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工程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2-27 11:12:38

气象工程论文

气象工程论文篇1

1概述

南昌市气象局观测站始建于1950年,地处北纬28.6°、东经115.92°的市郊。现有三层的综合观测业务楼、十层的雷达楼及一些一层的附属房,由于地势比四周高,所以比较容易发生观测仪器设备被雷击现象。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进步,高科技的气象观测仪器设备不断更新,集成度也越来越高,雷击观测仪器设备的现象每年都会发生几次,虽然前期台站也做了一些防雷工程和设施,但一直不是很理想,仪器设备被雷击的情况仍时有出现。为了进一步改善南昌市气象局观测站的业务运行环境,保障气象观测仪器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南昌市气象局计划对观测站防雷系统进行完善。

2现场勘测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经过测试、调查、询问台站工作人员,对南昌市气象局观测站整个防雷状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具体情况及存在问题如下:

2.1综合观测业务楼

2.1.1一楼电源线路暗敷引入,无地线。不能给机房用电设备提供安全保护接地。UPS机房从墙缝处插入电源,插入处无安全保护接地。因前端市电输入无安全保护接地,所以凡用UPS输出电源的设备同样没有安全保护接地。当设备产生静电或漏电时无法及时释放,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及人员安全;电话通信线路从室外直接引入,输入端有电话信号防雷器,但防雷器未接地,线径偏小、地线过长。当感应雷及雷电波沿着电话线路侵入时不能对侵入的过电压进行有效的释放,从而影响网络通信设备安全运行:值班室电脑的电源线及网络线输入端未采取防感应雷及雷电波侵入措施。当感应雷及雷电波沿着这些线路侵入时不能对侵入的过电压进行有效的释放,从而影响网络通信设备的安全运行。电脑曾遭雷击损坏;一楼所有设备未做等电位联接,静电地板未接地,接地引入母线线径偏小。当感应雷及雷电波侵入时不能迅速形成等电位,从而影响机房设备的安全运行,不能迅速形成等电位而造成的电位差造成设备击穿损坏现象。2.1.2二楼电源线路暗敷引入,无地线。不能给用电设备提供安全保护接地;新增的6kVA/UPS市电引入无处接,UPS输出未敷设线路。市电墙缝插入处无安全保护接地。因前端市电输入无安全保护接地,所有用电设备都无安全保护接地。当设备产生静电或漏电时无法释放,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及人员安全;二楼电话通信线路从室外引入,输入端安装了电话信号防雷器。但保护电平偏高,地线连接太长,防护效果不良。当感应雷及雷波沿着电话线路侵入时不对侵入的过电压进行有效释放,从而影响网络通信设备的安全运行;二楼电源及网络线输入端未采取防感应雷及雷电波侵入措施。当感应雷及雷电波沿着这些线路侵入时不能对侵入的过电压进行有效释放,从而影响网络通信设备的安全运行。电脑曾遭雷击损坏;所有设备未做等电位联结,机柜、电缆槽、静电地板未接地,接地引入母线线径偏小。当感应雷及雷电波侵入时不能迅速形成等电位,从而影响机房设备的安全运行。不能迅速形成等电位而造成的电位差造成设备击穿损坏现象;值班室从室外气象自动观测站及雷电定位仪引入的信号线路安装了信号防雷器。信号防雷器选择及安装位置不恰当,防雷器地线与计算机外壳连接,而计算机外壳未能与安全保护地连通,又没有等电位接地,所以当感应雷及雷电波沿着这些线路侵入时不能对侵入的过电压进行有效的释放,从而使机房电脑设备及串口隔离器易遭雷击损坏。2.1.3三楼机房光端机通信线从室外气象台一楼用光缆引入,输出端与集线器设备联连接。光端机电源端口、集线器的电源、信号端口未采取防感应雷及雷电波侵入措施。当感应雷及雷电波沿着这些线路侵入时不能对侵入的过电压进行有效的释放,从而影响机房设备的安全运行。机房电源线路暗敷引入,无地线,不能给机房用电设备提供安全保护接地。2.1.4综合观测业务楼电源系统已在2011年进行了一次整理,有防感应雷及雷电波侵入措施。但总配电柜的市电电源从室外架空引入,应选择10/350us波形的防电涌保护器。现完善的是8/20us波形的防电涌保护器;业务楼有接地网,接地电阻6欧姆左右(要求小于4欧姆),机房没有等电位接地汇流铜条;未做等电位连接措施;大楼电源线路从配电室的总配电柜引入,在大楼背面墙上位置分支,未设置断路器,存在安全隐患。2.1.5一楼、二楼、三楼机房有部分从室外引入室内的电缆直接从窗户引入,存在防雨、防鼠安全隐患,并且影响机房美观。大楼房顶避雷针使用时间较长,表面已轻微腐蚀,存在安全隐患。

2.2室外气象观测场

气象观测场位于观测业务楼东面,内有两套自动气象观测站,其风塔避雷针直接安装在风塔上。不符合《气象台(站)防雷技术防范》(QX4-2000)要求,存在安全隐患。后面那套的风塔自带避雷针,避雷针引下线为BVR16mm2铜芯线,线径偏小,存在安全隐患;气象自动观测站的各种观测仪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已接地,但由于有些接地使用时间较长,连接点腐蚀严重,接地电阻很大,存在安全隐患。观测仪器设备前端的各种采集通信线路及电源线路输入端未采取防感应雷及雷电波侵入措施。当感应雷及雷电波沿着这些线路侵入时不能对侵入的过电压进行有效的释放,从而影响采集器设备的安全运行。数据采集器、雷电定位仪至机房的通信线路没有全程屏蔽至机房,不能起到良好的屏蔽作用,从而响通信的安全运行。室外L波段测风雷达在观测场的西边,处于避雷针保护覆盖范围以内,接地电阻良好。

2.3雷达楼

十层的雷达楼位于观测场正南80m左右,一楼光缆光端机通信线从室外用光缆引入,输出端与集线器设备联连接。光端机电源端口、集线器的电源、信号端口未采取防感应雷及雷电波侵入措施。当感应雷及雷电波沿着这些线路侵入时不能对侵入的过电压进行有效的释放,从而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整栋大楼有良好的地线。九楼雷达机房光端机通信线从一楼用光缆引入,输出端与路由器设备连接。光端机电源端口、路由器的电源、信号端口未采取防感应雷及雷电波侵入措施。当感应雷及雷电波沿着这些线路侵入时不能对侵入的过电压进行有效释放,从而影响机房设备的安全运行。

3方案设计依据和准则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防雷技术规范》(QX2-2000)《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QX3-2000)《气象台(站)防雷技术防范》(QX4-2000)

4防雷工程建设总体设计

本防雷工程的设计在既有的防雷装置基础上进行完善,在不影响整体效果的前提下能利用既有防雷装置的尽量利用。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4.1综合观测业务

4.1.1在大楼总配电柜输出端,安装WLF-DBJ-50-385-3+1(10/350us)型电源电涌保护器以更换既有的(8/20us)型电源电涌保护器。对从室外电力线路侵入的感应雷及雷电波进行B级过电压防护。4.1.2在大楼背面墙上新设一只分配电箱,以减少安全用电隐患。分配电箱总断路器的输出端再安装从总配电柜换下的(8/20us)型电源电涌保护器。对从室外电力线路侵入的感应雷及雷电波进行C级过压防护。4.1.3在一楼机房UPS电源前端设置WLF-DBl-20-385/1+1型及WLF-DBl-10-385/12电涌保护器,WLF-DB1•20-385/1+1型电涌保护器与WLF-DBl-10-385/12电涌保护器中间串接30A滤波器。对从电源线路侵入的感应雷及雷电波进行D级过电压防护。二楼机房UPS电源前端:设置WLF-DBl-20-385/3+1型电涌保护器,对从电源线路侵入的感应雷及雷电波进行D级过电压防护。4.1.4在一、二、三楼网络通信线路输入端设置WLF.FL909EN.5-12-JRJ45型的网络信号电涌保护器,对从网络线路侵入的感应雷及雷电波进行防护;大楼全部电脑设备的电源线路输入处安装WLF-DBTl-10/2+1型电涌保护器,对从这些线路上侵入的感应雷及雷电波进行防护。大楼的机房增加引入一条不小于25mm2的接地母线,增加接地汇流铜条。把机房静电地板、金属外壳、电缆槽道做等电位接地联结处理。4.1.5在二楼的室外气象自动观测站通信线路输入处安装WLF.FL90981-5-24-RS232数据信号型多功能电涌保护器,对数据信号线路上侵入的感应雷及雷电波进行防护;二楼机房设一只配电箱,用YJV4+l0电力电缆从总配电柜处引入市电。在配电箱市电总断路器输出端设置WLF-DB1•40-385/3+1型的防电涌保护器。6kVA/UPS从配电箱接市电,UPS总输出(220V)电源进配电箱50A两路双电源断路器,当发生UPS故障维修时手动切换。双电源输出处设三路断路器及WLF-DB1•20•385/1+1型的防电涌保护器,三路断路器分别对一、二、三楼的UPS电进行控制。三路UPS电分别敷设至一、二、三楼机房。4.1.6在三楼机房设置等电位接地回流排,在光端机设备的电源线路及网络通信线路的输出处安装WLF-DBTl-10-RJ45型多功能电涌保护器及WLF-FL909C1-5-12.RJ45•8L型电涌保护器,对从这些线路上侵入的感应雷及雷电波进行防护。在三楼大气监测仪前端电源线路及网络通信线路的输出口安装WLF-DBTl-10/2+1型及WLF-FL909EN-5•12-RJ45电涌保护器,对从这些线路上侵入的感应雷及雷电波进行防护,并做好等电位联结接地。4.1.7统一整治大楼内凌乱的线路,把窗户引入的线路改为从墙上开孔引入机房,并做好防水、防鼠及防火处理,把机房多余及没用的线路清除掉,以改善机房的整洁度;监控系统的所有设备目前都已损坏,建议重新安装监控系统,把旧的线路拆除,并做好防感应雷及雷电波侵入措施。

4.2室外自动气象观测站

在室外自动气象观测站数据采集器前端的各种采集通信数据线路输入口安装WLF-FL90981•5-*-*数据信号型多功能电涌保护器,对数据信号线路上侵入的感应雷及雷电波进行防护。在观测站数据采集器前端的电源线路输入端设置WLF-DBS16-10/2+1型电涌保护器,对电源线路上侵入的感应雷及雷电波进行防护。观测站内对设备接地不达标的进行整改,并做好防腐蚀处理。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室外观测场南面的旧避雷针,安装新的独管式避雷针。

4.3雷达楼

4.3.1在一楼光端机电源线路输入端及网络线输出端设置WLF.DBTl-IO-RJ45型多功能电涌保护器,对从这些线路上侵入的感应雷及雷电波进行防护。4.3.2在九楼机房内光端机电源线路输入端及网络线输出端设置WLF-DBTl-IO-RJ45型多功能电涌保护器,对从这些线路上侵入的感应雷及雷电波进行防护。在设备的通讯接口输入端(曾遭雷击)设置WLF-FL909EN.5-12。RJ45型数据信号电涌保护器,对从数据信号线路上侵入的应雷及雷电波进行防护。

作者:吴骁 单位:南昌县气象局

参考文献

[1]李良福,杨俐敏.计算机网络防雷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

[2]R.H.Golde.雷电[M].北京:电力工业出版社,1982.

气象工程论文篇2

1 近五年来福建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的现状及特点

2006年~2011年,福建省气候中心在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以下简称气候科技服务)方面,总共签订合同78个,合同额1200多万元。项目主要涉及核电、风电、火电、港口、高速公路、铁路桥梁、水泥厂、化工厂、造船厂、输电线路、石化项目等重大工程的气候可行性研究和气象环境评价,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体现出气候科技服务鲜明的特征。

1.1 气候服务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具有关联性

从气候服务的背景上分析,关联性主要体现在气候服务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十一五”期间,福建加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承接的气候服务项目几乎都集中在这些领域,包括核电、风电、火电、公路、石化等,气候服务的目标和规模随着当地的经济建设导向变化而改变。

2009年以前,由于福建加快核电站的建设,全省9个地市均开展核电项目气象专题服务,因此气候可行性论证的重点是在核电方面。仅核电项目就签订了11份合同,占总合同份数的24%。随着核电工程的前期工作相继完成,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项目数据急剧下降。

1.2 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多样性

气候可行性论证属于技术密集型的科技服务,不同类型的气候可行性论证项目涉及的技术方法完全不同,开展一个新类型气候可行性论证项目需要进行创新性的方法研究,服务产品难以规模生产,这也给技术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从气候服务的范畴看,涉及的内容包括常规气候概况、极端最高(低)气温、极端降水量、极端风速,以及热带气旋、龙卷风等气象灾害,尤其极端气象现象和极端气象参数对工程设计是极其重要的。从这方面看,气象部门在资料完整率和准确率、资料处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专业优势,其严谨、细致、周到、热心的服务得到了业主的认可。

1.3 气候服务具有准公益性

从社会公共安全角度出发,开展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重大工程离不开前期的气象论证,相关法律法规也明确规定了重大工程应该做气候可行性论证。2008年因雪灾引起的交通瘫痪、民众对三峡工程的质疑、因暴雨造成的城市水患问题等等再次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气候可行性论证的重要性。有专家提出,为适应气候变化,在建的许多重大工程都需要在设计、施工、运行过程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努力减少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损失。

从企业的角度看,灾害性气象因子已成为影响工程的安全性设计、投资成本和运营效益的关键因子,灾害强度和概率风险已成为制约重大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成为企业控制风险和经济成本的重要参考依据。

2 福建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的具体方式

2.1 了解需求,扩大宣传,密切联络,热心服务

针对气候服务关联性,我们认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大于挑战。为把握机遇,做好气候服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关注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时了解需求。我们走访省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了解福建发展规划,同时宣传气象部门在这方面的优势和能力。二是加强气候服务业务的宣传,提高部门知名度。三是坚持诚信服务,质量至上的原则。耐心解释业主关于气象资料管理的质疑,细心分析业主的需求和进度,热心参与前期工作,让业主切实感受到我们服务优先的真诚态度。

2.2 规范管理,合理分工,虚心学习,提高能力

从管理层面上看,加强气候服务机构、专业队伍、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对促进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首先,明确气候服务的许可,促进气候服务的规范化。2010年初,福建省气候中心成为全国首批获得气候可行性能力确认的机构,2011年气候中心又取得了收费许可证。技术许可和收费问题有了国家认可,使得气候服务更加规范。

其次,加强技术队伍建设。气候中心内部以气候应用服务室为主,其他科室为辅,发挥技术人员的专业特长,按照工作属性,合理分工,及时掌握新技术,适应新要求,积极派人参与GIS、环评软件等新技术,虚心向兄弟省份同仁学习。通过人才资源的调配和新技术的掌握,有效提高了气候服务的能力。同时,从大局出发,认为气象部门就是气候服务的大团队。2010年,为了加强气候服务队伍建设,在全省各市气象局聘请了11名专家。

第三,增设业务发展部的工作机构。指定专人负责项目接洽、谈判和开拓等商务工作,使得技术人员可以更专心做技术。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对气候服务能力建设的需求越来越高,气候服务领域的拓展工作日益紧迫,气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接触也越来越广泛。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技术人员的水平,另一方面越来越需要一部分能将气象专业知识和市场需求相结合起来的复合型人才,在成立业务发展部之后,我们开始有意识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该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便做出更好的业绩。

气象工程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P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3-0058-02

气象工程的评估方法方式以及应用对于气象工作的开展实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气象工程评估主要是从工作需要的角度来进行气象的技术评估以及应用评估并且从多个方面对气象工程进行评价为使用信息者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及意见,气象工程评估方法的合理选择以及正确实施对于气象工作的展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关注的是气象工程评估方法以及对其应用的研究同时气象现代化工程项目的建设对于气象事业的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 气象工程内涵

气象工程服务技术主要是指应用一定的气象工程技术手段对一定的生产对象或者用户系统所处的气象环境本身或者生产对象、气象环境与用户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来进行调节改造和控制来达到趋利避害的效果,进而提高气象工作对于服务对象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目的所进行的气象服务。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气象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上是建立在气象学工程学特别是建立在应用气象科学技术和多专业学科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门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边缘学科,气象工程已经运用在了农业气象、海洋气象、建筑气象等多种学科中,这些都表明了气象工程的实施和评估应用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刻的内涵意义。

2 气象工程评估方法分析

气象工程多属于非生产性投资项目,也就是气象工程项目的投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而是要服务于社会公众为目的,因此对于气象工程项目的评估方法就要遵循一般项目的特性,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在评估过程中气象工程项目所特殊的性质。根据气象工程项目的特点通过对项目评估工作的实践分析出气象工程评估所包含的一些方法以及主要内容。

(1)对气象工程的必要性和项目概况进行一定的评估,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必要性评估,主要是为了评估这种气象工程项目对于气象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对于服务社会大众是否具有最直接的利益,是否符合气象行业和部门发展的规划以及能否满足气象现代化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最后更好满足社会需求;②建设单位的评估,主要是为了评估气象建设单位的技术能力以及业务状况和综合实力,借以判断建设单位是不是具备一定的实力来承接气象工程项目,进而保证项目的准确实施和顺利进行;③气象工程项目建设程序评估,主要是为了审查项目是否符合气象工程基本建设的程序以及各方面条件是否成熟、是否规范;④气象项目建设条件实施评估,主要是为了评估气象工程项目的建设条件是否满足项目正常实施的需要以及满足各方面的利益需求,尤其是配套设施和已有的基础设施能否满足工程进度和建设条件。

(2)对气象技术方法所进行的评估,主要包括了所选择的气象工程评估的技术方案能否顺利实施以及满足各层次目标和最终目标,气象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对于气象技术要求非常高,是否具有坚实的专业技术以及专业素养对于气象工程的实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技术不过关那么气象工程的评估必将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不能满足项目的要求。

(3)气象工程投资方案的评估测算,主要是为了评估气象工程投资的总金额以及资金的筹措方案和使用方法等,在气象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资金保证是作为重要的一环来进行的,如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资金的保证,那么再好的技术和评估方法都是纸上谈兵无法实施,关键是要做好资金预算和安排工作将资金的运转和使用形成一个晚上的流程。

(4)气象工程效益以及影响的评估,主要是评估此次气象工程的实施是否产生了合理的效益、有哪些未考虑到的因素会对气象工程产生重大影响,同时要重点考虑项目对社会生态效益的影响。

(5)对气象工程的总评估得出,此次气象工程的结论以及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提出经验对以后的工作形成一定的借鉴作用。

3 气象工程评估方式的应用研究

气象工程评估如何才能在应用中发挥出它的作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加强社会对气象工程的认可和理解,气象工程要创造自身的优质工程才能逐渐被社会所认可,只有将社会的意识进行一定的转变,才能将气象工程从传统的提供背景知识转移到一个新的行业水平和技术水平上,同时通过创建优秀的气象工程研究实体来加强气象工程项目评估以及具体应用的可行性。

(2)要订立标准的气象工程制度和规章来保证工程技术的规范,这样便于气象工程工作的统一进行以及操作比较便捷,就目前现状来看,现存的气象工程工作并没有有效发挥出防御的作用,且没有按照国家的标准来进行操作使得产生了很多偏差,要加强气象工程人员对专业技术的掌握,合理完善自身工作流程。

(3)要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来进行管理和实施,进而建立气象行业自身的价值和标准,如何在各种规范手册中来保证气象工程评估方法的有效实施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使气象工程评估方法在实际中发挥出它的应用价值才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陈联寿等主编.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能力建设与战略措施卷[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2]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研究课题组编著.气象服务效益分析方法与评估[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

Research on Assessment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of Meteorological Works

气象工程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184-02

本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数学与应用数学学院开设的《动力气象学》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与教材、教学方法和考核等方面对非大气科学专业《动力气象学》课程建设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学院开设《动力气象学》课程主要是针对应用数学专业。此课程的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流体力学、大气物理学、天气学原理等,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与先修课程的衔接,在大气动力学的整体框架内讲述大尺度大气动力过程。掌握基本的动力气象学理论对于理解和掌握后续的专业课程(例如《中小尺度大气动力学》和《热带大气动力学》)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用数学专业《动力气象学》一般在大三下学期开设。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深入地理解大气动力学的基本理论,了解近代动力气象学的主要进展,掌握大气运动过程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和基本原理,从而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与科学研究能力,为将来从事气象相关工作及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1)系统掌握大尺度大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大气动力学主流理论和学说,并理解各理论、学说之间的有机联系,了解大气动力学进展和发展趋势;(3)强化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从实际过程中提出问题,利用大气动力学基本原理分析实际大气过程的能力,培养通过对实际大气过程的分析,提出所研究气象问题的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求解方法,然后分析、认识实际大气过程规律和机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教材

非大气科学专业《动力气象学》课程没有必要涉及动力气象学的所有内容。结合应用数学专业的特点和需求,选择的教学内容以经典动力气象学的核心内容为主。考虑到应用数学专业大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侧重基本概念、理论和公式推导。表1列出了具体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第1章绪论对课程进行概述,简要介绍动力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简史。第2章是针对非大气科学专业学生缺乏相应基础而安排的流体力学、大气物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第3~11章是动力气象学的主要内容,也是课程学习的重点,包括描写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分析各项力,用尺度分析简化方程组,坐标系的变换,自由大气中的平衡流场,环流定理和涡度方程,大气能量学,大气行星边界层,大气中的基本波动及稳定性理论。从物理定律出发,从理论上揭示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机理。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递进,以便学生理解吸收。

目前国内动力气象学的教材主要是参考英文版《Introduction to Dynamic Meteorology》[1]编写而成,在各个大学使用的主要教材是《动力气象学》[2]-[4],因此本课程将以2004年出版的《动力气象学》[2]为主要参考书,并结合其余几本教材特别是英文原版教材进行补充。

三、教学方法和考核

1.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PPT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近些年来,多媒体教学已经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动力气象学涉及很多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空间结构(例如球坐标系与局地直角坐标系),关于公式和方程的推导也很多,因此本课程除了运用多媒体教学之外,板书也是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特别是涉及到公式及方程的推导时,通过板书一步一步地详细分析,更容易引导学生的思路,抓住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加强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另一方面,通过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和动画对动力气象学的一些抽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形象地讲解,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这些概念和理论,并且更能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例如,第三章在讲解局地直角坐标系和球坐标系中方程组的形式时,需要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三维空间结构,理解各种坐标系的定义以及相互转换,此时使用图片和动画,甚至是在课堂上拿一个篮球作为实例,就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现这些坐标系的定义和关系,如此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这些内容并且不容易忘记。(2)由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侧重基本概念、理论和公式推导,公式较多并且理论性强,学生可能会觉得越学越枯燥,容易产生学习懈怠,学习兴趣较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尽量多地理论联系实际去讲解,增加与这门课有关的一些应用。例如在介绍非线性动力学时,可以讲解“蝴蝶效应”这一热门话题。再如在讲授地转平衡时,可以将其与实际业务中使用的天气图结合起来。对于这门理论课程,不但要重视课堂教学,还要加强业余时间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促进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2.考核。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20%、20%和60%。平时成绩是由课堂出勤率、作业完成率以及课堂回答提问的方式组成,这样对于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比较有效,也便于教师及时对授课方式和授课速度进行调整。期中和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但是不要求学生机械地背诵公式,在试卷中会给出可能用到的重要公式,使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注重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分析。

四、结语

《动力气象学》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性很强。开设本课程的大多是大气科学专业,非大气科学专业开设《动力气象学》,不能简单地照搬大气科学专业的课程大纲。我院已在非大气科学专业(包括大气物理、大气探测、海洋科学等)开设该课程,已经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有的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转而对大气科学专业产生兴趣并考取本专业的研究生。因此本文在之前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探讨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内容与教材、教学方法和考核等课程建设和相关教学经验,为我院对应用数学专业开设《动力气象学》课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Holton J.R. An introduction to dynamic meteorology. Fourth edition. Academic Press,2004.

气象工程论文篇5

1“水文气象学”研究现状

在大气—陆地—海洋—大气这一水汽大循环中,水文学是研究水在陆地以及地—气和海—陆两个界面之间的发生、存在、运动和转化规律的科学,水文学的一些问题和气象学紧密相关,由此产生了水文气象学这一交叉学科。水文气象学是一门年轻的应用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社会对干旱、洪涝等极端自然灾害的认知水平、抗御灾害的能力等密切相关。20世纪30年代,美国天气局成立水文气象处,从气象资料推算可能最大降水和可能最大洪水,以满足防洪建筑设计的需要,这是水文和气象相结合的开始[1]。随着气象雷达、气象卫星等探测技术的发展,降水监测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降水短时预报与洪水预报的结合创造了条件,使水文气象学得到了新的发展[2]。

在欧洲和美国,目前在行政管理和学术研究中,水文和气象科学是结合在一起的(例如,日本、俄罗斯、乌克兰和英国都设有水文气象研究中心或研究院所,美国的国家海洋大气管理总署设有水文气象设计研究中心)[3];但是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水文专业的学生仅学一点基本的气象知识(诸如普通气象学,天气学等),而气象类专业的学生是几乎不学水文的。水文和气象分离的现状阻碍了水文气象科学的发展。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总署(NationalOce-anicandAtmosphericAdministration,简称NOAA)的有识之士,近年来一直在呼吁成立水文气象专业。在国内一些高等院校中,水文气象学课程是气象类本科专业的选修课程,但现有教学方法使一些学生学过这门课却不知道为什么学,所学知识也远落后于科学研究的发展,并且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水文气象方面的工作。然而,随着水文气象学的内涵和覆盖的领域不断地深化和发展,水文学的一些问题必须结合气象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中,气象学专业的学生虽具有丰富的气象学知识却无法用其解决水文问题。这种现状对水文气象学的教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水文气象学主要为水资源以及与水资源密切相关的极端水文气象事件服务,随着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水资源日益短缺,极端水文气象事件越来越频发导致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上变化加剧。可以预料,水文气象学科必将受到整个社会越来越高的重视。

2“水文气象学”课程体系研究

目前,水文气象学方面的研究受到高度重视。在本科教学中,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抓住水文气象学的重点,使应用气象学学生尽可能掌握水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气象学方法和水文学方法相结合去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2.1明确定位“水文气象学”,确定课程内容

“水文气象学”作为应用气象学专业本科生专业选修课,其课程体系的基本定位是多学科交叉,不求在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上精益求精,而是直接面向实际问题,深入到水文气象方面的具体问题,以问题带动教学,以兴趣带动知识学习,以案例引发思索,在一个个具体的水文气象问题中提升学生。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将此课程内容按照水文气象学的基本定义和内容,基本的水文气象预报、预警方法和技术,建成课程教学体系。

2.2采用科研驱动式教学,建设主动、启发式学习的教学方法

应用气象学专业学生没有水文学知识的基础,所以需要有一套适合本课程并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在基础知识方面要补充水文学的知识,水文学是比较抽象的,比如地下水储存及运动形式,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辅助手段,增强感性认识,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做好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在基本理论和技能层面不应拘泥于课本知识,从主讲教师参加的专题研究项目和社会比较关注的水文气象事件增加前沿信息,并通过分析和关键问题的延展式探讨,启发学生思索和了解水文气象问题的实质及其发展方向,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气象和水文相结合往往有助于更好地解决一些工程建设和实际生产课题,启发学生如何运用气象学方法更好的解决水文学问题,使学生摆脱教材的束缚,积极主动地查阅文献,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

2.3开展综合能力训练

课程教学既要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水文气象学”的课程性质要求本课程要开展综合能力训练,强调水文与气象直接的结合。目前,将气象预报与水文预报相结合是延长洪水预报预见期,提高预报精度的技术手段之一。陈金荣等[4]从长江流域防洪的丰富实践中对水文气象预报进行了精辟而深刻的论述,指出气象预报同水文预报结合的必要性,是水文预报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外一些水文气象预报方面的研究[5]也表明水文气象预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广泛的应用潜力。针对这种情况,对学生进行水文气象预报方面的训练。

气象工程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C

1 前言

气象雷达作为探测气象要素的重要手段,其装备保障能力是气象装备保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气象雷达装备保障能力和效率,是非常迫切的研究课题。积极推进气象装备社会化保障,利用社会资源开展部分气象装备的维护维修保障工作,是新形势下做好装备保障工作的重要补充。新疆气象局作为第一家雷达保障社会化试点单位,在雷达保障工作方面有较多创新点,逐步摆脱了严重依赖厂家保障的不利局面。

加快气象培训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培训的能力和水平,对于建设一支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人才队伍,推进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新疆分院(以下简称新疆分院)作为气象部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依托新疆气象技术装备中心工作创新点探索气象雷达装备保障如何开展培训责无旁贷。

2 新疆雷达装备保障工作介绍

2.1保障背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目前拥有15部新一代天气雷达,14部探空雷达和3部风廓线雷达,这些雷达的正常运行对强对流天气、冰雹、局地暴雨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和服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新疆远离雷达厂家,雷达站点之间相距遥远,依托厂家技术服务时效滞后严重。同时,新疆气候多样,对正常的交通出行影响很大,因此新疆雷达运行保障具有耗时长、花费高的特点。再加上新疆基层单位人才、技术匮乏,也不具备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技术保障的条件。

2.2创新工作

雷达远程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保障模式是根据新疆地域和气象雷达布局特点实施的一种全新模式。该保障模式依托运行监控系统、远程故障诊断系统、测试维修平台和专家资料库进行雷达技术保障,突破了时空限制,解决了因新疆地域辽阔所造成的生产厂家技术服务时效滞后的问题,减少了对雷达生产厂家的依赖;有效地避免了因基层雷达站技术力量薄弱所造成的雷达保障不力,最大程度地确保了雷达稳定可靠运行,切实节约了保障经费,真正实现了气象雷达故障“快速发现、快速诊断、快速维修”的目的。

3 现存的雷达装备保障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全国气象系统从事雷达保障人员很多都是从其他工作转行进入这一领域,大多数人员并没有学过雷达基础知识,对于故障的判断大都采用老办法,随着近几年气象雷达装备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新问题解决起来就显得力不从心。虽然近几年从事雷达保障的新入职人员有学大气探测专业的,但是这些也基本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实际动手能力较弱。

基于以上原因,造成培训效果不佳,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各培训单位雷达仿真模拟环境建设不足,而雷达仿真模拟环境搭建代价高昂,学员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学员学习完雷达机务保障的理论知识后缺少实际动手的机会,无法在实践中结合理论理解和描述雷达的工作原理及流程,故障分析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4 此类培训班如何开展初探

4.1实训平台

新疆气象技术装备中心开发的远程故障诊断系统,实现雷达故障远程会诊,达到了“快速诊断”的目的,在全国来讲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该系统利用监控平台发现雷达故障后,立即通过远程终端接管系统,实时捕获雷达状态信息工作参数;接着利用远程仪表,测量出雷达工作参数波形。根据已经测量出雷达工作参数波形,结合远程视频语音交互系统,帮助台站保障人员进行故障快速分析、诊断定位和排查,准确及时发现雷达故障。

目前,全国各省大都采用区(省)、地(市)、县(台站)三级装备保障体系,新疆分院依托成熟的雷达远程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平台,开展体系内从业人员雷达装备保障培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提高雷达保障人员的水平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2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气象雷达装备保障类培训班的教学大纲,是此类培训班的指导性纲领,是影响培训效果的关键所在。由于雷达系统复杂,涵盖知识面涉及大气探测、信息网络、无线电、电子、机械工程等多门学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从雷达基本原理出发,以气象雷达系统为基础,介绍雷达系统的基本组成,详细介绍雷达接收机、发射机、私服系统、天线及馈线等各个分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运行操作方法和操作规程,机务保障工作中标校、测试、维护的正确方法和措施,使学员了解日维护、周维护、月维护、季维护、年维护的主要内容,并掌握检查和维护的方法,重点围绕雷达信号处理流程及常见故障判断的原理和方法、故障分析处理思路展开教学。

4.3授课方法

气象工程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P45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伴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自动气象站已经普遍存在于各个基层气象台站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当中,并且观测当中的许多环节都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来完成,一方面,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工作的精确度。然而,现阶段的自动仪器缺乏稳定性,所以地面测报还是会出现错误或纰漏,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地面气象测报的质量,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并依据多年经验得出如下体会。

1 新时期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的问题所在

1.1 测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尽管高科技技术为气象测报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变革,但是这项工作依旧离不开人为因素,无论是仪器的使用还是工作的分配,都需要以人为主体展开活动。事实上,地面气象测报质量从根本上来说就由测报人员的素质来决定的,如果测报人员的素质很高,那么气象测报的质量也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上;相反,如果测报人员素质很低,那么气象测报的质量也会不尽人意,甚至出现难以修复的漏洞和问题。有的测报人员并不认真对待工作,因此就使得数据存在错误,甚至会带来一系列的数据缺失情况,使得整个工作都差强人意。我们不得不承认,地面测报工作对工作人员的集中度要求是极高的,测报人员在工作当中必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尤其是在计算数据时,一定要将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充分应用。目前我国各级气象测报站的测报人员结构并不合理,并且专业知识水平也普遍偏低,甚至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这些测报人员也缺乏责任心,无法及时掌握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使用方法,因此也就阻碍了气象测报工作的发展。

1.2 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

对于气象测报这一行业来说,制定规章制度是极其必要的,一个严格的制度体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错误的产生。但是根据调查可以发现,我国很多地区的气象站并没有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当中的规定,甚至只是敷衍了事。还有的规模比较小的气象站根本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规章制度,各项工作也只能在散漫的状态下进行,所得到的结果也难免差强人意。

1.3 缺乏责任感

一般来说,观测员在值班时是不允许受到种种外界因素干扰的,因为稍不留意就很可能带来数据的错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观测制度也得到了改革,现在县局台站都执行业务一体化,观测员在值班期间还要做其他的事务。由于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一次性承担过多的任务,就会使得各个工作都得不到完善。还有的工作人员把不满的情绪带到工作当中,严重缺乏责任感。

2 新时期提高地面气象测报质量的措施

2.1 强化观测人员的业务学习

理论始终是实践的基础,观测人员只有在掌握充足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做好观测工作,因此,气象观测人员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强化自身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尤其是在现代化条件之下,一定要注重新知识新业务的学习,在这一过程当中,熟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是对地面气象测报人员最基本的要求。相关机构还要为观测人员提供学习的平台,使其能够得到远程培训,观测人员本身也要积极参与其中,掌握现代化气象测报的技术和要领。

2.2 增强工作责任感

观测人员在工作时要本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技术数据和规章制度。在取得观测数据之后,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时间按时检查各个环节当中所涉及到的软件和硬件是否正常运转,也要认真审核所收集的资料,在认真核对确保准确无误的情况之下再进行上传工作。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做到实事求是,及时将自动站和人工站的数据资料进行对比,一旦发展不同,就要及时做出标注。此外,在仪器和设备的管理方面,观测人员也要做到按时检查,具体的检查工作既包括仪器是否正常运转,又包括仪器的清洁工作,避免其出现纰漏。如果出现故障,观测人员也不要慌张,应当静下心来仔细分析问题所在,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以往的经验来排除故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证仪器恢复正常运转。如果遇到复杂的天气,观测人员务必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只有在早安排早准备的情况下才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运行。

2.3 利用网络进行动态监控

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利用网络技术来监控气象测报工作已经成为可能,并且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建成了气象专用网络,在此基础之上,网络动态监控正以一个高端的姿态处于迅猛发展之中。我国国家气象局建立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所涉及到的方面有很多,既包括对设备状态和技术数据的监控,又包括对质量水平和业务水平的监控。这项系统的出台使得信息反馈速度得到了明显地提高,相关工作人员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来解决,基于此,笔者认为利用网络进行动态监控应当继续得以完善,使其成为未来气象测报工作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4 加强工作经验的总结

工作经验是观测人员从长期实践中得来的,它会在以后的工作过程当中继续指导观测人员进行工作。工作经验的总结不仅会让观测人员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还会及时发现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除此之外,在工作经验的总结当中,观测人员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测报质量,以此推动自己的工作不断完善,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 结语

总的来说,地面气象测报是一项规范性极强的工作,不仅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先进技术设备的投入,还需要观测人员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充足的实践经验。在进行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时,要立足于现有的技术不断完善测报方法和模式,也要对相关的规章制度做好调整,使其能够符合测报工作的进程,长此以往,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地面气象测报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气象工程论文篇8

农业气象实验创新基地由农业气象试验站、应用气象实验中心、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室组成。

1.1农业气象试验站建设

农业气象试验站实验室现有面积250m2,有试验地45000m2,仪器设备资产280万元。包括实验基地仪器、设备总值约1000多万元,包括人工气候箱、Licor-6400R光合作用测定系统、Licor-8100呼吸测定系统、稳态气孔仪(产地:德国)、茎流计、农田生态系统观测系统、大气气溶胶观测系统、叶面积仪、冠层分析仪、标准辐射站,便携式自动气象观测站等、还有国内生产的小气候梯度观测系统、自动气象站等设备。2010年,学校投资200余万,建设人工智能试验温室600m2、标准塑料大棚1000m2及水分控制试验场200m2,为学生创新实验提供了较好的实验研究平台。

1.2应用气象实验教学中心

应用气象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应用气象实验室总面积900m2。包括4个应用气象实验分室,拥有先进的国外气象、生态、植物生理、小气候等方面的仪器设备,主要承担我校应用气象学、环境工程、生态学、遥感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农业资源与环境、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大气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公共事业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17个专业的专业基础实验课(含选修)的教学工作,同时承担我校相关专业学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实验任务。实验室每年可开设39门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结合实习实验操作指南的多媒体课件与实验课程的网上辅助教学,对实验课程教学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暑期科技兴趣小组等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和科研平台。

1.3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室属在建实验室

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室包括生物基础、土壤资源、植物营养和资源调控与信息管理等4个实验分室,为新建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实验教学提供基本条件,保障我校资源环境与生态类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增强为科研服务的功能。主要仪器设备有LRH-150S型恒温恒湿培养箱、LRH-250-G型光照培养箱、MMM型二氧化碳控制培养箱、紫外分光光度计、GGX-9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BME型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SS-325型高压蒸汽灭菌器、1241近红外快速品质分析仪、GPS、植物生长箱、液相色谱仪、Agilent气相色谱仪等。主要承担教学任务有基础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基础、土壤学、农化分析、仪器分析、植物营养学、农产品品质分析、水质分析、环境污染生物修复、土壤调查与制图、生态环境模拟与调控、农业资源信息系统、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等课程的实验实习。

2.创新实验基地软件建设

2.1师资队伍建设

参与创新实验基地教学实验的教师有29人,其中教授7人(其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4人,其中45以上的教师6人;36~45岁之间的教师9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10人,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见表1和表2。基本形成了一支由省级优秀课程团队为主体,理论课教师、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研究生助教四位一体的实验教学队伍。同时,学院加强实验人员的配备,按3万人时数配备一名实验技术人员,其中高级职称占实验技术人员的20%以上,中级职称占50%以上;每年安排实验人员到国内外先进中心学习培训,紧跟国内外先进水平。

2.2图书资料建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为本实验基地提供了大量的图书资料,相关的图书现有5万多册,其中外文图书3000多册;订阅期刊78种,其中外文15种;另外还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时代圣典电子图书、超星数字图书馆、CALIS西文期刊目次数据库、SpringerLink、EBSCOhost、EBOnline、MGA、ElsevierScienceDirect等大型数据库。

2.3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管理建设

2.3.1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管理主要有:①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大纲,根据我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实践性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②进一步明确职责,使实践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扩大服务范围,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涵层次,努力拓宽受益面。全面实现实验教学、基本工作信息和仪器设备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③建立健全的书面记录和档案、统计资料。分类专人收集和保管,由实验室主任进行检查、督促,作为重要的年度考核内容。④完善硬件建设,购买实验中心必需的仪器设备,进一步采购先进的仪器设备。⑤规划、建设现有的农业气象试验站,努力成为国内现代农业气象教学、科研示范基地和业务示范基地。

2.3.2实验教学管理

实验教学管理要求:①实验教学实现层次化。基本实验项目应仅占所有实验项目的50%左右。建立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即基本实验、提高型(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和研究创新型。年更新实验内容数达总数的10%。②建立相关内容和渗透的课程体系。以教材和实验指导书为基础,充实综合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强化平时实验,平时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65%左右。建立实验成绩、实验报告档案。③完善实验室开放制度。完善校内和校外开放制度,承接跨专业、跨学科和跨单位的实验申请。④每年组织有特长的本科生参与学生科研项目。

2.4校外实验基地建设

近年来,应用气象学院还积极与江苏省气象局农业气象遥感中心、浦口区气象局、江苏省农业资源环境中心、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宿州市气象局、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慈溪市气象局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建设校外实验实习基地。每年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参观、实习和业务培训。

2.5保障机制

(1)制度保障。学校、学院已经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的实验实践规章制度,包括中心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工作考核制度、实验技术人员聘任制、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中心运行经费管理规定、仪器管理规定等,各实验室有实验室规则、安全卫生制度、学生守则等管理制度并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和对外开放;(2)经费保障。校、院两级保障充足的实验建设经费,及时更新实验仪器设备,不断改进和更新实验项目;(3)用地保障。在校区规划建设中预留了应用气象实验教学基地用地,可根据实验基地发展和建设需要调整实验用地,保证实验教学正常运行。

3.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应用气象学走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的道路[1],着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应用气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遵循“厚基础、强实践、多层面”的原则,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业务能力培养”+“科研能力培养”4大板块构成[2],即利用基地的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进行业务培养,在理论教学中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在科研中锻炼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区别于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轻实践教学,过分强调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难以提高的情况。从而使学生在气象为农业服务、生态环境调控、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资源和环境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提高。实验项目的开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在实验基地主要开设如下项目。

3.1基本能力训练的观测项目

针对应用气象本科教学目标,实验基地主要开设基本能力训练一些项目,供大一、大二学生实验。主要项目有:(1)气象与大气环境要素的观测。掌握太阳辐射、温度、降水、风、湿度、气压等气象因子和大气中一些气体成分的观测方法,各种传感器性能,仪器的安装要求和技巧,(2)主要作物生长发育形状和产量的观测。观测主要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等)的生育期、密度、株高、叶面积、产量等指标。让学生通过设计不同取样方法,获得数据后,进而通过不同处理数据方法,发现不同抽样方案、不同处理方法对观测结果的影响。不仅加强学生观测能力的培养,并且做到对学生在观测工作中的严谨作风的训练,为学生在今后从事科研和业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3)生态因子的观测。使学生掌握生态因子包括地形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的测定方法,其中土壤因子包括土壤质地、土层厚度、有机质含量、土壤水分、N、P、K含量、pH值的测定。

3.2业务能力培养的实验项目

针对学生就业,开展业务能力培养的实验项目,主要对大三、大四学生开放。实验项目有:农业气象预报与情报、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与评价、气象科技服务、GIS与遥感数据处理。、土壤调查与制图、植物营养成分和土壤肥力测定、作物生理指标测定、农田和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种群的调查与数据分析。上述实验针对应用气象、农业资源环境与利用专业的学生就业进行系统的业务能力培养,为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3.3生产技术方面能力训练项目

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生产和设施作物栽培技术方面的生产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毕业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知识储备。开设实验项目有:作物病虫发生发展的气象条件的观测与研究、主要农作物丰产栽培管理生产环节实践、观赏花卉和蔬菜设施栽培管理技术实践、土壤配方施肥技术实践、园林植物(树木、花卉、草坪)的生产管理技术实践。上述项目以大三和大四的学生为对象。

3.4创新实践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的实验项目

气象工程论文篇9

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陈耀登高玉芳(11)

关于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陈书涛胡正华肖琼姚祁芳(16)

大学生节俭教育的几点思考张济(20)

自动气象站雷电过电压的防护措施刘艳李祥超(23)

我校实验室装修、环境改造与配套建设的实践体会陈双华(28)

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展望赵学余李祥超杨仲江李霞()

《气象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强学民章东华()

《天气学分析》中槽线和切变线分析讨论王黎娟()

C语言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气象教育与科技 成亚萍()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方法研究李红双肖琼()

浅谈《环境土壤学》教学体会谢学俭肖琼()

构建校园危机预警系统何蓓蓓()

电涌保护器(SPD)的安全性能分析及其解决措施李祥超赵学余王羽飞()

“径流”一词在科技论文中的正确使用倪东鸿马奋华冯怀莹王小曼()

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简介官莉谭桂容(1)

进一步增强《物理海洋学》课程教学效果程军王坚红(5)

抛物型方程中的变量代换孟祥瑞吴斌(9)

应用迁移理论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水平顾文亚孟祥瑞(14)

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与建构主义周志浩(18)

以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为例探讨互动平台的构建任慧军(22)

关于成人教育《遥感应用》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徐永明(27)

中国近两年审计实务的理性分析袁广达(32)

浅议高等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王龙白光志(37)

略论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征方群(41)

对高校学生自杀现象的思考陈娟(45)

浅议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的民主建设涂晶星(49)

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一些思考陶羽(53)

关于高校工程建设造价控制的思考王春雷(57)

适应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的气候类人才培养的思考江志红吴息王梅华(1)

经济贸易系“双语教学”工作总结陈继华孙少勤陈剑芬(5)

浅谈定积分概念中的数学思想刘文军董建伟(10)

环境科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的探讨与实践汤莉莉郭燕徐建强(13)

雷达气象学教学改革尝试陈爱军(18)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陈玉林徐飞刘彦力(22)

《WTO规则》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胡国珠(27)

浅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马革兰(31)

谈我校留学生教育现状及发展朱进军(34)

对我校引进外籍智力资源工作的一些思考王勇(39)

浅谈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作用及素质要求李碧兰(42)

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认识和体会徐中兵徐金花(46)

浅谈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系级教学管理的促进周元琴李萍(50)

隐函数定理的一个证明陈艳(54)

秦皇岛市“12121”信箱拨打统计特征及对策探讨燕成玉吴杰卢宪梅(56)

金田公司防雷设计方案周晓晶(61)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内容与新模式的探索樊曙先(1)

科研促进教学的一个方法及一例张太忠(4)

气象教育与科技 浅谈生物学教学方法宋玉芝(7)

多媒体CAI课件的开发与应用初探林屹(11)

现代防雷技术分析与实例探讨李祥超肖稳安(15)

谈概率统计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王桂芝(19)

微分中值定理的进一步推广成荣(23)

浅谈工科高等数学课的改革薛巧玲(25)

浅谈举办国际培训班的体会朱进军朱功超(28)

本科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林晓玲(33)

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技术探讨水泱(39)

美国本科教学方式的分析与借鉴李传起(1)

生态气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及其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探讨吴荣军郑有飞(5)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计划的探讨唐慧强李萍(10)

对我校英语专业发展与定位的一些思考王玉括(14)

双语教学工作的几点体会王振会(17)

计算方法教学的几点思考雷金贵(20)

普通物理教学改进探讨张瑞东(25)

试论文化翻译的变通与补偿手段王晶(30)

论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商科类专业教学中的运用于波(34)

浅谈多媒体教学冒晓莉宋金暖(38)

网页恶意代码行为分析及其安全防范袁建辉(43)

上网期刊的web计量指标与科学文献计量指标的比较潘魏伟(50)

浅议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存问题袁敏(54)

避雷针对电波传播影响的分析李祥超顾松山(58)

分析小说《蝇王》的现代警世意义金鑫(62)

规范防雷审批和技术服务程序张先良(66)

浅论江苏省城市空气质量近况与南京市工业布局调整陈万隆刘春岩(1)

浅议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回顾评价张斌王剑波赵晓莉(9)

浅议实验室中化学品的环境污染及环境管理李书君李扬赵晓莉(13)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葛苏放(16)HttP://

中外翻译美学思想“诗”与“思”的探讨吴建兰(20)

社会整体利益下的环境会计理性分析袁广达(24)

档案数据库的应用与维护韩贵文(29)

浅论编辑创新气象教育与科技 倪东鸿(33)

略谈Excel在酬金二次分配中的应用史金联潘魏伟(35)

科技期刊插图的制作倪东鸿(41)

六大国际检索系统简介与我院《学报》潘魏伟倪东鸿(1)

我院气象台2000—2002年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工作进展谭桂容周晓兰(10)

一个可视化绘图软件——Vis5D朱玉祥孙文堂(15)

农药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防治赵金辉赵晓莉(21)

蒙古文印刷体文字识别中图像特征的分析与应用李振宏(26)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多媒体CAI课件王军(32)

英语as…as结构的几种特殊用法吴建兰(36)

提高《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赵志伟(41)

大学英语教学新观念钟岚(44)

浅谈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周鸿渐(48)

关于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几点思考赵丽玲(52)

造就勤奋敬业的新型后勤职工队伍孙再春(56)

浅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丁枝秀(59)

电子阅览室的信息资源建设及服务创新水泱(63)

关于“籍贯”倪东鸿(66)

MM5在农业气象和城市气象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李兆芹姚克敏(1)

EOS/MODIS简介官莉(7)

计算机图像处理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季赛沈超(12)

中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会计与审计理论的构建袁广达(21)

市场准入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张康宁李诗平韩基良(28)

MS-DOS下的FTP技术详解及其应用张海燕郑红李诗平(35)

普通高校录取前期数据的远程传送季赛沈超(41)

综合实验与实验课程论文的写作赵晓莉商海荣王超颖(47)

气象工程论文篇10

作者简介:李章良(1975-),男,福建仙游人,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陈菁(1971-),女,福建莆田人,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福建 莆田 351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2012年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莆田学院校级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G201201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096-0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内容涉及燃烧与大气污染的关系、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污染物落地浓度估算、气态污染物和颗粒污染物的去除机制以及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控制技术等。在以往教学中,由于授课学时的限制,不能对所有内容进行详解,有些抽象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因此,如何在规定学时内深入浅出地阐明问题,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前和课后,并建立起合理的考核方式,就成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1]

莆田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定位为“工程性”和“应用性”,结合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为契机,就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考核方式以及如何上好第一堂课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究,进一步完善该课程的教学,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一、创意性地授好第一堂课,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在第一堂课先通过三张PPT,以声音、照片、动画等形式,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给学生形成强烈视觉、听觉冲击的同时,引发其内心的思索。

第一张PPT以醒目的黑体字打出几个数据:五天、五周、五分钟。学生对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师借机提问:关于生命的极限,同学们了解多少?以上几个数字代表了什么?学生热烈讨论,纷纷发言,最后教师做总结点评:一个人可以五天不吃饭,五周不喝水,尚可存活;而一个人如果五分钟不呼吸到新鲜空气,就会窒息死亡。学生纷纷点头,兴趣大增,清洁空气是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概念就在学生脑海中初步形成。

以上用数据说明问题是属于理性思维范畴。接下来第二张PPT给学生展示一组具有强烈视觉冲击效果的图片,以人文学者的形象思维方式来说明问题:酸雨使得水pH值降低,损坏鱼的脊椎和骨骼,使鱼畸形,成驼背甚至死亡;大气污染严重腐蚀建筑物,人文古迹遭到惨重破坏;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现象变多、各种疾病增加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严重后果。这些图片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学生感到震惊。教师此时做进一步地深入引导,阐明世界范围内都在遭受大气污染的严重影响,由此造成难以估计的经济文化损失,中国故宫和天坛的大理石栏杆也未能幸免于难。这样,就像一个长镜头,由远及近,大气污染的严重局面由单纯的理论拉近到眼前,每个人都有了一种生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为了进一步阐明大气污染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第三张PPT展示一个CCTV公益广告:未来某个时代(被污染的地球很难见到绿色的生态环境)的一个拍卖会,拍卖师举起地球上最后一株没有被污染的植物,许多人纷纷起价竞拍。之后,拍卖师又举起地球上最后一瓶没有被污染过的水,拍卖价超过千万。而当拍卖师拿出地球上最后一瓶未受污染的空气时,买家们都激动了,这次看到的不是高高举起的抢拍牌,而是无数只伸向这瓶空气的手。虽然这只是一则公益广告,但是片子做得很有想象力,看后让人很受震动,深远的寓意让人陷入沉思。

这样通过上述醒目数据的视觉刺激、声音的听觉刺激和动画的震撼效果,当第一堂课结束时,学生头脑中已形成了清晰的概念体系:清洁空气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是无价之宝;大气污染现状严峻,污染的后果触目惊心,治理大气污染的任务刻不容缓,环境工程师任重道远。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体系,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

针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特点:内容多、理论抽象、工程设计及计算量大,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地阐明问题,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选择合适的课程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体系是关键。

1.课程教材选择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教材种类繁多,在总结每本教材特点的基础上,并考虑到学生所学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的情况,最后选用郝吉明等主编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作为教材,并配套增订郝吉明主编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例题与习题集》作为辅助学习教材。

2.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以“两个系统、一条主线”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两个系统”分别为空气污染系统和控制系统。“一条主线”:污染源排出污染物污染物在大气中迁移转化污染物落地浓度估算污染控制技术典型污染物控制工艺。即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要经过一系列的大气传输转换过程才能最终沉降到地面,对受体造成危害,这是空气污染系统。在大气污染源章节中主要介绍燃煤与大气污染的关系。污染源排出的污染物,在最终沉降到地面对受体造成危害之前,要经历一系列的大气迁移、转化和沉积过程。不同气象条件下,同一污染源造成的危害是大相径庭的,因此大气污染气象学章节中重点讲述各种气象条件对污染物传输扩散的影响。接下来是污染物落地浓度估算重点介绍高斯模式,这也是在环评中经常用到的模式,由于其内容抽象,将其作为难点、重点给予讲述。

至于控制系统,按照污染物存在形态的不同,分为气态污染物控制和颗粒污染物控制两大类,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主要有吸收、吸附和催化转化,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就是常说的除尘技术,涉及各种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及其设计计算,当前应用最广的袋式除尘器和静电除尘器是授课的重点。课程最后是典型大气污染物控制工艺,联系当前大气污染控制的热点问题——火电厂烟气中硫氧化物污染和氮氧化物污染以及越来越引起关注的汽车尾气污染,将授课重点是以上几种大气污染物的单独控制工艺和联合去除工艺,并将工程实例引入课堂,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有更明确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保证教学效果的灵魂

1.将互动式教学引入课堂

互动式教学是教与学双方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2]以大气污染气象学章节为例,讲述基本理论之后,教师可有意设置问题,例如“下列哪个气象条件下大气处于最不稳定的状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做有针对性的补充和总结,这样对于抽象理论问题的理解就由短时记忆(死记硬背)转化为长期记忆(理解记忆)。

2.板书、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模式

针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工艺流程、设备外观及内部结构等,通过多媒体的形象和直观展示可很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能尽量地多传授科技前沿知识。但不足之处是授课节奏偏快,对于难点问题学生思路往往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节奏;传统板书正好弥补了多媒体授课的弊端,如对于一些难点问题及公式推导,授课节奏可以根据课堂反馈及时调整。[3]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学生可充分利用莆田学院课程建设平台——天空教室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随时学习,自由下载,提前预习并复习,师生还可利用其中的助学模块进行沟通和交流。

3.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实践教学直接影响到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此,借鉴“CDIO”(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教学方法,采用“做中学”的方式,[4]通过课程综合实验、设计实验、课程设计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利用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将课堂知识与工程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所学知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四、多元化考核指标的改革,是保证教学效果的手段

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为克服现行考核指标单一化弊端,实行考核指标多元化改革,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理论教学环节考核方式从单纯笔试向多元化考核形式转换,包括上课提问、平时作业、平时小测、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期末成绩仅占总评成绩60%。

第二,理论考核的题型从客观题为主转向创新能力和综合判断分析能力检验,这有利于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三,实践教学环节考核,采取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考核方式,根据实施能力、实验现象分析及实验报告等方面考核,并综合考虑团结协作、竞争意识与最终效果等,实现考核指标多元化,力争从多角度、多方位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第四,学期结束教师要对试卷做全面分析,包括学生得失分情况,试卷中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同时要认真总结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向,不断总结教学经验,适应新形势下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的需要。

五、结束语

以环境工程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为契机,结合我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特点和教学实践,笔者就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考核方式以及如何上好第一堂课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可行的见解和主张,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曹鹏,徐小琳.《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讨[J].石子河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5(S1):69-70.

气象工程论文篇11

气象文化不是简单的“气象+文化”,而是两者的有机融合,指的是气象这个行业、部门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及其相应的制度、体制和根本方法,以及外在的精神风貌和行为样态等总和。气象文化形成的过程归根结底也就是气象人才培养的过程。而气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高校教育和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因此气象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共建也就成为气象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高层平台。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大学在气象文化形成过程中不仅树立了知识权威,成为科技进步的“孵化器”,而且以深厚且影响深远的校园文化传统对气象人才进行精神熏染,依照《中国气象文化建设纲要》提出的气象文化建设的目标,以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及基础设施服务于气象事业,建设“一流的装备、一流的技术”,恪守教育的本职,为气象事业培养“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台站”,以深厚的校园文化凝练崇高的气象人精神,树立美好的气象人形象,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的良好氛围,将校园建设成具有鲜明特点的气象文化载体,满足广大气象工作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大学由社会边缘的“象牙塔”变成气象事业进步的“加速器”。由于气象事业与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气象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共建随之成为气象文化研究领域中的新课题。本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这个大气为优势学科的学校为具体个案进行分析,进一步考察气象文化与校园文化共建过程中带来的社会效益和营造的文化氛围,发掘气象文化建设所需的文化内涵,以便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对气象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由于气象文化可以概括为气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积极成果的总和,包括气象物质文化,也就是气象生产力;气象精神文化,也就是气象发展的思想、观念和理论形态;气象行为文化,也就是气象从业人员的行为方式、样态和习惯。校园文化指学校的整体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学与管理制度、全校师生的共识及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种浓烈持久的精神氛围,包括舆论风气、人际关系、校园环境等,也包括通过各种途径(特别是现代传播媒介)对社会文化的间接影响。因此校园文化对气象文化的促进作用也体现在物质、精神和行为等方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校园文化在物质、精神、行为三个方面对气象文化的发展构成影响,两者在共建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进而促进气象事业与高等教育事业带来的技术进步、文化发展。

1.从物质层面上看,校园文化是气象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气象文化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

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近年来的发展方向来看,我校作为中国气象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学校,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学科建设尤其是特色学科大气科学专业优势彰显,其他学科依托于大气科学得到调整和优化,学科方向凝练初见成效,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连年翻番,2008年科研经费已超过亿元。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学校主动服务于气象事业,对接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积极承担行业专项和科技支撑项目,产生出有影响的科研成果;主动融入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启动教材及气象台等实验台站建设,条件平台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气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宣传工具;主动加强和中国气象局及各省局的交流和合作,了解需求,提供支撑,成功承办了“华风杯”第二届全国气象行业运动会等多项全国气象系统重大活动。

在校园文化形成过程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继续实行“学科特区”政策,适当扩大“学科特区”范围,合理调整学科专业布局,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重点突破,立足优势学科,瞄准专业发展前沿,“优先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大气学科,打造国际一流学术品牌;重点推进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和环境学科,打造国内一流学术品牌;大力培育经管和人文学科,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学术品牌”,这种做法是符合高等教育普遍规律的先进办学理念。塑造了校园文化鲜明的特色:保持我校气象领域学科综合的优势,形成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文学、工学、管理学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形成了气象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2.从精神层面上看,气象文化与校园文化彼此影响,不仅形成了校园独特的氛围,也成为气象工作发展的有利条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不仅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以大气学科作为优先重点发展对象,在校园文化的塑造过程中突出气象特色,开设大气科学导论等相关必修课程,帮助各专业学生了解气象,掌握气象知识,做好走向气象工作的前期准备,并从理论上和精神上都将自己看作一名“气象人”,熟悉气象文化的内涵,并结合社会现实和自身情况认识气象文化的社会意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将大气学科的影响辐射到其他各学科,积极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教育活动,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提出了气象文化史、气象文学史的研究,这不仅是对气象发展史的另一角度的梳理,而且是一部人类与自然斗争的文明史的抒写。通过对气象文化发展史的简要梳理,发掘出潜藏其中的内在理路,即我国的气象文化发展史是一个不断地从封闭走向开放、单一走向大众的过程,气象文化的发展循着不断走向全球化和大众化的规律。这为气象文化建设提供了珍贵的可供借鉴的经验和精神,成为气象文化建设的历史资源和现实基础,帮助气象文化打破地域和气象利益格局,注重气象器物文化、气象制度文化,以及气象精神文化的协调发展,不断地走向大众、服务大众。

3.从行为层面上看,气象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管理方式与培养对象保持一致才能促进气象事业的发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管理上注重发挥专业资源与人才优势,强化气象意识,认真落实“主动融入、主动接轨、主动服务,全面服务中国气象事业”精神,坚持“开放发展、联合发展”的发展方针,以开放谋发展,以服务求支持,具体说来,就是主动服务中国气象事业,主动瞄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知识结构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创优,培养出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

现代气象事业的主体是气象文化人,他们是充分凝聚着气象文化力量,并能充分释放气象文化能量的气象人;是被气象文化所“教化”、“同化”,更能体现和适应“信息革命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条件要求的新型气象人。这种人才往往是高校培养出来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秉承“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优良校风,建立一支教学、科研、开发、服务协调发展的师资队伍;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厚基础,重实践”的本科教育传统,以传播的理念、艺术的视野、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坚持稳步充实发展,以质量、管理、特色为主线,改革创新,提高专业教育质量、学科实力和办学水平,并以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服务社会,鼓励学生开展自发的气象宣传和普及工作。

综上所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先物质上积极承担行业专项和科技支撑项目,主动融入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启动教材及气象台等实验台站建设,基础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其次在注重发挥专业资源与人才优势的同时,强化气象意识,主动服务中国气象事业,主动瞄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知识结构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创优;再次坚持“厚基础,重实践”的教育传统,以传播的理念、艺术的视野、推进学科专业建设,立足优势学科,瞄准专业发展前沿,“优先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大气学科,打造国际一流学术品牌,将大气科学特色辐射到全校工科、人文社会科学,打造工科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气象特色,坚持稳步充实发展,以质量、管理、特色为主线,树立科学、高效的管理理念,改革创新,提升专业教育质量、学科实力和办学水平,建设并完善包括气象宣传、报刊、影视、网络、图书出版和气象科普在内的气象文化载体,并以气象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服务社会”。这种举措既有助于强化气象文化的专业性、准确性、科学性、严谨性、服务性、时效性和实效性,又展示出气象文化的生动性、丰富的想象性、历史性和强烈的时代性,加速了气象文化发展的步伐,表明校园文化与气象文化之间密切的关系,更好地促进气象文化和气象事业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气象工程论文篇12

气象部门绝大多数科技人员(尤其是层次较高的科技人员)均为学会会员。气象事业的发展依靠的是这部分人,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加强学术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的更新,就需要学会这个科技人员之家来为他们讲话,提供平台。为此,**州气象学会在XX年改选时,将理事会成员做了比较大的改革,各县(市)气象局局长、州气象局大多数科长都是理事会成员。州气象局局长为理事长,并在每年召开全州气象局长会议之际,召开学会理事会,争取把学会工作纳入全年气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全年至少召开4次常务理事会,召开常务理事会时邀请局党组有关领导参加。在学术论文征集、学会活动时都以州气象局、气象学会联合下文,这样可以增加文件的“份量”。

二、加强科技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我会在州气象局的支持下,每年年初常务理事会邀请州局有关领导及科室领导一起根据本年度业务需要和业务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拟定培训计划,按计划每年除自己举办各种类型的业务技术培训班以外(每年4次左右),还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选送人员参加中国气象局、**省气象局等举办的各类业务技术培训班,每年会员的培训面达80%以上。与此同时还积极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学历培训教育,近三年来,全州气象学会会员有27人次参加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的本科学历教育,已有15人次取得本科文凭。有25人次参加各类学校的函授专科学历教育。通过这些学习培训,不仅提高了广大学会会员的学历水平,也为现代气象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使得全州气象业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都得以明显提高。

三、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业务服务进行科研开发。

近几年来在中国气象局、**省气象局和州科技局、州电业局、州气象局等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山区反季节无公害大棚蔬菜的农业气象科学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及“**自治州电力线路沿线雷暴分析及其预报”等10多项课题开发与研究,并取得明显效果,有的被评为**州科技进步二等奖,有的被省局评为开发奖。

同时,积极组织会员参加为地方经济建设的各项服务工作,一是根据气象服务“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天气过程不放过”和“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气象服务方针,要求广大会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气象服务工作,为防灾减灾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好务;二是要求广大会员在我州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多流汗,多出力,努力减轻旱灾及冰雹灾害的损失。由于广大会员的努力业务服务工作成效显著,州气象局近五年来两次被中国气象局授予“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一次被**省人民政府授予“防汛抗旱先进集体”,有4名会员被中国气象局奖励,有6名被**省人民政府奖励。

四、积极组织会员撰写论文,参加各种学术交流。

一是请省内外有关专家来讲授如何撰写科技论文的讲座;二是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业务水平。近三年来共组织会员撰写论文130余篇,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研讨会)近100余篇,在部级核心刊物有关学报上刊登近10篇。XX年还成功的举办了湘鄂渝黔四省(市)边界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我州有38篇文章参加交流。

五、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培养技术能手。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