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专业合集12篇

时间:2023-01-15 05:08:49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篇1

二、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

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品品质与卫生检验,水环境科学,水族动物生产学等多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专业相关学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训练,掌握现代水产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篇2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四川大学 山东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三峡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青海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郑州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扬州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

太原理工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宁夏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西华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南昌工程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 西昌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 等级的学校有:

中国农业大学 福州大学 南昌大学 黑龙江大学 广西大学 石河子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天津农学院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

昆明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篇3

【绪论】供销社推动农合社发展的路径探析绪论

【第一章】供销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概述

【第二章】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现状

【第三章】供销社助推农合社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四章】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结束语/参考文献】如何发挥供销社在农合社发展中的作用结束语与参考文献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经营、提升产品竞争力、增强农民组织化程度、拓宽农民增收途径和实现共同富裕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更大的发展,是让城市与农村的经济能够得以持续、协调发展的有效方法,也是消除制约农业发展深层次矛盾的重大举措,更是促使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得以持续增加的必然选择。

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代表农民根本利益的,与农民有着极其紧密的关联,而供销社在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上拥有资源网络、业务经验和政治文化等优势,通过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步伐,有效地推动了潮州市农村经济的发展。

综上,通过对潮州市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情况展开深入调研,全面总结潮州市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情况,对潮州市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原因认真分析,进而思考潮州市供销社如何更好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在助农增收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对潮州市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浅析,而后提出对策建议,希望能引起政府、农民、职工的重视,充分发挥潮州市供销社的职能作用,更好地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办成真正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建设潮州市新农村发挥积极作用。

注 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一章,2006 年.

[2]《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三(一),2008 年.

[3]《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 号,三(一),2009.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 号,(十),2015 年.

[5]Emelianoff.I.V.Economic Theory of Cooperation:Economic Structure of CooperativeOrganizations[M].1942.

[6]Enke.S.Consumer Cooperatives and Economic Efficiency[J].Americn EconomicReview,1945.

[7]穆励.合作社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纪念国际合作社日推动合作经济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集体经济》第 8 期.2002 年.

[8]《合作社促进建议书》,2002 年.

[9]楼莹.农民专业合作社关系变异及性质解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1期.2015 年.

[10]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 wm114.cn/wen/20/38525.html

[11]孙中华,王维友,张保强,肖培强,陈文,苑鹏.关于德国、荷兰、丹麦农业合作社的考察报告,《中国农民合作社》.2012(11).

[12]史金善.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定位[J],《广东合作经济》第 4 期.2006 年.

[13]丁登林.论供销社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途径,《求实》第 51 期.2013年.

[14]张晓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探析,《管理世界》第 5 期.2009 年.

[15]郑丹,王伟.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中国科技论坛》02 期.2012年.

[16]凌昌志,邓宁,金国英,陈剑熙.供销社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研究基于广东省农超对接工作视角,《广东合作经济》第 01 期.2014 年.

[17]刘志红.供销社创办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新探索,《南方论刊》第 09 期.2004 年.

[18]胡卉.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应发挥供销社的重要作用《,中国集体经济》第 01 期.2011年.

[19]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type=phrasetitle=%E4%BE%9B%E9%94%80%E5%90%88%E4%BD%9C%E7%A4%BE

[20]chinacoop.gov.cn/HTML/Article/ZGHZS/zsgk.html

[21] 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议,中国供销合作网(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chinacoop.gov.cn/HTML/2008/08/29/15187.html

[22] 中华全国合作社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国供销合作网(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chinacoop.gov.cn/HTML/2010/01/20/39468.html

[23] 中 华 全 国 供 销 合 作 总 社 历 史 沿 革 , 中 国 社 会 科 学网.cssn.cn/ddzg/zggl/201002/t20100222_811463.shtml

[2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中发[1995]5 号.1995 年

[25]白立忱.夯实基础联合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贡献,《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6]《听取供销总社关于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等有关工作汇报的会议纪要》,国阅[2006]52 号.2006 年

[27]《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 号.2009 年.

[28] 习 近 平 就 继 续 办 好 供 销 合 作 社 作 出 重 要 批 示 , 中 国 经 济网.ce.cn/xwzx/gnsz/szyw/201407/24/t20140724_3223848.shtml

[2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中国供销合作网(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chinacoop.gov.cn/HTML/2015/04/02/99683.html

[30]白立忱.深化四项改造加快供销社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三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2003 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二条,2006 年.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三条,2006 年.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二十条,2006 年.

[3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五十九条,2006年.

[3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二十八条,第四十四条,第五十二条,2002 年.

[36]资料来源:baike.so.com/doc/2015522-2132846.html

[37]资料来源:baike.so.com/doc/6781591-6997964.html

[38]资料来源:baike.so.com/doc/2431231-2570186.html

[39]sohu.com/a/54772498_234737baike.so.com/doc/4949326-5170624.html

参考文献

[1]陈淑详.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突出问题分析[J].经济纵横,2010,4:79-82.

[2]邓衡山,徐志刚,柳海燕.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 2010,8:55-59.

[3]丁建军.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治理几个问题的思考[J].农村经济,2010,3:116-118.

[4]郭红东.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干部心态,政府行为与政策启示[J].农业经济,2003,4:18-20.

[5]傅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及问题[J].经济学家,2004,5(5):101-109.

[6]靳龙.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江苏社会科学,2007,s1:11-12.

[7]张丽娜.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国外经验借鉴[J].农村经营管理,2008,2:39-40.

[8]石梅静.新形势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12,2:49-51.

[9]刘明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几点认识[J].农村经营管理,2007,8:4-5.

[10]王征兵,许婕,孙浩杰.国外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验及其借鉴以美国、西班牙和日本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11(2):61-65.

[11]苏莉.当前农业合作社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文化,2011,6:355-355.

[12]蒙柳,许承光,许颖慧.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的实践及经验[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10):19-21.

[13]李建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山西农经,2006,6:59-62.

[14]吕献荣.制约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瓶颈及对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12:52-53.

[15]农业部.关于印发《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试行)》的通知[J].农林财务会计,2007,8:19-24.

[16]孙春城.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机构及职责[J].新农业,2008,3:7-7.

[17]赵敏.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学报,2010,2:12-14.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19]刘劲松.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与路径[J].改革,2004,3:62-65.

[20]万秀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7(6):118-124.

[21]孔祥智,周琳琅.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J].台州学院学报,2004,26(2):93-96.

[22]赵慧芬.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53-55.

[23]韩俊,秦中春,张云华,罗丹.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红旗文稿,2006,15:14-16.

[24]胡定寰,杨伟民,张瑜.农超对接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J].农村经营管理,2009,8:12-14.

[25]张晓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探析[J].管理世界,2009,5:89-96.

[26]安永景,张超.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新农村建设[J].商业文化,2011,6:112-113.

[27]范淑凤.农村金融如何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资金扶持[J].中国林业经济,2010,3:38-40.

[28] 邱梦华.培育农民合作组织[J].党政论坛, 2008,11:47-49.

[29]胡定寰.试论超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户新模式[J].农业经济问题,2006,1:36-39.

[30] 黄珊 . 基于认知角度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治理问题研究 [J]. 经济问题探索,2005,8:28-30.

[31]黄祖辉.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状、机制及发展对策[J].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2]杨秀平,张昭.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J].农业展望,2011,7(8):20-24.

[33]SextonR. J. Persectiv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Theary of Cooperatives[J].Canad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Economics, 1984(32).

[34]LeVay. C.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Theory: A Review[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Economics, 1983.

[35]Staatz.J.M.The Cooperative as a Coalition:A Game Theoretic Approach[J]. Journal of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83.

[36]Taylor.R.A.The Taxation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Some Economic Implications[J].Canad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71.

[37]Enke.S.Consumer Cooperatives and Economic Efficiency[J].Americn EconomicReview,1945.

[38]李南沉.新农村,新改革,新联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39]刘雅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与创新研究[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

[40]马彦丽.促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篇4

论文摘要: 行业特色大学校园文化的营建有利于减少大学文化趋同的现象,符合高校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要求。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论述了农业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内涵,分析了营建思路和功效,并对其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探讨。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中最富有时代气息和活力的一部分,体现着一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特有的文化形态,属于社会中的先进文化。行业特色型大学校园文化受行业发展和专业布局影响,容易在载体、途径、价值追求等方面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服务行业发展。

华中农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建设重点大学,在111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以勤奋实干精神为核心,以服务三农、面向基层为导向,以校园文化活动和物化景观为载体,以勇于担当志愿服务为精萃的、行业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培养了以张启发、徐本禹为代表的一大批行业精英,树立了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典范。本文对华中农业大学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理念进行了初探,并对其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提出了相关策略和建议。

一、农业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理念

(一)勤奋实干:行业特色的折射。

特色型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深受所服务行业的影响,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等方面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有利于形成独特的文化。中国是农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至今仍是世界上农业生产第一大国和农业人口最多的国家。勤奋实干,正是中华民族耕读精神在华农人身上的延续和发扬,也是社会对华农人和华中农业大学最多的评价。华中农业大学其前身是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起点之一,勤奋实干的文化无不体现在学校办学过程和广大华农师生身上。1987年,学校自力更生创建生物技术中心,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筹措10万元经费,挤出专门实验室,调集分散在各单位的相关生物技术仪器设备,支持中心建设。中心实行开放滚动式的管理办法,以“互助组”方式运行,实现资源共享。10余年后,学校依托该中心,建起了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天清晨,狮子山广场上莘莘学子专心读书的场景是华农学生勤奋学习的缩影;临近凌晨,国家重点实验室灯火通明下知名教授专注科研的情景是华农教师刻苦实干的写照。

(二)面向三农:学科背景的必然。

特色型大学强调的是学校学科分布特点,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与技术支撑,是高等教育服务专门行业发展的产物。历经百余年的历程,华中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等多学科相结合的学科体系。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升传统农科,人文社科专业以研究“三农”问题为主要方向,全校所有专业发展形成一盘棋,面向三农、服务三农。围绕一个领军人才,组建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优势学科,促进一个富民产业的“四个一”特色发展模式广受社会关注,为服务“三农”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枝花、一株稻、一头猪、一枝苗、一棵树、一粒豆——“六个一”,是媒体对华中农业大学近年来取得标志性成果的形象概括,代表了学校在优势学科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

(三)勇于担当:时代精神的体现。

“达人”精神是华中农业大学校训内涵的重要部分,体现了一种责任意识,勇于担当正是华农人责任意识的集中表现。华农人响应时代号召,服务国家需求,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型社会发展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学校深入推进“一院带一村,辐射一个县”服务新农村建设“111”行动计划和“百名教授进百企”科技支撑企业发展“双百”行动计划,全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1990年以来,连续18年被、教育部、团中央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由“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创办的红杜鹃爱心社,积极开展支教助学活动,服务西部基层教育,被评为全国高校十佳社团。绿色协会广泛开展各项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和环保宣传活动,多次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团。

二、农业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营建与功效

(一)以实体物质建设为基础,打造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是高等学校在创办和发展过程中使用的能蕴含高校师生共同价值追求,代表学校精神风貌的物质性载体。近年来,华中农业大学启动了“学校历史人文景观建设工程”,工程规划高度重视体现学校发展历史和办学特色的人文景观建设。在该规划指导下,波里马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纪念碑、学校创始人张之洞铜像、学校百年纪念碑等一批代表学校文化底蕴和标志性科研成果的人文景观相继建成。以喜迎建校110周年为契机,学校掀起新一轮人文景观建设高潮,陈华癸、刘后利、杨新美、沈达尊四位教授雕像先后建成揭幕。在“未来之门”南边的小广场落成了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二十四节气柱,精心设计建造了一批富有农业大学特色的标本馆、校史馆、图书馆、教学楼和实验楼,完成了狮子山中心广场改造工程,使其成为了集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生态园林文化广场。学校布局合理、搭配和谐、特色鲜明的人文景观给予师生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以学术科研发展为中介,提升学术文化。

学术文化是研究型高校师生在科学研究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及在为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而形成的制度与规范。高水平特色型大学一般都是研究型大学,担负着培养高水平行业精英和实现国家重大战略科技目标的重任,较好的学术文化有利于统筹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目标协调发展。华中农业大学在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中高度重视科学研究,注重校风学风建设,形成了“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和“勤读力耕”的大学精神。我国高校中唯一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张启发教授测绘出了世界第一张水稻基因图谱,目前其科研团队正在朝着绿色超级稻的战略目标迈进。今年夏天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一场由7位微生物领域的国内权威专家组成的超级豪华答辩委员会为两位硕士举行答辩会,生科院何正国教授培养的两名硕士生均发表了影响因子超过10的文章。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数学建模、“金铅笔”广告等大学生科技赛场,我校学生频频摘金夺银,展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学素养。2009年4月,学校成立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并出台了《华中农业大学学术规范及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专门用来规范学术行为。这充分说明,在学术文化指引下的学校科技研究不但重视学术水平和学术质量,更注重学术规范。

(三)以大学精神培育为核心,凝练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能反映相对稳定群体内在心理定势和外在精神气质的最高层次文化体系,是一所高校整体风貌、文化气质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日益趋同的今天,形成并保持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文化显得尤为可贵。华中农业大学最宝贵的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校训、校歌和校徽中,并不断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和学校重大仪式活动牢牢镌刻在一代代华农人身上。新生入校必须学唱校歌,在每年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奖学金发放会场,与会全体师生都会齐唱校歌。为继承和发扬张之洞“重农”精神,学校探索成立了张之洞实验班,专门培养了农业领域精英领袖人才。学生文艺骨干把张之洞办学历程和研究生支教团感人事迹,排成话剧搬上了学校晚会舞台。以“狮子山讲坛”、“齐民讲坛”为载体,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李昌平先后前来讲学,提升了华农师生的“三农”情结和人文素养。

三、农业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进一步凝炼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统揽着大学定位、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是大学精神的物化结晶,是一所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基石。农业高校要想形成特色校园文化,就必须从办学传统和办学实践中提炼特色的办学理念。华中农业大学作为农业类特色高校,首先要明确培养农业领域精英人才和相应文化的目标理念,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大量行业专门人才;其次要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使传统农科类优势学科更优,现代生科类特色学科更特,并加强涉农文法经管类人文社科学科发展,促使学科群体优势更加明显;最后要密切配合农业发展进行科技创新活动,能够为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发展服务。

(二)进一步彰显农业特色。

华中农业大学是以服务面向“三农”为特色,以农科优势明显为特点的农业特色型大学。加强具有农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广大学子深入了解农业发展史,激发同学关注“三农”情结,树立献身我国农业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校史馆、档案馆和标本馆的藏品和功能,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打造成华中地区最有影响力农业科普参观基地和宣传我校整体科研实力的窗口;进一步丰富人文景观中“农”的元素,把“六个一”标志性科研成果做成雕塑,激励师生投身农业科研;进一步拓展“面向三农、服务基层”的教育途径,培养师生热爱农民、向往农村和对关注农业的情怀。

(三)进一步丰富文化载体。

理、工、农、医等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专业发展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均面临着文化建设先天不利的窘境。近年来,华中农业大学在文化建设方面积极主动挖掘提炼,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为适应时展,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学校应进一步丰富文化建设载体,发挥高校文化引领作用。为此,要大力发展有学校特色的网络文化,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积极占领网络阵地,发挥网络在科技传播、交流沟通和思想教育方面的特有作用;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积极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继续办好高雅艺术进校园和狮子山讲坛等品牌活动,重点扶持几个有影响力和专业艺术水准的学生文艺社团;树立科技创新精神、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以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氛围的创新文化,服务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和农业科技发展需要。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篇5

带着真爱,坚持不断学习提高

著名教育家亚米契斯说:“教育是爱。” 陈正华以他30年的农民教育历程,对这一命题做出了特殊的诠释――农民教育也是爱。

上山下乡,接受过农民教育的陈正华,没有忘记泥土的味道。面对现代农业发展日新月异,他明显感觉自己学历低、知识储备不够,要授之于一桶水,必须自身要有两桶水。他连续用5年时间,修完了农学大专到本科的全部课程,还进修了经济管理本科学历,实现了从教师向推广管理型人才的成功转变。学而后劲更足。他任专职校长10多年来,不断探索农民教育新特点、新方法,培养了一大批合格学员;他还从联合办学、健全基层办学体系入手,开发出农村基层干部、农业服务体系大专和本科班,使农广校始终站在服务“三农”的潮头。近年来,陈正华科研成果不断:参加中国农业技术教育协会《绿色证书培训机制研究》课题,获一等奖;《江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思路和创新初探》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农村远距离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论文评选会上被评为一等奖…… 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国家农业部表彰的“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先进工作者和重庆市农广校“十佳校长”称号等。

图变图新,捧出“钥匙”打开“农门”

农民教育没有创新思维,就无法达到服务“三农”、帮助农民增收的目的。陈正华和同事们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一套“江津模式”。

“四大支柱”撑起服务“三农”的发展空间。抓住农业机构改革契机,成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使科教站、阳光办、信息中心等职能进入农科教中心,加上农广校培训资源,形成了“资源整合,一统服务”的新格局。经过几年努力,农广校在27个镇街建立了分校,试办村级分校10个,拥有专兼职教师76人,在39个村建立“农民科技书屋”。2010年,江津区农广校先后荣获全国县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办学水平评估A级校和农民培训工作突出学校两项称号;包揽了重庆市农广校“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先进集体”、“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先进集体”、“农民技能培训先进集体”、“媒体资源开发利用先进集体”4个奖项。

“一主多元”,农民教育“集团化”效应。江津农民教育体系健全,形成了以农广校为主线,以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为网络“一主多元”的新型农业培训、推广、服务体系。农广校以这一体系为支点,培训绿色证书学员56997人,持证农民46987人。他亲身选择“三进村”示范村,规划“村级培训中心”、“村农广分校”,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实现了科教兴农、文化促农的融合。他说:“让农民培训不出村,这是农广人的梦想”。

“校企结合”,培育一批“劳务品牌”。“农广校发展如果不抓住机遇,机遇就会稍纵即逝”,一次,陈正华在农广校举办的首期全日制计算机管理与应用中专班上,发现大多毕业学员不愿意返乡当村社干部,都选择进入企业务工,于是,有创新思维的他蹦出了一个工作“火花”:以“校企结合”为平台,开展农民转岗就业培训。说干就干,他带着学生闯市场,使农广校与重庆富侨保健有限公司走到一起,学校吸引企业投资20多万元建立培训基地,先后为企业培训输送农民工5360人。“富侨足浴”、“津北建工”等劳务品牌走出重庆,叫响全国。农业部在重庆召开的“全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经验交流会”现场被搬到江津;由陈正华牵头撰写的调研论文《富侨品牌:始“足”行千里》还收入了《中组部县级领导干部教育读本》。

以教促推,撬动产业提档升级

2007年,陈正华通过农村现状和农民教育培训调研,形成了《开展农民培训“三进村”服务,推进江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报告》。完成了他以教促推,服务三农,撬动产业提档升级的构想。

一是开展农民创业培训。近年来,农广校培训创业农民650人,在学员带动下,全区新栽花椒5万亩,更新10万亩,50万亩花椒全国第一;陈正华联系石蟆镇橄榄产业,支持创业学员刘才文创办了“辉平橄榄专业合作社”;在他的示范下,蜀津、良旭等5个专业合作社先后成立,拥有社员1300多人,建养殖场5个,橄榄园8个2000多亩,在农广校支持下,开展培训1400多人次,为石蟆镇创建10万亩橄榄园提供了人才支撑。由陈正华撰写的《农民创业,支撑“一镇一业”》,在《中国农村小康科技》上发表。

二是,创办“江津创业协会”。创业协会聚集人才。在陈正华的努力下,学员罗平、刘才文牵头创办“江津区创业协会”。目前,协会建起了“创业人才资源信息库”,入库农民860人。在农广校和创业协会的推动下,吸引农业各类人才46660人,全区柑橘试验示范基地、橄榄示范园、花椒园达到100多个,农民人均增收达200多元。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篇6

从 2004 年起,我院退休老教授、全国著名科普作家林莆田及航天育种专家方金梁,带领农林系曾玉华、周永胜等年轻教师,深入娄底市大科乡南垄村,指导农民发展特色园艺经济植物 3000 亩以上,使受指导的农户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4 年 3 月,林莆田与曾玉华作为不要报酬的园林技术主管,协助南垄村、中阳村等村组建“南华园艺技术协会”,指导农民种植特色葡萄、布朗李、猕猴桃等名优水果,发展城郊型观光果园 560 多亩,特色无公害蔬菜 850 亩,每年能为当地农民创经济效益 500 万元以上。2008 年林莆田被湖南科学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科普作家,曾玉华同志被评为 2008 年度湖南省科普先进个人。

( 二) 万宝江溪,年轻教师与老专员共探新农

村林果技术扶贫新模式农林工程系多年来服务当地经济,以雄厚的技术力量服务三农。其中,农林工程系教师曾玉华带领科研团队,将院级重点课题“多个品种简化避雨防病栽培技术研究”及市科技局课题“蜜汁多个葡萄早熟无核大果栽培技术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建设无公害葡萄基地,与 84 岁高龄的老领导仲沂的扶贫举措结合,为发展城郊型观光农业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娄星区万宝镇江溪村地处城郊,是万宝新区的核心区,人口 684 人,有耕地 846 亩,植被保护完好。自 2006 年原娄底地区行署专员仲沂挂点江溪村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农林系以园林技术教研室中青年专家作为技术支撑,发展南方高抗优质露地葡萄等南方水果 1400 余亩,带动了村里经济发展,村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采取的措施是:

1、举办农民培训学校,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为了使科学技术早日转化为生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自2006 年以来,曾玉华等同志在课余时间到田间地头告诉农民实际操作,传授技术,并编写出实用技术资料发给农民,有条件的村街还用录像、印发科技小报等形式培训农民,培训内容通俗易懂,让广大农民学后能转化为生产力。至今已有 1000 多人次参加了田间技术培训,这种培训深受农民欢迎。特别是2002 年来,我们从从全国各地引进近 50 个高抗优质葡萄新品种进行栽培,其中巨玫瑰、早红无核、里扎马特、金手指、蓝水晶、优选香悦等品种喜获成功,每亩效益在 10000 元以上,为基地农户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0 年春夏季天气变化剧烈,江南洪涝灾害此起彼伏,特别是 4 -5 月葡萄花期暴雨连绵,连续22 天在雨水中度过,但蜜香、蜜利、野茉莉葡萄等仍然以其超强的抗性,成功获得高产。果实色泽诱人,或红如玫瑰,或晶莹透亮,并且口感甜蜜、芳香醉人,加上果形奇特,食用方便,在市场上极受欢迎,售价高达 20 元/公斤左右,在未来南方有广阔的市场,极有发展前景。如图:

2、与娄底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携手,合作培养农村专业人才。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采用面授和广播电视、文字声像等媒体进行远近距离相结合的、形象教学的农业成人专业学校,具有投入少,见效快,就地入学的特点,很适合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民不脱产学习。我们组织当地的部分专业户、示范户的子女参加娄底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大专班学习,让他们系统地学习一门专业知识,取得结业证书,成为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自2009 年1 月起,曾玉华被娄底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聘为特聘专家,指导娄底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下属实习基地“甜蜜果业有限公司”,采用仿生态技术在土地贫瘠的丘陵山坡上发展南方葡萄等特色水果60 亩,为合理利用南方山地提高农村经济效益进行有效的探索,目前苗木生长良好。

二、院村合作,农林师生组建“农林绿色行动队”,共创中阳村特色农业新事业

我院依托专业与人才优势,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院村合作”计划。2010 年初,我院将中阳村作为对接地方产业、服务“三农”的综合实验基地,为涉农专业的实训与实践打造平台。学院组成了专门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并开展了大量的实际性工作。成立了农林水专业服务小组、农业经济专业服务小组、牧渔专业服务小组进行对口援建。各援建组各自拟定好具体实施方案、并真正做好做实。这对于加快中阳村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娄底新农村建设进程,提升娄底新农村建设品位发挥重大作用。

2010 年 3 月至今,农林系学工主任易瑜、团总支书记王琦、园林技术教研室主任曾玉华带领园林技术、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多次组织“农林绿色行动队”,在中阳村组织“科技下乡”活动,给村民进行花卉苗木修剪,赠送果桑树苗并指导栽培,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如2011 年 3 月 16 日,“农林绿色行动队”针对中阳村无公害蔬菜基地道路两侧需要栽种特色果苗的情况,向当地赠送了由农林系实训基地培育的果桑树苗; 针对白鹭山庄绿化,向白鹭山庄赠送了农林系实训基地采集的花籽。二是专业教师技术支持。曾玉华老师长期担任中阳村农业技术指导,深入果园,直观的讲授有关果树栽培、养护等方面的知识,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目前已经指导发展高标准葡萄生产基地 100 亩,特色园林花木基地200 亩,特色蔬菜基地 100 亩,预计到 2012 年以后,每年可为该村增收200 万元以上。三是组织志愿者行动队。队员们不辞劳苦,深入到无公害蔬菜基地、养鸡场等与农民直接接触,耐心地给当地农民进行知识宣传和技术指导,并力所能及的参与田间劳动。队员们友好热忱的服务态度,受到了中阳村农业户的一致好评。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篇7

从2004年起,我院退休老教授、全国著名科普作家林莆田及航天育种专家方金梁,带领农林系曾玉华、周永胜等年轻教师,深入娄底市大科乡南垄村,指导农民发展特色园艺经济植物3000亩以上,使受指导的农户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4年3月,林莆田与曾玉华作为不要报酬的园林技术主管,协助南垄村、中阳村等村组建“南华园艺技术协会”,指导农民种植特色葡萄、布朗李、猕猴桃等名优水果,发展城郊型观光果园560多亩,特色无公害蔬菜850亩,每年能为当地农民创经济效益500万元以上。2008年林莆田被湖南科学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科普作家,曾玉华同志被评为2008年度湖南省科普先进个人。

(二)万宝江溪,年轻教师与老专员共探新农

村林果技术扶贫新模式农林工程系多年来服务当地经济,以雄厚的技术力量服务三农。其中,农林工程系教师曾玉华带领科研团队,将院级重点课题“多个品种简化避雨防病栽培技术研究”及市科技局课题“蜜汁多个葡萄早熟无核大果栽培技术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建设无公害葡萄基地,与84岁高龄的老领导仲沂的扶贫举措结合,为发展城郊型观光农业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娄星区万宝镇江溪村地处城郊,是万宝新区的核心区,人口684人,有耕地846亩,植被保护完好。自2006年原娄底地区行署专员仲沂挂点江溪村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农林系以园林技术教研室中青年专家作为技术支撑,发展南方高抗优质露地葡萄等南方水果1400余亩,带动了村里经济发展,村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采取的措施是:

1、举办农民培训学校,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为了使科学技术早日转化为生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自2006年以来,曾玉华等同志在课余时间到田间地头告诉农民实际操作,传授技术,并编写出实用技术资料发给农民,有条件的村街还用录像、印发科技小报等形式培训农民,培训内容通俗易懂,让广大农民学后能转化为生产力。至今已有1000多人次参加了田间技术培训,这种培训深受农民欢迎。特别是2002年来,我们从从全国各地引进近50个高抗优质葡萄新品种进行栽培,其中巨玫瑰、早红无核、里扎马特、金手指、蓝水晶、优选香悦等品种喜获成功,每亩效益在10000元以上,为基地农户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0年春夏季天气变化剧烈,江南洪涝灾害此起彼伏,特别是4-5月葡萄花期暴雨连绵,连续22天在雨水中度过,但蜜香、蜜利、野茉莉葡萄等仍然以其超强的抗性,成功获得高产。果实色泽诱人,或红如玫瑰,或晶莹透亮,并且口感甜蜜、芳香醉人,加上果形奇特,食用方便,在市场上极受欢迎,售价高达20元/公斤左右,在未来南方有广阔的市场,极有发展前景。如图:

2、与娄底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携手,合作培养农村专业人才。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采用面授和广播电视、文字声像等媒体进行远近距离相结合的、形象教学的农业成人专业学校,具有投入少,见效快,就地入学的特点,很适合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民不脱产学习。我们组织当地的部分专业户、示范户的子女参加娄底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大专班学习,让他们系统地学习一门专业知识,取得结业证书,成为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自2009年1月起,曾玉华被娄底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聘为特聘专家,指导娄底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下属实习基地“甜蜜果业有限公司”,采用仿生态技术在土地贫瘠的丘陵山坡上发展南方葡萄等特色水果60亩,为合理利用南方山地提高农村经济效益进行有效的探索,目前苗木生长良好。

二、院村合作,农林师生组建“农林绿色行动队”,共创中阳村特色农业新事业

我院依托专业与人才优势,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院村合作”计划。2010年初,我院将中阳村作为对接地方产业、服务“三农”的综合实验基地,为涉农专业的实训与实践打造平台。学院组成了专门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并开展了大量的实际性工作。成立了农林水专业服务小组、农业经济专业服务小组、牧渔专业服务小组进行对口援建。各援建组各自拟定好具体实施方案、并真正做好做实。这对于加快中阳村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娄底新农村建设进程,提升娄底新农村建设品位发挥重大作用。

2010年3月至今,农林系学工主任易瑜、团总支书记王琦、园林技术教研室主任曾玉华带领园林技术、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多次组织“农林绿色行动队”,在中阳村组织“科技下乡”活动,给村民进行花卉苗木修剪,赠送果桑树苗并指导栽培,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如2011年3月16日,“农林绿色行动队”针对中阳村无公害蔬菜基地道路两侧需要栽种特色果苗的情况,向当地赠送了由农林系实训基地培育的果桑树苗;针对白鹭山庄绿化,向白鹭山庄赠送了农林系实训基地采集的花籽。二是专业教师技术支持。曾玉华老师长期担任中阳村农业技术指导,深入果园,直观的讲授有关果树栽培、养护等方面的知识,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目前已经指导发展高标准葡萄生产基地100亩,特色园林花木基地200亩,特色蔬菜基地100亩,预计到2012年以后,每年可为该村增收200万元以上。三是组织志愿者行动队。队员们不辞劳苦,深入到无公害蔬菜基地、养鸡场等与农民直接接触,耐心地给当地农民进行知识宣传和技术指导,并力所能及的参与田间劳动。队员们友好热忱的服务态度,受到了中阳村农业户的一致好评。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篇8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221-01

按照安徽省农业机械管理局2014年3月17日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贯彻落实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太和县农机局对本次调研高度重视,建立组织,明确专人负责,由农机局牵头,县农机推广站、乡镇部分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参与调研活动。对太和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研,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 太和县农机推广的基本情况

1.1 组织机构

健全县级农机推广机构1个,公益性职能明确,机构标识明确规范,农机推广机构人员编制、技术岗位设置规范(指县级站标准设立),县级站推广人员基本工资及津贴能落实,经费按每人1 200元/月拨给。太和县乡镇农机推广机构管理体制现状:全县31个乡镇、1个县级开发区未设立农机推广站机构,22名农机推广人员(指学农机专业的在职人员)都属于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在不同管理体制下乡镇农机推广实行情况较差,没有建设独立的农机推广站或区域站,与其他农业部门相比不够完善。如农业综合服务站已经建立20个左右,乡镇林业站也正在定人定编,独立建站。

1.2 人员结构

太和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人员状况调查情况为:编制人数共22人,实有人数19人。按职称分,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12人;按学历分,大学本科以上2人,大学专科7人,高中及中专10人;按专业分,农机化及相近专业19人;按年龄分,41~50岁12人,51~60岁7人。太和县现有的农机推广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人员交流不畅。如太和县县级农机化技术推广站,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数偏少,年龄偏大,未进入农机专业学校学习的占1/2以上,且20年未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1.3 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开展了多项工作,县农业委员会组织了宣传活动,开展了多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宣传周活动,农机局结合送科技下乡活动,多次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读本,张贴标语,挂横幅,写墙壁标语,利用电视、广播进行多次宣传活动。

2 农机推广在实际落实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1 机构设置不合理

农机技术推广力度不大,31个乡镇没有农机推广机构,全县没有区域站,甚至有的乡镇没有农机推广专职人员,达不到农机推广的公益性要求。这些盲点问题需要上级部门着手解决,解决乡镇农机推广人员的编制问题,建设乡镇农机推广中心站问题的关键在于省、市级部门。

2.2 经费不足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农机推广技术应坚持按照“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原则进行,引进先进机具、试验、示范、推广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费[1-2],通过示范成熟的技术,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效益才能把技术推广到田间地头,但实际农技推广经费却严重不足。

3 取得的成效

1998年以来,在利用农办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农民技术员协助开展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方面作了一些偿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精神,太和县农机推广站在全县22个乡镇选择了22个农机维修网点和40个农机技术人员,通过考核,建立了20个农机技术推广站点,聘请了32个农机推广技术员,并且由省农机技术推广站颁发了《农机技术推广员》证书,10余年以来为太和县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各乡镇农机技术推广站点不仅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提供了试验、示范的基地、技术,而且也为太和县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农机具生产研发提供了活动经费。如2000―2005年联合收割机的推广工作;2002年的1LQ-220型多功能犁的研制,并获得国家专利和第十届“中国新产品、新技术”金奖,被华东五市确定为重点推广产品;2013年的高效节能栽插器、薄荷叶收集器获国家发明专利、太和县科技局科技进步奖。2010年以来重点推广的玉米精量穴播机、玉米联合收割机、大豆稀植技术,都蕴含了乡镇民办农机推广站点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汗水。

4 对农机化推广工作的建议

4.1 完善农技人员管理

首先完善农机化技术人员的编制,每个乡镇至少有2名学习农机化专业的在编人员,在技术职称评定方面,按照相关文件执行,职称岗位设置数到位,建设独立站或者中心区域站,达到办公有场所,示范有机具,试验有基地。而且农村农民技术人员从未得到过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精神,应对这一批农民技术人员给予关注。农技人员所做的技术工作应纳入公益性职能范畴,给予其一定的扶持和补贴是合情合理的,更是合法的。省农委、省农机局应针对这一批技术人员建立考核机制,给合格的技术人员颁发推广员证书,促进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农技人员是农业技术推广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力量,是现代化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4.2 增加财政支持

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把农机化推广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且逐年增加。这部分资金应从其他涉农资金中筹集,如从每年增长的购机补贴资金中划出一点,关键是加强对农机技术推广的重视程度。

4.3 提升现有农机化技术推广站人员能力

按编制招进专业人才,建立完善考核机制,能进能出,能者上,庸者下;对现有人员进行专业脱产学习或专业集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相结合,努力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队伍,解决农机技术人才断层问题,适应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4.4 加强对民办农技机构的支持

国家应当鼓励和扶持民办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包括其他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二章第十五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农村农业技术服务站和农民技术人员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民技术人员协助开展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按照规定给予补助。农民技术人员考核符合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授予相关的技术职称,并发给证书。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加强对农村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和农民技术人员的指导[3-4]。

5 参考文献

[1] 周贤东,林昌庭,潘晓青,等.农技推广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S2):280-282.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篇9

一、近代农学家群体出现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洋务派急需一批掌握外国先进技术的科技人员,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联名上折,请求政府派留学生赴美。1871年,清政府批准了派遣留学生计划,陆续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甲午战争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空前深重,朝野舆论大声疾呼,要求派遣留学生,寻找民族自救的门径。而当时的邻国日本,经过数次维新变法向西方学习,成为强盛之国,这对中国触动相当大。因此,从1896年升始,清政府选定人员赴日留学,此乃中国正式派遣留日学生之始。与此同时,农科留学生也开始被派遣到国外学习科学技术,他们回国后,从事专业研究,成为专职人员,从而出现农学家群体。据王国席统计,到1911年为止,清政府共向日本派遣公费农科留学生共计172名[13],其中包括陈嵘等著名农学家,另外还有若干自费生,约共有200余人。清政府向美国派遣农科留学生有案可查的约有24人,另外,在有关清华留学生史料中,记载有从各机关转入清华的官费留美生4人,这样,清末留学美国的公费农科学生有28人。另有学者刘曰仁研究,1881年至1911年,农科留美生约有51人,其中公费31人。清政府向西欧派遣农科学生有案可查的约有13人[14]115。综合上述数据,到1911年为止,中国在国外学习农科的留学生大约近300人。这些农科留学生归国以后,大多从事农业科技和教育工作,成为我国农业研究和农业教育的先驱,如王舜臣、陈嵘、梁希、过探先、胡昌炽、邹树文、邹秉文等均是我国近代农业建设的奠基者与骨干。中华民国时期,利用各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培养留学生是政府留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如美国庚款留学生,1909年起,由清华园游美学务处办理选拔留美学生,1909年至1920年,有农科赴美留学生74人,1921年至1929年,有农科赴美留学生61人,共计135人[14]118-120。这个时期,依然有一部分农科学生到日本留学,主要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院,日本鹿儿岛高等农林学校等校学习。这些留学生归国以后,成为中国近代农业改良的迫切需求人才。如沈宗翰、曹诒孙、程绍迥、吴福桢等归国留学生,均成为当时著名的农业专家。

张剑等人根据科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统计了20世纪上半叶农学家的基本情况,他发现,在237名农学家中,有185人有留学经历,占78%[15]。再以国民政府时期中央农业实验所为例,中农所成立时,集中了中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农业专家,其中32个技正,约有20位有国外留学经历,这些人均是当时有影响力的农业专家。伴随着国家教育的兴起,通过国内农业教育体系化的发展,也培养了一批致力于我国农业事业的学者。清末,清政府为了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在学制上进行改革,推广学堂,培养各级专业人才。自此以后,各地大、中、小各级学堂以及师范学堂和实业学堂纷纷成立,为我国培养了一支完全不同于旧式知识分子的科技队伍。在农业人才队伍形成方面,农业学堂有初等、中等,高等三级,分农业、蚕业、林业及兽医四科,为农业专业人才形成奠定了基础。进入民国以后,农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农业高等教育有了质的飞跃,南京金陵大学农科、国立东南大学农科、国立中央大学农艺系、国立北京农业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中山大学农学院等农科大学相继成立,为农学家群体形成提供了人力资源。农业专业教育也进一步发展,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浙江省立森林学校、江苏苏州农业学校、上海公立兽医专门学校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农校,中国近代农业科学家有很多是从这些农校走出来的。据有关资料统计,民国时期本、专科农科学生毕业人数,1912—1926年有1206人,1927—1936年有3122人,到1937年为止,共有农科学生毕业生4328人。另外,到1937年以前,我国还招收农科研究生13名[5]132-135。这些本、专科毕业生以及研究生,构成了我国近代农学家群体的又一主要来源。例如园艺学家吴耕民、森林学家殷良弼、水稻专家卢守耕、农业专家沈宗瀚、土壤肥料学家彭家元、林学家贾成章、农业经济学董时进、林学家周桢是京师大学堂农科学生[7]116,耕作学家孙渠、遗传学家陈桢、作物学家叶元鼎、昆虫学家张巨伯、植物病理学家俞大绂、作物育种和细胞遗传学家戴松恩、土壤肥料学家张乃凤、水土保持学家蒋德麒、植物学家蒋英、农业微生物学家樊庆笙是金陵大学农学院毕业生,稻作学家周拾禄、农学家和小麦专家金善宝、棉花专家冯泽芳、农业昆虫学家吴福桢等人均是东南大学农科毕业生,玉米育种家和细胞遗传学家李竞雄、农业化学家孙羲是浙江大学农学院毕业生,植物病理学家朱凤美、农业昆虫学家吴福桢、林学家郑万钧在江苏省第一农校学习过,蚕体病理学家曹诒孙在江苏苏州农业学校学习过,蚕学专家郑辟疆在杭州蚕学馆学习过,蚕业科学家杨邦杰在湖南省立甲种商业学校学习过[16]。总之,无论出国留学还是本土学习,他们毕业以后,开展农业科学研究与试验推广,成为专职的农科工作者,进而成为农业专家,中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农学家群体日渐确立,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三十年代农学各学科领域里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就,中国农业科学研究事业得到重大发展。

二、农学社团的诞生和农学出版物的出现

之前,我国已有西方文化传入,分赴海外求学者也日渐增多。留学海外的农科学生,在留学所在地成立了农学学会,如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华农学会,在法国巴黎成立了新中国农学会,在美国也有类似的农学团体。而从海外学农归来者和国内的农界人士,也都在积极从事农学社团的组织活动。1896年,张蹇等人在上海正式成立了“务农总会”,1910年,由南洋第一次劝业研究会发起,集各省农业团体和农务人员组织了全国农务联合会,上述组织的出现是我国农学社团的开端。进入民国以后,农界学人大幅增加,他们分别发起组织农学社团,社团向全国扩展。1916年,以国内和日本留学生为主的二、三十个学农的学人,于秋季在上海筹备全国性的农学团体,以联合全国研究农业科学的人。1917年1月30日,筹备者在上海市召开了“中华农学会”成立大会,大会推举王舜成为临时主席,并选举王舜成为会长,余乘为副会长,林在南为事务部长,过探先为研究部长,邹树文为编辑部长。各科主任为各省著名农学学者。这样,我国第一个全国性农业学术团体———中华农学会成立。中华农学会是中国近代农业学术团体的标志性组织。1919年,中华农学会有会员200余人,分布于全国14个省份。到1936年,该会会员发展为2791人,分布于全国20余省市及日本、朝鲜及欧美各地[17],它内设农、林、土壤、植物病理、昆虫、畜牧兽医等多个专科学会,出版学术刊物,进行农业科学研究,成为民国时期中国规模最大、影响最为广泛的农业学术团体。中华农学会的创建,意味着中国农学家已经组织起来,形成有效能的科研力量,从而促进了中国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的建立。在中华农学会的影响下,其他农学各分支学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917年,美国耶鲁大学硕士凌道扬和留日生陈嵘发起成立中华林学会;1929年,留美生邹秉文、戴芳澜等人成立中国植物病理学会;1930年,留日生吴耕民、胡昌炽、林汝瑶与留美生管家骥等人发起成立中国园艺学会;1933年,中国植物学会成立,由留美生胡先啸、李继侗、裴鉴与留欧生辛树帜等创办。此后,又相继产生中国农业推广协会、中国稻作学会、中国畜枚兽医学会、中国农具学会、中国土壤学会等农业学术团体。以农学会为代表的“科学共同体”的普遍建立,形成了有效能的科研组织,加强了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农业科学研究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化形成的重要表现。

随着农业学术团体的出现和农业研究的发展,学术交流日益需要,科研活动的成果也需要展示,农学类刊物和著作应运而生。各农学社团创办了会报。例如中华农学会于1918年创刊的《中华农学会会报》,为当时国内农学杂志的权威刊物之一,专业性较强,内容也较丰富,被一致认为是国内重要会报之一。其他还有《林学》、《中国植物学杂志》、《中国稻作通讯》、《畜牧兽医》、《园艺学报》等会报,均是当时比较有影响的农学类刊物。除了农学社团创办的会报以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农业研究机构和大学也创办农业类学术刊物,进行农业科学技术交流和传播,比较著名的有:中央农业实验所编印的《农报》和《农情报告》。《农报》创办于1934年,它传播农业试验研究成果,介绍国内外农林知识,报告农事消息,解答农事问题,内容深浅兼蓄,是当时介绍农业知识与农业技术的重要刊物。《农情报告》创刊于1933年,在当时堪称国内农业统计的权威杂志。金陵大学农学院于1924年创办的《农林新报》,该刊主要报道关于农林问题上的各种新知识,及金陵大学在农林问题上的新发现。私立福建协和大学于1939年创办的《协大农报》,内容多为研究与讨论福建省农事问题,以及协大农科的研究报告。与此同时,还有一批农学类书籍出现,例如周颂原《中国作物论》(1924年)、聂信予《桑树栽培学》(1933年)、熊同龢《应用昆虫学》(1933年)、金国宝《中国棉业问题》(1936年)、缪毓辉《中国蚕丝问题》(1937年)等著作,中央农业实验所等机构编印的各种农学丛书和手册等,均体现了当时农业科技研究的成果。农学出版物是农业科学体制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上述农学出版物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知识传播与学术交流,加速了农业科学职业化发展,从而推动了农业科技体制化进程。

三、独立的农业科学实验研究机构建立

农业研究实验机构是农业科技体制的核心建制,它们的建立标志着农业科技体制化的正式确立。清末,在内外形势的逼迫下,清政府准许引进和推广西方的农业科学技术,其中,创办农事试验场是举措之一。1902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奏请朝廷于保定创办直隶农事试验场,分蚕桑、森林、园艺、工艺四科,这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具有一定独立意义的农业科研机构。1906年,清农工商部领衔筹建中央农事试验场,于西直门外乐善园官地建京师农事试验场,试验场做了一些引进、实验和推广工作。此外,全国各地出现了一些地区性的农业试验机构,1898年,上海成立育蚕试验场,1902—1906年,济南、福州、沈阳、河北、江苏及四川、贵州等地区先后成立农事试验场等试验机构。至1911年,各省已有农事试验场等农业试验机构100多处。这些农事试验机构引进近代农业技术及其试验方法,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其成为农业科学体制化的重要条件与内容。这些试验场虽囿于当时的条件和环境而绩效有限,但它的实践启迪了民智,开通了风气,给中国农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标志着中国近代农业科研的正式起步,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开始萌芽。辛亥革命后,农业科研机构有进一步发展。尤其在南京政府前10年,各级各类农业科研试验机构不仅数量有较大增加,而且人才、经费、各项研究事业也都有了较大改善,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在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也出现了可喜的发展态势,我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在此黄金十年时期逐步构建起来。20世纪30年代,由于内外因素的冲击,中国传统农业处于衰落状态,“复兴农村”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话题之一。此时的南京国民政府为解决农业生产每况愈下的困境和农村破产导致社会动荡的危机,大力进行农业科技的改良与推广,努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期间,国民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农业研究机构对中国的农业、畜牧业、农村经济、养蚕业等方面实施技术改革和推广,并以持久有效为目的对农业技术改良进行广泛的研究。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国立农业研究机构———中央农业实验所。中央农业实验所直属于国民政府实业部,为主管全国农业技术改进的农业最高机关,其主要任务为:“一、研究及改进发展中国农业技术并推广其有成效之结果;二、调查及研究农村经济及农村社会;三、以科学方法研究农产品或原料之分级。”[19]作为国家最高级别的农业研究机构,政府给予其组织保障、资金投入以及良好的工作条件,中央农业实验所成为全国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我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建制中的标志性单位出现。在抗战前,国民政府还建立了中央种畜场(1933年)、中央棉产改进所(1934年,后并入中央农业试验所)、全国稻麦改进所(1935年,后并入中央农业试验所)等部级农业机构,上述单位和中央农业试验所互相合作,开展了全国性规模较大的实验研究工作,使中国农业科学研究有新的发展。抗战前,各省的农事试验场及农业研究机构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并且很多省农事试验场内部得到充实和调整。例如:1928年,陕西省设农棉试验场;1930年,浙江省设稻麦改良场,福建省设福建省农事试验场;1931年,四川省设中心农事试验场;1933年,湖南省设棉作试验场;1934年,广东省设甘蔗试验场,成立农林总场,同年江西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1935年,广西省设广西农事试验场。据有关数据,1931年,全国22个省市都有专门从事农业科研和推广的特种及普通农事试验场及其他研究机构[20]。另据1934年实业部统计,到1934年为止,全国共有552个农事试验场[21]。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篇10

中国农业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中央农业部机耕化农业专科学校、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平原省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85年10月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95年9月,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校名。

北京农大是985吗?北京农大不存在,应为中国农业大学,是985。中国农业大学,简称“中国农大”,坐落于北京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和北京市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来源:文章屋网 )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篇11

  其实,农学专业的内涵非常宽,包含水产类、植物生产类、草业科学类、动物医学类、环境生态类、森林资源类、动物生产类7大类,分为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学、林学、水产养殖学、畜牧学、动物医学等8个一级学科,共27个二级学科。今天,小编将带你浅尝“农家乐”,想要报考这类专业的考生们也可以顺便多了解一下相关信息。

汗滴不再禾下土――作物学

  十里稻花,百里飘香。提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他成功地研制出杂交水稻,使得中国的粮食产量惊人般地增长,堪称作物学的标志性人物。狭义的农学就是指作物学。这是一门研究作物遗传、生长规律和育种技术的学科,也是农学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作物学是通过改良粮食品种、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探索并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低成本集约化的理论栽培与技术措施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实践带动理论学习的新探索。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基础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主要到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政府机关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考研率也在35%左右。

  【学府推荐】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领域首屈一指的当然要数中国农业大学了。当然,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扬州大学等也都久负盛名。

农园的美发师――园艺学

  现代栽培技术加入了美学元素,通过对园艺作物的栽培、育种、组织培养等技术的贯彻,实现果树、蔬菜以及观赏植物的栽培。园艺场(庭园)规划设计、园艺植物栽培、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园艺产品商品化处理等都是园艺学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看来,农学专家也要给作物们穿上漂亮的外衣了。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园艺学总论、园艺学各论、园艺作物育种学总论、园艺作物育种学各论、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学、设施园艺学、园产品商品学、无土栽培学、现代果树科学、现代蔬菜科学、现代观赏园艺科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园艺科研院所、中等和高等院校、企业部门、行政部门等从事园艺作物栽培和遗传育种、园艺生物技术、现代园艺生产技术、现代设施园艺等方面的教学、科研、管理、开发和规划设计工作。

  【学府推荐】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侨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

土地的魔术师――农业资源利用

  农业资源利用是农学门类中的一个新生科学,是伴随着人口增加、资源短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问题而产生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本专业主要研究土壤、水、养分、气候、生物等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推进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英语教学)、普通生态学、植物营养学(英语教学)、地学基础、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遥感与信息技术、土壤环境污染与治理、资源与环境分析等。

  【就业方向】主要在农业资源与环境相关部门和单位,包括环境保护部门、生态环境治理、农业资源开发、农产品综合利用等企事业单位,或在科研单位、农业生产、土地管理、环保、农资等部门、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工作。

  【学府推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已形成地域特色明显的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土壤物理、土壤地理与信息技术、土壤生态与旱地农业、土壤化学5个研究方向。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

植物的白衣卫士――植物保护学

  植物保护学是农学类专业中一门跨学科、综合性最强的学科。其开设目的就是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控制环境污染、节约能源,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的目的。给植物作白衣卫士,也是很光荣的工作。

  【主要课程】植物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出入境检疫,国家、省、市县植保部门,涉农大型企业,农业科技园区等从事检疫、测报、植保技术推广与开发、企业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学府推荐】浙江大学的植物保护学科可是响当当的,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的植物保护学科也都非常不错。

森林的检测器――林学

  林学是研究森林的生长发育、结构与功能,探求如何对森林进行培育、管理、保护和利用的学科。注重培养森林基础科学研究、森林防火、林木育种、森林培育、森林资源管护、森林资源调查规划、湿地保护与管理、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森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高素质的科学研究、应用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应用型人才。其中,木材科学与工程的家具与室内设计方向是该学科的热门,就业前景广阔,就业率相当高。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基础生物化学、普通遗传学、林木病理学、森林生态学、测量学、树木学、土壤肥料学、森林培育、林木育种学、森林环境学、数字林业技术、森林计测学、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林业经济管理。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林业、城市园林绿化、环保、农业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管理与利用、森林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园林绿化等方面的技术、经营与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

  【学府推荐】东北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大学、大学、甘肃农业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农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

海底大将军――水产养殖学

  水产养殖学是以水产经济动植物(如鱼、贝、海藻等)为研究对象,研究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应用、开发、经营管理及开发新型渔业技术的科学。通过学习生物科学、水域生态学、水环境科学、水生生物技术以及水产动物生产、水产品加工与贸易和水生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毕业生将具备水产经济动植物生产、水产饲料生产、水生生物病害检测与控制、水域环境监测、水产资源开发、水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普通动物学、鱼类学、细胞生物学、动物生理学、生态学、水生生物学、遗传育种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动物病害学、鱼类增养殖学、无脊椎动物增养殖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水产部门从事水产品的增殖、养殖、保藏加工利用工作,也可从事渔业技术设备研究、制造工作,还可到海洋、海运、轻工、外贸、环保等部门从事科研工作。

  【学府推荐】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大学的水产养殖学都非常棒。

风吹草低见牛羊――畜牧学

  传统的畜牧技术,加上现代化的科学管理,让大草原上牛羊成群、膘肥体壮的景色,成为眼底更加美丽的风景线。农业现代化的今天,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畜牧业,提高畜产品品质、实施名牌战略,降低畜产品药物残留指标,开发畜禽附加利用,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要,早已成为畜牧业的发展方向。畜牧学专业就是研究家畜育种、繁殖、饲养、管理、防病防疫以及草地建设、畜产品加工和畜牧经营管理等的学科。

  【主要课程】动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动物遗传学、家畜育种学、动物营养学、饲料与饲养学、动物繁殖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动物生产学、草地学、生物统计学、畜牧经济管理学、畜产品加工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到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畜牧生产企业、饲料加工企业、畜产品进出口企业、国家机关等单位从事农业科研、教育和行政管理工作,还可从事与动物科学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学府推荐】南京农业大学是我国进行畜牧学研究生培养最早的单位之一。此外,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的实力也很雄厚。

动物的保护神――动物医学

  现在,人类与动物越来越亲密,动物医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动物医学可算得上农学领域的热点了,主要包括预防兽医学、基础兽医学,研究预防和治疗家畜疾病,通过掌握动物疾病的致病因素及疾病发生规律,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的发生。

  【主要课程】基础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兽医病理生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等。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篇12

2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优势

2.1办学整体规模不断扩大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就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不断迈进,尤其是“十一五”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的提出,办学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扩大。根据教育部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2006~2009年,全国普通全日制农林院校本专科在校生规模逐年扩大,全国农业院校总人数2006年为77.99万人、2007年为81.35万人、2008年为85.59万人、2009年为88.69万人,全国林业院校总人数2006年为12.72万人、2007年为14.07万人、2008年为15.14万人、2009年为16.17万人[2-5]。

2.2办学综合质量有所提升

以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3所大学为例,在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排名中尽管评价指标体系内涵有所区别,但从总体趋势看,2006~2010年名次稳中有升,均明显高于2005年。

2.3学科专业设置有所加强

高等农林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不断得到了加强。中国农业大学目前共有9大学科门类、12个国家重点学科、2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3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学位类型、64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学、化学2个学科被列入“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养基地”;福建农林大学现涵盖8大学科门类,有1个国家理科生物学基地、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点、69个本科专业;天津农学院有6大学科门类、2个省级重点学科、39个本科专业、14个高职专业、4个硕士点。同时,从2006~2010年,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农林院校新增一大批本科专业,极大丰富了专业结构和布局。

2.4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

2.4.1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深入,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十一五”期间,恰逢教育部开展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各农林高校积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新的定位。

2.4.2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高等农林院校新增设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中,对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有所增加。以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例,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有60余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绝大多数专业在专业主干课或核心课中开设了规划设计类课程,同时配置了实践教学环节。如南京农业大学开设2门课程,54学时,3学分;福建农林大学开设1门课程,60学时,3.5学分[6]。课程质量得到了加强,2003~2008年,部级农学类精品课程51门,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占部级农业精品课程总数的74.5%。在省市级精品课程中,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占省市级农学类精品课程总数的66.67%[7]。

2.4.3建设创新培养平台。高等农林院校开始重视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如华中农业大学作为首批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高校之一,系统构建包括“三位一体”实践平台、“一体两翼”师资平台、“双向互动”交流平台和“绿色有机”保障平台在内的创新平台[8]。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以学生专业类科技创新大赛为龙头,以学生科技创新社团为依托,构建科技社团体系[9]。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以服务社区、服务农民为主旨,成立了“昆虫社”和“蘑菇爱好者协会”社团[10]。天津农学院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会为载体,建立专业实验竞赛、创业大赛等科技竞赛平台[11]。

2.4.4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高等农业院校对实践教学更加重视,积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增开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如华中农业大学构建了3个层次实验教学课程体系、3条主线农林科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主体性方法体系、全程性质量评价体系、中心化条件保障体系和学研产结合型实习教学体系;湖南农业大学出台了《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管理办法》,规范了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建设;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构建了“一条主线、三个层次”,课内课外相结合、循序渐进、4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2.4.5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得到了重视和加强,在教育部第六届高等教育部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中,国家一等奖华中农业大学1项,国家二等奖中国农业大学2项、天津农学院1项、南京农业大学2项、福建农林大学2项、山东农业大学2项、华中农业大学4项、湖南农业大学1项。农业高校在教学管理方面均建立了灵活的管理机制。积极推行学分制,积极开展辅修专业和双学位教育,建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如华中农业大学建立健全了教学计划与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教学组织与教育研究等4个方面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了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体系、激励约束制度体系、教务工作规范体系等3个体系;湖南农业大学从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和制定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入手,建立了一套组织严密、信息通畅、评价科学、全员参与、全程监控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甘肃农业大学加强教学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形成了教务信息管理、教学评估等科学、规范的教务管理系统。

3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劣势

3.1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等农业教育规模得到了空前的扩张,同时由于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速度滞后,导致人才培养质量没有得到稳步提升,尤其是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农业技术推广人才还不能得到满足。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应主要在于农学学科门类的人才培养,由表6可知,我国农学学科门类的人才培养在2006~2009年所占比例小且逐年下降,农学门类的人才培养规模与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大量的农村实用人才规模相差较大。

3.2人才培养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尚不合理,农学学科专业多、涉及到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方面的新专业相对较少;教育类型结构尚不协调,高等农业教育仍以公办农林院校为主,民办教育和独立学院较少;不同学校间和区域间的布局尚不和谐,“211”工程学校、教育部部属学校和地方学校之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学校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学校之间人才培养工作差距较大。

3.3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有待进一步创新

3.3.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人才培养定位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没有在科学、准确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实际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合理定位,导致育人与用人的脱节。许多高校存在人才培养规格不适当拔高的现象。尽管部分高校在某个专业的个别学科实力较强,但并不代表这个专业拓宽后的所有学科的实力都强,如果因此拔高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就可能造成人才质量的下降。同时,各校制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趋同性强、特色化内容少,在实际指导人才培养实践时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

3.3.2课程设置科学性不够。高等农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重必修轻选修、重种植类课程轻经管及人文类课程等思想。课程整合不够到位,课程之间在衔接上的重复及过分强调单门课程的系统性问题仍然存在。课程内容相对陈旧,与“三农”实际联系脱节,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不同学校间课程建设差距较大,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例,无论是部级还是省市级农学类精品课程,大多数分布在少数几个涉农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中,分布很不平衡,8所涉农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与其他院校的教学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7]。

3.3.3教学体系和模式相对陈旧。教学体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问题,实践教学存在实验室和实验实习基地条件不足、实验室开放力度不够、学生创新平台与自主实践平台综合实力不强等问题。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好的教学方法没有得到广泛运用,多媒体课程和双语课程不能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开设,做表面文章的现象严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