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教案合集12篇

时间:2022-11-02 11:08:09

蚂蚁教案

蚂蚁教案篇1

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蚂蚁小实验活动。

学习观察记录的方法。

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科学“:《蚂蚁找食物》。

果糖、糖果、饼干、果奶喝他幼儿喜欢吃的东西,纸。

自制观察记录表人手一份,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每人发一份观察记录表,笔一支,请幼儿做小实验,并在实验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实验一:蚂蚁爱吃什么?

--先请幼儿猜想:蚂蚁喜欢吃什么?把答案画在观察记录表上--和幼儿一起准备自己认为蚂蚁喜欢吃的食物,如树叶、草、糖、吃剩的饭菜等。

--实验方法:带领幼儿到蚂蚁常常出现的地方,把自己准本的食物放在附近。过一段时间就去观察蚂蚁喜欢吃什么,碧碧哪一种东西引来的蚂蚁最多,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实验二:蚂蚁走的路线。

--实验方法:在户外的地上放一些蚂蚁爱吃的东西。等蚂蚁找到同伴搬运食物时,它们会慢慢排成一条线。试着用手指擦一下那条路线,看看蚂蚁会不会找到原来的路;再试着将擦的范围扩大,看看蚂蚁过多久才能找到原来的路,或者是否会找另外的路走。

--幼儿在记录表上记下自己的假设。

--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记录。

实验三:蚂蚁来排队。

--实验方法:在纸上画出简单的图形,在图形轮廓上摆果糖。到户外把这张纸放在蚂蚁常常走过的地方,过一会儿看看蚂蚁会做什么,它们是否会绕着果糖排出图形。

--请幼儿在记录表上画出果糖摆出的图形并记下自己的假设。

--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记录。

蚂蚁教案篇2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V

探究教学是将科学探究导入教学实践中,并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来形成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生物是重要的实验学科,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即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但有些实验探究表面非常热闹,看似学生“动”起来了,但其实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学生思维偏离探究方向。这样的科学探究并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缜密的逻辑思维,更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探究能力。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往往是学生对要探究的问题没有科学的认识及假设,同时也缺乏有逻辑的思考和分析。

1 合理假设是开展有效实验探究的基础

1.1 假设与实验探究的关系

实验探究的一般步E有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及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探究活动的核心是“做出假设”与“设计及实施实验”两个环节。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还在思维着,他的存在方式就是假设。”“假设”是指学生根据已积累的学习经验,对需要探究的问题猜想出来的一种或多种可能的答案或结论。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设计及实施实验的基础。任何假设与猜想都必须通过实验“验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逻辑与推理,把假设变成可行的、具体的实验方案并进行验证。

1.2 合理假设与实验设计的关系

面对探究问题,学生作出的假设若是荒谬或明显错误的,后面的实验设计与实施也必定漏洞百出,此探究实验也是无意义的。只有依据科学常识或日常经验作出假设,才能确保实验探究的有效性。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再来判断假设的合理性,并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

2 基于假设的实验探究及案例分析

“蚂蚁的通讯”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社会行为”一课中的探究实验。对于“蚂蚁如何进行通讯?”这一探究问题,很多学生依据自己从书籍、视频资料中积累的经验给出了“通过气味通讯”这一合理假设。接着,学生就需根据假设,设计并实施可行、具体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假设是否正确。

2.1 实验1:原方案

方案:将ABC三块石头放在盛有水的盘中,形成三座小岛(图1)。将诱捕到的多只同窝饥饿处理的蚂蚁放在B岛,食物放在C岛,在BC与AB之间用细木条架设小桥,一段时间后将BC与AB交换,观察蚂蚁的动向。

预期:基于蚂蚁依靠气味通讯的假设,最初蚂蚁应沿BC桥来到C岛觅食。换桥后,蚂蚁应沿留有气味的原BC桥到A岛。从而可以证明假设。

实际结果:实施实验后发现,从实验开始B岛上的蚂蚁就四处乱爬,约一半的蚂蚁无心觅食。换桥后,蚂蚁也没有丝毫预期的行动迹象。

分析:学生经过讨论分析,初步判断蚂蚁从自然环境到陌生的实验室环境,行为慌乱,因此无法正常开展实验。改进办法便是将实验地点搬到自然环境中。

2.2 实验2:改进后的实验

方案:学生课间在校园中四处寻找蚂蚁窝,终于找到了几处蚂蚁数量较多的蚂蚁窝。在清晨,蚂蚁饥饿感最强的时候来进行实验。为方便爬向所架设的实验器材,学生创设了一座新桥,命名桥1,连通蚂蚁窝与中转岛B。桥2连通岛BC,桥3连通岛AB(图2)。一段时间后,将桥2与桥3互换,观察蚂蚁动向。

预期:换桥前,大量蚂蚁沿着桥1来到岛B,又沿着桥2来到岛C觅食,桥3上的蚂蚁虽有但数量很少。互换后,大量蚂蚁沿着桥2的气味到岛A,而桥3蚂蚁较少。

实际结果:实验进展得很顺利,换桥前与预期一致,但换桥后,却没有看到预期的现象。虽有一些蚂蚁沿桥2来到了岛A,但更多的蚂蚁却沿桥3来到了岛C。

分析:学生在怀疑假设正确性的同时,也在反思着自己的实验设计。他们发现如果假设正确,换桥后,此实验存在了桥上留有的气味和食物的有无2个变量。但对照实验强调单一变量,学生再次调整,去掉换桥后的食物,重新实验。

2.3 实验3:再改进的实验

方案:保留实验2的前半段,换桥后,学生重新替换了岛C,确保岛C没有食物及食物气味残留,保证此实验只有桥上的气味这一变量(图3)。

预期:在排除干扰后,更多的蚂蚁沿着桥2来到了A岛。

蚂蚁教案篇3

生:行!

师:蚂蚁要画得大一些,让全班同学都能看清楚。可是我们捉到的蚂蚁有大有小,你画的是多大的,怎样告诉别人呢?

生:用尺子测量后再把数据写在画蚂蚁的纸上。

师:很好,在画纸的上面写上说明,就能让人看懂你的画了。

师:一会儿我们请画得最快的5位同学把画贴到黑板上展示。开始吧!

学生们纷纷拿出工具,对蚂蚁进行观察,边看边画,十分认真,很快就完成了。那么,效果如何呢?

就看最先完成的5件作品吧:1幅没有画触角;2幅画了8只脚;还有1幅虽然画了6只脚,却把其中的2只脚画到了腹部;只有1个学生画得比较规范。随意浏览一下其他学生的作品,好家伙,居然有一个小组的学生全都把蚂蚁画成了4条腿!怎么会是这样呢?我迅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师:同学们,我们画的蚂蚁有3个问题没搞清楚:第一,脚有几只?第二,脚长在什么位置?第三,是否有触角?那么,现在你们想怎么做呢?

生:用放大镜仔仔细细地观察蚂蚁。

师:请同学们看清楚。

生:蚂蚁有一对大牙,两只小小的眼睛长在头的两边。

生:蚂蚁有大有小,颜色也不同,大蚂蚁是黑色的,小蚂蚁是褐色的。

师:蚂蚁的大小怎样观察?

生:用尺测量。

师:好,测量后请做好记录。

师:我们虽然有放大镜,但是观察蚂蚁的脚还是很不容易的。那么,你是怎样观察的?有哪些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方法吗?

这个问题一提出,分组实验的学生开始“大展拳脚”了。他们叽叽喳喳,议论纷纷,场面“一塌糊涂”。一会儿,学生开始汇报了。

生1:我把蚂蚁挤在塑料袋里观察。

生2:我把蚂蚁翻过来用蜂蜜粘在手上,再用放大镜盖在上面看。

生3:我用软纸把蚂蚁挤在瓶子的低下观察。

生4:我用毛笔的毛夹住蚂蚁。

生5:我用放大镜把蚂蚁压在镜子上看。

生6:我把蚂蚁的脚朝上夹在纸团的缝隙里。

生7:我用糖浆把蚂蚁粘在玻璃上透过玻璃看。

生8:我把蚂蚁的脚朝上挤在手心里看。

……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不少!谁来用一个字归纳每一种方法呢?

生:挤、粘、夹、压……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9:用食物引诱,等蚂蚁来吃食物的时候观察。

从课堂上的情况看,学生回答出来的方法并不拘泥于书本中介绍的几种,他们观察蚂蚁的方法自有一套!是教师教的吗?显然不是。学生最终学会了思考,完全是他们在探索与实践的活动中自己学会的。会思考的学生应该可以得出好的答案,而能得出好答案的学生并不必定是会思考的。因此我想,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方法强加给学生,更不能牵着他们的思维,把他们圈在自己设计的思路方法里。教师必须留下很大一片空间,让学生可以自己教自己,因为只有他们自己才晓得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

在评价这节课的时候,很多老师认为这节课的学生活动体现了一个“乱”字,而我却并不以为然。

教育专家指出:“评价课堂教学乱不乱,要看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不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叫乱;如果学生没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又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叫乱。”由此可见,虽然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且伴着“我知道了”“我看见了”的声音;虽然学生为了弄清学习上的问题,会争得面红耳赤;虽然学生为了探究一个问题而离开了座位、学习小组……但学生的所有活动,始终都紧紧围绕着学习这个主旋律。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上看似乎有点“乱”,实际上是“活”,是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被激活了。

蚂蚁教案篇4

蚂蚁长得什么样?女儿又玩蚂蚁的时候,我给了她一个放大镜。在镜片底下的蚂蚁被放大了好几倍,看得非常清晰。于是我引导女儿从蚂蚁的头部、身子到脚进行观察,女儿一下就掌握了蚂蚁的外形特点。

蚂蚁爱吃什么食物?一次,女儿在吃面包的时候,我提出疑问:不知道蚂蚁是否喜欢吃面包?女儿听后马上找蚂蚁测试。从那以后,她吃什么都会给蚂蚁一点,看看蚂蚁喜不喜欢吃。经过多次的测试,她知道蚂蚁喜欢吃面包屑、馒头屑、苹果、梨子、香蕉,不喜欢吃辣的食物。

蚂蚁住在什么地方?蚂蚁每天在路上忙忙碌碌,那么他们的家在哪里呢?女儿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听我这么一问,顿时来了兴趣。她开始跟踪蚂蚁,蚂蚁爬到哪,她就跟到哪。功夫不负有心人,女儿终于知道洞穴是蚂蚁的家。

意义:通过观察蚂蚁,孩子掌握了观察的基本方法,知道按头―身子―脚的顺序观察小动物,明白要从吃、住方面了解动物的习性。

第二步 趣味游戏,巩固观察的劳动成果

为了巩固,我设计了两个有趣的游戏。

看看缺了啥 事先准备几张身体残缺的蚂蚁图片,如缺一条腿、缺两条腿、缺触角等(部位缺失的数量可以随意变化),让孩子仔细观察辨认,找出缺少的部分。

合作蚂蚁画 准备一张白纸和一小碟颜料,大人用食指蘸颜料在白纸上印一个手印,做蚂蚁的上半身;宝宝学大人的样,在大人手印的后面印一个小手印,做蚂蚁的下半身。然后,让宝宝用画笔补充完整蚂蚁的触角和腿。

意义:孩子对蚂蚁有了很直观形象的认识后,玩游戏的积极性会更高,效果也会更好。反过来,绘画游戏又能进一步巩固孩子的认识和记忆,是孩子观察的延伸活动。

第三步 科普内容,丰富孩子的知识和情感

蚂蚁教案篇5

昨天,我去我们家的院子里捉来了三十多只蚂蚁,还捉来一只约2厘米长并很细的蚯蚓,给蚂蚁们做食物。我把蚂蚁和蚯蚓放在一个瓶子里,还在里面放了些饼干,然后把瓶子放在楼道里,想养蚂蚁。

蚂蚁教案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探究蚂蚁信息交流的方式

2认识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能力目标:1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探究蚂蚁的信息交流方式

            2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3  探究报告的完善。

情感目标:1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

            2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拒绝残害生命的现象发生。

教学重点:  1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

            3培养学生在探究、合作中的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教学难点:  1探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2探究报告的完善。

            3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

学情分析:  学生对群体生活动物的社会行为很感兴趣,但在具体探究蚂蚁的行为时,很多学生无从下手,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探究方案的设计,不过,通过引导,学生也能通过课前小组间的合作完成。

教学方式: 以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主,结合教师辅导、引导、提问、总结的教学方式。       

教学用具:  蚂蚁  香水   各种食物(面包·饼干·糖·)镊子   小纸片  笔

教学设想:

关于蚂蚁行为的探究,由于初一年级重点学习了探究的基本方法,所以这个探究我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自主制定探究计划,而且要求学生在课下分小组完成探究实验,课堂上分组汇报交流,完善探究报告。

课题:探究蚂蚁的通讯

情境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一周小组探究蚂蚁的通讯活动,大家一定很想把探究结果分享给同学们吧!通过探究活动,你了解了蚂蚁的通讯方式吗?你的探究实验遇到困难了吗?让我们每一组的代表依次来汇报吧!

汇报内容:(汇报时,师生倾听,教师引导质疑。学生可提出疑问,汇报组解释)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 实施计划(探究步骤·探究方法·注意事项)

4:探究结果

5:探究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的问题,改进的方法及其他

讨论内容:

1:你们小组在饲养蚂蚁时,给蚂蚁提供什么样的食物?饲养蚂蚁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2:在探究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特别有趣的现象,

3:蚂蚁的通讯方式是依靠气味吗?你能提供让人信服的证据吗?i

4:蚂蚁的行为对于蚂蚁的生活有什么意义?通过本实验的启示,你认为通讯在人类社会中有什么意义?

5: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动物通讯方面的知识。

 

蚂蚁教案篇7

二是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机会。

三是动物的行为由先天遗传或后天学习而获得。

案例1: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苏科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第17章第2节―《动物的行为》,呈现的重要概念非常清晰,一是动物的行为及其类型;二是动物行为的特点和意义。本节书上建议活动是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这个探究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接触到这类常见的小动物,所以蚂蚁作为探究活动的研究对象非常适合。

为了让探究实验更加充分和科学,我首先抛出了探究蚂蚁觅食行为的重要问题:第一,决定到什么地方去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第二,取食什么类型的食物来作为蚂蚁觅食的对象。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探究活动的方案设计并付诸行动。

取食什么类型的食物来作为蚂蚁觅食的对象这个重要问题,我们分为了两大组,A组主要是探究气味对蚂蚁觅食的影响,B组主要探究颜色对蚂蚁觅食的影响。两大组又分为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可以设计不一样的探究方案,并选择校园中不同的环境为实验地点,如小花园、教学楼走廊、操场上等。具体探究方案及记录表如表1、表2所示。

食物的分布

1.如果找到蚂蚁洞穴:食物围绕洞口放一个圆形(如右图)。

2.如果未发现蚂蚁洞穴:食物分布距离均等(如下图)。

案例1的分析与反思:

“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个问题就让大家争论不休,有的学生认为要到校园里去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有的学生则是想先去抓蚂蚁,然后带回实验室进行探究。我本来已经从淘宝买了云南的大蚂蚁回来,准备当学生把探究方案设计出来就分给他们进行探究,没想到探究实验的活动地点就引起了大家的争论。突然有个学生说:“蚂蚁要是离开了自己生活的环境,还能找到回家的路吗?还能找到食物吗?”这个问题一下把大家都问住了,没有人能够给出肯定的答案。本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并注意引导学生到周围环境中去观察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本次的“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与以往的探究实验有不同的地方,动物的各种行为都是动物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表现。所以我在网上买来的云南蚂蚁离开了它们习惯的生活环境,来到实验室,呈现出来的行为也许和它们原来的行为是有偏差的,没有对照,我也无法确定。我为什么不能引导学生先进行自然界的蚂蚁觅食探究,再把蚂蚁抓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探究,前后进行对照,这样得到的结论是不是更加科学准确呢?所以我制止了争吵,引导学生先进行自然界蚂蚁觅食的探究,再进行实验室蚂蚁觅食的探究,然后进行前后对照。

设计探究方案的时候,我们还确定了气味和颜色两大影响蚂蚁觅食的重要变量,探究小组根据学生们感兴趣的方向进行了自由组合,并根据对照实验的要求,尽可能地减少误差来选择食物的种类、大小等。最后大家还设计了实验记录单,并做了课中、课后反思,分析探究中的方案的漏洞,以及改进的方案,力求探究活动在保持一个变量的情况下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对照比较,最后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

案例2: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

苏科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第17章第1节―《人体的运动》,需要学生掌握的重要概念是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本节教材建议的实验内容是观察长骨的结构,因为骨是构成人体、动物体运动系统的重要载体,骨既具有坚固性又具有弹性。在学生看来这是一个很难理解的重要概念,所以本次实验我设计了2个课时,第一课时首先来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通过探究实验重点理解骨的成分及物理特性,进一步阐述人的一生中骨成分的动态变化,为下一课时观察长骨的结构做好准备。

根据本章信息库中的阅读材料“组成人体骨的成分”,学生初步了解到骨中含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类成分,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那么问题来了,如何鉴定出骨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呢?我鼓励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去化学老师那里进行请教并获取如何鉴定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方法。通过同学们的努力,他们从化学老师那里知道了两个原理。

1.用煅烧法鉴定骨中有机物的原理:有机物一般容易燃烧。

2.用盐酸浸泡法鉴定骨中无机物的原理:无机物一般不易燃烧,但无机物在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时能被溶解出来。

方法找到了,现在要确定实验材料,学生带来了鲫鱼的鱼骨、鸡翅骨、猪长骨、羊的长骨等。通过小组讨论,他们选择了2种相对比较小的骨进行分组实验(鱼骨和鸡翅骨),如表3、表4所示。

探究实验的结果发现,鱼骨在被盐酸浸泡后能够弯曲打结,鸡翅骨也能很轻松弯曲,不像先前非常的坚硬,硬度和弹性都发生了变化。同时煅烧2种骨的时候都能够持续燃烧一段时间。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骨中既含有无机物钙又含有有机物,所以骨既坚固又有弹性。

案例2的分析与反思

“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是我在原有教材上建议的活动中增加的一个探究实验,因为一是这个探究实验能够突破“骨的特性”这个重要概念,为学生理解骨的结构做好准备;二是关于这个探究实验的原理,学生在生活中就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再通过小组讨论和请教化学老师,可以设计出有效的对照实验方案。

通过充分的探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骨是由硬脆的无机物和柔韧的有机物组成的;骨的物理特性主要表现在硬度和弹性两方面,这是由它的成分决定的”。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实验课临近尾声,我还在大屏幕上打出了一张“人的不同时期骨成分含量表”(如表5),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来解释生活实际,事半功倍。

在实验教学中引导生物学重要概念学习的实例分析

蚂蚁教案篇8

小班幼儿有意注意水平低下,不能长时间地安静阅读,他们喜欢色彩鲜艳、形象逼真、有重复情节和语言的内容,考虑到这些特点,我将故事后半部分关于交通工具的内容放到第二课时。第二课时的组织以观察故事画面为主,通过有趣的问题引导幼儿观察与表达,激发幼儿交流对交通工具的已有认识的兴趣,同时针对不同交通工具设计简单的游戏,从而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体验故事的情趣。

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并大胆表述,理解故事前半部分内容。

2.在情境表演中用完整的语句学说“请×××送蚂蚁回家”。

3.用动作表现部分故事情节,体验其中的快乐,萌发自主阅读后半部分故事的兴趣。

准备:

1.教师用:大书,一封布熊写的信,PPT(演示文稿),小蚂蚁指偶,黑板和粉笔。

2.幼儿用:人手一本小书和一封信。

过程:

一、以布熊的信引出活动,引导幼儿理解信的内容

(一)认识寄信人和收信人

师:(出示一封布熊写的信)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师:对,这是一封信。它会是谁写的信?又是给谁的呢?

师:对,是布熊写的。是布熊写给谁的呢?

师:哦,你们还不认识它。看,他有大大的门牙,名字叫土拨鼠。

(二)理解信的主要内容

师:这是布熊写给土拨鼠的信,我们一起打开信看看信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信中的画面并简单描述。)

师:苹果树上有什么?

师:怎么样的苹果?

师:哇,苹果树上长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信上还有什么?哦,还有土拨鼠在吃苹果。

师:你能猜猜布熊想对土拨鼠说什么事情吗?(引导幼儿想象并表达。)

(三)听教师读信

师:信上到底说了什么事情呢?请听我读一读。(教师读信:亲爱的土拨鼠,我家的苹果成熟了,请您一起来吃又红又大的苹果。您的朋友小熊。)

二、集体观看PPT

(一)观看PPT

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师:布熊在写这封信的时候,爬来了一只小蚂蚁。请你找一找,小蚂蚁在哪里?

幼:找到了,在苹果树下面。

师:小蚂蚁真小。像什么?

师:小蚂蚁太小了,只有芝麻那么大。布熊没有看见它就直接把信寄出去了。它把信放到哪里去了?

师:对,是邮筒。你在哪里看见过邮筒?邮筒是怎么样的?

师:你看得真仔细,邮筒是绿色的、圆圆的。信寄给了谁?(土拨鼠。)

师:我们仔细看看土拨鼠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描述土拨鼠的样子。)

师:土拨鼠长着灰色的毛,是钻洞高手。它在和谁说话?(教师点击PPT,画面跳出放大镜,把小蚂蚁放大。)

师:小蚂蚁在干什么?你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小蚂蚁的动态和细节。)

师:对,小蚂蚁哭了,它一边跺脚一边擦眼泪说:“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师:小蚂蚁为什么会离开家的呢?

2.教师利用大书讲述故事至“小蚂蚁说‘回家的路远着呢’”。

(二)猜测活动

师:小蚂蚁一定要回家。那土拨鼠准备怎么送小蚂蚁回家呢?(当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测时,教师便用简笔画表现幼儿的猜测,并请所有幼儿用动作及语言进行表达。如当一幼儿说“坐汽车送小蚂蚁回家”时,教师便用简笔画画一辆汽车和一只小蚂蚁,请幼儿学说“请汽车送小蚂蚁回家”并学做开汽车的动作。以此类推。)

三、游戏:读信

(一)自由阅读信上的图画并与同伴交流

师:土拨鼠也想了很多办法,它把办法都写在信里,寄给小朋友了。信就在你们椅子后面的书袋里,你们打开信来看一看吧。(教师请幼儿打开信纸阅读信上的图画,并离开座位相互交流。)

(二)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述信的内容,并用动作表现

师(出示指偶小蚂蚁):小蚂蚁爬呀爬呀爬,它喜欢怎么回家呢?

教师让“小蚂蚁”爬到一幼儿的信纸上,请该幼儿大声读信,如:请袋鼠送小蚂蚁回家。

师:袋鼠怎么送小蚂蚁回家呢?

(教师引导幼儿表达袋鼠如何送小蚂蚁回家,并和幼儿一起学袋鼠跳送小蚂蚁回家。)

教师让“小蚂蚁”爬呀爬呀,爬到一幼儿的信纸上,请该幼儿大声读信,如:请长颈鹿送小蚂蚁回家。

师:长颈鹿怎么送小蚂蚁回家?

(教师引导幼儿表达,并和幼儿一起学长颈鹿把小蚂蚁驮回家。)

……

教师让“小蚂蚁”爬呀爬呀,爬到一幼儿的信纸上,请该幼儿大声读信,如:请火车送小蚂蚁回家。

师:火车怎么送小蚂蚁回家呢?

(教师引导幼儿表达,并让幼儿排列在一起,模拟开火车,送小蚂蚁回家。)

延伸活动:

师:小蚂蚁到底是怎么回家的呢?我们快到书里去找一找吧。

(把图书投放到区角,让幼儿自由翻阅故事后半部分。)

附: 寄来寄去的蚂蚁

王一梅/文

布熊一边吃蜂蜜,一边写信,引来一只小蚂蚁。小蚂蚁站在信纸上,就像一个逗号。布熊没有发现,把信装进信封就寄出去了。

这信是寄给土拨鼠的。土拨鼠不认识字,不知道信上写的是什么,却发现了小蚂蚁。“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小蚂蚁跺着脚、抹着眼泪说。

“这布熊是怎么了?给我寄来这么个小哭虫。”土拨鼠对小蚂蚁没办法,只好轻声轻气地说:“别哭,别哭。我送你回家。”

小蚂蚁说:“回家的路远着呢!”

“那我带你去乘汽车,好吗?”土拨鼠说。

“不行!我可不愿意乘汽车,会晕车的。”小蚂蚁一个劲地摇头。

“那就坐船吧。”土拨鼠说。

“不行!不行!我怕水。”小蚂蚁一个劲地摆触须。

“那就坐飞机?”土拨鼠决定破费一些。

蚂蚁教案篇9

《观察蚂蚁》一课,我把它分为三步进行教学,即课前准备,课堂探究和课后制作。

第一步,课前准备,就是捕捉蚂蚁,并对蚂蚁做初步观察。这一步我要做好哪些指导呢?我首先把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学习小组,并让他们做好明确分工,这样便于他们在学习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然后让学生观看课文中的图片,想一想:捕捉蚂蚁需要哪些工具 ,便于他们课外做好准备。最后要求他们做好初步观察的记录。这一活动初步激起了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蚂蚁教案篇10

一年后的9月8日,北京,“开心麻花”的小剧场。一岁的蚂蚁聚宝在服务了2550万实名登录用户后,祭出了新的“小目标”。

蚂蚁聚宝希望通过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普惠理财,给那些觉得理财这件事离自己很遥远的大众用户以机会尝试,通过创新的简单、智慧理财方式,缩小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消除金融鸿沟。这一次,蚂蚁聚宝2.0版本尝试了包括“轻定投”在内的、针对大众理财用户投资痛点的一整套理财解决方案,并和金融机构一起启动“4S开放平台计划”。

轻定投

余额宝用户即将突破3亿,可以说是激发起了中国老百姓的互联网理财意识。如果说余额宝是“躺着赚钱的理财神器”,那么轻定投就可以称得上是“小学生都会用的理财工具”。

轻定投是什么?简单来说,用户只需一键开启,便可以每天(指交易日)自动申购10元钱的基金份额。比较适合小额、没经验、没时间,又想获得比余额宝更高收益的大众投资者。

基金定投的好处在于解决了投资者最大的难题“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的问题,是公认的最适合没有理财经验的大众用户的投资方法。在余额宝诞生之前,货币基金这种流动性强、风险低的基金品类并不为老百姓熟知,而基金定投亦是如此。有数据显示,在美国,基金定投已经占到了基金投资的39%,然而在中国却仅占10%不到。

传统的基金定投策略,是指用户在购买基金产品时,选择定期定额申购的方式,即在固定的时间(如每月2号或每周二)花固定的钱(如每期1000元)买一只固定的基金。而轻定投起源于传统的基金定投策略,但它进一步降低了用户理解、投资、操作的门槛,而且还可以选择用余额宝内的资金或收益进行购买,实现收益累积。

智能投顾是目前业内最新潮的话题,蚂蚁金服也与多家金融机构开展紧密合作,将推出智能定投服务“慧定投”――通过量化智能策略,动态调整定投的额度,通俗的说就是低的时候多买一些,高的时候少买一些,帮助用户进一步提升回报、降低风险。“慧定投”预计9月份即可上线。

4S计划

根据《蚂蚁聚宝大众投资人大数据分析》显示,蚂蚁聚宝上单笔投资金额1000元及以下的用户占比高达71%,虽然钱不多但也有理财需求;90%的用户有过风险认知与实际投资行为不匹配的情况;大部分用户不懂得分散投资,同时投资2只及以上基金的用户仅占30%(该数据不含余额宝);人均基金持有时长仅48天(该数据不含余额宝),缺少长期投资心态。

大众理财用户个体的投资误区,集合起来便构成了不健康的中国投资市场。与橄榄型的欧美成熟投资市场相比,中国投资市场呈现明显的哑铃型,两头大中间小。一头是银行存款,另一头是高风险的散户炒股,而中间的机构投资部分占比很小。

在移动理财时代,蚂蚁聚宝等互联网理财平台正试图引导投资者走出理财误区。“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和金融机构一起,在无风险的存款和高风险的炒股之间,为大众理财用户凿出一条阶梯式的理财进阶之路,拿出一整套理财解决方案,以更简单的方式帮助用户成长。” 蚂蚁金服副总裁、财富事业群总经理黄浩表示。

在卸任建设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职位后,黄浩转战互联网金融领域,1月正式入职蚂蚁金服,目前主管财富事业群。他口中的“一整套理财解决方案”是 “4S理财解决方案”。

四个“S”中的第一个是Step by Step(进阶),通过搭建风险从低到高、难度从易到难的一整套产品、服务体系,让不同风险偏好、不用经验程度等的投资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轻定投就属于其中一阶。

第二个“S”是与金融机构深度合作,为提供的智能投顾服务,即Smart(智能)的范畴,推出如“慧定投”、“基金组合”等服务,帮助投资者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并通过大数据了解用户真实需求,帮助基金公司做到精准匹配。

第三个“S”是School(投资人教育)通过蚂蚁聚宝内的社区、线上线下的财商教育等,帮助年轻的、理财经验不足的投资人成长。而蚂蚁聚宝也将继续进行金融场景化,将理财与消费、娱乐、生活等场景结合,

蚂蚁教案篇11

蚂蚁的体积很小,你只要随手一捏,随脚一踩,它就会死于你的足下。可是,人们想过没有,在大火来临的时刻,蚂蚁是怎样做的。面对生死离别的时刻,人也许都会手足无措,何况蚂蚁呢?但是,我看到的蚂蚁却是用智慧战胜死亡的威胁的!我曾经亲眼目睹那一奇景,蚂蚁群被大火所包围,可奇怪的是,蚂蚁迅速聚拢,抱成一个“雪球”,飞快地向火堆外滚去,雪球是越滚越大的,然而,这里的“雪球”越滚越小,同时,这里的雪球是滚向死亡的!可蚂蚁们,并不后悔,它们虽然死了很多蚂蚁,但毕竟有几只生还的蚂蚁!这是奇迹吗?不是的,这是蚂蚁利用智慧斗争死亡恶魔的结果!

我在学校里学习,也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当我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就会想起蚂蚁的勇气,于是,我便会勇敢地,不惜任何代价地打败困难和挫折!记的有一次,我碰到了数学难题,我反复想了好几遍也没有想出来,当我想放弃时,蚂蚁的画面再次展现在我的眼前,我想,是啊!蚂蚁在生离死别的关键时刻都这样勇敢,我只不过写一道数学难题,有什么好怕的!终于,我想出了答案,露出了笑容!

蚂蚁教案篇12

不到2分钟,这些小东西就“携起手来”,组成一个可以确保所有蚂蚁安全的漂浮结构。通过这种方法,即使位于漂浮结构最下方的蚂蚁也能幸存下来,这是因为蚂蚁身体上的微小茸毛可以禁锢一些空气,形成一层空气膜。

当一群火蚂蚁被放在水里时,位于蚁团最上方的蚂蚁会设法逃离蚁团。但是当它们到达边缘却找不到陆地时,通常会掉头重新爬向中间。当它意识到已经到达边缘时,已经有其他蚂蚁爬到了它上面,迫使它成为漂浮物的底层组成部分。通过这种方式,那些试图单独逃生的蚂蚁便被限制在蚁群内部,变成救生筏的一部分。

最终形成的漂浮物的浮力很大,研究人员试图用一根树枝把它压进水里,结果并未成功。在这种“混乱”的过程中,蚂蚁的肌肉发生收缩,这使漂浮物的浮力变小,但是捕捉空气的效果更好,它们通过这种方式防止溺水而亡。

研究人员把蚂蚁放进一个干广口瓶里,然后旋转,蚂蚁就会不断翻滚形成球状,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利用镊子可轻而易举地把蚂蚁球夹起来。在水下,蚂蚁球捕捉的空气形成的气泡显现出来。如果把这个蚂蚁球放在水面上,它就变成了一个漂浮物。

即使是一只蚂蚁被置入水下,它产生的浮力也能使它摆脱水的束缚,这是因为它身体上的茸毛使它周围形成一层空气膜。肥皂和其他表面活性剂能减少水的表面张力,从而降低蚂蚁的浮力。为了研究蚂蚁的外骨骼是如何捕捉空气的,科研人员须用力把蚂蚁压入水里。米洛特说:“我们能让蚂蚁待在水下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它腰间系一条弹性带子,另一头系上重物。”

研究人员发现,尽管单个蚂蚁的密度比水大,但是由于表面张力和蚂蚁拥有不易被水沾湿的脚,单个蚂蚁仍能在水面上行走。然而水的表面张力非常微弱,很难支撑更大的物体,因此蚂蚁救生筏能在水面上漂浮的问题一直是个谜。不过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当蚂蚁连接在一起组成漂浮物时,它们的集体抗水能力其实比单个蚂蚁的总抗水能力大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