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2-27 11:10:40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篇1

二、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天津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12年天津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3427.5亿元,增长14.9%,位居全国前列。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纺织和国防科技等优势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006.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89.7%,以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健康、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实现产值7075.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2%,高端高质高新的产业结构体系初步形成。其次,人才引进战略的实施为天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天津近三年引进两院院士、“863”“973”首席科学家、“”人选等海内外高层次人才753名,重点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领域。再次,全社会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为天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塑造了坚实基础。2012年,天津全社会R&D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7%,科技进步水平连续十年位居全国第三位。全年专利申请达到4.15万件、专利授权2万件,增速保持40%以上,建成部级(含部委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126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10个,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重点领域。建成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和研发转化基地,启动了863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和国家中医药研发中心建设,引进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光电研究院、中国直升机研究所等多家部级科研院所,建成了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性能计算机等一批高端研发制造基地。

三、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核心技术瓶颈有待突破。如在石油化工产业链方面,按照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经济规模是2000万吨/炼油配套100万吨/年烯烃和100万吨/年芳烃,可适应不同品种的原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充分利用。天津石化虽然炼油、烯烃、芳烃的装置都有,但不太匹配,没有足够的石脑油供应乙烯生产,而产出的混苯则无力全部进行分离。二是产业链条层次不合理,长期处于垂直分工体系低端。根据现代产业价值链理论,产业链利润呈“V”字形,即所谓的“微笑曲线”。曲线的左端是研发、设计,右端是销售、服务,中间是加工制造。在利润分布上,曲线的两端产业利润率在20%至25%之间,中间弧底的加工制造环节的利润只有5%。目前,在装备制造产业链方面,天津的发展重心虽然已基本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的转移,但产业链条层次,仍主要集中在依附于国外企业的生产制造环节,而不是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在生产环节上,仍然处于下游生产(终端的加工组装,如大型飞机、船舶、汽车的组装),而不是上游生产(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如飞机、船舶、汽车核心控制部件的制造),距现代制造业研发转化基地的目标仍有较大的距离。三是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培育不完善。天津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产业规模较小,占GDP的比重还不高,一些领域产业配套能力弱,集群效应并不明显,产学研各个环节之间尚未形成有效合力。如在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发展上,天津还未形成诸如国际上著名的波士顿产业集群、旧金山产业集群、华盛顿产业集群等集科研院所、医院、高校于一体的集群化发展模式。四是个别产业发展影响力仍然较弱,产业链相关配套环节还存在缺位。如在滨海新区,节能环保产业尽管已具备一定发展基础,但仍存在一些明显掣肘因素制约其进一步壮大:首先,滨海新区尚未形成一批能够提供全面节能环保服务的龙头企业,市场运行效率不高;其次,新区对各种示范推广方式集成不足,制约了新区对我国推广节能环保产业示范作用的发挥;最后,该领域的企业总体规模较小,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和服务附加值低,尚未形成上下游配套企业的规模化聚集。

四、发展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与原则

(一)产业链的配置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壮大性发展的战略要求,按照产业集群化、土地集约化的原则,以产业布局规划为引导,促进功能区优势互补、产业联动发展,构建合理、高效、可持续的产业空间布局。以“产业链”为视角,把握“重点产业链———核心项目———产业集群”的研究思路,通过理清产业链条来明确产业发展重点、指出发展路径和规划产业高地。通过资源“进产”、技术“进链”、企业“进群”、产业“进带”、园区“进圈、进团”的主线,结合“缺链补链、短链拉链、弱链强链、同链错链、长链细链”的思路,形成“自主研发设计至终端消费产品”完整产业链的整体优势;围绕优势支柱产业,创新化发展,着力产业链高端化;围绕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式发展,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围绕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着力培育壮大规模;围绕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带动作用显著的优势产业链,积极实施“专业化生产包装,提升产品档次;外向化拓展,壮大产业规模,全方位地产业开放,提升生机和活力;集团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园区化配套,推进产业集群;集群化发展,形成产业品牌;集约化发展,推进生态可持续”。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吸引相关的大项目好项目,延长产业链,培育更多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着力发展低碳化循环经济。

(二)产业链配置的基本原则结合天津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实践,本文认为应重点把握以下产业链配置原则:一是布局完善。突出产业优势和发展潜力,突出产业链发展的前瞻性、成长性和带动性。以公共交通为导向,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把交通作为先行领域,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优化新区功能布局。二是龙头带动。以主机成套设备和龙头企业为重点,经过产业链横向融合、纵向延伸、提升企业群体集聚优势,形成专业化分工、上下游产品衔接配套、有影响力的优势产业体系。三是项目支撑。以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明确支撑项目在产业链延伸和壮大方面的关键作用。四是生态环保。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通过环保示范项目,清洁生产,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完善新型环保产业链。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五是创意融合。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推动产业集聚,产业链高端化,营造不同于老工业城市的现代化的、高速发展的、具有时代感的新区文化特色。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篇2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总书记在省部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上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工作提出8点意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刻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之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突破口。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逐步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初步理解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特征的新兴产业。

——全局性。即战略性产业不仅自身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而且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对带动经济社会进步、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长远性。即战略性产业在市场、产品、技术、就业、效率等方面应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而且这种潜力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长期的、可持续的。

——导向性。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具有信号作用,它意味着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未来的经济发展重心,是引导资金投放、人才集聚、技术研发、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动态性。即战略性产业要根据时代变迁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等变化带来的新要求。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依据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国长远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它既要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要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应体现上述四大特征,并遵循以下六大准则。

第一,国家意志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反映一个国家的意志和战略,体现一个国家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和可率先突破领域。

第二,市场需求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有长期稳定而又广阔的国内外市场需求。

第三,技术自主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掌握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否则就会受制于人。

第四,产业关联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有很强的带动性,能够带动一批相关及配套产业。

第五,就业带动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有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第六,资源环境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有对资源消耗低、对环境污染少的特点。

基于上述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重点领域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网络、高端制造产业等。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扩大投资与促进消费相结合的产业,是发展经济与保障民生相结合的产业,是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的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

(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尽管早在“九五”计划中我国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于“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中进一步强调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靠资源、资金和物质投入带动的状况没有改变。伴随着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资源环境的约束和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这种粗放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提升我国产业产品附加值,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到2020年新能源利用量如果占到能源消耗的20%,每年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亿吨。在国内外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不失时机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这关系到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任务。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重要引擎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重点产业调整转型升级”课题组测算,未来三年新能源产业产值可望达到4,000亿元;2015年环保产业产值可达2万亿,信息网络及应用市场规模至少达到数万亿元,数字电视终端和服务未来六年累计可带动近2万亿元的产值;2020年广义生物产业市场规模约为6万亿元。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2010年核电投资可以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世界银行对120个国家的计量经济分析表明,宽带服务普及率每增长10个百分点,能带动1.3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从增加就业看,据IBM和中国有关部门的联合分析,如果中国在智能电网、宽带、智慧医疗上投资1,000亿元,将带动就业人数超过150万。

(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当前,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提出了“再工业化”、“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等新的理念,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环保、生命科学等领域发展,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这从客观上对我国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制约。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研发启动较早,有的与国外同步,甚至先于国外。只要我们战略对头、行动有力,完全可以抓住经济危机带来的产业变革和科技变革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以物联网产业为例,我国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应用示范等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加快突破物联网关键技术,无疑将对实现信息技术自主自控、维护国家信息安全、抢占信息技术制高点提供重要的支撑。加强新能源产业、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将推动我国能源技术进步,避免受制于人,促进国家能源安全。

(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市场需求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带来明显的促进作用,并显著提高生产力。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它一方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造福于广大群众,提升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再如生物育种行业,这是关乎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突破口,随着转基因技术在粮食和食品领域的推广应用,这将显著促进农业发展。又如,物联网在环境监测、电网、地震监测、安防、动物溯源、生产监控、物流、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而发展电动汽车可利用低谷电,有效利用发电能力。

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部分领域的科技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新兴产业发展市场空间巨大,具备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人才和产业基础。

——从产业基础看,产业化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开发利用取得一定进展。我国已形成规模较大、体系相对完善的新能源产业,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太阳能硅材料国内自给率达到了25%,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风电内资与合资企业产品装机容量超过外资企业,已具备每年生产6-8台套核电设备的能力。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应用试验示范计划,自2010年起在全国13个城市逐步推进。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已初具规模,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基材料等许多新产品、新行业快速发展。物联网已开始在智能物流、交通、智能电网、安防、环境监测等领域开展应用。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IPV6互联网,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从技术基础看,我国不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相对较小,有些领域具有同发优势、处于同等水平,甚至局部领域取得领先优势。如在电动车上,我国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和产品研发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较总体相当,车用电机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大,是为数不多的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产业领域。生物产业上,我国在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蛋白质工程、生物芯片、干细胞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具有较高研究水平,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或已申报专利或进入临床阶段或正处于规模生产前期阶段。在物联网技术上,研发已有10年,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已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

——从资源条件看,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上,我国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约26万种生物物种、12,800种药用动植物资源、已经收集32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具有十分珍贵的人类遗传资源,至今已收集了3,000多个家系样本;建立了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与亚洲最大的微生物资源库。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世界排名第一。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2/3的国土面积年日照小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全国陆地可利用风能资源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风能资源,共计约10亿千瓦。生物质资源可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5亿吨标准煤,今后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潜力可达10亿吨标准煤。在电动汽车发展上,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所需的原材料,如锰、铁、钒、磷、稀土等在我国是富产资源;电力供应充足,一天的低谷电量可供4,000-5,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同时电力来源广泛,可以充分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支撑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

——从政策环境看,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央多次明确提出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新兴产业的制高点。相关部门正在抓紧落实,制定发展措施。各地政府积极响应,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和政策意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此外,巨大市场需求和低成本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丰富的人才队伍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不可否认,由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发展模式、技术创新、配套机制等方面还不成熟,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体制机制存在约束。地区、部门、行业之间相互分割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制约了发展合力的形成和新技术的应用。在财政、税收、金融、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人才培养与使用方面等存在一系列制度性缺陷,不能有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仍较薄弱,“短板”仍然较多,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还很不完善,缺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须的前瞻性技术储备,特别是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高层次、高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缺乏,经济科技“两张皮”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财政资金投入偏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当前国家没有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比较完整具体的投融资政策,行业、企业和建设项目向银行、向社会融资难度大,直接影响到高技术成果的孵化和产业化。

——产业配套能力有待提高。支撑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配置不尽合理,优势资源没有真正集中配置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上,不少新兴产业还未建设规范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和终端产品的市场准入标准,在推广应用上,还需要大力探索有效的商业盈利模式。

五、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把握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以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争夺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为战略重点,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一)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构建高效、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体系

我国人均化石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快发展以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势在必行。

——推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风电应制定实施进入大电网的技术标准和容量配额标准,太阳能光伏发电应集中突破电池组件技术及大规模储能和输电技术,生物质能应重点发展沼气综合循环利用和生物燃料技术。

——强化新能源及装备的核心技术研发。在继续做好APl000三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同时,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P1400机型,加强铀资源保障和战略储备。加强风电、太阳能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

——实现煤炭合理高效清洁利用。在广泛应用先进煤炭资源勘探、煤矿开采、安全生产技术和提高煤炭生产集中度的基础上,着力发展超临界等大容量、高效率、低污染的煤炭直接燃烧技术,中远期要把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技术作为战略选择。

(二)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满足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需求

我国已是世界材料大国,钢铁、水泥等传统材料生产能力居世界首位,某些新材料领域研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要实现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战略转型,必须加快发展关键材料和器件。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若干新材料领域产业链专有的技术开发体系,推动我国电力、建筑节能、航空航天、装备工业新材料,水利、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高性能材料形成国际竞争力。

——促进新一代生物基材料、战略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超级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及器件、稀土和化工新材料等产业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促进产业集聚和资源整合,加速推进新材料产业与传统原材料工业实现融合发展,鼓励企业跨行业兼并重组,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新材料产业集团。

(三)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前景广阔。我们必须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大力推动应用工程建设和运行,加强节能环保和循环利用领域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的研发,促进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推进节能环保产业技术与装备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研发先进节能环保装备,加大节能产品惠民等已开展的节能环保工程实施力度。

——加快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生态效率评价服务、清洁生产审核、绿色产品认证评估服务、环境投资及风险评估服务,继续拉动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发展上规模上水平。

——健全节能环保产业服务体系,要以标准化、系列化、国产化、现代化为导向,坚持政府扶持和市场规范运作相结合,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促进节能环保咨询服务业和环境服务贸易发展。

(四)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努力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

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必须把生命科学前沿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大幅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加强基础研究。重点研究生物医药研发技术、后基因组技术、再生医学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及远程技术等,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推进资源整合。合理规划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较强的骨干企业。

——规范市场秩序。强化生物医药产品市场监管,鼓励企业申请有关安全、质量、环境管理等国际体系认证。

——注重人才培养。既要培养高端生物技术研发人才,也要培养一线生产技术人员。同时,为回国创业人员创造人尽其才的环境,提供场地、资金、设备等方面支持。

(五)加快发展信息网络产业,带动制造业、服务业优化升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加快构建我国无所不在、人人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走出一条普惠、可靠、低成本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路。

——加快实现三网融合。确定合理、先进、适用的技术路线,促进网络建设、业务应用、产业发展、监督管理等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模式。

——推进“感知中国”建设。抓紧突破物联网关键技术,制定标准体系、拓展应用领域,抢占国际物联网产业发展制高点。统筹物联网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推动传感网与通信网融合发展。

——开展后IP时代技术研发。研究网络虚拟化技术及支持存储/计算等资源虚拟化的智能重叠网技术,研究高效网络数据交换、路由及端到端质量管理等关键技术。

(六)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产业,实现迈向制造业强国的战略转型

高端制造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要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战略转型,一定要有全球领先的高端制造业,一定要用中国装备装备中国。

——大力发展光机电一体化技术。重点抓好微机电系统和机器人技术、核心单元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特别是数控机床技术。

——集中突破重大成套装备制造技术。研究开发大飞机、大型清洁火电与核电、海洋工程等设备及关键技术,研发新一代流程工业成套技术与装备、数字化、智能化设计制造及基础制造装备。

——着力抓好重点经济区域率先发展。率先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突破发展高端制造业,上述三大区域无论传统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都在国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六、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初步建议

当前,我国已进入必须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发展的关键阶段,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是我国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我国产业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篇3

新兴产业集中表现出“战略性”和“新兴性”两个特点。战略性是指这类产业对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能够左右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趋势,其重要性十分突出;新兴性主要突出了新兴产业的创新与创造特征。通常情况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高科技领域项目,其发展不仅对产业规模有较高要求,同时还对科技创新活力有很强的依赖性,需要相关企业能够顺应时代变化,随时迎接科技创新和技术革新。由此可以看出,“新兴性”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明显特征之一。虽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一定优势条件,但这类产业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和产业规模支撑,否则发展起来就会比较困难,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家政策的依赖性比较强,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批准和认可,更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有时甚至需要国家财政投入大量资金;最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相关企业拥有的资源十分有限,各种要素成本、人力资源成本都比较高,再加上客户缺乏,需要投入的销售成本和运营成本都比较高,这样大的成本压力会将许多发展中的企业扼杀在成长初期。综上所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虽然它在发展中有着独特优势,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少。通常政府在划分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明确标准,这个标准的确定对国家经济政策有很大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二)产业经济学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产业经济学是专门研究经济领域产业问题的重要学科之一,是一门应用型经济学科。在经历数百年发展之后,目前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已经不再局限于制造业,也广泛应用于商业和服务业。许多新兴服务行业如金融、保险、信托等领域的研究或多或少都要用到产业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介于宏观经济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之间,表现出了独特新颖的理论特征,首先,它研究的对象是产业而非企业,这一点与其他经济学科存在明显差异;其次,它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与产业相关的宏观结构、布局、政策等都属于其研究范畴。在微观层面,各种影响产业发展的要素也都有产业经济学研究人员关注,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产业经济学具有宏观和微观的双重属性,研究的内容比较宽泛;最后,当前国内产业经济学已经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特征。在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一切成果都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服务。虽然在发展的前期参照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借鉴了西方产业经济学的已有成果,但我国并没有完全照搬西方的一切模式和经验,而是摒弃其不合理的一面,在批判中吸收,在吸收中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以上三个方面集中表现出了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特征。

(三)定价策略分类

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定价策略是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商品和服务定价关系到商家与消费者切身利益,同时也是影响交易量的最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多数消费者并不是很在意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而是更加看重产品价格,这凸显了定价策略的重要性。从理论视角来看,在营销过程中,产品定价方式主要有议价定价、拍卖定价、折扣定价、差异定价、心理定价等;多产品的定价方式主要为有买有赠、多买多赠以及网络上流行的团购、捆绑销售等等。其中,议价定价和拍卖定价两种方式多用于高端产品,折扣定价、多买多赠、团购等定价策略多用于普通产品。商家通过薄利多销、以“让利”方式吸引消费者。实践中,定价策略一方面要根据产品和服务质量来选择,另一方面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商品供给与需求因素、市场氛围好坏因素等。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商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日益市场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商家应以市场营销理论中的定价策略来指导实践,科学、合理制定商品和服务价格。

二、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定价策略与战略性

新兴产业基本特征不符许多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过程中,不仅忽视自身产品和服务的基本特征,还忽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特征,结果往往导致定价策略出现失误,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虽然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属于高科技产业,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异,并不能完全划等号,企业在定价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高定价。不同地域之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也要有所差异,不能采用统一定价策略,否则会产生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毕竟不同地区拥有的资源不一样。正因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企业在选择定价策略过程中,必须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实践中,定价策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特征不符的现象比较普遍,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战略性

新兴产业内部结构失衡,影响定价策宋华:基于产业经济学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研究略的制定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存在结构失衡问题,导致内部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冲突、难以协调,而外部影响因素作用力十分有限。从系统动力学角度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缺乏内部动力,如果不能从内部入手及时进行结构优化,时间长了必然会影响到相关产品定价策略的确定。许多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外部力量依赖过多,尤其是对国家政策的依赖性极强,一旦政策发生变化,相关企业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科技创新也将成为空中楼阁。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少数企业甚至连融资都成问题,没有相应抵押条件,需要依靠政府出面提供担保。如此一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价抉择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内部结构失衡问题也变得日益严重。

(三)缺乏自主创新

降低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价能力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水平还很低,虽然部分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总体上对国外科技仍然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层面,只有不断创新科技、快速更新产品,企业才能迅速占领市场,成为竞争中的强者。与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相比,国内除了航空航天、新材料等少数产业具备技术优势外,其他多数战略性新兴产业都缺乏核心技术。以汽车行业为例,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政策引导下,打开了国门,吸引了许多跨国公司到我国投资办厂,我国政府希望通过让出市场来换取技术,但经过长期的实践之后,我国汽车科技仍然缺乏核心技术优势,导致国内汽车产业定价优势一直不显著。从汽车产业发展的案例中可以发现,缺乏自主创新会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能力,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

三、解决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问题的建议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

实施应紧密结合产业基本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紧密结合产业基本特征,遵从产业发展客观规律。一方面,要根据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并将价格限定在一个合理区间,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保留战略性新兴产业价格优势,不至于完全丧失价格控制权。从我国大众消费偏好看,在质量相近的情况下,多数人都愿意消费价格便宜一些的商品和服务,因此价格高低对消费者购买决策有很大的影响。此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哪怕能够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也不能一味追求高价格,必须将价格限制在合理区间,并根据地区差异灵活调整产品价格。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要根据客观规律变化而灵活变动。除了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之外,灵活变动定价策略也是必要的营销手段。当一种战略性新兴产品出现以后,一般情况下,前期的生产成本都比较高,企业不可能采取较大范围的低价促销策略,也没必要一开始就自降身份、自毁品牌。可以在前期采取一定时期高价策略,等产品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后,再在后期选择节假日等时间段实施低价策略,以换取销售量增加、占取市场份额、实现企业盈利。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实施

应以产业内部健康发展为前提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结构失衡是影响定价策略实施的重要问题之一。必须不断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努力提高产业内部运行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各影响因素中,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是关键,在决定投入额度时必须综合考虑系统内部各种影响因素,毕竟其他环节包括销售、日常运营、广告等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过度重视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必然造成产业内部失衡,间接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给企业定价策略实施带来负面影响。总之,定价策略选择是一个系统问题,要充分考虑产业内部的各种影响因素,严格控制生产成本,制定的定价策略要符合产业发展内部需求,不能以牺牲产业自身健康发展为代价。在解决好内部问题之后,战略性新兴产相关企业才能进一步借助政策、金融等外部力量发展壮大自己。否则,再多的财政支持和补助、再好的资本融资市场也难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通过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来增强战略性

新兴产业定价能力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期,我国可以引进国外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这样能够在短期内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向前发展。然而,在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之后,这种依赖学习外国经验来发展自身的优势就会逐渐消失,需要不断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才能实现新的增长。日本、韩国等国家都有着先模仿后创新的发展历程。我国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同样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即在发展前期以学习和模仿为主、创新为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则必须以创新为主,努力打造创新实力强大的企业。要实现这一目标,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是关键,科技创新则是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篇4

(二)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随着山东经济快速发展,加快新能源产业开发利用,既有利于缓解经济快速发展和健康发展“两难”,也有助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研究认为,山东应立足区位优势,着重发展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五大新能源产业,拉长太阳能产业链,建设大型风电场,拓展核能、地热能、海洋能三大新能源领域。太阳能方面,除已形成“世界太阳能利用看中国,中国看山东,山东看济南”的格局之外,德州“世界太阳城”建设也如日中天,山东同时还助推淄博、东营、潍坊、威海等特色太阳能产业集群加速发展。风能方面,山东重点在烟台、青岛、威海、滨州、东营、潍坊等地区建设大型风电场,并逐步向浅近海域发展。核能方面,烟台海阳、威海荣成核电项目正在稳妥推进。

(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作为制造类产品的“高端工作母机”,技术要求高、产品附加值大、辐射范围广,是推动整个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是产业链拓展延伸的关键。在自2011年山东省经信委陆续下发的“三批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园区)名单”中,先后认定济南、烟台、潍坊、淄博、东营等5大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乐陵、临沂经济开发区、威海南海新区等38个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近年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基地(园区)数量逐渐增多。但是,从总体布局来看,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主要集聚在潍坊、东营、德州、烟台、滨州,产业布局较为分散,集聚效应有待加强。图2是根据上述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整理所得。21世纪山东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链的打造。山东省立足发展低碳经济,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大大促进了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由图2可以看出,目前,山东省已基本形成了鲁西北、鲁中、半岛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鲁南地区新医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其他产业也正逐步发展。但是,山东省的战略性新兴的发展尚存在一些问题,这阻碍了山东省取得更大的规模效益。

二、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布局分散,集聚效应难以发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山东省抢占新一轮经济制高点的主要驱动力,山东省各地区在充分利用本地区资源禀赋、发挥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加以贯彻落实应当积极鼓励。但一些地区不计区位条件、技术基础、产业环境,一哄而上式的发展不仅适得其反,而且可能导致各城市间产业定位雷同、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甚至恶性竞争的后果。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为例,山东省陆续认定5个产业基地、38个产业园区,是出于“全省一盘棋”的大局考虑,但新兴产业发展耗资巨大且需后期持续投入,再加上一些地方之间缺乏全局配合,这样很容易造成一大批“小、散、弱”的企业纷纷建立,即使存在一定地域上的企业集聚,也难以实现企业协同配合、资源优势共享、集群效应带动的产业体系。

(二)产业层次偏低,创新能力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山东各地都将其作为新一轮产业投资重点。然而很多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都是体现在企业数量不断增多,设备安装不断增加,产能、产量不断增长,这就导致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缺失,高端领军人才不足,同质建设普遍存在。以风电产业为例,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等地的风电项目陆续开展,风电装机容量成倍增长,但是核心风机专利还牢牢掌握在外国大企业手中。我们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离成为“领导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发展环境有待完善,有效市场需求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既需要政府“有形的手”的大力扶持,也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无形的手”的激励功能。在新兴产业发展之初,政府通过规划引导来吸引企业和资本进入这个广阔的潜在市场。但新兴产业的产品被大众普遍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在面临市场需求快速回落的成长放缓阶段,产能过剩、产品滞销,加之后期投入持续增加,政府财政吃紧,银行借贷和社会资本对新兴产业投资热情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会面临发展瓶颈。

三、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建议

(一)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促进产业整体协同山东省各地区在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域时,应结合本地产业布局和战略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忌“一窝蜂”式的重复性建设。以新兴产业的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为载体,逐步形成整体协同的专业化产业网络,鼓励发展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供应配套的中小企业,力求在集群内形成高品质的新兴产业企业长廊。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篇5

引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提出的一个新概念。2009年9月,总理首次提出要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2010年9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自此,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也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可以说,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刚起步而已被较广泛研究的领域。为系统深入地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必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从中找出研究脉络,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文献回顾方面,有两位学者已经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文献回顾研究。欧阳 (2010)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战略性产业、主导产业等概念的描述,科技革命、国际金融危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联系分析。冯春林(2011)总结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及发展对策方面的研究。但这些回顾都只是从某种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进行归纳,而且并未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设想和总结。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方兴未艾,短时间内成果不断涌现,对于文献的回顾也须更新。本文的创新之处即在于此,通过5个分类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内研究进行相对全面地整理和述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国内文献的梳理,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文献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和内涵的界定、国际发展经验、产业选择与评价、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对策以及与其他产业的关系,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和内涵的界定

当前国内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并无统一认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看法:从“战略性”和“新兴”双重内涵来界定和侧重“战略性”内涵的界定。持前一种看法的学者较多。

总理(2009)指出,“战略性”是必不可少的,“新兴”则是指市场尚未形成规模。华文(2010)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战略性”指这些产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极强的拉动效应;“新”是相对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些产业的产品服务或组织形式是以前没有的;而“兴”就是指刚刚崭露头角,未来可能会高速增长、规模扩大,对经济发展有主导作用的产业。骆祖春(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属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其中,“战略性”是针对结构调整而言的,“新兴”则主要在于技术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科技部部长万钢(2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是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其次,这些产业必须具有能够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可能性。朱瑞博(2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换具有决定性的促进、导向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引导科技进步的能力,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产业安全。牛立超(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那些利用先进科技成果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对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

国际发展经验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发展经验的研究,现阶段较少,主要集中于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政策支持和发展现状特点的总结。骆祖春(2011)分别研究了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新兴产业发展态势、特点与经验,提出了对我国政府的建议:尊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资金支持为主向政策支持为主转变等。陈文锋(2011)从产业规模、产业技术方面描述了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并总结了三大关键发展措施:提升战略地位、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和扩大开放程度。刘铁(2011)概括了美、日、欧、韩等发达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措施,指出重要经验在于:政府的规划、调控、引导是新兴产业崛起的关键,实施财税优惠、构建政策支持体系是保障。邹辉霞(2011)从复杂科学管理整合论视角,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对策。程郁(2011)以风能产业为例,比较了其国际政策经验,提出了我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选择。

产业选择与评价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及内涵并无统一说法,导致它所涵盖的产业领域并无一致认识,这就引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问题。大部分学者认为产业选择的同时又需借助一定的评价标准,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评价的研究往往结合在一起进行。现有研究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与评价。

(一)国家层面

高友才(2010)认为要根据产业创新力、产业引领力、产业持续力、产业聚集力、产业碳减力五力特征,正确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刘洪昌(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应遵循国家意志原则、市场需求原则、技术创新原则、产业关联原则、就业吸纳能力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贺正楚(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应体现产业全局性、产业先导性、产业关联性、产业动态性这四个特征,在此基础上选取了13个评价指标,利用Weaver-Thomas模型来选取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区域层面

胡振华(2011)分析了层次分析法(AHP)、信息熵法(IE)和主成分分析法(PCA)等现有产业选择与评价方法应用到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不足,根据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评价的特殊性,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尝试性地提出了基于”AHP-IE-PCA”组合赋权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郝明丽(2011)提出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四大原则:比较优势、市场需求、技术自主、生态化,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胡莺(2011)用因子分析法,处理辽宁省19个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研发效益、产业规模、产业生产效率的分数以及产业的综合评价分数,得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结果。臧学英(2011)、欧阳佳妮(2011)分别从非粮生物质能源领域和生态学视角研究了京津冀、武汉城市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此外,少部分学者专注于已被选择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研究。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主要有:张良桥(2010)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生物医药产业进行了评价;樊茗 (2011)结合波特钻石理论,构建了以产业资源潜力、产业联动效应、产业需求能力和产业竞争能力为一级指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评价模型。

产业培育和发展对策

作为应用研究的热点,国内众多学者从多角度、多层次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策,文献非常丰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定位,财税、金融等政策的支撑,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创新以及区域单一产业的发展路径、发展模式等。

朱瑞博(2011)认为政府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应由创新链整合机制、产业链整合机制、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机制、社会系统配套机制四部分构成。于新东、牛少凤(2011)、剧锦文(2011)认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一定要围绕市场,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主导下的内生发展路径。在发展初期属于幼稚产业,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外力扶持,但政府仍然属于外生性因素,市场调节才是其发展的内生变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金融和财税政策。袁青松(2011)提出了商业银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信贷策略:明确方向、创新思路、创新产品、综合服务。顾海峰(2011)以生命周期理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业态演进为切入点,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并分别从政策性直接金融、政策性间接金融层面设计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金融支持政策。李波(2010)认为应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政策的衔接,并提出了具体的税收政策内容。童汝根(2010)认为人力资本对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本的投入。邓保生(2011)认为,应明确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税收政策支持的基本思路,通过具体税种的优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性发展。

刘志阳和程海狮(2010)探索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培育模式,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实质上是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扩散的过程。衍生式、裂变式和复制模仿式创业扩散分别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型集群、核心企业型集群和横向产业集群的形成。李扬(2010)在阐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三种典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进行了比较。孟玉静(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加速器”。

刘辉锋(2011)认为当前我国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质在于抓住国际上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的“机会窗口”,提升我国产业的技术实力和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邓龙安(2011)根据产业技术范式转移下的一般创新理论,得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进行模块组合和构架组合的产品创新管理、模块网络的组织创新管理和综合开发的市场创新管理的结论。陆国庆(2011)、吴福象(2011)用不同的模型和实证分析进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绩效研究。

李赶顺(2011)、王薇(2011)、薛艳杰(2011)、吴先满(2011)、陈蕊(2011)、杜丹(2011)、黄先海(2010)等学者分别探讨了河北、江西、长三角、江苏、云南、广东、浙江等区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对策与趋势。张雄(2010)、张吉吉(2011)、仲雯雯(2011)等学者分别探讨了现代中药、光伏、海洋产业的发展问题。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

熊勇清(2010)提出了战略性新型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解决思路,对两类产业间的耦合关系和耦合内容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就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主要阶段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具体研究。刘嘉宁(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强烈的耦合关系,二者之间耦合通过产业内部网络系统实现,耦合点包括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着眼点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段炼和赵德海(2011)、裴长洪(2010)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离不开制造业的发展,提出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即制造业服务化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总结和评析

近两年来,国内学者们就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短时间内形成了大量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但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理论研究也必将不断发展,目前研究中的主要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内涵、特征界定不清晰

学者们在实际选择和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往往更加重视“战略性”特征,忽视“新兴”特征,导致选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与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没有区别,使得选择失去意义。同时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确定应在抓住“战略性”和“新兴”两大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应具有自己的区域特色,不可能与中央政府制定的七大产业完全一致。

(二)理论基础薄弱

由于这一概念提出较新,缺乏理论积累,现阶段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量研究集中于应用层面,如发展现状、发展对策等,却忽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机制、作用机理、替代机制的基础理论研究。可以看出,各组织机构和学者的研究成果大多以研究报告或期刊论文的形式出现,相关专著和学位论文较少,也反映了理论研究的相对薄弱。

(三)定量研究、实证分析较少

目前少量的定量研究仅集中于产业的选择与评价、产业绩效的创新方面,缺乏其余环节如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的定量研究。此外,实证分析较少,仅有少数文献利用区域性单一产业方面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四)对策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针对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的对策普遍相似。实际上每一个产业都有自己的产业特性,使得其培育和发展的对策不可能相同。这是因为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学者大部分都是产业经济方面的专家,并非某一个产业的专家。同时,现有的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对策的研究,大都注重宏观的思想性材料的列举,比如提到产业引导、科技支撑、优化环境等,都是一些比较宏大的、抽象的策略与建议,没有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可见,国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不论从理论上、实践上还是研究方法上,都存在不足。这需要广大学者在产学研合作、跨学科整合的基础上,研究和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及内涵,根据区域特色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基准,并更多采用定量分析方法,了解其发展现状、关联效应、发展绩效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欧阳,生延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述评[J].湖南社会科学,2010(5)

2.冯春林.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11(1)

3.华文.集思广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内涵与领域[J].新湘评论,2010(11)

4.陈磊.抓住机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N].科技日报,2009-9-7

5.朱瑞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其政策取向[J].改革,2010(3)

6.牛立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演进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7.骆祖春,范玮.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11(7)

8.陈文锋,刘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与我国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0(9)

9.刘铁,王九云.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与启示[J].学术交流,2011(9)

10.邹辉霞,姜棱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对策—基于复杂科学管理整合论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0)

11.程郁,王胜光.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选择—风能产业国际政策经验的比较与借鉴[J].中国科技论坛,2011(3)

12.高友才,向倩.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对策[J].经济管理,2010(11)

13.刘洪昌,武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3)

14.贺正楚,吴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与选择[J].科学学研究,2011(5)

15.胡振华,黎春秋,熊勇清.基于“AHP-IE-PCA”组合赋权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7)

16.郝明丽.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评价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4)

17.胡莺,赵景兰.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0(6)

18.樊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1)

19.于新东,牛少凤,于洋.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分析、国际比较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4)

20.剧锦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变量”:政府与市场分工[J].改革,2011(3)

21.袁青松.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信贷政策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1(5)

22.顾海峰.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金融支持体系及政策研究—基于政策性金融的支持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7)

23.刘志阳,程海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培育与网络特征[J].改革,2010(5)

24.李扬,沈志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规律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0)

25.孟玉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J].商业时代,2011(3)

26.刘辉锋.自主创新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会窗口”[J].中国科技论坛,2011(9)

27.邓龙安,刘文军.产业技术范式转移下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适应创新管理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2)

28.熊勇清,李世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过程及作用机制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11)

29.刘嘉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耦合机制分析[J].求索,2011(7)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篇6

2016年11月29日,国务院颁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7号),明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离不开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培育、发展、壮大更离不开金融支持。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

国内学者以金融支持方式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从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融资的支持方式(翟华云,2012)、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撑方式(袁天昂,2010)、私募股权投资方式(王宇伟、范从来,2011)、商业银行支持方式(于海林,2013;肖彬、李海波,201))、“政府引导银行主导商业担保”为流程的知识产权质押模式(郭淑娟,2012;胡剑波等,2013;朱颐和,2010)等方面硖剿髡铰孕滦瞬业的发展。刘湘虹(2014)以金融支持为研究内容,从金融结构、金融规模及金融效率三个层面,构建了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模式,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实操性的金融建议。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效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表现于:熊正德(2011),刘慧(2014),凌江怀、胡雯蓉(2012),张宏彦、王磊(2015)等人对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各金融支持方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正效应。王键、张卓(2015)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理论分析实证了金融支持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得出银行贷款对其支持力度更稳健,劳动投入对其发展产生显著的正效应。肖兴志、谢理(2011)则利用 SFA 与 Tobit 模型,从创新效率的角度和产权结构的角度论证了股权属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效率存在影响,国有股权的支持效率显著低于私有股权的效率。李萌、杨扬(2017)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通过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算了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综合效率和动态效率,得出经济新常态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效率相对有效。翟华云(2012)通过分产业对以股权融资为代表的直接融资体系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的效率进行了实证,结论是我国股权融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效率不高、波动不大,但是分产业看则技术要求越高的产业股权融资效率越大。

金融支持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互相促进方面,一般认为两者之间相互促进:杜传忠、曹艳乔(2017)利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的微观数据,证实银行贷款和政府补贴对新兴产业上市企业成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余振等(2012)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金融业的共同聚集可以产生非常大的经济效益,金融聚集可以吸引优质资本,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多层次资本需求,还能减少集群企业创新中的机会主义,而反过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也可以优化金融生态,促进金融发展。马军伟(2013)从金融与产业共生理论出发,分析得出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可以使金融体系的构成主体分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回报,分散和转移风险,激发金融创新,这也是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所在。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其自身发展规律,需要经历若干年的探索和长期投资。因此,需要认识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金融风险。袁中华等(2010)认为,化解金融支持风险,要完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风险保障机制,发展私募股权基金,为各种基金的退出提供安全通道。宋智文等( 2012) 认为: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很高,极易产生金融风险隐患; 一哄而上所带来的产能过剩的可能性,也会危及银行信贷资产安全; 财政干预提供的隐性政府信用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部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能引发潜在的金融风险。而且,银行自身因素也会成为金融风险的重要诱因,外部融资渠道过于集中在银行信贷层面,会进一步加强银行风险的集聚。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主要侧重于金融支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作用影响、支持效率等角度上论述了金融支持对战略性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即以主观分析的方式肯定了金融支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研究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对策建议。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的理论和实践上,未来可能会更加关注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实践中创新的空间和风险如何控制等方面。

参考文献:

[1]熊正德,林雪.基于DEA和Logit模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效率[J].系统工程,2011(06):35-41

[2]李萌,杨扬.经济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效率评价与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6,(05):83-87

[3]贺正楚,吴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与选择[J], 科学学研究,2011, (5):678-683.

[4]胡海峰,孙飞.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中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经济决策分析,2010(6):24-26

[5]顾海峰.信贷体系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机理及政策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1(8):78-82

[6]徐枫,周文浩.新能源产业的金融支持绩效评价――基于 DEA 和 Logit 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14,( 20) : 33-38.

[7]胡翠,姚永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效率研究―基于PCA-DEA-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7(05):第3期

[8]刘浩博.战略性新兴产业萌芽期融资模式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7(02):第1期

[9]肖彬,李海波.商业银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1(5):53-57

[10]郭淑娟,常京萍.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运作及其政策配置[J],中国科技论坛,2012(1): 120-125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篇7

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人才开发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1.047

深入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及开发,不仅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创新产业人才发展理论工作的需要。目前,国内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相关研究逐步深入,在某些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一定的共识,但多数研究没有系统结合产业发展现状、产业人才现状、人才发展环境及政府政策等要素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及开发,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多从区域角度定性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定量研究较少;二是定量研究对微观层面针对人才个体的研究相对薄弱,对于人才的重点需求领域,该领域具有哪些高端人才无从知晓;三是多是基于灰色理论的预测研究,但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借助网络化工具,针对高端人才知识物化特征的相关研究鲜有涉及。当前大数据环境下,针对以上不足,本研究对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及开发展开研究,为辽宁产业层面人才发展和建设提供直接、有效的支持。

1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现状分析的研究思路

1.1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本现状分析

由于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辽宁省的分类不同,分析国外与辽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对照关系,为国内外比较研究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对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从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总量现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领域人才状况、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结构等方面对当前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总体现状进行分析。

1.2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及开发现状分析

从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需求领域的人才基本现状和人才需求结构两方面对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总体情况进行分析,进而讨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在领域、数量、结构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及开发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

2.1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及开发多维分析框架构建

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可以转化为区域知识网络中薄弱或缺失知识节点的计算和判别。基于此,通过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内涵,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知识物化的特征,构建人才需求及开发分析的研究框架。该框架分别从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现状、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2.2研究流程及工具开发

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及开发流程主要包括: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重点领域分析、重点领域高端人才搜索、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遴选、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体系四个相互衔接的部分组成。可视化工具开发上,主要针对基于提高连接准确性的相关系数计算和可视化技术匹配两个方面提出改进的算法。

3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研究

3.1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重点领域分析

根据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通过与国际上该产业的对比分析,从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角度,绘制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结构图谱、科技优势图谱、科技合作图谱等可视化图谱,找出辽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差距。

依据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差距和不足,绘制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重点领域图谱,分析产业技术领域的发展态势,通过集群定位技术,对各关键子领域进行优先指数排序,确定人才需求的重点领域,识别出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需求岗位。

3.2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备选对象研究

以申请发明专利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个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搜索对象。在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重点领域的基础上,从技术个人分布、技术优势领域,技术合作等维度,对主要技术个人的研究领域进行分析,清晰的把握主流高端人才的总体科技水平,作为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的遴选对象。

3.3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遴选机制研究

从人才的科技能力、引进可行性和其它因素三个方面,构建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遴选指标体系。其中,科技能力指标主要包括科技优势、科技合作、科技依赖、科技获奖等体现科技实力和能力的指标。可行性指标主要包括人才籍贯、人才经历、近年工作稳定度等体现人才引进可行性的指标。其它因素指标主要包括配偶子女、身体素质、社会荣誉等指标。通过综合筛选,最终确定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遴选对象。

4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体系建设

4.1辽宁与典型国家及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人才开发战略,选择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两个典型地区开展人才开发战略分析,在进一步总结、提炼辽宁已有人才开发战略基础上,对各地区人才开发战略进行比较,分析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可资借鉴的经验。

4.2“引领型”人才开发路径及保障体系设计

“引领型”人才主要是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性人才,“引领型”人才战略实现了人才开发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在提出构建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体系总体思想的基础上,基于创新型人才需求的角度,从竞争性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人才服务机制和人文关怀等方面,提出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路径,为相关决策提供一种现实可行的思路和手段。

4.3“维护型”人才开发路径及保障体系设计

“维护型”人才的开发重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以产业发展需求为根本,其人才开发立足操作层面,侧重于保障型措施,拟从观念与政策、人才发展路径、教育培训、人才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人才开发路径及保障措施,实现人才有效开发。

参考文献

[1]林忠,王晓莉.大连软件产业人才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11).

[2]康宇航.基于可视化的三阶段技术跟踪模型及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2).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F276.44;F273.7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对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波特(Porter)的“钻石模型”为产业竞争力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分析框架.国外学者的产业竞争力模型有很多是在“钻石模型”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如Dunning(1993)的超国家钻石模型[1],Cartwright(1993)的多因素模型[2],以及Rugman和Verbeke(1993)的双重钻石模型等[3].国内对钻石模型改进较为成功的是芮明杰(2006)的“新钻石模型”[4],这一模型的特点是加入了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

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陈文锋和刘薇(2016)从产业导向性、产业带动性、产业市场化、产业创新型、产业效益型等一级指标出发,构建了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5].王亚男、王宏起和李永华(2016)从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等一级指标出发,构建了评价战略性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指标体系[6].方芳(2015)从财务运营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战略引导能力、履行社会责任能力等一级指标出发,构建了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7].张少杰和林红(2016)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环境、科技环境、人文环境、基础条件等一级指标出发,构建了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8].陶金国等(2015)从产业投入能力、产业产出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成长潜力、产业政策环境等一级指标出发,构建了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9].王相平(2014)从技术能力、市场能力、创新文化等一级指标出发,构建了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10].谭蓉娟(2012)从内生潜变量和外生潜变量等一级指标出发,构建了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11].肖艳(2012)从战略性、新兴性、成长性和关联性等一级指标出发,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12].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评价做了很多有价值的工作,因为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原因,几乎没有人用“新钻石模型”来评价国际竞争力.本文在“钻石模型”基础上引入了国际化的两大核心要素――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年鉴》与国泰安(CSMAR)数据库中的数据,建立出一套可量化且较完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评价.

2研究设计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提高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并在全球产业链中谋求更好位置,进而取得较高的产业国际竞争力[13].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与“新钻石模型”十分契合.因此本文用芮明杰(2006)的“新钻石模型”作为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新钻石模型”的理论框架虽完善,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数据的获得与处理上会相对困难,因此本文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一定改进[14-17].以产业环境、产业支撑、产业创新三者楦伲将生产要素与需求条件归纳为产业环境.将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微调为产业支撑与企业支撑,与政府作用一起并入产业支撑.将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微调为产业创新.

本文将产业环境、产业支撑、产业创新等3个因素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因为“机会”不易量化,因此剔除“机会”这一因素.然后在一级指标下构建了二级指标,最后选择了35个可以量化的三级指标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3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本文选取《中国高技术产业年鉴》和CSMAR数据库中2005~2014年10年的数据,分产业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用SPSS软件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ZScore标准化方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将标准化后的各指标取相关性检验,根据其相关系数矩阵(50×35的矩阵,数据表略),发现变量间存在比较显著的相关性.KMO检验值为0.795,说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Sig值为0,也说明了进行因子分析的可行性[15,17,18].

3.1因子提取

3.2公因子修正

由因子成份矩阵(表略)可以发现,第一个因子与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企业办研发人员:机构人员、企业办研发机构:机构数、专利申请数、R&D人员、资产总计、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出货值等25个指标相关系数较高.这25个指标从产业创新的初始投入到过程控制,再到创新产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因此将第1个因子命名为产业创新因子.第2个因子与资产负债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项目建成投产率等4个指标相关系数较高.这4个指标从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力、盈利能力以及经营效果给出了竞争力解释,因此将第2个因子命名为产业经营与盈利因子.第3个因子与资产总计/企业数、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资产总额、R&D内部支出中政府资金、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等5个指标相关系数较高.这5个指标与产业的自身资产及政府作用有关,因此将第3个因子命名为产业环境因子.第4个因子与劳动生产率这一指标相关,但其方差解释率达到了5%,也不可完全忽视.这个指标与产业的效率息息相关,因此将第4个因子命名为产业效率因子.

因此,修正后的公因子分别为:产业创新因子、产业经营与盈利因子、产业环境因子、产业效率因子.这与文中建立的指标体系对应度还是相对较高的,4个因子也是分别从产业外部环境、产业自身能力效率与产业创新能力等方面解释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可以看到,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方差贡献率最大的正好是产业创新因子[20,21].可以说,创新能力抓住了国际竞争力的核心.

3.3因子得分与综合得分

本文将35个三级指标按升序编号:Z1,Z2,…,Z35,分别代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企业办研发人员:机构人员,…,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每个产业在不同因子上的得分分别设为S1,S2,S3,S4.

那么,医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在第1个因子上的得分为:

S1=0.044×Z1+0.045×Z2-0.018×Z3+

…+0.010×Z35. (1)

同理,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在第3个因子上的得分为:

S3=-0.030×Z1+0.008×Z2+×0.140×Z3+

…-0.148×Z35.(2)

可以此类推.进一步可以得到综合得分(加权求和)[15,22],权重为方差贡献率:0.610、0.135、0.121、0.055,这样可得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得分:

S=0.610×S1+0.135×S2+0.121×S3+

0.055×S4. (3)

根据得分就可以进行国际竞争力综合排名.

3.4评价结果及分析

综合评价:从五大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增长趋势来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力最强,且一直保持高效的发展趋势;医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也相对较高,且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表现较为一般;航天航空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相对较弱,不过随着国家政策扶持与其产业效率的大幅增长,也许在未来会成为极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

4结论

本文以芮明杰的 “新钻石模型”为理论基础,根据数据可获得性等问题对理论模型进行调整,从产业环境、产业支撑和产业创新等3个维度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最为重要的产业创新能力还处在相对低位;而且,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营能力与盈利能力、产业环境、产业效率等指标的发展水平也有待提升.为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需要从2个方面努力.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改善产业内外部环境,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均衡发展,尤其要进一步提升航天航空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以及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要进一步提升技术吸收能力与创新能力,实现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升级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Dunning J H. Internationalizing porter’s diamond[J].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1993, 33(2): 7-15.

[2]Cartwright W R.Multiple linked diamonds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exportdependent industries the new zealand experience[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1993,33(2):55-70.

[3]Rugman A M, Verbeke A. Foreign subsidiaries and multinational strategic management:an extension and correction of porter’s single diamond framework[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1993, 33(2): 71-84.

[4]芮明杰. 产业竞争力的“新钻石模型”[J]. 社会科学, 2006,28(4):68-73.

[5]陈文锋,刘薇.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统计与决策,2016,32(2):29-33.

[6]王亚男,王宏起,李永华.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 统计与Q策,2016,32(13):33-37.

[7]方芳. 战略性新兴产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以节能环保产业为例[J]. 财会月刊,2015,36(23):60-63.

[8]张少杰,林红. “金砖五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与比较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6,31(1):154-164.

[9]陶金国,王雪,乐萍,邱B. 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以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为例[J]. 财贸研究,2015,36(5):26-32.

[10]王相平.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2014,32(6):193-195.

[11]谭蓉娟. 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维度结构与测度低碳经济背景下广东省数据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2,30(5):673-681.

[12]肖艳.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J]. 社会科学战线,2012,35(10):51-54.

[13]芮明杰,富力友,陈晓静.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4]黄鲁成,王亢抗,吴菲菲,苗红,娄岩.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特性评价指标与标准[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7):103-108.

[15]牛勇平. 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J]. 产业组织评论,2011,6(2):22-34.

[16]刘嘉宁. 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思考[J]. 经济体制改革,2013,31(1):170-174.

[17]贺正楚,张训, 周震虹.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评价及实证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12):62-67.

[18]潘红玉,张蜜.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5,36(2): 128-132.

[19]曹虹剑,张建英,刘丹. 模块化分工、协同与技术创新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5,30(7):100-110.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篇9

科技查新是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相结合的情报研究工作,它以文献为基础,以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为手段,以检出结果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进行情报学审查,写出有依据、有分析、有对比、有结论的查新报告。也就是说查新是以通过检出文献的客观事实来对项目的新颖性做出结论。因此,查新有较严格的年限、范围和程序规定,有查全、查准的严格要求,要求给出明确的结论,查新结论具有客观性和鉴证性,但不是全面的成果评审结论。这些都是单纯的文献检索所不具备的,也有别于专家评审。

1、大数据环境下的科技查新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提升国家网络信息优势,已成为发达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科技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具备6个基本特征,即: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和综合效益好。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都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有基于全球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才能发展,我国必须积极利用创新资源,加强国际科技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创造和分享国际创新成果。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而科技查新是科技创新获得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查新工作是以文献为基础,以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为手段,以检出的文献结果为依据,通过信息检索查询和文献对比分析等方法,对科研立项、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鉴定等项目的创新性做出判断。科技查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创新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已成为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科技查新在新兴产业中的作用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企业需要了解国内外相关的产业动态,了解最新的市场动向。科技查新服务既着眼于为企业的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提供国内外相关工作的情报支持,同时也可提供高质量的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发展分析服务、专利分析服务等多项内容。创新是发展高科技的重要前提,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标志,目前我国的技术创新活动多数还属于跟踪创新和模仿创新,真正从原理、核心算法上创新的技术并不多,由科技查新从竞争对手中获取科技情报特别是核心技术情报,可以使战略性新兴企业在推出新产品、占领国际市场份额等方面占据优势,同时不断调整和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导向,进一步统筹规划产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调整方向,逐步调整和确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布局导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的原则,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环节,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查新机构依托查新资源和专业技能提供公益性情报服务,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点产品、技术和服务,努力推进科研机构、高校的技术转移,支持企业实施创新成果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的结晶,目前鲜有企业完全通过自己的技术进行产品开发,一般为在借鉴他人技术的基础上完成产品研发并尽早投放市场。科研机构及企业应大力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分析,要对从国内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把技术创新和专利布局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科技查新工作应该利用相关专利信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发展,同时跟踪全球专利动态并且深度开发利用重点产业的专利信息资源,深入开展产业专利分析及预警,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产品技术开发与申报提供客观依据,从而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大数据环境下的科技查新服务对策

科技查新机构应该开展国际合作,提升服务质量,逐步与国际信息咨询业接轨,实时跟踪掌握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向,以便进一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重点产业的科学发展、加快高端突破。科技查新是获取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的重要途径,探寻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的科技查新新思路显得至关重要。充足的文献资源是保证科技查新质量的必要条件,科技查新的数据资源,具体可分为专利数据库和非专利数据库。专利文献包含了丰富的情报信息,通过一定的检索策略,可以免费获取全球七国两组织专利机构的专利文献全文。非专利数据库包括综合数据库(维普、cnki、EI、INSPEC)、行业数据库(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化工类的CA化学文摘、生物医药类的MEDLINE)、网上信息(百度、谷歌、雅虎)等。但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查新机构除了具备上述数据库之外,还应该不断补充信息资源,积极建立完备的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注重数据资源的及时更新,形成涵盖各学科、多语种、范围广的电子资源体系,如补充“国研网”推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库》,其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热点、发展趋势、政策法规和研究报告。科技查新机构应该不断提高查新人员自身素质,通过培训不断扩展查新人员的跨专业领域的知识,使其时刻站在科技最前沿,及时掌握和了解我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动态。查新人员专业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课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影响他们所提供信息技术的质量,而信息技术发展路径的选择,信息技术各相关领域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将直接影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程。

4、结束语

查新可以为科技成果的鉴定、评估、验收、转化、奖励等提供客观的文献依据;查新还能保证科技成果鉴定、评估、验收、转化、奖励等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高质量的查新,结合专家丰富的专业知识,便可防止不公正现象的发生,从而保证鉴定、评估、验收、转化、奖励等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篇10

一、引言

在经济逐渐复苏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途径已成为共识。我国在2010年确定了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力求把新兴产业培育成我国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我国开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有更多的金融资源由传统产业流向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需要金融资源的支撑,合理的融资结构是提高新兴产业公司经营绩效、引导其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广东省为例,探讨不同融资方式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新兴产业公司优化融资结构,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提供指导和借鉴。

二、文献回顾

Modigliani 和Miller(1958)提出了MM定理,即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其融资结构无关,但该理论是建立在不存在破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没有所得税等一系列严格假设条件之上的;1963年,Modigliani 和Miller把公司所得税纳入MM模型,认为负债程度与公司的价值正相关,企业的最佳融资结构是债务资本比例在资本结构中趋近100%;Myers(1984)在MM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优序融资理论,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和信息不对称,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应遵循内源融资优于外源融资,债券融资优于股权融资的顺序;Petersen(1994)的研究表明,银行贷款是战略性中小型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方式,银行贷款为企业提供了最廉价的融资方式;Booth等人(2001)以十个发展中国家的样本数据,发现受GDP增长速度因素的影响,除津巴布韦外,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均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J Chen和R Strange(2005)研究中国2003年972家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数据分析表明,盈利能力越好的公司,其负债率越低。

国内研究方面,肖彬(2011)认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同产业发展阶段应采用不同的融资模式,在技术研发环节使用股权融资,而在产业化阶段的企业更适宜采用银行信贷等债权性融资;凌江怀、胡雯蓉(2012)以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比研究企业规模和融资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不同行业有各自的发展特征,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规模及股权资本对绩效影响不同,规模扩张和股权融资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经营绩效,而传统产业却呈相反结论;胡吉亚(2014)选取6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作为样本,分析融资结构与产业经营发展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内源融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间接融资与产业发展负相关,而股权融资、商业信用融资相关性不显著;蔚利芝、郭淑娟(2016)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融资结构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能提升上市公司绩效,而银行借款则有一定负向影响。

综上所述,从研究内容上看,现有融资方式研究主要集中在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方面,对政府补助方式还缺乏实证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现今我国重点培育发展的产业,其发展离不开政府层面的支持和推动,政府补助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是否产生影响和影响是否显著还有待研究,另外,目前国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部分产业或七大产业范围内,对区域性的研究还相对缺乏, 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以特定区域为研究范畴,更有利于企业融资结构和企业经营绩效研究结果的稳定性;从研究结果分析,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融资结构和企业经营绩效的结果持不同结论,主要原因在于设定的假设前提、选取的样本范围和研究的方法不同。为全面考虑不同融资方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本文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融资方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选择合适的融资结构,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提供借鉴。

三、研究设计

为了进一步研究各种不同的融资方式对新兴产业公司发展的影响,本文以广东省111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广东省上市公司中主营业务属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公司,并从中剔除ST公司和数据缺失的公司,最终选取了111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我国从2010年开始确立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本文选取2012―2015年作为研究区间,样本公司数据资料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和金融数据库,数据分析软件为Stata 11.0。

(二)研究假设

企业筹集资本的渠道主要有企业内部融资、银行信贷融资、资本市场股权融资、政府财政投入支持等方式。根据优序融资理论,内源融资优于外源融资,债券融资优于股权融资。由于内部融资主要产生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现金流,使用限制少,成本低,不需要支付股利或利息,没有还本付息压力,据此提出假设一:

H1:内部融资与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经营绩效正相关。

MM理论认为,负债融资具有避税效应,企业的价值随着债务的增加而不断增大。而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由于企业内部和投资者拥有的信息不同,企业获得银行信贷越大,给投资者传递出企业具有很好的价值,绩效越好。据此提出假设二:

H2:银行信贷融资与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经营绩效正相关。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风险、长周期的特性,而股权融资不需要还本付息,且能为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据此提出假设三:

H3:股权融资与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经营绩效正相关。

政府补助是以一种无偿的方式向企业提供财务资源,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提升企业财务绩效,还能给外界传递政府态度,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引导产业发展。据此提出假设四:

H4:政府补助与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经营绩效正相关。

(三)控制变量的选取

影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众多,本文根据研究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本文研究的需要,选取企业资产负债率、企业规模、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销售毛利率及研发投入等作为控制变量。

(四)各变量定义及计算公式(见表1)

(五)模型构建

本文根据前述变量构建的回归模型如下:

Roe=α1+β1Bfit+β2Sfit+β3Ifit+β4Govit+β5Rdit+β6Levit+β7Lntait+β8Gdblit+β9Mlit+ε

其中,i代表不同的企业,t为年份,β为相应变量的系数,ε为误差项。

四、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上页表2可以看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较好,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0.0654,但产业内发展不平衡,盈利分化较大,净资产收益率最大能达到45.6%,而最低的却是负值。

从融资结构来看,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偏好于发行股票进行股权融资,股权融资平均值为39.6%,而银行信贷融资和内部融资平均值均为15.6%。银行信贷融资对于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还较薄弱,亟需进一步加强。

(二)单位根检验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为了确保面板数据的平稳性,避免回归分析中存在伪回归,需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使用STATA软件,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LLC检验,所有变量的P值均小于0.05,显著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

(三)豪斯曼检验

运用STATA11.0软件对模型分别进行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回归,根据回归结果对模型进行豪斯曼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豪斯曼检验的P值为0.0000,因此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四)回归分析

对模型进行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回归,得出结果见表5。

根据表5可以看出,面板数据回归的R-sq系数为0.4161,表明模型拟合程度较好。根据回归系数的T检验可发现,所有解释变量t值对应的P值均小于0.1,通过了检验,显著性水平较强。其中,银行信贷融资和股权融资的系数分别为0.144和0.217,表明这两种融资方式对企业的绩效产生了正面效应,假设1和假设2成立。而留存收益融资和政府补助的系数分别为1.03和1.67,对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假设3和假设4成立。且留存收益融资和政府补助的系数明显高于银行信贷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影响更强。

五、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由上述实证分析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1)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偏好于股权融资,股权融资占融资结构比例最大,而银行融资和内源融资比例偏低。(2)各种不同融资方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3)各融资方式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由强到弱分别是政府补助、留存收益融资、股权融资和银行信贷融资。

(二)政策建议

第一,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应采取不同的融资方式。在企业初创阶段,企业风险较大,难以获得大规模的信贷支持,应该以政府财政支持和内源融资渠道为主,利用孵化基金、“创投基金”和各类创业投资或风险投资机构支持初创期企业的发展壮大。在企业成长期阶段,企业达到一定发展规模,风险相对较小,可以采取科技金融结合的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到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募集发展所需的大规模资本。在成熟阶段,经营风险较低,可以适当加大企业的财务杠杆,提高负债比率,促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第二,加大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补贴力度,完善政府扶持体系。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技术性、高风险性、长周期性等特点,而政府补助是以一种无偿的方式向企业提供财务资源,有利于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提升企业财务绩效。首先,广东省政府应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补贴力度,并根据新兴产业中各个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制定差异化的产业补贴模式。其次,通过运用财政拨款、税收优惠、贴息等方式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政府扶持体系,向外界传递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的信号,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去。

参考文献:

[1]Modigliani F,Miller M.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8,(53):261-297.

[2]Modigliani F,Miller M.Corporate income taxes and the cost of capital a correc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3,(53):433-443.

[3]Myers S C,Majluf N S.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ivisions when firm have information the Investor do not hav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4,13(2):187-221.

[4]Petersen.The Benefits of Lending Relationships: Evidence from Small Business Data[J].Journal of Finance,1994,49(1):3-37.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2.040

1我国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现状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具有高知识密集、高技术密集和高创新性的新兴产业,对新兴技术类和产业经济类人才具有强烈的需求。当前正是我国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时期,因此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经济人才培养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同时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经济学学科相关教学资源也亟待升级改造。

在当前战略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的趋势下,产业经济学的培养目标是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复合型高端人才。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体制和资源约束下,我国在产业经济类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的方法呆板;过于强调理论,脱离实际,缺乏社会实践,难以适应新兴产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由此造成的后果是,虽然近几年培养产业经济类人才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经济类创新性人才目前仍然是非常紧缺。另一方面,虽然产业经济学课程也已经围绕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然而紧密结合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及新兴产业教学资源研究仍显不足,基本停留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理论改革上,并未真正提出适应现代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经济学教学理念,关于新兴产业经济类人才培养方式和有效途径研究尚不多见,面向新兴产业发展和需求的产业经济学教学资源也亟待整合、更新和升级改造。

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1.1人才培养观念的保守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学科,学科教学的重点在于理论知识的教授。老师致力于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对学生思维逻辑的训练;课堂之外,师生进行学习交流的机会不多,课程考核仍然以考试分数为主,学生为应对考试就会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必然不深刻,逻辑思维体系就不易建立。而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强调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在填鸭式的人才培养观念下,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虽然有所掌握,但应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不强。

1.2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单一

和国外人才培养目标相比,我国产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显得比较单一。我国人才培养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国外注重学生思维逻辑的训练。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是既有深厚知识基础,又有创新思辨的人才。因此,学校就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转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人才培养侧重于校内单方面培养,而与产业企业合作的比较少。学生参加讲座、例会的机会虽然多,但是参与校企合作开发的项目的机会不多。这种单一校内培养方式不利于产业经济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很好的结合,使得学生学术研究的价值大打折扣。中国的学术论文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是真正被认可的成果却是少数,这也与我们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有关。

1.3教学内容的滞后

教学所用的教材内容滞后。编写一本教材往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精力,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速度比较快、情况又比较复杂,所以产业经济学的教材一般要滞后于当前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实际。一些产业政策条例和产业案例得不到及时更新,学生掌握的信息过时,这会影响学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的把握和对其发展前景的思索。

2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的需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既需要掌握高精尖技术的技术人才,还需要熟悉产业战略布局的产业经济人才。产业经济人才是以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掌握专业的产业理论知识的人才。培养高层次的产业经济人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增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产业经济人才参与。虽然近几年培养的产业经济类人才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经济类创新性人才目前仍然非常緊缺。因此,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效发展,就要求对高层次产业经济学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2.1培养更多的产业经济高层次人才

目前高层次人才特别是经济学方面的人才是不足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了2005年至2014年之间我国较高层次的人才数量。从趋势上可以看出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的人数整体上逐年增加,海归人数也在增加。经济学研究生人数也从2005年的1.87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2.8万人。但是这些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人才在总量上占比全国总的受教育人数还是较少。

2.2培养有国际视野的产业经济人才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已经不可分割。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会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要求主导产业的更换升级,这就要求产业经济人才要有国际视野。通过阅读国外最新产业经济文献,了解现下最先进的产业经济理论,选择符合我国实际的主导产业,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往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2.3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产业经济人才

如果说本科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那研究生教学就要求学生开始学会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学术界对其研究还不够完备。这些都需要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来完善学术研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比较符合实际的方案。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产业经济人才,除了要求阅读大量的文献和著作来开拓思维,还要求深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部门,进行实地考察。当然这些都要求教育设施的改善、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正确的教学引导。培养创新型人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更强大的带动作用。

3适应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改革创新

产业经济学人才掌握专业的产业经济理论知识,可以运用所学很好的帮助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布局规划,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时间虽较短,但发展环境复杂,面临的问题较多,急需产业经济类人才改变其发展现状。这也使得它的发展必然会对高校产业经济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3.1提高师资水平与教材内容更新

一方面,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吸纳知识的效果。高校产经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还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变呆板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好的教材有清晰明了的概念,丰富的内容,逻辑合理的结构,简便易懂。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产业经济学教材要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这些实际情况,添加最新产业案例,附上最新产业政策条例,从而引导学生以新的视角思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3.2注重实验教学

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和市场运作紧密联系。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做好产业经济的理论教学,还要加强其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和具体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实验教学就是将产业经济学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建设产业系统平台,使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对相关知识进行计量操作。虽然一些产业经济问题的实验结果,不能代表现实产业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但是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很好的了解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积累自身分析和预测产业发展趋势的经验。实验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熟练相关计量软件的运用,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打下基础。这比纯粹的理论教学更有成效,也算是对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和巩固。学生也更能展现出积极性和创造性。

3.3注重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学校为了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可以与当地企业进行沟通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渠道。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师资力量对一些学生进行指导,辅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实践项目。另外,学校可还以请企业优秀工作人员来校讲座会谈,与学生互动交流。

4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体制机制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发强烈,这不仅要求对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还要求对现有人才培养体制进行改进和创新。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产业经济人才的培养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创新型产业经济人才需要社会各界发挥自己的作用,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自由的学术氛围,相对自由的学术环境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

4.1以市场为导向

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会走向社会,服务于企业。现在很多高校毕业生掌握的知识理论和学习技能是和社会脱节的,并不符合市场需求。学校对产业经济学学生的要求更多的是学好课本知识,查看产业理论文献。但是只偏重理论教学,就会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实用性不强。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经济学教学的新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要改变高校在产业经济学课程设计上有理论性而无实践性的状况。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产业经济学人才时,把握市场动向,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的同时,将学生推向企业学习,锻炼其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4.2形成校企合作模式

高校与企业双向合作,整合高校资源。一方面,学校可以为产业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提供机会,鼓励他们去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实习,切身体会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的发展状态。尽可能给学生机会,参与相关产业的合作项目,策划相关部分的方案。在企人员可以对学生的策划方案给予指导和点评;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请一些优秀产业经济学校友来校指导学生有效学习产业经济学。还可以请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层次技术人员和专家来校授课,让师生更全面的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4.3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力度

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高消耗性。国家对高校高级人才的培养进行投资资助时,要做好整体性培养资助规划。要结合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基地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实践对高校高层次人才进行培养,形成一套完整的资助体系。可以通过科研启动经费、研究生津贴等方式资助优秀青年后备人才。将中青年教师作为重点培养资助对象,纳入高校高层次人才储备队伍进行培养。并和国外高校保持学术探讨,让优秀人才出国培训,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的产业经济学的学术成果。

4.4科研环境的改善

环境可以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学术氛围是软环境,学术讨论的自由与否影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在给出自己的观点后,要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并允许他们提出质疑。学生和老师在一个比较平等的位置时,学生才会畅所欲言,从而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学术讨论的过程,是师生相互学习的过程。而像好的师资队伍、先进的实验平台这些就是硬环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需要进行实验研究,而实验的成功需要优秀的教师进行指导,因此师资力量的提升也有利于优秀学生的培养。学校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专业平台的建设,对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和提高学生自身的学术素养有重要的意义。

5结束语

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和趋势。面向新兴产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和保证。要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整合优化产业经济学的教学资源,进行面向战略新兴产业需求的教学改革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从而推动创新型产业经济人才培养,使产业经济人才面向市场,适应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朱瑞博,刘芸.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特征、制度障碍与机制创新[J].社会科学,2011,(5):6572. 

[2]李峰,高淑东,李艳红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路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5):98100. 

[3]高淑东,李峰,李艳红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J].科学时代,2015,(2):193194. 

[4]汪芳,赵玉林.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创新[J].理工高教研究,2007,(6):101103. 

[5]王艳荣.基于人才培养的产业经济学教学方法设计[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4):101102. 

[6]朱建安,谭岚,周自明.基于课程群视角的应用型高校经济学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99102.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篇12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

0 引言

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世界各国开始谋求经济复兴,发展新兴产业以推动经济增长并以此占领世界经济制高点。新兴产业的发展由此展开。我国也在经济危机中受到不小的影响,为了应对消费低迷,经济发展停滞的局面,我国开始进入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2009年,我国先后召开了3次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座谈会,2010年正式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文件,确立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含义及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指在重大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代表了未来产业与科技发展方向,体现现代世界是指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潮流的相关产业,虽然其尚处于成长期,但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对未来社会经济与科技将有巨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根据国内学者李晓华等人的概括,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具有4个特征,即:不确定性、正外部性、战略性和复杂性。不确定性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技术、组织、市场方面存在不确定性;正外部性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多从事基础研究,这将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外部性;战略性指产业能通过自身较强的关联度,辐射带动其他产业,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复杂性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技术、产业链、产业化分工等方面具有相当的复杂程度。

那么什么样的产业才能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呢?国内学者刘洪昌提出了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六大原则,市场需求原则: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不同开拓不同的产业;国家意志原则:根据国家的战略方针开展特定领域的重点研究;技术创新原则:产业的选择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一定的科技含量;产业关联原则: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横向和纵向的产业联系,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就业吸纳原则:创造数目可观的就业机会,提升其社会效应;可持续发展原则:满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立足于国情,综合考虑国家科技实力,我国将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致分为7个部分: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概述

根据国内学者不同的说法与观点,可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归纳为以下三种:

2.1 产业融合模式

该模式认为产率恶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与传统产业联动,共同进步。李世才、熊勇清等学者根据我国展业发展面临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培育的双重任务的情况,提出了将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通过分析两种产业的特点和融合关系,开发出了融合理论并对其运作机制和发展阶段进行了研究;曾立,乔玉婷等学者则从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角度给出了另一种融合模式,他们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应面向军用与民用两个方面,通过满足军需求,解决民生问题,走上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林学军等学者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嫁接、裂变、融合三种方式,嫁接指的是将高新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的原材料、设计、制造等环节,从而产生新的分工,就在进一步裂变发展形成战略性新型产业。融合则是指将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各个方面如原材料、设计、制造、销售等结合,提升传统产业的行业竞争力和区域优势。

2.2 集群发展模式

该模式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应通过产业集群的方式扩大优势,相辅相成。喻登科等学者提出了此种发展模式,主张通过产业的协同创新形成产业集群,这些集群根据不同的发展环境,产业结构,经济需求等可分为单核、多核或者星形发展。涂文明学者则提出了另一种集群发展模式,他认为战略性新型产业应从国家战略层、技术产业层和区域聚集层三个方面进行区域集群,由此可以产生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型、高新技术开发区升级型、突破性技术创新驱动型三种不同实践分支。

2.3 创新驱动模式

该模式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应从技术与产品创新入手,以技术的发展推动产业的发展。王利政学者从技术水平的国际比较优势及技术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了起步、成长、成熟三个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的可能性,并提出了技术领先与技术追随两种发展模式以供选择。刘志彪学者也有类似的见解,他提出“避免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低端制造业”的观点,指出了发展高新技术的重要性。并通过全球价值链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的措施与对策。申俊喜学者也提出了科技至上的观点,他主张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应靠科技与研发驱动,而不是投资驱动,加强科技投入以开发核心技术形成核心竞争力。由此便形成了产学研合一的创新发展模式,将科学研究作为发展重点,依托自主知识产权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扩大产业价值与行业优势。

3 结语

综上所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主要可从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创新驱动三个方面来开展。但是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时间不长,许多研究成果还处于理论阶段,缺乏实践和有效的第一手资料,还需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程贵孙 芮明杰.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研究新进展[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08:75~83

[2]姜大鹏 顾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