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体验馆工作计划合集12篇

时间:2023-02-27 11:09:38

科普体验馆工作计划

科普体验馆工作计划篇1

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2.07.017

引言

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知识总量急剧增加。由于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人人都需要随时补充新知识,进行科普教育是让民众了解科学的最有效的途径。任何科技进步都离不开人民的参与,因为科学技术只有被人们理解,科学应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科普教育能使科学工作者的劳动成果被社会认同,使科学发明被社会应用,同时能向社会公众讲解科学的原理和应用方法,从而提高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

科普展馆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设施,是面向社会、面向公众宣传科普教育的重要机构,也是我国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展示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向社会大众传播科学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尽管科普展馆的建设对科学普及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科普展馆建设是近几年才在国内兴起的一个新兴产业,其规划、设计、开发、验收等过程是仍一个全新领域。在实际科普展馆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可循,整个环境布展工程和以及各个展项工程的设计、施工和制作往往处于一种非专业化、非程序化和非规范化的运作状态。

本研究将从项目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并将项目流程管理理论知识应用于科普展馆建设过程中,结合无锡感知中国博览园综合馆这一科普展馆的实际案例,针对科普展馆项目管理中的最薄弱环节——流程管理,运用现代项目流程管理的思想,分析科普展馆工程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此基础之上,系统性总结出科普展馆建设的总流程以及各个阶段建设流程。该研究旨在利用项目管理提高科普展馆的教育质量和展示效果,为以后科普展馆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1.项目管理流程的引入

1.1科普展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科普展馆的建设在目前来说仍是一个比较新的工程领域,其建设和管理过程存在如下问题:

1.1.1规范的缺乏性

科普展示工程是全新的工程领域,缺乏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可循,如:整个展示工程的建设流程、展项的制作流程、展项内容设计流程、科普展馆的验收流程都没有统一的规范。

1.1.2过程的不明确性

科普展示工程主要由环境布展和展项工程组成。由于展项常是为一个特定的展馆设计的,每个展项涉及的学科广泛且都需要创新设计(这些创新设计大都是非标准化的设计),展项创新设计的这一特性给施工和制作带来了很大的不明确性。

1.1.3信息的不对称性

展项设计制作是一个科技、艺术、生产知识的投入产出过程,展项设计制作的特殊性表现在科技展项设计制作的一次性、成果价值的难测性、过程的研发性、创新性展项的首创性等方面。这些情况使得项目管理人员对展项设计制作的相关主体信息掌握不充分,从而导致信息的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很容易使项目管理工作面临很多困难。

1.2科普展馆的项目管理理论

项目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科普展馆传统的管理概念,更新了工作流程和思维方式,提升了科普展馆整体的教育效果。因此,在科普展馆的建设中引入项目管理的方法和经验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的流程管理的角度出发,阐述项目流程管理的重要性,具体说明如下:1)缺乏流程,管理脱节: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流程管理,其内部管理人员对于参建各方的工作关系是迷惑的。2)流程缺乏,沟通不畅:没有流程管理各专业无法进行必要的沟通,参建各方也不知按何种程序进行工作,相互之间的关系只停留在合同限定的情形之中,而没有深入去挖掘和理顺合同界定的各种关系的真正含义。3)流程管理是推动岗位履行的有效机制:职责的履行需要具体的操作程序,流程管理正是推动岗位职责被履行的有效机制。

2.现代科普展馆的建设流程

2.1现代科普展馆建设总流程

本模型参照柯少敏——现代科技馆展示工程项目管理流程的分析,在项目识别和启动、设计变更、项目验收三个方面进行了改进。

科普展馆建设的总流程:首先对展馆建设进行项目的识别和启动,然后进行相应的项目立项;立项通过以后,项目团队要进行相应的概念设计;概念设计完成以后,在布展方案和展项展品方面要进行相应的方案招标,然后业主进行相应的评审,业主评审通过以后确认项目方案;方案确认后,在布展工程和展项展品两方面进行相应的深化设计;深化设计过程中涉及到项目设计变更的部分要通过业主审核,业主审核通过以后才能进行相应施工制作,如果业主审核没有通过还要再进行相应的深化设计,直到业主审核通过完成为止;深化设计中如果没有设计变更,深化设计可直接进行施工制作;施工制作完成以后,要对各个展项以及设备进行相应的验收。

概括流程为:项目识别和启动——项目立项——概念设计——方案招标——深化设计——施工制作——项目验收。

2.2分阶段的各个流程

2.2.1项目识别和启动阶段

项目的识别和启动包括:机会研究、可行性分析、项目评估、项目决策等内容。具体过程如下:

机会研究:科普展馆建设的起步阶段,设计者可通过参照典型科普展馆(如上海科技馆、上海世博会)建筑的大量信息资料,在针对不同类型的科普展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判断和选择,从而确定所要投资科普展馆的类型。

可行性分析:科普展馆建设前期,要对展馆的建设地址、投入资金、展项的施工工艺、设备以及展馆的盈利能力等相关内容进行相应的可行性分析,来确定该科技展馆是否值得投资。

项目评估:科普展馆的项目评估,是对科技展馆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的审查和评估,对其各个展项进行可行性论证,然后做出最终的决策。科普展馆工程不同于普通建筑工程,它强调科普性和教育性,对创意一般要求比较高,所以项目评估要对其创意可不可行进行论证。如果创意被论证不可行,看是否有其他方案能够代替。如果其创意可行的话,要对其净效益进行计算分析,确定最佳的展示方案。

项目决策:科普展馆的项目决策是通过上述机会研究、可行性论证、项目评估等程序以后,对展馆的建设规模、资金分配以及展馆内各个展项的选择和布局进行准确的判断,从而确定各个展项的投资以及展馆的布局,以确保科普展馆的展示效果。

概括流程为:机会研究——可行性分析——项目评估——项目决策。

2.2.2项目立项阶段

科普展馆立项阶段流程:首先起草立项报告,然后根据立项报告来确定展馆内各个展项的材料、设备、工艺、以及人员薪资,从而编制经费预算。编制完成经费预算以后,需要对项目的进度进行分析,例如项目何时启动,何时完工,确认最迟完工时间等。进度分析完成后,要对项目的效益进行分析,如自己的资金投入、项目的工程款、预期的投资回报率等。经过上述程序以后,项目组还要筹措项目经费,确定自己的合作伙伴,构建自己的项目团队。

概括流程为:起草立项报告——编制经费预算——工程进度分析——效益分析——经费筹措——合作伙伴确立。

2.2.3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的流程包括前期未确定方案之前的概念设计,以及后期确定方案之后的深化设计两部分内容组成。

概念阶段流程包括展示布局设计和展示的内容设计。概念设计阶段的建设流程为:展示布局设计:平面规划图——展区效果图——参观游览路线;展示内容设计:展示主题——内容大纲——展项展品策划文案——主要展项设计。

深化设计阶段流程:图纸设计阶段——展示环境装饰设计——声光电系统设计——展项展品设计——媒体等深化施工图设计——展项实现的手段设计。

2.2.4施工阶段

施工流程:首先执行深化设计时制定的项目计划,然后跟合作伙伴以及业主进行信息沟通,确认计划的可行性;沟通完成以后团队内部要建设高效的沟通机制,同时还要落实团队内部的激励制度,跟踪实际项目进展,并进行现场的监督;对项目的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尽量减少和控制项目变更,然后对采购过来的设备和材料进行检验,跟甲方、业主、分包进行适当的沟通,平衡项目冲突,最后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施工完成后,还要对完工后的展项进行阶段性的评审。

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进行项目沟通管理。通常花在这方面的时间应该占到全部工作的75%~90%。只有通过良好的交流才能获取足够的信息、发现潜在的问题、控制好项目的各个方面。

项目沟通管理把成功所必须的因素——人、想法和信息之间提供了一个关键连接。所有的项目参与者,包括项目的开发投资者、管理者、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都希望能以各自的沟通能力、技巧来完成必要的沟通,以使项目建设顺利地进行。

项目沟通管理的方式包括制定切实可行的沟通计划和确定项目沟通方式。沟通计划包括:首先确定项目相关文件保存方式,建立项目组织联系方式,然后确定工作汇报方式,统一项目文件格式,最后沟通计划应简单实用。沟通方式包括:按行势划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按等级划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按互动分为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按正式程度分为书面沟通和口头沟通,按肢体语言分为语言沟通和体语沟通。

概括流程为:执行项目计划——项目沟通管理——建设高效团队——落实激励制度——跟踪项目进展——控制项目变更——采购设备和材料——平衡项目冲突——解决项目问题一进行阶段性评审。

2.2.5设计变更阶段

变更流程:甲方先提出变更申请,首先通知工程部的经理,要求工程部经理立即根据变更修改原来的施工计划,然后协商确认修改后的计划;涉及到设计成本方面的内容要预先通知项目经理,让项目经理修改原来的费用计划,然后协商确认修改后的计划;甲方还要跟设计方进行沟通,要求设计方根据变更要求拟定详细的制作和实施方案,最后甲方、工程方、设计方三方进行沟通,制定出三方都认可的变更计划交由监理审核;监理审核通过后,要拿给业主审核,最后业主审核通过以后,由业主签字,变更计划。

概括流程为:变更申请——制定变更计划——协商确认——监理审核——业主审核——变更计划。

2.2.6验收阶段

验收流程:首先,甲方要在项目施工即将结束时通知项目团队,要求建设方做好相应的验收准备;建设各方得到通知以后,要准备相应的验收材料,例如准备项目文件收集、施工图和效果图的整理、说明书、合格证、检验报告、测试材料合格证、第三方检测证明、原厂证明、资质证明、取样被查、照相取证等;材料准备完毕以后,成果交付验收之前,团队有必要进行自我检查,找出问题漏洞已尽快解决;自我检查完成以后,建设方向甲方提交申请验收的请求报告,并同时附送验收的相关材料,以备验收者进行验收;业主在收到验收请求后,业主会同项目监理、政府相关人员、审核师等专家人员,组成验收工作组,对项目进行初步审核;初审完成后,如果合格的话,验收团队还要进行正式的全面的验收;正式验收合格后,业主签发合格文件,然后将验收的成果变为固定资产进行相应的移交。

概括流程为:项目收尾——准备验收材料——项目团队自检——提交验收申请书——项目团队检查——初审——正式验收——签发合格文件——固定资产移交。

3.流程管理在实际展馆中的应用

无锡感知中国博览园综合馆序厅工程设计、施工制作采用了现代科普展览展示的规范流程取得了良好的展览展示效果,本节将重点阐述项目识别启动阶段、概念设计阶段的流程理论在无锡感知中国博览园项目中的实际运用。

3.1无锡项目识别启动阶段流程

无锡项目在项目识别启动阶段实际用到的流程为:机会研究——可行性分析——项目评估——项目决策。在此本文着重阐述可行性分析的主要流程,针对为何要在无锡建馆和为何建物联网展馆这两个方面进行相应的可行性分析。

(1)在物联网标准方面,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层面都取得了重要的话语权,2008年总理访问无锡国家物联网传感中心时,将“感知中国”定在无锡。

(2)物联网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感知医疗”、“感知健康”、“感知家居”、“感知生活”等,这些应用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由于民众对于物联网这一概念比较陌生,所以建设物联网科普展馆有利于科学普及,从而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

综上所述,从技术、经济、政府支持的角度来说,在无锡建物联网科普展馆是一项有潜力、值得投资、可行的项目。

3.2无锡项目概念阶段展示布局流程

无锡项目在展示布局方面实际用到的流程为:平面规划图设计——展区效果图——参观游览路线,具体流程应用如下:

(1)进行平面规划图设计,其平面布局规划图主要从接待台、浮雕、物联网大事记、环幕、沙盘、设备间等这几个区域进行平面布局的划分。

(2)参照平面规划图进行相应的展区效果图设计,展区效果图划分为信息之门、信息之窗、全景环幕、LED数字沙盘、探索之路等五个方面。

(3)进行相应的参观游览路线设计,无锡项目针对不同参观者参观目的和动机的不同,将参观路线划分为2条线:一条是面向普通观众的普通参观路线,一条是针对领导和专家的VIP参观路线。

3.3无锡项目概念阶段展示内容流程

无锡项目在展示内容方面实际用到的流程为:展示主题设计——展示内容大纲设计——展示主要展项设计,具体流程应用如下:

(1)进行展示展示主题设计,项目展示的主题词为:感知中国,启迪万物。

(2)进行展示内容大纲设计,项目展示内容大纲设计为:感知中国博览园综合馆主要是通过共性平台+应用子集的模式全面展示真实的物联网技术和未来的物联网城市。

(3)进行展示主要展项设计,项目主要展项设计包括:接待台、环幕、LED沙盘、科普展板、卫星模型五部分组成。

科普体验馆工作计划篇2

1 流动科技馆的发展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科普大篷车是为贯彻“宏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精神,由中国科协根据国情及基层科普工作实际,创新的一种新的科普形式,被形象称为“流动科技馆”,大篷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偏远地区科普投入不足,各类基础科普设施匮乏并且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科普大篷车的展品与科技场馆的有所不同:体积变小,数量减少,涉及的多是基础学科。主要涵盖声、光、电、磁、力学、数学、化学、机械等多学科,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可参与性、互动性的特点。由于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移动,能使更多的青少年特别是偏远山区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观看、操作,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助力不少。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公众对科学科技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也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普工作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2010年,总结近几年科普大篷车的运行经验,我们切实感到大篷车的运作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社会的需求,也认识到提高基层的科学素养刻不容缓,一种新的科普宣传模式――流动科技馆县县通应运而生。

实施“流动科技馆县县通”工程,是山东省科协、省财政厅、省教育厅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开展的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一项具体行动。通过扎实推进,进一步弥补县级城市科普阵地的不足,对加强基层科普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尤其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流动科技馆县县通”工程是乡村文明行动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以“科学、体验、流动、共享”为主题,建立了约150件展品的科普资源库。由互动展品、平面科普知识展览、数字科技馆、科技体验项目四个板块构成,每套流动科技馆每年巡展4~5个县(市),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流动科技馆县县通”工程。经过几年运作,山东省已经建立七套流动科技馆,通过三年时间已在全省100多个县巡展,受众人数也达到550万人次。

2013年,3家再次联合启动“县域流动科技馆”项目,计划在3年内为每个地市配备1-2套流动科技馆,其后探索为每个县(市、区)配备一套。这样的一套流动科技馆,包括互动科普展品50件,数字科技馆、科普智力游戏体验展项,机器人表演等科普演示项目,以及具备四维特效影视系统的流动科普影院等,完全跳出了早期大篷车展品的构成模式。目前,已为17市配备了9套,2014年再配8套,2015年为人口较多的地市增配一套。每套科技展品之间有2/3的展品是不重样的,在每个县展览时间为2至3个月,每套科技馆每年约在4个县展出。照此发展下去,流动科技馆每年受众人数可达到近400万人次。

2 流动科技馆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2.1 基层群众文化的现状

党的十之后,各地的文化建设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加强文化建设对于我们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社会,意义重大,一个国家的兴盛,不仅仅只是物质方面的富足,文化方面的匮乏,没有文化的繁荣,就没有小康社会的实现,更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但是应当看到,城市和乡村两级分化的现象十分突出。一方面是城市文化生活愈来愈丰富,一方面是农村群众文化生活萎缩,出现荒漠化的倾向,已严重影响到农民素质的提高,基层的文化建设远远落后于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影响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村文化建设滞后,严重制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文化建设,难点是在农村,重点也应该放在农村,加强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满足人民对文化的不断需求,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我们要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引导群众抵制不良文化侵袭。要让先进文化、主流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同时还应该将知识性和趣味性与农村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精神需要。开展农村文化活动,以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转变农民对文化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主流文化的热情,通过科普知识的传播,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业务技能水平,掌握科技知识并学能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掌握一技之长,发展致富奔小康。

2.2 科技馆的作用

科技馆作为非正规教育机构,承担着政府所赋予的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教育工作的责任。公众通过在科技馆参观、培训、观摩、互动等,学习正规教育之外的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理解科技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基本方法,陶冶科学精神和情操,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培养良好的科学兴趣和习惯,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促进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不断和谐和进步。这也正是政府投资建设科技馆的初衷所在,为此,科技馆要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承担应有的责任,要扩大受众的范围,不能单单局限于实体馆。

2.3 流动科技馆的作用

一是,流动科技馆丰富了传统科普工作的手段和形式。以其鲜明的形象、功能强大的科普宣传教育手段以及互动式的参与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公众参与科普、走近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成为科普宣传的一面新旗帜。这些展品、展览资料和先进的传媒手段不仅给公众带去了科学知识、实用技术和科学生活方法,还向公众大力宣传科学精神和方法,使他们学会用科学精神去思考、用科学知识去分析问题、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二是,流动科技馆项目起到了整合科普资源的目的。流动科技馆整合了科普经费资源,带动了各地增加对科普的投入,还较好地解决了科普投入的短期性与长效性、推动科普工作与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协调问题。不仅为今后的科普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也为各地探索科普新模式提出了新的方向。

科普体验馆工作计划篇3

博物馆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博物馆工作,博物馆工作需要具备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所以博物馆学专业培养的不是匠人,而是能够进行理论和研究方法创新、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人才。高校博物馆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不是单纯的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实践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深度消化,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建立与课程知识学习、科学研究、生产劳动和岗位技能训练相结合,学习、研究、生产劳动能力共同培养的“三对接”实践教学模式,是进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深化开展实践教学的新方向,有益于实现以实践教学为平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目标。

一、与课程知识学习相对接的“课程实践”

“博物馆学专业课程教学兼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方面特性,尤其是关于藏品管理、展览设计、观众调查、展览讲解、博物馆参观服务、文物保护等方面,在这些环节上必须开展课程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接触博物馆实体的机会,以及对相关博物馆工作的体验机会,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对该学科的感性认识,才能增强对理论的理解,并在比较中产生新的认识和思考。”[2]利用校外博物馆与文物考古实践教学基地的资源,结合学生的课程学习内容组织课程实践教学和实验性教学,将有助于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

课程实践的开展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实践活动,“通过教学的总体设计,明确每一个实践环节的目的、内容和要求,注重课堂实践、课外实践和校外基地实践的独立性、系统性、完整性,使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有机整体。”[3]课程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进度开展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项目。教师作为学生完成教学项目的指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角。教师负责进行教学的课堂进度设计和教学环境的设计,以及策划组织教学项目和所要完成的任务。学生负责参与具体实践活动,完成教师拟定的项目任务,从而达到对课程学习内容感性和理性的双重思考。

博物馆陈列设计是博物馆学专业的主干课,也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涉及陈列理论和方法,其中关于陈列主题的提炼和阐释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使学生掌握撰写陈列大纲的理论和方法,并能够自己独立撰写一份陈列大纲,实现对主题的提炼和阐释,是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这项教学目标的实现,可发挥校外博物馆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结合博物馆举办的具体展览,将其作为考察和研究对象,在观摩和分析博物馆陈列的基础上,向学生传授陈列大纲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课程实践围绕如何撰写陈列大纲进行,以“项目教学”为手段具体实施。“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4]

项目教学的实施由四个部分构成,即确定项目任务、项目计划的制订、项目实施、项目完成结果的评估。确定项目任务要遵循三个原则:实效性,即项目任务必须能够被学生感知,并与实际相结合,可通过操作来完成。多面性,即项目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运用多元的理论知识来完成,由项目带动学生多元思维。延展性,即项目任务的设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扩展,激发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创造性的思考。项目计划由教师指导学生制订,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组建项目小组,项目的实施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作为指导者,从旁给予必要的技术支持,结合项目计划实现的效果组织项目评估,由教师制定评估标准,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

以“撰写博物馆陈列大纲”的项目教学为例进行具体分析。第一步,向学生明确项目教学的任务,即以具体博物馆的藏品为资源,策划并撰写一份文字表达的主题陈列大纲。第二步,布置项目计划。这个步骤包括将参加项目学习的学生以4人为单位组建项目小组,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陈列大纲的撰写;组织观摩考察博物馆陈列,教师结合具体的陈列,讲解陈列大纲的撰写方法;考察和研究博物馆中的某类收藏,作为提炼主题、策划陈列的资源;指导学生项目小组完成一份主题陈列大纲。第三步,项目实施。首先,确定小组成员分工,包括对藏品历史、艺术、科学信息的搜集、整理;提炼陈列主题和策划陈列内容框架;策划设定用以说明藏品价值和陈列主题的辅助展品(包括陈列标题、部分、单元、展品的说明文字,以及图表、沙盘、绘画等科学或艺术类的辅助展品)。其次,观摩学习,带领学生考察作为实践教学基地的博物馆,分析一个具体陈列的特点,并结合该陈列讲解陈列大纲的撰写方法。再次,分析和研究藏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由博物馆为学生提供一份某类藏品的登记卡,学生根据登记卡上的藏品信息、藏品图片,并到博物馆展厅中具体观察展出的此类藏品,运用文物学、历史学、博物馆学知识,撰写藏品说明,并提炼一个陈列主题,设计陈列内容框架。最后,基于藏品研究撰写陈列大纲,包括标题―部分―单元―藏品组合―藏品和辅助展品的说明文字。第四步,学生展示项目完成情况,由小组成员制作课件在课堂上演示陈列主题和陈列大纲的构思特点,以及撰写陈列大纲的程序。第五步,教师组织项目评估,评估以百分制的方式进行,制定各项评估标准及得分标准。(1)陈列主题突出且新颖,并能够高度概括藏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30分);(2)陈列大纲内容框架充分体现主题,各类文字表达精练、有感染力,达到雅俗共赏(30分);(3)展品组合关系紧扣主题(20分);(4)辅助展品的选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20分)。以上各项评估包括小组自评、小组间互评、教师讲评三个方面。

师资历来是教学组成的一个至关重要部分,建设与培养一支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是开展课程实践教学建设的保证。博物馆学陈列设计的课程实践教学,除本校主讲教师外,还可以邀请博物馆资深的陈列设计人员,以其设计的陈列内容为案例,进行技术操作方面的具体讲授。高校博物馆学教师和博物馆陈列工作者的教学队伍组合,可以达到教学相长,丰富教学队伍成员的知识水平并提高教学水平,有利于授课。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建立对专业知识的理性和感性的双重认识,进一步扩充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

二、与科学研究相对接的“申请与实施‘大创计划’”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简称“大创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目的是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学思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创造力、创新力,在此基础上建立创业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人才储备。目前国内各高校除了组织学生申报省、教育部的训练计划,学校本身也提供这方面的训练项目,供教师指导学生申请。探索研究实际问题,并开展创新研究是“大创计划”的宗旨。“大创计划”是通过资助学生开展创新研究,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在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等院校应将该计划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大创计划”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训练,鼓励与现实紧密集合的项目选题。博物馆学专业学生未来要进入博物馆,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工作,“大创计划”项目的选题和实施都必须以文化遗产保护、遗产价值传播的博物馆发展现实为考察对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一项实际问题的研究,需要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进行分析解决,是一项高层次思维活动。“高层次思维不是简单的感知、记忆、复述或应用,而是有意识的,围绕特定目标的,付出持续心理努力的,需要发散、研究判断和反思等认知活动的复杂思维,它包括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判断性思维,以及自我反思等思维活动。”[5]

教师在指导“大创计划”这项高层次思维活动的完成过程中,可采用“基于问题式教学”理论。“基于问题式教学”主要包括设置问题情境、组建问题研究小组、启动问题、进行问题解决、研究成果展示和评估等环节,是一个由问题的提出、分析思考、解决、评估解决效果构成的高层次思维训练过程。由于“大创计划”需要项目团队通过答辩才能够结项,“基于问题式教学”的实施可以保证学生项目完成的质量,并顺利通过答辩。

博物馆学的理论完全来自于对博物馆具体实践的研究,通过对现实博物馆活动的考察,提炼问题进行申请,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研究,并通过成果评估的反思活动,最终形成有价值的成果,是“大创计划”的指导实施流程。例如围绕博物馆教育功能开展“大创计划”研究,教育是博物馆的首要功能,也是博物馆机构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这项功能的实现决定了作为非营利组织的博物馆能否履行好“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机构使命,提出“博物馆科普教育策划与开展”的“大创计划”选题,指导学生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基于对该博物馆科普教育工作情况的调查研究,为博物馆设计科普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并将方案应用到博物馆教育工作中进行效果检验,最终完善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

现以本人曾指导过的部级“大创计划”“博物馆科普教育策划与开展”为例,具体阐释问题研究的过程。第一步,设置问题情境,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博物馆考察教育功能的实现情况。考察内容包括:观众对展览吸引力的评价、观众对展览内容的理解程度、博物馆教育学习活动内容、观众参与活动后的评价、观众在博物馆中的学习需求。在考察的基础上提出思考问题:博物馆如何开展科普教育。第二步,形成研究小组,对问题研究感兴趣的学生,自发地组建“大创计划”的研究团队。第三步,启动复杂的问题,设定项目研究课题:博物馆的科普教育策划与展开――以某个博物馆为例。第四步,解决问题。(1)访谈:组织学生与实践教学基地博物馆的教育部门工作者访谈交流,包括对从事这份工作的体会,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的情况,教育工作者与参观学习者的关系;开展与观众的访谈,面对面地了解观众在博物馆中的学习体验和需求。

(2)调查:组织学生运用博物馆教育学理论和学习心理学理论设计一份“观众参观学习需求与体验”调查问卷,并在博物馆中发放给观众,进行回收分析;跟踪参观学习行为,组织学生在博物馆中对参观者的参观行为进行跟踪了解,并倾听参观者的交流。第四步,完成研究。包括:课题研究组利用研究所积累的图文资料、影像和语音资料制作课件,汇报研究过程;为所考察的博物馆编制“博物馆科普教育活动”开展指南;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第五步,研究成果评价及完善。包括观众评价,组织学生将设计策划的教育项目,在博物馆的支持下开展学习活动,观察观众参与过程的行为、情感变化,并在观众参与后通过访谈、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习者的体验和意见、建议;指导教师点评;小组自评;在观众评价和教师点评基础上,进行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的修改和完善。

三、与生产劳动相对接的“专业实习”

所谓专业实习是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从事社会实践工作的初步尝试,其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应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对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总结和深化的过程。通过实习,检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综合能力。它是学校和社会为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提供的就业实习机会,是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应用的一条纽带,为学生未来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履行岗位职责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普体验馆工作计划篇4

第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开展科普活动,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

第四条科普是公益事业,必须纳入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计划。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可以采用市场机制运作方式。

第五条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社会各界、公众都应当参与和支持科普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将科普工作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保障科普经费,完善科普设施,加强科普队伍建设,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科普工作联席会议负责审议科普工作的重大政策和发展规划、计划;督促规划、计划和有关工作的落实;协调科普工作。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科普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制定科普工作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关的科普工作。

第八条科学技术协会、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应当组织有关学会、协会、研究会开展科普活动,协助制定科普工作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为政府科普工作决策提供建议,支持和指导企事业单位及有关基层科普组织开展科普活动。

第九条各级宣传部门应当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科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应当发挥各自优势开展科普工作。

第十条学校应当把科普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学生的科普教育,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技术发明、竞赛、论文撰写和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

第十一条农业、科技等有关部门和科学技术协会应当加强农村科技培训,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促进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应用,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农村、城镇基层组织及社区应当根据各自特点和生产、生活、娱乐、健康以及公共安全、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需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广泛开展各类科普活动。

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步增加;加大对社会科学知识宣传、普及工作的支持力度;扶持农业农村、欠发达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的科普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应当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科普工作。

各级财政安排的科普经费,其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财政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科学技术协会、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制定。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场馆、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规范完善科普场馆、设施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地应当建立科普场馆;乡镇、街道(社区)应当设置科普宣传画廊、橱窗、科普活动室等设施。

公共宣传栏和城镇户外广告,应当有科普内容。

有条件的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应当向社会开放,举办科普展览、讲座,提供科技咨询和培训;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旅游景点应当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第十四条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侵占科普场馆、设施。

政府财政投资建设的科普场馆,因基本建设和城市改造确需改变功能、用途的,应当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择地重建。

科普场馆因特殊情况需要临时改作他用的,应当征得主管部门同意,但一般不得超过十日;期满后,使用者应当恢复原状,不得影响该场馆的功能、用途,不得妨碍开展正常科普活动。

第十五条政府投资设立的科普场馆,应当根据其功能、特点向公众开放,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八小时,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应当适当延长开放时间。

科普场馆应当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功能,对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活动应当优先安排,并给予减免收费的优惠。政府投资设立的科普场馆在科技活动周、科普节、国家法定节假日应当向公众免费开放。

第十六条科普类出版物、经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科普场馆和高校及科研机构等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类公益活动的门票收入、县级以上党政部门和科学技术协会开展的科普活动的门票收入、从境外购买自用科普影视播映权而进口的拷贝和工作带,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对捐赠财产用于科普事业或者投资建设科普场馆、设施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科学技术协会、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应当加强科普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科普组织网络,提高科普队伍的整体素质,改善科普工作者的工作、生活条件。

第十八条科普工作者的科普成果,应当作为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工作业绩考核的依据。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和科学技术协会、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应当加强对科普技术、理论研究的组织和指导,扶持科普作品的创作。科技计划应当安排一定的科普研究项目。

承担政府科研项目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应当撰写科普文章,宣传科普知识。

第二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科学技术协会、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有关单位都应当支持科普工作者开展科普工作,对在科普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一条每年五月的第三周为全省科技(科普)活动周。科技(科普)活动周由省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和部署,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系列科技活动。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以科普为名从事伪科学活动的,由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制止,并给予批评教育;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由有关部门责令停止侵害、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

科普体验馆工作计划篇5

1多媒体技术的定义

由于“多媒体”概念的标准定义还没有统一,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而多媒体技术也就是“进行多种媒体综合的技术”。这个定义道出了多媒体的实质,但还太笼统。本文所讨论的多媒体是指通过对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字等数字媒体元素加以灵活应用,深度挖掘展览对象所蕴含的背景、知识,实现普通展示手段难以做到的既有纵向深入解剖,又有横向关联扩展的动态展览形式,这一新的展示方式能更好的促进观众视觉、听觉及其他感官和行为的配合,创造崭新的参观体验,提高其观赏、探索的兴趣,从而最大程度地领略展品所要体现的科学原理,形象生动的多媒体展示已成为科普场馆展览的重要表现形式。

2常见多媒体技术的组成

多媒体技术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多种信息技术的集成,是把多种技术综合应用到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实现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等多种功能。一个完整的多媒体系统由多媒体硬件和多媒体软件两部分构成的。

科普场馆展示中应用的多媒体技术大致有:音频技术、影像技术、多媒体场景合成技术、多媒体触摸屏技术及多媒体网络技术等,它们共同搭建了面向参观者的展示媒体技术平台,包括展览内容诠释,图片、影视、音响、文字数据处理,互动体验设计,触摸屏信息传播,音效环境,舞台灯光效果,多功能剧院,互动游戏,导览系统等。在展示中合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画龙点睛的功效,强化展览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增强展览内容的表现力度。

3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在科普场馆展览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其自身固有的各种特点是分不开的。一般多媒体技术具有多样化、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非线性、实时性等特点。

4多媒体技术在科普场馆中应用的优点

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兴技术,对如何抓住展品展示原理,体现展品的知识点,更大优势的应用于科普场馆具有独自特色的优点。

(1)多媒体展品具有投入小、更新快、使用便捷等优点,对于更好地表现、注释展品,梳理科普场馆中的纷杂信息有着重要作用。

(2)生动性和感染力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传统媒体有三种承载的信息形式,即文字形式、图形形式和图像形式。而多媒体则还包含了音频信息、视频信息和图形动画等信息形式等,传统的“实物、图片加说明牌”的方式已无法充分满足受众探索的欲望(或猎奇的心态)。

(3)可以较好满足个体参观环境的要求。在个体参观环境中,受众主要面对一些小型化的多媒体展览设备,受众可以长时间地关注某个问题。在展品实体与数据相结合,汇聚音视频、信息技术、自控技术的互动展示环境中进行交互体验。

(4)多媒体的应用拓展了展示手段,使一些原来较难演示的科学过程和科学原理得以重现。科普场馆不仅是普及科学知识,更要把知识转化为观众可参与、可互动、有趣味的科技体验。譬如针对2011年3月日本福岛的核泄漏事件进行科普教育,如何表现核物理的基础知识,多媒体的表现形式是最合适的。

(5)多媒体展示项目拥有多种视觉表现形式,可以最大化凸显主题所在达到较好的展示效果和目的;多种互动模式,可以达到与展馆主题特色相匹配,能够使观众深度体验展馆的魅力;多媒体展示项目具有科技感、档次感,可有效改善传统展厅格调,满足受众对展览体验、探索、猎奇的要求,提升参观的兴趣。

(6)倡导科学方法和弘扬科学精神上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科普场馆使用互动体验设施、多媒体互动和演示设施来传播现代科技知识,强调个体的参与性和体验性,重视教育过程中的科学方法和思维的启迪 ,让观众亲身感受科学研究的真实过程,将科学技术与环境艺术有机集合、科普展品的展示理念由单一原理向多学科综合发展。

(7)在技术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新颖创意的实现有赖于多媒体技术的创新。在多媒体展览中引入最前沿的数字媒体播控技术,科技所创造的新感知形式,不仅给观众带来超感官的特殊体验,沟通与互动的速度加快,甚至使观众成为展览的一部分,许多呈现的结果也都因为参与者的不同反应与操作而有所差异,为展览项目塑造和诠释全新的意义。

5科普场馆中多媒体展品存在的弊端

用现代信息科技发掘隐含在展品内部的科学内涵是多媒体技术在科普场馆中应用的使命。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成为科普场馆发展的新动向,对科普场馆的管理和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科普场馆展览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却不甚理想,甚至存在粗制滥用现象,并影响其在科普场馆展示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

(1)多媒体展项缺乏明确的传播目的;

(2)多媒体技术手段与展示内容契合度不够,重技术,轻内容;

(3)多媒体展示内容系统结构的逻辑性不强;

(4)多媒体展项的设计制作缺乏学术研究和形象资料作为支撑,胡乱演绎和创造;

(5)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对象和场合不当,生搬硬套技术;

(6)多媒体展项的可操作性差;多媒体技术和设备的稳定性差维护更新不便等。

6选择多媒体展品时应注意的问题

科普展品真正要展示的是展品本身,而不是技术手段。科普场馆展示中任何一项技术的引入,都需要根据展览规律和内容表现的需要进行一个转化和适应的过程,任何多媒体技术在科普场馆中应用都需要充分的理由,不能脱离展览内容、抢夺表现主题、干扰受众的参观思维和行为,不能成为纯粹展示技术本身的“技术秀”。

(1)多媒体技术作为展示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取代传统展品的主导地位。在传统展品不能充分、有效地传达信息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多媒体手段。

(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恰当,必须贯彻“功能第一”的原则。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必须服务和服从于展览主题和内容传播的需要。作为科普场馆展示的一种形式表现手段,多媒体技术必须以内容解读为基础,发挥准确、完整和生动传播展览主题和内容的作用。需根据特定的内容、对象、场合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所谓恰当,即要以最能表现或传播展示内容为标准。多媒体技术绝非越先进、越昂贵越好。明确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点,真正做到画龙点睛,力求技术应用与内容表现达到无缝融合,使观众在参观过程中没有技术手段应用的突兀感,能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多媒体技术所表达的展览环境中。

(3)多媒体展项的设计制作必须以客观真实的理论知识和形象资料作为支撑。科普场馆展示的是一项集知识、文化、艺术与技术的集合,理论知识和展品形象资料是设计、制作多媒体展项的依据。多媒体展项设计人员万不可凭个人想像任意演绎和创造。

(4)传播内容是多媒体展项的核心。科普场馆展览传播的是经过筛选和加工的知识。因此,多媒体展项内容的取舍、编排和策划,需满足展览传播的需要,同时适应观众的需求:既考虑展项内容必要的知识点和信息点,同时也照顾展项内容的通俗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以适应普通观众的参观习惯和审美情趣。

(5)多媒体展项制作成型之前,必须经过专门的设计论证阶段。从理论上讲,进行科普场馆总体规划之初,即需邀请多媒体专业团队就将来馆内媒体手段的应用进行规划,并与科普场馆展览内容策划、形式设计、建筑设计等团队进行对话磨合,以做出合理、有效的设计。

(6)谨慎选择多媒体技术服务商作为合作伙伴。多媒体展示项目是一个动态开发的系统,技术服务商必须深入了解科普场馆展览环境,熟悉多媒体展览展示设计流程,确保多媒体项目架构与不断变化的观众需求完全同步。科普场馆与技术服务商的合作将贯穿多媒体展示的整个设计与展览过程,这就需要选择那些经过实践证明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选择那些具有一定服务能力(二次开发能力)的技术服务商,才能够有效避免在展览设计过程中走弯路,保证多媒体展览项目高质量的如期设计制作与投入使用。

以上粗略地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科普场馆中应用的诸多方面的因素,是基于我们在参与诸多科技馆建设中所得到经验基础上进行思考的结果,分析还非常的粗浅,因篇幅所限也未能展开详述。衡量一个科普场馆建设的成功与否,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重要的因素;然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十分有限,与目前科普场馆建设的热潮存在有巨大的反差。希望能借此文引起同行关注,将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以促进我国科普场馆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科普体验馆工作计划篇6

科技馆的科普教育活动是以某一特定主题为线索,开展一系列反映科技动态、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的教育活动,以展览、实验、动手制作、讲座、竞赛及培训等多种形式加深公众对主题的理解。目前,科技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常设展览的重要补充,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推广。

1.科技馆教育活动开发的背景及意义

《中国科学技术馆教育活动方案》中提出科技馆教育活动的三种主要形式有展览教育活动、扩展教育活动、培训教育活动。其中,展览教育活动是基础,扩展教育活动是特色,而培训教育活动是保持科技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新馆效应的逐渐褪去,科技馆不得不面临参观人流逐步降低的现实,此时,利用科技馆所有资源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不仅是对科技馆展教内容的补充和拓展,更是以活动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公众来参观科技馆,增强科技馆的社会知名度,提高科技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科技馆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和方向

科技馆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在探索开发教育活动时也要与时俱进,并且符合当下中小学生对于教育活动的口味,开辟新颖的,与时代、与生活接轨的,互动式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知识性。活动设计的基础和核心是知识性,通过活动向公众传递一个科学知识、一个科学方法或者一种科学理念。

实践性。青少年大多喜欢追求前进、前沿的东西,而且接受能力很强。往往越是新生的事物越能激起他们的探索兴趣。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发人员要重视青少年的这种典型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多开展一些与日常生活紧密关联、感染性强,实践性强的活动,使观众通过参与活动,激发起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意识,并且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趣味性。一个科普活动要想让观众乐意参与,并且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趣味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开发的活动一定要有创意,能体现校外科学教育特色,呈现方式能引起青少年的兴趣。

互动性。科技馆于学校教育的最大区别就是互动性。设计活动的时候要避免传统的陈列式的图板宣教,开辟一些互动性、体验性的活动项目。只有动手了、体验了,才能引导青少年去观察和思考。

针对性。教育活动的设计要考虑到观众的年龄层次,对于幼儿、儿童、青少年以及成人都应有不同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充分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公众对科学的需求。

经济性。在设计活动时应提倡设计环境和社会友好型活动,鼓励项目材料的可重复利用,开展项目的可持续性。

3.科技馆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步骤

前期策划。科技馆教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是否符合当下公众的心理需求和科学需求是一个教育活动是否受欢迎,是否有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前期策划很重要,是一个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

确定参与活动人群。首先要确定设计的活动适合哪类人群参加,针对的是幼儿、小学生还是成人,确定了活动人群才能设计活动方案。

确立活动目的。设计开展一个活动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通过参加活动,要对公众起到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对于观众来说,无论是只从活动中了解到一个知识点,引起他们对科学的兴趣,还是提高了其科学素质,都达到了我们开展活动的目的。

确定活动主题。在教育活动中,活动主题的确定或探究性问题的提出,是活动设计与实施中非常关键的一步。我们可以从系统的角度,运用“黑箱”理论,针对不同的活动主题,来把握具体活动内容的大小和程度深浅。

分解活动项目并设立负责人。活动的筹备是需要很多人来完成的,为了让活动能更好的开展,每个环节都衔接有序,应对活动进行分解,设立总负责人并对子项目设立负责人,分头完成工作,最后汇总。

设计活动方案。一个教育活动能否顺利、合理的进行,关键在于环节的设计,因此活动方案的设计尤其重要。每次活动之前,会设计多个活动方案,通过讨论、对比、互评,找出每个方案的优势,最后形成一个比较完善、可操作性强的方案。

活动宣传。为了吸引更多的公众来科技馆参加教育活动,活动前期就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上进行宣传,同时在科技馆内,我们在大门处张贴大型海报,悬挂活动标语,并且对每一位打电话来咨询的观众介绍我们将要开展的活动。

活动设备、材料、奖品的准备。如宣传展板、音响、登记表、各种道具、材料、工具等。在长期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准备一些小奖品或纪念品发给活动参与者,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参加。

组织实施。活动筹备结束,活动正式开始。我们的教育活动一般集中在节假日、纪念日、寒暑假、科技周、科普日等时段开展。综合考虑每个活动开展的时间、预期的观众参与度以及天气等因素来安排活动场次,确保观众有序有效的参加。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在按照活动流程进行的同时也要根据现场情况随机应变,对我们预期没有设想到的情况及时作出调整,以便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参与活动实施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要注意记录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包括参与的人数,年龄,文化程度,对活动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以便于我们在今后的活动中参考,形成一系列的经验总结。

活动总结与分析。每次活动结束后,我们都要开会讨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把观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向大家传达,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活动进行改进和完善,活动总负责人需要写出活动总结,作为资料留用。

4.贵州科技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实践

贵州科技馆自2009年5月1日起由展览部自行组织人员,成立活动策划组,逐步建立了“科技探索”系列主题活动。经过了三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以“科技探索”为主题开展了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教育活动。

结合研究课题开展活动的实践。2006年开馆后,我们做了一系列课题的研究,比如观众在科技馆里最喜爱的展品是什么、观众在科技馆的参观学习是否有效。结合这些课题,我们开展了“观众最喜爱的展品问卷调查”、“探索科技馆知识问答”等活动。这些调查结果对于我们在进行展品展项的改造、新展品的研发、采购以及如何开展好科普辅导,创新辅导方式等工作中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明确了方向。

科学挑战赛类活动的实践。此类活动方式是我们常用的,效果比较好的方式。比如2010年我们开展了“纸飞机飞行大赛”活动,配合比赛我们还制作了展板,对飞机的飞行原理、怎样折纸飞机、纸飞机大赛的世界纪录等做了介绍,通过纸飞机飞行大赛,让中小学生了解了飞机的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知识以及十种纸飞机的折法,并现场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解答。2011年我们开展了“地震知识大比拼”活动,该活动采用抢手棋竞赛的形式,小朋友们通过掷骰子走棋格来回答有关地震知识以及地震来时的防护、自救与互救的问题,使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掌握自救与互救的本领。

科学工作坊类活动的实践。在此类活动中,我们开展过“优耐美仿真小机床的使用”、“如何打绳结”等。通过辅导老师的讲解,了解车床、钻床等仿真小机床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并利用小机床进行创新设计产品的模型加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学习多种打绳结的方法和用途,可以

下转第099页

上接第124页

把一条简单的绳索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困难,也能让我们在危急时刻因掌握打绳结的本领而获得自救。

科学实验类活动的实践。从2006年开馆,我们就开辟了材料性能演示台,通过开放性的实验,比如记忆合金、超导、液氮、吸水粉等实验,介绍了这些新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观众能近距离的了解一些新兴的材料,从而更加关注前沿科技。

思维训练类活动的实践。2009年开始,我们尝试开展了一系列思维拓展训练活动,根据年龄层次的划分,对3~5岁的幼儿选取了趣味拼图、创意蛇,看谁垒得高等项目,对5~12岁儿童选取了鲁班锁、孔明锁、数独游戏、神龙摆尾等思维训练项目,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这些训练项目涉及了几何学、拓扑学、运筹学、图论、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目的是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和提高小朋友的思维能力,掌握思维方法。

结合社会当下关注热点问题开展活动的实践。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损毁,一时间核辐射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紧张关注的话题。由于公众对核辐射知识的欠缺,导致了抢盐、罢买鱼、吃碘剂等事件的发生,我们及时举办了地震及核辐射知识展,采用展板的形式在科技馆广场向大家宣传核地震、海啸和核辐射知识,并发放核辐射手册,凭借科技馆自身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消除了公众不必要的恐慌情绪。

结合节假日及纪念日开展主题活动。结合节假日或纪念日选择活动主题是一个常用手段。比如我们连续两年在防震减灾日开展活动,2011年开展了“地震知识大比拼”活动(第2类中已作介绍),2012年我们开展了“走进消防,远离火灾”活动,通过开展消防知识问答、消防官兵现场演示并教授各种灭火器的使用等活动,使观众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以及不同物质引起的火

下转第102页

上接第099页

灾要用不同的灭火器。

科普剧的实践。科普剧一方面以科学实验为基础,配以相应的剧情,通过艺术表演的形式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它又把科学知识、科学实验通过戏剧情节,以舞台表演剧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观众在欣赏演出的同时获取对科学知识的体验,激发观众对科学的兴趣。这种新颖独特的表现形式既丰富了展教内容,又提高了展教效果。从2008年开始,由我们的辅导员自排自演了科普剧《绿色party》、《未来SOS》,《神奇的大气压》、《静电魔法师》、《大自然的隐形杀手》等剧,把一个又一个生活中的现象用科学原理加以解释,获得了广大青少年朋友的喜爱。几年来,我们不光在科技馆内对观众进行表演,还克服种种困难,把科普剧演进了县城、校园以及贫困山区。如今,科普剧已经演出上百场次,成为贵州科技馆的一张名片。

科技馆是面向公众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重要阵地,科技馆的展教工作作为一种有目的的科学传播形式,将对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这样一种责任,鼓励和鞭策我们科普教育工作者要从新理念、新方法入手,开发更多的可以为我们教育活动所利用的教育资源,进行更多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尽可能的丰富和补充科技馆的展教内容,提高科技馆在公众心目中的知名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普及。

科普体验馆工作计划篇7

××*同志虽然是理科出生,但凭着对消防科普事业的热爱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从工作之始就以提高理论水平为突破口,自学了《中国宣传学》、《公共关系学教程》、《消防宣传学》、《广告策划与设计》、《企业的ci》等与消防科普宣传有关的专业知识。××*同志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早在*年1月就在《中国消防》上发表了《公共关系学给消防宣传工作的启示》一文,获得了该年度省消防协会论文评比三等奖,被誉为全国消防部队把公共关系理念引入消防宣传的第一人。××*同志还利用工作之余自学日语,在*年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中国消防协会选派赴日研修一年的资格,并因此荣立三等功一次。在日本学习期间,他笔耕不懈、刻苦钻研,撰写的文章《东京消防节之我见》(日文)和《在日本消防大学学习的启示》(日文)分别发表在*年3月的《东京消防》和《日本消防》杂志,受到了日本消防协会领导和日本同仁的好评。为促进中日消防科普宣传的交流,在日本消防大学学习结束时,××*同志以《中国××消防宣传概要》(日文)作为毕业论文(后收编于《日本消防大学论文集》),并走上日本消防大学讲堂就中日消防宣传的异同作专题报告,成为××省第一位在国外消防学堂宣讲消防宣传学术的消防警官。回国后,他认真研究××消防科普宣传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撰写了《探索农村消防宣传工作的新途径》和《试用“五w”法研究西部大开发中的消防宣传工作》,分别发表于200*年1月的《现代消防与产品研究》和20*年5月的《当代消防》杂志,其中《探索农村消防宣传工作的新途径》一文还获得了*年度省消防协会论文评比三等奖。除此以外,××*同志还在《人民日报》、《中国消防》、《××日报》、××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发表了500余篇消防学术论文、新闻评论、专题报道、摄影作品,展现了他在消防科普宣传工作中出色的才华和非凡的业绩。

正是××*同志对消防科普宣传工作的执着和孜孜不倦的追求,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消防科普宣传的理论成果,为他在消防科普宣传工作方面取得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应对现实,开拓创新,推动建立××消防科普宣传活动的长效机制。

××*同志在工作中牢固树立“普及消防科普知识,提高国民消防素质”的理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消防科普宣传工作的新路子、新点子,增强消防科普宣传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年他成功策划组织了××省第一个少年消防团——贵阳市省府路小学少年消防团,同期在贵阳电视台推出了第一个少儿消防游艺节目,把一系列的消防科普知识设计成竞技性的游戏,让少年儿童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大量身边的消防安全知识。*年3月至5月,他策划举办了××省消防安全图片巡回展,受到了××各地政府党委的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正福为此次展出题写了展名,巡回展历时3个月,在贵阳、安顺、遵义、黔南、黔东南等5个市、州、地大专院校、中小学、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和村寨展出,共展出近100场次,受众10万人次,是当时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覆盖最广的消防科普宣传活动。200*年初,为了加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力度和建立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同志积极与省教育厅基教处等单位联系,促请省公安厅与教育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每年三月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月,四月为大中专院校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月,××*同志又于同年3月13日策划了声势浩大的××省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月活动启动仪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正福,公安部消防局副总工程师杜兰萍等领导专程出席启动仪式并作重要讲话。此项活动的开展,第一次把××省的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推上了制度化的轨道。200*年5月,××*同志经过调研发现,提高职工的消防安全素质是增强单位消防安全保卫能力的关键,他以公安部61号令为依据,与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系,促请省公安厅与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消防安全教育有关问题的通知》,确定每年六月为单位职工消防安全教育月,第一次明确新上岗的职工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电焊、化危等重点岗位的职工每年必须接受一次以上消防安全培训。

××*同志一系列活动的组织和策划,找准了消防科普宣传的难点、重点和切入点,把消防科普宣传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突破了过去消防科普宣传只靠公安消防部门和消防民间团体单打独斗的局面,帮助行业逐步建立起了自我宣传、自我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整合资源,构筑载体,千方百计充实消防科普宣传的人力资源,努力构建社会消防科普宣传的组织动员体系。

××*同志在长期的工作中深刻地体会到只有提高消防科普宣传工作者素质和壮大消防科普宣传工作者队伍,消防科普宣传工作才能焕发勃勃生机。××*同志首先主动与宣传、新闻、教育、共青团、工会、科协等与消防科普宣传有关的单位和部门沟通联系,倡导在省公安消防总队宣传处和省消防协会科普委员会领导下的“消防科普宣传工作联席会议制”,邀请这些单位参加联席会议,定期研究消防科普宣传的对策,有效地整合了分散在各单位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与此同时,××*同志还抓住新闻媒体的社会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放,加强与各新闻媒体的互动和交流,采取“我主动为你提供信息,你无偿为我宣传”的形式,在××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劳动时报、法制生活报等媒体开辟了全公益性的消防科普宣传专栏专版。200*年和20*年还在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异想天开之消防零距离》和《零下100度》等专题系列节目,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增强了消防科普宣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其次,××*同志特别注重公安消防部队消防科普宣传人才的培养,他从担任××省公安消防总队刊物编辑部副主任开始,就把各级公安消防部门消防科普工作者的培养纳入议事日程,每年举办一期消防科普员培训班,特别是200*年4月,举办了一期××消防部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培训班,来自全省各支、大队共109名消防科普宣传工作者参加了培训,10余名省内知名的科普专家授课讲解,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基层消防科普宣传工作者对消防科普宣传工作的认识和紧迫感,系统地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技巧和能力,明确了他们的职责和任务,也是第一次在全省各市、州、地、县建立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消防科普宣传人员网络。

在此基础上,××*同志认真研究消防科普宣传工作的特点和性质,以构建社会消防科普宣传的组织动员体系为出发点,大力挖掘社会潜力,于200*年11月积极促成省公安厅和团省委在全国率先联合启动了“消防青年志愿者在行动”工作,并于200*年11月7日在遵义会议会址举办了盛大的启动仪式,省委常委、公安厅长刘光磊,团省委书记廖飞等省领导出席仪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消防青年志愿者在行动”工作的开展把遍布城乡的优秀青年吸纳加入消防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赋予了他们开展消防科普宣传服务的任务,以“展青春献风采,助消防事业腾飞”为使命,全面推进消防科普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村寨。截至20*年7月,××全省已建立服务队近千支,人数近2万余人,极大地充实了消防科普宣传的队伍。200*年5月17日,书记处书记贺军科在视察贵阳市陕西社区消防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工作情况后,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省公安厅与共青团××省委联合打造的消防青年志愿者*工作是一项“以人为本、务实创新”的工作,通过青年人志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方式最广泛地动员了优秀青年自觉地投身消防工作,帮助改善了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推动了消防事业的全面发展,这些做法和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为了总结和推广此项工作自开展以来的成果,××*同志又抓准时机,于200*年7月14日策划召开了“××省消防青年志愿者工作推进会”,省委常委、省公安厅长刘光磊,志愿者工作部部长王雪峰,公安部消防局宣传处副处级罗秀华,共青团××省委书记廖飞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表彰了先进,总结了经验,出台了推进工作的意见,王雪峰部长与罗秀华副处长在会上表示,团中央与公安部消防局要以此项工作为契机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将××开展消防青年志愿者工作的成功经验在全国进行推广,初步商定200*年初在××召开全国消防青年志愿者工作的现场试点会。

××*同志把握消防科普宣传工作的关键和症结,在争取党委政府的领导上下功夫,在构建组织动员体系和挖掘社会潜力上下功夫,有力地推进了消防科普宣传工作的社会化进程,同时为各项消防科普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精心策划,塑造品牌,全力打造××消防科普宣传阵地的精品。

××*同志在工作中不但重视消防科普宣传活动的数量,而且强调消防科普宣传活动要出精品、形成品牌,要利用最好的形式展现消防科普的特有魅力。200*年初,以××省公安消防总队修建消防指挥中心为契机,××*同志在建设方案论证会上积极呼吁开辟一定面积的场地用于永久性的消防科普宣传。这一建议得到了张高潮总队长等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并将此项目定名为“××消防教育馆”,由××*同志负责该馆的筹建工作。就当时而言,消防教育馆的建设在××消防乃至全国都是一件新兴事物,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同志接手教育馆的筹建工作后,积极从省外、国外收集了大量珍贵的参考资料,并结合××消防的实际,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一套有特色、效果好、投入少的策划方案。在20*年3月至10月的建设期间,××*同志克服母亲身患癌症无人照料等家庭困难,没有休息一个节假日,走乡窜寨、赶赴火场、拜访民间收藏家和艺术家、走访英模、查阅文史档案,行程3千余公里,收集了上千张图片,近百件实物,整理了十余万字材料,为实现教育馆“弘扬时代主题、展现博大精深的消防科普文化”的立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同志在××省档案馆上万个卷宗中收集整理到的签发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通令行政训字第151号》被《中国消防通史》的主篇李采芹先生赞誉为填补了我国近代消防史的空白。××消防教育馆的建设还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从不给任何单位题词的省委书记钱运录欣然为××消防教育馆题写了馆名,省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姜延虎多次视察教育馆的建设情况。经过半年的辛勤工作,200*年11月20日××消防教育馆如期落成。教育馆正式开放以后××*同志又认真制定管理制度、开放计划,采取散发参观邀请函、在公交车上公益广告、举办广播讲座、编发手机短信等形式迅速扩大了××消防教育馆的知名度,达到年均接待8万余人次。教育馆开放以来还接待了××省委书记钱运录,省长石秀诗,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李伟、李世雄等100余名省级以上干部,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消防教育馆的成功展出也得到了中国科协,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协会的关注和肯定,经过严格的审批,××消防教育馆于200*年11月5日被公安部消防局、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消防协会命名为“全国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并代表第一批被命名的20余家基地发言;200*年11月8日被××省委、省政府、省文明委命名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年8月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同志也因在××消防教育馆的建设中贡献突出荣立三等功一次。为了更进一步发挥教育馆的作用,××*同志还大力倡导建立市、州、地、县级的教育馆,把××消防教育馆的资源实现共享,无偿为他们提供技术和资源服务。在××*同志的指导下,六盘水市、铜仁地区、独山县、毕节市等10余个消防教育馆在两年间相继成立,极大地提高了消防科普宣传的规格、档次。为了让教育馆从静态的接待参观实现动态的走出去宣传,××*同志又自行研制了便于携带、易于操作的消防宣传红顶房,其内容涵盖了教育馆内的所有消防科普知识,红顶房配发给各个支队以后,深受消防科普工作者和广大群众的欢迎,高兴地说,我们也有了一个“流动”的教育馆。

科普体验馆工作计划篇8

教育传播学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重要交叉学科,对科技馆教育有重要指导意义。教育传播学一般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和受教育者。因教育信息和教育媒体与本文研究的内容关系不大,下文将重点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角度阐述:

1.教育者。科技馆教育者应该由三类人群组成:教育管理者,负责研究科技馆教育理论、策划和组织实施教育项目等;资源建设者,研发学习资源,包括展品及配套的学习单、教材和指导手册等;学习指导者,包括辅导员、实习生、志愿者等。教师群体有丰富教育经验和教学资源,应充分参与科技馆教育传播工作。

2.受教育者。科技馆的受教育者,依年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及需求不同,可重点分为以下几类群体:①学生群体,可细分为儿童、少年和青年三阶段,是科技馆最为重要的受众群体。科技馆应依学生群体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及需求特点等进行教育活动的开发和实施。②家庭群体。据统计,科技馆参观受众中有超过50%是亲子家庭,即“家庭群体”。③科普教师群体。是科技馆受教育者的重要部分,他们一方面接受科技馆各种教育资源并参与教育培训;同时也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流动展的种子教师,承担起教育传播者的角色。④社区群体;⑤其他群体。如偏远地区的受众、行为能力障碍人群、有特殊需求的专业人士等。

国内科技馆发展的30多年,一直将学生群体以及以青少年为主的家庭群体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忽略了教师群体的作用。本文重点围绕教师群体进行分析。

二、国外部分科学中心科普教师项目的情况介绍

(一)美国探索馆的教师项目

1.师范学院。“师范学院”启动于1998年,其对象是初、高中的科学科教师,包括初教者项目(两年以下初、高中科学或数学科教师)、暑期学院(新教师和在职教师)以及领导者项目(丰富教学经验的教练和导师)三个层级。这三个项目相互重叠构成对科学教师的完整培训体系,通过持续的周末讲习班、先进的暑期学院以及互联网资源在线支持来实现。

2.探究学院。这是职业发展项目中最受欢迎的项目,将探究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授课。探究式学习工作室和研讨会适合职业进修者、管理者、首席教师、国家教育改革领导者、校外教育者、大学社团等各种学习者。此外,该项目还在线教学指南供课堂教学实践者使用,指导探究式教育实践。

3.展览教育资源共享。成立于1999年,其目的是帮助每个合作方学会如何将展品作为教学工具进行使用并设计活动或展品。该项目还会依合作方需要开发工作室,包括如何加强讲解员素质、如何设计活动,如何开展教师职业进修项目。

(二)芝加哥科工馆的教师项目

1.教师教育课程,面向学校教师免费开放,包括连续5天的暑期培训课程和学期中6次课程培训,内容涉及生命、地球、环境和宇宙科学等。通过该课程,老师可获得科学课程的课件、材料和视频。参与系统培训的教师还可获得科学教育专业硕士的学分并得到中学科学教育机构的认可。

2.教师实习项目,面向伊利诺斯技术学院和芝加哥州立大学学习教育的学生。他们在芝加哥科工馆工作6周时间,参与教育项目的策划实施、观众辅导等。

(三)安大略科学中心的教师项目

1.教师专业发展项目,通过体验式讲习班,加深教师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再传给学生。这为教师提供提问、讨论并分享的机会。

2.教师学习资源提供项目,提供教师指南、展览查询、课程、电影或展厅相关资源等供教师下载,还提供若干活动,如新型教师资源,提供展厅展品的探索指南;展览/项目探究,为部分项目、讲习班等提供专题展览探究活动;同时还包括如实地考察小提示、学校课程评估表等其他信息。

(四)新加坡科学中心的教师项目

1.专业教师研修班,以实验室为基础并包括大量的动手项目,教师可以依据一定的规则设计不同活动项目,学科内容包括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厨房科学和数字媒体等。同时,还会分享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科学兴趣的各种方法和途径。

2.科学交流与创新教学研讨会,这为教师提供与专家进行科学交流的机会。它与传统课程不同,除注重教学策略、课程评估外,还关注其教育理念如何应用于实践;并鼓励教师创造新的、展示科学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兴趣。

三、我国部分科学中心科普教师项目的情况介绍

(一)台湾地区科技类博物馆的教师项目

1.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老师项目

科博馆设置科老师(自然科学辅导教师),高、中小学内担任自然科学教学或具有服务热忱的老师都可申请成为科老师。其职责包括担任义务联络员,负责学校与科博馆之间的联系;协助师生到馆参观或研习活动,随队辅导教学活动,促使学校运用馆内资源开展活动;推广科学教育活动,参与活动规划与推广。

2.台湾自然科学教育馆的科普师资培训课程

科教馆举办常态化的科普师资培训课程,主要面向全台湾的国小教师或本馆科老师免费开放,性质上是国小教师的在职进修课程。内容上配合自然与生活学科各学期单元进度设计课程,是学校课程的延伸。培训课程分三类:①主题式师资培训,围绕某一大主题进行为期3天的培训课程,采取滚动轮换方式更新;②科普式师资培训,开展一次性体验活动,完成某一知识点的小制作任务;③种子教师培训:接受科技馆的先期培训后,负责培训学校教师,教会他们如何利用科技馆的展品和教育项目资源,进行科技馆教育项目的推广。

(二)中国大陆地区科技馆的教师群体活动

在中国大陆,仅中国科技馆、广东科学中心及厦门科技馆开展教师群体活动。中国科技馆的教师活动分两类:(1)科普教师专项培训:对象为各区县青少年科技馆工作人员和北京市中小学科学课老师;内容包括教育理论及演示实验、科技小制作、科技魔术等。(2)团体预约教师培训:针对学免的团体教师进行培训,介绍科技馆可提供的教育资源,如参观路线、实验演示、学习单、活动室活动等。

广东科学中心的教师群体活动也分为两类:(1)在线资源提供,如学生工作纸、专项探究活动、室外展项定向探寻活动等电子资源;(2)联合教育部门、师范高校、中小学等开展交流培训活动,内容包括科普教育资源介绍、交流校外科学教育活动的教育理念以及探索课余科学教育的方式和内容等。

厦门科技馆会对其培训中心外聘的科学课老师进行教学培训,这些外聘老师多为各中小学的科学课老师。对其进行的教学培训也会提高其教学水平和能力。

四、国内科技馆学校教师项目的发展建议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国内科技馆教师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内容和形式较为受限。而国外科学中心的教师项目则呈现出专业化、多样化、层次化的特点。本部分结合我国科技馆发展现状,对教师项目提出如下发展建议:

(一)明确科技馆(科学中心)的功能定位

国内科技馆应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学校科学教育资源的提供中心和科普教师群体的培训中心。欧美科学中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科学教育资源已成为馆校结合合作模式的重要保障。如展品资源可作为教学用具,课程、培训等是教师技能发展的重要途径,科普教育人员成为学校的重要合作伙伴,网络资源成为教师学生自主探究的知识宝库。我国科技馆要想与学校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应努力将自身打造为学校科学教育的资源提供中心。同时,科技馆应担负起中小学科普教师培训的职责,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升科普教师的理论修养和实践水平。

(二)充分认识到教师项目的重要作用

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项目的重要作用。他们不仅是正规教育中的重要群体,拥有完备的知识体系、教学经验和媒体使用能力。同时,他们也将成为科技馆科普教育的传播者,一方面,参与科技馆组织的科学教育培训;另一方面,承担起“种子教师”角色,完善科普教师的培训链条。他们既是教育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实施者和评估者,对活动开展的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分阶段、分步骤的组织教师活动

国内科技馆应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科学中心在教师项目的先进经验,在结合本馆可利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层次化、多样化的科普教师活动。

1.初级阶段应努力将科技馆打造为科学教育资源的提供中心。基于此,除了开展对团队预约教师的培训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如官网、微博、微信)新媒体手段来完善学习资源提供项目,如学习单、展项信息、活动信息、电影或展厅等资源;还包括专题探究活动、活动评估表以及问卷调查等。

2.中级阶段应努力将科技馆打造为科普教师群体的培训中心,包括教师交流会和教师培训两种形式。在这一阶段,应与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及中小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引领作用、高等院校的优秀科研成果和教师资源及中小学校的科普教师力量,推动科普培训和交流活动的开展。

3.高级阶段应开展如美国探索馆的师范学院、探索学院等内容。此时,培训对象已不局限于培训科普教师,学校管理者、国家教育改革领导者、校外教育者都可能成为培训的对象;活动内容扩展至完整的课堂活动、系列化的培训体系、结合探究理念的探究工作室和研讨会等。这是对科学中心的高水平要求,目前在我国科技馆中还比较难以实现,是一个较为长远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创新我国科技馆科普教育活动对策研究》课题组.《创新我国科技馆科普教育活动对策研究》结题报告[R].中国科学技术馆,2011.

[2]白宗新,陈竞蓉.科技馆的社会教育功能[J].科技论坛,2005,(03).

[3]PhilipBell.LearningScienceinInformalEnvironments[M].theNationalAcademiesPress.WashingtonD.C.2009

科普体验馆工作计划篇9

现代科技馆的展示设计,为了迎合社会发展需要,开始广泛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科学信息。与此同时,在现代科技馆展示设计当中,设计人员应该提升视觉传播的重要性作为认知,突出设计美感,吸引眼球,带给人们更加深层次的审美体验,丰富内涵。也正是基于此,才可以更有效的传播科学信息,更为充分的把握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实现更大范围的美学功能传播。由此看来,加强视觉传播在现代科技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十分关键,对于后续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现代科技馆展示设计和视觉传播

科技馆展示设计活动主要是面向公众科普展览,传播科学技术,提升广大公众科学文化素养为主,是一种教育宣传活动。从本质上来看,现代科技馆展示设计是一种综合性和交叉性的活动,通过展品信息来打造独特的风格,同观众进行密切的互动和交流,提升观众的情感体验。现代科技馆展示设计和视觉传播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通过色彩、光源、材料、造型等视觉元素构成。这种展示需要适应时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协调和优化设计元素,以视觉形式来展现在观众面前,对观众行为和思想上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1]。

二、视觉传播在现代科技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一)色彩视觉

色彩作为视觉传播中的一种常见元素,带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可以传播更加丰富的信息内容。色彩的引导性特点较为突出,除了吸引观众眼球以外,还可以帮助观赏者更深层次的感悟和欣赏作品,感受到展品中蕴含的美学元素,实现思想和行为上的教育影响。现代科技馆展示设计中,通过色彩来营造氛围和创设情境,可以起到有效的作用。将展品主色调和延伸色彩作为区域色彩基调,带给人一种区域色彩基调统一的感受,营造更加和谐的视觉环境。诸如,在科技馆展示设计中的海洋展区,人们在进入到展区后,会被区域内的色调所感染和吸引,进而大脑对色彩营造的区域产生一种联想,带来十分丰富的视觉印象[2]。现代科技馆展示设计中,色彩对于环境具有装饰美化作用,带给人一种情感上的熏陶,良好的创意只有恰当的色彩搭配,才能带给人更深层次的体验。

(二)造型视觉

造型是一种空间构成元素,其中包括区域内规划、分割和路线的划分,在照明、色调和人流方向上均有所布设。在展示空间中,人处于一个动态的运动状态,在运动过程中获得深层次的空间感受,很多科技馆会通过合理的设计来引导参观者的具体参观路线,这样有助于参观者在整个过程中更为充分的融入到活动中。一般情况下,展示设计中的造型要素以三角形、圆形、直线和曲线呈现出来,其中当属直线最为常见,是人们视觉中最普遍的现象,在展示设计中被广泛运用,带给人们一种有序的展示感受。在展示过程中,曲线的运用可以带给人们一种自由、生动和活泼的效果,打造更加轻盈、和谐和自由的空间效果[3]。

(三)空间视觉

现代科技馆展示设计中,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空间较强的流动性,在展示空间人是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状态,在运动过程中获得空间视觉感受。基于此,在空间视觉设计中就需要以此为依据,合理安排观众参观路线,引导观众空间上的顺序,营造别样的空间魅力和趣味。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代科技馆展示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到视觉设计元素,能够在视觉传播角度上,引导观众正确的参观路线,促使观众积极参与其中,获得更深层次的感受和体验。不断地去创新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现代科技馆的本质目的。

参考文献:

[1]朱永波.浅谈科技馆展示设计中视觉要素对“科学信息传播”的有效性[A].中国科普研究所(ChinaResearchInstituteforSciencePopularization).科普惠民责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科普研究所(ChinaResearchInstituteforSciencePopularization):2013:7.

科普体验馆工作计划篇10

第一条 为了实施科教兴赣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组织及其他组织开展科学技术普及(以下简称科普)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科普,是指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

第三条 科普是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科普事业是本省的长期任务。

第四条 科普工作应当坚持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对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

科普工作应当坚持科学精神,维护科学尊严,反对和抵制伪科学,遏制愚昧、迷信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科普为名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有损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将科普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促进科普工作发展的措施,为开展科普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科普工作联席会议负责审议科普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科普工作,研究、解决科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组织开展本辖区内的科普活动。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拟定本行政区域内科普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督促检查本行政区域内的科普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负责有关的科普工作。

第七条 科学技术协会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科学技术协会应当推动科普网络和组织建设,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支持或者联合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科普活动,协助政府制定科普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为政府科普工作决策提供建议。

第二章 重点人群科普

第八条 科普工作的对象是全体公民。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公务员是科普工作的重点人群。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重点人群科普工作,提高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带动全体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单位加强未成年人科普工作,在未成年人中倡导科学精神,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普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

第十条 中小学校应当把科普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教学活动和学生特点,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发明、科技竞赛、科技制作、科技考察和科普夏(冬)令营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并利用公共科普资源,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科技活动中心,以及其他科普场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精神。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村科普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科普网络。

农业、科学技术等有关部门和科学技术协会应当加强农村科技培训,帮助、扶持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应用,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文化、科学技术、卫生、农业等有关部门应当经常组织开展以文化、科技、卫生、农业等为主要内容的下乡服务,开展科普活动。

第十二条 农村基层组织应当根据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科普活动,向农民宣传、示范科学的生产方式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各类农村经济组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应当利用自身优势,结合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向农民普及科技知识。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单位,加强城镇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

第十四条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面向城镇劳动者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科技教育与职业培训,提高在职职工的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第十五条 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的需要,在职工中开展技能培训、技术竞赛和技术革新等活动,提高职工的科学素质和自我发展与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应当将科普教育纳入公务员教育培训计划。

公务员培训机构应当根据科技发展状况和培训对象的需要,开设现代科技基础知识课程或者举办科技知识专题讲座。

第十七条 各级机关应当组织公务员参与科普活动,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能力。

公务员应当结合本职工作,加强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

第三章 社会责任

第十八条 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社会各界都应当组织参加各类科普活动。

第十九条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社会团体,应当组织和支持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教师开展科普活动,鼓励其结合本职工作进行科普作品创作和科普宣传;有条件的,应当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场地、设施,举办讲座和提供咨询。

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教师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撰写科普文章,编写科普教材和读物。

鼓励大学生、离退休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教师参加各种科普志愿活动。

第二十条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应当组织和支持其所属团体,发挥各自优势,在科普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应当加强科普组织建设,提高科普队伍的整体素质,改善科普工作者的工作条件,并加强对理论研究的组织和指导,扶持科普作品的研究和创作。

第二十一条 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应当加大科学技术传播力度,发挥各自优势做好科普宣传工作。

综合类报纸、期刊应当开设科普专栏、专版,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开设科普栏目或者转播科普节目,制作并免费一定数量科普类公益广告;影视生产、发行和放映机构应当加强科普影视作品的制作、发行和放映;书刊出版发行机构应当扶持科普书刊的出版、发行;综合性互联网站应当开设科普网页;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场所应当结合各自特点,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第二十二条 科普场馆应当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功能,通过展览、培训、实验、影视播放、报告、讲座等形式开展科普活动,并不断丰富、更新科普内容。

科普场馆应当将服务项目、开放时间、免费或者优惠开放的具体规定,通过媒体或者在场馆显著位置进行公告。

政府财政投资建设的科普场馆应当常年向公众开放,并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参观实行免费或者优惠。

第二十三条 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地震、气象等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医疗保健、优生优育和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科普工作。

第二十四条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社会团体应当根据科普规划和计划,并结合职工、青少年和妇女的特点组织开展科普活动。

第二十五条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应当根据高新技术企业密集、科普资源丰富的特点,面向公众集中展示高新技术产品和成果。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产品、技术、服务和设施优势,面向公众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第二十六条 城镇基层组织及社区应当充分利用所在地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资源,结合居民的生产、生活、学习、健康娱乐等需要,通过举办科普讲座、设立科普画廊、科普宣传栏或者科普活动室(站)等方式,开展科普活动。

第二十七条 医疗卫生机构、公园、商场、机场、车站、码头、体育场馆、影剧院等各类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根据各自特点,在所辖范围内面向公众开展经常性的科普宣传。

第二十八条 在全国科技活动周和科普日等大型活动期间,社会各界应当根据活动的主题开展科普活动。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逐年提高科普投入水平,保障科普工作顺利开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科普工作。

鼓励省内外的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科普基金、捐赠财产资助科普事业。

科普经费和社会组织、个人资助科普事业的财产,必须用于科普事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克扣、截留、挪用科普财政经费或者贪污、挪用捐赠款物。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科普设施建设。设区的市和有条件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技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对现有科普场馆、设施应当加强利用、维修和改造。

鼓励省内外的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建设科普场馆、设施。

有关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公益事业用地的规定,对符合城乡建设规划的新建、扩建科普场馆用地优先给予安排。科普场馆用地不得改作他用。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毁损、侵占科普场馆、设施。

政府财政投资建设的科普场馆,不得擅自改作他用;政府应当安排运行和维护经费,以保障其正常运行。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科普组织和科普队伍建设,依法维护科普组织和科普工作者的合法权益,鼓励和扶持科普组织和科普工作者自主开展科普活动,依法兴办科普事业。

第三十三条 经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定的科普基地开展科普活动的有关收入、科普类出版物等,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省内外的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财产用于科普事业或者投资建设科普场馆、设施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第三十四条 科普工作者的科普成果纳入政府科学技术成果登记和奖励范围,并可以作为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和工作业绩考核的依据。

第三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各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协会或者有关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一)认真执行、宣传科普法律法规成绩显著的;

(二)积极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成绩显著的;

(三)为发展科普事业捐赠财产或者投资,有突出贡献的;

(四)科普著作、科普成果等产生重大社会效益的;

(五)在科普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其他情形。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以科普为名进行危害国家安全、有损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或者骗取财物的,由有关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并予以制止;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克扣、截留、挪用科普财政经费或者贪污、挪用捐赠款物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归还;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擅自将政府财政投资建设的科普场馆改作他用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扰乱科普场馆秩序或者毁损、侵占科普场馆、设施的,依法责令其停止侵害、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履行在科普工作中的法定职责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有关部门予以批评,并责令改正。

国家工作人员在科普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本条例自20xx年12月1日起施行。

科学技术普及20xx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领导科普工作,应将科普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开展科普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科普工作协调制度。

科普法还规定 :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全国科普工作规划,实行政策引导,进行督促检查,推动科普工作发展。

国务院其他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负责有关的科普工作。

科普体验馆工作计划篇11

推进高中阶段的科技教育。修订普通高中科学与技术领域课程标准,明确对学科素养和学业质量的要求。修订普通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鼓励普通高中探索开展科学创新与技术实践的跨学科探究活动。规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与科学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促进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互动衔接,鼓励各地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和应用人才的培养方式,加强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强化中等职业学校科技教育,发挥课程教学主渠道作用,推动科技教育进课堂、进教材、列入教学计划,系统提升学生科学意识和综合素养。

科普体验馆工作计划篇12

1引言

21世纪是数字化生存的新世纪,人类社会已真正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对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日趋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计算机技术,以多媒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引发的一场全球性的信息革命,正在包括科普系统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全方位、迅猛地展开。科普信息化成为科普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已逐渐成为共识,推进科技馆信息化建设对创建21世纪新型科技馆的重要性也日渐显现。

2推进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2.1 推进科技馆信息化建设是创建21世纪新型科技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化是时展不可逆转的潮流,21世纪新型科技馆的技术特征必然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化。数字化,使得信息处理技术显得简单、统一、可靠;网络化,可以达成资源共享,科普的时间、空间得到拓展,趋于多向互动;智能化为科普提供智能导师、智能交互界面、自动答疑和咨询、学习助理等系统;科普信息多媒化使得科学知识展示具有多信媒、多通道,集成性、互动性等特点,可以为我们提供多媒化的科技知识展示,人性化的学习环境,交互化的学习交流和智能化的学习辅导。

科技馆作为普及科技知识的前沿阵地,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大型社会科技教育设施,是体现我国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形象的重要窗口,在信息化建设的应用、管理上应起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要通过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更加广泛地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促使科技馆在强化管理、提高效率、规范流程、拓展功能等方面更上新台阶。

因此,要创建21世纪新型科技馆,必然要强化和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科技馆管理和科普教育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化的目标。

2.2 推进科技馆信息化建设是促进科普教育创新和深化的必然要求

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促进科普教育创新和深化的必由之路。运用和推进信息化技术有助于更加形象地揭示所要展示的事物的内涵,丰富其表现力,有助于激发受众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推进科技馆信息化建设,恰当运用自动控制技术、仿真技术、虚拟现代技术、影视技术等,将彻底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枯燥的展示模式,促使科普展品与公众互动性的完美结合,大大提高了公众的认知效果和兴趣。

把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充分运用于科技馆的管理和发展中,建立虚拟科技馆和网上科技馆,利用网络、多媒体、仿真技术和远程教育手段,突破科技馆传统科普教育所受到的空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将为科技馆的科普展示和科普教育带来新的变革和创新。

3当前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要有效、深入地推进科技馆信息化建设,创建21世纪新型科技馆,笔者认为规划是前提,建设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管理是保证,应用是核心。

3.1 坚持高起点规划

我们必须着眼于用发展的眼光,长远的眼光,战略的眼光面向应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立足于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和基础条件,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来做好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规划。

3.2 坚持高标准建设

有了高起点规划,还要有高标准建设来保证它的质量。在网络建设上,要建立统一的应用平台,软件开发和设备投入要立足长远,适当超前,保证质量。

3.3 坚持高质量培训

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根本上取决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因此我们要把人才队伍的建设作为推进信息化进程中的重中之重。要经常性组织技术培训和再教育,普及信息化知识,提高全体员工的信息化水平;要组织信息化关键人才进行深度培训,让他们有机会汲取新知识,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要鼓励他们大胆创新,自主开发软件和深度运用软件,逐步形成一批专业性强的技术队伍,这是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条件和宝贵力量。

3.4 坚持高水平管理

科技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性和基础性的工作,要健全组织,强化责任,提高效率,创新机制,成立一个层次高、专业性强的专门机构进行综合协调管理,使信息化建设真正发挥科普的规模效益和整体推动作用。

3.5 要坚持高效率应用

办公自动化、数字科技馆、虚拟科技馆等的建立,必然引起我们工作方式的极大转变,但要真正提高科技馆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现科技馆信息化,关键是加强应用,推进网上办公、科普信息化,加快建设网上科技馆,建立综合性科普信息网络应用系统,及时快速地掌握工作动态和科普信息,提高科技馆管理水平和促进科普工作的全面进步。

4推进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根据目前科技馆信息化管理现状,结合建设21世纪科技馆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探索:

4.1 推进管理工作信息化

4.1.1 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有效提高办公效率

建立和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科技馆公文处理的现代化,有效缩短公文处理时间,规范办文、办事流程。同时,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还可以实现远程办公,这都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办公场所智能化管理,提高科技化水平。一是要搭建科技馆局域网络平台,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二是设置电子触摸屏,方便公众查询科普展品介绍、展区分布导引指南;三是设置一面电子滚动屏,滚动播放当日国际、国内最新要闻,播放馆务、政务信息(科技馆馆训、科普活动、学术会议安排、培训项目、气象信息等),广泛应用电子技术扩大信息资源。

4.1.2 建立竞争情报系统,提升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竞争情报,就是有关自己、竞争对手、竞争环境以及由此引出的相应竞争策略的情报研究,是企业为获得和(或)维持竞争优势而采取决策行动所必需的信息。基于智能信息技术处理的竞争情报系统,实现情报规划、信息采集、情报加工和情报服务的完整功能,能利用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如海量信息的自动分类、自动聚类、重排以及智能检索等,有效实现了情报处理的深度加工和自动化。

建立竞争情报系统将有助于搜集所有外部各类科技馆管理和科普工作的情报信息,通过采集、加工、分类和自动检索等功能为科技馆日常管理提供学习借鉴的平台,也是汇聚各类先进科普知识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扩大员工的知识面,从而提升整体综合素质。同时,竞争情报系统还具有内部资料的档案化管理和智能化检索的功能,将促使科技馆的日常管理工作上新台阶。

4.2 推进科普教育信息化

4.2.1 加强网站建设和局域网络建设,实现信息化网络共享

科技馆网站是作为面向全国宣传科技馆和馆际交流的平台,也是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了解科普知识的窗口,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重要阵地。网站的建设要经常推陈出新,内容充实新颖,版面设计独特,能够起到提升科技馆形象、打造品牌的作用,使之成为访问率较高的网站。

4.2.2 拓宽思路,加快信息化建设在教务培训上的衍生应用

科普宣传、科技培训、学术研讨是科技馆的中心工作,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运行效率,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在教务培训上采用多媒体信息、远程信息等教育网络,有效地缩短学习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

(1)建立问题探究网页和专题学习网站。问题探究网页是一种探究学习的模式。采用网上交流的方式,可以把科普研究任务、背景资料、研究方法、指导意见等在网页上,受众也可把研究进程、体会、成果等在网上,问题探究和交流等都是在网上完成;专题学习网站以某一科普学术研讨为专题,并围绕专题构建网络资源,提出学习任务,提供教学指导与学习交流场所、数据检索和访问服务。

(2)大量运用网络技术与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是由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交互式人工世界,它可以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完全真实的感觉。通过仿真技术,创建仿真科普实验室,让受众在仿真的环境中对科普模型等微观或宏观现象进行观察,并可操作改变其结构、状态,并记录其产生的变化结果,获得真实的体验。

(3)探索多媒体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结合多媒体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辅助教学系统。智能辅助教学系统由于具有“教学决策”模块(推理机制)、“学生模型”模块和“自然语言接口”,因而能确定受众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能根据受众自己的意愿和理解能力去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实现“人机对话”,并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

4.3 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信息化长效机制

要强化全员信息化建设意识与信息化管理的观念,广泛宣传信息化的重要性,引导大家正确地使用网络和信息资源。加强对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要有专门的机构或部门对科技馆信息化管理进行整体规划和分步实施,在推行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在管理项目正式实施进入正常状态后,纳入信息化管理的目标或计划,进行业绩和效能评价,以保障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5小结

信息化建设是创建21世纪新型科技馆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我们唯有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不断掌握和研究、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才能加速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提高科技馆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实现科普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萍,李一丹. 浅谈计算机信息化建设与管理[J].办公室业务,2007,(6):40.

[2] 俞浩进.试论商业银行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金融论坛,2006,(3):1-3.

[3] 王铟.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相关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