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3-02-28 15:34:23

机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机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1

一、 政治理论学习方面:

在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认真学习贯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刻保持大局意识和组织观念,工作上以事业为重,不计个人得失,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志。在工作中吃苦耐劳,积极主动,作风踏实,勤于思考,讲求效率,始终保持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积极为煤炭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在学习上,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自身很好的为自己定位,尽管工作条件很艰苦,但也不失为一次锻炼自我,挑战自我的机遇。理论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更应该还原回到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来发现的好东西,值得我们来深究学习的地方。我时刻牢记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将理论与实际的工作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在工作中不断地改变自我,适时地对自己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身工作能力的同时,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也在工作中逐渐的成长。

二、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方面

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出勤率高,以矿为家,全年没有请假现象,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

三、工作质量成绩、效益和贡献方面

在工作之前做好个人工作计划,有主次的先后及时的完成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工作效率高,同时在工作中学习了很多东西,也锻炼了自己,多次保质保量的完成队里安排的工作。当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不惜加班延点也要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并不断学习,参与技术革新,并在艰苦的工作中已苦为乐,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工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为掘进队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机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2

为了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电化教育工作的发展,我们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0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5发展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6的子课题5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教育技术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6项目。以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为样本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以期从中找出影响高校电化教育工作发展的关键问题,以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深入进行教学改革时参考。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电化教育工作从70年代末重新起步以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尤其在80年代,多所高校购置了电视节目制作设备,建立了校内闭路电视教学系统,编制了1000多部(集)电视教材,促进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进入90年代后,由于种种原因使得高校电化教育工作徘徊不前,有的甚至成为学校可有可无的部门。为此,我们选取了9所不同性质、不同层次有代表性的院校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以便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高校电化教育工作的发展。

一、内蒙古高校电化教育工作现状

1.机构设置

在我们所调查的9所高校中,8所建立了固定的电教机构。其中属于处级建制的有5所、科级建制的3所,科级单位隶属于教务部门管理。电教机构名称为/教育技术中心0的1所、/电化教育中心0的4所、/电化教育科0的1所、/电教教研室0的1所、/远程教育中心0的1所。电教内部机构的设置因校而异,其中包含了网络管理职能的有3所院校。已建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高校有3所。其中具有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1所、专科层次的2所。在3所院校中有2所采取系、中心合一体制,另一所院校专业和中心分别设立。

2.人员结构

(1)电教工作人员的一般结构

在9所高校中,电教工作人员共101名(实际104人。因其中有3人为非固定人员,不计算在实际工作人员总数内)。其中男性64人、女性37人;汉族68人、蒙古族29人、其他少数民族4人(达斡尔族1人、满族3人),汉族与少数民族工作人员比例基本为2:1。从年龄分布状况来看:35岁以下的43人,占总人数的42.6%;35岁至45岁的45人,占总人数的44.5%;45岁至55岁的13人,占总人数的12.9%,比例基本合理。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后几年内新毕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将会陆续充实到电教工作岗位上,工作人员年龄结构将会逐步形成稳定的梯形结构。从事电化教育工作的时间在5年以内的39人,占总人数的38.6%;5年至10年的14人,占总人数的13.9%;10年至15年的22人,占总人数的21.8%;15年至20年的16人,占总人数的15.8%;20年以上的10人,占总人数的9.9%。其中,新参加电化教育工作的人员所占比例最大。他们多为近几年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计算机类专业、教育类专业毕业生,年纪轻,身体好,思维活跃,掌握专业知识,几年后必将会成为电化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9所高校电化教育工作人员的一般结构如表1所示。

(2)电教工作人员的智力结构

9所高校电教工作人员的学历大致如下:研究生毕业5人,占总人数的4.9%;本科毕业53人,占总人数的52.5%;专科毕业35人,占总人数的34.7%;高中、中专毕业8人,占总人数的7.9%。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研究生层次毕业生所占比例最小,而且集中在1所高校内。如果要使电化教育工作实现从单纯服务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化,研究生学历应至少占到总人数的20%以上。电教工作人员中毕业于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专业者24人,占总人数的23.8%;计算机类专业2人,占总人数的1.95%;教育类专业3人,占总人数的2.95%;理科(主要为物理、电子技术等)35人,占总人数的34.7%;文科17人,占总人数的16.8%;其他20人,占总人数的19.8%。从上述所学专业可以看出,计算机类专业和教育类专业毕业生所占比例较小,不利于电化教育工作今后的发展。另外,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专业毕业生亦应增加,以改善电教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在电教工作人员中,干部(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编制54人,占总人数的53.5%;教师编制36人,占总人数的35.6%;工人编制11人,占总人数的10.9%。为了适应高校学生学习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课程以及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需要,教师编制应逐步加大,相应减少行政和非专业人员比例。电教工作人员中已获得高级职称者10人,占总人数的9.9%;中级职称42人,占总人数的41.6%;初级职称36人,占总人数35.6%;其他13人,占总人数的12.9%,职称结构基本合理。9所高校电化教育工作人员的智力结构如表2所示。

3.设备、设施

在9所高校中,主要的电教设备还是电视节目制作系统。最早的是70年代末装备的,最迟的是90年代中期购买的,基本属于业务级档次。有3所院校配备了非线性编辑系统,但没有配备数字摄像机。设备配套不够齐全,数字化进程缓慢。语言实验室和普通计算机教室每所院校至少配备了一间,只是配置档次和数量不同。只有4所院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室,都属于示教类型结构。有3所院校建立了校园网。但就目前运行情况来看,只限于管理信息,还没有真正开展网络教学、网上备课和网上学习。

4.开展工作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开展电化教育工作较好的、一般的和基本未开展工作的院校各占三分之一左右。从开展电化教育工作的院校来看,多数仍旧处于单纯服务型,开展教学研究和自主开发的项目很少。

二、存在的问题

1.认识落后

在9所高校电教工作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对电化教育的认识仍停留在80年代水平,认为电化教育就是对教学媒体的运用。表现在工作中,仍然是/拍片子、放带子、修机子0三部曲。现在,片子也不拍了,机子修不了也不修了,只剩下放带子和开门、锁门。由于工作中缺乏理论指导和相关措施的推动,无法深入教学和促进教学改革。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很多电教工作人员缺乏热情,处处被动;加上原有的知识结构不适应当前的需求,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应用与开发、网络教学等与教学密切相关的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使电化教育游离在教育信息化之外,造成了电化教育工作徘徊不前,地位岌岌可危。

2.机构重复设置,造成力量分散

在9所高校中,与教育技术相关的机构有:电教中心、计算中心、网络中心、CAI中心等,机构重复设置,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及各种资源的浪费,导致力量分散,形不成合力。

3.经费缺乏

各高校电教经费普遍紧缺。在9所高校中,年平均业务经费最高不到2万元,甚至有的学校连几千元也保证不了。因而造成设备维护不到位,更谈不上更新;软件无法购买,更无法开发;就连正常的教学服务工作也不能保证,使电教工作处于停顿状态。

4.文化背景差异

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背景。因此,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教学媒体和课件的开发,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翻译或移植就可以解决的,它必须通过二次开发才能够完成。另外,还有技术上的困难。比如蒙古文是竖写的文字,在幻灯、投影教材以及录像教材中一般没有什么问题,但在计算机中进行信息处理则有很多困难。尤其是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包括蒙古文在内的多文种同屏显示和传输,则是比较复杂的问题。这一问题不解决,民族教育现代化则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三、改进高校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工作的对策

1.学习理论,提高认识

电教工作人员应充分理解/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相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0的含义,对教育技术的本质、研究领域和范畴以及它的理论基础等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理解/电化教育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0这一论断,从而做好电教工作。同时,要提高各级领导和电教工作人员教育现代化的意识,充分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0,/没有现代教育技术的参与和支持,教育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0

2.健全机构

根据资源共享的原则,把与教育技术相关的机构,如电教中心、计算中心、网络中心、CAI中心、多媒体中心等逐步统一起来,组成/教育技术中心0,负责全校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工作的实施。当前,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的主要职责应是对于学习资源(主要包括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的准备、开发、利用、管理和对学习过程(当前主要是教学过程)的支持、促进以及技术保障等。为此,在教育技术中心内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设置:

(1)学习资源部。负责有关学习资源(包括各种教学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的搜集、开发、利用、组织和管理。

(2)教学研究部。开展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负责对全校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和对教学过程给以支持、促进;负责学生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对学校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支持。

(3)网络管理部。负责校园网络的安全运行、维护和功能开发。

(4)教学服务部。负责全校实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工作场所的建设、管理、技术保障和设备维修等。

(5)办公室。对外做为中心的联络窗口,上传下达;对内协调各部门工作,提供后勤保障服务。

(6)有线电视台。已建立有线电视台的院校现阶段可以保留该部门,负责正常的采编、制作、播出等工作。随着网络的发展,有线电视可并入校园网而实现从模拟向数字化的转换。

3.建立高素质的教育技术(电化教育)队伍

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工作的成败。要发展高校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工作,就必须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育技术队伍。接收教育技术学专业、计算机类专业和教育类专业新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生,是彻底改进、提高教育技术队伍素质的根本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专业化、高素质的教育技术队伍。对原有电教工作人员进行全员培训,是提高队伍素质的必要措施。从历史上看,原有高校电教工作人员普遍具有坚定的事业心、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高校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随着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他们急需在教育技术理论方面、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得到提高,以适应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没有广大教师的参与,学校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工作不可能有大的发展,教学改革也不可能深入进行。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重点应放在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使他们能够在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系统方法以及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进行备课、讲课和科学研究,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建立一支有广大教师参加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育技术队伍,是做好高校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工作的保证。按照原国家教委有关文件的精神,高校教育技术专职人员编制以在校学生总数的5j至10j之间为宜。

4.增加经费投入

根据科学测算,一个部门要发挥最佳效益,硬件投资、软件投资和潜件(包括人员培训和管理)投资之比应为1B1B1。从被调查的9所高校来看,其比例大多数在1B0.2B0.1以下,与科学合理的投资比例相差甚远。高校应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教育技术发展规划。对于硬件设备投资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划拨专款解决;对于软件和潜件建设投资应制定年度计划,按时划拨。原国家教委相关文件中曾明确规定,电化教育业务经费(不包括设备投资)年平均额度应达到学校总预算的5j至10j,是有远见的。

5.加强对民族教育的支持力度

机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3

前言

2015年末,全国26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运营总里程3618公里,以重庆为例,截至2016年10月,重庆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有4条,包括1、2、3、6号线(含6号线支线)。重庆轨道交通在建线路共有5条,包括4、5、9、10号线和环线,以及其它延伸线(如1号线尖璧段、6号线支线二期等),在建里程230余公里;除9号线外,其余主要在建线路计划于2017年底先后通车,届时预计运营里程将达350公里;到2020年,预计运营里程将近500公里;总体规划共18条线路。各类人才需求约2万人,大大超过现有人才供给能力,不仅对人才引进造成严峻形势,更使队伍结构不合理、队伍素质有差距等问题加剧。基于该条件我们对城市轨道交通机电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1我国城市轨道机电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在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从事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的技术人员主要是来自其他企业是机电一体化、机电设备等专业的人员。这些技术人员基本没有通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只是在就业工作以后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相关实践经验。正是由于这些技术人员进入轨道集团后专业知识的缺失,使得城市轨道交通对新进员工的入职及专业能力培训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针对于我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来说,所接触到的工种也更加专业。现消防系统检修、环控系统检修、照明系统检修、电扶梯系统检修、AFC设备检修等都归属于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而就现在为止还未有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毕业,也就是现目前承担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岗位的技术人员为其他相关岗位的技术人员。

2我国未来城市轨道机电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总体发展趋势

现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情况,城市轨道交通在人员结构及人才素质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队伍结构亟需优化:主要表现在技能人员中,职业技能不高和缺乏工作经验的初级工及以下员工占比过大,有实际运营经验、技术水平高超的高技能人才占比偏小。2.队伍素质亟待提高:①基层管理人员。复合型人才不足,尤其是职业素质好,开拓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具有整体性思维的优秀人才比较短缺;②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具有轨道交通行业经验的领军人才、科技专家和创新团队相对匮乏;③操作类员工。整体来说与岗位标准的要求有一定差距,技能水平高、动手能力强、故障处理经验丰富的操作类员工相对不足。3.队伍结构性缺失: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不足,特别是新兴领域专业人才的短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结构性缺失。而根据现目前的人才需求问题加之现在城市轨道机电人才的需求。就重庆轨道交通而言,在2020年,预计运营将近500公里,而针对于现目前的城市轨道交通机电的人才需求,按3人/公里算的话,2020年将会有1500人的人才需求。因此现正处于供需关系的风间浪头,即所需人才必须在就业前拥有与之专业匹配的合格的专业实践能力。当然开设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是现代轨道类专业群的必然,也是为现代新形式下的专业合格人才培养奠定一定的基础。

3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学生所需掌握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现对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毕业后所需掌握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做了一个《重庆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岗位调研表——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该调研表针对应届毕业生及其他岗位转岗来而来的专业技术人员做了如下问题的收集:1.被调查人员的基本信息;2.被调查人员从事岗位;3.该岗位的日常工作;4.该岗位工作所需哪些知识及技能;5.除了专业技能以外还应具备哪些能力。随机抽取了21名调查者,结果如图1所示。被调查员工职称(职业资格)等级结构如图2。由图1图2可知,现目前重庆轨道集团的技术员工年龄普遍偏向于年轻化,而该类技术员工的职称(职业资格)等级普遍偏低。而针对其他问题,受调查者普遍认为自己所在的工作岗位主要是对轨道类机电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部分维修。而对于轨道类机电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对于应届毕生来说应具备一定的机械和电气类的基本知识,除了具有这些应有的专业技能知识外,还应具有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及应急事故的处理能力。当然大部分受调查人员统一都都阐述了同一个观点,大学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必要的掌握外,最重要的还是一定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现目前我为止国内的高职高专院校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非常重视的。当然针对于我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的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来说,我们所开设的课程中有接近60%左右的都是实训课程。而我们的理论课程,都是以理实一体化课程为主。

4总结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国内及国际未来城市交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心城市解决交通拥挤的必然趋势。从城市的可持图2续发展的战略来看,无论该城市目前是否有地铁,然而在总体规划的时候,总是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纳入规划之列。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可以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实行。同时,把轨道交通系统与其他交通系统综合考虑,使之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使城市的整体交通体系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好的服务于市民,更好的为城市的经济建设服务。既然有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余地,那么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这个核心专业的存在是必然的。该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成为城市轨道这个专业群必须要迈出的一大步。

参考文献:

机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4

总体评价:在发电行业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女同志屈指可数,从事主要专业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且成长为生产指挥系统主要成员之一的女同志更是凤毛麟角。同志凭着刻苦钻研、乐于奉献、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成为一名出色的专业带头人、技术专家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赢得了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信赖。

主要事迹:

该同志长期在发电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她所从事的继电保护专业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可靠供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担任继电保护班技术员期间,由于她的刻苦钻研、精细管理,该班各项技术台帐、设备的技术资料管理规范,各种实验报告数据详实,在省电力公司组织的继电保护工作检查中,技术管理工作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电气专业是发电厂三大主专业之一。该同志在电气分场任专工和副主任期间,随着专业范围、管理范围的扩大,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她深入班组、现场,钻电缆沟、爬变压器,了解、指导攻克技术难题,多次成功承担了机组大修和改造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很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电气专家。由她牵头完成的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qc活动项目多次在厂级及省级比赛中并获奖,为全厂安全生产、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1月,由于工作出色,同志被调任为生产技术部副主任。她勤奋好学,开始了从电气专家向机、电、炉等多专业技术管理者的跨越。生产技术部是发电厂生产指挥中心,担负着全厂生产指挥及各专业技术指导、技术管理、技术服务的重要任务。她主持完成了全厂技术监督、设备管理制度体系的健全完善,使全厂技术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她主持完成了2发电机组的热电联产改造,该工程投资四千多万元,改造当年完成,当年即实现向市区供热的目标,为省会市关停小锅炉,实施集中供暖,实现“蓝天碧水”工程做出了积极贡献;她主持完成了3发电机组的大修工作,大修后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健康水平和性能,降低了3炉排烟温度,提高了3机组真空严密性,较大程度地降低了发电煤耗,为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她主持生产技术部工作期间,电厂取得了“安徽省电力行业百日劳动竞赛第三名”、“全省电力迎峰度夏先进单位”的称号。

她担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安全生产部主任一职。时值省“861”和市“1346”行动计划的重点工程项目——发电厂5机组(1×600mw)建设基建安装和调试的关键时期。该项目是皖能集团首台60万机组建设项目,也是市最大的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对缓解省会的用电紧张状况,促进市和安徽省的经济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同志负责新建#5机组项目的生产准备工作。她组织完成了人员配备和培训工作;各系统图纸、运行规程、检修规程的绘制编写工作;安全管理、运行管理、检修管理、技术监督等系列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各种化学试验报告单、日志、报表、台帐本的审定印制工作;热控定值、保护定值的审核工作。在#5机组整组启动调试期间负责总协调。每天基本上是从早上一上班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半才下班,有时连续工作三十多小时不休息,为5机组的顺利投产和移交运行做了大量工作。#5机组投产后,她负责组织完成了#5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并在4月份通过了电监会华东监管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在4月底负责组织完成并通过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的对#5机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现场检测工作。

机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5

作者简介:袁鑫(1980-),男,贵州纳雍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北京 100120)陈丽翠(198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北京 100053)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174-02

随着国内电力行业的蓬勃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选用总承包模式进行电力工程建设,而电力设计院已经成为了承担总承包业务的中坚力量。2011年9月,国资委通过对众多电力建设企业进行重组,成立了两大电力建设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和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两大电力建设集团的成立进一步明确了电力建设行业的发展方向,更加突出了总承包业务的地位。电力设计院在电力建设集团总承包业务方面同样处于龙头地位。提高电力设计院的总承包管理水平,对于推进我国电力工程总承包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院承担总承包业务,“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资源优势,发挥设计在项目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克服设计、采购、施工互相脱节的弊病,进行合理交叉和衔接,取得缩短工期、保证质量、节省资金的效果”。[1]同时,“相对施工企业而言,设计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存在着施工管理经验不足、业务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与总承包业务不匹配等问题”。[2]要提高电力设计院的总承包管理水平就要做到扬长避短,总结施工管理经验,搭建与总承包业务相匹配的业务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改变与总承包业务要求不相符的习惯、组织、工作流程,尤其是要解决实践中比较突出的工程设计业务版块和技术经济版块对总承包业务的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着眼于具体的技术经济专业,探讨传统电力设计院技术经济中心如何做好总包业务支撑工作。

一、组织结构现状

目前传统电力设计院技术经济中心组织机构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设置平行的专业室,每个专业室均包括建筑、机务、电气专业人员,各专业室之间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业务合作和内部竞争(见图1)。另一种是设置土建室、机务室、电气室,各专业室各负其责、协同工作,各室之间基本不存在竞争状态(见图2)。

二、存在的问题

从图1、图2可以看出,目前电力设计院技术经济中心采用的最主要的两种组织模式,均没有专门针对总承包服务的组织机构。实际工作中,技经工程师往往是同时承担传统设计业务技经工作和总承包业务技经工作。这种结构虽然有利于技经中心人员调配,提高部门人员使用效率,却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1.针对性不强,存在角色困扰

技经工程师需承担可行性研究估算、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等各种传统技经工作,同时也要承担总承包报价、执行概预算编制、工程结算服务等总承包业务工作。由于传统设计业务技经工作和总承包业务技经工作具有不同要求,因此承担多种任务的工程师就存在角色和思路的转换过程,就会存在以传统设计咨询业务的思路进行总承包业务的现象。

2.工作交叉严重,责任体系不易厘清

目前的专业划分造成项目管理的横向交叉、协调点太多,使项目管理的幅度大大增加,从而影响项目管理的有效控制力度。[4]由于工作内容繁杂,交叉工作过多,再加上工作安排等问题,往往在一个总包业务执行过程中,具体承担各阶段技经工作的人员多次变动,不利于形成清晰的总承包服务责任制度,导致服务不及时、工作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

3.造成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由于存在服务不及时的现象,总包项目部不得不聘用更多的人员进行工程量计算等工作,而这些工作与技经中心的总承包业务工作实质上是重复劳动,因此从整个设计院的角度看,会造成重复劳动和人力资源浪费。

4.总包业务安排分散,不利于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

在传统模式下,工作安排中往往考虑各员工承担的工作量相对平衡,可能导致总包业务安排较为分散,不利于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

三、解决方案设想

1.组织结构调整

“公司的组织结构、项目组织结构方式,在某种情况下,决定着项目的成功与否。很多设计院转变为工程公司后,还保留着原来的组织结构框架,没有建立与项目管理相适应的公司组织结构和项目组合结构,这是制约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3]要进一步做好总承包业务技经支撑工作,首先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本文探讨成立专门的总包业务室,作为传统设计院总承包业务技经业务的专业支撑部门。以上文提到的第一种模式为例,成立总包业务室后的组织结构(见图3)。

总包业务室定位:为设计院国内外总承包业务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技经服务和支持。

设立总包业务室的必要性:设计总包业务室,有利于培养更加专业化的总包业务技经团队,以支撑设计院总承包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工作交叉造成的困扰,有利于形成清晰的总包服务责任制度,更大限度地调动相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及时提供相关技经服务和成果;人员相对集中,有利于积累总承包业务相关资料和总结经验教训;与项目管理部门形成相对稳定的接口和通道,有利于项目配合。

设立总包业务室的可行性:设计院通常具有强大的技经队伍,可依托现有技经中心,抽调部分专业人员组建总包业务室。

设立总包业务室的经济性:成立总包业务室,责任更加明确,服务更加专业,将能够为各总包项目部提供更及时和良好的服务,项目部不再需要进行工程量计算等重复劳动,可使项目部减少相关人员。而对于技术经济中心,不需要增加人员,只需抽调部分专业人员进行组建。因此,组建总包业务室对整个设计院来说是经济的。

2.提资流程优化

为了促进总承包业务效益整体最优,同时也为了促进所组建的总包业务室持续提高业务水平,应从提资料流程设置方面赋予其更大的责任和权限,主要包括对设计提资料的质询权、对设计标准的质疑权、对设计询价的认可权。以设计提资为例,通过如图4所示的流程设计,有利于实现上述目的。该流程将技经质询作为设计提资流程的必经阶段,强调了技经工程师在总结以往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对总包业务的把关作用。

3.内部支持和外部交流

一是建立内部信息共享机制。内部信息共享机制,即设计院各部门之间与总承包业务相关的技经信息、知识和资料要与技经总包业务室共享。共享的范围主要包括设备材料价格、施工招标信息、工程结算资料等。内部信息共享机制能使技经全面把握工程情况,更好地为总包业务做好技经支撑工作。二是建立内部交流机制。通过建立内部交流机制,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落实内部信息共享制度;另一方面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或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反馈到技经中心总包业务室,保证技经工程师能够及时把握市场变化趋势,适度跟进项目现场情况,更好地为项目建设服务。三是积极参与同行业交流。应积极组织员工参与同行业交流。参与同行业交流能开拓员工视野,跟进市场热点,提高业务水平。四是持续改进。建筑企业应建立一种适应机制,使企业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增强适应能力并提高竞争力,改进企业的整体业绩,让所有的相关方都满意,这种机制就是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一个永恒的目标。[5]质量管理PDCA循环原理同样强调了持续改进的重要性,表明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改进过程。

经过工程实践积累,通过内部信息共享机制的运行并积极参与外部协作可形成大量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实际工作中应坚持采用持续改进的思想、过程控制的方法,认真分析总结知识和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工程实践中,不断完善总包业务技经工作。

四、结语

国内电力设计院已经普遍开展了EPC总承包业务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传统设计院的组织和业务模式存在不少与总包业务要求不相符的习惯、组织、工作流程。文章研究了依托传统设计院技术经济中心,通过建立更具针对性的总包业务室,并提出通过流程设计、建立企业内部交流和外部协作机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过程控制,建立改进机制等手段和方法,提高技术经济中心对于总承包业务的支撑能力。

参考文献:

[1]桂兴刚.设计院向工程公司转型的思考[J].发展研究,2009,

(5):86-87.

[2]王立军,朱新天.浅谈设计企业向项目总承包公司的转型[J].广东科技,2011,(7):127-128.

机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6

(1)冗员较多,富余人员分流难。贵电公司经历了3次大的变革、6家公司共存、多家管理、多种制度的改革,造成了部门机构、管理人员偏多;中层管理人员职责交叉重叠;富余人员多且分流安置渠道少、压力大等复杂问题。按集团公司定员定编测算,目前贵电公司各岗位都存在超编现象,特别是从辅业分流回来的后勤服务人员超编尤为严重。随着集团公司全面清理四、五级公司,从辅业分流回来的人员已经无岗位可上,再加上这部分人中女员工偏多、年老体弱者偏多,导致这些人员很难适应生产岗位转岗需求。

(2)缺员严重,专业技术骨干人才少。随着贵电公司机组扩容、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公司总体人员虽然富余,但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熟悉大机组、高参数、新技术的专业技术骨干人才短缺,从事燃运特殊工种的人员也严重不足。冗员和缺员之间的矛盾,造成了现在后勤服务岗人多事少工作效率低、生产技术岗人少事多心态不平衡等较为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司发展。

2.年龄老化,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贵电公司是1978年筹建的老厂,除了建厂初期有大批量的新员工进入外,近年来新进员工锐减,老龄化问题突出;此外建厂初期用工方式以招工顶职补员方式为主,人员素质较低,人员的专业结构严重失衡。目前贵电公司人员状况分析如下:一是贵电公司40岁以上人员已占职工总数的70%以上,平均年龄为44岁,人员年龄结构日趋老化。二是贵电公司员工中技及以下学历占职工总数的44%;而在大专及以上学历中,后期学历又占三分之二,从整体上看,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三是员工职称技能结构不合理,技术、技能水平偏低(中级职称人员仅占15.3%,高级职称仅占3.45%,高级技工比例为2%)。贵电公司新生力量得不到持续补充,仅靠每年的自然减员,公司员工年龄结构老化、人员素质结构参差不齐的状况短时间内无法改变,这给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

3.激励机制不完善,骨干人才流失严重

贵电公司在分分合合复杂的历史背景下,薪酬体制不均衡,生产一线人员和管理人员、行政服务人员工资结构、标准不统一,缺乏系统性,激励导向不明确;同时由于员工职业晋升通道不畅,员工感觉升职渺茫,近年来大专院校毕业生、部分经营管理人才、生产技术骨干人员流失严重。自2004年以来,贵电公司新招聘院校毕业生58人,其中调出及辞职17人,占院校招聘人数的29.31%。自2008年至今,从贵电公司调离、辞职的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89人,占职工总数的8%左右。

二、人力资源的突围之路

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善贵电公司人力资源现状,就必须突破重重桎梏,梳理各种关系,构建高效运作机制实现突围。1.精简机构,精心选人自2012年开始,贵电公司根据集团公司和江西公司管控改革工作安排,全面完成了组织机构和人员调整工作。通过此次改革,精简机构,精心选人,优化人员结构。贵电公司减少职能部门管理人员36名,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占职工总人数比例由改革前的10.52%下降到7.33%,优化了岗位配置,同时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了一批能干事、肯干事的优秀人才到中层管理岗位和职能部门骨干岗位,激发了广大员工爱岗敬业、岗位成才的工作热情,形成了有生机、有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今后贵电公司将要继续深化管控一体化改革,强化选人用人机制,坚持持之以恒,使之常态化,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局面。2.拓宽分流渠道,优化人员配置冗员问题是贵电公司人力资源工作的难点。由于主辅合并,230名原实业公司辅业人员并入贵电公司后安置在后勤服务岗位工作,造成岗少人多、冗员严重的现象。针对富余人员的工作分流,贵电公司积极探索富余人员分流渠道,对生产和服务岗位人员进行了优化调整。首先,贵电公司全面清理劳务用工,清理后的空岗面向服务岗位招聘。其次,贵电公司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认真分析职工队伍素质,开展了与商务运行项目及生产技术相关的多种专项培训,将有技能基础的职工通过专项岗位培训充实到生产一线、商务运行项目及新能源项目。再次,将不能胜任生产现场工作的职工充实到消防保卫等技术含量较低的辅助岗位,替代劳务用工。最后,将通过筛选后留下的人员进一步随岗培训。通过这些分流举措,贵电公司人员配置得到一定优化。3.完善激励机制,用心留人为解决人才流失难题,使员工能安心爱岗敬业,贵电公司应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用心留人。

机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7

2构建思路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基于学生未来职业要求和技术技能型质量要求的,要充分考虑职业资格考试和技能大赛对教学引领作用,在课程体系中集中体现技术、技能属性。考虑现有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式,将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为“阶段+模块”、“理论+实践”的互补体系。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课程阶段主要包括职业基础能力培养阶段、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培养阶段、职业关键能力培养阶段和职业拓展能力培养阶段四个阶段,对学生在未来职业中所需技术技能进行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专业能力。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基础课程、技术课程、实训课程和选项课程四大模块,其中基础课程模块就学生在未来职业中的职业素质和基础能力进行开发培养,切实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养;技术课程模块就学生在未来职业中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开发培养,主要设置职业技术性课程;实训课程模块就学生在职业技术性课程中所学进行实训教学;选项课程模块就学生在未来职业中具体工作岗位所需设置的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技能导向性。

3课程体系总体设计

高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框架是基于机械工程行业需求,强化学生技术、技能基础,拓宽机电专业能力,突出未来职业能力,提高综合专业素质,全面职业发展的课程结构,是面向多方向工作岗位需求,设计大类模块化课程的体系。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包括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思想教育”在内的基础课程教育(一个基础),包括集“电工电子基础平台+机械基础平台+计算机控制技术基础平台”在内的平台课程教育(三个平台),包括集“自动生产线方向+机电一体化设备+模具设计和制造+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等多模块课程教育(多模块)。

机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8

一、计算机技术的现状

计算机技术专业在诸多方面就业前景都比较好,例如:(1)网络工程方向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大型电信服务商、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设计、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2)软件工程方向 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研究生和软件工程硕士。(3)通信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信息产业、财政、金融、邮电、交通、国防、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4)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宽口径专业,主干学科为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学生毕业后可为政府、国防、军队、电信、电力、金融、铁路等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安全领域进行管理和服务的高级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并可继续攻读信息安全、通信、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二、计算机技术的需求分析

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 按照人事部的有关统计,中国今后几年内急需人才主要有以下 8大类: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律师人才。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曾联合调查的专业领域人才需求状况表明,随着中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从事基础性开发的人员。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中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人才28万人、初级人才46万人,再加上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领域,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而且数控人才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是指承担数控机床具体操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工人;而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25%,其中数控编程技术工艺人员占12.6%,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占12.4%,随着企业进口大量的设备,数控人才需求将明显增加。不仅如此,近年来电信业人才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电信企业对于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对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持续增长。随着电信市场的竞争由国内竞争向国际竞争发展并日趋激烈,对人才层次的要求也不断升级,即由本科、专科生向硕士生和博士生发展。市场营销人才也是电信业的需求亮点。随着电信市场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电信企业开始大举充实营销队伍,既懂技术又懂市场营销的人才将会十分抢手。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软件人才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教育部门的统计资料和各地的人才招聘会都传出这样的信息计算机、微电子、通讯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需求巨大,毕业生供不应求。从总体上看,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就业行情十分看好,10年内将持续走俏。网络人才逐渐吃香,其中最走俏的是下列3类人才:软件工程师、游戏设计师、网络安全师。

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短期内社会需求仍然很大,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前景广阔。从全球IT行业的发展看,经过几年的低迷发展,IT行业已经走出低谷、大有东山再起之势,IT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现出蓬勃生机。从中国情况看,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达到 180多万,印度达到90万,而中国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不足40万。这就说明,中国计算机软件人才短缺,这将严重束缚中国IT行业的发展,特别是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中国东部与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出现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急需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仍将很大。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增多,就业竞争将更为激烈。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总数为1683所,本科学校679所,其中505所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全国专业点数之首;2003年,计算机专业在校学生人数27万,占理工科在校生总数的14.6%,加上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在校生达到63万人。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量占全国所有理工科学生总数的1/3。这样势必导致计算机学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截至2005年底,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平均就业人数 322.8万人,其中工人约占6 0%,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较低,远不能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软件业人才供需矛盾尤为突出。2002年,全国软件产业从业人员59.2万人,其中软件研发人员为15.7万人,占26.52%。而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国家技术人员的平均比例都在30%以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人员总量稍显不足, 因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可以作为计算机技术专业人才发展一个方向。

机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9

1.机械电子工程办学模式及特点

国外的高等工科教育,十分重视微电子技术与机械工程的结合,在高等院校中正式建立机械电子专业的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以机械制造过程机电一体化为方向,如日本的丰桥技术科技入学生产系统工程系和英国勃莱德福的制造系统工程系;另一种以产品机电一体化为方向,如日本的静岗大学光电机械学科。日本名古屋大学电子机械工程系的学者认为:过去是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分别作为两个独立的领域,今后,社会和发展形势迫切需要能够掌握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两个领域的人才。这个系设有电子机械基础理论、电子机械应用设计、超精密加工、电子机械测量、集成机械工程等5个教研室。日本东京大学机械工程系设计与制造系统专业(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程设计考虑了培养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要。他们认为在机电一体化产品中有关传感技术,数据转换、传递与处理技术,接口技术和计算机的操作与控制技术,以及应用软件等知识,已成为现代机械工程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因此他们在专业教学中增设了以下一些课程:机械工程学、机构与信息、信息化生产系统、CAD/CAM、自动化、先进制造技术、信号与图象处理、系统管理、机电一体化、系统动力学、机械动力学、工业综述、工业系统以及应用软件技术等。

我国高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设置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机电工程专业是依据各校归口行业应急的需要,对原有相关专业进行调整而设置的,教学计划的制定明显带有“机靠电”或“电靠机”的倾向。而课程设置,尤其是体现机电一体化新技术的专业课程设置远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速度。尽管如此,由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率先渗透,这一时期系统性教育结合进修性教育培养出的机电一体化人才,在生产实践中,对改造企业的老产品、旧设备和生产线,提高自动化水平和经济效益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机电一体化人才的培养为了适应经济体制逐步转轨以及学科迅猛发展所带来的变化,许多高校对机械电子工程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均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

上海交通大学精密仪器专业立足于原有专业的改造,彻底更新原有的课程设置体系。该专业教改从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入手,以“精密机械设计”“传感器”“微机及接口技术”等核心课程为结合点,链接反映学科新兴技术应用的相关课程。如在精密机械设计分支中,增设了“精密机械CAD、仪器CAD”等课程;在传感器分支中,增设了与提高产品质量休戚相关的“仪器可靠性设计”和为加强电路系统设计能力的“精密仪器电路”等课程。与此同时,考虑到近年来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研究已经步入产品化阶段,出于光、机、电、智能伺服系统综合设计能力培养的需要,又增设了“仪器光学基础”“自动控制系统”等课程。优化后的课程体系,总体分布趋于合理,较充分地体现了先进性、及时性、实用性的特点,形成了机、电、计算机技术“三足鼎立”之势。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自始至终是与学校211工程发展规划以及教改立项研究结合在一起的。为了挖掘内部潜力、调动积极因素、发挥综合优势,哈工大将校内原“精密机械及仪器制造工程”专业、“机电控制及自动化”专业以及机器人研究所、现代生产技术中心合并,重新组合成立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这种集科研、教学、工程实践于一体的教学体系,不仅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上为专业教改奠定了基础,而且合一化机制自身所具有的自动反馈功能,更为及时调整教学环节、更新教学内容提供了保证。重新制定的教学计划中,专业课程的设置具有学时少、针对性强的特点,经适当搭配后,与统设专业基础课组织,不仅形成了“机电控制和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和制造”两个专业方向(这与当前机电工程专业机械产品机电一体化和机械制造过程机电一体化分别设置的发展新趋势相吻合),同时,突出了知识传授与工程实际需要的紧密结合。

综上所述,机械电子工程办学模式的共同特点是:

(1)基于机械电子学从理论到实践的不断延伸和扩展,基于机械电子工程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需要,遵循“宽口径、广适应”的原则,专业方向以机械产品机电一体化和机械制造过程机电一体化两个大方向来划分。

(2)站在市场经济对专业知识结构的总体高度上来权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时数,摒弃以往单纯强调课程自身完整性的作法。对专业基础课,要削枝强干、精心搭配;对专业课,要反应现代科技水平,突出新、简明、实用。

(3)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探索适应经济新机制的管理方法。提倡三结合,gfl: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实践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实践环节要体现机与电的结合。

2.机械电子工程课程设置

借鉴国内外髙校设置机械电子工程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结合我院自身特点及地理优势,总结我院第一届机械电子工程办学经验,在“保证基础、突出主干、注重能力、增强适应性”培养原则的基础上,修改机械电子工程教学计划。建议课程设置如下:

(1)保留通识教育课程。

(2)修改学科基础课程设置。保留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电传动与控制、测试传感技术、液压与气动,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与机械制造工程原理整合为一门课,压缩学时:加强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具体将电子技术改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并增加电工部分的电路分析;加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增设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课程。

(3)修改专业课程设置。保留控制工程基础、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将数控技术与制造系统的计算机控制整合为一,改设为计算机控制技术并增加学时,增设数控机床与编程,增设机器人技术。

(4)合理设置选修课。对任选课可按照“宽而浅”的原则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一般每门任选课以20~30学时为宜;对于跨专业的任选课可采用讲座方式,一般每门课程的讲座时间10〜15学时为宜,以拓宽知识面、增加信息量、扩大视野、促进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提高为目的。

3.机械电子工程实践教学环节

为了在大学的有限时间内,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除了课堂教学部分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进行改革外,还应重视实验教学及工程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在实验教学及工程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从而产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6跃;通过实验及实践教学,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贴近了工程实际,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的。尤为重要的是还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了一个合适的环境。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对机械电子工程实践教育体系的建设进行了探讨研究。

3.1 机械电子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以本科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为依据、以评估要求为标准,建议我院机械电子工程实践分为3个阶段,贯穿于大学四年教学全过程,且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目的与要求,各阶段的基本内容下:第一阶段为实践认知阶段,本阶段教学主要沿工程设计的实际过程展开,使学生通过参观、调研、资料查询检索、采购与经济核算、动手拆装、模型制作、计算机绘图大作业的实践,得到一个真实的较完整的工程经历,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加深对机电结构的感性认知,并结合有关的机电工程导论课使学生对机械电子工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第二阶段是基础实践阶段,使学生通过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机电传动与控制、测试传感技术、液压与气动、微机原理等课程的实验、课程设计和大作业等环节,了解制造与控制的基本工程知识与设计过程,训练学生逐步树立工程观念,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三阶段是综合实践阶段,把工程设计与机电课程结合起来,进行机械设计与机电控制相结合的综合设计。在这一阶段学生结合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首先通过机电系统综合实验的yii练,然后通过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使学生综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得到系统的培养与锻炼。

在实践时间安排上,除了在学期末安排一段集中时间实施外,基础实验采用单独设课的形式;专业综合实验采用比较灵活的方式,只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实验任务与最终要求,而完成实验任务的过程则由学生自己确定;在实验进度安排上,只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某…段时间内(如一个学期内)完成,实验室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学生完全开放,学生完成实验有较大的灵活性,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性的发挥创建一个适宜的环境。

3.2 机械电子工程综合实验课程设置

针对机械电子工程的特点,建设机电系统综合性实验平台。设计符合新形势下的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方案,充分突出综合性实验的主体作用,提高共享性、开放程度和效率。

机电系统综合实验是机械电子工程的综合性实验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力学、机械原理和机械设汁、控制工程、测试技术、微机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等课程知识来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该课程通过学生亲自、独立完成一系列较有针对性的小设计小制作,使学生在独立工作能力、实验实践以及专业技术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等方面得到比较实在的锻炼和培养。具体题目是从教学、科研、生产实际课题中提炼而出,每种题目由一至两名教师负责辅导,各班学生分为4〜5种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题目。如机械电子的具体综合实验题目可以设为:①单片机实验系统一应用硬件及软件的设计与研制;②爬楼轮椅的设计和实验模型的设计、制作;③单片机控制电梯教学模型;④带闭环控制功能的单相交流伺服电动机调速系统;⑤单相调速电动机控制的机械手;⑥单片机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

在专业综合实验的内容和时间安排上,采用比较灵活的方式,只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实验任务与最终要求,而完成实验任务与过程则由学生自己确定;在时间安排上,只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某一段时间内(如一个学期内)完成,实验室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学生完全开放,学生完成实验有较大的灵活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性的发挥创建一个适宜的环境。同时又可以较好地解决了实验室的设备在集中实验时不够用,空时又闲置着的矛盾,较好地发挥实验设备的效能。

3.3 机械电子工程毕业设计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更高层次、更快速度的发展时期,需要大量不仅有较深的专业知识,而且知识面更宽、素质全面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机械电子工程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素质和工程技术综合应用能力,毕业后能胜任机械电子工程方面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维护与使用、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学生毕业后能否适应多项技术工作的需要,是否具有一定的开拓和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毕业设计的效果。为此,毕业设计要着眼于市场,选择科学研究与新产品开发相结合的“实战”题目,将新技术运用融入技能培养之中,同时让同学们接触市场经济知识,使他们在实战演练中不仅增长技术才干,而且感受到市场竞争的严峻。

建议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实行导师制,学生可以选择毕业设计的方向和指导教师,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提前进入毕业设计,为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打下基础。坚持选择科研项目和有生产应用背景的题目,真题真做,使学生受到严格的工程实践和科研训练。已经签定就业协议的,毕业设计的题目可以征求用人单位的意见,将毕业设计题目与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和教师科研成果联系起来。少数学生的毕业设计可以在用人单位做,由学校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生不仅可以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而且可以亲生经历企业实际的工程训练过程,对现实社会有直接的了解,为今后上岗工作奠定基础。

总之,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改革是专业总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遵循“来源于实际,还原于实际”的指导思想。

4.结语

机械电子工程培养的是复合型应用人才,是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制造、运行、试验、开发研究的高级技术人才。要求他们既具有扎实的机械、电子、信息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工程设计和综合调试能力,从而能综合运用系统理论、机械技术、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及其现代技术,实现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巧妙结合,形成优化设计方案,研制出高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成本的机电产品和系统。要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必须从各方面采取措施:

(1)课程设置做适当调整,学生在学习机械类知识的同时,必须加强电类知识、计算机应用和机电接口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学习。

(2)加强实践环节,建设机电系统综合实验平台。

机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

柴油发电机组;技术创新;专利分析国内赵亚娟

[1]认为,专利对科学研究、经济投资以及法律维权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日益显著,深入挖掘专利信息是一个企业乃至整个国家实现长期与快速发展的保障。王兴旺[2]认为利用专利进行技术分析与预测的研究十分必要,探讨了专利与技术分析预测之间的联系,具体介绍了利用专利地图来进行技术分析与预测的方法。国内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利用专利分析产业,余翔和詹爱岚[3]利用专利分析国内外移动通信技术,识别出当前移动通信产业格局。罗爱静和尹瑾[4]探析了近20年内我国中药领域核心专利技术的分布情况,发现中药技术领域诸多变化规律和中药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潜在信号。赵学武等[5]对OLED以及AMOLED技术的专利态势进行分析,为国内OLED产业发展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因此本文基于专利信息对全球柴油机技术创新态势进行探索。

1全球柴油发电机技术专利规模分析

至2013年12月底,国际柴油发电机相关专利数量达到23434个专利族,每一个专利族包括了同一项专利在不同国家申请的所有专利。图1揭示的是全球柴油发电机年度专利分布情况。采集的数据为已公开的专利数据(数据采集至2013年12月),考虑到专利一般从申请到公开需要长达18个月甚至3年的时间,因此专利年度申请数量从2013年开始出现失真。全球柴油发电机专利从1955年开始申请,虽然发展期间几次行业改革导致专利申请总量出现回落的迹象。但从总体看来,全球专利申请总量仍处于增长的趋势。全世界对电力需求的增长,导致了发电设备要在不同的环境中短时间内部署和运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突出。传统大型蒸气轮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这需求,作为替代品的柴油发电机组适应时代需求而迅速发展起来。以及IT、电信、医疗等部门对备用电源的需求,都带动了柴油发电机产业发展。

2全球柴油发电机专利技术生命周期分析

全球专利申请数目在1981年之前都没有申请量超过400件,申请量一直偏低,1981-1989年的时候申请量一直都在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达54.23%,且在1989年达到申请数量的最高记录,可知整体专利的申请由缓慢成长发展到快速成长,市场研发创新活动相当活跃。以LogisticGrowth为基础,令每年专利累计申请量为纵轴,年份作横轴,并使用LogletLab2软件描绘出全球柴油发电机技术发展趋势图。图2中的圆点表示实际专利累积件数,实线表示估计的专利累积件数。以专利分析法运用于LogisticCurve上可取得所有需要的参数,包括技术开始时间、技术转折时间、技术极限时间与极限值等参数信息,用以计算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发生的时间点。图3中三项参数的含义如下。①saturation代表预估专利累积数量的最高值。②growthtime表示成长期与成熟期所需要花费的时间。③midpoint:S曲线的反曲点,即二次微分由正转负的0值。一般而言,技术的发展需要经过4个阶段:技术萌芽期、技术成长期、技术成熟期、技术衰落期。有关全球柴油发电机专利技术于1955年开始有相关的专利申请,由系统估算出成长时间为40年,其反曲点发生在第42年(1996年)(如图4所示),即专利申请持续成长至1989年,这一时期为萌芽期;此后专利技术成长进入成长期,直至1996年,这一时期呈现加速成长的态势;1997直至2030年,专利技术呈现减速增长的态势,但是总量依旧增加,这一阶段为成熟期,成熟期专利申请累计量最高将达到24075件;此后专利增长将进入衰退期,专利数量呈现减少的趋势。因此可知,目前全球柴油发电机技术已经步入成熟时期,但仍然具有较大创新潜力。

3全球柴油发电机技术分类分析

全球柴油发电机专利申请技术分类如图5所示,申请最多的是专利分类的手工代码为U22-H,此手工代码代表柴油发电机全自动的频率控制和相位同步技术,由于大功率的需要,往往需要把柴油发电机组并联起来发电,但在并联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各个柴油发电机组的瞬间电压、相位和频率相同,从而才能保障各个柴油发电机可以顺利的运行工作。申请次之的是U23-D代码,其涵义和U22-H一样。因此,从软件分析的结果来看,全自动的频率控制和相位同步技术是全球柴油发电机组中的核心技术。

4全球柴油发电机专利技术区域分布分析

全球区域中,柴油发电机申请专利最多的国家是日本,占全球申请总量的27%。三菱重工是日本著名柴油发电机品牌之一,自1917年开始,日本三菱重工就致力于各型柴油发动机的制造和研发,先进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技术在日本和国外都得到了高度评价,三菱系列柴油发电机组设备在国际上同样显示了其高超的技术水平。从4KW-4600KW的三菱系列中速和高速柴油发电机组作为连续、常用、备用和调峰电源运行在世界各地。美国柴油发电机行业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专利申请总量仅次于日本,美国康明斯和卡特彼勒两大柴油发电机制造商的产品名誉全球。而中国、韩国、德国等国家的柴油发电机专利总量偏少,占全球的6%~8%左右。

5全球柴油发电机专利申请人分析

图7表示的是全球柴油发电机专利技术申请排名前十的机构,申请排名从高到低的机构是:日本的日新电机株式会社,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富士通株式会社,韩国三星电子,东芝,日立建机株式会社、三菱电机,德国西门子,索尼,海力士。全球申请机构中绝大部分都是日本的大型电机企业,且柴油发电机企业的专利申请方向偏向电子化、智能化,日本柴油发电机发展的主要优势在于控制系统方面。

6总结

全球柴油发电机组整体专利的申请由缓慢成长发展到快速成长,市场研发创新活动相当活跃。根据生命周期预测,目前柴油机行业技术发展已经成熟,整个行业的衰退期将从2030年开始。全球柴油发电机组中的核心技术是全自动的频率控制和相位同步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日本申请的技术专利最多,美国紧随其后,而中国则处于较为弱势的地步。中国柴油发电机行业应该多向日本、美国学习,借鉴其成功的经验,重视产业知识产权,提早布局产业与技术专利战略,从核心技术研发突围。

参考文献

[1]赵亚娟,董瑜,朱相丽.专利分析及其在情报研究中的应用[J].图书情报工作,2006(5):19-22.

[2]王兴旺.基于专利地图的技术分析预测方法研究[J].情报科学,2013(9):104-107.

[3]余翔,詹爱岚.移动通信产业专利分析及我国对策研究[J].知识产权,2004(3):20-26.

[4]罗爱静,尹瑾.基于信息分析的中药领域核心专利技术发展研究[J].情报杂志,2009(S1):37-39.

机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11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简称高职高专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也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必须对其培养的人才进行准确定位,人才定位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只有弄清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才能确保高职高专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

一、人才定位依据

人才的定位要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教育指导方针,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000年1月17日)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可见,对人才的界定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2年2月10日)中又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技能型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可见,把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年11月16日)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进一步确定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目标为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几份教育文件的提法有所不同,致使目前各高职高专所制定的人才定位也有所不同。技术应用教学型高职高专仍然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标,技能教学型高职高专则以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为目标,总的趋势由技术应用教学型高职高专向技能教学型高职高专过渡。这一趋势既符合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教育方针的转变,也反映了高职高专发展的规律。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推出的“国际教育分类”,将高等教育阶段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需要高技术要求专门化”的普通高等教育,称之为 5A教育;而将面向“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即“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高等职业教育,称之为5B教育。”从“标准分类”可以看出,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属于5B教育。如果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定位与大学没有区别,那就意味着5A教育类的学术性大学可以替代高职高专院校。换句话说,如果普通高等教育可以取而代之,则高职高专教育就没有存在的理由。因此,只有清醒地把握自己的类型定位,使高职高专教育在系统特征上成为无法替代的教育类型,高职高专教育才能够生存。综上所述,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我们建议依据与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趋势和规律相符合的教育部新文件来定位人才目标。同时,在具体的制定人才培养规格方面,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并通过创新实现结构的方式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人才定位思路

根据高职高专的发展趋势与发展规律,在具体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时,必须理顺思路,把握方向。

1.特色性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有统一要求,如在体现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规定的导向性方面和作为高职高专教育职业性的一般特征方面,以及在同一类型或同一层次人才的基本规格方面,教育行政部门有统一要求、有基本质量水平规定,这就是前面所论述的制定依据,也是完全必要的。但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制定必须以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符合教育规律为准则,强调因地制宜,与学校办学条件相适应。只有这样高职高专学校和专业才能办出特色。

2.动态性

无论把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制定作为一项工作还是把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本身作为一个系统,它都应当是开放的、动态的,与外部保持密切联系和信息交流。第一,须根据教育指导方针、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产业结构、职业岗位的发展、变化,相应作出调整;第二,高职高专培养的是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培养的人才最终要接受社会、用人单位的检验。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不仅是学校的事、教育部门的事,而且应广泛征求用人单位、培养对象以及产业、行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第三,工学结合,工学结合不仅是教学过程要求,如把某种职业证书、资格证书作为培养目标、规格之一,因此,它既是学校培养目标,也是社会职业资格。

根据上述两点要求,明确制定思路:以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规定为指导,以就业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开放、动态的专业社会需求调研体系,保证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真实性和前瞻性,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岗位群为依据,结合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实验、实习条件和就业渠道等办学条件,制定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确定职业技能培养的岗位定位。

三、人才定位方案及其应用

1.定位方案

我校(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机电工程系以“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教学改革”课题的研究为契机,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出一套较科学的高职高专人才定位方案,以下是方案模型:

转贴于

首先,对高职高专的专业人才需求进行社会调查,具体体现为:通过走访相关企业、发放“人才需求调查表”、网络用人信息调查等手段了解企业的用人信息和岗位需求信息;通过收集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分析报告掌握未来市场的人才需求状况;通过向本校往届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发放“毕业生调查表”和网上毕业生调查,了解专业人才定位与培养的不足。借鉴我校已成功应用多年的北美CBE/ DACUM职业教育模式,成立行业专家顾问委员会,并定期召开顾问委员会,制定专业相关岗位的职责/任务表(DACUM),准确掌握专业岗位群人才需求状况和每个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标准。然后,在国家教育部教育政策方针的指导下,根据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和学校的教育软硬件条件,召开专业研讨会,科学合理的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规格。当国家教育部的教育方针、社会需求改变的,该方案也随着进行动态的改变,从而保证却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与时俱进性,保证了所培养的人才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2.应用

根据该方案,我校机电工程系制订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定位如下:

按照教育部确定的高职高专办学定位标准,依据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市场调研和顾问委员会提供的专业岗位群信息和知识结构信息,确定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械、电子、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及系统的应用生产、调试、维修、管理、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门人才。

通过对各企事业单位调研资料的汇总,细化人才目标确定人才规格为:知识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本专业必需的机械基础、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系统实践等能力;掌握本专业较强的职业技能,能解决本专业领域中较复杂的技术问题,具有一定的生产、技术、现场管理等能力;具有本专业领域先进技术的应用知识;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英语水平。能力结构上,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中级操作技能;具有电器设备安装与维修中级技能;具有机电产品一般零部件的设计能力,能检测、分析处理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并且具有相关设备改造的初步能力;具有可编程控制、电气控制、计算机绘图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和从事生产组织,设备、技术、经济管理的能力;具有专业生产技术及组织协调能力;获取计算机一级等级证书;英语三级等级证书;劳动部颁发的电切削工、电气设备安装工、维修电工或机电一体化技术职业资格证书(至少四选一);或机械加工中级工、数控加工中级操作工和数控工艺员证书。素质结构上,具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精神、创业立业能力;具有机械电子产品生产与运用整体控制意识,各部门间协调合作能力;具有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

3.应用成效

通过几年的实践,该专业的毕业生因在目标及规格上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深受社会欢迎,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和喜爱。近几年均有不少合资企业来校选拔人才。这几年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的评价非常好,这就有效的论证了我们所建立的人才定位方案。此外,前年,我们将该方案在机电工程系的其他专业也进行了推广实施,该方案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与支持,数控专业继机电一体化专业后成为浙江坎门机床厂的“订单式”合作培养专业,与多家企业签订了校外实习实训协议。从推广的效果来看,由于有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共同参与培养,学生基本能达到企业所要求的“零距离”上岗,用人单位也比较满意,总的来说,成绩是可喜的。总之,从应用和推广的效果来看,我们所制定的人才定位方案,既考虑了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规律,也满足社会、产业、企业的要求,是可行的、实效的。

四、总结

本文对高职高专人才定位进行了探索,对制定依据和思路进行了阐述,在研究和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定位方案,所建立的方案既体现了国家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教育的指导方针,又建立了全面动态的专业社会需求调研体系,保证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的真实性和前瞻性,进而实现了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准确定位,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对方案的应用及该方案在其他专业的推广所取得的成效作进一步印证了该定位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R].教育研究报告书,2000-1-17.

机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12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090-02

专业是高职院校的灵魂,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职院校能否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的基础。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每个专业群都至少与一个国际知名或国内领先的行业龙头企业合作”的专业发展战略指导下,以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以校企双赢为基础,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通过校企合作,强化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建设,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依据不同专业的各自特点,在原有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共建基地等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并实践了基于专业建设的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专业建设水平显著提升,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

1 专业建设与行业技术同步发展的“产学研互融”合作模式

专业与行业技术同步发展的产学研互融合作模式,是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通过与模具行业企业多年合作探索出的学校与行业企业共赢的合作模式。这一模式将学校教学、企业生产、为企业的技术服务、技术攻关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一体”,产学研结合。

学院模具专业与中国汽车模具制造企业“四小龙”之一―― 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全方位合作,由订单培养发展为战略合作,共同探索出企业全程参与教学的“三化模式”,即校企合作机制化、实践教学系统化、模具人才职业化,自觉将行业要素、职业要素融入教学,模具专业在行业企业的共同培育下成长起来,已经成为全国的品牌专业,毕业生得到所就业的国内300余家企业的好评。模具专业毕业生以研修生身份到日本就业,他们娴熟过硬的技术和敬业精神得到日本当地企业的赞赏,日本媒体对此作了公开报道。模具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专业对口率都在96%以上,由顶岗实习直接就业的毕业生占80%以上。校内模具生产性实训基地在行业支持下,充分发挥既是天津模具行业研发生产基地又是实践教学场所的双重功能。在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同时,为企业设计生产模具并开展技术服务。这些模具开发、技术改造等攻难克艰的项目,既是学院模具专业教师提高动手能力的项目,也是实践教学中取之不尽的真实典型工作任务。如成功研究制造了用于中国海军驻索马里护航舰队使用的护航定位仪的模具和产品;与企业合作研制的燃油蒸发控制净化器注塑模具,获全国模具新产品技术创新奖;为企业设计制造的汽车碳罐壳体注塑模具和电器插座芯盖注塑模具,分别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模具技术“精模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模具技术“精模奖”二等奖,均是参评单位中唯一获奖的高职院校。汽车碳罐注塑模具及产品因具有低碳环保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环保领域,已占据全国汽车市场该产品份额的20%以上。学院模具专业与天津模具行业同进步共发展,校企合作不仅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同时为天津模具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模具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天津市级优秀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被评为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模具专业教研成果―― 《高职模具专业以校企深度融合为支撑的实践教学系统化研究与实践》,获得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 专业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融合的“双主体育人”合作模式

大连机床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组合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制造系统及自动化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与其洽谈合作时,了解到大连机床集团对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的需求,并由此扩展到企业的发展战略,成功地与大连机床集团达成全方位共建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共识。首先,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与大连机床集团建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大连机床集团的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成为主要成员,并通过论证共同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然后,校企共同建立了从人才培养培训、课程开发、教材开发,到该企业数控机床的装配、调试、整机展示、营销、维修、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大连机床区域技术服务中心为“校中厂”,承担企业新产品展示及学生的实训教学,并逐步承担企业在天津地区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承担专业教学改革,形成了校企共同投入、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发展,共为育人主体的合作模式。校企双方从课程开发、教材开发入手,以企业数控机床产品的应用、维护等过程为导向,根据各工作岗位的专业核心能力,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的不同教育环境和资源,通过项目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紧密结合,实现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企业工作实践的有机结合。双主体育人合作模式借鉴了德国的双元制,立足我国职业教育特色和本校实际,从六个方面体现了“双主体”育人:强调校企共为育人主体的责任,建立企业为主导的课程体系,优化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校企互融的教学基地,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这一模式在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依据行业技术规范及标准对人才培养过程、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考核,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符合机床行业对专门人才的需要。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与大连机床集团的合作中,还促成了大连机床集团在天津建立研发制造基地的重大项目,项目总投资20亿元。首期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这一项目带动了天津机床行业的发展,加快了天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的构建。同时,大连机床集团天津研发制造基地将建立服务于机床研发、制造、销售、维修高技能人才的培训中心,这一培训机构将作为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厂中校”,承担企业员工及学院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相关专业师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培训工作。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大连机床集团以各自优势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相互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高等职业教育和谐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一合作模式,也是专业对接产业,促使校企共同融入区域经济,提高高职教育对经济发展贡献度的有效尝试。

3 专业建设与国际标准对接的“递进升级式”合作模式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选择与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合作共建自动控制类专业,提升专业建设对接国际标准的水平。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是电气连接和电子接口领域、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世界市场领导者。菲尼克斯电气是为电力、电子、通讯、机械、建筑、石油、化工、航空、交通、铁路运输、汽车制造、工业自动化行业提供世界一流产品和优质服务的世界电连接顶尖级专业厂家,是INTERBUS现场总线的发明者及其技术标准的制定者。在海外32个国家设有子公司,56个国家设有销售处和代表处。学院与菲尼克斯从设备引进建立实训基地,到教材开发、师资培训、改革课程、技术培训,直至建立奖学助教资金,校企合作实现了递进与升级的合作模式。

3.1 形成与国际化水平企业人才需求对接的课程体系

充分认识专业前沿技术、先进教学方法学习引进的重要意义,将现代控制的INTERBUS现场总线设备及技术引进,与自动控制类专业嫁接,运用菲尼克斯电气自动化产品进行案例教学;将INTERBUS现场总线应用技术培训、应用资格考试内容等优质课程资源和职业能力国际标准引入课程,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专业课程的标准、内容,与国际化水平企业的应用技能型人才需求相对接的全新课程体系,实现了职业能力标准的国际对接。

3.2 建成适应国际化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学团队

学院聘请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技术副总裁客座教授,同时,应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的邀请,派专业教师赴德到菲尼克斯德国总部、到国内南京参加培训。“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提升了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

3.3 建立了功能持续扩展的校内实训基地

2005年由菲尼克斯公司无偿提供现场总线管控一体化实训基地所需的全部软、硬件设备,充实模拟制造生产线综合实训系统;继而,学院连年加大投入,在建立了现场总线管控一体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校企共同持续建设,使其功能不断扩展:配置机电一体化柔性模拟工装底层机械设备,建立了INTERBUS现场总线实训系统;底层设备配置模拟液体混合循环系统,建立了FF现场总线实训系统;建立网络控制及ERP实训子系统,实现了信息控制一体化。递进式合作有效推进了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国际化进程,使其适应学生在跨国企业就业的技能培养。

3.4 开发了适用课程改革的一体化教材

依据课程改革的需要,学院专业教师与菲尼克斯公司技术人员共同开发了《现场总线技术与实训》《电机与机床电气控制》等教学做一体化教材并发行,在专业教学中灌输了新的国际职业教育理念,并确保课程改革后的教学质量。

3.5 建立服务企业的产品推广及技术培训中心

学院成立了菲尼克斯华北地区产品推广及技术培训中心,负责对菲尼克斯电气集团的中国北方用户进行现场总线技术培训工作;校企共同推进INTERBUS现场总线应用资格考试项目,为企业产品推广提供配套服务。对于扩大企业影响力、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

3.6 建立奖学助教资金

菲尼克斯每年向学院提供一定额度的奖学助教资金,用于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的科研与创新,鼓励优秀的学生。通过奖学助教活动,激发了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在自动控制类专业的合作,从引进设备建实训基地做起,瞄准国际标准开发教材、培训专业教师、改革专业课程,以应用资格考试的形式考核专业教学质量,以建立奖学助教资金的形式激励师生,走出了国际合作发展建设专业的新路,也使与国际标准对接的“递进升级式”合作模式成为其他专业国际合作的示范。

基于专业建设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增强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和办学实力,促使高职院校建成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紧贴产业升级、融入行业发展、提升国际化水平的专业及专业群。

参考文献

[1]王保军.订单培养校企双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8):36-3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