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文化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2-28 15:35:05

古镇文化论文

古镇文化论文篇1

2古镇历史建筑保护与传承

实践证明,正确的保护理念与科学的保护方法是历史建筑保护和传承的前提与保证.历史建筑重在永续利用,只有充分发挥和利用历史建筑的空间价值,才能体现出历史建筑的核心价值.另外,历史建筑面广量大,应该根据其不同的现实情况,制定不同级别的保护与利用措施.从以往古镇保护案例中吸取经验,从规划层面的空间要素、天际线等角度,以及建筑角度对建筑细部、建筑立面类型、环境要素等多方面深入思考.历史文化建筑改造应保证其形式、高度、体量、饰面材料以及建筑色彩、尺度、比例上与古镇建筑风貌协调.旧建筑的适应性改造再利用,不论其空间价值如何,历史记忆价值的保留和营造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出发点.许多时候,这种历史记忆价值远远大于空间使用价值.

3案例分析

为深入探索和了解建筑理论的实践性,以运漕历史文化名镇综合开发项目实践为例,探讨古镇历史文化建筑规划与保护设计的特点.

3.1古镇概况

项目选址于马鞍山市含山县运漕镇,项目规划用地位于裕溪河畔北,地块范围内包含运漕酒厂原址以及酒厂东侧至幸福街西侧的部分民居.方案主旨:一方面以保护历史文化为根本,改善古镇人居环境为基础,以提升功能为导向,力求将项目打造为安徽省旅游名片,成为体验“最安徽”传统文化的代表,成为安徽的“城市会客厅”.另一方面提升古镇环境品位和城市美誉度、关注度,打造特色的古镇名片,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

3.2总体规划

3.2.1古镇“梳式”规划格局运漕古镇民居,从单个民居来看,显得有些拥挤和凌乱,但从总体看,却又显得错落有致,协调统一.古镇鼎盛时期,全镇有36条大街、72条小巷,与台、楼、庙、阁、坊等建筑交相辉映,构成“过街木楼石板街,青砖小瓦马头墙”的优美画面.粉墙、青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等和谐组合,构成了运漕古镇建筑的基调。

3.2.2总体规划布局本地块原始街道由幸福街、湾巷、五福和巷、徐家巷、以及横向的西大街和沿河路组成了独具风格的“梳子形”街巷文化.经过前期调研、分析,本区域西大街、幸福街、保留的老酒厂建筑之间基本保留了原有村落纵向街道的“古镇梳式肌理”.以保护古镇的肌理为核心,新建街巷尺度服从古镇的肌理,形成协调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参照运漕古街巷的布置原则,结合运漕老街原有的尺度与空间格局,保持原有街巷的尺度感与空间感.重要节点位置,通过“情景再生法”恢复本地块原有的五福和荤馆、洪义泰等代表性商号,将其打造成运漕古镇的标志性启动区域。作为古镇的主要展示面———街巷空间景观,是由建筑、街、绿化、水等元素,结合古镇生活、社会交通等功能而形成.规划设计的着重点是反映建筑风格、地域特色的历史街巷以及古镇原本的空间肌理.空间肌理:不仅是古镇历史文化风貌的视觉关键性因素,也是古镇空间组织及构造形态的体现.空间肌理的理解有两个方面:

(1)空间肌理在建筑布局上,可理解为图底关系;

(2)空间肌理在空间尺度上,可理解为各个元素组成的空间结构.传统小尺度街巷与组合院落式样建筑群,因内部单元的属性变化的组合变化形成了街坊构成特点:内部巷道曲折,而陆续加建的房屋,较为自由,平面肌理带有自由化倾向.与建立丰富的动线相伴而生的策略就是开放空间.在旧建筑中,其原本的空间特征、结构逻辑、材料肌理等均需要在开放的空间内明确呈现,故在设计中,设置多景观广场,以保证空间具有足够的开放度,植入休息、展览等功能.空间视线:传统古镇街巷中,人们在运动中观察景物的要求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隔景”、“对景”“、障景”“、夹景”、“框景”等建筑和景观手法多有运用,不仅增加了街巷的趣味性,而且加深了空间的内涵感,体现了“空间增值”的特点,古镇村落曲折的街巷空间,造就了街巷空间的光影变化,给人以美轮美奂的空间想象.轮廓线:坡屋面、马头墙、斗拱翘角、装饰木构件等,在构成街巷空间景观中,这些元素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坡屋面与马头墙的轮廓线,在视觉中具有非常强烈的层次感、节奏感、韵律感.古镇整体凭借坡屋面与马头墙的交相辉映,一个完整的古镇印象基调由此确立。

3.3建筑设计

历史文化建筑街区的建设采用原始街巷尺度复原,整体上以民居建筑尺度为基调,聚合的小体量的采用,历史街巷空间肌理的缝合,以错动的建筑手法强化建筑空间肌理,使之向整个古镇空间肌理平缓过渡,相映相融。立面控制街巷空间重点从三维立面出发,以再现古镇历史风貌及生活氛围.主要体现在:各个节点的空间肌理设计和古镇街巷基础设施以及一些装饰木构件上.修复街巷空间,维护组成古镇传统历史文化风貌的各种要素,如坡屋面、马头墙、沿街立面、水体、驳岸以及装饰构件等,以保证各种元素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注重建筑第五立面———屋顶设计屋顶改造采用古徽州传统的四水归堂形成,采用四边坡屋面向中心倾斜,采用轻巧的屋面瓦以及轻钢支撑以减轻屋面荷载.历史文化街区力求与原有建筑群相似,自然融入到整体环境中,坡屋顶以古镇民居重叠往复的屋顶为原型,进行错动变化,采用折线连续的坡屋顶,形成与古镇空间肌理一致的屋顶景观。

古镇文化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0)06-56(6)

作者简介:万迟镇江市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处馆长助理经济师馆员

一、古运河镇江段历史变迁

镇江境内的运河,古称“徒阳运河”又称“丹徒水道”,全长42.6公里,始于春秋战国,是运河历史上最早开凿的地段之一。它南起云阳(丹阳),北由丹徒入江,是江南运河北段通河航道的雏形。丹徒水道的开凿是镇江人的创举,它沟通了长江水系与太湖流域,成为先秦南北交往的重要纽带之一。秦朝入江口再度西移,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赢政为了加强对古吴地的政治、经济、军事的统辖,派三千囚徒凿断京砚山东南龙目湖中的长冈,使“水北注江也”。丹阳“本旧云阳县地,秦时望气者云,有王气,故凿之以败其势,截其直道,使之阿曲”。又记载云,“朱方后名谷阳(丹阳),秦望气者云,其地有天子气。始皇使赭衣三千人凿长坑败其势,改云丹徒(镇江)”。隋大业六年(610年),炀帝“敕穿江南河”,在徒阳运河的基础上,大规模浚深和拓宽为江南运河,“自京口(镇江)至余杭(今杭州),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由于河道变迁,曾先后主要有过5个入江口,自西向东分别为:大京口、小京口、甘露口、丹徒口和谏壁口。目前,谏壁闸是江南运河主河道的入江口。

京杭运河的开凿贯通为镇江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契机,交通的便捷使处于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镇江迅速发展成为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运河镇江段承载了镇江从古到今的财富与文明,记载了镇江的历史变迁,孕育了镇江的城市文化。历经千百年的沧桑,古运河镇江段原生性的旅游资源大多已损毁或仅留地名,或因环境污染而使其内在价值大为降低,但两岸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文物古迹与自然风光相映成趣。沿河古商市井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巨大的无形价值和无穷的开发潜力。

二、古运河镇江段在当前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镇江市政府不断对运河进行整治改造,古运河水系的整体环境已大为改善:拆除了平政桥至中山桥沿岸破烂的民房,疏浚了河道,建造了驳岸、护栏和沿河步行道路,岸边建成了宽达25米的绿化带,在城区段古运河形成了较好的景观,并开辟了一些休闲娱乐空间让市民活动。目前,将对古运河东段进行新的整治,范围为沿河30米宽全长约为10公里的区域。但总结这几年来古运河的改造实践,从政府实行的古运河整治的措施和现状来看,目前的古运河开发大部分还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环境改造上,以环境整治和房地产开发为主导的开发类型,遵照的是市场原则,使得古运河的旅游开发和景观建设变成了分区分段的进行,缺乏一定的整体性和为公众开放的公共性,没有均衡考虑公众与开发商的利益,没有在深层上对古运河沿岸滨河空间的综合开发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不能有力地促进整个滨河空间的经济发展和结构更新,这些是目前古运河镇江段整治工程的问题所在。

(一)水质与滨河绿地不够完善

古运河的水质和两岸环境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自解放以来,由于沿岸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无控制排放,古运河河水水质逐渐恶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人口日益增加、城区面积不断扩大,镇江昔日碧水荡漾的河道更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少数河道甚至已断流,成为污水沟。尤其是谏壁段沿岸由于有索普集团、金东纸业等污染源,短期内水质很难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恶化,不仅直接威胁到古运河、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也影响了城市形象和美誉度,制约了城市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虽然镇江市政府针对古运河河水水质较差的情况,己实施了古运河综合整治工程,古运河城区段的水质也已经大为改善。但随着古运河旅游休闲功能的进一步开发,未来对水质的要求将会更高。就目前的古运河各段的情况来看,只有古城区段的古运河水质经过整治后较好;城东段和城南段的水质都不能达到要求,还需要不断改善。

生态绿地是古运河综合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的绿化用地经过改造以后会成为游憩空间的起点,而且绿地也将是古运河与城市区域联系的桥梁,优美连续的绿化带和河流结合起来能给人提供舒适宜人的游乐体验。就现在的状况来看,古运河边的滨河绿地还没有达到这个目标。绿地面积严重不足,达不到城市绿色走廊的要求,绿地的公共性与可达性不强,沿河正在建设的如意江南等开发楼盘将滨河绿地划为小区的私有绿地,不对公众开放,市民一般不能到达。在谏壁段的工业用地中,一般都缺乏滨河绿带的考虑,绿化条件差,公共性差,可利用率低,有待进一步的开发整治和改造。已建成的古运河绿化带缺少统一的规划和控制,绿地之间相互隔离,缺乏联系。同时绿地和古运河之间也缺少一定的景观衔接,造成了现在许多区域道路上不能见到古运河的缺憾,也造成了绿地的可达性不好和利用率低等不足。加上没有考虑与周边地区的衔接渗透,景观缺乏深度,使得滨河绿化带变成了区域内孤独的一条线。

(二)河道环境良莠不齐,沿岸建筑失控,古运河货运码头对景观破坏严重。

目前,在两岸环境方面,西门桥至南水桥段的改造,虽然大大改善了环境,却失去了很多古运河的风貌。沿岸用地被用于进行房地产开发,大批住宅楼沿着古运河成排成片地竖立,破坏了古运河的风貌。而且这些住宅小区临河景观的改造只限于小区范围内,其他临河段则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仍然杂草丛生、垃圾满地。周家河地段还有垃圾收集站处理厂等严重影响运河景观和整体环境的设施,应及早予以搬迁。此外,整个古运河水域还没有禁止货运,谏壁段沿岸的工厂企业有许多在古运河上都设置有配套的码头,这些码头在装卸货物的同时,不仅容易对古运河水质造成污染,还大大影响了沿岸的风光。目前由于经济调整的原因,部分企业已经关闭,码头也随之荒废,无人管理,严重地影响环境。

(三)滨河空间的亲水性与空间活力不够。

古运河镇江段属于太湖流域平原河网水系,代表着运河平常的水面,和城市的地面有着3.15米的高度差,现在运河地段的堤岸一般都为垂直状态,很少有接近水面的阶梯和亲水的平台。目前古运河河岸已经以河滨公园的形式,形成亲水广场,但景观处理较为生硬,没有形成良好的亲水界面。滨河空间的可达性和连续性也存在问题。古运河沿岸的城市道路大都为车行城市支路,且紧邻河堤,车流量大,交通混杂。过高的车流量在客观上对人接近滨水区域造成阻碍,降低了滨河空间的可达性。一些新开发的楼盘如如意江南等更是将滨河的区域纳入了小区范围内,割裂了古运河和周边城市空间的有机性,同样也形成了并非连续的岸线,使公众难以接近运河水面,公共拥有性和视觉通透性差。

其次是滨河区域的空间活力不够。空间活力是指景观空间对人的活动的吸引力,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空间本身吸引力,其次是景观空间与周边建筑的关系,即周边设施对空间活动的支持能力。目前在古运河的整治工程中,绿化是增加了,环境也有了好转,但是相应的公共活动和功能空间却没有增加。河滨公园与珍珠广场虽然新建了向运河水面的开放性的亲水广场,但是附近却没有提供配套的服务设施,餐饮、娱乐、休闲活动自然无从开展,致使运河在市民心且中的印象与地位均受到影响。

(四)沿岸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用地功能布局混杂。

根据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需要,第三产业将作为今后重点发展的产业。但古运河镇江段沿岸目前三种产业结构中,以第二产业结构为主,第三产业比重较低,这对于发展古运河旅游业、房地产业、都市娱乐业等第三产业都是非常不利的。由于以前古运河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控制,古运河沿岸的用地功能繁复杂乱,布局分散。居住、工业、码头仓储等用地穿插分布,功能分区不明晰,多时代低价值建筑共存。目前古运河西岸的主要问题是商业用地较少,没有形成规模,不能起到活跃运河沿岸文化旅游、休闲购物的功能。而古运河东岸的历史建筑较少,用地性质和格局主要是工业生产用地和仓储用地以及一些企业职工宿舍,随着近年来一些老企业经营状况恶化、闲置产业建筑的增加和公路条件的快速改善,许多厂房因为年久失修,已破败不堪,多已停用或等待拆除,这些建筑因紧临运河,严重影响古运河的景观和整体的生态环境,是目前最迫切需要改造的地区。目前东岸有一些房产开发项目等已经实施,但由于整体规划的滞后,这些项目缺乏整体方案的指导,相互间缺乏足够的分工协调,某些方面存在局部化、个别化的倾向,不利于运河整体形象的树立和功能布局方案的贯彻实施。

三、古运河镇江段综合开发中的建议

(一)功能定位

古运河功能大致可以概括为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环境功能三大类。其中经济功能又可以分为交通运输、旅游休闲、商贸集市和水利功能等。文化功能可以分为文物鉴赏、史学研究、建筑文化、运输文化、商业文化、饮食文化、娱乐文化和民俗文化功能等。生态环境功能也可以分为生物多样、气候调节功能和环境景观功能等。在所有这些功能中,占据特殊重要地位的功能是交通运输功能、旅游休闲功能、商贸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环境功能。它们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诸功能之间既存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一面,又存在相互排斥、相互抵触的一面,还存在相互之间基本没有影响的一面。生态环境质量越好,文化功能、旅游休闲功能和商贸功能就越能得到发展;反之,文化功能、旅游休闲功能和商贸功能就越得不到发展。但交通运输功能基本不受影响。文化功能越强,就越能发展旅游商贸和房地产功能等,起到以文化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文化功能强弱,对水利功能等基本没有影响。交通运输功能强,会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如果交通运输功能过度发挥而不受外部约束,又会影响生态环境功能和房地产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古运河镇江段开发的功能定位既要考虑各功能可以兼顾的因素,又要遵循功能更替的规律,还要注意功能之间的相互;中突问题。考虑到古运河功能的历史惯性、镇江市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以及古运河诸功能之间内在的功能互补性,把古运河功能定位在以创新为主,一方面对交通运输等有价值的传统功能加以开发,使之得到保护和延续;另一方面,对于旅游休闲、生态环境、商贸房产等有价值的新生功能加以策划开拓,使运河历史文化得以续写新的篇章。

(二)指导思想

古运河镇江段的综合开发是一项关系到城市文化、城市形象的系统工程,必须站在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设定一个高起点和高标准。根据功能定位,古运河镇江段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宜确定为:以规划为先导,以整治环境为基础,以功能演变规律为定位依据,使古运河与镇江城市性质定位相吻合,综合运用各种手段,采取“以运河治理养运河开发”的策略,努力形成生态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商贸旅游活跃的可持续发展的运河经济带。

1、以规划为先导。“城市建设,规划先行”是一条基本法则。古运河镇江段综合开发也不能例外。高起点、高标准的开发建设,要通过编制一系列的规划设计来实施。古运河镇江段综合开发的规划应从宏观整体功能定位、形象策划和规划布局入手,形成一系列可操作的规划设计方案。要以基础研究为起点,开展后续的地段规划和策划,以保证沿河地带的统筹开发建设,既要立足于现实,更要立足于长远。要从“建经济强市,创山水花园城市”的高度来规划运河及沿河地带的开发与保护。

2、以整治环境为基础。鉴于古运河镇江段的环境状况,对其进行综合整治已经刻不容缓。没有环境整治的好转,古运河镇江段的综合开发就无从谈起。环境整治在古运河镇江段综合开发中是一个基础工程、难点工程和重点工程。古运河环境恶化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任何单一的措施都回天无力,所以必须各种措施齐头并进,坚持疏浚与截污相结合、引水与排水相结合、净化与绿化相结合,美化古运河的环境。

3、以功能演变规律为功能定位和功能更替的依据。古运河镇江段的功能定位不仅要以单项功能的演变为依据,更要以结构性的功能演变为依据。在古运河镇江段功能演变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结构性的矛盾。因此,在不可能实现鱼和熊掌兼得时,只能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使得古运河的功能变迁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

4、以“运河治理”养“运河开发”。运河的环境整治是古运河镇江段开发的前提。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经济效应,有效地促使沿河地块的增值,因此,古运河进一步开发的资金完全可以调动社会资源,吸取房地产开发中的“以路带房,以房养路”的成功经验,充分盘活土地存量资源,采取“以运河治理养运河沿河地块,以运河沿河地块养沿河地带开发”的策略。

(三)开发构思

古运河是镇江的母亲河,是镇江具有“垄断性”的文化资本。其开发构思要点是:

1、树立“人・自然・人工环境相融合”的整体思想,从城市大环境系统着眼,以人为主体,以古运河文化、城镇历史文脉及现状环境为基础,确立“人・风景・人文及城镇环境融合”的模式,制定具有环境特色的规划。

2、突出保护古运河历史文化的环境氛围,充分展示古运河历史画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文明,寻求新时期的文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保护自然景源和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做到既要创造以河流为主体的流畅、开放、松快的空间环境,满足现代人向往变换生活环境、回归自然的追求,又能合理安排居民居住格局和科学处理生活废弃物,以保持良性的生态循环,提高整体环境的综合效益。

4、确定“南山北水、运河相牵”的主题,激活“城市山林”,优化“一场两带四园六桥六埠”(运河广场:人文景观带、自然生态带;虹桥揽古、梅溪烟雨、仓廪临流、夹岗岚浮;枫村桥、千秋桥、虹桥、丁卯桥、借桥、锦波桥;千秋桥埠、借桥埠、归客岩埠、锦波桥埠、大运门埠、夹岗 浮埠)的景观格局。

(四)开发原则

1、起点高,操作性强的原则

强调起点高,即以新的观念、理论为指导,建设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新型运河旅游区。同时也要从现实条件出发,在总体规划的宏观控制下,制定由近期到远期的建设规划,力求做到起步工程就能与国内现代旅游市场接轨,避免追求短期效益、急功近利的毛病。

2、突出古运河文化主题的原则

古运河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长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开展古运河文化旅游,必须坚持保护古运河文化和文物古迹的历史氛围,充分展示古运河的历史画卷和传统文化内涵。古运河镇江段风貌以京口闸附近的西津古渡街最为古朴,以西津渡为代表、云台山和银山为中心的“西区”是镇江的历史建筑博物馆。“西区”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历史建筑,有自六朝以来直至民国时期的蒜山渡、金陵渡等古代渡口,有小山楼、救生会等不同功能的古代建筑,有全国唯一的元代过街石塔,有观音洞、紫阳洞、铁柱官等古代寺庙道观。既有清末民初的里坊街道,也有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人建的租界,有明清时期独具江南风韵的民居,更有多座保存完好的西方风格的洋楼。这片历史文化街区凝聚了港口、山林特点,是镇江独有的历史文化遗存,是难得的文化旅游开发资源。开发中要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体现大运河的文化内涵,让游人在古运河文化旅游中听到历史的回音,看到今日的发展和未来的宏图,以强烈的感染力激发游人爱国奋进的民族精神。

3、整体开发的原则

古运河镇江段的综合开发是一个整体。城市设计不应是线性发展,而是要与周围交通、城市开发、历史建筑保护和环境设计等有机结合。由于古运河是条市级干河,流经城内多个地区,牵涉到社会各个层面的利益与要求,故而协调工作更显重要。目前,市政府已经对西门桥至南水桥段进行了整治和绿化,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以滨河绿带为主轴,两侧间隔布置大型公共集中绿地及街头小型绿地,并沿着城市干道和步行林阴道呈楔形向纵深延伸。但建设极不平衡,又没有统一风格,还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古运河综合开发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正确定位运河地带的功能开发与景观环境目标,尤其是能否实施大手笔的整体开发原则。

4、生态、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古运河镇江段的综合开发绝不能是孤立的,而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是发展,但要摒弃对土地高强度开发的方式和对自然资源涸泽而渔的滥用,克服短期行为,要对自然生态环境中的各项资源,包括水源、能源、土地等加以有效合理的利用,实行总量控制,使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加速经济发展与城市开发建设的同时,必须强调生态、资源、环境的平衡与统一。

5、整体特色与区段特色相结合的原则

古运河镇江段的综合开发要坚持整体特色与区段特色相结合。一方面要从古运河与城市的整体历史沿革出发,另一方面要根据各段所在区域的城市建设现状和发展规划,结合未来用地功能布局规划开发,以发挥区段特色,形成文化落差。

(五)开发目标

近年来,镇江政府不断对运河城区段进行整治改造。在古运河古城区段拆除了沿岸破烂的民房,疏浚了河道,建造了驳岸、护栏、桥梁和沿河道路,岸边广植树木花草,建成了宽达25米的绿化带,并对古运河沿岸的驳岸进行石砌改建,搬迁了1700余户居民,形成了10公里长的城区段古运河沿河绿化带,开辟了休闲娱乐空间,进一步弱化古运河镇江城区段的货运功能,增强古运河作为城市“绿肺”、文化、旅游等功能。但目前的古运河开发大部分还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环境改造上,没有在深层上对古运河沿岸滨河空间的综合开发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不能有力地促进整个滨河空间的经济发展和结构更新,这也就使得目前的开发成果还不尽人意。这些改造措施大部分是以环境整治和房地产开发为主,在整治沿河环境后,新的现代住宅小区大量出现在古运河沿岸。而房地产的开发类型,遵照的是市场原则,这将使得古运河的旅游开发和景观建设变成了分区分段的进行。通过仔细考察,笔者提出古运河综合开发的多层次复合目标:

古镇文化论文篇3

2.结果分析通过将城址区分布图与高程、坡度、坡向分布图叠加分析,叠加得到统计数据,得到分级表,表中数值为各活动区面积所占城址区比例,现列表如下:通过上表,再通过和老司城周边整体地形对比,可以得出:土司活动区高程主要分布在280~308m之间,而平民活动区则各个高程段都有分布;坡度分布上,土司活动区小于5度的平坦土地多于平民活动区;坡向分布上,土司活动区阳坡比例远高于平民活动区。这说明,土司作为统治者,可以优先选择优质土地资源作为自己的活动区;而平民没有选择权,尽管环境较差,只要能够生存,便可以居住生活。

二、地形因子与生态文化耦合机制研究

湘西老司城选址在崇山峻岭之中,生态环境脆弱,不利于大型工程建设项目,资源利用便利度也远低于平原地区,其传承的生态文化理念与当地地形因素高度契合,做到人、建筑、自然和谐统一,这种耦合机制至今仍值得研究。从建筑地理分布上看,由于土司的政治诉求、军事防御等原因,老司城虽选址在群山峻岭之中,但中心城址分布在河谷山麓地带,地势较为平坦。土司活动区分布主要集中在一两个高程段,坡度较缓,向阳坡较多,建筑分布暗含传统的风水思想,而平民活动区更多的考虑生产生活需要,如临近水源,多个高程段都有分布。

从人工改造当地自然地形环境上看,老司城所属区域为中地山地貌区,坡度大,人工建筑容易引起相关地质灾害,而老司城城址很好地规避了这一问题。注重保护山体肌理,城址轴线与房屋走向顺应山体等高线走向,大弯就势,小弯改直,减少破坏。土司活动区虽有一定的土地整治工程,但主体建筑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分布,形成的台阶状平台不但没有损坏山体肌理,减少了土方工程量,且层层跌落,更显示出土司的政治权威。

从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上看,老司城选址在灵溪河边,利于生产生活用水,房屋建筑多以向阳坡为主,利于采光。背靠福石山脉,并有较为发达的城内外交通体系,便于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支撑当地经济发展,且在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遵守适度原则,以山、水为邻为伴,共生发展,以老司城为依托,创造了湘西土司近600年的盛世。

古镇文化论文篇4

沙溪古镇的明清建筑大多延续徽派建筑的风格,屋顶的传统建筑材料是小青瓦,这种材料的特点:一是实用,可以防寒、防水、防火。二是材料获得十分便利,用泥土和柴草就可以烧制而成。三是施工简易。只需要将瓦一仰一卧铺作即可。瓦当可以避免屋椽长期受到雨水侵蚀。瓦面上带有花纹的挡片,有装饰作用,还有趋吉避凶的文化功能。古镇中各家民居相邻而建,中间一般都建有马头墙,马头墙是一种叠落式山墙,高出屋脊,随屋顶斜坡呈阶梯形,成为昂扬的马头形象,将四水归堂的建筑围护起来,产生一种稳重感。另外由于木结构的建筑一旦着火便会殃及周边,所以马头墙还有防火的功能。

1.2斗拱挑檐结构

沙溪古镇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商业建筑,由于历史上沙溪商贸是十分繁荣的,沿街居住的居民大多是商人,一般都有前后三进。底层作为店铺,还沿用着宋代建筑的风格,大多是挑梁出檐,不用柱子支撑,粱拱上还装饰有雕刻十分精美的图案。

1.3独特的河棚风貌

沙溪被誉为“河棚支起的古镇”,临水的居民家家都建有河棚,依水而建。由于戚浦河直通长江,古镇居民为了减轻潮水带来的冲击力,将自己的房屋挑河而建,大多采用石桩来支撑,这种形式类似吊脚楼,是沙溪极具特色的建筑形式,从前面街上看,是二层民居,从后面河面上看就是三层。

1.4别致的民国建筑

沙溪古镇不仅有许多百年以上的老宅,还有民国建筑,比较典型的建筑就是吴晓帮故居。始建于1927年,它是一座欧式建筑,外形独特。室内功能分区十分完善,除了客厅、卧室、餐厅等常用功能分区,还设有瞭望台。这样的建筑形式在苏南的历史文化名镇群中,十分罕见。

2沙溪古镇传统建筑当前的发展现状

2.1传统建筑破坏情况严重

20世纪60、70年代,古镇部分传统建筑受到一定破坏,没有进行及时修缮。80年代以后,经济建设的大潮来临,古镇的个别居民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将原来的老屋翻新重建,使传统建筑面目全非。而现今,古镇又经历着新一轮的破坏,原本古老的沿河建筑部分被拆除,改建成新的仿古建筑。古建筑是一个城市发展脉络的体现,是城市的根,通过建筑,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民俗、文化,一旦传统建筑消失,城市便会失去文化的根基,无所依托。沙溪的三里古街是弥足珍贵的,如今却破坏严重,面对如此状况,迫切需要找到能够有效保护与传承传统建筑文化的方法。

2.2传统建筑的保护十分困难

我们之所以要致力于保护传统建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古建筑的不可再生性,一旦摧毁,其历史文化价值和信息就不复存在。在古镇传统建筑的保护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首先,维修成本巨大,古建筑在维护修缮时,要考虑古建筑的价值性与文化性,必然会耗费大量的物力财力,这并不是保护的长久之计。其次,古建筑信息记录的载体大多为纸质材料,不能长久保存,造成一些珍贵文献的失传,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再次,古镇保护与开发的不合理,没有使传统建筑得到实质性的保护。2009年,政府投资2个亿用于沙溪古镇的保护与开发,主要用于核心区的修复,以及建造一些场馆用于向外来旅游者展示,但是却忽视了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修复与保护,古镇中仍然存在大量年久失修的民居建筑。

3沙溪古镇传统建筑数字化保护的意义与价值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传统建筑也在发展的大潮中摇摇欲坠,这些如此宝贵的物质文化财富,也许在若干年之后,会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崭新、更适合现代人居住的舒适住宅,繁华的现代商业街。因此,对传统建筑的保护迫在眉睫,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传统建筑的保护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手段。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手段。数字化保护的核心就是将文化遗产通过技术手段转换成数字化形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对其进行数字勘探、挖掘,使其重现和再生,并通过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得以永久保存,利用互联网向世界传播。沙溪古镇的建筑历史悠久,特色鲜明,运用数字技术将它的建筑特征,构造手法,材质工艺记录并再现出来,不仅有利于沙溪古镇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传承,也是一种永久保存传统建筑的有效途径,为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依据。

古镇文化论文篇5

旅游地生命周期是指旅游地发展演化的过程。目前,被公认并广泛应用的理论模型是Butler(1980)提出的;1990年,德伯格以巴哈马天堂岛为案例,研究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2005年,Mooreetcz在对岛屿旅游研究中,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对客源市场进行细分;2012年,Kozak以土耳其为例,细分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就国内而言,张文(1990)提及影响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此后,国内学者开始对该理论进行多方面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许春晓(1997)通过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地三者概念的界定,进一步论证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保继刚在1998年对该理论发表论证,他认为该理论对旅游地发展规划采取改善措施,实现旅游地系统提升,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杨效忠(2004)研究支持该理论,并总结到出许多旅游产品从发展起到衰落期也不一定是个完整的过程,许多景区也会出现中途衰落的情况。2013年,许静娜从动态视角研究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动态演变能力,并讨论其处于不同阶段的特征。

近年来,学者大都从体验角度来研究古镇的旅游开发。国内古镇开发主要有以下方式:以风景名胜区、大中城市为依托的开发模式和以品牌旅游线路为依托的开发模式。青木川古镇作为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旅游景点,成为影响整个县区乃至陕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青木川古镇不论就其历史沿革还是服务功能,都符合古镇判定标准。在灾后重建的背景下,受影视作品、网络营销、广告大力宣传的影响,青木川古镇顺应国内旅游发展的新形式,迎来发展的新时期。为进一步提高青木川古镇知名度,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刻不容缓,而旅游资源的整合必须基于对古镇发展现状和旅游地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有准确认识。青木川古镇在发展过程中,是否会顺应生命周期的完整过程仍未可知,但对景区所处阶段的探究对其在今后规划和建设工作中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关于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预测大都停留在理论阶段,且多从广义上探讨理论而对理论的具体运用较少。本文将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运用具体数据分析说明其阶段,以期对青木川古镇开发所处的阶段和未来发展方向有更合理的定位。

二、青木川古镇发展背景

古镇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建筑风格的差异迎合了当代游客猎奇的心理。继江南古镇之后,川渝古镇的独特文化氛围成为游客争相感受的又一目的地。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准确了解古镇发展所处的阶段,因地制宜,立足青木川实际,才能让青木川古镇在保护与开发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青木川古镇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说及“鸡鸣三省”的美誉。青木川古镇地理位置及道路图见图1,其位于陕、甘、川三省交界处,由秦陇古栈道连接陕甘两地的交往。古镇不仅历史悠久,曾经还是羌汉杂居地区,始成型于清中后期,鼎盛于民国年间,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它既是古代的商用码头,又是陆上集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造就了青木川古镇三面环水的独特地形。青木川作为秦蜀之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至解放年间,这里战争一直未断,造就了青木川的文化氛围。

三、青木川古镇发展现状及其生命周期

(一)青木川古镇旅游发展现状

青木川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生物资源在陕南一隅独放。作为明清古镇的青木川以其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落、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重要的地理位置吸引着国内外游客。青木川古镇作为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旅游景点,成为影响整个县区乃至陕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对当地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研究意义重大。近年来,古镇旅游接待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全县旅游人均消费水平也处于上升趋势。

如表1所示,截至2014年,青木川古镇累计接待游客213.76万人次,占全县接待旅游总人数的36%;截至2014年年底,青木川旅游综合收入达8.0396亿元,占全县旅游收入的37.18%;全县人均旅游消费水平由2006年的198元增至2014年的420元,增长了二倍多。

(二)青木川古镇生命周期

尽管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模型存在争议,但模型本身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旅游地的解释模型,旅游地能适合地解释旅游发展模式;(2)指导市场营销和规划,给管理者提供长远的思想并揭示各个阶段的影响力。对青木川古镇而言,准确了解其发展现状和生命周期的阶段对景区本身的规划、营销乃至整个区域旅游资源的定位与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数据动态变化,从旅游地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出发,验证青木川古镇旅游发展所处的阶段。

分析青木川古镇游客年增长情况(图2)并结合实际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其旅游发展始于十年前,2006年前,青木川古镇几乎无人问津,由于当地旅游资源处于零散阶段,青木川被视为发展落后的乡镇,且险些被拆除。2006年,全年游客量仅3.2万人。从2006年县旅游局成立前到2008年,古镇旅游发展完全符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第一阶段的特征;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青木川作为重灾区为全国人民熟知,并因其独特的建筑、文化、艺术、地域等旅游资源而享誉国内旅游市场;2008年灾后重建工作紧急展开后,游客数量开始增长,政府、学术界对青木川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当地人也开始关注旅游活动,并有当地居民加入到旅游服务活动,且游客数量增速加快。2007年至2014年符合旅游地生命周期参与阶段的基本特征;2008年之后游客数量开始呈显著增长。分析游客增长率曲线特征,古镇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大致介于2008到2014年之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典型特征是游客数量增长幅度大,从近几年旅游发展过程看,这一阶段是游客数量增速最快的阶段,具有典型的发展阶段特征。

青木川旅游人数自2006年至2014年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2008至2010年为初步增长阶段,增长幅度较小,其主要原因是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的影响,地震过后,古镇引起新闻媒体和学术界的关注;2010至2014年旅游人次呈迅速增长趋势,从8.2万人次剧增到2014年的102.37万人次,增长约12.5倍。这一时期,国内古镇旅游势头正旺,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古镇开始成为吸引周边游客的重要旅游目的地,青木川古镇在顺应这一旅游市场潮流的背景下长足发展。

2014年前,大型励志民国剧《一代枭雄》未播先火,广大观众对剧中的传奇人物和故事发生地产生了极大兴趣,小说《青木川》也吸引了许多读者前来旅游,这又是青木川古镇旅游人数剧增的又一重要原因。从青木川旅游收入与全县旅游收入对比柱状图(图3)看,青木川古镇旅游收入一直是宁强县旅游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呈逐年增长趋势。2014年,古镇旅游收入几近全县旅游收入的一半。不难看出,青木川古镇正处于旅游市场逐步扩大的新时期,且古镇旅游收入是全县旅游收入的重要部分。目前,宁强县政府对全县展开的三个旅游项目的投资中,青木川古镇的总投资额高达1 290万元,占年计划64.5%,将计划完成区域内酒店的改造、烟馆内的配布展、回龙阁步道维修;完善游客接待中心,配备专业从业人员。就其发展现状来看,青木川符合参与阶段向发展阶段过渡时期的特征。

四、青木川旅游开发建议

青木川古镇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在选择产品开发模式时,应合理利用这一潜在资源。为促进青木川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其迎来稳固阶段,突破停滞阶段,延缓衰落阶段,提出以下建议。

(一)“黑色旅游”项目开发模式

青木川在5.12地震后,“黑色旅游”项目开发模式在其发展中得到较好运用。“黑色旅游”可定义为:通过将特殊事件发生地“黑色元素”的典型化,再现“黑色”情景,使旅游者满足受教育、受震撼和受刺激等目的的旅游项目开发模式。青木川采用“黑色旅游”项目模式具有一定优势,首先,古镇古色古香特色及周边景区,使青木川旅游业的开发面积增加;其次,其具有特殊文化气氛,因古羌文化与“草莽文化”极富时代特色,为“黑色旅游”项目的开发增加了独特性。青木川古镇的核心市场在以西安为主的关中、陕南、川北地区。“黑色”元素主要集中为“山野原生文化”“草莽文化”“文学风情文化”和“地震灾难文化”等。“黑色旅游”的特殊性使它无法作为单项产品销售,基于以上文化氛围的特殊产品开发可以是文化交流活动,灾害知识感知教育。就青木川古镇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来说,这一项目模式的运用则十分重要。

(二)巧用影视作品的积极影响力

影视作品使青木川古镇的形象为全国人民孰知且使其广受欢迎。著名作家叶广芩笔下演绎的传奇古镇长篇小说《青木川》的出版发行,大大调动了游客对古镇的旅游欲望。2013年,根据小说改编的开年贺岁剧《一代枭雄》开播后,不论是剧中的人物形象、拍摄环境还是故事情节本身,都使得观众觉得眼前一亮,这样一处别样的小镇使海内外观众对剧中的“风雷镇”(即青木川古镇)充满了好奇,同时使潜在游客大大增加,电视剧播出后的游客人数迅速增长,达到历史新高。在这一时期,青木川古镇需抢抓机遇,在电视剧热播后开发与影视剧相关的旅游附加产品,如剧中人物经典服饰造型设定,现场实景情节还原,剧中主演人物形象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等。这一积极影响力也是青木川古镇走向发展阶段的良好契机。

(三)增强旅游活动参与性

青木川古镇占据着独特的地理位置,是三省文化交汇的重要地带,古镇在融合三省文化的基础上,可开发基于不同文化的各类旅游活动,如“草莽文化”“民国文化”,在尊重历史原型的前提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出适合旅游者参与的野外活动,如野外CS比赛,在保证旅游活动趣味性的同时,增强活动的参与性;“山野原生文化”也是文化旅游的重要部分,营造一个具有浓郁山野气息的旅游氛围;可充分利结合特色小吃,如辅堂宴、川北小吃等,打造当地特色美食,并结合蔬菜瓜果的时令和季节差异,开展采摘活动,使旅游者更进一步参与到当地的山野生活中去。陕南地区的旅游景区对演艺活动(如主题晚会)的打造力度较小,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的单一也是过夜游客较少的重要原因,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特色专业的演艺活动也应该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打造的大型主题特色文艺演出千古情系列、印象系列和山水系列都获得较好口碑。

(四)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

旅游资源的整合与聚集是区域内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动力,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地需要在资源整合前提下进行特色旅游线路的开发,在一条旅游线路规划中,要尽量避免景点的雷同,合理搭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从游客满意度上满足其猎奇的心理,延续区域内的旅游地生命周期。就青木川地理位置来看(如图1),因其毗邻剑阁县,广元境内的剑门关作为一个很具特色的山体自然景观,可与青木川古镇组成一条主题线路,甚至可以考虑开通旅游专列,形成区域内的特色主打旅游线路,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青木川古镇发展的动力,也为两大区域的合作共赢牵线搭桥。

(五)其他特色旅游项目开发

虽然青木川古镇现存旅游资源颇丰,但旅游者到访的主要目的是到古镇内游览,且游览时间较短,集中在1-2个小时内。景区乃至周边缺乏配套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活动类设施较少。就客源而言,游客主要是周边市县的居民,且以不过夜游客为主。基于此种情况,青木川古镇要在提升旅游形象的同时,注重打造自身特色,开发出体现陕、甘、川特色文化底蕴的旅游参与性活动。汉中的特产包括“汉中仙毫”这样的陕南茶叶,青木川所在的宁强县本为产茶的重要县,近年来,其在茶叶加工规模上鲜有成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政府部门可在景区周边组织相关茶叶品鉴活动,以吸引茶艺爱好者。此外,在打造古镇文娱生活部分,还可组织包括歌舞演绎,茶艺表演等方面的活动,在传扬地方文化的同时,宣传绿茶产业,促进古镇经济发展。

古镇文化论文篇6

“幽禽鸣两岸,渔家日成市。停午理清楫,晴波作烟雨。”[1]一幅生动的秀美画卷随即在我们眼前铺展开来。《南浔镇志》中记载道,南浔古有浔溪,“自运河东流与震泽莺湖相连,现德清诸水自南来运河,自西来北入太湖,东入莺湖。”“十”字港城镇的分布格局,街巷里弄脉络清晰,E塘故道与古镇水系有机连接。沿岸步行,运河横延,河渠纵横,石桥矗立,历史古建,构成了古镇悠久的人文景观,尽现其宁静雅致、祥和敦厚、灵秀平稳。南浔古镇,有着“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的美称,始建于公元1252年,总面积约34.27平方公里,该镇位居湖州市南浔区的核心区域,地处杭嘉湖平原要地,东至宜园遗址东侧起,西至永安街起,南自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起,北至百间楼。“龙舌渚边春水生,含山西望暮烟横。”山水塑造了南浔一派江南水乡的好风光,朴实轻灵。

有着独特人文价值内涵的古镇也深受国内外游客的追捧,成为其所青睐的重要的旅游形式之一。然而旅游所造成的破坏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如何保护古镇的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多元化的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诸多问题暴露出来,古镇正面临着“成于绿水,也败于绿水”的尴尬局面。对于浙江水乡古镇而言,“绿水青山”是其重要的区域优势,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来到浙江安吉镇余村考察,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著名科学论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浙江著名的文化有其独特的人文价值内涵。在过去的十年里,湖州立足自身禀赋,积极探索如何使“两山理论”成为现实,初步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湖州模式,而南浔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论断也已经十年了,古镇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变化。这对推进浙江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它有利于在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的建立,也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一、“两山理论”所体现的生态现代化精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是的创造性理论论断,以直观而又形象化的比喻,契合了当下的生态现代化精神,体现出了生态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中国化追求。“绿水青山”是指优质的生态环境和与之相匹配相联系的生态产品,而“金山银山”则是指经济增长和与经济相关的民生福祉。[2]更是于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明确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况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阐述更加准确、完整地向我们表明了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在生活中,既要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又要发展好我们的经济,在鱼和熊掌二者不能兼得的情况下也一定要把自然生态环境放在优先保护的位置之上。“两山理论”蕴含了现代化进程中的绿色健康新观念,一方面是生态经济化,另一方面则是经济生态化。在这里,我们暂且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观念。

首先是一种绿色经济观。绿色经济是实现社会进步与资源环境保护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指以时下的市场经济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生态经济形式。[3]在发展的过程中,应以自然环境资源的优势为基础,遵循自然规律,追求绿色、循环、可持续的发展,以此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迹象也昭示着,那种以破坏自然生态,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产发展方式,只能图一时的眼前的利益,并不能长久地获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见生态资源、自然资源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更是我们追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可以相互依存的有形资源。[4]

另外一种则是绿色共生观。两座山之间的关系正逐步走向和谐,生态优势与经济优势可以形成一个和谐共生的整体。我们可以通过形成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共进的空间格局,建设人与自然社会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旨在促进人类社会协同进化、互利共生。儒家文化经常向我们阐释“天人合一,天地生生”,这种“天人之际,合二为一,物我共生,厚德载物”的生态世界平衡发展理念,[5]以一个生态为本位的和谐共生,从而共同实现并促进百姓富与生态美的和谐统一,互利共赢,群众也能因随之产生的生态红利而受益。

二、南浔古镇的生态保护现状

南浔古镇作为江南六大名镇之一,更是于1991年被列为浙江省15个历史文化名城之首,清丽的自然环境和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无疑成为古镇特色鲜明的品牌。近年来,浙江水乡古镇由于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开发商的重视。但是却存在许许多多有关生态文明方面的问题。这里阐述的古镇生态文明其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资源生态文明因子,另一类则是人文社会资源生态文明因子。而古镇的特点也在一个“古”字,正是由这样多元化多样化的生态文明因子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平衡系统。我们也必然需注重原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

在古镇的开发过程中,其生态性、原真性、传统性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居民的保护意识不强,商业化开发过重,建设性破坏,生态失衡等问题也逐渐摆在了我们面前。例如古镇中有一二百年历史的老宅在大拆迁的过程中被拆除,传统的民俗文化,风俗习惯也因为被人们忽视而逐步失传。南浔古镇的发展应注意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统一,不论是自然资源生态还是人文资源生态,这与我们在上文一直提及的“两山理论”也是相适应的。

(一)水资源现状

南浔古镇作为江南六大名镇之一,悠悠绿水绕人家,“家住浔溪绿水隗”[6]一个典型的江南水镇。古镇因水而生,以水路为主要的连接脉络,水网密集,外环内绕,百姓傍水而居。水是生存之本,生态之基,是水乡的灵魂,因水成镇,枕河而居。近年来,南浔加强污染治理工作的综合治理,加快城镇治污的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南浔区坚持产业转型,绿色发展,深入开展浙江省“811”环境污染整治工程的工作,重点整治水环境,也更进一步地在范围内健全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体系,造就古镇风貌依旧的现代化南浔。自生态立区以来,南浔正在放飞水乡古镇的绿色梦。2013年,区内还在湖州市率先开展水环境大整治三年行动和“百日攻坚”专项行樱全面启动水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7]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论;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实施绿色开发利用与保护机制;加强建设美丽经济。E塘运河申遗成功后,水生态遗产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软实力也有目共睹。

根据2015年《湖州年鉴》的统计数据表明,南浔区整个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整治“三河”共390条、269公里,建设污水管网103.6公里,完成生活污水治理21933户。这都为南浔古镇的水环境治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5年7月,南浔古镇也正式成为湖州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我们也在这个建设生态文明的大环境的契机下,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发现目前水资源环境整体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被访者对于古镇的水质环境也呈现出较为满意的态势,但我们也发现目前南浔古镇的水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古镇工作人员定期会打捞污染物,但调查显示超过50%的人认为生活污水与固体废弃物堆积是导致水质的主要污染物。古镇的水生态需要我们更加科学细心地加以治理保护。

(二)建筑资源现状

南浔古镇素来便有“湖丝之源,鱼米之乡,文化之邦,园林之镇”的美称,滨水建筑风貌原质古朴,目前仍保留着古桥、历史街区、丝业会馆、丝商建筑、私家宅第、江南园林等等,且大多为明清旧构,古韵犹存,沿河分布。著名的百间楼依河而立,是江南目前基本保存较好的民居建筑群之一,也是较为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成片历史街区。清人张镇也曾在《浔溪渔唱》中写道,“百间楼上倚婵娟,百间楼下水清涟。每到斜阳村色晚,板桥东泊卖花船。”漫步在错落有致的过街骑楼,迈上青石板铺设的地面,穿过重重层次分明的券洞墙门,蜿蜒曲折的石径小道,感受南浔悠久的历史变迁和多元文化,宁静敦厚,饶有风情。整体来看,百间楼的建筑尚且保存完好,但是由于居住人口密度大,居民生活各方面的需求等,对建筑的内外部结构改动较大,破坏了其原有的结构风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墙壁外悬挂着的空调外机,建筑内部私拉乱接电气线路的现象也较为严重。这些都需要我们更加科学细心的保护。

《江南园林志》中曾提及:自南宋以来,园林之胜,首推四州,即湖、杭、苏、扬,而以湖州、杭州为尤,然湖州园林,实荟萃于南浔。一镇之地,拥有五园,皆为巨构,实为江南所仅见。[8]可见南浔古镇园林建筑之绝妙。其中文化的融合映射在古镇“中西合璧”色彩浓郁的丝商建筑之上。儒商们在与洋人大量的商贸来往之中,接受了一定的西方文化和思想。说起中西合璧的建筑就不得不提张石铭故居。张氏旧宅又名“懿德堂”,前临古浔溪,是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号称“江南第一宅”,“丝商建筑代表”的张石铭故居,正是东西文化交融的产物,也见证了丝商贸易的繁荣。高墙矗立,素朴安详的外表似乎并无什么起眼之处,里面却别有天地,静谧中藏着玄机,宅邸总占地面积4792平方米,有五落四进、中、西各式楼房200多间,是儒家思想、水乡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所产生的新型文化遗产。典型传统的中式三雕艺术,给这古民居带来了艺术上的和谐之美,并且这种和谐富有生活情趣和民族特色精神,展现其古旧与从容的模样。穿过回廊,两侧墙面镶嵌着的四块石雕映入眼帘,走近细看,是寓意吉祥的福禄寿三星和八仙过海的图样。走进前院大厅,康有为所题写的“以适其志”四个字极为醒目。布满精美木雕的门窗,布满精美砖雕的门楼把古代的戏文故事向大家娓娓道来,西厢人物栩栩如生,极具艺术感染力,有风,有韵,有情。

三、南浔古镇生态发展新模式

南浔古镇起步相对较早,成为江南水乡开发的第一批古镇,但从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和调查结果显示中可以看出,南浔古镇相对于西塘、乌镇这两个浙江古镇而言在知名度方面明显落后,缺乏有效的品牌形象塑造。为此,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论的契机下,南浔古镇的生态发展对象也应不断扩大。

(一)发展古镇文化经济,增强文化产业链。

通过依托古镇的文化脉络,注重挖掘文化内涵,以此推动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宣传上借助有效的方法,通过塑造旅游品牌,进行多方面的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南浔历来就是闻名遐迩的“丝绸之府”,当地人引以为傲的“辑里湖丝”文化由来已久。迈入辑里湖丝馆,犹如翻开一部遍写着湖丝起源、发展、兴衰的书籍,那般厚重,那般有味儿。清人温丰在《南浔丝市行》中写道,“蚕事乍毕丝市行,乡农卖丝争赴市。市中人塞不得行,千声万声聋入耳。” [9]我们可以一窥丝市在南浔的盛况,借此打造“丝域古镇”――南浔,从而异于其他古镇的宣传方式,凸显其自身优势。对于南浔古镇来说,多样化的宣传,品牌植入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南浔古镇旅游业更好地发展。如《抓住彩虹的男人》电视剧的播出,举办“湖丝文化节”的活动,都使南浔丝绸织染手工业的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根据“有机更新”的理论,把古街道,古建筑,生活环境和民俗等元素因子看作是一个有机关联的生命共同体,几方相互依存。[10]为此,南浔古镇可以创建一条湖丝文化投射带,途经辑里湖丝馆,四象作坊等地。通过科学的功能植入,在沿河的古民居仍鎏聿纤课幕展示功能,如蚕丝作品摆件,丝造工艺重现等,从而建设南浔“丝域”文化的独特形象。

(二)发挥古镇生态优势,打造南浔绿色名片

南浔古镇作为浙江水乡古镇的优秀代表,其“小桥、流水、人家”的艺术之美贯穿了整个空间系统。“小河穿市过,人家尽枕河”的水乡文化,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之美,傍水而居的传统生活在这里得到了延续。鲍珍也曾在《南浔小泊》中如此写道:“水市千家聚,商渔自结邻。”[11]因水而兴,因水而美的南浔古镇,传统的生态环境优势明显,面向绿色生态路线进行可持续发展。因此组织南浔特色生态水乡休闲旅游,将水乡古镇别具情调的古朴、静美,淳朴的乡村资源加以合理化地利用,赋予南浔绿色时代精神,以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用符合生态经济的模式推动南浔发展。为此可以设计以下的线路,以南浔古镇沿河的景点为一条完整的线路,漫步于枕河民居百间楼、张静江故居,间而迈过洪济桥、通津桥、广惠桥,途经刘氏梯号、张石铭旧宅、小莲庄等地,感受南浔水、桥、古居融合的绿色水乡自然生态圈和浓厚的人文生态氛围。

(三)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实现有序发展

我们从目前市场的产出与需求来看,枕水街道的两边有许多的商店、餐馆、旅店客栈。食宿成为了主要的赢利方式,但古镇的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基础设施也较为简陋,游客和居住群众过多,从而也出现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的脏、乱、差的现象。近年来,相关部门也相继颁布一系列的法规、条例等来推进古镇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南浔古镇的环境治理与保护也要在国家正确的政策指导下合理进行。古镇管理委T会需要大力开展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环境综合整治,结合地方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古镇的社会和人文情况,充分了解社会民众的心理意蕴。为此,生态信息传播成为了我们可以考虑的方案,充分发挥新旧媒介的作用,推进生态和谐工作,完善政民互动平台,广泛听取民意,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营造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从而能够针对自然环境因子和社会文化环境因子进行分点专项保护,加强古镇内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善民居环境,使得古镇能够向健康绿色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两山理论”就是一个古镇生态文明的发展机遇,在战略高度上将古镇的环境优势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在此契机下,无论是对南浔古镇美丽水乡古镇的绿色健康经济来说,还是对整个浙江水乡古镇来说,一定要坚持此步伐,保护利用其生态资源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6] 湖州市诗词学会.《古诗吟湖州》[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8:171,175.

[2] 沈满洪.“两山”重要思想的理论意蕴[N].浙江日报,2015-08-12(004).

[3] 陈来.区域战略: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4:1.

[4]黎祖交.“两山理论”蕴涵绿色新观念[J].生态文化,2016,(02):4-7.

[5] 董根洪.“十一观论”――儒家大生态主义的生态思想体系[J].浙江学刊,2011,(06):25-32.

[7] 南浔:生态立区 大美南浔[N].湖州日报,2015-08-03(005).

[8] 童.江南园林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27-28.

[10] 邓媛.江南水乡古镇风貌特色保护利用及对策探究[D].长安大学,2013.

古镇文化论文篇7

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指游客对旅游区的旅游景观、基础设施、娱乐环境和接待服务等方面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程度的综合心理评价。随着古城镇旅游逐渐成为旅游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中,有了满意的游客就可以有稳定的旅游客源,就可以提高经营性旅游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提升古城镇游客满意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外古城镇游客满意度研究情况

国外的古城镇一般叫“Old City”或“Historical City”。国外古城镇旅游目的地多在欧洲地区,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多。国外古城镇旅游大约200多年前就开始了,因此其问题凸现的也比较早,大多古城镇研究探讨了古镇旅游中游客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关系、古镇旅游者的主要旅游动机和心理期望、不同旅游者在同一古城镇中呈现出旅游差异化的体验方式、传统城镇要想再次复兴必须重新发掘自己的独有特征、古城镇发展带来的经济问题、古城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等。由于国外古城镇的发展历史较久远,个别古老城镇的旅游已经面临着衰弱的危险,这种例子为我们如何规划、保护古城镇以确保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些借鉴。Agarwal在探究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重构理论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提出旅游地的再次复兴必须着重发掘该地的独特内涵。Erb对印尼弗洛斯(Flores)岛古村镇芒加莱(Manggarai)进行了研究,发现当地居民为游客营造了一个理想的文化空间。瑟厄波德认为可持续旅游是体验、娱乐和教育的组合,其重点是通过沟通与教育把主要利益相关者聚拢到一起。由此不难看出,国外古城镇的研究涉及的方面较广,对具体问题的研究也比较深入,开始注重如何提升游客满意度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自周庄旅游带动我国的古镇旅游热潮,整个国内古镇旅游业已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但与国外一些发展成熟的传统旅游古镇相比,大部分国内古镇旅游地尚处于开拓探索阶段。古镇旅游开发中一些不适当的行为也使许多古镇的生态环境、文化氛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入境旅游,国外旅游者对我国的偏远地区的文化有着更加浓厚的兴趣,而国内与国外在基础设施方面有着一些差异,国内一些古城镇的商业化比较严重,很多古城镇的文化展示得不够深刻,种种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古城镇在国内外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影响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地形象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和评价。游客满意度提升,旅游地形象自然上升,这对于古镇来讲是尤为重要的。只有把古城镇现有的资源特色经过提炼升华塑造成特色鲜明的形象传播出去,使古城镇旅游地形象完整、系统、良好地表现出来,并被有效地传达到消费者的头脑,古城镇才有可能获得旅游者的认识和认可,从而被旅游者选择为目的地。目前国内关于旅游目的地的良好形象的塑造并不深入,没有深层次地发掘其中的问题,因此搞好古城镇发展的基本理论框架尚不完善,有待学者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提升古城镇游客满意度的策略

旅游行业的专家和学者已尝试建立了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满意度的测评指标体系,研究了旅游目的地形象、质量、满意度及其购后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下面对提升古城镇游客满意度的主要策略作以简单阐述。

1.基于景区相关花费的质量感受。收门票的古城镇会使游客内心有一个初步印象,基于门票价格将会对古城镇产生不同等级的期待;不收门票的古城镇,游客会基于到达古城镇的交通费用、时间等相关花费,在内心对古城镇做一个评判。因此景区相关花费的制定要考虑与景区核心资源吸引力相符。

2.文化氛围感受。古城镇旅游最重要的是对其特定环境下场所精神的探求,不同的古城镇为游客展现不同的文化氛围,才能满足游客异质化的旅游需求。古城镇文化氛围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古城镇空间尺度、人文景观、服务设施、软等方面。比如凤凰古城,以《边城》为主要表现意向,应该将人流量控制到一定范围内,并且为游客提供一些能展现当地文化的互动体验,在公共服务设施和软方面尽量能够体现当地文化特征。

3.商品购物及娱乐。商品购物方面,具有古城镇文化符号特征的商品是游客的首选旅游纪念品,其创意性、与时俱进和高品质是提高游客满意度的有力砝码。娱乐方面,一方面游客越来越注重旅途中的参与互动,古城镇中更是有较多可参与互动的文化,因此旅游项目的参与性成为提高游客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江西景德镇的陶瓷制造举国闻名,游客归来印象最深刻的亲手制陶更是为整个旅游经历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一些缺少游客参与性的古城镇,经常会被抱怨没意思。另一方面,古城镇的特殊技艺、民俗歌舞、演艺等娱乐活动,结合旅游开发是其较好留存方式,其原真性、艺术美等方面是游客比较在乎的方面。

4.基础服务设施。基础服务设施是旅游景区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基础服务设施会为游客感知加分,而与古城镇文化氛围大相径庭的、品质较差的基础服务设施将会影响游客的旅游感知。在古城镇旅游的初级阶段,没有政府或企业组织为古城镇统一打造、提升基础服务设施,游客对这一方面的感知会较差。

5.管理服务。旅游业是服务行业,因此古城镇的管理服务对游客满意度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乌镇西栅以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千年积淀的文化底蕴成为江南古镇中的佼佼者,其成功离不开景区统一管理运营和标准化服务,这种统一化的管理服务使游客在体验古城韵味的同时,感受到了高品质服务,进而使游客的满意度大为提升,增强了游客对乌镇西栅良好整体认知。

【参考文献】

[1]郭燕.基于服务利润链理论的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提升策略探讨[J].企业活力,2007(6):42.

[2] Agarwal S.Restructuring seaside tourism:The resort lifecyl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1):25-55.

[3]Erb M.Understanding tourists:Interpretations from Indonesi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27(3):709-736.

[4]瑟厄波德.全球旅游新论[M].张广瑞,等译.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5]包晓丽.古城镇旅游竞争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8.

[6]张冬婷.国内外古镇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11,26(3):86.

[7]王天兰.古城镇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兴城古城为例[D].东北财经大学,2010.

古镇文化论文篇8

一、引言

体验经济的兴起和盛行,为我国古镇的发展提出新的借鉴意义和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国古镇旅游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可归结为目前产品体验性不强,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体验需求。目前,国内对于古镇体验旅游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只有少数专家、学者在这方面做了探索性的研究。

二、体验经济的兴起与发展

(一)体验经济的概念

体验经济(Experience Economy),也称为体验产业,它起源于美国,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经济,它反映人类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正在进入一种新的高级形态。

(二)国内外体验旅游综述

国外旅游研究者很早就对旅游体验进行了讨论与研究。Boostin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将体验旅游定义为一种流行的消费行为。MacCannell(1973)则认为:体验旅游是对现代生活烦恼的一种积极反应,是现代人为克服这些问题而追求的一种“真实性”经历。

William(2006)对体验旅游做出了较为具体的界定:①体验旅游是全球体验认识进程中的一个分支;②体验旅游与体验经济密切相关,开发商将旅游产品重点从提供服务转向提供体验;③体验旅游鼓励游客参与旅游活动,让游客深入到当地的社区文化中;④体验旅游是一种个性化、差异化旅游;⑤难忘的体验是游客和开发商共同追求的目标,游客为获得这种体验付费,开发商提供能给游客带来特殊体验的产品。

相比之下,国内对于体验旅游的研究要比国外同行晚得多。谢彦君(1999)率先在国内旅游理论研究中提出了“旅游体验”的命题。谢彦君教授对“旅游体验”的研究在当时还仅是一家之言,并未引起学术界和业界足够的重视。直到2002年,以派恩和吉尔摩所著《体验经济》的中译本出版为标志,“旅游体验”命题才被广泛地提出。

全帅、王宁等(2004)指出,旅游体验由支撑性体验维度和高峰体验维度构成,这种观点对于我们研究体验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内外古镇旅游的研究情况

1、国外研究情况

随着古镇旅游的日益兴起,有关古镇的旅游学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重视和关注,从本文调研情况来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社区的影响研究。主要着力于从古镇居民感知、居民态度等方面研究旅游发展对当地社区造成的影响,Brunt和Courtney(1999)总结了旅游发展以及旅游主客体相互作用(Tourist-host interaction)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并通过调查指出被调查者反映的感知影响与文献研究的结果是大体吻合的。

(2)旅游发展与当地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发展旅游与保持旅游目的地文化原真性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旅游学者关注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Kneafsey(2001)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法国Commana公社的旅游发展为例,尝试探讨影响当地居民参与所谓“商品化动态”(Commodification dynamic)的因素。该研究指出,只有充分考虑旅游地的传统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化经济的运作。

(3)古镇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瑟厄波德(2001)认为可持续旅游是体验、娱乐和教育的组合,其重点是通过沟通与教育把主要利益相关者聚拢到一起,共同商讨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问题。他还认为市场经济本身不会产生可持续旅游,因此适当的政府干预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是十分必要的。

与国内相比,国外学术界对于古镇旅游的研究方向是非常广泛的,比如学术界对研究传统村镇(古镇)旅游地旅游者行为、心理特征就有相当的兴趣;此外,关于旅游与当地宗教、种族信仰是否相容的问题,也有研究者进行了有益的讨论,等等。由于这些内容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因此这里不做详细阐述。

2、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古镇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古镇旅游资源特点及其价值研究。关于古镇的旅游资源特点和价值的研究是国内古镇研究的热点之一,不少学者对我国古镇,特别是江南水乡古镇的资源特色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其价值进行了总结(见表1)。

(2)我国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问题研究。古镇旅游保护与开发研究是学者最早关注,也是关注最多的。很多学者都针对古镇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见表2)。其中:余华玲、周密(2008)通过对四川古镇的旅游前景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类型古镇应有相应的开发模式,指出开发小镇旅游资源,不论何种类型的古镇,都首先要保护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也就是要保护古镇的灵魂。熊侠仙、张松、周俭(2002)通过对周庄、同里等江南古镇的调查研究,提出江南古镇的旅游开发存在旅游容量过饱和、过度商业化等问题,并就正确处理古镇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3)古镇旅游文化问题研究。历史文化是古镇旅游发展的基础和传统村镇论文研究的重要内容,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古镇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资源的最大特色,悠久的历史沉淀让古镇的魅力无可比拟,也就具有旅游开发的巨大优势和价值,使古镇旅游开发成为可能。诸多学者针对古镇文化成因及古镇文化特色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见表3)。

(4)古镇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要追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学者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原则,以具体古村落为个案研究对象,探寻其存在的妨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见表4)。

四、古镇体验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古镇体验旅游研究与开发现状

随着体验旅游的兴起,游客需求的变化,古镇开始关注游客对于古镇旅游体验的需求,并对古镇旅游进行体验化设计与深度开发,以满足游客多样的需求,为古镇旅游注入更多的体验性、参与性。

吴文智(2003)在分析旅游与体验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以古村落旅游产品开发为例,提出了旅游产品体验化创新的系统框架。他认为以体验载体和体验内容为主的旅游产品体验是体验设计的创新基质。在宏村、西递的体验化设计中,他提出旅游资源和市场需求是体验设计的两大前提,提出了旅游体验产品的四个步骤,并且通过对附加设施、纪念品、感官刺激的辅助设计来提升产品的体验效益。

卢军霞(2005)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甄别了古城镇旅游产品游客体验影响因素,建立了包含环境体验、设施体验和活动体验三要素的古城镇旅游产品游客体验结构模型,并从这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基于游客体验的古城镇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和意见。

余琪(2008)以西塘古镇为例,对其产品深度开发以及体验性产品设计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措施。她认为作为只有通过富有特色的产品形式才能使游客深切地体会到西塘的独特文化内涵,也才有利于提升感知形象和突显自身特色,进而保持古镇旅游的旺盛生命力。

(二)古镇体验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体验也是一把双刃剑,古镇体验产品设计不当给当地文化和环境带来毁灭性打击的风险。所以,在古镇旅游体验化创新中,要通过合理的体验化设计来减少这些负面影响,防止对旅游社区文化、生态环境和社会关系的破坏,并且要避免在某些旅游地体验化开发泛滥和低级化。

古镇旅游开发只是初步认识到了古镇的文化价值,以“修复旧貌”为主,缺乏体验价值,旅游者只能被动地看“山、水、人、房、物”构成的“古镇图”,而无法融入其中,旅游者找不到体验的感觉。

古镇商业化现象严重,商铺或餐馆只是在原有民居的基础上稍加处理就开始接待游客。居民全变成经商的人,生计业态、生活状态全改变,加上对于古镇旅游的本质普遍不太了解,并没有形成古镇旅游应有的文化氛围,古镇韵味逐渐消失。

古镇领导者、管理者急功近利的开发行为也对古镇的传统风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此外对于古镇旅游开发深度不够,造成古镇旅游在发展中旅游产品雷同,对于匆匆游玩的大众游客而言,很难体验到差异性。

古镇旅游走出困境的一条出路,就是致力于寻找产品差异,突出产品特色,摆脱恶性竞争。古镇体验旅游研究对于提高古镇旅游的品味、丰富古镇旅游的内涵、推动古镇体验旅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William LS.Experiential tourism around the world and athome:Definitions and standard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sand Standards.2006.2(1):1-14.

[2]Brunt P.Courtney P.Host Perceptions of SocioculturalImpac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3):493-515.

[3]Kneafsey M.Rural Cultural Econom――Tourism and SocialRelation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28(3):762-783.

[4]瑟厄波德.全球旅游新论[M].张广瑞.等译.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5]余华玲.周密.四川古镇开发模式初探[J].新西部.2008(09).

[6]熊侠仙.张松.周俭.江南古镇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规划汇刊.2002.6.

[7]吴文智.庄志民.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J].旅游学刊.2003(6):66-70.

古镇文化论文篇9

    一、引言

    古镇以其闲适的文化、恬淡的生活态度和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正成为人们主要的旅游目的地,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古镇旅游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举世瞩目的成绩。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的不仅是物质结果,而是一种伴随旅游产品带来的不同寻常的经历或感受。目前,中国古镇旅游产品开发设计较多停留在观光层面,缺乏深度旅游产品,满足不了旅游者的深层次需求,因此古镇旅游产品迫切需要转型和提升。

    二、文献回顾

    1.体验经济时代来临。体验经济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经济形态,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和詹姆士·吉尔摩在其合着的《体验经济》一书中,最早对体验经济做出全面分析。他们认为所谓体验经济,就是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通过满足人们的体验而产生的经济形态。它的提出展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孕育着消费方式及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适应体验经济的快慢将成为企业竞争胜负的关键(张承耀,2005)。胡红梅(2007)认为,目前体验经济在经济发达国家是备受关注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旅游业作为最适合“体验经济”的生产和消费工具,其产品也趋向体验化发展,人们对旅游消费过程及其结果的体验都非常重视(刘又堂,2005),旅游消费本质表现为旅游者追求旅游体验,带来旅游消费动机、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出游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王云良,2007)。目前体验式旅游市场尚不成熟,但旅游者、旅游活动以及旅游开发都表现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特点(章尚正,钱晓慧2008),以观光为主流的旅游产品正逐渐让位于新、奇、特的感同身受的参与性体验。

    2.古镇旅游的体验化趋势。国内学者关于古镇旅游的相关研究较多,涉及面也较广,主要包括古镇旅游产品开发策略、营销策略、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对策等。邻近大中城市或着名景区的古镇具备了旅游开发的资源、区位条件,在开发时既要研究旅游者心理,又要提高旅游地本身的吸引力,要针对不同需求的旅游者设计出不同的旅游产品(王雪梅,2004)。

    蔡家成(2006)认为,古镇旅游的形式和内容应多种多样,向文化性和体验性趋势发展;古镇旅游的类型存在梯层结构,在时序上呈现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的发展趋势,以文化为主要内涵的体验旅游是古镇旅游的最高层次;要努力实现体验旅游的最高层次,根据不同的旅游者提供不同的体验旅游项目。何丽芳(2006)也谈到要深度体验文化,从建筑、环境、文化、民俗四个方面,阐述古镇旅游不能仅停留在最早、最浅表层层次,而是需要崇尚文化、关注游客参与的体验元素加入其中。同时,旅游者获得的体验质量越高,旅游企业从中得到的经济效益也会随之增加(钱飞霞,2007)。

    三、古镇旅游类型

    1.以水乡特色为主。此类古镇的典型代表为江浙一带的水乡古镇如乌镇、南浔、同里等,大自然和历史共同造就了江南水乡古镇。这些古镇处于太湖流域的江南平原,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江南古镇建筑的亲水性,临水空间别有情趣;湖泊纵横为耕种渔桑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人口集聚,从而孕育了繁荣的古镇文化。古语有云:“东南财赋地,江浙人文薮。”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古镇之所以有魅力,关键是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江南古镇的灵魂。

    2.以古建筑群为主。如果说江南古镇是小家碧玉,则此类古镇是邻家大哥,充满了人间烟火的宽容,以古建筑群为主要特色,以安徽宏村、西递、福建泰宁最为典型。皖南古镇背依黄山余脉,周围群山环抱,峰峦叠翠,为一个风光秀美的盆地,完好保存着最有特色的明清古民居群,在中国明清建筑史上独树一帜,有着高超的建筑艺术、浓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地方特色;福建泰宁保存着完好的古建筑群,以明代民居建筑真品和尚书第建筑群声名远扬。

    3.以历史文化为主。此类古镇以山西张壁、广西兴安、广东石湾镇为典型,除了优美秀丽的古镇风光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最主要的特点是古镇依靠人工活动而赋予更多文化和历史底蕴,资源更注重历史性,当地遗址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如张壁是中国现存的保存完好的一座融军事、生产、居住、宗教为一体的古代“袖珍”城堡,古镇不大却集中包容了夏商古文化遗址、隋唐古文化地道、金代墓葬等许多文物古迹。石湾镇陶瓷文化源远流长,被称为“南国陶都”,河宕贝丘遗址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

    4.以民族风情为主。此类古镇与上述类型的最大差别在于文化中融入民俗,以民族风情为主,兼顾秀丽的自然风景,以内蒙古室韦为代表。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周边邻里不同民族的相互交往和融汇,导致了悠久的室韦文化,是蒙古族发祥地,中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如今的室韦还保存着古代蒙古族生活生存风貌,寻根、祭拜、观光、考察给古镇旅游又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四、古镇旅游开发策略

    1.古镇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目前古镇旅游产品种类多样,开发日新月异,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旅游产品仍以资源型为主,简单模仿其他地区,导致雷同缺乏特色,如江南水乡古镇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同时古镇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完整规划的指导,开发粗放、经营粗放,竞争方式还处于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在开发上缺乏深层次的文化性和体验性,现有许多旅游产品多为初级观光型,不能满足顾客需求,未把旅游经济理解为体验经济。

    2.古镇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古镇旅游产品开发必须转换思路,提倡产品策划、个性化服务,重视对体验旅游活动的开发。根据上文古镇旅游的类型和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古镇旅游产品可设计成观光、休闲度假、修学、科考、养生等多种形式。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旅游者,应开发多种选择,以下几例可供参考。

    (1)节事体验游。节事的举办涉及面广,影响力大,有视觉、味觉、嗅觉、听觉等全方位的参与或体验,古镇旅游产品开发可采用这一方式,如南浔有驰名中外的楫里湖丝,明清时代大批丝商的出现,可举办体现丝商文化的节庆,学习前辈们的经商之道,在商品经济的今天儒商的理念仍具有借鉴意义。(2)美食养生游。古镇以闲适恬淡的生活为主,其饮食也以健康、养生、原生态为特色,游客可以品尝家常菜,并融入到制作过程中,如江南一带有吃年糕,清明团,端午粽等习俗,参与其制作过程,别有一番乐趣,体验古镇人民的生活生产场景,感受纯朴的水乡文化,将观光、休闲、娱乐、餐馆、体验等结合融为一体。(3)文化展示游。各古镇根据自身文化遗存特色开辟古文化展示区,通过实物或其他方式展示古镇的历史、人文、民俗等,引导旅游者进行古镇历史文化、风情民俗鉴赏,让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如石湾的陶瓷文化等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示出来。(4)探幽访古游。在古街古巷中进行探幽访古,感受传统简单的饮食起居,品味古镇的沧桑岁月,感悟人生,发思古探幽之情。如江南水乡古镇可采用这一游览方式,让游客自主地漫步在古街上,感受当年古镇上曾发生过或惊心动魄的事迹,或闲适恬淡的生活气息。(5)民俗风情游。品尝当地风味饮食,参与节庆、庙会、祭祖等民俗活动,或深入当地居民中间,体会民俗风情。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情的古镇室韦,可举办相关节日,让旅游者品尝风味菜,欣赏当地独特的建筑风格,体会少数民族的民俗特色。(6)艺术逍遥游。古镇所处环境大多山清水秀,古建筑与山光水色结合在一起,自然与人文交相融合,构成一幅幅优美静寂的图画,可以此为基础,组织开展绘画、摄影等艺术活动。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的宏村古镇则应充分发挥其艺术特色,注入体验元素,吸引爱好艺术的游客和艺术家们前来旅游。(7)轻松度假游。清静的环境,优美的风光,淳朴的民风,对长期居住在都市里的人来说,确是轻松度假、调整身心的好去处,选择有特色的民居客栈住上三五天,在古镇古朴的环境氛围之中或玩棋牌,或闭目养神,或在周围散步、登山,使之达到放松心情、舒缓精神的目的。

    总之,古老的建筑,古朴的环境、丰富的文化遗存、闲适恬淡的生活状态等,是古镇进行旅游开发的资源条件。有关旅游部门应利用古镇旅游资源,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采取适宜的体验旅游方式,充分展示古镇旅游资源的魅力,让旅游者更好地对古镇进行欣赏、理解和品味,融入到古镇的文化中去,达到满意的旅游效果。

    参考文献:

    [1]派恩·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张承耀.体验经济的六大特征[J].嘹望新闻周刊,2005,(7):61.

    [3]胡红梅.论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业发展[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74-76.

    [4]刘又堂.论体验经济与旅游个性化服务[J].社会科学家,2005,(1):147-149.

    [5]王云良.论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消费特征的六大转变[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6):21-23.

    [6]章尚正,钱晓慧.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趋向与旅游开发[J].宿州学院学报,2008,(2):4-8.

    [7]王雪梅.论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四川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9):116-121.

古镇文化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060-02

历史悠久、文化淳朴的古镇近年来一直是旅游的热点。随着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加速推进了这些古镇的城市化进程,提高了古镇居民的现代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一些古镇过度商品化、雷同化的现象也引起了中央级媒体的关注。那么,作为古镇精髓的传统民俗文化在这些旅游古镇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发挥了什么作用呢?对此,学界一直没有详细的调查与研究。本文即从民俗的角度对旅游古镇古韵渐失、古镇不古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何为“古镇”

在我国,古镇的概念源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同济大学朱晓明认为古镇是建于民国以前、保留有较好的历史沿革,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风民俗且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认为古镇应该满足以下6个特点:(1)年代久远;(2)科名成就很高;(3)与自然融为一体;(4)村落规划出色;(5)有公共园林;(6)有书院和村塾。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也对古镇进行了界定。他认为古镇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同时这个历史要被记忆在村庄中;二是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的;三是基本保留原来村庄的建筑体系,不是残余;四是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依据上述界定,很多旅游名镇都是非常好的古镇样本,但为何很多游客、学者还是认为这些旅游古镇不古呢?笔者认为这主要因为大家对“古镇”的理解并不仅限于上文提到的那些偏重物质形式的特征,还对“古镇”有更多的“古文化”期待。游客总是希望看到古老悠久的传统文化,希望看到与现代都市生活不相同的衣食住行,希望看到颇具古韵的节庆仪礼。如果说各种古建是古镇的形,那么“古文化”才是古镇的神,二者缺一不可并且神重于形,否则即会出现“古镇不古”的问题。

二、何为“民俗”

到底何为“民俗”?笔者实地调查发现,很多古镇居民、基层官员甚至一些从事旅游规划的工作人员对民俗的误解相当广泛,其中以如下几种观点为代表:

民俗都是那些古老的、以前的东西,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民俗了;民俗都记载在历史书籍上,与现实的生活相去甚远;民俗是那些跟“封建迷信”沾边的东西;民俗是那些被旅游开发后的特定节目;民俗是旅游古镇的主题之一,但旅游开发最重要的是建筑风貌上修旧如旧,而不是民俗。

从理论上看,将民俗界定为旧时的残存遗风也曾是学术界的一种观点。钟敬文认为,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它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陶立藩认为,民俗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文化模式。它涵盖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民俗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二,民俗是靠口头和行为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的;三,民俗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文化模式,这种模式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乌丙安对民俗学有如下定义:民俗学是研究各民族最广泛的人民传承文化事项的科学,它具有以下一些概念因素:民俗学研究的事象是世代传袭下来的、同时继续在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事象;民俗学研究的事象是形成了许多类型的事象;民俗学研究的事象是有比较相对稳定形式的事象;民俗学研究的事象是表现在人们的行为上、口头上、心理上的事象;它研究的是反复出现的深层文化事象。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经济的、社会的、信仰的和游艺的。

虽然具体表述上有些许的差异,但总结来看,上述定义中的民俗有以下几个共同的重要特征:一,民俗是一种文化事象;二,这些文化事象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三,存在于人们现实的日常生活之中;四,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传承;五,在行为和心理上影响和规范人们的生活。同时,在三位大师的理论论述中提及但没有明确写入定义的还包括:这些文化事象在内容上的地方性和传承中的变异性。

通过上述定义,可以发现,民俗是在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世代传承的文化事象,这些文化事象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普通百姓则是民俗传承的主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传承和遵循的那些生活模式、岁时年节的各种规矩及庆祝活动、婚丧嫁娶的仪式程序甚至一年四季的吃食其实都是民俗,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些民俗其实正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上文提到,传统文化才是旅游古镇的神,推而言之,传统民俗才是旅游古镇文化展示的精髓。

三、为何“古镇不古”

(一)旅游规划中的“民俗”似有实o

随着“旅游开发,规划先行”观念的普及,很多旅游古镇对规划工作非常重视,甚至多次外聘专家或机构编制或修编旅游相关规划。在这些规划中,民俗常常被规划设计者提及,但除了依托节庆民俗设计旅游节会,更多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传统民俗并未作为文化展示的重点。结合实际调查,笔者认为原因如下:

(1)对古镇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调查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规划编制者对古镇历史和民俗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分配给历史和民俗文化的调查时间有限,导致对历史和民俗文化的了解、挖掘不够;调查资料来源集中于地方志、个别民间文化人,缺乏深度和广度。

(2)主要领导意见在规划编制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规划编制的客观科学性有待提高。

(3)规划普遍将民俗文化定位为古镇旅游的主题,但在具体保护要求和保护措施中却普遍缺乏相关具体内容,泛泛而谈;在旅游项目策划中以市场和经济效益为导向原则,缺乏对非物质的地方文化和民俗变迁影响程度的关注。

(4)规划评审缺乏对非物质的地方文化和民俗变迁影响程度的考量。

(5)规划的法律效力有限,规划实施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给予保障。

(6)领导更替对规划编修、实施的影响巨大,“人治”色彩浓厚。

(7)一些古镇政府认为地产开发商的开发规划做得比古镇的规划好,并成为古镇规划实际上的编制依据,或者干脆直接替代之。

(二)重古建风貌轻民俗文化

现阶段,古镇旅游开发流行一个词叫作“打造”,打造的汉语解释为“比喻创造或造就”。选择进行旅游开发后,旅游规划编制好后,古镇政府即自筹资或邀请开发商出资,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镇原有的古建进行修葺、对古街风貌进行整治,或者再根据旅游项目策划要求修建新的主题广场、休闲设施等,临街店铺按照统一要求进行门面布置,或进行餐饮住宿,或售卖旅游商品。在这个过程中,古镇外在的建筑风貌改造是重中之重。

从广义上说,旅游开发的“打造”除了建筑风貌的修旧如旧,还包含文化展示的内容,但事实上,最能展现古镇旅游吸引力的传统文化在很多古镇并未予以很好的展示。古镇传统文化的展示内容原本非常丰富,包含传统经济生产方式、衣食住行、岁时节庆、信仰娱乐、手工技艺等方方面面,遗憾的是,现在游客所能看到的多半只有建筑文化的成果展示――老民居、老庙子、老会馆、老街道,非物质文化也集中在当地特色饮食的些许传承和旅游节会上。

根据当地岁时传统或特色物产设计举办的旅游节会不仅是旅游古镇而且几乎是所有人文旅游景区吸引游客的必设项目。现在,很多古镇在旅游节会内容相当丰富,除了当地传统民俗的展演,主办方还会邀请许多来自异域异地的各种文艺表演者,以其作为吸引游客的一大噱头。实际上,这些表演对展示古镇自身传统文化益处并不大,反倒让很多游客觉得很混乱。因此,旅游节会的重点应是当地传统文化的展示而不是其他,应该切实将古镇自身优秀文化事象运用合适的方式予以展示,不能顾此失彼,不分主次。

当然,游客总是希望看到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但随着时展、民俗文化的自然流变,有很多传统的民俗活动在当地已鲜有开展。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刻意追求所谓传统民俗,对于失去传承条件和传承环境的民俗事象,只能参考图片、剧目、电子等途径做文化展示。对那些还具备传承条件传承环境的,必须加强传承保护,因为只有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才是古镇文化的精髓,如果精髓尽失,不但今天“不古”的古镇无法“复古”,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泡影。

(三)过度商业化影响民俗传承

现在的很多旅游古镇,街道两边满是售卖旅游商品的店铺,其中绝大部分商品与本地文化毫无关联,买东西的和卖东西的都是外地人,游客所看到、接触到的不再是古镇真实的生活状态,古镇已然成了一个各种小店云集的商品购物街。以成都洛带为例,古镇古街上共有店铺约404家,其中售卖旅游商品的有191家,占47.3%;小吃和餐饮店141家,占34.9%;海洋馆、4D影院、服装照相并套圈等游艺店57家,占14.1%;旅店4家,占1%;另有公共服务类的超市、药店、银行等共计铺面11家,占2.7%。同时,经营项目的同质率和雷同性非常高,如旅游商品以银饰、荞麦枕、人像杯、千年虫、牛角梳、创意饰品、北京布鞋、印巴服饰、上海故事、棕丝鞋、蚕丝被、洋火堂、艺术皂等重复较多;小吃以大锤酥、麻花、烤肉串、臭豆腐、豆鼓、凉粉、艾蒿馍馍、天鹅蛋、河鲜、奶茶等重复较多;游艺类以服装照相最多,有35家同时经营。

另一方面,随着大量专业商人在古镇间的流动,选择将店铺出租给这些商人的古镇原住民越来越多。目前,洛带大约有三分之二多的店铺是出租给外地商人经营。如此一来,售卖古镇自己特色物产、展示当地传统民俗的店家在减少,过多外来商人的入住也无形中影响着古镇原住居民的文化生态,对古镇民俗的自然流变产生了影响。

过度商业化的最根本原因是旅游经营的刺激,旅游接待淹没了古镇传统的经济生态,挤占了古镇传统民俗传承的时间和空间。为了增加旅游收入,古镇居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旅游经营,原来的生计模式被打破,或者因为参与游客接待失掉参加传统民俗活动的时间,或者因为提供给旅游经营而失掉举办传统民俗活动的场地,传统民俗的传承随之改变,古镇传统文化随之改变,古镇不能再古。

【参考文献】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

[2]陶立藩.民俗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3]高有鹏.关于民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封建迷信”的误读问题[J].河南社会科学,2010(03).

[4]杜聪贤.基于旅游凝视理论的民俗文化变迁研究[J].经济视角(中旬),2011(08).

古镇文化论文篇11

一、中西部各省市旅游发展的经济地位对比研究

旅游界对亚旅游目的地的关注始于90年代初许春晓教授提出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该理论从旅游资源角度首次对亚旅游目的地现象进行了阐述。随后亚旅游目的地现象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

对比近三年(2010―2012年)全国各省区市旅游总收入数据可知,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前十的西部省市只有四川1。2012年,除河南(排名第六)、四川(排名第七)湖北(排名第八)、湖南(排名第九)四省外,入选旅游总收入前十名的其他六省市均来自我国东部地区。(见表1)

旅游总收入是衡量亚旅游目的地极其重要和关键的指标。从表1可知,近三年,旅游总收入排名前三名的省市均来自我国东部。东部地区的各省市无论是在交通条件、经济发展,还是人均收入、消费能力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东部地区旅游目的地的强势发展,对西部旅游目的地的未来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遮蔽效应”。特别是西部欠发达的亚旅游目的地,由于知名度较小、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资金投资欠缺、旅游形象不够独特等众多原因,未能完全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势转化,东西部旅游目的地的差距仍在进一步扩大。(见图1)

从图1数据得知,即使四川省连续三年被列入全国旅游收入前十名,但与排名靠前的东部城市,旅游收入差距仍然非常大。直到2012年,旅游收入突破3000亿元大关的四川省,仍然略少于2010年排名第三的上海市。从全国范围看,西部省市由于历史、经济和环境原因,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强省、强市,任重道远。

如何平衡发展亚旅游目的地与主流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游客比例、收入差距、基础设施建设及市场占有份额,从而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和谐发展,是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瓶颈。

二、亚旅游目的地的升级研究――以洛带古镇为例

西部地区拥有12个省、市、自治区,国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旅游资源从数量、类型到级别,都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从目前西部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看,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旅游资源本身的资质存在不对等和非正比关系。

(一)洛带古镇简介

洛带古镇地处成都市龙泉驿境内,是四川省古镇旅游发展较好,知名度较高的古镇之一。洛带古镇紧紧围绕客家文化、建筑特色、生活方式为主线,开发旅游产品,打造旅游形象,是四川客家聚集区的典型代表。景区包含有古镇核心保护区、金龙湖景区和宝胜村客家原生态村落。镇内85%以上属客家人或客家移民后裔。从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角度看,洛带古镇正处于发展中的生命旺盛期,同时,也面临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游客注意力容易转移、同类景区竞争等多方面问题。

(二)洛带古镇发展瓶颈分析

1、旅游产品同质化度高

与洛带古镇齐名的四川名镇有邛崃平乐古镇和黄龙溪古镇。三个古镇拥有不同的形象定位。平乐古镇素以“秦汉文化・川西水乡”风情著称,黄龙溪古镇主打“农家小调・滨江风情”,洛带古镇则侧重对“客家文化・休闲街区”的打造。从旅游形象角度看,三个知名古镇风格各异,各有千秋。

2013年初,项目组成员分别赴三个古镇进行实地考察,特别是对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了深入调研。从旅游产品类型和特色来看,存在较大相似性,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四川小吃、特产、手工艺品、茶坊或休闲餐饮成为三大古镇比较典型和主要的商业业态,间接导致了古镇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和旅游产品开发容易走向同质化。

2、旅游产品开发与本地文化结合度不高

由于商业业态同质化和商业化趋势,在知名度越来越高、游客数量呈上涨趋势的洛带古镇,其旅游产品吸引力却日渐出现下滑趋势。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则是旅游产品与客家文化的结合度不大,旅游产品呈现出四川特色,缺乏客家文化特征,这也是旅游产品与四川其他古镇容易同类化的根本原因。

3、规划水平超前,管理水平落后

洛带古镇从一个不知名、缺乏统一规划的成都偏远小镇,到如今国内知名、年游客人次超过百万人次的古镇,其科学的旅游规划和开发是成功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随着游客人数的增加以及对古镇期望值的上升,洛带古镇再次面临新一轮的科学规划和统一管理。从古镇环境、业态布局、产业链等环节看,管理水平仍待进一步提高。

(三)洛带古镇升级与转型对策研究

洛带古镇具有典型的亚旅游目的地特点,较容易受同类旅游目的地的“形象遮蔽”。因此,洛带古镇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力在更新旅游产品体系,扩大产品内涵方面深入挖掘。古镇的升级和转型可从两方面进行挖掘:一是客家文化;二是古镇历史。

1、客家文化与古镇业态的深层次融合

以目前古镇业态现状看,较多是对会馆文化、节庆文化、建筑特色的包装和开发。如广东会馆、湖广会馆、江西会馆、川北会馆;“水龙节”、“火龙节”等。客家文化博大精深,除了节庆、会馆、建筑文化,还包括客家风俗、客家历史、神话传说等。厚重多样的文化赋予了洛带古镇开发的潜力。

古镇文化论文篇12

新型城镇化是伴随着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战略方针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策略,我国城乡发展方向是要走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城市与乡村的统筹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实现乡镇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稳定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原则;二是四化同步、统筹城乡原则;三是优化布局、集约高效的原则;四是生态文明、绿色低碳的原则;五是文化传承、彰显特色的原则;六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七是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原则。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主要有:一是实现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二是确保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三是促进城市生活和谐宜人;四是不断完善城镇化机制体制。

(二)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意义

第一,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求城乡协调发展,要求绿色、低碳,它是城乡统筹协调的城镇化,更是生态文明贯穿全过程的城镇化,要求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消费模式等方面的转变,要求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推动城镇化向集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有助于我国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新型城镇化道路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发展目标,它要求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有利于我国乡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乡镇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乡镇的就业,提升乡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第三,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道路,走这样的道路有助于实现城市发展带动乡镇建设,随着城镇经济的繁荣,城镇功能完善,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更加殷实,精神生活更加丰富,这些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消除社会风险隐患,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社会的和谐。

二、文化旅游古镇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经验借鉴

在世界各国城镇发展的历史来看,我们可以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城镇发展做一个相应的判断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就是典型的欧洲城镇化发展模式,通过政府部门对其进行一个控制。第二种是美国采取的自由模式,这个发展模式取决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程度。第三种就是非洲的某些国家城镇化的方式,这种模式发展依赖于当地经济和人文发展的特色。国外在城镇化发展中的相关经验也值得我们参考,在20世纪20年代,英国新的公共干预政策相继推出,新型的政策是为了应对英国小城镇经济落后的问题。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中,为了进行有效地解决该问题,他们大力的扶持北部相关地方的发展,这样就可以将整体的发展提上去,而不是只是仅仅针对南部进行发展。工业的快速发展,使英国形成郊区的现象,该政府加大了绿化的建设,并且推出了一个新的城市化进程,使得一些自然的风景得到很好地保护。此外,湘西凤凰县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厚,旅游资源丰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凤凰县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战略步骤:首先,在制定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总体规划时,充分考虑到当地旅游景区的生态保护和环境容量限度,禁止大搞“人工化”造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测的力度,通过实时监测和及时反馈,尽可能的保护好湘西凤凰古城原有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让旅游陶醉其中,流连忘返。保障凤凰古镇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经济链”;其次,及时修订和完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将湘西凤凰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及治理等一系列事务纳入到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争取把湘西凤凰打造成部级生态旅游建设示范区;再次,目前湘西凤凰镇仍然处于部级贫苦县,古镇旅游业在寻求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扶持的同时,通过组建旅游股份公司,利用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优势,推动凤凰古镇旅游业向更高一层次发展,将凤凰古镇旅游业打造成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支柱型服务行业。此外,将旅游业收入中提取一部分作为旅游发展基金,加强凤凰古镇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备的建设,推动古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文化古镇的全面保护与修复

(一)影响旅游文化古镇新建的原因探索

1.自身因素分析。在现代社会大力提倡工农一体化,旅游城镇相互结合,统筹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背景下,旅游文化古镇的全新建设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速度。对旅游文化古镇重新进行建设,对整个城镇化的建设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建立一个系统化城镇系统,为城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建立一套评价旅游文化古镇建设进程的整体机制,该机制就是吸引力,生命力,承载力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从古到今,不论是什么样的建设都是以这三个目标为基础的。旅游文化古镇通过提高自身的质量,促使其有更强的生命力。我们必须在保存古镇风采的前提下进行城镇化建设。

2.宏观环境分析。进入现代化,古镇建设必须使用不同的发展模式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可以充分利用政府以及政企等方面提供的规划方案以及相关政策,提高古镇的发展能力。

(二)城镇化建设中古镇新建的总体规划

重建就是一个城市进入复活状态,其实就是从各个方面和角度使城市的相关问题得以有效的解决,不论是经济程度,物质水平,社会或者是生态环境等都要做到充分的考虑。旅游文化古镇的复兴是在某种程度下的城市复活过程。旅游文化古镇要复兴,首先就是要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三)城镇化建设中旅游文化古镇新建的具体方案

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保护旅游文化古镇的文化遗产,必须要制定合理的保护制度,采取相关的措施,逐步完成保护工作。整个保护和复兴工作都要以人为本,使文化更加富有意义。使旅游文化古镇的人们不仅能感觉到悠久的古镇历史文化,同时还能生活的更加文明。

1.组织和管理一体化。在旅游文化古镇旅游业经营的过程中,当地的居民要有主人公意识,积极配合投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文化保护工作中。这样游客到这些旅游文化古镇旅游时,才会体会到古镇当地居民的文化素养,以及生活习惯等一些具有景观特色的部分,所以他们要时刻配合古镇的现代化发展。第一,要保证居民的公平性,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益处。第二,要适当对当地居民进行相关的旅游业知识的普及。第三,积极鼓励居民开展一些农家乐等旅游业务,表演一些民间艺术,提供具有特色的餐饮等,使居民能真正融入到旅游经营中来。

2.公共服务一体化。重新修建公共设施,发扬一些民间的艺术。诸多文化旅游古镇不论是在宗教,建筑,服饰还是习俗方面都体现出了当地的文化内涵。应该深入理解文化旅游古镇的习俗文化,了解其核心含义,进而进行有效的保护。营造传统的文化气氛,加强治理,使文化旅游古镇的旅游质量得以提高。公共空间的扩大,公共服务模式的创新可以促使旅游业更加多姿多彩,又可以有效改变环境,在游览了景观和放松了心情的同时,还能参加一些休闲项目。以前居住以及交往的地方,现在增加了一些户外的活动和体验,这样对当地文化传承和发扬都是十分有利的。

3.新旧建设一体化。文化旅游古镇的复兴是古镇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根据不同的功能,促使古城带动新兴地区的发展,新兴地区为古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不论是新城还是古镇的建设都应体现出当地的文化风格,使其能继续传承下去。对古镇的重新修建要研究原本建筑的材料,风格,构造以及装饰等方面的特色,在了解了古风建筑的每个细节后,在还原时尽量使其风格特色与原来的保持一致。这样,在城镇化建设中才能既保护了古镇的原始风采,才能促进现代城镇化的发展。

4.古新功能一体化。在复兴时,不一定要完全按照原本的模式发展,也要考虑到游客的不同需求,为了满足需求也可以增加一些新功能。将文化旅游古镇和新城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古新充分结合,同时也要展现出各自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必要时,对街巷等一些建筑的构造进行修改,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实现古镇带动新城经济的发展,古新结合的同时,还要满足建筑风格的统一,外观看起来不能是大相径庭的,尽量实现一体化设计格局。

5.基础设施一体化。排水设施,输电线路,消防设备以及生态节能等一些基础的设施,对于房屋的建设都是必不可少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对这些文化旅游古镇的基础设施进行重新修建时,应该要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在原来的设施上进行改进和更新。但是在古镇基础设施修建的过程中,原始风格的体现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施工过程中不能改变原有的建筑风格,构造,以及装饰品味等,一切都要体现出历史的味道,在实现新功能的基础上,还要保存原来的古风古味,尽量避免现代化的气息。

6.生态环境一体化。加强古镇生态环境建设,使当地居民具备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维护这些文化旅游古镇的自然环境。保护好一些古树的同时在不影响整体协调和风格的情况下,可以增加绿地的开发,避免现代化气息过重。充分将人类,房屋和绿化相互结合起来,创建系统的生态环境,展现出原有的历史化气息。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建设新型的公共设施,做好绿化工作,保护水资源和土壤资源,使生态环境时刻都保持在最好的状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