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作方案合集12篇

时间:2022-05-15 06:55:54

供热工作方案

供热工作方案篇1

二、基本原则

(一)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精选一批业主改造意愿强,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居住舒适度差的既有居住建筑作为示范项目进行改造,探索和积累改造技术及政策经验,加强示范宣传,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完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政策法规,明确不同既有建筑改造的技术路线、激励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方式,促进供热企业加强节能管理和进行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鼓励和支持有经济能力的单位和节能改造要求的业主进行节能改造,提高业主、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和全社会参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积极性,促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化机制的形成。

(三)科学决策,统筹规划。制定全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统一规划,分阶段、分批次对全市进行节能改造的既有居住建筑实行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节能减排规划协调一致,有序推进此项工作。

(四)坚持“技术优、投资省、扰民少、效果好”的原则。将节能潜力大、资金回收快的项目或小区优先列为改造对象。尽可能以热源或热力站为单元,对其所覆盖区域内非节能住宅建筑及供热系统实施整片统一改造。

三、总体任务及年度计划

2008年底,我市既有建筑存量约为10820万平方米,其中民用建筑总量为8500万平方米(住宅建筑48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3700万平方米)。需要进行节能改造的约490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21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2800万平方米)。按照省建设厅分配下达给我市的改造任务,“十一五”期间,全市应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30万平方米(其中供热系统节能改造124万平方米,综合节能改造6万平方米),2008年已完成供热系统节能改造70万平方米。

根据我市具体情况,为利于争取国家奖励资金,力争于2009年底完成全部改造任务,即完成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6万平方米,完成供热系统节能改造60万平方米。

四、改造范围、内容和方式

(一)改造范围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范围为:(1)2000年前竣工验收,且能继续正常使用25年以上的非节能民用建筑。(2)不属于城市拆迁范围的民用建筑。(3)按《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GJCI29——2000/J682001)的规定进行判定,达不到该标准要求的居住建筑。

(二)改造内容

1.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包括外墙保温改造、建筑外门窗节能改造、屋面及地面(含架空地面和带地下室地面)节能改造、分户门的节能改造。

2.室内供热系统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包括安装热计量表、温控阀,实现分楼(户)计量、分室控温的目标。

3.热源及供热管网热平衡改造。主要指热源燃烧系统、循环系统和输送系统的智能控制改造,实现室外温度补偿、风煤联动和变频自控运行及水力自动平衡,提高供热效率。

以上三项改造内容既可以在一个项目上综合实施,也可选择一至两项进行单项改造。

(三)改造方式

1.供热计量系统。(1)分户热计量改造。对已按分户双管系统设计、建设的小区,采取在小区供热管网和单元回水系统加装热平衡阀、温度调节阀及热计量装置。对单管顺流系统非节能建筑(既有建筑)的小区,采取单元(楼栋)热计量,用户实行热分配方法改造,在小区供热管网和单元回水系统加装热平衡阀。(2)供热系统改造。对热源加装变频装置,对热源设备和循环系统进行自动化、节能改造。按照变频流量自行控制运行的要求,在供热主、支线管网和用户单元回水系统改造安装温度调节阀,使整个供热区域温度趋于均衡状态。对热源综合改造,提高锅炉热效率。应用无机传热技术将锅炉排放的余热回收,增加炉膛温度。(3)创建GPRS热网和用户远程监控系统。通过单元控制器(带传输模块)和移动公司GPRS网络,实现热换站(锅炉房)和用户热计量管理系统的遥控、遥测功能。对实时参数进行采集储存,建立数据库,实现历史数据查询,全面了解供热系统运行和用户用热情况,为供热部门提供准确、科学、有效的数据,实现供、用热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2.建筑围护结构。建筑围护结构改造优先顺序:外门窗、外门窗缝隙、屋面、单元门、封闭阳台、楼梯间内隔墙、外墙面、地面。

五、资金筹措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资金投入较大,应以市场化运作方式为主,采取多种筹资方式,逐步建立由政府、产权单位和居民、社会力量参与的稳定的投资机制。

(一)主要筹资方式

1.各级政府财政设立建筑节能改造专项资金,列入财政年度预算。

2.积极申请国家和省上的奖励资金。

3.单位和居民自筹资金,居民可提取一定数额住房公积金投入节能改造。

4.通过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办法,吸引社会资金投资

(二)围护结构改造筹资方式

国家财政奖励补贴27元,占改造资金的13%(造价以210元/平方米计算,以下同);按照隶属财政供养关系,由同级财政给予20%的奖励性补贴(即中央在兰单位、省属、市属、县区属分别补助);产权人承担30%;不足部分由市财政动用墙改专项基金给予补助。

(三)供热系统改造筹资方式

国家财政奖励补贴18元(占改造资金的40%,供热节能改造造价以44元/㎡为基数计算,以下同);按照隶属财政供养关系,由同级财政给予40%的奖励性补贴,即每平方米18元(市级以下补贴市和县区财政各承担一半);产权人(单位或住户个人)和供热单位各承担10%,即每平方米8元。

2007年12月财政部印发了《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957号),对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给予每平方米45元的奖励资金,起步阶段按照6元/平方米标准予拨,用于热计量装置补助。

六、实施步骤

第一步,选择具有典型的宣传和推广意义的建筑进行试点。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制定技术标准和政策措施,为节能改造工作全面展开奠定基础。同时,组织开展既有建筑调查统计工作,对既有建筑的数量、性质、建筑结构、能耗状况、使用年限等进行比较详细的调研统计,形成数据库,为制定政策和计划提供可靠依据。

第二步,选择经济能力好、节能意识强、产权相对单一、节能改造容易达成共识的项目单位,作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突破口进行先期改造。

第三步,集中力量对产权分散、经济承受能力差、改造难度大的项目进行改造,全面完成改造任务。

七、奖励资金的核定

中央和各级财政奖励资金的核定以改造工作量和节能效果为基本依据,具体办法按建设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科〔2008〕95号)执行。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策调控,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建立民用建筑能耗动态监测、能源审计、能耗公示、能耗限额等制度。加快推进供热市场化和供热计量收费改革,对节能改造后的既有建筑实行热计量收费制度,形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二)严格执行程序,实施全过程监管。市既有节能建筑改造项目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法规,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实力强的单位承担项目施工任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专业管理单位要加强对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监管,对项目改造后的节能效果要进行严格考核评价。项目申报单位要与技术支撑单位共同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改造方案,改造方案须经市建设、财政部门组织专家会论证通过后,方可组织实施;项目完成后由市建设、财政部门组织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资金清算划拨。市级有关部门在项目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质监等方面应给予积极支持和费用优惠,共同推进节能改造项目的实施。

(三)探索运作模式,不断拓宽投资融资渠道。积极创造条件,大胆创新实践,探索实行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和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快推进供热行业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建立热计量价格体系,制定建筑能耗标准和监测管理体系,为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创造必要条件。应尽快创造条件,率先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中试行市场化运作模式。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中试行政府适当补贴奖励,产权人、供热单位等各受益方合理出资,合同能源公司等社会投资单位进行商业化运作的准市场化方式。逐步建立适应各类房屋特点,以政府为主导,以产权单位为主体,以市场化运作为支撑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体制,确保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能够可持续并高效地开展下去。

(四)完善技术标准,提高节能改造技术水平。一是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研究。通过试点示范和改造前后的能耗跟踪测试,优化不同建筑类型改造技术和设计方案,为今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技术指南。制定和及时修订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市场。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建设厅的相关技术标准及规程。二是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对在试点示范工程中证明效果良好的新型墙体材料、屋面保温材料、节能门窗、热计量与温控设备、新型高效采暖方式、供热系统节能技术等向社会公示并加大推广力度。

(五)加强宣传动员,提高全社会对建筑节能的意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既是一项耗资大、周期长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工程,更是一项生态工程和惠民工程。因此,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有关单位要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支持此项工作的积极性,为顺利实施项目创造有利的条件。

(六)加大协调力度,确保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规范有序进行。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能会出现施工扰民、工程质量、利益冲突等各种矛盾和问题。市有关部门和各县区政府要加强协调和管理力度,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开展专门的技术、安全、文明施工的培训,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建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协调应急机制,制定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应急预案,公布专门服务和举报电话,保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九、组织领导

供热工作方案篇2

1、前言

供热企业档案事关企业经营范围、管理核心、服务质量,对于改善供热质量,优化局面居住环境,维护相关主体的经济利益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供热企业的规模化经营时间还不长,传统条块分割式的管理还有大量地遗存,导致供热企业档案工作出现基础信息不足,信息化程度不足和服务效能低下等实际问题,这不利于供热企业取得经济化运营的绩效,也不利于热力用户和单位利益的保障,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矛盾,给供热企业带来社会信誉、经济效益方面的损失。新时期,应该在供热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抓起,形成对供热企业档案信息化的全面提升,在有效提高供热企业档案服务效能的基础上,打造新时期更适于供热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体系,实现为供热企业发展做出基础性、支持性和管理性的贡献。

2、供热企业档案管理现状

2.1供热企业档案管理实际的问题

当前供热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现实与信息化需要差距巨大的具体问题,一方面,供热企业档案管理的水平不高难于做到对信息化的支持,很多供热企业的收费凭据、缴费清单还利用手工记录的方式,这很容易形成基础单据的污损、丢失、涂改和消灭,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供热企业的经营和建设受到很大制约。另一方面很多供热企业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房管单位,由于区域间房管单位的规程存在细节上的问题,这会造成供热档案出现种种问题,特别是在房管单位隶属频繁变更、管理机制反复调整、经费长期得不到落实的背景下,大量的供热信息得不到收集和整理,很容易造成供热企业档案基础性不牢。

2.2抓好供热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工作

供热企业档案设计民生,需要加以高度地重视,在新时期,要以信息化为手段推进供热企业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提升。供热企业档案要针对原始依据进行快速而准确地数字化,使其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在准确确定权属,大小,类别的基础上,实现面对公众的供热企业档案信息公开化,更好地促进供热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

3、供热企业档案管理基础工作

3.1供热企业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供热企业档案管理基础方面存在规范程度不高和相关平台搭建过慢的问题,这会导致供热企业档案管理没有牢固的基础,不能给供热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一个全新而扎实的支持,严重影响供热企业档案管理功能的发挥。

3.2打牢供热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基础

一方面,要实行供热企业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研究制定出供热企业档案的分类办法、编号方案、管理规定,在保证档案收集完整的情况下,对原有档案进行集中整理,对今后形成的档案进行规范化另一方面要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平台,实现对全业供热信息进行全文检索,便于公众对供热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监督。

4、供热企业档案管理的服务效能

4.1供热企业档案管理服务效能偏低

当前供热企业档案管理的服务职能还没有得到发挥,极个别的供热企业的档案工作还存在该开发而未开发、该开放而未开放的实际问题,根据多年的经验,没有服务意识是当前供热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短板,这会严重影响供热企业档案管理的服务功能,甚至对供热企业的本身管理造成影响,并难于维护好热力消费者和公众的合法权益。

4.2提高供热企业档案管理的服务效能

一是,促进供热企业的有效管理,供热档案是供热管理、设备设施维修养护、更新改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现代建筑工程进入地下和埋入建筑体内部的管线、设施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这些工程一旦发生故障,通过档案信息系统直接实现实时网络全文检索,可有效提高物业维修、养护工作效率,省时省力并减少对住户的影响。二是,维护热力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供热企业要完整管理好物业供热档案对于维护企业和

力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矛盾纠纷将起到重要作用。一方面,对热力消费者的档案信息和缴费信息进行管理,保证各类信息的全面、真实,避免因物业供热企业管理人员因人为疏忽造成缴费收据保留不全、重缴漏缴等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对业主需要的物业供热维修服务提供准确图纸,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维修成本、避免对热力消费者居住环境造成较大损失。

5、结语

综上所述,供热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涉及的环节、部门和主体纷繁复杂,如果不能立足于实际,抓紧实现供热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那么很容易出现供热企业档案管理效能的降低,进而出现供热企业经济效益的下滑和社会定位的降低。应该利用供热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对整个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在做好热力消费者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形成对热力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做到既能主动维护社会祥和安定,又能确保供热企业经济利益,还能体现消费者意愿维护等综合目标。

供热工作方案篇3

一、基本情况介绍:

(一)、单位的基本情况:光明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坐落于满洲里市经济合作区西端,是呼伦贝尔电力公司于2000年9月依法在原满洲里市热力公司破产的基础上出资572.6万元以发起方式设立的一家控股公司。

公司成立之初,根据满洲里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确定了发展热电联产、为国际贸易旅游城营造碧水蓝天的发展目标,四年来公司先后投入610万元对原有的三台14兆瓦链条锅炉进行恢复性大修,投入资金7000万元新建了3台29兆瓦循环流化床静电除尘锅炉,取缔了市区34座锅炉房、43台小锅炉。2003年公司本着为满洲里市营造出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还城市一片碧水蓝天的发展工作目标,开工了2×12mw+3×75t/h锅炉的热电联产工程建设,该工程建成后可新增加供热面积150平方米,年可发电1.2亿千瓦时。

目前光明热电公司有员工320人,供热面积由34万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200万平方米,供热管网已环绕到城市的边缘,几年来公司通过全方位的设备技术改造,极大的提高了供热质量和供热的可靠性,为下一步热电联产投产,拆除全市所有的小锅炉,实现全市集中供热提供了基础保证。

(二)、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满洲里光明热电公司是在原热力公司破产的基础上新组建的一家股份制企业,它的档案来源复杂、内容广泛,因此对档案工作所产生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要求较高,公司组建成立以来利用档案的信息资源,在修编年鉴、组织沿革、大事记、制定生产管理制度汇编和在经济活动分析、生产事故分析、供热管网效益分析及生产设备技术改造等项工作中充分利用档案的翔实资料指导生产、经营和各项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企业破产重组、资产量化和土地产权界定,供暖用户住房面积核实及取暖费的收缴工作中利用档案资料成功的解决了矛盾纠纷、维护了企业和用户的合法权益。在编制基建工程招投标书和生产设备、生活设施由于质量、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索赔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避免了企业的损失。

(三)、档案工作的基本情况

为了促进公司的正规化建设、提高公司的档案管理水平,使档案更好、更有效地为公司的生产经营及外网营销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项工作服务,自2000年公司组建成立以来就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公司的整体工作中,给予了高度重视、建立了一套完整健全的档案管理体制。在档案管理中公司经理负责,办公室主抓,建立了档案室,实现了文书、会计和业务档案综合管理,形成了以档案室为中心,各部室资料管理人员分工负责的档案管理网络。四年来,光明热电公司档案管理工作一年一个台阶,继2002年月公司通过满洲里市档案级验收后又由2003年00月通过了自治区00级验收。

二、领导重视档案工作是关键

(一)、成立领导机构、加强领导、配备人员

为了切实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公司成立了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公司孙明山经理为档案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具体工作由综合班主任负责,同时按照电力系统的档案管理标准,在满洲里档案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设立了专门的档案室,对原热力公司的生产技术档案和基建资料档案及综合性档案逐项、逐册进行了整理,做到了档案集中统一管理。

在人员配备上公司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在员工中选任了三名业务精、文化高、政治素质好、保密意识强,热爱档案事业的女同志担任了专职档案管理员和基建、生产兼职档案管理员。同时为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我们派出档案管理人员到档案管理先进单位参观学习并在每年的自治区和市区举办的档案学习班我们都派出专人参加培训学习,通过学习提高了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的政治思想觉

在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中公司按照满洲里市档案局的规定结合自身情况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档案员职责》、《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借阅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和《党政工团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制度》、《声像材料立卷归档制度》以及《实物归档制度》等规章制度。同时还制定了各门类档案的分类方案和保管期限表,使公司档案管理工作基本实现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二)、加大投入,解决突出问题

公司组建成立之初,没有固定档案室,档案资料也比较分散,为此公司将建立档案室列为重要的议事日程,2001年公司在办公场地较为紧张的情况下,设置了独立的综合档案室和档案人员办公室,安装了铁门、防盗窗、窗帘、配备了灭火器、温湿器使档案室达到了防盗、防光、防火、防潮、防高温、防尘、防鼠、防虫的“八放”要求,在档案管理的硬件建设上我们还先后投入3万元按照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配置了30平方米的档案密集柜,购买了档案专用电脑、激光打印机、激光复印机、电脑传真机和摄录一体机、数码照相机等先进仪器设备,

三、加强基础业务工作,是做好利用工作的前提

(一)、收集、整理、鉴定、统计

为了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我们按照满洲里市档案局的要求和规定来完成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及统计工作,在档案收集管理中我们按照规定将公司基建资料、供热管网资料、上级下发文件、公司上报文件及各部室、车间的有留存价值的档案资料进行了积极主动的收集和征集,对收集到的档案资料全部作到认真整理、装订入库。保证了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系统及时。

在档案的整理工作中我们按照规定对档案立卷要求进行了组卷和编目,建立了档案管理统计台帐,对档案室内的设备,各类档案数量,档案利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和登记,通过认真作好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档案管理的质量。

在档案鉴定、统计中我们按照规定对所有档案资料按照标准进行了重新鉴定,目前公司档案室以收集到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文书档案000份,其中永久档案00份、长期档案000份、短期档案00份。

(二)、编制检索工具

(三)、开展微机档案

为了适应适应办公自动化的需求,我们还按照微机档案管理的要求对公司档案进行了基础资料的及检索目录的微机录用,实现了数字化处理,规范了档案管理的同时也方便了档案的归档、查阅和检索。

四、档案工作为企业做好服务

(一)、开展档案晋级达标为企业晋升为(星际)企业服务

(二)、利用档案为企业联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几年来我们通过认真开展档案规范化管理,方便了公司各部门的档案调阅的同时也充分利用档案的信息资源为公司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00年公司组建成立之初,由于供热锅炉和供热管网老化,事故频出,公司生产技术人员通过查阅设备档案,对公司三台14兆瓦锅炉和所有的环热站进行了恢复性大修,提高了设备出力保证了安全生产。当年12月在市区五道街有一处供热管网因多年腐蚀渗漏,公司生产技术人员通过调阅技术档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找出故障点,进行了及时的修复,避免了一次大范围的生产事故。

2001年在公司的生产运行中,三台原有供热锅炉的燃煤燃烧不充分煤渣排放中的含煤量在50%以上,大量的燃煤没有经过充分的燃烧就白白的浪费掉,给公司的经济效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失,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当时输煤系统使用的颚式碎煤机出煤颗粒过大造成锅炉燃烧不充分所致,为此公司生产人员通过调阅档案,认真分析研究,决定将颚式碎煤机改为锤式碎煤机,改造后锅炉灰渣中的可燃物下降到20%,一个取暖期可节约燃煤近5000吨。

2001年公司扩建2台29兆瓦热水锅炉,该锅炉设计没有风机循环水泵,所有转动机械的轴瓦冷却水全部排弃,造成厂用电、水的极大浪费,为此公司成立了科技攻关小组,通过查阅该锅炉的技术档案,制定出了加装循环冷却水循环系统,实现了循环水的闭式循环,使公司废水达到了的零排放,即为环保做出了供献,也使公司每年减少了几十万元的排污费同时每年还可以节约水资源24万吨。

2002年随着满洲里市城市扩建规模的扩大,公司5台供暖锅炉已经满足不了城市的供热需求,为此公司准备在2001年扩建2台29兆瓦锅炉的基础上继续扩建一台29兆瓦锅炉,在锅炉的建设中公司充分利用保留完好的前2台29兆瓦锅炉的技术档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仅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锅炉扩建任务,通过档案资料的运用即节约了时间又节约了大量的设计费用。

(三)主动服务,编制参考资料为领导服务

(四)、建立信用档案为企业服务

在加强基础工作档案管理的同时我们还为公司供热范围内的1万3千家热用户建立供热基础档案,(基础档案包括用户的申请用热手续、签订的入网协议、工程验收手续、及住房面积图纸及热费缴费情况)并实现了微机化管理,方便了热用户的热费缴纳的同时也为公司的营销管理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供热工作方案篇4

一、基本情况介绍:

(一)、单位的基本情况:光明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坐落于满洲里市经济合作区西端,是呼伦贝尔电力公司于2000年9月依法在原满洲里市热力公司破产的基础上出资572.6万元以发起方式设立的一家控股公司。

公司成立之初,根据满洲里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确定了发展热电联产、为国际贸易旅游城营造碧水蓝天的发展目标,四年来公司先后投入610万元对原有的三台14兆瓦链条锅炉进行恢复性大修,投入资金7000万元新建了3台29兆瓦循环流化床静电除尘锅炉,取缔了市区34座锅炉房、43台小锅炉。2003年公司本着为满洲里市营造出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还城市一片碧水蓝天的发展工作目标,开工了2×12MW+3×75T/H锅炉的热电联产工程建设,该工程建成后可新增加供热面积150平方米,年可发电1.2亿千瓦时。

目前光明热电公司有员工320人,供热面积由34万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200万平方米,供热管网已环绕到城市的边缘,几年来公司通过全方位的设备技术改造,极大的提高了供热质量和供热的可靠性,为下一步热电联产投产,拆除全市所有的小锅炉,实现全市集中供热提供了基础保证。

(二)、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满洲里光明热电公司是在原热力公司破产的基础上新组建的一家股份制企业,它的档案来源复杂、内容广泛,原创:因此对档案工作所产生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要求较高,公司组建成立以来利用档案的信息资源,在修编年鉴、组织沿革、大事记、制定生产管理制度汇编和在经济活动分析、生产事故分析、供热管网效益分析及生产设备技术改造等项工作中充分利用档案的翔实资料指导生产、经营和各项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企业破产重组、资产量化和土地产权界定,供暖用户住房面积核实及取暖费的收缴工作中利用档案资料成功的解决了矛盾纠纷、维护了企业和用户的合法权益。在编制基建工程招投标书和生产设备、生活设施由于质量、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索赔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避免了企业的损失。

(三)、档案工作的基本情况

为了促进公司的正规化建设、提高公司的档案管理水平,使档案更好、更有效地为公司的生产经营及外网营销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项工作服务,自2000年公司组建成立以来就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公司的整体工作中,给予了高度重视、建立了一套完整健全的档案管理体制。在档案管理中公司经理负责,办公室主抓,建立了档案室,实现了文书、会计和业务档案综合管理,形成了以档案室为中心,各部室资料管理人员分工负责的档案管理网络。四年来,光明热电公司档案管理工作一年一个台阶,继2002年月公司通过满洲里市档案级验收后又由2003年00月通过了自治区00级验收。

二、领导重视档案工作是关键

(一)、成立领导机构、加强领导、配备人员

为了切实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公司成立了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公司孙明山经理为档案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具体工作由综合班主任负责,同时按照电力系统的档案管理标准,在满洲里档案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设立了专门的档案室,对原热力公司的生产技术档案和基建资料档案及综合性档案逐项、逐册进行了整理,做到了档案集中统一管理。

在人员配备上公司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在员工中选任了三名业务精、文化高、政治素质好、保密意识强,热爱档案事业的女同志担任了专职档案管理员和基建、生产兼职档案管理员。同时为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我们派出档案管理人员到档案管理先进单位参观学习并在每年的自治区和市区举办的档案学习班我们都派出专人参加培训学习,通过学习提高了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的政治思想觉

在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中公司按照满洲里市档案局的规定结合自身情况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档案员职责》、《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借阅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和《党政工团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制度》、《声像材料立卷归档制度》以及《实物归档制度》等规章制度。同时还制定了各门类档案的分类方案和保管期限表,使公司档案管理工作基本实现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二)、加大投入,解决突出问题

公司组建成立之初,没有固定档案室,档案资料也比较分散,为此公司将建立档案室列为重要的议事日程,2001年公司在办公场地较为紧张的情况下,设置了独立的综合档案室和档案人员办公室,安装了铁门、防盗窗、窗帘、配备了灭火器、温湿器使档案室达到了防盗、防光、防火、防潮、防高温、防尘、防鼠、防虫的“八放”要求,在档案管理的硬件建设上我们还先后投入3万元按照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配置了30平方米的档案密集柜,购买了档案专用电脑、激光打印机、激光复印机、电脑传真机和摄录一体机、数码照相机等先进仪器设备,

三、加强基础业务工作,是做好利用工作的前提

(一)、收集、整理、鉴定、统计

为了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我们按照满洲里市档案局的要求和规定来完成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及统计工作,在档案收集管理中我们按照规定将公司基建资料、供热管网资料、上级下发文件、公司上报文件及各部室、车间的有留存价值的档案资料进行了积极主动的收集和征集,对收集到的档案资料全部作到认真整理、装订入库。保证了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系统及时。原创:

在档案的整理工作中我们按照规定对档案立卷要求进行了组卷和编目,建立了档案管理统计台帐,对档案室内的设备,各类档案数量,档案利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和登记,通过认真作好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档案管理的质量。

在档案鉴定、统计中我们按照规定对所有档案资料按照标准进行了重新鉴定,目前公司档案室以收集到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文书档案000份,其中永久档案00份、长期档案000份、短期档案00份。

(二)、编制检索工具

(三)、开展微机档案

为了适应适应办公自动化的需求,我们还按照微机档案管理的要求对公司档案进行了基础资料的及检索目录的微机录用,实现了数字化处理,规范了档案管理的同时也方便了档案的归档、查阅和检索。

四、档案工作为企业做好服务

(一)、开展档案晋级达标为企业晋升为(星际)企业服务

(二)、利用档案为企业联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几年来我们通过认真开展档案规范化管理,方便了公司各部门的档案调阅的同时也充分利用档案的信息资源为公司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00年公司组建成立之初,由于供热锅炉和供热管网老化,事故频出,公司生产技术人员通过查阅设备档案,对公司三台14兆瓦锅炉和所有的环热站进行了恢复性大修,提高了设备出力保证了安全生产。当年12月在市区五道街有一处供热管网因多年腐蚀渗漏,公司生产技术人员通过调阅技术档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找出故障点,进行了及时的修复,避免了一次大范围的生产事故。

2001年在公司的生产运行中,三台原有供热锅炉的燃煤燃烧不充分煤渣排放中的含煤量在50%以上,大量的燃煤没有经过充分的燃烧就白白的浪费掉,给公司的经济效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失,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当时输煤系统使用的颚式碎煤机出煤颗粒过大造成锅炉燃烧不充分所致,为此公司生产人员通过调阅档案,认真分析研究,决定将颚式碎煤机改为锤式碎煤机,改造后锅炉灰渣中的可燃物下降到20%,一个取暖期可节约燃煤近5000吨。

2001年公司扩建2台29兆瓦热水锅炉,该锅炉设计没有风机循环水泵,所有转动机械的轴瓦冷却水全部排弃,造成厂用电、水的极大浪费,为此公司成立了科技攻关小组,通过查阅该锅炉的技术档案,制定出了加装循环冷却水循环系统,实现了循环水的闭式循环,使公司废水达到了的零排放,即为环保做出了供献,也使公司每年减少了几十万元的排污费同时每年还可以节约水资源24万吨。

2002年随着满洲里市城市扩建规模的扩大,公司5台供暖锅炉已经满足不了城市的供热需求,为此公司准备在2001年扩建2台29兆瓦锅炉的基础上继续扩建一台29兆瓦锅炉,在锅炉的建设中公司充分利用保留完好的前2台29兆瓦锅炉的技术档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仅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锅炉扩建任务,通过档案资料的运用即节约了时间又节约了大量的设计费用。

(三)主动服务,编制参考资料为领导服务

(四)、建立信用档案为企业服务

在加强基础工作档案管理的同时我们还为公司供热范围内的1万3千家热用户建立供热基础档案,(基础档案包括用户的申请用热手续、签订的入网协议、工程验收手续、及住房面积图纸及热费缴费情况)并实现了微机化管理,方便了热用户的热费缴纳的同时也为公司的营销管理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原创:

供热工作方案篇5

0.概述

长江中下游地区、滨河、“两湖一江”运煤铁路通道上所建电厂,简称滨河路口电厂。夏季炎热、冬季湿冷,属我国夏热冬冷地区,该地区属于我国采暖过渡区或采暖过渡区边缘,一般不做集中供暖。但考虑到冬冷夏热季节性气候特点和热电联产电厂对外供热的特点,为满足电厂工艺性设计要求和改善电厂工作人员的生产和工作环境,对经常有人工作或停留的建筑物或房间、需设工艺性空调的房间将设置冬季供暖装置, 全厂冬季热负荷约1450kW。

热电联产燃煤电站对外输送大量蒸汽,回收大量凝结水,通常在100t以上。厂外热网凝结水温度约为80℃,对于电厂工艺系统是废热,需要通过热交换装置将其降温至60℃左右,送至化水车间处理,作为锅炉补给水使用,这一部分热量要通过换热设备排入大气,白白损失掉。但是,80℃的凝结水可以作为高品质冬季供暖的热源,将本来要排放的废热送至房间供暖,不但可以增加电厂热效率,而且节省了冬季供暖的一次能源消耗。

1.厂外热网厂外热网凝结水冬季废热利用

滨河电厂全厂冬季热负荷为1450kW,考虑5%的设计富裕度和5%的热水管路系统热量损失,故冬季设计总供热负荷取值为1600kW。根据GB 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供回水温差不小于20℃,供回水设计温度为80/60℃,设计流量为68t/h,配2台KQW125/320-15/4热水循环水泵(一运一备),每台流量G=70t/h,扬程H=34m,N=15kW。

为了减小供暖系统与厂外热网凝结水系统相互之间的影响,供暖系统配1个7m3/h的不锈钢水箱。引一路厂外热网凝结水先进入不锈钢水箱,由水泵将热水输送至各建筑末端设备。在散热器中放热后,与厂外热网凝结水主管混合后,进入换热设备降温,再输送到化水车间处理。冬季厂外热网凝结水冬季供暖系统图详见图1.1。

2.常规冬季供暖方案

火力发电厂中,汽水换热机组是冬季较常规的供暖热源,由汽机专业提供表压0.6MPa饱和蒸汽,通过汽水换热,生产80/60℃低温热水,由热水循环水泵输送至各建筑物散热器使用。汽水换热机组冬季供暖系统图见图3.1。

滨河电厂全厂冬季设计总供热负荷取值为1600kW。换热设备采用一台整体式汽-水热交换机组,设计温度80/60℃,换热量为1600kW,配备2台70%容量的双纹管汽-水换热器,单台热交换器加热量 Q=1120kW,配2台KQW125/320-15/4热水循环水泵(一运一备),每台流量G=70t/h,扬程H=34m,N=15kW。

冬季集中空调热水加热系统用蒸汽来自机务专业提供的0.6MPa饱和蒸汽,全厂冬季空调总用汽量约2.4t/h。

整体式热交换机组耗用蒸汽产生的凝结水,水温不大于70℃,冬季可作空调热水系统补水,多余部分经水质检验合格后由凝结水泵送至机务专业排汽装置。

空调热水系统整体式热交换机组配1个V=1m3凝结水箱,2台凝结水泵(一运一备),流量:12.5t/h,扬程:32m,N=4kW。

采暖热水系统补水量为1.4m3/h,系统投运前及系统检修后补充水采用自来水,系统正常投运过程中的补水则采用采暖热水系统汽水热交换机组产生的蒸汽凝结水。系统定压采用自动补水定压装置,配补水箱容积1m3,配2台水泵(一运一备),流量:12.5t/h,扬程:50m,N=5.5kW。

3.方案经济比较

由于两种冬季供暖方案的管路系统及散热器都是相同的,所以只需要对比冬季供暖热源设备初投资及年运行费用,对比见表4.2。

其中冬季空调全热负荷估算如下:

4.结论

(1)从供暖效果看,两种方案均能满足冬季供暖的需求。

(2)从初投资来看,方案一比方案二节省45万。

(3)从运行费用来看,方案一冬季仅有热水泵运行,比方案一节省51.3万。

供热工作方案篇6

中图分类号:TU9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9-0102-02

1 热源厂变电所

1.1 变电所变配电方案选择(以设计过的某热源厂用电负荷为例)

热源厂用电负荷为二级用电负荷,由两路10kV市电线路供给。两路电源同时工作(均应满足热源厂全部电力负荷),互为备用。

1.1.1 热源厂负荷计算及低压变压器的选择:

用电负荷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需要系数:0.85;功率因数:0.80

工程计算负荷:

其中:10kV有功功率:7395kW

10kV无功功率:5546.3kVAR

10kV视在功率:9243.8kVA

0.4kV有功功率:2572kW

0.4kV无功功率:1929kVAR

0.4kV视在功率:3215kVA

1.1.2 变压器的选择:

方案一:

根据计算,共设置两台10/0.4/0.23kV400kVA变压器和两台10/0.4/0.23kV1600kVA变压器。

两台10/0.4/0.23kV400kVA变压器购买费用大约为15

万元;两台10/0.4/0.23kV1600kVA变压器购买费用大约为38万元。

方案一总购买费用约为53万元。

方案二:

根据计算,共设置两台10/0.4/0.23kV2000kVA变压器。两台10/0.4/0.23kV2000kVA变压器购买费用大约为50万元。

由于热源厂供热不是全年供热,沈阳地区供热天数为151天,仅占全年41%天,其他均为非采暖期,非采暖期变电所供配电主要用于日常供电及设备维护和检修。

方案一在供热时,两台10/0.4/0.23kV400kVA变压器和两台10/0.4/0.23kV1600kVA变压器,均全部投入运行。非采暖期两台10/0.4/0.23kV1600kVA变压器停止运行,两台10/0.4/0.23kV400kVA变压器投入运行,供给热源厂照明、检修设备及厂区内蓄水池泵房、厂区道路照明等电力负荷。此方案两台10/0.4/0.23kV400kVA变压器基本能达到非采暖期满负荷运行,其中一台变压器出现故障时,另一台变压器能满足主要用电设备供电,保证非采暖期用电的可靠性。此方案其缺点是变电所占地面积比方案二要大些,初投资也比方案二要高些。

方案二在供热时,两台10/0.4/0.23kV2000kVA变压器均全部投入运行。非采暖期一台10/0.4/0.23kV2000kVA变压器停止运行,另一台10/0.4/0.23kV2000kVA变压器投入运行,供给热源厂照明、检修设备及厂区内蓄水池泵房、厂区道路照明等电力负荷。由于非采暖期没有太多的用电负荷,所以一台10/0.4/0.23kV2000kVA变压器不能达到满负荷运行。其缺点是运行不经济,非采暖期变压器出现故障,热源厂内将全部停电,不能保证用电的可靠性。同时变压器的年运行费用还比方案一要高。

综上所述选择方案一更适合热源厂供配电的要求。从配电变压器经济使用期20年来看,方案一不论从供配电可靠性,还是从长远运行费用上将更优于方案二。

1.2 变电所供配电系统选择

10kV高压配电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两路10kV高压电源引入并同时工作,互为备用。采用分段单母线接线方式,设置高压母线联络柜联络。高压母线联络柜二次操作线作电气闭锁,双路10kV电源正常情况下,保证不能合上高压母联断路器,两段母线分别由两个工作电源供电。当一路工作电源发生故障被切除后,高压母联断路器自动合闸,由另一路工作电源供给变配电所的全部负荷。当停电电源恢复供电时,手动断开高压母联断路器,然后使恢复供电的高压进线断路器合闸,高压配电系统恢复两路电源供电。高压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的配电方式。

0.4kV低压配电系统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非采暖配电系统与采暖配电系统分开自成体系。两个配电系统均采用按本系统变压器分段单母线接线方式,设置低压母线联络柜联络。正常时低压母联断路器分闸,变压器分列运行。当其中某一台变压器发生故障或停电时,手动切除系统部分不重要负荷后,合闸低压母联断路器,不停电或不故障的变压器负载主要负荷用电。当停电电源恢复供电时,手动使低压母联断路器分闸,然后使恢复供电的低压进线断路器合闸,低压配电系统恢复两路电源供电。低压侧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

1.3 变电所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分为交流操作和直流操作,虽然直流操作比交流操作要增加一些投资,但对于建设整个热源厂投资是非常少的。所以笔者认为操作系统宜采用直流操作,提供可靠直流电源。这样将为控制、保护装置、分合闸回路提供可靠保证。

2 热源厂主厂房配电系统

10kV、0.4kV电源均以电缆方式由变电所高低压配电室引至主厂房电气控制室,经电气控制柜再分配至用电

设备。

(1)热源厂循环水泵一般都在3台以上,从工作经验来看,每台循环水泵的供电电源应由变电所不同段的高低压段引来,这样变电所高低压段不论哪一段有故障,都不能影响其他段供电的循环水泵正常运行,为循环水泵可靠运行提供保证。

(2)热源厂锅炉系统有引风机、鼓风机、炉排电机和分层给煤电机组成。锅炉系统用电设备的电源宜由变电所同一段的高低压段引来,这样变电所高低压段不论哪一段有故障,热源厂内本段供电的锅炉系统的引风机、鼓风机、炉排电机和分层给煤电机停止运行。不影响其他锅炉系统的引风机、鼓风机、炉排电机和分层给煤电机的正常运行,为城市供热正常运行提供保证。

(3)热源厂内移动检修电源一般都设置一台HH3-100/3开关,真正用电设备检修和维护时,对检修人员是非常不方便的。所以对热源厂锅炉本体和有地面下除渣沟的移动检修电源。需要设置一个配电箱,配电箱内应有:12V的电源、供移动照明使用,还需要有三相电源及单相电源,单相电源电源还需有三孔插座和二孔插座(见图1);对热源厂普通移动检修电源也应设置一个配电箱,配电箱内应有:三相电源及单相电源、单相电源电源,还需有三孔插座和二孔插座(见图2)。

3 热源厂内蓄水池泵房配电系统

一般蓄水池泵房都不设置柴油发电机。笔者认为由于热源厂的生产用水是由设置于厂区蓄水池泵房内的生产给水泵供给,热源厂的突然停电会造成热水锅炉的汽化,为了保证热水锅炉的安全运行,需在蓄水池泵房设置一台柴油发电机,以保证生产给水泵的正常运行。同时为了保证蓄水池泵房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蓄水池泵房进户电源应由不同变压器低压段引来,再设置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见图3)。这样才能确保蓄水池泵房供配电系统可靠

运行。

以上就是作者在设计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仅供同行们参考。

4 结语

集中供热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实现集中供热不仅能向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还能够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作为热源厂供配电设计工程师,我们应本着安全、可靠、实用、经济的原则。在设计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并努力创新,寻求最佳的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供热工作方案篇7

1 引言

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可再生能源的地源热泵技术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供热供冷。本文以郑州某高层住宅小区为对象,采用地下水热能的水源热泵机组作为冷热源,经小区管网和建筑物内末端设备,实现对该住宅小区建筑物供热供冷,根据建筑物内末端设备设置不同,分别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探讨了水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的最佳末端装置匹配方案。

2 工程条件及方案

本工程为郑州某高层住宅小区,住宅地上18层,地下1层。单栋楼建筑面积为18879,共5栋楼,总建筑面积为94396。郑州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7℃,相对湿度为60%,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5℃;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6℃,夏季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4℃。该小区住宅冬季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为28w/, 冬季空调设计热负荷指标为31w/,夏季冷负荷指标为60w/, 考虑管网热损失、热泵机组效率等,机房设备附加20%。

共有以下四种方案进行对比:

方案一、采用低温水地板辐射供冷供热。

方案二、采用风机盘管空调系统对室内冬季供暖、夏季供冷。

方案三、冬季采用地板采暖系统向室内供暖、夏季采用风机盘管空调系统对室内供冷,共用管路系统。

方案四、冬季采用地板采暖系统,夏季采用分散式空调。

3 工程初投资

主要包括:打井及热源初投资、室外管网初投资、建筑物内供暖空调系统初投资。

3.1 热源及打井初投资

热源投资包括热泵机组、循环水泵、换热器、水处装置、潜水泵、旋流过滤器等。总造价约为748万元,79元/m2。

打井费用与地下水资源状况、管材选择等诸因素有关。郑州地下水温度18℃,抽水与回灌水温差选7℃。本工程采用方案1、2、3时总需水量为400t/h,打井4口,两抽两灌。采用方案4时总需水量200t/h,打井2口,一抽一灌。井深140m,为防止堵塞和腐蚀,井管要采用钢管和不锈钢滤网,同时加装旋流除污器和电子水处理仪,造价约为800元/m。

3.2 室外管网初投资

小区总建筑面积94396m2,共5栋高层建筑,从机房出口后,小区管网分为2条主干线,采用双管制(供、回水管),冬夏共用,管网初投资平均46元/m2,总投资为434万元。

3.3 建筑物内供暖空调系统初投资

建筑物内供暖空调系统初投资包括建筑物内供暖空调管路系统初投资与末端设装置初投资。管井内管路系统采用下供下回异程式双管系统,户内采用分户计量形式,安装热计量表和温控阀实现分室调节和分户热计量,造价约为1600元/套•户,总造价为115.2万元。因此,建筑入口到入户管路系统初投资为16万元,1.7元/m2。由于管路共用,各方案初投资主要差别为末端装置初投资不同所致。

方案一:末端装置采用地板辐射供冷暖方式,其初投资仅包括地板造价,主要包括三部分:加热管材、构造层、施工费用。地板构造层:由下向上,保温层为20mm聚苯板,砂浆层为40mm,找平层为20mm,其上为地面层。造价约为30元/。施工费用近似取12元/。工程实际中常用到的加热管材主要有四种,有PE-X管,PB管,PP-R管,PE-RT管,XPAP管。地板造价根据采用管材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见表1。

方案二:末端装置采用风机盘管进行供冷供热,造价根据采用国产和进口设备差别很大,当采用国产设备时,造价约为390万元,当采用进口设备时,造价约为565万元。

方案三:末端装置采用风机盘管和地板采暖相结合的方式,风机盘管造价同方案二,地板采暖造价同方案一。

方案四:冬季供暖末端采用地板采暖系统初投资同方案一,夏季供冷采用普通电空调造价约为576万元。

4 运行能耗与年运行费

各方案年运行费见表3。

5 结论

5.1 建筑物内采用地板供暖供冷方案初投资,据加热管材不同在174-210元/之间;采用风机盘管系统供暖空调初投资在171-189元/之间;采用地板采暖与风机盘管结合方案,比单纯风机盘管系统供暖空调初投资高35%;比地板采暖与分体式空调相结合的方案初投资低约10%。

5.2 建筑物内采用地板供暖供冷方案年运行费,以采用地板供冷供热方案为最低;采用地板采暖与风机盘管系统相结合方案次之;采用地板采暖与分体式空调相结合方案最高。

5.3 低温热水地板供暖初投资低、节能、热舒适度好,但用于供冷时热舒适度差;风机盘管可同时兼顾供暖空调,但与地板供冷暖相比冬季舒适度差,年运行费高;需要根据当地工程具体情况选择建筑物内的供暖空调方案。

参考文献

供热工作方案篇8

1.工程概况

为了打造低碳建筑,需要考虑太阳能等洁净能源的应用,以此作为设计亮点之一;同时提出,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做到实用性的前提下能最大限度降低投资成本。该工程是地上10层的高层办公楼,其1~9层公共卫生间的洗手盆和1O层健身房淋浴间考虑太阳能热水供应,而本楼冷水给水系统竖向分区供水:1~4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5~l0层由加压供水设备加压后供给。如何做到经济、实用是设计的主要原则,本文结合三个具体的设计方案来分析其利弊。

2.系统方案分析

2.1 方案一:集中集热、分户换热、分户储热

在高层建筑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常采用集中集热、分户换热、分户储热的热水系统(见图1),系统的核心元件之一就是分户承压容积式换热器,分户容积式换热器可以做到二次间接换热,很好地解决了高层建筑设计中冷水热水供水压力不均衡的问题,也可以避免在日照充裕时间段太阳能热水过热(达到接近沸水的温度)状态下对人体的烫伤危险,并且产品自带电辅助加热,可以补偿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日照不足时间段的供热量。系统中分户水箱体积越大,蓄热能力则越大,节能效果越明显。

图1 方案一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理图

本系统在屋顶设置热媒水箱,水箱有开式、闭式两种,可定期补充热媒介质。热媒介质采用机械循环,并设温度计控制水泵的工作状态。办公楼洗手热水系统与淋浴热水系统相互独立,分开考虑。

此系统为设计推荐方案,虽然系统的初期投资相对其他方案较高,但热水系统使用的舒适性效果非常好。针对投资成本稍高的方案一,建设方希望设计尝试在不增设其它辅助热源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太阳能来服务于本楼热水系统。

2.2 方案二:集中集热、集中换热、洗手热水集中储热、淋浴热水分户储热

为满足业主要求,提出了第二种设计方案(见图2)。方案二仍然采用公共建筑中常用的集中集热、集中换热的集中热水系统形式,改变之处在于取消了洗手热水系统的分户容积换热器,洗手热水采用集中储热,淋浴热水采用分户储热,洗手热水系统与淋浴系统相互独立。

图2 方案二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理图

另外,本楼使用功能以办公为主,非对外营业型,洗手盆热水温度的舒适性要求不高,为节省造价,降低系统运行成本,设计在业主可以接受的前提下以降低舒适性来简化系统。

图2中洗手热水系统干管机械循环,集中蓄热,是最为简化的太阳能利用方式,节省了造价。系统中冷水与热水的供水压力不均衡是设计的难点之一,因为冷水供水系统分两个区,热水供水只有一个区,难以平衡压力。如果将热水系统改为闭式系统,冷热水全部采用一套加压供水设备加压后供给,则冷热水供水压力平衡可以解决。但每层用水点都采用变频加压供水,有悖于“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压力”的节能设计理念,同时造价的增加无法让业主满意,于是笔者决定放弃此尝试。考虑到本工程地处南方,且本楼为非对外营业型的办公场所,对洗手热水系统要求较低,设计决定采用可调式支管减压阀对热水支管供水压力进行调节,对冷水、热水供水压差逐层统计、分层调节,尽量降低每层冷水、热水供水压差值。每层热水的压力差值越接近越好,因为恒定的冷水、热水压力差值有利于单柄混合龙头调温操作,容易形成规律性的操作角度,对于使用者即使换层使用混合热水龙头也接近原有习惯,大大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也节省造价。

冷热水温度差的不稳定性也是造成调节水温困难的因素之一,要彻底解决温度不稳定的弊端,唯有借助于第二辅助热源来弥补太阳能集热的不足之处。本方案提出的初衷是取消辅助热源,探讨单一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来服务于生活,所以在热水使用舒适性要求不高的前提下忽略此影响。

关于10层淋浴热水系统,建设方建议“将太阳能热水系统与传统家用电热水器相结合,将太阳能加热后的热水直接作为电热水器的补水来应用”。这看似合理的构思,实则给设计方出了一道难题,笔者对这个方案进行技术探讨,将业主提议进行优化,深人分析了系统的利弊及可实施性。淋浴热水系统采用太阳能热水作为电热水器的补水水源,表面看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还能在日照不足时以电热水器作为补充(业主认为,传统电热水器技术成熟,安全性及能效比相对较高,允许适量设置几台电热水器)。这个构思必须注意如下问题:(1)太阳能热水温度过高可能损害电热水器,甚至有安全隐患。要解决太阳能热水过热的问题,可在集热系统的循环管路设置温控电磁闷,温度过高时关闭系统同路,停止供应热水。(2)如何让电热水器内的水参与系统循环。若容器内的热水不参与循环,初期用水水温难以满足使用的要求,若泄宅容器内的冷水,则造成水源浪费。当然,电加热可以解决水温问题,但系统的节能效果受到影响。

2.3 方案三:集中集热、集中换热、集中储热

方案二綦本满足了业主对本办公楼1~9层洗手热水的使用要求,为了解决10层淋浴热水系统部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第三种设计方案(见图3)。

图3 方案三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理图

淋浴热水系统如何做到最大节能、节省投资的效果,是方案三的重要特点,淋浴系统也考虑集中储热,即屋顶设置储热水箱,将洗手、淋浴热水均储存在水箱内,形成一套集中集热、集中换热、集中储热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此系统结构简单,投资节省,能充分利用太阳能。但存在一个难点,就是热水箱出水压力如何保证与冷水供水压力平衡,因为热水箱内压力为零,而冷水供水压力则接近于150kPa。

为平衡冷热水供水压差,可以在淋浴热水出水总管设管道增压泵,通过流量控制阀来控制水泵的启停,当淋浴时自动启泵,这样通过水泵增压满足冷热水压力悬殊的问题。若要进一步降低投资及运行成本的费用,则不考虑增设管道泵,而是将水箱高度抬高,利用水箱与10层淋浴喷头的相对高差来满足供水压力要求,当然,系统供水压力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水箱高度。

为了弥补日照条件不足时太阳能热水系统难以保证淋浴热水的情况,笔者建议甲方就近预留几个电热水器作为备用,平时运行以太阳能热水系统为主

3.结束语

充分利用太阳能等洁净能源是我国积极推广的国家能源战略,本设计结合实际工程,在满足基本使用要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投资运行成本,为业主提供低成本、高回报的新能源利用技术,也为无辅助热源的纯太阳能热水设计提供了参考。当然,文章介绍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并非适用于各类建筑,选择何种系统与业主的使用要求相关。太阳能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意义重大,本文意在抛砖引玉,希望建筑节能技术更快更好地发展,让经济能源与节能设计更好更多地服务于人类生活。

供热工作方案篇9

    一、概述

    在分户计量双管供暖系统中,为充分利用家用电器、灯光和人体等自由热量,通常是在每一组散热器上安装预设定型温控阀,因此整个系统是变流量运行,作用在温控阀上的压差随着流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其实际压差较大温控阀就可能产生噪音,尤其是在房间热负荷较小时,温控阀会频繁开关,产生振荡。振荡除引起不必要的磨损外,还导致回水温度升高,并影响系统中的其它温控阀,因此在一个设计良好的分户计量双管供暖系统中,一方面应使用系统中每个温控阀的热权度总是大于等于1,另一方面温控阀上所随的实际压差还应该保持在它的允许范围内[1].压差控制阀也称为自力式压差控制阀,在变流量系统中,它通过感应供热管道系统中两点的压力,可以使被控环路的压差保持恒定,保证被控环路中调节阀门的正常工作,那么在分户计量双管供暖系统设计时,控制阀应如何布置呢?通常有以下三个方案:

    a.压差控制阀仅在设在建筑物供暖引入口,控制供暖引入口的压差为定值。

    b.在下供下回式双管系统中,压差控制阀设在每组共用立管的起始端,控制立管的压差为定值。

    c.压差控制阀设在每一户的引入口,控制户内系统的压差为定值。

    目前,在实际设计中,这3个方案应如何选择,争议颇多,仅就保证温控阀平稳工作而言,方案1最差,但其初投资最少;方案3最好,但其初投资最高;方案2介于方案1和3之间。下面就针对这3个方案进行一些分析,希望为工程人员设计时,方案的选择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另外应说明的是:本文所讨论的双管供暖系统是指户内、户外都为双管的系统。

    二、方案分析

    1.方案1:

    压差控制阀仅设在建筑物的供暖引入口由于是双管系统,因此以户为单位,供暖系统内各户之间是并联关系。每一用户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可以由下式计算:ΔPS =ΔP1 +ΔP2-ΔP3 (1)

    式中:ΔP1——建筑物供暖引入口压差控制阀控制压差;

    ΔP2——所计算用户随的自然作用压头;

    ΔP3——从供暖引入口压差控制阀的压差控制点到所计算用户户引入口之间供回水管路的阻力损失。

    (1)式中各参数的讨论

    a. 建筑物供暖引入口压差控制阀控制压差ΔP1在系统运行过程中,ΔP1是定值,它取决于设计工况下,供暖系统最不利环路中,从供暖引入口压差控制点到最末端用户户引入口之间供回水管路的阻力损失P'3,最末端用户户内系统的总阻力损失P's以及最末端用户所随的自然作用压头P'2.根据式

    (1)有:P1=P'3+P's-P'2  (2)

    b. 用户所随的自然作用压头ΔP2ΔP2取决于用户所处的楼层以及供回水立管中供回水温度[2].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ΔP2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量,因此在设计工况下,根据式(1)计算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时,其自然作用压头ΔP2应取最小值。因为如果取值较大,那么根据式(1)所计算的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就较大,在根据ΔPS设计户内系统时,其管道和温控阀的阻力损失就可能较大,当实际的自然作用压头ΔP2小于所选定值时,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就会低于设计值,导致温控阀上的实际压差小于设计值,此时,温控阀即使全开,散热器所提供的热量仍不足以维持设计室温,所以在设计工况下,自然作用压头ΔP2应取最小值。这样,在实际运行时,自然作用压头ΔP2总是大于等于最小值,因此能保证温控阀的热权度总是大于等于1,房间温度总是能达到设计值。不过,由于自然作用压头ΔP2的影响因素较多,要确定每一用户的最小值通常都很困难,因此为便于设计,在设计工况下计算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时,自然作用压头ΔP2可以不考虑。

    c. 从供暖引入口压差控制阀的压差控制点到所计算用户户引入口之间供回水管路的阻力损失ΔP3在变流量系统中,供回水管路的阻力损失ΔP3是一变量,它取决于管路中的流量以及管路的长度。在设计工况下,其值最大,当管路中的流量趋近于零时,ΔP3也趋近于零[1].同一供暖系统当采用同程式时,其ΔP3一般比采用异程式更大[2],因此根据式(1)可知;各用户由ΔP3所引起的ΔPS波动,同程式比率经异程式系统更大,由此可见,设计时应选择异程式系统。

    d. 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对于双管系统,在散热器热负荷一定的情况下,当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大于设计值时,由于散热器上温控阀的调节作用,户内系统各管段的流量会保持不变[1],因此各管段的阻力损失也不变,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的增加值会等量地作用在户内系统每一个温控阀上。由此可见,在系统设计时,只要保证运行过程中,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总是大于等于设计工况下户内系统总阻力损失,就可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温控阀上的实际压差总是大于等于设计工况下的设计值,因此温控阀的热权度总是大于等于1,用户随时能获得设计所要求的室温。那么应如何设计才能使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总是大于等于设计工况下户内系统总阻力损失呢?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在设计工况下进行设计时,自然作用压头可以不考虑,管路的阻力损失ΔP3为最大。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自然作用压头,管路的阻力损失ΔP3又较小,故根据式(1)可知:运行过程中,户引入口作用压差总是大于等于设计工况下的户引入口作用压差,因此在设计工况下,只要使户引入口作用压差大于等于户内系统的总阻力损失,那么运行过程中,户引入口作用压差就总是大于等于设计工况下户内系统的总阻力损失。而这一点在设计工况下进行水力计算时,可以很容易做到。

    另外,由于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的波动反映了户内系统每个温控阀上作用压差的波动,因此只要控制户引入口的作用压差ΔPS的最大值,就能够保证运行过程中温控阀不超过它的最大工作压差。根据文献[3~4]可知:在设计工况下,户内系统包括热表和锁闭调节阀的阻力一般不应超过30kPa,因此在运行过程,只要控制ΔPS的最大值不超过30kPa,就能保证温控阀的正常工作。

    (2)方案1分析的小结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为保证运行过程中,温控阀上的实际作用压差不超过其正常工作最大压差,用户引入口的最大作用压差不超过30kPa,因此根据式(1)有:ΔPS =ΔP1 +ΔP2 -ΔP3 kPa从上式可知:当ΔP3=0时,户引入口的作用压差ΔPS最大,故根据上式有:ΔP1≤30 -ΔP2 kPa上式中,对于自然作用压头ΔP2,在设计工况下,各用户所随的值最大[2],并且其最大值可以由下式计算:ΔP2=gH(ρh-ρg) kPa式中:H—上供下回式双管系统中,为建筑物的高度;下供上回式双管系统中,为建筑物的高度减去建筑物顶层的层高,m.ρh、ρg—设计工况下,供回水温度所对应的水的密度,kg/m3.故有ΔP1≤30-gH(ρh-ρg)/1000 kPa因此,当仅在供暖引入口设压差控制阀时,其控制压差必须小于等于30-gH(ρh-ρg)/1000 kPa,才能保证系统运行过程中,温控阀上的作用压差能够小于其正常工作的最大压差。另外,由于设计工况下进行水力计算时,不考虑自然作用压头,故根据式(2)有:P1=P'3+P's由此可见,只有当设计工况下最不利环路的阻力损失(P'3+P's)小于30-gH(ρh-ρg)/1000kPa时,才可以采用方案1.

    2.方案2

    在每组共用立管上设压差控制阀本方案只适应于供下回式双管系统。参照前面对式(1)各参数的分析,方案2在设计工况下进行水力计算时,其自然作用压头同样可以不考虑,因此压差控制阀的控制压差ΔP1等于共用立管上最不利环路在设计工况下的阻力损失(P'3+P's),其中为P'3为立管上压差控制点到户引入口之间供回水管路的阻力损失,另外,为保证共用立管上各用户在运行过程中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不超过30kPa,ΔP1同样应小于等于30-gHρh-ρg)/1000 kPa,当ΔP1大于该值时,就不应采用方案2.

    3.方案3:

    在每户引入口设压差控制阀对于大型的供暖系统,当无法采用方案1和2时,就应采用本方案。其压差控制阀的控制压差ΔP1等于户内系统最不利环路在设计工况下的总阻力损失,其中包括户用热表和锁闭调节阀的阻力,ΔP1应小于等于30kPa[3~4].此时,各共用立管上只需设截止阀或闸阀,起关闭作用。

    在本方案中,由于压差控制阀的调节作用,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自然作用压头和系统流量的变化,不会对户内系统温控阀的工作产生影响。不过,为了在运行过程中保证压差控制阀的正常工作,其资用压差应始终大于等于其设计压差。压差控制阀的设计压差应等于设计工况下其本身的阻力与其控制压差之和,因此在设计工况下进行户外共用立管和供回水干管的水力计算时,自然作用压头可作为安全裕量,不予考虑。因为如果要考虑自然作用压头,一方面会使水力计算更复杂,另一方面自然作用压头不恰当的取值,会导致运行过程中,压差控制阀的资用压差小于其设计压差,有可能导致压差控制阀即使全开,通过的流量也不能满足用户要求。

    另外在设计时应注意的是:供暖系统中所使用的压差控制阀一般都有最大工作压差限制,当作用在阀上的实际压差超过其最大工作压差时,阀就会被压坏,因此在使用方案2和3时,如果运行过程中,室外管网在供暖引入口的资用压差会超过供暖系统中所使用压差控制阀的最大工作压差时,就必须在供暖引入口设其它型号的压差控制阀,控制整个供暖系统的压差。此时,该压差控制阀的控制压差应等于供暖系统最不利环路在设计工况下的总阻力损失。

    4.户内和户外系统形式对于户内系统,根据前面对供回水管路阻力损失ΔP3分析的相同理由,为减少运行过程中,温控阀作用压差的波动范围,应选择异程式系统。对于方案2和3的户外系统,也建议采用异程式系统。因为同一供暖系统,当采用异程式时,其系统的总阻力损失一般要比采用同程式更小[2].这样,可以减小供暖系统引入口所需要的资用压头。

    三、结论

    (1)分户计量双管供暖系统在设计工况下进行水力计算时,其自然作用压头可以不考虑,户内和户外系统应采用异程式。

    (2)选用方案1时,其压差控制阀的控制压差ΔP1应等于供暖系统最不利环路在设计工况下的总阻力损失(P'3+P's),并且ΔP1应小于等于30-gHρh-ρg)/1000 kPa.

    (3)选用方案2时,其压差控制阀的控制压差ΔP1应等于立管上最不利环路在设计工况下的总阻力损失(P'3+P's),并且ΔP1也应小于等于30-gHρh-ρg)/1000 kPa.

    (4)方案3适应于大型供暖系统,其压差控制阀的控制压差ΔP1应等于户内系统最不利环路在设计工况下的总阻力损失,并且包括户用热表和锁闭调节阀的阻力,ΔP1应小于等于30kPa.

    参考文献:

    1、戈特.磨擦勒,雷纳特.奥贝尔,编着,供暖控制技术,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

供热工作方案篇10

在分户计量双管供暖系统中,为充分利用家用电器、灯光和人体等自由热量,通常是在每一组散热器上安装预设定型温控阀,因此整个系统是变流量运行,作用在温控阀上的压差随着流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其实际压差较大温控阀就可能产生噪音,尤其是在房间热负荷较小时,温控阀会频繁开关,产生振荡。振荡除引起不必要的磨损外,还导致回水温度升高,并影响系统中的其它温控阀,因此在一个设计良好的分户计量双管供暖系统中,一方面应使用系统中每个温控阀的热权度总是大于等于1,另一方面温控阀上所随的实际压差还应该保持在它的允许范围内[1]。

压差控制阀也称为自力式压差控制阀,在变流量系统中,它通过感应供热管道系统中两点的压力,可以使被控环路的压差保持恒定,保证被控环路中调节阀门的正常工作,那么在分户计量双管供暖系统设计时,控制阀应如何布置呢?通常有以下三个方案:a.压差控制阀仅在设在建筑物供暖引入口,控制供暖引入口的压差为定值。b.在下供下回式双管系统中,压差控制阀设在每组共用立管的起始端,控制立管的压差为定值。c.压差控制阀设在每一户的引入口,控制户内系统的压差为定值。

目前,在实际设计中,这3个方案应如何选择,争议颇多,仅就保证温控阀平稳工作而言,方案1最差,但其初投资最少;方案3最好,但其初投资最高;方案2介于方案1和3之间。下面就针对这3个方案进行一些分析,希望为工程人员设计时,方案的选择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另外应说明的是:本文所讨论的双管供暖系统是指户内、户外都为双管的系统。

二、方案分析

1.方案1:压差控制阀仅设在建筑物的供暖引入口

由于是双管系统,因此以户为单位,供暖系统内各户之间是并联关系。每一用户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可以由下式计算:

ΔPS =ΔP1 +ΔP2-ΔP3

(1)

式中:ΔP1--建筑物供暖引入口压差控制阀控制压差;

ΔP2--所计算用户随的自然作用压头;

ΔP3--从供暖引入口压差控制阀的压差控制点到所计算用户户引入口之间供回水管路的阻力损失。

(1)式(1)中各参数的讨论

a.建筑物供暖引入口压差控制阀控制压差ΔP1在系统运行过程中,ΔP1是定值,它取决于设计工况下,供暖系统最不利环路中,从供暖引入口压差控制点到最末端用户户引入口之间供回水管路的阻力损失 ,最末端用户户内系统的总阻力损失 以及最末端用户所随的自然作用压头 。根据式(1)有:

(2)

b.用户所随的自然作用压头 ΔP2

ΔP2取决于用户所处的楼层以及供回水立管中供回水温度[2]。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ΔP2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量,因此在设计工况下,根据式(1)计算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时,其自然作用压头ΔP2应取最小值。因为如果取值较大,那么根据式(1)所计算的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就较大,在根据ΔPS设计户内系统时,其管道和温控阀的阻力损失就可能较大,当实际的自然作用压头ΔP2小于所选定值时,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就会低于设计值,导致温控阀上的实际压差小于设计值,此时,温控阀即使全开,散热器所提供的热量仍不足以维持设计室温,所以在设计工况下,自然作用压头ΔP2应取最小值。这样,在实际运行时,自然作用压头ΔP2总是大于等于最小值,因此能保证温控阀的热权度总是大于等于1,房间温度总是能达到设计值。不过,由于自然作用压头ΔP2的影响因素较多,要确定每一用户的最小值通常都很困难,因此为便于设计,在设计工况下计算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时,自然作用压头ΔP2可以不考虑。

c.从供暖引入口压差控制阀的压差控制点到所计算用户户引入口之间供回水管路的阻力损失ΔP3

在变流量系统中,供回水管路的阻力损失ΔP3是一变量,它取决于管路中的流量以及管路的长度。在设计工况下,其值最大,当管路中的流量趋近于零时,ΔP3也趋近于零[1]。同一供暖系统当采用同程式时,其ΔP3一般比采用异程式更大[2],因此根据式(1)可知;各用户由ΔP3所引起的ΔPS波动,同程式比率经异程式系统更大,由此可见,设计时应选择异程式系统。

d.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

对于双管系统,在散热器热负荷一定的情况下,当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大于设计值时,由于散热器上温控阀的调节作用,户内系统各管段的流量会保持不变[1],因此各管段的阻力损失也不变,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的增加值会等量地作用在户内系统每一个温控阀上。由此可见,在系统设计时,只要保证运行过程中,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总是大于等于设计工况下户内系统总阻力损失,就可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温控阀上的实际压差总是大于等于设计工况下的设计值,因此温控阀的热权度总是大于等于1,用户随时能获得设计所要求的室温。那么应如何设计才能使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总是大于等于设计工况下户内系统总阻力损失呢?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在设计工况下进行设计时,自然作用压头可以不考虑,管路的阻力损失ΔP3为最大。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自然作用压头,管路的阻力损失ΔP3又较小,故根据式(1)可知:运行过程中,户引入口作用压差总是大于等于设计工况下的户引入口作用压差,因此在设计工况下,只要使户引入口作用压差大于等于户内系统的总阻力损失,那么运行过程中,户引入口作用压差就总是大于等于设计工况下户内系统的总阻力损失。而这一点在设计工况下进行水力计算时,可以很容易做到。

另外,由于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的波动反映了户内系统每个温控阀上作用压差的波动,因此只要控制户引入口的作用压差ΔPS的最大值,就能够保证运行过程中温控阀不超过它的最大工作压差。根据文献[3~4]可知:在设计工况下,户内系统包括热表和锁闭调节阀的阻力一般不应超过30kPa,因此在运行过程,只要控制ΔPS的最大值不超过30kPa,就能保证温控阀的正常工作。

(2)方案1分析的小结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为保证运行过程中,温控阀上的实际作用压差不超过其正常工作最大压差,用户引入口的最大作用压差不超过30kPa,因此根据式(1)有:

ΔPS =ΔP1 +ΔP2 -ΔP3 kPa

从上式可知 :当ΔP3=0时,户引入口的作用压差ΔPS最大,故根据上式有:

ΔP1 ≤30 -ΔP2 kPa

上式中,对于自然作用压头ΔP2,在设计工况下,各用户所随的值最大[2],并且其最大值可以由下式计算:

ΔP2=gH(ρh-ρg) kPa

式中:H--上供下回式双管系统中,为建筑物的高度;下供上回式双管系统中,为建筑物的高度减去建筑物顶层的层

高,m。

ρh、ρg--设计工况下,供回水温度所对应的水的密度,kg/m3。

故有ΔP1≤30-gH(ρh-ρg)/1000 kPa

因此,当仅在供暖引入口设压差控制阀时,其控制压差必须小于等于30-gH(ρh-ρg)/1000 kPa,才能保证系统运行过程中,温控阀上的作用压差能够小于其正常工作的最大压差。另外,由于设计工况下进行水力计算时,不考虑自然作用压头,故根据式(2)有:

由此可见,只有当设计工况下最不利环路的阻力损失 小于30-gH(ρh-ρg)/1000kPa时,才可以采用方

案1。

2.方案2:在每组共用立管上设压差控制阀

本方案只适应于供下回式双管系统。参照前面对式(1)各参数的分析,方案2在设计工况下进行水力计算时,其自然作用压头同样可以不考虑,因此压差控制阀的控制压差ΔP1等于共用立管上最不利环路在设计工况下的阻力损失 ,其中为 为立管上压差控制点到户引入口之间供回水管路的阻力损失,另外,为保证共用立管上各用户在运行过程中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不超过30kPa,ΔP1同样应小于等于30-gHρh-ρg)/1000 kPa,当ΔP1大于该值时,就不应采用方案2。

3.方案3:在每户引入口设压差控制阀

对于大型的供暖系统,当无法采用方案1和2时,就应采用本方案。其压差控制阀的控制压差ΔP1等于户内系统最不利环路在设计工况下的总阻力损失,其中包括户用热表和锁闭调节阀的阻力,ΔP1应小于等于30kPa[3~4]。此时,各共用立管上只需设截止阀或闸阀,起关闭作用。

在本方案中,由于压差控制阀的调节作用,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自然作用压头和系统流量的变化,不会对户内系统温控阀的工作产生影响。不过,为了在运行过程中保证压差控制阀的正常工作,其资用压差应始终大于等于其设计压差。压差控制阀的设计压差应等于设计工况下其本身的阻力与其控制压差之和,因此在设计工况下进行户外共用立管和供回水干管的水力计算时,自然作用压头可作为安全裕量,不予考虑。因为如果要考虑自然作用压头,一方面会使水力计算更复杂,另一方面自然作用压头不恰当的取值,会导致运行过程中,压差控制阀的资用压差小于其设计压差,有可能导致压差控制阀即使全开,通过的流量也不能满足用户要求。

另外在设计时应注意的是:供暖系统中所使用的压差控制阀一般都有最大工作压差限制,当作用在阀上的实际压差超过其最大工作压差时,阀就会被压坏,因此在使用方案2和3时,如果运行过程中,室外管网在供暖引入口的资用压差会超过供暖系统中所使用压差控制阀的最大工作压差时,就必须在供暖引入口设其它型号的压差控制阀,控制整个供暖系统的压差。此时,该压差控制阀的控制压差应等于供暖系统最不利环路在设计工况下的总阻力损失。

4.户内和户外系统形式

对于户内系统,根据前面对供回水管路阻力损失ΔP3分析的相同理由,为减少运行过程中,温控阀作用压差的波动范围,应选择异程式系统。对于方案2和3的户外系统,也建议采用异程式系统。因为同一供暖系统,当采用异程式时,其系统的总阻力损失一般要比采用同程式更小[2]。这样,可以减小供暖系统引入口所需要的资用压头。

三、结论

(1)分户计量双管供暖系统在设计工况下进行水力计算时,其自然作用压头可以不考虑,户内和户外系统应采用异程

式。

(2)选用方案1时,其压差控制阀的控制压差ΔP1应等于供暖系统最不利环路在设计工况下的总阻力损失 ,并且ΔP1应小于等于30-gHρh-ρg)/1000 kPa。

(3)选用方案2时,其压差控制阀的控制压差ΔP1应等于立管上最不利环路在设计工况下的总阻力损失 ,并且ΔP1也应小于等于30-gHρh-ρg)/1000 kPa。

(4)方案3适应于大型供暖系统,其压差控制阀的控制压差ΔP1应等于户内系统最不利环路在设计工况下的总阻力损失,并且包括户用热表和锁闭调节阀的阻力,ΔP1应小于等于30kPa。

参考文献

1 戈特·磨擦勒,雷纳特·奥贝尔,编著,供暖控制技术,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

供热工作方案篇11

a.压差控制阀仅在设在建筑物供暖引入口,控制供暖引入口的压差为定值。

b.在下供下回式双管系统中,压差控制阀设在每组共用立管的起始端,控制立管的压差为定值。

c.压差控制阀设在每一户的引入口,控制户内系统的压差为定值。

目前,在实际设计中,这3个方案应如何选择,争议颇多,仅就保证温控阀平稳工作而言,方案1最差,但其初投资最少;方案3最好,但其初投资最高;方案2介于方案1和3之间。下面就针对这3个方案进行一些分析,希望为工程人员设计时,方案的选择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另外应说明的是:本文所讨论的双管供暖系统是指户内、户外都为双管的系统。

二、方案分析

1.方案1:

压差控制阀仅设在建筑物的供暖引入口由于是双管系统,因此以户为单位,供暖系统内各户之间是并联关系。每一用户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可以由下式计算:ΔPS=ΔP1+ΔP2-ΔP3(1)

式中:ΔP1——建筑物供暖引入口压差控制阀控制压差;

ΔP2——所计算用户随的自然作用压头;

ΔP3——从供暖引入口压差控制阀的压差控制点到所计算用户户引入口之间供回水管路的阻力损失。

(1)式中各参数的讨论

a.建筑物供暖引入口压差控制阀控制压差ΔP1在系统运行过程中,ΔP1是定值,它取决于设计工况下,供暖系统最不利环路中,从供暖引入口压差控制点到最末端用户户引入口之间供回水管路的阻力损失P''''3,最末端用户户内系统的总阻力损失P''''s以及最末端用户所随的自然作用压头P''''2.根据式

(1)有:P1=P''''3+P''''s-P''''2(2)

b.用户所随的自然作用压头ΔP2ΔP2取决于用户所处的楼层以及供回水立管中供回水温度[2].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ΔP2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量,因此在设计工况下,根据式(1)计算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时,其自然作用压头ΔP2应取最小值。因为如果取值较大,那么根据式(1)所计算的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就较大,在根据ΔPS设计户内系统时,其管道和温控阀的阻力损失就可能较大,当实际的自然作用压头ΔP2小于所选定值时,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就会低于设计值,导致温控阀上的实际压差小于设计值,此时,温控阀即使全开,散热器所提供的热量仍不足以维持设计室温,所以在设计工况下,自然作用压头ΔP2应取最小值。这样,在实际运行时,自然作用压头ΔP2总是大于等于最小值,因此能保证温控阀的热权度总是大于等于1,房间温度总是能达到设计值。不过,由于自然作用压头ΔP2的影响因素较多,要确定每一用户的最小值通常都很困难,因此为便于设计,在设计工况下计算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时,自然作用压头ΔP2可以不考虑。

c.从供暖引入口压差控制阀的压差控制点到所计算用户户引入口之间供回水管路的阻力损失ΔP3在变流量系统中,供回水管路的阻力损失ΔP3是一变量,它取决于管路中的流量以及管路的长度。在设计工况下,其值最大,当管路中的流量趋近于零时,ΔP3也趋近于零[1].同一供暖系统当采用同程式时,其ΔP3一般比采用异程式更大[2],因此根据式(1)可知;各用户由ΔP3所引起的ΔPS波动,同程式比率经异程式系统更大,由此可见,设计时应选择异程式系统。

d.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对于双管系统,在散热器热负荷一定的情况下,当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大于设计值时,由于散热器上温控阀的调节作用,户内系统各管段的流量会保持不变[1],因此各管段的阻力损失也不变,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的增加值会等量地作用在户内系统每一个温控阀上。由此可见,在系统设计时,只要保证运行过程中,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总是大于等于设计工况下户内系统总阻力损失,就可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温控阀上的实际压差总是大于等于设计工况下的设计值,因此温控阀的热权度总是大于等于1,用户随时能获得设计所要求的室温。那么应如何设计才能使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总是大于等于设计工况下户内系统总阻力损失呢?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在设计工况下进行设计时,自然作用压头可以不考虑,管路的阻力损失ΔP3为最大。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自然作用压头,管路的阻力损失ΔP3又较小,故根据式(1)可知:运行过程中,户引入口作用压差总是大于等于设计工况下的户引入口作用压差,因此在设计工况下,只要使户引入口作用压差大于等于户内系统的总阻力损失,那么运行过程中,户引入口作用压差就总是大于等于设计工况下户内系统的总阻力损失。而这一点在设计工况下进行水力计算时,可以很容易做到。

另外,由于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的波动反映了户内系统每个温控阀上作用压差的波动,因此只要控制户引入口的作用压差ΔPS的最大值,就能够保证运行过程中温控阀不超过它的最大工作压差。根据文献[3~4]可知:在设计工况下,户内系统包括热表和锁闭调节阀的阻力一般不应超过30kPa,因此在运行过程,只要控制ΔPS的最大值不超过30kPa,就能保证温控阀的正常工作。

(2)方案1分析的小结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为保证运行过程中,温控阀上的实际作用压差不超过其正常工作最大压差,用户引入口的最大作用压差不超过30kPa,因此根据式(1)有:ΔPS=ΔP1+ΔP2-ΔP3kPa从上式可知:当ΔP3=0时,户引入口的作用压差ΔPS最大,故根据上式有:ΔP1≤30-ΔP2kPa上式中,对于自然作用压头ΔP2,在设计工况下,各用户所随的值最大[2],并且其最大值可以由下式计算:ΔP2=gH(ρh-ρg)kPa式中:H—上供下回式双管系统中,为建筑物的高度;下供上回式双管系统中,为建筑物的高度减去建筑物顶层的层高,m.ρh、ρg—设计工况下,供回水温度所对应的水的密度,kg/m3.故有ΔP1≤30-gH(ρh-ρg)/1000kPa因此,当仅在供暖引入口设压差控制阀时,其控制压差必须小于等于30-gH(ρh-ρg)/1000kPa,才能保证系统运行过程中,温控阀上的作用压差能够小于其正常工作的最大压差。另外,由于设计工况下进行水力计算时,不考虑自然作用压头,故根据式(2)有:P1=P''''3+P''''s由此可见,只有当设计工况下最不利环路的阻力损失(P''''3+P''''s)小于30-gH(ρh-ρg)/1000kPa时,才可以采用方案1.

2.方案2

在每组共用立管上设压差控制阀本方案只适应于供下回式双管系统。参照前面对式(1)各参数的分析,方案2在设计工况下进行水力计算时,其自然作用压头同样可以不考虑,因此压差控制阀的控制压差ΔP1等于共用立管上最不利环路在设计工况下的阻力损失(P''''3+P''''s),其中为P''''3为立管上压差控制点到户引入口之间供回水管路的阻力损失,另外,为保证共用立管上各用户在运行过程中户引入口作用压差ΔPS不超过30kPa,ΔP1同样应小于等于30-gHρh-ρg)/1000kPa,当ΔP1大于该值时,就不应采用方案2.

3.方案3:

在每户引入口设压差控制阀对于大型的供暖系统,当无法采用方案1和2时,就应采用本方案。其压差控制阀的控制压差ΔP1等于户内系统最不利环路在设计工况下的总阻力损失,其中包括户用热表和锁闭调节阀的阻力,ΔP1应小于等于30kPa[3~4].此时,各共用立管上只需设截止阀或闸阀,起关闭作用。

在本方案中,由于压差控制阀的调节作用,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自然作用压头和系统流量的变化,不会对户内系统温控阀的工作产生影响。不过,为了在运行过程中保证压差控制阀的正常工作,其资用压差应始终大于等于其设计压差。压差控制阀的设计压差应等于设计工况下其本身的阻力与其控制压差之和,因此在设计工况下进行户外共用立管和供回水干管的水力计算时,自然作用压头可作为安全裕量,不予考虑。因为如果要考虑自然作用压头,一方面会使水力计算更复杂,另一方面自然作用压头不恰当的取值,会导致运行过程中,压差控制阀的资用压差小于其设计压差,有可能导致压差控制阀即使全开,通过的流量也不能满足用户要求。

另外在设计时应注意的是:供暖系统中所使用的压差控制阀一般都有最大工作压差限制,当作用在阀上的实际压差超过其最大工作压差时,阀就会被压坏,因此在使用方案2和3时,如果运行过程中,室外管网在供暖引入口的资用压差会超过供暖系统中所使用压差控制阀的最大工作压差时,就必须在供暖引入口设其它型号的压差控制阀,控制整个供暖系统的压差。此时,该压差控制阀的控制压差应等于供暖系统最不利环路在设计工况下的总阻力损失。

4.户内和户外系统形式对于户内系统,根据前面对供回水管路阻力损失ΔP3分析的相同理由,为减少运行过程中,温控阀作用压差的波动范围,应选择异程式系统。对于方案2和3的户外系统,也建议采用异程式系统。因为同一供暖系统,当采用异程式时,其系统的总阻力损失一般要比采用同程式更小[2].这样,可以减小供暖系统引入口所需要的资用压头。

三、结论

(1)分户计量双管供暖系统在设计工况下进行水力计算时,其自然作用压头可以不考虑,户内和户外系统应采用异程式。

(2)选用方案1时,其压差控制阀的控制压差ΔP1应等于供暖系统最不利环路在设计工况下的总阻力损失(P''''3+P''''s),并且ΔP1应小于等于30-gHρh-ρg)/1000kPa.

(3)选用方案2时,其压差控制阀的控制压差ΔP1应等于立管上最不利环路在设计工况下的总阻力损失(P''''3+P''''s),并且ΔP1也应小于等于30-gHρh-ρg)/1000kPa.

(4)方案3适应于大型供暖系统,其压差控制阀的控制压差ΔP1应等于户内系统最不利环路在设计工况下的总阻力损失,并且包括户用热表和锁闭调节阀的阻力,ΔP1应小于等于30kPa.

摘要:本文对压差控制阀在分户计量双管供暖系统中的3个应用方案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各方案的选择原则,并指出分户计量双管供暖系统在设计工况下进行水力计算时,自然作用压头可以不予考虑,户内和户外系统应采用异程式。

关键词:压差控制阀分户热计量双管供暖系统

参考文献:

1、戈特.磨擦勒,雷纳特.奥贝尔,编著,供暖控制技术,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

供热工作方案篇12

在无锅炉等辅助热源条件下,热源塔热泵经受住南方五十年一遇的冰冻期考验,室内供暖温度达到30℃,热水45℃以上。系统运行可靠维修量小,这种无需设计锅炉、水源和地埋管等辅助热源系统的热泵,初投资经济合理,室内外机械设备综合占地面积都比较小、节能效果明显,以及对周围环境影响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空调冷(热)源来源方式,值得和大家交流探讨。

关键词:热源塔;冷(热)源;热源塔热泵

1.工程概况

桐庐大酒店位于城市发展的商业中心——杭州市桐庐县城区。桐庐大酒店是按四星级酒店标准设计的集客房、餐饮、娱乐、休闲、会议、办公及商场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项目。

2.不同冷(热)源热泵方案初投资比较

2.1混合源地源热泵冷(热)源与初投资系统性能南方地区制冷负荷大于供暖+热水负荷的20%左右,为维持地下土壤温度场的平衡,实现经济运行目的,设计采用混合源(地埋管+冷却塔)地源热泵。地下土壤源温度场可维持在16~22℃之间变化,热泵热源温度平均保持12~6℃之间变化,。热泵是以15℃热源作为供热量指标,在热源温度12~6℃条件下运行供热虽有衰减,但仍能满足2500KW供暖和热水负荷的需求量。热泵供热性能系数COP值可达3.5以上,主要是依靠昂贵造价的地源埋管系统作陪衬,才能实现单项运行经济指标的高效。

系统初投资近期原萨斯特地源埋管钻井施工队在为浏阳市一座别墅做地源埋管,岩层钻孔单井深度35米,钻机日进尺深度只有10米,井深造价超过100元/米。在大型建筑物中用地紧张,单井深度可达到80~100米,随着井深增加岩层硬度会更高,井深造价为120~200元/米之间(四川地源热泵示范工程)。采用混合源地源热泵机组及冷(热)源地源埋管系统的初投资为710.00万元左右。

2.2空气源热泵冷(热)源与初投资系统性能酷暑制冷,空气源热泵的制冷效率与室外气候有直接的关系,随室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机组消耗功率随室外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空气温度35℃,出水温度7℃,空气源热泵制冷能效比EER值在2.5左右。隆冬供热,南方地区受特定地质与气候条件因素影响,成为冷暖气流对峙区“低温高湿”,空气中低品位“潜热”含量高,空气源热泵因构造缺陷,不能有效地利用低品位热源,持续期累计约50天左右(-5~2℃温度有近10天左右,2~5℃温度有近40天左右)。当空气源热泵迎面风速为2M/S时,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在0~5℃,相对湿度>80%时结霜最为严重,此时平均每小时化一次霜,按现代技术不停机旁通换向化霜程序,一次化霜的时间不少于8分钟左右(包括室内反向取热)。空气源热泵在0~5℃条件下处于无霜至结满霜与半结霜状态下运行,供热性能下降35~40%;化霜减少的供热量达15~20%左右。因此,在最恶劣工况条件下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实际供热输出量,只有标准工况供热量的50%左右,供热性能系数COP平均只有1.5左右。

系统初投资冬季酒店供热需求量为2500KW,选择空气源热泵方案,容量应按实际供热能力确定为:Q=Q0.δ+RQ0为设定的标准供热量、δ为实际供热系数、R为辅助热源;

Q0=3800KWδ=0.53R=500KWQ=Q0.δ+R=3800×0.53+500=2514KW设计采用标准制冷量为3800KW空气源热泵机组加500KW辅助电加热装置,能够满足制热最不利工况下供热。根据涡旋压缩机构造不适应空气源热泵结霜后,长期处在高压差下运行,容易损坏等因素,应采用螺杆压缩机组,空气源热泵主机方案初投资为716.00万元左右。

2.3热源塔热泵冷(热)源与初投资

2.3.1热源塔热泵原理热源塔热泵定义为:夏季为高效水蒸发冷却制冷机,冬季为高效宽带无霜空气源热泵。

热泵所提升的低品位能来自热源塔,热泵必需是在较小的传热温差下运行,才能获得较高的供热性能系数,需要按热源塔实际使用工况设计热泵工况,所以定位为热源塔热泵。

热源塔热泵工作原理:由热源塔旋流风机扰动环境中“低温高湿”空气从塔体底部进入,经低温宽带换热器底部迎风面逆向流通,形成传热面与环境空气之间的显热与潜热的交换。宽带换热器将来自热泵小温差蒸发器的低温循环溶液(乙二醇稀释溶液)从宽带换热器上部进液底部出液,获得低于环境温度2~3℃的溶液作为热源塔热泵的低温位热源。

自然无霜运行期:南方冬季,环境温度为2~5℃的持续时间为40天左右,占冬季低温高湿天气85%以上,是传统窄带空气源热泵结霜率较频繁期。闭式热源塔由于设计上采用了冷库-15℃的低温宽带小温差传热技术,比传统窄带空气源热泵结霜温度下降了5~6℃,减少了85%的结霜机率。环境空气温度高于2.0℃以上时,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潜热含量高,宽带换热器在进行热交换时凝结水量大,凝结水分离系统自动排出凝结水份。

人工无霜运行期:南方冬季,环境空气温度低于1.0℃以下时的累计时间约10天左右,为防止负温度湿空气遇冷(低温宽带换热器)结霜,负温度喷淋装置根据智能控制要求,自动喷淋环保防冻溶液(选用食品行业用无毒、无腐蚀、环保的防冻液)降低换热器表面冰点,待低温期过后采用浓缩装置分离水份。

2.3.2闭式热源塔热泵应用案例与性能湖南吉首市金煌宾馆,地处湘西山区,冬季低温高湿,夏季高温酷暑。空调面积2300平方米,其中客房80间,大堂150平方米,茶艺中心95平方米。生活热水需求量15吨/日,供暖温度要求28℃。系统设计,采用“热源塔热泵冷暖空调热水三联供”系统,热泵机组设计容量,按夏季标准工况制冷量采用160KW机组二台。在厂家交货前进行标准工况制冷量测试时发现每台只有120KW/台。比原设计配置减少了160×2-120×2=80KW,相当于25%的设备容量配置。2008年南方遭受了50年一遇的-1~-4℃冰冻期,这个先天性不足的容量配置系统,经受了严峻的实际考验。标准工况制冷量为120×2=240KW的机组在低温位热源进水温度为-5℃情况下,压缩机自然衰竭要大于标准工况制冷量的25%,实际工况供热量为90×2=180KW.在冰冻期期间,由于热源塔热泵低温位热源来源稳定,无霜运行效率高满足要求,平均日输出45℃生活热水15吨,客房供暖温度达到28~33℃,大堂供暖温度达到24~26℃。热源塔热泵性能,在“低温高湿冰冻期”就闭式热源塔而言,只要保障溶液冰点浓度,在-5℃低温位热源,输出热水45℃情况下,机组的供热性能系数COP不低于3.0(实验室测试,传统干式热泵螺杆机组在给定-5℃低温位热源,输出热水52℃条件下,供热性能系数COP不低于2.6)。

系统性能热源塔热泵夏季为高效水蒸发冷却制冷机,冬季为高效宽带无霜空气源热泵。由冷热源吸收设备——闭式热源塔和低位热源提升设备——低热源热泵组成。环境空气温度高于1.5℃以上时属于无霜运行期,环境空气温度低于1.5℃以下时累计时间约10天左右,为防止零下温度湿空气遇蒸发器结霜,系统负温度防霜系统自动喷淋环保防冻溶液降低换热器表面冰点,待低温期过后采用浓缩装置分离水份,保障了热源塔热泵在最恶劣工况下0~5℃供热性能系数COP值不低于3.2.系统初投资冬季酒店供热需求量为2500KW,选择热源塔热泵方案,容量应按实际供热能力确定为:Q=Q0.δ+RQ0为设定的标准制冷量、δ为实际供热系数、R为辅助热源;

Q0=3450KWδ=0.75R=0KWQ=Q0.δ+R=3450×0.75+0=2587KW设计采用标准供热量为3450KW热泵热水机组,能够满足制热最不利工况下供热。系统应采用满液式螺杆压缩机组,热源塔热泵及冷(热)源初投资方案为445万元左右。

小结:混合源地源热泵冷(热)源与初投资710.00万元左右;空气源热泵方案初投资为716.00万元左右;热源塔热泵及冷(热)源初投资方案为445.00万元左右,是三个空调方案中最低的。

3.不同冷(热)源热泵方案能耗比较在对方案进行综合经济性比较时,首先应注意比较基准的基本一致。

应用相同设备档次、能源价格等基准条件进行比较,才能保证比较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比方案全部采用满液式螺杆机组。

4.不同冷(热)源热泵方案选择与确定

4.1混合源地源热泵方案最初的设计方案是采用地下水源热泵机组,由于项目建筑红线建筑范围内,场地基础地质岩体广布,地质构造复杂,经水文地质勘测找不到足够的地下水源来作为热泵系统的冷(热)源,而地源土壤源打孔费用和机组造价高达710.00万元左右,对比热源塔热泵节能空调系统增加初投资265.35万元,年支付贷款利息为27.76万元,全年节能回报只有5.85万元左右。且本项目又处在市中心,没有足够可利用的空地打孔。因此,地下水源、地下土壤源冷(热)源方案虽然节能,没有成熟可靠的条件使用。更何况节能费用尚不能抵消增加的初投资贷款利息。

4.2空气源热泵方案在地源热泵方案被否定后,考虑采用空气源来作为来作为热泵系统的冷(热)源方案。夏季,空气源热泵的冷源来自空气冷却,空气源动力风机的噪声也会对周边环境及酒店自身产生影响,冷却效果受“高温酷暑”环境温度影响,最恶劣工况时能效比只有EER=2.5左右,比水蒸发冷却增加了近一倍的能耗。冬季,空气中低位“潜热”含量高,空气源热泵因构造缺陷不能有效地利用低位热源,结霜降低机组换热效率,而除霜既要耗能又影响连续供暖能力;当室外温度过低,会使机组保护停机不能正常工作,即使可以工作,其效率也很低,影响酒店的正常经营。而其空气源热泵螺杆机组造价高达716.00万元左右,对比热源塔热泵节能空调系统增加初投资271.65万元,年支付贷款利息为28.4万元,全年能耗对比其它节能空调系统增加71.27万元左右。

4.3热源塔热泵方案经慎重考虑科学论证后,最后提出一种介于水冷却制冷机节能与无霜空气源热泵之间的组合制冷与热泵系统。经多方面研究与网上市场调查了解到,热源塔热泵可有效地解决了地下水源热泵无水源,地源土壤源热泵造价高,传统风冷热泵夏季制冷能耗高、冬季供热翅片换热器易结霜降低换热效率、化霜耗能等问题,造成供热能耗高。热源塔热泵夏季为高效水蒸发冷却制冷机,冬季为高效宽带无霜空气源热泵,经受住南方五十年一遇的冰冻期考验,客房供暖温度达到30℃、热水45℃以上。热源塔热泵冷、暖空调和热水三联供一机三用,无需辅助热源,节能环保、高效,且初投资合理,热源塔热泵冷(热)源系统造价为445.00万元左右,与其它热泵方案对比如下:

①对比混合源地源热泵方案减少初投资265.35万元,减少年还贷利息27.76万元,能耗增加5.85万元,实际比混合源地源热泵方案年减少21.91万元的费用。

②对比空气源热泵方案减少初投资271.65万元。减少年还贷利息28.41万元,年节能耗减少71.27万元左右,实际比空气源热泵方案年减少99.68万元的费用。

5.结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