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护士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2-28 15:33:42

神经外科护士论文

神经外科护士论文篇1

1.2方法

1.2.1成立核心能力培训小组对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分层级进行核心能力培训,42名护士按照毕业年限、学历及职称分成N0、N1、N2、N3四个等级,N0级为初级护士,N1级为责任护士,N2级为高级责任护士,N3为责任组长,其中N0级8人,N1级19人,N2级10人,N3级5人,成立培训小组,每层级设立1名培训组长。

1.2.2培训方法根据各层级护士的特点制定培训目标、计划、考核标准、实施分阶段、分层次培训及自学形式,全过程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低层级护士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实际运用,高层次护士注重应急协调能力、科研教育和质量监控能力的评价。N0级护士着重培养职业素养、工作能力,实施导师制、专人带教,集中培训,以基础操作训练为主,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及专业理论知识,每月考核,巩固在校所学知识;N1级护士在熟练掌握基础护理的基础上以专科护理操作为重点,并培养护士的组织协调能力;N2级护士侧重的是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应急能力,参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护理配合,并培养专科技能;N3级护士侧重的是沟通技能、临床带教能力的培养、管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培养科研及技术拓展能力。各层级护士由培训组长组织带领,以专业知识培训及测评并结合临床实践贯穿全程,最终以临床案例积累达到理论与实际相互贯通来锻炼神经外科各层级护士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平。

1.2.3考核科室成立专业核心能力培训小组对结果进行考核评价,最终考核以护理临床案例积累度、理论与技术操作的掌握和熟练度、急救技能的提高、综合能力考评及医生、病人的满意度来评价实施效果。其中理论与技术掌握和熟练度满分为50分,临床案例积累度和急救技能提高、综合能力考评及医患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满分为10分,临床案例积累分值越高则积累越多,其他指标则分值越高说明服务质量越好。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培训结束后对各层级护士进行评分,并与培训前对比,结果显示各层级护士培训后专业水平较培训前得到显著改善(P<0.05)。

3讨论

神经外科护士论文篇2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47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54-02

随着神经外科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手术区域的持续扩大,xu9yao的手术设备更加复杂,微创显微等技术不断更新[1],不但对手术者提出了更好的专业要求,而且更加需要先进的设备和护理专业化制度,既改善了护理水平,又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双重认可。我院设置神经外科专科护士的实践情况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现有手术室护士39名,其中主管护师15名,护师14名,护士10名。手术间共有9个。2010年3月至2010年9月共进行神经外科手术321台次,其中择期手术141台次,急诊手术181台次。对神经外交额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以后,2010年10月至1011年3月共进行手术352台次,包括择期手术190台次和急诊手术162台次。

1.2方法

1.2.1人员配置在研究相关资料[2]并与我院手术室实际情况相结合以后,我们选拔神经外科手术专科组长1名,专科护士2名和轮转组员3名。从而形成专科组金字塔形的人才团队,把组长训练成为科组的学科带头人,确保专科组健康的运行和发展。出于手术需要,各科专科组固定,专科护士1年轮换一次,护士每4个月轮换一次。

1.2.2人员职责在神经外科手术的要求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3]院里和医生一起研究并制定了相关护理制度,明确每名神经外科护士的工作任务。

1.2.2.1专科组长的职责①在护士长的指导下,确立本组护士的培养目标和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②把握专科手术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有力的支持医生完成手术任务,工作态度严肃认真,责任心强;③作为本组的学科带头人,积极主动参加相关学术会议,了解当前神经外科的最新动态,并带动本组人员进行学习;④对手术需要植入人体的物品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⑤对贵重的精密仪器定期维护和保养,做好特殊物品的领取和准备工作;⑥主动参加对一些新型手术、疑难手术和复杂手术的组织工作,确保仪器设备出于最佳状态;⑦定期进行组内业务讨论会,讨论和解决组内存在的复杂问题。

1.2.2.2神经外科专科组员职责①在组长的领导下,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②熟练恩恩配合神经外科手术的进行;③神经外科手术的基恩知识扎实,能够得心应手的使用相关手术设备和器械;④访问择期手术的患者,做好前期的手术评估和对患者的心理辅导工作,术后对患者进行意见调查并向组长报告;⑤勇于参加各种疑难手术和新型手术探索。

1.2.3护理培训对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知识培训主要通过自学和专家讲座两种形式来完成,定期由技术人员教授精密仪器的维护和保养,组织护理人员交流学习新得和工作经验,讨论在学习和工作中碰到的各类问题,并成为工作规范[4]。每2个月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

1.3效果评价手术医生和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均大幅的提高,同时用准备时间等对急诊抢救的效率进行评价。

1.4统计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写x2检验。

2效果

2.2手术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见表2。

3讨论

3.1护理质量的提高我们实行手术室神经外科专科护士制度以后,对护士经常培训、考核,使她进一步掌握了精密仪器的使用方法。在急诊中能为医生提供快捷有效的配合,为患者抢救赢得了时间,大为缩短急诊开颅手术的时间,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对患者的意见进行反馈,针对问题及时改进,促使护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3.2专科护士制度有力的保证了和谐的医患关系手术室护理人员可以有时间和精力接受和学习前沿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从而也提高了整体的护理水平。手术医生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和患者的沟通也有利于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创造更好的医疗环境。

3.3手术室神经外科专科护理师医疗护理的发展方向毫无疑问,专科护理工作是当今医疗发展的方向。在相关研究资料与我院实际情况相结合以后,我们建立了手术室神经外科专科护士制度,对护理技术的发展气到了明显作用。手术医生和患者岁护理满意度都有了大幅度提高,是一项值得推广和借鉴的制度

参考文献

[1]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治疗现状:在不断进去中辉煌[J].医学研究,200837(8:1-2.

神经外科护士论文篇3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47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72-02

1 培训情况

1.1 培训对象 神经科2009年8月——2012年8月新上岗护士10名,均为女性。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21.5岁,文化程度均为大专,从事神经科工作时间

1.2 培训时间及目标 通过1年的培训,要求新护士能够掌握神经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专科疾病知识,基础护理知识,基础护理操作技能,专科护理操作,急危重症急救配合等。重点训练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应急能力,使新护士具备神经专科护理要求,达到独立值班,为病人服务。

1.3 培训内容及方法

1.3.1 神经科专科基础知识 ①常见疾病的病因,各种治疗的方法,各项辅助检查及常见疾病的护理,患者的营养需要,心理护理,脑卒中病人的康复锻炼和健康指导。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用法和注意事项。②科室内安排总代教老师同一授课,实行一对一的临床代教,每周科内业务学习一次,每月护理计划壹份。每周读书笔记一份,另外护士长每天布置学习内容第二天提问。

1.3.2 专科护理操作技能 ①掌握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的护理,留置针的使用和护理,亚体温仪的使用,专科病情观察重点内容,康复理疗仪的使用,褥疮的干预措施,鼻饲,翻身。②培训方法由代教老师讲解演示各项护理各项操作,新护士参与配合,逐步过渡到在代教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操作。

1.3.3 专科急症知识及技能 ①熟悉脑疝,急性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及治疗和护理,掌握心肺复苏术,简易呼吸囊的使用,气管切开的护理常规,窒息的急救措施。②培训方法:由代教老师和护士长指导并在临床上演练,新护士轮流进行操作直到能熟练掌握。

1.3.4 工作程序 熟悉神经科各班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1.3.5 自身素质 加强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法律意识,提高个人修养,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掌握各种应急预案。

2 培训效果

制定神经科专科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试卷,每月进行考核。新护士多年轻,记忆好往往能熟记操作理论但是却不能较好的应用与临床。通过系统的培训后新护士的各项考核均能达标,而且也提高病人和医生的满意度。

3 讨论

新护士完成护校的基础教育后,接受规范的护理专科化培训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又因年轻护士队伍的迅速扩大,使护理质量及护理技能出现偏差。因此在新形势下实施对专科护士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3.1 减轻新护士的心理压力 实行专科培训后,消除护士对工作环境的陌生感,工作时有条不紊。

3.2 提高新护士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水平 新护士通过培训后专科理论知识得到丰富,熟练的掌握各项专科护理操作,病情观察能力和应急能力得到增强,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

3.3 提高新护士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水平 新护士通过培训后专科理论知识得到丰富,熟练的掌握各项专科护理操作,病情观察能力和应急能力得到增强,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

在神经内科新护士培训中除了本文论述的培训模式之外,还有护理技术小组培训模式、模拟演练培训模式以及个案分析培训模式等。护理技术小组培训模式就是在神经内科中按照护理专业技术的不同成立不同的小组,有静脉穿刺小组、引流管护理小组、仪器保养小组、病情观察小组、静脉压测量小组等,在新护士培训中可依次让他们在不同小组中学习相应的护理技术,在各个小组接受完培训之后,需要对新护士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模拟演练培训模式就是在神经内科中要制定抢救预案,针对神经内科患者的病情特点模拟相应的场景,让新护士模拟演练,增强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另外,在实践中,要多安排新护士参与临床处理,例如参加主任查房、疑难病讨论、重症患者抢救等,在这个过程中要给予新护士及时的讲解和指点,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个案分析培训模式就是在培训中为新护士提供较多的护理案例,为他们营造厚重的学习氛围,通过查资料和向经验丰富的护士请教等方法对个案中的问题提出专业的解决办法,不仅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且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对于个案中心里护理方面的问题,新护士首先要以自己现有知识进行分析,如存在困难,可以与心理康复师沟通,提高心理护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爱章.内科新护士的带教方法和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21):63-63.

[2] 陈桂玲,刘沐琴.血液透析室新护士的带教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03):155-156.

神经外科护士论文篇4

神经外科患者多病情严重、变化快, 随时都可能发生生命危险, 必须随时准备好抢救措施。神经外科护士必须具备全面的技术, 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发展, 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 严重影响自身的身体健康与护理质量[1]。为明确神经外科护士心理压力的产生原因, 并提出缓解方法, 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抽取了50名神经外科护士实施了有关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神经外科的护理人员50名, 均为女性, 年龄21~45岁, 平均年龄32.5岁, 从事护理工作1~25年, 平均从事护理工作11.2年。护士22名, 护师20名, 主管护师8名。本科9名, 大专26名, 中专15名。

1. 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即被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称、工作年限等)与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分为5大方面35小项, I类压力为护理专业与工作方面的压力;II类压力为工作时间与工作量分配的压力;III类压力为工作环境与工作资源方面的压力;IV类压力为患者护理方面的压力;V类压力为管理与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每项评分为0~3分, 分别表示无压力、轻度压力、中度压力及重度压力。满分105分, 轻度压力0~35分, 中度压力36~70分, 重度压力71~105分, 分值越高则表示压力程度越大。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 回收50份, 回收有效率为100%。

2 结果

2. 1 神经外科护士心理压力程度 神经外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多为重度压力, 心理压力为轻度压力、中度压力、重度压力的人数分别为0、8和42名, 分别占0、16%和84%。

2. 2 神经外科护士心理压力源分析 神经外科护士排在心理压力源前5位分别为工作量大、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社会地位低、护士数量少、患者病情严重, 问卷评分依次为(2.97±0.26)分、(2.89±0.41)分、(2.82±0.33)分、(2.74±0.65)分、(2.70±0.60)分。

3 讨论

3. 1 神经外科护士心理压力源分析

3. 1. 1 工作量大 从本次调查来看, 工作量大是神经外科护士心理压力的首要来源, 究其原因, 主要是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多, 病情危急, 为了满足治疗需求, 经常增加床位。再加上各项新技术及新业务的出现, 使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持续增加, 长期出来高劳动强度状态, 影响身心健康。

3. 1. 2 工作环境高度集中 由于患者病情因素的影响, 护理人员有时需要24 h持续操作, 如吸痰、退热药、静脉滴注甘露醇等, 尤其是在夜班时护理人员很少, 患者情绪异常、各种仪器的报警声与操作常使护理人员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 担心患者出现呼吸骤停、脑疝等, 从而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2]。

3. 1. 3 职业发展问题 医疗行业各种新技术发展快, 很多护士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下班后还要参加在职教育、自学考试等, 一些医院对护士重使用, 轻培养, 护士进修机会少, 晋升难度大, 从而对职业的满意度低, 认为毫无发展前途, 产生心理问题。

3. 1. 4 缺乏社会支持 护理工作压力大, 但却没有引起社会的肯定, 护理人员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 面临着多种心理问题, 但待遇却不高, 人们的理解也不够, 从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3. 2 应对措施

3. 2. 1 减轻工作强度 医院应当加强后勤系统, 减少护理人员从事的非护理工作量, 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针对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 应适当增加护士编制。神经外科环境差, 工作量大, 可以给予一定的人力支持, 或采用轮休的方式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3. 2. 2 改善待遇 在学习、晋升方面, 应给予神经外科类高工作强度科室的护理人员更多的优惠, 让护理人员有更多的进步机会, 通过进修和学习, 也能提高其操作技巧。要提高护士的薪酬待遇, 加强组织关怀, 改善沟通, 使护理人员认同自己的职业, 逐渐培养职业荣誉感。

3. 2. 3 改善工作环境 应当为护理人员营造宽敞、明亮的工作环境, 或定时播放音乐来舒缓护理人员的情绪。护理人员自身也应学会自我调节, 增强对压力的抵抗能力, 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

综上所述, 神经外科护士心理压力普遍较大, 通过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能缓解神经外科护士的心理压力, 提高抗压能力, 从而改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神经外科护士论文篇5

[关键词]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ComaScale,GCS)是Teas-dale与Jennett于1974年通过意识水平理论模型设计而成,是临床用来测量患者意识状态、意识障碍的严重程度及其持续时间的一种神经系统评估工具[1]。GCS适用于评估各种昏迷患者,可用来诊断、鉴别和判断预后等[2];对于护理而言,连续性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报告医生处理,是GCS的主要功能。随着GCS使用的广泛性,其临床使用的准确性也引起大家的关注。有研究显示:临床医生之间、临床护士之间对GCS的执行一致性没有达成协议,导致在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中存在分歧,影响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和诊治[3]。本研究通过对神经外科护士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的认知水平与实践情况的调查,分析影响GCS正确实施的因素,以便研究对策,充分发挥GCS在临床护理观察中的作用。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14年7月选取福建省2家三级医院60名神经外科护士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的纳入标准:⑴已取得执业资格的注册护士;⑵目前仍在神经外科工作;⑶了解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阅读知情同意书,签字同意后纳入。排除标准:3个月以上未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如护理管理者、专职电脑班护士等。

1.2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参考IhsanMattar[4]设计的GCS知识问卷,结合本研究调查的目的,形成“护士对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认知调查问卷”。问卷分为2部分,第1部分为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最高学历、职称、神经外科工作年限及从护年限;第2部分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知识问卷,共13道题目,1~12道为单选题,第13道为多选题,总分15分。问卷内容由神经外科学和护理学等3位至少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专家通过二次评议对路径的内容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专业论证,问卷的内容效度CVI系数为0.817,问卷Cron-banch’s系数为0.802。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通过于各医院的护理部和科护士长联系,向其介绍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详细说明问卷填写的方式,以取得支持和合作。为保证调查质量,调查前未对调查对象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相关知识的宣传与培训。由专人发放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指导调查对象独立完成填写并现场收回。调查过程中,若中途中断或存在缺填的项目视为无效问卷。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65份,收回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92.3%。

1.3资料处理

所有的数据经由Epidata软件双录入双核对后,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一般资料

对参与调查的护士进行人口统计学分析。

2.2护士对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的认知情况

60名参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认知问卷调查的护士,在回答第1、2、4、5道关于GCS基本知识问题时,正确率100%。而其他题目均有不同程度的错误率。

2.3不同特征护士关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认知状况的比较

不同特征护士关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认知状况的比较。

3讨论

3.1护士基本掌握GCS的操作步骤

GCS最初被描述为一种重复的床边评估工具,是通过对患者睁眼反应、言语反应、运动反应3个领域进行评估,来判定患者的意识状态。其基本操作方法简单易执行,计分标准明确,对于护士的理论水平要求不高,本研究60名神经外科护士对于GCS知识问卷中1、2、4、5道基本操作题目答题正确率100%,表明护士基本掌握GCS的操作步骤,并能在临床护理观察中以量化的概念迅速反映患者的意识状态。但是还存在个别护士不清楚GCS是否包含生命体征的检查和GCS的最低得分是多少,GCS是仅对患者的睁眼、言语和运动3方面的反应进行评估计分,有其观察的局限,临床上应结合其他生命体征才更加完整。

3.2不同特征的护士GCS知识掌握水平不同

本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对GCS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受学历及护龄影响,但与护士的年龄、职称、和在神经外科的工作年限相关(P<0.05)。由此可推断,护龄对GCS知识得分的影响不大,而在神经外科工作的年限会影响护士的GCS知识得分,在神经外科工作10年以上的护士知识平均得分为11.18,而工作2年以下的知识平均得分为9.00,这与IhsanMattar等[4]在急症护理医院所做的神经系统科室护士关于GCS知识调查结果是相一致的,表明GCS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护士的临床实践经验有关,在神经外科工作年限越久的护士,GCS知识回答越好。

3.3相关知识的缺乏是影响GCS正确使用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知识问卷的答题情况错误率较高的题目有:“护理实践,格拉斯哥评分下降几分,提示患者意识水平下降,需要通知医生”,答错率为66.6%;“你在评估一个交通事故的患者,他的眼睛肿胀。你让他睁开眼睛,但他做不到。那么睁眼反应的得分是多少?”,答错率为83.3%;“睁眼昏迷的患者,他的睁眼反应得分是多少?”,答错率为66.6%;以及“患者近期使用哪些药物会影响GCS评估的准确性?”,答错率为75.0%。这与护士关于使用GCS的注意事项及相关知识的缺乏有关,导致临床上护士使用GCS评估患者的得分结果有差异。黄梦娟[5]研究:护士在互不了解对方记分的情况下,各自使用GCS观察评估,其得分相符率为79.1%。而影响得分不相符的主要原因为:病例中有“失语”“眼睛肿胀无法观察”“肢体瘫痪”“拼音不清”和(或)“感觉障碍”等,在言语反应、睁眼反应及运动反应的评估项目中,由于护士缺乏相关知识,导致评估结果有差异。GCS在护理中主要应用于护士观察评估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便于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清晰地向临床医师汇报。通过这次初步调查研究显示,临床护士在使用GCS评估患者时,还存在着专业知识的缺乏和操作步骤的不统一,这将直接影响GCS得分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系统完善的GCS相关知识培训计划,加强关于GCS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特殊病例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眼睑肿胀无法观察、言语障碍、四肢瘫痪等患者的具体评分和记录方法,以及影响GCS评分等知识和技能[6]。同时临床上GCS评估时应统一每一种反应的计分标准,保持室内安静,规定患者的,除输液外暂停各种治疗,相对统一的刺激强度和固定的部位,使用患者能听懂的语言交流等[7],以规范临床护士的GCS评估行为,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采取对应的治疗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预后。

作者:郑剑煌 王燕玲 刘桂英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外科护士论文篇6

现代意义上的护理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帮助患者治疗疾病,还包含疾病心理辅导等,这种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临床应用中正在逐步推广,是一种通过使用护理措施来治理疾病的一种手段,其重要性日渐凸显。本文现实治疗病例为基础将细节化护理与传统常规的护理进行比对研究细节化管理在神经外科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意义以及应对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此研究的资料选择对象为我院神经外科,案例选择时间为2013年1月~12月,案例数量为181例,以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成果具有价值的基础建立在案例研究患者均无死亡,诊疗结束出院后具有自主意识,能够独自对事物进行自我评断。研究组的基础数据:分组中性别比分别有54例男性,40例女性;年龄处在28~81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3.6岁上下浮动13.7岁,文化程度包括小学、中学、大专三个层次;而对照组87例中男女分别为50例、37例,年龄处在22~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5±14.1岁,87例当中小学文化有15例、中学52例、大专20例。根据统计学定义,两组案例在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上是有效案例,可以进行对比。关于细节化护理和传统护理管理模式比对,本次研究选择的护士均为女性,分为两组,每组10人,研究组护士实施细节化护理,对照组护士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研究组的护士成员包括护士3人、初级护师5人,主管护师2人,护龄不等,1~17年左右,学历层次包括中专、大专和本科,中专毕业生2名,大专毕业生6名,本科毕业生2名;对照组护龄处在1-18年之间,文化程度包括中专毕业护士2名、大专毕业护士6名、本科护士2名,其中对照组有护士3名、初级护师5名、主管护师3名。两组护士的基本资料经统计论证具有可比性,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

1.2护理方法

常规的护理内容包括日常护理、突发护理以及治疗护理等三大块内容,而研究组的细节化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了细节化的管理理念,将护理做到更加精细化。细节化护理首先是将护士的个人素质进行细节化管理,管理内容包括证件管理,杜绝无证在岗行为;统一服装要求、衣着朴素大方;情绪管理,微笑、热情、礼貌用语、文明沟通;强化护士的护理理念,制定护理信念、名言等;良好的医患沟通以及全方位的服务,让患者和家属对医院的环境、规定以及相关的政策有所掌握。其次,细节化管理是将围术期的护理细节化,主要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环节,术前护理主要是指术前心理辅导以及术前的饮食以及皮肤护理;术中护理则要注意缓和气氛、无菌操作、关联组织处理以及放置等内容;术后护理要做患者体征观察,做好并发症处理应急措施以及家庭回访。第三,细节化护理要制定明确的护理管理文件以及护理标准指引,在条文和标准中要将观察项目、目标、质量要求以及护理过程量化;在管理细则中,要组织单位、执行人、责任人的权责有明确区分,要制定明确的追责制度确保有据可参。

1.3评价方法

本次研究根据护理质量、工作积极性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护理研究。护理质量的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技术以及病患沟通满意度,分值为100分,依据不同的表现给予评定;在并发症主要针对患者压疮和医院感染发生率两项进行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成果数据统计分析采用的是SPSS15.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按百分数计算,采用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参照统计意义的数据为P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护理技术、关心患者和沟通能力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详细见表1。经过比较,结果显示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研究组实施细节化护理可以明显增强护理态度、护理技术、关心患者和沟通能力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2.2两组工作积极性调查

通过对两组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和工作倦怠评分比较,经过秩和检验后,两组的自我效能感和工作倦怠评分比较差异P<0.05,该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施细节化护理能够增强护士的自我效能感、降低工作倦怠感。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通过并发症数据统计,差异P<0.05,该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显示表明:研究组在实施细节化护理后,压疮和医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3讨论

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应用中,实施细节化护理管理模式能够针对患者本身和护理人员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护理程序,强化细节管理,拓宽护理的干预范围,将护理的每个环节都精细化,逐步提升护理质量,缩短患者康复的时间。而要在神经外科临床中实施细节化护理,首先要将“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全程关注”的核心理念融入到护理工作之中;其次,要强化医院护士的细节化管理理念,增强对细节化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将细节工作融入护理过程之中,认真负责;第三,作为细节化护理的承载者—各级别的护士应不断强化自身的护理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发挥细节化护理的效用。本次对丽水市人民医院的181例患者研究发现,在研究组和对照组所获取的结果分析显示,在研究组的患者中对其实施细节化护理与在对照组的患者中对其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结果为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患沟通有效程度的结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田红艳.细节化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策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4):503-504.

神经外科护士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72-01

如今随着生活发展,精神病合并躯体疾病的发病率每年都在提高。而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并且种类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老年精神病合并躯体疾病者,并且病情判断难,增加了护理的难度[1]。为增强患者的护理质量,组织了相关的护士的联合护理查房,取得不错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3年1月共进行联合护理查房67次,参加查房的护士人数为1044人次,查房患者为精神分裂症42例,抑郁症4例,血管性痴呆3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8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9例。合并的躯体疾病主要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肌梗死,肝硬化、支气管扩张、消化系统溃疡、恶性肿瘤等。

1.2方法

1.2.1确定联合查房的主题

当患者所在科室的护理部不能很好解决患者的护理问题时,向护理部提出申请,邀请有关科室的护士长,高级职称护士对精神病合并躯体疾病的患者进行护理查房。查房前准备好相关资料,确定查房人员,并上报备案。

1.2.2查房程序

由护理部组织查房的准备工作,并通知相关科室的护士。参加查房的护士包括,申请科室的所有护士以及相关科室的护士长或高级职称护士。查房由病区总护士长主持,由申请科室记录查房过程和结果,查房结束后,由护士执行查房结果在临床实行。

1.2.3联合查房的实施

由申请科室的护士长申请理由,汇报患者的病史,治疗和护理过程,并提出本科室现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有被邀请的科室护士长提出护理措施并演示护理方式。全体护士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互动,最终由护士长来解答存在的问题,最后病区总护士长总结各方意见,的出结论。

1.2.4效果评价

①护理质量评价:由医院统一制定,包括一级护理质量、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书质量等,最后根据在联合查房前后的查房数据进行统计。②护理满意度:自己制定满意评价表,内容包括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等,由患者和医生进行评价。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通过SPSS 18.0 For Windows 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差距用t检验,参数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

2结果

2.1相比实施联合查房前,护理质量有很大的提高,( =12.562,p

2.3实施联合查房之后,患者和医生对护士的护理效果满意度有较大的提高,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77.3%提高到93.6%,医生满意度由原来的80.9%提高到94.8%,(p

3讨论

3.1实施联合查房能提高护士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

本研究显示,实施联合查房能提高护士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护理查房能对年轻护士加强培训的过程。联合查房前,要求护士根据患者病情查阅相关资料,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找出护理过程中的不足。由专业的护士进行相关疾病的护理,能让年轻护士的见识增长,积累相关的经验,提高护士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

3.2实施联合查房能提高患者和医生对护士的护理效果满意度

本研究中,经过实施联合查房之后,患者和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提高(P

如今,精神病科的护士对于精神病的患者的护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除精神病以外的疾病的护理知识缺乏,联合护理查房能大大提高护士的专业素养。联合护理查房是一种学习过程,各科护士能相互了解学习,通过交流能了解国内外的最新知识和医疗技术进展,同时对护理的实际能力有很大的提高[3]。

参考文献

神经外科护士论文篇8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院护理的期望越来越高,因此医院适时提高护理质量是势在必行,而且由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强,也促使医院不断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1]。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和我院关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我科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便捷、温馨的护理服务,在我院护理部指导下,我科主动申请成为本院第一批实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区,通过一些列的措施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神经内科现有住院床位46张,护士共18人,其中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和护士分别有1人、3人、8人、6人。硕士学位1人,本科11人,专科6人。

1.2方法

1.2.1营造优质护理服务氛围首先组织神经内科全部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我院具体的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并认真对学习培训的结果进行考核,以确保全科护理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优质护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其服务理念[2]。此外还可以对基础护理以及二级护理的服务项目和内容进行公示,在每个病床设立提醒牌,将优质护理的服务理念加入到向患者及其家属的宣传教育中,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默契配合,方便工作的开展。最后设置每季度优质护理服务之星,对于优质护理服务优秀的护士给予相应的奖励,同时与每月的绩效考核关联。从而使全科护理人员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1.2.2改革创新护理工作模式①对现有排班进行改革:由护士长全权负责排班工作,主班护士则主要负责后勤工作以及处理医嘱等,其余的护士全部分配到管理具体的患者。②分组式责任护理:对原有的排班方式进行改革,建立分组式责任护理模式[3]。将全科的病床位分为两组,每个责任护士负责到具体床位,平均每位责任护理负责8名患者,此外每组的责任组长还需要实时掌握本组患者的实际病情,指导本组责任护士完成相关的护理任务。③细化基础护理:对护士的一些基础护理工作要进行细化,如护理人员处每天完成基础的护理工作之外,还需要为患者送水,订饭等,此外我科还将每周三定为患者护理日,护理人员为患者修洗头、指甲、剃胡须等工作[4]。同时加强了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与需要,入院到出院各时期、各环节进行健康指导,包括疾病知识、简单治疗过程、各种检查项目、各种功能训练及饮食与活动的意义等。④倡导全方位的优质护理:全方位优质护理时提倡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我院实行四个一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即一个诚挚的微笑、一张干净整洁的病床、一个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以及一杯热气腾腾的水[5]。此外对于每天的工作都要有安排,切表明工作的重心重点,对每天工作发生的问题及时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

1.2.3简化护理文书我院精神科率先根据国家护理文书标准简化了护理文书的书写记录,取消了对二、三级护理的记录,并对于病重、病危患者重新设计改进了表格式的护理记录单。这样有效地减少了护士花在护理记录上的时间,使护士有更多时间对患者进行护理。

1.2.4建立护士绩效考核方案根据护士的不同工作年龄、职位以及夜班和不同的工作质量决定其奖金系数,分为多个不同等级,体现高责任、高报酬和高技术的科学绩效分配原则。此外还给予每位患者投票权,选择患者最满意的护士,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以鼓励护士都能在实际护理服务中尽心尽力做到最好。

1.2.5医院支持措施我院也给予我科实质的支持,如改善了患者住院环境,建立患者电子病历等,有效减少了护士记录医生嘱咐的时间,此外还成立了专门成立的后勤支持小组,主要负责病区抽样标本送检、领取药品及医疗护理表格、无菌及一次性物品的下送等工作,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使其能够更加专注于对患者进行护理。

2效果

2.1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根据对患者及其家属的问卷调查及实际访谈,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后,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由之前的95.2%提升到99.0%。

2.2临床护理质量提高自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之后,我科每月的护理安全、基础护理质量检查、病房管理以及医院感染等各项指标的达标率均得到明显提升,达到98.0%。

3讨论

我院神经内科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之后,住院病房相比之前更加卫生整齐,病重病危患者以及一级护理质量也相比实施前有较大程度的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同时我科的经济社会效益也得到提高。但是我科软硬件设施相对落后,我们只能通过现有的条件加上全科护理人员的不懈努力,集完善、评估、改进为一体,不断总结护理经验,力争将护理质量再提升一个档次。

参考文献

[1]张方方.探讨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的实践方法与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862-3863.

[2]李晶伟.前瞻性护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广州医药,2013,04:79-80.

神经外科护士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c)-047-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护士的工作不再是简单的对病人的护理,而是要求达到以人为本的全面护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规范的专业技术,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健康的心态。另外,护理工作负担重,所护理的病人病情危急,病人家属的要求过高,与同事、病人及家属的冲突等等都会给护士增添许多压力。精神科护士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经常还要面对精神病人的攻击等威胁,由于病人家属合作较差等原因,她们所承受的工作压力正是导致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压力状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我院1995~2004年参加工作的精神科护士100名作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采用问卷法测试,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职称、文化程度、护理工作年限等)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主要列出护士主要的工作压力源有以下五类。Ⅰ类压力: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压力;Ⅱ类压力: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压力;Ⅲ类压力: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压力;Ⅳ类压力:患者护理方面的压力;Ⅴ类压力: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

本研究抽取在职的护士进行问卷测试,采用统一发放问卷的调查方法,先发放问卷,宣读指导语,在明确问卷的填写方式后由被试者独立完成问卷。

1.3 数据处理

调查资料的所有数据均输入计算机,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100份,调查对象全部为女性,年龄19~56岁,平均33.56岁。教育程度:初中3.6%,高中/护校33.4%,大专49%,本科15%。职称:护士37.2%,护师35.5%,主管护师23.4%,副主任护师15.9%。工龄:3~35年,平均11.97年。

2.2 护士工作的压力源(表1)

从以上统计来看,来自Ⅲ类压力最大,比如工作环境太拥挤,所需的仪器设备不足;其次是Ⅱ类压力,护理工作的地位低,晋升和继续深造的机会少,经常倒班、工资及福利待遇低;再次是Ⅰ类压力,上班护士少、工作量大;接下来是Ⅵ类压力,担心出现差错事故,病人及家属的不礼貌行为,病人不合作等;Ⅴ类压力最小,比如护理管理者的理解与支持少,缺乏其他医务人员的理解与尊重,与医生的矛盾与冲突等。

3 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精神科特殊的护理工作环境及护理工作本身带来的职业压力是引起精神科护士压力的主要来源,而国外许多研究证明,护士工作中主要的压力源为工作负担过重,所护理的病人病情危重及病人的死亡,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经济状况、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价值观的不同,而精神科特殊的医疗环境与其他科室相比更为显著。

在中国,精神科护士在医院里直接面对精神病人,承担了大量的工作,其地位却比医生低得多,病人在出院后往往会对医生表示感谢,而对护士工作及贡献承认较少。精神科护士在物质上及精神上得到的奖励较少,而这两点对于提高一个专业从业人员的专业自尊心及专业自豪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对临床护士的学历继续教育机会较少而精神科更为突出,许多精神科护士中专毕业后通过自学达到大专,获得本科学历的比例较低,因而与同年资的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员相比,精神科护士的晋升机会、继续深造的机会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大了精神科护士的压力。所以,应特别关心精神科护士的生活、学习、工作以及护士的情绪和感受,对护士进行减轻压力的训练,使护士能认识到压力对自己工作的影响,并尽可能采用适当的方法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职业压力带来的危机。

[参考文献]

[1]成平,崔风琢.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05,17(4):187-189.

[2]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

[3]李小琼,孙录,赖文琴,等.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12(4):275-276.

神经外科护士论文篇10

    目前如何提高精神科护士的身心健康问题已成为国内外护理研究的热点。社会支持作为一种可利用的外部资源,对护士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医学领域的重视。文章探讨影响精神科护士社会支持的因素,从而进一步寻求提高其社会支持的有效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湖南省三所精神病专科医院12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25份,回收率为100%。男23名,女102名;护士76名,护理师33名,主管护理师16名;已婚护士76名,未婚护士49名;文化程度均是中专和大专。

1.2  调查方法:①护士基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婚姻、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工龄、职称、待遇等八个项目;②采用肖永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为评定工具。主要评定调查对象的社会支持情况。该量表包括10个条目和31小项内容,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10个条目计分之和即为社会支持总分。评分值越高代表获得或利用的社会支持数量越多。

1.3  统计学方法: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考察各群体间的差异。

2 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总分高的护士压力普遍比得分低的压力低,见表1。所谓社会支持是个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与他人或群体接触,并获得信息、安慰及保证,包括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实质支持,归属支持,良好的社会支持对强大压力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还可减弱应激反应,影响与情绪相关的生理过程,改变生理唤醒水平。但仅仅是研究社会家庭所提供的外界支持还不够全面,还应该有个体对客观社会支持的主动利用问题,也就是支持利用度,它是指调动社会网络,利用他人支持帮助的程度。结果显示,护士工作压力大的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都偏低,这类人员由于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考虑或是不善于利用社会帮助,很少觉得自己能够得到或感受到外界支持。同时缺乏对他人、社会和机遇的信任,这与社会支持量表中二者均不善于利用“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低是一致的,说明其心理特征与社会的亲和性低,社会价值感低,依赖于帮助的倾向很强,但科室中由于患者多而护士少,大家都有繁重的工作,因此,没有人及时给予她们关心和帮助,所以容易陷入无能感中,加大了心理压力,使其卷入这种恶性循环中。因此,护理管理者在平时工作中应理解护士遇到困难是谁给予最大的支持,这样才能做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社会支持。

表1  不同工作压力护士的社会支持情况()

工作压力情况

例数

主观支持

客观支持

支持利用度

社会支持总分

工作压力大

103

14.23±1.67

5.64±2.68

4.93±1.68

24.80±1.89

工作压力小

22

16.22±1.98

6.63±1.07

6.29±1.87

29.14±1.36

t值

 

3.76

3.54

5.31

7.06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精神科护士社会支持随工龄的增长而增加,<5年、5~10年及>10年三个工龄段得分比较,其t值为5.20,P<0.05,表明工龄长的护士得到的社会支持多于年轻者,可能与其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关,同时也与在医院工作时间较长,医护、护护和护患关系均相对比较好,在科室中的威性也相对高有关[1-3]。

已婚护士社会支持高于未婚护士(t=6.13,P<0.05)无论是主观支持,客观支持,还是社会支持利用度,均是已婚护士得分高于未婚护士,这都表明已婚护士总体上能得到或拥有较多数量的主客观社会支持以及支持利用度。这里面包括朋友、邻居、同事和家庭成员的支持和理解以及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参与。而与之相反未婚护士大多都是单身生活在单位,缺乏身边较为亲密人群中的多数对她们的工作给予帮助、支持和照顾,生活上给予关心和体贴。

女护士比男护士更善于运用社会支持缓解工作压力(t=5.69,P<0.05)女护士面对工作压力时会相对更主动寻求和充分运用社会支持的帮助,以减轻工作压力,这与女性的善于交流的个性有关。本调查结果还显示,文化程度、职称、待遇等均对精神科护士的社会支持有一定的影响。

4 参考文献

神经外科护士论文篇11

神经内科是基础护理工作量较大,患者病情危重的科室,对急、危、重症患者病情观察与及时有效的处理尤为重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需求将越来越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很需要有一批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较好、具有敏锐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护士承担临床护理工作。近年来,结合我们的带教经验,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就如何培养神经内科新护士专科护理技能作如下交流:

1 存在的问题

1.1对科室工作环境的陌生

新护士刚从学校进入医院科室工作,要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处理好与医生、与老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还要了解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易受不良行为的影响,心理压力大。因此,无法在工作中得心应手。

1.2 操作技术不熟练

新护士的临床操作不熟练,加之神经内科护理操作技术项目繁多,工作难度大且任务重,更增加了新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加之,新护士与患者的沟通缺乏,技术操作也难以满足需求,导致一些治疗和操作无法取得患者的配合。

1.3 缺乏安全意识

新护士缺乏临床工作经验,面对各种急危重病人,显得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差,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法律意识淡泊等,都极易导致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

1.4专科理论知识欠缺

神经内科做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内科护理中并没详细讲解,新护士只有零散而片面的理解,很难把握重点并将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当遇到患者病情变化急需要抢救时,会出现慌乱不知所措的状况[3]。

2 对策

2.1加强入科指导,提高护士的职业信心

对于新护士,我们首先要发扬团队精神,多关心、多鼓励新护士,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使他们对工作充满信心。同时护士长要,度,纪律观念,敬业精神等,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培训的方式和内容。俗话说的好“习惯定成败”,我科通过工作习惯的培养,让新护士成为工作上的有心人,环节中的细致人。

2.2 加强护理安全的培训

对新护士进行法律法规的学习,每月有护理质量的讲评,结合本科室一些差错,纠纷的案例进行讲解,教会新护士如何防放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为病人提供安全护理。[1] 我们还请有经验的护士向新护士介绍工作经验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例如当患者病情突然变化时,病人摔倒时,病人及家属投诉时的处理等,让其有充分的心理和思想准备,便于以后工作的借鉴,从而更好地安全地做好各项护理工作。

2.3 加强专科理论知识的学习

每月请医生讲解神经内科病理、生理、诊断、解剖等,在细化专科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每月进行专科内容的培训与考核,在专科知识的强化上采取一帮一的能级对应带教,一个新护士指派给一个高年资有经验的护士,同时每月有高年资护士讲述专科护理心得,并要求新护士书写护理周记,加强他们对工作经验的积累过程[2]。

2.4 提高护理操作技能和专科技能

我们根据神经内科的特点制定出相映的培训计划,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专科技能培训,为此我科成立了皮肤护理小组,急救小组,康复小组,健康教育小组等队伍,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在操作过程中每个小组组长要在旁协助,并以自己的经验加以指导。在科内开展竞赛活动,人人争当操作能手。

3 效果

2007年以及2008年院内岗位技能竞赛荣获二等奖,月护理三基操作考核合格率100%,季护理理论考核合格率98%,管理年检查护理文书书写多次获得好评,省护理质量单项检查全科获专家点名表扬。

4 小结

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对新护士进行有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除了使新护士能够掌握专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培养了新护士对本科复杂病情变化的处理技能,培养了一批适应神经内科临床一线要求的护士。有效地保障了我科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提升了新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了护理队伍的发展后进,今后如何不断完善神经内科新护士培训模式仍是我们继续探讨的课题。

参 考 文 献

神经外科护士论文篇12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 心理健康

精神科护士是护理人员中的特殊群体,她们工作于特殊的环境中,所面对的是失去理智的特殊病人,经常要面对病人的攻击威胁,以及家属的合作性差等原因,她们所承受的压力相当大。不仅是护理工作本身的压力,还要承担病人自伤、自杀所带来的职业风险。护士的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现就我院89名精神科护士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本研究从精神病院中随机选取89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9~55岁,全部为女性,平均年龄26.75岁,文化程度中专/高中36名,大专38名,本科15名。

1.2 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测量表”(scl-90)⑴评定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共90个问题,归纳为9项因子,每项因子依症状的严重程度评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精神科护士心理障碍检出率(scl-90)因子分≥2而

2.2 精神科护士与其它科护士常模scl-90各因子分之间的比较(见表1)

由表1显示,精神科护士除精神病性症状外,其它各项因子分均不同程度高于其它科室护士常模,且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3.1 精神科护士scl-90的9个因子中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余均高于常模。这表明精神科护士的心理状况欠佳,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依次为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偏执。其中偏执和强迫可能与护士本身的职业有关。

3.2 从整体来看,精神科护士特殊的工作环境及护理工作本身的压力是引起精神科护士心理状况欠佳的主要来源。护理人员的压力来自于工作、家庭、社会多重负担,而精神科护士还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压力,如夜班病人自杀、自伤的行为、护士的人身安全等。其它如精神科护理工作社会地位低,晋升及深造机会少,经常倒班,工资及福利待遇低,缺少社会的理解与支持,缺乏其它医务人员的理解与尊重以及与医生的矛盾等。这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久而久之,长期的压力存在而至心理疾患产生。心理健康状况日趋衰减。护理是项复杂的职业,护士在工作中必然有较大压力,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明显高于其它学科,因而院领导应注意护士的心理健康状态,设法消除引起压力源,为精神科护士尽可能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护士相应的地位等。同时护士自己应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学习,优化心理素质教育并进行人际关系和谐教育。使其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顺利转换角色,减少内心矛盾冲突,保持一种健康、良好的心态,顺利地度过一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