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心得体会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1 16:25:28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1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中心的战略决策,是省委的重大部署,省农科院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创新能力,全力服务三农”为主题,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一、确立农业科技创新的新目标。作为农业科研单位,省农科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发展主题、把握发展规律、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一方面要实现科技创新。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建设要求,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争在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方面取得新进展,在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防灾减灾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在无害化生产、加工增值、储运保鲜、食品安全等环节发挥新优势,在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进精准农业发展等技术方面占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要抓好科技服务。着重围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架起与“三农”对接的桥梁,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实际效果,把“三农”的科技需求,作为科研重点、服务内容和主攻方向。

二、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一是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努力创建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制度保障人才的工作环境,通过学习培训、岗位锻炼、完善评价办法和奖励制度等途径,营造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宽容失败、民主和谐,团结协作和运行高效的工作氛围,努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指导实践人才、经营治理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二是树立用人导向是第一导向的理念。充分发挥广大干部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为那些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人,提供更广阔的工作空间;为那些善于开拓进取、埋头苦干、敢于负责的人,提供更合适的工作岗位;为那些不图虚名、真抓实干、勤于奋进的人,提供更需要的工作环境。三是树立群众利益是第一利益的理念。从全力服务“三农”这个根本方向入手,为服务对象中的困难群体解决难题,努力增强服务本领,提高服务实效。

三、发挥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整体优势。注重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使知识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技术创新为农业生产提供方法,产品创新为农业生产提供物化成果,并使其相互支撑、递进发展;加强对项目、设备等创新资源要素的治理,实现资源要素的有效衔接,发挥整体优势,提高效益。在人力资源治理上,提升科技服务的质量,增强科研文化魅力,促进和谐农科院建设,使全院工作保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良好发展势头。在项目资源治理上,更加重视对已有项目的执行落实和监督检查、良种良法配套和加工增值技术的开发示范、前瞻性科技成果研究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发挥科技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研发与开发良性互动,科研与产业有效对接,提高科技成果和科技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有限资源节约利用上,围绕节本增效,通过对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油、节电、节药、节膜、节工、节力等技术研究和成果应用,提高耕地产出率、成本收益率、水资源利用率、良种覆盖率、化肥利用率、农药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机械作业率、加工增值率和降低灾难损失率,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四、始终坚持统筹兼顾。一是统筹规划。按照各项工作有机统一、全面有序推进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宽广的胸怀把握全局,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以辩证的思维分析全局,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以系统的方法谋划全局,统筹兼顾、协调安排,在推进重点工作的同时,带动其他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循序渐进。二是遵循规律。善于不断发现、熟悉和利用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服务;在深化对客观规律熟悉的基础上,敢于对某些环节或过程实施跨越,进而迅速缩短与先进的差距,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三是注重质量。不仅要重视市场调查、把握市场需求、提高选题质量,而且要重视创新过程的把关,使创新成果实现质量与效率相统一;不仅要重视科技成果研究与创新,而且要重视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使科技创新服务“三农”的支撑作用更强。四是重点突破。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着力解决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职工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好范文尽在$文秘站$使学习实践活动过程,成为解决问题的过程;使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成为提高工作能力的过程;使提高工作能力的过程,成为推动新发展的过程。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2

中图分类号:G32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5-0045-02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央对上海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深远的意义。从各方面条件环境来看,上海教育水准较高,人才资源丰富,社会文化先进,开放意识强烈,科技基础雄厚,城市管理完善,是我国最具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但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上海要实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仍然有许多困难。笔者认为,至少要突破以下五个方面的瓶颈。

一、人才政策瓶颈

人才政策是科技创新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首先必须有一套具有区域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尽管上海最近也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等方面的政策规定。但是,人才政策仍然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最大瓶颈。一方面,这些政策规定如何实实在在落地、如何尽快落地还需要突破一些困难。另一方面,有一些人才政策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还需要对相关国际经验进行比较借鉴,以期取得更大的突破。比如,人才待遇就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由于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上海始终是我国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其别突出的就是住房成本。尽管总体收入水平也是最高的城市之一,但是收入与支出却是不对称的。这在很长一段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上海优秀拔尖人才的引进和使用,特别是海外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以上海高校为例,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上海高校人才引进的待遇总体上要比邻近省市高校人才引进的待遇要低,而上海高校在校教师的收入水平总体上也比一些邻近省市高校在校教师收入水平低。这在上海地方高校表现得更为突出。上海只有努力探索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收入水平,才能真正成为科技人才聚集之地,才有可能成为科技创新中心。

突破人才政策瓶颈,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尽快出台上海市政府的各项人才政策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将现有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二是要破除人才认识上的误区,不拘一格识人才,创新人才有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层次,不是只有高尖精人才才是科技创新人才;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努力提高科技创新人员的收入分配水平,让科技创新人员能够成为社会上的中高收入阶层,让上海对全球科技创新人才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上海成为全球科技人才向往和聚集的城市;四是要处理好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与待遇留人的关系,发挥上海科技创新的综合优势,全面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智慧。五是要进一步加快上海教育综合改革的步伐,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使上海成为全国教育高地。

二、金融支持瓶颈

金融支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必须有一套相对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近年来,上海在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在探索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努力中,围绕金融支持体系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是,金融支持仍然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一大瓶颈。主要表现在:一是金融支持的面还不够广。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对国有科技部门和单位的支持上,主要是对国有大型企业科技创新项目、高校和科研院所具有应用前景的研发项目等的支持,对民营企业和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相对较少,而民营企业和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是我国未来相当一段时期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二是金融支持的体系还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所需要的金融支持应该具有差异化和个性化、及时性和便利性,目前的金融支持体系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特质。三是金融支持的手段还相对单一。传统的金融支持手段仍然居主体地位,创新性的金融支持方式在现实中还相对比较少。

突破金融支持瓶颈,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借鉴海外科技创新建设中金融支持的经验,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二是要建立专门支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各种形态的小微科技创新;三是充分运用资本市场功能,支持和鼓励科技企业特别是小微科技企业海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运作;四是要将金融支持与其他支持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在科技创新中的核心作用;五是要充分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的特殊作用,更好地运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等金融平台,为科技创新在投融资、借贷、汇兑、保险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

三、协同创新瓶颈

协同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必须探索建立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近年来,上海在科技协同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正在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氛围。但是,充分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主要表现在:一是体制内创新主体之间由于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和系统,人员和经费投入等因素影响了彼此之间的协同创新关系的建立和运行;二是体制内与体制外创新主体之间由于分属于不同的利益主体,体制差异成为彼此建立协同创新关系的重要障碍;三是国内创新主体与海外创新主体之间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科技协同创新步履艰难。

突破协同创新瓶颈,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要进一步明确企业的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激励上下游企业之间走科技协同创新之路,特别是要借央企改革大潮进一步推动上海地方国企改革的深化,推动上海地方国企走混合经济道路,实现多种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二是要在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同时,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与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用之路,把高校和科研院所各自的优势整合起来并充分发挥出来,实现强强联合的协同创新;三是要用长远眼光和开放观念看待科技创新,走海内外合作的科技协同创新之路,通过海外购并、增资扩股等方式,有选择地收购合并海外知名企业的研发机构,提升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四是要瞄准科技创新的国际前沿领域,集中人力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重点突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科技难点,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性科技成果。

四、技术转化瓶颈

技术转化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就必须要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突破。近年来,上海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出台了许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激励科技人员实行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但是,科技成果转化仍然是影响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重要瓶颈。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形式相对比较单一,仍然是科技人员发表的论文,成果转化存在“硬约束”;二是许多经过申请获得批准的专利等可以转化的成果,又由于其转化的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有限而无法实现转化;三是新政策还处在消化期,许多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而没有落到实处;四是传统的科技成果评价方法的影响犹在,应用性研究及其成果在科技人员职务晋升等方面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

突破技术转化瓶颈,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要进一步确立科技为生产力服务的观念,鼓励和支持各类面向经济社会实际需要的应用性研究;二是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地评价科技创新人员的社会贡献,特别是要进一步重视应用型科技成果创造者的社会贡献,并与他们的职级晋升和收入分配挂钩;三是积极支持科技创新人员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努力走产学结合的科技创新之路,特别要鼓励从经济社会实践中提出科学问题并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四是进一步探索和建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把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工作交给更加专业的团队去做,从而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和水平;五是要进一步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进一步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活动,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加有效的法律保障。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3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坚持“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努力把上海打造成“拥有多元、活跃的创新主体”、“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和“拥有发达创新文化”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人才高地。

(一)人才、人才资源的特征和重要性

所谓人才,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能以创造性劳动对社会或社会某方面发展作出某种重大贡献的人。所谓人才资源,则是指人力资源中较为先进、较为精华的部分,也就是素质层次较高的那一部分人。人才资源区别于一般人力资源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以及智力创造力,能够创造出新的社会财富,丰富了人类精神文明。人才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人才资源,指的是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适龄人才:广义的人才资源,即是狭义人才资源部分再加上超过劳动年龄的那部分老年人才。

人才资源创造特征,从制度角度来说,要求给予科学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来调动人才积极性和有效地配置资源:从组织角度来说,要求给予恰当定位及其激励,以利于提高人才创新动力和使用效益;从个人角度来说,要求增加智力投资,选择适合自己专业的创新创业,从而使人力资本投资效益和收益最大化。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资源基础与现状是决定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进程的关键指标。所以,关注和探讨人才支撑驱动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至关重要,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把人才资源的构建作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一资源,顺应经济全球化和人才国际流动的发展趋势,抓住全球城市建设的发展机遇,充分认识创新城市的人才体制建设重要性,推动未来30年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与人才战略,以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为契机,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围绕政府治理、连接性、集聚环境、人才和社会环境等支柱开展,着力推进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全面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创设与全球城市建设定位相衔接、与人才自由流动相适应的治理模式,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立足亚太、面向全球的具有重要影响力、吸引力、配置力的全球人才枢纽。

(二)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下上海构筑全球人才高地持续推进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举全市之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提出构筑人才高地的战略构思。1994年,上海就正式提出了构筑人才高地的战略思想。2001年,进一步提出构筑国际人才高地的战略构想,应具备人才资源国际化、人才素质国际化、市场法制与信息化等特征,充分推动上海成为世界优秀人才的集中城市。

2014年5月,党中央将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重大战略任务交给了上海。上海持续深化人才体制改革,不断有序朝着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人才高地进军,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分别于2015年5月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2015年7月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和2016年9月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从出台人才“20条”到人才“30条”,上海围绕建设全球科创中心战略不断强化与完善“人才新政”,并在实践上取得了初步成效。

可以说,上海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经历了从“1.0版”到“2.0版”到今天的“3.0版”的强化与升级,体制政策从原来相对较为分散到优化版,人才发展机制不断加强与完善。具体而言,早在2014年明确了“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重大战略任务,初步建立“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的人才体制改革理念。随后,配合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更是把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列为国家战略,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上海政府进一步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制定了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20条,着眼于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完善更加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营造更加优良的人才发展环境,努力把上海建成国内外一流创新人才的汇聚之地、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和价值实现之地。紧接着,上海于2016年9月将人才“20条”扩展到人才“30条”,是对人才“20条”的“一个强化、两个深化”。“一个强化”,就是强化人才“20条”中社会反响好、人才得实惠的政策,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完善,让人才有更多获得感。“两个深化”,一个是深化人才“20条”中改革方向正确但人才获得感还不太强的政策,进一步提升政策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使政策能落地、能见效:另一个是深化人才“20条”没有涉及但实践中用人单位和人才都特别关注的政策,持续推进政策改革的广度和深度。换句话说,人才“30条”的核心是围绕“放权松绑”的要求,为人才和用人主体“增动力、添活力”。

二、进一步建设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人才高地的总体思路

进一步建设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人才高地,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全力实施全球开放创新人才战略,总的目标和要求就是使上海成为国际一流创新人才汇聚之地、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一)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上海全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人才高地,必须坚持符合国家创新人才战略部署、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具体而言,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从而落实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的思路转化,按照“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印钡淖芴逡求,引进、使用、管理和激励人才,加快改革人才体制,使人才近悦远来,为上海建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坚实的智力支撑。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必须牢牢把握世界科技进步大方向和全球产业变革大趋势,实施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大举措。要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就要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建立更加灵活的人才管理制度和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才能有效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简言之,上海全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人才高地的目标是推进上海成为更具全球创新人才竞争力的世界城市。

(二)基本任务和原则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必须全面实施全球开放创新人才战略,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人才高地。所以,要进一步优化上海人才创新创业综合环境、创新更具竞争力的人才集聚制度,围绕人才的“引进、使用、管理和激励”等方面开展。

首先,制度创新是关键,也是集聚人才的难点。制度创新的重要目标使推进上海率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有利于打造上海发展的创新驱动新的智力引擎。所以,应把人才制度创新作为主要任务,倡导精准创新、系统创新和协同创新,让人才制度改革中的红利进一步释放活力。

其次,进一步深入贯彻与落实“突出市场导向”和“推进简政放权”的人才管理与分配制度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市场导向”是合理、有效分配人才资源的必要机制,即要求在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此,必须“推进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大幅下放权力,真正把权和利放到人才和市场主体手中,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换句话说,通过依据“市场规则、按照市场价格、参与市场竞争”准则,以及“充分建立政府人才管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深入推进创新人才的使用、流动和评价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以利于有效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与财富链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实现人才效率最优化和人才价值最大化。

三、依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人才高地

建设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人才高地,关键在于人才的引进、使用、管理和激励。为此,要明确当前制度创新、市场机制与政府职能结合基本任务与原则,主要围绕从“人才集聚、人才管理机制、人才发展环境”三大任务,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人才制度、体制和机制。

第一,强化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人才集聚制度。

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一步在于构建更加积极、筑巢引凤的人才集聚制度。必须要打破“坛坛罐罐”、破除一切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瓶颈,为各类人才的近悦远来、各尽其才而畅通渠道、铲除障碍。必须激活市场作用,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集聚一批站在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

进一步强化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人才集聚制度的关键在于进一步开放市场引入国内外人才、健全交流合作机制促动人才资源的流动,分别从“实施有效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与充分发挥户籍政策在国内人才引进集聚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相结合,以及“便利与健全人才引进服务机制与扩大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相配合。

第二,健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人才管理体制。

创新的核心任务不限于科学发现抑或是技术发明,更本质要求是完成从发现、发明到成果转化以及投入商用、产业化升级。所以,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根本在于充分激发各个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并形成整体合力,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之间的鸿沟,充分发挥研发、科创人员的优势,做好人才管理工作,完善好分工、资源配置与评价机制,进行全面、系统的人才管理。

第三,完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人才激励机制。

上海进一步推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人才高地的战略发展,必须注重遵循人才创新、创业规律,根本是要配合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实施更加开放、积极的机制鼓励、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与创新、创业意愿。所以,必须更加推进改革创新举措,着力破解各种不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制度限制,人才激励机制必须要注重成果奖励、资金支持、成果评估制度设计,充分“完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制度”、“加大创新创业人才激励力度与科研项目资金管理”。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4

科学技术创新作为文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演进的过程中表现出自身显著的特点,体现为多种属性的辩证统一。1.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任何一种科学技术创新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及其他科学文化资源的基础之上,离开这些,科技创新就可能成为无水之源、猜测臆断。同时,科学技术创新是在原有文化资源基础上,对自然事物的规律进行的新探索和创新,正如波普尔所说:“理论是我们自己的发明物,是我们自己的观念;它们不是强加给我们的,而是我们自己创造的。”165现代西方理论界中,库恩的“范式”理论与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在分析科学发展演进时,都体现出科学技术发展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特性。

2.个体性与社会化统一:科技创新需要生产者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与科学家自身的兴趣、爱好、知识、灵感等紧密相关,如牛顿的“三大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体现出科学创新中科学家自身的鲜明个体性特征。同时,科技创新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生产条件,特别是随着当代科研领域的扩大与深化,科技的研发不仅需要科学家之间的紧密配合,也越来越需要多个科研机构、多个国家的政府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体现出社会化、全球化的特性。

3.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科技创新是科学家认识和把握自然界客观规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过程。科技生产者在不断探寻未知、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始终探索着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同时也遵循着科技创造生产自身发展演进的规律。当然,科学家进行科技创新不只是追求真理、认识世界,他们直接或间接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人类社会,提高人自身的能力水平和实现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体现出科学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

二、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科技创新思想的发展历程

1.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作用,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科技思想的同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先后提出一系列科学判断和重要思想,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将科学技术作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条件,提出:“不搞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末,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86邓小平强调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把高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在这一时期先后推出“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等科技发展战略举措,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创新的发展跨越。

2.江主席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观点。以江主席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了邓小平的科技思想,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500,坚持将增强科技观念、推动科技发展作为大事来抓。在1995年《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与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将创新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着我国科技创新发展。

3.胡锦涛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加强和改进科技工作与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联系起来,制定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突出强调将科技进步创新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求增强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性地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将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为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4.习近平提出“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的领导集体继承了我党以往的科技创新思想,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求科研工作者要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

三、当代中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举措,充分调动与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技术创新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取得了辉煌的科技创新成果,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发展的重要动力。

1·当代中国科技创新的重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和长足发展,科技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一大批前沿科技领域获得突破,科技实力大幅提升。随着我国科技研发体系的不断完善,以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性能计算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科技项目实现突破,我国整体科技创新水平获得大幅跃升。二是科技基础领域研究获得较大发展。国家通过组织实施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措施,取得一系列重大原创性成果使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水平不断提升。据统计,2003年至2013年,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科技论文114.30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论文共被引用709.88万次,排在世界第5位。三是科技体制改革成果斐然。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原有封闭的计划管理体制逐步过渡为以开放的市场机制来配置科技资源,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极大增强,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四是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大批高素质科技人才不断涌现。据统计,2013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8]。随着政府对科技投入的不断加大和社会化科技投入体系的建立,各类实验室、科研仪器和科技文献等科技基础条件逐步完备,“千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杰出青年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先后实施,科技人才队伍迅速壮大、结构日趋合理。五是我国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从1993年颁布实施《科技进步法》开始,由各项科技政策法规组成的科技创新法律制度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同时,科技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府间双边和多边国家间科技合作框架,初步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格局。正是在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的基础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任务,明确提出要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任务。

2.当代中国科技创新面临的现实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创新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科技大国,但同时我们应看到,我国整体科技创新水平还不算高,还不是一个科技强国,我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仍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世界各国间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更趋激烈,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基础继续领跑于世界科技变革浪潮,且继续针对我国实施“技术壁垒”政策。由于我国科技基础相对薄弱、发展时间相对较晚,仍处于后发追赶状态,因此,我国在一段时间内仍将面对发达国家科技占优势的压力,且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差距存在着被继续拉大的可能。另一方面,从我国自身科技发展状况来分析,我国公众的科学意识与科学素养依然偏低,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基础和前沿研究还比较薄弱,不同地区、行业间科技创新水平发展不平衡;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水平偏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亟需提高,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市场转化机制、评价体系、激励机制等与科技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科研机构条块分割现象仍然存在,科学研究的功利化、行政化现象仍然存在,科技创新的投入产出质量有待提升、经费管理使用需要加强,科技创新的优秀人力资源仍显不足,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需要进一步激发。

四、加快推进当代中国科技创新的现实分析

着力增强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我国科技整体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的目标与要求。要落实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我们应当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系统、培育科技创新文化和扩大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继续努力。

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是解决我国当前科技创新面临的突出矛盾、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方向应当是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自身发展规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且能够实现科技与经济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邓小平同志曾说:“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108改革科技体制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出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在构建人才激励机制、塑造良好人才环境、优化人才比例结构和提高其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着力构建一支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同时,科技体制改革应当不断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方式,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相应的科研机构转企改制,整合各种科技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再次,要加强科技管理体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要理顺科技创新中的各种关系,强化政府宏观决策和科研机构、企业的内部管理。另外,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引进竞争机制,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对民生的推动作用。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5

万钢指出,长期以来,科技部与北京市通过部市会商机制,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协作关系,有效整合了科技部和北京市的创新资源,促进了北京经济社会和国家科技事业的共同发展。万钢希望科技部同北京市共同努力,在实施创新驱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在加强科技开放合作、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三个方面探索新途径,做出新成绩。

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安顺出席会议并讲话。

郭金龙在讲话中指出, 首都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带动作用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科技对首都发展的贡献明显增强,首都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郭金龙强调,要牢牢把握首都市情,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优势,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郭金龙指出,推动新时期首都科技创新工作,要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重点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加强首都创新资源整合、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郭金龙要求,北京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政策创新、工作创新,切实推动科技事业科学发展。要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形成全社会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要关心和爱护广大科技人员,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科技创新实践中去。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6

中图分类号 F30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1-0295-03

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首次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以来,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并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和科技中介服务4个方面系统建设不断完善了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作为科技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也随之发展起来,2007年4月,由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等9部委共同编制下发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系统化建设正式开始。浙江省是经济强省,工业化和城镇化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但由于“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资源约束,浙江省农业的现代化明显滞后,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农业的科技进步与创新成为迫切需要。构建和完善符合浙江省发展需要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对推进浙江省农业现代化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浙江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注重产学研合作,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得以发展,并形成一定特色。现从其构建历程和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存在问题,研究提出发展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措施建议。

1 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历程

1.1 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农业科研院所的活力和创造力

自1997年1月,浙江省出台《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的决定》,并在省化工院、农科院等5家院所进行科研院所体制改制试点成功后,2000年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进了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1-2]。浙江省农科院、省淡水所、林科院、中药所等6家省属涉农科研院和其他市县农业科研所作为社会公益类的科研院所或企业化转制或按照“一所(院)两制”实行了内部改革,使得农业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科学研究与经济的结合度增强,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农业科技产业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显著。目前,浙江省已建立一个包括省、市、县三级的较完整的农业科研院所体系。

1.2 新农村建设促使高校积极投身于农业和农村科技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校从独立于社会的“象牙塔”走出,成为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并在满足社会需求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就使得高校在谋求发展时必然地主动结合经济社会的需求,以满足、支撑和引领需求来获得发展先机,赢得政府和社会更多的支持。自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和社会对农业与农村的关注和投入也不断加大。无论是农业类大学还是其他综合性大学,都作出积极响应,将一些涉农的学科主动结合农业和农村发展,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开展着各具特色的农业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浙江省,除浙江大学(原浙江农业大学部分)和浙江农林大学外,许多高校也在部分农业科研领域占据一定的优势并显示出各自的特色,如浙江工业大学在农业机械、生物农药领域,浙江工商大学在农产品加工领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农业环境科学、农业电子信息领域,中国计量学院在农业有害生物检疫领域,浙江财经学院在农林经济管理领域,浙江科技学院在农产品活性物质提取领域等。

1.3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初显

国家在“九五”科技发展规划中就明确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又进一步强调了企业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将其作为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浙江省2004年1号文件《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把“大力鼓励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与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企业等联合创办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和“积极培育农业科技企业”作为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的重要措施,并指出“经省认定的农业科技企业,0参照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随后出台了《关于浙江省农业科技企业认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浙江省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建设实施意见》,并对认定的农业科技企业和企业研发中心在省级科技项目上给予倾斜,地方财政还给予一定经费资助和项目配套,激发农业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科技投入的积极性。

1.4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7

雄厚的科技人才资源

人是创新活动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科技创新体系的第一资源。高校具有多学科门类、多专业领域、多层次的教学科研人员,特别是研究生资源,构成了学科完备、专业齐全、结构合理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目前,全国高校理工农医学科领域有科研人员60万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不含教学人员)27.3万人。高校雄厚的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奠定了强大的科技创新优势。以2005年为例,全国高校通过各种渠道共获得科技经费344.4亿元(其中政府资金172.5亿元),在承担基础研究任务方面,继续保持主导地位。“十五”期间,高校作为第一承担单位承担“973”计划项目89项并担任首席科学家,占立项总数的57.05%。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93项,占立项总数的63.3%;获准创新研究群体56项,分别涉及32所高校,占立项总数的54.9%。全国高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3万余项,接近立项总数的80%;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近600项,占立项总数的55%以上。

丰富的科技创新成果资源

高校承担了大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任务,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这些成果涉及理、工、农、医等各个行业领域的各个学科专业。

据统计,2001~2005年间,全国高校共完成专著41453部,发表学术论文1748786篇,其中国外刊物186790篇;期间全国高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75项,技术发明奖64项,科技进步奖33项,分别占全国公布项目的55.07%,66.40%,53.57%,高校获国家科技三大奖份额全面超过了50%。以2006年为例,本年度公布的国家自然科学奖29项,高校参与获奖15项,占51.7%,国家技术发明奖41项,高校参与获奖25项,占61%,国家科技进步奖184项,高校参与获奖101项,占54.9%,本年度在国家三大奖获奖比例再次超过50%。

高校丰富的科技创新成果资源以其适用行业领域的多样性、学科专业的全面性、地理区域的广泛性和自然资源的丰富性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工农业技术的进步,带动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显示了高校科技创新的成果资源所特有的优势,为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实的科技创新基地资源

科技创新基地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标志。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基地主要分为知识创新基地、技术创新基地及高校科技企业等三个系列,知识创新基地和技术创新基地又分为国家、省部、学校三个层次。截至2005年,全国高校共有独立管理部门批准建立的研究与发展机构2872个。这些雄厚科技创新基地资源为高校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知识创新基地

主要是依托学校组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依托高校组建的省部级的重点实验室,以及高校内部组建的研究所(室、中心)。目前全国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55个,总投资约14亿元,其中建在高校的有101个,投资额约9亿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104个。

2.技术创新基地

主要有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高校建立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的大学科技园、依托高校建立的省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高校自建和企业依托高校联合组建的研发机构等。

自从2001年国家公布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22个,截至2006年,共组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62个。依托高校组建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5个。

3.高科技企业

高校根据自身优势创办了高科技企业,为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也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出了一条新路子,成为高校乃至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

截至2005年,全国有592所高校创办科技型企业4563个,销售收入969.3亿元,利润总额49.93亿元;在沪、深股市控股的上市公司已达25家,在海外上市的有4家公司。

新兴的技术转移和知识传播资源

高校技术转移和知识传播是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并实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根本途径。我国高校技术转移和知识传播主要由4个方面的力量组成 :一是设在高校的6个技术转移中心 ;二是高校的技术转移中心、科技开发部(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等推广力量 ;三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校科技中介组织 ;四是高校中承担推广及产业化开发示范任务的科技力量。

优良的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资源

高校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构成了独特的科技创新环境资源:高校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 ;高校和国内外学术界广泛的合作和交流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和快捷的信息资源 ;高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人文环境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土壤。

我国高校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校科技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然而,由于高校本身基础和条件的差异性、认识的不统一性、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科技工作本身的艰巨性,致使高校科技创新资源未能得到很好利用,优势潜力未能充分发挥,使高校科技工作尚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需求,影响了我国高校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

认识不到位

认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高校对自身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和角色缺乏足够认识,滞后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直接制约了科技创新;二是对高校科技创新队伍的培养、创新群体的建设认识不到位,缺乏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和有效实施,致使科技创新乏力;三是对高校科研条件建设缺乏认识,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不到位,浪费严重,制约了高校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

科研人才培养机制不合理

我国高等教育正由过去的“精英化”向“大众化”方向发展,教师要承担过去几倍的教学任务,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研工作,专职科研工作人才偏少,由于受条件限制,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留不住精英人才。同时受传统世俗的影响,论资排辈现象较为普遍,科技创新人才难以脱颖而出,中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不稳定,影响了创新性科技成果及高水平成果的产生。

科研机构追求小而全

由于我国原有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是适应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特征是“条块分割”,从而导致低水平重复设置高校和专业,科技资源未能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虽然近几年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科技管理体制的调整,开始逐步打破条块分割、重复办学的局面,但这种状况仍未得到完全改观。这种体制上的不顺造成区域性和专业性科研机构结构重复、分散,布局不尽合理。就高校内部而言,也存在着科研机构重叠、分散、运转不良的现象,从而导致科技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现象较为严重;科技队伍结构松散,缺乏必要的集中协调和业务指导,虽然存在多学科综合的潜在优势,但缺乏有效的组织调控手段,致使承担综合性重大科技任务的竞争实力尚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科研管理宏观调控乏力等等。

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缺乏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科研与教育结合,是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也是高校科技工作的支撑,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组成一个共同体,三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互相发展,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为高校科技工作的发展提供环境保障。同时,高校中科技与经济严重脱节,由于科研目标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科研成果缺乏中试环节,高校科技成果缺乏面向经济、社会的有效体系和运行机制,科技成果转移不力,科技市场发育不成熟,造成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不力,浪费严重,贡献率不高。

科研管理组织体系不合理

当前,高校科研管理组织体制仍然利用金字塔形的等级体制,这种体制的特点是等级森严,层次分明。在这种管理体制下知识和信息逐层从一个部门流向另一个部门,知识和信息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信息从金字塔的底层向顶层流动,决策则从顶层塔尖向底层流动。但是这种管理体制对外界的变化反应不敏捷,不能适应外界迅速变化的需要。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应成为各部门可自由获取、使用和共享的基础性资源,现行体制做不到知识的共享,不能让科研管理机构及科研机构与外界建立直接的联系,因而不能实现与市场的直接交流,进而阻碍高校科研的健康发展,使得大量的研究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和措施

建立有效的组织运行机制

高校科研管理本身具有协调作用,其组织结构运行模式一直利用的是静态的直线式管理,其缺点是强调分工,忽视整合,扼杀个性,抑制科研人员的创新,因此建立动态组织运行机制是解决科研管理问题的核心。科技的发展要靠创新,而创新要靠人才,特别要靠青年英才的不断涌现。高校科研工作应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实验人员和在校学生四个方面的优势,开展各种规模和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在国家有关创新工程和科技计划的指导下,开展自主性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并将此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为此,要根据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按学科将科研人员进行整体组合,遵循配套、适应、精干、能级合理的原则,组织科研创新梯队,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减少低水平重复,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组织科技创新梯队是高校科研管理的新内容。造就一支学术造诣深、懂经营、重管理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将为高校进行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和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增强后劲。学科负责人(带头人、项目负责人),是科技项目研究的组织“核心”,他们的成长、培养,至关重要。

在科研管理组织运行中,“三段式”工作方法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三段式”即把科研管理工作分解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主抓立项开题工作。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通过网络化管理及时关注企业需求的发展,在课题申请前,与科研人员进行必要的交流与沟通,辅助引导科研人员结合企业需求进行立项,避免盲目性。第二阶段在项目获准立项后,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抓项目的实质性进展。主要协助科研人员按时完成科研任务,并及时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第三个阶段主要集中在成果落实、鉴定和项目结题。抓项目研究成果落实,完成项目结题是科研项目管理的基本点和归宿。同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运用,这是检验科研管理组织运行良好的标准。

建立现代科研管理模式

开放性的科研管理体制不仅能保证科研管理组织的良好运行,同时能保证科研创新活动得以顺利实现。创新管理模式首先要把科研管理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采取“依据社会需要选题、结合社会需要开发创新、组织成果鉴定、鼓励申请专利、促进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这一新的管理模式,加强政策引导,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研究的全过程。其次管理方法创新。通过加强与科研工作者的沟通,运用柔性管理,把组织意志变为科研工作者的自觉行动,自觉地去实现管理目标。同时对科研工作的评价要科学、客观,将定量管理和定性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质”与“量”的管理上达成完美的统一。加强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必要的政策、情报、预测等方面的信息支持和可供借鉴的建议,引导科研人员关注社会需求和学科前沿。第三管理手段的创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科研管理要主动适应新形式,重视市场调研,利用先进的网络设备和计算机设备进行科研管理。

完善科研管理,建立新的科研管理体系

建立和不断完善校园两级管理体系。一方面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学校着重抓宏观管理和重大项目,抓交叉联合和新的生长点;强化学院的管理职能,推行在学院内部系所职能分离、由所管科研的管理模式,加强科研机构自主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实行制度化管理,健全科研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岗位分工和管理职责,按制度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效能。

建立科研人才培养机制

科研最终要靠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动才会有所发展,因此科技创新,必须培养创新的科研人才。

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改革现行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使用机制、人才流动机制和人才竞争机制,有利于创新型科研人才的培养和脱颖而出,建立一支稳定和精干高效科技创新队伍,鼓励他们全身心投入科技创新工作,为高校科技持续发展做贡献。

重视和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保证。

建立和完善科技基础服务平台,整合、重组、优化现有科技资源,建立大型仪器等公共服务平台,优化调控新增科技资源,以满足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专业平台,以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为基础,根据学科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若干科技创新专业平台,为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技术转化服务平台,以大学科技园和技术转移中心为基础,通过他们的聚集功能、成果转化、全方位服务,实现技术资本、智力资本、货币资本、实物资本的结合,初步完成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变,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以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形成全社会参与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合力,加强建设和运行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强省中的积极作用。

加大高校科技创新投入

科技资金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近年来,高校虽取得一些重大成果,且科学研究投入产出比远大于其他行业,但高校科技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科技潜力亟待进一步挖掘,其中投入不足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国家和各高校应采取必要的财政扶持政策措施,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加大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投入,支持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8

一、核心业务及服务特色

近年来,中心按照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的战略部署,深入贯彻实施“两服务行动”,积极参加“科技援疆”,面向决策主体、创新主体,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服务,逐渐形成核心业务及特色服务。

(一)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围绕全省经济、科技发展,提供决策性、全局性、战略性和时效性的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为政府部门科技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产业集群服务。以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载体,整合政府、企业、科研院所资源,通过组织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工程、产学研合作、开辟俄罗斯市场、开展对外交流、建设照明检测平台、新产品推广等,服务于我省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

(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发挥中心的科技中介桥梁作用,以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主线,以科技型企业培育与服务为重点,深入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组织科技成果对接活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四)TRIZ理论推广应用。围绕全省创新方法试点工作,面向企业、科研机构、教育系统三个群体,采取“培训先行、试点推动、典型引路”等方法,组织开展TRIZ理论宣传、培训、学术交流、企业示范应用和创新设计大赛一系列工作。

二、服务绩效

(一)强化战略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中心相继承担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规划纲要的研究和起草、承担了《黑龙江省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对策研究》、《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黑龙江省生物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研究》、《黑龙江省科技发展优先领域技术路线图研究报告》等多项重大、重点研究课题,为政府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推广应用TRIZ理论,助力企业自主创新。

中心80%人员参加过TRIZ理论专业培训、专题报告会,初步培养出一支18人的TRIZ理论培训师队伍,形成了5人的核心服务团队,其中1人 获得MATRIZ协会三级TRIZ师资,5人待认证3级师资,2人获得TRIZ协会二级认证,2人获得创新工程师认证。中心编辑出版TRIZ基础教程,奠定了国内领先地位。先后承担国家创新方法专项项目3个,省级创新方法科技攻关项目3个,创新方法成果转化两项;举办省级TRIZ杯大赛2届,部级TRIZ杯大赛2届;专业培训班7期,学员2400人次,培训报告会12场;主办TRIZ专题网站访问量65万人次,列全国同类网站之首。

(三)服务LED产业集群,提高创新与产业升级

为推动半导体照明示范工程,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举办了多届“国际LED冰雪景观照明创新设计大赛”,吸引了全国各地数十家LED企业参赛。为推动我省LED 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助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金融紧密结合

通过开展对接会,每年均有约20余项签约,共达成合作意向50余项。2013年已有15个项目申请了省内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中心组织20家高新技术企业参加赴俄参加滨海边疆区交流合作对接会和开展科技招商活动,已有4家取得了良好对接效果。中心还积极走入大庆、双鸭山、伊春、密山等地市,联合当地科技园区、产业基地共同推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如推动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与大庆恒通公司对接,双方达成合作开发“罐体探伤机器人”项目,签约金额预算100万元。

中心结合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创新创业大赛举办、科技成果招商等工作,征集到130家企业的融资需求,涉及融资需求资金额度11亿元,向26家金融、投资、担保机构进行了推介。今年已有151家企业贷款265笔,贷款总额22.51亿元,贷款利息总额为2.09亿元,其中2012-2013年贷款利息为1.47亿元。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9

下面,我就做好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切实增强加快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当前,世界正处在一个较为活跃的创新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核心、提高综合实力的关键支撑。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的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不断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全市综合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我市先后被科技部确定为全国技术创新工程区域试点城市、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城市、全国科技特派员试点城市和国家先进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晋升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期间,我市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专利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国家科技计划组织管理突出贡献奖等一批部级奖励。年,全市争取国列、省列科技项目69项,获得无偿资助9300多万元,2项科技项目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取得科技成果208项,20项达到国际先进以上水平,13项成果荣获省科技进步奖,84项成果获得市科技进步奖,我市再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省内兄弟市州相比,与关中—经济区城市相比,我市科技发展还存在投入不足、科研开发机构实力不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科技企业家人才匮乏等差距和问题,亟需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创新思路,强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关中—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为我们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国家出台的《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县(市)科技工作的意见》和全国、全省科技工作会议提出的政策措施,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科技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随着“科教兴市”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市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加快科技创新的规划、政策和措施,为科技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科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市发展的战略核心位置,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大力加强自主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以科技的大发展支撑引领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二、突出重点,加快创新,为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扩大和深化科技合作,充分利用全国、全球科技资源,组织实施“十大科技创新工程”,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创建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和基地,切实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

一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村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为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结合正在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农业转型发展。要围绕培育壮大畜牧、林果、蔬菜三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大技术集成创新和推广力度,加快推进航天育种基地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力争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升格为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鼓励科技特派员积极投身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带领农民创办、领办、协办科技型企业、科技服务实体、合作组织,建设一批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实现科技惠民进村入户,促进新农村建设。要重点打造区域特色的绿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和孵化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群,延伸农业产业链,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步伐。

二要围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地方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市工业企业尤其是以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科技创新成果,为培育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优势,大力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支持企业建立和充实研发中心,支持企业承担国家和地区重大科技项目,提高核心竞争力。要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建设,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广泛带动区域内关联企业聚集发展。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攻关,研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培育一批技术密集、产品附加值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带动一批战略新兴产业兴起,努力把我市建成西部装备制造业聚集城市和国内重要的先进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三要围绕增强科技创新活力,努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有强大的科技和大批创新型人才。各级、各部门要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推动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新的科技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从制度上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提供广阔的舞台和空间,不断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潜力和活力,带动和促进科研成果、创新产品、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要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的院地院企合作,注重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特别是能冲击国内和国际科技前沿的拔尖人才、领军人才来我市进行科技创新创业活动。要围绕我市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学科领域,注重本土一线创新人才特别是中青年科研骨干人才的培养和锻炼,着力培养一批学科鲜明、结构合理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创新队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功立业。

四要围绕促进县域科技进步,切实加强基层科技工作。县区科技工作承担着基层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具体任务,是推动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重要抓手。各县区要以贯彻落实科技部《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县(市)科技工作的意见》为契机,以提高县域科技支撑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健全政府科技管理机构,引导科技、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向基层聚集,积极争取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计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广一批科技成果,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和支柱产业优化升级。要加强蔬菜产业、林果产业、畜牧产业等县区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发挥科技进步先进县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在县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转化应用。秦州区要力争升格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要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继续完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等科技服务模式,引导科技人员深入农业一线,形成农村科技服务的长效机制,促进基层科技创新创业和服务能力提升。

五要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进一步加大科普工作力度。科学普及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近年来,全市上下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积极搭建社会化科普平台,普及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科普工作,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坚持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推动科普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加强在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等突发公众事件中的科学普及,引导群众尊重科学、相信科学、运用科学,让科技进步的成果惠及群众,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明显提升,为全面建设创新型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事关全局,任务艰巨,必须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把科技创新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认真落实科技进步责任制,及时研究解决科技创新和科技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做到目标明确、责任清晰、措施得力、考核到位,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形成全社会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二要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投入是战略性投资,省上要求各市州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必须达到国家法定增长比例。各级政府要按照省上要求,进一步加大科学技术经费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实现科技投入稳步增长。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10

具体来讲,科技创新指的是企业借助于新的生产方式、技术及工艺等,大力改革创新原有成品,促使市场及客户需求得到不断满足。通过科技创新的实施,企业利润得到增加,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得到减少,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企业面临国内国外双重市场压力,那么除了对经营理念和管理体系大力完善之外,还需要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更好地实现发展战略目标。

1.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现如今的内外部形势下,企业拥有了独特手段,方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科学技术不断革新的今天,企业也需要积极改进生产技术,将生产技术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市场角度来讲,企业作为重要主体,能够准确把握市场需求,那么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将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构建起来,不仅能够对科技创新发展方向有效把握,还可以促使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格局形成时间得到显著缩短。市场同时也推动着企业科技创新的开展,市场机制发挥着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作用。同时,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有机完善企业目前的创新体系,能够对科技创新发展方式有机改变,改变科研机构封闭性的状态,有效对接科技创新与实践应用,在短时间内能够在企业生产中运用科研机构的最新成果,扩大应用范围。企业受到市场推动作用,促使其创新意识得到增强,有机统一经济体系的创新和企业的科技创新。

2.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现状

经过不断努力,我国企业虽然增强了科技创新能力,但是总体状况依然不容乐观。首先是没有较高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每年都会有大量科研成果从科研机构诞生,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科研成果的研发中,但是却没有在实际中有效运用,仅仅只有三分之一的科研成果会运用到企业生产当中。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讲,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其次,企业中只有较少的科技创新人才,制约到企业科研力量的提升。还有就是在科研创新方面,没有投入足够的经费,我国政府及企业投入占据了科技投入经费的较大比例,而经济发达国家在本方面的投入渠道更加丰富,取得不错效果。

3.企业如何开展科技创新

人类社会的发展,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革新与进步。企业发展中,核心技术没有掌握,核心竞争力就会受到影响,自然无法生产出具有较强生命力的产品。根据相关的技术创新理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属于重要的企业内部活动类型,而企业内部活动开展的载体,则是人,其决定着创新效果。在企业创新活动开展中,企业需要将传统保守的观念摒弃掉,打破束缚,创新思想理念,改善技术,将企业内部创新文化氛围有机构建起来,促使员工能够在科技创新中感受到乐趣。通过企业创新环境的营造,可以发挥出刺激引导作用,提供科技创新实施的土壤,激发员工创新积极性。

企业在创新过程中,要避免盲目,不能够跟随大流,需要将市场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结合市场需求,方可以推出有意义的创新成果。通过创新研发,有机结合生产与市场,方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企业利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开拓市场,赢得发展机会,更加顺利地实现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不是只能够从基础做起、从零开始,也可以借鉴创新,根据已有的技术经验和成果,催动创新。以美国著名苹果公司为例,不管是MPS播放器、智能手机,还是平板电脑,都不是其发明的,但是其市值却达到了世界第一;其基础发明创造较少,但是将自己的理念一直贯彻下去,通过创新改造自己产品和别人的产品,产生出永远好于别人的产品,获得了市场追捧。因此,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不必坚持于原点,要将原有的技术基础充分利用起来。再如我国青海钾肥厂,因为钾肥生产技术不如国外,只有较低的纯度和产量,制约到了生存和发展。针对这种情况,盐湖集团积极创新技术,将反浮选冷结晶技术研制出来,通过扩能改造的实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氯化钾生产能力与产品质量,促进了集团企业的进步。这些技术盐湖也不是第一个使用,但是将别人经验技术借鉴来之后,有机融合了自身情况,实现了创新和发展。

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对企业技术中心大力构建,尽可能地将技术中心真正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要对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考核办法构建和完善,动态管理技术中心,以便保证企业研发出来的新技术与新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同时将国际先进技术积极引进过来,科学改进与创新。企业要积极联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遵循利益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将双边技术协作机制构建起来,综合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如兼职、培训等,增强两者之间的技术交流,促使技术难题得到有效解决。要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技术中心各项研究的顺利开展,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果经验,对经费来源有效拓展。此外,企业需要大力改造技术,将市场导向作用发挥出来,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有机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从较高的起点开始改造。企业要对科技投入适当增加,国家也需要对企业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经费投入给予相应的管理与支持。此外,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讲,要结合市场变化趋势,来对产业结构科学调整,对产业机构有机升级,对人员组成科学优化,通过减员增效,促使企业生产效率有效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国际一体化趋势的增强,企业生存发展压力在不断的加大,要想获得健康稳步发展,就需要充分重视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强化技术创新,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的运用,促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在具体实践中,应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内部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完善,有效解决现存问题,并积极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增加成本投入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11

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工作。近年来,我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大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深化改革,加大投入,取得了显著成效。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年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346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3项,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48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9.2%。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和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和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即将正式启用,部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达到9家和473家,部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分别达到3家和49家,部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61家和365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5家。对外科技合作交流不断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大院大所进一步巩固了长期合作关系,与俄罗斯等国家达成了一系列重大项目合作协议。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事业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总理在今年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强调,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当前,我省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真正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作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有力抓手,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全面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扎扎实实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

要大力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新机制,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加快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重点抓好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和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高效利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建立科技基础平台,健全开放共享机制,增强自主创新后劲。

要大力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立足我省区域特色和优势,集成国家、省市科技资源,通过多部门协作、多学科集成,共同搞好重大科技攻关,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突出抓好集成电路、白光照明、太阳能高效综合利用等重点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加强信息通信、新材料、新能源和海洋装备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科研攻关,进一步提高我省产业技术水平、壮大产业规模。要加强资源能源开发与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农业增产增收、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等领域的重点科技项目攻关,带动相关领域技术水平整体提升,增强科技服务民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加快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提高传统产业科技含量,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高技术产品,切实增强传统产业的内在核心竞争力。

要大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面向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制定和实施面向未来的人才战略,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领军人物特别是中青年科技专家。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引才与引智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积极吸引更多的海外优秀人才来*创业发展。要高度重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引进国外重大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12

1创新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的创新是管理活动创新的先导,如果没有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管理活动,就会出现无序的管理、盲目的管理、低效的管理,甚至僵死的管理,难以形成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改革与发展新局面[3]。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自2006年成立以来,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整合和优化湖北省涉农院校中应用研究领域的科技力量以及市(州)农业科技力量,成立专门决策机构,设立了300个创新岗位,建立竞争进入和退出机制,逐步转变过去那种把“物”作为管理的目标,而把“人”视为完成工作任务的工具的管理理念,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4],把“人”放在管理活动的主置上,并以之作为整个管理活动的核心,以“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来推进管理,逐步实现三个转变,即从“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从“封闭管理”向“开放管理”的转变、从“命令管理”向“服务管理”的转变。通过持续有效的管理创新,努力为科技人员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发展的环境,满足人的需要,尊重人的尊严,注重人的发展,激发人的潜力,提升人的价值,有效激发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2创新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是一切管理组织开展各项管理活动所指向的终点,管理组织的所有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管理目标展开的[5]。如果一个管理组织不能始终明确地拥有自己的管理目标,那么它就会逐渐丧失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一是要深刻认识时展的总趋势,把握国内外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明晰自身的现状,从而适时确定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规划发展远景,制订可行的、可持续的发展计划。二是倡导“战略思考”,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农业科技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总体要求,把握新形势下农业科技创新的性质与特点,确定全面的、富有战略特点的管理目标。“十一五”时期,特别是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成立以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认真研究中央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宏观政策和湖北省农业科技发展现状,针对我国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对科技的需求,围绕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制订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十一五”规划,分析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特点和趋势,对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2011~2020年发展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建设目标,以及创新目标任务。

3创新管理组织

管理组织是管理活动的载体[6],管理组织创新的目的在于优化资源配置、整合机构、精简人员、提高效率。一方面,要结合农业科研院所实际,强化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构建管理层次少、管理人员少、决策效率高的管理组织结构;另一方面,要构建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知识水平和科学管理能力的专业化管理队伍。要像重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那样,加强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重视对管理人员的进修和培训工作,更要关心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在职攻读学位等方面对管理人员予以政策上的倾斜,以保证管理队伍的稳定性[7]。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管理体制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同时,设立监督委员会进行监督,设立学术委员会进行咨询。管理委员会由分管副省长以及省政府办公厅、农业厅、科技厅等单位领导、中心主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和部分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负责制订中心发展规划,决定科技资源配置,解决中心重大运转问题。中心主任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担任。在管理方面,实行“扁平式”管理,将原来的院、所、课题组三级管理,变为院、科技创新团队二级管理,减少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率,实现了管理队伍“精干”、“高效”的目标。

4创新管理机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业科技工作内涵的不断深化,传统的管理机制已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理实践。因此,创新农业科研院所的管理机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一方面,要坚持科学的人才观,使人尽其才。要把人才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去考察,在选才、用才和管才上下工夫[8]。管理机制创新就是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制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利益回报机制等。另一方面,要强化学术权力,充分发挥专家、教授和各专门委员会在管理活动中的作用,通过建立健全各级学术组织,将学术问题的决策权回归给相关学术组织,使其真正担负起学术的权力和责任,并建立起一种公平、公开、公正、民主的学术管理框架及制度,促使其规范运作[9]。“十一五”以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锐意改革,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创新团队、创新岗位、管理队伍等人才评价体系,改变了人才由省级农业科学院向高校、中央研究院所流动的现象,实现了人才由高校、中央研究院所向省级农科院的逆向流动,有效改变了人才队伍结构,显著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

5创新管理成效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通过创新中心建设,整合了全省的农业科技资源,建立起新型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进一步提升了湖北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为湖北“三农”提供科技服务的作用显著增强。

5.1初步形成了农科教企大联合的湖北农业科技创

新体系在农业科技体制一时无法理顺的情况下,创新中心通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和科技项目带动,优化配置国家农业科研机构和相关农业高校以及全省的科技资源,初步形成农科教企大联合的新型科技创新体系。具体来说,该体系由三个子系统组成:一是科技创新系统。包括19个农业科研机构,其中,有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为代表的“国家队”,以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为代表的“高校队”,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为主体的“省级队”,由襄樊、荆州、黄冈、恩施等市州农业科学院组成的“市级队”,聚集起500多名农业科学技术应用领域的学术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形成58个科研团队,涵盖了农业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主要领域。二是成果转化系统。

以专家大院为中心,形成省(创新中心)、市(综合试验站)、县(专家大院转化岗位)三级推广网络,派出驻院专家近80人,聘请推广人员数百人,涵盖了江汉平原、鄂北丘陵岗地、鄂东南和鄂西山区等不同生态区域,以及水稻、棉花、油菜、林果、生猪、水禽、茶叶、中药材等优势产品。三是产业孵化系统。主要是依托创新中心科技优势,通过科技企业改制重组,重点开发建设湖北种子大市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园、兽用医药及疫苗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种子、畜牧兽药和生物农药三大主导产业,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产业支撑。

5.2推动了农业科学应用研究学科的整合与发展

在农业科研“重基础,轻应用”局面尚未出现根本改观的情况下,一些应用学科的发展多年处于停顿、萎缩状态,要么好戏“无人喝彩”,要么舞台“曲终人散”。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设立的“种子基金”、“创新岗位”专项资金在农业应用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点石成金”的作用。一方面,发挥聚合效能,将分散的应用研究力量组织起来。例如,设立在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作物栽培育种团队,主要从事水稻、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其提供了70万元专项经费,不但使该团队吸纳了12位教师加盟,其中,有9位教授,而且还在武穴、天门建起试验基地,形成了学科建设的框架。以此为基础,学院2009年申报了“国家重点学科”,申请了农业部重大科研项目,学校也安排了2000m2的实验室,栽培学一下子就由过去的“弱势学科”变为“强势学科”。另一方面,发挥催化效能,把产学研连成一条龙,使研究—试验—推广相配套。例如,由朱英国院士牵头设在武汉大学的水稻育种团队,解决了基因克隆、良种选育和产业化问题,架起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之间的桥梁,让院士回归实验室,集中精力进行基础理论研究,而栽培技术配套集成和试验示范由团队其他成员来完成,实现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双赢”。

5.3促进了基层农业科研、推广机构的稳定与壮大

曾经因待遇低、科研经费紧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一度出现社会人才流不进、院内人才大量流失的局面。据统计,“八五”期间,全院专业技术人员803人,2003年降到584人,2004年全院4000多职工中,真正在一线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不足200人。在流出的人员中,80%是科研一线的技术骨干,大多数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致使当时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能争取大项目的学科带头人奇缺。

从2005年开始,特别是建立创新中心以后,一线科研骨干进入创新岗位,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得到根本性改善,“科研特区”变成吸引科研人员的“磁石”。2007~2010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共引进各类专业人才154名,引进博士75人、硕士75人。例如,果茶创新分中心首席专家孙中海,就是从日本学成归来的知名园艺学教授,2007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从华中农业大学引进。随着人才的聚集和条件的改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整体实力得到提升。例如,地处鄂西一隅的恩施综合试验站依靠创新平台的支持,2007年争取到1400万元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这是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事;黄冈市农业科学院2007年前每年科研经费只有10多万元,科研活动无法开展,2007年进入创新体系后,财政配套了等额经费,依靠创新中心这一平台,2009年争取的科研经费已达到300多万元,科研活动全面开展起来,全院职工面貌焕然一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