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时统计员工作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2-10-22 03:03:25

工时统计员工作总结

工时统计员工作总结篇1

一、地方统计数据的概述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全球的经济有机地连成一个整体,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于统计数据的需求大大提高,同时,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又是制约着这个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其质量[1]。从概念上来分析,目前各国的经济学领域并没有对统计数据的质量下一个完整的定义,但都能够认识到质量决定着这项统计数据是否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的特点。

统计数据能够反映出当地的经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关于统计数据的很多问题都逐渐暴露出来,其中统计数据不准确就是最大的问题之一。由于统计工作都是由政府的工作人员完成的,因此其数据的准确性也反映了政府的公信力。本文通过调查政府人员统计数据的可靠性,来总结出影响统计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二、内部民调调查现状

想要深入了解地方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首先要掌握政府统计人员对当前地方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的认知情况,了解其对统计数据准确性的感受。政府中专门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对地方统计数据的准确程度和影响因素有着最直接的了解,因此统计人员是本次调查的对象[2]。

本次调查的项目是分析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影响因素,调查对象是政府中统计部门的工作人员,所调查的内容是统计数据准确性的基本特点以及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本次研究采取了调查问卷的形式,共有325名工作人员参加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13份。

三、内部民调调查结果

(一)统计数据准确性的基本特点

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有4点基本特征,分别是:统计数据反映实际状况的准确程度、统计数据关联项目之间的一致性、统计数据在时间维度上的连续性以及不同来源、部门和项目的统计数据的可比性。针对这4点基本特征,其评价程度可分为高、较高、一般、较低和低这五个等级,评价结果如下:

1.统计数据反映实际情况的准确程度

根据调查结果来看,统计人员认为统计数据反映实际情况的准确程度高或较高的占56.12%,认为准确程度较低和低的人数占12.35%。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的地方统计数据中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实际情况,但是准确性还有待提高[3]。并且在这项调查中还有这样一个发现:工作时间越长的、职务越高的人员对于统计数据反映实际情况的准确程度评价越低,反之越高。

2.统计数据关联项目之间的一致性

在本次调查中大多数的被调查者认为统计数据的关联项目之间一致性能够达到一般水平,但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其对于统计数据关联项目之间的一致性评价越低。

3.统计数据在时间维度上的连续性

在本次调查中,认为我国的地方统计数据在时间维度上的连续性评价为高和较高的人数占了总数的一般,认为连续性较低和低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23%左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地方统计数据在时间维度上的连续性比较好。

4.不同来源、部门、项目的统计数据可比性

本次民调中,大多数被调查人员都认为不同来源、部门、项目的统计数据可比性比较差,其人数占了总人数的45.67%,得分远远低于其他三项指标,在今后的统计工作中,要尤其注意到这点内容的提高。

(二)地方统计数据准确性评价

在进行地方统计数据的工作中,统计的主要内容有地方生产总值、地方工业增加值以及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对于这些统计内容的调查中,其评价结果如下:

1.地方生产总值

在本次调查中,统计数据的工作人员普遍认为在统计地方生产总值这项指标时,其数据要比实际值略高,将近65%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地方生产总值的数据比实际生产水平高了5%以上,而认为地方生产总值比实际水平高的人数不足总人数的两成。并且这种评价会随着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和职位的上升而更加明显。

2.地方工业增加值

和地方生产总值这项指标相一致,有将近70%的统计人员认为地方工业增加值比实际的水平大5%以上,只有6.77%的人数认为地方工业增加值统计数据要比实际水平小。说明了被调查工作人员都意识到该项统计存在一定的水分,并且这项指标也随着工作人员工作年限和职位的上升而突显[4]。

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普遍认为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这项统计比较接近实际水平,其人数占了总数的54.31%左右。和工业生产总值以及工业生产增加值这两项指标相比,这项指标比较接近于真实情况。

(三)统计数据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影响统计数据准确性的因素有很多种,根据本次调查,工作人员所给予的主要因素主要来自于上级领导的干预、统计工作的体制、社会风气以及进行统计工作的条件等。

四、如何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工时统计员工作总结篇2

8月个人工作总结

 

八月工作中不尽如人意,在这里既对自己前段时间工作批评,也是反省,总结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亡羊补牢争取在日后的工作中能有好的表现。

 

这个月未完成月初所计划的一万块钱的订单任务,主要原因还在于日常工作中所积累的意向客户不足,数量不够。而造成这个原因的根本问题还是在于我自身对工作的懈怠,缺少敢打敢拼、坚持不懈的精神。记得在学生时代,老师经常会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风雨之后见彩虹。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奇迹总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付出的终究会收获,需要的或许仅仅是一个机会还有一些时间。

 

我深知电话销售是一个工作非常繁杂、任务比较重的工作。作为电子商务员,不论在工作安排还是在处理问题时,都得慎重考虑,做到能独挡一面,所有这些都是电子商务代表不可推卸的职责。要做一名合格的电话营销员,首先要熟悉业务知识,进入角色。有一定的承受压力能力,勤奋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注意细节问题。其次是认真对待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每一件事。认真对待,及时办理,不拖延、不误事、不敷衍。

 

做为一名合格的销售人员首先要对自己所售产品非常熟悉了解,了解自己产品的优点与缺点,适合哪些行业,客户群体是哪些,才能更好的向客户展示自己与产品的专业性,才能迎得客户的关注与信任。所以我必须要大量学习产品的相关知识及销售人员的相关知识,才能在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中,不被淘汰,而我们所做的工作也在随时代的不断变化而变化,要适应工作需要,唯一的方式就是加强学习。

 

希望公司九月份业绩蒸蒸日上,希望我的努力能换来收获,业绩能取得稳定的进步,工资能够不断提高,能够过上更加幸福快乐的生活。

 

8月个人工作总结

 

8月7日报到会过去一个多月了,在这一个月里,我主要是学习了党中央关于农村的一些文件,莘县科学发展观网站,争先创优的学习材料,大学生村官报的内容。同时,我还走访了一些在乡镇工作的亲戚朋友,了解了农村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

 

在这一个月之中,谈不上工作,主要是思想、学习上的一些总结。

 

在思想上,我对村官这个职业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一是要转换角色,正确定位。离开大学校园进入社会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我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角色的转换问题,明白自己已不再是学生,而是走进农村与农民亲密接触,为农业、农民服务的一名村官。首先给自己的工作,所处的环境作出了正确的定位。 二是要深入了解村、社情况。大学生村官是农村最基层的服务者,一定要对农村有较深的了解。三是要不折不扣执行国家惠农政策。党在农村的富民惠民政策体现出对农民的关爱,为让惠农政策在农村实施好,不打折扣,真正做到富农惠农。四是要摆正位置,做好领导的助手。作为大学生村官,要摆正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听从领导的安排。

 

在学习上,要时刻关注党中央的最新精神,时刻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同时,对最新的科技资讯要有敏锐的嗅觉,因为农村最缺少的就是科技。

 

8月个人工作总结

 

准确的统计信息是公司领导正确决策的基础,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就无法准确反映公司经济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也就无法对经济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不能按照统计部门的要求保质保量按时报送。八月来,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统计工作,配备得当人员,相关部门配合顺畅有序,公司的统计工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八月统计工作总结如下:

 

(一)公司在统计体制改革、人员力量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增加了统计工作人员,健全完善了统计工作体系,进一步夯实了统计基础建设,确保统计数据源头的工作质量。指定公司领导主抓统计工作,制定了《财务信息采集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务报告编制管理办法》等与统计工作有关的规章制度,为做好统计工作保驾护航。

 

(二)扎实做好统计基层基础工作。

 

围绕“人员专职化、台账规范化、管理制度化、调查法制化、手段现代化、经费有保障”的“五化一有”目标,夯实统计基础工作。各统计部门均具备独立的办公场所,同时配备了优良的微机、打印机、办公桌椅等,确保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逐步完善统计工作考核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理顺了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统计报表信息使用、数据审核等流程;建立了统计资料归档及保密措施。

 

(三)按时完成统计工作。

 

公司严格执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统计人员认真学习《统计法》和统计报表有关的规章制度,虚心向统计局有关领导专家学习,积极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系统地调查研究,对待每一个统计数字和统计调查分析,严肃认真,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及时收集、掌握重要经济指标,通过静态和动态、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充分反映公司的经济运行态势,提高统计分析的水平,为促进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和公司领导经营决策、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公司领导严格要求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核心所在,公司坚持实事求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努力提高各部门的数据质量,规范基础工作,确保源头数据真实有效。统计报表有关数据直接从公司原始记录、统计台账、会计报表中取得,报表数据和有关记录项目能够保持一致,保证统计报表资料的真实完整。

 

(五)公司重视统计资料管理工作,报表档案管理科学化。

 

公司按照统计信息化的要求,运用计算机处理企业统计数据的采集、汇总、分析和上报工作。每年结合企业的现实情况,完善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制定档案管理考核规定,统计台账分门别类地进行登记、整理,年终汇总表册存档,坚持从严规范、从细抓起,狠抓档案的归档率、完整率、准确率,加大考核力度。在档案资料的接收、借阅复制工作中,严格遵守档案的保密制度、交接制度和借阅利用制度,认真做好收存、借阅登记。

 

工时统计员工作总结篇3

统计工作是统计的实践活动,是对确定统计的任务或目的、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信息的提供与开发过程的总称。单位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单位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制定发展规划并实行统计监督。

一、统计工作的特点

(一)数量性

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包括数量的多少、现象

之间的数量关系、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二)总体性

统计是从整体的观点出发,研究大量现象总体的综合数量。这就

是说,统计学的数量研究是对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

(三)客观性

统计数据是客观事物量的反映,表示客观现象总体实际已经达到的水平和程度。维护统计资料客观性和真实性,是统计的基本传统。

(四)具体性

统计数据不是抽象的数字,它是现象总体在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所表现出的数量。正因为具体性,所以统计的数据必须准确,公布和使用的资料要注明来源;统计数据应有计量单位或表现形式。

二、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统计工作是单位实施科学化管理、制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按照统计规则,定期统计各方面数据,对一些突出问题作深入调查,科学的分析和汇总统计数据,编写科学的分析报告,可以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促进单位科学化管理。

三、基层单位统计情况

作为水利基层单位,我局统计工作按照统计报表报送时间划分,包括:统计季报、统计年报;按照统计报表统计的内容划分,包括:工作人员统计、人才统计、劳资统计、教育统计、岗位统计及其他专项统计。我局统计季报工作在每年的3月、6月、9月的25日前完成,统计年报工作在第二年的1月份完成,根据统计内容分别报送鹿泉区统计局、水利部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在长期的统计工作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从统计人员业务水平、统计资料搜集、统计数据可靠性上都有了大幅提高,统计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

(一)加强学习,统计人员业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一是组织统计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 “党史”、“”、“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及讲话等学习活动,增强了统计人员用科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增强了统计人员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二是统计人员认真学习《统计法》、劳动工资报表制度等统计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统计业务培训,努力提高统计业务水平。三是统计人员自觉加强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计算机知识培训和应用能力的考试辅导,平时经常登陆有关统计信息网,及时了解统计的最新报表规范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二)深入调研,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

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我局统计工作坚持从一点一滴的基础工作做起,经常深入相关部门,咨询有关人员,对统计周期内职工变动、工资调整、职务职称、技术等级等变化情况及时登记并归纳总结,及时掌握每一个统计指标的变动情况,日清月结,形成第一手资料,确保了各项统计报表数据真实准确。

(三)及时准确完成了全年统计年报和定期报表

统计工作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上级各部门的报表统计指标和统计口径不尽相同,为了确保报表及时准确,统计人员坚持把各类报表的时限要求牢记于心,在工作中增强预见性和前瞻性,不等不靠,主动工作,本期报表坚持提前做出,提前上报。对于统计任务相对集中,时间紧工作量大的时候,自觉加班加点,保证了各类统计任务的按时提前完成。

(四)认真开展统计资料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统计报表和统计分析是上级掌握基层单位从业状况和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制定有关就业政策和劳动工资政策的重要依据。我局的统计分析报告,力求做到全面和重点相结合,广度和深度相结合。在全面分析统计报表反映的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其中反映的重点问题,重点做好分析总结,并向上级反馈。同时注重统计分析的广度和深度,坚持少列数字,多反映情况和问题,特别是重视反映统计数字后面隐含的水利行业可能普遍存在的情况,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和意见,使统计分析报告的质量不断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准确性有待提高

因为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所以要求统计数据必须真实准确。而在实际工作中,偶尔会出现前后数据核对不上,或者综合数据校验不正确,这都表明数据搜集或整理、计算过程中存在错误,这些都会影响数据的参考价值。

(二)统计结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统计工作的意义就体现在为管理层提供管理决策依据。而作为一个单位真正能将统计结果充分运用起来的却少之又少,往往只是作为一项具体工作来安排,按照要求和上报时效准时上报,材料报完,统计工作也随之结束。

五、改进措施

(一)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宣传和培训,使领导层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成立统计工作研究小组,充分分析利用统计结果,为单位科学管理和发展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度

工时统计员工作总结篇4

本区范围内组织实施统计调查的各调查单位。

二、检查原则

统计执法检查应当贯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的方针,坚持预防、查处和整改相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种统计违法行为坚持自查从轻,被查从严,对经查实确属统计违法行为坚持依法从严处理。

三、检查内容

(一)2005年统计年报资料和年已上报的统计定报资料的数据质量。重点检查指标:

工业: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销售收入、中间投入、出货值、营业利润

建筑业:建筑业总产值、竣工产值、房屋建筑施工面积、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工程结算收入、工程结算利润

交通运输业:营业收入、营业利润

商业:商品购进总额、商品销售总额、商品销售收入净额、利润总额

住宿业:期末客房数、期末客房床位数、营业收入、营业利润

房地产业:本年完成投资额、施工面积、竣工面积、现房销售面积、现房销售金额、期房销售面积、期房销售金额

服务业:营业收入、营业利润、从业人员数

劳动工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和生活费、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二)统计基础工作。

⒈是否按照统计制度的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帐;

⒉是否建立统计资料的审核、交接、档案等统计管理制度;

⒊统计人员持证上岗的情况(持有今年到期的统计上岗证的人员或已报名参加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统计人员可作为持证上岗统计);

⒋统计登记办证情况。

(三)各调查单位依法开展统计工作情况,包括培训及采集、整理、汇总、上报统计资料等各环节。

四、检查安排

(一)各街道、镇(漕开发)统计站,要在对单位详细摸底的基础上,组织所属的全部单位开展自查,并于6月10日前完成自查。

(二)各街道、镇(漕开发)统计站,在完成统计年、定报数据质量自查情况汇总表的基础上,于6月20日前按专业上报汇总表及关于自查结果的分析小结;并根据自查情况提供拟进行检查单位名录及其基本情况,同时上报区统计局。

(三)区统计局年报工作结束后,从6月起抽选部分单位逐步开展专项检查工作,对违法单位进行查处。抽选单位首先是以各街道、镇(漕开发)统计站提供的名录为主。在进行检查时,要求各街道、镇(漕开发)统计站做好配合工作,并派统计人员参加。检查的重点是围绕本区统计工作的中心任务,抓好工业、商业、房地产、服务业和劳动工资等专业统计的专项执法工作。具体的时间安排如下表:

(四)区统计局在日常工作中,根据各专业实际工作的需要,不定期地开展经常性检查工作,并对发现问题的单位及时进行查处。

(五)在年度工作结束后,区统计局将对全年的自查、检查情况进行总结,并对违法单位及其处理情况进行公布。

五、检查要求

工时统计员工作总结篇5

一、所做的工作

半年来,紧紧围绕本职工作的要求。以有序的工作机制,抓住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其次,在理清工作思路的基础上。侧重于工作中的三抓:抓重统计基础、抓重统计测算、抓重统计调查,促使统计工作得到有条不紊地开展。

(一)抓重统计基础、力求质量提高

抓重统计基础,是搞好统计工作的首要之举。也是体现了统计业务技术得到有序进行,更是为数据质量提供正确依据,急需奠定统计基础。就工作要求,力求抓重村级统计员的业务技术和工作基础。在工作基础的要求上:一是抓住统计网点(即:分散型产业户、规模型产业户);二是抓重产业播种量的构成;三是抓重产业样本定量基础。尤其是针对分散型和规模型的统计测算规则,急需确定产业户的调查基础。就工作要求,着重从这样几方面做好工作。

1.抓重经济产业统计网点。就全镇的经济产业统计,则需按照统计规则的要求,从两个方面做好工作:①搞好分散型样本产业户落实(指非规模型产业测算)。据全镇十三个村,采取等距抽样的办法,已搞好560户的样本测算落实。②搞好规模型测算户的落实。随统计规模的要求,据调查核实为225户,其中生猪规模为216户,则表示为统计测算点。

2.抓重农作物播种量的统计测算。就农业经济的播种格局,作出了专题的农作物播种面积统计。针对全镇13个村级统计员的工作要求,力求推进面积统计的正确性、责任性。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统计与否,直接关系到收获面积与单位产量的测算计量。所以在工作中,着重要求村级统计员做好三项工作:①抓重样本面积测算的正确性。对样本面积的统计,已作出了逐户上门统计。在工作中,均无出现样本面积的差错,体现了总量面积的正确性;②抓重多种经济作物面积测算。已做到了分门别类的统计上报。③抓重全镇总量面积的推算。根据各样本面积测算的真实性,取得了有序的总量推算。即如上半年夏播面积的统计测算,体现了经济作物播种格局,赋予经济结构的效率之举,就蔬菜面积均有增加,并作出了数出有据的统计规则,及时搞好上报。

(二)抓重统计总量、勤于经济测算。

半年来,为加强统计测算,亟需作出了统计工作步伐。在工作中,紧扣着统计数值反映的时效性、责任性。及时搞好统计总量上报。就工作的要求,搞好本镇统计数据的收集、测算、分析。就上半年的经济总量,工农业总产值已完成134093万元,增长率11.7%、其中农业总产值为12093万元,增长率已达15%、农业GDP生产总值为5360万元,增长11.5%、人均收入高达3860元,增速高达16%。

(三)抓重统计调查、提供信息返馈

抓住产业调查,提供发展信息。自从今年以来,专题数次下村搞好统计调查,特别是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查,例如:畜牧规模型的发展趋势调查、农业经济的高效产业调查(蔬菜作物)、以及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的收集,同时搞好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

(四)服从中心工作、接受领导安排

根据本意服从组织安排和领导的分配。在工作中,力求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性,以及搞好一个联系村工作。就上半年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已做好力所能及的工作。(略)

二、存在的问题

回顾半年来的工作,按照工作的要求,尚有很多不足有待改进。①、由于个别村的统计员,在业务技术和工作的信心尚有不足,还需加强辅导做好工作。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分析尚有欠缺,亟需加强。

工时统计员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

薪酬;信息;管理;数据库;人事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而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包含每个职工的基本工资、津贴、社会保险、公积金等,又与企业资金管理紧密相连。实现企业薪酬的信息化科学管理,是企业实现“两化”融合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研究企业目前薪酬软件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基于网络三层架构的薪酬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进行描述。

1系统开发前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现有的薪酬软件是一套十几年前编制的工资管理软件,工资表分为两套表格,一套是车间一线生产人员的《计件工资表》,一套是部室管理人员的《岗位工资表》。《计件工资表》靠手工填写的方式上报到公司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的薪酬管理员再通过手工输入的方式将《计件工资表》明细项逐一录入到软件中与《岗位工资表》合并,形成企业工资发放表。存在如下弊端:

(1)开发工具过时:原有薪酬软件采用FOXBASE语言编写,是专为DOS环境下运行设计的软件,该语言现已停止,已经是一种被淘汰的编程语言。

(2)运行环境过时:原有薪酬软件仅能在Windows98以下的操作系统才能运行,对其以上系统皆不能支持。

(3)数据安全性差:原薪酬软件安装在一台未联网的旧电脑上,时刻有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的风险。

(4)无法导出数据:原薪酬软件无法将报表以开放的数据格式保存,一旦软件出问题,数据无法保全。

(5)无法共享数据:原薪酬软件是单机版设计,无法提供多用户同时操作,数据仅薪酬管理员一人可用,无法实现企业内部的资源共享。

(6)数据格式不统一:工资报表分为两套,计件工资与岗位工资表头、表项均不相同,无法实现统一核算。

(7)重复劳动:车间工资统计员将工资手工填写后上报人力资源部,薪酬管理员还要再手工抄写重新录入系统一遍,即费时费力又增大了抄错的风险。

2基于网络三层架构的薪酬信息管理系统架构分析

本文描述的新开发的基于网络三层架构的薪酬信息管理系统,前台程序开发工具采用微软的Visualstudio2010C#,后台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8数据库。C#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具有组件丰富、语言简单、功能强大的优点。SQLserver数据库具有与C#无缝连接、操作简单、易于使用的优点。薪酬数据可使用电脑安全保存、快速计算、全面统计,实现薪酬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本系统包含了四大模块:系统管理员模块、分管理员操作模块、领导审核模块和职工查看模块。系统管理员操作模块就是对用户权限的管理,对员工考勤的管理,工资信息的设置,以及工资信息的管理来生成的。分管理员操作模块主要是对于一些信息的录入。公司领导通过领导审核模块对工资发放情况进行审核。职工查看模块主要是每个职工可以看到自己每个月工资是由哪些内容构成的,各工资项具体金额是多少,清晰透明。这四个方面形成了工资管理系统一个工作整体,采用计算机自动化信息处理,可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交流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

2.1系统总体结构

新开发设计的基于网络三层架构的薪酬信息管理系统。

2.2系统目标

企业薪酬发放各明细项进行数据输入后,系统自动对各项工资条款按管理员设好的公式进行计算。汇总各项数据生成薪酬的个人明细、部门汇总、季度报表等,打印薪酬报表存档,并将薪酬数据转换成银行传盘文件交财务部委托银行发放。各部门的领导对本部门员工薪酬进行审核,公司领导对全公司的薪酬总额进行审核。采用用户名、密码验证的安全机制,按用户权限登录访问。

2.3系统功能结构与分析

本系统是由员工基本信息管理、薪酬录入、薪酬查询、薪酬审核、薪酬汇总和报表输出等几个功能模块组成。根据这些功能结构,将薪酬管理系统的数据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数据输入部分

其中包括员工信息的输入,每个月不同薪酬明细的输入,管理员资料与普通员工登录信息的录入,不同岗位工资与基本工资对照表的输入等。

(2)数据输出部分

数据输出部分主要是显示各种数据的查询与统计。例如查询某个员工的个人信息,本月薪酬信息,统计某个部门某月薪酬信息的总和,统计本单位某年薪酬的信息等。

(3)数据处理部分

本部分主要是对一些修改后的信息的处理。企业中随时会出现增加新员工,员工离职,员工变换部门,员工升降职以及员工工龄等的变化。当企业中的员工出现此类信息的变化时,数据库中的信息必须及时得到更新,这样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出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4)数据审核部分

薪酬系统的所有数据均需获得审核通过后才能有效生成,这就保证了主管领导对薪酬总额的有效控制,每一层数据填报后,都需要经过审批才能生效。只有经过了规范的审批程序才能保证工资数据的有效性。

(5)数据统计部分

没有经过统计分类的数据没有任何意义,把全部明细表堆在领导办公桌上将使领导无所适从。系统提供按企业需要定制了多套统计报表,能实现从生产车间到管理部室所有人员薪酬信息的分类统计功能。对车间工人,突出完成工时、计件工资的统计,同时又能按一线工人与二线工人进行分类,对主要生产岗位与辅助生产岗位进行分类汇总操作,满足对直接人工成本与间接人工成本进行分类核算的要求。

(6)报表输出部分

本系统设计了包括Execl/Pdf/CrystelReports/Word/Rtf/Txt等多种格式报表的功能,可以满足数据输出的需要。

2.4业务流程图

3系统设计与实现

3.1代码设计

本系统将管理对象数字化。如:员工信息里的主键为“员工编号”,设计如下:(部门号)+(流水号)。

3.2数据输入、输出设计

3.3数据库的设计

(1)实体

本系统数据库的概要设计方法是使用“实体——联系”,通过对本系统的数据存储进行分析,得到:部门、员工、岗位、绩效考核、工资范围、工资级别等几个实体。

(2)实体的属性

每个员工的个人信息:每个员工会有一个员工档案,员工由员工编号标识,需要记录的员工信息包括:工号、姓名、性别、参加工作时间、有效工龄。每个员工所属的部门:每个员工都会被分到唯一一个部门,每个部门会有很多员工,而每个员工同一时间只可以属于一个部门,部门有唯一的部门号和唯一的部门领导,需要记录的部门信息包括:部门编号、部门名称、部门领导、备注。员工的岗级:一个员工只能担任一个职位,一个职位可以有多人担任,不同部门可以设置相同的职位,但由不同部门的员工担任。不同工作岗位的工资级别有区别,即岗位工资按工作复杂程度来分级,实现同岗同酬。需要记录的岗级信息包括:岗位编号,职位名称,岗位级别。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要对员工在公司的工作成果进行考核评定,这不仅是对员工工作的激励,同时也是员工自己潜能的发掘。每个员工有不同或多种考核的成绩。需要记录的考核成绩信息包括:序号、考核成绩、考核时间。员工的社保与公积金信息:整个公司有不同的职位级别,相应的会有不同的社保与公积金基数,相同职位级别的员工的社保与公积金基数是相同的。需要记录的社保与公积金基数的信息包括:养保基数、医保基数、失保基数、工伤基数、生育基数、住房公积金基数。

(3)数据表的设计

数据库中设计好的关系模式中各个数据项的类型和长度,将每个关系转换为数据库中的二维表格项,并确定了各个表的主键以及外键。

(4)系统安全性

所谓系统的技术安全性就是用技术手段来防止对系统资源的非法使用和对信息资源的非法存取操作,保证系统运行期间的安全性。用户身份的确认和校验:本系统能识别使用者口令、使用者名称。本系统采用密码登录,每一位合法使用者都有与其使用权限相对应的密码。使用者进入本系统时,只需输入使用者用户名和密码即可。如果是合法使用者,立即登录系统主界面;如果连续三次输入仍然不正确,则弹出警告窗口显示“账户已被锁定,请找系统管理员进行解锁。”,然后退出登录系统。存取控制:存取控制的基本方法是对用户授权,即授权特定的用户以一定的操作权限,在操作系统级上进行相应的级别设定,来确保数据存取控制的安全。在本系统中即区分了一般车间工资统计员、车间领导、审计员、人力资源部领导、财务部统计员、薪酬管理员、总系统管理员等多个角色。

4基于网络三层架构的薪酬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势

(1)对现有业务的优化与整合,使企业的薪酬管理彻底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原薪酬软件对车间一级的计件工资上报全靠车间工资统计员手工填报,无法实现计算机管理计件工资的问题。新的薪酬系统对生产车间的工资项进行分析,把不同生产性质车间的数据结构统一,比如计件工资,有按劳动工时核算的,也有按生产产量(例如按吨位)核算的。采用“求同存异”的思路,把各生产车间具有共同性质的项先确定,比如“工龄工资”、“学历工资”、“职业技能津贴”等公共项目,然后再按各车间生产性质差异,确定一些各车间特有的工资项,比如“公出工资”、“出车津贴”等。还有一些工资项,因为核算方法不相同无法统一的项目,比如铸造车间的计件工资按当月融钢的吨位来计算,而装配车间工人则按劳动工时来计算,新薪酬系统则统一命名为“工人绩效工资”。这样就能够将不同生产性质的车间数据统一进行收集、处理,将薪酬管理的内容延伸到了基层生产车间。

(2)采用B/S三层架构设计,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共享。

B/S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能实现公司内部不同部门的人,在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授权方式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操作权限,存放在服务器上的数据库也很安全。三层架构的设计使得各生产车间统计员可以通过企业局域网向人事部门上报数据,人事部门生成的工资报表又可以通过授权提供给财务部门使用,也可以提供给公司领导做企业决策支持。

(3)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减少办公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系统全部实现信息化管理,包括从基层车间工资上报到车间领导审批、人事部审批、财务部制表、公司领导审核、生成银行工资传盘文件等工作,全部环节均实现计算机控制管理。企业薪酬管理系统不仅方便管理,而且透明化,易于查看。

5结束语

薪酬信息管理系统的成功开发及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公司财务管理及领导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者:贺瑞朋 陈琦 单位: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工时统计员工作总结篇7

(一)现有统计体制难以适应煤炭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目前,大多数煤炭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造,除了煤炭主业外,还大力发展非煤产业。以铁法煤业集团公司为例,现如今已经形成煤炭、煤化工、电力、建材等四个主营业务板块,实施煤炭主业集中化、非煤产业集优化、产权发展多样化的“三化”战略,即一个煤炭基础产业,电力、化工和建材三个支柱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煤炭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也形成了多种形式的产权形式。而在非煤企业发展上已形成多种经济形式的局面,这种发展模式,造成统计工作中统计基本单位模糊、职责不清、漏报、重报现象。

(二)统计基础工作不牢

1.各部门统计岗位设置不明晰,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目前,各单位统计岗位基本上都是与其他岗位混设,专职统计员几乎没有,统计员一人身兼多职,不但职责不清,任务混杂,而且变动频繁,不具备统计专业知识和能力,造成本单位统计工作交接不清,对统计工作不熟悉。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凭经验或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加工,造成统计报表质量差、数据缺乏逻辑性、准确性和真实性,不能向领导及时准确提供资料,更谈不上进行统计调查、分析与预测,提供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等。

2.单位领导及统计人员对统计报表不够重视。目前,不少单位的领导对统计工作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认为统计只不过是数据的加加减减或汇总,填几张报表上报,把统计工作简单化,对统计人员配备也不够严谨,存在随意性,配备统计人员素质低、业务能力差、工作懈怠,有些统计员不清楚该做什么,甚至认为统计报表是多余的,报与不报无关紧要,对统计工作有抵触情绪。

二、加强煤炭统计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理顺统计体制,完善统计指标体系

1.煤炭企业目前的组织结构已不是计划经济时期单一国有资本的结构体系,而是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国有参股等多种管理形式并存的产权结构体系。因此,必须理顺现行的统计体制,真正反映企业改制和扩张的成果,做到不重、不漏、真实完整。

2.企业统计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科学地设置统计指标体系,全面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使用状况、企业的经营成果、企业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但现有统计指标体系中,实物数量指标和生产指标体系多,而质量指标和市场指标少,对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分析欠缺,难以正确反映经营者的综合情况,对企业经济运行的全貌、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资金流量等方面统计不够。因此有必要完善现有煤炭统计体系,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应煤炭企业发展的需要,为领导决策提供最新、最及时和最全面的数据。

(二)加强统计工作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1.统计人员要能算、会写、善沟通。一是能算,就是要懂统计知识、弄懂统计指标的定义,学会企业中各种指标的计算。要懂每个指标的含义,再按公式进行计算,否则就不能胜任企业统计工作。二是会写:统计人员要会写统计分析报告。做好统计数据的收集汇总整理上报,只是完成了统计工作的一半,更重要的是要撰写统计分析。针对生产经营建设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撰写统计分析报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合理化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三是善沟通:要做好统计工作就必须多与基层统计人员沟通,及时掌握和了解基层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面临的各种困难,在业务上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统计人员还要虚心地与生产科、机电科、经营科、财务科等有关科室联系,了解生产情况,负责整理好原始数据,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将自己对统计的设想提出来与领导沟通,在统计方法、统计指标的设置方面达成共识,在统计中执行;还要及时了解领导对统计工作的要求,设置好统计报表的指标和表式,报表格式要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统计汇总的内容才能符合企业对统计的要求,从而做到统计数据不重不漏,全面准确,达到预期效果。

2.加强统计人员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企业领导要为统计人员创造机会,组织统计人员到外地学习,加强培训现有统计人员的专业、统计法律、法规等知识,培养统计人员执法、懂法并具有超前、开发、自觉的意识;领导还要支持统计人员多参加统计工作会议;鼓励统计人员参加统计职称考试;统计工作实行评比制度,对统计报表质量、分析质量、工作效率等内容进行评比。对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对任意涂改数字或工作失职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充分发挥统计在企业中的作用。

3.保持统计人员队伍稳定,应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主管领导对兼职统计人员要安排足够的时间从事统计工作,当统计人员工作变动时,要“先配后调”“以老带新”。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可以积累经验,为企业管理做出更大贡献。

工时统计员工作总结篇8

半年来,紧紧围绕本职工作的要求。以有序的工作机制,抓住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其次,在理清工作思路的基础上。侧重于工作中的三抓:抓重统计基础、抓重统计测算、抓重统计调查,促使统计工作得到有条不紊地开展。

(一)抓重统计基础、力求质量提高

抓重统计基础,是搞好统计工作的首要之举。也是体现了统计业务技术得到有序进行,更是为数据质量提供正确依据,急需奠定统计基础。就工作要求,力求抓重村级统计员的业务技术和工作基础。在工作基础的要求上:一是抓住统计网点(即:分散型产业户、规模型产业户);二是抓重产业播种量的构成;三是抓重产业样本定量基础。尤其是针对分散型和规模型的统计测算规则,急需确定产业户的调查基础。就工作要求,着重从这样几方面做好工作。

1.抓重经济产业统计网点。就全镇的经济产业统计,则需按照统计规则的要求,从两个方面做好工作:①搞好分散型样本产业户落实(指非规模型产业测算)。据全镇十三个村,采取等距抽样的办法,已搞好560户的样本测算落实。②搞好规模型测算户的落实。随统计规模的要求,据调查核实为225户,其中生猪规模为216户,则表示为统计测算点。

2.抓重农作物播种量的统计测算。就农业经济的播种格局,作出了专题的农作物播种面积统计。针对全镇13个村级统计员的工作要求,力求推进面积统计的正确性、责任性。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统计与否,直接关系到收获面积与单位产量的测算计量。所以在工作中,着重要求村级统计员做好三项工作:①抓重样本面积测算的正确性。对样本面积的统计,已作出了逐户上门统计。在工作中,均无出现样本面积的差错,体现了总量面积的正确性;②抓重多种经济作物面积测算。已做到了分门别类的统计上报。③抓重全镇总量面积的推算。根据各样本面积测算的真实性,取得了有序的总量推算。即如上半年夏播面积的统计测算,体现了经济作物播种格局,赋予经济结构的效率之举,就蔬菜面积均有增加,并作出了数出有据的统计规则,及时搞好上报。

(二)抓重统计总量、勤于经济测算。

半年来,为加强统计测算,亟需作出了统计工作步伐。在工作中,紧扣着统计数值反映的时效性、责任性。及时搞好统计总量上报。就工作的要求,搞好本镇统计数据的收集、测算、分析。就上半年的经济总量,工农业总产值已完成134093万元,增长率11.7%、其中农业总产值为12093万元,增长率已达15%、农业GDP生产总值为5360万元,增长11.5%、人均收入高达3860元,增速高达16%。

(三)抓重统计调查、提供信息返馈

抓住产业调查,提供发展信息。自从今年以来,专题数次下村搞好统计调查,特别是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查,例如:畜牧规模型的发展趋势调查、农业经济的高效产业调查(蔬菜作物)、以及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的收集,同时搞好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

(四)服从中心工作、接受领导安排

根据本意服从组织安排和领导的分配。在工作中,力求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性,以及搞好一个联系村工作。就上半年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已做好力所能及的工作。(略)

二、存在的问题

回顾半年来的工作,按照工作的要求,尚有很多不足有待改进。①、由于个别村的统计员,在业务技术和工作的信心尚有不足,还需加强辅导做好工作。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分析尚有欠缺,亟需加强。

工时统计员工作总结篇9

“建筑业合同情况”部分共三个指标(代码为01―03),您在填报这部分指标时需要谨记两个关键词“直接”和“正式”。所谓“直接”强调的是合同需直接同建设单位(业主)签订,如果企业从其他建筑公司承包工程签订的分包合同,并不是直接同项目建设方签订的合同,不能填报此部分指标。“正式”强调的是签订合同需为正式文本合同或具有法律效应的协议,所以您在填报这部分指标时理应有所依,无效的合同和协议可无法证明您填报数据的真实性。

按照合同签订的日期不同,又分为“上年结转合同”和“本年新签合同”。

由于要填报“上年结转合同”,您应该把单位所签订的全部正式文本合同进行编号整理,记录合同编号、签订方、工程名称及内容、签订日期、开工日期、完工日期,本年工程完成进度、本年完成合同额等内容,便于进一步填报“建筑业合同情况”部分统计指标。

公式:

①签订的合同额=上年结转合同额+本年新签合同额

②上年结转合同额=以前年度同建设单位(业主)签订的工程合同总价款-累计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

填报依据:报告期内企业直接与建设单位(业主)签订的各种正式施工合同文本(具有法律效应的协议)或施工合同管理台账。

“建筑业总产值”――“其实只是细化分类”

“建筑业总产值”部分共涉及11个指标(代码为04―14),由于指标既相互联系但又相互独立,可能您会觉得这部分内容是C202―1表中非常难理解的地方。其实如果您仔细查看指标涵义,会发现所有指标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建筑业总产值”,各项指标只是从多角度对“建筑业总产值”进行细化分类。

首先带您了解一下“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值”是指建筑业企业自行完成的以工程预(概)算为依据,按工程进度计算的建筑安装总价值。这里您需要注意“自行完成”和“工程进度”两点:“自行完成”强调的是不管您单位承包工程的来源,只要是由您单位自行组织施工的那部分工程的工作量都应计入“建筑业总产值”。一般情况下,您单位承包工程后又分包给其他建筑公司,您单位向分包企业收取的有关费用计入本企业“建筑业总产值”,但分包企业完成的产值部分不能计入本企业的“建筑业总产值”;如果是您单位分包给一些零散的建筑业包工队(组),这些包工队(组)以小包工队形式从您单位分包部分工程,但不具备填报统计报表的基本条件,其完成的产值均应由您单位填报并计入您单位“建筑业总产值”。“工程进度”强调的是“建筑业总产值”是以工程预(概)算为依据,在报告期对工程实行验收后,按完成形象部位而计算出的价值量,与“工程结算收入”可不能等同。

在理解“建筑业总产值”指标之后,请您再围绕C202―1表看看这些指标的关系,为了一目了然笔者制作了如下示意图:

因此,您应该记录好本单位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如项目编号、项目名称,施工地点,项目用途、本年完成工作进度,本年完成工作量等情况,对于没有合同的项目还要记录能反应工程进度的相关凭证,将相关的记录和凭证进行整理编制“建筑业总产值”统计台账,在填报时还要注意以“建筑业总产值”为核心,按照这四种分类逐一进行填报,不要遗漏指标,并用如下公式进行自查。

公式:

①建筑业总产值=∑【分部分项实际完成实物量×预算单价×(1+间接费率)】×(1+利润率)×(1+税率)

②建筑业总产值=自行完成施工产值+从建设单位以外承揽工程完成的产值

⑤建筑业总产值=建筑工程产值+安装工程产值+其他产值

填报依据:建筑业总产值统计台账、在施工程合同、工程预(概)算、工程进度单、监理报量审批表(单),各种工程结算(变更)签证、竣工结算(甲方审计结果)和财务人员提供的报告期内发生的有关费用及其他有效凭证。

“竣工产值”――注意与“建筑业总产值”区分

这部分仅1个指标(代码15),“竣工产值”是相对“建筑业总产值”而言的,“建筑业总产值”强调的是在施过程,而“竣工产值”强调的是完工结果。如果一个单位工程跨两个年度施工,其“竣工产值”应当包括上年度完成的价值,但是“建筑业总产值”只能计入当年完工价值,这时“竣工产值”高于“建筑业总产值”。

填报依据:竣工产值台账、工程验收签订合格证书(或文本)、工程结算(或决算)文本和财务人员提供的报告期内发生的有关费用及其他有效凭证。

“从业人员情况”――一个“干活”,一个“直接发工资”

这部分指标共涉及两个指标(代码为25―26),这两个指标虽然都涉及人员,但是您一定要谨记两者实有天壤之别,一定要准确把握它们的定义。

“计算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人数”指标是以在哪里干活就在哪里统计为原则。这里您注意对“干活”可有限制,指的是从事与施工生产活动有关的人员,说的简单一些就是统计平均多少人完成了建筑业产值,计算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人数和建筑业总产值统计口径一致。您还应注意企业内部社会服务性机构的人员以及由本企业支付工资但所从事的工作与本企业生产基本无关的人员均不包括,而企业雇佣外单位的劳务工都应包含在内。

“期末从业人员”指标以“谁直接发工资谁统计”原则,不管其是否从事施工生产活动,只要在本单位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或收入的人员都应包含在内。如果使用的是自己雇佣的劳务工,直接为其发工资,这部分人员应计入期末从业人员;如果使用的是劳务分包法人单位的劳务工,则这部分劳务工不计入期末从业人员;如果使用的是非独立核算的包工队(组)的劳务工,则无论是否直接发给劳务工工资,都必须计入期未从业人员,同时劳务费应计入应付工资总额。

工时统计员工作总结篇10

1数据库需求分析

数据库设计的第一步是做好需求分析。在此阶段需要准确了解和分析用户的具体需求,包括数据需求和处理需求,这是整个数据库设计过程的基础,也是最困难、最耗费时间的一步。

1.1数据流图分析

典型的酒店管理一般包括饮食部门、住宿管理部门、娱乐管理部门和经理部门,下面简要分析各部门的业务逻辑。饮食部门是酒店基本部门之一,所提供服务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持续时间短、强调效率。此处需要重点处理的信息是与饮食有关的财务数据,一方面便于定期的账目汇总,另一方面也便于及时向酒店管理层汇报。住宿管理部门也是酒店基本部门之一。其主要职责包括:(1)布置房间设施、分类、编号、制定收费标准、分配服务人员;(2)登记旅客信息,记录其入住、退房时间;(3)统计各类房间的客满程度;(4)处理本部门的财务信息。娱乐部门需要处理的业务主要包括:(1)制定收费标准,分配负责人;(2)收入支出财务处理等。经理部门的功能是必不可少的。主要职责有:(1)员工管理;(2)部门划分;(3)各部门的财务核算;(4)酒店营业收益的定期核算。从上面各个部门的业务分析可以看出,不同部门都有财务处理的需求,因此归总设计一个统一的“财务子系统”。而饮食部门因为所需要的业务功能都已包含在“财务子系统”中,故而去掉该功能模块。最终设计酒店信息管理系统分为四个子模块:经理子系统、财务子系统、住宿子系统和娱乐子系统。根据前面对业务逻辑的详细分析,画出各子系统的数据流图,例如图1所示为财务子系统的数据流图。

1.2数据字典设计

数据字典是数据库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需要设计人员对所开发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才能得到。数据字典内容一般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过程。下面列举几例:数据项如:员工号(编号:1,数据项名称:员工号,说明部分:整数类型,有唯一性)数据结构如:员工信息(编号:1,数据结构名:员工信息,属性:包括员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工龄、级别、部门、职务、备注)数据流如:员工基本信息(编号:1,数据流名:员工基本信息,输入:招新员工,输出:员工信息)数据存储如:员工信息(数据存储名:员工信息,输入数据流:员工基本信息,输出数据流:工资结算)处理过程如:招新员工(处理过程名:招新员工,输入数据流:终端,输出数据流:员工基本信息)……

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常用方法有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两种。该文采用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即首先定义各局部应用的概念结构,然后将它们集成,得到全局概念结构。

2.1局部概念结构设计

下面以财务管理子系统为例,分析子系统的功能,设计局部概念结构,并且对该局部概念结构进行合理优化调整。财务管理子系统的功能为:首先对各部门上交的收支情况进行汇总,得出各部门的收益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汇总,得到整个酒店的收益信息;最后将酒店的收益情况下发给各个部门,公开账目。根据该分析,得到描述财务管理子系统概念结构的E-R模型如图2所示。E-R模型调整的准则:(1)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能作为属性对待的尽量作为属性对待;(2)属性中不具有需要描述的信息,即属性是不可分的数据项,不再包含其他信息。根据原则分析,员工应对应一个领导关系,但为了简便起见,就用员工的“等级”属性来表达员工之间的领导关系。

2.2数据视图集成

完成各子系统的分E-R图设计及优化之后,接下来需要将所有的分E-R图综合集成为一个总的E-R图。由于本系统中各分E-R图的规模较小,所以合成过程采用了一次集成方式。整个过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合并。将各分E-R图合并生成初步E-R图,解决各分E-R图间可能存在的属性冲突、命名冲突或结构冲突。第二步:修改和重构。消除不必要的冗余,生成基本E-R图。由于本系统涵盖的内容比较少,基本不存在冗余的现象,所以初步E-R图就是基本E-R图,不必再进行调整。

3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3.1生成关系模式

根据E-R图向关系模式的映射法则,可以将2.2中得到的系统总体E-R图转换为一组关系模式。转换过程简单描述如下:一个实体直接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如:员工(员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工龄,级别,部门号,职务,备注);工资(员工号,等级,实际工资,基本工资,出勤工资);……实体与实体之间的一对一联系或一对多联系可以直接合并到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中,而实体之间的多对多联系则必须转换为一个单独的关系模式。根据这两条原则,对系统总体E-R图中的所有联系进行转换。工资和员工之间的1:1联系与员工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员工和部门之间的n:1联系与员工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客房和订单之间n:m的预约联系转化为:预约(订单号,客房号,始定时间,结束时间);顾客和房间之间n:m的住宿联系转化为:住宿(顾客号,房间号码,住宿时间)

3.2关系模式优化

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式后,还应该根据关系规范化理论对所有关系模式进行优化,以得到更为科学合理的关系模式。一般而言,在函数依赖的范畴之内,关系模式达到3NF或BCNF层次即可。下面对3.1中的关系模式进行分析:(1)在顾客关系模式“顾客(顾客编号、级别、姓名、年龄、性别、证件号码、证件名称、所选项目、使用时间、备注)”中,因为“使用时间”对于顾客的必要性不强,且该属性在别的关系中可以查询得到,所以将“使用时间”属性删除。分析可得,“顾客”关系模式属于BCNF。(2)在总账关系模式“总账(总账编号、部门号、财务状况编号、收入、支出、净利、日期、经手人号、备注)”中,“净利”属性可以根据收入和支出计算得到,并且不需要经常性的查询,所以将该属性删除。该关系模式也属于BCNF。(3)在财务状况关系模式“财务状况(财务状况编号、时期、总收入、总支出、净利润)”中,虽然“净利润”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到,但由于在这一项上查询比较频繁,如果每次查询都计算,必然使得系统性能降低,故保留下来。(4)在员工关系模式“员工(员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工龄、级别、部门号、职务、备注)”中,用户查询时,一般只需查询自己所属单位的员工信息,故可将其按部门水平分解为三个模式,以提高查询效率。负责人员(员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工龄、级别、部门号、职务、备注);服务人员(员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工龄、级别、部门号、职务、备注);经手人员(员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工龄、级别、部门号、职务、备注);

3.3用户子模式设计

得到优化后的总体逻辑结构后,还应该根据局部应用需求,结合具体的DBMS特点,设计用户的子模式。设计过程如下:(1)因为经理对于员工的次要信息不会经常关注,因此将员工信息中最主要的内容映射过来,在经理子系统上设立员工关系子模式。员工(员工号、姓名、级别、部门号、职务、部门经理、实际工资);(2)因为酒店员工经常使用的只有客房的主要信息,所以在住宿子系统上设立客房关系子模式。客房(客房号、位置、设备、收费标准、管理人员号、状态);(3)因为酒店管理人员对于顾客的情况管理经常使用的只有部分信息,所以在经营管理子系统上设立顾客关系子模式。顾客(顾客编号、住宿号、姓名、级别、应收款、使用时间、备注)

4物理结构设计

4.1存储结构设计

通过对典型酒店中的信息处理需求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如下需求特点:饮食、住宿、娱乐三大部门的数据不仅经常需要查询,而且更新速度快;各个部门信息要求共享的较多,如员工信息、来客信息等,但财务信息一般不共享;经理部门有一定的特殊职能,如汇总财务信息、级联删除辞退员工等。针对这些特点,设计如下:首先要确定数据库的存放位置。为了提高系统性能,根据应用情况将数据按照易变部分和稳定部分、经常存取部分和存取频率较低的部分分别在两个磁盘上存放。经常存取部分包括员工、工资、客房、款项、折扣规则、项目、顾客等;而信息存取频率较低的部分包括部门、账单、订单、总账、财务状况等。同时考虑到本系统是多用户的,为了提高效率,数据库的备份的数据和日志文件将保存在磁带中。然后要确定系统配置。酒店管理系统需要的微机数量和规模都不必太大,但在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到酒店的发展需求,在选择硬件设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时都考虑到能够逐步扩展。本酒店管理系统选用了WindowsXP操作系统,后台数据库选用目前应用最多的ORACLE10g。由于涉及到酒店的财务管理,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显得尤其重要,为了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需要每天进行数据备份。数据备份需要严格按照制定的备份与故障恢复策略进行,并落实备份登记和检查措施。

4.2存取路径设计

首先确定数据的存取方式。对饮食、住宿、娱乐三个子系统的各个关系最经常的操作是查找,假设现有n个住宿房间的信息,如果采取顺序查找,平均查找n/2次;建立B+树索引,则平均查找次数为B+树的层数log2n+1,所以选择B+树作为索引,具体设计如下:(1)对经常在查询中出现的关系码建立索引。包括员工、工资、部门、客房、款项、折扣规则和财务状况等关系。(2)对经常需要进行连接操作的关系码建立索引。包括员工号、客房号和部门号等。(3)对于更新频率很高的关系模式,不宜在其上定义索引。包括顾客、订单和账单等。

4.3设计评价及说明

工时统计员工作总结篇11

二、系统整体描述

本系统主要实现在线绩效考核和汇总分析功能。个人绩效考核指标主要包括个人品德、工作能力、工作实绩、课题研究和项目建设、工作成果、考勤情况等六部分,考核包括月度、半年度和年度考核三类。个人最后测评结果是汇总自我测评和领导测评的得分。中心每个员工都能实时在线查询、统计分析各自的考核结果,中心主任和副主任、办公室主任能够查询、统计分析所有员工考核结果,处长能够查询、统计分析本处员工考核结果,而处室员工只能查询、统计分析自己的考核结果。

三、系统考核设置

个人绩效考核指标主要包括个人品德、工作能力、工作实绩、课题研究和项目建设、工作成果、考勤情况等六部分,根据指标性质分为月度、半年度和年度三类,考核方式包括个人测评和领导测评两类。每年根据具体情况,能调整考核指标和分值。中心通过对月度、半年度和年度考核对个人绩效进行考核,并生成月度、半年度和年度考核表三类。其中月度考核表根据每位职员本月的工作日志填写情况由处长填写本处员工本月的月度考核表。半年度考核表包括个人品德、工作能力、月度绩效得分三个方面的自我评价和处长评价生成半年度绩效考核分数。年度考核表除了汇总员工半年度的绩效得分之外还将根据课题研究、项目建设和工作成果情况生成分数,最后汇总得到年度绩效总分。

四、系统功能介绍

中心个人绩效考核管理系统功能设计主要包括在线考核、数据查询、数据维护、统计分析、统计报表、用户管理和角色管理等功能。其中在线考核可以实现用户分权限在线对相应的考核内容进行评分,提交数据传至后台保存,在线评分因考核指标不同设有不同时间限制。数据查询功能可以按照员工姓名、年度和月度等条件进行查询。统计分析功能可以对个人绩效考核数据进行统计。处室可以分年度或月度统计个人绩效考核结果。另外,系统还能进行各处室同一年度或月度的横向比较,同一处室多年度或多月度的纵向比较。统计报表功能可以生成个人绩效考核详细情况报表,主要包括个人月度、年度、半年度的绩效考核报表。

工时统计员工作总结篇12

综合统计管理作为国家经济信息的重要窗口,是伴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发展起来的。目前,综合统计管理不仅包括了信息咨询、监督监管,更是发展到了对企业的走向监控、预测和管理等重要职能,因此在办公室的相关工作中做好综合统计管理更成为重中之重。综合统计需根据企业管理的切实需求,以建立一套完整、科学、有效的办公室综合统计管理制度,从而更好的做到信息的传递、咨询以及监督检查工作,为员工创设良好和谐的环境,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对2016年办公室工作的综合统计总结

在忙碌的2016年,在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协助、配合下,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公司在发展,自己也在不断地进步和提高。因此在对办公室总额统计管理制度进行创新规划之前,首先应对这一年来的工作进行相关总结。

(1)文件的签收,记录,然后根据领导的批示分类传递相关人员,及回复情况记录。工作平台项目管理中心人员信息的及时更新、维护。

(2)项目管理中心网页各栏目如:8个国内项目、5个国外项目运行情况(周、月报)、各项目报道、管理规定等内容的及时添加、补充。

(3)负责项目管理中心新闻报道工作及各项目部新闻稿件的收集、上传工作。

(4)公司内办公设备的维护、报修、新设备的申领工作。

(5)全年度内各部门随时需要报交的资料及落实情况记录汇总。

(6)认真负责的做好单位女工主任的工作组织职工体检、女工体检、协助本单位工会主席工作的安排和进行。

(7)作为单位计生宣传员,负责组织女职工的孕情查体、计生网信息维护、新婚及新生儿资料登记,独生子女保险、二胎生育登记等工作。

(8)公司不断在发展,本单位人员也在不断扩充从80人到年底的109人。除了负责国内7个项目人员的考勤外,新增加了国外5个项目部人员考勤情况的收集、汇总、上报的工作。另外还有归属本单位的15个莱克人员、项目6个劳务人员信息更新、统计、上报工作。

从2016年的综合统计总结来看,任务都已经基本完成。由于当下对企业的要求不再是一种呆板的管理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担负着生产、经营、销售等产业化的管理。但不论企业如何变化,对企业的生存经营与所处环境,特别是对办公室工作的管理规范,仍需要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而这就离不开综合统计管理的工作,这不仅要求员工需了解这一年来的工作量,同样还需要随时掌握发展动态,充分发挥综合统计工作的先知先觉作用,为企业提供各种数据的同时,也能够使企业的发展再次迈上新的台阶。

二、做好综合统计改革创新的相关措施

做好对办公室综合统计的改革创新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综合统计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是能够更有效率地完成各项工作、企业发展是否能够领先其他企业的基础,只有做好这项基础工作才能让接下来的工作更加顺利。所以,针对企业如何更好的推进综合统计工作的创新改革,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首先,企业应当单独成立综合统计部并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并及时将各类信息传达给办公室的相关人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统计,很多企业为了节省人力将统计交由其它部门完成,这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统计工作的不规范,对某些信息的收集不精确等问题。因此,企业单独设立设立综合统计部,并在各个办公室设置专门负责的人员,做到明晰化管理,责任落实到人。由专门人员负责搜集、汇总、填表等工作,最后进行统一审查,虽看似增加了人力,但大大降低了失误的产生,挺高了工作效率,更有利于企业管理与发展。

因此,在办公室从事相关综合统计任务的员工,需具备三点专业素质。第一,明确职责,对各类信息统计资料做好划分。第二,对各类综合统计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得出能够对企业产生效益的结果。第三,相关人员应努力完善自身知识素养与品德修养,由于统计工作要求精、准、细,因此,必须要具备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和管理知识,确保综合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其次,还需要针对企业目前发展的状况,在可调控的范围内对统计工作内容进行创新。目前对统计工作内容已经有了相关的制度,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对综合统计工作做出适当的调节,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这就需要从事基础工作的办公室人员自下而上,对例如工资、人力、财务、科研等业务做出具体内容的填补。如对产品销售、质量等内容的统计,可以通过方差、平均值等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敏感性分析效果图呈现公司运营,其它诸如采取之前所提到的年度总结,从各项工作的综合总结中体现出企业当前发展的具体态势等。通过诸如此类内容上的填补,来达到管理、营销的创新,提高管理效率,促进经济效益的增加。

三、结论

综合统计管理工作是预测经济局势、监督市场经济、确立发展走向的重要依据,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因此对企业管理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综合统计管理事关企业的运营发展,企业应重视狠抓办公室综合统计管理的相关工作,不断探索创新综合统计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的新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林.浅析企业管理中综合y计部门的作用[J].西部皮革,2016,(16):1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