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合集12篇

时间:2023-01-21 10:30:50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篇1

1.城市内不同功能区的分布

城市用地的类型不同并且相对集中,就形成了城市功能区,其中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是城市最主要的功能区。

住宅区是占地面积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住宅区在位置上出现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的状况,低级住宅区往往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而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风景区相联系。工业化的实现和交通的发展是形成住宅区的主要原因,也是推动住宅区分化的重要原因。

商业区大多数呈团状和条状,并且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现代城市的工业区一般分布于交通干线旁的城市。

当然,城市越大,功能区往往就越复杂,在大城市中还会形成文化区、行政区等。各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是用地相对集中,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种功能为主,也可能兼有其它功能,只不过所占面积比例较小。例如,繁华的商业街内有住宅和工厂分布,住宅区往往会有小商店等。

2.城市内不同功能分区的形成原因

(1)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基础。城市早期的土地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在的功能分区,具体如图1所示。城市的发展和更新改造应考虑继承和保持原有城市特色。如上海市中心商务区的建设就体现了继承历史基础上的创新,把传统商务区―浦西的外滩和新建的金融贸易区―浦东的陆家嘴联结起来共同成为上海的现代化商务中心。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原有的功能分区也可能完全改变。以市中心附近住宅区的衰落为例(图2)。

(2)经济因素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对城市的分区形成、发展和变化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等区位条件的不同,造成土地价格或地租水平的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的商业、工业和住宅等各种功能活动本身特点的差异,造成它们付租能力不同(本知识点也是难点,在难点突破中再详细分析)。

(3)社会因素对城市的功能分区也有一定的影响。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的分化。有些大城市的市中心区边缘常常是贫民区,而高级住宅区在环境较好的城市郊区,这说明收入水平对住宅区分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具体如表1。

除了收入,种族因素对住宅分异的影响也很大。如在西方多种族聚居的城市里,这种因素对城市的影响很明显,可以形成种族聚居区――“唐人街”、“黑人区”等。

(4)政策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有时也起着重要作用。如城市规划、旧城改造就反映了政策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二、难点突破

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是本节的难点。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1.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地理位置和交通通达度

地理位置对地租的影响表现为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由市中心向外,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交通通达度对地租的影响如表2所示。

2.各种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

市中心商业支付的地租最高,而其它活动所能付出的租金虽然也比较高,但远不能与之相比,所以一般市中心为商业区。商业用地的支付能力随着距离递减最大,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商业的影响也最大。

靠近市中心的地区,对商业的吸引力下降,但是住宅选择这个区位,既有利于职工上下班,又方便居民购物,一般形成的是住宅区。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着距离的递减较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住宅影响较小。

远离市中心的地区,由于不是最佳区位,商业和住宅活动只愿意付出很低的租金,只有工业租金相对较高,所以工业成为该区的土地利用形式。工业用地的支付能力随着距离递减最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工业的影响也最小。因此,如果仅考虑付租能力这一因素,由城市中心向外依次形成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综上所述,付租能力和地租这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峰的道路相交处形成了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在地租较低的其它地区则形成工业区。

三、误区点拔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区别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是指对城市土地资源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如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用地、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及其它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等。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区位是有差异的,差异愈大,各种用地之间分化趋向就愈明显,这种倾向叫功能分化。由于这种功能分化,城市某一地区只有某一种主要的功能,也即形成了功能区。

2.商业区与中心商务区的区别

商业区和中心商务区都是城市功能区。商业区是城市中商业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的城市地域,多位于市中心、交通两侧和街角路口处。而在市中心区域则往往形成中心商务区。中心商务区则是指市中心商业区商务活动和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高、吸引力和服务范围最大的地区,同时也是地价最高的地区。中心商务区担负着商业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双重职能。

四、思维拓展

1.城市功能区布局原则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篇2

1、生命力概述

由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生命的一次跨跃,分子构成复杂到一定程度并形成特定的链接秩序时便形成了有机物的分子构成,形成生命的物质起源。而生命力(vitality)即生命或生活的能力,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生命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强度也就是生命力的体现。生命力是衡量生物体生活能力大小程度的标尺。生命力实际是生命系统要素的一种激活状态,生物从胚胎发育、组织和器官的分化,逐步长成为成熟的个体,这种复杂但具有高度智能和适应性的有机体的成长,内因就是由本身的生命力需求所促动的生命体内部运转,而外部只要为有着特定结构的机体供应相应能量即可。

2、城市生命力

城市生命力是城市适应环境、维持其功能和形态演进等生命过程的能力,也是衡量城市运转状态、生存能力大小的标尺。

2.1城市生命力的外在表现

城市生命力是城市保持“活体”状态,维持各系统运转的一个必要条件。其外在表现就是“城市活力”。城市活力是城市生命力中具有丰富活跃的、创造性的因素的一部分。有“活力”的城市生机勃勃,城市的活力、创造力都是城市生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

城市生命力源于城市各系统及组成部分间的差异,而功能和空间上的异质性意味着特色,也往往决定着城市的持久发展动力。差异在城市这个复杂巨系统中以相互关联的状态存在着,并以一定的“序”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既是城市生存发展所必需的,也是具有内在主动性的城市系统所主动追求的。这些差异在城市自身发展扩张的无限需求性和与外界资源供给的有限性、系统自身的局限性、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竞争和协同之间不断地形成一个个短期的平衡,同时不断产生出新的矛盾,以推进城市体系的持续运转。

城市生命力表现为城市“核心聚集”及“内在秩序”。“核心聚集”保留和凝聚了城市生命中的异质性因素及其核心构成,是生命存在的基础;“内在秩序”则使这些因素或单元之间建立起关联,共同形成整体,参与更大环境的构成和竞争。沙里宁将城市的增长过程同有机组织的生长过程相比较,指出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任意扩散必然会导致一种杂乱无章的无序状态,沙里宁的思想还反映了对城市结构与功能相融合的努力,在他看来,中世纪城镇丰富的表现内容正是内在结构有序的反映。

城市作为聚集和秩序的结果反映着特定空间的组织方式和结构特点,也表现出生命结构与形式的内在统一。亚历山大提出的“半网络结构”则是对城市构成方式的一种解释。

2.2城市生命力的作用方式

城市是一个由多个子系统及要素构成的、具有生命特征的复杂系统,这些要素和系统一方面按照自身的行业特点和需求遵循着相对独立的运转规则,另一方面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又相互联系与促动。这其中存在着垂直和水平两种组织结构边界:(1)垂直边界。主要表现为由垂直组织结构引起的系统内部等级制度,组织设置为层层结构,各层都界定了不同的地位、功能的上下限,其中各个系统要素都有明确职能、位高和权重;(2)水平边界。水平边界存在于城市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同产业或群体之间,它的存在保证了各个系统或部门能够相对独立的运行。

城市的复杂度决定了城市内存在的矛盾数量及相互作用程度,直接影响着城市生命力的强弱。影响城市生命力的另一主要因素是速度。城市变化的速度越快,其外部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内部矛盾就越剧烈,对城市的应变力、稳定性、社会凝聚力的要求就越高,要求城市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以适应速度及变化。

强化城市生命力有两种途径可供选择:(1)在原有规模及复杂水平程度上适当提升发展速度就可提升城市生命力;(2)在保持既有发展速度的前提下,适度增加城市复杂性,包括扩大城市规模与提高聚集程度,也可以增强城市生命力。这两种途径也可同时使用,但都受限于阶段内城市生命力的极限强度。

2.3城市生命力的内在规律

如前所述,城市的生命力源于城市内部各系统及组成部分之间的差异,外在表现为城市的核心聚集和内在秩序。而影响城市生命力的因素主要有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等,它们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城市的自组织运转。城市生命力的核心异质性因素则在于城市的地域性和文化特征。

2.4城市生命体的复杂性

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可分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类。就物质空间结构来说,它包含:空间结构―街道、绿地、建筑群等以一定的关系构成的结构;景观结构―景观、视廊、视觉中心等相互联联系而构成的结构;功能结构―聚会空间、交往空间、流通空间、游憩空间等不同功能的相互关联。非物质性结构,它包括:意象结构―空间环境作用于人所形成的空间知觉及心理表象的相互作用;意义结构―空间作为场所的意义,包括事件及事件的发生等。这些不同层面的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作用,构成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总体,具有很强的整体关联性。在城市的这种复杂结构中,任何子系统的变动都会带动其他部分的改变,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调试与整合又会带动城市整体的发展变化。

人的需要的无限性与资源和价值对象的有限性、个体需要与个体创造价值对象之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城市具有了生命系统才具备的高度复杂性。各子系统之间、各层次之间均存在着高度的非线性机制的作用。城市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中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促成其运动变化的是其内部所固有的自组织运动机制,这种高度复杂性正是城市区别于一般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本文用功能界定法,即特征的集合定义和性质定义来将城市特征与生命特征进行比较(见表1)。

表l 生命现象与城市演进生命力现象的比较

生命现象 城市演进生命力现象

复杂、自组织和整体性 城市演进是建立在复杂、自组织性和系统开发基础上的空间运动,城市结构、功能、空间和形态在发展和分化的同时保持着整体性

新陈代谢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形成的高度组织化不断地推动着城市的自我更新,淘汰、修复并与外界进行资源信息等能量交换

应激性 由外部环境或内部结构引起的突然变化能够感知并迅速自发组织应对,表现出明显的合目的性

生长发育 城市发展过程中伴随着量变和质变,逐渐形成完整的功能和自组织结构;它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城市组织结构具有流动性、可生长性和变化性的特点。城市发展受其自身条件和自组织规律的制约

繁殖和遗传 区域功能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产生新的有相关联系的子产业及相应空间载体。城市发展存在其地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与文化的延续性,同时会根据其外部环境需求或内生需求产生新的功能、空间和运转模式

适应性 自发地调整组织内容和发挥功能的潜能,或发生结构变异和更新,与功能需求和环境保持动态的平衡与互动

3、城市演进的生命力

普利高津创立的耗散结构论,描述从混沌到有序的过程:在非平衡的系统中即不确定的混沌状态中,存在无限的可能性即必然有一种自组织,将把越来越多的物质和能量纳入到一种相互关联的秩序里,最后形成一种复杂而确定的有序结构。

城市演进过程的延续性是城市整体特征的一部分。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城市的生成和演进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过程。作为历史发展的延续,城市的演进总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延续进行的,“有机城市生长”与“有机更新”理论都强调城市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也在不断地进行着状态更新和意义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城市的发展没有终极目标,只有阶段性意义。阶段意义的实现是建立在上一阶段的成果之上,同时它又激发出新的意义,为下一阶段的运行做准备。

3.1城市演进系统运转的复杂性

简单的遗传基因经过长期迭代组合创造出复杂的生命,城市也是由简单的空间结构经反复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空间构成。原始城市从几种最简单的功能出发,经过无数次的叠加,伴随着发展方向的随机性及演化的不定型,逐渐造就了今日复杂的城市。

城市由无数的个体和组织组成并且是在特殊的地缘经济、政治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物质社会文化的空间实体。由于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习俗、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相互作用以及时间不可逆、多重因果反应环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城市处于一个不均匀的时空中,一直处于动态的调整过程中,具有极为复杂的非线性特征。

城市在功能和制约因素上的多元化趋向,规模的扩大、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信息化的深入都使城市功能更加多元化、多中心化,人口、物质、文化、信息的流通都在加快城市演进的速度和频率,观念的变化、价值的多元、信仰的各异,也使城市的运转方式更趋复杂多样。城市总会产生或创新出与其所在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新的内容及其运转体系,新旧体系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使城市运转形式更加复杂化。

3.2城市演进的自觉性与主体性

城市演进的自觉性和主体性源于人的自觉性和主体性。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力在于人的需要、目的和效率。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主体性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历史活动中,蕴含着个体发展的有限性和人类发展的无限性的统一,人的实践的自发性递减和自觉性递增的规律,特殊个人作用的递减与人民群众的作用递增的规律。人类社会结构的最初状态是一种自发的社会结构,它是社会系统与自然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过程中自组而成的,是在个体自觉水平上自发形成的社会结构。在一定社会系统中,人们的活动总是自觉的、有目的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或发展的需要;而不同人的同一活动或不同活动之间的交互作用过程及其结果,却是人自身无法设想和完全自觉操纵的。

城市的自觉系统使城市能够感知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刺激并能及时做出反应和选择,使城市表现出一种具有“主动性”的特征,如区域范围的参与、竞争、合作等等,这种内部秩序调整与外部环境作用通过城市“自觉系统”而形成内外信息、能量交换的平台,为自己的生存发展提供更优的条件。这样,城市就具有了主体性的特征,成为一个有自身内部运转规律、有知觉、有主观能动性的行为主体,这种主体性的存在使城市与一般的非生命的复杂系统有了根本性的区别,从而具备了生命系统最主要的特征。

3.3城市演进的整体性

城市演进的整体性表现在时间的连续性、内部空间和组织结构完整性和对外部空间的适应和互动三个方面。它们反映了城市生命演进过程中内部结构的稳定状态维持和发展动力产生以及演化过程的开放性和可持续性,这些构成了整体性的内涵。

(1)城市演进过程中对外部环境的适应与互动

城市演进的整体性体现在对于外界的开放和能量交换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城市表现出内外高度的统一和协调。城市除了能将外部资源转化为内部资源以外,其与环境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对环境所能提供的生存条件的依赖。复杂性产生多样性,城市、城市群与物质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的能力,是同整个系统组织结构的多样、复杂性呈正相关的。组织层次和结构越多样复杂,则其抗干扰的能力越强,因而也更易于保持其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城市之间形成的城市环境网络为个体城市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机会和约束,各个城市的功能、产业结构、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又导致了群体环境的稳定性和资源利用、信息交流的高效性,从而提高群体的生命力和抗风险能力,这种效应又会使单体的城市受益其中,成为单个城市的一种生存前提。

(2)城市演进过程中内部空间和组织结构的完整性

一个阶段的城市整体组织结构、运转规律和空间形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定层次上的整体性成为其上一层次整体性的基本构成,它同时规定了下一层次整体性的组构方式。城市演进的整体性就是建构在具有一定等级结构、完成某种特定功能、紧密关联的层次整体性之中。城市的演进是一个周而复始、循环演进的程,它是由整体系统内部各构成元素相对和谐的一种状态。从城市个体来讲,城市存在着一个生长、发育、突变、再生、衰亡与再生的过程,城市个体的演进过程会聚集推动城市群体的功能进化和结构重组。

从本质上讲,城市演进现象是城市不断调适自身功能结构的表现。这种调适有的表现为功能渐进性调适为主,即调适城市结构内部各系统和要素,使其协调地朝一定方向演进,多表现为城市的生长和发育,即城市的发展过程;有的表现为结构性调适,主要是针对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存在的一些靠自身功能调适仍无法解决的结构性不适,或城市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或事件、灾害等。城市通过自身结构的重组、扩张或紧缩等方式以适应其生存及环境变化。这种调适往往表现为城市的突变和再生,是一种快速的、相对剧烈的改变,城市的整体功能结构和空间形态也会相应地突变。

(3)城市演进的时间连续性

城市演进的实质本是一个具体的时间过程,它联系着历史、延续到现在、贯穿于未来。在时间的延续中,城市的空间和形态被赋予了意义与内涵。传统城市的演进中,时间的印记显而易见,而现代城市也同样体现着时间的贯穿。时空连续,使城市具有了整体性的特征。人类为了自身的延续和发展,就需要一种相对稳定的场所体系。而在人的意向中,空间是场所,时间是场合,因此,人必须融合到空间和时间的意义中去。因此,空间整体性的获得是时空融合的结果,而这种融合是建立在时空连续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时空连续决定了城市空间的整体性,而且,时空连续并合而为一,构成了城市演进的基本线索。

参考文献

[1]康育义.生命起源与进化[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10.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篇3

城市商业活动的载体是商业中心,城市活动中心的规划涵盖了非常多的内容,比如:地理方面的内容、经济管理的内容等等,为合理规划商业空间做出了重要的基础,城市商业中心所富含的功能、形态等方面直接关系着这座城市整体的结构。空间句法这个名词被广泛的应用到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当中,譬如:城市中土地利用方面的领域;城市中交通方面的领域;城市空间分布方面的领域等等。就我国现在的发展来看,空间句法理论在我国初步的应用到城市商业布局方面。

1、商业空间布局与空间句法结合的必要性

城市空间是将城市中的实质性物质和虚拟性物质进行连接,将城市中的物质和人们的亲身感受联系在一起。在城市空间中,空间这个名词是人类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依据,也是人们经历所有事情的重要属性。城市空间的存在使为了更好的为人们服务,让人们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城市空间不是我们所指的空间,是我们所说的空间布局之间的关联。空间布局指的是构成空间的模型,也可以把它说成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关系。在探讨不同事物的关系模型是,可以通过“空间句法”理论来进行探讨,能够得出更加准确的数据。空间句法是将空间和城市相互连接的一种方式,按照技术的角度对城市进行综合分析。在空间句法理论的模型中,城市作为被研究对象,空间则是将事物之间作为连接的方式。我们在城市中的各种体验、感受都可以作为城市空间。城市商业是一个城市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城市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科学的城市商业规划将带给人们全新的 体验。城市化节奏逐渐加快,优化城市地域中商业结构的空间分布,成为很多研究学者非常关注的话题。

有人认为,要想研究“空间句法”理论模型,必须从直觉角度入手,将物质所构成的城市与经济、社会所构成的城市连接起来的就是空间。也可以说,空间结构指的是道路和道路之间形成了网络,在这种情况所形成的空间。“空间句法”所指的是对空间结构进行量化的过程,比如:站在全局的角度上,分析城市分布的可行性;站在局部的角度上,分析这座城市商业的人数分布。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城市空间进行分析,并巧妙的将其连接在一起。“空间句法”模型是对城市空间布局的一种测量方法和手段。

2、长沙城市商业空间布局的问题分析

2.1 商业空间区位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不协调

长沙市是我国重要的省会城市之一,长沙这所城市市中心的商业结构布局可以算作单核结构。商业结构布局可以分为单核结构、双核结构。目前,我国双核结构的发展仍然处在研究阶段,不能够进行大范围应用阶段。在长沙市内,高品质多功能商业集中消费区域位于五一路商圈,在这个商圈中,主要以五一路为中心,沿着湘江向南北两个方向呈现出十字交叉的结构。五一路商圈是长沙市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有着大量的人流,在其周围有很多建筑物围绕。五一路和湘江一桥所形成的地域是当地交通要塞,特别容易出现交通堵塞,阻碍了向南北结构发展的趋势,制约了商业的发展。如果商业空间和城市空间的分布出现不协调,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这座城市的发展。

2.2 商业中心的业态规模和形式缺乏更新和提升

在长沙室内,最古老的单核商业空间结构就是五一商圈,五一商圈通过航空图可以显示出该商圈位于市中心,呈现出同心圆的状态,和城市中其它结构的地域发展方向相反,非常不利于整个商业中心结构的发展,也不利于城市商业规划的发展。长沙市除了中心地位以外,其它地域的商业空间发展结构也存在着很大问题,比如:人流量相对偏少,物流运输能力较弱等等,无法为当地居民提供便利的条件,提供当地居民高质量的生活。

2.3 城市道路运行效益下降制约着商业空间的发展

在长沙市内,商业结构形成的网络和城市规划形成的网络很难做好连接,在连接的过程中,极容易出现相互影响,顾及到了商业空间网络,就会影响交通出行的时间;顾及到了城市交通规划,就会影响到商业空间网络的发展。长沙市的城市道路网络受到铁路和山的阻碍,在东西两个方面的深入非常小,在五一商圈内的区域人口数量非常庞大,是整个城市中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区域,湘江一桥和五一大道连接湘江东西部,乘车可以直接抵达火车站,成为当地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为商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很久以来,单核商业结构的快速发展,使当地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车流量也在快速增长。虽然商业区域的人流量增大会加快商业结构的发展,但是也会增加车流大的增大,降低商业氛围。按照相关数据的统计,车流量过大,将影响交通拥挤,给消费者的购物带来很多的麻烦,这种情况存在的时间过长,将制约商业圈整体的发展。

3、长沙城市商业空间布局的对策与建议

3.1 商业中心的发展与城市综合发展相协调

要想使长沙市的商业有更好的发展,需要商业中心的发展和城市布局的发展相互协调。商业网点的分布要按照一定的布局方式形成网络结构。以大型商业圈为核心,无数小型商业圈分布在全市周边。作为商业零售的分布要和城市规划相匹配,与人流量相互匹配,使城市交通更加通畅,让零售商在方便当地百姓的同时,收获最大的利润。

3.2 商业中心要各有其经营特色

不同的商业中心要有自己经营的特色,服务的规模也有所差异,将自身的商业优势展示出来,弥补不足之处,优化自己的商业中心。由于消费者处于分散状态,一个城市中不同地方的经济理念,存在着非常严重的竞争。这种竞争是不同商业中心、购物中心和经营商户之间的竞争。面对激烈的竞争,对自身进行全方位的改造,提高自身实力,才能立足于市场中。随着我国对土地管理和商品房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人们生活质量提高,消费者希望能够接受个性化的服务。

3.3 商业空间布局与城市道路结构相匹配

优化城市道路的连接方式,有助于增加城市商业空间的使用,形成新的商业网络结构体系。在原有的商业中心,对其进行调整存在结构,比如:调整芙蓉广场的商业中心结构,对其进行更新,扩展南部的高桥商业中心,扩展西部的观沙岭商业中心,扩展东部的马坡岭商业中心,扩展北部的红星商业中心,形成四面包围的结构,全面带动周边区域的商业发展,形成独具特俗的网络文化教育区域,将商业中心扩展为网络化结构。

参考文献: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篇4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1-0079-05

城市是人类社会步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人类社会大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聚集。在城市的形成过程中,社会就赋予了城市一定的功能,使城市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随着城市的扩张,经济发展带来产业资源集中的需求,城市综合体出现了新的变迁,一种依托某种产业聚合建立的具有较大规模,包容多种物业形态,能提供全方位服务,具有复合功能的综合体开始出现,这就是产业综合体,它是利用城市运营的概念把产业资源聚合在具有城市功能形态组合中,创造了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一、城市功能的内涵

城市功能就是城市作用于经济地域系统的能力,是城市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是城市对外联系的作用能力。不同学科对城市功能有不同的界定,社会学中功能主义学派认为,城市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生活环境,是现代人类文化创造和传播的中心;城市管理学从城市经营管理角度分析,认为城市功能体现为文化承载体、社会生活依托体和经济中心;城市经济学的观点则提出,“城市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地区内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1],认为城市就是市场的集合,城市存在的最大功能是服务于交易的实现。尽管各种理论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城市的特定功能,但城市经济学从城市的形成和本质来界定其功能,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城市经济学指出,城市的形成过程集中体现出两种经济效应,即区域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城市功能正是在这两种效应基础上得以实现。城市将一定地区的人口流、智力流、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起来,通过城市活动满足城市内部需要并向其他地区扩散,此即城市功能的本质。

最早提出区域经济效应的是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他在1955年提出“增长极理论”,指出增长并非在所有地方同时并进,而是集中在一些增长点上。各个增长点的引力和斥力各不相同,通过不同的发展途径,向各自的经济腹地扩散,并对一定的区域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各“增长极”自身产生“城市化趋向”[2]。城市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地,其增长极作用便凸现出来了,这就是佩鲁所说的,城市作为地理上集中的综合产业极“改变了它直接的地理环境:而且如果它足够强大,还会改变它所在的国民经济的全部结构。作为人力、资本资源的积累和集中中心,它促进了其他资源集中和积累中心的产生。当这样两组中心通过物质的和智力的高速公路相互联系在一起时,广泛的变化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视野和计划中就显示出来了”。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虽然涉及产业和企业的不平衡发展,但最终归结为城市和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并且强调聚集和吸引效应,扩散效应以及地理、区位和中心优势。他的理论打上了克里斯塔勒(W.Christnller)的“中心地理论”的烙印。后者指出了关于城市区位的抽象理论和城市布局的具体模式,并根据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研究在均质平原区域内如何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组成的网络体系,强调城市趋向于设置在六边形市场范围的中心,由此能有效地组织物质和财富的生产和流通。这是增长中心理论的雏形。增长极(即城市)带来的区域效应表现为通过资源与产业的集中来提高经济效益和降低社会成本,带动地区发展。集聚经济效应是指因集聚而造成的有利环境。当人口和产业在地理上集中于一定的范围,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费用就比处于分散状态要低廉得多;同时,集中的产业和资源为经济个体提供了更多的交易信息和交易机会,降低了交易费用,而信息外溢(information spillovers)也需要较近的空间集结,其效应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而迅速递减。英国城市经济学家K•J•巴顿(K.J.Button)将城市的聚集经济效应划分为10个方面,即“增加本地市场的潜在规模;减少实际生产的费用;降低‘输入’本地区原料及延伸的费用;促进辅工业的建立;积累起职业安置制度;有才能的经营家和企业家集聚;金融等行业机构条件更优越;提供范围更广泛的设施如社交、教育;工商业者可以更有效地进行经营管理;能给予企业很大的刺激去改革”[3]。城市在本质上是集聚经济,集聚经济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企业内部聚集经济,其形成原因是企业内部规模经济,第二个层次是企业外部、产业内部的聚集经济,也被称为“区位经济”,主要是通过产业功能联系所获得的外部性而形成;第三个层次是多个行业(产业)向城市地理集中形成的聚集经济,也称“城市化经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产业间的外部性。城市经济学强调城市中产业规模和空间分布的均衡点是积极外部性和消极外部性相同的时候。在城市化达到一定规模之前这些优势会产生一种拉力效应,拉动产业向城市集聚。社会生产力带动社会分工,加速了城市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城市完善便利的交通和服务设施,充分的经济要素,使产业聚集在城区。这种集聚效应有利于利用城市经济资源以及生产协作、配套与专业分工,节约劳动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城市产业的聚集增强了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作用。根据城市经济所体现的集聚效应和区域效应,可以将城市功能分为对内、对外两个层面:对外指城市对特定区域内资源发挥吸纳作用,并随城市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对内城市功能则表现为市场环境功能、服务环境功能和服务能力三个层面。城市功能的经济实质就是提供各种外溢效应。城市外部功能实现的前提是内部市场功能的实现,而外部吸纳功能的强化又进一步提升其内部各项功能。城市对内对外功能是其基本功能,在这一基础上还可从不同角度细分城市功能,如根据城市主导产业划分为制造型城市、服务型城市等;根据资源环境特征划分为资源城市、旅游城市等,但这些划分只体现具体城市提品的类型和城市职能,是城市基本功能的扩展。

二、城市主导功能

现代城市的功能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功能,指一切城市都具有的生产、流通、分配、社会、行政等共同,它表明的是城市的共性,区分的是城市与乡村的界限。另一类是主导功能,指在城市诸功能中处于突出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功能,它影响或左右城市的其他功能的运行,甚至决定着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城市的主导功能有与其物质内容相一致的两大特性:一是对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即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支配作用,城市因其盛而盛,因其衰而衰;城市的性质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方向、城市功能的选择和培育以及城市功能的布局,而城市性质主要决定于城市主导功能。二是对区域作用的外向性。即该城市的特殊功能是以满足自身以外区域的需要而发挥其主导作用的,它是城市经济成长的基础。

城市只有在一般功能的基础上有主导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因此,城市不能盲目扩展规模。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警告我们:“一个大城市,盲目扩展、壅塞的结果,将逐渐丧失它吸引与聚合多种构成因素的一些特有功能,完全变成一群乌合之众,看起来活跃热闹,实际上日益解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倘若说这种“集聚性”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城市发挥各项功能的基础,那么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城市的一般功能是相对城市周围的乡村而言的;主导功能则是相对其他城市而言的。

在城市功能关系结构中,主导功能与一般功能之间的关系最为重要。主导功能是一个城市的优势所在,是决定一个城市整体功能的主要因素,而非主导功能则是围绕主导功能来发挥作用。一个城市的主导功能往往是这个城市的支柱,是城市经济起飞的动力,通过主导功能,形成城市在区域城市体系中的优势行业、优势产品,并利用主导功能的相互渗透开展经济交流,更好地发挥多功能的作用。

城市功能,尤其是城市的主导功能是由分工决定的。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工和分工所决定的功能也就不同。因此,分工和分工所决定的功能是动态的、发展的。每一个城市都要由自己的主导功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各种社会、经济、历史条件的不同,城市的主导功能也应有所变化。城市主导功能优化就是要适应时代的变化,不断寻找并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实现城市的持续发展。城市经济功能的形成与发展要有相应的产业来支持,实际上城区经济功能的演化是城区产业不断分化升级的过程。城市经济功能的完善迫切要求城区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合理且高效的产业结构。从城市经济学分析,区域的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以及经济要素的空间聚集与扩散更多是在城市与城市之间进行,并且是以城市产业联系作为载体来实现的。但在一定时期,城市的功能及主导功能是一定的,寓于城市的产业之即城市功能必须通过产业结构体现出来。产业结构是产业类型及各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的有机整体,产业结构决定着生产要素资源在城市各产业间的配置方式,决定着产出的类型和产出的水平,从而也决定着城市功能的性质和水平。首先,产业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城市功能的性质,确定了城市的“能性”。人们在确定城市功能类型时,都是通过对主导产业的甄别进行的。其次,产业结构的水平决定了城市功能的辐射强度,规定了城市的“能级”。高水平的产业结构往往由生产效益较高、创新能力较强、带动力较大的产业充当主导产业,产业间的投入产出链条环环相扣,基础产业部门和非基础产业比例协调,基本上不存在“瓶颈产业”,城市经济系统整体运行效率较高。高水平的产业结构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高效率增长,使城市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城市的竞争力迅速提升,城市功能的辐射力迅速增强,城市的区域地位不断提高。最后,城市产业结构通过基础产业(主导产业)地域分工专业化的发展,确立了城市的“能位”――依据个体城市专业化与城市群(带)整体综合化的互动发展模式,构建以城市体系为核心的区域网络经济框架。今后,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空间耦合程度将进一步加大。城市功能的发育发展需要产业发展予以支撑,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人口分布的关联程度进一步加深;城市功能的实现和产业的发展需要专业化空间承载。城市功能与城市产业相辅相承。有什么样的功能,就必然有创造这些功能的产业,有什么样的产业,一般就具有相应的功能,并且主导功能往往是由城市的优势产业创造出来的。城市的产业结构作为城市功能赖以发挥的物质基础,其优化和升级对于推进城市功能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要素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对城市的功能和质量评价相关。明确并且处理主导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关系,配置最佳的产业结构,是发挥城市功能作用的关键所在。

三、城市功能的空间结构

进入20世纪后,在西方发达国家,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速度加快,土地资源变得紧张,用地功能竞争激烈,城市内部出现了工业、商业、行政、居住区前所未有的功能区空间布局结构。越来越多的学者,尤其是美国学者,对城市结构提出各种理论,解释城市结构的发展过程和形成方式,解释功能分区的特点和分布规律。正是功能区的出现和发展,才促进了城市结构的优化。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是优化城市功能的重要手段。城市空间结构主要指城市中各物质要素的空间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移动中显示出的特点,是从空间的角度来表述城市形态和城市内部相互作用的网络。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城市形态与城市内部的相互作用是城市空间结构的两个重要内容。城市形态就是研究不同规模层次的城市基础几何元素,其目的是定量化地描述这些基本元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城市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联系紧密,其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可能会对其它要素乃至整个城市系统都产生影响,城市内部的相互作用描述的就是城市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城市功能的空间结构是指在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城市内部的功能分区,以及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系统内部各种要素按照自己的特性在城市空间中有规律地分布、运动,这样就形成了城市功能的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反映城市功能在城市内部不同地区的分布,如城市空间布局决定,如政治功能往往相对集中,社会功能则相对分散,与居民分布相协调。合理的空间结构有助于充分释放城市功能潜力。出于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每个城市都会形成诸如CBD(中央商务区)、居住区、工业生产区等不同的功能区。然而,由于每个城市的自然条件、历史以及城市发展程度不尽相同,所以其功能分区的空间形态也各具特色。

城市是现代区域社会经济要素及产业的核心空间载体。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的发展(区别于增长)的主体动因是新兴产业的不断出现,夕阳产业的及时淘汰,即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现代城市发展的过程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与升级的动态变化过程。城市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不仅促进城市发展能力的增强,而且是现代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城市化模式、城市地域形态的有序变化。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离不开城市空间扩展、城市新区开发、城市职能体系变化等城市化诸多方面的空间支撑和需求拉动。城市功能的空间结构是由城市产业结构的空间分布决定的。因此,城市功能的空间结构优化主要是通过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也离不开城市空间扩展、城市新区开发、城市功能体系变化等城市化诸多方面的空间支撑和需求拉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能强化城市的辐射功能,而且还会引起城市功能系统在空间分布格局上的巨大变化。当城市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主导型向第三产业主导型发生转变时,生产方式也会相应地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过渡,这种经济结构上的根本性转变一方面使得进一步的聚集发展变得不经济,另一方面也为扩散式发展提供了可能。因此,城市功能系统所承载和赖以发展的,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扩散作用所形成的产业在城市内的重新分布。从西欧、美国传统制造业城市的衰落到以计算机等新兴产业城市的兴起;从我国“东北现象”、“西南现象”到东南沿海城市的蓬勃发展,都雄辩地证明了产业结构与城市功能之间存在着同兴同衰的联动关系。这种联动关系并非单向传递的,而是双向互动的,区域发展对城市功能提出的要求也会对产业结构的发展产生导向和推动作用。

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必需要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阿朗索(Willam Alonso)提出的级差地租理论,反映了城镇空间结构增长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这一基本原理。城镇土地级差收益的客观存在,必然吸引各类空间经济要素的向心集聚。按市场供求均衡的原理,城镇中心区段的地价就会上升,从而产生排异现象,将附加值低的产业依次向聚集体排斥,以控制城市积聚规模的自动平衡和保持积聚结构始终处于高效益的运行状态,从而使各类用地布局按产业的不同呈现出明显的区位特征。

城市功能空间结构的优化,实际上也是城市用地结构的优化。不同性质、职能的城市以土地为载体的产业配置是不同的,从城市整体布局上对其合理化程度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在我国许多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而且各种用途的土地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结构也不合理,城市土地配置效率低下。这就要求对城市用地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一般来讲,第三产业适宜分布于市中心区、工业区、住宅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则宜分布在城区边缘。这样有利于实现城市土地价值,提高城市的综合效益。

四、城市功能的区际协调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猛出现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全球产业空间布局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其最重要的表现至少有三:一是随着发达国家产业资本的外移和大量的FDI流入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呈现出更加分散化的全球配置特征;二是发达国家越来越集中于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其城市的生产要素配置也越来越集中于现代服务产业,从而使这些国家服务经济的特征更加鲜明;三是跨国公司出于对分散化运行的产业的指挥和控制的要求,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把以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高级生产者服务业(APS)为主的城市作为全球化的节点或据点,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之间形成不同的等级体系,并在这个有机体系的内部形成紧密的要素联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与城市空间联系不断加强。城市一般都是人口与生产力高度密集的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协调组织的市场及行政作用,其发展对周边的资金、信息、技术和人员等集聚和辐射功能强大。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正日益凸现出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重要性,经济功能是城市的主导功能,反映了这些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地位和分工状况,体现着城市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城区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心脏所在,而基于功能导向来发展城区经济的优势产业是城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实现经济要素的有效配置,形成强大的内聚力和辐射力,其它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升级,促进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以及活跃区域经济。开放协调是城市功能优化的重要途径:第一,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城市带和城市群是相邻城市协调发展的有效形式,处于同一产业链上的不同集群分布在同一城市群内的相邻城市,这种现象很普遍。相邻城市要素禀赋相似,城市功能状况相当,通过城市间的功能协调能共同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城市群区域内各城市之间密切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维联系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技术流等城市流的空间流动得以实现,这是城市群体空间功能联系的产物和表现形式。城市群体空间的产业形态表现出产业链经济和产业集群经济并行不悖、交错发展的新趋向。从而,城市群体空间内部产业整合的方向不仅在于形成垂直分工的产业链,水平分工的产业集群将日益成为城市间分工的主要模式。第二,中心城市就要发挥自己增长极的作用,通过自身经济的辐射和扩散,与周边城市加强资源、市场、人才等要素的交流与合作,引导其他城市主动向都市圈经济靠拢,逐步形成都市圈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要形成一定的产业集群,需要有一个特大城市的辐射,否则难形成固定、强大的产业集群。只有强化中心城市的市场和服务功能,成为功能完善的服务中心、繁荣活跃的市场中心,才能够带动周边城镇的共同繁荣。如能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前瞻性地统一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发展规划,有意识地引导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区实现对接,则无疑既有助于产业的集聚与整合,也有助于城市的发育及其功能的增强。第三,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功能定位与发展日益考虑全球范围内的协调,发展中国家通过城市功能有针对的调整,以集群的形式接收国际产业转移,是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途径。由于区域和全球化的联系日益增强,区域创新体系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要与其它地区和全球产业价值体系相融合,使创新要素在跨区域和全球流动。城市产业的发展也必须与全球产业链或全球市场的大背景相结合,只有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不断朝着全球价值链的附加值环节攀升,城市产业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篇5

2. 整合交通环境

商业建筑外部空间与城市交通形态的发展应紧密结合在一起,研究外部空间需要联系城市交通。当代很多商业建筑处于城市中心地段,城市功能较为复杂,交通、环境压力大。为了建立有效秩序的城市形态.保证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的连续,流动和整体,增加其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必须对其外部空间与城市交通整合设计。通过与交通环境的整合,按照交通状况采用不同的交通方式来进行流线设计,努力确保顾客的出入方便、安全,确保空间形态的完整有序。

商业建筑外部空间与多种交通方式的整合带来的是外部空间的立体化,不同交通方式的叠加和交织,通过地上、地面、地下三个层次的整合给商业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带来了挑战。国内很多商业建筑设计与城市交通环境整合并没有创造良好的城市整体形态,而像日本很多商业建筑外部空间与城市交通的完善结合,创造了积极的城市空间形态。如地铁的建设与商业建筑外部空间下层广场的结合,既提供了多样化的城市空间,又减弱了进入地下的感觉并增加了过渡的空间。整合的结果,必然优化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使商业建筑与城市空间取得协调。

3. 整合城市空间结构

由于形成时代和地理条件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城市固有的城市空间结构存在差异。形成于20世纪以前的城市,道路结构是以马车和步行者设计的,因此路网细密,对现在城市商业建筑,特别是大型商业建筑具有排斥性。基于现代生活需求的城市更新必然要求建筑、空间和路网尺度适当扩大,这样是合理的,也是发展的必然。问题的关键是更新,既不能全部继承,又不能全盘皆否。这就是要通过分析,以适当的保留为原则,确定商业建筑与城市空间结构关系,使之能够成为周围城市的自然延伸。

对于商业建筑外部空间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我们应当试图从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处理。

(1)与城市空间结构相协调

在当代城市商业建筑外部空间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和城市原有空间结构相协调。首先,在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相容性、环境容量和建筑经济寿命等指标的影响,往往存在一种维持原有空间结构秩序化组成的趋向,使城市空间具有稳定性等特点。在进行商业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时只有和城市空间结构进行协调,协调城市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才能使城市呈现高层次的协调统一。其次,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形成了城市独特的形象特征。城市空间的整体性特征不仅具有时间的延续性,而且具有空间的连续性,因此在商业建筑设计时必须尊重城市的文脉,注重对城市原有空间形态的保护与延续。

(2)与城市空间结构相对比

新颖而合理的形态将会使旧有的环境秩序得以发展,从而达到一种新的环境秩序的平衡,使城市真正成为生动而丰富的生活场所。这种对比关系符合建筑与环境关系的多样性原则,从而创造出多样化的城市环境,适合多样化的城市生活,使城市空间的层次更为丰富。

4. 整合城市意象

城市意象的整合与商业建筑所处的基地人文环境有关。一般来讲,商业建筑所处基地人文环境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城市旧城区,另一类是城市中心区或城市新区。城市旧城区由于时代的变迁,形成自己特有的历史文化特征,往往形成城市传统的意象。而城市中心区、新区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现代社会,城市中心区、新区是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也是城市新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4.1 延续城市传统意象

旧城改造变得越来越紧迫。旧城改造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开发商业项目增加其经济活力,以经济活力复兴旧城。因此,在城市旧城改造中,商业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应当对传统意象性空间形态予以保留并继续发挥作用,增加城市空间的历史人文价值。延续城市传统意象、体现地域特色也是一个寻找城市记忆、并与当代社会人们需求有机结合的过程。这里讲的城市记忆,就是人们对城市传统环境意象所具有的美学特征认同后所产生的集体记忆。

4.2 创造城市新意象

城市中心区或新区的大型商业建筑或建筑群,其外部宅间应该本着形成城市新意象为出发点,创造新的城市意象空间。从经济效益来讲,新的城市意象往往能吸引人们前去参观、体验,从而带动城市的旅游消费;从社会效益来讲,新的城市意象往往能形成城市都市景观,使城市开放空间丰富多彩,城市形象增值。东京新宿、香港中环、巴黎拉德方斯等等都建立起了自己城市特有的空间意象,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5. 整合自然环境

5.1 注重自然生态

商业建筑外部空间设计要上升到要注重城市自然生态方面。在设计方面最优化的(是)解决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创造最为生态和美好的环境。应该全力保护自然生态的完整性,保护景观中的空气和水的质量,形成可持续性发展。对于外部空间的设计,不能割裂景观与基地环境的关系,要充分认识自然环境的价值,在利用的基础上做到保护自然要素,在外部空间设计中尊重既存的自然因素,并尽量将自然因素有机地组织到外部空间中来。

5.2 结合自然环境

商业建筑外部空间与自然环境的结合按其主题因素有以下几种形式:1.外部空间与自然水体的结合形式。充分利用水资源,强化亲水景观的设计,也可以滨水布置一些商业功能,使滨水景观与人的活动取得互动;2.外部空间与城市绿地、树木等绿色景观的结合。通过绿化设计将外部空间渗透到城市绿地,形成整体性的空间环境;3.外部空间与自然地形特点进行地坪变化的处理。结合自然地形,挖掘其价值,充分利用地形的高差条件,合理布置外部空间功能,形成复合式、公园式的外部空间;4、外部空间中对自然材料、原始工艺的引入。这几种形式在实际创造与设计时,并非相互孤立、分割,而是常常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运用。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篇6

1 空间形态构成与成因机制

1.1空间句法

——空间形态构成的理性度量

空间句法分析方法是英国伦敦大学建筑学院的hillier提出的,hllier及其ucl(伦敦大学学院)空间技术分析中心的同事通过对世界不同地域与历史背景城市的实证研究发现空间结构关系本身反映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制约因素的综合性影响,特别空间结构的集成性与城市人群活动分布之间的关联度很高,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和功能具有统一性。一般认为,在空间句法众多的空间分析技术中最常用和最有效的参数是集成度(1nlegration inde×)。hiller认为“在城市研究中,有一种表示方式比其他指标更加富有成效:那就是用从城市外部空间体系抽出的‘轴线地图’来表示空间网络,并把这些代表城市外部空间构成关系的线的连接程度称为集成度,然后分析由线的网络组成的图形”。

1.2成因机制——空间形态构成的推动力

城市空间形态成因的解释是对于城市空间研究中的一个重点,研究的进展不仅关系到人们对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历程和趋势的认知与理解,还直接影响到人们基于认知与理解所可能采取的种种相关行动,因此空间形态成因机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两个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成因机制(causal mechanism),栾峰等(2008)认为固然与其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有着紧密关系,但实质上更关注于诸影响要素的互动过程。即假设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有着特定的可探寻和理解的影响因素及其互动方式,并且它们的互动与城市空间形态有着逻辑的因果关系。本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假设与研究成果,通过分阶段解释空间形态构成的成因机制,以解释空间形态组构的存在必然性。

2 株洲城市句法空间全局集成特征分析

2.1城市轴线模型构建

应用ucl(伦敦大学学院)空间技术分析中心开发的空间分析模型——基于arcview3.3的扩展模块axwoman3.0,建立株洲市6版总规的城市空间轴线地图。(图形空间数据来源为株洲市各版总规图,根据轴线地图构建原则,对城市空间数据进行了相关职舍,以保证轴线数据的空间社会性和科学性)。通过axwoman3.0进行空间句法轴线分析,采用按比例分级设色的方法确定空间集成核,在轴线地图中,进入图层编辑(legend editor),通过graduated color进行分类,设立classification field中的集成轴线区间,以设定区间内的轴线作为集成核(一般设置为17%左右,图中红色轴线表示)。分别6个时期总规的城市空间全局集成性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空间形态的一些特征。

2.2 城市空间构成特征变化分析

2.2.1 空间格网形态分析

从各版总规的空间构形图可以看出,株洲市的空间格网形式可以分为两种:正交格网与有机格网。正交网格就是空间轴线相接的角度接近零度或九十度(hillier 1996)。55版总规的路网形态就是正交网格,此次规划是株洲设市后的第一次总体规划,在国家重点发展重工业生产的指导下,套用苏联模式,结合工厂选址,确定带型方格网的基本格局。从空间格网看,规划过分强调平面构图的形式,追求理性与理想主义的统一。这种方格网的空间形态是

2.3空间组构量化分析

如图8-12的历次总规全局与局部空间构成分布图所示,蓝色点代表空间轴线,构成分布图可以看到每个总规空间形态的分布情况。

55版总规(如图7)的全局平均集成值(integration mean)为0.8557,平均局部集成值(integration 3 mean)为2.2275,局部集成性的强度约是全局集成性的2.6倍。此时城市的尺度较小,且规划照搬苏联模式,规划的几个工业——居住组团,它们的局部集成值都较高,整体集成性较弱。全局集成性与局部集成性的关联值(r2)为0.3574,且从其空间轴线分布来看(蓝色点)都是散布在图中,没有集中出现,这表示空间轴线在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界面构成不理想。整体空间组织分散片段,没有形成吸引人潮的区域。

62版总规的全局平均集成值(integration mean)为0.6890,平均局部集 成值(jntegration 3 mean)为1.7942,局部集成性的强度是全局集成性的2.6倍。此次规划的空间结构依然是核心+小组团,但集成性却较55版规划差,因为规划受到的影响,围绕“用城市建设的来适应工业建设的”这个指导思想来布局,导致城市规模不切实际的超大,虽经过后期调整,但其空间结构的全局集成性却是受到大的影响,导致空间城市整体空间更加分散。

82版总规的全局平均集成值(integration mean)为0.9513,平均局部集成值(integration 3 mean)为1.9084,局部集成性的强度约是全局集成性的2倍。全局集成性与局部集成性差异较前2版规划缩小,全局集成性与局部集成性都较强。全局集成性与局部集成性的关联值(r2)为0.5819,空间轴线较为紧密的分布在趋势线周围,这表明空间轴线在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界面构成较理想。从空间轴线布局就可以看出,组团与核心,组团与组团之间的联系加强,城市呈片状伸展。

90版总规的全局平均集成值(integration mean)为1.0469,平均局部集成值(integration 3 mean)为2.1014,局部集成性的强度约是全局集成性的2倍。全局集成性与局部集成性都较前版规划有所提高。既有引力较强的全局集成中心,也有布局人潮吸引区域。全局集成性与局部集成性的关联值(r2)为0.4642,空间轴线分布较散,这表明空间轴线在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界面构成欠理想。

98版总规的全局平均集成值(integration mean)为0.9640,平均局部集成值(integration 3 mean)为2.2917,局部集成性的强度约是全局集成性的2.4倍。此时城市的扩张迅速,分片组团发展导致局部集成性加强,但全局集成性却变弱。全局集成性与局部集成性的关联值(r2)为0.3817,空间轴线分布散状分布,这表明空间轴线在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界面构成不理想。

01版总规的全局平均集成值(integration mean)为1.1664,平均局部集成值(integration 3 mean)为2.2642,局部集成性的强度约是全局集成性的1.9倍。全局集成性与局部集成性部较高。全局集成中心成为引导城市的中心,而局部集成中心以全局集成中心为核簇状分布。全局集成性与局部集成性的关联值(r2)为0.5625,空间轴线以趋势线为中心分布,且分布紧密均匀,这表明空间轴线在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界面构成理想。

3 空间形态集成变迁的成因机制分析

3.1基础层面——内生限制性因素分析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篇7

研究背景与概念界定

1.1城市区域形成.—城市区域化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动力源,毕业论文 即其节点区。随着城市发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功能性作用逐渐凸显,经济力量与行政力最的耦合加快了城市化进程[1],同时,现达的交通网络和通讯手段使城市和区域之间联系更为紧密,使城市区域化成为可能。

城市区域化是区域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目标,是一种广泛而复杂的地域过程。城市区域化的本质是城市一区域联系的加强,使城市一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随着城市生产与消费高度集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范围扩展,程度加深,使区域形态由平面趋向于立体,区域的运行因子更加多维化.运行方式更加复杂化.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应凸现。

1.2城市区城的概念拼析

经济全球化使全球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硕士论文 而地方化又直接导致了区域城市的协作。这种竞争与协作共同塑造了新的城市景观冈.从而促使城市与区域组成一个复杂的城市区域系统。城市区域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国内外对“城市区域”的研究,在空间上包括城镇密集区、城市群(体)、(大)都市区等不同层次。笔者指的城市区域是以城市体系为骨架,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与具有经济关联的和经济辐射的腹地城镇共同构成在产业发展、空间协调等方面具有紧密联系、互相协作的空间网络地域。

这一城市区域概念与国内外研究的都市区概念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从地理范围来看,“城市区域”比单核心的“都市区”要大,与“大都市区”的概念表述较为接近;从功能联系上看,城市区域更强调对区域化、一体化趋势的动态判段。

1.3城市区城空间结构的内涵界定

城市区域中每一事物、客体及其相互间产生的运动现象,都会形成一种空间态势,它们在整体中的结合关系便产生一种多重空间[3]。而对各类空间的考察分析,则强调空间结构中各

功能单元间的关联性,也强调各单元动态序列的空间变化。

笔者认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是在特定的发展环境下,各功能单元(经济活动、城镇等)在城市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是具有一定功能的空间地域系统和空间组织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与要素流动过程中人类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结果。

城市区城空间结构具有整体性、有序性、时滞性、动态性等特征。区域内各个空间单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集合体。区域空间结构是在多种约束下的有序,其结构的形成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且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在相对时间内,它表示一种静态结构,在较长时期内,则表示出一种动态的地域演化过程。

2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系统演化

2.,城市区城空间结构的模式演化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系统分析,职称论文可以发现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一般呈现出由单核极化模式一双核整合模式、多核网络模式的空间组合演化过程。

2.1.1单核极化模式

单核极化模式空间结构是在城市区域范围内以一个中心城市为单一核心、集成城内外各种要素于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并与第二位城市存在较大差异的空间结构类型(图1)。并且,中心城市往往是区域的政治经济中心、管理决策中心、商务中心和研发中心。

在单核发育的初级阶段,主要以空间极化状态主导,促使区城内外各要素向城市区域单核集聚,功能仅辐射区域范围之内;在成长阶段,得到强化的单核继续极化区域内外的要素,但是功能辐射开始超出自身区域而服务于区域,辐射效应开始超过极化效应,逐步提升了单核的区域功能。

2.1.2双核整合模式

双核整合空间结构模式是在城市区城内.以近域内已经存在的两个中心城市或者远期有可能发展形成两个都市区为双核、整合互补性资源和共享性资源而形成的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图1)。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对于整体发展水平较快的单核城市区域的空间组合,比较容易发育形成双核整合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

双核整合模式是城市区域地域空间结构系统成长时期的过渡性空间地域组合类型。英语论文 在工业经济时期,由于资源开发利用方向的转变,导致了新工业城市的诞生,这是出现双核、多核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双核整合型空间地域组合类型向高一级空间结构跨越,则有两种可能:一是双核整合型得到了强化;二是双核整合型得到了补充和发展,形成了多核空间结构系统。

2.1.3多核网络模式

多核网络模式空间结构是在城市区域内存在多个(两个以上)中心城市、并有发达经济区以及完善有序的城镇群落系统作为支撑的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图1)。多核网络模式是工业化中后期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形成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空间结构系统成熟阶段的空间地域组合形式。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大城市之间开展更加广泛的技术合作与信息交流, 使区域空间结构系统联系和组合形态发生变化,区域空间单元形成了多中心、多层次的网络化发展模式。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表现在区域经济的增长以及空间结构的变化上,当地域邻近的中心城市辐射空间范围出现相互重盛时,必然会走向多核协调与城镇群落一体化融合的空间发展方向气

2.2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态演变

通过对典型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的考察,可以总结出空间结构大体呈现出由放射长廊形态—多轴线引导形态一同心圆圈层形态*反磁力中心组合形态的演化过程。而在特定的地城

背景下发育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可能是上述形态模式的组合或衍生[5]。

2.2.1放射长廊形态

放射长廊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组合形态,一般是由于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沿某种地理要素扩展.如交通道路、河流以及海岸等,城市区域的城镇呈“串珠”状发展形态(图2)。中心城市向外集中发展,形成放射走廊地带,城市区域内城镇沿长廊间隔分布,长廊之间为楔形开敞空间。这种模式的城市区域,要素流动集中发生在中心城市与各个城镇之间。

放射长廊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得益于现代高速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交通、河流以及海岸成为城市区域的主要通道和发展“骨架”,也是决定城市区域中城镇之间的“距离”,而城市

区域空间的基础设施可以沿放射长廊布局。同时,要素资源在放射长廊进行空间流动—集聚与扩散,医学论文 并将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从而促进放射长廊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与发展。

2.2.2轴线引导形态

轴线引导型空间结构形态是在城市区域内以主要交通基础设施为轴线呈辐射状扩展,空间城镇群体的构成形态为放射珠串状(图2)。这是空间结构不稳定的空间形态,其进一步向心发展将形成圈层型形态。轴线引导空间结构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城市区域的中心城市已经具有若干条对外交通通道,并且中心城市的向心集聚发展已经形成了高负荷、低效能的负面效应。

轴线引导模式的形成机理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此类模式形成于城市区域一体化发育初期,城市职能是一种均质的“溢出”;②因为轴线方向具有交通的便捷性,使城市发展沿着轴线方向的扩展速度较快;③城市不同方向城镇的资源察赋、产业发展特色突出,使得城市职能扩散具有很大的空间方向异质性,导致各扩展轴线的功能趋向于适宜性布局,在整体形态上趋于多向生长。

2.2.3同心圆圈层形态

这种形态的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处于城市区域内城镇群体空间的中心位置,中心城市环绕着多个均质圈层, 城市区域空间向各个方向发展。而其他城镇则根据发展阶段的变化在离中心城市不同距离的纵深位置呈同心圆状分布(图2)。在城市区域中,中心城市的圈层化空间拓展与布局是伴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扩大、功能的增强而不断进行着的。在圈层布局的墓础上,出现了许多次级中心城市,依其与中心城市和所在区域的联系密切程度,形成了次一级的交通中心。围绕着这些中心,次一级的工业、服务业等获得了发展,从而完善次一级中心城市的功能。依此类推,在城市区域空间范围内,各城镇依托与中心城市的区位临接程度以及经济联系程度呈现同心圆圈层分布形态。

2.2.4反磁力组合形态

反磁力空间组合模式是在离中心城市一定距离处集中培育一个与中心城市引力相抗衡的城市反磁力中心(图2)。这种空间结构模式是在城市区域的中心城市之外另辟新城,这种不连续的空间作用方式在空间形态的演变中是由从不连续演化通过相互吸引又发展为连续的过程。

产生跳跃式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中心城市由于要素的过度集聚,产生交通拥挤,城市空间因土地稀缺而无法扩展,由此产生了集聚不经济。而为了有效地减弱中心城市的绝对凝聚作用,需要培育B(第二位)城市,从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形态与环境的整体优化[6]。

2.3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功能演进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功能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由于城市区域所处的发育阶段的不同,则呈现出不同的功能,依据空间结构构成要素的多样性及其高度交织程度的不同使其衍生出指示功能、组织功能、优化功能和载体功能。

2.31 指示功能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直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其对区域整体发展程度和质量具有指示功能。区域经济越发达.区域城市化水平越高,区域城镇密度也越大、空间结构发育水平也越高。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业社会.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城镇之间联系松散,此时区域内的城镇未形成空间结构。进入工业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快,城镇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产生,同时也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中心城市是城市区域内创新要素高度聚集的空间地域,其创新功能是区域空间结构中最强的,因此,中心城市的创新功能是衡量城市区域功能等级以及整体发育水平的核心体现。

2.3.2组织功能

组织功能是城市区域通过空间结构这一组合形式,把城市区域内的城镇、交通、能源等经济要素连接起来,使各种经济活动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框架内进行。如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对于区域发展起到日益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促进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资源、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及区域要素的整合,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的整体发展奠定基础,充分提高城市一区域发展要素的利用效率。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其组织功能也不断增强,从而促进中心城市区域支撑度的增强。通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的建立,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张,整体功能也进一步放大从而使中心城市在区域中的核心带动作用也越来越强大。

2.3.3优化功能

优化功能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具有使区域经济效应最大化的作用,合理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能够实现区域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完善,使区城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转贴于 通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将促使中心城市日益严重的“城市病”问题得到缓解。通过近域城镇发育水平的增强,将促使中心城市产业等功能得到有效疏散,从而使大城市“消肿”;同时,墓础设施空间结构系统的建设也将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网络的形成,既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区域的伸展,又大幅度提高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效率,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的空间支撑功能。并且,城市区域生态空间结构的形成将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整治,优化城市区域的空间整体生态功能。

2.3.4载体功能

当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发育到较高阶段后,其调整与优化将为城市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起到日益强大的空间载体支撑。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它可以为实施中心城市“退二进三”的城市用地调整战略提供发展空间,为中心城市!换发展新兴产业提供空间支撑。

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的整合强调地区内城镇发展的互补性和城镇职能共享,同时突出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城镇职能互补、产业互补、资源互补、重大基础设施的共建和共享。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整合强调内部各城市之间的优化组合。在日益竟争激烈的环境下,空间结构载体功能的发挥将避免重复与浪费,从而加强组合城市的整体实力以参与更大范围的竞争。

3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驱动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是城市区域内部、外部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映。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有动力的牵引,各种动力在相互作用之后的辐合力体现为区域空间结构的重组或扩展。总的来看,导致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的力量主要包括资源环境及其地域组合、科技进步、要素集聚与扩散、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制度与规划引导等方面。

3.1资派环境的空间约柬

3.1.1自然环境条件制约

自然环境条件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发育的物质基质,也是空间系统运动的自然动力因素。在自然环境条件系统中,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地貌、地形和水文等条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地域空间层次,这些自然环境条件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组合分布,直接影响着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的发育。平原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表现为团块状(如北京市),山地丘陵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表现为分散组团状(如重庆市),而沿海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上表现为带状(如大连市)等。

自然环境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途径主要是影响城市区域的产业空间分布。光、水、土等自然条件影响一产空间分布,而地形、地势以及气候条件的适宜性影响着工业布局;同样,河流、气温等条件影响房地产、生态旅游等三产空间分布。城市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的形成,将推动区域要家以及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从而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

3.1.2资源禀赋及其地域组合

资源禀赋及其地域组合是城市发育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相互作用的基础性动力。资源分布范围广、相互组合良好、位置和交通条件好的地域,便于资

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城市区位的选择,进而会促使城市及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并带动其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相互作用的强度进一步增强。

区域内自然资源要素是城市迅速发展和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前提条件,同时,资源的地域分布状态也影响着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资源集赋的不同,导致不同资源开发利用的区位指向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影响着城市区域形成发展的空间结构类型。如我国东北地区依托煤炭、铁矿等资源的开发,在铁路及沿海港口形成了一批近代城市,如鞍山、抚顺、大庆等城市,同时,特殊的资源地域组合也促进了东北地区特色城市体系的形成,东北多数城镇都是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交通通道建设的区位选择也由资源案斌与组合差异决定。由此可见,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其组合开发是区域空间结构形成的基础性动力。

3.2技术进步的支雄效应

3.2.1交通技术的创新驱动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改变粉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家是空间地域的联系关系与作用程度,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域的空间可达性。在交通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空间可达性随交通技术的创新而变化,在某一特定时间,交通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的提升将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交往的便捷程度的提高,即交通技术创新决定了区域的空间可达性。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在交通技术创新背景下,始终遵循由单一化向复杂化转变的增长方式。新技术支撑下的新型交通通道牵引人口、工业向远离中心的方向与城镇发展,随着发展轴的极化及其不均匀分布,原有的环状空间扩展格局被打破,代之以轴线模式以及网状模式等空间结构形式。随着城市区域交通网络的不断分异,主要放射线间可达性较差区域不断得到填充,地域活动的均质性逐渐形成,表现在空间形态上,极化结构、轴线结构消失,城市区域空间一体化格局日益形成。

3.2.2信息技术的作用机制

信息技术作为对空间结构的作用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门:①联动效应。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区域的发展呈,现一种联同共进的趋势,在城市区域空间上表现为信息空间的扩展与城市区域空间延伸的复合。现代信息通道的布局建设主要集中在交通发达的城市及连接各城市的交通走廊;②衍生效应。信息技术的进步会不断促进城市及其区域经济的发展。如移动通讯的发展使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变得更有吸引力,促进城市与辐射区域以及各城市之间经济交往日益紧密,从而强化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整体效应的发挥。

信息技术创新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方式,主要表现在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分散与集中。信息技术使以大集聚为特征的传统都市模式得以改变,城市郊区以及中心城市附近特色城镇的吸引力不断上升,促使中心城市功能实现大规模的空间梯度转移,进而推动城市规模的扩大化。同时,由于通讯和交通方式的进步,将促使区域内其它城镇也将依托其自身的优势承担不同的区域功能,城镇之间的联系将更为密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将由单一中心向多中心结构演化。

经济效应的推动下,联系密切而且接受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便利的“优区位”地区城市之间以及相互辐射区域之间将形成的互动整合发展的态势。依托交通通道的载体作用,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会逐渐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整合,进而推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不断演化。

当集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将会出现集聚不经济,此时扩散效应将逐渐发挥其重要作用。随着扩散效应的不断增强,城市区域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将呈现出合理化的空间流动,长期的要素与产业的扩散会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进而会促进城市区域其它功能空间以及各城镇整体发展质量的提高,从而带动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网络化联系的形成与作用强度的提高。

3.3要素集聚一扩散机制

3.3.1集聚一扩散的作用方式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整合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包含了要素的空间聚集,而且还包含了要素的空间扩散,它是空间聚集和空间扩散这两种运动形式的藕合。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主要内容是人口、资源、资金等.这些要素的集聚与扩散过程就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要素的集聚与扩散影响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整体功能。

城市区域空间的集聚与扩散是经济和人口分布的空间动态变化倾向。但这一过程相当复杂,往往在集聚过程中有扩散,在扩散过程中有集聚,其主要倾向因地因时而异,并随一定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化,而且由集聚或扩散过程所引起的空间密度、形态和结构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呈现出多样化。集聚的发展和高度的集聚化,会导致集聚的扩散。因此,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发育程度直接受制于“集聚力”和“扩散力”。而这两种力的强弱与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强度密切相关。

3.3.2集聚一扩散的作用效应

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将引起区域空间发展重心的转移,造成地区空间极化的重构和区域内部关联及区际联系的序列重组。集聚经济的形成和变动是由微观主体(居民、厂商)和其他有关的社会经济要素在城市区域空间配置所决定的,在集聚

3.4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

3.4.1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模式

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方式是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在社会经济系统运动上的外在表现法则,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直接动力。产业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方式等则直接影响着城市区域的空间地域扩展的速度、规模、方式等,进而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产生重大影响。

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形态对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与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农业经济社会.由于产业经济增长总量较小,关联性弱,所以,对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的推动力量就弱,空间结构演进较慢;在工业经济社会,以资源为依托的大工业经济增长总t较大,关联性强,所以,空间地域扩展规模较大,空间结构演化速度也较快;而在信息经济社会,以知识信息资源为依托的现代产业系统,对区域空间地域扩展的推动力更强,出现了网络化空间结构趋势,从而推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更新和重塑.加速了城市区域的整合演化进程[8]。

3.4.2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机理

产业结构整合化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重组。产业结构整合化是产业要素、部门结构重组、一体化发展过程,产业结构整合化将促进产业的聚集与规模效应的发挥,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功能的调整与优化。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以产业联系为纽带,通过空间政策调整在城市区域内发展成职能相对突出的空间组团,形成主核带动下的多中心城市区域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知识化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留学生论文 产业结构知识化,就是建立区内相互依存的产业联系体系,形成一种“技术生物链”,[9]。对于城市区域己有的产业发展重视相关产业的网络体系的建立,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网络体系。同时,现代新型产业的柔性生产方式,拓宽了中心城市的空间辐射范围,而“硅谷”型卫星城镇是城市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区位的主要选择。由此可见.现代产业的空间扩散强化了城市区域节点城市间合理化的功能布局,进而促进了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

3.5制度创断与规划引导

3.5.1制度创新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是由市场担纲主导的过程,但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还无法排除政府的作用。政府通过区域范围统一的制度建设,保证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使城市区域经济保持常态运行,从而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产生重大影响,如对城市区域空间土地制度的统一建设,城市区域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使区城各项功能空间逐渐按地价合理安排,从而使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发生重组并形成城市新区或新型城市。

城市区域的制度创新使城市一区域之间的要素转移更加顺畅,使城市区域空间单元间的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得以顺利进行,加速空间协调发展。城市区域统一的制度建设,将加速城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支撑。同时制度与文化融合将有利于城市区域空间管治与协调,实现区域的整合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有序演变。

3.5.2规划引导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发展是一个自组织的演化过程[10]。气但在这个过程中,也离不开人为的调控与引导。而空间结构调控主要是通过城市区域的规划和管理来实现。规划指向主要是离心化与向心化相结合的引导。在城市区域,规划要求强化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包括城市区域各级中心、次中心的规划布局协调等,产业与基础设施网络等在城市区域内部地域空间上实现合理配置,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

规划引导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欧美一些国家城市区域发展过程的考察发现,这些国家针对区城空间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对城市区域采取了一系列规划调控,如开展区域规划等,对于强核心的城市区城,主要采用“分散化集中型”等形式来构建城市区域空间发展框架,如莫斯科城市区域的空间规划,通过规划新的次级中心和开敞空间,促进了单核心向多核心的空间结构转变,进而促使城市区域空间结构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综上所述,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工作总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作用机制模式如图4。

4结语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主要是从空间的角度探索城市形态和城市区域空间网络组织以及空间结构的增长原理。笔者认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是由于区域内的各个城镇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城镇空间分布形式,其形成和演化是城市区域内外部各种力量祸合的物质空间反映。

虽然城市区域空间研究受到学术界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工作,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使实践工作带有较大的盲目性。通过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路径进行系统研究,并总结空间结构演化的驱动机制模式.将会为城市区域空间系统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同时,对指导新时期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规划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当然,为了保障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有序演进及其功能的不断增强,还应该强化对空间结构的调控,根据城市区域空间要素单元相互作用的阶段和状态,通过利益机制,采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城市区域空间地域系统运动进行有目的性的干预和影响,以实现空间结构要家与系统的有机辆合、结构与功能的相互促进、阶段与状态的高度统一,使之最终按照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运动的客观规律演进。 参考文献

[l]李诚固等.我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互动变化趁势研究[J]人文地理,2004.50~54

[2]陈修箱.空间结构重构的效应及地域性策略[J].时经科学,2003[6]:39~42

[3]段汉明.西安城市地城空间结构发展框架和发展机制[J].地理研究,2002[5]:627~634.

[4]份传新.大都市区形成演化机理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142一146.

[5]陈修箱.区城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基础、动力机制及其实现[J].经济地理,2003(4):445一450.

[6]钾艳丽.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田[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丈,2004,166~171.

[7]媒士谋等.中国城市样[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41~4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篇8

特大城市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一,从世界背景看,特大城市及其大都市区日益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引擎,美欧各国已将对其研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已经成为世界上城市快速发展的特殊地区,日益成为各国经济增长引擎的同时,也受到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安全威胁和服务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等种种困扰。基于特大城市及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统领地位及重要影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欧盟各国、德国、英国、瑞士等,都将对特大城市的研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第二,从国家背景看,我国的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和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城市群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城市化快速增长阶段,也是我国特大城市及其城市群迅速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亚洲转移和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未来的中国需要建立若干个全球性超大城市以及以其为核心的全球巨型城市区。

第三,从特大城市产业结构来看,全球范圈内产业结构出现了“分散中集中”的空间重组。以互联网、物联网及云计算等信息科技的发展和高铁、飞机等高速运输技术的普及,以及后经济危机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发展,这些都导致了产业链在大尺度的区域空间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重新布局,区域分工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即出现以区域空间分工为主要特征的新区位模式。受该分工模式的影响,世界城市体系也在重构,城市体系总体呈现出扁平化的趋势,跨国公司子公司和管理分部纷纷开始向大的区域级城市集中,而其总部则向世界级大都市集中,世界级大都市日益成为全球性的辐射、影响和控制中心;产业链中的研发、设计、营销等高端环节也逐渐向世界级大都市的核心区域集中;产业链中的加工、制造和装配等低端环节则由世界级大都市的核心区向中小城市开始转移,空间上呈现扩散趋势。总的来说,新区域空间出现了制造业的空间分散和管理控制职能相对集中的规律。

特大城市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相互作用的机理

一方面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产业中的要素必然会引起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城市规模等空间结构的变化;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一个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会为其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空间上的支撑,同时空间结构的调整也会对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一)产业结构调整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直接动力

第一,城市化发展的最基本动力是寻求交易成本降低的产业空间集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通过集聚经济来寻求交易成本的降低,这使得城市化成为必然趋势。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进而导致城市空间演变。第三,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产业功能区的空间布局调整,促进新的城市规划的产生,进而导致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二)城市空间结构是产业结构的具象反映

城市主导产业的集聚,会带来中间品企业在周边的配套,引发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在城市及其周边区域的布局,城市空间布局会围绕主导产业的产业链来布局。下面以产业升级顺序探讨城市空间演变。

1.农业社会的城市空间结构。一是城市发展缓慢,农业产业化和农业革命对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起到推动作用。农业剩余的产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因此早期城市大多处于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区位,城市逐渐形成以商品集散、行政等功能为主导的产业和产业集聚地,成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二是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呈现低水平均衡分布。从城市空间结构上看,城市的数量比较少,各级城市的规模较小,且呈现低水平均衡分布;从城市所承担的功能看,城市功能单一,以行政中心、宗教中心、贸易中心和军事重镇为主,同级城市之间缺乏密切联系,整个城市呈现低水平的均衡分布。

2.工业化初期的城市空间结构。一是由于工业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城市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所在。一些城市由于具有资源丰富、位置优越或交通方便的优势,逐步成为物资集散和商品交换的中心,其中尤其在制造加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城市,逐渐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商业、金融等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职能中心。二是各种生产要素快速在城市集聚,产业集聚促进城市空间演变。导致区域内部空间在经济发展程度、城市化程度等方面的不平衡,其中远离城市的边缘地区由于一直为城市输送资源而得不到较好的发展条件,发展水平仍处于很低的状态。产业集聚发展促使资源向更高等级城市集聚,使得大城市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心,而中低等级的城镇发展速度仍然较慢,区域呈现极化、非均衡的发展态势,城市间联系仍以不同等级城市间的纵向联系为主。

3.工业社会的城市空间结构。一是区域产业分工体系开始完善,城市空间内部呈现一定的空间经济梯度。随着产业革命的继续深化影响,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日益加快,区域产业分工体系日臻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凸显,这就使得城市化、城市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空间经济梯度。二是低附加值产业向城市周边扩散和高附加值产业在城市中心集聚已经成为常态。随着中心城市更高层次的经济活动不断涌现,而同时由于受中心城市的环境容量、商务成本提高和经济效益的限制,导致某些低层次、低收益的经济活动开始向较低等级城市扩散就成为了必然的趋势,这就使得城市等级中的中小城市出现较快发展,区域城市之间职能分工体系开始逐步形成,由原来中心城市的发展转向在城市体系内由高到低、逐级递进和均衡化方向发展,因此,非稳态的、由中心城市向较低等级城市逐步扩散发展的点轴状城市体系结构开始形成,也逐步展现出首位性城市和克氏中心地等级特征。

4.后工业社会的城市空间结构。一是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内空间和资源得到了更合理的利用。后工业社会或工业化后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这个阶段形成了现代化通讯和交通运输体系,区域内的空间和资源获得更为优化的配置。二是规模经济及交通通信设施的完善对城市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城市等级结构开始形成并逐步完善。城市群中核心城市的功能开始逐步向外疏解,核心城市的规模经济趋势日趋显著,区域交通通信设施日趋完善,城市群内不同城市间的同城化变的可能,这些变化对城市发展和城市间的功能定位产生了直接而显著的影响,使得各城市在职能上呈现分异化发展,区域经济结构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使得同等级城市和不同等级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网络得以完善,核心城市发挥着越来越多的区域控制力、辐射力和影响力的作用,这种城市间联系与交流的密切使各等级城市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城市化质量和水平得到较高发展,城市内地域空间结构也将发生很大变化,开始呈现均衡化、网络化和多中心等特征,而且城市群体的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都呈现较为均衡状态。这时,城市群发展开始进入都市圈绵延带的状态,通常呈现以一个综合性中心城市为核心或者以数个职能分异、互补的中心城市为多核,构造出大、中、小城市之间互相促进发展、交错联系的均衡网状结构。

特大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理论探讨

第一,城市发展本质在于城市规模在空间上的扩展,与此同时伴随着一系列的结构变化。根据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城市发展的本质在于城市规模在空间上的扩展,与此同时伴随着一系列的结构变化,包括经济结构(主要是产业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空间结构和技术结构等。国内一些城市出现“摊大饼”的现象,其本质原因在于该城市所属的新城、卫星城、飞地等发展不足,没有形成多中心的格局,导致城市只是规模上、空间上的扩展,没有伴随着结构变化,没有遵循自然界的最基本规律。也就是说,城市发展应由最初的单中心扩张,到多中心发展的模式,再到多个中心均衡发展模式,强调城市的功能分区,从而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在此过程中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

第二,“沸水”理论的提出――空间结构上的产业集聚和扩散。根据以上的理论探讨,可以看出,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产业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和扩散,这种集聚和扩散现象穿插在整个城市化进程中。本文认为城市发展总体上应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城市发展初期整个区域发展的是农业,是低水平的均衡;随着工业化的出现,整个区域内显现极化发展,出现增长极,区域呈现非均衡的发展;随着后工业化的出现,城市等级结构开始出现,产业在城市中心的集聚与扩散成为常态;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发展最高阶段,信息网络非常普及,在区域内任何地方都一样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所需的信息,企业总部就不需要在大城市中心区集聚,同时由于社会服务的均等化,人员也没有必要集聚在城市中心区,正是由于这种集聚经济的消除,城市空间就开始出现在区域内扩散,最终实现区域内高水平的均衡,如图1所示。

这种现象和烧开水的现象很相似,一开始是冷水,是低水平的均衡;在加热过程中,水开始出现受热不均,最先变热的水密度变低,热水开始向上和向外扩散,新的水就填补了扩散了以后的热水区域,冷热水在空间上不断出现集聚和扩散现象。温度继续上升,继续扩散,如此不断进行;最后等到水烧开了,整个水都到达沸水状态,这时水温都是100度,最终达到高水平的均衡,如图2所示。

结论

根据以上的描述,在本文中,将产业升级和城市空间结构互相影响的关系称作为“沸水”理论。根据沸水理论,城市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城市发展的低层次均衡阶段;二是城市发展的极化阶段,即虹吸效应阶段;三是城市发展集聚与扩散效应并存阶段,即虹吸效应和涓滴效应并存阶段;四是城市发展的高层次均衡阶段,即多中心、网络化的城市等级结构阶段。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篇9

中图分类号: 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随着城市空间拓展和功能布局调整,老城区如何在城市不断外扩的过程中保持活力与竞争力,是众多城市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南宁市老城区为例,运用空间句法的相关原理和轴线模型分析方法,分析老城区的空间形态结构特征及其与社会运动的对应关系,通过定量的城市空间分析,为今后老城区的更新与复兴提供建议。

1 南宁市老城区概况

南宁市老城区是南宁中心城的核心区域,总面积约5km2。区内人口和就业岗位密集,土地利用以商业、办公、居住用地为主。纵贯老城区的朝阳路沿线形成了朝阳商圈,是南宁市发展最为成熟的商业功能区。兴宁路、民生路一带是南宁市历史传统街区。

2 空间句法理论

空间句法是由英国伦敦大学比尔·希列尔(Bill Hillier)教授等人于1970年代创立的一种关于建筑与城市空间解析的系统理论。空间句法通过一系列形态分析变量来描述空间在不同水平上的结构特征,其中,集成度(integration)和智能度(intelligibility)是最具代表性也是应用最广的形态分析变量。

(1)集成度

集成度是反映某一空间相对于其它空间集聚程度的指标,根据所考虑的结点情况可分为全局集成度和局部集成度。对于某个城市空间而言,若它在全局和局部等不同尺度上,都具有较高的集成度,则意味着该空间是城市中心;若它仅在局部尺度上具有较高的集成度,则它只是局部的中心,如社区中心或街角店所在地。

(2)智能度

智能度是描述局部集成度与全局集成度二者相关水平的度量,反映了局部空间与全局空间结构的协同能力。若局部空间的智能度高,则该空间的中心性能够融入全局空间结构之中,局部与全局的协同关系较强,具有较高的活力。

3 南宁市老城区空间句法分析

3.1 宏观尺度下的城市内部中心性分析

从全市范围内的全局集成度分布情况来看,南宁市的空间网络具有较为明显的集成度结构中心(由集成度值位于第一、第二等级的道路组成,集成度值范围为1.502~1.838)。集成度中心的形态与南宁市骨架路网的格局基本对应,呈现出环形+放射状特征,这表明目前南宁市城市主体中心功能仍位于中环路围合的区域之内。

图3-1 南宁市空间网络全局集成度分布

集成度最高的轴线分别为中华路(1.838)、永和路(1.696)、朝阳路(1.683)、民族大道(1.681)和友爱路(1.672),它们构成了全市集成度中心的主干部分,众多城市中心功能空间和社会活动流依附其上。以上五条道路均位于在老城区及其周边,表明老城区是南宁市空间网络集成度中心的内核。

3.2 中观尺度下的老城区空间智能度分析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篇10

一、提出问题与分析

据报告显示2011年的中国内地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了51.3%。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化水平进入关键且快速发展阶段,不可置否,城市建设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然而在这样迅速发展过程中,城市中也频频出现了很多问题。像是以“功能分区”为主旨的城市规划和管理造成了城市功能之间的割裂,各功能分区之间界限明显,功能单一,造成城市内的职住不平衡,人口分布不均;还有,就是最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内兴起的新城建设运动,新城在设计建设的过程中,不考虑老城与新城之间的关系,致使功能配置重复,造成新旧两城恶性竞争的局面;此外,城市建设者盲目的求大、求新、求气派,根本不去考虑城市承载力及其城市的负荷能力,最终造成城市广场无人,城市的基础设施闲置等不良的状况。

城市中出现这种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于管理者或者城市设计师对于城市思考出现了问题,他们没有把城市当作一个整体和系统来看待,解决城市问题的方式依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西医式治标不治本的思想,因而,为了避免再出现这样的城市问题,本文引入了中医藏象学的思维方法,试图将整体观,系统论以及“藏象”的思维方法运用到城市设计之中,以引发更多人思考。

二、中医学藏象学说认知

(一)中医学

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经历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养生方法、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中医理论最基本的特色是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1]中医学包括三大基本基础理论分别是: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精气血津液学说。

(二)藏象学说简介

藏象学说是以脏腑的形态和生理病理为研究目标的中医学基本理论,是中医学的三大基础理论之一。“藏象学说是按照中医思维模式和独特的研究方法,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研究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系统及其脏腑相互关系以及法时应天的生命运动规律和病理变化的学说,它是研究人的运动过程中,生命本质与现象统一的学说。”[2]

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具有不同活动规律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解剖形态、生理病理征象以及自然界相应的事物与现象。

(三)藏象学说理论提炼

在中医藏象学说中有哪些基本的思维方法可以借鉴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对藏象学说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1、思维的提炼

(1)藏象学说的整体观

整体观念是“指从全局着眼来观察分析局势和做出判断”[3]。藏象学说源于中医的思维方式,整体观又是中医学的典型思维特征,这种思维方式又是以一致性作为看待问题的前提,认为由于整体是一切的根源,因此任何一个个体之间尽管存在着差异性,但是各个个体之间因为某种关系有统一在一个整体内,所以对整体内的某一要素的分析必然要从整个全局出发,找出与这个个体有关联关系的个体,之后才能更加全面的掌握该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

(2)藏象学说的系统论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而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强调人体各脏腑之间相互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有机联系,强调人的健康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整体关系,这些都是系统论的观点的基本反映。

2、“藏”与“象”内涵

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具有不同活动规律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解剖形态、生理病理征象以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食物和现象。”[4]藏象这一基本概念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即:“藏”与“象”。

(1)“藏”的内涵

“藏”的内涵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形藏”,一个是“神藏”。

“形藏”即是“藏器”,可理解为具体的人体的内脏,实质性的器官是一种形态性的结构概念。“神藏”即是“藏气”,即表示“藏”不在是实体性的器官,而是人体的整体之气运动变化状态的一种抽象,就是指内在包含着以五脏为中心构成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相互作用,五个系统之间各具相对特异的生理活动规律,共同主导着整个人体的功能活动,它又是一种功能性的概念。

(2)“象”的内涵

“藏象”之“象”有多重涵义,既指脏腑的具体形态,又指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反映于外之表现,同时还具有取象思维的特点。”[5]

(3)“藏”与“象”关系

依据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藏”是“象”内在的功能实质,“象”是“藏”一种可观可阅的表现状态;“藏象”把“形”或者内在功能与“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揭示了两者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较明确的说明了中医学对人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的认识。

三、基于藏象学说对城市的思考

(一)对城市解析

由上文可知,城之中主要的问题出现在城市功能与城市空间两个方面,因而,本文主要针对这两方面展开论述。

1、城市功能

城市功能又称城市的职能,是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和所发挥的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现代城市已经是“一个复杂的多功能综合体”[6],城市之中具有的多种多样的功能,各种功能在城市中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整个城市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化。同时,考虑到与城市的功能结构性密切相关的,就是城市的空间结构。不同的城市功能结构应该有与其相适应的城市空间结构,也就是说将城市功能结构安排在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范围内,因而,城市功能结构直接影响着城市空间结构。

2、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是城市功能活动的载体,从实体环境方面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空间形态。

(1)城市空间结构

“结构”是一种内在机制的反映,是无形的元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结构也不是具象的。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的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空间地域上的投影。”[7]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社会经济、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空间反映形式,表现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8]实际上,由上文可知,城市空间结构是由城市的整体功能决定的,也就是说,城市之中分布在城市不同区域的各种功能之间,及其各种功能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排列组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形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

(2)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形态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在自然环境、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城市发展所构成的城市空间形态特征。狭义的城市空间形态是指实体表现出来的具体机体空间物质形态。广义的城市形态不仅是指城市各组成部分的有形表现,是城市用地在空间上呈现的几何形状,而且指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过程,是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去认识、感知并反映城市整体的意象总体。[9]

(二)基于藏象学说的内涵模型的思考

藏象学说的内涵主要是基于“藏”与“象”的内涵建立起的对于藏象学说的基本认识。对于城市或者城市某一区域来讲,城市的功能具有“藏”的基本的特征。伴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的某一区域就将其他区域内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集中在该区域内,该区域就产生了一定的城市功能,具有某一功能的区域就开始行使它的基本功能,组织着城市内在活动基本的运行,优化组合产生能量集聚效应和辐射的效应,从而影响区域内的周边环境甚至会影响到区域以外的其他的城区。在整个的功能行使的过程,是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内在运作模式,调整着整个片区的合理功能分布和功能运行,是隐藏在城市内部的控制因子;而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就具有了“象”的基本特征,因为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是城市之中无论是城市空间特色还是城市活力的外在表象,而纠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在的城市功能活动要求相应的城市空间结构去配合行使它的基本职能,最终表现欲外部的城市空间形态。同时外部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出现了一些问题,对于产生问题的分析,就不能仅仅限于城市问题的本身,而更多的找寻内在的功能是否出现了问题。因而可得到下面的模型:如图1。

另外,对于城市功能而言,在城市中或者城市的某一区域内,不能该区域内的所有城市功能都并驾齐驱,而是应该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即:该区域内应该是以某种功能为主导,其他的城市功能相配合,因而在这一区域内,城市的主导功能与相应的配套功能形成一种层级关系,不同层次的城市功能 既可以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城市的配套功能的变化可以影响上层的城市主导功能,而上层的主导功能的变化可以对整个城市区域功能发生作用,影响城市功能结构及其内在的运行机制,甚至改变该片区的城市区域的性质,进而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因而在上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模型:如图2。

(三)基于藏象学的思维模型的思考

基于藏象学说思维主要特征――整体观和系统论,本小节就是要从这两个方面来来分析城市的功能与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

城市功能与城市空间结构和特征的发展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是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是城市功能的载体,城市空间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更是城市得以发挥功能的主要平台;二是城市功能是城市空间的发展动力,城市功能的合理分级与城市主导功能合理定位能促使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不断调整,不断的完善;同时,不断完善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又反过来促进城市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因而,两者之间就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此外,这个整体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可以从两者之间内在的作用关系得以看出,对于城市功能方面存在着主导功能与配套功能之间的关系,配套功能本身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个整体而言又存在着主导功能与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之间的关系,配套功能与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的关系,还有整个整体与其他整体之间的关系,整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等等。尽管其内在的构成关系复杂,由于把它当作一个系统去研究,就可以慢慢的梳理出其内在的机制,以及内在各种关联关系。

四、结论

通过对中医学藏象学说的思维方式及其理论模型的分析,搭建了中医学与城市设计两个学科之间桥梁,分析得到了城市功能与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之间互为表里关系,并且构建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同时,为城市管理者或者城市设计师也提供了一个认识城市和解决问题的新视角,进而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司富春.中医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1-35.

[2]程昭寰.论藏象学说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价值[J].中国中医杂志,1997,3.

[3]陈金.论中医学思维的特点[J].医学与哲学,2003,6.

[4]孙广仁.藏象的概念及其生成之源[J].中医研究,1997,5.

[5]王颖晓,李其忠.藏象之“象”涵义探析[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4.

[6]孙志刚.城市功能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64.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篇11

Abstract:At present, China is in a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o convert from the traditional social structure to the structure of modern society. During this transformation, it results in a variety of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population problems, employment problems, elderly, poverty and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ssues, especially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social polarization. These issues will be reflected on the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to show the spatial segregation in urban spac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background and causes of spatial variation.

Keywords:social space;spatial structure;spatial segregation

中图分类号:TU-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5-0040-02

1 前言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进入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期。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进程中,土地使用制度、住房分配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等相关的制度改革,城市社会结构的转型,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展与内部重组,城市发展动力的多元化等因素都促使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现象日益显现。

2 相关概念

社会结构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基本社会形态,是观察分析这个地区社会状况、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是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观察的理论概括。认清了一个城市的社会结构,也就从本质上把握了这个城市的社会变动的状况和趋向。所以,19世纪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说过:对社会结构的分析,是理解一切社会现象的出发点。

论述城市社会空间,首先需要从社会空间说起。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都是城市空间研究的主要内容。

社会空间这一概念,指的是城市在社会与经济方面呈现的空间状态或特征。社会空间是空间的实际范围与人们领悟的空间范围的复合体,由主观部分和客观部分组成。后来,随着人类生产劳动的发展,空间逐渐成为产品和物品总集的一般性场所,成为功能性的、工具性的空间,被用于生产和消费。而空间一旦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从此便具有社会性。于是,“(社会)空间就是(社会的)产物”[(Social)space is a (social) product],社会空间应运而生,空间则变成了社会关系的现实化和物化(商品)。因此,空间的矛盾与社会关系的矛盾相辅相成,是本次研究的理论认知起点。

3 研究背景

3.1中国正处于快速经济转型期

国内社会学界一般认为,中国的社会转型开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1840-1949年为慢速发展阶段,1949-1975年为中速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为转型的快速发展阶段。转型期间,我国的各项政策和制度、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2 快速城市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急剧变化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特别是在进入1990年代以后,中国城市的空间结构呈现出快速外延扩展和内部空间重新组合并存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城市地域空间范围不断向外扩展,城市内部空间发生重新组合与置换,如内城区的工业企业不断向城市的工业区迁移,城市内部的旧城更新与土地置换等。

3.3城市空间演化动力多元化:政府力、市场力和社区力的综合

城市社区分异是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在城市社会空间上的表现,是必然趋势。城市社区分异从概念角度也可理解为城市社区的分化、变迁,同时由于城市社区包含的地域空间和社会内涵,我国对城市社区分异的研究也大量出现在城市居住空间和城市社会区域的研究成果当中。我国对城市社区分异的研究时间和历程较短,20世纪80年代初现端倪,从90年代中后期才逐渐繁荣起来。当前,城市社区分异已成为人文地理学、城市科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

4 空间分异的成因分析

城市社会空间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社会地域系统,是城市社会“等级结构”在城市空间上的外在表现。其分异的过程,实质就是城市社会经济关系分化推动物质环境分化的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的社会体制、经济发展状况、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心理及价值体系等的变化,导致了城市社会等级结构体系的不同,最终反映为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差异。本文在辨识中外由聚落到城市的运行轨迹及其空间特征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城市社会空间形成、演变历程及其分异的影响因子。

作为人类历史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有关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研究已经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并分别在不同的时期产生新的研究范式:以人类生态学、社会区和因子生态学为代表的传统范式,以广义行为研究、种族文化研究为代表的行为研究范式以及关注政府和制度的制度研究范式。随着20世纪战后数十年的经济繁荣、福利体制的推广以及公民权的普及,分化与隔离伴随阶级斗争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空间分异重新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分化(division)、极化(polarisation)、二元城市(dual city)、不均(inequality)、破碎化(fragmentation)成为城市研究的主题,并与隔离(segregation)、集聚(concentration)、飞地(enclave ) ,隔陀( ghetto)等空间概念交叠使用,成为当今城市社会景观的真实写照(Musterd and Ostendorf,1998).马库斯(Marcuse and van Kempen , 2002 )等描绘全球化之下“分割的城市”(partitioned city)景观,指出市场、意识形态、文化等因素是这一景观产生的主要驱动力,政府政策在其中起到推波助澜或排难解纷的作用,主张以多种范式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随着后工业化社会经济的发展,新人本主义思潮下的社会发展观越来越注重社会公平以及对应的空间公正问题。就社会区域与生活场所而言,地理学的空间公正理念认为,城市工业文明满足不了公众对城市空间的要求,社区空间应对所有居民具有社会公正性,场所区位应对所有居民有空间公正性。反映在城市社会环境中则表现为日常生活场所区位的空间结构应满足各阶层居民基本生活权利的社会空间要求。

目前城市的空间可持续发展已从以前的环境、资源与经济空间问题转向到社会空间结构方面,其核心是从空间(自然与社会、文化)生态角度对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结构进行探讨,形成了“以人为本”的“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的评价理念。该(人文地理学范畴的)观念对城市空间质量研究的核心是在探讨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准确地理解、判识以人为本的生活空间的质量与类型,并通过规划制定出城市社会生活空间治理对策,以提高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的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

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城市社区逐渐出现:①高等级社区“社会空间”政治隔离化趋势;②低等级社区被空间“碎化”并进一步被过滤的趋势,尤其是高等级社区碎化“原低等社区”最为明显。在快速的郊区化过程中,郊区社区的阶层分化、居住隔离、生活空间的破碎化、社会空间冲突等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城市社会地理学生活空间质量观学者认为,大都市郊区化过程中的社区碎化问题实质上是城市发展阶段与生活空间结构的空间对偶问题,是社会空间中的“社会公平、空间公正、文化平等与价值尊重”的人本主义空间命题。防止并治理郊区社区社会生活空间的破碎化是社会公平公正的最基本要求。

中国大都市郊区在地域空间上大多属于城乡混合地带,在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各种空间形态、用地行为相互混杂,人口的文化背景多样,社会成分复杂,意识形态迥异,工业园区、大学城土地浪费及粗放利用所导致的土地蔓延,以及各类建筑形式汇集所造成的景观混乱与断裂,都使得中国城市郊区化的空间形态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破碎、无序与拼贴特征。

这种郊区化模式是以严格功能分区为基础的,破坏了传统社会内部的有机联系,进一步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隔离:对公共空间的忽视减少了人们相互交往的机会,加深了人们的孤独感;有特权的人们的自我分割,封闭社区的出现,导致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排斥,加剧了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的分割,带来潜在的社会经济矛盾。社区资源及生活场所的配置不断向富有阶层群体靠拢,进而对郊区低收入阶层、城市流动人口、寄居于郊区农村的弱势群体等居民产生空间剥夺与社区资源剥夺,严重影响了这部分人群的社会生活空间质量。

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一系列的二元政策措施和制度(如户籍制度),将城乡居民划分为两个身份不同的社会集团,赋予城乡居民不同的地位、权利、待遇和义务,形成了城乡严格分离的二元发展机制,其本质上体现的是“城市阶层―市民”与“农村阶层―农民”的社会空间分异。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迅速的城市化,即“城市郊区化”以及“乡村城市化”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郊区生活空间的破碎化。由城市居民、农民和外来流动人口共同组成的不同类型的郊区社区具备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改革的双重背景下,中国各个城市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不断通过政府配置进行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片面追求经济总量成为城市扩展的主导力量,城市扩展四面出击,任由市场调节,城市发展失去控制。但一个彻底的自由市场是有利于富人而不利于穷人的,大多数人不可能充分受惠于市场,穷人无力调遣市场资源,若无国家干预,自由市场必然导致两极分化。这种社会极化的空间影响,在城市外延式发展阶段,以郊区社区的日益隔离和碎化最为明显。面对低收入群体的开发项目大多被置于设施、服务、环境或交通较差的地段,在客观上助长了低收入人群集中、阶层隔离及其他不公平现象。

5 结语

中国城市社会正处于特殊的转型时期,城市中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分化不断加剧,旧的空间秩序在破裂,新的空间秩序在形成。这一过程的特征、结构、背景、机制、问题、对策等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构建中国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理论框架和体系,丰富研究方法,开拓研究领域,强化研究深度,为更好地理解城市社会和解决城市社会问题服务。

参考文献:

[1]Kempen ET.The Dual City and the Poor: Social polarization,Social Segregation and Life Chances [J].Urban Studies,1994,31(7):995-1015.

[2]楚静,王兴中,李开宇.大都市郊区化下的社会空间分异、社区碎化与整理[J].城市社会学,2011(03):112-116.

[3]康艳红. 政府企业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郊区化发展研究[J]. 人文地理,2006,91(5):10-13.

[4]李晓蕴,朱传耿.我国对城市社区分异的研究综述[J].城市社区,2005(05):76-81.

[5]李志刚,顾朝林 .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转型[M] .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

[6]陆学艺 .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M]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7]庞瑞秋. 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9.

[8]唐子来,栾峰.1990年代的上海城市开发与城市结构重构[J].城市规划汇刊,2000,4:32-37,46.

[9]王兴中. 中国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209.

[10]王兴中,王立,谢立娟,等. 国外对空间剥夺及其城市社区资源剥夺水平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 人文地理,2008,104(6):7-12.

[11]魏立华,闫小培. 大城市郊区化中社会空间的“非均衡破碎化”―以广州市为例[J]. 城市化研究,2006.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篇12

中图分类号:TU972+.2文献标识码: A

公元前 5 世纪,古希腊建筑师希波丹姆(Hippdamus)的棋盘式路网骨架的城市空间布局公元前 1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Vitruvius)在《建筑十书》中设想的蛛网式八角型城市结构,反映了古人对城市结构形态理想化的追求与探索。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师阿尔伯蒂、费拉锐特、斯卡莫齐等人师承古罗马维特鲁威,发展了理想城市理论,提出了各自的理想城市结构模式。18、19 世纪之交,出于尝试缓和由工业革命带来的各种城市问题的目的,部分有识之士对城市空间结构作出了一些有益的理论探讨和部分试验,其中著名的有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嘎涅的工业城市、马塔的带形城市等理论。其后,盖迪斯、恩温、沙里宁、格利芬、米留庭、赖特、柯布西耶等又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将相关理论研究与规划设计实践引向了新的境界。然而,系统性的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的还是始于 20 世 20 年代以来兴起的生态学派。

20 世纪 20 年代兴起的生态学派掀起了西方对城市空间结构较为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其后,随着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分析技术手段的多样化,先后引入了空间经济学、行为分析学和政治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分别形成和发展了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经济区位学派、社会行为学派和政治经济学派等理论体系。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等人文驱动力及其作用机理,极大地拓展和深化了人类对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1.社会生态学派

社会生态学派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主要利用描述性的历史形态方法,从西方城市土地利用的增长趋势中归纳出以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而著名的空间分异规律。切尔品(F.S.Charpin)和凯瑟(E.J.Kaiser)将这三大经典生态区位理论视为城市土地利用的理论基础。此外还有狄肯森(R.E.Dickenson)的三地带说及塔福(E.J.Taafe)等的城市理想化结构等形态描述模式。社会生态学派均属于简单的圈层研究体系,止于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描述,不能充分解释某种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形成机制,不能解答社会经济变量与土地利用之间相互联系的问题,也难以解释现实城市中各种条件限制(如生态敏感区、公园等)造成的复杂情况及城市系统变化对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影响。其典型模式只概括了城市内部空间分异的部分特征,而现代城市的发展已超越了这些模式的内涵。另外生态学派把城市空间视为平面,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城市空间向地上、地下立体化方向发展,从而使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更为复杂化。

2.经济区位学派

经济区位学派与社会生态学派的描述特征和归纳方法不同,其理论旨在以市场平衡理论为基础,运用空间经济学理论和系统的数理分析方法构建和演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理论模型,分析并解释城市土地利用的区位决策和空间模式。由于在大多数西方城市,土地在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主要是由市场来决定的。不同国家制定了多少不等的公共规则,但市场被认为是土地利用区位决策的结算场,城市空间结构应理解为竟争性投标过程的结果。其典型的模型主要包括以阿隆索(W.AlonsoL),温占(Jr.wingo)等为代表的古典单中心模型、外在性模型和以开普热(D.Capozza)和海斯勒(R.W. Helsley)为代表的动态模型。

区位论学派把城市的土地利用者看作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和花费最少化的经济优化人,注重经济行为的空间特征,从最低成本区位角度探讨自由市场竞争的理想状态下的区位均衡过程。区位学派虽然揭示了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经济规律,但忽视了个人的偏好、习惯及其它非经济因素对城市土地区位选择的影响,具有片面性。

3.社会行为学派

社会行为学派出现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它克服了社会生态学派和经济区位学派对人简单化和理想化假设的缺点,认为在现实社会中土地利用者的区位决策行为因价值观、思维方式、知识水平和掌握信息等方面的影响不可能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程度,而且最大经济效益和最佳效用并非人们进行区位决策的唯一目的。因此,行为学派把人的价值观、意识能动性等非经济的社会因素纳入到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范畴,用城市社会系统代替市场作为城市土地利用区位决策的场所。其代表性理论主要有以北卡罗来纳大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的切品(F .S.Chapin)为代表的决策分析模型和温勃尔(M.M.Webber)的城市土地利用互动理论。

社会行为学派用人文思想批判了忽视人的价值观念和主观能动性的社会生态学派和经济区位学派,但行为学派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它过于强调个人认知和决策行为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力,却忽略了社会结构的制约作用。

4.政治经济学派

政治经济学派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该学派认为城市土地利用的区位决策和空间模式并不是由无数个体在无组织的土地市场中自由决策的结果。因为社会结构体系是个体选址行为的根源,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政治经济结构中,不同的社会阶层在进行土地利用决策和开发时其权力也明显不同。个人、企业、政府的土地利用空间行为和决策受制于其所在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和社会结构,因此要揭示错综繁杂的城市内部结构表象所蕴藏的内在动力机制和演变规律,必须深入分析土地开发过程及其政治经济结构和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学派的代表性理论主要包括以哈维(D.Harvcy)、卡斯特斯(M.Castells)和斯哥特(A.J.Scot)为代表的结构主义以弗姆(W.H.Form)、威廉姆斯(0.P.Williams)为代表的区位冲突学派和城市管理学派。结构主义利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来解释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及变化过程,认为社会生产关系是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的内因机制。区位冲突派则认为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和区位模式是具有不同目标、不同权力及影响力程度的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相互冲突、相互妥协的结果。城市管理学派认为城市管理者(包括公共房屋经理、地方政府官员等机构)在土地资源的分配过程中起不同作用,从而影响并决定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

政治经济学派从深度和广度上极大地加深和拓展了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动力机制的认识,但大多数政治经济学模型只提供了一个概念性分析框架,倾向于过分简单化和政治决定主义为加强它的解释效力,还有待于与其它理论尤其是城市经济学理论进行融合。

5.城市模型研究

城市模型是在阿隆索研究的基础上对新古典城市经济理论的深化和提高。为更理性地进行战略规划和预测分析,美国首先开展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的模拟分析研究。借助于计算机数值分析处理,用定量的方法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进行模拟分析。其中著名的有劳锐模型,它的特点是模型的可计算性和可扩展性,用极简明的形式表示居住、商业、基础产业等决定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社会经济活动与交通的相互联系。通过预测城市各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按它们的土地利用需求和规划控制要求确定城市内部空空间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研究

空间结构

从 20 世纪 20 年代产生的生态学派,到 60、70 年代的经济区位学派、社会行为学派,继 70、80 年代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派,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明显的发展,这些学派在当代西方城市空间的演变过程中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甚至当代我国城市空间的发展过程中也可以见到若干学派的身影。

参考文献

1. 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