新网络中结点密度越大,联系的结点越多,则交流机会越多,创新能力越强。因此,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内的网络结点丛生、创新频繁,促使城市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创新集群的发展。

(四)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三次产业比例严重失调,以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且大都处于产业链的前端,产品的加工程度相对较低,在向高级化产业结构推进中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相比较为落后,表现出"高工业化"的虚假性。而且第一产业多为粗放经营的传统农业;第二产业多以采掘业及其配套产业为主导,产业链条很短;第三产业多是为资源企业服务的商业和餐饮业,新型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特别是最能反映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信息产业、知识服务业等不发达;各产业的关联度较低,产业横向协调差、纵向水平低。

科技工业园能够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一是通过产学研合作,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提供项目和技术,企业提供设备和投资,共同进行项目的孵化,使企业原有的产品和生产结构得到调整;二是科技工业园内高科技企业与地方企业通过供应和销售关系的建立加强前后向联系,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三是科技工业园自身吸引大量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人才到资源型城市工作,给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人才条件;四是在科技工业园内孵化成功的企业可在园外设厂,从而影响当地的产业结构。

三、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成功的科技工业园可以通过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化和升级。但是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科技工业园内部的组织管理,科技工业园与地方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科技工业园内企业与资源型城市内原有企业的联系等都可能成为科技工业园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科技工业园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发育程度,在自身发育不完善时,对周围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科技工业园初期在本地诱发新制造业活动的潜力可能比较小;而当高技术商品化,生产标准化产品时,其生产的本地联系一般也不大。此时作为增长极的科技工业园所发生的经济增长主要不在园区内,而是在园区外。因此,不能理想地认为只要建立科技工业园,就一定会带来资源型城市的再工业化、城市发展和协同创造以及城市创新体系营建的大发展。

根据科技工业园对区域发展影响的阶段特征,目前,资源型城市的科技工业园大多处于发展的常规技术阶段即初级阶段。这时科技工业园宜把吸引知名的跨国高技术公司入驻作为重要战略,同时注意资源型城市内创新环境的营造和企业家的培育[6]。科技工业园应处于创新体系空间的核心位置,科技工业园通过集聚效应形成资源型城市创新的高梯度区,又通过扩散效应向周围处于低梯度的地方辐射和推移,通过科技工业园与资源型城市内其他区域之间长期不断的相互作用,以点带线、点线结合、网络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再进. 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论——以青海省为例[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 asheim, b.t., coenen,l.. contextualising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a globalising learning economy: on knowledge bases and institutional frameworks[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6,31(1):163-173.

[3] m castells, p hall. technopoles of the world: the making of 21st century complexes[m]. london: routledge, 1994.

创业型城区创建篇1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创意经济的发展,文化创意园在多个国家、地区纷纷涌现,国内外学者对此也给予高度关注。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概念,学界并没有统一说法,大多数学者认为创意园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空间载体,因此在称谓上出现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创意产业园、文化园区等。德瑞克·韦恩认为文化园区是特定的地理区位,它将城市的文化与娱乐设施以集聚的方式集中在该地理区位内,是多项使用功能的结合;而Hilary Anne Frost- Kumpf认为文化特区是一个在城市中具有完善的组织、明确的标示、可供综合使用的地区,它提供艺术活动与艺术组织所需的条件,给居民与游客相关的艺术活动,提供当地艺术家更多就业或居住的机会,让艺术与社区发展更紧密结合。Nolapot Pumhiran将文化创意园区定义为一个空间有限和明显地理区域的地方并且文化产业和设施高度集中于此。Wansborough&Mageea 认为,文化创意园区是一个文化设施高度集中、空间有限的区域,并鼓励文化使用和一定程度的生产和消费。Nolapot Pumhiran 和Wansborough&Mageean均认为在这个有限空间里形成了一些集群,这些集群是由文化企业和一些自己经营或自由创作的创意个体组成。国内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晚,对文化创意园的研究相对滞后于国外,而研究的焦点也多半是对文化产业集聚的探讨。

 

从现实发展情况看,文化创意园不仅成为一些城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还是地方文化遗址保护的重要功能区,更是满足人们游憩、审美、学习等多种需求的新体验空间。本文依托城市RBD理论,在系统分析文化创意园与城市RBD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广州市为例,尝试探索文化创意园向城市RBD转化演进的路径模式。

 

二、RBD角度下文化创意园的类型与功能

 

(一)类型划分

 

RBD是英文 Recreational BusinessDistrict 的缩写,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斯坦福(Stansfield .C)和里克特(Rickert J.E,1970)在研究旅游区的购物问题时提出的,国内许多学者将它译为游憩商业区,所谓RBD就是为季节性涌入城市旅游者的需要,在某一区域内集中布置饭店、娱乐业、新奇物和礼品商店的街区。后来,RBD的概念被学者引入到城市旅游中,其内涵被赋予了新的认识。保继刚,古诗韵(1998)在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的基础上, 认为 RBD 主要有四大类型:大型购物中心型(Shopping Mall)、特色购物步行街型、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新城文化旅游区型,(1998,保继刚,古诗韵),并指出在我国发展较为成型的RBD有: 大型购物中心型的广州天河城地段、特色购物步行街型的广东中山孙文西路步行街和惠州市步行街、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型的南京夫子庙地段和上海城隍庙地段、新城文化旅游区型的深圳华侨城和珠海九洲城地段。

 

由于文化创意园是新生事物,关于其类型的划分标志有很多,并没有严格的区分界线,根据园区所依托的主要资源并借鉴RBD的四种类型,划分为以下几类:特色资源型文化创意园、建筑改造型文化创意园、产业升级型文化创意园、科技开发型文化创意园等(表1)。

 

其中,第一类园区建立初衷是保护本土文化,并通过建设达到文化的修复、促进和发展。第二类园区依托的工业建筑多半是利用城市后工业化发展时期遗留的旧工厂厂房、旧仓库、旧设备,在艺术家或开发商的主体行为下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这两种类型与旧城历史改造型RBD的建设前提是一致的,对城市产生的影响具有共同之处。旧城历史改造BRD尽可能地保留原有古老的建筑风格,树立了一般新区无法达到的独特性,同时这种有益的改造,积极的延续了城市的文脉,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依托文化产业型创意园通常具备一定的文化产业基础,其中一些旅游功能突出的创意园因深厚的文化性和极强的体验性,在实践发展中很多都成为旅游景区发展的成功案例,如广州长隆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这与新城文化旅游区型RBD的特征是一致的。新城文化旅游区型RBD 建立最初以开展文化旅游为目的,带动了周边商业发展,形成新的区域。

 

(二)功能定位

 

城市RBD一方面服务于旅游者,另一方面服务于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居民。杨宏烈,潘广庆(2002);张晶,杨宏烈(2002),卞显红、张树夫(2004)指出,商业服务和旅游购物功能是RBD的基础功能,此外还具有休憩游赏、资讯窗口、交通集散、管理基地等四大功能。文化创意园作为特定的文化产业聚集载体,除了设计、生产功能,还具备交流资讯、研究、培训等多种功能。从RBD角度看,所呈现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三点。

 

1、文化功能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文化创意园,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功能,表现在文化保护、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播等方面。国外很多文化创意园建立的根本目的是出于对旧城文化的保护,英国的伯明翰、美国纽约的苏荷区、加拿大的温哥华、日本北海道的小樽运河等,他们提倡“旧城复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整合老厂房, 将旧城看成是不可复制的价值很高的文化资源。这既是对城市原有文化的一种保护方式,又能使其散发新的魅力。国内很多文化创意园也是受此启示,充分利用城市中原有的旧厂房或是破旧的街巷进行创意改造,北京798、上海八号桥,广州红专厂等等都是典型代表。其次,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建立的创意园,更是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圈定了特定区域,通过现代创意手段让其焕发新的魅力。另外,一些利用新用地后建的创意园,也比较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并努力吸引文化创意群体,在文化形象塑造和文化传播上发挥着良好的作用,这都为城市文化增添了新景象,对于城市文化内涵和品位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是城市文化资源与城市发展结合的典范。

 

2、游憩功能

 

游憩是一种城市文化,更是一种需求。1993年《雅典宪章》中,明确提出,游憩功能是城市的四大功能(居住、交通、工作、游憩)之一。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的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受时间、经济状况等限制,加上消费观念的转念,距离城市较远的风景名胜区不一定成为人们满足游憩需求的首选,相反,人们更愿意选择离家较近区域作为日常游憩空间,开展休闲活动。文化创意园通常具备舒适、宽松、休闲的特色环境,不仅激发着艺术家和从业人员的灵感,也吸引了很多外来人群前来感受氛围、参观体验,包括园区周边居民。例如,位于广州北岸文化码头中的红专厂,涵盖建筑设计、画廊、文化传播、餐饮等行业,由于保留着上世纪旧厂房的风貌,加上艺术者的创意布置和设计,吸引了很多城市居民和外地游客,这些人慕名而去就是为了寻求一份安静,感受一种艺术文化休闲氛围,摄影、看书、喝咖啡、看展览等。

 

3、商务功能

 

文化创意园是文化生产与消费活动的呈现,它通过为文化产业提供研发、生产、经营和展示的场地,促使形成规模整体效益。国内文化创意园的建立,除了一小部分是由艺术家自发聚集经过创造形成,大部分还是企业和政府推动的结果。在商业目的的推动下,创意园聚集了众多创意人才、企业、机构等。为了有效满足园区内人员工作和生活需要,很多创意园都配备了咖啡室、酒吧、餐厅、电影院、音乐厅、画廊、展览馆等场所,为创意设计、产品展示和交流、商务谈判等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设施。北京的798从2003年由一批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工作室入驻后,经过十多年发展,已成为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成熟模型,这其中离不开商业化运作。今天的798不仅品牌效应提升,更发挥着艺术品展示、交易和艺术家交流的商务功能。随着文化创意园集聚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加上政府政策导向和市场推动,越来越多的人才、资金、商业信息等资源要素将聚集于此,成为城市中重要的休闲商务区。

 

三、广州文化创意园向城市RBD演进的模式分析

 

(一)广州文化创意园分布特点

 

广州文化创意产业起步相对较早,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初步形成了文化娱乐、工艺 美术等文化市场,并具有相当规模。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内外创意经济的影响下,加上政府推动等因素,出现了一大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有的直接贯以文化创意园称号。截至2012年,全市主要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特色街有90多个,其中有部级文化产业园区6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10 个。影响较大的有国家(广州)动漫网游产业基地、长隆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信义会馆等。从这些园区分布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中心城区集聚特征明显

 

在这些园区中,约40家位于荔湾、越秀、海珠以及天河四个中心城区,且多数集中在老城区。在这些老城区中,RBD资源丰富,为文化创意园向RBD打造提供了良好的地缘优势。

 

2、交通优势明显

 

从交通情况看,1/3数量的文化创创意园布局于轨道交通附近,1/4数量的园区沿珠江布局。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沿江的景观资源一方面对创意阶层构成极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是构成城市RBD的重要要素。

 

(二)广州文化创意园向城市RBD演进的必要性

 

1、适应广州新型城市化转型的需要

 

广州作为我国的一线城市,城市化发展水平在改革开放30年来得到了很大提高,但现在面临的是新城区与老城区的两极化,老城区拥挤、混乱与新城区宽松、舒适形成了强烈反差。2012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新型城市化发展实现大跨越,基本实现经济发展、城市发展、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转型升级,产业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的目标。文化是一个城市建设最重要的软实力,在此项决定中,特别提出要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突出广州城市文化特色。文化创意园可以说是广州历史文化、近现代工业文化、现代创意文化的一个缩影,是广州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城市旅游产品中可以利用和打造的名片。但从现实发展情况看,很多利用工业遗产打造的文化创意园也面临着商业化和被吞噬的境地。广州红专厂,虽然因其艺术、休闲、创意的新都市空间在广州名噪一时,但却因不敌金融中心的宏伟蓝图,面临被拆迁的命运。类似的还有广州星坊60创意园,同样面临着被改建的结果。广州如何留住城市文化的根?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业界和大众的关注。文化休闲需求和供给的失衡,容易使人们对广州城市文化空间价值和空间形象产生模糊,这与政府所提出的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显然是不相符的。从城市RBD的方向对文化创意园进行规划发展,不仅是对城市文化的一种保护,更是广州进行新型城市化转型发展的需要,是建设幸福广州的有利落脚点。

 

2、广州城市RBD功能与价值提升的需要

 

一直以来,提到广州的城市RBD,都是以北京路商业步行街、天河城大型购物中心这两种类型为代表,它们在满足游客和城市居民休闲、购物等功能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广州城市空间布局及结构完善都有着极大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时代变迁和人类行为不断推进、变化,RBD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商务区,成为区内工作人员休息放松、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工作效率的优良载体,RBD的传统功能也向着文化、商业、休闲、娱乐、旅游等多元素结合的趋势发展。广州的很多文化创意园恰好融合了文化活动、展览演出、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景点小品等项目,不仅为园区人士提供了创意工作环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和游客的文化休闲心理,对于引导文化消费、改善生活环境、促进生活品质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3、广州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的需要

 

广州的文化创意园数量虽然不少,但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呈现出分散、规模不一、良莠不齐的状况。由于缺乏统一统筹,各园区建设多是自发形式为主,甚至出现“圈地运动”。有一些文化创意园其实就是在商业化运作背景下,先圈地再包装成“写字楼”出租,而高价的租金对创意企业和创业人才的进入又造成了一定限制,导致空置率较高。在这种功利主义影响下,导致园区建设没有特色,盲目性较大,没有发挥园区的文化创意要素集聚、设计、交易等功能,违背了建设初衷。从城市RBD方向发展打造文化创意园,有利于政府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形成整体,促进广州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园区和品牌文化产品。

 

(三)广州文化创意园向城市RBD的演进模式

 

广州文化创意园类型众多,根据其分布区域、设计领域及呈现的特点,提出向城市RBD 演进的几种模式。  1、传统RBD步行街型

 

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临近广州传统RBD步行街周边的文化创意街区。例如,广州越秀区的北京路步行街是闻名国内外的典型RBD,在广州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游憩和商业功能。在北京路上,就分布着动漫星城、动漫界、文德路、起义路等特色创意街区。2006年越秀区政府颁布的《北京路国际商贸旅游区发展规划》(2006-2011)中,早已明确以北京路步行街为核心,带动文德路、起义路、沿江路等商贸和休闲产业的发展,打造以步行街为吸引源,经济活力遍及周边的北京路大商圈,通过旅游的推动作用,形成商贸与文化的高度融合。这种模式对于毗邻传统RBD区域的文化创意园来说,具有先天的区位优势,可以以互补共生的形式融入一个更大规模更多内容的RBD,优势互补,客源共享,联动发展。

 

2、主题公园模式

 

广州的文化创意园中,很多都有特定的主题,有些本身就具备良好的RBD资源。例如长隆旅游度假区既是一个主题公园,也是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应该说是一个典型的RBD类型。这种模式对于文化创意园来说,需要具有鲜明的主题特征,将零售、娱乐、餐饮、休闲等业态融于一体,更需要文化创意引领。目前来看,广州一些文化创意园也有一定的主题,如工艺时尚、影视文化、动漫设计等,像珠影文化创意产业园建造初衷就是要设立以电影和音乐为主题,融合星光大道、儿童电影主题游乐园、电影城等部分,共同打造一个国际性的文化产业集聚地,主题公园模式可以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方向和参考。

 

3、滨江文化休闲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分布在珠江两岸的文化创意园,这些园区历史上曾经是工业区、码头区或者是旧居住区。2008年广州市政府推行“三旧改造” (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和“推二进三”战略后,导致城市中大量厂房和仓库闲置,这些老区已失去了原有的生产运输等功能,经过创意改造后形成了今天的文化创意园。由于临江的优越位置,这些园区对城市居民和外地游客的吸引力较大,例如位于海珠区的太古仓创意园由原来的太古仓旧仓库与码头改造而成,目前已形成了集红酒品鉴、餐饮、游艇俱乐部、电影库等业态为一体的新型创意园和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充分展示着休闲功能。类似的还有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它以珠江啤酒博物馆为依托,依靠沿江的优越区位已经打造成啤酒文化的艺术平台和高端休闲娱乐带,成为广州城市新的游憩休闲地。这种发展模式也会成为广州城市 RBD中心的热点,使传统工业遗迹焕发新的活力,让现代文化创意具有更深厚的历史意义。

 

4、传统文化社区模式

 

地方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创新是很多文化创意园建立的初衷。例如位于芳村的聚龙村文化创意项目就是由旧村落改造而成,建造的目的是要将民俗文化博物馆、茶艺、民间艺术表演集中展示,作为一种特色文化旅游商业区。类似的还有海珠区的小洲村文化创意中心,不仅完整地保留着岭南水乡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更是国内外术很多画家、雕塑家、书法家的创作基地。传统文化社区模式不仅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更需要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在开发中可以是政府主导、企业作为、居民参与,不仅要保证社区居民是文化活动的主角,也要保证他们是文化旅游开发的受益者,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保护与创新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激活民间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使岭南民间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力。

 

四、结论与讨论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城市进入一个以更新再开发为主的发展阶段,“退二进三”、“退二优三”成为很多城市的建设,特别是旧城更新改造过程中的主题,而旧城更新改造的主要对象就是大量的产业类历史建筑与地段。文化创意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工业遗产如何保护的难题,但如果单纯建园、圈地、保护和改造,脱离城市规划发展,难以获得持久生命力。同时,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新城市主义的兴起,城市功能也不断推进、变化,人们的休闲需求越来越多样,对游憩空间的选择也越来越追求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