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合集12篇

时间:2023-02-28 15:33:41

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

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篇1

11月18日,XXXX主持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及各部门、各单位、各党支部负责人参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精神,公司党委成员、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实际,围绕“XXXXX”认真谋划明年和“十四五”工作,深入研讨公司履行核心职能、推动高质量创新性发展的思路举措。

会上,公司党委对各基层党组织召开专题党课作出了安排部署,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推进,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切实把全会精神学习好、宣传好、研究好、贯彻好、落实好。要结合好专题党课中学习到的内容,抓好重大问题研究,聚焦全局性长远性问题开展调研、加强研讨,更好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要抓好当前重点工作,确保实现提质增效稳增长,扎实推进国企改革,大力推动脱贫攻坚,持续抓好党建工作,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和疫情防控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十三五”收好官、“十四五”开好局贡献力量。

二、党委领学,统一思想

11月19日,XXXXX党委书记XXX以“XXXXXX”为题,召开了五中全会专题党课。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中层干部、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各党支部支委成员以及机关党支部全体党员共XX余人参加了党课学习。

专题党课分别从三个“百年”背景下的五中全会、中国历史上的五年规划变迁、国际视野里的五中全会和如何以全会精神会指导,描绘“XXX十四五”蓝图四个部分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理解全会精神,让党员干部从历史的角度,从国内、国外的视野了解五中全会,了解十四五的规划建议,同时,采取“引用中央五中全会相关新闻视频、图文并茂的PPT课件对五中全会进行全面解读,并结合主责主业对公司”十四五“规划蓝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作出了安排部署。

XXX指出,党的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

XXX强调,全体党员干部一是要握稳接力棒,增强政治定位。要胸怀“两个大局”,找准个人定位与奋斗目标,把个人际遇融入公司发展大局,做“十四五”时期的奋进者、开拓者、建设者,跑好“十四五”接力赛。要在思想和行动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保持政治定力,坚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担当实干,在正确把握奋斗目标和发展举措中办好自己的事。二是继续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巩固扶贫成果。认真研判现状与趋势,结合“十四五”脱贫攻坚巩固提升规划,科学提出目标任务和措施,确保规划符合当前和今后五年实际,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三是打造亮点,把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切实保障基本民生,落实“六稳”“六保”要重要任务。公司上下要戮力同心,把社会责任放在心上、主责主业抓在手上、培育发展新动能落实在行动上,不断推动项目优化、质效提升、内涵拓展,打造幸福标杆,全力推进XXX城市更新、XXXX项目等重大任务的建设,提质增效奋力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四是抓牢风向指标,制定安全发展战略,在XXX“十四五”规划和今后各个历史时期,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要把“安全发展”理念纳入“新发展理念”范畴,从牢固树立综合安全观、优化公司各项制度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党对各项工作的绝对和全面领导三方面入手,为公司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后劲提供强大动能。

三、全面覆盖,全员学习

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篇2

根据《2020年度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事项说明》,在2021年1月和2月支部的主题党日中,我认真学习了党的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了《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对本领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学习了党章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等内容。通过前期自学,认真领学了《党的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在学习党史教育上的讲话等内容,通过上述学习,我对年度组织生活会的认识和体会有所加强,具体如下:

一是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五中全会及“建议”总结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取得一切成就的关键,这使得我对于国家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坚信,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工作方向更加明确。在落实集团公司三年党建战略规划工作的同时,做为党委办公室党支部书记,就必须带领支部全体党员,引领公司全体党员,坚持“四个三”转型发展要求,以“党业融合”为关键点,推动党建工作亮点建设,通过高质量党建,以优异的党建考核成绩推动公司全面高质量发展。

二、梳理检视问题情况

会前通过意见征求、谈心谈话等方式,结合自身剖析,收集对我个人的意见和建议共6条,现将相关问题报告如下:

一是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

对照查摆出问题:一是理论学习的深度不够。仍需不断加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四史”的学习,尤其是对党史教育的学习领会,不断提高自身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二是学习的宽度不足,尤其是加强对系统内各项党务工作要求的学习,及时更新和改动各项工作内容。

二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方面:

对照查摆出问题:党建的规划思路不深,成效不够明显。虽然能够落实上级党委党建“融合发展”的各项要求,也积极开展“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等载体活动,在日常工作推进中,对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方式方法探索不足,有机融合的效果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是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着力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抓好脱贫攻坚等工作方面:

对照查摆出问题:担任党委办公室党支部书记一职仅三个月时间,工作任务繁重,满足于按部就班完成各类工作。对党建基础工作的学习和领会不够全面细致,仍需加强对党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学习,组织开展各项党建基础工作时,对支部内部党员的指导性不够具体,仍要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指导工作水平。

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篇3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主线,积极落实《津市市领导干部“五五”管理暂行办法》,围绕我市教育强市建设规划,扎实推进“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进一步提高全体机关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凝心聚力、增强活力、顽强拼搏,为实现教育事业的新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学习内容

1、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系统学习“建设学习型政党”理论知识,掌握理论的基本内容。全体党员干部要继续系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体会理解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准确把握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努力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党员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改进工作作风,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推动我市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实际能力。同时,要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理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七大报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

2、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十一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是在“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经济回升向好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体机关干部要通过认真学习“两会”精神,全面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全力做好本职工作。

3、深入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广大机关干部要重点围绕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加强学习,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

4、学习贯彻各级纪委全会精神和《准则》。认真学习中纪委、省纪委和市纪委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筑牢思想防线。

6、组织学习有关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通过对《》、《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等党纪法规的学习,对党员干部开展廉政教育,增强党员意识。

7、认真抓好新《条例》的学习贯彻。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并认真贯彻落实。

8、学习教育政策法规、依法行政的有关规定。通过学习熟练掌握教育政策法规,从而自觉依法行政施教。

9、加强机关干部职业道德建设专题学习。

参考文献:xx《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关教育政策理论的学习;

10、根据上级要求和安排,需要增加或调整的学习内容。三、学习要求

1、加强制度落实,规范学习行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政治学习一般安排在星期五上午进行,各股室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讨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把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与指导工作结合起来,把解决认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转变思想作风与转变工作作风结合起来,以党的执政兴国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机关党建工作,努力推动机关党建改革创新,为全面完成我局机关2011年度效能考核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障。

2、努力改进学习方法。机关及各股室的学习方式为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集中学习以讨论为主,采取专题辅导、举办讲座、参观考察等形式进行。讨论应突出主题,确定中心发言人,结合实际进行。布置自学要明确学习内容和检查方式。

3、切实保证学习质量。按要求完成学习内容,做好学习记录,严格学习纪律,做好考勤。确保学习内容、时间、人员的落实,提高学习质量。办公室将对政治学习情况进行抽查,并把学习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反馈局长室,抽查结果纳入各股室年度工作目标考核。

以下内容与本文【教育局机关政治理论学习计划】相关,可查阅参考:双文明建设工作规划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工作计划

关于创建文明单位的工作计划

工商所年度市场巡查工作计划

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工作计划

教育局2011年工作要点

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篇4

一、学习内容

1、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2、总书记在中国去年世博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3、全国、市、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5、全国人大、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精神;

6、中央、市委领导讲话精神;

7、中共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会精神;

8、中共区委四届十六次全会精神;

9、区委宣传部第

一、二季度推荐下发的优秀书目。

二、学习形式

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专家辅导与专题讨论相结合,案例分析与体会交流相结合,学习理论与调查研究相结合。

三、具体安排

上半年,要围绕深入学习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二五”规划;弘扬世博精神,持续推进深度城市化;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行政能力,充分发挥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政治引领作用。结合我局实际,确定以下四个学习专题。

(一)深入学习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二五”规划,明确目标任务

学习目的:

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市、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通过学习,明确中央、全市及全区关于“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认真谋划全局“十二五”发展重点工程任务,正确认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扎扎实实、开拓进取地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开局年。

思考讨论题:

1、如何创新工作理念、方式和机制,使“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2、结合实际,如何确保规划明确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弘扬世博精神,持续推进深度城市化

学习目的:

深入学书记在中国去年世界博览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通过学习,进一步总结世博会所展示的发展理念,运用好世博会成果,更好地树立和增强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推进深度城市化发展。

思考讨论题:

1、如何弘扬世博精神,巩固拓展办博成果,进一步借鉴世博会中形成的好机制、好做法、好经验,使之融入绿化、市容、环卫等行业自身的发展之中,加快构建世博后城市长效管理机制?

2、如何以提升城市功能和完善公共服务为抓手,积极构建“生态、宜居、智慧”?

(三)以周年为契机,全面加强党建,努力提高执政能力

学习目的:

结合庆祝建党周边系列活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深入贯彻落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党组织的建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成效迎接建党周年。

思考讨论题:

1、如何进一步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完善党内民主、创新党建活动形式,进一步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2、如何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扎实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3、如何结合行业实际,推进反腐倡廉的制度创新,进一步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监督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

(四)坚持提升服务民生的水平和能力,加强行业窗口建设

学习目的:

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践行科学发展观,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民生的水平和能力,不断加强行业窗口建设,确保生态环境、市容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思考讨论题:

1、联系实际,如何积极回应群众新期盼新要求,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更好体现人性化服务,提升惠民利民服务水平?

2、如何统筹兼顾,促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四、学习要求

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篇5

2006年是渝东开发区“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全区产业发展战略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理论教育,对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振奋精神,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创建学习型机关具有十分重大意义。根据区委宣传部关于中心组学习的总体要求,现就2006年渝东开发区党工委中心组学习作出如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不断增强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全面实施产业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提供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学习内容

今年党工委中心组学习要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全区产业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重点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大政方针政策,学习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知识。具体安排如下:

一月份

学习专题:学习贯彻《党章》、增强党员意识

学习内容:《中国共产党章程》;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学习思考题:深刻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贯彻党章的重大意义,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二月份

学习专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学习内容:《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2006年1号文件);《中国共产党重庆市万州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学习思考题: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联系实际深入思考我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措施。

三月份

学习专题: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精神

学习内容:待定

学习思考题:待定

四月份

学习专题: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学习内容:《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毛泽东在七届二次全委会上的报告(节选),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江泽民《关于改进党的作风》;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的若干规定》。

学习思考题:结合开发区干部思想和工作实际,进一步振奋精神,凝心聚力,扎实推进工作,加快开发区发展。

五月份

学习专题:全面实施产业发展战略

学习内容:《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国共产党重庆市万州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央、市委领导同志关于实施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讲话。

学习思考题:牢固树立推动产业大发展的意识,结合开发区实际,积极探索推动产业大发展的对策思路,制定推动产业大发展的具体举措。

六月份

学习专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学习内容: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市委二届七次和区委二届六次全委会精神。

学习思考题: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大力加快和谐渝东建设进程。

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篇6

根据学校党委对20__年工作的总体部署,现就研究院上半年基层党组织生活作出以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员素质,组织和动员广大党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拼搏,克难奋进,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更加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有效的工作举措,为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主要内容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1、学习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系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讲话。

2、思考题:

(1)如何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促进高校科学发展?

(2)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3)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

(二)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精神。

1、学习内容:

同志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等。

2、思考题:

(1)如何进一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2)如何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来源:文秘站 )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学习贯彻相关《规划纲要》。

1、学习内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__-2020年)》、《20__—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

2、思考题:

(1)如何谋划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2)如何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3)如何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四)学习贯彻第十八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第十八次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教育部20__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1、学习内容: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同志在第十八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前接见代表时的重要讲话、刘延东在教育部20__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袁贵仁在教育部20__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教育部20__年工作要点、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王国生在第十八次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沈健同志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思考题:

(1)如何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

(2)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3)如何进一步推动教职工党支部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五)学习贯彻中纪委第十七届五次全会精神。

1、学习内容:

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2、思考题:

(1)如何建立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高校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2)如何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六)学习贯彻学校二届四次“两代会”会议精神。

1、学习内容:范明书记2月28日在二届四次教职工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校干部 教师大会上的讲话、袁寿其校长2月27日在二届四次教职工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校干部教师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思考题:

(1)高校党建工作如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好地发挥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中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

三、基本要求

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篇7

年初,按照《县单位(党组)中心组及成员理论学习考核办法的通知》,农办制定了《县农村工作办公室2012年中心组成员理论学习计划》,并认真学习了党的十报告报告。明确了指导思想,制定了学习计划、安排了学习内容、强调了学习要求。使我单位的学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达到了学习“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四落实。

二、突出重点,丰富学习内容

(一)开展科学发展观专项学习活动

结合开展“讲党性、守纪律、强素质、促跨越”作风建设活动,组织学习了《中国共产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及“四个服从”,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省委组织部“3个‘五严禁’”等文件精神。通过学习,进一步深化班子成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二)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学习

组织学习《公务员法》、《五五普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全面提高了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培育了领导干部的民主法制观念和现代法治意识。同时加强了《农业、农村工作》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不断促进县“三农”工作跨越式发展。

(三)加强反腐倡廉知识学习

组织学习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防腐败体系实旋纲要》等材料。通过学习,加深了领导干部对党员义务、党内监督、纪律处分、选拔任用等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全面贯彻落实党管干部原则,不断强化了干部的廉政意识,提高领导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

(四)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围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市委五届十四次全会,县委十一届十二次会议精神,组织专题学习活动,以庆“七一”和建党节实际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党员干部认识到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了我们党在全国执政加强自身建设的六个基本经验、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加强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六个方面的任务。

三、落实制度,多形式开展学习

(一)坚持集中学习

我办规定每月开展一次集中学习,要求所有中心组成员和干部职工不得缺席,学习时间为星期五下午,时间为三小时。所有党员干部能认真学习,并做好了学习笔记,写出了心得体会。

(二)坚持灵活多样的自学

班子成员根据年度计划抓好自学,内容可根据自己的分管工作选学,自学时间每周不少于3小时,读书笔记全年不少于2万字。

(三)参加党校《公务员个性化》学习

除了集中学习外,我办党员干部抽出时间,到党校参加公务员个性化选学培训。党员干部一致认为经过系统学习,涉猎了多方面的知识,学到了很多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理论水平,增强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增强了党性修养。

(四)开展调研学习

在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领导班子通过下乡的时间,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农村实际情况,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反馈,同时对部分困难党员进行了慰问,为进一步增强全办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篇8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关于谋划“十四五”时期我国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深刻领会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深刻领会“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深刻领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二、组织实施

各党支部要迅速行动起来,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迅速兴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要精心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突出抓好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分批分期对各领域党员干部进行系统培训,增强学习培训实效。

(一)参培人员:

全体党员、中层干部。

(二)培训时间

1.培训时间:2021年1月25日

培训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培训方式:集中学习、现场研讨。

参培人员:中层干部

负责部门:(组织部)人力资源处

2.培训时间:2021年2月6日

培训内容:《党的五中全会精神》、《党的五中全会精神》

培训方式:集中学习

参培人员:全体党员

负责部门:人力资源处

负责部门:党群工作部

3.培训时间:2021年2月22日

培训内容:《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培训方式:集中学习、现场研讨。

参培人员: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人员。

负责部门:党群工作部

4.培训时间:2021年1月15日—3月31日

培训内容:《党的五中全会精神》

培训方式:全体党员通过集体报名方式参加网络培训班

参培人员:全体党员

负责部门:党群工作部

三、相关要求

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篇9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计划)的主要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制定和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从体制变革和发展阶段相结合的维度,我国五年规划(计划)制定实施的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五年计划(从“一五”至“五五”)

这一阶段,我国制定实施了5个五年计划,由此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基础,基本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经验。“一五”时期,以苏联援建的156个建设项目为重点,启动了大规模工业建设,第一批国产汽车出厂,第一架国产飞机试飞,第一座原子反应堆投入运转。工业生产取得的巨大成就,远远超过旧中国一百年来所达到的水平。“二五”至“四五”时期,尽管受到“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影响和冲击,经济发展经历重大挫折,但也集中力量办成了一些意义非凡的大事,取得了“两弹一星”、高产量籼型杂交水稻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建成了南京长江大桥、成昆铁路、刘家峡水电站和大庆油田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工业项目,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逐步健全。“五五”时期,党中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推动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朝着协调合理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

这一阶段,我国主要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五年计划主要采取指令性计划的管理方式,由中央制定计划,然后层层分解下达到地方和企业。计划过程强调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主要是做好产品供求、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外汇收支等重要领域的平衡。计划经济体制下,五年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经历过一些挫折,走过一些弯路,但在当时我国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下,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对于我国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较快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善人民生活,提升国际地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改革开放后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五年计划(从“六五”至“九五”)

这一阶段,我国制定实施了4个五年计划,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基本解决了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实现了总体小康的战略目标。“六五”计划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党全国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随着建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设经济特区、实施沿海开放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的实施,我国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对外经济关系打破了封闭半封闭的状态,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异军突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开始出现繁荣兴旺的局面,国民经济发展进入起飞阶段。“七五”计划时期,国民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农林牧副渔全面增长,主要工业产品平均年产量比“六五”时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缓解了农产品和消费品匮乏的局面。“八五”时期,党的十四大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经济增速快,波动也较小。“九五”时期,我国经济虽然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到2000年GDP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人均GDP达到850美元,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这一阶段,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五年计划的名称、定位和内容等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六五”计划开始,增加了社会发展的内容,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更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管理方式从行政指令性计划、政府直接配置资源逐步向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宏观经济管理转变,大幅度缩减计划管理的范围和指标,大幅度向地方和企业下放计划决策权,精简了行业管理机构。五年计划制定程序逐步规范,基本形成了制定五年计划的制度和比较规范的工作程序,各个五年计划都有完整的正式文本并完成了法律程序。先由党中央提出建议,然后国务院根据建议组织有关部门制定纲要(草案),最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五年计划的科学性、严肃性、有效性进一步增强。

从计划执行情况看,尽管在这一阶段也出现几次不同程度的经济过热和“九五”计划后半段的通缩,但总体来说,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大大增强,没有再出现计划经济时期那种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的问题,经济波动的频度和幅度明显降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取得重要进展,根本扭转了过去消费品长期供给不足的状况,到1991年完全取消了票证,消费需求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基础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新的支柱产业不断形成壮大,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更加完整。到“九五”期末,我国基本告别“短缺经济”,胜利实现了“三步走”现代化战略前两步的目标,其中,前十年切实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十年胜利实现了总体小康。国家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后的五年规划(计划)(从“十五”至“十三五”)

这一阶段,我国制定实施了4个五年规划(计划),将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五”时期,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汽车开始进入家庭,住房消费快速兴起,GDP年均增长9.8%。“十一五”时期,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我国GDP仍保持年均11.2%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升为世界第二,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十二五”时期,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25%。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投资、净出口三大需求和三次产业发展逐步趋于协调,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制造业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日益壮大,数字经济等新经济蓬勃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脱贫攻坚战取得历史性成绩,金融风险有效防范,生态环境总体改善;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出现了总体改善的局面,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成就。

这一阶段,随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五年规划的理念、目标、内容等不断改革创新。“十五”时期,减少了实物指标,增加了反映结构变化的预期指标,宏观性、战略性和指导性进一步增强,建立了五年规划的中期评估制度。从“十一五”规划开始,“五年计划”更名为“五年规划”,明确了五年规划的定位,将规划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增加了具有空间约束的主体功能区内容,规划体制改革明显加快,规划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五年规划制度。“十三五”时期,《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印发实施,为加快建立制度健全、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规划体制指明了方向。

从规划实施效果看,这一阶段是我国产业水平、创新能力、城乡面貌、人民生活和综合国力取得跨越式进步的二十年。GDP从2000年的十万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接近一百万亿元,连续跨越了几个大台阶,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3.65%提高到16%以上,从相当于美国GDP的12.6%提高到67%;三次产业结构从2000年的14.7:45.5:39.8调整到2019年7.1:39.0:53.9,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36.2%提高到60.6%,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91万亿元增加到40.8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进出口总额从3.93万亿元增加到31.56万亿元,成为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从0.89%提高到2.23%,达到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单位GDP能耗明显下降,森林覆盖率从16.55%提高到22.96%,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人均可支配收入从0.4万元增加到3.1万元,私人汽车拥有量从625.3万辆增加到2.25亿辆,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10.25平方米增加到接近40平方米,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得到解决,我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五年规划(计划)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

强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实践充分证明,制定和实施五年规划,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五年规划为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提供重要途径

五年规划根据党中央建议制定,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向全社会公布实施,是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全民行动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例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指出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十三五”规划《纲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用理念创新引领发展方式转变,并贯穿于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在谋篇布局、指标设置、战略任务、政策举措等方面,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在提出各领域发展任务和重大举措时,特别注重系统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可以说,五年规划集中体现党的路线方针和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是党的意志、国家意志和人民期待的有机统一。

(二)五年规划是推动国家发展战略连续稳定实施的重要保障

五年规划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引导社会各界坚定信心,认准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代接着一代干,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通过一个又一个的五年持续推进,有力推动了现代化战略一张蓝图绘到底。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战略部署,党的十五大至又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相应地,我国通过“八五”至“十三五”6个五年规划(计划),持续推进小康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保证了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与此同时,五年规划也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途径,比如,“十三五”规划对创新驱动战略、军民融合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等都进行了专门部署。

(三)五年规划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五年规划明确了政府工作重点,为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职能提供了重要依据,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既符合短期经济运行的特点,又符合长期规划的目标任务。同时,通过建立以五年规划为统领、各级各类规划与其有效衔接的规划体系,综合平衡政府各部门间关系,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将各部门、各地方的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工作重点纳入国家发展全局予以考虑和安排,形成目标一致、步调统一的工作合力,有力推动了上下左右各方、政府市场社会各界共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五年规划是引导社会预期的重要手段

围绕国家长远发展战略,针对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时期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每个五年规划都提出了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和指标。这些目标和指标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社会各方面共同遵循的行动指南,有利于引导全社会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对有关部门和地方具有很强的导向、激励、督促、考核作用。比如,改革开放后,在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指导下,从“七五”计划开始,我国将经济增长速度指标列入五年规划(计划),各地区也分别设立相应的发展目标并努力完成,有力引导了社会预期和市场行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十三五”规划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了我国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五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全社会思想上的统一、行动上的一致,保证国家战略实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推进重大中长期战略实施,部署和推进跨年度甚至跨五年的重大项目建设;有利于有步骤地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加强薄弱环节,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有利于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有效消除贫困,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和市场预期,动员全党和全社会为中长期规划目标的实现而奋斗。

三、五年规划(计划)的宝贵经验与启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3个五年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历史过程,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经验,对我们进一步做好规划制定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坚持党的领导,反映党的主张,是制定好实施好规划的根本前提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领导、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经济社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连续制定的13个五年规划(计划)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本原因是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五年规划制定,紧紧围绕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目标来设计和推进发展改革重大任务,牢牢把握我们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保持战略定力,有效应对和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二)坚持实事求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制定好实施好规划的基本要求

从13个五年规划(计划)实施的情况看,有的制定比较符合实际,实施效果就比较好。反之,有的由于对客观规律认识不够,实施效果就不理想。比如,“二五”计划实施过程中,在急于求成的思想推动下,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浪潮,导致了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失调,人民生活遇到很大困难。改革开放后,我国注重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更加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注重民生福祉、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因此,五年规划(计划)的制定,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工业化规律、城镇化规律等经济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客观认识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条件,科学把握发展大势,做到顺势而为,才能确保规划(计划)任务目标如期实现。

(三)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持续推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制定好实施好规划的客观要求

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根据不同时期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五年规划的重点就是要聚焦社会主要矛盾的阶段性表现,明确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持续推动予以解决。比如,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供给短缺。为此,从“六五”计划开始,我国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摆在突出的位置,大力推动农村改革,加快发展消费品工业和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实现了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的大幅增长。到“九五”计划期末,我国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人民生活达到总体小康水平。“十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实施后,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发生根本性转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五年规划的制定要锚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深层次问题,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办法,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

(四)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是制定好实施好规划的有效途径

每一次五年规划(计划)的制定过程,都是一次对世情、国情再认识再深化的过程,是一个统一认识、汇集众智、理清思路的过程。在每次五年规划制定过程中,一般要经历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提出基本思路、起草规划文本、广泛征求意见等阶段,每个阶段都动员各部门、各地方和社会各界广泛深度参与。比如,“十三五”规划制定过程中,亲自担任起草组组长,体现了对制定五年规划的高度重视。中央委托42家单位组织力量完成了31项重大课题研究,形成了117份专题研究报告,为起草组提供了研究支撑。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在规划纲要制定过程中,也组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地方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有利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进规划的落地实施,对提高五年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操作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完善规划体制机制,是制定好实施好规划的重要方法

纵观13个五年规划(计划),随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五年规划的目标、性质、作用、内容、实施方式等也相应进行了调整。比如,规划性质由指令性计划转变为指导性和约束性相结合的规划,规划内容逐步拓展到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探索形成了包括前期研究、制定草案、听取意见、规划衔接、审议批准、公开等比较规范的制定程序,建立了包括任务分工、年度监测、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等系统完善的规划实施机制。实践证明,五年规划的探索和创新,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改革和国内外形势重大变化是相适应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反映了我国发展理念、政府职能等方面的重大变革,较好地发挥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导向作用。

四、进一步编制实施好五年规划的思考

高度重视规划制定工作,近期对五年规划特别是“十四五”规划的定位、性质、作用、编制方式等重大问题做出了重要论述和指示,为进一步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全面准确深入学习领会,认真抓好落实,推动五年规划编制实施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即将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科学编制好五年规划特别是“十四五”规划,持续引领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明确指出,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意义十分重大,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发展十分重要。我们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科学编制好“十四五”规划。

一是要全面对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次五年规划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经验,就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并贯穿规划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党的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全社会共同意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制定实施五年规划,必须全面对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紧紧围绕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在“十四五”规划和今后五年规划目标、任务等方面做出安排和部署,力争通过若干五年规划的持续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

二是要全面落实“五个必须”。近期,强调,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必须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继续扩大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必须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这“五个必须”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和努力的方向,我们要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细化落实。

三是要全面体现新时代新要求。以辩证思维看待新机遇新挑战,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全面落实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扩大内需等重大战略,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新活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我们要科学把握对规划编制的新要求,努力编制出一部符合人民意愿、富有时代特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高质量规划。

(二)强化五年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指出,要以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明确国家战略的阶段性部署和具体安排,引导公共资源配置方向,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这对新时代我们做好五年规划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全面准确深入学习领会其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在“引领”二字上下更大功夫。

一是科学研判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性变化,理清发展思路,明确阶段性部署和安排,更好发挥五年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牵引作用。

二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明确政府工作重点,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发挥五年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平衡作用。

三是合理确定经济发展目标,科学设置约束性指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更好发挥五年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范约束作用。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国家规划体系

统一规划体系是形成规划合力、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关键。坚持下位规划服从上位规划、下级规划服务上级规划、等位规划相互协调,建立以国家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由国家、省、市县各级规划共同组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国家规划体系。

一是强化五年规划对各类规划的统领作用。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五年规划在性质、作用、内容及实施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不断增强五年规划的导向和约束功能。进一步发挥五年规划对空间规划和区域规划的指导作用,明确空间战略格局、空间结构优化方向以及重大生产力布局安排,确定需要着力开发或者保护的重点区域,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围绕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明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主要任务,为制定专项规划提供依据。

二是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规划。专项规划要细化落实五年规划重点任务,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区域规划要全面贯彻实施重大区域战略,协调解决跨行政区重大问题,突出区域特色,指导区域协作协同发展。空间规划要明确空间开发强度管控和主要控制线,统筹协调各类空间管控手段,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为五年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

三是加强规划的衔接协调。建立健全规划目录清单、规划衔接协调机制等规划管理制度。加强五年规划和各级各类规划在发展目标特别是约束性指标、总体布局、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风险防控等方面的衔接,推动专项规划从“条”上进行深化、区域规划和地方规划从“块”上予以细化、空间规划从“地”上加以落实,做到各类规划各居其位、相互补位、有机衔接、形成合力。

(四)进一步创新五年规划实施机制

健全完善的实施机制,是规划落地见效的重要保障。经过多年探索,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系统完善的规划实施机制,形成了全生命周期的规划监测评估机制,对推动规划实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监测评估,强化分类实施,提升规划实施效能。

一是完善多方参与的评估机制。进一步健全“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的规划评估体系,建立健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考核评估机制。推动开展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探索面向社会公众的互联网评估方式,提高评估的客观性和认可度。

二是建立分类指导的实施机制。要区分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预期性指标是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约束性指标具有法律效力,是要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地区,在规划期内确保实现的指标。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和规划协调,促进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微观政策、改革政策和社会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

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篇10

一、指导思想

2006年市直机关党委(党组)学习中心组的学习,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服务经济建设和全市工作大局,紧密联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践,紧密联系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生动实践,紧密联系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实际,科学安排,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要通过学习,不断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到学以致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为加快我市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思想保证。

二、学习安排

1、学习内容:(1)科学发展观。学习书目:《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志视察江苏时重要讲话《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两个率先”全过程》、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2)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书目:《中共版权所有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3)《中国共产程》;(4)党的先进性建设。学习书目:《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5)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学习书目:中纪委第六次全会精神和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吴官正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党政纪条规;(6)总书记在福建考察重要讲话和省、市委贯彻意见精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今年全国、全省及全市“两会”精神,省委七届十次和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精神;(7)典型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8)本部门、本单位有关业务工作知识、政策、法规,学习书目自定。各单位可根据上述内容,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全年中心组学习计划,科学合理安排具体的学习内容。

2、学习时间:每月安排不少于四个单位的时间,其中2-3个单位时间为自学,1-2个单位时间为集中学习、辅导、研讨。具体集中学习、辅导、研讨的时间安排,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学习方法:采取分散自学与集中学习研讨、辅导有机结合的方法进行,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将根据形势任务需要,定期不定期组织学习辅导报告会,促进学习的深化。各学习中心组成员自学和参加集体学习、辅导、研讨等都应作好学习笔记,每年至少撰写1-2篇学习体会文章、理论文章或调研报告。

三、几点要求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直机关各党委(党组)要把中心组学习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列入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并确定一名副职领导具体抓,相关科室要认真做好学习服务,使中心组的学习落到实处。要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健全完善学习制度,保证学习的计划性、系统性,使学习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切实落实“六个有”(有年度学习计划,有集中学习讨论记录,有学习出勤登记,有个人学习专用笔记,有体会文章,有个人年度学习小结)的要求。

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坚持学用结合,把学习理论与研究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提高工作水平,促进各项工作落实;与“增强党性,提高素质”结合起来,认真联系思想实际,自觉改造世界观,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与调查研究结合起来,精于学习、勤于思考、善于运用,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版权所有

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篇11

坚持不懈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组织及时、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努力掌握基本内涵和精髓要义,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学习领会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战略,同学习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市第六次党代会第五次会议精神和县委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同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推动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不断向纵深发展,为谱写好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的理论支持。

二、学习方式

中心组集中学习一年不少于12次,专题讲座不少于2次。集中学法不少于2次。集中学习时要按照事先布置的题目,准备交流材料,交流内容要体现理论性、创新性和系统性。平时根据学习计划要求做好学习安排,认真阅读规定书目和学习材料,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

局中心组要结合形势和学习任务要求,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每年确定1-2个重点调研课题,确保有1-2篇调研文章在市级刊物发表或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

三、学习内容

1、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专题学习。围绕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更加深入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内在联系,准确把握协调推“四个全面”的基本要求,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任务,努力提高推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领。

2、关于五大发展理念的专题学习。深入学习领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刻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深入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3、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专题学习。通过学习,深刻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法治能力。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法治工作队伍,推动法治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

4、关于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专题学习。结合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工作会议精神,重点了解和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变化和内涵特征。

5、关于常规的专题学习。结合即将在全党开展的“学系列讲话、学深意常规、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系统深入学习《中国共产程》,重点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委党(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推动党员干部自觉履行赋予的各项职责,提高维护党规党纪的自觉性坚定性,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真正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对理想信念,深刻理解农业农村农民坚守。

6、关于“十三五”规划的专题学习。深入学习国家、省、市、县“十三五”规划建议,准确理解和把握“十三五”时期全国、全省、全市、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任务,明确重点难点,把握阶段性任务,增强贯彻落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7、关于党史国史建设的专题学习。围绕建党95周年,结合国家公祭日、纪念日等重要节点,运用好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进一步加强党史国史学习,系统重温党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功绩,更好地总结和运用党的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

8、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专题学习。深入学习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部署和基本要求,重点了解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需要注意的倾向性问题,把握做好工作的具体要求,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委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分析和判断上来,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重要内容,推动党委(党组)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始终把责任抓在手中、记在心里、扛在肩上,切实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四、学习材料

1、《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

2、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重要讲话。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

4、《中共省委关于制定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5、关于《中共省委关于制定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6、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7、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8、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9、《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

10、《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学习读本》

11、《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

12、罗志军同志在中共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上的讲话

13、姚晓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市第六次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14、惠建林同志在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

15、《省农业综合开发条例》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17、《中国共产程》

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篇12

结合这次中心组学习会主题,下面。谈几点意见。

一、加快旅游发展是最大的政治、最根本的任务

大家往往习惯了政治学习、党建理论学习,关于中心组学习。特别是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还有就是反腐倡廉的学习。认为,不只要学习政治理论,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党组中心组学习时,研究经济发展、旅游发展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经济发展自身就是党的工作重心。发展是硬道理,第一。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坚持发展,历来是党倾心关注和努力实践的核心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工作重心从抓阶级斗争转到抓经济发展、抓改革开放。因此,党组研究经济发展问题,就是最大的政治。

加快旅游发展自身就是省的最大需求,第二。针对我省最大省情、最大实际和最大问题来研究解决问题。省最大的省情是人口多、底子薄,经济不发达,最大的实际是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明显,最大的问题是欠发展,发展缺乏,发展愉快。这是省委书记刘奇葆同志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大会上的概括。旅游资源是省突出的优势资源,经过近年来的大力发展,已具有良好的基础,但是省旅游业发展规模与我省拥有的资源优势还不匹配,资源利用水平不时提高但发展的制约因素也在增加,旅游产业整体素质逐步提高但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目标差别还很大。要正视并努力研究问题,才干解决问题;针对我省省情,研究加快旅游发展,就是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的最大政治。

研究发展战略,第三。就是培养同志们战略思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要发展,首先要决策。科学发展观要求我要科学决策。研究西部大开发怎么深入发展,十二五”时期旅游发展如何定位等问题,就是谋划发展思路,确立发展措施,体现了科学发展。

研究旅游发展,第四。就是体现政治学习紧密联系发展实际。政治不是束之高阁的一个空洞概念,政治离不开实际,就在具体工作和生活中,党性也体现在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在经济发展、旅游发展上,体现在队伍建设、作风建设上。同志们把工作做好做实,得到领导的认可,得到同志们认可,这就是党性的体现。因此,中心组学习就要紧密联系实际。主持工作以来,连续五年的中心组学习会,只有一次是关于预防惩治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专题会,单独的学政治、明责任,没具体研究旅游工作,其余都是结合发展学习。这种联系实际工作的研究学习,同志们政治觉悟是不是没有提高呢?看恰好不是每次学习后,干部职工思想认识、工作作风、工作干劲、工作效果都焕然一新。因此,中心组学习不要仅仅读文件、学原著,更要结合实际,离开工作空谈政治、空谈学习,只会流于形式。

集体研究就是民主决策的过程。省旅游局是四好班子,第五。其核心是科学、民主决策。民主决策最重要的集体决策,集全局之智,举全局之力,把我旅游发展战略研究透彻、研究好。绝不能搞精英政治,一定要充分相信和依靠广大干部职工的力量,尤其是处以上领导同志,负责了一个方面,观察问题、思考问题都会各有特点,更加深入。

二、正确理解和处置好西部大开发与“十二五”发展的关系

国家召开了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今年7月。提出今后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要深入实施十年西部大开发战略。9月,省委省政府也召开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会议认为,四川经过十年发展取得的突出效果和宝贵经验,让四川站在新的起点上,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了有益启示。

十二五”规划的战略重点应当放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上。因此,明年我省将进入第十二个五年发展时期。十二五”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关键性的前五年。西部大开发战略要统领“十二五”全省旅游发展战略。这次中心组学习会议虽然只抛出了全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但实际我局早就作了未来十年全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十年战略研究相当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省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思路已确立,还要找一次机会对全省旅游发展战略作更进一步、更长远的研究。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十二五”规划不是两张皮,包括我明年要修编的四川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这三者是紧密联系的可以这样讲,十二五”规划和全省旅游发展规划,都要由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来统领,服从于西部大开发战略总体思路。

三、遵循规律,掌握大势。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

总体来讲比较胜利,这次学习会讨论的全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初稿。要予以充分肯定。规划院在加林同志领导下,做了大量卓有效果的基础工作,包括基层的调研和基础资料的收集,16个重大课题研究,十一五”旅游发展情况的总结,未来10年发展战略研究,然后才进行了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这是一个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工作体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今后各位分管领导、各个处室在抓工作时,务必首先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去理清思路,然后再去做好具体工作,才会事半功倍,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前期我曾讲过两次要求。今天针对这个文本,如何科学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再提几点意见:

(一)要紧扣中心。

主要还是站在旅游行业主管部门的角度,首先要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去思考。现在规划文本。当然也放大到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层面。但是还需要调整视角,要从书记、省长的角度去看旅游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满足“十二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如发展指标,要有体系、有结构,要有比较性研究,要按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研究,要按产业发展规律、旅游企业需求、游客需求等研究,只有把这些研究透了才干把目标定准。

由于制订规划与实施规划的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回顾“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执行情况。指导思想、工作方法也不一样,又遇到金融危机、汶川特大地震等多种不可测、不可抗的因素,因此有些目标任务无法圆满完成,如“新五大旅游区”建设目标,基本上都是靠市州党政的积极性在抓,重视的积极的市州就抓得好,不够重视的就抓的不太好。同志们讨论中提出“十一五”发展经验总结得不够好,看是对的区域发展还不能成为“十一五”期间的经验,认为,真正的经验是政府主导模式不时的创新,以及面向需求按旅游发展规律来抓旅游发展,这是工作的亮点,也是十一五”期间我应对灾难、战胜危机的重要法宝。

要回答好党委政府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党委、政府对一个产业的发展,其次。主要关心指标、就业、项目、扶贫以及区域发展等问题。因此编制“十二五”规划时,要从这五个方面去重点思考和研究。旅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带动就业作用非常强大,前不久进行的全省旅游人才调查,旅游从业人员47万多,带动就业达155万多。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就业和带动就业情况统计,随时监测旅游就业动态。再就是项目,这一块非常重要,省旅游局新设立的产业处,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抓项目,抓省委省政府关心的产业发展问题。制定的全省旅游业三年提升计划中就提出了两个一百亿”工程(一百亿的项目,一百亿的招商引资)要收集信息、督促、安排,使这双百亿项目落到实处,才是党委、政府最关心的扶贫,发展乡村旅游就是真正在扶贫。区域发展,省内的区域发展容易抓,但省际间区域发展怎么创新和落到实处,想明年要启动这个工作,运用线路统筹,省际区域线路打造、宣传促销上实现整合。

(二)要面向需求。科学发展旅游。

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旅游发展要重点抓好十大旅游区、重点旅游城镇及旅游通道建设。十二五”旅游规划就要从十大旅游区、重点旅游城镇和旅游通道上来思考,旅游产业的空间聚集规律就是旅游景区、旅游城镇和旅游通道。因此在规划中制定目标时不要忘了这个空间布局。全省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中。回答好这个问题。

省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展旅游时,另外。乡村旅游提得响,都市旅游却讲得不够。旅游消费的主体在都市,都市旅游潜力巨大,市场广阔,旅游业的重要支撑点,也是未来旅游发展的重要趋势。统筹城乡旅游,实现城乡旅游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将是推进旅游发展进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事。所以,十二五”规划中要提出如何发展都市旅游,这个对指导乡村旅游发展特别重要。曾到成都锦江区和青羊区去调研旅游,发现他抓旅游的方法和县上抓旅游的方法明显不同,发展规律也不一样。都市旅游这一块我研究得很少,都市旅游做得成功的上海、北京,还有大连、青岛、深圳等,需要总结学习。

规划中对人才支撑的问题写得较弱。竞争规律,还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旅游业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特别是紧缺人才的竞争。要突出重要性,树立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的意识,人才是旅游核心竞争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害。

(三)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要有战略思想,十二五”旅游规划纲要既象个长远规划。同时也是一段时期的规划,更要有可操作的目标、措施和途径。具体讲有四点要求:

循序渐进。五年时间,一要目标科学。非常短暂,不可能解决旅游产业发展的所有问题。要站在全局高度,系统地研究发展战略,站得高才干看得远,但落脚时要站在能完成、量力而行的实际上。所以,发展目标要定得科学,不能贪大、求全,也不能激进消极。比方,入境游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每年1000万外国人来四川,四川旅游肯定是另外一个概念,但事实上这么多年努力,省入境游指标一直上不去,抓入境游市场是事倍功半,抓国内游市场是事半功倍,这说明四川旅游市场主要还是国内市场,而不是入境游市场,省十多年来发展的实际情况就是这样。

重点突出。要理清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十大项目和省发改委编制的全省经济社会“十二五”规划中十大旅游区的关系。全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十大旅游区,二要项目可行。符合四川旅游的空间布局与资源分布规律,更准确的说是根据四川旅游资源而提出的制定的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十大项目要体现以销定产,根据市场需求配置资源。十大项目与十大旅游区如何呼应,如何落地,如何支撑十大旅游区等问题,要研究透彻,使项目具有可操作性。

力争必需。十二五”规划实施,三要营造环境。关键是保证措施。提到保证措施,往往想得很完美,体制、机制、投融资、交通、社会环境等一系列问题都有要求。这些方面的保证,十二五”期间肯定不能完全办到因此“十二五”规划中不能写得过细。但要结合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提出需要党委、政府提供的必要条件,力争必需,要在十二五”规划中,争取到两、三个旅游发展的过硬的政策,这是要下功夫去研究和争取的关键之处。

明确主体。十二五”规划保证措施中一定要落实责任,四要落实责任。十大旅游区和十大项目,要合理安排,明确实施主体。只有责任主体落实,可操作性才干体现进去。

落实规划可操作性的关键,以上四点。四条途径。要在支撑体系中予以体现,或专门做一个说明文本。

(四)要简明扼要。强调可读性。

一本书,有一种说法。要让人读薄了才干说掌握,会用了才干说读懂,读懂了才干融会,融会方能贯通,贯通了才干流入血液,入脑入心,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次提交的规划文本比过去好得多,但还有2万多字,不易被人记得到因此,规划中如目标研究、项目研究、政策(环境)研究、责任落实等内容,可另外形成单行本,要让纲要简单明了精炼概述内容。记忆最深的就是浙江省的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才几页纸,目标一句话,措施一二三,全部是干货,哪个看了都记得到谁都能掌握。所以,规划要简明扼要,好记、提神、振奋。只有记住了才干落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