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贸易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2-28 15:32:04

三角贸易论文

三角贸易论文篇1

论文摘要:本文比较客观地分析了不同时期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特点,从技术模仿、配套生产、人才流动方面揭示了珠三角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路径,总结了珠三角提升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经验。 论文关键词:加工贸易;技术溢出效应;自主创新 珠三角地区既是我国加工贸易的最早起源地,也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最为成熟的地区。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不仅是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且在广东省对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我国发展加工贸易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外资进入能带来先进技术,产生技术外溢,进而带动我国产业的技术进步。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是低还是高,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到底有多大,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已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一、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特点 珠三角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一)1978~1990年是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采取“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的模式。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1978年8月底,东莞市虎门镇就正式成立了中国内地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编号为“粤字001”。尽管这家企业的规模不大,设备较落后,产品档次也不高,但在春潮萌动的中国内地却抢吃了第一只“螃蟹”,从此揭开了珠三角直接利用外资的序幕。在改革开放之初,珠三角地区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管理经验和国外销售渠道,但珠三角也有自身的优势,劳动力丰富而且便宜,土地资源多而且价格低。不仅如此,改革开放之时正是香港产业升级换代之日,香港商人受厂租、劳动力价格居高不下的困扰,急于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出香港,转移到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地方。珠三角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人文优势以及生产成本优势,成为港商的首选地区。珠三角人则因势利导,以乡镇企业为依托,以“三来一补”为突破口,积极发展加工贸易。 (二)1991~2000年是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点。计算机及软件、通讯、微电子及基础元器件、新一代视听产品、机电一体化、重点轻工和家电等七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和产品逐步提高。一大批国际知名跨国公司来珠三角兴建高新技术企业,世界500强IBM、飞利浦、杜邦、惠普、三星、施乐、康柏等跨国公司相继在珠三角设立独资或合资企业,同时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在珠三角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发展阶段,珠三角人从实践中逐步意识到“三来一补”的局限性和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当时人们主要还是关注提升外资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采取的措施是在淘汰低档次、技术落后、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的“三来一补”企业的同时,有选择地引进了一大批高科技的加工贸易企业。珠三角在提升外资加工贸易科技含量的过程中,自然也带来了技术的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第一,加工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高对珠三角地区的同行有很强的竞争作用和示范作用,本地企业通过学习和模仿产生了大量的技术溢出效应。第二,加工贸易与本地产业有密切的关联程度。这一时期,加工贸易的生产料件已经完全改变了全部依靠进口的格局。第三,加工贸易企业普遍重视管理人员、科技人员的培训。在加工贸易企业中,外商出于劳动力成本及其它因素的考虑,往往选择和招聘当地的优秀人才加以培训和管理,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熟悉国内外市场的人才。经过技术培训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一旦由外资加工贸易企业流向其他企业或自创企业时,所学的各种技术也随之外流,从而引起溢出。 (三)2001年至今是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飞跃阶段。珠三角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第三阶段的最大特点是不少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落户珠三角,并且跨国公司本土化的趋势初见端倪。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化,跨国公司纷纷在珠三角设立研发机构。截至2005年底,杜邦、本田、日立、三星等知名跨国公司在珠三角就已设立了研发机构243家。这些研发中心上接研发源头,下连规模生产企业和市场,为珠三角吸收和承接国外高水平技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研发平台。在珠三角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飞跃阶段,技术溢出效应有实质性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大规模引进成套设备逐步被引进关键技术、关键设备所替代。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为了能进入珠三角市场,竞相以各种方式向珠三角输出技术,技术引进的结构在不断优化。随着珠三角企业技术引进水平 的不断提高,引进的目的逐步从单一生产技术的引进转向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创新能力的技术引进,引进技术方式多元化。跨国公司向珠三角输出技术,除了有技术许可、技术服务、入股投资等传统方式之外,还有相互交换技术使用权、特许专营等新形式,加工贸易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本地化。重用本地管理和技术的精英使不少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绩明显上升,促使跨国公司向人才本地化转变。 二、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主要路径 (一)技术模仿的路径。技术可以通过模仿和示范产生溢出效应。珠三角生产规模较大的本地企业,相当一部分是在加工贸易的技术、管理等方面示范效应下,通过学习、模仿和竞争,逐渐发展壮大,甚至超过了竞争对手。美的、科龙、格力就是在西方跨国公司的巨大压力下,跟踪跨国公司的技术,经过模仿和创新,不断提高家电业技术水平的典型代表。 (二)配套生产的路径。发展珠三角配套产业是珠三角外向型经济实现技术外溢的直接渠道。在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料件已经完全改变了改革开放初期全部依靠进口的格局,产品本地化水平逐步提高。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例,珠三角已集聚了5万多家电子信息企业,打印机配套率达91%、PC机达80%、激光视盘机达64%,稳压电源达53%、计算机主板及功能板达41%。珠江三角洲已成为世界级的IT业制造基地。不少与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合作、为外资厂提供配套加工零配件的本地企业,在加工配套过程中逐步积累了原始资本和掌握了生产技术以及市场营销网络,由“配角”地位逐步转化为市场的“主角”。 (三)人才流动的路径。在通常情况下,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当地化比例越高,流动性越强,向内资企业流动越多,技术外溢效果越好。掌握技术的人员的流动可以产生技术溢出效应。这是珠三角取得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形式。珠三角加工贸易企业聘用了当地大量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普通的员工,实际上就是间接地向珠三角提供技术转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不少人在加工贸易企业积累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资源,成为自身创业的重要资本。昨天的“打工仔”,今天成为大大小小的“老板”,在珠三角地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三、珠三角地区提升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启示 (一)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是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核心。珠三角地区的经验表明,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是后进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和技术赶超的关键所在。没有对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在此基础上的模仿创新,该地区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如果加工贸易带来的技术溢出长期停留在低技术、低层次的水平上,只会强化经济发展对外来资本的依赖性,这样虽然可以使某一地区的经济出现暂时的繁荣,但有可能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加工贸易企业人走楼空,最终导致经济出现“空心化”的现象。 (二)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根本途径是本土企业的自主研发。跨国公司转移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保持技术垄断的前提下,获得技术创新的利润最大化。以技术垄断为前提,跨国公司进行的技术转移都是成熟性技术。不论处在全球化生产链条的哪个环节,从事加工贸易的东道国企业都不可能获得最先进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依靠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也就不可能实现产业技术的赶超。即使位于核心的产业链条,依靠核心技术的转移与溢出也是十分有限的。进入21世纪,珠三角人发现,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可以向国内转移一般性的先进技术,但真正核心、领先的技术是绝对不可能转移的。利用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是一个地区产业技术升级的一种办法,但真正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最终还得靠本土企业的自主研发。 (三)开展深加工结转是实现技术溢出的有效方式。深加工结转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将保税进口料件加工的产品结转至下一家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后复出口的经营活动。据统计,目前珠三角七成加工贸易企业采购配套以深加工结转的方式实现。在全省IT、计算机和家电行业中,80%以上的手机部件、90%以上的计算机零部件和100%的彩电部件都可以在珠三角地区内实现配套。 (四)产业集群的形成是技术溢出的有效载体。仅仅在加工装配环节取得成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向上下游环节延伸,并获得更多的技术转移和后向联系,才能获得更多的技术溢出和加工贸易利益,否则,劳动力成本上升之时就是加工贸易利益丧失之日。加工装配产业是无根工业,即本地劳动力成本上升之日,就是加工装配产业转移之时。如果不能在加工装配 活动中获得技术溢出,不能培养出具有相当素养的产业大军,现时加工装配活动中所得收益将会随着加工贸易产业向外转移在瞬间化为乌有。如果该地区形成了产业集群,即使加工贸易企业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而向外转移,本地仍可通过向增加值相对较高的前向或后向生产环节转移,实现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双重升级,继续分享加工贸易利益。 (五)大力扶持民营企业是实现技术溢出的重要途径。民营经济是最具活力的经济,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亮点。民营企业不仅有与大型加工贸易企业配套生产的强烈愿望,而且初步具备了接受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能力。灵活的经营机制有利于民营企业融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生产体系,并通过与跨国公司的配套互动,逐步上升到附加值较高的产业环节。民营企业与大型加工贸易企业合作不仅能实现优势互补,而且能促使加工贸易落地生根,使“候鸟经济”变为“榕树经济”。 (六)承接技术溢出效应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企业是技术溢出效应的直接受益者,理应成为推动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主导力量。提高技术溢出效应是地方政府应关注的事情,但企业才是承接技术溢出效应的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在提高技术溢出时的职能不能错位,更不能“越俎代庖”。地方政府对于提高技术溢出效应不能不急,但也不能太急。地方政府操之过急就可能过多地运用行政手段,破坏市场机制。如何让企业行为的结果与政府的目标相吻合?一种比较理想和有效的方式是,“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三角贸易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F74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3)02-0058-10

一、引言

离岸贸易(offshore trade)是指本国(地区)的贸易商经营的货物直接由关境外的生产地付运到客户,而不经过该贸易商所在国家(地区)。与传统的贸易方式相比,离岸贸易的显著特点是交易所涉货物并不进出贸易商的经营所在地。离岸贸易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属于服务贸易的范畴,是全球贸易分工进一步细化的必然趋势和结果。离岸贸易实质上是一种中间商贸易方式,中间商主要利用其庞大、发达的贸易网络在交易领域内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凭借完善的基础设施、极富吸引力的简单税制和高度的贸易便利化等优势。香港一举成为全球贸易中间商的集聚之地。贸易中间商的汇集催生了香港离岸贸易的繁荣,据最新的《香港服务贸易统计报告》显示,2010年香港离岸贸易所涉货物贸易额达3.89万亿港元,超过同期转口贸易额(2.96万亿港元),继续成为香港第一大贸易方式。

香港离岸贸易的快速增长与中国大陆经济的崛起密不可分,随着大陆与香港紧密经济合作的推进,大陆已成为香港离岸贸易所涉货物最主要的来源地和目的地。如表1所示,2002~2010年间香港离岸贸易所涉货物销售价值中来自大陆和销往大陆的平均比重为38.2%和56.5%;而且,以大陆为货物来源地的香港离岸贸易所涉货物中,经分判加工安排生产(Manufactured through sub-contract processing arrangement)的比重超过40%。

经分判加工安排生产的比重如此之高,表明香港的离岸贸易与其对大陆的FDI输出密不可分。香港贸易中间商凭借全球贸易网络优势承接海外订单,并通过FDI的方式在大陆投资建厂,利用内地的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产品加工、组装和制造,然后将制成品出口到世界各地,考虑到运输成本因素,这些产品通常在大陆产地直接付运,不会进出香港,从而形成离岸贸易。

基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成熟度等原因,珠三角地区一直是香港FDI流人大陆的主要目标区域。本世纪初的前几年里,珠三角地区吸引香港FDI金额占大陆吸引香港FDI总额的比重甚至一度达到50%左右,尽管近年来该比重有所下降,但从存量上看,珠三角地区吸引香港FDI的规模仍然大大超过内地其他省市。如图1所示,2000-2010年广东累计吸引香港FDI总额达840亿美元,占全国吸引香港FDI总额的比重达28%,明显高于江苏、浙江等其他沿海主要省份。因此,珠三角地区是香港离岸贸易对大陆经济发展的主要辐射区域,研究香港离岸贸易对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显得意义重大。

二、文献综述和待检验理论假设

当前,国内外关于离岸贸易的研究文献较少,但不乏关于离岸贸易的行为主体——贸易中间商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关于贸易中间商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影响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向展开。

第一,强调贸易中间商的信息网络效应,认为贸易中间商利用其庞大的全球信息网络优势,将专业化的贸易信息传递给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商,减少了贸易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促进其产业发展(如Samiee,1993:Feenstra&Hanson,2004;Ellis,2010);第二,强调贸易中间商的市场创造效应,认为专业的贸易中间商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引入了全球一体化生产体系,唤醒了它们沉睡的生产潜能,并为它们的生产开拓了新的国际市场,从而促进了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发展(Casson,1997;Hsing,1999;Guex,1998;Sluyterman,1998);第三,强调贸易中间商的经济催化剂效应(Catalytic Contribution),认为贸易中间商会将信用机制、营销技术、分销基础设施等先进要素引入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分销渠道,从而克服这些国家或地区普遍存在的分销体系不完善和效率低下的劣势,进而促进其产业发展(Sharma&Dominguez,1992;Ellis,2003)。

由于离岸贸易的主体是贸易中间商,因此不管采用何种贸易方式,贸易中间商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机理是一致的,即离岸贸易将对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但是,现有关于贸易中间商的研究文献中,背后几乎都隐含了一个同样的假设,即贸易中间商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局限于制造业,这可能因为贸易中间商总是伴随着FDI的输出进入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而早期的FDI流入通常都是投资于制造业。

事实上,香港离岸贸易对珠三角地区城市群产业发展的影响比较复杂,它对不同城市的产业发展影响可能存在差异。一方面,由于珠三角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制造加工基地之一,并且在县、镇一级区域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如佛山南海大沥的铝材产量已占全国的40%以上,中山古镇的灯饰销量已占全国的60%以上,江门恩平的麦克风已占全国销量的70%以上,因此香港离岸贸易对珠三角县、镇一级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制造业上,并且通过发挥香港贸易中间商的信息网络效应和市场创造效应,将显著推动这些地区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离岸贸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货物在产地直接付运,原来需经过香港转口的相当部分的货物现在不再经过香港,因此珠三角地区的货物将选择在深圳和广州等中心城市的港口清关,从而推动这些中心城市的国际物流、货物保险、质量检验、贸易展示等与贸易有关的服务业的细分和发展,所以香港离岸贸易对深圳、广州等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服务业上。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提出两个待检验的理论假设。

理论假设一(H1):香港离岸贸易将对珠三角区域的产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理论假设二(H2):香港离岸贸易对珠三角地区不同城市产业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它对珠三角中心城市深圳、广州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服务业上,对其他非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制造业上。

三、香港离岸贸易对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

由于本文是以产业规模(GDP)作为产业发展的衡量指标,所以可以将传统的柯布一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作为理论模型构建的基础。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Solow,1956;Romer,1986;R.Lucas,1988),生产要素的范畴得到广泛的延伸,决定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不仅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而且还包括全球信息网络、国际市场渠道、商业环境等现代经济要素,而后者将直接影响生产效率水平的高低。因此,虽然离岸贸易本身不是一种投入要素,但它通过发挥贸易中间商的信息网络效应、市场创造效应和经济催化剂效应,显著地改善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商业环境,促进了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升,从而成为影响其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Barro&Sala-I-Martin,1997)。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在借鉴熊俊(2005)对索罗经济增长模型进行扩展分析的基础上,将离岸贸易看作是影响投入要素使用效率即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并将其纳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得出拓展后的新生产函数:

Yit=Aeλ*OTKαitLβit (1)

上式中i表示产业,Yi为i行业的GDP,此处只分为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行业:t表示年份;A为效率系数;K和L分别表示资本要素投入和劳动要素投入;OT表示香港离岸贸易额;α、β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λ代表香港离岸贸易对珠三角地区城市产业GDP的影响系数;A、α、β、λ为常数,A>0,0

为了获取更多的观测值,增加估计量的抽样精度,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 Data)进行实证分析,(1)式计量模型的对数形式表示如下:

LnYjit=LnA+αLnKjit+βLnLjit+λ×OTjit+εjit (2)

式(2)中,j表示横截面,包括珠三角地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肇庆9个地级以上城市下辖的48个区县;t表示年份,包含2000~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εjit表示残差项。

同时,为度量香港离岸贸易对中心城市和非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影响的差异,本文将原始数据分成两组分别进行回归,分组如表2所示。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采用2000~2009年珠三角地区48个区县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被解释变量Y表示各区、县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GDP值,以消除价格变动后的实际GDP值作为变量;劳动投入L的指标为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各区县制造业和服务业GDP数据和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据均来源于国研网一区域经济数据库,以及各地市统计年鉴;香港离岸贸易额(OT)的数据来源于香港政府统计处的历年《香港离岸贸易统计报告》。

此外,在度量产业发展的要素贡献时,对资本存量的估计略显复杂。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资本存量K广为使用的估算方法是1951年Glodsmith创立的永续盘存制,其计算公式为:

Kt=It+(1-η)Kt-1 (3)

其中K1和Kt-1分别表示第t年和第t-1年的资本存量,It表示第t年的投资,η表示第t年的折旧率。如何确定该公式中的基期资本存量、折旧率和当年投资显得非常重要,因为采用方法的不同通常会导致差异明显的结论(张军等,2003)。由于以下计量分析中使用面板方法,涉及到各地市数据,考虑到数据收集的可获得性,本文估算基期资本存量数据时,使用“资本产出比”方法进行推算,以1999年为基期确定资本产出比为2.5,即各地市基期资本存量K1999定为样本第一期2000年实际GDP的2.5倍;各期投资I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以1999年为基期。

在折旧率方面,由于各区县的资本消费存在较大差异,采用国家统一的折旧率无法反映出这种差异性,本文借用宋海岩等(2003)的方法,以官方公布的3.6%的折旧率为基础,通过引入各地市GDP实际增长率来反映地区间折旧率的差异,因为资本的物理折旧程度与经济增长率成正比,于是公式(3)演变为公式(4):

Kit=Iit+(1-η-Git)Ki,t-1 (4)

其中i为区县,Git表示第i个区县在时期t的实际GDP增长率。区县资本存量的原始数据均来自于各区县历年统计年鉴,根据公式(4)计算。

(三)实证分析结果

本文根据公式(2)进行面板模型回归,就面板数据而言,对模型形式的设定十分重要,如果模型形式设定不正确,估计结果将与所要模拟的经济现实相距甚远。面板数据模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混合数据模型、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本文根据公式(5)和公式(6)构造的F1、F2统计量来选择模型。

当F2的值小于临界值时,选择混合数据模型;当F2值大于等于临界值时,继续看F1值大小,当F1值小于临界值时应选择变截距模型,否则应选择变系数模型。基本模型设定后,对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方法的取舍则参照Hausman检验值进行判断。

1 对珠三角地区城市群48个区县全体样本的回归。

对珠三角地区城市群48个区县全体样本的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不管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的模型回归,都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t检验,系数分别为0.65和0.69,这与包群等(2003)和姚树洁等(2006)估算出的全国资本产出弹性处于0.6~0.7之间的结果相吻合。

制造业和服务业中,LnLjit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41和0.35,这表明劳动力投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GDP将分别增加0.41和0.35个百分点,略高于姚树洁等(2006)估计全国劳动产出弹性处于0.26~0.31之间的水平,这可能因为珠三角地区是中国最主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使得其劳动产出弹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OTjit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影响系数都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t检验,系数分别为0.23和0.14,表明香港离岸贸易对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前面提出的“理论假设一(H1)”得到了验证。当然,从比较结果来看,香港离岸贸易对珠三角制造业产出的正面影响要显著高于服务业。

2 对中心城市和非中心城市区县两组样本的回归。

为进一步分析香港离岸贸易对珠三角中心城市和非中心城市区县产业发展影响的差异,本文分别对该两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资本和劳动产出弹性系数比较。不管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中心城市组的资本产出弹性(0.72和0.70)都显著高于非中心城市组的资本产出弹性(0.64和0.67),这主要是因为投资环境的差异,导致资本相对更倾向于集聚区域中心城市。与之相反的是,非中心城市组的劳动产出弹性(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别为0.41和0.40)要明显高于中心城市组的劳动产出弹性(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别为0.36和0.35),这主要是因为珠三角非中心城市的区县形成了诸多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从而需要大量劳动力与产业发展相匹配。

OTjit对中心城市和非中心城市区县产业影响系数的比较。中心城市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OTjit系数分别为0.09和0.18,表明香港离岸贸易每增加1个百分点,珠三角中心城市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实际GDP将分别上升0.09和0.18个百分点;而非中心城市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OTjit系数分别为0.28和0.04,意味着香港离岸贸易每增加1个百分点,珠三角非中心城市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实际GDP将分别上升0.28和0.04个百分点。这表明,香港离岸贸易对珠三角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反映在服务业上,而对非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则主要体现在制造业上。此处的实证分析结果与前面提出的“理论假设二(H2)”相吻合。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三角贸易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09)08-0085-04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泛珠三角区域(以下简称泛珠)与东盟地理位置邻近,开展贸易往来具有区位优势。不仅如此,泛珠三角内地省区还基本涵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CAFTA)建设的国内热点和重点地区。目前,泛珠三角合作论坛已经将泛珠与东盟的区域合作摆在战略优先的地位。在2008年的“第六届泛珠合作与发展社科专家论坛”上,泛珠三角省区社科学界已经确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东盟开放合作的战略构想与对策》的联合研究课题。毫无疑问,泛珠与东盟的区域合作研究已经成为重要议题。

如今泛珠和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虽刚起步,但国内的研究成果却已迭出。如陈乔之、李锦元(2004)关于泛珠三角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战略对接的研究,肖茂盛(2005)有关泛珠与东盟开展经济合作的初步判断,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05)有关泛珠三角经济国际化问题以及泛珠与东盟经济合作的基本分析,林凌(2006)有关泛珠三角在“10+1”中扮演的角色探讨,华晓红、汤碧(2007)有关香港在CAFTA框架下泛珠三角与东盟经济合作的平台中作用与功能的定位分析,陈秀莲(2007)关于泛珠三角西南次区域和东盟开展区域贸易的分析,徐佩文(2008)有关泛珠三角地区与东盟经济合作的基本探讨,这些研究成果给本课题的深入分析提供了有益启示。然而现有的研究成果,在研究方法上过于集中在经验性的描述研究方面,研究结论多侧重于宏观定性分析与战略判断,而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比较少,缺乏一些深层次的探讨。因此,本文尝试借助静态经济效应的分析框架,从区域组织层次视角着手,对双边的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展开实证分析,这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有一定创新意义的研究领域。

二、静态经济效应的分析范式

泛珠与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是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背景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现象,在对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中,贸易效应的研究是主流方向,并可分为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从静态效应的视角来分析,主要有维纳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理论,凯姆普和亨利·旺的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协定的福利增长理论,克鲁格曼的区域集团和世界福利理论。

其中,美国经济学家维纳认为,在静态效应的分析框架中,贸易创造效应是由于关税同盟内部取消关税,一成员国国内生产成本高的产品或原先从同盟外高价购买的产品为另一成员国成本低的产品所替代,从而导致从成员国的进口增加,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了消费者福利。贸易转移效应是原来从同盟外非成员国成本较低的产品进口转向另一成员国成本较高的产品进口,其结果恶化了资源配置,减少了社会福利。维纳(Viner,1950)认为,贸易创造效应增加了关税同盟成员国和整个社会的福利,因为关税同盟的建立使国内生产的产品被其他成员国成本较低的产品所取代,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扩大了生产盈利。而贸易转移效应使原来从同盟外非成员国较低成本的产品进口转换为从成员国较高成本的产品进口,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减少了社会福利。至于建立关税同盟是否得益,取决于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相互比较的实际结果。维纳的研究显示,关税同盟福利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建立关税同盟前各国或地区之间关税税率的差异程度。建立关税同盟前的税率越高,建立关税同盟后的经济效应越大,因为产品价格的下降会增加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量。第二,关税同盟的成员国或地区越多或经济规模越大,贸易转移的可能性就越小,区内资源重新配置的可能性越大,提高区内福利水平的可能性也越大。第三。一国或地区国民经济中对外贸易的比重越低,参与关税同盟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的可能性越大(Viner,1950)。

米德(Meade,1955)认为,维纳的分析只考虑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生产效果,不能准确地估计关税同盟的净损益。因为维纳的分析基于供给完全弹性和零需求价格弹性的假设,而这显然与现实不符。在关税同盟形成之后,随着区域内关税的消除,进口产品价格下降,消费者需求增加,对伙伴国的进口量上升,这种由于价格变化而引起的进口消费的增加会给进口国的消费者带来福利。因此,消费效果加强了贸易创造所带来的社会福利,而且部分消除了贸易转移对社会福利的损失。利普赛(Lipsey,1957)进一步认为,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的不同虽是分析关税同盟对生产影响的基础,但却不是分析社会福利的依据。因为,关税同盟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也可能是正面的。对于贸易转移是否一定减少国际福利,经济学家格瑞尔斯(Gehrels,1956)认为,贸易转移是否一定减少国际福利还要取决于商品间有无替代性。如果商品间有替代性,则贸易转移也可能增加福利。维纳分析的缺陷在于只注意到国家间的替代关系,而未注意到商品间的替代关系。

库柏和马塞尔(Cooper and Masell,1965)的研究却认为,按照传统关税同盟理论的分析,如果一个国家实行非歧视性关税削减,那么该国所得到的福利要比成为一个关税同盟成员所得到的福利要多。从成本一收益角度考虑,一个国家必然有加入关税同盟的理性偏好。因此,库柏和马塞尔建议,应建立补偿机制以弥补成员国之间的损益分配不均。约翰逊(Johnson,1965)则从私人和社会的成本与收益角度说明社会福利除了来自于效用最大化的私人消费外,还来自于对公共产品的集体消费。当一国通过征收关税来保护国内市场时,私人消费者因商品价格高于世界价格而利益受损。但是,国内工业生产活动的扩大将可能给国家整体带来超过消费者的损失。政府的理性决策使得国内的关税保护将消费者损失与国内工业生产扩大所带来的集体福利大体相当。保护国内市场,发展本国工业,促进出口,可以通过建立关税同盟来达到。虽然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对伙伴国来说都可带来收益,但是关税削减国更倾向于贸易转移。上述有关贸易静态经济效应理论分析框架的提出与发展深化,为东盟和泛珠三角地区之间开展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三、区域经济合作的绩效评估

从泛珠与东盟双方经贸合作的现实来看,双边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贸易静态效应首先来源于贸易壁垒的取消。目前,中国和东盟在合作框架下的关税减让参照了东盟自由贸易区原有《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CEPT)来实施,“10+1 协议”明确了货物贸易自由化的时间表和取消所有贸易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目标,并以CEPT为基础采取封闭式的区域性优惠关税措施,将产品分为三类,实行逐年降税模式。如图-1所示,在没有建立自由贸易区之前,双方贸易曲线变化平稳。2003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双方贸易达782亿美元。到2007年底,双边贸易总额高达2025.5亿美元,提前三年实现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预定目标。

与此同时,泛珠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关系也在快速发展,双方在资源构成、产业结构和工农业产品等方面各具特色,互补性很强,凸显泛珠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的显著作用。2004年,泛珠内地九省区对东盟的出口额为144.27亿美元,进口额为257.68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01.95亿美元。2005年泛珠内地九省区对东盟的出口额增加到174.55亿美元,同比增长20.99%,而进出口贸易总额高达462.46亿美元,增长15.05%。2006年泛珠(含港澳)与东盟的贸易总额达到1138亿美元。到2007年底,双边贸易总额再创历史新高。2008年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双边贸易额出现短期大幅波动。

在泛珠内地九省区对东盟贸易的地区差异中,广东和福建作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份额占比超过80%。若以2005年为时点来做不同省区的数据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泛珠与东盟的区域合作对泛珠不同省区的影响不一。2005年广东、福建与东盟贸易总额分别为369.04亿美元、46.55亿美元,广东所占泛珠与东盟贸易总额的79%,而福建则占9%,两者合计高达88%。而2006年、2007年广东省与东盟的贸易总额分别达到441.48亿美元、559.60亿美元。而福建与东盟的贸易总额则分别为54.12亿美元、70.74亿美元。作为经济规模较大的两个外向型经济省份,它们的贸易数据变化符合维纳关于静态效应中区内经济效应与福利水平增长程度与区域经济规模成正相关的判断。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前沿省区的广西和云南,区域进出口贸易份额增长显著。2007年,广西与东盟贸易额为29.08亿美元,云南与东盟贸易额则达30.3亿美元,贸易增幅强劲,东盟一举成为广西和云南对外贸易规模活力最强的市场。这应验了静态效应理论中一个地区外向型经济比重越低,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可能性越大的基本结论。

建立自由贸易区后,泛珠与东盟的主要老成员国新加坡、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在双边贸易商品结构中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体现出了水平型分工特征,这有利于取得贸易创造效应。另外,新加坡在一些化工、机械设备、通讯设备、计算机等技术密集型产品上有比较优势,而泛珠三角内地省区在货物贸易上有很强的互补性。马来西亚在电子、电器产品方面,泰国在大米、糖、热带水果等农产品方面,菲律宾在水果、蔬菜、办公用品方面,印尼、文莱在能源出口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泛珠三角地区基本上是石油净进口地区,双方合作空间广阔。由于存在特惠贸易安排,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等新东盟国家也将享有在能源、木材加工、农产品和水产养殖等资源性产品上的比较优势。而泛珠在电器、机械产品、建筑材料、服装及纺织品上占有一定的优势。随着贸易壁垒的减少和撤除,这种优势互补会带来更多的贸易机会。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受《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定》实施的推动,2006年,泛珠三角内地省区共进口东盟自由贸易区项下货物受惠货值达10.74亿美元,税款优惠7.08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同期分别增长1.11倍和45%。进口东盟化工品共3.4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61倍,占总受惠货值的近31.94%。进口东盟水果受惠货值为2.4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7.44%。这无疑证实了米德关于消费效果加强了贸易创造所带来的社会福利,而且部分消除了贸易转移对社会福利的损失的观点。伴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降税进程的推进,随着区域内关税的逐步消除,双边进口产品价格下降,消费者需求增加,对伙伴国或地区的进口量上升,这种由于价格变化而引起的进口消费的增加给进口国的消费者势必带来明显的福利效应。

此外,从贸易对象来看,泛珠和东盟各国主要向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出口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主要有服装、鞋类、组装类电子产品以及日用品等。在进口商品结构上以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进口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制成品为主。因此,贸易的国别结构和商品结构决定了泛珠和东盟的贸易很难替代各自与区外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因此建立自由贸易区后虽然会扩大区内的贸易往来,但是产生的贸易转移效果不大。不可否认,泛珠和东盟在出口结构上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相互竞争的产品,特别是纺织品、服装及其他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且由于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趋势明显,在汽车工业、医药工业、机械电器、电子产品领域,也和东盟国家存在竞争。正如约翰逊所论,政府的理性决策使得国内的关税保护将消费者损失与国内工业生产扩大所带来的集体福利大体相当。为了保护国内市场,发展本国工业,促进出口,泛珠和东盟企业唯有大力引进新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努力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竞争结果将使各种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间寻求最优配置。

四、结论

东盟与泛珠同属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水平有很大相似性。此外,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来源地大致相等,出口产品和市场相似度大。贸易的国别结构和商品结构决定了泛珠和东盟的贸易都很难替代各自与区外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因此建立自由贸易区后产生的贸易转移效果有限。泛珠与东盟的贸易效应直接来源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降低或撤除,这虽然有助于地区扩大共同市场容量,但同时也存在贸易转移效应。双边的贸易关系互补性能促进基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基础上的资源优化配置,在优势互补的产品上产生贸易效应,形成提高区域经济利益的巨大动力,在形成规模经济的基础上促进了区域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泛珠与东盟国贸易创造的空间很大,同时对第三方市场的贸易额会有所下降,但贸易转移并不居于主导地位。

注释:

①国内现有关于泛珠与东盟的代表性研究文献,集中于下列研究视角。如陈乔之、李锦元《“泛珠三角”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载于《当代亚太》,2004年第5期;肖茂盛《浅议泛珠三角经济圈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载于《东南亚研究》,2005年第2期;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课题组《促进泛珠东盟合作:构建“9+2+10”经济圈》,载于《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廖杨《世界体系中的“华南经济圈”及其参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优势问题》,载于《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林凌《构建“10+1”自由贸易区的前沿阵地一一泛珠三角在“10+1”中扮演的角色探讨》,载于《开放导报》,2006年第1期;邝国良等《泛珠江三角洲与东盟的经济合作研究》,载于《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陈秀莲《泛珠三角西南次区域和东盟贸易的实证分析》,载于《企业经济》,2007年第8期;徐佩文《“泛珠三角”地区与东盟经济合作浅析》,载于《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上述研究在切入点方面具有诸多新意,但是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应用性上却存在不少值得商榷之处。

三角贸易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F7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2

一、引言

1993年上海提出新长三角经济圈,实行强强联手,由五省一市变为两省一市。根据调查与其他服务业相比,2007年长三角区域物流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8.53%,而金融业仅5.18%,房地产业仅占4.77%。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区域经济的结构还不合理,区域物流业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而产业结构优化是以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的。因此,考察长三角区域物流业增加值在第三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可以发现区域物流对于优化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所产生的贡献。

二、文献综述

关于物流对贸易的影响的研究已经非常广泛。冯·杜能最早研究运输成本,他提出产品生产地和消费地的距离不同会直接影响产品的成本和价格。1980年之后,新经济地理学的兴趣使得空间距离和运输成本得到广泛的重视。萨缪尔森提出“冰山运输成本”学说,克鲁格曼(1991)对运输成本在国际贸易模式中的应用及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国内学者对此也有所研究。王力军(2005)年认为,国际贸易与现代物流的发展是互动的。李永生、张丽芳(2006)指出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问包含运输成本的物流成本,分析了国际贸易理论及实践,确认了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有直接影响。实施不同程度的物流管理,就会改变传统的国际贸易流量和流向。杨长春(2008)将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作为衡量国际物流水平的指标,得出了国际物流与对外贸易存在着反馈性因果关系的论断。付美林选取了我国进出口总额和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格兰杰检验分析了我国的国际贸易与物流的关系,得出结论是贸易对物流的促进作用要大于物流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物流对国际贸易的长期作用小于短期作用。

三、物流对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作用的实证分析

(一)对贸易引力模型的合理改进

根据荷兰计量经济学家丁伯根(Tinbergen)和德国经济学家波伊赫南(Royhonen)提出的贸易引力模型,两个国家(地区)间的贸易流量与它们各自的经济规模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空间距离成反比。

为了实证检验的方便,原模型转化为线性的对数形式:

(二)模型的设计

双对数模型基本公式:

其中,trade为长三角出口额,等于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出口额的和,单位为亿元。POP1表示的是长三角人口数,数值为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人口和,单位为万人。POP2为世界其它国家总人口,在数值上等于世界人口减去中国人口,单位为万人。GDP1为长三角地区的GDP,在数值上等于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GDP的和,单位为亿元。GDP2为世界其它国家GDP总值,等于世界GDP减去中国GDP,单位为百万美元。LOS表示的是长三角存货周转量,在数值上等于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存货周转量之和,单位为百万吨公里。

(三)数据说明

选取的数据是1990年到2008年的长三角地区的数据,主要包括长三江地区人口数、存货周转量、GDP总值,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GDP总量和人口总数。其中,数据来源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江浙年鉴》、《世界各国汇率数据及人口数据》、《世界各国GDP及年增长率》。长三角数据为间接数据,用两省一市的数据加和得出。其中POP2原始数据从世界统计年鉴上各国情况取得。GDP2数据统计单位为百万美元,从世界各国GDP增长率资料求得。

(四)模型分析

利用Eviews5.0,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下基本回归结果。回归方程为:

R2 = 0.997354; = 0.996324;F = 976.773。

可绝系数R2=0.997354,修正后的=0.996324,拟合优度很高,解释了出口贸易量变化的近99.7%,可认为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强力相关。

由上式可知,、 前的系数都不能通过t检验,表明这些变量对贸易的影响不明显,可以从模型中剔除。通过t统计量精确计算的p值直接判定,、和截距项C对应系数的p值为0.9921、0.9788、0.2811,分别表明有99.21%、97.88%、28.11%的概率接受0假设,所以这三者都应该从模型中剔除。

进行F值检验。结果表明, 检验值很大,远超过5%的临界值。并且相应的p检验值几乎为0,说明各系数均为0的联合检验显著,拒绝均为0假设。

由相关系数矩阵检验可知,各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普遍较大,特别是取对数后的与、、之间相关系数高达0.97以上;与、之间的相关系数也很大。说明模型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这使得回归结果变得不可靠。

利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重共线性的修正。通过对变量的挑选,最终有效变量为LnGDP1、LnPOP2、LnLOS。对改进后的模型回归,得到最终方程:

除了截距项略微超过5%的置信度之外,其它变量的回归系数均在95%的概率保证下有效。而实际上,通过对时间序列平稳性的调整,消除数据的趋势之后,截距项的有效概率保证可以超过95%。

对上述结果做怀特检验,得出以下结果:NR^=19×0.131210=2.49299。在显著性条件为0.05的情况下,自由度为5的卡方值为11.07,所以不存在异方差问题。

四、结论及分析

变量实际上衡量的是长三角人口数量对长三角地区贸易量的影响。根据“引力模型”最初的提出情况以及后人补充的实证,人口因素的影响似乎是不可缺少的。但在本文模型中,由于选取的变量是世界上除中国外的其它国家的总人口,数量远大于长三角人口,所以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出口供给方面的长三角人口有限小,出口需求方面的世界其它人口无限大,来自世界的需求是决定长三角实际贸易情况的主要因素。故变量可以剔除。

同样,变量在以往的研究中作为重要的影响因子,在这里显得并不突出,这也是因为模型取材的缘故。因为变量衡量的是与长三角地区交易的世界其它地区经济量,相比,并没有直接地衡量长三角地区的供给能力,所以在模型中影响力不足。

通过上述模型及计算,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长三角地区的贸易伙伴国的人口规模与进出口贸易额呈正相关,这与贸易引力模型的预期相同。这说明,长三角地区的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规模比较大,人均收入水平比较高,对进口商品的质量要求较高,长三角地区的产品可以满足这种需求,所以贸易额会增加。

另一方面,货物周转量与贸易额呈正相关变动关系,货物周转量上升1%,可以使货币贸易额提升1.22%。这在一定程度上和贸易引力模型的假设相一致。因为两国(地区)的距离越长,运输成本越高,货物周转量也就越少;反之,货币周转量就越多,越有利于两地之间的贸易往来。

因此,长三角地区要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周转量,促进与不同收入水平及人口规模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启良,湛柏明.物流对珠三角地区对外贸易作用的实证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24(5).

三角贸易论文篇5

一、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概述

贸易投资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贸易与投资的一体化结合不仅可以对贸易波动产生的风险的进行分散,而且FDI通过其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作用,可以促进出 口贸易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是四大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对上海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服务长三角和服务全国,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服务全国,带动周边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长三角地区己成为世界所承认的全球第六大都市圈,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军区域。近年来,长三角地区16城市继续克服人民币升值、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贸易摩擦升温等不利因素,积极应对挑战,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高位增长的良好态势,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外商直接投资数量剧增,区域贸易投资发展迅猛。

在对外贸易方面,长三角地区在全国占据极其重要地位,为我国出口创汇,加入国际市场竞争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长三角区域全年进出口贸易额9255亿美元,增长14. 4%,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比重的36. 1%,占包括珠三角和京津冀在内的三大经济圈贸易总额比重的47.1%0 2009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长三角地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8043. 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 1%,低于全国下降率0. 8个百分点,外贸总量占全国36. 4%,较2008年略有提升,外贸吞吐量总体加快回升。

在利用外资方面,长三角区域外商投资规模稳定增长。随着长三角投资环境持续改善,长三角在基建与服务资源、社会文化及资源环境等方面优势尤为明显,长三角地区以其完善的产业布局和强大的经济活力,令外商投资企业对投资该地区充满信心,外商投资企业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重要的驱动力。另外人民币的升值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的结算更增强了外国投资者的信心,截至2008年底,长三角地区实有外商投资企业13万户,占整个东部地区实有外商投资企业总户数的36. 6%,到2009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合计458亿美元,占全国的51%,长三角区域对外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的需求旺盛,区域外商直接投资呈迅猛增长态势。

在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上,苏浙沪三地依据各自的特点,实行错位发展。作为国内最为重要的引资区域,长三角区域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区域贸易投资发展迅速,外商来长三角区域直接投资的比例逐年上升,同时,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外资结构在不断变化,越来越侧重于大型项目,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及“高智”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这些对长三角能够推动全国服务业发展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概述

上海现代国际贸易中心是为全国提供服务、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平台,不仅关系到上海在全球城市竞争中的地位,’而且关系到上海如何为全国的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平台,为获得贸易利益提供服务。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建设任务,不仅对上海贸易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是我国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发展还会更大地发挥上海口岸的功能作用,带动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而货物贸易规模的扩大,能进一步推动上海航运行业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使之更具国际竞争力,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健康蓬勃发展。与国际经济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相互促进发展。

因此,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内涵应该是: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承载体;要素齐全、交投活跃的大平台:连接国内国外市场的主通道。这个中心应该具有辐射和服务长三角及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功能。三大中心的统筹规划、互为支撑、协同发展,必定会使上海成为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

二、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联动建设

近年来,贸易投资一体化已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发展趋势,将投资与贸易的方向相结合是这个时代新兴投资方式的一大发展特点。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将使得企业由公司间产业内贸易发展为大型公司内产业内贸易发展,这将使公司内贸易中高科技精密零部件的比重不断增加。跨国公司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为了壮大自身规模、降低经营风险,往往采用横向购并的形式,在某一产业内开展多元化经营、系列化生产。为了在全球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跨国公司在国际投资中往往采用垂直一体化战略,其形式既有独资、控股、参股的直接股权控制,也有借助品牌进行的非股权控制的虚拟一体化形式。

(一)贸易投资一体化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贸易投资的增加对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贸易投资一体化能打破区域间贸易的隔阂,这为长三角区域内贸易发展提供了便利。随着贸易投资一体化,长三角的资本存量将会有很大的增加,这十分有利于长三角的发展。

1、吸纳大量就业

在金融危机的国际大背景下,长三角地区呈现的贸易投资一体化能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就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维持社会的稳定。FDI的涌入,将使这个区域的经济投资更加的活跃;三资企业的发展,政府采取的各种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贸易投资;大型企业的建立为长三角的贸易带来更大的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直接效应是提高了就业水平,间接效应体现在大型企业通过对当地资源的利用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有了投资,就有了发展的第一步。

2、促进长三角区域的产业升级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第三产业的外商投资比例也不断上升,从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变。同时,与FDI相伴而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及其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促进了该地区利用外资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提高,也间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变。 3、扩大了外资规模,改善外贸结构,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长三角的产业分布也因外资的投入发生了变化,规模有所增大。同时外企的加入使长三角的经济更加繁荣,经济形式更加多样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FDI企业的加入,有助于我国外贸产品的质量与技术提升,这就提高我国出口贸易的竞争力。外商投资开始从以产业结构转换导向和资源开发导向转为技术创新导向投资和产业国际转移导向投资,在长三角地区以制造业为特色的区域,外资更多的倾向于电子电气机械行业。这和该地区的进出口贸易趋于制成品是相辅相成的。此外外资企业为政府提供了一笔较为可观的税收收入,是政府一项重要的税收来源。

(二)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一直是长三角建设的重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可以借用这个平台进行合理规划建设。尽管我们国家一直致力于加强长三角区域的建设,但是长三角区域间还是存在着一些瓶颈,如地方保护主义及市场分割等问题。要打破这些瓶颈,首先就要内外贸易一体化,消除各省市间的隔阂。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的发展需要稳定的投资环境,首要条件就是贸易投资体制的一体化,这是上海贸易中心建设与长三角区域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

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供坚实基础。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必须以长三角区域作为腹地支撑,对周边地区形成辐射力与集聚力,促进地区之间贸易资源共享与联动发展,使上海长三角区域对接国际市场的主要据点,带动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并使这一区域的实体经济能同时适应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的需求。因此,在依托长三角的背景下,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需要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发展及贸易体制的一体化来保证。

三、结论及建议

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总目标下,区域内贸易投资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上海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又将为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提供契机。同时,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反过来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实现长三角区域合作,在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进程中争取共建共赢,应成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的指导思想。这不仅因为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还因为只有满足了各地的需要,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才能顺利建成。因此,_仁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需要实现长三角贸易投资的联动发展,依托长三角腹地,实现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为实现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联动建设,应该做到:

(一)长三角服务贸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长三角服务贸易要引进新的经营方式和新的服务产品。加大服务贸易的开放度,金融、保险、电信等行业逐步放宽市场准人限制。在软件开发、跨境外包、物流服务等行业,让外资充分参与,促进发达国家开放更多的劳务市场。长三角企业积极利用外资进人我国服务领域的溢出效应,提高长三角的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

(二)加强保税区的建设和发挥其作用

目前,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建设日益完善。为了进一步推动保税区的发展,国务院和国家海关总署正在推出新的政策,新政策将着眼于促进出口采购型物流发展。保税区的建设以及其功能的发挥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举足轻重。_上海洋山港保税区自2005年获批复建设以来,目前仍处于建设中。建设洋山深水港区是一项国家战略,是上海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加速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关键性举措之一。同时,洋山保税港区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载体。

(三)加强长三角国际贸易协调政策管理

三角贸易论文篇6

一、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概述

贸易投资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贸易与投资的一体化结合不仅可以对贸易波动产生的风险的进行分散,而且FDI通过其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作用,可以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是四大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对上海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服务长三角和服务全国,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服务全国,带动周边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长三角地区己成为世界所承认的全球第六大都市圈,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军区域。近年来,长三角地区16城市继续克服人民币升值、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贸易摩擦升温等不利因素,积极应对挑战,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高位增长的良好态势,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外商直接投资数量剧增,区域贸易投资发展迅猛。

在对外贸易方面,长三角地区在全国占据极其重要地位,为我国出口创汇,加入国际市场竞争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长三角区域全年进出口贸易额9255亿美元,增长14.4%,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比重的36.1%,占包括珠三角和京津冀在内的三大经济圈贸易总额比重的47.1%02009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长三角地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8043.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1%,低于全国下降率0.8个百分点,外贸总量占全国36.4%,较2008年略有提升,外贸吞吐量总体加快回升。

在利用外资方面,长三角区域外商投资规模稳定增长。随着长三角投资环境持续改善,长三角在基建与服务资源、社会文化及资源环境等方面优势尤为明显,长三角地区以其完善的产业布局和强大的经济活力,令外商投资企业对投资该地区充满信心,外商投资企业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重要的驱动力。另外人民币的升值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的结算更增强了外国投资者的信心,截至2008年底,长三角地区实有外商投资企业13万户,占整个东部地区实有外商投资企业总户数的36.6%,到2009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合计458亿美元,占全国的51%,长三角区域对外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的需求旺盛,区域外商直接投资呈迅猛增长态势。

在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上,苏浙沪三地依据各自的特点,实行错位发展。作为国内最为重要的引资区域,长三角区域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区域贸易投资发展迅速,外商来长三角区域直接投资的比例逐年上升,同时,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外资结构在不断变化,越来越侧重于大型项目,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及“高智”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这些对长三角能够推动全国服务业发展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概述

上海现代国际贸易中心是为全国提供服务、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平台,不仅关系到上海在全球城市竞争中的地位,’而且关系到上海如何为全国的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平台,为获得贸易利益提供服务。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建设任务,不仅对上海贸易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是我国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发展还会更大地发挥上海口岸的功能作用,带动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而货物贸易规模的扩大,能进一步推动上海航运行业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使之更具国际竞争力,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健康蓬勃发展。与国际经济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相互促进发展。

因此,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内涵应该是: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承载体;要素齐全、交投活跃的大平台:连接国内国外市场的主通道。这个中心应该具有辐射和服务长三角及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功能。三大中心的统筹规划、互为支撑、协同发展,必定会使上海成为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

二、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联动建设

近年来,贸易投资一体化已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发展趋势,将投资与贸易的方向相结合是这个时代新兴投资方式的一大发展特点。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将使得企业由公司间产业内贸易发展为大型公司内产业内贸易发展,这将使公司内贸易中高科技精密零部件的比重不断增加。跨国公司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为了壮大自身规模、降低经营风险,往往采用横向购并的形式,在某一产业内开展多元化经营、系列化生产。为了在全球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跨国公司在国际投资中往往采用垂直一体化战略,其形式既有独资、控股、参股的直接股权控制,也有借助品牌进行的非股权控制的虚拟一体化形式。

(一)贸易投资一体化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贸易投资的增加对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贸易投资一体化能打破区域间贸易的隔阂,这为长三角区域内贸易发展提供了便利。随着贸易投资一体化,长三角的资本存量将会有很大的增加,这十分有利于长三角的发展。

1、吸纳大量就业

在金融危机的国际大背景下,长三角地区呈现的贸易投资一体化能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就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维持社会的稳定。FDI的涌入,将使这个区域的经济投资更加的活跃;三资企业的发展,政府采取的各种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贸易投资;大型企业的建立为长三角的贸易带来更大的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直接效应是提高了就业水平,间接效应体现在大型企业通过对当地资源的利用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有了投资,就有了发展的第一步。

2、促进长三角区域的产业升级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第三产业的外商投资比例也不断上升,从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变。同时,与FDI相伴而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及其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促进了该地区利用外资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提高,也间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变。

3、扩大了外资规模,改善外贸结构,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长三角的产业分布也因外资的投入发生了变化,规模有所增大。同时外企的加入使长三角的经济更加繁荣,经济形式更加多样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FDI企业的加入,有助于我国外贸产品的质量与技术提升,这就提高我国出口贸易的竞争力。外商投资开始从以产业结构转换导向和资源开发导向转为技术创新导向投资和产业国际转移导向投资,在长三角地区以制造业为特色的区域,外资更多的倾向于电子电气机械行业。这和该地区的进出口贸易趋于制成品是相辅相成的。此外外资企业为政府提供了一笔较为可观的税收收入,是政府一项重要的税收来源。

(二)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一直是长三角建设的重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可以借用这个平台进行合理规划建设。尽管我们国家一直致力于加强长三角区域的建设,但是长三角区域间还是存在着一些瓶颈,如地方保护主义及市场分割等问题。要打破这些瓶颈,首先就要内外贸易一体化,消除各省市间的隔阂。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的发展需要稳定的投资环境,首要条件就是贸易投资体制的一体化,这是上海贸易中心建设与长三角区域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

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供坚实基础。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必须以长三角区域作为腹地支撑,对周边地区形成辐射力与集聚力,促进地区之间贸易资源共享与联动发展,使上海长三角区域对接国际市场的主要据点,带动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并使这一区域的实体经济能同时适应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的需求。因此,在依托长三角的背景下,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需要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发展及贸易体制的一体化来保证。

三、结论及建议

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总目标下,区域内贸易投资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上海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又将为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提供契机。同时,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反过来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实现长三角区域合作,在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进程中争取共建共赢,应成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的指导思想。这不仅因为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还因为只有满足了各地的需要,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才能顺利建成。因此,_仁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需要实现长三角贸易投资的联动发展,依托长三角腹地,实现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为实现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联动建设,应该做到:

(一)长三角服务贸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长三角服务贸易要引进新的经营方式和新的服务产品。加大服务贸易的开放度,金融、保险、电信等行业逐步放宽市场准人限制。在软件开发、跨境外包、物流服务等行业,让外资充分参与,促进发达国家开放更多的劳务市场。长三角企业积极利用外资进人我国服务领域的溢出效应,提高长三角的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

(二)加强保税区的建设和发挥其作用

目前,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建设日益完善。为了进一步推动保税区的发展,国务院和国家海关总署正在推出新的政策,新政策将着眼于促进出口采购型物流发展。保税区的建设以及其功能的发挥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举足轻重。_上海洋山港保税区自2005年获批复建设以来,目前仍处于建设中。建设洋山深水港区是一项国家战略,是上海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加速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关键性举措之一。同时,洋山保税港区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载体。

(三)加强长三角国际贸易协调政策管理

三角贸易论文篇7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外贸活动最为频繁和活跃的地区。以开放型经济处于相对领先的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有利于在较高基点上把握区域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走势和战略取向。选择长三角16个城市研究其外贸竞争力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我国整个东部沿海地区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均具有借鉴意义。

模型的构建

毛新雅(2006)参照物理学中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根据绝对优势理论、比较成本理论以及要素禀赋理论等古典贸易理论推导出国际贸易引力模型:

其中指长三角16城市分别与其各自所有贸易伙伴的进出口贸易,指16市吸引所有国家或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存量。指的是各市的人口规模,指人均GDP,指国内投资存量,指货运总量。为了避免异方差,模型两边取对数。

本文参照(1)式的模型,研究的数据时期为2005-2011年,横截面为长三角16个城市。7年不足以作时间序列分析,16城市的截面数据仅做个别年份的截面分析又不能充分说明问题,将时间和截面数据结合起来的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则相对更适合本研究的数据特点,而且这种方法还可以较好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面板数据的一般形式为:

其中为1xK向量,为Kx1向量,K为解释变量的数目;i为横截面个数,t为时期,为横截面截距;为横截面i在时期t的随机扰动项。结合(1)式,可以写出长三角地区(16市)的对外贸易方程。

其中,i为横截面指长三角16个城市,t为时期,指2005年到2011年。

实证检验

1.面板模型的选择

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研究,需要确认是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我们首先用Hausman检验确定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Hausman检验原假设随机效应成立,备择假设固定效应成立。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Hausman 检验结果分别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了原假设,均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2.回归结果

在对混合效应模型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检验之后,计算出后者的F为50.8739。查表得F统计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为3.25,F值大于其临界值,拒绝原假设,则结论是应该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达到了97.27%。F统计量的值达到了170.5374,回归效果良好。对个变量的T统计值进行分析可以得出,FDI存量、国内投资存量和货运总量对长三角16市的对外贸易影响较大,它们分别在10%、1%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T检验。但是,总人口和人均GDP对贸易额的影响并不显著。

实证结果及启示

本文用面板数据对长三角16个城市2005年到2011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外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得出的基本结论如下。

第一,国内投资存量对长三角16个城市对外贸易增长的作用显著。在面板数据选取的5个变量中,国内投资存量对贸易的推动最大,每增加1%会引起对外贸易增加0.539%。国内投资存量表征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它也表示着内资企业的生产投资条件。因此高的国内投资存量对进口会形成一定的替代生产,国内投资存量对出口的促进作用逐渐凸显。

三角贸易论文篇8

一、贸易与环境文献综述

长期以来,在考察自由贸易所引起的福利变动时,经济学家很少考虑环境方面的因素,但随着自由贸易所导致的后果凸显以及公众环境意识提高,人们开始反思贸易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所引起的包括环境污染在内的各种后果。关于此方面的研究主要如下:

1.“污染者天堂”假说。“污染者天堂”假说的主要内容如下:如果在实行不同环境政策强度和环境标准的国家间存在自由贸易,那么实行低环境政策强度和标准的国家,由于其外部性内部化的差异,使该国企业承受的环境成本相对要低。这样在该国进行生产时,其产品价格就会比在母国生产同样产品的价格相应要低一些。于是国外企业尤其是环境敏感型企业乐于在环境管制宽松和标准低的国家落脚,这些国家就成为“藏污纳垢”之所。

2.贸易的环境影响效应。国际上关于贸易的环境影响效应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GrossmanandKrueger在对NAFTA贸易环境的影响研究中,最早使用了贸易—环境的一般均衡分析模型,他们将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分为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这一分析框架现在己经被经济学者们广泛采用。他们认为,尽管贸易自由化在短期内的环境效应是消极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自由化将对环境产生长期的积极的影响。

二、长三角地区贸易以及环境污染概况

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聚集地,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对外贸易和外资利用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拉动长三角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使整个地区的环境质量面临着日趋恶化的巨大压力。

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仅凭全国2.2%的陆地面积、10.4%的人口,近三年来长三角地区创造了全国约22.2%的国内生产总值、约23.8%的财政收入以及约36.6%的进出口贸易总额。

1.规模与增速。1995年,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为521.77亿美元,只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8.5%;至2010年,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达到10882.5亿美元,历年数据如下表所示:

2.外贸依存度。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依存度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的,2006年外贸依存度已高达108.83%,比同年全国的外贸依存度67.03%高出41.8%。2000年之前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依存度虽然稳步增加但都在50%的水平以下,直到2001年我国入世之后,随着对外贸易环境的改善,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依存度才开始得以连续三年急剧增加,并于2005年首次越过100%。

3.污染状况。作为我国城市群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人口密集,高楼林立,工矿企业密布,制造业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整个地区的环境负荷逐年加重,环境质量日趋恶化,长江三角洲地区己成为我国新的生态环境脆弱带。

三、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影响效应分析

贸易自由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即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规模效应是指自由贸易扩大了经济活动的规模所造成的对环境的影响;结构效应指贸易自由化通过影响经济结构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贸易对环境的技术效应是指,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生产环保技术的不断引进、扩散与创新,使得单位产出的能耗、物耗与污染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如上图所示,厂商一开始在B点生产,排污量为zB,由于贸易自由化带来生产规模的扩大,厂商的最佳生产点位于C点,排放量为ZS,B到C生产点的变化所产生的对环境污染排放的影响即为规模效应,同样道理,ZC到ZS即为技术效应,ZA到ZB即为结构效应。

四、回归分析

1.数据变量选取以及模型设定

本论文主要选取长三角地区污染物排放量中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来代表该地区的环境受污染程度,并在计量分析过程中将它作为被解释变量。

SO2=C(1)+C(2)*GDP+C(3)*FDI+C(4)*TR+C(5)*(K/L)

其中GDP为表示规模效应特征的解释变量;K/L为表示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特征的解释变量,用固定投资量除以城镇从业人员数计算得到;TR表示对外贸易依存度,用进出口总额占GDP得比重得到;FDI表示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2.回归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模型的回归结果可知,该模型中各变量的的系数如下所示:

LSO2=4.09+0.59LGDP+0.45LFDI+0.25LTR-0.16LKL

(3.22)(2.28 ) (2.66)) (-3.54)

(1)长三角地区GDP与环境污染成正相关:随着长三角地区GDP的上升,该地的环境污染状况也是越来越严重的,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显著,通过了T显著性检验。这意味着该地区还位于环境库兹尼茨曲线顶点的左侧,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该地区的环境状况还是会随着该地区的GDP的上升而恶化。(2)长三角地区的FDI与环境污染成正相关:其中的一个解释为,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有一部分是为了转移环境污染,致使该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进一步加重。

(3)外贸依存度与长三角地区的环境污染也成正相关关系: LTR的系数为0.25,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长三角地区的以加工制造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出口比重比较大,而第一第三产业即清洁产业的出口比重比较小,即出口带来环境污染的正效应大于负效应。

(4)该地区的资本劳动比与该地区的环境污染成负相关的关系:资本劳动比每上升一个单位,则该地区的环境污染会减轻0.16个单位。随着资本劳动比的上升,意味着该地区积极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逐步转化,从而产品的资本含量和技术含量也在增加,由于产品中技术含量的增加导致该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变好。

五、对策建议

从以上的回归结果以及分析可以看出,贸易自由化是一把双刃剑,其对长三角地区环境的影响是具有综合性、多样性、复杂性,有利也有弊。

1.完善相关立法。我们应该借鉴国际上成功经验和措施,将环境保护法与对外贸易法结合起来,在发展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同时,不能片面强调出口创汇,而应建立在不破坏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上,在外资项目审批和管理上应该执行严格的环境规则,以防止过多的重污染型企业进入该地区。

2.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战略。在出口方面,应减少污染品的出口,鼓励和发展技术含量高、情节性产品的出口;逐步开发绿色产品,在进口方面,尽可能的减少污染品的进口以及防止重污染企业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该地区。

3.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进一步强化贸易自由化对长三角地区的结构效应,有效遏制该地区的结构性污染,应加快现有区域内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鼓励发展科技先导型、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和产业群。此外,鉴于当前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充分发挥这一地区的人才优势,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减缓该地区的环境污染的压力。

参考文献:

[1]于之倩.江西省对外贸易、FDI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研究.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角贸易论文篇9

一、传统贸易理论的局限性

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看,最早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从绝对优势角度入手,认为分工能提高效率,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随后,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对优势理论即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遵从“两优取重,两劣取轻”的原则,并认为一国的比较优势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综上,传统的贸易理论是从供给的角度出发,假设消费者偏好不变的情况下分析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的方向。然而,他们忽视了消费者偏好不变这一假设在实际生活中说服力并不大,真实的情况是需求偏好具有相似性和多样性。因此,随着国际贸易总体趋势的改变,撇开需求谈国际贸易有一定的偏差。

二、以需求为导向的贸易理论――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1961年发表的《论贸易和转变》,从传统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出发,提出了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第一次从需求方面寻找国际贸易的原因。林德认为贸易的种类、范围、流量是由各国的需求因素决定的。人均收入水平是决定购买力水平和购买商品结构的重要因素,国家之间人均收入水平差别越大,社会需求结构差别就越大,国家之间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差别也就越大。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国家,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需求也高。

三、世界市场上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日益扩大

世界经济形势正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旧的经济格局难以持续,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呼声越来越大;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艰难变革;科学技术发展孕育新的产业突破,资源环境压力化为强大的科技创新动力;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实力上升等。面对各种大变革,大趋势,世界市场需求结构必然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如以生物工程、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以新材料、新能源、环保技术为依托的绿色产业蓬勃发展等。这些变化在国际贸易上则表现为高新技术产品及节能换环保产品交易量明显增加。

四、基于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进一步探讨

(1)从经济发展角度考虑。根据需求偏好理论的观点,人均收入水平会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导致消费者需求结构越来越复杂。换句话说,就是收入水平越高,消费者对消费品就越挑剔。由于精细的产品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因而当国内生产水平不能满足挑剔的消费者时,从技术水平更高的国家进口产品就成为必然趋势。(2)从对外贸易关系角度考虑。需求偏好理论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对产品附加值的要求会提高,而依靠初级产品出口的国家由于国际市场需求的下降,导致本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会逐渐下降。回顾20世纪80年代是“日本货”的天下,90年代是“美国货”占主导地位,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两国企业先后占据了世界产业的领先地位,从而先后占有了国际市场的优势。如果能创造“中国货”的时代,毫无疑问,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将会大大提升。

五、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发展我国对外贸易

进出口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我国国民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需求的角度入手分析当今国际贸易,不但能够很充分的解释现代国际贸易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而且从需求入手解释国际贸易的各种理论,是建立在更符合现实状况的假设基础之上的,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理论意义。因此,我国对外贸易在考虑供给因素的同时,应该兼顾需求因素的重要性,重视需求在国际贸易中所起的作用。(1)面对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贸易中比例加重这一重要变化,一方面,我国企业应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以及机电产品,提高品牌知名度,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出口导向,逐步走向产业链的中高端位置,从而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应发挥政府在高级生产要素和技术培育中的引导作用,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完善制度保障,实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2)随着改善生态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我国企业应该清醒的意识到世界市场对低开采、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高产出产品的需求必然上升。我国应逐步退出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夕阳产业,着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以及各类降低能耗和排放的新兴产业,以保证在国际贸易中占领行业优势。

参 考 文 献

三角贸易论文篇10

一、 引言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将贸易经济专业列为目录内专业。实际上,贸易经济是我国开设较早的专业之一,经历了60多年的兴衰演变,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以及学科界限的模糊,我国贸易经济专业培养方向出现一定的偏差,本文仅从学制视角下探讨贸易经济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实践教育探讨贸易经济专业建设的未来方向。

 

二、 学制视角下我国贸易经济学科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学制混淆。近年来各本科普通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逐渐加强实践教学,特别是贸易经济这样的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的作用更加明显。然而现有对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多集中在具体操作方面,极易走向与高职高专等水平的院校趋同的误区。全日制本科生实践应当更加强调理论结合实际,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正反馈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螺旋式上升,在本科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环节,试图引导学生从创新视角出发,经历理论到实践、实践再到理论的途径,以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本科生为出发点,构建立体式、多任务的全日制本科生的实践教学体系。然而目前由于实践型教学体系的引导,很多贸经学科的实践内容与高职专业的趋同,造成了贸易经济学科定位低端,社会关注程度和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

 

(二) 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混淆。贸易经济专业另一个问题在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学科界限的混淆。贸易经济学隶属于经济学学科范畴,然而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和管理学出现了同一化的趋势,经济学和管理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研究的目的进而带来的研究方法的不同。经济学研究的本质是福利问题,即对研究对象对社会、消费者、生产者等利益相关方的福利影响,但是管理学是研究是什么的问题,二者的研究重心不同。经济学更注重规范性,是解释现象和预测趋势,,强调理论的逻辑严密性和本质抽象性,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因此,在培养实践型人才,构建实践型教学体系时就走向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相混淆的误区,以本科毕业论文为例,贸易经济学专业的论文用规范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和思路较少,反而使用管理学分析框架,分析怎么办、是什么的论文较多,出现了边界混淆的情况。

 

(三) 教师队伍建设薄弱

 

1、科研方向不明确。贸易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不统一,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这是大背景的问题,即学科没有系统的研究传统和思路以及方法。这就造成了学科发展前沿的模糊,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研究方向不明确,还属于“游击战”的研究模式,使得科研创新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削弱了贸易经济学科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2、实践能力缺乏。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也使得贸易经济特色专业教学陷入困境。由于贸易经济专业长期受重理论、轻实践的办学理念思想的影响,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近几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张和学校规格的升级,各高校纷纷吸纳了大量的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贸易经济特色专业教师不足的现状,但这些教师大多缺乏实践知识以及在企业的工作经验,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认识也不够深入,致使贸易经济特色专业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四) 特色性、专业性不突出。贸易经济学科存在特色性和专业性不突出的特点,与其他应用经济类专业区别不大,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和就业方向的模糊性。特色性、专业性不突出也会阻碍科研和教学的共生共长。

 

三、 学制视角下贸易经济学科建设改革思路

 

(一) 学制视角下构建科学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贸易经济本科阶段教学的特殊性出发,在界定本科阶段实践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构建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模式,专业课程与实践基地的衔接上进行改进,在理论课程中更多地引进贸易经济前沿理论,同时开设更多的选修讲座课,实现贸易经济专业的特色化和专业。对我校来说,在服务北京市经济发展的大方针和导向下,针对现有的实践教学的现状,从全日制本科生实践特点的创新视角出发,构建了具备相应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平台的学院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等,通过在具体课程教学中与对口的实践单位相联系,即解决了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又避免了高职阶段仅重视低层次实践的弊端,可以使本科阶段学生真正将本门课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并再从实践中反馈意见,实现高层次的立体性实践教学。

 

(二)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科研方面,更加规范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研究方向,具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团队和国际合作活动,更加注重创新性和前沿性。与国际上加强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在国内与相关单位加强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在教学方面,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建立学习型的教职工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要引导教师在贸易经济实践中发挥一定的社会作用,在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中更加注重教师的专业性,实现从实践中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教师创新教育实践的自觉性和能力水平。

 

(三) 课程体系改革。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了新的阶段,贸易经济的问题也早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研究领域,不仅与其他的经济领域与相互渗透和融合,而且出现很多新的贸易形式,因此在课程体系和教材编写方面应当增设新的理论和专业课程,如消费经济学、零售业规划等学科。根据设定的专业研究方向和模块,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引导学生和学科向特色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还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下设的方向。

 

四、 结论

 

三角贸易论文篇11

(―)国际贸易视角的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和绝对成本说开创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先河。他的动态生产率理论和剩余产品出口理论代表了对外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初思想。剩余产品出口理论认为,对外贸易使得一国剩余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增加了各国福利,同时由于各国市场的扩大,刺激了各国增加生产,改进技术,从而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推动了经济增长。

近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奠基人大卫.李嘉图在其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赋税原理》书中指出,即使一国各个行业的生产都缺乏效率,成本没有绝对低于他国的产品,但是通过国际贸易仍能得到经济利益:比较成本学说应运而生。李嘉图从进口可以平抑物价的角度论述了对外贸易可以保证英国工业化的资本积累并促进经济增长。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表明,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弥补国际间生产要素分布不均衡的缺陷,使各国都能更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实现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贸易各国的生产率增长均得到提高。

与H-O理论推断相反的“里昂惕夫之谜”揭开了贸易自由化理论的新篇章。约翰.穆勒首先明确区分了贸易利益和发展利益,促使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分析方法由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转变。此阶段主要理论有需求偏好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美国经济学家巴格瓦蒂于1958年提出“贫困化增长”理论,认为出口较为单一且大量的开放型发展中国家,由于改善某些出口商品的供应能力会降低其世界市场价格,也就是经济增长可能使贸易条件恶化,从而造成该国经济贫困化。

20世纪上半叶,凯恩斯主义盛行,掀开了宏观经济学的历史篇章,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和国家应对经济实行干预的观点。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哈伯特、劳森、梅茨勒等人将凯恩斯的投资乘数理论扩展到开放经济条件,提出了国际收支调节的乘数分析法。其结论是一个国家通过贸易顺差所获得的收益与贸易顺差量成正比,与对外贸易乘数成正比。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创立了规模经济贸易学说,用以解释二战后经济增长迅速的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特点。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默里?肯普在其1964年出版的〈〈国际贸易纯理论》一书中构建了“肯普模型”以证明规模报酬递增理论。此时出现的新贸易理论还有不完全竞争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说明了资源禀赋和技术相似的国家间以及行业内贸易急剧上升等新国际贸易现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马克斯?科登则将对外贸易与宏观经济变量联系起来,从供给的角度剖析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关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率影响的理论被称为“供给启动”论,该理论特别强调对外贸易对生产要素供给量的影响和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

马库森和斯文森(MakusenandSvenson,1985)将技术作为外生变量以研究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关系,即使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技术的差异也会引起同行业产品之间的贸易。“技术外溢”、“干中学”以及“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理论是将技术视为内生变量来分析其作为生产和贸易发展的结果对贸易模式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代表人物克鲁格曼和卢卡斯。

总之,一国的资源和技术水平决定其在国际贸易与分工中的地位,加强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可以缩短各国技术水平上的差距,成为保证该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手段。同时,“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战略贸易理论”等新贸易理论也为如何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引入了新思想。

(二)经济增长的一般动力

经济学界将投资、消费与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表述了经济增长原理。经济增长理论一般以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为研究对象,探讨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的途径以及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从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到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保罗?罗默(PaulRomer)和罗伯特?卢卡斯(RobertLucas)在肯尼迪.阿罗(K.Arrow)“干中学”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将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罗默1990年提出的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是:(1)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2)大部分技术进步是出于市场激励而导致的有意识行为的结果;(3)知识商品可反复使用,无需追加成本,成本只是生产开发本身的成本。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理论,鼓励新知识的积累以及知识在经济中的广泛运用,促进了高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作用已让位于知识和技术进步。罗伯特?卢卡斯发展了一种颇具影响力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的假设前提是:人力资本,不同于有形资本,它能够不断增加边际收益而不是递减边际收益,因此人力资本允许经济无穷地增长。新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动力是,摆脱了新古典增长模型技术进步外生化的束缚,认识到了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极为重要的,将技术进步内生化,将人力资本扩充到物质资本的概念中来,构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增长引擎理论,又称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认为贸易不仅是简单地把一定数量的资源加以适当配置的手段,它实际上是通过对外贸易把中心国家的经济成长传递到其他国家,即中心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引起的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大量需求,引发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二、实证分析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运行的环境及体制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因此,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

经济增长原理历来是经济学界最为关注的问题。

(-)研究范围及主要观点综述

当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热点问题后,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和不同层次进行实证研究,促使我国从贸易大国发展成为贸易强国,为经济寻找到新的增长模式。

首先,大多数学者从全局的角度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情况与对外贸易的关系进行论证。兰宜生、孔恫恫(2006)通过实证,证明了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提出应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广泛地参与多边或区域经济组织,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田素华、尹翔硕(2006)从限制经济持续增长的要素约束入手,探求对外贸易在克服制约经济增长的特定要素约束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我国选择合适的对外贸易政策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对策建议。

其次,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出发,验证服务贸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胡勇(2008)通过实证检验服务贸易对浙江GDP增长的影响,发现浙江服务贸易出口会促进经济增长,进口则会制约经济增长。白雪飞、岳金梅(2007)利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辽宁省对外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辽宁省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项因果关系,即辽宁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但推动作用较弱。

第三,从服务贸易角度,探寻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增长模式。唐宜红、林发勤(2009)认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增长模式的四点问题,即:一是我国整体贸易结构还不合理,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二是货物贸易的增长是粗放型的,以数量扩张为主;三是货物贸易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不利于技术创新;四是服务贸易本身竞争力不强。此外,从加工贸易角度分析,王珍、齐艳霞、王惠钦(2007)对加工贸易增长模式对经济的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扩大内需,降低对外依存度;积极促进出口结构转型;在金融和财政上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增加境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以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

第五,从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角度分别进行论证。黄凌莹(2008)对我国1978年~2006年的进口贸易与国内生产总值两个时间序列进行协整分析,结论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并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因果关系检验得出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姚树洁、韦开蕾(2007)发现,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大的正面效应。

第六,从国际知识溢出、技术进步角度进行探讨。魏婷(2007)以Coe&He1Pman的经典计量模型为基础,以我国的进口贸易为国际技术溢出的渠道,考察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主要选取了进口前十位的贸易伙伴国或地区)的技术溢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三角贸易论文篇12

【论文摘要】 长期以来,传统贸易理论推崇自由贸易政策,因为其推进了各国福利的提高。但是在实践中一些国家却出台了贸易保护政策。关于贸易保护政策相关的理论很多,在此,本文对贸易保护理论构建一种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中国加入WTO后遭受反倾销为例,提出中国应对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 贸易保护 理论分析框架 国际政治经济学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新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兴起,对二战后所建立的国际自由贸易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全球化加快的国际背景下,有必要从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国际与国内的关联对贸易政策的演化趋势做出新的理论解释。这里先回顾一下相关的贸易保护政策。 一、关于贸易保护的相关理论评析 关于贸易保护,涉及国际贸易的理论主要有:一是重商主义,产生于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时期。该学说认为,在对外贸易中一国之所得必然是另一国之所失,强调对外贸易是财富和价值的源泉,国家可以干预经济生活,不惜引起国家间的贸易冲突。二是保护幼稚工业论,产生于18世纪末期。该学说提倡在自由贸易时期,政府对其幼稚工业进行保护,在其强大后再与他国竞争。在实践中,这个理论成为工业发展落后国家保护其工业的主要理论武器。这个理论在中国广泛应用,有时称为“保护民族工业”。三是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理论。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其作为指导和论证政府行为的超保护贸易理论孕育而生。该理论发展了重商主义保护理论,提出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即一国的出口与国民经济增长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规律。二战爆发前,西方各国以该学说为依据,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以缓解经济危机。至今,该学说对有关国家制定其对外经济政策,处理国际经济关系,还有深远的影响。四是新贸易保护主义,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期间。该学说认为,经济上只有相对优势的国家为维护自己的经济领先地位和既得政治利益可以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如政府采取增加该国企业竞争力的贸易保护政策,取得他国的“租”,使整个国家受益。在该学说指导下,西方国家频频采取贸易限制措施对他国施压,这常会引起贸易摩擦,扰乱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进而影响各国福利。 公共选择理论。它是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政府政治行为和过程。其理论基本前提认为人类是理性的,特别是短视的、物质上的自我利益最大化者。一项贸易保护政策的出台过程往往是这样的: 国内一些利益集团的惟一目标是寻“租”,在政治市场中与政治领导人、政府进行交易和角逐,使政府出台有利于他们的政策,使社会各力量达成妥协。 关于贸易和投资之间关系的经济学理论。巴格瓦蒂经济学家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认为,在存在贸易保护威胁的条件下,为了化解潜在的贸易保护威胁而进行的投资叫做“补偿投资”(quidproquoinvestment)。 霸权稳定论(Theoryofhegemonicstability)。该学说认为,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当存在一个居霸主地位的经济大国时,自由贸易体制能够得到维持,前提是霸主国为其他国家免费提供进入本国市场、自由开放的贸易制度这些公共物品。但是,由于其他国家的“搭便车”(Free-Taking)行为,使霸主国维持这个自由贸易体制人不敷出,不得不放弃自由。 1.贸易主义政策,转向贸易保护主义以维护自身利益。国家利益论。有学者认为,国家利益一般是指民族国家追求的主要好处、权利或受益点,反映这个国家全体国民以及各种利益集团的需求和兴趣。在国际政治中,只有国家利益是永恒的。当一国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以及背后的利益集团向政府求诉,从他国进口的产品对其造成了侵害,该国的统治阶级在权衡其内部集团的利益后,往往会实施贸易保护政策。 “内嵌式的自由主义” (embededliberalism)。这个概念最早由鲁杰提出,其主要观点是:国际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把效率与更广大的价值结合起来考虑。在全球化面前,国内的弱势群体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弱势国家最容易受到打击。国家要发挥管理经济的作用。在设计国际经济体制的时候,必须兼顾国内劳工利益。 上述理论为我们分析贸易保护提供了一些很好的角度,但是它们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主要表现在这些理论在分析贸易保护的时候从一般的层面上分析了各方面的作用,但是它们缺乏一种综合的分析方法,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 本文尝试突破分析国际问题以国家为 中心的范式,构建一种综合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这个框架既融合了政治和经济的分析方法,又注重结合国际和国内视角来进行分析,并尝试以一种跨地区的视角来进行分析。 2.基本特征: (1)这一分析框架继承了国际贸易活动同政治之间关系这一传统,注意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和国际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界限混淆不清,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国际政治关系经济化和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 (2)这一分析框架强调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来对贸易保护进行解释。从宏观上看,把贸易保护置于国际体系和国际机制之中,这里假定国家行为是不变的,注重考察国际体系和国际机制对贸易保护的作用。从微观上看,是国内政治决定了国家的贸易决策和行为,进而塑造了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 (3)这一分析框架尝试从地理的视角,即从区域主义与贸易保护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分析。通过这个跨空间的考察,找小区域主义与贸易保护之间的关系。 二、中国遭受反倾销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国际上滥用倾销和反倾销已经构成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并成为21世纪贸易谈判的主要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贸易规模的扩大,国际上出现了针对中国滥用反倾销的趋势。据统计加入WTO以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美国和欧盟分别以年均7.2和2.4件的速度对华实施反倾销,导致对华反倾销的数量激增。对此进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遭受反倾销并非纯粹为一种经济现象。 1.近年来由于中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新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以及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出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出口逐年增加。相反,西方发达国家在三年前陷入同步衰退后,经济增长普遍乏力。这时,有关“中国威胁论”的论调愈演愈烈,认为中国的强大将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挑战国际格局,为各国限制中国的出口提供了舆论的基础。一些西方国家国内保守势力声称,中国外贸的增长对其经济安全形成了威胁,强烈要求政府对华采取包括反倾销在内的贸易保护措施。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将中国视为贸易和投资的竞争者,采取类似的贸易限制措施。可见,近两年一些国家对华反倾销的增多,既有复杂的经济背景,又有深层次的政治原因。 2.从宏观上看,WTO是一种重要的国际贸易机制,较好地均衡了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关系。中国在加人WTO时签订的议定书中有“非市场经济条款”,适用期15年。所以它在倾销价格的确认上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运用替代国的价格。这样,西方贸易大国就在这个国际机制允许的范围内,往往轻易地把中国企业产品的出口判定为倾销。从微观上看,一些国家对中国采取贸易歧视的政策,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制定强硬的贸易政策,以迎合国内利益集团和厂商的需要,在政治大选中换取选票。 3.从区域主义的角度看,以欧盟东扩为例。欧盟东扩为进一步发展中欧贸易提供了机遇,但是,欧盟东扩会助长其内部的贸易保护势力。从另一个方面,欧盟东扩很可能使其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兴盛,在经济相对落后国家的支持下,对华反倾销的势头更会高涨,将阻碍中欧贸易的进一步扩大。 三、中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目前,中国正处于遭受他国反倾销的高发期,反倾销问题已经成为政府与企业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稳妥地应对,才能尽可能消除负面影响,为中国经济发展争取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 1.重视反倾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认清中国目前所处的国际环境。如仅2003年国际上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立案59起,涉案金额达22亿美元,创历年最高。 2.加强对中国人世协定中的“非市场经济条款”的研究。根据这个不利条款,WTO其他成员同可以在2016年前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这已成为十国企业在应诉同外对华反倾销案中大量败诉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已采取了灵活的谈判措施,新西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三国已经先后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中国正积极与美欧国家谈判,争取得到市场国家的地位,为中国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贸易环境。 3.积极展开反倾销调查来维护本国利益,中国国内企业应积极应诉。从1997年我国反倾销反补贴条例出台以来,截止到2003年,中国反倾销共立案25起(其中复审案件1起),保障措施1起。从日前的趋势看,中国企业无论是在国外遇到反倾销调查还是在国内遇到外国企业在中国倾销,都开始运用WTO的游戏规则来保护自己。 4.应该注重完善中国的 出口贸易秩序,协调好国内企业产品出口的数量和价格,提高产品档次,增强品牌营销与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和意识。尝试建立反倾销快速预警机制,使中国企业面对贸易限制时不再处于被动境地、总之,中国应当加强反倾销能力的建设,才能更好创造良好外部贸易环境,更好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参考文献: 李荣林: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关系:文献综述[J].世界经济,2002年第4期 王逸舟:国家利益再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课题组:同异之间——我国与美日欧大国经济摩擦的特点分析.国际贸易,2011年第3期 李惠瑛:谨防贸易保护[J].国际贸易,2002年第4期 课题组:在开放中寻求安全[J].国际贸易,2011年第5期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3~11/28/eontent_1202536l—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